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学校突发事件预案十篇学校突发事件预案十篇

学校突发事件预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6:08

学校突发事件预案篇1

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区教育局《学校突发事件处置工作预案》的精神,有效处置学校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做到遇事不惊,临危不乱。特制定此学校突发事件应急总预案。

一、建立学校应急事件处置领导小组。

学校应急事件处置领导小组:以校长任组长,安全办主任为副组长,其他校委会人员为成员,作为学校处置突发事件的领导小组。

二、建立学校应急事件预警系统。

由校长室、教导处、安全办、总务处、办公室等人员组成。主要职责为:及时提供危险信号,畅通信息渠道,提醒教师和学生注意险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竭力避免发生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情况,及时向领导建言献策,参与制定预防及处置方案。

三、建立学校应急事件处置机制。

1、信息报送。

学校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班级、知情者应立即将发生地点、时间等基本情况和有关信息立即报告学校应急事件处置领导小组、校长室。学校应急事件处置领导小组、校长室在规定时限内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危害程度、发展趋势、所采取的处理措施,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等情况迅速报告镇教委领导。信息报送时限:一般突发事件2小时内报送,重大突发事件必须即时报,最迟在半小时报送。具体为先口头报,再书面报。同时应及时续报事件发展情况、原因、后果及对事件的处理情况。

2、应急事件处置领导小组职责。

负责指挥、协调和组织突发事件和其他特殊突发灾害事故的处置工作作出重大决策,协调解决处置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按应急处置工作预案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突发事件发生后,应立即成立突发事件现场指挥小组,负责具体的施救和各项善后处理工作。其具体职能为:应急救援命令;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及时向上级汇报和向有关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认真调查取证,写出有关书面材料。在处理突发事件时,现场指挥机构可视情况设立现场协调组(负责传达贯彻领导指示,报告处理情况,协调有关单位负责救援和险情排解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现场抢救组(负责对事故进行现场救治)、善后处理组(负责对死难、受伤家属的安抚、慰问工作,做好群众的思想稳定工作,妥善处理好善后事宜,消除各种不安全、不稳定因素)、宣传报道组(负责事件新闻报道的起草、把关工作)等具体工作小组。

3、现场保护。

重特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及当事人要在依靠当地组织、群众力量,迅速展开抢救工作的同时,对事故现场实行严格的保护,防止现场痕迹和相关物品、证据被破坏和丢失,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作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的痕迹和物证。发生突发事件时,校主要领导及相关负责人须亲临现场指导救援工作。

四、善后处理工作

1、学校突发事件调查工作,由全镇小学负责处置突发事件领导小组相关学校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调查工作。事发学校要及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积极维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2、在突发事件期间,对散布谣言、破坏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扰乱社会秩序的,要及时报公安机关,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予以查处。

3、对在处置突发事件工作中,表现积极,贡献突出,奋力抢救抢险,成效显著的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反之,要给以批评和处分。

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为了有效预防和消除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保证广大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制定预案。

做好日常防范工作一避免发生拥挤,踩踏事故。上、下课,放学、课间操、集合等上下楼梯活动中,不强调快速,整齐,时刻注意安全第一。各班级必须走规定楼梯:北教学楼二、三楼西楼道西侧的班级走西侧楼梯。北教学楼二、三楼西楼道西侧的班级走北教学东侧楼梯。在新教学楼的班级走新楼楼梯。楼梯口安排楼道护导教师值班。

二、报告制度

任何班级学生和教师发现发生拥护踩踏事件时,在及时处理的同事,还要以最快的方式向学校报告,学校接到报告后及时处理,并根据实际情况以最快的方式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任何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因隐缓,谎报者追究其行政及法律责任。

三、紧急预案

(一)如果出现踩踏事件,发现人要以最快的速度报告校长室。

(二)学校应急小组要马上到故事地点,进行科学,认真的处理,将受伤人员送往就近医院治疗。

(三)学校要以最快的速度将事故情况上报有关主管部门。

防汛应急预案

为了切实做好每年的防汛工作,确保学校全体师生安全防汛和学校财产等不受损失,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防汛工作预案:做好校舍的安全检查工作以及对周边地理环境进行排查,积极与周边单位联系协调,安排好本校防汛抢险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对师生做好防汛抗洪工作的宣传教育,坚持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努力做好防汛工作,确保学校财产不受损失,师生无伤亡。

四、防汛工作安排及措施

1、要注意了解汛期气象信息,多渠道收集暴雨洪水和地质灾害风险的信息。同时成立本校的防汛领导小组和抢险小分队,具体负责本校的防汛工作,确保师生安全渡汛和学校财产不受损失。

2、做好防汛宣传工作,提高全体师生的防汛意识,确保师生无伤亡,校舍无塌方。

3、防汛期间坚持24小时值班。实行领导班子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不能离岗、脱岗、代岗,如遇大雨,主要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关老师必须到岗。

4、总务处要将所有房屋等进行严格细致的检查,不留死角,发现问题及时与学校联系。各班要做好排查工作,班主任应及时了解学生家庭居住条件尤其是住在偏远地带的学生家庭情况,与家长保持联系,提高防灾意识。

5、防汛抢险队成员要做到手机不关机,保证通讯工具畅通,及时联系,每当遇到特大暴雨,都应注意观察校园及周边的水位上涨情况。

6、做好避险看护工作,尤其是路远的学生。汛期期间,视情况可提前放学,遇险情学生在没家长接送和老师看护下,不能单独离校,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确保无人员伤亡。

7、及时掌握险情,一旦学校发生洪涝灾害,全体抢险队员应立即赶到学校,听从校长的指挥,如有被困师生应首先集中精力疏散师生,然后奋力抢搬学校的教学物资。

8、师生在校期间突发险情,学校应立即应急消息。需紧急转移时,全校教师必须立即到位,按照学校领导的指挥,组织学生及时有序地按预定的路线安全转移。由班主任管好各自的学生,不围观,不拥挤,防止学生慌乱、走失,维护学校秩序。

9、若有人员遇险受伤,应立即组织抢救并护送受伤人员去医院救治;必要时拨打“120”求救,将伤者紧急送医院救治。

五、注意事项

1、抗洪的首要的任务是保护师生的生命安全,救灾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

2、一般不组织学生参加救灾。

防震应急预案

为有效应对地震,最大限度地保障师生在地震中的人身安全。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为切实增强师生在遭遇灾难时的自我防范的意识,提高师生的自救和互救能力,特制定此预案。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为了更好应对地震灾难,特成立抗震救灾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应对和处理校园地震等突发事故。

组长:负责全面领导工作;

副组长:负责具体指挥协调工作;

成员:职责:负责监督、指挥各楼层各年级的师生逃生疏散,综合指挥、协调学校安全救援、抢险、善后和事故处理。

救护小组:职责:以最快速度赶赴事故现场,采取积极措施抢救受伤人员,尽最大努力保护生命安全,提供援救物质,转移伤员,做好安抚工作。

二.应急措施:

(一)紧急避震

1、认真学习抗震知识,积极参加防震演练,熟悉紧急避震措施。发生地震后,任课教师应组织学生立即就地蹲下,躲进书桌下,用手或书包护住头部,保持镇静。没有疏散命令,一律不许跑动。教师还应做好学生短暂安抚工作,要求学生不要慌乱。靠窗学生在桌下应用一只胳膊弯曲保护眼睛不被碎玻璃片扎伤,用另一只手抓紧桌腿。

2、在走廊的学生也应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地点(尽量靠走廊的内侧墙根,不要站在窗边)蹲下或卧倒,同时用双手保护头部,进行避震。

3、在厕所的学生,也应及时采取应变措施避震。(如靠近墙角处,小空间出等地点)

4、室外的学生应及时跑到空旷地带,蹲下,双手抱头。注意避开建筑物或电线,防止被砸伤。

5、领导小组负责统一协调指挥。其他教师各司其责,马上到位,负责监护学生的楼道疏散工作;班主任老师,立即到教室,稳定学生情绪,做较短的安抚教育,并随时观察疏散的时机,听候命令,准备组织学生疏散。严禁不管学生私自逃生。

(二)组织疏散地震强震动后,听到紧急疏散逃生的信号后,各楼层老师迅速组织学生按规定楼梯向操场疏散,并在操场指定位置集合。(班主任、护导老师在门口注意疏散的时间和顺序)

具体疏散方案:

1、规定楼道撤离路线:

北教学楼二、三楼西楼道西侧的班级走西侧楼梯。北教学楼二、三楼西楼道西侧班级走北教学东侧楼梯。在新教学楼的班级走新楼楼梯。楼梯口安排楼道护导教师值班。其它班级直接从教室向操场撤离。

2、规定班内疏散路线:

每班的前三排学生走教室前门,后几排学生走教室后门,各教室课桌统一按四列三路排列,坐两侧靠墙课桌的学生和左右两路一侧的单排学生走左右两侧路,其余学生走中间路,有序撤离。

(1)在撤离时,教室的前门由在班内的教师负责,后门由离教室后门最近的一名学生负责,防止慌乱中因门半闭或关上而影响学生疏散。

(2)在紧急疏散时,最后面一排的学生将凳子放到自己课桌底下,其余所有学生的凳子一律放入自己身后面的课桌底下,以便及时疏散。

(3)各班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迅速有序(两列纵队)撤离,不要拥挤、慌张。

3、疏散集中地点:大操场。学生到达操场后,在各班主任和老师指导下,就地蹲下,双手护头,远离教学楼和易倒塌设施。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保持镇定。各班清理人数。并向学校领导汇报。

4、保持通讯畅通,学校领导小组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上报师生情况,请示进一步处理意见和建议。全体老师服从学校统一安排,联系家长,将学生全部交到家长手中。

5、师生中如出现受伤人员应立即报告,救护小组及时进行救治。情况较重的立即通知120送往医院,并及时通知家长。

6、学生发生伤亡事故后,各应急救援小组负责人以及成员配合班主任及时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抢救、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并与有关部门及家长取得联系。

7、地震后,各班主任与任课教师认真清理班级和功能室受损情况,重点查看墙壁有无裂缝,室内外设备设施如电灯、电扇、门窗玻璃等物品是否安全,是否符合使用要求。学校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修复,并对全部区域进行清扫消毒,直到符合相关要求方能复课。

8、如遇余震,当事老师要视其情况组织学生进行疏散。

三、责任细则

学校对防地震过程中,对违反规定、监护管理不利的有关责任人追究其行政或法律责任;对迟报、漏报、瞒报而造成重大影响或严重后果的老师要追究其责任。对于学生中出现的安全事故学校领导要负责事故的处理,要控制事态,解决好相关问题,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对在地震中擅自撤离岗位,组织不力,散布谣言或在震后工作中不尽职尽责,造成责任事故的,学校将追究其责任。

四、后续工作

学校尽快与有关部门联系,了解地震情况,并向师生。组织相关专家对校舍、设备设施进行清理登记,等待复课通知。教师与家长联系,将学生疏散回家。

防火应急预案

为加强消防管理,防止火灾危害,在万一发生火灾事故时,能有条不紊地加以处置,以使损失尽可能地减到最小,特制定本校防火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处置我校各处室存在的重大火灾隐患和因各种原因发生的火灾事件等。

二、处置措施:

(一)预防措施:

1.成立义务消防队,由学校男教师组成,学校校长任队长。义务消防队每季度培训一次,掌握消防知识和灭火工具使用方法。

2.对全校师生进行消防安全的教育。

3.学校行政领导值班的同时要检查消防情况,发现火灾隐患及时采取措施。

(二)发生火灾时应急措施:

1.发现火情后,当值人员(火灾现场目击者)要迅速告知学校义务消防队人员,用校内的消防器材力争把火控制、扑灭在初期阶段。同时迅速拨打“119”报警求救。

2.立即报告学校主要领导尽快增加援助人手。

3.如果火情发生在有学生的教室,应一边控制火情,一边引导学生有序疏散。当事人视发生火灾时的具体情况,酌情采取各项对保证安全最有利的处理措施,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三、职责分工:

1、灭火领导小组职责

(1)接到火情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在消防人员未到现场处理事故之前,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组织本校教工进行最大可能的扑救和抢救(贵重设备,重要文件)工作。

(2)听从并协助消防工作人员的现场指挥。

(3)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危难面前最后一个离开的思想准备。根据火情,服从最高指挥的指令,对需要抢回的设备,文件等采取必要措施。

2、疏散领导小组职责

(1)接到火情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根据火情发生的位置、扩散情况及威胁的严重程度,通过广播或大声喊叫等方式通知师生疏散。

(2)打开各通道的门窗,保证各消防通道通畅。正确引导全体师生向疏散通道疏散,并授之以正确逃离姿势。

(3)听从并协助消防工作人员的现场指挥。

四、学生疏散方法与路线

1.各班在班主任带领下,按原订疏散方案有序撤离(每班两队)。

疏散方案:

(1)规定楼道撤离路线:北教学楼二、三楼西楼道西侧的班级走西侧楼梯。北教学楼二、三楼西楼道西侧班级走北教学东侧楼梯。在新教学楼的班级走新楼楼梯。楼梯口安排楼道护导教师值班。其它班级直接从教室向操场撤离。

(2)规定班内疏散路线:每班的前三排学生走教室前门,后几排学生走教室后门,各室课桌按四列三路排列,两侧靠墙学生和左右两路一侧单排学生走左右两侧路,其余学生走中间路,有序撤离。所有学生在撤离时都要尽量弯腰用手捂住鼻口,不要拥挤、慌张。

预防校园暴力侵害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为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进一步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努力打造“平安教育”;为科学、迅速、有效地处置学校突发暴力侵害事件,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暴力侵害事件造成的危害,确保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障教育发展和社会稳定,根据《学校突发事件处置工作预案》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应急处置方案。

一、学校暴力事件的范畴

学校暴力事件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以学校师生员工为侵害对象的或师生员工实施侵害的涉及破坏社会和校园秩序或造成人身财产较大损害的事件,其它可能发生的治安事件。

二、建立保障机制

1、信息报送

学校暴力事件发生后,知情者应立即将发生地点、时间等基本情况和有关信息报告校长,学校必须尽快核准情况,在规定时限内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危害程度、发展趋势、所采取的处理措施、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等情况,迅速报告上级和有关部门领导。事故发生后及时告知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并向有关部门报告。信息报送时限:一般学校突发暴力侵害事件1小时内报送,重大突发暴力侵害事件必须即时即报,最迟在15分钟内报送,具体为先口头报,再书面报。同时,应及时续报事件进展情况,原因、后果及对事件的处理情况。

2、立即成立现场指挥组织

突发暴力侵害事件发生后,应立即成立突发事件处置现场指挥组织,由现场最高领导任总指挥(上级领导到场后立即调整),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具体的施救和各项善后处理工作。其具体职能为:应急救援事件;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及时向上级汇报和向有关单位通报事件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配合公安等部门开展事件调查工作,认真调查取证,写出书面材料。在处理突发暴力侵害事件时,现场指挥组织可视情况设立若干工作组。如:现场抢救协助组、警戒维护组、善后处理组、师生安抚组等。

3、迅速启动与实施救援

(1)、发生学校突发暴力侵害事件时,学校领导须亲临现场(如不在校,须先指派分管领导立即赶赴现场,并要根据方案进入应急处理程度)了解事故情况,及时组织救援工作,并及时向上级汇报。

(2)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包括明确现场事故处置中设置的机构人员,分工及职责,并向有关部门请求支援。

(3)指挥协调现场的抢险救援工作,组织调集救援人员和组织撤离疏散危险区内的人员,把损失降到最低。(4)负责设置警戒区域实施现场保护、维护现场保护,指导善后处理和师生安排工作。

四、善后处理工作

1、学校突发事件调查工作,由处置突发事件的组织及学校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调查工作。学校、有关教师要及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积极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2、突发事件发生期间,对散布谣言、破坏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扰乱社会秩序的,要及时报公安机关,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予以查处。

3、对在处置学校突发暴力侵害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表现积极、贡献突出、奋力抢救、成效显著的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反之,要给予批评和处分。

预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为切实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严把食品卫生安全关,及时处理和控制食物中毒事故,保障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特制定以下措施和预案:

二、成立领导小组

为了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领导协调各部门处理食物中毒事件,学校成立食物中毒防治领导小组。

三、报告程序:

1、凡就餐后,师生出现不明病因的肚痛、胸闷、恶心、乏力昏沉、呕吐、水泻等症状,班主任应马上报告校领导。

2、迅速与医院联系、诊治,采取救护措施,并向教育局、及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包括:时间、地点、联系电话、中毒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

四、应急措施:

1、以最快速度将中毒人员送往就近医院,或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或“110”请求救助。

2、保护现场,做好预留食品、蔬菜的取样工作,食品用工具、容器、餐具等不急于冲洗,以备卫生部门检验。

3、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师生名单,并查询他们的身体状况。

4、根据事态发展情况,迅速与家长联系

5、如实汇报有关情况,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工作。

五、注意事项

1、稳定师生情绪,要求各类人员不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2、如有个别家长来校探视,由各学校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

3、事故发生后,要注意维护正常的学习秩序和工作秩序,组织人员做好食物中毒人员的思想工作。

4、如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有关领导同意,未经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

学校突发事件预案篇2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校教育工作实际,特拟定如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师生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师生健康的事件。

一、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组织机构

组长:赵祥荣

副组长:赵应伟

成员:各班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赵应伟老师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二、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构职责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构职责应以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重,负责对本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督察与指导。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起带头作用,做好防范工作。

三、做好突发事件的监测与预警

我校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别,配合乡卫生院,制定监测计划,科学分析,综合对监测数据进行评价,对早期发现的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根据报告程序和时限及时上报,以便及时抢救治疗。

四、突发事件的预防

1、加强宣传教育,我校充分利用校会、晨会、班队会、校班刊、黑板报、宣传栏、广播、国旗下讲话等,向全校师生员工广泛开展传染病防治、防食物中毒等卫生科普知识的宣传活动教育,提高我校师生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减小疫病发生。加强师生体育锻炼,开展师生健身锻炼,科学设计体育课,增强师生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对全体师生开展体能测试,每年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体检。学校根据师生体能测试和体检情况,针对性地采取健身锻炼和预防疾病措施。

2、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个人家庭卫生及环境卫生,增强师生公共卫生事件和食品卫生安全意识,促进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校园内馆室、厕所的卫生保洁和灭“四害”工作,断绝传染病原体的传染途径。加强做好教学、生活场所和设施的卫生防疫工作,加强饮水、饮食的管理,定期开展大扫除,保持校内教室和各活动场所的空气流通以及对公厕的消毒工作。教师办公室和教室门窗每天要经常开启,气温适宜时全天开启,确保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感染病原体的机会。

3、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卫生事件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保证师生饮水水源的清洁卫生。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储备一定数量的口罩、防护服、消毒液和预防药品。

4、严格执行有关法律和规章,做好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按照要求安排每两周一课时健康教育课,对师生加强健康教育,普及卫生防病相关知识。

5、特别做好春、夏季疫病高发期的预防工作,教育学生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以防感冒,增强免疫力。

6、建立健全保健机构,设立预防保健组织与人员,防范工作常抓不懈,做到不漏一个疑点,不疏一个环节。

五、突发事件的报告,通报制度

校内建立重大、紧急疫情信息报告制度,任何老师和学生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各位老师应当在第一时间内向学校行政领导报告:

1、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2、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疫病的;

3、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六、突发事件的病例检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事件一旦发生后,校内的各位老师及有关领导应负责做好有关病例的调查工作,并在可能涉及的范围内开展传染病,传播途径暴露因素的调查:

1、病例个案调查:主要有基本情况、发病情况、治疗情况、接触情况等。

2、病例接触者调查:接触同类病例的情况,接触者中发病情况等。

3、死亡病例子调查:应由市级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死亡病例的调查工作,除开展个案调查工作外,重点调查发病、治疗、死亡经过。

七、应急处理方案

突发事件发生后,要立即采取下列措施:

1、组织有关人员或配合卫生防疫人员对事件发生的原因、涉及的人群、危害程度及发展趋势进行调查,初步判断事件的类型,并由卫生防疫部门提出是否启动应急预案的建议。

2、对突发事件现场进行临时控制,实行师生分散隔离,防止事态扩大;

3、封存可能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的设备、材料、物品。

4、对教室、、电脑室、图书室、办公室等人群密集的地方,按规定进行消毒。具体办法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进行。

5、对有关人员实施医学隔离;

6、组织对病员进行紧急医疗救治。

7、密切掌握师生出勤动态。在教职工和学生缺勤2小时内,学校须查明人员姓名、缺勤原因,掌握信息。登记因病缺勤师生名单、主要症状、就诊检查情况(初步诊断),并实行每日电话追踪随访制。

8、学校设立疫情监控和联系电话,建立晨检和每日一报制度,及时收集疫情信息,每天向上级领导报告情况。

9、对广大师生要做到疫情信息准确、公开、透明,做好宣传引导工作,确保校园稳定;加大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的宣传力度;在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为师生准备必要的预防药品并适时提供。

学校突发事件预案篇3

为了确保学校的安全与稳定,有效处置校园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应急处置体系,最大限度降低卫生突发事件的危害,保护师生的人身安全,维护和确保学校的稳定,保障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公共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发生校园内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

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学校突发共公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院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现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卫生工作领导机构及职责:

主  任:陈尧明

副主任:钟迎春

组  员:叶春尧

王文科

吕佳洛

章雁

毛燕各班班主任

具体分工

教室:各班主任

传  染  病:毛燕

环  境  区:王文科

食      堂:叶春尧

兼职卫生员:孙静波

员:学校大队部

人:孙静波

责任:建立相关制度、检查、记载报告,督促做好相应工作。

(二)机构设置

办公地点:学校办公室

基本职责分工:为便于及时有效、迅速控制和处置公共卫生事件,办公室在主任的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分工负责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迅速做出反应,并控制和有效处置。

(三)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及措施

1、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校内发生5人以上集体食物中毒事件,采取如下应急措施:

⑴报告程序

a、相关人员在第一时间报告学校卫生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相应职能组,领导小组成员在第一时间报告主任并报告区卫生疾控中心和慈城镇医院。

B、学校同时报告当地镇政府、直管教育局。

C、1小时内向教育局专报信息。

D、根据有关规定和程序,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⑵处置措施

a、学校报告人(蒋秉均老师)以最快速度组织人员将中毒人员送往医院救治,或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或拨打“110”请求救助。

B、由食品管理人员(吕信权老师)立即封存现有食物,并向防疾部门和疾控中心、医院及时提供食物样品,无关人员不允许到操作间。

C、严重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后,迅速建立抢救指挥机构,机构由政府、教育局、学校领导、卫生防疾和疾控中心等部门人员组成。可分设现场指挥组、事件调查组、防护组、接待组、后勤保障组,分工负责,高效处置。无关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到医疗单位探视,以免影响救治秩序。

D、迅速开展调查,及时发现食用有毒食品的学生,同时迅速开展心理干预,集中进行有关卫生知识的宣传,正确判断和表述中毒症状,防止学生出现集体性癔症。

e、配合卫生防疫、疾控中心等部门的调查。

⑶注意事项

稳定师生情绪,全体教职工不得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更不得进行渲染和夸大,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若家长来校探视,由学校领导和各班班主任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

事故发生后,要注意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工作秩序,组织人员做好食物中毒人员的思想稳定和心理舒缓工作。

事故发生后,可以采取校门口电子屏幕公告等形式,及时向外公布事故真相和处理的进展情况,避免造成混乱。

2、突发传染性疾病事件

⑴报告程序

①学校发生突发传染病,在第一时间报告卫生防疫、疾控中心等部门和有关医院。

②学校同时报告县委、政府和县教育局。

③1小时内向县教育局专报信息。

④2小时内向省教育厅专报信息。

⑵处置措施

①发现疫情立即向防疫部门、疾控中心、医院、政府和教育部门报告。

②立即封闭疫点,及时隔离发病人员,保持接触人员的相对封闭,以免疫情扩大。

③积极配合卫生防疫、疾控中心等部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④在校卫生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的指挥下,组织应急小组,统一指挥和协调救助工作。

⑤在卫生防疫、疾控中心的指导下,对公共场所和宿舍、教室进行全面消毒,指导师生服用预防药品。

⑥班级发病人数或学校发病人数超过三分之一时,在确保传染不扩散的情况下,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可采取有效措施和调整教学工作和秩序。

⑶注意事项

①稳定师生情绪,积极开展预防知识的宣传,落实各项预防措施。要实事求是地向师生讲清传染病的发病情况,不得渲染与夸大,以确保学校的稳定。

②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③要维护正常的教学和工作秩序,做好治安保卫工作。

④事件发生后,可用公告等形式及时向外公布事件真相和处理的进展情况。避免造成混乱。

3、一般卫生突发事件。

校内发生师生突发疫病(包括正常疾病),病情轻者可让师生到医院看病治疗,较重者,班主任协同有关人员组织护送到就近医院诊治,并根据情况负责通知家长、转院等工作,不得延误治疗时间。

在教学工作中突发的伤害、突发疾病,任课教师负责处理、报告相关机构和斑主任,并协同迅速有效处置,不得延误治疗时间。

(四)工作要求

1、分工明确,要高度重视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全体师生员工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充分认识其重要性,要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意识,增强责任感。

2、学校要把处置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工作作为稳定大局,防范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狠抓落实,严格按照方案,落实防控措施,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3、各有关人员要按照岗位职责和工作范围加强监管,发现迹象,可疑点,立即报告值班领导,以便果断处理。

4、办公室要加强情报信息的收集工作,及时发现各种带有预警性和苗头信息,密切掌握,及时汇报。

5、责任区人员要做好重点区域部位的监管工作,防止发生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五)善后工作

1、校园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应及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认真做好恢复学校正常工作秩序等,维护校园和社会稳定。

2、对在预防处置校园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表现突出或有特殊贡献的个人,组织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3、对在预防、处置校园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各组织职能任务分工,划清权限职责,进行责任追究。并给予相应处分。突发事件发生后,对因未能落实预案有关要求造成损失和影响的要按职能任务分工,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

在善后处理工作中,玩忽职守,隐瞒、缓报、谎报或逃避责任者,阻碍工作人员执行公务者以及其他不利于预防和处理工作者,视其情节和危害后果,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责任。

四、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1、根据当地政府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应急预案制订我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各项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3、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师生的科学防病能力。

4、建立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晨检制度,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发现早期症状表现的学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教室、食堂、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6、确保学生喝上安全饮用水,吃上放心饭菜。

五、突发事件预防

1、学校要经常对食堂、教学环境与生活环境进行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卫生隐患。

2、增加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3、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学校卫生规范化管理。

①饮用水必须向供水单位索取卫生合格证,并做到及时清洗饮水器。

②食堂从业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培训证上岗并注意个人卫生;

食品贮存必须具备完善的安全措施,并落实专人、专锁、专保管责任制,强化安全防范措施,防止投毒事件发生;

⑤、加强厕所卫生管理,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

⑥、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搞好食堂卫生、教室卫生、宿舍卫生和环境卫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⑦、做好计划免疫的宣传工作,配合卫生部门完成计划免疫任务。

4、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病抗病能力。

①、按照教育部门的要求,落实好健康教育课,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②、结合季节性,突发性传染病的预防,通过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电视以及校园网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突发事件及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和防治突发事件的能力;

③、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和预防食物中毒的专题教育,增强学生识别腐败变质食品、“三无”产品、劣质食品的能力,教育学生不买街头无照、无证商贩出售的各类食品;

④、督促和组织师生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倡合理营养,不断增强体质。

六、突发事件监测和报告

1、突发事件监测

①、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系统。在学校建立考勤监测制度,指定专人对师生员工中的缺勤者进行逐一登记,查明缺勤原因。对因健康原因缺勤者由校医进行登记汇总并进行追踪观察,分析其发展趋势,必要时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②、重视信息的收集。要与所属区域的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建立联系,收集本地及周围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件的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预防工作。

2、突发事件报告

①、建立(学生小组班级系级学校疾控中心)的自下而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级报告制度,并确保监测和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潜在的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

事件。突发事件期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实行24小组值班制,并开通疫情监控联系电话;

②、严格执行学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各部门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

出现集体性食物中毒、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医院感染爆发及其他突发卫生事件时,医疗中心及其他有关部门应立即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报告,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学院报告;

③、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④、建立突发事件举报制度。任何部门和个人有权向学校报告突发事件隐患,有权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有关部门不履行突发事件处理规定和职责的情况。

七、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

1、传染病

①、一般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响应。

1)、启动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分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系统内的疫情通报;

2)、检查疫情发生地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学校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

3)、学校内如尚无疫情发生,可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但对集体活动要进行控制;

4)、传染病流行时要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粪便、食堂及饮用水应加强消毒,并加强除“四害”工作;

5)、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

②、重大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重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二级应急响应。除对接触者实施控制外,全校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在第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1)、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印发宣传资料,在校园张贴宣传标语和宣传画,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外出和进入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对全体师生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3)、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学校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

4)、加大进出校门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

5)、学校根据情况,及时向师生员工通报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③、特大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特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一级应急响应。在二、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1)、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住校学生不得离开学校,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2)、全面掌握和控制人员的流动情况,教职工外出必须向所在部门请假。外出学生和去疫区的人员返校后,必须进行医学观察。对缺勤者要逐一登记,及时查明缺勤原因。发现异常者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医学观察,暂停上学或上班;

3)、避免人群的聚集和活动。学校不得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大型集体活动,调整大型学术活动和会议的时间;学校不安排教师外出参加教研和学术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活动应暂缓进行;

4)、对教室、实验室、食堂、图书馆、体育馆、厕所等场所在使用期间每日进行消毒,通风换气;

5)、学校每日公布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④、校内疫情

学校突发事件预案篇4

三溪镇中心学校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与传染病突发事件(以下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我校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减轻或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检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三、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副校长、后期处、保卫处组成,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1、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应急预案制定本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学校各项突发事件防治落实情况。

3、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4、建立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检疫制度,及时掌握师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师生,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学校教室、食堂、宿舍、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6、开展学校供水系统进行安全检测,严格对水源的防护和水质的消毒,确保学生喝上安全饮用水。

7、及时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食物留存等工作。

四、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

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级次分类,结合学校的特点,在必要时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

以下分级标准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的标准界定。

1、传染病

⑴、一般突发事件

学校发生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响应。

①启动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加强系统内的疫情通报。

②学校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③学校内如尚无疫情发生,可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但对集体活动要进行控制。

④传染病流行时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场所做到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粪便、食堂及饮用水加强消毒,并加强除“四害”工作。

⑤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

⑵、重大突发事件

学校发生属于重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二级应急响应。除对接触者实施控制外,全校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在第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①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印发宣传资料,在校园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画,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外出和进入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②对全体师生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③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

④加大进出校门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

⑤学校根据情况,及时向师生员工通报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⑶、特大突发事件

学校发生属于特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一级应急响应。在二、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①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住校学生不得离开学校,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②全面掌握和控制人员的流动情况,教职工外出必须请假。外出学生和去疫区的人员返校后,必须进行医学观察。对缺勤者要逐一登记,及时查明缺勤原因。发现异常者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医学观察,暂停上学或上班。

③避免人群的聚集和流动。学校不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大型集体活动,调整大型学术活动和会议时间;学校不安排教师外出参加教研和学术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活动暂缓进行;暂停成人教育和业余培训等教学活动。

④对教室、实验室、食堂、图书室、厕所等场地使用期间每日进行消毒,通风换气。

⑤学校每日公布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n.崇拜;敬神2、食物中毒

及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一旦发生校内食物中毒或可疑食物中毒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将做好下列工作:

⑴、立即停止食品加工出售活动,并在第一时间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⑵、立即将发病师生送往医院,并协助医疗机构救治病人;

⑶、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待确认后交予卫生部门处理;

⑷、积极配合卫生,并按其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⑸、落实卫生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并妥善处理善后事宜,维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6]、配合卫生部门分析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意见,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3、预防接种严重反应或事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事件。

⑴、迅速报告上级主管部门,请求派遣专业人员进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明事件原因。

⑵、及时将受害师生送医院接受救治。

⑶、尽快采取各项措施,消除危害,制止事态的发展。

⑷、总结经验教训,查漏补缺,杜绝隐患。必要时对事故和损害的责任人追究责任。

(五)、保障措施

1、组织机构保障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应按《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具体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日常预防与控制工作。

2、人力资源保障

学校按《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要求配齐卫生技术人员和卫生兼职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应具备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定期接受卫生部门组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演练,熟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控制知识,具有处理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学校突发事件预案篇5

[关键词]高校应急预案;完备性;标准故障树;评估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8120

1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些年来,高校突发事件频频发生。如成都高校大学生爆发的“”反日示威游行活动及海南大学城西校区发生多名学生在食堂就餐后出现食物中毒现象等。这些事件的发生不仅给学校的应急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而且也对学生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威胁。高校应急预案是高校应急系统的一部分,是确保应急响应过程中快速、有序和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行动方案和指导文件。然而,高校应急预案普遍存在预案涵盖范围不全、预案内容制定不细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高校预案的完备性进行评估,找出预案中缺失的部分和辨识预案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进一步完善预案,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高校能够以预案为指导快速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2国内关于应急预案评估的现状及问题

国内已有学者开展应急预案评估的相关研究,但目前学术界内没有制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已有的研究大多数是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来评价。杨云涵[1]提出构建预案评估指标体系,并通过综合评分法对每一级指标进行打分,通过评分得出预案的完备程度。郭子雪[2]选取预案处置的快速性、内容的合理性、保障的充分性、消耗费用的合理性以及广泛适用性这5个指标,建立基于直觉模糊集的方法来评价应急预案的完备性。薛元杰[3]以对照法为依据重点对预案的充分性、可行性、完整性、可接受性和符合性这5方面进行评估,并以真实应急预案为例具体描述评估过程。

以上学者的研究都是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来对预案进行评价,从而获得指标数据。但是,这种评价方法存在以下局限性:第一,它很难忽略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全面的问题,从而使预案的完备性评价出现误差。第二,在选取评价指标时评价人员容易受到自身的认知水平、思想意识和个人偏好等主观方面因素的干扰,从而使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受到影响。第三,最后的评估结果也是依据评估评价人员的主观意识来判定该指标的符合性,这种评价方法很难发现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提出的修订建议较为片面。基于此,笔者选用故障树分析方法对高校应急预案的完备性进行评价。

3应急预案的完备性评估

31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完备性评估方法

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多是从定性的角度来评估应急预案,大都难以量化。在本文中笔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故障树分析方法来评估应急预案的完备性。故障树分析方法(Faulttreeanalysis,Fta)也叫事故树,是一种描述事故因果关系的有向图,它在分析导致系统故障的各种因素方面有明显的优势。通过对系统中的风险进行和识别和评价,来达到提高系统性能的目的。国内的刘吉夫[4]学者已经将其应用于我国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的完备性评价中了。基于此,笔者将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以《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对法》和搜集到的高校应急预案为依据建立高校类应急预案的标准故障树,对应急预案的完备性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完善高校应急预案提供依据。

32高校应急预案完备性评估的步骤[4]

(1)以收集到的各大高校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突发事件应对法》为依据建立高校类应急预案的标准故障树。其中顶上事件是“应急预案不完备”,同时选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四个阶段“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响应”“事后恢复与重建”为顶上事件的中间事件,依次往下寻找使这些中间事件不完备的各个基本事件,最后建立标准故障树。

(2)从所建立的高校类应急预案的标准故障树中得出系统中基本事件的集合,其中基本事件的权重从故障树的结构上来确定,采取从上至下逐层计算的方式将每一基本事件的权重求出。方法如下:p(ei)=1,当ei为顶上事件时;p(ei)=p(ej),当ei不是顶上事件且逻辑门关系为“或”时;p(ei)=1tp(ej),当ej不是顶上事件且逻辑门关系为“与”时。式中,p(ei)是事件ei的权重;事件ej是事件ei的直接上层事件;t是事件ei的直接子事件的个数。

(3)将待评价预案的基本事件与高校类应急预案标准故障树中的基本事件相比较,得到待评价应急预案缺失的基本事件。

(4)通过公式计算出预案的完备度,公式如下:p不完备度=ni=1p(ei)m×100%,p完备度=100%-p不完备度。式中,p不完备度是待评价预案的不完备度,m是标准故障树中最小割集的数量,n是待评价预案中缺失的基本事件的数量,p完备度是待评价预案的完备度,p(ei)是基本事件的权重。

4结论与建议

41不仅关注预案总体的完备性,还应着眼于应急管理各阶段的完备性

通过对《中国民航大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完备性进行评估,得出预案总体完备度是7695%。其中在应急管理的四个阶段中监测与预警阶段完备度最高,预防与准备阶段的完备度最低。应急管理各阶段内容的完善与协同配合才能使应急管理的结果最优,因此,需对预案中的每个阶段进行完善。

42修改原有预案,在原预案中增加缺失的基本事件

通过对《中国民航大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完备性进行评估,得出该预案缺失的基本事件有14个,依次为未提供避难保障鏊、未宣布应急结束、未启用避难场所、未进行保险理赔、未对应急管理工作进行评价、未动员社会力量、宣传教育力度小、宣传教育渠道狭窄、培训演练的规模小、培训演练的频率少、未监测事件发展趋势、高校突发事故的分类不全面、没有某级事故的分类标准。这些缺失的基本事件就是应急预案中需要予以完善的方面,同时也是应急管理中薄弱的环节。

43预案中突发事件的分类不仅要涵盖全面,而且要考虑地区和学校特色

中国民航大学地处天津市,在制定预案时应考虑雪灾、沙尘暴和重度雾霾天气等因素。同时,由于中国民航大学毗邻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也应该考虑到飞机冲出跑道等小概率事件的发生。中国民航大学通过一座天桥将南北院两个校区相连,在天桥下的高速公路上也可能会发生学生被撞的事件等。这些都是在进行预案的分类时应该考虑的。

44预案内容的制定要尽可能细化,落实到岗位和部门

大多数高校现有的应急预案都有着“假大空”的通病,预案中的内容过于宽泛,普遍存在预案中只罗列制定预案所要求的一些基本框架,框架之下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内容,不具备可操作性。这样导致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高校不能以预案为指导快速展开应急救援行动。因此,高校在制定预案时应尽可能细化预案内容,应急责任细化到部门甚至岗位。

参考文献:

学校突发事件预案篇6

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理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主要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影响学校安全与稳定的,需要学校及有关部门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并加以处理的事件。如地震等自然灾害;群体性传染性疾病、群体性中毒等公共卫生事件;校园发生的群打群殴、爆炸、绑架、暴力伤害,重大交通事故,重大火灾、房屋倒塌等安全事故灾难;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罢课等危及校园稳定的社会安全类事件,以及学生自杀、自残、自虐、离校出走、失踪、溺水死亡等事件。

二、处置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高度重视师生的生命权和健康权,把保障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人身健康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危害,并切实加强对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

(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要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把师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放在首位,常抓不懈;坚持预防为主,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工作,摸清、消除隐患,防患未然;定期举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应急演练,切实增强处置突发事件、应急疏散逃生的能力。做好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3)统一领导,协同应对。成立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对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同时建立健全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协调联动、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三、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成员:(教导主任)(政教主任)(总务主任)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及时准确地掌握学校的安全状况及动态,提出预防控制突发事件的对策和措施;负责统一决策、组织、指挥、协调学校各类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行动,下达应急处置工作任务,承担善后处理等职责;负责向主管部门通报情况,重大问题及时向教育局请示报告。

(二)安全保卫救援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门卫人员、年级组长、

职责:负责事故现场疏导、警戒、维护管理工作,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抢险工作。

(三)后勤保障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教师

职责:负责处理现场所需人员的调集、车辆调配和工具、设备,物资的供应,解决相关人员的食宿。

(四)医疗护送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体音美电教教师

职责:做好伤患人员的心理安抚工作,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救护工作。

(六)信息报告组

组长:

成员:各教研组长

职责: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和程度,采用电话、文件等形式向教育局或相关部门进行直报和续报,(包括时间、地点、规模、涉及人员、破坏程度及人员伤亡等情况);任何教职工不得、散布未经核实或没有事实依据的有关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信息和传言。

四、应急处置预案

(一)现场应急处理一般执行下列程序:

1、突发事件发生时保持镇静,沉着应对,立即向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报警,并组织师生员工施救或自救,努力将人员伤亡减少到最低程度。

2、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迅速赶赴现场,并根据突发事件性质和情况向公安、消防、卫生防疫、交通管理等部门紧急求援,使灾情尽快得以控制,受伤人员及时得到救治。

3、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召集应急处理会议,采取应急措施,全力组织抢救,维持秩序,疏散师生,保护现场,监控险情,关注事态发展。

4、协同有关部门抢险救灾,配合调查取证,做好伤患人员的慰问工作,并及时与伤患人员家属取得联系,做好对家属的安抚解释工作,努力维护学校和社会的稳定。

5、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和程度,采用电话、文件等形式对突发事件的时间、地点、规模、涉及人员、破坏程度及人员伤亡等情况向教育局或相关部门进行信息报送。

(二)火灾应急预案

1、立即拨打“119”报警,报告内容为“基长镇中学楼发生火灾,地址”。

2、迅速向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3、组织相关人员携带消防器具赶赴现场进行扑救;开通全部安全通道,组织师生撤至安全地带;打开校门,清除路障,等候消防车到来。

4、注意事项

(1)扑救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不组织学生参加灭火。

(2)如是电源引起火灾,应立即切断电源。

(3)扑救液体火灾,如汽油、柴油、食用油等,只能用灭火器、沙土、浸湿的棉被等,不能用水扑救。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1、当社会上出现流行病疫情时,凡师生中出现与该病相似的症状时,马上报告值班领导,并及时与家属、家长联系,并陪同病患去医院诊治,一经确诊为传染性流行病或疑似传染病时,学校采取下列应急措施:

(1)迅速如实报告教育局。

(2)对病患所处场所进行布控,对全校公共场所,尤其是布控区域进行严格消毒或隔离。

(3)坚决杜绝染病师生来校,必须由医院出具诊断证明表明其已康复,并不再存在传染危害后方准来校上课和工作。

(4)在有关部门指导下,采取其它一系列防范及保护措施。

2、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1)凡就餐后,师生出现不明病因的肚痛、胸闷、恶心、乏力昏沉、呕吐、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向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报告。

(2)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视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与医院联系,实施救护或救治。

(3)视事态发展情况与家长联系,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4)将食堂、小卖部中的各种食品、蔬菜、肉类等立即封存。

(四)暴力伤害或抢劫事件应急预案

1、严格门禁制度,校外来人履行登记手续,擅自强行闯入的,门卫应全力阻止,不得放行。门卫追赶不及的,应立即电话通知学校值班领导,及时将闯入者查清逐出。在场的教职工有责任迅速采取措施帮助门卫将闯入者逐出。

2、校内发现不法分子袭扰、行凶、行窃、斗殴、抢劫、劫持人质、放火、破坏公私财物等,应立即采取下列处置方法:

(1)迅速报告值班领导。

(2)视情况报警(110)。

(3)对歹徒进行劝阻或制服,保护在场师生安全。

(4)立即将受伤人员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救治。

(5)记录不法分子的体貌特征和其它犯罪情节,收好不法分子施暴凶器,保护好案发现场。

(6)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工作

(五)、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的突发紧迫程度、形成的规模、行为方式和激烈程度、可能造成的危害、可能发展蔓延的趋势等情况决定处理意见。若事件已超出学校范围,在事态扩大、依靠学校力量无法平息的情况下,学校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请求派遣警力进校,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冲突加剧和师生受伤。

2、处理的原则是:迅速平息、减轻伤亡、保护师生、控制事态。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要靠前指挥,控制局面、果断处置,并将处置情况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

3、学校党政领导、德育处工作人员、班主任要深入学生班级、宿舍,面对面地做好学生的教育疏导工作。避免矛盾激化,孤立极少数闹事者,团结大多数师生,促使事件尽快得到平息。努力做到教师不停课、学生不停学、师生不随意离校,加强校园管理,严格控制人员出入。

4、对涉及外教或留学生的事件,立即对外教和留学生采取保护措施。

5、对在中别有用心、蓄意破坏、危及公共安全的极个别人,要报请公安部门,严格控制和监视。

(六)被盗案件应急预案

1、迅速报告值班领导,根据案情报告德育处,如是学校财物被盗丢失的重大案件,需向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2、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视情况决定是否向公安机关报案。

3、接报人员会同相关部门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对事发现场进行保护,同时向知情人了解被盗物品的名称和数量,并做好登记。

4、积极协助公安人员勘察现场,为侦破案件提供条件。

(七)学校其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学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学生在校园突发摔伤、患病、打架等情况,班主任要及时向值班领导汇报。

2、值班领导接报后,要及时将摔伤或患病学生送往医院救治,并通知班主任联系学生家长;如遇学生打架,需迅速控制事态发展,并采取救护措施,同时就事态发展情况逐级向主管校长、校长报告,决定是否报警。

3、政教处和班主任对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

自杀、自残、自虐性事件应急预案

1、发生自杀、自残、自虐性事件,知情人员应立即报警110或120,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及时实施救治,并及时将情况报告给班主任。

2、有关人员获悉情况后,应立即向值班领导汇报,并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人员及时将伤员送至医院救治。

3、通知学生家长,并做好家长来校接待和安抚工作。

4、知情人员协助德育处、或公安部门开展调查。

离校出走或失踪事件应急预案

1、学生擅自离校后,知情人员应及时向班主任报告。

2、有关人员获悉情况后,应立即向值班领导汇报,值班领导会同德育处、年级组进行调查,对去向不明的学生应立即组织查找,力求尽快查明该生去向,同时及时通知学生家长。

3、在无法查明去向的情况下,学校应及时报警。

突然停电应急预案

1、如遇自习突然停电,值班领导和主管主任、全体年级组长应在第一时间到所管年级的教学楼加强巡逻,当堂课教师应立即稳定学生的秩序和情绪,组织学生在教室开展一些活动,等待学校的统一安排,不允许任何学生离开教室。

2、如正值下课、就寝前突然停电,学生正在走廊、楼梯、卫生间、厕所等处,则要学生在原地站立,等眼睛已适应黑暗时,再组织学生有秩序地慢慢回教室或寝室,坚决阻止学生在此时拥挤、追逐、推搡、大呼小叫。

3、马上开启过道、楼梯内的应急灯和学校备用的其它照明用具。

五、附则

1、本预案是学校处置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的文件,学校各部门及教职工都要遵照执行。

2、在各类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中,第一个接警者或首位发现突发事件的人员,为该预案的第一责任人和第一执行者。第一责任人要以学校利益、师生利益为重,无条件地承担控制险情、抢救和报警的任务。如事发或接警后拖延、推诿等,一律视为失职、或渎职。学校视失职情况追究失职者的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包括开除在内的行政处分,直到追究刑事责任。

对在处理突发事件中有突出表现的部门和个人将予以鼓励和表彰。

3、预案启动实施由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决定。所有领导小组成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要认真贯彻执行本预案,严格执行和遵守信息保密制度,遵守工作纪律,确保信息安全,并保证联系方式畅通、便捷。

学校突发事件预案篇7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存在问题;提高途径

随着我国社会变迁的加剧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国际、国内矛盾相互交织,高校正发生着各种深刻的变化,这使得高校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也给校园安全稳定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新形势、新问题,高校各级领导干部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也应该有新的认识和新的要求,如何增强高校应急管理能力,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事件,积极维护高校稳定已经成为新时期高校做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涵义及其主要特征

1、高校突发事件的涵义

200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指出,所谓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依据这一定义,可以将高校突发事件定义为:由大学生自身不当行为或其他某种内在偶发性因素导致的突然发生、引起广泛关注、必须立即处理、对学生身心或学校造成影响的事件。

2、高校突发事件的主要特征

(1)突然发生、难以预料。“突发事件”即表明其具有“突发”的特性。高校突发事件具体发生时间、影响等等,往往是难以预测的,而且演变十分迅速,具有很大的突然性。尽管发生事件有一定的契机,但是这个契机也是偶然因素居多的。如大学生因学业、感情等问题引发的自杀行为,宿舍火灾事故等。

(2)社会危害性严重。高校人员聚集、密度大,如稍有疏忽,突发事件就可能迅速发生。同时,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学生容易迅速聚集,客观上加大了突发事件的危害性。比如某些政治事件、热点问题或学校管理缺失所引起的学生聚集、游行、示威等。

(3)成因、发展及影响复杂。高校是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一般的高校在校生都在两至三万人之间,而且一所高校还有若干个校区,比较分散;高校更是知识密集型的地方,不但汇集众多高级知识分子,更掌握着国内外前沿高端科技。在此条件下,突发事件的成因、发展以及影响变得复杂起来,带有更大的隐蔽性,给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大难度。如利用高科技犯罪,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悬而未决的清华大学“朱令案”。

二、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现状

1、应急管理理念滞后,无法适应当前形势需要

我国高校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中,普遍存在缺乏危机意识的问题,忽视对突发事件的研究。对于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大多没有树立前期防范、中期处理和后期善后的一系列全程管理的理念,只是把应急管理当作高校管理中的一项普通任务,未从源头上加以重视,往往要到事件发生后,才寻求解决之道。

2、应急管理制度薄弱,缺乏法律与制度保障

高校应急管理的有效运行有赖于制度建设来加以保障。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实施,为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对提供了法律依据。各高校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也制定和完善了相关制度策略。但在应急预案的体系、内容、操作方面,存在着设计缺陷、内容薄弱、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原因之一就是目前国家还没有专门法律来约束危机状态下的具体行为,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使得学校在处理突发事件时缩手缩脚,瞻前顾后,严重影响突发事件处理力度。

3、应急管理体系协调力较差,应急管理能力不强

虽然大部分高校均设置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常设机构,但体系中各个部分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合作的能力不足。应急管理体系中的人员构成无法稳定、工作内容不能合理衔接,经验教训不能有效地传递;危机处理需要学校内外各个机构间的通力协作,但现实情况却是临时领导小组由于事先没有制订有效的应急处理计划,往往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同相关机构进行协调的过程中,而难以形成一整套成熟的应急处理操作方案并成功实施。

三、加强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1、夯实理论基础,逐渐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理念

(1)核心价值管理理念。学生的生命安全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核心价值。高校突发事件违纪处理都应以保护和保障学生生命安全为其核心价值,优先考虑,这也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突发时间危机处理中的体现。

(2)重在预防的“四早”理念。事前预防是应急管理的重心,高校应充分利用信息渠道,完善监测网络,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大学生突发事件发生发展过程,力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干预、早消除”。

2、健全组织体系,实现高校突发事件的公共治理

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一般由决策模块、实施模块、辅助模块组成。

(1)决策模块应由学校的主要党政领导成员组成,主要职责是确认危机事件发生、判定危机成都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指挥、协调各相关部门采取应急处置行动。

(2)实施模块应当包括学校各个院系、党政部门、学生组织以及各类服务组织和力量,主要职责建立应急处理预案,并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准确、全面掌握突发事件信息,及时沟通交换处理意见,快速形成决策和工作不是,及时控制危机局面。

(3)辅助模块主要是指具有特别专业能力、特定资源和设备,在应急控制中担负着某些特殊任务的部门,如心理咨询中心、校医院等,它们可以提供后勤保障及专业指导。[1]

3、加强宣传教育,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机制

高校突发事件虽然具有突发性,但也是经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在矛盾初始积累阶段能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将隐患消除于萌芽状态,化解矛盾于无形之中,是可以避免突发危机的。

(1)要提高各级管理者的突发事件防范意识。通过培训、宣传等教育措施,增强管理者的责任意识,提高管理者的鉴别能力、快速反应能力、驾驭全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依法处置能力。

(2)加强大学生突发事件的警示教育。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讨论,违法事件的曝光等相关宣传活动,坚持正面导向,达成共识,使学生理性看待事件,并对类似事件给予正确的评价。[2]

(3)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机制。高校突发事件预警机制主要包括系统手机信息、排查危机隐患、制定应急预案、开展模拟演练等。高校要切实加强日常管理,突发事件一旦爆发,则立即启动预案,做到临危不乱,沉着应对。

【参考文献】

学校突发事件预案篇8

一、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xx、xx、xx、xx、xx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xx任办公室主任

二、各部门职责

1、领导小组职责:制订学校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并确保全校师生了解预案;强化监测与预警,坚持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特别是消防,食品卫生、校舍安全等方面检查;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各项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发生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成员各负其责,各工作组各司其职,采取有效措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有序地开展处置工作,同时向上级汇报。

学校教务、工会、团委职责:负责监测和报告自然灾害、社会安全类、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公共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组织安全技能演练,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法制观念;组织开展多种教育宣传活动,加强师生心理健康教育;配合做好参与突发事件人员的思想工作。做好学校平安保卫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及时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校内发生的各类治安案件及危及治安情况;协助公安部门维护现场秩序、保护案发现场,控制事态发展,配合做好侦破校园案件的调查取证等工作。

学校后勤职责:负责监测和报告公共卫生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后勤设施服务检查,配合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做好学校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防治;监测学校人群的健康状况,并根据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或提出处理意见;及时救治学校病伤人员。

学校其他部门职责: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向学校领导报告,并采取应急措施,做好事件的前期处置工作,保护好现场,稳定情绪,防止事态扩大。

三、运行机制

<一>、建立学校突发公共事件的逐级报告制度

最先获悉可能发生学校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或发生突发事件者,应立即向校长或值周领导、值周组长报告,学校应当在1小时内向县教育局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件的简要过程、伤亡人数、波及范围,经济损失初步估计和事件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已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等。同时,随着事态的发展做好续报工作。特殊时期实行24小时值班和信息报告制度。

<二>、先期预防和处置措施

(一)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

学校要根据政府的自然灾害预警级别落实预防和处置措施,针对学校的特点,重点做好防汛、抗台工作,消除安全隐患,一旦接到预报,立即进入抗灾状态。

1、一般灾情

值班人员向分管领导汇报灾情;分管领导进岗到位;通知下属各处室负责人做好抗灾准备。

2、较大灾情

分管领导向主要领导汇报灾情;主要领导进岗到位;落实防御措施,通知、部署学校相关人员做好抗灾准备。

3、重大灾情

全体领导进岗到位,成立抢险救灾领导小组,分管领导向抢险救灾领导小组汇报灾情;救灾指导小组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赶赴现场,落实抢险救灾,处理善后等工作,全力做好学校师生财产转移安置和抢险救灾,最大限度减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并把灾害情况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二)事故灾害类突发事件

1、学校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安全管理、安全检查和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措施,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

2、突发事故发生后,学校有关责任人要迅速赶赴现场救助受伤害师生,同时在第一时间内把事故情况报告处置学校突发公共事件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并拨打“110”、“119”、“120”等报警电话向有关方面求助。

3、组织好学生的疏散工作,做好学生家长的安抚工作,阻止学生参加突发事故救援工作。

4、对事故的处置,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和程序处理。

(三)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

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级次分类,结合学校特点,在必要时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

1、传染病

(1)一般突发事件

学校发生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响应。具体措施:启动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学校内各处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校内的疫情通报:组织专门人员指导与督促落实各项防治疫情措施,做好进行应急状态的准备;学校内尚无疫情发生,可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但对集体活动要进行控制;传染病流行时要加强对病人的追踪管理;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必须加强公共场所的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粪便、食堂及饮用水应加强消毒;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

(2)重大突发事件

学校发生属于重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二级应急响应。除对接触者实施控制外,全校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在第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掌握全体师生情况并及时上报;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学校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加大进出校门的管理制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学校根据情况,及时向师生员工通报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3)特大突发事件

学校发生属于特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一级应急响应。在二、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全校师生不得离开学校,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全面掌握和控制人员的流动情况,教职工外出必须向所在部门请假;避免人群的聚集和流行;对教室、实验室、食堂、图书馆、计算机房、厕所等场所使用期间每日进行消毒,通风换气;学校每日公布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4)校内疫情

校内若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应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开展以下工作:根据出现传染病的种类和病人的活动范围,相应调整教学方式,可视情况扩大停课范围,若需全校停课,须报县政府批准;采取停课措施时,应合理调整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和教学形式,采用电话咨询与指导、学生自学等方式进行学习;主动、及时、准确地公布疫情及防治的信息;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维护校园稳定。

2、食物中毒

及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一旦发生校内食物中毒或可疑食物中毒时,学校突发公共事件领导小组应做好下列工作:立即停止食品加工出售活动,并在第一时间报告县教育局处置学校突发公共事件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卫生局;立即将发病师生送往医院,并协助医疗机构救治病人;保留造成事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事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待确认后交予卫生部门处理;积极配合卫生、公安部门进行调查,并按其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落实卫生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并妥善处理善后事宜,维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配合卫生部门分析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意见,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3、预防接种严重反应或事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事件

当此类事件发生,学校应迅速报告卫生局、教育局及其他有关部门,请求派遣专业人员进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明事件原因;及时将受害师生送医院接受救治;尽快采取各项措施,消除危害,制止事态的发展;总结经验教训,查漏补缺,杜绝隐患。必要时对事故和损害的责任人追究责任。

(四)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

1、一旦发现有发生此类事件的倾向,学校要立即向县教育局处置学校突发公共事件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当地派出所汇报,同时组织有关部门、人员,针对不同情况,采取说服教育、思想引导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广播、通告等形式,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聚集人员通过合法途径、正当渠道解决问题。

2、学校积极配合上级和相关部门做耐心细致的说服、劝散工作。在教育疏导、反复劝散无效或发生聚集闹事等情况时,突发事件领导小组要及时报告市人民政府,配合公安部门迅速采取必要措施平定事态,坚决果断处置,防止事态扩大、蔓延。并配合公安部门采取措施对违法人员依法处置,同时做好相关的取证工作。

3、事态平息后,学校认真总结教训,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改进工作,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对于在事件过程中出现的严重违法违纪行为,根据法律、法规和学校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三>应急保障机制

学校平时应根据要求配备消防器材以及消、杀、灭药品等救灾所需物资,组织和训练出一支预防和处置学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队伍。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后,总务处、校医要及时、充分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保证物资能源供应充足、医疗卫生服务到位。

〈四〉后期处置措施

(一)结果报送,建立档案

按照逐级报告制度,突发事件过后,学校及时报送相关情况。报送内容包括事发单位、时间、地点;事故经过、伤亡人数、直接损失;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已采取的措施、需有关部门协助解决的问题;事故报告单位等。

学校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相关资料整理归案,建立学校突发公共事件档案。

(二)追究责任,实施奖惩

根据现场调查掌握的证据,对在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置过程中有、失职、渎职等行为,或迟报、瞒报、漏报重要情况的有关责任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行政处分,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参加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并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总结经验,完善制度

学校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完善制度,不断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水平,积极探索稳妥、快速、高效做好学校突发性公共事件处置工作的新途径。

四、其他

学校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督促各应急突发事件的工作小组和各处室要根据本校实际和本预案要求,制定演练计划并付诸实施,要通过演练,发现应急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要建立稳定的预防和处置学校突发公共事件的队伍,确保预防和处置学校突发事件工作顺利进行。

学校突发事件预案篇9

近年来,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较多,包括非典、甲型H1n1流感等,而高校属于科研与较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基地,在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广西高校突发公共事件,不仅会严重危害在校生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而且容易引起群体慌乱,导致教学秩序难以管理,甚至影响社会秩序与社会稳定状况。我国广西省有关部门对此相当重视,因此,建立一套完善、全面的广西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刻不容缓。

广西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现状

(一)应急管理机制不完善

当前广西高校的应急管理质量较低,主要是由于高校的应急管理机制不完善,制度不规范。当突发事故时,高校缺乏有针对性的应急管理方案及时进行处理,仅仅采取临时解决措施,效果不大,导致灾害扩大,局面难以控制。

(二)应急管理机构不齐全

广西高校当前的应急管理机构不齐全,并未设置应急管理部门,缺乏固定的突发事故处理部门及相关负责人。在突发事故时,情况紧急,高校难以及时安排好相关事故处理部门及负责人,不能迅速监测、管理事故的发展情况,使得事故管理工作难以开展,效果不佳。

广西高校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

(一)应急预测机制

广西高校应当通过建立高效的应急预测管理机制,及时监控,通过有效、适当的监控与预防措施,尽量避免突发公共事件,在事故发生之前做好防范措施,将伤害降到最低,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与心理健康。

(二)建立高效的预警制度

通过建立高效的预警制度,可以有效的防范与解决由于突发性事件所产生消极影响,并及时处理该突发公共事件,将伤害与影响最小化。各大高校应该通过开展网络信息的收集、整理,对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逐一排查,通过分析,并结合突发事件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落实具体处理方案。广西高校应当加强学校的日常预警管理,尤其应当加强收集网络信息资源,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监控力度,全面、有效的提高高校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能力与应急能力。

(三)建立应急管理方案

广西各大高校应当制定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方案,未雨绸缪,在发生公共事故时,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最优越的方案进行应急处理。

首先,高校可以通过加强对突发事件的战略规划,编制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方案,可以在公共事件突发时,以最快速、最适宜的方案进行应急管理,预防灾害扩大。

其次,高校应当有针对性的进行应急管理方案的编制工作,可以由各个部门编制相关应急方案,通过高校的最高决策机构进行审核、确定,由校领导最终将已确定的应急管理方案。应急管理方案的主要内容有学校决策部门、组织部门、应急信息、预防措施、救治措施、安全策略、评估恢复等,确保在高校突发公共事故时,可以第一时间进行应急管理,保证学生的身心安全、健康,避免伤害扩大化。

(四)建立应急管理监测体系

由于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危害性较大,后果较为严重,高校应当建立应急管理监测系统,采用有效的应急预测技术与体系对有可能发生的公共事故进行预测,评估伤害的严重程度,采取预防措施。应急管理监测系统指的是通过建立完善、健全的可以有效感应突发公共事件的信号监测与报告体系,由系统所发出的的信号与公共事件间的关系进行判断,可以有效帮助高校采取高效、全面的措施,尽快处理事故。

其中,应急管理监测体系必须通过收集相关重要情报信息,以统计方式与影响评估体系进行整理,并定期监控高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及时监控、管理,结合相对应的应急管理措施与方案,进行应急处理。

另外,应急管理监测体系主要分为:事故信息部门、组织部门、保障恢复组,对高校的公共事件做好监测与预防,由事故信息部门收集、整理情报信息,充分调配教师及学生力量,切实做到快速、全面、有效的处理突发公共事件,避免引起学生与教师的恐慌情绪。。

二、加强突发事件的情报信息工作

高校必须通过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的情报网络资源,包括院系到专业、具体班级的情报信息。高校还可以通过设置站哨点对事故进行检测,收集事故信息,对搜集到的具体资源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完善,将具体信息上传到高校情报信息网络资源,确保高校的突发事件情报信息可以为检测公共事故的发生概率与发生情况提供作用,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及伤害率。

(一)应急沟通机制

1、应急沟通的主体

(1)高校教职工及学生、学生家长。

由高校的应急预警体系可以预测可能会发生公共事件,预测管理与监控小组应当及时通知学校内的教职工及学生、学生家长有关事故的具体情况,预防措施等,避免导致学校混乱。预测管理与监测小组在进行信息时,应当尤其加强注意学生与教职工的心情,引导教职工与学生全力配合学校的工作,降低事故的上海率。

(2)高校的上级部门。

由于公共事故不仅危害性大,而且危害蔓延速度较快,高校必须与相关上级部门进行报告,请求适当的支援。高校应当确保事故的发展得到控制,避免出现大量伤亡的情况。

(3)新闻媒体。

当公共事故发生之后,高校必须成立专门的沟通小组与新闻媒体联系。沟通小组必须事先做好准备,尤其要注意回答媒体的措辞及解决措施,从容不迫的应对新闻媒体,高校应当为外界树立运筹帷幄的形象,避免产生恐慌,引起不必要的扰乱。

(二)应急沟通方式

在面对突发的公共事故时,高校必须保持信息渠道畅通,选择适宜的方案进行应急处理。在进行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之前,学校应当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控制、管理现场,经过详细的调查与了解,将事故的具体起因及发展现状,引发的问题及防治对策等内容,向高校内部的教职工、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沟通。

沟通的渠道方式主要包括:以校园网通知的形式、以高校论坛、BBS平台、以网络博客、学生及教师的邮件通知方式等,及时最新信息与事故情况。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与教职工在网站上互动讨论的方式,由学校学生会等社团管理委员会人员进行管理,尽量正面消息,及时辟谣,防止图谋不轨的人散播谣言,引起高校校园内恐慌,降低事故发生后的伤害率及影响率。

另外,除了事故的具体实际情况发展状态之外,高校还应当抚慰学生与教职工的心理,避免引发恐慌,产生不必要的混乱。因此,高校应当及时公开事故的进展情况及处理、解决方式,避免教职工与学生的大量猜疑,使得后果更为严重。

(三)应急决策与处理机制

1、建立健全的应急决策体系

由于高校的突发事件情况紧急,除了提前制定较为完善、系统化的应急管理、处置方案之外,广西省高校还应当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成立应急决策管理、处理部门,及时进行决策管理探讨。

高校发生事故之后,如何处理事故成为整个事态发展的关键之处。高校必须确保所采取的措施能够有效防治、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因此,在突发事故之后,高校应当通过商讨,及时作出决策,以最合理、最适当的措施、方案进行处理,控制突发事故的局势及发展状态,降低事故的灾害性及发生范围,保护学校的教职工及学生健康。

2、建立健全的应急处理体系

高校定了主要的决策思路之后,应当着手进行事故处理,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的应急处理体系,在事故发生后全面、有效、快速的抑制住事故的发展态势及发展速度。根据事先准备的应急方案,及时向教职工、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工作,并将事先准备的应急方案稍微调整,及时落实到预防工作之中。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对学校进行卫生管理、控制工作,确保学校内的卫生环境,尤其是食堂、教学楼等场地的卫生达标。高校还应当加强对后勤的管理,健全医疗保障措施,包括医疗药物、医护人员的配备,确保各个环节都准备充分,责权分明,稳定校园局面,及时对学生及教职工进行心理辅导,提高学生及教职工的心理素质,从而加强身体锻炼。尤其是当发生流行病毒时,通过提高学生与教职工的身心免疫能力,提高学生抵抗病菌侵入的能力。

(四)应急保障与恢复机制

1、建立应急保障机制

高校必须事先做好有关人力、物力、财力的应急保障,确保突发公共事故时可以有充足的应急资源供给,保障高校的应急物资、设备的可使用性,确保突发公共事件时,可以从容应对各类情况。

2、高校在事故发生之后,必须以最快的速度组建应急部门,包括主要负责人员、医护人员、执行人员及义务学生,确保在事故发生之后,采取适宜的方针措施,或将事先准备的应急方案投入实施,防止事故灾害继续扩大化。

(五)建立应急恢复机制

1、广西高校应当及时组织事故过后的恢复、重整工作。

当事故过后,高校应当适时对事故所产生的的灾害进行评估,并制定后期恢复、重整的工作计划,结合此次事故发生的原因及管理中发生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加强日后的应急管理工作。另外,高校还应当尽快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采取高校的措施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2、加强对学生及教职工的心理辅导工作。

由于突发事故极有可能带来较大的伤亡或财产损失,学生及教职工的心理承受巨大压力及失落感、落寞感,高校应当加强对学生及教职工的心理辅导工作。高校可以通过团体或针对单独个体的方式,对学生及教职工进行辅导,与其沟通,帮助学生与教职工早日恢复心理状况,恢复正常的生活与学习秩序。

结语

由于高校突发事故的紧急性与难以避免性,广西高校应当加强对事故的预防及事故发生的应急方案制定,确保在事故发生时可以有效、及时进行应对与处理,使得突发事故发生率及发生后的灾害率最小化。通过建立完善、可行的高校突发事故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学校处理突发事故的应急能力,保障学校内教职工与学生的工作、学习与生活秩序。

学校突发事件预案篇10

abstract:inrecentyears,projectmanagementgraduallydevelopedintothebranchofmanagementscience,usedwidelyfromtheinitialspace,constructiontofinancial,medicineandotherareas,andhasbecomeincreasinglyperfectandmature,andshowstrongvitality.Universitystudents'emergencyprojectmanagementisanewresearchfieldandtheinevitabletrendofmodernprojectmanagement,andtheinevitablerequirementofprojectconstructionofcollegestudentemergencymanagement.Basedontheprojectperspective,combinedwiththecharacteristicsofcollegestudents'emergencies,thelifecycleoftheemergencymanagementisdividedintothreestages,suchaspreventionmanagement,emergencytreatment,andgoodpost-processing,andthusanalyzestheemergencymanagementprocess.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生命周期;项目管理

Keywords:university;emergency;lifecycle;project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1-0274-03

0引言

从中国的长城到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从美国的阿波罗登月工程到北京申奥项目等,都是项目。在如今社会里,一切都是项目,一切也都将成为项目。任何一个项目的运作,都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不同的阶段就构成了项目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描述了项目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各个阶段,实际工作中根据不同领域或不同方法可以进行具体的划分,以下以生命周期为主线,统筹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管理的全过程。

1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管理项目的预防管理

预防管理阶段,即在项目还未开始前,应根据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特点全面考虑,来预测可能出现的事件。近年来,高校中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如北京某大学登山队事件、北京两所大学发生的连环爆炸案、西安某大学群体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云南某大学马某某案、反日本右翼势力的大规模学生游行、上海某大学寝室的着火等等,高校突发事件的频发,使高校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考验,同时高校管理者也逐渐意识到与其等突发事件爆发后采取紧急应对措施,还不如在事发前进行积极的预防。因此,很多高校对突发事件的管理逐步用充分的预防准备来取代反射性的反应模式。事实证明,这种做法确实收到很好的效果。预防管理首先要根据各种征兆进行预测,包括可能出现突发事件的期间、范围和影响等,并针对这种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并作为预案经常演练熟悉,只有预测越准确详细,准备工作才越能充分有效。此外,预防管理还可运用模糊目标的管理方法,比如通过加强体育锻炼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抵御传染病的能力;通过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来减少学生因冲动发生的冲突等等。

1.1预防管理的机构组建组建高效率的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管理机构,并配备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充足的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运作,是高校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时行之有效地方法和前提。目前在我国高校内部,现行的应急管理组织多为学校负责人临时牵头的松散组织,这样松散的组织对实施持续有效的应急管理来说存在着先天的不足:由于机构人员构成上不具有延续性,难以形成一套成熟的应急处理操作方案;在危机发生时需要花大量时间和成本对相关机构进行协调,错失工作良机;危机处理后的经验和教训不能有效保留和存储。因此,高校应急组织机构应是由多部门联合构成的常设机构,机构内的成员平时除做好本职工作外,还应对突发事件进行预警,且一旦突发事件出现,应在学校领导的组织和协调下迅速进入处理危机的角色。此外,小组所有成员应定期会面,商讨学校近阶段应重点关注的领域,并对预防和应对方案进行不断完善,还应接受应对能力、心理方面和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

1.2预防管理的预案制定突发事件发生时,在必须应对的事务中,有一半是可以提前做好准备的。制定适合实际操作的预案,是预防和处理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必不可少的环节,关系到学校在突发事件爆发前,学校能否立即感应到,关系到突发事件爆发时,学校能否根据自身状况,迅速有效的采取相应措施缓解和钝化危机,并减少潜在危机隐患。预案的制定必须与各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界定的前提下并充分体现人的情感与理性,以人为本。为始终保持预案良好的预防性和应对的可行性,高校管理者要随着突发事件的实际发生和应对经验的不断总结和积累来适时更新预案。

1.3预防管理的教育培训外在约束和指导的制度保障与辅助作用的物质保障固然需要,而要建立对大学生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的有效引领,将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内化为个人或组织的能力是需要教育和培训的。四川某中学,从2005年起就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坚持每学期组织一次全校性的紧急疏散演练,每周二下午进行学校常规性的安全教育,正是日常的这些教育训练让这个中学在汶川特大地震中无一师生伤亡,充分证明了日常教育和训练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有效性与重要性。

因此,预防管理阶段工作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着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起着关键的作用,前期的预防管理愈完善有效就愈能使高校在应急管理中处于主动地位。

2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管理项目的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阶段,即在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发生之后,对突发事件及时处理和控制是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管理项目因为项目的唯一性,很难出现两次一模一样的项目,因此,在处理当前的项目时不可能完全沿用以前处理项目的经验,也不可能完全照搬过往的处理程序;又因为突发事件的突发性特征,当高校学生的突发事件不可避免的已经发生时,学校预先成立的危机管理机构就成为处理突发事件的指挥中心,必须要做到迅速反应,立刻启动突发事件的应对行动机制,要做到“听从指挥、高度负责、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依法办事、因事施策、果断及时、加强协作”,尽最大的努力平息事态,控制局面,尽快恢复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将影响与损失降到最低。

2.1应急处理的行动应对世界各国处理学校突发事件的基本理念是保护和保障学生生命安全,这也是我国“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在处理突发事件中的体现”,是校园突发事件管理的最高准则。学校突发事件危机管理机构在面对突发事件的发生时,应保持冷静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始紧急行动,争取事态由大变小、由强变弱。此时最好、最重要的工具是时间,提前一分钟,事态就可能简单一分,损失也可能减小一分。否则行动迟缓、处理不当,无论何类事件都有导致矛盾激化,事态升级的可能性。学校突发事件管理机构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动员一切可用资源,果断处置、沉着应对,控制突发事件的扩大、蔓延与升级,将其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在处理的突发事件的现场,应“疏堵结合,以疏为主”,调动校内一切有利于化解参与者情绪的资源,控制事态发展。

2.2应急处理的信息高校大学生突发事件发生后,向学生说明实情并进行正面疏导是稳定人心、制止谣言的重要举措。更重要的是,如今的信息时代注定了任何信息都不可能被封锁,当突发事件来临,如果学生得不到高校公开、及时和权威的解释,谣言就会迅速传播,学生心态的失衡很容易造成集体的恐慌,从而使突发事件加剧。因此,应在学校建立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形成信息监测、预警、报告、分析、评估和等为主要环节的信息保障机制。

因此,项目启动后,要求各职能工作人员迅速到位并按照既定的方案进行处理,发挥各自作用。由于项目的突发性特点,可能会导致项目管理机构的启动滞后,然而,反应时间越长,事件的可控性越弱,损失也就可能越大,因此必须要时刻保持警觉,建立一套快速反应机制。

3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管理项目的善后处理

随着突发事件的结束,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管理项目的应急处理阶段也进入完结期,但这并不意味着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管理项目的处理过程也已终结,因为还需要通过突发事件管理项目的善后处理阶段对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界定。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做好从警戒状态向常态管理的调整,对正常教学、科研、生活秩序的恢复;对事件进行全面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做好信息收集、档案保存、危害评估;对师生的事后教育,总结经验等等的善后工作。

3.1善后处理的分析评估对刚刚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分析评估,具体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要及时尽快组织评估,掌握最完整、客观、及时的材料;二是评估工作既要涉及物质层面也要关注心理层面,要覆盖到所有涉及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对学校在应对突发事件中所采取的措施、解决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科学的计算、分析与评估;三是在评估过程中,要防止弄虚作假,充分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使高校能找到不足和教训,以便更好地完善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对管理。

3.2善后处理的恢复重建突发事件的发生,或多或少总会给学校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及损失,而如何消除突发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及损害,恢复高校的正常教学、工作及生活秩序是高校突发事件善后处理必须解决的问题。然而,事后管理中最难以实施又必须实施的就是心理恢复及身心医疗补救工作。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对相关者的心理冲击是难以估计的,这种恢复补救工作也是长期、艰难的。大学生已经成年,对人生和世界有了初步的看法,对社会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大学阶段正是他们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从校园突发事件的开始到结束,学生心理遭受了较大的冲击,特别是受到较严重伤害的学生,受突发事件的影响,会产生消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丢弃远大理想,通过谣言或自我想象产生思想世界的混乱,他们需要学校和老师的帮助,此时,重要的不是批评和处理学生,而是以突发事件的前因后果分析为契机,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进行不同心理调适,帮助学生舒缓心理震荡,走出自我想象的迷宫,恢复平常心态情绪,加强对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还要建立追踪辅导机制,不定期进行沟通,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3.3善后处理的反思总结在启动了突发事件的分析评估、恢复重建工作并基本完成之后,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项目管理机构接下来就应全面回顾整个突发事件,反思与事件密切相关的方面,通过总结经验和教训,进行理性客观的评价,并举一反三,有利于对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加以整改完善,增加高校关于突发事件管理的知识和技能的储备,丰富管理经验,进一步增强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管理的能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突发事件本身就是一本活教材,事后的总结不仅仅是总结经验教训,而是在分析原因,查找自身不足的基础上,完善预防和应对机制,进一步修改、完善预案,使之更实用,也更便于操作,为下次类似事件积累经验。

善后处理阶段,工作要做到及时周到,以防事件的突变和死灰复燃。如果把处置突发事件比作外科手术,那么后续工作就像给伤口缝针、消毒一样重要,后续工作做得好,“手术”才彻底。因而,在收尾阶段一方面要做好详细客观的总结评估工作,彻底追查事件原因,及时披露事件真相、公布处理结果,从根本上安定人心,切实排除反复隐患;另一方面也要对事件进行评价,总结在此次突发事件管理项目处理工作中的经验与不足,为下次积累经验。

4结论

许多高校学生突发事件成功和失败的案例都表明,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管理必须有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而项目管理就可以为其提供有效的计划管理技术。每个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管理项目都应很好的做到这三阶段的控制,不断优化管理机构,完善管理机制,做好经验与教训的总结,那么该项目组的管理水平定会得到不断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薛晶.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管理探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1.

[2]美国项目管理协会著,卢有杰,王勇译.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第3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5.

[3]胡向东.教育考试突发事件处理的原则与方法[J].中国考试,2008,(3).

[4]吴兴军.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特征与机制构建[J].华东经济管理,2004,(3),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