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古代的礼仪文化常识十篇古代的礼仪文化常识十篇

古代的礼仪文化常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5:55

古代的礼仪文化常识篇1

中国古代的风俗礼仪文化常识

【元旦】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宋朱淑真《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社日】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王家《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上巳】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们到水边去游玩采兰,以驱除邪气。后来,演变成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杜甫有《丽人行》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子推便隐居山中。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元镇《连昌宫词》:“初过寒食一百六,店社无烟宫柳绿。”

【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杜甫有《端午日赐衣》:“端午被恩荣。”

【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或说: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天庭,只许两人一年一度鹊桥相会。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和凝《宫词》:“阑珊星斗缀朱光,七夕宫嫔乞巧忙。”

古代的礼仪文化常识篇2

据联合国公布的全球国民素质道德水平调查及排名显示,当前,中国人的文明素养总在世界各国排名的倒数后十位徘徊,我们不禁要问:昔日的礼仪之邦哪里去了?中国的道德教育、礼仪教育出了什么问题?固然,造成目前现状的原因很多,诸如传统文化的断裂、道德建设的滞后、礼仪教育的缺失、道德教育的“高大空”等等,其中礼仪教育的缺失可能是问题的关键。长期以来,本应在幼儿园、中小学中完成的礼仪教育被忽视,或者被所谓的“远大理想教育”所取代,许多孩子的言行举止缺少必要的规范和约束,以致于他们不知道如何行为才能使自己有自尊,如何行为才能礼敬他人,更不知如何做人处世。中国是礼仪之邦,有着丰富的礼教文化资源,当下中小学的礼仪教育应从中吸纳有益的滋养。

一、仪式是文化传承和文明教育的载体和手段

从人类学视角看,仪式是人类进化的产物和文明的象征,是文化和文明的重要内容。作为人类早期文明标志的图腾崇拜、祖先祭祀、制礼作乐等,都与仪式密不可分,或者说,都是以仪式为载体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作为礼仪之邦,古代中国有着发达的仪式文化,具体表现为礼乐文明和礼教文化。《仪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作为“五经”之一,这部以十七种仪式之礼构成的经典,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影响和陶冶了一代代炎黄子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内化为中华民族的人格心理和精神气质。

人的一生要经历诸多仪式,从出生礼到人生中的每一次生日仪式,从成人礼到婚礼,从家人和亲朋好友婚丧嫁娶的各种礼节仪式到家族和民族国家的各种节气、假日、纪念日的仪式活动,可以说,仪式连接起我们人生的一个个片段,构成了人生的重要内涵,赋予了人生斑斓的色彩。我们在仪式中启蒙、成长、成熟,我们在仪式中诞生,也伴随着仪式离开这个世界。同时,无数个仪式将个体与群体关联起来,让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将蒙昧人提升为文明人;而对仪式的认同与遵循,又使人们形成了一个个共同体,并进而形成民族、国家。因此,倘若没有仪式,人生将缺乏内涵和色彩,国家民族将失去连接和凝聚的纽带,文化和文明将丧失支撑的骨架。因此,借助于各种仪式开展做人教育、礼仪教育,无疑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路径。通过借鉴我国古代礼仪的体验式教育资源,可以为中小学的礼仪教育找到抓手和突破点。

二、古代体验式礼教文化

中国是伦理型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精神气质”或“德礼文化”。[1]然而,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一些人将礼仅仅等同于繁文缛节的礼节仪式,将其作用降低到类似于礼仪礼貌的层面。事实上,在古代,礼具有重要的道德教化功能,它是古代社会治国安邦的有力工具。人们通过参与各种礼节仪式而将礼仪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观、道德规范、伦理思想等潜移默化地内化成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这种融道德教育于实际生活的教育方式就是体验式教育。[2]

(一)《仪礼》是体验式礼教文化的基本内容

《仪礼》是儒家十三经之一,是春秋战国时期礼制的汇编。该书记载了周代的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十七种礼仪,各种礼仪,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在宗教意识不甚发达的古代中国,这些礼仪、制度不仅是约束世道人心和规范人们行为的手段,更是统治阶级教化民众、治国理政的工具。在《仪礼》中,从各种仪式开始到仪式结束,从每个人站立的位置到每件器物陈放的位置,都巨细无遗地记载着。表面上看,似乎都是繁文缛节,实质上,制礼者正是通过这些繁琐的礼节,让行礼者在进退、揖让、升降、酬酢之中,“序尊卑之制,崇敬让之节”,以陶冶品性人格,提升道德境界。

(二)古代体验式礼教文化的实践模式

据《周礼》记载,以礼教化民众是古代统治者治国的重要手段,古代“施十有二教”的制度向我们展示了礼教的实践样态及重要作用:“一曰以祀礼教敬,则民不苟。二曰以阳礼教让,则民不争。三曰以阴礼教亲,则民不怨。四曰以乐礼教和,则民不乖。五曰以仪辨等,则民不越。六曰以俗教安,t民不愉。七曰以刑教中,则民不暴。八曰以誓教恤,则民不怠。九曰以度教节,则民知足。十曰以世事教能,则民不失职。十有一曰以贤制爵,则民慎德。十有二曰以庸制禄,则民兴功。”(《周礼・地官・大司徒》)通过“教之以德,齐之以礼”,让民众有归正之心、敬畏之心和规矩意识,以实现人际和谐、社会有序之目标。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仪式教育实践模式当属祭祀礼仪和孝道礼仪。借助祭祀礼仪引导民众尊卑有序。古人认为:“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礼记・祭统》)祭礼具有重要的教化作用,即“祭者,教之本也”。(《礼记・祭统》)在祭祀活动中,祭祖尤为重要,因为“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礼记・郊特牲》)通过祭祀可以理顺十种人伦关系:“祭有十伦焉:见事鬼神之道焉,见君臣之义焉,见父子之伦焉,见贵贱之等焉,见亲疏之杀焉,见爵赏之施焉,见夫妇之别焉,见政事之均焉,见长幼之序焉,见上下之际焉。”(《礼记・祭统》)借助孝道礼仪教化民众长幼有序。孝是中国古代最深入人心的观念之一,孝道礼仪作为礼的重要内容,为教化民众、化德成俗发挥了重要作用。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古礼要求子女要从内心深处尊敬父母,不仅要做到“出必告,反必面”“冬温而夏酰昏定而晨省”《礼记・曲礼上》),而且要能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孝经・纪孝行章第十》)

三、对当代中小学礼仪教育的思考

在中国基础教育中,由于礼仪教育的长期缺失以及人们对礼仪教育的误解,当下中小学礼仪教育存在着方法不当和效果欠佳的问题。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重视仪式教育,以礼规范言行

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告诫其弟子“不学礼,无以立”。在儒家看来,礼义是人的本质,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根本标志。为了使人成其为人,就需要借助一系列的礼节仪式活动和规范来约束和克制人性中野蛮、卑劣的成分,通过教化使人具有文明、高尚的品行。“礼”是一种道德规范,“礼者,敬人也”,礼的实质是对他人的尊重。“仪”乃是恰到好处地向别人表达尊重和敬意的具体形式。“礼”与“仪”合在一起,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对中小学生而言,礼仪教育应以体验式教育为主,礼仪知识学习为辅,让学生通过参加各种仪式活动或课堂课外的礼仪实践,熟悉合乎礼仪的行为规范,培育丰富的人类情感,并逐渐明晰自己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例如,通过参加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培育其热爱学习、崇尚知识、追求真理的习惯和品性;通过上课时的师生问候礼,以及参加拜师礼、教师节等活动,学会尊重教师、尊重知识;通过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国庆节、国家公祭日等仪式活动,培养其感恩、慎终追远、敬畏生命、热爱祖国、重视亲情等情感。仪式是由一系列规范构成的,孩子们在参与仪式的过程中,言行举止就受到了规范的约束和引导,久之,就会养成做人做事的规矩。同时,仪式是肃穆的,在经历仪式的程序中,他们就学会了敬畏规则、尊重他人;在践履礼仪的过程中,他们就培养了仁爱之心、规矩意识。

(二)培养谦敬之德,以礼修己安人

人是社会动物,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礼”是人和人之间沟通与相处的桥梁。中国古人早就以“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来强调“礼”的重要性。据《论语》记载,当子路问孔子何谓君子时,孔子用“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来回答,而“修己”的手段则被孔子概括为“礼”,即“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我们也可用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来表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欲望,如果我们对自己的个性不加约束、任自己的欲望膨胀泛滥,就会伤害他人的自由和利益。因此,要想交往活动顺利、人际关系和谐,就应遵循孔子的忠告,遵守以“礼”的形式存在的社会规范和人际交往原则。儒家认为,人的礼仪素养和道德品行是从一言一行的规范开始,由一点一滴的积累而形成的,即荀子所说的“积礼义而为君子”,通过用礼仪规范自己的仪表、仪态、举止行为,就可以成为仁礼兼备、能立能行的君子。

当然,“礼”之要义是“敬”,中小学礼仪教育中,无论是礼仪知识的传授还是礼节仪式的体验参与,都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敬畏万物。“礼”和“仪”都是表达尊敬的手段。如今不少青少年缺乏尊重他人的意识,在家里不尊敬父母,到学校不尊敬老师,步入社会不尊重同事和领导,他们不愿意尊重任何人,但是却要求所有人尊重自己。岂不知,只有“尊人者”,才能“人尊之”。而要学会尊重他人,自己必须谦虚低调。《礼记》云:“礼者,自卑而尊人”,这个“卑”不是“卑躬屈膝”,是“谦卑”。人际交往中,我们应把自己放在一个谦卑的位置,把对方放在一个受尊重的位置。一个人无论地位高低、财富多少,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只有做到“我敬人人”,才能收获“人人敬我”的结果。

(三)做到知行统一,以礼陶冶品性

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对“礼”的解释是“履也”,可见,践履礼仪、知行合一是“礼”字本有之意。礼仪教育的目的是变化气质,涵养德性,使人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礼仪礼貌是结合生活实际、细化道德规范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中国有“道德仁义,非礼不成”(《礼记・曲礼上》)之说。孔子曾告诉颜回,只有在“视听言动”上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才能抵达“仁”的境界。荀子在谈到学习的始点和终点时指出:“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子・劝学》)之所以学习的终点是“读礼”,是因为“读礼”与“行礼”密不可分。荀子认为,“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荀子・劝学》)一个人只有严格按照礼仪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达到高尚的道德境界。法国学者孔特・斯蓬维尔说:“礼貌是美德的外表,一切美德都由此而来”,“道德犹如一种心灵的礼貌,一种自我约束的礼仪。”因此,中小学生应从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礼仪做起,将自己的言行举止纳入“合礼”的范围,做到知行统一。没有对“礼”的践行,礼仪教育就是空中楼阁。

总之,中华民族的文明素质是实现民族复兴的“软实力”,而民族文明素质的提升、昔日礼仪之邦辉煌的再造,都需要我们从娃娃抓起,从礼仪教育开始。为此,各级各类学校应借鉴和吸纳中国古代体验式礼教文化资源,充分发挥仪式活动日用而不知的潜移默化作用,真正做到重视仪式教育,以礼规范言行;培养谦敬之德,以礼修己安人;做到知行统一,以礼陶冶品性。

参考文献:

[1]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1.

古代的礼仪文化常识篇3

关键词:传统礼仪文化;大学生礼仪教育;启示。

中华文明灿烂辉煌,礼仪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享誉于世。可以说,“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礼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及基本表征”[1]。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当代,礼仪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素质教养的重要尺度,更是现代人立身处世、事业成功的重要前提。对于承担着建设和谐社会、传承中华文明这一历史使命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弘扬传统礼仪文化,提升文明礼仪素养,复兴礼仪之邦,责无旁贷。

1大学生礼仪教育的传承与发展意蕴。

1.1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

“文化”一词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为:

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传统文化则是民族文化通过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和磨合,不断地发展演变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现象。

著名史学大师钱穆先生认为“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文化代表着中华文明的精髓。然而,近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越来越清醒地看到:在物质文明极大繁荣的同时,“中国人在礼仪文化方面的缺失与落后几乎无法再与曾经的华夏媲美”[2]。相比之下,中国的传统礼文化在与我们一衣带水的日本、韩国却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本位文化向前发展的重要前提,如果对优秀的传统礼仪文化不加以重视和继承,民族文化将会以惊人的速度流失殆尽。

大学生肩负着文明传承的重任,对于传统礼文化,要批判继承,汲取精华,将礼仪文化中的优秀精髓入脑入心,内化为中华民族的自觉意识并贯穿于言行举止之中,使传统文化中宝贵的精神财富穿过历史的长河,体现出永恒的价值。

1.2推动国民素养的提升。

中国古代的礼仪是以修身为基础的。儒家把“礼”视为修身的最高境界,也把它作为做人的基本要求,其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人的素质,规范人们的行为。《礼记》有曰,“德辉动于内”,“礼发诸外”,强调礼仪和修身相结合。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都是主张外在的礼节仪表要以内在的美好德性为支撑,内外兼修才能称为君子。

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知书达理、待人以礼,应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尤其是在国际间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对精神文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礼仪素养恰恰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需要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平和良好的礼仪道德修养。

1.3体现和谐社会的发展。

在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中,传统礼仪曾作为“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的重要手段,对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人际和谐等方面产生过不可取代的作用。总的来说,传统礼仪文化的精髓就是“礼之用,和为贵”的和谐思想。

“和”体现了礼文化内在的结构性功能,礼能够调整人的主观欲求与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影响和制约人的行为方式,促使人自身、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达到和谐共处的平衡境界。因此,礼文化中所强调的“和”,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作用。

当代中国,全面构建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具有和谐素养的大学生。汲取传统礼文化精髓,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使他们通过后天的习熏悟化形成稳定的内在品质结构,推动整个社会实现富者有礼高雅,贫者有礼免辱,父子有礼慈孝,兄弟有礼和睦,夫妻有礼情长,朋友有礼意笃,社会有礼祥和的良好社会风尚。

2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现状及原因分析。

2.1礼仪素养残缺。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场所,大学生作为一个思想活跃、可塑性强且高度聚集的群体,必将成为我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大学生不仅应有过硬的知识技能,更应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感和文明素养。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当代大学生的知识体系在逐年完善。然而,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有知识、没文化,受教育、没教养的学生仍不乏其人;标榜个性、冷漠自私的学生随处可见;不敬师长、诚信缺失的现象屡见不鲜。大学生的文明礼仪修养与其所受文化教育不对等,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形象和他们的健康成长,不能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普遍关注。

2.2礼仪素养缺失的原因。

造成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随着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大量“新事物”和“新思潮”涌入,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思想观念造成了巨大冲击;而当代大学生对于新鲜的外来文化更容易认同,能够快速接受。二是对传统礼仪文化认知缺失。近代以来,由于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传统文化被良莠不辨地一并作为封建残余批判,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使儒家思想和传统道德遭受到毁灭性打击,包括礼仪文化在内的民族的、传统的优秀思想文化和道德观念被无情摈弃,文化因断裂而无法传承,礼仪之邦也辉煌不再。三是家庭礼仪教育的不够。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近代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就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可是他们一旦养成一种习惯,便很容易地、很自然地被接受了。”就教育而言,家庭教育是一个人受到的最初也是最关键的启蒙性教育,父母的言传身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子女,而当代的一些家长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礼仪教育,自身思想认识和礼仪修养不足,因此,“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论语·子路》);加之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宠溺有余而管教不足,导致很多孩子教养不够。四是学校对礼仪教育不够重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中小学校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智力教育和知识教育,一味地追求升学率;相比之下,对于学生的礼仪教育并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使学生没有机会系统而深入地学习礼仪文化,导致一些学生忽视礼仪规范,礼仪素养不高。

3礼仪教育的途径。

3.1情景化人。

社会是影响大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加强礼仪教育不仅有赖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个人的努力,更应当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只有营造文明礼貌的社会氛围,青年学生才能“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首先,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中小学阶段是大多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应充分挖掘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资源,大力开展传统礼仪教育,使学生知礼懂礼守礼,培养良好的道德和行为习惯;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应将礼仪课程作为大学生必修课引入课堂,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传统礼仪文化教育,自觉传承中华礼仪文化。其次,要重视和加强家庭礼仪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通过各类社会培训机构和专题讲座,提升当代家长的素质,弥补当前家庭教育的不足和缺失。再次,要营造全社会学礼守礼的良好氛围。近年来,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国人学礼、明礼、行礼正在成为一种风尚,我国的礼仪环境正在恢复重建。要大力倡导和弘扬优秀传统礼仪文化,重视现代公民的文明礼仪素养培育。此外,还要发挥各类媒体的宣传和渗透作用,大力传播明礼行礼的观念,营造浓厚的礼仪文化学习氛围。

3.2古意新范。

古语有云:“知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任何一种新思想,既不会是人们脑中所固有的,也不会突然从天而降,而是从已有的思想资料出发,注入新的时代精神。换言之,是赋予“老”传统以“新”

意,即“古为今用”。因此,对传统礼仪文化的基本精神做出现代诠释,对于丰富社会主义礼仪文化的内涵极为有益。中国传统礼仪,一方面存在着与现实生活相冲突的思想因素,如“三纲五常”

为核心的封建等级观念和“三从四德”为中心的男尊女卑观念,同现代的民主、平等观念格格不入,应当扬弃;另一方面,传统礼仪中辞让、中和、敬老、尊师、诚信等观念,与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礼仪是一致的。因此,古为今用,从传统礼仪文化中寻找现代礼仪的精神源头,将礼仪教育深深植根于这一基础之上,会让大学生在学习礼仪的过程中获得精神的满足。正如李岚清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所指出的那样:“我们现在提倡的热爱祖国、集体主义、勤奋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谨严礼貌、诚实守信、严己宽人、先人后己、勤学不倦,等等,都可以从我国浩如烟海的思想宝库中找到其渊源。”

3.3知行统一。

《吕氏春秋·孝行览》曰:“礼者,履此者也。”显然,中国传统礼文化不仅有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而且有着鲜明的践履性,即实践性。“德诚于中,礼行于外”,意在礼仪既有内在的道德要求,又有外在的行为尺度。因此,加强大学生传统礼仪教育,要知识与实践并重。

首先,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把课堂想象成社会舞台,让学生进行模拟实践。运用“示范———模拟———评议”的教学模式,变静态教学为动态操作,使学生亲临其境,融入角色,学以致用,促进理论知识和礼仪规范转化为日常生活的自觉行为,弥补学生生活阅历和实践经验的不足,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可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对具体案例的描述,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清是非,掌握礼仪的“度”,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能缩短学校生活与社会实际的距离,而且有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提高表达能力。此外,可采用对比教学法,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国家、民族由于地域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礼仪也各不相同,即便是同一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礼仪和礼节也不尽相同,通过对比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礼仪的兴趣,帮助学生明晰古今中外礼仪的流变和异同,有助于学生正确施礼。

加强传统礼仪的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有利于大学生在体验和践行礼学的过程中,站在传统文化的制高点,深刻认识和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同时,能够促进大学生将知识和修养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解决读书与做人“两张皮”的问题,使大学生通过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诠释出中华优秀传统礼仪的无穷魅力,塑造出举止适度、气质高雅、语言文明、服饰得体的谦谦君子形象。

参考文献:

古代的礼仪文化常识篇4

一、礼仪教育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指出:“不学礼,无以立”,想要处事立身必须先从学习礼仪开始。在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里,将“明礼”列为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1]。在现代社会,礼仪的内容较古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约定俗成的,还与现代的国际礼仪相结合。礼仪教育则是在现代礼仪规范和原则的指导下,为了完成一定目的,有计划的对人们进行系统的完整的以礼仪道德规范基础和行为规范为内容,以受教育者提高认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的,对人们道德进步与人格全面发展而施加教育的过程。

(一)礼仪教育的内容礼仪教育是现代社会的必修课,它反应的不仅是个人的文化修养与精神面貌,还与国家、民族的精神风貌、文明程度密切相关。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礼仪教育的内容也有所不同。礼仪教育根据其适用对象、范围的不同,大体可以被分为政务礼仪、社交礼仪、商务礼仪、国际礼仪、服务礼仪等几个基本开支。其中商务、服务、政务礼仪是人们在工作岗位上所应当遵守的礼仪,也称之为行业礼仪。社交礼仪、国际礼仪则主要是以交往范围为依据,因此又可称为交往礼仪。

(二)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从古至今,国家的文明程度通常决定了这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汉唐盛世,哪个繁荣的朝代不拥有出众的文明,礼仪是不或缺的一块。由此学习礼仪,礼仪教育就成为了努力振兴中华的重要内容之一了。自身美化、生活美化需要礼仪教育。社会的文明程度要提高,离不开个人文明程度的提高。个人修养、形象是从个人的表情、容貌、服装、谈吐等方面的集合。礼仪教育恰巧在这几个方面有着详细的规范。《易经》中提到“君子以非礼弗履”[3],礼仪教育则是更好地教授人们规范地设计自己的个人形象,充分展现自己的教养与风度。如果人人都以礼待人,那么人际关系将会更加和谐,社会关系会更加和谐,既美化了自身也美化了生活。净化社会风气,建设好精神文明需要礼仪教育。《左传》中说到:“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体现出个人教养、素质的礼仪,是人类文明标志之一。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的礼仪程度,也往往反映着这个人、集体、国家的文明程度与整体素质、教养。荀子也说过:“人无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也就是说,要净化社会风气,乃至进行精神文明建设都需要礼仪教育。[2]中国梦的实现需要较高文明程度。十的召开,中国梦将在未来十年实现。这就说明了中国会越来越强大,国民会越来越富有,从另一角度就要中国的文明程度、国民素质要有一个大的提升。2015年是实现千年古城———临海新崛起的攻坚突破之年,临海要全面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趋势、新要求主动融入台州“一都三城”的新定位、新战略。个性化的礼仪教育是其中的重要方向。提高临海人民的素质,经济繁荣都深刻需要礼仪教育。

二、临海礼仪教育的现状

历史悠久的临海、文化发达、人文荟萃,保留的许多遗址、古建筑是现代城市繁荣昌盛为一体的古城新市,素有“小邹鲁”、“文化之邦”的美誉。就如临海人民在婚礼习俗上依然遵循着做媒、送定头与送日子等礼俗。头年结婚的新娘到转年的正月初二还要特有的拜岁习俗。学校是国家培养高素质、高素养人才的摇篮,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基地。要求学生将来担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就离不开礼仪教育。高校的礼仪教育的目标有二个:第一,让大学生知道并了解礼仪的发展史、规律,明白礼仪教育的重要性。第二,教授规范的礼仪行为、标准以便帮助学生提高文明程度,如基本的会面、社交、求职、面试礼仪。根据学生的专业倾向教授不同的行业礼仪,如服务礼仪、商务礼仪、旅游礼仪。台州学院2014年招生4000人,社交礼仪课有314人选修,其中口才艺术与社交礼仪专题将近900人选修。台州学院生科院还召开了“大学生礼仪与交往”专题讲座。临海校区还承办了浙江省大学生青春礼仪大赛的台州地区的选拔赛。除了以上的课程和讲座,台州学院的学生们还成立了礼仪文化传播工作室,均取得了良好的礼仪教育和传播的效果。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主要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礼仪教育是提高中等技能实用人才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临海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开设课程、技能培养方面主动适应社会,开展各种礼仪活动。如成人礼,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底蕴,明白成人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体现人生价值。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礼仪汇报演出。学生以日常礼仪为准则,展现了日常交际礼仪、校园礼仪等方面。这些活动丰富并巩固了礼仪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礼仪文化素养。礼仪培训机构方面,临海目前较为知名的礼仪教育公司———临海市风正礼仪文化有限公司,主要是为庆典、庆祝活动等提供礼仪方面的服务、文化交流等,同时还举办一些礼仪培训。礼仪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外在表现,更为重要的是礼仪修养,有了礼仪修养才能有良好的礼仪行为。礼仪教育虽然在临海各个学校都存在,但是破坏自然环境、随意破坏公物的不文明现象也依然随处可见。由上可见,礼仪教育只局限在学校内开展一些有关礼仪知识的活动,在校的学生们甚至不清楚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礼仪,认为礼仪只是简单的一些动作规范。更别说是社会上的老百姓,他们更是不知何为礼仪,为何要进行礼仪教育。目前,礼仪教育还停留在他律、重形式的阶段,机械地服从礼仪规范要求。所谓“家校合一,家校互动”,家庭和学校应该具有同等的地位,而现在许多的学生在学校文明礼貌表现良好,一出校门就是“小皇帝”。当然,同时校园中也依然存在着许多不文明现象:不尊敬师长,缺乏基本的文明交往习惯等。归其原因,学校与家庭是脱离的,无法形成教育合力。

三、礼仪教育的实施对策

(一)家庭教育为基础家庭是每个人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就是每个人的第一任老师。一个人的品质素养如何,很大程度上和家庭有着很大的关系。据研究表明,孩子是世界上最好的模仿者。换句话说,孩子的言行举止就可以看出这个家庭的教养。父母、亲人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这孩子。如果父母有着良好的文明礼貌,良好的卫生习惯,那么孩子就不可能出现不文明的行为。家庭教育潜移默化,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在言行举止上要做好榜样,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将良好的文明的礼仪教育转化为实际行动,使每个人从小就将礼仪变成一种内在的自律行为。由于目前的礼仪教育都是拘于某种形势下,强迫人们去遵守礼仪文明规范,而不是出自内在的礼仪道德要求。[3]亚里士多德就曾指出:“我们的德性既非出于本性,也非反乎本性生成而是自然地接受它们,通过习惯而达完满。”[4]家庭礼仪教育就需要培养孩子的自觉自省,加强他们礼仪行为的自律,磨练个人的道德意志,把礼仪行为变成一种内在的道德品质。

(二)学校教育为主要场所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而学校的礼仪教育更是必不可少的主要渠道。学校可根据不同年龄段的认知水平和文化程度来合力规划并丰富礼仪教育的内容,将礼仪教育与多学科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将其渗透到文化教育、人生观教育等。在幼儿园阶段,就可以通过游戏,将礼仪教育应用于生活中,如主动和老师、同学打招呼,能够友善地和同学、同伴相处,做了错事能够主动道歉。通过日复一日地重复,使得在幼儿阶段就能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在中小学阶段,除了继续将礼仪教育运用于生活中,还要让学生掌握学生个人礼仪和社交礼仪,强化文明礼仪的行为习惯。而在高校和职业院校就要将礼仪教育与交际学、伦理学、人际关系等相结合,让学生明白了解文明礼仪的历史渊源,掌握礼仪的作用、功能,掌握个人形象礼仪、家庭学校礼仪、社会交往、求职面试等礼仪内容,并且做到学以致用。校园文化生活是每个人在学生时代最为难忘的一段经历,它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将礼仪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台州学院举办的“大学生青春礼仪大赛”,参赛的学生通过这个比赛会主动去了解个人形象的重要性,而没有参赛的学生也通过观看比赛知道了仪态、仪容、仪表、服饰等礼仪知识,也明白了个人礼仪的重要性。学校除了开展活动,还可以借助校园宣传栏、学校广播、校园网络等表现校园精神的平台,给学生创造出文明礼仪的校园氛围。学校礼仪教育过程是对礼仪知识全方面了解和掌握并加以实践的过程。如果学校礼仪教育只是停留在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追求外在的效果,就会使礼仪教育失去失效,将礼仪教育变成一句白话。[5]因此,学校礼仪教育可以通过丰富教育内容,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等方式来达到礼仪教育的效果。

古代的礼仪文化常识篇5

关键词:文化变迁;婚礼仪式;蒙古族

巴彦浩特镇是地处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的阿拉善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从蒙古王公贵族的藩邸发展成为现代县镇,也是从一个蒙古族人口占大多数转变为以蒙汉为主体的多民族融合地区。从当地蒙古族婚礼仪式的变迁可以看到这种民族间相互融合的路径。

一、传统的婚礼仪式

区别于当地汉族的婚礼,传统的蒙古族婚礼第一幕是从女方家拉开的。第一天早上,女方家的客人就从四面八方赶来,到来的客人先期进入欢乐的相聚之中,人们一边品尝着主人备下的美酒佳肴,一边唱着欢乐的民歌,等待着喜庆的时刻。娶亲的队伍将在太阳落山前赶到,娘家在这之前要完成很多工作。

首先是裹新,就是请婚嫂用包袱皮包裹新娘准备带走的嫁妆,在这些东西当中还放有一盒火柴和一团线,火柴象征新家庭将来的生活红红火火,线是象征两人的生活长长久久。这些都只是嫁妆的一部分,其他东西已经事先拿到新家里了。到了五十年代火柴在城镇中已经不再是稀缺物,但由于是流传下来的传统再加上民众赋予它的丰富象征意义,就被延续下来了。从文献中可以看到,更早的传统是给临出嫁的新娘带上火镰和火绒,但意义是大同小异的。包好嫁妆之后就要进行一项非常重要的仪式了——金髻尊礼,就是梳头仪式。阿拉善蒙古族姑娘在出嫁之前都要请婚嫂分梳发髻,将长发编成六股或八股小辫,到了婆家之后再正式以蒙古族妇女的发式打扮。当地蒙古族将其解释为姑娘转换成媳妇的标志。

日落时分,新郎带着娶亲的队伍来到新娘家。接下来的仪式是传统婚礼上最为重要的仪式——祭拜上天,佛神和灶神。新郎要在婚长的指导下,分别将尊贵的筵酒扬向上天,供奉佛龛,倾入灶火,同时也要将哈达一一敬献。敬拜过诸神之后,双方婚长要将各自的哈达粘合在一起献于佛龛前,表示婚姻已结,不能反悔。这是对新人的一个很有效的约束。对于信仰喇嘛教的蒙古族,佛爷是至高无上的,佛爷的力量是无穷的,那么在佛面前的承诺就不能轻易违背了。

第二天天亮,娶亲的时辰到了,新郎亲自将新娘从闺房中抱出,直接抱上专门为新娘准备的白色骆驼上,全体宾客都要出门送别,并唱起送亲歌。

娶亲和送亲人马在前往男方家的途中,要将事先挂在骆驼上的羊头和酒故意丢在路边,以赏赐那些孤魂野鬼,防止不祥之物跟随而来。到了新房前,新郎将新娘抱下骆驼,放在专门为新娘准备的白毡上,白毡一直铺到筵包门口。新人进家之前的第一个仪式是祭拜日月,由男方婚长在一块干净的蓝色绸缎上,用粮食摆出日月和万字图案,手持同一根羊胫骨的两位新人在祝颂人的引领下祭拜日月,祈求苍天和圣祖的保佑。在当地蒙古族看来,只有“拜了日月”才是正式结婚。接着新娘拿着从娘家带来的礼物在陪同人员的簇拥下进入喜筵蒙古包,向男方的至亲赠送礼物,并得到大家的祝福。

喜筵将在奶酒和歌声的陪伴下狂欢到第二天天亮。婚礼完成了,一个新的蒙古族家庭诞生了。

二、传统仪式的断裂

从60年代到70年代末期国家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受到自然灾害和国家政策的交互影响,当地蒙古族的婚礼仪式发生了被动压缩和颠覆:先是在“困难时期”这一因为自然灾害而引起的经济因素的影响下被迫压缩,留下的只是一些涉及到民众对新人认可的仪式,诸如娶亲仪式的保留以及新娘离家前梳头仪式。接下来国家意识形态过度强调政治因素及其衍生物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四清”到,“政治挂帅”和“以阶级斗争为纲”都成了神圣的政治口号,并体现出很强的政治性。在阿拉善地区,这种带有政治导向的国家意识形态的下行,给当地蒙古族的文化——无论从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微观层次还是群体生活、组织活动等中观层次——都赋予了很多的政治色彩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味道。在“破四旧”“立四新”的号召下,大量体现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仪式被迫退出当地的民间社会。传统婚礼仪式被彻底颠覆,在巴彦浩特镇的蒙古族民众当中出现了两种新型的婚礼形式——登记结婚和茶话会形式。

三、传统仪式的复兴

20世纪80年代以后,当地民众的婚礼出现回归传统仪式的趋势。然而这种回归对于当地的蒙古族来说,却并不是直接恢复民族传统,而是在回归的途中还经历了一个偏离时期,然后才是传统的复兴时期。

1.80年代:回归途上的偏离

时间刚刚进入到80年代的时候,镇上的蒙古族民众体会到了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活变化,同时体会到的还有社会的宽容度在逐渐增大,很多事情可以比较自由地去做了。于是人们结婚时不再愿意草草了事;加上有了一定的经济条件,所以民众的婚礼仪式又开始隆重起来。

80年代重现的蒙古族婚礼中,传统婚礼的祭拜日月、途中驱邪等与神灵相关的仪式都还没有恢复。其他仪式则以新的形式重新整合到当地居民的婚礼中。例如,“裹新”仪式仍然在继续,但与从前相比,裹新的内容发生了变化。随着社会物质供给的丰富,新娘给自己带的随身用品从过去的传统首饰和简单的日用品以及制作奶制品的工具变成了成套的化妆品和漂亮的床单、被罩等等;也没有了从前的火柴和线团,取而代之的是娘家给带的“旺生钱”和“长久钱”,传统的祝福事物现在都用现金替代了。但民众赋予这一风俗的意义依然变化不大,“旺生”和“长久”同样是生活兴旺发达,长久美满的祝愿。被新事物替代的符号以及重新命名并没有影响到民众对民俗事象的珍视,民俗事象却通过重复与再现获得了生活的意义。

曾经作为新娘脱离少女身份的“金髻尊礼”仪式发生了变化,新娘不再由娶亲嫂子来给梳头,而是在结婚前夕去理发店烫头发或盘头发。在当事人看来这是为了结婚时更漂亮,并非为了表示角色的转变。因为社会的开放已经不再要求女性用发式来标明自己的身份。新娘的礼服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结婚时穿传统的蒙古袍这一装扮在60年代和70年代中断了,在受访者看来,蒙古袍是土气和不开化的标志,因为当时处在刚刚改革开放的时期,市场为人们提供了较之过去更多的选择,当地蒙古族民众更愿意在婚礼上装扮得漂亮一些,于是就放弃了蒙古袍这个习以为常的民族标志。

由于娶亲途中的所有仪式都没有了,所以娶亲也就不再叫做沙盖图了。过去以丢羊头和洒酒来驱邪的仪式转变成放鞭炮了,这很显然是受到了汉族的影响。因为蒙古族传统婚礼是不放鞭炮的,蒙古族的老人对此有两种解释,其一是鞭炮声会惊扰神灵,其二是很实际的原因,过去婚礼上有很多牲畜,既有宾客们的坐骑,也有作为礼物带来的各种活物,鞭炮会使动物受惊的。而现在人们对鸣放鞭炮也有自己的解释,首先不再怕惊吓到动物了,再有就是为了喜庆和热闹,驱除邪气。

正是因为以上种种原因,80年代当地蒙古族的婚礼实践,虽然在49年以前的基础上并遵照50年代的模式得以再生产出来,但却相对于传统仪式发生了一定的偏离。

2.90年代:传统仪式的复兴

巴彦浩特镇蒙古族的婚礼仪式在进入9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了一个现代与传统的并行时期。这一时期的蒙古族婚礼仪式,既有对传统的复兴又有一些现代文明的元素。

首先蒙古袍又重新出现在婚礼上,当地蒙古族民众经历了一系列社会变迁之后,在婚礼上又重新将蒙古袍这一民族标志作为礼服,决不是对传统的简单再现,也不是国家权力退出以后民俗的反弹,而是源于一种自觉的民族认同。

除了蒙古袍出现在蒙古族婚礼上的同时,婚礼仪式的内容也开始复古,用当地人的话说是“又转回来了,又开始讲究一些过去的说道了”,“现在讲究可多了,把早就不讲究的东西又都用上了”。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是因为,一些与神灵有关的仪式重新开始启用。这些在国家意志控制加强的年代中曾都被贴上“封建迷信”标签的仪式,在90年代纷纷出现在当地蒙古族的婚礼上。例如,娶亲时走的路线、方向和时辰都要事先请喇嘛给算好;娶亲途中酒篓管事还要往车窗外抛撒一些酒,类似于过去的驱邪仪式。

娶上新娘的婚车回到男方家,男方的家人要在门口用牛奶和酒水迎接,并且在事先算好的时辰放炮,但是只放俗称“二踢脚”爆竹,不放鞭炮了。这个现象很有意思,传统的蒙古族婚礼不放鞭炮,80年代受到汉族影响开始放鞭炮用以驱邪迎喜,制造喧闹。90年代之后,当地蒙古族将这种行为重新做了解释,用向天鸣放“二踢脚”来表示将婚礼向神灵告知。因为娶亲队伍在途中用向车外洒酒的方式驱除了邪气,所以鸣放爆竹的功能就转换为告知神灵了,当地蒙古族用自己的方式在吸纳了汉族的文化的同时又赋予了本民族的文化含义。这样外来因素变成本体文化中的有机成分。

早期的现代化理论受到斯宾塞等人社会进化理论的影响,普遍存在着一种将传统与现代化对立的倾向。在这种倾向的支配下,人们往往认为传统与现代化水火不相容,把传统看做是现代化进程的“阻力”和“障碍”,认为在现代化进程中应彻底地予以抛弃。这种理论框架认为,传统在现代化进程中必然会自然消失。但是巴彦浩特镇蒙古族的婚礼仪式变迁在80年代出现的回归,尤其是90年代以来传统复兴现象的蓬勃兴起,是对这种传统——现代化二元对立的观点提出了挑战。

我们可以发现传统婚礼仪式的复兴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官方的认同和支持为传统的复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结束以后,国家不仅在意识形态上放松了对民间传统习俗不恰当的控制,而且利用种种有利条件,调动传统文化的因素来确立新的民族认同。在这样的条件下,传统的复兴获得了制度上的保障,并得到官方的大力扶持。由此可以看出,国家的在场成为民俗传统的兴衰存亡的决定因素之一。官方的认同和支持是民俗传统复兴的外部条件,也是最基本的前提。

第二,民众的自我认同和积极参与为民俗传统的复兴提供了强大的内生推力。传统作为集体表象和象征符号是民族凝聚的力量,是个人心理认同的归宿。巴彦浩特镇的蒙古族,地缘、血缘和文化传统的同质性使人们容易建构一个象征的共同体,这种共同体给当地蒙古族民众制造了一种特有的感情和心理状态,从而寻求一种自我认同。因此,他们会通过种种手段来展示自己的民俗传统,并借此表达出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因此,民众的自我认同和积极参与为民俗传统的复兴提供了强大的内生推力,民众自身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第三,媒体的宣传也功不可没。“在高速的现代化进程中,人们关于社会生活对象的知识和想象,日益依赖于专家、媒体的教育、宣传和鼓噪”。媒体渲染甚至夸张的语言激起了人们的无限遐想,其强大的宣传效应满足了外界、特别是异域文化传统中的人们对于陌生文化现象的想象。在这样一个民俗传统迅速消亡的时代,人们对那些仅存的民俗传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媒体则有意识地将这种传统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象征,推向了世界的舞台。在阿拉善地区,众多媒体多次把当地蒙古族婚礼仪式作为一个传统民俗文化的载体向外界传播,通过强有力的宣传,使之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此,媒体的宣传也为民俗传统的复兴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反过来,媒体的宣传又激发了当地蒙古族民众对本民族传统风俗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使得包括婚礼仪式在内的风俗得以复兴。

参考文献

[1]郭于华.导论:仪式——社会生活及其变迁的文化人类学视角[J].见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2.

[2]张永健.婚姻丧葬礼俗与中国传统农民家庭制度[J].社会学研究.1994(1):99.

[3]额尔敦·巴特尔.阿拉善蒙古族婚礼(蒙古文版)[m].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1.

[4]吉国秀.婚姻仪礼变迁与社会网络重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00.

[5]高丙中.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48~49.

古代的礼仪文化常识篇6

【论文关键词】:中国早期;仪式生活;舞蹈艺术

舞蹈是一门古老的身体语言艺术,具有悠久的传统。从其产生看,其产生在尚没有文字的远古时代,是伴随先民图腾崇拜和祭祀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早期舞蹈往往在祭祀性场合表演,成为先民祭告神灵、传达神意、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现存各民族民间舞蹈中,有许多舞蹈就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和极强的仪式性特点,这是各民族早期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在舞蹈中的遗存。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舞蹈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性质也不断地发生变化,成为一种具有极强审美价值的欣赏性艺术,具有娱乐、表演、抒情等多种艺术特性,但是这些特性都是从舞蹈最早存在的仪式性中渐渐衍生出来的。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舞蹈的根本属性是仪式性。

一、何谓仪式

二、先秦仪式的文化内涵与社会生活

中国上古时期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是以礼俗仪式为核心展开的。“礼”之本义乃指祭神之器,而后引用为祭神的宗教仪式,再而后才泛指人类社会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仪式。《说文解字·示部》:“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所谓“豊”,《说文》曰:“行礼之器,从豆,象形。”可见,礼是渊源于上古巫祝事神活动的。孔子曰:“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引)可见,礼俗仪式在早期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历代王朝建国之初最重大的文化举措莫过于制礼作乐,也说明礼乐在古代政治文化中的重要性。从本质上说,礼是为了从自我约束的层面让人们去自觉遵守社会道德,从制度的层面来维护社会等级。而礼的外在形式则是仪式,即通过各种仪式行为和过程规范社会的各种秩序,再现礼的精神内核。祭天祭祖、岁时祭典和其他政治仪式决定着国家的政治秩序;礼仪中的等级规则决定了集体内部的交往秩序;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仪式及其他各种人生礼仪和节日庆典仪式决定着人们的生活秩序;春祈秋报及其相关节候性祭典与各类生产仪式,构成了农业社会中的经济秩序。由此可见,仪式是上古时期生产生活各领域的中介环节,也是社会秩序的表征性符号和文化事项的联结点。它表征着上古时期整个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节奏。仪式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一方面,体现为仪式使生产生活的各方面有秩序地开展;另一方面,仪式还承载着集体意识如生命观、死亡观、伦理观、禁忌观等民族文化的深层心理内涵。

三、中国早期的仪式及其类型

意大利学者维柯《新科学》认为每个民族的诞生和发展中大致经历了互为衔接的三个时代,即神的时代、英雄时代、人的时代,[4]我国早期先民的认知观念和仪式活动也可从维柯所分的这三个时代进行分析。

所谓神的时代即人类的史前社会。从现存文献记载和考古学成果证明,中国早期的仪式活动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山顶洞人已经有鬼魂崇拜观念和与此相关的丧葬巫术仪式,新石器的仰韶时代已经有社祭的考古遗存,龙山时代已经有祭祖的考古遗存。[5]夏朝之前的颛顼、尧、舜、禹等方国时期,从大量而成套的祭祀仪器的出土可见,此期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祭祀礼仪。这些礼仪是原始宗教的产物,是在先民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以及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信仰的支配下进行的。早期先民对这些看不见的力量或以臣服与膜拜的方式进行祭祀,或借助某种神力进行干预、制服以达到目的,于是产生了巫术思维和巫术仪式。

所谓英雄时代即夏商时期。这时候的祭祀仪式是围绕英雄崇拜和祖先崇拜进行的。夏禹治理水患当为中华民族英雄崇拜观念最早的表现。他死后被奉为社神,人们制礼作乐歌颂其功德,《大夏》乐舞就是为祭祀夏禹而作的。当然,大禹还具有祖灵的性质。商代祖先崇拜观念占据主导,现存甲骨卜辞中有相当数量是商人祭祀鬼神的记录。《礼记·表记》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殷人所尊之神,除自然神、英雄神以外,还主要是祖先神。甲骨文中“帝”、“上帝”等字样,不是后来抽象意义上的帝,而与“祖”的意义是相同的。《大濩》乐舞就是表彰商汤灭夏之功的祭祀仪式乐舞。

所谓人的时代,即西周及以后的祖神分离和以德配天的祭祀仪式。西周重人事而轻神事。其宗族崇拜观念强调道德教化和政治秩序,倾向于人事和伦理的经营。其祭祀仪式无论祭祖还是祭天,都有意识突出礼仪制度的性质,其《大武》、《大象》乐舞,是这种观念在意识音乐中的体现。

以上勾勒了中国古代早期仪式发展的基本面貌和特点。下文对中国早期的仪式类型作简要勾勒。

1、巫术仪式

巫术是人类童年时期,对人自身和人以外的自然的认识还处于蒙昧状态时对神秘的异己力量有所感受和体验的时候,自然产生的言辞和行为,并使其固定化的结果。原始时代的人们相信人与自然存在着的某些神秘联系的观念,幻想人可以通过某种特殊的方式影响自然和他人,于是产生了巫术。巫术仪式一般包括巫术行为和与此相关的一整套巫术观念。通常形式是通过一定的仪式表演来利用和操纵某种宗教信仰对象影响人类生活或自然界的事件,以满足一定的目的。巫术的仪式表演常常采取象征性的歌舞形式,并使用某种据认为赋有巫术魔力的实物和咒语。中国大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随着氏族社会图腾崇拜的出现,也出现了相关的神话和巫术。中国早期巫术涉及古人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除个体巫术外,还有公共巫术,如禳灾巫术有《山海经》中的驱旱魃巫术,《吕氏春秋》中的汤祷桑林的止旱求雨巫术;顺祝巫术有《吕氏春秋》祈求农业丰收的“葛天氏之乐”;诅咒巫术有《尚书·牧誓》中的克敌巫术等。

2、占卜仪式

占卜仪式起源于原始宗教信仰范畴中的前兆迷信。史前的先民们相信事物发展的趋势与一些特定的事象诸如气候、天象、梦境、卜兆等出现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这样便产生了根据特定事象推知事情结果的占卜仪式。主要有龟卜、筮占、谣占、梦占等仪式。《史记·龟策列传》曰:“闻古五帝三王,发动举事,必先决蓍龟。……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礼记·表记》曰:“昔三代明王皆事天地之神明,无非卜筮之用。”西南各少数民族现在还保留着一些古老而原始的占卜仪式。如西藏藏族、云南羌族、四川彝族、贵州苗族、湘西土家族等皆有各种占卜仪式。

3、祭祀仪式

史前社会的祭祀仪式种类繁多,说明祭祀仪式在中国早期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祭祀仪式中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仪式当属蜡祭、社祭与祖祭。张光直先生认为:“仰韶时期农村里最要紧的仪式是祈丰收,拜土地;在他们仪式用的器皿上画几个象征繁殖力的女子性器的纹样,正说明我们祖先祭祀时的虔诚,并吐露作为这片诚心之原动力的耕作生活之艰苦。[6]这就是后来的蜡祭。所祭之神有八种,又称八蜡,是在十二月时索求四方百物之神而祭之,以求得农业丰收。社祭是对社神的崇拜仪式,源于史前时期对土地的崇拜,后来演变为人格化的土地神灵崇拜。而且,社神具有自然神、农业神与部族神混合的特征。祭祖仪式最早可能在龙山期新石器时代就产生了。在仰韶村(龙山时期)出土的陶祖,很象一尊男性性器模型,据张光直先生推断,这是中国史上拜“祖”的最早实证。他认为:“中国古代的‘祖’字,本来是个性器的图画,亦即祖先牌位的原形。[7]

4、傩仪式

“傩”据说产生于黄帝时,傩祭开始时只限于宫廷,谓“大傩”、“国傩”。逐渐遍及于乡村,谓“乡人傩”。殷商时起就可见此宗教仪式,周代举行最为盛大。传说方相氏可以驱鬼逐疫,最迟在汉代,驱傩已与蜡祭发生联系,在蜡祭前一日,宫廷中要举行大傩。《后汉书·礼仪志》对此有比较详细的记载。举行傩祭时,巫师就要装扮成方相氏,身上穿着熊皮,头戴留有四只眼睛的面具,一边开路,一边喊:“傩!”率领十二个戴着面具、装扮成各种野兽的人--戴面具所具有的戏剧性已为人们所公认,后跟一百多个扎红头巾、穿黑衣服、手执拨浪鼓的少年儿童,到宫室、房舍、各处跳跃、呼喊,并合唱祭歌《赶鬼歌》以驱逐“疫鬼”,最后,把鬼赶到河里,把火炬丢进水里,表示鬼全部被河水逐走了——人们歌唱、舞蹈、打斗,场面甚为壮观,也极其富于戏剧性。据《论语·乡党》记载,每逢年三十孔子老家举行傩祭仪式时,孔子就“朝服而立阼阶,观乡人傩”。

5、人生仪式

人生是人的一生从一个阶段过度到另一阶段的重要标志,通过仪式强化人生转折时期的标志,表明先民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对生命的珍爱。有诞生仪式、冠礼、葬礼等。其中,冠礼最重要。冠礼源于氏族社会的“成丁礼”或“入社式”。

以上仅简要罗列了中国早期社会仪式生活的发展演进和最为重要的几类仪式生活。

可见,上述仪式内容已经涉及到早期先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体现了先民的生活内容,也反映了先民的思维观念,而这些仪式大多数都要借助乐舞的形式进行。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舞蹈艺术是伴随着早期先民的各种仪式而产生的艺术形式,其直接目的是为先民的仪式活动服务的,也是整套仪式活动的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正如张本楠先生所说:“原始宗教仪式的进行过程就是原始舞蹈的创作和表演过程,原始宗教仪式的发展历史就是原始舞蹈的发展历史。无妨说,原始舞蹈就是宗教仪式。”[8]

参考文献:[2]纪兰慰:《论民俗舞蹈的仪式》,民族艺术研究1999年版。

[3]薛艺兵:《仪式音乐的符号特征》,中国音乐学,2003年第2期。

古代的礼仪文化常识篇7

彭林教授,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教授。著有《中国古代礼仪文明》《礼乐人生:成就你的君子风范》等著作,先后在《百家讲坛》《文明之旅》等栏目普及礼仪知识。

《中国青年》:能否跟我们谈谈我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形成以及发展?

彭林:中国不是一个宗教文化的国家,中国在商朝的时候迷信鬼神,但到了西周以后,我们就意识到鬼神靠不住了。商朝人一次要祭祀几百头牛,但鬼神并没有保佑他们。所以到周代开始意识到中国人要有德行,这个社会才能朝一个理想的方向发展,人生才有一个正确的方向,社会才能长治久安。“德行”这么抽象的概念怎么样才能走到每一个人的身体里面去?怎么样才能让它充斥这个社会的各个层面?就要把它具象化,这就需要“礼”。

那时的“礼”的概念要比现在我们认为的大很多,我们古代的“礼”跟道理的“理”是共通的。“礼者,理也。”所以治国礼民要合于道德理性。“合于道德的典藏制度、行为规范就是礼。”中国人将所有合于道德理性的正面的东西都叫做礼。我博士论文研究的是《周礼》,古人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一共六官,都包含着礼。连司法都是礼,因为司法审判都一定要求合乎道德理性。比如对初犯、对年满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减轻用刑。甚至有些人犯了刑,司法机构只是给他一个名誉刑,让他站在石头上三天,但不残害你。它有很多合情理的一些东西在。

所以钱穆说了:“中国文化可以归纳为一个字,叫做礼。”礼标志着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一个国家的税收以前叫“十一之税”,十份里面抽一份,它都规定下来,这叫礼。如果抽两份,就是暴君。儒家就把一条杠子画在那边。

我们人就好像一块玉料,是所有矿石里面最好的矿石,但你需要修的,要雕琢的,否则不能成为一件很好的工艺品。所以人要不断地修饰自己,要把不好的地方修掉,好的地方留下来,关键的地方要精雕细琢。切磋琢磨靠什么呢?就是靠礼。所以礼一方面把我们的社会拉入了道德理性的轨道,另一方面礼又让我们民族保持着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礼能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它能让你有君子的风范,有圣贤的气象。这必须是在不断实践中完成的,它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所有地方。比如古代我们比射箭,开始之前都是互相作揖的,这些竞争都是君子之争。所以现在奥运会上,只要是东亚文化圈的,都很讲究礼节。跆拳道、柔道、相扑等,比赛之前大家都要先行礼。西方人没有这些,十个人站在跑道上谁也不理谁,谁也不跟谁行礼,所以礼是一种文明程度很高的生活方式。

“五四”的时候就把礼丑化了,把礼说得一团漆黑,大家谈礼色变。之后说礼是资产阶级温情脉脉的面纱,要把它撕掉。一直到奥运会之前,大家对礼都是讳言的。后来要举行北京奥运会了,大家才感到礼的重要性。但非常遗憾,当时运用的还是西方的礼仪。曾经指出“去中国化是非常可悲的”,曾经说过:“思想文化领域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就要去占领”。现在是“中国人不去占领,西方人就要去占领”。任何一个民族的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礼仪,只有野蛮民族没有礼仪,所以我们需要反思。

《中国青年》:你在清华上礼仪课时有没有碰到一些印象深刻的事情?

彭林:我在清华开一门课,就是《中国古代礼仪》。上课一开始我对学生鞠个躬,所有学生都觉得很奇怪。甚至有一次在清华建筑馆给600多人上课,我朝大家行个礼,有的学生怪叫:“哇,不会吧,我们还要起立啊。”大学都不起立了。我就觉得很难理解,小学初高中上课见了老师都要起立的,怎么到了大学反而不用了呢?有些大学教授上课看到学生起立,反而说:“不用起立了。”

我当时的工作非常难做,甚至有的人说怎么跟日本人似的。我有一个朋友在听我讲完课后,在公司开始推广礼仪文化,所有员工早上见面互相都要鞠躬。有一个员工非常愤怒:“这不是让我们学日本人吗?”就辞职了。所以这多么可悲。后来和在开人代会、党代会的时候,开始之前都跟大家鞠躬。去海外访问时对欢迎他的华人鞠躬,这些都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中国要紧的是做,不是耍嘴皮子。所以我说:“你们对不对我鞠躬我不要求,但是不管你们怎样,我每节课都会这样向你们表示一种尊重。因为我觉得中国的希望在你们身上,我对你们怀有敬意,抱有期待。”后来学生都全部站起来了,没有杂音了。学校的课堂太小,普及礼仪的任务太重,所以我逮到机会就会讲,包括央视的《百家讲坛》《文明之旅》在内,尽量向更多的人普及礼仪。

《中国青年》:你觉得我国当前的礼仪环境怎么样?存在哪些问题?

彭林:说句严重的,现在我们国家不是礼仪做的不够,而是基本上没有礼仪。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就是这些年中国人到海外旅游,一方面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另一方面,其他国家对国人很少正面的评价。我2011年去日本京都做客座教授,发现日本社会良好的礼仪氛围和生活方式,是通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步建设出来的。举一个例子,日本人盖一个杯盖,对孩子的要求是不要有声音,所以我到了京都之后感觉非常宁静。到了晚上,绝对没有一家把电视机开得满大街都听得到。炒菜声、打闹声、谈笑声这些咱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在那里完全没有。所以我就问京都大学的教授,他认为这种安静是一种教养,他们的基本理念是不要打扰别人,不要影响别人。所以你制造噪音就是“失礼了”。我以前学过日语,日语中一个重要的词就是“失礼了”。因为人家有一个礼在那里,所以他知道失礼了。我们没有礼,谁会说“对不起,我失礼了”?我们现在学香港人最多说“哎呀,不好意思”。其实日本的礼仪从根上而言是学中国的,中国是礼仪之邦。

《中国青年》:面对我国礼仪失范的问题,你认为具体应该怎么去落实?

彭林:关键是要有一套制度,有一套行为规范。现在我正在跟海淀区合作,制定一套小学生的规范。而制定行为规范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你要找专家权威,因为这不是小事。现在国学教材一哄而上,又把它看成立山头、争利益的这样一个范畴。所以编礼仪教材我认为一定要找真正的专家。

此外还要强调推行,政府要推行,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在推行的时候,要注意保留中国礼仪核心元素但又能与时俱进。不能一味崇尚复古,我们不可能重回周公的时代。

古代的礼仪文化常识篇8

一、中国传统礼仪教育的历史溯源

中国自古就有重视礼仪教育的优良传统。据记载,尧舜时期就有了礼乐教育的先例。《尚书•舜典》就有舜命契、夔以“礼乐”教育百姓、胄子的记载:“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1]“五教”即礼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人伦教育。通过乐教,使人们正直而温和,宽厚而谨慎,刚毅而不妄为,简朴而不高傲;从而达到“神人以和”的境地。夏商周时期,用“礼乐”教育世子成为传统。西周时期,礼仪就已经成为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大宗伯的主要职责是掌管“五礼”之事,即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等五礼。通过这“五礼”实现对民众的教化、国家的治理。按照《周礼》的记载,西周治国有“六典”,其二为“教典”,为地官所掌。通过社会方面的礼仪教育,从而达到教化民众、治国安民的目的。西周学制分“乡学”与“国学”,予以实施礼仪教育。“乡学”中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六德”“六行”和“六艺”。六德是指六种品德,即知(智)、仁、圣、义、忠、和;六行是指六种善行,即孝、友、睦、姻、任、恤;六艺是指六种才能,即礼、乐、射、御、书、数。“国学”的教育内容,主要是“三德”“三行”“六仪”和“三乐”。三德指三种品德,即至德、敏德、孝德;三行是指三种善行,即孝敬父母、尊敬贤良、顺从师长;六仪指六种重要场合或事件的礼仪,即祭祀礼仪、宾客礼仪、朝廷礼仪、丧纪礼仪、军旅礼仪、车马礼仪;三乐指三种乐教,即乐德、乐语和乐舞。通过学校礼仪教育,目的是为了“节民性”“兴民德”,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修养。可见,西周的礼仪教育实质是以道德伦理为主要内容的行为规范教育。值得注意的是,西周的礼仪教育主要针对贵族及其子弟,具有一定的狭隘性。孔子在对西周的礼仪教育进行借鉴反思的基础上,把礼仪教育从贵族的狭小范围推广到平民社会,使礼仪教育成为提高普遍人性和个体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孔子强调,通过礼仪教育,不能使人们仅停留在知礼、识礼的层面,而是引导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够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2]使人们明礼知耻,自觉修正自己的行为以符合礼仪规范,不做与社会规范相违背的事,从而在全社会范围实现“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3]的和谐局面。继孔子之后,荀子更为重视礼仪教育。从其性恶论出发,更加强调礼乐教育的现实意义,即通过“礼”调节人的欲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乐”的感染熏陶,使人们认同并自觉遵循礼仪规范,也即“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4]242荀子强调,通过礼仪教育,人人都可以成为像大禹那样的圣人。西汉时期,汉武帝实行“罢黯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五经成为官学的主要教学内容,学校教育也就成了经学教育,礼仪教育受到了格外的重视。此后,历朝历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及教育家,大多也重视礼仪教育。宋代张载特别推崇“礼”,认为学礼、崇礼、从礼、守礼,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基本途径。朱熹著有《家礼》一书,主要介绍家庭生活方面所行的礼事,包含饮食、起居、丧葬嫁娶、祭祀等日常应用家庭礼仪;同时,他为白鹿书院制订了学规——《白鹿洞书院揭示》,提出了学生在修身、处事、接物方面的基本礼仪要求。

二、中国传统礼仪教育的实践价值

中国传统礼仪教育之所以被当政者和诸多文人重视,原因是其在教化民众、涵养德性、治国安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礼仪是一种文明行为标准,是个人的生活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世的准则,也是个人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个体规定。通过礼仪教育,使青少年了解立身处世中个人应遵循的准则和规范方面的基本知识,并鼓励、督促他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反复体验、感受并践行这些礼仪规范,日积月累,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随之养成。中国传统礼仪教育的内容体现为非常具体、细致乃至繁琐的礼仪规范,这些规范几乎覆盖社会中每个人人生中的每个阶段,弥散于生活实践中的每一个场景,蕴含于每一个或盛大隆重或简单朴素的礼仪活动之中,使人无时无刻不处于礼仪规范的浸染之中,经过长期的熏陶和感染,从而内化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学习、模仿、掌握并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处事原则。可见,中国传统礼仪教育通过实践养成、榜样示范、环境熏陶等方式,把外在的礼仪规范内化为素质修养和文明教养,使外在的约束转化为内心的自觉,从而使人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有助于提升人的道德素质中国传统礼仪浩如烟海,表面上是规定人的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具体内容,但实质是以涵养人的良好德性为旨归,使人做出更多的道德行为。孔子认为,礼仪的本质(核心)是仁爱,不只是表现为人际交往的仪式和形式。通过各种形式的礼仪教育,特别是各种重要的仪式活动,使受教育者领悟、体会、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道德要求,并自觉的认同和践行,从而逐渐内化为个人品德。中国古代众多礼仪活动的举行,除了表达人们的情感之外,主要目的是给人以教化,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道德素质。例如,作为众礼之始的冠礼,中国古代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是非常重视的。因此,通过冠礼的各种仪式,使加冠者意识到,作为成年人要服装齐备、举止得体、态度端庄、言谈恭顺;在生活中,要做到对父母孝顺,对兄长友爱,对国君忠诚,对长辈顺从。总之,中国传统礼仪教育习惯将各种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贯穿于具体的礼仪实践之中,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来塑造人们的道德品质。3.有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国传统礼仪不仅仅是维护尊卑等级关系的制度,也是维持人际关系和伦常秩序的准则,更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行为规范和标准。荀子说:“礼也者,贵者敬焉,老者孝焉,长者弟焉,幼者慈焉,贱者惠焉。”[4]312礼仪就是对地位高贵的人要尊敬,对年老的人要孝顺,对年长的人要敬从,对年幼的人要慈爱,对卑贱的人要给予恩惠。因此,礼仪教育的实质是彰显社会交往中每个人应有的态度和行为,要求每个人都要以此行事。一个人如果不懂礼仪,在生活中就会不知所措,在社交场合就会手足无措,也往往引发各种矛盾和冲突。所以,孔子说,把礼仪运用到宗庙之内,就会人人恭敬;把礼仪运用到朝廷之上,就会贵贱有别;把礼仪运用到家庭之内,就会父子相亲、兄弟和睦;把礼仪运用到乡里之中,就会形成尊老爱幼的良好风气。可见,通过礼仪教育,使每个人了解为人处事、人际交往的规矩以及职责所在,并自觉遵循礼仪规范和履行义务,只有这样才会形成人与人和睦相处的和谐景象。

参考文献:

[1]孔子.尚书[m].长沙:岳麓书社,2001:12.

[2]杨润根.发现论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248.

[3]王文锦.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1:287.

古代的礼仪文化常识篇9

关键词:中国早期;仪式生活;舞蹈艺术

舞蹈是一门古老的身体语言艺术,具有悠久的传统。从其产生看,其产生在尚没有文字的远古时代,是伴随先民图腾崇拜和祭祀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早期舞蹈往往在祭祀性场合表演,成为先民祭告神灵、传达神意、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现存各民族民间舞蹈中,有许多舞蹈就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和极强的仪式性特点,这是各民族早期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在舞蹈中的遗存。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舞蹈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性质也不断地发生变化,成为一种具有极强审美价值的欣赏性艺术,具有娱乐、表演、抒情等多种艺术特性,但是这些特性都是从舞蹈最早存在的仪式性中渐渐衍生出来的。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舞蹈的根本属性是仪式性。

一、何谓仪式

郭于华在其《仪式与社会变迁》一书中说:“仪式,通常是指具有象征性、表演性特征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它可以是神圣的,也可以是凡俗的活动。这类活动经常被功能性地解释为在特定群体或文化中沟通(人与神之间、人与人之间)、过度(社会类别的、地域的、生命周期的)、强化秩序及整合社会的方式。”[1]纪兰慰认为“仪式就是通过一定的时间、地点、对象、形式再现社会习俗(生活)的一个过程;通过岁岁重复、交替的程式化、制度化的仪式行为,实现某一时刻仪式所意味着的一切。”[2]前者主要从仪式的社会功能角度对其进行定义的,后者主要从仪式的过程性角度定义的。虽然侧重点不同,但皆揭示了仪式的基本内涵,即仪式的程式化、制度性和象征性。《说文》曰:“仪,度也。从人,义声。”墨子·天志》:“置此以为法,立此以为仪,将以量天下之王公大人、卿大夫之仁与不仁譬之犹分黑白也。”又《说文》曰:“式,法也,从工,弋声。”《诗·大雅·下武》“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毛传:“式,法也。”可见,“仪”和“式”的本义皆是法度、准则、规矩的意思。中国古代“礼仪”连称,其实就是指各种礼俗仪式,这是古代早期仪式的主要内涵。仪式行为者往往通过姿势、舞蹈、吟唱、演奏等表演性活动和对象、场景等实物性安排营造一个有意义的仪式情境,并从这种情境中重温和体验这些意义带给他们的心灵慰藉和精神需求。因此,一个仪式,就是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是一个用感性手段作为意义符号的象征体系。所以,象征人类学家特纳认为,和动物的仪式化相比,人类仪式的原理是象征性的,仪式中的象征符号具有组合和重组的类似语言的能力,仪式就是“一个符号的聚合体。”仪式符号大致有:(1)语言形式的符号,如颂辞、诗文、韵白、咒语以及歌词等;(2)物件形式的符号,如道具、服饰、用品、绘画、塑像、乐器等;(3)行为形式的符号,如行动、姿势、手势、舞蹈、歌唱行为、演奏行为以及仪式角色的扮演等;(4)声音形式的符号,如呼叫声、呐喊声、吟诵声、歌唱声、响器敲击声、舞蹈节奏声、音乐演奏声等。[3]可见,舞蹈是仪式符号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它既可充当行为形式符号,还可充当声音形式的符号。

二、先秦仪式的文化内涵与社会生活

中国上古时期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是以礼俗仪式为核心展开的。“礼”之本义乃指祭神之器,而后引用为祭神的宗教仪式,再而后才泛指人类社会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仪式。《说文解字·示部》:“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所谓“豊”,《说文》曰:“行礼之器,从豆,象形。”可见,礼是渊源于上古巫祝事神活动的。孔子曰:“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引)可见,礼俗仪式在早期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历代王朝建国之初最重大的文化举措莫过于制礼作乐,也说明礼乐在古代政治文化中的重要性。从本质上说,礼是为了从自我约束的层面让人们去自觉遵守社会道德,从制度的层面来维护社会等级。而礼的外在形式则是仪式,即通过各种仪式行为和过程规范社会的各种秩序,再现礼的精神内核。祭天祭祖、岁时祭典和其他政治仪式决定着国家的政治秩序;礼仪中的等级规则决定了集体内部的交往秩序;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仪式及其他各种人生礼仪和节日庆典仪式决定着人们的生活秩序;春祈秋报及其相关节候性祭典与各类生产仪式,构成了农业社会中的经济秩序。由此可见,仪式是上古时期生产生活各领域的中介环节,也是社会秩序的表征性符号和文化事项的联结点。它表征着上古时期整个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节奏。仪式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一方面,体现为仪式使生产生活的各方面有秩序地开展;另一方面,仪式还承载着集体意识如生命观、死亡观、伦理观、禁忌观等民族文化的深层心理内涵。

三、中国早期的仪式及其类型

意大利学者维柯《新科学》认为每个民族的诞生和发展中大致经历了互为衔接的三个时代,即神的时代、英雄时代、人的时代,[4]我国早期先民的认知观念和仪式活动也可从维柯所分的这三个时代进行分析。

所谓神的时代即人类的史前社会。从现存文献记载和考古学成果证明,中国早期的仪式活动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山顶洞人已经有鬼魂崇拜观念和与此相关的丧葬巫术仪式,新石器的仰韶时代已经有社祭的考古遗存,龙山时代已经有祭祖的考古遗存。[5]夏朝之前的颛顼、尧、舜、禹等方国时期,从大量而成套的祭祀仪器的出土可见,此期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祭祀礼仪。这些礼仪是原始宗教的产物,是在先民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以及祖先崇拜等原始的支配下进行的。早期先民对这些看不见的力量或以臣服与膜拜的方式进行祭祀,或借助某种神力进行干预、制服以达到目的,于是产生了巫术思维和巫术仪式。

所谓英雄时代即夏商时期。这时候的祭祀仪式是围绕英雄崇拜和祖先崇拜进行的。夏禹治理水患当为中华民族英雄崇拜观念最早的表现。他死后被奉为社神,人们制礼作乐歌颂其功德,《大夏》乐舞就是为祭祀夏禹而作的。当然,大禹还具有祖灵的性质。商代祖先崇拜观念占据主导,现存甲骨卜辞中有相当数量是商人祭祀鬼神的记录。《礼记·表记》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殷人所尊之神,除自然神、英雄神以外,还主要是祖先神。甲骨文中“帝”、“上帝”等字样,不是后来抽象意义上的帝,而与“祖”的意义是相同的。《大濩》乐舞就是表彰商汤灭夏之功的祭祀仪式乐舞。

所谓人的时代,即西周及以后的祖神分离和以德配天的祭祀仪式。西周重人事而轻神事。其宗族崇拜观念强调道德教化和政治秩序,倾向于人事和伦理的经营。其祭祀仪式无论祭祖还是祭天,都有意识突出礼仪制度的性质,其《大武》、《大象》乐舞,是这种观念在意识音乐中的体现。

以上勾勒了中国古代早期仪式发展的基本面貌和特点。下文对中国早期的仪式类型作简要勾勒。

1、巫术仪式

巫术是人类童年时期,对人自身和人以外的自然的认识还处于蒙昧状态时对神秘的异己力量有所感受和体验的时候,自然产生的言辞和行为,并使其固定化的结果。原始时代的人们相信人与自然存在着的某些神秘联系的观念,幻想人可以通过某种特殊的方式影响自然和他人,于是产生了巫术。巫术仪式一般包括巫术行为和与此相关的一整套巫术观念。通常形式是通过一定的仪式表演来利用和操纵某种对象影响人类生活或自然界的事件,以满足一定的目的。巫术的仪式表演常常采取象征性的歌舞形式,并使用某种据认为赋有巫术魔力的实物和咒语。中国大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随着氏族社会图腾崇拜的出现,也出现了相关的神话和巫术。中国早期巫术涉及古人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除个体巫术外,还有公共巫术,如禳灾巫术有《山海经》中的驱旱魃巫术,《吕氏春秋》中的汤祷桑林的止旱求雨巫术;顺祝巫术有《吕氏春秋》祈求农业丰收的“葛天氏之乐”;诅咒巫术有《尚书·牧誓》中的克敌巫术等。2、占卜仪式

占卜仪式起源于原始范畴中的前兆迷信。史前的先民们相信事物发展的趋势与一些特定的事象诸如气候、天象、梦境、卜兆等出现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这样便产生了根据特定事象推知事情结果的占卜仪式。主要有龟卜、筮占、谣占、梦占等仪式。《史记·龟策列传》曰:“闻古五帝三王,发动举事,必先决蓍龟。……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礼记·表记》曰:“昔三代明王皆事天地之神明,无非卜筮之用。”西南各少数民族现在还保留着一些古老而原始的占卜仪式。如藏族、云南羌族、四川彝族、贵州苗族、湘西土家族等皆有各种占卜仪式。

3、祭祀仪式

史前社会的祭祀仪式种类繁多,说明祭祀仪式在中国早期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祭祀仪式中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仪式当属蜡祭、社祭与祖祭。张光直先生认为:“仰韶时期农村里最要紧的仪式是祈丰收,拜土地;在他们仪式用的器皿上画几个象征繁殖力的女子性器的纹样,正说明我们祖先祭祀时的虔诚,并吐露作为这片诚心之原动力的耕作生活之艰苦。[6]这就是后来的蜡祭。所祭之神有八种,又称八蜡,是在十二月时索求四方百物之神而祭之,以求得农业丰收。社祭是对社神的崇拜仪式,源于史前时期对土地的崇拜,后来演变为人格化的土地神灵崇拜。而且,社神具有自然神、农业神与部族神混合的特征。祭祖仪式最早可能在龙山期新石器时代就产生了。在仰韶村(龙山时期)出土的陶祖,很象一尊男性性器模型,据张光直先生推断,这是中国史上拜“祖”的最早实证。他认为:“中国古代的‘祖’字,本来是个性器的图画,亦即祖先牌位的原形。[7]

4、傩仪式

“傩”据说产生于黄帝时,傩祭开始时只限于宫廷,谓“大傩”、“国傩”。逐渐遍及于乡村,谓“乡人傩”。殷商时起就可见此宗教仪式,周代举行最为盛大。传说方相氏可以驱鬼逐疫,最迟在汉代,驱傩已与蜡祭发生联系,在蜡祭前一日,宫廷中要举行大傩。《后汉书·礼仪志》对此有比较详细的记载。举行傩祭时,巫师就要装扮成方相氏,身上穿着熊皮,头戴留有四只眼睛的面具,一边开路,一边喊:“傩!”率领十二个戴着面具、装扮成各种野兽的人--戴面具所具有的戏剧性已为人们所公认,后跟一百多个扎红头巾、穿黑衣服、手执拨浪鼓的少年儿童,到宫室、房舍、各处跳跃、呼喊,并合唱祭歌《赶鬼歌》以驱逐“疫鬼”,最后,把鬼赶到河里,把火炬丢进水里,表示鬼全部被河水逐走了——人们歌唱、舞蹈、打斗,场面甚为壮观,也极其富于戏剧性。据《论语·乡党》记载,每逢年三十孔子老家举行傩祭仪式时,孔子就“朝服而立阼阶,观乡人傩”。

5、人生仪式

人生是人的一生从一个阶段过度到另一阶段的重要标志,通过仪式强化人生转折时期的标志,表明先民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对生命的珍爱。有诞生仪式、冠礼、葬礼等。其中,冠礼最重要。冠礼源于氏族社会的“成丁礼”或“入社式”。

以上仅简要罗列了中国早期社会仪式生活的发展演进和最为重要的几类仪式生活。

可见,上述仪式内容已经涉及到早期先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体现了先民的生活内容,也反映了先民的思维观念,而这些仪式大多数都要借助乐舞的形式进行。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舞蹈艺术是伴随着早期先民的各种仪式而产生的艺术形式,其直接目的是为先民的仪式活动服务的,也是整套仪式活动的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正如张本楠先生所说:“原始宗教仪式的进行过程就是原始舞蹈的创作和表演过程,原始宗教仪式的发展历史就是原始舞蹈的发展历史。无妨说,原始舞蹈就是宗教仪式。”[8]

参考文献:

[1]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2]纪兰慰:《论民俗舞蹈的仪式》,民族艺术研究1999年版。

[3]薛艺兵:《仪式音乐的符号特征》,中国音乐学,2003年第2期。

[4]《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页。

[5]张光直:《仰韶文化的巫觋资料》、《中国考古学论文集》,三联书店1999年版。

古代的礼仪文化常识篇1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东亚文化在全球范围内起着越来重要的影响作用,两个国家在千百的历史中不断交流,互通有无,有着许多相似的文化特点和相同的传统礼仪修养。大学生作为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承者和未来的建设者,对其礼仪修养的研究和调查有着十分重要的开拓作用,特别是对比研究中日两个国家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发现两个国家在礼仪修养方面的异同,在差异中学习,在对比中提高,为中日两国大学生的交流和发展提供新的契机,也为中日两国的一衣带水的友谊作出贡献。

关键词:中日大学生礼仪修养调查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1、研究中日大学生礼仪修养的背景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五千年来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拥有着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儒雅的秉性修养,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修养作为文明、进步的象征,始终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广泛而且深远的影响。在儒家经典的四书五经中,处处体现了古人对礼仪和修养的心的与体会。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日本的文化则是从古代中国流传进入的。考古学和人类学观点认为日本民族是主要由古代中国汉族、长江下游的吴越人、古代中国南方沿海人和少量的西伯利亚通古斯人、少量南洋群岛的马来人以及中南半岛的印支人融合而来,逐渐迁移到日本融合衍变而来,其文化有着和古代中国相似相同的地方[1]。但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日本的大河民族不断学习和发展其他民族的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礼仪特点。在世界范围内,日本人以其独特的礼仪修养,代表了东亚文化发展的新特点。

2、研究中日大学生礼仪修养的目的

中国和日本作为亚洲两个最重要的国家,在东亚乃至世界上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示范效应,两国在历史上有着光辉灿烂的文明交流,汉朝时,日本和中国即开始交往,光武帝赐以印绶,唐朝时候的鉴真东渡更为中日之间的交流交往添上了浓墨重笔。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说过:“中国是日本的邻国,有两千多年的文化关系,日本受到中国文化的哺育,这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事实。中日两国就是在这样的联系中生活过来的。”[2]。此次作者以交流考察的身份前往日本,对中日大学生在礼仪修养的差异做了方方面面调查和对比,期间发现两国大学生在很多方面的确存在差异,而重要的是,发现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的方面,这就是研究中日两国大学生礼仪修养的目的。

研究中日礼仪修养,特别是中日大学生之间的礼仪修养的异同,探究中日礼仪现状和原因,有利于我们发现问题和解决现有的情况,在思考中研究中日大学生礼仪修养的对比,有利于我们在加强认识的同时,开展针对性的活动和对策。

二、中日两国大学生礼仪修养的表现

1、语言词汇表达方面

礼仪修养最外在和最直接的形式就是语言词汇的表达,虽然日本的汉语是从中国引进的,经过一千多年的使用和改良发展,部分词汇已有了歧义或者不同的用法。例如,“先生”一词,在中国古代时指“文兄”和“老师”,后来用作对年长有德业者的敬称,也被妇女用来称自己的丈夫。而在当今中国,无论对方是谁,身份如何,许多人都爱以“先生”敬称,特别是服务行业用来称呼客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日语却保持了国内部分语言“内涵修养”的部分,日语中的“先生”一词却不能泛指任何人,一般指教师、医生、律师以及国会议员等具有身份的人,和古代中国的用法范围基本一致。一些表示动作的词,虽字形一样,但随历史的变迁,却各具其意,如“走”,在古代汉语中有“疾趋”即“跑”的意思,但现在汉语中的“走”已成为“步行的通称”,但在日语使用上,仍是疾跑的意思。[3]。虽然词语发生了变化,但是我们却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日本大学生在对老师、兄长,甚至是我们中国的交流访问生的语言敬意。

在日本的交流期间,作者感觉最深的就是日本大学生对敬语的使用,无论是ありがとう还是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日语,两个均是“谢谢”的意思,后者是敬体形式,它是日语文言文在现代日语中的残留,是十分尊敬而且正式的用法)。

人类的语言行为是礼仪修养的一面镜子,从中可以探索到很多文化的奥秘,不同文化对相同的问题可能产生不同的看法和评价,但是其内在的含义和意义却有着相似相同的地方,礼仪修养最直接,最外在的体现就是谈吐和言行举止,而国内大学生,在许多的地方还有不足,在作者之前做的《90后大学生礼仪修养调查研究报告》中,当问及“哪些事情发生在你的身上”时,其中发现17.3%的国内大学生说话带脏字,有14.3%的国内大学生在课堂上接听电话,有6.9%的大学生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中日两国的大学生在语言词汇的使用和表达上体现了不小的差异。

2、行为举止方面

(1)社交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