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网络媒体宣传方式十篇网络媒体宣传方式十篇

网络媒体宣传方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1:53

网络媒体宣传方式篇1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宣传中的整合运用

所谓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整合,即是在网络技术环境下,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报纸、广播、电视)与网络媒体通过合作的方式,促进双方的资源整合、产业共融,从而获得更好地社会效益和更高的经济效益。媒体的整合运行,能较好地发挥传统媒体环境中宣传活动和网络媒体环境中宣传活动的优势和特长,也就能更好的消弥各自媒体宣传活动的劣势和不足,从而进一步提升媒体的宣传能力和宣传效果。

媒体整合宣传的必然性在于:

一、媒体整合是一种主体自觉行为,是在利益的驱动下,在一定时期内所采取的一种联合传播活动。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联合,互相利用各自的优点,为两种媒体增强了各自的竞争力,达到了“双赢”的状态。因此,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之间的合作是必然的,也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发挥媒体的宣传能力。

二、人类对信息需求的增长使得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共生有了坚实的基础。综观媒体的发展历史,每一种新媒体的出现无不伴随着人类对信息量需求的增长。同样,网络媒体的繁荣发展也是伴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信息爆炸”,人们对海量信息的迫切需求日益增加,而传统媒体满足不了这种强大需求的情况下得以壮大起来的。信息化社会对信息的苛刻要求使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更大了。

三、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尤其是在舆论宣传和引导等新闻业务方面尚存在许多需要探索、改进的地方。在这方面,传统媒体的成功经验可以给予网络媒体许多启发。正是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在业务上的互相促进,使得它们相互间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关系,可以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整合宣传的成功运行形式

一、报纸与网络的整合宣传是顺应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传播技术影响下的内容产业发展趋势,拓展行业内涵和外延,构建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资源聚合平台和传播平台,发展数字化内容产品,开拓增值服务业务,重组运营方式和业务流程,调整产业结构,扩展受众范围,改变传播形态,延续报刊作为主流媒体的竞争优势,把网络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的挑战和压力,转化为传媒业进一步发展的机遇和动力,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创造出更多的细分市场和赢利模式,推动我国传媒业产业升级和发展壮大。[1]报纸与网络的融合发展报业网站,使宣传为生活服务,经过电子版、超链接、多媒体几个发展阶段,报业网站已经成为传统报纸和网络融合的最佳选择。报业网站也已经不再是纯新闻的网站,而成为具有多种宣传功能的综合性的网站。西方一些媒体网站定位在为受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由以新闻传播为主转向提供公用信息服务,走上了门户网站的道路。如美国第二大报业集团骑士里德集团的网站过去是以新闻为主导内容,而目前已完成了向公用信息为主导的转变,为读者生活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从报、网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传统媒体的报纸只有逐步与网络融合才能获得最佳的宣传效果。尽管这种融合是渐进的、艰难的,比如资金问题、技术问题、运行机制问题、人才问题等都影响着报、网融合及宣传事业的发展,但坚决走与网络融合之路,是网络时代报纸生存与发展无法回避的选择,也是传统媒体新闻宣传绩效的必由之路。

二、电视与网络的整合宣传是电视面临网络时代环境下谋求发展突破的重要战略选择。尼葛洛庞帝[2]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向我们生动而形象地解释互动电视,他说:“理解未来电视的关键,是不再把电视当电视看待,6点钟晚间新闻不仅能在你需要的时候传送给你,而且能专门为你编辑,并且让你随意获取。如果你想晚上8点17分收看汉弗莱・鲍嘉的老电影,电话公司通过双绞线,就可以提供你想要的节目。最终当你观赏棒球比赛的时候,你可以选择从球场观众席中的任何位置甚至从棒球抛出的角度来欣赏”。随意性、互动性、多媒体性打破了传统电视“点对面”的新闻宣传方式,实现了点对点的非线性新闻宣传。一方面,电视媒体已建成和拥有四通八达的有线电视网,它们具有建成宽带高速传输网的现实可能性,这正是新一轮因特网革命兴起的基础,它将极大提高网络传输速度,解决现有互联网带宽制约和信息传输速度受限的不足,并使网络与电视合二为一,为网络进入千家万户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电视媒体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这可以为网络媒体提供鲜活的内容和素材。电视媒体具有庞大的信息采集系统、经验丰富的信息专业人才、资源充裕的信息数据库,这些都在以内容为主的网络媒体竞争中具有重要价值。

网络媒体借助电视媒体的信息资源就能扩大信息采集渠道,可以不断获取世界上各个领域的具有价值的信息。另外,电视媒体还拥有雄厚的品牌资源,一些著名新闻机构,如中央电视台,在广大受众的心中早已树立了良好的传播形象和地位,网络媒体与这些机构的联合,就可以借助品牌效应,提高自身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抑制网络信息的虚假性、无效性,阻止大量垃圾信息的侵入,吸引广大网民的光顾。

三、广播与网络的整合宣传是广播顺应网络时展的重要选择。网络广播简单说是通过在互联网上建立广播台,运行特定软件把数字化的广播信息节目传播出去,通过在计算机上安装和运行广播接收软件连接这些站点,就可方便地收听广播节目、阅读广播信息。广播与网络的融合是一个开放性的传播系统。广播利用网络光纤通讯的高新数字化技术,高速度、高容量地进行信息宣传活动,不但可以克服传统广播稍纵即逝的特点,而且还可以跨越时空限制,扩大传播范围,使广播媒体宣传效果得到加强。相对于传统广播来说,网络广播是一种适时广播,信息的传播不再是你播我听的固定传播模式,而是我播你选的自主需求选择模式,受众可以利用网络强大的搜索引擎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在宽带网络技术得到大力发展的今天,网络广播实现相对容易,设备投资相对较少,具有先天的优势。

网络广播既有传统广播灵活生动的表现形式,又有互联网按需获取的交互性,还拥有视听优于文字的接受信息方式上的优势。这使网络广播不再只满足于利用网络填补自身的固有缺憾,还借助网络的特殊功能拓展新的业务空间,充分开发利用网络的其它强大功能,这有利于将自身所掌握的信息资源的价值发挥到极致,进而传统广播媒体针对不同受众的非个性化新闻宣传在网络传播中被个性化、分众化宣传所代替,宣传效果明显提高。

整合宣传后运行形式的变化,使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既有的监督控制状况也发生了改变。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在宣传中的整合运用,使宣传控制既不偏硬,也不偏软,在受众接受信息宣传自由度、舒适度最大的前提下,又有着适度的法律、制度做保障。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整合宣传的特点和优势

一是网络宣传的迅速性、大众性与传统媒体的权威性结合,增强宣传可读性和感染力,这是独自运作的媒体难以做到的。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整合宣传是一种快捷、全面、专业的实时宣传,能够很好地做到既有权威性,又有大众性,既贴近信息内容的宣传,又贴近广大受众的感知。

二是网络宣传巨大的信息流量与传统媒体的资源优势结合,增强宣传的广泛性和信息量。事实是形成一定思想、支撑一定观点的基础,也是触发人们感情的酵母。信息的涵盖范围和可信程度是达到宣传效果的重要条件,容纳在宣传中的信息量不足,就不能引起受众对问题的足够了解和重视,也不能廓清重要事件和敏感问题的全貌。网络媒体以其包罗万象的海量信息著称,常常一个事件不仅有其主体及背景的介绍,相关周边信息和扩展信息在网络上也非常容易找到。与此同时,结合传统媒体处理信息的专业性和公信力高的品牌资源优势,去除繁冗信息尤其是虚假信息和不实报道,消除公众在处理众多信息中的厌烦、焦躁和无所适从,使公众能在充分、全面的信息支持下对相关事件做出自己合理的判断。传统媒体在宣传内容上旗帜鲜明的引导和专业性、公信力,与网络媒体广泛和充足的宣传信息量,为宣传效果的取得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是网络宣传的交互性与传统媒体宣传的可控性结合,及时传递宣传效果的变化和反馈情况,增强宣传的即时性和宣传调控的准确性。受众在信息接受过程中具有能动性,与宣传者和宣传信息的持续互动是受众表达对宣传活动或接受或反对的能动反映。网络宣传的交互性能够使宣传者及时、迅速的与受众沟通、了解宣传效果,结合传统媒体在宣传控制、宣传策略中的经验和优势,在宣传者既定的宣传目标不变的情况下,使“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途径更通畅,使宣传的反馈、处理和宣传策略的调整更及时,增强了对宣传活动的控制力和出现情况后的应变力,摒除了网络宣传与传统媒体宣传各自的不足,真正在宣传工作中达到及时、准确、可控。

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整合宣传这一全新的宣传形式,给大众媒体的宣传工作开创了一条崭新的运作模式和发展道路。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环境下,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整合宣传正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和强大的宣传影响力,引领网络时代大众媒体宣传工作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闵大洪:《数字传媒概要》[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p71

[2]钱伟刚:《第四媒体的定义和特征》[J],《新闻实践》,2000年第7-8期,p45

[3]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p4

[4]杜骏飞:《中国网络新闻事业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p130

[5]李东东:《以创新精神迎接传媒业的美好未来》[J],《新闻战线》,2007年第3期,p9

网络媒体宣传方式篇2

关键词:互联网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

一、独立院校基层党建工作者要转变宣传工作思路,接受新的宣传思想观念

(1)新媒体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宣传思想理论建设提供了新的平台

党建宣传报道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最前沿,对群众的精神生活和思想意识都有着重大影响,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时代,QQ、微信、微博、论坛等崭新的信息传播平台以其信息容量大、资源丰富、传播迅速、交互性强、覆盖面广、形式多元等优势深深吸引着广大师生,为高校基层党组织思想理论建设提供了新的平台。

(2)新媒体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宣传思想理论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手段

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党员思想活动更具有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传统的听报告、发资料、读文件、念报纸等单向性灌输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思想理论教育的需求。而新媒体资源丰富、门类齐全、灵活快捷,新媒体所提供的最新的知识、最全面的信息、最真实的材料为高校基层党组织思想理论建设的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创新提供了动力,创造了条件,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可以更具吸引力,增加党员的参与热情,通过渗透、互动、平等的方式使广大师生党员在积极参与的同时实现自我教育。

(3)新媒体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宣传思想理论建设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基层党组织的宣传思想理论建设的方式和手段也要不断创新,才能与时俱进,调动广大党员进行思想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一方面利用新媒体的灵活性和快捷性可以迅速、便捷地把党的最新思想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传递给党员,也可以随时了解党员的思想动态,对党员的意见、建议、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另一方面利用新媒体的平等性、虚拟性可以增强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信任度减少防范心理,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创新宣传工作内容形式和方法

(1)运用新媒体推进党建工作向现代方式转变

利用互联网信息化工作平台,创新基层组织设置模式、党员动态管理机制。探索建立“网络党支部”、“短信党课”、“微信党课”教育平台等,开展网络党建工作。

(2)运用新媒体创新学习形式

利用新媒体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特点,借助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终端,使党员干部随时随地学习,快捷、高效地获取知识。

(3)运用新媒体创新联系群众方式

利用新媒体搭建起党与人民群众之间交流的平台,传递党的声音,通达社情民意,把党的声音和群众的声音统一起来,形成和谐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

(4)利用新媒体积极推进党务公开

通过开设门户网站或开办专题网页、开通电子信箱,拓展党务公开渠道。及时需要党务信息,澄清涉及党的工作的各种误解和疑虑,消除不实或歪曲报道的影响。

(5)运用新媒体开拓舆论监督及反腐倡廉新领域

发挥新媒体在弘扬正义、鞭挞腐败、威慑犯罪、曝光丑闻等方面起到的独特作用,充分利用广大网民的信息源,整合社会各方面反腐倡廉资源,及时公布反腐倡廉舆情动态,不断扩大反腐倡廉的影响,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6)要深刻把握新媒体下党建宣传的受众特点和传播规律,不断改进报道的内容和形式。

党建宣传工作要紧密结合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践,用大量鲜活、贴近群众、富有生命力的宣传报道吸引读者,力求让党建报道动起来,活起来。

三、完善创新新媒体宣传工作载体,努力打造专业的党建工作宣传平台

在新媒体时代,构建以网络宣传平台为主、传统宣传平台为辅的新的宣传载体群。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切实做大做强以学院新闻网、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网络社群等为主要模块的高校网络宣传平台,并作为高校开展党建宣传工作的主要阵地;另一方面,要不断探索校报、电台、电视台等传统高校媒体的网络化生存途径和方式,以其作为高校宣传工作辅助阵地,最终实现网络载体与传统载体互通互融、共建共享的新局面。

(1)校园新闻网。近年来,各高校的新闻网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以其及时性、开放性、便利性,渐渐成为新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成为师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在线了解高校动态的最佳途径。要继续加强新闻网建设,不断创新栏目、丰富版面,提高稿件和图片质量,并要大力推进“以网为主、报网合一、台网合一”,增强与师生互动,力求将其打造成高校新闻信息的第一平台。

(2)微信公众号。随着手机终端的日益发达,社交软件微信平台迅速蔓延,朋友圈、公众号的关注度急剧上升,已经占据了大学生了解新闻的主要阵地,党建宣传建立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学院重大党建工作安排,宣传党建活动开展情况,心灵鸡汤,宣传典型人物。

(3)官方微博。微博,顾名思义,即微博客,是博客的“迷你版”。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客户端即时消息,既可以现场记录突发事件,也可以即兴抒发感情、晒晒心情。微博客成为网民收发信息的首选载体之一。可以说,借助微博,我们已经进入了“全民麦克风”时代,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发表意见,进行“围观”。各高校要善于“借势”,通过开通“官方微博”有效拓展宣传渠道,及时主动学校各项重大动态,牢牢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和主导权。

(4)高校网络社群。新媒体时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传播的草根性,以QQ群、人人网、校园贴吧等为代表的“网络社群”开始出现。要加大对网络社群发展趋势的研究投入,提前以学校或院系官方身份加入到已有的相关社群中,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自发组建有本校特色的新的网络社群。

四、加强党建宣传工作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既熟悉党的思想理论又掌握新媒体技术的新型党建工作队伍,是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思想理论建设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任务。广大基层党建工作者要从自身出发,转变观念、学习和掌握新媒体技术、改变交流方式、心态上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党建工作。首先,基层党建工作者要加强理论学习,新媒体时代各种不良信息对党员的影响加剧,使思想理论建设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党建工作者必须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坚定的政治信念、丰富的党建工作经验才能对党员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其次,基层党建工作者要有开拓和创新精神,努力学习新媒体技术,能够运用新媒体的方式和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和要求。第三,改变交流方式,在网络世界里,交流的双方是平等的,基层党建工作者要转变角色,平等地与党员进行交流、讨论,促进其思想理论学习的主动性。最后,基层党建工作者要有敏锐的思维和快速反应能力,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能准确地抓住关键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钟小霞;冯小宁;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对外宣传策略研究[J];今传媒;2014年08期.

网络媒体宣传方式篇3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体已成为新闻传播的主要媒体之一,作为新兴的第四媒体,网络新闻宣传与传统媒体一样,同样担当着传播正确信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改革开放成就,宣传群众、鼓舞群众,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任。因此,“三贴近”也是对网络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要求,如何在网络新闻宣传工作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对于网络媒体工作者来说,努力实践“三贴近”具有重要的意义。

坚持“三贴近”原则,就要将“三贴近”的要求真正地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落实“三贴近”要求,就要弄清落实在哪里、如何落实的问题。就地方新闻网站而言,如何按照网络媒体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落实“三贴近”的要求,作为河北省重点新闻网站的长城在线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一些探索。

把握网络媒体特征

地方新闻网站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就是要从网络媒体的特点出发。从互联网的特性看,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网络媒体的特点之一就是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信息可以随时进行,还可以实现文字、图片、视频的网上直播,让网民在第一时间获得信息。网络信息传播的自由性更是网络媒体的一大特色。网民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上网,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

网络所具有的海量信息的特点,是任何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浩浩网海,信息如潮;穷其一生,不能尽览一日之新增。仅长城在线每天的信息就达700余条,目前累计信息量已有十几千兆,相当于两万多册20万字图书的信息量。当然,很多网站提供了信息检索功能,网民通过输入关键词并结合各种查询条件,就可以在茫茫网海中,瞬间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资料。

交互传播及个性化传播。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通常是单向的,编、读双方无法随时随地进行双向沟通。而网络媒体信息的传播具有很强的交互性,网民与网站之间、网民与网民之间,可以利用论坛、聊天室、网络电话等工具,实现语音、文字,甚至影视图像的相互交流、沟通,实现互动。不同地点的网民,可以对共同关注的新闻内容,随时展开在线讨论,还可以举行网络会议。

文字、照片、声音、动画、影视相结合的多媒体传播。网络媒体可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集于一体,真正实现了多媒体传播。如长城在线制作的《西柏坡》专题将西柏坡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资料以文字、图片、影视等多种形式在网上,让网民通过多种形式了解和感受解放战争时期那段辉煌历史,深受网民喜爱。

“三贴近”的四步曲

要做好网络新闻的宣传,就要了解网络媒体的这些特点,运用网络媒体的优势,有针对性地落实“三贴近”的要求,网络媒体应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到“三贴近”。

表现形式的贴近。网络媒体必须保证其网站的严肃性、权威性,决不能迁就、迎合低级趣味。但通过开拓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来表现严肃的内容,从而贴近民众的需要,这二者之间并不矛盾。相反,积极向上的表现形式,更能被广大网民所接受,更能起到网络媒体作为舆论引导的职能和责任,不要简单地认为娱乐休闲就是低级趣味。

只有克服了网络宣传形式的简单化、一般化、表面化,把党的意志同网民的心声统一起来,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同网友的思想、感情、生活联系起来,把严肃的新闻内容同丰富多材的艺术表现形式结合起来,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网络特有的多媒体形式来展示新闻内容,提高网站与读者之间的亲和力,让读者感到网站是他们工作、学习中的良师益友,感受到网站与网民生活的贴近。

实效性的贴近。近年来,国内外许多重大新闻特别是突发性新闻最先作出报道的都是互联网。网络媒体应结合自己快捷的优势,针对热点新闻及时或制作相关专题,将新闻背景材料和各方面观点进行集中报道,对事态进展情况做跟踪报道,让网民在第一时间了解新闻的相关信息。

服务网民的贴近。要做到对网民的贴近,就必须了解自己网站的定位,了解网站读者的群体性质。尽管网络媒体具有海量的信息存储能力,但毕竟网民对网站内容的需求是有选择的,对于大型综合性网站,他们依托其强大的财力支持,可以将内容做到丰富繁多、包罗万象,以适应社会各界网民的需要;但对于多数网站来说,做大做全是不现实的,这里面有技术、地域、资金、人员等条件的限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清醒地知道自己网站定位的层次,从自己的条件出发,做出网站自己的特色,不求大求全,而是力求做到网站定位领域里的全面、准确。

服务内容的贴近。要做到服务内容的贴近,就要始终坚持正确的导向,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的心声结合起来,把版面留给群众,多用群众的语言,多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多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报道有实在内容、有新闻价值的事情。长城在线正是以此为指导思想,深入挖掘本地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资源,推出了具有河北特色的一些专题和栏目,如“河北风景名胜”、“河北文物精华”、“西柏坡”、“燕赵红色之旅”等,为关注河北、想了解河北的海内外朋友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料,深受网民的喜爱。

网络媒体的兴起与发展,是文化传播媒介的一次伟大的革命。如何在网络时代重新审视自身的特点,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从而进一步发掘潜力以适应时展的要求,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不懈努力的课题,是每一个从事文化传播工作的人,特别是新闻工作者都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

网络媒体宣传方式篇4

【关键词】军事对外宣传;网络传播;主体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838-(2009)12-0033-02

一、军事对外宣传

学者刘祖遂、陈凤仪等认为,军队的对外宣传工作是向国外军民进行思想交流和思想争取的工作,是一种特殊的宣传工作,是我军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对敌宣传、对台宣传和边境对外友好宣传。应当说军事对外宣传的内涵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迅速发展给军事对外宣传创造了大平台,必须强化“大外宣”的新观念。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宣传领域的边界区分,打破了内宣与外宣、一般外宣与军事外宣的界限,这要求我们把对内宣传与对外宣传“互联”起来。对内宣传,要注意国际社会和国外受众可能会产生的连锁反应;对外宣传,也要考虑国内受众的思想情绪,从整体上预计和把握。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军事对外宣传就是指立足于国家和军队利益,结合受众信息需要,由军队负责领导和协调,运用先进传播手段,向国内外受众传播本国军事领域特定信息,从精神层面影响引导受众的活动。军事对外宣传是我军政治工作的一部分。

二、军事对外宣传的主体

1.军事对外宣传主体的定义。军事对外宣传主体就是军事对外宣传活动的发动者和组织者,军事对外宣传的实现依赖于宣传主体运用宣传媒介同宣传对象的结合。军事对外宣传能否取得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宣传主体在这个结合过程中主动的、正确的行动。军事对外宣传的主体从广义上讲是指给国内外受众展现我军形象的群体,每一个军队工作者都可以充当军事对外宣传的主体。从狭义上讲,就是指专门从事军事对外宣传的人,具有我军“发言人”的特征。本文所研究的宣传主体主要是狭义上的宣传主体。

2.军事对外宣传主体的分类。军事对外宣传主体按其职责范围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两个层次:一是军事对外宣传的决策、组织和管理人员。主要包括中央军委、国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以及各大单位的对外宣传机构和人员,他们主要是从宏观上对宣传活动进行监督和调控,协助中央军委和总部对军事对外宣传工作进行管理。如,总参谋部、国防部的新闻事务局和总政宣传部对外宣传局。二是军事对外宣传活动的直接传播者。他们直接面向宣传对象进行传播活动,从事各类宣传品的生产和流通,工作范围面向国外或境外受众。如,国防部军事发言人、军事对外宣传媒体以及肩负外事任务的外事部队。

3.军事对外宣传主体应具备的条件。宣传主体一方面要代表国家、党和军队,对广大受众发言,同时,宣传主体又是一个由多种自我人格意识、社会人格意识、道德人格意识和知识观念意识组成的具体人;对于广大受众来说,宣传主体是代表我国和军队利益的一个群体,对于宣传主体来说,宣传活动是需要许多人协同配合才能进行的;宣传主体是信息传播的把关人,特别是直接从事宣传信息传播的人,常常控制着宣传信息的流量、流向,影响着受众对宣传信息的理解;宣传主体是政治活动家。

①对国防和军队高度负责的信念。军事对外宣传是国家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军队形象,关系到军队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是增强军事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媒体客观展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情况,努力打破西方媒体妖魔化我军的图谋。

②懂得对外宣传的规律。军事对外宣传面对的是国内外受众,我们必须采用与世界通行的表达方式。

③熟练掌握宣传对象的语言。中国的外文军事媒体是国外受众获取直接的、权威的中国军事消息的来源。宣传主体运用宣传对象的语言在对外媒体上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情况是达到对外宣传目标的前提条件。

④了解受众的文化习惯。对外宣传就要了解宣传受众的文化习惯。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做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吗?我们和无论什么人做朋友,如果不懂得彼此的心,不知道彼此心里面想些什么东西,能够做成知心朋友吗?做宣传工作的人,对于自己的宣传对象没有调查,没有研究,没有分析,乱讲一顿,是万万不行的。

三、军事对外宣传中网络传播

军事对外宣传中网络传播就是指运用网络媒体向国内外受众宣传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等内容的社会活动,是军事对外宣传的一种重要形式。

四、军事对外宣传中网络传播的主体

军事对外宣传中网络传播的主体就是军队和地方运用网络媒体对国内外受众宣传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活动的工作者。

1.军事对外宣传中网络传播主体的构成。从传播者的身份来看,军事对外宣传中网络传播主体主要由两类人员构成:一类是官方军事网站的军队专职传播人员,其主要由现役军人和文职干部组成,组织性、纪律性以及政治观念教强,便于军事对外宣传领导机构的管理和控制;另一类是大量挂靠在商业网站、民间网站下的非官方军事网站的传播人员,其主要由地方网站工作者组成,政治工作观念淡薄,对军队认识不够深刻,但思想开放,易于与受众沟通。

2.军事对外宣传中网络传播主体的作用。宣传主体在军事对外宣传的网络传播中起着决策、控制和监测作用。在具体的对外宣传活动中,网络传播主体首先要决定宣传什么,怎样宣传。

3.军事对外宣传中网络传播主体应具备的素质。世界进入了网络传播媒体时期,军事对外宣传中网络传播主体应具有全球视野,具备用网络媒体塑造我军良好形象的能力。

①军事对外宣传中网络传播主体须具备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和新闻实务知识。军事对外宣传网络信息必须与党、国家和军队利益一致,因此网络传播的客观事实具有选择性,根据网络时代的新形势,利用网络媒体这一便捷有效的传播方式,本着“政治工作者办网站”的原则,在网上宣传军队和国防建设现状,消除受众对我军的误解,让受众看到一个真实的、强大的中国军队。

②军事对外宣传中网络传播主体须具备网络新闻传播技术素质。网络媒体为军事对外宣传提供了全时性和交互性的宣传途径,宣传主体的技术素质是关系到网络新闻传播成败的重要前提。

③军事对外宣传中网络传播主体须具有“主动宣传”的观念。与传统媒体不同,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传播主体对网络信息的管制难以奏效。

【参考文献】

[1]戴元光,等.现代宣传学概论[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82-85

[2]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36

[3]南宏师,等.网络传播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163

[4]向在仁.宣传学概论[m].四川: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65

[5]刘祖遂,等.军队宣传工作概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53

网络媒体宣传方式篇5

关键词:自媒体;大学生;网络交流;高校宣教网络

中图分类号:G20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4)05-0188-005

“自媒体(wemedia)”的概念由美国学者谢因・波曼与克里斯・理斯于2003年共同提出:“自媒体实现了普通市民通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和分享自己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简单而言,自媒体的主体是人,人人都是信息、新闻的传播者;依托信息科技,高度的交互性、自主性的信息传播技术快速发展;重要特征是在传播中实现了去中心化和双向沟通,形成“人人皆媒体,人人皆新闻”的氛围。

一、自媒体的基本涵义及其传播学意义上的特点

目前,自媒体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类型:论坛传播型、个人型、即时交流型和自拍自论型。论坛传播型主要包括校园BBS、校园贴吧、QQ群等,特点是范围较广的受众、紧密贴近的校园环境、规范化的管理、真实的由官方管理员的信息等。个人型主要包括博客、人人网等,特点是入门容易,全景式展示个人心态和活动状态,“点对面”传播信息。即时交流型主要包括QQ、微信、飞信等,特点是部分为实名制注册,在线分享信息,“点对点”交流信息。自拍自论型主要包括微博等,特点是网络与手机结合在一起,建立了全媒体的概念。

自媒体的兴起给信息的传播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基于传播学理论,自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和其他新媒体有其独有的特点。

一是“微观权力”效应。法国20世纪思想大师米歇尔・福柯提出微观权力学说,即人自身有对微观权力实际运用的需求。自媒体的产生发展正可以看作是微观权力的驱动,人人有表达话语、传递信息、接受与分享资讯的权力。自媒体传播主体的平等性,人人可以自主传播话语的特点就是微观权力学说很好的体现。

二是“把关人”缺失和“广场效应”。“把关人”理论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最早提出,即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把关人”经过信息的取舍来决定最后传播的内容,使放进信息渠道与受众见面的内容符合社会的规范和价值标准。而在“人人皆媒体,人人皆新闻”的自媒体时代,“把关人”机制趋于弱化甚至不存在。另外,社会心理学中的“广场效应”描述了一种从众效应,即在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人们经常表现出与日常生活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行为。自媒体平台容易导致这种现象,即当有激进分子非理性的煽动言辞时,人们往往会跟帖,大多数人对这一事件的极端态度淹没了少数理性的观点。

三是“沉默的螺旋”效应。“沉默的螺旋”效应由德国社会学家诺埃勒・诺依曼最先提出,即当自己表达意见时,如果赞同的意见受到其他人的肯定,就会发表自己的看法,使这类意见更加扩散;相反,如果赞同的意见无人或很少有人发表看法,自己也会把看法隐藏起来。这样,一方的沉默会造成另一方的增势,这样日积月累,会导致得到赞同的意见越来越强势,而“被沉默”的意见将无止境地沉默下去,形成螺旋发展的态势。关于自媒体是否会消解“沉默的螺旋”是有争议的。一方面,不少学者认为随着自媒体的发展,“沉默的螺旋”会逐步消解。因为在自媒体的背景下,各方可以自由地表达个性化的观点,以往处于弱势话语权的草根阶层只要拥有终端设备就可以轻易发表观点,容易找到相同观点的群体,较难形成一边倒的局势,不用害怕被孤立,而且网络存在虚拟性,自媒体可以不采用实名,这样更加可以防止被孤立。另一方面,一些学者认为随着自媒体的发展,“沉默的螺旋”效应不会消失。因为不同的社会群体拥有不同的网络社区,在一两次“被沉默”和离开自己熟悉的社区环境时,人们往往会选择“沉默”。其实上文提到的“广场效应”就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沉默的螺旋”。

二、大学生使用自媒体的现状和主要特征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1月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了大学生使用自媒体的现状。报告显示,智能手机已成为大学生日常必不可少的物件之一,大学生手机用户中使用智能手机的比例为80.8%。该报告还显示,随着校园无线网络接入设施的改善,大学生对手机QQ、微信、微博、飞聊(飞信手机客户端)、人人网等自媒体都“了解并经常使用”,大学生手机用户中经常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86.2%。该报告还显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登录自媒体的频率较高,47.0%的受访大学生选择“手机绝不离身”,甚至有受访大学生选择“手机有时会勾住眼睛、粘在手上”,37.4%的大学生选择“天天登录,形成习惯”;40.4%的大学生选择“在无聊时登录”。当遇到“假设某段时间不能使用自媒体平台了,你觉得怎样”这个问题时,14.0%的受访大学生选择“无法适从,离不开网络世界”,56.6%的大学生选择“刚开始会不习惯,但逃离除了网络就是网络的生活后会感觉很好”。从以上数据来看,大学生对自媒体非常熟悉且依赖性较强。

基于前述的传播学理论,可以看出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自媒体背景下的网络交流主体和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交流主体可以是网络上的任何一个人,普通大众可以发起话题,与熟人、陌生人进行交流;其次,自媒体将传统的官方主导的交流方式转化为双向沟通的交流方式。自媒体的这些新特点与大学生彰显个性、价值观多样化等特点相融合,体现出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交流的新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自主性特征,即自我意识增强,注重自我呈现。自主性特征主要指网络交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在交流对象、交流内容、交流方式等选择上的完全自主,不受干预和管束的行为特点。这种自主性有利于大学生的独立意识、责任意识等素质的培养,也易导致大学生放纵自己,随意说谎,虚假信息等不良行为。

在传统媒体到自媒体“去中心化”的时代过渡中,大学生的媒体角色从受众者转变为传播者。大学生在自媒体中积极表达,自由展现自己,例如个人博客、微信朋友圈中秀生活等等,自我意识得到极大的满足,但也因为“他律”缺失增加了不当言论的风险。

二是平等性特征,即平等交流增加,积极参与各类网络互动。平等性特征主要指网络交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讲等级,不讲身份,不讲地位,不讲性别,而以普通网民身份进行平等交流的行为特点。这种平等性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平等意识和权利意识,促进大学生参与各种类型的网络交流,但也易产生过分沉溺于网络交流、盲目跟风的风险。

在一些高校日常事务中,大学生会积极通过自媒体发表个人意见,反映自身诉求。除此之外,一些大学生还参与了多种形式的“网络问政”,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微博政治参与作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一种新模式,促进了大学生群体的政治社会化进程。在自媒体交流平台上,大学生可以不分阶层、性别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又要避免被不良社会风气所左右。

三是开放性特征,即言论发表放开,意见领袖涌现。开放性特征主要指网络交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言论行为的开放和领先。这种开放和领先的交流特征促使一些大学生敢于发表思想观念,成为了大学生中的意见领袖,但这种意见领袖也常与传统媒体的角色重合。

在自媒体时代网络交流的潮流中,涌现了大学生意见领袖,成为大学生舆情信息流向、思想动态的重要力量。围绕大学生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关注和兴趣需要,意见领袖通过聊天、发帖、评论、转载等手段加大舆论的影响,促进具有较高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大学生精神共同体的形成。大学生意见领袖本身也是大学生,也呈现出大学生的特点,在发表意见时也处于有限理性。而在自媒体实现了从传统媒介“单向传播”向“双向传播”的过程转变后,意见领袖也顺理成章地实现了大众传媒与意见领袖的角色重叠。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意见领袖的角色可以是记者、编辑、评论员,也可以是受访者或特邀嘉宾,这种全方位、多维度的角色担当和职能显现是自媒体时代特有的。

四是多样性特征,即网络交往热门,呈现多种类型。多样性特征主要指网络交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交流目的、交流内容、交流对象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使得大学生网络交流的热衷度更高,但同时也加大了网络交流教育引导的难度。

自媒体的多样化载体为网络交往提供了多种形式,例如人人网、QQ空间等虚拟社区,或微信、飞信等即时通讯工具,都突破了人际交往的空间限制,大学生不仅可以与同学、朋友等熟人进行联系,还可以结识许多陌生的新朋友。网络人际交流往往能够带给大学生更多的成就感,包括好友数量众多、的信息被点赞等。

三、自媒体对高校宣教网络的影响

在自媒体背景下,由于自媒体的特点和大学生的新特点叠加起来,产生了大学生网络交流的新特征,这些新特征发轫于相关的传播学理论,对高校宣教网络产生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

(一)积极效应

一是突出了高校宣教网络传统媒体的权威性。自媒体平台中缺失“把关人”,海量信息难辨真假,人人可以新闻,信息可信度降低,这是自媒体的弱点,而这却是传统媒体的优势。高校宣教网络能够通过传统媒体权威信息,澄清事实,终结鱼龙混杂的局面,提高大学生对传统媒体的信息认可度。

二是借助自媒体平台扩展了高校宣教网络的共享性。自媒体平台为高校宣教网络提供了开放的环境。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在自媒体平台上高校的最新消息和热点新闻,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通过自媒体平台了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的思想动态。这种双向的互动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共享信息,丰富了宣教网络的信息资源和教育手段。

三是自媒体的匿名特点有利于加强高校宣教网络的针对性。自媒体可以不采用实名,大学生会在自媒体平台中展露一定的真实状态,宣教网络工作者能够通过加好友、加关注等方式,在尊重大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对大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育。

(二)消极效应

一是海量信息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均带来挑战。一方面,自媒体平台中海量信息的存在,使大学生“信息爆炸”,容易带来价值观的混乱。另一方面,海量信息对宣教网络工作者信息量的掌握带来挑战。面对“以秒计数”的信息更新,教育者如何分配精力和时间有所取舍地接受信息,并且如何面对占有大量信息的受教育者进行教育,这都是自媒体对高校宣教网络提出的新挑战。

二是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给大学生意识形态留下隐患。媒介素养是指受到教育、得到训练的公众以合理的、建设性的、有助于社会进步的素养运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交流表现与他们自身的媒体素养息息相关,我国高校尚没有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自媒体传播的含有意识形态的信息有可能不被大学生正确识别,必须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运用自媒体的能力。

三是自媒体的发展对高校宣教网络的应急处理机制造成冲击。由于自媒体快速传播信息、广泛覆盖受众、传播手段多样等特点,大学生随时能受到自媒体舆论的影响。高校宣教网络的舆情监控及处理尚不能满足自媒体传播的要求,亟待加强,以引导大学生关注权威舆论、增强判断能力。

四、自媒体时代高校宣教网络的优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自媒体背景下,针对大学生网络交流呈现出的新特点,高校宣教网络应该注重三个“场”的创新与优化。

(一)构建好“叙事场”

一是确立师生叙事主体。自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以平等为特征的话语表达和互动传播的叙事场,不同于以往单向度的灌输式的高校宣教网络叙事场。高校宣教网络必须从“人”出发,尊重师生双主体的叙事模式,形成“你、我”对话的方式,叙事主体互相学习、理解和接纳。

二是构造互动叙事情境。自媒体背景下的叙事情境超越传统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叙事情境。因此,高校宣教网络必须建立在互信、互动的环境基础上。师生在多元开放的叙事场中,超越原来文本式的教学模式,更易被激励去尽情地诉说、倾听、分享,促进“教、学”相长。

三是采用鲜活叙事手段。自媒体的叙事手段多样化、生活化,消解现有高校宣教网络的既定化、程式化。教育通过自媒体鲜活的个性来表达,使受教育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在日常的生活中探寻世界的价值观,实现“教育生活化”。

(二)把握好“心理场”

一是创建自媒体化的宣教网络平台。“心理场”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勒温率先提出,包括心理紧张系统和生活空间两个概念,即内部动力和外部环境都可以成为激励因素,更大的作用来自内部动力。自媒体已成为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影响大学生价值理念和行为模式的重要因素。高校应首先利用自媒体平台进行网络宣教,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度,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夯实“心理场”基础。

二是发挥自媒体促进大学生的辅助作用。在外部环境发展良好的基础上,着重激发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通过使用自媒体平台,高校宣教网络工作者应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特别要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使其把握舆情信息流向,以掌握大学生思想学习动态,成为积极能量宣传的重要力量。

三是搭建自媒体个性化活动空间。勒温的“心理场”理论形成时主要应用于研究团体生活动力,研究表明团队领导者作风、团体成员间的交流频率及对制度的遵守情况对团体的动力有很大影响。因此,高校宣教工作者可以通过搭建以班级等团体为单位的自媒体个性化活动空间。在此空间中,应用“心理场”理论,根据团体成员的个性特点,设计合适的课程活动,力求发挥每个大学生的特长,使宣教网络达到较好效果。

(三)引导好“舆论场”

一是建立自媒体官方主平台。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除了传统的官方舆论场外,还有民间的网络舆论场。在自媒体背景下,高校的主流舆论和宣教网络工作往往处于“失语”状态。利用微博、微信公众账号等公共平台建立好高校宣教网络的官方平台是当务之急。新颖的自媒体形式较易聚集大学生的关注度,安排专职工作人员及时维护好自媒体公共平台的信息,重新占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

二是营造公开、透明信息氛围。在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海量信息,如果高校不及时公开信息真相,在大学生中建立起信任度,就无法取信于“生”,引导舆论流向。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注意保证信息的公开、透明,及时阐明信息的进展情况,使公众舆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是加强官方、民间舆论互动。传统的官方舆论场权威性更好,而民间的网络舆论场参与度更强,可以说是各有优势,取长补短。官方舆论及时对民间舆论的争议点进行解释,民间舆论适时转载官方舆论的权威报道,这样的互动使两者优势互补,能够让大学生全面了解事态的发展,作出公正的判断。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随着自媒体的兴起与发展,高校需要与时俱进地认真审视自媒体传播和大学生网络交流的新特点,结合当前大学生的成长需求,以自媒体为重要载体,实现“叙事场”、“心理场”和“舆论场”的营造与优化,实现以交互性为主要特质的高校宣教网络的构建,切实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课题组.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的机遇和挑战[J].新华月报,2012,(4):48-51.

[2]曹丹.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特征与引导策略探析[J].文教资料,2012,(15):152-154.

[3]曹劲松.政府网络传播[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4]都慧英,周方遒.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69-71.

[5]高红玲,网络舆情与社会稳定[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

[6]李敏.自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3):24.

[7]吕杰,徐静.自媒体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2):72-76.

[8]梅宝明.自媒体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主阵地的拓展[J].企业导报,2013,(4):252.

[9]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北京:三联书店,2007.

[10]申晓敏.自媒体时代高等教育的政工路径[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181-182.

[11]汤力峰,王学川.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中国青年研究,2012,(3):13.

[12]王丽丽.论自媒体时代“形势与政策”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8):192-193.

[13]王琪.传媒学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趋势[J].新闻知识,2013,(3):105-106.

[14]王永健.自媒体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北京教育:德育,2010,(11):11-13.

[15]王玉娥,代金平.青少年网络行为导向探析:基于网络空间的社会性视角[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68-72.

[16]仵林军,曾绍军,论高校班级“心理场”的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3,(12):90-92.

[17]尹韵公.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8]郁云琦.大学生自媒体叙事场域生成与高校德育创新[J].当代教育科学,2013,(7):6-8.

[19]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3.

网络媒体宣传方式篇6

新媒体主要包括第二代互联网传播业务、手机媒体业务、数字技术下的电视媒体以及公共场所的视频等等。从新媒体定义的发展来看,大容量、分散化、草根化、个性化、即时性、互动性、族群化、全民性等时代化特征越来越突出。新媒体所包含的信息非常丰富,且传播速度快,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特别是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而到来的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成为了“麦克风”,每个人都是记者,都是编辑,都成为了传播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或需要选择、定制信息,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接受或信息,可以通过“社区”、“群组”、“圈子”等非正式群体进行群聊、评论和话题分享。正确认识新媒体的这些特点,对应用好新媒体至关重要。

二、新媒体应用到事业单位宣传思想工作注意事项

正确认识新媒体、应用新媒体、占领新媒体,使其更好地为事业单位发展服务,为单位宣传思想工作服务,笔者认为要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重视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尤其是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从事宣传思想工作的人员要始终保持思想的敏锐性和开放度,打破传统思维定势,紧紧跟上时代步伐。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步步深入,舆论传播工作瞬息万变,只有充分运用新技术、应用新媒体,才能迅速占领信息传播的制高点。事业单位的宣传思想工作服务对象在基层,工作主体在基层,创新工作当然也要接地气、抓基层,要坚持把镜头对准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主战场,工作聚焦不散光,力量集中不分散,才能真正发挥优势,使新闻宣传工作始终成为推动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加大正面宣传和主动引导力度,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宣传事业单位战略发展、管理创新、机制建设以及事业单位涌现出的模范人物、典型事例等等,对内凝聚思想、鼓舞士气、构建和谐;对外弘扬文化、展示风采、提升形象,努力使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在运用好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尽快融入新媒体,为事业单位的新闻宣传工作锦上添花。在创新的同时,不能忽视正能量的宣传。

二是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这也是宣传思想工作的关键。在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时代,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不断巩固主流媒体传统作用的前提下,还要善于开拓、利用自媒体新领域,多在提高正面宣传质量和水平上想办法,多在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上谋思路,注重研究宣传规律,不断更新宣传技巧,及时掌握新的话语方式,避免模式化、概念化、套路化,让职工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特别要把握好时、度、效,研究透怎么报道、什么时候报道、报道什么,注意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不要把个别问题说成普遍现象,引导广大群众明辨是非,分清主次,区分本质和表象。

三、如何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宣传工作

在当前激烈的思想文化斗争中,滨州供水分局网站积极掌握主动权,保持先进性,走在最前列,将网站积极构建成思想交流平台、宣传教育平台、视频信息平台、政务公开平台,切实加强和改进了宣传思想工作。

1.思想交流平台

主要是通过领导信息、职工心声等栏目,及时了解基层职工思想动态,强化日常宣传思想工作。近两年来,滨州供水分局网站,共收到职工发送的各种信息3000多条。通过这些信息反映,及时掌握了职工思想动态,为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宣传教育平台

充分发挥网络的窗口作用,创新宣传教育模式,通过供水新闻、安全生产、党的建设、文明创建及远程教育网等在线学习栏目,实现网上网下学习相结合,推动职工宣传教育工作更加灵活地展开。

3.视频信息平台

开通视频新闻等栏目,拓展网络系统功能,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宣传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使得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顺畅的实施交流,实现网络信息多样化。

4.政务公开平台

充分发挥网络开放性优势,建立了网上政务公开栏目,及时通报分局重大事项和信息,为重大事项透明化、公开化提供一个平台,为深入事业单位民主管理提供了最快捷的渠道,维护了广大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选择权。

四、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优势,强化单位宣传思想工作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提高职工群众的自身“免疫力”。职工素质的高低是网络媒体影响事业单位教育的关键。因此,一是要教育广大干部职工坚定政治信念,增强其政治洞察力、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自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政策、方针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二是要着力提高广大职工网络道德意识,规范网上行为方式。针对目前网络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合理的、操作性较强的网络道德规范,如明辨真伪不轻信、保持真诚不撒谎、履行责任不妄言、遵守协议不侵权、提高警惕不放任、拒绝诱惑不沉溺等。

2.加强网络管理,净化网络环境。一是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建立网络安全体系。二是结合事业单位实际建立健全有关管理规定,规范广大干部职工的网络行为。根据当前现实需要,针对网络空间这一特殊思想教育阵地,制定有关网上管理规定,对在网络上发现的违规行为,要及时查找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处理。

3.关注网络媒体资源,形成网络强势主流舆论。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关键期、社会矛盾凸显期,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相互激荡,网上舆论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切实引导好网上舆论,是维护网上信息安全的重大举措。作为事业单位,要把网络媒体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武器、新途径,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宣传质量,及时了解网上信息,对网上的一些有害信息,要积极进行正面引导,澄清是非曲直,使正面的、健康向上的信息成为网络媒体的主流。

网络媒体宣传方式篇7

〔关键词〕新媒介;高校图书馆;服务;宣传

现代信息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催生了门户网站、手机短信、数字电视、博客等新媒体,形成了以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介环境,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宣传旨在凭借各种新媒体,应用多项技术,将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信息全方位、多层次,快速、准确地传递给用户并及时获取用户体验回馈信息。本文将在全新的媒介环境下,通过分析信息接收环境变化和用户信息接收的新特点,探析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宣传新模式。

1全新媒介环境新媒介环境是指由各种新媒体构成的信息传播渠道汇总,其实现形式主要有数字电视、万维网、博客、网络即时通讯、网络论坛、社交网络、多媒体视频、电子杂志、3G手机等技术应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推进,讲座、沙龙、高校课堂等宣传平台也呈现出新的特征,在融合了各种信息技术之后,逐渐形成整体意义上的新媒体,构成新媒介环境。20世纪原创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认为媒介塑造信息内容,“媒介即信息”[1]。伊尼斯则认为媒介具有偏好性,媒介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社会组织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传播媒介及其传播过程都具有偏向性[2]。媒介形式影响并决定着媒介传播的内容以及信息使用者的偏好,只有寻求到与此种媒体相适应的内容,才能够更有效地传播相应信息。目前,各种新媒体信息技术工具广泛为高校师生所使用,形成了新的媒介偏好与信息用户使用习惯。信息用户的使用习惯主要有以下3个特征:

1.1信息内容上偏好简洁实用新媒介环境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环境,面对海量、纷繁的信息,用户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获得全部的有效信息,信息用户更青睐那些自己感兴趣、简洁并且实用性强的信息。

1.2表现形式上偏好生动形象生动形象的信息传播方式,能够很好地吸引用户的注意力。信息用户更愿意选择色彩明亮的图片式宣传小册子、轻松幽默的视频广告,而在这些方面新媒体更具优势。多媒体技术能够将音频、视频、图文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用户喜闻乐见的信息传播形式。

1.3接受方式上偏好主动交互在传统媒介环境下,信息用户与接受信息之间交互性很少,信息用户往往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无法主动选择信息。具有交互功能的信息服务能够吸引用户主动参与,表达自己接受信息后的评价。

2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宣传的新特征全新媒介环境下,图书馆的馆藏资源逐渐由单一纸质资源发展为电子资源与纸质资源并重的格局。印发用户手册、讲座培训等传统宣传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有用户对信息传播方式与内容的偏好,需要积极应用新媒体,打开图书馆宣传新格局。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宣传应具备以下3个特征。

2013年3月第33卷第3期现?代?情?报Journalofmoderninformationmar.,2013Vol.33no.32013年3月第33卷第3期新媒介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宣传模式探析mar.,2013Vol.33no.32.1宣传内容简捷实用图书馆在提供宣传服务时,传递给用户的信息内容应该清楚、明了,让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实用的信息。用户作为宣传的对象与信息的使用者,首选信息应该是实用性强的信息,即“我可以得到什么”、“在什么地方得到”“我还可以获得什么”等,而在关于“图书馆资源与服务介绍”与“我可以借几本书”两条信息之间,用户则更倾向于获悉后者。这就需要我们在制作宣传材料时应细分用户群体的不同需求,分层次、分内容,由简到深地进行宣传推介活动。

2.2呈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在现代信息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支撑下,形成了各种基于网络门户宣传平台及移动终端设备通讯渠道。先进技术的引入使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宣传方式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框架,各种与新技术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层出不穷。依托web2.0、智能手机、3G网络等技术,图书馆对其资源与服务进行宣传时,既可以通过传统的宣传手册,也可以利用图书馆的RSS、BLoG、微博、移动图书馆、LibGuides、wiKi、SnS等方式。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了提高图书馆电子资源与服务的宣传效果,采取网页、社团、系列活动、校内媒体等多种新媒介进行宣传[3],体现了宣传方式的多样性。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采取了生动的语言、多样的形式进行宣传服务,将趣味性与娱乐性宣传方式结合,同时强调学生社团新媒体形式的作用[4]。

2.3宣传形式交互性强信息宣传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交互性。图书馆馆员提供及时、更新的服务宣传信息,而接收信息的人能够及时提供信息反馈,这样的双向互动是图书馆服务宣传所要达到的理想效果。基于新媒介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宣传方式,不仅满足了用户信息阅读需要,也给予了用户信息选择权和评价话语权,更加立体地满足用户信息服务需求,这是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宣传的发展方向。

3新媒介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宣传的新发展新媒介环境下,图书馆应该充分分析用户新的信息使用习惯,利用基于web2.0等现代信息技术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宣传新模式,充分调动起各种新媒体力量,更好地提高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利用效率。新媒介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宣传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3.1新型opaC图书馆opaC是用户查找馆藏的基本工具,目前大部分系统还不能实现传统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的整合检索与揭示。新型opaC将遵从“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纸质馆藏和电子数据信息在系统中集成,实现用户的集成检索和检索结果拓展功能。新型opaC不仅能够对资源进行一站式智能检索,而且能够对检索结果进行相关性排序和相关数据关联,大大提升了用户的检索效率与服务体验,体现服务宣传的新特征。在检索结果聚合、用户的参与性以及检索形式的多样性方面,更opaC加立体地满足了用户对馆藏资源全面获取的偏好。

3.2移动图书馆随着新媒体的兴起,移动学习、移动办公、移动阅读越来越成为人们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移动图书馆是在新媒介环境下对图书馆服务宣传的新发展,它通过新媒体终端,为用户提供一个虚拟的图书馆资源宣传平台,用户只需将图书馆移动应用安装到自己的移动设备上,图书馆就能通过这个移动宣传平台,将各种新增资源聚合到虚拟图书馆界面中,实现图书馆资源的移动式访问与阅读。同时移动图书馆还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定制服务,如借还书、预约、续借提醒以及图书馆活动公告等。此外,移动图书馆宣传平台还能够为用户提供各种多媒体宣传材料,将纸质宣传材料转变为形式多样的电子材料,便于用户随时随地查阅所需信息。

3.3高校SnS社交网络高校SnS社交网络建于哈佛的Facebook,已经成为大学生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将高校SnS社交网络平台作为图书馆的宣传服务口径之一,能够很好地提高图书馆的宣传服务效果。高校SnS社交网络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它将个人主页与公共主页结合在一起,并且提供各种多媒体格式支持。图书馆可建立公共的宣传主页,通过好友分享等方式提升图书馆的宣传服务力度,扩大宣传信息的扩散范围。用户能够通过留言、投票等方式与图书馆进行信息互动,帮助图书馆获取用户需求,提升服务质量。人大图书馆多媒体宣传主题月中在“人人网”上设立的“‘悦’读多媒体”社交网站受到了用户广泛关注,对多媒体资源和多媒体空间的使用起到了很好的推广作用。

3.4微博微博作为新兴的网络信息分享门户,可随时随地和接收信息,其所提供的信息具有快捷、简洁、实用性等优点。图书馆在宣传服务中可以将微博作为一个重要的宣传途径进行信息、参考咨询、活动推广。通过微博,用户能够及时获得图书馆的各种活动信息与借阅资讯,并且能够通过留言板提出自己的想法与意见。

3.5LibGuides学科网站LibGuides是图书馆能够提供更加专业且具有针对性的馆藏资源宣传服务平台。通过设置学科期刊、学科主文献、学术机构、学术热点追踪、博文共赏等栏目,以学科为单位整合宣传图书馆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服务。同时,LibGuides还能够用于图书馆开展各类活动,借助LibGuides的网页集成功能,能够将LibGuides作为活动的宣传网页加以使用,图书馆关于资源检索等信息素质教育也可以通过教学视频的方式发放到LibGuides相关模块中,供用户学习使用。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图书馆利用LibGuides创建纪念拉丁裔文化月主题网页,宾夕法尼亚州布鲁斯伯格大学利用LibGuides向用户进行图书馆资源服务推广以及信息素养的培训,均取得良好效果[5]。

3.6基于人际交互的实体宣传在人际交互中,往往宣传主体与宣传对象的交互性越强,宣传的效果也就越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讲座、沙龙等传统宣传方式进行全方位包装,形成组织性、整体性新媒体,通过与用户面对面交流,增强交互性,形成正面的舆论引导,也能够取得很好的宣传效果。在新媒介环境下,可以创新讲座的形式和内容。就讲座的宣传方式而言,可以运用各种图像处理软件制作色彩鲜明、语言诙谐的宣传海报,张贴到一些活动宣传栏中,并上传到网上。同时,可以将讲座的具体宣传内容通过对主讲人的简单采访制作成视频到各种宣传平台上,让用户对讲座有一个更加直观的感受。就讲座的内容而言,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增强讲座内容的生动性,采取视频短片、动画等形式吸引用户,并借助录像设备将培训讲座制作成系列课程发放到各个宣传平台上。举办各种沙龙同样能够对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沙龙不仅能够对各种数据库资源、馆藏资源的使用方法提供交流空间,而且能够对图书馆的学习室、研讨室等起到很好的推广作用,让更多的用户了解图书馆所提供的硬件服务。根据不同时期用户的兴趣点,结合目前的馆藏资源,举办专业、英语、电影等各种主题沙龙,让沙龙成为用户与图书馆沟通的桥梁。例如人大图书馆举办的“梅墨生书画展”不仅很好地满足了用户的艺术欣赏需求,而且还展示了人图展厅和图书馆多功能厅的各种功能,为今后吸引更多文化鉴赏活动,打下了很好的舆论基础。大学课堂也是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良好宣传平台,通过多媒体技术在教学、科研中的应用,将图书馆的宣传平台引进课堂,让课堂显现出新媒体的特质,进而宣传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6]。

4结语用户是图书馆服务宣传的导向,将图书馆服务同各种主流技术结合,将能够有效增强图书馆服务宣传推广效果。新媒介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宣传既面临挑战又迎来机遇,在探析推广模式新发展时,还要注重信息宣传队伍的建设,加强馆员服务创新意识,不断推出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服务推介新模式,扩大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影响,推动图书馆建设与服务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3.

[2](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m].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Ⅴ-Ⅸ.

[3]张晓彤.图书馆电子资源宣传模式分析[J].情报杂志,2007,(12):148-149

[4]李芳,徐顾江.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宣传模式探索[J].图书馆杂志,2006,(12):36-42.

网络媒体宣传方式篇8

找准定位

选择合适的新媒体传播方式

传统外宣媒体的内涵由“外宣”与“媒体”两部分组成。“外宣”意味着其传播对象主要针对海外及在华外国人,“媒体”则包含着传播方式、传播内容等要素。在传播方式极其丰富的今天,传统外宣媒体首先需要了解对象国受众最钟爱的传播方式是什么,自身的报道特点是深度评论解读还是追求信息传播速度,明确了自身的宣传报道定位,才能从层出不穷的新媒体传播方式与新媒体技术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类型。

以微博的运用为例,在中国,微博已经跳出社交网络的范畴,挤占了媒体行业的一个新的坐席。除开它所拥有的其他新媒体的共性,微博的进入门槛更低,或者说更加“草根”,而其强大的传播互动能力,也使其备受主流媒体的青睐。

国内目前发展最迅猛的新浪微博,除去海量的名人微博外,在新浪开通微博的媒介机构超过40家,涵盖了报纸杂志、电视台、网站等各类媒介形式。《新周刊》、《中国新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等传统媒体,将微博作为一个独立的发展空间,以迥异于网站的传播形式推广和营销自己的品牌。更有许多大型企业,将微博作为其客户服务的平台,通过微博每日进行商家与顾客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互动。

在许多重大事件发生时,微博平台所进行的“万人”大讨论、线上采访对话无疑比不算太“新”的新媒体网站、论坛等更具吸引力。比如3月份发生的日本地震,新浪邀请了多位专家在微博与网民进行互动、解答问题,这种即时的、多向的传播方式已经大大超出了“传统”新媒体的运作概念。而中国网则在2011年两会期间,将其两会直播的内容以“微直播”的形式推出,再一次将主流媒体的信息以新媒体的形式包装推出。

笔者认为,传统外宣媒体在选择“微博”这种传播方式时,应该根据定位来详细规划。从外宣效果上来说,利用twitter可以作为一种不错的选择,而国内微博则是外宣媒体品牌推广的优秀传播平台。从传播内容上来说,传统外宣媒体可以依托强大的多语力量推出诸如“多语对照小百科”、“中国谚语外语说”等特色栏目,不同的传统外宣媒体还可以根据自身的报道特点,在评论、消息、图片等方式中选择最能突出自己特色的报道内容。

以新媒体传播方式

包装中国观点

长期以来,由于中外新闻传播的观念不同,体制不同,传统外宣媒体在外宣工作中所面临的阻力一直是困扰外宣工作者的一个难题。外宣媒体天生被归属于中国主流媒体的范畴,在对外宣传中遭受到部分国外受众的抵制,加上国外的宣传与舆论对战,无形中加重了国外受众对中国外宣媒体报道内容的不信任感。

但这一点,在作为对外传播的一块短板的同时,也正是传统外宣媒体权威性的体现。传统外宣媒体作为主流媒体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权威性和技术性,在受众心中的公信力是新媒体短期之内无法取代的。中国社科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中国12城市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显示,网民最信任的还是电视广播和报纸,而信任度最低的则是网络新闻。

这枚“硬币”的正反两面,使传统外宣媒体在拓展新媒体业务时反而能够得到更大的收益。一方面,经过新媒体传播手段包装过的外宣报道,在形式上汲取了新媒体中的“草根性”,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主流媒体的严肃面孔,使国外受众能够以轻松愉快的方式接受传播;另一方面,传统外宣媒体权威的信息来源和专业的新闻再加工,使国外受众能够明白这个报道代表着中国的观点与声音。

以网络视频为例,2005年之前,中国网络视频尚是网站平台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网民受众对网络视频迅速增长的渴求度与土豆网等一批专业视频网站的创立,网络视频这个电视媒体的直接竞争者迅速发展壮大,并成为新媒体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目前,包括CCtV、新华网在内的主流媒体的网站,都推出了自己的视频节目或栏目,以中国网为代表的一批外宣媒体,则利用自身隶属于国务院新闻办的优势资源,不断扩展针对各类重大新闻事件、会议的网络直播,以主流媒体的权威为基础,以网络视频强大的传播能力为驱动,迅速将外宣媒体的自身优势嵌入新媒体业务之中,走出了一条外宣媒体与新媒体“联合作战”之路。

而国外受众则能以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收看原本需要面对电视机才能看到的新闻内容。而新闻的内容则打破了由电视台主导的固定时间固定内容的模式,而变为由受众自由组合、选择信息的方式。这不仅是一场效率的革新,同时也是一场传播理念的革命。对于国外受众来说,新媒体的传播方式给了他们选择的权利,使得他们可以从原先不多的了解中国的渠道中走出来,看到更加真实的中国。

发掘自身潜力

理念、体制、人才改造升级

2009年4月,《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放弃印刷媒体,主要靠网络版形式供应读者新闻,同时出版周报,成为美国首家以网络版替代纸质版的全国性日报。近年来,转入线上运作的传统“纸媒”的数量日渐增长,新媒体对传统纸媒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将会继续持续下去,传统外宣媒体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同样的冲击。但笔者认为,新媒体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打压甚至重创了部分“传统媒体”,但新媒体的发展依然很难脱离于传统媒体的支持。

因此,从某种程度而言,传统外宣媒体在发展新媒体业务上,反而具有先天的优势:第一手的权威信息来源,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传统,强大的团队,成熟的运营系统,规范的管理机制。如果能够摆脱体制和思想上的守旧,大胆突破创新,可以说,由外宣媒体机构运作的新媒体业务,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比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英文周刊中非常具有影响力的《BeiJinGReView》杂志,开始尝试采用将纸质媒体、数字媒体、市场及读者结合在一起,通过建立刊网互动项目,从传统媒体业务逐步向新媒体业务尝试。继德文版、法文版、日文版转为线上运作之后,编辑思路由原先的纸媒供稿,网站发稿的方式,转变为纸媒、网媒共同策划选题,纸媒提供深度报道及评论,网媒提供新闻背景及相关讯息,并精选每期内容制作成电子杂志,在网站、手机、ipaD等多个平台推广营销,从而最大程度地影响了目标受众。同时,《BeiJinGReView》杂志还将自创刊起的历期纸质期刊转化为数字版的历史资料库进行包装、定制、销售,成为再度创收盈利的一笔宝贵财富。

传统外宣媒体在通过挖掘自身潜力发展新媒体业务的同时,还应该重视人才的培养。新媒体业务的发展对外宣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技术上、理念上,他们都应该有尝试新鲜事物的勇气和能力。因此,传统外宣媒体一方面应该培养年轻有冲劲的青年业务骨干,一方面也应该合理地注重老员工的转型和再充电。

网络媒体宣传方式篇9

2005年8月,方便面行业中的高端品牌――今麦郎投入重金,高调试水网络广告。

传统媒体为主体 网络媒体是重要补充

“以传统媒体的广告宣传模式为主体,以新型媒体为重要补充。”这是今麦郎对于广告媒体选择的理念。

电视、报纸、杂志被人们认为是传统媒体,这类媒体的特点在于到达率高、威信度高、目前已经普遍被企业所接受。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广告宣传,形形的广告在不同媒体进行轰炸,这使得传统媒体的广告宣传效果大打折扣。

首先,众多表现形式雷同的广告使消费者对产品、品牌记忆混淆。无论是快速消费品还是耐用品,它们在产品上存在同质化趋势的同时.在广告的表现形式上,同质化也很严重,诸多的帅哥靓女频频亮相,让人目不暇接。

其次,广告数量渐多使得消费者对其产生烦感。广告给消费者施加的是拉力.它能够拉动销售,但是“拉”多了消费者难免会腻烦,对于“填鸭式”的产品理念灌输;有谁会提得起兴趣呢?

再次,遥控技术的发明成为电视广告的天敌。观众只需动动手指就能切换频道,绝大部分消费者对不感兴趣的广告会选择无情地换台。而报纸、杂志的广告版也会伴随着翻页速度的加快被读者忽略。

那么什么样的广告能够调动起消费者更多的兴趣呢?这种广告形式一定要新颖、有趣,更重要的,它应该让消费者参与进来,是推动销售而不仅仅是单纯地拉动销售。网络广告正是适应了这样的趋势,所以才有了如此迅猛的发展。

多样化宣传形式 锁定目标群体

今麦郎此次试水网络媒体广告,主要是希望通过网络的多元化宣传方式,提升今麦郎品牌的美誉度。

今麦郎选择网络进行品牌提升的原因在于:

1、网络广告更具互动性,消费者可以轻而易举地参与进来,而无须通过发短信、打电话等既繁琐又费钱的方式参与。

2、网民与今麦郎产品目标消费者基本相符,节约了宣传成本,减少了无用宣传。今麦郎的目标消费者多数是工作繁忙的单身白领、在学校生活的大学生,出门在外的打工者,这些人的特点是生活节奏快、缺乏家人照顾.而绝大多数网民也是如此。

3、网络广告更具个性化。网络广告的宣传形式比传统媒体要灵活得多,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通栏广告,悬浮式广告等传统形式,也可以选择赞助冠名、特型广告、专题等非常规形式。

品牌宣传 结合活动强化内涵

品牌的宣传要结合消费者感兴趣的话题,单纯地说企业如何大、如何好,没有人会认真听,只有找到消费者感兴趣的话题,再结合良好的宣传途径才能使广告效果发挥得淋漓尽致。

今麦郎的网络广告与“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相结合,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2005年7月,今麦郎系列产品之一的今野拉面,被教育部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指定为“第23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中国代表团专用方便面”。今麦郎选择了门户网站的体育频道.开办了“第23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专题,并将中国代表团专用方便面――今麦郎系列产品的相关介绍,作为花絮在专题中体现,形式活泼易于被网友接受。

此外,在宣传形式上,今麦郎选择了“传统广告形式+赞助冠名+特型广告(流媒体)斗网上投票(互动形式)+专题传播”的复合式广告宣传形式,有力地提升了今麦郎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也对今麦郎产品之一的今野拉面的“青春、健康、活力”的品牌内涵,进行了充分的渲染,让消费者在无形之中对品牌产生了好感。

复合型监测 效果更易评估

利用传统媒体做广告,很难准确地知道有多少人接受到广告信息。以报纸为例,虽然报纸的读者是可以统计的,但是刊登在报纸上的广告有多少人阅读过却只能估计而不能精确统计。至于电视、广播和路牌等广告的受众人数就更难估计。

网络媒体宣传方式篇10

当前,新媒体发展态势迅猛,传统媒体受众转向新媒体,宣传思想工作的阵地,也在不断地扩容。利用新媒体创新垦区宣传思想工作方式方法,已经是迫在眉睫。

一、创新垦区宣传思想工作是我们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难题

(一)新形势下垦区宣传工作面临价值多元化的挑战。不同的时期,人的思想观念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科技手段,使信息传播发生了质的变化。新的技术和载体实现了图文、视频等直播,全方位、及时性成为信息传播的基本特点。这对以纸质媒体为主的传统传播产生了巨大冲击。信息传递方式的转变也极大程度的改变了不同年龄阶段人们对信息的接受方式。对垦区的宣传思想工作来讲,如何适应新的时代形势。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是不得不解决的难题。传统的思想宣传工作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也是在继承优良传统中应对思想多元化必须坚持的原则。

(二)垦区宣传创新需要借鉴新的理念。据专家分析,未来,纸质媒体可能会消失,而同样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广播,凭借其自身的优势,依然有生命力。网络媒体逐步步入正轨并成为主导媒体。而各种层出不穷的新媒体可能风靡一时,但因其自身固有的种种缺陷无法成为如同网络媒体一样强大的主导媒体,它们扮演的角色是对主流媒体的补充和点缀。因此,要重视网络等新媒体的宣传,发挥其优势,借鉴其运作的思想和思路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的传递超越了时间地域的局限,让信息传递变得轻松便捷。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媒体形式来说它既吸收了传统媒体的许多优点,又克服了它们的很多缺点。网络媒体具有很好的开放性以及很高的信息共享度,具有便捷检索性和互动性,人们在浏览互联网查阅信息时,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去主动地查找信息资料,各取所需。在借助新媒体技术优势的同时,要注意发掘信息的深度,提高宣传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引性。追求新闻的深度价值,是今后宣传工作的一个重点方向,利用新技术的优势,发挥各种媒体的作用。

二、利用新媒体创新宣传思想工作方式方法的对策建议

做好垦区新闻宣传工作是加快垦区自身发展的需要,出色的新闻宣传工作,使垦区发展的指导思想明确,工作思路清晰:在具体工作上,重点突出,措施得力,积极主动,把握得当,基调鲜明,导向正确,求真务实,富有成效,可以很好地为垦区的安全生产、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可以充分发挥舆论和先导作用,唱响加快发展的主旋律,把职工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垦区重大决策和部署上来,把职工群众的干劲凝聚到加快发展的大局上来,形成垦区万众一心、迎难而上、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在新形势下把握好宣传工作的核心,首先要突出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方法和思维习惯上找到突破口。我们必须以新的思想、新的视觉和新的举措,不断研究新形势下垦区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真正做到用时代的要求审视工作、用发展的眼光研究工作、用改革的精神推动工作。

(一)从上到下树立“必用、敢用、善用”理念。利用新媒体开展宣传思想工作,需要开放包容的心态,要清醒地意识到新媒体时代社会化传播模式变化,新的传播格局给传统的宣传思想工作格局带来冲击。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党员干部,都该放下身段,以“必用”的信念、“敢用”的勇气、“善用”的智慧来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在人人都是“自媒体”发声的时代,要鼓励、支持、引导宣传思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由“被动应对”向“主动出击”转变,在众声喧哗中发出更有分量的声音。

(二)大胆启用年轻干部,用新人管新媒体。我国网民总数中,10―39岁的青少年占80%以上。据推算,未来3―5年,我国新媒体应用人才缺口60―80万。要结合宣传思想工作的实际要求和新媒体特质,大胆启用一批政治素质过硬、综合素质高、网络技术全面的年轻干部,投入到新媒体应用工作中,挖掘、培养具备良好素养的宣传干部,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影响力。对年轻干部,要给舞台、给资源、给政策、给激励,打通其职业上升通道,凝聚一批年轻化的宣传思想工作者,使宣传思想工作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遵循新媒体规律。新媒体已经形成一种不同于传统媒体的话语力量,利用新媒体开展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新媒体的语言规律和运作规律,主动加强内容策划,转变话语体系,培养新的文风和作风。要更用心地践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丰富话语内涵和表达形式,提升综合传播能力。要更及时地在新的语境下与网民受众良性互动,在重大问题面前不失语、不回避,在主题活动中重参与、重互动,用正能量占据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