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食品卫生安全法处罚条例十篇食品卫生安全法处罚条例十篇

食品卫生安全法处罚条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6:33

食品卫生安全法处罚条例篇1

第一条为保证辐照食品卫生安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以下简称《食品卫生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以下简称《放射防护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对食品辐照加工实行许可制度。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从事辐照食品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

第二章食品辐照加工单位和人员的管理

第四条从事食品辐照加工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和放射工作许可证后方可开展工作。

第五条申请从事食品辐照加工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辐照室有良好的通风设施,辐照室内臭氧和氮氧化合物的浓度低于国家《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的限值;

(二)辐照室有多重安全联锁装置和剂量监测装置,对7辐照装置还应备有迫降装置,并保证各种装置安全有效可靠;

(三)有专业剂量测试人员、操作人员和防护人员以及卫生检验实验室和常规剂量计;

(四)有辐照食品生产管理细则、工艺操作规程、安全守则、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制等规章制度;

(五)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食品辐照加工单位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向放射工作人员提供合格的卫生防护用品,指导其正确使用,并建立个人剂量档案。

从事辐照加工的放射工作人员必须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按要求配戴个人剂量计和报警仪。

第七条从事辐照加工的放射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就业(上岗)前健康体检,就业(上岗)后的定期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体检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卫生医疗机构负责。

第八条从事辐照加工的放射工作人员必须进行放射防护知识培训,经考试或考核合格的,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发给《放射工作人员证》。未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者不得上岗从事放射工作。

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工作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负责。

第九条辐照设施的建造必须符合安全、卫生要求。其竣工后,必须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验收,验收合格的,发给《建设项目竣工验收认可书》。未取得《建设项目竣工验收认可书》的,不得投入运行。

第十条辐照装置必须能准确调整运行速度,以满足不同剂量范围的要求。对辐照的食品应按良好的辐照工艺进行辐照。

第十一条对辐照设施卫生防护的监督检查,卫生行政部门依照《辐照加工装置卫生防护管理规定》进行。

第三章辐照食品管理

第十二条辐照新研制的辐照食品品种,由辐照加工单位或个人向卫生部提出申请,经卫生部审核批准后发给辐照食品品种批准文号,批准文号为“卫食辐字()第号”。

第十三条研制10kGy以下的辐照食品新品种,研制单位应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初审,初审合格后由研制单位报卫生部审批。研制单位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供下列卫生安全性评价资料1感官性状、营养及微生物等指标。

第十四条制10kGv以上的辐照食品新品种,研制单位应向卫生部直接提出申请,并提供下列卫生安全性评价资料:感官性状、营养、毒理及辐解产物、微生物等指标。

第十五条卫生部聘请有关专家组成辐照食品卫生安全评价专家组,负责新研制的辐照食品的卫生安全性评价工作。

第十六条食品(包括食品原料)的辐照力01必须按照规定的生产工艺进行,并按照辐照食品卫生标准实施检验,凡不符合卫生标准的辐照食品,不得出厂或者销售。

严禁用辐照加工手段处理劣质不合格的食品。

第十七条食品不得进行重复照射,但对下列食品可进行重复照射,其总的累积吸收剂量不得大于10kGy:

(一)为控制病虫害而进行辐照的含水份低的食品,如谷类、豆类、脱水食品及类似产品;

(二)用低剂量(小于lkG)辐照过的原料制成的食品;

(三)为达到预期效果,可将所需的全部吸收剂量分多次进行照射的食品;

(四)含5%以下辐照配料的食品。

第十八条待辐照加工的食品与已辐照加工的食品应当分别放置,防止交叉污染。

第十九条辐照食品在包装上必须贴有卫生部统一制定的辐照食品标识(见附录)。

第二十条定型包装的辐照食品的包装标识或者产品说明书必须符合《食品卫生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

第二十一条进口可能有霉变、生虫或含有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侵染的食物、食品原料等,鼓励在口岸地进行辐照检疫处理,以保障人体健康及防止食物的损失。

第二十二条卫生部设立的辐照食品检测中心是全国辐照食品检测的最高技术仲裁机构,是全国辐照食品技术指导中心。

第二十三条辐照食品的监督检查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每年进行一次抽检,抽检结果于同年十月报卫生部,并由卫生部统一公布。

第四章罚则

第二十四条未取得放射工作许可证而擅自从事食品辐照加工的,按照《放射防护条例》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处罚。

未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而擅自从事食品辐照加工的,按照《食品卫生法》第四十条规定处罚。

既未取得放射工作许可证,也未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而擅自从事食品辐照加工的,按照前两款规定合并处罚。

第二十五条对未经过健康体检或未经过放射防护知识培训的人员从事食品辐照加工,按照《食品卫生法》第口十六条或《放射防护条例》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处罚。

第二十六条辐照食品的包装标识或者产品说明书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二十条规定的,按照《食品卫生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处罚。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的,按照《食品卫生法》和《放射防护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本办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决定。

第二十八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按照《食品卫生法》第五十条或《放射防护条例》第三十二条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卫生行政部门对当事人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九条对违反本办法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条本规定的下列用语的含义是:辐照食品:用钻一60、艳137产生的7射线或电子加速器产生的低于10meV电子束辐照加工处理的食品,包括辐照处理的食品原料、半成品。新研制的辐照食品品种:国家辐照食品卫生标准中未列入的食品品种。

食品卫生安全法处罚条例篇2

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对食品安全的界定是不同的,食品安全的概念也不断被充实、发展,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1974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世界粮食安全国际约定》,对食品安全作出如下界定:食品安全指的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生存权利,即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为了生存与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可见,在生产力落后、粮食极端匮乏的年代,食品安全更多的被赋予保障食品数量的使命。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在《食品安全在卫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文献中提出,食品安全即在生产、加工、储存、分配和制作食品过程中确保食品安全可靠,有益于健康并且适合人们消费的种种必要条件和措施。在当时的环境下,人们认为食品安全就是保证食品达到适合人类食用的卫生标准。20世纪90年代后,人们越来越注重食品的营养与质量。为此,在1992年的国际营养大会上,食品安全又有了新的内容:在任何时候人人都可以获得的限定,表达了人们对食品安全新的诉求。我国于2009年2月28日通过的《食品安全法》中用食品安全替代了食品卫生,将食品安全定义为: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这是我国从法律角度对食品安全下的定义,虽不能完全涵盖食品安全的内容,但它反映出法律对人们生命健康权益的保护。纵观食品安全概念的发展历程,结合当代社会的实际情况及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笔者认为食品安全是指,食品富含的营养全面合理,能够满足人们对食品的数量、卫生和质量需求,不会对人体造成现实的或潜在的危害,能够维护人们的身体健康所应具备的标准。具体而言就是,在数量方面,食品能够满足人们购买的欲望和能力;在质量方面,食品符合卫生安全、质量达标、营养全面的标准。因此,食品安全包含了食品数量、食品卫生、食品质量和食品营养四方面的要素,它们是食品安全不可或缺的内容,四者之间相互联系,共同组成了食品安全的完整概念。

二、我国食品安全的刑法保护现状

(一)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

2009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相应的《食品卫生法》失效,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失去了部门法依据。2011年2月25日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将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条修正为: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食源性疾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法条被修正后产生三点变动:第一,罪名变化,以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替代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与食品卫生相比,食品安全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其涵盖了食品数量充足,食品卫生、食品质量达标,食品营养全面等多方面要求。因此,将食源性疾患修正为食源性疾病,用食品安全标准替代卫生标准符合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对食品质量的更高要求。第二,提高法定最低刑,以并处罚金取代单处罚金。根据修正案的规定,只要构成该罪就必须并处罚金,法定最低刑由单处罚金提高为拘役,这将更加符合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要求。第三,对罚金数额不再作硬性规定,以并处罚金的规定取代比例罚金制。此种修正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仅以并处罚金来规定附加刑过于宽泛,给法官的实际裁量带来一定难度,所以是否规定罚金的幅度标准有待商榷。

(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相关内容。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对该条内容进行了修改完善,通过新旧法条的对比可以发现,修正后的法条不再对罚金的处罚额度作限制性规定,取消了原来法条中罚金为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的限制范围;该罪的法定最低刑由拘役改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期提高意味着对该类犯罪的惩处力度加大。新法条将原来法条中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情形修改为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笔者认为作这样的修正是合情合理的,由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各种错综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有些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行为虽未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但该行为的存在的确非常危险,危害十分严重,符合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就可以依据修正后的条文对被告人依法定罪量刑。

三、食品安全刑法保护的缺陷

《刑法修正案(八)》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修改,充分彰显了国家和政府对惩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决心和打击力度。但目前,我国刑法对该类犯罪的设置还存在一定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罚金刑设置不合理

《刑法修正案(八)》将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罪与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基本犯的罚金刑作了修改:将单处或者并处改为并处,并且取消了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的处罚标准。如前所述,取消销售金额的比例限制存在一定合理性,但修正后的条文仅以并处罚金四个字规定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罚金刑又太过宽泛,不仅不利于法官对案件的准确把握,也不利于对犯罪人人权的保护。此外在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立法中,未区分自然人和单位犯罪的罚金幅度也有欠妥当:一方面,经济犯罪一般涉案金额都较大,尤其是单位具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和雄厚的经济基础,一旦实施犯罪所造成的危害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将远远超过自然人犯罪带来的危害后果;另一方面,与自然人相比,单位在经济活动中获利较大,其对罚金的承受能力远大于自然人。因此,在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中应明确区分自然人和单位犯罪不同的罚金刑幅度,对单位犯罪规定的罚金幅度应大于自然人犯罪。

(二)资格刑的缺失

对具备特定从业资格的犯罪人增设资格刑,无疑会提高犯罪人获得非法利益的机会成本,使其不敢轻易犯罪。从业资格的被剥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犯罪人再犯可能性,而这正是其他刑罚方式所难以达到的。目前,我国刑法中只规定了两种资格刑,即剥夺政治权利与驱逐出境,对剥夺人们从事某种行业的资格并无规定,鉴于食品安全的重要意义,在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中增设从业资格刑是十分必要热《食品安全法》中有剥夺相关单位和责任人从事食品生产资格的规定,一般是责令停产停业,造成严重后果的吊销营业执照;其中第九十二条规定,被吊销食品生产、流通或者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该规定是对食品生产者、经营者违反食品安全法,导致食品安全事故而进行的限制从业资格的行政处罚,但仅仅剥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一定限期内的从业资格,并不剥夺其他责任人或者单位的生产经营资格,是不足以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刑法在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中资格刑方面规定的欠缺,不能彻底或者在相对较长的时期内剥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从业资格,使得犯有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生产者、经营者仍有资格和机会继续从事食品生产和销售工作,这对法律是一种讥讽。

(三)违反缺陷食品召回制度刑事责任的缺失

所谓食品召回,是指食品生产者、经营者发现其生产或销售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时,召回己经上市销售的食品,并采取相关措施及时消除或者减少食品安全危害的活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7年8月27日《食品召回管理规定》,规定了食品召回的主体、召回程序、召回的评估与监督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但该规定中对违反食品召回制度的处罚措施仅是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未改正的,处以三万元以下罚款;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由此可以看出,该规定对违反食品召回制度的处罚较轻缓,不足以惩罚相关行为,且留有空白条款。作为其他法律保障法的刑法并未对违反缺陷食品召回制度的刑事责任作出任何规定,因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很可能成为一句空话。生产经营者生产、销售了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是有毒、有害食品,己经造成了危害结果,如若生产经营者还不履行缺陷食品召回义务就有可能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更大的损害。而人的生命健康权利是刑法所保护的重要法益,对于危害法益的行为,刑法理应规定相应的刑事责任。对于拒不召回缺陷食品的生产经营者,刑法应当明确规定其不作为犯罪的刑事责任。

四、食品安全刑法保护的完善

(一)罚金刑的相对确定与调整

罚金刑,是法院依法判处犯罪人向国家缴纳其所有的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其属于刑罚体系中的财产刑。新修正的刑法条文明确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罪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必须并处罚金,其目的就在于剥夺犯罪人的经济基础,削弱其再犯的能力。罚金刑具有经济性、开放性和更好地惩治单位犯罪的优势。根据罚金刑独特的优势和其在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中存在的缺陷,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罚金刑的设置进行调整,即在该罪中明确罚金刑的幅度,以免法官在案件处理过程中无所适从或者滥用裁量权导致司法不公《刑法修正案(八)》通过之前,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罚金幅度为销售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食品安全法》第八十四、八十五条则规定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笔者认为,原来刑法规定的罚金幅度偏低,而《食品安全法》中对罚款的幅度又略显偏大,尽管两者惩罚性质不同,但却可以相互作为参考。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主体多为单位,刑法第一百五十条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类罪的单位犯罪作了统一规定,单位犯本节第一百四十条至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条的规定处罚。该法条并没有对单位犯罪应处的罚金额作出明确规定,采用的是无限额的罚金制,具有明显缺陷。单位犯罪给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比自然人犯罪造成的危害程度严重,且单位的受刑能力要远大于自然人的受刑能力。因此,出于遏制单位犯罪的目的,对单位犯罪规定的罚金幅度应大于犯同样罪的自然人。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罚金幅度的细化方面可作如下规定:犯罪情节较轻的,对自然人犯罪并处货值金额一倍以上两倍以下罚金,对单位犯罪并处货值金额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犯罪情节严重的,对自然人犯罪并处货值金额两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对单位犯罪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金。

(二)资格刑的引入

资格刑,又称为名誉刑、能力刑、权利刑等,是刑之最轻者。资格刑具有特殊预防的功能,其可以有效地防止行为人继续利用一定的资格进行犯罪活动。在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中引入资格刑是预防犯罪的刑罚目的使然,通过对自然人和单位犯罪主体增设资格刑,剥夺其在一定期限内或者永久的生产、销售食品的资格,将其排除在食品经营行业之外,有利于食品安全的保护。

目前,我国刑法中对该种犯罪缺乏资格刑的规定,在实践中往往采取的是行政处罚手段。但行政处罚的力度较低,普遍存在以罚代管的现象,缺乏法律对该类犯罪的威慑力,一些食品企业在缴纳完罚款之后继续进行原先的生产,丝毫未见改善。笔者认为,在行政处罚不能震慑违法犯罪之时,刑法应当充分发挥其特殊预防的功能,通过增设资格刑来禁止有危害食品安全犯罪行为的生产经营者继续从事食品行业。具体来讲,就是将资格刑作为附加刑并科使用,根据犯罪人的主观恶性、客观犯罪情节、造成的危害后果等因素,分别对犯罪人附加不同年限的资格刑。对于构成基本的食品安全犯罪的,附加判处剥夺三年以上五年以下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资格;对于造成严重食品中毒或者重大食源性疾病等后果的,附加判处剥夺五年以上十年以下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资格;对于造成特别严重后果,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则判处终身禁止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食品卫生安全法处罚条例篇3

关键词: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缺陷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取得巨大成功,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中国社会的普遍关注。过去几年来,中国各种食品安全事件屡屡曝光,食品安全问题凸现。如何维护食品安全,中国政府相关部门从理论到政策,从立法到司法,从体制到行政,都在不断地摸索。

一、我国危害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而食品安全是关系到人类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因此,一贯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一些不法之徒受利益的驱动,冒天下之大不韪,置人民的生命健康于不顾,制假、售假,坑害群众。一段时期以来,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福寿螺、苏丹红、毒火腿、瘦肉精、毛发酱油、黑心月饼……,直至2011年3月份曝光的双汇“瘦肉精事件”,一起起怵目惊心,轻者致病,重者要命。国人为之惊恐、为之愤怒。随着人们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加快食品安全立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呼声日益高涨。我国现阶段的食品安全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食品安全犯罪问题逐渐突出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上半年的《2006年31个城市食品放心工程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消费者对食品市场安全状况感到不放心。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食物中毒报告病例数约为2万至4万人,事实上,专家估计的这个数字还不到实际发生人数的10%。也就是说,我国每年食物中毒人数至少在20万至40万人左右。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一个沉重的社会话题。

(二)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社会危害性加大

源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中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的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质检部门共立案查处食品违法案件4.9万件,查获假冒伪劣食品货值金额4.5亿元人民币。而添加三聚氰胺奶粉一案,涉及知名企业之多,更是为我国历史上所少见。

生产、销售不安全食品的品种增多,规模更大。几乎所有品种的食品都有不能确保安全的“山寨”版本诞生。更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地方出现了专门生产不安全食品的“专业乡”和“专业村”。例如,浙江金华加了敌敌畏的火腿,浙江温州染色剂染红的乡巴佬卤鸡腿等。

食品安全犯罪手段隐蔽狡诈,真假难辨。有些不法分子受到打击之后,并未因此停止作案,而是变换手段,以更秘密的方式进行违法犯罪活动。食品安全犯罪活动十分猖獗,并呈现出由分散的、个别的作案向集团化、专业化发展的趋势。个别地方还出现了产供销一条龙配套的专业户,其危害后果越来越严重。

(三)由于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很多犯罪分子逃脱刑法处罚

在查处食品安全犯罪的执法过程中,不易收集到相关证据或由于其他原因,往往只给行为人以行政处罚,而不会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食品安全行政执法程序与司法程序之间出现断层,无法实现有效衔接,现实中很多案件的处理结果是只罚无刑。例如,2006年,工商部门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案件6.8万件,而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案件只有48件。

二、我国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存在的缺陷

有学者把我国刑法典中关于食品安全犯罪的规定分为直接条款和间接条款。直接规定食品安全犯罪的条款即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食品罪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间接条款包括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罪、罪等。以上条款共同构成了当前我国刑事法律中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的整体。但是,我国刑法中关于食品安全的刑法规定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犯罪分类的缺陷

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中的两个罪名,处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这一章中。笔者认为有待商榷。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侵犯的客体都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食品卫生的管理制度和不特定多数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既然两种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因而就有进一步区分的必要,因为主要客体决定犯罪的性质,从而也决定两罪在刑法分则中的归属。究竟哪一个才是主要客体呢?根据犯罪客体理论,所谓主要客体,是指某一具体犯罪所侵害的复杂客体中程度较严重的刑法予以重点保护的社会关系。刑法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精神在于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此认识的基础上,不特定多数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才是食品安全犯罪的主要客体。

(二)刑罚设置的不足

刑法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即是犯罪和刑罚,犯罪是前提,刑罚是后果。刑法如果只规定犯罪,不规定刑罚,就不成其为刑法,也无法实现其任务。与西方法治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刑法比较注重自由刑、生命刑的使用,重刑色彩相对浓厚。笔者认为,我国现行食品安全犯罪的刑罚设置与其经济犯罪的本质及社会危害性相比显得不够平衡。

1.罚金处治不够得当

众所周知,物质需要的满足有赖于金钱的保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罚金刑是通过剥夺某人的物,来攻击其人,因此,罚金刑是人格型的刑罚。即使不像自由刑那样明显,但在一定限度内仍能收到教育效果。对食品安全犯罪而言,适用罚金刑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然而,在笔者看来,我国食品安全犯罪中对罚金刑的设置存在以下缺陷:⑴罚金的计算以“销售金额”为依据在实践中操作性不强。《食品安全法》修订后,对违反《食品安全法》的行政处罚已经订正为依货值金额计算,所以仍坚持以销售金额的数目决定罚金刑的数额,将使那些没有销售金额或者销售金额较少的犯罪分子得不到强有力的罚金刑处罚,使罚金刑功能受到严重制约。⑵对食品犯罪罚金刑限额幅度的设置过低。《刑法》第143条和第144条中,对基本犯的罚金刑规定是相同的,即并处或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限额幅度的设置过低,不能体现罚金的剥夺性痛苦.特别是在法院判决单处罚金刑的情况下更为明显。⑶我国《刑法》对单位罚金刑的规定过于笼统。《刑法》对单位的处罚是单处罚金,没有明确规定罚金的上下限以及计算标准。这种无限额罚金制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它缺乏确定性,有违罪刑法定原则的明确性要求,更多的带有宣言性质,对司法实践的指导性不强。

2.死刑设置的不合理

《刑法》第144条规定:“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依照本法第141条的规定处罚。”《刑法》第140条对生产、销售假药罪规定最高可判处死刑。笔者认为,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适用死刑过于严苛,不符合国际公约的相关规定和刑罚轻缓化的趋势,缺乏人道主义关怀。

食品安全犯罪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如社会监管机制的滞后、不完善等原因对食品安全犯罪的存在也负有很大的责任。如果对这种犯罪适用死刑的话,其结果便是将本来属于社会承担的责任完全转嫁给犯罪者个人,这对犯罪人来说是不公平的。过分地倚重于死刑这一重刑并不能达到有效遏制食品安全犯罪的最终目的。

(三)立法规定不明确,缺乏可操作性

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是具体危险犯,只有在“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的情况下才能构成本罪。而这一具体危险的鉴定难度非常大,在现实中并不具可操作性,不得不依赖司法解释,但是司法解释对此处的规定依然模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规定,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结构鉴定,食品中含有可能导致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的超标准的有害细菌或者其他污染物的,应认定为《刑法》第143条规定的“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由此可见,何为“严重食物中毒事故、严重食源性疾患”,两高的司法解释中并未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仍然欠缺可操作性。

三、关于完善食品安全犯罪的思考

针对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的缺陷,笔者认为,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完善。

(一)完善犯罪分类

应该将食品安全犯罪置于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的同类客体是不特定或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而不特定多数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食品安全犯罪的主要客体。因而,把食品安全犯罪置于危害公共安全罪中更为妥当。

(二)完善刑罚的规定

法定刑是指刑法分则条文对具体犯罪所确定的适用刑罚的种类和刑罚幅度。为了有效地惩治食品安全犯罪,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和司法实践现实需要,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食品安全犯罪的法定刑。

1.用“经营金额”取代“销售金额”

这里的“经营金额”涵盖了生产经营者一切用于与不安全食品有关的投入和产出的资金,既包括生产经营不安全食品的成本,也包括通过生产经营所获得的利润。如此可以更好地解决不安全食品在销售之前罚金刑的适用问题。

2.修改罚金数额的规定,加大处罚力度

建议罚金数额由“50%以上2倍以下罚金”修改为“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在西方发达国家,食品安全会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法律对于出现问题商家的惩处也相当严厉。一般对食品质量安全事件采取重罚,特别是对蓄意破坏食品质量安全者,不仅要求立即停业待查,而且高额的罚金会令其关门倒闭。反观我国现行刑法对食品安全犯罪的罚金刑处罚力度较轻,因而我国有必要加大其罚金刑的处罚力度。诚然,罚金刑畸重亦会带来负面效果,过犹不及。罚金的数额应该符合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有利于有效惩治食品安全犯罪。

3.废除生产经营有毒、有害食品罪的死刑

死刑存废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废除死刑是各国刑法发展的趋势。死刑作为最严厉的刑罚方法,在保留死刑的国家和地区也只能适用于最严重的犯罪。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严格控制并逐步废除死刑的刑事政策。生产经营有毒、有害食品罪作为一种经济犯罪,对其适用死刑既不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也有悖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更不利于刑罚目的的实现。并且,废除经济犯罪的死刑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通例。

(三)完善罪名

非法持有、储存不安全食品罪是兜底生产、销售不安全食品犯罪的客观现实需要。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在现实上有西方法治发达国家的立法范例作参考,因此增加此罪有充分的理由。设置该罪时根据主客观相统一的定罪原则,行为人在主观方面必须明知其持有或储存的物品是不安全的食品或食品原料等法律限制或禁止流通物;客观上持有或储存这些食品或食品原料,且达到一定货值的。非法储存是指明知是他人非法生产、销售的不安全食品而为其蓄积、存放的行为。非法持有、储存不安全食品罪应纳入《刑法》第2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范畴。

参考文献:

[1]隋洪明:《我国食品安全制度检讨与重构―――以〈食品安全法〉颁布为背景》,《法学论坛》2009年第3期;

食品卫生安全法处罚条例篇4

论文关键词食品安全立法完善

一、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分析

2012年初,红牛添加门便来袭,其添加的物质能够生成国家一类精神药品安纳咖。3月15日刚过,雅培奶粉便被爆检测出酪蛋白超标。4月老酸奶和果冻是使用的添加剂明胶,来自旧皮鞋就被爆出。紧跟而来的4月15日,明胶又做了一次主角。在修正药业生产的羚羊感冒胶囊中,所用药用胶囊铬含量为4.44mg/kg。这远超出了重金属铬的限度在百万分之二的要求。”三聚氰胺刚走,伊利汞来袭,6月12日,国家食品安全局又发现伊利旗下部分婴幼儿奶粉含贡量异常。然而更让人无语的只怕是光明乳业,从六月到年底,它已6次被爆出质量问题。还有,古井贡酒精勾兑白酒,酒鬼酒塑化剂严重超标260%,速成鸡和快大鸭从孵化到上餐桌分别只需45天和28天,至少要吃18种抗生素药物。盘点2012年食品安全大事件,让公众有些不寒而栗。“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们必须理性对待这些食品安全事件,强化对食品安全监管的立法,使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从而更好的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维护人民的利益。

二、相关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规定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第一,全国人大制定的全面性的、综合性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第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第三,各部门制定的规章。如《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等。第四,地方性法律规定。如《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办法》《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草案)》等。此外,在生产加工过程、储运和包装领域、流通领域、消费领域、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环节、进出口环节等方面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综合来看,我国在法律法规有优点也有问题。

优点有,一是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淘汰了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禁止在食品中使用次硫酸氢钠甲醛(吊白块)产品的监督管理规定》,增加了些新的可食食品,如《国家质检总局关于食用调和油等5种食用植物油纳入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管理的通知》。二是逐步向国际接轨,如推行《食品企业HaCCp实施指南》。

问题方面,首先,法律体系有待整合、完善。举例来说,有关保健产品的法律法规多,有《保健食品管理办法》、《保健食品评审技术规程》、《保健食品标识规定》、《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保健食品申报与审评补充规定(试行)》、《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关于实施《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有关问题的通知、《保健食品命名规定(试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保健食品可能需要更多的法律规范,但是有这么多的法律法规存在,反而会不系统,有些杂乱,有待整合。而我们生活中日常食品,有些时候往往没有得到恰当的关注,比如新闻媒体爆出的有毒生姜问题,速成鸡快大鸭,这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其次,一些意见和决定不具有长久性,可实施性有待加强。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3号),计划整体全面,却不够细致,难以落实。其号召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逐步建立起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如今五年已经结束,效果不够明显。最后,20世纪90年代出台很多法律法规,但过于简单,规定不够具体。现在很多已经废除但还有一些仍在使用,如《蛋与蛋制品卫生管理办法》、《茶叶卫生管理办法》、《豆制品、酱腌菜卫生管理办法》等。这些还在使用的亟待整理完善,出台系统规定。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体系初具规模,但是从以上来看,施行状况还存在很多问题,而透过表面看本质,归其根本,在于立法存有缺陷。

三、食品安全监管法律的立法缺陷

(一)食品安全法律要求分段监管,影响监管效果

首先,现行的食品安全法律规定监督是以“分段监管”为主,各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独立执法”“各自为政”。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六条县级以上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责任。这样一来,虽然是要求沟通配合,但由于执法权力不集中,使本来就弱小的食品安全监管执法队伍有限的执法力量进一步发散,监管的效果难以体现。其次,食品从种植、养殖活动中获得的初级农产品,经过加工、流通、销售到消费者的口中,要经过一个非常复杂和漫长的过程,其间存在诸多环节,分段监管模式,会出现大量的环节空隙,而一般的食品安全事故往往都会在这个环节上出事。比如在“瘦肉精”事件中,农业部门称对“瘦肉精”没有监管权,根据相关文件应由商务部门主要负责;而商务部则称,依据动物防疫法和相关文件要求,由农业部门驻场开展工作。两个部门,谁也不愿意承担“瘦肉精”事件的责任。最后,分段监管的机构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食品安全法》专门设立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作为一个统筹领导协调机构,但这样一个机构到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还是有待进一步检验的,毕竟,食品安全问题仍然不断暴露。

(二)食品安全监管法律逻辑性有待加强

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法律条文不完善,逻辑性存在问题。如《食品安全法》第34条第2款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对于其健康检查义务规定是十分必要的,但问题在于《食品安全法》并未规定违反此项义务的法律责任。类似问题还存在于《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中,只是规定对违反本规定,造成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情节特别严重的,要依法追究相应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也就是只要不出现重大问题,监管部门查处时无权对当事人实施处罚,只能是实施责令当事人改正等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手段,相信这是远远不够的。

(三)食品安全标准有待严格完善

我国质量标准化建设较为落后,标准本身不够健全,无法适应食品工业现代化的要求。有些标准之间还存在内容不协调,例如GB16321-2003《乳酸菌饮料卫生标准》规定铅不得超过0.05毫克/升,而QB1554-1992《乳酸菌饮料》则规定铅不得超过1.0毫克/升。《食品安全法》要求建立食品安全标准,但在标准建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比如,2009年,卫生部组织的十几名专家参与的小范围讨论会上,专家们对生鲜乳食品安全国标中关键指标达成一致意见:每克生乳菌落不超过50万个、每百克生乳蛋白质不低于2.95克。2010年3月正式的生鲜乳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生鲜乳中这两项核心数据分别变为“200万和2.8克”。这是颠覆性的改变。而近年来我国的出口食品在质量方面受到国际检测的否定案例较多,我们应该更深层次地去反思我们在相关法律中关于食品质量标准是否达到国际标准。

(四)可追溯制度,有待进一步确立和发展

由于法律及法规体系尚未完善,相关技术标准还不健全,可追溯体系的建立和推广还缺乏必要的法律和技术支撑;我国食品生产的经营模式集约化程度低,生产规模小,食品流通发展滞后,组织性差,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相脱节,信息化程度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可追溯信息的采集、传递和存储难度大;我国食品的包装技术发展落后,没有包装的食品将缺乏可追溯信息的标志载体。当然,我国也在不断做出努力,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经强制免疫的动物,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免疫档案,加施畜禽标识,实施可追溯管理。但这也意味着其他没有强制免疫的动物的都还没有实施可追溯管理。

(五)处罚较轻,效力不够

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的罚则较轻,法律效力不够。在发达国家,食品安全会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法律对于出现问题的商家惩处也相当严厉。对于故意破坏食品质量安全者,不仅要停业,有时高额的罚款会令其破产,让那些违反者得不偿失。我国的食品安全相关法律对食品违法犯罪行为在法律责任的设定上范围过窄,在处罚力度上乏力。粮油质量管理办法(试行)》第三十九条规定:生产、销售质量、卫生、计量、标签、包装等不合格的粮油,生产、销售的粮油没有检验证书,或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粮油的,对责任者除追缴违法所得外,处以20000元以内罚款;如无违法所得的,处以10000元以内罚款。《食品安全法》对于一些违法行为,最高罚款额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不能够充分发挥法律应有的威慑力,难以达到打击目前猖獗的食品违法犯罪行为的迫切要求。

四、有关食品安全监管法律的完善

(一)细化部门监管职责

我国在坚持“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模式下,要想减少食品安全事故,需加强一些改革。首先。应该细化各监管机构的职责,如农业部门严把源头,遏制农药残留超标,工商部门严把流通关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等。要加强各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使各部门各负其责,监管不留“盲区”。其次,监管部门在行使职能的过程中,应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跟进,法律尽量体系化,用法律明确各监管机关的监管手段,使其有责有权。各监管部门职能的调整应由相关的法律加以规定,使各部门在执法时有法可依,权责一致,做到权责相应。

这一点,在浙江省食品安全立法上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浙江省地方立法首先根据“一个经营主体以一个部门监管为主”的精神,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在其生产经营场所的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由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部门实施监督管理。其次,对一些特定生产经营业态进行了明确,提出现场制售形式的食品经营活动,以及休闲娱乐场所内提供餐饮服务及现场制售活动的,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管理;商场、超市的现场制售活动,以及食品交易市场中的现场制售活动,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监督管理。再次,对于还是难以确定监管部门的,规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监督管理部门”这一规定比较好的解决了当前部门间职责交叉,相互推诿的问题对确保监管到位、实现无隙监管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二)加强立法的逻辑性

针对上述的法律规范逻辑完整性的问题,实际上并不存在立法技术上的难题。原《食品卫生法》第41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以五千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吊销卫生许可证。有必要借鉴该条文的规定,规定违反5食品安全法6第27条和34条第二款的法律责任,毕竟这种情况通过企业自身自律是很难实现的。此类问题在立法过程中,只要稍加注意,就可避免。尤其是在后续的配套实施的法律法规制定过程中,应当加强立法逻辑性。纵览我国的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不难发现,规定逐步完善,逻辑性越来越强。从农业部2012年出台的《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该办法分为四章,总则、标志使用申请与核准、管理、监督检查。我们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进步。

(三)公证透明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

对于食品安全标准,首先,在标准立项阶段,要广泛征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产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的意见,在其制定时要基于食品安全评估结果。食品安全中的隐患问题,有可能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显现出来,就比如说吊白块的禁止使用,所以要建立动态的食品安全监测和评估。其次,出台食品安全标准还要参照国际标准和国际风险评估结果。最后,制定标准本身要以保护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为宗旨,内容科学合理,安全可靠,制定标准时要不仅要听取专家和生产经营者等的意见,还要广泛听取消费者的意见,消费者在标准制定过程中享有话语权。

(四)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追溯制度

加强食品安全的保障,我们要做好入门和溯源的工作。对于有缺陷的食品不允许其入门,即使由于其他原因入了门,也一定要能够追溯其根源。因此,第一,我们要建立市场准入制,坚决把好入门关,将达不到标准的食品拒之门外。在我国,北京、广东、浙江等地已建立了一批面向全国的大型安全食品批发市场,所有商品需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入场销售,并实行安全食品市场准入制,对不符合绿色安全要求的食品限制进入市场。我们要以此为试点,不断推广。第二,进入流通领域的食品一定要有一套完整的信息,能够追根溯源,确保食品的安全。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可以迅速在食品流通环节找到问题所在,将问题食品召回,防止事态的扩大。例如,将生产规模化,实现厂家和超市等直接对口。责任更容易落实,食品安全也更能够保障。

食品卫生安全法处罚条例篇5

1.1一般情况

本次被调查人员属于铁路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客运、车站等站段(本文称一线单位)52人,占60.4%;生活服务、经营、培训单位(二线单位)34人,占39.6%。单位卫生管理中层干部科(副)长12人,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74人。86份问卷中有82人认为食品安全和铁路运输生产安全一样重要,占95.3%。

1.2食品安全培训相关调查

对食品安全培训的方式、内容等情况的意见。对相关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是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简单有效的办法。《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有明确规定进行相关培训,时间、频次却没有要求。国家食药局规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每年不少于40小时,但具体从业人员没有要求。原铁道部曾要求从业人员1年培训1次。在培训时间上,92%的管理人员认可每年1次,1年2次及以上或者2年1次等仅占到8%。在培训方式上,集中课堂式培训是主要形式,但效果一般。有74.4%的管理人员认为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实地观摩和实际操作过程步骤的解析更为需要,另外对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经验交流也比较认可。培训内容上除了相关法律法规外,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技术规范、要求以及铁路食品生产经营行业特点要求也是想要学习的内容。在培训人员选项中站段主管领导、专(兼)职管理人员、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以及普通从业人员都被认为需要培训,也反映出站段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对食品安全培训内容、要求可能上传下达不到位,存在不能有效反馈至主管领导和传达普及至食品经营单位从业人员情况。

1.3站段食品安全管理状况调查

调查表中有本单位职工总数,食品单位总数,供水单位总数,公共场所单位总数及以上单位卫生相关许可证照是否齐全几项内容。收回的86份问卷中,这几项内容填报完全的12份,均为具体的食品经营单位,表明站段卫生管理人员对本站段卫生相关工作可能存在本底不详实、卫生管理覆盖不全面情况。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配备调查,30余个站段均配备1~2人,但只有2个站段的2个卫生管理人员为专职。站段单位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存在主要问题是食品安全管理专(兼)职人员少,人员不稳定和资金投入不足。就单位食堂和伙食团而言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餐厨从业人员难雇佣,因为薪酬少,耗时费力,检查要求多,从业人员时常出现随时停工不干现象。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欠缺,操作过程不规范也是普遍存在的。对于许可证不全原因,以经营单位自身软硬件条件不达标为主,也存在卫生专兼职管理人员少及认为许可证手续繁琐,难办理情况。

1.4对监督机构食品安全监督工作的认知

铁路监督机构负责铁路运营站段内的食品生产经营安全监督工作。近几年,随着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及铁路体制改革,铁路监督机构担负着相当于几个地方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对于监督机构食品安全监督工作的意见,46.5%的人认为保持目前监督工作力度,33.7%认为应加大执法处罚力度,来促进食品安全工作,以一线站段为主。7.0%的人认为应减小,以生活服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为主。一、二线单位对监督机构是否应加大执法处罚力度意见有明显分歧(χ2=9.10,p<0.005)。对于加大处罚力度能否有效促进经营单位食品安全工作,一、二线单位有显著不同(χ2=13.30,p<0.005)。73.5%的二线单位卫生管理人员认为通过本单位自身管理能促进食品安全工作,明显高于一线单位(χ2=12.45,p<0.005)。新的《食品安全法》处罚起始额度2000元,较《食品卫生法》大大提高。法律规范处罚的依据之一就是处罚足以制止违法行为,适当提高违法者的违法成本有利于制止违法行为。但铁路站段食堂、伙食团不以盈利为目的,从业人员在实际餐饮操作中出现疏忽或因硬件条件简陋而不符合《食品安全法》情况时有发生,如此执法处罚可能不被接受。另外食品安全监督文书上任何一条意见都有可能作为伙食团所属的工班、车间、乃至站段的考核处罚依据,所以基层食品经营单位对监督机构的工作可能有抵触情绪。对于监督频次,认为维持目前现况选项最多,这点上一、二线单位没有明显差异。最后82.6%的人认为监督机构以指导、服务、培训为主更能有效促进食品安全工作,这一点上一、二线单位认识基本相同。

2建议

2.1铁路站段应配置专职卫生管理人员,强化卫生管理工作

在铁路一线单位以生产运输为主要任务的大背景下,食品安全工作仍需加强。这些站段职工人数往往数千上万,但卫生管理人员只配备1~2人,且大多数都是兼职。卫生工作覆盖面大,专业性较强,站段卫生管理人员应设专职,人员相对固定,切实担负各站段卫生管理工作。各站段应对食品、饮用水、公共场所等相关专业卫生工作进行整合,加强专(兼)职人员配备,资金投入适当增加等。便于管理人员有效监管考核。

2.2强化卫生知识培训,探索适合铁路卫生工作的培训模式,不断提高培训效果

卫生知识培训是提高管理人员知识水平和管理技能的简单有效办法。食品安全培训应从站段主管领导做起,到各级主管人员及具体从业者。培训内容除了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可进行实地观摩和实际操作的解析及优秀单位的经验介绍交流,在内容和方式方法上不断改进,提高培训效果。餐饮服务从业人员是食品生产经营实施的执行者,应是培训的主体。从业人员较多且相对集中的单位,每年统一定期进行培训。对于各站段沿线伙食团,从业人员只有1~2人,又难于集中培训,应在卫生监督机构监督检查时现场指导、培训,包括伙食团所属的工区、车间相关负责人。并要求基层部门负责人强化日常卫生监管。

2.3铁路运营食品安全管理应各部门齐抓共管,完善机制,形成合力,确保铁路运营食品安全

食品卫生安全法处罚条例篇6

   一、对《修正案(八)》中食品安全犯罪规定的梳理

   关于食品安全犯罪,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明确的概念。一般认为,食品安全犯罪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食品安全犯罪包括经《修正案(八)》修正的《刑法》143条的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和144条的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两罪,140条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222条的虚假广告罪,225条的非法经营及229条的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另外还包括《修正案(八)》第49条新增的食品安全监管玩忽职守罪和食品安全监管滥用职权罪。狭义的食品安全犯罪仅指《修正案(八)》修正的《刑法》143条、144条所规定的犯罪。本文以狭义的食品安全犯罪为研究对象,因此,根据我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笔者认为,食品安全犯罪是指食品的生产者、经营者违反食品安全管理法规,生产、经营的食品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严重危害社会、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一)《修正案(八)》对食品安全犯罪的规定

   《修正案(八)》第24条规定“将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条修改为:‘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修正案(八)》第25条规定“将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修改为:‘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

   (二)《修正案(八)》对食品安全犯罪的修正内容

   1.罪状上的修正

   (1)《修正案(八)》第24条对《刑法》143条罪状的修正。首先是将“食品卫生标准”修正为“食品安全标准”;其次是将“食源性疾患”修正为“食源性疾病”;第三是在“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后增加了选处的“其他严重情节”。

   (2)《修正案(八)》第25条对《刑法》144条罪状的修正。首先是删除了对“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的规定;其次是在“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后增加了选处的“其他严重情节”;第三是将“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修正为“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2.法定刑上的修正

   (1)《修正案(八)》第24条对《刑法》143条法定刑的修正。主要表现为对罚金刑的修正。首先是在罚金刑的设定方式上,将“并处或者单处”一律修正为“并处罚金”;其次是修正了罚金的数额,由“限额制与比例制”相结合修正为“无限额制”,即将原来的“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一律修正为“并处罚金”。

   (2)《修正案(八)》第25条对《刑法》144条法定刑的修正。首先,是删除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一般行为犯的拘役刑,即删除了“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中的“拘役”;其次,在对罚金刑的修正上与《修正案(八)》第24条的规定是相同的。以上修正内容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首先是罪状的修改更能彰显食品安全犯罪的特征。食品安全犯罪设立的目的就是要保障人们饮食的安全健康,积极强化民生的刑法保护。而食品卫生标准难以包括食品的营养标准,不符合营养标准同样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安徽阜阳奶粉案就是典型。所以,将143条的“食品卫生标准”修正为“食品安全标准”更加科学、合理、严谨。

   其次,加大对食品安全犯罪的刑罚力度使得立法更加符合罪刑相适应原则。《修正案(八)》删除《刑法》144条中的拘役刑、取消食品安全犯罪罚金刑的上限等,都表明了对食品安全犯罪刑罚力度的增强,这与食品安全犯罪所带来的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是相适应的。例如,已然发生的苏丹红案、三聚氰案、皮革奶案等都凸显了食品安全犯罪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此,提高食品安全犯罪的法定刑,加大对食品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是刑法基本原则的重要体现,也是保障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二、《修正案(八)》在食品安全犯罪规制上的缺憾

   作为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刑法修正案,《修正案(八)》无疑包含了众多牵动全球视野的热点和亮点,例如,13种死刑罪名的取消问题、审判时已满75周岁老年人犯罪免死问题、调整生刑问题、社区矫正纳入刑法问题、危险驾驶行为和恶意欠薪行为入罪问题等等,但是对食品安全犯罪的修正却显得不够充分。因此,有关食品安全犯罪的立法现状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一)对食品安全犯罪罪状的阐述不够周全

   1.犯罪主体单一

   《刑法》和《食品安全法》均将食品安全犯罪的主体限定为食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然而与食品安全有关的环节却是纷繁复杂的,从农田到餐桌,包含了从种植、养殖、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运输、储存等众多的环节,同时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环境污染、药物残留等等。因此仅追究生产者和销售者食品安全犯罪的刑事责任显然是有疏漏的。

   2.犯罪客观方面要素的规定未能与《食品安全法》相衔接

   首先,在行为方式上,《食品安全法》第2条第1项规定“食品生产和加工(以下称食品生产),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以下称食品经营)”,表明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行为方式除“生产”外,还包括销售、流通等经营行为;第3条也采用了“食品生产经营者”。此外,司法实践中,也有运输、仓储等行为致食品不安全而放任不安全食品进入市场,进而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况。因此,仅用生产、销售这两种行为方式涵盖食品安全犯罪的客观行为是不现实的。其次,在规制对象上,根据《食品安全法》第2条的规定,除食品外,还包括食品添加剂、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以下称食品相关产品),而食品安全犯罪所规制的仅为食品。

   (二)法定刑的规定不尽完善

   1.主刑规定未能充分体现罪刑相适应原则

   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罪刑相当,罚当其罪,这是我国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要求。众所周知,在“97刑法典”之前,在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物质行为是以《刑法》114条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认定处罚的,这就表明食品安全犯罪在性质上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相当。但是,食品安全犯罪的法定刑却明显低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根据《刑法》114条的规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115条又规定“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而根据《修正案(八)》的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罪的最低刑为拘役;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最低刑则为6个月的有期徒刑,除此之外的其他刑档也基本上低于危害公共安全罪。即使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程度,但从侵害客体、危害结果来看,食品安全犯罪的主刑规定都未能充分体现罪刑相适应原则。

   2.罚金刑的规定不尽合理

   由于不同食品安全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不同,且有时其危害表现难以以财产数额计量,加之罚金刑不具有人身专属的性质,每个犯罪人之间财产状况差异迥然,罚金刑在设置上就存在很大的困难。《修正案(八)》在罚金刑的设定方式上使用“并处罚金”,在数额的设定上也采取了“无限额制”,这一方面是加大了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处罚力度,另一方面就是在尽量避免罚金刑适用上的上述限制。但是,这种设定方式的缺陷依然凸显。主要表现为不符合罪刑法定原则明确性的要求,这使得犯罪人可能被判处的罚金数额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也使得实践中司法人员对罚金数额无从把握,极有可能带来同罪、同犯罪情节,但罚金刑不同数额的情形,会造成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

   3.资格刑缺失

   资格刑是与生命刑、自由刑、财产刑相对而称的刑法种类,是指“剥夺犯罪人享有或行使一定权利的资格的刑罚”[2]。在我国由于驱逐出境只适用于外国人,剥夺军衔只适用于犯罪的军人,《修正案(八)》所增补规定的“禁止犯罪分子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也只适用于被判处管制和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均具有单一性,不具有普遍适用性。唯一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定资格刑只有剥夺政治权利。但是,剥夺政治权利对于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面对日益猖獗的经济犯罪,资格刑适用还囿于其政治化色彩中“,在现代社会,对一个人的否定如果还侧重停留在政治否定上??????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3]。因此,如果食品安全犯罪的资格刑只局限于剥夺政治权利,就会导致刑罚与罪行不相匹配,缺乏针对性,从而极大地限制其作用的发挥。

食品卫生安全法处罚条例篇7

(一)犯罪数量大幅攀升

当前有毒有害食品呈现出种类多、数量大、范围广等特点,可以说是无孔不入,而食品安全事件则是层出不穷。最高人民法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2年,全国法院共审结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食品这两个罪名的刑事案件1533件;生效判决处罚人数为2088人。就重庆市来看,据笔者统计,2008年至2010年,全市检察机关共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2件3人,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食品案件4件8人。但2011年至2013年10月,这两类案件分别上升至17件35人,46件83人,是前3年的10倍。相关机构开展的公众安全感调查结果显示,在社会治安等11项安全问题中,食品安全以72%的比例被认为是“最担心”的安全问题。此外,根据《2010—2011年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报告》,有近70%的受访者对食品问题表示“没有安全感”。

(二)犯罪危害严重,影响恶劣

就侵害的法益而言,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侵害的法益具有多重性。就侵害的对象而言,犯罪分子不仅将罪恶的黑手伸向普通的消费者,甚至伸向婴幼儿。“过去的问题是什么食品是安全的,现在的问题成了还有什么食品是安全的”。泛滥的食品安全事件不仅伤害甚至毁掉整个食品行业,而且严重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

(三)犯罪技术方式多样,运作手段更趋隐蔽

一是犯罪手段专业化。从现有曝光的食品安全犯罪案件来看,很多犯罪分子都具有化工、医药等综合性专业知识。二是犯罪门槛低端化,导致部分不规范的小企业、小作坊混入食品行业。三是犯罪行为隐蔽化。从实际查办的案例来看,很多犯罪分子作案手段极为隐蔽,一些违法生产企业甚至通过互联网、快递来销售,逃避行政监管。

(四)犯罪团伙性、链条性特征明显

食品安全犯罪案件中共犯所占比例较高。犯罪分子团伙性明显,甚至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生产、加工、运输、贮存、销售等各个环节之间分工明确、衔接得当,既相互配合又相互独立,追查起来障碍重重。

(五)行政监管消极被动,渎职犯罪现象突出

一方面,由于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之间存在很多交叉模糊的情况,再加上制度体制的原因造成的监管部门权责不清,行政监管部门之间推诿扯皮,形成监管空白。另一方面,行政监管渎职现象突出,监管人员怠于履行监管职责,或者、,不作为、弱作为、乱作为情况常发,造成监管漏洞和监管盲区。

二、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刑法规制的困境

为了遏制食品安全犯罪猖獗的态势,最高司法机关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大对食品安全犯罪的打击。2010年,“两高”、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了《关于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动的通知》,2012年,又下发了《关于依法严惩“地沟油”犯罪活动的通知》。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近年来也多次公布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基层公安、司法机关加大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的打击。然而由于刑事立法缺陷、执法观念偏差、法律认识不统一,办理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刑事案件存在诸多困难。

(一)现行食品安全刑法规制的缺陷

1.食品安全犯罪行为规制不全面

第一,食用农产品的种植、养殖环节的规制缺失。司法实践中,食用农产品的种植、养殖环节导致的危害食品安全事件并不鲜见。然而,《刑法》相关罪名所规定的食品并不包括食用农产品,食用农产品的种植、养殖行为自然也没有进入刑法的规制视野。食用农产品的种植、养殖环节处于食品生产的源头,一旦出现问题,整个食品安全链条将从根本上被毁掉,因而的确有刑法规制的必要。第二,运输、贮存、装卸等食品流通环节的规制空白。2013年5月“两高”的《解释》通过扩大解释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立法不“周延”的问题。作出这种扩大解释是十分必要的,然而鉴于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只有上升到刑事立法才名正言顺。

2.食品安全犯罪刑罚种类不足

第一,资格刑缺失。我国刑法的现有规定侧重于惩治,对于预防再犯的体现则不足,资格刑的缺失就是例证。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行为人附加资格刑现实且必要。虽然食品安全法规定了吊销营业执照、停业整顿等行政处罚手段,具有资格罚的性质,但这种资格罚并不能取代刑法上的资格刑,其道理就如同行政法上的罚款不能等同刑法上的罚金刑一样。第二,罚金刑规定不当,没收财产刑的规定存在缺陷。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多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应当附加财产刑以给犯罪分子带来直接的阵痛感,使其事与愿违。为此,刑法修正案(八)将食品安全犯罪的罚金数额改为无限额,并取消了基本犯的单处罚金刑,改为并处罚金刑。这种变化看似严厉了危害食品犯罪的罚金刑,但在实践操作中,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实际处罚力度未必强于刑法修正案(八)实施以前。相对于罚金刑而言,没收财产刑更加具有威慑力,原因是没收财产刑意味着“倾家荡产”,然而,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没收财产刑却仅仅适用于结果加重的情形,这显然大大阻碍了其应有功能的发挥。

3.过失犯与持有型犯罪等未得到刑法规制

食品安全犯罪多为故意犯、作为犯,但过失犯和持有犯仍然存在。然而,后者却不在刑法的规制之列,这不得不说是刑法规制的漏洞。此外,刑法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预备犯规定不明。实践中,对于预备行为多以行政处罚处理,极少作为犯罪处理。但预备行为的危害同样不可估量,实有刑法规制的必要。因此,刑法明确处罚预备犯、增设持有型犯罪规定现实而必要。

(二)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刑法适用中的困境

由于食品安全犯罪罪状规定不明确,“非食品原料”规定模糊,财产刑规定过于原则,公安司法机关往往由于认识分歧而给案件定性处理带来困难。

1.食品安全犯罪罪状规定不明确

首先,对食品安全标准的把握不明确。刑法修正案(八)将刑法第143条改为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由于食品安全的内涵比食品卫生更丰富,因而这里的修改更加科学。但问题是《食品安全法》并没有对食品安全的认定标准作出明确详细的规定。法律法规之间的不衔接,给司法实践带来了疑难和困惑。其次,鉴定标准难执行。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要求,对有毒、有害食品罪和不符合卫生标准食品的鉴定需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机构进行。然而,由于此类鉴定的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法律责任大,司法实践中很难执行。

2.“非食品原料”立法模糊

“非食品原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一项重要的犯罪构成要素。然而,何为“非食品原料”,尤其是食品添加剂是否属于“非食品原料”,刑法、食品卫生法等相关法律中均没有明确定义。按照《食品添加剂管理办法》及《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等相关规定,食品添加剂在一定范围内按照一定剂量使用对人体无害,但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然而,现实是绝大多数人工制作的食品中都添加有食品添加剂,因不当使用食品添加剂造成食品安全事件的案例也并不鲜见。因此,这些问题决定着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认定,亟待明确。

3.财产刑的执行问题

首先,罚金刑规定过于原则。修正案(八)对食品安全犯罪的罚金刑作了调整,一方面取消了单处罚金,一律实行并科制;另一方面取消了倍比制,一律实行无限额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然而,现实是,由于这种罚金刑规定得过于原则,实践中完全靠法官自由裁量,其效果却大打折扣:一是因缺乏最低数额的规定弱化了其应有的威慑力;二是因缺乏具体量刑标准导致适用困难;三是因没有区别法人和自然人犯该罪的适用标准而丧失针对性;四是因缺乏易科制度降低了执行的有效性。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罚金刑的上述缺陷,严重损害了其威慑力。其次,没收财产刑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和充分利用。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是典型的逐利性犯罪,其危害程度之严重足以动用财产刑中最严厉的刑罚“没收财产刑”来加以制裁。然而,近年来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不良商家却几乎没有因遭受“没收财产刑”而倾家荡产的。这说明没收财产刑在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中并未受到应有重视和充分利用。可以设想,假如犯罪行为的收益远远大于预想的风险,不闯红灯就会落后的“红灯效应”就会被放大,对于追逐利益为导向的商家是何等的诱惑。

三、解决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困境的主要思路

要解决当前食品安全执法中的困难,既要完善立法,加大对食品安全犯罪的经济打击力度,使犯罪分子无利可图,又要强调整体调控和系统治理,构建社会综合防控体系。

(一)完善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刑事立法

对关涉人们生活的食品,人们不仅不希望具有现实的危险,更希望将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以使人不再担心食品威胁人体健康。尽管2013年的“两高”《解释》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立法的不足,但《解释》的成果经过实践检验后应当得到刑事立法的固化。同时,为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在风险社会背景下,刑法立法应当从源头上治理食品犯罪,以防止潜在的危险转化为现实。

1.与《食品安全法》相衔接,增设资格刑

安全与规范是食品生产经营领域的基本特征,只有经过行政许可或者资格授权才能进入该领域。因此,增设资格刑,禁止犯罪分子在一定时限内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等相关行为,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教育预防作用。

2.完善没收财产刑

没收财产是最为严厉的财产刑罚,用之得当对于预防和惩治食品安全犯罪都能起到良好效果。因此,我们建议,对于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结果加重犯,一方面,可以删除选择适用罚金的规定,只规定没收财产刑;另一方面,可以将没收财产刑的位置提到罚金刑之前,以提示法官优先适用没收财产刑。

3.增设持有型犯罪

现实中,一些制售有毒、有害食品者,可能由于某些原因,尚未来得及将不安全食品原材料用于制造、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就被抓获,或者已经用于制造、销售有毒、有害食品,但司法机关无法证明其将不安全食品原材料用于制售有毒、有害食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对持有不安全食品原材料的行为予以处理,这就将导致该行为成为违法制售有毒、有害食品者逃避法律惩罚的港湾。因此,为严密刑事法网,堵截制售不安全食品原材料行为的漏洞,有必要设置非法持有不安全食品原材料罪。

(二)加大刑罚打击力度

食品卫生安全法处罚条例篇8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加强对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安全管理,防止食用农产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保障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

本办法所称的食用农产品,是指种植、养殖而形成的,未经加工或者经初级加工的,可供人类食用的产品,包括蔬菜、瓜果、牛奶、畜禽及其产品和水产品等。

本办法所称的安全监管,是指政府有关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对食用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及其相关活动进行监督管理,以保障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行为。

第三条(管理原则)

食用农产品的生产,应当以推进农业标准化为导向,通过改善生产基地环境,加强技术指导,强化农用生产资料使用管理,在食用农产品生产的全过程推行安全卫生质量监督。

食用农产品的经营,应当以市场为引导,建立市场约束和行业自律机制,重点监控加工流通环节,完善各类市场内部安全卫生质量管理责任,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经营食用农产品的行为。

第四条(舆论引导和社会监督)

本市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应当开展有关食用农产品安全卫生质量知识的宣传,提高市民食用农产品安全卫生质量意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鼓励单位和个人对政府部门食用农产品安全卫生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并对违法生产、经营食用农产品的行为进行举报。

第二章管理体制

第五条(政府职责)

市人民政府设立*市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领导小组。

*市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与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相关的政策,确定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的重点领域和事项,协调有关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的执法工作,处理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的其他重大事宜。

区(县)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并负责组织实施。

第六条(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负责食用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规划和组织建设,种子(种畜、种禽)、肥料、农药、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等生产、经营、使用的监督管理,畜禽及其产品防疫、检疫的监督,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经济流通主管部门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负责食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行业管理,畜禽产品屠宰加工的行业管理和安全监管,水产品的流通行业管理,并协同有关部门进行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副产品集贸市场的监督管理。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负责食用农产品国家和行业标准的组织实施,地方标准的制定和监督实施。

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负责食用农产品加工和流通领域安全卫生的监督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负责食用农产品经营行为的监督管理。

环境保护行政部门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负责食用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状况的指导和监督。

各区(县)人民政府所属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依法负责集贸市场外占用道路、流动设摊的无照经营违法行为的查处。

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负责进出口食用农产品的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

第七条(相关部门职责)

本市规划、土地、财政、交通、公安等有关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协助做好食用农产品的安全监管工作。

第八条(部门执法的协调和联合)

市农委、市经委、市建委、市质量技监局、市卫生局、市工商局、市环保局、市农林局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各司其职,加强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执法的协调和沟通,并在重点领域组织联合执法。

第九条(管理体系的建立)

本市建立食用农产品安全卫生质量标准体系,实施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制定和实施食用农产品安全卫生质量的地方标准;建立食用农产品安全卫生质量技术推广体系,为生产者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建立食用农产品安全卫生质量检测体系,完善政府对食用农产品安全卫生质量的监督检测,扶持建立从事食用农产品安全卫生质量检测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在生产经营重要环节设立食用农产品安全卫生质量检测点;建立安全卫生优质食用农产品认可体系,推介安全卫生优质的食用农产品;建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体系,为食用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和消费提供信息服务。

第十条(行业协会)

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的行业协会应当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协助政府部门进行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

鼓励和支持相关的行业协会制定并推行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的行业规范,为会员提供信息和技术方面的指导和服务,敦促会员依法从事食用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十一条(中介服务机构)

政府鼓励并扶持设立有关中介服务机构,为食用农产品生产和经营活动提供管理咨询、技术咨询、产品检测和标准化指导等各类服务。

第三章食用农产品生产的安全监管

第十二条(生产基地的规划)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土地利用规划和食用农产品的生产特点,制定符合安全卫生质量标准的食用农产品生产基地规划,并在资金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

食用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规划选址,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

第十三条(生产基地的建设)

市农委、市经委、市环保局、市农林局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对食用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进行指导和监督。

畜禽饲养场、贮存场所、屠宰场、水产养殖水域应当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建设和管理,并符合国家有关安全卫生的规定。

第十四条(生产基地、场所的环境保护)

禁止向食用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和其他生产场所排放重金属、硝酸盐、油类、酸液、碱液、剧毒废液、放射性废水和未经处理的含病原体的污水,或者倾倒、填埋有害的废弃物和生活垃圾。

第十五条(食用农产品生产活动的要求)

在蔬菜、瓜果的生产过程中,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技术要求,合理使用肥料、农药。鼓励科学使用有机肥、微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和可降解地膜等生产资料。

在畜禽、牛奶、水产品生产过程中,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的规定,合理使用有关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第十六条(生产基地安全卫生质量跟踪制度)

本市建立食用农产品安全卫生质量跟踪制度。

生产基地在生产活动中,应当建立质量记录规程,记载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以及防疫、检疫等情况,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

非生产基地应当参照生产基地的管理方式,记录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生产资料的使用情况。

食用农产品安全卫生质量跟踪制度的实施方案,由市农委、市经委按照各自职责制定,并分别组织实施。

第十七条(生产基地安全卫生质量合格检验证明制度)

本市建立生产基地的食用农产品安全卫生质量合格检验制度。

生产基地应当对其生产的食用农产品实行安全卫生质量检验,并提品合格证明。

经初级加工、有包装的食用农产品,应当在产品包装物上标注其产品的加工单位和原生产基地。

第十八条(生产者安全卫生质量承诺制度)

本市实行食用农产品的生产者安全卫生质量承诺制度。

食用农产品生产基地在产品投放市场之前,应当就其产品的安全卫生质量状况向有关监督管理部门和经营者作出承诺;其他生产者在产品投放市场之前,应当就其产品的安全卫生质量状况向经营者作出承诺。

食用农产品生产者安全卫生质量承诺制度,由市农委、市经委按照各自职责,分别组织实施。

第十九条(优质农产品认可制度)

本市实行食用农产品安全卫生优质产品认可制度。

食用农产品生产者按照有关规定,在向授权的认可机构申请安全卫生优质产品认可并通过核准后,可以在食用农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标注安全卫生优质的标志。

第二十条(畜禽疫病的预防和检疫)

本市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对畜禽实行计划免疫,对严重危害人体和养殖业生产的畜禽疫病实施强制免疫。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饲养和流通环节的畜禽及其产品的疫病监测。

本市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当对畜禽及其产品进行检疫。经检疫合格的畜禽及其产品,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对畜禽产品还应当同时加盖或者加封验讫标志。

第二十一条(生产环节的无害化处理)

畜禽饲养场、屠宰场、养殖场发现经检疫不合格或者病死、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产品,染疫的畜禽及其产品,染疫畜禽的排泄物,应当主动送交指定的化制场所进行无害化处理。

其他生产场所发现有前款情形的,生产者应当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指导下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送交指定的化制场所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二十二条(生产活动中禁止的情形)

食用农产品生产活动中,禁止下列行为:

(一)使用甲胺磷等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

(二)使用盐酸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孔雀石绿等禁止使用的物质作为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三)使用假、劣兽药,将人用药品作为兽药使用或者违反规定使用兽药;

(四)法律、法规和规章禁止的其他情形。

第四章食用农产品经营的安全监管

第二十三条(交易市场的规划控制、设立条件和技术规范)

设立食用农产品交易市场,应当符合发展规划、设立条件和技术规范。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规划和设立条件,由市经委会同市农委、市工商局和市卫生局等部门提出,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

有关政府部门在制定食用农产品市场的发展规划和设立条件时,应当征询食用农产品相关行业协会的意见。

第二十四条(批发市场的设立)

各类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应当按照国家企业设立的法律规定和批发市场的设立条件,取得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后,方可从事批发经营活动。

第二十五条(批发市场安全卫生质量责任告知承诺制度)

本市实行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安全卫生质量责任告知与承诺制度。

卫生、畜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以书面形式,向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开办者告知其应当遵守的相关法律规定、行为规则和其他责任。

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办者应当就其经营产品的安全卫生质量责任,向卫生、畜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出承诺,保证达到安全卫生质量责任制的要求,并就经营者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实行先行赔偿。

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安全卫生质量责任告知与承诺制度实施方案,由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卫生、畜牧和经济流通等行政管理部门共同制定并组织实施。

第二十六条(市场开办者安全卫生质量责任制度)

本市实行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办者安全卫生质量责任制度。

各类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的开办者对进入本市场的经营者的产品安全卫生质量状况,负有管理的责任,并达到以下要求:

(一)建立安全卫生质量制度,配备专、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二)建立食用农产品安全卫生流通档案;

(三)开展食用农产品检验,按规定索取产品及原料检验合格证明;

(四)组织有关食品生产经营人员进行健康检查。

各类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的开办者可以通过与经营者签订安全卫生质量协议方式,明确安全卫生质量的责任。

第二十七条(经营活动场内公示制度)

本市实行食用农产品经营活动场内公示制度。

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的开办者应当在场内的显著位置设立公示牌,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督设立。

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本市场内具有违法经营行为的经销者在公示牌上进行公示,并对市场经营管理中应当注意的事项进行必要的提示。

第二十八条(优质食用农产品的推介制度)

本市实行优质食用农产品推介制度。

鼓励行业协会向社会推荐优质的食用农产品,并推行优质优价。

鼓励行业协会引导超市、连锁商业企业等优先选择优质食用农产品。

第二十九条(市场检测)

本市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完善食用农产品安全卫生质量的监督检测机构,为行政管理和执法监督活动提供专业检测数据。

本市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配送中心和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应当配置安全卫生质量检测设施,配备专业检测人员,并建立相应的检测工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本市其他食用农产品经营者可以自行进行产品检测,也可以委托有关社会安全卫生质量检测机构进行产品检测。

市场检测发现不合格农产品的,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开办者、经销者、超市配送中心、食品加工企业或者其他食用农产品的经营者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止其出售和转移,并及时报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处理。

第三十条(畜禽屠宰场(点)的设置管理)

设置畜禽屠宰场(点),应当按照确定的定点规划,并符合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有关专业技术规范;大中型畜禽屠宰场还应当通过有关专业质量体系认证。

本市畜禽屠宰场的规划由市经委会同市农委、市规划局、市环保局、市卫生局制订,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经委组织实施;本市活鸡屠宰点的规划,由各区(县)人民政府按照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布局规划要求制订,并组织实施。

本市畜禽定点屠宰场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进行畜禽屠宰检疫和肉品品质检验。经检疫、检验合格的畜禽产品,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和畜禽定点屠宰场应当依法出具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明,并加盖验讫标志。

第三十一条(畜禽产品及活鸡的批发交易管理)

除超市连锁配送等直销挂钩的情形外,本市畜产品及活鸡批发交易应当在符合条件的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中进行。

畜禽产品及活鸡进入批发市场交易前,批发市场的开办者应当查验产品检疫合格证明、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明后,方可允许其进场交易。

畜产品及活鸡零售经销者应当从依法设立的批发市场(包括定点屠宰场)购入畜产品及活鸡。

畜产品零售经销者经销的畜产品,应当具备有效的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明;活鸡零售经销者经销的活鸡,应当具备有效的检疫合格证明。

本市除规划设置的交易市场内允许活鸡交易以外,未经市政府批准,不得从事其它活禽交易。

第三十二条(进入本市畜禽及其产品的监督)

畜禽及其产品进入本市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随车携带产地有关部门出具的检疫合格证明,并在指定的市境道口运入,接受防疫监督。

本市动物防疫监督部门、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进入本市的畜禽及其产品的监督检查。

第三十三条(经营环节的无害化处理)

对经营过程中不合格的食用农产品的无害化处理,依照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生产环节产品无害化处理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四条(食用农产品安全信息的)

有关监督管理部门应当针对食用农产品市场中安全卫生质量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通过各种渠道予以公布,提示消费者采取相应的识别措施。

第三十五条(禁止销售的情形)

禁止销售施用过甲胺磷等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的蔬菜、瓜果产品,含有“瘦肉精”等有害成分的畜禽产品,以及法律、法规、规章禁止销售和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其他食用农产品。

第三十六条(单位集团采购)

本市饭店、宾馆、医院、学校、机关和其他企事业等集体用餐单位应当优先从信誉好、无安全质量不良记录的食用农产品经营企业采购食用农产品,优先采购经推介的优质食用农产品。

举办重大公共活动、重要会议采购食用农产品的,具体承办单位应当将食用农产品送交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验。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违反食用农产品生产的安全监管的行政处罚)

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向食用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和其他生产场所排放重金属、硝酸盐、油类、酸液、碱液、剧毒废液、放射性废水和未经处理的含病原体的污水,倾倒、填埋有害的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的,由环境保护行政部门按照《*市环境保护条例》第五十二条规定予以处罚,或者由农业行政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予以处罚。

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在畜禽、牛奶、水产品生产过程中,未按照国家和本市的规定合理使用有关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由兽药饲料监督部门责令停止使用,并根据情节,处以3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生产基地在生产活动中未建立、未按照规定建立质量记录规程或者假造质量记录规程,致使无法追溯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生产资料的使用情况的,由农药肥料或者兽药饲料监督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可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经初级加工、有包装的食用农产品,未在产品包装物上标注其产品的加工单位和原生产基地的,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予以警告,并责令改正。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三十三条规定,未依法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予以处理。

违反第二十二条第(一)项规定,在食用农产品生产活动中,使用甲胺磷等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第四十条规定予以处罚。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二)项规定,使用“瘦肉精”、孔雀石绿等有害物质作为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由兽药饲料监督部门责令停止使用,并根据情节,处以3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三)项规定,使用假、劣兽药,将人用药品作为兽药使用或者违反规定使用兽药的,由兽药饲料监督部门责令停止使用,并根据情节,处以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八条(违反食用农产品经营的安全监管规定的行政处罚)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未配置安全卫生质量检测设施,配备专业检测人员,并建立相应的检测工作规程和管理制度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可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九条第四款规定,对市场检测发现不合格农产品的,未制止其出售和转移,或者未及时报告工商或者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处理的,由工商或者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给予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条第一款规定,设置畜禽屠宰场(点),达不到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有关专业技术规范的,由市经委或者有关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达不到要求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理。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未在符合条件的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中进行畜产品及活鸡批发交易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一条第二款规定,批发市场开办者未查验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明即允许进场交易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一条第三款规定,畜产品及活鸡零售经销者未在批发市场购入畜产品及活鸡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一条第五款规定,设置除活鸡以外的活禽交易市场和在非规划区域内设置畜产品及活鸡交易市场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3万元以下的罚款;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一条第四款规定,畜产品及活鸡零售经销者经销的畜产品及活鸡不具备有效的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明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按照各自职责依法予以处罚。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未在指定的市境道口运入的,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对运输活动中的承运人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销售施用过甲胺磷等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的蔬菜、瓜果产品,含有“瘦肉精”等有害成分的禽畜产品,由卫生行政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九条(有关监督管理机构人员的法律责任)

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对食用农产品的管理和监督中,、、、索贿受贿的,由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食品卫生安全法处罚条例篇9

关键词:健康体检法律法规思考

健康体检是通过医疗机构的相关设备、利用医学手段和方法对受检者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受检者的健康状况、早期发现疾病线索和健康隐患的诊疗行为;或称之为“预防性健康体检”。开展健康体检已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做出相应的规定,除入伍的兵役体检组织专班、集中时间和医疗机构放射从业人员体检落实很好外,其他健康体检受诸多因素影响均不尽人意。

一、健康体检的现状

(一)婚前健康体检进入低谷

婚前医学检查是预防出生缺陷的第一道防线。为降低出生人口的缺陷、提高中华民族人口素质,国家《婚姻法》明确规定“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是不允许登记结婚的。2003年10月1日开始实施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婚前医学检查不强制执行,男女双方自愿、知情选择。实行自愿婚检后,婚前医学检查率急剧下降,珠海市2003年结婚登记11580人,婚前健康体检率为95.26%,2004年结婚登记17436人,婚检率下降至6.18%[1];随之而来的是出生缺陷发生率有所上升,从2001年的2.5‰上升到2009年的3.9‰[2]。

(二)职业体检无法实施,职业病发生甚为严重

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职业病防治实行行政管理。原荆州地区于1958年首次开展尘肺病调查,对从事粉尘作业2年以上的2459人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体检率达60%,检出尘肺病人40例,患病率为1.52%;1964年全地区职业健康体检4161人,体检率为46.41%;1985年对27216人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体检率为51.23%。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虽然颁布《职业病防治法》,该法也明确规定不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可以并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但职业体检常无法实施。1999年荆州市从事尘、毒有害物质的从业人员应该体检47906人,实际体检率仅为6.01%;2003年荆州市直接接触尘、毒有害物质的从业人员31342人,实际体检率为9.7%,2010年职业卫生体检2417人,呈逐年下降趋势。中国网络电视台《新闻调查》于2011年5月14日披露辽宁省朝阳市营子乡有诊断证明和自述有尘肺病症状的有225人;7年之内该乡几百名壮年劳动力迅速变成身体虚弱、丧失劳动能力的人;10年之内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1200多名村民走上这条相同的路。仅湖南省安化县清塘铺镇就有1000多尘肺病人[3];卫生部的统计,截止到2010年全国累计报告尘肺病676541例,死亡149110例;尤其是2010年6月1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报道河南新密人张海超的“开胸验肺”事件后轰动全国。职业病防治存在着进企业难、监督管理难、职业病人申请鉴定难的问题,除企业不予配合外,还有行政干预、执行难的问题。

职业健康体检企业不配合。老企业的包袱日益沉重,中小矿业的无序开采,乡镇企业在简陋条件下开工,三资企业转嫁职业危害,大量的工矿企业只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注重对劳动者的保护,从而产生新的职业危害和大量的职业病人[4]。在这种状态下,大多数企业借地方政府的保护措施,在规定的“接待日”进行车间维修或放假休息,变相拒绝监督。

职业病防治工作易受行政干预而难以开展。行政干预常常打着发展地方经济的幌子,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实质上就是地方保护主义。如在某市出现的“企业安宁日”规定管理部门进入监督检查只能在每月25日以后,并且需要层层申报,层层审批。否则,地方政府一律视为“三乱”行为给予批评或诫勉谈话。

职业病防治难还在于执法难。某市一家生产荧光灯企业,自2001年投产至2004年,尽管卫生监督部门多次上门督促,却没有组织职工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体检。2005年初,该企业职工自发到市疾控中心申请职业病诊断,有2人被确诊为职业病(慢性汞中毒)、1人汞吸收、1人汞中毒观察对象。卫生监督部门再次上门督促职业病健康体检,同时将此情况报告相关部门,在市优化经济环境整顿办公室协调下,该企业组织126名部分作业工人到市疾控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结果尿汞超标有121人[5],患病率高达96%。当卫生行政部门依据法律规定对该企业进行整顿和行政处罚时,分管工业的副市长出面进行协调,“有针对性地督促企业改造,已出现的病人责成企业出资治疗和调养”,至于行政处罚却不了了之。

(三)药食品、化妆品、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从业人员及学生健康体检不尽人意

药品、化妆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尚未展开。在本市虽查不到药品、化妆品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资料,但在2011年6月21日《健康报》上报道某地食品药品监管局对辖区600余名药品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结果令人吃惊,竟然有117人不合格。重庆市大足县药品监督局对全县1437名药品从业人员进行体检,查出各种疾病157人,占体检总人数的10.9%[6],由此说明药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尚未进入正轨,药品监管部门有行政不作为之嫌,通过上述两例的报道可以看到药品从业人员不仅要进行健康体检,而且更要做到法律规定的“必须每年”体检。

食品、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从业人员及学生健康体检不尽人意。随着卫生监督体制深化改革,相关部门将原一个单位承担的卫生监督、检验检测分为两个单位分别承担,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不能确保两个单位的正常运转经费时,两单位仍采取“藕断丝连”的办法,由地方财政将卫生监督机构用疾控机构的发票收取食品、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从业人员及学生健康体检的经费,按单位测算的比例分别返还两单位以弥补资金不足。在这种裙带关系下,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体检率在统计年报上虽然是95%以上,但实际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受诸多因素限制,如季节性食品生产加工雇请的临时工、寒暑假期中学生临时参与食品行业服务、个体食品流动摊点、“特殊”个体饮食门店的从业人员几乎没有健康体检,食品卫生无“两证(卫生许可证、健康证明)”占卫生行政处罚案件的61.11%~90.75%[7,8]予以佐证;加上卫生行政处罚案卷标得小,地方法院人员少、工作忙而至卫生行政处罚案件执行难以到位,故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能保持在80%左右就算不错。随着食品监管权的划转,今后对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监管力度怎样尚是一个未知数;卫生监督机构人员一旦实行“参公”管理、运转经费得以保证后,对法律法规授权管理的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是否抓得很紧也是一个未知数;学生体检受诸多因素影响更是一年不如一年,有的地方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所谓的勤工俭学班子对学生进行健康体检,未经批准的医疗机构也进入学校开展学生体检工作,乱象丛生。

(四)城乡居民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已纳入规范管理,尚在试点推行中

山东曲阜市已率先开展城乡居民健康体检,并成为全国的典范。2013年3月25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刊载《曲阜全民体检政府埋单》的报道。曲阜城乡居民64万人免费健康体检有利于城乡居民疾病的防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让老百姓“病有所防”,每年由政府列支1500万元作为查体专项资金经费;由曲阜市各级医院组成专门的体检队伍,深入村庄、社区进行“上门服务”,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居民进行入户检查并给城乡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山东曲阜推出的全民免费体检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均等的医疗卫生服务。这一举措早在2000年卫生部就以部署,并印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服务内容》把居民健康信息管理纳入服务范围,建立健康档案成为各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普遍开展的工作。2009年国务院在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改近期重点实施方案中再次将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作为一项重要实施内容提出来。为确保完成2011年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50%的目标任务,当年9月16日卫生部专门召开“加快推进健康档案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陈竺部长亲自在会上动员,可见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性。而此项工作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仅在试点,至今推广进度缓慢,有的地方在一开始就弄虚作假,把居民的健康视为儿戏。

(五)体检门诊应运而生,发展迅速

近10多年来医疗机构体检中心发展迅速,其主要原因是健康体检已成为医疗机构创收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尤其是我国南方经济发达省份,有些医疗的健康体检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20%左右。记者曾利明于2007年4月4日在中国新闻网上报道中国大城市健康体检产业从2000年起步,到2004年全国的专门体检机构达到27家。至2006年底北京、上海、广州三地有独立的专业健康体检机构170家。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市有547家医疗机构开展体检,但实行医检分离运营模式的专业健康体检中心只有48家。2005年北京市体检人数达500万人次,占全市总人口的36.2%。北京慈铭体检专业机构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武汉、南京、大连、天津、成都、济南、金华等11个城市设立33家体检中心,截至2011年底体检量已累计超过559万人次,是国内最为庞大专业的健康体检机构。

二、法律法规规章中健康体检的相关规定

(一)相关法律虽有条款规定,但没有法律责任条款,无法追究违法主体责任人的责任

关于婚前健康体检。《母婴保健法》(1994.10.27公布,2009年修正)第7条第2款第(3)项规定要对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可能患影响结婚和生育的疾病进行医学检查;第12条规定男女双方在结婚登记时,应当持有婚前医学检查证明或者医学鉴定证明。

《婚姻法》(1980.9.10公布,2001.4.28修正)第7条第(2)项规定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该结婚的疾病禁止结婚。《婚姻登记条例》(2003.7.30国务院公布)第6条第(5)项规定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登记。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01.12.29公布)第30条规定国家建立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制度。

关于职业体检。《劳动法》(1994.7.5公布)第57条规定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药品管理法》(1984.9.20公布,2001.2.28修正)第51条规定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直接接触药品的工作人员,必须每年进行健康体检。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2005.8.31国务院公布)第29条规定对直接从事生产、销售、使用活动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和健康体检。

《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1989.11.13国务院批准,卫生部)第7条规定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的人员,必须每年进行健康体检。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1990.6.4国家教委、卫生部)第14条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学生健康管理制度,纳入学生档案。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2010.3.1卫生部、教育部)第14条规定托幼机构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健康体检;第15条第(4)项规定建立健康体检制度开展儿童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

《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定》(1993.11.26卫生部、劳动部、人事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第8条规定对欲婚女职工必须进行婚前的健康体检。第11条第(2)项规定产后42天对母子进行健康体检。第13条第(3)项规定进入更年期的女职工应每1~2年进行一次妇科疾病的查治。

《预防性健康体检管理办法》(1995.6.2卫生部)第2条规定预防性健康体检是指对食品、饮用水生产经营人员、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的人员、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有害作业人员、放射工作人员以及在校学生等按国家有关卫生法律、法规规定所进行的从业前、从业和就学期间的健康体检。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2006.6.29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6条第(1)项规定开展社区卫生诊断、建立和管理居民健康档案。

《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2009.8.5卫生部)第34条认定本规定所称健康体检不包括职业健康体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入学、入伍、结婚登记等国家规定的专项体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供的健康体检和使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开展的健康体检以及专项疾病的筛查和普查等。

(二)相关法律虽有处罚条款规定,但欠缺处罚力度,违法成本很低

《职业病防治法》(2001.10.27公布,2011.12.31修正)第36条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体检。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依据第72条第(4)项规定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食品安全法》(2009.2.28公布)第34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违反本法规定,依据第87条第(7)项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2005.6.2卫生部)第19条第(3)项规定组织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健康体检;第41条第(4)项未按照规定进行健康体检的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艾滋病防治条例》(2006.1.18国务院公布)第30条规定公共场所的服务人员应当依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定期健康体检。第61条公共场所的经营者未查验服务人员的健康合格证明或者允许未取得健康合格证明的给予警告、并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1987.4.1国务院)第7条规定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持有“健康合格证”方能从事本职工作。第14条第(2)项规定未获得“健康合格证”的给予警告、罚款、停业整顿、吊销“卫生许可证”的行政处罚。

《尘肺病防治条例》(1987.12.3国务院)第19条规定对新从事粉尘作业的职工,必须进行健康体检。对在职和离职的从事粉尘作业的职工,必须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第23条第(6)项规定不执行健康体检制度的给予警告、限期治理、罚款和停业整顿的处罚。

三、思考与建议

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化,职能的调整,如食品药品的监管划转给独立的食、药监管局;职业病监管调整给安监局;放射防护监管移交给环保局。卫生部门对这些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也就无能为力,加之立法的欠缺和有监督权的行政不作为均可导致健康体检不落实,由此可见法律法规规定的从业人员体检不仅是卫生部门的责任,而是全社会、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的共同责任。也就是说从国家的立法已从繁衍后代提高人口素质(婚姻法、母婴保健法)为起点,到参与社会建设杜绝以用人的健康生命(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生产安全法)为代价换取经济、社会效益,至到人的生老病死都已受到极大的关注。生命权是最高的人权,是最基本的公平正义,也是法律保护的基准线。俗话说:只有今生无再来。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的生命尤以健康为重要。

法律最关键的作用就是提供一种强制的契约。依据《立法法》的规定,“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和《行政强制执行法》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故建议将原卫生部的规章《预防性健康体检管理办法》与规范性文件《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进行整合,制定特殊的《健康体检管理法》报国务院审查,提请全国人大审议。健康体检立法应解决的问题:

规范健康体检的市场与行为。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护士法》的相关规定,严格实行准入制度,规范健康体检机构的规模与行为;依据不同的体检对象制定不同的全国统一内容的体检项目;除疾病筛查、重点普查外,还应根据职业的特点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健康体检机构开展相应工作。

健康体检工作的强制性。为加强健康体检管理,保障健康体检规范有序进行,必须制定一定的带有强制性的措施,如有组织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义务的法人、组织和负有监管职责的机构不履行责任义务的都应给予严重处罚。也就说充分体现法律的严肃性,对不按法律法规要求执行体检的相关责任人要给予严厉的责任追究。《母婴保健法》虽然做出相应规定,“男女双方在结婚登记时,应当持有婚前医学检查证明或者医学鉴定证明”。而且在法律责任中在“应当”倡导下也就没有处罚条款,这是立法上的遗憾。

加强健康体检信息管理,建立健全健康体检电子档案。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大型企业为主体,建立健全耙晃痪用窕蛑肮さ慕】堤寮斓蛋浮J紫纫韵亍⑷缓笠缘厥小⑹∧酥寥国的联网管理,充分发挥健康体检档案在保障人群身体健康、防治疾病的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小宁,谭晓燕.珠海市婚前医学检查现状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758.

[2]肖荣芬.梅县婚前医学检查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1(6).

[3]王璐.为600万尘肺病农民工提议案调查[n].中国科学报,2013-3-15(4)两会特刊.

[4]毛安禄,王芸等.影响卫生行政执法的外部因素探讨[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9):120.

[5]许烽.汞污染对工人健康影响的调查[J].职业与健康,2006,5(22)10:737.

[6]htt://.应加强药品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2005-1-18.

食品卫生安全法处罚条例篇10

浙江省实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办法全文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促进粮食生产,维护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粮食流通秩序,根据国务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粮食收购、销售、储存、运输、加工、进出口等经营活动(以下统称粮食经营活动),以及相关的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粮食流通管理应当遵循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鼓励竞争与规范引导相结合的原则,促进公平交易,保障粮食安全。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粮食流通管理工作的领导,并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粮食安全负全面责任。省人民政府按照粮食省长负责制的要求,负责本省粮食供需总量平衡。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粮食流通的行政管理和行业指导。

发展改革、工商、财政、价格、质量技监、卫生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与粮食流通管理有关的工作。

第二章粮食经营

第六条本办法所称粮食经营者,是指从事粮食收购、销售、储存、运输、加工、进出口等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体工商户。

第七条从事粮食收购活动的经营者(以下简称粮食收购者),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工商登记规定的相应类型经济实体注册资金的要求;

(二)拥有或者租赁的粮食仓储设施符合国家粮食储藏技术规范的规定,并配备必要的清理、计量、测温等设备;

(三)配备相应的粮食水分、出糙率、杂质、容重检验(化验)设备;

(四)具有两名以上专业或者兼职的粮食质量检验和保管人员。

第八条申请从事粮食收购活动,应当向工商登记地的同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提交书面申请,并提供资金、仓储设施、质量检验和保管能力的相关证明材料。

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日内,对符合规定条件的申请作出许可决定,经公示后发放粮食收购许可证;对不予许可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九条粮食收购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期满后需要延续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原发证机关提出续期申请。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该粮食收购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作出是否准予延续的决定;逾期未作决定的,视为准予延续。

第十条粮食收购者应当遵守下列经营行为规范:

(一)严格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按质论价,不得压级压价;

(二)应当及时向售粮者支付售粮款,不得拖欠;

(三)不得接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委托代扣、代缴任何税费和其他款项。

第十一条粮食销售者应当遵守下列经营行为规范:

(一)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粮食质量标准、卫生标准;

(二)不得短斤少两、掺杂使假、以次充好;

(三)不得囤积居奇、垄断或者操纵粮食价格;

(四)不得欺行霸市,强迫他人接受不平等或者不合法的交易条件。

第十二条建立粮食销售出库质量检验制度,禁止陈化变质、不符合食用卫生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粮食、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陈化粮(重度不宜存粮食,下同)销售的管理。陈化粮购买资格认定的办法由省粮食、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共同制定。

第十三条从事粮食收购、销售、储存、加工的粮食经营者以及从事饲料用粮、工业用粮的加工企业应当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建立粮食经营台账并向所在县(市、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报送基本数据和有关情况。

粮食流通统计的具体办法,由省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会同统计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

第十四条粮食行业协会应当完善行业服务标准,倡导诚信经营,加强行业自律,为粮食经营者提供咨询、评价、技术指导等服务。

第三章粮食市场调控

第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建立粮食风险基金。基金的来源、使用和监督管理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粮食信息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县级以上粮食、价格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发展改革、农业、统计、质量技监、卫生等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的粮食市场供求形势进行监测和预警分析,并及时粮食生产、消费、价格、质量等信息。

第十七条县级以上粮食、价格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需要确定粮食市场监测定点单位。粮食市场监测定点单位应当按照粮食市场监测报告制度的规定,真实、及时、准确提供粮食价格、库存情况以及相关信息,粮食市场监测定点单位的权利、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依照《浙江省价格监测预警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粮食安全责任制的要求制定本行政区域的粮食安全应急预案,落实地方粮食储备、应急成品粮、最低商品粮周转库存和应急加工点、应急供应点等各项应急措施。

省、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设立的粮食安全调控资金,主要用于粮食应急采购、应急加工、应急供应费用等支出,其资金来源、使用和监督管理按照《浙江省粮食安全调控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第十九条因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或者其他原因,引起本行政区域内粮食供求关系突变,在较大地域范围内出现群众大量集中抢购、粮食脱销断档、价格大幅度上涨等粮食市场急剧波动的情形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启动粮食安全应急预案。

设区的市、县(市、区)启动粮食安全应急预案,需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提出建议,报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并报告上一级人民政府;省粮食安全应急预案的启动,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执行。

粮食安全应急预案启动后,所有粮食经营者必须按照人民政府的要求承担应急任务,服从人民政府的统一安排和调度,保证应急工作的需要。

第二十条为保障市场供应,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必要时由省人民政府决定对早、晚稻谷实行最低收购价格。

当粮食价格显著上涨或者有可能显著上涨时,省人民政府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规定,采取相应的价格干预措施。

第二十一条粮食经营者应当按照以下要求保持必要的库存量:在正常情况下,粮食收购、加工、批发销售的企业保持不少于上年度7天正常经营量的粮食库存,批发销售的个体工商户保持不少于上年度3天正常经营量的粮食库存。

从事粮食收购、加工、批发销售的粮食经营者应当在粮食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较多时履行粮食库存不低于最低库存量的义务;在粮食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较多时履行粮食库存不高于最高库存量的义务。最低库存量标准为前款所规定正常情况下必要库存量的50%,最高库存量标准为前款所规定正常情况下必要库存量的2倍。以进口方式采购原料的粮食加工企业,原料库存数量可以不受最高库存量的限定。

粮食最低、最高库存量的具体实施时间由省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根据粮食市场形势提出,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发展粮食生产;支持粮食经营者与农民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稳定粮源。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各类粮食经营主体以多种形式与粮食主产区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支持粮食主产区企业到本地区建立粮食生产加工线,设立销售窗口等;鼓励本地区粮食经营企业到省外建立粮食生产基地、收购基地和加工基地。

第二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扶持本行政区域内粮食批发市场等粮食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保障粮食自由流通。粮食物流基础设施的布局,应当符合《浙江省粮食物流发展规划》的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重点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给予适当补助,具体办法由省财政部门会同省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制定。

第四章监督检查

第二十五条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依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对粮食经营活动中的下列事项实施监督检查:

(一)粮食收购者是否具备粮食收购资格,在其从事的粮食收购活动中是否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二)粮食经营者使用的粮食仓储设施、设备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

(三)粮食经营者在粮食收购、储存活动中,是否按照规定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和国家有关粮食仓储、运输的技术标准与规范;

(四)粮食经营者是否建立并执行粮食销售出库质量检验制度;

(五)粮食经营者是否执行国家和省有关陈化粮销售处理的规定;

(六)粮食经营者是否建立粮食经营台账,是否执行粮食流通统计制度;

(七)粮食经营者是否执行粮食应急预案的相关规定;

(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需要进行监督检查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六条工商、卫生、价格、质量技监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依照各自职责对粮食流通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粮食、质量技监、工商、卫生、价格等有关部门应当定期交流通报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的有关情况。

第二十七条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确定监督检查的对象、内容和工作方案;

(二)组织实施监督检查;

(三)提出监督检查报告,内容应当包括:被检查对象名称、检查日期、检查的原因和项目、发现的主要问题、处理意见等;

(四)对违反粮食流通法律、法规、规章的粮食经营者依法提出处理意见、建议或者行政处罚决定。依法需要移交的,依照职能分工移交有关部门或者司法机关处理;

(五)将监督检查结果、处理意见或者建议通知被检查者,需要进行行政处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予以处罚;

(六)将监督检查报告以及相关资料归档。

第二十八条监督检查人员在监督检查时,应当出示省人民政府颁发的行政执法证件;对不出示行政执法证件的,被检查者有权拒绝。

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以及相关部门实施监督检查,不得妨碍粮食经营者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被检查者对粮食流通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应当予以配合。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阻挠、干涉粮食流通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条粮食收购者未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暂停或者取消粮食收购资格。

第三十一条粮食收购者被售粮者举报未及时支付售粮款,情况属实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并按照下列规定予以罚款:

(一)欠付1个月以上2个月以下的,可以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欠付2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的,可以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欠付3个月以上的,可以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上述行为情节严重的,对从事粮食收购的经营者暂停或者取消其粮食收购资格。

第三十二条从事粮食收购、销售、储存、加工的粮食经营者以及从事饲料用粮、工业用粮的加工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未建立粮食经营台账的,责令改正,予以警告;拒不改正的,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未依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的规定报送粮食收购、销售、储存等基本数据和有关情况的,责令改正,予以警告;拒不改正的,处20xx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其中,虚报、瞒报、拒报的,处5000元以上7万元以下的罚款。

上述行为情节严重的,对从事粮食收购的经营者暂停或者取消其粮食收购资格。

第三十三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处罚。

第三十四条县级以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粮食流通监管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条件,未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限作出许可决定的;

(二)对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条件,予以许可的;

(三)违反规定管理和使用粮食风险基金、粮食安全调控资金以及其他有关专项资金的;

(四)发现违法行为不依法予以查处的;

(五)违法实施行政处罚和监督检查的;

(六)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五条大豆、油料和食用植物油的收购、销售、储存、运输、加工、进出口等经营活动,适用本办法除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以外的规定。

第三十六条本办法自20xx年8月1日起施行。20xx年8月25日浙江省人民政府的《浙江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同时废止。

粮食流通管理为了保护粮食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维护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粮食流通秩序,根据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粮食的收购、销售、储存、运输、加工、进出口等经营活动(以下统称粮食经营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前款所称粮食,是指小麦、稻谷、玉米、杂粮及其成品粮。

国家鼓励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从事粮食经营活动,促进公平竞争。依法从事的粮食经营活动受国家法律保护。严禁以非法手段阻碍粮食自由流通。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应当转变经营机制,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在粮食流通中发挥主渠道作用,带头执行国家粮食政策。

粮食价格主要由市场供求形成。

国家加强粮食流通管理,增强对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

粮食经营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不得损害粮食生产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及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粮食的总量平衡、宏观调控和重要粮食品种的结构调整以及粮食流通的中长期规划;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粮食流通的行政管理、行业指导,监督有关粮食流通的法律、法规、政策及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