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十篇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十篇

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2:05

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篇1

【论文摘要】人文素质教育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和人格内涵为目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方向与目前正在进行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目标一致;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是我们意识形态建设、民族精神提升、思想道德培养、教育科学以及文化事业发展的应有之义。人文素质教育不但关乎人自身的健康成长,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关乎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关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熔铸。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目的,是为了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高校作为文化创造和文化传播的殿堂,肩负着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创造和传播新知识、新理论、新思想,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发展的任务,对推动先进文化的前进自然责无旁贷。而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则是推动先进文化前进的前沿阵地和主要动力。因为现代教育的本质和发展方向表现为不断克服科学工具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模式,而体现人的内在素养的深层构建、积淀与发挥(包括知识、智力、思想、信仰、意志、品德、情感、技能、体能、情操等方面的教育和熏陶)。要教育学生把握人生的价值,探索正确的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自由意志,使之成长为有自觉、自决、自律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这就是素质教育,其实就是人的主体意识培养,就是广义的“人文教育”。所以现在人们把人文素质教育表述为: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教育过程,使其内化为人的品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17(}s6>这种以人格教育为核心,以唤醒灵魂、激发人自觉追求理想价值为目的,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对人类文明与社会发展的认识与思考,对历史文化传统的领悟与扬弃,从而建立起一种开放的贯通时空的文化观念,追求一种超越功利和实用层面的人生理念与智慧,这不仅对今天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而且对大学生逐渐接近一种有着宽广的全人类视野的终极关怀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人文素质教育不但关乎人自身的健康成长,关乎民族文化的方向,而且关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熔铸。

一、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滑坡不但是影响人素质的重大问题,而且与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背道而驰

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是现代文明的显著特征,也是现代社会进步和变革的根本力量,而培养高素质、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始终是它的主要任务。伴随着我国加人w}ro、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铿锵步伐,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要求有高深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求有高尚的人格内涵和祟高的精神世界。未来的人才把“做人”和“品格”看作是人才最重要的因素,把具有丰富的人格魅力、深厚的人文素养作为大学生适应21世纪挑战、走向成功的最基本的条件。

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的交换方式和利益机制,容易使人受物质和功利的诱惑,而自觉不自觉地忽视人文科学教育,淡化对人文精神的迫求;由于现代科学技术无处不在和无坚不摧、科技产品的无奇不有和无所不能,容易使人们更多地关注“物”的因素,留意于技术的神奇、信息的便捷、物质的丰富和生活的安逸,而忽略了“人”的内在本质方面,忽略了美德的修养、理性的崇高、个性的发展和精神的健康。而大学阶段的教育,比较关注有形的物质的因素、量上的差异和硬件建设,而忽视精神性的因素,忽视对大学生的使命和目的做慎重的、深人的思考和选择。虽然高校资金投人日益扩大,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教师学历越来越高。但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上发生迷茫、动摇,只关心个人的利益和前途追求而淡漠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校园弥漫着严重的功利意识和行为,学术浮躁、道德水准下滑。这种高新技术高超而道德低下,物质富有而精神空虚等不良现象,必然会反映到大学生的生活中来。近几年所出现的一系列事件和现象不得不引人深思:清华大学刘海洋硫酸伤熊事件,四川一大四学生微波炉活烤小狗事件,湖北一17岁化学尖子生网上出售冰毒配方……。[2](5)’o这种精神滑坡、爱心隐退、人道失迷和人性异化的表现着实令人痛心。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对于大学生的理论修养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比较薄弱,相当普遍地存在着轻视人的情绪、思维、情操和精神的全面发展的现象,以致我国的大学生从总体上讲人文素质偏低:文科生不通数理化,不会写普通公文;理科生不通文史哲,不会写科研报告;甚至有的大学生连一个最普通的借据、便条也不会写。即使人文学科也是作为一门学科来讲述,突出专业特点而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难怪我们常听到一些资深人士这样的抱怨和忧虑:许多理工科大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下降,字写不好,错别字成堆。尤其是表达没有条理,逻辑不通,主次不分,语句不畅,写个课题报告、工程说明书也非常勉强。这样起码工夫都不具备的人,文、史、哲、道德、政治、法律等方面素质可想而知,要他们胜任任何开拓性的工作都是不可能的,专业技能再行也要打折扣。即使是文科学生,大多心态浮躁,缺乏刻苦求真精神。初涉带有独立思考、有学术特点的论文、报告,便成篇抄录,网上下载,改头换面,应付了事。

广泛的精神文化修养,对于一个人保持强大而稳定的精神支柱,保持童心、好奇心、进取意识和思想活力,是极其重要的。只有专业技能而不具备综合素质的人,年轻时凭热情还有点冲劲,但由于缺乏远大的人生抱负、深厚的思想底蕴、卓越的眼光和胆识,工作没有独立性、开拓性,特别是对人生与社会的理解走不出市侩的圈子。有人刻薄地描述理工科学生走进社会后的尴尬:没有独立思想,没有个性,没有激情,没有勇气,没有灵气,没有诗意,没有想象力,没有文化上的厚重感,没有起码的社会知识和人际交往体验,甚至连尝试的自信和勇气也没有,有的只是一点狭窄的专业知识、似懂非懂的抽象概念、循规蹈矩的被动心态。[3](p654)

以上种种,是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弱化的表现,也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缺憾,它不但为我们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挑战,而且引发我们必须去思考我们民族文化生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所以,重视和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的塑造、培养和熏陶,增强文化素养,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精神世界,把学生培养成胸襟广阔、精神和谐、趣味高尚、人格健全的新人,不仅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提高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促使民族心智的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

二、人文素质教育是高校推动先进文化前进的前沿阵地和主要动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明显提高,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但科学理论的产生与成长,正确舆论的形成与巩固,高尚精神的塑造与提升,优秀作品的诞生与繁荣要靠文化教育。一个民族的文化教育体系,可分为精神核心部分和知识运用部分。内在核心部分是超越人们具体现实需要的基本信仰、理想、价值,是文明体系的构建依据,引导社会发展方向,它主要依靠人文素质教育来实现。

首先,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而人文素质教育所倡导的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政治立场观点、思想认识、思想情感、思想方法、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等,也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和教育方针的前提下,在深人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中,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8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必须认识到,如果只讲物质利益,只讲金钱,不讲道德,人们就会失去共同的目标,失去行为的正确规范。”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特别强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这是新世纪新阶段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论纲领。

其次,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一个人广泛而深厚的精神文化修养,对于其保持强大而稳定的精神支柱,保持进取意识和思想活力是极其重要的。同样,“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

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4](p39)同时,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科学理性、民主平等和社会公平、公正的精神也在逐步培养之中。人文教育过程就是激发人的情怀、激发社会活力和凝聚民族力量的过程,也就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正如十六大报告所言:“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再次.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5](p39)要求他们同时具有现代知识、科学理性、民主精神、人文情怀和劳动生活技能,而避免人才类型的“考试专才”化、单一化和扁平化。人文素质教育可使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路、触类旁通、激发灵感,突破传统;同时也可使他们胸襟广阔、精神和谐、趣味高尚、人格健全。人文素质教育倡导人文关怀,铸造人文精神,关注精神家园,具有提升人的价值,开发人力资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人文素质教育与我们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相辅相成。只有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三、沿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构建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目前,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已达成共识,教育界关于人文素质教育的前期成果颇多。就教育内在的原则来说,“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创造”等,已被广泛认可;教育的过程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和学习的过程,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与创新以及情感的关怀,伦理的关怀,等等,都已经成为教育关注的主题和对象,成为教育的基本内容。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是深广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不容易量化,更难用几门课、几次活动来完成。在新的形势下,构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体系,应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沿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更加重视人的品质及精神塑造、民族精神的弘扬以及重视人类最高理想的追求。这就要靠科学而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靠制度,要靠积极向上的行为方式、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和校园风貌。

首先,在知识经济时代,在教育观念上要坚持以人为本.科技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互融合.形成一种具有人文理想的科学教育和具有科学精神的人文教育。科学素质教育应该包括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

能的传授,也包括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应该看到,无论多么先进的现代教育手段,都不能否定面对面的思想政治工作;无论现代传媒如何发达,都不能忽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融合;无论各项制度多么完善,都不能替代人文关怀的巨大作用。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正体现了科学技术和人文教育相结合的必然性。把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有机地协调统一起来,使两者都获得新的升华,这不仅能提高科学知识的品位,使之得到人文精神的有力支持,而且科学知识使人文精神得以充实有力,这是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理想的新人之必由之路。

其次.课堂教育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大学不是技术工人的培训学校,而是高级人才的成长基地,首要的使命是培养人的灵魂、人的思维,人的品位,然后才是知识和技能。而文学、艺术、历史、哲学、思维科学等,固然有知识和眼界的开拓,但更有着情感意志与智慧的启迪和陶冶,在培养人的进取精神、诚信品格、公德意识、健康心理以及探索一种有信念的生活方式、有内涵的人际交往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学校在改革课程结构时,可将人文社会科学纳人学校深化教学改革计划之中,适当加大人文课程的比重;也可将综合知识类课程纳人大学生必修课,从而使人文素质教育得到制度上的保证。其基本内容分五类:文、史、哲等人文基础类;人类自然科学史、思维科学、科技前沿介绍等自然科学及科学思维类;经济、法律、管理等应用类;写作、演讲、谈判、公关礼仪等技能类以及音乐、美术、舞蹈、演艺欣赏类,以提高学生的终极关怀意识、科学思维素质、审美素质、运用知识的素质和语言文字表达素质。在正常的专业课教学中,将这些课程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使专业课程富含文化底蕴,也可使文化素质教育分布在核心课程(必修、限修)和跨学科课程(选修)两大模块中。学生可以通过辅修、跨学科选修、双学位等方式学习,并取得相应的学分和学历证明。

再次.开办人文学术论坛.开展人文系列讲座、报告等第二课堂活动。有计划地聘请著名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社会学家等担任学校的兼职教授,为大学生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系列讲座与自然科学讲座;以全校人文讲座为龙头,在不同院系和专业的学者、青年教师及大学生间,就各种人文学术问题,可在校园网上、校内刊物上、校园宣传栏上设立人文学术角,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公开辩论;鼓励学生进行各种健康的、以铸造人文精神为主的各种沙龙活动,以达到多学科交融、活跃校园人文教育的氛围、整体提高人文素质之目的。

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篇2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础地位发展途径

文化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基础,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和人才的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在全社会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高校全面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变得尤为重要。以此为契机,总结已有经验,探索实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途径,也成为当前高校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文化素质教育的涵义

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加强文化素质教育,重点是指人文素质教育,即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文化素质教育对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养成和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业务素质而言,一方面,文化素质教育为学生学好业务打好文化基础,有助于学生理解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会从更深层次上推动专业教育。对于身体和心理素质来说,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就能够珍惜生命,重视健康,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生活方式,进而使自己能够应付和承受来自外界的各种困难和压力。

二、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地位和重要意义

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提升人、生成人,进而为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夯实基础。人的品格和精神是知识探求、知识创新发展的源泉。德为先,先治心后治行,治心是根本。文化素质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浪潮中日益呈现出勃勃生机,根本原因在于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指向是生成完善的人,在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其不可撼动、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

1.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其目的就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21世纪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健全的人格,即能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家庭的关系,具备团结互助、文明礼貌、关心他人、集体为先的良好伦理道德风尚,而这正是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即培养具有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的新一代人才。

2.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时展的要求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高速增长,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极大重视和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追求,科学教育备受青睐,人文教育却受到冷落。社会上普通存在着重理轻文现象,并随之带来一系列世界性的社会问题,诸如信仰危机、道德滑坡,精神空虚,等等。为此,各个国家都在采取办法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正是这一时展的要求,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

3.有利于高校人才的全面培养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中存在单科院校较多、文理工分家、专业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突出、功利导向过重、忽视文化素质教育等问题,高职高专院校在这方面尤为突出。在此教育理念下培养出的学生,往往是有知识没文化、有技术没思想、有动力没激情。高校人文教育的薄弱和缺失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研究解决这些问题,应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对其成长、成才有三点好处:一是有利于大学生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环境的熏陶、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锻炼及人文精神的感染,实现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振奋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成为“四有”人才;二是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激发创新灵感,为他们在校学好专业以及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三是有利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

三、发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在专业教学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加强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融合

过去,许多专业课教学是“见物不见人”,课程只是去讲述“物”的知识,缺乏认识“物”的主体性与人对“物”的态度。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拉比曾说过:“科学教育应该以一种充满人情味的方式进行。这样一种教育还应该有一个历史的视野,一种特定的哲学理念,一种社会的理解和从传记角度对人的理解,即对那些取得成就人的成功努力和经历磨难的理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已经表明,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融合已经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教育理念和教育改革方向。加强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融合,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完备的知识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有利于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追求;有利于造就学生养成和谐的相互关系。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就是要真正形成这种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融合,使学生既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又有高尚的人文精神。

2.将文化素质教育纳入到学校教育的课程体系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系统性也表现在建设系统科学合理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上。首先,建设系统科学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要重视人文知识的传授。人文知识的传授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内容,因此,高校应该把人文知识课程真正纳入到学校的课程体系上来,确定人文学科的基础性地位,并确保人文学科教学内容的比例有适当提高。除此之外,要切实加强人文知识讲座、阅读人文书籍等途径,从更宽泛的范围来构筑科学合理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内容。其次,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知识的传授是基础,丰富的人文知识对于提升人文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人文精神的培养才是文化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从课程体系的构筑上来看,通过课程内容和讲座、课外活动等形式把人文知识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提升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的达到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成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

3.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师资和教材建设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需要一大批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要充分发挥现有人文社科教师的优势,数量上适当充实,质量上进一步提高,使其真正发挥主角作用。对专业课教师要普遍进行人文社科方面的培训,尽快提高学术水平和文化修养,把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各类专业教育中去。要注意发挥和启用党政管理干部队伍中的“文人”,建立一支适应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高水平的文化素质教育必须有高质量的教材作保证,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教学体系。第一、第二课堂密切配合、互相促进的大学生文化素质课程结构体系,组织有关专家编写出版符合学生实际,富有学校特色,高质量、高水平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专用教材和系列丛书,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教材建设要突出实用性、针对性和趣味性。

4.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于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要营造良好和谐的校同文化环境,首先,要加强校园各种文化社团、文体活动、艺术竞赛、演讲比赛及人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建设,突出大学的人文精神和文化氛围。其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校园网络、电台和报纸等舆论阵地的建设和管理。最后,要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如各种艺术节、演讲比赛、科技节、影展、文艺演出等;建立一些人文社团,如摄影、舞蹈、书法、文学、音乐等方面的协会,来陶冶情操,塑造自我,从而以良好和谐的校园文化来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

总而言之,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既会遇到许多理论问题,又会遇到许多实践问题。我们要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把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黄蓉生,白显良.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推动力: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J].思想理论教育,2006,(7):4-8.

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篇3

wuXiaomin

(ShaanxiprovincialpartySchoolofCpC,Xi'an710065,China)

摘要: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所大力倡导的。其基本出发点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地发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贵在落实,重点则在于课程的设计与建设。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中我们应以涵盖人类知识的主要领域和每个必修领域内的课程为主,遵循两个原则,允许学生进行自我选择。从而达与学生的个性差异性以及课程计划的弹性需求相结合的目的。这一工作原则既是高校教育教学规律的体现,也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得以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理论依据和重要保证。

abstract:theculturalqualityeducationisadvocatedbyhighereducation.thebasicstartingpointistopromotethefullandharmoniousdevelopmentofstudents.thekeyofculturalqualityeducationisimplementation,anditsemphasisiscurriculumdesignandconstruction.whensettingthecurriculumofculturalqualityeducation,weshouldtakethecourseswhichcoverthemainareasofhumanknowledgeandthecompulsoryfieldasthemainpoint,andfollowthetwoprinciplesandallowstudentstoselectbythemselves,soastoachievethepurposeofcombiningtheindividualdifferencesofstudentsandtheflexibilitydemandforlessonplans.theworkingprinciplereflectsthelawofhighereducationteaching,butalsoisthetheoreticalbasisandanimportantguaranteeofthesustained,healthyandstabledevelopmentofculturalqualityeducationofuniversity.

关键词: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理性认知

Keywords:college;culturalqualityeducation;rationalcognition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9-0166-02

0引言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目的的两大永恒主题。高等教育作为高级阶段的教育形态,一直以来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都存在着自由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激烈争论。19世纪以前,自由教育占据着西方高等教育的主导地位。19世纪以后,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成为近代高等教育的一大特征。从19世纪初叶开始,西方高等教育界一直就有高等教育是自由教育还是专业教育的争论。在争论中逐渐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主张高等教育是自由教育,旨在给学生一种广博的教育,不专为某种职业活动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做准备;一种主张高等教育不是自由教育而是专业教育、科学教育、规范化教育。每一主张都有众多追随者和实践者。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争论的不断深入,在这两种观点之外出现了另一种观点,它既不同意大学本科教育完全是自由教育,也不同意把它完全视为专业教育,而是认为大学本科教育应该分成通识教育(在我国,应为文化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两个部分,二者都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教育实施的是以“文化素质教育”为重心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性选择,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好文化素质教育,但前提是要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目标、实践及其原则等问题进行理论反思与考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认识和把握文化素质教育的精髓,才能为文化素质教育在高校和谐发展创造坚定的理论支撑。

1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

文化素质教育其内涵很丰富,可以从多个维度和阶段来思考。大多数学者、专家都曾试图给其下一个全面准确的定义,但至少到目前来看,要形成一个公认的、一致意见的内涵还不可能。在已有学术研究中,对文化素质教育内涵的认识,主要包括两种相近但区别又比较大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一种“人文精神的教育”;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其是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显而易见,后者是前者的推进和延伸。教育部于1998年颁发的教高(1998)2号文件《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从这一《意见》来看,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则是人文素质的规范化、科学化、复合化。

目前,学术界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解还存在着诸多不同看法,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文化素质教育实质是促进学生内在身心的“发展”与人类文化向个性心理品质的“内化”的教育,是将知识升华和转化为内在品质和外在能力与气质的教育;有的则认为文化素质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自由人”为目的,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个性化教育;还有的认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应以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为原则,这样有利于开阔视野、整体优化。杨叔子院士认为,文化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素质,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文教育。显然,他是以人文教育来限定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的,人文素质就是做人的素质,重视对健全完美人格的塑造。可见,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文化教育,都有其合理性,文化素质教育本身也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需要我们做深入全面的思考。

首先,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不同于专才教育、人文教育、素质教育、专业教育的大学理念;其次,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培养全面和谐发展人的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不仅具有比较宽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基础,又对人类主要知识领域有所了解的高素质人才;再次,文化素质教育比人文教育内涵更加宽泛,它不仅涵盖人文社会科学内容,而且还兼有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的知识;还有文化素质教育是位于素质教育之上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最后,文化素质教育并非是一种与专业教育相对立的教育理念,专业教育应包容在文化素质教育之中,专业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而不能片面的、单纯地把文化素质教育看作是专业教育的补充与纠正。不可忽视的是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隐于高等教育之中,是所有在校大学生都应接受的一种非专业性教育。它是一种广泛性的、非专业性、非功利性的大众化教育,旨在培养所有学生都应具有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素质的教育,从而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

2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

“专业化”教育曾经一度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指导思想,影响深远。时至今日,我国的大多数高校的本科生培养计划还是在这种指导思想的影响下制定的,与文化素质教育完整、全面的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差距。众所周知,专业教育具有功利性的和目的性,是单向的人才技能的培养;而文化素质教育是非功利性的,其宗旨是培养一种完善人格的教育,这种理念反映到教育目的上必然是多层次的、全方位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模式。有学者认为,文化素质教育应是以知识为载体,通过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从而达到重建教育整体性的目的;另有学者则认为,文化素质教育通过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使学生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理性意志和感性意志和谐统一,科学与人文、心理和生理等方面协调发展,从而逐渐形成具有真善美完美结合的人格特征。

显然,无论怎么讲归根结底,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在于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人的片面发展;在于让所有学生都可以获得发展,而不是单单少数学生的发展;在于人的持续发展,而不是人的短暂发展;在于人的特色发展,而不是人的平均发展;在于人的个性发展,而不是人的同质发展。具体来说,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应当涵盖如下两方面。一方面,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议题是培养现代社会中合格的“公民”和“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社会分工不断精细化,以培养人、教育人为目的的高校,其专业化、学科分化趋势也越来越突出,高等教育培养社会某一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已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但文化素质教育作为人的基本素养,关系到个人的健康、全面和和谐发展,因此务必引起高度的重视。另一方面,文化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文化结构和能力结构。现代高校狭窄的专业化,加之教育学科壁垒分明,把学生的思维禁锢在一个狭窄的领域,接触不到其它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思想,这样的学生其知识结构必然是不合理的。文化素质教育就要让学生全面接触人类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使学生形成全面的、完整的、相互联系的知识和文化结构。

3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及其原则

在文化素质教育内涵与目标的指导下,如何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是能否实现文化素质教育目的的关键。这就需要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与原则进行切实可行的定位,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又好又快地推行文化素质教育,才能增强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效性,使文化素质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一朵奇葩,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富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理论创新。文化素质教育得以实践与落实的重心在于课程的设计与建设方面。现阶段形形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从表面上来看,似乎呈现一派繁荣景象,但繁荣背后不是没有问题,或许隐藏着更大的危机与隐患。在我国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永恒主义的课程方法、多科性文化素质教育方法和主辅修制文化素质教育方法等多种方法;再有就是高校在文化教育的理论方面还是不很明晰,很少汲取我国传统教育的营养精华,而是对西方教育模式的简单模仿和嫁接居多;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没有明确的定位,而在与其相匹配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方面也没有成熟的方案,这些倾向必将导致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理论误区。或将文化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割裂开来只是简单的等同于人文教育;或将文化素质教育理解为通才教育、知识普及教育等等,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成了全校公共课加自由选修课。要化解误区,摆脱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中的难题,应有最起码的要求。文化素质教育其宗旨和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是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阵地,其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遵循全面灵活的原则,要涵盖人类知识的主要领域,而每个必修领域内的课程允许学生进行自由选择。如在美国著名高等院校的通识教育计划中,其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基本都涵盖了人文学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个传统的知识领域。文化素质必修课的开展,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是目的和关键。

4结语

总之,现阶段我国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应该努力按照2005年10月在教育部召开的“纪念文化素质教育开展10周年暨高等学校第四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前部长周济对今后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为指导方针,力求实现文化素质教育改革和发展。首先要把十年来高等学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成功经验,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状况和任务目标相结合,探讨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思路和成熟方案,把它作为高等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要把文化素质教育作为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其推广到二千三百多所学校,在包括民办学校要蓬勃开展起来;再次,文化素质教育的普及过程中要向深度进军,要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使文化素质教育上升到新的更高水平。要树典型,评模范,在全国实施示范性基地,力求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健康、稳步、和谐地向前推进和发展。

参考文献:

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篇4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由于高校扩张和扩招都带来了严重的负面效应,存在着种种危机。高校应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重视素质教育,从而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高校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高校依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应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业务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等方面,构建高校素质教育体系。

1.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构成

简言之,素质教育就是培养、提高民族或学生素质的教育。它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劳技素质)的教育[1]。它是一种着眼于提高人的内在素养、强调人的知识内化和身心发展的教育观念及教育方式,它是一个伴随着学生成长而持续进行的过程,也是学生素质不断积累、提升的过程。根据高等教育的特点,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主要有五个方面所构成,即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业务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作为中心,它是整个素质教育体系的灵魂。横向上看,大学生身心素质和文化素质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受教育层次的提高及社会环境的影响都会发生变化;纵向上看,大学生业务素质教育体现在专业教育方面,为他们从事创新或创业奠定专业基础。在大学素质教育过程中应加强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融合,使他们成为祖国建设的真正人才。大学生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一体系中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共同发展,最终才能实现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构成分析

2.1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灵魂。思想政治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信念和政治方向的素质。主要体现在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等;二是思想品德方面的素质,它主要体现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思想修养和道德境界的高低,体现为对人民、国家、集体能否献身的精神等。这两方面的内容构成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中心。只有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出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够有效地激发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智慧。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依托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到素质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这就告诉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固然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但灵魂也必须有所依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学生的身心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业务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素质教育[2]。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只有渗透到各个环节之中才能获得时间、空间上的极大拓展,才能真正贯穿到创新人才培养的全部领域和全部过程。

2.2身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载体

素质教育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才能发挥其作用。大学生的健康体魄和良好的心理正是进行素质教育的载体。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必须依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个性素质教育,必须根据载体身体和心理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教育,这样才能使抽象的素质依附到载体上,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大学生的身心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对其它素质的深化有着明显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内化专业知识和创新意识的必要主观条件,只有遵循学生的心理发生、发展及活动的规律,品德教育才会有所支配,这种支配对他们接受素质教育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进行素质教育时,必须加强学生的身心素质教育。

2.3文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文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他可以为学生的业务素质和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提供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素质教育包含着广泛的知识内容,其主要包括文史哲基本知识,艺术的基本修养,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等。文化素质与其他素质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可以为大学生的其它素质提高奠定文化基础,其它素质的提高反过来又会促进学生对文化素质教育的认识,提高学生参与文化素质教育的积极性[3]。科学发展的实践证明,创新不仅来源于对问题的深入钻研,也得益于深厚和宽广的知识面。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人们面对科学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等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都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研究,加以解决。因此,广博的文化知识能为业务素质和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础。

2.4业务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核

大学专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核,是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知识储备。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必须在教育思想、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构建适应与创新人才培养的专业教育模式。该模式下培养的人才,应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有专业特色等特征。专业能力的培养是业务素质的主体,通过专业教育使学生具有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专业创新奠定基础。业务素质教育是一种综合教育,当学生把知识、能力和特色有机的统一,内化为自身的专业素质之后,将成为专业创新的巨大动力。

2.5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之本

大学生具备了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身心素质、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之后,并不代表他们具有较强的创新和创业能力。因为,创新和创业需要创新意识的培养、思维的训练和创新技法的使用。创新素质教育为学生各种内化的素质向创新素质转化架起了一座桥梁,从而使多种素质相融合,使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培养创新素质的人才,必须进行创新和创业教育。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它是根据创新和创业的一般原理和规律,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一种新型教育。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全力以赴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使他们成为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栋梁之才。因此,缺乏创新和创业的素质教育,就构不成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科学体系。

3.大学生素质教育对教师的需求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指出:"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为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高校教师必须以培养学生做人与成才为根本目的,按照素质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深入地进行各方面的改革,如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内容、方法、创设有效的教育模式、策略等,其任务复杂而艰巨。这对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篇5

一、提高认识,明确文化素质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将文化建设提高到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时代高度,特别是今年五四期间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我国教育事业深化改革、科学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为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文化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开展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是中国社会迅速进步的历程,也是中国高等教育迅速改革的历程,更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不断明确化、细致化的历程。作为高等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文化素质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具有深刻意义和重要影响,并身逢其事作出奉献,获得新的定位。

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志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可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核心内涵,立德树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度统一的。

与会者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党和人民赋予教育系统的崇高使命,是教育工作者的崇高职责。从根本上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推进素质教育是高度统一的,素质教育回答“培育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也回答这一问题。正如同志指出的,核心价值观“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有学者指出,文化素质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需要明确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和重要目标,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者应当以此为契机,来研究高等教育如何立德树人和文化育人。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立德树人,与“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推进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这是今后我们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新要求。

二、立足根本,把握文化素质教育深入

发展的好时机

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和《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两个重要文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等方面作了系统的论述,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拓展与深化提供了指南。与会者指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者应依循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文化素质教育的优势,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出新贡献。

同志五四讲话“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这给我们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一个重要指引,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抓住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处理好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与会者指出,文化素质教育对整个中国的高等教育起了很大作用,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是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的,素质教育的基础就是文化,文化素质教育的根本在于文化育人,文化育人要以文化为根本。从2011年同志在清华大学的讲话到最近同志在北京大学的讲话,突显出同一个主题,即中华文化的时代性新建设。在讲到“实现中国梦,必须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时,同志明确指出“这三个自信根本就是文化自信”,他鼓励大学生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同时也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这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掀起新的高潮拉开了序幕。

有学者指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已进入深化发展的好时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需要进一步被植入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中,使大学生能够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充分构建这一根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立德树人,与“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紧密结合,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有学者指出,在当今中国文化建设中,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西方先进的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等三种主要资源。当代中国最大的问题或者说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要把这三种资源内在地整合起来,把握文化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大好时机。

三、直面挑战,探索文化素质教育拓展与深化的新路径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全球高等教育正进行着新的变革,国际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使得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拓展与深化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主要表现在:(1)宏观而言,价值多元化对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与冲击是最大挑战。(2)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着深刻的转型,在现代大学制度中,我们的文化、文化育人、立德树人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3)对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思想认识不均衡、不统一、不到位。(4)进一步健全与加强组织机构建设。(5)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路、方法和形式老套。(6)文化素质教育如何走进八零末九零后的大学生。(7)教师文化素养的提升。

与会者指出,面对“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确保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素质教育的地位日益重要。在明确了文化素质教育新方向之后,应认真检视文化素质教育拓展与深化面临的现实困难与挑战,充分发挥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优势,在创新教育方法、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上狠下功夫。同时加强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和基地建设,构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更加有效的指导体制和运行机制,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进而从根本上保证文化素质教育思想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有学者指出,文化素质教育不能停留在传播知识局面上,要通过传承融合,升华、跃迁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当前重要的是,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精神,按照同志近一、两年关于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的一系列讲话的精神,遵照同志关于教育方面的指示,确保提高教育质量,反思与总结这些年来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经验、教训、问题。还要进一步针对割裂文化内涵整体(知识、思维、方法、原则、精神)的教育,即割裂文化形而下层面(知识、思维、方法、原则)的知识教育与文化形而上层面(精神)的价值教育,把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这两者相融合,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到非文化素质教育的专业课程,从具体课程到课程体系,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从课堂教学到校园氛围与活动,从校内活动到社会实践,从干部队伍建设到师资队伍建设,从组织机构到制度措施,从每个单位的实际出发,既较全面又有重点地做好几件工作,把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之一来抓。进而把文化素质教育推向全面深入发展的新阶段。

四、创新实践,开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事业新的辉煌

全面推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与会者指出,除继续推进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多年来已开展的各项工作外,今后未来将以迎接我国高校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二十周年全面展开工作,持续加强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基地建设,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创新实践,破解难题,努力开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有学者指出,各基地高校要把推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创新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投入、创新方式方法、创造新鲜经验、形成教育特色,充分发挥好基地应有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当前,各基地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尤其要把握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和本校特点,积极借鉴、大胆创新,进一步探讨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理念与社会实践的有效衔接机制。并在创新实践中完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评价反馈机制,及时总结经验成果,促进相互学习交流借鉴。

有学者指出,教指委应积极地开展调查研究、总结经验积极推广,建立共享机制。进一步加强与规范基地年报制度,积极对各基地年报进行总结,并将年报结果在基地学校内部进行通报,对基地建设成效突出的学校提出表彰,同时对工作不到位的基地学校提出改进意见。

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篇6

一、概念界定

“素质教育”第一次出现在中央文件上是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增强适应时展,社会进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1997年出版的《教育管理辞典》(第二版),第一次收入“素质教育”辞条,界定其为“中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决定实行的以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全面发展”涵盖人的“身”与“心”的发展,具体而言包含人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等方面。

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德育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协调发展的、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大学生素质教育主要有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身体和心理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业务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等五个方面,即所谓“身”与“心”的全面发展教育。

二、特点分析

从宏观角度讲,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系统构建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属于理论导向的层面,重点是反思我们现行的单一性教育目标,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二是对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包括课程知识体系与结构、课程实践、课程功能等多个方面,目标是大学生的“身”、“心”综合发展;三是对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思考,涉及评估的内容、评估的方式、评估的标准等方面,确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四是探索素质教育外在环境体系,即校园文化、人文环境的建设。后三个体系从属于实践层面。四个方面环环相扣,相辅相成。

从微观角度讲,根据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身体和心理教育、文化教育、业务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等五个方面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综合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身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载体,文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业务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核,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之本。

学界对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的研究有以下特点:

1.研究范围广泛,内容丰富,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就宏观层面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的分类而言,前述四个体系的研究都有涉及。刘家贵、苏德银的《论大学生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确立的理论依据》,论述其理论依据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教育规律、教育目的论等方面。卢铁光、刘大勇、宋玲《农科大学生素质教育与课程体系改革》针对农科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现状及特点,提出改革和优化农科大学生课程体系的途径与方法。张志华的《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考评体系的构建》一文,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考评体系为研究对象,多方面论述了考评体系构建的意义、依据、原则以及考核评估的方法,并进一步勾勒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考核评估体系的框架图。王瑛、谭宜忠的《大学生社团应成为学校素质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翼》,指出素质教育需要借助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联动、互补的多维教学平台进行,大学生社团是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成为学校素质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翼。文章对高校社团的重要作用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学校、社团两个层面提出进一步加强社团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就学科大分类而言,人文科学方面、自然科学方面的素质教育体系都有所研究。如张子林的《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教学体系探究》,对法律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究。林丽娅的《音乐疗法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兼谈大学音乐疗法课程体系的构建》,阐述了音乐疗法对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塑造大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同时探讨了大学音乐疗法课程体系的构建问题。王世和的《大学生优秀体育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与研究》一文围绕体育素质教育,认为大学生优秀体育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组成主要有体育道德素质、体育人文素质、体育业务素质、体育创新素质等。

2.专业性较强,有明确的指向对象,趋向实践性。大学生素质教育目标明确,体系复杂而庞大,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受教育对象,相应的素质教育体系也不尽相同。如尚鹤睿的《医科大学生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设计》,对医科大学生的素质从生理――心理、知识――能力及思想――道德三个方面加以分析,形成医科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三维目标体系。郭明友的《论高职高专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与重建》,围绕高职高专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高专大学生文化素质随着职业技能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的深化而被迅速边缘化,应不断加强和提高,需要加快课程体系的改革和重建。钟采桑的《构建理工科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则探讨了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从思想、课程、活动、环境、制度、阵地等六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突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王文礼的《论地方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以陕西理工学院为例》根据陕西理工学院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实践,指出地方院校应紧密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构建文理渗透、覆盖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如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大学生素质教育”课,面向理工科专业学生开设“人文科学基础”课,面向文史哲专业学生开设“自然科学基础”课。

单就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而言,这类研究涉及内容广泛,研究角度多样,研究成果众多。如张岂之先生的《大学文化素质教育15年的两点感受》,阐明素质教育理念的核心、内涵,提出大学文化(人文)素质教育与其他诸如德育、专业课等学科教学的相互渗透与相互促进关系。王丽平的《文化素质教育与大学逻辑》论文对中国大学进行了反思,指出文化素质教育是要保持大学逻辑、回归大学本身的大学改革。付卓荦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管理体制研究》论文,探讨了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管理方面存在诸如权力结构失衡、管理模式单一、行政化管理突出等问题,阐明文化素质教育管理体制的架构要适应文化素质教育在高校开展的特点。罗吉平的《粤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方法比较》则比较当前粤港高校在文化素质教育方法上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的不足与尚需改进的环节。陆艳清的《十年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综述》对近十年来的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做了扼要的梳理,概括出相关研究论著主要涉及的内容,并指出这一研究领域的薄弱地带及今后研究的发展空间。

3.相关领域缺乏整合,新的研究领域有待进一步拓展。在梳理上述研究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宏观层面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研究中,以对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和对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思考为重点,视角广阔,但疏于对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素质教育外在环境体系的考察。如郭明友《论高职高专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与重建》、卢铁光等《农科大学生素质教育与课程体系改革》等文,结合不同的受教育对象研究了多种课程体系改革。于立东《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研究》、李航《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评价体系研究:以河南省部分高校为例》等文章,根据专业特点研究了不同的教育评价体系。这一类论著很多,相较之下,对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素质教育外在环境、校园文化一类的研究文章寥寥数篇,有待深化扩展。

微观层面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研究,偏重于对文化(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探究,其中又偏于理论内涵、意义、原则等阐述,对文化素质教育过程本身,以至有效实践等问题关注不够;身体心理教育及其体系、创新教育及其体系等方面研究成果有限,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响应国家的政策法令号召,提高全民素质所需,所以有较多研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成果;另一方面,素质教育本身即为一项艰巨而庞杂的社会活动,难免有疏漏之处。

三、小结

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篇7

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都是以克服专业教育的狭隘性,培养德才兼备、知识广博、个性充分发展的人才为宗旨。但通识教育在我国属于舶来品,与本土创新的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着诸多的异同。本文拟对两者进行粗浅的分析,以期引起教育界同仁的注意,共同促进我国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

一、通识教育

根据相关的史料记载,通识教育源出于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大(aristotle)力提倡的“liberaleducation”。亚里士多德主张:最高尚的事业和生活是在免于为生计劳碌和不追求功利的闲暇中自由地进行理论的、纯思维的沉思;最高尚的教育应以发展理性为目标,使人的心灵得到解放(自由)与和谐发展,而不是为谋生和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据此,他将知识与学习分为自由的与偏狭的两种。他认为前者致力于理性的发展、心灵的完善,后者则只会有损于人的胸襟和自由精神,从而使人变得粗鄙和庸俗。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理论对后来的西方教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通识教育在亚里士多德提出后,后来又得到了纽曼等人的进一步发展。纽曼(newman,1801-1890)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把学生从偏见、无知和局限中解放出来。因此,大学的功能主要是教学而不是科研。因此,纽曼主张大学里应该只传授普遍的知识,不应该实行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也就是所谓的“绅士”型教育模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它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增强,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也有了变化,即科学和技术已逐渐成为高素质的人应掌握的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传统大学只重视培养“绅士”型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传统的自由教育理念被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1945年,美国的哈佛大学发表了著名的《自由社会中的普通教育》的报告(即哈佛的“红皮书”)。该报告把教育分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与专门教育两部分。普通教育主要关注学生作为一个认真负责的人和公民的人生生活需要。专门教育则给予学生某种职业能力训练。1979年哈佛大学通过了《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关于共同基础课程的报告》。该报告提出了本科生的教育目标:清楚和有效地进行思考;有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正确地评价我们取得的知识;应用知识、认识宇宙、认识社会和认识自身的方法;对道德和伦理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思考;不但了解本国文化也了解其他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至此,从古希腊罗马时代一直流传下来的自由教育在美国发展成了意义更广、也更完善的普通教育或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发展至今,学术界也渐渐地达成了一定的共识。通识教育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又称全人),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在通识教育模式下,学生需要综合和全面地了解人类知识的总体状况,学生通过融会贯通的学习方式,形成较宽厚、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同时认识和了解当代社会的重要课题,发展全面的人格素质与广阔的知识视野。通识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学有专长,术有专攻,而且在智力、身心和品格各方面能协调而全面地发展;不仅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独立思考以及善于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主动、有效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通识教育更加注重学生人格的塑造,其次才是专业知识的培养、职业能力的训练。此外,通识教育中的“通”不是通才的“通”(即什么都知道),而是贯通的“通”,即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通融,遇到问题能够从比较开阔的、跨学科的视角进行思考,收集资料,与人交流合作,达到不同文化和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

二、文化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理性觉识、理论阐述和实践规范。它包括对人的立身处世的现实规范,也包括对人的精神和价值追求的理论升华。从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角度来解读文化素质教育,其含义有二:一是“化育”,即不是从外在的角度以政治道德伦理规范去约束人,而是将理想转化为信念,将信念转化为情感,让情感最终支配人的行为;二是将客观知识转化为一种个人的情境化的知识。文化素质教育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

1952年,我国进行了大学院系调整并效仿前苏联专才教育模式,本科教育曾一度以专才教育为主导,而以人文教育为核心、全人教育为宗旨的通识教育受到普遍忽视。这虽然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社会合理性,但却给整个高等教育甚至社会风气和时代价值取向带来了偏失和问题。部门办学,学科分隔,重理轻文,专业先行、技术至上,科学主义等现象和观点一度造成知识的盲点,认识上的误区,价值观的错位,甚至理想的危机。[由于缺乏人文素质的培养,造成了理想主义缺失、人文精神匮乏、功利主义,并导致了拜金主义、机会主义、急功近利、技术至上的思潮大行其道。于是,1995年,原国家教委决定在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并在北大、清华等53所院校进行试点。1998年,教育部成立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并印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并指明,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是指人文素质教育”。2004年教育部颁发《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再次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继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中国现代高等教育是从欧、美、日等国移植过来的,中国引进高等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解决近代中国因军事、工业落后而被动挨打的困局。因此,它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西方现代科学知识的传授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容。但是,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20世纪60年代已认识到仅仅重视传授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做到知识和能力并重。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知识经济初显端倪,又认识到高等教育仅仅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是不够的,现代社会更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知识的创新是运用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就必须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基础上,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实施文化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的推行在我国教育界具有重要的意义。既

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场教育实践,是新时代中国教育家对中国大学育人理念的理论创新和伟大实践,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文化素质教育都应该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三、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比较

(一)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共同点

第一,两者都高度重视教育的人文性,也可以说,着眼于人,“以人为本”,这是两者基本的相同之处。当今世界主流的通识教育,都将人文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主要内容。我国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提出,就是针对当时普遍存在的“重理工、轻人文”,即重当前的功利而轻长远人的素质这一弊端的。

第二,两者都高度重视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的内涵。文化素质教育突出的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强调教育过程中的知识、思维、方法、原则和精神的统一;通识教育强调的是文理知识的整合,在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中,以学科知识为基点,重点突出学科的方法和价值。

第三,两者都是以克服专业教育的狭隘性,造就具备远大目光、融通见识、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愫的人才为追求目标。

(二)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差异

第一,两者产生的教育思想背景和各自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逻辑不同。如前所述,通识教育的思想源头在古希腊,在欧洲;其高等教育发展的逻辑是技术教育进入大学,导致大学专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而专业教育是建立在文理教育的基础上的,同时,专业教育导致了人文教育的弱化和知识整体性的分裂。而文化素质教育在思想上首先是继承了中国教育哲学思想中的两大精髓:第一,在教育本身,高度重视人文教育,重视“做人”教育、重视“在明明德”的教育。第二,在哲学思想方面,中国传统的教育哲学有着重视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重视人本身的思想与行动,即重视人的素质教育的传统,素质被视为更基础、更重要的教育目标,追求对客观知识的个性化理解,“主客一体”。

第二,通识教育在制度上具有更强的结构性,它是“文理教育+专业教育”这一本科教育构架中的组成部分;而文化素质教育既是本科教学的组成部分(如开设相关课程,提出相关的学习和实践要求),具有一定的结构性,但更为重要的是,它更具弥散性,它要求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都体现文化素质教育的思想。

(三)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互为补充,相互促进

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篇8

关键词:商科院校;文化素质;教育

abstract:Strengtheningtheculturaleducationforall-rounddevelopmentisahighquantitytalentedpersondevelopmentofimportanceconstitutethepart,mustthewholeprocessthattheculturaleducationforall-rounddevelopmentpiercesthroughtoeducateintheuniversity.theculturaleducationforall-rounddevelopmentshouldbecomethecompanythecorpusofthesectioncollegeeducationforall-rounddevelopment,mustestablishtheculturaleducationforall-rounddevelopmenttoeducatethefoundationpositionintheworkatuniversityandcollege.Settinguptheallneweducationprinciple,turntoeducatethereformineducationdeeply,strengthentheuniversitystudent'steachersandtheteachingmaterialconstructionoftheculturaleducationforall-rounddevelopment.

Keywords:commerceandsciencecollege;culturaldiathesis;education

一、我国高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

我国从1995年提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这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四有”新人,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一项基础工程;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

新形势下,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传统的单学科教育只重视专业基础知识教育,而忽视适应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的通识教育;只重视基础理论教育,而忽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的文化素质教育。我国高等学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如专才教育的培养模式、对学生发展的自主性重视不够的问题。

二、国际视野中的文化素质教育

世界各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不仅调整了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而且在课外活动、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

(一)确立新的通才教育的培养模式。当代的通才教育结合当代社会对人的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及人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既重视对学生进行文、理等多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及健全人格的培养,又重视对学生进行某一学科、某一专业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二)调整课程体系。世界各国都对既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加强普通教育,促进文、理科的相互渗透和综合。在美国,高等学校基本上都要求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有关人文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课程。

(三)重视学生的独立学习与研究。在课堂教学中,讲授仍是主要的教学方法,但教师的讲授以重点、难点为主,讲清学科主要脉络以及前沿问题,目的在于指导自学、启发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世界各国还十分重视课外活动在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课外活动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现自己才能、弘扬个性风采、提高组织管理能力的机会。

三、新形势下商科院校人才素质培养要求

(一)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品质

商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应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大学生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培养大学生在新形势下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时代精神。

(二)专业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

商科学生必须掌握一定专业以及与专业相关的有一定宽度和深度的知识。不仅要具备现代生活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具备成熟的思想,要求他们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和一定的人文科学知识,能以较宽的视野研究专业性问题。

转贴于

(三)心理素质

经济社会竞争激烈、互相依存,要求商业人才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能够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具备吃苦耐劳和百折不挠的意志;要有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事业心、进取心,有敬业精神、创造精神和顽强的毅力,要有自信、乐观、公正、相容等心理品质。

(四)能力素质

商业人才除如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等一些基本能力之外,应该具备创新能力、应用能力、适应能力和合作组织能力。商科院校学生只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社会化程度,注重应用技能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

四、商科院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对策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商科院校对大学生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方法和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文化素质教育给予充分的重视

文化素质是人才素质中最基础的方面,而大学时期是个体文化素质成长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得如何关系到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养成,关系到大学生精神境界和智慧水平的提升。因此,文化素质教育应该成为商科院校素质教育的主题,我们必须确立文化素质教育在高等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基础性地位。

(二)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商科院校应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树立以育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切实把高等教育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育人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切实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负责;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心学生的发展和需要,以学生能否适应社会市场经济需要、是否符合社会对经济管理人才的各项素质要求为教育评价标准,大力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调动学生学习和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根据社会需要发展和完善其各项素质。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深化教学方法的改革,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把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结合起来。用涵盖文、史、哲、经、法、艺术、现代科技、自然科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知识内容来构成多学科交叉的高校课程体系,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创新能力所需要的广博而丰厚文化底蕴的支持。

(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师资和教材建设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需要一大批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高水平的文化素质教育必须有高质量的教材作保证,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教学体系,科学整合第一、第二和第三课堂、互相促进的大学生文化素质课程结构体系,组织有关专家编写出版符合学生实际,富有学校特色,高质量、高水平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专用教材和系列丛书,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教材建设要突出实用性、针对性和趣味性。

(五)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校园文化对学生陶冶情操、拓展综合素质、塑造自我具有重要的意义。商科院校应将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多姿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中,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电影晚会、演讲辩论比赛体育文化活动增强学生如组织、策划、团队协作、口才,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提高大学生人文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爱梅.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54-156.

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模式顶层设计实施

当前的中国,处于一个深化改革、加快开放进程的阶段。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部署、高等教育强国的新要求,面对工业化、市场化、大众化、全球化带来的种种新问题,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如何设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新目标,开启新思路?《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这为发展职业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更提出了本质要求。

一、重塑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理念:明确方向,知行合一

1.明确高职院校的使命,培养与现代工业文明相适应的合格人才

大学的根本使命旨在文化的传承和丰富以及全人的培养和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融合。高职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高职教育不能等同于谋职教育、技术教育、岗前教育,更不能强调高职教育的目的就是以数量取胜的“订单式教育”。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曾说:“让无业者有业,让有业者乐业。”当前,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矛盾是现代的工业文化与落后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之间的矛盾。党和政府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针对产业转型升级时期出现的文化冲突问题,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方针政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要构建和谐的高职育人环境,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探索一条适应中国工业文明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双重转型的教育道路,确定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从劳动密集向技术密集、从产业技术向创新能力、从基本操作向复合实用的三大转型。高职院校转型和升级应构建与现代人才教育模式下的“人的发展”、我国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人的价值”、民生工程体系下“人的地位”相适应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要完成适应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拓宽育人模式的视野,建立真正意义上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的教育模式。

2.认清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理想兼备的社会人

在这个知识、技能和技术快速更新的时代,专业技术人才在职业生涯中的岗位变化和职业转变适应能力问题愈显突出,高职院校也要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身体素质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然而,当前某些院校过于强调对人才职业技能方面的培养,而忽视了文化素质教育,模糊了高职院校和高等教育的性质,对高职教育的功能、性质、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认识不清,在培养目标的全面性上降低了考核标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评价指标权重过低,导致培养目标的偏离。文化素质教育有助于健全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更好地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诚信敬业的责任意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文化素质教育应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例如,学习、实践、就业、创造、创业的能力,使之成为一个科学精神与人文理想兼备的社会人。

3.遵循高职教育的内在要求,提高学生的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要全面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还原教育本质,打破工具理性在高职院校的话语垄断,提高价值理性的地位,这是高职教育的内在要求。但由于高职教育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专业技术特性遮蔽了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本质,校园文化的历史积淀不够深厚,无论校园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还是行为文化等都难以形成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文化环境。爱因斯坦说过:“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很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高职教育在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方面应该以职业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为凸显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色,应提高人才的职业素养,有助于学生就业创业,使学生具有可持续职业发展能力,让学生在通识性、基础性、广博性的基础上提高职业素质,这是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应有的内涵。

综上所述,从教育规格来说,系统、完整的高职教育体系应当既包括专业技能的培养,也包括文化素质的教育。高职教育应理清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路,形成文化素质教育培养模式,明确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理念是育人为先、知行合一。

二、重构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模式:全局视角,系统配置

1.基于能力培养的顶层设计

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一开始就必须从人才培养方案的高度进行总体设计,抓好教育课程体系、学分认证体系、制度建设体系、目标评估体系的建设,以此为纲,纲举目张。

“顶层设计”是源于自然科学及工程设计领域的一种理念,它针对某一特定的对象,运用系统的理论,自上而下地提出总体战略构思及实施方式,着重强调其分析的准确性、结构的优化、资源的整合、目标的递进、执行有力、控制即时和反馈及时等。文化素质教育顶层设计就是指对文化素质教育的愿景、总体思路和培养目标等进行系统的分析、设计、执行、控制及反馈。在宏观层面,文化素质教育顶层设计主要包括愿景、思路与目标;在中观层面,主要包含分析、设计、执行、控制及反馈等方面。

文化素质教育的愿景是通过人文精神的感染,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振奋精神,从培养人的高度入手,将其纳入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规划之中。文化素质教育的总体思路是以能力培养为源头、以教育功能为依托、以教育形式为保障,推进其常态化。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在于树立高职学生职业自信、理想自信和人生自信。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应该包括长期、中期、近期三个阶段。文化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还必须有执行、控制及反馈等重要环节。

2.基于系统化的模块架构

基于对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顶层思考,其教育体系应该具有明晰的模块架构,主要应包括语言与文学、历史与文化、哲学与人生、艺术与审美、社会与职场五大类。在课程体系设计与构建上,以此为指导,其功能依次为明智气华、善美容秀,修身保真、汇通今古,启迪智慧、明晰航向,触及源泉、归之自然,不在能知、乃在能行。通过五大模块的内容及功能,培养学生十七项具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演讲与口语交际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博闻强识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文化理解力、信仰能力、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审美能力、艺术创造与想象能力、艺术感知与欣赏能力,社交能力、创新创造力、团队合作能力、身心素质发展能力等。各项能力的培养又依靠课程、讲座、社团、竞赛、培训、社会实践、文艺活动、科技创新、人文展览等来实现。

3.基于可操作性的体系构建

(1)学分认证体系。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文化素质教育开展得是否全面、有序与学分认证是否合理、有章可循有直接关系。文化素质教育学分应为必修学分,是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应同时完成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分和文化素质教育学分。文化素质教育学分主要涉及课程、讲座、社团、校园文化、科技创造活动等五个方面,累计修满规定的文化素质教育学分方可毕业。与此同时,应在推优评奖工作中将文化素质学分情况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学生毕业时的学业成绩单和文化素质教育成绩单同时装入学生档案。

(2)制度建设体系。对于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来说,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文化素质教育运行制度规范,整个文化素质教育实施就难以开展。首先,应制定《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制度建设实施方案》,从行政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教职工年度考核制度、课程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五方面明确制度建设范畴,实现文化素质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其次,明确建立文化素质学校(基地)的总体目标:完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校园文化活动考核体系,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和理论成果建设、和谐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育人环境。

(3)管理与评估体系。加强文化素质教育,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大胆改革与实践。究竟做得如何,效果怎样,必须有管理机构和一套执行有效的检测考评办法。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与评估体系,对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应该将文化素质教育纳入学校管理,成立文化素质教育委员会或办公室,制定考核办法,并纳入日常教育教学。值得一提的是,评定过程要对核心评测指标进行收集和提炼,例如,组织领导、师资队伍建设、文化环境、服务与保障、多学科渗透、教学效果、特色创新等。简而言之,目标评估体系要求领导高度重视、组织机构健全、工作规划翔实、执行措施到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文化素质学校教师人才库,每年拿出专项资金,支持课程建设、文化素质活动和校内外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等,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教材建设、网站建设,促进学术交流与研究等。同时,对教育活动要进行过程控制和效果评估。

三、重筑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阵地:多管齐下,渗透融合

高职院校应全面论证并制订实施一套系统的文化素质教育实施方案,从而有计划、有目的地搭建文化素质教育多种支撑平台,并不断拓展、加大文化素质教育的辐射面和影响力,提升高职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和职业素养。

1.育人为本,促进成才,创新文化素质课程形式

文化素质课程应覆盖全体学生,鼓励优秀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设课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课程内容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应加强对课程的监控和管理,采用学分制考核,学生修满规定的文化素质教育学分方可毕业。同时,要确保整个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课程门类模块化、选课指导化、教程规范化、任课资格化。课程设计与教学形式的安排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教务处通过对各个专业的结构与特点的分析,开设与之对应的课程,规范专业选修课程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保证课程设置科学有效。同时,由相关部门,例如文化素质教育学校办公室会同教务处选拔一批业务水平高、教育理念新、教学方法活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开设五大类别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由教务处进行课程教学质量监控和定期检查。二是创新课程教学形式,授课形式不再仅是传统的守正,而是多管齐下,丰富教学形式,包括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互动课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阅读课程和以“翻转课堂”教学为主的体验课程。三是规范课程建设,推进优质资源课程开发。课程建设需严格按照提出申请、专家答辩、审批立项、资金资助、专家论证验收等流程执行,以提升课程实施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2.拓展视野,开坛布论,拓宽素质教育创新平台

作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有效补充,系统化的主题讲座是促进高职学生“精神成人”的良好场所。例如,有些高职院校举办品牌系列讲座,每周一讲,被生动形象地称为“领航工程”。由文化素质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安排,邀请校内外教授、学者、企业专家、业内翘楚和各领域精英讲学,使学生有机会与专家“零距离”接触。讲座相比传统授课层面广泛、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3.创设和谐的育人环境,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有序开展各类文、体、科、创活动,倡导主流文化,全面贯彻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要以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契机,精心打造“校园之星歌手大赛”“新人新作舞蹈大赛”“社团科技文化周”“高雅音乐进校园”等文艺活动,举办各类体育比赛、知识竞技比赛、专业技能大赛等,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又一重要载体,学校应加大对优秀社团建设力度,关注并支持优秀学生社团的发展。与此同时,进一步强化德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校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建设。充分利用区域内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与有关单位签订合同,加强学校与校外基地的联系,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外延。

4.营造具有浓郁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华中科技大学的涂又光老先生曾提出了“泡菜理论”,即泡菜坛里泡出来的白菜、萝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水。同样,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取决于学校的文化氛围。要紧紧围绕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努力营造具有浓郁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例如,“航空报国,追求卓越”是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办学传统的重要内涵,航空文化也一直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之一。学院牵头发起组建了“西南航空产教联盟”,旨在建立教育与行业对接协作机制,有效服务航空产业发展。学校每年邀请众多航空类企业的负责人来校举行就业宣讲会,把优秀的航空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来。同时,全力打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增设校园文化景点、人文景观、文化设施和服务场馆,提升校园育人环境的功能和内涵。

5.加强工业文明养成教育,培育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校企融合、学工一体”是高职院校与工业文化对接的核心内容,加强工业文明养成教育,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工业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以工业文化作为校企合作的共同文化基础,双向互动,在实习、实训、顶岗、社会调查、勤工俭学等多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教学意义。在实践中让学生体验工业文化精神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进而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三观教育。同时,通过建立稳定的课外社会实践基地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常态化,更深层次地丰富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提高社会实践的时效性。

当前,中国正处于深化改革、加快开放进程的阶段,面对创新型人才发展的迫切需求,社会的竞争力更多地体现在人才的“可持续力”上。高职院校仅通过专业技术素质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文化素质教育为学生的“可持续力”保驾护航。通过对文化素质教育模式的顶层设计与实施,全心全意地为高职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学院突破单一、刻板的培养模式,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拓宽视野,发展潜能,助力成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Z].2000.

[2]俞步松.关于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理性思考及其实践[J].职教论坛,2011(17).

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篇10

关键词: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发展路向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一般项目“中国近代大学通识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Baa100015)

作者简介:张亚群,男,教育学博士,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厦门361005)

中图分类号:G6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69(2013)01-0121-05收稿日期:2012-10-15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理论界提出素质教育的理念,用以指导各级学校办学实践,以矫正中小学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偏向以及大学专业教育的缺失。其出发点和宗旨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实施中出现定性模糊、路径不畅等问题。大学与中小学素质教育各自为阵,互不衔接,教育模式与教育传统断裂。这种状况反映了办学者对素质教育本质认识不足,缺乏应有的共识。本文以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为考察对象,在辨析其教育性质与模式得失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目标定位与发展路向,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一、大学素质教育的通识教育性质

有学者认为,文化素质教育虽与通识教育有某些相同之处,但“并不能完全等同于通识教育”。其依据主要在于:通识教育是“美国高等教育的创新之举”,文化素质教育则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本土化创新”;素质教育比通识教育内涵更丰富,更具弥散性[1]。实际上,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并无本质差异,前者只是后者的特殊表现形态。大学素质教育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性质而言,乃是特殊形态的通识教育。

人类文化教育既存在民族性、时代性的差异,也具有某些普遍性、共通性的内涵,我们不能因其差异性而否认其共通性。通识教育并非创始于美国高等教育,其思想源头亦非古希腊、欧洲教育之一源,东方古代高等教育也蕴涵着丰富的通识教育思想。刘东认为:“全世界任何延续至今的正常的古代文明,也一定是以通识教育为先的。因为任何文明需要自我赓续,一定要让已有的文明成果被广泛接受,否则它们就无法进行大体不走样的自我复制。”[2]考诸史实,近代东西方文明的此消彼长,无不与通识教育的演化密切相连。

台湾学者林孝信指出,19世纪中叶之前,英国大学确曾实施通识教育,但其内容只适应培养贵族与社会精英的需要。此后在科学发展与学术研究的冲击下,欧美大学或是转向重研究、轻教学的研究型大学,或是重视农工技职的实用教育,或是符合市场需要的多元自由选修教学。“通识教育的重生来自解决社会内部分化的需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设西方文明的课程,以避免美国移民社会因欧战而分裂。美国从此取代欧洲国家,成为通识教育的领航者。而随着知识爆炸与社会结构的进一步变迁,通识教育也在20世纪末再度受到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重视。”[3]这一分析颇有见地,矫正了有关近代大学通识教育起源的偏颇之论。

我国现阶段实施的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中等、高等教育之中,以人文知识传授和人文精神熏陶为基本手段,旨在提升学生人格素养,凝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素质教育所具有的通识教育性质,主要表现在育人的基础性、人文性及通贯性三方面。

首先,从功能定位来看,大学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一样,是专业教育不可或缺的基础,在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陶冶思想情感方面发挥独特作用。注重人格养成与全面发展,是大学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过去相当长时期,受专才培养模式影响,我国大学过度强化专业教育,导致人文素质教育失落,在理工科院校尤为明显。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急功近利的教育导向和浮躁肤浅的学术风气,侵蚀着大学的灵魂,严重削弱了人才培养。实施大学素质教育,就是要矫正这些弊端,培养具有良好品格素养的专门人才。

其次,在教育内涵上,大学素质教育注重人文性,拓展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理性的价值判断及优雅的审美观,这是与通识教育的内涵一脉相承的。通识教育的出发点是对人的理性的培养,而理性是知识与能力获得的前提条件。人文素质教育亦然。它与理性精神、文化自觉的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密不可分。Generaleducation或译为“博雅教育”,“博”乃广博,“雅”为高雅,注重提升人的文化素质,它与时下所倡导的大学素质教育,内涵相通,并行不悖。

第三,在实施过程中,大学素质教育具有通贯性,跨越不同教育层次及学科的界限,反映了通识教育的基本特征。在中国大陆,文化素质教育首先从中小学兴起,再发展到高等学校,都是为了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在香港,高校和中学均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科),只是教学内容及程度不同。在美国,通识教育以文理学院、综合性大学为实施主体,延伸到普通教育。无论是国内大学素质教育,还是海外通识教育,均超越学科、专业的限制,促进人文与科学的整合,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中。

大学素质教育的上述诸特征,是由其通识教育的性质决定的。这些特征既符合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也适应社会、文化发展的时代要求。近代以来,西方大学教育经由复兴传统人文精神,到重视科学教育,再到整合科学与人文教育的巨大变迁,其中通识教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今中国大学面临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双重挑战,亟待加强人文教育,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模式比较与借鉴

通识教育的实施,并无统一、固定的模式。以当今世界流行的美国大学通识教育为例,近百年来,它逐渐形成四种代表性模式,即哥伦比亚大学模式、芝加哥大学模式、哈佛大学模式、斯坦福大学模式。我国大学素质教育作为特殊形态的通识教育,迄今形成三种典型模式,即实验班+选修课模式、全校性选修课模式及通识教育本科学院模式,分别以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及复旦大学为典型。比较中美大学通识教育实施模式之异同,可获得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从历史演进来看,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起源早,变革与发展具有继承性。中国大学素质教育起步晚,与自身的大学教育传统断裂。

美国现代大学通识教育起源于1917-1919年哥伦比亚大学开设的“人文经典选读”课程,至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逐渐形成现代本科通识教育体制。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整个美国以后的大学通识教育都是哥伦比亚模式的扩大和改造[4]。其后,在赫钦斯校长不懈努力下,芝加哥大学将通识教育扩展到四年本科教育,奠定了以经典阅读为中心的通识教育传统。1945年和1978年,哈佛大学先后推行“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报告和通识教育“方案”,进一步推进通识教育变革。1987年,斯坦福大学开始实行通识教育改革,增加少量非西方经典的阅读。

我国大学素质教育兴起于1990年代,而其思想渊源可溯至古代教育传统。民国时期,国内大学借鉴美国教育模式,重视跨学科的通识课程和基础课程的教学,形成近代通识教育的传统。五十年代初,移植前苏联专才教育模式,导致通识教育传统中断。改革开放后,为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开始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倡导文化素质教育。1995年,教育部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全国高校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在实施方式和课程结构上,美国大学通识教育,以西方文化核心理念为主导,开设核心课程,注重经典阅读。我国大学素质教育,主要通过开设实验班、选修课、学术讲座及本科学院的模式,而以选修课为主要方式。

哥伦比亚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具有简易和可操作性的特征,它分为“当代文明”与“人文经典”两门全校必修课,连续开设两学年四个学期,交互构成通识教育构架。这是此后美国各校通识教育课程体制的基本原则[4]。芝加哥大学通识课程,前三年为人文、社会、自然科学各3门,数学1门,最后一年为2门整合课:西方文明史和哲学。在教学方式上,强调小班教学,师生互动。哈佛大学的通识课程分为五大类十领域,本科生至少须修满其中8-10个课程,占全部本科课程的三分之一。斯坦福大学的通识教育,除核心课程外,还增加现代非主流的思想内容,参考书略增而深度有所下降。

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三种模式各具特色。北京大学本科素质教育通识选修课,分为五个基本领域:数学与自然科学;社科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学与艺术,学生跨学科选修。“元培计划”实验班,按文理大类招生,自由选择专业;实行导师制、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3-6年内完成学业。武汉大学实行全校性选修通识课程,促进文理融合。开设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中华文明与外国文化、跨学科领域等5大类236门课程。学生自主选课,每个领域至少选修2学分,须修满12个学分。复旦大学依托“复旦学院”,开设六大模块的核心课程: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以及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强化新生的人格修养和通识基础。

就发展程度和教育成效而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成熟而普及,在育人和文化整合方面,发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是与美国大学的创新精神与深厚文化积累密不可分的。相比之下,中国大学素质教育处于探索阶段,在深度和广度上存在明显差距。

美国大学办学者,在承袭西方教育传统中,不断变革和完善其通识教育模式,为培养精英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美国众多的文理学院,实施通识教育,为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美国成立核心文本与课程协会(aCtC),每年在国内外举办学术年会,在通识教育领域拥有广泛的国际影响。2012年3月29日-4月1日,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举办第十八届年会,主题为“人文教育与世界:通过核心文本探索、准备和享受现实世界”。笔者应邀参会,深感美国通识教育领域之广博、课程之精深、教学方法之灵活多样。

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经过十多年实践,已取得一定成效。2001—2011年,北京大学从举办实验班到成立元培学院,招收十一届本科生1809人,已毕业963人,其中735人赴国内外名校及研究机构深造。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中山大学博雅学院,上海大学钱伟长学院,培养出一批基础学科优秀人才。西安交通大学参照复旦学院模式,建立书院制。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重点高校,开设全校性通识教育选修课,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与学术基础。2011年11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在北京成立,加强学术研究与交流。

另一方面,现行大学素质教育模式也存在某些不足。第一,实施范围不广。实验班模式限于少数重点高校的精英教育,受众面窄。通识教育选修课模式,在一般高校并不普及。第二,通识教育选修课质量有待提高。有的课程滥竽充数,学生为获学分而应付。第三,受扩招后大学多学区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滞后,削弱了育人功能。第四,有的大学脱离本校实际,简单模仿,素质教育流于形式。

从比较中可见,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确有不少值得借鉴之处。甘阳认为,就其主要大学本科通识教育课程的基本建制而言,最值得借鉴的是:“第一,美国大学本科通识教育事实上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重心;第二,这些人文社会科学的通识核心课程普遍采取深度经典阅读的方式,而特别反对我们习惯的‘概论’和‘通史’教学方法;第三,核心课程普遍采取教授讲课与学生讨论课并行的方式,讨论课严格要求小班制,一般不得超过15人。”[4]

此外,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模式植根于西方文明,其中通识教育理念发挥了重要的先导作用,而其课程改革具有系统性与连贯性。美国高等教育原本承袭英国的通识教育传统,至1920—30年代转型为现代通识教育,除了社会发展、政治与文化变革推动外,还与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密切相关。如果没有赫钦斯1936年发表的《高等教育在美国》,提出发展“通识教育”或“共同教育”的理念,就没有芝加哥大学本科通识教育制度的创立;如果没有科南特校长领导下1945年发表的《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报告,也就没有二战后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广泛影响。尽管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模式不断变革,但其核心内容始终以人类最普遍的关怀为基础,崇奉西方核心价值观念,带有鲜明的西方文化色彩。

这就启示我们,推进大学素质教育发展,一方面要加强通识教育理论研究,兼收并蓄古今中外教育思想精华,用先进的办学理念指导大学素质教育改革实践;另一方面,不要盲目照搬美国模式,应从我国大学的培养目标和办学实际出发,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根基,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及教育模式。只有将中国传统的大学之道与现代通识教育理念相结合,才能真正促进大学素质教育发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三、目标定位与发展路向

推进大学素质教育并非权宜之计,乃是我国长期的教育发展战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5]认识大学素质教育的通识教育性质及其实施模式的多样性,有利于制定高等教育改革的正确目标,把握大学素质教育的发展路向。

从教育目的来看,大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定位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是培养人的文化自觉;三是塑造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人的全面发展是各级学校素质教育的共同目标,成为其他教育目标的基础。人的文化自觉作为受教育者的人文感悟和价值追求,是较高层次的教育目标。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则是在前两个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形成的群体价值取向,反映了特定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要求。三者互为关联,层层推进,构成大学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

有学者提出:“全面发展乃人文教育之本”,“教育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则必然以人文教育为教育的基石与核心;如以市场需要或功利目的为转移,则人文教育必然萎缩乃至名存实亡,因为人文素质教育更多的是培养人的人格修养,陶冶人的道德情操,提升人的格调趣味,明了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它基本上不给予受教育者谋生的技能,也不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直接挂钩。”[6]也有学者强调:“人无法解放就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失败,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人的解放,只有人的解放中国才有可能成为世纪的象征。”[7]这些表述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的理解是相通的,旨在弘扬人文精神,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高品格、高素质的人才。

依据上述目标定位,切合大学素质教育的性质、实施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当今大学素质教育的发展路向,应着力向“广”、“深”、“通”、“多”四方面拓展。

第一,拓宽大学素质教育的广度,扩大教育受众面。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大学素质教育应推向更广层面。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人需要通识教育。仅重视研究型大学、重点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而忽视一般大学、应用型高校;或只面向“实验班”学生,“打造”创新人才,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不利于普遍提升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应以通识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高校的类型与培养目标,普遍推广素质教育。

养成健全人格,是成才的基本要素。各种创新人才计划,均应以人的发展为基础。近年来,学术浮躁严重侵蚀大学的育人环境,有的人为了“评上”高端人才计划,不惜伪造学历、论文成果。这种弊端的出现,是与片面、急功近利的人才评价导向分不开的。新加坡学者论及中国教育问题时曾指出:“很多所谓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连一个合格的公民的素质都没有。中国的传统强调先做人,后做事。但是现在培养的人又怎样呢?专业主义没有养成,就连作为公民的基本素质都没有。为什么?因为教育首先没有把他们培养成人。”[8]矫正时弊,迫切需要摒弃不合理的人才评价标准,真正以育人为本,注重做人的基本品格。

第二,拓展通识教育课程的深度,丰富教育的人文内涵。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数量众多,但总体而言,偏于泛化,不够系统,缺乏应有的文化深度。要优化通识教育的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式,增加中外经典名著的深度阅读,突出人文教育的重点,培养文化领悟能力、高雅品格和责任意识。在此方面,国学教育能够发挥积极的育人作用。这也是近年“国学热”在大学校园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需加强人文、社会及自然科学的知识整合及基本能力培养,完善选修课学分制度,激励学生涉猎课外知识,以培养其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

此外,提升大学生的中文素质刻不容缓。语言素质是人的最为基本的素质,母语能力突出反映了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当今大学生的中文素养每况愈下,已严重影响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大学语文》绝非单纯的写作工具课,而是一门具有广博内涵的文化素质课。《现代汉语》主编黄伯荣指出:“现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变化,大学本科着重培养‘通才’而非‘专才’,因而教材编写的思路必须转变。现代汉语课不仅要解释汉语,更应该是进行母语教育。”[9]这表明,应把大学语文教学纳入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发挥其育人功能。

第三,加强素质教育的贯通性,凝聚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在纵向上,打破不同阶段素质教育各自为政的格局,增强教育改革的连贯性与系统性。大学与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内容与形式不同,但教育目的一脉相承。当今高中教育分科过早,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不利于大学阶段的素质拓展;而大学招生选拔标准过窄和功利化,则阻碍普通教育的全面发展。因此,高中阶段应实行完整的普通教育,大学则应从学生潜能培养与长远发展出发,按学科大类招生,引导中学生提升基本文化素质。

在高等教育系统内,打通不同学科、专业的分野,构建通识教育的立交桥。要改变狭隘的专才教育模式,树立通才教育观,培养博识与专精相结合、学术视野开阔的创新型人才。大学开设全校通选的通识教育课程,扩大学生学术视野,增强其学科综合能力。通过整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使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形成共同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取向。

第四,推动素质教育途径和方式的多样化,增强教育成效。为了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大学素质教育需要多途并进,教育方式应灵活多样。一些重点大学利用学科综合、师资力量强、文化资源丰富等优势,成立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心),或组建通识教育本科学院、国学研究院等机构,推广通识教育,收效明显。一般普通高校及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亟待加强。要切合办学特色、条件及学生文化基础,探索素质教育新模式。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增强通识课程的适应性。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启迪智慧,引导人生。各类高校都需注重提升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发挥其积极的导向作用。

大学素质教育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只有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才能转化为素质。因此,高校需要改进教育管理方式,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选择性,发挥自我教育作用。加强校风和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其潜在的育人功能。通过学术讲座、文艺演出、体育竞技、文化观光、社会考察和调研等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和美化大学生活,培养实践能力。此外,高校应与家庭、文化社团、教育管理部门、社会相关机构相互协调,共同推动素质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叔子,余东升.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之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2007,(6).

[2]刘东.全球化时代通识教育的困境[n].文汇报,2010-07-31(5).

[3][台]林孝信.十九世纪英国高等教育的质变[J].通识在线,2011,(5).

[4]甘阳.大学人文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3).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2010—2020)[n].中国教育报,2010-07-30(7).

[6]张汝伦.我国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出路[J].上海教育,2006,(2).

[7]张楚廷.大学人文教育与人的解放[J].高等教育研究,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