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酒店的管理与服务十篇酒店的管理与服务十篇

酒店的管理与服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9:09

酒店的管理与服务篇1

关键词:酒店管理;服务;管理质量;客户;满意

一、我国酒店管理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与世界各国之间在经济方面的密切贸易,使得我国的旅游行业与酒店管理等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尤其是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出现了很多与其相关的现代化新兴行业。酒店管理与服务行业不仅要实现自身盈利的最大化、实现现代化的经营,同时也要加强对酒店管理与服务内容及服务方式的创新。因为酒店管理与服务的创新是酒店行业发展的核心,服务的质量与服务的内容体现了酒店管理的竞争力,是酒店在激烈的旅游行业与酒店管理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地位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酒店管理与服务在服务的内容、服务的方式以及服务质量上面有许多的不足,影响了我国酒店行业整体的发展水平。总的来说,我国现阶段酒店行业的服务与发展存在的问题有:近年来,虽然我国酒店行业在国内的市场中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同时在酒店管理方面的人才培养与管理经验方面,都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正在向国外先进的酒店管理与服务看齐,而经济的全球化也使国外先进的酒店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为我国酒店管理与服务提供了新的理念,促进了我国酒店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和本土化的发展。相比国外的酒店管理与服务,我国的酒店管理与服务无论在服务的质量还是服务的体系、效率上,都显得比较滞后,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力,与国外的酒店管理与服务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再加上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一、二线城市的高端酒店数量在持续增长,四星级酒店与五星级酒店已经在一、二线城市非常普遍,在数量上实现了大规模的快速增加,但是这些酒店在酒店管理与服务方面的质量还没有跟上酒店数量增长的速度,频频出现酒店管理与服务方面的问题。比如,经常会有报道投诉四星级、五星级酒店服务人员的素质较低,服务的质量与态度较差,酒店的设施不够完善等,这是我国酒店管理与服务急需解决的问题。虽然我国高端酒店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而人们对于酒店服务的多样化与个性化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加,这就要求酒店应该提高管理与服务的水平,满足顾客不同的需求,这也是当前市场条件下,酒店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制定出个性化、人性化与多样化的服务内容也是当前酒店管理与服务的发展趋势。

二、酒店管理与服务质量的重要性

首先,提升酒店的管理与服务质量有利于酒店品牌与形象的推广,提升酒店的形象与知名度。知名度与形象是服务行业的“金钥匙”,酒店行业要以高质量的服务作为自身发展的命脉,这也是酒店行业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可以说,服务质量的高低是决定酒店成败的关键因素。酒店只有提升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的意识,制定人性化的服务模式,才能够使自己不断的壮大与发展。比如,世界有名的七星级连锁酒店,希尔顿酒店就特别注重酒店的服务质量对顾客的影响,还有世界有名的万豪酒店集团都高度重视服务质量对该酒店品牌的影响。因此,酒店的管理与服务质量是酒店品牌形成的基础。其次,良好的酒店管理与服务质量可以形成客户满意的回馈,能够形成长期的、持续的固定客源。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具有消费能力的顾客对酒店服务的质量具有较高的要求,他们宁愿花更多的钱去享受更好的服务质量,如果酒店能够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能够获取顾客的认可与青睐,那么他可以赢得更多的新顾客,并且获得旧顾客的长期的忠诚。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这就是自然而然会形成重复性的购买,从而刺激酒店经济效益的不断增长,形成良性的循环。再次,酒店管理与服务质量的提升,可以为酒店带来更多的利润,不断增强酒店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让酒店处于有利的市场地位。获得发展、赢得更多的利润,是所有酒店于酒店行业发展的最终目标,这个目标只有通过酒店自身不懈的努力才能够实现。但是,酒店的盈利与发展,与酒店自身的服务质量的提高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比如,酒店管理与服务质量的提高,自然而然会促进酒店企业利润的不断持续的增长,而酒店利润的增长反过来会促使酒店在管理与服务模式方面向更高的目标发展,从而形成双赢的效果。最后,酒店管理与服务质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会给酒店带来额外的收益。服务行业的生存与发展,就靠的是服务的质量与服务的效率,以及客户对服务的满意度。服务的质量可以说关系着服务行业的生死存亡,一家酒店是否能够得到长远的发展主要取决于这家酒店的服务质量。现如今人们对于酒店服务的要求更加多样化与个性化,面对复杂的客户需求,酒店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满足各种客户的不同需求,让客户能够感受到服务产品是物有所值,这样才能够让旧客户带动新客户,实现酒店不断壮大与收到更多利润的发展。

三、酒店管理与服务的创新措施

第一,采用调查的形式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并且根据客户的需求制定客户满意的服务标准。酒店管理与服务人员应当定期地进行信息的实地调查与采集,了解客户对酒店管理与服务的需求,同时了解其他酒店对客户管理与服务方面的先进经验,在第一时间了解客户在物质与精神方面需求的变化,从而为客户制定更加人性化、个性化与全面化的服务标准,提高酒店在服务方面的质量。比如,随着经济的发展,顾客在酒店服务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没有一个完全不变的标准,这就要求酒店管理与服务人员应该时刻注意,通过实地调查与采访,收集顾客的反馈信息,并且对已经提供服务的顾客进行满意度的问卷,对顾客不满意的地方做出改进,从而不断完善,与时俱进,为顾客提供更多人性化与多样化的服务,提升酒店的综合竞争力。第二,酒店应该不断完善酒店管理与服务体系,尤其加强服务质量的管理执行力。管理体系与管理制度是一个酒店必须应该制定的规则,也是每一位酒店管理与服务人员必须遵守的规则,它是约束防止不良服务行为发生的依据,是保证酒店正常运行的基础,酒店管理体系与管理制度对整个酒店的运行以及提高酒店的服务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酒店非常有必要制定一套严格、完善、规范、科学的管理体系与管理制度,加强酒店内部管理协调能力,提高酒店管理与服务的执行力。良好的酒店执行力,是酒店对自己、对顾客的一种责任,但是很多酒店的管理制度与管理体系往往缺乏严格的执行力,由于受到主观因素的的影响成为一种形式。所以,落实酒店管理体系与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必须成为每一位员工的职责,落实成为每一位员工的权利与义务,从而为顾客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保证酒店的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第三,酒店应该加强对管理与服务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为服务人员制定完善的激励与奖惩政策,激发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人才是第一生产力,酒店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因此,优秀的酒店必须为员工提供一个培训学习的机会,使每一个员工都能够得到发展。服务意识是每一位酒店工作人员所不可缺少的意识,它体现了酒店整体员工的素质,体现了酒店文化,体现了酒店的形象。总之,酒店应该不断培训员工的服务意识,让员工能够形成处处为客人着想的意识,提升员工的感知力和心理判断力,这不仅会提升员工的工作经验,同时员工的工作经验还会为酒店带来更多的效益。通过定期的培训,可以增加酒店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与积极性。除此之外,完善的激励与奖惩政策,也是酒店管理中必不可少的,每一位为酒店工作辛勤付出的,服务人员都希望得到酒店的肯定,希望得到顾客的满意。这就要求酒店应该给予他们及时的肯定与奖励,让员工形成与酒店共发展、同命运的思想。但是,对于服务质量与服务态度不好的员工,也应该给予一定的惩罚,根据工作人员的绩效好坏程度给予相应的奖惩,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工作人员的潜力与积极性,从而为顾客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刘丽君.我国经济型酒店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2011(22).

[2]张晓晨,张恒杰.经济型酒店服务创新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08).

酒店的管理与服务篇2

关键词:微课;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7C-0049-03

微课因其形式新颖、针对性强,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及教师接受和推广。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积极推动微课资源建设,促进了各大品牌专业建设。

一、微课的优势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为适应新形势下酒店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端技能型的服务和管理专业人才,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这一特性为微课教学新形式的融入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微课正逐步被应用于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教研活动中,具有目标明确、主体突出、短小精干、交互性好、应用面广等鲜明特点,成为传统教学的有效补充,收到了良好的专业教学效果。[1]详见表1。

可以说,微课区别于以前的多媒体和动画教学,它将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融合,具有独特的优势:(1)共享。可以集中学校优质资源,特别是可充分发挥名师作用,设计和制作出高质量的微课课件,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逐步建设和积累形成微课资源库,进而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互利共享,也方便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专业交流和学习;(2)便利。微课视频方便复制,容易传播。现代网络技术和通讯条件完备,可利用电脑、智能手机等多种工具,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多次循环利用,实现教学便利化;[2](3)实效。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了解业界形势与要求,理解体会所学知识。生动活泼的微课可有效引导学生增强专业兴趣,掌握课程内容,边学边做,边做边学,积累专业能力,以适应今后的就业与个人发展需要。

二、微课在酒店服务与

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微课在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效,必须根据微课特点,紧密围绕专业课程内容,落实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坚持夯实基础,在教学目标制定、学习对象分析、内容需求安排、教学媒体选择、微课资源建设等多方面整体筹划,通过设计、制作高质量的微课视频,引导教师运用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在较短的时间内讲清知识点,提升教学成效,让学生较快地理解和掌握有价值的学科内容。

(一)把握落脚点――效果

微课能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学好知识。如客房服务的卫生、床具等细节繁多,教师如果单纯以口头讲课,则枯燥单调;如果通过拍摄微课视频展示教学内容,则一目了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同时,微课设计与制作是一项综合性比较高的教学新技能,教师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也需要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因此,微课从设计开始,就要考虑教学的效果,教师应确定好课程主题,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微课内容,拍摄出优质视频,制作好课件,既强化对学生的知识传递,又兼顾职业技能培训,真正体现微课教学的初衷和目的。

如在设计制作《公共洗手间》视频时,最重要的是内容通俗易懂,才能充分体现效果。因此,以情景再现的形式展现日本最年轻的女性大臣野田圣子在帝国酒店受训负责清洗洗手间这一传奇故事,让整个课程更加生动形象,而且实拍画面的客观真实性更富冲击感,在一定程度上可帮助学生理解学科内容。

(二)选好切入点――内容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涵盖的内容较广泛,岗位工种多,不同岗位的知识要求和服务技能也有差异。微课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要选择学科内的难点、热点、焦点,讲深、讲透,高度浓缩教学内容。应在掌握点和面关系的基础上,选择好微课的主题,侧重于教学内容的某一知识点和细节。如在前厅服务管理内容中,可把门厅引导或总台收银作为一个知识点来设计制作教学微课,用讲解和实景演示的方式,展现该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服务标准、沟通技巧、客户信息反馈,包括手势、脸部表情、身体动作、语言艺术,利用视频直观表现,便于学生学习和认知。又如《公共洗手间》微课视频以酒店公共洗手间的标识为切入点,涉及了多个国家酒店公共洗手间的外在标志,以及现代化酒店公共卫生间内的各种新型智能化、人性化的设施,很好地向学生诠释了目前现代化酒店公共卫生间的标准配置,并且从公共洗手间这个小角度出发,解析了酒店行业的服务水准和要求,强调了一个酒店公共卫生间等每一个细节对于酒店形象塑造的重要作用。这样,学生很容易接受。

(三)抓住关键点――设计

微课教学设计是制作微课的灵魂,必须抓住微课设计这一龙头。好的设计是成功的一半。微课的表现形式决定了它不可能大篇幅来诠释教学内容。从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看,契合其特点,微课设计重点要考虑直观性、实用性。依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联系酒店服务与管理的真实生活场景,强调现场重现,进而构思脚本。如利用DV实拍制作酒店服务与管理微课,脚本设计尤为关键,涵盖了编剧和导演的角色。借助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寻找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梳理罗列可利用的资源,包括文本资料、人员配备、时间安排、实地洽谈甚至资金使用等方面。可以说,拍摄微课相当于一场实战演练。

《公共洗手间》微课视频以实拍和动画的形式相结合。实拍的场景最大程度地还原了现代化酒店内公共卫生间的设施状况、外在标志等,具有真实性和说服力。动画弥补了实拍画面的不足,如国外一些酒店卫生间的标志,迫于条件无法实地拍摄,因此专门构思设计用动画辅助表达,动画非但没有给视频造成突兀的感觉,反而使得整个视频更加多样化,而且富有特色,又增强了视频的客观性与可观性。

(四)寻找结合点――形式

形式是体现内容和实现目标的重要载体。一是注重教育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微课是形式,是手段,最终服务于教学内容。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滞后,尤其对于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这一人与人、面对面的学科,显得枯燥乏味,不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和兴趣,而微课是有效的补充。制作微课,既要在内容上体现教学效果,更要在制作中做到画面优美、音质动听、用语精准,才能寓教于乐,强化微课的教学功能。[3]在制作微课时,充分利用视频、动画与实拍多种形式的巧妙结合,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注重学校与企业的结合。制作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微课,可结合专业特点,兼顾学生今后实习就业的方向,与星级酒店或特色酒店合作,就某一个内容拍摄并实施教学。对学校来说可现场完成教学内容,对酒店来说也是一次业务技能的训练和观摩。三是要注重教学与工作的结合。微课教学通过真实情景模拟,融入未来工作环境,既要把专业知识融合到实际岗位中,也要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需求,激发学习的原动力,缩短今后就业的适应期。

(五)体现出彩点――细节

微课要出彩,必须注重细节。在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微课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一些细节:(1)画面清新明了,注重视觉效果。特别是借用一些模板来制作的时候,防止喧宾夺主,淡化主题,避免分散学生注意力。在《公共洗手间》整个微课视频中,不管是实拍画面还是动画画面,均与解说词契合得恰到好处,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2)提高脚本质量,注重观众听觉。编写台词要多使用专业用语,也要适当口语化,容易让人接受。背景音乐要轻松舒缓,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学习。画面配音要口齿清楚、嗓音悦耳,必要时可请专业人士担当,以提升质量。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制作的《公共洗手间》视频,不仅解说词反复推敲,富有逻辑性,而且专门聘请无锡市广播电台的播音员配音,其解说的语气平缓又富有情感,就像一个酒店从业者如数家珍,效果逼真;(3)文字简明扼要、条理清楚。无论是字幕还是画外音,都要言简意赅,让人一目了然,因为冗长的文字反而会引起学生反感;(4)注重场景选取和布置。制作微课更要注重环境布置。如房务服务,室内物品多,容易给人杂乱的感觉,需要作适当布置,改善环境效果;[4](5)增强互动,吸引学生参与。专业微课设计伊始,就应让学生一起来动脑、动手,甚至作为微课演员,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教学目的。

微课在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课堂教学中得到了较好的实践,完善了专业教学的形式与手段。可以说,微课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资源;不是取代老师,而是教师教学形式的拓展。

参考文献:

[1]王国川.“微课”推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J].中国培训,2014(10).

[2]吴汉生,廖乃高.在高职院校推广微课的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0).

酒店的管理与服务篇3

关键词:微课项目教学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F719-4

《饭店餐饮服务与管理》这门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对于酒店管理专业、以及学习旅游管理专业酒店方向的学生至关重要。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更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着重培养学生不仅需要掌握餐饮服务与管理的基础理论,还要求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实际技能,要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餐饮服务具体操作流程。本课程一般会通过理论讲解、模拟训练、模拟管理,运用案例分析和实训场景教学使学生掌握餐饮服务管理技能。

教育部在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1、微课的概念

微课、慕课是随着大数据,网络时代给每个教学工作者带来的新的概念,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与创新。以下列举两个笔者较为认可的对于微课的定义。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魏民认为:“微课是以教学点为单位,教学时长较短,可以组成微课程的课。”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未来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微课教育研究专家焦建利教授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它一般以一个小主题或者问题(小题大做是微课的思路)展开,主要围绕难点、疑点、重点、考点、增长点。”[1]另外引用一句网络上教师论坛中对于“微课”的认识,较为流行的说法:“微课就是路过教室时里面正在上的某个吸引人的片段。”在笔者看来好的微课作品如同美丽舞蹈中定格下来的惊鸿一瞥,短暂但是惊艳,难忘、触目而经心。

2、项目教学的概念

项目教学法(project-learning)是指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探究

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共同实施一个完整“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兴趣与需要基础之上,经有目的的活动作为教育过程的核心或有效学习的依据,它对于打破科学体系、实施跨单元、跨学科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

3、微课应用于《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项目教学

现价段《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基本会将课程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吻合,与项目教学相推进。

3.1《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项目教学现状

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的《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为例,该课程共分为五大项目,其中包含各个相关模块,主要突出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目标。课程在学期中,依据学生今后职场、职业生涯的发展,对学生主要提出三大要求,分别为:基本入门--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餐饮服务人员,熟练掌握餐饮服务技能。职业突破--能够自主创业,开办经营餐饮企业,这三大要求层层递进,呈阶梯式发展。

目前《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主要分为:项目一入门与入职,包括模块一行业认知,模块二技能训练,模块三中餐零点服务,模块四咖啡厅及房膳服务。项目二进阶与拓展,包括模块一中餐宴会服务,模块二西餐厅服务,模块三自助餐与会议服务,模块四酒吧服务

。项目三运营与督导,包括模块一组织机构,模块二岗位职责,模块三人员配备,模块四班次安排,模块五服务质量。项目四筹划与经营,包括模块一市场调研,模块二物资管理,模块三经营计划与编制,模块四市场推广策划。项目五主题餐饮店策划,包括模块一餐饮文化与大众需求,模块二市场调研与主题确定,模块三开店手续与政策了解,模块四餐厅布局与设备选购,模块五市场询价与费用预算,模块六装饰布置与物资选购,模块七人员架构与招聘培训,模块八物资到位与调试营业。

3.2微课融入《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项目教学实践

“短小精悍”的微课可以作为教学案例,课后指导,课后练习等融入《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教学中,使《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的教学更加生动,直接,使教学效率、效果提高。具体实践实施可以表现在:项目一入门与入职中,学生主要学习的是餐饮服务的基本技能,对于餐厅、饭店的认识可以通过微课以加深对餐厅饭店的认识。项目二进阶与拓展中,中、西餐服务、酒吧服务等可以分别制作《中餐服务流程》《西餐服务流程》等小视频。项目三运营与督导中,可以制作一些对客服务的小视频,作为教学案例,加强学生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与沟通技巧。项目四筹划与经营和项目五主题餐饮店策划,主要要培养学生的餐饮管理能力与自主创新创业能力。

以《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项目一入门与入职中模块二技能训练为例,餐饮服务技能中有一项非常受学生欢迎,但是又具有一定难度的技能,餐巾折花。笔者制作了微课《奇妙的餐巾折花――出水芙蓉》(http:///play.asp?vodid=169196&e=3),微课时长一共10分钟,其中包括具体学习出水芙蓉花型,课中还提供两个短视频练习,花型分别为含苞、蝴蝶。这个微课制作后,在微博与微信中传播度较高,基本上即使没有任何餐饮服务技能和基础的人都可以学会,而该微课在《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的教学中运用效果也较好。可以说微课《奇妙的餐巾折花――出水芙蓉》的制作是对于大众(网络)与小众(学校教学)都是有用的。

4.结语

面对现今的网络时代,教师教学如果不采用新思维,新手段以突破传统教学,必将被时代淘汰。移动互联与智能终端等新方式是学生们每天时时刻刻接触的,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将“微课”运用于《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可以将职业教育课程变得更有趣、更生动、更高效、更真正能为学生今后职业所用。

酒店的管理与服务篇4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酒店服务业也经历了极为高速的发展,酒店的数量日益增加不说,酒店业的竞争也变的愈发激烈,而酒店服务质量这一酒店的立身之本更是各酒店之间较为注重的营业重点。根据有关机构权威调查表明,优质的酒店服务质量管理是酒店能否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而如果酒店服务质量管理较为恶劣,也会对酒店的正常运转带来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

二、什么是酒店服务质量管理的特点

在酒店服务质量管理中,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酒店的长期持续发展。在当下的酒店服务质量管理中,通过传统以产品为中心的酒店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的方式已经趋于淘汰,而通过对顾客需求的最大满足提高顾客忠诚度与满意度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据酒店行业权威机构调查表明,酒店保留一个老顾客的成本只是吸引一个新顾客成本的百分之二十,但老顾客能带来的长期利润远远高于新顾客,而这一切都要建立在酒店服务质量管理优秀的前提下。只有酒店具有优秀的服务质量,顾客才会对酒店产生认同感与忠诚度,一般情况下酒店服务质量管理具有以下三方面特点。

(一)持续改进

在酒店服务质量管理中,持续改进是其核心目标与改进方向。酒店想要获得顾客忠诚度并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自身服务质量进行持续改进,而这时酒店质量管理将不再只是一种管理方法,其将成为一种酒店追求更高服务质量的经营理念。

(二)全员参与

在酒店服务质量管理中,只有酒店全员都参与到相关工作中,才能最大程度上提高酒店服务质量。

(三)以顾客为导向

酒店是为顾客服务而存在的,在酒店服务质量管理中,酒店管理层必须了解最广大的顾客群体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只有酒店了解了顾客的需求,才能寻找到与之相对的应对措施,并以此促进酒店服务质量的提高,为酒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泉与动力。

三、我国酒店服务质量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一)酒店整体服务质量单薄

在酒店服务质量管理中,服务意识是其安身立命之本,但在我国大多数酒店中,酒店整体服务意识淡薄的情况屡有发生,严重制约了我国酒店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酒店整体服务意识的淡薄具体表现为:酒店的最高管理者对酒店服务质量不关心;管理层缺乏对顾客积极服务的意识;“顾客至上”的服务业真理无法得到贯彻等。在这种情况下,哪怕酒店相关管理者制定了一些关于酒店服务质量管理的规范与制度,但由于酒店长期处于整体服务意识淡薄中,这类规范实施取得的效果也必将极为有限。

(二)缺乏有效的酒店质量管理体系

在我国大多数酒店中,其本身并不具备完善的服务管理体系,而其自身采用的落后管理方法在酒店具体经营中会产生许多服务质量问题,例如,夏天冷气温度不够、酒店内油烟味道太重、客房中物品不齐全、客房内一次性物品质量较差等,这些服务质量问题的产生都会影响顾客对酒店的整体印象;在我国一些酒店中,虽然其自身确立了较为严格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但体系在执行中一般面临着执行力度不够、操作性差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同样会影响酒店整体服务质量管理水平。

(三)酒店服务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酒店的服务质量水平总的来说取决于酒店服务人员自身技能与服务素质,但由于酒店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很多酒店自身员工素质得不到很好的保障,这也就使得酒店的整体服务质量保障出现了不小的问题。一方面,在我国相当大的一部分酒店中,因其缺乏规范的劳动力认证及准入体系,使得其自身员工的素质水平不高,制约了酒店整体服务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我国中小型酒店中因其薪酬过低,往往会造成优秀人才的流失,员工自身的能力水平自然无法保证。

(四)酒店各部门服务管理协调性差

酒店是一种综合性行业,其集中各部门于一体为顾客开展服务,在这其中,酒店各部门配合的默契程度将很大程度上影响酒店整体服务质量。当下,在我国许多酒店中,酒店的各部门缺乏沟通以至于难以形成有效的合作;酒店的相关管理者心中缺乏酒店管理的全局意识与责任感,这就使得酒店各部门间推诿责任的现象出现较为普遍,大大降低了酒店服务质量;在酒店各部门管理者对本部门的管理中,其一般过度重视自身部门的业绩程度,这就很容易使得该部门忽视了与其他部门的配合,造成了酒店整体服务质量的低下。

四、我国酒店服务质量管理常见问题的处理对策

(一)强化酒店员工整体服务意识

在酒店日常管理中,对酒店服务质量的管理是其工作的重心,这就要求酒店中的全体员工必须具有高水平的服务质量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酒店整体服务质量水平。在具体的酒店服务质量管理中,酒店方必须设法为员工树立服务至上的工作原则,并将这种思想作为酒店的生命基石。酒店方应通过组织相关的学习与培训提高员工服务意识,加强酒店整体服务质量的提高。

(二)建立健全的酒店服务管理体系

为了我国酒店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酒店中必须创建健全的服务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酒店服务质量管理水平。所谓健全的酒店服务管理体系,其必须建立在管理程序化、规范化的基础上,并在服务过程中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工作。酒店在健全的服务管理体系建立中,可以通过两个方面进行服务管理体系的具体展开。一方面,酒店应首先选择专业人才设置酒店服务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这一机构主要为酒店服务管理体系负责,确保酒店管理体系的更好展开;另一方面,酒店应选择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将酒店各环节纳入到酒店服务管理体系的框架中来,使整个酒店围绕着酒店服务管理体系进行运转,最大程度上提高酒店服务质量管理水平。

(三)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酒店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果能够有效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就能明显的提高酒店服务质量水平。为了酒店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酒店应从用工源头开始把关,在招聘中应根据酒店自身发展需要与实际情况进行岗位的分配与调度,并在酒店内制定较为科学、开明的用人制度,在用人时,并不只看学历说话,更要注重相关应聘人员自身能力、价值取向等方面;酒店对于已经招聘的素质较低的员工,应对其进行系统化知识培训,这种培训应该贯穿于每一名员工工作生涯的始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并长久的保证酒店服务质量管理水平。

(四)确保酒店各部门间的协调发展

酒店各部门配合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酒店自身的服务质量,针对这种情况,酒店应加强内部各部门的沟通与合作,用以形成酒店内各部门较为方便且良好的沟通氛围。此外,我们要重视酒店内一些劳动重复量大,容易造成员工工作疲劳与大脑迟钝的工作,并通过有效的轮换机制最大程度上降低员工因疲劳问题出现的相关错误,以此加强各部门间彼此的合作程度。酒店也可以利用企业文化培训这一过程,使各部门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将各部门、各员工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主体,使酒店服务质量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五、结论

酒店的管理与服务篇5

关键词:酒店管理;服务创新;保障体系;体系构建

在市场竞争机制下,酒店服务产品的同质化趋势愈来愈明显,薄利经营已经成为酒店业的常态。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经济格局和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酒店的经营环境和面临的市场状况正在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大众支付能力的提升促进了其消费偏好的改变与提质,对服务的个性化要求已然成为主流,促使星级酒店服务差异性的创新已成必然。

一、酒店服务创新的驱动因素

(一)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性。处于竞争剧烈的市场,酒店的生存和发展有赖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增强,不直面竞争就会因失去竞争优势而失去竞争力,而服务创新恰恰是建立酒店核心竞争力的前提[1]。因此,酒店的经营和竞争在强调着力于客户关系管理的同时,更应致力于服务上的创新。酒店应有效地运用各种要素资源,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推动服务创新的动力机制、激励机制及约束机制。(二)市场竞争的需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促进社会大众的消费偏好发生着质的变化,消费者旨在情感的体验和心理上的满足的个性化趋势愈发明显,体验消费渐成主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实物产品的差异化被快速消解,同质化将成为不可逃脱的命运。因此,酒店想通过实物产品的差异性取得竞争优势已不现实,而服务质量可以成为竞争优势的来源。顾客对酒店服务质量的感知主要来源于对主要由服务传递构成的服务交互过程的体验。因此,旨在提高顾客感知服务“过程质量(功能质量)”的酒店服务创新对建立酒店竞争优势、增强竞争力具有决定性的现实意义。不断创造适应消费者需求变化的创新服务,是一个酒店不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酒店服务产品具有与实物产品不同的属性,酒店服务产品尤其是服务方式具有无形性特征,不具备申请专利的条件。在服务产品不受专利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被市场中的同业者模仿、复制,进而在酒店界盛行。这种情况下产生的酒店业所谓的“一招鲜吃遍天”的生命周期极短,很难形成长久的竞争优势,迫使酒店只有像永动机一样不断进行创新,加大服务创新力度,使服务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才能走在同行的前列。(三)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盈利是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只有持续盈利,酒店才有生存的机会和持续发展的可能。基于酒店服务产品的特点和酒店消费顾客出于体验消费需求满足的需要,只有酒店有能力提供的服务能够充分满足顾客的需要甚至超越顾客的期望,这样的服务创新才具有“双赢”的价值,才能成为酒店创新的方向、着力点、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一种顾客需求拉动酒店服务创新。酒店的服务创新迎合着顾客需求、创造顾客价值的良好局面,实现酒店的供给与顾客的需求之间的平衡,才能引领酒店与顾客之间协调而又可持续地发展[2]。在实施服务创新的过程中,酒店不能迷失创新方向,聚焦于盈利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应成为实施服务创新的出发点。不应将过多的资源投入到低价值的领域中而得不偿失。酒店管理者必须认识到,服务创新旨在解决酒店在创造价值(包括酒店价值和顾客需求价值)中的现实问题,目的在于有效提升酒店的竞争力,从而实现可持续的盈利性成长。

二、酒店服务创新的主要内容

美国的服务管理研究组合pZB(a.parasuraman,ZeithamlV.andL.Berry)认为,酒店的服务质量取决于设施质量、实物产品质量、环境质量和劳务质量。该研究组合认为,设施质量和实物产品质量构成了酒店服务的技术质量,也可称之为有形质量;劳务质量和环境质量构成了酒店服务的功能质量,也可称为无形质量。顾客基于对酒店设施、实物产品、环境和劳务“可靠性、响应性、安全性、移情性、有形性”五个维度的期望、过程体验的匹配度而形成感知服务质量,并据此对酒店的服务作出评价。为提高顾客服务体验和感知服务质量,酒店服务创新应聚焦于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组织等方面的创新[3]。这些方面所包含的内容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既有有形的实物又有无形的交互过程,以技术质量和功能质量的形式由顾客体验,并形成顾客感知服务质量。

三、构建电子商务产教融合课程体系的约束因素

(一)创新管理约束。在实施创新的过程中,酒店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做必要的变革或调整,这些变革和调整相应地会引发管理方式、管理方法、管理技术和管理技能的变化,并提出新要求,有时还会触发人员之间利益的调整。这些变化往往超出现有服务提供者的观念、管理能力、管理水平和管理技能,加之此前养成的管理惯性,酒店在服务创新的策划、开发过程中,往往会遇上管理阻力性约束。大多数酒店在进行服务创新时都会面临这种与酒店人力资源相关的创新管理约束。(二)创新价值约束。顾客导向的酒店服务创新应在秉持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前提下,权衡“酒店服务供给”价值与“顾客服务需求”价值之间的平衡。否则,过高的服务创新成本必然导致酒店提供的服务产品定价高于市场价格和顾客的预期价格,造成市场和顾客无法接受。这种有价无市的局面,将使酒店不可避免地面临创新的服务产品得不到市场和顾客认可而无法盈利经营的窘境,出现无市场价值的服务创新。(三)人力资源约束。既有员工不具备与服务创新项目相适应的开发能力,是酒店服务创新受人力资源约束的主要表现。这些约束性阻力包括:对待服务创新的意愿和态度、酒店内部人际交往与协作能力、与顾客的沟通交流能力不佳;酒店从业员工虽具备服务创新开发的一般能力,但实践性经验不足;在人才市场或劳动力市场招不到能满足酒店服务创新开发要求的员工等。(四)企业文化约束。具有变革性质的创新因其过程和结果都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企业文化及其惯性就成了创新的约束性阻力,酒店的服务创新也不例外。由于酒店服务创新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出于对多方面“不确定性”的恐惧,酒店管理者、员工从内心深处对创新抱有抵触心理,使得不少酒店缺乏服务创新的热情和激情,总是试图一厢情愿地维持原状,并有意无意人为地为创新设置障碍[4]。这是一种不易被人察觉但影响最大的创新阻力。(五)创新保护约束。由于酒店服务产品具有与实物产品不同的属性,具有无形性特征,且易于通过体验而感知,不具备申请专利的条件。在服务产品不受专利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被市场同业者模仿。同时酒店服务创新通常并不复杂,创新成果极易被同业竞争者快速模仿、复制,因此,酒店创新的服务几乎无法被保护而保持长久的独树一帜,难以获得将新服务首次推向市场时产生的超额利润,有时还无法获得前期创新投资应得的补偿,从而使酒店持续创新的动力被削弱,创新积极性被严重挫伤。

四、酒店服务创新保障体系的构建

服务是一种过程,服务的传递和服务的沟通、被感知的各个步骤体现了服务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从而给顾客带来不同的服务体验。由于酒店服务提供过程具有极易被模仿的特点,所以创新成为必然。但因服务创新既是系统工程又是变革过程,涉及诸多方面和因素,因此需要注重构建服务创新的保障体系。服务创新的保障体系构建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服务创新的制度保障。企业依靠企业制度组合各生产要素,生产满足市场和顾客需要的产品。从有利于保障酒店服务创新的角度出发,应建立有利于保障酒店及其构成机构创新活动的行为准则,建立有利于服务创新的员工行为规范、建立有利于酒店服务创新有序化运行的体制框架、建立有利于酒店服务创新的体制保证、建立有利于促进和调动服务创新活力的激励机制,等等。酒店应建立以“服务创新”为导向的保障性制度,制度的制定应以保障和鼓励服务创新为核心,确保酒店服务创新政策得到有效实施,主要内容包服务创新管理制度、员工服务创新激励制度,以及激发和调动员工服务创新积极性的人事制度、薪酬制度、容错纠错制度等。(二)服务创新的组织保障。就酒店服务而言,其本质是过程,而每一个过程是一组活动的集合。组织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整合服务提供过程的各生产要素,使各要素在服务生产与提供过程高效有机地结合,提高以过程为特征的酒店各项服务效率和质量,在确保顾客满意的同时节约交易成本,提高经营效益,这是酒店服务创新资源转换所需要的组织支撑。因此,构建具有不断改进服务质量、有利于服务创新能力提升的创新组织,可以促进酒店获得源源不断的服务创新能力。1.创建敏捷型组织。酒店服务创新需要采用注重发挥人的创造性、对顾客需求能够作出快速响应的扁平化组织结构。酒店只有建立适应市场变化、顾客需求变化和内部管理变革的动态、开放、柔性的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和充分自治的开放式、网状式的组织系统,服务创新才有活力。因此,要求酒店从识别顾客需求、研究服务信息、开发服务产品直至提供现场服务等方面都必须具有较强的敏捷性和高效性。酒店通过各种信息技术识别顾客需求,快速有效地在服务组织内部传递并形成服务概念,通过恰当授权和员工的专业化技能使顾客的需求快速得到满足。2.构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一种功能型组织,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组织功能。学习型组织的核心要义在于,组织的全体成员以组织愿景为共同目标,以学习为手段,以知识的横向、纵向传播和共享及运用为目的,全面协调地推动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学习型组织是具有学习力、创造力和旺盛生命力的组织,非常适合以过程方法为特征传递服务的酒店。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和功能的发挥,要求酒店各级员工通过不断地学习与自我超越,通过系统的思考与团队成员间的学习,提高服务过程的沟通、交流效能和协调配合能力。通过不断地学习与知识积累,形成螺旋式上升的“学习—实践—积累—再学习—再实践—再积累”的具有较强服务创新能力的学习型组织结构和工作机制。在新形势下,“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应成为酒店服务创新的常态化工作机制。(三)服务创新的技术保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各种手机app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方便了酒店客户关系管理以及酒店服务信息的集成处理。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为酒店通过服务创新减少顾客获得服务的成本,提高顾客满意度,在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方面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首先,酒店服务创新需要通过大量的市场调查,收集和整理顾客信息、竞争企业信息、供应商信息等,传统的手工劳动无法实现,信息技术的运用使这一目标得以顺利实现。酒店借助信息处理系统,将酒店顾客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获得准确的顾客个性化信息,能够根据顾客个人消费偏好来提供富有个性的定制化的创新服务。其次,酒店服务提供与消费的同步性、酒店产品的不可储存性,决定了酒店服务产能适应市场需求调节的重要性。服务产能必须与服务需求相匹配,否则会引起服务质量问题。当服务产能大于服务需求时,为保证服务质量极易造成酒店各项资源的浪费,增大酒店无效成本的支出;当酒店产能小于市场需求时,由于酒店设施设备、人员以及其他各项服务资源出于超负荷状态,极易导致因服务质量的下降而产生的顾客消费体验不佳的感知,引发投诉和酒店的美誉度。这些状况都是与酒店服务创新的初心相悖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酒店通过信息系统来预判服务需求、评估服务需求与服务供给,从而通过调节服务产能与服务提供来提高服务效率、服务质量,获得服务效益。最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技术为顾客提供个性化、情感化的创新服务,形成“注意顾客—定制化服务营销—引起顾客注意—服务市场开拓”的良性循环。(四)服务创新的文化保障。文化是隐含在服务和营销背后使酒店获得经久不衰创造力的源泉,酒店文化的核心是服务文化,尤其是服务创新文化。通过培育服务创新文化,使员工更加积极主动地为顾客提供创新服务。酒店服务创新文化最核心的是应牢固树立和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这一理念包含两个层面:作为服务主体的人,即提供服务的酒店员工;作为服务客体的人,即作为消费者的顾客。只有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来经营服务,才能使员工用心地去识别顾客的需求,满足顾客需求并超越顾客期望;只有“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才能增强员工“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顾客价值导向意识,使顾客更能获得满足其响应性、移情性要求的高质量服务。“以人为本”的酒店服务文化、服务创新文化,在培养忠诚的酒店员工和赢得更多的忠诚顾客、实现酒店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成就员工个人价值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五)服务创新的人员保障。决定酒店服务创新能力大小的最关键因素是人,酒店各级员工都是服务创新方案的执行者。服务创新方案的落实有赖于酒店高级管理人员的决策和推动、中层管理人员的组织和协调、基层管理人员的督导以及一线员工的执行来完成。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保障酒店服务创新得以顺利有效实施,并取得预期创新成果的核心力量和内动力。

五、结语

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酒店服务水平的改进和提升无止境。只要市场竞争存在,服务创新就不会停歇,这是由市场竞争中“适者生存”法则决定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大众消费观念、消费方式的变化,驱动着酒店服务的不断变革创新。因此,服务创新对酒店而言,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有创新就有变革,要变革就有约束性阻力,要克服阻力,就要建立适宜的且行之有效的变革创新机制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保障体系,以确保服务创新得以顺利推进并取得预期成效。这是酒店管理者应坚持不懈地进行常态化思考并随市场变化作出权变回答的一个经营管理命题。

参考文献:

[1]叶谋坤.酒店服务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19):75-76.

[2]刘继成.酒店管理与服务中的创新研究[D].武汉:武汉纺织大学,2015.

[3]林心怡,何珍.酒店管理与服务中的创新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9):150+270.

酒店的管理与服务篇6

关键词:旅游;酒店管理;管理创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与以前相比也发生了的变化。旅游作为一项放松身心的休闲文化活动,得到了时下人们的普遍喜爱和青睐。在旅游业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人们对旅游链条上的重要一环——酒店也给予了更多的期待和厚望。这对于酒店业来说,既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也是一个更高的挑战。基于此,酒店就要在经营管理模式上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与时俱进,使之更契合旅游业发展的需求。充分认识到创新管理对于要想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并实现持续发展,酒店就要认识到在旅游新趋势下进行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实行科学的策略促进酒店管理工作改革,以此来提升酒店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推动酒店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酒店管理在旅游新形势下的创新思路

(一)酒店服务管理的创新

酒店是游客休息和餐饮的驿站,酒店服务的目标就是充分满足游客的需求。因为游客分为不同的类别,因而需求也会不同,比如,婴幼儿会更需要安静、充满童话色彩的服务内容,老人会更需要行动方便、细心周到的服务内容,所以,酒店服务要从人文角度出发,配备相应的服务和设施来满足不同客人的需求,给游客留下温馨的人文关怀和宾至如归的感觉。此外,酒店还要将优秀的管理和人性化的设施,借助各种营销手段进行宣传推广,并把酒店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在酒店服务的细节中体现出来,给客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这也是酒店塑造自己的品牌,吸引游客二次消费,提升酒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必经途径。

(二)酒店文化管理的创新

文化体现了酒店的特色和发展理念,这也是能否给游客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影响游客选择是否入住的关键。因此,酒店必须注重酒店文化管理的创新。在酒店的装修装饰中,酒店要体现出本地的风土人情和人文特色,将地方的风情和民族文化的特点融汇到酒店的装修设计细节中,以提升酒店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游客入住后,能够从酒店内外领略到本地的文化风情,感受到酒店的人文关照。文化是酒店的灵魂,创新酒店文化管理,才能打动游客的心灵,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消费。

(三)与旅游文化融合的创新

当下酒店的迅猛发展主要依赖于旅游业的发展,因此,酒店在管理融合创新时有必要与当下的旅游文化相融合。除了将酒店环境、服务与旅游文化相融合外,营造酒店入住文化氛围,提供旅游服务,融合旅游经营项目也是与旅游文化相融合的重要方式。将酒店管理与旅游文化相融合能够满足人们的出行心理和旅游需求,符合当下酒店业的发展规律。

二、促进酒店管理创新的具体策略

(一)强化酒店服务意识

对于酒店来说,接待的入住游客,大多数都是第一次来到本地并入住酒店的,所以,酒店在服务上一定要体现出自己的品牌魅力和服务的独特之处,给游客带来与众不同的享受,给游客留下难忘的印象,进而通过游客实现口碑宣传,进一步提升酒店的入住率。作为服务行业,酒店的服务质量是酒店发展的关键因素,酒店必须在服务上进行创新,强化员工的主动服务意识,根据游客心理和实际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项目,以此来提升酒店的服务质量和服务价值。国外很多知名酒店都拥有自己的酒店文化,这也是吸引更多客户入住的重要因素,酒店也因此不断提升市场占有份额和经营效益。加速酒店管理与文化的融合,建立独具特色的酒店文化,感染入住客户以及酒店员工,抓住老客户,吸引新客户,提升酒店入住率和行业声誉,打造行业品牌。

(二)注重酒店文化建设

酒店文化建设是酒店发展的基础,代表了酒店的形象,也是客户对酒店评价的重要元素之一。现在,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也日益提高。游客对酒店功能的要求,也不再像以前一样只要能满足住宿和餐饮就可以,现在,游客更注重酒店的品味和文化氛围。一般来说,游客更愿意入住文化底蕴比较浓厚的酒店,因为这样的酒店在服务上更加文明、周到、温馨、舒适,而且也能彰显一定的身份。酒店加强文化建设,首先要加强企业内部文化建设,以此来塑造员工形象,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酒店服务。其次,要营造具有文化气息的酒店环境,使游客能从酒店的每一个细节上,感受到酒店独特的文化意蕴。

(三)进行联合服务创新

联合服务是酒店发展的主流趋势。现在,人们更希望酒店提供综合性的服务,而不只是单一的住宿和餐饮功能服务。酒店通过联合其他各服务机构或组织,能给入住游客提供更加全面、准确、可靠的服务,提升酒店的服务价值。比如,酒店可以借助互联网,实现与餐饮单位、旅行社、汽车租赁公司、快递公司等合作,为游客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服务,才能更有效地实现联合服务价值。

(四)拓展服务项目

全方位的服务也是人们选择入住酒店的重要参考条件,只能为客户提供住宿服务的酒店很难在行业中立足。拓展酒店服务项目主要是根据酒店住户的群体性质决定的。例如,建设在旅游城市的酒店接待的基本是旅游者,酒店可开拓与旅游需求相关的连锁服务,为住户提供旅游指南、票务及美食指南等服务,而处在商业区的酒店接待的一般都是出差或者有商业需求的客户,酒店可为其提供票务、会议项目等服务。

(五)实行全方位酒店管理

全方位的酒店管理,具体来说,就是以酒店管理制度建设为基础,根据客户的满意度来提升酒店管理和服务质量。为此,酒店就要在管理方面多借鉴一些国、内外先进的酒店管理经验,按照现代酒店管理模式,从全方位对酒店管理进行创新改革,从而提高酒店管理的质量和效益,为酒店的经营发展提供立体保障。

(六)提高酒店员工素质

酒店的员工不仅代表了酒店的形象,也体现着酒店的品位和文化。因此,酒店进行管理工作创新,就必须要提高酒店员工的素质。首先,要建立严格的员工管理制度,明确部门分工和协作关系,实现权责清晰,责任到人,使酒店员工管理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其次,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员工的主人翁精神,以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服务的热情。再次,要建立完善的绩效激励机制,对于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合理的激励,比如奖励、晋升等,以此来调动酒店员工在服务工作上的创新性和主观能动性。最后,要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是酒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财富,酒店管理者只有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才能使员工在职业素质和素质修养上得到提升。要定期举办酒店服务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定期组织员工到先进的酒店参观学习,激发员工在服务工作上的创新意识;定期举办酒店员工服务知识和服务能力比赛,促进员工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和发展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当前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发展,酒店管理也要与时俱进,在酒店管理工作上不断进行创新,以更好地为游客提供更加人性、更加优质的服务。要实现酒店管理工作的创新,就要以人为本不断提升酒店服务水平,加强酒店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提高员工的职业能力和素质,以此来塑造酒店品牌,推动酒店健康、良性、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永佳.新趋势下酒店管理的融合创新[J].中国商贸,2013,11:78-79.

[2]易畅.旅游趋势革新下的酒店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商贸,2013,33:148-149.

酒店的管理与服务篇7

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酒店企业;服务力;劳动密集型

论文摘要:酒店企业“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本文基于酒店企业服务力提升的视角探寻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策略,以期能够为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改革提供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力资源管理逐渐替代了传统的人事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相比较而言,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均较为落后,特别是酒店这样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传统的“金字塔”式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酒店企业市场竞争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酒店企业服务力提升的视角探寻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策略。

一、服务力概述

所谓服务力是指企业部门及部门员工对企业绩效的贡献能力,其中包含利润创造能力、满足客户需求能力以及赢得顾客忠诚度能力等。管理学理论认为企业运营的基本能力包括3种,即决策力、执行力和服务力。对于酒店企业来讲,服务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基层员工。由于服务力是影响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其已经成为酒店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主要来源。酒店类企业的服务力主要体现在一线的服务部门、团队和员工个体对酒店绩效的贡献程度,是酒店竞争力的重要构成。在整个过程中,各个服务团队有效地合作来保障一线服务部门的服务力,基层员工的有效合作来保障各个服务团队的服务力。以服务力为主线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将服务力的理念融入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之中,按照酒店服务力发展的现状和前景来协调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方法和技巧,以此来保证高水平的人力资源管理成为酒店核心竞争能力提升的关键点,而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目标即为加强部门员工的服务力。

二、基于服务力视角的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个流程基本包括:招聘选拔—员工培训—员工管理—留住员工,具体来看:

1、招聘选拔

招聘选拔员工是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步,其直接会对酒店的日常运营和长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如果酒店招聘、选拔高质量的员工队伍,必然会对其快速、健康、高效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因此,“选对人”是酒店服务力提升的基础。在此阶段,结合服务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具体包括下述三方面:第一,招聘前准备。酒店的运营、发展需要不同类型的服务人员、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因此酒店在组织招聘工作之前应统筹各岗位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计划、岗位说明等,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招聘、选拔形式;第二,招聘选拔重视一线员工的服务力,具体包括服务意识、服务态度、服务技能。当前,随着高等学校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教育的普及,很多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水平的服务意识,所以酒店如果能够与师资力量强、教学效果好的旅游专业学校建立合作关系,接收一定量的实习生或者应届毕业生,会对酒店一线员工服务力的提升大有益处;第三,招聘选拔过程中,更重要的是看应聘者的发展潜力与个性。当前虽然学历、经验、智力等是限定人选的客观条件,但也并非这些条件就能确保应聘者适合酒店所设置的岗位。不同的工作性质对应聘者个性要求不同,所以招聘人员在考核员工的时候可以采用压力面试等形式,尽量全面地了解应聘者。此外,通过招聘面试了解应聘者的工作动机是否与酒店企业文化相吻合,也是人力资源管理者规避高流动性的重点控制环节。

2、员工培训

支撑酒店企业发展的三大主要资源有信息、物质、人力,其中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具开发潜力的资源,而人力资源潜能的开发又有赖于系统的培训。针对酒店企业员工的培训,不仅能够提升员工个体的自身价值和综合素质,而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员工的服务力水平,而对于酒店企业来讲,培训能够降低损耗和劳动成本,提高员工工作效率,提升各服务部门对酒店的贡献率,进而整体上增强酒店服务力水平。当前,人才培训还未形成一个科学、系统的体系,组织的大部分培训都忽略了员工的主体性。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酒店培训经费有限,尤其是当前酒店业竞争激烈,盈利空间缩小,培训效果难以在短时间转化为业绩;二是员工流动性较强,酒店管理者不愿意在员工培训方面放太多精力。但是,从服务力的角度考虑,酒店员工培训应该首先从高层管理人员做起,革新其对员工培训的传统观念,使其意识到员工培训是酒店服务力提升的一个重要保障,是酒店应该长期坚持的战略性的工作。

3、员工管理

员工管理主要涉及到酒店如何“用人”,这一环节涉及的内容较多,包括绩效考核机制、薪酬待遇机制、晋升机制、监督反馈机制等等,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关联的系统集合。其中,晋升机制保障酒店服务力的持续性,考核机制主要是验证当前酒店的服务力是否满足了业务发展的要求,薪酬待遇机制是酒店服务力提升的动力和激励,监督反馈机制则是保证服务力稳定发挥的有效手段。当前,大部分酒店企业尚未构建一套成型的、科学的员工绩效考核机制和薪酬待遇机制,关键问题是绩效考核指标难以量化,可操作性较低,很难给员工以公平感,导致用人方面出现“黑箱”问题。在服务力视角下,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上述各种用人机制的设计和构建均应该以酒店绩效为基本依据,即以各个服务部门、服务部门的员工对酒店整体绩效的贡献程度作为其考核、晋升和激励的量化标准。

4、留住员工

留住员工是当前酒店行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因为酒店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员工流动率极高,这也反映了酒店行业在员工福利保障、薪酬管理、价值支撑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仍存在很大的问题。员工是酒店服务的提供者,顾客是酒店服务的体验者,整个消费过程中,员工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员工对酒店管理有较强的满意度,才能努力使客户满意。曾获得“美国企业最高质量奖”的里兹·卡尔顿酒店颠覆了以往“顾客就是上帝”的观念,提出“我们是为绅士和女士提供服务的绅士和女士”的经营理念,指出酒店员工与客户是处在平等位置的,不是凡人与上帝、仆人与主人的关系,而是主人与客人的关系。该酒店经营管理的另一个核心理念是出错率是导致酒店走向衰退的关键问题,而出错率增加体现了员工工作不愉快,导致其抱怨引发客户抱怨。员工对工作满意度的感知涉及到招聘选拔、培训、管理、工作氛围、工作环境等各个方面。此外,酒店要想留住人才,就要帮助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使员工在企业中得到归属感,感知到自身价值,从而积极主动地提升自身服务力,即使对酒店管理中存在的部分问题也能够通过沟通加以解决,而不致于跳槽。

三、高效人力资源管理下的酒店服务力良性循环

在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下,通过招聘选拔,可以掌握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发展潜力;通过员工培训,能够激发员工潜能,提升其综合素质,然后依照不同岗位的需求,将合适的人选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同时对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工作绩效组织科学、客观的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相应地给予薪酬、福利等方面的激励,对于可用的人才给予福利、价值支撑、职业规划等方面的特别照顾,以为酒店服务力的整体提升储备一级人才。当酒店高一级的职位出现空缺时,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负责人便可以由储备人才中选用合适的人员,通过更高一级的培训后,让其担任更高一层的管理职位,并相应地提升其福利待遇,作为提升酒店服务力的二级储备人才。通过上述不断的循环,能够实现酒店服务力水平的阶段性、层次性提升。

虽然服务力属于动态性生产能力,但是酒店服务力在特定时间内基本是不变的,但是长期来看,酒店服务力运行方式是螺旋式的。酒店企业服务力与其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具有直接性关系,所以服务力变化体现在循环方式上也是螺旋式的恶性或者良性循环。后者主要是酒店借助一系列的改革来不断提升自身服务力,使其呈现螺旋式增长的趋势,而前者则主要是酒店经营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低层级员工对酒店、对工作牢骚满腹,满意度下降,酒店整体服务力呈现螺旋式下降的趋势。因此,基于整体角度,酒店企业保持不同阶段管理水平的逐步优化,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使酒店服务力呈现良性循环的发展趋势,为酒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核心竞争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服务力是当前服务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新视角。如何针对服务力与企业利润、员工绩效考核、顾客忠诚度等三个方面的关系构建能够量化的服务力测量体系是管理学的新课题。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由于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尤其是员工绩效考核与酒店服务力之间欠缺一种明确的、能够量化的联系,导致管理者很难依照酒店服务力发展的现状来调整具体的员工管理模式与方法,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上文基于服务力的视角详细探究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在阐述服务力对酒店企业发展重要性基础上,循着人力资源管理整体流程提出了提升其管理水平的新策略,并提出了高效人力资源管理下的酒店服务力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注释:

[1]王华.桂林市星级酒店员工培训现状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4):41-44.

[2]冯俊.论服务企业服务力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J].企业活力,2006,(04):38-39.

酒店的管理与服务篇8

关键词:长江游轮酒店服务管理旅游目的地

一、引言

酒店服务是指酒店员工以设备设施为基础,以一定的操作活动为内容,以客人需求为目标,倾注员工感情形成的行为效用的总和。长江游轮作为我国内河游轮的代表,是长期航行在长江三峡,以接待游客游览长江三峡为主并为其提供住宿和娱乐服务的水上移动酒店。伴随着游客对游轮酒店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长江游轮逐步升级换代,出现了以长江黄金邮轮为代表的五星级豪华游轮。游轮逐渐由旅游交通工具演变为当今的旅游目的地,为客人提供着吃、住、行、游、购、娱等活动。游客登上游轮,购买的不仅是硬件设施、不仅是饭菜、也不仅是住宿,而是优质周到的服务。游轮酒店服务质量已成为影响游轮业发展的关键。因此,研究如何提高长江游轮酒店服务管理水平,使游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长江游轮酒店服务管理的特点

长江游轮作为一种特殊的酒店,长期航行在水上,其管理工作不同于陆上酒店,在服务性质和技能要求上有相同之处,但在服务范围、责任以及员工管理等方面有其自身特点。

1.游轮酒店服务范围广

客人登上长江游轮,从办理游轮入住手续到最后离船,每航次为3—4天。在这3—4天的时间里,除了上岸游览景点以外,其他时间客人都需要在游轮上度过。游轮酒店不仅为客人提供食宿,其为客人提供的是吃、住、行、游、购、娱等综合。也就是说,游轮酒店除了需要保证客人基本的食宿需求之外,还需要提供丰富的在船活动,确保客人在船及上岸游览时的轻松和舒适。以长江黄金游轮为例,其内设影剧院、会议厅、模拟驾驶室、台球室、KtV包房等等功能元素和娱乐设施丰富其在船活动。由于目前许多游轮企业致力于将游轮打造成为旅游目的地,使其成为长江三峡旅游景点的一部分,对游轮在船活动提出了更大挑战。相比之下,岸上酒店的服务相对单一,侧重于为客人提供安全舒适的客房服务和用餐服务。一般来说,客人不会把酒店作为旅游目的地,因此服务的关注度主要在酒店环境和客房舒适度等方面,不需要安排丰富的娱乐活动。

2.游轮酒店承担责任大

由于游轮长期航行在水上,和岸上酒店相比,安全风险更大。其次客人登船支付的费用中不仅包含餐饮住宿费,也包含沿岸景点的游览费用,因此游轮有责任照顾客人在整个航程间的安全。在上岸游览过程中,即使客人不在游轮,游轮也需为其行为负责并承担关联责任。同时,为保证客人安全、提高服务质量,游轮还需要协助配合地接社完成上岸游览工作。而岸上酒店只需为客人在酒店期间的服务负责,其他时间提供信息即可,即使是在住店期间,酒店也不需要对客人在酒店外发生的事情承担责任。

3.游轮酒店管理难度大

由于游轮有固定的行程安排,游客登船、就餐以及上岸游览的时间相对集中,游轮酒店进行客房清洁、文艺汇演的时间也比较集中,这就要求游轮酒店前台、餐厅、厨房、客房等部门员工有较高的服务技能,员工必须在服务娴熟的基础上保证服务优质。此外,随着境外客人的不断增多,以及游轮上越来越丰富的文艺晚会和表演等在船娱乐活动,还要求员工多才多艺、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所以,游轮上的员工必须经过一定时间专业系统的培训才能上岗。但是长江游轮大部分时间是一个独立于岸上的小社会,上下级工作和生活大部分时间在一起,所有的员工长期在外不能回家。很多员工工作两三年后选择辞职,员工流动率高,而游轮酒店重新培养员工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管理难度特别大。

三、长江游轮酒店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服务质量管理已成为长江游轮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要素和核心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是长江游轮酒店追求卓越经营品质和确立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长江游轮产业发展迅速,硬件设施升级换代的同时,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管理制度逐步规范,员工培训不断加强,技能意识不断提高,重大接待卓有成效,总体品质大幅提升。面对众多困难,长江游轮企业不断探索游轮酒店服务管理,能达到目前的服务管理水平,难能可贵。成绩有目共睹,但问题也不容回避。具体来说:

1.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酒店“硬件”的好坏直观反映一个酒店档次的高低,而“软件”的好坏要通过一定程度的体验和分析才能作出评判。经过升级换代,目前长江游轮硬件设施齐全、奢华,但由于酒店培训体系不够完善,游轮酒店员工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服务水平未能与硬件相匹配,其豪华、舒适和顶级配置得到业内的高度认可,但服务水平和星级服务标准仍存在一定差距。一是酒店服务人员缺乏服务主动性和基本的服务礼节。当班聊天、串岗现象、迎宾时站相不标准等现象普遍存在;服务过程中,面无表情,服务语言缺乏人情味,服务态度与五星级服务标准存在较大差距。二是酒店服务人员服务技能不够熟练,服务意识相对缺乏。有些员工对酒店先进的设施不会操作使用,外语水平不达标,电脑操作熟练度不够,应变能力有待提高,不能及时应对宾客需求变化。第三,酒店服务人员不能及时维护酒店服务设施。船上游泳池脏乱、房间插座没电、客房清洁卫生不细致、儿童乐园设施未及时维护、公共区域卫生差等现象时有发生。长江游轮市场定位为高消费人群,顾客对餐饮、客房、娱乐设施等要求均较高,因此游轮上所有员工应以顾客为中心,以满足客人需要为目的用心服务。

2.服务效率有待提升

游轮酒店相对固定的行程安排,决定游客登船、就餐以及上岸游览的时间相对固定,员工进行客房清洁、文艺汇演的时间也很集中,所以和岸上酒店相比,在工作量一定的情况下,游轮酒店员工必须大大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但由于游轮酒店员工流动性大,部分新来员工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不够,员工间整体配合协调不佳,有时会出现以下问题。一是在酒店接待的高峰时段,服务人员未能在客人所能接受的时间提供服务,甚至未对客人的需求做出回应。二是对客人服务缺乏灵活性,有时客人不需要服务或者不希望员工打扰,服务人员却不合时宜地提供殷勤服务,反而招致客人反感。所以,如何提高游轮酒店的对客服务效率,将是长江上各游轮企业今后如何发展的重要课题。

3.在船娱乐活动有待丰富

长江三峡游轮娱乐活动作为水上旅游的一个重要方式,正逐步从观光型向休闲型过渡,但随着游客需求的提高,在船娱乐活动在其发展中表现出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长江游轮在船娱乐活动大多参照传统长江游轮娱乐活动设置模式来安排。节目丰富度不够、大多传统老旧、缺乏新意,文化内涵不足、参与性不强,对于适合亚洲客人和国内客人的节目明显不足,所以很多游客会觉得船上的活动比较单调枯燥。二是现有的二次消费项目与传统长江游轮大同小异,产品单一,缺乏新意,商品同质化严重,不能达到将长江游轮打造成为长江新型旅游目的地的总体要求,也不能适应目前长江客源正在发生变化,高端政务、商务、会务以及国内游客市场异军突起的新兴客源市场的消费需求。

4.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酒店业属于通过提供服务来获得经济效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酒店服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模式决定了酒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目前,游轮酒店管理人员大都借鉴传统岸上酒店的管理模式,尚未形成专业系统的游轮酒店服务管理体系。一是游轮酒店管理者对酒店服务质量的管理意识有待加强,管理的手段也比较陈旧,不够科学和完善,对服务管理流于形式,酒店的整体服务意识还不能在具体的服务过程中体现出来,对酒店服务质量和酒店员工提供服务的全过程缺乏全方位的监管。二是酒店各部门缺乏完善的服务沟通协调机制。由于游轮酒店服务人员多,岗位职能安排明确,员工往往只顾做好自身工作,忽略了员工间的配合;部门经理更关心的是如何把自己部门业绩搞好,而不注重与其他部门的合作。但是游轮酒店提供的服务是一系列的,必须通过各部门之间提供必要的服务组合完成。因此,酒店服务质量也受酒店各部门间、各员工间配合沟通程度的影响。

四、提升长江游轮酒店服务管理策略

优质高效的酒店服务管理是长江游轮成功经营的根本。在服务管理过程中,尽管有些问题无法回避,但可以通过一定的管理办法来控制,从而实现既定的目标。针对目前长江游轮酒店的特点以及服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切实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和质量,提高游客满意度,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1.以全员培训为抓手,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

培养高素质员工队伍是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提高服务效率的关键。游客在船期间与服务人员的交往程度高,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不仅能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其精神愉悦,从而增加游客的满意度。游轮酒店客源的竞争、服务质量的竞争、经营管理水平的竞争归根到底都是员工素质的竞争。根据目前长江游轮酒店从业人员现状,应重点抓好三个层面的培训:一是抓好全员培训,重点抓好入职时的基础培训和航次中的再培训以及年度停航期间的培训;二是抓好关键岗位的技能提升和培训,如导游、前台、Vip接待等工作中影响面较大、引起投诉几率较高的岗位培训;三是抓好中高级酒店管理人员的培训,外送培养和外出考察,提升综合素质。

2.以标准建设为大纲,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

酒店服务标准化是长效保持优质服务的关键。将标准化工作融入长江游轮酒店营运管理、市场开拓和酒店服务中,不断提升酒店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国家旅游局实施的旅游标准化建设为指导,通过学习质量标准手册、管理标准手册、工作标准手册等文件,规范登船迎宾、前台接待、客人入住、餐饮服务、船长酒会、文艺晚会、上岸参观游览、Vip接待等服务流程,使每一个细节都在标准化意识、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岗位工作程序中进行,为游客提供统一、可追溯和可检验的优质服务,以此来彰显出长江游轮酒店的整体形象。二是加强现场控制,长江游轮酒店游客流动性大,在服务过程中员工与游客的互动性强,这就要求游轮酒店进行走动式现场管理。特别是在服务的关键时间和关键事件中必须加强现场管理力度,遇到游客投诉的质量问题及时解决,变事后处理为预先控制,避免问题升级。三是运用科学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开发员工的潜力和创新能力,合理运用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提供参与管理和决策的机会,确保服务优质高效。

3.以特色服务为手段,努力打造长江新型旅游目的地

特色服务才能突出自我,提升竞争力。长江游轮酒店应依托硬件绝对优势,打造自身特色服务。一是结合长江深厚的三峡文化底蕴,推出中医养生、雕刻传统工艺品等船岸互动活动,不断增强长江游轮酒店与岸上景点的协调配合,丰富游轮酒店休闲旅游的内涵,将五星级长江游轮努力打造成为独特的三峡旅游载体和独立的高端旅游目的地,为政务、商务、旅游、会议包租提供全面的接待服务。二是通过开展自主经营、承包出租、合作经营等多种模式,引入知名商品品牌,优化商业环境。例如黄金游轮在传统项目上充分依托影剧院、会议厅、模拟驾驶室、台球室、高尔夫、KtV包房等良好的邮轮设施设备,推陈出新,不断满足游客的个性化和特色化需求。三是根据不同季节、人群或节日假期等策划特色主题活动,有针对性地设计商品和餐饮,吸引游客眼球。

4.以文化建设为核心,全面建设内河游轮行业新标杆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长江游轮酒店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在这种共同价值观的凝聚作用下,长江游轮酒店员工与员工、部门与部门之间能够结成一个团结整体。首先,要塑造被绝大部分员工认同的酒店文化,不仅要从理念上形成认识与理解,还必须在游轮酒店内部搭建良好而畅通的沟通渠道,使员工深刻理解酒店的文化是什么,怎么做才符合游轮酒店的文化,使游轮酒店文化能有效传播。其次,长江游轮酒店管理者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将组织的温暖、关心带到一线、基层和每一位员工。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扩展训练、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等活动,稳定老员工队伍,增强新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为企业留住更多人才,形成队伍稳定、流动率不断降低的态势。最后,长江游轮酒店文化应当特别突出和强调顾客导向与服务导向。通过这种文化的建设,培养员工的全局意识与服务意识,实现后台人员全心全意为前台人员服务、前台人员尽心尽力为顾客服务的良好局面。

五、结语

伴随着游轮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长江三峡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张,游客对游轮酒店的服务需求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长江游轮经过升级换代,硬件设施豪华舒适,已达到甚至超过游客要求,但服务水平并未与之同步提升。因此,长江游轮酒店要从顾客需求出发,不断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改善“硬件”和“软件”不匹配的现状,从而树立长江游轮酒店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陈瑞霞.我国酒店业服务质量改进策略研究[m],2010(04)

[2]蒋丽娟.酒店服务质量的重要性[m],2008(06)

[3]贾依·坎达姆普利.服务管理——酒店管理新模式[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年

[4]殷耀宁:试论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酒店服务.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10月

作者简介:

蒋宗金(1975-)男,重庆长江黄金游轮有限公司,总经理,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管理。

酒店的管理与服务篇9

[关键词]智慧酒店;南京;企业管理;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10-0062-03

[作者简介]蔡蓉蓉(1980-),女,安徽合肥人,讲师,研究方向:旅游企业管理,旅游经济;顾婷婷(1982-),女,江苏滨海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经济,人力资本;潘鸿雷(1973-),女,江苏徐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规划与管理。

[基金项目]2012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智慧旅游的南京酒店业发展机制研究(课题号:2012sjd790031)。随着全球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的移动服务终端等新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旅游业的逐步应用,“智慧旅游”这一新的概念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旅游者群体的不断扩大使旅游需求日渐多元化,智慧旅游将成为促进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模式。

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众多名胜古迹,旅游市场也一直呈现稳定快速的发展态势。自2011年南京“智慧旅游”项目建设启动至今,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2年5月,南京又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首批“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之一。智慧旅游的发展,为旅游业三大产业之一的酒店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不仅为酒店业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促成酒店业的升级,也使对酒店业的宏观管理更加便利。

一、智慧酒店的概念

智慧酒店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目前在国内学界、业界尚无标准一致的定义。从内涵上看,智慧酒店是指酒店拥有一套完善的智能化体系,通过数字化与网络化,实现酒店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是基于满足住客的个性化需求、提高酒店管理和服务的品质、效能和满意度,将信息通讯技术与酒店管理相融合的高端设计;是实现酒店资源与社会资源共享与有效利用的管理变革,因此是信息技术经过整理后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创新和集成创新[1]。

二、智慧酒店的表现形式

1.智慧酒店服务

智慧服务是智慧酒店的核心业务,是驱动智慧酒店前进的关键动力。主要表现形式是酒店利用智慧化的技术和手段服务游客,更好地满足游客在酒店内的所有需要,在改善酒店服务品质的同时,提升旅游服务的价值。当前“智慧酒店服务”的重点建设项目主要包括智慧客房项目的开发、多语言国际客人服务门户、一体化国内客人服务门户以及虚拟酒店产品体验中心等。

2.智慧酒店商务

智慧酒店商务是在旅游电子商务和旅游移动商务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是酒店充分应用智慧技术开展商务活动的一种新的商务运作模式。主要是指综合利用各类智慧化的技术开展包括电子商务、移动商务等在内的各类商务活动,以实现商务活动的智慧化,创造更高的商务价值。从酒店需求来看,智慧酒店商务的重点建设项目主要包括交互式智慧酒店营销平台、智慧酒店产业联盟、酒店电子商务示范工程以及酒店产品的网上营销等。

3.智慧酒店管理

智慧酒店管理主要是针对酒店的各项管理业务而言的,是指综合利用智慧化的技术对酒店进行智慧化管理,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创造管理效益。它是直接影响酒店服务质量和酒店效益的重要因素。利用智慧技术提升酒店管理水平,是酒店行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此外,从提高服务质量、提升管理水平的角度出发,结合国际上一些知名酒店集团的发展经验,现阶段智慧酒店管理的重点建设项目主要包括一站式登记入住服务系统、酒店客房智慧管理等。

三、南京智慧酒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对智慧酒店缺乏认识并存在误区

对南京现有的113家旅游星级饭店按各星级现有比例选取了30家进行抽样调查。如图1,在调查的这30家酒店的150名中高层管理人员中,只有7%的酒店管理层对智慧旅游的概念非常了解,并已开

着手智慧酒店的建设。17%对智慧酒店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只有一些初步认识。而76%对智慧酒店完全不了解,或没有听说过。且在17%的酒店管理阶层中,不少人认为智慧酒店的建设就是要对酒店进行全面的“二次开发”,是在对效果难以预计的情况下,从成本上对酒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极大的消耗。还存在另一个极端的看法,即希望通过智慧酒店的建设来解决酒店的一切问题,这二者都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图1智慧酒店认知度2.智慧客房建设水平较低且参差不齐

目前智慧客房的建设,主要围绕五个方面来进行,包括照明电器控制、能源控制、互动娱乐、酒店电子商务和可视对讲。就目前南京市酒店业的建设情况来看,总体水平较低,而且参差不齐。在调查的30家酒店中(其中五星级4家,四星级6家,三星级16家,二星级4家),已完成这些项目建设的酒店只占约15%,如图2所示。而且多聚集在四星和五星级酒店,三星和二星级酒店几乎没有投入相关智慧客房的建设。而五项均都已实现的酒店为零。虽然在调查中,不少高星级酒店管理层表示有对客房进行智慧化改造的意向,但仍停留在投资收益分析的阶段。在调查的酒店中只有一家五星级酒店实现了这五项中的三项,且这三项中的子功能仍在调试中,并未完全投入使用。

图2南京酒店智慧客房建设情况3.智慧酒店的建设缺乏统一标准

虽然各地对发展智慧城市、智慧旅游、智慧酒店的呼声不断,业界不少人士也跃跃欲试,但就全国的发展情况来看,目前只有北京市已经出台了智慧酒店相关建设规范。2012年5月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出台了北京智慧饭店建设规范(试行)及其附件——北京智慧饭店评分细则[2]。虽然南京市政府对发展智慧旅游一直都比较重视,但相关部门并没有在分析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实行行业认证管理,制定统一的智慧酒店标准规范和等级,统一对智慧酒店内涵的理解,规范智慧酒店中的技术开发和设计工作以及统筹规划和系统布局。4.智慧酒店与智慧旅游的对接未形成规模效应

在调查中笔者还了解到,南京酒店业在智慧化的过程中,并未和城市的智慧旅游总体建设形成良好的对接,多数情况下还是酒店自己单打独斗。酒店的信息系统和外部的信息交流不及时,特别是还没有彻底将酒店的营销管理纳入到南京的智慧旅游统一营销平台,未与南京市的智慧旅游建设紧密结合。这样会阻碍酒店的电子商务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房间管理系统的信息交流,对推进酒店智慧化建设不利。

四、南京智慧酒店发展趋势分析

1.规范化与规模化同步展开

南京市政府和相关单位应出台智慧酒店的相关建设标准,并进一步完善旅游信息商务平台,与酒店实现信息共享。在强化现有平台提供的酒店信息查询服务、住房饮食预订服务等基本服务之外,还可加强评论打分、服务投诉、服务对比等扩展服务,推进酒店业智慧化的改造。而南京酒店业要从自身条件出发,尊重智慧酒店开发和实施的规律,参考相关规范标准,从升级酒店产品出发,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事实上,智慧酒店的建设不应是孤立的,一方面要实现酒店内部系统的资源信息整合,统一规划,协同共享,另一方面做好与城市智慧旅游系统的信息共享以及对接,从而实现酒店业从传统的资金流向高速信息流和服务流导向转变,实现产业链的改造,带动规模效应。从而一方面推出高质量、规范化的智慧化酒店产品,另一方面助推南京市智慧旅游整体水平的发展。

2.智慧营销方式更加多样化

酒店除了通过原有的官方网站以及与携程、艺龙等旅游网站合作,实现客房信息查询、在线预订、连锁酒店、会员服务等各种服务之外,微博作为智慧营销的一种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酒店所接受,酒店借助微博向潜在客户推送信息,并与之开展积极互动。笔者以“南京酒店”为搜索关键词,一共在新浪微博上检索到官方认证的南京酒店微博约55家,约占南京星级酒店的41%,但分布不太均匀。17家五星级酒店中有16家开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比例高达94%,且部分酒店的粉丝数量已经超过了1万。但三星以及二星级的酒店开通官方微博的微乎其微。在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酒店通过微博来实现和客人的双向互动,向客人展示自己酒店的信息,包括酒店的发展历程、分支网络、酒店文化、酒店服务、特色菜系等,还可以向客人展示地方特产、风土人情等城市信息,节省了

客人的时间。此外,借助微信、二维码的相关功能为客人提供预订、查询、投诉、建议的全方位服务,并与线下的营销活动实现无缝对接。智慧酒店的建设将从最大程度上改变酒店业的营销方式,突破传统的媒体宣传手段。

3.智慧客房将进一步升级

作为智慧酒店中最基础的智慧客房的建设,未来将进一步升级,顾客将享受登记—入住—外出活动—互动体验—休息—就餐—退房,这整个过程中科技所带来的无穷便利和乐趣。以射频无线识别技术(rfid)为例,客人在出行前可以登录旅游服务平台,了解酒店信息,在线完成预定;rfid能够帮助识别客人身份,简化入住手续;同时rfid和原有的酒店管理系统相结合,到达酒店后凭借手机二维码办理入住,完成入住流程的改造,缩短入住登记时间,或者采取自助入住机,客人可以自行完成入住宾馆的手续。此外,rfid和其他系统结合可以完成智慧引路的服务功能,即客人的房卡能够传递信息,控制电梯,实现导航;当客人走出电梯后,楼层门牌指示系统会自动闪烁,指引客人至其房间。当客人在宾馆中移动时,如果遇到服务人员,可以向客人提供得体的服务,因为这些信息已通过酒店内部的智能信息系统通过pda传输到附近的服务生手中。入住期间,当客人离开卫生间或客厅时,红外扫描技术自动调节灯具开关;客人进出客房,空调系统可以自动调节温度,让客人可以在一个更加舒适的环境中休息和工作[3]。

4.结算方式更加多样化

由于当前支付宝平台的支付形式被消费者所广泛认可,南京旅游园林局已在淘宝商城(天猫)上开设官方旅游商城——南京智慧旅游旗舰店,以成熟的线上预定和在线支付技术为手段,出售包括南京旅游年卡、景点门票、旅游商品、旅行社服务等产品。从成交量来看还是比较令人满意。但在其出售的产品中,酒店产品就只有汤山温泉客栈,品种过少。基于以上情况,南京酒店业除了继续使用传统的前台结账之外,未来完全可以开辟多途径的网上结算平台,包括支付宝或快钱等多种方式,实现游客的b2c快捷交易支付。此外,利用基于rfid或二维条码等技术,使客人持移动终端就可以被智能终端系统识别,实现身份确认,支付享有优惠折扣,并实现手机结算。入住期间,互动电视和ip电话系统将显示客人入住信息、同时实现查询消费账单和通知前台预约退房等。再者,酒店之间以及产业链上下的企业之间的b2b交易也将逐渐依赖于线上交易,达到方便快捷的效果。从而实现未来南京智慧酒店结算方式的多样化。

5.管理系统更加智慧化

酒店管理系统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在智慧旅游背景下,包括如酒店erp系统、oa系统、酒店中央预订系统、自助登记/入住系统、客房自助服务系统、智能点餐等各种系统。仍以调查的30家酒店为对象,以上管理系统的使用比例如图3所示。由图3中可以看出,自助服务以及oa系统的使用率较低,智慧酒店管理系统总体水平较低。因此,一方面要根据目标客户所需以及酒店自身等级和实力,建立适合自己的管理系统;另一方面要注意系统的可升级性,以便和南京智慧旅游的相关功能进行对接。要尝试将自身的酒店智能化管理系统,与城市景区、景点、交通等设施的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连接和融合,将数据整合为旅游资源核心数据库,提供智慧旅游服务基础设施,为住店客人提供更高层次的信息服务。打造一个安全节能、高效舒适、便利灵活并且人性化的新一代智慧酒店是未来南京酒店业面对新的竞争环境所要做出的努力和尝试。

图3南京智慧酒店管理系统使用情况南京作为国家旅游局确定的“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之一,智慧旅游在酒店行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尝试,智慧酒店概念的深入,使得酒店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智慧酒店的建设将全面而又系统地提升南京酒店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从根本上颠覆传统酒店业的运营管理模式和商业盈利模式;另外还可推进酒店业的分工重组,延长酒店产品链和产业链;催生和培育酒店新业态和现代服务业,如酒店相关数据外包服务、酒店文化创意服务等,形成一批服务于旅游酒店产业的it企业和文化创意企业,并聚集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群;最终实现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和提供定制化服务,以及酒店资源与旅游社会资源的共享及系统化、集约化的管理。

[参考文献]

[1]李臻,朱进.智慧酒店——酒店产品升级换代的必然趋势[j].镇江高专学报,2013(1

).

[2]北京智慧饭店建设规范(试行)[eb/ol].http://bjta.gov.cn/xxgk/zcwj/xybz/351024.htm.

[3]黄崎.打造智慧型酒店[j].上海企业,2011(11).

[4]赵焕焱.智慧酒店点评[j].低碳世界,2012(3).

酒店的管理与服务篇10

目前,我国倡导低碳旅游的景区还有九寨沟、张家界、香格里拉及大兴安岭等等。但是,对于正在摸索低碳旅游可行性措施的旅游业界来说,要将现有的整体上比较粗放的旅游发展方式,彻底扭转到低碳、环保的发展道路上来,还需要做更多的努力。日前国务院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就是在减排的大背景下,国家为配合低碳经济发展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信号,而旅游业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行业。和其他行业相比,旅游业很早就有了“无烟工业”的美称,本身属于服务行业,占用资源少,卖的又是环境和文化,而这恰恰与节能减排的目标相吻合。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开始不自觉地把低碳作为旅游的新内涵,出行时多采用公共交通工具;自驾外出时,尽可能地多采取拼车的方式;在旅游目的地,多采取步行和骑自行车的游玩方式;在旅途中,自带必备生活物品,选择最简约的低碳旅游方式,为低碳旅游做一份贡献[2]。

2.低碳旅游视角下酒店管理模式两者之间的关系

在低碳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景区酒店是旅游行业的必要设施,它是旅客休息的媒介桥梁,它对低碳旅游概念的推广和普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酒店作为服务行业,跟别的行业不同,它提供的产品就是服务,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酒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般酒店都采取“以客为尊、用心服务、为人为本”的服务宗旨,倡导顾客在我心中,服务在我口中,礼先无极限,服务无止境的服务管理模式,然而,随着低碳旅游的流行与推广,对景区酒店的管理模式和服务宗旨进行了一些改变,在“以客为尊、用心服务、为人为本”的服务宗旨基础上,提出了以低碳、低污染、低价格、简约、温馨的服务手段传递低碳生活的理念,所以景区酒店管理是低碳旅游实行的基础,低碳旅游是景区酒店的后盾,两者密不可分。

3.景区酒店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3.1服务设施不完善,服务水平不高

酒店作为一种服务行业,是为人们提供休息和服务的地方,所以酒店里面匹配的服务设施也非常重要,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有些酒店在服务设施的匹配方面远远不足,如饭店桌椅板凳、空调等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或者没有从低碳、环保的角度匹配设施。总体而言,不管是从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上来看,与五星级酒店的标准都有差距。

3.2国际化意识不强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很多名胜古迹越来越吸引着众多西方朋友的目光,但是国内很多景区酒店管理者对国际化意识不强,没有采取一些应对措施,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语言上的沟通存在的障碍,而酒店管理者没有聘请专业的翻译人员为西方有人解答疑难问题,就很难做到与国际化接轨。

3.3管理模式不成熟,经营不集中

在景区酒店经营管理模式中,一些酒店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特点,盲目的借鉴那些管理经验丰富的酒店企业,但是自身并没有形成系统成熟的管理模式,加上景区酒店受淡旺季的影响,出现旺季客房爆满、淡季无人问津的局面,所以多数景区酒店都采取旺季提高房价谋取暴利以弥补淡季损失经营模式,随之出现的就是高房价低服务的现象,另外由于我国酒店部分不集中,相对分散,地区差异比较大,发展相对不平衡,很难以国际上成功的酒店相提并论。

3.4缺乏专业的酒店管理人才

低碳旅游概念背景下,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景区酒店管理人才提出了更大的需求和更高的标准。酒店作为服务行业,不管是酒店管理还是服务,都需要专业的人才来处理维护酒店的日常失误。但就目前来看,仍存在诸多不足,尤其是缺乏专业的酒店管理人才。

4.景区酒店管理发展对策

需结合酒店实际制定管理制度及管理的基本要求。分析酒店的服务流程与环节,结合流程与环节,确定服务质量监督管理范围,须对企业质量管理进行组织的设计与管理,确定分级、分层的相互制约组织制度,防止出现监督人员与门店人员串通舞弊等情况的发生。学习先进管理模式,制定管理方法、内容、评价指标。质检制度是监督、检查酒店质量状况的有效手段,有了严格的质检制度才能使酒店质量标准被准确无误地执行,才能保证酒店产品质量稳中有升。此外,还应提高员工服务意识,打造专业化人才队伍,加强酒店文化建设,培养核心价值观,最大化的实现管理模式的最优化。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