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流程十篇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流程十篇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流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0:55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流程篇1

实验教学是提高初中生物理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物理实验可以检测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漏洞,找到物理学习的突破点,激发初中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学习兴趣,在实践中提高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1当前初中物理的教学现状

1.1初中生物理基础知识较差

初中生刚刚接触物理这一新学科,没有形成系统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思路,初中生对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公式、单位等理解的很不透彻,只是死记硬背,不能将所学到的知识正确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知识处于零散状态,无法融会贯通,更不能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主要表现在公式运用混乱,随便套用物理模式,找不到问题的突破点,作图不规范,代表导线的线段交叉严重等.

1.2初中生学习物理的方法不正确也不合理

清晨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最佳阶段,但多数学生在早读时只进行语文、英语、历史、政治等科目的学习,很少有学生进行物理学科的学习.晚自习,学生只是匆匆完成课堂上教师布置的作业,很少进行课堂知识的复习与下节课程的预习,当教师在进行新知识的讲解时,由于学生对旧知识学习的不精,不能跟上教师的讲课节奏,长期以来,学生逐渐对物理课程的学习丧失信心,失去学习兴趣,导致初中物理教学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1.3初中物理教学模式落后

当前初中物理教学采用的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教师过于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课堂上,教师严格按照课本进行知识的讲解,完全不理会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存在的困难,也不会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决定教学进度;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不能将学习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导致学生的物理学习受阻.

2初中物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路径

2.1培养初中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浓厚兴趣,激发其上进心和好奇心,就能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营造一种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提供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第二,增设物理实验课程,使学生多接触物理实验器材,亲自进行物理实验的训练,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会让学生积累经验,在实践操作中树立独立思考的意识,形成系统的学习方法.

2.2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初中物理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初次涉及物理这一门新的学科,还存在很多疑惑与不理解,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能过高,不能过于苛责学生,要遵循教学规律.初中物理教学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只有根据基础理论知识,明确实验的目标和操作流程,老师先做实验,讲清楚每个步骤依据的原理,然后再由学生进行模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经常会犯一些常见错误,教师耐心进行讲解,指导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实验.

2.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力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有目的的直觉能力,当学生初次接触某一新鲜事物时,就会因好奇或某种目的而集中注意力对其外观进行细致的观察.观察力是后天形成的,初中物理实践操作能力对学生的观察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要敏锐地观察到一些瞬时变化.比如,当教师证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可以发生瓶子吞鸡蛋的异常现象.实验过程如下,将瓶子预先加热,加热后瓶子内的空气会受热膨胀,将煮熟的鸡蛋剥皮后放在瓶口,一段时间后,瓶子冷却,瓶内外的空气形成压力差,在外界压强的挤压下,鸡蛋就会奇迹般地掉进瓶子.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学生有目的地对实验进行观察,从而了解整个实验过程和实验原理.老师进行实验演示后,学生要亲自进行实验操作,在实践中加深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流程的熟悉程度,从根本上提高初中物理的学习质量.

2.4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要想提高初中生物理的实践操作能力,要分别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着手.首先,学校要调整初中物理的考核制度.当前很多学校没有将初中实验作为考核内容,一味地注重对物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导致学生不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学校要将物理实验和物理理论知识的考核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考试,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对物理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视;其次,教师也要改变与学生的交往方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改变以往学生对教师唯唯诺诺的态度,师生之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积极进行物理学习,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也要积极向教师讨教,共同解决难题,提高学习成绩;最后,学生也要积极参与物理实验课程的学习,还要通过竞赛进行同学间的相互比拼,相互学习,在实验中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巩固物理知识.

2.5组织同学进行分组实验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流程篇2

关键词:体验性学习实践;初中物理教学;实际操作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物理学科作为一门集实践性与理论性于一身的学科,其知识体系和生活实践性关系密切,不仅是初中生重要的学习学科之一,更有助于促进学生实操性思维的形成。在新课标改革的前提和要求下,初中物理教学有了新的目标和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情感和参与度的培养和提升,通过应用体验性学习实践保证学生在科目学习中发现问题,总结方法,提升技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体验性学习实践之于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性

现代意义上的体验性学习即以学生为中心,竭力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和交流活动,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知识体系出发,结合课本知识,通过一定的实验操作和演示观摩进行知识巩固,从而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在现阶段的初中物理体验性学习实践教学之中,通用的思维模式即要求教师使用明确的教学方法和思路,采取多方位的积极方式引领学生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来,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发挥视觉、触觉等感官机能进行体悟和领会,努力从传统的物理学习思维中脱离出来,重新感受物理学习的魅力,重新树立物理学习兴趣,对自己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而在这其中,教师需要将抽象甚至晦涩的课本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明了的实验操作,将外化的物理知识转化为极具生活性的体验操作,这无疑是对现代初中物理教师的进一步要求。

然而,尽管体验性学习实践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其新颖直观的教学思路也为现代化的初中物理教学带来了一股新的气息。它了传统意义上的单纯课本化物理教学,强化了物理学科本应具有的实践性和生活化,还原了物理学科在学生学习项目中的参与程度和体验性,给予学生更深的学习体验和更为深刻的学习感受,无疑是更为有趣而有效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二、体验性学习实践的相关建议

1.发挥实验环节的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在体验性学习实践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整体的实践效果,还要关注实验环节的细节效果,注意过程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意识,将教材中提及的一些关键实验操作和体验活动进行整合和事先的备课,精心准备并谨慎实施。例如,在研究气流速度对气压的影响时,可根据书本介绍的实验操作方法进行组织操作,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分组和分配任务,同时合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实践。学生即会通过小组合作和分工操作,同时加入理论的验证,从而得出流速与气压成反比的结论,进而验证了课本结论。

当然,体验性学习的实践环节不仅限于课堂内,还可以拓展到课堂之外,例如,一些较为生活化的实验操作,教师可以作为课后任务交代给学生,同时分配任务和需要完成的相关数据记录,并在之后的课堂上及时反馈,如此即可发挥课内和课外的双重作用,将体验性学习实践贯穿于课堂内外,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之中感悟初中物理的生活化。

2.选择相应的时机,将课堂知识学习与体验学习相结合

从本质上而言,体验性学习实践真正注重的应当是学习过程而非结果,因为其模式内的所有实验都已有了结果,只是需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去重新验证和体会,因此过程中的相应学习时机显得格外重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抛出问题,利用这些有含金量的问题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同时通过相应的实验操作进行探索。

并非任意时段的实践体验都是有效的,教师必须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所处的情绪点,及时抓住学生的求知制高点,适时地提出相应的课堂问题,布置一些实践任务,接着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如此便可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并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另外,必要的实践展示也可为学生正确操作和规范操作提供一个范本,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和时机浪费,使学生在体验性学习实践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及时给予学生相应的点拨,促进学生学习思维的提升

体验性学习不应是单纯的走过场式的热闹,而应该达到一定的效果,在实际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应该成为学生积极参与物理学习的一个契机和渠道。在课堂的实际操作中,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操作效果和操作规范,随机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并且给出相应的点拨,促进学生学习思维能力的提升,同时,还应将基本的实验方法,如,类比法、控制变量法等教授给学生,以便于他们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游刃有余,有的放矢。

通俗而言,体验性学习实践就是立足于科目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生活实践实效的学习模式,它不仅在实际操作和实施过程中降低了学生对空泛知识理论的理解难度,将理论知识明显化和实际化,还可以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物理的奥妙,学习物理知识,同时尝试着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和所参与过的物理实践体验带入生活中去,将学科与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今后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流程篇3

关键词实验分组操作的状况可行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

ananalysisontheGroupoperationofmountainousphysicalexperiment

ZHanGXiujun

(JicunmiddleSchoolofDaYu,Ganzhou,Jiangxi341504)

abstractthispaperhasdiscoveredmanyproblemsintheoperationofmountainousphysicalgroupexperiment,andhasanalysizedpresentsituationandputforwardsomecountermeasuresinordertotaketimelymeasurestogreatlyimprovephysicalgroupexperimentaloperationabilityandexperimentalqualityofthemiddleschoolstudent.

Keywordsexperiment;operation;currentsituation;countermeasures

在新课程理念教育中要求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在山区初中物理实验教法改革的同时,对教学进行了大范围的改革,尤其是实验分组操作知识点应用方面,感到学生在分组操作技能中出现的不少问题,觉得教师们在教学中仍有很多缺陷和不足。很多问题有待在引起重视和改进实验措施,以便及时有效提高初中物理学生的实验综合素质和操作水平。为此,特举几例实验操作中呈现的状况,从简单着手进行详细剖析,深入探讨其可行对策。

1规范实验操作,学会仪器原理

实验1:使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小灯泡电功率。

1.1主要的问题状况

(1)电压表、电流表使用时不规范:①最小分度值不清楚。②量程选择错误。③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不准确,产生的测量结果误差过大。④电压表、电流表的原理使用混淆。⑤正负接线柱接反了。⑥连接实物电路时的故障手足无措。(2)不清楚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原理与操作:①不会规范连线和判断阻值是否变化等。②虽然连线无误,但电路没接通的原理。

1.2剖析实验状况

上述出现的各种状况,一是因为学生在物理实验操作技能之学习中的心理因素造成,二是由于教师在实验操作中对学生的实验分组操作技能与训练还比较薄弱。比如:实验时间和实验次数不足或分配不合理等影响。由于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学生技能掌握较慢。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形成的过程,规范操作的主要程序、排除故障的技能等环节还比较薄弱。

1.3可行对策分析

在形成实验操作技能的各个过程阶段,必需适当安排练习次数,分配好实验时间。实践证明,在短时间进行的强化实验,不易形成持久的实验能力,容易使学生过度劳累,影响学习情绪。而分散练习,则易于技能的掌握与形成。为此,适时与适当的训练次数的实验,可以使学生去尝试操作要领归纳,规范操作程序与掌握技能。

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掌握理解仪器的原理。比如初中学生觉得有滑动变阻器的实验操作较为复杂,很难正确操作。问题主因是不会正确连接电路和判断电阻变化过程。实际操作学习过程中就应先了解其原理,掌握其构造,操作示范正确,使学生形成规范深入的印象。另外,老师应多创新设计操作实验情境,使所有学生都能进行多次实际操作,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给予面对面的督促指导,反复锻炼之后,再强调规范操作,形成连贯有序的操作技能。诸多故障操作不能排除,主因是操作程序不规范造成的,所以排除故障也应有序可循,必须按照其顺序才能迅速判断所在故障。

2实验态度不严,操作过程盲目

实验2:探究冰的熔化过程实验。

2.1主要的问题状况

(1)注入烧杯中的水太多了,加热时间长温度升高不明显,不会使用酒精灯。(2)小试管中的冰不够,大小不宜,温度计在插入冰中的位置不合适,读温度计的读数不正确。(3)列表中记录的冰的熔化过程与在图象中所作出的冰的熔点等不一致,存在凑数。(4)安排的操作顺序不当等。

2.2剖析实验状况

由主要的问题状况可知,在实验操作过程时学生比较盲目,没有知识系统性。虽然是发生在个别学生身上的问题,却反映出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实验操作与技能训练较薄弱,学生没有形成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

2.3可行对策分析

面对上述问题的存在,依据实验操作规范的形成特点,适当采取有效可行的实验措施。每项技能操作的形成都得经过动作的认知定向、联系协调和完善等程序。因此,在操作的认知过程了解“怎样做”与“做什么”。在实验前了解相关知识点,学习规范的操作,形成正确的操作作印象。在定向过程让学生不能求快,要规范操作,逐步养成正确的规范习惯。除此之外,还应进行反复示范规范的操作实验,便于学生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自觉得出正确的做法和发现容易出错的地方。

上面实验的正确做法应是:(1)小烧杯中注入半杯左右的水,过多则加热时间长温度升高慢,小试管中装入的冰要细小些的颗粒且占总体积的1/2左右。(2)调整酒精灯到适当高度,外焰加热,并注意铁架台的平稳安全。(3)小试管中碎冰熔化前开始记时,后每隔一二分钟观察记录数据,熔化完成后至少再记录几次。(4)正解客观读数,实事求是地分析认证。若实验时冰不能准确在0℃熔化,高点低点也属正常的,可能有杂物不纯,关键是把注意力放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否变化的事实上,并且根据数据作出图象。(5)注意实验顺序,节省时间,尽量在给水加热时设计表格和其它。

3实验忽视过程,过分追求结果

实验:量筒和天平测量铝块的密度。

3.1主要的问题状况

(1)天平使用时出现的问题:①没有调节桌面水平、没有调节空载时水平平衡。②砝码和游码直接用手操作,增减砝码次序不当。③不能正确读出在标尺上游码的数值。④称完质量后不会把游码拨回零刻线处,做好保护措施。

(2)使用量筒时出现的问题:①往量筒中注水时大量水溅在实验桌上。②量筒中注的水不能完全浸没铝块。③读数时不注意量筒的最小刻度值,会俯视或仰视读数。④测量铝块的体积与质量的实验顺序反了。

3.2剖析实验状况

同学们没有掌握量筒和天平的使用方法、操作程序等注意事项。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把握好学生物理实验技能学习的心理特征,没有适时地做好实验能力锻练。初中生具有较强的好动性,操作兴趣也较挺高,然而此类兴趣只倾向在动手操作方面,若不能及时满足这种欲望,其兴趣也就立即消失,体现在实验中就是实验忽视过程,过分追求结果。

3.3可行对策分析

依照物理实验技能学习的学生心理成因与特点,应该非常详细地向学生介绍清楚整个实验所涉及的器材与相关的物理知识,让学生清楚地实验原理目的是什么?实验步骤是什么?充分掌握其构造和正确的使用方法与操作顺序,必要时老师应进行操作实践示范与规范教育。

总之,教师的规范操作会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特别要防止出现错误操作和及时提示学生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加强山区物理实验教学,改进实验措施,有利于及时高效地提高山区初中物理学生的实验综合素质和操作水平。因此,教师应把山区学生的物理实验规范操作技能培养作为重点教学。

参考文献

[1]汪莹.素质教育实践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咏梅.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流程篇4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技能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a-0044-01

在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物理实验,丰富学生的实验技能,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大胆创新物理实验的教学方法,灵活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物理实验,重视学生实验过程的指导,引导学生做好实验结论的对比分析,让学生能更加科学地设计实验,准确地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一、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

根据物理知识科学地设计实验是提高实验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完成实验的第一步。初中物理课程涉及了一些探究性实验,教师应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挖掘适合学生开展探究的实验素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一些物理实验资源,让学生创造性地设计探究性实验,在增强实验设计能力的同时,也在应用中强化了学生的物理知识。

例如,在学生通过物理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几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电流、电压和电阻是三个变量,为了证明其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就要让其中一个变量保持不变。假设先让电阻保持不变,如何通过实验来证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这个实验需要的器材是什么?”学生们快速反应:“需要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以及分别为5欧姆和10欧姆的定值电阻。”“这些器材应该按照什么方式进行连接呢?”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呢?”学生结合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电压”和“电流”的关系,纷纷猜测滑动变阻器是用来调节电压的。“大家的猜想很棒。这里的滑动变阻器可以调节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再通过测量不变电压下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就可以验证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了。”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完成了电路图的设计,并且还明确了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为顺利地完成这次实验做足了准备。

二、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步骤

准确无误地操作实验,既是确保实验结果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直接体现。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时,需要事先明确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有意识地防范错误操作,从而让学生的实验操作更加规范、准确,让物理实验达到预期的结果。

例如,在学生探究“电阻上通过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之间的关系”这个实验时,为了确保实验最终能够得到预期的结论,教师特别强调了这个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连接电路时,需要注意开关不能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最大的一端。为什么呢?”学生猜想:“假设开关闭合了,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也不在最大端时整个电路会怎样?”这时,学生们很快发现,这样的电路很容易造成短路,损坏实验器材。教师接着说:“测量定值电阻上的电压与电流时,为了更好地获得实验结论,测量的次数不宜太多,也不能太少,一般应以三、四次为宜,而且尽可能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上的电压来调节定值电阻上的电压,让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呈现整倍的增长。”在教师的强调下,学生明确了在实验操作中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同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仔细观察,指出学生的错误做法,进一步强化实验操作的正确性,锻炼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三、深度思考,培养学生实验分析技能

学生在完成实验操作之后,并不代表实验的结束,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分析实验结果,形成结。

例如,在学生完成探究“电阻上通过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之间的关系”实验之后,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大小,测量了三组数据,当定值电阻不变时,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值分别是:1V,0.2a;2V,0.4a;3V,0.6a。教师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学生通过观察和计算,发现电压与电流之比是一个定值5。“是的,那么这组数据可以说明什么问题呢?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教师启发学生深度思考。最终学生总结得到:“电阻不变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那我们是如何通过数据得到这个结论的呢?”学生想到了先观察数据,找出规律,再结合实验目的,总结得到实验结论。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流程篇5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学生主体

合作学习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物理教学中也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为有效开展物理实验教学奠定基础。

一、在初中物理实验活动中实施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初中是整个物理学习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时期,所以在初中这个时期打好物理基础是很有必要的,而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初中物理实验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难点,因此教师首先要重点培养学生在初中物理实验活动中的能力。在操作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一起讨论,然后教师再稍加指导,最后顺利地完成物理实验。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物理实验,使得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物理现象及物理原理的理解更加深刻,对物理知识的运用也会更加得心应手,从而达到物理教学目的,最终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在彼此间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时,经常会出现观点不一致的情况,尤其是在学习物理时,这种情况尤为突出。学生在讨论中出现观点不一致的情况时,他们彼此之间会反驳对方的观点,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每个学生在思考和解决物理问题时,他们的角度和见解都是不同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教学任务,有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看待以及解决物理问题,也拓宽了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

二、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1.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以生为本的基本原则。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遵循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激发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积极性,关注学生在物理实验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能够自主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教师在平时的物理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见解,在合作中互相交流,在交流中互相碰撞,从而了解其他学生不同的看法,拓宽自己的思路。

2.平等参与的原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处于主体地位,而是学生的指导者以及帮助者,因此,教师要恰当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物理实验活动中,与学生进行平等、面对面的交流以及互动,能够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消除对教师的恐惧心理,师生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和谐。这样便于教师快速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从而使得教师对于学生的问题能够对症下药。

三、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进行恰当合理的分组,提升合作学习效率

物理实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活动就需要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如果教师想要使全部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中,就需要对学生进行恰当合理的分组。研究表明,比较有效的分组方法是中和差或优和差结合,这样,能够激发学困生参加物理实验的积极性,同时教师不能忽略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对学困生的指导,应帮助学困生完成物理实验,从而加强对物理知识的学习。

2.明确主题与任务

首先教师要重视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作用,其次,明确要实现这一教学行为就必须明确实验主题,这样使得教师能够更加简单方便地对学生参加实验以及观察实验进行有效的引导,从而提高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的教学质量,例如在“密度与应用”的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出这节实验课的主题并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的思维能够紧跟教师的讲解,从而了解有关密度公式及密度知识的相关运用,同时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然后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合作完成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

总之,将合作学习运用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是物理教学的一大跨越,不仅符合新课标对初中物理课程的要求,还能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合作学习,使学生对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知识点理解得更透彻,运用也更加自如,进而提高学生的能力,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流程篇6

当前,很多地区已经开始实施新课程,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还存在着“重讲解、轻实验”,“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轻方法”的错误倾向。有些教师甚至经常在黑板上画实验,让学生在本子上练实验。而如今实施的新课程,目的是要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故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提高了。如果再不重视实验教学,将无法适应现在的教学。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我们物理教师必须重视每一个实验。

一、重视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

初中学生学习物理时首先接触到的实验就是演示实验。整个中学物理教材中贯穿着各种各样的演示实验。这些实验大多数准备方便,操作简单,而现象非常明显,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学生也很感兴趣。因此,教师要上好物理课,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一定要重视演示实验的开展,争取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而且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基本来自于教师的言传身教,故教师演示时的一举一动都将成为学生独立操作时的依据,对学生有耳濡目染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从实验方法的设计、器材的选择、操作的顺序、观察的方法、结论的归纳等方面精心备课,并在课前反复演练,力求操作演示规范、熟练。例如,在演示用温度计测量温水的温度时应提出具体操作的步骤是:估测温度,选择温度计(看清量程和分度值),充分接触,正确读数(视线与温度计内液面齐平)。这些操作要准确无误,这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教师在演示实验时马马虎虎,错误百出,不注意规范操作,那么,一来要求学生注意规范操作就没有说服力,二来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即使他记住了规范操作的要求,到具体操作时也不一定会做到。所以,我认为,教师在重视演示实验的同时,还应该注意提高自身的实验素养,做学生的好榜样。

二、重视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以前的物理教材中,安排了许多学生实验。这些实验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完成并得出结论。这里比较重视实验的操作和得出的结论。自从实施了课程改革,我们的教材中所出现的已不再是以往的学生实验,而代之以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学习活动。通过科学探究,可以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我认为一定要重视科学探究的开展与实施,尤其要重视探究过程的开展。要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过程,要让学生大胆的猜想,大胆的设计,不要为了赶进度而在学生还没有进行足够的思考时草率得出结论,我们还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讨论和交流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例如,在研究了电流的强弱和串联电路以后,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两个灯串联时,这两个灯中的电流有没有什么规律?学生就进行了思考和讨论,有些学生回忆起串联电路电的路径只有一条,就猜想两个灯当中的电流相等;另外一些学生则根据连接串联电路时两个灯的亮暗程度不一样,就猜想两个灯当中的电流不相等。根据他们的猜想,我再让他们选择器材,设计电路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并且设计了记录数据的表格。最后通过实验,他们发现,不管灯的亮暗程度是否相同,串联电路每个灯当中的电流都是相等的。有的学生还指出,两灯串联时,不论亮暗,总是同时亮同时灭,没有先后之分,这更加深了学生对串联电路的认识。做完实验,我又让学生讨论本次活动,他们学到了什么,有的说学到了知识,有的说学到了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有的说学到了互相合作的精神……整个活动中学生们兴致昂然,讨论激烈,学习热情很高,连平时不太爱学习的学生也能投入到这样的活动中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可见,学生对这样的探究活动是比较欢迎的。作为物理教师,一定要重视每一个探究实验的开展,尤其要重视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这不仅能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自主学习,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学习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

三、重视课外小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流程篇7

关键字:初中新课改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

一、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的设计

(一)初中新课改下物理教学模式的一般程序

1.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关于科学探究的重要因素,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这几个要素,操作的一般程序也是按照以上顺序进行的,再加上对实验结论的巩固与运用。

通过以上对探究性实验教学操作程序的描述,从而得出其一般操作程序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2.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具体操作程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实际的实验要求进行探究性教学的安排,即便在相对死板的测量性的实验中,如果教师设计的方法到位,也可以得到探究性实验的效果。

例如,在对“水的沸腾现象”进行研究时,指导教师可以按照下面的设计进行探究性实验的开展。实验可以安排2-3人为一个小组,准备烧杯、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等相关实验器材。首先,提出相应的问题:在水的加热过程中,观察水温的变化情况。另外,让小组同学通过共同的研究,提出一个最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其中包括:需要准备的器材?需要进行的操作?需要记录的数据?等等,通过小组同学的共同商讨,从而得出最佳的实验方案进行操作,并对水温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

(二)在探索性实验教学中的组织形式

在新课改的要求中,最主要的就是以人为主,注重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动性,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结合教师的指导,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运用。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性实验的教学策略

(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进行假设

探究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提出问题,有了具体的问题提出,才有了明确的探究方向。一般问题有三个来源:一个是教师结合教学资料直接给出来的;二是学生们通过对相关材料的学习,从中获得的启发而提出的;三是学生们针对探究课题直接提出来的。大部分的情况下,都是通过老师对学生进行启发,促使学生们提出问题,结合初中物理学的教学实际,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构建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们提出问题。创造问题的情境有很多种方式,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演示的方式,向学生们展现物理现象的新奇性,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或者是利用事先充分准备的实物和课堂讨论的问题,创造与探究问题相关联的情境,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从而提出问题。

2.教师进行自我控制,保护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在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最开始的时候,由于学生们还没有养成自主提出问题的习惯,这样老师就要很好的保护提出问题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往往怕自己提出的问题简单或是出错从而被笑话,也就不愿意进行同学之间的问题讨论,这种情况下,老师就要用欣赏的眼光对待每一位同学的发言,绝不能随便中止学生们的发言,同时要适时的给予鼓励。另外,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自我提问:“当前的情境适合学生们提问吗?”“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我给出适当的评价了吗?”等等一些自我监控的方式,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们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

3.引导学生们进行猜想和假设。通过这种方式明确所要探索问题的大体内容和方向,从而指导学生们沿着正确的探索方向进行实验。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经常出现一些乱猜的情况,这时就需要老师根据已有的经验为同学们的猜想和假设提供相应铺垫,这样在肯定学生们提出假设的积极性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思辨的方式进行猜想,例如,“你的猜想与提出问题是否相关”,“你提出假设的依据是什么”,“运用怎样的推理可以得出你的假设”等等。

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利用“一提、二议、三归纳”的方法提出假设,就是先让学生们无限量的提出猜想,再进行同学之间的讨论,排除一些根本不成立的猜想,最后,和学生们一起归纳出一些合理的假设,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们探讨的整体方向有所把握。对于猜想和假设的环节,在必要时是可以省去的。

(二)实验过程中的指导和组织交流

1.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在进行探索性实验之前,要对实验目的、要求制定出相应的方法和过程等,在实验的具体实施中,教师一方面要对小组和个人的指导相结合,在实验过程中,针对共同出现的问题和个别学生单独遇到的问题要给予不同的指导;另一方面,要将书面指导和口头指导相结合,书面指导针对于实验中的操作步骤或是辅的绘图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实验习惯,口头指导针对于实验步骤的正确进行,对问题的解决等方面。同时,对学生的指导要及时,学生遇到问题时,要第一时间予以适当的启示,从而促进学生们实验成功,增强学生们的实验兴趣,也给学生们提供足够的独立思考的空间。

2.组织学生们合作、交流。在初中物理探索性实验的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分组进行实验的,进行合理划分小组,将好、中、差等级的学生均匀分配,指导学生进行组内的分工协作,鼓励学生们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并为其做好相应的准备,同时,老师也要深入到实验当中,参与学生们的交流,监控和支持学生们的合作,从而使同学们更有效率的进行实验。

三、结束语

对于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提倡一直都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这种实验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而在初中物理的实际教学中,不仅仅只应用单一的一种教学方式,而是结合各种教学方法,机动灵活的进行应用,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目的。本文对于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现存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提出了教学提高的相关策略,对于教学中涉及的教学案例提供的不够充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郭桂叶.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张大昌.从新课标物理(九年级)实验教材看科学课程理念[J].课程.教材.教法

[3]毕渔民,孙文英.新课程教学设计[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4]李远蓉等编著.物理探究式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流程篇8

1.初中物理教师要深钻教材,精心创设实验探究目标和多元化实验方法的教学

物理实验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整个最终归宿就是实验探究目标的教学,从教学的实际上来讲它对实验教学起着导向作用,它也制约着实验教学创新的设计方向,也决定着实验教学过程的实施和实验教学评价的开展。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应有合理的、明确的、细致的、可以量化的实验探究目标。确切地说,就是要让教师自己明确教学实验演示或上的这堂实验探究课要达到什么目的,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掌握什么技能和方法,归纳出什么结论。实验探究目标也不宜创设过多,但中心目标要确切,从而才能发挥其在整个实验教学中的功用和效果。比如:教师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一课教学中进行电流表的实验探究,就要创设“练习电流表的使用方法”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进行有目的的教学,才能在“练习电流表的使用方法”的教与学中,学生才能学会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关键还要选择好适当的方法设计实验,虽然设计实验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只有采用好合理的设计实验和一定的设计实验方法,才是探究实验教学的前提,教师也才会做到实验教学心中有数。例如实验探究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的:①平衡法:大多用于设计测量仪器。用已知量去检测另一些物理量,如使用天平、弹簧秤、温度计、比重计等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实验。②转换法:借助于力、热、光、电现象的相互转换实行间接测量,如使用电子温度计进行测量温度;使用频闪摄影探究物体的运动;研究坚硬物体的形变[用一个厚玻璃瓶,在瓶盖上开个小孔插一根细玻璃管,用胶水把瓶盖和玻璃管间的缝隙密封,在玻璃瓶中装满水并上升到玻璃管中一段,当用力压玻璃瓶外壁时,玻璃管中的水柱就会上升。(如右图)]等等。2.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流程篇9

关键词初中地理;实验教学;问题与策略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非常重视地理实践教学,强调“实践内容包括图表绘制、学具制作、实验、演示、野外观察、社会调查和乡土地理考察等”;在课程目标中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技能;在课程内容的活动建议中提出许多初中地理实验的教学和内容建议。初中地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的一条高效途径,也是地理教师进行直观教学和提供感性认识的重要方法。笔者发现初中地理实验教学存在诸多困难,急需解决。

一、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困难及原因分析

根据笔者近期对初中地理教师实验教学的调查发现,58.25%地理教师“只讲述实验”而“不做演示实验”;21.20%地理教师只是简单地播放实验录像、动画等;13.40%地理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验能力,在地理课堂上演示过一些简单的地理实验;7.15%地理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地理小实验。

初中地理开展实验教学的困难有:初中学校几乎没有地理实验室,实验器材短缺,学校现有实验设备无法满足实验教学要求且使用率极低;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时间不足,7、8年级共安排140学时,可以安排实验教学的学时很少;初中地理实验没有一个独立的教材体系,实验内容不成系列地分散在教材不同章节的活动中;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课程资源短缺,地理实验的教学课件偏少,模拟动画较少,动手操作过程的视频更少,导致实验教学的课程资源二次开发难度加大;初中地理教师实验教学能力不强,个别学校由非地理专业教师兼任,没有经过实验教学专门培训;为了考试,地理教师简述实验,学生死记硬背实验的过程,实验教学过程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互脱节。学生对初中地理实验内容不熟悉,只能面对教材和教师枯燥的讲解,凭空想象着地理实验过程的各种实验画面,很多学生失去了地理实验的兴趣。当前,由于实验条件和时间等的不足,初中地理实验教学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困难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1.从初中地理课程特点看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许多教师和学生认为地理是纯粹的社会科学,既然不是自然科学就不需要地理实验的教学过程,这种认识非常不利于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开展。地理是一门自然和社会综合的学科,自然地理内容抽象且时空跨度大,初中学生难以感性认识;人文地理内容重于体验、分析和感悟,人地关系又是地理学科研究重点,基于地理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必须坚持开展初中地理实验的教学。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在大尺度的空间上分布和在漫长跨度的时间上演变,学生无法直接感知,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把学生认为抽象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演变过程深刻、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2.从初中学生地理思维特点看

初中地理实验以模拟实验为主,全部用虚拟的动画模拟实验替代学生动手实验,学生没有经历自主真实实验环节的学习,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越来越差,对实验的真实性产生怀疑,认为做实验与不做实验结果都一样,学生对地理科学探究的兴趣就逐渐弱化了。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间接来自好奇,这是难以持久的。初中地理实验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方面的功能是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处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为主的过渡阶段,需要借助地理实验来化解初中学生抽象思维的难点,以加深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满足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需求。

3.从初中学生地理学业水平看

初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低下,地理思维处于低级水平,实验基础技能薄弱,实验动手能力差,怕出错就不敢放手操作,不能主动、大胆地进行自主实验。为此,必须加强初中地理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地理实验教学功能,为学生在地理实验实践中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在地理实验演示中培养学生地理观察能力;在地理实验操作中感知地理知识和获得鲜明的知觉形象;在地理实验参与中高效地解决学习重点难点;在地理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地理创新思维和良好实验探究习惯。

4.从初中地理实验教学资源需求看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不重视校内外地理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实验课程资源不能满足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需求。初中地理实验教学资源的二次开发能为地理教师提供多样的实验教学素材和丰富的实验教学案例,充分利用学生自己实验素材资源和课外地理实验课程资源,让每个学生都有自主实验的机会,激发学生对地理实验的兴趣。这有助于提高地理教师实验教学水平,以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

5.从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效果看

目前,初中地理实验教学侧重于教师演示实验和验证性实验,演示实验替代学生自主动手实验现象普遍存在,学生观察的距离较远,无法看清楚实验全过程,重复观看演示实验没有条件,自己动手实验操作却没有时间和教师具体指导。即使安排了学生动手实验,往往被教师设计成验证性的实验,实验目的,实验器材,以及实验方法,都事先做了具体的规定,学生被动地完成整个实验,缺乏主动探究,发现和创新。初中地理实验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快乐地学习地理的平台,学生在实验设计、实验准备、实验操作、实验观察、探究讨论的过程中培养了观察的能力,激发了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了地理实验的技能,锻炼了创新精神。

二、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

1.教师示范演示与学生自主实验相结合

教师通过课堂实验示范演示、现场指导学生代表动手演示、播放实验的微课视频这三种方式,要求学生能模仿并按照实验规范进行操作,训练学生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教师必须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的全过程,适时启发学生发现演示实验中出现的错误操作,把这作为最好的实验教学资源。教师示范演示与学生自主实验相结合,注重实验操作的过程评价,以促进师生和生生之间互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实验探究习惯。例如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自然因素实验总共有四组对照小实验,教师预先制作实验的微课,根据学生学业水平选择其中一组拍摄自己演示实验过程视频,在初中地理实验学习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实验参考。学生(小组)设计自主实验方案,动手完成自主实验,绘制实验过程示意图并进行课堂展示。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小组)做四组对照实验并拍摄实验过程,制作成学生自主实验视频(见图一),作为实验学习素材和学习成果进行在线展示,教师和学生可以在线进行实验评测。

2.动画模拟演示与学生自主实验相结合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越来越普及,尤其是针对一些空间尺度大和时间演变长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则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直观的动画模拟演示,期望辅助学生感知、理解抽象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但是,仅仅用纯粹的虚拟动画进行实验会让学生产生怀疑,因此动画模拟演示要与学生自主实验相结合。例如海陆的变迁需要模拟板块运动,首先利用动画模拟2亿年来世界海陆的地质演变过程,解决了学生认识板块运动空间分布上的宏观性和时间演变上的漫长性的困难。然后进行板块运动,学生自主演示实验(见图二),是学生(小组)设计自主实验方案,动手模拟演示实验。实验过程准备脸盆、水、吸管、泡沫板,用泡沫板制作联合古大陆的各板块,拼接后放在装有大半脸盆水的水面上,吸管一端插入古大陆水下,嘴对吸管另一端吹气,观察并描述联合古大陆分离开来的过程,探究海陆变迁的原因,最后撰写实验报告。动画模拟演示实验与学生自主实验相结合,真正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创新思维。

3.课外实践活动与学生自主实验相结合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流程篇10

1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与功能

初中物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实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物理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实验教学是学好初中物理的基础。

1.1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实验具有生动、直观的特点,初中生对未知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实验教学更能够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关注和兴趣,激发学生求学的欲望。当学生对学习充满欲望和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自信心,由此就可以转换成为学习物理的动力,这对初中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实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实验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可以说,物理实验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在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在实验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需要学生与其他学生合作,因而能够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由此可知,实验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1.3实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由于初中生所接触到的事物较少,知识面较窄,因此,其思维形式仍然停留在形象思维的阶段。也就是说,初中生的思维,还处于运算阶段。在这种思维阶段,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实体的支撑。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实验器材设备不配套

大部分普通初中院校的物理实验仪器配置无法满足物理实验课程的要求,根本不能向学生开放所有的实验,导致因为实验设备无法进行有效的物理实验教学。众所周知,初中物理课程每年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改变,但是实验室配置却无法满足教材实验的要求。部分院校的实验器材购置年限较长,大多数设备已经陈旧或者损坏,根本无法正常进行实验。

2.2实验室管理不到位

实验室管理不到位已经成为初中学校的普遍现象,部分学校中仅有一个专门的实验员,还有部分学校的实验员是由任课教师轮流负责的。此外,大部分学校普遍对实验室进行封闭管理,学生很少有机会进入实验室进行独立的实验。即使是学生能够到实验室进行操作,也是在教师的带领下,以班级的形式集体进行实验教学。大部分时间是由教师携带实验设备在教室里进行演示,除此之外实验室大门紧闭,这造成了有限的学习资源的浪费。

2.3实验教学效率低下

部分学校的教师不了解实验教学的意义,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对实验教学重要性认识不深刻,实验教学的教学效率极其低下,这也是目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3影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3.1教师的思想观念落后

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学校的教师对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刻,部分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较低,缺乏专业的技能训练,对实验教学的教学目标不明确,从而对整个实验教学的开展产生了消极影响,无法适应新课程要求。目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仍然没有改变教学观念,将学生的考试成绩看成重中之重,从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很多教师没有认清教学形势,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大程度上学生仍然是在被动学习,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3.2教师的教学手段落后

部分教师在进行实验时,不明确实验教学的目的所在,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关注度、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课后的反思等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如果教师不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一直任由这些问题存在,将无法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并且许多教师安于现状,缺乏上进心,在教学上也存在敷衍了事的心态,这严重阻碍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3.3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果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就能够使学生主动的学习,不由自主地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学生如果能够主动的学习,也就意味着学生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的价值,也会明白考试成绩只是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工具,而不是对自己的定位。此时,学习将会是一种乐趣,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体验。目前,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不是十分的强烈,甚至有逐渐减退的迹象。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被动的被灌输知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完全被抹杀,这也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3.4考试制度和评价制度不合理

尽管教育体制不断的改革创新,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只是依靠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评定学生的优劣。这种考评方法无法考查学生的真实水平和综合能力。物理实验课程的考查方式仍然是以卷面形式为主,近几年来,虽然增加了实际操作考查,但是考试的内容事先告知了学生,并在考试前让学生在实验室自主地进行操作演练,教师一步一步地进行讲说。学生在考试时只需要将之前演练的步骤重复一遍就能够通过,这种考试方式毫无意义,也就导致了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较低。

4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的有效措施

构造并切实实施有效的实验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是对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综合,但是教学策略并非是这几部分的简单集成,而是对这3方面的加工深化。实施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的目的是实现教学大纲的要求,因此,构造有效的实验教学模式必须十分了解教学大纲的要求,并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与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实验教学策略。这种策略的内容包括具体可行的教学方式、有效的实验课堂管理以及与教学大纲的有机结合。下面就来简单地说一下如何构造并实施有效的实验教学模式。

4.1做好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

4.1.1充分挖掘教材教师在准备制定教学策略前需要对教学大纲有一定的了解,明确教学大纲的要求,然后对实验过程以及实验过程中的要领、可行性等进行明确的分析,抓住重点、突出重点。找准理论依据,合理设计整个教学过程,搜集丰富的教学资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搜集到的资料中提炼新信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4.1.2充分突出学生的重要性教师应当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思考的能力。同时教师要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真正站到学生的角度为学生着想,这样才能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教师也能够及时地了解到学生存在的问题。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自主探究。在具体的实验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法,对班里的学生进行分组,合理搭配,禁止学生进行自由组合,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有序性。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先让学生认真阅读实验教材的使用方法及保护措施,避免实验器材被损坏。另外,教师要让学生在认识仪器的同时做好记录工作以便于后来翻阅。教师要不定期地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切实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做学生的良师益友。4.1.3教师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责任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调动课堂气氛,做学生学习的推动者。同时,教师要充分认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向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并不断改善自己的不足,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4.2切实实施实验教学策略

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具体教学情况不断细化教学行为。首先,教师可以创设具体的物理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模拟具体情境时,可以采取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动态地分析物理过程,帮助学生了解实验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课堂上,教师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解释学生遇到的难题,深入挖掘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其次,教师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步骤规范操作,在操作的同时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通过科学演示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实验的基本思想方法,为以后独立进行实验奠定基础。最后,对学生进行分组,分层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要自己动手亲自制定实验计划,并根据实验计划选取需要的实验器材,然后按照计划进行实验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实验结束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公开,再和全班学生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释疑解惑,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防止在今后的实验中再次出现。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

4.3加强教学研讨,丰富实验设施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实验器材无法满足实验教学的需求,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只能将有限的能够使用的实验器材搬到教室,向学生演示实验过程,这样不仅演示效果较差,并且后排的学生也无法看清楚实验的具体步骤,学生也没有实际操作的机会。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应当加大教学研讨力度,开发出适合学生在课堂中使用的实验器材。同时,加大实验器材的资金投入,购置一批新的实验器材,满足学生的实验要求。

4.4将实验操作纳入教学评估体系

加重实验操作考查在教学评估考核中的权重,引起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对实验操作的重视,进而促使教师能够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向学生展示实验过程的细节,学生也能够正视实验操作,改变以往的学习态度,加强对实验操作的学习,熟悉并掌握操作流程。教师也应该改变重视理论知识考查、轻视实验操作考查的传统观念,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4.5加强实验经费投入和管理

学校要重视实验操作,投入更多的资金,不断丰富实验教材和实验器械,成立专门的实验教学领导小组,全面组织协调实验教学的运行以及经费,并进行明确的分工,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定期组织实验教学管理人员进修,不断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同时还要做好实验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延长实验设备的使用寿命。

5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