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等职业教育心理学十篇高等职业教育心理学十篇

高等职业教育心理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7:07

高等职业教育心理学篇1

【关键词】心理教育;心理障碍;解决方法

一、当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大学生成长阶段是人生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的最大特点是波动性和迷惘性,这个时期心理障碍常表现为自卑、怯懦、依赖、神经质、偏激、敌对、孤僻、抑郁等。他们的年龄一般在18~22岁之间,他们的心理活动有其特点,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发育的阶段,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存在着不稳定性,自尊心、自信心比较强,一方面追求理想;另一方面对精神情绪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比较弱,容易产生极不稳定的情绪。

二、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1.角色和环境引发心理冲突。大学生的角色地位及生活环境与高中时期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大学生要自己安排生活,靠自己的能力处理学习、生活、人际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但据调查,80%的学生以前在家没有洗过衣服,生活自理能力差,对父母有较强的依赖性。生活问题对这部分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其次,大学中评判学生优劣的标准已不再是单纯的学习成绩,而已包括了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其它一些因素,这种标准的多样化使部分成绩优秀而其它方面平平的学生感到不适应,其自尊心受到强烈的震撼,心理上产生失落和自卑。

2.学习压力造成的焦虑心理。现在的大学对学生学习要求严格,若几门课程不及格就会面临失去学位甚至退学的危险,这就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加之大学更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导致成绩不理想,因而产生挫折感,伴之而生的紧张不安的情绪就是焦虑。适度的焦虑水平及必要的觉醒和紧张对人的学习、工作是必要的,但持续而重度的焦虑则会使人丧失自信,干扰正常思维,从而妨碍学习。

3.人际关系不良导致情绪及人格障碍。进入大学,人际交往面拓宽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往往使学生不知所措。中学里的人际关系要简单些,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大学的交往是广泛的,有同学、同乡、师生、异性、社会活动团体等。同居一室的有来自五湖四海,有不同的城乡背景,有不同的方言、不同的性格,他们之间的磨合是个新问题。一些学生个性强以自我为中心,不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性格内向的学生不合群,孤独寂寞,甚至想逃避现实。但部分学生不能或很难适应,总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人,因而造成人际障碍。人际关系不良会导致沟通缺乏,心理紧张,情绪压抑,产生孤独感,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4.爱情引起的情绪困扰。情感问题是大学生这个年龄层不可避免的问题,谈恋爱也成了这个年龄阶段一个不可避讳的话题。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生理机能已经成熟,逐渐产生了恋爱的要求,但是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处理不当,就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及学习和生活。目前,大学生存在的恋爱困扰主要是对两往的不适,性冲动的困扰及缺乏处理恋爱中感情纠葛的能力等。大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不宜提倡,但也不可压制,应该进行正确的引导,正确对待自己和恋人,在因恋爱而发生情绪困扰时,应及时进行情绪疏通,使消极情绪得以合理渲泄,以保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维护心理健康。

5.就业压力造成的心理压力。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是个普遍问题,而要找一个理想的工作就更难。择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工作单位不如意,担心自己能力不足缺乏经验而不能胜任工作等),这些都给临近毕业的大学生造成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又以一些不正当的渠道渲泄出来,如乱砸东西,酗酒打架,消极厌世等。因此,对大学生尤其是毕业生进行职业辅导,帮助他们调整择业心态,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最后还应正确面对求职中的挫折,调整心态,不断努力寻找机会。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方法

针对当前的现状,我校应逐步完善两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建立专业化队伍,强化心理咨询功能。心理咨询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没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容易在引导方法上产生偏差,因此建立一支合格的高校心理咨询队伍时不我待。其二,心理教育课程化、多渠道开展。在大学阶段绝大多数学生碰到的只是些寻常心理问题,对寻常的心理问题走预防之路远胜过“亡羊补牢”。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的课程,同时,通过校刊、校广播站、校园网等载体,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消除心理困惑,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高等职业教育心理学篇2

[论文内容提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及就业后频繁跳槽等问题暴露出当前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缺失与不足。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的相互融合等特性决定二者在教育内容、师资条件、教学形式上的有机结合有助于高校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教育根本目标的实现。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及就业后频繁跳槽等问题一再被提及,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大学生目标感缺失,自我认识程度不高,对自己的专业和将来从事的工作的关系不了解。这也暴露出当前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缺失与不足。为此,教育部于2007年下发了关于在各高校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为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各高校纷纷开展了一系列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如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讲座、进行就业指导等。但从实践效果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就业指导着重于求职技巧而忽视对大学生生涯发展的指导,讲座对象有限且内容缺乏延续性等,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机结合的相关探索或许能给从教者们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一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可能性

1.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根本目标的一致性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根本目标绝不仅仅是指导大学生如何就业,而是要帮助大学生在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观、职业能力及气质、性格等基础上,结合职业环境等客观条件和制约因素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并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确定行动方向、时间及具体方案。大学生在职业生涯方面的困惑包括很多方面,如自己能干什么,自己想干什么,自己适合干什么,环境支持和允许自己干什么?自己所学的专业出去以后有什么发展?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减少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人格发展上的心理困惑,具有成熟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的大学生往往心理健康水平也较高。而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己、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也正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

2.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融合性

“大学生自我认知”(具体包括对自身气质、性格、能力、价值观、兴趣等的认知)、“职业能力”(具体包括人际交往、情绪管理能力等)、“职业世界探知”(具体包括对职业与专业关系、职业环境分析等)以及“职业决策技术(包括生涯决策平衡单等的运用)”是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本内容,“自我认知”是心理健康的基础,也是大学生对准现实“生涯通道”,做好人生规划的前提。情绪管理与人际交往等内容也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组成部门,更是未来职业生涯的重要技能。“大学生通过职业生涯设计活动,进行着自我的心理调节,能在智力、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都得到正常发展,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形成健全的人格。”[1]职业生涯目标的明确与生涯设计的过程也能满足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人能尽可能把内在需求与外在需求契合在一起,将‘我意欲’和‘我必须’统一起来,从而使人的生活充满生机和活力。”[2]因此,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合、相互交叉,共同促进。

3.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运用团体心理辅导技术的优越性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引导学生在开放、安全、融洽的氛围中去认知自己和职业,去了解职业决策的影响因素及职业决策的方法,同时练习职业生涯规划决策的步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如果采取单纯的知识讲授就可能变成空洞的说教,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起不到真正的引导教育作用。这就决定职业生涯教育的模式必须是经验式、建构式的。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常用的团体心理辅导技术是在团体领导者的带领下,通过一群有共同需要或问题的人的聚集和参与,形成团体互动的力量和意图性的团体经验,从而达成个人发展的心理辅导方式。团体心理辅导中,通过营造良好的团体心理氛围,大学生在开放接纳的心理环境中通过游戏体验、角色扮演、经验分享、脑力激荡等一系列的活动中了解全面真实的自己,同时团体的集体智慧和社会支持也能激发大学生去更深入地去探究职业世界,更多地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和相关信息。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具有感染力强、影响广泛、效率高、省时省力、辅导效果易巩固和迁移等特点。因此,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往往是各大高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形式。

二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方式

1.教育内容的结合

由于种种原因,高校一般都在大学二年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课时控制在16-20左右。就业指导则通常在毕业前进行1-2次。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讲座的时间、内容都不固定,缺乏统一性、系统性。这些有限的课程、讲座及就业指导很多都是为了应付教育部有关规定而开设的,大都流于形式,其实根本无法真正完成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系统教育,无法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根本目标。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课程设置及教学研究更是有了极大的进展,能较好覆盖到高校每一个大学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点,必然和大学生的心理个性、心理发展密切相关。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可以进行适度整合,如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增加职业生涯心理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安排如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等的学习与测试等内容。这既可以弥补当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课时的不足,又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贴近大学生的心理实际,为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

2.师资条件的结合

长期以来大学教育中往往把就业指导归为学生工作的一部分,没有认识到职业指导是一个专业性要求较高的职业领域。从目前各高校的实际情况看,专职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人员不仅数量少,专职工作人员还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不少人是“半路出家”,专业化程度不高,素质参差不齐。师资成为制约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开展的主要因素。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时间较长,各级各类高校都纷纷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了完善的教学设备和人员,同时由于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背景相似,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能较好胜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有关职业素质、自我认知等方面的教育工作,再加上专业教师及聘请的一些行业内人士开展关于职业认知、职业探索等方面的教育,几方面结合能较好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落到实处。

3.教学形式的结合

随着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逐步开展,在教学形式上进行了一些探索研究。考察相关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以“团体生涯心理辅导”形式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得到很多从教者的好评。研究认为,职业生涯教育如果局限于课堂讲授、专家讲座,学生容易变成“被动接受者”,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主动性。而以“团体生涯心理辅导”形式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生在团体生涯心理辅导活动中,以团体一员的身份参与到团体中来,通过团体生涯心理辅导的一系列活动,实现对自我认知的提升、感受职业的特性及要求、学习职业决策的技能、增强职业发展的能力、体验职业生涯规划中种种复杂的心理过程,这种体验、参与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使他们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变得不再抽象,不再“遥不可及”,而且在团体活动中,通过交流,借助团体的动力,大学生可以从团体其他成员身上得到启发,甚至找到解决自身问题的有效方法。同时,团体交流使他们认识到对生涯规划的困惑不仅某个人存在,而是大家共同要面对、探究解决的问题,这可以消除他们在心理上的不安,能更好面对自身的心理问题,也有利于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三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应注意的问题

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能充分利用高校的设备、师资等资源。依据不同理论的生涯心理团体辅导还会不断出现,很多学校在职业指导中应用心理辅导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二者的有机结合前景广阔,但应注意以下问题。

1.师资问题

尽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具有良好的心理学背景,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要求执教教师具有心理学知识,同时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这样,才能在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决策时从专业与职业发展的角度提供真正有效的帮助。目前高校师资缺少的正式那些真正有相关从业经验的专业人士,这使大学生真正了解职业世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部分高校本身心理健康教育尚有不足,更难以兼顾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因此,一方面应鼓励有志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到相关行业学习交流,支持他们参加“职业规划师”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及培训工作,另一方面聘请相关行业领域的“能工巧匠”和“专业人士”到大学兼职担任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同时,对这些教师进行心理学知识的培训。通过几方面的努力,建设、培训一支心理学知识背景和专业知识背景相结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业师资队伍。

2.结合的形式问题

如上所述,团体生涯心理辅导这样一种助人的技术正日益成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趋势,但是,由于这一技术对领导者的要求较高,如果掌握不好,团体辅导方案实施中可能“曲高和寡”。此外,团体生涯心理辅导针对的对象是团体,对于个体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无法解决。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中,应将职业生涯心理问题的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

3.结合的内容问题

事实上,不仅仅大学、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都在以新的视角看待职业生涯规划,因此,不仅仅是职业决策的相关内容,其他如职业转换的准备,其中的心理准备也将进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范畴,这也是二者有机结合中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瑞瑞、左占、张波.大学生生涯规划团体辅导的实践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7

[2]许一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0,18

[3]钱益民.借鉴日本做法进一步加强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J].现代阅读,2010,11

[4]肖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优势研究[J].知识经济,2009,12

高等职业教育心理学篇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中期的起步阶级、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调整阶段和90年代后期的快速发展阶段之后,高等职业教育日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主流渠道,无论在政策上还是在实践中都从高等教育的边缘走向中心。

1.高等职业教育从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边缘走向中心

在很长一个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是没有地位的。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后,各行各业迫切需要各类职业性高级专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问题才成为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主题。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表明为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各种必要的体制环境逐步得到改善的条件下,高等职业教育不但成为了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主题,而且正从高等教育的边缘走向中心。

2.高等职业教育正从高等教育系统的边缘走向中心

20世纪80年代前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萌芽时期。期间随着各行各业建设事业全面展开,市场经济得到发展,国家出台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职业大学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此外,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众多普通本科院校、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校纷纷举办高等职业教育,使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撑起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条主渠道。

二、高等职业教育应当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尽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其中最根本的就是教育理念问题。很多学校打的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旗号,实际上是按照原来高等专科教育的那一套在办学;更有甚者,为了与本科教育争地位,出现了与本科院校教育相互攀比的现象:不解决教育理念问题,难以巩固已经取得的成就,难以保证高等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我们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应当树立新的职业理念、人本理念和选择理念。

1.新的职业理念

高等职业教育首先应当解决好职业观问题,对职业的不同认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高职院校往往围绕各种技术设计各类职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学生只要掌握了技术,能够胜任某一工种或操作某种设备,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达到了。诚然,职业教育决不能脱离职业所需要的技术,但职业也决不只是操作技术,而且技术与职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把职业与技术划等号,把职业教育简单地理解为技术培训已经不合时宜,有必要建立新的职业观。

(1)动态的职业观

职业观不能一成不变,必须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高职院校应当充分认识到,职业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高职院校必须十分关注社会职业的变化,不断加强办学条件建设,增强发展潜力,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要求,以增强人才培养工作的适应性。

(2)整体的职业观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专业划分过细、过分局限于某一种职业技术、忽视各种相关能力的训练与培养等弊端,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要注重培养学生适应职业的多种能力,增强学生对工作和未来生活的整体适应性,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树立整体的职业观,扩大教学与训练的辐射面,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工作能力,尤其是分析、判断、决策和行动的能力。

(3)人文的职业观

高职院校围绕职业技术组织教学与培训工作无可厚非,但如何认识学生将要从事的职业,如何培养学生具备承担完成职业使命的能力却值得更深入地思考。职业的本质不在于职业所要求的技术。而在于职业的社会价值。职业社会价值的实现离不开技术,但仅仅依靠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它还要求从事职业的人具有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人生观、必要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其他社会生活能力。因此,职业教育不能单纯着眼于技术的训练。还要从职业的人文性出发,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人际交往能力,社会价值判断与审美能力,社会组织与协调能力等。

2.人本理念

(1)学生中心观,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

理所当然地应该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然而,现实的情况并非都是如此,一些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情况不了解,对学生的心理不关心,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不重视,学生对学校的办学没有发言权,有的院校认为,只要能够让学生毕业后找到工作就是对学生最大的关心。有的认为高职学生素质较低。容易出事,学校关心学生就是要使学生在学校不出事,为此用各种条条框框把学生管得死死的,但学生到高职院校受教育的目的决不只是为了职业技能,也不是为了平平安安,高职院校是他们开始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桥梁。他们只有在这里获得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才能在一个变化万千的时代在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游刃有余。与时俱进。为此,高职院校首先应尊重学生,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把学生的多样化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其次,应当高度重视研究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的身心状况,掌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变化。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组织教学活动,一切工作都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第三,创设优良的教育环境,从学校各项制度、校园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多方面贯彻学生中心思想,使之作为一种精神深入人心并融入学校教育环境之中。

高等职业教育心理学篇4

【关键词】职业导向;高职护理;心理学课程;改革思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也取得了巨大进步。但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职教育必须明确自身的本质属性,制定定位准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才符合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前提。随着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工程的启动,如何完成符合高职教育角色的课程建设和改革,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护理心理学应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导向性

1、职业导向性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

在国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1] (教高(2006)16号)中,明确提出高职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前提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技能人才的急切需求。因此高职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使受教育者获得职业所需的实际能力,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以职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职业导向性体现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就是把培养职业岗位所需的实际能力作为引导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指向[2]。

2、职业导向性应贯穿于高职护理心理课教学改革过程

高职教育的职业导向性应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部课程教学之中,护理心理课教学也不应例外。因此,护理心理课也应以职业为导向不断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新方法,充分发挥护理心理教学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方面的保障和引导作用。寻找合适的切入点与契合点,将高职护理心理课教学与专业技能教育相结合,把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职业能力的持续发展作为护理心理课教学改革的追求目标[3]。

二、职业导向视域下高职护理心理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科目标有偏差,满足职业需求的特点不明确

目前高职教育的护理心理课内容结构反映出学科目标有偏差,更倾向于把护理心理学作为护生必须掌握的一种理论知识,忽视了它对学习者自身的实际效用及将来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2、教材知识体系不完善、重点不明确、缺乏实用性

目前高职护理教育中使用的护理心理学教材知识结构由普通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和心理护理知识简单拼接而成。其中发展心理学中阐述人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活动规律和特征,及如何维护各阶段个体心理健康的内容没有涉及或不充分。另外心理学基础部分抽象概念过多,所占比重过大,导致其他部分学时偏少,既降低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又影响了学生对心理卫生和心理护理部分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技能的锻炼和培养。

3、学时少,开课时间过于集中,缺乏针对性

目前全国各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护理心理学课程一般30-50 学时,大多安排在医学基础课和临床专业课之间。如此安排的不足有:①学时少,直接影响了护生心理护理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及提高;②开课时间过于集中。新生刚入校时学习、生活环境的变化和毕业时升学、就业的压力常导致护生发生各种心理问题,但护理心理学知识不能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另外当护生学习护理心理课时必要的临床专业课知识还未学习,违背了教育规律,致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不高。

4、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目前护理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以课堂灌输为主,没能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层次、学时的分配;没能采取适当的实践性教学的方法,导致教学质量的提高遭遇瓶颈,不能满足护理职业的需求。

5、考核体系单一

目前高职院校护理心理课考核以考试形式为主,通过考试成绩鉴定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水平。这种考核形式的缺点是:只重视理论知识的记忆,忽视了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考试成绩,忽视了平时学习和实践表现。这种考核形式,不能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到充分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三、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护理心理学教学的改革策略

1、教学目标要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

护理心理学课程担负着培养护生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及心理护理能力的重要任务[4]。因此护理心理学的学科目标是,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做到:①掌握和解释人们的各种心理活动的规律、现象及行为。②客观的分析和评价人们的人格及其行为特征。③塑造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④提高自身社会适应能力和耐受挫折的能力。⑤指导人们以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健康。⑥掌握人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活动规律和心理特征,并助其维护心理健康。⑦具备良好的心理护理能力,为服务对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解决心理问题。

2、教学内容要突出职业能力的教育

护理心理学课程应包括3部分内容:①以心理学基础知识和理论为主。使护生掌握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和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开课时间第一学年,30学时。②以发展心理与心理卫生知识为主,为护生掌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进行心理护理的能力奠定理论基础。开课时间第二学年,40 学时。③以心理干预和心理护理知识为主,使护生掌握解决服务对象的心理问题和完成良好的心理护理的专业能力。开课时间第三学年,40学时。

3、教学方式要注重职业能力的训练

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开展案例讨论、角色扮演、演讲答辩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深层次地参与教学活动。课堂之外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校园公益活动等各类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感悟,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自我心理管理和问题应对的能力。通过以上方式改变传统护理心理课单一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地吸收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4、评价体系要注重职业核心能力的考核

护理心理课的考核体系要着眼于提高学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来设置考试方式和内容,侧重于考查能力与素质。一方面考察护生参加实践活动的能力表现,一方面增加期末考试综合运用型题目,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可能将成绩考评和能力养成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高等职业教育心理学篇5

关键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1.问题提出

中共中央以及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健康是人快乐、幸福和成功的前提和基础,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拥有健康则是人们最大的愿望。对于什么是健康,长期以来,对其理解存在很多误区,例如,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健康就是没有身体上的疾病;有学生认为健康就是没有思想上的问题。而早在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to)成立时,就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高职教育迅速崛起,高等职业院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遍受到关注。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在这样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如何让心理健康教育贴近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适应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如何与高职学制相匹配,如何与高职的专业课相衔接是今后要深入研究的重点。

2.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式教育”转型,从规模化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已超过一千所,年招生规模超过310万人,在校生达900多万人,而高职院校学生在大学生中占据了半壁江山[1]。但是,目前对高等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相关研究严重滞后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仅有的研究也大多集中在理论研究方面,较少涉及实践研究,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却日益突出,妨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职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时期和成长阶段存在着不同的心理问题,例如:①大一新入学的新生由于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变化,出现了一系列不适应的症状。大学教育由中学时代的“填鸭式”的被动教育转变为了大学时代探索性的主动学习,许多学生原本就基础知识薄弱,而且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之高职阶段的学习特点――学制短、课程多、知识与实践并重,因此不少学生觉得学习的压力很大。在这个阶段,学生极易引起厌学或焦虑等心理问题。②一段时间的大学生活之后,当学生之间的友谊度过蜜月期进入磨合期的时候。当代的高职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这部分学生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个性鲜明,自控力差,不能理解他人的思想和观点,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容易与舍友朋友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③处于青春期的高职院校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渐渐成熟,逐渐对异性产生了好奇和关注。因此,恋爱问题也成为了高职院校学生的一个突出的心理问题。由于性心理的不成熟和缺乏生活经验,学生不能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易陷入感情旋涡不能自拔。当对异性有好感时,不知如何表达与处理;当被对方拒绝或恋爱失败时,学生常常出现精神萎靡,自信心下降,影响学习和生活,有些学生还会出现心理和行为异常。

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探索适合高职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快速步入良性循环轨道,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这是当代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

3.探索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3.1以高职学生为主体的课程设置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它有许多特殊性。而目前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普通本科教育,面对在校学生人数已经占据高校总学生人数一半的高职生,相关的以高职生自己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却很缺乏。因此在实际高职教育教学中,大多数院校采用高度浓缩、大综合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上课的效果确实不好。

未来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应该在遵循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前提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多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学生学业成长中的问题为切入点,展开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实践探索发现,从“案例心理学”到“理论心理学”再到“实践心理学”是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适合的范式[2]。具体来说,每节课程都可以按照三个步骤来完成教学任务:第一环节:开篇。通过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心理学经典实验、典型案例、相关的视频等,破题明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思考;第二环节:授课内容。介绍相关心理理论及心理知识。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帮助学生掌握应对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在正确认识问题的基础上,学会解决问题,达到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第三环节:心理感悟。通过一些与授课内容相关的游戏、名言警句,视频等,让学生体验与感悟,巩固课堂知识,强化习得行为[1]。

3.2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健康与心理适应、人际交往心理、学习心理、自我意识、健全人格、恋爱与性心理、择业心理,以及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规范性很强的工作,要推进这项工作在校园中的深入展开,必须建设一支训练有素、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专业化师资队伍[3]。这支队伍可以有专业的心理学教师、辅导员、学生工作者甚至在校的学生组成,主要是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针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危机干预和咨询。同时也要加强对专职、兼职心理教师的心理辅导课程培训,努力提高其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定期邀请心理专家来校,开展相关讲座,营造良好的校园气氛;鼓励专职心理教师主动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水平,组织教师开展成长分享活动,定期选派心理教师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多举行高职院校心理教育工作者之间的交流讨论会;鼓励教育教学工作者选择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以进一步推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快速、稳步发展。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及心理咨询上,应该渗透在高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同时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不应该单单是专职心理学教师的工作,应该发动学校可利用的资源,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校园中。本文通过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以及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希望找到一条真正符合高职学院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让高职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更好的为学生成长服务。(作者单位: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彭赛红.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中国职工教育,2013,(20),

高等职业教育心理学篇6

(一)职业核心能力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差异

我国教育部2011年编制的《全国职业核心能力测试大纲》规定“:职业核心能力是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也就是说,职业核心能力是从所有职业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普适性、促进性或可迁移性的能力,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国家技能振兴战略》研究报告指出,职业核心能力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八项核心能力。“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思想政治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治、道德、心理几方面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主要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道德观教育,政治观教育,法治观教育,可续发展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

(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同基因

1.相同的价值目标。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全面发展的人”描述为能够“把不同社会职能当做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可见,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高职思政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提高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两者都是培养使人终身受益的能力,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二者的最终落脚点都在培养人才,致力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保证和人才支撑。

2.重合的教育内容。职业核心能力从结构上划分的三大板块与高职思政教育内容高度重合:一是职业共性素质板块,主要包括法纪观念、政策理论、思想素质等,与思政课教育、国防教育、法纪安全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思政课堂教育内容基本一致。二是职业能力素质板块,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应用、口才写作、外语应用、就业与创业等,往往在思政教育的第二课堂和素质拓展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三是职业行为养成模块,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礼仪、职业文化等,在思政教育的社会实践方面有所涉及。

3.相似的教育方法。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都要求“入心见行”,通过丰富教学手段来增强教育实效性,实现“理论—认知—行为—素质—能力”的步步提升。与理论灌输相比,社会实践是更重要的教育方法,在实践中训练、检验和巩固要求除了在显性的课堂教育,还要通过第二课堂、素质拓展和校外实践活动,充分发掘隐性思政教育的辅助功能,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还要求师者躬身示范,以增强说服力。

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现实需求

(一)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表现不足与用人单位的高标准形成反差

2012年11月,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某课题组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素质情况,向300家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有两点调查结果引起了笔者的注意:第一,在“用人单位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素质要求排序”的调查中,受访单位认为“非常重要”的依次是“动手能力(61.25%)、创新能力(53.63%)、表达能力(53.29%)、专业对口(31.15%)、学习成绩(14.88%)”,说明用人单位关注高职生的重点在由理论向实践、专业特定能力逐渐向职业核心能力转移。第二,在“用人单位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知识和能力的评价”的调查中,近1/3的受访单位对高职毕业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一般或较差”,1/3以上的受访单位对“英语水平”“独立工作及应变能力”“组织协调和决策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的评价“一般或较差”。说明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实际水平与用人单位的高要求形成了明显反差。虽然该调查受地域局限性和取样有限性的影响,未必完全反映高职生的真实水平,但其结果却与笔者近年来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体会基本吻合。

(二)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表现不足折射出高职思政教育培养工作的不足

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尚未构建成熟的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思政教育实际上已成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主渠道。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不够高,其外因在于思政教育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存在不足。

1.思想认识不到位。多数高职院校既没有广泛开展职业核心能力知识的宣传活动,也没有开设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专门课程。高职院校师生普遍缺乏对职业核心能力的科学认知,没有给予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应有的重视,表现在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主要关注专业教育和改革。

2.顶层设计缺失。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还处于“三无”状态,即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工作无领导机构、无工作机制、无实施方案。顶层设计的缺失导致思政教育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无章可循”,具体工作难落实、人力财力保障难到位、校园内有效教育资源难整合,没有发挥出“大思政”教育的优势,没有形成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效应叠加。

3.师资水平待提高。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整体疲软的大环境下,高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积极性难以被有效激发,导致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知识、职业核心能力的手段匮乏。加之,高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几乎都属于非专业教师,不可能完全了解企业对高职生的期望和要求,在开展思政教育时,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难免缺乏针对性。

4.分类教育需加强。第一,高职院校思政课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虽然经历了多年的改革,但其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体系等仍未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要求同步。第二,不少高职院校在“第二课堂”和素质拓展活动方面,呈现出百花齐放、成绩突出的良好局面,但是在活动中往往没有深入挖掘潜藏的职业核心能力训练机会,培养效果大打折扣。第三,社会实践有利于职业核心能力的锻炼和巩固,但往往因为缺乏思政教育任务驱动,加上出于安全考虑,各校常常控制活动规模,最终导致活动效果不明显。

三、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思政教育策略

(一)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高度重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行为从观念来,观念从学习来”,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的顺利推进,必须在全校师生中加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重要理论的学习宣传,一是在全校教职工中,通过党政联席会、部门工作会、思政工作会议、教研活动等开展自上而下的专题学习,发放自学资料,督促全体教职工熟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理论。二是开设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专门课程,将其作为必修课,覆盖全院学生,利用入学教育和毕业实习动员等机会,召开主题班会、印发宣传手册等,激励学生提高职业核心能力认知水平。三是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网站、报刊、宣传栏等舆论平台,开展知识普及、理论研究、事迹报道等活动,营造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教育的浓厚氛围。

(二)科学进行顶层设计,系统构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工作框架

1.成立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高职院校“一把手”担任组长,党委宣传部、思政教学部、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团委、就业指导办公室、系(部)等负责人担任成员,保证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的部门协同和联动,实现校内资源的有效整合。

2.组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教研室。领导小组下设职业核心能力教研室,挂靠思政部,遴选思政教师、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等思政教育工作者,开发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专门课程,与思政课、选修课组合,形成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系列课程,并积极开展理论教学、实践探索和课题研究。

3.科学拟定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总方案,构建思政教育工作框架。统筹规划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总方案,将思政教育作为该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要明确以下几点内容:一是目标任务要以职业共性素质教育为主、以职业能力素质锻炼为辅,进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二是教育内容和方式要实现分类推进:直接开展课堂理论教育;开发第二课堂和素质拓展活动中的职业核心培养能力训练途径;校外实践中附加职业核心培养能力锻炼任务。三是教育实施和考评要通过任务分解明确相关部门权责划分,并对其工作进行年度考评。四是依据政策,为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的思政教育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保障、资金保障、物质保障。

(三)加强思政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能力

1.开辟思政教育工作者接触行业企业的通道。组织思政教育工作者参与就业指导、回访用人单位、参观学生实习基地等,鼓励他们旁听专业建设会、专家论坛等,熟悉职业环境、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使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有的放矢、更具针对性。

2.安排思政教育工作者兼职一线学生管理工作。安排非辅导员岗位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兼任班级导师或班主任,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贯穿于学生的日常教育中,并在学生的三年学习期里全程跟踪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状况,加强工作的渗透性和持久性。

3.鼓励思政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自身职业优势。一是要鼓励思政教育工作者多承担英语、语文、口才写作、法律、礼仪、心理等选修课的授课工作;二是鼓励他们积极承担学生社团、学生大型活动、比赛竞赛的指导教师及评委;三是鼓励他们获取专业领域的职业资质,争做“双师”,例如考取心理咨询师、律师、翻译、注册会计师、职业指导师等,通过提高自身职业化程度,进而对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等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

(四)扎实推进分类教育,确保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的实效

1.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强化基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导向。在目标定位上,要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列入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注重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与职业核心能力的同时提高。在教学内容上,运用专题教学等方式,结合高职学生和地方行业实际情况,整合教学内容、突出职业导向。在教学方式上,通过综合运用理论渗透、任务驱动、行为导向、项目教学、角色扮演、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评价方式上,探索实现考核主体多元化、考核过程全程化、考核指标多样化,以便更有效地考核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2.精心设计第二课堂和素质拓展活动,深入挖掘职业核心能力培育的隐性教育途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寓于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的、不为受教育者焦点关注(甚或不为受教育者明确感知)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类型。”课外的科技艺术节、宿舍文化建设、党团组织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网络信息建设、各类比赛竞赛等都是隐性思政教育的具体形式。这种形式具有内隐的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学生的接受度更高,不会产生排斥心理。开发第二课堂和素质拓展活动中的职业核心能力训练会使思政教育的效果更明显,例如,安排建筑类学生参与校园设施建设,安排文管类学生参与学院对外接待,综合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礼仪;通过科技周、艺术节作品展示、体育比赛获奖队伍与学生交流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尚美情操、团队精神、创新意识;通过学生社团公开招募等活动,训练参与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心理素质,激发关注群体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

高等职业教育心理学篇7

关键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1.问题提出

中共中央以及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健康是人快乐、幸福和成功的前提和基础,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拥有健康则是人们最大的愿望。对于什么是健康,长期以来,对其理解存在很多误区,例如,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健康就是没有身体上的疾病;有学生认为健康就是没有思想上的问题。而早在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to)成立时,就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高职教育迅速崛起,高等职业院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遍受到关注。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在这样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如何让心理健康教育贴近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适应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如何与高职学制相匹配,如何与高职的专业课相衔接是今后要深入研究的重点。

2.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式教育”转型,从规模化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已超过一千所,年招生规模超过310万人,在校生达900多万人,而高职院校学生在大学生中占据了半壁江山[1]。但是,目前对高等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相关研究严重滞后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仅有的研究也大多集中在理论研究方面,较少涉及实践研究,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却日益突出,妨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职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时期和成长阶段存在着不同的心理问题,例如:①大一新入学的新生由于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变化,出现了一系列不适应的症状。大学教育由中学时代的“填鸭式”的被动教育转变为了大学时代探索性的主动学习,许多学生原本就基础知识薄弱,而且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之高职阶段的学习特点――学制短、课程多、知识与实践并重,因此不少学生觉得学习的压力很大。在这个阶段,学生极易引起厌学或焦虑等心理问题。②一段时间的大学生活之后,当学生之间的友谊度过蜜月期进入磨合期的时候。当代的高职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这部分学生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个性鲜明,自控力差,不能理解他人的思想和观点,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容易与舍友朋友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③处于青春期的高职院校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渐渐成熟,逐渐对异性产生了好奇和关注。因此,恋爱问题也成为了高职院校学生的一个突出的心理问题。由于性心理的不成熟和缺乏生活经验,学生不能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易陷入感情旋涡不能自拔。当对异性有好感时,不知如何表达与处理;当被对方拒绝或恋爱失败时,学生常常出现精神萎靡,自信心下降,影响学习和生活,有些学生还会出现心理和行为异常。

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探索适合高职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快速步入良性循环轨道,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这是当代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

3.探索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3.1以高职学生为主体的课程设置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它有许多特殊性。而目前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普通本科教育,面对在校学生人数已经占据高校总学生人数一半的高职生,相关的以高职生自己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却很缺乏。因此在实际高职教育教学中,大多数院校采用高度浓缩、大综合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上课的效果确实不好。

未来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应该在遵循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前提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多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学生学业成长中的问题为切入点,展开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实践探索发现,从“案例心理学”到“理论心理学”再到“实践心理学”是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适合的范式[2]。具体来说,每节课程都可以按照三个步骤来完成教学任务:第一环节:开篇。通过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心理学经典实验、典型案例、相关的视频等,破题明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思考;第二环节:授课内容。介绍相关心理理论及心理知识。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帮助学生掌握应对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在正确认识问题的基础上,学会解决问题,达到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第三环节:心理感悟。通过一些与授课内容相关的游戏、名言警句,视频等,让学生体验与感悟,巩固课堂知识,强化习得行为[1]。

3.2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健康与心理适应、人际交往心理、学习心理、自我意识、健全人格、恋爱与性心理、择业心理,以及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心理学篇8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293-02

2006年以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有几百所高职院校立项探索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跨区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一系列改革。国家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旨在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教育环境资源,培养高职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高职学生适岗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就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高职学生学习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的巨大变化,也使高职学生的心理遭遇了强烈的撞击。高职学生或多或少出现了各类不适应问题。

一、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高职心育现状分析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地位的大幅提高,职业教育机制体制进一步完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受到广泛的重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中新增百所骨干高职建设院校的建设方案中,明显体现出心理素质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职业素质中的核心地位。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显著提高,重视程度明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不断拓展。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各职业院校都加强了管理高职学生在生产、服务中的身心自我保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加注重生活化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过程中,高职学生和所有同龄人一样,有理想,有抱负,充满青春激情,他们思维活跃,勤于思考,不墨守成规,承担责任。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在专业技术与技能上,上手快,后劲足。在自身定位上,立足基层又不拘于基层,适应性强,不甘落后,勤奋进取。帮助高职学生提前实现角色转化,缩短社会的见习期,为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在高职学生素质提高的同时,部分高职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学习环境变化,学生缺乏安全感。离开一贯熟悉的校园学习环境,有些学生内心很不安。对校外顶岗实习产生抵触和敌对情绪。嫌脏怕累,不愿意到企业进行生产劳动。部分高职学生价值取向有偏差,他们期望值比较高,眼高手低。要求工作环境好,工作轻松而且待遇高一点,不愿意做基层工作,不愿意去艰苦的岗位,不愿意加班。有些学生“理论不行,技能不会,还不肯学”。心理承受能力差,没有归属感。

角色转变慢,不能适应岗位要求。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既是学徒又当工人,服从企业的一切管理与安排,个人角色有很大的变化。有些高职学生组织纪律性较差,逃避困难,不敢积极地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困惑和挫折。在企业实习过程中,高职学生要迅速转变为对产品质量有严格要求的责任主体,意味着学生既“工”,又要“学”。部分高职学生无法把握好“工”和“学”两者的平衡关系,产生紧张、恐惧和逃避的不适应心理。在企业实习期间,缺乏责任心和组织纪律性,有不打招呼就离职,群体离职的现象,不能全身心地融入企业环境,踏踏实实地学习。

人际沟通能力较弱。学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后,高职学生已有的人际关系网扩大了,高职学生必须适应企业、社会陌生的环境,与实习企业人员处好关系,与项目组的同学沟通协调。具有团队精神,才能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但是,有些高职学生在人际沟通方面明显欠缺,较强的自卑心理以及青春期可能产生的闭锁、羞怯、敏感、冲动心理,影响了高职学生主动交往,有些过分关注自我,自我为中心,自命不凡,没有知心朋友,缺乏技能与技巧,由此而引起孤单、苦闷、缺少支持和关爱等痛苦感受。

与此同时,在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将主要精力放在专业建设上,“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在学校办学评估指标中,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不多。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考评机制有所创新,但是评价体系急需健全。

二、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我院是国家百所骨干高职建

设院校之一,连续被中国教育报、腾讯网等媒体评点为2007年“全国综合实力十强高职院”,2008“回响中国”中国教育年度总评榜——“国家知名高职院校十大就业典范”,2009年中国十大最具特色高职院,2011年十大创新高职院校。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其前身之一的渤海船舶工业学校。1995年心理健康课就列入教学计划,为全校新生必修课,编写讲义、出版教材,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活动,编写心理健康小报《心桥》,1998、1999年两课老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来,较有成效开展了“心语”心理咨询工作室活动。2005年之后,我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课堂成为工作的常态,积累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体系。

1.能力本位,构建主体性心育课程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必修课程。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新一轮专业课程改革。能力本位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理念转变,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重点在于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增强高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从心育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组织、教育资源等方面,来研究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探索适合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方式。突出职教特色,把行业心理教育纳入心理健康教学重点,创设心理健康教学情境、进行心理健康项目能力训练、开放学生心理素质评价方式。从岗位能力出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提高学生认知社会、洞察事物的能力,根据社会需求,训练高职学生的坚忍不拔的意志,促进学生理性思维、健康发展的能力,养成学生勤劳敬业、自我发展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成长能力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校企合作,丰富高职心育内涵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高职学生到企业实习半年到一年,分散在不同企业的不同岗位,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心理表现也不尽相同。通过对高职学生在人际交往、人格发展等方面的日常行为探讨,加强高职学生责任、毅力、耐心、独立能力等心理健康品质训练,强化意志品质的训练。从高职学生群体生活中熟悉的相关事件或行为问题入手,通过加强高职学生的生命教育,强化爱的能力训练;重视高职学生幸福素质教育,强化生命价值和生活质量训练。从案例的现象或启示中,导入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参照企业职工的职业心理素质要求,结合高职学生在校期间的实际心理健康水平调查数据,从高职学生生理、心理、社会的自我认识入手,强化认知能力。从各专业开展的工作任务分析入手,突出应用性,设立心理素质研练场地,对高职学生就业心理,就业面试心理分析,创业心理分析等强化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训练。重新整合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和内容,在实践中探索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规律。

同时,把不同职业的专业心理内容纳入心理健康教学之中,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案例的讲述、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结合高职学生心理实测与自测,引导高职学生进行自我认识与体验,发挥高职学生自身的心理优势,引导促进高职学生心理成长。

3.精细管理,优化高职心育过程

校企合作成立了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对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研究、指导、评估、咨询和服务。灵活地整合教材和师资,在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团队基础上,聘任企业兼职辅导员,并对之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教育、潜能开发、危机干预等内容的定期培训,培养专业过硬、业务精良的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在实践教学、实习期间,利用电话、短信、qq等方式与学生保持联系,及时了解高职学生企业顶岗实习的情况,加强对高职学生的人文关怀,提升学生的心理优势,解决学生顶岗实习中遇到的心理困惑,让高职学生在企业工作岗位上保持着对学校的归属感。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结合企业实践工作过程,高职学生走向实际职业岗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对开放的社会大教育环境。势必要求职业学校做精细管理,避免或杜绝疏漏。在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的同时,增强高职学生自助助人的能力,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推进高职学生心理成长,科学化规范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

4.客观考评,探索心育评价体系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评

估督导机制的建立是一个长期实践科学探索的过程。取决于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力度与质量,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有导向作用。根据省市有关部门的要求,注重实际,既要量化考核,又要以定性方式对一些内容进行评价。探索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内容、原则、方法、实施途径、模式、工作体系、运行机制与工作评价,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到学校督导评估之中,科学规范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管理,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

参考文献:

[1]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eb/ol].豆丁网.http://docin.com/p-538697604.html.

[2]龙凤明.浅析我校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中职生心理现状及心理教育的探索[eb/ol],http://rgzz.sdedu.net/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755.

高等职业教育心理学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思考

一、创业教育的内涵和内容

世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专家柯林.博尔博士认为:未来的人都应该掌握三本“教育护照”,一本是学术性的,一本是职业性的,第三本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指出创业教育的两方面内容:“求职”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巴黎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提出:“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应成为高等教育主要关心的问题”;发表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强调:“高等教育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基本目标,以使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是上作岗位的创造者”。

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正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创业是一个创造、增长财富的动态过程,是一个发现和捕获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或服务并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

创业教育,是指以开发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培养大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意识、能力、知识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是具有相对独立功能和地位的一种教育理念。

创业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形成较为完整的创业基本素质,具有较强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心理品质以及较高的创业能力,形成综合性的知识结构,着重培养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性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独立生存与发展的本领,初步形成开创型个性。

创业教育的内容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创业能力培养和创业知识教育五个方面。

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人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包括创业需要、创业兴趣、创业理想、创业信念等,它支配着创业者对创业活动的态度和行为,规定其态度和行为的方向。

创业精神是指创业所需的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精神。创业精神教育是整个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将创业愿望、理想和信念等内化为学生创业素质的教育教学过程。

创业品质即创业心理品质它是对创业者的创业实践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起调节作用的个性心理特征,它与固有的气质、性格有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人的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克制性、适应性、合作性等方面,它反映了创业者的意志和情感。

创业能力是创业精神的直接结果和具体体现,包括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实践经验等。

创业知识主要解决“怎样干”的问题。它主要包括创业如何起步,创业目标的确定,创业信息的收集,企业的人际交流和创业形象的确立等。这需要学生构建创业知识的网络,要鼓励大学生学有所长,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有所创新,这是创业教育的基础。

创业教育不仅是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的改革,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创新和教育发展,是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是对教育本质及规律的全新阐述与诠释,它为加强和改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新的方向和途径。

二、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有利条件

目前,在中国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创业教育理念与培训体系。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起步更晚,近年来部分高职院校正逐步引入创业教育课程和创业实践学分,少数高职院校开设了少量创业教育课程,但是绝大多数高校对此并没有表现出特别关注。整体而言,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处于落后状态:

一是没有树立创业教育的理念,普遍重视不够。许多高校管理者视创业教育为就业指导的一项内容,是就业的补充策略,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的“业余教育”,使之边缘化。极少数重视创业教育的学校则多是自发开展,关注的也多是少数人的“创业活动”而不是多数人的“创业教育”,使大多数学生成为旁观者。

二是尚未纳入学科专业教学体系,缺乏保障机制。一些高校以“创业大赛”等活动代替系统的创业教育,使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未能有机联系,且形式单一,尚未形成相应的课程、教材和评估体系,教学计划和时间缺乏保障机制。

三是对创业教育的学术研究和师资培训亟待加强。无论从理论高度阐释创业活动的各种问题,还是总结具有普遍意义的成功创业经验,都离不开深入的研究和师资培训。

然而,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全国已有1100余所学校,在校生规模近千万,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在能力培养和实践性教育教学方面的相对优势,积极探索创业教育的新天地。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更接近于创业教育

教育部《关于加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要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的特点是既有初步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善于在生产、工作的第一线把设计、策划付诸实施,使其转化为物质形态,直接创造社会财富,要求具有较强的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应用能力和较强的管理能力,基本点在于胜任岗位的能力和就业。其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以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中心,学科建设以能力结构体系组织课程模块,教学要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要给学生深入实际,动手操作的自由支配时间和条件。所以,高职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适合于开展创业教育,更需要推行创业教育。[1]

(二)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能力结构和素质特点上更适合于开展创业教育

高职院校的学生是在高招中第三、四批录取的,确实分数不高。但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素质和能力结构上具有其特点,一般说来,高职院校学生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有利于创业教育的开展。特别是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继续求学深造的机会较少,大多直接走向社会,加之高职院校的学生还得不到社会普遍的认可,社会地位比不上本科生、研究生,因此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危机感尤其强烈,有着良好的归零心态,具有潜在的创业意向。这也是对他们进行创业教育的良好契机,更适合于对他们开展职业教育。

(三)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产业紧密结合的优势更有利于开展创业教育

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一般以学科为中心,教学内容要求基础理论宽厚,专业知识渊博,学科理论系统、完整,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目的,以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所需人才为着眼点,但是它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结合度不如高等职业教育紧密。高职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等教育,其专业设置不是以学科分类为基础,而是以本地区经济结构和社会职业分类为基础,依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岗位和技术领域的需要设置专业,并依托行业企业进行专业设置论证与专业建设;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中必须与本地企业合作,广泛使用定单培养、任务驱动、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方式、方法,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行业企业的紧密结合度,使得高职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培育能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现和抓住机会的创业型人才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

(四)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结构更适应于开展创业教育

普通高等学校是以“高层次创造性师资队伍”为建设目标的,它要求师资队伍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既是专业带头人,又是学术带头人,更是科研项目主持人。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双师型”师资队伍为建设为目标的,它要求既要有较深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又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它通过建设具有行业工作经验的专兼队伍得以实现。由于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具有较为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所以更适合于进行创业教育教学和指导开展创业教育活动。

三、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教育理念,提升认识水平

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造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当前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因此,必须尽快转变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深化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从就业教育转向创业教育,确立以培养创业基本素质为核心的教育观。[2]我国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应紧紧围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进行,培养大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心理素质。

(二)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教育体系

创业教育的实施和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庞大的教育教学组织系统,学校要按照“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团结协作,各显特色”的工作原则,构建科学合理、运转协调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为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组织保障与环境条件,否则,创业教育就不可能取得实际效果。首先,要建立领导协调机制。学校领导是创业教育的领导者和决策者,负责创业教育理念、目标的确定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应成立学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负责全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组织协调与策划指导工作。其次,要建立横向协同工作机制。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科技处、就业办、校友会等部门以及各院系是创业教育的实施主体,要围绕创业教育和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分工协作,各负其责。

(三)改革评价模式,激励创业激情

首先,要改革高校通常以学习成绩作为考核学生的主要依据的评价模式。要根据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全面评价、考核学生在各个阶段、各个方面的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创业心理品质发展和提高的情况,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激励学生积极进取,把自己培养成一名有“事业心”、“责任心”、“开创性”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业者;其次,开展创业教育也必须改革目前对大学的评价体系与指标,把每年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比例作为对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不能同现在一样,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只统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而不统计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率,只有设定一定的创业率来要求高校,才能有效引导高校从就业教育和择业教育向创业教育的转变。

(四)开发创业教育课程,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在职业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将创业教育的思想渗透于所有职业教育课程,同时要开发新的创业教育课程,把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编进教学计划之中,列为必修课或者选修课,加大创业教育选修课和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精心编写诸如创业常识、创业心理指导、创业理论与实务等教材。课程设计和教材应具有高职教育的特点,应该广泛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仿真模拟教学以及实训教学、工学结合等教学方式方法。通过教学的开展,不但使学生获得了就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和岗位能力,同时也树立了他们的创业意识、提高了自我创业的能力。

(五)培养选拔师资队伍,强化就业创业指导

创业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必须把选拔与培养创业教育的优质师资提到重要日程上来。一方面要加强对创业骨干教师的专业培训,同时制定激励措施,鼓励现职教师到创业一线兼职或有计划地选派有潜质的青年教师直接参与创业实践。另一方面,可以聘请一些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技术创新专家到创业基地任兼职教师,或兼职从事创业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扩大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培养和造就一支宏大的、高水平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完善和拓宽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功能。“就业指导”要向“生涯指导”转变,从毕业生就业指导向全程就业创业指导转变,从单纯指导求职到指导求职和指导创业相结合转变,就业指导中心要集管理、服务、教育、指导为一体。[3]就业创业指导是一项涉及教育、管理、经济、心理等多种学科的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所以必须加强就业创业指导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具备相应学科背景,掌握不同行业或职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并具有一定的咨询和指导能力的专职就业创业指导人员。

参考文献

[1]朱宝贵.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2).

[2]张立彬.高校创业教育理性思考[n].光明日报,2003-5-15.

高等职业教育心理学篇10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建议

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有着特殊的心理压力,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教师力量不足,心理咨询效果欠佳。如何帮助高职学生提高心理索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必须进一步探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高职院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高职教育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面向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等方面第一线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然而由于职业院校发展现状及生源等因素的影响,在高职职业院校学生中出现了不容忽视的感情方面、就业方面等的心理问题。

(一)对高职教育的认同偏差引起的自卑心理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十分复杂,目前人们对高职教育的地位、作用、培养目标以及就业前景等缺乏正确的认识。也有不少家长把孩子接受高职教育看成是上不了所谓"正规"大学的一种无奈选择,觉得脸上无光。他们可能会因为家长的不重视甚至对高职教育的歧视,而对未来的学习丧失信心,可能会不思进取、混日子以致荒废了学业。

(二)学习兴趣不浓导致的厌学心理

学习兴趣不浓几乎是每个高职院校的棘手问题,由于高职院校的生源大多来自于高考文化课成绩相对偏下的学生,学习氛围不浓厚,意志力不坚定,容易产生从众心理,随波逐流,往往在学习上很被动,对上课采取应付逃避的态度,考试作弊等现象很普遍。加之目前社会对职业教育仍有偏见等原因,学生往往看不到前途,学习上缺乏内在的驱动力。

(三)不能正确地对待感情带来的心理困扰

高职院校学生恋爱问题不可回避,对异性的神秘和渴望交织在一起,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绝大部分的学生没有考虑恋爱的结果与婚姻问题。他们在观念上是模糊的,是盲目的,很容易导致的发生,而且缺乏责任感,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引导,就会出现更大的问题。[1]

(四)择业期望偏高或过低导致的就业焦虑心理

有些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能力,期望值过高,往往会遭受到挫折,加剧了高职学生心理矛盾的产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具有自卑感的高职学生难免会对求职就业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2]如果这些焦虑不能得到及时的缓解,就有可能向不良的方向发展,使学生精神负担沉重、情绪烦躁、意志消沉等负面心理现象。

二、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建议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办学思想、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高职院校学生在认识、学习、情感、、就业等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最终影响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所以解决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非常必要。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其途径和方法多样。

(一)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往往只重视将学生培养成专业人才,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些学校虽然也设置了心理咨询中心,但是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师。有些咨询中心则形同虚设,每周似乎只有一两天开门。[3]为此健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完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第二,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第三,加大课外活动课时量。第四,开展阶段性的讲座。第五,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心理辅导。

(二)加强全方位的就业指导

学校要加强就业政策宣传、就业技巧指导,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择业、就业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因材施教开展个体咨询,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通过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工作,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和竞争力,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三)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利他、合作、助人、勇敢等健康人格,消除自私、怕苦、孤独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消极人格特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充分展示和发挥其职业技能和能力,培养其自信、自强、进取的学习态度、科学探究精神、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环境

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优良的校风、学风、班风、有利于学生陶冶思想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4]高职院校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有意识把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融入活动中,创建健康向上宽松愉悦的环境,同时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展示自我的满足感,增强环境适应能力,从而减轻心理压力。

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把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智作为根本任务,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帮助学生克服消极悲观、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等情绪,培养和造就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英.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教高职研究[J]

[2]高乐国,成国强.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职业技术教育[J]

[3]吴德琼.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卫生职业教育[J]

[4]张红梅.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

作者简介:郭香,女,山东枣庄人,东华理工大学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基本理论。

参考文献:

[1]陈英.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教高职研究[J]

[2]高乐国,成国强.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职业技术教育[J]

[3]吴德琼.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卫生职业教育[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