首页范文城市长效管理十篇城市长效管理十篇

城市长效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7:39

城市长效管理篇1

一、强化监督考评,不断提升长效管理水平

(一)坚持一个目标。***中队坚持以巩固和发展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成果为目标,继续全面落实长效管理措施,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理顺管理体制,提升服务效能,全力打造靓丽整洁、宜居宜商、和谐文明的城市环境。

(二)夯实两项基础。一是夯实市容市貌管理基础。充分发挥市容环卫管理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加大监察和管理力度,按照“勤快”和“细致”的工作要求,强化责任落实,实行市容市貌的“精细化”管理。二是夯实城管队伍管理基础。紧紧围绕构建“和谐城管”这一目标,进一步加强效能建设和作风建设,按照“以人为本”和“执法为民”的工作理念,在继续推进队伍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狠抓队伍养成教育,努力培养全体人员艰苦奋斗、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作风和精神,切实提升城管系统的整体形象和服务效能。

二、强化综合治理,积极维护城区市容秩序。

(一)开展专项治理,促使“五乱”得到遏制。***城管中队围绕道路容貌、环境卫生、违章搭建三大重点有计划地开展专项治理工作,严格查处“五乱”等违规违章现象,切实解决市容管理中的难点、重点问题,有效改善城市市容环境。

(二)疏堵结合,加大动态管理和长效管理力度。***城管中队对乐购商圈实行24小时监管,确保周边环境整洁,无流动摊贩,保障市民的出行通畅;对***菜场周边的问题,城管中队特别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安排队员定点定位值守,确保早晨6点半至晚上8点期间流动摊贩无空子可钻的机会。同时,中队会不定时组织集中整治,严格管控店外出摊的违法行为;针对***问题,城管中队准备设立疏导点,满足周边市民的实际需求,在不妨碍周边公共交通秩序和不影响市容环境前提下增设摊位。并且加强路面管理,实行全方位、全天候、错时无缝隙管理,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使占道经营等违规行为得到有效控制。

(三)落实长效管理,促使市容秩序整洁有序。坚持错时管理,提高对城区主干道和重要区域的巡查管理频率。积极探索推行城区疏导点管理新模式,有效落实长效管理措施,确保城区市容整洁、有序。对违反城市管理规定的行为,坚持做到一宣传、二服务、三教育、四管理,对屡教不改的行为人,则严格按照案件事实清楚、定性准确、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处罚得当的要求,依法实施处罚。

 三、三措并举,社区全面展开环境卫生整治

城中村是城市长效管理的重难点,也是较薄弱的环节。城管中队配合社区三举措制定整改方案。

(一)摸底排查。社区工作人员对辖区居民小区卫生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摸排内容包括卫生死角、积存垃圾,垃圾收集设施等设置和管理不到位问题。对需要集中清理的卫生死角进行了登记,并根据清理工作量及难易程度进行了分类。

(二)全面整治。根据摸底排查的登记情况,城管中队与社区联合从卫生死角开始,对所有社区积存的垃圾进行集中清运,对门面店后乱丢乱放的现象进行教育与整顿。社区人员与保洁人员积极配合,全面排摸,掌握情况,逐户上门走访相关商户。同时,鼓励居民提供信息线索,形成群防群治态势。即使如此,还不足以真正做到全面改善,因此高新北区城管中队切实加强巡查力度,及时查处违规行为,逐步建立长效管控机制,做到防控结合。

城市长效管理篇2

一、***城管分队重点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全面加强重点部位管控

***城管分队自***年***月份以来,对***商圈周边实行24小时监管,确保周边环境整洁,无流动摊贩,保障市民的出行通畅。

分队加派人力、加大精力、投入财力,成立8人小组,从早上7点到晚上10点半全天候、错时无缝隙管理,彻底解决马杭兴隆街的问题。

对***菜场周边的问题,分队特别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安排队员定点定位值守,确保早晨6点半至晚上8点期间流动摊贩无空子可钻的机会。分队在加大对***菜场周边水果店的日常管理力度外,还不定时组织集中整治,严格管控店外出摊的违章行为。对于夜间店外出摊的行为分队安排值班人员定点执勤,夏季将会是店外出摊的高峰期,近期,分队已安排队员发放《温馨告知书》,及时将违章行为扼杀在摇篮中。

城管分队与各社区联手,每月定期开展街面市容环境整治工作,对辖区内的“五乱”问题进行全面的整治。至今,共出动队伍***余次,出动队员***余人配合各社区解决小区环境治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难题。分队还将进一步形成合力攻坚的浓厚氛围,下大力度,全方位推进辖区内“五乱”治理工作,为社区居民营造一个安静、整洁的居住环境。

(二)切实有效遏制违章行为

***城管分队队员针对店外出摊的店面已发放《责令整改通知书》,严禁店外出摊行为。在整改期限内未整改到位的店面,分队将予以行政处罚。至今为止,已开出《责令整改通知书》78份,行政处罚32家,有效的遏制了店外出摊的违章行为。

二、***城市长效管理存在问题:

(一)流动摊贩问题

***商圈的流动摊贩一直是***辖区内的重点问题。近年来,***周边流动摊贩与城管队员长期进行“游击战”,“钻空子”想尽办法摆摊设点。

***菜场周边未规划建设停车场,客观存在停车难的问题,市民买菜购物时往往人流量集中,许多市民为图方便随意停车,而菜场市管委和城管队员人手有限,面对集中的人流来不及规范劝导。同时,菜场因人流量大,流动摊贩违法经营利润高,也吸引了部分外来人员摆放违章摊点,有些为了一己私利公然与执法人员对抗,阻碍执法。

相比中心城区,***集镇周边因其房租低廉,吸引了很多低收入外来群体入住,也吸引了大量流动摊贩来此经营。

(二)占道经营问题

***菜场水果店、***路沿线夜排档店外出摊情况较多,一直以来是***城管分队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占道经营难以治本,执法手段捉襟见肘。对于经营户倚门出摊、逐步引发的占道经营,城管分队大多采取突击整治的办法,治标易、治本难。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打算

(一)***辖区内主要道路的两侧、***商圈、***菜场等重要地段依旧实行严格的定人、定岗、定时的管理,随时处置违章行为,不让违法者有可乘之机。

(二)***城管分队将联合各社区进行集中整治,确保流动摊贩和店外出摊得到长效化管理。

城市长效管理篇3

关键词:黑臭水体;综合治理;长效管理

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城镇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日益加剧,大部分城市的河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黑臭水体较多,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和居民的生活质量,群众反映十分强烈。国务院于2015年颁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到2017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以消除”的控制线目标[1]。城市黑臭水体治理迫在眉睫,成为各级人民政府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工作。住建部、环保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效果评估要求》:不但要求近期消除黑臭现象;而且要求远期建立长效机制,标本兼治,保证黑臭现象不反弹,让城市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和提升。

2城市黑臭水体成因与机理

城市黑臭水体往往呈现出透光度极低的黑褐色或者黄绿色,并且会散发出令人不适的气味。

2.1水体外源污染

外源污染物直接排入水体是导致黑臭水体的主要原因,其中工业污水,化学药品以及入河雨水管混接城市生活污水都是产生水源污染的主要污染物[2]。

2.2水体内源污染

水体在自然状态下不断容纳外界排入的各种污染物和动植物腐败后的沉积物,这些沉积物富含营养物质,在酸性条件下会产生甲烷、硫化氢等难溶于水的气体,这些气体上升过程中会导致底层淤泥翻滚从而导致水体发黑;并且水体中的微生物与河底淤泥之间产生反硝化、甲烷化反应会使得水体发臭[3]。

2.3水循环不畅

河道淤积,水流缓慢以及水力条件不足等问题也诱发黑臭水体形成,当水力停留时间较长时,水体中的藻类以及微生物可以通过水体中的有机物快速繁殖生长,进而导致水体变色和形成异味[4]。

3实际案例与治理措施

3.1案例背景

合肥市包河区万达景观河总长约为380m,水域面积约为12000㎡。河道位于包河区万达小区北侧,西接合肥包公园,下穿马鞍山路,向东止于巢湖路。景观河道所属区域为合肥市中心城区,商业体和高档住宅林立,人流量大,景观要求高。河道雨污管线现状渗漏严重,对水体污染影响较大。河道与东西两侧水系不连通,排水不畅,并且河道亲水平台两侧挡墙渗水严重,环境和社会影响恶劣。

3.2原状问题

经排查,河道南岸有6处雨污水合流排口以及1处管道连接处漏水,北岸有1处雨水排口,河道下有两道污水管过河,现状渗漏严重。现状污水管道两次过景观河道,因为高程限制,管道上方几乎没有保护覆土,管道破裂渗水情况严重;河道南侧新月桥以西段污水管道西高东低现象,低点污水管道堵塞,排水不畅,北侧溢流井在雨季倒流,造成河道污染严重。项目实施的目的是改善水体环境、提高景观效益。

3.3治理措施

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治水体会,作者将黑臭水体治理经验总结了一个基本技术路线:溯源排查先行截污源头分流内源治理活水循环清水补给生态修复,以此来彻底治理城市河流黑臭水体。本次景观河治理项目,也合理的从基本路线上选取了相应措施,最终取得了很好地治理效果。

3.3.1溯源排查治理城市河流黑臭水体,首先要了解入河排口(暗渠)的数量以及其空间位置。以本次景观河水体整治为例,委托专业检测单位,以可见的各排口为起点,采用排水管道内窥镜和管道机器人等技术设备和生态颜料投放观察等辅助手段,沿排口向上对污染源头进行全面排查,并且为了查漏补缺,以防漏掉个别隐蔽排口,对景观河附近马鞍山路、芜湖路以及巢湖路进行管线检测,最终形成完善的溯源调查成果。

3.3.2先行截污通过对景观河排口完整的溯源分析,外源污染来源主要来自于周边住宅小区、酒店、洗车店以及农贸市场等产生的生活污水错接混接至雨水管网中导致的;其次过河污水管的渗漏也造成了河体污染。这些生活污水通过排口排入景观河中,造成河体持续污染,最终形成黑臭水体。本工程在先行截污的同时,对过河污水管进行合理的路线改迁,目的是杜绝外源污染物再进入水体。混流源头涉及面广,分布点多。因此进行彻底的雨污分流改造工程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因此,先行开展污水截流工作,将混流污水全部截流进污水管道,并同步启动源头雨污分流改造工作,治标与治本同时进行,是当前黑臭水体治理有效可行的临时工程措施。

3.3.3源头分流先行截污可以作为治理城市黑臭水体的短期临时措施,源头分流才是治理城市黑臭水体的根本措施。在本次治理景观河以及包河区其他水体的同时,我们开展了针对包河区内上百个小区的雨污混接改造工程,以求从根本上解决该区域内黑臭水体的外源污染问题。

3.3.4内源治理在解决外源性污染问题后,就要对黑臭水体现状较差的内源环境进行治理,在内源治理的同时,需要先和主管环保部门进行沟通,确保处理后的内源污染物垃圾有地可收。本次景观河整治项目中,首先对河道水体以及沿岸垃圾进行清理,彻底清除现状垃圾,经跟环保部门沟通后,用垃圾袋直接运送至垃圾处理站,清理垃圾的同时,同步对水生植物以及岸带植物进行修整。在河体污染物处理好后,对河底的底部淤泥进行清淤疏浚,委托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淤泥污染调查,明确疏浚深度,制定详细的清淤和污泥处置方案。清淤工作产生的污泥需要进行妥善处置,严格按照环保部门要求运送至指定地点进行集中分解处置。

3.3.5活水循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在完成黑臭水体的外源治理与内源治理后,可根据水体条件决定是否采用活水循环的措施,水体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容易给微生物创造适宜的生长条件,因此城市封闭性水体有采用活水循环处理的必要性,活水循环可以有效地杜绝水体污染问题复发。本次景观河与南淝河相通,因此做活水循环的意义不大。3.3.6清水补给对于部分缺水的城市水体,在完成底部淤泥清淤后,应实施雨水调蓄池等工程措施,充分发挥海绵城市建设作用,将城市再生水、城市雨洪水、地表清洁水进行深度净化后,等作为水体的补充水源,增加水体流动性和环境容量,既可以一直保证水体的清澈,也可以稀释污染物浓度,为防止黑臭水体复发上了一道保险。

3.3.7生态修复生态修复的主流处理方式为生态净化、人工增氧和岸带修复三个方面。人工湿地、生态浮床以及水生植物种植等都是对水体生态净化修复采取的措施。通过构建土壤—微生物—植物构建的生态系统,去除水体中残留的氮、磷等污染物,改善水体生态的同时,提升景观效果。人工增氧主要采用断面跌水、增设喷泉等方式进行曝气,可以有效提高水体中溶解氧水平,有效保证了整治后水体的水质保持,既能增加水体的复氧功能,又能增加水体的流动性,同时还具备了景观提升的效果。岸带修复是城市水体污染防治的长效措施,在完成外源性污染物截断后,内源性治理的同时进行岸带修复改造,通过恢复岸线和水体的自然净化功能,以增强水体的污染治理效果。本次景观河在近岸带设置生态浮床,用浮床中的挺水植物根茎拦截下雨时地表径流中的泥沙和垃圾,减少入河污染量;同时通过水生植物净化系统构建、水生动物群落构建、增氧曝气(景观喷泉)设备等措施降解水体营养物质,降低水体氮磷、CoD含量,去除和稳固内源污染,提高水体透明度,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

4黑臭水体治理长效管理机制

4.1建立完善河长治水责任制

建立完善黑臭水体河长制的目的是为祖国大地每一条河湖都明确一个责任人,既要对现有的黑臭水体整治工作负责,也要预防现有的绿水青山变黑变臭。制定好责任人的工作任务、工作要求、考核标准和奖励机制,建立领导干部责任追究机制,对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未履行工作职责的,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的,严格追究其实际责任。

4.2建立资金筹措体系

首先,可以利用市场化机制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相关企业的壮大,通过政府和社会资金合作的模式,将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生态修复等需要长期运作与维护的项目,交给相关生态环保企业建设运营以及管理,建立投融建管营一体的发展模式,实现环保与经济双赢。其次,政府需要加强黑臭水体治理的投入力度,将黑臭水体治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之中。并向上级机关积极争取资金支持,保障黑臭水体的资金来源,预防黑臭水体治理过程的突发情况,保证处理一处黑臭水体就恢复一处碧海青天。

4.3加强公众参与

受黑臭水体影响最大的是人民老百姓,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深知黑臭水体带来的危害,因此也更有防止黑臭水体卷土重来的决心。让百姓参与到黑臭水体的识别,整治与评价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中指出,若当地有60%的居民认为是黑臭水体就应列入整治名单,至少90%的老百姓满意才能认为达到整治目标,并且建立全国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随时接受公众举报。

城市长效管理篇4

下午好!根据会议安排,由我代表****管理处向各位领导汇报****城市长效管理网格化工作的情况,不到之处,请批评指正!

今年以来,****按照“精细、精密、精准、全覆盖”的城市管理标准,对照市、区城市长效管理考核细则要求,建立分工明确、沟通快捷、处置及时的城市长效管理网格化管理机制,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细化网格划分,建立管理机制

(一)细化网格划分

****纳入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考核数据库的网格共****个。

****管理处对这****个网格进行多次实地踏勘,充分研究讨论,列出管理重点,在不突破原有社区辖区范围、不打破原有格局的基础上,按照“全面覆盖、同步提升”的原则,将网格进一步细分为****个更加便于管理的小网格,为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

(二)落实管理人员

将****个小网格分配到各社区、城管中队后,社区成立由总网格长、网格长、副网格长、网格员四级管理梯队组成的网格管理团队。每个社区设总网格长****名,总网格长由***领导班子中联系该社区的联络人担任,网格长由各社区书记担任,副网格长由各社区主任及****机关联系社区的干部担任,每个网格配备若干名专职网格员,各社区网格内的保洁公司人员、小区物业负责人、城管中队共同参与,实现了管理压力层层传递。

(三)明确管理职责

总网格长全面负责推进辖区内的长效综合管理工作;网格长负责所在网格长效综合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督办等;副网格长负责带领专职网格员和网格工作人员对各类问题进行巡查管控和迅速处置;专职网格员必须了解网格内的实际情况(即样本点的名称和种类)和掌握考评应知应会的业务知识,熟练地对网格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网格内的所有人分工明确,职责清晰。

二、严格执行“五化”,务实高效运行

为确保网格化管理机制高效运行,年初,****党委专门发文,明确以“五化”为抓手,确保****城市长效管理范围全覆盖,机制运行高效率,管理水平上台阶。

一是网格化。我在这里着重介绍的是****结合实际,在社区总网格框架下构建的社区小网格“闭环式管理”方式。所谓“闭环式管理”,就是区域中发现的长效管理问题能准确、及时、高效的在社区小网格闭环管理中解决,不遗留、不拖沓。我们规定,在每一个社区小网格中专职网格员和网格工作人员实行“一日双巡”制度,上午、下午各一次,对乱张贴、乱涂写、车辆乱停放、散落垃圾等微小问题进行现场处置,达到城市管理多了一双“手”;对井盖、绿化、路灯、垃圾桶等设施缺损,以及店外出摊、占道经营、机动车乱停放等现场难以立即处置的问题及时上报至网格管理微信群,由负有管理职责或执法职责的单位、人员第一时间处理,达到城市管理多了一双“眼”;若在巡查中发现有难以现场处置的问题的,利用“智信”系统,第一时间上报至市指挥中心,有效避免扣分,达到城市管理多了一张“嘴”;在“闭环式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四支队伍”的作用,交警、城管、保洁物业公司、社区工作人员相互补位,联络沟通相得益彰。同时,各社区城市管理网格巡查情况由****三级平台每日在****工作微信群进行汇总,并每周进行点评,使每一位****干部职工对整个****的长效管理考评情况了如指掌。

二是信息化。****要求辖区内的****个社区各自创建社区的城市管理微信工作群,通过微信工作交流,确实发现并解决每天出现的长效管理中的新问题。同时,我们要求每一位网格工作人员要会熟练操作****考评的“智信”系统,能及时上报备案问题。通过信息化的手段编织了一张张“整治网”、“长效网”,力争任何城市长效管理的问题都能在“网”内发现、在“格”内解决,确保辖区环境整洁优美。

三是标准化。****紧紧围绕《****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操作手册》,认真解读《****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评标准及扣分细则》,明确考评范围、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计分方法等相应的标准。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核按照标准,实行“周分析、月通报、季点评、年总评”的方式进行,每季度计分,年度分数按季度得分评定。

四是项目化。围绕区政府提出的“四治两建”的工作目标,***结合实际,重点对****老街市容提升、****菜场周边环境整治,专门确定了城市管理攻坚项目。同时把项目纳入日常网格管理中,围绕道路容貌、环境卫生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展专项治理工作,严格查处“五乱”等违规违章现象,切实解决市容管理中的难点、重点问题,有效改善城市市容环境。

五是制度化。****研究制定《****长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和《****环卫作业质量考核办法》,《****网格巡查制度》明确了网格内工作人员、保洁公司等的考核标准,通过制度的方式,确保各社区、各单位网格化的推进。

网格化是城市长效考评的基础,信息化是手段,制度化是保障,标准化和项目化是目标。只有通过层层分解压力,把工作落到实处,才能有效促进城市长效管理工作。

三、不断自我加压,提升管理水平

实行网格化管理后,每一位****的工作人员都有了自己的一份“责任田”,工作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有效地避免了工作“盲区”和“真空”,实现了城市管理服务全覆盖。

实行网格化管理后,我们能真实、及时的了解最基层的一些情况,能有效的应对考评。

城市长效管理篇5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

1、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和依法行政的方针,遵循城市管理与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相适应的原则,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促进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全面提升我区城市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2、目标:按照*市政府制订的目标要求,巩固发展“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成果,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广东省文明城市”,提高市民文明意识,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努力营造一流的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加快建设我区成为*中心城区步伐。

3、基本原则:坚持建管并重、重在管理的原则,形成我区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相互衔接、功能互补、优势整合、共同促进”的协调发展新局面。

按照*市政府提出的:重心下移、属地管理的原则,形成“重心下移、属地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条条保障,全民参与”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城市管理新格局。

坚持标本兼治、重在长效的原则,形成“一队多能、综合执法,区、镇(街道)、社区联动、部门协作,依法管理、堵疏结合、全面覆盖”的城市长效管理新体系。

坚持市民参与、市民受益的原则,形成“宣传舆论广泛、市民认识到位、公众监督有力、社会共驻共建”的城市管理新氛围。

二、明确城市管理职责

4、明确管理职责。城市管理是政府对城市规模、城市设施等系统的开拓以及城市功能完善过程的管理行为,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落实*市政府提出的市、区、街道和社区的管理体制,在我区形成以城区为核心、街道(镇)为重点、社区(居委)为基础、物业小区为配合、专业部门为指导的分工科学、责权明确、务实高效、运行有序的管理体制。管理职责如下:

(1)区级管理。要在*市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在市城管委以及办公室的具体指导下,对本区城市管理进行宏观决策和组织实施,主要职责是:①根据*市下达城市管理工作目标任务,结合本区城市管理工作实际,将目标分解到区有关职能部门和街道(镇),落实责任,监督实施。②指导区有关职能部门、街道(镇)搞好城市管理和社区建设、社区服务工作,建立监督检查

机制,确保城市管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③及时协调区有关职能部门和街道(镇)解决职能交叉和扯皮以及存在互不管等问题,使城市管理责任全面覆盖,不留空白。④对本区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和重点区域进行集中整治,为区职能部门、街道(镇)开展日常监察管理创造条件。⑤负责辖区内环境保洁、市政维护、绿化养护等作业的招投标工作,组织对城区市政、路灯、环卫、绿化等设施的修复和建设。

(2)街道(镇)管理。要在区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在区城管委以及办公室的具体指导下,对辖区内实施城市管理各项工作。主要职责是:①根据区下达的城市管理目标任务,结合所辖区域管理实际,逐项组织实施。②全面推行、落实城市管理责任制,对辖区内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实施覆盖式管理。③组织辖区内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做好环境卫生工作,落实市容卫生管理“门前三包”责任制,并做好日常的清扫保洁工作。④不定期进行环境卫生整治,铲除蚊蝇孳生地,清理卫生死角,有效开展除“四害”活动。⑤负责督促有关部门做好辖区内农贸市场的卫生管理工作,适时发动居委、组织居民进行天面、屋(棚)顶垃圾的清除工作。⑥督促所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做好公共卫生工作。⑦负责对社区城市管理工作的领导、指导、检查和服务,协助市、区职能部门和执法部门共同做好城市管理工作。

(3)社区管理。社区管理是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单位实行自治的具体内容,其主要职责是动员居民群众和辖区单位参与城市

管理,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共创文明社区,形成“爱我家园,人人有责”的共识;完成区、街道(镇)下达的城市管理目标任务;加强对住宅小区物业的管理,同时对物业服务企业进行指导和监督。

三、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工作范围和责任分工

5、建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长效机制。按照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加快行政程序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要求,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综合执法工作,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解决多头处罚、重复处罚等问题,克服“不作为”和“乱作为”现象,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按照*市政府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落实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责任。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对违法、违章行为进行查处,公、检、法和纪检监察部门要积极支持协助行政执法部门,对以暴力、威胁等方式阻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对徇私枉法的人员要从严查处,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努力改善城市管理执法环境。

抓重点整治促城市发展。要把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内街小巷、集贸市场周边作为市容重点整治区域;重点整治城市“牛皮癣”、占道经营、“黑烧烤”、不文明交通行为、非法占地、违法建设等城市管理“顽症”,坚决查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行为,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加强国道、省道、

进出道路和连接各街道(镇)主干道路两侧的市容管理工作,美化、净化环境。(区城管局牵头,各街道(镇)、规划与国土资源局、建设局、*分局、工商局、环保局、经贸局、卫生局、交通局、文广新局、广播电视台等有关单位配合)

6、建立城市规划管理长效机制。按照区城市规划要求,推进户外广告、公共设施、园林绿化、夜景灯光、建筑立面、空中管线、屋顶景观等各方面市容规划上水平、上档次。加强对城区及村镇规划监控,及时制止和查处违法违规建筑,坚决拆除各类违法违规建筑。建立快速查处违法违规建筑工作机制,定期公布规划许可项目,加强日常动态巡查,对新出现的违法违规建筑,一经发现,迅速予以制止和处理。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城区集贸市场、公厕、垃圾转运站、垃圾处理场等公共设施建设。(区规划与国土资源局牵头,城管局、建设局、经贸局等有关单位配合)

7、建立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管理长效机制。经济发展较快的乡镇和其他建制镇应制定消防规划并负责组织落实。新开发区和旧城区改造要同步制定、修订和实施消防规划。新建城区和开发区、工业区的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必须一步到位;对过去城镇建设中消防供水、消防车通道、消防通信等“欠账”的,要抓紧彻底解决。缺水地区要修建消防水池,增配大型消防水罐车,确保消防用水。供水、通信等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消防供水、消防通信等公共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设施完好,水量、水压充足,信息畅通。(区规划与国土资源局牵头,水利局、建设局、消防

大队、城管局、科技局、各镇、街道配合)

8、建立城区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充分发挥环卫清扫保洁专业队伍的主体作用,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实行定员、定岗、定责和全额经费包干为主要内容的环卫作业体制。加强保洁力量,加大保洁频率,严格做到全天候清扫保洁,清扫保洁率达到100%;垃圾日产日清,清运率达100%。全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凡在城区19条主次干道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均应与区城管局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并按照责任书的要求,认真履行“三包”义务。其余由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管辖范围负责“门前三包”责任制的落实和管理(区城管局牵头、各单位配合)。

9、建立集贸市场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依照城市管理和集贸市场管理的有关法规,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明确职责,着重解决集贸市场秩序乱、卫生状况差、设施陈旧简陋、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市场秩序要达到划行归市、摊位归区、熟食摊档“三防”设施符合卫生要求、划线定位、亮证经营、明码标价。环境卫生要做到随脏随扫,全天保洁,配备足够的环卫设施,垃圾日产日清,落实市场摊前“三包”责任制。市场设施要配套完善,路面平整、上下水道畅通,把维护市场设施的责任落实到经营户。重点整治“里空外卖”、市场周边和一些路段占道经营问题,在热闹地段以及居民密集区,适当规划增设临时集贸市场。(区政府牵头,工商局、卫生局、农业局、经贸局、城管局、*分局、

规划与国土资源局、财政局、市场物业部门等有关单位配合)

10、建立城镇交通秩序管理长效机制。推行交通综合执法改革,清理整合公路运政、水路运政、公路路政、航道行政、港口行政、交通规费稽查等方面的监督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职能,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交通行政执法体制。进一步完善城镇道路交通网络建设,完善城镇道路交通功能,定期研究车流、人流的动态变化,科学合理地编制交通组织方案,有效提高城区路网整体的通行能力。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投入,大力发展城镇公共交通,努力营造良好的城镇公共交通环境。加大交通管理力度,强化动态管理,大力整治违章三轮车、摩托车、公交车、出租车等车辆,取缔各种非法营运车辆,重点解决车辆乱停乱放。禁止停放机动车、非机动车堵塞消防车通道。整治静态交通秩序,理顺统一的规划、建设、管理体制,制定停车场(库)、位专项管理办法,完善停车场(库)、位使用功能,认真实施城市静态交通规划,加快新建停车场(库)、位建设步伐,合理配置、规范路边停车场及加强小区内车辆的停放管理,实行城区机动车辆禁鸣,为我区的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区交通局牵头,*分局、规划与国土资源局、建设局、公路局、港口管理局、城管局、环保局、街道办事处配合)

11、建立城区道路规划建设管理长效机制。城市供水、排水、供电、电信、消防、有线电视等依附于或者穿越城区道路的各种管线等设施的规划建设,应当根据管线单位提出的建设计划,由

规划部门统筹规划、综合协调,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施工原则一次性集中建设,推行综合管沟建设,实行有偿使用。加强对城区道路挖掘的规划建设管理。对确需挖掘城市道路的,实行政府协调、部门会商、集中审批、集中开挖、围挡作业,鼓励夜间施工,尽量减少对市民出行和城市交通秩序的影响。对挖掘占用城区道路的单位和个人,按规定收取城区道路占用挖掘费。城区主要道路敷设地下管线,逐步推广管线不开挖施工技术。城区新建、改扩建道路应坚持规范的地名标志,确保建设、规划与配套同步。已建成城镇道路、住宅、公共设施等应按有关规定完善路标、路牌、门牌、公交站牌等的规划、设置和管理,打造良好城镇形象。(区规划与国土资源局牵头,发改局、城管局、建设局、民政局、经贸局、文广新局、广播电视台、消防大队、财政局、*、交警等有关单位配合)

12、建立食品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长效机制。理顺城区卫生监督体制,实行分级管理。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适当放宽“五小”经营单位(小饮食店、小浴室、小歌舞厅、小旅馆、小美容美发厅)准入门槛,提高发证率,加强日常监管。(区卫生局牵头,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商局、*分局、文广新局、消防大队等有关单位配合)

13、建立除四害长效管理机制。各镇(街道)、各单位要贯彻治本清源原则,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治方针,完善防蝇、防蚊、防鼠设施;定期组织清理四害孳生地,有效降低四害

密度,预防和控制乙脑、登革热等病媒传染病发生和流行。(区爱卫办牵头,各镇、街道、区建设局、工商局、城管局、房管局等单位配合)

14、建立城镇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巩固发展“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创建成果,进一步实施《*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一五”规划》,推进节能减排,全面改善城镇环境质量。加快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和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的建设,确保正常运行,提高处理能力。广泛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生态示范区”等创建活动,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增强公众的环境意识。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对区域超总量、容量,不能满足环境功能区划要求,以及污染严重行业实施行业环保限批;对违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违法建设,违法审批,越权审批,违法排污情形严重的区域,实施区域环保限批。以保障饮用水源安全、整治工业园区及固体废物为工作重点,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区环保局牵头,各镇、街道、发改局、经贸局、规划与国土资源局、城管局、建设局、工商局等有关单位配合)

15、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效机制。贯彻“打防并举,预防为主”的方针,健全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充实基层一线巡逻警力,提高路面见警率,遏制路面犯罪案件的发生。加强110接警巡逻车的巡逻工作,在城区主要路段开展24小时全天

候的网络化巡逻,快速接处警。组织打击“两抢”、“打击盗抢机动车”专业队,加强对案件多发路段的便衣伏击,打击现行犯罪。发挥治安联防队伍作用,加强对重点部位和多发案区域的巡逻防范。开展“铺户联防一条街”活动,组织和动员沿街铺户群众积极参与治安防范,以小治安促进大治安。社区物业管理部门、社区居委会积极配合当地*派出所落实社区安全防范措施,开展争创“平安和谐社区”活动,为城区居民创造安全良好的居住环境。(区委政法委牵头,*分局、民政局等有关单位配合)

16、建立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各镇、街道办事处要认真组织辖区内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的综合整治,加强卫生保洁,完善环卫设施,规范垃圾收集转运,全面清理“牛皮癣”,规范集贸市场的管理,取缔乱摆乱卖和占道经营现象,降低“四害”密度。(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

17、建立城镇管理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区政府及各镇、街道要逐步加大城镇公共卫生以及环保设施管理和建设的资金投入。区财政要确保城管日常管理经费和城管专项资金到位,不断配套完善市政设施建设。要确保城市建设维护费、垃圾处理费和污水处理费专款专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罚没收入全额上缴区财政,由区安排全部专项用于城管执法装备和保障城管执法队伍经费的补充。各镇、街道财政也要拨出一定资金,用于日常卫生和环境管理。(区财政局牵头,城管局配合)

18、建立宣传教育长效机制。把城市管理的宣传教育纳入加

强公民道德教育和建设体系,融入争创“广东省文明城市”以及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村镇等活动中。通过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生活地进行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方面的宣传教育。区各有关职能部门要结合实际,把宣传教育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中,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层次的社会群体,分门别类地把宣传教育工作做细、做活,特别是要重点加强对青少年和外来人员的教育。教育部门要在幼儿园、中小学的课外活动和劳动实践中安排城市管理内容,适当组织学生参与城市管理活动,从小培养文明习惯。劳动保障部门要利用外来务工人员求职的渠道宣传城市管理的政策法规。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本行业外来务工人员的文明教育。社区要把外来人员聚集地做为宣传重点,开展崇尚文明行为,融入城市现代生活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市民自觉增强与现代化城市相适应的城市意识、现代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自觉遵守城市管理规范,自觉维护城市形象。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和舆论监督作用,办好市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城市管理专题、专栏,大张旗鼓地宣传我区城市管理的政策法规,展示管理成就,反映社情民意,直击社会热点,成为沟通政府与市民的桥梁,让舆论与管理互动。建立“公众参与、社会监督”机制,城市管理重大决策的出台要实行听证制度、公示制度,通过相应的途径和措施,增进市民在城市管理上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管理权,广开建言和监督渠道,积极吸收民智。(区

委宣传部牵头,教育局、卫生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有关单位配合)

19、建立市场化运作长效机制。加大城镇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实行政企、政事分开,建管、管养分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新模式,加快城镇环卫、园林绿化、市政设施养护等市政公用行业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步子。改革城市投融资体制,公开向社会招标,引进多元投资机制和竞争经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境外资本参与城镇管理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多渠道筹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提高城镇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投资效益,实现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区城管局牵头,区财政局、环保局、建设局、物价局等有关单位配合)

四、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保障措施

20、加强领导。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工作,必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区政府成立城市管理委员会,由区长兼任主任,区政府有关领导兼任副主任,区政府办以及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负责统一领导组织全区城市管理工作,研究决定城市管理的重大问题,协调解决城市管理中的难点问题,部署城市管理集中整治工作,督查有关部门履行职责情况。城市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城管局,具体负责城市管理的组织、协调、监督工作。成员单位要按照本实施意见的要求,制订具体实施工作方案,并指定一名业务股长为区城管办

联络员,作为区城管办兼职人员,主要负责协调督办本部门履行职责情况。区城管局将增设城管综合股,负责区城管委的日常工作以及区城管办跨部门协调工作。各街道办事处在规建办公室加挂城市管理办公室牌子,由一名街道办副主任兼任街道城管办主任,负责辖区内城市管理各项具体工作。

21、加强协作。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城镇管理部门要进一步深化对城镇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理顺关系,明确职责,依法履行好各自的管理职能,强化管理,加强协作,相互配合,有效衔接,形成合力。建立健全城镇管理联络网和工作联系制度,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与工作沟通,及时协商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城镇管理整体合力的充分发挥,形成审批、管理、处罚部门及区、街道、居委各级通力合作、全面覆盖的城市管理网络。

22、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城镇管理规章制度。针对城镇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清理现行不完善的城镇管理法规,及时修订或废止与现代化城镇管理要求不相适应的规定。针对城镇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建章立制,使城镇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加快推进城镇管理综合执法工作,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城镇管理行政执法责任制和失职追究制度建设,使权力与责任相统一,权利与义务相一致。

23、加强城管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服务承诺制、执法错案追

究制、行风评议制、绩效考评制、末位待岗制等制度,打造一支政治过硬、纪律严明、作风顽强、素质良好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

五、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考核措施

24、建立城市管理工作考核监督长效机制。明确城市管理工作目标,层层签订城市管理目标责任书,实行城市管理工作领导责任制,把抓好城市管理工作作为各镇(街道)和区有关部门党政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之一,并与党政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挂钩。城管委定期按照责任书的目标内容组织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实行责任追究,由纪检监察部门按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25、建立市容管理考评机制。成立区市容考评委员会,考评委分交通秩序管理组、公共卫生组、市容环境卫生组、宣传组,由分管区领导任各组组长。加强对城区道路市容和环境卫生,城乡结合部市容和环境卫生,集贸市场市容和环境卫生,“五小行业”卫生管理,除“四害”工作,绿化带管养,交通秩序管理,居民住宅区市容和环境卫生,在建建筑工地市容和环境卫生,城市过境公路市容和环境卫生,公园、广场市容和环境卫生,环卫工程设施管理,窗口单位(汽车站、宾馆、酒楼)市容和环境卫生,市政道路养护管理,“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情况,城市夜景灯光管理,占路为市(含临时集贸点)、“夜市”和“黑烧烤”整治情况,河道沟渠环境卫生整治情况,垃圾收集、转运及处理

情况,街招小广告(“牛皮癣”)整治情况等项目的市容管理常规考评,制订考评体系,优化考评机制,增强考评功能,建立市容管理考评监督与竞争激励联动的机制,实行行政管理经费与管理效能挂钩。市容管理考评成绩要作为考察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城管工作业绩和城管工作水平的重要依据。由区城管办制订具体考核办法,不定期开展专项考评,区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专项用于考核奖励。考核结果和奖励情况通过电视台向社会公布。

26、进一步完善监督制度。认真受理*市城市管理服务热线(12319)转来的各类电话,整合各类服务内容,尽职受理我区居民和社会各界对城区管理的咨询、投诉和建议,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务实解决问题。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重大的城市建设、管理方面的决策。要逐步建立公众听证制度、建立行风监督评议制度,加强社会对城市管理从决策到实施的全过程监督。(区城管局牵头,区委宣传部、监察局、法制局、卫生局等有关单位配合)

*市区农村财务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完善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加强农村财务管理,从源头上堵塞经济漏洞,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提高农村集体经济效益,保持农村社会长期稳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根据国家财政部《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我区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本暂行规定适应于本区的农村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以下简称经联社)。

第三条经联社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组织,有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准侵占、平调其财产和向其摊派。

第四条区农业局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负责对农村经联社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内经联社财务管理日常工作。

第五条经联社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如实反映集体的财产状况,保护集体资产的安全和完整。财务管理必须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关系,做到账务健全,结账及时,实行民主理财,财务公开。

第六条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积极筹集和管好集体资产,加强经

济核算,搞好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农村承包合同管理,做好承包合同结算、兑现及收益分配等工作。

第二章财会人员

第七条经联社应设置财务机构,配备财会人员,包括会计员、出纳员等(实行会计制的应配备报账员、出纳员)。财会人员必须取得财政部门核发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会计员(报账员)、出纳员之间不得相互兼职,经联社主要领导的直系亲属不得任会计员(报账员)、出纳员。

第八条经联社财会人员有权参与本单位的经济管理活动,有权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检查监督,有权向上级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报告集体财务收支情况,反映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有权不办理违反财务制度的收支。对违反财务制度的收支,应予制止和纠正,制止和纠正无效的,应向上级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报告,要求处理。

第九条经联社会计人员(报账员)要保持相对稳定,无正当理由,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调换。

第十条农村会计制实施之前,经联社财会人员确需更换的,必须经参加三分之二的社员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由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农业办公室考核、批准,并报区农业局备案。若随意更换财会人员或报账员,造成集体账务混乱和经济损失的,要依法追究经联社主要领导的责任。

第十一条财会人员调换或离职时,必须办理财务资料的交

接手续,由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农业办公室进行监交。未办理交接手续之前,财会人员不得离职。财务档案资料一律由现任会计员保管,实行农村会计制的经联社财务档案资料由中心保管一年后,由经联社报账员向会计服务中心办理移交保管,离任会计或报账员不得保管财务资料。

第十二条经联社财会人员要自觉接受培训,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财会人员的培训每年至少1次。

第十三条治保主任、经联社的主管会计(报账员)享受与村(社区)党支部委员同等的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第三章会计核算

第十四条经联社应根据《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运用借贷记账方法进行会计核算。

第十五条经联社应设置现金日记账、总分类账、多栏式明细分类账、固定资产明细账及债权债务往来账,有银行存款的必须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由出纳员按业务发生日期进行序时记账,其他账簿由会计员结账时及时登记。实行会计的经联社报账员要根据会计服务中心的记账凭证及时记辅助账。

第十六条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总分类账和多栏明细分类账每年使用一本,不准跨年度使用,其他账簿可连续使用,不必每年更换。

第十七条经联社每年1月10日前应建好新账。每月2日

前出纳员应将上月的现金收付凭证进行清结,填写现金月结表一式两份,连同收支凭证一并送交会计员或报账员核算;每月5日前会计员或报账员必须将上月的财务收支凭证整理核算,登记好账簿,填写资产负债表一式三份,一份装订进会计凭证,一份送交财经负责人,一份报镇、街道农业办备案。实行会计制的按会计制的要求执行。

第十八条经联社会计员或报账员每月结账时应对各种账簿记录进行仔细核对,确保账证、账账、账物、账款、账表五相符。

第十九条经联社每月应进行结账。未实行会计制且规模较小(人口500人以下)、业务量较少(每月收支凭证20张以下)的经联社允许其每季度结账一次,但结账期必须有规律,每季度第一个月5日前必须结好上季度的账务。

第二十条凡未实行会计制的经联社每季度第一个月5日前应将上一季度的财务收支进行汇总,编制资产负债表报送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农业办公室,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农业办公室每季度第一个月10日前应将全镇、街道上一季度资产负债表累总报送区农业局农村经济管理部门。

第二十一条经联社的生产经营项目发包必须符合民主议定的原则,实行公开招投标,中标后签订承包合同,办理鉴证或公证手续。

第二十二条每年度末,经联社应组织对本年度集体应收未收、应付未付的各类款项进行清理,按权责发生制原则以非现金结算方式核算进账,严禁跨年度报结账。

第二十三条经联社预付工程款,属包工包料的,一律在应收款科目中核算,不得在在建工程科目中核算;属包工不包料的,购买材料款应于在建工程科目中核算,预付工程款在应收款科目中核算。

第二十四条经联社经批准的非农建设用地收取土地基金,若土地基金非一次性收清,应以用地合同为依据,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将土地基金总额核算进账,经联社开具收款凭证按收付实现制为原则,以实际收取现金(或转入银行存款)数额填制收据,严禁按应收总额开收据后由出纳员白条抵库。

第四章现金管理

第二十五条经联社必须健全现金(包括存款)内部控制制度,实行账款分离管理,非出纳员不得管理现金,非会计员(报账员)不得经管收款收据。

第二十六条经联社日常库存现金实行限额管理。库存现金最高限额:人口1000人以下的经联社为3000元,人口1千人以上3000人以下的经联社为5000元,人口3000人以上5000人以下的经联社为10000元,人口5000人以上10000人以下的经联社为15000元,人口10000人以上的经联社为20000元。

第二十七条经联社的存款必须在银行或信用社开立基本存款账户,严禁公款私存,严禁集体存款开立活期储蓄账户。银行存款账户要预留财经领导、会计员(报账员)、出纳员的印鉴,确保集体资金管理安全。

第二十八条经联社存款要存入银行或信用社,不准以融资方式向个体企业和个人放贷,否则造成集体资金沉淀,要由决策人赔偿集体经济损失,并依法追究其责任。经联社出纳员违反现金库存限额规定,造成集体资金丢失或失窃,一律由出纳员赔偿,并依法追究出纳员的责任。

第五章收支票据

第二十九条经联社的一切现金收支票据必须使用区农业局统一格式,镇、街道统一印制的专用单据,严禁使用自行购买或印制,严禁白条收付款,否则要依法追究经联社财经领导和出纳员的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经联社的收支票据由会计员(报账员)保管,一切收支由会计员(报账员)填制,出纳员收付款。如遇特殊情况,非出纳员收付款的,在该项经济活动结束3天内,人应及时与会计员(报账员)、出纳员理清交接手续。

第三十一条镇、街道对经联社票据领用、核销应建立制度。经联社收据存根必须完整保留,作废收据应粘贴完整保存,以便核查。对不按规定完整保存收据的,要依法追究票据保管人的责任。

第六章审批管理

第三十二条经联社的集体经济开支由社主任(村〈社区〉

委主任)审批,审批权限实行限额管理。审批权限最高限额:人口1000人以下的经联社为500元,人口1000人以上3000人以下的经联社为800元,人口3000人以上5000人以下的经联社为1000元,人口5000人以上10000人以下的经联社为1200元,人口10000人以上的经联社为1500元。超过审批限额1倍以内的,必须由支部书记核实签章,超过最高限额1倍以上的必须经村(社区)党支部委员会和村(社区)委员会集体讨论确定,进账凭证必须注明参会研究人数。

第三十三条经联社生产性单项支出30000元以上,非生产性单项支出10000元以上的,应事先做好预算计划或方案,报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农业办公室审查,由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分管农村工作的领导批准后才能实施。

第三十四条经联社一切支出凭证都必须项目清楚,事由充分,标的明确,经手人、证明人、审批人“三印齐”,手续不全的支出凭证,出纳员不得付款,会计员或报账员以及会计服务中心不得进账。

第三十五条经联社收支凭证要保证来源合法。凡支付单位的款项必须由收款单位出具收据,不得自制支出凭证。

第三十六条经联社主任经办的集体经济开支凭证由党支部书记审批,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由一人担任的社,社主任经办的集体经济开支凭证由“两委”集体研究指定的党支部副书记或村(社区)委副主任审批,同一张支出凭证不得既是经手人又是审批人,如既是经手人又是审批人的支出凭证无效,集体经济不得开支。

第七章工资报酬

第三十七条村(社区)干部是指两委干部,其他为业务人员。两委干部的工资报酬原则以村(社区)自筹为主,市、区、镇三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原则上月工资标准书记不超1000元,副书记、主任不超950元,两委(包括副主任、享受两委待遇的)不超900元。

第三十八条村(社区)两委干部的通讯费补助标准参照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补助标准确定,最高限额每人每月书记、主任150元,副书记、副主任120元,两委(包括享受两委待遇的)100元,其他干部80元。

第三十九条村(社区)干部的夜餐费补助标准每人每月60元。

第四十条村(社区)干部交通费、茶水费、医药费补助标准最高限额:交通费每人每月90元,茶水费每人每月60元。医疗费原则上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执行,每人每月可适当补助60元。

第四十一条村(社区)工作人员因公出差,车船费、住宿费凭单据报销。出差误餐补助标准最高限额:镇外区内每人每天20元,区外市内每人每天40元,其它地区每人每天60元,到毗邻市出差,其补助标准与市内相同。

第四十二条村(社区)干部补助标准除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规定的外,不得巧立名目乱补乱贴(政策规定的特殊岗位、职业补助例外),违者要视为侵占集

体资金论处。

第四十三条村(社区)其它工作人员的工资补助标准由村(社区)自行确定,其标准应控制在村(社区)两委标准的90%以下。

第四十四条村(社区)两委干部年度岗位责任制奖和完成各项突击性任务和社会事务管理奖金实行最高限额管理。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制定考核奖励办法,对村(社区)干部按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确定村(社区)干部的奖金额。村(社区)干部每年每人的各项奖金累计最高限额为:人口4000人以下的为2200元,人口4001-8000人的为2600元,人口8001-10000人的为3000元,人口10001以上的为3400元。奖金来源,由村(社区)自筹解决。

第四十五条市、区、镇财政拨给农村干部的岗位补贴纳入村(社区)干部的工资报酬总额,村(社区)干部在村(社区)集体只能领取差额部分,不准重复领取。

第四十六条村(社区)干部属于国家(或者镇、街道集体单位)公职人员到农村基层任职的,其工资、奖金、补助等待遇在原单位领取的,可给予一定的交通费、生活费补助。交通费、生活费补助标准最高限额:每人每月350元,其补助由村(社区)自筹解决。

第四十七条村(社区)干部退休及生活保障。在集体经济条件允许的村(社区)可建立干部退休金发放制度,村(社区)干部连续任职15年以上,男60周岁,女55周岁退休的,按本人的工资报酬百分比计发,书记按90%、副书记和村(社区)主任、副主任按85%计发,两委(包括享受两委待遇的)按80%计

发。未达到退休年龄本人要求辞职或工作不胜任免职(罢免)的干部一律不能办理退休,退休手续统一由镇、街道组织部门核准后办理,退休金由村(社区)自筹负责。办理为镇、街道职工的按镇、街道职工待遇执行。

第八章财务档案

第四十八条经联社的各种会计凭证、账簿、报表、承包合同等应统一由会计员(报账员)专人管理,做到完整无缺,存放有序,方便查找,并要设立会计专室(柜)。

第四十九条财务档案的保管期限:会计凭证、账簿、会计移交清册、资产负债表等保存15年,产权证、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要永久保存。

第五十条财务档案保存期满可按规定程序予以销毁。销毁财务档案前,先由经联社编制财务档案销毁清单,负责人清单上签署意见,送镇、街道农业办公室复核,报区农业局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批准后,由镇、街道档案和会计主管部门派员监交销毁。

第五十一条保管期满但未清结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和涉及其它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不得销毁,并在销毁清单和财务档案保管清册中列明。

第九章民主理财

第五十二条经联社应成立民主理财监督小组,对经联社的

集体经济收支、账簿、凭证等予以审核监督。

第五十三条经联社民主理财监督小组成员由党支部推荐,社员代表会议民主选举产生,一般与村民委员会换届同步进行。

第五十四条经联社民主理财监督小组人数确定:人口1000人以下的经联社人3人,人口1000人以上至5000人以下的经联社5人,人口5000人以上的经联社7-9人。

第五十五条经联社民主理财监督小组应按结账期开展审核监督活动,可实行结账前审核或结账后审核。凡实行会计制的,一律实行结账前审核。

第五十六条经联社民主理财监督小组应认真履行职责,不得流于形式走过场,对于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违纪行为有权要求调查处理。经联社对民主理财监督小组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应负责解释和处理。

第五十七条经联社民主理财监督小组每次审核账目,开展监督活动,应在区农业局统一制发的登记簿上如实填写审核情况并签名。

第十章财务公开

第五十八条经联社的财务管理,应建立健全公开制度,定期公布集体经济的收支和集体家底情况,提高财务管理的透明度。

第五十九条经联社每月10日前应将上月份财务收支情况在公众场所设置固定专栏张榜公布,每年年终应将全年执行财务

收支情况向社员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

第六十条经联社财务公开内容、形式应按区农业局制发的公布表进行公布,并把公布底稿保存留档,以备查核。

第十一章审计监督

第六十一条要贯彻《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条例》,对经联社的财务实施检查和审计监督,纠正和查处农村经济违纪违法行为。农村财务审计具有强制性、独立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推诿。

第六十二条镇、街道要加强农村财务审计队伍建设,农村财务审计站应配备不少于2名的审计员。审计员要持证上岗,持有农村财务审计员证人员不得随意调换。

第六十三条农村财务定期检查和审计工作应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区、镇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每半年对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及财务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一次检查。经联社的财务审计每3年进行一轮(特殊情况例外)。实行会计制的经联社一般采取离任审计。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每年1月底前应按经联社的总数安排三分之一的社为年度审计对象,填制年度审计计划表报送区农业局农村财务审计股审定。

第六十四条经联社的财务审计以镇、街道农村财务审计站自行审计为主,区农业局农村财务审计股予以指导和监督,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接受区审计局的指导和监督。各镇、街道农村财

务审计站的审计报告书应及时报告当地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并报区农业局农村财务审计股备案。必要时区农业局农村财务审计股可直接对经联社进行审计。

第六十五条各镇、街道农村财务审计站每年12月30日前应将年度审计执行情况书面向区农业局农村财务审计股汇报。

第六十六条被审单位应如实提供审计资料,区农业局农村财务审计股和镇、街道农村财务审计站有调查取证权和封存被审单位财务收支资料权。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提出的处理意见,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有关职能部门应积极配合执行。

第十二章农民负担管理

第六十七条经联社要因地制宜,积极发展集体经济,压缩非生产性开支,实行零接待,要做到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增收节支,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减轻农民负担。

第六十八条农村税费改革后,经联社向农民筹集村务自治经费,应严格按照“一事一议”规定,经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报镇、街道减轻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办公室批准,每年每人最高筹资额控制在15元以内,实行专款专用。

第六十九条区、镇减轻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辖区内农民负担情况进行检查和专项审计。

第十三章奖励与处罚

第七十条区、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在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和奖励。区每年按全区镇级农经人员总数的15%,经联社总数的5%和村(社)财会人员总数的3%评选先进单位和个人,发给奖状或奖励金。

城市长效管理篇6

努力营造文明执法的社会氛围,增强市民城管意识

首先,要发挥新闻媒体优势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对城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宣传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典型经验和新风尚,曝光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营造“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的氛围。使市民在获取环境享受的同时普遍承认并愿意承担保护城市环境的义务,自觉遵守城市管理规定,以主人翁的姿态共同参与城市管理。其次,政府要转变观念加大投入,相关职能部门要协力配合。近三年市执法局通过开展构建和谐城管活动,社会的满意度和公信力不断得到提升,但执法中遇到的矛盾冲突却日趋激烈,如果没有地方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和新闻媒体的正面宣传报道,城管队员要在执法中求文明,在整治中求安全,在困境中求发展,是很不现实的事。因此,政府要继续加大对城管的投入力度,提高城管队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改善城管装备,完善城管执法中的强制性措施。同时,各级相关职能部门要协同做好城市管理工作。

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树立城管执法队伍良好形象

坚持深化教育,大力培育城管文化。要开展“创城管执法品牌,树文明队伍形象”活动凝聚城管执法队伍,增强从事城管执法事业的神圣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发扬城管执法队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城管人精神,用城管人精神激励城管执法队伍全力保障九江经济发展环境秩序;用城管文化增强城管执法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完善制度建设,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实施对队伍的严格管理,确保队伍建设保持健康有序的强劲发展势头。一是抓好规章制度建设。二是规范执法行为。三是严格落实执法责任。

大力弘扬典型,营造城管良好氛围。典型就是榜样,就是方向,就是力量。市执法局走过了七个年头,始终在全市无“叫得响”先进典型。面对九江市环境秩序保障任务、面对九江市“奋起赶超,争得应有地位”目标、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市执法局要营造学习先进、崇尚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为城市管理事业建功立业。

注重内强素质,提高执法队伍整体水平

注重固强补弱,打牢基础素质。下功夫把城市管理最需要、自身素质最弱的能力素质补上去。

着眼岗位需求,增强必备素质。一是要着眼岗位需要不断增强素质,要盯着职责“补课”和“充电”,领导干部应着重提高组织指挥能力和协调控制能力,执法队员应着重提高依法行政和办案能力;二是要加强协调沟通,促进素质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和执法队员都要善于在工作中联系上下、沟通左右、协调内外,努力整合各种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推动城管任务的顺利完成。

创新学习方式,提升整体素质。一要围绕重点学。二要针对课题学。三是要结合实际学。

城市长效管理篇7

正值城迁攻坚与灾后重建的关键时期,市检查组的各位领导们不畏严寒来我县检查指导城市管理工作,体现了对我县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在此,我代表开县人民政府向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

开县地处重庆东北边陲,幅员面积3959km2,是人口大县、资源大县、农业大县、移民大县。县城面积7.52km2,其中,旧城区4.52km2,新城区3km2,城市人口13.5万。2004年,在市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市民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各职能部门的扎实工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县的城市管理工作克服了种种困难,经受住了“12.23”井喷和“9.4”洪灾两次特大灾害的考验,绩效明显。现将我县城镇市容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目标责任制实施情况做简要汇报,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主要工作成效

2004年我县城管工作狠抓交通、市场、卫生、文化、治安、市容六大秩序整治,相关职能部门建委、公安、交警、工商、文广等齐抓共管、整体推进,迅速改善了城市面貌。

(一)交通秩序基本畅通。近年来,通过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城区交通秩序整治得到整体平稳推进。一是取缔了正三轮摩托车在城区的营运。所有的正三轮摩托车停止了在城区内的营运活动,无明显反弹;二是运行路线逐步规范,实现了城区交通的合理循环。加强了重点路段、路口的交通管制,人力车辆被限制进入城区内街道。对货运车辆从北环路上进行分流,缓解了城区道路通行压力;三是对人力货三轮车实施分班营运制度,取缔了一部分无牌无照人力车辆;四是不断增加运力。连续投放了出租车和公交车,基本保证了市民出行需求;五是坚决打击非法“摩的”客运,公安交警部门集中力量开展打击,查处摩托车在城区非法从事客运行为150多起。摩托车非法从事客运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交通安全事故明显下降,市民出行的安全感大大增强。

(二)环境卫生秩序保持良好。今年政府增大了环卫投入,充实了环卫队伍,提高了环卫工人待遇,主要街道、重点地段实施了“24小时保洁”,保证了垃圾日产日清,促使城区清洁卫生长期保持了较好水平。一是突击垃圾清理,出动环卫车200余次,治理暴露垃圾点60余处,收运暴露垃圾500余吨;二是改进环卫作业方式,合理确定工作量与保洁时间,从原来早晨3:00至晚上8:00延长至晚上12:00,日清扫保洁面积42万m2;三是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加大了对三包工作的日常监督检查,纠正和处置乱倒垃圾538起;四是加强水域垃圾治理,建成沿河垃圾池25个,出动车辆80余车次,累计清运450余吨,使城区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五是推行渣土准运制,对施工工地进行规范控制,工程车必须按指定路线行驶,定点倾倒,坚决查处带泥上路,严格控制道路扬尘污染,同时坚持每天洒水除尘和定期冲洗街道,将新城建设的尘污染降到最低;六是“万人保洁活动”持续深入开展。每周星期五下午,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义务参加城区清扫保洁,使城区环境卫生发生根本性变化;七是垃圾处置费征收工作准备就绪。按照重庆市第165号令,我县垃圾处置费征收标准已于今年8月初步拟定,后因“9·4”洪灾被搁置。现已通过县财政、物价汇审并报县政府审定,拟于明年1月1日起务必开征。

(三)市容市貌明显改善。一是大力整治乱贴乱画行为,市政管理部门出动800多人次,并3次组织汉丰一、三、五校学生参加义务清理活动,共清除城市“牛皮癣”41000m2、小广告120余处;二是规范户外广告设置,审批设置户外广告850处,彩虹门、空飘、气柱60余处,拆除破旧灯箱广告70个、布幅广告350幅,美化了城市容貌;三是严禁违规占道经营和车辆乱停乱放,取缔违规占道经营2543起,纠正乱停乱放车辆2469辆,查处擅自装修门头173户,拆除乱搭乱建雨篷、遮阳伞197个,拆除违章建(构)筑物设施4处120m2。通过强有力的整治,基本做到了座商归店、摊位归区、广告归栏,城区市容市貌焕然一新。

(四)市场秩序整治初见成效。今年以来,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了多次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对场内的强买强卖、欺行霸市、克扣斤两的行为进行专项打击,对游商、菜贩实行农贸归市。同时增设一批市政环卫设施,全面实行垃圾袋装、桶装化。目前,城区各大市场均有专人管理,各类商品摆放整齐,市场内干净整洁,井然有序。

(五)社会治安秩序迅速好转。在县委、县府的统一领导下,公安部门加强了城区治安巡逻,加大了对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的查禁力度,加快了对一些重特大案件的侦破,重惩了一批违法犯罪人员,特别是对抗拒、阻碍城市行政执法的行为加大了打击力度。同时按照《重庆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条例》的有关规定,对违规燃放烟花爆竹行为采取各种有效方式进行了查处打击。

二、强化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今年,我县始终将建立城镇市容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列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印发了《关于开展2004—2005年城镇市容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05年县城达到重庆市卫生城市标准,建制镇部分达到重庆市卫生城镇标准,着力实施环境清洁、环境规范、环境安全、环境改造、环境美化五大工程,在巩固城管工作成果的同时,不断开创城管工作新局面。

1、完善城管机构。在县级各部门抽调精兵强将扩充县城管督查办,全面负责各职能部门、建制镇督查考评工作,进一步强化责任,增添措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同时进一步扩充市政监察大队力量,整合内部资源,深化体制改革、成立市容监察、环卫执法、市政园林公用事业三个执法中队,实现专业化执法、规范化管理。

2、推行目标管理。政府将城镇市容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目标的各项内容与任务,分别与县级各部门、各建制镇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具体目标、完成时限和责任人。县级部门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共建共创城区优美环境;各建制镇负责辖区内的镇容镇貌、环境卫生、垃圾处理及“门前三包”;各居委会、小区积极配合,抓好职能范围内的市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初步建立起“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责任考评体系。

3、实施量化考核。按照我县《城市管理工作考评办法》,县城管督查办公室定期、不定期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委会干部、市民代表对县级各部门、各建制镇的城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对照评比打分,并将督查结果每周进行通报。

(二)强化宣传,全民参与

一是3次召开县城管工作专题大会,对我县城镇管理中薄弱环节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部署;二是县政府先后印发了《关于开展2004—2005年城镇市容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整治城区市容环境卫生的通告》、《关于抓紧整治库区城镇垃圾污水乱倾倒问题的通知》、《关于贯彻重庆市城市水域垃圾管理规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关于城市管理工作考评办法的通知》和《关于加强建筑渣土准运的通告》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使城管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三是印制《城市道路管理条例》、《重庆市城市容貌管理条例》、《重庆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重庆市园林绿化管理条例》、《重庆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和《重庆市城市供水节水管理条例》等各种宣传资料10万余份,制作各种宣传展板150块,出动各种宣传车辆300台次上街宣传;四是开辟电视专栏,开展城管热线追踪,使城管工作的目的、内容、意义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五是积极开展“三创”活动。按照重庆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容整洁一条街(单位、小区)”创建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县积极开展创建活动。涌现了一大批先进的创建单位,如农业局、粮食局、林业局等。

(三)文明执法,亲情服务

今年以来,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我县相继开展了“2004年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和全县干部作风整顿,要求以突出新城建设攻坚和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为主题,以规范政务管理,优化发展环境和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评议标准。各职能部门积极参与,扎实工作,制定了“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首长负责制”,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同时,通过行风评议,解决了市民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300余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1、加强队伍建设,坚持文明执法。一是加强学习。积极开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城建监察规定》、《执法人员执勤规定》、《执法队伍工作文明用语规范》等相关规定学习竞赛活动。特别是加强了对一线城管执法人员政治思想素质和执法形象教育,强化组织纪律观念,努力提高文明执法水平。二是注重培训。制定业务培训计划,组织一线执法人员进行了文书填写、法条运用等内容的业务培训共10次,参会人员520人次。同时积极参加市政委的各种培训活动,取得了执法资格证件25本。三是严格要求。强化执法人员管理,严格执法、公平执法、文明执法、人性化执法、依法行政。凡在执法时出现打骂现象,有关责任人一律实行待岗处理;凡出现上班打砣砣、玩牌等损害队伍形象的违规行为,一经发现严肃查处,绝不姑息。通过以上举措,我县城管执法队伍形象得到改善,赢得了社会的肯定。市政监察大队获“重庆市2003年度市政管理行政执法先进集体”称号,2名同志被评为优秀监察员。

2、狠抓服务工作,为民多办实事。一是按照行评反馈意见,对共和街三角坝、外西街、妇幼保健站到防疫站段的游商、菜贩进行了集中整治,并将西门处区域纳入主城区管理,保障了城市环境的通畅、整治、有序,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二是迅速反应,切实解决市民燃眉之急。“市政110”、城管督查办对城管工作投诉、损毁市政设施举报和群众实际困难真正做到“有求必应,有难必帮”。三是疏堵结合,最大限度照顾下岗职工等社会弱势群体,对城区占道经营、摊点夜市进行了深入研究。利用背街小巷共规划夜间烘烤刨冰点20处、水果摊位30个,划定占道经营300余m2,发放临时占道证70个,很好地解决了城市管理和就业之间的矛盾,受到群众的好评。

(四)加快建设,改善环境

1、加强市政设施建设和管理。一是投资150万元,完成驷马河东路、文峰街、德阳街、开州大道路灯基础180余个,建材路、金贸路交通岛高杆灯建设,富厚社区3条消防道路灯建设。二是改造盛山公园灯饰线路2000余米,东街巷道3条,改建体育场、帅乡街、大石梯路灯41套,新增外西街、水东门、八十户路灯195盏,架设线路1万余米,更换路灯350盏,亮灯率达95%以上。三是对自建排水设施违规排污进行整改,下发了《关于开展城区违规排放污水整治工作》的文件,对新城中吉片区自建排水设施的临街店堂、门市、餐饮、娱乐服务业进行了限期整改,设计了二级净化隔油池施工图。四是搞好市政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及时更换街道下水道雨水篦子61个,清除淤泥400余m3,拆换修复人行道不锈钢护栏210m,恢复被盗雨、污水窨井盖37个,拆换沟盖板670余块,市政设施维护维修率达100%。

2、狠抓环卫设施建设管理。一是加快公厕建设步伐,投资200万元,按照服务半径,新建公厕6个。二是投资12万元,在新城部分街道添置不锈钢果皮箱144个,满足了广大市民的需要。三是投资16万元,新建沿河垃圾池25个,背街小巷临时垃圾池15个,统一制定垃圾存放标示牌,保证了垃圾定点定时倾倒和集中清运。四是投资7万元,维修翻新公厕16座,购置消毒药物700余瓶,对城区各垃圾池、中转站、果皮箱进行药消毒300余次。

3、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一是投入资金300万元,组织实施中源街、文峰街、南环路、开州桥、永安桥绿化工程,完成开州大道二期绿化工程和田园街行道树绿化工程;栽植各类苗木2万余株,绿化荒山野岭50余亩;修建公园切坡护栏500余米。二是投入资金10万余元,生产、购买花草、盆花、鲜切花等各类花卉,圆满完成县人代会、政协会、县大型会议会场布置8次,组织鲜花上街3次,共计摆放盆花5万余盆。三是狠抓抗旱保苗与绿化维护,动用人力3100多人次,取水5万余m3,浇灌面积30万m3;治理滑坡、堡坎垮塌等各类安全隐患13起。补栽各类乔木1020株、花灌木2万余株、地被830m2。四是积极开展城市园林“三创”工作,投资4万元进行绿化整治,金贸路成功创建重庆市最佳园林绿化市街。粮食局等三家单位成功创建县级园林式单位。

4、强化城市公用设施建设。一是完成8公里的安康片区施工用水和6公里移民安置用水管网铺设。目前,正抓紧实施移民安置区给水管网建设。二是完成安康片区18公里给水管网建设任务,灵通路、南山路、明镜路、滨河路的给水管网在年底完成。三是启动一级清水池技改项目建设,已完成锚杆挡墙、基础土石方、基础锚杆池体施工等工序,预计12月底竣工。四是完成日供水量10万吨的新城陈家坪水厂项目立项工作,前期工作已准备就绪。五是完成安康片区污水截流管网2.6公里,剩余13.1公里,计划在年底完成,到时安康片区污水收集率可达98%以上。六是加强水务管理,以新、旧城联网供水为重要手段,实现平稳安全供应放心水,出厂水合格率达98.5%以上。目前已污水处理费万元,并及时解缴,超额完成重庆市下达我县污水处理费80万元的任务。今年新安装用户4000余户,改建安装400户。

(五)深入调研,促进发展

1、开展城管工作调研。2004年,县级各部门结合城市管理工作实际,积极开展调研工作,形成环卫作业市场化运行、城市公园建设管理、垃圾污水治理、山水园林城市创建、城镇化工作进程、城区摊位规划、建制镇城镇管理工作、水下古树名木抢救、垃圾处置费征收以及如何降低消耗,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部门运行调研等多个材料,有力推动了我县城市管理工作持续高效发展,为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提供大量建设性意见。

2、抓好建制镇城管工作。针对我县27个建制镇城管工作滞后现状,县政府以中心镇为突破口,组织县级各部门多次到临江、长沙等镇现场办公,抓住城镇管理要素,明确城镇管理各方主体,促进了镇容镇貌的显著改善。一是印发《关于抓紧整改库区垃圾污水乱倾倒问题的通知》,狠刹垃圾污水乱倾倒之风,通过宣传发动、自查整改、专项检查,各城镇暴露垃圾、沿河垃圾明显减少,垃圾处置日趋规范,镇容镇貌改善明显。二是加快乡镇水环境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占地220亩、总库容量713吨,日处理生活垃圾114吨的赵家垃圾处理厂可研报告。临江、长沙、温泉、郭家四镇的4座污水处理厂、2座垃圾处理厂已经市政府批准,现已完成可研报告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2007年,我县的水环境问题将得到根本解决。

(六)创新机制,市场运作

1、组建园林、环卫公司,推行行业经营作业与管理分离。按照建设部《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县政府通过深入调研,于今年7月、10月相继组建“重庆市渝东园林景观有限责任公司”和“开县水域生活垃圾清运有限责任公司”,将环卫、园林管理同经营作业相分离,公司具体承担水域垃圾打捞、垃圾清运、清扫、保洁、园林绿化建设,日常维护,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园林处、环卫处受建委委托,履行日常监管职能,这标志着我县城市管理工作全面迈向市场化、目前,各项工作进展有序,绩效明显。

2、推行公开招标与政府采购相结合。对下水道清淤、道路维修工程、市政设施广告位、邮政报刊亭的确定实行公开招标。对旧城路灯改造、新城路灯建设所需材料实施政府采购,加强材料采购透明度,减少城维资金开支20余万元。

3、积极培育市政公用行业市场。一是整治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有实力的单位、企业参与城市管理。一大批园林绿化公司、市政工程公司、房地产企业落户开县,为我县的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带来了显著变化。二是组建“社区环境卫生服务公司”,实行有偿服务市场动作,由环卫公司负责辖区内的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及卫生服务费的收取工作,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使居住区环境卫生明显改观。

(七)众志成城,抗击洪魔

今年9月4日,我县遭受了200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城市市政、环卫、园林绿化、供水供气、垃圾处置等市政公用设施损毁严重,直接经济损失达2750万元。在县委、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夜以继日,全力以赴,积极开展灾后恢复整治工作,制定了城区垃圾清运、下水道清淤及市政、环卫、园林绿化设施恢复方案。投入资金369万元,清运灾后垃圾3万余吨,清除城区危房及垮塌房屋拆除后建筑弃土2300余m3,清掏公厕1560.86m3,恢复社区厕所14座,粉刷厕所2082.46m2,修复垃圾中转站3座、垃圾池27个、果皮箱23个、垃圾桶30个;清除全城区48条主、次、背街小巷下水道淤泥7250m3,恢复人行道路面307m2,不锈钢护栏83m,护栏广告牌181块,窨井盖、水篦子85个,路灯线路8400m,灯泡220颗,路灯控制箱7台;修复长廊内侧堡坎、治理桃坞山体滑坡,清淤整治龙泉以上的水池及河道,恢复公园路面路基、路灯电缆、行道树、苗木;制定和进行了新城驷马六社山体滑坡抢险排危治理,新建被毁的明镜石公园防旱池,修复中吉水库堡坎;卫生填埋处置“9·4”洪灾各类垃圾。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了城市功能,保障市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三、下步工作思路

城镇市容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目标责任制实施以来,我县城市管理工作虽取得较大发展,但与重庆市卫生城镇的创建目标仍有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旧城规划滞后,城市功能先天不足;下岗职工数量多,社会压力较大;市民环境意识淡薄,市政公用设施损毁严重;城管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县将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狠抓建设,强化管理,按照重庆市卫生城镇的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在管理重点上,立足于以管促搬,由主抓旧城向管好新城转移

一是按照“旧城适度疏导、新城强化管理”的总体思路,旧城在保障通畅的前提下,以疏导为主,主要抓好五条文明示范街、主干道的管理。同时按照服务半径,利用次干道、背街小巷、灾后房屋撤迁空坝进行合理摊区摊位规划,最大限度满足菜市、夜市经营活动的需要。二是强化新城管理。新城主次干道一律不设摊区摊位,决不能将旧有陋习带入新城。同时,合理规划新城背街小巷的占道经营、烧烤夜市、摆摊设点,集中经营,统一管理,规范作业。创造一个整洁有序、充满活力的城市空间,以带动旧城搬迁。

(二)在管理体制上,立足于长效监管,由多头管理向综合治理转移

目前,我县城管工作分属建委、公安、工商等职能部门,“争着管、无人管、多头执法、重复处罚”一定程度上存在,影响了城市管理工作的通畅、高效运行。下一步将按照城市管理内在要求,积极探索城管综合执法体制,形成合力,齐抓共管,不断提高我县城市管理工作水平;同时,要进一步落实“城管目标考核”、“门前三包”责任制,进一步健全“县、镇、各部门、社区居委”的四级管理模式,促进城镇面貌的根本好转。

(三)在管理手段上,立足于以人为本,由重罚轻管向管罚结合转移版权所有

本着“精简、高效、精干”的原则,坚持人性化执法,正确处理处罚与管理的关系。处罚是手段,管理是目的。一方面要探索适应新形式下的城市管理机制,对城市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妥善解决,努力为市民办好事,服好务;另一方面,要以罚促管,对屡教不改的单位和个人严处重罚,杜绝“人情风”,敢打硬仗,敢啃骨头,打掉一批钉子户。真正做到管理处罚相结合,实现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成绩的良性循环。

城市长效管理篇8

通过一个多月的试行,我市的长效管理机制逐渐凸显了五大亮点。

亮点一:严格把好验收关,夯实基础为长效。

市城管办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严格按要求推进各项工作,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前,先行对9个职能部门的29个项目进行逐一验收。公示合格的项目,督促各责任主体和配合部门加快没有合格和正在整治中的项目的进度,在媒体上曝光久拖不决的问题和交办未完成事项。本次严格的验收不但完善了长效管理的基本台帐,还加固、更新了城市的基础设施,明确了长效管理的标准,为下一步进入长效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亮点二:日巡查、周剖析、旬通报、月点评。

市城管办严格按照《通州市城市长效管理考评办法》抓基础促提升,抓巩固促发展,抓“两头”促中间,抓重点促平衡。继续坚持“日巡查、周剖析、旬通报、月点评”制度,加强对各部门长效管理工作的考核。

市城管办重点考核市容环卫管理、集贸市场管理、交通秩序管理、市政道路绿化管理、城区河道管理、建设工地管理、环境保护管理、小区物业管理、城中村与城郊结合部卫生管理、“五小”行业卫生管理和除“四害”工作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并将考核评分结果定期通报、公布。

亮点三:明查加暗访,双管齐下,完善检查机制。

为加强对长效管理机制落实工作的督查考核,市城管办考评科采取了联络员明查与考评员暗访结合的方法全面推动。今年8月,市城管办分别从10个相关部门挑选了10名联络员定期集中办公,并且组织他们到一线现场办公,现场交办。这样的工作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增进了各单位之间的合作,取得很好的效果。而考评员则身着便衣,穿街走巷,深入地去发现问题。复审结束后,联络员们定期对城区进行明查。并将检查结果一一反馈到市城管办。与此同时,考评科的同志兵分六路,每日对城区进行多次暗访、抽查,每日汇总所发现的问题,及时交办,做到小问题不过日,大问题不过旬。

亮点四:“让媒体来说话,让群众来监督。”

让媒体来说话,让群众来监督,这是此次我市长效管理机制中的又一亮点。我市各新闻媒体在宣传城市长效管理机制的同时,加强舆论监督,对各相关部门落实长效管理及各项措施的落实的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报道。

除了舆论监督外,市民可以拨打*服务热线,举报、投诉和求助有关城市长效管理的问题。市城管办真诚地希望广大市民对我市的长效管理进行监督,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亮点五:考评对象科学归类,综合考评奖惩分明。

城市长效管理篇9

【关键词】绩效管理;城市照明;管理

1引言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城市照明对于当前城市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城市照明设施是照明工作的基础,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管理,城市照明工作的质量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最终导致财政预算资金使用效率低,很难推动城市照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项目绩效管理的引入和优化,将会更好地推动照明设施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接下来就探讨在优化项目绩效管理方面如何做好城市照明设施的管理工作。

2城市照明设施管理的重要意义

城市基础设施对于城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都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城市照明不仅仅是城市的基础设施,也是城市景观的延伸。因而在城市建设中,城市照明设施的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1城市照明设施管理的经济价值

我国每年用于城市照明设施的建设管理投入资金是非常可观的。但是,由于当前城市照明设施管理中普遍存在重建设而轻管理的现状,很多设施因为灰尘堆积、老旧破损、人为破坏等问题出现故障,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设施维护方面的各项投入。如果照明设施管理工作能达到相对比较理想的效果,设施出现故障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将极大地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避免设施重复更换所导致的资金浪费。因而,城市照明设施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2.2城市照明设施管理的社会价值

城市照明设施对于居民的生活以及很多企业的日常生产存在一定的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如果城市照明设施出现故障,城市居民的夜间出行、企业的生产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做好城市照明设施管理可以提升城市的和谐度,提升城市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这是当前城市照明设施管理的社会价值的体现。

3优化城市照明设施项目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城市照明设施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城市现代化建设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要真正提升城市照明设施管理工作的质量,必须更好地对城市照明设施管理工作进行项目优化,而绩效管理工作与照明设施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城市照明管理工作达到预期的目标。

3.1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城市照明设施管理工作内容相对比较枯燥,如果从事日常管理工作的人员工作积极性相对较差,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将难以保证。长此以往,相关的设施会因为管理不当而出现各种故障,后续维修和更换投入加大,设施维护资金预算也会过快增长。通过优化绩效管理,将一些绩效考核指标,如维护计划完成率、验收合格率、照明设施完好率等与相关人员的薪资报酬挂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以更加积极热情的态度去面对日常工作,从而使照明设施管理的工作质量得到保障。

3.2提升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

城市照明设施的设置面广线长,管理维护的工作量相对较大。为了更好地保障工作的正常有效开展,我国公共服务资金分配中对于照明设施管理工作的资金分配比例相对较大。如果项目绩效管理难以发挥作用,照明设施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将很难保证,最终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维护和更换。通过优化项目资金绩效考核,会使管理人员更加重视工作分配的合理性和工作效率的提升。这样就可以在预算资金控制额度内完成相应的工作,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将会大大提升,有效实现成本控制。

3.3保障城市照明设施的良性运转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用于市政道路、城市游园绿地、景观绿化等的照明设施使用量也在逐年增长,由此产生的问题如下:一方面照明设施的规模和范围在快速扩展,另一方面从事设施管理工作的人员数量却不会随之快速增长,单位设施的维护成本在相应增加。优化项目绩效管理可以最大程度上化解这个矛盾,使照明设施可以保持较长久稳定的运行,为人民生活带来便利,创造良好的夜间出行环境。

4在优化项目绩效管理方面如何做好城市照明设施的管理工作

4.1加强宣传培训,树立绩效管理意识

通过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在管理部门和人员中牢固树立起绩效管理意识,并将这一管理理念贯穿于照明设施日常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从而不断优化照明设施管理。这样不仅相应的管理工作质量可以得到有效的保障,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也会大大提升。

4.2健全评价体系,优化绩效考核指标

在照明设施项目管理的投入、产出、结果和影响力等各个方面进一步细化绩效考核指标,健全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在日常管理数据分析研判的重点控制环节上增设考核指标,相应地增加重点指标项考核权重以达到关键节点绩效管控目标,实现项目管理的优化。

4.3引入智能化管理,提升精准管控水平

通过引入先进的智能化管理方式,把各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进行有效关联,将城市照明设施日常管理的数据采集分析、整合使用、落实反馈等在部门间形成联动机制,在统筹综合考虑项目投入、产出、效果、影响力等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数据采集、重点部位分析研判,找准管理的疏漏点,进一步完善管控措施,着重提升城市亮化照明着灯率、维护设备完好率、设施维护时效性等关键指标,真正做到项目绩效管理目标细化到位,精准管控。

4.4完善绩效考核与监督制度建设

城市照明设施管理工作中要重视绩效考核与监督制度的不断完善,分部门分岗位有针对性地制定绩效考核与监督制度,通过有效的监管保证绩效管理工作的不断优化。对于工作中表现优秀的部门和人员给予适当奖励,对在工作中存在失职的要严肃处理,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人为因素而导致项目绩效管理工作在实施效果上大打折扣,使有限的财政预算资金发挥最大效能,确保绩效管理工作在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上运行。

5结语

城市长效管理篇10

一、要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城市管理的关系,确立加强城市管理也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从广义上来说,城市管理就是对城市社会、经济、文化、金融等等各类活动的管理。就狭义的城市管理而言,城市管理是指对城市规划、建设、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政设施、市容秩序等实施的管理活动。邓小平同志说过:“发展是硬道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不仅应该有繁荣的经济,而且应该通过强有力的城市管理营造良好的市容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了,城市建设、管理的投入就可以增加,城市管理水平也必然会相应提高,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加强城市管理,营造优美的城市环境,既可使城市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又可提高市民素质,必将增加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带动城市所在地区的发展。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环境也是生产力。比如在大连,市长同志将城市管理提升到经营城市的高度,通过多元化投资的城市建设,美化、绿化、净化城市环境,再辅之以严格的管理,塑造城市品牌,有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城市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要牢固树立“加强城市管理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加大城市管理的投入,全面提高城市管理的水平。

二、要正确处理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关系,确立建管分离,建管并重的观念。城市建设是城市管理的基础,一个城市没有建设就没有发展,就没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搞好城市管理就无从谈起。城市管理则是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俗话说得好:一个城市“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城市建设得再好,如果管理不好,城市功能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城市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不能充分体现。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有着各自的特点和运行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是市场行为为主,管理则主要是政府行为。从效果上看,建设的成效明显易见,而管理则因其动态性、社会敏感性强、领导要求高等特点,一时难以见成效,或见效后难以长期保持。因此,要求城市政府必须牢固确立建管分离,建管并重的观念。但目前由于体制等诸多原因,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很普遍。特别是在建设和管理发生矛盾时,往往是重建设,轻管理,难以强化城市管理工作。因此,要管好城市必须要建管分离。实行建管分离、强化城市管理有诸多好处。一是有利于充分发挥各自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建设部门集中精力抓建设,管理部门则可专一于城市管理工作。二是有利于克服建管一家时重建轻管、以建代管思想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影响。三是有利于建管两家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四是管理部执法人员避免受到行政领导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干扰,有利于严格执法。五是可避免管理经费挪用、侵占,有利于城管经费专用于城管工作。

三、要正确处理加强城市管理与提高市民素质的关系,确立城市管理的核心就是提高市民素质的观念。提高市民素质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依托,是现代城市管理的精髓。任何一个城市都不是单纯靠管出来的。而是靠市民共同参与创造出来的。城市管理以人为本的口号提出已久,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重视的是加强表象管理,忽视了抓根本----提高市民素质,一味对市民实施粗暴生硬的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极易使市民产生对立情绪,从而导致管理效果不佳或失败。因此,城市管理工作必须将加强管理和提高市民素质并重,提高市民自觉遵守城管法规和维护市容环境的责任感。从某种意义上讲,市民素质的高低决定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文明程度的高低。

四、要正确处理严管重罚与文明执法关系,确立文明公正执法的城管形象。城市管理工作是规范人的行为的一项系统工程。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不能完全依赖于市民自觉遵守规章来实现。虽然以人为本是城市管理的精髓,但严管重罚在城市管理中必不可少。城管工作中,对轻度违章行为可以只是予以纠正,对重度违章或屡教不改者必须施以重罚。对违章者的惩罚本来就是规范人的行为的有效手段,城市管理如此,其它社会活动也是如此,特别是对那些只图私利、明知故犯、屡教不改的违章者,必须依法严管重罚。否则,不但我们的法律和管理行为会显得苍白无力,而且由于市民的从众心理,城管工作极易陷入无序和混乱的失控状态。张家港、大连、新加坡、香港等城市之所以能够经常保持良好的市容环境秩序,除了市民素质高、文明程度高外,与其严管重惩有着直接关系。但是我们说的严管重罚是依法而为的,是在文明执法的基础上严管重罚。文明执法,除要求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语言文明、行为得体、态度严肃外,更重要的是要求执法行为是依法而为。城管执法工作中首先必须戒除有法不依、执法不公、违法执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外,还必须防止越权执法,弃法不为和办人情案、执人情法等问题的出现。

五、要正确处理集中整治与经常化管理的关系,确立落实长效管理。城市管理是一项长期任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不可能一蹴而就。或许在短时间内通过一、二次专项整治就可能大见成效,但这是“突出式”的,稍有松懈就会回潮、反弹。因此,必须全面规划,整体推进,通过长期艰苦的经常性管理,才能实现城市管理长效化。同时,集中整治和经常性管理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的。集中式整治是治标,经常性管理是治本。集中专项整治是解决难点、热点、焦点问题的有效手段,经常性管理是避免反弹回潮,巩固集中整治成果,实现长效管理的保证.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靠一般手段力度不大,效果不好,必须采取集中整治的办法,分阶段有重点地一项一项治理,一个一个突破。某些问题由于涉及面广或积重难返,单靠一家力量已难以奏效,只能在政府的协调下,集中优势力量,采取集中专项整治的办法才能解决。同时也要避免因为经常性管理是治本措施,而只重经常性管理,放弃集中整治,致使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广大群众关心、党和政府关注的问题不能在短期内取得成效,延误全局工作。要实现长效管理,我认为必须采取以下几种措施:一是探索并建立符合现行国家法律、行政体制的城管体制,建立高效、低成本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执法管理体制。二是建立健全“二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构架,重点下移,夯实城市管理基础,调动城市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作用。三是完善法律法规。就国家而言,要探索制定城市管理法的可行性,制定《城市管理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依法管理城市。四是建立健全督促检查监督机制。比如:可以建立分管市长月未检查卫生制度,发挥城市政府领导的强大监督作用;可以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城管工作督导员,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检查作用;可以建立新闻督导机制,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还可以完善执法队伍的考评制度,发挥内部监督作用。

六、要正确处理堵与疏的关系,确立疏堵结合的观念。长期以来,违章占道设摊难以取缔,不能根治有许多原因,一是因为占道设摊投资少、成本低、见效快。二是过去一味强调限制和取缔,方法不当。实践证明,科学疏导、规范管理、堵疏结合才是根治这一顽症的标本兼治的科学方法。在当今下岗职工多、就业压力大、外来人口多等不利现状下,不让这类“弱势群体”摆摊是非常难的,但必须做到不得占用主次干道,车站、广场、景点等窗口地区必须管住、管死,坚决不让有损市容市貌的现象发生。同时可以考虑在市民聚居区、背街小巷专门划出一片空地,供“弱势群体”摆摊,设置夜排档等来维持生计,同时也方便市民。在乱张贴广告宣传品的整治管理上,同样也必须疏堵结合,既从重处罚,又必须在适当地点设置必要的张贴公告栏予以疏导,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