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园艺个人总结十篇园艺个人总结十篇

园艺个人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8:33

园艺个人总结篇1

我叫aa,男,汉族,1976年5月生,陕西省礼泉县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1997年12月分配到县园艺工作,2006年4月晋升为农艺师,同年5月被单位连续3次聘任至今。任现职8年来,主要参与完成了以下专业技术工作:

一、加强品种示范,优化品种结构

2007年以来我县建新品种试验示范园3处,对8个苹果品种进行对比试验,优选出适合我县发展的晚熟礼富1号、中熟玉华早富、早熟丽嘎、秦阳品种,并将中、早熟作为我县大面积建园主选品种。自育玉华早富、丽嘎苹果苗3万株,统一调苗150万株,为新建园奠定苗木及品种基础。

二、全力抓好幼园建设,培育果业新基地

利用关中环线经济林带建设、现代农业发展资金苹果产业项目,先后在西张堡镇新建幼园2.6万亩,其中高标准建园3000亩,促进了我县果业基地的加速发展。

三、创建示范园,推广矮砧宽行密植技术

按照矮砧大苗、宽行密植、地膜覆盖、高光效树形、拉枝下垂技术要求,由我主管凤鸣、益店、祝家庄镇示范园建设,培养高光效树形2.3万亩,自己主抓的北郭、太子村苹果示范园实现了三年成形、四年见效目标,2012年被农业部、财政部授予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基地。

四、积极实施苹果套袋项目,全面提升果品质量

于06年争取到农业部套袋补贴项目,连续三年均圆满完成了0.4亿只果袋发放任务,带动全县累计推广套袋12亿只,优果率由60%提高到了78%,年平均实现增收3000万元。

五、开展课题研究,解决突出问题

先后开展了苹果套袋技术、沼肥在果树生产中应用、腐烂病防治、矮砧宽行密植标准化建园技术及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技术等5个课题研究,其中苹果矮砧宽行密植标准化建园技术研究项目,获县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第贰完成人);沼肥在苹果生产中的应用研究项目,获县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第陆完成人);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技术推广”,获市农技推广三等奖(第叁完成人)。

六、强化宣传培训,提高科技入户率

先后举办“农村富余劳动力”、“高级果农”、“职业农民”培训68场次, “农事直通车”“农民之友”市县电视讲座10多期,培训农民8000人次。编写培训教材、发放技术资料2.3万份。参与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双百双千”工程双千指导员;林丰核桃专业合作社双百首席专家,有效提高了果农技术水平。

我深爱自己的专业,长期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果树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任职以来,实施科技项目8项,先后主笔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科技文章8篇,2013、3015年被市农业局、市果菜局评为全市果树蚕桑技术推广先进个人;2016年2月被县农业局评为岗位责任制先进个人;2017年3月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一村一品建设先进个人;2018年元月被县农业局评为优秀党员。

 

园艺个人总结篇2

关键词: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5-0195-01

前言:中西方古典园林在慢长的发展过程中,因其在世界园林艺术中均具有独特的造林形式,被人类视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古典园林的典型特点为山环水抱,曲折蜿蜒,花草树木讲究自然,没有统一的格式,给人以舒适安逸的感觉。而西方古典园林的体现形式则截然不同,在其设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人工造林的手法来体现人工美的价值,采用对称的布局、注重花草木修剪组合而成的精美的几何图案。因此分析总结出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各自特点与精髓,将其融入到现代设计理念,从而设计出更加符合现代人生活与审美的新型园林。

1、中西方古典园林概述

园林艺术与其它艺术并无大的区别,中西方古典园林分别具有自己独特风格与特征,据资料显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始于夏商时期,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被兴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从早期秦始皇时期的阿房宫,汉代的上林苑简单圈地开始,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代受到佛教和玄学的影响,开始模仿自然,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以自然因素为主,创造出类似于自然园林的景观。直到唐代受到各种艺术文化的影响,园林艺术又上了一个台阶,如唐代诗人王维的辋川别墅,其宅院与自然山水风景有机结合,在北宋时期园林建筑业又加入一些新的元素,形成了中国园林的主要特色。而到了清朝时期中国园林艺术发展到高潮,连续修建一系列弛名中外的经典作品,如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等。

西方造园艺术则始于古罗马的中央是绿地,四周围绕住宅的模式,希腊又在古罗马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发展为大规模的山庄园林,其典型特点是以建筑为主体,以对称的形式为本,在树木与绿篱造景时,开始应用整形修剪技术。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的园林开始快速发展。以人工安排,布局方正的大规模的别墅庄园日益增多。直到凡尔赛宫的兴建,这种几何形式的西方古典园林艺术达到顶峰。

2、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

中国古典园林园林在艺术上具有:自然与含蓄、造型与空间、借景与意境三大典型特点,主要采用人工仿造各种自然山水风景。在园林的空间布局、景观配置及其建筑群体几个方面均体现着自然式山水风光之美,在此基础上又适当融入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从而形成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重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古典园林在空间布局上追求自然美,可以简单的比喻为:“把大自然中的各种美景浓缩在庭院中”,在空间上通过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造园方法,通过空间局部的交错与曲折变化,在有限的面积内,给人以空间无限的感觉,从而形成了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相结合的艺术景观效果,犹如一幅完美的图画。其次是在园林的景观配置方面多以自然山水为主体,点缀适当的花草树木,其典型特点是假山设计自然逼真,池沼布局错落有致,花木品种多样化,不同的季节都设有可观赏的植物且高低分布有别,注重远景与近景的层次,在形式上充分体现了自然天成之美与意境美。再次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虽然没有大型建筑,但其布置往往都很密集。经常设有厅、堂、轩、馆、楼、阁、榭、舫、亭、廊等功能不同的建筑,这些建筑与山、石、水、植物之间紧密的融合在一起,让人无限的接触自然,不知不觉中体会到天然环境情趣。最后是绘画、诗词对中国造园艺术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中国古典园林常常采用各种山水诗、山水画的形式寄情于景,赋予园林超脱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意境,承载着了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实现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

3、西方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

西方古典园林艺术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属于迥然不同的两个流派,西方人认为园林是人工创造的,就应该对自然的景观加以改造,才能达到完美的境地。因此在西方古典园林造园的过程中,以排斥自然为前提,追求严谨性与合理性的相互统一,以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为基础,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西方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所有要素之间比例协调、采用对称式的布局,其总体构图也以规则严谨、直观明晰的形式为主,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之美,由此可见,西方造园艺术主要是立足于采用人工方法来改变自然状态。

总的来说,西方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西方园林的布局构造中,建筑物体积往往都比较大,在整个园林中占很大的比例,是构成整座园林的基础。所有的花坛、水池、喷泉、雕塑等都是以大型建筑为主轴,通过对称式的几何图案将园林的整体构造有序的组合在一起。其次是在园林的景观配置方面,非常讲究人为的创意,如水池、台阶、植物及道路形状、大小与位置等每一元素都设计的非常精细,各种植物也都是通过人工修剪而成各种形状供欣赏,绝不允许其自然生长,所有的园林构成元素经过严格地规划与布局后,呈现出圆形、方形、椭圆形或菱形等规则的形状,在形式上给人以规则整齐的感觉,在空间上给人足够的想象空间,在思维上给人以征服自然的。

结束语

总之,中西方古典园林风格各具艺术特色。一个优质的园林,无论是中国古典园林还是西方古典园林,都具有令人赏心悦目的共同特征,只是侧重点不同而以,西方园林给人的感觉偏重于悦目,而中国古典园林则突出赏心。然而对比分析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并不是本文的最终目的,在日后的景观园林设计中借鉴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的综合特点,将双方的优点运用到新型景观园林的创新设计非常关键,所以在分析比较的过程中,要着眼于借鉴与创新,充分发挥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的优势,设计出更加符合现代政治、经济、文化的新型园林。

参考文献:

[1]祁颖;《旅游景观美学》;中国林业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张玲;中国古典园林置石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应用[J];农技服务;2010年11期

园艺个人总结篇3

关键词:设施园艺工程农业现代化发展

目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掀起了大抓农业、科教兴农的热潮,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像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九五"期间,国家科技部将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列为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这是唯一的一项农业产业示范工程项目,与电动汽车、小康住宅,高清晰度电视等高科技工业产业化项目并驾齐驱,这在我国还是第一次,说明了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所谓工厂化高效农业,主要内容就是指以蔬菜设施栽培及相关产业的研究与开发。设施园艺是我国农业领域一个重要的方面,蔬菜、花卉、果品是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农产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设施园艺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产品的附加值也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显著。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谈到今后工作重点时,提到了"现代集约化种养技术",这里面的"种"指的就是设施园艺,它与人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关系极为密切,长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大抓"菜篮子"工程,就证明了这一点。

设施园艺涵盖了建筑、材料、机械、自动控制、品种、栽培、管理等多种学科和多种系统,因而科技含量高,所以设施园艺的发达程度,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目前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建立的很多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主要内容也是在搞设施园艺工程;说明了设施园艺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设施园艺工程事业的发展,必须置身于农业现代化浪潮的大背景之中来考虑。

蓬勃发展的现实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五年,我国农业现代高潮到来的大背景,使得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表现在:

l、全国以蔬菜栽培为主体的设施园艺面积已达86.7万公顷(至1998年底),设施类型主要为塑料拱棚和日光温室,居世界第一位,比198:年增长了120倍。在一些大中城市郊区,蔬菜设施栽培面积已超过当地菜田总面积的10%以上,某些地区已接近30%,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缩小。设施栽培分布的地域不断扩大,80年代设施园艺主要在"三北"地区发展,而现在正向南方迅速扩展,发展势头已超过北方,尤其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更为迅速。

2、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以节能为中心的设施园艺生产体系。北方广大地区大力推广与发展节能型日光温室,冬季不加温在北纬40o左右的高寒地区生产出喜温果菜,更高纬地区可生产耐寒蔬菜,基本消灭了冬春蔬菜淡季;南方大力推广塑料拱棚及遮阳网,降温防雨,克服了夏季蔬菜育苗的难题,解决了长期没有解决的蔬菜夏淡季。加上全国疏菜大流通、大市场,全国各地蔬菜供应均衡稳定,丰富多彩,四季长青。人均蔬菜占有量高达240吨-250kg/人·年,居世界领先水平,其中设施蔬菜人均占有量目前也达到了33kg/人·年,比1981年增长164倍,为"菜篮子工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3、设施园艺工程的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园艺设施逐步向大型化发展,小型简易类型比重下降约20%。通过大型现代化温室及配套设施的引进,促进了我国温室产业的发展,使我国新型优化节能日光温室和国产连栋塑料温室得到进一步推广,由于设施结构设计建筑更加科学合理,使得设施内的光温水气环境得以优化,有利作物生长发育,为高产优质奠定了基础。例如我国日光温室黄瓜的最高亩产已达2.5万kg/年,接近或达到设施园艺发达的荷兰、日本等国的水平。设施栽培作物种类日渐丰富,除蔬菜外,花卉也占有相当比重,果树设施栽培也正在迅速发展。

4、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大中城市近郊区的耕地不断减少,如何发展城市周边地区的农业?近年来提出了"都市农业"的概念,都市农业的定位是在城市周边,与大都市的二产、三产密切结合,融合服务于大都市,保证都市多元化、高质量消费的需要,要做到可持续发展,且有利生态环境的优化,因此往往把设施园艺做为首选项目。北京的"朝来农艺园"、"锦绣大地",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孙桥园艺试验场。东海农场等,将现代化的温室园艺与观光旅游结合起来,与向青少年进行农业科普教育结合起来,一举多得,拓展了设施园艺的功能,据统计仅在北京地区就有十多处,成为大城市周边的新景观。

5、近年来全国各地乃至到县乡等基层单位,都在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北京中以示范农场引进的现代化温室于1995年建成投产后,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参观者。不少农业主管部门也纷纷效仿,引进国外温室设备、专用品种、甚至专家,希望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建立起现代化农业的样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引进的现代化温室已达170多公顷,其中1995年以后引进的,占总面积的83.4%。通过对国外高科技设施园艺技术的全面引进、消化、吸收,也全面提高了我国设施园艺的学科水平,上海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效果显著。

6、随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相关政策向农业倾斜,使得不少企业家也开始关注农业项目,他们看到农业现代化的美好前景,把投资热点转向农业,多数也是从事设施园艺生产。投资力度之大,是以往罕见的,以北京"锦绣大地"为例,它是一个民营企业,投资额已近亿元,主要从事设施园艺及现代化畜牧业,以企业化的管理机制,从事农业高科技产业开发,这是一种全新的农业产业,受到中央领导的关注。上述种种都为设施园艺工程事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相关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商机。

7、设施园艺工程的科学研究,受到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重视与支持

"九五"期间,国家科技部所列的部级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项目,总体目标是瞄准21世纪农业发展趋势,集成国内外设施园艺高新技术,在北京、上海、辽宁、浙江、广东等不同生态气候型及不同区域经济特点的五省市,建设一批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先导,产业化为目标的科技经济一体化超前型示范工程模式,围绕蔬菜设施栽培的高产、优质、高效,主要研究内容有种子种苗工程、种植工艺工程、采后处理工程、设施环境控制工程、相关产业工程(包括温室制造、环控仪器设备、农机具、穴盘生产、蔬菜包装保鲜、专用肥料、生物农药厂等)五大方面。此项目已于1996年正式启动,2000年完成。该项目科研经费总投入高达5000万元,相当于"七五"、"八五"有关设施园艺重点项目经费总和的10倍,足以说明国家对设施园艺工程的重视。

园艺个人总结篇4

这次全省园艺特产及多种经营工作会议,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农业工作会议一起召开,这不仅充分体现了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而且表明今后要把这项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力度,明确任务,创新思路,强化措施,抓紧抓好,抓出成效来。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五年来发展的主要成果及面临的新形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实施战略性结构调整以来,我省园艺特产及多种经营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总量、效益快速增长,经济地位明显提升。据统计,20*年,全省以园艺特产业为主的多种经营总产值已达到174亿元,比1997年增长了*,占全省农、林、牧、渔总产值的*;农民人均收入*元,占农民人均总收入的*。

(二)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多业发展格局正在形成。瓜菜生产迅猛发展,全省生产总面积已达到*万亩,产值62亿元,成为我省继粮食生产之后的第二大种植业;水果生产持续稳步推进,山葡萄、苹果梨、金红苹果等吉林名果畅销省内外市场;参业出现恢复性增长,农残超标得到有效控制,林下参快速发展;鹿业综合开发取得较大进展,鹿系列滋补品及鹿肉、鹿宴市场火爆;林蛙产业产值已达*亿元,一跃成为我省的第一大特产业;食用菌产业也取得长足发展,全省栽培面积达到*万平方米。在重点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油料、薯类、中小药材及庭院加工业等各项生产全面推进,多种经营,多业发展的特点得到有效体现。

(三)产业化经营迈出较大步伐,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及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据调查,全省园艺特产业龙头企业已达*多家。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多村一品、数乡一业、专项特色产区建设明显加快,各业生产的区域性、专业化、规模化程度显著提高,成为园艺特产及多种经营产业重要的增长点。另外,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已达*余个,有效地提高了各项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四)多渠道开拓市场,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一是订单生产快速发展。20*年全省共签订园艺特产业及多种经营产销订单*余份,品种*余种,面积*万亩,订单生产比重达到*。二是营销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目前全省发展各类园艺特产品专业性批发市场*余个,专业性园艺特产品经济人及营销贩运人员约*万余人,各种园艺特产品,除供给本省市场外,每年都有大批量外销。

(五)质量标准不断完善,名优生产显著增加。到去年底,全省已经制订颁布了无公害蔬菜、绿色鲜食葡萄酒、低农残人参等12项园艺特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全省有*个园艺特产品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协会的认证。各地先后引进了以中华寿桃、美国提子、宜都椒、圣女番茄、日本甜瓜等为代表的各种品质好、时效好、效益高的新品种、新项目百余种。

(六)干部群众发展园艺特产及多种经营的积极性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市、县、乡政府把发展园艺特产及多种经营生产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东部山区以特为主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中、西部地区对多业发展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强。“压粮、扩经、抓特、上绿”已经成为各地农业工作的共同取向。发展“一亩效益田”、开发暖棚经济、建设“万元田棚”等活动在各地广泛开展。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产业规模小,总量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全省农民的增收需求;

二是号召多、扶持少,推动力度不大,相应的保障机制、激励机制、调控机制尚未完善;

三是加工转化发展滞后,产业层次低,一些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较好的产业仍处低水平发展状态,资源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四是生产经营的专业化、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不高,总体产业仍基本处于自然发展的小农式状态;

五是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含量低,技术支撑不到位,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这些问题对于加快发展园艺特产业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加以克服。

党的十六大提出,今后二十年是我国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对于我省园艺特产业发展来说,今后二十年是一个从分散向集约、从传统向现代、从原料生产向精深加工转变的重要跨越期。从全国情况看,我省的园艺特产资源独特,品质优良,生物多样和营养保健性的特点非常突出。这是我省园艺特产业能够得以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我省农业迎接入世挑战的王牌。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园艺特产业的资源优势,抓住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有利机遇,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园艺特产业发展推向一个新水平。

二、新时期的发展目标、思路及战略重点

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是建设我省现代园艺特产大产业。

通过五年的努力,到20*年,全省以园艺特产为主多种经营年产值达到280亿元,经济作物生产面积达到300*万亩(实际面积),多种经营人均收入达到*元,实现多种经营纯收入在吉林农业效益收入中“三分天下有其一”;吸纳安置农村劳动力*万人;通过发展多种经营产品加工及商贸流通业实现增加值200亿元,转移劳动力*万人。主导产业基本实现产业化经营,多数产业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初步实现生产经营的布局区域化,发展专项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质量无害化,产品品牌化,管理组织化,流通定向化,运行社会化。

到2*0年,以园艺特产为主的多种经营产值争取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以上,农民人均多种经营收入占到总收入的*以上,使园艺特产及多种经营成为与粮、牧骨干产业融合互补、特色鲜明、种类多样、效益显著、支撑力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产业群体;各项生产全面实现产业化经营;产业基础稳固,市场化生产经营体系健全,生产水平先进,经营理念现代,主体素质优良,基本具备现代园艺特产大产业特征和全面向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2003年,全省计划实现园艺特产及多种经营产值190亿元,经济作物发展到*万亩(实际面积),暖棚生产发展到*万亩,农民人均多种经营收入达到*元。

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农民增收,锁定建设现代园艺特产大产业目标,抓住“入世”机遇,坚持绿色、有机和内外市场相结合的发展方向,抓特色、扩规模、上档次,大力发展区域性专项化生产,走强“龙头、建基地、促联合、拓市场、打名牌、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发展之路。实施提高东部(提高东部特产业发展水平),开发西部(开发西部油料等特色经济作物),壮大中部(壮大中部瓜菜等园艺产业)的发展战略。实施8大工程,即,龙头企业建设工程、暖棚经济工程、林地经济工程、北药现代化工程、外向发展工程、优质“菜篮子”工程、特色产区建设工程、市场开发工程;做强10项产业,即,瓜菜、水果、参业、鹿业、林蛙、食用菌、中小药材、油料、薯类、庭院加工;开发*万亩暖棚生产,建设*个特色产区,抓好*个建设项目。促进园艺特产及多种经营产业,加快扩大总量,优化质量,提高贡献率。

战略重点:

1.实施“龙头企业建设工程”,促进园艺特产业的工业化发展

园艺特产资源都是高附加值资源,具有极大的系列开发潜力。产业链条短,开发层次低,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始终是障碍我省园艺特产业做大做强的主要症结所在。实施“龙头企业建设工程”,就是要按照建设现代园艺特产大产业的要求,以工业开发为先导,实施系列化的加工转化,深层次地挖掘和多层次地实现资源价值,不断壮大和提升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经济效益,不断拓展园艺特产业的发展空间。重点围绕参、茸、蛙等山珍特产品,大力发展加工转化型龙头性企业。通过加工,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产业层次,增加产业经济总量;通过加工,使吉林的各种特产转化为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层次消费的产品,开发扩大吉林特产品市场空间;通过加工,带动生产基地,强化市场营销,促进产、加、销联接,实现产业化经营。同时,要因业制宜,多形式、多层次地发展龙头性企业。适合于深加工开发并有条件的要走高起点、大规模、深加工、外向型的路子;不适于深加工或暂不具备条件的,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走小规模、大群体、初加工、市场型的路子。要抓住目前工商资金向农业回流的有利时机,坚持多种经济成份、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广泛吸引各方社会力量,投资特产业龙头性项目建设。要坚持开放带动战略,加强对外合作,以优势资源与发达地区资金及其先进技术、人才、管理的结合,特别是与大型知名企业的结合,来构筑吉林园艺特产加工业的后发优势。通过5年的努力,要使特产类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以上,园艺类产品达到*以上,经济作物产品达到*以上。

2、实施“暖棚经济工程”,促进园艺特产业的反季节设施化发展

发展避寒增温暖棚经济,是我省克服寒冷因素限制,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我省调整生产结构,构建后发优势,建设现代农业的重大战略性举措。实施“暖棚经济工程”,其重点:一是要突出抓好“四带、两区”的重点建设。即,沿长哈、长吉、长白、四通四条主要交通干线,重点开发建设四条暖棚经济发展带;以长平经济走廊为骨干,以梨树、伊通、公主岭为两翼,以阻止南菜、供给本省为主要市场取向,建设我省的南部暖棚经济区;以松原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为核心,以扶余、榆树为两翼,以辐射外销黑*、俄罗斯为主要市场取向,建设我省北部暖棚经济区。通过“四带”和“南、北两大暖棚经济区”的重点建设,示范带动全省暖棚经济的发展。二是要大力推广春、夏建棚。秋后建棚时间短、气候条件差,难以保证棚室质量,不利于第二年冬春生产。要把发展棚室生产作为备春耕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早动员、早准备、早落实地块,待春耕一结束,即开始实施棚室建设,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见效。三是要实施乡镇突破。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围绕重点乡镇,通过领导干部及部门包保等形式,一个乡镇一个乡镇地研究,逐个乡镇地突破,确保暖棚生产的有效发展。通过5年的努力,全省棚室设施生产规模要达到*万亩。

3.实施“林地经济工程”,促进特产业的高效益可持续发展

新时期,吉林特产业发展的重要取向是,发展以林下仿生抚育性生产为主要内容的林地经济,还特产于山林,走生态效益型特产发展之路。20*年7月,省农委已在*组织召开了“全省林地经济现场会”,有关精神望各地切实抓好落实。实施林地经济工程,重点是要积极发展以林下参药、封沟养蛙、野化放养、山菜抚育等为代表的各项林下生产,加快促进传统特产生产向林地化转变;总结探索规律,加强指导与服务,不断提高林地生产的科技含量,努力增加林地生产经营效益;积极协调,理顺关系,加强对林地生产发展的组织和政策保障。经过5年的努力,全省特产业的林地化生产比率要达到*以上。

4.实施“外向发展工程”,促进园艺特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加入世贸组织为园艺特产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外向型生产经营成为园艺特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实施“外向发展工程”的重点,一是要大力招商合作,通过招商合作,实现信息、流通、生产、技术、管理及观念与国际市场的有效对接;二是培育建设以农安前岗出口菜、洮南红干椒、磐石食用菌等为代表的*个稳定的,有较强产出能力的,专业化出口商品生产基地;三是针对我省优势资源、优势产业,重点扶持发展以上海高榕食品有限公司、北方食用菌有限公司、华联农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个外向型龙头性企业;四是要找准产品,瞄准方向,按照北拓、南下、东进的总体思路,着力从山珍特产、夏季蔬菜、优质油料、杂粮杂豆、特色经作等几个方面,分项发展,逐业突破。通过5年的努力,全省园艺特产的外向生产比率要达到*以上。

5、实施“北药现代化工程”,促进中药材产业的扩大发展

北药是我省重要的特产资源,部级中药现代化基地在我省的确立,为我省中药材产业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实施“北药现代化工程”,重点是要抓好人参、哈蟆油、山参、鹿、西洋参、五味子、辽细辛、甘草、穿龙薯蓣、刺五加等10大类药材,建立完善中药研究开发、中药材种植(养殖)、中成药生产、服务销售四大体系,形成种植(养殖)—产品研发—加工转化—市场营销,相互衔接、互补联动、配套成龙的中药材产业链条。通过5年的努力,全省中药材生产规模要达到*万亩,标准化生产比率达到*以上。

6.实施优质“菜篮子工程”,促进园艺特产业的质量增效型发展

“菜篮子”工作,是一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重要的工作。wjb副总理在20*年全国“菜篮子”工作会议上指出:新阶段“菜篮子”工作的中心任务就要全面提高“菜篮子”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要对“菜篮子”产品实施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为此,国家确定,新时期的“菜篮子”工作由国家农业部牵头负责;省政府确定,我省的“菜篮子”工作由省农委牵头负责,园艺特产处具体协调。各地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国家及省政府赋予我们农业部门的这一重要使命,积极与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协调,理顺关系,明确责任,抓紧站位,开展工作。以菜、果、菌、蛙为代表的园艺特产品,都是重要的“菜篮子”产品。各地农业部门,要协助当地政府,重点抓好省政府批转的“无公害蔬菜行动计划”、“无公害水果行动计划”、“无公害中药材行动计划”,积极培育发展绿色、有机园艺特产品。经过5年的努力,要使全省园艺特产品的无公害化达到*,绿*标产品达到*以上。

7.实施“特色产区建设工程”,促进园艺特产业的区域性专业化发展

区域化,非均衡,专业化,规模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则。变分散、混杂的小生产为区域性、专业化、规模化的大生产,是建设现代园艺特产大产业的基本要求。实施“特色产区建设工程”,就是要按照东部地区重点发展参药、林蛙、鹿业、食用菌、中小药材、特色水果、烟叶;中部地区重点发展蔬菜、瓜类、鲜食葡萄;西部地区重点发展油料、杂粮杂豆、甜菜、仁用杏的总体布局。本着“抓特色、扩规模、上档次”的原则。在全省重点培育发展以怀德豆角、永吉金红苹果、扶余四粒红花生等为代表的*个园艺特产品的专项特色生产区。具体抓法,大力推广一乡一品、多乡一业的发展模式,努力建设千亩、万亩、十几万亩集中连片的大型专项化产区;以工业化思维,指导特色产区发展,努力提高其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程度;通过5年的努力,要使全省园艺特产的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比率达到*以上。

8、实施“市场开发工程”,促进园艺特产业的市场、品牌化发展

实施“市场开发工程”,首先,要继续努力扩大园艺特产品订单生产规模,完善保障措施,树立诚信意识,加快培育建立园艺特产品的现代产销行为规范。其次,要突出日、韩、俄出口蔬菜,夏季北菜、北果南销,油料、食用菌出口等主要市场,加大力度,重点突破。第三,要加快建立完善市场流通体系,积极建设各类园艺特产品产地及区域性集散批发市场,大力培育发展经纪人队伍和专业性营销贩运队伍;第四,要努力打造品牌,积极、规范、统一地注册品牌,加强品牌质量监管;对专业化程度高、生产规模大、产品质量优的特色产区,进行命名及系列宣传,打造吉林园艺特产名牌产地。第五,要借助会展经济及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推介吉林园艺特产产品。第六要加强信息服务及网络建设,开通并完善长白山特产网。通过5年的努力,要使园艺特产的订单生产达到*以上,品牌使用达到*以上,市场及信息覆盖达到*以上。

三、促进发展的主要措施

1、强化组织指导,加大推动力度。一是要把发展园艺特产及多种经营,切实摆到新时期农业工作的重要位置上来抓,象抓玉米经济和畜牧业大产业一样,抓好现代园艺特产大产业建设。二是要加大力度,务实操作。重点是要实施分线作战制,一个项目一套人马,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一抓到底,做到人员落实、责任落实、任务落实、定期点评、终结奖惩。三是要更新思想,转变观念。按照建设现代园艺特产大产业的要求,由满足于小打小闹的自由式发展向符合现代农业要求的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转变,由单纯追求数量向质量效益优先转变,由注重初级产品向注重精深加工转变,由注重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进一步强化乘势而上的机遇意识、锐意改革的创新意识、讲究效益的市场意识。同时,区别不同情况,从促进发展的角度出发,坚持不论什么形式、发展就行,不论品种大小、有效益就行,不论什么体制、有活力就行,不论归谁所有、有贡献就行。通过更新思想,创新观念,推动园艺特产工作的新跨越。

2、坚持分业指导,实施项目拉动。要针对园艺特产及多种经营专业多、分布广、差异大的特点,紧密结合专业和区域特点,实施分业指导,努力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准确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同时,要针对工作要点,确定具体项目,实施项目拉动。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园艺特产及多种经营要在实施8大工程的同时,重点做大做强瓜菜、水果、参业、鹿业、林蛙、食用菌、中小药材、油料、薯类、庭院加工等10项产业,开发建设*万亩暖棚生产,建设*个特色产区、实施*个建设项目。省里已将指标、项目分解到各地,请各地积极配合省里,切实搞好组织实施。

3、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支撑手段。首先,要切实加大技术投入。各级农技部门,要重点抓好特色高效生产示范户、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积极开发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加快产品和品种的更新换代。其次,要努力加大资金投入。重点是要大力推广敦市发展特产经济的经验和作法,将农业、计划、财政、金融、工商企业资金,社会闭散资金,农民自有资金,通过股份制的形式,向特产业聚集整合。

园艺个人总结篇5

关键词:设施园艺工程农业现代化发展

目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掀起了大抓农业、科教兴农的热潮,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像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九五"期间,国家科技部将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列为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这是唯一的一项农业产业示范工程项目,与电动汽车、小康住宅,高清晰度电视等高科技工业产业化项目并驾齐驱,这在我国还是第一次,说明了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所谓工厂化高效农业,主要内容就是指以蔬菜设施栽培及相关产业的研究与开发。设施园艺是我国农业领域一个重要的方面,蔬菜、花卉、果品是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农产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设施园艺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产品的附加值也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显著。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谈到今后工作重点时,提到了"现代集约化种养技术",这里面的"种"指的就是设施园艺,它与人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关系极为密切,长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大抓"菜篮子"工程,就证明了这一点。

设施园艺涵盖了建筑、材料、机械、自动控制、品种、栽培、管理等多种学科和多种系统,因而科技含量高,所以设施园艺的发达程度,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目前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建立的很多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主要内容也是在搞设施园艺工程;说明了设施园艺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设施园艺工程事业的发展,必须置身于农业现代化浪潮的大背景之中来考虑。

蓬勃发展的现实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五年,我国农业现代高潮到来的大背景,使得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表现在:

l、全国以蔬菜栽培为主体的设施园艺面积已达86.7万公顷(至1998年底),设施类型主要为塑料拱棚和日光温室,居世界第一位,比198:年增长了120倍。在一些大中城市郊区,蔬菜设施栽培面积已超过当地菜田总面积的10%以上,某些地区已接近30%,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缩小。设施栽培分布的地域不断扩大,80年代设施园艺主要在"三北"地区发展,而现在正向南方迅速扩展,发展势头已超过北方,尤其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更为迅速。

2、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以节能为中心的设施园艺生产体系。北方广大地区大力推广与发展节能型日光温室,冬季不加温在北纬40o左右的高寒地区生产出喜温果菜,更高纬地区可生产耐寒蔬菜,基本消灭了冬春蔬菜淡季;南方大力推广塑料拱棚及遮阳网,降温防雨,克服了夏季蔬菜育苗的难题,解决了长期没有解决的蔬菜夏淡季。加上全国疏菜大流通、大市场,全国各地蔬菜供应均衡稳定,丰富多彩,四季长青。人均蔬菜占有量高达240吨-250kg/人·年,居世界领先水平,其中设施蔬菜人均占有量目前也达到了33kg/人·年,比1981年增长164倍,为"菜篮子工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3、设施园艺工程的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园艺设施逐步向大型化发展,小型简易类型比重下降约20%。通过大型现代化温室及配套设施的引进,促进了我国温室产业的发展,使我国新型优化节能日光温室和国产连栋塑料温室得到进一步推广,由于设施结构设计建筑更加科学合理,使得设施内的光温水气环境得以优化,有利作物生长发育,为高产优质奠定了基础。例如我国日光温室黄瓜的最高亩产已达2.5万kg/年,接近或达到设施园艺发达的荷兰、日本等国的水平。设施栽培作物种类日渐丰富,除蔬菜外,花卉也占有相当比重,果树设施栽培也正在迅速发展。

4、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大中城市近郊区的耕地不断减少,如何发展城市周边地区的农业?近年来提出了"都市农业"的概念,都市农业的定位是在城市周边,与大都市的二产、三产密切结合,融合服务于大都市,保证都市多元化、高质量消费的需要,要做到可持续发展,且有利生态环境的优化,因此往往把设施园艺做为首选项目。北京的"朝来农艺园"、"锦绣大地",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孙桥园艺试验场。东海农场等,将现代化的温室园艺与观光旅游结合起来,与向青少年进行农业科普教育结合起来,一举多得,拓展了设施园艺的功能,据统计仅在北京地区就有十多处,成为大城市周边的新景观。

5、近年来全国各地乃至到县乡等基层单位,都在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北京中以示范农场引进的现代化温室于1995年建成投产后,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参观者。不少农业主管部门也纷纷效仿,引进国外温室设备、专用品种、甚至专家,希望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建立起现代化农业的样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引进的现代化温室已达170多公顷,其中1995年以后引进的,占总面积的83.4%。通过对国外高科技设施园艺技术的全面引进、消化、吸收,也全面提高了我国设施园艺的学科水平,上海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效果显著。

6、随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相关政策向农业倾斜,使得不少企业家也开始关注农业项目,他们看到农业现代化的美好前景,把投资热点转向农业,多数也是从事设施园艺生产。投资力度之大,是以往罕见的,以北京"锦绣大地"为例,它是一个民营企业,投资额已近亿元,主要从事设施园艺及现代化畜牧业,以企业化的管理机制,从事农业高科技产业开发,这是一种全新的农业产业,受到中央领导的关注。上述种种都为设施园艺工程事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相关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商机。

7、设施园艺工程的科学研究,受到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重视与支持

"九五"期间,国家科技部所列的部级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项目,总体目标是瞄准21世纪农业发展趋势,集成国内外设施园艺高新技术,在北京、上海、辽宁、浙江、广东等不同生态气候型及不同区域经济特点的五省市,建设一批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先导,产业化为目标的科技经济一体化超前型示范工程模式,围绕蔬菜设施栽培的高产、优质、高效,主要研究内容有种子种苗工程、种植工艺工程、采后处理工程、设施环境控制工程、相关产业工程(包括温室制造、环控仪器设备、农机具、穴盘生产、蔬菜包装保鲜、专用肥料、生物农药厂等)五大方面。此项目已于1996年正式启动,2000年完成。该项目科研经费总投入高达5000万元,相当于"七五"、"八五"有关设施园艺重点项目经费总和的10倍,足以说明国家对设施园艺工程的重视。

与设施园艺工程有关的科研项目,不仅有应用技术的研究,还有基础理论的研究。199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将"设施园艺高产优质的基础研究"列为重点项目证式启动,这在我国设施园艺工程学科领域,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反映出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学科水平已跃上新台阶。

8、已形成了一支从事设施园艺工程专业的科技队伍,二十年来这支老中青相结合的、强有力的梯队,为设施园艺的宏观决策,生产、科研、教学和推广,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一批中青年骨干正在茁壮成长,成为本领域的支柱力量,为顺利实现新老交替,使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此外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146个蔬菜研究机构,其中绝大部分有从事设施园艺的研究机构和人员。部分农业院校,近几年来陆续开设了"设施园艺"课程,有的还开出了硕士、博士学位课,培养了大量高级人才。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和过去比较,我国的设施园艺

工程事业正处在建国以来最兴旺发达的时期,令人欢欣鼓舞,但也必需冷静地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及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1、我国设施园艺的面积虽居世界第一位,但是以简易的类型为主,设施环境可控程度与水平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遇灾害性天气和年份生产没有保障,农民遭受损失,市场供应出现波动。

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统计,截止到97年全国蔬菜设施面积为84.11万公顷,其中中小拱棚面积为42.42万公顷,占到50%,这些都是很简易的设施。档次较高的塑料大棚为19.04万公顷,在冬季有相当一部分地区不能进行生产。塑料薄膜温室是冬季生产的主要设施,但以不加温为主。有加温设备的只有0.68万公顷,比例不到1%。至于现代化大型温室,全国总面积仅仅有170公顷左右,微不足道;而国土面积比我国小得多的荷兰,现代化温室面积却是我们的100多倍,可以全天候生产各种蔬菜和花卉,产品行销全世界。

2、设施园艺工程科技含量较低,无论设施本身还是栽培管理,多以传统经验为主,缺乏量化指标和成套技术,不符合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尤其表现在作物的产量水平,尽管我国也有高产典型,但很不普遍,大面积平均单产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设施园艺发达的荷兰、日本、以色列…,无论蔬菜还是花卉,平均产量往往是我国的几倍乃至十几倍。荷兰温室番茄年产量中等水平即可达到60万kg/ha(即4万kg/亩),是我国的4-5倍。从专用品种到配套技术都很完善,设施的光、温、湿、气、肥各个环境因子,全可根据作物需要进行调控,为高产稳产提供了有力保证。

3、我国设施园艺的生产经营方式以个体农户为主,劳动生产率很低,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10,甚至1/100。规模化产业化的水平更低,小农经济的生产和经营与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矛盾越来越突出,更难以走出国门与国际市场接轨。发达国家的设施园艺工程已形成独立的产业体系,我国还是分散的,以小型的乡镇企业为主,尤其在"硬件"的生产与制造方面技术水平、工艺水平不高,无法和发达国家相比。近年来随着外国温室公司不断涌入我国,他们的产品虽然价格很高,但因质量好,工艺精湛,还是受到欢迎,使我国原本就不太发达的相关产业,受到较大的冲击。

4、目前我国设施园艺的迅猛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高科技示范园区遍及全国,但内容雷同,设施园艺有较强的地域性,必需因地制宜才有效果。而目前一些地区或单位,不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气候特点出发,盲目模仿别人,不惜重金进口外国大型温室,甚至还有个别领导把园艺设施建设做为"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只顾建设而没有明确的生产目的,设施虽然建起来了但效益很差。这些现代化温室冬季需要加温,夏季还需降温,耗能多、运行成本高,不适合中国国情,加之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大锅饭"的管理体制,使得生产不但不能赢利,还严重亏损,体现不出高科技示范作用,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对今后设施园艺工程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必需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及时加以解决,才能使我国设施园艺工程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得以持续发展。从本专业委员会的角度,提出如下建议:

l、大力扶植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设施园艺工程生产体系,尽快形成相关产业,这是提高我国设施园艺工程总体水平的物质基础,国家应在政策方面给以具体支持。

2、大力加强设施园艺工程相关学科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大科研投入,组织部级的科研队伍,与地方密切合作,抓住关键问题(包含硬件和软件两大方面)联合攻关,边研究边开发,使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这是提高我国设施园艺工程总体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证。

3、尽快克服我国设施园艺事业迅猛发展的盲目性,尤其对外国现代化温室的引进工作,应有专门机构统一管理,引进之前要组织专家充分论证,新闻媒体的宣传要实事求是,正确引导。全国各地应分层次发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而不是搞花架子,做门面。从我国人均蔬菜的消费量看,目前蔬菜设施栽培面积不宜再盲目增加,否则会导致"菜贱伤农",关键要提高品质,增加花色品种。

4、设施园艺是一种受控农业,受管理技术的影响程度比自然农业大得多,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在于科技水平及科技含量的差距,说到底是人才素质的差距,所以必需注意培养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大力提高生产者的素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应该千万百计,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大力普及设施园艺的科学知识,使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尽快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才能使其持续、健康、迅速的发展。

充满希望的未来

设施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设施园艺工程的发展方兴未艾。据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预测,到2030年,全国设施园艺面积将达到170万公顷,是目前总面积的两倍,足以看出发展势头之强劲。到那时设施生产的蔬菜人均占有量,将达到50kg/年,占蔬菜人均占有总量的20%,比目前将提高51.5%。这意味着我们从事设施园艺工程事业的专家教授、科技人员及生产者肩上的担子还是不轻的,任重道远。我们设施园艺工程专业委员会,面对蓬勃发展的中国设施园艺工程事业,倍感兴奋之余,更感到责无旁贷、压力沉重。中国设施园艺工程的未来,之所以充满希望和活力除了文中罗列的那些令人振奋的发展数字之外,更重要的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洪流,正以排山倒海、不可阻挡之势,滚滚向前;而设施园艺工程做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面,犹如激流中一朵绚丽的浪花,不断地汇入洪流,也将川流不息。

参考文献

园艺个人总结篇6

关键词:设施园艺工程农业现代化发展

目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掀起了大抓农业、科教兴农的热潮,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像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九五"期间,国家科技部将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列为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这是唯一的一项农业产业示范工程项目,与电动汽车、小康住宅,高清晰度电视等高科技工业产业化项目并驾齐驱,这在我国还是第一次,说明了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所谓工厂化高效农业,主要内容就是指以蔬菜设施栽培及相关产业的研究与开发。设施园艺是我国农业领域一个重要的方面,蔬菜、花卉、果品是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农产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设施园艺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产品的附加值也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显着。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谈到今后工作重点时,提到了"现代集约化种养技术",这里面的"种"指的就是设施园艺,它与人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关系极为密切,长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大抓"菜篮子"工程,就证明了这一点。

设施园艺涵盖了建筑、材料、机械、自动控制、品种、栽培、管理等多种学科和多种系统,因而科技含量高,所以设施园艺的发达程度,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目前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建立的很多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主要内容也是在搞设施园艺工程;说明了设施园艺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设施园艺工程事业的发展,必须置身于农业现代化浪潮的大背景之中来考虑。

蓬勃发展的现实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五年,我国农业现代高潮到来的大背景,使得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表现在:

l、全国以蔬菜栽培为主体的设施园艺面积已达86.7万公顷(至1998年底),设施类型主要为塑料拱棚和日光温室,居世界第一位,比198:年增长了120倍。在一些大中城市郊区,蔬菜设施栽培面积已超过当地菜田总面积的10%以上,某些地区已接近30%,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缩小。设施栽培分布的地域不断扩大,80年代设施园艺主要在"三北"地区发展,而现在正向南方迅速扩展,发展势头已超过北方,尤其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更为迅速。

2、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以节能为中心的设施园艺生产体系。北方广大地区大力推广与发展节能型日光温室,冬季不加温在北纬40o左右的高寒地区生产出喜温果菜,更高纬地区可生产耐寒蔬菜,基本消灭了冬春蔬菜淡季;南方大力推广塑料拱棚及遮阳网,降温防雨,克服了夏季蔬菜育苗的难题,解决了长期没有解决的蔬菜夏淡季。加上全国疏菜大流通、大市场,全国各地蔬菜供应均衡稳定,丰富多彩,四季长青。人均蔬菜占有量高达240吨-250kg/人·年,居世界领先水平,其中设施蔬菜人均占有量目前也达到了33kg/人·年,比1981年增长164倍,为"菜篮子工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3、设施园艺工程的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园艺设施逐步向大型化发展,小型简易类型比重下降约20%。通过大型现代化温室及配套设施的引进,促进了我国温室产业的发展,使我国新型优化节能日光温室和国产连栋塑料温室得到进一步推广,由于设施结构设计建筑更加科学合理,使得设施内的光温水气环境得以优化,有利作物生长发育,为高产优质奠定了基础。例如我国日光温室黄瓜的最高亩产已达2.5万kg/年,接近或达到设施园艺发达的荷兰、日本等国的水平。设施栽培作物种类日渐丰富,除蔬菜外,花卉也占有相当比重,果树设施栽培也正在迅速发展。

4、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大中城市近郊区的耕地不断减少,如何发展城市周边地区的农业?近年来提出了"都市农业"的概念,都市农业的定位是在城市周边,与大都市的二产、三产密切结合,融合服务于大都市,保证都市多元化、高质量消费的需要,要做到可持续发展,且有利生态环境的优化,因此往往把设施园艺做为首选项目。北京的"朝来农艺园"、"锦绣大地",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孙桥园艺试验场。东海农场等,将现代化的温室园艺与观光旅游结合起来,与向青少年进行农业科普教育结合起来,一举多得,拓展了设施园艺的功能,据统计仅在北京地区就有十多处,成为大城市周边的新景观。

5、近年来全国各地乃至到县乡等基层单位,都在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北京中以示范农场引进的现代化温室于1995年建成投产后,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参观者。不少农业主管部门也纷纷效仿,引进国外温室设备、专用品种、甚至专家,希望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建立起现代化农业的样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引进的现代化温室已达170多公顷,其中1995年以后引进的,占总面积的83.4%。通过对国外高科技设施园艺技术的全面引进、消化、吸收,也全面提高了我国设施园艺的学科水平,上海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效果显着。

6、随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相关政策向农业倾斜,使得不少企业家也开始关注农业项目,他们看到农业现代化的美好前景,把投资热点转向农业,多数也是从事设施园艺生产。投资力度之大,是以往罕见的,以北京"锦绣大地"为例,它是一个民营企业,投资额已近亿元,主要从事

设施园艺及现代化畜牧业,以企业化的管理机制,从事农业高科技产业开发,这是一种全新的农业产业,受到中央领导的关注。上述种种都为设施园艺工程事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相关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商机。

7、设施园艺工程的科学研究,受到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重视与支持

"九五"期间,国家科技部所列的部级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项目,总体目标是瞄准21世纪农业发展趋势,集成国内外设施园艺高新技术,在北京、上海、辽宁、浙江、广东等不同生态气候型及不同区域经济特点的五省市,建设一批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先导,产业化为目标的科技经济一体化超前型示范工程模式,围绕蔬菜设施栽培的高产、优质、高效,主要研究内容有种子种苗工程、种植工艺工程、采后处理工程、设施环境控制工程、相关产业工程(包括温室制造、环控仪器设备、农机具、穴盘生产、蔬菜包装保鲜、专用肥料、生物农药厂等)五大方面。此项目已于1996年正式启动,2000年完成。该项目科研经费总投入高达5000万元,相当于"七五"、"八五"有关设施园艺重点项目经费总和的10倍,足以说明国家对设施园艺工程的重视。

与设施园艺工程有关的科研项目,不仅有应用技术的研究,还有基础理论的研究。199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将"设施园艺高产优质的基础研究"列为重点项目证式启动,这在我国设施园艺工程学科领域,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反映出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学科水平已跃上新台阶。8、已形成了一支从事设施园艺工程专业的科技队伍,二十年来这支老中青相结合的、强有力的梯队,为设施园艺的宏观决策,生产、科研、教学和推广,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一批中青年骨干正在茁壮成长,成为本领域的支柱力量,为顺利实现新老交替,使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此外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146个蔬菜研究机构,其中绝大部分有从事设施园艺的研究机构和人员。部分农业院校,近几年来陆续开设了"设施园艺"课程,有的还开出了硕士、博士学位课,培养了大量高级人才。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和过去比较,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事业正处在建国以来最兴旺发达的时期,令人欢欣鼓舞,但也必需冷静地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及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1、我国设施园艺的面积虽居世界第一位,但是以简易的类型为主,设施环境可控程度与水平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遇灾害性天气和年份生产没有保障,农民遭受损失,市场供应出现波动。

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统计,截止到97年全国蔬菜设施面积为84.11万公顷,其中中小拱棚面积为42.42万公顷,占到50%,这些都是很简易的设施。档次较高的塑料大棚为19.04万公顷,在冬季有相当一部分地区不能进行生产。塑料薄膜温室是冬季生产的主要设施,但以不加温为主。有加温设备的只有0.68万公顷,比例不到1%。至于现代化大型温室,全国总面积仅仅有170公顷左右,微不足道;而国土面积比我国小得多的荷兰,现代化温室面积却是我们的100多倍,可以全天候生产各种蔬菜和花卉,产品行销全世界。

2、设施园艺工程科技含量较低,无论设施本身还是栽培管理,多以传统经验为主,缺乏量化指标和成套技术,不符合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尤其表现在作物的产量水平,尽管我国也有高产典型,但很不普遍,大面积平均单产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设施园艺发达的荷兰、日本、以色列…,无论蔬菜还是花卉,平均产量往往是我国的几倍乃至十几倍。荷兰温室番茄年产量中等水平即可达到60万kg/ha(即4万kg/亩),是我国的4-5倍。从专用品种到配套技术都很完善,设施的光、温、湿、气、肥各个环境因子,全可根据作物需要进行调控,为高产稳产提供了有力保证。

3、我国设施园艺的生产经营方式以个体农户为主,劳动生产率很低,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10,甚至1/100。规模化产业化的水平更低,小农经济的生产和经营与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矛盾越来越突出,更难以走出国门与国际市场接轨。发达国家的设施园艺工程已形成独立的产业体系,我国还是分散的,以小型的乡镇企业为主,尤其在"硬件"的生产与制造方面技术水平、工艺水平不高,无法和发达国家相比。近年来随着外国温室公司不断涌入我国,他们的产品虽然价格很高,但因质量好,工艺精湛,还是受到欢迎,使我国原本就不太发达的相关产业,受到较大的冲击。

4、目前我国设施园艺的迅猛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高科技示范园区遍及全国,但内容雷同,设施园艺有较强的地域性,必需因地制宜才有效果。而目前一些地区或单位,不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气候特点出发,盲目模仿别人,不惜重金进口外国大型温室,甚至还有个别领导把园艺设施建设做为"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只顾建设而没有明确的生产目的,设施虽然建起来了但效益很差。这些现代化温室冬季需要加温,夏季还需降温,耗能多、运行成本高,不适合中国国情,加之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大锅饭"的管理体制,使得生产不但不能赢利,还严重亏损,体现不出高科技示范作用,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对今后设施园艺工程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必需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及时加以解决,才能使我国设施园艺工程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得以持续发展。从本专业委员会的角度,提出如下建议:

l、大力扶植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设施园艺工程生产体系,尽快形成相关产业,这是提高我国设施园艺工程总体水平的物质基础,国家应在政策方面给以具体支持。

2、大力加强设施园艺工程相关学科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大科研投入,组织部级的科研队伍,与地方密切合作,抓住关键问题(包含硬件和软件两大方面)联合攻关,边研究边开发,使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这是提高我国设施园艺工程总体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证。

3、尽快克服我国设施园艺事业迅猛发展的盲目性,尤其对外国现代化温室的引进工作,应有专门机构统一管理,引进之前要组织专家充分论证,新闻媒体的宣传要实事求是,正确引导。全国各地应分层次发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而不是搞花架子,做门面。从我国人均蔬菜的消费量看,目前蔬菜设施栽培面积不宜再盲目增加,否则会导致"菜贱伤农",关键要提高品质,增加花色品种。

4、设施园艺是一种受控农业,受管理技术的影响程度比自然农业大得多,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在于科技水平及科技含量的差距,说到底是人才素质的差距,所以必需注意培养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大力提高生产者的素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应该千万百计,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大力普及设施园艺的科学知识,使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尽快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才能使其持续、健康、迅速的发展。

园艺个人总结篇7

关键词:音乐;园林;融合

纵观园林艺术与音乐艺术的发展史,会发现两者之间有非常多的相似性和内在联系。以时间轴和地域性分别划分园林艺术发展和音乐艺术的发展,便可以看出某一时期园林艺术和音乐艺术所追求的美,也可以转换成为这一时期普遍的审美感受。研究园林与音乐的融合,不仅对历史的总结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园林景观未来的发展也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

1中外园林与音乐的结合

古代中西方园林都属于园林艺术界的瑰宝,不管是东方古典园林中宏大气势的皇家园林,还是江南秀气的私家园林,或者是西方园林早期的与建筑主体功能相辅佐的园林雏形,还是文艺复兴时期,开创欧洲园林流派的意大利园林,再到后来法国对称式园林的发展,以及浪漫主义时期由英国主导的自然田园式的园林景观,直到最后引入中国造园思想的英国自然风景园林流派,无一不对当今园林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而在园林发展的同一时期,中国古典音乐与欧洲古典音乐也经历着富有历史气息的更迭,从文艺复兴时期到巴洛克时期,再到浪漫主义时期,都有着其鲜明的历史痕迹。在园林与音乐的发展历程中,也有很多相似之处。通过研究园林与音乐的发展,有利于现代园林在设计时候对古典元素的把握,也有利于研究园林景观未来的发展趋势。

1.1中国古代园林与音乐的结合

无论是中国古代音乐,还是古代园林,都受到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影响。一是“虚、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即只有处于这种状态,才能免受外界干扰,从而认识世界。二是“中和之美”,即儒家思想“乐而不淫,衰而不伤”。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中,依然演变出了不同园林和音乐体系,这就代表帝王统治阶级的皇家园林和宫廷音乐,以及代表古代士大夫阶级的私家园林与地方戏曲。

中国古代不同阶层对音乐以及园林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权势较高的比较偏向于大型合奏音乐,以及规模宏大的大型景园,似乎非要以这种形式才能体现出泱泱大国的非凡气度,和对自己权势的一种阐释。想象大唐盛世,坐落于龙首原上的大明宫,占地3.2km2,北侧为大明宫皇家园林区域,由太液池、长廊、殿堂、假山、岛屿等组合而成,太液池水面开阔,水中心岛屿与周围假山相互对应,体现出了皇家园林应有的气度。而唐代因为稳定的政治和兴旺的经济,再加上统治者开明治国,广泛吸收世界各地文化,博众家所长,终于奠定了以歌舞乐音为基础的盛唐乐音。

中国古代私家园林虽然没有北方皇家园林那样的气魄,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山、水、石、奇花异草丰富,而且美轮美奂、工艺精湛。昆曲发源于14、15世纪昆山,是明清时代影响最大的剧种。现如今,当游客们去到苏州等地园林游赏的时候,不仅能看到精彩绝伦的园林景观艺术,更能欣赏到昆曲的美妙,如果有时间静下来坐于亭榭游廊之中,细细品味这江南特有的情怀,那一定会沉醉其中。游过园,赏过昆曲,会发现两者之间异曲同工之妙。

1.2西方古代园林与音乐的结合

纵观西方古典园林的变化以及古典音乐的发展,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体时期分为2段,时间点定位18世纪中期。之前基本都是保守,恪守成规,严格按照规矩办事,每一个园林的设计就像是作曲家一首乐曲的创作,长长的中轴线就好比是音乐的主旋律,贯穿园林和音乐的始末,严格的几何规律就像是音乐中严谨的和声、和弦,已经四平八稳的节奏。两侧棋布星罗的喷泉、花坛、雕像、池沼就像是乐曲乐句与乐句之间各种修饰手法的转变。到了18世纪中后期,西方古典园林和古典音乐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设计大师和作曲家纷纷摒弃了古老死板的设计规则,以追求更自然的花园或者曲式而努力。设计师和作曲家都更专注于个人感情的抒发,或者追求文学作品的戏剧性,或者追求风景如画的境界。总之,古典西方园林艺术与音乐艺术的同时进步,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园林或多或少的受到了音乐思想发展的影响。

2总结

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认为“一切艺术都趋向于音乐”。分析对比研究发现,古代中外园林在实景处虽然没有明显与音乐结合的痕迹,但是仔细观察古代园林的设计结构以及手法,都可以在音乐中得到体现,甚至两者都可以完美互通,在意境方面达到了完美地融合。不管是中国的“以乐抒情,以情造景”,还是西方用相同手法去造景或者去谱曲,都说明了古代园林与音乐密不可分的关系。

参考文献

园艺个人总结篇8

关于六年制本科生的校园文艺活动初中生起点的大学生需要快速、平稳地适应大学生活,校园文艺活动是个很好也是非常重要的载体。何谓校园文艺,即在我们的校园所展开的文艺活动和所表现出来的艺术行为,可视为校园文艺。开展六年制本科生的校园文艺活动目的何在?一是提升素质,二是促进心理融合,三是促进适应能力提升。校园文艺活动触及到每个学生,对促进师生员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具有巨大重要。素质的提升,对培养团队精神、拼搏精神、合作意识、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有促进。学生们置身于这种环境之中,受这种精神的熏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有进取精神,有良好气质的当代大学生。总的来说,开展六年制本科生校园文艺活动研究,将有利于学校优化六年制本科生管理规范;有利于提高文化艺术素质和涵养;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二、六年制本科生文化艺术素质现状

(一)学习目标比较明确,但方式方法存在缺失

六年制本科生自进校起就知道自己的使命是成为人民教师,为农村和偏远地区贡献青春与热血,职业理想很伟大。但作为普遍只有15-16岁入学的“准大学生”(实际是高中生心理层次),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都不够完善、不够健全。很多学生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来实现人格自我学习和完善。对于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如何去学习、去创造,去做一个让人民满意、社会放心的园丁,他们还存在许多迷惑和不解,这些都需要正确的引导。

(二)对校园文艺活动有较强的表现欲望,但整体艺术素质有待提高

笔者通过多次对学生校园文艺活动的参与度、表演情况摸底调查发现,这类学生由于刚刚从初中毕业,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但在艺术表演等方面缺少专业的水准,对如何参与、组织、策划、协调大型的文艺演出等方面的基本认识欠缺,对如何协助教师组织好一次文艺演出、文艺活动还处于学习起步状态。

(三)校园文艺活动数量较多,但艺术性、学术性有待加强

现有的文化制度体系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有待进一步的健全和完善。当前的校园文化活动主要集中在前卫、流行、庸俗、商业化的选秀、歌舞比赛等方面,缺乏高雅和具备较强教育引导功能的活动,一些校园文艺活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和继承也渐行渐远,偏离了主流校园文化的要求和发展方向。

三、六年制本科生开展校园文艺活动的基本原则

开展好校园文艺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好的校园文艺活动,不仅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也可以作为尺度,从一方面来衡量学校整体的综合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另外还能作为院校、师生的幸福指数的测量仪。开展活动,有时就要走出校园,走进街市、工厂、农村。况且,学生来自四面八方,教职员工也与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的精神状态、道德行为等等都会在校园之外表现出来。这些与社会、校园有关的文艺活动,人与人产生了社会关系,各种复杂情感产生,其中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情绪。如何保证通过文艺活动来使得在人际交往中的情感朝着健康、积极、乐观等良好方向发展呢?这时候,文艺活动组织就需要一定的原则来保障。作为特定群体的六年制本科生的文艺活动同样需要原则保障。

(一)开展校园文艺活动基本原则的标准

在开展文艺活动时,应坚持是否有利于培养国家人才、是否有利于学生德业健全、是否有利于院校师生共赢的标准。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日益现代化,学生所接受的社会信息容量越来越大,负面影响的绝对量也大幅度增加,这些负面影响抵消了学校和家庭的正面教育效果。六年制本科生身心处在成长阶段,对外界各种现象充满了好奇,对各种庸俗或低俗的东西还缺乏甄别的能力。学生的品德和学业都能达到良好或者优秀,既体现了学校的良好发展,又从一个层次上促进了社会的良好发展。1.坚持是否有利于培养国家人才。这是大前提,国家通过教育来选拔培养人才,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国富民强。当代社会是多元化社会,衡量人才的标准也有差异。但总的方向就是人才当为国家、社会所用。他们的才能能够为社会和谐、经济发展、国家富强而作出贡献。因此,开展六年制本科生文艺活动,应把是否有利于培养国家人才作为根本出发点。2.坚持有利于学生德业健全。当代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教育学生的方式多种多样,但讲究以人为本,落脚点就是学生的德业均衡发展,品德塑造与专业修养两者并重。任何形式的教育、活动(文艺活动)都要秉着这个目标,加强对学生的德业培养,实现两者健康有序发展。3.坚持是否有利于院校师生共赢的原则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教育的发展壮大是随着师生的成长、院校的发展而发展,后者是前者的具体体现,开展本科生文艺活动应充分考虑是否有利于院校师生共赢的原则,达到院校师生共同发展的目标。

(二)要坚持主导性和多元性相结合的原则

这里所说主导性和多元性相结合的原则是从文化意识形态来讲。意识形态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反映了学校等社会团体、组织能不能寻求长期有效的机制在现代思想潮流中体现主体的同时突出自我保证之一。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现代中国思想潮流的主线,六年制本科生的文艺活动应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元素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先进文化。同时,大学是思想者的乐园,各种奇思妙想,百家争鸣,层出不穷。大学应对多元的文化特征保持批判性吸收的态度。在各种文艺活动中,坚持主导性,但要学会适当吸取一些科学的、先进的、与时俱进的多元文化,充实主流文化,发展和壮大主流文化。所以,开展六年制本科生文艺活动,应当考虑到活动背后升华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和结果。

(三)要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

普遍意味者是大众的、常规性的,一般都是积累了多年的活动经验和方法,按部就班,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和程序化。因此,开展普遍性的活动,有助于实现学生广泛参与,加强沟通。如合唱、普遍性的文体活动等。但是光有文艺活动的普遍性还不够,容易忽视学生个体特点和亮点,容易忽视学校、师生发展的客观性,容易导致活动普遍但收效甚微的局面。应在许多普遍开展的文艺活动的时候,适当注意当前校园文艺现状的特殊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有机结合起来,能够使得文艺活动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突出亮点。

四、分阶段、分层次开展六年制本科生校园文艺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校园生活多样化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它既体现着师生的精神面貌,也体现着教育的品位。采取分阶段、分层次开展六年制本科生的校园文艺活动,有助于学生们保持心态过渡的通畅和接受能力的逐步提高。加强对六年制本科生的文化艺术修养教育的探讨和实践,可分为三个阶段,两个层面。

(一)第一阶段:入学适应阶段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起点,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的开端和基础,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于刚刚初中毕业的大一学生(年龄上相当于普通高中的高一学生),是校园文艺活动的积极分子。通过校园文艺活动,增强新生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大学文化的科学发展,培养和造就一流能力的学生具备重要意义。当然通过分析这阶段六年制本科生,其年龄较小、思想还未成熟,这个阶段开展的活动主要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类文艺活动,爱院爱系爱班主题文艺活动,榜样力量以及普及各种安全、诚信、职业规划设计等教育类文艺活动为主。注重培养新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培养爱院、荣院意识;科学设计职业生涯,明确成才目标;遵守公民道德规范,提升文明素养;适应大学生活,实现自我从初中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换;让学生学会交往和合作,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寝室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增强集体凝聚力,促使学生更好更快发展。

(二)第二阶段:逐步融入大学生活阶段

丰富的大学文化艺术活动,是促进大学生树立坚定的人生信仰,完善稳定、成熟的人格,提高全面的个人素质的重要方式。这个时候的学生主要以大二、大三学生(年龄上相对于普通高中高二、高三学生)为参与主体。他们已经可以基本摒弃初中时候的生活与学习习惯,逐步融入到大学校园文化当中。当然,毕竟他们绝大多数年龄还是偏低,对未知充满好奇,心智处于容易被外界影响的不稳定时期。这个时候,校园文艺活动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要注意把握活动的开展逐步向体现一个学校校园文化内涵的方向发展,以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知识,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发挥正能量为目的。可以多开展与专业相关的文艺互动或具有一定爱好基础的各种文艺演出类、演讲类、正能量事迹宣讲类、特色活动展出类、才艺展示类等文艺活动。通过这些文艺活动,帮助学生们活跃思想,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学生对国与家、社会与自己、学校与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通过这些文艺活动,锻炼学生的协调、组织能力,并展示学生才艺,提高他们对未来的自信心。

(三)第三阶段:实习和就业期阶段

他们中绝大部分已充分融入大学校园生活,生理和心理方面日渐成熟,他们的专业素养、爱好、综合素质达到了新的高度,在各种文艺活动当中实行从生疏到娴熟的转变。但是,需要充分认识到的是,六年制本科生本质上来说是定向生,他们的就业工作压力相对较小,也就是说他们在进入大四大五的时候极可能会存在学习懈怠,参加活动不够积极等不良现象。同时他们的精力也主要放在了学业和个人兴趣等方面,这个时候,针对这个阶段的六年制本科生组织策划的校园文艺活动应从数量上相应减少,逐步以精、少、优的文艺活动为主。在这个阶段,如何通过这些精、少、优的文艺活动来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保持提高和进步的态势,是值得重视的。因此,这个时候的校园文艺活动,可结合各专业特色,以实习、毕业汇报演出、专业教学比武、新老生交流、三笔字比赛、感恩、就业规划等主题文艺活动,强调活动的意义和作用,肯定活动的举办意义,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同时通过这些活动,唤起学生对大学生活时光的珍惜,不浪费光阴,奋发图强,树立远大职业目标,并为之奋斗,为即将做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而努力。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六年制本科生的校园文艺活动与其他普通本科生的校园活动,既有相同性又有不同点,相同的都是从陌生到熟悉,从积极到懈怠。不同点就是,年龄层次不一样,对活动内容、形式、支持、参与程度都有很多不同。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六年制本科生活动时,注意把握两个层面,一是从六年制本科新生入校开始,应本着简单到复杂,二是从量多而粗到量少而精的思路,逐步开展校园文艺活动。这是比较符合六年制本科生成长需要的,有助于学生较快地适应大学生活,提高参与校园文艺活动积极性,确保校园文化有序发展和繁荣。

五、开展特色校园文艺活动和其他各种活动对接的方式方法

这里面就有两个对接问题,一个是以六年制本科生为参与主体,其他专业情况的学生为辅助的特色活动的对接问题;另一个是以全校性学生为参与主体的文艺活动,六年制本科生作为一份子参与的对接方式。

(一)采取“准确定位、统筹兼顾、精心策划、反复认证”的宏观思想来制定校园文艺活动

所谓定位要准确,就是说在开展文艺活动之前,有必要明确这次活动的主体,是针对全校学生还是特别院系、特别专业的学生的文艺活动。这些活动是不是有助于丰富六年制本科生校园文化生活?所谓统筹兼顾,就是说既要充分考虑到特色活动的特殊性,也要照顾到活动参与的广泛性和普遍性,保证活动的特色和亮点。精心策划,是每次活动策划组织者需要做到的必备条件,精心意味着周到、细心。反复认证,就是要求文艺活动组织策划者,应理顺活动流程,对活动前、中、后的所有布局和安排进行反复论证,找到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存在或发生的问题,设计预案,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二)采取“有调查有研究有反馈”的方式对接

现代社会是一个适合个性张扬的大环境,可以张扬但不乖张,学生在参与校园文艺活动方面拥有自己许多的看法和想法。这些想法有些是学生对自己才华显露的一种渴望,可以说,在制定特色文艺活动的时候,制定者如果一味追求上级领导或其他单方面的效应,忽略学生希望在活动的才能展现等其他方面的影响;或者一味地追求完成任务,不计效果的态度,是很难把活动组织好,很容易打击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出台方案之前,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普遍听取师生,尤其是基层教师、学生的意见;经过论证后,再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六、总结

园艺个人总结篇9

关键词:生态学角度;城市绿化建设;发展思路;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内城市尤其是一些综合性的特大城市,比如北京等,因人口增长速度非常的快,城市结构以及产业发展结构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城市环境污染非常的严重,而且水资源也出现了严重紧缺问题,城市热岛效应问题非常的突出。在该种情况下,如何有效坚持发展战略生态优先的原则,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城市,成为当前比较重要的研究课题。

1、城市绿化的生态学与园林艺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增长、工业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有害气体,噪声、污水等严重破坏了城市生态平衡,对人体的健康也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危害。要想解决现实问题,就必须消除污染源、基于生态学的理念来建立新的生态平衡,将城市绿化的生态学与园林艺术结合在一起。然而,从实践来看消除污染源已经是不太现实的了,只有应用生态学的理念去指导城市绿化建设。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环境关系的科学,基于城市环境生态发展的视角来看,生态学就是研究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学科。从当前城市环境生态系统现状来看,虽然物质循环与自然生态环境表现的大相径庭,没有后者那样完整和充分,但是城市环境也有特殊的循环系统和环境因子。随着城市生态发展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化,城市绿化的作用不再是简单的污染防治、城市生态平衡维持,而是向着城市绿化的生态学与园林艺术有机结合的方向发展。

2、城市绿化中的生态学与园林艺术关系分析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不能抛开生态建设而强调园林艺术,也不能到处都是传统园林风格的小桥流水与亭台楼阁,而是应当注重生态作用。正如汪菊渊先生所言,如果一位身患肺结核的女郎,虽然身材苗条婀娜、浓装艳抹可以掩盖病容,而且从从外表看她是美的,但是她的蹀躞而行、蹙额以及轻咳,也体现了她的病态。基于此,笔者认为生态学和艺术形成之间产生矛盾或者冲突时,应当先满足生态发展需要,同时还要兼顾园林艺术。然而,我们也不能一味地只注重生态平衡,忽略了园林艺术,因为只有生态建设也不一定能够给人以美感;良好的生态与“景”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差异的,即使它给园林造景提供了“绿色框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有效的美化作用,但是也不能说其具有非常强的艺术性。总之,城市绿化建设过程中,生态学与园林艺术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联性,在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二者缺一不可。

3、创造生态与艺术和谐共赢的城市环境

笔者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即能够让艺术作品源于自然,最终又可以融入和回归自然,给人一种该艺术作品没有“刻意”渲染或者“强加”的感觉。在当前城市绿化建设过程中,所追求的正是艺术与生态之间的浑然天成。从欧洲城市景观设计建设来看,很多城市都保留着建筑本身的艺术风格,城市绿地设计就是在原有绿化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计,利用城市空地,在住宅区、或者老城区等地,将艺术与生态融合在一起。人们对于城市绿化的建设和利用,已经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基本上可以能够做到出门有“园林”,窗外是“园林”的绿化建设要求。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当繁闹的城市生活的人们希望通过生态园林景观来体现城市和个人的价值,通过种植各类奇花异草来增强城市艺术美感的体现。但在当前我国提出节约型社会构建的理念之下,使园林艺术与城市现实生活的方式更为融合与接近,才是现代园林发展的基本理念,园林设计无非是通过色彩、地形、光线等客观因素之间的搭配而形成的,并非刻意种植的各类植物或者人工修饰,使园林景观保持艺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又增强其实用性特征,才能够充分体现出园林艺术的生活价值。

以北京华纺易城为例,其占地面积大约25万平方米,主要是针对东部精英阶层推出的,建筑风格完全适应全新一代的价值取向,以现代、简约的实用主义风格为主。小区内特设近10万平方米的特色园林,高达40%的高绿化率,“两轴四组团”的景观设计,让你的视野不在仅限于邻楼的冰冷墙壁,宽阔的绿地,阳光、蓝天、白云才是你的居家伴侣。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该小区的园林景观布局清晰合理、功能区域细分,可谓艺术美感与居家实用的完美结合,同时也体现出了园林景观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

城市绿化建设,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能让人们更好的享受优越的生态环境资源,在此过程中,不同功用的绿化建设项目表现形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呈现出不同的功用之美。比如,公园主要是供人们活动、休闲的,因此城市绿化表现出一种生活的、实用的、温馨的美。设计应体现人文情怀,设置尽量多的休息设施、多样的活动场地,阳光草坪与阴凉场所有机结合公园的特定功用就是为人们提供一个释放心情的宁静港湾,总体呈现充满生活气息的纯正的自然美。在城市绿化建设过程中,既要提升园林设计的艺术效果,提升城市审美层次,又要注重城市绿化建设的实用价值。

结语:总而言之,城市绿化建设过程中,应当以创造生态与艺术和谐共赢的城市环境为目标,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推动我国城市绿化工作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武文婷,包志毅,汤庚国.城市绿化经营的现状和优化策略[J]江苏农业科学,2010(05)

[2]王凤丽,周利青,张凌寒.略谈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J]绿色科技,2010(04).

[3]王倩.基于现代园林绿化设计中功用性及其艺术性的探讨[J].科技风,2012(10).

园艺个人总结篇10

关于校园文化的含义,世界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在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可以定义为:以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文化为基本内容,以自身文化积淀为特色,融入高校特有的人文精神,反映时代性的一种群体文化。同时,校园文化又是一种多层次的文化,涵盖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贯穿于制度、生活、艺术、行为、体育、社团活动、科技、心理等多方面、多层次之中。有人提出“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社会文化,是师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创造的一种既与社会密切相关,又具有特色的人文环境、校园精神。它是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学校共同成员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包括学校最高目标、价值观、校风、传统习惯、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在内的精神总和”。看似内容不同,实质都异曲同工.尽管每所高校都会按照本校实际打造适合本校发展的校园文化,但笔者认为,所谓校园文化,应有以下几点共同的特征:

1.导向性。一所高校具有着哪种校园文化,对所在学校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它指引着学生的政治方向,把握着学生的思想动态,支撑起学生的精神价值。校园文化建设成就显著的学校,学生都会带有一种其他人所没有的大学精神,这种精神可以表现为自信、乐观、勇于创造,也可以表现为从容气度、厚积薄发,更可以表现为凝聚感强,善于协作。总之,这种精神将培养学生的品格变得更加高尚,走上社会时能不负大学的使命,为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2.创新性。校园文化的主体地点是校园,那么就要求它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满足青年学生这个群体的要求。青年学生的适应能力强,接受新事物特别快,同时更喜欢去冒险、探索未知的世界。如果校园文化不能走在社会的前列,甚至不能紧跟学生的脚步,那势必会失去吸引力,造成校园文化的缺失。学生的精神世界也将变得空虚颓废。只有抓住时代不断创新,校园文化才能随时充满活力。

3.人文性。人文性主要表现在,校园文化包含对人的关注与关怀。现今的校园早已不是“学校老师一言堂”。在这个追求个人发展,张扬独特个性的时代,每个学生的发展要求都不可忽视,这也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如今的校园文化在关爱学生方面投入比例日益增大.如对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学生和心理问题学生群体的帮助等影响深入人心,真正让学生得以解决实际困难,加深了学生对学校的信任与依赖。

二、艺术实践对校园文化的作用

将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将会对校园文化的创新建设起到突出的作用。

1.艺术实践能提升校园文化内涵的层次,经典的艺术作品,可以提高大学生对美的认识与感受。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在平时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专业研究方面,很少有学生会自发地认识研究艺术之美,而校园文化中的艺术实践恰恰可以填补此项空白,将校园文化所包含的精神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2.艺术实践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多种新形式。在各高校中,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多为举办校园艺术节,开展主题团体活动等等。而艺术实践则以多种成果展示的方式为校园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比如我校音乐与舞蹈学院重新排演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作为艺术实践成果,在全校、全市至全省进行了巡回展演,不仅打响了本校的品牌,更为全校师生的艺术欣赏之旅开辟了道路,对民族歌剧有了更深的认识与喜爱,而且参演的全部演员均为在校学生,在排练与巡演的过程中,专业技能有了飞速的提高,极大地增强了舞台的经验,对专业的理解有了更深的追求。还有的高校举办师生画展,个人书法展,经典影片解读与分析等,对大学生扩展知识范围有着深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