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海洋文化的起源十篇海洋文化的起源十篇

海洋文化的起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7:57

海洋文化的起源篇1

[关键词]北部湾广西海洋文化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132-02

作为西部地区惟一沿海的省区,广西海洋产业发展有着先天的区位优势,其大陆海岸线绵延悠长,沿线海洋文化资源丰富多样。然而广西文化产业过于倚重传统的“山水文化”,对于海洋文化还缺乏了解和重视,甚至在观念上存在严重的“西部情结”,不能“因海得福,因海而富”。近年国务院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纳入国家战略,广西北部湾风生水起,海洋文化开发和产业化发展也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

一、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的开发模式分析

目前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产业已经形成了以滨海旅游业为主,包括海洋休闲渔业、海洋休闲体育业、海洋历史民俗文化业、海洋节庆会展业、海洋工艺品业、海洋文学艺术业等内容较为完善的海洋文化产业体系和产业门类。

(一)滨海旅游业。从现在的发展及收益情况看,广西海洋文化产业的主体是滨海旅游业,其收入份额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十五”期间,广西海洋经济总产值(不含临海工业),由2000年的110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90亿元,年均增长14.3%,其中滨海旅游业产值占到13.2%。2008年,广西海洋经济总产值208亿元,其中,滨海旅游业达到35.2亿元,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市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1100万人次。①广西北部湾旅游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初具滨海旅游集群雏形,形成了5种滨海旅游模式,即滨海城市游、海岛休闲游、渔村体验游、跨国边境游、民族风情游。

(二)海洋休闲渔业。海洋休闲渔业是对渔业资源与旅游资源有机整合的产物,即对渔业生产过程中的有关环节进行综合开发,形成以渔业为主题、具有旅游价值的垂钓、潜水、观光、度假以及体验渔家风情等内容的产业。近几年来,广西北部湾沿海各市大力开发休闲渔业,不仅增加了经济收益,也为沿海渔民解决了转产转业问题,缓解了海洋渔业资源负担过重的压力。广西北部湾地区已经形成了观赏渔业、垂钓渔业、体验渔业等门类齐全的海洋休闲渔业体系,大大拓宽了传统渔业的内涵和功能。

(三)海洋节庆会展业。海洋节庆会展业主要包括与海洋有关的节庆、博览会和展销会等。节庆和会展经济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经济形式。这不仅是因为它本身可以实现和创造经济效益,同时它所产生的“蝴蝶效应”折射到市场领域,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甚至影响一座城市的发展。中国-东盟博览会让全世界记住了绿城南宁,中国国际时装节让大连跃升全球时尚之城。广西北部湾沿海各市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海洋节庆会展业,逐渐形成了一些品牌节庆活动。如,钦州市的千年古陶文化旅游节、国际海豚节、三娘湾观潮节,防城港的国际龙舟节、金花茶节、十万大山森林旅游节等,北海市国际珍珠节、国际海滩旅游文化节等,这些节会不仅扩大了城市和区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而且还收获巨大的经济效益。

(四)海洋休闲体育业。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利用沙滩细滑柔软、海洋水清浪平等天然优势,逐步开发海洋休闲体育产业。据调查,目前广西北部湾主要有两种体育产业形式。一种是竞技体育,利用这里优良的海洋资源,建设滨海体育训练基地,为国家和其他地区的运动队伍提供训练场所,承接国家和国际有关体育赛事,如北海市的海上跳伞、沙滩排球、足球,防城港市的帆板划船、摩托艇、龙舟赛等。另一种是融合运动、旅游、娱乐等元素的群众休闲体育,利用水域资源开展体育健身娱乐活动,让人们亲水戏水,参与海洋体育活动,如海域游泳、海水浴、水上摩托艇、游艇、滑水、冲浪、沙滩球类运动、沙滩健身走等。这些休闲体育运动正在成为各大滨海旅游景点最受关注的游乐项目。

(五)海洋历史民俗文化业。与海洋相关的饮食起居、服饰建筑、传统节日、历史遗迹等都属于海洋历史民俗文化业。广西北部湾地区是家文化保存和发展最完整的地区之一,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同时有着丰富多彩的渔家习俗、海洋人文历史遗迹,以及客家文化、侨乡文化等。这些丰厚的海洋历史民俗资源有力促进了广西北部湾海洋历史民俗文化业的发展。如,对外沙岛的开发。自2004年起,北海市加大外沙岛家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现在已在岛上建成一座凸显外沙家历史神韵的中国家民俗村,成为北海的热点景区,来者络绎不绝。

(六)海洋工艺品业。广西北部湾海洋工艺产业主要体现在珍珠、贝类、珊瑚、陶瓷以及沿海少数民族特色工艺品等的加工生产上,其带、壮锦、瑶锦、刺绣、木雕、石刻、剪纸、泥塑等民族特色工艺品主要是向游客展示并销售。珍珠和坭兴陶是这一地区最富盛名、最具代表性的工艺品。例如北部湾所产珍珠(又称“南珠”)以其细腻圆润、光泽艳丽、瑰丽多彩而闻名海内外,作为其中代表的北海市具有养殖海洋珍珠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其珍珠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50%,珍珠及副产品综合加工年产值达3.5亿元以上。

(七)海洋文学艺术业。随着海洋开发不断深化,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学艺术产业逐渐兴起,目前已经形成了与海洋相关的文学、艺术等内容较为全面的产业体系。海洋文学方面,在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大潮中,北部湾作家群正在形成壮大,他们创作了《云水激荡:2008广西北部湾》、《四十年,一座大港的崛起》、《谁持彩练当空舞――北海处置烂尾楼纪实》等一批优秀的报告文学,为北部湾建设鼓与呼;电影电视剧方面,广西涉海电影电视剧主要有《北部湾》、《风生水起北部湾》、《老城风云之海鲨一号》以及在北部湾取景拍摄的《水浒传》、《海霞》等;戏剧曲艺,涌现出大型史诗性舞剧《碧海丝路》、音乐舞诗《沽美》、广播剧《大海的儿子》等,北部湾水彩画派也在逐渐成长。大型海上实景演出《印象•北部湾》正在筹备中,将成为继《印象•刘三姐》后广西又一个文化盛宴,成为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产业的闪亮名片。

二、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发展及产业开发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海洋意识淡薄。广西长期沉浸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优势和喜悦中,导致人们缺乏大海的视野,想不到而且也不敢想海洋能带来巨大的经济财富。正是这种思想的禁锢,在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大潮中,广西显得异常沉默,广西“这片海”也显得异常平静。而广东、上海、福建、浙江、山东、江苏等沿海省市抓住有利时机,大作海洋文章,开掘海洋资源,成为现在的海洋经济强省。这一认识问题亟需得到矫正。

(二)海洋教育落后。海洋意识的淡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海洋教育的落后。海洋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海洋宣传教育,主要指政府职能部门、新闻媒体传播海洋知识和海洋信息,强化海洋的重要性,让公众明白海洋开发的深远意义;二是海洋学校教育,主要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设相关专业课程,教授有关海洋学科的知识,为海洋产业开发提供智力支持。显然,这两个方面在广西都严重缺位,尤其是后者。据调查,现在我国约有30所高校设置了海洋学科相关专业,而广西现有的15所本科院校没有一家开设海洋学科专业教育。海洋教育的落后和缺失,直接导致了海洋专业人才的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制约了广西海洋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

(三)海洋文化开发范围较窄。北部湾海洋文化是我国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漫的历史中创造了自己特有的文化精神,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如海洋音乐舞蹈、海洋手工艺品、海洋文化典籍、海洋饮食文化、海洋体育竞技等都具有商业开发的价值。就目前情况而言,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开发范围还比较窄,对原生态海洋文化资源存在高度的依赖性,缺乏对海洋文化资源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开发,也就是说对海洋文化资源的开发只是根据其内容来进行展示性开发,或是借助旅游让人们领略海洋风光,或通过简单的制作加工出售海洋文化类纪念品,许多海洋文化项目和产品基本上处于是滨海旅游业中的“副产品”。

(四)海洋文化开发水平不高。一是没有形成优秀的品牌。同其他产业一样,品牌是海洋文化产业的生命,也是衡量其发展水平的标志。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海洋品牌产品,还是优秀的海洋文化企业,在广西北部湾地区都尚未出现,更无从谈起品牌效应。二是产业界限不明确,海洋文化企业的杂陈性较强,我们调查发现不少地方政府和企业缺乏对本地区海洋文化的准确定位,不做细致周密的调研,就急于投资上项目,盲目效仿其他地区的开发经验,结果造成所开发出来的海洋文化产品同质化情况严重,许多具有本地特色的海洋文化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三、关于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发展及产业开发的几点措施

北部湾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是该区一大产业特色和产业方向,必须立足区情、突出重点、选准方向、开拓进取,积极寻求新形势下加快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发展思路和措施。

(一)宣传海洋知识,提高海洋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握机遇,发挥优势,树立新型的文化产业观,在打造“山水文化”的同时,开发利用好海洋文化。

(二)进一步深化文化产业体制机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的文化管理职能,探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形势的产业运行机制,抓紧制定海洋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三)制定科学合理健全的海洋文化产业政策,完善海洋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完善海洋文化产业法制体系。

(四)培养和引进海洋文化产业创新型人才,在人才培养、人才引进方面,根据广西的实际,研究制定高层次海洋人才引进政策,鼓励和吸引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建立海洋文化人才库。

(五)建立健全海洋文化产业市场营销体系,推出文化精品,打造产业品牌,找准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切入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对资源进行整合、配置,集中精力开发优势项目,创造区域特色。

(六)统筹区域协调,加快整合发展,把构成海洋文化产业的各个环节、要素、市场主体按照“效益、效率优先”的原则,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和利益关系调整,以实现产业生产力最大化,这其中主要包括资产的整合和区域的联合。

(七)开发与保护并重,推动可持续发展,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以海洋文化资源为基础,与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通过采取必要的经济、行政和技术手段,实现海洋文化资源的传承和保护、开发和利用,从而实现海洋文化产业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

注释:

①以上部分数据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于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的《广西海洋产业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张开诚等.海洋文化与海洋文化产业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10.

[2]张廷兴,岳晓华等.中国文化产业概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12.

[3]杜平,章远新.21世纪初广西海洋产业发展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12.

[4]王曙光.海洋开发战略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7

[5]孙斌等.海洋经济学.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12

[6]广西统计局编.广西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

海洋文化的起源篇2

   广西海洋文化资源的特点

   1.浓厚的民族特色广西沿海是多民族聚居的区域,各族人民在长期耕海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情。这里有全国唯一的海洋民族——京族,也有被称为“海上吉普赛”的疋旦家和散布于沿海的客家。广西海洋文化以骆越文化为基础,在与内陆文化的交流中,它接受并融汇了中原文化、楚文化、巴蜀文化的影响。而在与海外文化交流中,又融合了基督教文化、佛教文化、近代西方文化等因素。在吸纳多元文化影响的同时,广西海洋文化保留了自己的独特性,这在民俗、饮食、艺术、建筑、宗教等方面均有反映,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各种地方文化共存共生的现象。如这里长期是多神崇拜,包括海神、龙神、雷神、飓风神、天妃、伏波神和孟尝神等,其中伏波神崇拜与伏波将军南征有关,孟尝神崇拜与“珠还合浦”的故事有关。广西海洋文化中还有广府文化、客家文化、福佬文化、壮族文化、京族文化等文化的内容特征,在区域内部又表现出鲜明的地区差异,具有浓厚的民族特性。2.浓郁的南疆特色首先体现为在沿海地区形成了独特的人文风俗。在古代社会,广西沿海因远离中原,开发相对滞后,生态环境十分恶劣。为了克服生活上的种种困难,人们与大自然进行顽强的斗争,由此形成了勤劳、敢于冒险、勇于开拓的文化特征,养成了笃信鬼神、求助于超自然力保护的习惯。即使在现代社会,这种求神拜佛的风气仍然承袭不衰。其次是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南珠文化。自古以来,广西沿海海域就是驰名世界的南珠产地,各地流传“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3]的说法,珍珠文化相当发达。现在,南珠已成为广西重要的文化品牌,北海成为国内海水珍珠的集散地和交易中心。围绕着南珠的开采、收集和贸易等,广西沿海形成了白龙珍珠城、合浦汉墓、北海古窑址(群)等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近年来,虽然珍珠养殖业走向萎缩,但“南珠”的文化影响却使之成为北海的城市文化形象之一。再次,广西沿海有其特有的海洋文化元素。这包括:海天一色的广袤海域,海湾海鸟的旖旎风光,滨海红树林群落孕育了独具风韵的南方海洋生态文化。此外,疋旦家婚礼和服饰、京族哈节与渔具渔法、《珠还合浦》、《白龙城的传说》、《美人鱼》等美丽传说及渔业谚语等,展示了斑斓的南方海洋民俗文化。3.商贸性强广西北部湾沿海是中国古代最早开展远洋贸易的地区[4]。古代合浦郡沿海盛产珠玑、玛瑙、玳瑁、象齿、犀角、宝石、美玉和名贵香料等奇珍异宝,它们是地方政府向中原统治者进贡的珍品,也吸引了大批商人来岭南贸易。由于珍珠贸易的兴旺,当地居民以采珠贩珠为生,很少从事农业生产,“崇利”的商品价值观念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自西汉元鼎年间起,合浦就是当时中国往东南亚、南亚、欧洲各国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隋唐时期,钦州陶瓷文化发展成熟;宋代,钦州是对外贸易的一大港口。至近代,北海成为中国西南地区对外贸易的通商港口。合浦汉墓群、潭蓬运河、宋代钦州博易场遗址、合浦上窑明窑遗址、明代瓷烟斗和压槌,见证了昔日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与喧闹;现代北部湾三大港正在续写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5]以上这些都反映了航海文化与海洋商贸文化所构成的丰富内涵。4.忠于国家、勇敢善战的海疆文化特质自古以来,广西沿海是中国南部的海防要地,有“古来征战第一线”之说。历经千年,这里留下了许多战争遗迹和记载:伏波将军马援的活动遗址、伏波庙会遗址、白龙古炮台、水师营遗址、刘永福和冯子材故居及其英雄故事,展现了可歌可泣的守边卫国、抗击外侮的海疆文化。5.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早在新石器时代,广西沿海居民就从事渔猎和农业活动。先秦时期,生活在这里的骆越人有“断发纹身”的习俗。合浦是汉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合浦港的兴盛促进了以合浦为中心的古合浦郡(包括今广西沿海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合浦大型汉墓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出土文物之华美全国罕见。现存于沿海各地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古运河、古商道、伏波庙以及白龙珍珠城、京族哈节、珠还合浦和三娘湾的神话传说等记载着广西沿海地区厚重的历史。北海中山路骑桥商业老街及西洋建筑群成为近代史的一个缩影。据统计,广西沿海三市拥有近400处(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这些历史文化遗迹近年来得到完整、妥善的发掘、保护及修缮。如北海老街已得到重新修缮并对外开放,北海的西洋建筑群已纳入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北海申报并被列入中国第四批历史文化名城。此外,白龙炮台、海上胡志明小道、刘冯故居、陈济棠故居、胡志明故居、伏波庙等遗迹也是重要的人文历史资源。

   广西海洋文化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

   广西沿海至今仍没有出现知名的海洋品牌产品和优秀的海洋文化企业,更无从谈起品牌效应。如曾风光一时的“南珠文化”品牌已失去往日的辉煌,甚至已到亟待抢救的地步。产业界限不明确。海洋文化企业的杂陈性较强,不少地方政府和企业缺乏对本地区海洋文化的准确定位,不做细致周密的调研,就急于投资上项目,盲目效仿其他地区的开发经验,结果造成所开发出来的海洋文化产品同质化情况严重,许多具有本地特色的海洋文化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三是海洋文化开发范围较窄。对原生态海洋文化资源存在高度的依赖性,缺乏对海洋文化资源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开发,对海洋文化资源的开发只是根据其内容从事展示性开发,或借助旅游让人们领略海洋风光,或通过简单的制作加工出售海洋文化类纪念品,许多海洋文化项目和产品是滨海旅游业中的“副产品”。即使是开发相对成熟的海洋休闲体育运动仍显项目单一,限于海上跳伞、沙滩球类运动、摩托艇冲浪等,不能满足高层次游客的需求。对海洋文化的内涵挖掘不够广西海洋文化产业由于起步晚,开发水平较低,对海洋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对涉海民俗文化、涉海艺术业等产业开发较少。不少庆典活动经济味太浓,缺乏对海洋文化的深层次发掘,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强。滨海旅游业是目前广西海洋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沿海地区对滨海旅游的深度开发还不够,旅游项目缺乏创新,全国闻名的重点旅游项目少,市场营销和产品开发力度不足。旅游资源的开发大多还停留在低层次。广西的涉海工艺品主要是低端的珍珠、贝类等,缺乏高附加值的拳头产品;涉海艺术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文化产品不多。对海洋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不够随着广西沿海开发的深入推进,大规模的海涂围垦必然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在沿海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同时,传统的海洋文化载体正在萎缩,如渔村、海洋神话、海图海志、海洋民俗、盐民船民等都在逐步地减少、弱化或消隐。一批涉海非物质文化资源如海歌、海舞、水上木偶戏等正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海洋文化的产业化程度较低,带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弱小如涉海会展庆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还不够强,东盟博览会、民歌艺术节等大型会展庆典对提升北部湾海洋文化的影响、带动北部湾海洋文化产业整体发展的作用不明显。

海洋文化的起源篇3

[关键词]涉海高校;图书馆;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6-6041(2012)01-0030-03

近年来,沿海地区的许多高校都把海洋学科作为学校的特色学科来进行重点建设。目前,我国有中国海洋大学、台湾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和广东海洋大学4所海洋大学以及大连海事大学、厦门大学、浙江海洋学院、淮海工学院等20多所涉海高校。[1]以淮海工学院为例,经过20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综合框架、工科主体、海洋特色”的学科结构。淮海工学院紧紧抓住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巨大发展机遇,适时提出了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建成具有综合优势和鲜明海洋特色的多学科性大学的目标,其校园文化建设也随之做出了转变,即建设具有鲜明海洋特色的校园文化。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必然对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淮海工学院的具体情况,探讨涉海高校图书馆对建设鲜明海洋特色校园文化的支撑作用。

1校园文化与海洋特色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指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导,以大学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以大学校园精神为底蕴,由大学校园中所有成员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共同创造而形成的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校园文化反映着高校师生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上具有高校校园特色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是维系学校集体的一种独特的精神力量。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不仅体现了学校办学的宗旨,更是直接影响学生成长的主要因素。一个特色鲜明、积极健康、文明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而言不仅具有扩大知识面、巩固专业所学、增强实践能力、促进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功能,还可以激发创造灵感、增强集体意识、接受正面教育的作用,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2]具有海洋特色的校园文化是以海洋科学、海洋工程、海水养殖等专业为基础的,能彰显海洋特色文化氛围。

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优美的学习环境、先进的技术和优秀的服务团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传播文化信息、服务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使命,图书馆在学校海洋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因此,高校图书馆要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其他部门一起,共同铸造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3]

2图书馆对海洋特色校园文化的支撑作用

2.1文献支撑

众所周知,高校图书馆是文献收藏机构,具有文献保存和传递功能。淮海工学院图书馆(以下简我馆)根据学院的地理优势及馆藏历史沿革,配合和支持学院的重点学科建设。目前,我馆逐渐形成了以海洋、水产为特色的馆藏文献资源体系,其馆藏情况如下:纸质图书123万册,其中海洋类及与海洋相关的海洋化工、海洋食品等纸质图书的馆藏量占所有纸质藏书的16.8%;电子图书57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余种;购买了超星数字图书馆、CnKi、维普、万方、eBSCo、elsevier、Springerlink、读秀等16个数据库。2004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数字化图书馆海洋与核能文献服务中心”在我馆成立。2005年,“海洋专题数据库”成为JaLiS二期特色数据库的子项目。“海洋专题数据库”包括6个子数据库,分别是“外文海洋专题数据库”“海洋标准规范数据库”“海洋法规数据库”“中国海洋鱼类原色图库”“中文海洋题录数据库”“海洋视频数据库”,共有数据12万余条。[4]27

丰富的馆藏海洋文献为师生学习、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淮海工学院海洋科学、海洋工程和海洋水产等专业的学生需要全面掌握黄海的生物资源的种类、习性、生长环境及繁育特点等基础知识。我馆提供了丰富的有关黄海、渤海的资源――鱼、虾、蟹、贝、藻等原色图谱、资源抽查手册、淡水鱼类原色图谱、电子图片、幻灯片等特色资源,方便学生借阅查询。[4]28由于图谱直观生动,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对学院其他专业的学生而言,也起到了开阔视野、丰富海洋知识的作用。特别是我馆自建的海洋数据库中的海洋水产视频、图片资料直观而生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神秘海洋的探索欲望。

在学院开展的海洋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都需要从这些海洋文献资料储备中汲取营养、搜集信息、开拓思路。我馆要积极配合学院其他部门的工作,协助他们查找资料、整合活动所需文献信息,并且提供人员及场地,共同为建设具有鲜明海洋特色的校园文化而努力。由此可见,图书馆丰富的海洋文献对建设具有海洋特色的校园文化提供了充分的知识储备和物质支撑。

2.2文化导向支撑

图书馆在履行文献传递功能的同时,还承担了教育和文化导向的作用。涉海高校图书馆为彰显海洋特色,在图书馆阅览空间布局、装饰上都要突出海洋主题。如图书馆大厅及各阅览室的墙壁上应多些关于海洋方面的字画和标语,墙壁颜色要改变以往一成不变的白色,部分阅览室如海洋文献中心可以将墙壁刷成海蓝色,还可以配上一些图案,如海洋生物、海草、小船等。读者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会感受到浓浓的海洋气息,犹如置身美丽的海洋世界。这种文化氛围必然对学院创建具有海洋特色的校园文化起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淮海工学院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建设一座现代化、功能完备的图书馆的目标。学校决策者深知,一个功能完备的现代化新型图书馆更能体现学院海洋特色文化的氛围。因此,在我馆新馆建设之初,设计者应突出海洋特色的理念,以此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点并充分展现出来,并且,整体思路应在新馆的规划、设计、布局上注重突出图书馆的海洋氛围。

按照“高雅与通俗结合、科学与人文结合、共性与个性结合”的原则,学院提出了要加强图书馆校园文化硬件条件建设;加强图书馆海洋人文环境建设,合理配置一些海洋人文景观;完善图书馆文化设施,对图书馆的宣传栏、阅报栏等文化阵地加强管理。另外,为配合学校海洋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校园网的改版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图书馆也应适时对图书馆网页重新进行精心设计,突出海洋文化氛围,使图书馆网页成为学院创建海洋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阵地。图书馆应抽调专门人员,搜集江苏海洋和连云港地方的特色文献资料,并对其加以编撰和整理,适时向全院师生公开展示。可见,图书馆为建设富有江苏海洋与连云港地方特色的海洋校园文化提供了特色鲜明、积极健康的文化导向支撑,图书馆已经成为海洋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文化阵地。

2.3服务支撑

图书馆对海洋特色校园文化的支撑还体现在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之中,如特色文献的采购、经费保障、编目及学术讲座、宣传教育和日常开放等各个服务环节。

具有鲜明特色的文献资源体系是在不断加大特色文献的搜集和入藏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并且和本校专业设置及未来的发展定位密不可分。淮海工学院于2004年成立的文献资源建设委员会积极参与海洋特色馆藏的选订和现场采购工作,从征订到原版书刊的审阅、讨论、订购、评估等各个环节都邀请海洋学科教授及课题负责人参与,尽量满足重点学科建设和重点科研课题的需要。同时,学校在经费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加大了海洋特色文献的采购力度。以2008年为例,我馆资源购置总经费为120万元,其中就有50万元专门用于涉海类特色文献的采购。我馆一直坚持把有限的经费用于优先满足特色专业馆藏的建设需求上,为此还制定了详细的资源采访细则:1)凡是国内出版的海洋水产类出版物尽量收齐。通过重点学科教师荐购书目的现场零采、定期书目订单的传送等渠道,尽可能地搜集专业文献信息。2)重点海洋类专业书籍的复本数一般控制在3―5册。通过分析馆藏图书的利用情况,根据学校分配的经费,对选定书目适当增减,按照专业图书最大、最优原则,尽可能保证图书馆馆藏特色资源的采购。文献的分类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为依据,同时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进行著录。为了使重点学科的图书资料相对集中并便于读者检索,使图书馆的特色资源更具系统性和完整性,图书馆将涉及重点专业的一些交叉学科的书籍归到海洋专业学科的类目下。如《海洋机械》,一些理工科学校会将其归入“tH”的机械类,而我馆则将其归入“S”的海洋类,并在“tH”类做参见,方便师生查阅。[4]27

另外,图书馆可以依靠自身馆藏优势及其独特的地位,邀请一些专家、教授做海洋方面的专题报告和海洋知识讲座,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接受现代海洋观和海洋文化的教育,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海洋知识,开阔视野,增长见识。[5]图书馆还可以单独或配合其他部门开展一些具有海洋特色的活动,如神奇海洋生物图片展、涉海高校大学生海洋观问卷调查等,继续办好已经形成品牌的各类讲座和校园文化活动。可以看出,图书馆开展的各项工作不仅体现了图书馆服务的本质,同时多方位的服务也扩大了图书馆在创建海洋特色的校园文化中的辐射作用,强化了其基础地位。[5]

综上所述,图书馆对海洋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肩负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图书馆应紧紧围绕学校办学特色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项工作,从而形成一种充满活力、富于创新、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气氛。作为涉海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文化塑造中心和知识传承中心,图书馆要以优雅的文化环境、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优质的服务,营造一个浓郁的、高层次的海洋文化氛围,为学院提出的“十二五”期间创建具有综合优势及鲜明海洋特色的多学科性大学和建设具有江苏海洋和连云港特色的校园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春梅.涉海高校图书馆海洋信息资源建设问题[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11),33―36.

[2]张爱萍.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浅析[J].晋图学刊,2009(3):47―49.

[3]牛娟.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管理,2011(3):181―182.

海洋文化的起源篇4

党的十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宏伟目标,作为广西海洋重要城市的北海,要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建设海洋强市,以海洋文化产业发展为重要突破口,加强海洋文化软实力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显得重要而迫切。

海洋文化产业的内涵及特征

文化产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而在我国仍属于新兴产业,21世纪发展海洋文化产业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用海洋文化产业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已是沿海城市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共识,重新审视海洋文化产业的内涵、特征十分必要。

(一)海洋文化产业的内涵

中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既创造了辉煌的大陆文化,也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海洋文化,研究了解海洋文化,提高人们对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海洋文化是人海互动及其产物和结果,是人类文化中具有涉海性的部分。”“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就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具体表现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理状态,以及由此而生成的生活方式,包括经济结构、法规制度、衣食住行、民间习俗和语言文学艺术等形态;包含海洋历史文化、海洋民间民俗文化、海洋景观文化、海洋节庆文化和海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海洋文化产业属于文化产业中的一个特殊领域。以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为参照,海洋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涉海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涉海文化服务的行业,其实质是海洋文化的产业化。“从概念上看,海洋文化产业就是以海洋文化资源为媒介,通过人才的智力开发和资金的有效运作,使由此产生的海洋文化产品或提供的文化服务,最大限度地释放出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从性质上来说,海洋文化产业是生产和提供海洋文化产品、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以取得经济效益为目的;从产业过程来说,海洋文化产业是按照产业化的方式和手段经营文化,并将海洋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分配纳入到产业运行的轨道中;就其产业功能而言,海洋文化产业以满足消费者及市场的精神需求为主要的功能。”由于海洋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特征,海洋文化产业实际上已经涉及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动漫等领域,并与之交融,开拓出更具海洋文化特色的创意艺术形式。根据产业范围和行业分类,海洋文化产业可以划分为滨海旅游业、涉海休闲渔业、涉海休闲体育业、涉海庆典会展业、涉海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业、涉海工艺品业、涉海对策研究与新闻业、涉海艺术业、数字动漫等多项领域,并与之发生交融,开拓出更具海洋文化特色的创意艺术形式。

(二)海洋文化产业的特征

海洋文化产业属于文化产业的范畴,具有文化产业的一般属性和特性,它的主要特征包括:

1.满足人们对文化的精神消费需要。海洋文化产业是借助海洋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和精神需要而进行的社会生产,它提供与海洋相关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物质消费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精神消费。

2.兼具文化性和商品性。既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也可以提炼打造成为商品用来交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带有特定的观念性和精神性特质的产品和服务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入市场,又具有一般商品的属性,可以通过提炼打造成为商品用来交换。在市场经济运行中,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精神特质是不可缺少的,否则就失去了文化的本性。同时,文化产品和服务也不应离开市场,否则文化产业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3.蕴含高技术和高智力含量。是高技术与海洋文化紧密结合的产物,其作用显现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于高新技术或知识经济的促进作用。印刷复制、电子排版、录音录像、网络传输等技术在海洋文化领域的应用,使海洋文化艺术品可以复制和批量生产。

4.文化和经济的有机融合。是海洋文化与经济相融合的产物及一体化,海洋文化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经济活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社会生产力是由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两部分组成。这里的精神生产力就是文化生产力,这说明文化可以成为一种生产,而且是一种大规模的社会化生产。

北海海洋文化的基本情况及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北海是一座古老而年轻的滨海城市,虽然拥有底蕴丰厚的海洋文化资源,然而海洋文化因产业基础弱、起步晚,而滞后于城市整体经济发展。

(一)北海海洋文化的基本情况

北海市拥有628公里的海岸线,与海南省隔海相望;有涠洲(24.98平方公里,距市区约20.2海里)、斜阳(1.81平方公里)等大小71个海岛;毗邻的北部湾海域面积12.8万平方公里,北海市管辖约2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陆地总面积3337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60万。海洋养育了北海人民、也孕育了北海的海洋文化。

1.底蕴丰厚及遗存丰富的海洋文化。据考古遗址及史料证实,北海是一个有着7千多年历史的城市,自古就是中国海洋经济活动和发展的最重要地区之一。这里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辟为通商口岸,1984年被列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2010年11月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在老城区有保存较为完好中西合璧的珠海老街以及外国领事馆、外国洋行、教堂、大清国在西南地区最早的邮局、海关等17座近代建筑。

2.多元民俗风情兼济发展而形成的海洋文化。北海在其自身的积累发展过程中,吸纳了古越、岭南、中原、外来宗教等文化元素,孕育了海丝路、南珠、家、客家、佛教、天主教等多元文化,形成了山海文化相融,多元民俗风情兼济发展的海洋文化格局。主要包括:

(1)海丝路文化。北海合浦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有着很高的历史地位,《汉书・地理志》等史料中有这方面的记载,北海历史文化名城的确立、北海与宁波、泉州等7个城市联合申报世界遗产、部级文物保护单位合浦汉墓群近万座汉代墓葬及部分出土的近万件文物、北海草鞋村、黄泥塘等汉窑址等历史遗存也充分证明了北海的海丝路文化。

(2)南珠文化。北海辖区合浦自古以出产珍珠驰名于世,素有“南珠故郡,海角名区”之美誉,是享誉中外的“南珠之乡”;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海先后举办了四届“国际珍珠”扩大了北海的知名度,增强了南珠文化的影响力与美誉度。

(3)家文化。家是生活在船上以打渔为业的族群,船是家人生活和生产的主要场所,常见的文化活动是唱咸水歌,最具特色的是家婚俗。

(4)客家文化。客家文化是源自中原汉人南迁时自身所保留的唐宋时期的河洛文化和中原文化并吸收了壮族文化,融合了原生在广东地区的南粤文化(即岭南文化)而形成的文化,是北海海洋文化元素中独具特色的体系之一。

(5)海洋资源景观旅游文化。有涠洲岛国家火山地质公园,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涠洲岛珊瑚礁部级海洋公园等诸多海洋景观地及场馆。

(6)祭海文化。北海渔民至今仍然保存有开渔祭祀海洋的习俗。

(7)宗教文化。北海是南传佛教进入中国的大门之一,从西汉至今,由小乘佛教传入开始,佛教在北海合浦的传承不断,香火日旺,故有“一寺三庵七十二庙”之盛。西方宗教其中影响较大的师建于1876年的涠洲岛盛塘天主堂,只有1.6万岛上约有5千人信奉天主教。

(二)北海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作为一个沿海开放城市,北海市场机制发育较早,但文化产业起步晚、起点低、规模小。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底,北海市共有文化企业1250多家,文化产业从业人员30655人。2010年北海市文化产业增加值9.29亿元,占GDp比重2.32%。统计表明,北海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经济总量比重偏低,发展水平不高,海洋文化产业市场运作份额不大,产业特征不清,缺乏一批享誉国内外的品牌,发展速度及规模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北海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主要表现在:

1.旅游业在海洋文化产业中占的比重最大,大量涉海元素文化未能有效开发利用。

2.海洋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及市场资源配置的机制尚未完善,文化产业行会尚未成立,文化部门和旅游各部门之间仍出现重复交叉管理或管理不到位的情况。

3.海洋文化产业引导起步晚,发展规划滞后,海洋文化建设投入不足,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产业发展长期以来属自发状态,扶持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资金、项目用地、政策措施尚未配套完善,制约了海洋文化产业的成长壮大。

4.海洋文化产业基础薄弱,规模小、效益低、缺特色,尚未形成龙头企业。

5.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较低,海洋文化产业市场化、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有实力的海洋文化企业较少,缺乏海洋文化产业知名品牌,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遗产仍待字闺中,未能形成产业链。

6.文化人才缺乏,尤其缺乏文化管理及文化经营类的高级人才。

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随着城市框架的不断拉大和人口的增长,文化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仍然不相适应是北海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发展海洋文化产业无疑重要而迫切。

北海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2012年初北海市委市政府规划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蓝图,出台《关于加快北海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文化产业阶段性发展目标为:至2015年,力争建成1-2个自治区级、5-10个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5%,使文化产业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支柱性产业。要让北海的海洋文化产业取得长足的发展,抢占蓝色经济发展新高地必需:

1.统一思想,提高全社会对加强海洋文化建设重要战略意义的认识,完善海洋文化政策法规,落实海洋文化政策,营造海洋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

2.加强宏观规划及微观指导,建立健全海洋文化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加大产业投入,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和推进机制。

3.创新思维模式,转变发展方式,加强政策扶持,注重区域合作,避免重复建设及无序竞争,做大做强做长海洋文化产业链。

4.重视海洋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抢占人才新高地,为建设海洋文化强市提供智力支撑。

5.提高海洋文化产业的创新意识和扩大科技含量,加大海洋文化产业的科技投入,提高海洋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海洋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6.挖掘海洋文化的内涵,强化城市人文精神建设,充分整合资源,找准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切入点,打造别具一格的产业品牌。突出重点,打造一批有北海特色的涉海文化产业品牌,如把以海洋文化为题材的大型历史歌舞剧《碧海丝路》、《咕哩美》,粤剧《珠还合浦》等整体包装推进市场。

海洋文化的起源篇5

关键词:海洋文化;海洋文化产业;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1)08-0031-03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08.08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陆地可供开发资源的减少,世界各国之间在海洋经济、科技、资源、海权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不同的海洋思维、海洋意识、海洋观念、海洋理论、海洋战略等海洋文化因素,决定着竞争的格局和态势,决定着竞争的成败。然而,种种激烈竞争的背后,实质上是海洋文化的竞争。对海南而言,建设国际旅游岛,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巨大海洋文化资源,构建现代海洋文化产业体系。但是,与广东、山东、江浙一带相比,海南海洋文化的竞争力、影响力还不够强,缺乏自己的海洋文化品牌,在建设、开发和研究探索上还有很大差距,海洋文化研究总体发展水平不高。

一、海洋文化的定义

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海洋文化是人类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调整人与海洋的关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以及由此而生成的生活方式,包括经济结构、法规制度、衣食住行、民间习俗和语言文学艺术等形态。“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就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1]海洋文化的内涵可分为四个层面:一是物质层面,一切与海有关的物质存在与物质生产;二是精神层面,一切与海有关的意识形态;三是社会层面,一切因时因地制宜的社会典章制度、组织形式、生产方式与风俗习惯;四是行为层面,一切受海洋大环境制约与影响的生产活动与行为方式。在这个概念中要强调的一点就是海洋文化的划分并不是以地域作为划分的标准,并不是所有海滨城市的文化都是海洋文化,只有源于海洋的文化才能归属海洋文化的序列。

二、海洋文化产业的概念、分类及其与海洋产业的关系

作为一个海洋大省,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就是海南的文化优势和文化特色。海南应大力发展海洋文化产业,制定和实施海洋强省战略,科学规划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经济,形成南海蓝色经济区。

1.海洋文化产业的概念。海洋文化产业属于文化产业中的一个特殊领域。以文化产业的概念为参照,“海洋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涉海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涉海文化服务的行业,”其本质就在于海洋文化的产业化[2]。这个概念具有以下几层含义:从性质上来说,海洋文化产业是生产和提供海洋文化产品、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以取得经济效益为目的;从产业过程来说,海洋文化产业是按照产业化的方式和手段经营文化,并将海洋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分配纳入到产业运行的轨道中;就其产业功能而言,海洋文化产业以满足消费者及市场的精神需求为主要的功能。可以说,海洋文化产业是由海洋文化和产业化两大要素构成,其中海洋文化是基础性要素,它是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动力;产业化是结构性要素,它决定了海洋文化产业的经济构成。

2.海洋文化产业的分类。海洋文化产业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根据产业的内容和性质,按照行业分类法,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产业类别:

海洋旅游文化产业:海洋文化旅游产业不仅对其它的海洋文化产业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而且还能推动饮食、商业、交通、住宿业等相关配套部门的发展,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因此在整个海洋文化产业和整个经济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海洋节庆会展业:海洋节庆会展业包括海洋文化节庆业和海洋文化会展业,是以海洋文化产业为主题,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和展销以及会议等,提升海洋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获得更为优质和广泛的资源。它具有高收益、无污染以及对相关产业的极强带动力等特点。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海洋节庆会展业己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体系和运作模式。在我国海洋节庆会展示业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因其经济效益高和经济拉动作用大而备受关注,成为海洋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

海洋休闲体育产业:海洋休闲体育产业是文化产业与海洋休闲活动相结合的产业类型,既可以满足消费者疗养、度假、娱乐的愉悦享受,也可以使消费者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刺激性和挑战性。海洋休闲体育产业将人们的活动空间扩展到无限的海面上,带给消费者以更为丰富多彩的感官体验,这也是海洋体闲体育产业特有的魅力。在一些经济发达的沿海国家和地区,海洋休闲体育产业因其自然、健康、时尚的特征成为热门产业,表现出较大的发展潜力。

海洋文艺产业:海洋文艺是长期与海为伴,从事海洋生产和实践的人们所创造出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海洋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海洋艺术产业就是将海洋艺术进行产业化的运作,生产出既具有审美价值又具有经济价值的海洋艺术产品。

也有学者采取集群列举法,将海洋文化产业细分为以下类别:涉海休闲渔业:观光渔业、体验渔业、观赏性专门养殖;涉海休闲体育业:水上项目、水下项目、沙滩项目;涉海庆典会展业:海洋文化节、珍珠文化节、博览会、旅游文化节、开渔节等;涉海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业:饮食起居、服饰、传统节日、婚俗、信仰的产业化开发;涉海工艺品业:珊瑚、贝类、珍珠工艺品;涉海对策研究与新闻业:广播电视、书报刊、网络、咨询服务;涉海艺术业:文学、艺术、音乐、戏剧曲艺、电影电视剧[3]。

3.海洋文化产业与海洋产业的关系。如前所述,海洋文化产业是指人类在与海洋的互动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它包括了无形的语言、习俗、信仰、艺术等精神财富,也包括有形的物质文化资源和物质财富。海洋产业是一切与海洋相关的经济活动,所以单从两者与海洋的依存关系,就足以说明两者之间的紧密结合。海洋产业的开发,海洋产业结构的调整都可以对海洋文化产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给海洋产业提供丰富的资源,也会提高海洋产业的发展能力。尤其是海洋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海洋产业的支柱产业,它的发展将会带来海洋产业经济的增长,推动海洋产业结构升级,也是实现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海南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自然资源优势

海南发展海洋文化产业必须深度挖掘、利用好自然资源,与其他海洋文化产业大省相比,海南有具有巨大的自然资源优势。海南共有海岛(含礁和沙洲)280个。所辖海域面积200万平方公里,南北纵跨1800多公里,东西横跨1000公里,占全国海域总面积的2/3。海南岛海岸线总长1528公里,沿岸天然港湾68个,海洋渔场面积16434公顷,海洋水产品在800种以上。在海南岛长达1528公里的海岸线上,沙岸约占50~60%,沙滩宽数百米至1000多米不等,向海面坡度一般为5°,缓缓延伸;海水温度一般为18~30℃,阳光充足明媚,一年中多数时候可进行海浴、日光浴、沙浴和风浴。海南的近海和外海渔业资源极其丰富。其中,主要经济虾类17种,鱼类资源1064种,有经济价值的约40多种,约占全国150多种的26.7%。品种多、生长快和渔汛期长等特点,是全国发展热带海洋渔业的理想之地。海南岛东部、南部大陆架80~200米水深的外海渔场以及西、中、南沙渔场渔业资源丰富,资源可捕量约200万吨,目前尚未充分开发利用,开发潜力巨大。南海诸岛岛礁气候适宜、雨量充沛,生长着200多种高等植物,诸岛海域的海底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巨大。海底资源还包括有各种金属矿产资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海洋开发的深入,西南中沙群岛海底资源有着非常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巨大的利用价值。另外,南海诸岛岛礁上美丽的热带海岛环境和海域中波澜壮阔的自然景色,更是开发海洋旅游的潜在资源。

四、海南发展海洋文化产业路径探讨

《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海南省“十二五”发展战略目标之一,就是在经济结构中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把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海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推动力,成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成为海南新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极,争取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4%。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应大力建设本土海洋文化,挖掘和利用好海洋文化资源,构建现代海洋文化产业体系。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快海洋文化产业发展:

1.建立和完善海洋文化产业专项政策体系。政府要加强对海洋文化产业的扶持与引导。首先,要围绕建设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制定和实施海洋强省战略,科学规划发展海洋文化经济,构建现代海洋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海南产业结构升级转型。要以海湾优势为依托,开发建设一批国际大型旅游区,发展休闲度假业、邮轮游艇产业。以海口、三亚等滨海城市为依托,培育发展海洋旅游、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商贸服务等海洋服务业。其次,在产业政策上加强支持力度,完善财政、税收、投资、金融、土地、市场准入、工商管理、知识产权等一系列产业政策。还应对海洋文化资源开发、整合与规划给予科学的指导与监管,加大资金、技术、人才、宣传方面的投入。

2.推进海洋文化产业融资多元化。要提升对外对内开放水平,充分利用遍及五大洲的友好城市和侨务资源,加强与国内外海洋城市、海港城市的借鉴与合作。积极参与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合作,加强海洋文化产业合作与开发。鼓励和支持民资、外资的进入,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解决好海洋文化产业建设的融资问题。可采取国有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等形式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这样既可以解决产业建设融资难的瓶颈,又可以降低政府管理成本,激发全社会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热情,提高项目开发建设效率。对于外资的进入,可以同时带来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经验、设备设施和知名品牌影响力。政府应主动引导和争取,通过产业博览会、网上推广平台、成立专项开发小组等形式,积极寻求民资、外资合作者。

3.打造海洋文化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动效应。目前,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尽快策划并启动一批世界级海洋文化产业项目,打造海洋文化龙头企业,发挥好示范带动效应。一是将海洋文化融入滨海旅游文化产业,深度研究开发海洋旅游,积极策划、设计、包装和推出具有海南特色的海洋旅游新产品,如海洋休闲渔业旅游、海洋文化旅游、热带海岛生态旅游、海洋体育竞技旅游、海洋夜生活旅游、温泉康乐度假旅游、高尔夫休闲旅游等;发展会展、邮轮游船、水上运动、文化艺术、海洋科普生态、海洋康疗保健等专项旅游,带动旅游业全面发展。二是发展游艇经济,将海南打造成中国游艇天堂。要“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加强与国际游艇行业的合作,引进高层次管理人才拓宽融资渠道,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开发游艇旅游项目,兴建国际一流的游艇俱乐部,打造环海南岛的游艇经济圈。”[4]三是利用滨海城市海洋文化资源丰富而独特的优势,策划并建设世界级热带海洋文化主题公园重大项目,不断提升热带海洋旅游文化竞争力。

4.从战略高度培育和树立海洋文化意识。应充分认识海洋在国际旅游岛建设和海南未来发展中的重大意义,引导公众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海洋价值观。要重新审视和科学论证海洋文化资源的巨大价值,将海洋文化建设作为海南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新的城市文化特色和海洋文化新地标,切实增强海洋文化的发展活力。大力宣传普及海洋基础知识,提高全体市民的海洋意识,形成全社会关注海洋、保护海洋、开发海洋的良好文化氛围。依托涉海高等院校和专业研究机构,利用海洋文化座谈会、海洋文化论坛、海洋文化节等机会,深入研究、挖掘和宣传海南海洋文化资源,营造浓厚的海洋文化研究氛围,将海南打造为全国海洋文化交流的重要舞台和窗口。

参考文献:

[1]曲金良.海洋文化概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

[2]张开城.广东海洋文化产业[m].北京: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

海洋文化的起源篇6

关键词:海洋经济;浙江省;海洋休闲渔业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2

海洋渔业是沿海地区经济的主要来源和增长点,随着对资源、环保的日益重视,发展新型、现代的海洋渔业形式成为新时期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海洋休闲渔业将海洋渔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实现渔业产业向社会第三产业的延伸和拓展,有效推动渔民转产转业,为浙江省蓝色经济版图的构建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上世纪60年代起,加勒比海率先兴起海洋休闲渔业,并取得良好的发展效果,随后此项新型产业在全球范围普及发展,形成推动海洋经济建设的新生力量。现如今,广东、福建、山东青岛、崂山利用各自区位条件和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新型海洋休闲渔业,对当地海洋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显著而高效的推动作用。浙江省作为“全国海洋经济建设示范区”,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省份,享有得天独厚的优质海洋资源、以及各项政策和区位优势,虽然近些年以来,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也取得了相应的成就,但是在高强度的捕捞及环境破坏作用下,渔业资源不断衰退,近海生态环境形势日益严峻,鉴于此,发展新型海洋休闲渔业势在必行。

一、发展背景:海洋渔业传统发展结构的困境和转机

(一)困境――海洋渔业传统生产结构不利于新型渔业产业的发展

纵观我国沿海城市的渔业产业的发展可看出,近些年以来,沿海城市依靠自身条件和优势大力发展海洋渔业,极大的带动了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同时也促使我国海洋捕鱼量和渔民量稳居世界前列,稳固了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海洋渔业大国的地位和形象。但是,传统渔业生产方式为生产主导型、原始粗放型,引发海洋资源衰退、生态环境污染等一系列海洋问题,对持续型海洋产业发展极为不利。尤其是对于浙江省这个近海省份而言,海洋产业对于本省的经济发展极为重要,如果未能处理好海洋渔业产业经济发展与资源、生态之间的关系,将进一步阻碍浙江省构建海洋渔业强省的宏伟目标,同时不利于浙江省海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就目前而言,浙江省所面临的海洋渔业产业的发展困境有:

第一,捕捞过度,导致渔业资源逐渐枯竭。长期以来,公共海域产权不清,其管理也存在严重缺失,渔民传统观念中总是认为“海洋资源用之不尽”,盲目捕捞,一味寻求短期利益,全然不顾资源耗竭后产生的长远影响,致使渔民毫无节制且高强度的进行捕捞,对鱼类种群资源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自1999年始,中国海洋鱼类捕捞量逐渐步入“零增长”阶段,近几年来,稳中有降,海洋资源总数随之降到很低,长此以往,海洋渔业生产将难以为继。

第二,海洋生态环境日渐恶化。随着社会生产能力的快速提升,沿海地区数量众多的大小工厂排放大量工业废水,以及社会生产生活污水不断增加,导致海洋出现富营养化、赤潮等灾害,海洋鱼类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严重影响着海洋生态环境的健康;另外,传统的鱼类养殖业盲目掠夺性的发展养殖水域,将生态环境效益抛诸于外,过大的养殖量已经超出海洋生态环境所能承载的容纳量,同时,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及饲料也会对海洋水域造成污染,这些都加剧了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转机――海洋旅游经济的发展为发展海洋休闲渔业增添活力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和生命质量的提升,人们愿意花费时间和金钱感受休闲的快乐,享受生活乐趣,大力推动了休闲经济的快速深入发展。世界著名预测家格雷厄姆指出,21世纪上半叶,全球休闲经济将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西方发达国家将会在2015年前后陆续呈现休闲经济浪潮,进入休闲经济发展新时代,而发展中国家在休闲经济的发展上则略显迟缓,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休闲经济也会紧随其后得到大力发展,以休闲产业改革经济结构,形成经济发展新格局。纵观21世纪后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休闲旅游成为新型旅游方式,该产业逐渐成为拉动社会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现今假日旅游的热度足以说明我国进行休闲旅游建设的巨大潜力。

沿海地区拥有特色化的旅游资源和丰富的渔业资源,利用这些海洋特有的经济优势,可以在沿海地区大力推广海洋休闲渔业,这一产业的发展将会成为新时期调整海洋经济产业结构,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战略举措。近些年以来,发展海洋休闲渔业成为发达的沿海国家经济进步的又一重要途径,该产业融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不仅使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更以其强大的经济辐射作用带动起社会周边产业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海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形成新型的经济发展产业。当前,我国发展海洋休闲渔业势头强劲,逐渐成为海洋渔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既解决了海洋渔业发展中所遇到的瓶颈和问题,又拓宽了海洋渔业经济的发展渠道,构建出适应社会和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型渔业产业,为新兴的海洋休闲渔业增添了新的发展活动和动力。

二、浙江省发展海洋休闲渔业的优劣势分析

浙江省依托其“海洋经济”的建设背景,发展新型海洋休闲渔业为大势所趋,成为浙江省海洋产业发展新内容,基于这一形势,探究浙江省发展海洋休闲渔业的优劣势,可以更好的定位浙江省海洋休闲渔业的发展方向,探索出属于本省特有的发展路径。

(一)优势

1.区位优势显著,地理位置优越。拓展海洋经济,开发海洋休闲渔业,其本省的先天地理区位优势必须显著。而浙江省地处宁绍平原,位于长三角南翼,东海之滨,深水海岸线漫长,有“东方大港”之称的北仓港,连接起水、陆、空、铁等现代化的交通体系,其交通畅达程度尽显无遗,交通区位条件极为优越,极具发展海洋休闲渔业的经济基础和专属的特殊区位优势。浙江沿海地区位于我国t字形经济建设带,是我国现今两横三纵规划布局中的核心部分,是长三角地区连接海峡两岸的顺畅通道。另外,浙江省的舟山市还是我国最大的群岛市,是我国大陆深入太平洋的唯一核心战略区域。

2.经济发达,综合竞争力极强。发展海洋休闲渔业,需要较好的经济基础作为陆域经济发展的前提所在。而在全国的陆域经济发展中,浙江省始终名列全国前列。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快速,海洋经济较为发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利用其沿海地区对外开放优势,以及现代化的港口基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建设以港口为依托的临港工业体系,极大的彰显了浙江省的发展潜力和活力,其发展势头不容小觑,逐渐成为国内经济发展最活跃、最快速的区域之一。仅2009年,浙江省海岛区域生产总值就达到了1.56亿元,与此同时,人均GDp达到5.5万元,海洋产业生产总值2810亿元,其海洋产业已经具备较为完善的体系结构。

3.海洋资源丰富,类型齐全。浙江省海域面积为26万平方公里,是陆地面积的近两倍多;近6700公里的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一;大约400万亩的滩涂面积极具开发利用价值。另外,浙江省蕴藏丰富的海洋能,潮汐能、洋流能、温差能,可开发利用的海洋能稳居全国前列,潮汐能占全国装机容量的40%,潮汐能在全国占据一半以上,其中的开发利用潜力巨大。浙江省海洋渔业资源稳居全国前列,其渔场面积近23万平方公里,拥有品种多样的渔业资源,并且生长、繁殖速度快,优质高产。浙江近海拥有含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其经济价值巨大。另外,浙江省还具备丰富多彩的滨海旅游资源,相较于其他沿海地区浙江省具有特色鲜明的海洋文化。独特的沿海环境景观,宜人的风景气候都造就了浙江省独特多样的自然景观,同时,浙江省悠久的历史,又遗留下众多文化遗产,因此,浙江省的旅游资源既有滨海自然资源,又涵盖人文资源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浙江省海洋休闲渔业注入了更多的生命活力和吸引力。

(二)劣势

1.思想观念落后,发展过程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一直以来,传统渔业都是第一产业的发展重点,政府、渔业相关部门、渔业生产经营者以及渔民最为注重的就是传统渔业的养殖、捕捞、生产、加工,忽视了现代海洋休闲渔业的推广与发展,没有对该项新兴产业给予足够的认识和综合的考虑。对于海洋休闲渔业的发展,往往将大多数旅游景点集中于浙江滨海边缘、海岛或海岸沿线,虽然景点数量众多,但是其地点区位分布零散,各景点之间距离间隔远,无法形成景点联动效应。对于海洋休闲渔业的规划、开发与建设过程,没有进行科学的统一规划,使整体休闲渔业的产业建设过程缺乏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同时,缺乏对主体功能的明确定位,重复、雷同现象过多。

2.投资建设力度不足,休闲渔业产业规模小。现今,浙江省海洋休闲渔业的投资来源一般为政府,极少部分为个体经营者。该产业初期建设阶段时,政府投入较大,然而社会的快速发展,促使人们对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生活要求越来越高,单纯的依靠各渔区现有资源和基础设施开展现代海洋休闲渔业,必然无法有效满足现代人的物质需求。加之经营者受传统理念的束缚,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不强,很难扩大建设经营规模。

3.专业型、高素质人才短缺,服务技能水平不高。现代海洋休闲渔业融合多种产业文化和产业发展要求,是兼具综合性与系统性的现代产业,因此,海洋休闲渔业的从业人员应具备专业的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以及与二、三产业相关的管理营销理念。然而,就当前的经营管理者而言,大多是从传统渔业转产而来,专业技能不强、综合文化知识水平不高。这样的渔业经营管理者对于现代休闲类管理、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及高品质海洋产品开发极为不利,缺乏现代旅游产业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无法适应现代海洋休闲旅游发展的要求。

三、浙江省海洋休闲渔业新型发展方式

(一)加强政府宏观引导

近些年来,在海洋渔业资源日益衰竭的形势下,浙江省以渔业增产、渔民增收为发展目标,对传统的海洋渔业结构进行积极调整,拓展远洋渔业,大力推广科学的海洋渔业养殖技术,结合先进设施,进行水产品深加工,建设休闲渔业基地,促使海洋休闲渔业经济走向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但需要注意的是海洋休闲渔业相较于陆地渔业而言,存在更大风险,所以,现代海洋休闲渔业发展建设过程中,政府应给予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帮助渔民和渔业经营者解决好各种突发事件或问题。

(二)建立、健全现代海洋休闲渔业管理体制

海洋休闲渔业的产业建设涵盖旅游、交通、海洋、渔业等不同部门,因此,海洋休闲渔业是个繁杂、系统的综合性工程。政府部门应立足于海洋经济示范区发展建设基础上,利用海洋休闲渔业的带动功能,确定其管理职能,强化各部门间的协调合作,促进社会、经济、生态间的协调发展,促进三者发展效益的最优化。另外,根据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和要求,结合海洋休闲渔业发展方向,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使海洋休闲渔业建设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尤其是对破坏海洋环境及海洋资源的违法行为予以严厉的打击和整治。同时,加强对海洋休闲渔业基础设施安全性的管理,对休闲渔业船舶进行定期检查,从各方面加强休闲渔业产业的管理水平。

(三)拓宽对海洋休闲渔业的投资渠道

海洋休闲渔业是国家扶持、功能综合的新型朝阳产业,同时也是高风险产业,海洋资源只是其发展建设的基础,要想更好的实现海洋休闲渔业的完善与发展,应基于浙江省现今的“海洋经济”建设大背景,加强陆域及资金投入。立足于发展实际,建立多元化经营主体。相关政府部门做好财政支持引导与帮扶,从而加强对休闲娱乐基础设施的建设。另外,利用渔业信贷和保险,加强海洋休闲渔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出台相应的优惠扶持政策,更好的带动海洋经济和海洋休闲渔业的发展。

三、结语

在浙江省“海洋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建设的背景下,我省应结合本省海洋渔业发展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本省的海洋资源优势,排除劣势困扰,发扬优势,解决其劣势或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探究本省海洋休闲渔业的长期发展道路。同时,注重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将其作为战略发展重点,着力建设海洋渔业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强化海洋休闲渔业产业的创新力量,全面推动浙江省海洋休闲渔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启明,朱冬平,张秋芳,林珊.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背景下宁波市海洋休闲渔业发展Swot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05).

[2]李洪英,胡求光,胡彬彬.浙江省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基于低碳经济的视角[J].华东经济管理,2011(06).

[3]孙娴娴,王婉飞.浙江省休闲渔业旅游市场需求实证研究[J].北方经贸,2011(06).

[4]阳立军,李舟燕.浙江海洋渔业的发展与未来走向[J].渔业经济研究,2010(02).

[5]吴中平,郑彩儿.发展海洋教育和海洋科技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建设[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05).

海洋文化的起源篇7

【关键词】江苏省;海洋旅游;生态战略

十以来,随着“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出台,海洋经济已成为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海洋旅游以海洋为旅游场所,集观光、娱乐、探险、运动、疗养于一体,是近年来备受旅游者喜爱的新型旅游活动形式,大力发展海洋旅游,不仅有助于开发海洋、利用海洋,而且有助于保护海洋、管控海洋,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江苏拥有比较殷实的海洋资源,大力开发海洋旅游,将有利于形成江苏旅游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但在开展海洋旅游的过程中,如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保证海洋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江苏海洋旅游业发展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

1.江苏省海洋旅游开发Swot分析

1.1优势分析

影响江苏省海洋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江苏海洋旅游开发的优势进行分析,有利于集中优势,提升海洋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形成市场竞争优势。

(1)区位优势。江苏位于我国大陆东部,毗邻上海和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既沿海又沿江,是我国经济开放度最高的省份之一,经济发展活力最强,发展最快。江苏境内有近千公里的海岸线,京杭大运河和长江从该地区穿越而过。优越的地理优势造就了苏南、苏中、苏北三地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海洋产业发展也非常迅猛。2015年最新数据显示,江苏海洋产业总产值和以往相比继续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海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88亿元、3037亿元、3081亿元,分别占海洋产业总值的4.5%,47.4%和48.1%,海洋服务业占比首次超过海洋第二产业占比。

(2)资源优势。江苏省海洋资源丰富,海域辽阔,海洋动植物资源种类多样,所属海域内拥有各种虾类、龟类、鱼类、贝类等水生生物以及海带、紫菜等水生植物,这些海洋动植物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给海洋旅游开发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条件。同时,江苏拥有众多优良渔场,海洋资源综合指数高。现有的苏马湾、连岛等海洋旅游胜地以及苏州海洋馆、南京海底世界、常州金鹰海洋世界和南通海底世界等多个知名海洋馆也是江苏海洋旅游开发的资源优势所在。利用海洋资源的优势,加大对海洋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并结合当地历史和文化背景,发展特色海洋文化产业,提升海洋发展的综合实力,将是江苏海洋旅游发展的未来方向。

1.2劣势分析

(1)生态环境脆弱。据《2013年中国海洋质量公报》和《2013年江苏省海洋质量公报》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海洋旅游的兴起,大量旅游者涌入沿海地区,甚至超过了当地环境能够承受的容量,对当地的海洋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海洋自然、人文资源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这种破坏反过来又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海洋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导致海洋旅游产业竞争力的下降,影响了海洋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此外,由于沿海渔民普遍缺乏生态保护意识,加之当地政府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引导,导致沿海养殖业和种植业缺乏规划和监管,超出了当地环境承载力,日益加重了沿海海域的污染,使近海养殖业品种的种类大为减少,质量明显下降,生态平衡面临威胁。如果不积极寻求方法,治理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生态系统将形成恶性循环,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将难以持续。

(2)深远海洋产业开发不足。江苏省海洋产业开发尚停留在沿海阶段,深远海洋产业有待开发。深海开发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海洋旅游的市场竞争力,对海洋产业形成规模性产业链产生了负面影响。新兴海洋产业例如海洋装备制造以及生物制药业等起步时间落后于别的沿海地区,失去了发展优势;海洋渔业企业中暂无能够带动区域海洋产业发展、起模范带头作用的龙头企业,缺乏发展后劲。远洋旅游、深海观光等前景好,效益高,且对环境影响小的海洋旅游项目基本处于空白,以目前的旅游产品很难吸纳到优质、稳定的观光客源。

(3)基础设施不完备。网络化的、快捷方便的交通运输体系是海洋旅游开发的基础设施保障。近年来,随着沿海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推进,江苏虽加大了对沿海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由于沿海地区多处于苏北地区,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尤其是铁路、航空等基础设施极度落后于苏南地区和其他经济发达省份,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程度相对较低,加之港口集中运输体系不完善,导致沿海地区和其他区域之间的交通联系特别不方便,给海洋旅游开发造成了极大障碍。

1.3机遇分析

(1)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的契机。江苏沿海地区开放度高,经济发达,亦是政策效应的“富矿区”。为了进一步深化落实海洋强省的发展战略,在“十二五”期间,针对海洋开发,江苏省政府提出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发挥海洋资源优势的方针政策。此外,还建构了“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目标,提出以六大示范区为平台、六大工程为引擎、六大基地为载体,全面提升海洋强省重大战略载体支撑和服务功能的战略构想。江苏省是我国海洋大省之一,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推进海洋强省建设既是江苏自身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大力推进海洋旅游开发的难得契机。

(2)国内海洋旅游热的兴起。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内居民收入逐年增长,国民的旅游消费出现了新热点和新需求。“去国外看别样大海”成为当前国内旅游的热点,美国的夏威夷、马绍尔群岛,东南亚的普吉岛、巴厘岛等著名的海岛每年接待的中国游客大为增长,为抓住这些新需求,国内各大旅行社应景推出了各类海岛游旅游产品。江苏海洋旅行开发前景广阔,如能抓住这一良机,开发深海旅游市场,打造国际化的旅游产品,将极大激发海洋旅游产品的消费潜力。

1.4挑战分析

(1)开发成本高。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江苏省海洋旅游开发的前提,而保障资金和人力物力的投入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根本。虽然近年来江苏正逐渐加大对沿海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投入力度距离建设海洋旅游大省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2)来自周边市场的竞争。随着海洋旅游的发展,海洋旅游产业规模日益扩大,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如新加坡、夏威夷、巴厘岛等一批国外海洋旅游景点已建设多年,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日臻成熟,知名度较高且客源稳定。江苏省与上海、浙江相邻,海洋资源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如无法形成自身的特色,无法创新旅游活动,则很难吸纳到充足的客源。此外,国内其他海洋旅游知名度较高的地区,如海南蜈支洲岛,分界洲岛等地,具有浓郁的热带风情,常年碧海蓝天,且具有相对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是江苏省海洋旅游的强竞对手。

2.江苏省海洋旅游产品设计

综合分析江苏海洋旅游方面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设计适合本土情况且具有竞争力的独特海洋旅游产品,是江苏省海洋旅游发展的方向。为此,应将生态保护放在绝对性的战略高度,深度挖掘海洋文化的亮点,打造特色的亚热带海洋休闲观光主体,培育江苏海洋旅游品牌,促进江苏海洋旅游的纵深发展。具体而言,要着力打造以下海洋旅游产品。

2.1海洋垂钓

江苏省范围内拥有我国重要的四个大型渔场,海洋渔业资源发展前景广阔,可以将海洋旅游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开发集传统性与新颖性为一体的海洋垂钓休闲体验项目,以此来进一步提高江苏海洋旅游的吸引力。海洋垂钓活动具有一定的海洋竞技性,具有众多的潜在客源,可在充分考虑安全性和观赏性的基础上,选择在风浪较小、海水肥美的区域开发海洋垂钓项目,定期举办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海钓比赛,丰富海洋旅游的内容,提高江苏省海洋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2海底观光、潜水

江苏海域近海岸平均深约2~3米,海水透明度较高,适合开发海底观光和潜水项目。海底观光项目可以让顾客远离喧嚣,深入海底,近距离感受海洋,欣赏水下的美丽世界;潜水项目则可以让游客体会新奇、刺激的感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对此类旅游产品的需求日益上涨,而我国目前此类旅游产品还相对稀缺,可以在近海岸安全性较高的海域发展潜水项目,打造具有江苏特色的高端海洋旅游产品。

2.3游艇、邮轮游

游艇和邮轮是当今时尚的旅游工具,定位高端。游艇具有体积小,速度快的特点,适合短距离观光,还适合开展海上垂钓项目。和游艇相比,邮轮体积大,行驶缓慢,但可达性高,适合游客较长时间的休闲度假游。游艇和邮轮游的推广,有助于提高当地海洋旅游产品的品质,吸纳具有较高消费能力的消费群体,极大促进海洋经济的绿色发展。江苏省优良港湾众多,全年气候温和,应利用现有条件,大力扶持造船业的发展,并修建现代化的码头等基础设施,建立游艇会所,打造游艇、邮轮等海洋旅游品牌。

3.江苏省海洋旅游开发的模式

江苏省旅游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具备开发海洋旅游的基础和潜力,但江苏海洋旅游开发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在海洋旅游开发上,应学习世界各大海洋旅游地开发的经验,密切结合本省海洋生态特色,制定出符合江苏省省情的海洋旅游开发模式。

3.1政府主导,规划先行

江苏省海洋旅游开发目前面临两方面的挑战。第一,海洋资源的有限性导致海洋旅游开发新区旅游业在与原有产业的融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产业间的冲突和矛盾;第二,海洋旅游这种城市公共服务具有“正外部性”,这种“正外部性”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通过市场调节来予以实现。因此,为了促进江苏海洋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借鉴先进经验,听取专家意见等方式,制定出事关海洋旅游开发的土地、财税、海洋等方面的科学合理的政策,鼓励和引导海洋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良性融合发展。应打破政府职能部门之间职权分割的现状,设立跨部门的海洋旅游管理协调机构,并简化流程,实现海洋旅游新区整体规划与管理;通过对土地用途的限制,鼓励、促进现有传统产业和新型产业向海洋旅游及相关服务产业延伸;通过降低对海洋旅游产业的税收、对海洋旅游开发海域的使用给予优惠或补贴等形式,鼓励海洋旅游开发,完善海洋旅游产业链。

3.2保护生态,适度开发

江苏省海域生态环境敏感脆弱,海洋旅游开发应立足于生态保护,选择性开发。首先,尽量维持海洋原有的地形地貌,保持海洋的自然风貌特征。其次,适度开发,对海洋游客容量加以限制。在开发的过程中,要按照立体开发理念,陆地、海洋、天空三方面联动,拓展海洋旅游发展的新空间。要加大对游艇、邮轮产品的开发力度,发展有特色、有吸引力的海上旅游项目,推动游艇、游轮发展成为海上饭店、海上宾馆,将“海上游,海外住”打造成为游客向往的生活方式。同时,应充分利用好海域领空,开发空中旅游项目,让游客能够乘坐直升机、小型飞机、热气球等工具从高空领略大海的辽阔和美丽。立体开发既有助于拓宽海洋旅游活动的空间,增加游客的体验,同时也有助于充分保护海洋的生态环境。

3.3挖掘特色,差异发展

江苏省具有的亚热带和温带海洋旅游资源是吸引游客的根基。此外,随着文化旅游的兴起,沿海地区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独特的海洋文化也成为了吸引广大游客的独特优势。在海洋旅游开发前期,应做好调研工作,应在深入发现和挖掘历史、文化特色和人文底蕴的基础上,借鉴世界知名海洋开发的成功经验,协调海洋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促进各海洋产业间的优势互补,因地制宜,重点培育具有江苏特色的海洋旅游项目,开发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提高海洋旅游品牌的美誉度,促进海洋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4.江苏省海洋旅游开发的保障措施

4.1游客人身安全方面

在海洋旅游过程中,游客可能面临溺水,暴雨,台风,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安全事故不仅会使人身和财产受到损失,更会影响当地旅游的声誉,对所在地旅游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为此,在海洋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应设立完善的气象观测和灾害预警设施,提高信息准确性,在恶劣天气采取强制措施禁止游客出海,确保游客人身安全;同时,应建立起完善的救生防御基础硬件设施,通过多种途径向游客宣传自救措施,提高游客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降低发生突发自然灾害时造成的损失。此外,应完善相关的交流机制,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能及时公开信息,保障游客及公众的知情权,树立海洋旅游开发区域正面、良好的公关形象。

4.2基础设施方面

江苏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更新较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相关旅游活动的开展,影响了旅游产品品质,导致吸纳高端度假游客的能力难以提高。因此,要根据不同海洋旅游开发区的具体情况,创新模式,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当地政府应通过信贷、与社资本合作多种途径,筹集资金,给予景区必要的资金支持,促进景区和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

4.3人才保障方面

海洋旅游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海洋旅游产品的品质。江苏省海洋旅游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高层次旅游专业人才紧缺。为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可与全国知名高校联合培养海洋旅游相关专业的人才,并建立培训机制,提高海洋旅游相关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以吸纳优秀的海洋旅游管理者和服务者。

参考文献:

[1]张扬,任怀锋.海南特色离岛游Swot分析与对策[J].新东方,2014(6):47-50.

[2]王跃伟.舟山市海洋旅游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4.

[3]张瑞霞,江海旭.国内外海洋旅游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3(14):215-217.

[4]陈素文,郑耀星.发展海洋旅游业的战略构想及对策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5.

[5]黄丹,李悦铮,杨新宇.辽宁省海洋旅游地空间竟争与合作[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25(11):1054-1056.

[6]丁宁,李悦铮.辽宁海洋旅游产品转型升级研究.海洋开发与管理[J].2015,27(5):85-89.

[7]陈烈,王山河,丁焕峰等.无居民海岛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以广东省茂名市放鸡岛为例[J].经济地理,2014(5):416-429.

作者简介:

易爱军(1973-),女,湖南湘潭人,淮海工学院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资源与环境核算方面的研究。

海洋文化的起源篇8

9月底,福建省海洋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省委书记卢展工在会上指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是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举措之一,要深化对“海”的认识,把福建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海”联系得更加紧密,立海之根,融海之势,聚海之力,铸海之魂,开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美好未来。

――立海之根,就是要强化对海的认识,深化对海的认识。海洋与人类、海洋与福建有着极特殊的联系和关系,海洋的意义绝不仅仅在其本身,它与世界、与人类、与经济、与文化、与历史都有着深刻的联系,有着丰富的内涵。生命源于海洋,文明源于海洋,历史源于海洋,开放也是源于海洋。从福建来讲,追溯历史,万寿岩文化、昙石山文化、郑和下西洋、船政文化都与海洋有着各种联系;解放以后、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海洋产业发展显著,沿海集聚了全省80%的人口、80%以上的生产总量,海是福建生、存、为、兴的立身之根。因此,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进程中,要强化海的意识。

――融海之势,就是依势、乘势、借势,就是优势、气势、态势。要把“海”与神速建的陆地融得更加紧密些,使“海峡西岸”有更大的范畴。海的优势很多,比如空间的优势,福建省拥有13.6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3300多公里的海岸线,南承北接,西联东靠的区位;资源的优势,港口、航道、渔场、能源、岛屿、海洋矿产和旅游、文化等等,这些都是资源,环境的优势,海在我们的生态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海产生大量的负氧离子,是空气调节器、制氧机、清洁器。福建对台的优势、港澳侨的优势、人文的优势和开放的优势,都因海而生。千百年来,海洋与人类积累的历史文化知识、产业发展知识,和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综合实力的增强和后发优势的突显,都体现了这种融海之势,也借助着这种融海之势,我们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应该和海联系得更加紧密。

――聚海之力,在实施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举措过程中,要突出“海”,就是突出海洋的意识、海洋的空间、海洋的基础、海洋的观念、海洋的思路,如果在工作中与“海”的联系多点,我们的思路就会更拓展一点,观念就会进一步转变:突出“港”,依港立、依港聚、依港兴、依港通,通百通,一动百动;突出“联”,就是山海联、陆海联、城乡联、内外联、产业联,真正协作、协调,带领、带动,主动呼应、主动融入,以海的开放带动山区、内陆的发展;突出“创”,就是创新、创造,包括思想创新、观念创新、思路创新、科学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把握科学发展,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突破与客观发展规律不相适应的条条框框,使我们的发展、我们的工作、我们的领导能够更加符合科学的规律、发展的规律,突出“建”,就是建设、运作,要更多地研究如何做、如何建,把已经确定的事情认真做好,在做的过程不断增创优势、开拓思路,边做、边实践、边探索、边前进、边完善;突出“和”,包括和谐、合力、合作、协作、统筹、协调、持续。通过“海”、“港”、“联”、“创”、“建”、“和”,充实海西概念,深化海西内涵,完善海西布局,持续海西态势,构建海西大局。

――铸海之魂,福建依海而立,海西因海而起,福建人民与海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实践中,福建人民也将用自身奋斗实践的历史,铸起海西之魂。这个魂,是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精髓;是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等战略思想;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宽广胸怀,敢拼爱拼、能赢会赢的坚强意志,以及“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极强烈的责任感”的福建精神。

海洋文化的起源篇9

【关键词】洋泾;洋泾港;洋泾浜;航运文化;航运历史

0引言

洋泾,一个古老的名字,一块位于上海市东郊、浦东西北角的黄金宝地。自20世纪90年代浦东开发开放以后,洋泾被纳入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率先开发的范围,从而更成为一方热土,举世瞩目。

回顾过去,洋泾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特有的航运文化是洋泾传承文化的组成部分,由此而衍生的古镇和老街、老港和老码头、老建筑等都带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因此,探究并拓展航运文化,不仅关系到洋泾的经济特色和文化形态,更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需要。

1洋泾航运历史文化的概述

1.1洋泾港与洋泾浜的关系

洋泾航运历史文化要追溯于洋泾港的形成。探究洋泾港及其与洋泾浜的关系,能有效挖掘和传承洋泾航运历史文化,对洋泾地区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

通过调研发现,洋泾浜是洋泾港的源头,洋泾港是洋泾浜的延续和发展。据史料记载,洋泾浜曾是一条东西走向的河流,其穿过黄浦江,流经洋泾镇地区。在黄浦江形成以前,洋泾浜自东向西横跨上海县城北侧。黄浦江水系形成后,洋泾浜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形成西洋泾浜和东洋泾浜。由于东洋泾浜日渐淤塞,水流逐渐变小,以致无法驶入船舶,故自北洋泾路桥起,沿北洋泾路向北开出一条新河道,通向黄浦江,这条新河道即为北洋泾港,而原东洋泾浜折向南部分,即为南洋泾港,后因两港成为南北一线,故1841年后统称为洋泾港,至此,洋泾港名称沿用至今。由此可以看出,洋泾浜与洋泾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2洋泾航运历史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迄今为止在学界都没有形成一个精准、统一的定义。根据《辞海》的定义,文化从广义上来讲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即一切社会意识形式。

根据“文化”的定义和洋泾港航运发展的自身特点,笔者将洋泾航运文化定义为老洋泾地区的人们在长期从事航运及其相关活动或相关产业活动中所创造积累起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形成航运生产力的各种物质条件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思想习惯、行业规则和价值取向。老洋泾地区的人们包括当地居民、商人、工会组织、行业协会及相关政府部门等,是航运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与航运相关的产业活动是航运文化形成的前提条件。[1]洋泾航运业兴起后,出现了一些行规文化,分别体现在不同的方面,如忌讳等。

洋泾港航运历史文化既是洋泾港孕育的特殊文化成果,又是洋泾港具体的文化表现形式。因此,洋泾港航运历史文化不仅是一种历史现象,也是洋泾港历史发展的体现。这种航运历史文化是历史形态与现实形态的有机统一体。洋泾港经历和见证了洋泾地区的历史演变过程,同时推动了洋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

1.3洋泾航运历史文化的特征

洋泾航运历史文化作为黄浦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洋泾文化与交通文化的有机融合,其特征是洋泾航运历史文化本质的外在表现,也体现了洋泾航运历史文化内涵的延续性。洋泾航运历史文化不仅具有文化的一般特征,还具有自身的航运特征,大体包括以下特征:

(1)传承性。从历时性来看,洋泾航运历史文化主要通过一些载体或依靠人们世代相传保留下来。没有这些传承活动,它也就无法保存下来。

(2)移植性。根据共时性原则,通过一方有意识学习和对方悉心指导,或通过自发性学习交流方式,得以流传到其他区域和国家。

(3)多样性。洋泾港航运引入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呈现多样化特征。

(4)行业性。洋泾航运不是一般的生产实践活动,这种活动成功与否取决于多行业及部门的有效配合,如修造船业和港口管理部门等。

(5)综合性。洋泾航运历史文化是各代洋泾人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综合产物,反映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1.4洋泾航运历史文化的功能

由调研可知,洋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们的生活得益于洋泾港的航运功能和水利功能,而洋泾的航运历史文化是洋泾地区人们在航运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独特的风俗习惯和精神面貌,洋泾港的航运功能是当地航运文化形成、传承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研究洋泾航运历史文化的功能,对继承和发扬这种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笔者结合洋泾地区的航运特征,得出洋泾航运历史文化的功能主要包括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

(1)经济功能。洋泾航运历史文化能直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而当时洋泾地区出现的一些商业店铺、银行等也推进了洋泾航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为传承和弘扬洋泾航运历史文化,当地政府通过不同载体、选择不同方式,使这种文化凝聚人心、代代相传。例如社会上产生的一系列文化产业,如专门生产船模纪念品的企业、出版航运文化刊物的企业等,以及推动当地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2)社会功能。洋泾航运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洋泾地区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洋泾航运文化不仅是洋泾地区文化的特色,也是上海城市文化的特色。这种航运文化体现于航运实践活动中,并一直鼓励着航运相关产业链群体,不断丰富着洋泾地区社会精神文化,影响着当地人们的思想和思维方式。[2]

2有关航运文化的研究

目前,学术界对于航运文化的专门研究并不多,并且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有关基础性理论的研究。王心明等[2]对航运文化内涵进行了专门研究,主要集中于航运文化的内涵、结构、要素、特征和地位等,进而从多方位对其进行全面解读。

(2)有关航运文化资源的研究。黄强等[3]对航运文化旅游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思考研究。从航运历史和文化的视角,研究航运文化资源的构成,包括史上一些名人、民船等;从航运文化资源的内容和形式上研究其分类,分为有形航运文化资源(如宝船建造遗址)和无形航运文化资源(如航运风俗习惯);全面挖掘航运文化资源的内涵,以便更好地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

(3)有关航运文化建设的研究。自上海提出要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以来,绝大多数学者便聚焦于如何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航运文化的研究课题上。首先,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航运文化建设的现状入手,指出存在的问题;然后,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战略、精神、载体等方面探究中外航运文化建设;最后,从航运文化建设的原则、任务、保障体系等角度,提出航运文化建设的相关对策建议。[1]

3洋泾航运历史文化调研背景及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上海浦东承载着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两大中心的建设任务。洋泾作为浦东关键地段之一,毗邻陆家嘴,担负着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的艰巨任务。当地政府特别重视对洋泾港航运历史文化的挖掘和再现,多次专门召开航运调研研讨会,寄望于通过调研,深度挖掘和梳理出曾经水陆繁华的洋泾航运历史,运用贴画、放映等不同方式还原洋泾镇曾经的繁盛情形和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

《浦东新区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实施意见》提出“健全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功能”的目标要求,因此,洋泾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将以陆家嘴地区航运业和金融业为核心,重点发展以海事服务总部经济、航运组织与会展、航运信息与咨询等为特色的高端航运服务业,积极促进航运物流和贸易的协调发展,加快打造航运服务体系性强、功能突出、效率至上的高端现代航运金融服务高地。回望过去几百年,洋泾依靠着洋泾浜和洋泾港而发展成熟,并在商务贸易、文化传播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当前,如何更大限度地延续、拓展和传承洋泾航运历史文化,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

4洋泾航运历史文化发展建议

4.1打造“洋泾”品牌

洋泾港曾对洋泾地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对浦东周边地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人们对洋泾的了解正是始于洋泾港和洋泾浜,因此,“洋泾”这两个字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通过开发具有洋泾航运特色的文化产品,不仅要打造浦东的洋泾、上海的洋泾,还要试图打造全国的“洋泾”品牌,将这种文化深入人心,世代传承。“十二五”期间,洋泾地区要突出“宜居益商、和谐洋泾”的主题,努力打造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打造“洋泾”品牌,扩大洋泾地区知名度,对洋泾航运历史文化将起到很好的传承和弘扬作用。

4.2重拾“洋泾浜”

洋泾浜原先只是上海的一条河浜,介于公共租界与法租界之间,后来被填成今天的延安东路。但是,“洋泾浜”一词已深入上海人的脑海,一直影响着人们。所谓的“洋泾浜”(pidgin)是世界各地“混杂语”的代名词,它的来源与洋泾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如今广为人知的洋泾浜,却极少有人去深究它的起因、背景及其与洋泾之间的关系。

洋泾浜对洋泾的航运历史文化发展和洋泾镇复原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挖掘其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对于发扬洋泾航运文化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重拾“洋泾浜”,能让世人知晓洋泾浜的历史价值,回忆发生在洋泾浜上种种耐人回味的往事。更重要的是,让那条曾经活跃的洋泾镇古河引起人们对洋泾航运历史文化的关注。

4.3丰富文化展现方式

通过举办洋泾航运文化节,建设航运文化博物馆、航运文化墙、航运文化街、航运主题公园等形式,将洋泾的航运历史文化展现给大众,让人们对其有更深刻的印象。

5结语

历史上,浦东洋泾地区的航运集政府漕运与内河航运于一身,在当时推动了洋泾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城镇建设及航运文化传播。自清乾隆年间洋泾港形成之后,它不仅在渔业及相关加工业等方面,而且在航运业生产方面为当地及周边地区创造了不菲的财富,实现了交通的便利和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灌溉和运输功能成效显著。同时,它是洋泾地区连接内河航运的枢纽,为传承洋泾地区的历史文化提供了保障,也为进一步思考洋泾港在现实中的延续和发展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司月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航运文化建设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21.

海洋文化的起源篇10

关键词:海洋经济;重要意义;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12(2014)12-0000-01

一、开发我国海洋经济的重要意义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在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促使商品、资本、知识、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等经济发展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组合和优化配置,以至于国别和地区经济越来越多的被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中,形成了相互依赖和影响的经济关系。

(一)海洋的开发与利用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这种要求必然打破地区和国别封锁,真正实现生产要素和资源的全球流动及合理配置。而海洋的开发利用正是实现这一沟通的桥梁,是对外开放的主要载体。

(二)率先发展起来的国家,依海洋而发达,依海洋而富有。世界上多数沿海国家和地区由于濒临海洋而形成优越的地理环境,适合经济社会发展,使他们率先成为发达地区。我国发展较快和率先富裕起来的城市和地区集中体现在东南部沿海地区和14个沿海开放城市。

海洋经济已成为沿海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开发海洋,利用海洋已经成为沿海国家的共识。很多沿海国家把发展海洋经济列入国家发展战略之中,出台了各具特色的海洋开发计划,不断加大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力度,力争使海洋经济成为国家经济中发展较快的一个领域。

(三)开发海洋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需要实施海洋开发。二是开发海洋,也是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途径。三是我国海洋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成逐年提高的趋势。

(四)实施海洋开发有助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开发,不仅仅只是一种开发能力,它也是提升、保护国家海洋权益的海上综合能力体现。我国是一个陆海兼备的国家,没有强大的海洋力量,就无法保证安全的出海通道和海洋国土安全。实施海洋开发,建设海洋强国,是维护国家安全、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基础和保证条件。

二、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沿海区域海洋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问题突出。虽然随着近年来我国海洋相关规划和区划的出台,海洋利用和海洋产业在空间上盲目扩张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控制,但是区域分工体系仍不完善,协调配合仍不够,无序竞争仍存在,产业部局混乱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问题依然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沿海各省海洋主导产业雷同,主要集中在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和海洋运输业三大传统领域作为渔业重要方向的海水养殖结构单一,同类养殖品种遍布沿海各地,不仅生产风险加大,而且容易引发恶性的市场竞争;大规模围海造地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临港重化工业“遍地开花”,未发挥应有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港口建设竞争不断升级等。

(二)海洋开局不合理。海洋开发活动主要集中在近岸海域。而远离海岸的大陆架和国际海底区域开发活动甚少,导致近岸海域开发过度与远海开发不足矛盾突出。

(三)海洋科技成果转换率低,海洋产业科技储备不足。缺乏科研成果迅速转换成现实生产力的有效机制,许多科研成果搞定评奖后即存档,能得到推广的不多;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海洋科研特别是基础研究与企业、市场结合的机制尚未成熟,科研技术储备不足,制约了新兴海洋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当前促进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建议

(一)推动海洋经济区域空间布局优化。抓住“十二五”时期沿海地区以城市群崛起为主要特征的区域空间结构重组和各省市沿海开发战略规划加快实施的机遇,从海陆统筹和一体化发展视角,加强港口资源的空间整合,以港城互动型滨海区域经济中心建设为龙头,以海陆复合型临海产业园区发展和布局优化为重点,加快海洋产业和临海产业空间整合和区域布局的优化,促进形成特色突出、优势互补、分工合理的陆海型区域经济空间格局。

(二)尽快建立国家海洋经济管理协调机制。根据同志关于“做好海洋规划,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各项基础工作,从政策和资金上扶持海洋经济发展”的要求,建议成立国家海洋经济运行协调机制与机构,监督海洋经济规划实施,指导海洋经济健康发展。

(三)重视海洋高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科学技术水平是产业结构变化的决定因素。海洋三次产业比重和地位的变化,从本质上说,是海洋经济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反映了在社会生产力发展过程中,随着海洋经济总产值的不断增长,海洋产业质量也逐步提高的客观规律。制约这种变化规律发挥作用的因素,则是全国或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及海洋经济成熟程度。海洋高新技术的发展,能快速的推动我国海洋产业的发展,其成效是显著的。因此,增加对海洋高新技术的研究投入,重视对海洋高新技术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四)要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开发和保护似乎是一直存在着矛盾的冲突,但是海域资源和土地一样,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如果在开放过程中没有科学的规划和管理,不加以有效保护,势必造成资源环境的巨大浪费和破坏。因此,我们必须贯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方针,把握好开发与保护的最佳结合点、平衡点,进一步规范海洋开发秩序,转变用海方式,实现集中、集约、节约、科学用海。

(五)依靠科技调整海洋经济结构,振兴海洋新兴产业。海洋竞争最重要的领域是经济实力的竞争,也同其他的产业一样,推动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是科技进步。只有加大海洋科技研究的投入,加快海洋产业和布局结构的优化调整,推动海洋高科技产业和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海洋科技与海洋产业的联动,尤其要加大海洋生物、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海水利用、海洋监测、深海探测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力度。遵循经济规律,统筹海洋开发与保护、统筹海域与陆域的发展、统筹人与海洋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开发与国际合作等,积极开辟海洋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海洋传统产业,坚持多样化的发展思路,提高我国整体海洋经济的贡献率。

参考文献:

[1]中国海洋报(国际海洋版)[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