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突发事件性质十篇突发事件性质十篇

突发事件性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5:11

突发事件性质篇1

2008年的“5·12”地震,2010年以来的旱灾、玉树地震等重大灾难事件发生后,几乎全国上下都通过媒体的报道了解了灾区的受灾、救灾情况和灾后重建工作的进行,受众自然而然地把焦点聚集在了镜头前面,关心着受灾群众的生活、恢复重建,甚至于他们的喜怒哀乐,但是镜头后面和镜头前不是主角的记者们却难以得到重视。

人们往往把记者“物化”,认为记者只是一个职业和工作,而忽略了记者本身也是一个个体。事实上,新闻记者作为第一时间赶到的、悲惨的灾难现场的目击者,与受灾群众同样身处危境,同样体验到灾难性应激并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恐惧、悲伤、愤怒等不良情绪反应。这一次次的灾难考验的不仅仅是新闻记者们的身体和能力,同时还考验着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力。身体的不适、现实的困境往往能够得到解决,但是心理方面的苦难却经常难以得到解决,而这方面的困难就会直接影响新闻记者们的报道,使之无法很客观、理性地进行新闻报道或者做出价值判断。因此,在突发灾难进行一线报道的记者们的心理状况应该受到重视。

由于突发性灾难事件一般是在短时间内发生的,政府、社会、群众、大众传播媒介等无法事先预见,因此这些事件往往在短时间内给新闻记者带来很强的负面影响,这也就需要找出影响记者们心理的因素。

首先,从宏观上来看,记者们面临着来自各方的压力:

1.记者有来自社会环境的压力。社会对于记者的职责、能力有固有的标准,或者说刻板印象,比如在汶川地震报道中,被诟病最多的就是记者的不人道,缺乏人性,不顾受灾者的情况和情绪,网络上曝光了不少记者在报道中不妥当的事件处理,并对这些记者采取类似于“人肉搜索”的检索,甚至对其进行人身攻击。除此之外,有时候,受灾群众或者社会上的其他人会认为记者的报道不能及时给他们带来直接的收益,不接受、不配合记者的采访,这也是记者采访中要面临的压力。

2.记者有来自媒体从业环境的压力。随着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媒体之间的竞争几乎达到了白热化程度。为了能够在同题报道中胜出,各家媒体使出浑身解数:制定周密前期策划,打造精致的后期包装。其中决定成败的依然是记者在前方的采访以及发回的报道本身。

高强度的工作经常使记者没日没夜地工作,虽然凭借顽强的意志力和高度的责任感,许多记者在当时可以置自身疲劳而不顾,但长期的紧张状态会使记者降低工作效率,并产生如头晕、抽搐等身体问题。

其次从中观上看,灾难现场的情境也会给记者带来很大的冲击和压力:

1.在灾难现场,记者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样受到威胁。肩负着新闻报道的职责,前线记者必须尽可能地赶赴地震中心的各个重灾区,直接凭借自身的感觉器官真实地反映各种客观刺激,这是保证新闻报道真实的前提。而不断的余震,以及随时可能爆发的疫情和由地震引发的连锁反应,都对记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央视记者张泉灵在返回都江堰的途中,报道队伍刚经过一个非常狭窄的路口,后面500多米高的山突然全面崩塌。事后她回忆道,“如果稍慢一些,就可能是生死相隔了。”在灾区的采访工作中,恐惧感几乎同记者如影随形。

2.交通设备、通讯设备的缺乏也会对记者的心理造成很大压力。表面上看,这些设施的缺乏仅仅只是物质上的缺失,但是在灾区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却往往会造成记者们的心理压力,而这些压力不仅仅只是无法及时传输稿件和耽误报道的压力。

第一个发出汶川新闻图片的新华社记者徐壮志在赴灾区采访时,由于时间紧迫只匆匆从社里拿了几张白纸和一部佳能750相机就上了飞机,甚至连相机的电量都没来得及检查。在飞机上,紧张的情绪又使他错过了第一时间拍摄茂县的机会。降落汶川后,由于没有携带专业相机,为了拍摄现场他不得不来回调整自己的站位,严重影响了拍摄的时效和质量。回顾自己在灾区的报道,他用“侥幸”来形容,并表示“到现在还心有余悸”。

突发事件性质篇2

一、发挥优势,掌握话语主动权

对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受众的关注度很高。受众接受信息往往先入为主,这是舆论引导的一个有利条件。因此,在事件发生的初期,新闻媒体的快速反应至关重要。在突发事件面前,任何迟疑和沉默,都意味着给谣言预留空间。时效是掌握话语主动权的关键。

广播快速、便捷、互动的特性。尤其适合应对突发事件。武汉电台在近两年国家和地区的每一次突发性事件中,都恰到好处地把握着说话的最佳时机。广播的互动性也在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2008年的雪灾、地震中,各地广播电台的表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当时的广播,不仅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便捷通道,也是公众信息反馈的集散地。而且还成为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政策和指令的平台。

新闻媒体发挥自身优势对突发性事件进行舆论引导并不是单向的,而是在与公众的互动中完成的。突发事件出现后,社会上的各种声音必然会通过各种渠道交汇在一起而发生碰撞。公众的社会参与意识也被唤起,尤其是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这时候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除了用事实表达自己的观点外,还要注意倾听公众的意见。只有掌握公众的意见。才可能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新闻媒体也可以在自由平和的气氛中,把问题交给公众,让大家在讨论中明辨是非,逐步形成正确的主流社会舆论。

二、辩证思维,透过现象看本质

突发性事件的舆论引导,并不是单纯的业务问题、技术问题。首先是一个政治问题。所以,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是新闻媒体在突发性事件中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关键。

突发事件的产生看似偶然,其实背后有很多必然,有很多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这些矛盾往往会因为事件的突然爆发而纠结在一起。如果媒体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单纯地就事论事,就很可能会引起舆论的偏差和社会的躁动。使突发事件所反映出的矛盾走向极端。因此,新闻媒体在进行舆论引导时,要充分考虑事物的整体情况和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全面考虑突发事件的特殊性、复杂性以及报道后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及时准确地把握公众的情绪。积极稳妥地把握舆论导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维护稳定大局,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

由于突发事件的不可预知性,媒体要特别注意报道的口径和尺度,既不能从善良的愿望出发,大事化小。也不能主观臆断,随意夸大,更不能危言耸听。尤其是关于突发事件的细节和数字,既要客观报道。又要辩证对待。汶川地震时,武汉电台在第一时间得到两个消息。一是湖北省地震局提供的数据,称地震震级为8级,另一个是上级的通稿,称震级为7.8级。7.8级和8级都属大地震。但是,在地震发生初期,由于公众的内心极其敏感。任何一个微小的数字,都有可能对人的心理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新闻媒体对这个问题要有一个客观辩证的认识和态度。有人担心。这是不是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但人们所听到的“新闻”,都是通过选择和加工过的信息,并不是单纯的事件本身。任何媒体在报道新闻时,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自身立场、观点、方法和角度以及知识结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等方面的影响或制约。在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新闻媒体首先要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其次,要运用辩证法,也就是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念,去反映客观事实,揭示突发事件的真实情况及其本质原因。

突发事件往往是一些灾难性的重大事件,会对社会造成破坏,而处理突发事件,又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通过政府的有效控制和调节妥善处理。新闻媒体一方面要注意观察、报道社会各界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另一方面还要注意避免社会各方面可能会出现的矛盾冲突。灾后的首要任务是稳定人心,因此,媒体的舆论引导要多从正面人手。以正面报道为主,宏观报道与微观叙事相结合,既及时报道灾情和救灾情况,又要大力宣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感人事迹,弘扬人们不畏艰险奋力救灾的精神,激发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战胜灾难、共度难关的信心,使大众的舆论统一到社会稳定和国家的经济建设上来,努力使社会舆论和社会氛围有利于救灾和灾后重建。

三、以人为本,提高媒体综合素质

新闻媒体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能力的大小,很大程度取决于媒体从业人员自身的整体素质。要提高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必须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其中最重要的是政治素质和人文素质。政治素质是综合素质的核心。

政治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理论知识、政治心理、政治信仰、政治能力和政策水平等。新闻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在任何时候,都要在思想上、组织上、行为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尤其在报道突发事件的时候,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自觉地为党和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在政治方向上,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始终把握住新闻宣传的正确导向。在政治立场上,要始终坚定地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站在维护中国人民利益和世界人民利益的立场,站在维护党和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的立场,自觉地按照党和人民的意愿说话办事。在政治观点上,要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行事。在政治纪律上。要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遵守党的宣传纪律,在宣传口径上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新闻从业人员在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除了需要良好的政治素质来支配自己的行为以外,还需要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做心理支撑。高尚的情操、真挚的情感、坚定的意志,会帮助新闻工作者在艰难复杂的突发事件的现场,从人性的角度去寻找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中央电视台记者李小萌在汶川地震现场的表现,就是一个例证。在那样特定的情形下,她的眼泪比她的语言更感人。有了感同身受的体验和睿智理性的思考,才会有灵动鲜活的报道。充满人性的新闻话语,会比平白的讲述更具震撼力,也会促使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更加可信、有效。

突发事件性质篇3

一、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素质要求

突发事件的危险性和高度不确定性对公务员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以下列出了应对突发事件主要素质要求。

(一)政治素质

应对突发事件是一项政策性非常强的工作,对公务员政治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政治素质主要体现在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并能够用之去分析和解决在突发事件管理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政治素质还表现在有较强的时事政策水平,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和政府制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能够积极有效地处理和应对突发事件中新情况、新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走群众路线,作风踏实,尽职尽责,把人民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指导标准。有较高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善于总结发现事物发展规律和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正确及时判定事物性质,为后续应对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二)知识素质

知识属于智能的一部分,是能力的基础。“无知者无能”这句话,在当今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愈显正确。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同样需要与自己职责相称的科技文化知识作基础,它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管理科学、领导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如经济学方面:要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经济周期、经济波动、通货膨胀、宏观调控、垄断、竞争、倾销等知识。社会学方面:要了解社会心理学、社会资本理论、社会阶层结构、贫富分化、“三农”问题、地区差距、民族发展等知识。管理学方面:要了解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基础理论及组织行为学、群体行为学等方面知识。人文科学方面:要了解哲学、传播学、新闻学等知识。此外,还包括法律、信息、电子、交通、气象、地理等各方面广博的知识。知识素质是一个动态概念,公务员的知识经常需要更新,公务员要有超前意识,尽早调整自己知识结构,以适应突发事件管理的需要。

(三)专业素质

突发事件管理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要有效应对突发事件,不仅要有一定知识水平,还要有必要的专业技能。技能是在知识基础上的综合运用,是在“应知”基础上的“应会”,尤其是公务员处于突发事件应对管理的第一线,直接与公众及社会接触,掌握相应实践知识和实用技巧尤为重要。如关照全局的大局意识,预测分析能力、快速决策的思路方法、媒体交流技巧、新闻会的流程组织、应急预案的拟定,沟通协调动员,突发事件影响的恢复等。相应的专业技能是公务员顺利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技能,直接决定着突发事件的应对结果,需要公务员重点掌握。这些专业技能需要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系统学习进行训练。本书提供的主要是这方面的

知识和训练。

(四)心理素质

面对突发事件复杂多变的环境和巨大威胁压力,公务员要想处变不惊、沉着冷静、应付自如、游刃有余,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一是要沉着冷静。突发事件爆发快、危害大,甚至直接威胁当事人的生命安全,公务员处在突发事件应对的第一线,必须理性思考,冷静应对,不能手忙脚乱,茫然失措。二是要勇敢果断。突发危机事件会给公务员带来巨大心理压力,由于事件本身的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充分性,要求公务员多谋善断,科学分析,果断决策。三是要心胸豁达,有毅力,互相帮助。应对突发事件需要各部门协调配合,同仇敌忾。四是要有坚强的“神经”,坦然面对突发事件带来的各种危险和机遇,要勇于突破部门、地区利益界限,不能患得患失、斤斤计较。及时准确传达危机讯息,有毅力承担长时间的危机救援和救治。

二、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途径

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培养的过程,要增强应对复杂局面、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必须要从多方面人手。

(一)勤于学习,掌握突发事件管理基础知识

突发事件的成功处置,通常是多种知识融会贯通、各种能力交织迸发、多年工作经验厚积薄发的结果,这就需要公务员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一要学理论知识,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进一步深化对人类社会、自然界等领域的规律性认识,从战略上思考问题,善于在普遍联系中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从事物的不断变化中掌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了解上级的方针政策,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善于从大局上把握方向,不出偏差。二要学习经济、法律、科技、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学习适应形势变化和任务需要的新知识、新技能,尤其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三要学习应急处置的实际技巧和方法,经常研读“兵法”,并注重汲取国内外处置突发事件的一些成功经验,不断提高战术水平。要紧跟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完善和充实处置突发事件的工作预案,确保一旦事件发生,能够快速反应,拉得出、打得响、战得胜。

(二)勇于实践,锻炼应对突发事件技能

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只有经历实践方能真正提高。突发事件变化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突发事件应对需要更多的现场应变的“艺术”,而不是死板的教条,随机应变能力的形成,需要实践的磨炼和用心的总结。首先,注意日常积累,做个有心人。尽管日常工作中不会每天发生突发危机事件,但小的突发事件和矛盾问题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公务员要注意在工作中实践突发事件应对技巧,锻炼自己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其次,多做调查研究,增强对突发事件的敏锐性。实践证明,提高对各种突发问题辨别处置的敏锐性至关重要。而敏锐性的培养,离不开调查研究。各级公务员都要自觉减少日常事务性工作,安排更多时间深入基层,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捕捉一些深层次、内幕性的东西,高质量的情报信息,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提前做好相关预测和预防工作。第三,要积极参与突发事件处理。面对日常工作中突发问题,是公务员锻炼提高的良好机遇,要勇于实践、大胆负责,积极参与,在实际管理应对中积累经验,锻炼能力。组织部门也应该通过外派、“上挂”、“下派”、轮岗交流、调整分工等形式,有计划地安排一线公务员、业务骨干进行培训锻炼,积累领导经验,提高组织指挥能力和现场处置能力。第四,要主动组织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演练,通过模拟训练和演习,使自己熟悉应对突发事件的职责任务、基本要求、处置方法等。在演练结束后,要及时进行回顾反思,既要总结成功经验,又要查摆剖析失败教训,寻求解决办法。此外,要积极通过经验交流会、案例分析会、业务研讨会等形式,经常探讨处置方略,深化对策研究,不断提高实战水平。

(三)完善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水平

突发事件性质篇4

关键词突发雾霾事件;应急预案;合法性危机;治理

中图分类号D912.6[KG*2]文献标识码a

[KG*2]文章编号1002-2104(2015)09-0160-08

[wtHZ]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5.09.021

近年来,雾霾事件突发且频发,“雾霾”已俨然成为网络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也已成为民生改善的当务之急[1]。然而,与严峻形势相对应的,是解决问题所面临的巨大困难与挑战。从长远来看,加快技术革新、完善法律规范、强化执行力度等都是治霾重要措施。然而,仅就眼下来说,必须直面的问题是:在无法短期内解决中国大气污染问题的现实背景下,对在未来数年中可能频频出现的突发雾霾事件,如何作出有效的应对与处理,以尽可能地降低突发雾霾事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着手突发雾霾事件应急预案的研究十分必要且极具现实意义。

1问题的提出

从国家层面的典型立法文本看,目前尚未直接谈及“突发雾霾事件”,而是提及了“突发事件”、“重污染天气”、“突发环境事件”等概念,比如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3条所规定的“突发事件”;又如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中对于“重污染天气”的预警等级以及应急预案的规定;再如2013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013〕101号)中对于“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详尽管理;还如2014年最新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首次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作出的规定。但从法律解释学的角度看,这些概念无不包含着突发雾霾事件。除此之外,近几年来,环境保护部也陆续制定了许多针对环境突发事件、大气污染等方面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如2008年《关于启动〈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决定》(环明传[2008]4号)、2010年《关于印发〈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环发[2010]113号)、

2011年《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部令第17号)、2013年《关于印发〈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阶段污染损害评估工作程序规定〉的通知》(环发[2013]8号)、2013年《关于印发〈城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的函》(环办函[2013]504号)、2014年《关于印发〈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2014]34号)、2015年《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部令第32号)和2015年《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部令第34号)。再看地方,尤其是从2013年开始,许多省份,如浙江、山东、河北等都编制了本省的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个别城市,如北京、沈阳、青岛、杭州等纷纷制定了本市的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有的城市,如武汉,还专门出台了针对雾霾的应急预案,即《武汉市雾霾天气应急处置预案》(武政办[2013]53号)。

由此来看,似乎突发雾霾事件已然“有法可依”,然而从现实来看,却为何未能显示出其充分的有效性?必须对上述规范予以考察与深究。单单审视这些规范,不免就会产生如下疑问:其一,突发事件、突发环境事件、大气重污染、突发雾霾事件等不同概念之间的逻辑关联如何?易言之,针对雾霾,是否需要制定专门性的、针对性的应急预案,抑或广而言之,由一般性的、普遍性的突发环境事件或者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即可实现有效应对?其二,为何2006年国务院就已公布并实施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而环境保护部在2008年方才做出《关于启动〈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决定》,撇开2008年汶川地震等可能性的非制度性因素而言,单从制度本身来说,是单纯的执行滞后,还是因预案本身存有缺憾而导致贯彻和落实的不易?与此同时,若从更为宽泛的意义上讲,应急预案本身是否可以承受突发雾霾事件之重?如可以,那么如何承受其重?如不可,那么原因又是为何?这些问题的解答有赖于对“突发雾霾事件应急预案”做一番全面的剖析,其中至少包括:对于其沿革和演变做出历史分析;对于其定位和性质做出规范分析;对于其功用和效能做出实证分析。最后,综合前述各项分析,对其内在的机理进行理论上的抽象;进而依据该理论,进行具体的制度安排;最终试图使之能够承受突发雾霾事件之重。

2突发雾霾事件应急预案的推演

2.1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产生和发展

应急预案,顾名思义,是指为了应急而预先准备好的方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2条给出了更为详细的解释,即“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为依法、迅速、科学、有序应对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其目的在于解决“突发事件事前、事发、事中、事后,谁来做、怎样做、做什么、何时做、用什么资源做”的问题[2]。按照突发事件种类的不同,应急预案大致可以分为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社会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等[3]。根据制定主体的不同,应急预案主要被分为公权力主体的应急预案和私权利主体的应急预案两类,比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6条所区分的“政府及其部门的应急预案”和“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如果根据功能和目标,应急预案可以分为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4],且它们皆归属于公权力主体的应急预案,这也恰恰说明了公权力主体应急预案的基础性和引领。

一般认为,应急预案最早产生于西方国家,其中又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美国最早的灾害应急立法可追溯到1803年的国会法(Congressionalactof1803),该法为新罕布什尔州的一个镇子提供救助以应对火灾;但是此后的数年,一直没有出台综合性的应急方案,只是有零散的几部法律涉及个别的应急举措,比如1936年洪水控制法(theFloodControlactin1936)、1950年灾害救济法(theDisasterReliefactof1950)、1950年联邦民防法(theFederalCivilDefenseactof1950)、1969年灾害救济法(theDisasterReliefactin1969)等等[5];直到1979年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Federalemergencymanagementagency,Fema)成立,在其推动下,1988年出台了斯塔福德灾害救济和紧急救助法(StaffordDisasterReliefandemergencyassistanceact),该法授权Fema准备和制定全国性的应急方案[6]。2004年,针对自然灾害和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的国家应急计划(nationalResponseplan,nRp)公布;2008年,该计划被国家应急预案(nationalResponseFramework,nRF)所替代。

相比较nRp,nRF更为全面和科学。2013年,nRF经过了第二次修订,有了更多的显著变化:扩大了适用主体范围,将其延展到整个社区(wholeCommunity),并且强调应当包括家庭、个人和住家户(Families,individualsandHouseholds)等在内;侧重不同主体的核心技能(CoreCapabilities);并且强调联邦政府对于其他主体核心技能之发挥的紧急支持功能(emergencySupportFunction)。[7]更新后的nRF机制包括五个重要的部分:综述(Frameworksoverview)、预案本身(nationalResponseFramework)、预案信息表(nationalResponseFrameworkinformationSheet)、功能支持和突发事件等附件(emergencySupportFunction,Supportandincidentannexes)和培训(tutorial)等[8]。单就附件而言,在功能支持部分(eSFannexes)而言,包括运输、交通、灭火、信息和规划、公共健康和医疗服务、能源、公共安全等15项附件;在突发事件部分(incidentannexes),涵盖了生物、重大灾难、计算机、食物和农业、大规模疏通、核与放射、恐怖主义等7种典型的专门性附件。每种应急预案,基本上都是遵循着“预防(prevention)―保护(protection)―减缓(mitigation)―应急(Response)―修复(Recovery)”这一完整的逻辑链条[9]。

由此大致可以看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发展规律经历了一个从特殊到一般再到具体的过程:发端于某个特殊的突发事件的应对,反映在立法上,局限在某部法律的个别条款之内,较为片面化和碎片化;后来逐渐得以延展,反映在立法上,开始体现在诸多的法律条款中,慢慢又出现了专门的针对性立法,涵盖更多的主体和举措,在形式上为很多相对综合性的方案所承载,开始具有整体化和协同化之特质;再后来,针对一些典型的突发性事件制定具体的方案,反映在立法上,在已有的专门性应急立法和总体预案的领衔之下,细化出若干典型的具体预案作为必要的补充和特别的强调。

2.2突发雾霾事件应急预案的出现

根据上述规律,突发雾霾事件应急预案是可能也可以出现的。问题的关键有二:其一,存在一个专门性的应急立法和总体预案作为前提和基础,且须运转有效;其二,这种具体的预案有必要予以特别的强调,以此作为总体预案的必要补充。那么,为何要特别强调?无外乎两点:一是这个具体的情况(某类突发事件)十分特殊,有必要予以强调;二是当前的总体预案等宏观处理不足以应对这个特殊的具体情况(某类突发事件),必须在现有架构中予以补充。“补充”并非“替代”,而是相辅相成。这有点类似于立法上所采取的概括加列举式,通过概括表明基本的和核心的要义,对一般问题做全局性的把握和梳理;通过列举凸显个别的侧重和偏好,对某些具体问题做局部性的强调和点拨。

如此看来,前文提及的《浙江省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和《武汉市雾霾天气应急处置预案》等地方性的、特殊性的预案理应契合上述规律,申言之,它们应当具备刚刚述及的前提和基础、以及需要特别强调和必要补充。果真如此吗?首先,单从立法规范上看,第一个要点似乎已经具备,即业已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但规范的存在并不当然地意味着其有效地运转,尽管此处为了研究的便利可以先做如此的假定。其次,雾霾有必要予以特别强调和补充,换言之,那些相对宏观的针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并不足够。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按照现有的架构和逻辑,理应存在如下的一些应急预案,其作用范围从一般到具体依次为:《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湖北省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武汉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武汉市雾霾天气应急处置预案》。如此,问题便出现了:一是,当前尚未制定《湖北省大气污染应急预案》和《武汉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而是径直公布了《武汉市雾霾天气应急处置预案》;二是,《武汉市雾霾天气应急处置预案》的适用范围针对的是“连续出现雾霾天气且环境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以上时的应急处置”,由此得知,其并未将“雾霾”作为“大气重污染”中的一个特殊种类,而是将其混同;因此,严格说来,《武汉市雾霾天气应急处置预案》只是冠上了“雾霾”的名号,基本等同于一部《武汉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

所以,当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各种针对大气污染或者雾霾的应急预案,必须予以理性审视:第一,这些新兴的应急预案本身无可厚非,但要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去加以看待,前文所述及的预案作用链条应尽量保持完整而防止断裂,否则,特殊性的应急预案可能会失去周遭的有力支持而陷入“单打独斗”的困境;第二,要抛却“名称”看“内容”,透过现象看本质,在“雾霾”、“大气重污染”、“环境事件”等不同的称谓中,厘清该预案所真正的指向。由此,对于突发雾霾事件应急预案的进一步研究,又必须再次回到更为广阔的预案架构当中,从突发环境事件或大气重污染的“大预案”角度进行剖析。

3突发雾霾事件应急预案的合法性危机

3.1形式上统一化、相对单一

当前,中国已经制定和公布了数量繁多、较为详尽的应急预案。这些预案主要是公权力主体所制定,根据其效力位阶的高低、适用范围的大小,大致有如下的层级和类别,详见表1所示。

因此,根据现有应急预案的体系架构,突发雾霾事件应急预案归属在市级专项应急预案这一层级。事实上,目前仅武汉市出台了直接唤之以“雾霾应急”的专门预案,并且也基本上是“图了个名称”。

当然,从学理上说,三者的适用范围依次递减: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天气重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突发雾霾事件应急预案,但从规范制定的角度上看,三者的区分并非那么严格和明显,至少在形式的称谓上已经发生了混同。因此,在“突发雾霾事件应急预案”的样本数量微乎其微的情况下,对它的研究应当集中在最为关联的“突发

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突发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中,事实上,三者确实交错伴生,不易区分。

从全国范围看,截止2014年6月,大陆的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已经制定了相应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其中20个省份已经制定了专门的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占64.5%。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由此,大致可以总括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等预案在形式上的特点:首先,预案的制定“统一化”,也即大都遵循“自上而下”的规律,鲜少“自下而上”的情形,且时间进程跨度较大。唯一例外可能是《辽宁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辽政办[2005]74号),其先于2006年《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而后实施9年,被2014年正式出台的《辽宁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所取代。自2006年《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得以公布,到2014年《辽宁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作为最后一部省级预案正式出台,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全部制定相应的省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用了大致8年的时间。事实上,河北、山东、贵州和湖南等省份直至2013年也才制定和公布该省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因此,按照这个标准,自2013年环境保护部要求建立相应的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至今不到3年的时间,业已有64.5%的省份完成了预案的编制,“已属不错”。其次,预案的表达“单一化”,也即特殊性表现不够,“雾霾”这一主题基本上没有得到凸显,相应的预案要么“体现”在省级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中,要么则“湮灭”在省级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

3.2内容上同质化、被动应对

比对上述这些应急预案,不难发现,它们的内容存在高度的同质化。首先,从框架结构上看,基本上沿袭了较高和较旧的《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做法,有的省份只是更换了称谓,比如变“组织指挥与职责”为“应急处置指挥机构及其职责”或“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有的省份则调整了前后顺序,比如将“后期处置”迁移至“应急保障”之前;有的省份更是直接的“拿来主义”,丝毫不做更改。诚然,高度的沿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结构上的稳定性和对应性,具备维护法制统一、便于查找和适用等诸多优点,但中国领域极大,各省的环境禀赋、管理状况等差异甚远,对于一般性的过度追寻只会戕害到对于该省省情的特殊性之把握;与此同时,预案应随着应急救援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部门职责或应急资源发生变化,或者应急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出现新的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其次,即便是最近几年制定的应急预案,凸显了一些特殊之处,比如强调信息的举报、报告与,但仔细深究其内容,与先前的应急预案并无显著差异:大多只是将以往的内容编纂在一个独立的章节之中,以章节之独立凸显对于信息的重视;几乎都是在强调公权力主体在信息等方面的独享权,以保障应急机制的运行,而鲜少涉及私权利主体在信息获取等方面的知情权以及可救济权,这必然会戕害到相对人应急权利的保障,进而无法对于“侵略性”十足的行政紧急权力进行一定的制约[10]。大致情况,如下表3所示。

造成内容上同质化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多少由于形式上的统一化所致;二是较低位阶的、较新的应急预案的制定可能缺乏科学、合理和充分的论证,有对较高位阶、较旧的应急预案消极回应之嫌。如此就将突发雾霾事件应急预案的被动性凸显无遗:其一,外部的被动性,主要体现为下位阶、新制定的预案被动应付上位阶、旧制定的预案;其二,内部的被动性,主要表现为预案本身并未贯彻风险预防的理念,尽管预案的产生就是为了风险预防,但事实上依然具备事后性和被动处置性。

如此,就导致预案不“预”,无法发挥主动预防的功能。在这点上,应急预案的启动就是很好的佐证。以《武汉市雾霾天气应急处置预案》为例,可以看出预案可能沦为某种摆设,因为启动条件十分苛刻:即便是最低一级,三级预警(重度污染,黄色预警),也须武汉区域连续72小时空气质量指数(aQi)在201至300(含300)范围。因此,有39.3%的被调研人群认为“不合理,仅以时间连续性和空气质量指数为标准过于死板”;从更广阔的范围看,有66.9%的人不知道武汉市有此预案,74.2%的人并不知晓该预案的具体内容,甚至高达77.3%的人根本就不清楚何时启动过该预案,而事实上,武汉市至今已经启动过4次该预案[11]。

即便是在公权力主体内部,也并非所有的部门都那么积极和主动,被动应付的占大多数。在武汉市启动的4次雾霾天气应急预案中,只有第1次参与的主体较多,市环保局、市城建委、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市气象局都了相应的举措或通知,并且在处置后,市环保局也对于处置的情况和落实的情况都予以了公布;但即便如此,根据应急预案的规定理应做出行动的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市城管局、市城乡建设委、市国土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委、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市教育局均未对外所采取的任何措施。在第2次、第3次、第4次中,参与的主体减少到仅仅市环保局和市气象局两家,并且在事后也未任何处置的情况,就悄然结束了[11]。

3.3形式合法性、实质合法性的双重危机

归根结蒂,突发雾霾事件应急预案之所以“形式上统一化、相对单一,内容上同质化、被动应对”,根源在于预案本身出现了“合法性的危机”。需要解释的是,此处的“合法性危机”只是借助哈贝马斯的概念空壳,将合法性理解为形式合法性(符合法律规范)和实质合法性(合乎理性)两类,并不等同于其所阐说的“政治秩序被认可的价值”和“晚期资本主义合法性危机”[12]。如此,预案本身的“合法性危机”表现有二:其一,从形式的设计上看,应急预案“似法非法”,法律属性不明,形式合法性堪疑;其二,从内容的编排上看,应急预案不甚科学,实质合法性欠佳。

首先,关于形式合法性堪疑。一般来说,政府颁布的文件大致有法规命令和行政规则两类,其中,前者属法规范,对内对外都有拘束力;后者属内部规则,对私人并无拘束力[13]。以此标准视之,应急预案很难归属且有些纠结:一来,它不同于正式的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可以归为法规命令的范畴;二来,它又不属于内部规则,确确实实可以产生一定的外部效果。详言之,应急预案虽然也有行政主体制定,但其在制定程序、颁布形式、文件名称等诸多方面,皆不具备行政法规或规章的形式外观[14],如前文提及的“”、“武政办”等行文名号即是很好的佐证。然而,这些预案却在发生着作用,尽管作用有大有小,甚至有时预案还取得了行政规章的地位[15]。

其次,关于实质合法性欠佳。按理说,不论将应急预案界定为对现有法律授权的具体实施办法[16],还是应急管理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17],它都不需要创设新的权利和义务,尤其是行政应急权力;只不过是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根据特定区域、部门和行业等的需要,对于已有的权力、权利和义务进行分配和再分配;从而找到和重构出一个可以快速响应、预防为主的制度性安排[18]。然而,纵观我们当前的应急预案,没有一个不涉及到组织体系、指挥和职责等内容,并且往往篇幅巨大、着墨甚多。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本应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组织法等付诸阙如,导致“不得不创”;二是预案的制定相对随意,多个部门、众多层级的博弈较少,公众参与的程度也往往不深,所以某个部门的单方意愿更期望也更容易得以体现,如此导致“最好去创”。但结果显而易见,缺乏相应组织法等作为支撑、缺少相关部门的实质参与,最终可能是“创了也白创”,前文提及的武汉市四次启动雾霾天气应急处置预案时环保局和气象局的“一厢情愿”即是很好的例证。

4突发雾霾事件应急预案的治理

4.1破解预案的合法性危机

针对突发雾霾事件应急预案存在的双重合法性危机,如欲破解,也理应从两个方面着手:

其一,规范其形式合法性。要么提升其效力等级,将其“升格”为法规或规章,作为法规命令;要么就明确其性质,将其“降格”为行政规则。从当前的情况看,似乎前者更为妥帖,因为没有相应的组织法等法律法规配套,单单将其定位为内部的行政规则可能导致其实施效果大大折扣;并且应急预案的制定相对较多,至少在省级和市级这一层面已有大量的应急预案在发挥着一定的作用,这种情况必须予以正视。由此,不妨根据立法法的原则,将拥有地方立法权的主体所制定的应急预案提升为规章或法规,在此过程中,注意和强调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等,亦有助于提高其实质合法性。值得强调的是,2015年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72条将地方性法规的制定权限,在以往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已经批准的较大的市”的基础上增加了“其他设区的市”,且将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内容明确到“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恰好为突发雾霾事件应急预案的大规模法律效力提升提供了现实的可能。

其二,提高其实质合法性,从预案的来看,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尤其是组织法中关于行政紧急权等权力的界定和运行;从预案的内围来看,要吸纳更多的主体,尤其是行政相对人和利益相关人实质参与到预案的制定、演练、评估和修订等过程中,而非行政主体“自说自话”,确保预案成为一个多方主体经充分交往、表达合意后共同认可的集体行为规则和行动方案,如此方能做到“预则立”,防止“不预则废”。

4.2重构预案本身

单就突发雾霾事件应急预案本身而言,须契合和遵循预案从单一应对到综合治理的逻辑嬗变,对其进行重构。

首先,强调综合。当前预案的发力点和着眼点都在政府一方,且以“命令―服从”为绝对的运作模板,过于单一,也导致了下级政府部门的被动应对。重构之路不难:一是要变政府部门的核心地位为主导地位,强调其在预案中的义务和职责,发挥其服务和领头羊的作用;同时,要加大行政指导、行政激励等柔性管理手段的运用,尤其是在预防预警、后期处置等阶段。二是要广泛吸纳社会中间体、志愿者个人等其他非政府主体的有效和实质参与。当前的预案是政府单方面应急的简化版本,一方面并未与企事业单位的预案相对接,另外一方面也缺乏科学有效的机制和制度引导民间力量积极和有效地参与其中,致使大量社会资源浪费和闲置。三是要把预案从“文本格式”变为“程序格式”,使其真正运转起来。当前的预案大多制定之后,即束之高阁,缺乏演练、修改和完善,并且单纯的文本格式无法应对当下日益复杂的信息化和数字化社会,必须将其智能化,至少包括将目前的文本型预案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和计算的表达形式;设计合理和高效的预案在线生成方法;设计预案执行过程中的优化选择辅助方法以及后期完善预案的信息收集办法等[19]。

其次,主动治理。治理(governance)本身即意味着一种变革,它从执法(enforcement)、规制(regulation)中慢慢演变而来,包含了多元主体参与其中、事前和主动等意蕴[20]。这里的主动治理要强调两点:一是地方政府的主动治理。要打破传统的预案制定的逻辑链条,提倡地方的“先行先试”,一定程度上实现地方的环境“自治和先治”,这点与环境治理的理念是高度契合的。比如世界各国都鼓励地方出台比国家标准更为严格的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标准而实现“自治”,在国家标准缺位的情况下欢迎地方制定相应的标准而实现“先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没有其他先例和上位预案的前提下,武汉市制定专门的雾霾天气应急处置预案,值得肯定,尽管该预案本身也存在诸多的问题且恰恰印证了相关预案和配套法律法规的缺位。当然,中央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也应主动治理,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如此才不至于在地方政府主动治理的情况下,因为缺乏上位法、上位预案等作为支持而在事实上“掣肘或搁浅”。二是民间力量的主动参与。目前,民间力量缺乏动力和压力参与其中。以应急预案的编制为例,当下诸多法律,包括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都强调了企业事业单位编制应急预案的义务,即该法第47条第3款“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但实施效果堪忧。对此,一方面,要在规定法定义务的同时,明确法律责任,使义务不至于宽泛化而在事实上落空;另外一方面,要广泛运用财税、政策、指导等综合性手段,对于民间力量进行诱导和柔性的管理。

5结论

总而言之,仅从应急预案的角度来说,突发雾霾事件的治理,绝非制定一个专门的预案便可一蹴而就,它需要系统的应急预案体系的有效配合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合力支持。地方编制专门的突发雾霾事件应急预案,践行地方的环境自治和先治,本无可厚非,亦值得认可,但不可为了“预案”而“预案”,尤其是不能为了以示重视而仅在名称中加入“雾霾”字眼,却并无其他太多雾霾应对之实。事实上,在现有的预案体系框架下,突发雾霾事件的应急已经“有法可依”,不须另辟路径,只要加以完善,契合应急预案从单一应对到综合治理的逻辑嬗变,即可“大有作为”。因此,针对突发雾霾事件,当务之急是从完善当下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应急预案体系做起,破解其合法性危机:一方面要规范其形式合法性,将其上升为规章或法规,确保其效力;另外一方面,应当提高其实质合法性,广泛吸纳多元主体参与其中、充分交往、沟通彼此,确保其成为一个多方主体意思自治、合意认可的行为规则和行动方案。照此逻辑,应急预案的合法性危机若得以真正解决,突发雾霾事件的应急也就显得不再那么特殊,在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中处理即可;不过,假以时日,突发雾霾事件的应急预案又可能被再度重申,那时则是在维护应急预案体系合法性的前提下针对突发雾霾事件所作的更加细致和针对性的工作,相比较当下,是“螺旋式的上升”,已属另外一个层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林衍.解读国务院常务会[n].中国青年报,2014-02-26(12).[LinYan.interpretationontheStandingCommitteesConferenceoftheStateCouncil[n].ChinasYouthDaily,2014-02-26(12).]

[2]闪淳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中国应急管理[R].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论文,2007:1-6.[ShanChunchang.ChinasemergencymanagementintheConstructionofSocialistHarmoniousSociety[R].thepaperforSpecialtopicForumofChinasScientificassociationsannualmeeting,2007:1-6.]

[3]傅思明.突发事件应对与政府危机管理[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111-226.[FuSiming.emergencyResponseandGovernmentmanagementonCrisis[m].Beijing: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press,2008:111-226.]

[4]于瑛英.应急预案制定中的评估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论文,2008:4.[YuYingying.ResearchontheassessmentproblemsintheDraftingofemergencyplan[D].theDoctoralDissertationofChinas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2008:4.]

[5]emergencymanagementHistory[eB/oL].[2014-06-10].http:///pdf/aCF4a8.pdf.

[6]abouttheagency[eB/oL].[2014-06-10].http://fema.gov/aboutagency.

[7]ChangesinthenewnRF[eB/oL].[2014-06-10].http://fema.gov/nationalresponseframework.

[8]Resources[DB/oL].[2014-06-10].http://fema.gov/nationalresponseframework.

[9]nationalpreparednessResourceLibrary[DB/oL].[2014-06-10].http://fema.gov/nationalpreparednessresourcelibrary.

[10]戚建刚,杨小敏.行政紧急权力的制约机制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249-254.[QiJiangang,YangXiaomin.ResearchontheRestrictionmechanismoftheadministrativeemergencypower[m].wuhan: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press,2010:249-254.]

[11]杨佩峰.应对雾霾天气的行政应急机制之实证与规范研究[R].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4.[Yangpeifeng.theempiricalandnormativeResearchontheadministrativeemergencymechanismtoaddressingtheHazeweather[R].ZhongnanUniversityofeconomicsandLaw,2014.]

[12][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张博树译.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188-189.[See,JurgenHabermas,ZhangBoshutranslated.CommunicationandSocialevolution[m].Chongqing:Chongqingpress,1989:188-189.]

[13][日]盐野宏,杨建顺译.行政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67.[ShionoHiroshi,YangJianshuntranslated.administrativeLaw[m].Beijing:Lawpress,1999:67.]

[14]林鸿潮.论应急预案的性质和效力:以国家和省级预案为考察对象[J].法学家,2009,(2):22-30.[LinHongchao.ontheCharacterandefficiencyofemergencyplantakingnationalandprovincialemergencyplanasinvestigationobjects[J].Jurist,2009,(2):22-30.]

[15]马怀德,李程伟.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地方立法创新:对北京范本的解读[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4):52-61.[maHuaide,LiChengwei.theLocalLegislationsinnovationfortheemergencyResponse:interpretationontheBeijingsSample[J].nationaladministrativeCollegesJournal,2008,(4):52-61.]

[16]于安.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理论框架[J].法学杂志,2006,(4):28-31.[Yuan.thetheoreticalFrameworkforDraftingtheemergencyResponseact[J].Legalmagazine,2006,(4):28-31.]

[17]莫纪宏.中国紧急状态法的立法状况及特征[J].法学论坛,2003,(4):10-11.[moJihong.theLegislativeStatusQuoandCharacterofChinasemergencyLaw[J].LegalFroum,2003,(4):10-11.]

[18]林鸿潮.论应急预案的性质和效力:以国家和省级预案为考察对象[J].法学家,2009,(2):22-30.[LinHongchao.ontheCharacterandefficiencyofemergencyplan:takingnationalandprovincialemergencyplanasinvestigationobjects[J].Jurist,2009,(2):22-30.]

突发事件性质篇5

一、学校存在的突发事件问题

1.安全事故问题

安全事故一直作为校园问题之一,它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生命健康,同时也会影响到学校的发展质量。尤其是对于寄宿制学校来说,学生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比较大,这些突发事件的发生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冲击,如果教师不能够正确引导他们的思想,将不利于他们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学校的实验室事故、建筑安全事故、户外事故以及公共卫生安全事故等,对学生的生命健康产生极大的威胁性。再加上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不高,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时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思想影响,最终不利于他们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

2.人身安全事故问题

当前我国许多学校周围环境比较复杂,学生容易受到这些不良环境的影响,再加上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弱,青春年少容易出现违法犯罪现象。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学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学生在校园里时常喝酒闹事、打架斗殴,严重时还会威胁他人性命。这些人身安全事故问题的出现,主要可以归咎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不高,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不到位,许多学生不能够认识到自身行为的错误性和违法性,最后导致惨剧的发生。

二、提升突发事件下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策略

1.加强学生危机意识教育

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该要增强学生的危机意识,这样才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减少学生的安全问题。危机意识作为一种对未来不确定事物的一种预测判断意识,学生要时时刻刻保持这样一种防范状态,在面临突发问题时能够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来进行处理,从而提高自身应对风险的能力,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就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增强他们的危机感,从思想上对突发事件有一定的重视,在处理这些事情时能够保持一种高度警惕,能够在短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除此之外,教育工作者也要有比较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危机意识,在生活和学习中给予学生更多帮助,做好充分防范准备,这样才能够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不会显得手足无措甚至恐惧。教师在进行教育时,也要增强学生的判断力,让他们能够更好的明辨是非,当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采取正确的态度和行动来面对该事件,最大限度降低突发事件对自身和他人的伤害。

2.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许多学生家长工作比较忙,从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关心,孩子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生活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果教师不加以正确引导,将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冷静处理,从而提升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力。学生作为一个比较单纯的群体,他们的社会关系通常不会那么复杂,再加上他们自身经历事情较少,处理问题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过激行为的出现,如果这时不能够进行自我调节,有可能会酿成大祸。所以教师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减轻她们的心理压力。教师可以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对于一些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教师要耐心引导,提升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可以及时平复自己的情绪,减少突发事件对学生心理造成的伤害。

3.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增强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应该要有较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这样才能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基础。利用核心主义价值观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提高学生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坚定自己的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自身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降低突发事件对自身的伤害。尤其是在面对一些社会突发事件时,学生要有足够的明辨是非的能力。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在校园内形成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氛围,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好的环境。从而增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

4.加强学生法律意识教育

学生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应该要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在做出正确的判断后能够按照法律规定来处理事件,从而减少违法现象。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学校对学生的法律教育重视度不够,许多学生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不能够做出正确的处理方式,最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比如马加爵事件、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事件等,这些一方面显示出学生心理的脆弱性,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学生法律意识的不足。所以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增强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积极学习各种突发事件下的应对方案,降低他们的恐慌感,这样才能更好地处理突发事件,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性。

突发事件性质篇6

关键词:突发性事件;应急机制;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9-0201-0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些高校抓住机遇,勇于进取、整合资源、扩大规模。各地纷纷建立大学城,给高校发展带来一片繁荣。但在高校繁荣的背后,学生、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导致高校突发性事件频发,诸如学校食物中毒、发生火灾、重大疾病、学生自杀、群体斗殴、交通意外及犯罪侵害、事件等。这些事件严重影响的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生活秩序等,影响校园的安全稳定,若未能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事态扩大,危害社会安定和政治稳定。建立高校突发性事件应急机制,妥善处理突发性事件,把事件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确保高校健康稳定的快速。

一、突发性事件应急机制研究概述

(一)高校突发性事件的含义

国内外学者对突发性事件有很多种定义。荷兰危机管理专家罗森塔尔从整个社会系统角度定义突发性事件,他认为,突发事件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政策的事件。我国学者认为,突发事件是指偏离社会正常轨道、违反自然过程,并在人们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猝然发生的危及社会和人身安全的事件。高校突发性事件是指由于社会变革、突发事件影响或是学校在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而引起的部分学生群体聚集的维护权益、抗议示威和一些“过火”行为[1]。根据中国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笔者认为,高校突发性事件是指在不可预测的情况下,发生在高校校区内或外可能给学生的身心健康或学校财产带来危害,甚至带来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二)高校突发性事件应急机制含义

应急从词义解释有三层含义。一是应付急需,应付紧急情况。二是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以避免事故发生或减轻事故后果的状态,有时也称为紧急状态;同时也泛指立即采取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三是对于已经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抗旱救灾、应急避难等等。机制(mechanism)一词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生物学和医学通过类比借用此词,指生物机体结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及其间发生的各种变化过程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相互关系。现已广泛应用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指其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2]。笔者认为高校突发性事件应急机制是指在突发性事件发生时,为有效应对突发性事件立即采取各种紧急措施,而建立的各专项报告机制、事件定性、应急指挥、善后工作等工作机制。

(三)高校突发性事件类型及级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高校突发性事件可以分为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类。

1.高校突发性事件的类型

(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原因引起的突发性事件。

(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高校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等。

(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原因引起的未经许可的各类游行、示威、静坐等事件。

另外,根据突发事件范围和区域,可以分为高校领域内部突发性事件和外部的突发性事件。高校内部的突发性事件是指主要发生在高校系统内,事件的主体主要是师生、或者给学生造成身心健康或学校财产造成危害的事件。如未经许可的高校师生游行、示威、静坐等事件。高校外部的突发性事件是指社会公共突发性事件,也会影响到学校及学生。如地震、海啸、特大暴风雨等自然灾害类事件。

2.高校突发性事件的级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二、高校突发性事件特征及原因

高校突发性事件除具有突发性事件的共性特征,如突发性、危害性、扩散性等,还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如群体性、对抗性、隐蔽性等特征[3]。

(一)高校突发性事件特征

1.高校突发性事件的突发性

突发性是指人们难以预测事件发生的时间、规模、态势和影响深度,这是突发性事件本质特征。但是,这并不是说突发性事件是纯粹的偶然事件或者意外事件。突发性事件发生的再突然,也有其发生诱因,事件发生的前兆。也就是说,通过对高校突发性事件认真研究,是可以发现其规律,可以减少其发生的几率或者避免其发生。

2.高校突发性事件的扩散性

高校突发性事件发生本事具有负面性,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类信息传播得非常快,具有扩散性。高校是青年学生集聚区,充满好奇的大学生易于聚众观看、积极谈论甚至直接参与突发性事件。高校师生作为高素质、高知识的群体,更易成为社会、媒体和政府的关注的焦点。这些更加剧了突发性事件的扩散。

3.高校突发性事件的危害性

高校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对学生的健康安全和财产安全所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甚至会涉及学生生命,这些负面的信息经过流传对学校声誉上的不良影响,危害高校的发展。

高校突发性事件除具有上述特征,还具有个性特征。如社会安全类事件还具有群体性、对抗性、隐蔽性特征。

(1)群体性特征。这类突发性事件一般都是经过组织精心策划,进行广泛的动员宣传,所以参与的师生众多,特别是因一些重大问题引起的突发性事件,处于表达某种意愿,参与的师生更多,少则数百人、多则可达上千人万人。

(2)对抗性特征。对抗性特征是指这类事件,参与的师生多是因为对社会某种现象的不满或者反对,有组织聚集起来,向社会某机关、部门表达自己的意愿,因而具有明显的对抗性。

(3)隐蔽性特征。隐蔽性特征是指这类事件的组织者在事件发生前进行策划、动员都是秘密进行的。特别是西方,更加隐蔽地散播一些虚假信息,造谣中伤我国某些政策,所有的活动具有隐蔽性。

(二)高校突发性事件频发的原因

高校突发性事件一般由以下原因直接或间接引起。

1.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

西方某些势力仍以冷战思维看待中国,仍不能接受中国快速崛起的现实,采用各种方式策反中国。具体表现为:一是利用互联网进行政治上的宣传灌输,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中国;二是粗涉我国,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三是国内一些不法分子也利用互联网进行、反政府的政治宣传和伪科学的宣传,煽动群众围攻国家机关,扰乱社会秩序。这些都容易使涉世不深、不明真相的学生受到蛊惑,盲目参加这些事件。

2.高校管理体制滞后

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高校纷纷扩建校舍,扩大招生规模。可是高校管理制度及管理制的水平不能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具体表现在管理理念滞后,服务意识不够,不能做到以生为本;尤其在突发性事件的应急管理参与力量不足且主体单一,未形成高校大社区的应急管理机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综合协调能力弱。

3.学生本身安全意识不足,应急能力匮乏

当前大学生多是“90后”,多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在家受到宠爱,缺乏自己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在遇到地震、特大暴风雨等突发性事件时,自救能力不足。青年大学生是学校的主要群体,他们大部分人还正处在学习、思考、探索和成长的过程中,意志力不够坚强,自控能力较差,一旦周围发生闹事事件,他们就可能在从众心理的支配下卷入。

4.信息时代的信息难于控制

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力的促进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的信息管理的一些难题。例如,学校对校园网监管不严,对网上炒作的焦点问题、出现的负面信息,不能及时发现、封堵、清理、清除,造成一些不明真相的学生在互联网上串联、炒作,导致学生上街游行的突发事件。还有西方的利用互联网、校园贴吧、QQ群等各种渠道发送有害信息进行渗透和煽动活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校园网进行煽动、破坏、炒作,蓄意扩大事态,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

5.社会各种综合因素的影响等

市场经济活跃的经济市场,校园周边娱乐性经营活动、饮食、旅居,导致大量社会人员与高校学生频繁接触,他们相互容易发生冲突,都属于易冲动型社会群体。高校的内部管理不够完善,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学生增多,伴之而来的是办学条件趋紧,管理难度增大。

三、高校突发性事件应急机制

高校突发性事件一旦发生,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或妥善处理,会导致事态的扩大,给高校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而审查则会引起整个社会的不安和恐慌,破坏社会的稳定。所以,控制突发性事件事态的进一步扩大或妥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高校要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制定高校突发性事件应急机制。

1.应急预案

高校应当根据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总应急预案制定专项应急预案,例如,《地震应急预案》、《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恐怖防范和应急处置专项预案》等。对每一类事件的应急预案编制响应程序,责任至人,并建立应急预案数据库,建立专家数据库及每位师生的应急人员联系数据库。

2.报告机制

高校为有效应对突发性事件应当建立广泛的、快速的报告机制。值班人员在计算机上录入详细情况,根据事件性质选择最相近的应急预案方案,启动预案执行按钮。现场人员还可以通过手机拍摄现场相片并以彩信形式发送给指挥中心,指挥中心选取部分相片给指挥人员。报告人要在突发性事件发生的第一时刻,将事件详细情况报告指挥中心,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各要素。

3.事件定性

启动应急指挥系统后,若为重大事件,系统首先通知值班校领导。校领导应当立即组织专家,对突发性事件进行研究并迅速做出判断,对事件进行准确定级,并通知指挥中心采用何种应对措施,决定是否要启动警报通知功能告知全校师生,根据事件的级别及影响确定是否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4.应急指挥

突发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针对其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立即组织有关部门成立“突发性事件指挥中心”。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时时监控事态的发展,每小时向事件指挥中心报告情况。突发性事件由该中心统一指挥,按预案指令给应急人员,如学院领导、辅导员、校保卫处干警、学生会干事、各班班长。在指令中明确指定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并要求一些岗位的工作人员必须亲自到现场指挥。少数非预见的突发事件,可选择最相近的应急预案代替。

5.善后工作

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停止执行依照本法规定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立即组织对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及时组织和协调校长办公室、学生工作处、教务处、后勤保障部门等有关部门恢复教学秩序。受突发事件影响高校开展恢复重建工作需要上一级支持的,可以向上一级提出请求。上一级应当根据受影响高校遭受的损失和实际情况,提供资金、物资支持和技术指导,组织其他单位提供资金、物资和人力支援。

参考文献:

[1]孙兰英.论高校突发性事件的预警教育机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120.

突发事件性质篇7

关键词:化工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4.240

0引言

突发环境事件指的是由某些社会活动、经济活动或行为所导致的不可抗拒灾害,导致地下水、土壤、大气、环境等受到严重污染及破坏的恶性事件。突发环境事件具有突发性、高危害性和持续性的特点[1],若没有开展有效的应急措施,可能导致污染范围不断扩大,进而威胁群众身体健康。当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主要包括光谱法、色谱及质谱法、电化学分析法三个类型,为进一步分析其在应急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本文深入分析了三种方法在化工企业环境应急监测中的内容和作用,具体如下。

1光谱法

光谱法指的是通过污染物的特定光谱来明确其包含的化学物质及含量比例,具有迅速、灵敏的特点,当前,以光谱法为基础的便携式应急监测仪器的应用最为广泛,几乎覆盖了化工企业各个类型的环境介质。光谱法主要包括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等。

1.1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法

常用于化工企业水质应急监测,化工企业的水质应急监测项目主要包括化学需氧量、氨氮、硫化物、磷酸盐及铜、铁、镍、总铬、六价铬等污染物,这些物质分子或原子吸收特定波长光能量,通过比色测定其水样中各个污染物的成分及比例,具有智能化高、应用方便、抗渗性好的特点[2],但是同时也有着成本高、准确度不稳定、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

1.2红外光谱法

常用于化工企业突l环境事件中的有机物指标监测,主要指的是红外光照射有机物时,有机物分子吸收与其分子振动、转动频率相同的红外光得到相应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而确定污染物内部分子结构及性质的检测手段。便携式红外分析仪的特点是,无需特殊处理样品,检测过程快速、准确,后期维护成本低等,但由于其更偏向于结构分析,导致检测结果的灵敏度不高,同时容易受到空气中水分的影响,稳定性较差。

2色谱及质谱法

气相色谱法是载气和样品气体一同进入色谱柱后,样品气体中的不同组分先后从色谱柱中流出,经过检测器等仪器后得到不同组分浓度的色谱图,并可以通过峰高和峰面积两项指标进行定量分析。质谱法主要鉴别污染物的种类,可对分离后的物质进行定性分析,一般作为气相色谱法的补充技术应用。色谱及质谱法目前常用的应急监测仪器有气相色谱仪、质谱仪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广泛应用于化工企业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分析中。

(1)气相色谱仪。该仪器具有灵活性高、机动性强的特点。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后,气相色谱仪能够通过对样品的定性分析,明确事故的污染源,确认责任者。同时,和常规仪器相比,气相色谱仪的数据库较为庞大,可将范围增加到半定量的标准上,准确率较高。

(2)质谱仪。质谱仪主要指的是离子质荷比测量的分析方法,其原理是样品中各组分在离子源中电离,生成带正电荷的离子,然后在加速电场的作用下,生成离子束,在质量分析器中将其聚焦,得到质谱图,完成监测分析。质谱仪的优点在于准确度高,缺点在于对技术人员的操作能力和经验水平要求较高,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3)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将气相色谱法高效分离能力、高灵敏度和质谱法强定性能力的优点进行了优化组合,弥补了两种方法存在的不足,对突发环境事件的监测能力更强,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3电化学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法指的是通过检测物的电化学属性,进行测量和表征的分析,其优点在于灵敏度高、成本低,现已广泛应用在了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监测中。电化学分析法主要包括阳极溶出伏安法、离子选择电极法等。

3.1阳极溶出伏安法

该方法主要包括了还原、沉积、氧化、溶出4个步骤,其中,还原和沉积指的是通过阳极溶出伏安仪器的作用,将水溶液中的金属离子还原并沉积在电极上,氧化及溶出指的是将这些金属离子氧化及溶出,得出峰电位及峰面积,从而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阳极溶出伏安法的特点在于准确度和灵敏度高、自动化程度高、体积小、费用低等。目前,随着化工企业污染物种类的不断增多,针对其金属指标的监测需求也日益增大,各阳极溶出伏安法仪器监测能力不断增强,应用效果也在不断地改善。

3.2离子选择电极法

该方法指的是根据膜电势来测定溶液中的离子活性,得出化学成分浓度的电化学性质,主要由参比电极、敏感膜、内参比液等部分组成。其中,内参比液在定性与定量的分析中占据重要地位,当电极与待测离子溶液相互接触时,敏感膜及内参比液中会出现有关离子活性的膜电势,这是进行监测和鉴定的有效依据之一。

4其他方法

除了常见的光谱法、色谱及质谱法、电化学分析法三种类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还包括了光离子化检测法、拉曼光谱法、离子色谱法等。另外,除了化学分析方法及仪器以外,还有检测试纸、检测管、发光菌等技术,这些方法和物品都能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根据不同化工企业的类型、原料、产品等及突发环境事件的不同性质有选择的使用。

5结束语

化工企业是突发环境事件的高发地,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所给予的关注度也在不断地提升,这要求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环境监测部门要借助一定的方法和仪器,对污染物的种类和性质进行鉴别和分析,为政府相关部门采取科学的处理处置措施提供技术支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史绵红,余晶京,刘静思等.我国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应急监测仪器技术现状及展望[J].化学通报,2015,05(09):414-420.

突发事件性质篇8

关键词: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中小学是孩子们进行深入学习的关键时期,为了保障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就要更好地应对学校的突发事件,保证学生有一个良好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中小学校学生的年龄小,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比较弱,为此,学校的领导以及教师就要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及时应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校园突发事件概述

突发事件是指发生的速度特别快,让人难以预料到,并且发生后让人猝不及防,必须采用一些特别的方法才能解决的事件。

校园的突发事件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突发性特点,中小学突发事件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方式都是不确定的,这样就会导致学校老师和领导的防范困难。第二,危害性特点,突发性的事件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它造成的最后结果往往都是有害的,从轻的方面说会扰乱学校老师的课堂教学,使同学们不能按时上课,还会对学校学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从重的方面说,则会对学校的老师、领导、学生造成生命威胁,甚至会影响学校的声誉和长久的发展。第三,复杂性特点,突发事件的发生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并不单单是一个原因,并且在突发事件的发展中出现的状况也是复杂多变的。

校园的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一部分是由于学校方面的管理不善,防范措施做得不到位,没有对学生进行很好的教育工作;也可能是学生自己的原因,由于学生淘气、性格倔强等造成的突发事件;还有可能是社会大的方面引发的学校的突发事件等。

二、中小学应对突发性事件的策略

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小学的教育发展,更好地应对校园的突发性事件,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快速地解决,具体措施有:

1.国家和高校加强对校园突发事件的重视

一方面,学校及各级领导应该加强对中小学校中的突发事件的重视,对于学校的教学进行监督,不断增加对应对突发性事件准备工作的费用投入,打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让更多的同学可以有机会加入到应对突发性事件的演练中去,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教学的正常开展,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另一方面,学校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应对突发性事件解决办法的培训,使教师很好地掌握应对突发性事件的方法,提高其应变能力,从而使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很好地为同学们讲解突发性事件的解决方式,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打造良好的课堂,完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2.进行应急演练,加强学生应急能力

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学生的应急能力,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切实加入应对突发事件的实际演练教学。安排全体学生进行突发事件演练,在发生突发事件时,教导学生如何去做,让学生不要惊慌失措,使事态更加严重。在演练过程中教师可以请专门的人员进行演练,让学生掌握其中的要点,再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感受当中的氛围,让学生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可以更好地应对。

3.加强大众共同应对的程度

学校要为了应对突发性事件成立一个专业的解决突发事件的小队,小队的人员由学校的医务人员、教师以及相关的领导、保安人员等组成,为了加强应对能力,还要成立地区应对突发性事件的小队,这个小队的人员由地区保安人员、消防人员、公安人员、医护人员、心理导师等组成,这样可以在事件发生时进行及时有效的应对,减少人身伤害,将损失减到最小。

三、结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更加重视对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小学校一些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为了保证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防范,在事件发生后能够及时应对和解决,国家和高校加强对校园突发事件的重视,进行应急演练,加强学生应急能力,加强大众共同应对的程度,营造一个良好学习环境,让学生更好地学习。

参考文献:

[1]赵笑菲.美国中小学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对我国的启示[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3(5):107-110.

突发事件性质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突发事件处置

我国各类高职院校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20年左右的高速扩张式发展后,呈现出办学规模大,成员结构多元化、社会化程度提高等显性特点。高职院校与外界社会环境的联系多维度发展,这些联系与青年学生聚集、思想观念冲突明显相共振,极易引发突发事件。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发生的突发事件,佐证了此类事件的多发态势。本文拟立足于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等特殊性,旨在探究此类院校中突发事件中的基本问题,思考防范和处置体系的建构,为此类院校理性应对突发事件提供参考。

1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的概念及特征

高职类院校作为一种高校类型,伴随各高校规模化发展进程,数量不断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与普通高校相比较,高职类院校普遍存在着办学硬件条件的增长与办学规模增速不相适应;教学和管理人员的观念、素质与办学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与追求目标不相适应等问题。管理、教学、就业、后勤服务,学生、教师、校工、外来人员的问题日益突出,各种显性矛盾和隐性矛盾更加复杂多样,在问题和矛盾的调处中,各种因素缠绕交织,处理难度不断加大,处理的预后难以预测,这些问题的出现,引发了不少突发事件,也继而引起学界的关注和研究。时至今日,出了不少成果。但就其概念而言,却还没有一个获得普遍认同的界定。这种状态制约了各高职院校对突发事件的防范体系建构。

在参考国内外诸多研究成果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突发事件”的界定,我们认为:高职院校突发事件应当表述为:“突然发生的与本校密切相关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身、财产的较大损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

如此表述,兼顾了突发事件的普遍性要点与高职院校的特殊性,避免了过宽与过窄的界定。界定过宽,会导致学校“多管闲事”,界定过窄,又会造成“该管不管”的失职。例如“突发事件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由本校师生员工实施或以其为侵害对象的涉及破坏社会和校园秩序并造成人身财产严重损害的突发公共事件。”“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师生员工身体健康严重损害,直至死亡,或是公共财产受到损失以及学校名誉受到损害的事件。”从上述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表述中,不难看出其瑕疵所在。前者的“严重损害”“公共事件”的限定显然使之显得较为狭隘。后者“师生员工”“公共财产”“学校名誉”排除了其他相关人员、师生员工的财产损害等问题,明显经不住推敲。但不管怎样表述,高职学院在思考突发事件应对体系时,都应当把握以下基本特点:

1.突发性。突发性表明事件发生的突然,出乎意料。可以说,高职学院人多事杂,突发事件发生有其必然性和确定性,但关键是预防体系的严密化建立和有效运行。

2.损害性。我们之所以表述为“较大损害”而不强调“严重损害”,主要基于高职院校突发事件具有成员密集性特点而容易迅速在校内外扩散,具有很大的动态性、突变性,难以预知最后损害后果而考虑。同时,对损害判断的尺度稍放宽一些,也有利于重视与措施跟进。

3.涉事主体的广泛性。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的涉事主体应当包括本校教职员工、学生、学校管辖范围内的非本校人员、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侵权行为所侵害的人等。这些人员所引发的或是与这些人员相关的事件都有可能诱发影响学校正常秩序的继发性事件。所以,我们在研究高职院校突发事件问题时,不应该只局限于本校的师生。随高校办学的多元化、开放化、社会化趋势,其他主体导致的突发事件必然增加。

4.事发地点的不确定性。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的事发地点主要在学校管辖范围内,但不排除学校相关主体在校外发生的事故、侵权行为等,如在校外实习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学生在校外发生的事故、非法行为等。

2高职院校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普遍存在的问题

2.1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类型

类型划分的现实意义在于对研究对象的认识提升,所以,对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类型的划分,必要且重要。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类型划分在学术界也没有共识性的界定,但考虑到类型划分对“应对处置”观念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影响,因此,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其探索性划分。

1.以主体人数规模划分为群体性突发事件与个体性突发事件;

2.以主体是否涉及校外人员可以划分为单一性、混合性突发事件;

3.以事件主要地点可以划分成校内、校外突发事件;

4.以事件产生的动因划分自因性突发事件与管理性突发事件、不可抗力性事件、意外事故;

5.以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可以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类;

6.按照事件表现形态,可以分为现物态化突发事件和网络媒体性突发事件;

7.按照事件性质可以分为犯罪事件、治安类突发事件、违规事件;

8.按照突发事件内容划分,可以分为政治类、公共卫生类、聚众滋事类、伤亡类、财产损失类突发事件。

2.2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2.1应对意识不强

与本科高校,尤其是历史悠久的高校相比较,由于高职院校发展历程短,办学基础条件薄弱,机制体制制约等原因,高职院校在应对突发事件方面普遍存在危机防范意识不强,关注度不高的现象。教职员工更加乐于关心办学前景、招生与就业、教学与实习工作、学生常态管理、科研等工作,对突发事件问题松懈麻痹,不会居安思危。

2.2.2应急预案缺乏

各院校普遍没有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事前不重视,事发后相关的处置资源整合度不高,推诿扯皮,难协调。往往是按各自管辖范围谁管谁处理,凭老经验、老办法,处置效果往往差强人意。有时,甚至还因为处理的小失误使事件扩散化、扩大化,引发更加复杂的继发性事件。

2.2.3应急机制梗阻

客观讲,需要认真应对的突发事件一般不常发生,所以对其重视程度往往不够,普遍院校既没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也就谈不上建立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突机制。组织机构没有,配套制度缺乏,预防措施缺位,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的支撑。

3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管理体系的建构

高职院校正处于改革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高等教育行业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背景下,处于内忧外患的状况中,有学者比喻说“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在此背景下,笔者以为,只有不断夯实自身的安全体系,确保学校安全稳定,才能聚精会神谋发展,齐心协力促建设。再紧再忙,都有必要建构集预防、控制、处置与善后为一体的突发事件管理体系。

3.1预防

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管理体系中,预防是上策。有效预防的基本思路是:思想防线牢固、人防部署严密、物防设施完善、技防手段先进、协防协调统一。

3.1.1思想防线牢固

全院上下必须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意识,应当达成共识。要始终把安全作为一切工作的前提基础和根本保障,始终牢固树立安全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

3.1.2人防部署严密

人防系统是关键,再好的想法、措施,都要靠人来实现。人防部署严密,单位上下一致,有人抓、有人管,全方位、全过程,不留死角。切实做到各岗位都有安全目标责任,人人都是一岗双责。同时,要有专门机构、人员督查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堵塞安全漏洞。

此外,按照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合理配置处突人员。

要把防范工作从被动预防转化为主动性预防。一方面,加强学生安全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开展有关安全、健康专题讲座,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另一方面,组织安全责任明显的部门教职工参加相关应急处置方面知识、技能的学习培训,提高处突能力。

人防部署中,要谨防一种倾向,认为安全工作可有可无,岗位清闲,人员配置老弱病残,或者配置一些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照顾性人员。

3.1.3物防设施完善

学校应当安排合理资金,配置、改善相关安全设施设备,保障各项工作安全运行。交通设施、校舍、水电、防火、食品、药品等符合相关安全规范。对相关设施设备要定期检查,毁损、失效的,要及时修复更换或升级换代。必要的应急处突设备也要适当配置。

3.1.4技防手段先进

校园安全稳定必须依赖一定的现代科技手段,至少应当配置一定数量的监控装置。尤其是学生宿舍走廊、图书馆、门卫、办公楼等重点部位。监控装置的使用,能够有效弥补人防力量在时间、精力方面的不足,同时起到威慑作用,促进人们的自制性,并能够有效记录事件线索,固化证据,提高突发事件处置的灵敏度、准确度。

3.1.5协防协调统一

学校应当与周边社区、单位、公安等单位建立良好群防协作关系,加强联系,及时消除周边安全隐患。

3.2控制

控制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防止事态的进一步延续、扩大、扩散而采取的措施。控制的关键目标是消除或遏制危险要素,应当说,有效的控制是整个突发事件处置的重要环节。其基本原则有:

3.2.1合法合理原则

控制措施要合法合理,这是前提,是“法治”精神的内在要求。要基于合法合理的目的采取合法合理的措施。诸多发生的突发事件不断恶性发展,大多是由于先期控制措施的不合法、不合理而诱发的,必须重视。

3.2.2及时原则

学校突发事件因人员的密集性而往往具有迅速扩散的特征,因此,一旦事发,应当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及时判断情况,及时组织控制力量(人、交通、通讯等),及时报告,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3.2.3适度原则

适度原则讲求“火候”“分寸”,防止“过”和“不及”。在此,应当牢牢把握住:一是生命价值>健康价值>财产价值,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对伤情危重者立即打120组织救护;二是把握轻重缓急,把主要问题控制好,把主要当事人控制住并带离现场,疏散围观人员;三是坚持教育疏导,摆明事实,讲清道理。忌讳把话说满、把事做全,堵了自己的后路。

3.2.4动态原则

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往往会逐步牵涉较多的人或事,如学生家长。所以,控制过程中,要根据事件发展的情况灵活调整策略和方法。

3.2.5多层次原则

对于性质特殊,较复杂、较严重的突发事件,应当考虑调配一些专门工作小组,如医疗救护组、家属工作组、联合调查组、法律规范组等,分头分层次展开相应的专项工作,以保障效率。

3.3处置与善后

处置与善后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核心环节,是对事件整体的定论和了断,它具有很强的“承前启后”性质,不可草率终结。处理得当,当事人及相关联的人无异议,避免再“死灰复燃”。旁观者受教育,校方积累了经验,增强了应急能力;既平息了事件,又消除了损害,还可以树立新形象,可谓一举多得。如若处理失误,则后患接踵而至,调处起来反而更被动、更复杂。

笔者以为,善后处置必须坚持以下基本要点:

3.3.1事实清、证据足、定性准

这是善后处置的重要前提。只有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事件的性质也才能准确把握,处理才会有的放矢,也才能使处理结论具有难以撼动的说服力。

3.3.2教育从严、慎予法办

学校以“教育”为使命,而非以“惩治”为本职。因此,对一些人为的突发事件,善后处置当以此为旨。这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然而,有些学校近年来似乎有些冷漠,动辄报案、开除了事。究其思想根源,无非是想“惩前毖后”、想“了却后患”而已。如此处置,绝非“善后”。当然,对于违法犯罪的当事人,学校也不应该姑息,无原则迁就。

3.3.3恢复重建、完善机制(秩序、形象、心理恢复)

恢复重建,完善机制是善后处置工作的归宿。高职院校在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消除后,应及时组织开展恢复重建工作,尽快恢复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一要组织有关人员彻查事故隐患,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突发事件死灰复燃,以及次生、衍生事件的发生。二要及时组织影响性评估。评估工作要覆盖到突发事件所涉及的所有领域,既要包括物质层面,也要关注心理层面;既要考虑校内影响,也要关注社会影响;既要注意事态的继发性危害与影响;还要关心网路、媒体舆情控制。

一言以蔽之,善后要从多个层面采取措施,消除危害,最好能够将“危”化为形象重塑之“机”。

在事件处置终结后,还应当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弥补突发事件管理体制机制的漏洞,促进机制的有效性和长效性,

总之,高职院校面临日益复杂的内外环境或因素,突发事件的发生是必然的,不发生是偶然的,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学校必须正视安全危机的客观存在,并理性部署。具体而言,就是要提高认识,加强研究,并结合本校实际,建立系统完善的突发事件管理机制,争取有效预防,处理得当,善后圆满,这才是我们的心愿,也是本课题的追求。

参考文献:

[1]王强,刘建平.论高校突发事件及其应对措施[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3).

[2]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高校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研究报告[J].中国行政管理,2006(10).

[3]黄克宇,兰茹,徐安娜.学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探讨[J].广东白云学院学刊,2005(2).

[4]鲍勇剑,陈百助.危机管理――当最坏的情况发生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5]沈群群.高校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责任的分析[J].求实,2005(11):289.

[6]李佑卫,陈庆华,张学忠.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类型、成因及特点分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1-15.

[7]吴建勋.论高校突发事件的预警管理[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339-342.

突发事件性质篇10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辅导员处置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高校突发事件,顾名思义是指由于自然的、人为的或社会政治原因引发的,在高校内部忽然发生的以大学生起主导作用的,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对学校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冲击或危害的事件。如学生自杀、离校出走或失踪事件,学生打架或群殴、重大失窃事件,学生宿舍发生火灾、学生食物中毒等其它重大恶性事件。其本质特征就在于事件发生在时间上的突发性、紧迫性,往往令高校管理者始料不及或难以事前防范。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各类突发性事件发生率呈现出上升趋势,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必然会给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学生生活等方面的正常秩序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有些事件甚至会危害社会安定和政治稳定。作为高校的一名辅导员,在管理工作中也或多或少会遇上一些突发事件。因而,处理突法事件的应变能力是每一位辅导员的基本要求。那么,高校辅导员究竟应该如何面对班级突发事件呢?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笔者提出几点思考。

(1)及时到场是科学应对突发事件的首要前提。面对突发事件,辅导员必须及时到场、坚守岗位、兢兢业业,绝不能推卸责任、擅自离岗。同时,辅导员可以结合平时所掌握的信息,从各种蛛丝马迹中判断出行为原因,为妥善处理突发事件赢得时间。

(2)果断处置是科学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环节。面对突发事件,辅导员要坚持现场解决(初步)原则,无论是否涉及自己的学生,在处置时都要力争及时,因为在处置突发事件时,犹豫不决是大忌,这会引起很大的矛盾。因此,在现场处置时,保证能在现场给学生一个合理交待,疏散围观学生,减小负面影响。

(3)快速反应是科学应对突发事件的必然要求。面对突发事件,辅导员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犹豫,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果断地将事件妥善解决好。在面对那些突然发生的不采取措施则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严重的突发事件,辅导员更应该迅速地做出决定,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注意合理的行为方式,以求科学地将事件平息,努力把事件的负面影响减到最低程度,防止不良影响恶化。

(4)沉着冷静是科学应对突发事件的成功方略。面对突发事件,辅导员必须格外冷静,周围的学生已经失去了冷静,沉浸在事件之中,完全失去了方向,辅导员就是学生唯一的依靠。作为辅导员首先务求冷静,以最理性的思维考虑解决之道。冷静面对突发事件,也即常说的“冷处理”,是处理突发事件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5)客观全面是科学应对突发事件的有力保证。面对突发事件,辅导员切忌只听一家之言。突发事件的产生有着诸多原因。辅导员应当对事件进行客观调查和了解,并对突发事件的由来全面地分析,在客观公正的角度上处理问题。

(6)家校互动是科学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机制。面对突发事件,辅导员还要及时与家长联系,如遇重大情况的发生,如学生重病送诊,打架受重伤或其他原因受到较重人身伤害,辅导员一定要及时通知家长,给家长一个信息,希望家长能和我们共同解决问题,这样也可以减少学校的责任。这些都是应急处置的常用手段;最重要的还是之后的工作,主要是与学生谈心,取得信任,了解事情的根源;与家长沟通,说明事情的严重性,取得谅解,商讨如何共同帮助学生;与有关部门联系,了解事情的定性和处理决定,以便与学生解释说明。

此外,面对突发事件,辅导员除了果断积极解决问题以外,还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合理善后原则。及时对学生进行事后教育。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突发事件使受教育者处于最佳教育情境之中,教育者容易成功地向受教育者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受教育者对教育者传递的教育信息也最容易接受并信服。辅导员应当坚持以教育为主,对突发事件的当事学生主要给予教育,即便突发事件的性质和造成的影响可能比较严重,也应当主要是对当事学生予以教育,惩罚不是主要手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如对于一般的突发事件,性质不是很严重,可以由辅导员私下对当事学生进行耐心的教育和辅导,以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但对于比较严重的突发事件,虽然对当事学生仍然以教育为主,但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加以适当的惩罚,并还要在群体中进行教育,利用集体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这样能使教育达到最优化的效果。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辅导员对当事学生应当坚持宽容的心态,不要“一棍子打死”,要让(下转第35页)(上接第32页)当事学生看到改过的希望,让他们明白改过自新的重要性。

(2)客观公正原则。面对突发事件,辅导员一定要坚持客观公正原则,不能。如在采取方法解决突发事件问题时,辅导员不应当偏袒任何一方,应当客观公正地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对事件产生的原因进行调查时,要客观公正,不随意妄加自己的意思。在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时,尤其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注重事实,做到以事警人,以事育人。

(3)自主处理原则。这个原则是辅导员处理突发事件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该原则要求辅导员面对突发事件,应当尽力自己处理,与当事学生多沟通交流,避免将事件上报学校以造成学生无法看到“悔改的希望曙光”。但在辅导员能力不能解决的突发事件过程中,辅导员在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同时,要及时上报系主管领导、学生工作部或保卫处,和上级部门沟通情况,不能随便答应学生的条件。同时,及时通知所涉及班级的辅导员共同解决。特别对一些性质较为严重的,已经触犯了国家法律的突发事件,辅导员亦不可“庇护”,必须交由学校或司法部门处理,积极配合学校或司法部门对事件的调查、解决。

总之,辅导员在工作中只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明确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特点及处置原则,将突发事件的解决上升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及时有效地化解学生中的矛盾,解决好容易引起突发事件的症结,就能为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于海达.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与对策[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

[2]陈运遂.略论高校学生突发[J].宜宾学院学报,2005.11.

[3]邱正祥.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策略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

[4]李志强.论高校危机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6.

[5]彭学君.大学生群体危机生成演化机理与控制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06.

[6]徐小乐.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D].苏州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