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文化艺术与社会实践十篇文化艺术与社会实践十篇

文化艺术与社会实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5:23

文化艺术与社会实践篇1

关键词:群众文化;艺术;实践;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7-0218-01

一、群众文化艺术综合实践的重要性,主要由三方面的要素构成

(一)时展的需要

任何文化艺术都是一定社会活动的精神产物,不可避免地会打上相应的社会烙印。不同时代生发的社会文化艺术,必然带有不同时代的特征。群众文化艺术作为一定社会精神产物的组成部分,同样要受到时代观念的影响,为一定社会条件所制约,并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国民经济的繁荣,在物质条件上为满足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全面拓展提供厂可靠保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向群众文化艺术提出了更为多向性的要求。特别是社区、乡镇各种文化艺术活动的兴旺,各类群众文艺节目频繁投入综艺演出,便反映出综合艺术实践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时展的需要与群众提高文化艺术活动质量的意愿相统一,是综合实践必要性的最基本表现。

(二)自身提高的需要

普及、提高,再普及、再提高,是群众文化艺术发展的规律。推动这种递进式提高的关键,是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自身的提高。即使是初期的自发性娱乐活动,参加活动的群众在获得一定满足后,便会自然产生新的需求,进行新的娱乐尝试。随着社会的演变,不同时期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者在传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又会产生跟当时社会思想观念同步的更高层次的活动需求,投入新层面上的实践活动,由此不断推动群众文化艺术向前发展。当代群众文化艺术实践活动的内容,已经由单向性选择往多元化选择拓展。与此相适应,必须提高组织活动的水平和质量,个人必须获得更多综艺才能,也就成为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组织者自身向新层面提升的需求。这些只有通过综合实践才能实现。

(三)群众文化艺术发展的需要

时展的影响与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者自身提高的需求,是促进群众文化艺术发展的客观因素,而群众文化艺术本身的发展更需要在文化艺术趋向、活动样式、培训骨干能力等方面的丰富和提高。在现代文化艺术潮流的影响下,群众文化艺术频繁参与各种综合艺术演出,跟专业文化艺术的学习交流更加密切,从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之中,提高自身整体水平。而且,由于群众文化艺术在社会活动中的主流意识不断增强,使它越来越注重各个种类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发挥综合艺术优势,已经成为群众文化艺术自身发展的新趋势。近年来,社区、乡镇文化艺术活动蓬勃兴起,不仅扩大了活动范围,更反映出它所具有的多样化特点,正在成为艺术普及的新亮点。为了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培养具有整合才能的艺术辅导骨干队伍势在必行。群众文化艺术呈现的这些广泛性发展需求,把综合实践推向了更为重要的地位。

二、如何进行综合实践

作为一门教学的课程,群众文化艺术综合实践具有十分鲜明的包容性和系统性特征。在整个课程中,不仅融合多种技艺才能于一身,包含各种知识理论于一体,而且从辅导知识、技能掌握、整合应用到策划组织、编排创新、综合体现等方面,形成了系列,贯穿于实践过程的始终。

(一)运用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经过实践证明的科学思想方法,它就像一把钥匙,能够打开正确认识群众文化艺术综合实践规律的大门,引导人们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去进行综合艺术的实践。

(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群众文化艺术综合实践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贯彻这一原则,有两种现象需要引起注意:一种是轻视理论指导的现象,认为实践本身就是行动,只要去做就行;一种是忽视实践体现的现象,觉得理论上都已经懂了,不用实践也可以。

(三)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通过积极掌握和充分运用知识技能,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贯彻群众文化艺术综合实践教学原则的主要途径,它贯穿于综合实践的整个过程之中。积累的知识越丰富,掌握的技能越全面,运用时就越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获得的能力也就会更强。

(四)加强独立构思和创造能力

文化艺术与社会实践篇2

【关键词】广播电视;艺术实践;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必要形式

中图分类号:G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2-0090-02

艺术实践是中国广播电视文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作为中国广播电视人,笔者对这一重要命题有探讨研究的责任。

然而,这一重要命题本身,又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高水准的复杂系统工程。为此,有必要将其分解为以下三大理论层面,来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探讨,以求对中国广播电视文艺的艺术实践,提供理性思辨与具体实践的双重参照系。

一、艺术实践的重要意义

中国广播电视文艺艺术实践的第一大层面,是艺术实践的重要意义。这是一个理性认知系统,又是一个智力支撑与能量之源的“软系统”。

众所周知,思想认知对于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要做好广播电视文艺的艺术实践工作,首先就必须充分地认识到艺术实践的重要意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人类所有活动的生命与灵魂。所谓“实践”,指的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各派哲学对它有不同的解释。科学的实践观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重要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基础和动力,也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此外还有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试验、艺术、教育等多种形式。实践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和历史性,人类的全部历史由人类的实践活动构成。”[1]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就是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思想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果。近年来全国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以实践为核心与生命。

同志反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强调实干,注意落实。他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2]他强调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锐意进取;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实干可以破解一切难题;实干可以使一切办法见效;实干才能抓住并用好一切机遇。一句话:实干就是实践,实践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一切工作的贯穿红线。

广播电视文艺是党的宣传思想文化的重要工作,更应当以实践为生命与灵魂。没有实践,就没有真正的广播电视文艺;离开了实践,广播电视文艺就没有了生命与灵魂。这,正是广播电视文艺艺术实践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二、艺术实践的主要内容

中国广播电视文艺艺术实践的第二大层面,是艺术实践的主要内容。这是一个“主体工程”与“实体工程”,也是一个“硬系统”。

内容是一切事物内部诸要素的总和,内容的实践性,是一切事物实践性的具体体现,也是凭借与依托。

广播文艺内容的实践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节目选题的实践性

节目选题的实践性,指的是广播电视文艺节目题材的选择要面向社会实践,并密切为社会实践服务。其中包括紧跟时代步伐,扣紧时代脉搏,关注社会焦点和百姓热点,反映时代精神传递正能量。例如中央电视台近年来热播的“星光大道”栏目,其选题就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点,做到了与平民百姓心贴心,成为老百姓自己的舞台。

选题是广播电视文艺艺术实践的基础与前提,只有选择的实践性鲜明强烈,才能为整个节目艺术实践提供雄厚坚实的基础。因为题材是“文艺作品内容的构成要素之一。即作品中构成艺术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具体材料。是作者在观察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集中、加工和发展而确定的。题材选择和处理,与作者的个性、人生经历及文化修养有较大关系,也受制于其情感、思想、艺术理念和创作追求。”[3]

(二)节目思想的实践性

节目思想的实践性,指的是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主题思想,要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点。要力戒思想平庸、陈旧,力求主题新颖、深刻,切中时弊,弘扬主旋律。要反映当前社会的敏感问题,直面人生,与时代实现零距离接触并第一时间对接,与人民群众息息相通,表达群众呼声,替百姓代言。例如电视连续剧《老农民》,就具有节目思想实践性的特点,因此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与点赞。

(三)节目体裁的实践性

节目体裁的实践性与节目选题的实践性、思想的实践性密切相关,换言之,节目体裁的实践性既受节目选题实践性、节目思想实践性的影响与制约,反过来,又为节目选题实践性、节目思想实践。

节目体裁实践性的重点是节目体裁为受众所喜闻乐见,具有艺术生命,要“换地气”。广播文艺节目的体裁,主要有广播剧、广播戏曲、广播曲艺(相声、二人转等)、广播小说、广播散文、广播诗歌、广播音乐(声乐、器乐)等等,电视文艺节目的体裁,则主要指“电视剧、电视综艺节目、电视艺术片、电视专题文艺节目,以及音乐电视(mtV)、电视文艺谈话类节目、电视娱乐节目(如游戏类、益智类,乃至新近出现的真人秀节目)等等。同时,电视文艺还应当包括直播或播映的电视文学、电视音乐、电视舞蹈、电视曲艺杂技、电视戏曲、电视戏剧、电视电影,乃至诸多亚艺术电视节目如艺术体操、冰上舞蹈、时装表演等等。”[4]节目体裁的实践性,也有许多成功的范例。例如北京电视台的“我是演说家”,上海电视台的“中国好声音”等节目,就紧贴百姓心声,紧连现实生活,实践性特征十分抢眼。

三、艺术实践的必要形式

中国广播电视文艺艺术实践的第三大层面,是艺术实践的必要形式。这是一个保证系统,也是一项配套工程。

形式与内容是一对范畴,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并反作用于内容。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完美结合,才能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同样,中国广播电视文艺艺术实践的内容与形式也必须同步一体、水融,才能最终实现整体实践性的最大化与最优化。

具体而言,中国广播电视文艺艺术实践的必要形式,有以下几点:

(一)深入实践第一线

广播电视文艺的采编人员与主创人员,必须走出演播室,深入到实践第一线。在实践中获得灵感与素材,抓准题材与主题。

(二)关注实践第一线

广播电视文艺的采编人员与主创人员,平时必须时刻关注实践第一线,关注社会生活,关注百姓心声。做到取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

(三)反映实践第一线

广播电视文艺节目本身,要反映实践第一线火热鲜活的生活,以实践性为生命与灵魂、看点与亮点、支点与情点。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1228.

[2]人民日报社理论部.深入学习同志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58.

文化艺术与社会实践篇3

   一、两大体系:中国艺术学科体系内涵

   艺术学科体系由关于人类艺术实践的全部知识构成的。正如马采先生所说:“艺术学就是研究关于艺术的本质、创造、欣赏、美的效果、起源、发展、作用和种类的原理和规律的科学。这是艺术学的目的,同时也是艺术学的意义。”②整个学科体系基本内涵包括艺术史论和艺术创作实践与应用两大体系。

   1.艺术史论体系

   如果把艺术学科比作一幢大厦,那么艺术史论体系则是整幢大厦的基石。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实践活动,艺术属于社会历史范畴。它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变化与消亡。人类艺术史与人类社会史相伴相生。考古学的发现证明,数万年前的原始人类就已经开始了早期的艺术实践活动,直到今天,艺术实践在人类社会任何一个发展时期从未间断过,而且正在继续,并将一直继续下去。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人类艺术史就是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超越万年的艺术史为人类社会留下了无比丰厚的艺术遗产,积累了极其宝贵的艺术实践经验,这些都为今天和以后的艺术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营养和思想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因此,艺术史是整个艺术学科体系中的第一块基石。具体说来,中国艺术学科体系中艺术史部分主要包括带有一定普遍性的人类艺术通史,如中国艺术史、外国艺术史等;以及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门类艺术史,如中外音乐史、中国书画史、西方美术史、中外雕塑史、中外建筑史、中外戏剧史、中外舞蹈史、中外电影史等。艺术理论是在梳理和总结人类艺术史和艺术实践的基础上,对人类艺术实践活动的起源、本质、特征、功能等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归纳、概括和抽象。艺术学理论体系主要研究艺术的本质、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分类、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等内容,具体学科包括艺术学原理、艺术美学、艺术哲学、艺术批评学、艺术类型学等。艺术史论体系奠定了艺术学科体系的基础,是整个艺术学科体系的血脉和灵魂。没有艺术史论体系,艺术学科体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艺术创作实践与应用体系

   艺术史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在梳理和总结人类艺术实践规律的基础上为艺术创作与实践提供理论借鉴和指导,进一步推动人类艺术实践的创新、发展和繁荣,进而创造出更多、更高质量的艺术作品,让人们在获得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的同时,心灵得到净化,性情得以陶冶,人格更加完善。艺术史论研究最终要回到艺术创作实践中,没有对艺术创作实践与应用的关注,艺术史论研究就成了纸上谈兵、空中楼阁。如果说艺术史论体系是艺术学科体系建设的基础和逻辑起点,那么艺术创作实践与应用体系则是艺术学科体系建设的目的和旨归。具体而言,艺术创作实践与应用体系包括对音乐、舞蹈、美术、书法、设计艺术、戏剧戏曲、电影、广播电视艺术等各门类艺术创作规律、创作技法、创作方式的研究。

   作为一个整体,艺术学科体系内涵包括艺术史论和艺术创作实践与应用两大体系。具体到每一个门类艺术学科,其内涵也主要由这两个部分组成。如美术学科体系里既包括中外美术史、文物鉴定与修复、民间美术研究等史论研究内容,也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壁画、雕塑等美术应用研究与实践等部分相关学科。戏剧戏曲学科包含戏剧戏曲发展史论的教学与科研,以及为戏剧戏曲编导、表演舞台实践的教学与科研。前者是戏剧戏曲学的主导、核心部分,侧重于学习、研究中外戏剧史、戏剧理论、戏剧批评、比较研究,兼及剧场建设、舞台设计、戏剧管理,着眼于从案头艺术、舞台艺术、综合艺术等不同角度,对中西戏剧戏曲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后者是前者的衍生与辅助环节,包括剧本编辑理论与实践、戏剧导演理论与实践、舞台设计、灯光技术、化妆技术等具体内容。

   艺术设计学科包括艺术设计史论和艺术设计创作及制作系统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前者主要研究艺术设计历史脉络、艺术发展规律、美学流派表现、理论方法呈现等内容。后者主要包括艺术设计思维训练、三大构成规律的学习、设计素描、色彩课程的学习、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设计实践类课程的学习等内容。电影学科包括电影历史及理论与电影创作及制作系统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电影历史及理论系统,主要研究电影艺术历史、发展演变规律、美学思潮、理论方法等内容。电影创作及制作系统,主要包含电影艺术创作规律的探索和电影艺术制作技巧的提升两大范畴,涵盖了编剧、导演、摄影、美术、录音、剪辑、动画、管理等全部的电影制作部门。此外,音乐学、舞蹈学、书法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等其他门类艺术学学科体系内涵也同样主要由史论体系和创作实践与应用体系两大部分构成。

   二、四大部类:中国艺术学科体系外延

   艺术学科体系外延包括所有关于艺术史论体系和艺术创作实践与应用体系的相关学科,主要有一般艺术学、特殊艺术学、边缘艺术学、新兴艺术学四大部类。一般艺术学即探索人类整体艺术实践活动普遍规律的学科,包括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美学、艺术哲学、艺术批评学、艺术类型学等关于艺术学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的学科。特殊艺术学即门类艺术学,包括音乐学、美术学、舞蹈学、戏剧戏曲学、设计艺术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及最具民族特色的书法学等。边缘艺术学即艺术学与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人类学、文化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交叉形成的艺术社会学、艺术心理学、艺术符号学、艺术人类学、艺术文化学、艺术教育学、艺术传播学、艺术管理学、艺术经济学、艺术考古学、艺术文献学、艺术伦理学、艺术法学、宗教艺术学、比较艺术学等艺术学边缘学科。新兴艺术学即探索和研究以电子计算机、互联网、3D、激光全息等为代表的新兴科学技术与艺术创作实践相结合产生的诸如计算机艺术、视频艺术、全息摄影艺术、交互艺术、虚拟现实艺术、网络艺术、动画艺术、立体电影艺术等新兴艺术的学科。

文化艺术与社会实践篇4

关于校园文化的含义,世界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在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可以定义为:以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文化为基本内容,以自身文化积淀为特色,融入高校特有的人文精神,反映时代性的一种群体文化。同时,校园文化又是一种多层次的文化,涵盖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贯穿于制度、生活、艺术、行为、体育、社团活动、科技、心理等多方面、多层次之中。有人提出“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社会文化,是师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创造的一种既与社会密切相关,又具有特色的人文环境、校园精神。它是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学校共同成员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包括学校最高目标、价值观、校风、传统习惯、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在内的精神总和”。看似内容不同,实质都异曲同工.尽管每所高校都会按照本校实际打造适合本校发展的校园文化,但笔者认为,所谓校园文化,应有以下几点共同的特征:

1.导向性。一所高校具有着哪种校园文化,对所在学校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它指引着学生的政治方向,把握着学生的思想动态,支撑起学生的精神价值。校园文化建设成就显著的学校,学生都会带有一种其他人所没有的大学精神,这种精神可以表现为自信、乐观、勇于创造,也可以表现为从容气度、厚积薄发,更可以表现为凝聚感强,善于协作。总之,这种精神将培养学生的品格变得更加高尚,走上社会时能不负大学的使命,为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2.创新性。校园文化的主体地点是校园,那么就要求它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满足青年学生这个群体的要求。青年学生的适应能力强,接受新事物特别快,同时更喜欢去冒险、探索未知的世界。如果校园文化不能走在社会的前列,甚至不能紧跟学生的脚步,那势必会失去吸引力,造成校园文化的缺失。学生的精神世界也将变得空虚颓废。只有抓住时代不断创新,校园文化才能随时充满活力。

3.人文性。人文性主要表现在,校园文化包含对人的关注与关怀。现今的校园早已不是“学校老师一言堂”。在这个追求个人发展,张扬独特个性的时代,每个学生的发展要求都不可忽视,这也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如今的校园文化在关爱学生方面投入比例日益增大.如对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学生和心理问题学生群体的帮助等影响深入人心,真正让学生得以解决实际困难,加深了学生对学校的信任与依赖。

二、艺术实践对校园文化的作用

将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将会对校园文化的创新建设起到突出的作用。

1.艺术实践能提升校园文化内涵的层次,经典的艺术作品,可以提高大学生对美的认识与感受。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在平时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专业研究方面,很少有学生会自发地认识研究艺术之美,而校园文化中的艺术实践恰恰可以填补此项空白,将校园文化所包含的精神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2.艺术实践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多种新形式。在各高校中,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多为举办校园艺术节,开展主题团体活动等等。而艺术实践则以多种成果展示的方式为校园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比如我校音乐与舞蹈学院重新排演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作为艺术实践成果,在全校、全市至全省进行了巡回展演,不仅打响了本校的品牌,更为全校师生的艺术欣赏之旅开辟了道路,对民族歌剧有了更深的认识与喜爱,而且参演的全部演员均为在校学生,在排练与巡演的过程中,专业技能有了飞速的提高,极大地增强了舞台的经验,对专业的理解有了更深的追求。还有的高校举办师生画展,个人书法展,经典影片解读与分析等,对大学生扩展知识范围有着深刻的意义。

文化艺术与社会实践篇5

关键词:艺术;精神文明建设;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J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7-0036-0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是社会主义思想建设。文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而艺术又是文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考虑艺术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

一、文艺是社会意识形态

文艺,是文学和艺术的统称。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的文艺,基本特点是通过塑造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文艺作品中的形象总是个别的、具体的、可以使欣赏者从感觉上把握它;由于作者创造形象时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所以,文艺作品不像科学论文那样仅是以理服人,而主要是以情感人,欣赏者通常是在被活生生的艺术形象感动的同时,接受作品所阐明的道理,从而得到启示和教育。

二、艺术存在我们的生活中

艺术是文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为了更好地满足自己对主观缺憾的慰籍需求和情感器官的行为需求而创造出的一种文化现象。艺术,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娱乐游戏的一种特殊方式,又是人们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属于文化的范畴。艺术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建筑、雕塑、园艺、文字、书画、歌舞等等。这些表现方式已遍布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时每刻都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艺术在精神意志上的指导性

艺术的精神意志功能,一旦影响到人们的行动时,就会产生一种“实践”作用,即把精神的意志活动转化为一种社会行动和实践活动。这就是艺术作品通过影响人的精神世界再作用于客观现实世界,改造世界,或者以“精神――实践”的方式来参与世界的功能。

艺术的这种精神意志实践功能,把艺术和社会联系起来,和世界联系起来,艺术通过这种精神意志作用,使人们获得一种精神力量、世界感和价值观,影响他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从而推动社会历史的前进。艺术的精神审美作用通过意志行动的中介,最终达到社会实践的作用。

四、艺术在生活中的实践性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艺术,在国家整个事物中也不能缺少艺术文化的管理部门。美术作品巡回展览、电影周的活动、专场名星歌舞表演,这都是人们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妇女可以为一斤蔬菜的价格斤斤计较,但她却能花几十元甚至几百元买一张演唱会的门票。一家人去看一场名星的演出,他们往往还没有考虑去接受演唱内容的任何教育和思想影响,而是觉得这是他们家中的一次文艺观赏活动的安排。可见,艺术已经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形式融入人们的生活,参与社会,调节社会生活。艺术对于个人来说,不仅像艺术家那样的人,可以成为他们终身的价值追求,对于普通人,可以成为他们生活丰富多彩的调节剂。

即使在纯政治性的接待国家元首的礼仪中,也要奏军乐,在政治大会中还要唱国歌,在奥林匹克运动比赛开幕式上,表演大型团体艺术体操和舞蹈,或者进行各民族的五彩缤纷的服装表演。这些都是艺术活动参与其间。

五、艺术对人的精神生活的作用

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展现有着特殊形式。审美文化特有的审美性质,决定了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无论接受它哪一方面的影响,总必须以审美体验作为它的心理中介。审美可以调动人的一切精神力量,人的认识能力、评价能力和创造能力参与其中。这决定了没有其它任何意识形态对人所产生的影响,能像艺术作品所唤起人的审美体验那样,使人的整个心灵得到深刻的触动、强烈的影响和全面的滋养。

我们通过艺术摄影、电影,绘画,小说描绘来“观看”我们没有看到过的自然,艺术和自然也能以混同的状态进入我们的意识。在社会、家庭和个人生活中,确有某些时刻是过着“艺术生活”或想象中的生活,即整个意识状态沉浸在艺术作品的情节氛围和命运斗争中,这是人类意识的一大奇观。正是艺术的这种对人的精神的感觉作用,才发展了人们对色彩、线条、构图、形态、空间意识、体积感、和谐、崇高等形式方面的审美知觉能力。

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的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艺术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艺术对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负有神圣的职责。

文化艺术与社会实践篇6

关键词:实践教学模式;艺术类设计人才;工科大学;培养创新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求“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结构”。艺术类设计专业人才(如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影视媒体设计、动画设计等)作为社会主义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实践教学是艺术类设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对构成艺术类设计人才的合理知识、智慧结构,启迪思维,提高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构建工科大学设计类艺术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模式,既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的必然选择。

一、工科大学艺术类设计人才培养状况扫描

工科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和国民经济建设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七八十年代,工科大学的规模比重、专业数量曾占整个高等教育的三分之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工科大学面临着学科间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和相互交融的问题,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成为现代工科大学发展的新模式。很多工科大学为推进学校综合化进程,丰富校园文化,培养复合型人才,在保持人才培养目标、学科结构、社会服务领域的特色基础上,将科学性、工程性与艺术性紧密结合,或合并、组建传媒、设计、美术、服装等院(系),或在建筑、机电等传统院系开设艺术类设计专业。初步形成与文科大学、师范院校、艺术院校并行的工科大学应用型艺术类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中国校友会网的2012年中国理工科大学排名和设计在线网(2011-03-19)的相关资料[1],笔者选择理工大学排位在前40名的院校,结合设计艺术学科建设情况,分析发现:截至2012年年初,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34所大学(占85%)开设有艺术设计、媒体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等艺术设计类专业;设计艺术学博士点2所,占全国11个设计艺术学博士点的17.5%;具有设计艺术学及相关博士点大学6所,占15%;设计艺术学硕士点28个,占全国134个硕士点的20.8%,70%的学校具有培养设计艺术学研究生人才的资格。工科大学每年为社会输送数以万计的艺术类设计专业毕业生,为我国应用型设计人才的培养、设计学科的研究以及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艺术类设计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问题透视

我国工科大学艺术类设计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工作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取得了辉煌成就,但艺术类设计人才的工程设计应用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自主创新创业能力等与社会期望存在差距,实践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成为工科大学艺术类设计人才培养的软肋。

(一)教育观念与教学条件的问题

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批准了经过调整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艺术学成为“学科目录”中第13个“学科门类”,设计学成为一级学科。艺术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仲呈祥称,“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史、学科建设史和人才培养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是21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艺术自觉、艺术自信、艺术自强的一项重大举措”。艺术学科历时14年之久,终于赢得一场“独立战争”,这足以说明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艺术教育观念问题根深蒂固。观念偏见导致个别工科大学存在重工轻艺的现象,艺术学科的特殊性往往不被理解和尊重;艺术设计等专业发展存在被边缘化的趋势;甚至个别大学新办艺术设计等收费较高的热门专业,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短视性、盲目性和趋利性。同时,工科大学艺术类设计人才培养的专业教育发展速度过快,导致师资数量缺乏,学历层次、知识结构不合理。部分教师由绘画、工艺美术和机械、材料等改行,缺乏全面系统的设计训练,不少专业教师缺乏市场、工程等知识和实践经验。教师疲于应付教学任务,无暇考虑教学质量的提高。实践教学普遍投入不够,工作室场地、设备设施、环境氛围问题存在较多,尤其缺乏市场和商品化运作的实习实训、实践教学基地。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与企业互补互利的产、学、研、用机制急待完善。

(二)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的问题

相对而言,工科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开办时间较短,起步较晚,存在实践教学环节不明确和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质量问题,导致教师很难在实践课程指导中区分“实践”和“实验”的含义,对实验课程名称、实践课程内容的理解存在盲区。[2]实践教学过程中,师傅带徒弟的家长式和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模式普遍存在,忽视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由于侧重艺术感觉的审美层面和艺术表现力的培养,绘画性的效果图和制作图成为学习设计的主要流程。学生不熟悉生产环节和材料工艺过程,纸、电脑、教室、黑板仍然是教师与学生表现和交流的主要场所和媒介。实践教学与课程基础脱节、与科学技术脱节,停留于纸面和模型效果训练。毕业设计虚拟题目较多,与设计市场、社会需求、生产消费环节脱节,过程玩套路,手法玩花样,扼杀了学生设计创意的潜力。实践教学课时总量不足,选择实习单位困难重重。实践课程作业布置缺乏科学性,学生忙于应付,课业负担过重;实践课程成绩评定主观随意,实践教学过程管理流于形式。

文化艺术与社会实践篇7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设计作业商品化;教学探究;创新创业

1文化创意产业与设计教学的关系

1.1文化产业

文化是人类不同于动物的产物,人与动物的差异就是人类可以创造和传播文化。文化、政治、经济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它们中间既是相互独立,又是彼此渗透,而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宽泛地来说,所有的产业都从属于文化产业。或者说都是由文化而产生。从狭义文化的角度来说,与人类精神财富相联系的产品才是文化产品,这些产品形成的产业是文化产业。

1.2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蕴含了文化、创意、产业三个方面,它们共同组成了它独特的内涵。它们来源于文化知识和创意的积累,通过脑力劳动,智慧的转化创造出财富和机会,来促进生活质量的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其实可以分为文化艺术产业、设计产业和其他文化产业三类。

1.3与设计教学的关系

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意,人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是产业发展与生存的重要元素,创意人才的不断输入是产业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创意产业是艺术设计领域与经济转型期市场融合的产物,是知识经济时代艺术设计在宏观经济环境中的拓展和延伸。设计专业近年来发展迅速,领域宽广,涉及各个方面。交叉学科和新兴产业层出不穷。设计教学为这些人才的输出承担着重要的任务。文化创意产业与设计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在全球化的新经济环境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和最终的物化形态发生转变和升级,继而衍生出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的艺术形式。这些全新的艺术形式也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同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必然会推动当代设计教育的不断更新和进步。从而改革传统的教育方法,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念,培养优良的设计人才,使文化创意产业和设计培养教学良性循环。

2设计作品商业化教学方法

2.1国内设计教育现状

目前国内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在学生创新教育及实践能力培养中,教学观念不能适应社会发展,教学方法陈旧,实践教学方法不能真正符合专业特点及社会所需的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教学方法上还只是采用比较传统的课堂作业制作练习,根本无法满足学以致用的社会性、应用性、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

2.2探究意义及提出

实行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作业变作品,作品变商品”的教学方法改革,是基于校企结合与互联网商业化实践的一种学习方式与就业途径,前景广阔。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完成知识成果转化,拓展创业途径让学生的作业成为商品,让作业走出校门,让作业为社会经济发展所服务,推动地方经济与文化产业结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国内外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一个起步性阶段。

在当下全国开展的“本科质量教学与教学改革工程”工作别强调了本科生的创新教育与创业能力培养。在(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对创新素质、实践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应高校发展长远改革的目标,加强教学方法改革创新与应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度,课题作业练习的参与性与积极性,通过做作业就能实现知识内容理解与检验、实现自我价值肯定、增强自信力以及实现工作经验积累和学习成果实际价值化转变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3改革内容及实施方法

(1)改革内容。第一,打造全新的“作业变作品,作品变商品”的开放式、立体化的特色实践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强化实践教学部分内容,增设社会应用度较高的“实践性专项课题与开放性专项课题”课程内容,合理配置理论授课与实践授课学时比例。合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引进企业项目、行业公司项目进课堂、“威客”网络平台项目进课堂的方式,实现开放式、立体化的实践教学方法的创新。在保证所讲课程的基础知识结构框架稳定的基础上,依据行业发展动态、社会所需人才标准、教育部人才培养计划等方面因素,对教学内容的具体细节做出相应的调整。当下社会需求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能力和工作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增设一些实践操作性强、与社会需求切合度高的作业内容,如企业画册设计与制作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这些作业练习方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重点与提升操作技能,强化学生“知行合一”的能力培养。第二,建立“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地考察调研教学+实践技能应用教学”相结合的“立体整合式教学模式”。结合时下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特点,一改以往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做到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网络教学为补充,实地考察教学为增效,实践应用教学为检验的新型教学模式,将几种不同的教学模式通过多点位、多渠道、横向与纵向交叉、多点并行、多位一体的方法,在专业课程的知识传授过程中同时或递进式开展,从而综合性地建立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和对知识点的学习、理解、掌握与应用的能力,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第三,研制“图文影音课件”与“实体实践案例展示课件”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此种教学手段将课程内容从静态到动态,从概念化到实体性全方位立体化地呈现给学生,深度解析课程内容与知识点。其中,“实体案例展示课件”是将与课程相关的设计实体物搬入课堂,来配合图文影音式课件的教学方式。这些实体案例主要包括:往届学生优秀作品实例及商业性应用实体案例等。让学生直观清晰地感受课业练习的成果性展示,增强学生对课业实践成果的形象认知,是他们明晰课业题目的行业性应用情况和市场化需要的状况,激励他们从事作业商品化实践训练的过程中来,从学习中找到乐趣、找到创新创业的途径、找到自我知识体系建设的价值,提高学生对作业内容的关注度与兴趣点,从而促成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完成学生作业的教学成果转型,实现学生的“作业变作品,作品变商品”的完美融合与蜕变。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即完成对专业知识的消化与理解,又实现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与工作经验的积累。同时让学生的作业变成作品,作品变成商品走出校门,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发挥促进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与产业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

(2)实施方案。第一,设置专项实践课题练习,增加课业的针对性与成果商品化转型。例如,课程中,可以设立“旅游文化产品包装设计”、“企业宣传册设计”、“应聘简历设计”等专题课业内容。通过实践性教学方法的改革,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完成“作业变作品,作品变商品”的实践应用转型,使学生在实践练习中获取丰富的商业实战与社会实践经验。第二,组建课题工作组,加强课业成果的群发性、研讨性、深究性。配合专项课题,在教学上设置一些开放性课题,以此为基础组建3~5人的课题研究与工作小组。以小组研讨与合作的方式进行课题深化讨论与设计实践,然后得出研究与设计实践成果,在课堂上进行研究成果介绍与讲解,与其他同学分享经验与成果内容。第三,组织引导学生参加各类艺术设计大赛。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安排一些艺术设计大赛的内容到课业中来,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大学生艺术设计大赛,通过参与比赛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学习的投入性;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取得荣誉与奖励,同时也是完善将“作业变作品”的有效途径。第四,聘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在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方法改革项目实施期间,通过对教学师资开放的方式,促成“专家进课堂”,一改传统的校内教师为主导的方式,向社会或兄弟院校的相关学科聘请一些艺术设计领域中比较突出的实战型行业专家与资深导师进行专题性讲座,让学生与行业权威人士近距离接触与沟通,了解行业动态,解除学生学习中的一些疑惑,为学生的择业与从业提供一些行业经验与必要性咨询辅导。第五,学生作业商品化销售。可以引进社会实践项目进课堂,让同学们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形成“作业商品化产值转换”,实现做作业就可以赚钱的职业意识形成。也可以基于互联网上与艺术设计相关的门户类网络平台进行教学方法的开发,如指导与引导学生在“猪八戒”威客网、“昵图、汇图”素材网等一些设计网站进行账户注册,将作业、作品上传网络服务器,通过付费下载的形式,实现网络销售。从而增进学生新型创业意识形成,找到新型就业与创业途径。

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作业变作品,作品变商品”的实践教学方法创新与应用是很具有操作性的。艺术设计专业本身的课程讲授重点就是基于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前提下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而且课程设置内容多数是行业公司的业务重点,也是社会客户与项目需求度比较高的内容。所以,如果能在实践教学环节加强课题训练针对性与应用性,无疑是对理论学习的一次深化理解和应用性效果的检验。

3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3.1创新与特色

艺术专业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主要是将以往传统的学生作业进行形式与效果的双项特征转化,做到学生的“作业变作品,作品变商品”。这样做,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对课程讲授内容的理解,同时增强学生对作业的关注度、重视度,把学生对作业的抵触与反感情绪转化为积极的参与性与动力性,以此增强学生在学习中投入的热情度。这不但是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知行合一”型复合人才,同时也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一种重要体现。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通过“作业变作品”环节,增强作业的质量与精度,不只是以往单一的课题内容训练,而是可以形成一个具有保存、收藏及鉴定价值的艺术作品,可以参与各种艺术设计比赛及社会实践项目;再通过“作品变商品”的环节,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与课业内容的深层次细化与挖掘,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就结合商业实战角度去考虑作品的实际应用性问题;再结合“专题项目小组讨论”机制,深度开展课程内容的深化性理解与群体性发散思维模式的训练,形成思想交流与共振,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提高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上真正做到“产、学、研”一体化,并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认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学校期间就为迈向社会做好一个高质量的前期铺垫与积累。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能积累实践经验,并能使作业变成作品甚至是商品,走出校门,服务社会,为区域性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3.2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途径

高校承担着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重任,艺术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人才,高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艺术人才?归根结底,是要培养能够与世界进行话语对接,能够通过作品表现中国核心价值观,通过简单的艺术来讲复杂的中国故事的有独立人格的人。市场需求是经济学的概念,高校艺术教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是指紧扣时展脉搏,将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社会实用上,将教育的潜力最终转为生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以通识教育引领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理念。培养理念是培养目标的前提和方向,是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制度的依据,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决定性因素。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之一就是产业的发展超出传统的惯例,不断呈现出融合跨界状态,根据这个特征,在具体的人才培养实践中,也要运用跨界思维,打破院系、校际间的壁垒,以艺术学科为中心,构建学科、专业、院系、校与校,甚至国际之间的学科交叉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机制。文化创意产业对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很高,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完善人才培养链的重要途径。现代设计艺术教育应以创造力训练为基础,从文化人类学、哲学、产业经济学、心理学、工程学、社会学、材料学和市场营销学等领域中寻找为设计艺术所用的新知识,并进行创造。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中关注设计思维,这是教育者应该关注的领域。

3.3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影响

文化创意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文化产业是有跨界融合的特征,文化艺术在其中有着很大的作用。它融合了人力、文化、知识等资本。创意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通过产业化运作衍生出新的产品,并形成新的产业链,从而实现制造业的升级。从而达到促进区域经济化发展的目的。它有很强大的融合性,离不开文学艺术和科技的结合。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科学技术是一个催化剂,促进了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整个文化产业生态系统的演进与更新。文化创意产业是艺术与科技相融合的产业。创意与人文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人类精神化层面的创新,更强调人文的内涵。在跨界融合的过程中,文化艺术除了发挥自身的使用价值,还成为其他产品的信息载体。通过跨界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生变化,随着其他产业的不断发展,其本身也发生变化。在跨界融合的过程中,文化艺术除了发挥自身的使用价值,还成为其他产品的信息载体。文化创意企业的商业模式本身就具有跨界特征,因为企业选定目标客户群、生产产品、制定产品促销策略等都要考虑某些利益相关企业。

艺术与商业的结合,消弭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强化了艺术的商品属性,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将艺术带向了更广阔的天地。艺术跨界是艺术商业化和产业化的必然产物,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场域中,艺术的发展历史得以改变。在引领艺术发展的同时,也推动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作为创意产业的艺术已经不是原有意义上的“艺术”了,而是具备了全新的样态。

4结束语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人为本、创意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个人智慧与创造力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灵魂。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不仅要有一般人才的共性,还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极强的创新能力,并熟悉经营管理之道,是外向、创新、协作的复合型人才。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国家政策的支持与投入仅能起到推动作用,仅仅依靠战略和政策是不可能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腾飞的,而是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张睿,景涛,程亚娟.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案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4(05):46-47.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0-03-01(005).

[3]洪晓波,周国权,王家荣,俞小勇.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1):16-17+28+4.

文化艺术与社会实践篇8

[关键词]民族艺术;人才培养;模式

进入21世纪,全球范围内展开的综合国力竞争,就是科学技术与民族素质的竞争。教育也就自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在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中争取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提高人才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建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等院校的一项最重要的使命和任务。科学地分析和预测人才的社会需求是确立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依据。

目前我国朝鲜族高等艺术教育的办学规模、知识构成、师资水平、教学科研条件,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之间还具有较大的脱节和差距,对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高等艺术院校仅仅培养传统基础性专业人才,显然不能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

从社会文化体系来讲,文化艺术市场的系统非常宽泛,其中包括各种各样的文化艺术团体和公司、学校的艺术教育教学活动、文化娱乐场馆、新闻出版以及影视传媒系统、产品广告与环境设计市场、对外艺术交流活动、艺术品经营市场、公关礼仪活动等,其发展前景和对艺术人才的需求十分广阔。目前,社会文化艺术市场对艺术人才的需求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层次,从类型上可分为:通才型、专才型、复合型、应用型,对各类型所需掌握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也各有不同。

艺术产业管理层:通才型,需要具有较为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掌握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特点和运作规律,了解国内外文化艺术发展趋势,并具备现代管理、经济和法律的基础知识和国际文化传播的基本能力,能在文化产业、媒体及政府相关部门从事文化艺术管理和经营。

艺术编创和设计层:专才型,掌握较为全面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应用能力,能够具有较强的独立创作、设计开发能力,此类人才需要个性化培养,适合各类文化艺术团体和公司或自行独立进行艺术编创、设计开发。

艺术教育和辅导层:复合型,系统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学、历史、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应用能力,掌握艺术教育规律,并具备艺术教育教学和管理基本能力,能够在艺术教育、艺术研究、文化娱乐场馆、文博艺术管理、新闻出版等单位和部门从事教育、管理、研究工作。

艺术表演和制作层:应用型,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精通艺术表演和制作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实际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能够在各类文化艺术团体、文化娱乐场馆、影视传媒、产品广告、环境设计市场、艺术品制作、公关礼仪等领域工作。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朝鲜族文化艺术也从传统意义上的社会艺术文化也就是纯艺术专业领域迅速地向社会的多样需求转化,向市场化发展。以延边地区为例,原有的艺术表演专业团体、基层文化事业单位陆续出现相对萎缩的现象,从改制、减员、合并以至到撤销,公益性文化艺术场所越来越少。但与此同时,社会上出现的艺术经营实体日渐增加,个体艺术经营种类细化和繁多。

朝鲜族高等艺术专业教育是连接和艺术事业发展的纽带,人才培养的质量将制约着朝鲜族艺术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因此,必须准确预测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构建与之相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朝鲜民族艺术事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

近几年来,延边大学艺术学院根据社会需求以及学科发展的现状,开始着眼于面向社会,走向社会开展调研,通过学科交叉与渗透适时调整学科方向,对专业结构部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增加了新专业,拓宽了新的专业方向。经过几次的培养方案的修订,建立了“专业+X”(多样化培养模式)、“2+2”、“1+3”(前趋后分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也得到了明显的成效。

但是,由于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高等艺术教育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认识不足,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意识不强,在传统教育教学观念下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教育”的观念不相适应。可以说,几十年一贯制的艺术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与我国逐步建立的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从招生、专业培养、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标准、毕业分配都进行统一的计划,以培养高度专业化的专门人才为目标,在师生的观念意识上形成了重专业课、轻文化课,重技能、轻理沦,造成了以技能技巧训练代替了艺术创造训练的误区。教学专、分细、专业面窄,这种教学体制和各个专业教学上相互封闭的状况,使得人才的知识技能结构单一、片面,缺乏综合知识、跨学科知识,不能完全符合社会需求,产生就业上的困难或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作要求,一些传统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人类步入21世纪,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为民族艺术专业教育提出了更多新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艺术教育应该面对挑战和机遇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作用。高等艺术专业教育向专业设置多元化、培养类型多元化、国际化发展。

因此,迫切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需要。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方式的总合,它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如何培养人才的问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在长期教育活动中,对人才构建的一种主观模型,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校教育的要求所提出的设计理念被高校所实施的结果。

目前,社会的艺术人才结构布局愈加多元化,已经拓展到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对艺术人才的需求已呈现出多样化的要求。艺术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专门艺术人才。从毕业生和社会用人单位反映的情况来看,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明显还存在对市场的不适应性和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学生所学专业面窄,基础不扎实,专业不对口,应用能力相对不高等方面。艺术人才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明显表现出对市场的不适应性和差异性。因此,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的确立,必须要在保证学生个性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以社会对艺术职业或岗位的需要为依据,既要培养各艺术门类通才和专才,同时也要培养一大批的复合型、应用型艺术人才。依托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要确定以下多层次的艺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文化艺术专业团体、企业急需的艺术表演、设计制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群众文化艺术,学校教育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专业知识更新快、创新意识强的艺术编导、创作、表演专门人才;培养综合素质、能力强的文化艺术管理和经营人才。

延边大学艺术学院作为民族艺术综合院校,在探索民族艺术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拥有中国文化也要拥有世界文化和本民族文化,不仅要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更需要构建自己的艺术教育理论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1 构建“一专多能”的培养模式。

①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对培养对象毕业后的能力结构准确定位。明确专业对应的社会艺术领域达到的层次要求,要明确与专业领域相近或相关的职业基本能力和所要达到的水平要求。

②制订以围绕专业能力为核心的多层次、多专业资格证书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建立完整的以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方案的支撑体系,为确保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必须从诸多方面给予支持。实施一专多能,必须确保培养对象获得足够的专业技能训练,必须确保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专业教学中得到充分的贯彻与实施。为此,必须建立完善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2 构建“3+1”的前趋后分的分段培养模式。

“3+1”模式是我国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它主要是指四年制本科教育过程中,前3年时间学生在校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及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后1年在社会相关专业领域进行实习和实践,完成实习和时践教学任务,进行毕业设计或撰写毕业论文,参与实习单位的开发研究工作。

我院作为综合大学的艺术院校,在确立“3+1”的培养模式过程中,既不能照搬其他文理工学科的培养模式,也不能按照传统的单一毕业实习的方式进行,而是要找出自己的新思路、新方法,才能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激烈的人才市场上保持较高的竞争力,在培养模式上找到专业教学与市场化培养的平衡点。

“3+1”模式的构建要根据学科专业设置特点和特色,邀请文化艺术企事业的专家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充分发挥延边歌舞团等艺术团体、设计公司的专业优势,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有机地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积极把学生推向市场。在四年级专门开设社会实践课与企事业单位挂钩,把学生安排到企事业单位中去,让所学结合所用,使学生完成由学校到社会的角色转换过程大为缩短。同时,探索定单式的培养,即:学院按照企事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量身订制人才培养计划,在保证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前提下,加大特色课程的开设,并与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使企业参与到学生的教学、培养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校园中就能掌握企业所要求的素质,让企业直接从校园中就能得到完全符合要求的人才,达到双赢的局面。

3 构建“产学研”的培养模式。

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长效互动机制,也成为越来越多的艺术院校的共识。“产学研”培养模式的建设途径主要是通过与当地的文化艺术事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文化建设服务,有意识地将学院的发展融入当地的文化中心工作之中,并以出色的成绩,在服务于文化建设的同时,也为学校的发展赢得了更为宽广的空间。

①成立师生艺术团,为地区乃至省内外、国外进行演出服务和交流,包括社会大型演出活动工程的承接、咨询、服务等。

②充分利用基地的演播厅、录音棚、声像录播制作室进行艺术活动摄、录、编、播,视听教材及声像作品的研制,生产,并进行市场营销。

③艺术创作、研究和生产,如电脑设计、绘画、作曲、编导等专业师生的艺术创作(包括组织采风、写生、生活体验等等);各类表演艺术的研究(包括对艺术训练学生各个时期身体反应变化测试、研究)、艺术创作和研究相应成果的生产实践。

文化艺术与社会实践篇9

《on|oFF――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与实践》群展投掷给观者的第一个问题,即是展览的多重性,这意味着进入展厅的观者即将获得一份模糊与不确定的心理感受。视频影像的音效以及机械装置运行的声音在多个空间内回响,大型装置与用图钉钉在墙上的薄信纸并置对立。占据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整个展厅空间的是音效与声音的纠缠,是图像与装置的合作,是多种思维的互文与多种媒介的碰撞。正是在展览《on|oFF》向观者呈现出的这种多重与复杂的属性中,暗示着展览的核心――中国的青年艺术家们在“日趋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全球文化中”,“提示他们所身处的当代艺术场域”,并提醒观者,展览将对观者发出挑战,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在头脑中自觉整合,从而了解到中国年轻艺术家们在观念与实践中所做出的开放性和创造性的工作。

“实践”,一个开放的系统

中国当代艺术正经历着一个多极发展的变动期,否定权威、否定唯一话语权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圈高举的旗帜,似乎举办一个美术馆级的展览在象征获得“终身成就奖”的同时,也宣告着艺术活力性的死亡。艺术不再是单一价值观的裁判,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观众共同存在于一个庞大的系统中,互相制约又互相提携。那么在这样一个嘈杂、喧闹的氛围中,我们如何清理出一个理性同时相对有建设性的讨论范围呢?在展览《on|oFF》策展人之一鲍栋的艺术系统中,这个讨论范围被描述为艺术家个体性的落实,“艺术家自身实践的完整性和独特性,以艺术家个体为讨论范本,考察他的艺术事件是否形成,或初步形成自身的独特性与系统性”。我们必须从每一个单独的个体切入,从而才可能有机会厘清艺术作品与判断标准、艺术家与展览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当我们试图了解世界,我们必须首先认识自身的处境。重点在于理解“自身的处境”而非“自身”,因为我们必须将艺术行为视作一个系统,这样的讨论才有意义。

在展览《on|oFF》中,当代艺术多极化的关系首先呈现为多种观念与多种形式的碰撞。多媒体、影像、装置、观念艺术等,所有这些在通常展览中并不占主体地位的创作媒介被置于和架上绘画同等重要的位置。鲍栋强调,“这是为了还原展览应该有的常态”,赋予被忽视的艺术语言以平等性;同时也期望再一次提示观者“对个体实践差异性的重视”,必须将对媒介或者观念的探讨置于对艺术家个体实践行为的讨论之内,艺术家的实践行为奠定了媒介或者观念产生的基础。

当我们对一代艺术家或者一批艺术家艺术面貌的归纳与探讨,落实到具体而复杂的个体实践行为时,策展人鲍栋与孙冬冬强调的“独立性”与“完整性”,对应着艺术实践道路的实质:“用实践代替艺术创作,是因为‘艺术创作’是一个狭窄的词汇,代表着终结和静止,而事实上,艺术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在多个阶段和维度内,不断生长和变化,”孙东东继续谈到,“艺术家一贯的实践是什么,当我们对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讨论以这样的方式进行,从整个艺术发展来看,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将艺术创作看成一个动态、生长、循环的有机体,这种循环从艺术家的实践行为出发,在作品内部生长,在一件艺术作品中呈现出暂时的切片式的面貌。这种切片式的状态不是静止和孤立的,因为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在这样一个动态系统中达成共生,“艺术”则始终保持生成的状态。

这一代青年艺术家们的实践轨迹将成为一个持续的、不断被激发、不断生长的系统,而这一切将代领艺术进入一个未知的、开放的未来,中国的青年艺术家们在这种共生、动态的状态中,逐渐被描摹、被认识,并且这种认识将会超越我们的想象。理想,“现实主义”的翅膀

《on|oFF》群展所选择的艺术家年龄范围从1976年一直到1989年生人,这期间十多年的年龄跨度涵盖了中国现代社会发生多个重要转折的十年。中国社会由封闭走向改革开放,迎来市场化、经济发展急转直上的历史性转变。随之迎面而来的后十年,则是中国社会文化发生巨变的十年,西方物质文化、经济全球化的压力裹挟着每一个中国人前进,社会发展所衍生的一系列问题,转嫁至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青年一代。年轻一代们被迫承受这样复杂的境遇,无从选择地成为“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文化的牺牲品。

随着以享乐主义、商业至上为主导的美国文化的全面侵入、物质生活的日渐繁荣,伴随着知识的沦落和文化的破碎,这代青年一方面对物质贫乏的记忆普遍相对短暂和缺乏,另一方面从对知识权威性的怀疑一直到对知识系统性的忽视也在不断演变。那么“理想”呢?读书时信仰的科学家、老师、军人等形象,逐渐被现实染上无法还原的物欲和实用主义色彩。“理想”之于“现实主义者”,是否已经沦为现实负担?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艺术被这代青年艺术家看成是一种生活方式或者是理想的乌托邦。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坚持做艺术,在某种程度上,都像理想主义上意志力的翅膀。”展览《on|oFF》策展人之一孙冬冬如此解释这代人所遭遇的现实生活。沉重的现实是无法回避的生活真相,理想则试图脱离空想,走下被仰视的云端,转化为带着意志力努力工作的坚持。“今天的青年艺术家们依然很难通过做艺术,或者通过利用艺术的商业性生存下来。比方‘双飞艺术小组’,他们一边在义务做小商品批发的外贸生意,一边坚持做艺术。他们将这个商业平台变成一个艺术平台,他们在每一件寄往国外的包裹上都画上在中国社会发生的方方面面的新闻。西方人在享受中国廉价商品的同时,一件外包装成为一个西方人理解中国的开端。”

对于策展人鲍栋和孙冬冬来说,理想主义还体现在了策展人对待展览的真诚,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对待青年艺术家。孙冬冬告诉记者:“作为展览《on|oFF》的策展人,在面对50名青年艺术家的时候,需要保持自己的耐性,要真正地深入,学会观察和等待。要耐心等待艺术家的出现,要严守对展览水准性的要求。我们对年轻艺术家的介入,始终建立在尊重每一个艺术家主体上独立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这是对展览的尊重,对艺术家的尊重,对艺术的尊重。而不是去消费他。”

多重性,自察与改变的节点

艺术的变革始终提示并预言着社会的变革,沿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脉络我们即可发现:中国当代艺术一直在发现自我、深化自我意识的道路上前行,这从上世纪50年代艺术家对神性的追寻与60年代艺术家对自我的反复表达中已经多次得到印证。今天,已经获得自主性和自的青年艺术家们,却选择将自我隐藏在包含着流行文化、社会议题、哲学、科学等等命题的客观视角中,在客观中反思一切与自身和时代紧密相关的现况。与上一辈主流艺术家追求造型语言、绘画语言等艺术本体问题、艺术纯粹性不同的是,这个时代的青年艺术家们看起来离社会更近,离生活更近。这意味着,更多的社会生活、现实素材、科学技术被纳入艺术家们的表达系统内。

伴随着西方物质文化、流行文化而来的是西方主流文化对中国社会百年来的历史性改变,西方文化与艺术已经深深根植入中国文化与艺术的血液中。博伊斯在上个世纪对西方艺术所做出的革命性预言,在一百年后的今天如此深刻地影响着中国青年一代艺术家的创作行为,艺术越来越像是一个社会问题,并且超越于社会问题,艺术的本体性突然变成一个人人都需挣脱的创作困境,艺术创作向着艺术功能化的一面不断进发。“人人皆是艺术家”,博伊斯的预言所寓意的正是:艺术时代的更迭昭示着,社会性的变革也即将到来。

文化艺术与社会实践篇10

[关键词]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J0-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8-0155-02

为了顺应新经济时代的变迁,当前各学科交叉,文理科渗透,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融合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工科院校大力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已不是一种点缀,而是一种必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国内许多工科院校开办艺术设计专业比比皆是,广西工学院也是一支为现代社会输送艺术设计人才的生力军。

现代艺术设计学科融汇了科学、艺术学、应用技术、市场学、生态学等领域交叉联系综合性的知识密集型学科。艺术设计专业学习具有学习资料的形象性、专业知识更新的快速性、知识的前沿性,强调专业活动的创造性、专业创作与社会经济联系的密切性等特点。针对艺术设计学科与专业的特点,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有诸多的讲究。广西工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在多年的办学实践及对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改革与探索中总结出一些经验,作为今后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及制定等方面的参考。

一、工科院校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才培养模式的形式是一定的理论和教育思想形成的教育本质的反映。短时间快速膨胀式的艺术专业扩招,带来的是一系列教育的尴尬,这种尴尬反映在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有多方面原因和矛盾性。

(一)从宏观层面来看

1.教育理念落后,招生规模过大,形成教育泡沫

在经济利益和“大而全”的系科建设的双重诱导下,短时间快速膨胀式的办学,必然会导致随意性大。学科规划、专业设立、培养目标、培养层次、培养方向等方面没有制度化和规范化就急忙开设专业,直接导致教育教学管理的混乱落后。师生比失调,导致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2.学科专业建设弱,缺乏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设置的特色

工科大学办文科不能走传统文科的老路,必须紧密结合工科高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加强对应用性技能的学习,走有特色的应用文科之路。在工科院校中办艺术设计专业要把握特色,艺术设计专业中各方向又都具有自身的特色,如何把握特色,需要结合办学与教学实践来探索来研究。

(二)从微观层面来看

1.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清晰

艺术设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艺术设计专门人才。而目前大多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流于形式,如某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艺术设计、教学、研究等方面的知识能力,能从事艺术设计、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这样的目标看不出人才培养的规格、特征及特色,对培养目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会直接影响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质量。所以,培养目标中应该明确学生在经过培养后应达到的知识,技能水平和素质标准。

2.课程体系结构的不合理

由于各种原因,在大多数工科院校中,传统的课程体系大多依据工艺美术和造型艺术转化过来教学模式设定,手段及目标上又相当的局限,普遍是重视技能训练、忽视理论基础和人文知识在技艺培养中的作用,各课程之间彼此孤立,缺少有机联系。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脱节严重,导致学生无法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自己的知识结构,不能在各门课程之间以及理论与实践之间融会贯通,而最终影响人才的创造性能力的开发、自主性研究、沟通与运筹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3.教学方法的落后

当前许多艺术设计教育仍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来进行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不注意搜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另外,由于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主要以教师的主观手段迫使学生学习,如布置的作业多为数年不换的虚拟题目,不能和现行市场的最新需求相结合等。在实际效果上,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设计中体现出一些不足的方面,如理论与设计程序的严谨性不足、设计工艺与技术的可实施性不足等,缺乏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4.实践教学环节的薄弱

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育能否成就办学特色,是取决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创新实施。但由于高校教育、办学理念及资金投入等一系列问题,缺乏相应的实习基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实践与市场对接机制不健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的不合理,这就导致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容易忽略设计学科的交叉性与综合性,使得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在提升市场文化品位方面的作用发挥不出来,另一方面,学生由于缺乏指导和有计划的学习,难以激发出学生实践中的创造力与主动性,其实践学习的效率受到影响。在这个意义上,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需要接触社会、接触生产及生活实际,更需要参与设计实践,并在实践中体验、学习设计的方法和能力。

5.教学管理缺乏科学规范性

工科院校下的艺术设计专业基本上是生搬硬套工科专业的教学管理模式,如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完全按工科的去进行,不能完全体现艺术专业教学目的,易使学生失去创作灵感、激情,不利表达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成果。

二、工科院校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克服目前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以培养“厚基础、精技艺、重创造、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广西工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对国内外优秀办学模式进行融合吸收,为艺术设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一)人才培养目标以市场为导向,构建特色专业

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科学的规划,同时也要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发展自己的特色,为此,必须不断进行改革探索。广西工学院是当地惟一一所工科本科院校,考虑到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及国内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城市环境景观设计与室内设计专业人员急缺的就业市场的现状,学院目前开设的环境设计和室内设计两个专业方向,2010年6月前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而正在筹划中的视觉传达专业方向、动漫专业也是基于媒体产业及动漫产业在广西及本市良好的发展势头进行构建,努力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

人才培养方案决定了艺术设计能否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是一项需要进行细致深入研讨的重要工作。广西工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就应用型本科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问题,人才培养计划、专业课程设置的内涵、课程具体设置、课程教学的目的、内容、方法等诸多问题与教学细节进行了逐项探讨。通过几年的不断调整和完善,同时向外借鉴办学经验,强调“厚基础、重创意、强技能”,以设计为中心,在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建设方面进行了系列的改革。

在基础课程的整个教学环节中,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历史、文化、人文、创作、技能等方面的训练,为学生打下较宽厚的科学素养及人文知识基础,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美学修养和艺术基础,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创作打好基础;专业课程以模块化课程为中心,同时导入雕塑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表现技法、展示设计等多方向课程,在强调“学术营养”的同时把握传统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结合,通过有机编排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设计水平和创意能力。

同时,在课程建设方面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改革力度,增加“认知性实践”教学环节,大力建设实践基地,强化对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三)实践教学的改革

创新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的灵魂。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在理论讲授基础上,通过课外实习、社会实践等环节加以强化。为了改革传统艺术设计教学模式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广西工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大力开展校企合作,与国内的设计机构、培训机构加强联系,争取大量的课外实习机会,并积极鼓励同学们参加各类设计大赛,在竞赛的过程中不断发掘自己的能力,使同学们了解自己、了解行业、适应社会,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艺术设计教育改革重点及方向

基于广西工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结合当前教育部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笔者认为今后一个时期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与方向如下:

(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当下的设计界认为艺术设计教育不同于美术教育,它突破了传统艺术哲学上对于艺术与技术的界限分明的专业划分,突破了传统的纯粹艺术专业的少数拔尖艺术家的培养方式,将艺术与技术、科学紧密结合,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教育改革,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教育思想。

(二)综合性与创造性的结合,拓宽教育视野,全面提高学生借鉴、吸纳异域文化精华的能力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超速发展的时代,适应时展、社会需求的人才必须是能最迅速地积累最大量知识的人,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与途径正发生迅速的变化,这要求学生具备获取最新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三)面向社会与走向市场

艺术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其主要功能和使命决定了艺术设计职业同社会与市场紧密联系,艺术设计必须面向市场需求,科技、艺术和市场的结合点在设计。人们需求的变化,市场的发展变化,市场的竞争就是设计的竞争,设计力就是竞争力,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生产力,而目前艺术设计教育滞后于艺术设计,那么艺术设计教育就要有前瞻性,必须走在艺术设计的前沿。

(四)科学发展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共同趋势是注重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专博结合的通才。具体体现在:1.在教学内容上强调拓宽专业基础;2.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启发思维和培养能力;3.把人才培养过程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4.积极开展跨学科教育与研究;5.开展综合素质教育等等。基于此,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才能顺应世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趋势,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适应社会进步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荔.综合类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6).

[2]姚海燕,邴雪云.设计艺术类人才培养问题探析[J].中国包装工业,2002(6).

[3]谢海涛.从中德艺术设计教育的差异看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J].装饰,2009(1).

[4]黑川雅之,中西元男,渡边英夫.设计的未来考古学[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5]孙莱祥,张晓鹏.以提高学生发展能力为目标分析影响本科教学质量主要因素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