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新小学科学教育十篇新小学科学教育十篇

新小学科学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5:19

新小学科学教育篇1

1建立学习共同体

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毋庸置疑,我们每个人的发展都离不开他人的协助。在这个联系日益紧密的世界里,“地球村”初步显现,那种农业文化下“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情景显然已经不能适应今天的发展。然而,似乎人人喜欢囿于自己的狭小空间,而不愿意融入到一个大的群体中。在我们的教育当中,原有的学校文化在某种程度上缺乏创新,并近乎于僵化。这样下去势必难以应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我们渴望一种健康向上、团结协作、生机勃勃的学校文化。

1.1同伴互助为学习共同体护航

遇到一些思维难度较大的问题,靠个人的力量无法解决怎么办?这就需要“学习共同体”相互帮助。教师给予学习共同体时间和空间,让共同体内的同学互评互改,学生的策略高度统一,进而真正解决问题。期间,教师要巡视检查,针对个别问题进行指导。

1.2教师引领为学习共同体导航

教师是整个班级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学生的问题靠自主学习、同伴互助还不能解决,一方面说明思维难度较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师在教学中的问题。因此需要教师点拨思路,帮助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同时查缺补漏弥补教学中的失误。全班点评是必不可少的,根据情况难易可以师生互点互评。不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主导地位是不可忽视的,因其起到了总体把控作用。学习共同体不仅在实验课上发挥作用,在新授课、拓展练习时也能发挥巨大的作用,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相互批改、纠错或者共同体内领军人物的批改、督促纠错将会起到解放老师、发挥学生想像力、培养学生评价能力的作用。只有完善的集体,才能造就完善的个人。在人类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联系、对话、合作”等成为主题词。现代学校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对话”的过程,其中所蕴含的价值、精神、意义不是直接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在师生协商与互动的过程中通过理解与解释生成的。这种意义是师生在交往的过程中产生的,是共同建构的。当课程的本质成为“对话”的时候,学校也就成为校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等在平等对话中结成的“学习共同体”,权威与服从的传统线性关系在学校中将被彻底解构。

2拓展科学学科知识

科学课的学习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要培养学生将课内学到的知识更多地运用于生活中,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探究更多的科学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在探究中活用知识的能力,获得对知识的体验。

2.1丰富拓展探索中的素材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要进行有效的探索活动,需要丰富的拓展性材料作为载体。教师需要精心准备,丰富和拓宽学生在探索活动中的内容和空间,并开展有效的导学活动,引领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主动建构。在丰富测量素材的同时,不仅降低了学生在拓展探索中的难度,还把科学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进行解决,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迁移。

2.2在拓展探索中活用知识

为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知识的能力,拓展的内容宜紧密围绕学习的知识和目标。可先让学生对拓展的内容和方法进行筛选和确定,再选择适合于本组或个人研究的内容或方法。还可根据研究的难易程度、兴趣爱好等特点进行小组成员的分工和重组。丰富的探究内容、操作性强的探究方法、灵活的小组编排,体现了教学的灵动性,充分发挥了学生探究的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3拓展探索应有一定难度

安排有一定难度的探索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激励“斗志”,调动思维的积极性,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到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学生在应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得到了能力的培养,提升了对知识的体悟,形成了良好的技能。学生在拓展探索中不免会付出辛劳和汗水,尽管有时未必能圆满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但教师的及时肯定与评价能激励学生继续探索的信心。

3激发创造思维与养成探索习惯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是引导者、促进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在于教师的讲授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思考问题,独立获取知识。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学生就能逐步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设疑激思、启发诱导,在知识的关键点加以点拨、疏导,排除学生思维障碍,适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已独到的见解,诱发学生内在的智力潜力,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独立、主动地探究新知,并形成新的知识感悟。

3.1在质疑问难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的质疑问难本身就蕴含着创新思维的火花,是科学课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常态。学生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大胆提出问题。

3.2在语言描述训练中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智慧的结晶,通过语言训练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语言描述中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儿童时期是想象力最活跃的时期,儿童的想象力是儿童探索活动和创新活动的基础。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在语言描述训练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但这个想象要根据事实来展开,不能凭空捏造。

3.3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儿童的思维来源于儿童的动作。因为手的动作是和思维活动直接联系的,信息从手传到大脑,又由大脑反馈到手,二者之间是双向联系,这种联系越多越能促进两方面的发展。因此,积极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对于思维发展是极为有利的。科学课要求学生动手的活动很多,这恰好给学生创造了动手的机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锐意进取,冲破传统思维和教学模式的篱笆,用新颖的方式处理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教师要选择存在多种结论的问题,否则思维不易散开。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精确性十分重要,教师尤其要在变通性方面下功夫。鼓励学生大胆运用假设,对一个问题提出的假设越多,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

4结语

新小学科学教育篇2

关键词:小学科学;创新能力;探究性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1-0043-02

素质教育应该是倡导以创新精神为主体的素质教育。许多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的教育应该发展学生的智力,更要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结论性的知识,还必须重视对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我们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

一、营造和谐的创新氛围

科学活动探究的过程不仅是学生探究科学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教与学方式交流、思维交流的过程。创设一种师与生、生与生心理交融、民主和谐的科学探究氛围是促进学生创新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有利保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很多老师忽略了表达和交流,对表达和交流缺少应有的重视,常常只是走个过场,得出了结论,就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一节课的探究学习也告一段落。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广泛交流,放下教师的架子,与学生共同参与观察探究活动,在交往中提倡相互尊重、信任、理解、支持、合作、帮助,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要多运用鼓励性评价。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指导者、合作者,是学生的朋友。

二、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传统教师的常规课堂教学单边性、模式性活动较多,让学生积极留心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多边性、主动性活动较少,课堂活动总是受到传统教学的束缚。素质教育应该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实验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这样一来课堂不再单是教师主宰着学生的活动。大量的事实证明,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实验,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积极探究和应用知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科学的奥妙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情绪。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探求知识的能力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学生根本就没有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即使他们掌握了一定的创新方法和技术,也很难有实际的、有价值的创新行为。

三、拓宽学生的创新空间

我们可以设立学生自制标本展橱。在橱窗下面及实验室门前陈列一些文竹、君子兰等植物,还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观察、实验、小课题研究和科学知识竞赛等实践活动。在实验室将学生制作的各种动植物标本摆放进橱窗去。科学课就是要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学生个性,发动学生不断为它“添砖加瓦”,也可以喂养蚕、小金鱼等,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放置实验和研究过程中使用的工具、材料和活动纪录卡等。实验室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空间,并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为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器材实施开放式探究提供便利,如皮筋、气球、乒乓球、各种弹簧、橡皮和硬纸板等都由学生自主筹备。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拓宽并延伸科学教学内容,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展橱为学生提供了观察思考的机会,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去经历探索研究的过程,去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废弃物进行合理的利用,让学生利用课前课后时间尽情观察,从而增强学生对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并引导学生记录实验数据、总结自己的研究成果、写出自己的发现和体会。充分施展学生的才华,这些是学生们很喜欢做的事情。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有疑才能有思考,这也是创新的起点。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创新思维是培养创新精神的灵魂。如在教学《观察蚕宝宝》时,可以让学生在课的一开始就提出问题。学生会提出蚕宝宝喜欢吃什么,它为什么会蜕皮,它的一生要经历几次变化等许多问题。在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有疑才能进步。质疑问题本身就蕴含着创新思维的火花,教师在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多问个为什么,要大胆提出问题。另外老师应该在科学教学中灵活多样地运用多媒体、录像、幻灯片等教学手段,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丰富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习惯。

五、重视学生的创新实践

在实践活动中,任何实践活动都是技能与智能的结合。要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教师应尽量少干预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真正去观察,真正动手做,从而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带领学生真正走到大自然中去经历,人的能力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学生的手、脑、眼、耳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客观事物的体验,小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才能形成和发展。学生希望教师在教学时充分相信自己,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学生喜欢丰富的教学资源给他们带来学习的愉悦,发展思维,放手让自己动手实践,学生愿意参与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究活动,然后建立正确清晰的表象,而不是将科学探究活动只停留在课堂上。

总之,创新教育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增加锻炼的机会,增强适应社会发展的意识。而其在科学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实施,也会给我们培养大量的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提供一个可行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劳韵岚.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与素质教育[a].2009年广东省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优秀论文选编[C].2009.

新小学科学教育篇3

关键词:小学科学;组织;整合

一、新课程下小学科学的教学组织

1.分组学习的组织

分组学习形式是新教学理念下较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分组学习形式可有效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的合作意识和交流习惯,有利于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开展。

分组学习形式,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学生分组学习。分组学习的组织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在采用分组学习时,教师应注意学生组合的搭配,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和特点分层组织,使他们能互相补充,相互提携、促进。搭配合理的小组中,每名同学都可胜任小组中的角色分工,如组长、记录、总结、操作,使学生都有自己发挥的空间,不能让分组学习成为个别学生的表演舞台,同时又使一些学生成为观众。如果在分组学习中出现了一人说了算小组、哑巴小组、众说纷纭小组,就背离了小组学习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初衷。成功的分组学习,每名同学都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信心。

2.探究学习的组织

科学科目的学习以探究实验为主体学习途径,科学教师不能有效地组织学生探究学习,就不能称为合格的科学教师。科学教学的探究及实验组织的基础是材料的组织和课程的设计,如果没有这些材料和设计,必然只能教出纸上谈兵的学生。组织探究学习的材料要准备充分、合理,既要符合教学的需要,又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探究或实验学习的材料,可以由教师组织,学生来准备,一是减少教师的精力投入,二是使学生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对知识建立初步的了解。

3.拓展学习的组织

其实,新课程下的课本仍然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加上仅凭课堂上的教学,对科学这门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来说,就如闭门造车。科学的教学组织,仅仅局限在课堂上,是不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也不是新课程理念的真实体现。教师组织课堂外的学习是对科学教学的拓展和补充。教师通过合理组织课外的科学学习,突破教室的空间局限,将课本上的教学内容拓展到课堂外,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学生愿意接受且兴趣度较高的,对巩固课本知识、拓展知识宽度、提升科学素养都是十分有益的。

二、新课程下小学科学教学的资源整合

1.学校教学资源整合

新课程下要达到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效果,不给学生提供开展探究实验的条件是不可能的。如今,学校里基本配置了标准的实验室和实验设施,这是学生学习科学的理想场所。如果教师不会充分利用这一条件,将其整合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就不会实现理想中的教学目标。学校的实验室应向广大学生开放,允许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保护下开展相对独立的实验探索,使学生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下展开想象的翅膀,验证自己的“奇思妙想”。不论是成功与失败,学生都能收获到在课本上领会不到的知识,而且能锻炼其动手能力。

学校的图书室、网络计算机教室也是科学教师整合的重要资源。教师应充分发挥计算机教室、图书室的优势,通过教学整合拓展学生的知识接收渠道。这么多的资源不被利用起来,锁在“深闺人未识”,只被当作学校设施的脸面和摆设,实在可惜。科学教师应想办法将这些资源利用起来,将钥匙交到学生的手里。

2.自然资源的整合

科学这门学科本身就是自然学科,只有大自然才是学生学习科学最直接、最根本、最纯粹、最全面的教材。草木鱼虫、土石鸟兽、风雨雷电等自然中的知识和奥秘,是在课堂上凭标本、黑板所不能表述清楚的。教师不能很好地整合自然资源到科学教学中来,会约束学生的思维,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而,科学教师应经常带学生走进大自然去寻找科学的奥秘和道理,浪费了“自然”这本“书”,是科学教师的失职。

3.生活资源的整合

对于小学生来说,大多科学道理是抽象的,不好掌握。而科学知识本身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如果教师能合理整合生活资源到教学中去,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和探究科学,会收到非常好的学习效果。

教师如果能设计出合理的整合形式,学生会感受到科学与自己非常亲近,并不神秘。如,实验室的玻璃器材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会产生“科学产生于实验室”的错觉。如,在教授“热胀冷缩”时,教师不用标准实验器材,而使用生活中常用的饮水瓶和塑料吸管,较之烧瓶和玻璃管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科学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将课本上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尝试发现和解决生活问题,初步达到学以致用。科学教学与生活资源的整合使学生习惯于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尝试利用科学知识自己来探究解决,甚至他们会勇于用科学知识去改善自己的生活。科学与生活的整合教学,将点点滴滴的科学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他们会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科学就在身边”这个道理。

参考文献:

新小学科学教育篇4

目前的《科学》教材强调从观察入手,通过学习对观察的现象做出解释,得出结论。《科学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小学阶段科学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学习相应的科学知识,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学会科学地看待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由此看见,保持求知欲,勤于思考问题,形成大胆想象,认真验证是小学生最应该具有的品质,也是成功最需要的品质。小学阶段我们应该大力培养这种品质,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研究机会,引导学生勤于思考问题,通过手,脑,眼等多种感官并用的活动,在学会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科学的探究能力。

小学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的开展,为培养少年儿童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少儿的科技意识、启迪少儿的智慧起到了课堂学科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么,东风学校小学生科技创新现状是怎样的呢?我觉得应从以下两点去探究,去分析:

一、东风小学科技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重传授,轻探究。科学课程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和生活经验,利用现有的科技教学工具,使之在探究的过程中通过实践获得感悟和发现,进而学习知识和掌握探究方法。但在教学实践中,仍有很多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思路,直接传授原理和结论,无法让学生亲历科学发现的思维过程,丢失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毕竟学到的部分知识长时间不用就忘记了,而解决问题时的思考方法及过程却是人一辈子的财富。

2、重科学研究实用价值,轻科学研究经历。以目前火热的谷歌alphaGo机器人在围棋比赛中战胜世界围棋冠军、职业九段选手李世石为例,大多数人只是惊叹于机器人智能高,而忽略了alphaGo机器人之前困难重重的研究过程。科学研究是经历多次甚至无数次的困难和失败后才可能成功的。开展科学研究,不仅需要专业的科学知识,更需要科学的精神、坚持不懈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但是,我们的教材着重介绍了科学家所取得的科学成就及科学家的伟大地位,却很少介绍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走的弯路及所犯的错误,更没有提及很多科学家埋头研究很多年却没有重大研究发现的例子;这给小学生及整个社会埋上了一层浓重阴影,仅以成败论英雄,使整个中国社会都具有浓重功利心,大大影响了中国科技创新的成效。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完整地认识到科学研究的真实背景,也就无法引导学生理解科学发现的真实过程,更不能引导学生理解科学研究中存在的矛盾及研究的局限性、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等。这又怎么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和探究科学未知的原动力?

3、重主要课程,轻次要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看重主要课程,忽略次要课程,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经过多年寒窗,教育出了一大批合格的操作性人员,而少了中国最急需的科技创新人员。以Google公司为例,它是一家“10%的人负责赚钱,90%的人负责胡思乱想和科技创新”的公司,而胡思乱想和科技创新不光靠知识积累的深度,还有靠知识积累的广度。这些年中国科技创新步履艰难,与知识积累的广度不够有很大的关系。

二、东风小学生科技创新教育问题解决的策略与思考

1、日常教学中增加人文教育和科学史的内容。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把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如:科学家从事该研究的背景、实验中的遇到的巨大困难、研究采用的科学方法、从什么地方联想到使用这种正确的科学方法等真实地展示给学生,可以消除学生对科学和科学家的神秘感,使之学会正确地认识只要自己勤于思考、勤于探究也能发现并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2、提升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教师是学生进行科学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领者,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伙伴,这是科学课程标准对科学教师的定位。教师要胜任这一角色,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至关重要。只有通过大量阅读和参加多种形式的培训才能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

3、坚决执行以科学探究为中心的教与学。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不仅要提出问题、制订计划、观察、收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和交流等,而且要形成系统的认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真实的探究活动,为此,教师必须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动脑、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讲授把知识和结论教给学生。论文下载中

那么东风小学生科学创新能力该怎样进行教育呢?我认为从以下两点去进行:

一.充分发挥东风优势,弥补教学资源的不足

1.引导学生到周围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中观察,并提出疑问,通过探究过程,来寻求答案。教室不是向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唯一场所,要结合教材组织学生实际中学科学,用科学,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比如,参观火箭模型时要求孩子细致观察模型,并分析各部分的功能,并引导提出一些比如火箭运载卫星发射时,你认为该怎么做火箭才能没有损伤的落地并再次利用等一些问题,如果老师指导得当,学生就会在求知欲的驱使下,顺顺当当地完成教学任务。

新小学科学教育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科学素养

一、从人物精神魅力入手,注重科学情感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涉及到大量的历史和现代的典型人物,教材内容往往表现出人物之美。人物美之根本源于人格的熠熠光彩,精神世界的伟大高尚。科学家或科学类文章中的人物,他们的聪明、智慧的思维火花,严谨、勤恳的治学风范,始终如一、孜孜不倦的执着态度,尊重事实、注重调查的科学方法,不畏艰难、追求真理的勇敢精神,质疑寻思、敢于创新的灵活思想等,无不使学生深受感动和敬佩,无不激励和促动着学生的行为。引领学生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感悟,体会科学类课文中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精神实质,是进行科学教育的重要任务。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更能促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涤荡,形成景仰、羡慕的理性情感,从而使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行为得以内化。如教学《詹天佑》一文,可紧扣“爱国、杰出”,具体可从以下方面感悟詹天佑的人格魅力。詹天佑在受阻挠、受要挟、受嘲笑的情况下出任总工程师,使学生感受其的不怕困难、不怕嘲笑的“耐压”品性;抓住人物语言、行动、心理活动学习“勘测线路”部分,感悟他的“勤恳、严谨、自信”的工作态度;从采用“中部凿井法”“人字形铁路”解决修路难题中,展现出其的聪明、才智,感受其的“杰出工程师”的形象。通过以上几方面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便可激起学生对詹天佑的无比敬佩之情,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使学生的科学情感素养得到了培养。

二、从巧设问题入手,注意科学思维的培养

巧设问题能够激发和诱引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他们的思维活跃,情绪激昂,课堂气氛热烈,往往能够掀起教学的“波澜”。教学过程中,教者要能正确处理好教材,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和捕捉蕴含在教材中的合理性因素,并作巧妙地设计,刨设“问题诱因”,进而借机实现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的训练的目的。如教学《捞铁牛》一课时,笔者巧抓课文中人们对“怎样捞铁牛”的纷纷议论,设计了这样的“诱因”性问题:试想一下,“如果你是观众,你会采用什么办法捞铁牛?”这一问题假设,有效地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议论纷纷的景象顿时出现在课堂上。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捞铁牛的种种不同办法,达到了培养学生大胆想象,敢于求新求异,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品质。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怀丙和尚怎样利用浮力捞铁牛的?在当时情况下,你的办法和怀丙和尚的比,谁的办法好?好在哪儿?这一“比较式”诱因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求知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会使学生认识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要注意思考的全面、广度、周到、严谨。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

三、从恰当时机入手,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小学科学教育篇6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专业建设

我国从2001年起实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理念指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及课程管理等方方面面均提出改革意见,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此次改革对教师素质的提高形成挑战,教师由于担负课程实施主体这一角色,必然成为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其中,小学教师素质的提高更是迫在眉睫。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从课改本身乃至社会、学校、家长和儿童都对小学教师寄予了厚望。因此,对作为小学教师主要输出口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而言,如何满足新时期各方对该专业的期待与要求值得思考。

一、培养理念更新

小学教育专业进入高等教育殿堂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1997年4月,教育部师范司向教育部高教司申请把小学教育专业列入高等教育专业目录;1998年7月,南京师范大学晓庄学院和杭州师范学院率先试点招收了一批作为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加以培养的学生,掀开了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培养的序幕。随后,全国范围内一大批高等师范院校以及部分综合性大学开始设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以下简称小学教育专业,特指本科阶段),与之相关的研究也不断呈现。所有的探索,一方面为在实践层面构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提供了宝贵经验参考,另一方面也为在高等教育体系下创新小学教育专业提供了理论指导。对高等院校开办小学教育专业,很多专家、学者从专业设置、专业定位等角度进行了探讨,对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给予了论证。但是我认为探讨专业建设首要的是确立恰当的培养理念,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是未来的小学教师,必须考虑其未来工作性质和服务对象的特质。小学教育的趣味性和艺术性,对小学教师专业技能的要求更为全面;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和全面性,对小学教师专业知识的要求更为综合;小学生的依赖性和向师性,对小学教师专业伦理的要求更为鲜明。[1]新课改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突破了传统对知识本位的信奉,发现了学生。新课改的这一新理念为小学教育专业建设提供了指导,要培养高素质的小学教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组织、实施教学,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从未来服务对象角度阐述专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意义。此外,对该专业所招收学生而言,“以人为本”同样很重要。如何培养合格乃至优秀的小学教师,不是学校一厢情愿地设置课程、规划教学就可以的,专业所培养人才的主体性与能动性不容小觑。因此,小学教育专业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并渗入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等各个环节。

二、目标定位分析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标准,确定培养目标是我们开展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从课程设置到教育内容、方式、途径的选择,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围绕教育目标来开展,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实现培养目标。[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必然要满足新课程对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新课改强调教学过程是课程创生过程,教师从传统的课程“复制者”转变为“创造者”,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从对教材文本的解读到教学活动的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都要求体现智慧性、创造性。

综观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呈现,虽然不乏可圈点之处,缺失亦很明显,对专业培养定位这一基本命题仍存在分歧。[3]我查阅了江苏省多所设置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对所培养人才的最终定位大相径庭:有的要培养“高层次、高规格小学教师和小学教育研究人员”;有的要培养“具有较强的小学教育教学能力、管理能力,以及教育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小学教师”;还有的要培养“能够从事小学语文等学科教学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个别院校甚至提出“同时培养高等师范院校师资、中小学校教育科研人员、教育科学研究单位研究人员、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有研究者批判这是对专业认知模糊,对现代小学教师培养标准缺乏深层次、体现实践特质研究,对小学教育教学整体现状了解甚少,甚至以局部代替整体等偏颇与不足的表现。但是,洞察这些差异背后的共通之处,多所院校几乎无一例外地追求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要求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研究能力、实践能力、职业道德素养等方面均有要求。这些共性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师素养的要求,为后续思考与研究奠定了基础,也树立了靶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规定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小学教师工作的价值指导。但是如何切实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是对小学教师的考验,更是对其培养单位的诉求。我们结合现有培养的共同点和实践的需求,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设置为:培养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具有广博的通识知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富有创新精神与反思精神,懂得研究,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型小学教师。对于这一目标,进一步分解则应包括以下几个层次。

1.初级要求:能教学。这是对每一名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教师最基本的要求,能教学意味着能够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顺利完成教学目标。要达到此点要求,小学教师必须具备起码的“教什么的知识”和“怎么教的知识”,这些都离不开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的历练。

2.次级要求:会研究。小学教师除了要具备基本的教学能力外,还应该具备研究能力,在日常的工作中懂得反思、富有创造性。具体的,一是要研究学生。新课改真正看到了学生作为“人”的存在,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就必须充分地了解学生。二是要研究教材。对于教材的使用,新课程改革倡导“用教材教”而不再是“教教材”,因此教师要充分解读教材文本,与文本对话。三是要研究教学方法。教学工作虽然具有重复性的特征,但是由于时间、地点、对象的不同也应该有所不同。合格的教师不应该进行一层不变的教学,而必须反思、研究,在不断地研究中突破固有教学思维的束缚,做到常教常新,越教越好。

3.高级要求:爱教育。这一要求并不是空洞的,且应作为培养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小学教师面对的是天真烂漫的孩子,肩负的是千千万万的期待,没有一颗热诚之心,教学会黯然失色。孩子在爱的润泽下茁壮成长,教师在爱的播撒中体会快乐,这一美好境界应该是小学教师培养单位孜孜以求的目标。

对于建设中的小学教育专业而言,三个层次的目标逐层深入、缺一不可。培养目标设立之后必然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实施方案作为支撑。

三、课程体系架构

培养目标是课程设置的依据,而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课程设置是教师培养的关键,课程体系设计得好坏,课程标准是否确定,课程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能否实现。

纵观我国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历程,由于对培养目标没有统一的认识,开设小学教育专业的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也不尽相同,学者对此看法也是见仁见智。一般说来,课程从形式上分为必修、选修(限选、任选)两大类,从内容上分为通修、学科、教育三大类。在众多课程体系中整合课程的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有学者就提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要加大课程整合的力度,要重视基础类课程、活动类课程、特长类课程、拔高类课程、隐性课程与道德提升类课程。[4]“模块整合式”课程指向课程设置模块化、资源整合化、学习者成为行动研究者和内容动态化。它由具有弹性和可整合的公共课程模块、小学教育理论课程模块、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课程模块、小学教育实践环节课程模块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组成,表达着课程是学习者学习发展过程的理念。[5]此外,一些研究者就课程体系中占重要部分的内容进行专门论述。如李斌认为教育类课程在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整个课程框架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影响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并从教育类课程设置的依据,应注意解决的问题,以及课程的具体构成等几个方面对教育类课程进行了解构。[6]曹慧英提出把实验课程、教师技能训练课程、社会实践课程、教育见实习和综合科研训练五个方面的实践课程结合起来,综合创新成为一个和谐系统的“五位一体”的实践课程体系。[7]

在梳理和继承已有课程设置模式的基础上,我结合培养目标,试重新构建思维课程体系。

1.基础知识类课程,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教育理论课程等,目的是为学生搭建灵活应对课堂教学所必需的知识基础。小学教师面对的学生是知、情、意、行各方面都亟待发展的特殊群体,宽泛的知识基础对他们来说必不可少。

2.教育实践类课程,包括教师技能训练课程、实验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教育见实习等。目的是为学生在正式走入工作岗位之前提供模拟或真实的教学情景以获得锻炼,通过观摩学习、身体力行等形式积攒对未来教学的准备。同时可以探索大学与小学建立合作的机制,为师范生提供教育与一线小学教师互动学习的机会,架起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促进理论学习,增强教学适应能力。

3.研究能力类课程,包括研究方法、课程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课题立项等,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研究意识,并使其掌握研究规范与研究方法,切实形成教学研究能力。优秀的小学教师必然懂得反思,对日常的教学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进而能够从事一定的科研,这也正满足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因而我们期望培养出具备研究意识的小学教师,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对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进行探索、研究,为学生发展、自我发展及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4.情感陶冶类课程,包括著名教育影片观赏、教育名著赏析、教育名家课堂录像或实例、教育专家报告等形式,目的在于使学生从充满艺术性的教学中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生发出热爱教学、忠于教育的信念化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

这一课程体系,力图通过理论教学和综合实践相结合、思维训练与情感熏陶相烘托的形式,促使学生掌握宽泛的基础知识、娴熟的教学技能与能力、灵活的教学技巧、随机应变的课堂驾驭能力,培养适应新课程改革及时展的新型小学教师,在适应新课改的同时,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四、教学方案创设

从要求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教育教学知识角度而言,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但不容忽视的是小学教育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特性,因而在培养过程中要赋予学生充分实践的权利,使其能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反思问题,解决问题,能够将自己的理论所学运用于课堂。如此一来,不仅掌握教什么的知识,而且获得怎么教的技能与艺术。

1.互动式理论教学

通过传统的课堂班级制教学,辅之以专家讲座、学习小组内部互学等方式进行理论学习,集基础性与研究性、学术性与趣味性于一体。

2.实训式能力教学

根据小学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与能力,设置三字一画训练,板书训练,普通话训练,微格教学训练,班级授课或模拟授课中师生互学、生生互学,等等,促进专业技能与能力的获得。

3.研究式创新教学

“研究性学习”对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大有裨益。放手让学生自己拟定研究主题,自主组织研究性学习小组,自己决定研究题目,制订研究计划,搜集文献资料,进行调查、访谈、实验、筛选、处理、分析获得数据、资料,获得结论。教师作为指导者适时提供帮助,在培养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4.熏陶式情感教学

通过教育名著赏析、教育名家课堂录像或实例,教学电影观赏、教育专家报告等多种形式展开,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情感。

上述教学形式共同构成理论学习、实践、反思与研究交互作用、螺旋上升的教学方案。通过理论学习,掌握必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实践锻炼,初步走进教学,在真实的情境中完善教学技能、技巧;通过反思,巩固学习并为后续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教学方案设计必须保证使该专业学生清晰透彻地学会“教什么”与“怎么教”,全面关注知识和方法的掌握,形成研究意识与能力,培养教育情感。

参考文献:

[1]黄正平.试论小学教育特性与小学教师培养[J].教育发展研究,2007,(11B).

[2]王树洲.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探究――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及标准[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4,24(4).

[3]蒋亦华.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定位的向度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10,22(4).

[4]吴振利.论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与课程取向[J].教育探索,2009,(3).

[5]黄甫全,申仁洪.小学教育专业模块整合式课程的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02,(9).

[6]李斌.构建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的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7,23(5).

新小学科学教育篇7

1.分组学习的组织

分组学习形式是新教学理念下较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分组学习形式可有效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的合作意识和交流习惯,有利于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开展。

分组学习形式,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学生分组学习。分组学习的组织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在采用分组学习时,教师应注意学生组合的搭配,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和特点分层组织,使他们能互相补充,相互提携、促进。搭配合理的小组中,每名同学都可胜任小组中的角色分工,如组长、记录、总结、操作,使学生都有自己发挥的空间,不能让分组学习成为个别学生的表演舞台,同时又使一些学生成为观众。如果在分组学习中出现了一人说了算小组、哑巴小组、众说纷纭小组,就背离了小组学习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初衷。成功的分组学习,每名同学都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信心。

2.探究学习的组织

科学科目的学习以探究实验为主体学习途径,科学教师不能有效地组织学生探究学习,就不能称为合格的科学教师。科学教学的探究及实验组织的基础是材料的组织和课程的设计,如果没有这些材料和设计,必然只能教出纸上谈兵的学生。组织探究学习的材料要准备充分、合理,既要符合教学的需要,又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探究或实验学习的材料,可以由教师组织,学生来准备,一是减少教师的精力投入,二是使学生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对知识建立初步的了解。

3.拓展学习的组织

其实,新课程下的课本仍然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加上仅凭课堂上的教学,对科学这门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来说,就如闭门造车。科学的教学组织,仅仅局限在课堂上,是不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也不是新课程理念的真实体现。教师组织课堂外的学习是对科学教学的拓展和补充。教师通过合理组织课外的科学学习,突破教室的空间局限,将课本上的教学内容拓展到课堂外,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学生愿意接受且兴趣度较高的,对巩固课本知识、拓展知识宽度、提升科学素养都是十分有益的。

二、新课程下小学科学教学的资源整合

1.学校教学资源整合

新课程下要达到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效果,不给学生提供开展探究实验的条件是不可能的。如今,学校里基本配置了标准的实验室和实验设施,这是学生学习科学的理想场所。如果教师不会充分利用这一条件,将其整合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就不会实现理想中的教学目标。学校的实验室应向广大学生开放,允许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保护下开展相对独立的实验探索,使学生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下展开想象的翅膀,验证自己的“奇思妙想”。不论是成功与失败,学生都能收获到在课本上领会不到的知识,而且能锻炼其动手能力。

学校的图书室、网络计算机教室也是科学教师整合的重要资源。教师应充分发挥计算机教室、图书室的优势,通过教学整合拓展学生的知识接收渠道。这么多的资源不被利用起来,锁在“深闺人未识”,只被当作学校设施的脸面和摆设,实在可惜。科学教师应想办法将这些资源利用起来,将钥匙交到学生的手里。

2.自然资源的整合

科学这门学科本身就是自然学科,只有大自然才是学生学习科学最直接、最根本、最纯粹、最全面的教材。草木鱼虫、土石鸟兽、风雨雷电等自然中的知识和奥秘,是在课堂上凭标本、黑板所不能表述清楚的。教师不能很好地整合自然资源到科学教学中来,会约束学生的思维,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而,科学教师应经常带学生走进大自然去寻找科学的奥秘和道理,浪费了“自然”这本“书”,是科学教师的失职。

3.生活资源的整合

对于小学生来说,大多科学道理是抽象的,不好掌握。而科学知识本身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如果教师能合理整合生活资源到教学中去,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和探究科学,会收到非常好的学习效果。

新小学科学教育篇8

一、教科书图文史呈现教育规整的历史图景

新中国成立初期17年,老师们都很忙,手上的教科书不停地更换。刚熟悉的教科书,又被换掉。有时候还刚用了一年。有时要自己编教科书,刚编好了一些,又立马不让接着编,也不让用了。

1949-1966年,这17年是新中国进行教育规整的重要时期。从其教科书中,我们看到三种教育力量博弈的复杂局面,我们也看到一个频繁多变的学校和非常忙碌的老师。

1949年秋季,各地学生们拿着的教科书大都是原先学校使用着的,并无多大变化。到1951年秋季,各地学生拿到了一套全国通用的教科书。这是人教社第一套全国通用教科书。其中的语文、历史、地理等文科,改编自原解放区和原国统区的教科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主要改编自东北人民政府编译的苏联教科书。这套没有用多久,其中不同学科的教科书也在不断变化。1954年秋季开学,原来国语老师变成了语文老师,因为手中的“国语”教科书换成了“语文”教科书。这是“语文”这个词正式出现在新中国学校教育中代表一门重要学科。老师向学生解释到,以后我们的“语文”课,要学习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即语和文。这一解释便定格了新中国的语文教育,延续至今。

1956年秋季开学,老师们拿到一套新的教科书,这是第二套全国通用教科书。老师们看到这套教科书还有教学大纲,大部分科目甚至有教学参考书。但是,一些科目教科书的内容结构被改变了。中学地理老师发现,原来“地理”教科书变成“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中国经济地理”几个分册。中学历史老师发现,原先一本“历史”教科书也变成“世界古代史”、“中国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中国近代史”几分册。学校里还出现了外语、音乐等教科书,体育、图画也以教学参考书的形式出现。老师们明白,现在全社会都在学习苏联,教育也要改变以前的做法,全面向苏联学习。使用这套教科书时,老师们明显感觉到知识体系更严整,内容也更多了。不过,如果还按照以前的教学安排,一个学期就教不完教学大纲要求的任务了。因此,这套教科书使用时间不到两年,一些地区教育部门就集中向上反映“要求高,分量重,内容深”,“教与学都过于紧张”。而教育部也早早意识到了这一问题,1957年8月先后了一系列精简中小学教科书的通知①。教育部解释精简教科书的目的在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克服教师“赶进度”、学生“囫囵吞枣”的现象。这时恰好是出版的一年后。作为教科书来讲,这更新速度也是所向披靡了。然而,1958年这套教科书还是被淘汰了。

1958年秋季开学时,《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表扬了河南省农业林业教育工作者,他们仅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就编写出了高等、中等、初等三级农林学校整套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表扬他们从本国和本省的实际出发,和实际相结合,坚决克服教条主义。社论还提出,教材要中央编、地方编、专家编、教师和群众也可以编[1]。全国立马掀起了一场编写教科书运动。大部分地区的教育部门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组织人员编写新的教科书,一般是对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科书进行修改、删除和补充。也有一些省市和师范院校,干脆编写了整套九年制、十年制中小学教科书。这次编写教科书的速度也是风驰电掣的。1960年7月15日到9月7日,不到50天的时间,湖南省教育厅就组织了全省中小学教师和部分师范院校的教师共280人,编写出了一整套中小学十年制教科书[2]。其他省市也一样。老师们都知道,全国其他行业的同志都在“”,教育行业自然也不会落后。所以,编写教科书速度要快,数量要多才好。当然质量也要好才行。

1960年秋季开学,上海市小学五年制的数学老师拿到的一套教科书,这套的内容比原先版本精简浓缩了许多。他看到这十册数学教科书中包含了许多初中的内容,比如代数、平面几何等。同时又删去了很多算术方面的知识,例如整数运算中的循环原来一般有七个,现在被删减到只保留了三个循环。该套教科书的简介解释,这是为了使学生腾出时间,抓住重点,学好最必要的知识,避免让学生陷入繁琐的数字计算之中[3]。然而,这些由相关教育工作者们大幅并快速地修改、删除、编写的教科书,因质量不好,没过一两年就被禁止使用了。

1962年秋季开学后,各学科老师们陆续拿到的是国家统一编写的教科书。这比前几年地方编写的教科书,内容增加了,难度和强度也增加了,编写的质量也整体提高了许多。十二年制的小学语文老师,拿到人教社1963年编写的语文教科书时看到,这套书每册课文都有所增加,460篇课文中要求背诵240篇。每课之后有练习题,每个单元之后也有练习题。内容包括字、词、句、篇、标点、阅读和作文,形式多样。另外,还安排了近30种应用文的练习。中学的化学老师发现人教社1963年新编的化学教科书中的编排体系改变了,突出基本概念的学习,强化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础技能的训练,不像以前“以生产为纲”来组织课程内容了。老师们还发现,这些新编的教科书形式上也美观大方,封面色彩艳丽丰富,书内也增加了许多插图。

1949-1966年,新中国教育发展最初的17年,教科书领域当中有着诸多改革尝试。基本上每过几年,学生拿到的教科书就会有所不同。老师们都很忙,手上的教科书不停地更换。刚熟悉的教科书,又被换掉。有时候还刚用了一年。有时要自己编教科书,刚编好了,又立马不让自己编了也不让用了。借由这17年的教科书文本,我们看到一副教育图景,里面有非常忙碌的学校和非常忙碌的老师。

二、教科书图文史呈现教育异变的历史图景

上海市幼儿园的教师拿到了一本《思想教育课》,很难想象老师拿到书的心情,更难想象的是老师是怎样教学的。

1966-1977年,这十年的课本②中呈现出脱离常态的教育模式。借由这些课本,我们看到一个结构异变的学校,一个“砸烂”课本的学校。

1966年秋季开学,学生们手上的课本“砸烂”了。但是新的课本还没有送来,教师们只好断断续续地展开一些教学活动以维持,有的老师干脆直接用著作作为教材。一些学校为了方便教学,将著作印刷成教科书的版本形式,作为学校的正式课本使用。

1966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批转关于处理当前中学教材的请示报告③时批示:中学所有教材,没有以思想挂帅,没有突出无产阶级政治,违背了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违背了教育方针,不能再用。这些教材未印的均应停止印刷,已印过的也要停止发行。中学历史课暂停开设。政治和语文合并,以著作为基本教材,选读“”的文章和革命作品。教育部应积极组织力量,重新编写中学各科教材,包括小学教材。同时指示,不论高小或初小都要学习著作,初小各年级学,高小可以学“老三篇”④,以及其他适合小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和语文程度的一些文章。

也就是从这里开始,新中国教育全面否定了建国初期17年建立起来的教育体系,开启了一种全新的异变的教育模式。这时的课本最常用“红色”,红太阳、红旗、红字、红色的等是课程的主题图案。为了表达课本是在思想统帅下编写的,封面上的主要图案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围绕像组成的象征性图案,或是围绕语录、红宝书组成的象征性图案;另一种是隐喻性的图案,如红太阳、红灯笼、红旗、红花、向日葵等[2]。

1967年,学校有了新编的课本。上海市小学二年级的数学老师,打开课本第三册,第一页写着语录,还印有像,章节头安排最高指示。翻到第二页,他依照课本所写的教法指导学生:“从上面各题的计算,可以看出多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两位数加减法一样的。教导我们说,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做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分析方法。”[2]1969年,广州市的小学英语老师带领学生们在教室里读着:LongliveChairmanmao!along,longlifetoChairmanmao!wishChairmanmaoalonglife!差不多同一时期,上海市幼儿园老师拿到一本《思想教育课》,很难想象老师拿到书时的心情,更难想象的是老师是怎样教学的。新中国成立初期17年频繁变化摸索的教育及教科书,到这里被完全“砸烂”。

1966-1977年,经由这些课本,我们看到了新中国教育十年异变的细节。这些政治统领的学科课本,也为教育研究呈现了一个最佳观察标本。

三、教科书图文史呈现教育回归的历史图景

1977年,老师回到讲台上,规定学生们将手背在身后,防止他们不认真听讲。

1977年,邓小平主持科学和教育工作。同年8月8日,他发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的讲话,对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起到了重大的指引作用。这之后,上海市幼儿园的老师不用再教《思想教育课》,上海市小学数学老师不用再告诉学生的教导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广州市的小学英语老师也不用再带着学生读LongliveChairmanmao……这时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实行十年制的中小学教育⑤。老师们拿着新编的教科书,重新回到讲台上,规定学生将手背在身后,防止他们不认真听讲。这图景便是这阶段新中国教育的一个生动微缩。刚走出的不良影响,重新起步回归教育本身。然而,也许是过于迫切的动机,也引发了诸多问题。例如,在处理德智体美劳各育之间的关系,处理全面发展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知识学习与身心发展的关系等重要教育问题上,需要新中国教育进入下一阶段更深入的改革。

1978年春季开学,浙江省初三英语老师拿到了新的教科书,发现新增加了一些与学生相关的内容。例如,第五课是apaGeFRomapUpiL’SDiaRY(学生日记中的一页)。不过,还是有以前课本的影子。例如,第八课是QUotaionSFRomCHaiRmanmao(语录)[4]。这套教科书是浙江省根据本省的课本改编而来,自然是有相似之处。当时,其他大部分省市的做法也一样。在1978年秋季,人民教育出版社编撰的十年制中小学教科书出版前,他们暂时用各地区改编的教科书。正如初三英语老师看到的一样,这些教科书增减了一些内容,但仍然还有课本的影子。

1978年秋季开学,大部分省市的老师们都拿到人教社新编十年制中小学教科书。这是“”结束后的第一套全国通用的教科书,质量明显提升,内容上也有新的气象。初中历史老师拿到的《中国历史》教科书,第一册有“孔子的思想”[2]一课,这与原先的表述(“孔子的反动思想”)不同了。中学物理老师按照教科书的介绍教育学生:我们应该努力运用所学物理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5]。不过,这套教科书明显难了许多。很多地方的学校,都觉得本校的师资力量不够,教学设备也很难达到教科书的要求,而且内容也过多,教学安排不过来⑥。于是,1981年,教育部颁布《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同时又制定了《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1984年,教育部又颁布了《六年制小学教学计划草案》。这一系列的文件,意在通过减少内容或拉长学习年限的方式来缓解教科书中存在的难度过高的问题。这时,全国中小学有的地方还是十年制,有的地方已经改成了十二年制。

1982年秋季开学,北京、上海、天津、浙江的老师最早拿到了六年制小学教科书,封面上有个明显的“6”字⑦。这套教科书由四省市联合编写,改编自1978年人教社的十年制中小学教科书。其中,编排体例都一样,原本小学阶段五年的内容重新组编成六年。教师们感到难度的确下降了。后来,全国大部分省市的小学老师都拿到了这套书来教学。几经修改,最终还是不能令人满意。全国各地教学需要、教学水平和教学条件相差十万八千里,人教社也很难编出一套让大家都满意的教科书。

1990年秋季开学,上海市中小学一年级的老师拿到了本市编写的上海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浙江省中小学一年级老师拿到了本省的实验教科书。1993年秋季开学,教育部推出五套半教科书被推荐给全国各地学校选用。教育部期望通过提供不同程度、不同地区的教科书来适应全国各地的教育情况的差异。这便是新中国教育史上有名的“八套半教科书”⑧。这“八套半教科书”供“九年义务教育”⑨使用,其中只有一套院编写的教科书,因编写力量和经费等问题半路夭折。当时,使用这套教科书的中小学的老师,还拿到了丰富的配套用书,包括学生的练习册、实验册、地图册、地图册、教师用书、教学挂图以及录音带、录像带等辅助教学工具。

也就是从这时期新中国的教育开始走向丰富多样的发展局势。宏观上,考虑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水平的差异实施教育,为学校提供可选择的教科书、可供选择的学校制度。微观层面,越来越看重学生的个体特征的差异。那种老师站在讲台上,请学生将手背在身后的教育教学形式,正在逐渐退出新中国教育的舞台。这也为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埋下了伏笔。

四、教科书图文史呈现课程改革的教育图景

2001年,老师走到学生中间。小学老师,告诉学生新的教科书里有一位小伙伴陪大家一起学习。中学老师,告诉学生教科书里有很多问题,老师等着大家来探究。

2001年秋季开学,一些地区⑩的老师发现一直以来指导帮助自己教学的《教学大纲》变成了《课程标准》。在北京市上学的一年级学生,回到家按照老师的要求,请爸爸妈妈打开这本教科书,因为里面有段“给家长的话”:

翻开这本教科书,您会发现,这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是伴随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开设的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其目的是通过游戏和各种儿童喜欢的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6]。

家长读到这段话时很惊讶,这门课似乎就是以前自己学过的《思想品德》。但是,这本16开的书,印刷精美,五彩缤纷的画面旁只有少量的文字。教科书中还有一位叫做“贝贝”的小兔子伴随孩子一起学习。孩子很喜欢这本书,拿着爱不释手。他们记得自己的教科书,似乎没有这样“亲切”过。

这是人教社出版的《品德与生活》,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编撰的教科书,暂时只供应部分地区的学校使用。这个看似平常的教育图景中透露出新中国教育一次不寻常的转身。2001年9月,教育部审定通过了20个学科(小学7科、中学13科)49种中小学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并推行到38个部级实验区试用。这是新中国教育一个非常忙碌的年份,这年开启了力度最大的一次教育改革11。到2015年秋季开学,全国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几乎都拿到了新课程标准教科书。

全国各大出版社从这时开始也围绕着学校忙碌了起来。这热闹情景曾在新中国成立前出现过,被学者称为“教科书的黄金三十年”[7]。与之相对应的“民国教育”,今天仍不断被提起。与民国时期的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世界书局等出版社相互竞争出版教科书的热闹情景相似,各大出版机构,如人教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江苏凤凰出版集团、广东省出版集团、湖南出版集团等相继参与中小学教科书的开发。这些为新中国教育出版教科书的机构,首先需要向教育部提交申请编写教科书的立项,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对申请者的资质、教科书编写的指导思想、体系结构及教科书的适用范围等进行审核。每年6月底和12底前通知申请人,是否立项。最后,将编写好的教科书提交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或省级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的教科书,再由各省市的教材选用委员会负责选用。这是一个相当严整的教科书审定制度,新中国教育在前一阶段为满足各地区差异的“八套半教科书”之基础上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截至2009年春,共有84家出版社开发的新课标教科书通过教育部审定,其中包括:“六三”学制小学10个学科115套、初中19个学科116套,“五四”学制小学7个学科10套、初中11个学科20套,普通高中18个学科71套[8]。2015年秋季开学,全国的中小学生都拿到这些新编的新课程标准教科书。这些教科书的出版使得过去“一纲一本”被打破,打开教科书多样化出版的局面。中小学可以在通过审定的多套教科书中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教科书。这一改变,解决了长期以来教育大一统局面无法适应中国各地教育实践需要差异的问题,是新中国第一次全面放开教科书的编撰。大力度的教科书制度改革,意味着新中国对教育之理解,较之前几个阶段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如何呈现教育的基本面貌?以描述教育政策、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形态为主的形式,呈现教育历史的基本面貌,似乎总过于宏观,与真实的教育活动中隔着一层模糊。使人很难想象历史中的教育活动如何展开:什么样的读书声从当时的教室传出?什么样的习题被写进当时的练习本?什么样的试题需要当时的学生回答?……这些体现教育基本面貌的问题,难以在宏观的教育史叙述中找到清晰的答案。《新中国中小学教科书图文史》梳理新中国60多年的各科教科书,全景图式地呈现出新中国教育的基本面貌,回答了这些细枝末节且又不可缺失的问题。

注释:

①1957年8月《关于精简小学语文、历史、地理教材的通知》和《关于中学历史、地理、物理、生物等教科书的精简办法》。

②“”期间的学校用书被称为课本,因它不具备反应教科书所应有的分年级、分学科等基本形态。

③《关于1966-1967学年度中学政治、语文、历史教材处理意见的请示报告》

④《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

⑤1978年1月,教育部正式颁布发行《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1977年到1979年期间,陆续颁布十年制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

⑥这套教科书的主要问题是内容深、难度大、分量重。各地学校意见较大。因此,这套通用教科书出版不久,教育部马上就面对一个如何降低教科书难度的问题。

⑦1980年12月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中小学学制准备从十年制改为十二年制,今后一段时间内可以五年制和六年制并存,城市小学可先试行六年制,农村小学学制暂不动。当时,北京、天津、上海和浙江率先试行。1981年3月13日,教育部就城市小学试行六年制问题发出通知,提出除北京、上海、天津可先行试点外,其他省市的城市是否试行,要慎重研究。

⑧八套半义务教育教科书包括: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两套(分别供应“六三”制和“五四”制);北京师范大学的供“五四”制的一套;广东省教育厅、福建省教委、海南省教育厅和华南师范大学组织编写的“沿海版”一套;四川省教委、西南师范大学合作编写的“内地版”一套;浙江省编写的实验教科书一套;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上海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一套;河北省教委研编写的复式小学教科书一套;八所高师院校合作的义务教科书一套。

⑨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其中提出“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⑩2001年9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38个部级实验区。

112001年,教育部开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228.

[2]石鸥,方成智.中国近现代教科书史(下)[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2:106,257,295,8,182.

[3]数学教学编辑部.五年制中小学数学课本简介[J].数学教学,1960(5):10.

[4]浙江省中小学教材编写组.浙江省中学试用课本英语(第六册)[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77:25.

[5]中小学通用教材物理编写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试用本)物理(第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3-4.

[6]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

[7]石鸥,吴小鸥.简明中国教科书史[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5.

新小学科学教育篇9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创新发展特征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219-01

一、引言

我国教育结构中设立体育教育,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重要的组成内容。体育科目是学生们热爱的学科项目。在体育课上,学生们可以学习体育常识,可以锻炼身体,可以做游戏。小学体育课程对于小学生具有体育启蒙的作用。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体制中,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认为体育科目是可有可无的科目,认为体育课是学生“玩”的科目,片面的认知了体育课的目标和作用。在教育领域大力改革的推动下,我们倡导学生全面发展,体育课逐渐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充分重视。体育课是激发学生潜在能力,协调学科共同的发展的科目。小学生可以通过体育课,了解身体结构,增加学习精力,达到身心的共同发展。我们研究在体育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就是要根本上认知体育科目的重要性,要从体制机制上更新体育教学的目标,从内容上强调体育科目对于小学生的重要影响,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新发展。

二、小学体育教学的特征

1.教学方法要符合儿童的基本特点。小学阶段的孩子都属于儿童,这个阶段的孩子有自身独特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对儿童进行体育教育,就要符合儿童的天性。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了解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小学生对体育的概念理解较浅。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注意在体育技术和体育内容要符合小学阶段孩子的身体特征,不能安排过于激烈的体育项目,要以保护学生身体健康为前提。在设置体育项目中,教师对学生在动作操作时,要给予相应的保护措施。把增强学生体质与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统一起来。

2.教学过程要增强学生的兴趣。小学生的学习热情都来源于对事物的热爱。一个科目能够吸引小学生,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个科目具有趣味性。小学生自身对科目感兴趣了,才能主动的去学习其中的知识。而小学体育教育的主要特色就是具有强烈的趣味性。小学阶段体育的趣味性体现在体育教学中,一个动作或者一个体操,不是为了考察学生的耐力,而是为了让学生很快掌握动作要领。把锻炼身体协调性放在首位。在动作标准上,要轻松对待,特别是对待一些反应速度较慢的学生,教师更要进行分别对待。教学方法要采取多种形式,把学生喜欢的项目引入到教学中。

3.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游戏性的原则。小学体育教材中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游戏性。游戏性特点体现了教材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小学体育教学中,利用游戏完成教学是一个很适合的教学方法。游戏性可以增强小学生对体育的热爱,可以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可以开阔小朋友的眼界。游戏性原则的使用,要注意符合地域特点,符合教育区域的风土人情和人文特点。游戏性教学原则符合小学生的身体特点、心理特点。通过游戏,小学生可以领会到体育课的有趣之处,可以对体育课充满好的印象。游戏性原则符合小学阶段体育课程的要求。

三、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途径

1.在思想上更新体育教学的学科地位。体育教育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一直处于次要的地位。我国教育模式为应试教育,学校和家长都重视应试学科的成绩,认为主要学科成绩是决定孩子未来命运的关键。主要学科的地位在很多年的教育改革中,都处于教育界集中关注的地方。但是,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提升,多种学科共同发展成为教育者研究的范畴。其中,体育教育是改革中的重点。我们在观念上,要更新体育教学的地位。不能把体育教学当成可有可无的科目,不能忽略体育教学的优势作用。在对学生的调查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对体育课的热爱远远超出了教师的预期,在体育课上,小学生呈现出最真实、最纯洁的一面。创新体育教学的模式,首先要做的就是更新体育教学的理念。从教育思想上认同体育教学的积极作用。

2.在教学形式上突出小学生的个性特点。体育教学是贯穿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的全过程。而小学教育是基础,是学生对体育教学的最初印象。小学体育教学要尊重小学生的个性特点。我们这里说的个性特点,不仅是小学生的生理特点,更小学生心理的特点。主要代表的特征就是小学生性格方面的特点。小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生性活泼好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群体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运用教学手法。例如在体操教学中,教师要做出示范,让学生模仿,学生就会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模仿,而且有的学生会延伸出更多的想法。这种思维活跃会带动更多的学生主动思考教学内容。

3.以快乐教学的理念实现教学的主动性,引导小学生的体育实践精神。体育课程的宗旨之一就是倡导学生的体育精神。我国自建国以来,对体育事业的投入是非常巨大的。我们重视体育就是为了提升国人的身体素质。小学阶段体育教学,要为体育精神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用快乐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爱好体育,明确学习体育的目的,利用体育锻炼的优势达到身心教育的共同发展。快乐教学就是从思想上、形式上、过程上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带来的快乐,是一种从逻辑思维到形象思维的转变。弘扬小学生体育精神,是小学体育创新的真正意义。

四、结论

小学体育教学具有集中性、趣味性、游戏性的特点。创新小学体育教学就要从多方面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从教育观念、教育手法、教育尝试中不断掌握教育的根本思想,把体育教育当成小学阶段重要的教学项目,从多方面创设教师和学生的双重进步,让小学体育教育真正为教育服务,真正成为学生提高学生成绩,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毕红艳,小学体育教学模式探讨,《才智》,2011年03期。

[2]王艳荣,多元智能理论与学校体育观念的创新,《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赖天德,深化学校体育改革要注意防止虚无倾向,《中国学校体育》,2004年02期。

新小学科学教育篇10

各位领导、各位会员代表:

我受****县教育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委托,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

五年来,****县教育学会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双百”方针,本着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应用科学研究,注重科学普及的精神,在加强学会组织建设的同时,紧紧围绕县委的中心任务,密切联系我县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际,有计划地开展了教育科研、教育科普和学术交流活动。经过全体理事和广大会员的共同努力,在组织建设、教育科普、教育科研、学术交流、学会管理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较好地发挥了党团结联系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纽带、桥梁作用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参谋、助手作用,为我县基础教育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教育科学的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进一步加强学会组织、队伍和制度建设

县教育局历来十分重视教育学会的组织建设。根据县教育局和县民政局的统一部署,第五届教育学会理事会产生至今,根据《****县教育学会章程》和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基本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民政厅关于转发省教育学会关于加强教育学会建设,进一步发挥教育学会作用的意见》和《吉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2008年我们组织召开了教育科研工作会议,制定了《****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和《****县教育科研成果评奖办法》,印发了《****县教育科研工作章程》和《****县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修订了《****县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科研工作评估标准》等教育科研的规章制度和奖励措施,规范了科研管理,加强了制度建设、组织保证和中小学校长、教师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完善了教育学会的组织建设。各基层学校都建立健全教育科研处(室),配备专(兼)职主任,充实和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力量。

**教育学会现有基层学会26个,专业委员会11个。学会会员876人,其中省教育学会人,市教育学会会员299人。我县教育学会已成为全县社会科学领域最大的群众性学术团体之一。

(二)、深入开展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

教育学会始终把群众性的教育科研活动做为学会工作的主要方面。在全县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上将2008年确定为教育科研年,积极动员各基层学会和广大会员参与到教育科研工作中来,将教育科研工作重心下移,使教育科研工作“校本化”。各基层学会和专业委员会积极申报各级课题。全县各基层学会和专业委员会申报的“十一五”课题,部级6项,省级12项,市级21项,县级25项。各基层学会和专业委员会按照各自确立的课题,结合新课程改革积极开展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如实验中学的《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第一实验小学的《教师自主性专业化成长与发展行动研究》、朝鲜族中学的《民族学校德育特色化研究》、向阳小学的《“新课程新教师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电化教育馆的《推进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的广泛应用》等课题研究都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这些课题的确立和研究成果,对推进我县基础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改、促进革新课程改革和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有益的尝试。许多学校的校长已真正尝到教育科研给办学带来的实际成果,已真正认识到科研兴校。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学术交流活动

为了活跃会员的学术思想,检阅科研成果,我们还十分重视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定期组织召开教育学会年会,总结一年的工作,评选科研工作先进单位、优秀工作者、评选优秀论文。五年来,县教育学会先后召开了5届学术年会、2次专题研讨会(教育论坛);先后编辑了《教育教学研究》四册,《和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一册、《我的教育主张》一册,收集教师论文480多篇。这些论文集的编辑出版使广大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得到了很好地收集整理,促进了教育经验与信息的交流。期间还组织编辑出版了《**县“十五”教育科研课题成果汇编》一书和《教育科研手册》。同时,教育学会还不定期地组织专兼职科研人员到外地考察学习,及时了解和掌握先进教育思想和办学经验。2006年我们组织全县中小学校长到江苏洋思中学、启东中学考察学习;2008年组织全县中小学教导主任到山东杜郎口等名校考察学习;组织全县中学教师参加了在长春市召开的“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吉林省中小学优质课堂教学研讨会”等。同时,我们每年都组织参加省、市召开的“十一五”科研课题经验交流会和课题现场结题会。此外,各基层学会还自发组织教师到省内外一些著名学校考察学习。这些考察学习有力地促进了我县各种学术研究活动的开展,也使外地的先进经验和成果在我县得到推广。2007年在吉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研讨会上,我县代表*市做了《完善教育体系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典型发言,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四)、积极主动地推广科研成果

五年来,我们在积极探索群众性教育科研的有效途径和科学方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改变过去课题过大、不易操作以及与教育教学实际结合不紧密的状况,将教育科研工作“校本化”。要求各校以新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围绕本校、本学科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群众性的教育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