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资源十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资源十篇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资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9:15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资源篇1

关键词:农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构建模型实施方略黔东地区

引言

相较于城市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农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开展面临一系列问题,诸如教育观念落后、教育内容不合理、专业教师师资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及教学评价不科学等,消除此类问题对深入有效推进农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模型构建与实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黔东农村地区在开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从实际情况出发,构建以学前儿童为主体性发展为核心的多元课程模式,探索有意义的科学教育方式,积极促进学前儿童成长、发展。

1.构建农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理念

1.1社会需求理念

工业社会与知识经济社会有着不一样的生产力发展模式,在工业社会,无论是就何种层次的人才而言,知识结构更新需求均不十分明显,通常情况下,人们在学习了相应文化科学知识后,掌握了一项专业技术,便能够终身受用,长期无需再做何种太大的转变。然而,在知识经济社会,这一情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单单具备文化科学知识及被动知识获取能力显然是难以在社会中立足的,而应当在具有科学合理结构科学知识的前提下,树立对科学知识主动学习、积极追求的信念,强化对科学知识独特的认识,拥有结合科学知识有效消除问题的能力[2]。即便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同样一定要权衡社会发展对学前儿童所提的要求。

1.2学科特征理念

对农村学前儿童开展科学教育,有着自身的学科特征:(1)学前儿童学习科学以好奇心为重要来源;(2)学前儿童在探索中学习科学;(3)学前儿童学习科学有着拟人化的特征。早期科学经验,指的是年龄较小的儿童凭借自我感觉器官与周围环境进行直接接触所得到的感性经验。此类经验有助于儿童对自身、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认识理解,进一步适应周围环境,强化自我保护能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通常应当凸显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科技发展时代特征;凸显科学性、启蒙性;凸显代表性、多元性;凸显区域性、季节性等。

2.农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构建模型与实施方略

2012-2013年黔东农村地区对800名学前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这800名学前教育工作者中大部分参加培训人员为非学前教育专业背景,参加培训的学前教育工作者文化层次比较高,大专以上占84%,教学经验丰富,学习能力强。然而,他们的教育方式普遍比较落后,缺乏幼儿心理学知识,保育意识比较差,缺乏与幼儿沟通的技巧等。针对这些情况,黔东农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构建模型与实施方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理论模型

结合布卢姆教育目标划分准则,将黔东农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分别至情感态度、认知能力动作技能等3个范畴提出,对过去不够多元的课程目标进行补足[3]。同时,开展科学教育,黔东农村学前教育工作者应当提升对科学教育内容结构建立的关注度,科学教育内容包括科学方法、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等。此外,还应当密切关注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基于此以构建起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模型,如图1所示。

2.2建立系统的师资团队

将师资团队进行系统、有层次的划分,高校专家和各地教研员为第一层次,为学前教育工作者展开政策解读与专业知识引领;一线幼儿园园长与老师为第二层次,把专业理念与本幼儿园实际情况相结合,使得有特色的教学实践始终贯穿于培训之中。高校专家、各地教研员与幼儿园园长、老师组成双导师团队,合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工作者专业水平。

2.3构建具备农村特色的科学课程体系

黔东农村学前教育工作者应当树立全新的资源观,对农村各项课程资源进行全面引入,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体系予以丰富,就好比农村幼儿园周边遍布的农作物、草地、树木等均可作为学前儿童的学习对象,转化成对学前儿童开展科学教育的好素材。就好比引导学前儿童对花鸟鱼虫、家畜家禽等进行观察,组织学前儿童挖野菜、采摘水果等。农村有着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对其的科学利用可充分调动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主观能动性。学前教育工作者要凭借自身的智慧经验,将农村特色资源引入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中,构建具备农村特色的科学课程体系,有效丰富学前儿童的情感体验、眼界[4]。

结语

农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一个长期、连续、多元化的活动。在黔东农村农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期间,学前教育工作者应当将教学课堂与社会有机融合,科学知识教授与科学方法、态度、精神培养有机融合,教育工作者适当指导与学前儿童主动学习有机融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应当尽可能地贴近自然并服务于学前儿童的现实生活,唯有如此,方可积极促进学前儿童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曼红.有效培训:改变农村幼儿教师生命的职场――提升农村幼儿教师职业素质的对策初探[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09):103-105.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资源篇2

关键词:恽代英;公育教育思想;学前教育普及;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5-0244-02

一、恽代英公育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1.儿童公育的重要性。恽代英认为:“无论从人类的改良、社会的改造还是个人今后的教育和发展来看,儿童教育都至关重要[1]。”与现代的教育家一样都认为早期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1)从教育、发展儿童看儿童公育的重要性。恽代英指出,儿童初生时,“无所谓性善性恶”,如能正确引导其本能向有益于个人和社会方面发展,便为善;反之,便为恶。因此当儿童“本能初萌芽的时候要适当的引导,不难相信他们都可以成为善人[2]。”从恽代英的观点可以看出一个人对社会有益还是有害与儿童的早期教育有无适当的引导至关重要。(2)从儿童与国家关系,社会发展看儿童公育的重要性。恽代英在《理想之儿童团俱乐部》一文中指出:“儿童乃国家将来寄托命运之人,……即将来国家社会必无可托命之人,如此,吾国之前途又较今日更悲惨无望之,一口爱国家和社会者,故不可大发大心立大志愿以就此一般儿童乎[3]。”从中可以看出在恽代英的眼中儿童是否受到教育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兴衰,社会的进步。

2.实行儿童公育的原因。(1)父母不是适当的教育者。“人类的生活,一天天越是分工越需要互助的方面,家庭不是儿童生活的适宜场所,父母不是适当的教育者[4]。”恽代英认为儿童的父母脑中封建腐朽思想根深蒂固具有奴性,则会对幼儿教育产生多方面的负面影响,例如减少孩子对外国侵略的反抗,减少对封建腐朽思想的抵制,这就需要国家来养育幼儿。(2)家庭不适宜儿童的教育。从儿童未来社会生活需要看,儿童自小就在社会的环境中成长,有利于培养儿童的社会化能力,儿童公育显然优于家庭教育[5]。儿童不应该被圈养在家中,家庭也不适宜于儿童的教育。(3)儿童公育有利于学前教育的普及。儿童公育有利于教育的普及,教育的推行能创造合宜的场所、合宜的教育者和合宜的教育训练,使教育不分阶级种族地普及全民、不分年龄地普及于全人生[6]。可以看出儿童公育是需要社会的公共养育和教育,这样可以不分种族、性别、年龄、家庭贫富地使儿童受到应得的教育,这对于封建思想的君臣之礼、大多数人不可以读书,贵族,书香门第可以读书给予一定的抨击,使更多的儿童受益。

3.如何实行儿童公育。恽代英主张实行儿童公育,设立专门的机构,使儿童一生下来就受到全面正规的教育。他主张设立的专门机构为人本院、育婴院、幼稚园[7]。人本院即胎教院,刚刚怀孕的妇女就要住进来,以正人之本,厚人道之源,在里面设优雅的环境,要求妇女注意自己的形象外表,走路姿势等等。他认为育婴院和人本院大体一致,相当于一处。而幼稚园时国家设置的专门教育三到六岁的幼儿进入此院,在里面要求幼儿主要学习学习体、智、德、美等方面,主要强调德育的发展,从而使幼儿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能为建设国家而努力。

二、恽代英公育教育思想对学前教育普及的启示

1.国家支持,强化国家职能。(1)完善机构,提供法律支持。恽代英儿童公育思想只有通过国家设立专门的机构来对幼儿进行教育,但其具体内容结构仍不完善,需要国家法律、法规的支持,国家经济的投入和国家其他各方面的支持。(2)加强国家所设置机构的交流。恽代英只要求创办幼稚园,但是缺少对其经验的总结和交流,政府应该在主导学前教育的同时,给学前教育予以导向的作用,对于发达地区的学前教育普及更多应该集中在质量上的提高,为不发达地区的学前教育普及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经验,使发达地区带动不发达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

2.社会方面的支持。(1)加强社会方面的宣传。恽代英的儿童公育思想中有设立平民日刊、平民图书馆的要求,强调利用社会上的力量对教育进行宣传,使孩子的父母具有更科学的育儿知识。我们应加强学前教育的宣传工作,利用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一切现代传媒方式宣传学前教育的科学普及知识,使学前教育普及的知识让社会上的大多数人都了解学前教育普及的好处。学前教育普及的宣传应针对儿童父母、亲友,社区进行宣传,使广大群众了解学前教育普及带来的有益之处。(2)学前教育的普及和提高质量都要“硬抓”。恽代英思想中没有重视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培养教育、保育人员向全体的家庭和广大群众方面普及,同时提高各个社区,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教师保育员对学前儿童发展的认识,只有认识提高了,才能提高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3)相关各个部门的密切合作。恽代英思想中有少量的利用社会力量进行儿童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把社会力量与国家的相关部门结合起来促进幼儿的发展。学前教育应与学校、社区、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满足儿童适应社会能力的要求,也只有发挥社区、家庭、学校的组合力量才能满足儿童成长的需要。(4)家庭教育的投入。恽代英公育思想完全摒弃家庭的力量,这是不合理的,家庭教育关系到儿童情绪、情感的培养,与儿童人格的健康健全发展密切相关。所以,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家庭的教育力量,重视家庭教育的投入,不仅有家庭教育资金的投入,还包括家庭教育的情感投入,习惯等的培养。

3.教学资源的整和。(1)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恽代英思想中虽要求设立具体的机构来公育儿童,但在当时的环境条件下缺少教学资源,家庭贫富悬殊很大,公育儿童难以实现。当前学前教育的普及仍需要对教学资源有效整合:第一,国家应该对一些小的、不完全符合国家条件的幼儿园进行合并,对于一些大的,有条件的幼儿园进行“强强联合”,提高教师素质,挖掘和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第二,加强信息资源的建设、更新积极改善信息资源的建设条件,对于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对于条件差的地区,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因地制宜。(2)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恽代英思想中有设置幼稚园来加强学前教育的普及率,却忽视了学前教育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要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第一,应明确幼儿教师的身份,给予幼儿教师地位上的确定,从专业的角度看待幼儿教师,需要在宣传过程中使大多数人了解幼儿教师的在教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给予其更高的地位。第二,国家可以减免学前教育一部分学费,提高学前教育从教人员待遇等一系列措施来吸引人才,为学前教育的普及做出贡献。第三,不仅要求幼儿教师学习系统完整的幼教理论,进行岗前培训,还应该幼儿教师进行在职培训。

参考文献: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资源篇3

我国党和政府也十分重视早期儿童发展。早在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就明确提出“全面提高0~6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能力”。2010年11月21日,《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出台,提出了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具体意见和措施。可以说,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早期儿童发展工作正迎来一个大发展的春天。

但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村,0~6岁儿童早期发展还没有得到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家长普遍缺乏科学育儿知识和能力。城乡二元结构使这方面的政府公共服务一直难以覆盖农村地区;跨部门合作的管理体制尚未建立或未得到有效落实;与早期儿童发展有关的资源难以有效地进行整合;服务队伍没有建立或者不够稳定;合适的服务模式也有待进一步探索。加之当今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后,父母与儿童亲子分离,使得儿童在家庭结构不完善的环境中成长,缺少应有的关爱和科学的养育,潜在问题严重。总的来说,早期儿童发展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村。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合作项目实践中注意到了这一问题。为给农村大龄女童、育龄妇女、孕产妇、儿童养育者和0~6岁儿童等提供早期儿童发展方面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中国科协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依托在中国中西部地区10个省20个县的140多个非正规教育项目农村社区非正规教育知识信息资源中心,于2009年指导15个县开展了早期儿童发展科普活动,得到了目标人群和社区群众的热烈欢迎,也得到了政府领导和合作部门的大力称赞,反响十分强烈。为更好地开展这项活动,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非正规教育项目办公室在2009年度总结会期间组织项目县进行了活动经验交流,对活动的设计、组织、实施、总结等环节给出了具体指导和明确要求,并于2010年指导20个县开展了早期儿童发展科普活动。两年的活动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活动实施的必要性和目的

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儿童的早期发展和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农村家长普遍缺乏科学的儿童养育知识和技能,存在着这一方面的强烈需求。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在“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中强调“提高母亲的科学素质,重视家庭教育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中提出“提高农村妇女及西部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母亲的科学素质和家庭教育对于未成年人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农村家庭育龄妇女所掌握的健康知识直接影响家庭中儿童的健康发展。

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欠发达地区农村妇女等目标受众提供科学健康的早期儿童发展理念与知识,传播科学的育儿观念,引导她们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和养育观,通过技能的培训,促进行动,提高农村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参与和社区文化氛围的提升,为科普活动创造良好的氛围;深化跨部门合作,共享活动资源,通过活动促进县科协同其他部门的合作。

二、活动的组织领导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负责活动在部级层面的总体协调和管理。县科协负责制定活动计划和组织具体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县科协与当地卫生、医院、妇联、计生、幼教等多部门建立合作,整合各方资源,联合开展活动。活动过程中,省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给予了县科协一定的指导和支持。

三、活动内容

包括孕前孕期保健、新生儿护理、儿童营养、儿童安全、亲子游戏、儿童智力发展、科学育儿、(地方)婴幼儿常见疾病、儿童健康检查及处理常识、妇女生殖健康知识等内容。

四、活动形式

在实际活动过程中,采用了专家讲课、科普展板展示、技能演示、实际操作练习、知识解答、亲子游戏、健康测试、有奖知识竞答等形式,并且注重参与,做到“听、看、做”相结合,“问、答、评”相结合。活动中,专家尽量利用贴近生活实际的实例讲解,使理论知识浅显易懂,实际操作分解到位,注重技能传授和理念传播。多个县还利用投影设备播放图片和视频片段,增大了活动的信息量,使活动更生动、形象,内容更易被受众接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是很多欠发达地区妇女群众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它打破了传统的“老师台上讲、受众台下听”、“发明白纸”等科普活动方式,让活动始终保持在兴趣盎然、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调动了她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她们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率地掌握更多科学知识和技能。

五、活动资源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供了《珍贵的第一年》、《早期儿童营养画册》、《孕期与新生儿护理》等早教光盘和图书,中国科协提供了《优生优育》展板和挂图,当地科协、卫生部门编印了相关科普知识材料,购买了婴幼儿玩具,聘请了当地经验丰富的医生和幼教老师等。

六、活动成果

通过举办农村社区早期儿童发展科普活动,使参与活动的孕产妇、儿童养育者、大龄女童培养了儿童养育的科学观念,了解并掌握了早期儿童发展的知识信息和技能,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2009年有2560名,2010年有3585名孕产妇、儿童养育者、大龄女童、1~6岁儿童等参与活动。此外,活动还提高了县科协与其他部门的合作程度,探索了农村社区科普工作的新内容、新形式。

七、活动创新之处

1.农村社区早期儿童发展是农村科普工作的创新性内容。活动实践和效果反馈证明,这些内容贴近农村社区生活实际,契合农村社区群众的需要,实用性强,能够解决当地群众的实际问题。从长远看,对于提高边远贫困地区群众的科学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活动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实惠,基层群众对这些内容的科普活动很欢迎也乐于参与。

2.活动形式灵活多样、浅显易懂,符合当地群众的接受程度并且乐于参与其中。

3.动员和组织多方面力量参与,利用了不同机构开发的成熟科普资源,是跨部门合作的成功实践。县科协在活动中充分利用了非正规教育项目在基层设立的140多个村知识信息资源中心,联合当地卫生局、医院、妇幼保健院、计生局、妇联、疾控中心、幼教等多部门开展活动。如陕西省丹凤县,县人口计生局负责组织学员及培训场地,妇联负责联系培训师资,科协负责提供培训资料、培训效果的收集及开展相关活动。陕西永寿县与县妇联合作,由县妇联聘请县妇幼保健站的医生作为专家参加活动。湖南平江组织医务工作者开展咨询、义诊活动,帮助群众解决就诊难的实际困难,并与县医院联系,组织妇女进行免费妇科检查。

4.送科普活动上门,使活动目标受众在家门口就能充分、便利地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科普活动大餐,真正做到了科普资源和科普活动深入农村基层。

八、未来工作展望

1.各级科协应抓住当前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有利时机,在更大范围内开展早期儿童发展科普活动,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的广大农村。

2.在政府领导下,积极深化同有关部门的合作,建立一支稳定、优秀的早期儿童发展科普专家队伍。

3.利用农村社区的村委会、党员活动室、小学、幼儿园等,整合社区资源,建立早期儿童发展社区资源中心,定期开放,组织专家到社区资源中心开展活动,尽可能提供一站式的科普和资源服务,并使之长效化。

4.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尝试建立县级家长科学育儿知识网络,通过社区资源中心等途径收集目标受众的需求和问题,组织专家通过网络、电话、短信、现场科普等形式加以解答和指导。

5.提高0~6岁儿童家长的参与程度,通过开展诸如“优秀社区妈妈评选”、“我为儿童发展做贡献”等活动,带动更多家长参与,传播科学育儿观念,提高科学育儿能力,使他们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为社区早期儿童发展科普活动做贡献。

6.重视父亲在儿童早期发展科普活动中的作用。

活动典型事例

青海省同仁县科协通过与妇联、妇幼保健站等多部门合作,在扎毛乡麻什当村、年都乎乡尕沙日村、保安镇群吾村集中组织孕妇及育龄妇女举办了每村各一期20人,每期4天共12天的培训班,聘请南措加和夏吾措两名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当地专家,应用藏、汉两种语言讲授了孕期保健、新生儿护理、孕前注意事项、产前检查、合理的营养膳食搭配及农村常见食物资源的种类、常见妇科疾病、新生儿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措施、传染病的危害和定期接种疫苗的必要性等相关知识。在讲授中,两位专家结合当地当前广大妇女的健康现状实际,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和特点,详细讲解了上述内容,并就村民关心的问题作了解答。

在河南汝阳县鸭兰村,专家为家长讲解婴幼儿各时期发育情况的标志并就具体问题进行解答时,一名母亲提出自己11个月大的孩子还没长出一颗牙齿,并且他的头看起来好像戴了一个紧箍咒,针对她的问题,专家进行了详细解答,听了专家的讲解妈妈才知道原来孩子的营养没跟上,缺钙、锌等多种维生素。

四川剑阁县开展了女性和儿童知识讲座、现场B超检查、义诊、体检等活动,汉阳镇中心村快要当妈妈的喻凤参加了这次活动,听了讲座,领取了活动资料,做了B超检查,她的身体和胎儿的发育都很正常,临走时她非常幸福地对工作人员说:“感谢这次活动,免费检查身体,使我学会了如何科学养孩子,如何预防妇科疾病的发生,非常有用、有意义,我要做一名科学的妈妈,养育一个健康、快乐的宝宝!”

内蒙古敖汉旗是部级贫困县,当地妇女普遍缺乏孕期保健和优生优育知识,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孕妇杨春兰刚刚怀孕一个月,对妇幼保健一窍不通,这次的培训对她来说犹如雪中送炭,通过几天的培训学到了许多新知识,她非常认真和自信地表示,从现在开始要按专家说的去做,科学胎教,合理营养,定期检查,注意保健卫生。

甘肃安定区科协、科技局联合7个项目村组织开展了以优生优育为主题、育龄妇女为主体的集宣传培训、咨询服务、游戏娱乐于一体的优生优育活动,并特别邀请了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的两名主任医师参与活动。通过医生的诊断,发现周家河村的儿童大多数有铅超标问题。对这一问题医生提出要尽快正式体检化验,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消除对当地儿童的危害。

陕西永寿县在健康知识培训中,结合当地实际,特别就日常食用的硒碘盐知识做了讲解,专业人员与农村妇女面对面座谈,对个别农村妇女目前身体不适等问题,专业人员建议到县城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确诊。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资源篇4

>>自闭症儿童教育训练的实践探索关于“自闭症”儿童教育的初步探索自闭症儿童教育方法的探讨自闭症儿童教育支持与服务体系现状调查及对策探讨浅析自闭症儿童教育现状及问题学前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现状及师资培养淮安市自闭症儿童志愿服务现状的调查报告学前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现状研究自闭症儿童教育诊断评估工具及其特点分析自闭症儿童教育训练方法对比与分析论家庭社会工作在自闭症儿童教育中的运用强化理论在自闭症儿童教育中的应用分析培智学校自闭症儿童教育适切性的思考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治疗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视域下的我国自闭症儿童教育反思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视域下我国的自闭症儿童教育策略培智学校1―3年级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的实践研究自闭症儿童个别教育个案研究报告浅谈自闭症儿童浅谈儿童自闭症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15]教育部,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中国残联:《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

作者简介:

周凯旋,许佳宾,李娜: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11级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

王艺杰,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011级金融学专业本科生;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资源篇5

关键词:特殊儿童;随班就读;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是指将残障儿童与普通同伴安排在同一教室里一起学习的方式。我国融合教育的主要形式是随班就读,即在普通中小学和幼儿园附设特教班或普通班吸收有轻度残障的特殊儿童。对残障儿童来说,早期教育更有特殊的重要性,它有利于残障儿童缺陷得到最大程度的弥补,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身心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一、现状

条件优异的幼儿园虽然每年都有收取价格不菲的入园见校费,但是生源仍然源源不断,甚至不能满足广大幼儿入园的需求;即便是硬件设施较差,师资力量弱,以赢利为目的的小型私立幼儿园也没有生源之忧。因此,在生源普遍充足甚至超出的情况下,幼儿园开设学前特殊教育的必要性有所降低。当前,学前特殊教育还要面临许多困难,例如师资力量、对特教的认识理念、仪器设备,在实际教学中许多不可预测的情况等等问题。因此,有的幼儿园不接纳特殊儿童。如果有特教科研机构做后盾,普通幼儿园还是愿意与特殊教育研究机构合作办学,有的私立幼儿园可能是处于自身发展的长远考虑,意愿相对较强。这就为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是一种值得去探索的办学模式。

二、原因分析

1.国家经济发展和政策导向

我国特殊教育资金人均投入较少,发展只能有所侧重地分阶段发展。学前特殊教育发展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前提下,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延伸的,从大中城市向中小城市以及农村扩展的。如果义务教育的发展目标没有实现,地方政府就无暇顾及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目前,我国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已经将一体化教育的发展重点向学前教育延伸。教育理念的差异反映出我省很大一部分幼教工作者对一体化教育理论及发展趋势缺乏认识,大多数幼儿园对学前特殊教育的迅速发展还没有作好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也就谈不上物质方面(资金、场地、设备)的准备,具体的教育实践、操作模式就更是空中楼阁了。

2.家长教育观念的落后

家长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有残疾,由于怕被别人嘲笑、讥讽、歧视,一般不愿意让人们知道真相,很少会主动将孩子送入幼儿园。再加上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并没有纳入到义务教育行列,有的家长也不愿意花更多的经费在特殊儿童上面,让孩子没有及时进行早期教育,错过了特殊儿童早期教育的最好时机。

三、促进幼儿园学前特殊教育发展的建议

1.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发展学前特殊教育

国家应该制定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鼓励学前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地方政府依据法律法规扶持当地幼儿园,进而满足特殊儿童入园接受早期教育的需求。培养特教师资力量,在幼儿园投入经费改善园内配置,增加资源教室,购买教玩具,鼓励特教科研机构与幼儿园合作,特殊儿童就近入园,提倡随班就读。

2.加强对普通幼儿园教师的相关专业知识培训

在教育改革中,要积极推进师资培养体制的改革,实现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的一体化,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加强各专业之间的交叉渗透,培养出厚基础、宽口径、一专多用、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还要对幼儿教师进行特殊教育职后的培训,加强在职幼教工作者的特殊教育理论研究和学习,有利于更多的教师掌握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更愿意去接纳特殊儿童随班就读,也能让更多的特殊儿童有机会进入到普通幼儿园中接受教育,并且还可以让教师适应国际发展趋势,进而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3.加大宣传力度

积极宣传普及有关残疾方面的知识,让广大特殊儿童家长对残疾有正确认识,放下思想包袱,以现实、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残疾孩子。各地还应建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配备特殊教育专业人员,定期到普通幼儿园中为普通儿童和特殊儿童的家长作讲座,让他们了解普通孩子与特殊儿童在一起不仅不会受影响,反而有助于普通儿童的认知能力、与他人的合作能力等得到较好的发展。同时,还可以给教师以及特殊儿童的家长发送特殊教育方面的资料,帮助他们了解特殊儿童,掌握特殊教育的方式方法,为这些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

参考文献: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资源篇6

 

一、特殊儿童面对的社会现实

 

学前教育作为学龄前儿童的启蒙,是培养儿童认知、情感、性格和社会化习惯形成的关键阶段,尤其对于特殊儿童而言,基础教育是促进其思维、语言、价值观等形成的关键时期,我国大多数家庭在面对特殊儿童时,往往会处于自卑或顾虑而放弃孩子的受教育权利,由家人进行简单教育,从而使孩子错失了人格养成和融入同龄儿童团体的最佳机会。

 

1、特殊儿童的基本概念

 

特殊儿童不仅包括在身体上有明显缺陷的孩子,还包括其他与正常儿童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特殊儿童在智力、感官、情绪和行为等多方面和所谓的正常儿童都有着明显的区别,在智力和行为上的差异包括发展显著低于正常儿童,也包括了高于正常智力发展的儿童群体,其中智力发育明显快于同龄儿童的情况因为自身具有较高的知识接受能力因此在其未来的教育学习过程中并没有受到过多的阻碍,反而获得了社会的关注和良好的教育环境,而我们需要研究的,主要是针对智力较低、身体有明显缺陷以及性格上有能明显病症的这部分特殊儿童。

 

狭义的特殊儿童群体可能存在着智力、听力、视力、肢体残疾,语言障碍或者情绪和行为上的障碍,身体和心理上的缺陷可以在发现残疾后及时进行教育和训练,达到成年以前的最佳康复水平,减少残障造成的不良后果,促进儿童更好的融入社会,得到全面的发展。

 

2、特殊儿童的教育现状

 

特殊儿童因为自身能力的不足而在教育过程中受到排斥,同等条件下,特殊儿童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才能达到与其他同龄儿童同水平的学习效果,大多数的教育机构不愿意接收特殊儿童入学,另一方面,显著的心理和身体缺陷使特殊儿童在同龄人面前受到嘲笑和不公平对待,心理层面的自卑感会促使儿童和家人选择放弃参与共同教育学习的权利,通过简单的家庭教学完成儿童的教育和提升,但往往缺乏效果。特殊儿童在教育情况存在的不足,是涉及个人、家庭和社会团体之间多层面的意识缺失的结果,一方面,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的相关机构和学校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存在内容上的缺失,多数普通院校没有针对特殊儿童的特殊教育资源和内容开发,针对特殊儿童的专业机构和组织却又是挂着羊皮卖狗肉的市场状态,不科学的教育内容和急于求成的教育方式使特殊儿童教育效果不强。另一方面,来自社会大众和舆论的压力让特殊儿童及其家庭在心理上出现了明显的自卑感,外界不接受特殊儿童的融入,而孩子和家长也普遍选择消极对待的态度,通过封闭的方式以求保证孩子不受到外界舆论和误解的伤害。

 

二、特殊儿童特殊教育的重要地位分析

 

特殊教育是针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的区别于普通课程,能够最大程度满足社会特殊儿童教育需求的教育形式,不同于偶同的学前教育形式,特殊教育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需要针对不同病症和障碍的不同特点,制定科学的方案。

 

首先,对于特殊儿童而言,特殊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显著的直接效益。特殊教育从儿童心理学出发,帮助具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在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建立全面发展的基础,通过对特殊儿童心理上的开导和自信心的建立,充分的挖掘特殊儿童的潜能,有效预防特殊儿童学前第二障碍的出现,在习惯养成和价值观形成的前期对儿童进行引导。

 

其次,对于特殊儿童的家庭而言,特殊教育具有重要的间接意义,任何一个特殊儿童的家庭多多少少对于教育会存在误解和偏差,良好科学的特殊教育能够有助于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关联,认识到孩子的特殊需求,促进家长积极的产遇到教育过程中,帮助孩子的成长,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并且还能有效的减轻家庭在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负担,为特殊儿童的成长和家庭环境的建设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支持。

 

再者,对于社会发展而言,特殊教育的发展是社会效益的提升,作为社会不可磨灭的个体存在着的特殊儿童群体是社会弱势群体,应该受到全社会范围的关注和帮助,而通过特殊教育使儿童迈入正常的成长阶段,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减轻残疾福利的负担,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特殊儿童的教育发展更对社会教育质量的一次强而有力的探讨和提高,通过特殊化的教育需求,探讨更为科学和适合不同年龄不同需求受教育者需求的方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提高提供了实践性的案例,也充分的表现了教育的公平性。

 

三、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

 

1.、早期防范

 

当前,世界范围内对儿童教育越发趋向于幼龄化,早期教育的开展趋向低龄,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更应该突出“早”,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方针和政策保证特殊儿童的早期发现和干预,加强对儿童在婴幼儿时期的早期诊断和医疗,争取使用科学的方法和及时的措施把握最佳的治疗时机和教育实践,以使他们获得最佳的发展。

 

2、教育体系变革

 

实现特殊教育体系的转变,以促进社会教育体系的变革,特殊教育不应该与普通教育做出分离化和独立化的划分,特殊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知识传授和心理治疗的方法引导特殊儿童回归社会主流,因此,在教育形式的选择上,不应该将特殊儿童和正常儿童进行划分,应该尽可能的实现两群体的一同学习,通过正常儿童带领特儿童融入社会和团体。普通学校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也应该尽量满足不同能力儿童的需求,为儿童的自身特殊需求提供特殊的社会服务。

 

3、整合教育资源

 

受主流儿童学习和教育理论的影响,特殊儿童的特殊教育需求成为了教育资源在分配时考虑的重要因素,特殊教育的资源投入应该更大力度的得到支持,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在整合观指导下的特殊儿童教育资源正在受到社会和学界的普遍关注,教育资源的投入会促进特殊教育从分科到整合的转变,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

 

四、结语

 

特殊教育的开展是教师、学校、社会、家庭和儿童多层面的共同努力,从传递知识的课堂教学转向引导儿童主动参与、探索和创造的灵活性、创造性教学,而特殊教育对孩子的引导、家庭的建设和社会的稳定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整个教育事业更是具有深远的学术地位和现实意义。国家、社会和民众层面一方面需要纠正对特殊儿童的歧视态度,提高对特殊儿童的关注和重视,另一方面则更需要从各方面团结力量,整合资源,促进特殊教育的开展和特殊儿童参与教育的程度提升,提高特殊儿童的教育质量,为我国特殊教育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引导特殊群体能够快速的融入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资源篇7

关键词:湘西;民间童谣游戏;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9-003-01

探寻湘西民族民间童谣游戏的开发模式和有效利用,推动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传承与创新研究。促进民族地区更新教育观念,依托民间童谣游戏资源开发理念,在一定范围内系统科学地解决现在湘西幼儿教育中舍近求远、摒弃民族优秀资源的幼儿教育实际问题,提升民族自信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民族地区幼儿乡土读物和游戏方式。

一、国内外关于民间童谣游戏在幼儿教育中开发利用的研究现状

维特根斯坦提出的“语言游戏说”论述语言游戏的双层含义,即口腔发出声音的游戏以及语言和行动(指与语言交织在一起的那些行动)所组成的整体的语言游戏。作为语言形式的童谣,也势必符合语言学的基本特点。该学说强调了语言的生活性、实践性和趣味性,为民间童谣游戏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意义。

国内对于童谣以及童谣游戏的研究可以沿历史进行梳理,依据视角和内容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时期:

古代社会存在的游戏童谣,主要着眼于相关材料的整理、分类、汇编,并探求其文学价值,缺乏对童谣游戏深层游戏性和教育价值的思考。童谣游戏散见于历代史书传记、逸文杂录中,根据古代儿童游戏的方式暨游戏童谣的思想内容,学者们将古代童谣游戏概括为四种类型,即以《孔子家语·辩证》中商羊童谣为代表的“传授知识游戏”;以《明诗综》卷一百记载的明狸斑童谣代表的“活动游戏”;以《帝城景物略》保存的二月二日小儿戏具谣为代表的“竞技游戏”以及《旧唐书·五行志》中元和小儿谣为代表的“智力游戏”。

“五四”以前往往是在收集童谣的基础上对其特征、价值等进行浅层分析。“五四”以后儿歌的研究范围扩大,视角也渐广。童谣的教育价值、功能成为研究者的主要研究内容,如《儿歌之研究》(周作人,1911)中提出“若在教育方面,儿歌之与蒙养利尤切近……幼稚教育务在顺应自然,助其发达,歌谣游戏为之主课”的观点,《童谣的艺术的价值》(嘉白,1923)、《广州儿歌甲集》(崔载阳,1928)序论、《儿歌中的教训与希望》(苏子涵,1936)等都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童谣多元话题,由此可见这一阶段的民间童谣研究一面仍旧着力于其民俗的、文艺的、教育的价值观念的普及,另一面则涉及开展童谣具体建设工作的若干话题。

近现代从关于民间童谣游戏的教育实践文献资料来看,与仅仅作为手段的游戏相比,作为内容的童谣,在语言教育研究中显得更为重要,因此童谣游戏的教育实践大多基于童谣工具价值而言。在微观领域教育实践过程中的童谣往往成为识字和正规化知识教育的工具,如北京金曙光早期教育中心专家陈淑红女士开发的《拼玩识字》教材及教具中正是利用童谣让儿童认识汉字;中观领域民间童谣教学主要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者在理论的基础上将童谣带进课堂,对童谣的教学可行性进行研究,如《民间童谣在当代儿童教育中的传承策略研究》(郑薏苡,2011)。

二、湘西民间童谣游戏研究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

1、幼儿园课程价值

深化幼儿教育改革,扩展幼儿园教学课程资源。探讨基于民间童谣游戏素材的幼儿教育园本课程体系研究。进一步实现本土资源的教育价值,一定程度上推动湘西为代表的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尤其是幼儿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在幼儿园教育要求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少数民族地区还应帮助幼儿学习本民族语言。”《纲要》同时也十分强调地方课程和园本课程建设问题。民间童谣包含着一个地区或者一个民族重要的思想、艺术、情感与道德内容,是方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留了丰富多样的人与自然共生的文化生态因素,因而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湘西民间童谣游戏是德育、智育、美育和体育的天然纽带,具有多重教育功能。湘西民间童谣游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顺应了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指导精神,是民族民间本土资源幼儿教育化的重要内容。

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关注童谣的教育整合功能,探讨民间童谣与幼儿艺术教育、道德教育相结合的文化传承策略,将童谣的游戏元素融入幼儿园各领域教学的倾向日益明显。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童谣资源引入幼儿教育的问题也已经引发人们的关注。

2、家园共育价值

湘西少数民族聚居区,老少边穷是其典型地理社会特征,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现象严重。在这样的社会状况面前,幼儿家庭教育便呈现出隔代抚养的突出特点。由于幼儿教育比其他各年龄阶段教育更需要成人的陪伴,可现代文明冲击下知识观教育观明显断层的爷奶辈已无所适从,要实现真正的“陪伴”就需要从共生的文化中去寻求教育突破。

湘西素有“歌海”之称,这里的人们代代都能歌善舞,凡事必歌,以歌代言,以歌传情,以歌咏志。湘西童谣就是其中一种歌谣,而以游戏形式存在的也不在少数。土家族的《冬冬奎》音乐童谣游戏、苗族的《瓢儿菜》体育游戏都在童谣的朗朗上口中游戏的趣味横生中搭建起了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园活动家庭延伸的桥梁。

参考文献:

[1]蒋美霞.童谣中的游戏精神[J].文教资料,2012(01):15-17.

[2]石云霄.古代儿童游戏与游戏童谣[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8(3).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资源篇8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育技术学范畴;资源建设;信息无障碍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2-0065-05

一 引言

特殊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础教育“木桶”中的短板。公平、人道地对待残疾儿童,尊重其和谐发展需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纵观世界特殊教育发展历史,从“隔离教育一一体化教育一融合教育一全纳教育”无不闪耀着追求教育公平的人类理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其主要内涵包括:人人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人人平等地享有公共教育资源;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可见公平享有教育资源是教育公平的核心要素之一。

《2009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表明:全国为盲、聋、智残少年儿童兴办的特殊教育学校已发展到1697所,义务教育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有2801个,在校的盲、聋、智残学生54.5万人。通过优质特殊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帮助特殊需要儿童改善信息环境、消除信息鸿沟,使他们充分获取、使用和分享信息与知识,这显然是促进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最佳途径,是“科技以人为本”的水到渠成,是教育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二 特殊教育资源建设中存在问题与反思

特殊教育资源是教育资源的一个分支。“教育资源”这一术语因受不同文化与教育思想影响,有不同的称谓,在西方“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思想影响下称为“学习资源”,如在美国的“教育技术”定义解读中使用“学习资源”一词;而在我国“以教为主”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下称为“教育资源”,如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九章中使用“教育资源”一词。从教学实践的角度看,二者的内涵基本一致。教育资源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呈现出信息化教育资源的趋势。特殊教育资源与普通教育资源相比,对承载特殊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辅助技术有更高、更具体的特殊需要,因此,本文所指特殊教育资源主要是指按资源的表现形式所呈现的软、硬件信息化特殊教育资源。

1.存在问题

通过流量分析、问卷调查、信息无障碍测试等手段,对现有特殊教育资源建设进行研究,发现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资源阻隔

在资源利用方面,利用“webDig网站流量分析决策系统”,对特殊教育资源丰富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网站(省略.cn)2009年7月1日至2010年7月1日访问者省份来源数据统计:在大陆内地,前三位分别是北京22.42%、江苏9.30%、广东5.43%,前三位共计占37.15%;而后三位分别是0.04%、海南0.12%、新疆0.16%,后三位共计占0.32%,西部地区在资源利用方面存在巨大阻隔。

(2)资源失衡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始至今日,出台促进教育资源建设的政策已很多,但很少出台有关特殊教育资源建设的相关政策。有关特殊教育资源建设的要求在一些文件中仅一笔带过,无具体操作办法等实质性内容。资源失衡主要表现在领域失衡、地域失衡、学科失衡、发展失衡等方面。

(3)资源失范

笔者在2010年11月对115名江苏省特校教师进行《江苏省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问卷调查显示:在“特殊教育资源信息无障碍满意度”中,苏南为12.19%、苏中为13.33%、苏北为9.75%。孙祯祥利用“网站易访问性测试软件Bobby”对我国65所大学和371所中、小学网站的主页或入口进行了无障碍网络环境测试,通过比率分别仅为9.23%与0.18%。数据充分说明了我国特殊教育资源无障碍的失范程度令人担忧。

2.反思

“知行观”决定了特殊教育资源建设的现状,在中国哲学中,“知”与“行”可以表述为认识和实践。

从“知”角度反思,特殊教育资源建设应该“是什么”、“为什么”。无论中国还是外国,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种种复杂的地理、历史、经济社会和家庭等原因,在事实层面上,残疾人与健全人享有的教育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并不平等。特别是我国这样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的国度里,许多地方抱着普通教育比特殊教育重要,特殊教育发展可以缓一缓、放一放的认识,特殊教育的弱化导致特殊教育资源建设的边缘化。

从“行”角度反思,特殊教育资源建设应该“做什么”、“用什么做”、“怎样做”。观照现有的特殊教育资源建设中缺乏坚实的理论指导,缺乏系统工程意识。我国现有特殊教育资源大多来源于企业、国内外基金会的人道主义资助项目或少量的课题研究成果,这些资源建设大多要求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其中不乏带有功利或感彩的资源建设缺乏应有的科学理性与技术理性。

三 特殊教育资源建设的理论基础

特殊教育资源建设的价值取向是什么?我们认为应坚守这样一条逻辑主线:起点是特殊儿童能基于优质无障碍资源的学习,过程是资源能消解、补偿特殊儿童的学习障碍,终点是提高特殊儿童的学习绩效。所以,探索、依据、根植于坚实的特殊教育资源建设理论基础尤为重要。

教育资源是教育技术研究的两个对象之一,这从美国的“教育技术”定义中清晰可见。历史上,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几十年间推出了五个不断演化定义,其中对我国当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研究影响较大的是“aeCt94定义”与其解读《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与范畴》和“aeCt05定义”与其解读《教育技术:定义与评析》。“aeCt94定义”为:教育(教学)技术是为了学习,对有关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这个定义明确了教育技术研究范畴是过程与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aeCt05定义”为:通过创建、使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与技术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升绩效的研究与合乎道德的实践。“aeCt05定义”对教育技术两大研究对象“过程”和“资源”之前有一个限定词:“适当的技术(appropriatetechnological)”表明了“资源”对技术运用的适用、绩效有更高的要求,是对以往定义的超越。但“aeCt05定义”使用“创建、使用和管理”三个范畴取代“aeCt94定义”中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范畴引起了中外学者不同观点的讨论。桑新民教授认为:“aeCt05定义”的

不足之处是范畴分类层次有些混乱,而且过于抽象,距现实太远,不便操作。

一个术语定义与范畴往往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能对某些现象作出解释,而另一种定义与范畴在其他一系列情况下或许更有用。我国教育技术学者从教育技术的学科化取向对教育技术学定义与范畴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广泛研究,何克抗教授认为,中国的教育技术学者关于教育技术学的定义与内涵形成了既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又超越国外经验的全新认识。其中桑新民教授从中国文化的视野中进行的教育技术学范畴体系建模(如图1所示)研究,力图将美国同行的研究再向纵深推进一步,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引起较大的影响。

图1中,设计范畴是资源建设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中介与桥梁;开发与实施是资源建设的基本舞台;评价与管理则对资源建设起反馈调节作用。该范畴体系的逻辑起点是“基于媒体的学习”,逻辑终点是“高绩效的学习”,这与特殊教育资源建设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在此范畴模型中,特殊教育资源建设者可从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的目标。

四 特殊教育资源建设的创新与实践

以“教育技术学范畴体系动态结构模型”作为特殊教育资源建设的理论指导,可以保障资源建设的系统性与全面性,避免资源建设的局限性与片面性。下面从该模型的设计、开发、实施、管理与评价五个范畴入手,依据特殊儿童生理缺陷、学习障碍与认知规律的特殊性,侧重于在实践层面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

1.设计

在教育技术学范畴体系中,“设计”是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桥梁。特殊教育资源设计应从关注特殊教育儿童的学习特征、学习需求与学习环境的无障碍入手。

(1)依据信息无障碍理念设计资源

信息无障碍是指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平等地、方便地、无障碍地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在特殊教育领域,对教育资源有无障碍需求的主要是听障儿童与视障儿童,听障学生对获取文本、图形等视觉信息没有困难,但如果语音信息没有转化为文本或手语,听障儿童就无法感知信息了;视障儿童因缺乏辅助工具,难以理解看不到、看不清或有干扰的图片与文本信息,导航系统混乱也对视障儿童使用资源造成障碍。因此,《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年一2010年)》指出:积极推进信息和交流无障碍,公共机构要提供语音、文字提示、盲文、手语等无障碍服务,影视作品和节目要加配字幕,网络、电子信息和通信产品要方便残疾人使用。

信息无障碍的诉求是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开发者以及者,与信息需求者的信息获取和应用之间产生的矛盾引起的。2008年4月信息产业部了《信息无障碍身体机能差异人群网站设计无障碍技术要求》(YD/t1761―2008)标准来规范领域发展。

(2)重视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

移动学习是手持式移动技术支持的学习或跨越各种情境或地点发生的学习,包括那些使用移动或个人设备支持的课堂学习和扩增实境性学习,或把固定和移动技术结合起来跨越许多不同地点的学习。因特殊儿童在认知与交往中存在障碍,许多家长为方便特殊儿童学习与生活,为他们配备了移动电话、媒体播放器、掌上电脑或其他通讯设备等,这些设备具有较强的信息浏览和网络通信的视窗功能,正是引导他们进行移动学习的好时机。

特殊儿童在移动学习过程中能按需、随时、随地的利用资源,减少了教学与生活辅助人员的帮助,提高了学习质量,改善了生活品质。例如,听障儿童主要通过视觉获得信息,并且因为长期“以目代耳”,视觉器官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利用移动学习资源丰富的色彩、活动的画面来刺激听障儿童的视觉器官,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辅助他们的学习更加有效。视障儿童利用移动学习资源的语音重现、图文屏幕放大等特殊功能补偿视觉障碍,克服了传统教学中语音稍纵即逝,无法保存的缺点。

2.开发

特殊教育资源开发是把设计方案转化为物理形式的过程,为保证资源开发的质量、水平与效率,“多学科联合开发”与“二次开发”两个策略值得重视。

(1)多学科合作开发策略

特殊教育倡导医教结合,文理交融。但国内常从单一学科领域进行特殊教育资源开发,资源开发的片面性致使其在共享、迁移、延伸方面出现障碍。

特殊教育资源需要根据特殊儿童的认知特点与需要进行开发,资源开发中需要形式创新、方法创新和内容创新。基于教育技术、特殊教育、神经认知等跨学科联合进行特殊教育资源开发在国内外已初露端倪。例如:利用利用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eRp(事件相关电位)、眼动仪等现代化的行为实验技术对特殊儿童的语言、视觉认知规律进行揭示,以此作为特殊教育资源开发的依据,实现特殊教育资源开发从理想的应然开发向科学的实然开发的理性转变。

(2)二次优化开发策略

特殊教育课程与教材设置与普通中小学相比,在体系与内容上有许多重叠之处,现在普通中小学课程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出现多种版本共存态势。这些资源除教材配套资源外,其他教育资源建设主体大多实行市场化调节模式,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由于特殊教育种类多,学校教育主要有盲、聋、智障三类,但细分到各类受教育的人数较少,资源开发单位面对特殊教育资源开发,认为是投入大,产出小,无利可图,不愿介入特殊教育资源的开发。

把特殊教育与普通中小学相同的课程资源二次开发,通过“引进一整合一加工”优化成为适合特殊教育需要的无障碍资源,可节约大量的人力、财力,提高资源开发效率。在资源二次开发中,要争取高校介入,高校与中小学特教学校相比,具有专业人才优势、技术开发优势与科研优势,高校汇聚了较多的网络、多媒体开发、数字化资源建设方面的专门人才㈣,可保证二次开发质量。

3.实施

实施是特殊教育资源设计与开发“产品”的实践舞台,是利用资源促进学习者学习的过程,资源实施必须围绕特殊教育的教学活动、多层次育能培训进行。

(1)基于资源开展信息化教学

特殊教育资源在信息化教学中主要作用有:展示事实、创设情境、提供示范、呈现过程、补偿缺陷、设疑思辩等。

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但特殊儿童由于生理缺陷与学习障碍,他们的认知结构还比较简单,正处在知识积累与思维发展阶段,还缺乏学习自控力。在缺乏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的现状下,放手让特殊儿童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事实证明是低效甚至无效。在信息化教学实践比较中,加涅的“九段教学法”能较好地适应特殊教育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实际需要。加涅根据信息加工心理学原理提出了一个得到广泛认可的学习与记忆信息加工模型,据此他把完整的教学过程划分为九个阶段:引起注意、告知目标、提示回忆原有知识、呈现教材、提供学习指导、引出作业、提供反馈、评估作业和促进保持与迁移。在这九个不同阶段,特校教师能根据教学需要合理驱动资源,来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2)基于资源开展多层次育能培训

对特殊教育从业者与特殊儿童进行育能培训具有重要价

值,通过资源的有效实施,可提高培训的实效性。特殊教育资源应用培训的对象主要有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家长。

对行政管理人员建议以特殊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规律、资源建设的内涵、实践领域、管理为主要培训内容。对特校教师的培训,应借助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增加特殊教育教师资源应用能力培训,增加他们的体验与实践机会,使其真正地提高知识与技能,发挥资源应有的效能。对学生的培训,主要以学习中缺陷补偿、康复设备使用方法、提高生活技能途径等资源为主要培训内容。对家长的培训,主要以特殊教育知识、辅助技能、家校沟通方式为主要内容,以增加家长对特殊儿童生理与心理的干预、督导能力。

4.管理

特殊教育资源管理是通过对资源实施的自我调控,以实现教师提高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与水平,培养特殊儿童的信息素养与学习能力,促进特殊儿童的康复效果,为师生与家长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完成特殊教育目标。

(1)以项目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特殊教育信息化基础专用设施,是指用来增进、维持或改善特殊儿童的学习机会与范围,克服或弱化他们在交流、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困难与障碍,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开发的特殊教育信息化辅助专用设施。

以项目推进特殊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成功经验,通过项目的整体实施可实现成本效益的最大化。例如:江苏省为促进教育公平、实现社会公正,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从2007年省教育厅决定用2年左右时间实施江苏省特殊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在“建设基本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完成特殊教育学校的基础设施、教育教学基本设备、特教专用设备的具体指标。江苏省通过“四专项目”(列入专项工程、制定专门文件、召开专题会议、组织专人检查)来管理、推进项目建设。两年间省财政投入7000万予以保障,各地先后投入4亿多元用于特殊教育合格学校项目建设。全省特殊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在项目推进中实现了高位均衡发展,为江苏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以远程教育服务体系促进资源的深度应用

理论和实践表明,远程教育服务体系对特殊教育的发展有着独特而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远程教育形式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特殊儿童在生理方面的缺陷与学习中的不便和障碍;另一方面,这种形式提供了较为宽容和灵活的学习管理体制,网络资源的便捷性能满足特殊儿童网络学习、移动学习等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要求。

特殊教育远程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应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为原则。通过组织“国家区域本地”自上而下的管理网络,与“本地区域国家”自下而上统一身份认证、统一规范的资源汇聚功能,促进优质资源的辐射作用,促进特殊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

5.评价

特殊教育资源评价是对资源在教学实施中是否达到一定质量要求所做的价值判断,是对资源在教学中作用的测量、分析与评定。特殊教育资源评价的重点内容是规范性评价与适切性评价。

(1)通过标准规范评价资源的无障碍性

特殊教育资源的评价除对其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等方面的评价外,还要重点对资源的无障碍性进行评价。无障碍评价重点从资源的浏览机制、多媒体信息处理机制、输入输出机制、整体结构设计四个方面来评价。特殊教育资源无障碍评价的国际标准规范主要有:互联网协会的wCaG1.0(网页内容无障碍指南1.0),它是由互联网协会的网页无障碍组织制定并的,主要是在考虑各类残疾人群访问网页内容时的特点而制定的与之相对应的技术标准,它对网页设计者提出了具体的网页内容无障碍要求;美国政府的Seefion508《美国残疾人康复法案》第508节(Seefion508)开创了全球信息无障碍立法工作的先河,它是一部联邦法律,规定了所有由联邦政府发展、取得、维持或使用的电子和信息技术,都必须能保证对残疾人的无障碍,现已成为国际性的网页内容无障碍的参照规范。

(2)通过学习成就测验评价资源的适切性

由于特殊儿童教育研究中样本容量小,被试异质性高,许多学者提倡在特殊儿童教育评价中采用个体被试教育评价。“成就测验”因侧重个体通过学习而获得的某种专门知识和技能,能直接评估受测者对某些学业技能的掌握情况,测验内容紧扣课程标准,与教学实践联系密切等特点,在特殊教育评价中受到推崇。比较常用的个人学习成就测验量表是韦克斯勒个人成就测验―Ⅱ(wechslerindividualachievementtest―Ⅱ,wiat―Ⅱ),它从口语表达、听力理解、书面表达、基本技能、阅读理解、数学计算、数学推理七个方面进行测验。通过量表测验可评价资源对特殊儿童的适切性。

五 结束语

特殊儿童的生理缺陷、学习障碍、认知规律的特殊性,决定了特殊教育资源建设应以特殊儿童的缺陷补偿、潜能开发为宗旨,以特殊教育技术与育能科技为手段。本文以系统观研究教育技术学范畴下的特殊教育资源建设,从设计、开发、实施、管理与评价五个范畴提出了有别于普通教育资源建设的对策。通过资源建设中的形式创新,方法创新与内容创新,切实提高特殊教育资源对特殊儿童的适切性。优质无障碍特殊教育资源的建设将对特殊教育产生两个积极的影响:一是对特殊儿童学习目标的充实与达成,学习方式的丰富与变革产生推动作用;二是通过资源有效实施来提升特殊儿童的学习、康复与生活质量,进而促进特殊教育的科学发展。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资源篇9

【关键词】留守儿童帮扶工作政策法规家庭功能

【中图分类号】D912.3【文献标识码】a

政策法规解读:基本纲要是开展留守儿童帮扶工作的重要保障

层次与构成:国家各级政府有序出台农村留守儿童帮扶政策,保障其基本权益。根据政策关注群体的关联程度,2004年以来颁布有关留守儿童文件分为相关性与直接性两大类。从相关性的角度分析,2004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迄今呈现的关于未成年德育帮扶的最为详尽的国家层面的政策。首先,《意见》本身就包含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帮扶目标―该政策对象是未成年人,与留守儿童的群体的时间界定完全一致。其次,该政策对中小学关爱教育工作作出了专门的详细论述,对于开展留守儿童此方面的帮扶工作具有指导与借鉴意义;《意见》中提出:特别要求关心“三类家庭”的未成年子女教育,为其提供基本且必要的帮扶。这三类家庭分别指“特别要关心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其中第三类流动人口的家庭中即已包含了“留守子女”,这体现出农村留守儿童已成为国家帮扶的重要目标群体。又如,2011年制定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着重强调了农村留守儿童帮扶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工作规划,并提出“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服务机制,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情感和行为的指导,提高留守儿童家长的监护意识和责任”。可见,该政策与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中强调留守儿童的帮扶,形成了一定的互补。

在教育帮扶层面,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问题由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制定的《关于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中提到,重点解决好集中连片特困区、革命老区、山地区等区域内留守儿童的突出问题,特别是优先提升上述地区教育资源供给的问题,其中已涵盖有序推进留守儿童的帮扶工作及关怀问题。

从直接性政策看,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群团组织制定的文件精神,如妇联、共青团、关工委等。其中,全国妇联是首家在国家层面颁布留守儿童帮扶文件的组织。自2006年9月,基于国务院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全国妇联组织中央其他部委机关,成立了农村留守儿童专项工作小组,作为国家层面的留守儿童工作机构。到2006年底,全国各级妇联就已经建立了1000所农村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示范帮扶基地,包括共建立各类家长学校43万多所,关爱帮扶指导中心11万多所,尤其是在指导留守儿童成长与家校沟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2007年7月,全国妇联印发《关于大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的意见》,规定各地政府尽快制定适应地区发展的留守儿童帮扶行动计划,并要求将其纳入农村教育“十一五”规划中,这是全国第一个出台的解决该群体问题的专项文件。但总体上看,在相关行政部门缺席留守儿童帮扶工作的状况下,妇联等群团组织发挥的帮扶功能仍显不足。

二是政府职能部门制定的文件精神,主要指主管农村留守儿童帮扶工作的部门,此外国务院妇儿工委也在留守儿童帮扶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自2004年,多个部门联合召开第一次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座谈会后,政府出台了诸多提及留守儿童的帮扶政策,但第一项由国家多部门牵头的针对留守儿童帮扶工作的专项政策,直到2013年元月才出台,即是《国家5部委关于关爱教育留守儿童教育的意见》。该项政策被视为留守儿童帮扶政策演进的一个里程碑,提出了“三优先、四加强、三坚持”的内容。相比以往,这一政策的统筹力度有了较大的突破,这是第一个由教育部牵头的专项留守儿童帮扶文件,其改变了以往国家层面留守儿童政策通常由全国妇联牵头的状况,赋予了教育部在留守儿童帮扶工作中更多的权责,这代表承担该群体帮扶工作的主体逐渐回归至教育部门。同时,这一政策通过赋权主管儿童教育的行政部门来主管留守儿童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留守儿童工作的事权与资源分离、事权与职权分离、事权与职责分离的状况,更好地统筹该群体帮扶工作,推动其学校教育的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帮扶政策的变迁对该群体自身发展的影响。2004年以来,农村留守儿童帮扶政策经历了近十年的演变,正在逐渐从粗放走向细化,从侧重于导向的功能逐渐走向协调相关利益群体,规范与约束各级留守儿童帮扶政策主体的功能,从由全国妇联主导开始逐渐回归到由教育部主管,从以教育为主开始逐渐过渡到关爱帮扶等等。从实施成效上看,这些政策性帮扶在某种程度上对该群体的生活、学习及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发展的视角看,首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帮扶内容由生存与生活转向发展的全程管理,意味着其发展问题必将引起更多的关注;其次,从侧重于导向逐渐走向协调,既意味着对留守儿童工作的深化,也意味着对留守儿童帮扶主体的工作提出了更为规范的要求;再次,农村留守儿童帮扶开始由妇联主导回归到教育部门主导,无疑大大提高了留守儿童帮扶工作的有效性。客观而言,妇联主导留守儿童,由于其并没有掌握教育行政资源,难以驱动各级各类机构具体帮扶工作的开展,但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导,可以牵头其他部门,整合资源,以弥补这一不足,进而提高留守儿童帮扶工作的成效;最后,从教育为主过渡到帮扶为主,其中所要做的工作将更多。从政策名称可以看出,制定者的思路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与“帮扶”的差异可能是,教育更注重约束,而帮扶中凝聚着情感。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来说,情感是发展过程的中心与行为的基础,因此“帮扶”思路对于开展留守儿童的发展无疑有利。

基层政府是实施政策,促进留守儿童发展的关键。2013年前,由于主管行政部门(尤指教育部门)在农村留守儿童帮扶中的失语,导致农村学校等对留守儿童教育的缺位现象也十分明显。以安市为例,2009年来“教育行政化”逐渐加强,在提高效率的名义下,安市教育局把教育权力日益收归至局机关,教育局人员3年内增长了近50%,学校有关“人财物”独立行使的权利越来越受到挤压,校长负责制也几乎流于形式。

在西部也存在同样的问题,遵义某县一个教师的调动需要上县委常委会讨论,这直接导致学校的主动性与职权普遍缺失。一线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帮扶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与条件受到资源的约束,而基层政府拥有对这些资源的分配权,因而在基层,行政部门对留守儿童帮扶的重视程度往往是决定其帮扶工作开展的关键。但从调研看,基层政府部门对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认识与重视还十分不足,影响了留守儿童帮扶活动的及时、及早开展。时至今日,第一代留守儿童已经成年,但留守儿童生存与发展状况在实践层面仍然不容乐观。

统筹设计:推动农村留守儿童帮扶工作实效性策略

完善国家各级政府制定的留守儿童帮扶政策,并围绕其形成相关的制度。2004年,基于教育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座谈会”之后,各级政府开始制定具体的农村留守儿童帮扶政策。经过十余年的演变,已经有了较大完善,但在规范性、明确性,政策主体与执行主体的明确,监管与处罚措施的设计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政策是制度设计的依据,制度是根据政策制定符合地方或组织实际情况的规范或规则,相比政策更具有操作性、约束力与长效性。应当根据农村留守儿童帮扶政策,进一步设计好留守儿童帮扶制度,给具体帮扶工作的开展一个有序的法律空间和政策空间,保证各种社会力量在帮扶工作上的一致和一贯,形成有效的帮扶合力①。比如,下列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切实开展的制度,需要进一步合理设计:

鉴于农村留守儿童帮扶管理制度,较长一段时期内妇联是其帮扶工作的牵头单位,2006年来开展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妇联牵头的留守儿童教帮扶管理体制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了较多不足。事实上,作为一个缺乏相应行政资源的群团组织,对于牵头开展留守儿童具体的帮扶工作,一味“将留守儿童工作视为妇联的专责工作是一个观念性的误解”(笔者2012年根据安市妇联主席的访谈资料整理得出)。2013年,国家首次由5部委共同制订《关爱教育留守儿童的意见》,因此可以以此政策为依据,改变以往由妇联牵头实施该群体帮扶工作的局面,规定以妇联为主导单位,多部门协同推进留守儿童具体帮扶工作的综合机构。仿照中央成立相应的留守儿童帮扶机构,做好中央与地方留守儿童帮扶机构之间的衔接工作,这应该成为帮扶工作顺利开展的组织保障。

建立与完善自上而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帮扶经费保障制度。当前,农村工作本身在经费分配上处于劣势地位,其可支配经费相对有限,所以经费匮乏是留守儿童帮扶工作有序进行的瓶颈。即使部分富裕地区农村工作的经费较为充裕,但对留守儿童帮扶的投入依然很少。对此,需要调研农村留守儿童帮扶工作所需经费的状况,了解专项经费运行的客观情况,构建以中央为主,地方分担的留守儿童帮扶经费的投入体制,将其专项经费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中予以保障,即由各级政府保障留守儿童帮扶工作所需经费的整体支出。在较为富裕的东部地区加强宣传培训,改变政府忽视留守儿童群体的观念,而对发展滞后的中西部区域,在国家转移支付专项经费中,可依据客观情况适当增加对留守儿童帮扶工作的投入。如在新农村建设、西部大开发项目中增加留守儿童帮扶项目,补偿中西部留守儿童帮扶经费的不足;对特殊困难地区,可以参照国家对全国14个集中连片地区680个县市2600万学生每天补助3元,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的做法,由中央财政全额负担试点县市的留守儿童帮扶经费投入等。此外,近年来中央财政也通过一些项目经费,对农村留守儿童帮扶工作给予支持,比如对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经费的奖励等。

加强对农村学校中的“学前、大龄、弱势”留守儿童,进行针对性的帮扶教育。人的发展具有延续性,学前留守幼儿帮扶同样不能忽视,但当前留守幼儿帮扶工作十分落后,西部尤甚。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西部教育资源相对缺乏,难以形成全面且有效的帮扶教育。具体讲:2013年西部有75%的乡镇没有中心幼儿园,而西部农民由于幼儿教育要交钱而不愿让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使西部留守幼儿很少能够接受学前教育。对此,在西部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国家应对当地给予特殊支持,如通过专项财政转移支付,将西部三年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阶段,优先实现义务教育向前延伸,对西部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给予积极差别化待遇等,积极落实国家前期的《学前教育三年计划》。

调查显示,15~17岁的大龄农村留守儿童中,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留守男童比例为5.81%,留守女童比例更高,为8.14%②,其中全国范围内初中毕业后即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比例较高,占总数的33.3%左右③。大量初中留守儿童毕业后不能升学所致的失学、失管问题十分突出。大龄留守儿童由于缺乏职业技术,经常面临失业与就业歧视,为此应发展相应的职业教育项目,特别是针对其即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的现状,加强对其进行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杜绝该群体成为“三无青少年”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将有助于促进其正常就业与健康发展。

以农村留守儿童动态监测机制为基点,完善其帮扶工作的调研制度。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动态监测机制”,具体即是尽快建立针对目标群体的监测点。客观而言,建立留守儿童动态监测机制,不仅是开展其帮扶工作的重要保障,更是获得其真实信息的主要来源。只有深入留守儿童日常生活的具体环境,在日常生活中监测留守儿童的帮扶状况,才能真正了解其帮扶工作的成效与不足,才能提出更好的改进举措,提高帮扶工作的实效性。近年来,全国妇联、国务院少儿工委,有关部门等在留守儿童帮扶工作中印发了众多政策文件,但一些帮扶工作目的主要是为了迎接检查,工作缺乏持续性,不重视留守儿童日常帮扶工作的开展。所以,解决好这一问题,需要依托省级监测中心,跟踪目标群体,并对其开展常规性的调研,以获取相关数据。在监测中要科学设置指标,重视对留守儿童成长情况的监测,采集真实数据和资料,为制定帮扶政策提供依据。

多重措施并举,补偿农村弱势留守儿童缺失的家庭功能。根据调研,农村三类家庭中易产生弱势留守儿童:一类是家庭已发生重大变故,如父母离异、伤残、甚至一方去世或服刑等等;第二类是家庭教育方式欠科学,父母教育子女简单粗暴,且存在明显的错误性倾向;第三种是委托监护人(如祖辈、亲戚等)疏于教育、放任自流等。客观上,生活于上述三类家庭,且自身约束力较弱的留守儿童,其教育方面表现出的问题尤为突出。为此,各级政府应主导建立农村弱势留守儿童家庭功能补偿的帮扶机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制定帮扶机制,为留守儿童适时选聘有责任性且有公信力的“家长”。这是补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功能缺失的主要手段,其典型有重庆市南川、陕西石泉、四川青神等。重庆市南川区较早实施留守儿童家长制,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其主要经验是在政府主导下,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学校教师等担任家长,且每年年终对其工作进行考核,并视其工作成效给予一定的奖励④。二是建设寄宿制学校,通过全天候的师生交往,补偿留守儿童亲情缺失,把家庭功能中的部分交往与教育功能转移到学校,以弥补其亲情缺失与家庭教育的不足。目前,寄宿制学校是国家帮扶留守儿童的主要举措,2006年的教育部文件就已经提出寄宿制学校要“优先满足留守儿童入住”。三是因时、因地制宜开展各种近似的有效帮扶形式,如“农村留守儿童托管中心”、“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俱乐部”、“留守儿童活动室”等等,以履行其家庭教育的职责。

(作者分别为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苏北地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的调查研究”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4批面上一等资助“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生成与培育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B-b/2013/01/049、2013m540331)

【注释】

①周林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

②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编:《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状况调查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③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信息》,2008年第4期。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资源篇10

[关键词]南充市;农村留守儿童;儿童学校寄宿制;可行性

[Doi]10.13939/ki.zgsc.2016.08.200

这些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生活问题一直备受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早在2004年,国家相关部门就在全国推广实施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四川省也于2008年开始推广实施农村学校寄宿制建设工程[1]。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农村外出城市务工的人数日益增多,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也越来越多。但国家在农村教育资金的投入非常有限,农村学校面积小、校舍用房紧张且简陋,很难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求,这些都不利于学校管理和关爱在校学习的留守儿童[2]。在学校条件许可下,整体规划、精心设计学校室内外的空间环境,使室内空间环境美观舒适、经济适用,室外安全整洁,使留守儿童在学校的住宿安全舒适。研究南充市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空间环境,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前期的规划和建设有一定理论参考价值,使农村留守儿童得到更多的关爱,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1南充市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建设现状

南充市位于四川省的东北部,嘉陵江贯通全境,地理位置特殊,是四川的交通枢纽和川北地区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总面积达12494平方千米[3]。南充市有顺庆、高坪、嘉陵三个区和西充、南部、蓬安、营山、仪陇县五个县,农业人口达750多万,占到全市人口的60%以上;南充地区农村人口多,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每年的纯收入在4000元左右,贫困人口多[4]。2003年以来,南充市各级政府针对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纷纷制定一系列的应对政策,如《乡村教育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和《乡村教育发展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建设》,为建设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总投资近5000万元,共完成26所乡镇小学的校舍建设。南充市教育局还为一些家庭条件特别差的农村留守儿童学生进行生活补助2~3元,解决了他们的吃饭问题[5]。虽然政府的这些措施解决了一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上学问题,由于资金有限,还有相当大一部分的农村留守儿童存在上学难、生活困难的问题。

2南充市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建设现状和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四川是人口大省,农村人口和农村外出务工的人口众多,位于全国前列,农村留守儿童占总的留守儿童的大多数,高达85%以上,占总学生人数的25%左右。南充市人口总数在四川省排名第二,而南充市未成年的农村留守儿童有近百万,占到总儿童人数的40%还要多[6]。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与外界交流太少,加上在校教育落后和受到关爱太少、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喜欢说谎、不易沟通、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和容易染上不良嗜好等。

2.1各级政府投入不足和城乡教育资源差异大

虽然这些年国家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的投入,但由于资金有限,仍然不能满足当前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需要。各级地方政府财政经济不同,有些地区政府财政支出有限,很难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投入力度,导致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的教学设备不完善、学生住宿和生活条件差,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的建设缓慢。南充市每年都要投资近千万改善主城区中小学教学环境,但用于学生人数占多数的农村资金投入却非常有限,城市学校拥有良好的师资和生源,乡村学校则教师待遇低、教学条件差、人才流失严重。据调查,南充市各乡镇学校教育经费困难,多处于负债状态,这些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难于快速解决[7]。

2.2学校责任过重,教学质量不高

国家政府这些年非常重视培养农村留守儿童成为农村合格人才,要求各个学校全面调查留守儿童家庭基本情况,建立相应的档案并分类管理,使学校和社会、家庭之间的联系紧密,更加全面及时地掌握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8]。农村教师不仅教学任务重,还要肩负起农村留守儿童每天的生活学习管理,负担较重。而农村学校每年还要疲于应付上面的各种检查,很难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好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效率非常低。并且很多农村学校老师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比较难以沟通,抱着一种放任其发展的管理方式,使很多留守儿童自暴自弃。

2.3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家庭的生活态度和方式会直接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成长,而父母亲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父母教育的缺失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代沟”问题,祖父辈和农村留守儿童对社会认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非常大,交流起来比较困难。由于经济条件不好,很多贫困的农村留守儿童每天只能带饭去上学,有些亲戚监护人仅细心偏爱和关心自己的小孩,会区别对待监护的留守儿童,加上有的父母很少打电话交流和回家看望他们,时间一长,他们很难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大部分宿舍学校由于规模小、教学资源有限,学生宿舍非常拥挤,学校甚至于把教室改成宿舍,几十个学生挤在一个宿舍,室内环境和通风差,几乎没有热水供应。很多学校周边社会风气不正、诱惑多,留守儿童安全得不到必要的保障。

3南充市建设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和改善空间环境的发展策略

南充市农村寄宿制学校可以把分散的生源重新集中一起,解决了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上学难的问题。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硬件设施过于薄弱,校舍条件过于简陋,学生缺乏必要的关怀。针对这些情况,2008年以来,南充市共投资几千万在全市修建和改造了近40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但南充市有几千所农村小学,不可能在短时间完成所有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改造。除掉已经建成的约五十几万平方米学生宿舍楼,南充市还需要投资大约八亿多元建设和维修约一百多万平方米的学生宿舍,以满足全市三十几万中小学生读寄宿的需求[8]。

3.1制定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建设标准,加强辅助生

活用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南充市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农村人口实际分布情况和特点,合理规划农村寄宿制学校的面积和数量建设,统一学校宿舍床位、食堂、开水房和后勤保障人员的配备标准。加强辅助生活用房及配套设施建设,使学生宿舍床铺安全舒适,并配有可以洗漱的卫生间,饮食和热水保障等,教室有充足的课桌椅供学生学习。政府还应积极为寄宿制学校的生存创造条件,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必要的帮助。

3.2加大农村学校的基础教育投入,给予足够的编制、经费支持

有些地方政府不太重视农村基础教育,教育经费投入少,教师工资待遇差,很多农村寄宿制学校相关配套设备非常不完备,教师人员少,农村教育水平非常差。南充市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还处于建设初期,近年来虽有国家财政经费的大力支持,但资金还是严重不足。农村地区当地政府应多方面筹集资金,和民间企业相互合作建设校舍。办学经费不足时,学校老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勤工俭学解决暂时的困难。

3.3结合九年义务教育,整合社区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这些年,国家政府加大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方面的投入力度,学校作为最大的教育公共建筑,国家和地方财政在教育方面的投入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应结合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进行资源的整合。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还应打破传统界限,整合社会周边学习资源,和各社区共享教育资源,为居民业余生活提供闲置的教育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

4结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农村外出城市务工的人数日益增多,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也越来越多。但国家在农村教育资金的投入非常有限,农村学校面积小、校舍用房紧张且简陋,很难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求,这些都不利于学校管理和关爱在校学习的留守儿童。实行农村留守儿童学校寄宿制不仅有利于解决农村、山区留守儿童每天长途跋涉上学之苦和读书难的现实问题,让其父母没有安心地进城务工,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视和解决的决心。本文通过研究改善南充市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的空间环境,合理设计好农村学校的环境空间,使其利用得更加高效,更好地解决南充市农村留守儿童上学难的问题,同时也为我国推广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宗尧,李志民.中小学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吴良墉.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周福林.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6(3).

[4]王秋香.农村“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困境与对策[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5]周林,青永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6]康辉,刘建中,赵娟.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7]桂全林.儿童焦虑障碍症状与家庭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0(2).

[8]李志民.震后灾区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的重建标准与理念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