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关于黄河的知识科普十篇关于黄河的知识科普十篇

关于黄河的知识科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5:47

关于黄河的知识科普篇1

为做好全国第四个法制宣传日的普法教育工作,依据《、司法部关于开展“12.4”全国法制日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上级指示和我局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

结合今年“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的宣传主题和河务部门的工作性质,我局将弘扬宪法精神融入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新理念中去,巧做水法规宣传和治河新理念宣传相结合的文章,提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是保障沿黄沿河人民基本宪法权利的必然要求”的活动主题。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依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紧紧围绕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治河目标,大力宣传《宪法》、《防洪法》、《水法》、《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快速提高广大黄河职工的宪法意识和法律素质,有效提高沿黄群众的知法守法意识,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河的进程,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活动目的

通过法制宣传日的宣传教育活动的,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和各级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能力;提高水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依法处理各种经济关系的能力;提高沿黄广大干部群众遵法守法的意识,降低水事违法案件的发生率。

四、时间安排

12月4日至12月14日期间,局属各科室要采取各种手段、各种方式,利用各种机会开展持久广泛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五、工作部署

(一)加强领导,认真部署。根据普法教育工作的需要,普法工作小组要统筹全局,周密部署,统筹安排法制宣传教育期间的各项活动。各科室要充分认识到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的重要意义,精心策划,周密安排,抽调精干力量参加局里组织的各项普法宣传教育活动。

(二)围绕中心,突出主题。各科室应在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是保障沿黄沿河人民基本宪法权利的必然要求”的主题,通过大力宣传宪法、宪法和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关系,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和维持宪法基本人权的关系,全面提高我局职工的依法行政、依法治河意识,全面提高沿黄沿河群众的安危意识和守法意识,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实现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三)广泛宣传,形成声势。法制宣传教育分为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主要是针对单位内部所属员工,对内的法制宣传教育主要采取办板报,出法制信息,举办座谈会、法律知识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收听法制宣传日的系列报道等多种形式对局属职工进行教育。对外方面,采取传统形式和现代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广泛的宣传。传统方式主要指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宣传画和出动军乐队、盘鼓队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现在形式主要指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彩铃等现代手段进行普法教育宣传。

关于黄河的知识科普篇2

法制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黄河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的新要求,全面推进长垣黄河依法行政、依法治水进程,根据、司法部、水利部、黄委、河南河务局、新乡河务局《关于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和《河南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关于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七届十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要求,围绕可持续发展水利的目标任务,大力推进依法治理,坚持法制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水利法治环境。

(二)主要目标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水利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进一步提高沿黄群众的水法律素质和水忧患意识,营造自觉遵守水法规和珍惜水、保护水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提高长垣黄河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公务员和水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增强依法决策和依法行政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各级河务部门依法行政、依法治理和依法管理的自觉性,提高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二、主要任务

(一)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要进一步学习宣传宪法、国家的基本法律制度以及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努力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宪法意识,培育民主法制观念、爱国主义观念和国家安全统一意识。进一步学习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政策、方针和重大理论,促进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培育民主法制观念、爱国主义观念和国家安全统一意识。

(二)深入学习宣传水法规。要进一步加强对《水法》、《防洪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黄河水量调度条例》、《河南省黄河工程条例》、《河南省黄河河道管理办法》等水利法规的学习、宣传,提高干部职工水法律素质,增强全社会的节水意识,促进用水观念的转变,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的顺利发展。

(三)深入学习宣传规范行政行为的法律法规。加强《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增强各单位依法行政的自觉性,树立执政为民理念,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促进严格执法和文明执法。

(四)深入学习宣传规范企业经营管理的法律法规。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教育和法制培训,加强《安全生产法》、《劳动法》、《招标投标法》、《合同法》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诚信守法、依法经营和依法办事的意识。

(五)深入学习宣传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坚持水利法制宣传教育和认真学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相结合。大力倡导和树立“八荣八耻”,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公民法制宣传教育,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和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积极促进政(企)务公开、民主评议和民主理财等民主制度建设,构建较为完善的民主执政体系。

(六)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专题活动。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积极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取水许可、加强河道采砂管理等专题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掀起宣传学习水法规的热潮。

(七)充分发挥网络传媒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作用。要不断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各种媒体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扩大宣传覆盖面。各单位要积极向中国水利报“人·水·法”专版、水利部“水政在线”、黄河网(报)“黄河水政”、河南黄河网等网络媒体传送信息资料,支持、运用这些宣传平台,不断提高法制宣传的质量和水平。

三、对象及其要求

(一)对象

长垣黄河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辖区沿黄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河务部门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公务员、水行政执法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是“五五”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

(二)要求

1.继续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沿黄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水患意识

坚持集中宣传和日常普法相结合,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期间,充分利用标语口号和宣传画等河南河务局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反映现实生活的短剧、快板等形式,或采用在日常生活小用品上印制宣传标语等方式以及无线通讯彩铃,大张旗鼓地宣传水法规,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水法宣传教育活动,扩大宣传面,提高宣传效果,增强沿黄群众的水忧患意识,促进用水观念的转变。

规划实施期间,全局将出动水法宣传车辆不少于100辆次,播出电视讲话5人次,设立水法宣传咨询站20个,悬挂宣传横幅200幅,发表专题文章10篇,张贴各类标语500条,发放传单、宣传材料10万份,出墙报和展板20块,力争受教育人数100万人次以上。

2.加强各级领导干部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管理能力

建立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组织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每两个月组织1次,每年不少于6次,参加学习人员应达100%。

可采取单位领导轮流主讲、各成员作典型发言或专题讨论的方式,认真学习《宪法》、《水法》、《行政许可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加深对相关法律条文的理解,邀请社会法学专家,每年组织领导干部举办法制讲座不少于1次。

3.强化水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培训和学习,进一步提高依法办案能力

水政人员参加河南河务局每年组织举办法律知识培训班不少于2期,水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应在16天以上,年度培训率不少于50%,每两年轮训一遍。重点学习《水法》、《防洪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

同时,采取模拟办案、模拟听证、典型案例交流、“以会代训”等多种接近工作实际的培训方式,加大培训学习力度,加深对法规条文的理解。增强水行政执法嗽彼ü娴脑擞煤筒僮髂芰Γ俳捶ò彀杆讲欢咸岣摺?/p>

按照黄委水政人员培训大纲要求,加强水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试,促进持证上岗和亮证执法制度的完善和实施,坚持普法与法治实践相结合,认真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逐步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和保障有力的水行政执法体制,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

4.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教育和培训,提高依法经营能力

采取自学和集中培训的方式,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有关民商法律、法规的学习,企业单位每年举办企业管理人员法律知识培训班不少于3期,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每年培训应在15天以上,年度培训率要达40%,五年轮训两遍。有条件的企业可建立法律事务专职机构或外聘专业法律人员担任法律顾问,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考核制度和重大合同法律咨询制度。要认真学习贯彻《全民所有制企业法》,充分保障企业职代会对企业重大事项的民主决策作用。企业管理人员要加强国家新法规的学习培训,适应社会新形势的变化。采取对典型经济合同的案例分析研讨,或对招投标、签订经济合同实务等重要经济环节的专题培训,或外聘法学或经济学家进行法律知识讲座,增强企业的诚信守法和依法经营的意识。

5.强化机关公务员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

机关公务员每年法律知识培训和学习要在12天以上,参加学习人员每年不少于30%。每年采取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答卷等多种方式,组织机关公务员学习《公务员法》、《水法》、《防洪法》、《行政许可法》、《审计法》、《安全生产条例》、《黄河水量调度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公务员业务素质和依法履职能力。机关各部门根据职责,对所执行的部门法组织专业法律知识培训、考试和宣传。必要时将组织机关公务员统一举行法律知识考试。

6.开展普法联络员法制教育培训,加强普法队伍建设

搞好“五五”普法,普法骨干培训是关键。我局挑选1至2人作为本单位的普法联络员,加强法律专业培训和学习,提高自身法律素质和业务知识,推进本单位各项普法工作的开展。参加河南河务局在2006年至2009年期间,每年组织1期的普法骨干培训班;参加新乡河务局在2007年至2009年每年举办1期的普法骨干培训班。

四、组织领导

长垣河务局“五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组织、指导和实施全局“五五”普法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领导全局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贯彻落实水利部、黄委会、省政府、河南河务局、新乡河务局依法治理领导小组部署的普法和依法治理的各项工作任务;

2.负责组织制定全局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规划;

3.组织召开全局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会议;

4.负责对局属各部门、局直各机构执行本规划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总结、验收及表彰。

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成员由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齐抓共管,协同配合,认真贯彻落实。

本规划确定的法制宣传教育各项任务分别由下述部门负责落实:党组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由局办公室负责;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和公务员普法培训由人劳科负责;水利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考核制度由企业单位自身负责;水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核制度由水政科负责。

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局水政科,普法办成员由水政科、局办公室等责任部门组成,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全局法制宣传教育的日常工作;

(2)拟订全局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年度计划、阶段性总结报告和有关文件;

(3)组织落实有关规划、年度计划等各项任务;

(4)组织征订或编制相关普法学习宣传资料;

(5)对局属各部门“五五”普法工作进行督促检查,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促进“五五”普法各项工作的开展。

五、工作步骤和安排

本规划从2006年开始实施,到2010年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宣传发动阶段:2006年10月前,制定五年普法规划,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我局制定的五年规划,报新乡河务局普法办备案;同时,要建立普法工作领导机构及其办事机构。

组织实施阶段:2006年11月至2010年。依据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突出年度普法宣传和依法治理工作重点,做到部署及时、指导有力、督促到位,确保规划全面贯彻落实。

检查验收阶段:2010年,在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对“五五”普法工作进行总结。根据新乡河务局制定的“五五”普法工作验收标准,进行“五五”普法自查并提交自查总结报告,迎接各级的考核验收,对在“五五”普法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部门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

六、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抓好落实。建立和健全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明确领导职责,建立普法联络员制度,将“五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纳入本单位的年度目标考核,做到有部署、有检查,保障规划的落实,推动全局“五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2.落实法制宣传教育经费保障。将“五五”普法工作经费列入本单位的经费预算,专款专用,确保“五五”普法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于黄河的知识科普篇3

关键词:黄河基层单位实现人力资源开发途径

一、  提高对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认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知识经济对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治黄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高新科技和先进管理方法的普遍应用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人的技能、素质、知识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不仅局限在学历、技术上,更重要的是竞争意识、价值观念以及整体团队协作的企业精神等。科学技术与高素质职工队伍有机结合推动了治黄队伍发展,技能人才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代生产力的主力军,是科学管理和生产效益的重要保证,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工人技能队伍,科学技术就不能在治黄的实践中得到应用。因而,技术进步不能停滞,人力资源开发不能终止。治黄干部职工必须适应新的形式发展要求,摆脱传统的计划经济思想束缚,发展黄河文化、树立黄河形象,建立一支具有“领导干部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个人技能人才”的四才队伍,促进各项治黄事业的稳定快速发展。

   二、  实现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的新途径

   治黄队伍中拥有较为丰富的人力资源,如何合理开发利用,使其转化为科技成果和经济效益,为治黄事业服务,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观

   要提高对人力资源开发长期性、重要性和艰巨性的认识,把人力资源视为治黄事业最宝贵的资源,把人力资源的开发置于其他资源开发的首要位置。坚持人力资源开发直接为治黄事业和经济建设服务,积极推进人力资源的整体性、系统性开发和利用。充分调动技术人才学技术、钻业务的积极性,从改善技能队伍的整体结构出发,全面提高技能人才队伍素质。

   (二)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人才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于整个治黄队伍之中。应该认识到人才的能力各有大小、水平各有高低、知识各有所长的特点,应该按照和谐互补、高效精干的原则,充分考虑到智能、年龄、技术、专业、爱好合理配置现有人才资源,使之到达最佳组合状态。按照“帕累托效率”准则,人才资源和其他资源一样,只有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即每个人在工作中找到最合适自己发挥才能的位置,才能创造出最大的效益。对于促进治黄事业发展的急需人才、短缺人才要做到充分利用,要加大力度、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去培养,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只要有投入、必定会有产出。治黄事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靠的是广大职工的爱岗敬业、奉献创造。只有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治黄事业的凝聚力才会增强。在开发人才资源的同时,要特别注意人才素质的提高,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在充分利用现有技能人才的基础上,合理引进思想品质好、政治素质高、业务技能精的人才,以适应现代治黄事业的不断发展的需要。

   (三)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

   在合理开发和利用人才资源的同时,要加强治黄队伍整体素质建设,避免人才资源的流失,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建立、完善配套人才管理体制,创造条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防止人才流失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是要把好人才引进关,在引进中,要重点考察其思想品质和政治素质,培养德才兼备的人员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首要。因为,“才”是“德”的辅助资本、“德”是“才”的中心统帅。高的才干,只有配以高尚品德,才能发挥正常的作用。二是,要重视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满足人才成长、发展的需要;三是,要做好人才的利用,充分考虑专业对口和本人意愿,做到“人尽其才,人乐其岗”;四是,加强人才的继续教育工作,不断增长新知识,适应新形势。五是,要将人力资源开发和治黄事业的发展结合起来,营造快出人才、多出人才、人才辈出的良好氛围。

关于黄河的知识科普篇4

关键词:初中历史;德育;品质

同以往相比,新一轮的历史课程教育改革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立体的三维教学目标,这就表明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初中历史教学并不能仅仅局限在以往单纯教授给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简单层面,更应突出发挥历史学科的独特人文性特征,灵活而巧妙地进行德育的有机渗透。如此,方能真正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完美平衡与结合。鉴于此,我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诸多尝试,现将个人的教学感悟总结、归纳如下。

一、渗透德育,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情感,即是人们在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长河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对祖国、对国家、对人民的一种浓厚的拥护态度,对于推动历史不断前进、不断取得进步起着非常积极的影响与作用。也正因为如此,爱国主义教育自始至终以德育中的重头戏而存在。

而翻开初中历史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素材,这就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历史教学中巧妙融入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有利于真正收获预期中的理想教育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辉煌的隋唐文化”这节内容时,我借助专业的史学材料向学生列举了如下事实:“大化改新”运动中,日本仿照隋唐的官衔制度从中央到地方进行了大规模的官员制度改革,并参照隋唐的律法制定、颁布了日本历史上有名的《大宝律令》;日本仿照长安的建筑布局构建了其都城平城京(今奈良),并照搬照抄了长安城中的部分街道名称,像“东市”“西市”等,随后,出于政治层面的考虑,日本又将都城迁移到平安京(今京都),但其都城建筑布局仍在很大程度上仿效长安的布局模式;新罗在公元650年开始普遍采用唐朝的年号与历法,在教育上仿照隋唐的科举制度,通过科举考试进行人才的选拔,除此之外,更是仿照唐朝的官员制度进行国家政权结构的设置,上设六部,下设郡县……这样一来,不仅扩宽了学生的视野范围,丰富了其学识与见识,而且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借助这些真实的历史材料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隋唐文化的灿烂与辉煌,而这恰恰极大地满足了其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以及自尊心,进而为其树立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情感、立志振兴中华、建设祖国等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真正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德育目标落到了实处。

二、渗透德育,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青春期,身心尚未真正发展成熟,因此,在这一阶段他们既容易接受外界中的积极事物,与此同时也极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事物的诱惑与恶劣影响,这是青春期的初中生区别于成年人最显著、最根本的特征。鉴于此,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上或正面或反面的事例,灵活而巧妙地对学生进行性格的养成教育。

如,在学习“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这节内容时,我向学生列举了两个对比鲜明的人物形象:秦桧与文天祥,并向他们详细阐述了这两个人物形象背后的历史故事:公元1140年,金军大举南侵,岳飞等宋朝将领带兵誓死抵抗,有效制止了金军对宋朝的进一步侵略;在此背景下,秦桧却怂恿宋高宗连发十二道金字牌迫使岳飞班师回朝,致使岳飞准备乘胜追击、进兵汴京的计谋搁浅;公元1141年,秦桧更是怂恿宋高宗解除岳飞、韩世忠等将领的军权,并以虚无的谋反罪状致岳飞于死地;在此基础上,与金朝签订了屈辱的绍兴和议,向金称臣、纳贡、割地,秦桧在任职期间极力贬斥主张抗金的官员,压制抗金舆论;公元1275年,元兵长驱东下大举对宋进行侵犯,文天祥自卖家产、组织义军,积极带领有志之士抵抗蒙古骑兵的大肆侵略;即使战败被俘,他也宁死不屈,从容而淡然,面对高官厚禄更是不为所动,甚至直言痛斥通敌之人以及蒙古汗国,以此表明其心志,最终慷慨殉国。

如此,借助这两个对比鲜明的人物形象,既让学生认识到了爱国志士刚正不阿、坚贞不屈、凛然大义的崇高气节,又让他们深刻地了解到民族败类背国叛祖、献媚异族,严重损害中华民族利益的不耻行为,这都有利于他们从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而这一情感因素除了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自觉维护祖国尊严、荣誉、利益的积极价值观之外,更有利于他们明善恶、辨是非能力的发展,从而为其自身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三、渗透德育,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环境保护意识

可持续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保护环境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存在,因此,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使其具备科学、正确的环保意识就成为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针对这一情况,我在自身日常的教育实践中也总是会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选择性地向学生渗透环境保护方面的德育,迄今为止,也都收获了非常不错的教育效果。如,“中华文明的起源”这章内容涉及“黄河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这一知识点,有的学生向我提出了质疑:“黄河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沙,而且有时肆虐而暴力,给周围的百姓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它是如何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呢?”针对这一棘手问题,我向学生详细阐述了黄河的一些基本情况:先秦时期,黄河流域水流清澈、温顺和缓,为农作物和植被的发展创造了优良的条件,《孟子・滕文公上》也曾有“草木畅茂,禽兽繁殖”的记载;战国以后,华夏文明的政治、经济中心逐渐向关中方向迁移,此外,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以及人口的大幅度增长以及封建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都使得黄河流域以及黄土高原的植被、水源遭到极大的破坏,森林植被覆盖率大大降低……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得黄土高原逐渐失去了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最终致使我们的母亲河――黄河由最开始的河面宽阔、水量充沛、水流清澈变成了如今风沙处处、含沙量极高的水域……

关于黄河的知识科普篇5

【论文摘要】随着沿黄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黄河水已成了沿黄地区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引黄供水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区域工农业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就目前而言,引黄供水的管理存在诸多弊端,管理人员年龄大、文化低,经营管理人才不足。加之供水计量设施落后、各项规章制度不健全、缺乏监管机制等。对此,笔者认为,要重点提高管理人员素质,规范和加强供水工作的管理与监督,确保引水数据准确真实,提高供水保证率是维持黄河供水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1涵闸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当前,涵闸供水管理不规范,管理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水文测验设施设备不统一,引水计量不规范,测流数据误差大,有的测沙工作未能开展以及检查、监督不到位等是主要原因。

1.1涵闸操作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工作不规范

由于现有的涵闸操作人员大部分是“半路出家”,经过简单业务培训就上岗,没有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专业考核,涵闸操作知识非常有限,远远不能适应现实需要。其主要原因:(1)多数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专业知识掌握较少。如山东黄河河务局共有引黄涵闸63座,一线操作人员223人,平均年龄在45.6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下的占78.5%;(2)接受培训的机会少,从2005年—2008年期间,年均每人培训机会不到一次;(3)受编制制约、工资待遇低以及工作条件艰苦、单调等。诚然,为改变现状也采取了对涵闸操作人员进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权宜之计,但是部分人员业务知识仍然相当缺乏,很难胜任当前的自动化作业。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发生工作不规范,管理混乱,如水闸远程监控不会操作、引水报表填写不规范、测流数据误差大、测沙工作有的未能正常开展等。

1.2涵闸管理缺乏科学规范的体制

一方面,关于涵闸管理方面的法律规定相当笼统,没有详细具体的规定。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仅在第二十三条规定:“禁止非管理人员操作河道上的涵闸闸门,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干扰河道管理单位的正常工作”;《山东省黄河河道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涵闸、虹吸管理单位,必须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指令启闭闸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扰涵闸管理单位的正常工作,严禁非管理人员操作涵闸闸门。”;另一方面没有建立配套的科学管理机制,制度的缺失也造成了涵闸管理的混乱局面。其原因有:(1)没有专门的涵闸管理法规;(2)缺乏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的落实也还不到位。

1.3认识上的不足

操作人员一般认为涵闸就是负责放放水,至于多放一点、少放一点无关大局,黄河水有的是,不引用也是白白流到海里了。他们没有认识到黄河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没有树立起对水的忧患意识,因此超额放水、浪费水的现象时有发生。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有:(1)宣传不到位,水知识缺乏,政策、法规学习滞后;(2)没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或培训;(3)部分基层管理人员有疲于应付的思想,而且还有从超额放水中捞取不法利益的思想在作崇。

1.4存在引水分类不实现象

由于工业及居民生活用水、农业用水、生态用水的水价是不一样的,在签订供水协议和实际供水时,用水单位常常避重就轻,多报价格低的农业用水,少报甚至不报价格高的工业及居民生活用水。主要原因:(1)供水监督难度很大,有些非农业用水往往不是直接从引黄涵闸工程取水,而是在引黄干渠中取水;(2)引水单位自律性差;(3)熟人社会及利益驱使,往往造成涵闸管理人员放关系水或者彼此心照不宣,“互惠互利”。

2对策建议

2.1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涵闸管理

首先,完善引黄涵闸管理办法以及相配套的规章制度,实现依法、依规管闸,确保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其次,建立健全涵闸科学管理制度和科学规范的工作机制是做好管闸工作的基础,以此完善涵闸启闭操作规程、涵闸管理考核办法、涵闸安全管理制度等,在此基础上,熟练掌握统一的引水报表格式、引水计量单位及计算方法、统一的引水数据观测办法,逐步实现涵闸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2.2夯实基础,提高涵闸操作人员的素质

业务上,从实际管理工作内容出发,对涵闸操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特别要注重加强测流、测沙和涵闸操作的培训,强化业务素质,定期进行考核,实行持证上岗;思想上,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提高其政治素质、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组织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并完善监督机制,规范涵闸操作人员的行为。

2.3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分类引水真实可靠

为维护黄河河务部门的合法权益,确保良好的水事秩序,用水单位在申请引水类型要真实、准确。采取如下措施:(1)用水单位申请用水应提前两天到供水单位签订供水协议。双方把引水类型、引水数量写入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及职责,对投机取巧或者农水工用、转嫁用水性质者,每发现一次按水量、水价差额双倍进行处罚。这一措施可以使用水当事人事前有所顾虑,将提高引水类型的真实性。(2)事中加强监督。特别是县、市级河务局供水部门,对涵闸采取定期巡查与不定期巡查、巡回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必要时进行夜间“飞检”,进一步堵住偷水现象的发生。(3)事后进行核查。每年县、市局按年、半年、季、月对其辖区内主要引水单位的引水用途进行定期核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核对其引水用途是否与所报类型相符。对于不符的,要求引水单位给予合理解释,对解释不清或者拒绝解释的,按差价部分水量双倍处罚。

2.4实施人才开发规划,加强供水队伍建设

针对供水队伍高素质人才缺乏、人才结构不合理和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必须加大对人才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力度,制定和实施人才开发规划,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提高经营队伍的竞争力。要抓好对管理和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建立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和选用标准,建立健全以短期与中长期、物质激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激励约束机制,努力使供水部门成为优秀人才的聚集地。

2.5实施岗位责任制

对市、县局供水管理人员、涵闸操作人员实行严格的工作岗位责任制和测流测沙签名制,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加强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按上级调水指令操作,发现有违规操作、放关系水、提成水或者因工作不负责任误测而多放水的,依照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决不姑息。

关于黄河的知识科普篇6

为进一步做好我县古籍保护工作,根据《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安政办﹝2010﹞186号)有关精神,制定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

古籍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发展过程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具有不可再生性。保护好古籍对于促进文化传承、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各乡(镇)、县直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的古籍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多种原因,我县古籍保护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古籍底数不清,收藏条件较差,古籍老化、破损严重;古籍修复手段落后,保护和修复人才匮乏,部分古籍面临失传的危险,因此加强古籍保护刻不容缓。各乡(镇)、各有关单位要站在对国家对历史负责的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好古籍保护工作。

二、古籍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古籍保护工作力度,建立科学有效的古籍保护制度,提高全社会的古籍保护意识,充分发挥古籍在传承中华文化、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基本方针

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坚持依法保护和科学保护的原则,正确处理古籍保护与利用的关系,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三)目标任务

1.对全县各级各类图书馆、民族宗教、教育、卫生、文物等系统以及民间的古籍收藏和保护状况进行全面普查,摸清古籍底数,编制出版《内黄县古籍名录》。

2.实现古籍分级保护,编制《内黄县珍贵古籍名录》,完成我县推荐、申报国家、河南省、安阳市《珍贵古籍名录》的相关工作。

3.完成一批古籍书库的标准化建设,命名一批“内黄县古籍保护重点单位”,做好我县推荐、申报国家、河南省、安阳市“古籍保护重点单位”的相关工作。

4.建立内黄县古籍综合信息资源数据库,加强古籍整理、出版和修复工作。

5.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古籍保护专业人员,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古籍保护工作体系和工作制度,使我县的古籍得到全面保护。

三、科学规范地开展古籍保护工作

(一)全面开展古籍普查工作

时间安排:2010年12月底前初步掌握全县现存一、二级古籍状况,2012年年底前完成二级以下古籍普查工作,汇总古籍普查成果。

普查范围:全县各级公共图书馆、各级学校图书馆(室)、文物、民族宗教、医疗卫生等单位及民间收藏的古籍。

普查对象:汉文和各少数民族文字的古籍(甲骨、简册、帛书、金石拓片等特种文献暂不列入此次普查范围)。

普查的主要内容:古籍基本情况、古籍破损情况和古籍保存状况等。

组织实施:普查工作由县古籍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县文化局负责组织实施。县图书馆设立县古籍保护中心,负责全县古籍普查登记和人员培训工作,汇总古籍普查成果,向市古籍保护中心报送古籍普查报表;各乡(镇)、各有关单位负责本地、本部门的古籍普查登记工作,汇总普查成果报送县图书馆;县教育、民族宗教、文物等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本系统古籍普查工作方案,组织开展普查工作,并将普查数据汇总后报县古籍保护中心。各收藏单位收藏、保管的古籍(包括民间收藏)所有权不变,其中珍贵古籍文献需要整理、出版、修复的实行申报制,由县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受理、规划和落实。

(二)编制《内黄县古籍名录》

在全面普查基础上,各乡(镇)、各有关单位编制本地、本部门的古籍目录。县古籍保护中心编制《内黄县古籍名录》,并选择其中部分古籍申报国家、河南省、安阳市《珍贵古籍名录》。对列入国家、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收藏单位要按照有关要求完善保护措施,切实做好保护工作。

(三)改善古籍保管条件

制订完善古籍书库的建设标准和技术标准,改善古籍保管条件,完善安全措施,保障古籍安全。加强古籍保护单位的规范化建设,命名一批“内黄县古籍保护重点单位”,积极做好我县推荐、申报国家、河南省、安阳市“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相关工作。

(四)加快推进古籍修复工作

集中资金,有计划对破损古籍进行修复,重点抓好列入国家、省、市《珍贵古籍名录》的濒危古籍的修复工作。各古籍收藏单位要建立修复档案,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修复,确保修复质量。

(五)加强古籍的整理、出版和研究利用

按照古籍数字化标准,规范古籍数字化工作,建立古籍综合信息资源数据库。同时加强古籍的出版、研究、利用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向社会和公众开放古籍资源,发挥古籍应有的作用。

四、古籍保护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成立由主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文化局、发改委、财政局、教体局、科技局、宗教局、文物旅游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内黄县古籍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能分工,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古籍保护工作。各乡(镇)、县直各有关部门也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组织实施本地、本部门的古籍保护工作。各乡(镇)、县直各有关部门要将古籍保护作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明确目标任务,强化保护措施,建立健全古籍保护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要充分发挥专家在古籍修复、保护、研究等方面的作用,古籍保护工作任务较大的地方要成立专家委员会,负责古籍的鉴定、定级及普查、保护咨询工作,推动古籍保护工作有效开展。

(二)加大古籍保护资金投入力度。各级财政部门要对本地古籍普查、修复、出版及数字化等工作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要制定鼓励政策,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支持古籍保护工作。

(三)加快人才培养。制订规划,多渠道、分层次培养古籍保护人才。积极开展古籍保护交流与合作,加强古籍保护工作人员的在职培训,培养一批技术精湛、素质较高的古籍保护专业人才。

关于黄河的知识科普篇7

二、被动服务与主动服务的关系。档案工作者首先要做好被动服务工作。一个档案馆、一个档案室被动服务的主要内容是查档接待和答复咨询,这是档案馆、档案室的文明窗口,也是档案工作的基本职能之一。档案工作者要为档案利用创造条件,尽可能地简化手续,提供方便,其宗旨是应当使查档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同时,还要对咨询的各种问题认真热情地介绍与解答。同时,档案工作者也要做好主动服务工作。如举办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多姿多彩的档案展览,编写有价值的“档案编研精品”,开展档案工作经验交流,为领导决策提供警策性、预案性、点子性信息等等,宣传介绍档案馆、档案室藏档案资料中与当前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有关的、与社会焦点问题有关的内容和成分。档案工作者要努力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黄河建设发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应当延伸到哪里,有效的服务就应当拓展到哪里,最大限度地实现跟踪服务。因此说,特别是对于一名黄河档案工作者来说,决不能在狭小的圈子里,单纯地去应付被动工作,而不去积极地、创造性地搞好主动服务。

三、发扬老传统与适应新形势的关系。同志在一次会见全国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代表时的讲话中要求:“广大档案工作者,根据朝展的需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甘当‘无名英雄’,更好地完成党和人民交级的光荣任务。”切实按照同志要求,肩负起存真求实、鉴往知来的光荣使命,能够使档案工作者正确处理好发扬老传统与适应新形势的关系。因此,档案工作者一方面要继续发扬甘当“无名英雄“以及不计名利、任劳任怨、艰苦奋斗、爱岗敬业、埋头苦干等老的光荣传统,另一方面,也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信息革命的不断深化、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新的拓展,档案工作的规模日益扩大,档案工作的内容日益丰富,因此对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档案工作者要把学习政治理论、专业知识、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档案工作的新规律和新方法,作为重要而迫切的工作任务,努力做新时代合格的档案工作者。

四、默默无闻与扬名社会的关系。档案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档案工作者必然是埋头拉车,默默耕耘,所以容易被遗忘、被忽视。对此,档案工作者应正确处理好默默无闻与扬名社会的关系。一方面,档案工作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积极培养对档案工作的感情,热心、安心于档案工作,甘当“无名英雄”,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地干好档案事业,担负起党和国客赋予的历史使命。另一方面,在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同时,不可忽视档案的宣传工作,特别是我们的黄河档案,有其独特的地方,我们档案工作者可以通过灵活多样、有声有色、声势浩大的档案宣传活动,展示档案工作者的新形象,增强档案工作者自豪感,赢得社会对黄河档案工作的广泛理解和支持。通过广泛的宣传,使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普通公民了解到黄河档案和黄河档案工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自觉地保护好、利用好我们的黄河档案,发挥黄河档案在各项建设和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

关于黄河的知识科普篇8

河套灌区的引水问题,河套人民苦苦探索了两千多年。据《水经注》记载,早在汉代,河套灌区就有“枝渠东出”:《新唐书·地理志》载,唐代郡守李景略开挖过陵阳、咸应、永清三渠,但终因不得地势而废弃;清代地商开渠引水,几兴几废,也无功而归;晚清至民国,虽成八大干渠之势,但或因水源纷争,或因黄河溃堤决口,河套人民仍然不能广泛受益。直至新中国成立,“统筹全套、高位取水、一渠引灌”的方略才使“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真正梦幻成真。

“二黄河”的开挖,不仅结束了河套灌区两千多年无坝引水的历史,而且因高位取水拓展了引黄自流灌溉覆盖面积,使河套灌区成为亚洲最大的一首制灌区,中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在这样的地段建设“二黄河水利风景区”,无疑是精彩的聚焦。

从文化的层面看,水利风景区区别于其他风景区的关键,在于展示水利行业的特色,充分体现水利人的独特审美观。这也是我们在“二黄河水利风景区”规划、建设中的深刻感悟和成功的探索与实践。

“二黄河”总干渠一闸枢纽至先锋桥一段,河面宽达250多米,长40多公里,水体面积8.4平方公里,水流汹涌,气势恢宏,宛如一条巨大的飘带舞动在河套灌区的南缘。抓住这一特点,我们把“二黄河水利风景区”的核心选在这里,并设置了二黄河“观日出”、“舟行鸟翔”、“在河之洲”等景点和游览形式。还借助与黄河平行、相邻不过两公里的特殊地理位置,开辟了特有的黄河流凌景观。通过这些文化元素,使人们切身感受河套水利人宽广的胸怀,深沉的情感,奔放的性格和重大的使命,全方位领略撼人心魄的水利文化。

“二黄河水利风景区”独特的优势,还在于景区内有大量塞外独有的植物资源,如“二黄河”两岸成片的胡杨林。胡杨以“活着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的雄姿树立在岸滩和河堤,而且自然姿态非常美好。同一棵树上,可见几种不同形状的叶子;秋天,也如枫树一样,有晚霞般绚丽的叶子,给塞外的苍凉增添了几许壮美。胡杨也是我们河套水利人的写照,灌区大多数的管理单位地处偏僻乡村,个别管理点甚至设在人烟稀少的地方。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物质匮乏,工作艰苦。但河套水利人却都忠于职守,毫不懈怠。为此,我们把渠畔胡杨作为写意景观,并在解说设计中加入许多感人的故事,向游人彰显灌区的美景和河套水利人的敬业美德。

走进“二黄河”,满目可见茂盛的红柳林。红柳以其不畏严寒、干旱,坚韧不拔的文化特质深受河套人民的喜爱,也展现了河套水利人的性格之美,凸显出河套水利文化无限的吸引力,因此我们着意把红柳林设计为风景区的重点景观。

除了胡杨、红柳,我们还把郁郁葱葱的芦苇丛和枳机林列为景区风光的重要品牌。芦苇和枳机的朴素之美会让人们品味到河套水利文化的深厚和甘醇。

建设水利风景区,不仅要充分展现独特的水利景观,更要刻意反映水利事业进步的轨迹和发展的智慧,使其真正发挥传播水利文化平台的作用。我们在“二黄河水利风景区”规划、建设中,是从以下方面实践的:

体现水利行业的创新精神

水利是技术构成较高的行业,因此,在“二黄河水利风景区”规划、建设中,我们突出了水利科技知识普及和科技创新成果展示。总干渠一、二闸枢纽工程是大型水利工程,又是河套灌区实现有坝引水的奠基工程和标志性工程,在强化其宏伟壮丽的景观效果时,我们把着力点放在介绍引水工程结构、功能等水利科普知识上。特别是通过对一闸枢纽工程为应对引水渠道方向改变迁移乌拉河口闸的历史介绍,永济口闸倒八字泄水、二闸枢纽工程弧形闸门等设计、设备的介绍。增强游客对引水角选择、水力消能、水压力等知识的感观。地处临河的总干渠先锋桥,系四肋波悬链线等截面空腹式三跨双曲拱桥,其设计科学、施工精美在内蒙古西部区屈指可数。我们侧重从力学、美学和结构工艺等方面进行通俗易懂的讲解,唤起人们对水利科学的崇敬和热爱。“冲桩挂芭”是河套水利人在河化治理中的科技发明,既遵循河水流态,又能滤住泥沙淤澄护岸。用简单的方法和较少的投资获得异常显著的效果。我们将此作为一个科普景点,突出宣传人水和谐的科学创新理念。

体现水利行业的环保理念

“二黄河水利风景区”南有黄河天然屏障。北有京兰铁路阻隔,是当地最好的生态区。景区内有200多个植物物种,150多个野生动物物种和50多个水生物物种,这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因此,我们把环保列为景区规划、建设的首要任务。景观建设力争维持原貌,不搞大拆大建。在景区周围村庄布设农家菜馆和文化大院,景区内限制建造楼堂馆所和餐饮酒店。一律采用水力发电和太阳能等洁净能源。全部采用步行和自行车游览方式,严禁机动车辆进入,对核心区的游览人数和批次间隔都要进行严格限制。把环保的理念体现在方方面面,贯穿于景区规划、建设、管理的始终。

体现水利行业的发展智慧

“二黄河水利风景区”规划、建设中,着重展现了水资源功能的开发。除充分体现其强大的农业灌溉功能外,在一闸枢纽工程完整地保留了黄济渠船闸景观,解说词中增加了河套航运历史的介绍。在二闸枢纽工程开辟了低水头水利发电站景观,向广大游客介绍河套水利人开发水利能源的发展理念和战略构想。利用“二黄河”穿越灌区几个市县及重要集镇的地理优势,在城市水景观、水上游乐园、水利文化雕塑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此外。还结合黄河分凌减灾,开辟生态供水,多层次展示河

套灌区发掘水功能的智慧和成就。

水利风景区依然是旅游资源的组成部分,因此,必须融合到当地的文化旅游规划中。在操作层面上,要解决好游览容量饱和的技术问题。

充分挖掘历史文化遗产

水利风景区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独特的自然景观,更在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因此,结合“二黄河水利风景区”的规划、建设,我们深入开展了河灌总局系统水利文物普查工作和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联合上马了《水经注》记载的“枝渠东出”遗迹考察发掘项目;在景区景观中增加汉代临戎、沃野古县城遗址游览:恢复修葺黄济渠、杨家河、黄杨闸、黄杨灌域引水渠等晚清至民国时期百年水利工程遗迹;再现筑草闸、跌埽棒等当地古老的水利技术。还规划在总干渠一闸枢纽管理所建设“二黄河”水利建设展览馆,全面系统地展现“二黄河水利风景区”的人文历史。此外,还推出地方传统剧目、农村文化大院、农家餐饮店铺、地方土特产、蒙古族食品、饰物等旅游产品,为“二黄河水利风景区”打上鲜明的文化印记。

充分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

“二黄河水利风景区地处内蒙古北部少数民族地区,这里有巍峨的阴山山脉,浩瀚的乌兰布和沙漠,辽阔的乌拉特草原,壮美的乌梁素海。有阴山岩画、秦汉长城、蒙古大营、蒙族歌舞,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我们把“二黄河水利风景区”自觉地融合在当地的旅游规划中,从而扩展了水利风景区的游览容量,大大提升景区的品位和吸引力。

关于黄河的知识科普篇9

在本书的绪论中,作为水利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与展望,我们将从轮廓上介绍中国水利事业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科学技术的特点与不足;分析水利活动与社会进步和自然演变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进而从历史体验和哲学思考中得出相应的结论,即人们的水利活动的成败得失,不能只是从其是否符合水本身的规律来考察,而应该把它放在自然与社会共同构成的大系统中来评价;引申出兴利除害的水利活动将在新的历史阶段中得到进一步完善的规律性认识;以及水利科学技术史研究今后的主要方向等。

第一节中国传统水利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特点

古代,中华民族在社会发展和与自然灾害搏斗的历程中建立了符合自身江河特点、水土资源条件的水利工程体系,形成和完善了水利科学和技术,我们称之为传统水利。传统水利在华夏民族的文明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和领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史记·河渠书》,二十五史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②在欧、美等英语国家中,没有与“水利”一词恰当的对应词汇,一般使用hydraulicengineering,或用warerconscrvancy。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进一步认识到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又称作waterresources,中国译为水资源,其含义已引申到水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俄、法、德文中的表述也相类似。见娄溥礼,水利,中国水利百科全书,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年,第1685页。

我国的传统水利按照建设的规模和技术特点,大致可以分作3期:大禹治水至秦汉,这是防洪治河、运河、各种类型的灌排水工程的建立和兴盛时期;三国至唐宋,是传统水利高度发展时期;元明清,水利建设普及和传统水利的总结时期。①

一水利的起源与第一次建设高潮(公元前22世纪至秦汉时期)

这一时期历经青铜工具特别是铁器的广泛使用,也历经由奴隶制到封建社会的制度大变革,生产力出现了飞跃的进步。此外,秦汉政权的大一统和强盛的国力,对于需要大规模社会组织的水利建设来说,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这一时期在防洪、灌溉、航运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并有一批传统水利的大型精品问世,有的至今仍卓然于世。在水利建设的基础上,这个时期水利科学技术也取得较快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解放和活跃的学术争鸣,也有助于科学技术的繁荣。在西周及其以前的奴隶制国家时期,中国传统水利技术较之古埃及、古巴比伦,特别是奴隶制高度发达的古希腊略逊一筹,而在春秋战国以来,中国传统水利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形成东西方交相辉映的局面。中国传统水利的这种发展势头一直持续达2000年之久,并逐步向世界水利科学技术高峰迈进。以下按防洪、灌溉、航运和科技进步等部分,扼要叙述这一时期水利的发展历程。

(一)防洪治河工程的起源与发展

临水而居是人类最初求生存的必然选择,随着社会的进步,农耕文明的兴起,对水源更加依赖。但是,自然灾害特别是洪水灾害的威胁,由于居住区域的扩大和农业的发展而日益严重。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的第一页是大禹治水的传说。约公元前22世纪,历史已经进入了原始公社末期,农业进入了锄耕阶段,人们逐渐由近山丘陵地区,移向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的黄河等大江大河的下游平原生活和生产;这时首先遇到的是如何防止洪水的危害。相传当时黄河流域发生了一场空前的大洪水灾害,滔天的洪水淹没了广大平原,包围了丘陵和山岗,人畜死亡,房屋被吞没。这时禹继其父鲧治水,他一改鲧堙堵治水的方法,疏导分流洪水,将黄河下游入海通道“分播为九”,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努力,终于获得治水的巨大成功。

大禹治水主要采用疏导的方法,那是适应当时人口不多、居民点稀少的社会实际的。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社会经济发展了,不能再任黄河在广袤的平原上往返大幅度摆动了,筑堤防洪应运而生。堤防自然是防洪的有效手段。此外,当年在黄河上还有护岸和挑水坝等河工建筑物,也曾在游荡性河段上进行裁弯取直的尝试。然而大量的泥沙堆积在下游河床里,又不断抬高河床,恶化防洪条件。自汉武帝开始,黄河下游频繁决溢。筑堤和堵口是当时经常性的治河工作。这期间,元封二年(前109)由汉武帝主持的瓠子(在今河南濮阳市西南)堵口,采用的是平堵法;建始四年(前29)由王延世主持的堵口采用的是立堵法,都是成功的堵口工程的范例。但由于河床高耸,防洪条件恶化,单纯依靠筑堤堵口已经无济于事,必须寻求新的解决办法。至西汉末年,由朝廷倡导开展了关于治河理论的辩论,治河方略林林总总,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主要有疏导、筑堤、改道、水力刷沙、滞洪等方法。值得注意的是贾让提出的后代屡有争议的治河三策。他认为完全靠堤防约束洪水的做法是下策;将防洪与灌溉、航运结合起来的综合治理是中策;治河上策是留足洪水需要的空间,有计划地避开洪水泛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周魁

一、谭徐明,水利学,国学通览,群众出版社,1995年。

区去安置生产和生活。20世纪60年代以来,实行的非工程措施防洪理论,也包含着躲避洪水的措施在内。这种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努力谋求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认识,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东汉初年的王景治河,也是这一时期中值得称道的防洪努力。在王景治河后的800年里,历史文献记载中黄河决溢的次数显著减少,一般都把这一业绩归功于王景。但是由于记载疏略,王景治河的关键技术措施比较令人费解,至今仍是人们有兴趣探讨的历史悬案。

(二)多种类型的大型灌区兴建

农田灌溉在中原地区起源很早,在战国人所著地理书《周礼·职方氏》中,已对全国主要自然水体的分布有概括的叙述。在当年全国的“九州”中,都分布有适于水生物生长的“泽薮”,适于船只航行的“川”和有灌溉效益的“浸”。而人工灌溉系统,则由有蓄水、输水、分水、灌水、排水等不同功用的各级渠道所组成,称作“井田沟洫”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兴建的灌溉工程气魄宏大,无坝引水的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有坝引水的工程如漳水十二渠,蓄水工程芍陂都是这一时期兴建的著名大型灌区。

在今成都平原的都江堰、陕西的郑国渠(今泾惠渠的前身)都是秦统一六国前为了增加统一战争的战略物资储备而兴建的灌溉工程。都江堰是岷江上的引水工程,至今

已成功地运行了2250年,灌溉面积也增加到1086万亩。它是无坝取水枢纽,渠首主要依靠鱼嘴分水、飞沙堰溢洪、宝瓶口控制引水,具有灌溉、防洪、放木等多种效益,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杰作。在世界上如此规模又有数千年历史的水利工程,恐无出其右者。晚于都江堰10年,公元前246年秦国又兴建了郑国渠。郑国渠在泾水上,最初是无坝取水,后因河床不断下切,引水口逐渐上移,至民国年间,由李仪祉先生主持,改为有坝取水,即今之泾惠渠。西汉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中称:“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在此后150年左右,在郑国渠灌区里又兴建了与郑国渠齐名的白渠。元鼎六年(前111)又兴建六辅渠,还同时制定了“水令”,我国第一个灌溉管理制度由此诞生。稍晚一些,在今陕西还兴建了引洛水灌溉的龙首渠。龙首渠的干渠以数千米长的隧洞和独特的施工方式而驰名。可见水利建设在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时期的灌区建设主要是在黄河以及江、淮流域。随着汉疆域的扩展,灌区建设还远及今我国新疆、甘肃、宁夏和内蒙古等地。有人认为新疆的坎儿井也创始于西汉。

(三)运河和水运的开创

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为与中原诸侯争霸,开通了著名的邗沟。邗沟自扬州北上,借助天然水道,直抵淮阴,首次沟通了长江和淮河。此外还有沟通黄河和淮河的鸿沟和沟通长江支流湘江与珠江水系漓江的灵渠。灵渠建成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灵渠巧妙地利用了湘漓上源相接近的地形特点,修建铧嘴,将湘江一分为二,又劈开分水岭,将南流的一支导入漓江,再配合修建溢流天平和调节航深的斗门等设施,达到了跨流域引水通航的目的。灵渠在秦始皇统一岭南大业和促进岭南经济文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汉建都长安(在今西安市西北),为保证首都物资供应和避开渭水多沙迂曲的困难,元光六年(前129)开始在渭水之南修建一条西自长安东至潼关的长达300多里的漕渠。漕渠历时3年建成,最多时每年运粮600多万石,对于维护政权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区域性的运河建设,为日后全国内河航运网的建成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近海海运也有相当成绩,可以东通日本,南达印度和斯里兰卡。

(四)水利科学基础理论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活跃的学术空气也表现在水利基础科学理论的蓬勃兴起。秦汉水利建设的高潮,为水利学科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西汉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中首先赋予“水利”一词专业含义,水利成为有关治河防洪、灌溉、航运等事业的科学技术学科,而将从事水利工程技术工作的专门人才称作“水工”,主管官员称作“水官”。水利学作为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的应用学科由此诞生。

先秦时期的文献中,以《周礼》、《尚书·禹贡》、《管子》、《尔雅》涉及水利科学技术的内容较多。基础性的理论纷纷提出,主要反映在水土资源规划、水流动力学、河流泥沙理论、水循环理论等方面。

水土资源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资源。《管子·度地》把河流分为五种。《管子·地员》根据相应地下水的埋藏深度、水质及适宜农作物对土壤进行了分类。《尚书·禹贡》和《周礼·职方氏》对当时九州行政区的土地和河流湖泊有全面的描述,为自然资源分类统计之始。

在水利科学基础理论方面,《管子·度地》首先提出明渠水流和有压管流运动规律及水跃现象。两干多年前就建立起了明渠水流水力坡降量的概念,对有压管流、水跃等水流现象进行了正确的阐述,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管子·地员》记载不同的土质和地下水埋深与水质的关系,这里的息徒、赤垆、黄唐、斥埴、黑埴分别是石灰岩、冲积土、黄壤、盐碱土和黑黏土,土质不同而水质不同。晋张华的《博物志》载:“凡水源有硫黄,其泉则温。”记述了人们早期的水化学知识。

秦汉水利建设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与之同时有关水利的记载大批出现,水利的科学技术基础理论进一步深化,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史记·河渠书》,它作为中国第一部水利通史问世,从而确立了传统水利作为一个学科和工程建设重要门类的地位。

二水利建设蓬勃发展与传统水利技术的成熟期(三国至唐宋时期)

魏晋南北朝以黄河为主战场,长达300年的战乱,促使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南方政权则相对稳定,水利取得进展。此后,唐宋时期的500多年中出现了全国范围基本稳定的政治局面,为水利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灌溉、航运和防洪工程建设蓬勃发展并取得重大成就。安史之乱后,北方农业经济一度衰退,而南方继续稳定发展,全国经济重心南移遂成定局。同时,唐代社会开放和宋代学术思想的活跃,也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创造了良好条件。在历来水利建设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水利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中国古代传统水利技术的高峰,并位居中世纪世界水利技术的前列。

(一)农田水利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

秦汉以前,我国主要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之后,基本经济区逐渐向南方扩展。三国至南北朝时期(约公元3世纪至6世纪)淮河中下游成为继黄河流域之后的又一基本经济区;隋唐宋时期(约公元7世纪至工3世纪)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经济地位突出出来,其中长江中下游已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所谓“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在基本经济区的建设中当然离不开水利建设。随着经济区的扩展,水利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从太湖圩田水利的发展叫见一斑。

圩田是太湖以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农田的主要灌溉排水形式,至唐末已有相当大的规模。据当时人李瀚的记载,苏州、嘉兴屯田最发达。其中,“嘉禾土田二十七屯,广轮曲折,千有余里”。圩田是在滨湖和滨江低地的一种水利工程形式,四周围以堤防,与外水隔开。其中建有纵横交错的灌排渠道,圩内与圩外水系相通,其间有闸门控制引水和排水,做到“以沟为天”,对天然降水的不均匀起到重要的调节补充作用。北宋范仲淹曾描述当年圩田的规模和技术:“江南旧有圩田,每一圩方数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门闸。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涝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涝不及,为农美利。”①类似太湖流域圩田形式的灌排工程,在长江中游的南湖地区称作垸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称作基围。垸田和基围在当地经济开发中,也开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除圩田外,灌溉工程在全国普遍兴建。创建于唐代浙江鄞县的它山堰是当时著名灌区之一。它山堰是在奉化江支流鄞江上拦河筑坝的引水工程。拦河坝隔断了顺鄞江逆上的海潮,积蓄上游淡水,达到“御咸蓄淡”、引水灌田和向城市供水的目的。唐宋时期,江南一带引水蓄水的灌溉工程相当普遍。公元9世纪初年,韦丹就在今江西北部主持修建598座陂塘,灌溉面积共计120万亩。这一时期灌溉提水机械和水力加工机械有很大的发展。其中用水力驱动的灌溉筒车和主要用于粮食加工的水碾、水磨等,在黄河、长江、珠江等流域得到了普遍应用。

(二)内河航运网豹建设

内河航运是古代实现政治统

一、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这一时期在运河建设和管理等方面都有重大发展,科学技术水平达到我国古代运河工程技术的高峰。

这一时期的内河航运建设最值得称道的是隋代大运河的开凿。建成的最著名运河有沟通黄河和海河,北抵涿郡(在今北京城区西南隅)的永济渠,沟通黄河和淮河的通济渠(唐宋一般称作汴渠)。内河航运网形成后,“自是天下利于转输,运漕商旅,往来不绝”。北宋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就形象地反映出当时汴京(今开封)在汴河两岸的市井风情,商旅贸易、建筑桥梁等之繁盛。因此有人评价隋炀帝开运河的功过时说,“在隋之民不胜其害也,在唐之民不胜其利也”。此外北宋时期运河上的工程建筑已相当完善,特别是沟通长江和淮河的邗沟

渠化水平最高。运河上建有许多堰埭、船闸和斗门等建筑物,以保持航道水位和调节航深。又利用通江闸引潮水济运。到北宋重和元年(1118)在真(今仪征)、扬(今扬州)、楚(今淮安)、泗(今泗洪东南盱眙对岸)和高邮等地运河上共建有79座斗门、水闸,“限则水势,常得其平”②,可见当年运河设施之完善。其中双门船闸的布局和运用,已与近代船闸一般无二,比欧洲船闸约早400年。稍后发明了被称作澳闸的具有节水功用的船闸。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引自范仲淹《范文正公集·答手诏条陈十事》,四部丛刊本。

②引自《宋史·河渠志》卷96,二十五史本(以下所征引的二十五史资料,凡未特别注明者,均采用此版本不另加沣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三)传统防洪工程技术的成熟

五代以前黄河相对安定,很少有决溢记载。五代至北宋,由于黄河河床淤积抬高,黄河决溢日渐严重。和朝廷政治斗争相关连,防洪方略也存在严重分歧,突出表现在北宋关于黄河东流与北流的争论,使防洪斗争更加复杂。此外,从这一时期开始,长江防洪也逐渐突出。不过,至北宋,传统防洪技术已趋于成熟,集中表现在宋金元时期纂集的河工技术规范性著作《河防通议》和《宋史·河渠志》中。当时对黄河水文及防汛有形象而准确的命名,并有经验性的洪水预报方法。对黄河水溜形势和与河工修防的关系,也有清晰的说明;对于当年河工测量技术的施测方法有详细记载,对主要工程形制,例如砌石、卷埽、筑堤等方法都有具体规定,对于各种工程所用物料的计算方法都有明确说明。

(四)水利科学理论的进步和技术成就

这一时期基础理论的进步主要反映在水利测量、河流泥沙运动理论以及洪水特征和规律的认识等方面。北宋年间水位测量已在各地采用,并据以推算流量。在多沙河流的泥沙运动方面,已总结出改变河床断面将对输沙率产生影响,以及引入清水将提高多沙河流的输沙能力等规律性认识并已在实践中应用。在地形测量中,至迟在唐代已实际应用水准测量仪。此外,宋金时期对汛期水流特征和涨落规律,也有形象的规律性描述。

这一时期防洪、航运和农田水利等工程技术普遍有所创新,并达到传统水利技术高峰。传统治河工程中以埽工技术最重要,宋代已经成熟。当时的险工由埽捆构筑。埽捆是用树枝、薪草等软性材料分层平铺并夹以土石,再卷裹捆扎而成。为抵抗水流冲力,一般体积较大,需要几十人乃至上百人在统一指挥下施工,推放到指定地点,并加以固定。一个险工往往需要几十个埽捆重叠排列而成,长达数百米,甚至上千米。埽工按其形状和功用不同而有鱼鳞埽、磨盘埽、凤尾埽以及约、马头、锯牙等名称。埽工技术是我国特有的,尤其适用于多沙河流上的传统河工技术。在运河工程中,已普遍使用堰埭升船机和船闸。唐宋两代出现多种类型船闸,主要有引潮闸、节水澳闸和多级船闸。其中二级船闸的布置和运用已与现代二级船闸一般无二。我国船闸技术已有1000多年历史,它比12世纪在荷兰出现的船闸早400多年。农田水利方面,不仅引水、蓄水、提水工程技术有重要发展,而且利用多沙河流的水资源和泥沙资源进行放淤灌溉和改良土壤也卓有成效。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政府大力推行放淤,短短几年间放淤面积达到5万顷以上,并有总结性专著出现。此后放淤和淤灌在北方各省民间流传下来。

这一时期水利的管理也有长足进步。现存最早的全国水利法规,当数唐代制定的《水部式》。内容主要包括农田水利管理,碾磨设置及其用水管理,航运船闸和桥梁的管理维修,渔业及城市水道管理等,这是由中央政府颁布的全国性法规。此外某些行业还有自己的单行规定,例如江南圩田有定型的管理体制,“田有官,官有徒,野有夫,夫有伍,上下相维如郡县”①。而各个灌区自己又有适合本灌区气候、种植、水源、习惯的单行灌溉制度,甚至远至新疆,都不例外。北宋在王安石变法时期对于兴修水利特别重视,熙宁二年(1069)曾颁布《农田水利约束》,这是中央政府为促进兴修农田水利工程而颁布的政策性法令,对各地兴修农田水利的组织审批方式,经费筹集,责任和权利分担,建议入与执行官吏的奖赏等,都有具体规定。对于推动农田水利高潮的兴起,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防洪方面,现存最早的河防法令是金泰和二年(1202)颁布的《河防令》,它是在宋代治河法规基础上制定的。此外在秦九韶所著《九章算术》的例题中,有测量降雨降雪量的测量器具和计算方法,可惜到明清时代,这种工程数学未能继续得到重视和发展,致使水利建设和管理在许多方面仍停留在定性或经验性定量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李瀚:《苏州嘉兴屯田纪绩颂》,唐文粹卷21,四部丛刊本。

三水利建设的普及和传统水利技术总结期(元、明、清时期)

本期社会相对安定,少有长时间战乱,成为水利稳定发展的客观条件。水利工程以沟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的兴建而显赫史册。确保漕运使这一时期的黄河防洪工程建设和管理面临更为严峻的困难。滨海(江)沿岸地区防御潮灾的工程——海塘在明清时期有大的发展,最著名的是浙东钱塘江的重力结构的鱼鳞大石塘,建成迄今300多年一直捍卫着浙江东部濒海平原。灌溉与排水工程向边疆和山区继续发展。两湖、闽、广等地灌溉更得到前所未有的开发,促成新的基本经济区的形成。但封建社会后期政治衰败,管理混乱,阻碍了水利的进步。总地看来,元明清三代传统水利及其科学技术发展缓慢,一些方面甚至出现了停滞或倒退,但总结性水利科学著作相当丰富。明清之际和清代末年曾一度引进西方水利技术,但尚未得到普遍应用。

(一)京杭大运河的创建与衰落

元明清三代建都北京。政治中心在北方,而经济重心在南方,其间的交通联系是维护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重复唐宋汴河的老路则嫌过于迂回曲折,元初曾一度奉行海运,但安全是个困难问题,于是,开凿北京直达杭州的运河航线成为当务之急。元初即由大科学家郭守敬主持,论证海河水系的卫河、黄河下游和淮河泗水沟通的可能性。为此曾进行大范围的以海平面为基准的地形测量,证实跨越山东地垒的京杭运河的方案可行。于是从至元十三年(1276)开始开凿京杭大运河的关键河段一一今山东济宁至东平的一段,以后又向北延伸并与海河水系的卫河贯通。至元二十八年(1291)到三十年(1293)又由郭守敬主持开通今北京至通县的一段,明清相继开洳河、中河使运河进一步脱离黄河。至此,大运河南接江淮运河,航船可以跨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由杭州直抵北京,并在此后500年的时间里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这条长达1800千米的运河成为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是世界水利史上的一项杰作。不过,两大难题始终困扰着运河的畅通。一是水源问题,特别是山东段运河水源尤其缺乏。当年主要依靠引汶水和泗水济运,并为此修建了一批闸坝工程,以节制水量。此外,又在南旺分水岭南北的运河上修建了30多座船闸,以调节航深,集中体现了运河建设的工程技术水平;二是运河穿越黄河的技术困难。由于黄河河床的不断淤高,自18世纪末叶以来黄河涨水时期对运河的倒灌和淤积成为京杭运河的痼疾。历代为此作了不少改进,修建了一批闸坝进行控制,收到了一些效果,但是随着黄河河床的进一步抬高,局面又继续恶化,最后成为运河中断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黄河系统堤防的建设与确保漕运前提下黄河防洪的困境

黄河以其高含沙量位居世界诸大河之冠,含沙量过高造成下游河床的淤积,给防洪带来许多困难。自汉代起,就有人提出,能否利用黄河自身的水流冲刷下游河床淤积以改善防洪。但后代并未能就此探讨出可以实行的工程技术方案。

到了明代万历年间,才由当时主管防洪的总理河道潘季驯总结前人的认识,系统提出“束水攻沙”、“蓄清刷黄”的理论以及实现这一理论的实施方案。这是一个系统堤防工程,由缕堤、遥堤和格堤、月堤所组成。其中缕堤靠近主流,意在约束水流提高流速,便于冲刷河床积淤。遥堤在缕堤之外二三里的地方,为的是洪水盛涨,越过缕堤时,防止洪水四处泛滥。此外为了防止特大洪水冲坏遥堤,还在某些地段的遥堤上建有溢洪坝段。“束水攻沙”和“蓄清刷黄”在理论上的贡献是杰出的,但潘季驯的理论还只限于定性的分析,在复杂的黄河防洪中,他所设计的一系列工程措施虽然发挥了有益的作用,但并未达到刷深河床,解决防洪难题的目的。至于近代泥沙运动理论则在20世纪由欧洲科学家陆续提出,而“束水攻沙”的实现还有待来日。

然而,黄河河床的抬高不仅增加黄河本身防洪的困难。当年黄河在淮阴一带夺淮人海,黄河河床和水位的抬高形成对淮河的顶托,不仅使淮河洪水宣泄困难,并逐渐在淮阴以西造成了一个洪泽湖,最后,还将淮河人海流路淤塞,而压迫淮河由三河闸改道入江,简直使淮河成为长江的一个支流,防洪还受到南北大运河的牵制。那时由于向东入海的黄河与南北向的运河交叉,运河一度依赖黄河的水量补助,又惧怕黄河的泛滥和淤积。及至清代道光年间,在今江苏淮阴黄河和运河交汇处,几乎成了航运的一个死结。

这一时期,由于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本来相对平静的长江与珠江的洪水与防洪问题也逐渐加剧。明清两代也是江浙海塘防潮工程发展的重要阶段,特别是康熙至乾隆的百十年里。其间兴建的鱼鳞大石塘,表现出古代坝工的最高水平,有的至今仍巍然屹立。

(三)农田水利的普及与发展

元明清三代政权相对稳定,农田水利形成平稳发展局面。元代统治阶级的游牧生活逐渐被内地发达的物质文明所同化。当年曾专设“都水监”、“河渠司”等水利机构,推动水利建设,并一再颁行《农桑辑要》等农业技术书籍,指导农业生产。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农田水利。洪武二十八年(1395)在全国范围共兴建“塘堰凡四万九百八十七处,河四千一百六十二处,陂渠堤岸五千四十八处”①。这一时期农田水利工程主要由地方或民众自办,以小型为主,大型工程少见。由政府或军队主持的农田水利项目则以畿辅营田(今河北省)声势最大,为的是促进京畿地区农业发展,以减少每年大量的南粮北运的负担。但在北方兴修水田,因受水资源量的限制,难有大的作为。随着巩固边防的努力,边疆水利有较大发展,其中清前期的宁夏河套灌区建设,清代中后期的内蒙河套灌区和新疆地区灌溉等成绩显著。沿海的台湾、福建,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基围水利这一时期取得重大发展。

(四)水利科学技术的总结性著作大批涌现

这一时期水利规划理论有所进步。值得注意的是以明代潘季驯为代表的“束水攻沙”治河思想的完善和系统堤防的实施,使传统的治河堤防工程技术发展进入高峰。

明清以来大批有关水利工程技术、治河防洪的专著陆续问世。各地的地方志大多设置了水利专业志!漕运志作为新的专业志种在明清的水利专业志中也占了相当的比重.现存的古代水利文献大多是这一时期编纂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四部备要本,中华书局,1989年。

在防洪治河工程技术方面,明代隆庆年间总理河道大臣万恭著《治水筌蹄》,对于运河工程技术和管理有精到见解。在治黄思想上,首先提出“束水攻沙”和“以堤治河”的理论认识。之后,四次出任总理河道的治河名臣潘季驯编著的《河防一览》,深化了“束水攻沙”思想,提出“蓄清刷黄”和放淤固堤等策略,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多沙河流泥沙运动规律和治理方略,他的治河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海塘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总结在清代也进入高潮,代表作有乾隆年间方观承的《敕修两浙海塘通志》和翟均廉的《海塘录》。

农田水利方面的专著中最著名的有元代王祯的《农书》、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以及清乾隆年间官修的《授时通考》,对于各种类型的农田水利工程,尤其是对灌溉和水力机械记述尤详。地方性农田水利专著如清代吴邦庆编《畿辅河道水利丛书》和徐松《西域水道记》,分别是研究海河流域和新疆水利的重要著作。明代姚文灏《浙西水利书》和沈[“啓”的上半部+山]《吴江水考》等是太湖水利的代表性著作。专门记述工程的专书如元代李好文《长安志图。泾渠图说》、清王太岳《泾渠志》、王来通《灌江备考》、王全臣《大清渠录》、程鸣九《三江闸务全书》等。

运河及漕运典籍内容可大致分为三类:以运河河道为主的专业志,内容包括运河工程沿革、水源和工程管理、水政管理规章制度等;以漕粮运输为主,记载漕运制度、漕运仓储、漕运管理法规等内容的专业志和资料汇编性质的文集;河漕兼容的综合性专著,著名的有明代谢肇涮《北河纪》、王琼《漕河图志》,清代有陆曜《山东运河备览》、张伯行《居济一得》等。运河、漕运还蕴含许多有关文化和经济方面的内容。

此外,编年体的资料汇编性著作有清代傅泽洪《行水金鉴》、黎世序《续行水金鉴》等,收入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

封建社会后期的水利建设,既没有战国秦汉时期那种生机勃勃的宏大气势,也没有唐宋时代的技术先进和管理规范,尤其是与同时期在欧洲崛起的近代科学技术相比,逐渐相形见绌。这种停滞状态酝酿着新的变革与突破。总之,中国传统水利科学技术体系的发生、发展和停滞,基本是同封建社会的总进程相联系的。

四传统水利科技的特点与不足

在古代4000年治水活动中,我国传统水利取得了光辉的成就和在世界水利史上长时间的先进地位。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古代,中国不仅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文明古国的独具一格的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传统,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科学技术体系。和以古希腊为代表的欧洲传统科学技术比较重视理论问题有所不同,我国传统科学技术的显著特点首先表现在重视解决实际问题,重视实践经验,而疏于理论概括。明末清初著名的历算学家王锡阐曾指出:“古人立一法必有一理,详于法而不著其理,理具法中。”①即专讲怎样去做,而不解释为什么这样做,理论隐含于方法之中。经学家阮元在编写古代科学家传记时也认为,传统科学“但言其当然,而不言其所以然”②。当然科学技术的进展没有理论思维是不可想像的,例如在中国封建社会初期,科学技术的理论总结就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从总体看来则仍然显现出主要是经验性或描述性的科学形态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明·王锡阐:《晓庵遗书·杂著》。

②清·阮元:《畴人传》卷46,商务印书馆。1955年。

其次,重视整体性和广泛联系是我国传统科学技术的又一显著特点,即重视从整体上认识研究对象和重视对象与相关事物的联系。中国古代社会“以农为本”,而当研究农学时,《吕氏春秋·审时》认为:“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主张把农学放在气象、土壤、耕作普遍联系的环境系统中去研究,从总体把握局部。在水利工作中,“治河之法,当观其全”①,同样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而西方科学则侧重分析和分解。长期以来,西方自然科学思维的基本轨迹就是将整体的复杂系统分解成各个部分,把运动的现象作为相对静止的来处理,复杂的现象从而得到简化。这种思维方法在历史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奠定了现代科学的基础。但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处理线性问题,当科学进一步发展之后,必将在其统一性方面寻找新的突破。诺贝尔奖获得者比利时物理学、化学家普里高津指出“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是着重于研究整体性

和自发性,研究协调和协和”,并且认为,“我相信我们已经走向一个新的综合,一个新的归纳,它将把强调实验及定量表述的西方传统和以‘自发的自组织世界’这一观点为中心的中国传统结合起来②”,高度评价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现代意义。

辩证思维是我国传统科技又一重要特征。特别是对立统

一、相反相成和相互转化的观点,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最大,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例如在黄河防洪建设中,为防止堤防决口,宋、元、明三代大都以分流为主导思想,认为只有在上游分流以适应河道容蓄的能力,才能防止洪水决溢。但明代著名治河专家潘季驯则持相反的看法,他认为,黄河善决善淤善徙特性的关键是河水含沙量太大。泥沙淤积抬高河床,既减少输水能力,又增加防洪的困难。于是,他总结前人的合理主张,提出了“束水攻沙”的理论。他反驳上游合流将增加下游防洪困难的论点,认为合流固然会增大下游洪水流量,但流量增加了,河水流速会相应提高,并同时提高了冲刷河床淤积的能力。只要河床加深了,防洪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所以说:“盖筑塞似为阻水,而不知力不专则沙不刷,阻之者乃所以疏之也。合流似为益水,而不知力不宏则沙不涤,益之者乃所以杀之也。……借水攻沙,以水治水。”③阐明了合与分,冲与淤之间的辩证关系,成就了治河理论上划时代的贡献。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先生指出:“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人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④某些西方科学家还认为,这种辩证思维对现代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将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传统水利科学技术的弱点则表现为理论概括不够,定量分析不多和实验观测少。⑤

我国古代的水利著述甚丰,仅水利专著就有500种以上。但这些著作多为建设实录,缺乏抽象概括,未能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认识,类似战国时代的《管子·度地》对水流运动规律和土壤特性的归纳,宋元时期的《河防通议》对河流水势、水汛以及防洪工程规范之类的理论著作屈指可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明·潘季驯:《留余堂尺牍》卷2,上阁下书,转引自韩仲文《潘季驯年谱》。

②颜泽贤,耗散结构与系统演化,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07—108页。

③明·潘季驯:《河防一览·河工告成疏》卷8,水利珍本丛书本,1936年。

④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译本)第s卷,科学出版社,1978年,第337页。

⑤郭涛,中国传统水利的特点及其停滞,中国水利,1989年,第3期。

定量分析较少,即使类似潘季驯《河防一览》、靳辅《治河方略》这样的大家著述,对传统水利的认识也停留在对现象的直接观察上,也多局限于定性分析和趋势的描述,未能应用当时已有较高水平的数学进行量化并进而上升到理论公式。明末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对于水利工作中不重视数学和测量的应用曾有中肯的批评。①因此,应用现代水利科学技术知识,探讨散见于浩瀚古籍之中的治水实践的科学内涵,并进行系统归纳,就成为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任务。

实验观测是科学发展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爱因斯坦认为西方科学发展是以两个伟大成就为基础,即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和文艺复兴以来所提倡的为探寻自然现象发生的因果关系而进行的系统实验。而在我国古代进行实验观测的事例十分罕见。由于没有科学实验的鉴定,既不能对工程实践的结果进行预测和总结,也不能通过实验归纳上升为理论认识。

关于黄河的知识科普篇10

关键词:教育技术;语文学习;条件创造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4-0151-01

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有很强的思想性。语文是学生学习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对获取新的知识,实现教育目标,全面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乃至于提高中华民族素质,都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被广泛运用,它可以促进学生智能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还能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质量。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搭建情境平台

语文课中,可运用电教媒体,通过其声音、色彩、形象等方面的直观功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新课的学习。如教学《黄河颂》一文时这样揭题:首先通过大屏幕出现一组黄河蜿蜒曲折的远景画面,接着又出现一组黄河呼啸而来的近景画面,同时播放音乐《黄河大合唱》,然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黄河颂”这三个字随着激昂的音乐,一个一个蹦跳出来。此时,学生的注意,全被吸引住,情绪异常高涨,学生急于想知道诗文的内容,自然也就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建阅读空间

对于学生来说,“阅读是他们通向大千世界的桥梁”,是学生获取知识认识外部世界的主渠道。计算机凭借其可以储存大容量住处的优势,为语文课堂教学中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借助媒体,教师可预先制作大量与课文紧密相关的阅读课件,甚至有时让学生直接在网上搜集资料进行阅读。借此让学生了解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从而拉近课文内容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正确深入的理解。例如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课,学生对闻一多知之甚少,更不了解当时闻一多的生活环境竞是如此的恐怖,以及为什么会如此恐怖,从而就不能深入理解闻一多先生的伟大人格,甚至还会产生认识上的误区。课前我在网上向学生提供了许多介绍闻一多先生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有选择性地阅读。当学生了解了闻一多是为了民主、和平,才在那样的白色恐怖下敢于怒斥反动派,面对有可能到来的暗杀,他却毫不在意,继续为革命事业而奋斗不息时,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在课堂学习中,他们学得十分投入,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结课方式

结课是一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它的任务在于使学生保持并发展对所学内容业已形成的兴趣、记忆、技能和思想感情倾向,加深对所学内容的感受和理解,并产生对新的未知领域的认知动机。如果说好的导入如乐师弹琴,第一个音符就悦耳动听,先声夺人的话,那么好的结课则如一曲虽终,却余音绕梁,不绝于耳。在教学践中,我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了结课的一些尝试。

1.延伸扩展式结课。这种结课方式就是指课文讲读完毕后,利用电教媒体,把学生的视点由课本引向课外,唤起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写作水平。如教了《黄河颂》一文后,可以这样结课:“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祖国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祖国河山风景秀丽,物产丰富。其实,我们的家乡作为祖国的一份子,也很可爱。”大屏幕上适时展现学生们熟悉的画面:整齐的校园面貌,清澈见底的小河,田间劳作的农民……这些生动、逼真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了学生。这时,老师因势利导:“谁能用《黄河颂》一文的方法来夸一夸自己可爱的家乡呢?”学生们兴趣盎然,个个跃跃欲试。这种结课方法,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视听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激疑思考式结课。莫泊桑写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最后,并未写出于勒今后的日子将会怎样,留给读者的只是一个悬念。教师可在结课时,利用投影片展示这样一幅画面:骨瘦如柴衣衫褴褛的于勒在敲菲利普家的门。先让学生仔细地观察画面,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①菲利普夫妇会收留于勒吗?②假如于勒被菲利普赶出家门,他的结局会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将长时间萦绕在学生的脑际,使他们深深地关注于勒的命运,也使他们加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课虽尽而意深远。

这样的结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发挥想像力,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机会,还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3.欣赏深化式结课。这种结课方式是借助录音、投影、录像等媒体,让学生进行与课文密切相关内容的视听欣赏。它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又不乏趣味性,同时能使学生情感形成又一个新的高潮,起到巩固扩展知识的作用。如教完《爱莲说》一文,我是这样结课的:“同学们,荷花可真美呀!它清香四溢,姿态优雅端庄,色泽异彩纷呈。古往今来,赞美荷花的文章可真不少!下面,我们就来再次赏读我国北宋文学家周敦颐写的脍炙人口的《爱莲说》。然后在大屏幕上出示荷塘荷花满池、翠盖摇曳的画面。学生们入情入境,带着对荷花和对美文更深一层的了解,进一步提高了欣赏能力。

参考文献

[1]韩保来.多媒体教学——教学电脑化、网络化[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