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长江经济带相关政策十篇长江经济带相关政策十篇

长江经济带相关政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1:39

长江经济带相关政策篇1

关键词:第二产业;经济转型;产业升级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1

一、引言

安徽省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第二产业相对发展速度较慢,在长江经济带的战略背景下经济与产业两大方面都面临的重大机遇与挑战,结合此时代背景对安徽省沿江第二产业的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方向进行正确的预测,这不仅仅能加速安徽省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能,为安徽省经济转型及产业升级的驱动因素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导向),丰富安徽省的相关理论研究。

总体看来,目前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转型方向及发展和产业升级方式与方向的问题上,但在同一政策条件背景下相同^域中将经济转型和与其应的产业升级两者相结合探究其发展方向的研究成果较少。

二、安徽省沿江城市第二产业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存在问题

安徽省在长江经济带战略的背景下发展相比同处于长江三角地带的江苏省与浙江省等省份与地区发展较为缓慢,在长江经济带战略背景下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现阶段相关政策条件下的产业(安徽省沿江城市带)第二产业发展缓慢,存在安徽省政府的相关政策不完善,南北方经济与产业发展差异化程度大等问题。

1.政策环境不完善问题

长江经济带战略下,部分政府的政策措施的响应作用不大。在战略中,需要政府政策和市场经济相辅相成。以往的战略如果不进行调整则无法顺应总体发展的进程以及鼓励战略企业的发展。政府应营造一个有利于第二产业发发展的市场准入条件,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鼓励社会资本和外来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进来。再是营造一个有利于人才输入的条件,战略发展需要大量懂技术、会操作、高层次的人才,建立科学的人才培训开发体系。

2.沿江第二产业未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问题

安徽省的重点经济为第二产业经济,而由于仪器设备不先进造成了生产时大量的原材料浪费情况。且落伍的生产设备在制造时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而企业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往往在排放时并未执行标准化的净化或不净化直接排放到环境中,这无疑会加剧环境污染的状况。所以需要结合安徽省的实际情况深入了解省情,注重发挥本省优势,增强全省发展后劲。对一些确定大力培育和扶持的优势产业,应制定产业扶持计划,持续的给予政策推动,帮助协调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资源,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保障。

3.长江经济带战略在安徽省影响的范围局限与南北经济与产业发展差异较大问题

安徽省第二产业的发展现状是皖南大于皖中大于皖北。要想改善发展差异就要改造,重点打造沿江城市群。任何城市的发展都需要沿江经济的带领。将划江而治的模式转变为依江而治的行政区划模式。便利交通,建设横贯南北的铁路线。方便的交通不仅可以缩短行程,更可以促进两地经济的沟通交流、便利贸易的形成。

三、对于安徽省沿江城市第二产业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建议

区域性经济地带的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探究就是结合当今的时代背景,转变区域性经济地带原本的经济模式中的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方式,并改善产业布局中的产业结构以及提高产业素质。

1.创造安徽省沿江第二产业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良好政策环境

长江经济带战略下,部分政府的政策措施的响应作用不大。在战略中,需要政府政策和市场经济相辅相成。以往的战略如果不进行调整则无法顺应总体发展的进程以及鼓励战略企业的发展。一是政府应营造一个有利于第二产业发发展的市场准入条件,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鼓励社会资本和外来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进来。二是政府应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输入的条件,战略发展需要大量懂技术、会操作、高层次的人才,建立科学的人才培训开发体系。创造出良好的政策环境后,对于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安徽省沿江第二产业的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有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

2.沿江城市第二产业朝向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方向的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

安徽省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能源的需求与消耗都很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无法从根本上有巨大改变的。因此,安徽省沿江城市第二产业只有加快朝着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方向进行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才能对将来经济的发展铺平道路。以有着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的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转型的方向、形态,这也代表着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着力发展低碳产业,优化现有的产业结构并改造原有的传统企业,与此同时打造安徽沿江第二产业的良好形象。

3.提升安徽省沿江城市带第二产业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效益辐射范围

利用安徽省自身的地域区位优势扩大效益的辐射半径,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扩大产业集群的规模,打造更高水准的产业集群,促进其他城市产业的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即探究在沿江城市带第二产业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后如何扩大自身的影响范围,以致促进其他城市经济与产业的发展。

四、结语

长江经济带战略是2014年以来长江经济地区发展的重大战略。在长江经济带战略背景下研究安徽省沿江城市带第二产业的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可以加快安徽省整体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建设现代产业基地,提升资源利用率,并且在对沿江第二产业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同时会减轻安徽省资源环境的压力,减少环境隐患。

参考文献:

[1]胡悦.低碳经济背景下安徽省经济转型浅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3(7Z):30-31.

[2]陈润.长江经济带发展背景下的产业转型升级研究[J].现代商业,2015,0(34):84-85.

[3]王国平.产业升级规律与中国特色的产业升级道路[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3(1):4-15.

[4]王建波.浅谈我国资源型区域的经济转型问题[J].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6,16(2):47-48.

作者简介:于超(1996-),男,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商学系学生,本科,主要从事市场营销研究。

长江经济带相关政策篇2

长江经济带开发的战略构想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2013年9月23日发改委和交通部开始起草《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指导意见》,标志着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继沿海大开发、西部大开放、中部崛起战略之后,与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并列的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部署。2014年9月12日,《国务院关于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39号)的,标志着该战略的正式实施。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云南,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九省两直辖市。

二、长江经济带战略将分三个区域层面实施

以上海带动全流域、以武汉带动中部、以重庆带动上游地区发展。战略定位:一是依托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渝蓉城市群;二是做大上海、重庆、湖北武汉三大航运中心;三是推进长江中上游腹地开发;四是促进“两头”开发开放,即上海及中巴(巴基斯坦)、中印缅经济走廊。

三、长江经济带经济总量大、资源优势明显、内河航运发展空间大,政府也将在此培育世界级的产业集群

1.GDp总量占全国半壁江山。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14年上半年GDp总量达12.68万亿元,占全国GDp的47.14%,较去年增长5.94%。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长江经济带总体GDp仍保持平均8.77%的增速,高于全国增速1.37%。

2.资源优势明显。长江是中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36%,居世界第三位。该区域还拥有储量大、种类多的矿产资源,以及众多旅游资源和农业、生物资源等,开发潜力巨大。该流域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走廊之一,布局了钢铁、石化、能源、汽车机械、电子、建材等一批高耗能、大运量、高科技企业。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合肥、武汉、长沙、南昌、重庆、成都等城市在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激光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工程、自动化技术等领域集中了相当数量的优势企业和技术研发机构。此外,长江流域大农业优势也很显著,沿江11省市的粮棉油产量占全国40%以上。

3.沿江经济社会发展给长江航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长江是横贯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水路运输大通道。干线航道上起云南水富,下至江苏浏河口,全长2688公里,占全国三级以上航道的30.6%,是名符其实的黄金水道。近些年,长江航道通航条件不断改善,航行船舶趋于大型化,船型结构趋于合理,航道通过能力不断提升,促进了沿江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样,沿江经济社会发展也给长江航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沿江聚集的近200家中国500强企业客观上要求长江水运加快发展,以保障船舶航行安全、缓解当前的运输压力、降低运输成本。据权威部门预计,到2020年长江干线年货运需求将达到20亿吨。

4.《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也特别指出,要在长江经济带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即“以沿江部级、省级开发区为载体,以大型企业为骨干,打造电子信息、高端设备、汽车、家电、纺织服装等世界级制造业集群,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长江口造船基地和长江中游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制造基地,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培育知名自主品牌。在沿江布局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国家高技术基地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推动石化、钢铁、有色金属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沿江炼化一体化和园区化发展,提升油品质量,加快钢铁、有色金属产品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因此,长江经济带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进一步提升,沿江省份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5.长江水运在一定时期内符合我国战略发展要求。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低碳环保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我国也已制定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水运因其优势明显而倍受青睐。世界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内河航道的建设与发展问题,并成立了专门的国际组织,如SmartRiver21,致力于加强内河航道研究,促进内河航运发展。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长江等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强化内河水运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基础和支撑作用。《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2号)的出台标志着加快内河航道资源开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全国交通骨干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长江水运在一定时期内符合我国战略发展要求。长江干线航道资源正处于黄金开发期,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长江干线航道发展与建设问题,为长江航道的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资金保障。

四、经济新常态对我国外经贸政策带来的影响

2014年中央经济会议首次对经济新常态进行界定,明确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转入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或即将发生诸多重大转变,经济增长将与过去30多年10%左右的高速度基本告别,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基本告别。与经济新常态相适应,我国的外贸进出口政策也在发生着深层次的变化。“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将成为我国外贸进出口的新常态。因而,大型航企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重视我国经济新常态和长江经济发展战略对我国未来经济政策和外经贸发展带来的深层次影响:

1.伴随着上海、广东、天津、福建等自贸区的实施或批准,沿海发达省份将更多地发展高附加值经济,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将先行先试。沿江内陆省市将承接沿海粗放型经济的转移。特别是四川、重庆等人口大省将发挥人口优势,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2.长江干支线航道的疏浚和升级和航道基础设施等航道通航制约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减弱,长江运能将进一步提升,沿江省市特别是内陆省市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将进一步提速。

五、伴随着政府最高层的密集调研和相关政策的不断出台,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长江经济带将为大型航运企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相关建议如下:

1.在中国航运仍处于行业低谷、大型航运企业谋求业务发展新动力的背景下,长江经济带对航运版块的拉动效应予以重视。“完善全球海运网络”是《国务院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的我国海运七大任务之一,大型航企应将长江航运看作其全球网络的重要一环加以重视和推进。具体实施中应重视上海在长江至我国沿海、长江至近洋运输中的枢纽作用,重视重庆、湖北武汉两航运中心在长江运输中的节点作用,努力实现内河运输资源的升级发展以及江海一体化运输的不断推进。大型航企应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优势资源,积极参与并深度开发沿江、沿海和近洋航运市场,实现内河航运的可持续发展。

2.与政府大力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政策相结合,逐步淘汰现有落后船舶,适度超前建造符合国家引导方向的先进、高效、节能、环保的船舶。相关调研成果显示,目前不少航企采用单一船舶从长江中上游港口运至上海外高桥港区,再通过水上快巴或公路集卡运至上海洋山港,但由于三峡船闸等水域通行能力和中游航道“瓶颈”的制约,集装箱运输船舶吨位普遍偏小,航线上运营的集装箱船大部分都达不到经济船型的要求。总理在国务院会议上也提出,要“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研究推广三峡船型和江海直达船型”。企业应进行相关调研,统筹考虑,以节约总体运力成本。新运力的配置应有超前意识,避免资源的低水平重复和因不符合航道、节能、环保等强制要求过早强制淘汰而产生的不必要的浪费。

长江经济带相关政策篇3

国家发展改革委15日连发两文,分别就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在2019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加上春节期间正式印发实施的《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至此,国家层面关于三大战略的中短期构想已悉数出台。

专家表示,三大战略陆续细化实施标志着区域协调协同发展的相关政策即将落地,而为了确保今年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我国的政策工具箱还将打出一系列组合拳。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2019年,围绕一带一路将通过一系列重要举措,确保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一是推动共建陆海经济走廊,二是统筹国内各种资源,三是扩大全方位影响。

具体措施方面,为了保证这三项工作的推进,将进一步完善政策框架,力争在我国具备国际竞争优势、国外市场需求较大的装备制造等重点合作领域取得突破。

此外,还将加快编制文化、教育和旅游合作等专项规划;重点打造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福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推动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有效运转;建立中欧通道铁路运输、口岸通关协调机制;建设沟通境内外、连接东中西的运输通道等。

而围绕长江经济带,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2019年将着力打造一道两廊三群,即大力构建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和现代产业走廊、发展沿江三大城市群,新开工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充分发挥协商合作机制作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迈上新台阶。

具体措施包括:抓紧编制出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长江岸线开发利用和保护总体规划、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形成各项规划相互衔接、有机统一的规划体系;支持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推进上海、安徽(合芜蚌)、四川(成德绵)和武汉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等。

三大战略经过一年的部署,已经进入了重在落实的阶段,很多项目今年要展开落实落地,效果也会显现,外贸和投资的相关数据增长都比较快。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高玉伟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三大战略在国内区域互联互通方面会有比较积极的影响。

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表示,中国经济韧劲十足,还有很多政策工具可以用,能够使得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的区间。

对此,多位专家表示,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强刺激已经不能使其反弹。在接下来的政策工具箱内,除了三大战略具体实施方案以及央行于节前下发的房贷新政之外,今年在货币政策、财税政策、简政放权等领域应该还会有新的政策出台,这些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力的重要方向。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说,简政放权、放松管制、降低企业税率、推进财税金融改革、提高创新能力,这些属于供给侧改革的长效措施,最终将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整体跃升,增加克服困难的信心和能量。

这与徐绍史的观点不谋而合,他认为,采取结构性减税、普遍性降费,还有规划、计划、产业政策、价格政策等组合政策,对经济增长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建行首席经济学家黄志凌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一系列政策会不断落地实施,今年的工具箱有两大政策调整是比较清晰的:一是财政政策力度会比去年进一步加大,首先助力经济结构调整的支出会继续加大,相应的税收政策也会进行调整,此绕民生的财政政策也会延续调整的趋势;二是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的政策力度会大于2019年。

高玉伟也认为,今年财政政策肯定会进一步加码,尤其要保证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包括铁路、水利、农村电网改造等。另外,专项建设基金方面,由于此前实施的效果较好,今年也会继续推进,这同时也是保障民生的一个重要工具。

此外,化解过剩产能方面的企业兼并重组肯定是今年经济的亮点和难点。高玉伟认为,很多企业在2019年会出现经营困难,这就需要政府、企业、银行通力合作,这期间有的企业渡不过去,就需要政府来引导兼并重组。

长江经济带相关政策篇4

【关键词】黑龙江省;房地产经济;发展规律;可持续发展;宏观调控

前言

进入21世纪,房地产行业蓬勃兴起,在解决人们住房需求的基础上,正发挥着对国民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已经成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整合社会整体产业链条、促进生产交换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之一。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在带来勃勃生机的同时,也在部分区域形成了泡沫,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国家和政府的层面上,近些年出台了很多调控政策,这些政策有的不能够起到设计的效果,有的效果并不明显,客观地看,这些政策对房地产经济发展规律的忽视是效果不佳的真正原因。为了挤去房地产经济中的泡沫,更好地促进房地产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加强对房地产经济发展规律的分析和研究。黑龙江省是老工业大省,但房地产经济由于起步较晚,加之我省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导致出现了各种特有的情况和问题,这使得研究者必须立足黑龙江房地产经济发展历史和经验,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房地产经济发展进行客观地了解,进而掌握房地产经济发展规律,使其更好地为法治我省经济、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服务。应该立足于黑龙江省房地产经济发展的实际,在说明房地产经济发展对黑龙江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的前提下,对我省的房地产经济发展规律展开深入地讨论和思考,确定影响房地产经济发展的主要要素,探寻应用房地产经济发展规律促进我省房地产经济发展的措施,以便为黑龙江省房地产政策决策者更好地运用房地产经济发展规律,做好抑制房价泡沫、发展房地产经济,实现全省经济健康的发展。

1、房地产经济发展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价值

1.1房地产经济发展的经济促进作用

房地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通过经验我们不难发现,房地产的发展,就会带动家电行业、建材行业、装饰装修等等各个行业的发展,这样的带动效应可以拉动我省经济的快速增长。

1.2房地产经济发展具有扩大内需的作用

通过房地产的消费,可以带动当前国内的内需,内需的增加有利于房地产相关行业的发展,在产量链条上拉动了我省经济的增长。

1.3房地产经济发展具有扩大就业的作用

房地产业是人员密集型产业,其发展对我省就业情况有了很大的缓解作用。此外,房地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吸纳就业人口,使我省的就业形势进一步好转。

2、影响黑龙江省房地产经济发展规律的主要要素

2.1省内GDp的影响

黑龙江省宏观经济发展与房地产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关联性,他们可以互相影响。宏观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人们的收入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在这种状况下,人们的物质需求也会有所上升,对房地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房价稳步上涨。所以国民生产总值和房价是正相关的关系。

2.2利率的影响

在房地产市场中,无论是利用房地产投机还是投资,都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的,当银行的利率下降时,大量的企业或者是个人就会贷款然后将资金投入到房地产市场中,促进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反之,利率上涨,就会出现相反的状况。所以说利率的变化和房价是呈负相关的关系。

2.3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

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也会在房屋上的投入也就会有所增长,在消费水平达到一定层次的时候,房价上涨也可以在居民的消费能力范围之内。所以说消费水平和房价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

2.4货币供给量的影响。

当货币供应量下降时,房地产企业贷款难度增加,会引起房价下跌;而货币供应量增加时,贷款难度减小,就会引发房价上升。也就是说如果央行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则房价会下跌;反之,则房价就上升。

3、促进黑龙江省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1加强房地产经济发展规律的运用

要在政策上限制粗放型的房地产经济,努力使房地产经济向对资源集约利用的方向转变,尤其要提高对土地、空间资源的利用效率。作好房地产发展中的科学规划,使房地产与其他行业协调发展,进而带动我省经济健康增长。

3.2调整房地产投资政策

保持房地产投资规模与宏观经济规模相适应,保持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合理比重,促进房地产开发投资的理性化,使房地产投资开发牢固地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之。

3.3调整现有土地政策

避免以前出现的房地产交易暗箱操作的行为,保证交易的公开公平性,使房地产市场规范有序的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房地产的健康发展对于黑龙江省经济和社会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房地产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我省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有必要对黑龙江省的房地产经济发展规律进行了解和掌握。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房地产经济发展可以在客观上促进经济进步,但同时过快的房地产经济发展会产生我省房地产和其他行业的泡沫,这充分显示了房地产经济发展的两面性,所以,我们应该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利用房地产经济发展的规律,规范房地产的发展,使房地产经济发展始终处于合理、科学和有序的状态下。由于我省房地产经济起步较晚,对于房地产经济发展规律的资料相对匮乏,这必然会导致认知房地产经济发展规律的困难性,希望同仁能够认清这一实际情况,在对我省房地产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更为全面的房地产经济发展规律认知,以便指导实际的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盛学永.房价收入比要与国情市情相适应[J].科技创新导报.2012(24).

[2]谭峻,赵妍.房价收入比的实证研究――基于北京和全国整体数据的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2(09).

[3]谢洁玉,吴斌珍,李宏彬,郑思齐.中国城市房价与居民消费[J].金融研究.2012(06).

[4]易宪容.挤出房产泡沫让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J].it时代周刊.2013(01).

[5]徐小鹰.房价上涨影响居民消费的作用机制分析――基于预防性储蓄效应视角[J].经济问题.2012(10).

长江经济带相关政策篇5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Swot;辩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11)10-0053-06

一、引言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安徽省首个国家战略,具有双重战略意义。对于国家来说,示范区建设有利于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途径和新模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区域产业分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对于安徽省来说,意义更直接,设立示范区,更好地发挥皖江城市带综合优势,推动安徽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要求。通过大规模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有利于安徽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加速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

示范区建设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需要理论研究作为指导,由于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刚起步,对其理论研究正处在方兴未艾阶段,主要集中在从示范区优势和价值方面。谢培秀、殷君伯(2009),程宏志(2009)重点阐述建立示范区的重要意义、优势,及其发展的总体思路、具体目标、主要任务等方面加以论述并提出相应对策[1,2]。张峰(2010)指出安徽与长三角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应依托比较优势,有重点地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突出产业链承接,调整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园区集群化发展,强化要素支撑,改善产业支持条件和配套设施,为中西部地区探索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的有效路径[3]。程必定(2010)指出皖江城市带着[于产业提升承接产业转移,应从产业存量和产业增量两个方面系统考虑[4]。贾莉娟(2010)在分析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不足基础上,对其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对策进行了研究[5]。也有一些学者,开始对皖江城市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四个方面进行研究,但不够深入分析,停留在表面与静态层面,忽视了它们之间辩证动态关系。王洋(2009)从皖江城市带区位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方面阐述了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提出了战略定位[6]。周茂俊(2010)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Swot分析[7]。Swot分析法是一种基本的、普遍应用的战略分析与管理工具,是一种经济体基于现实情况进行战略分析和决策的较为严谨、客观、全面的方法。Swot的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运用这种方法,经济体可以从内外部两方面梳理出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发现存在的机会和面临的威胁,并进一步确定自己需要采取的战略和对策。正如老子《道德经》“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皖江城市带目前所拥有优势、劣势和机会、挑战是相对的,随着环境变化而改变,本文试着从辩证角度、动态角度对皖江城市示范区进行Swot分析。

二、示范区的优势与劣势

1.示范区具备优势

(1)区位优势。皖江城市带包含九个城市和两个县区,从地理位置来看,地处长三角经济区的辐射半径内,是连接东部地区和我国中西部之间的重要桥梁。以省会合肥为例,合肥距离上海仅550公里,到南京仅180公里,到武汉仅460公里。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既是长三角产业发展共生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三角城镇体系的延伸和补充,也是沿长江经济带中发达地区进一步扩张延伸与带动发展的纽带,是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一个重要的地理交汇点,区位优势明显。邻近区位优势不仅带来经济合作的便利,也导致历史文化背景有一定的相似度,在历史上皖江城市与江苏省大部有时同属于一个行政区,如明朝时安徽省与江苏省同属于南直隶,在清朝时也同属于江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企业跨地区文化融合较为容易完成。随着快速交通体系建立,地区之间空间距离会逐步消失,但相近地区之间相似文化不应难以在短时间消失。

(2)政策优势。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设立,不仅为安徽省经济跨越发展提供机遇,更主要肩负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途径和新模式,体现了国家战略目的。为此,国家会在政策方面给予一定支持,在基础项目建设方面会给予一定支持。安徽省已向国家有关部委提出57项政策、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的请求,涉及财政、金融、对外开放、土地、环保、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目前,国家有关部委已就其中的37项给予肯定答复,此外商讨、签署了一批省部合作框架协议,其它项还有待于进一步细化。目前该省正在加紧衔接落实,这将成为激发示范区腾飞的又一“助推器”。为加快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2010年4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对示范区提出40条政策支持意见,涉及产业承接载体建设、产业创新升级、建设用地、税费优惠和价格政策、金融、环保、人才、内外贸、社会建设和就业服务、政务服务环境等10个方面,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持。2010年7月安徽出台《关于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自主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激励政策比照合芜蚌。

(3)示范区前期积累优势。1990年安徽省省委、省政府作出“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的决策,“九五”时期提出“外向带动战略”,“十五”时期提出“大开放战略”,2003年进一步提出“融入长三角、建设五大基地”的设想,2005年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东向发展”战略,2006年,国家将皖江城市带纳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重点发展领域。2006年出台《安徽省沿江城市群“十一五”规划纲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是安徽省从“沿江工业走廊”到“皖江城市带”渐次发展的实践积累。这种战略积累也取得实际效果,并越来越显着。据统计,2005年~2008年,皖江城市带实际利用外资额年均增速达到43%,分别比全国、长三角、中部地区平均增速高27.8个、25.4个和15.4个百分点。其中,2008年皖江城市利用省外境内资金达到了2,163.9亿元,同比增长达65%,其中55%来自长三角。

截至2009年底,皖江城市带实现生产总值6,600.3亿元,占全省比重由2000年的56.3%上升到65.7%,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由64.5%上升到72.2%。经过多年发展,皖江城市带工业经济实力日益增强,拥有马钢、奇瑞、安庆石化、海螺水泥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这一区域集中了全省80%的汽车企业、83.1%的钢铁企业、71%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企业、92.3%的家电生产企业,汽车、钢铁、有色、家电等优势产业在全省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现已形成冶金、汽车及零部件、建材、家电、化工等产业集群,是部级汽车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内重要的铜基材料精深加工基地和优质铸管生产基地、国内重要的内河船舶及家电等装备制造业基地、世界级水泥生产基地和国内重要的非金属矿及制品生产基地。2009年,皖江城市带工业化率达到44.5%。

(4)后发优势。美国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在总结德国、意大利等国经济追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后发优势”理论。格申克龙认为,工业化的前提条件的差异将影响发展的进程,相对落后程度越高,其后的增长速度就越快。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些国家具有一种得益于落后的“后发优势”。他指出,后发优势是由后发国地位所致的特殊利益,这一利益是先发国所没有、而后发国也不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出来,这完全是与其经济的相对落后性共生的、来自于落后本身的独有优势。然而,我国传统观念上将后发优势简单地理解为后进国家(地区)在技术进步方面的优势,这是片面的。实际上,后发优势是一个综合的、广义的概念。后发地区一是通过适时选择某些先进技术促进主导产业的优先发展,缩短产业]进的某些发展阶段所持续的时间,在比先进地区更短的时间内以更低的成本完成某个阶段的产业升级;二是避免重复先发地区曾经走过弯路。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借用后发优势,实现经济与环境友好发展[8]。

(5)综合成本低优势。①产业配套强。皖江城市带本身具备完整的产业链,合肥以高科技开发为主,芜湖以物流为主,巢湖和马鞍山和铜陵以资源工业为主。在全国来说,同时具备高科技、资源和物流能力的区域极为少见,因此皖江工业带的产业完整性是一大优势。产业链的完整性有利于增加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和整个地区的经济融合能力。通俗地说,就是很多有产业转移想法的上市公司都能在皖江城市带找到自己所需的发展环境。②要素优势。皖江城市带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相对较低。目前,安徽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达1,000余万人,有大量的熟练产业工人,劳动力平均成本只相当于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的1/2~1/3;随着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对农民工培训力度的加大和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兴起,可源源不断地提供大量、稳定、高素质的劳动后备军,可以有效吸引并承接未来来自长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另外,在中部地区几大城市群中,皖江城市带拥有水资源、岸线资源和环境容量等方面的组合优势,皖江城市带岸线资源丰富,一级和二级岸线占总岸线的近四成。皖江城市带铁、铜、硫及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不仅储量大,而且已规模化开采并形成了冶炼和深加工基地,还靠近全国首个亿吨级大型煤电基地――两淮亿吨级煤电基地,为大规模承接资源型产业转移提供了能源保障。皖江城市南临广阔的皖南山区,背靠大别山区,周边地区森林覆盖面广、碳汇量大,土地广阔,环境承载能力较强。③人才优势。此区域有着一批大学和部级科研院所,安徽全省70%的科教资源集中在这里,每年高校毕业生达到15万人以上,能够为产业转移和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皖江城市带的核心城市合肥是我国惟一一个科技创新型的试点城市,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市内有中国科技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等著名学府和多家科研院所。高科技方面的智力人才资源丰富,利于满足产业转移的智力需求。

2.示范区存在劣势

(1)产业结构相似度高。张峰(2010)对安徽与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相似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安徽与长三角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较大。皖江城市难以从长三角承接整体优势产业,产业之间竞争可能激烈;皖江城市从国外承接产业也受到长三角地区的屏障制约。

(2)产业分散,产业层次低。皖江城市各市主导产业链条不长,生产集中度不高,产业聚集效应不明显,有效支撑制造业持续发展、引领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优势产业相对不足,没有形成带动力很强的主导产业,产业层次较低,整体竞争力薄弱,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瓶颈。

(3)城市带内心力不足。仅从空间角度来看皖江城市带,芜湖市处于中枢位置,核心地位,但从全省战略角度入手,需要打造合肥和芜湖两大核心城市,目前两市城市首位度还比较低,难以起带动作用。城市首位度是城市经济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1939年美国学者杰斐逊提出“首位城市”的概念,指出首位分布的城市就是一个国家(区域)排在第一位的城市要比这个国家(区域)第二位城市要大得异乎寻常。马歇尔(marshall)对杰斐逊提出的“大的异乎寻常”这种提法进行了具体的量化,认为杰斐逊提出的“大的异乎寻常”比较合理的指数是2.00,只有首位度指数在2.00以上的城市才能称其为首位城市。埃迪斯(ades)和格莱泽(Glaeser)认为如果政治因素导致首位度指数偏高,其经济辐射与带动效应又可能难以发挥作用。2008年合肥为GDp1,664.8亿元,芜湖市为749.6亿元,安庆市为704.7亿元,马鞍山市为636.3亿元,滁州市为520.1亿元,巢湖市为479.3亿元,宣城市为

411.6亿元,铜陵市为325.3亿元,池州市

192.4亿元。如从经济总量作为衡量城市经济首位度指标来看,在皖江示范区中,合肥首位度刚超过2,但其作为全省政治中心的政治因素较多,其经济首位度大大折扣。除了安庆与池州外,其它城市与相邻城市GDp总量又相近。皖江城市带目前经济核心城市没有真正出现,皖江城市带内无主,皖江城市带各自为政,处于“诸侯经济”时代,因此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分工,竞争无序,向心力偏弱,严重影响了皖江城市带的发展实力。另一方面导致一部分城市纷纷“叛逃”,寻找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马鞍山、芜湖、滁州、巢湖四城市纷纷加入南京都市圈,皖江城市带目前还是一个松散的城市集合。

3.优势与劣势间辩证分析

(1)优势消失与依赖。①区位优势消失。2008年危机之后高速公路建设的“第二次浪潮”中,除国家骨干公路网络的建设之外,大量的是各省区自身的内部公路网络建设,比如长三角、湖南和贵州,几乎各省都提出了高速公路网建设的规划。2009年全国高速公路开工里程达到了10,000公里,相比于1998年~2007年间年均近5,000公里的建设速度又提高了一倍,空间一体化格局即将呈现,随着空间距离缩短,空间相对距离将会缩小,资金和资源流动速度加快,产业转移会在更大空间进行布局。基础设施在某种程度上,对皖江城市而言是一把“双刃剑”,缩短了与长三角之间的距离,削弱相对其他中西部区位优势。②政策优势相对减弱与政策依赖症。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肩负着双重任务,在建设初期国家和省里会给予一定政策支持。随着其他区域开发战略的实施与推进,这些政策优势会相对减弱,如果在示范区开始建设中,没有抓住机遇,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仅仅依靠政策优势来获取经济效益,这样会产生政策依赖症,正如凯恩斯主义依赖症那样,离开政策支持,发展就会出现停滞。③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所谓后发优势,是指在先发地区与后发地区并存的情况下,后发地区所具有的内在的、客观的有利条件,是一种潜在优势,也是一种广义的比较优势,为后发地区实现经济的跨越发展提供可能。“后发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落后国家和地区具备比发达国家和地区更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第二,落后国家和地区可以利用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把发达国家的一些产业直接引入,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第三,落后国家和地区可以从发达国家和地区引进先进的技术,从而降低研发成本和缩短研发时间。但是后发优势是潜在的,是有风险的,“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是辩证统一,相互依存的、相互转化的。

“后发优势”总是在不发达或是发展中国家(地区)与发达国家(地区)相比较的前提下才可能存在,每一具体形式的“后发优势”也预示着与其相对应的“后发劣势”必然同时存在。例如:丰富而廉价的人力资源优势必然对应着劳动力素质低下的劣势;技术模仿优势必然对应着技术落后;产业和技术替代升级优势必然对应着为了适应替代产业结构和引进的先进技术结构而以较高成本调整自身禀赋结构的劣势;借鉴选择,快速发展的优势必然对应着高成本支出和高频率的社会改革,容易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劣势。“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并非是静态的概念,在现实的经济发展中两者之间实际是辩证转化的矛盾过程[9]。如:经过长期的技术引进、消化和再创新,原本的技术模仿优势将逐渐不复存在,并可能随之转化成真正的先进技术优势;经过不断的产业替代升级,原本的产业引进替代优势将逐渐不复存在,并可能随之转化为真正的产业结构竞争优势;由于工业化程度提高、进程加快,以及产业和技术升级等多方面的影响,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将逐渐消失,并可能随之转化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素质劳动力优势。

(2)劣势转变。①产业链分工下产业承接。目前皖江城市与长三角产业结构相似度高,特别是新兴产业,难以从长三角地区和国外进行产业承接。这种产业结构的高度相似性,影响安徽与长三角地区间产业转移与承接。如果从另一角度来看,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具备了按照产业链要求推进产业转移与分工协作的良好条件和基础,按照产业内分工。目前模块化、产业内分工是产业转移主要方式与合作重点。②产业承接选择余地较大,错位发展。目前部分皖江城市主导产业还没有具有强大优势,可以从跳出受原来产业基础影响与制约,可以在更大空间上,按照产业链分工承接产业。皖江城市产业分散也为各市错位承接产业提供可能。③空间局部中心到空间一体化转变。目前皖江城市还没有形成整体区域经济核心经济极点,从整体角度来看,区域还存在同质化阶段,除了合肥和安庆以外,大部分城市与周边城市经济实力基本相当,每个皖江城市是本地经济次极点。从区域经济学角度来看,皖江城市处于第三阶段初期,区域在第三阶段初期最大优势是如果合理规划,区域能够迅速进入空间互动一体化格局,避免进入靠区域强极点的扩散效应与涓滴效应等市场机制作用下缓慢一体化格局。

三、示范区的机会与挑战分析

1.机会分析

(1)长三角经济圈的加入。长三角经济圈是中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2010年3月26日,经“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次市长联席会议”一致审定通过,正式接纳我省合肥和马鞍山两市成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圈”城市群俱乐部成员。马鞍山市是皖江城市带示范区中心发展轴最前沿城市,合肥市是安徽省省会,是区域中心位置的一核,合肥与马鞍山市挤进长三角经济圈不仅是话语权的问题,加入这个俱乐部更是一种无形的品牌。

(2)工业化后期。2009年,皖江城市带工业化率达到44.5%,皖江城市带实现生产总值6,600.3亿元,人均GDp超过2万元,2008年,皖江城市带九个城市的三次产业结构为11.4∶51.5∶37.1。这些指标表明,皖江城市带整体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进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中期加速阶段,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转换。皖江城市在产业承接中,推动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

(3)金融危机带来机遇。金融危机不仅给经济运行带来危险,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机遇。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相继出台了钢铁、汽车、纺织工业、装备制造业、船舶业、电子信息、轻工业、石化产业以及有色金属业和物流业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这其中多是皖江城市带重点发展的产业,这就为示范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支持。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对东部沿海的制造业,特别是对劳动密集型和纯加工型的工业企业,造成了一种无形且巨大的“倒逼机制”。随着安徽综合交通枢纽和立体化交通运输体系的形成,物流成本已经极大的降低。在“地理”上与长三角无缝对接的皖江城市带,正在转变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最大“地利”。安徽的生产成本相比东部沿海低30%~40%,如果企业在沿海地区生产可能亏10%,转移到安徽生产就能赚20%~30%。

2.挑战分析

(1)国家层面区域大开发。2009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11个区域规划,几乎是之前4年的总和,所涉及的地区范围囊括了大半个中国。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还有一些重点地方有可能成为部级区域经济规划,据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京津冀都市圈发展规划》、《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等一些规划已经进入操作阶段。这些规划中有些规划对皖江城市带示范区规划产生不同影响,作为安徽和江西惟一的部级开发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皖江城市带都负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实现本地中部崛起的要义,两者可能产生一些冲突;其它地区规划出台可能减少皖江城市带政策优势。

(2)区域间竞争态势激烈。①皖江城市带与其它中西部地区竞争。张五常教授在其撰写《中国的经济制度》一文,指出以县际竞争为代表的地区间竞争,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猛发展的根本原因[10]。区域间适当的竞争有利于区域间资源合理配置,迫使区域政府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竞争区域获得更多的竞争剩余。区域经济的竞争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也是我国目前保持经济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区域经济竞争来体现政绩的巨大压力,各个地方政府往往会表现出更加积极和主动,同时区域之间竞争态势更加激烈。中部省份目前三次产业结构大都处在同一层次,并且支柱产业部分雷同,加上资源禀赋和区位相似特点,导致中部省份在承接外部产业转移中竞争更加激烈。②皖江城市带内城市竞争。发展经济始终是当地政府头等大事,皖江城市带处在同一政策条件下,导致示范区城市之间竞争态势加大,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一些“挖墙角”现象可能会出现。加上前期区域间产业结构相似度高特点,产业结构锁定效应可能导致竞争态势一直进行下去。

(3)国内外产业转移新特点。①国内外产业转移新变化。示范区设立当时立足于国内外产业升级,国际国内产业分工加速调整,产业跨区域转移日益明显宏观大背景下。一场金融危机冲击,减缓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步伐,2008年后安徽省利用外资增长速度大大降低。这场金融危机不仅减速国际资金向安徽省转移,而且对国内产业转移格局进行了重新调整。金融危机对沿海省份冲击,不仅推迟产业升级,减缓产业转移,也促使发达省份重新对本省产业结构进行重新布局。如广东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未来5年内,安排400余亿元资金扶持引导“珠三角”企业向粤北山区和两翼进行劳动力和资本的“双转移”,广东保护性产业转移政策对准备内移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构成了一道屏障。江苏省、浙江和福建也明确支持产业向本省欠发达地区转移,在省内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除此之外,越南、印度、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在开放政策的推行下,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开放意识等方面也颇具吸引力,对国际产业转移吸引力更强。例如:越南2006年~2010年吸引外资总额达到1,350亿美元,超出计划2.4倍。这些因素推迟和减缓国内外产业向皖江城市带示范区的转移步伐,加之金融危机冲击滞后性,增加未来风险性。②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形成这轮危机真正的根源在于实体经济的长期结构性失衡,现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中印等新兴工业化国家都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并努力寻求应对危机的长久之策。美国提出了再工业化的经济复苏战略,旨在通过大力发展国内制造业和促进出口达到振兴本土工业进而保证经济均衡运行可持续性的目的。美国再工业化战略会对国际产业转移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由于美国在吸引外资方面力度加大,特别是为解决就业压力,提高经济活力而采取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可能会吸纳国外一些产业向美国转移;另一方面,为拓展国际市场,美国还会继续将经过产业结构调整后淘汰的传统产业向其他国家转移,增加皖江城市产业升级的难度。

3.机会与挑战间辩证分析

(1)机会难以把握。①加入长三角,锁定在长三角。发展经济学认为,落后地区与先进地区之间存在两种作用,一种是扩散效应或者说涓滴效应,指生产要素从先进地区向落后地区流动,发达地区的发展成果能够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因此它成为地区之间平衡发展的力量;另一种是回波效应或者说是极化效应,指生产要素从落后地区向先进地区流动,发达地区的发展以抑制落后地区的发展为代价,这样就形成了地区之间不平衡发展的力量。皖江部分城市已经先期加入长三角经济圈,这为皖江城市提供一个更高发展平台,在这平台里充分发表意见,在这一平台里统筹规划交通等基础设施,区域内要素流动成本大大降低。如果皖江城市产业与长三角经济圈其他地区没有形成共生产业关系,加上非同一行政区域,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很可能形成极化效应大于涓滴效应,并在市场机制强化循环作用下,并不断被锁定,皖江城市被锁定在位置,靠依附发展生存,出现了“不依附不能发展,依附再难发展”两难局面。②工业化后期转型复杂性。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即将整体进入工业化后期,工业化后期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加速动力,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增强,也要求工业化发展方式转型,从资源依赖到技术依赖再到知识依赖,以新型工业化为目标。工业化转型不仅是工业如何进一步发展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解决我们所面临的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问题,否则难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型落后于工业发展,这增加了我国工业化转型难度。皖江城市面临快速工业化转型,经济社会结构转型难度必然加大。③在产业调整大环境中没有及时升级产业。示范区建设一个重要原则是主动承接,优化升级。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自主创新结合起来,依托自身优势,围绕发展重点,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在承接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增强自主发展能力。金融危机后,国内外产业结构都进行了大调整,需要进行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也是立足于此背景下。世界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发展新能源战略。产业升级涉及到地区一些经济利益,涉及到当地社会稳定和实际产业结构特点等多方面,难度较大。如果示范区没有及时抓住此机遇,进行产业升级,示范区建设仅仅变成企业大迁移。

(2)挑战中把握机遇。我们应该看到机遇与挑战是并存,而且机遇大于挑战。在一个国家之内,区域之间竞争是管理能力的竞争,是发展速度的竞争,是发展意识的竞争,说得更直接一点,是决策层智慧的竞争,而不是彼消我长的竞争。我们是在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发展竞争,是优势互补的竞争,是和谐竞争,这种竞争应区别于国家利益之间竞争。目前我国已进入区域大开发时代,区域间竞争态势越来越激烈,如果皖江城市敢于正面激烈竞争态势,可用在竞争中提高产业竞争能力,区域间竞争可以起着鲶鱼效应。在管理学中有一个常见原理――鲶鱼效应,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企业或者地区缺少活力与竞争意识,没有生存的压力,必然会被日益残酷的市场竞争所淘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样,波特竞争理论钻石模型中,可以明白同业之间竞争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四、后记

通过Swot分析可知,皖江城市承接产业转移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和挑战共在,从整体来看优势和机遇大于劣势和挑战。但必须要清楚认识到,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可以相互转化,优势与机遇是潜在的,需要我们积极创造条件,利用它和抓住它,真正促进示范区建设;对于劣势与挑战,我们要学会变换角度思考,改善条件,寻找劣势中蕴含优势,挑战中存在机遇。

[参考文献]

[1]谢培秀,殷君伯.建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思路与对策[J].铜陵学院学报,2009(1):65-67.

[2]程宏志.对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思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32-36.

[3]张峰.安徽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研究[J].学术界,2010(1):

137-142.

[4]程必定.产业转移“区域粘性”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思路[J].华东经济管理,2010(4):24-27.

[5]贾莉娟.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对策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10(1):48-49.

[6]王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指导原则和战略定位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0(5):28-30.

[7]周茂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Swot分析[J].知识

经济,2010(15):12-13.

[8]王瑛.后发优势与我国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J].改革与战略,2007(5):43-46.

[9]赵宇新,耿玉德.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辩证关系及战略选择分析”[J].商业研究,2007(12):56-58.

[10]张五常.中国的经济制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Dialecticalanalysisonwan-jiangUrbanBeltDemonstrationareaUndertakingindustrialtransferBasedonSwot

FangDachun

(SchoolofeconomicsanhuiUniversityoftechnology,ma'anshan243002,China)

长江经济带相关政策篇6

论文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布格局

 

一、引言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它是区域区位优势、人文环境、资源储存、人力资源开发、政府行政推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在世界范围内,一个国家无论哪个政党执政、实行什么样的政治体制、运用什么样的行政管理模式,国家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政府主导一切的国家里,政府的作用尤为突出,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时期中央政府基于不同的发展目的,给予不同地区不同的发展政策,因此出现了不同的发展模式。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短短的60多年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多个形式的演进,在参考其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从时间纵向的角度概括了中国区域发展模式的演进方式:“点状”分布格局——沿海“带状”分布格局——“弓”状分布格局——“井”状分布格局——“棋盘”状分布格局。

二、发展模式概况

(一)点状分布格局

从“一五计划”到“三线建设”期间,中国的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数个大城市,如东北地区的沈阳、长春、哈尔滨,中部地区的唐山、太原、洛阳、武汉,西部地区的兰州、西安等大中城市。

这段时期分布格局,中央政府主要从行政化的角度去考察中国工业化布局,使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若干个大城市异常发达(相对于当时中国其他非工业化地区),而其他非“一五计划”支持的地区异常贫困的区域发展局面。此时的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典型的非均匀的点状分布状态。

从“三线建设”到改革开放,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依然没有摆脱非均匀的点状发展格局,但点状的区位却有了变化:通过三线建设使整个西南地区成为中国重工业集中地之一,重庆、成都等西南部城市成为国家发展的重点。

总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发展重点集中在一些重工业城市,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是典型的点状分布图。

(二)带状分布格局

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的区域发展政策逐步从政治导向转为经济效益导向,发展的重点也逐渐从内地转向沿海。这一时期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利用中央所出台的一系列的政策优势和所处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使东部沿海地区成为中国最活跃的经济地带。从北到南依次出现大连、青岛、烟台、连云港、上海、宁波、温州、厦门、深圳、珠洲等沿海经济发达城市,这些大城市连结起来像一条玉带镶嵌在东部沿海,成为中国最为活跃、经济实力最强的发展区域。

(三)弓状分布格局

1985年,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市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率先成立了长江沿岸中心城市发展协调会,由此国家拉开了长江经济开发的序幕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长江作为我国航运的“黄金水道”,以及南京、武汉、重庆等大型工业城市的存在,使得开发长江流域成为国家重点考虑的战略问题,也使得长江流域成为沿海开发后的第二个国家重点发展区域。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家在实施“沿海发展”和“沿江发展”战略的同时,又重点实施了“京广线开发”。“京广沿线”开发虽没有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但由于其穿越城市的特殊性(如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等都是省会城市)使得京广沿线成为中国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此时的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弓状”:即沿海地区是弓背,京广线是弓弦,长江开发带是箭头。

(四)井状分布格局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洪、童大林就提出国家应实施以陇海-兰新线铁路为枢纽,以沿线中心城市为骨干的新欧亚大陆桥发展战略。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发展,陇海-兰新经济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东端的黄淮海经济区以连云港、徐州为中心在机械、盐化工、水产等方面形成了产业集聚优势;在中端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区;黄河干流形成了关中经济区和以兰州为中心的化工产业区;在西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经济区也已显露雏形。

此时的中国经济发展形成了陇海-兰新地带、沿江地区、京广线地带、沿海地区的四大经济带,如果放到中国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这四大经济发展带恰好组成“井”字状。

(五)棋盘状发展格局

进入新世纪我国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和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政策,并相继批复了多个经济发展改革实验区。特别是2009年至今国家批复了13个区域发展规划:2009年至今,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十三个区域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中央的这些经济发展举措使中国逐步形成了棋盘状的发展格局:以大中城市为区域发展带动的增长点分布格局,以铁路、城际铁路、高铁、高速公路等交通干道为骨干,形成大中小城市、城乡互动的发展模式。在这种区域格局中大中城市好比棋盘上的棋子、交通干线好比棋盘,呈现出“棋盘发展模式”。

三、结语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区位优势、国家政策、地方自然资源、地方人文特征等因素都有可能给区域发展带来机遇,其中国家政策因素的影响尤为突出。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在改革开放以前的30年中央政府总体上实行的是扶持性的发展策略,旨在平衡区域之间的差距,但发展的结果却是区域间普遍的贫穷;自1978年改革开放20多年来(1978至1999),中央政府坚持“效率第一,兼顾公平”的原则实施了非均衡发展策略,这一发展策略极大地促进了区域发展但造成了区域间极大的发展不平衡,区域差距问题较为严重;新世纪以来,基于区域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国家先后提出了多个区域发展战略,这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总之,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我国的区域发展模式在中央政府、地方区位优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展现出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

参考文献

[1]陈秀山.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包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政府作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鲁勇.行政区域经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长江经济带相关政策篇7

【关键词】“西江经济带”;金融政策;合作共赢

一、构建“西江经济带”建设的金融政策体系的背景概述

2009年12月7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西江经济带”概念,确立了江海互动的发展思路,把打造“西江经济带”与发展北部湾经济区相提而论,规划把南宁建设成“国际区域性交通运输枢纽”,把柳州、梧州建设成“国内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酝酿编制《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提出了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港澳和广深等地珠三角的龙头作用,把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北部湾开放开发带来的机遇,把“西江经济带”争取为国家发展战略,作为我国“十二五”规划时期的建设重点,争取更多更好的财税金融政策,带动整个西江流域的开发。因此,“西江经济带”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

区域金融政策是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工具和杠杆。金融支持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亚于财税支持政策。区域经济发展重大产业项目的布局是根本,财税支持政策是吸引重大产业项目落户的条件,而金融支持政策则是拟落户的重大产业项目的重要决定因素和已落户的重大产业项目良性运行的保障。通过高效融通的区域金融政策,实现金融资源在区域内安全自由流动和合理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与金融市场共赢发展,不断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和整体实力。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西部大开发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北部湾经济区、泛珠经济区等区域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区域金融政策的支持。同样,区域金融政策对“西江经济带”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目前,“西江经济带”建设的金融政策体系已成为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酝酿编制《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研究的课题。

二、“西江经济带”建设的金融政策体系现状:与北部湾经济区优惠金融政策比较研究

(一)北部湾经济区优惠金融政策

2008年1月国家正式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北部湾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综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若干政策规定的通知》,国家或自治区对北部湾经济区的优惠政策包括产业、财税、金融、土地、外经贸以及人力资源和科技开发政策和优化投资环境等一揽子优惠政策支持。其中,北部湾经济区享受国家或自治区的金融支持政策主要有:一是支持金融主体建设:发展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比如设立北部湾发展银行,支持经济区内金融企业分支机构实施升格或增加设置;鼓励和促进更多境内外金融机构到北部湾经济区设立分支机构;加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二是加强信贷支持:在信贷增量中保持一定比例用于支持经济区重点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经济区中小企业、“三农”等弱势经济组织和产业的发展。三是支持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发展:对从事中小企业担保的信用担保机构,免征三年属于地方分享部分的企业所得税。四是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开展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等。

(二)“西江经济带”建设的金融政策现状及研究设计“西江经济带”建设的金融政策体系的紧迫性

回头看“西江经济带”建设的金融政策现状,尽管国家或自治区已把打造“西江经济带”与发展北部湾经济区相提而论,但经济带的金融优惠政策乃至专家学者对这方面的政策研究仍处于空白状态。西江流域,被称为联通大西南的“黄金水道”,贯穿云、贵、桂、粤四个省会城市,沿岸五十多个地级市,直达港澳,涉及gdp上万亿,西江流域隐藏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经济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目前,“西江经济带”建设遇到的资金瓶颈问题前所未有。就“西江经济带”广西沿岸五市金融机构而言,除了自治区首府南宁市遍及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国家四大商业银行以及国家开发银行、中信银行等金融机构,梧州市、柳州市、贵港市、玉林市四城市基本上只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落户,而且整个资金存放量小,远远无法满足“西江经济带”快速发展态势的资金需求量,“西江经济带”建设的资金需求矛盾日趋彰显。而“西江经济带”金融合作由于缺乏区域金融优惠政策支持以及各地利益博弈,无法吸纳珠三角及国内外资本进驻。资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融资渠道的畅通可以改善投资环境,为当地经济发展起到较大的促进和保障作用。目前,“西江经济带”建设投融资规模小,并且投资存在短期化,不利于经济区投资结构的优化和良性发展,不利于企业做优做强,直接影响“西江经济带”快速发展。加速“西江经济带”港区、保税区、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的产业一体化进程,创建循环经济示范带,促进沿江第二产业带动第一第三产业,推进“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经济带协调发展步伐,必须得到多层次、梯度性、合作共赢的“西江经济带”建设金融政策体系的支持。因此,推进“西江经济带”建设,或争取“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西江经济带”建设的金融政策体系研究时不我待。

三、构建“西江经济带”建设金融政策体系的前期分析

(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化了区域分工合作和金融资源的市场配置

区域生产要素的差异,导致区域产业的集群或转移,促进区域行业或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和不断循环分工合作,从而引发区域经济利益的博弈:增加或外溢。这种周而复始的分工合作与利益博弈,推动了区域分工合作的不断深化和金融资本的自由流动,造就了区域金融的更紧密合作。让金融在区域资源流动中更好地发挥配置导向和市场调控作用,为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样、便利和完善的金融服务,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前景才更广阔。这种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趋势给“西江经济带”建设带来了辐射效应。

(二)投资多元化,激活了区域资本市场的开放开发

伴随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世界性能源短缺,促使全球性经济板块的循环流动和区域经济的密切合作,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异常活跃,经济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的投资活动日益频繁,出现投资多元化和融资多样化的趋势,进一步催生区域经济多样化和区域金融供求之间的矛盾。区域金融政策是实现区域经济扬长避短、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实体互动的政策工具与价值杠杆,因为多元化资金是区域产业政策、产业开发与升级、人才资源与智力的支持、科研与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的财力支撑和保障。因此,投资多元化趋势给“西江经济带”建设带来多样化的融资平台。

(三)利益均等化,促进区域金融政策体系利益目标趋向一致性

目前存在的城乡与地区间贫富差距拉大和经济发展失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高与非均衡性等问题相当突出,尤其是欠发达西部地区由来严重。“西江经济带”(广西)地处华南、西南结合部,是我国面向东盟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是一个联边、联江、联海的多少数民族的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化与东盟开放合作、维护国家安全和西南边疆稳定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按照十六大四中全会的部署,我国将于2020年最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融资是财政的一大功能,通过财政贴息、信用担保等政策手段,为缩小城乡与地区间贫富差距,促进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为促进区域金融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利益目标一致性奠定了政策基础。

(四)资源差异化,导致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性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永恒的主题,与之相随的另一面则是地区差距这一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难题。正因为资源差异化引起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导致了不同区域对金融需求的非均衡性,从而出现了区域之间资金供求的不平衡,为研究制定区域金融政策和实施区域金融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济基础与实践需求。

四、构建多层次、梯度性、合作共赢的“西江经济带”建设的金融政策体系与实践机制

根据“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与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的要求,坚持区别对待、分类引导的原则,充分凸显“西江经济带”后发展的区域政策优势和“黄金水道”的区位优势,突出“西江经济带”与其他经济区域的政策重点差异,研究制定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手段多样、科学有效、现实可行的多层次、梯度性、合作共赢的金融政策体系与实践机制。

(一)地方政府积极推动“西江经济带”区域金融合作,努力构筑融资平台

1.科学制定《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并以地方立法的形式确定,以保持政策的持续性。通盘制定“西江经济带”快速发展的总体规划、实施方案、总体框架、原则、内容、配套措施等,统筹协调“西江经济带”的省际、城际发展框架和产业布局、交通运输枢纽、通信信息及管理系统的建设,为实现区域内密切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建立“西江经济带”金融利益协调和交流机制。在平等、互惠、自愿、合作、务实、双赢的原则下,定期召开“西江经济带”合作与发展金融论坛和联席会议,协调好金融运作中的问题,定期签署金融战略合作备忘录,努力消除金融组织体系和资金管理体系的“区域壁垒”,引导金融资源在区域内自由高效地优化配置,推进金融政策为“西江经济带”快速发展的进程。

3.设立“西江经济带”财政专项启动资金,加大政策支持和调控力度。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精力投入、财税金融政策和资金支持。地方政府要设立“西江经济带”财政专项启动资金,专门用于“西江经济带”建设的区域金融共同合作的项目启动扶持投入和重大建设项目的财力支持。强化财政投资导向,加大对区域内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的财政扶持力度,财力支持建立企业孵化器,不断培植经济带企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高新技术附加值,重点支持“西江经济带”产业一体化、创建循环经济示范带、沿江第二产业带动第一第三产业。同时,通过财政适度投入和调节资源增量,来聚集和整合经济带现有的存量资源,激发“西江经济带”的依托单位和参与单位之间的联合、协作、开放、共享的积极性,不断增强经济带建设的自我保障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4.构筑融资平台,创造良好的“西江经济带”投融资环境。针对“西江经济带”建设过程中资金瓶颈的问题,地方政府既要注重用好政府投资、财政补助、政府采购、财政贴息、支付设备使用费、政府租赁等传统财政扶持政策,也要根据不同情况运用财政参股、财政担保等创新方式,实施以政府为平台和企业自主创新相结合的金融政策。通过政府引导,建立“政府支持、多方参与、风险共担、银企合作”的信贷担保体系以及政府资助的企业信贷担保制度,提供和支持信贷担保,搭建企业与银行(包括国内、国外)融资的舞台;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充分利用“西江经济带”现有的基础设施和条件,对“西江经济带”现有产业实行资产重组,资源共享,资金增值;通过政府引导,以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投资基金和增资扩股等方式扩大“西江经济带”建设的融资渠道。

(二)支持金融主体建设

设立“西江经济带”国家政策性银行分支机构,建立健全“西江经济带”地方商业银行。改革开放初期的深圳特区依靠招商银行这个偏居蛇口的区域性银行,实现了深圳特区经济建设的“造血功能”,缓解了地方融资开发的困难和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北部湾经济区依靠北部湾银行以及国家开发银行的鼎力支持而风生水起。“西江经济带”建设的金融政策体系离不开区域性金融机构的支持。目前,国家开发银行在广西只有首府南宁市设立分行。因此,设立“西江经济带”国家政策性银行分支机构是经济发展之大势所趋。通过银政合作,把开行的融资与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结合起来,推动建立市场化的投融资机制。同时,采取市场准入、项目用地、环保审批、财税支持、金融服务、外贸服务、劳动力支持、安全服务等更加优惠的财税配套措施或政策,在货币结算、货币兑换和金融市场发展、金融监管协调以及融资贷款等方面,加快建立有效的金融合作机制,鼓励和招揽海内外银行家和境内外金融机构到“西江经济带”设立分支机构;加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支持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发展。尤其值得尝试的是整合“西江经济带”云贵两广四省区域内城市商业银行或“西江经济带”广西五市商业银行,按一定的财政资金比例或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募集资金,共同组建“西江银行”,为区域内基础设施项目提供政策性贷款以及区域金融合作平台,促进区域内双边或多边金融业务及金融资源共享,引导资金合理流动,实现在整个“西江经济带”区域内的资金融通,以促进“西江经济带”成为泛珠、泛北部湾经济区新兴的经济增长带。

(三)创新“西江经济带”投融资模式

坚持市场化方向,培育多元投资主体,鼓励金融机构和企业参与“西江经济带”建设的金融合作。建立政府构筑投融资平台,企业自筹资金为主、政府扶持启动资金和其他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为辅,以优化区域资本结构与资源配置的“西江经济带”建设投融资机制的辐射性模式,按照“适扩总量,调整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的思路,把“西江经济带”建设的市场、产业、资源、布局、规划、资金与管理统一研究落实,确保“西江经济带”快速协调发展。此外,积极引入和发展项目融资、bt、bot、ppp管理模式等现代融资创新工具以及银团贷款支持大项目建设的融资模式,鼓励区域外资本对“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物流园区、交通枢纽等基础设施以合资、合作、参股以及杠杆融资、股权投资、重组并购、产业整合、创业投资、风险投资、融资担保、基金管理、金融租赁与信托投资等方式直接或间接投资参与企业改制、企业经营、产业升级或金融业务。此外,创新民间投资创业机制,利用财务、税务和财政政策杠杆,鼓励和促进社会资本和个人资本向“西江经济带”投入,以提高民间投资在“西江经济带”投融资份额的比重。从而为“西江经济带”建设探索建立财政资金、国家政策银行金融资金、商业银行金融资金和民间投资资金协调联动的信贷模式,为“西江经济带”建设搭建高效的融资平台。

(四)加强“西江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投资者的开发合作

区域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重大产业的带动。通过西部大开发、泛珠、泛北部湾经济区、广西发展以及广西民族等优惠政策的金融杠杆,强化区域比较优势,在税费、资金和区域基础设施及信息化建设等扶持政策下,鼓励如国投电力、中石油等强势企业的进入和东部产业转移,所产生的强烈投资态势和强大的辐射效应,在激活更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同时,吸纳珠三角及国内外产业与资本进驻,带来数以百亿、上千亿元资金流的投资辐射强度,有利于增强“西江经济带”综合竞争力,形成“西江经济带”交通、资源、制造、加工产品带和产业集聚群及物流园区,进一步培育“西江经济带”富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提高“西江经济带”核心企业的整合能力和发展速度,带动整个“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长江经济带相关政策篇8

关键词:一带一路;龙江丝路带;佳木斯核心区建设;对俄开放

龙江丝路带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这条丝路带上串起的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等中心城市,借助生态牌、能源牌、技术牌、资源牌,通过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必将在中俄贸易中发挥出重要的战略作用,实现“全产业链”发展。就本文所探讨的佳木斯核心区建设来说,其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地带,对俄地缘和通道优势明显,近年来佳木斯紧紧围绕“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规划”的战略部署,以推进“出口抓加工,进口抓落地”为主线,以大通道建设为依托、以境内外园区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牵动,大力拓展中俄货物贸易及服务贸易,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可持续潜力。基于此,通过对龙江丝路带佳木斯核心区建设研究,在找准自身发展定位、明确发展方向和路径的同时,有利于推动、创新和引领新常态下的对俄经贸合作,加速把佳木斯打造成黑龙江省陆海丝绸之路的先行区、示范区及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一、佳木斯在龙江丝路带建设中的发展环境分析

1.龙江丝路带建设的战略设计

“龙江丝路带”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核心区域,贯通东北亚区域内各主要国家,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中,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尤其是在实现我国“一带一路”、蒙古国“草原之路”、俄罗斯“跨欧亚经济联盟”对接中,处于天然的核心区地位。目前,黑龙江省确立了依托“龙江丝路带”的国际贸易通道和主要交通干线,以中心城市和交通商贸重镇为节点,以沿线重点产业园区为支撑,依托哈长城市群等重点区域,打造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聚集区,发展跨境产业链,形成“一核”、“四带”、“一环”、“一外”为主要内容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龙江丝路带运用世界眼光,综合考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的谋篇布局,是立足于自身基础和优势,破解自身发展瓶颈和难题、谋划转型路径的必然选择,为破解当前发展难题打开了全新的路径,也是黑龙江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的根本出路。

2.充分认识佳木斯在龙江丝路带建设中的有利条件和机遇

佳木斯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地带,是我国对俄开放的重要前沿城市和对俄开放口岸最多的地区,在对俄开放和交流合作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坚实的基础。而且,佳木斯市与俄远东中心城市哈巴罗夫斯克隔江相望,这是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按照龙江丝路带建设规划,佳木斯核心区建设通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铁路通道、水运通道、航空通道布局上看,都处于重要的交通节点位置。基于此,建设龙江丝路带对佳木斯来说是重大的历史机遇。通过龙江丝路带建设,将进一步促进东北亚地区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这对佳木斯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将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龙江丝路带建设的全面推进,提升了佳木斯市通过国际化视野,通过在国家和黑龙江省战略规划中谋划口岸建设、基础设施、商贸物流、现代服务业等项目,更加凸显了佳木斯市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等要素资源的汇集作用,有利于更大限度地促进佳木斯市与海内外沿线城市之间的交流合作,为佳木斯市带来更多先进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提升了佳木斯市综合承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佳木斯市的建设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正确看待佳木斯在龙江丝路带建设中的现实阻力和障碍

在龙江丝路带建设中,佳木斯获得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但由于一些历史、地理、人文、社会等因素,目前佳木斯的各级层面还存在一些与龙江丝路带建设不相称的理念和行为,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龙江丝路带佳木斯核心建设的良好发展效能。

一是“陈”,即观念陈旧,佳木斯还有相当一部分干部、群众没有正确认识到龙江丝路带发展的重要意义,仍然抱着传统的小农意识,没有充分认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关系。

二是“散”,即目前市域企业分布散,在佳木斯核心区的企业集中度不高,并且企业从事的大多是初级生产和加工,离现代工业发展模式相去甚远。

三是“低”,即政府对核心区发展的重视程度较低。佳木斯核心区建设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需要很大的财政投入,包括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标准化厂房、招商引资等,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最终到企业建成投产为政府创造税收,这个过程需要数年时间。如果企业收效甚微甚至亏本,则不能为政府带来税收。

四是“少”,即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少,吸收先进工业园区的发展经验少。目前佳木斯从事工业园区发展相关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多,特别是一些高端、顶尖领军人物更是凤毛麟角,对佳木斯核心区具体该怎样发展,往什么方向发展比较模糊,园区发展存在着闭门造车、停滞不前的现象。

二、龙江丝路带建设佳木斯核心区战略定位

结合佳木斯核心区建设面临的机遇和阻力,站在国家“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丝路带建设的新的起点上,佳木斯市唯有因时而动、因地制宜、顺势而为、超前谋划,找准在全省规划中的战略定位,着力打造龙江丝路带南联北开重要门户、人文科技合作前沿窗口、通关服务创新高地,才能将重要枢纽和节点重笔写进龙江丝路带“大开放”蓝图。

1.打造龙江丝路带南联北开重要门户。佳木斯市要与龙江丝路带规划紧密对接,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定位,提升放大境内外产业园区功能,积极承接国内外的外向型产业项目转移,吸引生产要素集聚,推动对俄经贸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一是打造外向型产业体系,打造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对外贸易加工聚集区;二是规划境内外园区基地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和招商引资,建设中俄双向贸易和加工基地;三是推动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依托同江中俄跨江铁路大桥建设和黑瞎子岛开放开发,研究制订对俄开放合作的新模式,推动边境经济合作区上升到国家战略。

2.打造人文科技合作前沿窗口。人文科技交流是龙江丝路带建设的社会根基。佳木斯市与俄、日、韩等国人文科技交流有一定基础,特别是对俄人文科技交流具有独特地缘优势和历史文化渊源,因此在谋划龙江丝路带建设战略定位时,要进一步完善对外人文交流合作机制,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互访活动,促进“人文相通”“民心相通”,赢得更有力的文化支撑。一是加强文化交流合作,广泛搭建文化交流平台,打造具有佳木斯特色的对外文化交流品牌;二是推动教育、医疗、科技等领域交流,促进对外人才与科技合作;三是开发国际精品旅游线路,整合区域旅游资源,突出打好东极抚远及黑瞎子岛这张牌,争取连通俄哈巴和萨哈林,打开国内、国际旅游市场。

3.打造中俄通关服务创新高地。随着“一带一路”和龙江丝路带建设的深入推进,佳木斯市要完善通关服务体系,提升通关服务水平,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打造“办事最便捷、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口岸客货运输通关环境。一是推进通关便利化,探索实行“产地检验、口岸出单”、“产地检验、口岸验放”等通关模式;二是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建立信息共享共用机制,提升佳木斯市贸易自由化水平;三是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力争把佳木斯建成面向俄罗斯及东北亚的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四是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探索一站式物流、第三方支付平台、买方信贷等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必备要素在佳木斯市的解决方案,使跨境电子商务成为佳木斯市对俄贸易新的增长点。

三、龙江丝路带佳木斯核心区建设的实施与保障

佳木斯核心区建设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根据以上佳木斯核心区战略定位,为了推进战略的有效实施,佳木斯市要建立健全相应的保障机制,集聚相关资源,共同给力于龙江丝路带向纵深发展。

1.健全协调机制。要利用中俄两国政府现有的合作机制和平台,加强与俄方在远东开发问题上的对话合作,加强中俄地方政府间合作,从互惠互利的角度,注重协调与互动,推动龙江丝路带建设与远东大开发规划的协同发展。

2.积极争取政策。要积极向黑龙江有关部门汇报沟通,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取向、产业导向和投资方向,搞好政策、项目对接,努力争取上级给予更多政策、资金支持,促进贸易便利化、投资多元化和金融国际化。

3.完善配套政策。结合佳木斯市当前核心区建设实际,要尽管完善财税、金融、土地、海关、检验检疫、人才等配套政策,支持企业参与黑龙江省和俄罗斯互联互通项目建设,实施更加优惠的对外开放格局。

4.营造发展环境。在龙江丝路带建设重要节点上,佳木斯市要切实把发展环境营造好,增强佳木斯的吸引力和美誉度。要进一步扩大简政放权,推进物流成本控制,帮助企业实现常态化运营,实现“应常态、增信心、强定力、促发展”的对外开放效能。

四、谱写龙江丝路带建设佳木斯核心区科学发展新篇章

近年来,在“一核四带一环一外”为主要内容的龙江丝路带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下,佳木斯打好“龙江陆海丝路带重要节点”这张牌,进一步促进东北亚地区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整合。2014年2月,中俄第一座界河桥,即同江――下列宁斯阔耶铁路界河桥正式开工建设,这标志着在佳木斯核心区内,一条南连东北三省、辐射全中国,北接俄罗斯远东地区、辐射俄罗斯腹地的“水上丝绸之路”已然成形,打造出了一条新的亚欧运输大通道。

佳木斯市核心区建设,借助龙江丝路带,已经显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展望未来,佳木斯核心区建设要抓住机遇,积极融入,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对俄经贸合作桥头堡作用,立足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发展壮大,超前发展中俄桥综合园区、俄远东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中心、比罗比詹市今日钢结构加工基地、哈巴“立德卡”木材加工园区,深化佳木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同江经济开发区、同江丰林达循环经济园的发展潜能和辐射能力,同时结合地缘和资源优势,加大对俄农副产品出口、液化石油气、木材加工等大项目建设,谋划一批绿色食品基地和对俄出口基地建设,通过对俄贸易带动人流和物流,用大通道搭建大平台,用大平台促进大开放,用大开放引领大发展。因此完全可以这样说,佳木斯核心区建设正阔步行走在龙江丝路带上,并将在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出更加灿烂夺目的熠熠光辉。

参考文献:

[1]宋琳琳.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规划――产业布局实施现状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5(11).

长江经济带相关政策篇9

【关键词】国家新区政府政策政策效应

一、区域经济政策

(一)区域经济政策的内涵

区域经济政策是一个由政策实质、政策方向、政策手段和政策效应评价四个相互联系和限制的子体系组成的,同时也是由区域部门经济子政策和区域空间经济子政策等组成的体系。

制定区域经济政策必需以区情为条件,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计划为根据。

(二)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

区域经济政策的总体目标是:实现社会安定、经济协调、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西方国家分为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稳定增长和平衡增长三种类型。区域政策的具体目标是在“问题区域”加强资金投入,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以拉平地区之间失业率的差异,实现公平和机会均等。

二、部级新区现状

(一)部级新区

国家新区,是把建立和新区的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由国务院批准的统一规划和发展的总体目标,对采取特殊政策的地区更开放、更有利。目前我国共设立8个部级新区,它们分别是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甘肃兰州新区、广东南沙新区、陕西西咸新区和贵州贵安新区。

各区战略定位准确,发展目标鲜明,国家给予各区大力的政策扶持,成熟的部级新区发展迅速,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逐渐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中心与新的增长极。

(二)我国部级新区

(1)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浦东新区是上海的一个市辖区,90代年后中国政府进入“建设浦东”的实质阶段,浦东成为上海经济的助推器,同时成为中国三个增长极之一。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地区,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滨海新区的发展够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南高北低、东快西慢”的不协调局面。

(2)重庆两江新区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两江新区是新设立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中国第三个部级新区和副省级新区,但与浦东和滨海本质不一,它没有行政区划。舟山群岛新区作为中国首个群岛新区被写入全国十二五规划,规划对准新加坡和香港等世界一流港口城市,带动整个长江流域经济,是我国一项海洋经济战略决策。

(3)甘肃兰州新区和广东南沙新区。兰州新区位于兰州北部,处于兰州、西宁和银川三个省会城市的中间位置,是国家计划建立的综合交通枢纽,也是甘肃与国内、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南沙新区位于广东,依傍珠三角地区,成为为重点对外开放区域和经济开发区。

(4)陕西西咸新区和贵州贵安新区。2014年,国务院正式批复陕西设立西咸新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和咸阳市建成区之间。西咸新区不仅是西咸一体化和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关键所在,也必然成为西部大开发特别是西北大开发的战略中枢。贵安新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和安顺市结合区域,规划定位是中国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生态文明示范区。

三、部级新区战略定位和政策扶持

(一)东部部级新区

在东部,我国已设立的部级新区主要有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广东南沙新区。

浦东新区政略定位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国家在对滨海新区的政策扶持上也有所不同,除了同浦东新区在规定企业减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之外,用地政策上也宽广与浦东,支持天津滨海新区进行土地管理改革。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及土地收益分配、增强政府对土地供应调控能力等方面的改革试验。

2011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以海洋经济为主题,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先行试点、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为其重要的战略定位。日前,舟山政府了人才工作的“1+5”政策体系,为未来10年的人才事业提供了政策保障。

广东南沙新区依靠珠三角地区,定位为重点对外开放区域和经济开发区,总体目标是建设国际智慧滨海新城、港粤澳合作的部级新区、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中心带。南沙新区与珠三角一脉相承,临近香港和澳门,加强粤港澳合作是未来的必然之举。

(二)西部部级新区

在西部,我国已设立的部级新区主要有甘肃兰州新区、陕西西咸新区、重庆两江新区和贵州贵安新区。

兰州新区的重要战略定位是成为西北地区主要的经济增长极,带动甘肃及周边地区的发展,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

西咸新区是我国战略西斜的灯塔,其战略定位是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主城功能新区和生态田园新城;带领内陆型经济开发的部级新区。

重庆两江新区的发展目标是:在辖区内所有三个区加在一块800亿元GDp基础上,2012年翻一番,到1600亿元;到2015年再翻一番达到3200亿元;到2020年再翻一番,达到6400亿元。重庆市七到八成的国内外直接投资,将落户“两江新区”。

贵州贵安新区是目前最新成立的部级新区,计划通过五到十年的努力,积极建设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新高地、产业创新发展的实验区、高级服务业的内陆先行区和生态旅游保护区。

四、部级新区政策效应分析

(一)新区财税和投资政策效应

国家给予各区的政策优惠力度都大,但因地制宜,各区又有所不同。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都有符合规定的企业按税率15%征收企业所得税,其中浦东新区区内必要建设免征关税和工商统一税,外商投资区内的交通项目所得税前五年免征,后五年减半征收。浦东新区相比其他两个新区的财税政策优惠力度较大,这使得浦东在招商引资方面取得重大成就。三个新区中,两江新区政策优势最为显著,其中最大的优势是政策叠加优势。

(二)新区金融和产业政策效应

2012年10月舟山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舟山群岛新区地方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新引入的总部金融机构和区域性总部金融机构享受若干优惠政策,比如开办奖励机制、办公用房补贴机制、税收奖励机制等。

南沙新区在国家金融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产业经济发展迅速,2009年现代城市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农业总产值20.26亿元,增长了4.52%,2010年,汽车制造业年产值突破700亿元。Cepa的签署和实施,是港澳与内地的经贸合作从市场引导下的企业自发合作,向市场主导、政府规制和企业为主体的自觉合作转变,粤港澳之间经济合作从早期的功能性整合向制度性整合发展。

(三)新区土地和人才政策效应

兰州新区的土地利用规则为优先建设、强化生态、集约利用、保护耕地。对林区和耕地的保护很大程度上响应了兰州新区生态新区的定位,在生态建设中以自然原貌为前提,利用土地政策先行先试,发展成为有影响力的经济高地。

人才是西咸新区发展的关键,为了吸引人才,西咸新区管委会除了在部级新区普遍人才政策的扶持之外,增加了一系列优惠条件,对西咸新区实施的国家“”和“百人计划”人才颁发高层次人才专属奖金且免征个人所得说。这样一来,大批的高新技术人才涌入西咸新区,为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五、提高部级新区政策实施效率的具体对策与建议

(一)深化国家政府职能转型

部级新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托政府的政策扶持,提高新区政策实施效率的关键仍在政府,部级新区的政府职能转变应从管理型转向公共服务型。任何优惠政策的颁布都是国家给予新区的支持,这种支持是服务性的,目的在于更好的服务新区各项发展,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培养有利于提高政策实施效率。

(二)国家政策制定因地制宜

部级新区地理位置各不相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历史人文文化不一,国家对新区的政策扶持理应因地制宜,根据各区迥异的背景制定适宜的政策。与此同时,兼顾公平也是各区平衡发展的必要条件,政府秉持相对公平的原则扶持各区经济社会发展。

(三)增强地方政策实践操作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验证了理论的可靠性。任何的政府政策提出都依赖于地方政府的实践与操作,在实践与操作的过程中认知政策扶持的重要性,增强政策的实践与操作,全方面吃透国家优惠政策,在新区各项发展建设中更好的运用政府的政策扶持。

六、结论

“部级”对于部级新区来说就是一顶“帽子”,“部级”三个字的意义在于国家对部级新区的政策关怀。部级新区成立的目的在于设立经济发展重心,以良好的发展势头带动落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家对于新区的政策扶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区的发展前景,政策扶持是前提,政策实施效率是新区发展的条件,提高部级新区政策实施效率有利于新区更好的利用政策,享受政策扶持,在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中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小康。

参考文献:

[1]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长江经济带相关政策篇10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13)03-0154-03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批准号:10LY97);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与协同推进机制研究”(批准号:10GL28)

【作者简介】郑四华,景德镇陶瓷学院工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

龚志文,景德镇陶瓷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江西景德镇333001)

制造业发展是工业化的核心,而先进制造业作为传统制造业在不断吸收现代管理和信息技术成果而发展起来的制造模式,是科技含量较高的制造业形态,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实力的重要表现。

工业化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在工业化进程中,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通过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战略举措。

然而,自2009年12月12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还未有学者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进制造业进行过全面、系统地综合研究。因此,本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条件进行分析,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战略对策,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进制造业的定位、发展战略、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链优化等问题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从而有助于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制造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有助于推动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更好地服务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条件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Strengths)

首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区位优势明显。鄱阳湖区域位于长江中下游交界的南岸,为长江中下游五大平原之一,自然条件优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30%,承载了江西省近50%的人口。经济区毗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试验区等区域经济体,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实践,对发展先进制造业有很大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其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优势明显,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鄱阳湖区域生态条件良好,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之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再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近年来,江西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高速公路、铁路和电力建设成效显著,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极大地拓展了发展空间,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最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基础较好。2010年鄱阳湖地区人均GDp2.2万元,高出全省18.2%。鄱阳湖经济区区内园区的主营业务收入平均为143亿元,创造了江西省60%以上的经济总量。机械、电子、汽车、冶金、化工、纺织和医药的骨干企业大部分集中在鄱阳湖经济区区域,区域内各个中心城市产业各具特色,形成了各自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例如,南昌具有汽车、电子信息、医药、航空工业优势;九江是全省重要的石化、能源、纺织和装备等制造业基地;景德镇具有陶瓷业、汽车与航空制造产业;鹰潭的有色冶金、化工工业优势明显;新余有光伏产业、钢铁产业;丰城是能源生产基地;樟树有国内闻名的中药产业。总之,扎实的工业基础为鄱阳湖经济区发展先进制造业创造有利条件。

(二)劣势分析(weakness)

1.鄱阳湖经济区产业结构层次较低。鄱阳湖生态经济的产业层次低,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低。这种以“高能耗、强排放”为特点的第二产业中比例过高,而低能耗的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的产业结构,对发展先进制造业是相当不利的。制造业中缺乏有产业带动能力的大企业,区域产业集群规模小,层次低,且基本上属于横向产业集群,专业化分工不足,同业竞争严重。

2.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先进制造业强调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先进性,它的发展对技术的要求很高,而江西在这方面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研发经费、人才、设备等都相对不足,因而,技术创新能力也处于相对较弱的状态。2011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仅为110.1亿元;全年受理专利申请5550件,技术市场合同交易34.3亿元,分别仅占全国的1.28%(全国8610亿元)、0.34%(全国163.3万件)、0.72%(全国4763.6亿元)。在中部地区也处于相对落后状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企业技术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自主研究和开发环境保护技术的能力明显落后,这是制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又一瓶颈。

(三)机遇分析(opportunity)

1.区域发展的政策性机遇。1999年以来,江西省及时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使鄱阳湖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战略中转作用,带动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依据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定位为建设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目标是立足江西实际,顺应时展潮流,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这些难得的政策性机遇,为该区域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2.去工业化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发展方向和机制保障。在去工业化大背景下,低碳经济是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低碳经济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进制造业提供了机遇和可行的发展思路。同时,去工业化背景下的新劳动分工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进制造业提供了机制保障。发达地区的比较优势在于资本充裕、技术先进;而后发展中地区的江西,其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力和资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丰富的生态资源、人文资源、劳动资源对于发达地区而言具有相当的吸引力。通过引进发达地区的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将极大地促进区内经济发展。这种符合比较优势原理和资源禀赋理论的新国际劳动分工,是引导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市场机制保障。

(四)威胁分析(threat)

1.专业人才队伍相对不足。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是要有先进技术支撑,而先进技术的关键是要有相关的技术人才。江西在高端人才和技术方面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2009年,江西的知识产权指数在全国排名仅处于第23位。专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不发达,导致缺乏先进制造业的后备人才、高级技工和熟练工人以及能紧跟国际先进水平的企业带头人和骨干管理队伍。因此,目前发展先进制造业还面临技术、人才不足的制约。

2.承接产业转移的风险巨大。在加速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将不可避免承接发达国家和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但是,从实践可知,技术含量低的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密集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往往是首先淘汰和转移的产业。如果盲目地承接这些落后的产业,就很可能导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结构单一、失衡和低级化,造成高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现象。因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对可持续发展是一大挑战,存在巨大风险。

二、鄱阳湖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对策

探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路径,必须把握形势,抓住机遇,在当前具备一定优势的基础上,以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为指导,实现产业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产业化。

(一)发展生态效益型制造业,保护好生态环境

生态工业是环境友好的工业体系,是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协调发展的工业生态系统。在产业战略规划上,大力发展环境污染少、资源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战略新兴产业、现代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非常重要,新兴产业的发展还能与传统制造业相结合,对后者实施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因此,要加快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制造业升级。战略新兴产业要瞄准国际科技和产业前沿,同时要结合区内优势,该区必须以现有优势的光电产业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生物产业基地、铜冶炼及精深加工产业基地、优质钢材深加工基地和航空产业基地产业为基础建设产业基地。现代制造业需要抓住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快与其“链结”,吸引和引进现代制造业,同时加强传统工业的改造和升级,进一步提升现代制造业水平,吸引和引进现代制造业。

(二)建立系列优惠政策和配套的发展机制

系列优惠政策和配套的发展机制包括能源和产业政策、金融促进、财政和税收扶持等经济政策、科技和人才政策、绿色消费政策,生态文化政策以及政府主导、居民、企业、中介结构互动的发展机制。政府要加强服务效率和政策创新力度,减少行政干预和规制,改善对企业的监管,为市场化引资提供信息化服务和中介平台。抓好与先进制造业发展相配套的市政基础设施和相关设施建设,加强软件和硬件建设,优化引资环境。在引进外资和产业时必须严格控制产业的环保指标,确保杜绝污染性和高消耗、高污染产业的引入。政府必须引导建立先进制造业的技术支撑体系,包括资源重复利用和替代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废弃物再利用和再循环技术、环境监测技术和污染处理技术等等。

(三)以信息化推动传统制造业升级

信息化是企业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实施传统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推进信息平台建设,支持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形成综合性的网络贸易体系,例如,对江铜集团、新钢、萍钢、南钢等传统冶炼企业,通过信息化和生态化改造,调整品种、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减少污染、降低单位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