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网络舆情的传播十篇网络舆情的传播十篇

网络舆情的传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4:19

网络舆情的传播篇1

【关键词】网络舆情;群体传播;沉默的螺旋;群体极化;网络舆论暴力

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使网民利用网络获取信息、进行社会交往和共享意见的方式日益变得便捷、高效,尤其是web2.0技术的应用,使网络群体可以自主地进行意见的生产与共享,促进了其舆情表达和话语空间的构建。然而,网络群体传播中的舆情表达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在引导得体的情况下起到舆论监督和缓解社会矛盾的作用,方便政府等社会管理部门了解社情民意,也容易因某些热点事件的触发而引起网络,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干扰和破坏。因此,政府等社会管理部门应重视网络群体的舆论传播,理性应对网络舆情。

一、网络舆情及其传播现状

所谓“舆情”,就是“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1]舆情是个人和公众的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的常态存在或表达,它往往在总体上是零散的、非一致性的,即多种不同意见的无序聚合。当多种不同意见的部分或整体,经过舆情群体的会聚、交流和决策而逐步走向多数一致时,就形成了舆论,即公开表达的、多数人一致的共同意见。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网络传播的普及,一个双向、多维、去中心化的平等话语空间正在形成。基于web2.0技术的自媒体如BBS、博客、微博和公民新闻网站等,更是将人们带到“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网络“丛林时代”,网络正在成为一种全民化的舆论工具,成为反映社会舆情最主要的媒介,网络舆情也迅速为政府等社会管理部门所重视。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1年7月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总数达到4.85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6.2%,较2010年底提高1.9个百分点。[2]网民数量的猛增,为网络舆情的形成和传播奠定了群体基础。同时,目前网民的网络应用方式也不断丰富,信息获取和交流沟通的应用方式尤其突出。多种网络应用方式的交叉运用,促进了网络舆情的立体化、高效率传播。在这些应用方式当中,微博的舆情传播态势更是让人刮目相看。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口碑)研究所2011年7月18日的《2011上半年中国网络舆情指数年度报告》显示,微博已经超越网络论坛成为中国第二大舆情源头,仅次于新闻媒体报道。我国社会舆论的重心已迅速向微博转移,网民爆料的首选媒体也更多地转向了微博。

二、网络群体传播:网络舆情的温床

日本社会学家岩原勉认为,群体就是“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3]群体成员在主体和目标取向上具有共同性,他们因共同的利益、兴趣等目的集合到一起,因而具有比较明显的群体归属感。同时,在群体内部也有某种互动机制和使群体共同性得到保障的规范。在这种情况下,群体成员共同协作,进行舆论的互动传播,以最终实现群体的共同目标。这个互动的协作过程就是群体传播,从本质上看,它就是群体舆情由分散到集中、最后走向多数一致的动态过程。

在群体传播中,群体规范对所有群体成员都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它“排除偏离性的意见,将群体内的意见分歧和争论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以保证群体决策和群体活动的效率”。[4]因此,群体中的少数意见持有者,会受到来自群体内多数一致意见的舆论压力,他们会在趋同心理的作用下形成对多数意见的盲从。群体规范不仅对群体内的舆论传播有制约作用,而且对来自群体之外的舆论具有“把关”作用。群体意识较强的成员还会产生偏激的“自卫”行为,甚至与群体之外的舆论发生冲突,以确保群体的稳定和共同目标的实现。

在网络上,网民进行意见表达和交流的条件空前成熟。分权、匿名的网络传播为公众带来了舆论传播的民主化氛围,网络的交互状态为公众在论坛等公共场所讨论、交流、形成舆论创造了空间,网络使用门槛的降低也让公众的社会知情能力和舆论表达能力大大提高,在便捷、灵活的web2.0媒体上,公众甚至可以直接介入舆论的生产,成为舆情的重要源头。在此基础上,公众讨论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公共领域”进一步成熟,一些利益群体开始在“公共领域”进行志同道合的群体对话和群体行动。一种富于独立、自主、平等意识的新群体――网络群体,便进入到社会舆情的传播行列。

与报纸、广播、电视等纯粹的大众传播方式不同,网络传播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功能于一身,传播方式丰富多样,现实与虚拟空间的传播能够交织进行,这将大大增强其舆情传播效果。

在网络群体传播语境下,网络舆情的传播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群体成员因为现实中的某种现象或偶然事件,在网络群体空间进行规模化聚集,他们发表言论,交流意见,传递舆情。第二阶段,在群体意识和群体规范的作用下,加上网络的即时交互特性,群体成员的分散意见迅速走向多数一致,形成强有力的舆论潮,它往往会与网上相对意见发生非理性舆论冲突。如果此时的群体舆论是针对社会公共事件产生的,而政府或其他社会管理部门又没能及时公布相关信息,采取合理措施引导舆论,就会导致网络的发生,甚至会转化为现实。第三阶段,相对意见的一方或双方,通过公布相关信息、调整意见方向,有的甚至需要进行某种承诺或补偿,舆论潮才会逐渐平息下来,网络群体舆情又复归相对稳定的状态。

三、网络舆情的群体传播特征

在网络公共领域,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或爱好自主选择群体,所以,群体成员往往具有比较自觉的群体意识。同时,网络群体传播的即时互动性以及匿名性等特点,使网络群体成员的意见表达便捷、自由而高效。在此基础上,网络群体成员的舆情表达常常呈现出非理性从众、极端冒险和舆论暴力等倾向。

(一)“沉默的螺旋”效应

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依曼在研究舆论与大众传播的关系时,发现了“沉默的螺旋”效应。诺依曼认为,人们如果发现自己的观点与大多数人的优势意见一致,就会积极地将它表达出来;而当他们发现自己的观点属于少数人的劣势意见时,就会保持沉默,以免被孤立甚至受到来自群体的舆论压力。其结果是,劣势意见的沉默使优势意见显得愈加强大,这又迫使更多的少数意见持有者转向沉默,或者采取从众行为。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了一方的意见愈来愈强势,而另一方愈来愈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舆情传播过程。

网络群体的成员,由于群体资历、知识层次以及影响力的差异,会出现话语权和意见表达能力的分野。那些拥有话语权、意见表达能力强的群体成员,便成为网络意见领袖。他们常常是优势意见的代表,对普通群体成员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在群体舆情的传播中,容易造成意见双方势力的强烈反差。网络群体传播,往往通过营造这种不对称的“意见环境”来影响舆情。在网络环境中,舆论的最终形成,常常不是群体成员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群体成员害怕被孤立的心理,迫使他们在非理性的情况下采取趋同行为,屈从优势意见,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当然,在网络群体传播中,大多数人的优势意见并不一定就是富于理性和建设性的。当群体中少数人的意见处于劣势时,他们可能会暂时屈从于优势意见的压力,或者沉默、或者表面上与群体舆论保持一致,但实际上他们可能仍然没有放弃自己原来的观点。群体舆论有时并不能真正代表民意,其原因就在这里。

(二)“群体极化”效应

当代美国法哲学家凯斯・桑斯坦在解释“群体极化”效应时说:“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5]在网络群体的舆情传播过程中,群体成员缺乏直接进行面对面的现场讨论和交流,加上网上信息更新和交流的频繁,他们往往没有机会去深入思考,便根据舆论领袖或群体多数人的意见进行决策。如果此时意见领袖或群体多数人有偏激的意见,群体成员往往出于法不责众的考虑,加上有群体力量的支持,极易受到暗示、感染和同化,使原来的偏激意见进一步得到强化,直至出现极端化倾向。

在这种偏激舆情非理性传播的情况下,群体成员往往会比个人进行决策时更容易走向冒险或保守,逐步向某一个极端倾斜,以致背离最佳决策,即保守的会更保守、激进的会更激进。但在更多的时候,群体决策会偏向冒险的那个极端,而且,群体成员的极端冒险倾向,使他们淡化了所应担负的责任,忽略了冒险行为可能要付出的代价。

在网络群体传播中,舆论的群体极化效应会产生非理性、过度极端的社会行为,甚至会演变为网络,给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干扰和破坏。不过,舆论的群体极化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能够促进群体取得一致意见,增强群体内聚力,统一群体行为。在推动长期积累的社会问题的解决时,如果引导得体,可以促进政府等社会管理部门应急能力的增强,对提高社会管理效率、疏导民间舆论具有积极意义。

(三)“网络舆论暴力”倾向

所谓“网络舆论暴力”,就是在网络传播中,部分网民以道德或情感审判的方式对某一事件、现象发表过激意见,导致大量参与者和围观者聚集而形成的具有煽动性、攻击性和侮辱性的强大舆论风暴。这种网络群体行为,往往通过激烈的言辞对当事人进行道德或情感的攻击,有时甚至把这种攻击行为延伸到现实生活当中,通过人肉搜索、恶搞和炒作等方式,侵犯当事人的隐私权、名誉权和个人生活空间,给当事人或相关人员造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和伤害。

网络上公开的违背人类传统道德或情感的事件,容易触动网民的道德神经和内心情感,引发他们普遍的关注和共鸣。网络环境的虚拟及匿名特征,让群体成员能够大胆宣泄对现实的不满情绪,甚至借助某些暴力方式来缓解现实压力。另外,我国网民的年轻化以及文化程度偏低等特征,使他们容易受群体情绪和表面信息的影响,产生不明真相、不计后果、不负责任的冲动言行。在这种群体传播语境下,网民群体很容易取得意见认同并表现出舆论暴力倾向。网络舆论暴力的道德审判,能够唤起网络群体的正义激情,也容易被谣言制造者、网络推手以及公关公司所利用。因此,政府等社会管理部门应该疏通网民的表达渠道,及时公开相关信息,对舆论暴力倾向进行合理的引导,使其真正发挥减压、舆论监督和道德规范的积极作用。

总之,网络群体传播语境及其舆情传播机制,为当前我国网民群体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舆论监督提供了便捷的途径,这对我国转型期政治、经济和文化体制的建设与完善极为有利。显然,政府等社会管理部门还需要以开放的思想,深入网络传播实践,对网络舆情进行准确、及时的梳理和研判,保持舆情信息的公开,主动设置网络议程,处理网民网上与网下的问题,以最大限度地规避网络群体舆情的负面影响。

(本文为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网络群体传播的舆情监测与舆论引导机制研究”,项目号为2010FXw006的最终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51-52.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2011年7月.

[3]田宗介等.社会学事典[m].日本:弘文堂,1988:439.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93.

[5]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7.

网络舆情的传播篇2

在融媒体时代,公共危机的舆情传播出现新的模式,它不同于传统的单周期“正态曲线分布”。本文在借鉴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建构网络舆情的生命周期模型,基于案例实证分析建构网络舆情演化的单周期模型和多周期模型,以此探究公共危机网络舆情的协同治理问题。

[关键词]

公共危机;网络舆情;演化模型;协同治理;多元主体

现代社会是一个融媒体发达的网络社会,也是公共危机频发的风险社会,诸如公共危机的突发性、紧急性、复杂性、互动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决定了公共危机舆情传播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动态的系统过程。这需要进一步研究融媒体时代公共危机舆情传播的新范式。

一、公共危机网络舆情的生命周期模型构建

在传统公共危机管理中,阶段分析理论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实用理论。比如,斯尼德和戴生提出的危机管理二阶段模型,努纳马科等人提出的危机管理三阶段模型,罗伯特•希斯提出的“4R”模型,查尔斯和金提出的四阶段模型,史蒂文•芬克提出的危机生命周期理论,尤里埃尔•罗森塔尔等人提出的“ppRR模型”,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Fema)的“mpRR模型”,布兰克利提出的危机管理五阶段模型,米特罗夫提出的五阶段模型,诺曼•R•奥古斯丁的六阶段模型。其中,生命周期理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它对探究融媒体时代公共危机的网络舆情传播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生命周期理论由美国学者史蒂文•芬克在1986年出版的《危机管理:对付突发事件的计划》中首次提出,把危机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前期症状阶段(prodromal)、急性阶段(Breakoutoracute)、慢性或后遗症阶段(Chronic)和治愈阶段(Resolution)四个阶段,也就是危机的潜伏期、发作期、延续期和痊愈期,也可以称之为危机的酝酿期、爆发期、扩散期和解决期。

在融媒体时代,伴随公共危机事件的网络传播,不论是在公共危机的爆发期、持续期,还是公共危机的解决、评估和修复期,各种内外部因素都会作用于网络舆情的演变,致使公共危机网络舆情的演变是一个复杂多变、不确定性过程。网络舆情在潜伏中萌芽、成长、扩散,提升了网络舆论的现实影响力。现借鉴生命周期理论,重新审视网络舆情的演进过程,探寻内在的运行规律,构建从萌芽到沉寂的公共危机网络舆情的生命周期模型。这种类似统计学上“正态曲线分布”的网络舆情生命周期模型反映了网络舆情的演变态势和动态规律。在图1中,横坐标是时间序列线,表示公共危机网络舆情的时间变化(t),纵坐标是网络舆情的实际影响程度,表示公共危机形成网络舆情过程中的热度或强度状况。曲线a-G表示随着时间变化的网络舆情演化状态。该网络舆情曲线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其中a-B段是酝酿期,B-C段是生成期,C-e段是扩散期,e-F段是消解期,F-G段是沉寂期。

每个阶段之间是一个舆情变化的拐点。该模型的特点是公共危机的发展过程相对较长,随着时间的变化,媒体报道和网民评论的数量由少变多,经过峰顶后又由多变少,最后几近消失。“正态曲线分布”模型基本体现了公共危机网络舆情的发生、发展和消失的整个过程,能够完整地诠释公共危机网络舆情的消长过程。一是危机酝酿期。公共危机信息一般分散于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中,诱发舆情的信息起初散见于BBS论坛、新闻转载、新闻跟帖、博客、微博和微信中,传播主体也比较分散,尚未形成舆情的“涟漪效应”。但是征兆往往稍纵即逝,难以捕捉,及时发现潜在危机因子的酝酿与显露就成为危机预警的首要任务。如果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协同主体能够准确预见公共危机的部分舆情信息,即可从源头上有效干预。因此,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将危机消灭于萌芽之中是最佳的危机管理路径。二是危机生成期。原本处于离散状态的舆情信息,在某些诱发因素的作用下发生“集聚现象”,在短时间内被广大网民所关注,形成广泛的网络舆情和舆论影响力。在这个阶段,公众处于对网络舆情的认知阶段,还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观点或意见。

政府部门可以在第一时间提供权威信息,把握网络舆情走势,对于缓解网络舆情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政府和危机责任主体没有反应或者反应滞后,也就错过了缓解网络舆情和解决问题的时间节点。三是危机扩散期。融媒体关注度迅速提高,不仅融媒体和网民热议公共危机事件,传统媒体也纷纷参与其中,加大对危机事件的报道力度。在危机事件中,网络舆情扩散期的长短往往取决于公共危机的处理结果是否化解了危机事件所造成的利益冲突,是否满足了涉事民众的利益诉求,是否被公众或网民所接受。否则,网络舆情将会随着公共危机事件的阶段性发展出现一波又一波的舆论高潮,网络舆情的有效引导和公共危机的有效解决将会变得更加困难。四是危机消解期。危机事件的各方之间经过多轮“博弈”,达成相互妥协或者依法解决,公共危机逐渐解除。在这个阶段,一些从网络舆情传播中概括出来的符号化、概念化的“网络流行语”成为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的指代性热词,并且固化,对公众的社会认知和价值判断产生重要影响。五是危机沉寂期。随着公共危机处于评估和修复期,网络舆情也基本消退。政府和责任主体也需对危机过程和网络舆情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为网络舆情研判提供有效依据。虽然网络舆情逐渐处于沉寂期,但它对涉事责任主体、政府组织的形象和公信力产生的负面影响是长远的。需要注意的是,网络舆情一段时间后,如果伴随危机事件出现新的议题,网络舆情在沉寂后将有再次爆发的风险,进入新一轮的扩散期。由此可见,网络舆情的生命周期是一个复杂多变、不确定的过程,体现了网络舆情系统的非线性和复杂性。在实践中,公共危机的网络舆情演化模型并非像上面所述的那样,是单一的、对称的“正态曲线分布图”,而是比这种模型要复杂得多,模型的类型也比较多。

二、基于实证分析的公共危机网络舆情演化模型

研究网络舆情的演化过程,可以结合“百度指数”中的“舆情洞察模块”进行大数据统计,通过“关键词搜索”形成具体公共危机事件的头条新闻“指数曲线”。现用该指标曲线来表示网络舆情的演化过程,这不影响本研究目的。因为根据相关实证研究,“媒体新闻关注度”与“网络舆情关注度”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显著,两者成正相关。现结合具体的公共危机案例,将公共危机的网络舆情演化模型进行归纳与分类。

(一)网络舆情演化的单周期模型该模型是指在公共危机的网络舆情经历了一个形状或规则或不规则的演变过程,形成了单个周期的“指数曲线图”。与传统的危机舆情“正态曲线分布”相比,网络舆情单周期模型主要表现为如下特征:网络舆情的演变曲线是一个完整的单周期,曲线末端在舆情消解期通常有一条“时间长尾”;网络舆情持续的事件较长;网络舆情的强度加大,影响范围更广;网络舆情的指数曲线图更加不规则;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两种舆情融合叠加,形成“融合舆论场”。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发现,如果“指数曲线”的形状规则与传统的“正态曲线分布”模型类似,则称之为对称模型。如果“指数曲线”的形状不规则,则称之为非对称模型。1.单周期对称模型该模型表现为一个形状对称、相对平滑的“指数曲线”,它代表了公共危机完整的网络舆情系统。

该模型显示了政府和其他多元主体在网络舆情治理上有效合作,使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相对平缓。如果网络舆情治理无效或失当,即使是公共危机的“一般事件”也会变得相当复杂,不断产生次生舆情灾害,从而形成影响力更大的公共危机事件。这对政府组织的协同治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该模型涵盖了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社会安全类和网络事件类等事件类型。案例一:2014年12月29日发生的清华附中工地坍塌事故(见图2)与该案例舆情“指数曲线图”相似的还有2014年发生的“5•10”杭州垃圾焚烧项目致民众聚集事件、2015年发生的“12•20”西安医生手术台旁“自拍”事件等。案例二:2014年发生的“8•2”江苏昆山工厂爆炸事故(见图3)与案例一的“指数曲线图”不同,这次事故的“指数曲线”在对称图形之外出现一条“长尾”,这是媒体在后续报道伤亡情况和追责情况等信息时所引发的舆情。“长尾”舆情之所以表现得波澜不惊,是因为媒体报道的信息符合心理预期和社会预期,没有催生更强烈的网络舆情。2013年发生的“4•20”四川雅安芦山县7级地震的舆情“指数曲线图”同样具有类似的“长尾”。2.单周期非对称模型与单周期对称模型相比,该模型的突出特点是舆情“指数曲线”的形状不对称,具有较多反复涨落的现象。由于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效度和网络舆情的引导水平不同,“指数曲线”就会呈现不同的形状。

该模型涵盖了事故灾难类、社会安全类和政府公权类等事件类型。案例三:2015年6月1日深夜发生的“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见图4),这是一起公共危机舆情协同治理成功的范例。在这起特别重大灾难性事件中,竟然没有出现大范围的网络谣言,实属罕见。这也是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积极传播正能量的结果。这种积极、有序的公共危机协同治理方式为今后发生的特别重大灾难性事件或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舆情治理经验。此外,属于单周期非对称模型的公共危机事件还有:2014年发生的昆明火车站“3.1”事件、2014年3月21日发生的山东平度村民被纵火烧死事件等。案例四:与对称模型中的“长尾”一样,非对称模型中的“指数曲线”也会在非对称图形之外出现一条“长尾”,这是融媒体和社会对事件或事故持续的关注所引发的舆情。有的“长尾”舆情表现得相对平静,也有的“长尾”舆情表现得稍有波澜。比如,2013年8月10日发生的山东平度陈宝成被刑拘事件和2014年发生的山东招远“5•28故意杀人案”等。

(二)网络舆情演化的多周期模型该模型是指公共危机事件的舆情“指数曲线图”经历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形状对称或者不对称的演变周期。多个周期共同组成了公共危机事件完整的网络舆情系统。它一般出现在公共危机的“较大事件”或“特别重大事件”类型中。与单周期模型比较,多周期模型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网络舆情持续的时间更长,一般在主要舆论结束后会持续形成一条“长尾”;网络舆情的强度更强,传播范围更广;网络舆情的指数曲线陡缓交替,形状更加不规则;媒体的“融合舆论场”与公共危机事件本身互相作用、互为影响;次生舆情有力助推媒体的新闻报道,不断产生新一轮的网络舆情周期;大多数主流媒体参与其中,头条新闻占比增加。1.多周期对称模型该模型在舆情“指数曲线图”上呈现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形状基本对称的周期。第一个周期类似于传统的舆情“正态曲线分布”,第二个周期是第一个周期在舆情基本结束后又因“新情况”而引发后续的舆情涨落,形成了第二个周期。之后,随着“新情况”的不断出现还会呈现多个形状基本对称的网络舆情周期。与单周期对称模型相比,它显示了公共危机的演变过程更加复杂,难以预测,也显示了网络舆情的复杂性和突发性,增加了政府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难度。该模型涵盖了政府公权类、事故灾难类等事件类型。

案例五:2015年1月发生的黑龙江讷河监狱囚犯猎艳事件与该模型“前低后高”的两个周期不同,陕西省委党校副校长“不雅照”事件的舆情演化则呈现出“前高后低”两个周期。案例六:2014年12月31日深夜,上海外滩广场发生群众拥挤踩踏事故,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是一起突发性社会灾难事件(见图8),其舆情形成了4个相对完整的周期。2.多周期不对称模型该模型的舆情“指数曲线图”呈现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形状不对称的周期。每个周期都因“新情况”而引发复杂的舆情涨落。与多周期对称模型相比,该模型显示了公共危机事件演变和网络舆情演变异常复杂性,也预示着政府组织之间的协同治理没有实现。对于重大公共危机事件而言,它的舆情周期有多个,每个周期持续时间也较长。但是,如果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成效显著,即使是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它的舆情周期相对较少,形状也较为规则,每个周期持续时间也相对较短。该模型涵盖了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社会安全类和政府公权类等事件类型。案例七:2014年10月14日,云南晋宁县发生征地冲突事件,导致8人死亡,18人受伤,是一起较大的(见图9),迅速引起各种舆论的强烈关注。与案例七类似的还有2013年8月发生的上海法官集体事件和2014年7月18日发生的超强台风“威马逊”登陆事件,它们的舆情曲线图也呈现出类似的多周期不对称模型。案例八:2013年11月22日发生的青岛中石化输油管道爆炸事故,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伤,是一起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因融媒体和公众质疑较多,其舆情“指数曲线图”(见图10)呈现出:舆情周期较多,涨落较为明显,形状不规则,舆情持续时间也较长。与案例八类似的舆情“指数曲线图”还有2013年4月发生的复旦大学学生投毒案(见图11),其舆情更为复杂,伴随新闻头条关注度的提升,网络舆情也比较尖锐,持续时间更长。

三、典型案例的公共危机舆情解析

这是发生在2015年深圳“12•20”特别重大滑坡事故的舆情“指数曲线图”。由于这是一起特别重大的生产安全事故,被国内融媒体和网民广泛、持续关注,因而舆情“指数曲线”比较复杂(图12),呈现出网络舆情演化的多周期模型。但实际上,它是单周期对称模型,只不过由于媒体的长时间关注,在对称图形之后留下了一条网络舆情在消解期的“时间长尾”。与四个月前发生的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所产生的复杂的网络舆情多周期模型相比较,深圳“12•20”特别重大滑坡事故的网络舆情单周期对称模型则显示了这是一次网络舆情协同治理的成功范例。一方面,事故发生当天,各方救援行动快捷高效,全力救灾和救人;另一方面,救援指挥部自事故发生当天起连续举行10场新闻和情况通报会,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本着“快报事实、慎报原因、公开透明、实事求是”的原则,在第一时间掌握的一切准确信息,认真回应、解释和说明舆论关注的问题(比如救援情况、失联人数、事故原因等),并对失联人数的多次变更做出真诚的解释。尤其是在第十场新闻会上,深圳市党政负责人集体鞠躬向社会作出诚恳道歉,迅速在网络舆论场获得认可。在深圳山体滑坡10天之后,网络舆情相对平静。又经过半个月之后,网络舆情因关于“深圳山体滑坡嫌疑人在逃、有奖举报嫌犯、事件理赔”等头条新闻进入三个相对平缓的舆情周期,这反映了政府的协同治理有序进行,没有引起进一步的舆情反弹。这说明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主体在公共危机舆情的协同治理上成效显著。

网络舆情的传播篇3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部分,可以说网络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进行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网络的发展在带给我们信息传播的方便性的同时,同时由于网络中的信息量大,而且繁杂,很容易会出现舆论方向失控的局面,从而引发一些突发事件。加之现在我国的网民数量在不断的增加,很多人已经习惯通过网络来了解信息,表达增加的看法和意见。网络舆情虽然是政府对社会进行控制的一种新方式,但是其也给政府进行社会管理和信息控制带来了巨大挑战,如果网络舆情控制不好,就很容易造成舆论形势失控的局面,所以对于网络舆情的控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我哥网民数量非常巨大,网络舆情的力量也就异常巨大,因此进行网络舆情控制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本文就以微信为例,对新时期网络舆情控制提出了一些看法,希望能够为我国的网络舆情控制带来帮助。

1微信网络舆情特点

微信作为一种现在最为流行的沟通方式,通过微信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的轻松,同时,其也使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的快速。微信也已经成为了一种网络舆情的主要方式,要想对这种网络舆情进行控制,就应当了解其特点,以下是关于其特点的介绍。

1.1多元化

微信的使用者,现在还是趋于年轻化,最主要的还是年轻人,其思维比较活跃,对于事情的看法也各不相同,其在进行交流的时候内容也会比较的丰富。同时由于使用微信的人员的组成不同,其有从事各行各业的人员,也有各个年龄段的,虽然是年轻人为主,还是有很多不同年龄段的人使用,这就使微信中进行交流的时候话题以及进行关注讨论的方向更为广阔。这样就产生了不断分散化的舆情表达和多样的思想观点。

1.2即时性

随着现在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用微信的多数又都是选择通过手机进行使用,现在的手机互联网用户已经远远超出电脑用户,这样通过微信进行信息的业绩传播的速度就更快。可以说是刚刚发生的事情,通过微信就可以广泛的传播。其甚至是要比其他的网络舆情方式传播信息的速度更快。

1.3偏差性

由于网络中的信息的报道的侧重点、报道先后顺序以及其分析的深度等的不同,这就导致了通过微信所了解到的信息在大家进行认识的时候会有一定的偏差。而且微信其毕竟是一种不真实的网络环境,在这其中的信息,与真实的世界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大家在这上面所了解到的信息虽然是真实的,不过由于报道和传播等方面的不同,使大家对这些信息的认识上面就会有不同程度的偏差,同时,网络中还有很多不真实的信息传递,这样也都会导致人们对真实社会的了解出现误解。这样就会容易出现不理智的行为,给现代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2网络舆情的控制方法

由于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非常的快,而且接受的群体也非常的多,如果不加以控制,对于一些不真实的信息的传递或者是反动等影响社会安定团结的信息传播就会影响社会的问题。如果不对网络舆情加以控制,就会导致社会发展受到影响。以下是笔者根据现在微信网络舆情的特点,提出的控制网络舆情的意见。

2.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由于网络舆论的力量非常强大,所以必须加以正确的引导,只有将其都向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引导,才可以使舆论得到控制,不至于出现失控的现象。在进行网络舆情的控制中,政府应当加强网络平台的建设,以微信为例,政府应当有微信公众互动平台,并且对于公众的意见等应当在微信中及时的与民众进行沟通,不要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丧失话语权。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建立,正确的引导舆论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2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现在网络的发展非常的迅速,在网络的管理中我国的法律法规还是出于落后的阶段。有很多人都是在利用我国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中的漏洞来进行违法犯罪或者是传递不良信息,这样不但给这些人可乘之机,同时对于政府的管理也带来了严重不良的影响。根据网络舆论的特点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并且根据不同的网络信息传递平台和方式,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比如说针对微信,要有与其相对应的法律法规,这样可以更有效的对网络舆论进行控制。

2.3提高素质

有很多人对于网络舆情的认识不高,认为言论自由就可以随意的撒布谣言,甚至是有很多人由于对这方面不了解,为了增加自己的微信的关注量等,故意制造一些毫无根据的事情进行。很多人认为这并没有什么不良的影响,而事实上这样的做法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可以增加这方面的宣传以及教育,通过网络或者是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使人们意识到自己在微信中的言论对于社会影响的重要性,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不良微信言论的传播。

3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我们进行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由于我国网民众多,进行网络舆情控制更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情。而微信是现在很多人都会使用的一种沟通方式,对于这方面的网络舆情控制更是十分重要。本文笔者对微信舆情的特点进行分析,对现在微信舆情的控制情况进行了解,提出了改进我国微信舆情管理的办法。分别从政府公众微信平台的建立、对微信舆论的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以及提高国民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希望对我国的网络舆情控制会有帮助。

参考文献

网络舆情的传播篇4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舆论对社会舆论的影响越来越大,并与传统媒体舆论互动融合,在社会舆论格局中日渐形成主导地位。了解网络舆情的特点,及时有效地做好网络舆情研判,是正确开展网络舆论引导的前提。

传播爆炸性

网络舆情传播是指相关舆论信息在网络空间由点到面、由散到聚、由冷到热的过程,也就是随时间轴线的网上舆情信息动态变化过程。与传统媒体的舆情传播线性路径和圈层式受众覆盖不同,网络舆情传播呈现的是非线性的散播路径和交叉、重复、叠加式传播覆盖,具有传播爆炸性的特点。就好像是在网络空间上存在的一个个舆情信息地雷或炸弹,在一定条件下触发后,其信息传播能量可以瞬间得到释放,相关信息及其评论在网络空间上快速生成,并产生巨大的传播影响。

在网络舆情传播爆炸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网民参与性的信息和意见传播活动,使其发生连续性爆炸效应,使相关舆论持续升温,不断增强其舆情传播的影响力。网络舆情传播爆炸性的特点通常缺乏一定的舆情征兆,使人们对其预警和干预都比传统媒体更加困难,往往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遭遇舆论压力和舆情困境。

主体隐蔽性

在网络舆情传播中,与传统媒体具有明确的传播主体不同,网上传播主体是模糊的,既可以明确,也可能不明确,主体隐蔽性成为网络舆情传播的重要作用因子。匿名传播作为网络传播技术平台提供的一种机制,得到广大网民的高度支持,因为其可以摆脱现实社会关系下的压力,使人们的精神得到一种自由的释放。不过这种自由释放也使得个体的网络言论和传播行为与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相脱离,在各种不良动机支配下会造成诸多社会问题和消极影响。

可以说,网络匿名传播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既可以使社会个体得到一种自由表达和压力释放的途径;另一方面,这种不用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的网络传播方式,也为持有各种不良诉求的人提供了传播工具,为人为制造网络舆情提供了条件,比如2009年7月间出现的“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12字的帖子迅速在网络莫名蹿红,短短两天的回复数达到300612,点击数达到7607617。这起“贾君鹏事件”就是由网络推手团队制造出的网络舆情。可见,传播主体的隐蔽性不仅给网络舆情本身增加了许多复杂性因子,使其发展趋向具有多变性、极端性和不确定性:而且人们对于网络舆情的研判也常常处于不确定状态,难以分辨哪些是网民客观性的诉求反映,哪些是网络推手策划的少数利益群体的诉求。

信源模糊性

网络传播中的信源较之传统媒体常常是模糊的,大体上有三种情形:一是只有信息内容而没有信息来源:二是道听途说,不给出明确的信息来源:三是虚拟一个现实中不存在的信息来源。正是由于网络信源的模糊性,才使得人们对于网络空间传播的信息内容持较低的信任度。但是,如果网络传播的信息内容不能够得到权威信源的及时印证或澄清,或是被封堵或删除手段所控制,人们反而会转向半信半疑,在一些社会心理的作用下甚至持宁信其有的态度,并引起网络舆论的热议。

在目前的网络传播机制下,信源模糊的问题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仍会长期存在下去。要解决其造成的传播影响,只能通过权威信源的网络与回应加以解决。随着传统媒体与网络的融合,信源模糊也成为一些传统媒体制造看点、吸引受众眼球的手段,用“据说”、“据传”等模糊信源制作的新闻屡见不鲜,这种损害媒体公信力的做法已成为媒体报道的新公害。

网民动员性

网络舆论之所以被迅速放大,除了网络传播平台自身的技术特性外,与网民的意见参与密切关联。从舆论发生的机理上分析,只有人们在关注某一主题信息内容的同时,对该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形成公众观点群或意见场,才能称之为公共舆论。

网络舆情传播既可以将舆情信息内容本身及其被关注的程度(浏览量)一同传播开来,又能够将网民意见、评论及其意见量(发帖或跟帖量)加以传播:同时,每一个浏览者或发帖人都能够在网上即时看到自己的关注和意见参与情况所引起的网络舆情变化,也就是自身行为对网络舆情的影响。由于这种因自身行为而引起的网络舆情变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给个体带来了一种满足感或成就感,会使越来越多的网民参与到网络舆情的传播中来,见证自身对公共舆论的作用。因此,网络舆情传播具有网民动员性的特点。加之。网络舆情所蕴涵的利益诉求还会直接产生一些社会群体的共鸣,更加推动了他们通过网络平台参与公共意见的形成,加入到网络舆论的关注和评论队伍中来。网民动员性在舆情发展中具有类似“滚雪球”效应,一方面参与的人越多。雪球就会越滚越快、越滚越大;另一方面雪球越大,越能够吸引更多的人予以关注,并参与进来。网络舆情的分析与研判,必须充分重视网民动员性的特点,对舆情发展趋势作出估计。

意见指向性

由网络舆情传播所推动的公共意见除了在选题和内容上具有丰富性外,还具有较强的意见指向性,即网络舆情中所呈现的网民最热烈的关注和意见往往有着类似的主题和趋同的方向。网络舆情的意见指向主要体现在网络新闻跟帖、社区论坛跟帖以及博客留言中,并且以情绪化的意见表达居多,甚至出现污辱、漫骂、人身攻击等极端言论,而网民这种极端化的情绪往往左右网络意见方向。在网络意见生成的过程中,网上意见领袖的作用十分明显,他们评论或发帖的意见方向能够对整个网络舆情的意见指向产生影响。了解、掌握网络舆情意见指向性特点,可以对网络舆情的走势进行科学预判,并针对其存在的民粹心理倾向、情绪极端宣泄、意见领袖引导等影响核心要素加以干预,促进网络舆论朝向平衡化、理性化、主流化方向发展,正确引导网上舆论。

影响显著性

随着网络媒体受众的普及,其自身与传统媒体的互动、融合也在不断深化,在两者互动共赢作用的推动下,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在舆情传播过程中日益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网络舆论影响力不断得到显现和提升。此外,网络舆情还可以制造出“民意”效应,即通过体现和传播网民的关注度和意见参与的动态情况,呈现对相关问题的舆情热度,反映出一定的民意诉求。而这种民意诉求本身又可以作为舆论内容被传播和放大,进一步增强网络舆情的影响。

对于网络舆情影响的评估要持审慎的态度,网络作为一个与现实相对的虚拟空间,其民意表达客观上也存在着虚拟性,即一方面部分网民形成的网络社群可以借助网络传播平台,不断放大符合自身利益诉求的意见,排斥和挤压其他人的意见空间及其传播影响;另一方面,舆论传播的沉默螺旋效应也在网络舆情中充分显现,在部分人的意见借助网络力量无限放大的同时,不愿意或不屑于参与讨论的读者和受众。则自然而然地被排斥在网络民意之外。因此,在认识网络舆情传播影响显著性特点的基础上,要学会构建和完善网络舆论的平衡机制,引导和促进网络舆情客观地反映公众意见和诉求,使之与现实社会舆论相统一。

网络舆情的传播篇5

关键词:弱传播;网络暴力;舆论现象;女性群体;女性公众人物

2022年1月,“王冰冰塌房”相关内容在网络上大肆传播。网暴事件起于王冰冰某疯狂粉丝在社交媒体上的发言,该粉丝将王冰冰早年的私人信息到网络上,王冰冰四级成绩截图也被疯狂传播。有网友声称王冰冰曾经结过婚,表示现在王冰冰已经离异。针对这一披露,网络舆论总体分为两个派别,即塌房爆料派和反对网暴派,同时主流媒体对网暴事件进行发声引导,但在社交媒体上,网友的负面情绪呈持续上涨趋势。同一事件,网络受众呈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塌房爆料派在本次网暴事件中占据上风,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无法抑制事态爆发的走向,文章试从弱传播视角对此进行探析。

一、弱传播:舆论世界的哲学

弱传播作为一种公理系统假说,由邹振东教授首次提出。它指的是舆论世界弱者优势传播现象,有时也指运用弱传播理论进行传播的策略。舆论的弱原理认为,人类生活在现实世界与舆论世界这两个世界,前者是强世界,后者是弱世界。弱传播理论体系,是关于舆论世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一种理论体系,弱传播理论体系包含四大规律——舆论的弱定理、舆论的情感律、舆论的轻规则、舆论的次理论。概括来说就是弱者优势、情感强势、轻者为重、次者为主[1]。

二、网络暴力概述

(一)网络暴力的概念

心理学上认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对他人造成身体或语言上的伤害的行为被称为暴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人们对他人的暴力不再局限于现实世界,社交媒体上的暴力行为层出不穷,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虚拟网络世界对暴力的反映被称为网络暴力,与传统暴力相比,网络暴力表现为参与者对当事人使用言语暴力进行攻击和诽谤。网络暴力是另一种形式的社会暴力,网络空间暴力的存在也会产生相应的恶性结果,网络暴力同样会对当事人的身心造成严重伤害。

(二)针对女性公众人物的网络暴力

女性遭遇网络暴力的影响因素来自多方面,主要受社会环境、网络环境、网民心理等因素的影响[2]。当社会环境发生负面变动时,社会道德将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下降。网络环境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和自我监督,成为产生网络暴力的温床,网络环境高度自由化的特点,致使传播者的责任感和犯罪感被削弱,网络言论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当网民存在道德审判动机和宣泄式恶意攻击的心理基础时,其将发起网络暴力。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女性公众人物的工作与生活无法完全分割,这种掺杂性的职业特点,使得女性公众人物时刻生活在媒体的关注当中。当女性公众人物出现在大众视野时,人们认为任何人都有对女性公众人物进行评判的权利,在公共空间中,这种带有自由性和随意性的批判行为,被社会默认其属于公众人物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要素。然而,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普及,网络受众开始滥用批判权,在社交媒体中对女性公众人物进行网络暴力的行为,呈现出泛化的趋势。网络受众常常将关注点聚焦在女性公众人物的私德问题上,由于缺乏固定明确的评判标准,对女性公众人物私德的监督手段往往会走向极端。

三、王冰冰双重身份下的弱传播现象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依据人们占据社会资源的不同,出现了主观阶层分化的现象[3]。一方面,女性公众人物在社会资源占有方面,在阶层分化中处于优势地位;另一方面,庞大的网络受众在社交媒体中的信息传播范围占据上风,同一信息的快速传播极易导致网络受众产生群体情绪感染。弱传播理论认为,人类生活在两个世界,一个世界是原本的现实世界,另一个世界是传播的舆论世界,两个世界互为逆世界,现实世界中的强者,在舆论世界中居于弱势。在网络舆论中,人口优势是最大的优势,争夺多数人的话语权才能够在舆论风暴中夺取成功。舆论具有轻规则的特点,“爆料”“人肉”不符合伦理纲常,但在网络舆论中,受众却乐此不疲。

(一)弱传播的弱者:央视女记者

王冰冰央视女记者的身份,是此次网络暴力产生的直接原因。在审美话语权转移的背景下,一直以来以严肃著称的央视,试图重新建立起与年轻人的联系,王冰冰凭借治愈的笑容引起了众多年轻人的关注。弱传播理论认为,现实世界的弱势群体,一旦通过弱传播在舆论世界中成为强者,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最终成为现实世界的强势群体。在新的循环中,其会沦为舆论世界的弱势群体。王冰冰以邻家女孩的形象“出圈”,在获得巨大关注的同时,也在网络舆论中进入了新一轮的循环。作为央视记者的王冰冰,相较普通人,享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更高的社会地位。这种身份赋予了王冰冰现实世界强者的地位,王冰冰因早年隐私曝光遭到网络暴力,相同事件发生在普通人身上难以引起社会舆论,这种远高于社会标准的评判体系,作为现实世界强者的女性公众人物,显然在网络舆论中处于弱势。弱传播的情感律认为,舆论世界是情胜于理的传播世界,现实世界与舆论世界在情与理的坐标体系上互为逆世界。舆论的本质是不讲道理,这就是舆论的情感律。狂热粉丝以“人肉搜索”的形式将王冰冰的个人隐私到网络的行为,已经形成网络暴力的既定事实。然而,在此次舆论风暴中,对实行“人肉搜索”的侵害者的讨伐并未引起大众广泛关注,站在侵害者阵营的网暴塌房派的成员越来越多,对王冰冰的网暴愈演愈烈。舆论的爆发是情感的爆发,舆论风暴也是情绪的风暴,而不是道理的风暴,极端情绪是舆论世界的标配。在网络匿名性的基础上,当网友认为王冰冰的形象不再符合社会期望时,将会以情绪宣泄的形式对王冰冰进行道德审判,导致网络暴力事件发酵。舆论的弱定理与舆论的情感律、轻规则相伴而生,这种浮于表面的网络暴力符合弱的原理,弱传播中的情感律与轻规则,使网络暴力行为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二)弱传播的强者:女性身份

舆论总是围绕着事件出现,在网络空间中,事件议题所产生的场所多为由热点新闻引发的舆论议题,涉及女性的舆论议题更容易吸引公众讨论。在此次“王冰冰网暴事件”中,网络受众分为爆料塌房派和抨击网暴派,两个派别的对立使得舆论事件给人一种割裂感与混乱感。实际上,要一分为二地去看待派别问题,对立派别的形成是受众从王冰冰的两个身份出发,形成截然相反的发声态势。舆论的弱定理告诉我们,舆论场是女性的主场,舆论世界是强弱倒置的传播世界,现实中的弱势群体就是舆论中的强势群体。此外,网络空间中涉及女性公众人物的舆论事件,往往会从事件中的女性角色出发,从而引发出以女性为名的“引爆点”,当社会对女性公众人物的性别的关注超过对事件本身的关注后,则会对事件中的女性进行道德审判和情绪宣泄,产生污名化女性当事人的网络暴力。当前,女性在社会舆论中仍然处于弱势。从男性赋权角度看,女性常常是被凝视的角色,男性群体将女性幻想为所有物,认为女性的权利来源不是因为其自然人的身份,而是源于男权社会赋予女性的关注。当得到关注的女性不符合社会群体的意志时,社会将收回赋予女性的权利,并对女性进行严厉的道德审判。所以,王冰冰的女性身份,在网络舆论中占据强势地位。不过,当受众将此次爆料事件定性为针对女性的网络暴力行为时,这种针对女性的情感宣泄和盲目攻击会引起网友的众怒,从而促使部分网友以觉醒的态度为王冰冰声讨正义。

四、舆论热点中的弱传播现象

(一)舆论的次理论:主流媒体发声

扬子晚报针对王冰冰网暴事件率先发声,在微博上指出“病态追星不可取,人肉与曝光他人个人隐私,已经触及了底线”。主流媒体#病态追星触及法律底线#话题对王冰冰事件进行评论。但主流媒体的介入并未抑制住网络暴力持续发酵的形势,网友对王冰冰事件的情感负面指数依旧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舆情持续爆发。弱传播认为舆论的次理论是舆论的规律之一,在舆论形态的谱系中,主流舆论是最不活跃的舆论,次主流舆论是最活跃的舆论。破窗理论认为,如果某一间房子的窗户破了一扇没有及时修理,那么不久之后,将会有更多的窗户被打破。在网络舆论中,破窗效应中的破窗就代表着网络暴力的攻击行为。根据破窗理论,对他人进行网络暴力的行为如果不加以矫正,当网暴行得到纵容,会使更多人产生模仿现象,最终会加强对网络秩序的破坏。破窗理论揭示了网络暴力呈现出持续扩散趋势的原因。然而,在“王冰冰网暴事件”中,主流媒体的发声矫正并未起到明显的传播效果。主流舆论往往是常识性言论,“禁止曝光他人隐私”“人肉搜索触及底线”“整治网红饭圈行为”等话题在过去的网络暴力事件中被反复提及,这种在社会中已经形成了共识性特点的伦理,在舆论中难以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舆论的次理论认为,主流舆论属于共识,共识不容易引发受众关注,舆论的本质是竞争性的传播,这种竞争性传播最大的特性就是争取关注,已经形成共识的主流舆论,相较非主流舆论,缺乏争取受众关注的新鲜要素,难以在舆论中成为主角。主流媒体针对“王冰冰网暴事件”的多次发声,并未减少大部分网友对此次事件的负面情绪,即便这样的发声符合社会期望,但在舆论的世界中并未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在主流舆论共识已经形成的前提下,主流舆论的异常活跃,预示着其出现了新的情况。“王冰冰网暴事件”的发酵,使得“禁止在网络中攻击他人”这一共识面临挑战,在网暴事件持续产生负面影响的背景下,主流媒体的发声呼吁,实际上是一种被动的活跃行为,其目的是为了强化认同,巩固主流舆论的地位。

(二)舆论的主体:网络用户

舆论的主体就是能够向多数人传播的人,由于舆论集合性的特征,舆论既可以来源于多数人的传播,也可以来源于向多数人传播或在多数人中的传播。通常认为,主流媒体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主流媒体在网络舆论中的拨乱反正行为树立了其舆论主体的地位,而王冰冰是舆论中心的当事人,因此主流舆论或王冰冰为此次舆论的主体。然而在“王冰冰网暴事件”中,舆论主体显然是广大网络用户。网暴事件的源头,源于狂热粉丝对王冰冰过往信息的挖掘,受到情绪裹挟的粉丝将自身认定的真相盲目到网络论坛中,引爆舆论的首轮传播。首轮的爆发性传播,使狂热粉丝在“王冰冰网暴事件”中形成“意见领袖”。众多网友对王冰冰的私人信息产生关注,认同狂热粉丝的盲目宣泄式攻击,受到其负面情绪的感染,产生了强烈的传播效应,导致对王冰冰攻击进入了更深层次的“人肉搜索”阶段。此时,参与网络暴力行为的网友成了此次舆论事件的主体。由于舆论主体的多元性,舆论脱离正义,舆论并非具有普遍的正当性,只有在特定条件下,舆论才能成为民意的代名词。公众人物是舆论的发源地,王冰冰以“网红记者”身份出圈,与未走红前相比,“网红记者”的身份使受众对王冰冰的关注不再局限于记者的业务能力上。王冰冰走红后,大众将王冰冰定位为艺人,而艺人在舆论场中属于特殊存在,艺人以形象为业,艺人的身体是其工作的对象、工具,是生产资料的来源,也是工作的最终产品。在舆论场中,王冰冰的“网红记者”身份,更容易遭受误解。当前网络空间娱乐泛化,网络舆论场匿名性和自由化的特点,使其成为网络暴力滋生的温床。当舆论的主体缺少有效监管,便难以抑制此类以发泄谩骂公众人物为导向的网络暴力行为的爆发。

五、结语

“王冰冰网暴事件”的持续发酵,表明女性公众人物在舆论场中处于弱势地位,拥有强者身份的人,在舆论场中更容易受到网络暴力攻击。大众传播时代,针对女性公众人物的网暴行为时常出现,然而,在情胜于理的舆论场中,女性公众人物作为网暴受害者很难全身而退。过去我们常常将公众人物遭到网暴的原因归结为媒介造神,当被关注的对象从神坛跌落凡间,便是网络暴力的开始。不可否认“饭圈文化”是网络暴力生成的因素之一,但究其根本,实际上是由于公众人物在舆论场中的弱势地位。常理认为公众人物在网络空间中的发声具有更大的影响力,但这种影响力只限定于特定类别的正向宣传,当其陷入舆论中心的漩涡时,在弱传播中居于弱者地位的公众人物则很难规避遭到网络暴力的风险。

参考文献:

[1]邹振东.弱传播:舆论世界的哲学[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8:103-106.

[2]侯玉波,王婷.社会阶层与公正世界信念对中国人网络暴力行为的影响[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5(2):96-104,197.

网络舆情的传播篇6

一、当代影视剧网络化传播中青年学生群体的主体特征

传播声音的多元化。网络影视剧粉丝身份对于青年学生而言,是依靠共同兴趣而随意随缘、自发自愿组合起来的群体现象。网络粉丝的圈子或大或小,粉丝源可能是本科、研究生、职校等不同学历层次,也可能是或南或北不同地域的大学生,因而,对相同的热播影视剧的关注往往因为背后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的不同归属,在舆论的倾向上更容易声音各异。学生因为对网络媒介的操纵更加得心应手,对于影视剧的舆论喜欢在粉丝文化的特有符号下对于言论进行随意的拼贴,具有极大的流动性。例如在许多青年人聚集的网络热播剧粉丝社区中,典型舆论形态即粉丝贴吧,贴吧的舆论有时因共同的立场有极强的排他性,但更多的时候是无中心、无意义、无厘头的“水贴”,表现出多元化的存在。传播身份的双重性。青年群作为网络热播剧的粉丝,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们是舆论的消费者,不论是美剧粉丝、韩剧粉丝、港剧粉丝、大陆剧粉丝,当热播剧刚刚在网上刷新,最先消费的是这些年轻的粉丝。每天依靠网络学习的大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对于自己钟爱的影视剧更容易津津乐道、不离不弃、随时响应,以众星捧月的方式完成了舆论的扩散;另一方面,大学生代表的青年粉丝又是舆论的生产者,粉丝并不满足于对于舆论的知晓,他们往往接下来迅速地投资时间、热情和智慧完成舆论的再生产,网络显然提供功能强大的自由平台,就是在粉丝舆论的再创造中,比如已经热播至第七季的《生活大爆炸》则被大学生粉丝们纷纷模仿,许多网店中热卖的“谢耳朵”服饰特别是在一些理工类的大学中成为时尚。传播导向的情绪化。大学生网络粉丝因为对共同的影视剧的兴趣集合在一起,所以青年粉丝舆论是一个非强迫性的集体话语,舆论导向往往不具有明确的意识形态性,带有强烈的青年亚文化属性,呈现出大众文化时代的情绪宣泄。一方面,热播影视剧的虽然并未关系粉丝自身的现实生活,但大学生粉丝在对于事件的传播却表现出强烈的情感趋向,或热爱或厌恶或嘲讽,其实是在宣泄感同身受的内心情绪,进行了“移情”。例如,刚热播过去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其蹿红的速度与被大学生们不断吐槽的评论成正比,背后的激越情绪恰恰是年轻的大学生对于纯美爱情的渴望,对于俊美帅气的青春期的自恋;另一方面,有研究者把网络粉丝形容成一种现代游戏,大型的全球化的游戏,当大学生影视剧粉丝们将形形的舆论恣意地在网上拼贴、晾晒,伴随着这些舆论多半以“秒杀”的速度迅速被翻页,淹没在网络舆论的浩瀚海洋中,传统舆论的严肃性也消解在情绪化的娱乐中。

二、当代影视剧网络化传播中青年学生群体的传播特点

传播的即时性。影视剧网络粉丝舆论的传播依靠电子媒介和粉丝的人气力量,往往表现出速度的空前加快。一方面,对于钟爱的热播剧,粉丝们的传播速度就像“病毒式”营销,并在信息量急剧增加的过程中形成围观效应,例如久居评分榜首的美剧《越狱》,女主角萨拉在第三季中死去,但在粉丝们强烈要求形成滚雪球一般的围观效应中,编剧迫于粉丝们的态度在第四季中又让她死而复生,这一消息令不少“越狱迷”欢欣雀跃;另一方面,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影视剧粉丝舆论是存放在一个没有边界的流动空间里,所有的信息都在不断地更新,也都显得转瞬即逝。因为流动量大速度快而良莠难分,泥石俱下,不仅一些伪舆论、谣言,即使是一些点击率高的热点舆论,也会很快地伴随着粉丝热情的降低迅速地淹没在网络信息的烟尘里,具有即时性。传播的裂变式。当前大学生几乎都是通过QQ、微信、微博、博客等电子媒介相互链接,任何一点微动态,只要你愿意,都可以通过网络迅速被认识和不认识的人看到并被关注。影视剧的热播舆论产生后,通过电子媒介,一旦被大学生粉丝关注,粉丝可以同时被关注,可以转给其他的粉丝,这样每个人都是信息链上的一环,并通过由点到面的方式迅速裂变。在裂变式传播中,每个人都成为再生的舆论源,既接受又传递,传统的媒介权利通过网络回到了影视剧粉丝自身的手里。网络影视剧粉丝的传播几乎打破了传统传播的所有壁垒,消解了单线传播的模式,由此形成一种以人际为核心的快速传播网络。裂变式的传播效应使热播舆论在大学生粉丝手中呈现出“核裂变”式的几何扩散形态,在影视剧的粉丝贴吧中,许多超级粉丝的网上信息可以为近万的粉丝制造舆论。传播的超文本性。网络粉丝对于舆论的访问采用非线性、多路径、无限定延伸的超文本传播。传统影视剧观众的舆论传播是封闭式传播,文本完成之后,会有鲜明的终结点,而超文本的传播是开放式结构。对于年轻的大学生而言,似乎只要愿意追捧一部或一类型影视剧,舆论就可以靠链接一直地传播下去,并且在粉丝的刷新中舆论会变质地被再创造;另外,传统的影视剧观众舆论是定性结构,一旦完成就基本定型,不能随意更改,而超文本传播是依靠弹性结构,舆论结构松散,粉丝们选择链接时自由而随意,通过超文本的链接可以穿越时空,古董级的粉丝可以随时潜水回去,骨灰级的粉丝言论也可以随时再现。

三、当代影视剧网络化传播中青年学生群体的传播导向

加强青年学生群的舆论引导。在网络影视剧舆论中,首先,粉丝是传播关系中的核心纽带,借助网络平台,粉丝受众手中掌握着传播舆论的主动权;其次,粉丝身份本身就是一种心理归属,因为对共享内容的情感交流建立起一种群体身份的认同,这让粉丝们更多地体验到舆论传播与再造的,因而粉丝是网络舆论的热心推动者。对于大学生影视剧粉丝的舆论,虽然事件并未关乎自身,但青年群的积极推动背后反映的是受众的内心诉求,因此要明白影视剧舆论事件背后的愿望与诉求,有服务于青年受众群的意识。影视剧制作要结合年轻观众的特点尝试不同类型的网络剧作品,在手法、类型上能够不断地创新,贴近青春期特点,反映大学生关注的爱情、家庭、创业、人生理想等题材,关注青年文化,传播正能量,想粉丝之所想,急粉丝之所急,并通过网络舆论引导粉丝受众舆论。将网络影视剧工作建立在服务于青年群体的意识之上,才能既理性又温情地解决、引导网络大学生粉丝的舆论。加强公共舆论的导向。当大学生粉丝舆论引发公共事件时,公共部门需要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对网络舆情做出及时的评估和快速的响应,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舆论引导。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意见》中进一步指出:“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敢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所以,在电视传媒工作实务中,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影视剧粉丝文化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在满足大众娱乐消费的同时,还要切实关注粉丝,尤其是大学生影视剧粉丝的思想动向,避免商业化传媒的负面影响,完善思想教育与心理引导,以树立自强、自尊、自爱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避免极端粉丝行为,引导大学生共创民主、和谐的文化氛围。建立网络粉丝舆论服务平台。一方面,要法制化地保护网络隐私,维护网络舆论的合法化,将网络大学生舆论看成是现代民意的重要表达方式,硬性地删贴、屏蔽只能使网络舆论混乱化。虽然网络舆论因为匿名化和超链接,有时有情绪化和非理性的倾向,但不会影响网络兼容并蓄的开放性和大学生粉丝们参与公共事务的民主进程;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法律规范和网络道德行为规范,增强大学生网络粉丝网络舆论的自我约束能力,建立网络舆论的法制文明氛围。网络舆情的主管部门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对数据的分析,及时在数据流动中发现不良信息和违法事件,进行评估,减少盲动,进行处置和引导,维护网络影视剧粉丝舆论的民主与安全。总之,影视剧在新媒介时代互联网滋生的青年网络粉丝舆论,不仅改变着传统影视剧受众的话语权,也该变了影视剧传播的整体格局。伴随着青年网络粉丝群体的不断蔓延,成为网络青年亚文化聚集区的粉丝群也正渐渐地被网络市场产业链所收编。商业主义的市场化驱动,青年亚文化的粉丝狂欢在现代社会演化成什么样的情境,是文化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只有认识到青年大学生粉丝舆论的特点、传播方式,才能有效地建立引导机制,发挥青年舆论的创新力量,实现舆论引导的正能量效应,维护网络媒体时代的传播文化建设与和谐。

[参考文献]

[1][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网络舆情的传播篇7

摘要:网络舆论场力量对比失衡问题,主要表现为官方网络舆论影响力弱化,民间网络舆论影响力急剧增大并且非理性化。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通过增大官方网络舆论的吸引力与说服力,促进官方网络舆论与民间网络舆论的互动融合,提高官方网络舆论影响力;还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对民间网络舆情信息监测,加强对“网权力”监管,加强对民间网络舆论管理。

关键词:网络舆论;舆论场;舆论引导

互联网本质上是一个开放的、全球性的信息传播网络,它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信息从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传播,“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全民传播时代已经来临。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深刻改变着社会思想舆论格局,使得网络舆论场存在力量对比失衡的问题,加强网络宣传思想工作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一、网络舆论场存在力量对比失衡的问题

在网络舆论场中,官方、主流媒体、民众三类舆论主体往往表达和传播不同的舆论信息。网络舆论场力量对比失衡是相对传统社会舆论场而言。网络空间中官方舆论的影响力、引导力下降,而民间舆论影响力急剧增大,并且民间舆论同官方舆论在舆论议题和意见取向方面往往不一致。网络舆论场力量对比失衡。

1.官方网络舆论影响力弱化

舆论影响力是舆论信息被接收,使人们在认知、情感和态度上发生舆论主体所期望的变化。通过对湖北省部分政府网站和政务微博的舆论调查发现,官方网络舆论影响力弱化是缺少政民互动和舆论信息吸引力造成的。

(1)舆论信息缺少吸引力。一是舆论议题不能引起网民关注。政府网站和政务微博上的舆论信息,以政务活动、政策法规等内容为主,很少对社会热点和疑点问题做出回应。对公共事务领域中群众关心的、存在困惑的一些问题和议题,政府没有利用网络平台和网民进行交流、发表官方的意见和态度。网民对官方网络议题不感兴趣,他们关心的议题在官方网络舆论中又没有涉及。二是舆论表达方式缺少亲和力。政府网站和政务微博的官方信息,内容形式单一,空话套话太多,信息程序刻板,不能及时回复群众问题,给人一种冷冰冰、高高在上的感觉。

(2)舆论传播缺少政民互动。舆论影响力往往是在舆论主体与舆论受众的互动中产生的。政民互动是提高官方网络舆论影响力的重要方法。调查表明,政府网站中都有政民互动栏目,一般以市长信箱、公众咨询、举报投诉、民意征集和在线访谈等形式出现。打开这些政民互动栏目发现,大部分互动内容很少,有些是空白,甚至根本打不开。政民互动没有有效开展,一是网民提出的问题很少。可能是政府网站在政民互动平台设置了注册实名制和审查制,网民发帖必须通过管理员审核后才能,使得网民的提问难以通过审核;或是网民怀疑政民互动效果,根本不愿意参与,使得参与政民互动的人很少。二是对网民提出的问题,几乎没有及时有效回应。可能是影响政民互动效果的关键因素。与政府网站情况相似,政务微博对网民提出的评论、意见和建议也没有及时有效地回复和解决。再就是80%以上的政府网站没有开通网民评论功能,开通了这个功能的网站也没有看到网民评论内容。网民不能通过网民评论这种方式对政府的舆论信息进行评论,政民互动方式也没有有效地运用。

2.民间网络舆论场无序化增大

传统社会的民间舆论是通过口口相传的人际传播形成的。以这种方式形成的民间舆论具有范围小、传播速度慢、易于管控等特点。互联网带来的信息传播方式使得每个网民都能通过多种途径快速传播舆论信息,这种传播活动很难被控制,但很易形成跨地域、跨行业、大范围,甚至全国性的民间网络舆论场。网络空间,形成了官方网络舆论、主流媒体网络舆论和民间网络舆论三足鼎立的舆论格局,也不同于传统社会中官方舆论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情况,“舆论一律”的情况在网络社会难以再现。

(1)民间网络舆论场快速增大。民间网络舆论场快速增大,一是舆论主体快速增加。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4次调查,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达5.27亿,成为新媒体应用第一大国。每个网民都有利用网络和转发舆论信息的可能,都是潜在的民间网络舆论主体。二是舆论传播途径越来越多、越来越方便快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从网站、网页、BBS、博客,到微博、微信、QQ等,都是民间网络舆论传播的重要途径,且信息的门槛越来越低。特别是微信、QQ群中的舆论传播,具有点对点的人际传播、独特的“圈子化”传播模式、目标受众更有针对性、传播内容更具私密性和及时性、传播方式易于接受、“意见领袖”影响力更强等特点。使得基于微信、QQ群的舆论传播非常重要。由于微信、QQ群具有私密性,难以进行舆论调查,本次民间网络舆论调查没有这方面内容。这也是本次舆论调查的不足之处。三是舆论影响越来越大。表现为舆论信息传播快和传播广。新媒体时代,不仅“人人都有麦克风”,甚至可以“人人都有广播电台”。

(2)民间网络舆论取向多元化。改革开放带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也推动了社会转型。社会转型中出现了分化和断裂,形成不同的利益群体。不同利益群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反映到网络上就形成不同的网络舆论。民间网络舆论取向多元化,不仅指民众内部由于利益诉求不同形成的舆论分歧,更重要的是民间网络舆论与官方网络舆论存在分歧。从舆论议题来看,官方网络舆论主要是关于国家方针政策等内容,而民间网络舆论主要涉及公务员管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公共安全、司法公正、城乡差距等议题。从价值取向来看,官方网络舆论以政治宣传、传播正能量为主,民间网络舆论以爆料投诉、揭丑为主。偶尔有个人发帖为政府说话,也被网民攻击并且冠之以“五毛党”。

(3)民间网络舆论非理性化。民间网络舆论的形成,一般是网民通过微博、论坛等爆料,一些“公共知识分子”关注并转发、推波助澜;信息被不断评论、转发,事情不断发酵;初始阶段传统媒体不参与,当地政府部门要么沉默、要么否认,尽量采取封堵措施;事情继续扩大、失控,主流媒体跟进报道,澄清事实;地方政府退让,承认错误等。在这个过程中,网民表现出非理性化特点:一是情绪化倾向。网民关注的舆论信息一般都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在表达与传播舆论信息时,往往缺乏事实依据和理性分析,表现为偏激、狂热、愤怒、语言暴力等情绪宣泄行为。二是负面倾向。调查发现,网民对有关政府管理和公共事务进行批评和质疑的负面性、震撼性、争议性话题很感兴趣,以致于揭丑成为民间网络舆论的主流。三是逆反倾向。网民对官方网络舆论缺乏信任,喜欢从反面解读官方舆论信息。由于群体极化效应,这种逆反倾向会被进一步放大、扩展。四是易被操控。民间网络舆论容易被网络水军、网络公关公司绑架和操控。由于网络传播具有隐蔽性,网民难以认清传播者的身份,也难以审核传播内容的真实性,看到具有震撼性的舆论信息往往不辨真伪随手转发,发表情绪化的舆论评论,使得民间网络舆论存在被别有用心的人和组织操控的可能。

二、改变网络舆论场力量对比失衡对策

如前所述,网络舆论场力量对比失衡主要表现为官方网络舆论影响力弱化、主流媒体网络舆论引导力下降、民间网络舆论无序化增大、官方网络舆论与民间网络舆论缺少融合等问题。改变网络舆论场力量对比失衡状况需要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1.提高官方网络舆论的影响力

我国新闻学者喻国明认为“影响力是一种控制能力,这种控制能力表现为影响力的发出者对于影响力的收受者在其认知、倾向、意见、态度和信仰以及外表行为等方面有目的性的控制作用”。【1】舆论要产生影响力,首先是舆论信息要被受众注意和接收,其次是对受众的认知和态度产生作用并使其朝着舆论主体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1)增大官方网络舆论的吸引力。舆论议题要满足民众需要。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与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以及满足程度有关。官方网络舆论以前总是局限于政策法规、政务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网民的关注度并不高。网民关心的涉及公务员管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公共安全、司法公正、城乡差距等内容,官方网络舆论总是回避。舆论信息,要考虑受众需要,不能一厢情愿地。

寻找与民间网络舆论的结合点。官方网络舆论议题主要是方针政策和政务活动内容,民间网络舆论议题主要是贪污腐败和民生问题等内容,两者很少有交集,官方网络舆论自然很难吸引民众的注意。官方不能坐等民众关注自己的舆论议题,应该主动吸纳民间舆论热点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实现官方舆论同民间舆论的交流与融合。比如,关于官员财产公开的问题,从1987年首次提出到现在已有27年,一直没有解决。民间对官员财产公开的呼声很高,并且怨气也很大。对这个广大民众都很关注的问题,官方舆论一直回避,其实完全可以在官方网络舆论与民间网络舆论找到结合点。

语言表达要有亲和力。官方舆论在表达上话语生硬、语言冷漠,需要吸取民间话语、网络语言,增加话语的生动性和活力,变得让人愿意接收。

运用传播技术吸引网民注意力。网络信息要引起网民的关注,有很多技术性的方法。网站设计要使站内导航清晰,增加信息的可获得性;运用置顶、加精等方法,引导网民关注重要内容;通过推送、推荐等方式,增加网民浏览的可能性;通过改变字号、色彩等方式,使之变得更加醒目;精心设计标题,使之具有吸引力,从而增加点击率。

(2)增强官方网络舆论的说服力。事实类报道与意见类报道相结合。舆论信息可分为事实类信息与意见类信息。事实类信息是反映客观事物特征和状态的信息,也叫客观信息;意见类信息是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看法、评价和态度的信息,也叫主观信息。官方网络舆论主要是关于政策法规、政务活动等方面的信息,基本属于客观信息。很少发表对一些重大事件的评价和看法,政府网站中基本没有“时事评论”之类的板块。意见类信息是舆论的重要内容,是舆论产生影响、说服受众的关键因素,官方网络舆论要将事实报道与意见报道结合起来,增加评论类内容,表明官方对一些重大事件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传播方式由宣传式、灌输式向平等交流式转变。要说服别人,就需要走进别人的内心、打动别人的内心。宣传式、灌输式的特点是传受双方不平等、没有信息反馈的单向传播,由于没有信息反馈很可能成为没有针对性的盲目传播。平等交流式的特点一是双方地位平等,能够敞开心扉交流;二是信息是双向传播的,每一次信息传播都是对上次信息传播的反馈,随着这种反馈式信息传播次数的增多,传受双方在情感、观念、态度上就越接近,说服效果就会产生。官方网络舆论要增强说服力,需要从宣传式、灌输式传播向平等交流式传播转变,在政府网站中增加网民评论的功能,开设政民互动栏目,并且有效地开展政民互动活动。

说与做要结合。舆论宣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舆论是“说”,解决实际问题是“做”。舆论的说服力与“说”得怎么样有关,更与“做”得怎么样有关。“说”的部门(如宣传部门)要与“做”的各个职能部门相互通报舆论信息,相互协调配合,做到既“说”得好,也“做”得好。政府部门在舆论工作中要坚持“三动”原则:“生动”(语言应该亲切生动),“感动”(要用真情实感感动人),“行动”(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3)促进官方网络舆论与民间网络舆论的互动融合。官方网络舆论与民间网络舆论的割裂与对抗,不利于建构推动中国进一步发展的社会共识。长此以往,更会不断消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需要进一步促进官方网络舆论与民间网络舆论的互动融合【2】。若想实现两个舆论场的互动融合,政府要采取主动,“官方舆论场”要回应“民间舆论场”的关切,反映民间的呼声,提高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不是要求、等待“民间舆论场”与自己保持一致。

2.加强对民间网络舆论的管理

民间网络舆论是把双刀剑,它在反映民意的同时,也存在失真、激化、暴力和被“绑架”的风险。例如,存在被网络水军绑架、网络谣言充斥其间等问题,需要加强对它的管理。

(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依法管理网络舆论。我国《刑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禁止传播的网络信息做出明确规定,在这些禁止传播的网络信息中,一类属于直接危害网民身心健康和人格利益的信息。例如,淫秽色情信息、侵害他人隐私权的信息,一类是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信息。比如,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信息,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信息,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信息等【3】。2013年9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颁布的《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正式实施,国家已正式就打击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提供了法律武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刚刚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提出了必须要“依法治网”。

(2)加强对民间网络舆情信息的监测。民间网络舆论形成快、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很容易形成大范围甚至全国性的网络舆论事件,给社会造成危害。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建立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熟悉新闻传播理论与实务、掌握现代网络技术的网络舆论监测队伍,对民间网络舆论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做出评估预判,报告相关部门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3)加强对“网权力”的监管。互联网对舆论造成影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制造团队”,二是“网权力”。正是“网权力”的介入才使得“内容制造团队”编写的段子文章、谣言被放大后扩撒到了整个社会。所以“网权力”才是制造和引导舆论的核心。

“网权力”分为推荐权和筛选权。推荐权就是以信息推送的方式强制性地传播信息的权力;筛选权是指对网络信息进行选择性的权力。我们在网络上能看到的信息其实都是经过筛选的。无论微博还是微信、热门论坛,亦或新闻网站,这些平台向网民提供的内容都是经过精心筛选的。而筛选权又主要集中在以下四类人手中,即:论坛版主、社交网站管理员、新闻网站或软件编辑、以及搜索引擎技术人员。比如,新闻网站或软件客户端都有新闻和事件消息推送,但基本上这些新闻爆料或头条消息大多是国内负面新闻和国外的正面新闻。再如,天涯、人人、微信、微博、百度贴吧、QQ等热门论坛上,每个版块的版主或总版主,选择推荐或置顶某一条消息,就会为这条消息吸引成百上千万的读者。而他们选择封杀某条帖子,只需要轻轻一个禁止回复或删除的点击就可以了。掌握“网权力”的人实际上就是网络媒体的“把关人”,对网络舆论进行管理就必须加强对“网权力”的监管。

参考文献

[1]喻国明.影响力经济[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3.

[2]张辛欣,王小杨.从理性独白到视域融合[J]湖南社会科学,2012(5):246-249.

[3]董媛媛,刘海贵.网络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引导和管理机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8):154-158.

网络舆情的传播篇8

关键词:网络舆情;演化路径;危机管控;微时代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03

随着移动互联网络和即时通讯工具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事物被打上了“微”的印记,无论是微博、微信、微小说,还是微视、微电影、微旅行和官方微博,都在影响着人们生活和社会节奏[1]。实际上,以微博、微信为传播媒介代表的微时代的到来,已经深刻的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并逐渐发展成为备受追捧的舆论阵地和促进社会民主建设与健康平衡发展的重要平台。在当今时代,网络舆情借助各种“微工具”能够形成巨大的信息冲力,甚至会对人们的认知、态度、情感、行为等造成深远影响[2]。文章以微时代为场域,首先阐述了该时代信息传播的特征,然后对网络舆情的演化路径与逻辑进行了分析,最后在讨论网络舆情危机负面影响的同时,给出了危机管控的途径和方法。旨在通过本文的工作,使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能够更好的掌握网民情感、行为倾向的变化规律,为有关部门制定微时代网络舆情危机的管控策略提供可供借鉴的信息。

一、微时代信息传播的特性解析

微时代的到来使各种微力量异军突起,信息传播方式呈现出了多种特性,无数小人物以微形态或者微行动参与到信息传播场域之中,稀释了话语权,提升了整个社会的信息透明度与意见表达的均衡性。

1.微时代的定义与含义

微时代即以微博、微信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微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传统信息传播媒介下,交流信息乃至进行情感沟通已经被新媒体所取代,人们消化信息的时间非常有限,而信息内容与数量却异常丰富,这就要求信息生产者提供具有高黏度、冲击力巨大、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吸引受众并提高受众的阅读兴趣的内容。而从网络的流变的过程来看,它也经历了一个从加法到减法的过程。大块文章的时代正悄然褪色,有兴趣的人可以深入阅读。可见,微博、微信等正在改变媒体的形态,它形如一条带有敏锐嗅觉的新闻导语,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纳,并形成力量的汇集。

2.微时代信息传播的特征

(1)不可预见性。微时代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络出现的。不断创新的网络信息技术使得信息传播呈现出了“去中心化”趋势,虚拟性、发散性和交互性的特征也十分明显。正因为如此,微时代的信息传播效果变得难以预见,倘若不能对信息传播加以有效管控,网络舆情危机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比如,在时间维度上,网民或者手机上网用户可以随时借助网络媒体对相关话题展开讨论,当讨论规模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就会形成网络舆情,而随着人们通过微博、微信等工具不断转发和评论相关事件时,舆论的冲击力就会无形中加大;而在空间维度上,可以借助超链接或者文本挖掘的方式,改变信息传播的线性模式,向交叉模式转变,而这又会明显降低其预见性。

(2)多级衍生性。作为微时代网络舆情演化的重要属性,多级衍生性主要表现为信息传播者在网络虚拟性、扩散性、渗透性与随意性的影响下,表现出多元化和衍生化的特征,网络舆情会因此在形成、发展、异化和延续与消退的过程中向任何一个方向发展,其发展路径也会出现动态性的转换。这样一来,原有的网络舆情就在衍生机制的作用下,生发出更多与之相关或者无关的主题[3]。比如,为了避开监管,网络舆情可能会隐蔽在政府及相关部门之外;如果政府、社会组织或公众、媒体等未能对网络舆情危机加以有效处理,极有可能引起危机的异化,使之向不可控方向继续发展。

(3)自媒体性。在移动互联网络和即时通讯工具的双重作用下,微时代的信息传播突破了传统媒介限制,其传播方式具有明显的草创精神与自媒体性,任何人都能借助这一方式阐述观点、表达诉求。在这一过程中,参与者既充当了信息的传递者、接受者,也扮演着信息产生者和发出者的角色。由此可见,微时代背景下的信息传播更接近大众传播模式①。例如,与传统媒体相比,基于微博和微信的信息传播就具有面向大众化的色彩,信息的收发极为便捷、快速和低成本,在参与某件事件的评论时能够体现明显的个人立场、态度甚至偏见(更多情况下是参与性有余而功利性不足)[4]。当然,在微时代,由于信息传播群体的多样化,使得社会公众能对某些事件形成更全面和综合性的把握,在某些方面甚至会强于传播媒体的专业人员。

二、微时代网络舆情的演化路径与逻辑分析

随着3G、4G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微博、微信、微视为代表的微时代开启了信息传播的新方式。而在以实时性、交互性、碎片化、个性化为特征的新媒体场域中,网络舆情及舆情危机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分析微时代网络舆情的演化路径与演化逻辑,对发现网络舆情危机的生成机理,迎接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挑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网络舆情的形成

微时代的网络舆情处在“刺激-反映”的内在逻辑结构之中,因此舆情的产生大多源于网民或者手机用户借助互联网络、移动终端自己的观点,在“网络围观”和第三方刺激下,这些信息经传播之后能够得到越来越多社会公众的认同,并借此参与其中,发表意见和观点。这些信息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社群意见,在彼此交流与碰撞的过程中,最终形成一致性观点,网络舆情的起点由此奠定[5]。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刺激-反映”的内在逻辑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社会群体对获取相关信息具有强烈的动力,他们对第一时间掌握和了解相关信息、继而拥有事件的话语权充满了渴望,而这一“反映”恰好推动了网络舆论的形成。

2.网络舆情的发展

微时代的网络舆情自形成之后,会在事件本身的刺激下不断向前发展,尤其在“微工具”等相关载体的影响下,网络舆情会随着事件的客观进展与网民或手机用户的态度和意见产生动态变化,直到网络舆情在社会公众的推动下进入到高潮阶段,才会出现异化或者弱化。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微时代的网络舆情会呈现出波浪式或者螺旋式的发展轨迹[6]。一方面,舆情事件的客观进展通常是非线性的,另一方面,网络舆情参与者的态度和积极性、主体性等会随着事件的发展变化而呈现出多种特征,甚至与他人的意见表达存在明显关联――这种非独立性的信息传递势必会使网络舆情的发展呈现出异化趋势,特别是在社会多元化日益明显的今天,表现得更为显著。

3.网络舆情的异化――消退或开始新的循环

当网络舆情发展到高潮阶段之后,随着事实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参与者的热情要么锐减,要么被再次激发,网络舆情会在这一阶段呈现出异化的逻辑特征。这是因为,网民或者手机用户在借助互联网传递信息时,其初衷在于借此表达自身的情绪或者态度,甚至试图将非公开状态下的个人潜意识释放出来,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这就使得基于“微工具”的信息表达产生不同结果,尤其在收到不同意见之后,信息的受众会因此表示赞同或者疑问,也可能为了验证信息或者观点的正确性继续寻求新的信息和证据[7]。在这一过程中,与网络舆情相关的信息就可能被增加或者削减,舆情的参与者有的会因此失去追寻新信息的动力,有的会继续迷信哪怕是错误的信息,甚至加入到传递错误信息的人群之中。至此,要么原有的网络舆情向后延续或者消退,要么新的网络舆情因此而产生,进入到新的信息循环之中。

三、微时代网络舆情危机的社会影响

微时代中的信息传播“更加自由”,甚至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速度已经超过了对信息监管的程度,这种存在于新闻监管机制之外的滞后性,会在网民社会责任感意识不强的情况下,使网络舆情濒临失控的状态,或者造成不同程度的社会影响。比如,增加社会的不稳定性,削弱政府公信力,甚至降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社会认同等,也可能混淆人们的视线和对网络舆情的正确认知,引发群体性恐慌等。

1.降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社会认同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改革进入到深水区,各种利益关系被不断放大和重新梳理,网络舆情中的利益相关者不断借助微博、微信等发声和表达诉求[8]。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发源于“微端”的网络舆情危机处置不当,就会使社会公众怀疑、质问甚至否定社会所倡导的主流(核心)价值观,继而产生认同危机。更为重要的是,追求利益的个体或者组织会为了自身利益,使网络舆情以“非主流”的形式展现出来。而实际上,微时代网络舆情危机的发生极大的跨越了时空范围,其传播渠道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一旦发生,将会产生不可逆的即时性效应。

2.增加社会的不稳定性

在微时代,网络舆情已经成为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能以直接民主的形式推动公共决策和协商民主,还能营造更为民主、公平的决策氛围,对公共问题的解决、公共决策的形成和推进,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微博、微信、微视等“微工具”的参与,信息的传播变得无章可循,来自不同社会层面的不同力量会对社会决策过程产生冲击和影响,网络舆情会因此陷入到危机之中,社会的不确定性也会因此增强。此外,在微时代这一相对宽松的网络环境中,网民和手机用户的情绪表达会因“去中心化”而显得更为极端和狭窄,一些网络舆情的参与者会出于不同目的不断降低自身的道德底线,甚至跨国法律底线,对他人和社会进行攻击和侮辱。这极易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和社会结构的两项调整也会构成严重威胁,给社会增加不稳定因素。

3.削弱政府公信力

经验表明,倘若不对网络舆情加以科学、正确的引导与处置,在各种“微工具”的参与下会导致社会公众情绪失控,形成衍生性危机,增加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困难,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不必要的冲击。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利益集团争斗不断,社会矛盾极易引发,“风险型社会”正在形成,对我国社会进步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9]。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部门尤其是某些领导干部不能转变执政观念与执政方式,与微时代的信息传播要求和网络舆情的发展特征相违背,就极有可能对危机事件的处置造成负面影响。这样一来,不但会影响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还会削弱政府公信力,引发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

四、微时代网络舆情的危机管控

在前文的分析中可知,微时代的网络舆情危机会造成直接和深远的社会影响,无论是具有破坏性的谣言、虚假信息等因素,还是其他非正常言论,都能够借助“微工具”在网络空间中快速传播,极易造成舆情危机的瞬时爆发,对社会公众的心理、情绪和社会承受力都会产生极大干扰,甚至会影响到公众的理性判断与社会稳定。因此,有必要对微时代的网络舆情危机加以管控,提高公众分析与预测网络舆情危机的能力,增加社会稳定性、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提升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同。

1.重视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监督和管理

(1)强化对网络舆情危机的有效干预。微时代的网络舆情危机在发生之后,基于即时通讯工具的海量信息会对社会公众造成连续性的冲击。此时,需要发掘舆情场域中有利于消解危机的要素,在对其进行引导和利用之后,有效干预舆情的走向,使之更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要求。比如,可以对网络舆情中的“意见领袖”加以利用,或者培养“自己的意见领袖”,在其感召力与影响力的作用下,使网络舆情危机逐渐得到消解,形成“羊群效应”。

(2)完善网络舆情危机的信息分析机制。在该机制中,需要按照微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注重直接接触网络舆情的主体的协调作用,并针对危机的类别和严重程度,进行个性化的信息采集和信息分析;同时,要借助政府、社会组织的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等平台,最大限度的搜集与舆情危机相关的全部有价值的信息,在细化工作流程与考核机制的同时,不断明确责任、细化目标,以实现网络舆情危机处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3)构建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的协调联动机制。随着微时代的不断演进和网络技术、“微工具”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精神生活诉求和对民主意识的追求越来越强,无论是政府还是其他类型的社会组织,都需要真正将应对微时代的网络舆情危机纳入到法治建设的范畴之中,为其预防、应急与善后提供立法保障。这样不但有利于政府对网络舆情危机进行高效应对,还能实现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常态化管理。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需要加强与社会、公众、网络媒体之间的合作,以便及时掌握网络舆情信息,最大限度的降低危机发生概率。

2.强化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引导和控制

(1)规避“蝴蝶效应”。微时代场域中的信息传播具有典型的“蝴蝶效应”色彩,任何一个“微端”发出的信息都有可能在各种力量的参与下形成网络舆情(危机),对事物的发展形成强大的、持续的冲击。为了规避这一点,需要对网络舆情的初始条件加以规制,尤其要对网民非理性、情绪化、宣泄性的微小偏激言论加以关注和监测,以免因一些不确定因素引起连锁反应和不可预料的事情发生。

(2)构建网络舆情控制平台。虽然微时代的网络舆情具有极强的传播速度,但是即便如此,网络舆情危机的产生还是要经过酝酿、发展和异化的过程,即便这一过程可能十分短暂,但是还是能够捕捉到舆情的异动倾向,为有关部门的应急处理和预警机制的实施提供时间上的准备。为此,需要借助控制平台监测网络舆情的态势,做到事前和事后的双重预警,最大限度的引导舆情的发展方向。

(3)强化对网络舆情的应急引导。微时代的信息传递具有“布朗运动”的特征,虽然能体现出一定的传播规律,但总体上还是杂乱无章的。因此,一旦网络舆情危机出现,单纯依靠“封锁消息”的形式息事宁人不但不会奏效,甚至会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当危机出现之后,相关部门要注重舆情的应急引导,通过披露事实、主动与媒体和公众合作、疏通利益诉求渠道等方式,构建畅通、及时的信息与沟通平台,以便有效降低网络舆情危机带来的危害。

五、实例分析――以广州公交车爆炸事件为例

2014年7月15日,广州301路公交车停站时爆炸起火,造成多人死伤,次日13点,案件告破。此起突发舆情事件在网络上的传播过程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舆情形成期(7月15日19:44-20:00)、舆情发展期(20:00-21:00)、舆情异化期(21:00-7月16日)。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不断刷新微博关注进展,各新闻网站也纷纷制作专题直播动态,在当晚即引起社会各界热烈关注。同时,政务微博也及时发声,向社会通报情况。警方的后续通报引起,一定程度上引发舆情热度升温。

实际上,公交是城市居民出行选择的主要交通工具,在一些城市,每天有数千甚至上万辆公交车穿梭于城市之中,承载着数十万人次的安全。这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借助微时代特有的信息传播模式,宣扬和保护公平正义、强化社群建设,将会使社会公众获得“免于恐惧的自由”。

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事件中,“微工具”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在短短的一点时间,新浪微博话题阅读量就超过千万、讨论数万,相关新闻跟帖短时间内便跃升至各大网站的当日榜首位置,这不但显示出了社会公众对事件的极高关注度,也说明在“微工具”的作用下,任何社会突发事件都会处在相对透明的“新闻背景”之中。因此,需要对这类事件和随之而来的网络舆情加以监督、管理、引导和控制,使事件的发展能够真正体现事实真相,使社会公众能够借助“微工具”正确的发声。而事实上,大部分网民还是能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按照和谐社会的构建规则,对网络舆情给予公正、客观的关注。比如,一些网民分析认为,大城市生活压力大、底层百姓的上诉和疏导渠道不畅是这一事故根源所在;部分网民在反思公交车安全问题之后,认为公交普遍存在的严重超载、拥挤等问题给了可乘之机,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应的解决办法。

六、结束语

在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几年的发展之后,我国经济社会已经处在快速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社会转型和改革刻不容缓。此时,出于对未来利益的争夺和对既定利益的保护,各种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不断显露出来,一些以网络为载体,源自微博、微信的舆情危机对社会秩序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对微时代网络舆情的演化路径和危机管控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发现危机对社会秩序和结构的作用机理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也能为政府部门管理微时代的网络舆情危机,加快构建网络舆情监控平台提供必要依据。

注释:

①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一种传播形式,大众传播指的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产业化的手段,在接受国家管理下,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信息生产和传播的活动。

参考文献:

[1]傅亚挺.大学生中网络舆情的演化逻辑及有效监管分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2).

网络舆情的传播篇9

〔关键词〕网络舆情;管控系统;优化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6.11.001

〔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6)11-0003-05

〔abstract〕Recently,localgovernmentsinChinaarenowtryingtheirbesttoconstructdigitalgovernment.However,themanagementandcontrolsystemforinternetpublicopinionstillneedsimproving.throughliteraturereview,expertinterview,questionnairedesignandbyusingtherelativetheoryofsystemengineering,acause-effectcirclediagramofmanagementandcontrolsystemforinternetpublicopinionwasestablishedtofindoutthecriticalfocusofinternetpublicopinionmanagementandcontrol.approachtooptimizetheinternetpublicopinionmanagementandcontrolwasthereforeoffered.Resultsofthisstudycouldsupplyrationalideasforthescientificmanagementandcontrolofpublicopinionsforrelativeoperationaldepartment.

〔Keywords〕internetpublicopinion;controlsystem;optimization

网络舆情是由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倾向。网络舆情反映的是社会大众的想法,是社会舆情的载体。一方面,互联网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参政议政、发表言论的地方,这让我国的民主自由化得到了极大发展,网络舆论的压力会更好的监督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促进政府执政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由于网民的素质不同、受到的教育不同,很有可能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被煽动说一些伤害国家利益的话并快速传播,形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不少网民对看到的信息不去核实就盲目相信,为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网络舆情管控系统的研究对了解人民思想动态、加强文化建设以及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等意义重大。我国目前正处于矛盾凸显期和社会转型期,舆情产生后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发展方向难以预料。尤其是在开放性很高的互联网上,环境更复杂、传播更迅速。因而,优化网络舆情管控系统,使政府能够及时有效的管理舆情显得尤为重要。

学术界对网络舆情管控已经有了一定的关注。黎红友等[1]运用大数据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网络舆情。高歌等[2]研究大数据背景下多媒体网络舆情传播过程和演进机理。高航[3]将系统动力学方法应用于政府舆情应对能力研究,建立了政府舆情应对能力的系统流图和表明变量。王建亚等[4]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的角度来研究网络舆情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种群分类及相互关系。曹蓉[5]对CnKi上的有关网络舆情指标体系的文献进行全样本分析。周敬等[6]提出了面向网络舆情政府知识集成的方法,以优化面向网络舆情的政府知识体系。舒刚[7]研究了社会转型背景的网络舆情监管及其路径优化。赵珞琳等[8]分析了我国网络舆情系统存在的功能性问题并给出对策。秦爱红[9]设计了一个基于云计算与p2p相结合的高融合性的网络舆情体系框架。郑岩[10]研究了高校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目标定位、评判依据与运行保障。马苏等[11]构建了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舆情分析系统模型。现有成果针对网络舆情管控系统优化的较少。

优化网络舆情管控系统,首先要了解影响网络舆情管控系统的各种要素,并研究这些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会主导整个舆情事件发展的方向。通过文献参考和专家访谈,对地方政府网络舆情管控系统的运行现状进行分析,本文确定政府网络舆情管控系统的影响要素有:消极舆情危害度、网民关注度、谣言出现率、舆情等级、政府管控力度、媒体传播率、政府关注度、网民对政府满意度、内容敏感程度、舆情扩散度等。基于系统动力学绘制网络舆情管控系统的因果回路图(如图1),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图1政府网络舆情管控系统因果回路图

11正反馈环

图1中有3条正反馈环,具体如下:

(1)“舆情等级”+“谣言出现率”+“媒体传播率”+“舆情扩散度”+“舆情等级”

当“舆情等级”提升时,“谣言出现率”、“媒体传播率”、“舆情扩散度”相应增加,进而促进“舆情等级”提升。

(2)“舆情等级”+“谣言出现率”+“媒体传播率”+“网民关注度”+“舆情等级”

当“舆情等级”提升时,“谣言出现率”、“媒体传播率”、“网民关注度”相应增加,进而促进“舆情等级”提升。

(3)“舆情等级”+“谣言出现率”+“舆情等级”

当“舆情等级”提升时,“谣言出现率”相应增加、进而促进“舆情等级”提升。

12负反馈环

图1中有9条负反馈环,具体如下:

(1)“政府管控力度”+“网民对政府满意度”+“舆情等级”+“内容敏感程度”+“政府关注度”+“政府管控力度”

当“政府管控力度”加强时,“网民对政府满意度”随之提升,“舆情等级”、“内容敏感程度”、“政府关注度”下降,“政府管控力度”相应减轻。

(2)“政府管控力度”+“网民对政府满意度”+“舆情等级”+“消极舆情危害度”+“政府关注度”+“政府管控力度”

当“政府管控力度”加强时,“网民对政府满意度”随之提升,“舆情等级”、“消极舆情危害度”、“政府关注度”下降,“政府管控力度”相应减轻。

(3)“政府管控力度”+“网民对政府满意度”+“舆情等级”+“谣言出现率”+“媒体传播率”+“网民关注度”+“政府关注度”+“政府管控力度”

当“政府管控力度”加强时,“网民对政府满意度”随之提升,“舆情等级”、“谣言出现率”、“媒体传播率”、“网民关注度”、“政府关注度”下降,“政府管控力度”相应减轻。

(4)“政府管控力度”+“谣言出现率”+“舆情等级”+“消极舆情危害度”+“政府关注度”+“政府管控力度”

当“政府管控力度”加强时,“谣言出现率”随之降低,“舆情等级”、“消极舆情危害度”、“政府关注度”下降,“政府管控力度”相应减轻。

(5)“政府管控力度”+“谣言出现率”+“舆情等级”+“内容敏感程度”+“政府关注度”+“政府管控力度”

当“政府管控力度”加强时,“谣言出现率”随之降低,“舆情等级”、“内容敏感程度”、“政府关注度”下降,“政府管控力度”相应减轻。

(6)“政府管控力度”+“谣言出现率”+“媒体传播率”+“舆情扩散度”+“舆情等级”+“内容敏感程度”+“政府关注度”+“政府管控力度”

当“政府管控力度”加强时,“谣言出现率”随之降低,“媒体传播率”、“舆情扩散度”、“舆情等级”、“内容敏感程度”、“政府关注度”下降,“政府管控力度”相应减轻。

(7)“政府管控力度”+“谣言出现率”+“媒体传播率”+“网民关注度”+“舆情等级”+“内容敏感程度”+“政府关注度”+“政府管控力度”

当“政府管控力度”加强时,“谣言出现率”随之降低,“媒体传播率”、“网民关注度”、“舆情等级”、“内容敏感程度”、“政府关注度”下降,“政府管控力度”相应减轻。

(8)“政府管控力度”+“谣言出现率”+“媒体传播率”+“舆情扩散度”+“舆情等级”+“消极舆情危害度”+“政府关注度”+“政府管控力度”

当“政府管控力度”加强时,“谣言出现率”随之降低,“媒体传播率”、“舆情扩散度”、“舆情等级”、“消极舆情危害度”、“政府关注度”下降,“政府管控力度”相应减轻。

(9)“政府管控力度”+“谣言出现率”+“媒体传播率”+“网民关注度”+“舆情等级”+“消极舆情危害度”+“政府关注度”+“政府管控力度”

当“政府管控力度”加强时,“谣言出现率”随之降低,“媒体传播率”、“网民关注度”、“舆情等级”、“消极舆情危害度”、“政府关注度”下降,“政府管控力度”相应减轻。

2网络舆情管控系统评价及优化策略

基于图1政府网络舆情管控系统因果回路图,对网络舆情管控系统进行评价。

21网络舆情管控系统的5w1H

采用系统工程的5w1H方法对网络舆情管控系统进行评价。评价对象(what)为政府网络舆情管控系统,评价主体(who)为政府;评价目的(why)为得到影响网络舆情管控系统各个要素的重要度;评价时期(when):2016年5月;评价地点(where)为江苏省;评价方法(How)为层次分析法(aHp)。

22评价模型的建立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政府网络舆情管控系统,从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3个层面来考虑,以实行难度和投入资金为评价准则,对图1中的影响要素进行研究,层次划分及符号说明如图2。

23综合评价

设计调查问卷,在江苏省进行专家访谈,受访者为江苏省网络舆情管控专家。判断矩阵定义如表1[12]。对数据汇总处理,取其平均数,得出“实行难度”判断矩阵、“投入资金”判断矩阵和准则层判断矩阵(表2~4)。表1判断矩阵定义表

标度含义1前后两个要素相比,具有同等的重要性3前后两个要素相比,前者比后者稍微重要5前后两个要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明显重要7前后两个要素相比,前者比后者强烈重要9前后两个要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极端重要2,4,6,8上诉相邻判断的中间值倒数两个要素相比,后者比前者的重要性标度24结果分析

从表5可以发现,“谣言出现率”和“政府管控力度”的综合重要度最高,达到了030。其次是“网民关注度”和“舆情等级”,分别是020和018。“消极舆情危害度”、“舆情扩散度”、“媒体传播率”、“内容敏感程度”分别是016,014,010,010。而“网民对政府满意度”和“政府关注度”分别是009和007,综合重要度相对较低。由此提出如下建议。

241重点降低谣言出现率

谣言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网络舆情的负面化发展,故本文进而对网络谣言的传播原因进行调查,其中排名前六位的调查结果如表6。表6网络谣言的在线调查结果

序号网络谣言得以广泛传播的原因支持率(%)1权威部门不能及时准确信息,致使信息不透明7312大多数人对谣言缺乏判断能力5833一些媒体传播不负责任5604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推波助澜5015有些谣言迎合人们的心理预期,人们愿意相信并传播4956一些人缺乏对真实世界的认识,不具备常识判断能力478

调查发现网络舆情中的谣言具有如下特征:

①匿名性。传播网络谣言者多为匿名,可以很大程度上规避对自己的言论负责。该特性使得政府管控部门在谣言出处查找时非常困难。

②从众性。传播网络谣言者具有从众的心理,三人成虎,大多数人的想法会使得人们不去求证,直接盲从。

③快速性。网络谣言有传播速度快的特征。网络的普及、网络设备的发展,使得微信、微博等各种网络社交手段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网民一旦发表言论,会在短时间内被很多人看到、转载。

匿名性助长了网络谣言的制造传播,从众性和快速性扩大了谣言传播的范围。为减少谣言出现率,一方面需要政府建立信息公开化机制。由信息部门把政府的日常信息以及财务报表等不涉及国家安全保密的信息整理后在网上完全公开。在根本上消除民众和政府的信息不对称,使政府工作尽可能透明化,从而增加谣言扩散的难度;另一方面,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分析谣言的制造者、传播者的动机,按谣言造成的不良后果程度对其进行惩处。

242加大政府管控力度

①快速响应。网络舆情监控时应废除传统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方式,避免因网络舆情应急准备不足、处置方式被动、硬性指令过多等问题造成消极舆情的蔓延、谣言的滋生。政府网络舆情部门应全天候监视、搜集、整理、分析网上信息和舆情,积极开展网上新闻跟帖、音频视频跟踪调查,及时掌握网络上下的舆情动向,不断更新检索关键词、更新搜集信息的渠道。当舆情发展超过预警值时,应果断、及时的采取行动,保护国家安全,维护民族团结。

②刚柔并济。网络舆情管控应先管后控。以密切监管为主,重点关注对大众产生不良影响的网络舆情,切忌把不中听的批评都粗暴删帖。自古舆情宜疏不宜堵,应开设网上渠道,让政府和民众零距离沟通。网民可以随时在网站上真实的信息,由部门整理,筛选。视情节严重程度,分别采用与网民沟通解决、交给政府决策部门商议在规定时间内给予答复等手段。当涉及有关部门整改时,由纪委监管部门进行监管,随时在网站上动态,由民众实时监督。当长期整改不成且无合理理由时,由监管部门对相关负责人进行惩罚,同时及时把消息上网,缓解民众情绪,消除民众与政府的对立,提高网民对政府的满意度。

③合理引导。利用政府现有的信息技术,组建一支专业化的舆情管控队伍,这支队伍不仅需思想上觉悟高,技术还要过硬;发挥基层党员带头作用,使之成为“意见领袖”来引导整个网络舆情事件的走向,这样的“意见领袖”来源于群众,更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也更容易被广大群众接受。

243优化“媒体传播率”

政府对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在内的所有媒体都进行严格管理,此管理不是让媒体成为政府的官方发声器,而是指监督媒体有事实依据的新闻。作为对公众最有影响力的新闻媒体,不能因为想博人眼球就胡编乱造假消息,或制造谣言或推动谣言的传播。对媒体从业者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媒体从业者的思想道德水平的同时,早日完善法律机制,净化舆论场,让谣言在网上无处传播。

3案例分析

2016年5月12日,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的《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提到江苏在2016年将调出38万个招生计划给山西、江西、四川等中西部考生。此消息在网络上飞快蔓延,迅速发酵,微博转评激增。5月14日上午8点半,近千人聚集在江苏省教育厅门口进行示威。一时间政府打人、警察抓人的消息,甚至是图片都通过网络传播开来,因此事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甚至是最核心的利益,故很多消息都在未经过证实的情况下被广泛转载。

为此,江苏省政府积极采取应急措施。

31严管谣言传播

尊重媒体的报道权和评论权、网民的知情权和质疑权的同时,对不切实际的网络舆情精准管控,删除不实网络新闻。政府舆情管控部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14日开始,很多原本可以打开的网络链接被标记为“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

32官方正面回应

13日23时54分,江苏省教育厅官方微信“江苏教育”就近日江苏“减招38万招生计划”的传言最新公告,表示将确保2016年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中招收江苏学生的总规模不低于去年。14日上午,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就“江苏高考减招”问题接受采访,强调在招生中将做到3个“不减少”,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中招收江苏学生的总规模不减少;本一本二等各批次招收江苏学生的计划规模均不减少;重点高校招收江苏学生的总计划不减少。16日下午,南大、东大等省内6所著名211高校负责人接受采访,表示不会减招。正因为这样及时、正面的回应,使得很多谣言不攻自破,将一些想利用此事件掀风作浪破坏社会稳定的有心人士的不轨企图扼杀在摇篮中。

33媒体正面传播

除了传统媒体的头版头条刊载相关新闻以外,14日人民日报新浪官方微博对省教育厅厅长的采访以《江苏省教育厅长谈高考“减招”》为题进行视频转播。当天,中国青年网官方微博发表名为《江苏高考减招不减反增其实录取几率增大》的文章,用数据进行分析。新华报业的官网上发表名为《江苏高考今年减招了?专家:客观增加近6千人录取机会》的文章。14日下午省内很多人的手机上也接到电信部门群发的有关省教育厅厅长采访精神的短信息。

截止到发稿为止,该事件的网络舆情发展均控制在政府掌控范围内。

4结束语

党和地方政府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提倡言论自由、用舆情监督政府的工作。网民可以通过网络这一高速发展的平台来表达自己对时事的看法,正面的网络舆情有利于政府和群众关系的和谐发展,负面的网络舆情则会破坏社会的稳定。

本文通过绘制政府网络舆情管控系统的因果回路图,分析系统中各因素的制约关系,再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影响因素在系统中的比重,从而提出优化建议。研究结果可为政府优化网络舆情管控系统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黎红友,陈宇.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生成和传播机制研究――基于大数据社会网络分析视角[J].当代传播,2016,(1):24-25.

[2]高歌,张艺炜,黄微.多媒体网络舆情演进机理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21):6-14.

[3]高航.政府舆情应对能力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研究[J].情报科学,2016,32(2):133-138.

[4]王建亚,宇文姝丽.网络舆情生态系统的构成及运行机制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37(1):55-58.

[5]曹蓉.基于全样本分析的网络舆情指标体系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15,34(5):154-158.

[6]周敬,陈福集,龙净林.面向网络舆情政府知识子系统的集成研究[J].情报科学,2015,33(8):15-19.

[7]舒刚.社会转型背景的网络舆情监管及其路径优化[J].重庆社会科学,2011,(12):25-30.

[8]赵珞琳,何笑然,田丽.我国网络舆情系统存在的功能性问题及对策[J].图书情报知识,2016,(3):110-115.

[9]秦爱红.网络舆情信息系统体系研究探析[J].新闻界,2014,(17):48-52.

[10]郑岩.高校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目标定位、评判依据与运行保障研究[J].情报科学,2015,33(6):81-85.

网络舆情的传播篇10

一、引言

伴随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论坛、新闻跟贴、博客、日志等个人话语表达形式的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网民愿意通过网络这种渠道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的认识与看法、意见与建议。网络已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舆情”从日常社会生活领域延伸到了网络虚拟空间的时代已经来临。近期,涉及到高校的重大网络舆情都是由网络上的讨论聚集成话语焦点而引发的。从罗彩霞身份盗用事件到西安外国语学院本科生参与高考阅卷事件,再到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王圣淇的提拔门事件。这些舆情事件无不反映高校网络舆情已成为社会思潮晴雨表,它不仅关乎高校的稳定与发展,而且对整个社会来说,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十六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建立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这标志着党对舆情研究的进一步关注。因此,研究和构建校园网络舆情的信息特征,监控与处理机制,加强网络舆情的收集和引导,从而准确地把握师生的思想动态,提出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控制管理的措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i-Space模型的引入

英国经济学家(博依索特)在研究知识资产的过程中预言信息空间将是人们进行交流、活动的一个新的场所,它是全球所有通信网络、数据库和信息的融合,形成一个巨大的、相互关联、具有不同民族和种族特点相互交流的“景观”,是一个三维空间。[1]为此,他建立了一个“信息空间”(即“i-Space”)模型,编码度、抽象度和扩散度构成了i-Space模型的三个维度,如图1所示。

(一)编码维空间

就高校舆情信息而言,编码的程度是用来衡量信息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被计算机识别,可以针对网络舆情监测指标体系的研究对文字信息设计,主要对文字编码和语义进行编码,即识别舆情信息内容和学生的言论。

(二)抽象维空间

对网络舆情触发源事件的概括与描述就是一个抽象过程,也是一个信息化的过程。抽象程度越高,越容易被学生理解,其影响程度也就越大。舆情的抽象程度与舆情者综合概括能力及文学水平有关。从监测方面看,就是要提取舆情信息,并通过对舆情信息主题的合理分类,明确哪种类型的社会危机或矛盾更容易引发群体事件。

(三)扩散维空间

用于衡量舆情的传播速度和覆盖面积,即被学生接触、了解和接受的程度。舆情的传播途径可以分为门户网站传播、论坛社区传播、个人空间传播和人际传播(如通过实时聊天工具、邮件等传播)。在传播速度和权威度方面,门户网站新闻高于论坛社区,论坛社区高于人际传播;媒体权威度越高,消息的真实度就越大,对参与者的影响力也就越大。

三、高校网络舆情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通过i-space的网络舆情内容构成分析,可以认为:高校网络舆情的产生始于舆情者,并通过媒体传播,对舆情参与者产生影响,而对舆情参与者产生的影响力大小又与舆情的内容及区域的和谐程度有关。因此,本文借鉴了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监测指标体系一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2],参照了其指标设计思路,得出了高校网络舆情指标体系(表1所示)。

从表1可知,高校网络舆情检测评估有四大二级指标:高校网络舆情者指标、高校舆情内容指标、高校舆情参与者指标、高校舆情传播指标。每个二级指标又有若干个三级指标组成,三级指标由叶节点指标构成,叶节点指标是指标体系中的最小指标单位。

(一)高校舆情者指标

高校舆情者指标是影响网络舆情安全的重要指标,它用来刻画在一段统计时期内学生对舆情者所各方面舆情信息的关注情况,有助于从海量的舆情信息中捕捉和发现学生关注的热点所在,通过密切关注该舆情信息的爆发和演化规律,以确保舆论安全。鉴于学生对于不同的舆情传播通道关注的方式不尽相同,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该指标依据传播数据源划分为舆情者影响力、活跃度和价值观这三项二级指标。

如果学生对某一新闻关注、感兴趣,他就会浏览其信息内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关注的程度。新闻点击排行榜就是反应舆情活跃度的重要指标。通常排在排行榜首位的新闻就要引起高度重视。相应的,一定时期学生对于某一舆情信息参与讨论,的帖子数量越多,其活性就越强,所受的关注程度就越高。某一事件、话题、社会问题等的新闻评论数量体现了学生参与讨论的关注程度。新闻评论数量越多,该舆情信息活性就越强,其引起重视的可能性也越大。

(二)高校舆情参与者指标

高校舆情参与者指标包含四个三级指标:负面指数,描述的是舆情对学生思想冲击而产生的负面情绪程度;受公众影响力,衡量的是学生的回帖引发的共鸣程度;参与频度,指某一学生浏览或者点击、评论某一舆情的次数;监测少数可能企图通过网络传播来制造事端的学生;网络分布度,指学生的分布范围和密集程度,若某一城市的密集程度要明显高于其他地区,那么学校及其相关工作人员要对该舆情信息给予足够的重视。

从网络媒体的层面来看,一个新闻事件的影响和冲击越大,政府新闻网站、重大门户网站与其它内容网站就这一新闻事件所做的“新闻专题”和“相关新闻”的页面通常也就越多;如果学生对某一事件、话题感兴趣,也会通过论坛、博客通道进行发帖、回复和转载等,其帖子数量也就会增加等。那么,通过各种网络传播通道所形成的对某一舆情信息数量都表现为可以搜索到的页面,通过对页面数进行科学地查询、搜索和统计,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扩散情况。此时,通过weB页面在不同的统计期内的数值从而形成的在一段较长时间内连续的weB页面变化走势,能帮助评估者挖掘出舆情波动点所在的时间等重要时期,方便发现舆情信息态势的变化规律。

(三)高校舆情内容指标

高校舆情内容指标强调观测舆情的发展过程及申明周期,特别是网名发表意见次数最频繁、最活跃的事情,这也是网民情绪急剧积聚的时期。信息主题敏感度,指通过本文挖掘技术的智能分析,按照一定的标准,得出一个数值表示其敏感程度的大小。

舆情内容监控包括对信息主题类别、关注度、信息敏感度的监控。信息主题类别就是网民关注什么样的事情,包括的内容很多,大部分舆情监控通常是热点、时政之类的。随后,就要对这些信息的关注度评估,关注度越高,其演变为网络舆情的可能性越大。最后我们还要对大学生所关注的信息的敏感度进行分析,如果是敏感内容(如涉及中央、政府高层的负面舆情信息的内容敏感度就很高),则应及时采取措施。

(四)高校舆情传播媒介指标

网络舆情信息流通量变化值仅仅反映了在时间维度上舆情信息数量的变化值,还需要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描述,用来体现在一段统计时间内某一舆情信息的流通量在各地理区域上的分布,用来判定信息流通量最大区域及在该时间段内的扩散趋势及分布范围,它常常通过ip地址、iD等因素来获取、查询和定位的。高校舆情传播媒介指标旨在确定传播渠道和环节,着重分析网络舆情所在的传播和扩散阶段,其中,舆情扩散度指舆情信息在不同的传播方式中的传播速度。主要是根据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特点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