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科学教育专业就业前景十篇科学教育专业就业前景十篇

科学教育专业就业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0:20

科学教育专业就业前景篇1

1、科学教育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教育学类中的教育学类,其中教育学类共10个专业,科学教育专业在教育学类专业中排名第4,在整个教育学大类中排名第5位,科学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能够担当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中的科技教师,高中技术课程师资,从事科协、科技教育场、馆、所、科技教育基地、社区科普站、新闻媒体等的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等工作,科学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教育咨询师、酒店店经理、初中科学教师、课程顾问、销售经理、英语教师、初中英语教师、财务总监、初中数学教师、少儿英语教师等,针对科学教育专业,招聘企业给出的工资面议最多,占比百分之68,不限工作经验要求的最多,占比百分之42,不限学历要求的最多,占比百分之42,科学教育专业就业岗位最多的地区是北京,薪酬最高的地区是沧州;

2、据统计,该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地区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杭州、成都、重庆、郑州、朝阳等。

(来源:文章屋网)

科学教育专业就业前景篇2

关键词: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现状;教学问题

研究背景

国际景观规划设计学科的影响,工程实践的示范,国务院学位办对原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目录的调整,以及环境艺术与旅游规划等新兴学科专业与实践领域的兴起,来这四个方面的变化、影响、制约、激励,促使中国园林(园林景观规划)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为激烈的重大转变。对此我国的园林教育特别是高职高专的园林专业教育,教学应有一个相应的改变,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将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的现况及问题

风景园林在我国是既古老又年轻的一门学科,风景园林专业的教育也历经沧桑,事实上我国在上世纪20年代中叶一些高等院校的建筑学科和园艺学科就曾开设了庭园学、庭园设计、造园学等课程,与美国、日本相比也不过仅晚一、二十年的时间,但作为一个专业来设置,园林学科是起源于1951年,由北京农学院(现中国农业大学)园艺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合办的造园学科,历于1956年迁入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从那时起,这一专业名称就历经变化,直至现在,我国也只有少数几所高等院校设置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除个别院校外,大多院校,特别是高职高专(近几年由过去的中专学校升格),在课程内容、教学体系中,与现代国际化人才需求有很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如下:

(一)学生来源层次不齐,培养目标不明确

近几年来高职高专招生混乱,大多数高职高专学校,园林专业学科有中专和专科两种学制形式,中专的生源主要是一些学习成绩较差,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初中生,专科的生源有普通高中生、职业中学和普通中专生三方面的来源。这些学生的文化基础不一,学习背景也不相同,学校在专业设置,教学方向目的不明确,不同的院校对园林专业的理解不同,根据各自的条件,课程体系各异,培养目标也不相同,差异甚大。如工科院校,侧重于建筑,城市规划和园林工程,往往在建筑的基础上向园林方向偏移。农业院校,则重于园林绿化、花卉栽培,树木等照抄林学的做法,这种现象导致园林专业教学混乱。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到底培养的是技师还是技工不明确,导致中专、大专一个样。

二)对风景园林创新及教学形式与质量的评价标准不一

由于受到传统园林的影响,仍停留于对诗情画意的追求上,缺乏科学性,多样性,从而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抑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

(三)专业口经过窄,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我园目前从事(或涉及)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与工程实践的人员主要有3个大方面的要求,即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艺术、环境艺术,旅游规划设计艺术,这三个方面都是现代合格园林师所必备的知识。而我国目前尚无任何院校是按此知识背景来构建园林专业教育体制的。

(四)在教学体系中,重艺术形式,而对科学、工程技术的重视不够

书本讲授时间过多,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工程实践时间不足,理论课与设计技能,专业设计课之间和衔接不合理,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理论与实践脱节,这是目前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五)对资源、环境及建筑造景的开发利用不够

     目前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偏重于植物造景,但对真正合乎生态规律的种植设计,对资源、环境及建筑造景的综合开发利用不够。

二、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问题的解决办法

针对上述现状,笔者认为要办好高职高专园林专业,使学生能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园林人才,与国际接轨,就必须先解决如下问题:

(一)根据学生层次,明确培养目标

学校根据学生层次,中专层次由于其文化知识基础较差,知道面又窄,很多学生都有不愿再学习文化知识,只想学专业,对这些学生我们应着重于操作型、实践性教学,把其培养成生产第一线的技工型人才。大专层次,由文化基础较中专强知识面又较宽,他除实践性外,还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把其培养为既能懂理论又会实践操作工、技师型人才。

(二)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

目前,高职高专园林专业课程设置尚无统一的标准、各自为政,有的差距甚远更谈不上统一的教材。培养出的学生,差异很大,且专业面过窄。笔者认为,无论哪个学校,其园林专业都应有基本的共同标准,并且应与国际接轨,只有这样,才使于统一管理,毕业的学生才能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在课程设置上应以风景规划设计,环境艺术、旅游规划设计艺术为中心。根据各校的特点扩大自选课题范围,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扬学生的创造性。

(三)改革现有的评价体系

这里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改革教学评价体系,摆脱传统评价体系中,对园林作品的诗情画意过度追求,避免只重园林作品的艺术形式,而轻视科学技术成果运用的评价方式。使评价方式从,定性化走向定量化,系统化、科学化。二是改革对学生能力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考核的方法和手段,对技工型人才学生的评价方式,应改书面考试为动手操作考核,以技能考核为主。对技师型人才的评价方式,应以书面考试和实践考核相结合,以能力(方案能力、动手能力、图面效果、创新能力)几方面来综合评价。

(四)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改变过去那种在黑板上操作的教学方法。对于技工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直接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花卉植物的栽培管理、园艺植物的修剪造型、工程的施工及景观制作等。对于技师型人才的培养,还应加强绘图、模具制作的训练。因为设计师最基本的语言和交流方式就是“图”(包括工程图,艺术表现图,手工草图)。没有过硬的手头工夫就不能成为设计师。而这一点恰恰是目前高职高专园

林专业学生的薄弱环节。

(五)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园林专业的师资队伍普遍较弱(都是以前中专学校师资),尤其是规划设计方向,有丰富工程与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相当缺乏,这已严重阻碍了高职高专园林专业学科的发展。

当然师资队伍的建设并非一朝一日之事,就目前来说,各高职高专对专业教师存在着片面性认识,那就盲目追求学历和黑板艺术,认为学历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这是不切合实际,也是不科学的,因为园林学科的艺术性强,艺术源于教师的实践经验,学校应鼓励教师多参加社会活动和工程实践,来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袁克强.可持续发展观与职业教育[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4,(1).

[2]田慧.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人的发展[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

科学教育专业就业前景篇3

通过调研,得到以下信息和数据:学历上,思想政治教育在读硕士生中非普通高校毕业的学生约占到6%,这部分学生由于未经历正规的高校教育培养,在知识能力等方面相对有一定的欠缺;本科所学专业上,录取的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生中本科为同一专业的仅占到调查人数的约24%左右,而且多分布在师范类大学,其它专业占到大约76%,既有学工商管理、法学、市场营销、国际贸易、英语、公共管理、金融等文科专业的,也有学机械、通信工程等理工专业的,这一状况在以理工为主的院校尤为突出;是否有工作背景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往届大学毕业生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大约占到调查人数的28%,这其中包括一部分在职就读的,也有一部分是已参加了工作,在工作过一段时间后,又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重新回归大学学习的。出现这种个人背景多样化的状况,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1.政策原因。我国政策规定,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人员,既可以是本科毕业生也可以是专科毕业、具有同等学力的学生;既可以是普通高校毕业生,也可以是非普通高校毕业生(电大的学生、自学考试的学生等);既可以是应届毕业生,也可以是往届毕业生。[1]考取研究生的学生,也就来自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大学;既有工作过的,也有一路学习考过来的。同时,教育部研究生扩招政策的实施,以及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也吸引了更多的考研者。

2.学科原因。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它与众多学科和专业本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诸多交叉之处。就其研究内容而言,它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个方面,而它的理论和方法涉及哲学、伦理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这些情况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客观上难以与其它学科较为清楚地“划界”。同时由于其知识体系呈现弱连贯性的特点,其它专业的学生转向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较容易适应。[2]而且近年来,随着研究生的扩招,一些设点较晚的以理工为主的高校生源较差,甚至有的还出现了“生源”荒。为了招到学生,不惜降低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专业课的难度。这就使得一些专业水平不高,甚至一些以前从未涉足过该专业的人也能较容易考上。

3.个人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学历人才在社会上的地位不断上升,用人要求越来越高,报考研究生的人数也在不断递增。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看,有的希望继续深造,读完硕士读博士,这部分人本科一般是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或相近专业的;有的是希望通过读研在学识和能力上有更大的提升,适应就业的需要;有的是不喜欢本科时的专业或本科专业就业前景不佳、考研难度大,想通过考研改变专业方向或有助于未来的就业,如将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有的是出于工作上的压力和需要,如党政机关的公务员、高校的政治辅导员及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师等;还有的是想逃离职业困境,如职业不理想、工作不如意,一时又无法通过重新选择职业解决,便选择报考就业面相对宽泛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二、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生个人背景多样化对人才培养的利与弊

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生个人背景的多样化对人才的培养可谓利弊兼有,但从总体上看是弊大于利。从利的方面看,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生不同的学科专业背景使他们有更加开阔的视野和多向的思维方式,有助于他们在知识、能力和方法等方面取长补短、文理融通。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多学科知识融合的专业,除了自身的理论范畴,还强调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这样比较容易形成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生有工作背景的占比例较大,工作的经历使他们更珍惜学习的机会,更知道应该怎样学。特别是有高校政治辅导员工作背景的,他们本身从事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丰富的实践经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到研究的突破点。从弊的方面看,一是由于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生来自电大或自学考试的学生或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没有专业知识基础或专业知识基础薄弱。虽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具有弱连贯性的特点,但那只是针对突击考试而言,从人才培养教育看,本科教育是大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培养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的一个阶段,如果只为考研才学习本专业的课程,这对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不利的。硕士生的培养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投稿邮箱:《教育现代化》杂志教育现代化传媒品牌培养专业研究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这就需要前期的专业知识积累和融会贯通。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这部分学生专业自学能力、问题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相当程度的欠缺。二是在职硕士生主要是公务员和高校政治辅导员,由于工作繁忙,精力有限,学习时间难以保证,专业学习成了应付的差事。三是学生报考目的多样性,带来了学习背景、能力层次、学习态度和要求等的差异性,特别是读研不是自身的主动要求,而是迫于外界原因的那部分学生,不论其继续深造的初衷是回避就业压力,还是其它目的,很多人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以个人经济利益为中心的高薪水的满意工作,他们对读书或做学问失去浓厚的甚至是最基本的兴趣,虽然也面临毕业压力,也只是马马虎虎应付了事。出现学风不正,混文凭现象。这些都影响到了培养的质量。

三、个人背景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生培养模式的合理选择

科学教育专业就业前景篇4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机械学科背景下的工业设计专业设置盲目跟风,存在机械类课程设置形同虚设、学生普遍缺乏应有的审美能力、未突出学科交叉优势等问题。机械学科背景下的工业设计专业特色教育,应着重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让学生切实掌握相关工程技术,结合机械学科特色来完善工业设计教育体系,使设计教育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

目前,我国已有美术院校、工科院校、综合大学、农林院校、师范院校等400多所院校开设了工业设计专业,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庞大的工业设计教育网络。由于国家教育部把工业设计专业归属于机械学科,因此,培养机械学科背景下的应用型设计人才、强化学生在机械学科背景下的实践能力、确立机械学科背景下工业设计专业的教育特色、凸显机械学科的自身优势及发展特点,是目前工业设计教育的根本任务。

机械学科是研究机械产品(或系统)的性能、设计与制造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按照经历阶段的性质不同,机械科学可分成两大分支学科:机械学和机械制造。机械学是对机械进行功能综合并定量描述以及控制其性能的技术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把各种知识、信息注入设计,将其加工成机械系统能够接受的信息并输入机械制造系统,以便生产出满足使用要求并能被市场接受的产品。在这一点上,机械学与工业设计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满足市场的批量化生产而进行产品设计。机械学包括机构学、机械振动学、机械结构强度学、摩擦学、设计理论与方法学、传动机械学、微机械学和机器人机械学等。机械制造是将设计输出的指令和信息输入机械制造系统并加工出合乎设计要求的产品的过程。机械制造科学与技术是研究机械制造系统、机械制造过程和机械制造手段的科学与技术,它包括机械制造冷加工和机械制造热加工两个部分。机械学科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手段是工业设计专业的必备知识,为工业设计专业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但当前我国高校机械学科背景下工业设计的特色建设并不理想。如何依托机械学科的先进制造技术与设备条件及其较强的科学性和现实性来构筑工业设计特色教育平台,是当前工业设计教育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我国机械学科背景下工业设计专业的发展现状

1.工业设计专业设置盲目跟风

很多学校的工业设计专业设置于2000年前后。这一时期是工业设计专业的膨胀期,很多院校因有机械学科就盲目跟风,设置了工业设计这一专业,而不是出于国内工业发展的需求,专业设置缺乏必要的调研和论证,专业体系极不完善;与此同时,招生人数不断增加,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师生比例严重失调,致使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学生专业素质不断下滑。学生经“批量教育”后涌入市场,导致社会上此类人才表面上供大于求,毕业学生60%以上改行从事平面设计或室内设计,近30%的学生完全脱离本行。[1]

2.机械类课程设置形同虚设

机械学科背景下工业设计专业的培养方案大多安排有工程制造类课程,如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等,表面上强化了学生的设计与制造能力,但在师资配置、课程大纲制定、制造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缺乏系统的思考,导致不同课程之间的关系成了一种机械性的相加,艺术仍是艺术,技术仍是技术,二者并未融合在一起,因而基于机械学科的工业设计专业特色并未真正形成。学生在实际设计中既不能很好地运用技术性课程的理论知识,也不能独立地处理与设计相关的技术问题。

3.学生缺乏应有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与审美品位是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机械学科背景下的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其审美能力与审美品位较差,长于技术类课程的学习而对绘画基础、设计表现技法等课程缺乏热情,惰于关注美、思考美。[2]很多学生做毕业设计时不懂得怎样把作品的美感表现出来。

4.学科交叉优势未能显现

学科的发展有很强的交叉性,这种交叉性包括专业之间、院系之间、学校之间、地区之间的交叉,从而形成一定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和特色互补。工业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涵盖美学、心理学、市场学、人机工程学、物理学、材料学与力学等学科范畴。当前,机械学科的背景特色还未鲜明地融合在工业设计的学科教学中,机械学科的技术优势、技术条件、实验条件没有与工业设计专业的相关课程结合起来,学科与专业之间缺乏衔接平台,无法构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很多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虽然设置在机械学院(系)下面,但机械学科与工业设计处于完全分离的状态,口头上说相互交叉,但并未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因此,要突出以机械学科为背景的工业设计专业特色,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设计教育方案。

二、我国机械学科背景下工业设计专业的特色定位

学科必须依赖特色而发展,失去特色就会失去竞争力、失去存在的价值,有特色才能发展,工业设计教育也不例外。国外有很多具有行业特色的工业设计专业,如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的汽车设计,英国考文垂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交通工具设计、汽车设计等,都是特色鲜明的优势专业,同时又是服务于地方经济和全球经济、拥有巨大市场需求的特色专业。在我国,真正有特色的工业设计教育较少见,应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加强机械学科背景下工业设计专业的特色定位。

1.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

“眼高手高”是设计教育培养的基本目标。“眼高”是指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手高”是指对学生设计表达能力的培养。机械学科背景下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技法和设计艺术素养可以归为三类:一是“眼高手高”型,能欣赏能表现;二是“眼高手低”型,能欣赏但不能表现;三是“眼低手低”型,不能欣赏也不能表现,一般为初学者。要想提高学生的设计技法水平,就得设法先提高学生的“眼力”水平,使之懂得欣赏经典艺术品、经典设计作品,学会鉴别艺术作品。这就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设计展,多欣赏原作,指导学生进行设计艺术欣赏,培养学生形成高水准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品位,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知和鉴别能力。

在设计审美品位的培养中,观察是形象信息储存的输入口——对设计作品的形式认识需要观察,形象记忆和形象思维也都以观察为基础。在扩大“阅读”量时,对“阅读”对象的选择应考虑不同的形象、形式和内容,以引导学生从设计作品如何反映对象的手段方法去观察分析、从作品如何反映生活真实的角度去观察分析、从作品中思维与认识的美学形态表现过程去观察分析。

2.让学生切实掌握相关工程技术

美国著名的工业设计大师雷蒙得罗维曾说:“当我能够把美学的感觉与我的工程技术基础结合起来的时候,一个不平凡的时刻必将到来。”工业设计是科学技术与美学艺术相结合、相融合的专业,如何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一直都是设计教育的核心课题。机械学科背景下实现设计技术与设计艺术的融合,奠定机械学科背景的工业设计专业特色,要求学生在工程技术方面掌握制图学,掌握设计施工语言的材料学,熟悉力的作用和传递的加工工艺学,熟悉人机工程学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师掌握的知识越多、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越强、设计方法越灵活,其创新能力就越强、成功率就越高。

3.结合机械学科特色,完善工业设计教育体系

机械学科背景下的工业设计学科应加强以工程技术为特色的工业设计教育。工程技术包括很多方面,如加工技术、制造技术、人机工程、材料力学等。优选其中的某些方向,并作为与工业设计学科相关的特色予以强化,可形成一种资源共享和特色互补的共生循环的教育模式。

机械学科背景下工业设计专业特色的建设,最关键的一环在于求变:办学思路上求变,课程设置上求变,培养方式上求变,教学模式上求变。美国学者a.J.普洛斯曾说过:“设计教育的目的不是造就设计人员,而是解放他们。”这给工业设计专业特色教育提供了有益启示,也拓展了人们的设计思维。如湖南工业大学根据工业设计专业课程的特点和性质,将其划分为4个课程群,即艺术基础课程群、设计基础课程群、机械工程技术课程群、专业设计课程群。理清各课程群的总体教学目标以及内部各课程的分工合作关系,把工业设计实践能力培养与创新能力培养细化到各课程中,使之相互协调、相互弥补。各课程群按照能力培养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阶段性模式安排,更有利于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在培养模式上,强调以设计为中心,以一系列精心制作的设计专题为核心,有机地编排相应的支撑知识,使学生在这些专题学习过程中培养综合设计创造能力,使几大课程体系通过相关专题组合成有机的、相互联系的整体。在教学模式上,引入“工作室”制,强化教师对学生素质的全方位培养,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深度和广度。

三、结语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刘易斯在《21世纪教育》一文中说:“面向21世纪的教育战略,不仅要求教育去适应未来,更强调创造未来。”学校生产的“产品”是学生,毕业生质量的好坏,直接体现着学校的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在我国,工业设计教育的规模越来越大,师生人数不断增加,但数量的增加并不能说明工业设计教育实力的增强,还必须使毕业生与市场紧密结合,以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因此,应根据工业设计专业所具有的学科特色和优势确定工业设计专业的特色发展方向,以保证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使设计教育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科学教育专业就业前景篇5

关键词:风景园林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环境心理学课程引入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c)-0204-03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在人居环境的建设和管理中,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而这些挑战为园林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现代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量也在日益提高。但是,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大学本科专业教育是培养风景园林学科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高级人才的基础阶段。因此建立完善的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直接影响着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从业能力以及理论研究水平,关系到该学科的未来发展,从而解决社会需求量增长和专业人才培养输出欠缺的不平衡矛盾。

1风景园林专业发展的需要

自1900年,哈佛大学设立了美国第一个风景园林专业(Landscapearchitecture),标志着现代风景园林学科的建立。在我国,正式的风景园林专业教育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在取得显著教育成就的同时,由于风景园林学科自1997年一直被作为建筑学一级学科中城市规划与设计二级学科的一部分,学术地位大大降低,从而使该学科的教学、科研等活动大多是在城市规划与设计学科的名义下进行,内容与名称严重不符,导致无法与国际同学科接轨,造成学术思想混乱,而风景园林分属不同学科门类,学科门户之见和分化严重,人为分割导致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不完整,直接影响构建专业培养课程体系时存在盲目和局限等问题。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和城市生态化发展要求为中国风景园林事业提出了艰巨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面对诸如上述日益凸显的学科发展问题及社会关注问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对此做出了重要调整,在已公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显示,将“风景园林学”正式列入一级学科,这一调整标志着风景园林行业从国家层面得到了充分重视和认可,预示着风景园林教育春天的到来。目前我国已有184所高校设立了风景园林专业,并且以每年10%至15%的速度递增。业界人士纷纷呼吁,为确保风景园林学学科能够健康持续地发展,当务之急是建立一套完善的本科专业课程培养体系,在协调学科建设与行业发展的同时,满足快速扩展的风景园林事业对应用性、复合型、专业化、高层次人才的需求[1]。

1.1现行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

当前我国设立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大体上都按照已故的汪菊渊先生对于我国的“风景园林”学科所划分的层次进行构建。其主要分为三个主要的层面:传统园林学、城市绿化、大地景观规划[2]。其中以“传统园林学”为重点,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树木学、园林工程、园林艺术、园林史等,而这些课程占了本科专业教育的绝大多数课时;以“城市绿化”为专业教育的并行侧重点,主要开设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规划原理等课程;以“大地景观规划”为本科专业教育提升,主要开设风景名胜区规划等一系类的拓展课程,但是这个层面的教育由于受到教学课时以及课程体系的限制,没有构建出完整的体系和教育目标,从而导致学生对于本专业的宏观研究内容及方向把握不准确。而“大地景观规划”是学科应对当代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挑战而提出的新的发展策略,是学科可持续发展必须要研究的课题,其任务是合理利用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来创建环境优美、生态平衡的生活境域,从而用理性的分析以及可行的发展策略来解决当下人地关系失衡、环境恶化、自然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等尖锐的社会问题。在现行风景园林本科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中,也正是由于认识到风景园林业务范围已从原来单纯的规划设计转换为保护利用、恢复更新等发展研究趋势,最经几年在一些风景园林专业院系中出现了与景观生态学相关的课程,更有完善者甚至建立了“场地认识和分析”相关的介绍、体验类课程,使学生的专业知识框架更趋于完善,从而使得设计更具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1.2课程体系中引入“环境心理学”课程的必要性

在完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同时,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也为风景园林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其实就风景园林目前的发展趋势,溯其根本,就是解决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而园林本身就是为人服务的。因此作为专业从业人员,经常在思考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进行设计?”回答有若干种,但是有一种最具代表性――是“为了寻求某种变化”,那么“为什么要变化?”肯定是要满足某种需求,那么“是谁的需求?”这个答案唯一,即为“人的需求”。因此经过这样一个设计反思的过程,即可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园林设计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从而做到人性化设计。而这个过程是要建立在对场地合理的分析和研究之上,借助景观生态学等知识的宏观把控,运用园林规划设计的微观方法,才能促成一个完整的设计。因此从课程体系完善的角度考虑,将“环境心理学”引入,是对专业设计过程培养最好的补充和铺垫。而环境心理学作为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应用型学科,着重从心理学和大众行为角度,探索人与环境的最优化发展。在人与环境之间坚持“以人为本”,从大众行为和心理特征来考虑研究问题,从而对现代景观设计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如图1所示)。

1.3“环境心理学”在风景园林中的发展应用

环境心理学应用到园林设计中,激发了景观设计新的研究方向,促进了设计对人的需求的关怀,实现设计环境的最优化,为很多细节提供了设计理论和依据。将环境心理学研究成果运用到园林设计中,解决了许多除设计因素之外的现实问题,取得了行之有效的景观影响。

就目前环境心理学在风景园林中的研究现状,国外在此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研究人的行为心理学及其对园林设计的一些影响,如由almoFarina和andreaBelgrano提出的“中立基础园林、个人基础园林、观察基础园林”三种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原生态假设理论;再如Jadertolja和ClaraCardia通过实验证明一个人的心理因素能够影响空间认知,空间体验和空间说明。二是研究大众行为与环境的关系,从而截取相关理论应用到具体的园林设计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阿尔伯特J.拉特利奇的公园设计以及扬.盖尔对于如何使用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空间,支持或引导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并且景观中的环境心理学理论在考虑特殊人群的设计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国内在此领域的研究并没有太多的关注理论研究,将重点投射在运用国外的研究理论,在具体设计中加以改进和完善。综合国内外的综合研究成果,现在的景观设计重点是关注景观与人的相互影响和关系,而非景观本身,这是环境心理学带给景观专业新的反思和研究方向[3]。其中,环境认知理论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人际距离――亲近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众距离对景观场所设计的影响;个人气泡、领域性、私密性特征在园林景观体验中的把握,甚至色彩感知对园林景观的影响都将成为每一个专业从业人员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4]。正如彼德.沃克所说:“一个优秀的景观设计师如同一个编剧,如果他的景观设计得好,那么每个是使用者就如同在剧目中的演员,尽职尽责地演着编剧为他导的剧”,由此可见,如果掌握了大众行为中所蕴含的心理需求,那么景观设计作品的使用频率和社会评价将会大大提高,从而使对景观使用者的控制从无序走向可控化。

2“环境心理学”课程缺失对专业培养的影响

在现行的风景园林本科课程体系中,作为设计根本和前提的“环境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内容并没有相应课程的讲授,只是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涉及到具体设计内容时,浅显地分析下此类型园林项目对适用人群该如何进行考虑,但是理论深度和广度远远不能解决设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当然也有一些院校的风景园林专业培养方案中虽然设计到心理相关的课程内容,但是由于心理学范畴较宽泛,讲授没有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以及针对园林专业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展开,使学生感觉所学无多大用处,因此造成学生学生不愿意学、教师上课积极性不高的现状。由于“环境心理学”自20世纪70年代形成,在30余年的发展中已形成一套基本完善的理论系统,并且其在园林中的应用探索已步入了深层研究,因此只把这方面的知识仅作为一门园林专业基础课上分散讲授的内容,一方面难以保证学生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使这类知识在相关设计中得实用度大大下降。

2.1导致设计目标不明确

“环境心理学”课程的缺失,直接导致学生在完成设计任务时盲目拼凑、目标不明确,缺少对景观与人的相互关系的分析,只注重方案形式的漂亮,忽略场地功能的考虑,最终使方案的认同度和操作性降低。比如无论是设计那一种类型的园林绿地,都存在诸多环境心理因素方面的考虑,不仅要满足各类人群使用的功能需求,更要通过一系列环境与人的关系的分析来充分展示景观对人的吸引力,从而控制人对景观的感知。只有这样,设计的内容才不是盲目的,而是有目标的实现某种使用需求。

2.2对教学方式提出新的要求

在教学方式上,任课老师在布置“园林规划设计”或者“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的不同设计作业时,虽然一再强调学生要对整个地块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并提倡人性化设计,但是学生仍然感觉对此要求无从下手。因此,作为讲授者,应该改变枯燥的纯理论教学,试着引导学生以一个景观使用者的身份重新审视自己的设计,从景观认知过程及景观行为的空间格局等多重角度,培养学生在景观设计中的“多身份”扮演的假象能力,推导出符合大众审美需求和要求的方案,再借助环境心理学中关于大众行为与景观的关系,不断地提高方案的可操作、实用、舒适性。

2.3引发对传统设计程序的反思

我们现在做设计,一般采用直线型设计程序(如图2所示),从解读任务书完成设计纲要,确定设计方法和内容,再到最终的设计实施,全程建立在设计师在独立思想之上,没有使用者的参与。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合理的设计程序应该是环形设计程序(如图3所示):通过对设计纲要的理解从而预测出设计目的,或者说是设计构想、意图或假设,然后通过尝试不同的设计方法对这种设计意图进行恰当的表达,至此是没有使用者的参与的,与传统设计程序所不同的是,在设计实施之后,新加入一个设计环节,就是对所设计的内容进行使用后评价,得出结论,从而验证当初的设计预测是否准确,如果条件容许甚至对方案进行合理修改,可以说这个过程为今后处理类似问题提供了第一手参考信息。这种环形模式使我们的设计更趋于完善,提高了景观品质的同时,也提高了公众对景观的认同程度,这种程序才是良性的可持续性设计发展之路。

3“环境心理学”课程的引入

针对当前的风景园林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及专业的核心教育目标,“环境心理学”课程应作为当前专业核心课程“园林规划设计”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课程的先行课程,起到普及环境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内容和具体方法的作用。同时,为了避免纯理论讲授的单调枯燥,本门课程可以引入“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不同的心理反应对景观认知的影响,并在此过程中总结各种设计信息和参照依据,从而为核心课程的开展铺垫合理化设计的理念。本门课程的主要知识体系由认识人的基本行为开始、在认识交往的基础上规划设计面向交往的景观场所、了解景观行为的空间构成、从景观感知到如何提升景观认同度、环境心理学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调查作业五个主要部分组成,课程答题的建设构想(如表1所示)。

4结语

约翰.波特曼说:“如果我能把感官上得因素融汇到设计中去,我讲具备那种左右人们如何对环境产生反应的天赋感应力,这样,我就能创造出一种为人们所能直接感受到的和谐环境。”这个和谐环境就是人们所期盼的完美空间,也是园林设计最终要实现的目标。

园林景观设计溯其根本,就是“以人为本”,创造出人与环境高度和谐的生产环境,而人类对环境的感知往往比环境本身更为重要,因此,评判园林设计成果的好坏,不能仅仅以美观、实用为唯一标准,而是要换位思考,以使用者的身份去感受景观的作用[7]。由于每个人的身份、地位、年龄、经历等都存在差异,因此对同一个景观的认知也存在差异,这也就是说没有最好的设计,只有最人性化的设计,这也就回归到了现在风景园林专业培养人才最根本的目标,就是以人性化的设计,实现人们对美好生存环境的渴望,这是对风景园林行业发展的要求,更是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雄.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园林,2008(1):3-5.

[2]张善峰,许大为.风景园林本科课程体系中“场地认识与分析”课程的引入[J].高等农业教育,2010,7(7):49-52.

[3]孙雪芳,金晓玲.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北方园艺,2008(4):162-165.

[4]张溪明.环境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7(5):349-351.

[5]李允菲.环境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陕西林业科技,2009(2):133-137.

[6]徐岩岩,牛海珍.环境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及对其研究的影响[J].山东林业科技,2009(4):115-116.

[7]冯茜茜.园林景观设计中心理学思维的研究[J].河南林业科技,2006(2):36-37.

科学教育专业就业前景篇6

一、在新经济背景下,风景园林专业机会与压力并存

据2008年的相关数据报道,近20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城市园林绿地面积从15.3万平方米增长到121.2万平方米,增长近8倍。在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不足3平方米,增长到了7平方米。目前,我国风景园林事业第一线的从业人员约500多万人,其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仅占3.5%,高级风景园林人才以达到极缺的程度。

另据就业市场的需求调查,没有实践经验的毕业生正在逐渐趋向饱和,而最走俏的是风景园林中高级技能人才,其需求每年增加50%以上。面对着就业与教育、饱和与奇缺的压力不难看出:我国高等风景园林教育正处在一个新经济环境中,由学科型向工学结合型、由理论研究型向技能应用型转变的关键期,转型的成败取决于专业能否适应新经济的需求。

二、在新经济背景下,风景园林教育与发展

当面对单位组织形式的更新、社会生存压力的增加,以及资源整合能理念和就业与创业冲击,国家也相应出台了如《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及《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立项建设2007年部级教学团队的通知》(教高函[2007]23号)等文件,旨在促进高等职业教育进行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统一的改革,促进新经济下新一代的快速成长。

1.专业改革与市场需求、职业能力实现无缝对接

高职院校就是为了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担当着满足市场需求与专业教育、职业能力紧密衔接的大任。因此,风景园林专业设置之初,就是通过对京津塘及环渤海经济圈内,对于风景园林、景观规划、城市规划与建设等方面的真实职业需求进行专家访谈,在对其进行由新手到专家职业成长历程的梳理后,开发出具有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做―讲―做的接近真实的学习性工作项目中,让学生体会风景园林设计专业人员真实的工作过程,在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前提下,同步完善学生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

因此,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要满足市场对风景园林专业人才所需;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反馈”“高校生源报考录取比预警”等系统,根据专业不同地域制定扩招规模;严格控制专业的长线发展规模并学会跟着新经济的发展,不断的调整、配置、开设新的专业。

2.观念转变要与时俱进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从培养目标来讲,就有着本质的区别,且在培养过程中也有着从理念到行动,从形式到内涵等深层次的思考与建设。自2006年国家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遴选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中的第一批28所院校,到今天先后三批次列入计划100所,另有8所重点培育、1所重点扶持院校,共计109所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自示范校建设计划启动以来,国家、省级主管部门、院校主办单位、学院等多方面资金的大量投入,不仅显著的改善的教学条件,培养搭建了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实现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及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

因此,当今年美国次贷经济危机在席卷全球的前提下,笔者学院新生报到率在95%的基础上连续两年实现1个百分点的增长,就业率稳定在98%的基础上,实现由数量到质量的深度研究。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必须改变对人才的观念,第一,能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就是人才,人才只有在岗位、工作性质不同并无高低之分;第二,并不是社会中的人才绝对过胜,而是相对地区、岗位来讲部分、局部的过胜,只有学生在专业技术领域中达到持续的积累,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是一定会有人来为能力买单的,是可以实现社会、学院、企业、家庭、学生五位一体最终的共赢。

3.就业与创业能力培养势在必行

加快校企联姻步伐,走工学结合之路,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方向。目前每年就读于国内园林、城市规划设计、园艺等专业的大学生约3万人以上,这个数字还在逐年递增,其中35%以上就读于专科阶段。因风景园林专业的应用性、融合性,且最终成果将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等特性,以及社会对具有高技能型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多数本科专业在借鉴、扬弃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先进国家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教学理论及经验的基础上,与高等职业院校一起走上了工学结合的改革之路,实现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的培养与调整也是重要工作。

其一,高职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给就业指导工作重新定位,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作为对学生的人生指导,满足学生对于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需求,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既弥补以前就业指导的不足,又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强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在高等院校中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就业指导体系,建立完整的就业指导目标、指导内容,形成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和手段,逐步推进在整个大学期间的就业指导,并且在就业指导的同时推进对学生的人生教育,提高学生对素质教育的认同度和参与的积极性。

科学教育专业就业前景篇7

[关键词]民办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就业前景

自1985年,国家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原对外汉语专业)以来,截止2016年,全国共有近300所高校获批开设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特别是近些年来,汉办不断开设境外孔子学院,外派大批汉语志愿者,不难看到国家对于该专业的重视,人们对此专业的热捧。如果上网搜索对外汉语,首先映入眼帘的大多为,缺少师资,急需专业人才,学科发展迅速,蓬勃发展的态势等积极意义的形容词。

笔者认为,网络的热议,国家的宣传只是侧面反映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的现状,若要更全面了解该专业的发展,特别是专业的就业前景,则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更为真实,客观的调查。因此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形式,对国内某民办高校在校三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展开了调查,旨在了解在校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未来的就业规划,并力求为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发展提出些许建议。

一、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卷调查内容

问卷共三道问题,分别为:

(1)是否选择考研?

(2)是否选择从事与对外汉语专业相关工作?

(3)是否选择与本专业无关的工作,如果是,你会选择哪种工作,并试给出原因。

本问卷通过问卷网形式进行发放与回收,共计收回有效问卷270份。

(二)调查结果

随着学生年级的增加,其对本专业的考研热情随之减少,对从事与本专业相关工作的追求也不断降低。

在校大二学生考研热情最高,两个班级考研人数分别为48%,58%,几乎超过班级总人数的一半。

在校大一,大二学生考研热情,与日后希望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热情基本持平。

在校大三学生考研人数与从事对外汉语先关工作人数比例相距悬殊。

在校大三学生选择日后从事对外汉语相关工作人数偏低,两个班级分别为8%,9%。

(三)学生访谈结果

笔者随机选择三届在校学生,每届共10人,共计30人进行访谈,访谈内容主要涉及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程度,对专业的理解以及个人就业规划等问题。笔者发现,学生们对个人就业前景的认识与选择有着强烈的共性。例如,10位大一学生对个人就业前景抱着非常乐观的态度。几位学生纷纷表示,报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就是因为近年来网络,电视的积极宣传,更笃定地认为,如果实在没有出路,就加入汉硕考研大军。10位在校大学二年级的学生表示,通过一年的系统学习,还是比较喜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因此大多选择考研,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相关工作。10位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则对专业的热情不高,这也反映在了他们的问卷调查数据中,笔者遗憾地发现,大三的学生选择考研与从事对外汉语相关工作的人数极少,所占比例不足本班人数的10%。在访谈中,学生们都提到了,其实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并不像外人认为的那样美好,网络的宣传与炒作更是不可信的。学生们从已经毕业的大四学生处了解到,找工作的时候,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非常尴尬,很难找到与专业符合对口的工作,考研成功率其实也不高,尤其是民办高校,没有保研的资格,知名度也不及公立院校高,即使过了初试,复试时大多是毫无优势的。

二、现状分析

(一)学生人云亦云,就业规划扎堆现象严重

笔者调查的270位学生中,出现了严重的个人就业前景规划扎堆现象。这在上表中有所体现,例如大一学生考研率极高,大二学生无论是选择考取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还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相关专业工作的人数均较多,大三学生考研率偏低,选择从事对外汉语相关专业就业的人数也极少。造成这样较为一致的职业规划现象的原因是多样的。比如学生们缺乏自身个性化职业规划的能力,从众心理较强。

(二)学生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科定位并不了解

2012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指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旨在培养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专职人才,或将来从事新闻出版,文化交流工作,文字工作的专门人才。换言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科定位从来不是培养仅可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相关工作的人才。而正是由于大部分开设该专业的学校,将学科定位为培养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性人才,忽略了另外几个方向的均衡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曲解了该专业开设的本意,也误导了大部分学生。由于学生对本专业的学科定位不了解,所以在就业前景的规划上,感到自己未来可以做的工作除了汉办志愿者,考取本专业研究生,各大汉语教学机构的教师,高校汉语教师等,再无他路。

(三)选择考研学生,目标不明确,对个人能力评估不准确

笔者统计了准备考研学生的目标院校与专业,但是惊讶地发现,有超过30%的学生在目标院校一栏中写着不确定,近30%的学生把目标定成了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这样的调查结果,引起了笔者的关注与担心。1.虽然学生们选择了考研,看似已经对未来做出了一定的规划,但是实则不然,连要考哪里,考什么专业,怎样准备,都一概不知。这其中也不乏学生指出,既然不一定本科毕业就可以找到与本专业相符的工作,那么就考研,这样的决定未免太过草率。2.近30%的学生把个人目标定的过高,当看到学生们选择名校作为考研目标时,笔者是非常欣慰的,毕竟有志向的学生值得鼓励。但是当问及其平时成绩时,大多数学生表示,平时专业课成绩不稳定,更有学生指出,选择考名校,不是因为能力强,而是因为,既然考研了,就选一个自己都觉得难考的学校,锻炼自己。笔者认为,如若不能根据个人能力,正确评估自己,选择合适的院校,专业,有充分的准备,翔实的计划,那么别说考研的成功率,就连是否具备考研的资格,都应另当别论了。

(四)学生就业选择较为集中,就业渠道颇窄

在调查的270位学生中,学生们选择的职业较为一致。这其中包括最多的几类:汉办志愿者、中小学教师、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教育机构或培训机构教师。除去公务员与企事业单位人员外,学生们选择的职业,都仍然围绕汉语教师这一职业,这里并不是说从事汉语教师一职不好,试想若全国近300所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高校的毕业生都选择上述几类工作,学生们面对的将是无比残酷的竞争。虽然本文调查的仅是这300所之一的学校,但是笔者相信,调查结果至少可以代表一部分在读学生的想法。

三、民办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就业前景的思考与建议

根据本次调查得到的数据与结果,笔者认为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前景并不乐观。崔希亮早在2005年就曾表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与该专业提供的职位并不成正比,李晓琪也曾撰文指出,虽然我们需要的是大批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先行者,但是似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并没有感到就读该专业的优势。陆检明(2014)也指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专业成长过快,大批毕业生没有合适的出路,而从事汉语国际教育事业推V的一线教师,又大多不是该专业出身,这样的尴尬情景似乎愈演愈烈,让人担忧。这次笔者对某著名民办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在校三届本科生的调查,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三位学者的担忧与焦虑。因此针对调查的结果,笔者对调查学校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一些问题。

(一)细化学科定位

前文提到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指出,该专业旨在培养从事对外汉语教育的专业人才,或日后从事文字、新闻出版等工作,中外文化交流等工作的专业人员。也就是说,学生们不要陷入学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日后一定要考取汉语估计教育硕士,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相关工作,才是该专业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出路。因此,学校应该认真解读教育部的指示,细化学科定位。

(二)加强职业规划教育

加强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做到针对性强,个性化强的职业规划服务,让学生们真正了解自己的优势劣势,明确个人能力,清楚认识到大学四年结束后,个人的定位与职业的选择,不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科学教育专业就业前景篇8

[关键词]风景园林;地方性;教育;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9-0215-03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2011年3月8日正式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目录(2011年)》中公布,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建筑学同列为我国110个一级学科之列。由此,我国著名建筑教育家吴良镛先生提出的以风景园林、建筑学、城市规划三位一体,大容量、多层次、多学科综合的人居环境科学体系得到确立。其中,风景园林学科地位的提升,突出反映了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社会发展目标中统筹考虑的生态文明建设方针进一步得到落实。学科的发展反映了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需求,解决和满足这些矛盾和需求,首先需要通过学科教育才能实现。2009年,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系在原有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的基础上申报开设了5年制工科景观学(Landscapearchitecture)专业,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地方性院校,如何依托并整合地方教育的现有资源条件,立足人居环境科学的整体,面向地方社会发展建设的现实问题和需求,办出具有地方性特色的风景园林教育,无疑是当前地方风景园林教育需要深入的问题。本文以昆明理工大学景观学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探讨风景园林教育特色的构建思路和具体方法。

1依托并整合地方景观学教育的现有资源条件,积极搭建对外交流平台

1.1充分依托并整合现有资源条件

风景园林是一个综合性、交叉性学科,需要多学科的融合和支撑,其教育资源的需求是复合型的。长期以来国内大学专业分工过细,造成教育资源分散,利用效率低下,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以及学科专业沟通融合不够。相对于中东部发达地区而言,西部地区的教育资源和条件相对落后。风景园林教育需要在有限的条件下,向内依托和整合现有的资源条件,向外积极搭建对外交流平台。促进分散的教育资源重新优化组合,拓宽高校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空间,以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促成学科融合已成为实现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目标的重要基础。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把景观学专业开设在具有较长办学历史的建筑学系下,原有相对独立、设施较好的教学楼和各种教学、办公、实验用房、教学实验设备实现资源共享,大幅度节约了办学成本,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避免重复建设。另外,初步构建起城市规划、建筑学和景观学三位一体的人居环境大科学的整体框架,实现学科交叉和融合。

1.2积极搭建对外交流平台

云南独特的地域特点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以及面向东南亚的区位优势为景观学专业教育对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国际合作进行科研与教学,与国外著名的建筑院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拓展了师生的学术视野。近年来,先后与美国密歇根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德国乌德堡大学、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等进行了学术交流,并聘请外国专家教授直接对本科生授课或指导毕业设计,还与欧盟和东盟专家共同进行了历史城市研究。近期与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德国亚琛应用技术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进行了联合教学与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同时,重视与省内设计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办学,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建筑师、规划师为客座教授,参与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指导毕业设计并参与毕业设计评阅答辩;选择省内有影响的设计机构,建立稳定的实训实践教学基地,安排学生实践环节的教学提供参观场地和实习条件;设立企业专项奖学金,奖励专业学习出色的学生。

2立足人居环境科学的整体的教学思路

1990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钱学森“要从整体上考虑并解决问题”的文章,指出要创造一个促使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环境,避免高浪费、低效益的状态,最重要的是要从整体上考虑问题,并建议用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观点,用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来研究整体性问题。1993年8月,在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组织的学部委员报告会上,吴良镛、周干峙、林志群通过对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的论述,针对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历了规模空前和速度空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而带来的空前矛盾和问题,提出了“人居环境学”这一新的学术观念和学术系统,即建立和发展以环境和人的生产与生活活动为基点,研究从建筑到城镇的人工与自然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学科群,强调从单一学科走向广义的、综合的学科,其方法论的核心是整体论方法论。

就整体而言,风景园林、建筑学、城市规划是人居环境科学的主导专业,风景园林的教育实践需要立足于这个整体来考虑。云南省高校中的风景园林专业和与之相近的专业主要集中在农林、城市规划和艺术设计的背景下进行办学,目前还没有一所高校在建筑学及城市规划专业背景下创办景观学专业,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系与云南省内其他创办风景园林专业的高校相比,具有人居环境科学主导专业的整体基础,立足原有较为完善的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的教学体制,立足人居环境科学的整体框架,构建景观学教育体系是其教育特色之一。

2.1构建整体互动的专业教学体系

教学计划强调以设计课为核心,建构整体、有机的教学体系。参照建筑学专业,景观学专业将学生五年的学习分为“2+2+1”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训练”阶段(此阶段与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的教学基本相同,夯实建筑学学科的基础);第二阶段为“深化拓展”阶段(此阶段与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分化,强调景观学的专业性);第三阶段为“综合提高”阶段(此阶段与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又有联合,构筑景观学学科的整体性)。每一个阶段都努力在各课程的纵向和横向上建立有机的关系。

2.2强化以设计基本素质培养为核心的设计能力训练

教学融入大量的“形态创造”训练和对美学观念的培养,又强调对景观学基本问题的认识与分析训练,在低年级设计课中强调徒手表现与模型制作等;在一至五年级均设置了相关的调研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对人居环境的认知与分析。

2.3以地域研究为导向构筑特色课程模块

构建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课程体系以增加学生今后服务西部、服务云南的适应性,比如:古建筑测绘实习与云南地区建筑环境的结合,在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中增加“云南民族建筑与环境”的内容,并开设“云南乡土建筑概论”、“云南乡土景观概论”、“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云南自然与人文概论”、“历史城镇保护与开发”等课程,注意在主干设计课及毕业设计选题方向中结合云南的地理、社会、经济、文化背景进行设计命题和指导,如:三年级上学期结合建筑学专业的“山地建筑设计”和“乡土建筑设计”进行“山地景观设计”和“乡土景观设计”的课程设计;三年级下学期结合城市规划专业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进行“城市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四年级结合建筑学专业的“城市设计”课程设计进行“城市景观设计”,强化学生对地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分析研究能力训练。

2.4强化理论教学与社会认知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节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和工程训练,如根据景观学专业特点在二年级、三年级的短学期中安排“城市景观认知调查”、“景观专题调查”等以加强对课程教学全过程方法上的引导,通过实际调研促使学生将特定理念、创意与实践方法、手段紧密结合,在提高动手能力时,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巧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城市规划专业特点在二年级、三年级的短学期中分别安排了“城市认知调查”和“城市专题调查”以加强对课程教学全过程方法上的引导,在短学期安排中强化实习的各个环节。

2.5动态适应学科发展趋势,优化更新教学内容

根据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及时地补充和完善教学内容。如将对硕士研究生开设的《建筑学学科前沿与研究方法》必修课开设成为面向全系本科生的“开放课”,内容涉及哲学、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节能技术、历史文脉延续等与城市、建筑、景观相关的热点问题,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自由选择空间,进一步拓宽了学科的涵盖面,拓展了学生的学术视野。

2.6关注学科之间的相关知识支撑,增加选修课涵盖面

如建筑学专业在2001年评估之后的两次较大的教学计划调整修编中,增加了城市设计、景观理论、概念设计、建筑城市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社区开发建设、城市社会学、历史城镇保护与开发、城市研究专题、城市发展史等多门选修课等内容,使学生有更多的自由选择空间,也使专业课程在纵向与横向街接及相互联系上更加有机,促成了景观学和建筑学的相互依托和融合。

3面向地方社会发展建设的现实问题和需求

云南省景观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多样且底蕴深厚;但城镇化进程与城乡人居环境发展较之于沿海和内地地区相对缓慢,其人居环境发展显现出的相关问题与内地和沿海地区有极大的不同,如:城乡差别问题、生态保护问题、文化传承问题、乡土景观现代化问题等。在有限的资源及办学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突出云南地域特色,紧密结合西部地区与云南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积极探索科学的富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小城镇景观、乡土景观及旅游区景观研究特色,有效弥补西部教育资源不足的劣势,强化本土地域多元建筑文化的科学研究,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办学模式,逐步形成较为鲜明的“坚持地方特色、强调学科交叉,融教师科研成果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办学特色。

目前昆明理工大学在景观学专业的教学、科研特色方向有以下几类(见下表),这些特色方向也可结合建筑学、城市规划的课程来共同进行。

4结论

特色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地方风景园林教育特色的构建是建立在时展的总体背景和地方社会现实条件下的,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特色的形成,需要依托和整合好地方教育的现有资源条件,立足人居环境科学的整体,面向地方社会发展建设的现实问题和需求,其中,把握好时代性和地方性是其特色建设的重心。

参考文献:

[1]钱学森.要从整体上考虑并解决问题[n].人民日报,1990-08-14.

[2]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科学教育专业就业前景篇9

[关键词]中丹合作办学;应用型学前教育本科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3)03—0147—02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将人才分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我国地方高校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又可分为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1〕常州工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始终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地方和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定位。我校自2009年起与丹麦Via大学学院共同举办学前教育专业国际课程实验班项目,2012年2月教育部正式批准我校与丹麦Via大学学院合作举办学前教育本科教育项目。在多年办学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中丹合作办学背景下应用型学前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一、中丹合作办学背景下应用型学前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的理论依据

(一)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是国家顺应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保障教师队伍质量和幼儿健康成长而出台的重要文件。该文件是引领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规定了幼儿教师必须达到的基本专业素养,是引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也是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幼儿园教师工作的重要依据。

(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幼儿园教师质量决定着学前教育的质量,高素质专业化的幼儿园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和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而高质量幼儿教师的培养还需要教师职前教育培养机构科学地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教师教育机构设置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是我校制定人才课程方案、开发课程资源、开展教学与评价的重要依据。

(三)常州市对学前教育本科人才的特殊需求

常州市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带的中心位置,属于经济、文化、教育相对发达地区。常州市民及外国专家、技术人员、商业人士对学前教育师资的艺术素养与双语教育能力要求较高。为满足家长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我们积极探索适应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学前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以此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学前教育师资的客观需要。

二、中丹合作办学背景下应用型学前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人才培养目标是学前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的核心和灵魂。它直接决定着培养人才的品质和规格,对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要素起着统驭作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结合社会需要和学科发展前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中丹合作办学背景下应用型学前教育本科人才既要有扎实深厚的学前教育理论基础,又要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娴熟的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较强的双语教学能力。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我们认为应用型学前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视野,能适应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艺术型与双语型学前教育优质师资和管理人才。要求毕业生掌握学前教育、音乐、美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同时具备较强的艺术教育能力和双语教育能力,能胜任国内外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

三、中丹合作办学背景下应用型学前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

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是“源”和“流”的关系,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变化,必然会引起课程设置的变化。根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与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结合长三角地区对学前教育本科人才的需求,我校制定了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设置五大课程模块,包括通识课程模块、学科及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集中实践课程模块和隐性教育课程模块。通识课程模块分为必修与选修课程两部分,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计算机信息基础、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课程;其中重点增加了英语口语、英语会话、雅思课程,注重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体现人才培养的双语特色。学科及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主要包括学前卫生学、学前儿童心理学等课程;其中引进了丹麦高校的学前教育学、环境教育学、社会教育学、交流组织与表达、幼儿园课程、比较学前教育等课程,注重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开阔学生视野。专业课程模块分为必修与选修课程两部分,主要包括钢琴、舞蹈、声乐等课程,突出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艺术特色;同时还从丹麦引进了手工艺技能、戏剧等课程,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体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特色。集中实践课程模块主要是落实“实践贯穿教师职前培养全过程”的理念,学生在3-7学期各有2周幼儿园教育见习活动,第8学期有8周教育实习活动。学科及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与专业课程模块旨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信念与责任,具有从事幼儿教师职业的教育知识与能力。而集中实践课程模块则旨在使学生具有参与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提升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使学生毕业即能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

四、中丹合作办学背景下应用型学前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教育质量的重点在于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教育实践中,充分利用我校与丹麦Via大学学院合作举办学前教育专业的平台,适时地将国外最新的学前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聘请丹麦学前教育专家进行学术讲座,与到我校任课的丹麦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要求我校每位到丹麦进修学习的教师进行学习汇报;与双语幼儿园建立合作培养协议,建立学前双语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共同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教学改革研究。

为进一步提高准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我们在借鉴丹麦先进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积极运用成功教育、案例教学法等来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采用开放式的幼儿园现场教学,为学生提供观摩幼儿园实践活动机会;深入双语幼儿园开展模拟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与创新能力。改革考试方式,着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实施全面考核。例如课程采用小组合作的考核方式,撰写学期论文并现场答辩,考核时不仅注重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更注重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考核采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改革教育评价方式,在横向评价的同时,更加关注纵向评价,在艺术类生源素质较低的现实状况下,教育学生超越自我就是胜利,努力做到起点相同,终点制胜。

五、中丹合作办学背景下应用型学前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的教育实践环节

“教育是实践应用性职业”,“需要经过‘临床’实习”。〔2〕从应用型学前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我校实践教学体系由以下几方面构成:

第一,基地幼儿园实践模块。具体包括集中性实践活动、专业课内实践活动和幼儿园双语与艺术活动实践。集中性实践活动包括第二学期至第七学期的教育见习和第七学期的微格训练;第八学期的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及毕业生双选会活动,主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实践能力强化。专业课内实践活动是指在课程的课内实践学时中,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学生到幼儿园进行相关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幼儿园双语与艺术活动实践是结合基地幼儿园的活动,组织学生协助教师进行双语教育活动、节目编排、环境布置等活动。第二,校内实践模块。主要是组织学生在校内的学前教育实验室、微格教室、音乐厅、钢琴房、舞蹈房等场所进行的幼儿园模拟教学、幼儿园环境创设等活动,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具有更广泛的设计视角和更加娴熟的教学实践能力。第三,专业技能训练模块。主要是指幼儿教师“十会一特长”的职业技能训练,包括为会说、会写、会画、会唱、会弹、会舞、会做、会教、会用与会研的技能训练与考核活动。第四,课外实践模块。指通过“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宽领域”的隐性教育课程来提高准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形成“两条主线、一个舞台、若干校园社团来推动”的实践教学体系。两条主线是上半年举办文化节,侧重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下半年举办艺术节,侧重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专业技能。一个舞台是每月由一个班级进行专业技能汇报演出,为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搭建平台。此外,“崇师社”、“幼学社”等社团利用双休日和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第五,社会实践模块。鼓励学生通过社会兼职,参加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自主开展与专业相关的学前教育发展状况调查。

六、中丹合作办学背景下应用型学前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的教育特色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是江苏省唯一招收艺术类(音乐)考生的专业,是国内唯一一所与丹麦高校合作办学的本科专业。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办学特色。一是艺术特色,指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和研究素养,同时还具有较为突出的音乐、舞蹈、美术等技能技巧。学生不仅能够胜任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也可以从事基础音乐教育。二是双语特色,指在与丹麦Via大学学院合作办学过程中,使学生不仅具有国际视野和较强的英语运用能力,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幼儿园双语教学能力。三是实践特色,主要是指在“实践贯穿幼儿教师职前教育全过程”的理念指导下,建构了“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宽领域的隐性教育课程来提高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具有娴熟的幼儿教师职业技能,为提高学生职后的执教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随着《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更加注重提高幼儿教师职前教育阶段人才培养的专业化程度。中丹合作办学背景下应用型学前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我们会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积极探索与完善学前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幼儿教师职前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科学教育专业就业前景篇10

关键词:景观设计;专业教育;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05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0-0061-02

景观设计(Landscapearchitecture)在我国是一门刚刚兴起的综合叉学科,它整合了生态学、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艺术设计等各学科的综合知识,是一门内涵广阔的交叉性学科,其专业的诞生也是从以上学科中衍化而来的,尤其是与传统的"园林设计"关联最为紧密,其诞生历程也与传统园林息息相关,因此对景观设计学科教育现状的研究绕不开传统“园林设计”等专业的发展概况的问题,通过对其的综合梳理以此理清景观设计专业的教育发展现状。

一、中国景观设计教育的发展概况

我国早期的园林设计教育诞生于上世纪20年代,距今约有100年的历史,比如《庭园学》、《庭园设计》和《造园学》等园林设计的课程于20世纪早期在部分学校的相关专业就已经开始设立了。而直到20世纪中期的50年代才有了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园林设计教育,上世纪50年代初由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和清华大学营建系创办的“造园组”(专业)是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园林设计教育的开端。

1956年院系调整,该学科及专业方向被整体划到了北京林学院,并更名为城市及居住区绿化系,后来于1964年又被改为园林系。在此系科的基础上慢慢发展为两个专业,即园林植物方向与园林设计方向,这两个方向逐步的发展和完善渐渐发展为两个学科。在后来的“”期间,该学科遭遇到了致命挫折与打击,但其园林教育及研究并没有完全停滞,还是获得了某种程度的发展。“”结束伴随着改革开放和高等教育事业的恢复,园林设计教育也得到了逐步恢复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20世纪80年代后,园林设计教育事业又遇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园林设计及学科相近专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到了90年代初期,建筑类院校、农林类院校及艺术类院校等几类院校的相关专业和学科逐渐的进行交叉与融合,渐渐形成了现代景观设计学科的雏形,艺术类院校、农林类院校、建筑理工类院校都开始在积极的根据社会发展的新的趋势,在自己已有的环境艺术设计、园林设计、风景园林及旅游规划等传统专业中开设景观设计类相关课程,到了90年后期,伴随着大学的迅速发展和扩招,开设景观设计专业或相近课程的院校也在快速成倍增长,加起来有几百所院校,这种发展规模和速度还在不断增加,可以说其发展现状是“欣欣向荣”、“形势大好”!但在表面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不少矛盾与危机:首先,到目前为止学科名称尚未统一,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学科名称;其次,多数院校的教学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定位不够合理,从而导致学校培养出来的景观设计人才与社会工作的实际需求出现严重脱节,培养的学生在工程设计实践中难以胜任岗位设计工作;再次,师资建设机制不够合理,导致能够胜任专业教学的专业师资相对短缺;最后,专业教学缺少规范,课程设置混乱,教学过程和模式“各自为政”,教学大纲也不统一,进而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这些问题应该引起广大师生的关注。

二、西方景观设计教育的发展概况

19世纪以后,伴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西方国家经济的腾飞,欧洲传统的园林设计开始逐渐转变为现代的景观设计,现代景观设计教育也应运而生,起步较早和影响较大的当数美国、英国等国家,美、英等国的景观设计学科教育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100多年来学科教育积累了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因此就美、英两国的现代景观设计教育发展概况做一个梳理供我们思考。

美国是现代景观设计教育体系建立较早的国家之一,于1858年就开始使用了“景观设计师”这一称谓,这是由美国景观设计之父奥姆斯特德提出的。后来,到了19世纪60年代,“景观设计师”被正式作为职业称号。与此同时,美国的景观设计师创作了大量有代表性的现代景观设计作品,进行了丰富的现代景观设计实践,产生了较好的影响。20世纪初,哈佛大学开设了景观设计课程,景观设计发展为一门新的学科,从此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在大量景观设计实践的基础上,舒克利夫和奥姆斯特德的儿子弗雷德里克在哈佛大学不H开设了景观设计课程,而且在全美首创了四年制的景观设计学士学位,这使得景观设计现代学科的地位正式确立并得到了系统发展。

目前,美国开设有景观设计专业的大学60多所,全部具备学士学位教育,其中60%的院校都设有硕士学位教育,20%左右的院校具备博士学位教育资格。美国的艺术学院、农林学院、建筑学院等大多都有开设景观设计专业,景观设计学科也主要设在这三类院校中。各种不同学科背景的学院开设同一种景观设计专业,在专业教育上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其发展优势互补、各具特色。至今,美国的景观设计教育教学形成了生态、社会与艺术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注重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三位一体的综合运用。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锻炼了学生的创造力。总体来看,美国的景观设计教学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

英国景观设计教育早期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1821年景观设计萌芽出现,20世纪30年代景观设计学教育正式开始。英国的景观教育最初停留在部分院校里做小规模的训练。newcastle-Upon-tyneUniversity于20世纪中叶成立了第一个景观系,此后到了20世纪60年代Cheltenham、edinburgh、Birmingham等多所大学也陆续成立了新的景观设计系,景观设计专业逐步在英国确立了其教育体系。英国的景观设计教育培养目标以培养设计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并重的专业景观建筑师为目的,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是其景观教育的特点,因此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训练出来的学生阅历丰富,知识面也较为广泛,对一般设计概念的认识亦较深刻,进而在进行景观设计和创作时考虑的问题层面也较广泛,能形成自己独到的概念与见解,对一般问题的思考亦较深入细致。

英国景观设计教育课程设置非常严谨,景观教学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知识的训练,教导学生较全面的认识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及其景观设计可能面对的问题,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学术研究基础和设计技能技巧,并兼备艺术和科学的综合性知识,使之能做出清晰的理解与判断,并使培养的学生具备良好的与业主和甲方互相沟通的能力。这些值得我们深思与借鉴。

伴随着美、英等国景观设计教育的迅速发展与传播,20世纪50年代迅速地传播到西方其他欧美发达国家,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结合自己本国的国情与文化,先后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景观设计教育体系,并开展了大量的颇有成效的景观设计实践,创造了丰富的颇具影响的景观设计作品。与此相反,我们国家的景观设计教育教学起步较晚,还处于初期的发展阶段,学科教育体系还不够健全,尚存在着很多的实际问题,西方诸发达国家的景观设计教育实践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优秀的教育实践经验,建立符合我国自身特点的景观设计教育体系,把我们的景观教育事业更好的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