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民俗文化旅游规划十篇民俗文化旅游规划十篇

民俗文化旅游规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8:54

民俗文化旅游规划篇1

【关键词】亳州市;民俗旅游;问题;对策

0引言

在亳州地区,相对于其他旅游形式而言,民俗旅游稍显落后。文化是旅游的根和魂,旅游是文化的形和体。通过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能够增强旅游的文化品位和吸引力。[1]亳州位于安徽省北部,辖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和谯城区,民俗资源丰富,民俗文化内涵深厚,开展民俗旅游,将为亳州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一份新鲜的血液。

付红伟[2]不仅阐述了二夹弦的艺术特色,还提出了保护二夹弦等濒危剧种的办法。张兴华[3]提出了五禽戏产业化发展的建议。苏士领[4]详细地介绍了毫州市观堂镇民间民俗工艺品繁多的类型、旅游开发价值。张越剑[5]指出亳州市旅游业发展存在旅游产品过于单一、旅游景点过于分散、政府投入不足等问题。谢政伟等[6]认为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是发展皖北民俗旅游的基础环节,政府扶持、企业参与是打造民俗旅游精品的关键环节。

1亳州民俗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1产品问题

1.1.1缺乏对民俗旅游资源的内涵的深入挖掘

民俗旅游资源是形成民俗旅游产品的基础。对民俗旅游资源的广泛采集和深入挖掘是打造优质民俗旅游资源的先决条件。由于内涵挖掘得不够深入,亳州许多民俗文化资源难以上升到高质量的旅游产品,比如说,亳州作为“道”源,有关道教的民俗信仰遗存比比皆是,但简单的道教宫观和实物的展示给游客留下“有形而无神”的印象。

1.1.2民俗旅游产品缺少集中展示的平台

亳州的民俗旅游资源尽管比较丰富,但民俗旅游资源单体的开发价值并不高,很难上升为旅游产品。另外,民俗旅游资源的分散式开发也会增加游客的旅途时间,引起游客的抱怨。像利辛猴戏、淮北战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缺少一个可以集中展示的平台,这种现象在涡阳、蒙城和利辛三县尤为突出。

1.1.3民俗旅游线路的单一化

亳州民俗旅游线路比较单一,存在重视陆路,轻视水路;重视城区,忽视农村;重视北部亳州市区,轻视南部三县的现象。目前,亳州地区单纯依赖于陆路旅游交通方式,而没有开发涡河水路旅游线路。亳州的物质性民俗旅游资源多集中于亳州市区和涡阳、蒙城和利辛三县的县城内,亳州的民俗旅游线路也仅仅停留在亳州市区和各县城之间,广大农村地区的民俗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并没有被纳入特色民俗旅游线路当中。

1.2知名度问题

1.2.1缺乏品牌化的民俗旅游产品

亳州地区有很多优秀的民俗旅游事项,但其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高,不能产生品牌效应。目前,亳州缺少旅游演艺公司,民俗旅游的产业化和品牌化开发收到这一瓶颈的制约。没有经过策划和包装,亳州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很难发展成品牌化的民俗旅游产品。亳州的药膳尽管在皖北地区很有市场,但也存在菜品少、规格低,缺少精美包装的问题。

1.2.2缺乏宣传力度

目前,亳州旅游的宣传和推介还停留在常规的文物古迹旅游产品上,对民俗旅游的宣传非常少,不足以引起省内外旅行社和游客对亳州民俗旅游的重视。亳州历史悠久,民俗文化丰厚,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但历次推介会提到的文化旅游比较笼统,没有明确宣传民俗文化,所以外界对亳州民俗文化的认知度比较低。另外,亳州民俗旅游开发时间晚,开发程度浅,缺少开发、策划、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人员。

1.3政策与规划问题

1.3.1政策问题

由于亳州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民俗旅游受到很大限制,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加大扶持力度,优化民俗旅游产业链。但是,亳州缺少全面的旅游扶持政策,比如没有出台建立市级民俗旅游村和市级民俗旅游户的奖励政策,以致于散落在农村地区的民俗旅游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和利用。

1.3.2规划问题

亳州民俗旅游存在规划不足的问题,缺少民俗旅游专项规划,旅游总体规划侧重于物质性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而对非物质性质的民俗旅游资源缺少规划。在没有规划的情况下,一方面,会出现分布于不同县市的同类民俗旅游项目同时上马,随意布局的现象,另一方面,也会出现部分民俗旅游资源被忽视的现象。

2亳州民俗旅游发展的对策

2.1产品方面

2.1.1加强对民俗旅游资源的广泛采集和深入挖掘

亳州地区隐藏于民间的民俗事项是发展本地民俗旅游产业的重要载体,有必要做广泛的田野采集和深入的内涵挖掘。只有加强对民俗旅游资源的广泛采集、深入分析才能保证民俗旅游产品的数量和体现民俗旅游产品的质量。对于已经遗失或即将遗失的优秀传统民俗事项,可以进行及时的挽救和保护,可走访民间老艺人,对民俗活动原本所固有的优秀样式进行恢复和继承。

2.1.2以虚实结合的方式提升民俗旅游产品的整体影响力

将民俗旅游资源打造成旅游景点或者将其融入到其他旅游景点当中是民俗旅游常用的开发方式。亳州民俗旅游资源单体开发价值不高,因此需要靠整体的合力来推动民俗旅游的发展,因此按照虚实结合的开发模式来提炼和整合优秀的民俗旅游资源就显得特别重要。

亳州市谯城区有苏赵梨、三观核桃等特色林果种植业,可以尝试打造林果风情园,将林果采摘与农家访问有机结合到一起,让游客既能够欣赏乡村风貌,又能够体验乡村风情。品美食看表演是游客比较喜欢的一种休闲方式,因此可以考虑在美食街附近建立民俗文化演艺广场或演艺厅,让散落在民间的民俗文化有一个统一的“家”。

2.1.3以“混搭”的组合方式来优化民俗旅游线路

民俗旅游资源的类型多样、各具特色,因此可以采用“混搭”的组合方式来优化民俗旅游线路。将购物与文化演艺、手工艺表演、休闲活动等有机结合,让旅游者进行一站式消费。将陆路民俗旅游线路与涡河民俗风情游线路串联到一起,形成水陆一体的民俗旅游线路,使民俗旅游线路从城镇向农村延伸,形成城乡一体的民俗旅游线路。

2.2知名度方面

2.2.1巧打民俗节日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牌,扩大民俗旅游的影响力

民俗节日热闹非凡,能给人们的心理带来强烈的震撼。民俗节日往往能抓住游客爱热闹的心理,激发他们参与的兴趣。亳州可以通过做大做强“华佗五禽戏健身节”等新兴的民俗节日,复兴龙抬头节等传统民俗节日的方式,扩大民俗旅游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另外,涡阳、蒙城和利辛三县也可以策划相应的节事活动,如戏曲文化节、传统舞蹈文化节和饮食文化节等。品牌是旅游产品的生命,亳州的很多优秀民俗旅游资源都可以通过申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来提高“身价”,进而为打造民俗旅游产品的知名品牌创造条件。

2.2.2拓展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

营销引导从本质上讲就是指以旅游消费者需求为民俗旅游开发导向,先营销后开发,在营销过程中根据旅游消费需求确定开发内容,这样可极大地提高民俗旅游开发的综合效益。[7]为了得到旅游受众者的注意,应选择新颖的宣传方式,比如可以设计反映亳州民俗特色的logo和吉祥物,也可以制作民俗旅游邮票和年历,将其作为小礼品赠送给游客。要吸引广大游客,就需要利用各种媒体扩大宣传力度、提高民俗旅游知名度。

2.3政策与规划方面

2.3.1民俗旅游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

地方政府扩大公共财政在民俗文化产业和民俗旅游上的投入,不仅能直接推动相关旅游企业的的发展而且还能起到引导和带动金融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投入到民俗文化产业当中。政府应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对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在财政和税收上的政策支持,积极鼓励有眼光、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民俗村、民俗体验园和民俗文化景观的建设。相关政府部门和民俗协会可以通过设立民俗创新奖和专项基金等方式,营造发展民俗旅游的商业氛围,扶持民俗旅游演艺公司对亳州民俗文化进行产业式开发。

2.3.2地方政府合理规划与布局民俗旅游景点

亳州传统特色的地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多分布于县区、集镇,交通不便,可进入性较差,因此应进行点线规划与设计,有选择、有层次地建立便捷的旅游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首先整合民俗旅游资源,坚持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布局方式,重点打造一批高品质的民俗旅游产品,对于那些市场吸引力不大的民俗旅游资源可以先将其保护下来,等到条件成熟时再开发利用。

3结论

在国内甚至国际,民俗旅游都是比较受游客喜爱的旅游形式,对于开发地而言,民俗旅游的开发成本相对较低,而且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本文在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揭示了亳州民俗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目前亳州民俗旅游正处于起步阶段,缺少必要的理论支撑,本文可为亳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徐仁立.促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J].福建省武夷学院学报,2011(12):13-21.

[2]付红伟.浅谈非遗亳州二夹弦剧种的艺术成就[J].大舞台,2007(6):79-80.

[3]张兴华.五禽戏在亳州的传承与发展[J].江淮文史,2008(4):115-122.

[4]苏士领,刘学增.挖掘民族传统工艺开发亳州旅游热土:亳州市观堂镇挖掘整理民间民俗工艺品蔚然成风[J].乡镇经济研究,1995(4):56.

[5]张越剑.浅谈亳州市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07(4):58.

民俗文化旅游规划篇2

一、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产品内部竞争问题探析

(一)旅游产品差异化特征不明显

旅游产品差异化特征不明显表现为旅游开发重复建设、旅游项目雷同、旅游内容相似,并由此产生草原民俗旅游产品的替代性竞争。

首先,内蒙古的自然景观以草原景观为主,辽阔的草原成为自然旅游资源的主导形象。内蒙古草原东起大兴安岭,西至居延海,绵亘3000余公里,草原面积占自治区总面积的2/3,居全国五大草原之首,分为呼伦贝尔、科尔沁、锡林郭勒、乌兰察布、鄂尔多斯、乌拉特六大草原,草原类型从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过渡到荒漠草原,虽各有特点,但均以草原风光为共同点,草原景观特征突出,在很多区域内景观相似性很强。民俗旅游资源以特色浓郁的蒙古族与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民族民俗文化为主,其中蒙古族民俗文化为人文旅游资源的主导形象。因此,草原民俗旅游开发的原材料存在着很强的共性,导致草原民俗旅游产品差异化特征不明显。

其次,落后的旅游开发观念是旅游产品差异化特征不明显的另一个原因。贾铁飞先生认为:长期以来,内蒙古一直沿袭着关于旅游发展的一些陈旧观念和认识,如:旅游发展的资源主导观念,旅游业是一个低投入、高产出的观念,旅游业只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观念,等等。这些观念和认识与现代世界旅游发展的形势很不相符,造成内蒙古旅游业发展投资规模小、重复建设和低水平建设多、科技含量低的状况,阻碍了内蒙古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而显现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陈旧观念和认识也正是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产品规模小、内容相似、项目雷同的原因之一。

再次,成功旅游景区景点建设的榜样负效应导致旅游产品特色不明显。由于成功旅游景区景点建设的榜样负效应,使旅游开发者盲目效仿,不但影响了草原民俗旅游产品差异化特征的形成,而且导致相似的产品在旅游市场上产生竞争。如希拉穆仁、格根塔拉是内蒙古自治区较早开发的两个草原旅游点,旅游设施的建设、旅游项目的设置已初步定型,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成为内蒙古草原旅游的典型模式,因而被其它开发草原旅游项目的地区与企业竞相效仿、生搬硬套、低水平重复和模仿,致使全区的草原旅游点出现雷同现象,各地草原民俗旅游点大同小异、缺乏特点,旅游产品特色不明显,旅游业发展受阻。

最后,人文旅游资源开发载体的模式化倾向导致草原民俗旅游产品形式单一,差异化特征不明显。目前国内流行的人文旅游资源开发成产品的依托载体多为博物馆、展览馆、民族风情园等,并有发展成为固定模式的倾向,内蒙古各地的规划中也大量采用了此类手段。其中的博物馆、展览馆形式呆板,游客的参与有限,与旅游需求参与性强的趋势相悖;而民族风情园能够满足游客的参与和娱乐需求,但数量过多,会呈现形式单一、项目雷同、重复建设的问题。因此,在建设时就要注意数量,否则从形式上就难于体现旅游产品的差异化,再叠加上内蒙古民俗类旅游资源的差异性认同率低的问题,所开发的旅游产品独特性弱,难于对旅游者产生巨大的旅游吸引力。

草原蒙古族民俗旅游产品是内蒙古的主导旅游产品,面对有限的客源市场,独特性小的草原民俗旅游景点之间必然出现恶性竞争,竞争的结果是市场上游客分流,最终导致旅游点之间形成了替代性竞争。与此同时,差异化特征不明显的旅游产品会使客源市场难以拓展,旅游点经济效益增长困难,进而导致经营粗放,难于出现精品,更难于创建旅游品牌。

(二)草原民俗旅游形象体系不完善

旅游形象是21世纪旅游业竞争的法宝。目前,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形象还未成体系,主题旅游形象也不完整,在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该问题能否解决直接关系到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

区域旅游形象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系统,它可划分为总指标层、次指标层、子指标层、组类指标层、基础指标层和原始指标层。作为总指标层的区域主题旅游形象又由次指标层的历史形象、现实形象和发展形象构成。内蒙古的草原、蒙古族民俗旅游的旅游形象是内蒙古在旅游者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也是多年来内蒙古着力促销传播的主题旅游形象,几乎成为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的原生旅游形象。这一形象为自治区开拓客源市场,为自治区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其主要表征为历史形象,体现现实形象和发展形象因素的含量仍然较低,即内蒙古的主题旅游形象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对于该问题,旅游学界颇有同感,如贾铁飞先生认为:目前,内蒙古并未在全国旅游竞争中形成完整、丰满、鲜明的旅游形象,往往是“讲资源,盲目乐观,论形象,残缺不全。”内蒙古一直将“草原”作为内蒙古旅游的核心形象,这本无错误。但内蒙古旅游无论在对草原概念内涵、外延的探索上,还是在对区域草原资源的配置上,还都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水平上,致使旅游规划与旅游业发展实践严重脱节,远不能担当起草原所应有的深远含义。因此,对于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的核心形象和主题形象亟待作深开发,使之丰满、富有内涵,形成一个完整的旅游形象系统。

草原民俗旅游形象体系的不完善、旅游形象的单一以及游客对人文旅游资源的差异性认同率低等问题已经直接影响了旅游者的旅游决策行为。自然旅游资源的差异性由于在外观上显现得较为明显,如山岳旅游资源与草原旅游资源外观差异显著,故游客的认同率较高。但游客对内蒙古的人文旅游资源差异性认同率较低,且主要体现在民族风情与民俗旅游资源上。旅游者的这种心理因素导致了旅游决策行为出现择一草原旅游地即可的决策模式,直接制约了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整体形象的形成和草原民俗旅游的深入开发,并使旅游地之间产生了替代性竞争。因此,在内蒙古的主题旅游形象已经形成的基础上,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开发应首先研究差异化旅游形象的定位与设计,并在旅游促销时突出差异化的旅游形象,形成完整的区域旅游形象体系,从而去拓宽旅游市场、促使旅游活动向纵深发展。

二、解决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产品内部竞争问题的对策

(一)科学规划,实施差异化战略

首先,科学规划。王大悟先生认为:旅游规划的核心,就在于把将要开发的旅游城市或景区设计成一个什么样的旅游产品,制作成怎样的产品。另外,旅游规划的核心是旅游产品的差异化。在旅游规划中必须紧紧围绕旅游产品设计这个核心,进行差异化规划,构筑产品的特色和韵味,形成市场的亮点和热点,这样的规划才是成功的。基于对内蒙古各地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分析,各地的旅游资源及其赋存环境、开发环境都存在着很强的差异,解决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产品问题的最佳途径是旅游产品的开发应进行科学规划,采取差异化策略,这一点也是目前旅游规划编制方和委托方的共识。

其次,积极倡导旅游产品供给者的高度合作。现今的旅游市场是开放的市场,企业生产具有自主性,而企业生产都是出于获取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这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因此,哪种旅游产品或项目利润大,旅游企业就会生产相应的旅游产品或项目,再加上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产品的原材料共性强,在一定程度上必然要出现内容相似、项目雷同的旅游景点进行替代性竞争。因此,实现旅游产品的差异化除了需要旅游规划的编制者科学合理地统筹安排旅游景点的布局和旅游产品及旅游项目外,更需要倡导旅游产品的供给者高度合作,采用旅游产品差异化战略,生产差异化特征强的旅游产品,杜绝盲目效仿、盲目比附,从而使旅游产品之间的替代性竞争变为互补性合作,实现利益的均增与共享。

再次,建立实施旅游产品差异化战略的强大保障体系。旅游产品的差异化战略实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协调工作,需要得到积极的支持与保障。为保证其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有必要组建研究机构,聘请研究蒙元文化、内蒙古历史地理、民俗、建筑、艺术及企业发展战略、营销等各方专家,专门研究该问题,并对旅游产品差异化的内容与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及时研究反馈信息并实时调控。理顺相应的管理体制,充分运用政策法律计划等宏观管理手段进行旅游产品差异化的宏观调控与协调,建立强有力的保障支撑体系,以达到保证旅游产品差异化战略的顺利进行和实施、解决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产品内部的竞争问题、促使内蒙古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进行旅游产品的创新,增加科技含量

进行旅游产品创新和质量提升的核心目标是要提高旅游产品在旅游供给市场上的竞争力。旅游产品竞争力表现为旅游产品所具有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以此获得盈利的能力。

首先,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产品的创新应选择合适的创新类型。目前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创新类型主要有:旅游产品类型结构的创新,内涵创新,功能创新,过程创新,主题创新。

民俗文化旅游规划篇3

【论文关键词】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旅游规划;主题策划;方法;模式

o.引言

主题公园始于1955年,诞生在美国。在我国经历了“人造微缩景观”、“人造景观”、“人工景观’、“主题公园”等阶段。国内主题公园诞生伊始,对于它的定义,学术界、舆论界就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兴趣。一直试图给出准确、统一的定义:保继刚认为主题公园是一种人造旅游资源,它着重于特别的构想,围绕着一个或几个主题创造~系列有特别的环境和气氛的项目吸引旅游者;魏小安等则认为主题公园就是以特有的文化内容为主题,以现代科技和文化手段为表现,以市场创新为导向的现代人工景区;董观志把主题公园称为旅游主体公园ri01urismpark),他认为旅游主题公园是为了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休闲娱乐需求和选择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意性游园线索和策划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旅游目的地形态。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作为主题公园的一个分支,目前尚无明确的定义,但从众多学者对主题公园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可以用以下文字概括: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是以民俗文化为主题,具有多种吸引物(包括餐饮、购物等服务设施)、开展多种有吸引力的活动而为旅游者的消遣、娱乐而设计和经营的场所。

1.研究目的及意义

旅游规划的任务不仅仅在于发现、认识区域的特色,而且要在开发实践中将其突出出来,形成鲜明的风格,具有一定的垄断性,有着强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面对国内竞争日益激烈的民俗旅游市场.众多旅游景区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旅游景区开发实践中,设置哪些旅游项目、规划什么旅游产品、如何将景区无序的空间通过旅游项目安排变成有序的空间、怎样进行游客游览线路的安排,这些问题都和景区的规划主题息息相关。

在对景区进行规划设计时。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主题是成功开发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基础和重中之重。因为主题策划是成功策划的灵魂,只有将产品概念进一步提炼、升华成为形象化、情节化、甚至戏剧化的主题,才能对消费者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主题策划方法

2.1主题选择原则

2.1.1与时俱进: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主题应注意跟上时代的步伐,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旅游需求,选择那些与时代息息相关的主题。并在主题选择上应有较大的扩展余地,使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具有较大的弹性,能延展开发相关联的旅游产品。

2.1.2注重地方文脉:任何一个成功的旅游规划,都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以本土山川灵气和地方历史文化为根基,才能找到正确的旅游规划指导思想,山川灵气与人文历史文化精髓的结合体是主题思想确立的根本。

2.1.3差异性:主题应具有鲜明的个性魅力,在能够满足现代旅游的时尚需求的基础上,还要与周围相类似的旅游景区形成区别,差异性竞争.满足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2.1.4符合市场需求:旅游主题应具有个性、创意,并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反映旅游者的态度、爱好和动机,能贴近游客的求新、求奇、求特的心理需求,符合游客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兴趣取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体现“人文关怀”原则。

2.2构建主题框架

董观志探讨了主题公园主题选择的框架,时问、空间和文明是主题选择的基本轴线,三个轴线有机组合构成了旅游主题公园的主题选择框架。主题公园主题选择策略:

2.2.1沿单一轴线方向的选择策略:

2.2.2沿两个轴线构成的平面型选择策略:

2.2.3沿三个轴线构成的立体型选择策略。

根据董观志的旅游主题三轴线(时间、空间、文明1选择框架,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主题选择的三框架为时间、空间和文化。时间轴是由纪年决定的过去、现在,可包括古代、近代和现代,期限为中期。在时间轴上选择主题时,应通过特定的时间隧道缩短与旅游者认知的距离,形成旅游者容易辩识的民俗文化特质和旅游主题公园线索;空间轴应是现实可及的、大中系统的真实空间。在空间轴线上选择主题时,要处理好空间尺度和旅游者的相互关系.应通过特定的空间转换缩小与旅游者认知间的距离,形成旅游者容易辩识的空间特质旅游线索;文明轴也即文化轴,在该轴上,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主题定位座标只有传统文化(具体为民俗文化)主题选择应遵循文化差异原则进行,形成旅游者容易辩识的文化特质和旅游线索。

2.3主题的甄选

2-3.1静态类民俗旅游:指以民俗物品的观览、品尝、选购为主.包括民居、民具、衣饰、民间食品、民间工艺品等.它借助静态的民俗物品展现一时一地的民间风俗。静态类民俗旅游的最典型代表即是当今各地的民俗博物馆,以陈列展览民俗文化中重要的标志性器物为主,呈献给游客的是静态的民俗画面。

2.3.2动态类民俗旅游:即以活动的安排为主,游客通过参与或半参与进人具有特定的民俗文化氛围的主题公园内,并从中得到愉悦和陶冶。

2-3-3精神类民俗旅游:即挖掘民俗中的精神文化因素.并转化为旅游产品,它涉及敬神、祭祖及其他信仰性活动。

2-3.4语言类民俗旅游:指对声音、语言而传承的民俗内容加以开发和应用.包括戏曲、山歌、曲艺、方言等。如广西的三月三歌会。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主题选择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上几类,但随着游客旅游需求的迅猛增长以及整体旅游开发的实际需要,单纯的选择某一类主题已远远跟不上当今的旅游发展趋势.这就要求在开发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时,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时,注重主题的多样化。例如韩国民俗村,在建成早期仅是一个纯观光型的户外民俗博物馆,经过一系列的调整改革之后,融人了动态类的民俗旅游产品如手工制作、传统体育活动等;精神类的民俗旅游产品如祭祀活动等;语言类民俗旅游产品如传统歌舞表演等,最终成为一个年游客量达到18o万人次的国际著名民俗旅游景区。

3.主题策划模式

首先.根据规划地的旅游资源特征和类型以及区域系统中地域分工确定主题公园的性质,其次,由主题公园的性质限定可供选择的主题类型范围;最后,通过是否突出了该地旅游资源特色和是否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原则从主题类型范围内确定该主题公园的主题类型。在上面的主题策划模式当中,检验主题可选类型是否符合旅游市场需求显得尤为重要。如在对体现少数民族民俗风情的主题公园开发过程中.通过相关问卷调查显示,人们对于少数民族独特的歌舞表演、饮食习俗以及生活习俗等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对该少数民族的精神信仰、文艺作品等的关注度略低,这就要求规划人员在策划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主题时,注重迎合人民大众的消费口味和适应旅游市场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主题的定位,为下一步的开发建设提供正确的指导方向。

民俗文化旅游规划篇4

1.1民俗文化概念及文化生态

民俗文化是在特定地域环境下形成的人与环境互动的风俗传统。从文化资源的整体来看,民俗文化是展现地域风采、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的有效载体,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从民俗学视角来探讨民俗文化,主要从其构成要素来分析,一方面民俗文化是对传统物质文化生活的传承,比如某一民族区域的生产、生活习俗、衣食住行特点等;另一方面是对民族社会生活的传承,主要包括民族区域内的节日习俗、婚丧嫁娶礼仪习俗、家族文化、语言艺术及游艺竞技习俗等内容。民俗文化旅游是对文化旅游的深化和发展,对其定义和阐述尚未获得统一的界定。有学者从“民俗”与“旅游”的结缘上,提出民俗文化旅游是以民俗事象为主要载体的旅游活动;民俗文化旅游是借助于民俗来开展旅游项目,并将某区域的民俗事象和风俗文化作为旅游资源,进一步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性和独特性,并将其鲜明的文化内容和形式呈现给游客,以增强其民俗文化的深刻内涵;民俗文化旅游就是以某特定区域民俗事象为资源来吸引异地游客从事体验和观赏活动的总和;民俗文化旅游是建立在特定区域民族文化传统风俗资源基础上,以保护和开发旅游产品为主要方式,并以展现地方民族性风俗为主要标志的旅游产业。从广义来看,民俗文化旅游作为民俗与文化的统一体,既要强调民俗旅游的生命力,又要开发民俗文化资源。随着生态旅游发展趋势的日益突显,民俗文化旅游的生态性特征更是受到普遍的关注。藉于民俗旅游、生态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从民俗、文化、环境、人所构成的文化生态,将民俗文化、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进行融合,从而构成以文化为核心,强调文化与环境的生态和谐,从而实现对地域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与传承。

1.2民俗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民俗文化是建立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并作为一种生活文化得以传承。民俗文化在逐渐被抛离原生态的生存环境下,作为被观赏的对象,并在承载原有意义的形式外壳下,体现出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民俗文化作为一种资源、一种产品,在越发需要给予保护的生存空间里,尊重和延续原生民族的有形、无形文化,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来审视民俗文化与旅游活动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生态化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借助于生态旅游的发展思路,将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作为双重目标的新型旅游模式,既能够满足游客对地域性民俗文化的精神需求,又能够实现对民族区域自然和生态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因此,从民俗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来看,民俗文化旅游将民俗文化的整合与保护作为旅游资源,增强了生态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了生态旅游的文化品质,从而为民俗文化的生态保护和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构建成双赢局面。

2我国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1我国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

我国民俗文化旅游产业起步较晚,但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迅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势头也是显著的。特别是基于民族区域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如湘西民俗文化旅游、山西民俗文化旅游、江西民俗文化旅游、内蒙民俗文化旅游、云南民俗文化旅游等资源的开发,更是将民俗文化旅游推向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民俗文化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产业,在展现民族文化风采、弘扬民族文化上,其地位和作用尤为突出。我国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既能够满足游客对文化空间“求新、求异、求知、求乐”的心理需求,又能够从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中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随着全球化经济发展新时期的到来,民俗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发模式上逐渐形成了民俗观赏、民俗活动、民俗商品、民俗服务四大类型,并从民俗文化资源基地建设到产品服务包装、设计,以及民俗文化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2.2我国民俗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国际化旅游产业迅猛发展的趋势,对于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在资源开发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弊端,不仅使得原本优秀的民俗文化资源失去吸引力,还造成对民俗文化的污染,降低了民俗文化独特的个性。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一是在民俗文化资源整体开发上缺乏有效规划,特别是依据常规开发模式,无法从历史学、文学、艺术学,以及社会学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全面挖掘,仅仅在民俗文化基础上重视“旅游牌”,难以从旅游资源的规划上体现科学性、文化性、时代性。浅层次的文化宣传、一味地追求民俗文化项目,同质化、模式化、公式化现象不仅降低了民俗文化旅游的品质,还带来资源的浪费。二是在民俗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显得落后,特别是对于偏远民族区域旅游业来说,由于交通不便导致的游客数量不足,不仅无法实现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也制约了区域旅游业的有效发展。三是在民俗文化旅游投入上力度不足。我国民俗文化资源是丰富的,而缺少有力的资金投入又是现实问题,因资金投入不够而使得民俗文化资源只能“养在深闺人未识”。四是在民俗文化旅游人力资源管理上显得不匹配,特别是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水平较低,如导游人才的缺乏,旅游资源开发专门人才的不足,不仅难以支撑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播,也给民俗文化旅游带来发展瓶颈。五是在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上轻保护现象普遍。开发旅游资源是一把双刃剑,在处理开发与保护问题上,以牺牲生态为代价的盲目开发,不仅对环境资源造成损耗,也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带来灾难。为此,积极分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不足,协调好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在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同时,推动民俗文化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我国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民俗文化旅游作为高层次的生态文化旅游,在推进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上,既要遵循文化传承的规律,又要协调好旅游产业的有序化发展思路,以实现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科学性、可持续性。

3.1文化生态视角下规划好民俗文化旅游的建设目标

科学规划是实现民俗文化旅游生态化发展的前提,其设计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处理好文化生态、自然生态与民俗文化之间的协调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在规划上首先要平衡好生态民俗文化与社会发展及自然环境的关系,注重民俗文化的本真性、多样性、完整性,以及文化传承的延续性,在维护民俗文化生态资源不枯竭的前提下来促进民俗文化、自然环境的健康发展。二是处理好旅游资源开发、社区居民、游客等多方利益平衡。作为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者,要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上,做好开发者、当地居民、游客多方的利益分享与公平,既要组织好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又要通过市场机制来促进旅游利益的合理分配,并在积极地改造自然、合理控制利用的基础上,维护好民俗文化生态系统的完整与稳定。三要从生态民俗文化开发中体现生态教育的目的,作为以民俗旅游为导向的文化资源开发,要平衡好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关系,通过对生态民俗文化的合理开发来传播和促进各方面人群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提高维护文化生态平衡的自觉意识。

3.2文化生态视角下设计好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生态化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需要从其区域自身特点来进行分析,结合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特殊性,从生态民俗文化实体的开发、参与性民俗活动的开发、民俗精神文化的开发、民俗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等方面来进行研究。对于以景观实体为特征的民俗文化旅游设计,要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对于原生态民俗村寨的挖掘与保护并重,在展示民俗文化的过程中要强调对原生态景观的保护。二是对于人造民俗文化景观的开发上,要在文化移植的同时,注重对民俗文化趣味性和观赏性的挖掘,并能够从鲜明的民俗文化氛围中,运用多种表现手段来增进游客对文化的认知和体验。三是对于生态博物馆的开发上,要从自然资源的整体性,民俗文化的思想性,以及文化遗产保护上来进行全面开发。对于参与性民俗活动的旅游设计来说,重在引导游客的参与,强调游客从亲身体验中来获得对民俗文化的精神感受。如对于一些民间节庆活动,从活动内容的组织上要积极健康,并能够在展现民俗文化的同时,让游客从参与中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鲜明性和差异性;对于民族餐饮文化,在体现“食”的同时,也要赋予其新的审美价值,如引入礼仪、禁忌、艺术等文化内涵,既展现民族传统饮食文化,又对地方民俗特色饮食文化进行了宣传;对于民间文艺如戏曲、绘画、雕塑、歌舞等资源的开发,则从民族文化的历史意义,以及传统文艺的鲜明特征上来进行丰富和宣传。

3.3文化生态视角下保障好民俗文化旅游开发

民俗文化旅游规划篇5

引言

乡村民俗旅游[1]作为旅游行业的新兴项目,其发展空间是巨大的。而乡村民俗旅游极具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对其开发则是乡村民俗旅游开发最主要的内容,其开发成功与否,也是乡村民俗旅游成功开展的关键所在。漳州乡村民俗旅游资源丰富,为开展乡村民俗旅游奠定殷实的基础。但迄今为止,漳州乡村民俗旅游开发只是停留在初级阶段,对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相当有限,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将对漳州乡村民俗旅游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据此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一、漳州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一)乡村民俗主题形象初步提升

在政府引领、市场驱动下,漳州旅游业的发展不断深入,地方各部门根据地区特色不断推出具备主题形象的乡村民俗旅游项目,如华安土楼民俗博物馆、高山族民俗风情园、闽南民俗博物馆,又如漳浦国家4a景区天福茶博物院、南靖土楼民俗博物馆、漳州片仔癀博物馆等等,无不体现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深厚的地方色彩。还有龙海的民间农民绘画,以本地乡村劳动生活为背景,展示各个历史时期的生活乐趣和乡村风貌,映射出中国传统民间绘画审美习惯及技法,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至今已有20多幅作品获得国内各种级别奖项,甚至展出海外。

(二)地方主题文化活动内容颇为丰富

此外还有漳州各地市端午节的赛龙舟活动以及元宵节灯会的猜灯谜活动。节庆期间,游客还可以亲身感受乡村浓厚风俗,体验乡村特色民居,品尝乡村风味小吃,欣赏乡村文艺会演和别具风格的工艺品,如芗剧、潮剧、木版年画、大鼓凉伞、八宝印泥、辇轿、舞狮、舞龙、现代剪纸、布袋木偶戏等。这让广大游客充分感受漳州乡村民俗文化。

(三)乡村民俗文化活动缤纷多彩,团队初显规模

官方资料显示,漳州各种民俗文化团队超过900支,从业人员30000多人。如锦歌社、木偶剧团、潮剧团、高跷队、舞龙队、大鼓凉伞队、舞狮队、秧歌队芗剧团等(见表2)。其中云霄、平和、诏安、东山县的潮剧团曾多次到东南亚各国演出,龙海的芗剧团、南靖的木偶剧团以及东的山南音队也曾入台表演。乡村民俗活动精彩纷呈,武技型的民俗活动、有劳作型的竞技民俗活动、说唱型的地方戏剧、游乐型的民俗活动、娱神型的庙会表演等。这些具有闽南乡土气息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广大农村百姓文娱活动内容,也深深吸引着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游客。

二、漳州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尚存的问题

(一)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不够

漳州各地市乡村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市场潜力极大。目前,开发的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少而零散、文化和空间含量不足、缺乏区域特色,无吸引力。以漳州乡村民俗旅游路线为例,主要集中在芗城郊区、南靖、漳浦、云霄、东山等乡村地区;再如,乡村民俗旅游相关要素中的专门旅游购物点只有天福集团的茶博物院和石雕园相对匮乏;另外,乡村民间工艺品,大部分是家庭式作坊式的分散经营,没有做大做强成不了规模,游客常常找不到商家。另外,空间上,即没有发挥区域性乡村民俗旅游优势,缺少区域间的合作,特别是闽台合作、闽西合作、闽粤赣合作等,导致民间传统工艺在漳州旅游业的发展中鲜为人知,经济效益极差。

(二)现存的乡村民俗旅游活动互动性不够

乡村民俗旅游资源是一种自然形成和历史传承的文化,它伴随着人们生活的需要而展示出原生态的风格,具备表演、娱乐、互动的特性。但漳州已开发的乡村民俗旅游活动中,游客参与性旅游产品匮乏,大部分只是程式化、形式化的表演项目,缺乏互动性,观者自观、演者自演,远“距离”而“失真”,无吸引力。实际上,互动是一种渴望,也可以是当代旅游需求应当具备的鲜明特征。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更希望亲身体验乡村民俗娱乐性,甚至参与其中,从而获得乡土、真实、愉快、轻松的心理感受。

(三)乡村民俗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乡村民俗文化是原生态的文化,是伴随着人们日常生活之中而形成的,它是乡村民俗旅游的精髓和灵魂。而漳州乡村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却忽略了文化内涵的挖掘,形式化、商品化味道浓重。游客往往只是出于好奇心,看看热闹,对于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更是一无所知。

(四)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漳州乡村民俗文化的人才结构不平衡,其传承主力大部分来源于广大乡村,他们大部分没有经过系统、规范的学习和培训,对民俗传统和民间工艺采用师傅传承、样子模仿、自我创新等方式,缺乏对乡村民俗历史文化的了解,无法准确把握乡村民俗文化内涵,甚至是曲解、歪曲其含义。如此不仅影响漳州乡村民俗文化形象,还影响州乡村民俗文化的经济效益,更甚者,加快民俗传统和民间工艺失传步伐。令人担忧的是,在民间艺人逐渐减少、流失,甚至断层现状下,仍没有政府的有力引导、抢救,也没有社会的传统乡村民俗文化相关培训资源。

三、漳州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一)选择适合漳州特色的乡村民俗文化开发模式

1.天然民俗村开发。本原式[2]主要有天然民俗村寨和原生俗开发,根据漳州市目前的资源特色、客源市场、经济状况,游客对漳州乡村民俗旅游的兴趣主要涉及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现实,因此,漳州应以原生俗开发为主,并适当采用天然民俗村的开发模式。漳州的天然民俗文化村可以直接利用当地民俗旅游资源相对集中,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备的民俗村落,在不破坏保留原有的自然风貌等乡村民俗事物的前提下,统一规划,立体地展示乡村民俗的自然朴实,满足游客对乡村民俗文化体验和欣赏。

2.开设乡村民俗博物馆。乡村民俗博物馆[3]是一种新型的资源凝聚式的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展示了人们生产、交通、起居、生活、饮食、信仰、服饰等乡村民俗事象、文物,起到传播、保护及教育乡村民俗文化遗产的功能。

首先,对现有的乡村民俗博物馆进行整合,根据当前乡村民俗旅游市场特点,因地制宜,跟进充实内容,完善设施,促进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

其次,在乡村民俗资源汇聚地,增设主题特色的乡村民俗博物馆,如可在竹马戏、灯谜、歌仔戏、威风锣鼓、布袋戏、大鼓凉伞等民俗资源较为集中的地区,增设一座漳台民俗博物馆,推动漳州市的旅游发展,促进两岸的文化交流;还可规划建设高山族博物馆,通过图片、实物和文字等手段和方式,集中展示高山族同胞的民俗文化、生活和生产的过程以及两岸高山族同胞的交流现状。

3.节会式[4]民俗文化开发。节会,凝聚着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民间信仰、文化娱乐、民族心理、衣食住行等特有的民风习俗,因此,节会可以使游客对乡村民俗文化有更加立体、直接的感受和体验。特别是对于漳州这个乡村节会活动,应根据旅游市场变化情况,提高乡村节会活动艺术性、互动性、娱乐性以及游客的参与度,做好乡村节会旅游项目的建设。

漳州节会式民俗文化开发,首先,应该在政府指导下,鼓励社会参与,激发市场运作,这是根本。其次,完善节会活动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周密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探索乡村节会旅游项目与其他旅游线路、旅游景点的绑定,从时间、地点、景观类型等方面进行合理协调、搭配、互补,开发漳州乡村节会民俗文化的特色旅游项目。

(二)乡村民俗旅游精品开发

漳州的“山海民俗风情、台胞祖地寻根、花果生态休闲”,其优势在福建省乡村旅游资源中的首屈一指,在国内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可根据“山海、祖地、花果”的文化特色优势,确定“对内面向福、厦、泉、潮、汕、珠江和长江三角洲,巩固港、澳、台;对外面向东南亚,辐射韩国、欧美及日本”的市场定位,精心设计漳州市乡村民俗旅游产品,规划形成四大旅游开发格局,即:

1.海峡旅游。充分发挥漳州对台旅游优势,以“台胞祖地、传统艺术、香橼祖庙、名人故里等”为轴心线,精心开发涉台节庆文化旅游项目,如三平祖师文化节、“开漳圣王”文化节、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天福国际茶壶茶文化节、关帝文化节、高山族风情艺术节、保生大帝文化节等,打造具有漳台特色的民俗游线,如宗教民俗游、寻根谒祖民俗游等,并探索开发海峡两岸双向旅游线路,促进漳台旅游合作。

2.土楼旅游。充分依托华安、南靖土楼世界文化遗产品牌及其附近历史文化民俗村,结合当地自然景区,开展土楼生态观光、土楼度假旅游、土楼民俗旅游,并为旅游者提供各种参与性活动。

3.花果生态旅游。充分发挥漳州“花果之乡”形象优势,依托漳州东南花都――花博园、天福茶博物院――石雕园、龙海九湖至漳浦长桥的百花村、龙海龙佳生态温泉山庄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花卉长廊”以及各县(市、区)的特色乡村花果园,发展花果生态旅游。

4.海滨旅游。充分利用漳州沿海乡村地带优良的海岸资源,整合沿海渔村民俗文化、关帝文化、妈祖文化、帆船帆板文化等海滨旅游资源,深入挖掘乡村民俗文化内涵,开发温泉休闲养生游、海滨风情游、海滨休闲度假游等。

(三)加强区域合作,开拓客源市场

首先,应加强旅游区域合作。以国务院支持加快海西建设《意见》和《关于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为契机,充分发挥漳州对台旅游的区位优势以及漳台的“五缘”优势[5],加快推进漳台旅游交流与合作,推出对台湾游客具有很强归属感与认同感的“台胞祖地”“名人故里”“香橼祖庙”“传统艺术”等乡村民俗旅游产品。同时,要积极搭建闽、粤、赣省际合作平台和闽西、南区域合作平台,加强与汕头、厦门两个特区的交流、对接与合作。形成闽南临海重要旅游区,建立良好的区域旅游合作网络。

其次,发挥合作平台优势,借助媒介作用,围绕地方特色,多形式开展旅游宣传促销[6]。一是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和媒体搭建宣传平台,扩大漳州乡村民俗旅游宣传的覆盖面。二是加强旅游宣传品的制作,筹划品味较高的系列丛书、音像制、品画册。三是善于利用各种重大节会活动,大力推介漳州乡村民俗文化。

(四)加强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乡村民俗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从业人员的水平,为此,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壮大乡村民俗旅游行业的工作队伍迫在眉睫。

其一,制定乡村民俗旅游服务人才培养计划。针对漳州旅游职工队伍年纪轻、发展快、文化水平偏低等现状,因地制宜,编制乡村民俗旅游服务人才培养计划,完善旅游教育结构,提升旅游专业人才的档次、加大专项教育资金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胆引进旅游专业人才等措施,逐步形成长、中、短期相结合的旅游培训网络。

其二,通过引导、整合等方式,挖掘杰出的乡村民间艺人,建立民间艺人人才库,并开展宣传教育,提升人才素质,促进各门艺术传承,保证各门技艺继续发扬光大,促使民间艺术进教材、进课堂、进培训,培养各种乡村民俗专业人才。

民俗文化旅游规划篇6

关键词:大湘西;可持续发展;文化生态;民俗旅游

一、引言

历史上湘西包括的范围甚宽,现在的张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称湘西州)、怀化市、邵阳市和益阳市的安化等地都属于其范畴。本文主要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定义湘西,为和湘西州区别开来,称之为大湘西,主要包括张家界市、湘西州和怀化市。大湘西地处武陵山脉,长期以来居住着土家、苗、侗、白、回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以土家族、苗族和侗族为主。在长时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信仰、居住、服饰、饮食、节庆活动等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大湘西一直以来相对闭塞,民俗旅游资源保存丰富而独特,土家族的吊脚楼、哭嫁,苗族的银饰、拦门酒,侗族的风雨桥、侗族大歌等民俗风情享誉海内外。从大湘西的旅游资源来看,民俗旅游资源是其无可争议的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在开发中实现大湘西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无疑应成为大湘西地区的正确选择。

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张家界的秀华山馆、吉首的德夯苗寨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开发形式基本涵盖了当前民俗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即以秀华山馆为代表的民俗博物馆;以德夯苗寨为代表的民族村寨和以张家界土家风情园为代表的主题风情园。但该地区民俗旅游发展很不平衡。张家界民俗旅游依托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的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开发较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湘西州和怀化市发展民俗旅游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巨大。

二、大湘西民俗旅游开发中凸显出的问题

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取得成功的同时,也凸现出许多问题,影响了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遍地“开花”,缺乏统筹规划

近年来,民俗旅游逐渐成为热点,大湘西各个地、州、市凭借自身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出众多的民俗旅游景点,据统计,各种类型的民俗旅游景点近20处,但大多规模较小、项目雷同、重复建设多、布局欠合理。各个地、州、市相互之间没能统筹规划、整合,各地的民俗旅游资源难以形成合力开发出民俗旅游的精品,形成品牌,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形象并不清晰。

(二)重仿轻真,深度挖掘不够

开发中过分商业化扭曲了民俗的原始性和真实性,主要表现在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艺术化,民俗文化被随意地庸俗化,以至失去了民俗的本色与乡土气息,使一些民俗旅游脱离当地的社会生活,缺乏自然朴素的真情,如在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所展示的并非真正的土家族传统服饰,婚俗表演缺乏土家族特点,存在欺、哄、骗等不良现象。在开发民俗旅游时,不重视对传统民俗的挖掘和民俗文物的收集整理,制造出许多假古董、伪制的古建筑,旅游实践证明,纯粹人造民俗和风情风光不再,正在被市场淘汰。

民俗旅游开发后由于缺乏民族学、民俗学方面的人才,又没有寻求相关高校、科研单位的智力支持,民俗文化没有专人调查研究,开发层次浅,缺乏深度,止步于对民俗现象特别是奇、怪甚至庸俗的民俗现象的展示,游客的参与性不强。

(三)主流文化和旅游的双重冲击,文化生态面临失衡

少数民族地区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面临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与保存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矛盾,大湘西地区也不例外。一方面,要应对主流文化的现代化、全球化冲击;另一方面,随着大湘西对外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尤其是近年来发展旅游业,大量外地游客带来的“示范影响”改变了当地人的价值观念,也必然会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产生影响。大湘西独特的风俗习惯、民族艺术和手工制品等吸引了众多游客,而这些“独特”之处,往往又是“脆弱”之处,在外来文化的压力下很容易遭到破坏。我们已经看到,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多种文化的吸引,大湘西开发民俗旅游的地区民俗文化已遭到歪曲和破坏,变化速度也大大加快。其民俗文化面临丧失自身独特的品质,被现代主流文化所同化,甚至造成民族文化生态失衡的危险。张家界土家族民俗文化的生存环境已岌岌可危了。

三、大湘西民俗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成为主流的、新的全球性旅游发展哲学。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是通过开发旅游地民俗旅游资源,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民俗旅游的经历,同时,促进当地民俗文化保护、发展,提高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的统一。大湘西要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做到:

(一)坚持三个原则

1.民俗文化独特性原则

这是指发挥“唯我独有”、“你无我有”的民俗旅游资源优势,充分体现本地区、本民族的特色,创造出独特性的民俗旅游项目。民俗文化要在全国、全世界占有位置,关键在于特色和优势,民族特色和优势也是民俗文化旅游的诱人之处。游客旅游动机之一就是探秘猎奇心理,他们所感兴趣的也是异质文化的不同点、特殊点。因此,大湘西要根据自身实际,结合自身的人文和特色优势,开发出具有大湘西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在整个大湘西旅游区,重点开发张家界市的土家族民俗旅游、湘西州的苗族民俗旅游、怀化的侗族民俗旅游。

独特性原则是建立在民俗文化真实性的基础之上。现代人旅游又是一个求真求实的过程,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有着可靠的文化背景和真实的民俗存在,符合现代旅游者求真的需要。在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认真挖掘蕴藏在民间的民俗遗存,去劣留优;同时,要开展民俗研究,对本区域的民俗加以科学其次,要抓好本区域民族文化的精品挖掘,科学开发,营造一个逼真的文化背景,树立大湘西民俗旅游的鲜明形象。

2.居民参与原则

即民族旅游村寨的居民参与,共同营造民俗旅游的氛围,共享民族开发的利益。民族旅游村寨的开发,涉及到开发商、旅游中间商(旅行社)、政府管理部门、村寨居民等的利益。在开发实践中,我们往往忽略了村寨居民的利益,使他们成为旁观者,这就需要政府引导,开发商要与村寨居民加强沟通,融为一体,共同经营好村寨,实现共赢,从而实现民族村寨的可持续发展。

3.保护与尊重民俗变迁并举的原则

对游客构成吸引力的传统民俗在当前面临一个保护和民俗变迁的问题。处于当前这样一个变化的文化背景下,我们对待大湘西的传统民俗文化一是发扬,既要保留、保护民俗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和精华,又要扬弃、克服民俗文化中落

后、消极的成分。在开发和利用大湘西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实践中,存在着优劣不分、把糟粕当精华、歪曲民俗的现象。二是尊重,要宽容地承接来自大湘西之外的外来文化,尊重当地民俗的变迁,不能打着保护的幌子,拒绝当地民俗的变化和发展。

(二)选择三种优化模式

1.民族民俗博物馆

广泛收集民族民俗的各种实物资料和声像资料,建立博物馆,馆内一般可分为展示、演示、收藏、科研等区。在博物馆全方位展示该地区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同时将其建成该民族的保护和学术研究中心。建设时,博物馆的总体布局、建筑风格等要充分体现该地区的民族特色。

大湘西目前建有张家界市的秀华山馆、凤凰的山江苗族博物馆、永顺王村的溪州民俗风光馆等民族民俗博物馆。但规模偏小,所存资料有限,学术研究价值有待提升。吉首市是湘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拥有一所在民族研究方面颇具实力的高等学府——吉首大学,可规划在吉首市建立一座规模较大、特色明显、功能多样的民族民俗博物馆,使之成为大湘西地区民族民俗文化的资料中心、研究中心和发展基地,为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原生态民族村寨

也有学者称之为民族生态博物馆。它是在民族地区原有自然环境及设施基础上改建而成,保存当地原有的建筑、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居住者,管理者和工作人员也大多是当地居民。原生态民族村寨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环境,把人与大自然紧密结合起来;该村寨还必须融于周边的文化氛围,共同建成原生态协调的民族村寨。原生态民族村寨是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思潮影响下,中外学者共同探索出的一种崭新的民族文化旅游持续发展的模式,也是一种实现动态保护与开发民俗文化双重目标的新型旅游发展模式。

目前,吉首市的德夯苗寨、怀化通道县的皇都侗文化村是发展较成熟的民俗村寨,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德夯苗寨位于张家界一猛洞河一凤凰古城黄金游览线上,地理位置优越,现属张家界股份有限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管理理念和方式较为先进,今后应把德夯和周围的吉斗等苗族村寨作为一个社区加以保护和发展,维护该社区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平衡,建成湘西州的苗族文化保护区和原生态的民族民俗旅游村寨,将其打造成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品牌和示范基地。

3.挖掘民俗精髓,丰富旅游产品

大湘西民族民俗资源丰富,对传统的餐饮、民居、工艺品和民俗节庆活动等进行挖掘既可开发成单项的旅游产品,如凤凰古城将沱江边的吊脚楼改造成家庭旅馆,张家界把土家十大碗搬上游客的餐桌等。传统民俗又是包装大湘西旅游产品,提升其文化品位取之不竭的素材。

(三)建立四种保证机制

1.政府主导,企业运作

发展大湘西民俗旅游宏观上应坚持政府主导。政府要做好统筹规划,在对民俗旅游资源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编制科学、权威、可行的区域民俗旅游发展规划,明确开发重点。大湘西各个地州市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很难做到统一领导,因此,在开发大湘西、打造大湘西旅游圈的形势下,有必要成立一个权威的协调机构,建立定期协调机制,共谋本区域民俗旅游的发展。发展大湘西民俗旅游,微观上要实行企业运作。三种优化模式中,原生态民族村寨在经营体制上适合采用企业运作,一般采取公司+居民(农户)的运作模式。此种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必须考虑到村寨居民的切身利益,建立居民参与民俗发展的机制。

2.重视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要保护和发展大湘西的民俗文化、提高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旅游规划设计等人才。因此,必须加强此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与本地和其他地方高校、科研单位协作,实施“借脑工程”,加大人才培养和民俗文化学术研究的力度。对于民俗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和一线服务的员工(如表演人员等)的培训,也应引起重视,要特别注意将纯正、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内容加到培训中去,因为他们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从而为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上的保证。

3.加强制度建设,实现民俗文化生态平衡

在旅游开发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加强,对人文生态环境的保护还未能引起充分重视。在发展民俗旅游的过程中,我们在强调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要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保持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

首先,要通过制度化的手段保护好传统民俗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不要停留在号召和宣传层面上,应通过制度化的手段实施强制性保护。大湘西所属的民族自治州、民族自治县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惠条件,制定民俗文化的保护法规,借助法规的强制性力量对民俗文化实施保护。2006年5月,湘西自治州人大会议审议通过了《湘西洲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这标志着湘西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其次,要利用发展民俗旅游的正面效应唤起当地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群体及其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激发其民族自豪感,从而自觉地发扬和繁荣本民族文化。再次,要通过编写乡土教材、举办传统节庆活动等形式教育、引导当地居民珍视本民族传统民俗文化,与时俱进,发扬光大,实现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

民俗文化旅游规划篇7

[关键词]:乡村旅游;美丽乡村;策划;品牌塑造;红色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2012年,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建设新农村,全面贯彻党的农村各项政策,让中央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保证粮食安全和农村的稳定”。“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是对新时期农村建设的新要求。江西婺源和浙江安吉是中国美丽乡村规划的典范,两者通过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带动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向服务经济和生态经济转变,成为以乡村旅游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模式的典范。

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人群对乡村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大,对绿色服务与绿色产品需求也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发展乡村旅游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而拥有特色资源的村庄应如何抓住机遇,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如何通过合理的规划将具有文化、生态、农业等特色资源有机结合在一起,建设美丽乡村?如何在规划中将旅游与农业发展、农村建设相结合,如何打造文化与生态相结合的特色景观?这一系列问题,将成为此类村庄规划关注的重点。

本文以便文村美丽乡村规划为例,对具有特色资源的村庄规划实践进行论述和总结,试图回答上述问题,以期为同类村庄规划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2、基于特色资源的乡村旅游规划实践:琼中县便文村美丽乡村规划

2.1、现状资源特色:以红色历史文化为核心的多元化资源

便文村位于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运乡西部,毗邻海榆中线及中线高速公路(海口至三亚),交通便利。

便文村具有较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

(1)历史文化方面:便文村是抗日基地和解放战争革命村庄,是琼崖纵队司令部旧址所在地,拥有深厚的红色文化,是红毛镇与什运乡红色旅游线路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2)自然景观环境方面:村庄倚鹦哥岭、村庄梯田风光优美宜人;

(3)周边旅游资源丰富:村庄紧邻五指山和鹦哥岭风景区,并且是琼中县打造西南部旅游区的重要节点,具有很大的旅游吸引力;

(4)人文景观方面:便文村为黎族人群集聚区,村中还保留部分黎族风俗习惯。

2.2、目标定位

以红色文化为特色,依托乡村环境和乡域风俗,利用优美的自然梯田风光、历史悠久的琼崖纵队司令部旧址及新建历史陈列馆、展现魅力的黎族风俗风情,努力打造成为以红色旅游文化为主、多元化资源结合的海南国际旅游岛体系中重要的乡村旅游节点,成为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有黎族特色的红色生态旅游型美丽乡村。

2.3、村庄发展策略

(1)品牌塑造:利用多元化资源,打造以红色文化旅游为核心、同时展现民俗风情魅力和乡村生态的乡村旅游品牌

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建设思路,强调村庄品牌塑造,依托现有的红色文化、黎族文化和优美景观资源,通过以红色文化旅游为核心,围绕品牌塑造、旅游特色策划、产业带动、公共空间景观规划、特色节点设计、民俗节庆设计等方式,积极发展红色旅游。打造红色文化特色品牌,同时展现民俗风情文化、体现乡村生态文明。在村庄景观的设计、营造与风格,项目的选择、命名和内容,标识的设计、色彩、选材等方面,都要突显村庄的“品”。

(2)旅游特色策划:以红色文化旅游为主线,实施分阶段、分重点的发展思路。

在村庄旅游业的开发过程中,从现代旅游消费特点出发,实施分阶段、分重点的发展思路。近期利用便文村是琼崖纵队司令部所在地,拥有深厚的红色文化的背景,以红色文化旅游为主线;重点打造红色文化特色节点;同时利用便文村是以黎族人群集聚为代表的黎族风情村,展现民俗风情魅力;另外,结合村庄梯田风光优美宜人,且紧邻五指山和鹦哥岭风景区,周边旅游资源丰富,是琼中县打造的西南部旅游区的重要节点的特点来体现乡村生态。

远期在村庄品牌提升到一定程度后,积极拓展周边的旅游项目,满足旅客在吃、住、游、购的需求同时,更加注重滞留性的消费产品体系——休闲体验、科普教育等旅游产品为主体,以时尚化、生态化、休闲化为特征,全面打造具有现代特色的高品质的乡村旅游产品。

(3)产业带动: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相结合

在原有农业基础上积极发展特色新型农业,诸如琼中山鸡饲养、种桑养蚕、冬种特色瓜菜等。一方面可以提升村民经济收入,另一方面这些特色农业也可作为旅游产品,同时也可作为生态农业观光节点,满足旅客购物休闲需求,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乡村环境的培育等多重要素的协调发展,使农业发展与旅游开发相互促进。

2.4旅游特色策划

(1)旅游空间结构规划:以红色旅游带串联红色旅游区、民俗熠辉园、绿色公共中心

规划依托现有的梯田、山景、红色文化、黎族村庄等资源,构筑“一带三区多点”的空间结构,打造红色旅游带串联红色旅游区、民俗熠辉园、绿色公共中心等三个片区,建设红色旅游空间节点、民族文化展示节点、绿色公共活动节点等。

红色旅游带:结合公共空间的建设,打造一条完整的有黎族特色的红色旅游带,贯穿整个村庄范围。

红色旅游区:是结合现状陈列馆、以琼崖纵队司令部旧址为中心的旅游路线,以实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为主。

熠辉园:为民族文化展示区域,以当地黎族图腾加以提炼,引入设计使民族特色贯穿整个公共中心,民俗文化精髓以及革命历程熠熠生辉。熠辉园连接公共活动区域与红色旅游区,结合廊道、宣传栏等,引导游客进入旅游区。

绿色公共中心:位于村入口处,结合村委会与舞台及广场的建设,打造便文村的公共活动中心。建设绿色湖岸设施,使用绿色建材,以生态优先最小破坏的原则来建设,尊重规律充分结合地形,植被等自然资源特征,彰显区域生态、人文和产业特色。

(2)旅游线路及公共空间景观规划:以红色旅游带为核心串联多个景观节点,打造丰富的公共空间景观

村庄旅游线路的设计,从村入口处至旅游区经过精心设计打造一条有黎族特色的红色旅游线路。通过红色旅游带,串联红色旅游区、民俗熠辉园、绿色公共中心三个片区。红色旅游区布置包括在旧址重建的琼崖纵队司令部、红色历史陈列馆、忆翠廊、眺望台、特色美食广场、古榕树广场等功能。民俗熠辉园布置黎风台、黎舞广场、祈福广场等功能。绿色公共中心布置休闲廊道、风情园、入口广场、蛙鼓鸣响、曲浪汇芳等功能。

(3)景观节点设计:根据不同特色资源布置形式多样的景观节点

把红色革命、黎族图腾、船型屋、黎锦图案等要素融入各个景观小品,如舞台、广场铺装、路灯、休闲座椅、展示栏、垃圾桶、主题雕塑等。

(4)民俗节庆设计:红色文化与民俗人文相结合

在重点打造红色文化特色的同时展现民俗文化、体现乡村生态。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是让乡村旅游地在市场上迅速崛起、“一炮打响”的有效手段。依托村庄的特色资源优势,定期举行黎族对歌节、黎锦展示节、风情摄影节等节庆活动,能使村庄在短时间内迅速启动市场,逐步形成更具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

3、结束语

在进行乡村旅游规划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文化、生态、农业等多种特色资源,使各种资源有机结合在一起,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引入旅游策划概念。旅游空间结构构筑、旅游路线规划、特色景观节点设计、节庆活动策划等均要围绕打造品牌这个核心理念,同时把乡村旅游与农村建设和农业经济发展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运乡便文村规划》。

(2)《生态立县背景下山区跨越式新农村建设路径研究——以安吉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为例》柯福艳张社梅徐红玳。

民俗文化旅游规划篇8

一、引言文化旅游,是指通过某些具体的载体和表达方式,提供机会让游客鉴赏、体验和感受旅游目的地文化的身后内涵从而丰富其旅游体验的活动。作为古徽州域名唯一传承地的徽州区,青山绿水,粉墙黛瓦,犹如秀丽婉约的徽派山水长廊,由于历史上山重水复的独特地理条件,完好地保存了大量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遗存。徽州文化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高价值的旅游资源。

二、徽州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目前,徽州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存在一些问题。许多旅游者对于博大精深的徽文化,还只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式的浅尝辄止,无法体味其真正的内涵,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惋惜和遗憾。1.定位不明显,缺乏整体规划。徽州文化遗存数量庞大、类型多样、价值不等、分布相对较广,开发的难度比较大。不少地方在开发中存在着简单模仿、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一些景点发展没有从长远角度来规划旅游发展蓝图,缺乏高标准的形象定位与策划,致使旅游开发没能让景点形成整体魅力,显得后继无力,无法形成规模效益。2.产品单一雷同,未形成完整的产品体系。徽州文化旅游基本上还停留在最浅层次的观光旅游上,许多特色文化、传统的民风民俗、传统手工艺等尚“养在深山人未识”。旅游景观与方式的雷同,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影响到旅游的兴致,降低了旅游的满意度,损害了徽州文化的价值和其市场形象。3.表现手段原始,游客体验活动较少。目前徽州文化旅游产品主要还是以导游人员的口头讲解来展示古民居、古建筑,在内容上显得分散,在样式上也比较老旧、沉冗。从旅游的本质来看,体验是旅游的核心属性之一,虽然有的古村落旅游开发注意了这一点,开展了一些民俗民风的旅游项目,但这些项目形式粗糙、内容不丰富,观众体验不深,未能成为有影响力的特色项目。4.文化生态保护力度不强,制约可持续发展。由于徽州文化生态保护涉及的地域较广,在保护和开发利用上没有统一的领导和协调机制,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规划指导和调控,重复建设、非协调性建设乃至破坏性建设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长期以来徽州文化生态未能得到有效保护,,非物质生态文化陆续濒临消失。

三、徽州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策略1.合理定位,加强宣传促销。在休闲时代到来之际,传统的观光旅游逐渐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徽州文化积淀厚重,人文荟萃,是古建筑长廊、山水之乡、茶乡、徽墨之乡、文物之乡、名人名士之乡。徽州质朴、热情的村民本身就构成强烈感染力。另外,古徽州卧于安徽南部大范围的青绿山水中,其境内有黄山、齐云山、牯牛降、新安江等众多名山秀水。基于徽州丰厚的文化底蕴、神奇的山水以及宁静秀丽的乡村环境,我们可以把徽州文化旅游定位为“文化休闲游”,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的线路规划和资源开发。2.整合资源,统筹规划与开发。徽州文化旅游开发,应是—个大徽州概念。必须淡化行政区划概念,打破在徽文化旅游中的人为障碍,要和周边区县组构徽文化资源开发的协调机制,全方位地调配和合理发掘徽文化王牌产品,将徽州文化地域形成一个大旅游经济实体,统一规划、全面发掘徽州文化旅游资源,多层次、全方位地利用徽州文化人文现存,支持各区县徽州文化旅游合作携手,打造徽州文化大旅游,打好徽州文化世界品牌,获得经济和各个方面的双赢结果。3.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专项旅游,完善产品体系。徽州文化旅游景观的开发应当拓宽内容,除了利用现有景观发展观光旅游外,还需要更多地利用其他资源,发展特色旅游和专项旅游,从而形成完整的古徽州文化旅游产品体系。3.1发展徽菜美食品尝游。徽菜是中国菜系之一,名菜佳肴无疑是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利用徽菜为我国菜系之一的优势,推出徽州美食文化之旅、徽州美食文化节等活动,鼓励群众和游客参与,开展地方饮食绝技表演、外国人学做徽州菜等互动项目,让中外游客在游玩中品尝到具有徽州文化特色的美味佳肴。3.2发展茶文化专项旅游。茶是徽州地区特产,茶业与旅游业同为徽州地区支柱产业。茶文化也是徽州文化旅游资源。徽州茶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建设旅游观光茶园,把名茶茶园游览纳入景区游览中。另外还可以将茶文学,茶美术,茶歌舞,茶器具,茶医药保健等与旅游结合起来,深入挖掘,设计具有徽州地域特色的“茶风俗专项旅游”。3.3发展徽州民俗旅游。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深受旅游者的青睐。史书上说“江左之俗,徽为最美”,古徽州由于地势所限和礼教约束,民间习俗自成一统。所有的对徽州文化特色有认识意义、教育意义的徽州民俗、文艺,都可以纳入徽文化人文旅游开发的视野,提炼凝聚,推介精华。让游客参与其中,使之在参与中有所得,才可使民俗本身所具有魅力得以发挥。4.更新表现手段,增加游客对徽文化的体验。在今天这样一个传播媒介日益发达和便捷的时代,单纯的展示和导游讲解已经无法适应时代,以文化为主要内涵的体验旅游是古镇旅游的最高阶段、最高层次。如果仅仅是走马观花地看一看,是不能深刻理解徽文化的文化涵义的,必须要有亲身的生活体验,要参与融入。因此需要将无形文化通过物化、场景化等手段实现有形化。徽州文化旅游的开发需要使徽文化融入到游客所参观游览的每一处景观和参加的每一项活动中。挖掘整理古徽州民俗资源,创作并演出具有浓郁徽州风情的高水平、喜庆热闹、参与性强的艺术娱乐内容,丰富游客娱乐生活,使其喜闻乐见、雅俗共赏。5.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结合,促进徽州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徽州文化是一笔丰厚的旅游资源,充分认识徽州文化底藴及其旅游价值,对徽州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统筹规划、有序开发,才能促进徽州文化旅游的资源价值水平的提高,实现可持续发展。#p#分页标题#e#文化生态保护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从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现状出发,打破徽州文化生态整体空间内行政区划分割的现状,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建立和完善文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设立文化生态保护专项基金、加大“非遗”传承人保护力度等举措实现徽州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同时,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有序开发,合理利用,创造有效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才能促进徽州文化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民俗文化旅游规划篇9

一、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世界各国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优秀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多样的非遗资源。全州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300余项,包含各类级别。延边州举办了非遗巡演、非遗调演及传承人技艺展示、洞箫文化节、《农乐舞》大赛等成为非遗宣传的重要载体,特色、创新有内涵的非遗大型文化活动已逐渐成为延边州的特色文化品牌。

二、延边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理论研究

(一)Rmp模式理论

Rmp模式是由吴必虎教授在1999年提出的。Rmp模式中的R代表以分析旅游产品开发的资源条件为基础,m代表根据市场的需求,详细划分市场,并且明确市场定位,p则是最后决定的产品开发的类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析和评价取决于资源、市场和产品。从旅游产品开发的角度研究,非遗有很多项目可以扩展,如制作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地域特色美食和依托旅游景区景非遗文艺演出等进行非遗旅游产品的创新。

(二)aVC量化理论

aVC理论是刘滨谊教授在2002年提出的,其主要观点可理解为旅游区规划应重点进行“吸引力(attraction)、生命力(Vitality)和承载力(Capacity)”特性的研究、认知、策划和规划,用吸引力、生命力和承载力来构建、强化和规划,并成为旅游规划的核心。

三、延边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特征及开发现状

(一)延边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特征

1、类型分布特征

延边州是朝鲜族的主要聚集地,朝鲜族人民能歌善舞,创作和传承着多样的民族文化和内涵丰富的传统技艺。以延边州11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数据来源,进行类型分布特征分析,可直观看到,传统手工技艺在延边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其次是民间舞蹈类20项,民俗类15项,传统医药、杂技与竞技、民间音乐及民间文学也突显出朝鲜族丰富的文化内蕴和民族特色。

2、空间分布特征

根据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标准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分类,结合延边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暂分为五大类: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艺术、节庆民俗和传统医药。五大类中,表演艺术和传统技艺占据绝大部分,表演艺术占延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39.3%,传统技艺占36.3%,另外民间文学有4项,传统医药有11项,节庆民俗有18项。通过以上类型分布情况进行eXCeL分析,得到如下直观图:

3、市场分布特征

为更好地了解延边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分布特征,针对延边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实际,设计了详细的调查问卷,分析数据得出表1,,可以详细的的得出延边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分布特征,由此可以看出,延边州政府部门及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宣传和弘扬作了大量工作,突显了非遗宣传的重要性。

(二)延边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

延边州在州府及各县市建立博物馆和非遗展示馆,同时根据每个县市特色非遗项目建立展示点,如安图县建立朝鲜族鹤舞展示点、汪清县建立农乐舞展示点等。非遗开发保护基地建设,是非遗保护的软环境。按照活态保护的机制,延边州利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及民俗节庆,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比较有名的节庆活动有非遗项目展演、中国朝鲜族洞箫艺术节、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大赛、图们江文化旅游节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向游客展示朝鲜族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朝鲜族的特色歌舞等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逐步成为一个旅游品牌。

在利用Rmp模式理论与aVC量化理论综合分析延边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后,得出以下延边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现存问题:非遗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低;非遗旅游资源开发经费短缺;非遗旅游资源开发急需专业人才;非遗文化宣传力度较低;非遗旅游产品开发缺少创新。

延边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

(一)品牌形象模式

延边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要发挥延边州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依据特色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宣传,形成独具特色的延边州非物质文化旅游品牌。通过旅游品牌建立带动全州旅游业的发展。由于旅游活动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旅游产品的购买,因而开发具有属于延边州特色的旅游产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延边州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及评价中可知,延边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单项资源主要集中在表演艺术、传统技艺、节庆民俗和传统医药类,因而应依据资源优势,从众多资源中开发出精品旅游产品,具体开发项目主要包括旅游食品、旅游工艺品、旅游用品、民族歌舞演出及体育竞技、图书音像、旅游保健产品。

(二)节庆展示模式

节庆活动能够充分对外展示地区的民俗风情,并担当宣传载体的重要作用,吸引大量游客了解前往并参与到当地组织的节庆活动当中,在活动当中体验异域的民俗文化,获得身心的愉悦和情感的共鸣。在现代旅游开发活动中,很多地区借助节日的形式,举办文化节、艺术节等大型活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时尚。

延边州内朝鲜族的传统民俗众多,如朝鲜族传统婚礼、朝鲜族花甲宴、长白山采伐开山习俗、秋夕、朝鲜族农夫节、山泉祭、朝鲜族踩地神游戏、朝鲜族正月十五(烧月亮房习俗)、老人节以及满族祭祖节等诸多习俗,特色突出且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通过节庆对上述民俗进行展示,保持民俗传统的原始性,让游客感受到真正的少数民族文化氛围。

(三)景区带动模式

延龙图地区聚集着延边州大部分的旅游产品,延龙图地区是集朝鲜族民俗风情、都是休闲旅游和边境风光为一体,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旅游区域。因此,应发挥延龙图的重要作用,通过该地区的景区发展带动周边民俗旅游的发展。另外,珲春是长吉图地区东部门户,地处三国交界地区,是新兴的边境旅游开放城市,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及国外游客,具有重要的枢纽作用,本区域的带动作要充分发挥,与延龙图地区相互辉映,共同促进州内民俗旅游的发展。

(四)民族文化生态区

民俗文化旅游规划篇10

一、引言

在国家大力提倡三农政策的前提下,乡村旅游的研究已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国外关于乡村旅游发展较早,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供给、乡村旅游者及其市场细分、居民对乡村旅游的理解和态度、乡村旅游影响、乡村旅游营销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等。国内真正意义上乡村旅游的兴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前后。国内学者研究主要从概念界定、发展动因研究、乡村旅游的经济性分析、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研究、乡村旅游的属性特征分析、乡村旅游的规划与开发探讨等方面进行研究。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乡村旅游应与民俗文化相结合,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与品位。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对比可以看出,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的方面已非常之多,但是把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的研究还是比较少。本文以民俗文化视角下研究乡村旅游,从现实意义上来说,能为专题民俗村以及乡村旅游寻找新模式,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品位与内涵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二、研究设计

(一)相关概念界定

民俗旅游是以特定地域或特定民族的传统风俗为资源而加以保护、开发的旅游产品。乡村民俗主题旅游产品是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吸引物,突出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旅游产品,这是全面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位的一个有力手段。

(二)研究区域概况

陕西关中平原的范围是介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地之间,是陕西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号称“八百里秦川”。此次我们选取了关中地区四个典型的乡村民俗旅游地,以臊子面为特色的宝鸡岐山北郭村,以农民画为特色的户县东韩村,以泥塑为特色的宝鸡凤翔六营村,以关中民俗体验为特色的咸阳袁家村。

(三)调研过程

本次调研采用实地考察与随机访谈的形式,对于案例地的游客进行调查,调查日期为2015年3月到4月间,历时20天。调研地点选择在礼泉县城及袁家村景区,岐山北郭村,凤翔六营村,户县东韩村选择游客比较集中的地方和游客进行随机交谈。

三、关中地区乡村民俗旅游综合模式

关中乡村民俗旅游大部分还属于低级阶段,以民俗文化和乡村旅游相结合的主题乡村民俗旅游村属于民俗旅游接待专业户时期,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体验传统生活习俗富的民俗旅游活动为特点。

案例地的民俗旅游发展模式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乡村民俗型

乡村民俗旅游指以乡村民俗风情为载体,所开展的旅游活动,其内容包括地方特有的风俗。礼泉袁家村就是以关中民俗为载体发展乡村旅游。

(二)乡村组织型

通过政府有组织地引导农民经营户,按照统一规划和建设的要求,发展旅游接待设施和配套服务,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北郭村,六营村,东韩村,袁家村都是集体规划,统一建设。

(三)“领头羊”型

乡村民俗旅游指在离客源地比较远的乡村,农民更信任那些“示范户”。这种模式通常投入较少,接待量有限,但乡村文化保留最真实,游客花费少还能体验最真的本地习俗和文化。

(四)景区带动型

乡村民俗旅游发展是以比较有知名度的旅游景区为核心,借助附近的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发展为乡村旅游目的地。陕西关中地区以袁家村与北郭村为典型代表。

关中地区乡村民俗旅游模式有三种发展方向:关中乡村民俗旅游发展模式有资源驱动模式向投资驱动模式变化发展;产品应品牌化集群化,这是提升关中乡村民俗旅游的必经之路;开发主体应多元化,这是集聚乡村旅游开发资本,这是提升乡村民俗旅游品位,获取规模化效益的重要前提。

四、关中乡村民俗旅游模式创新及发展建议

(一)关中乡村民俗旅游模式创新

关中地区乡村民俗旅游发展创新模式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模式。

1、建立乡村民俗俱乐部:旅游者可以在不同地方不同乡村俱乐部享受到一体化服务,并通过订购乡村旅游线路,向自驾车群体旅游提供自助式全程服务。

2、主题农园:形成教育农园、市民农园、租赁农园等多种形态,承载农旅结合的农事参与、自然教育和DiY创意空间等功能。

3、童年到乡村:基于追寻儿时的记忆、寻找传说中的桃花源里避世文化的理想空间,旅游体验也成为现代最为时尚和有吸引力的乡村旅游活动和产品形态。

(二)关中乡村民俗旅游发展建议

关中乡村民俗旅游亟待解决经营理念低俗化、品牌定位趋同化、产品层次粗浅化、乡土文化城市化。乡村旅游同质化严重,关中地区大部分乡村旅游是以农家乐的形式,未来乡村旅游应鼓励企业进入,实行“企业+农户”形式,实行市场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