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新闻单位履职报告十篇新闻单位履职报告十篇

新闻单位履职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3:49:34

新闻单位履职报告篇1

一、职务行为及其区分

职务行为作为一种法律术语,在现行法学理论与法律中未能得到准确的定义。在不同的语境下,人们所使用的职务行为概念含义有明显区别。如果对人们在不同语境下如何使用职务行为的概念做一下梳理,大致可区分为三种情况。

其一,狭义,指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这样使用职务行为概念时,往往是在关于特殊侵权行为,特别是关于国家赔偿的讨论中。在我看来,狭义职务行为强调的属性是公权力,主要适用公权职务行为。

从某种意义上说,因为狭义职务行为主要是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与职务有关的行为,主要是与公权力的施行有关,因而,更趋向于是公权职务行为。这种公权职务行为的构成要件之一,是履行与公权力施行有关的职务或与此有内在联系。因而,一旦出现在执行职务中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行为,就可能适用《国家赔偿法》,而相关行为人无须作为赔偿人,虽然其可能在国家机关内部依规有所惩罚。

其二,中义,除包括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外,还包含一些对社会或他人具有一定制约、支配或影响能力的行业从业者的职务行为。如一些有关文章就将教师、医生、图书编辑等职业作为研究对象。中义职务行为强调的属性是职业或职位支配或影响能力,主要适用于一些特殊职位职务行为。

不可否认,许多职业虽然不拥有公权力,但因其职业地位的特殊性,对一定状态下的一定人群具有较强的支配或影响能力。相对于公权力对普通公民的影响程度,这种职业对特定人群的支配或影响能力显得更强。毕竟,公权力虽然是强权,但并不总是直接强烈地作用于个人。而一些职位拥有的职权却支配着个人切身利益的关键部分。比如,医生对于病人,教师对于学生等等。

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职位对他人或对资源具有较强支配能力,比如企业、事业或社团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这类人员的行为的自主性及其影响力显然与一般雇员或医生、教师等有很明显不同。

其三,广义,除包括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以及一些对社会或他人具有一定制约、支配或影响能力的行业从业者的职业行为外,还包括受雇人执行雇主委托之事务时的行为。劳动合同、劳务合同成立后或事实劳动合同关系、劳务关系建立后,受雇人就要根据其职业要求,执行雇主委托之事务。这类雇员职务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广义职务行为强调的属性是被劳动关系支配所产生的活动或行为,可以主要适用于雇员职务行为。

从劳动关系这个视角着眼,其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属“被雇用”;同样,医生、教师等具有一定职权的职业从业者,不管是被雇或自雇,都与一定主体存在劳动关系。就此而言,雇员职务行为可以涵盖多方面。但雇员职务行为,既不像公权职务行为有经过授权的具有强制力的公权做依托,又不像职位职务行为有其职业特性形成的支配力为凭借,它更多地是局限于从事根据“雇主授权或者指示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其他劳务活动”。它不像公权职务行为集体决策、程序运作特征明显,也不像职位职务行为独立决策、自主运作特征明显,而是执行决策、被动运作特征明显。

二、职务行为区分规则的几点讨论

一是职务性质有原则性区别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是作为国家机器组成部分有效运转的体现,是施行公权力的体现,是履行公职。2005年4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公务员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依法履行公职,其职务行为与一定公权力相联系,或者,按照《国家赔偿法》的用语是“行使职权”,这是与其它职务行为的原则性区别所在。

而一些对社会或他人具有一定制约、支配或影响能力的行业从业者的职业行为,其职务行为主要不是依据法律授予,而是依据行业或职务特性所赋予的支配能力与影响力。虽然,关于教师、医生等的权利、义务,有一些专门法规予以规范,但并没有授予其职务行为有公权或特权。

受雇人执行雇主委托之事务时的行为,仅仅是从事雇主授权或者指示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其他劳务活动,虽然其所指范围更为宽泛,但其特征也随宽泛而弱化,公权凭借与职业影响既不是行为依据,也就不再可能作为认定依据。

二是责任主体范围有明显区别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一旦发生侵犯他人权益并致损害的,其责任主体是国家,适用《国家赔偿法》。行为人并不直接承担责任。虽然,在国家机关内部会依据一定规定和程序予以惩戒。

一些对社会或他人具有一定制约、支配或影响能力的行业从业者的职务行为,一旦发生侵犯他人权益并致损害的,其责任主体主要是法人组织。虽然,受侵害的相对人对于被告有选择权,即可以选择行为人个人作为被告之一。但现行司法解释(如《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又有明确规定,在“履行职务”情形下,只列法人单位为被告。

而受雇人执行雇主委托之事务时的行为,一旦发生侵犯他人权益并致损害的,根据民法学说上的转承责任,雇主为其责任主体。但与前两类职务行为导致的侵权有明显不同的有两点:一是在程序方面,雇员可以被作为共同被告;二是在实体方面,雇主可以拥有追偿权。

三是行为特征有明显区别公权职务行为很多时候虽然由具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做出,但属于程序或集体决策的结果。即使是个人的决策选择,但其经过一定程序后,即演变为这个国家机关履行职权的具体决定。因而,被视为是国家行为,责任由国家承担。

职位职务行为主要体现的是法人意思表示。虽然体现出更多的个人自主行为的特征,但其基本性质体现的是职业或岗位要求。正是鉴于其行业与职位性质,虽然,法律承认一旦发生侵权纠纷时,原告有选择权,可以要求行为人个人承担责任,但又明确规定“作品系作者履行职务所形成的,只列单位为被告”,明确法人责任的唯一性或优先性。

而雇员职务行为主要是受雇人执行雇主委托之事务时的行为,其中,受雇人的意思表示或行为选择占有更大比重。尽管雇主必须承担责任,但正是因为行为特征不同,才存在追偿权。行为人被列为共同被告的可能性也更大。

三、传媒人职务行为与权利保护

1.传媒活动与职务行为

传媒的特性,决定了传媒的活动既表现为形成舆论、产生影响、改变人们思维的内在性活动,更表现为传媒工作人员从事采集选择、写作加工、编辑审核、传播发行等外在性活动。

传媒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是舆论领袖的角色。谁更能影响人们的倾向、思维、选择与行动,谁就最有影响力,最有价值与地位。可以说,传媒的一切竞争,核心是在竞争影响力。人们经常说到的发行量、收视率不过是影响力的一种外在表征,广告量不过是其所具有的影响力在广告市场上的一种折算。而在传媒内部,一些重要的记者、编辑、评论员、主持人,可能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舆论领袖角色。就是说,一部分人的意思对其他人的职务行为有更为深刻的影响。因此传媒人的职务行为基本属于上述“中义”的职务行为。

现实生活中,即使是普通传媒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也常常被视为就是传媒的意思表示。比如,人们并不能直接接受一个传媒的采访,而只能是接受这个传媒所隶属的记者的采访。人们当然会认为他的问题就代表传媒。以人们每天接触的电视为例。很多情况下,普通人看到的,更多是一个播音员或主持人在讲述或告诉这个世界人们正在发生什么,而这背后的复杂处理过程并不被人们知晓。人们并不太清楚具体的处理标准,因而,播音员或主持人的具有一定个人化特征的处理方式或语言,常常会被人们以为就应当如此处理,而这样的播音员或主持人,常常成为一个电视节目或一个电视频道的标识。人们并不总是通过阅读社论或编辑部文章来判断一张报纸的倾向与选择,而更多地是通过一张报纸如何选择、处理、传播信息,来感知、判断其价值观与倾向,通过许多具体的文章、版面、图片来形成一个基本认识,来形成共鸣或其它反应。从特定角度观察,是一系列职务行为构成了传媒活动的相当部分。

值得探究的问题是,传媒人的职务行为是否都是传媒作为企业法人或事业法人的意思表示。要求受众以自己的经验识别前来打探消息的人是否代表这个媒体,是不现实的。过去以介绍信加记者证为凭,认可是代表媒体的职务行为的做法,在现实生活中已荡然无存。而记者活动的特性,以及对记者的考核制度,又决定了记者的活动都实际上代表媒体,特别是写成稿件刊登出来之后,其前端的活动也就被一起被视为代表媒体。因而,传媒人的职务行为的范围就变得更为宽泛。而一旦发生侵权行为,传媒需要负责任的范围也在加大。现实生活中,传媒在名誉权官司中败诉的比例较高,就与此有一定关系。根据《中国记者》2005年第7期的报道,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4年审理的15起新闻侵权案件中,名誉侵权占新闻侵权案件的三分之二;而新闻媒体败诉比例高,15起案件中只有1起是媒体胜诉。

2.职务行为与权利保护

值得研究的另一问题是,现行法律中有一些规定涉及职务行为导致的侵权纠纷责任如何承担,但对职务行为人权利保护没有具体规定。目前关于职务行为的讨论多是从侵权纠纷责任如何承担的角度去认识与讨论,对职务行为状态下行为人的权利保护研究不够。

(1)名誉侵权纠纷中的传媒责任确定规则。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人们不同程度地处在传媒活动的影响范围中。名誉权作为所有民事主体“对自己在名誉上的利益所享有的权利”,越来越成为人们维护自身权益的重点,人们的社会综合评价与自我评价越来越与传媒活动,特别是传媒的报道活动及结果紧密相关。因而,名誉权的维护与名誉侵权的发生,往往与传媒相关,其表现就是名誉权官司的大量增加。

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六条规定:“因新闻报道或其他作品发生的名誉权纠纷,应根据原告的确定被告。只诉作者的,列作者为被告;只诉新闻出版单位的,列新闻出版单位为被告;对作者和新闻出版单位都提讼的,将作者和新闻出版单位均列为被告,但作者与新闻出版单位为隶属关系,作品系作者履行职务所形成的,只列单位为被告。”这里,前边几个分句,讲述的都是原告选择权,唯独最后一句规定了作者履行职务行为时新闻机构的责任。

在名誉权侵权纠纷中,确立原告选择权。实质上是对被侵权人的保护。上述第六条的原告选择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虽无明文规定,但应当是符合社会进步潮流的,也是符合立法原意的。无论是从常识还是从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判断,相对于传媒,一般自然人与法人都相对处在弱势地位。在现代社会,相对于普通人,传媒拥有非同一般的话语权与传播能力,而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与之比较,一般自然人和法人难以抗衡。同时,传媒活动体现为多个自然人的活动的集中。其中,既有职务行为,也有非职务行为。当只是一般的非职务行为引起名誉权纠纷时,被侵害人可以选择与自己力量大体相当的作者为被告,这是一种对应,也是一种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解答》第六条的最后一句:“但作者与新闻出版单位为隶属关系,作品系作者履行职务所形成的,只列单位为被告。”

可以看出,这句话潜含的规则,在履行职务行为的情况下,作者与所在新闻出版机构就成为同一法律主体,以新闻出版机构为诉讼主体。如果最终被认定为侵权,新闻机构须为其管辖人员的职务行为负有责任。也就是说,只要是职务行为,所谓作者个人的文责自负就成为一种例外。

这一规则,虽然是在这个司法解释关于民事诉讼的条文中出现,但实质上确立了一条侵权责任的认定规则。它明确了职务行为侵权责任的主体,在法律层面免除了为此职务行为的自然人的一般法律责任,即不必直接作为因职务行为而引起的名誉侵权纠纷的被告。尽管,新闻单位内部可能因其职务行为引起的侵权让其负其他责任。这一规则,在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颁布的《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解释》第三条规定:“新闻媒介和出版机构转载作品,当事人以转载者侵害其名誉权向人民法院提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即转载者也必须承担相应责任,并不能以不是原报道者而有所免责。这也是基于一个管理正常的新闻机构必须依编辑、审签三级程序运行的事实。

(2)职务行为人的权利保护。与上述规则相关的是,如果在履行职务行为的情况下,作者与所在新闻出版机构就成为同一法律主体,新闻机构须为其管辖人员的职务行为负有责任,只要是职务行为,所谓作者个人的文责自负就成为一种例外;那么,相应就出现了另一问题,新闻机构管辖人员在履行职务行为时形成职务作品,其相应的权利如何得到适当保护?

一般而言,即使是新闻报道,作者对其作品仍然享有署名权、改编权、汇编权等等。但有些新闻机构规定,其管辖人员的职务作品的所有权利归单位所有,职务行为人即使是汇编其作品也需经过单位同意。这里,如将作为职务作品的新闻作品转交给第三人,可能侵犯新闻机构的权利。但将新闻作品汇编成册,是体现职务行为人职业水准的一般选择,也有益于当初发表的新闻机构。即使不考虑“有益”这个因素,将职务作品的一般权利都收归于新闻机构,则职务行为人的权利保护就显得非常薄弱。虽然与软件作品相比,署名权还没有被剥夺。

新闻单位履职报告篇2

2008年底媒体披露山西霍宝干河煤矿等“封口费”事件,新闻界普遍认识到我国部分新闻媒体和记者存在比较严重的腐败现象。新闻腐败的实质是新闻界部分编辑记者或新闻媒体利用所掌握的公共新闻宣传工具,与有关新闻当事人形成利益交换,牟取不正当利益,而放弃履行公共信息服务的职能。

“新闻腐败”等新闻职业道德问题,不仅在当代中国,在其他发展中国家以及西方报业早期阶段也曾大量出现,是国际新闻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客观现象。这说明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是新闻业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将从职业道德和纪律的角度谈谈对新闻腐败的规范化治理。

一、何谓新闻腐败

2008年底,媒体披露山西霍宝干河煤矿等“封口费”事件,新闻界普遍认识到我国部分新闻媒体和记者存在比较严重的腐败现象。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一些新闻媒体开始实行企业化经营,1985年前后逐渐出现以红包、车马费、礼品、新闻式广告等为主的早期有偿新闻问题。尽管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但问题仍然存在。1997年,全国新闻界开展禁止有偿新闻的道德自律活动,处理了一些违规典型,但仍未能根本解决问题,有偿新闻反而变得更加隐蔽和多样化。2003年,全国新闻界开展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重点整治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不良广告和低俗之风等“四大公害”。有偿新闻已从单个散发行为演变为集体行为,以新闻报道形式大量刊登各种形象广告或“付费新闻”,或者把整个版面、时段出租牟利。更有甚者,有些人以批评性报道相要挟,迫使企业或地方以现金或广告相交换。因此,新闻腐败的实质是新闻界部分编辑记者或新闻媒体利用所掌握的公共新闻宣传工具,与有关新闻当事人形成利益交换,牟取不正当利益,而放弃履行公共信息服务的职能。

从以上我国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的演变轨迹来看,从初期行业不正之风,到中期“四大公害”,再到近期“新闻腐败”,显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面临一种复杂局面:一方面是不断强化的新闻业自律态势,另一方面似乎总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应当说,这些年新闻职业自律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时,新闻职业道德问题呈现日趋复杂的特点。

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需要以前瞻性眼光对“新闻腐败”进行规范化治理。首先应当深入分析此类职业道德问题的成因。

二、新闻腐败的三大规范性成因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新闻事业与以往计划经济时期的新闻事业相比,有了很大变化:新闻业越来越具有明显的经济职能,新闻业服务的不同主体如党政机关、企业、消费者、社会公众等等,利益诉求日益多样化,由此导致新闻媒体的公共信息服务和经济职能之间的分野日益模糊。因此,需要从制度规范的层面上分析新闻腐败等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的成因。

首先,“新闻腐败”是新闻媒体的经济职能与公共信息服务职能之间矛盾的反映。新闻媒体首先应当承担公共信息服务职能,及时传播各种信息、引导社会舆论,并通过人们购买信息产品获得利润。我国新闻媒体首先应当满足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相应信息需求,而且主要通过市场经营维持其生存和发展。但是,也有部分新闻媒体忽略公共信息服务职能,而把追逐利润作为首要目标。因此,新闻媒体必须正视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媒体的公共信息服务职能与经济职能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矛盾。我国强调新闻媒体要坚持社会效益为首,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新闻媒体的公共信息服务职能具有层次性:有基本公共信息服务和差异化公共信息服务之分。这如同基本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的关系。基本公共信息服务满足社会公众一般的、共同的信息需求,例如政策、法律、科学常识等等,而差异化公共信息服务则满足不同群体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一般来说,承担基本公共信息服务职能的新闻媒体,是政府必须为社会提供的基本的公共服务品,不宜采取市场化的经营模式;而市场化新闻媒体,则应当通过增加信息产品多样性,满足更高、更广、更深层面的公共文化需要,实现利润。它们从总体上共同实现公共信息服务和经济职能的统一。

其次,新闻腐败与目前我国传统新闻媒体实行的企业化经营和事业化管理的双轨制具有密切关系。以前,我们对新闻媒体的社会公共信息服务职能与经济职能之间关系认识不到位,没有区分基本公共信息和差异化公共信息服务。所以部分新闻媒体一方面享受国家财政资助或附属于国家权力机关(包括列入国家编制的全国性行业协会、社会团体),提供基本公共信息服务,另一方面又进行广告等市场化经营,满足差异化公共信息需求。有的依托国家机关、没有完全实行市场化经营的新闻媒体内部,这些新闻媒体及其记者由于具有权力背景,某些单位和个人为了争取多被宣传、少被批评,平时会主动给予他们如现金、证券、旅游、汽车、房子等各种好处,同时,由于可以从事市场化经营,商业利益的天然驱使和权力寻租的冲动叠加在一起,使得他们利用公共信息服务的便利,向被采访报道对象索取各种好处。

另外,有关新闻职业道德的治理思路和措施可能不尽科学、全面。我国一直要求新闻单位内部把采访报道和广告经营业务要分开,说明确实看到了问题症结。可惜这一措施一直很难执行。它没有顾及:那些半市场化的新闻媒体及其记者既然合法拥有权力和市场这两种资源,就很难做到泾渭分明。因此,希望通过新闻单位内部改革解决公共信息服务与经济职能的目标冲突,当然是极其困难的。同时,新闻界通常采取社会监督和举报、行业内部调查通报和举办不定期培训班等方法,治理新闻职业道德问题,但一些新闻媒体和记者屡错屡犯。

三、治理新闻腐败的制度化规范对策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考虑从制度和经济利益两个方面对新闻媒体和记者的行为进行规范。

第一,培育和发展两种不同类型的新闻媒体。根据以上分析,需要建立两类新闻媒体。部分新闻媒体必须完全承担基本公共信息服务职能,由公共财政全面负担,核定其人员及工资福利水平,不得从事市场化经营,亦不得刊播收费的形象广告或公益广告。鉴于国家财力有限,这类新闻媒体的数量应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其他新闻媒体,一律与主管、主办单位分离,可以跨地区、跨行业经营;通过市场化经营实现差异化公共信息服务职能和经济职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信息文化需要,增强我国新闻媒体的传播能力,壮大新闻媒体的经济实力。新闻出版总署目前正在推行的公益性与经营性新闻出版单位分类,正是这一思路的反映。

第二,建立一般性和特殊性两类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一般性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由新闻界全行业组织制定和公布,应当相对抽象些,确立责任、真实、公正、廉洁、同业团结等基本道德价值。目前,中国记协正在抓紧修订《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国报业协会等已经制定了各自行业的职业道德准则。对于公共新闻媒体和市场化新闻媒体及其记者,或属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不同报道领域的新闻媒体和记者,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不同类型新闻媒体及其记者,还要单独制定更为详细的采访报道细则和操守等职业行为规范。这些总体的、分类的道德守则将构成一个具有统一道德价值观的、丰富具体的新闻职业规范体系,并应当成为编辑记者和新闻系大学生必备的入门教育内容。

第三,改善新闻媒体及其编辑记者的工作环境。新闻采访报道行为是一个多方利益博弈的过程,一个正确的新闻采访报道行为需要各方当事人都采取相对正确的做法。宣传主导者、采访报道者、被采访报道者、其他可能受到新闻报道影响者等主体,只要任何一方采取不符合正常采访报道规范的行为,都会扭曲新闻报道。因此,为了消减各种基于局部或一己利益的不正当阻碍,避免对新闻媒体和记者的职业行为进行反向刺激,国家应建立和完善新闻职业道德的正向激励机制。要大力保障新闻媒体及其记者依法履行职能,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公共组织、上市公司等公共企业应向新闻媒体履行公共信息公开义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干扰新闻采访报道,并对违反者追究政治道德责任或行政、民事法律责任直至刑事处罚。同时,还要改善新闻从业人员管理制度,要求新闻单位必须与其记者签订劳动合同,保障适当的工资和福利水平,定期开展职业培训,避免临时人员因缺乏职业纪律常识和职业荣誉感而无视新闻职业道德。《劳动合同法》和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做好新闻采访保障工作的通知》等法律规定已经提供了这方面的制度保证。

第四,建立公正合理、合法的纪律惩戒制度。对于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只有进行适当制裁才能加大其违规成本、减少其违规收益、降低违规欲望,体现新闻职业道德的权威。因此,需要充分发挥新闻界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建立和完善新闻业纪律惩戒制度。首先应对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分级,例如可分为轻微、严重、比较严重、非常严重等四级,制裁也相应有不同程度的措施,例如对轻微违规行为可采取内部口头批评、书面提醒等办法;对故意弄虚作假等严重违规行为,可采取责令赔礼道歉或暂停工作等办法;对多次违规或集体违规等较严重的不良行为,可采取比较严厉的纪律制裁,例如责令辞职、辞退等;对于非常严重的违规行为,则应当采取如吊销记者证、开除、全国通报或一定年限内禁入新闻行业等最为严厉的制裁。当然,这也要为被处理者预留必要的申诉和起诉的权利,以防止职业道德制裁的过度和滥用。

新闻单位履职报告篇3

第一条为了规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满足公众对互联网新闻信息的需求,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互联网新闻信息服

务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新闻信息,是指时政类新闻信息,包括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社会公共事务的报道、评论,以及有关社会突发事件的报道、评论。

本规定所称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包括通过互联网登载新闻信息、提供时政类电子公告服务和向公众发送时政类通讯信息。

第三条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应当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

国家鼓励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传播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健康、文明的新闻信息。

第四条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管全国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监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的设立

第五条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分为以下三类:

(一)新闻单位设立的登载超出本单位已刊登播发的新闻信息、提供时政类电子公告服务、向公众发送时政类通讯信息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

(二)非新闻单位设立的转载新闻信息、提供时政类电子公告服务、向公众发送时政类通讯信息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

(三)新闻单位设立的登载本单位已刊登播发的新闻信息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

根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和有关行政法规,设立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应当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审批。

设立本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应当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备案。

第六条新闻单位与非新闻单位合作设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新闻单位拥有的股权不低于51%的,视为新闻单位设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新闻单位拥有的股权低于51%的,视为非新闻单位设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

第七条设立本规定第五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健全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章制度;

(二)有5名以上在新闻单位从事新闻工作3年以上的专职新闻编辑人员;

(三)有必要的场所、设备和资金,资金来源应当合法。

可以申请设立前款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的机构,应当是中央新闻单位,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新闻单位,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直属新闻单位。

审批设立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除应当依照本条规定条件外,还应当符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关于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行业发展的总量、结构、布局的要求。

第八条设立本规定第五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除应当具备本规定第七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三)项规定条件外,还应当有10名以上专职新闻编辑人员;其中,在新闻单位从事新闻工作3年以上的新闻编辑人员不少于5名。

可以申请设立前款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的组织,应当是依法设立2年以上的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的法人,并在最近2年内没有因违反有关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受到行政处罚;申请组织为企业法人的,注册资本应当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

审批设立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除应当依照本条规定条件外,还应当符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关于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行业发展的总量、结构、布局的要求。

第九条任何组织不得设立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和外资经营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与境内外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和外资经营的企业进行涉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合作,应当报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

第十条申请设立本规定第五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应当填写申请登记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章制度;

(二)场所的产权证明或者使用权证明和资金的来源、数额证明;

申请设立本规定第五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的机构,还应当提交新闻单位资质证明;申请设立本规定第五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的组织,还应当提交法人资格证明。

第十一条申请设立本规定第五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中央新闻单位应当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提出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新闻单位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直属新闻单位以及非新闻单位应当通过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提出申请。

通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提出申请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日内进行实地检查,提出初审意见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应当自收到初审意见之日起40日内作出决定。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提出申请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40日内进行实地检查,作出决定。批准的,发给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不批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二条本规定第五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属于中央新闻单位设立的,应当自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之日起1个月内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备案;属于其他新闻单位设立的,应当自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之日起1个月内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备案。

办理备案时,应当填写备案登记表,并提交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章制度和新闻单位资质证明。

第十三条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依照本规定设立后,应当依照有关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的行政法规向电信主管部门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四条本规定第五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变更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股权构成、服务项目、网站网址等事项的,应当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申请换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根据电信管理的有关规定,需报电信主管部门批准或者需要电信主管部门办理许可证或者备案变更手续的,依照有关规定办理。

本规定第五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变更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股权构成、网站网址等事项的,应当向原备案机关重新备案;但是,股权构成变更后,新闻单位拥有的股权低于51%的,应当依照本规定办理许可手续。根据电信管理的有关规定,需报电信主管部门批准或者需要电信主管部门办理许可证或者备案变更手续的,依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章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规范

第十五条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应当按照核定的服务项目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

第十六条本规定第五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转载新闻信息或者向公众发送时政类通讯信息,应当转载、发送中央新闻单位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新闻单位的新闻信息,并应当注明新闻信息来源,不得歪曲原新闻信息的内容。

本规定第五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不得登载自行采编的新闻信息。

第十七条本规定第五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转载新闻信息,应当与中央新闻单位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新闻单位签订书面协议。中央新闻单位设立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应当将协议副本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备案;其他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应当将协议副本报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备案。

中央新闻单位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新闻单位签订前款规定的协议,应当核验对方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不得向没有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的单位提供新闻信息。

第十八条中央新闻单位与本规定第五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开展除供稿之外的互联网新闻业务合作,应当在开展合作业务10日前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报告;其他新闻单位与本规定第五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开展除供稿之外的互联网新闻业务合作,应当在开展合作业务10日前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报告。

第十九条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登载、发送的新闻信息或者提供的时政类电子公告服务,不得含有下列内容:

(一)违反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三)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和封建迷信的;

(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散布、色情、、暴力、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九)煽动非法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

(十)以非法民间组织名义活动的;

(十一)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第二十条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应当建立新闻信息内容管理责任制度。不得登载、发送含有违反本规定第三条第一款、第十九条规定内容的新闻信息;发现提供的时政类电子公告服务中含有违反本规定第三条第一款、第十九条规定内容的,应当立即删除,保存有关记录,并在有关部门依法查询时予以提供。

第二十一条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应当记录所登载、发送的新闻信息内容及其时间、互联网地址,记录备份应当至少保存60日,并在有关部门依法查询时予以提供。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依法对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有关单位、个人应当予以配合。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依法进行实地检查时,应当出示执法证件。

第二十三条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应当对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进行监督;发现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登载、发送的新闻信息或者提供的时政类电子公告服务中含有违反本规定第三条第一款、第十九条规定内容的,应当通知其删除。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应当立即删除,保存有关记录,并在有关部门依法查询时予以提供。

第二十四条本规定第五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属于中央新闻单位设立的,应当每年在规定期限内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提交年度业务报告;属于其他新闻单位或者非新闻单位设立的,应当每年在规定期限内通过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提交年度业务报告。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根据报告情况,可以对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的管理制度、人员资质、服务内容等进行检查。

第二十五条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应当接受公众监督。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应当公布举报网站网址、电话,接受公众举报并依法处理;属于其他部门职责范围的举报,应当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规定第五条第二款规定,擅自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或者违反本规定第十五条规定,超出核定的服务项目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依据各自职权责令停止违法活动,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电信主管部门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的书面认定意见,按照有关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的行政法规的规定停止其互联网信息服务或者责令互联网接入服务者停止接入服务。

第二十七条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登载、发送的新闻信息含有本规定第十九条禁止内容,或者拒不履行删除义务的,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电信主管部门根据有关主管部门的书面认定意见,按照有关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的行政法规的规定停止其互联网信息服务或者责令互联网接入服务者停止接入服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登载、发送的新闻信息含有违反本规定第三条第一款规定内容的,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依据各自职权依照前款规定的处罚种类、幅度予以处罚。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规定第十六条规定,转载来源不合法的新闻信息、登载自行采编的新闻信息或者歪曲原新闻信息内容的,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依据各自职权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规定第十六条规定,未注明新闻信息来源的,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依据各自职权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九条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依据各自职权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履行备案义务的;

(二)未履行报告义务的;

(三)未履行记录、记录备份保存或者提供义务的。

第三十条违反本规定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向没有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的单位提供新闻信息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一条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以及电信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章附则

新闻单位履职报告篇4

(一)政协信息是党委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党委和政府历来重视信息工作,一直把信息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人民政协的信息工作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促进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形式,是党和国家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重要基础。做好政协信息工作,有利于反映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各方面的团结工作,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有利于密切人民政协的各级组织、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之间的联系,丰富和活跃履行职能的内容和形式,更好地发挥协调关系、汇集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作用。

(二)政协宣传工作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政协宣传工作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需要,是宣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需要,是促进政协履行职能的需要,是广泛凝聚各方力量的需要,是政协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加强政协宣传工作,有利于扩大政协影响,有利于拓展和延伸政治协商领域,有利于促进民主监督与舆论监督,有利于丰富参政议政的形式,不断为政协工作注入活力,推进政协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二、信息和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政协信息和宣传工作要服务大局。政协信息和宣传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从和服务于党政工作大局,遵守政协章程和履行职能的有关规定。

(二)政协信息和宣传工作要力求真实。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弄虚作假,讲真话、报实情,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宣传报道和反映社情民意的信息内容要符合提供者的本意和社会实际。

(三)政协信息和宣传工作要注重质量。围绕党政中心和政协履行职能,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广泛关注、认真思考,从大量的信息资源中提炼出供决策者参考的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和决策依据,使政协信息和宣传有较高的质量和价值。

(四)政协信息和宣传工作要力求快速。减少环节,提高效率,做到收集快、整理快、报送快。对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要会议、重要情况要一事一报,急事急报,必要时可跟踪连续报送和报道。

(五)政协信息和宣传工作要突出特色。政协是按界别组成的,不仅信息素材资源丰富,而且层次较高。在工作中,要注意界别性,侧重反映和报道其他渠道不易反映、难以得到的社会情况和群众意见;侧重反映和报道各个界别和特殊群体的要求,包括那些人数不是很多,但需要合理兼顾的意见,努力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反映社会各界群众的意见和愿望,从不同角度体现政协履行职能的情况。

三、信息和宣传工作的主要内容

政协信息和宣传工作以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各派、工商联,总工会、团委、妇联、科协、伊协、、侨联以及其他界别),各市(县、区)政协、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及机关各处室为主体。各单位要确定一名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同志为信息宣传员,承担本单位的信息和宣传工作。

主要内容:

(一)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对国家和地方大政方针的制定和实施的意见、建议,特别是有关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要决策、部署出台前后的反应等。

(二)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带普遍性的情绪变化,有识之士的警示性、批评性意见,易于忽视的以及隐性存在的问题,对加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等。

(三)对国内外重大事件的看法和本地重大突发事件、严重自然灾害的实情,特别是消除隐患、维护稳定的意见、建议。

(四)政协组织在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中的好做法和经验,开展重大会议、领导活动、视察、调研、专题协商等方面的情况。政协委员发挥群体优势,利用视察、调研、考察等方式献计出力,积极为经济建设作贡献的情况;政协委员爱岗敬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的突出业绩;政协委员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参政议政涌现的好典型、好做法。

(五)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工作中的重要情况,包括统一战线内部重要代表人士的看法和不同意见,特别是保障政协委员正常履行职责的意见、建议等。

四、进一步巩固政协新闻宣传工作的阵地

(一)进一步加强与级新闻单位的沟通和协作。坚持集中报道与经常报道相结合,常规报道与重点报道、特色报道、深度报道相结合,灵活运用多种新闻载体,尝试开辟不同专栏专题,加大政协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强宣传报道工作效果。要保持政协宣传报道的经常性和连续性,使政协宣传工作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效能化。

(二)努力扩大宣传范围。切实加强与《人民政协报》、《中国政协》等报刊及其他媒体的联系,认真组织高质量稿件,积极投稿,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不断扩大我区各级政协的影响。每年根据常委会工作安排组织一次或多次大型的主题新闻采访活动或基层参观访问活动,调动政协各参加单位及各市(县、区)政协的积极性,为促进和谐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重视和加强网络宣传。办好政协网,充分发挥其容量大、范围广、传播快、交互性强的优势,丰富栏目设置,及时更新内容,使之成为宣传政协工作的重要窗口。

(四)继续办好《时报》。《时报》是政协用以交流经验、沟通信息、指导工作的重要阵地。要在《时报》开设专栏,宣传报道政协各参加单位及各市(县、区)政协工作动态。政协各参加单位、各市县区政协、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及机关各处室的信息宣传员,同时以《时报》特约记者的身份,编辑报送本单位的新闻动态。要努力调动信息宣传员的积极性,为《时报》积极主动提供稿件,不断改进和提高办报质量,使这一媒体的宣传作用得以更好的发挥。

(五)发挥好政协新闻办公室的作用。政协于年12月成立了新闻办公室,专门负责协调各主要媒体对政协的宣传报道工作,这对扩大政协的影响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要继续发挥新闻办公室的协调联系作用,更好地为政协履行职能服务。

五、拓宽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渠道

(一)充分利用政协全体会议、常务委员会议、主席会议,专门委员会视察调研活动,政协委员约谈会、座谈会等各种形式收集和反映重要信息。

(二)在组织政协委员开展视察和专题调研时,对政协委员在视察调研中形成的某些单项情况建议、时效性强的意见建议,或者不宜归入综合调研报告、难以在综合调研报告中充分反映的意见建议等,及时通过信息渠道报送。

(三)注重从政协各参加单位、各市县区政协、政协各专门委员会组织的各类活动中,如走访政协委员、接待社会各界代表人士和来访人员时,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

(四)适时就有关问题主动约稿,或召开相关政协委员和代表人士座谈会,或采取个别约谈、上门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捕捉有价值的信息。

(五)针对当前社会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政协委员普遍关注的重大事件及问题,各市县区政协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等,政协办公厅可组织有关人员开展社情民意信息调研工作。

六、规范信息工作的处理程序

(一)撰写:撰写信息应做到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反映的情况应真实准确,分析要力求深刻,建议要有前瞻性、预示性和可操作性。每件信息应一事一议。

(二)征集: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各市县区政协、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及机关各处室的信息宣传员将需要反映的信息通过普通邮件、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报送政协办公厅研究室。政协委员还可通过政协网委员异地办公系统报送信息。政协办公厅研究室定期分析研究阶段性信息报送重点,拟订和印发《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征集要点》。

(三)登记整理:研究室对收到的社情民意信息进行登记、整理、筛选、分析,并提出处理意见。

(四)签发报送:对内容涉及本区范围以外的,通过《建言》报送全国政协;对内容涉及区内范围的,通过《社情民意》报送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及有关部门。采用的信息经办公厅分管领导审核签发。

(五)反馈:研究室要加强与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及有关单位和部门的协调与沟通,努力完善信息的受理和反馈机制,及时向信息报送者反馈信息采用、领导批示和办理落实情况。

(六)存档:社情民意信息征集、报送后,由研究室按档案管理要求做好存档备查工作。信息稿件无论是否采用,均加以登记、保存,未采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

七、强化信息和宣传工作责任制

(一)政协委员是反映政协信息的主体,各位委员应当自觉地把政治荣誉与社会责任统一起来,密切联系本界别的群众,悉心体察群众的呼声和情绪,认真开展重要情况的收集和研究,乐于、敢于和善于反映真实情况和意见。每个政协委员每年至少反映1条有价值的信息。

(二)政协办公厅、研究室具体负责政协信息和宣传工作的资料汇集、编发、报送、反馈等技术服务工作。

(三)对政协各参加单位、各市县区政协、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及机关各处室的信息宣传员要切实加强领导,提出要求,明确任务。信息宣传员每月向政协报送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或宣传稿件1条(篇)以上,每年在级信息刊物、新闻媒体刊发信息、稿件不少于3-5条(篇)。

(四)考核奖励

政协办公厅对政协委员、政协信息宣传员和各有关单位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情况和宣传工作情况进行考核,每季度通报一次情况,每年进行一次总结。

政协办公厅每季度按照《政协反映社情民意计分奖励办法》予以信息报送者一定的稿酬。每年组织开展政协好新闻评选活动,充分调动广大政协委员和信息宣传员的积极性,促进政协信息和宣传工作的开展。政协办公厅每年年终组织一次总结评比,对信息和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八、加强信息和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政协办公厅要切实加强领导,由政协办公厅研究室和政协新闻办公室具体承担政协信息和宣传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工作。

新闻单位履职报告篇5

一、新闻报道中的隐私权保护

面对新闻报道侵犯隐私权的问题,我们要更明确新闻中对隐私权的具体规范,从而在法律与道德的约束下更好的进行新闻报道。

1、新闻侵害隐私权的有责主体。新闻侵害隐私权的有责主体的含义就是当事人的隐私被侵权后,由谁来承担这个责任。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种情况:

(1)非职作品侵害隐私。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解释规定:杂志报刊对需要发表的作品,必须严格审查,若发表的作品侵害第三者的名誉,影响到第三者的名声,则作者和出版单位都有责任,作者和出版单位为共同被告。如果当事人可以选择作者还是出版单位之一为被告,也可以把两者同时列为被告。一句话总结:当事人有权选择被告是单一的还是共同的。

(2)职务作品侵害隐私的。早在93年就有此规定,在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审查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规定:如果因为职务行为发生新闻报道和其他作品发生名誉权纠纷,作者和出版单位为隶属关系,如果新闻报道或者作品为作者履行他的职务所导致的,那么只能列出版单位为被告。一句话总结,如果作者的行为为职务行为,又有隶属关系,则责任主体为新闻单位。

(3)提供新闻材料引起侵害他人隐私权的。此类行为分为主动和被动。主动提供的,导致他人隐私权受到伤害,那么出版单位和提供者就为族人主体。如果采访提供者对这些行为采取默示或者知道不采取积极行动的,导致他人隐私权受到伤害,提供者仍然要承担应由的法律责任。

2、新闻侵害隐私权的责任承担方式。新闻侵害隐私权的责任承担有如下几种形式: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但由于隐私是真实的事实,只不过当事人不愿意公开,所以一旦泄露,很难再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而只能以前三种方式加以补偿。这也是隐私权不同于名誉权的一个方面。

在明确新闻报道中的隐私权保护法律后,新闻人更应提高的是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更要保持住新闻人的职业操守与道德贞洁。遵纪守法能做出更多更好的新闻报道。下面我们从更深的层次中分析新闻报道中的隐私权保护问题。

二、新闻侵犯隐私权的思考

1、价值、利益层面。新闻的自由与隐私之间的博弈其实就是价值和利益之间的博弈,这种博弈是对当前社会特定状况的反映。在利益冲突的条件下,公平问题总是表现为新闻报道自由与隐私权平衡机制的问题,也就是利益协调问题,于是公平问题就转化为如何限权与保权的问题。

“个人自主的领域——其存在和行动的范围不触及其他人的自由的领域,即是我们所称的隐私。它使个人有权利使自己与其他人隔离开来,从公共生活中退回他自己的私人领域,以按照他自己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愿望和期望塑造自己的生活。”这段话说明新闻报道应严格遵循符合“公共利益合理关联”原则,即在保护公益的时候对公众人物的隐私权比普通当事人高,不同条件下新闻自由和隐私保护需求经常会造成两者冲突的根据,甚至加剧或者缓冲和冲突的因素。拥有足够权力而又极可能违法或的政府而言,公民渴求能寻求一种通过新闻媒体加强对政府的牵制作用。

2、规范层面。遵循“法律均衡原则”,即意味着在处理新闻报道与隐私权保护,要在法律、政策条文与源于处境公平的诉求之间取得平衡。一方面规范新闻人报道的权责,另一方面对公众人物的报道尤其以有权官员隐私的权限进行政策及法律的明晰化。

如何判断某种权利安排的正当性,笔者依据经济共和主义的观点认为在一个共同体当中,其正当性是某种经济结构和文化传统的约束下,在不损害任何一个成员的生存和基本尊严的前提下,能够增进该共同体的总体利益。对新闻报道首先要考虑的是:这样做会不会损害公众的隐私权,会不会带来公众利益的增进。如果不能满足这些条件,那么这种改革的正当性就存在问题。

与此同时,注重“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这就需要对新闻的规范在新的报道方式出现时,在新的问题愈发凸显时,及时调整、补充,达到法律层面真正的动态平衡。

三、如何避免新闻侵权

1、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体系

随着新闻媒介的发展,媒介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传播技术推动下,媒介的影响力也不断显现。如果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的约束,新闻侵权的事件就有可能泛滥。

在我国现存的法律中还没有针对新闻领域的专门法律。而且我国的立法偏重于对新闻侵权的事后监督保障,对事前监督、事中监管不够重视,但是新闻出版发行等行为是一个由事实发生—新闻源—采集编写—发行公布所构成的过程行为,由多个环节组成,每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容易导致新闻侵权的发生。因此,为规范各个环节,立法显得越来越紧迫。

2、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

调查性报道的特殊性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较高,具体来说,就是新闻工作者要时刻保持高度自律。一方面媒体要发挥舆论监督功能,在工作中发挥积极主动性,通过深入调查披露有关事实的真相。同时调查性报道实施者更要懂得自律,保持对违法违纪行为的警惕性,强化自身职业道德。

3、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

新闻单位履职报告篇6

第二条全国新闻机构使用统一样式的记者证,证件名称为新闻记者证。

新闻记者证是我国新闻机构的新闻采编人员从事新闻采访活动使用的有效工作身份证件,由新闻出版总署统一印制并核发。

第三条新闻记者证由新闻出版总署统一编号,并加盖新闻出版总署印章、新闻记者证核发专用章、新闻记者证年度审核专用章和本新闻机构钢印方为有效。

其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制作、仿制新闻记者证,不得制作、发放专供采访使用的其它正式证件。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新闻机构,是指经国家有关行政部门批准获得出版许可证的报纸和新闻性期刊出版单位以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电影制片厂等具有新闻采编业务的单位。其中,报纸、新闻性期刊的出版单位由新闻出版总署认定;广播、电视新闻机构的认定,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有关批准文件为依据。

第二章审核与发放

第五条新闻出版总署负责全国新闻记者证的核发工作。

第六条中央单位所办新闻机构经主管部门审核所属新闻机构采编人员资格条件后,向新闻出版总署申报、领取新闻记者证。

第七条省和省以下单位所办新闻机构经主管部门审核所属新闻采编人员资格条件后,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申报、领取新闻记者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向新闻出版总署备案。

第八条记者站的新闻采编人员资格条件由设立该记者站的新闻机构审核,主管部门同意,并经记者站登记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核准,由设立记者站的新闻机构分别向新闻出版总署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申报、领取新闻记者证。

第九条总政治部宣传部新闻出版局负责和武警部队(不含边防、消防、警卫部队)新闻机构记者证的审核发放工作,并向新闻出版总署备案。

第十条除和武警部队(不含边防、消防、警卫部队)系统外,新闻记者证申请、审核和发放工作统一通过新闻出版总署的“全国新闻记者证管理及核验网络系统”进行。

第十一条新闻机构中发给新闻记者证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

(二)具备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和经国务院有关部门认定的新闻采编从业资格;

(三)在新闻机构编制内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人员,或者经新闻机构正式聘用从事新闻采编工作且连续聘用时间已达一年以上的非编制内人员。

本条所称“经新闻机构正式聘用”,是指新闻采编人员与其所在新闻机构签有聘用合同。

第十二条下列人员不发新闻记者证:

(一)新闻机构中党务、行政、后勤、经营、广告、工程技术等非采编岗位的工作人员;

(二)新闻机构以外的工作人员,包括为新闻单位提供稿件或节目的通讯员、特约撰稿人、特约记者,专职或兼职为新闻机构采编新闻稿件的其他人员;

(三)教学辅导类报纸、高等学校校报工作人员;

(四)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

第三章使用与更换

第十三条新闻采编人员从事新闻采访工作必须持有新闻记者证,并应在新闻采访中主动向采访对象出示。

新闻记者证持有者从事新闻采访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十四条新闻记者证不得用于以下活动:

(一)经营性活动;

(二)非职务行为;

(三)违反法律规定的活动;

(四)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活动。

第十五条新闻记者证只限本人使用,不得转借或者涂改。

第十六条新闻记者证每五年统一换发一次。新闻记者证换发的具体办法由新闻出版总署另行制定。

新闻机构中编制内的新闻采编人员的新闻记者证有效期为五年。经新闻机构正式聘用的非编制内新闻采编人员的新闻记者证有效期与其聘用合同期相同。

第十七条新闻记者证实行年度审核制度。新闻记者证年度审核办法由新闻出版总署另行制定。

未通过年度审核的新闻记者证,由发证机关注销,不得继续使用。

第十八条新闻记者证持有者离开本新闻机构或者采编岗位,新闻机构应及时收回其新闻记者证,并立即向发证机关办理注销手续。

第十九条新闻记者证因污损、残破等各种原因无法继续使用,由新闻机构持原证到发证机关更换新证,原新闻记者证编号同时作废。

第二十条新闻记者证因遗失需要补领的,由新闻机构在适当媒体上公告一周后,到发证机关申请补领新证,原新闻记者证编号同时作废。

第二十一条新闻机构因工作需要补领新闻记者证,按照本办法第二章办理。

第二十二条新闻机构撤销,其申领的新闻记者证同时作废。该新闻机构的主管单位负责收回作废的新闻记者证,交由发证机关注销。

第二十三条采访国内、国际重大活动,活动主办单位制作的一次性临时采访证件必须随新闻记者证一同使用。

第四章监管与责任

第二十四条新闻出版总署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负责对新闻机构的新闻记者证发放、使用和年度审核进行监督管理。

第二十五条新闻机构的主管单位应履行对所属新闻机构新闻记者证的申领审核和规范使用的管理责任,依法对违反本办法的新闻机构、新闻采编人员进行处理,对情节严重的,向发证机关申请注销其新闻记者证。

第二十六条新闻机构应履行对所属新闻采编人员资格条件审核及新闻记者证申请、发放、使用和管理责任,并对新闻记者证持有者的采访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新闻机构对其所属新闻记者证持有者违法违纪行为的举报,应及时组织调查处理,对情节严重的,应向发证机关申请注销新闻记者证。

新闻机构解除与所属采编人员劳动关系,未及时到发证机关办理新闻记者证注销手续的,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

新闻机构未按新闻出版总署或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规定进行新闻记者证年度审核的,由发证机关注销其全部新闻记者证。

第二十七条新闻机构应在其所属媒体上公布“全国新闻记者证管理及核验网络系统”的网址,方便社会公众查验新闻记者证,并接受监督。

第二十八条新闻记者证持有者应遵守有关法律规定和新闻职业道德,不得以新闻报道为名从事有偿新闻、强拉广告或者向采访对象索取不正当利益。

第二十九条被采访者以及社会公众可以对新闻记者证持有者的新闻采访活动予以监督,可以通过“全国新闻记者证管理及核验网络系统”验明新闻记者证真伪,并对新闻记者证持有者的违法违纪行为予以举报。

新闻单位履职报告篇7

【关键词】网络媒体法律法规职业道德

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据统计,2010年中国网民的数量已经达到4.2亿,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互联网使人们不出门就可以了解最新信息,与之同时,虚假信息也愈来愈多,而普通民众辨别真假新闻的能力有限,加之一些媒体大量转载不真实的报道而不加求证,所以部分民众很容易被欺甚至被煽动。互联网虚假信息传播的背后是某些既得利益者从中谋取商业利益,而部分民众则成了受害者。这使得人们不禁要追问,在互联网日渐普及的今天,网络媒体应该担负起怎样的社会责任?

职业道德视角下的网络媒体责任

加强公德意识建设。职业道德是从事某一行业的人所需要担负的对于他所服务的对象和同业人员的道德要求,也是对于该职业的相关的行为规范的综合。它既包括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也包括职工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社会道德的延伸和具体化的形式。新闻从业人员担负的责任是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本民族的精神,维护国家利益,促进经济发展,以及推动人类文明,这既是一种社会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使命。①以真实的报道来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同时提供热情的服务,归根结底,新闻的使命就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网络媒体的工作人员同样也是中国的新闻从业者,同样也需要遵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因为互联网自身具备的即时、海量、开放等特点,网络媒体的工作人员需要更高的职业道德操守来抵制利益的诱惑,从而以客观真实的理念报道新闻。

确立网络媒体业的行业规范。有调查显示,60%以上的民众在看到社会上的不平事件发生时会首先想到记者和媒体,而80%以上的民众认为记者的职责就是为公众传播信息和提供资讯,有70%以上的民众认为记者行业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话语权”。从本质上说,记者的职业基础是建立在社会公信力上的,社会公信力就是传媒的生命线。公信力不仅仅表现在对于所报道的新闻要客观真实,而且关乎到公众对于新闻从业人员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信任程度。失去公信力,媒体就很难有立足之地。《纽约时报》就曾经因为造假丑闻而使其在美国民众中的公信力受到严重冲击,有调查显示其导致民众对于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从1989年的54%下降到了2003年的36%。因为网络自身的某些原因,公众对于网络上的重大新闻不太容易马上就相信,而是会先去找相关的传统媒体进行核实。因此,提高网络媒体的公信力更加迫在眉睫。

从20世纪开始,许多国家都开始陆续制定关于新闻职业道德的规章制度,美国有《记者守则》,日本有《新闻伦理纲领》,英国有《英国报人道德规则》等。联合国还专门制定了《国际新闻道德信条》、《记者行为原则宣言》等一些全球性的行业规范。自1991年以来,我国也先后出台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等规范。和广电总局在2005年还曾下文要求整顿广播电视行业的不正之风。在网络媒体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关于新闻媒体的职业道德修养问题也已经到了需要进行整顿的关口。一些网络媒体还不能完全适应网络新闻不同于传统新闻的一面,依然套用以前传统新闻的报道方式,无法满足网络用户千差万别的需求,这就导致了许多不规范或者扭曲的现象的发生,所以,制定关于网络媒体的职业道德规范已经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了。②

法律视角下的网络媒体责任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提高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从1994年起,就颁布了十多个相关的法律法规,最早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单针对互联网的管理就制定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以及《互联网站从事新闻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等。但是,法规的执行力度还不够,某些地方的条款还不够完善,立法过程的协调、法与法之间的兼容等问题也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整,立法的前瞻性也还需要加强。③

行政化和有效的强化监管机制对于网络传播亦非常重要。在执行的过程中,涉及到多家单位共同执法,有公安机关、国家工商局、国家保密局和电信管理部门等,各部门应当协力合作,资源共享,从而有效地控制有害信息的。另外,设立单独的机构对网络媒体进行行政化的管理也是可行的,例如设立网络媒体道德委员会之类的机构,对违法的网络媒体或者人员进行行政处罚,严重者诉诸法律,这样一方面可以让从业人员更加自律,一方面也让舆论的监督力量更强。

完善网络媒体的监督机制。监督机制也称激励机制,包括奖励机制和惩罚机制。在完善监督机制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立网络媒体的评价体系或评价的指标体系。作为一个监督的手段,评价体系的建立既是让网络媒体有一个行动的准则,也让监管部门有一个监管的标准,这可以由相关的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共同制定。第二,建立关于网络媒体社会责任的审计监督制度。审计制度可以是要求企业定期相关的社会责任情况的统计报表,这与企业自行的社会责任报告有很大不同,它是强制性的,有相关的制度和审计部门进行把关,企业的责任报告的具体条目和标准必须是规范化的。国外有许多这样的经验可资借鉴,例如法国在1977年就要求企业社会责任负债表,将企业的履责情况用金额揭示清楚。第三,建立网络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的建立可以有效的提升网络媒体的责任绩效,这种激励机制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种,比如设立“网络媒体社会责任奖”,并将其创设成一个权威的网络媒体评价标准,定期进行评选和,并在政府公共网页对这些优秀网站进行推荐和公开表扬,对于社会责任缺失的网站也给予公开的谴责,尽量提高企业责任缺失所要付出的成本,而使履责的媒体所得到的责任绩效大于所付出的成本,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舆论氛围。第四,完善网络媒体的监管组织体系。除了要有相关的监督职能部门外,还应该发展其他的利益相关者或者社会团体对其进行监督,比如由网民、投资者及消费者协会,甚至媒体同行等建立一个第三方的监督平台,在行业也设立CSR专项报告的委员会,以及相应的审核组织和监管渠道等。

完善网络媒体的规则机制。网络媒体的规则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硬性的规则,例如法律法规的建设,仅仅寄望于网络媒体的道德自律显然是不够的,没有强制性的法律约束,在逆向选择的作用下,网络媒体很难做到自觉地履行社会责任,所以相关监督和惩罚措施是非常必要的,这样会迫使其不得不考虑行为的后果以及所要付出的高昂成本。二是“软法”的建设,顾名思义,“软法”是指位于法律与社会道德规范之间的一些规则,包括CSR倡议以及一些非政府组织或行业协会制定的相关规范都属于“软法”的范畴,虽然其执行强度不如法律,但是对于企业还是能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建立网络媒体的规则机制是对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理念的有力强化,作用是帮助其提高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同时降低履行责任的成本。对履责企业进行奖励和对败德企业进行惩罚都是对网络媒体企业进行决策导致的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进行有效的内化,使履责的企业因为自身的对社会负责的行为导致的正外部性而大大的提升自身的绩效,而败德企业则会因为其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导致的负外部性而支付成本,使履行社会责任最终成为网络媒体的一种理性选择。④

结语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它会带来道德的负面影响,但也给公众对网络中的有害信息及其造成的危害性的了解提供了一个平台,可以使公众更加认识到保持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进而自觉地抵制一些有害信息的传播。同时,不可忽视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青少年既是网络的主要用户群,同时因为他们的年龄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都不太清晰的阶段,对于不良信息的防御能力较弱,社会有必要履行好监管的责任,使网络商业化带给青少年的消极影响越来越小。⑤

(作者为河南省平顶山教育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刘娜,侯倩:“网络媒体能否承担主流媒体责任”,《知识经济》,2010年第6期。

②殷子然:“从‘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看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新闻界》,2009年第2期。

③林建宗:“网络媒体社会责任推进机制的构建”《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第18期。

新闻单位履职报告篇8

一年来,**区人大常委会把加强人大宣传工作作为创新人大工作的先导,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优势,拓展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大张旗鼓的宣传和有声有色的报道,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了我区人大的工作全貌,拉近了人大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弘扬了“民主与法制”的主旋律,为人大工作的创新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2009年,电视台报道**区人大新闻4次;**区人大办公室撰写的《走访代表鼓干劲,帮扶企业克时艰》和《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推进环保事业发展》两篇文章在《长沙人大》杂志上刊登;网络上**区人大新闻80条,其中星辰在线报道5条,省人大网上9条,市人大网上28条,芙蓉之窗网上38条;区人大各街道工委和东岸乡人大主席团上报信息64条,采用其中14条,编辑印发《代表动态》8期。

一、营造氛围,形成上下互动、内外联动的宣传格局

人大新闻宣传工作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人大常委会充分认识到人大新闻宣传的重要性,由区人大常务副主任分管宣传工作,区人大办公室牵头协调。在每年人代会上的常委会工作报告中,坚持讲人大宣传工作,并在每年年初、年终组织区人大各委办、各街乡人大负责人召开两次规模较大、规格较高的区人大宣传工作会议,认真总结交流经验,安排部署宣传任务和重点,探讨加强和改进人大宣传工作的具体措施。区人大常委会还不断加强同宣传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形成工作合力。每年人代会召开前夕,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都要与宣传部门和各新闻单位的负责人召开一次联系会或协调会,重点讨论和策划人大宣传工作。既保证人代会的宣传主题鲜明,形式多样,效果明显,也对全区的人大宣传工作起到了显着的推动作用。

二、规范管理,建设结构合理、业务精干的宣传队伍

做好人大宣传工作,关键要有三支过硬的宣传队伍,即人大机关宣传报道组、宣传部门及新闻媒体记者人大新闻报道组、街乡人大宣传报道组。区人大常委会要求区人大各科、室各确定一名通讯员,各街道人大工委和东岸乡人大主席团确定一名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有较好文字写作和综合能力的同志担任专(兼)职通讯员,具体负责抓好各委办、街乡人大的宣传报道工作。在宣传工作上,既有具体的工作职责范围,也有明确的工作要求和报道任务,基本做到了信息畅通,宣传报道无遗漏。各新闻单位也与区人大建立了经常性联系制度,只要是人大组织的重要活动,都能随叫随到,及时宣传报道。

三、务实求新,突出工作重点、人大特色的宣传实效

人大新闻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政治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因此人大新闻宣传要注意围绕人大工作重点,突出人大特色。去年我区人大新闻宣传主要突出三个方面:一是加大对人大及其常委会“三会”(人代会、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的宣传力度,促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深入人心。在每年召开的人代会期间,区人大常委会与宣传部门制定了详细的大会宣传报道方案,调用最先进的设备,组织阵容强大的采编队伍,采用多种表现手法和宣传形式,安排显要的版面和黄金时段对大会的盛况及代表们审议大会报告的情况进行了准确、及时、充分而生动的报道。对会内会外的情况以及人们关注的热点、难点、重点和焦点问题作了全方位、宽领域的报道。其报道内容越来越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从而增强了人民群众对人代会的关切度和注意力。对人大常委会会议的报道,也有了新的改进和加强。除搞好程序性报道外,还注重加强了实质性的报道。围绕会议审议的重点,对“一府两院”组成部门的工作情况作了相关报道;对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和会议作出的决定、决议作了如实报道。从而进一步增强了会议的透明度和现场感,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真实本质。二是突出对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三权”情况的宣传力度,加深了人民群众对人大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和人事任免权,这是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三项重要职权。我们在大力加强对人大的性质、地位、作用、职权、任务以及履职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宣传报道的同时,还着重加强了对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三权”的作法、经验和所取得的成效的宣传报道。如去年上半年区政府政情通报会的相关报道就是人大代表关心区政工作,认真履职的集中体现。通过报道突出展示了人大在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民主与法制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使人大在人民心中树立起良好形象。三是加大对常委会日常性工作与活动的报道力度,提高了人大工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人大常委会的工作与活动十分频繁,对此,我们都采取不同形式和表现手法,进行了深入的宣传报道。重点围绕常委会开展的执法检查、视察、调查活动;工作评议;走访联系代表、为民排忧解难等工作进行了专题和综合性的跟踪宣传报道。如区常委会组织的人大代表集中评议区商务局、区人口计生局和区交管局,区人大组织电视台、网络媒体记者进行了及时的宣传报道,保证人大开展的每一项工作与活动都置于群众的关心和监督之下,使人大工作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去年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两帮两促”走访人大代表活动、“司法公正长沙行”、“三湘农民健康行”活动的宣传报道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新闻单位履职报告篇9

摘要:传媒因其自身的广泛影响力,在不同时期都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着很大的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我国新闻事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此我国新闻事业逐渐走向正轨,在社会多元化的前提下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传媒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体现了一种强大的影响力。但是传媒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传媒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其中,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现象已越来越为公众所关注。在此,本文将列举传媒社会责任缺失现象的表现,简要分析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并探讨当今传媒如何履行社会责任以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传媒社会责任和谐社会

自媒介诞生以来,文化的传播就没有离开过它。媒介与社会关系密切,甚至可以说是共存亡。媒介对于社会来说,不是简单的实现信息传递这一种功能,而是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时。社会也给予媒介一个全方位的背景。它将一个开放的体系展现在媒介面前。传媒因其自身的广泛影响力,在不同时期都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很大的作用。当然,在大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2004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要“引导新闻媒体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改进报刊、广播、电视的宣传”;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曾在多个场合强调,“搞新闻,最重要的是责任两个字,就是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感”。

在对媒体的众多批评声音中,公众使用频率最高的批评用语是“不负责任”,学者们的学术用语则是“责任缺失”。人们对某一问题的关注愈密切,社会对其所折射出来的价值的需求就愈强:社会对某一价值的需求愈强,又反映出该价值的社会匮乏程度愈高。

那么。什么是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传媒的“不负责任”或“责任缺失”?在当今社会,我国传媒如何履行好社会责任以满足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传媒社会责任缺失

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缺位”,指传媒的社会责任在传媒行为中被遗忘或搁置在了一边;二是“迷失”,指传媒的社会责任在传媒行为中发生了异化或扭曲,或者成为传媒谋取私利的借口和幌子。

“缺位”。它的主要表现为“媒体失语”,指当一个影响重大的新闻事件发生时,媒体对该事件没有进行报道。或没有在受众迫切需要了解事件真相的时刻给予报道。这种现象一般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记者采写了稿件或制作了节目。但由于某些原因,取消了报道或播出;二是媒体虽然认为报道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但根据以往惯例或潜规则估计到报道出去会“踩雷”或有风险,而自觉地保持沉默。

2003年的非典事件之后,媒体失语现象得到了逐步纠正。但是,2005年11月发生的东北松花江污染事件中,与事件有关的两省的主流媒体却都“没有履行应有的信息沟通职能。只是被动地传递政府需要传播的信息,对各自地方政府不希望传播的信息则讳莫如深”。这让我们看到,媒体失语现象的彻底转变仍然任重而道远。

“迷失”。它的表现形式则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媒体寻租”,又称“有偿新闻”或“媒体受贿”。这是一种利用手中的采访报道权谋取媒体或从业人员私利的行为,多年来三令五申仍屡禁不止,且花样翻新。

二是“媒体媚俗”。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而对趣味低下的内容进行大肆炒作、煽情。

三是“媒体侵权”。即媒体在采访和报道过程中对被采访和报道对象的人格尊严、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和信用权的侵害。具体表现为暗访偷拍成风、缺乏人文关怀等。

四是“媒体崇富”。报道内容更多地关注富裕地区和富裕阶层,媒体的价值趋向更贴近消费主义和富人的价值观,而对弱势群体和贫困地区却漠不关心。

五是“媒体弱智”。指媒体缺乏独立的创新能力和认识反思能力。内容和形式“克隆”、模仿成风,呈现出低智化、幼稚化倾向。

六是“媒体失节”。指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缺乏职业操守、职业意识和道德规范。

七是“媒体造假”。指媒体为了某种目的在内容或形式上采取造假的手段,并将其作为真相告诉受众,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传媒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

传媒的责任源于传媒的社会角色。传媒的角色始终逃不脱三种角色的规定―要么是政治权力的工具,要么是赚取经济利润的工具,要么是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工具。

在中国传媒社会责任的生长过程和轨迹中,政治和经济因素对传媒社会责任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增强社会责任,也可以导致社会责任的缺位和迷失。这种缺位和迷失的现象和表现虽然多种多样,但在本质上则无外乎三种情况:与政治责任的冲突、与经济责任的冲突以及与主体局限性的冲突。

与政治责任的冲突。传媒社会责任与政治责任的冲突实质上是传媒作为公共领域的角色和作为政治宣传工具的角色之间的冲突。作为公共领域的角色要求传媒维护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而作为政治宣传工具的角色则要求传媒必须服从宣传纪律,以政治要求为最高准则,因而政治因素对于传媒的报道有着“一票否决”的威力。

从本质上说。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是代表人民利益的,“除了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外,没有自己的任何私利。坚持党性原则,也就是坚持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两者是完全一致的”。那么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根本利益的公共危机或灾难事件发生时,媒体为什么会失语或扭曲报道呢?原因恐怕不能从媒体上去找,而要从对媒体有着政治管理权的权力行使者身上去找。

与经济责任的冲突。无论是崇富、媚俗,还是寻租、侵权,媒体的社会责任与经济责任冲突的外在表现各有不同,但其本质都是媒体自身经济利益支配媒体行为的结果,也是媒体社会责任被忘却的结果。造成社会责任与经济责任冲突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外传媒都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有中国传媒在宏观管理体制方面遇到的特殊问题,还有传媒内部微观运作机制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

我国传媒实行的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宏观管理体制,传媒隶属于各级党委政府。而且有行政级别和地域分别。在这样的管理体制下,我国的传媒虽有市场上的竞争,但却只有优胜没有劣汰,因此,媒体对自己的信誉没有长久的努力目标。

除了宏观管理体制的弊端之外,一些媒体内部微观的运行机制也对媒体行为扭曲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创收任务的压力下。一些本来不愿搞有偿新闻的记者编辑,不得不违背良心而用手中的采访权、发稿权去拉广告、寻赞助。由于许多地方媒体的财政担保和信誉担保的存在,媒体违背道德的行为并不影响其市场信誉。所以许多媒体更容易采用鼓励节目主动寻租的运行机制。与传媒主体局限性的冲突。无论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和体制,新闻传媒业都将面临来自权力与市场的双重压力。能否抵御这两种压力,坚守服务于公众利益的社会责任,还取决于新闻传媒组织及其从业人员职业素质的高低。但是,应当指出的是,我国传媒及其从业人员在社会责任所要求的素质方面有着一定的局限性,这种主体局限性与社会责任对主体的要求之间的冲突也就成为传媒社会责任缺失的重要内在原因。

传媒主体局限性的集中表现,可以概括为职业精神的缺乏和职业道德素质的低下。社会责任是新闻传媒作为一种职业或专业的核心支撑,是新闻职业道德的核心价值,也是新闻道德自律的目标指向。而在不少新闻工作者那里,既没有一套成熟的职业理念,也缺少完备的职业意识和道德准则。

认真履行社会责任,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强调,“和谐社会”的理念即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必须“三大文明”共建。新闻事业作为一种文化事业,属于精神领域的范畴。在现阶段的中国,传媒应如何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以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呢?

尊重客观事实,以高度的责任意识进行报道。真实性是新闻最根本的特性。新闻媒介有责任对社会进行全方位的报道和记录,而不应该属于任何一种外部力量,或作为国家及政党的单一宣传工具,或作为私人及公司所有的企业来获取商业利润。尊重真实、客观反映社会现实这一职业责任,可以从根本上有效避免媒介文化单一格局的形成。

搭建社会交流平台,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媒介作为大众传播的通道,为人们提供了发表意见的广阔平台。受众作为大众传播的一个重要环节,已经得到了理论界的高度重视。如今,媒介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宣传机构,而是更加注重广大受众的参与性。从手机短信投票发表意见的盛行、媒介开放日等可以看出,现今受众获得信息的渠道增多,受众参与媒介频率的增加,使得人们有了更为广阔的视野,从而有利于形成平等、民主的社会氛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健全新闻媒介的传播机制,以完善的新闻传播法规规范大众传播活动。新闻法规的最终目的是保证传播活动的有序进行,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及时制定可以指导新闻实践活动的有效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如在我国灾难事件的报道中,媒体在尊重客观事实、减少负面影响的前提下,如何选择报道时机和内容来满足受众信息需求,对于违规报道造成的不良影响如何处理等问题,应制定相关规定,以规范和完善灾难性事件的报道机制,充分发挥媒介的调节功能。

结语

要实现最大限度地达到和谐社会的目标,健康的传媒运行机制是必不可少的。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性课题,是我们不断努力追求的。健康向上的传媒机制该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新闻传媒在对待社会责任缺失问题上绝不能手软,应不断完善传媒机制,充分发挥传媒在精神文明领域中的作用,为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陈力丹、陈俊妮:《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信息流障碍分析》,《新闻界》,2005(6)。

2、《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70页。

3、陈韵博:《新型新闻寻租现象剖析》,《国际新闻界》,2005年第3期。

4、陈力丹:《健全有效的传媒自律机制》,《新闻界》,2003(6)。

5、韩建新:《关于党报版面数量变化的调查报告》,《中国新闻年鉴》,2000年。

新闻单位履职报告篇10

人大新闻宣传工作具有人大工作的特点,人大工作是在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下开展工作,紧跟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把握人大工作特点和宣传的重点,创新和探索人大宣传方式方法,提高人大新间宣传工作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增强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的对于性和实效性。

(一)加强对代表履职的宣传报道。

人大代表是人大的重要内容,以往对代表的宣传报道还存在一个误区,即侧重反映代表从事社会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为使人大代表真正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的作用,人大常委会要加强与代表的联系,立马获取代表活动的线索,经过归纳整合,侧重代表如何依照法律的规定,履行代表职责,体现代表特色,选取具有典型意义和值得推广的活动,在充分展现代表履职能力和风采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的报道,特别是重点议案建议办理情况,使群众切实感受到人大代表发挥出的作用,提高人民群众对人大代表的满意度。

(二)加强舆论监督的宣传报道。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的重要职权是监督权,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目的在于确保宪法和法律法规得到实施,要加强对宪法和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及其执法检查情况的报道。来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确保公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保护,保证行政和司法权力得到正确行使。通过新闻媒体对人大监督工作的宣传,更好地树立起人大监督的权威性。

要按照监督法的有关观定,立马向社会公布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及审议意见落实情况。提高群众知晓度,将一些典型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规违法不究的现象予以必要的批评暴光,使人大监督与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紧密地结合起来。

人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落实的过程,人大监督就要善于从人大行使职权的过程中挖掘深度报道的素材,积极探索对人大常委会的日常工作进行报道。特别是对重大监督事项,要进行全程的、有重点的持续性报道和跟踪报道,必须要把人大新闻的触角从对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宣传延伸到宣传人大常委会的日常工作。

(三)创新思路突出人大宣传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