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贸市场处罚依据十篇农贸市场处罚依据十篇

农贸市场处罚依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8:06

农贸市场处罚依据篇1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农贸市场监督管理,维护市场交易秩序,保护市场开办者、管理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农贸市场的规划建设、开办经营和监督管理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市人民政府成立农贸市场建设管理协调机构,负责对农贸市场的规划建设、监督管理进行组织领导、综合协调。

各地、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行业组织等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农贸市场发展基金,促进农贸市场的规范管理和健康发展。

第四条农贸市场交易活动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的原则,遵守商业道德,不得实施不正当竞争和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农贸市场经营管理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五条农贸市场开办者、农贸市场经营管理单位(以下简称农贸市场管理者)和农贸市场入场经营者(以下简称场内经营者)可以依法成立行业组织。行业组织应当建立行业自律和协调机制,促进行业诚信经营。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六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农贸市场行政管理工作,依法对农贸市场及场内经营者进行商事登记和监督管理,查处交易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参与论证、编制农贸市场网点建设专项规划(以下简称农贸市场专项规划)及相关项目的验收。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依据农贸市场的规模和管理现状等实际情况,在有固定设施的农贸市场设置专门管理机构,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第七条商务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农贸市场专项规划,制定农贸市场管理的行业规范和农贸市场建设技术规范,负责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及项目验收;推进行业组织建设、开展行业交流和指导行业自律。

第八条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畜禽屠宰、农贸市场内畜禽交易等与动物防疫有关经营行为的监督管理。

第九条林业、水产等行政管理部门分别依法负责农贸市场内与陆生、水生野生动植物有关的经营行为的监督管理。

第十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农贸市场内食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公安机关负责农贸市场内的治安管理,并督促农贸市场开办者落实安全保卫措施,可根据需要在大、中型农贸市场设置民警室。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农贸市场内消防安全的监督管理。

农贸市场应建立由农贸市场开办者、农贸市场管理者和场内经营者组成的治安保卫组织,在公安机关的指导下,做好农贸市场的治安保卫工作。

第十二条规划、城乡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权,配合商务行政管理部门编制农贸市场专项规划。城乡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并按规定进行审核和竣工验收备案。

第十三条城市管理部门负责农贸市场外的乱搭建、乱摆卖、乱张贴等行为以及农贸市场市容环境卫生的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督促、指导农贸市场开办者开展健康教育宣传、病媒生物防制,依法对不履行病媒生物防制责任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质量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农贸市场内经营活动中的计量器具和计量行为的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价格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场内经营者销售产品明码标价行为的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参与编制农贸市场专项规划,督促、协调或实施农贸市场新建、改(扩)建;督促农贸市场开办者、农贸市场管理者履行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的各项责任,推进市场文明建设,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第三章 规划建设

第十八条农贸市场专项规划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

商务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会同规划、城乡建设、城市管理、工商等管理部门及街道办事处组织编制农贸市场专项规划。各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负责组织编制本辖区的农贸市场专项规划。农贸市场专项规划须报市人民政府备案。

第十九条各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街道办事处等应当根据农贸市场专项规划,制定辖区内农贸市场规划建设实施方案,经市商务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后组织实施。

制定农贸市场规划建设实施方案,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符合农贸市场专项规划和农贸市场建设标准;

(二)农贸市场的选址和规模应当与服务区域居住人口、服务半径相适应;

(三)农贸市场配置应当方便群众生活,满足群众需求;

(四)农贸市场布局应当与其他社区商业服务设施相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适应。

第二十条农贸市场建设应当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在审批农贸市场(含基建工程项目配套建设的农贸市场)总平面图时,应当明确农贸市场建筑规模、建筑位置及相关配套设施;属于房产开发项目或旧城改造项目配套建设农贸市场的,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或房产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农贸市场建设要求纳入房产开发项目或旧城改造项目规划设计条件。

规划、房产行政管理部门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应当征求工商、商务、城市管理等部门以及属地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或街道办事处的意见。

第二十一条使用政府资金新建、改(扩)建农贸市场的,属地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或街道办事处应当与农贸市场开办者签订资金使用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农贸市场的建设标准、使用期限、管理责任及违约责任等事项。

第二十二条农贸市场新建、改(扩)建完成后,市场开办者应当依法申请项目竣工验收,经有关行政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在对农贸市场进行规划条件核实时,应当会同工商、商务、城市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以及属地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或街道办事处共同核查农贸市场是否按照规划条件、农贸市场专项规划和农贸市场建设技术规范进行建设。农贸市场未按照规划条件、农贸市场专项规划或农贸市场建设技术规范进行建设的,规划、商务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权,分别依法责令农贸市场开办者立即整改。农贸市场整改完毕,经有关行政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第二十三条农贸市场用地、建筑物(构筑物)不得拆零转让,不得擅自更改用途。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施行前已经建成的农贸市场,符合农贸市场专项规划要求但不符合农贸市场建设技术规范的,应当进行重建、改(扩)建。

重建或改(扩)建的农贸市场,其经营生鲜农产品的面积不得小于重建、改(扩)建前的面积。

第二十五条符合农贸市场专项规划要求的农贸市场不得擅自拆除或改变用途。

第二十六条原则上不得设置临时农贸市场。确需设置临时农贸市场的,由属地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经市商务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工商、国土、规划、城市管理等管理部门论证通过后,按照有关法律规定设置。

临时农贸市场设置期限不得超过两年,设置期满后依法拆除。

第四章 市场开办

第二十七条鼓励自然人、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境外投资者投资新建、改(扩)建农贸市场。

第二十八条开办农贸市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农贸市场专项规划、农贸市场建设技术规范及国家有关建筑技术规范;

(二)具备与农贸市场规模相适应的固定场地、设施、管理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

(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九条农贸市场开办者应当按照公开、公平的原则,根据农贸市场布局设计图设立档铺,对场内商品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科学合理地划行归市。

以零售为主的农贸市场,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设立农副产品自产自销区。

第三十条农贸市场开办者应当加强农贸市场设施设备维护,每年从摊位租赁服务费收入中提取一定资金,实行专户管理,用于市场内摊档、道路、通风采光、消防、安保、给排水、用电、卫生、停车等设施设备的维护更新。

第三十一条农贸市场开办者因自身原因需要终止农贸市场经营或关闭农贸市场的,应当提前三个月向市商务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书面报告。市商务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收到该书面报告后的10个工作日内会同工商、规划、国土、城乡建设等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论证。

经论证该区域确需设立并符合农贸市场专项规划的,属地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或街道办事处可以采取协议收购、产权置换、租赁等方式,将该农贸市场交由属地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或街道办事处确定的农贸市场管理者经营管理;属地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街道办事处与农贸市场开办者、农贸市场管理者无法达成农贸市场收购、产权置换或租赁协议的,按照程序终止该农贸市场经营或予以关闭。

第五章 市场管理和经营

第三十二条农贸市场开办者应当设立或委托具有法人资格的农贸市场管理者,对农贸市场进行管理和提供有关服务。

农贸市场开办者与农贸市场管理者应当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对农贸市场管理者退出管理情形进行约定。

第三十三条农贸市场管理者应履行下列职责:

(一)食品安全管理职责。建立并执行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查验并留存食用农产品产地证明或购货凭证、合格证明文件,对无法提供相关文件的食用农产品,须经检验检测合格后方可入场销售;配备快速检测设备,每天抽查场内食用农产品,及时公布快检结果;审查入场食品经营者的许可证,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定期对其经营环境和条件进行检查,发现其有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立即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二)动物及动物产品的防疫职责。查验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未随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不得进入市场;制止场内活畜、活禽交易及畜禽屠宰。

(三)公示职责。设置公示栏,公布服务项目、摊位租赁服务费收费标准、市场管理制度、食品安全信息等依法依规应当公示的信息。

(四)市容环境卫生职责。保持市场内通道畅通,制止场内出店(摊)占道经营行为;制止随意摆摊设点。根据市场垃圾量设置密闭式垃圾收集容器,保持市场环境卫生整洁和容貌美观,确保无乱摆卖、乱刻画、乱张贴、乱悬挂、乱搭建行为;认真履行门前四包职责;市场公厕安排专人管理并保持设施整洁、完好。

(五)计量监督职责。配备专(兼)职计量管理人员,对经常使用的属于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登记造册,并报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配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及指定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做好强制检定工作;在市场显著位置设置符合要求的复检计量器具;设立投诉受理点,公布投诉电话,接受消费者投诉并进行调解,配合消费者协会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对消费争议进行调查处理。

(六)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职责。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开展病媒生物灭杀活动,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场内病媒生物密度,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七)制止场内经营者制售法律、法规、规章禁止销售的商品(产品);制止欺行霸市等扰乱农贸市场经营秩序的行为。

(八)配合有关管理部门对农贸市场进行监督管理,发现违法行为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九)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三十四条农贸市场管理者应当与场内经营者签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以及场内经营者应当承担的食品安全、环境卫生、消防安全、公平交易等责任。

第三十五条农贸市场管理者除向场内经营者收取市场摊位租赁服务费外,不得收取其他任何费用。代收水电费、垃圾处理费等费用的,应当严格按照价格行政管理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收取,不得擅自更改收费标准。

第三十六条场内经营者应当依法办理营业执照,需要办理卫生等其他经营许可手续的,还应当办理相应的经营许可证件,并按照核准的经营范围、经营方式,在指定区域亮证亮照经营。农民销售自产农副产品的除外。

场内经营者不得伪造、涂改、转让、出租、出借营业执照或或其他行政许可证件,不得擅自更改经营范围或经营方式。

第三十七条场内经营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照场地租赁和经营管理协议的约定,在指定地点经营,服从管理,遵守市场各项管理制度;

(二)经营活动遵循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的原则,不得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掺杂使假、以次充好;

(三)对销售的农副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实行明码标价,不得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或串通操纵农副产品价格;

(四)遵守国家计量法律法规规定,不得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不得短斤少两;

(五)不得销售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章明令禁止销售的商品(产品);不得进行活畜、活禽交易及畜禽屠宰;

(六)消费者要求其提供购物凭证的,应当依法予以提供;

(七)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其他规定。

第三十八条场内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应当根据其经营品种及规模,依法配备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保持经营场所整洁卫生;应当依法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食品进货查验记录、食品安全自查、不合格食品退市等制度,保障食品安全。销售畜禽产品的,应当提供检疫证明;销售猪肉产品的,除提供检疫证明外,还应提供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明。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九条农贸市场建设管理协调机构负责对农贸市场监督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市人民政府年度目标考核体系。

第四十条农贸市场管理者应当依据其与市场开办者、场内经营者签订的协议进行管理,直至协议解除。农贸市场管理者不能全面履行服务管理职责的,农贸市场开办者可以依据协议对其进行处理。

第四十一条农贸市场开办者、农贸市场管理者、场内经营者的违法及受表彰信息录入市场主体或个人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违法行为,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三条在本办法施行前已经建成的农贸市场,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农贸市场专项规划的,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农贸市场开办者未对场内商品划行归市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处三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农贸市场开办者擅自终止农贸市场经营或关闭农贸市场的,由商务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以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六条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农贸市场开办者未设立或委托具有法人资格的农贸市场管理者对农贸市场进行服务管理的,或者已设立或委托具有法人资格的农贸市场管理者但未签订协议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视情节轻重处以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七条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三条第(一)项规定,农贸市场管理者未按规定抽查场内食用农产品质量或未及时公布快检结果的,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处五千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三条第(二)项规定,农贸市场管理者未制止场内活畜、活禽交易及畜禽屠宰的,由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处五千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三条第(三)项规定,农贸市场管理者未履行公示职责的,由有管辖权的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处两千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三条第(四)项规定,农贸市场管理者未履行市容环境卫生职责的,由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责令其采取补救措施,可处以警告、五千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三条第(六)项规定,农贸市场管理者未履行病媒生物防制责任,病媒生物密度超过国家标准的,由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采取补救措施,可处以警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八条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七条第(五)项规定,场内经营者从事活畜、活禽交易或畜禽屠宰的,由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处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九条因农贸市场开办者或农贸市场管理者违反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农贸市场被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业整顿,给场内经营者造成损失的,场内经营者可依法要求该农贸市场开办者或农贸市场管理者给予赔偿。

第五十条本办法规定的行政处罚,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法律法规规定授权其他有关部门行使,事业组织可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接受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委托具体实施。

第五十一条侮辱、阻挠或殴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行农贸市场监督管理职责的,由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二条负责农贸市场监督管理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农贸市场监督管理工作中、、或存在其他违法行为的,对负有责任的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纪依规予以问责;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五十三条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农贸市场,指由开办者提供固定场地、设施,经营者进场进行集中和公开零售交易农副产品,并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交易场所。

农贸市场开办者,指依法从事农贸市场投资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农贸市场管理者,指农贸市场开办者依法设立或委托,行使农贸市场经营服务管理职权,承担相应责任义务,依法登记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

农贸市场处罚依据篇2

该市场是2001年由苍南县副食品仓储中心依据县政府的批复开办的,依法领取了市场登记证。该市场开办以来,服务周到,设施完备,逐渐成为当地乃至全国都小有名气的农副产品市场(包括参茸产品)。当年的县政府对这个市场非常支持,依据《药品管理法》第21条“城乡集市贸易市场可以出售中药材”的明确规定,于2001年明文要求将苍南县的136家参茸经营户统一规范到苍南县农副产品综合市场内继续从事参茸经营。经营户相信政府的决策,并且市场的服务设施很好,租金合理,经营户纷纷在此安营扎寨,辛勤经营,依法办理了经营证照,按时缴纳相关税费,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市场,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县人民政府又在2001年9月书面请示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作出了浙药监市[2001]322号批复,同意了苍南县人民政府的前述安排。2004年县政府积极引进商家,又建立了浙闽农贸综合市场。为了兴旺该市场,县政府决定强行对市场进行调整。根据县政府会议纪要,2005年1月23日,灵溪镇人民政府、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等7家单位,联合了《联合告知书》,宣布农副产品综合市场5月15日关闭,经营户迁到新建的浙闽农贸综合市场。但是由于农贸市场已经形成气候,有很强的品牌效应,经营户觉得该市场完全可以适应需要,不需要迁移。加上政府承诺在新建的浙闽农贸综合市场经营的优惠条件无法兑现,经营户要承受两倍于原来摊位的租金。而且新建市场没有办理中药材销售的相关手续,连市场登记证也没有。因此,该大多数经营户不愿迁移。在这种情况下,县政府于2005年5月17日作出通告,要求经营户停止经营,搬迁到新市场。167户经营者对此不服,一致将县政府告上法庭。

经营者和农贸市场的开办者由于市场开办时间只有短短几年,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不错,认为根本没有必要迁移,而关闭市场将给市场开办者造成重大损失。他们想不通的是,以前开办市场的时候,政府全力支持,认为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利;现在领导有了新思路,就要建新市场关闭就市场,随意性太大,也根本没有考虑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规定的诚实守信原则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即便要开办市场,也应允许不同的市场自由竞争,而非强行介入,干预市场发展。

本案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我们在新闻报道中也一再读到类似消息。不同之处在于,案件发生在市场经济最为发达的温州,而且是全国知名的市场。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一下本案。

《行政许可法》第8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也规定依法行政应体现诚实守信原则。即“行政机关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者变更行政决定的,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并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因此而受到的财产损失依法予以补偿。”广大经营户和市场开办者有理由相信县人民政府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基于这一判断,从事生产经营行为所产生的信赖利益应当依法受到尊重和保护。苍南县农副产品综合市场是经过苍南县人民政府批准,并领取了证明市场依法开办的法律凭证——市场登记证;经营户都是由苍南县人民政府多次明文要求,统一安排在苍南县农副产品综合市场内继续从事参茸经营的;苍南县政府已经于2001年9月将参茸经营户统一安排到农副产品综合市场继续经营一事书面呈报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明文批复,同意了苍南县政府的前述安排。苍南县人民政府无视自己先前所作的行政行为,无视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先前作出批复,强行关闭农副产品综合市场和广大经营户摊点的行为,显然违背了信赖利益保护原则。已经搬迁到政府指定的浙闽农贸综合市场的参茸经营户,没有被通知要求办理《药品经营许可证》。受到支持的新市场连市场开办证也没有办理,就开始营业。可见,县政府的真实目的不过是调整市场,违法与否不过是个借口。

诚信是保证社会发展的为政之道和基本的立国立民之道。中华民族具有诚信的传统。两千多年前,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为政者做到敬事而信,信则民任焉。对于为政者而言,只有做到诚实无欺,讲究信用,才能不失信于民,得到百姓的拥护和信赖。政府是代表公共利益,行使公共权力的国家机构,是社会的管理者,是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者,也是市场经济的监督者和裁判者,应当公平、公正,充分考虑到对公众利益的保护。政府及政府官员失信,会影响并加强社会的诚信危机。诚实守信原则包含着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信用经济的核心,体现了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因此,诚信促使人们在利益面前保持理智和必要的克制。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关键,而且有示范作用。政府在作出行政行为之前应当经过科学评估,并认真考虑公众的合法利益保护。

县人民政府直接干预市场发展,制造并直接干预两家农贸市场的竞争。县人民政府依据《通告》强令广大经营户停止在农副产品综合市场内的一切参茸经营活动,并要求综合市场内的广大经营户前去同为农贸市场的新的浙闽农贸市场内继续经营。此举显然是政府直接干预市场,破坏市场竞争秩序,同时也直接侵害企业的经营自。

同时,县政府作出的《通告》也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存在适用法律依据错误,程序违法等情形。首先,县人民政府并非是药品管理监督的合法主体,无权作出相关行政行为。县人民政府作出取缔市场和责令停止经营活动的决定属于越权行为。根据《药品管理法》第88条的规定,《药品管理法》第73条规定的行政处罚应当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行使,但县人民政府却自行决定取缔,这显然属于行使处罚权的主体错误,显然属于法律规定的越权行为。《药品管理法》第五条已经明确规定: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主管全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得药品监督管理工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省级以下是垂直管理。有权作出取缔“非法中药材市场”和责令停止经营中药材的决定的主体也只能是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而不可能县人民政府。

农贸市场处罚依据篇3

自2008年6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正式实施起,迄今7年多过去,“限塑令”执行状况冰火两重天:当超市、商场的塑料袋逐步减少使用时,农贸市场里大量不合规的塑料袋依然我行我“塑”,令人揪心。

现在去商场、超市购物,自备布袋等环保袋早已司空见惯。这固然体现了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而另一方面,更在于在“限塑令”的威压下,商场、超市若再向顾客无偿提供塑料袋,会受到相应处罚。2008年,为配合“限塑令”落地,商务部、工商总局等部门了《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其中对向消费者无偿或变相无偿提供塑料袋等行为制定了明确的处罚措施。国家发改委环资司数据显示:7年多来,超市、商场的塑料购物袋使用量普遍减少了2/3以上,累计减少塑料购物袋140万吨左右,相当于节约石油840万吨、节约标煤1200多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近3000万吨。

可是,为什么在农贸市场等一些地方,不合规的超薄塑料袋还在随意飞扬?南昌市卫东花园农贸市场工作人员一语道破原委:“农贸市场的商户往往是小本经营,如果查到他们违规使用超薄塑料袋,也只能宣传教育或收缴违规塑料袋。”罚是罚不起,相反倒可能引发不必要的矛盾、争执,所以,利弊权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监管也就放任自流了。

要根治限塑监管软化症,就得从监管的薄弱环节入手,从市场的关键链条入手,有的放矢精准施治。一方面,在农贸市场等一些地方,限塑监管须严格坚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倒逼顾客自备使用布袋等环保袋或购买商户提供的符合环保标准的塑料袋,从而将不合规、不可降解的超薄塑料袋驱逐出去,不再让它漫天飞。另一方面,更关键的是“打蛇打七寸”,相关部门更需深入一步,对违规生产超薄塑料袋的厂家进行排处,对违规生产超薄塑料袋的黑作坊予以严格取缔,扶持符合环保标准的环保袋、塑料袋占领市场,从而达到限塑监管的釜底抽薪之效。

“限塑令”推行7年多,没有收到十足效果,其执行缺憾即在于监管没能跟上,不够深入。相关部门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把日常监管抓实抓严。当然,也得同时辅以必要的常态化的环保宣传工作,从而促使民众环保意识进一步提升,让环境变得更美好。

农贸市场处罚依据篇4

一、农贸市场经营环境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场内人员行为缺乏城市公共商业空间内的文明规范

一是市民买菜沿袭路边交易习惯。有的习惯将菜叶扔在地上;有的边走边摘菜,菜叶、豆壳扔了一路;有的光膀子、随地吐痰、抽烟、乱扔烟头,不把农贸市场当作城市现代商业空间。

二是场内经营者还有路边摊位经营意识。为了扩大销售额提高利润,有的摊主喜欢突破摊位空间限制,溢摊、出摊经营;有的为图方便,在摊位周边乱扔蔬菜废弃皮壳,垃圾遍地;有的超越摊位条件开展批发业务,尤其在早市,有的甚至将经营摊位拓展到市场外和街道上。

(二)市场主办方的利益取向导致管理松弛

农贸市场主办者,一般不直接参与市场日常管理,只是根据摊位情况核算总租金,采取承包转包方式分派给日常管理人,并将日常管理费用压到很低水平,由于日常管理人手不够,难以维护秩序和场内保洁,市场只能维持低水平运作状态。同时日常管理人员为了增收,场内私搭乱摆,增加临时摊位,加剧了市场内部的拥挤混乱。

(三)政府行政主导的市场管理模式效率不高

第一,政府任务指派与职能分工不_致,致使管理效果短暂。随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以及国家三定方案的落实,过去由工商部门一家统管的职能相继划分到相关职能部门,如农残、家禽防疫,生猪屠宰、收费监管就分别由农林部门、商务部门、物价部门监督和管理。但对市场活动秩序和环境卫生的管理职责,一直由于农贸市场的定位问题而存在分歧,长期以来,职能分工让位于上级分工,常常出现指定负责的部门没有依法查处的权限,有查处权限的未被指定管理任务,使得许多行为难以彻底性纠正,只能是暂时性的,管一下改一下。

第二,条线部门超越行业主管部门,牵头负责联合管理难以落实。为了实现某一管理目标,需要多部门共同配合,地方政府指定其中一个具有一定行政资源的部门,如行业规划权、政策制定权、资金扶持权等,来牵头负责情况汇总、居间协调、信息交流、共同行动。目前,地方政府仍然沿袭过去农贸市场的管理模式,越过商务部门职能指定工商部门作为牵头部门显然不合适,一是从工商部门职能看,它主要负责对农贸市场内的经营行为监管,是农贸市场管理中的一小部分;二是作为条线部门在市级以下政府中,工商部门不属于政府所辖部门,很难协调政府所属的块块部门和下一级政府组织。

第三,过多地依赖行政手段而缺乏经济手段。农贸市场中属于事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应由相关的管理制度或机制来约束。现在的管理中,依照内部约定实施经济制裁的手段严重欠缺,即便有所规定,也很难有效执行,市场管理工作主要依赖政府部门的检查执法来推动,通过外在的他律实施监管,不胜其累。

(四)政府对农贸市场建设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第一,政府管理目标要求提升而公共投入却没有跟上。主办方为了盈利,尽量减少管理费支出,场内卫生保洁、场外车辆停放方面政府也没有补充投入,致使政府管理目标没有转化为市场自身的管理目标,导致农贸市场环境差的现象比较普遍。

第二,环卫部门公共服务的长期缺失。环卫部门每天固定时间在固定地点按次序收集垃圾,对于农贸市场这样生产垃圾的大户,并没有安排特殊的收集方式。在早晚上菜高峰期间。经常由于垃圾清运不及时,影响场内经营秩序。

第三,农产品交易准入制度不完善。从消费安全角度看,农产品交易场所必须具有设备检测和内部质量把控条件。由于缺少准入制度,一些规模很小的农贸市场,以及散落在城市里的个体蔬菜店、活禽店、肉店,还有那些开着卡车、挑着担子到处兜卖的流动摊贩,如果任其发展,农残、注水肉、瘦肉精、病死猪肉、禽类防疫、水产品运输过程中添加致癌物、水发产品致癌问题等安全隐患很难消除,而且会降低市场方提高管理水平的积极性,还会浪费大量的行政监管资源。目前,行政监管部门面临着诸多尴尬,一方面,无法依法责令场外经营小店整改和停业;另一方面,由于怕影响市民日常生活,对不具备条件也不整改的市场,不敢强行关闭。

二、农贸市场作为准公共产品具有多重管理属性

(一)农贸市场的公共性与准公共产品定位

首先,农贸市场长期融贯于百姓生活之中,所提供的服务具有公共性。

第一,农贸市场功能可替代性弱。对于居民生活十分重要。农贸市场为居民提供日常食品需求,满足居民的一日三餐;交易的农产品新鲜、方便和价格便宜深受居民认可。即便现在城市里已经拥有众多综合性超市。还有一些专业性生鲜超市或是蔬菜连锁店,但农贸市场依然是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流程中最便捷、最经济的平台。

第二,农贸市场选址基本上由历史沿袭,居民对此有很强的认同依赖。农贸市场设施基本都在居民密集区。所用场地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国有房产开发公司或政府兴建;二是政府规划由开发商享受优惠而兴建的配套设施;三是由镇街一级政府或大型企业出借闲置土地民资兴建;四是原有大棚市场改造为室内农贸市场,政府给予资金扶持。虽然现在大都实行了民营化,但其为居民生活配套服务的性质没有改变。

第三,农产品集中交易有利于货源和质量的把控,农贸市场是农产品进入市民餐桌之前的重要安全关卡。农产品没有标准化的生产工艺流程,质量问题随时都有可能在生产、加工、运输、流通等环节出现,这就需要有对货源正当性进行审核、对产品质量安全性进行检测的第三方管理机制,采取农产品集中交易模式、实现集中质量安全把控显得尤为重要。

第四,农贸市场盈利模式主要是靠获取租金,基本上属于微利性经营。农贸市场的经营模式主要是市场主办者通过投资兴建或上缴一定的土地房产租借费或承包费获取经营权,以收取经营户摊位费获取收入,摊位费再通过经营户成本最终传导到菜价上,形成租借链、成本链。从某种程度上讲,露天、大棚或设施越简陋的市场,蔬菜价格较低,人气反而较旺。

第五。农贸市场内集聚了众多经营户,交易方式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

准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或有限的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它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如教育、政府兴建的公园、公路等都属于准公共产品。

农贸市场的经营活动具有非排他性和一定程度的竞争性。对于获得同一农贸市场承租摊位的经营者来

说,当甲从事食品经营的同时,并不会排斥乙卖菜。就是说。甲在使用农贸市场的同时,不排斥乙的使用,也不排斥乙获得利益。但是,场所内经营者之间的竞争是显然的。与超市、连锁经营者不同,农贸市场内集合了众多的市场经营者,他们的进货渠道大多来自于同一集散地,进货价格几近一致,利润率极其透明,其销售价格平均要比综合性超市低。

农贸市场具有公益性、微利性、替代性弱等特征,可以将此定性为准公共产品。对于准公共产品的供给,在理论上应采取政府和市场共同分担的原则。以此定位,来研究农贸市场的建设和管理问题,才能寻找到较佳的管理思路。

(二)农贸市场管理具有多层次性和多重属性

一是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要管理好两个层次的主体:农贸市场的主办方和场内经营户,政府应当对他们的经营活动与社会影响依法分别实施行政管理。二是农贸市场的主办方对于市场活动的日常管理,主要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和工作安排实现对市场经营环境的维护,协助政府相关部门引导场内经营户合法合规经营。三是市场管理人员对场内经营人员和入场消费的购买人实施具体管理。其市场内交易活动和场内行为都要遵守秩序。

不同层次和方式的管理,具有不同的性质。

第一,行政执法。政府相关部门依照各自职能对市场中蔬菜农残、家禽与肉类检疫、农产品来源等,以及经营户的交易行为的合法合规性实施行政监管,并依法对场内经营户和市场主办方的违法行为实施查处,维护市场法制,维护居民消费权益和生命健康。

第二,契约管理。政府通过行政合同规范市场举办者的行为。政府依法规划批准建设农贸市场时,市场举办方应有文明规范经营的承诺,由此形成与政府的合约:经营户在入场经营时向市场主办方签订文明规范经营承诺,相互形成契约;市场主办方向入场购买者提出文明倡议和宣传,与广大消费者达成共识。

第三,自律管理。农贸市场协会可以受政府的委托对所属各会员农贸市场的文明经营进行检查、评比,并对履行承诺情况进行评估,提出奖励和惩罚建议;政府管理部门将检查、评估结果作为政策扶持的依据。同样,市场主办方将场内经营户组织起来进行评比考核,并将诚信摊位张榜公布,引导市民到诚信摊位消费,从而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自律机制。

三、建立自律、契约、执法相衔接的农贸市场管理架构

政府对农贸市场的建设管理,具有宏观性、行政性、依法性、外部性、非自主性的特点。农贸市场的日常运行和文明建设,主要还是要靠市场自身的管理。为此,需要把政府管理、市场管理与行业自律结合起来,构建以自律管理为基础、以契约管理为纽带、以执法管理为保障的农贸市场管理架构。

(一)建立农贸市场综合管理的政府职能协调机制

首先,明确主管部门职责。农贸市场的管理职责归于具有相关行业管理职能的部门承担,主要负责制订整个地区农贸市场的布局规划,制订农贸市场的建设标准和管理规范等规划,提供农贸市场建设和运行的制度,协调政府对农贸市场的管理。

其次,划分和协调各职能部门行政执法的管辖范畴。农贸市场的文明规范建设,涉及工商、商贸、城管、环卫、卫生、质检、农林等多家职能部门,应先明确各自职能边界,再建立各部门合作管理的机制,实行有效监管。

(二)加强农贸市场有序进入和退出制度建设

首先,要建立农产品准入经营和入场经营制度。一是农贸市场必须具备对入场农产品货源管理机制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设备这两项基础条件,方可对外经营。二是对小规模的独立门店实施行政许可。

其次,加强对摊位收费权限、收费标准的监督,提供相关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不同档次市场的收费,提升规范经营的水平;对不按规定的、屡不改正的市场主办者暂停或收回收费权,使得政府不因对市场主办的处罚累及百姓日常的购菜权,引发。

(三)构建由政府、市场、经营者组成的规范经营责任链

首先,明确相关单位的责任,并通过契约的形式固定下来。申办农贸市场时,需要对场内场外环境和卫生、摊位摆放秩序、买卖秩序、文明宣传等事项作出责任承诺;场内经营户提出入场申请时,也要签订相应的责任承诺。

其次,建立与承诺相对应的保证金制度。市场向政府指定部门或委托管理单位,缴纳文明经营保证金;经营户向市场交纳合法经营、文明经营保证金。政府指定部门或委托农贸市场协会对各市场进行考核评比,对达到目标要求的,由政府兑现增加人员经费补贴或相关建设改造资金补贴:达不到目标要求的,动用保证金加以整改。

(四)充分发挥农贸市场行业协会组织自律管理的作用

第一,政府要对行业协会加强指导。一方面,主管部门制定农贸市场文明建设的规范标准,提出总体的管理要求,为发展中介服务组织提供良好的制度依据;另一方面,职能部门参与行业管理的制度设计,做好政府管理与行业自律的衔接。

第二。按照市场自治组织的要求建设行业协会。行业协会应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自律性、公正性,需要按照市场化原则完善内部机制,注重协会的微观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强化经济责任制和财务控制。完善行业协会内部结构,建立行之有效的规则和监管。

第三,充分发挥协会章程实行行业自我管理的作用。行业规章约束行业的从业人员,要把行业章程与每个市场主办方的经营管理直接挂钩,与市场中的经营户直接挂钩,更好地运用行业规范和经济责任调节经营者的行为。

第四,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加强从业人员的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其法制观念和业务素质,增强其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端正服务态度,改变目前农贸市场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管理较弱的状况。

四、政府提供有效的扶持与服务

(一)政府提供必要的建设扶持资金,完善农贸市场的硬件设施

根据城市规划和政府工作计划,对兴建及改造升级的农贸市场,给予一定项目的一次性扶持资金,为农贸市场规范有序经营创造基本条件。为每个农贸市场配备农残检测设备,并提供一定的日常运作费用,确保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以便把好农产品质量关。

(二)政府提供或购买部分公共服务,激发农贸市场投资者提升管理水平的积极性

一种方式是由政府通过公开招标选择物业公司,负责辖区内农贸市场的内部卫生保洁,门前保洁和车辆停放秩序维护,费用由政府提供一定比例,其余由农贸市场缴付,这样可以确保市场有比较合理的保洁和维持公共秩序的人力;另一种方式是政府直接按农贸市场保洁、维持秩序人力标准,给予农贸市场一定比例人力薪资的补贴,人员配备由农贸市场负责,政府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考核后发放,并可配套一定的处罚措施。相对而言,前一种方式,容易出现场内经营户和购买人不配合的情形;后一种更具约束力。

农贸市场处罚依据篇5

北欧各国经济高度发达,社会保障制度以“高税费、高福利”著称于世,居民收入差距小,形成了稳定的社会结构。其市场监管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有健全的市场法律体系和管理机构,十分重视食品监管。瑞典、丹麦等北欧国家都是成熟、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对各类市场的管理,既强调市场基础性作用,又有完善的法律制度来规范各类市场主体行为,突出强调法制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在市场管理机构设置上,丹麦在政府仅有的十几个部门中设立工商部,是其市场主体及其行为管理体制中一个重要管理部门,主要职能是促进商务活动和国际经贸关系的发展,监督市场竞争;负责公司注册登记,年终财务审核;监督公司贸易法规的实施;保护设计商标、技术专利的注册登记;负责产品检验,保护消费者利益等。其职能与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很多相似之处。瑞典在政府部门中设有专利注册局,根据瑞典《公司法》,申请者备齐有关文件即可向瑞典专利注册局下属的公司处提交申请登记。如,成立有限责任公司,申请者需在瑞典银行存入10万克朗,作为注册资金;另外,还应缴纳1100克朗的公司注册费。

瑞典、丹麦各国十分重视对食品安全的管理。瑞典成为欧盟成员国后,瑞典关于技术、卫生和安全的标准,主要是根据欧盟制定的法规,再转化为瑞典标准。瑞典的标准是由政府有关部和署(局)首先制定规定,然后由瑞典标准化协会组织有关专家制定相应的标准。瑞典对卫生和安全极为重视,对某些农产品、食品、医药和医疗产品以及环境保护都有更为严格的标准。

瑞典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生产流通领域食品的检查。我们重点访问了位于瑞典奥普萨拉大学城的国家食品管理局。该局下设科研部、法规部、化验部、监管部、信息宣传部等,集中了瑞典各大院校的院士、博士等食品安全方面的权威,政府部门长期派员在该局工作,管辖290个社区、52000个生产销售点。监管采取市场抽查和各公司送检方式,一经发现问题,要求生产经销商说明情况,视情节轻重,确定是否移送司法部门,并由信息部及时告诉食品销往地区的居民和欧共体各国。

在注重监管的同时,该局还为瑞典家庭提供健康提示和消费指南。如前不久关于高温油炸薯条产生致癌物质的信息就是由该局检测的。瑞典国家食品管理局经费来源除政府拨付一部分外,主要从受检企业收取食品检测费和向欧共体申请基金资助。如该局2004年所需经费3.5亿瑞典克朗,其中政府拨1.45瑞典亿克朗,收取各类公司食品检测费1.88瑞典亿克朗,向欧共体基金申请1700万瑞典克朗。

(二)多元化的市场体系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欧洲这些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仍然保留了各中有形市场,包括低层次的露天市场。像芬兰的南码头小商品露天市场、冰岛大风车跳蚤市场等,主要销售当地土特产品,人气旺,成交活,比一般商场和超市人流量还多。

芬兰政府非常重视繁荣南码头露天市场,当地居民只要在南码头市场销售自产商品,都可以享受免税政策,政府认为这是丰富和传播芬兰文化的体现。

丹麦哥本哈根市中心步行街既有大型商场,也有兜售各种小商品的小店。法国巴黎利用塞纳河护堤墙搭建了很多简易的铁皮书柜,供小书商们在此兜售杂志和图书,看起来甚是简陋,与风光旖旎的塞纳河有点不协调。在国内这种形式的摊点属于典型的违章建筑,必定遭受“折违”的结果,但在巴黎却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和市民的欢迎。北欧各国呈现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形态,主要是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活跃市场,繁荣经济。

(三)市场执法严格,监管手段先进,监管效率较高。北欧国家无论是露天市场、商场,还是机场免税商店,交易规范,秩序井然。外国游客购物时,所有商店都要仔细查看游客护照,并进行登记,然后办理免税手续。所有出售商品都明码标价,没有讨价还价的现象。现代信息技术被充分地运用到市场监管中,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如海关、税务与其他市场监管部门通过网络系统,形成电子监管一体化,保证了市场秩序,有效防止了偷税漏税,提高了监管效率。北欧各国市场监管执法十分严格,在挪威首都奥斯陆考察期间,我们获悉一家叫“亚洲超市”的商店被当地有关部门严罚的消息后,特地赶到这家超市,经了解,这家超市是由一位华人开设的,此前经营得十分红火,由于在进口货物时偷税,被当地海关和税务部门查处,并予以重罚,使这家超市不得不转让给一越南商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被罚得“倾家荡产”。正是采用这种重罚的措施,才使得北欧市场经营规范,很少有违规经营、出售假货、偷税漏税现象发生。

(四)有着相对完备的信用体系和重视信用的社会氛围 瑞典、芬兰等欧盟各成员国不仅有相对完备的信用法律体系,还有较完善的信用征信体系,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将散落在各个部门的信用信息进行收集,实现信息共享和为社会服务。在这种体系下,失信行为将受到严厉的处罚。一个违反了诚信标准的企业和个人等于自绝于社会,不仅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还将在信用方面留下不良记录,甚至足以使公司和个人无法在社会立足。任何企业和个人都不得不权衡得失,做出合理的选择。在芬兰,有些税种的上缴则由个人报税,但税务部门对报税情况按比例进行抽查,一旦被查出问题,除了需要补交税款之外,税务部门还要进行高额的罚款,并被列入税务部门重点检查的名单。个人和各市场主体认识到信用的重要性,总是努力提高自身的信用度,形成了重视信用的社会氛围。考察中,我们看到非常不显眼的商店,出售世界名牌商品,消费者放心购买:芬兰的大型超市无需寄存提包。

几点启示及思考

(一)在市场建设和培育过程中,要尊重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依据实际情况,发展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目前,国内很多地方一味强调“农改超”,取消农贸市场,一律改建为大型超市。农贸市场投入少,容量大,经营门槛低,很适合经济欠发达地区,对搞活流通,繁荣市场,特别是方便大宗农副产品交易很有益处。考察中我们发现即使西方发达国家的首都,目前也保留着露天小商品市场、街头摊点。改造农贸市场,提升市场层次无疑是正确的,但不顾实际强行取消农贸市场,显然是超越经济发展阶段,违反经济发展规律的一种冒进行为。“农改超”要因地制宜,特别是我国的很多农村地区要继续发挥农贸市场的作用,但要进一步规范管理。

(二)加强行政执法的力度,减少行政干预和地方保护目前,我国的市场执法环境较以前大有改善,但在行政处罚过程中,仍然有说情要求减罚免罚现象,特别是对招商引资企业,明知有违法违规行为,也要求减免行政处罚。建议学习欧共体各国严格执法的做法,加大执法力度。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注意亲商、安商、稳商,但不可媚商,否则就会破坏市场竞争的公平原则,影响行政执法的公正性,对整体利益和全面发展不利。

(三)各级政府要重视行政性收费工作合法的行政性收费是国家的规费,是国家的非税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组成部分,纳入财政统一分配渠道,主要是弥补行政经费的不足。国家赋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收费的职责,应该为国家服务。近年来,我省个别地方出现“重税抑费”的现象,致使一些地方的工商管理费难以收取。瑞典的食品管理局大部分经费是依靠行政收费,芬兰的南码头市场也收取管理费,北欧各国公司注册都收取注册登记费。建议各地要重视和支持收费工作。对于合法的收费,要做到应收尽收。少收或不收都是减少国家非税收入的幼稚做法。

农贸市场处罚依据篇6

一、我区城区市场管理特点

*区现有各类市场64个,其中位于*、*、*、*、*、*街道的城区市场41个,位于其他镇街的农村市场23个。在城区市场中,农贸市场30家,工业品市场11个。另外还有600多家药店,餐饮业1020家。市场总体规模均不大,大多数市场的年成交额都不超过5千万元。

改革开放之初,主要由工商部门建设市场、经营市场。进入九十年代,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迎来了市场建设的黄金时期,“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的政策应运而生,形成了包括工商部门在内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投资办市场的热潮,市场起到了繁荣一方经济、富裕一方人民的重要作用。*年,原先由工商分局兴建并经营管理的渝航市场、*松桥农贸市场、两路农贸市场等先后出让,双凤水果市场、两路建材市场、沙坪农贸市场、石船农贸市场、统景农贸市场、洛碛农贸市场等,按有关政策规定整体移交给区商委下属的物管所管理。20*年后,大型连锁超市不断开办、市场周边门市及游摊不断增多,集贸市场发展趋于稳定,有的甚至出现萎缩态势,呈现出市场开办和经营管理模式多元化,市场管理“多龙治水”的特点。

市场主体多元化。*城区既有国家开办的市场,如商委下属物管所(事业单位)开办的市场,又有企业开办的市场,其中企业开办的市场占绝大多数。企业开办的市场为了尽快回笼资金,往往对摊区摊位采取分零出售的方法,如华夏农贸市场,导致一个市场就有若干个业主,呈现出经营主体多元化的特点。

经营管理模式多样化。市场开办者的多元化决定了市场经营管理模式的多样化。国家开办的市场,市场监管及卫生保洁由开办单位负责。企业开办的市场经营管理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市场开办者成立物管机构,自己经营管理市场,如华夏农贸市场、两路农贸市场等;市场开办者委托其他物管机构经营管理市场,如园区农贸市场、空港农贸市场等;市场开办者失去行为能力,市场业主们自发管理市场,如红金街农贸超市。

多头管理效率较低。例如商委负责市场建设的布点审批;市政委负责监督市场的环境卫生和临街商铺超出门窗外墙设置的摊位;工商负责经营登记和维护交易秩序;公安负责市场治安秩序和消防工作;交通和交警部门负责交通秩序、车辆停放和机动车非法运营;质检、卫生、动植物检疫等负责商品卫生和质量。

二、我区城区市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城区市场建设先天不足

现有的市场由于大都是在90年代兴建,市场的配置和布局不合理,市场建设档次不高,占道经营游摊较多。

1、市场规模已不适应城区发展需要。市场建设规模偏小、摊位少、人流量大、交易集中,导致保洁难度大、乱设摊点现象和“摊外摊”现象相当严重。垃圾满地、人潮涌动,特别是下班时间,脏乱差、堵塞交通等情况非常突出,严重影响*区大都市形象。如两路农贸市场建于*年,面积9000平方米,当时辖区10万人,现在辖区人口已达30万人,如此的市场规模已不能满足群众购物需求。

2、市场功能不完善。城区所有市场都没有设停车场,各种车辆没有固定地点停放,车辆占道停放和进场停放的情况大量存在,导致市场的安全通道不畅。部分市场经营者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硬件设施投入不足,设施简陋、陈旧,消防设施安装不齐全,存在消防安全隐患。

3、市场与商居混合,未能有效隔离。为此,造成市场周边及消防通道内长期存在大量游摊,严重干扰市场交易秩序和影响环境卫生。

4、城区占道摊点和背街小巷游摊较多。占道摊点主要表现为市场占道类、店外经营占道类、零星摊点占道类三种形式。各种占道经营,增加了市场管理的难度。

5、城区市场有市无人或有人无市现象突出。如四号桥农贸市场自建成到现在,进场经营商户仅十余家,市场主办单位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而一些人口密集地区由于规划建设的农贸市场长期不建,给一些无照经营户制造了可乘之机,自发形成农贸市场现象随处可见。比较典型的是三号桥东侧20个门面出租经营蔬菜、家禽、水产等农副产品,骑门摊现象非常严重,商品质量、商家诚信缺乏有效监督。

(二)市场管理中存在诸多薄弱环节

1、对商品质量缺乏诚信查处不力。调查显示市场上众多熟肉制品、豆制品、鲜肉的质量堪忧。经营户声称自产自销,其实大部分在家中没有经过任何许可的情况下非法生产上市销售。市场管理部门却对此缺少有效监管。

2、对商品销售短斤少两管理不到位。绝大部分市场没有设立公平秤,只是在检查时做做样子,市场上出售的商品短斤少两现象时有发生。市场管理人员对此却熟视无睹。

3、对市场管理人员疏于监管。市场管理人员重收费轻管理现象严重,不能及时制止和纠正市场中的非法行为,市场主办单位疏于对管理员的管理,对出现问题的管理员不能严肃处理。

4、市场内环境卫生较差。市场内垃圾桶和保洁员配备不足,经营环境恶劣。特别是经营活禽、活鱼场所,就地宰杀,血水、鸡毛、鱼鳞满地,臭味难闻。主要是管理发营业执照的不管卫生,批准市场建设的不对市场经营进行管理。

(三)市场管理体制不顺

现有市场管理体制难以使市场管理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根据有关法规规定,工商部门是集贸市场主要监管部门,承担大量的集贸市场监管职责,但市场的人财物三权均不在工商,工商部门对市场物业管理单位无任何制约措施。有些市场物业单位对工商部门的日常监管,置若惘闻,不予配合,甚至公开抵触。工商部门根据《*市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明确了市场开办者的职责,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市场创建的奖惩措施,但无法兑现。市场设施的改造资金和用于市场保洁等方面的费用,工商部门无法落实。对市场监管中出现的问题,工商部门是看得见、管不着,有力使不上,因此,现有市场管理体制难以使市场管理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四)市场管理法规不够完善

目前管理市场适用的法规,主要是*年颁布的《*市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该条例规定了市场经营者的义务,但缺乏具体的界定标准,部分条款缺乏处罚措施。如第十九条规定“市场经营者应免费设置复检的经依法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但对短斤少两的经营户没有设置处罚条款。又如规定“进入市场的商品经营者,应当在市场经营者或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统一划定的地点经营,不得随意摆摊设点”,该条款赋予了市场经营者划定摊位的权利而没加以限制,使一些市场在路口和消防通道以及市场内随意摆摊的行为成为合法。

按照《*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规定,工商部门对市场经营者和商品经营者不履行市场内环境卫生义务没有处罚权,因此工商部门对市场内环境卫生管理束手无策。

三、加强市场秩序管理的建议

(一)提高对市场的认识,加强领导

市场管理工作是民心工程,关系到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搞好市场管理也直接关系到*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成败。市场是展示*城区都市风貌的窗口,市场秩序恶劣会造成不好的国内甚至国际影响。为此,政府对市场工作要加强领导。要充分发挥各市场管理者管理市场的重要作用,并且要继续强化管理功能。特别是要将市场工作作为考核政府基层单位工作成绩的重要项目。

(二)合理规划,构建新的农副产品流通体系

1、把市场建设规划纳入*区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凡城市开发建设和危旧房改造,必须将集贸市场纳入商业网点进行配套规划和建设。参照其他直辖市的做法,要按照每万户居民拥有集贸市场面积不少于3000平方米的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新建市场要充分考虑停车场、消防安全通道及消防设施等市场安全设施的功能,新建农贸市场要以小为主,以社区为主。同时,新建市场可由社区负责经营,这样既有利于社区的建设,又可解决社区下岗职工再就业,并且还能促进城市文明建设。

2、重点抓好居民小区市场的规划和建设。居民小区越来越成为我区居民住宅的主要形式。超市在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上的科学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我区农副产品供应渠道多元化,特别是城区周边有大量农民自产自销蔬菜、水产、禽蛋等商品供应,农贸市场业态仍显示出独有优势。调查表明市民在购买这些商品时,依然首选农贸市场。

3、加快现有城区集贸市场设施的改造。城区现有集贸市场,尤其是90年代兴建的农贸市场,市场内设施陈旧、老化,部分市场已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加快设施改造迫在眉睫,然而,由于资金等原因成为改造的瓶颈。为此,要引导市场主办单位打破所有制及地域界限,通过收购、控股、委托经营、融资租赁、招标招商等方式进行集贸市场设施改造。

4、加快现有农贸市场超市化改造。农贸市场农副产品实行无根无杂销售,既可节省消费者的时间,适应现代城市发展需求,又可保证消费者的食用安全。因此,加快农贸市场超市化改造是现代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5、做好“堵疏”结合文章。建议政府考虑在现有集贸市场的基础上,协调有关部门在合理的位置上规划一些便民摊点,以无偿的形式供当地农民销售一些自产的瓜果、蔬菜,同时为部分生活困难的居民及残疾人提供自谋生路的渠道。

(三)建立并完善市场秩序管理法律法规

建议区政府向市政府反映废止《*市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重新制定一部包括市场的规划建设、投资兴建、登记注册、服务管理以及入场主体和交易行为的地方性法规。彻底解决市场秩序管理工作中各方责、权、利相统一的问题。明确工商部门在市场管理中的主管部门地位和市场主管单位的责任,彻底解决市场内发生纠纷承担责任的主体问题。明确将政府部门管理市场的重点由管理市场经营者向管理市场主办单位转移。

(四)探索新的市场监管模式

1、建立、完善政府行政管理-协会行业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经营者自我管理互相衔接、互相融合的市场管理体系。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加强重点引导,尽快建立起四位一体的工作体系,使四者有机结合,形成互动,推动市场管理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2、建立市场管理的网络机制。完善市场内打假维权网络。建立和推行名优企业、市场主办单位、执法部门以及消费者协会等多家参与的打假维权联席会制度。由执法部门和市场主办单位共同协商聘请消费者监督员,共同参与打假扶优维权工作。将名优产品厂家引入市场,设立名优产品专柜。结合工商部门“12315”投诉电话,对投诉问题多的市场、商品展开专项整治。完善消费者举报奖励和为举报人保密的制度。建立针对市场管理人员的监督举报网络。市场服务管理机构要公布市场管理人员的监督举报电话。对市场中存在的管理人员不作为现象,执法部门应及时纠正,影响恶劣、后果严重的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3、完善上市商品渠道认证制度。对农副产品市场上销售的豆制品、熟肉制品,要进行经营者提供合法进货凭证的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对市场内经营的商品全面推行索证制度。结合索证,对场内商品的厂家进行考察备案。

农贸市场处罚依据篇7

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1.监管压力大,存在畏难情绪。农贸市场是各种农产品、副食品、水产品等商品集中交易的场所,由于经营主体复杂多样,尤其是文化程度、法律意识、文明意识等普遍偏低,对食品安全问题还没有加以足够的重视,对监管部门的监管还存在躲避、应付的心理。另外,由于商品来源的复杂性、销售的快捷性、销路的多样性等原因,客观上增加了工商部门事前介入和事后监管的难度。加之,工商部门监管干部人手少,其他监管任务重,很难形成一个强势的执法合力。上述多种因素的存在,使得工商监管干部产生畏难情绪,认为农贸市场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好管,也管不好。

2.主体职责不明,配合机制难以形成。1994年新修订的《浙江省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对市场举办者、场内经营者、监督管理者的职责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今年《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进一步明确了上述主体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职责和义务。但由于相关主体对食品安全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宣传普及食品安全问题的不到位等原因,相关主体职责不清,更谈不上形成一种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如浙江省丽水市工商局城南工商所4月份查到的母猪肉案件,在涉及到是否属于母猪肉的鉴定结论由谁作出时,农业部门说是由经贸部门出具,而经贸部门则说由农业部门出具,相互推诿,以致工商部门进退两难。

3.科技手段缺失,效能没有充分发挥。根据《浙江省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的规定,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和200个商位以上的食用农产品零售市场应当配置食用农产品安全快速定性检测设施,配备检测人员,提供检测服务。浙江省嘉兴市相关市场虽然均己配备设施,但大部分市场配套设施还很不完备,检测商品范围还极其有限,像注水肉这样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工商部门还是难以实施定性检测和进行查处。另外,实际操作也令人担忧,作为承担检测任务的市场举办方由于人员身份的限制、安全意识的淡化、考核的缺失等原因,检测工作缺乏制度化、日常化、实效化。同样,各工商所配备的快速检测箱,由于人员的兼职性、非专业性等原因也没有充分发挥其作为现有科技手段应有的支撑作用,对于工商部门精确监管的效用还没有充分发挥。

4.文明意识缺少普及,失信行为屡屡存在。由于经营主体忙于打理生意,不注重文明素养的提高,加之,市场主办者、监管者没有注重对经营者文明程度的提高,没有注重对一个市场商业文明的培育,以致没有研究和探讨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培养经营者的文明意识、守法意识、诚信意识,以致于市场内短斤少两、欺行霸市、经销不合格商品等行为屡屡发生,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市场信誉。

加强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的措施

1.明确主体责任,完善责任机制。“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相关主体必须对食品安全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提请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结合当地市场的实际情况,明确市场举办者、市场经营者、监督管理者的权利义务,以责任状的形式固化政府与监管者,监管者与市场主办者,监管者与经营者,主办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促使相关主体尤其是监管主体之间形成一种密切的监管配合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从而形成一种强大的食品安全监管合力。如我们丽水市农贸市场内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点一般由市场主办方投资设立,日常检测工作的开展也由市场主办方指定人员负责实施,但发现问题食品时单靠市场主办方责令下柜,事实表明并不能起到很好的警示和教育作用。后续问题的处理如果工商部门适时介入,警示和教育作用定然强于市场主办方,因为工商部门作为行政执法和市场监管机关有各种行政强制措施和处罚措施作后盾的。这就需要在检测中,工商部门与市场主办方建立起一种分工协助的配合机制,切不可放手不管,由市场主办方负责到底。

2.立足科技手段,加强食品安全检测。检测中心、检测车、检测点、检测箱四位一体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体系的建立,彻底改变了工商部门完全依靠经验和依靠其他力量发现问题食品的现状,是工商部门依靠自己科技手段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大突破。所以,工商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检测手段的重要意义,建立和完善检测工作的制度和机制,加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作的正常开展,充分发挥检测手段的应有功能,为精确监管,精确打击起到应有的作用。

3.完善举报网络,提高反应能力。农贸市场是一个商品集中交易的场所,人流的混杂性、经营时间的提前性、停业时间的延续性、交易的隐蔽性等特点使监管干部发现违法行为极具难度。如何建立和完善举报网络体系建设成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快速查处违法行为的一个重要命题。笔者从工商等有关部门11月份和12月份对嘉兴市区水产肉食品市场病死猪肉案件的成功查处看,消费举报网络和市场内部经营网络的建立和健全对一些重大案件的查处具有重要作用。工商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如在显著位置设定宣传栏,张贴有关申诉举报内容、程序的宣传材料,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当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时,工商部门要快速出动,切实加以维护,从而给消费者一种信任感、可靠感,从而形成一种浓厚的维权举报氛围。划行归市的一个显著优点是便于加强对经营者的管理和经营者之间的相互监督,工商部门要在市场内相关行业中选定具有良好声誉,敢于维护社会正义的组长和副组长若干人,同时,积极培育监督员,通过他们加强行业自律教育和内部举报网络建设,从而提高行业自律意识和监督力度。

4.培养诚信意识,提高市场声誉。对经营者来说,诚信是立身之本;对一个市场来说,诚信是立场之本。要提高经营者的诚信意识,进而提高一个市场的诚信意识,必须通过多渠道、多角度加以实施和完善。市场主办方、市场监管者、行业自律组织等相关主体要通过一种制度化的配合和约束机制确定市场每年、每季、每月的诚信教育主题,从而形成一种强大的诚信教育氛围;市场主办方在商位招租时,要将进场经营者保证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失信责任等内容列入租赁合同条款,从而提高进场经营者的整体素质;市场主办方、市场监管者要加强协助,建立长效机制,共同开展诚信经营户的评比活动,努力营造人人讲诚信,人人争当诚信经营户的良好局面。

农贸市场处罚依据篇8

为巩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成果,促使我镇农贸市场经营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农贸市场建设管理作为政府民心工程,做好做实,使我镇农贸市场的经营环境及管理水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得到提升,成为政府满意、群众实惠、市场繁荣的文明窗口。

一、市场管理干部工作制度

1、公开干部岗位职责和输制度,接受群众监督。

2、依法办理进场经营资格审批手续,按照分开公评原则安排摊位。

3、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开展市场管理和查年违法违章案件,做到文明管理,贪污办事,程序合法,处罚得当。

4、着装上岗,亮证检查,遵守工作纪律,坚持工作岗位,履行工作职责,勇于同违法乱纪行为斗争。

5、遵守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廉政守则,不准在发照收费办费办案安排摊位等工作中以权谋私,徇情枉法,不准参与经商办企业和企业

中入权力股分取红利。

6、建立市场管理干部政治学习和职业培训制度,努力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7、及时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市场管理费收交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城乡集市贸易管理办法》的规定:“对进入集市贸易的商品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收取少少量的市场管理费。工业品,大牲畜费率按成交额计算不得超过1%其它商品不得超过2%”并应将收费标准颂于众,接受群众监督。摊位设施和经营情况确定。摊位门店要努力实行公开招标制度。

2、在市场设摊经营的经营者必须按规定交纳市场管理费。不准瞒报商品数量,逃漏市场管理费和故意抗拒刁难瞩费人中履行公务。

3、收费人必须严格按照收费标准,较为准确地计算商品价值,做到收费合理,不多收,不漏收。收费人员在收款时必须开具“市场管理费收据”做到手续完备,钱据相符当面点清帐目清楚。现金应当日上缴,不准截留贪污公款。

4、对固定摊位可实行按月定额收取市管费的办法,由经营者在规定时间内交会。月收费按月平均成交额核定,半年或几个月调整一次。临时设摊的可在申请摊位时收取。对自销农民实行划片设摊,逐个收费。

5、收费人员必须遵守法,佩戴标志,忠于职守,廉洁奉公,不徇私情费,不以权谋私乱收费,不接受经营者义不容辞送礼,不向经营者借款,赊欠索取商品或利用工作之便宜货。违者从严处理。

三、市场卫生管理制度

1、凡进入市场的购销人员都有必须讲究卫生,不准擅自在市场内张巾广告和在墙上,摊上随意涂写,堆放杂物,体质市场整洁。

2、必须严格执行《仪器卫生法》,严禁有毒有害污秽不洁,腐烂变质霉变食物,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畜必须持有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和个人健康证。营业人员必须人员必须穿戴白衣白帽和白袖套。经营熟食的必须有防蝇防潮尘防腐设备和清洁用具。

3、市场内应建立必要的卫生设施,设立卫生宣传栏果壳箱,痰孟和下水道自来水以及垃圾处理装置,有条件的农贸市场应轩冷设备,大型市场要有公共厕所。

4、市场都有必须确定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上市商品检验和卫生管理工作。大弄市场应建立市场爱卫会或卫生管理工作,开展经常性的卫生监督检查。

5、市场要配备卫生保洁员,专门从事清卫工作。农贸市场在夏季节要经常进行灭蝇灭蚊灭菌等防疫消毒。

6、坚持经常性卫生宣传教育工作,促进个体商贩做好自清何洁工作。每个摊位实行摊前摊后柜台上下卫生包干,及时清除摊位周围的垃圾和脏物。经营多垃圾商品的摊主必须自备盛放工具集中垃圾送到指定的堆放地点。

7、对违反本规定的由市场办公室依照有关规定,酌情分别给予批评教育罚款警告停业整顿等处理。

农贸市场处罚依据篇9

关键词:农产品;知识产权;种苗法修正案;产业损害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知识产权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与日俱增。农业知识产权是公民、法人和非法人单位对自己在农业科技领域创造的技术成果和产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其内容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完善,目前,主要包括植物品种权、农业专利权和农业科学成果及公共技术产权等方面。1997年3月20日,我国国务院正式颁布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规定于1999年4月23日正式启动实施,并于同日加入了“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heinternationalUnionfortheprotectionofnewVarietiesofplants,UpoV),成为第39个成员国,实施1978年文本。按照UpoV1978年文本的规定,“UpoV成员国应当采取一切措施,逐步对尽可能多的植物属和种实施保护;每个成员国自公约在本国生效之日起,应至少对五个属或种实施保护,同时在随后的三年内保护的种或属应达到十个,随后六年内保护的种或属应达到十八个,随后的八年内保护的种或属应达到二十四个”。截至2006年底,我国农业部共了六批保护名录,受保护的种或属已达62个,其扩展速度远远超过了UpoV的规定。然而,由于现今的国际知识产权体系并不完善,各国知识产权贸易的发展程度及法律规定不同,致使经济资源无法获得高效配置。一方面,我国的贸易大国地位已稳固确立,与此同时,对外贸易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却越来越突出,逐步成为制约我国由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的实质;另一方面,在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发达国家已纷纷确立知识产权发展战略,把知识产权作为国际贸易竞争的主要手段和实施贸易保护的重要工具。以日本为例,自2002年以来,日本围绕知识产权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如:发表了《知识产权战略大

纲》,提出了“知识产权立国”的国家战略;国会通过了《知识产权基本法》,将知识产权纳入国家立法体系。

二、不公平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诠释

不公平知识产权保护行为,就是发达国家依托自身的知识产权优势和先进的技术水平,利用知识产权制度和相关国家政策,在保护知识产权的“正当”名义下,限制我国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不正当措施和策略。

(一)非适度保护及效率损失

知识产权是法律赋予知识创造者的一种财产权,它具有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属性,最大的经济效率是公开让所有需要它的人使用。但是,如果这样,理性的经济人便会选择“搭便车”,而不愿意从事知识产品的开发,这将导致知识产品的供给严重短缺于社会有效率的需求。所以,必须赋予知识产品的创造者“财产权”,以激励知识产品的创造与供给。知识产权保护是否有效率,就看它是否给创造者恰到好处的垄断权,使社会以最小的成本得到最大的收益。本文以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其他权利既定和受到保护作为前提条件,来研究一国知识产权保护程度高低导致的社会效益差异,如图1所示。在(a)图中,D

为消费者需求曲线(边际期望收益线),mC为边际供给成本线,p、Q分别为知识产品的价格和产量。在缺失知识产权保护的情况下,供求关系将在a点达到均衡,此时,社会效率最大,净收益等于eaF;在给予知识产权一般保护的情况下,知识产品的供给者将在p1点定价,于B1点达到均衡,此时,社会效率损失B1aQ1;在给予知识产权高度保护的情况下,供给者将在p2点定价,于B2点达到均衡,此时,社会效率损失B2aQ2。因此,在即期静态情形下,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越大,净收益损失越多。在(b)图中,D为消费者需求曲线(假设不变);mC为边际供给成本,包括边际开发成本和仿制等带来的边际机会成本;C为供给者投入的总成本;p、Q分别为知识产品的价格和产量。对应于(a)图缺失保护、一般保图2保护程度与社会效率的关系

资料来源:乔生、陶绪翔(2006)。护和高度保护三种情况,(b)图的供求均衡将分别在点p0、G1和G2处达到。在p0点,由于缺失知识产权保护,边际仿制成本为p0,供给者的收益期望为零(不生产)或负(生产),其占优博弈均衡是不生产,净收益损失p0G2;在G1点,由于存在知识产权保护,边际供给成本为p1,净收益损失G1G2i。因而,最优选择是给予知识产权权利人适度保护,即在B2aQ2和G1G2i之间做出效益损失最小的选择。

在图2中,横轴表示知识产权的保护程度,纵轴表示社会效率。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大,从o点到R点,社会效率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从R点到点,社会效率的增长逐渐缓慢;当到达点时,社会效率为最大值Q。此时,知识产权保护能够很好地权衡权利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垄断性和创新性之间的关系。当然,知识产权权利人为最大限度地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将会采取多种措施影响法律的制定。如果保护程度超过点,社会效率不是上升,而是下降。

(二)霸权稳定论及产业损害

“霸权稳定论”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现实主义学派的代表观点,最初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查尔斯・金德尔伯格(Charlesindlberger)提出来的。到了80年代,罗伯特・吉尔平(RobertGilpin)等人将其应用于国际安全领域,以批判的方式完善并阐述了新的“霸权稳定论”思想。所谓“霸权”(egemony)是指国家以某种方式按照其意志来建构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体系的权力,其特点是具有超强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能够以特定的方式运用其超强实力贯彻其意志或实现其利益;所谓“霸权国家”(DominantCountry)是指军事、政治、经济及自然资源等诸方面实力远超过其他国家,能够推行并在一定时期实现其意志的大国。所谓“霸权体系”(egemonySystem)是指霸权国家领导和统治的体系。罗伯特・吉尔平的“霸权稳定论”可以用来分析知识产权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方君康、李华威,200)。该理论着重阐述了发达国家与中等国家的情况。在他看来,知识产权保护对于霸权国家的经济具有防卫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在对外贸易或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对创新成果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可以增加其他国家的使用成本,从而达到延缓并延长产品生命周期、转变发展中国家投资方向的目的。霸权国家即发达国家,采用知识产权加贸易制裁的政策策略,若他国不对其知识资产进行保护,就不对它们开放本国市场,使得知识产权与对外贸易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等国家既有本国企业的客观需求,又由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而屈从于霸权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压力,最终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结构,如图3所示。

当越来越多的我国企业及产品在全球市场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时候,来自包括美国、欧盟各国、日本、韩国等专利大国的知识产权压力已经对我国自由贸易构筑了一道高门槛。知识产权大国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来打压发展中国家企业及其产品,使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进入一种国际化的循环怪圈:生产――跨国公司专利限制――巨额专利许可费以及侵权费的支付――再生产。知识产权保护之所以能影响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全球化过程,是因为发展中国家企业缺乏自主拥有的知识产权而必须支付巨额的专利费用或者因为知识产权诉讼而产生巨额费用,大大增加了企业的各种成本,使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显著降低,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生产也受到影响(张志新,2006)。毫无疑问,在全球经济进入产业结构重构的背景下,缺乏知识产权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将无力改变自己处于产业链末端和价值链下游的不利局面,在全球化中受制于人。因此,尽管贸易制裁是促进知识产权保护进而保障发明创新者利益的手段,但知识产权保护通过知识、技术及相关权利控制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规模和发展速度。拥有知识优势的发达国家有可能利用知识产权的特性,结合国际贸易保护――知识产权壁垒具有的隐蔽性、歧视性和报复性特点来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掠夺。

三、案例评析

21世纪初,中日贸易出现了不断增长的势头,其互补格局也正在形成。然而,中日农产品贸易却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局面。从2001年起,双边农产品贸易进入了停滞阶段,特别是2002年,我国农产品出口额下滑幅度相对较大,日本封杀和围堵的手段从保障措施逐步升级为卫生和植物检疫及知识产权等非关税壁垒。2003年2月和4月,日本分别修改了《种苗法》和《关税定率法》,主要针对我国出口的主力农产品的趋势日趋明显。我国生产的农产品出口到日本,却要付给日本人一大笔专利费。笔者将以此为例,阐述日本《种苗法修正案》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可能产生的影响。

(一)《种苗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

日本对植物品种的保护十分重视,1947年首次制定了《农产品种苗法》,其后于1978年进行了部分修订,并改称《种苗法》,1998年再次修订。最近一次的《种苗法》修订是在2003年完成的,分为4章62条,以平成一五年六月一八日法律第九十号公布,并于2004年4月开始正式实施。与旧版《种苗法》相比,2003版《种苗法》(《种苗法修正案》)扩大了处罚对象和范围,加大了处罚力度:(1)扩大了处罚对象和范围。旧版《种苗法》对于未经权利人许可,随意进行登记种苗的生产、贩卖、进出口等行为,规定可以进行处罚;但是,对于利用种苗所得收获物进行生产、贩卖、进出口等行为,没有具体规定。《种苗法修正案》针对利用植物新品种收获物进行的侵权活动明显增加的趋势,明确将利用收获物进行的侵权活动列为处罚对象。这样就把对新品种的保护从种苗阶段扩大到了收获物阶段。当然,未经许可擅自将种苗带往海外进行栽培而获得的收获物,进口这些收获物的相关业者也在处罚范围之内。(2)加大了处罚力度。由于近来法人企业大规模侵权事件不断增加,为使罚款具有充分的威慑力,把对企业法人的处罚金额上限由现行的300万日元提高到1亿日元。第六十条规定,对于违反第五十六条规定行为的法人代表或其人、使用人及其他从业人员,除对违法人员进行处罚之外,对该法人可处以1亿日元以下的罚款。当然,对于其他违法行为,《种苗法修正案》均提高了罚款金额。依据《种苗法修正案》,日本农业技术人员如果开发了具有原有品种不具备的特点的新品种,就可以申请注册专利权,如果我国涉农企业利用了日本植物种源生产或改良农产品,很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侵犯了日本新品种专利。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虽然我国和日本都是UpoV成员国,都与该组织签署了《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但是,我国加入的是1978年文本,如果培育出一个新品种,作为育种材料可以被他国不受限制地利用;而日本加入的则是1991年文本,该文本对改良形成的新品种与原品种的关系有具体的规定,保护技术改良品种生产者的知识产权。

(二)《种苗法修正案》的可能影响

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进口农产品分类,此次种苗法修改有可能对我国农林水产品对日出口造成影响的类别主要应该是农产品。因为我国对日出口的林产品和水产品基本为资源型产品,涉及利用日本种源、知识产权的品种较少。而农产品均为生产型产品,涉及此次种苗法影响的种类最多。日本是我国重要的蔬菜、花卉、水果、食用菌等农产品的出口市场。1998年以来,国内一些出口企业为了适应日本市场对农产品品质的苛刻要求,在出口的蔬菜、花卉、水果、食用菌中,有许多种苗是从日本直接引进或由日本品种改良而来的。日本进口商常常会以种植日本农作物品种作为进口条件,委托我国涉农企业栽培大葱、菠菜、生姜、大蒜等农产品,而这些农产品很有可能都已进行过改良。特别是日本不少企业采取“进口开发”的模式,即向我国提供种子、资金、技术等,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生产菠菜、萝卜、白菜、西芹、生姜、青葱、大蒜、荷兰豆、西兰花以及食用菌等蔬菜,然后销往日本。可见,生产所用的种子无论是从国外引进的还是由日本进口商提供的,都可能会有意无意地触犯日本《种苗法修正案》的规定,发生专利侵权问题,国内涉农企业很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侵犯”日本新品种专利的靶子。

事实上,2004年,即《种苗法修正案》实施一年后,其贸易限制效应并未显现出来。我国对日农产品出口没有下降,相反,与2003年相比,呈稳步增长态势,如表1所示。

尽管《种苗法修正案》在短期内并没有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量造成直接的致命性冲击,但是,从中长期看,有可能间接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以及农民的收入和就业。之所以这么说,主要原因如下(张青松、杜志雄,2004):(1)在我国出口日本的农产品中,尽管有些种子来自日本,但其中许多品种已经超过了20年保护期限,而且很大部分品种还是与国内培育的种子杂交的,从这一角度看,新种苗法的实施对于我国农产品对日出口的影响是有限的。(2)新种苗法的实施需要一个过程,而且,新种苗法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某些技术,因此,到目前为止,尚未出现一例因违反新种苗法而被禁止进口的案例。(3)我国对日出口的农产品具有生产成本低廉的巨大优势,进而形成了明显的价格优势。在实际销售中,如果加上出货过程中的劳动力成本和资材费用,最终的成本总额差距可能更大。因此,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日本相关进口业者,即使根据新种苗法的规定需要支付专利费给种苗培育者,也可能有相当的利润空间,不会大幅减少源自我国的农产品进口。

日本出台《种苗法修正案》,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又一新动向。以知识产权的形式出现,更为复杂,影响也更大。《种苗法修正案》的实施,表明日本政府的知识产权保护战已经全面展开。尽管实践表明《种苗法修正案》的实施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并未产生消极影响。但是,农业主管部门、涉农企业和广大农民仍需关注其可能造成的潜在影响,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从根本上规避新法案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

四、结束语

植物新品种保护是知识产权保护的一种形式,在历史上是专利保护的一个分支。但是,传统的专利制度对动植物本身并不保护,它实际上将植物新品种排除在保护范围之外。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作物优良品种对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作物育种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中最活跃的因素。由于农业植物新品种具备极强的可垄断性,它在国际农业竞争中已逐步取代农产品竞争,成为国际经济竞争的新焦点。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应该针对日本新种苗法的实施,积极地对农户和相关业者进行宣传,加强他们的专利意识,防止在不知不觉中侵犯了专利权。同时,农业部门也应尽快调查整理出我国出口农林水产品中涉嫌使用了日本种苗的农产品目录,指导农户和相关业者遵守知识产权协定,采取事前防范措施。根据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可以将wo规则划分为三类:一是符合我国利益要求,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规则;二是对我国利益特别是现阶段利益不利、多体现为超越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主要体现发达国家利益的规则;三是中性原则,其利弊决定于我们的把握和利用能力。知识产权制度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属于第三类。笔者认为,我国规避《种苗法修正案》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自主育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20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自主创新被看作是科技发展、提升竞争力以及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环节,而如何培育自主创新环境、实行什么样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促进自主创新是一个重要议题。

与1978年文本相比,UpoV1991年文本的主要改进在于(付丽洁、潘蓉、胡伟,2006):(1)保护对象由过去各国的自行确定扩充为所有植物种类;(2)保护期由过去的最少1年延长为最少20年;(3)保护条件由区别性、一致性、稳定性改为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4)品种权的范围由过去的为商业营利目的而繁殖、销售被保护的同一植物品种扩大到受保护品种繁殖材料的收获物及其加工产品、受保护品种的进出口及受保护品种的依赖性派生品种。这两个文本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如表2所示,从不同主体看,既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然而,从发展趋势看,UpoV1991年文本已逐渐成为国际潮流。在1998年,即其实施的第一年,UpoV9个成员国仅有国实施该文本,但到200年,已发展到34个国家。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拥有植物品种数量的逐渐增多,我国适用1991年文本已是大势所趋。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快修改我国参加的《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文本,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日本《种苗法修正案》的颁布和实施,可能促使我国在种质资源保护、选育新品种方面加速规范化进程,并为我国种业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顾和军.200.日本《种苗法》修正案的经济效应分析[].世界农业(3).

方君康,李华威.200.知识产权与贸易相关性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国际经贸探索(2).

付丽洁,潘蓉,胡伟.2006.论中国农业植物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国农学通报(7).

乔生,陶绪翔.2006.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与自由贸易原则的协调研究[].政治与法律(4).

张青松,杜志雄.2004.日本种苗法修正案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国际农产品贸易(2).

张志新.2006.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贸易自由化[].亚太经济(4).

analysisofinjurytoagricultureofUnfairintellectualproperty

protectiontowardsFarmproduceinChina

maShuzhong1CaDYingjie2

(1.Collegeofeconomics,hejiangUniversity,angzhou310027;

2.aizhouuangyanScienceandechnicalBureau,uangyan,318020)

abstract:newvarietiesofplantspossesspowerfulmonopolynature,sodevelopedcountriescancontroltheeconomiesofscaleandtempoofdevelopingcountriesbymeansofinformation,technologyandrelatedrights.heauthoranalyzestheimproperprotectionofintellectualpropertyanditsefficiencylosses,andconcludesthatintellectualpropertyprotectioncansafeguardhegemonycountries.in2003apanamended“Seedingact”mainlyaimingatChineseexportedfarmproduce.heauthordiscussesthepossibleinfluencesexertedbyapanese“Seedingamendmentact”onChineseexportedfarmproduce,andconcludesthatthemostfundamentalandeffectivecountermeasureinChinaistobreedindependentlyandholdindependentintellectualproperty.heurgentaffairistoamendtheinternationalUnionfortheprotectionofnewVarietiesofplants(UpoV)inwhichChinaparticipated.

农贸市场处罚依据篇10

一、跨前一步,主动配合

在当前迎世博___天行动中,农贸市场秩序的整治成了目前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我所积极响应分局领导提出的跨前一步、主动配合的要求,主动向街道领导和分管负责人汇报辖区农贸市场及周边现状,并积极参加由街道牵头,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的农贸市场整治工作。为此,我所对干部作了动员,并对大家的工作分工重新作了调整,加强了市场整治的力度,确保市场整治能取得实效。

二、抓住重点,尽职尽力

建章立制落实市场主办方自律机制

一是建立与市场主办单位的例会制度,定期为其提供法律法规、规范管理等方面的咨询和培训。

二是以食品安全为抓手,强调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严格督促各农贸市场建立了索证索票、购销台帐、不合格商品退市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并且做到了亮照率___%、索证索票率___%、购销台帐登记率___%、肉类___%来自定点屠宰企业和批发市场。

三是从签约承诺入手,抓责任落实。目前,辖区内_家农贸市场《××市农副产品零售市场食用农副产品流通安全合同》示范文本签约率已达___%,《××市商品交易市场进场经营合同》示范文本签约率已超过___%。此外,我们还与市场主办方签订了关于禽流感、食品安全方面的责任承诺书。通过签约承诺的形式,进一步明确了市场主办单位以及场内经营者的责任。

强化巡查加大场内经营户规范力度

所领导亲自带队,依次与辖区三个农贸市场主办方共同开展巡查,查找存在的问题。一是严格按照“六查六看”要求,以肉食品、家禽(活鸡)、豆制品、水果、水产品、粮食、六大类重点商品经营户为重点检查对象,检查是否亮照经营、明码标价、索证索票与商品台帐是否齐全、记录是否准确,熟食经营户穿戴是否符合要求;二是检查摊位摆放是否做到不出门、不出边、不出框,场容场貌是否整齐干净。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可以当场整改的,当场整改,无法当场整改的,责令整改限期,由市场主办方负责,并利用周六、周日所领导带队再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协助督促市场主办方、经营者进行整改。通过“近距离”、“高频次”督查,督促和警示广大经营者合法经营、规范经营,强化食品安全,确保场容场貌有所改观。

积极行政锁定市场周边落实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