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文化旅游的特征十篇文化旅游的特征十篇

文化旅游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9:00

文化旅游的特征篇1

旅游文化的概念既是旅游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入研究旅游文化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目前旅游文化研究中的许多纷争和分歧多源于对旅游文化概念认识上的不同。我国旅游文化学界一向注重对旅游文化的界定。上述各位学者关于旅游文化的定义的各种表述无疑都在一定视角、一定层面上揭示了旅游文化的内在本质与特征,对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旅游文化的概念内涵及其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与指导意义。但上述观点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注重分析,忽视综合。上述除了“相关文化总和说”和“旅游体验-介入文化说”外,关于旅游文化定义的阐述几乎都特别重视对旅游文化的分析和解剖,并对每一个部分进行特别的论证和阐述。这本来无可厚非,毕竟,分析是人们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之一。但问题是,分析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将一个完整的事物分成几个部分,然后再对其进行各自的考察了解,而在于通过各部分的分析和了解之后,最终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与内涵。旅游文化虽然是一个涉及众多领域、众多部门的综合性社会文化现象,但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对其本质与内涵的研究,可以采用分析的方法,但这种分析必须建立在保持旅游文化整体的完整性的基础之上。否则,即使分析之后将其各部分勉强地综合在一起(如“相关文化总和说”),也会因缺乏彼此之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成为旅游文化“拼盘”而不是旅游文化的本体。

第二,以点带面,以偏概全。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无论是研究目的,还是研究视角,都要指向旅游文化本身,而不是其他。即使是指向旅游文化本身,也必须是全部而不是其中的某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准确地认识和理解旅游文化的内在本质及其规律。旅游文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虽然为了研究的方便,旅游文化可以分别从主体、客体、中介体等不同的视角和层面来分析和探讨,但这绝不意味着对旅游文化的概念界定可以以点带面、以偏概全。遗憾的是,上述除了“相关文化总和说”和“旅游体验-介入文化说”之外,有关旅游文化定义的描述在某种程度上都存在着这一不足。这不仅违背学术研究的逻辑规范,也使人们很难形成对旅游文化科学而正确的认知。

第三,认识模糊,概念混淆。目前,旅游文化研究中的最大问题是对旅游文化的本质和内涵认识上的模糊。这不仅表现在一些研究者常常将“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旅游主体文化”与“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介体文化”与“旅游介入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与“旅游文化物质载体”“旅游文化事项”与“旅游文化类别”“旅游文化”与历史文化、建筑文化、社会文化、民俗文化等混为一谈;还表现在将研究的视角错位成研究对象本体,以为从文化学的视角研究旅游就成了旅游文化学,殊不知在研究对象已经确定的情况下,不管采用什么视角或者是方法都只是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而不是对视角和方法的认识。因此,上述观点中的魏小安(1987)和章海荣(2004)的定义就明显地存在着将研究视角当成研究对象的错误,即旅游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而旅游文化则不是;旅游实质是文化交流与对话的一种方式,而旅游文化的实质则不是。造成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除了与研究者的知识背景、教育经历和认识水平等密切相关外,恐怕主要还是研究方法和研究规范的问题。旅游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有其特殊的发展规律。因此,旅游文化研究绝不是简单地嫁接和应用其他学科的相关研究方法,也不是简单地用语言介绍和文字描述便可了事,而必须采用多视角、多层次、辩证的方法进行。同时,旅游文化研究是一项严谨的科学研究工作。必须端正态度,实事求是,严守规范。观点的阐述要言之有据,引证可靠,逻辑清楚,自圆其说,不能模棱两可,太过随意。只有这样,旅游文化研究方能产生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而不会备受责难,诟病多多。

二、旅游文化的定义原则及其内涵

鉴于目前中国旅游文化研究的现状,我们认为,要科学地定义旅游文化,除了必须深入理解和把握旅游文化本质内涵与外在特征外,还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第一,整体性原则。所谓整体性原则即在定义旅游文化时一定要从旅游文化的整体性出发。虽然在研究过程中可以经过若干的分析,但最后一定要回归到旅游文化的整体上来,不能将其人为地分割成各个部分。如要深入研究旅游文化的本质,可以在保证其整体性的前提下,将其分为主体部分、客体部分和中介部分,但对各部分的分析理解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旅游文化的整体而不是各个部分。之所以要从整体性出发,也在于事先就将其视为一个整体。实际上就等于承认其各个部分之间的某种内在的联系,以避免分析整合之后造成的内在联系机制的丢失。

第二,逻辑性原则。这里的逻辑性原则,重在强调两点:其一,在给旅游文化下定义时所作的判断、推理等要符合逻辑规范,避免出现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现象。也就是说,既然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中介体文化是旅游文化的构成部分,就不能逻辑地推断出部分等于整体的判断。所以,将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介体文化中的一个、两个或三个均视为旅游文化,实际上违背了基本的逻辑判断原则。其二,定义的语言表述要符合基本的逻辑规范。根据概念定义的公式“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在定义旅游文化时绝不应当出现旅游文化就是“……各种旅游文化现象的总和”之类同义语反复的逻辑错误。

第三,对象性原则。所谓对象性原则是指研究的对象决定研究的视角而不是研究的视角决定研究对象。给旅游文化下定义,实际上就已经明确了定义的对象。在对象已经明确的情况下,虽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视角出发给旅游文化下定义,但定义的对象一定是旅游文化而不是定义旅游文化所采用的方法和视角。所以特别强调这个原则,目的在于深入探寻旅游文化的本质,避免将各种非旅游文化混淆成旅游文化。鉴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旅游文化应当定义如下:旅游文化是因旅游活动而产生和为旅游活动所整合的文化。其内涵包括:

(1)旅游文化是因旅游活动而产生的文化。这部分文化在性质上属于原生性旅游文化。它是伴随着人类旅游活动的产生和发展而诞生的。主要来源于旅游者、旅游业者等在旅游活动和旅游经营当中的创造。没有旅游活动,也就不会有这部分旅游文化。换句话说,这部分文化在旅游活动产生之前是不存在的,它是因旅游活动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原生性旅游文化主要包括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类型和形式的旅游体验文化以及旅游业者为满足旅游者需要创造的旅游产品文化、旅游服务文化、旅游企业文化和旅游景观地所设计建造的旅游景观文化。

(2)旅游文化是为旅游活动所整合的文化。这部分文化在性质上属于非原生性旅游文化。它是伴随着人类旅游活动的产生和发展逐渐被旅游者、旅游业者等整合到旅游活动和旅游经营活动中而形成的文化。这部分文化先于旅游活动产生,属于文化的一个类别,可能是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资源文化或一般的观念性文化。在没和旅游活动发展联系并被整合到旅游活动中以前,它是一种独立的存在。直至旅游者或旅游业者根据旅游的需要将其整合到旅游活动中后才转化为旅游文化。

(3)旅游文化是现象和活动相统一的文化。旅游文化是静态的文化现象和动态的文化活动相统一的文化,二者不能截然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笼统地说,旅游文化既可能指旅游文化现象,也可能指旅游文化活动。同时,旅游文化又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有时既指过程意义上的旅游文化行为(如礼仪、民俗、行为举止、服务方式等),也指结果意义上的旅游文化产品(如照片、音像、景观艺术、旅游传说等)。

(4)旅游文化是物质和精神相统一的文化。旅游文化既包括物质层面的产品、景观、建筑、园林、器物、工具、饮食、服饰等有形的客观存在,也包括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念、兴趣爱好、审美追求、道德情感、思维方式等无形的意识形态。二者是一个精神内涵与物质外显的统一体,不能人为地将其分割成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独立的部分,但二者在旅游文化结构体系中的排序和作用是不同的。精神层面处于旅游文化的核心,虽不可见却在总体上决定旅游文化的性质;物质层面处于旅游文化的外层,虽是可见的外部特征,但却是精神内涵的外在显现。

(5)旅游文化是一种全新的过渡性文化。文化的本质在于创新。旅游文化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各种文化的大杂烩,它是传统文化和旅游活动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其中,因旅游活动而产生的原生性旅游文化的全新程度自不必细说,即使是因旅游活动所整合而产生的非原生性旅游文化也因将各种业已存在的文化都视为整合的“原材料”而蕴涵相当程度的新因素在其中。同时,旅游文化实际上是处于“前旅游文化”和“后旅游文化”之间的过渡性文化。在前旅游文化阶段,旅游文化赖以产生或整合的各种文化事项和因素,因还未与旅游发生联系,自然不属于旅游文化;在后旅游文化阶段,随着旅游文化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它可能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而不仅仅属于旅游文化。

三、旅游文化特征研究的述评与认识方法

特征是一物区别于另一物的标志。旅游文化特征的研究,是旅游文化概念与结构研究的延伸。把握旅游文化的特征,不但便于识别旅游文化与非旅游文化的差异,更有利于把握旅游文化的运动规律。上述各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旅游文化的特征进行了探讨,这些都是积极而有益的,不少观点也很有见地。然而,上述提出的很多特征并不是旅游文化的专有特征,而是文化的一般特征。从理论上来说,“文化的一般属性,严格地说,是不能算作旅游文化的特征的”(马波,1998)[8]38。这些特征与其说是旅游文化的特征,倒不如说是旅游的特征。因此,将文化的一般特征看成是旅游文化的特征,显然忽视了旅游文化的特殊性。那么,如何认识和解决旅游文化特征研究中的这些问题呢?我们认为有两点需要考虑:一是旅游文化特征是否应为旅游文化专属的问题;二是旅游文化特征和文化特征的关系问题。关于第一个问题。我们认为,单就某一个特征来讲,不一定为旅游文化所专属。原因在于,分析和探讨旅游文化的特点时不要将其每一个特点孤立地割裂开来看待,而应当从旅游文化整体的角度来审视这些特征。旅游文化的内在本质和外在的特征是统一于旅游文化整体之上的,每一特点都在一定层面上凸显和折射出旅游文化的本质。这些特点的高度抽象、高度集中实际上就是旅游文化的本质。虽然特征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但这种标志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是内在的本质,也就是说要将一个事物同其他的事物区别开来,最终只能依靠其内在的本质和外在的综合特征,而不能仅仅依靠某一个单独的特征。因为,仅靠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来将它与其他事物进行严格的区分有时是极其困难的。关于第二个问题。旅游文化虽然不同于文化,但旅游文化毕竟是文化的一个分支。旅游文化是因旅游活动而产生和为旅游活动所整合的文化。判断某种文化是旅游文化还是非旅游文化的一种重要标准就是它和旅游活动的密切程度:是因旅游活动所产生,还是为旅游活动所整合,亦或是独立于旅游活动之外。因此,我们将文化的个别同旅游活动密切相关的属性,看成是旅游文化的特征,虽是无奈之举,但也未必是不可行的。这既可减少将文化和旅游文化人为分割之嫌,也能很好地解决旅游文化实践中的问题。因此,在探讨旅游文化的特征时,我们可以遵循两个标准:一是尽量找出旅游文化的特殊性,即纯粹意义上的旅游文化的独有特征;二是尽量找出文化的一般属性中和旅游活动联系最紧密的部分,将其视为旅游文化的特征。

四、旅游文化的主要特征

根据上述对旅游文化特征的探讨,并综合吸收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旅游文化具有双向扩散性、民族性、地域性、阶层性、大众性特征。

1.双向扩散性。旅游文化是一种移动的传播文化,不同地域的文化随着旅游主体的运动而漂移和扩散。在旅游主体的移动中,他们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其所负载的客源地文化、民族文化以及个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传播给目的地,强烈地冲击并影响着目的地文化。同时,旅游目的地的异质文化又强烈地吸引和反作用于旅游主体,迫使旅游主体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和容忍目的地文化,显现出对母体的客源地文化的一种反叛和背离。旅游主体返回旅游客源地后,旅游目的地文化便被带入到旅游客源地,并对旅游客源地文化造成某些影响。当然,旅游文化这种看似平等的双向扩散,实际上是不平等的。旅游主体文化会对目的地文化造成严重冲击,甚至会彻底瓦解目的地的传统文化,而旅游目的地文化对旅游主体的影响却小得多。

2.民族性。不同民族的旅游文化的表象和内涵是不同的,常常呈现出较大的民族差异。以旅游主体的旅游性格为例,一般说来,多数中国旅游者较为内敛稳健,而多数西方旅游者则较为外向、好冒险;中国人重视旅游的内心体验,而西方人则钟情于旅游的外在观察;中国人倾心于旅游的道德塑造功能,富于人文情怀,而西方人则看重旅游的求知价值,充满科学精神。正是由于旅游文化民族差异的存在,旅游主体才会对旅游目的地的风俗人情产生强烈的好奇,纷纷尝试在文化的反差中体验感受异质文化的独特韵味。同时,也正是由于旅游文化民族差异性的存在,才使得一个民族在同其他民族的比较中突出自己的民族特色,从而在旅游活动中焕发出独有的魅力,增强旅游吸引力。因为,民族的东西越独特,文化的流传越久远。

3.地域性。地域文化的不同是旅游产生的一个基本条件,也是造成旅游文化地域差异的根本原因。旅游文化的地域性首先表现在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差异上。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华南、青藏及台湾旅游区等都在地域上显现出不同的特征,并以其背后蕴含的独特文化魅力吸引着旅游者。其次,旅游文化的地域性还表现在旅游动机的差异上。一般说来,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者总是乐于前往经济不发达甚至落后的地区旅游,对文化的原始状充满眷恋;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旅游者却对经济发达地区情有独钟,对文化的现代化充满憧憬。最后,旅游文化的地域性还表现在不同区域的文化传统的差异上,如中华文化圈中的齐鲁、关陇、三晋、吴越、荆楚、巴蜀、岭南等亚文化都在建筑、装潢、遗址、遗迹、风俗、服饰、发饰、饮食、语言、思维、行为方式、精神风貌等方面发出独特的耀眼的光彩,从而使自己同其他的文化区别开来,成为特殊的、独具魅力的旅游吸引物。

4.阶层性。旅游文化从旅游主体的角度来看,呈现出明显的阶层性。一般说来,上层社会的旅游者一般是较矜持和庄重的,中层社会的旅游者多较为自信并富于冒险精神,而下层的旅游者则较为保守和怯懦。并且,在旅游活动中越是下层的旅游者越是易于用实用价值代替观赏价值,越是社会上层旅游者越是倾向于用超越实用的眼光,即审美的视觉来欣赏、体验旅游客体或旅游景观。正如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所说“有山林隐逸之乐而不知享者,鱼樵也,农圃也,缁黄(僧道)也;有园亭姬妾之乐而不能享、不善享者,富商也,大僚也”。旅游文化的阶层性对于旅游客源市场的细分,开展个性化旅游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化旅游的特征篇2

【论文摘要】旅游产品是旅游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其复合概念的内涵界定对开展旅游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界和业界对这个概念尚有争议,由于使用的角度不同,界定的视角也就有了不同的标准。本文在界定旅游产品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旅游产品的基本特征,提出了旅游产品文化功能的可持续开发对策。

一、旅游产品的文化特征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旅游产品的概念尚有争议,由于使用的角度不同,界定的视角也就有了不同的标准。国外对旅游产品的界定中较有代表性的有如下两种:史密斯对旅游产品的概念提出了一种解释模型,这种模型在平面上为一圈层结构,核心为物质基础(p),依次向外第一层是服务(s),第二层为接待业(H),第三层是游客的选择自由(FC),最外层为游客的参与机会(i)。史密斯是在客观的物质条件上注重了旅游者的主观意愿;米迪兰敦则认为,旅游产品实际上分为两种情况,第一是综合概念,包括旅游者从出门旅游开始到旅游回家期间所有涉及的设施与服务所共同构成的综合体;第二是指某一特定的具有商业性的物品,如吸引物、接待设施、交通、服务等。国内旅游学界关于旅游产品较为公认的定义主要是经济学家给出的。传统旅游经济学派以林南枝、陶汉军为代表,他们依据旅游经济活动的参与主体从三个视角来界定旅游产品,即从旅游者来看,是自己花费了一定的时间、费用和精力所换取的一次旅游经历;景区旅游经营者认为是他们凭借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用以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的全部服务;旅行社则认为是以旅游资源为原料,以行、游、住、食、购、娱等诸要素及各个环节的服务为零部件,针对客源市场需求,按照一定的主题,设计、加工、制作、组合而成的旅游线路。Ⅲ新兴旅游经济学派主要以王大悟、魏小安为代表。他们从功能上来界定旅游产品的概念,认为旅游产品是‘‘旅游经营者为了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各种需要,而向旅游市场提供的各种物品和服务的总和”。他们把旅游产品理解为“物品+服务”,旅游产品构成中既有有形的物品要素,又有无形的服务要素。当今旅游学界大多赞同这一的定义。那么,如果我们从旅游者的消费方式和特征来看,这个旅游消费和旅游供给同步实现的完整过程包含了旅游者旅游过程中所需的各项要素:旅游吸引物的文化蕴含与主题、旅游设施的文化内涵与风格、旅游服务与管理的文化指向、旅游产业的文化定位等等,其核心因素是便是旅游吸引物和旅游服务中所含的文化特征。而文化是旅游的内涵和深层表述,是旅游者的出发点与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渊源,是旅游业经营的灵魂。旅游者游主要是出于了解异地文化的动机,旅游既是文化的消费过程,也是文化的创造过程。而旅游则是实现文化的教化和娱乐功能的良好载体,是对文化的挖掘、提炼和弘扬,是两种不同地域文化的际遇与整合。因此,我们认为,从文化学视角来看,但凡是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文化旅游动机,并可以被利用来开展文化旅游活动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它因素我们都可以称之为旅游产品。在产品形态上既有物化形态的实在物,也有非物化形态的模式或意境,主要体现为旅游目的地的物化景观文化、生活方式、制度和观念文化等。根据旅游者的需求和消费指向,文化旅游产品的特征概括为八个方面:口(1)非物质性。这种非物质东西的实质、主要内容是一种服务。比如,桂林的乐满地主题公园,旅游者只有亲自来到桂林,才能享受到它带给自己的快乐。(2)不可转移性。文化旅游产品的不可转移性主要表现在旅游服务所凭借的吸引物和旅游设施无法从旅游目的地运输到客源所在地供游客消费,且只能以文化旅游产品的信息传递引起购买者的流动来实现。(3)服务性。服务性产品是能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实体或过程,而服务仅是一种行为、一种活动、一种可以被用以交换的无形产品。(4)异地文化特性。任何旅游产品都有自己特定的性质,不同性质的旅游产品的利用价值和功能、开发利用方向都不一样。(5)文化创造特性。旅游产品大多是人类在其发展过程中自身创造的,不是天然固有的,即便是纯粹的自然旅游资源,在漫长的人类历史过程中也会不可避免的打上人类的标记。(6)时代特性。由于文化是一个不断变迁的现象,旅游者的动机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旅游产品也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7)在产品形态上,文化旅游资源既有物化形态的实在物,也有非物化形态的模式或意境。物化形态可以是显性的、具体的或可明确被感知的(如古迹、古物、建筑等):非物化形态主要是隐性的,但仍可以不同程度地感觉到它的存在(如民俗、表演、歌曲、制度等),并可以通过象征、渲染等手段,将其从精心营造的旅游文化场景中揭示和显现出来。(8)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的多元可变性。由于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人类物质和精神成就的总和,所以导致文化旅游的动机和需求也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同样,由于旅游者的个体差异(需求差异、消费差异、感知差异等),旅游产品的内涵也带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二、旅游产品文化功能的可持续开发

产品开发是指向市场提供新产品或改进产品,开发者应掌握市场的需要,依此设法增强或转变产品的特色,建立合理的档次结构和类型结构,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旅游产品的开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现有旅游文化产品的改进,即对现有产品进行价值分析和功能分析,确认旅游消费者所喜欢和追求的必要功能,补充缺乏功能,高效地实现产品价值;二是旅游新产品的开发,是指开发商发现旅游市场产品新的核心利益需求后,生产并提供从核心产品到附助产品的全新产品,以满足旅游市场的新需求。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文化旅游对旅游产品开发的意义在于文化旅游是以需求为中心,强调需求结构升级,即从生存、发展升级到自我实现,以及从消费者角度出发考虑生产的经济形态。对比以往中国旅游产品开发的状况,我们如今对在旅游产品开发中融入更多有针对性的文化要素,提升旅游产品的市场价值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认识。但是,就中国总体情况来看,旅游产品开发大多仍在使用单纯展示资源,卖初级产品,粗放式的浅层开发模式,这势必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旅游资源的各种旅游功能和应有的效益,造成旅游资源的浪费和闲置。因此,因地制宜,挖掘现有旅游资源的科学文化内涵、释放旅游文化势能,进一步对现有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是提高中国旅游总体效益的有效途径。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中国许多旅游资源的科学文化内涵及其价值,国内外学术界早有相当的研究成果及定论,但由于长期处于以单纯的展示自然山水风光为主要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的现状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与国外众多依靠旅游资源的科学文化内涵发展起来的旅游名胜地相比,中国许多的优质旅游资源的科学文化内涵还只“待字闺中”,未被人识。因此,我们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将文化功能充分融入旅游产业的其中,从而实现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不断丰富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在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关键是如何把文化渗透、融合、揉进各类旅游产品的开发中,使其有灵魂、有主线、有品位。针对有形文化旅游资源,产品在开发时要使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为旅游活动的发展不断地注入新的血液和动力,使它‘活’,起来。针对无形文化旅游资源,特别是一些文化遗存,挖掘其文化深度内涵,可以通过一定的设施和活动,营造文化氛围,使文化内涵通过一定的“物化”载体展现出来,让游客能真实地感受到其中的品味,获得教益,从总体上增强对游客的感官冲击度、情景体验度、情绪调动度、信息接受度。

2.以市场为导向原则,努力实现文化旅游产品的功能。这就要求开发者以市场为标准,根据游客需求,针对不同市场群体,结合文化旅游资源特征,以文化为导向,推出多层次、多样化的个性产品,开发出具有市场吸引力的文化旅游。因此在开发中应针对市场不同层次的需求,创造能满足游客文化消费要求且能激发旅游者兴趣的旅游产品。

3.体现特色和品位,突出文化主体。从发展的趋势上看,没有参与性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是难以吸引游客的。所以,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应以鲜明的特色为形式,以丰厚的品位为内涵,以人本主义精神为本质。突出“文化为根,以人为本”,突出和强化文化旅游产品、文化旅游场景或环境的文化性。由于文化具有相对的民族性,因此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要注意突出文化主题,紧扣景区文脉,适当强化和突出,不能偏离、淹没其主流特色。

4.完善相关法律,加强资源保护。文化旅游资源中大多为不可再生资源,鉴于开发中有可能破坏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行为,需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以保障文化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避免短期行为。如中国政府已于1982年颁布《文物保护》,1988年颁布了《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为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提供了法律依据。另外,中国于l985年签署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2003年10月l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已经列入2o07年立法规划。这些都是中国历史文化游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避免破坏行为发生的一些必要措施。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能有效的规范市场秩序,进行合理有效开发,使旅游资源在开发时既能让当代人享用,又能为后人传承借鉴。

5.综合性开发原则。旅游产品的综合开发性原则是由旅游活动的综合性和旅游需求的多样性决定的。根据旅游系统理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主要构成要素,对旅游者来说这些是一个整体,而为之提供服务的除旅游行业外,还涉及到文物、林业、建筑、交通、卫生、电信、教育等行业和部门。旅游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这些部门和行业的协作、配合和支持。因此,文化旅游的开发必须围绕旅游者的核心利益,提供与产品配套的设施和服务,做足文化氛围,以争取更火的客源市场。

6.创新性原则。文化旅游是一项充满憧憬、创意的文化活动,树立创新意识对于发展文化旅游业显得特别重要。一方面,那些符合时展要求的文化理念的创:另一方面,深厚的文化内涵必须通过创新的文化表现手段和表现形式来展示,以适应当代旅游者审美的要求,符合当下科技社会发展水平。所以,文化旅游在开发时必须坚持不断创新。如中国现已开发且获得成功的深圳华侨城主题公园。依靠不断的产品创新,深圳华侨城培植起了旅游主题公园的品牌,将文化创新融入旅游产品创新中,从而提升了华侨城的旅游功能和品牌形象,创造着中国旅游产品的国际化竞争力。从l989年最初“锦绣中华”的建成,到之后开发的“中国民俗文化村主题公园、“世界之窗”、“欢乐谷”等人造景点相继建成,四大主题园构成的华侨城享誉海内外,给深圳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不俗的业绩。嘲这充分说明了旅游产品的创新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张国洪.中国文化旅游一理论.战略.实践[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2]莫林虎.从《刘三姐》到《印象.刘三姐》.集美大学学报,2005.09:86—88.

[3]郭颖.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以泸沽湖为例[D].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2.03.

[4]邵晓兰,高峻.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现状和展望[J].旅游学刊,2006.06:76—82.

[5]丁健,彭华.民族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及开发模式[J].中南民族大学报,2002.03:98-l01.

[6]许志晖,丁登山,向东.对南京文化旅游开发模式与整合重点的探讨[J].人文地理,2006.03:34—38.

[7]董观志,李立志.近十年来国内主题公园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2006.04:l6—19.

文化旅游的特征篇3

【关键词】旅游商品特性

包装

旅游购物在旅游六要素中属于“无限”的花费,蕴含着无限开发潜力。然而多数旅游商品未能很好的融合自身特性进行包装设计。受这种瓶颈所限,旅游商品目前仍是旅游六要素中的“软肋”。

1.旅游商品的特性

旅游商品又称旅游购物品,是旅游购物的对象,旅游购物发展的关键和基础。基于旅游活动的特性,旅游商品既具一般商品的基本特征,又蕴合着自身的特性。

(1)文化艺术性。文化同样也是旅游商品的灵魂,旅游商品通过独特的创意和精美的艺术创造力吸引着旅游者并承担着反映旅游地地域文化渊源和背景的载体。

(2)纪念性。旅游活动属于高层次的身心消费活动,旅游商品是这种消费活动的物化和见证,它以鲜明的旅游地印记,象征并承载着这种身心消费活动所形成的经历和体验。

(3)地域性。旅游商品之所以被旅游者留恋、怀念,是因为它的题材、取材、工艺等元素负载着特定旅游地域的烙印,反映了特定地域旅游资源及旅游文化的特征。

(4)旅游愉悦性。旅游活动本质而言就是旅游者寻求精神愉悦感受和特殊经历的活动,旅游商品是孕育、留恋和强化旅游愉悦的重要因子。

(5)传承性。旅游商品是旅游地人文、自然旅游资源特色的最直接体现和标志,是旅游地旅游特色、文化传承等信息的载体和介质。

(6)便携性。旅游活动是旅游者离开自己的惯常环境到异国他乡进行的短暂停留,最终还要回归惯常环境。为此,旅游商品客观上应精致、小巧,便于携带或运输。

2.旅游商品的包装设计

旅游商品承载着旅游地的地域文化、情感特征等综合元素,镌刻着旅游者的经历和体验,诠释着特有的文化渊源,其包装设计的创意水平直接影响到旅游商品的发展。由此,笔者认为旅游商品包装实质即满足以下各种元素的总和:旅游者的生活需要和审美需要,开发者的生产技术和环保需要,旅游地形象和地域文化的传承需要,旅游商品保护、运输和销售需要。

2.1精美含蓄的色彩语言――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的关键

色彩在旅游商品包装的视觉因素中发挥先声夺人的作用,它能使旅游者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共鸣,它具有促使旅游者快速识别、深刻识记的功效,旅游商品包装的不同色彩语言表达能使人产生不同的联想和反应。

旅游商品的包装在选色、配色上应以旅游地的文化底蕴为基础,充分汲取、借鉴、融汇旅游地本土的核心文化,挖掘凸显典型地域文化个性的本土化、民族化、地域化、吉祥化色彩,准确表达其地域性和文化艺术差异性特征,满足旅游者追忆旅游经历,体会和感悟旅游地域文化的需要。

2.2简洁生动的文字语言――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的灵魂

包装设计的文字语言是传递旅游商品信息,表达内在特质的视觉符号,它是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的“点睛”。在旅游商品包装装潢画面上要设计好主体文字,表达最醒目的视觉效果,可综合考虑旅游商品的消费对象、包装造型与结构以及旅游地域的文化背景等因素,对旅游商品自身的气质气韵或象征意义等进行深度融合和整体设计,展示旅游商品的特色和内涵。

2.3赏心悦目的图像语言――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的焦点

图像语言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能有效地跨越地域束缚、贯通语言障碍、融汇文化差异,通过视觉语言进行无拘无碍的沟通交流,赢得濡染共鸣的效果。所以,旅游商品包装的图像设计,应基于地域文化和旅游消费需要,营造简捷、攻心的产品形象和内在精神质感,展示旅游商品的最佳卖点。

2.4恰如其分的包装材料――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的载体

旅游商品包装即用一定的材料对物品进行包裹,可解析为对旅游商品的包藏、装扮、装束和装饰。选择其包装材料,一是要立足于旅游商品地域文化的根基,充分表现和反映旅游商品内在的文化韵味和内涵品质;二是要尽量使用天然的、可自然风化的、低耗能可降解的材料,合乎安全无公害、绿色环保节约的理念。

2.5生动传神的包装造型――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的主题

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的主题是对旅游商品内在文化品质的精华描述,其包装造型要体现地方特色,要有“独”、“特”意识,突破固有文化创新模式,融民族性、地方性、知识性、趣味性和纪念性于一体,充分展示旅游商品地域文化的本质特色。

文化旅游的特征篇4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开发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营销陕西安康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部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798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四、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发展策略——以安康市为例

文化旅游的特征篇5

[关键词]城市游憩网络游客体验模型

一、城市游憩网络游客体验测度研究

ChrisRyan在其著作《休闲旅游:社会科学的透视》(1991)中,将影响旅游体验的因素划分为先在因素、干涉变量、行为和结果几个因素,同时认为旅游体验的质量是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用图1模型图来说明。

在此模型中,先在因子由个性、社会等级、生活方式、家庭生命周期阶段、目的地的营销和形象定位、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期望、动机等构成,并且动机受其它因素的作用而对各干涉变量施加影响。干涉变量包括:旅游体验中的延误、舒适、便利和目的地的可进入性、目的地的性质、住宿的质量、景点的数量、活动内容的多少以及目的地的种族特性。

许多学者曾经努力构建了一些测量旅游体验质量的方法。李(YipingLi,2000)和杰克逊(m.S.Jackson,1996)都使用了正感体验和负感体验来描述旅游者的体验感受。李的旅游体验转换模型提出,正感体验形成满足的心态,即有较高满意度,负感体验有很低的满意度,表现为痛苦感。不管是满足感还是痛苦感,都可以统一在愉悦度这个单一的维度上。

谢彦君将“对旅游者心理构成周围型刺激”的旅游情境(即作用于旅游体验的环境影响因素)划分为两种类型:旅游氛围情境(touristsituationsofatmosphere)和旅游行为情境(touristsituationsofbehavior)。旅游氛围情境是一种概念性情境,它对行为者的心理影响主要以弥漫性的渗透为主,属于旅游者主观情境层次,这种主观情境主要是由旅游者的旅游需要、旅游动机、旅游期望这些先在情感心理因素的作用引起的,是一种心理映射或投射,或者是一种“移情”。在旅游过程中所发生的旅游行为都笼罩在这个情境中,其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旅游体验的方式、方向和力度。旅游行为情境则是由串联在旅游过程中的各节点,以其对具体旅游行为的规定和引导作用而构成的旅游情境。旅游行为情境的特征,取决于旅游线路上各旅游目的地及其景观的自然文化特征,这些特征虽然要依靠旅游者进行主观的识别和意识的融入,但基本上取决于客观的存在,而不是像旅游氛围情境那样主要是旅游者需要的主观映照或反射。

魏小安等(2004)从旅游规划的角度,结合我国旅游规划的现状,对情景规划与旅游体验设计进行了探讨。他认为,情景就是“情”与“景”的联合,情是主体,景是客体,一是以情入景,二是情因景生,三是触景生情,最终是要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体验设计应以消费者的参与为前提,以消费体验为核心,最终使消费者在活动中感受到美好的体验。

余建辉、张健华(2005)对自然旅游景区游客体验的管理进行了研究,认为游客在自然旅游景区的消费过程,其实就是一种体验过程。游客在自然旅游景区获得的旅游体验质量的高低,除了取决于自然景观资源本身的质量外,还与景区的游客旅游体验管理水平密切相关。

菲(2007)提出旅游体验的概念化模型,用以描述旅游体验世界的三维空间结构。该模型由旅游者主观心理因素(旅游氛围情境因素)、目的地客观的特征环境(旅游行为情境因素)及旅游者对旅游场的融入程度(或旅游场对旅游者的浸润程度)三个维度构成,分别由X轴、Y轴和Z轴来表示,共同表征旅游者体验相互作用影响的内部结构,从而构成了RBD旅游体验的三维坐标系。X轴、Y轴及Z轴构成了整个旅游场,是旅游者主观心理感受和客观旅游环境(刺激)之间相互浸染、相互作用的结果和产物。在这个场中,既有依托于旅游目的地景观自然、文化特征的物理场(Y轴反映),又有游客基于自身主观感受、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场(X轴反映),当旅游者在不断变化的外界旅游环境的刺激下,不断调整着自身心理场时,旅游者就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的融入旅游场(Z轴反映)。

二、基于理论构建城市游憩网络游客体验概念化模型

基于以上对相关文献的整理,笔者认为,城市游憩网络游客体验的实质是游客在游览城市游憩空间的过程中对所接触的外部世界产生的内心主观感受,这种感受是游客与外界事务、活动、他人互动的结果。所以,对城市游憩网络的评价需要通过对游客对游憩网络的体验质量以及游客对游憩网络的评价这两者同时测度来进行。

城市游憩网络的发展与成熟建立在游憩空间科学的规划与开发的基础上,只有游憩区与游憩廊道合理规划,紧密合作,才能实现游憩空间网络化。游憩网络质量的测度目前缺乏公认的计量学方法。根据对旅游体验模型的相关文献研究的理解与整理,笔者提出,城市游憩网络的游客体验由游客主观心理因素、游憩地客观的特征环境及游客对游憩网络的评价三个直接或间接决定,所以综合以上研究的前提下,笔者提出城市游憩网络的游客体验概念化模型。通过对城市游憩网络游客体验的测度来描述城市游憩网络的质量,从而评价城市游憩网络。

该模型由游客主观心理因素、游憩地客观的特征环境及游客对游憩网络的评价三个维度构成,分别由X轴、Y轴和Z轴来表示,共同表征城市游憩网络游客体验的内部结构(见图2)。

X轴表征游客主观心理因素。它反映了由游客个人主观因素,如个性心理特征、游憩期望和游憩动机、游憩目的等等所决定的游客在进行游览体验过程中的主观心理感受;Y轴描述游憩地客观的特征环境。它反映游憩客体对游憩者刺激的方式及强度,是由游憩地环境、游憩吸引物、服务设施、文化氛围、游憩空间布局等方面共同组成的外界游憩环境的整体;Z轴衡量游客对城市游憩网络的评价,包括游客对紧邻的游憩空间数量、继续游览相邻游憩区的意愿以及合作的游憩项目丰度等游憩网络特征的评价。

也就是说,评价城市游憩网络的游客体验质量由游客分别在X轴、Y轴及Z轴的相应取值所共同组成、共同确定的空间坐标来描述。通过对游客体验质量的衡量,我们可以充分了解到游客体验的深刻程度、情感状态上的快乐程度及心理上的满意程度,由此找到了一种城市游憩网络的评价方法。

正如谢彦君(2005)所说,旅游者的体验构成了旅游现象最基本的结构性要素。因为,在整个旅游世界,虽然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以及旅游媒体(旅游业)是这个世界的共同内容和要素,而串联这三种要素的核心主线乃是旅游体验。笔者在本文的研究就是以此为前提的,认为在以城市游憩为研究对象时,同样地,游憩主体(游憩者)、游憩客体(游憩资源和游憩产品)以及游憩媒体(游憩业)是城市游憩的共同内容和要素,游客体验串联着这三种要素。

三、结语

由此可见,在研究城市游憩网络改如何发展这一现实问题时,以游客体验理论为依据,借助城市游憩网络游客体验概念化模型的建立,来衡量城市游憩网络的质量,将可以作为评价城市游憩网络的较全面科学的依据,成为游憩网络研究的重要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文化旅游的特征篇6

关键词:旅游工艺品民族化包装;旅游工艺品包装的定位;民族化包装的主要形式

中图分类号:J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176-01

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首选方式。发展旅游工艺品是一项花钱少,效益高,影响大的事业,这已经被经济学家所认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工艺品将为旅游区带来宣传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新生代滋生的新的经济成长点。现如今,包装从最初只是单纯的裹包捆扎,发展到附加上招贴说明用来方便销售;如今则是力求装饰美化和陪衬烘托,使其成为促进商品销售和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旅游工艺品包装的形象定位也能反映景区的整体形象,旅游品位和旅游档次。旅游工艺品包装也要突出商品的形象文化精神,真实清楚的展现商品的形态和品质。让消费者买的放心。同时旅游工艺品消费者的定位也同样会影响到游客的购买行为。

二、产品的定位分旅游工艺品包装一般有纪念性定位,此类包装受到一定的地域的局限性,因此可以着眼于具有某种民族传统并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表现形式。故事情节定位,对于本土具有历史意义情景的著名商品可以采用此方法,以故事情景的连续出现来打动或诱导消费者。一些欧洲的设计师认为,故事本身有着增加可信度的美丽,以及产生故事的历史意义,因此更能打动消费者。产品有联系的形象定位,有些旅游工艺品可以用与商品有关的图形或图像来引起消费者“由此及彼”的联想而产生共鸣,这种联想在人们的审美心里活动中,往往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与许多旅游工艺品很难把其自身所具有的特性表现出来,因此借用人为的方法,运用其他的元素来描绘工艺品的内涵,让人们联想到工艺品本身。

旅游工艺品的设计,实质上是一种文化设计。产品中含有社会的、经济的和文化的进步等元素。旅游工艺品尤其要把握各种文化的独特性与时代性。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地域也具有丰富多彩的不同特色的文化,如齐鲁文化、巴蜀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两广文化等,每一种文化类型都有特定的构成方式及其稳定的特征。旅游工艺品若想充分吸引消费者,毋庸置疑,在设计时凸显特定地区的独特民族化内涵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旅游工艺品的包装上也要体现商品的绵竹化特征。什么是民族化?按传统的理解就是本土化,是当地不垮越界限的民族形象,所以,民族化的包装应该是传承下来的或民间开发的自然物质的包装品,是在历代包装延续过程各地域自然材质和市场组合形式的包装形式。

在民族文化的旅游工艺品包装设计中表现形式主要有比喻、象征、联想三种手法来表达运用于旅游工艺品有联系的形象达到某种认识或共鸣,有通俗化、意念化、激发诱导意识等特点。对民族文化的旅游工艺品的包装设计来讲,其特征在于人们对于某种事物共性的认可的行为。要体现出其特色个性。不同地域文化的表达的差异性,把形象特征注重旅游工艺品基本包装形态来表达,形象特征注重旅游工艺品的基本形象的形态的形象表达,创造出具有独特个性的形象,在表现中不仅在于图形、色彩、文字等局部形象的处理,更要注意整体效果的把握,整体协调。民族文化的旅游工艺品包装不仅要体现在包装的文化形象上还要体现在设计过程中的表现上。让旅游工艺品更具有特色。

三、结语。

民族化的包装设计的形式美感是造型的仿古好人民间自然物质形态,材质体现,它更具有文化性,力求鲜明的文化特色和展示商品的文化特征。所以民族化的包装设计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展示旅游工艺品文化价值的功能,通过保障的文化价值来引起人们的共鸣,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在历史文化,山水文化,民族文化蕴含浓厚的我国旅游业中,如何将传统的历史文化,绚丽的山水文化,多彩的民族文化,用现代的包装技术和旅游文化相结合,不断创新,让旅游工艺品能够以一中现代科技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崭新市场使我们还要不断探讨的。

基金项目:2013年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w2013103);2013辽宁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3120)。

指导教师:杨晨

文化旅游的特征篇7

一、特种旅游的界定

特种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它是在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等常规旅游基础上的提高,是对传统常规旅游形式的一种发展和深化,因此是一种更高形式的特色旅游活动产品。“特种旅游”,这一概念,通常也被称为“专题旅游”、“专项旅游”和“特色旅游”等等。

这里所说的特种旅游,是指为满足旅游者某方面的特殊兴趣与需要,定向开发组织的一种特色专题旅游活动。根据特种旅游的开展及实际操作经验的性质判断,它与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相比较,具有下述几个方面的内在特质。

1、在旅游消费价值取向上,特种旅游者侧重于自主性、个性化、目的性,而观光旅游侧重于对外在景观的感知,度假旅游侧重于休闲性和享受性。

2、特种旅游的体验方式强调精神和体魄的因素,旅游者在运动中感知外部世界,在冒险或面对全新的环境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旅游者本身对行程的组织有较高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3、特种旅游的手段和途径,是借助人力运作(徒步、狩猎、登山、驼队、自行车旅游)和自驾机动车运作(汽车、摩托车、其它机动运输工具)。

4.特种旅游的路线和区域具有较大的特殊性。连续旅游跨度大、时间长,旅游目的地复合化是特种旅游的突出特征。特种旅游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具有浓烈的原始自然性,旅行经过的地区通常是边(边疆)、古(有悠久文明史)、荒(沙漠、人迹罕到之处)、奇(有奇特的地形地貌特征)、险(高山、峻岭、险地、恶水)、少(少数民族聚居地)地区。由此而组成的旅游线路和项目,对旅游者具有新鲜感、刺激感和探险性。

5.参与特种旅游活动的旅游者一般具有冒险精神和耐受艰苦条件的体魄,一般选择志同道合的人作为旅伴。其内部有共同的文化准则。

6.特种旅游的产品内涵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特种旅游在开发时具有的特殊审美情趣和特点会逐渐显现。其内涵也因各国的条件而不同,如汽车旅游在欧洲相当普遍。

7、根据中国的国情,特种旅游一般使用非常规的交通旅游形式,有时要经过非开放区,因此在政策上属于需要特别审批的产品。

特种旅游作为旅游形式的一个类别,它除了与观光旅游、度假旅游都具有为旅游者提供食、住、行、游服务的共性之外,它的最主要物质是要与旅游者共同参与旅行,并在参与中提供服务和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指导旅游者实现其旅游目标。此种旅游活动面大,常常涉及边远、人迹罕见的地域以及旅游活动方式超乎寻常,难度极大。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地区跨度大、使用汽车、自行车、摩托车作为旅游交通工具的旅行和非赛事的滑雪、攀岩、漂流、热气球、滑翔等体育旅行;到高山、峡谷、沙漠、洞穴、人迹罕至区域的探险旅行,以及短期观赏、踏勘、参观为主要旅游形式的自然、人文景观科考旅游等均可列入特种旅游的范围。

二、特种旅游的特征

目前我国已进入大规模发展观光旅游产品的阶段,度假旅游产品处于积极发展的阶段,特种旅游则刚刚处于早期开发的阶段。从实际操作或理论分析的角度来看,特种旅游有别于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等常规旅游项目的主要特征,在于它的旅游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原始自然性,旅游项目和线路的新奇探险性,旅游形式的自主参与性。

旅游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原始自然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旅游者所到的旅游区域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风光,人口相对稀少,由于受工业化影响程度较低,保存着生态环境的相对原始状态;第二,是指在这个区域内的人口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文化的独特性,其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的纯自然原始状态保留得较系统,对于旅游者具有心理文化上的吸引力。因为使旅游者选择去某地旅游的共同心理特征是了解、观察、体验有别于他们本人文化模式的异文化;第三,是指在上述两个内容的基础上设计的特种旅游项目和线路,要体现特定的旅游生态环境特征相对集中,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条件和谐相存的要求,项目和线路能够使旅游者体验到过去未曾体验到的心理感受。

特种旅游的第二个特征,是旅游项目和线路的新奇性、探险性。所谓新奇性,是指项目和线路设计,具有历史感和现实感相结合的巧妙构思,视角新颖,能够突出一两个具有独特特征的主题。即使其它国家或地区有类似的项目或线路,在设计上也要有本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特征相对集中的优势,而这一点应该体现在具体项目和线路的每一个点、每一个节目安排独到、新颖之处上,使旅游者感觉到每天都有自己不曾料到的内容出现。所谓探险性,是指旅游项目和线路具有某种程度的冒险因素。对旅游者来说,他们对物质上的享乐程度的要求相对而言并不高,但注重精神或心理上有一种检验自己能力的满足感。探险性的项目和线路,要有较为充分的内容使旅游者展示自己的能力,包括体力、耐力、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心理素质。一般来说,特种旅游许多项目和线路,都安排在自然环境条件较为艰苦,交通通讯条件及吃住条件不太理想的高山峡谷、草原湖泊、沙漠戈壁地区。这里面有一个人类普遍心理因素在其中起作用,即对形式各异的自然环境的探险、求异和征服欲,特别是对自然奥秘的探险、对自然界的征服欲表现最为强烈和普遍。特种旅游项目和线路的设计应该满足这种心理欲望。当然,无论是新奇性,还是探险性,都必须有可靠的安全系数,能够保证旅游者最大限度地体验到项目和线路所蕴含的冒险因素,又能在接待、导游和联络等操作上最大可能地保证旅游者的安全,二者必须相统一。

特种旅游的第三个特征是其旅游形式的自主参与性。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所设计的许多项目,应该给旅游者提供尽可能完善的服务;另一方面,又留有许多让旅游者自主参与的余地。譬如说,在允许的范围内,海外旅游机构根据旅游者的特殊需要,可以对项目或线路提出增加或减少内容的要求;在项目和线路实施过程中,精心安排一些旅游者乐于参与的内容,诸如自备交通工具、自备架拆帐篷、参与餐食准备、组织娱乐活动,甚至参与排除事先安排的“险情”或偶而出现的“危险”局势,以及提出更改某些具体内容的要求。在这一点上组织者要对旅游者的文化心理有充分理解,尽可能满足他们在这一方面的合理要求。旅游者在参加特种旅游过程中的自主参与性,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他们在常规旅游中的角色和心理上的被动性,使旅游者有一种感觉,即特种旅游是充分发挥他们自身潜力、施展才干的机会,使他们在体验、欣赏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的同时,享受自身潜能和才干在探险中得到体现的欣喜愉悦。特种旅游的上述三个特征内涵,构成了它区别于常规旅游的基本要素,也决定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所具有的不同于常规旅游的诸多特征。

三、特种旅游的功能

如果说常规旅游产品是旅游超市中的大众商品,那么特种旅游产品就是旅游超市中的专卖商品、新潮商品和精品。正是特种旅游这种专卖商品和精品的不断涌现,促进了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促进了旅游业的进步和发展。随着人们注重自身价值的开发,旅游者审美层次的提高,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特种旅游这种产品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生命力,特种旅游在旅游业中的作用和影响也越发充分地表现出来。

1.产品功能。旅游业的发展一般遵循着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特种旅游的不断深化开发的产品系列过程,在观光产品大规模发展,度假产品开始占一席之地的基础上,特种旅游的发展就成为必然。特种旅游产品的发展,可满足有特殊偏好的旅游者的需求,同时与常规旅游产品不同,在产品开发系列上,特种旅游属于先导性产品,对其他旅游产品的开发有着示范和引导的功能。在旅游产业的链条中,旅游产品是连接经营者与旅游者的媒介,经营者要靠旅游产品吸引旅游者,旅游者通过旅游产品实现消费愿望,旅游产品是提高旅游产业水平的纽带和桥梁之一。特种旅游所具有的在产业结构中的先导性和牵引力,显示了它对整个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大特种旅游的开发和经营力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旅游业将会因此而受益。

2、经济功能。经营常规旅游虽然轻车熟路,但多属于买方型产品,团队利润较薄,也不利于参与国际大旅游市场的竞争。而特种旅游虽然前期投入成本较高,但是它的独占性和内在价值决定了它同样是一种高附加值的旅游产品,可以给经营者、开发者以较高的回报。开发特种旅游产品不仅是旅行社参与竞争的有效手段,提高整体旅游消费水平的增加,刺激国家旅游外汇收入的增长,对产品的独占程度比常规旅游产品高得多,它将成为特种旅游方兴未艾的原因之一。目前特种旅游的经济功能已为旅游界广泛注视。

3.引导功能。这里指的是在旅游观念上所起的展示和引导作用。特种旅游构成要素多,组织产品需要发挥想象力和艺术家般的眼光,因此对其它常规旅游产品具有示范性的功能。特种旅游的开展,有益于常规旅游产品升级换代。这是因为,一方面,特种旅游消费特征特别强调发挥旅游者的能动性、主导性、参与性,强烈的现场感和在运动过程中的直接体验,属于“消费者主导型”产品,而常规旅游尽管也要考虑旅游者的需求,但本质上是“生产者主导型”产品。另一方面,特种旅游的消费特征反映了现代旅游者的消费倾向和潜在需求,其组织方式、运作形态的基本概念和思想在组织常规旅游产品时有借鉴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特种旅游对其它旅游活动可以发挥影响,其作用机制与赛车运动的发展推动汽车工业开发更好的汽车技术是相似的。

4、宣传功能。相当部分的特种旅游活动,如跨越欧亚的汽车旅游或攀登高山峻岭的登山旅游,由于其艰巨性、冒险性、刺激性,通常都会引起公众和新闻媒介的关注,社会名流或政要也多参加此类活动的仪式,因此,对潜在的旅游者来说,是一次极好的宣传机会,对海外公众来讲是了解民俗风情、山水风光的极好机会。特种旅游活动受公众瞩目,是舆论兴奋点,实际上为旅游业作了不花钱的广告。特别是一些特种旅游活动经过边远和可进入性较差的地区,对于边远地区的宣传效益,即展示边远地区的文化,引起各界的关注,提供向当地人民导入旅游文化的机会,在这些方面的作用也不可低估。从以上的角度出发,特种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不是仅由其直接经济效益决定的,而是由其对旅游产品的完善功能、催化功能、引导功能、区域旅游形象的宣传功能决定的。在旅游业实现加速发展的战略中,应充分重视特种旅游在旅游产业结构中的先导作用,使旅游业的形象更为丰满,对海内外旅游考更有吸引力,在旅游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四、特种旅游的开发

对特种旅游的开发战略研究,涉及特种旅游的政策与决策、特种旅游资源与市场、特种旅游项目与线路设计、特种旅游实施操作与人才培养等诸方面的问题。在此就特种旅游的组织实施问题进行讨论。

1.线路的设计。特种旅游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具备旅游对象的独特新奇性与旅游方式的特殊性相结合的特征。首先,在旅游对象的选择上应有较大突破,而不能只局限在传统的模式上,不同地区的特种旅游发展,应该建立在该地区相应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和人文资源的基础之上。根据国内外已有的经验,具有独特自然地理特征和生态系统的高山地区、草原地带、湖泊河流、戈壁沙漠、峡谷丛林等,都具有发展特种旅游的潜在资源基础。但是,有资源基础并不意味着就能够立即发展特种旅游。重要的是根据这个基础,通过对国内外市场的调研,把资源转化为具体项目和对线路的研究和设计上,包括项目在具体地理与人文环境中的时间或空间内容,对历史、文化、宗教等内容的利用,以及考虑项目的经济效益等。其次,在旅游方式上充分考虑和注意多样性、新奇性。由于特种旅游活动涉及诸因素,因此在推出项目和设计线路时,要动员学术界人士参与论证。同时,一个项目或线路在实施过程中,应随着市场反馈不断进行修正和补充,那些凡是具有贴近自然、富有挑战特征的旅游方式均有尝试的价值,诸如徒步、登山、潜水、漂流、攀岩、探洞、滑雪、热气球旅行、骑自行车、自驾车船、乘伞滑翔等等。

2、行程的控制。由于特种旅游的特殊性,其旅游的相关环境及有关条件必然不同于常规旅游,因而在操作及旅游的实施控制上比常规旅游要复杂和困难,同时旅游风险性也比常规旅游大。这就要求必须特别注意以下两点:第二,线路的安全性。由于特种旅游的性质所决定,其旅游过程中将会遇到种种不可搞拒的或无法预料的自然因素,面临种种可能性。因此在设计线路及实施操作时应尽可能地避免人们能够预料的风险,把风险性控制在最低的程度。第二,控制的严密性。由于特种旅游方式的多样性和旅游对象的奇特性,以及旅游中的配套服务各个环节不可能全部完善,因此必然存在着许多难以预测的特殊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在组织实施上应把握住各个环节,备有行之有效的各种应急措施和手段,对行程的各个细节严密分析控制,从而使旅游者得到较为满意的服务。

3.规范化管理。特种旅游活动通常是由若干特殊旅游点、特殊地域单元通过线路组合起来的综合性产品,管理工作的协调和各点之间业务操作的衔接,均要求达到较高的水平。为确保特种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应逐渐地创造条件,使管理活动规范化、程序化和标准化,逐步减少人为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干扰。为此,第一,特种旅游的管理应以维护我国旅游业声誉和国家安全为前提,旅游主管部门应尽快按国家有关法规制定出特种旅游的管理细则,让从事特种旅游经营的各旅行社有章可循。第二,应为各从事特种旅游业务的旅行社提供一个接受国家安全机关审批的通道。第三,对已基本具备开办特种旅游业务的旅行社进行必要的考核,并授予特种旅游经营权,在短期内为全国旅行社开办特种旅游业务的规范化作出科学、可行的样板,再推而广之。

4、协调机制。特种旅游业务的开展目前没有大多的实践经验可惜鉴,是以对现存的各种可能性因素的挖掘和组合为基础的,这就决定了开发特种旅游产品的复杂性。经营者在开发特种旅游产品的过程中要直接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需要军事、交通、海关、外交、宗教、文化甚至一些特定自然人等等的支持和帮助。怎样才能用制度或政策为经营者打开方便之门,并规范各方面的行为,形成规范性的运作机制,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和障碍,这单靠经营者的自发是不够的,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如果能考虑建立一个协调机构,加以指导或帮助解决矛盾和困难,必然会增强经营者对开发特种旅游的信心。

5、队伍的专业化。从事特种旅游作业的人员素质直接关系到接待质量,而接待质量不仅关系到能否获得完善的经营效益,而且关系到特种旅游产品的寿命。特种旅游接待不同于常规旅游接待就表现在难度更大、要求更高、操作规律和方式更具有专门性,这就需要经营者的产品开发部门与接待部门密切配合,形成相对稳定的接待班子。从事特种旅游的相关人员如外联、计调、导游、司机等,都必须具备丰富的特种旅游的相关知识、经验和技能。从事该项业务的旅行社,应培养和拥有一支自然、历史知识丰富,能吃苦耐劳,国家安全意识强,熟悉民俗民风,能严格执行民族政策,有志于特种旅游的专业队伍。

总之,特种旅游的发展在全世界以及我国尚属初创时期,其发展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确立特种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对开发我国极其丰富的特种旅游资源,开拓旅游市场,招徕更多的海内外旅游者,推动我国旅游事业向纵深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文化旅游的特征篇8

一、引言

2007年以来,随着以港口建设为中心的邮轮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如何开发不同类型的邮轮旅游产品成为了目前各港口城市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成为了制约国内邮轮产业整体的发展的瓶颈。在学术研究领域,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邮轮基础概念[1]-[3]、邮轮旅游产业[4]-[5]、邮轮市场及邮轮港口建设方面[6]-[8],而对邮轮旅游产品相关较少。基于此,通过文献分析总结目前国内邮轮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国内邮轮旅游产品开发方向,为国内邮轮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理论背景

目前关于邮轮旅游的定义各国的学术界及各种研究机构没有形成较为一致的见解,往往在各自的研究中根据研究的需要对邮轮旅游的基础概念进行了界定。韩国观光部(2006)的研究中列举了不同角度对邮轮旅游的定义,其中学术界主要从旅游活动及目的角度对邮轮旅游进行了定义,认为邮轮旅游是具有追求娱乐特征的旅行者访问多个具有魅力的港口的海岸航海活动;或认为邮轮旅游是一种主要以乘坐船舶航海形态为主要形态,以旅游为主要目的的活动。而在相关组织的定义中更加强调了邮轮本身的特征。如在韩国旅游公司的定义中在指出邮轮旅游具有的娱乐目的性的同时,强调了邮轮需要为游客提供住宿、娱乐、餐饮及停靠港旅游等服务;而在韩国旅游研究院的定义中除了指出了邮轮旅游目的性及相关设施以外还强调了邮轮旅游至少要经过两个国家和两个停靠港[9]。

与国外研究相似的是国内学者也在其定义中强调了邮轮旅游的特点。王诺(2008)的研究中指出现代的邮轮是“浮动的度假村”也强调了邮轮设施的重要性及邮轮旅游所具有的娱乐性特征[10]。徐虹、高林(2010)的研究中同样阐述了邮轮本身在邮轮旅游产品构成中的重要作用及邮轮本身所具有的娱乐性特征[11]。

综合以上对学者及机构对邮轮旅游的定义可以看出,尽管由于出发角度不同,各个定义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可以总结出邮轮旅游所具有的一些共性。首先,邮轮旅游具有鲜明的娱乐性特征,即以单纯的旅游为主要目的。其次,在邮轮产品构成上,是由以邮轮为核心及停靠港旅游项目及服务两大部分构成。第三,在旅游过程中邮轮不仅具有交通工具的特征,而且具备了住宿、饮食及娱乐等各种设施,并为游客提供各种形式的服务,具有旅游目的地的特征。最后,邮轮旅游具有定期或不定期访问具有魅力的港口城市的特征,因此邮轮停靠港的旅游产业对邮轮公司的选择起到了重要作用。综合邮轮旅游所具有的共性可以看出邮轮旅游产品与一般旅游产品无论实在交通、住宿还是在旅游线路设计及娱乐设施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差别,具体内容见表一。

表一邮轮旅游产品与一般旅游产品的差别

三、国内邮轮旅游产品分析

通过前文的整理可以看出,邮轮旅游产品主要由邮轮自身提供的设施、服务以及停靠港的旅游项目及服务两大部分构成。因此,邮轮公司无论是从邮轮建造还是母港及停靠港的选择上都起到了核心的作用。

从目前国内主要的邮轮旅游产品航线来看,已经呈现出以上海为中心,中日韩航线占主导地位,港台及东南亚航线为辅的特征。其中连接中日韩的东北亚邮轮航线除上海外天津及厦门也开发了相应的航线。东北亚航线主要停靠日本的神户、长崎、以及韩国的釜山、济州等港口,部分线路已经发展成为了定期航线。而港台线路由于受大陆与台湾间政治因素影响较大,目前只有上海及厦门港开设了不定期航线,但依然无法实现常态化运行,因此目前香港仍是港台线路的主要出发港。港台邮轮旅游航线主要停靠香港、台北、高雄、花莲等港口。而东南亚航线的邮轮商品除了极少数商品不定期从上海出港以外绝大多数的东南亚航线需要从香港或新加坡登船,主要停靠香港、越南、新加坡、泰国及马来西亚等国的港口。

从旅行时间及产品价格来看,国内邮轮产品无论是在旅行时间还是在价格上都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能够满足国内市场对旅行时间的不同需求,但在产品内容方面差异性特征则明显不足。东北亚航线的邮轮商品在旅游时间上即包括了5天左右时间较短的商品,也有7天以上时间较长的商品。在商品价格方面也包含了从3千元以下的经济型商品到万元左右的豪华型商品的各种商品,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消费需求。同时此类商品其出发港以国内港口为主,同时部分航线已经发展成为定期航线,因此对国内邮轮旅游产业发展影响较大。

港台航线的邮轮商品在旅行时间及商品价格方面也同样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旅行时间方面,涵盖了从香港出发以邮轮体验为主要目的为期2天左右的商品及5天左右的商品。价格方面,体验类的邮轮商品价格在千元左右,其他的港台邮轮商品也根据不同的内容涵盖了各种消费层次的商品。但由于港台航线由于可选择停靠港的限制,在旅游商品内容差异性方面则明显不足。同时由于目前港台航线的邮轮商品主要以香港为出发港,因此对国内邮轮旅游产业影响较小。同样尽管目前东南亚邮轮商品在旅行时间及商品价格方面多样性特征更为明显但出发港以新加坡、香港为主,主要停靠港也均为国外港口,因此同样对国内的邮轮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很小。

表二国内邮轮旅游产品特征

邮轮旅游产品的开发是目前国内邮轮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该问题涉及到了国内邮轮港口建设、邮轮建造以及邮轮公司设立等多方面的问题。通过以上对国内邮轮旅游商品现状的总结可以看出目前国内主要邮轮旅游产品开发存在如下几大问题。

首先,目前国内邮轮商品呈现出以出境旅游为主的旅游入超特征。由于目前国内邮轮旅游市场呈现出外籍邮轮公司垄断的特征,导致国内邮轮旅游产业不健全,也使造成了邮轮旅游以国内游客出国旅游为主的特征。这一问题严重限制了国内邮轮旅游产业对地区经济尤其是对处于邮轮旅游产业链下游的服务业的波及效果。

其次,国内邮轮旅游产品在内容上具有同质化特征。通过对国内邮轮旅游航线分析可以看出,东北亚邮轮旅游产品占据了国内邮轮旅游市场主导地位。尽管目前国内东北亚航线主要以上海、天津为主要母港,所针对的国内客源市场也不尽相同,并在停靠港选择、航行时间及商品价格方面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但从产品内容,即邮轮设施、服务以及到访港口角度来考虑时仍然具有明显的同质化特征。从长期发展角度来看,这种同质化问题极易造成各港口城市及各个不同商品间在客源方面的竞争。同时由于内容上缺乏主题性无法形成差异化特征,因此演变成价格竞争可能性较大,也会导致邮轮旅游市场上诸如品质及服务下降等诸多问题。

第三,缺乏对港口城市旅游项目的开发。港口城市的旅游项目是构成邮轮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对邮轮旅游产业的波及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目前国内众多港口存在过度重视停靠码头及附属设施的建设,忽略港口城市旅游项目的开发问题。实际上邮轮公司在选择某一港口作为母港时港口设施仅仅是众多考虑因素之一,而港口城市的旅游项目、经济发展情况、客源及气候等因素也同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从邮轮旅游产品特征角度来看,港口城市的旅游项目是吸引邮轮旅游者的重要因素,从港口城市整体经济发展角度来看,相关旅游项目的开发是拓展邮轮旅游产业链、带动地区服务经济整体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无论是从港口城市经济整体发展角度考虑还是从完善邮轮旅游产业链角度考虑都需要重视对港口城市旅游项目的开发。

第四,缺乏对邮轮旅游产品细分化。邮轮旅游产品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大众旅游产品。目前国内邮轮旅游商品不仅在航线上存在同质化的问题而且大多数的商品针对的是大众旅游市场,并没有针对国外邮轮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诸如老年人旅游市场、企业旅游市场、家庭旅游市场等进行相关产品开发。

最后,缺乏对邮轮旅游产品宣传。邮轮旅游商品的宣传具有双重含义,其一是通过政府及企业面向社会宣传邮轮旅游,提高居民对邮轮旅游的认知度并减少邮轮所具有的昂贵、不安全、晕船等负面效果;其二是通过向国外邮轮企业宣传地区邮轮设施、旅游项目及地区文化促进外籍邮轮的到访,或与国外邮轮企业合作参与邮轮航行过程中的各种演出项目向游客宣传地区文化,提高外籍游客对地区的认知度。目前国内各地区政府及企业依然缺乏对邮轮旅游产品宣传重要性的认识。这一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邮轮旅游市场的培育,不利于国内邮轮旅游产业的整体发展。

四、邮轮旅游产品开发方向

通过对目前国内邮轮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国内缺乏对邮轮旅游产品本质特征上的认识。因此在结合邮轮旅游产品特征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国内邮轮旅游产业在商品开发中的主要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针对目前国内邮轮旅游市场以出境游为主,邮轮旅游产业链不健全的问题,需要通过合资、独资等方法建造或购买邮轮并成立邮轮公司,打破目前国内邮轮旅游市场由外籍邮轮垄断的局面并缓解目前国内邮轮旅游市场入超问题。国内企业通过成立邮轮公司能够更有效的利用目前已开发的港口设施,开发不同类型的邮轮旅游产品进而起到提高邮轮旅游基础设施利用率、扩大邮轮产业对地区经济尤其是地区旅游产业的波及效果。

其次,针对目前国内邮轮旅游产品同质化问题,需要通过开发各种主题鲜明的旅游产品以及选择不同停靠港旅游项目等方法来缓解。根据不同的旅游者需求,需要相关企业在邮轮上娱乐项目的设定、停靠港旅游项目选择方面制定各种主题鲜明的邮轮旅游商品更好的满足游客的需求。

第三,针对目前国内各港口城市缺乏与邮轮旅游相匹配的旅游项目开发的问题,需要地区相关企业及政府从本质上认识邮轮旅游产品的构成及特征并开发不同类型的旅游项目。港口城市在开发旅游项目时需要完善连接港口的交通基础设施,并开发不同主题的一日游商品,满足不同类型游客的需求。另外,对于地区旅游资源相对贫乏、资源类型相对较少、集中度不高的地区可考虑开发具有地区代表性的旅游项目,或是通过地区企业参与邮轮内娱乐项目逐步带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提高邮轮旅游产业对地区经济的波及效果。

第四,根据国外邮轮旅游产业发展经验,老年市场、企业市场等细分市场一直是邮轮旅游市场中十分重要且比较成熟的细分市场。而国内的邮轮旅游商品总体上依然呈现出以大众旅游市场为主要目标市场的特征,缺乏针对这些细分市场特征及需求的产品开发。同时以大众旅游市场为目标市场时,客源竞争激烈,而针对特定细分市场开发相应的产品不仅能够在发挥邮轮旅游自身特征,有效地减少竞争,提高游客重复购买率,进而获得相对稳定的客源。

最后,由于邮轮旅游属于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在国内市场上消费者缺乏对邮轮旅游的认识,而国内的邮轮母港及停靠港在国际市场上知名度较低。因此有针对性的宣传是政府相关部门培育国内外邮轮旅游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港口城市的地区政府可以根据自身不同的战略目标制定相应的邮轮旅游宣传战略。在培育国际市场时其宣传重点应为邮轮公司、到访的外籍游客以及国外的目标市场。立足于开发国内市场的情况其宣传重点应为相关企业及对国内目标市场的宣传。

值得国内相关部门注意的是,邮轮旅游产品开发是一个系统开发过程,其内容不仅包含了港口城市旅游项目开发、邮轮航线开发及邮轮内娱乐项目开发等诸多相关内容,而且也涵盖了对产品主题性、不同细分市场认识等问题,并且各要素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因此需要政府及相关企业在确立既定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开发战略。

五、结论

文化旅游的特征篇9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开发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营销陕西安康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部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798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四、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发展策略——以安康市为例

1、安康旅游发展简介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在秦巴山地之间。秦巴山地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线,山地垂直高度大、气候复杂多变,森林垂直带谱明显,汉江从西向东纵贯全市,两山夹一川的地形格局使这座山水之城独具特色。长期以来秦岭巴山阻隔造成其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目前仍为部级贫困地区。与分别以秦汉唐历史文化遗迹著称的近邻西安、咸阳等和以楚汉文化历史遗迹见长的湖北武汉、荆州、陕西汉中等地相比,其“秦风汉韵楚文化”的自我文化定位形象相形见绌。1983年安康曾发生特大洪灾,洪水几乎摧毁安康古城,原县城内历史文化遗迹和陕南小城建筑格局饱受灾难。然而其山、水、林特色突出,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原旅游形象模糊,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产业链短。2007年国内游客为206万人次,旅游收入7.21亿元,国际游客8000人,旅游外汇收入144万美元。在周围西安、重庆、成都、武汉、汉中等具有人文旅游资源优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屏蔽下,亟需独特的旅游形象和产品发展。

旅游形象和旅游资源并非旅游发展的唯一保证。目的地可进入性、交通容量、空间节点分布同样重要,而旅游开发反过来也会促进目的地交通环境的改善。如与安康毗邻的汉中市,在西汉高速公路开通后获得了旅游发展的良机,2007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3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2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5.9%。安康旅游面临的机遇使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陕南突破发展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西康高速(包北高速川陕段)、十(十堰)天(天水)高速、襄渝、阳安铁路将相继建成和安康至湖南常德铁路专线、西康二线铁路也已进入开工建设准备阶段,这将会有力地促进安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整合、创新人文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业集群

文化氛围是蕴涵在一切环境与气氛中的文化现象与文化特征。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城市文化氛围是某种城市心理的形成并起作用的过程,是弥漫于城市空间的社会气候。与西安、汉中、重庆、武汉等周边城市相比,安康可供旅游开发的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安康这所陕南小城具有浓郁而独特的茶文化、酒文化、娱乐休闲文化;多元、移民文化融合形成兼容并蓄以及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状态下安于现状、淡定悠闲的城市气质;汉江穿城而过的浪漫氛围等因素交织出安康特有的休闲旅游文化氛围;“灯红酒绿”的汉江两岸将成为最令休闲度假旅游者留恋往返的景观和旅游亮点。要力争塑造出区别于忙碌、拥挤的现代大都市的独特旅游形象——保留小城市素有的恬美、浪漫和独特魅力,承袭传统地方文化渊源,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当代文化符号。如以传统的汉剧、陕南民歌、陕南民俗、文学、书画等艺术创作、文化元素打造陕南风雅之城;修建或修缮各类博物馆、电影院、剧院、名人故居、地方传统建筑民居、画廊、特色街区等使之成为这座风雅小城的文化标志,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在这座素有多元文化色彩的城市中交汇融合,通过休闲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

3、旅游形象塑造

旅游形象指旅游者通过各种传播形式得到的,目的地旅游资源、服务产品与项目、管理体制与水平、设施体系、交往经历与态度的综合感知,是吸引旅游者做出前往目的地城市旅游的关键因素之一。旅游者所持有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将对他们的质量感知、游后评价、口碑宣传和重游意向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旅游形象策划的关键在于对目的地旅游资源、文脉、地脉的准确把握和提炼,对旅游者的需求、购买决策、消费行为等关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意境地图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目的地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提炼目的地旅游特质并从周围旅游竞争对手的同质旅游产品和形象屏蔽中脱颖而出。以语言口号、理念、行为和视觉等形象设计表达出来,由理念内涵、行为系统、传播感觉系统、风情塑造、核心区塑造等共同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复合形象系统。通过旅游形象口号向公众传递,向旅游市场宣读自身的产品定位和独特魅力,唤起特定市场的旅游欲望进而做出旅游决定。

在缺乏具有鲜明特征的人文旅游资源和形象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制胜之道是“串联”目的地不同的旅游吸引物,组合旅游产品,塑造多元化、复合型的旅游形象,提高目的地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如新西兰成功塑造的“100%纯净的新西兰”(100%purenewZealand)和“世界探险之都—皇后镇”(world’sadventureCapital)的独特形象。安康形象塑造基础是秦巴汉水在安康境内构造了良好、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汉楚等多文化、多地域移民文化大融合的人文底蕴。由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完成的《安康旅游总体规划》,将其形象定位为“水舞秦巴自然安康”,一个宜游、宜居、自然,兼具优美山水自然风光和休闲格调的旅游胜地呼之欲出。根据这一旅游形象定位,可以将不同类别的旅游产品横向串联起来,形成纵、横交错而又相互关联的立体的旅游产品网络结构。自然真山水的安康旅游形象定位与塑造,为安康从周围历史文化资源型旅游目的地如西安、汉中等旅游形象屏蔽下突围。

4、营销策略

RyanandGu认为在旅游景区私有化发展趋势下,旅游形象已成为目的地营销者的首选产品和现代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旅游目的地营销需采取卓有成效的营销战略,打造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统一的独特形象。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旅游营销更应注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营销合作,建立紧密的营销网络,统筹构建、运行,由形象塑造、产品设计、包装、传播与管理组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整合营销体系,协调、整合旅游地营销要素,培育统一和谐的形象系统,以较低的成本取得最佳营销传播影响力。

安康旅游营销可采用“旅游整体营销+核心旅游产品重点营销”模式,将目的地作为一个整体旅游产品进行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on,imC)。通过广告、公关和形象推广活动、销售奖励、节庆活动、事件营销、网络营销、面向旅游市场和旅游中介商的直接营销等,针对特定目标市场,宣传真实、独特、充满魅力的亲山近水、自然健康、浪漫休闲的旅游形象,传达一致的旅游产品信息,实施对目的地的全方位推销。

(注: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安康、汉中两市旅游产品差异化发展战略与旅游合作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08JK001。)

【参考文献】

[1]许春晓:21世纪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新领域: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J].旅游学刊,2000(1).

[2]许春晓: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与性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4).

[3]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依附式开发”论[J].旅游学刊,2005(1).

[4]罗艳菊: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若干理论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9).

[5]罗艳菊:城郊型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探讨[J].江苏商论,2006(4).

[6]唐文跃: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初探[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6).

[7]隆学文:旅游非优区开发策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12).

[8]李东和、赵玉宗: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7).

[9]彭华:关于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初步思考[J].人文地理,2000,15(1).

[10]ChrisRyan、谷慧敏:旅游业对北京互通的社会影响—以环境变化为例[J].中国旅游研究,2007(6).

[11]崔晓明、ChrisRyan:安康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策略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8(6).

[12]马耀峰、宋保平、赵振斌:旅游资源与开发[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13]王晞: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14]雷国雄:基于文脉、地脉的区域旅游品牌形象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5.

[15]mommaasHans.CulturalClustersandthepost-industrialCity:towardstheRemappingofUrbanCulturalpolicy,UrbanStudies[J].2004,41(3).

[16]孙根年:安康旅游业的区位开发与区域联合开发[J].商业研究,2005(18).

[17]

[18]王伟年:城市文化产业区位因素及地域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19]沙莲香:北京人文环境与城市文化氛围[J].北京社会科学,2004(1).

[20]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1]崔晓明、张红:安康旅游形象定位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7(1).

[22]吴必虎、宋治清:一种区域旅游形象分析的技术程序[J].经济地理,2001(4).

文化旅游的特征篇10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开发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营销陕西安康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部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798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四、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发展策略——以安康市为例

1、安康旅游发展简介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在秦巴山地之间。秦巴山地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线,山地垂直高度大、气候复杂多变,森林垂直带谱明显,汉江从西向东纵贯全市,两山夹一川的地形格局使这座山水之城独具特色。长期以来秦岭巴山阻隔造成其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目前仍为部级贫困地区。与分别以秦汉唐历史文化遗迹著称的近邻西安、咸阳等和以楚汉文化历史遗迹见长的湖北武汉、荆州、陕西汉中等地相比,其“秦风汉韵楚文化”的自我文化定位形象相形见绌。1983年安康曾发生特大洪灾,洪水几乎摧毁安康古城,原县城内历史文化遗迹和陕南小城建筑格局饱受灾难。然而其山、水、林特色突出,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原旅游形象模糊,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产业链短。2007年国内游客为206万人次,旅游收入7.21亿元,国际游客8000人,旅游外汇收入144万美元。在周围西安、重庆、成都、武汉、汉中等具有人文旅游资源优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屏蔽下,亟需独特的旅游形象和产品发展。

旅游形象和旅游资源并非旅游发展的唯一保证。目的地可进入性、交通容量、空间节点分布同样重要,而旅游开发反过来也会促进目的地交通环境的改善。如与安康毗邻的汉中市,在西汉高速公路开通后获得了旅游发展的良机,2007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3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2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5.9%。安康旅游面临的机遇使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陕南突破发展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西康高速(包北高速川陕段)、十(十堰)天(天水)高速、襄渝、阳安铁路将相继建成和安康至湖南常德铁路专线、西康二线铁路也已进入开工建设准备阶段,这将会有力地促进安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整合、创新人文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业集群

文化氛围是蕴涵在一切环境与气氛中的文化现象与文化特征。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城市文化氛围是某种城市心理的形成并起作用的过程,是弥漫于城市空间的社会气候。与西安、汉中、重庆、武汉等周边城市相比,安康可供旅游开发的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安康这所陕南小城具有浓郁而独特的茶文化、酒文化、娱乐休闲文化;多元、移民文化融合形成兼容并蓄以及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状态下安于现状、淡定悠闲的城市气质;汉江穿城而过的浪漫氛围等因素交织出安康特有的休闲旅游文化氛围;“灯红酒绿”的汉江两岸将成为最令休闲度假旅游者留恋往返的景观和旅游亮点。要力争塑造出区别于忙碌、拥挤的现代大都市的独特旅游形象——保留小城市素有的恬美、浪漫和独特魅力,承袭传统地方文化渊源,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当代文化符号。如以传统的汉剧、陕南民歌、陕南民俗、文学、书画等艺术创作、文化元素打造陕南风雅之城;修建或修缮各类博物馆、电影院、剧院、名人故居、地方传统建筑民居、画廊、特色街区等使之成为这座风雅小城的文化标志,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在这座素有多元文化色彩的城市中交汇融合,通过休闲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

3、旅游形象塑造

旅游形象指旅游者通过各种传播形式得到的,目的地旅游资源、服务产品与项目、管理体制与水平、设施体系、交往经历与态度的综合感知,是吸引旅游者做出前往目的地城市旅游的关键因素之一。旅游者所持有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将对他们的质量感知、游后评价、口碑宣传和重游意向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旅游形象策划的关键在于对目的地旅游资源、文脉、地脉的准确把握和提炼,对旅游者的需求、购买决策、消费行为等关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意境地图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目的地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提炼目的地旅游特质并从周围旅游竞争对手的同质旅游产品和形象屏蔽中脱颖而出。以语言口号、理念、行为和视觉等形象设计表达出来,由理念内涵、行为系统、传播感觉系统、风情塑造、核心区塑造等共同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复合形象系统。通过旅游形象口号向公众传递,向旅游市场宣读自身的产品定位和独特魅力,唤起特定市场的旅游欲望进而做出旅游决定。

在缺乏具有鲜明特征的人文旅游资源和形象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制胜之道是“串联”目的地不同的旅游吸引物,组合旅游产品,塑造多元化、复合型的旅游形象,提高目的地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如新西兰成功塑造的“100%纯净的新西兰”(100%purenewZealand)和“世界探险之都—皇后镇”(world’sadventureCapital)的独特形象。安康形象塑造基础是秦巴汉水在安康境内构造了良好、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汉楚等多文化、多地域移民文化大融合的人文底蕴。由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完成的《安康旅游总体规划》,将其形象定位为“水舞秦巴自然安康”,一个宜游、宜居、自然,兼具优美山水自然风光和休闲格调的旅游胜地呼之欲出。根据这一旅游形象定位,可以将不同类别的旅游产品横向串联起来,形成纵、横交错而又相互关联的立体的旅游产品网络结构。自然真山水的安康旅游形象定位与塑造,为安康从周围历史文化资源型旅游目的地如西安、汉中等旅游形象屏蔽下突围。

4、营销策略

RyanandGu认为在旅游景区私有化发展趋势下,旅游形象已成为目的地营销者的首选产品和现代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旅游目的地营销需采取卓有成效的营销战略,打造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统一的独特形象。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旅游营销更应注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营销合作,建立紧密的营销网络,统筹构建、运行,由形象塑造、产品设计、包装、传播与管理组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整合营销体系,协调、整合旅游地营销要素,培育统一和谐的形象系统,以较低的成本取得最佳营销传播影响力。

安康旅游营销可采用“旅游整体营销+核心旅游产品重点营销”模式,将目的地作为一个整体旅游产品进行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on,imC)。通过广告、公关和形象推广活动、销售奖励、节庆活动、事件营销、网络营销、面向旅游市场和旅游中介商的直接营销等,针对特定目标市场,宣传真实、独特、充满魅力的亲山近水、自然健康、浪漫休闲的旅游形象,传达一致的旅游产品信息,实施对目的地的全方位推销。

(注: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安康、汉中两市旅游产品差异化发展战略与旅游合作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08JK001。)

【参考文献】

[1]许春晓:21世纪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新领域: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J].旅游学刊,2000(1).

[2]许春晓: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与性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4).

[3]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依附式开发”论[J].旅游学刊,2005(1).

[4]罗艳菊: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若干理论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9).

[5]罗艳菊:城郊型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探讨[J].江苏商论,2006(4).

[6]唐文跃: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初探[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6).

[7]隆学文:旅游非优区开发策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12).

[8]李东和、赵玉宗: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7).

[9]彭华:关于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初步思考[J].人文地理,2000,15(1).

[10]ChrisRyan、谷慧敏:旅游业对北京互通的社会影响—以环境变化为例[J].中国旅游研究,2007(6).

[11]崔晓明、ChrisRyan:安康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策略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8(6).

[12]马耀峰、宋保平、赵振斌:旅游资源与开发[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13]王晞: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14]雷国雄:基于文脉、地脉的区域旅游品牌形象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5.

[15]mommaasHans.CulturalClustersandthepost-industrialCity:towardstheRemappingofUrbanCulturalpolicy,UrbanStudies[J].2004,41(3).

[16]孙根年:安康旅游业的区位开发与区域联合开发[J].商业研究,2005(18).

[17]

[18]王伟年:城市文化产业区位因素及地域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19]沙莲香:北京人文环境与城市文化氛围[J].北京社会科学,2004(1).

[20]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1]崔晓明、张红:安康旅游形象定位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7(1).

[22]吴必虎、宋治清:一种区域旅游形象分析的技术程序[J].经济地理,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