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货币政策总结十篇货币政策总结十篇

货币政策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6:02

货币政策总结篇1

一、区域总量性货币政策的理论分析

对货币政策的研究由来已久,早期的货币数量论、威克塞尔、凯恩斯、后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及理性预期学派都提出了各自的货币政策的理论和思想,但以上所谈到的货币政策理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将货币政策看作是一种总量性宏观经济政策,认为货币政策作用的直接对象是社会经济总量,因而对货币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货币政策是否能够系统地影响产出,货币供给与产出之间是否存在稳定的联系,货币当局能否如愿地适应经济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控制货币供给总量、社会物价水平能否稳定等方面,通过这几个方面的研究来解析货币供应量与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

这些理论一般认为货币政策是一种总量目标调节,一般情况下不考虑结构问题,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成熟的间接宏观调控体制下更是如此,这一观点中所指的货币政策是狭义角度的货币政策,即中央银行通过对“钱袋子”口径的控制,提供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对于一国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等结构性问题,不应该也不可能是中央银行货币供给调控的目标,因为中央银行货币供给调控不能控制货币在各行业、各区域等的具体流向。

区域总量性货币政策要真正有效发挥作用,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可控性及中央银行的行政独立性。中央银行要通过货币政策对全社会进行总量性调控,首先必须能够有效控制货币供给,根据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投放货币,继而货币在有效利率价格机制的指引下,流向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引导社会资源达到优化配置,在这一过程中,中央银行应该能够自主地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控,因为中央银行具有行政独立性,货币供给具有外生性。

2.健全发达的金融市场体系。货币政策的调节对象是货币,通过对社会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进行调节以适应实际需要的货币数量,从而稳定社会的总体物价水平,区域总量性货币政策离不开健全发达的金融市场体系。货币政策传导不仅取决于中央银行的“主动性”货币政策行为,而且取决于企业、居民等微观经济主体的反应,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如何对微观经济主体产生作用呢?联系其中的是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在内的金融体系,金融体系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起“金融中介”的作用。货币政策通过金融市场改变各种金融资产的相对价格,改变和调整经济主体的资产选择行为,最终影响社会消费、投资和出口。

3.市场化利益导向的微观基础。区域总量性货币政策作用过程是一个间接作用过程,其作用的发挥不仅仅在于中央银行如何调控,更重要的在于金融机构、企业、居民等微观经济主体对中央银行的行为如何做出反应,只有当这些微观经济主体是真正的市场化的利益主体,才能产生真正的金融市场,才能产生真正的价格机制,否则货币政策的作用无从谈起。

4.区域经济、金融一体化。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交易离不开货币,货币政策的作用在于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所需要的货币,保持币值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货币离开中央银行以后,将进入金融体系,通过金融体系的中介作用进入实体经济中,为保证社会化商品经济的正常平稳运行,不仅要求商品供求均衡,而且要求货币供求总量和结构均衡,也就是说使货币流向最需要货币的地方去,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以区域经济、金融一体化为前提,否则,会出现一方面货币流通到不需要的地方去,另一方面需要货币的地方却无货币流通的现象,导致货币政策传导不畅通。

二、区域总量性货币政策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

(一)区域结构性货币政策逐渐引起关注

货币政策的实际运行与理论分析过程不一样,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时间过程,现实生活中的中央银行的货币调控与理论上的分析存在差异。近几年来,有以下两方面的因素促进了对货币政策区域差异化效应的研究。

1.经济理论界对信贷市场不完善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所起作用有许多新的见解,货币政策“信贷观点”引起了越来越大的关注。货币政策“信贷观点”认为传统的“货币观点”主要关注货币政策变动对实体经济的最终影响强度,而在影响时间和影响构成等方面研究存在很多的不足,而且都是注重货币市场的作用而忽视金融机构和信贷市场的影响。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理论试图弥补这些不足,更加重视对结构因素的分析。

2.在欧洲中央银行成立前后,统一货币政策是否会在成员国产生不同的影响引起了极大的关注。(1)Carloaltavilla(2000),[1]VolkerClausen,[2]BerndHayo(2002)[3]对emU统一货币政策进行研究,认为emU国家存在结构性和周期性差异,通过运用SVaR模型进行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在成员国内存在非对称性冲击。(2)受这一研究主题的影响和启发,国外有学者开始研究比较货币政策在欧盟成员国以外的国家所产生的差异化影响,BernankeB,Gertlerm(1995),[4]CecchettiS(1999)[5]以英国、德国和意大利为例,研究了企业结构和银行结构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认为以小企业和小银行为主体的国家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比较大,相比德国和英国而言,在意大利货币政策产生反应的时间要慢,强度也小。Hallettandpiscitelli(1999)[6]以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得出了大致相同的结论。(3)也有学者开始研究货币政策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区域的差异化影响。GeorgeGeorgopoulos(2001)[7]考察了加拿大统一货币政策的区域影响差异,michaet.owyang,HowardJ.wall(2004)[8]运用区域VaR模型进行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冲击在美国各区域间存在很大的差别。

(二)我国尚不具备实施区域总量性货币政策的条件

1.我国货币政策必须服从于“渐进式”经济转轨的需要,货币政策依然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工具,它不完全是一种市场化的经济调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财政性质和功能。出于“渐进式”经济转轨的需要,我国的货币政策必然要承担消化巨额社会资金损失这一改革成本的职责,同时兼顾化解金融风险的任务。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在理论界一直存在“单目标论”与“多目标论”之间的激烈争论,问题的焦点在于货币政策到底要不要将“经济增长”作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从我国货币政策的实际执行情况来看,我国货币政策一直将“经济增长”作为重要的最终目标,当我国出现经济滑坡时,中央首先想到的是货币政策。中央银行的政策独立性和信用独立性都不理想,并没有获得独立于中央政府制定货币政策的权力,主要是执行中央政府的货币政策决定,货币政策委员会也只是咨询议事机构,没有制定货币政策的权力,中国人民银行难以避免成为政府追求其它目标如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等方面目标的便利工具,中国人民银行行为目标的多重性、拥有的部分财政职能和不合理的外汇管理体制弱化了其独立性。

2.目前我国金融体系发展不健全。(1)银行间市场发展较快,但票据市场的发展严重滞后,使中央银行在货币市场上的货币政策行为只能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产生反应,而对企业、居民等经济实体的作用十分薄弱,货币政策工具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力。(2)货币市场各子市场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不同经济主体被限制在不同的子市场,货币市场各参与主体不能在银行间国债回购市场、交易所国债回购市场、外汇市场之间自由进出,各子市场分别只允许指定的特定主体参加。(3)我国在货币市场上,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的利率确定开始采用市场化的方法,但作为金融市场主体部分的银行存贷款市场利率依然是由行政方式确定,这使货币市场利率的基础导向性作用下降,不能真正反映整个社会资金供求情况,大大降低了区域总量性货币政策的效果。

3.我国缺乏市场化利益导向的微观经济主体基础。(1)从我国企业的情况来看,产权改革的滞后使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现象依然存在,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因而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比较低下,企业过度依赖银行信贷融资,资产结构单一化。同时我国存在一个突出现象是众多民营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贷款,银行信贷结构与产出结构不对应。(2)我国居民资产、负债单一,金融努力程度不高,缺乏金融风险、收益意识,使总量性货币政策不能充分发挥其“指示”作用。从金融保险业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和金融保险业对GDp的贡献率这两个反映金融努力程度的指标来看,发达国家这两个指标一般为30%和8%,从2005年我国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除北京、上海的金融发展较快以外,绝大部分地区包括东部地区金融业发展依然滞后。(3)我国金融机构的主体部分是国有金融机构,受政府管制程度较高,金融机构行为“政府”导向现象普遍,不良资产的存在也限制了利率发挥作用的空间,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的变化不完全按照“三性”原则进行,金融机构行为调整是否符合货币政策的需要难以确定。

4.我国目前区域经济、金融存在很大差异。(1)无论是从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还是人均经济发展情况来看,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很大,而且这种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2)各区域金融机构发展也存在很大差异,东部地区不仅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总行所在地,而且是11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所在地,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数量也要多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我国绝大部分的外资银行分行也设在东部地区(如上表所示)。(3)东部地区也是我国股票交易市场所在地,企业、居民的金融意识、金融观念要比中西部地区浓厚,对金融发展参与积极性要高于中西部地区。因此,我国区域经济、金融发展的巨大差异必然与区域统一性货币政策产生矛盾,对总量性宏观经济调控产生挑战,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外资银行分行的区域布局地区分行地区分行上海45珠海3北京22福州2深圳20南京3广州15武汉2天津15成都1厦门9海口1大连8昆明1青岛4苏州1汕头3西安1重庆1资料来源:《中国金融统计年鉴》(2004)。

三、我国区域总量性与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比较:一个模型分析

(一)模型的假设条件

本文运用一个宏观经济模型来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结构问题,模型通过考虑不同区域的菲利浦曲线来分析货币政策的区域非对称性,菲利浦曲线为:

其中i表示不同区域;μi表示区域当前的失业率;μi表示区域的自然失业率;αi表示不同区域未预期的通货膨胀对失业率的影响因子;εi表示不同区域受到的货币政策冲击,由于本文的目的是研究我国中央银行统一货币政策在不同区域的非对称性效力,在不同的区域εi是相等的;πi表示区域当前的通货膨胀率;πei表示区域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另外,假设货币政策的实施者中央银行是一个理性的经济主体,由于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都是现代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因此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和失业对该国来说都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中央银行作为理性的经济主体会尽量减少货币政策的实施给国家带来的效用损失,[9]效用损失函数可以定义为:

为了研究的简便,本文定义i预期的通货膨胀率πei为0,预期失业率μei与自然失业率μi相等,因此,效用损失函数可以重新定义为:

(二)区域总量性与结构性货币政策比较分析

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有两种可供选择的实施方式:一种是中央银行区域结构性货币政策,在实施货币政策时考虑各区域的实际情况;另一种是中央银行实施区域总量性货币政策,以全国的整体情况为出发点。

第一,假定中央银行采取第一种货币政策策略,在实施货币政策时考虑各区域的实际情况,此时由n个不同区域组成的国家总体效用损失函数为:

(三)我国实施区域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必要性

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目的在于实现效用最大化,要分析我国实施区域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必要性,必须证明区域结构性货币政策能使国家的效用损失减小。

由此可以看出,随着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非对称性的增大,实施区域结构性货币政策更加能使国家的效用损失减少,有利于实现效用最大化。

四、我国货币政策应该考虑区域结构性因素

(一)在目前我国实际情况下实施区域结构性货币政策更加有利

因为我国存在的区域结构性矛盾对区域总量性货币政策效果的发挥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特别是目前我国区域经济、金融发展差异较大,区域总量货币政策必然不利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发展中地区发展不平衡和行业发展不平衡势必要求制定和施行政策时注重结构调整。国家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当更加充分地考虑区域经济、金融差异的客观事实及其对统一货币政策效力的影响。

1.在确保货币政策国家权威性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创新,调整现有中央银行高度统一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加强中央银行区域分行在货币政策调控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一,各区域分行可以通过对辖区内经济、金融形势进行分析研究,确定辖区内重点信贷支持对象;第二,赋予区域分行在再贷款和再贴现方面更大的权利,各区域分行可以在不违背总行货币政策指导方向的前提下,根据辖区内金融机构发展规模和结构状况,通过再贷款和再贴现进行支持,再贷款和再贴现规模只需要报总行备案即可;第三,国家货币政策委员会人员中应该增设各区域分行的代表,以反映各区域分行在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意见;第四,建立各区域分行货币政策实施效果评级制度和指标体系,探索组建区域分行货币政策评委会,负责对区域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2.对某些可以实行区别对待的货币政策工具实行必要的区域差别化调整。从2004年4月25日开始我国已实施机构差异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应该逐步推行区域差异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欠发达区域的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低于发达地区,从而平衡因货币乘数不同而导致的货币供应量的差异,各中央银行区域分行可以根据区域内预期收益,实行有地区差异的利率,在再贴现的使用上,可以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在实施区域性货币政策同时,应该强化中央银行总行“窗口指导”工具的约束力。

(二)从模型分析可知,在我国货币政策效力区域非对称性的情况下,有必要实施区域结构性货币政策

区域总量货币政策运作是一个以完善、发达市场为基础的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同时是我国货币政策发展的方向,也是整个市场化改革的要求,因此,不能用货币政策被动地去适应区域金融差异,区域化的货币政策调控不能损害我国向间接货币政策调控转型所需要的市场化基础和环境,应该努力完善我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金融体系建设,为货币政策运行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形成全国统一前提与区域特色有机结合的国家货币政策调控体系。[10]

1.完善我国货币政策运行的市场环境,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调控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影响居民、企业及金融机构的行为从而影响社会总供求关系,最终实现对国民经济调控,这一过程的有效运作有赖于市场化的经济主体的存在,因而,应该加强企业、金融机构产权改革,让她们成为真正人格化的产权主体。

2.货币政策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总量性的政策,其目标在于保持物价的稳定,为整个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发展预期环境,区域性、结构性问题应该通过财政政策来解决,因而,政策性金融的建设显得十分重要。

3.目前,我国区域经济金融差异不仅体现在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布局的东部与中西部区域差异上,更主要体现在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主体金融努力程度的差异上。东部地区经济主体金融努力程度要高于中西部地区,因此,在塑造真正人格化的产权主体的同时,还应该培育中西部地区经济主体的金融意识和理念,强化金融收益和风险约束,提高金融创新意识,这样才能适应市场化货币政策的要求,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效果。

4.由于各地区经济和产业结构等存在差异,统一的货币政策调控有时会使某些地区利益受到损害,对此中央应该尝试建立货币政策调控的补偿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1]Carloaltavilla.measuringmonetarypolicyasymmetriesacrossemUCountries.FederalReserveBankofSt.LoUiSworkingpaper.may.2000.

[2][BF]VolkerClausen&BerndHayo.asymmetricmonetarypolicyeffectsinemU.Zmiworkingpaper.march.2002.[BFQ]Hayo,B.&B.Uhlenbrock.Commonmoney,UncommonRegions,Kluweracademicpublishers,forthcoming.1999.

[4]BernankeB,&Gertlerm.insidetheBlackBox:theCreditChannelofmonetarypolicytransmission.nBeRworkingpaper.1995.

[5]CecchettiS.LegalStructure,FinancialStructure,andthemonetarypolicytransmissionmechanism.FRBnYeconomicpolicyReview.1999(5).

[6]Halletta.,&piscitelliL.emUinreality:theeectofacommonmonetarypolicyontheeconomieswithdierenttransmissionmechanisms,CepRDiscussionpaper.1998,2068.

[7]GeorgeGeorgopoulos.measuringRegionaleffectsofmonetarypolicyinCanada.internationaladvancesineconomicResearch,2001(7).

[8]michaet.owyang&HowardJ.wall.StructuralBreaksandRegionalDisparitiesinthetransmissionofmonetarypolicy.FederalReserveBankofSt.LoUiSworkingpaper.June.2004.

[9]DeGrauwep.andm.-a.Senegas.“monetarypolicyinemUwhentransmissionisasymmetricanduncertain”CeSifoworkingpapers,2003.

[10]宋立.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金融体系重构[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ontheoverallandStructuralRegionalmonetarypolicyinChinaZhoumengliang1maHao2abstract:Chinaisalargedevelopingcountrywithenormousregionaldifferences,whichleadstodifferentiatedeffectsofoverallregionalmonetarypolicyamongdifferentregions.themarketizationreforminChinaresultsinmoremarket-orientationoperationofmonetarypolicy.withthegreatdifferencesinregionaleconomiesandfinance,monetarypolicyshouldnotmovebacktoadministrativecontrol,therefore,itisveryimportanttostudythestructuralmonetarypolicyinChina.Keywords:monetarypolicy;region;necessity

货币政策总结篇2

   关键词: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有效性

   货币政策理论概述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主要的货币政策理论有以下四种:

   古典学派:以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认为名义货币数量对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失业率、实际工资、实际利率、储蓄和投资等实物变量完全没有影响,货币数量的变化只能引起物价的同比例变化,因此货币政策对调节经济景气无能为力,即“货币中性论”。凯恩斯学派:现代货币政策理论的真正起点,应该是凯恩斯在1933年所发表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以下称《通论》)一书。在该书中,凯恩斯认为,名义收入的变化可以通过利率影响实际国民收入,因此货币在实体经济中并不是“中性”的,同时由于价格粘性因素的存在,市场机制无法及时有效地调整以修复所出现的失衡,需要采用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内)对市场失衡进行修正,以减小经济的波动。其政策操作的基本思路是,在经济相对低迷时采用相对宽松的宏观政策,而在经济相对过热时,则用相对从紧的政策来应对。随后,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成为各国政府所倚重的经济调控工具。货币学派: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通货膨胀成为困扰各国政府的首要难题时,面对无法解释通货膨胀的凯恩斯学派,古典的货币数量论又以现代货币学派的形式卷土重来,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的论断,更是将货币政策的影响力推到了一个高峰。合理预期学派:20世纪70年代,以卢卡斯为首的合理预期学派给了凯恩斯学派最后一击,提出没有预期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是经济波动的原因,有预期的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完全没有影响。

   综观以上各学派的观点,基本结论大致可以分为“货币政策有效”和“货币政策无效”两种对立的观点。凯恩斯主义认为能通过宏观政策逆向地调节有效需求以平抑经济波动;现代批判凯恩斯主义的各流派如货币学派、理性预期理论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反对相机抉择的政策,主张“按规则行事”,并相信只有依靠市场机制才能走出困境。而在实践中,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后,西方国家在凯恩斯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加强了宏观调控的力度,但到上世纪70年代,由于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综合派无法解释“滞胀”现象,“按规则行事”的观点在政府的宏观政策制定中逐步占据上风。

   在我国,随着市场化改革的逐渐深入,货币政策受关注的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目前,货币政策已成为最受社会关注的宏观政策,其每一次变化及未来可能的走势,都会牵动市场的神经,产生广泛的影响。不过,在货币政策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同时,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却一直没有停息过。对于货币政策调控而言,其是否具有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它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货币政策的调控边界,以及货币政策操作的基调。

   货币政策有效性相关理论研究

   (一)衡量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在假设货币供给为外生的基础上,研究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经济中的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如果货币供应量变化导致真实宏观经济变量(如实际产出)发生变化,则认为货币(政策)是有效的;如果货币供应量变化仅仅导致名义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如名义产出、价格水平等),则认为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二)研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顺畅

   货币政策操作是通过各种途径(如利率、汇率、信贷、资产价格等)对总需求的各个组成部分产生影响,最终反映在价格水平的变动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顺畅,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金融体系是否对货币政策调控产生及时和准确的反应。按照通常的逻辑,金融体系发展越是完善,就能更迅速和准确地对货币政策作出反应,因此,货币政策也就会更有效。不过,从现实的观察看,金融市场的发展固然会提高其对各种政策的反应速度,但也会改变货币政策传导的基本外部环境(比如金融创新的发展增强了货币的内生性),这会极大地影响传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此外,金融市场发展与实体经济的日渐疏远,更是让货币政策的传导落入了失灵的境地。当然,在确保货币政策传导有效的各种条件中,除了金融体系对货币政策的准确反应外,还需要各种微观主体(企业和居民)对金融变量(利率、汇率或信贷规模等)的变动有足够的敏感性,进而对投资、消费决策作出相应的调整,最终导致总需求的变动。

   (三)评价中央银行选择和实施的货币政策是否适当

   货币政策主要包括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手段等,评价货币政策是否适当要看其是否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互相协调、互相配套,是否能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在这个层面上的货币政策有效性讨论,涉及的是基本经济理念之争,即:市场是否有充分的弹性吸收可能出现的各种冲击,并迅速恢复到均衡状态。如果市场是无效的,那么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将产生实质的影响,并有助于经济失衡的修复;如果市场是有效的,有能力修复各种冲击,那么过于频繁的货币政策操作不但不会对经济产生积极作用,反倒可能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善以及信息技术的提高,市场经济的弹性在不断增强,应对风险的修正能力也大幅提高,从而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积极货币政策操作后,保守的“中性货币政策”重新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主流。其具体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货币政策的职能重心的转变,从熨平经济短期波动转向在长期内为市场运行以及市场功能发挥提供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二是货币政策目标的转变,从多目标逐渐转变为长期物价稳定的单一目标。

   上述三方面都对一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决定于国家或地区的金融深度、金融制度安排与变迁乃至经济制度安排与变迁。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政策工具、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的选择都有其特殊性,这势必对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政策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处于金融深化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因而需要从多方面对一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才能得出一国货币政策是否有效以及如何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我国货币政策的演变

   自中国人民银行执行中央银行职能以来至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实际上是以信贷总量和现金总量为中间目标的。1993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逐步以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但由于企业负债的主要来源是银行贷款,其投资和生产周转资金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银行贷款,因此信贷总量仍然是一个重要的中间指标,为各经济主体所高度关注。

   而最终政策目标的选择则一直在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之间摇摆,至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为“稳定币值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但是,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稳定币值与西方经济学意义上的稳定币值是有区别的,后者是在开放经济模型下的政策目

   标,稳定币值的含义包括稳定国内物价和保障本币汇率的稳定两个方面,我国由于对资本项目实行管制,因此汇率稳定没有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稳定币值”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其实际含义是保持国内物价水平的稳定,防止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也不断地与时俱进,央行在制定、执行货币政策上不断走向成熟,进行宏观金融调控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我国货币政策进行了重新定位,《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货币政策要在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健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这表明今后货币政策基本目标乃是“稳定”,而“增长”不再作为货币政策目标。我国货币政策目标从早期的“发展经济、稳定货币”过渡到“保持货币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直到今天的“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鲜明地体现了货币政策日益“中性化”的轨迹。也就是说,货币政策不再承担“刺激”或“抑制”经济的任务,而只负责为经济运行营造一个稳定的宏观环境,“规则导向”的货币政策,即为一种典型的“中性化”政策,它只保证经济以其自身的增长率在低通货膨胀条件下持久地增长。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2003年以来,中央银行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保持货币信贷的平稳增长,加快金融体制的改革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增强货币政策在总量平衡中的作用。综合来看,近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0%以上,Cpi年均增长控制在3.2%以内,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年均增长控制在17%左右,可见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比较有效,对实际产出和物价变动都具有重大影响。但是与1998年以前货币政策效果相比较,近年货币政策效果有不断减弱趋势,印证了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效果是非均衡的观点。主要体现为:货币供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减弱;宽松的货币政策未能避免物价走低;货币政策促进投资乏力;连续降息刺激消费微效。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是结构问题而不是总量问题。众所周知,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由此带来的重复建设不断加剧经济结构的不合理。而货币政策是一项总量性政策,在解决总量问题方面具有优势,并且一般认为,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效果比较显着,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而解决结构问题,依靠货币政策总量扩张往往无济于事,需要运用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加以解决。

货币政策总结篇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对效力

在凯恩斯经济学中,“需求管理”是政府的主要宏观经济政策。这里主要分析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从它们对总需求的影响角度来考察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对效力。

(一)财政政策的效力

当政府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时,政府需求增加将通过财政政策乘数效应使GDp增加。GDp的增加又使货币需求增加,即需要更多的货币用于交易。在储备银行不改变货币供给的情况下,利率必然上升;利率上升,一方面会抵消由于GDp增加而增加的货币需求,另一方面又会减少投资需求,从而抵消一部分政府支出或减税对GDp的刺激作用。如果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很高,利率的上升将会大量降低投资。如果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很低,那么,由于政府支出增加引起的货币需求将使利率猛增(利率敏感程度很低意味着利率必须变动很多)。①(①参见[美]R.e.霍尔和J.B.泰勒:(宏观经济学>,171页,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8。)

此外,财政支出乘数是衡量财政政策效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财政支出乘数能否使财政政策的效力充分发挥出来,同样要受到上述两个因素的制约。如果投资对利率高度敏感而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即使财政支出乘数很大,财政政策也无法产生强有力的效果。

与上述情况相反,当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时,如果利率上升幅度不大,或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利率水平没有多大影响,那么,这种政策对投资的冲击就很小。在这种情况下,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总需求就有很强的影响力。换言之,当投资对利率不敏感而货币需求对利率高度敏感时,财政政策的效力就很强。

利用iS——Lm曲线的形状及其移动来展示财政政策效力的强弱。财政政策的效力与iS曲线和Lm曲线的形状有很大关系。当投资需求对利率很敏感时,iS曲线比较平缓,因为利率的较小变化和投资需求的较大变化有关。相反地,当投资需求对利率不敏感时,iS曲线就比较陡峭。

再看Lm曲线的形状。当货币需求对利率很敏感时,Lm曲线就比较平缓,因为当货币需求随着收入变化而增加时,利率的很小变化就足以使它减少;反之,当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时,Lm曲线就比较陡峭。

当iS曲线比较陡峭,或者Lm曲线比较平缓时,财政政策的效力比较强。相反,如果iS曲线比较平缓,或者Lm曲线比较陡峭,财政政策的效力就比较弱。

(二)货币政策的效力

货币政策的操作主要体现在货币供给的变化上。扩张性货币政策或松货币政策是货币供给增加;紧缩性货币政策或紧货币政策是货币供给减少。一项扩张性货币政策如果在货币供给的增加时使利率下降的幅度很大,并且对投资有很大的刺激作用,它对总需求的影响就很大。这种效果产生的条件是:第一,如果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很高,利率的下降就会使投资受到极大鼓励。第二,如果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很低,货币供给的增加使利率下降很大(利率的很小下降就足以把货币需求提高到同较高货币供给一致)。在这两个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效力就强。

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效力也有弱的时候。如果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很低,利率的下降不会使投资受到很大的刺激;如果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很高,货币供给的增加并不能使利率下降很大。在这种情况下,一项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如果使利率下降较小,或对投资的影响较小,它对总需求的影响就较弱。

用iS——Lm曲线的形状及其移动来展示货币政策效力的强弱。同财政政策一样,货币政策的效力也与iS曲线和Lm曲线的形状关系很大。如果幅曲线较为平缓或Lm曲线较为陡峭,货币政策的效力就强;如果赐曲线较为陡峭或Lm曲线较为平缓,货币政策的效力就弱。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搭配文献综述

摘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属国家的需求管理政策,可据宏观经济调控要求进行合理搭配。围绕着这个课题,国内外无论在理论的研究上还是在现实政策的运用上,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重点对我国实行人民币二篮子货币汇率制度后两大政策有效搭配的文献进行综述。

关键词: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绩效 政策搭配 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

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实现一国经济稳定发展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也是学界长期论争的焦点议题之一。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理论视角。运用各种模型和实证方法,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绩效及其搭配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国外研究情况

经济学文献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的定量实证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iS-Lm模型(又称希克斯一汉森模型)。根据该模型,希克斯和汉森等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虽然在短期能够影响产出,但是从长期来看,对产出都没有影响,它们都是无效的,除了提高价格之外。之后,经济学家在其基础上,将视角延伸到对开放经济的研究。

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mead,1951)提出了固定汇率制下的内外均衡冲突问题,即“米德冲突”。在汇率固定不变时,政府只能主要运用影响社会总需求的支出增减政策来调节内外均衡,在开放经济运行的特定区间便会出现内外均衡难以兼顾的情况。而支出转换政策包括汇率、关税等的实质是在总需求结构内部进行结构性调整,使需求结构在国内需求和净出口之间保持恰当的比例,从而开创性地提出“两种目标,两种工具”的理论。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tinbergen,19521最早提出了将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联系在一起的正式模型,即“丁伯根法则”。若要实现n个独立的政策目标,政府至少具备n种独立的政策工具,工具之间不会相互影响。蒙代尔(mundeB,1960)提出了进一步的解决办法,指出将每一政策工具分配给它能发挥最大影响力和具有绝对优势的目标。斯旺(Swan,1960)用图形说明了支出增减政策f财政货币政策1和支出转换政策(汇率政策)各自的功用,提出了用支出增减政策和支出转换政策的搭配来实现内外平衡的模型。蒙代尔(1963)与弗莱明(1962),研究了开放经济条件下用于实现内外均衡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问题,他们的研究成果经不断完善而成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fmundell-Flemingmodel),并由此得出了著名的“蒙代尔三角”理论,即货币政策独立性、资本自由流动与汇率稳定这三个政策目标不可能同时达到。1999年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fpaulKrugmanl根据上述原理画出了一个三角形,他称其为“永恒的三角形”ftheetelnaltrianslel,从而清晰地展示了“蒙代尔三角”的内在原理。这三个目标之间不可调和,最多只能实现其中的两个,这就是著名的“三元悖论”。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将以上理论和研究方法应用于对我国经济的分析,研究结论不尽相同。马拴友(2004)运用iS-Lm模型进行分析得出,在我国iS曲线较为陡峭而Lm曲线较为平坦,说明在这种情况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比。对治理通货紧缩具有更大的效能。张学友、胡锴(2002)运用修正的mF模型,对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力进行比较,得出在我国现行汇率制度安排下,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要优于货币政策:当前我国的经济政策应以财政政策为主,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淡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施建淮(2007)运用VaR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中国产出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人民币升值在中国是紧缩性的:相对汇率变动的其他效应,汇率变动的支出转换效应是支配性的,因此运用传统斯旺模型来分析中国经济是有效的。徐长生、刘士宁(2006)根据斯旺模型政策搭配理论,认为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模型中的内部通胀、外部顺差的区域,因此对内可采用从紧的货币政策主要抑制投资过热,采取结构性的财政政策着重解决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对外通过本币升值的汇率政策改善国际收支顺差,以实现内外均衡。

也有学者通过计量建模,实证研究了近年来我国两大政策的搭配,但大多集中于对内绩效的研究,鲜有在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下兼顾内外综合绩效的系统研究。刘玉红、高铁梅、陶艺(2006)实证研究了财政货币政策的综合效应,发现中国的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性较弱,这是由于我国利率管制严格、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发展缓慢等原因所致,而中国的财政政策的政策效果显著,扩大国内需求方面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应该继续实施。王文甫(2007)通过模型分析。发现在内生增长理论框架下,有一条真实变量都以相同的比例增长的均衡增长路径:在均衡增长路径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必须相互协调:财政政策对经济有影响,货币呈非“超中性”。刘斌(2009)基于我国的实际数据的实证研究得出。我国的政策体制主要表现为主动的财政政策和被动的货币政策组合体制的结论:这种体制实际上是物价水平的财政决定理论的充分体现:因相机抉择的政策会产生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问题,对社会福利水平产生影响,这种体制在今后是否一定要继续保持值得商榷:他强调今后我国应该从现行的体制向主动的货币政策和被动的财政政策组合体制转换。黄志刚(2009)将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fm―F模型1拓展到中间汇率制度下研究发现,不管资本流动性如何,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基本有效,其效应介于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之间:实行中间汇率制度的国家在进行宏观调控时,最应该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搭配方法,此时政策效果最好。

三、总结及启示

通过以上综述我们发现,大多文献将研究视角聚集于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及内外均衡,鲜有深入到对物价、居民消费、民间投资等重要经济变量以及经济内部结构的政策搭配研究。已有的研究结论不尽相同,对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以来(2005年7月21日)基于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的相关文献不多。

本文认为,在后续研究中可进行新的尝试,若能遵循“紧扣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总揽全局、内外兼顾、两大政策密切结合”的构想,将会有很大的突破与创新。

看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对效力”的人还看了: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包括什么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配合使用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的必要性

4.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

5.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什么

6.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货币政策总结篇4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基点,是指能使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共同发挥对经济调节作用的最佳结合点。这个因素既可能是货币政策实施的结果,同时又可能是财政政策实施的结果,即二者协调配合的最佳结合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最佳结合点应当一头连着财政收支的管理结构,另一头关系到货币供应量的适度调控,有互补互利的作用。因为财政收支状况的变动是财政政策的直接结果,而货币供应量则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点提醒我们,两大政策的协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各自以自己的调控内容与对方保持某种程度的协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政策效应的相互呼应。另一种则是两大政策的直接联系,也就是所谓政策操作点的结合。经济转轨时期的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处在变革之中,其结合点也会因此而变动。因此,在转型过程中,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有两大基点:一是国债;二是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

从不同的侧面分析,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有不同的方式,目的在于协调配合运用两个政策工具,形成合力,共同解决宏观经济运行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方式与内容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如果从配合的形式上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和财政政策工具协调配合主要表现为财政投资项目中的银行配套贷款。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还要求国债发行与中央银行公开市场的反向操作结合。也就是说,在财政大量发行国债时,中央银行应同时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国债以维护国债价格,防止利率水平上升。

第二,政策时效的协调配合。在西方经济理论中,通常把政策时滞分两类三种,即认识时滞、行动时滞和外部时滞三种,其中前两种时滞又称为内部时滞。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也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的搭配。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财政政策以政策操作力度为特征,有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容易引起过渡赤字、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因而,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引擎作用,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使用。

第三,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还体现在:“适当的或积极的货币政策”,应以不违背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为前提,这样可以减少扩张性财政政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政策性贷款风险。财政政策的投资范围不应与货币政策的投资范围完全重合。基础性和公益性投资项目还是应该以财政政策投资为主,而竞争性投资项目只能是货币政策的投资范围,否则就会形成盲目投资,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第四,调控主体、层次、方式的协调配合。由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调控主体上的差异,决定了两大政策在调控层次上亦有不同,由于货币政策权力的高度集中,货币政策往往只包括两个层次,即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2,3]宏观层面是指货币政策通过对货币供应量、利率等因素的影响,直接调控社会总供求、就业、国民收入等宏观经济变量,中观层指信贷政策,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发展需要,调整信贷资金存量和增量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而财政政策由于政府的多层次性及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形成了多层次的调节体系,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宏观层是国家通过预算、税率等影响宏观经济总量,影响社会总供求关系。中观层则主要是通过财政的投资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等,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解决公平、协调发展等重大问题。微观层则是指通过财政补贴、转移性支付中形成个人收入部分对居民和企业的影响。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还可以从宏观调控目标、结构调整和需求调节方面的协调配合三方面进行分析。

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实践分析

政府在对宏观经济调节过程中,要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要根据宏观经济调节目标、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管理体制的特征来选择某种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方式。政策配合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到宏观调节效果。

(一)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运行的基本轨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9~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7.5%,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综合实力大大提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管理由直接控制向间接控制逐步过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逐渐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合的方式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初略统计,改革开放23年间,实行“双松”政策组合的达13年,实行“双紧”政策组合9年,实行“松紧”组合只有1年,具体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初期(1979~1984年)。这一阶段,总体上说执行的是“双松”的政策搭配,即“松”的货币政策与“松”的财政政策的搭配。在“双松”政策模式中,银行系统通过降低存款准备率,降低利率,扩大贷款规模,增加货币供给。财政系统通过减少税收,增加财政支出,扩大社会总需求[4,5];社会总需求因而能在短期内迅速扩张起来,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在改革初期,特别是1984年以前,在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和生产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条件下,利用这种政策配合,能够推动闲置资源的运转,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但是1984年以后,由于经济中不存在足够的闲置资源,“双松”政策注入大量的货币则会堵塞流通渠道,导致通货膨胀,对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

第二阶段(1985~1997年)。1985年后,一方面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确立了货币政策作为一项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开始具有了特定的内涵和应有的作用,银行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开始得到确立。另一方面过渡投资、经济过热的症状越来越明显。在这一阶段中执行的是“双紧”的政策搭配,即“紧”的货币政策与“紧”的财政政策的搭配。在“双紧”政策模式中,银行系统通过收回贷款,压缩新贷款,减少货币供给量,从而使社会总需求在短时间内迅速收缩;财政系统通过增加税收,削减财政开支,增加财政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减少市场货币流通量,压缩社会总需求。

第三阶段(1998~2002年)。这一时期中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告别了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短缺经济,出现了物质产品的相对过剩,出现了明显的通货紧缩,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由过去以治理通货膨胀为主转变为治理通货紧缩。在政策取向上,由实施长达5年之久的“双紧”过渡到“双松”,即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防范金融风险,财政政策在支持发展、化解风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转型时期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合作用的基本估价

“转型”是近几年我国经济金融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任何政策措施都不能离开这条主线,并在服务服从于这条主线的前提下,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完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地位作用的发挥亦离不开这个基本前提。

第一,公共财政理论及政策框架的确立,标志着政策本位的彻底回归,是转型时期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合的显著特征。从改革初期的大财政、小银行,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中前期的“大银行、小财政”,到90年代末期财政政策在治理通货紧缩过程中主体地位的确立,财政政策本身从行为而言经历了一个“强——弱——强”的过程,从职能上讲也经历了一个由金融财政到吃饭财政、由建设财政到公共财政的转轨和演化过程,公共财政理论及政策框架的初步确立及分步实施,标志着我国财政体系及建设开始与国际惯例全面接轨,是财政政策本位的彻底回归,是市场经济建设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第二,政策搭配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必须与当时的经济运行机制和宏观调控的重点紧密联系起来,相机抉择,协调推进,才能收到最好的政策效果。近二十年来,我们在宏观调控建设方面虽然有很大的成就,但仔细总结检验,宏观调控的政策绩效与预期政策目标相差较大。时至今日,尚未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宏观调控理论与政策规范,“相机抉择”变成了“随意选择”,宏观调控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中后期政策目标不明确,基本处于“一松就乱,一紧就死,紧紧松松,松紧交替”的怪圈之中,滞延了经济发展的步伐和经济体制转轨的步伐。甚至在90年代末期把“实行双紧”的政策搭配作为我国既定的一项中长期宏观经济选择写入了我国的许多重要文件之中,在一定程度上证明我们的决策部门以及理论界对宏观调控认知的肤浅,自主运用能力与水平较差。政策搭配缺乏权威部门,往往政出多门,形成政策效应的相互抵销,在1998年就呈现出了财政政策扩张效应被税收的制度收缩效应抵销,积极的货币政策效应被整顿金融秩序、治理三乱的制度收缩效应所抵销等局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理论及政策搭配框架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第三,财政政策的扩张效应呈现递减态势,在宏观调控中的主体地位有所下降。众所周知,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收入政策和支出政策,财政政策的目标是通过其收支的规模和结构来实现的。因此,政府有能力改变财政收支的规模和结构,是有效实现财政宏观调控的前提和重要保证。近几年来,我们加大了财政体制改革的力度,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收到了明显的政策效果。但是,扩张的财政政策已经持续了将近5个年头,通货紧缩的势头开始得到遏制,实施扩张财政政策的经济运行背景有了较明显的变化。按照经济学的一般公理,继续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政策的扩张力度,刺激效应要呈下降趋势。如何保持财政政策的扩张效应是宏观调控体系建设、政策搭配与选择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第四,信贷集中与“惜贷”并存,扩张的货币政策缺乏必要的传导机制,淡化了稳健货币政策的政策效果。当前,一方面,金融机构存在大量闲置的供给型资金与经济发展急需的巨额资金需求并存,有效的金融资源得不到合理运用。截止到2002年末,预计全国金融机构存大于贷将超过4.5万亿元,比通货紧缩初期的1997年末,新增4万多亿元,其中近几年新增近2万亿元,银行资金运用率降低,造成大量资金浪费和效益滑坡,金融运行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国民经济各产业主体又急需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财政可支配资金无力担此重任,“造血”与“输血”严重脱节。如何将充足的金融资源总量优化、结构配置到各产业部门,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是货币政策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启示下,从1997年开始,中国金融体系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取得显著成效,其核心是改革了银行内部法人制度和授权授信制度,银行评估项目、管理资金更为严格、谨慎和科学,同时也削弱了整体金融供给资金的能力(部分分支机构无贷款审批权限)。这种日趋理性的经济金融环境降低了选择性货币政策的运行效率,形成了信贷资源向优势地区(沿海地区)、优势行业(电力、电信、烟草等)、优势企业(上市公司、大型企业集团)集中,且呈不断强化的态势。内陆地区、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形成了银行体系内部资金闲置与营销“惜贷”的结论。对此有人从货币渠道传导机制上寻求破解上述课题的答案。从疏通传导机制出发增大积极货币政策的政策效果,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会收到一定成效,但并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特别是当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基本确立以后,货币政策作用的制度基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运行传导机制和载体,形成与市场金融运行相适应的风险利益配置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商业银行主体在传导货币政策缺乏主动性、创造性的体制诱回,是克服信贷传递渠道不畅的根本出路。

货币政策总结篇5

关键词: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

中图分类号:F83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09)02-0010-05

传统货币政策理论主要从总量的角度研究货币政策对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影响,它是以区域经济、金融结构的同质性和统一性为背景的,现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中对结构因素的分析主要是对金融组织结构、资产结构等方面的分析,较少考虑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效应的区域非对称问题。近几年来,有两方面的因素促进了对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区域差异化的研究,一是随着货币政策传导理论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新凯恩斯学派提出信贷传导机制理论以后,理论界对信贷市场不完善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许多新的见解;二是随着欧洲货币联盟(emU)的产生,统一货币政策是否在成员国产生相同的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争论。

一、货币政策产生区域差异化效应的原因分析

1 投资、消费利率敏感性的区域差异。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理论认为,利率冲击会引起投资、消费(特别是住房消费和家庭耐用品消费)的变动,然而不同区域的投资、消费的利率敏感性是存在差异的,而且消费可以分为耐用消费品和非耐用消费品,一般而言,耐用消费品的利率敏感性要大于非耐用消费品的利率敏感性。taylor(1995),Carlino&DeFina(1998),Ganley&Simon(1997),Hayo&Uh-lenbrock(1999)通过研究发现,由于不同区域企业构成不一样,使中央银行统一货币政策在各区域产生效应差异。Corsetti・G,pesenti・p(1999)研究发现在消费信贷发展较快的区域,消费增加使消费的利率敏感性加大,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更大,利率冲击在北欧国家比在法国对产出有更大的影响。

2 开放程度的区域差异。货币政策冲击会影响汇率和股票价格,汇率变化会影响净出口的变化,而不同区域开放程度的差异会使货币政策产生差别化效果。Dornbusch,R.&C・Favero(1998)认为货币政策冲击会影响汇率和股票价格,汇率变化会影响净出口的变化,而不同区域开放程度存在差异,根据托宾q理论。股票价格变化会使投资需求产生变化,财富效应会使消费需求产生变化,这样货币政策必然产生区域效应差异。

3 企业融资结构的区域差异。如果企业融资对某一家或几家银行有很高的依赖性,面对银行的信贷紧缩必然显得很脆弱;如果企业从不同规模、类型的银行融资,甚至同某些银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则会大大减少信贷紧缩对它的影响。另一值得重视的结构性因素是非银行机构融资的可得性程度,它们是企业在银行融资外的重要融资渠道,非银行机构融资的可得性程度高会减少企业对银行融资的依赖程度。Kashyap&Stein(1997)认为货币政策通过商业银行的信贷供给影响经济,因此,当不同区域的企业在对银行信贷资金的依赖性和可得性方面存在差异时,货币政策区域差别效应就产生了。货币政策影响借款单位的净价值和现金流。

4 商业银行发展和结构的区域差异。不同区域由于商业银行规模大小(可以用银行总资产来衡量)、组织结构(可以用银行数量、银行业竞争程度衡量)存在差异,会使货币政策传导的实际效果产生差异。另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影响大小还与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和银行融资可得性程度有关,面对中央银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拥有高流动性资产的商业银行将会迅速调整其资产结构,同时可以从其他地方融资弥补流动资金,因而仍然可以按照满意的价格向企业贷款,对实体经济的紧缩效应较小。Kashyap&Stein(1997),Dombusch,Favero&Giavazzi(1998),macLennan&muellbauer(1998)提出,区域间金融结构的差异,例如商业银行和企业的产业集中度,银行的稳健状况,非银行融资的可得性程度,会使统一货币政策产生区域效应差异。

二、欧盟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化研究进程

在欧洲货币联盟产生以前,有关经济讨论主要集中在对加入货币联盟的成本和收益的分析,欧洲货币联盟成立以后,讨论焦点转移到欧洲中央银行(eCB)同一货币政策在成员国的非对称传导,随后,货币政策传导效应

区域差异化研究逐渐被引入对一个国家内部的研究。

(一)对emU整体货币政策效应的研究

Carloaltavilla(2000)对emU统一货币政策进行研究,认为emU国家存在结构性和周期性差异,货币政策在成员国内存在非对称性冲击,但利率和汇率渠道产生的非对称性冲击还不至于在欧盟内部产生很大的摩擦和抵触,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统一货币政策对一国产出的冲击主要和一个国家的大小有关。VolkerClausen,BerndHayo(2002)分析了欧盟货币政策走向统一时非对称的货币冲击,欧盟中央银行的某一反应将在不同成员国产生不同的反应,也许在将来这种区域间反应的差别会缩小或消失,但这种区域差别在何时、如何缩小或消失仍然不得而知。

Yunusaksoy&paulDeGrauwe(2002)首次研究欧洲中央银行理事会(GoverningCouncil――GC)决策程序对各成员国经济发展和福利水平的影响,沿用了RudebuschandSvensson在最优线性反馈规则(optimallinearfeedbackrules)基础上确定的各成员国最优利率。paulDeGrauwe(2000)认为eCB在执行货币政策时面临成员国非对称货币政策传导冲击的挑战,他运用两国家模型进行研究,认为,eCB货币政策制定者在代表emU整体利益时,会经常考虑对自己国家的影响,只有成员国经济发展是同步的,这种冲突才能避免。

Carlomonticelli(2000)分析emU结构非对称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认为经济结构多样性的影响和货币政策对社会冲击存在协整关系,当冲击主要集中在对总需求的影响上时,总供给对不可预料价格变动反应弹性差异是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结构性原因。

(二)对emU不同成员国货币政策效应的比较研究

BemankeB,Gertlerm(1995),CecchettiS(1999)以英国、德国和意大利为例,研究了企业结构和银行结构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认为以小企业和小银行为

主体的国家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比较大,相比德国和英国而言,在意大利货币政策产生反应较慢,强度也小。Hallettandpiscitelli(1999)以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得出了大致相同的结论,发现意大利所受货币政策冲击相对较小。

Brittonandwhitley(1997)以德国、法国和英国为例,研究了统一货币政策在各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德国和法国,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没有明显的差别,在英国,产出受货币政策的影响相对较大;RamaswamyandSloek(1998)研究发现,在德国、奥地利、比利时、芬兰,货币政策对产出作用的时滞要比在法国、西班牙、瑞典、丹麦要长将近一倍;Dorn-bushetai(1998)研究货币政策传导在不同国家的影响,发现在德国、法国和英国差别不大,在意大利和瑞典产生的影响要小一些。

三、对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区域货币政策效应差异化研究

Beare,JohnB(1976)对加拿大货币政策区域影响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从1956~1971年prairie省的情况,发现受货币供给变化的影响存在差异。GeorgeGeorgopoulos(2001)考察了加拿大统一货币政策的区域影响差异,在1982年的经济衰退中,魁北克的就业率下降5%,而安大略的就业率只下降2.4%。他首先考察区域影响差异的三个源泉:利率敏感性产业的不同比例,出口对产出的贡献度和企业规模集中度。在研究中发现:面对不可预料的货币紧缩,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占比重大的地区受到的冲击最大,而银行业、保险业集中度高的地区受到的冲击较小;在萨斯喀彻温、安大略、纽芬兰和阿尔伯达这四个地区,出口对GDp的贡献度最大,对货币政策导致的汇率变化的敏感性很大,同时发现小企业(就业人数在200人以下的企业)在所有企业中的比重在各地区间不存在什么差异,表明货币政策的信贷渠道在各地区的影响差异不大。

Ganley,Salmon(1997),Hayo,Uhlenbrock(2000)分别对英国和德国的货币政策传导进行了研究,认为一个国家工业组成结构是影响货币政策区域传导的一个重要因素。

michaet・owyang,HowardJ・wall(2004)运用区域VaR模型进行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冲击在美国各区域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首次研究了货币政策的区域影响随时间变化而发生变化,发现货币政策冲击在前沃尔克时代和沃尔克一格林斯藩时代的影响也存在很大差异。GeraldCarlino,RobertDeFina(1997)根据从1958年第一季度到1992年第四季度的数据,通过SVaR模型研究货币政策对美国48个州的人均实际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若联邦基金利率提高1%,各州人均实际收入都会下降,但对不同区域影响差异较大,受冲击最大的密歇根州比受冲击最小的俄克拉何马州收入下降率高2.73%,而所有州的平均下降率为1.09%。Carlino,DeFina(1998)以美国大湖区、西南区和落基山脉区为例,运用VaR模型进行研究,发现这三地区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与美国平均水平不一样,大湖区所在的各州对货币政策变化最敏感,是全国平均反应的1.5倍,西南区所在州最不敏感,仅为全国平均反应的一半。

mauro,L,podrecca,e(1994),Lucianomauro(2004)对意大利二元经济结构进行了研究,北部发达经济和南部欠发达经济并存,然而在货币政策的设计过程中较少考虑这一问题。ivoJ・m・arnold,evertB・Vrugt(2002)对荷兰货币政策区域冲击进行了研究,以1973~1993年时间段为例,选取了11个地区和12个行业部门的数据,运用VaR模型,同样发现货币政策区域影响和工业组成结构之间显著相关,不同行业部门对利率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

四、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化研究方法

在研究货币政策区域差异化效应时,运用的研究方法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基于不同国家的整体数据进行研究使用的宏观模型;基于银行、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进行研究使用的微观模型。

(一)基于不同国家的整体数据进行研究

目前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区域差异化研究的宏观模型主要有:(1)大规模单一国家模型;(2)大规模多元国家模型;(3)小规模结构性模型;(4)单方程模型;(5)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每一种模型运用的代表性研究归纳如下(见表1),表中数据代表短期利率提高1%对实际GDp产出滞后4~8个季度的影响。

(二)基于银行、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进行研究

在运用宏观计量模型分析统一货币政策在不同国家的产出影响时,运用的是一个国家的市场利率、GDp等宏观指标。微观计量模型则是从银行、企业和居民等微观经济主体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它能够使我们辨别一个国家之内不同经济主体和不同国家之间相似经济主体的行为差异”(Guisoetal,1999)。通过运用银行、企业和居民等微观经济主体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能够进一步观察到统一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差异化的具体原因。因为“货币政策的产出差异也许是由于不同国家之间企业、家庭的行为差异造成的,也许仅仅是因为不同类型的家庭和企业混合造成的”(Hannaputkuri,2003),目前对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区域差异化的微观计量模型分析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1)对银行行为的微观面板数据分析;(2)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微观面板数据分析,具体见表2。

五、统一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化效应对我国的启示

在经典货币政策理论中,货币政策的结构被认为可以通过自由市场的调节而自动达到,在缺乏功能健全的金融市场的国家,货币当局不应该只控制全国货币总量,还应该致力于货币变量的结构性方面。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种复杂性体现在多方面:(1)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一个多渠道的过程,并且不同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会产生不同的效应,在一个特定的国家里,货币政策传导的一种渠道可能比另一条渠道更有力,这取决于该国的机构安排和经济的具体情况以及特定经济环境下的政策目标。(2)货币政策在传导过程中,启动货币政策工具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并且工具的选择与货币政策的传导和效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换句话说,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在某一个时期操作的时候,必须有所选择。(3)根据什么样的经济形势,实施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工具,该工具运用到什么程度以及怎样把握启动的时机,都是很有难度的工作。(4)从一定程度上讲,货币政策的传导是货币政策效应的传导,但是,从货币政策的启

动到发挥作用总有一个时间过程,而且在不同渠道运用的货币政策会有不同的时滞和不同的效果,这就需要确定分析货币政策效果的衡量标准,显然,这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而,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各个变量之间不是精确的简单数量关系,这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1 加强建立区域中央银行货币供给调控体系。我国在九大分行设置之初,其职责主要在于对区域内金融机构、金融业务进行监督管理和执行总行的统一货币政策,不具备在区域内进行货币供给调控的权力。自从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以后,中央银行区域分行的存在更是处于尴尬的境地,为真正发挥货币供给调控的有效性,应该加大中央银行区域分行在货币供给调控体系中的作用:(1)各区域分行可以通过对辖区内经济、金融形势进行分析研究,确定辖区内重点信贷支持对象;(2)赋予区域分行在再贷款和再贴现方面更大的权利,各区域分行可以在不违背总行货币政策指导方向的前提下,根据辖区内金融机构发展规模和结构状况,通过再贷款和再贴现进行支持,再贷款和再贴现规模只需要报总行备案即可;(3)增大各区域分行在货币政策委员会中的发言权,国家货币政策委员会人员中应该增设各区域分行的代表,以反映各区域分行在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意见;(4)建立各区域分行货币政策实施效应评级制度和指标体系,探索组建区域分行货币政策评委会,负责对区域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应进行评价。

货币政策总结篇6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一、注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意义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其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配合,协调的运用无疑在这一成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重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同性,在实施中注意二者的共性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大热点。

从根本上来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的都是通过使供给与需求在变动中保持在一个最优的结构进而使社会经济维持在一个长期稳定的状态。从实施手段上来说,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二者通过政策来达到调控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相互配合才能使效果达到最好,任意一方都不可能完全凭一己之力使问题得到完美解决,而是需要相互弥补分别利用双方的优势来实现政策效益的最大化。以08年金融危机为例,在危机初期,为了扩大需求,我们选择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在金融危机的中后期,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中心就由扩大需求转移到需求平衡方向上,力图使供给需求的结构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虽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在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在相互配合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使二者在协调中起到了制约还为经济发展设置了阻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契合度,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的焦点之一。

二、现阶段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配合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协调配合方面存在限制

首先,在货币政策方面的操作空间有限,货币政策不仅要使人民币的币值稳定还要使外币币值稳定,这就让货币政策陷入一个两难的选择,既要治理通货紧缩同时又要防止经济过度膨胀,然而对于这个选择,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有限。比如,央行通过操作外汇市场来保持人民币的币值稳定,不断地购进美元却减少人民币的发行,使外币成为货币增加的重要来源,又比如说,央行通常发行短期国债来进行市场操纵而财政部却倾向于发行中长期债券,这就使央行在市场操作方面受到很大限制。

其次,财存款的日益增长趋势,导致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受到阻碍,从最近几年的数据上来看,各级政府在央行的比例逐渐增长,而且在一年内的不同季度中呈现不同的波动。在一个年度内,往往前11个月内央行财政存款余额会上升,这是由于发行国债和税收入库导致的,从而商业银行的存款就会相应的递减,而在第12个月,由于财政支出加大,央行的财政存款就会减少,同时商业银行的存款会相应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货币政策的实施造成了抵触,使货币政策更难进行。

(二)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机制不健全难以在实施中发挥最大效力

首先,两大政策存在内部的不协调因素。通过财政政策能够使财政支出增加,可是同时却忽视了税收在相等时间内的减少,而货币政策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解决物价和就业二者之间的矛盾,因为很难再短期内满足物价稳定的同时又使就业量也随之提高,而这二者之间的矛盾进而又会演变成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之间的矛盾,最后导致国内经济无法持续平稳的上升。

另外,由于财政部与银行缺乏沟通机制导致在拟定和实施政策的过程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仅无法充分的相互协调还相互抵触,这可以体现在1.当通货紧缩时,财政政策通过增发国债等积极地财政政策来扩大内需而货币政策则采用通货紧缩政策加重了财政风险。2.财政部与金融部的步调不一致,这一方面体现在财政部发行的国债利率与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上升下调步调不一致。例如,当国债发行未结束时,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却下调,致使财政部压力增大,造成短时间内债券市场的混乱。

(三)两大政策的市场定位不准确并且财政投资与融资体系不健全

先从第一个方面来说,财政政策在市场中的功能侧重于经济结构的调节,而货币政策则更注重于经济总量的调控,但是由于我国目前财政投资与融资体系的不健全,致使两大政策在调节过程中应把握的重点、调控实施的方法以及各自的功能定位不准确最终导致两大政策的实施效果不佳,对经济结构和市场结构的调整缓慢,核心问题仍未得到有效率的解决(核心问题主要是指近年来我国的社会资金总量持续增长导致社会资金结构失衡,大量的资金盲目的流失现象)。

再说第二个方面,如前述,财政投融资体系不健全是导致两大政策定位不准确的一个重大因素,那么,它的不健全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呢?在一个标准的市场经济体系中,财政投资与政策融资应该将大部分额度投向于农业领域,基础性产业领域以及经济领域。可是当前我国的金融机构讲财政投融资大量运用于大型的商业和金融领域,这就使货币政策实施起来倍加艰难,同时也为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设置了障碍。

三、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建议

(一)在两大政策稳定的前提下发挥各自在调控过程中的功能

第一,要在财政政策稳定的前提下加强货币政策在稳定市场需求方面的功能,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要重新为货币政策制定新的目标,使之更加科学化并合理运用与货币有关的各种金融工具来作为辅助手段,我们可以相对的降缓货币在供应量方面的增长幅度,控制货币投放的总量,完善货币的信贷结构,我们还可以重视汇率变动在社会总需求方面的作用,对汇率变动的区间适当的放宽,提高人民币的升值空间,降低社会总需求的操作难度。

第二,在货币政策稳定的前提下发挥财政政策在总量调节方面的功能。首先要改变对货币政策的“过度有用性”观点,放弃企图完全通过货币政策来改变现存问题的看法,因为货币政策是通过稳定总需求来为市场经济创造货币环境,而财政政策则是在优质的货币环境中通过对市场经济结构的调整来达到对总量的调节,所以既要保证货币政策的稳定施行又要加强财政政策在总量调节方面的至关作用。

(二)加强国债管理,完善国债的市场结构

首先,在国债管理方面要做到三点。第一,应该发行多种国债,增加国债发行的类型和涉及的领域,还要扩大国债的发行量。第二,应该逐步降低商业银行购买国债的门槛,解除商业银行进入国债市场的限制。因为,只有商业银行持有国债的量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协调配合。第三,对国债利率进行调整,一直以来国债利率都普遍高于银行存储利率及其他金融产品利率,这不利于形成市场化利率。

其次,完善国债市场结构。1.要改变国债的投资方向,减少政府性投资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农业,基础建设,教育,环境建设领域2.在发行长期国债的同时适当增加一年期以下的短期国债发行量,中央银行调控经济的工具之一就是短期国债,只有在现有基础上增加短期国债才能更加利于央行对宏观经济的把控使两大政策在操纵起来更加的容易。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适应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

在各个时期,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必须适应那个时期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实现国家在宏观层面上调控的目标,因此在不同的时期,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选择方式也不一样。比如,在经济膨胀时期,财政政策通常是利用增加收入减少支出来降低社会需求,货币政策利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使经济降温,并且这一时期是以货币为主导,财政政策为辅的理念,而在经济低迷时期,货币政策通过对资金投放量的控制来调整产业结构,财政政策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的增长。所以,要特别注意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协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既要相互区别又要相互拟合。

四、结语

本文先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协调配合方面的意义开始,强调在新时期加强二者协调配合在调整经济结构和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性,接着提出二者在配合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协调配合方面存在限制,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机制不健全难以在实施中发挥最大效力以及两大政策的市场定位不准确等,最后根据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首先要在两大政策稳定的前提下发挥各自在调控过程中的功能加强国债管理,然后完善国债的市场结构,最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适应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在新时期注重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在实施中把握协同性,才能使经济更加繁荣。

参考文献

[1]蔺怀国.当前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现状、制约因素与对策[J].天津经济,2012(4).

[2]王旭祥,汪圣明.国债市场发展与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J].浙江金融,2010(4).

[3]巴曙松,刘孝红.中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问题研究[J].福建金融,2006(9).

[4]任碧云.中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的技术路径[J].中国财经问题,2009(3)

[5]聂晴.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路径选择[J].商业时代,2010,(21).

货币政策总结篇7

【关键字】宏观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对一个国家来讲,它的宏观经济目标包括促进经济增长,维持物价稳定,降低失业率和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政府在宏观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出于协调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是出于稳定物价、扩大就业的需要以及参与国际竞争、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政府干预经济或参与经济在世界大多数国家早已成为现实。

一、政府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自发性、盲目性与滞后性的天然缺陷使市场失灵在所难免。高效的政府调控是市场正常运作的必要保障。因而,现代市场经济应该是市场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的经济。

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宏观政策的选择与应用上。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整个社会的经济福利、改进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而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来制定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收入分配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等。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一)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的含义

财政政策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宏观调控目标,对税收、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进行调整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国民收入和产出的政策措施。财政政策包括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简单地说,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增支减收,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是增收减支。

2.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

以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为例,它发挥作用的传导过程是:当政府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时,可以通过减税,增加政府支出(如增加政府购买或增加转移支付),以及增加投资津贴来实现。假设增加政府购买,政府购买作为总支出的一部分,增加了总支出(Y=C+i+G+X-m,G,Y);而当产品市场均衡时,总收入应该等于总支出,由此,总收入也增加。因此,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可以引起国民收入增加。而政策实施同时也会产生反作用:当国民收入增加时,人们对货币的交易预防需求随之增加,在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下,投机需求就必须减少,而投机需求与利率是负相关的关系,因此利率上升;利率作为投资的成本,导致私人投资下降;而私人投资作为总支出的一部分,带动总支出的减少,从而引起国民收入的下降(G,L=k*Y-h*i,Y,L,i,i,Y)。政府购买增加导致私人投资减少的作用,在经济学中被称为“挤出效应”。同理,政府运用另外两个工具,即税收和转移支付,其变化会引起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变化,从而影响消费,而消费作为总支出的一部分又影响了整个支出与收入。当然它们在实施的过程中同样具有一定的反作用,而反作用程度的大小直接影响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

3.财政政策的决定因素与实施效果

财政政策的决定因素与iS和Lm线密切相关。在iS线斜率不变的情况下,Lm线越平缓,财政政策越明显;反之,Lm线越陡峭,财政政策越不明显。在Lm线斜率不变的情况下,iS线越平缓,财政政策越不明显;反之,iS线越陡峭,财政政策越明显。而在特殊情况下,在古典主义极端情形下(长期,Lm线为竖直的直线时),财政政策完全无效;在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形下(短期,Lm线为水平的直线时),财政政策完全有效。

挤出效应也是影响财政政策的因素之一。当挤出效应效果大时,货币政策不明显;挤出效应小,则效果明显。挤出效应体现在图形上就是iS与Lm线的斜率,iS线平缓,Lm线陡峭,代表着较为显著的挤出效应。因而挤出效应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在本质上仍可归结为iS和Lm线的问题。

(二)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的含义。货币政策是政府为达到一定的宏观调控目标,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进行调整来改变利率,进而影响国民收入与产出的政策措施。货币政策也分为两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简单地说,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增加货币供给量(放松银根),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减少货币供给量(紧缩银根)。具体实施时,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再)贴现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公开市场操作来实现。

2.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以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为例,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的传导作用是:当央行扩大货币供给量,利率就会随之下降,以利率为成本的投资便会增长,从而拉动总支出,使总收入增加(ms,i,i,Y)。与财政政策相似,货币政策的实施同样具有反作用: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导致人们手中的钱增多,从而交易预防需求增加,交易预防需求与收入是正相关的,因此货币需求也增加,货币需求的增加,又使得利率上升,利率的上升导致私人投资下降,私人投资作为总支出的一部分,带动总之出的减少,从而引起国民收入的下降(L=k*Y-h*i,L,i,i,Y)。

3.货币政策的决定因素与实施效果

货币政策的决定因素同样取决于iS与Lm线。在iS线斜率不变的情况下,Lm线越平缓,货币政策越不明显;反之,Lm线越陡峭,货币政策越明显。在Lm线斜率不变的情况下,iS线越平缓,货币政策越明显;反之,iS线越陡峭,货币政策越不明显。而在特殊情况下,在古典主义极端情形下(长期,iS线为水平的直线时),货币政策完全有效;在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形下(短期,iS线为竖直的直线时),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综上,从直观角度讲,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与iS线及Lm线的斜率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若一国iS曲线比较陡峭,而Lm曲线比较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好;若iS曲线平坦,而Lm曲线陡峭,则货币政策效果好。

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实践性的问题

总的来说,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在宏观经济的调控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在执行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实践性问题:

1.执行政策的时机问题。从理论上讲,执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逆经济风向行事”,即在经济低迷时一般执行扩张性的政策,在经济过热时实施紧缩性的政策。而实际执行过程中,即前面所述的传导过程,在实际经济中真正发挥作用是需要时间的。也就是说,从政府意识到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到制定政策再到实施政策及政策发挥效果,其间存在时滞。每个国家都有经济低谷与高峰交替的经济周期现象,如果在经济低谷时执行了扩张性的政策,而政策时滞时间长,经济已经向高峰迈进的时候才充分发挥作用,那么扩张性的政策将推动经济的过热,这违背了政策实施的初衷。因此,准确地预测好时滞,把握好政策实行的时机,非常重要。

2.执行政策的综合运用问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往往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过度使用其中一种而忽略另一种的作用。如片面强调财政政策,通过过多的政府支出来调节经济,忽视相应的货币政策的运用,往往会造成人为的经济失衡。

3.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实施的微观基础不够健全。经济结构不合理,导致政策的传导机制的作用发挥缓慢,政策的不确定性比较大。

4.金融市场不够健全,利率机制的调节作用有限。由于金融市场的不完善,监管水平低,政策的实施效果有时会大打折扣。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影响政策的实施效果,如货币政策效果会因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而变化,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难以避免等。

四、提高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果的建议

1.政府尽可能的提高决策的效率,减少各环节占用的时间,尽量减少时滞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负面影响,提高经济调控的效果。

2.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更有助于发挥政府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性,仅依靠其中之一是不全面的。比如,在一般萧条的时候,政府会使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如增加政府购买或减税来增加国民可支配收入,拉动经济,同时会采取较为温和的货币政策甚至是紧缩的货币政策来防止政府拉动经济可能带来的通胀。

3.改善微观基础。健康的微观经济主体能够减少政策实施的不确定性,使政策效果更为充分地发挥。因此,要提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就必须重视和充分发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容的微观运行机制,强化它作为市场主体的性质和功能。同时要优化经济结构,无论对于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而言,其效应的形成机理都是在一定经济结构内,通过最初政策变量的改变与其他变量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如果经济结构不合理,即使是适当的财政、货币政策也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因此,要促进传统部门的产品升级换代,促进新兴产业部门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4.完善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货币政策以及政策传导和发生作用的重要条件,培育健全的金融市场,是实施有效地财政、货币政策的前提和内容之一。在前面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实施的传导机制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货币市场上诸多因素如利率等对于政策实施效果有着显著影响。完善金融市场,逐步实现市场化的利率机制,让利率真正成为资金的“价格”,充分发挥调节作用,对于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要注重开发金融产品,鼓励和引导各种金融机构进行产品创新和有利市场化改革方向的制度创新,提高金融市场监管水平,使金融市场向着完善、稳定的方向发展,保障政策实施的健康环境。

5.提高、刺激消费的有效性。财政政策的实施中,消费作为总支出的一部分拉动国民收入的作用不容小觑,要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就要使刺激消费的作用更加充分。而人们最终是否会增加消费,取决于消费能力和消费倾向。因此,要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来增加他们的消费能力,高收入阶层的消费倾向,这些是加强消费刺激作用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要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当前,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偏低,储蓄倾向偏高,与我国教育、医疗、养老、失业扶助、贫困救济以及住房制度改革都有密切关系。人们紧缩即期消费,为未来储蓄,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造成的结果。必须加快建设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建立和完善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医疗、就业扶助、贫困救济和养老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提高政府对这些方面的支持力度,扩大城乡居民的受益范围,消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这样才会有更多的资金流入消费领域。

总之,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之中,人类选择了市场,但市场机制的发展必然以高效的政府管理为依托。政府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必须要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与思考。

参考文献:

[1]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货币政策总结篇8

【关键词】货币政策;区域经济;金融调控;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6-058-01

货币政策是政府为实现一定时期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所采取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一般地讲,区域经济与货币总量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区域经济差异会对货币总量及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产生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宏观货币政策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实践中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主要是以总量调节为主,采取全国"一盘棋"的做法;但由于各地区经济金融发展水平、传导途径等方面的差异,全国统一的货币政策与各地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形成了不同的货币政策效应。与此同时,统一货币政策在熨平整个国民经济周期波动的同时,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明显的"回波效应",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由此,从宏观货币政策的角度来探究如何促进省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是目前面临的既有理论意义,又具有现实指导作用的课题。

一、我国三次较大货币政策变化的简要回顾

一般地讲,货币政策分为扩张型、紧缩型和均衡型(又称稳定货币政策)三种类型。按照凯恩斯学派的"相机抉择"理论,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根据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货币政策会有不同的政策取向、操作步骤、松紧力度和实施重点。自1978年以来,我国政府依据国民经济运行态势和体制环境的变化,进行了多次富有成效的宏观调控,货币政策的调整一直在"松-紧"之间进行相机选择。其主要有:

(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1993年至1997年)

从1992年开始,我国经济出现高增长、高通胀的运行态势,通胀率的峰值一度达到24%。基于此,人民银行其间2次加息,向专业银行发行融资券,以抽紧其银根;1996年开始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金融宏观调控能力逐步增强,并成功地实现了国民经济的"软着陆"。

(二)稳健的货币政策(1998年至2007年)

在此期间,稳健的货币政策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1998年至2002年)。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物价持续下降以及经济增长减缓的严峻局势。尤其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加大了国内经济出现通货紧缩的风险。

二、货币政策的变化对省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计量理论、模型和数据的说明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一般理论认为,货币政策传导有利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汇率渠道和信用渠道等。从金融机构的资产和负债角度看, 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大体可分为两种:"货币观"(包括利率渠道、汇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等)和"信用观"。"货币观"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主要是通过"货币途径"来完成的, 强调利率或者货币供给量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信用观"认为, 金融资产有货币、债券和银行贷款三种形式,银行贷款是特殊的,债券不能与之替代,货币政策是通过银行信用影响局部投资水平,进而影响产出。

(二)主要结果分析

表1列示了货币政策对地区投资和信贷影响的回归结果。第(1)列的结果表明,新增货币量最多的会显著地增加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而利率增加会减少投资额;我们还发现,人均GDp越高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越高。第(2)列交互项的估计系数进一步表明,新增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对于发达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正向影响更大。这就说明,发达地区对于全国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反应更为敏感。如果我们用贷款额作为因变量,我们所得到的结果(参见第(3)和(4)列的结果)非常类似,人均GDp与新增货币量的交互项不仅为正,而且还非常显著,进一步验证了我们的上述结论,即发达地区对于全国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反应更为敏感,而欠发达地区则反应更为微弱的结论。

三、政策建议

(一)在方式上宏观货币政策的实施应健全合作机制

货币政策的实施离不开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与企业,在其传导过程中,强化人民银行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机制,对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尤其重要。这其中要适当扩大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调控权限,赋予其根据当地货币信贷实际供求状况和不同的结构性调控需要确定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的权力。同时,地方政府要尽量减少对央行分支机构的干扰,保持其相对的独立性;对当地金融机构应健全有效的正向激励机制,促使其贯彻央行各个时期货币政策的意图。

(二)在目标上宏观货币政策应立足于结构调整

针对当前我省经济结构失衡这一根本性问题,宏观调控的切入点应当立足于经济结构调整,在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重视和突出区域结构的调整,以此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区域结构调整上,应妥善处理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的关系,实施适度差异化的区域金融货币政策工具,调整各地区的资金边际利润率,改变货币供应量的地区分布,促使社会资金在保持总量平衡的同时趋向地区平衡。

参考文献:

货币政策总结篇9

>>金融结构差异与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区域产业发展结构与货币政策调控承受力研究区域企业结构差异对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影响对货币政策的产业效应的分析与研究财政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和价格波动的影响效应研究中国货币政策的区域产业效应研究货币政策传导对区域金融发展差异性效应研究中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研究货币政策对股市波动的影响研究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对国内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的文献综述对政府行为博弈与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关系探析中国紧缩性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研究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研究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研究评述:信息\效应与选择货币政策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效应检验货币政策的区域总量性与结构性研究货币政策、企业成长与资本结构波动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区域效应比较研究基于区域金融总量的中国货币政策区域分配效应实证研究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参考文献:

[1]taylorJB.1995.themonetarytransmissionmechanism:anempiricalframework[J].Journalofeconomicperspectives,9(4).

[2]michaelt.owyang,HowardJ.wall.2006.RegionalVaRsandtheChannelsofmonetarypolicy[J].appliedeconomicsLetters,16(12).

[3]BernankeBS,Gertlerm.1995.insidetheBlackBox:theCreditChannelofmonetarypolicytransmission[J].Journalofeconomicperspectives,9(4).

[4]GanleyJ,SalmonC.1997.theindustrialimpactofmonetarypolicyShocks:SomeStylizedFacts[J].SsrnelectronicJournal.

[5]HayoB,UhlenbrockB.2000.industryeffectsofmonetarypolicyinGermany[m].Regionalaspectsofmonetarypolicyineurope.SpringerUS.

[6]RaddatzCe,RigobonR.2003.monetarypolicyandSectorialShocks:DidtheFeDreactproperlytotheHigh-techCrisis?[J].SocialScienceelectronicpublishing.

[7]GeorgopoulosG,Hejaziw.2009.Financialstructureandtheheterogeneousimpactofmonetarypolicyacrossindustries[J].Journalofeconomics&Business,61(1).

[8]丁文丽.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效力区域非对称性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的经验分析[J].经济科学,2006,(6).

[9]陈安平.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异效应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24(6).

[10]申俊喜,曹源芳,封思贤.货币政策的区域异质性效应――基于中国31个省域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1,(6).

[11]闫红波,王国林.我国货币政策产业效应的非对称性研究――来自制造业的实证[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25(5).

[12]何静,李村璞.中国货币政策的产业效应研究――基于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24(12).

[13]王君斌,郭新强.产业投资结构、流动性效应和中国货币政策[J].经济研究,2011,(S2).

[14]张辉.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变量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13,(1).

货币政策总结篇10

关键词:金融总量;货币政策;区域分配效应;VaR

中图分类号:F822.0

一、文献综述及理论框架

(一)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不均衡发展是大国经济发展的普遍特征。新世纪的中国宏观政策框架更加强调区域协调发展基础之上的宏观可持续发展。在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众多宏观调控政策中,货币政策通过影响不同区域金融总量的存量和流量结构,对不同区域之间产生出不对称的政策效应,使得不同区域之间在经济起飞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由于货币金融要素而导致的非均衡发展的作用力。这一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生性宏观政策因素以及其政策效应,使得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着区域分配性效应,造成货币政策总量效应和结构效应在各区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弱化稳健货币政策促进宏观增长和协调发展的实效性,并可能进一步加剧区域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性,从而进一步加剧我国货币政策区域分配性效应。因此,系统研究中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性分配效应,以便提出在操作目标和执行机制层面配合总量性货币政策的结构性货币金融政策建议,从而弱化货币政策区域分配性效应对区域经济和金融协调发展的影响。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鉴于货币政策分配性效应在影响区域金融总量和区域真实经济方面的重要影响,一些经济学家对货币市场的不完善性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作用重新进行审视,并对单一货币政策在欧盟各成员国、美国和加拿大各区域等是否会产生不同效果进行了系列研究。arnold和Vrugt(2002)提出了在emU各成员国国内也可能存在货币政策区域效应。Carlino和DeFina(1999)对美国48个州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会产生区域效应,而利率渠道是导致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原因;owyang和wall(2004)对美国经济区的研究表明利率渠道和信贷渠道都对美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有一定的解释力。

国内学术界也对该主题进行了探讨。宋旺、钟正生(2006)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分析框架,对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存在性及其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卢盛荣(2006)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框架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分析框架,对如何测度货币政策的地区效应提出了一些有借鉴价值的相对指数方法。

上述研究,为该主题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文献。然而,由于该主题涉及特定金融结构条件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微观结构分析,结合我国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来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区域分配性效应的有影响力的文献尚不多见。因此,本文从区域金融总量差异的视角,以区域层面的国民收入、银行贷款余额和物价水平为参数组合,建立了一个基于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的中国货币政策区域分配效应的实证研究框架,从货币政策和区域银行体系信用创造方面实证考察了中国货币政策区域分配效应的现象。同时,基于实证结果所揭示的结构性观点,本文提出了一些关于中国货币政策区域结构优化的针对性建议。

(二)理论框架:金融总量的作用与货币传导机制

1.实证框架的思路

分配性效应的存在,使得货币政策难以兼顾政策的结构平衡和公平目标,并成为货币利益在不同企业、行业和区域之间进行分配的人为性干预因素。货币政策分配性效应可以归纳为两种形式:基于金融加速器机制的分配性效应,以及基于信用创造机制的分配性效应。前者可以存在于一般企业、金融企业和不同产业之间,后者主要存在于同一货币的不同经济和金融发展水平的区域之间。

为了在实证层面能深入研究货币政策的区域分配性效应,本文拟采取区域金融总量为参数,来考察货币政策对不同区域之间的可能存在的非对称性影响。在参数特征上,区域金融总量已经包含了货币政策分配性效应两种作用机制在区域层面上的传导结果,因此本文的实证模型逻辑是通过区域层面的金融总量作为代表货币政策结果的参数,来考察货币变量对区域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水平的实体经济影响。

2.区域金融总量的政策作用机制

关于金融总量,有各种不同的层次和定义。最广义地来看,金融总量可以包括金融体系中所有金融资产,包括货币、信贷、证券、衍生证券等所有金融资产的总和。①此处,为了强调对货币传导机制的分析,引用Gurley和Shaw对金融总量的定义:用借款人在不用削减当期和将来支出的条件下合理地负债吸收的能力,所形成的宏观层面的金融能力来衡量金融总量。②从信用关系链的产生过程来看,负债吸收能力有两个来源:一是经济主体之间在既定的流动性条件下相互形成的债权、债务;二是信用关系产生的流动性创造,并且流动性的保证是负债吸收能力的约束条件。从而,我们可以认为金融体系是经济体系中金融总量的总供给者,金融资产形成的信用放大机制就是金融总量的产生机制。在银行等金融中介提供信贷融资的环境中,一般以信贷总量表示金融总量,作为经济体系中的金融流动性。

在信用创造条件下,金融总量的形成有两种互动的途径:(1)银行体系的信用货币创造机制;(2)金融资产市场中的资产价格形成机制。这两种机制存在着一种互动的反馈关系,使得金融总量往往成倍大于实际经济中的资本形成,其根源是信用货币的放大机制。

在这样的金融总量产生和运动机制中,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中的货币传导机制也就产生了相互的作用。实体经济的货币传导关注的是以投、融资为根本目的的资本配置和流动性,而虚拟经济的货币传导关注的是纯粹的金融交易,两者根本的共同点在于货币金融运动的增值性,而且这种增值性最终是要以实体经济的物质和劳务价值作为支持的。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条件下的转化。

在金融总量的产生机制中,我们可以看出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是金融总量产生的最终来源。银行的信用创造行为,与经济周期的变化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机制。在金融总量产生机制周期性结构不对称的作用下,货币传导机制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效应。

区域金融总量作为货币运动在区域的存量和流量运动的结果,已经包含了货币政策分配性效应的区域性影响。因此,可以从区域金融总量角度去考察货币政策在不同的区域之间有可能形成的分配性效应。

二、模型选择、数据检验和计量模型建立

(一)计量模型选取和变量选择

本文将采用向量自回归(Vectorauto-Regressive,VaR)模型及其脉冲响应函数(impulseResponseFunction)和方差分解(VarianceDecomposition)的研究方法来考察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分配效应。

关于变量的选择,本文选取国内产生总值(GDp)作为全国和区域层面的产出指标,选取全国和区域层面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作为物价指标,选取全国层面的金融机构贷款余额(DK)作为货币政策的指标。这些数据来源于中国经济信息网统计数据库和产业数据库、国家统计局和各省统计信息网的统计公报以及中国金融统计(1949―2008)和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下面将重点介绍数据的处理过程。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区域层面的数据指标构造过程中,我们使用区域内各省Cpi的简均作为区域Cpi,用区域各省贷款余额绝对量相加后计算出的增长率作为区域贷款增长率,用区域内各省GDp绝对量相加后计算出的增长率作为区域GDp增长率。

(二)数据处理和检验

1.平稳性检验(aDF检验)

以时间序列为研究对象,首先要确保该序列的平稳性,如果序列是不平稳的,则通过oLS估计出来的结果用于预测将不再准确。因此,首先要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也称单位根检验),这里使用的方法是aDF(augmentedDickey-Fuller)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的数据平稳性检验结果可知,所有变量的原始序列都是不平稳的,而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则全部平稳,说明它们都是一阶单整的。

2.Johansen协整检验

为了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分配效应,必须检验国家层面(GJ)和区域层面的贷款、GDp以及Cpi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为了配合VaR模型,本文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具体结果如表2至表5所示。

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表明,不管是国家层面还是区域层面,贷款和GDp以及Cpi之间都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这为本文建立VaR模型奠定了基础。

3.Granger因果检验

Granger因果检验的主要目的是检验两个变量Xt和Yt之间的因果关系,判断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如果存在,则可以证明它们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或是双向因果关系(即互为因果)。虽然贷款、GDp和Cpi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但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形式的准确认识,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的定位以及用货币政策调控国家或者区域经济的有效性。检验结果如表6至表9所示。

Granger因果检验显示,贷款是GDp的Granger原因都很显著(西部不太显著),而GDp是贷款的Granger原因则都不显著(除了东部)。这就为我们在使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合理性以及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的判断方面提供了有力的实证依据。

(三)VaR模型建立和估计

本文使用1985―2008年24年的年度数据,建立以下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的四个VaR模型:(1)国家层面使用国家贷款(GJDK)、国家GDp(GJGDp)、国家Cpi(GJCpi)建立了VaR(4)模型;(2)东部地区层面使用东部贷款(eDK)、东部GDp(eGDp)、东部Cpi(eCpi)建立了VaR(4)模型;(3)中部地区层面使用中部贷款(mDK)、中部GDp(mGDp)、中部Cpi(mCpi)建立了VaR(4)模型;(4)西部地区层面使用西部贷款(wDK)、西部GDp(wGDp)、西部Cpi(wCpi)建立了VaR(4)模型。

上述模型滞后期选择是基于LR、Fpe、aiC、SC和HQ准则的。由于篇幅有限,在此不给出具体的模型形式。③

三、中国货币政策区域分配效应的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

(一)脉冲响应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刻画了内生变量对误差变化大小的反应。具体地说,它刻画了当误差项上加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后,对内生变量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通过VaR系统,又把该变化传递给其他内生变量。如此循环,整个VaR系统就产生了动态反馈。

本文对国家层面、区域层面的VaR模型进行了脉冲响应分析。

在国家层面上,GDp对m2冲击响应值远远小于它对贷款冲击的响应。这说明国家如果要大幅刺激或者振兴经济的话,增加贷款将比增加m2更奏效;在区域层面上,同是扩张性货币政策,各区域层面GDp做出了完全不一样的响应。东部地区响应是最大的,货币政策效用持续时间是最短的,时滞也是最短的,说明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东部的经济刺激作用更明显;中部和西部经济对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响应完全不同于东部。中部基本上不会出现负的影响。西部则不同,负的影响要持续近两年,随后政策效果才会显现。

由于各区域经济对货币政策响应的不同,客观上造成了货币政策的区域分配效应。脉冲响应示意效果如图1和图2所示。

以上从国家层面、区域层面实证分析了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表明各区域、各省都有不同的响应现象。集中表现在:(1)货币政策的时滞不一样。有的省份长达3~5年,有的省份只有2年,有的省份时滞在一年之内;(2)货币政策发生时效的期限不一样。有的省份可以持续长达5~6年,有的省份4年,少数省份则在1~4年之间,不过大部分省份都在4年左右;(3)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幅度不一样。有的省份的响应值相当大,有的则很小,负的影响也是类似的。④

国家层面、区域层面的GDp对贷款响应存在着响应差异。与此相对应,区域物价对货币政策的响应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国家层面上,同样是扩张性货币政策,国家Cpi对两种政策工具(贷款、m2)响应完全不一样,国家Cpi对国家贷款响应的程度是最激烈的,波动幅度最大。另外,政策发生正效用的时间期限完全不一样,m2显得时效更长一些,贷款冲击中间出现了很长的负效用期限;在区域层面上,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各区域造成的影响是完全不一样的。东部的波动幅度是最大的,不过是负的波动;西部相对小一点,政策时滞也是不一样的;中部的时滞最长,东部和西部次之,这就造成了货币政在区域间的影响非对称性。响应效应具体如图3、图4所示。

(二)方差分解分析

在方差分解时,由于不同的分解顺序对整个VaR系统造成的影响是不尽相同的。考虑到这一点,本文使用了两种不同的分解顺序:

序列i:DKGDpCpi

序列ii:GDpDKCpi

两种分解顺序对应了货币政策的不同“角色”,即货币政策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序列i的逻辑是:贷款增长GDp增长,这时对应的货币政策是外生的;序列ii的逻辑是:GDp增长贷款需求上升贷款增长,这时对应的货币政策是内生的。基于这样的逻辑思路,我们来检验全国层面、各区域层面各自GDp的结构。

在国家层面上,两种政策工具(贷款、m2)对经济的解释比例相差很大,这就为我们在选择货币政策工具时提供了理论指导。贷款手段适合于经济从复苏到繁荣中前期,而m2则适合用在繁荣后期。因为繁荣后期如果改用m2而减少贷款,那么贷款对经济增长的解释比例将大幅下降,这有利于国家控制经济过热。但为了预防经济硬着陆,适当地增加m2对经济有温和的刺激作用―抵消部分贷款减少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区域层面上,区域经济对货币政策的内生性和外生性的敏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自身变化本身就很大。其次,在相同条件下,各个区域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解释比例也是不一样的。不管如何分解,贷款对西部经济的解释比例都是最高的。当货币政策是外生的时候,西部的经济属于典型的贷款拉动型的。这一实证依据符合我们对实际情况的经验感知,这也说明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层次)是最低的。因此,如果用相同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那么对各个区域形成的影响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和上面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同时也说明中国货币政策区域分配性效应的客观存在性。

四、区域金融总量差异的现状分析

前面已经实证分析了货币政策对地区、各省经济的不同效果。此处我们结合上述的分析结构和分析结论,从区域金融总量差异的角度来理解相关的分析结论。

从贷款余额的增速来看,不管是地区还是省级层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同时,不管是从区域贷款增速还是从区域贷款所占全国贷款比例的比重来看,东部区域都有明显的优势。贷款占全国比例方面,中部和西部很接近但略高于西部并且趋势趋同。

东部区域贷款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而且远远大于中部、西部地区。从1996年以后,中部和西部比重有下降趋势,而东部且加速上升,前面的方差分解已经说明贷款所代表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解释权重很高,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国的货币政策在各区域之间无形中产生了对经济资源进行再分配的结果。

另外,从m2角度分析,各区域也是存在很大的差异的。由于m2是全国范围统计的,省级以及地区层面没有这个概念,因此本文以各区域内各省份存款近似替代。从而说明m2差异也是导致货币政策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之一。从图6、图7中,我们可以看到,从1996年以后,东部和中部、西部的m2差距加速拉大,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差异不太大。

从图6、图7中可以看出,在区域金融总量上,不管是贷款余额还是存款余额,东部有绝对的优势,这也是符合实际的。并且从1997年以后,东部地区贷款余额和存款余额增速加快,和中部、西部的距离进一步拉大。

虽然东部贷款占全国大部分比率,但它的GDp也占全国最大比率。为了深入分析到底各区域不同的贷款的经济增长贡献效率如何,本文用单位GDp所耗费的贷款资源这一指标,来分析各个区域对贷款资金利用效率的差别。分析结果如图8所示。

从图8中可以看出,东部经济的贷款的依赖越来越大,而中部和西部则有下降的趋势。这是否说明如果给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更多的资金,那么会有更快的发展呢?这一点有待考证。⑤

然而,图8的分析揭示了另一种可能,就是东部经济发展遇到了瓶颈,使得它的单位GDp耗资远远高出中部和西部。结合我们在经验上了解的东部经济崛起过程中的技术模仿和国际产业转移承接的特征,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测东部经济的结构性发展已然走到一个经济周期和产业周期的转折点。从而,按照本文的实证研究结论,东部经济以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式突破这一发展模式瓶颈将是很有必要的,而中西部经济在以投资为导向的技术模仿和国际产业转移承接模式中还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⑥

五、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从脉冲响应分析到方差分解,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了货币政策(不论是扩张性货币政策还是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各区域经济有不同的作用,小到各个产业,大到整个经济体,对货币政策都有不同的响应形态。由于各地区经济结构的差异以及金融总量(不管是贷款余额还是存款余额)的差异,客观上导致了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对各区域的经济资源进行了分配,这便是货币政策的区域分配效应。

从国家到地区再到各省,它们的金融总量都是不同的。这一点可以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个方面是各区域(省)存贷款余额的绝对数量差异,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各区域(省)的存贷款的增长速度差异,这便是区域金融总量差异。前文已经分析了各区域经济对贷款冲击脉冲响应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横向上表现为同一区域内各经济变量(GDp、Cpi、各产业产值)对贷款所代表的货币政策冲击的响应是有差异的,纵向上表现为同一经济变量(GDp、Cpi)对贷款冲击的响应是不一样的。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货币政策对各区域经济具有分配效应。

(二)政策建议

在本文的实证研究基础上,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合理的政策建议:

1.货币政策对转轨过程中的中国宏观经济调控及其效应达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最优化的结构性货币政策框架;

2.货币政策的贷款数量调控手段,在中国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都是一种效果明显的政策手段,但是基于东中西各区域的Granger因果显著性差别,有必要考虑更为优化的区域贷款规模和引导规划;

3.基于GDp对贷款和m2的冲击响应分析,贷款是比m2更有效率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工具;m2是比贷款更合适的非扩张性货币政策工具;基于方差分解分析结论,贷款手段适合于经济从复苏到繁荣中前期,而m2则适合用在繁荣后期;

4.由于各区域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货币政策响应,有必要考虑一种结构优化的补充性区域货币政策框架。具体而言,就是统一货币政策框架下的西部贷款定向增加(比如政策性金融)的补充,东部结合产业结构升级需求的贷款引导政策,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部货币政策取向;

5.由于分配性效应的存在,统一的货币政策难以在各区域间兼顾政策的结构平衡和公平目标。因此,在统一货币政策基础上的区域性金融措施发展就成为必要。具体而言,就是西部和中部需要更大力度政策支持的金融提升,在区域金融措施方面加大金融创新和融资服务方面的功能性建设,促使区域资本形成机制的效率提升。

注释:

①狭义地看,金融总量可以只定义在货币的层次,然而即使货币的定义也是具有不同的层次的。此处的金融总量概念含义,和央行在2011年初提出的“社会融资总量”概念层次类似,都是区别于m2的融资总量指标。为了便于实证指标数据的获得并强调银行体系的作用,本文用银行贷款余额作为跟踪指标。

②这里,借款人是指所有债权、债务关系中的经济主体,包括企业和金融机构,这些借款人合理的负债容量就是金融总量的体现。然而,负债吸收能力本身也是一个需要明确定义的概念。

③有兴趣的读者请参看我们的课题研究成果报告以及相关出版物。

④省级层面的脉冲响应函数图在此不再给出,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本项目的其他出版材料。

⑤经济增长的贷款依赖说明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贷款越多经济增长越大,反过来经济增长其实是依赖于内生性和外生性方式所达成的贷款投入的结果。

⑥这种可能性还是大的,资源分布差异就是一个佐证。

参考文献:

[1]樊明太.金融结构与货币传导机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ChrisBrooks著,邹宏元主译.金融计量经济学导论[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3]蒋冠.金融摩擦条件下货币传导机制的微观基础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4]梁琪,腾建州.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总量结构变化及因果关系研究[J].经济研究,2006(1).

[5]宋旺,钟正生.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存在性及原因――基于最优货币区域理论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6(3).

[6]孙镭.货币供应量、信贷总量对宏观经济变量影响的差异性――中国1998―2004年的经验分析[J].统计与新息论坛,2006,(3).

[7]周孟亮,李明闲.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性实证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7,(2).

[8]周孟亮,李明闲.中国货币政策内部传导机制效应区域差异化研究[J].金融与经济,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