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业经济政策十篇农业经济政策十篇

农业经济政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0:35

农业经济政策篇1

考虑到农业在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作用以及农业的天然弱质性,从建国开始,我国政府就开始实施国内农业支持政策,一方面通过对农业扶持,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为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积累。我国农业支持政策的选择与我国政府重要的战略决策以及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有关。为此,按照我国经济发展经历的主要转折,可以将我国的农业扶持政策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分别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后、建立市场经济以后、加入wto以来至今。通过对我国农业扶持政策的回顾和梳理,可以更清晰地反映我国农业政策的发展路径和规律,总结其经验和教训,为我国今后的农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思路和启示。

一、1949年建国——七十年代末: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萌芽阶段

解放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央政府一直把大力发展农业作为中央政府的主要目标,逐步发展互助合作组织和彻底进行,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因此农业恢复和发展较快,并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以及“”时期,这一阶段的中央农业扶持政策的特点如下:1.以农业信贷和财政支农为主要手段虽然该阶段的中央政府财力有限,但是农业信贷余额和财政支农总额基本上是不断增长的。据统计,支援农村生产支持和财政安排的农业事业费从“一五”的37.23亿元增长到“五五”的345.73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从“一五”的2.9%提高到“五五”的6.6%。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从“一五”的40.91亿元增长到“五五”的238.03亿元,占国家计划内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从“一五”的7.10%提高到“五五”的10.5%。同期,农业信贷资金余额也从82.1亿元增长到616亿元。2.其主要目标是以农支工,为工业的发展提供支持解放后,我国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建设思路,为此,必须依靠农业剩余的转移来实施这一工业化战略。1953年政府实施了以低价收购和销售为主要特征的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通过“剪刀差”的方式为工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1953-1978年间,农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积累了高达3376亿元的资金,平均每年达135亿元,这笔资金是1953-1978年间全民所有制各行业基本建设新增固定资产总数3680亿元的92%。从农业支持角度分析,该阶段的农业政策实质是以农支工。1980年与1949年相比,农业增长了2.8倍,而轻工业增长了25倍,重工业增长了98倍。3.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性增长解放后,农业发展是中央政府的工作重点,虽然国家的农业扶持力度不大,但依靠的强制“均平”机制,还是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农业发展的恢复性增长。粮食总产量和农业总产值虽有徘徊,但仍逐年增长。1949-197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由11320万吨增加到30476.5万吨,年均增产660.5万吨,年递增3.4%。在此期间,粮食增长率超过了人口增长率,为18%城市人口的低水平工业化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通过逐步发展互助合作组织和彻底地进行,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基本保障,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农民的生产行为。

二、改革开放——九十年代初: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调整阶段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从原有重点优化发展重工业转变到产业协调平衡发展上来,重点是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村制度进行改革。这一时期的农业扶持支持往往和农村改革是密切相关的,农业政策的主要特点如下:1.放开农产品价格在农业生产向商品经济的转化中,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已经不再适应市场消费需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弊端日益明显。由于商品流通遇到阻碍、产量增加而质量不高、地区优势不能发挥以及生产布局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原因,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此,政府采用放开农产品价格的政策,陆续通过减少统购的数额、范围,提高定购价格;除少数重要农产品,其余全部放开价格,由市场调节,让农民在市场交换中受益,维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保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2.加快体制制度创新除了继续加大财政支农和农业信贷外,政府开始重视通过体制建设和完善保护农民利益,保证农业和农村生产。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开始试点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该制度的确立克服了集体经济中长期存在的“吃大锅饭”的弊病,是推动近年来我国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支持政策,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制度性政策支持,极大释放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其经济社会意义远远超过了农业集体化和。3.开始矫正剥夺农业的方式1979年开始,国家开始矫正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为核心的农业政策。在部分农产品市场已经开放和农业生产连年增长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棉、油、粮等主要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并开始对农产品价格管理体制和流通体制进行改革,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农业的支持。虽然从1978年到1990年间里,我国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绝对量仍呈不断增加的趋势,由1987年的261.2亿元增加到1990年的726.1亿元,但不论是工业品价格高于其价值的幅度还是农产品价格低于其价值的幅度,都呈逐步下降的趋势,因此其决定的“剪刀差”的幅度也由1978年的54.5%下降到1990年的25.2%。4.投入农业的资金支持有限虽然国家提高了对农业的资金支持规模,然而1978年以前的20多年时间里,农业基建投资平均占基建投资总额的11%,而1980年到1987年的7年时间里,则下降到5.3%,1988年更低,仅为2.9%。虽然从1989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对农业的投入比以前有所增长,还建立了农业发展基金,但实际上农业生产所需要的诸如柴油、化肥等也不充足,其真正投入的资金不到30%。农业资金的匮乏,加剧了农业的脆弱程度,阻碍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农民收入的提高。

三、1992年——2001年: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改革阶段

前一阶段,通过“剪刀差”,从农业中拿走了大量的“原始资本积累”,但这一阶段状况开始改善,农业从为国民经济“纳税”开始变为接受保护和扶持。90年代以后。这一阶段我国农业支持政策有如下特点:1.以价格补贴为主要措施这一阶段的农业扶持政策以价格补贴为主要形式,大部分用于降低支农服务的收费标准,降低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以及农产品购销环节的补贴。虽然这项政策反映了政府对农业和农民生产的保护,但是,价格补贴是给国有农产品流通部门,不是直接补贴给农民,导致农民收益有限,补贴收益大部分落入国有商业部门。据测算,国家每补贴1元,农民只能得到0.14元。2.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国家通过自上而下的政策传递方式,将减轻农民负担作为保护农民利益和农民生产积极的首要目标。由于长期农业资金大量流向工业部门,导致农民利益受到剥夺,负担过重。90年代以来,农业资金非农化流失仍在继续。1991-1996年,通过赋税流失的农业资金为2750亿元,以农业信贷方式流失的农业资金为4177亿元。为了保证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国家开始强调减轻农民负担问题。一方面国家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另一方面,国家连续大幅度增加了农业投资。政府坚持多予少取的支持政策,赋予农民更多的实惠,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

四、加入wto——至今: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完善阶段

长期以来,我国出台的农业政策涉及农业生产的,但是随着加入wto,我国逐渐认识到: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问题不只是农业生产方面,还必须重视农村经济的综合发展和农民利益。这一阶段我国农业支持政策有如下特点:1.财政支农的绝对数量增加迅速中国财政支农的绝对数量呈现出迅速增加的趋势。财政支农总数从2001年的1456.73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2900.87亿元,每年以13.76%的速度增长。这种支持水平的迅速上升,说明自从加入wto之后,我国越来越重视利用国内支持的方式来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尤其是2004年,由于我国政府提出“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当年财政支农的增长速度达到了33.24%。2.国内支持的结构有待完善在微量标准之内,我国对于黄箱支持利用不充分。根据我国对wto的承诺,我国的微量免除水平为8.5%。但是据统计,我国现在的微量支持水平只用2%左右。在wto规则允许的12种绿箱政策措施中,我国只使用了6种,包括政府的一般服务支出、食物安全储备、国内食物援助、自然灾害救助、生态环境保护和地区发展援助,其余6种我国还未涉及。3.将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主要政策目标由于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环境不宽松、农村非农产业发展速度减缓,有的地方农民负担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等原因,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针对此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成了各级政府处于每年工作的中心位置,并制定了具体措施。其中包括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搞活农产品流通、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和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等。

农业经济政策篇2

农业政策对农村经济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农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优化农村经济资源分配、经济结构优化具有引导作用,是加速农村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研究农业政策下农村经济发展,详细分析农业政策对农村经济影响机理及农村经济发展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1农业政策分类及影响农村经济发展机理

 

1.1农业政策分类

 

农业政策涉及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主要的政策类型有组织政策、财政政策、农业产品流通政策、农业科技政策等。组织政策体现在两个方面,政府依据农业形式所采取的针对性政策,依据农业生产过程进行调整、控制的政策;财政政策是为实现农业目标调整农业财政收支规模与平衡的指导原则,细分有税收政策、财政拨款、农业投资政策等;农产品流通政策主要是指调节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农产品市场价格等的政策,有利于维护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可细分为农产品价格政策、农产品结构政策;农业科技政策,该政策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三农,促进农业发展,鼓励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政策,可以细分为农业科技发展和农产品技术推广政策。

 

1.2农业政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机理分析

 

农业政策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调控作用三个方面。

 

农业政策决定了农村经济发展方向,通过对不同农业地区进行规划、政策制定等引导农村经济发展,农业政策的导向作用体现在引导资金的流向,通过资金拨款、兴建水利设施、新产品培育等在引导农业种植的同时吸引社会资金,如东北地区盛产玉米、大豆等,吸引该类制品企业到该地区投资建厂,节约原材料成本;引导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动,如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前农业种植主要变现为单一种植,改革后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专业化、商品化的发展,部分地区形成农业种植规模性,形成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引导农村劳动力流动,各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使得农民获得较高的农业收益,农业的规模种植与生产同时提供了一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机会成本,农业生产积极性增强,农村劳动力由城市向农村回流现象明显,如近几年的民工荒等能够部分说明农村劳动力回流的现象。

 

农业政策有利于完善市场结构,实现供需平衡,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农业政策的激励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确立农民在土地使用中的主体地位,对土地可以转包、转让、调换、出租,长期不变的经营区保证了农民种植的独立地位,以此实现农业种植效益最大化目标,增加要素投入、改进种植品种等成为农民自发行为;激励作用还体现在需求激励方面,农业政策的制定有利于解决农产品供给不足现象,实现粮食安全,如粮食购销政策,在某个环境下通过合理的运用价格保护,当农产品剩余条件下通过粮食收购保护,切实保护了农民利益及种植积极性。激励了农业经营上的创新,实现了产学研用协调发展,以农产品需求为导向,农产品流通为主线,规模生产、农产品深加工模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农业政策对农村经济还起到很好的调控作用:实现了农产品的供需调节,促进了农业市场的供需平衡。实现了对农产品价格上的调整,对农产品价格形成了保护,如通过增加库存稳定了农产品价格,提高了农业种植积极性。实现了农业收入的调节,各种政策补贴的出台提高了农民收入,如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种粮补贴、最低价收购政策等。

 

2农业政策下农村经济发展对策

 

2.1形成农业规模生产

 

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有待提高,由于农民自身对土地种植拥有很高的自由,户与户、村与村种植内容不一,农业种植分散,难以形成规模,不利于农产品销售,规模效应较低。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强政策引导,对不同区域种植进行规划,具体方式为:鼓励农村形成合作社,鼓励个人大面积承包土地来建立大面积农场,对参与规模种植区域给予财政或物质上的支持等,通过多种途径,实现规模化生产。

 

2.2鼓励农产品深加工或者农超对接

 

鼓励农产品深加工或者农超对接,提高农民收入,依据地区特色,政府应制定相关措施,如农产品深加工财政补助、深加工产品销路解决、鼓励大学生深入农村、鼓励农民进行管理上继续学习等。鼓励城市超市深入农村,同时实现城市食品无公害引入与农民增收,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农民融资,如农村物流金融等。通过鼓励农产品深加工或者农超对接进一步挖掘农产品价值和解决农产品销路,进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务农积极性。

 

2.3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重要趋势,生态农业是指通过现代管理手段结合科技成果,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鼓励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连接,坚持农业与环境、健康等可持续发展,依托多种途径实现农民增收。生态农业具体做法如下: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如稻田养鱼、作物兼种等,发展农村旅游观光,鼓励农村结合自身地理特色,实现旅游业与农业的协同发展,通过发展农家乐、农村文化旅游等实现农民增收;发展绿色农业,提高产品价值,如采用有机肥,生产绿色产品,保持土地肥沃,提高绿色食品生产力。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形成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对接,实现农业经济、生态保护、社会稳定的统一。政府部门应通过建立生态农业基地形式,作为示范点,鼓励其他单位效仿、学习。

 

2.4继续推广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初具规模,成功案例很多,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如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缺乏健全的法律保障,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会面临农民财产权益保障等诸多问题;缺乏规范化的专业操作,运营过程规范性还有待提高,具体表现为缺乏健全的信息沟通系统、内部制度仍不健全、规模太小等;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整体素质落后,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制约了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发展的外部环境不容乐观,部分组织成立比较随意,对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认识不够全面,缺乏资金的保障,融资渠道狭窄。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应坚持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促进发展形势的多样性,依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如规模大小、农产品种类等建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依据市场规律办事,严禁盲目进行;向专业化组织模式发展,同时要面向市场,就近组合;强化政府部门对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增强财政支持力度,如在税收、信贷等方面予以支持,同时拓宽融资渠道,带来市场机会的同时解决资金约束问题,用技术或管理等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推行关于农业的产学研用对接工作,鼓励有管理能力的毕业生向农村发展;完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模式,强化各类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之间的联系,实现信息共享,扩大经营范围,实现为农民服务到自我服务观念上的转变。

 

3结论

 

本文分析了农业政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调控作用等作用,提出了农业政策下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如形成农业规模生产、鼓励农产品深加工或者农超对接、发展生态农业、继续推广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等,这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农业经济政策篇3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农业财政支持政策路

由于我国农村发展较为落后,农村的产业与经济均达不到标准,城市与乡村的差距越来越大,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得不到保障,收入越来越低,尽管在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已经加大力度针对农村经济发展,却仍然不能收获理想的果实。近年来,我国提出了以增加农业财政支出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经过实施,我国多数地区的农村普遍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由此可见,农村财政支持政策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正呈上升趋势,其原因是农业财政支持已经达到平均水平并持续上升。农业财政是由支农支出、农业科技支出、基础建设支出、农村居民救济费用支出等组成的。支农支出作为后勤支出,主要用于支援农村各项建设的费用支出,例如:山林建设、水田建设、鱼塘建设等。农业科技支出主要用于研究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村居民技术培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基础建设支出主要是农田水利建设、农业基地建设、农村道路建设、种子培育等组成,能够改善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农村居民救济费用支出包括对贫困农村居民、受自然灾害家庭、残障居民等,农村居民救济费用能够暂时缓解居民们的经济问题,帮助困难居民加入到农业生产队伍当中。

二、农村经济发展中农业财政的误区

(一)农业财政支出的问题

农业财政支出是由支农支出、农业科技支出、基础建设支出、农村居民救济费用支出等组成的,不同支出对农村发展有不同的作用。支农支出作为整个农业财政支出最大的一部分,对各项建设的费用支援十分重要,但由于支农支出的费用过于庞大,支出费用分配不匀,其他部分的支出受到约束。农业科技支出虽然能够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但是大多数农村居民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习,无法正确掌握农业生产技术等知识。基础建设支出作为改善农村居民日常生活的重点,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而政府的人力资源配备有限,因此需要农村居民加入到基础设施的建设当中,但多数农村居民没有专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知识,无法进行基础设施的建造。农村居民救济费用能够暂时解决困难居民的经济问题,这只是作为困难居民的过渡期,但也有不少农村居民存在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不参与农业生产。

(二)农业支出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我国农业财政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已经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但仍旧出现了支出结构不合理的问题。2013年,我国财政部门一共向农村财政中心发放了13799亿,以用于农村建设、农业生产、农民生活补贴等支出费用。但由于农村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这些经费并没有为农村居民带来生活的改善,基础建设支出需要的资金较多,设施建设时间较长,并且不能完全实现现代化建设。农业支出结构不合理,会出现以下问题:财政支持无法明确农村的实际情况,农村是否适合进行此项目的开发,资金能否支持到项目完成,如何规划项目的建设等。

(三)财政预算与监督

农业财政预算通常是由农村财政人员对各项支出进行提前预算,以保证资金能够合理支出。但近年来,多数农村财政人员行事马虎,素质教育不高,不严格执行预算制度,才使这些问题出现:对预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及时上报和解决,收取私人利益导致各项支出的资金不成正比,甚至有动用公共财政的现象。财政监督需要农村居委会的干部或是管理人员来完成,财政监督是为了对资金流动的走向进行监控,预防资金不到位的情况。近几年,农村频频出现财政资金下落不明的情况,南昌市生米镇潼溪邓家自然村,遂川县大坑乡罗坊村等,就都曾出现过此类现象。

(四)财政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农业财政管理人员的疏忽,导致农业财政的管理制度一直以来都处于不完善的状态,无法按照管理制度来要求财政人员的工作,也很难对财政支出进行合理的预算与分配。根据财政部门的要求,为了能够使农业财政资金透明化,将资金用到安全、规范的农村发展建设当中,需要完善农业财政管理制度。

(五)为农作物购买农业保险

目前,农作物保险主要有两大类,粮食作物保险和经济作物保险,粮食作物保险主要以豆类、薯类等为主;经济作物保险主要以瓜果、蔬菜等为主。而农作物保险按照农作物的生长期,又可分为生长期农作物保险和收获期农作物保险,这两种类型的农作物保险,能够有效地保障农民的收益,即使是农作物受自然灾害产量下降,农民也能通过农作物保险得到应有的保障。因此,为农作物购买保险,能够有效地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也能为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做好保障。

三、改善农村经济发展中农业财政存在的误区

(一)改善农业财政支出,带动居民自主生产

农业财政支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适当改善:第一,支农支出作为整个农业财政支出最为庞大的一部分,可以进行适当缩减,将支农支出用在需要的建设支援当中。第二,农业科技支出能够增加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因此,农村可以进行农业科技研究基地的建设,让每一位农村居民都能学习到农业生产技术,既能带动农村居民进行生产,也能减少农村生产成本。第三,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就需要对农村各项基础设施进行建设。第四,农村居民救济费用只能作为暂时救济费用,不能长期进行救助,要鼓励村民自主生产,投入到农村各项建设当中。

(二)合理分配农业财政,建设现代基础设施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农村经济都有所上升,都是农业财政支持的功劳,农业财政分配期间,经过考察农村的实际情况,对农村各项建设进行了合理分配。根据农村地区和土地的特性,建设与当地土地特性相适宜的种植基地,例如:农村土地适宜种植五谷杂粮,那么农业财政应该立即做好相关种植基地建设的计划,再通过现场教学,使村民掌握种植技术,施肥技术,除害技术等,最后全面带动村民进行种植。现代化基础建设可以从农村的道路开始入手,农村的道路关系着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也能将农村的生产发展到城市当中。

(三)完善财政管理制度,实现透明财政资金

建立完善的财政管理制度能够进一步提升农村经济发展,完善财政管理制度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将村民利益放在首位,针对村民的需求进行农村建设。第二,严格监督财政人员的工作,把控财政资金的走向。第三,带动村民积极投入生产,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第四,及时将使用资金明细公布于众,彻底实现财政资金透明化。第五,严格执行财政管理制度,互相监督,互相纠正。只有实现农业财政全面支持农村发展,才能提升农村经济效益,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为农村劳动者购买农业保险

购买农业保险能够有效地保护农业劳动者的利益,能够对在劳动过程中,受到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障,购买农业保险,不仅能够使农业劳动者放心地劳动,也能够劳动者的家人没有后顾之忧。另外,在购买农业保险时,需要明确保险责任、保险金额等,确保农业保险能够为农业劳动者带来帮助。

四、结束语

农村经济发展中农业财政支持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了能够提升农村居民的经济收益,需要改变农业财政的支出方向,将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改善村民的生活和经济,才能带动村民积极生产,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近年来,由于我国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上涨,使得我国的GDp对比去年增加了7%,这说明了我国的农业发展已经渐渐进入成长期,农村各项设施的建设也已经开始走向现代化建设,相信在农业财政的支持下,农村经济发展一定会持续上升,彻底实现城乡一体化,村民们也会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高雪萍.中国农村人类发展中的财政支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

[2]陈力予.经济强县财政农业支出效益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

[3]夏兰.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4]张世敬.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与财政支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5]邹小勤.农业财政支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15

农业经济政策篇4

>>返乡农民创业的现代种植养殖技术政策及其经济效果评价研究新时期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问题及政策支持构建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体系江西省返乡农民工对创业扶持政策的评价调查及政策建议现代建筑节能经济效益及政策研究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新特点及金融支持研究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困境及对策研究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利弊分析及对策基于社会网络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府引导机制研究农民工返乡创业中的政府责任研究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产生的经济效益研究科技馆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分析及研究安徽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理论框架构建及支持体系江苏返乡农民工创业调查分析与扶持政策研究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农民工返乡创业对策研究返乡农民工创业研究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2]韩晓亮.山区农民创业问题研究――以黔江区、濯水镇乌杨村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1.

[3]2014年国家深化农村改革支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措施[J].农民科技培训,2014(6):48-49.

[4]李启秀.贫困地区农民创业教育问题的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2.

[5]葛建新.创业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6]李玉杰.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民创业教育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2088-2089.

[7]吉文林.开始你的农业创业农业创业培训教程[J].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20-21.

农业经济政策篇5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

1农业经济管理与政策研究的新进展

1.1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边界扩大

为了与农业经济新的形势相适应,人们对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和规划,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将引人新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主要包括:

1.1.1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如今的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农业领域也当然包括在内,因为农产品自身的特殊性以及各国之间农业生产的差异,所以各个国家都对农产品的国际贸易非常谨慎,而中国不仅是发展中国家,更是一个农业大国,无论是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这样出现了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的国际化现象。

1.1.2农业经济管理将延伸到食品科学及相关方面。过去的农业是“保障性发展”,如今它已经跨越为“促进性发展”,成功跨越的原因有2点:一是传统的农业部门呈现缩小的态势;二是农业中的一些问题正在改变,如农产品产前、产后的各个环节问题,尤其是在农业中出现结构性问题后,农业的产后环节比原先更加重要,诸如农产品加工、流通、标准化、质量与安全等问题将越来越重要。

1.1.3环境保护将逐步渗透到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如今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同时它也是环境时代,由于农业自身是自然和经济再生产的结合体,与环境联系密切。事实上,农业在自然保护和生活舒适性保护方面的作用尤为重要,换句话说,就是农业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其它产业所不具备的功能。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和知识渗透到农业经济管理研究,不仅仅充实了这一学科的研究领域,也将改变传统农业经济的增长模式和农业经济管理思维方式。

2农业经济政策研究仍占主导地位

在目前和以后可预料的时期里,我国小规模农户经营模式变化不大,然而农业经济的外部环境却发生着明显的变化,比如上述的市场供需变化、加入wto、知识经济等,这些情况足以表明我国农业经济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我国农业经济的应用和政策研究仍有巨大的潜力。

2.1农业经营或土地经营制度的创新研究

立足于当前我国小规模农户经营的国情,加上我国辽阔的地域和各地地理条件差异的实际情况,重视农业经济或者说土地经营制度,对其进行实证研究和政策研究、制定相关的法律,仍将是今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的主流,这方面能否有较大突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决心和政策偏好。

2.2“三农”问题成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的重点

由于受传统经济体制和城乡隔离政策的影响,使我国农业经济问题的研究背景与国外有所不同,比如说农村的城市化、农民的增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的工业化、农民的脱贫、农村社会的保障制度问题等,“三农”问题的应用与政策研究仍是今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的重点。

3农业经济管理与政策建设的发展建议

3.1突出农业经济管理与政策特色

当今的农业正面临着全面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双重挑战,农业经济管理方面有着繁难的问题,三农问题互相交错并且非常复杂,除此之外,还需要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研究农业集约化、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只有通过认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才能够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才能够正确地处理农业生产专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相互作用关系,才能够正确地建立农户经营、合作经营、股份制经营、股份合作制经营的多元化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制度和经营模式,才能够得到更有效的发展。

3.2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与政策的团队建设

提高科研水平,深化教学改革以及要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归根结底就是要提高学科队伍水平,拥有一支强大而有质的学术团队和人才队伍。因为建设和发展农业经济管理是需要学术团队的支撑。目前这样一个知识结构的学术团队首先有一个知识相互借鉴、中西融合、前后贯通的问题,应该有意识、有步骤、分层次地对这个学术团队进行培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理论体系,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国农业经济与农村经济的向上发展。

3.3培育农业经济管理与政策的新增长点

学科融合不是在原有水平上的拾遗补缺和填平补齐,更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建立在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对学科的升级和发展。学科交叉是当今科学技术向高度综合化和整体化发展的产物,它呈现出各学科联合攻关、学科思想相互补充、学科边缘的拓展、产生横断学科态势的现象。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从其学科渊源而言,本身就具有交叉融合的性质,它是由农学、经济学、管理学复合、交叉、融合而成的一个边缘性学科,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讲,它属于部门经济学和分支管理学。

农业经济政策篇6

【关键词】农业政策性金融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政策建议

虽然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优异成绩,但其发展的速度仍需提高,而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拥有一个持续、稳定、完善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发展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理论依据

(一)我国农业薄弱的环节没有明显改变、农业政策性金融作为支持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需要完善。

(二)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发展的时间短、发育不足、机制体系也不是很健全,这会影响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不足,资金供给也会出现问题,所以发展高端信息技术与资金供应优势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明智之举。

(三)制约我国农村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瓶颈是因为多种金融机构已分散承担着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笔者认为,发展专属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制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完善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发展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农村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运作的不规范,其主要表现就是机制体系的设置没有合理化,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宗旨是服务于“三农”,然而在农村地方区域内却没有设置与之相应的分支机构,导致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难以发挥其作用;资产负债失衡也是问题之一,总体来说,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过于单一,发展项目所需的资金与其来源存在着缺口,筹资系统不健全,期限结构矛盾突出。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滞后、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不稳定、对农业扶持的力度是否恰当等都是其存在的问题。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缺乏运营与管理的法律制度,自主经营权没到位,况且农业政策性金融要代替商业性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困难重重,其经营成果与组织管理都难以进行,不良资产也危及到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生存与发展,特殊的政策性制度也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三、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建立长期稳定的融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离不开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融资机制,拓宽筹资渠道,通过市场筹资来完善政策性资金所带来的不足,提高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市场化环境下的生存能力。首先是要增加自有资本,提高其在资本金中所占的比例,这有利于提高其风险防范能力;其次就是要积极吸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企业等的存款,这有利于充实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资本金,确保其支农力度;然后就是要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农业政策性金融经验,取其长而放之实践。

(二)完善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性金融体系,合理科学地拓展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业务范围

完善支农经济发展的政策性金融,主要在于发展并完善其信贷体系,扩大其支农力度与范围,发挥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其目的是为了弥补商业性金融在三农中的空缺,达到多种金融形势共同发展的局面。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重点是要拓宽业务范围,构建一个完整的业务格局,为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现有的条件下不断完善业务格局。其业务范围并非固定模式,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农业相关政策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最终找到适合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的途径。其存在的意义在于按照国家出台的政策,对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范围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就取决于其支持的程度与种类,业务范围的扩大与收缩,这些都是随时有可能发生的。

(三)鼓励农业政策性金融创新,加强农业政策性金融监管

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加大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监管的同时,还必须为其组织业务开展创造一定的条件。一是要鼓励农业政策性金融不断创新,在不超出农业政策性金融基础范围内,鼓励其机构进行业务创新,努力找到新的突破点,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二是要提高农业政策性金融监管,这就包括必须监督其机构是否有越职行为,财政的拨发是否到位,监督其质量与机制是否能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

四、结论

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政策性金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我国应扩大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规模,要发挥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战略性的作用。农业政策性金融具有的公共品属性是财政资金的公共品性所不能替代的,要强化农业政策与农村生产与生活,确保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农业在我国基础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还处于薄弱环节,这更需要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大力支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白钦先,徐爱田,王小兴.各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比较[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乔桂明.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变革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2(04).

农业经济政策篇7

【关键词】农业财政直接补贴乘数效应

一、引言

补贴作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同时在宏观和微观主体两个层面上发挥作用。政府作为宏观主体,为了达到其政策目标,利用市场机制中边际成本与边际利益的关系,通过财政补贴对微观主体的利益激励,来调动或者牵引市场力量服从政府的宏观调控,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而这些目标中,有的属于市场失灵领域,有的属于市场有效领域,有的属于市场的组织和建设范畴。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财政农业补贴政策。如2007年,中央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其中有关补贴的政策提到,健全农业支持补贴制度逐步形成目标清晰、受益直接、类型多样、操作简便的农业补贴制度。各地用于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资金要达到粮食风险基金50%以上。中央财政要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奖励力度,增加对财政困难县乡增收节支的补助。2010年,农业补贴的品种范围扩大了,力度加大了,补贴的重点对象更加明确——“新增农业补贴适当向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对补贴款专款专用不得他用的规定也更加严格和明确。纵观我国多年来的财政农业补贴政策,其政策目标多属于农业处于市场失灵领域和增强农业竞争力的组织和建设范畴。

补贴是一种政府或其委托机构所无偿或优惠给予的利益。根据关贸总协定第六条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第十六条补贴以及乌拉圭回合达成的《补贴和反补贴协议》中所提到的补贴定义,机构补贴行为的情况有以下两种:一是政府或非政府机构做出的财政支持,如资金赠予、贷款担保、税收减免等;二是政府或非政府机构做出的价格支持,初级产品的输出给予直接或间接的支持以使该产品出口售价低于同类产品国内销售价格。因此,本文将补贴划分为三种类型:一类财政资助型的补贴;二类价格支持型补贴;三类收入支持型的补贴。其中直接财政资助,如拨款、贷款、投股;资金潜在的直接转移,如债务转移和担保;税收抵免或税式支出;政府提供除一般基础设施外的货物、服务或者政府采购。所以,本文认为财政直接补贴应属于直接财政资助,更加突出补贴的主体——政府直接给予财政支持,而不是委托或指示一个私人机构完成政策目标。

农业补贴就是对农业进行的补贴。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很多,而有关财政农业直接补贴的研究却不多。例如,闵宗陶、魏剑峰在2005年的《粮食财政补贴方式转变的经济学分析》中,就粮食财政间接和直接补贴效应进行对比,但是更多说明粮食间接补贴的缺陷,而对粮食直接补贴分析不深入,其中提到,所谓直接补贴就是对生产者按一定标准进行直接转移支持。郭宏宝在2009年的《中国财政农业补贴:政策效果与机制设计》中,在划分农业补贴时,是按照我国现行财政预算账户中政府补贴支出分类、政府预算支出形式和补贴的作用和wto《农业协议》的相关条款进行分类的,没有突出财政农业直接补贴种类,仅在第二种分类中的预算补贴中提到。

二、相关农业直接补贴政策

2004年,中央在有关“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增长缓慢,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对此中央提出的农业直接补贴政策有: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要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2006年,中央在有关“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近几年,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取得重大成果。但必须看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对此中央提出的农业直接补贴政策有:粮食主产区要将种粮直接补贴的资金规模提高到粮食风险基金的50%以上,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

2008年,中央在有关“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粮食连续四年增产,农业生产全面发展。农业资源环境和市场约束增强,保障农产品供求平衡难度加大,要求加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农产品贸易竞争加剧,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和适时适度调控进口难度加大,要求加快提升农业竞争力。农业比较效益下降,保持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要求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对此中央提出的农业直接补贴政策有:继续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增加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种类,提高补贴标准,将农机具购置补贴覆盖到所有农业县。

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有: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对此中央提出的农业直接补贴政策有:增加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提高补贴标准,扩大油菜和大豆良种补贴范围。大规模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补贴范围覆盖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场),带动农机普及应用和农机工业发展。加大农资综合补贴力度,完善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农业生产成本收益监测,根据农资价格上涨幅度和农作物实际播种面积,及时增加补贴。按照目标清晰、简便高效、有利于鼓励粮食生产的要求,完善农业补贴办法。根据新增农业补贴的实际情况,逐步加大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种粮补贴力度。

三、有关经济模型的选择与分析

1、名义保护率(nRp)

nRp由BelaBalassa于1965年提出,是一种应用广泛、简单适用的补贴测定方法,它利用农产品国内市场价格与世界市场价格之间差额的百分比来反映一国政府利用各种措施对农业进行补贴的程度。其测定模型是:

上述计算公式中,pD表示国内市场价格,pw表示国际市场价格。如果nRp为正,则表明一国的农业政策为正保护政策,且nRp的绝对值越大,保护的力度越强;如果nRp为负,则表明一国的农业保护政策为负保护政策,且nRp的绝对值越大,负保护的程度越强。

2、财政转移支付的收入乘数效应

财政农业直接补贴是财政转移支付的一种表现,因而能用财政转移支付的收入乘数效应来衡量财政农业直接补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财政转移支付乘数是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财政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即财政转移支付的变动会引起收入乘数倍的变化。具体计算方法是: K表示财政转移支付乘数,tr表示一定时期内财政转移支付的变化量,y表示一定时期内收入的变化量。因此,如果用tr表示一定时期内财政农业直接补贴的变化量,y表示一定时期内农业产出的变化量,就能用K表示财政农业直接补贴乘数。用K的数值反映财政农业直接补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K的值越大,说明财政农业直接补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很大,反之,则说明影响程度较小。

四、数据验证

第一,选择粮食作物中的主要谷物五年的国内市场价格和国际市场价格,借助名义保护率(nRp)测定我国农业直接补贴水平。

由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近几年我国给予农业直接补贴的政策未达到预期的政策效果。水稻的名义保护率2007年前都为正值,而2008年和2009年的数据却都变为负数,说明我国水稻经过财政直接补贴,在国际市场上还不具有竞争力。玉米的名义保护率也都为正值,而且数值在前四年都比水稻的名义保护率的值大,说明我国对玉米的财政直接补贴,已使玉米比水稻在国际市场上更具有竞争优势。水稻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国家对其进行补贴,更多的是出于国家粮食安全储备的目的。从玉米的名义保护率的数值反映,国家对玉米的财政补贴政策不稳,但受当年主要谷物补贴量的影响。小麦的名义保护率的数值基本上是负、正值交替,反映了我国对小麦的财政直接补贴很不稳定,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大力度。2008年和2009年的小麦和水稻的名义保护率的值接近,说明我国对水稻和小麦的补贴今后将采取一致的措施。从表1还可以看出,水稻和小麦作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国内市场价格逐年上涨,这与国内的供给和需求密切相关;国际价格在2009年突转下降,这与人民币和美元汇率有关。因此,用名义保护率的值反映一国政府利用各种措施对农业进行补贴的程度时,会受到上述相关因素的影响。

第二,由于农业是第一产业的主要构成部分,因此借助第一产业的增加值来反映财政对农业的补贴政策对农业造成的影响。下面选择最近五年的第一产业产值和财政支持“三农”的投入额,经过相关计算,借助财政转移支付的乘数效应反映我国支持“三农”的财政政策效果。

由表2的数据Ktr的值都大于1,说明财政支持“三农”的政策已对农业经济起到了拉动作用。从Ktr数值的变化看,每年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效果差异很大,2004年和2007年的Ktr数值明显都比其他年份高,反映财政转移支付对农业经济的拉动需要其他相关方面的大力配合才会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到,财政支持“三农”投入增加值高时,第一产业增加值也高,反之相反。一方面说明我国财政支持“三农”政策不稳定,另一面也说明第一产业需要国家财政支持。

五、结论

本文主要是从财政政策角度,分析财政农业直接补贴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和相应的政策效果,借助名义保护率和财政转移支付的乘数效应模型,利用相关数据进行验证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有:一是财政支农政策要达到预期的政策效果,必须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持续性和稳定性;二是财政支农政策要达到预期的政策效果,还需要有其他相关方面的大力配合,才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华元渝、陈舒泠编著:农业中国[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2]段爱群:论wto中的财政补贴与我国的战略取向[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3]吴方卫、孟令杰、熊诗平:中国农业的增长与效率[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4]郭宏宝:中国农业财政补贴:政策效果与机制设计[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5]樊胜根主编:公共支出、经济增长和贫困: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启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6]高宏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农业经济政策篇8

从体制和法律上建立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长效机制

我国目前正处在从农业为主导的经济向工业和服务业经济转化的过程中。伴随这一进程,城市住房和非农业用地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大量的农业土地转化为城市用地。我国是通过国家强行征用的方式而非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将土地从农民手中征用过来,然后把土地转让给新的用地者,用于城市用途。而且这种转化通常是被垄断的,这种做法在世界各国是非常鲜见的。国家强制性地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征为国家所有,农民在得到一定补偿后,便永久丧失了土地的所有权。伴随着中国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大批农民变成了失地农民。据估计,目前中国完全失去土地或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可能高达4000万—5000万人。国家强制性大量征地造成的农民生活水平下降、就业无着落等问题日益严重,因征地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

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需要有新的立法和政策,既保证国家建设用地,又要给农民以公平的补偿,给失地农民以妥善的安置。必须完善有关法律,保证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才动用征地权。为了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征地补偿必须以土地的市场价值为依据,实行公平补偿,不能以侵害农民利益为代价降低建设成本。必须完善征地程序,保证在征用农民土地过程中土地权利人有充分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必须允许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流转。根据现行法规,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不能出租、转让和抵押等。目前法律的规定已大大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现实。要修改相应的法律法规,只要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只要在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控制之上,应该通过市场开发商和土地所有者进行平等的谈判,而且不一定涉及土地所有权的转移。要改变一次性货币安置为主的做法。农民入股也可以,合营也可以。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是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根本途径。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工业反哺农业的新机制

目前中国已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非农产业。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以后,工农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农业不再替工业发展提供积累,农业成为接受“补助”的部门,而不是受“挤压”的部门。根据国际经验,此阶段不同国家从各自国情出发,都采取相应措施,以工业反哺农业。尽管现在农村人口还占多数,还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通过大量补贴来解决农民收入偏低问题,但就我们国家的财力来讲,我国在总体上已具备了反哺农业的实力。与国家财力增长相适应,必须增加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形成支农资金的稳定投入渠道。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幅度要继续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政府新增财力的使用要大幅度向“三农”倾斜。

为此应该切实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过去我国农业财政建设性资金中,用于大中型工程的比重较大,而与农民生产和生活直接相关的农村小型基础设施的投入严重不足。在取消农业税以后,要将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投资的范畴。

切实打破城乡隔阂,形成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带动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改善城乡关系上做了大量工作,但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仍处于不利地位,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在发展机会和社会地位方面仍然不平等。由于长期受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在处理农村与城市关系问题上,仍自觉或不自觉地存在“重城轻乡”的观念,甚至以牺牲农民利益来换取城市和工业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城市很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农村的发展,农业和农村很多问题的解决,更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带动和反哺。与同等工业化程度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仍然有很大差距。目前,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平均水平已达40%,发达国家城镇化平均水平则在70%以上。根据城镇化的一般规律,城镇化水平在30%—70%时期是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时期,一个国家的城镇化水平达到70%左右才能基本稳定。可以预见,未来20年,我国将处于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比较乐观的预测是,按照1995年以来城镇化率平均每年增长1.4个百分点的速度,201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为50.6%,2020年达到65%;较为保守的预测是,按照上世纪80年代以来城镇化率平均每年增长0.9个百分点的速度,201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为46.3%,2020年达到55.2%。从就业结构看,随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按每年农业劳动力就业比重下降1个百分点计算(1981—2001年的20年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份额年平均下降1.3个百分点),到2020年,农业就业比重将由50%下降到35%左右,产业与就业结构偏差将进一步调整。未来20年,如果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得当,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将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提供难得的机遇。

推进城镇化一定要与解决“三农”问题紧密结合,妥善处理城乡关系,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带动机制。为农民进城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为农民进得来、留得住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是城市带动农村的最重要的体现。要对现行的一些政策措施进行清理,清除农民进城的障碍,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疏通农民进城的渠道。要高度重视依法保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重视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要调整城市建设的思路,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条件。城市的财政支出和各种公共服务不能仅考虑城市户籍人口的需要,应该有效服务于全社会。城市政府应把在城市有固定工作和住所的进城农民视同常住人口对待,应把外来人口对住房、就学、医疗等设施的需求纳入城市建设规划。要进一步放宽农民进入大中城市就业和定居的条件。在大中城市的农民只要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应给予办理城镇常住户口,逐步实行以居住合法、固定职业为户口准入条件。农村居民在城镇落户后,在子女就学、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应享受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履行相应的义务。让外来人口逐步融入城市,有利于城市各种服务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城市社会的和谐。

赋予农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和国民待遇,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

目前,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城乡居民享受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会落空。版权所有

加快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现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中政府投入已占了大头,即使这样,也应该清楚地看到,这种投入还是低水平的,远不能满足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要求。实行“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主要是把过去乡镇用于发放教师工资的资金上收到县财政,由县财政统一发放,这种做法对保障教师工资发放有明显的效果,但这项政策从总体上看仍囿于现行体制框架之内,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义务教育体制的城乡分割问题。实行“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后,学校公用经费依然严重不足,预算内补助虚列现象普遍,危房改造资金仍然存在较大的缺口。教育债务负担沉重,偿还难。要真正落实中央提出的把农村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真正实现政府办农村义务教育,必须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

改善农村医疗条件,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农村卫生事业虽然有所改善,但是医疗价格不断攀升,农民医疗负担重,有病看不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很普遍。从调查看,医疗支出已经成为农村居民一项沉重的经济负担。在全部调查农户中,医疗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8.5%,大病户家庭则占了30%左右。目前90%以上的农民属于自费医疗群体。新型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还很低,平均补偿比例仅为30%,即使农民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还远远不能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从总体来看,政府农村卫生投入严重不足。1998年—2002年,政府农村卫生资金投入总量由110.34亿元增长为151.16亿元。同期,政府对农村卫生机构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由1.02%下降为0.69%。国务院已经提出,到2010年,要在全国农村基本建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实现这一目标,中央和地方政府都要进一步增加对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投入。当前,特别需要认真研究如何完善新型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

完善对农村困难群体的救助体系,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对这些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困人口,要实行社会救济。要进一步加大各级政府对医疗救助的支持力度。要完善农村“五保户”和重病重残人群的供养、救助制度,逐步提高供养、救助标准,完善救助方式。在具备条件的地区,要加快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发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农业和农村经济自身良性发展机制

全面繁荣农村经济不能仅仅依赖城市的带动和工业的支持。农民占我国人口的大多数,即使城市化能够顺利推进,能够缓解农村发展面临的困难,2020年农村至少还会有5亿以上的人口,2030年至少还会有4亿以上的人口,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仍然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在理顺城乡关系的基础上,农村最终要通过深化改革,发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进程,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和小城镇的发展步伐,逐步缩小与城市的差距。

农业经济政策篇9

关键词:农业政策性金融;农业经济;经济发展;建议

农业政策性金融是以国家信用作为保证,为实现国家制定的农业发展规划,采用各种特殊的融资手段,以优惠性利率而进行的一种特殊补贴行为。例如政策性存款、贷款、投资担保、贴现、直接补贴、农业保险等。

1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持

1.1支持目标

在我国,农业经济存在着资金匮乏的典型问题,严重影响了新时代“三农”经济的发展。而农业政策性金融能够改善此类问题,多方面、多手段实现农业经济扶持政策。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村发展的支持目标为,它会将资金流通到农村当中,让资金快速产生作用,使政策快速落地,从而加速资金流通,全力服务脱贫攻坚、粮食安全、农业特色产业,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1.2支持工具

目前我国主要通过政策性担保以及政策性金融贷款作为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工具,其中农业政策性担保,贷款成功率高,而且操作程序简单,可有效改善农村金融问题。农业政策性贷款风险低,不会为贷款者带来大量资金损失问题。

1.3运行原则

目前我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正在不断适应以及满足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需求,地区不同导致其农业政策性金融也存在着不同特性,因此,各地要因地制宜地对农业政策性金融进行运营。但是农业政策性金融也存在一定约束性,它必须要以国家的大政策条件为基础,以政策性、安全性、稳定使用性为原则,以此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2出现的问题

农业本身具有周期长,风险大的特性,很多的金融机构并不愿对其进行风险投资,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出现,可以降低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有效解决农村资金不足的问题,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农业政策性金融涉及的方面比较广,具有公共性的特点,会导致部分不符合农业政策性金融要求的企业得到资金帮助,易导致其投资效率低下。

3政策建议

3.1引入其他金融形式的资金

可以将其它金融形式的资金引入到农村经济发展当中,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金额度,使农村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符合新时代新农业的发展趋势和要求,从而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

3.2农业政策性金融应具

有完整的业务体系为了更好的帮助农民改善生活条件,需要在原有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之下引入新的服务内容,各地区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进行调整,从而使其业务体系得到更好的发展,满足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下的农业经济发展需求。

农业经济政策篇10

关键词:农业经济;解决对策;财政支持;问题

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坚强后盾,同时农业的发展进步也离不开国家雄厚的财政资金支持[1]。解决发展农业资金的关键问题就是需要国家的财政支持,它是农业发展的支撑和力量源泉。

1我国财政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第一,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家财政的有效支持。首先,确保粮食的安全,自1949年以来,国家和政府一直将粮食生产安全作为工作中的头等大事来抓,通过不断增加在农业方面的有效投入,增加农业补贴、免去农民的公粮等方式来提高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积极性。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人口转进城市,务农人口数量骤减,加上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国家的生态环境的日渐恶化,这些因素都对农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也制约了国家的粮食产量。因此,只有国家财政的鼎力保护才能保证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二,农业经济发展离不开财政的鼎力相助,也是协调经济发展的要求所在。当前我国农业环境复杂多变,意外风险因素增多,农村的大量资源不断流向城市,农业和工业出现了发展不平衡的局面。为实现农业和工业的协调发展,在积极运用市场机制的调控下,必要时加大扶持农业的力度,防止出现两端分化的城乡发展的现象。

第三,做好国家财政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全面支持,为有效应对国内外各种挑战提供有力支撑。在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很好解决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问题,可以自由、公平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为我国农业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迈出了至关重要的第一步[2]。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国外产品的冲击,因此我们在机遇和挑战面前,要着眼实际、冷静思考、立足国情,有效制定相关政策,让农民得实惠。

第四,弱质性的农业。农业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的产业,为整个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难以估计的贡献,由于自然条件和气候环境等风险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着市场中的价格波动风险,它的自身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所以说就需要国家的财政资金帮助和支撑。我们感觉弱质性的农业主要体现在:一是自然风险。由于小规模的家庭经济形式和农作物较长的生产风险周期,让农户无法准确判断市场,正确运用降低风险的策略。二是弱质性的农业。自然灾害是影响农业的最大潜在杀手,在抵御自然灾害方面农户缺乏足够应对常识和能力,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时农民一定是束手无策,受灾最惨重。

2现阶段,我国在财政支持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财政资金投入与农业生产现阶段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我国在农业方面的财政投入陆续增大,但财政支出对农业投入所占的比重呈现逐步下滑的趋势,完全满足不了现阶段的农业发展需求。例如许多国有企业由于生产过剩或生产经营管理不好给国家财政造成很大的负担,政府为解决国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不得不压缩农业财政支出,致使财政投入农业发展方面的资金出现短缺的现象。

第二,不合理的财政支持农业发展形势,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稳步增长机制。全国各个省份、地区在财政支农结构方面出现了农业教育、农业科技等所占比重较低,而流动储备、粮食生产等所占比重普遍高的不合理模式,这种模式由于对农业装备水平、农业教育、农业基础设施及农业科技等方面投入较低,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农业的恶性循环。不少省份和地区的农业生产都真正实现稳态增长,在有些时候甚至出现了低于规定标准的现实情况,从而使得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缺乏资金的投入而严重影响和制约扩大再生产的有利时机。

第三,负担较重的农业税收。虽然国家和一些地区在农业方面制定了一些相关的减免税政策,但是在落实政策期间,存在着许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实际上获益的是一些经销商或生产厂家,并不是农民。减轻农民的负担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改观,因此,严重影响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如同一张白纸,没有真正形成激励机制。

第四,其他问题。第一,刚刚处于起步阶段的农业保险。开展农业保险不但为各地区农业安全及粮食生产提供了坚强后盾,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农民的利益,各级政府已经将农业保险作为支持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但是农业保险在我国还是起步阶段,我国缺乏相应的机构和评估经济损失等方面的工作经验,需要进一步完善。第二,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在农业领域内的职能发挥欠缺。政府职能缺失在农业科技援助、农业技术培训和农业生产等方面的有效服务,人才培养机构稀缺,农民不能及时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农业知识,从而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前进步伐。

4有效制定我国财政在支持农业经济发展方面的相关对策

第一,部分省份的成功经验。从各省在农业经济发展中陆续出台的各种措施和政策来看,黑龙江、辽宁、贵州等省份走在了其它省份的前面。比如黑龙江省:财政对中药材、蔬菜种植、核桃、烤烟、茶叶、水果等特色农业和经济作物的支持加大力度、扩大农业保险的政策性覆盖、加大资金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及培训农民的职业技能。辽宁省:扩大扶持农业的资金数量、加大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建设、机制运营和项目创新。贵州省: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出台相关限制生产资料差价的措施和政策、增加对农业投入的相关机制、加强监督和约束财政对农业投入的管理。

第二,各省份和地区在解决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对策。

(1)明确地方和中央划分区别,地方和中央的税收进行比例调整,使地方政府有宽松、灵活的资金,特别是那些贫困地区,根据情况可以给与更多的倾斜。

(2)优化财政在支持农业发展中的结构,限制事业费的开支,精简涉农行政人员,尽量减少资金的浪费。

(3)通过不断改进税收政策,从根本上减轻农业生产者的负担。

(4)全面推广农业保险制度,为农民提供农险费用和保费补贴,提高各种抵抗灾害的能力。

第三,建立国家财政在支持农业发展项目中的支出绩效和选择评价机制。首先,在开始执行项目前,各级政府要严格按照程序来进行选择和确定,在支农资金使用中,严禁各级政府擅自抽取或挪作他用的情况发生。其次,采取直接减免(优惠税率、减免税收等)与间接减免(投资抵免、再投资退税、加速折旧等)相结合的方式,改变在农业投资方面盈利能力弱、风险大的情况,在农业投资方面不断增加使其他资金参与进来。

综上所述,在农业经济发展方面,我国各级地方政府正在积极面对,最大限度地通过财政来实现对农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为此各省份和地区要从优化财政结构、明确划分事权、完善优惠政策、完善财政制度等方面抓起,科学筹划,合理布局,制定更加完善的方法和措施来实现当今农业经济健康高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亚恒,刘现武,杨鹏,牛云霞.中央财政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演变研究[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5,02(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