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十篇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十篇

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9:02

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篇1

姜波张波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第三条对审计依据作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审计法实施条例》)第四条对审计依据进行了解释:“审计机关依照审计法和本条例以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机关以法律、法规和国家其它有关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规定为审计评价和处理、处罚依据。”将审计依据一分为二:一是实施审计依据;一是实施评价和处理、处罚的依据。在实际审计过程中,运用依据的地方很多,做法也很多,本文试就审计过程中的依据运用谈点粗浅看法。

一、审计通知书中的依据运用

审计通知书是对被审计单位的书面通知,是审计组代表审计机关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重要依据,是审计机关制发的带有行政命令性质的法律文书。它明确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内容之一就是实施审计依据。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人是用“根据我局2000年审计项目计划,决定派出审计组,对你单位1999年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实地审计。”审计项目计划,是审计机关在一定时期内(年度),对确定要实施的审计事项的具体安排作出的规划。对审计机关年度审计项目进行明确和规范,对被审计单位没有约束力。实施审计依据应统一到《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以及其它有关山东审计2000·6·20实务研究法律、法规。如对国有事业单位进行审计,就应当依据《审计法》第十九条:“审计机关对国家的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对国有企业进行审计,就应当依据《审计法》第二十条:“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进行审计监督。”示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十九条和我局2000年审计项目计划,决定派出审计组,对你单位1999年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实地审计。根据被审单位性质和审计内容的不同,将实施审计依据对号入座。

二、实施审计依据≠编制审计方案的依据

审计方案,即实施审计的具体安排,是审计项目的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审计机关审计方案编制准则》确定的审计方案内容之一即“编制审计方案的依据。”实际操作中,有的直接套用实施审计依据。笔者认为实施审计依据不等于编制审计方案的依据。原因是行使依据主体不同:行使实施审计依据主体是审计机关;行使编制审计方案依据主体是审计组。审计组的行为规范,是依据审计机关制定内部规范性文件来约束。审计组的职责:(一)制定审计方案。(二)实施审计,收集审计证明材料,编写审计工作底稿。(三)撰写审计报告。(四)将审计报告征求被审单位意见。(五)检查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的落实情况。(六)立卷归档。审计组职责的具体实施,都是依据审计机关制发审计准则来规范、指导。那么审计组编制审计方案的依据,只能是审计机关制发的审计项目计划。示范:根据我局2000年审计项目计划和审前调查的有关情况,编制本审计方案。

三、下达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的依据

审计机关制发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的依据,审计署统一规范为《审计法》第四十条:“审计机关审定审计报告,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出具审计意见书;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处理、处罚的,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处理、处罚意见。”笔者认为,该条文是对审计程序的具体规定,明确了审计结束后审计机关以什么样的形式终结审计。但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的具体内容是来自审计报告,是审计机关审定审计报告的结果。因此,出具审计意见书和作/:请记住我站域名/出审计决定的依据应当是审计报告。

四、审计评价、定性、处理、处罚的依据

《审计机关审计事项评价准则》中规定,对审计事项真实性的评价应列出相关会计准则的名称。会计准则是关于会计核算的规范,是会计单位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所必须遵循的标准和原则。对会计核算作出评价,只能依据会计准则。在实际操作中,有用《×××财务规划》、《×××财务制度》的现象,将会计准则与财务规则混为一团。

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篇2

[关键词]审计依据;审计标准;环境审计依据

从审计的视角看,任何项目审计的有效实施都离不开与其相适应的审计依据。按照这一思路,本文的研究将主要定位于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审计依据。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梳理环境审计依据的涵义,特别是通过分析环境审计依据与环境审计标准的差异,为加强环境审计依据的建设与完善,提供明确的研究方向及解决,以促进环境保护审计向纵深发展。

一、审计依据的理论定位

据了解,到为止,在相关报刊上发表的有关环境审计的论文多达二百篇以上,其中有不少文章论及环境审计的基础理论,如环境审计的意义、重要性、国际比较等,但涉及环境审计的依据和标准的文章尚不多见。要研究我国的环境审计依据,必须首先对审计依据、标准等基础理论问题进行研究。

(一)回顾:理论上的误区

为进一步对环境审计依据进行定位,我们首先回顾一下我国审计工作者对审计依据与审计标准的理论。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环境审计依据,是衡量和评价环境审计对象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准绳,也是审计人员对有关经济活动的环境方面查明事实真相后,据以判断是非优劣、作出审计结论的尺度”(汪初牧,2000);环境审计依据主要包括有关环境方面的、法规和有关提高环境质量的环境标准等两方面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审计标准是指衡量、考核、评价有关审计事项真实、合法、效益的准绳和尺度。环境审计标准是指衡量、考核、评价经济行为对环境的程度,包括贡献和破坏以及和环境责任履行好坏的准绳和尺度”(天津审计学会,2000);环境审计标准主要包括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

从以上关于环境审计依据和审计标准的文献来看,环境审计学者和实务工作者对环境审计依据、环境审计标准并未严加区分,往往是把两者看成是同一性质的事物。

另外,我们又进一步检索了审计依据、审计标准的研究成果,结果发现,这种不加区分的混用现象仍是普遍的。如崔彤认为,“经济效益审计依据(亦称审计标准),是审计人员衡量、评价被审单位(或审计项目)经济效益优劣的标准和尺度,是提出审计意见、做出审计结论的依据”。而周汉庭则指出,“狭义的审计标准又叫审计依据,是审计人员评价被审计单位、判断审计事实的是非优劣、提出审计意见、做出审计结论的客观依据、准绳和尺度,是具体反映对审计客体的要求”。与前两种观点不同,赵奂则认为“审计标准是构成审计行为的基本要素之一,它是审计人员衡量经济活动的准绳,也是接受审计的客体在经济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规则”。

(二)审计依据的界定:一种科学的解释

从汉语的词义方面分析,依据是指事物的根据、凭籍;标准是指衡量、评价事物的准绳和尺度。运用到审计方面,审计依据就是指审计主体之所以能够实施和如何实施审计行为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的根据,简单地说,就是为什么可以审、审什么以及如何审的规定;审计标准就是审计主体在实施审计过程中,用于衡量和评价审计客体是非优劣的准绳和尺度,即判断被审计单位或被审计事项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效益性的对比尺度。

我们认为,研究审计问题应以审计或审计主体为中心分析相关问题。对审计或审计主体自身及自身行为具有约束力的法规和制度,作为审计主体行为的根据,归入审计依据系列;对审计主体在实施审计行为过程中选取的作为评价审计客体是非优劣、同时也是审计客体在其自身工作中应当遵循的法规、制度及相关经济技术指标,归入审计标准系列。

长期以来,我国审计理论界存在的把审计行为规范(包括审计准则)视为审计标准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审计主体行为根据也构成审计行为规范的组成部分。另外,审计准则等审计规范也确实是评价审计行为规范与否、审计质量高低的准绳和尺度。从这一意义上说,审计准则等审计行为规范,就构成了评价审计工作的标准。但我们应当明确的是:虽然审计行为规范是评价审计工作合法、独立、客观、公正的尺度,但它们更是审计主体在实施审计行为过程中的行为根据,是应用于审计主体自身的制度化、规范化的约束性凭籍。换句话说,审计行为规范首先是自我约束、检查及内部考核、分析根据,然后才是外部第三者评价审计工作的准绳。因此,从审计工作的角度看,这些审计行为规范,就构成了审计工作依据。

国家制定的有关经济法律、法规和各种具有法定约束力的相关经济技术指标,是被审计单位在其相关的经济活动中必须遵循的规范和应当达到的标准,也是审计组织以第三人身份评价被审计单位或被审计事项合法性、真实性和效益性的准绳和尺度,是审计主体评价审计客体所应用的标准。

根据上述分析,在审计工作中,有三个方面的基本规范需要适当区分:

一是审计根据,即审计行为活动存在与发生的法律、法规基础。无论何种审计都必须以严格、规范的法律和法规为根据。我国审计根据的法律规范是以《宪法》为核心的。《宪法》中明确指出,我国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并对审计机构设置、审计权限范围等事项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以此为根本依据,《审计法》、《法》、《公司法》、《注册师法》、《内部审计工作条例》等,又对审计根据做出了更加明确的规定。

二是审计主体行为规范,是对审计主体在实施审计活动和进行审计管理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原则、准则、程序、方法、道德等方面的规定,是保证审计工作独立、客观、公正地获取信任的重要手段。这些规范以《审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内部审计工作条例》等为基础,以审计原则、审计准则(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实务公告、审计规则指南)及相关审计内部管理法规为具体体现,是上一级评价下一级审计质量或审计机构自评审计工作质量,分析可能承担的审计风险,以及社会管理机构及公众评价审计机构优劣的准绳和尺度。从这一点来说,审计工作行为规范也是一种评价标准,它首先是审计机构执行审计业务的行为根据。

三是用于衡量、判断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事项的评价标准。被审计单位在各项经济活动中应当遵循的法律、法规、制度和相关标准与审计工作行为规范不同。审计(工作)行为规范是针对审计工作而制定,是对审计活动和审计人员行为的规范,而审计事项评价标准是被审计单位各项活动应达到的要求和指标,是针对有关经济活动制定,是从事该类经济活动的单位或组织必须遵照执行的相关法律、法规。

以上三种规范在审计工作中都具有重要地位,缺一不可。审计根据、审计(工作)行为规范,是审计机构实施审计行为的根据和技术规范,是审计主体在审计活动中确定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审计和程序以及具体实施审计行为的制度根据,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都属于审计依据;而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衡量、评价被审计单位或被审计事项的参照法规和指标,则是进行审计衡量、、评价的标准。

从立法建制的主旨上看,审计依据的规范主要对象是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如《宪法》关于审计事项的规定、《审计法》、《审计法规》、《注册师法》、《独立审计准则》、《内部审计暂行规定》等,都是审计依据的典型范例;审计标准的规范主要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活动,如《公司法》、《法》、《会计法》、会计准则、财务制度、上市公司规范、各种税法等等。

二、环境审计依据的现状与完善对策

按照上述逻辑,环境审计依据和环境审计标准的区分也就不言而喻:环境审计依据是环境审计主体实施环境审计的根据和执行环境审计过程中应当遵循的法规、制度等行为规范;环境审计标准则是被审计单位在各项经济活动中应当执行的环境方面的法规、制度和相关的技术经济指标,具体包括污染集中控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目标责任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落后工艺和设备限期淘汰制度、清洁生产、环境标志与企业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0)、废物综合利用等。

我国《宪法》、《审计法》规定:审计署对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务收支,国有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这就将国家环境保护资金的形成与使用、国家环境保护部门的财务收支均纳入了政府审计的范围。《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对本级政府各部门和下级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策,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权益,国家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政府部门管理的和团体接受委托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资金的财务收支,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贷款项目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这些规定,已将与国家环境保护有关的基金和资金收支列入审计范围,成为环境保护资金审计的根据。

《审计法》第二十六条规定:除本法规定的审计事项外,审计机关对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由审计机关进行审计的事项,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审计监督。这一规定实质上将审计范围的外延扩展到在制定《审计法》没有考虑或当时认为没有必要单独列示的相关审计领域或方面,包括国家、各级政府、特殊区域以及纳入审计范围的企业的环境经济事项。

众所周知,环境保护事业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国家的大政方针中都贯穿着这一基本国策。这些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必然涉及到国家预算资金、预算外资金、国际援助和国际贷款资金、与环境保护和绿色生态相关的基金以及企业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投入及其使用效果,因而也就有赖于作为国家最高监督形式的审计机关强有力的监督。这也是国家法律、政策和制度赋予审计机构的神圣职责。因此,国家各项方针政策中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法规和制度,也应成为审计机构执行环境审计业务的合理根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至今已先后颁布环境保护法律7部、相关法规20多部,签署和加入318项国际环境条约,地方性环境法规达900余件。这些法规的制定与实施,一方面有效地防范和制止了环境污染,改善了我国环境状况,恢复和提高了环境质量;另一方面也为环境保护管理与监督提供了法律制度的依据。

严格地说,环境方针、政策和管理制度以及环境方面的法规,是被审计单位在环境保护方面应当遵循的规范和应达到的要求,首先是审计标准。但正如前文所述,需要加强对环境方针、政策和管理制度,以及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必要的监督检查,才有利于贯彻落实,实现建章立制、制订法规的目标。正因为如此,它们也构成我国环境审计依据的组成部分。

鉴于环境保护审计依据的重要性,必须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健全环境保护审计规范,推动环境保护审计工作的开展。

第一,加紧制定环境保护审计规范。无论是政府的环境保护工作,还是企业与经济组织的环境保护工作,或者是政府专职环境保护部门的本职工作,都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对这项工作进行经济监督,不仅需要对经济政策法规、财会知识与技术、审计与技能等有很好的把握,还需要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政策、法规、环境保护的经济与技术标准、基础环境保护工作知识与实务的熟练运用。与其他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财务会计报告签证审计相比较,环境审计专业技能要求更强,也要更多地借助外部专业人事的协助。从iSo14000体系中关于环境审核的有关规定可以发现,尽管现有审计法规对审计主体的机构、人员、审计职责、审计权限、审计程序、审计报告等法律责任做了相关规范,但还没有直接对环境保护审计相关的作出明确规定,而这些规定对顺利开展环境保护审计,提高审计质量,使环境保护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协调各审计主体的环境保护审计业务,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在实际工作中,应当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各自作用,加强环境保护审计监督。在环境保护审计方面,尤其在没有要求企业或经济组织编制、报送环境保护报告之前应当加强国家审计机关对企事业等单位的环境保护审计。这是因为,环境保护工作不仅经济组织自身的经济利益和生活、生存条件,而且对相邻单位及区域环境都可能产生很大影响,这不是单位内部审计完全可以得以协调解决的,也不是通过对经济组织(如企业)所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环境信息的评价就可以明确责任的事项。它需要有权进行处理、处罚的社会管理机构来完成。在这方面,国家审计机关最具权威性,也有审计处罚权,能够满足环境保护审计的要求。

第三,用制度规范环境审计范围。虽然制定环境保护审计法规可以说明环境保护审计的范围,但与其他审计业务不同,在单纯的经济范畴内,国家审计机关的审计范围有明确规定。近几年来,国家审计机关逐步放弃对企业的某些审计领域,如财务会计报告审计,集体、乡镇、外商投资企业等的经济业务审计也不在国家审计机关的审计范围之内。我们认为,环境保护审计应当把这些单位列入国家审计机关的环境保护审计范围之中,否则,就会出现环境保护审计的空白点。

第四,修订现有法律、法规。从资料分析来看,除《宪法》及《审计法》等专业审计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涵盖部分环境保护审计内容外,其他环境保护的专门法规和相关法规基本没有明确审计机构在环境保护监督、检查方面的职能作用和主要工作内容。这就使得审计机构执行环境保护审计时缺乏依据。环境保护审计主要限于环境保护资金的筹措、分配、使用情况的审计。有些审计机关开展了环境保护资金的有效性审计,但主要重在经济效果,且主要通过审计调查方式来进行,很少进行环境影响分析和评价。这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必须对环境保护的经济结果、环境后果进行分析与评价,把审计监督机制引入环境保护监督的更深层次。

第五,规范环境保护部门与审计部门的职责权限,协调环境保护活动的管理与监督。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国家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对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向本级政府负责,是环境保护的专门管理机关。而审计机构则主要负责经济监督,包括环境保护工作中的经济活动及环境保护的经济结果的审核、评价。如何协调好两部门的工作,提升监管力度和效果,也需要制定相应的规范以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

[1]池晓勃,林卫。对财政支出效益审计标准的几点思考[J].审计,2001,(5)。

[2]崔彤。经济效益审计依据若干的探讨[J].审计理论与实践,1999,(6)。

[3]汪牧初。略论环境审计依据[J].上海会计,2001,(12)。

[4]天津审计学会,天津审计科培中心环境审计课题组。关于环境审计基本理论的探讨[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0,(1)。

[5]赵奂。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标准之探讨[J].财经,1999,(1)。

[6]陈正兴。环境审计[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篇3

环境审计对各审计组织机构来说都是一个新内容,有许多理论和实务问题需要研究。本文试对环境审计依据建设和完善的有关问题谈谈粗浅看法。

一、环境审计依据的涵义

环境审计依据,是衡量和评价环境审计对象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准绳,也是审计人员对有关经济活动的环境方面查明事实真相后,据以判断是非优劣、做出审计结论的尺度。环境审计依据主要包括有关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提高环境质量的环境标准等两方面的内容。

二、环境审计依据的内容

审计是一项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是一项严肃的工作,依法审计,就需要有审计依据。审计人员在对被审事项审查后,要对被审事项做出评价,对其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做出判断,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做出审计结论,这些都要求有一个判断是非、衡量优劣的准绳。这样,审计人员的意见和结论才能令人信服,才会为人们所接受。作为环境审计的依据,应该能判断和衡量环境审计对象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它能使环境审计人员对有关经济活动的环境问题查明事实真相后,据以判断是非优劣,做出正确的环境审计结论。而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就是这一具体内容的表现形式。法律、法规既是强化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又是审计组织实施环境审计的基础条件。

(一)环境审计依据的法律规范。在我国,环境保护法是以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定为基础,并由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防止污染和破坏的一系列单行法规和具有规范性的环境标准等所组成的完整的体系。

1、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这是环保法的基础,是各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立法依据。我国在宪法第9条第1款、第2款,第26条和第51条等有对关于环境的规定。其中,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这一规定是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总政策,说明了环境保护是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责。

2、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它是除宪法之外占有核心地位的最高法律。它是一种综合性的实体法,即对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目的、范围、方针政策、基本原则、重要措施、管理制度、组织机构、法律责任等做出原则规定。我国在1989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就是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

3、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它是针对特定的保护对象,如某种环境要素或特定的环境社会关系而进行专门调整的立法。它以宪法和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为依据,又是宪法和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的具体化。大体可分为土地利用规划法、环境污染防治法、自然保护法、环境管理行政法,等等。

4、环境标准。环境标准是国家为了维护环境质量、控制污染,从而保护人群健康、社会财富和生态平衡,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各种技术规范的总称。它主要包括三大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

(1)环境质量标准。即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对各种环境介质(大气、水、土壤等)中,有害物质所规定的允许含量与要求。它是确认环境是否已被污染的依据。

(2)污染物排放标准。它是为实现环境质量标准,根据经济和环境条件,对排出的污染物或有害因素所作的控制规定。它是确认排污行为是否合法的依据。

(3)环境基础标准。是对制定环境标准的有关名称、符号、原则、指南等做出的统一规定,是制定其他环境标准的基础。

(4)环境方法标准。它是为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试验、分析、抽样、统计、计算方法等而制定的标准,是环境纠纷中确认各方面所出示的证据是否合法的依据。

(5)环境样品标准。它是用来标定仪器、验证测量方法具有确定性能的物质所制定的标准,它是实现其他标准的基本物质条件。

(二)环境审计依据的制度。各地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结合具体情况,也相应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成为环境审计依据的重要部分。这些制度主要包括:

1、土地利用规划制度。这是国家根据各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需要,通过制定土地利用的全面规划,对城镇设置、工农业布局、交通设施等进行总体安排,以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目前,我国已经颁布执行的有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县镇规划和村镇规划等法规。

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开发活动和各种规划,预先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提出环境影响及防治方案的报告,经主管当局批准方能进行建设,这就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3、“三同时”制度。它指一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包括小型建设项目)、技术发行项目、自然开发项目,以及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其他工程项目。其中,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其他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三同时”制度的实行应该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结合起来,成为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完整的环境与资源管理制度。

4、许可证制度。许可证制度是国家为加强环境与资源管理而采用的一种卓有成效的行政管理制度。它可以把影响环境的各种开发、建设、排污活动,纳入国家统一管理的轨道,把各种影响环境和排污活动严格限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使国家能够有效地进行环境与资源管理;可以使主管机关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灵活的管理办法,规定具体的限制条件和特殊要求。

5、征收排污费制度。这是对于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者超过国家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者,按照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根据规定征收一定的费用。这项制度是运用经济手段有效地促进污染治理和新技术的发展,能使污染者承担一定污染防治费用的法律制度。

6、经济刺激制度。工业企业的环境保护是和生产直接联系的一种经济活动。在这里,费用和收益的考虑同样起着重要作用。而就企业用于环境的投资来说,企业内部的经济性和社会效益是不同的。就是说,企业治理污染,对社会有益,企业则要支付费用。如果没有经济杠杆的作用,企业会对环境保护缺乏热情。因此,为了使环境污染的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在环境与资源管理中广泛采用各种经济刺激手段,或者把行政、立法与经济刺激结合起来,这样比单纯行政管理或法律强制更为有效。

三、环境审计依据的特点

明确环境审计依据的特点,对合理制定和运用环境审计依据具有重要意义。环境审计依据的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一)综合性。环境审计依据规范和调整的范围涉及到环境利用、环境保护、环境污染的防治以及环境法律责任追究等方面,其内容紧连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牵涉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立法主体多元,而且执法主体繁多,具有极大的广泛性。

(二)技术性。环境审计依据不单纯规范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通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整,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标准的确立、环境影响的评价、环境污染的控制等,均须建立在环境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上,因而环境审计依据的科学技术含量高。

(三)共益性。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它包括地球环境、生态环境和人为环境。环境保护不只是某一部门、某一地域或某一国家的事情,而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环境污染没有疆界,环境保护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环境审计依据无论是规范行为还是调整利益关系,最终目的与整个人类的共同利益是一致的。因而,它具有广泛的共同性和公益性。

四、完善环境审计依据的对策

(一)加强环境审计立法,规范环境审计工作。环境审计工作要依法审计,就要有环境审计依据。如果环境审计法律法规不完备、不配套,则审计监督难以实现。近二十年来,我国虽然颁布了一系列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这不仅为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也为开展环境审计提供了一定依据。但是我国现行环境审计所依据的政策、法律、规章制度还不尽完善,如环境会计准则、环境方面的财务通则、环境审计制度等都还没有制定。在《审计法》及审计署制定的《中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财务部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以及《内部审计实务准则》等审计法规中,也没有涉及环境审计的内容和具体实施办法。环境审计作为审计的一个分支,有其自身独立的特点。因此,我国要开展环境审计,首先必须对环境审计立法扩大权限。同时,要使我国环境审计进行有序、监督有力,就必须尽快制定、健全环境审计规范和评价标准。以法规的形式规定环境审计的内容、范围、方法、程序、具体实施办法和报告准则等,使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使环境审计走向法制化、规范化,提高环境审计工作质量。

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篇4

关键词:审计质量控制准则变迁动因发展趋势

一、我国目前审计质量控制准则执行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审计准则,以至于内部控制审计的高效性职能无法充分发挥。针对于这一现状,笔者指出,我国相关部门需吸取发达国家的优秀做法,结合我国的市场特点和需求,在《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鉴证业务准则》中新增更为全面的内部控制审计准则,之后将其与《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相融合,最终将其确定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审计准则》。除此之外,相关部门可结合实际状况,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更名为《中国注册师财务报表审计准则》,并制定《中国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审计准则XX号———审计计划/审计方法/控制测试/缺陷评估/审计意见/审计报告/特殊事项考虑/……》。同时,为满足财务报表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的需求,相关部门也可依据美国的pCaoBaSno.5,结合国内市场现状制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相整合的审计准则》。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可构建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从而为完善和调整内部控制审计准则提供有力平台。

美国pCaoBaSno.5中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作出了规定,我国相关部门可依据这一规定,结合国内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的格式,推进内部控制审计准则改革。在内部控制审计准则改革过程中,笔者认为,应将《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后附中的“审计师已严格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和《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相关要求执行了内部控制审计。”改为“审计师已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审计准则》执行了内部控制审计”。现阶段,对于跨国的上市公司而言,要求其注册会计师严格依据国际审计准则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活动;对于在中美同时上市的公司而言,要求其注册会计师严格依据pCaoBaSno.5下的审计准则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活动,以此才能够确保公司稳而快发展。

二、意识形态的思想动因

内部控制审计准则制定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笔者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国内部分审计师以多种不同的执业准则为依据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活动。受诸多不稳定性因素的影响,部分执业准则在目标定位方面已严重脱离现行实际状况,无法满足内部控制审计的要求。2010年,我国政府部门出台《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这一文献虽对审计师更好的执行内部控制审计起到借鉴意义,但仍未明确审计师在执行内部控制审计时所要依据的准则,只是在后附中简单提到:“审计师已严格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和《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相关要求执行了内部控制审计。”

在经济发展向前到一定程度,人们的思想也随之发生转变,因此人们感到现行审计质量控制已不适用经济的发展;或人们了解现行准则的漏洞,让审计报告不够可靠,人的思想便催化了准则变迁。当然,在准则变迁的过程中,思想需求造成不一定全是有利影响。意识形态推动准则变迁可能成功,还有可能失败。所以说,在准则变迁过程中,如何将各个利益主体的认识统一就是能否顺利进行准则变迁的关键。

三、追逐潜在利润的经济动因

(1)上升了的边际效益。《审计准则》颁布之际,其边际效益与准则成本均呈现上升趋势,而边际效益上升速度远远高于准则成本上升速度,为此多数人都十分赞同《审计准则》颁布与执行这一行为。然而,当某一制度从原来的轨迹步入另一轨迹时,即转变为另外一种制度,此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大量的成本。

(2)审计准则变迁完成后,准则转换成本逐渐向不变成本、“沉没”成本演变,此时关于准则的相关成本主要表现为准则运行成本。值得注意的是受准则变迁效率取向的影响,所以准则运行成本通常相对较低。除此之外,摩擦成本也是审计准则的重要成本。

(3)自审计准则实施以来,摩擦成本逐渐转换为不变成本,之前反馈审计准则颁布与实施的少部分人开始重新认识与接受新审计准则,其原因在于,与旧审计准则相比,新审计准则更加完善与成熟,并且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收益。此外,新审计准则背景下,效率取向约束发生变迁,即使变迁收益难以完全弥补成本,此时通常也难以出现变迁现象。

(4)下降了的边际效益。随着更多的人逐渐认识与接受新审计准则,而新审计准则存在的边际效益优势逐渐消失,而受边际效益优势影响所带来的相关收益逐渐减少。久而久之更多的人又会对新审计准则产生厌倦,投入积极性大幅度降低,与此同时社会大环境也时刻在发生着变化,新审计准则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市场需求。为规避上述问题,则需要保证新审计准则具备环境适应性特征,能够根据社会环境变化进行自主调整优化,始终保证人们对其具有新鲜感。

四、新审计质量控制准则的发展趋势

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审计准则之所以发生变迁,其关键原因在于利益主体对潜在利益追逐的结果。实际上,利益主体对审计准则变迁的作用取决于利益主体潜在收益与变迁成本之间的关系,即若利益主体潜在收益大于变迁成本,则利益主体对审计准则具备促进作用;反之若利益主体潜在收益小于变迁成本,则利益主体对审计准则具备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篇5

摘要:以大型工程项目跟踪审计规范为研究对象,以审计规范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规范研究方法,探究了大型工程项目跟踪审计规范的内涵。界定了大型工程项目跟踪审计规范的涵义,演绎了大型工程项目审计规范的特征,揭示了大型工程项目审计规范的功能。研究结论表明:大型工程项目跟踪审计规范是规范大型工程审计行为的准则或标准,是工程审计行为的约束与指引机制,是评价现实工程审计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实现大型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目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大型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审计规范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1-0161-02

1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对工程项目所开展的审计,一般都是事后审计,因其审计时间的滞后,不仅很难发现其中的问题,即使发现有关问题也无法加以补救,从而促使了跟踪审计的产生。跟踪审计作为建设项目审计方式的重大创新,使审计的程序、主要内容、方法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审计人员以前的习惯做法也要被新做法所替代,为了使跟踪审计健康运行,必须对跟踪审计进行规范。

在1988年,我国审计辞典就对审计规范的概念作过阐述;而后,国内不少学者对我国审计规范体系的概念、构成等作了专门研究:冯均科(1997)认为我国的审计规范体系由《宪法》中关于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法律、审计行政法规、审计准则、审计职业道德五部分构成;蔡春(2001)认为审计规范是对审计行为的规范,它包括技术性规范和社会性规范两部分;尤家荣(2002)则认为完整的审计规范体系包括审计法规、审计职业道德、审计准则、审计质量控制、其他审计法规。针对刘家义审计长提出的国家审计的“免疫系统”理论,韩锐(2010)在深入剖析审计“免疫”功能的基础上,对如何完善和创新审计法律规范建设进行了探讨,以及针对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李汉文、刘杰(2010)对我国信息系统审计规范制定提供了建议。

综上所述,审计规范理论研究较为丰富,但我国工程项目跟踪审计还处于起步阶段,鲜有相关工程跟踪审计规范的研究,还未形成完整、成熟的理论和规范来指导实践。因此,准确把握大型工程项目跟踪审计规范的内涵,从实际需要出发制定出跟踪审计的操作规范或办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2大型工程项目跟踪审计规范的涵义

“规范”一词由“规”和“范”二字组合而成。在古代汉语词语中,“规”常与“矩”连用,规矩是指圆形、方形或画圆形、方形之工具,将其引申到社会学和人文社科领域,则表示用来约束或引导人类行为的要求或标准,以使人类行为达到预期目标或获得预期效果。俗语“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就是指人类必须以某些规范来指导自己、约束自己,不遵循一定的规范,人类行为将一事无成。在古代,“范”与“模”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模范是指铸造器物之模子或模型,将其引申到社会学和人文社科领域,则表示用于引导人类行为的某种模式或标准。

根据上面的字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规范”一词有两层意思:一是对人们某种行为标准的规定,二是要求人们应该遵从的典范。《辞海》对规范一词的解释为:(1)标准、法式,如道德规范、技术规范、语言规范。(2)模范、典范。把规范用在审计领域,即用来规范审计行为的准则或标准,即构成了审计规范。

大型工程项目跟踪审计规范是指用来约束大型工程项目跟踪审计主体行为和客体行为的规章制度,其中,工程审计主体是指在工程审计活动中主动实施审计行为,行使审计监督权的审计机构及其审计人员,包括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社会审计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审计主体贯穿着审计信息产生过程的始终,对审计信息质量起着决定作用,是制约审计信息质量的第一因素;工程审计客体是指接受工程审计人员审计的经济责任承担者和履行者,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也就是说,大型工程项目跟踪审计规范包括两部分:其一是约束工程审计主体行为的规范,我们称之为审计准则;其二是约束工程审计客体行为的规范,我们称之为审计标准。规范工程审计主体的行为,主要是利用规范的约束与指引功能,保证审计人员独立、客观、公正地判断审计事项及进行审计活动,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审计任务。规范工程审计客体的行为,主要是为了防止审计客体的违法越轨行为,防止审计客体钻空子。

3大型工程项目跟踪审计规范的特点

3.1实践性

大型工程项目跟踪审计规范应来源于工程审计的实践并根据工程审计实践的需要来形成。如果工程审计规范的制定落后于工程审计实践,则这种实践是很盲目的,会因为没有相应的规范来约束而产生失误或舞弊的可能。在工程审计案例中,经常出现一些重大的舞弊案件,这些案件虽然是由于管理层弄虚作假造成的,但没有相应的规范来对审计行为进行约束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实践性,还要求规范能切实有效的指导工程审计实践,而不仅仅是一套虚空的规范。要使规范真正发挥作用,一定要使它在工程审计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能使工程审计人员遵守,否则形同虚设。

3.2实践检验性

大型工程审计规范应该具有实践检验性的特点,必须能够在指导工程审计实践的过程中,接受来自实践的检验。只有经得起工程审计实践检验的规范才是正确、科学的规范。否则,就不能称之为科学的审计规范。当然,实践检验性受到时空条件的约束。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审计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过去被认为科学的规范可能不能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这时就需要根据新的审计环境和审计实践的需要,对原有的规范进行必要的完善,使它能重新接受来自实践的检验。实践检验性是我们判断审计规范是否科学的标准。

3.3层次性

大型工程项目跟踪审计规范依其制定机构的权威性不同,可分为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的规范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即通常所说的“法”,如《建设项目审计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等。第二层次的规范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制定,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等。第三层次的规范由中央相关主管部门或职业团体制定,如《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建筑工程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等。第四层次的规范由地方主管部门或职业团体制定。

3.4全面性

大型工程跟踪审计规范的内容全面,贴近现实,其审计准则覆盖了事前审计(即开工前的审计,包括投资决策审计、勘察设计审计、资金筹集审计、开工前准备工作审计、招标投标审计、概预算审查、施工合同审计监察等)、事中审计(即动工期间的审计,包括内部控制制度的符合性测试、工程价款支付审计、工程转包分包行为的审计、工程项目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的审计、其他重要环节审计等)、事后审计(即竣工结算审计和投资评价,包括竣工验收审计、竣工结算审计、投资评价审计)的各个方面;其审计标准也涵盖了工程施工前期准备阶段中编制并报批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工程招标控制及建设工程投标报价的编制、建设工程相关合同的签订;到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量的计量与价款支付、工程量及工程价款调整索赔与现场签证、工程价款调整;到工程竣工后竣工验收及竣工结算的办理等。使工程审计的每个阶段,都有“章”可依,有“规”可循,具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

4大型工程项目跟踪审计规范的功能

4.1约束与指引功能

大型工程项目跟踪审计规范的约束功能是指规范要求工程审计行为必须在它所确立的行为标准或准则框架内进行。指引功能是指规范所具有的、能够为审计人员等提供一种既定的行为模式,从而引导他们在规范所允许的范围内活动,它指明了工程审计行为应该怎样进行,应该向着什么方向发展。可以理解为大型工程跟踪审计规范是为现实的工程审计行为目标所确立的一种优秀的或理想的审计行为模式,可以起到指引作用。指引功能是跟踪审计规范最首要的功能。规范的首要目的就是在于引导审计相关人员正确的行为。

4.2预知功能

大型工程项目跟踪审计规范的预知功能是指规范通过规定,告诉审计相关人员某种行为为规范所允许或禁止,以及执行某种行为将导致的后果,使他们能预先知道自己行为的后果以及他人行为的趋向和后果。

4.3评价功能

大型工程项目跟踪审计规范实际确立的是工程审计行为的标准或准则体系,是评价现实的工程审计行为质量的重要依据。在涉及诉讼时,它也是审判人员评价工程审计人员是否需要承担责任的标准。工程审计行为质量的评价可以用“高低”“对错”,“好坏”,“合法与不合法”,“公允与不公允”,“合理与不合理”,“可信与不可信”等来表现。要作出这些评判,不能依据工程审计人员的自我感觉和主观臆断,而应依据客观、科学的工程审计规范。只有依据此种规范对审计质量作出的评价才是公允的、可信的。如果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遵循了相关的审计准则,其审计成果通常被认为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此时,如果发生诉讼事件,审计人员通常不需要承担审计责任。相反,如果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完全没有遵循或者部分没有遵循相关的审计准则,其审计成果通常被认为不具有可信度或可信度很低。此时,如果发生诉讼事件,审计工作人员通常需要承担审计责任。

4.4保证功能

大型工程项目跟踪审计规范是实现大型工程审计目标的重要保证。工程审计行为是一种有目标的行为,而工程审计规范是实现审计行为目标的重要保证。其约束功能将审计行为限定在一定标准框架内进行,不允许其有所偏离,有助于审计目标的实现;其指引功能能引导审计行为朝着其确立的优秀或理想审计模式方向发展,促进审计目标的实现;作为评价依据,它是衡量工程审计行为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依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没有工程审计规范,就没有现实有效的工程审计行为以及衡量工程审计行为质量的客观依据,工程审计目标也很难加以实现。如果审计规范不能促进审计目标的实现,那它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如何促进工程审计目标的实现是我们在建立新的工程审计规范、考察现存工程审计规范以及完善工程审计规范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5结论

综上所述,大型工程项目跟踪审计规范是规范工程审计行为的准则或标准,具有客观性、实践性、实践检验性、层次性、时效性等特点,它是工程审计行为的约束与指引机制,是评价现实工程审计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实现大型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目标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蔡春.审计理论结构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冯均科.我国审计规范体系的理论分析[J].湖北审计,1997,(11).

[3]韩锐.完善审计规范体系,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J].生产力研究,2010,(2).

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篇6

一、环境审计依据的内容

审计是一项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审计工作依法进行审计就需要有审计依据。环境审计依据,是衡量和评价环境审计对象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准绳,也是审计人员对有关经济活动的环境方面查明事实真相后,据以判断是非优劣,作出审计结论的尺度。环境审计依据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有关环境方面的、法规和规章。

1、宪法。即宪法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规范。我国宪法第9条第2款、第10条第5款、第22条第2款和第26条,均对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作出了规定。

2、法律。即由全国人大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有关环境保护法的规范性文件。包括:《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渔业法》、《水法》、《矿产资源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3、行政法规和规章。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或颁布的调整环境关系的规范性文件。如:《水土保持工作条例》、《森林法实施细则》、《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等。行政规章是由国务院下属主管部门制定或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如:《环境保护标准管理办法》、《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办法》、《土地复垦规定》等。

4、地方性环境法规和规章。即由县以上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制定或颁布的有关环境方面的规范性文件。

5、国际公约中的环境保护规范。我国先后加入了一批保护资源和环境的一般性国际公约、协定和议定书。主要有:《国际捕鲸公约》、《联合国海洋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国际热带木材协定》等。这是衡量和评价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履行国际公约和议定书情况的依据。

(二)有关提高环境质量的环境标准。环境标准是国家为了控制污染、维护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而制定的各种环境技术指标和技术规范的总称。

1、环境质量标准。即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对各种环境介质(大气、水、土壤等)中,有害物质所规定的允许含量与要求。它是确认环境是否已被污染的依据。

2、污染物排放标准。它是为实现环境质量标准,根据经济和环境条件,对排出的污染物或有害因素所作的控制规定。它是确认排污行为是否合法的依据。

3、环境基础标准。是对制订环境标准的有关名称、符号、原则、指南等作出的统一规定,是制订其他环境标准的基础。

4、环境标准。它是为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试验、、抽样、统计、方法等而制定的标准,是环境纠纷中确认各方面所出示的证据是否合法的依据。

5、环境样品标准。是用来标定仪器、验证测量方法具有确定性能的物质所制定的标准,它是实现其他标准的基本物质条件。

二、环境审计依据的特点

明确环境审计依据的特点,对合理制定和运用环境审计依据具有重要意义。环境审计依据的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1、综合性。环境审计依据规范和调整的范围涉及到环境利用、环境保护、环境污染的防治以及环境法律责任追究等方面,其内容紧连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牵涉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立法主体多元,而且执法主体繁多,具有极大的广泛性。

2、技术性。环境审计依据不单纯规范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通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整,来协调人与的关系。环境标准的确立,环境影响的评价,环境污染的控制等,均须建立在环境和工程技术的基础上,因而,环境审计依据的科学技术含量高。

3、共益性。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它包括地球环境、生态环境和人为环境。环境保护不只是某一部门、某一地域或某一国家的事情,而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环境污染没有疆界,环境保护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环境审计依据无论是规范行为还是调整利益关系,最终目的与整个人类的共同利益是一致的。因而,它具有广泛的共同性和公益性。

三、完善环境审计依据的必要性

环境审计依据既是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又是审计组织开展环境审计的前提。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进一步完善环境审计依据是十分必需的。

1、我国的环境状况,需要完善环保法律、法规。我国正处在化和城镇快速发展的时期。,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管理、保护方面,未能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从自然界取得的资源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能力,资源浪费严重。大面积植物被无计划地砍伐,土地过度耕种,技术水平低下的矿产采掘,使有限资源被加速吞噬,造成资源日渐枯竭;野生动物,频遭偷捕。这些导致再生资源的生长与捕获比例失衡,不可再生资源大量浪费。第二,释放到环境中的生产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净化能力。一些生产产生的噪声殃及居民、学校、、机关;废气进入大气圈,形成酸雨;污水通过各种渠道进人水域,污染河道和农田系统,污染饮用水源。每年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损失十分严重;而环境遭破坏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和潜在损失,更难以估量。凡此种种,说明环境状况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制定完善的环境法律、法规,以规范企业和人们的行为,使环境治理有法可依,从而,为开展环境审计提供法律环境。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完善环保法律、法规。我国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可持续发展包括两个基本点:一是强调人类的经济行为应当与自然发展相协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不应凭借手中的技术,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来追求发展;二是强调当代人在追求目前发展与消费时,力求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人的机会平等,不能使后代人由于现代经济过快发展而他受环境质量下降的恶果。要实现这种可持续性目标,也应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否则,难以遏止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暂时的经济快速增长的不良现象。

3、拓宽审计领域,需要完善环保法律、法规。环境审计是协调环境、经济和社会三者效益相统一的纽带。经济再生产过程是以自然再生产过程为前提条件,而自然再生产又受到经济再生产过程的影响。要使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关键是加强环境管理。而环境管理责任是由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具体承担的。其责任履行情况如何,需要由独立于环境管理者之外的第三者加以监督、鉴证和评价。审计组织以其超脱地位和特有的功能实施环境审计,对环境管理所发挥的重要促进和保障作用是其他机构无法替代的。目前尚缺乏环境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因此,只有通过环境审计的立法,扩大环境审计权限,建立可操作的环境审计工作细则,才能发挥审计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特殊作用。

四、完善环境审计依据的对策

1、加强环境审计立法,规范环境审计工作。环境审计工作要依法审计,就要有环境审计依据。如果环境审计法规不完备、不配套,则审计监督难以实现。近二十年来,我国虽然颁布了一系列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但缺乏具体规范环境审计工作的法规。已颁布的《审计法》、《独立审计准则》等法规中,都没有环境审计的和具体实施办法,使环境审计实施缺少法律依据。因此,要通过立法,完善法律体系,使审计组织在环境监督、管理方面有特定的审计权限,充分发挥审计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环境审计工作细则,使环境审计的范围、内容、程序和等走向制度化,使环境审计的实务操作规范化,提高环境审计工作质量。

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篇7

【关键词】法律环境固定资产投资政府审计

固定资产投资政府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固定资产投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的审计监督。它是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实行监控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机关在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时,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这是依法审计的必然要求,所以法律环境是影响审计行为的重要环境因素。

一、固定资产投资政府审计依据的法律体系

固定资产投资政府审计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规范投资审计行为的法规,主要是政府审计规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建设项目审计处理暂行规定》等;二是规范投资项目的法规,涉及财政预算管理、投资融资管理、工程建设管理等多个领域,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建设程序管理若干规定》、《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等。

二、法律环境对固定资产投资政府审计的制约

1、法律适用的冲突阻碍审计工作的开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确定了国家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和与其直接有关的单位的审计监督权,但实践中由于存在与其他法律适用的冲突问题,致使审计机关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以下简称投资审计)监督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最为典型和普遍的是工程价款审计核减所引发的纠纷问题。根据现行财政部门的管理规定,大、中型建设项目和重点建设项目的财务决算必须报财政部门审批。现实中,除深圳、浙岛、上虞市等少数地方立法规定政府投资项目的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由审计机关审核外,其他地方均是由财政部门负责。为保证建设资金的落实,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一般以合同约定以财政部门审定价为工程最终结算价,并支付工程价款。由于两者之间签订的经济合同是受《合同法》保护的,而《合同法》的法律效力又高于《审计法》,也就是说,在此情况下,审计结果对施工单位难以有约束力。事实上,对这种纠纷,法院大多数情况下判决施工单位胜诉,审计核减的工程款往往难以追回。

2、审计准则体系构建未完成制约了审计工作的深入

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工作时必须恪守的行为准则和开展工作的“扶手棍”。然而我国政府审计准则建设的滞后制约了投资审计工作的深入。我国原有的政府审计准则体系于1996年构建完毕,新的体系于2000年开始构建,包括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具体审计准则、审计操作指南三个层次。目前,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已制定;具体审计准则正在陆续制定,已颁布通用审计准则13个,专业审计准则2个,包括投资审计适用的《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审计操作指南的制定工作显得相对滞后,投资审计操作指南至今尚未制定。由于缺乏科学、详细的规范和指南,审计机关投资审计工作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况,影响了工作质量和效率。又由于缺乏客观标准,审计工作的质量完全依赖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主观判断,一些新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如风险审计技术与方法,内部控制测试、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审计抽样等,无法推广,审计风险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3、法规的缺失限制审计的定性和处理

近年来,投资审计涉及的财政预算管理、投资融资管理、工程建设管理等多个领域,都出台了不少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为规范工程建设行为提供了依据。但是,法制建设还是未能赶上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些重要的法规仍未能出台,相当一部分已出台的法规尚不完善,或随着形势的发展亟待修订。这给审计监督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如在投资管理方面,法规比较陈旧,而且大多是针对某个环节、某个事项的规定,不够系统、完整,这就使审计发现的一些新问题因缺乏适用的法规而难以界定性质;又如,在审计处理依据方面,一方面,部分规范投资项目的法规,特别是建设程序管理方面的法规,法律责任条款不全面,或规定比较笼统,缺乏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责任追究;另一方面,专门的规范审计处理行为的规定又比较少,主要有1996年审计署、国家计委等六部门颁布的《建设项目审计处理暂行规定》、2004年国务院颁布的《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前者已显陈旧,后者仅限于规范违反财政行为的处理、处罚,对于审计执法来说还是相对不足。审计处理依据不足,使得审计执法面临范围宽、处理难的问题。

三、改善固定资产投资政府审计法律环境的对策

1、建设外部法律环境

建设外部法律环境不仅是审计监督的需要,也是相关部门完善自身管理的需要。一方面,国家应加快财政预算管理、投资融资管理、工程建设管理等领域的法制建设,提高出台法规的质量,使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法规要符合客观实际,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有明确的责任条款。另一方面,审计机关要对审计发现问题提炼、深化,提出积极的改进意见,以推进法制建设,为改善法律环境发挥应有的作用。

2、健全内部法律环境

(1)以制度保障审计机关投资审计的地位。投资审计应以制度和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作为政府投资项目竣工、决算、验收、交付使用的法定程序,明确、详细地规定审计机关投资审计的范围、内容和权限。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已走在前列,如深圳立法规定:审计机关出具的审计意见书和做出的审计决定,应当作为投资项目竣工后财务结算和国有资产移交的依据,并对建设、设计和施工单位均具有约束力;杭州市人民政府也出台法规规定:纳入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的国家建设项目,未经竣工决算审计,不得办理工程价款最终结算和竣工验收手续。制度上的安排和法律上的保障,是审计机关在投资审计领域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

(2)加快构建政府审计准则体系。科学合理的审计准则体系,能够帮助审计人员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并恰当合理地开展审计工作,从而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所以,审计署应加快政府审计准则体系的构建,在《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的基础上,总结各地审计机关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案例,结合通用审计准则的规定,为审计人员制定具有操作性的投资审计指南。各地审计机关应积极探索投资审计的路子,总结经验,在审计署制定的审计准则基础上,根据本单位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本单位的投资审计工作规范。

(3)完善投资审计处理规范。在我国投资管理法律、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审计部门更应该重视制订相应的规定,解决审计处理难的问题,以支持审计实践工作。鉴于目前投资审计处理规范陈旧、缺失的状况,完善现有的规定,制订新的规定显得很有必要。过程中应把握如下原则:一是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要根据形势的发展,推陈出新;二是应全面,应包括建设项目管理、工程建设管理、财务管理、资金管理等各方面违规行为的定性、处理;三是应注重实效,要达到惩治、制约的效果。

3、积极推进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受审计独立性不足、法律环境的不健全的限制,审计机关投资审计监督惩处难、执行难等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消除的。公告审计结果是国际通行的惯例,在发达国家,审计工作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报告的公开性。将审计结果公告,使违规行为暴露于众目睽睽之下,本身就有警示作用。这无形中对相关部门施加了一种压力,促成其对存在问题的整改,是审计监督与社会舆论监督结合的有效途径。自2003年以来,审计署作为中央一级的审计机关,每年对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和相关部门的整改情况进行公告,取得了很大成效,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但在地方,这项工作的开展却远不如中央那样如火如荼。今后,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审计部门应积极推进审计公告制度,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走出现行投资审计处理、执行难的尴尬局面。

【参考文献】

[1]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修正版)[eB/oL].http://audit.省略,2006-2-28.

[2]周山: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的法律探讨[J].中国审计,2005(12).

[3]浙江省审计厅投资审计课题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若干问题研究[J].浙江审计,2003(12).

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篇8

关键词:5m1e分析法;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F830.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0017-2017(1)-0089-03

内部审计质量是内审工作的生命线,决定内审的公信力,决定内审职能作用的发挥。国际内部审计准则和国外先进内部审计实务,都十分注重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评估和改进工作,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14年1月1日施行的《第2306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对内部审计机构建立并实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程序和方法的规范。5m1e分析法是产品工序质量控制的方法之一,越来越被产品生产企业所认可,我们可以将内部审计视为一种“产品”,产品质量控制5m1e分析法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5m1e分析法的介绍

(一)5m1e分析法的定义。5m1e分析法是指通过分析和控制产品制造生产过程中造成质量波动的六个因素:人员(man/manpower)、机器(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环境(environment)以及测量(measurement),从而更好地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由于这六个因素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是m和e,所以通常简称5m1e分析法。

(二)5m1e分析法的内容。人员(man/manpower):包括操作者χ柿康娜鲜丁⒓际跫寄堋⑸硖遄纯觥⑿愿裉氐愕龋人在产品质量控制中起主导作用。

机器(machine):包含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精确程度、对设备工具的保修和保养等,机器能否正常运作以及工具的好坏都影响着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

材料(material):包含材料的成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基础要素。

方法(method):包括工装选择、加工工艺、操作的规章程序等,其能及时准确的反映产品的生产和产品质量的要求。

环境(environment):包含环境的温度、湿度、照明和清洁条件等,为持久生产优质产品创造条件。

测量(measurement):包含测量的设备、标准、技术、方法等,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决定着产品质量水平。

以上人、机、料、法、环、测(5m1e)既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六个主要因素,也是分析和控制质量问题产生的主要方向。借助“鱼刺图”工具,通过系统地识别和消除影响产品质量的根本原因,形成产品质量控制5m1e分析法鱼刺图(见图1)。

二、通过5m1e分析法审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缺陷

为了能更加直观地通过5m1e分析法审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缺陷,以人民银行内部审计为例,通过人、机、料、法、环、测5m1e六要素来分析人民银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人”――人民银行基层行内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成为影响内审质量的重要因素。当前,人民银行基层行内审人员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内审队伍整体素质与履职及管理层多样化需求存在较大差距。意识层面上,主动作为、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有所不足,动脑筋、想点子、找对策的主动性不强;知识层面上,对人民银行新业务、新系统、新职能的发展知识储备不足,信息获取和综合评价的基础不牢;在技能层面上,风险评估、绩效评价、信息技术辅助审计工具的运用能力还难以满足内审工作的要求。

(二)“机”――审计标准缺乏系统性,正确理解和运用难度较大。人民银行在探索风险管理审计、绩效审计过程中,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审计标准一直是困扰内审人员的难题。从实践看来,审计标准可以分为规章制度、市场标准、案例标准、职业判断四个大类。审计标准是内审人员做出审计判断的依据,只有审计标准可靠、客观、公允,才能够被审计对象所接受。由于审计标准本身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在审计实践中正确理解和运用四大类审计标准对内审人员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三)“料”――审计证据证明力不足,审计证据的相关性不突出。审计证据是内审人员获取的能够为审计结论提供合理基础的全部事实,是形成正确审计结论、提出恰当审计意见、做出合理处理处罚的基础。内审人员受惯性思维影响,较多地关注书面证据和内部证据的取证,忽略其他的取证方式,导致审计证据证明力不足。另外,内审人员往往重视对问题类的取证,忽视对基本情况和审计评价意见等重大事项的取证,造成这类审计证据资料不充分。审计证据与审计具体目标及审计事项缺乏联系,与最终形成的审计意见之间缺少内在的逻辑关系。

(四)“法”――传统审计方法仍是主流,难以适应大数据、云计算时代的需要。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有效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既是顺应人民银行业务信息化的现实需要,也是现代审计的发展方向。近年来,人民银行不断推动内审深化发展,在改进审计方法手段上有了长足的进步,计算机辅助审计在部分业务领域开始崭露头角。但从现实情况看,人民银行内审人员仍习惯于事后的、现场的、手工式的传统审计方法,掌握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内审人员相对较少,与人民银行各项业务信息化发展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对“大数据”审计方法的探索研究还远远不足。

(五)“环”――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尚未有效落实,良好的审计氛围尚未形成。内审的独立性要求内审人员在开展审计时,应保持形式上和实质上的独立操作,不受到可能影响审计判断公允性的因素干扰。但内审的独立性不是孤立的工作,而是需要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内审部门协力共为,共同营造“重视内审、支持内审、自觉接受审计”的良好氛围,才能有效地发挥内审职能作用。就目前人民银行内部审计职能定位来看,人民银行基层行内审部门独立性是相对的,难以处于超脱地位。

(六)“测”――审计评价流于形式,审计报告质量不高。审计评价是审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评价水平的高低,是审计质量的最终体现。但在具体的审计中,内审人员却对审计评价重要性认识不足,审计评价单一笼统、主观片面等较为普遍,没有遵循“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审计评价原则。

三、基于5m1e分析法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

从内审人员、审计标准、审计证据、审计方法、审计环境和审计结论六要素入手,把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最终形成基于5m1e分析法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鱼刺图”(见图2)。

(一)内审人员方面。主要包含内审人员素质、内审责任制、内审人员人际关系等。具体控制措施有:

1.加大内审人员素质培养和锻炼。内审人员不仅应具备一定专业和业务胜任能力,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优良团队意识以及把握审计风险的能力等,有利于进行全面质量控制。主要体现在内审人员选用以及对内审人员后续业务培训等方面。

2.明确内部审计责任制。建立审计组成员职责规范,促使内审人员保持职业谨慎,执行内审准则和操作规程,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

3.掌握内审人员的人际关系。内审人员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中,难免会形成各种人际关系。为保证审计事项充分公允揭示,在内审部门内部实行岗位轮换制,以避免舞弊风险,保证审计的质量。

(二)审计标准方面。主要包括审计适用的规章制度、市场标准、案例标准、职业判断等。具体控制措施:

1.学习掌握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合规性审计标准,也是审计工作的基础性标准,是每一个审计人员必须掌握的看家本领,是解决好“对与不对”问题的关键。

2.了解市场标准的适用。市场标准是审计标准的重要形式,利用公认的市场数据进行横向、纵向比较,是很有说服力的审计评价方法,审计过程中要学会加以运用。

3.掌握案例标准和行业惯例。在审计中面对争议和问题时,应先依法依规,若没有相应的法规规章制度,内审人员应具备运用过往的案例或者行业惯例的能力。

4.提高职业判断能力。内审人员应在熟悉规章制度、市场标准、行业惯例的基础上,依据充分的审计证据做出客观判断,以展现内审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三)审计证据方面。主要包含对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充分性等。具体控制措施有:

1.审计证据要与审计事项相关。有针对性地收集与审计事项及其具体审计目标之间具有实质性联系的审计证据。

2.审计证据要真实可靠。审计取证应坚持事实求是、严谨的态度,确保审计证据真实、可信,具有说服力。

3.审计证据要能支持审计结论。审计证据在数量上足以支持审计结论、意见和建议。

(四)审计方法方面。主要包括传统审计方法、计算机辅助审计等。具体控制措施有:

1.对传统审计方法要熟知。传统审计方法包括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等,内审人员要能熟练运用传统审计方法,并使用得当。

2.对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要掌握。内审人员要能够利用辅助审计工具开展审计,降低审计抽样风险,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五)审计环境方面。主要包括管理层、被审计对象和内审自身对内审工作的认识等。具体控制措施有:

1.赢得管理层的重视。对管理层,内审不能局限于被动服务、被动参谋,而要传导理念、营造氛围,寻求领导层的支持、理解和帮助,以更好地履行内审职能。

2.得到被审计对象的理解。对被审计对象,内审要加大交流和磋商力度,与被审计对象就风险分析、问题整改和业务改进意见达成共识,这也是促进问题有效整改的必要前提。

3.内审人员要学会换位思考。在审计中,内审人员要多从审计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向审计对象学习借鉴,不断更新业务知识储备,促使审计思路和工作成果更加贴合业务管理需要。

(六)审计结论方面。主要涵盖审计评价的客观性、审计发现的准确性、审计意见的恰当性、审计建议的可操作性等。具体控制措施有:

1.审计评价要做到客观公正。审计评价应遵循“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审计评价原则。

2.审计发现要真实准确。本着“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提出审计发现的问题,不做没有依据或根据不足的判断。

3.审计意见及处理决定要恰当。审计意见应充分考虑审计项目的风险水平和重要性,处理决定应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等,力求恰当、具体、明确。

4.审计建议要切实可行。应当依据审计情况,对被审计对象内部控制、业务活动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提出建设性的改进建议,要具有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郭庆平.人民银行内审工作转型与发展探索(第二辑)[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

[2]毛再和.内部审计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2,(21):114-115。

[3]唐欣荣.5m1e分析法在内部审计质量提升中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5,(1):225-226。

[4]陶琼.试用5m1e法探讨信息系统对审计的影响[J].新智慧:财经,2014,(2):126-128。

[5]诸鸿飞,邓毅.审计准则框架下的人民银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构建与方法[J].金融经济,2012,(16):104-105。

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篇9

一、自上而下的审计思路

一般认为,现代审计强调全面系统地了解被睁计单位的经营活动和经营环境,即先从企业的外郦环境入手,然后逐步深入企业的内部,形成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预期并与财务报表反映的金额相比较,这样能够掌握“财务报表背后的故事”,不容易陷入管理层设定的“圈套”。新指南就如何从被审计单位经营环境、行业层面入手并逐步深入到被审计公司整体层面、业务流程层面、交易和认定层面,提出了详细、清晰的方法,使得自上而下的审计思路完整地显现出来。比如,审计底稿是注册会计师工作的结果,是审计证据的载体。清晰易懂、结构严密的审计工作底稿,有利于降低审计风险,保护注册会计师的合法利益。新指南通过说明、示例等方式,突出了自上而下的技术特点,要求审计工作底稿完整、清晰地反映实施审计程序的时间、性质和范围,强化审计记录要求。特别是在底稿的整体结构方面,要求先有总体,再有局部,在具体的流程、交易、余额层面,同样要求先有总括的结论和说明,再有明细的分析和支持性证据。

二、整个审计过程围绕重大错报风险展开

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首先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围绕评估的风险配置审计资源、收集审计证据,将审计风险降到可以接受的低水平,整个审计过程围绕重大错报风险展开。www.133229.Com这也正是新准则被称为风险导向审计准则的原因。指南将准则的这一要求落实到具体的操作层面,要求注册会计师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风险评估:(1)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2)被审计单位的性质;(3)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4)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5)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6)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指南既有原理的阐述,也有共性风险点的提示和示例,还进一步要求依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综合性方案或实质性方案。比如,对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风险,注册会计师应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对报表层次的风险,注册会计师应采取总体应对措施;对认定层次的风险,则应采取具体的应对措施。针对认定层次实施的具体审计程序应当与评估的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有明确的对应关系。指南对如何在审计过程和审计底稿中应清晰地体现这种关系作了重点阐述,风险导向的特点从而得以突出。

三、以审计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

财务报表审计的最终目标是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编制的财务报表发表意见。这一目标的实现依赖注册会计师实施一系列的审计程序,即每一个具体的审计程序都服务于特定的具体目标,而所有具体审计程序的目标又为最终的审计目标所统帅。审计程序的目的包括: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评估重大错报风险;通过实施控制测试,确定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发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审计程序通过审计目的与审计风险联系起来,任何程序都不应盲目实施而应该有的放矢。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执行审计程序目的性不强,为完成审计程序而执行程序的现象。比如有的审计人员不明白审计程序与审计风险、具体认定、审计目标的关系,只是简单完成事务所预先印制的程序和表格。这种为程序而程序的做法,造成审计工作严重的机械性和盲目性,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难以得到发挥,审计底稿难以体现审计职业判断,大大降低审计工作的效果。为此,指南强调审计目标对审计人员行为的主导作用,要求审计目标与具体的认定联系,并给出了具体的操作示范。指南通过突出以审计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的特点,使审计工作目标指向明确,审计重点能够得到应有的关注,有利于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避免审计失败。

四、以内部控制为依托

以往事务所在审计中大量采用实质性测试为主的审计方案,对内部控制的关注不够,审计工作的效率较低。还有的事务所虽然要求审计人员了解和测试内部控制,但实际工作往往是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脱节,两者没有关系,很难说审计工作依托内部控制。新准则在强调风险评估时,没有减少对内部控制的关注,要求如果注册会计师认为仅通过实质性程序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应当考虑依赖相关控制的有效性,并对其进行了解、评估和测试。基于内部控制进行审计是现代审计的特点,但受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进程和审计实务界对内部控制理解的影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中对内部控制的了解、测试不太理想。为此,指南配合本次准则的修改,在内部控制的了解、测试技术方面进行了重大的突破,使现代审计以内部控制为依托在我国审计实务中具备了实现的技术条件。

五、强调审计工作的逻辑和审计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

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篇10

第二条审计组是审计机关为了完成计划确定的审计事项而选派审计人员实施审计业务的工作小组;审计组实行审计组长或者主审负责制;审计组长或主审经业务科负责人提议,局领导审定,由具有一定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审计人员担任。

第三条审计组在实施审计前应熟悉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法律、法规,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运用重要性、谨慎性原则,在评估审计风险的基础上,确定审计范围、内容、方法、步骤,并由审计组长或主审编制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审计实施方案可用文字材料形式或"实施方案表格"形式撰写。实施方案报经所在业务科负责人审核、分管副局长或局长批准后负责实施,重点审理项目的实施方案须依照程序进行审理,再报局领导批准后实施。

第四条审计组实施审计中,必须严格执行法定程序、"八不准"审计纪律,做到依法审计、廉洁从审、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审计人员要遵守职业道德,运用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及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方法,按方案确定的审计目标和分工,认真审查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财务及相关资料,取得客观、相关、充分、合法的审计依据,对照依据、判断问题,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并对审计实施的完整性、合法性负责,对遵守廉政规定,审计纪律负责,对审计工作底稿的真实性负责。

第五条审计组长或主审对审计事项审计实施全过程负责、及时掌握审计情况与进度、随时组织审计人员探讨、分析审计实施中发现的情况,遇有重大问题、难办问题,应当及时向所在科室负责人、分管副局长、局长请示汇报,遇到审计人员违纪问题应及时向法规监察处、局领导汇报,并随时接受局检查与监督。

第六条审计实施结束后,审计组长或主审应及时审核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汇总审计取得的情况,组织审计组成员集体讨论审计评价、查明问题定性、处理处罚意见及依据、审计建议、责任明晰等,充分发挥审计组成员的智慧,形成书面讨论记录单。在此基础上由审计组长按准则规定草拟审计报告,如需召开审计会议,还须填写"提交审计会议的审计项目情况一览表",并对其真实性负责,业务科负责人未见审计组讨论记录,不审理审计报告(一般审计事项)或不建议局召开审计会议(重大审计事项)。

第七条审计报告按规定征询被审计单位意见后,审计组长或主审对被审计单位反馈的意见要作出采纳与否的说明,并代拟审计意见书、决定书、审计结果报告等法律文书,对其质量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