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十篇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十篇

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8:11

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篇1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民族文化内容丰富,内涵深厚,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在当前形势下,地方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需要依托旅游业。有效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必须要能够基于民俗文化基础上进行旅游开发,要能够探索具有民俗特色的旅游开发之路,能够通过旅游弘扬民俗文化,通过民俗文化的融入,有效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旅游产业开发效益,这对于宣传我国的民俗文化,发展发展地方经济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对民俗旅游的认识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常住地到其他地方去,观赏其他地方的民俗事物,以民俗事物为依托进行产品开发而发展起来的文化旅游活动。民俗旅游和自然风关旅游,名胜古迹旅游具有同样的价值和意义,是具有特色旅游项目。在在当今形势下,民俗旅游也成为旅游产业的重要内容,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民俗旅游的项目资源是地方文化,旅游地的局面通过出售自己的民族文化的方式,吸引顾客,获得经济利益。民俗旅游具有鲜明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旅游者到民俗旅游地主要是为了感悟民俗风险,体验民风民俗,从而获得一种审美体验与感悟。民俗旅游的开展必须要能够开发自己的民俗旅游产品,个地区根据地区文化的不同,可以从自己的生活方式、、饮食文化、民族特色的多方面开发旅游产品。民俗旅游产品的质量好坏,直接受到当地民俗态度的豪华,民族素质的高低的影响,也就是说,民俗旅游就是以一个国家或者是地区特有的民族文化资源为载体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从而吸引游客体验地方文化的旅游活动,民俗旅游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够满足很多游客猎奇的心态,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二、开发民俗旅游的价值与意义

民俗旅游作为一种无形的文化资产,其开发价值和意义是伟大的。具体而言,民俗旅游的开发价值与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民俗旅游的开发能够发扬民俗文化。民俗旅游的内容非常丰富,比如,各种民族的建筑,民间服饰,民间工艺品等等,这些都是民俗旅游资源,这些旅游资源具有纯真质朴的特点,既是民俗产物,也是艺术珍品,这种民俗资源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开展民俗旅游文化游客能够在观赏体验这种民俗资源的基础上,感受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民俗文化,能够将这种民俗文化带出去,是我国的民俗文化得到发扬。

(二)民俗旅游文化能够满足游客的娱乐需要。从游客角度上讲,他们参与旅游活动是为了娱乐,为了的放松娱乐,而开展民俗旅游正好可以满足游客进行身体上和精神上娱乐的需要。比如,蒙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的三月三歌会、苗族的花山节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典型的民俗旅游活动,这种活动娱乐性加强,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可以有效了解这个地方的民族文化,并且可以在这种民俗活动中进行有效的互动,满足游客娱乐的心理需要。

(三)民俗旅游文化能够满足游客的精神需求。民俗旅游是以民俗文化为载体开展的旅游活动,这种民俗文化世代相传,具有丰富的内涵,有效地传承了民族感情。在民俗旅游过程中,游客可以从发参与体验各种活动,可以真切地感悟到不同地区的民风民情,感悟民族文化,这种旅游活动,可以满足游客更高层次上的精神需求。

(四)民俗旅游能够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就业

民俗旅游活动场所大多在较为封闭落后的地方,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理想,人们生活贫困,信息流通不畅。而开展民俗旅游活动,利用地方文化开发出的旅游产品具有很强地域特点,这些旅游产品是很有新意的,能够满足游客猎奇的心理需要,因此,地方旅游可以吸引大量的游客,从而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另外,一个地区的民俗旅游发展的好,可以为地区人民创作出更多的就业机会,比如,围绕游客需要,可以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为游客提供方便,这样,地区人民就可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有更多的发家致富的机会,因此,民俗旅游对地区经济发展,对地方人民创收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民俗特色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民俗旅游开发能够满足游客不同层面的需求,同时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也是一种促进。但如果开发不当,会对民俗文化造成极大的冲击,甚至破坏地方民俗文文化。具体而言,在民俗特色旅游开发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民俗文化同化现象。民俗特色旅游的发展,对地方民俗文化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地方民俗文化可能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一种文化模仿现象,这样,会影响到民俗文化的本质,影响到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导致民俗文化庸俗化现象。民俗文化旅游之所以能发展起来,主要是其民俗文化具有神秘性,淳朴性和高雅性的特点,参与旅游的人,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观光旅游,了解参与少数民族的风俗民情,开阔眼界,感悟纯真的美。但在发展民俗旅游的过程中,会出现对淳朴民族风情的错读和歪曲,导致民俗文化出现庸俗化情况,这对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很不利的。

(三)民俗文化商品化现象。目前,在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以现代艺术形式包装民俗文化的情况是很严重的,这种手段,能够有效刺激游客,增加民俗旅游的经济效益,但其致命弱点是,民俗文化的商品化后,民俗文化原有的精神内涵就散失了,这样,民俗文化之传承与发展的本质就失去了。

(四)民俗旅游产品开发模仿情况严重,缺乏新意。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都有非常独特的民俗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素来都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这说明我国民族地区的民风民俗是存在差别的,地区民俗旅游要能在这种差别的基础上研发自己的民俗旅游产品。但在实际过程中,很多民族地区在旅游产品开发上面存在较大的问题,民俗旅游产品内容和形式都很类似,这种盲目模仿现象严重阻碍了民俗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策略

旅游产业在发展挖掘民俗文化资源的过程中,既要重视起经济利益,同时还要重视民风民俗的保护,能够对民俗传统文化进行全方位的保护,这样,才能使民俗旅游成为旅游业的一大亮点,才能保证民俗特色旅游之路能够长久走下去。具体而言,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策略如下:

(一)加大民俗旅游的宣传活动

民俗旅游的发展,必须要加强宣传活动。因为,民俗旅游资源大多在比较偏僻的地方,要能够使这些资源发挥作用,吸引到游客,必须要进行宣传活动,没有宣传,民俗旅游很难真正的火起来。因此,地方政府要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宣传本地区的民俗旅游资源。地方旅游单位要能够根据市场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要能够成立民俗旅游开发专家组,对市场进行分析,通过多种途径,对地方民俗风情进行宣传,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地方民俗特色旅游文化的影响力,保障民俗旅游的有效发展。

(二)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民俗旅游是以民俗文化开发为资源开展的旅游活动,这种民俗文化资源是稀少的,是宝贵的,如果过分开发,不进行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这种民俗文化资源就会枯竭甚至会消失,因此,在开发民俗文化旅游的过程中,要重视对资源的保护,要能够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一方面,地方政府需要组织专家对民俗旅游资源环境进行评估,制定民俗文化、环境包括策略,能够把民俗文化与经济发展,文化保护,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进行民俗旅游的开发。另外,要能够积极做好游客思想教育工作,加强民族文化保护宣传,是游客能够树立保护民族文化的思想意识。另外,要引导民族地区人们辩证地看待自己的民族文化,引导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提升他们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防止民俗文化被同化、庸俗化或者是异化的情况发生。

(三)因地制宜地进行民俗旅游产品开发

我国地域广泛,民族众多,民俗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如何使这些民族文化资源发挥作用,能够招来游客,是民俗旅游开发者需要积极研究的问题。民俗旅游开发要研究地方民俗文化特点,制定民族旅游资源开发计划,对民族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开发利用,对原有民俗旅游资源加强保护与建设,同时,需要因地制宜地进行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在产品开发中,要能够从地方资源特点出发,充分发挥地方民俗旅游资源的优势,进行产品开发。比如,一些地方的建筑很有特点,就可以围绕建筑进行民俗资源的开发,进行产品设置,再比如,一些地方的民族服饰或者是饰品、歌舞等具有特色,就可围绕这些进行产品的开发,要能够扬长避短地进行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能够通过产品把一些淳朴的,文明的,能够表现地方民主风情,积极的正面思想和精神展示给游客,满足游客精神方面的需求。

(四)把自然风光和文物古迹及民俗文化结合起来进行旅游开发

民俗旅游活动活动场所是灵活的,作为旅游活动的策划者,可以在本地区开展民俗旅游活动,同时,还可也把民俗旅游活动进行挪移,把民俗旅游活动,移动到具有绮丽自然风光的地方或者是移动到一些旅游城市。我国的民俗文化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尤其是在一些偏远的地方,在少数民族聚集区域,有很多民风民俗是颇具吸引力的,民俗活动也是非常多的。因此,进行民俗旅游开发是很有资源的,如何提升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价值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相关旅游开发者要能够把民俗文化与自然风光和文物古迹进行结合,有效地提升民俗旅游的吸引力,可以将具有特色的民俗旅游活动放在著名的自然风景区,或者是放在名胜古迹之所,甚至可以移到国外的一些地方,开发固定或者是流动性的民俗旅项目,这样,才能有效满足顾客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才能使民俗文化与自然丰谷和文物古迹相得益彰,有效提升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提升民俗旅游的影响力。

(五)通过立法保护民俗旅游资源

目前,我国针对民族语言文字、民族文物、民族乐器等大部分民族文化资源已经制定了相关法律制度进行包括,但还有很多民族文化资源没有制定专门法律制度进行保护,这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在民族旅游过程中,如果民族旅游产品开发不当,或者是地区为了赢得短暂的经济效率,不对民族文化进行保护,就会对民族文化产生很大的负面作用,甚至使民族文化发生变质。因此,通过立法保护民族旅游资源,保护民族文化是很重要的。

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篇2

1.1我国民俗旅游研究现状。

近年来,民俗旅游已经成为被广泛关注的旅游热点问题。众多学者做了许多有关民俗旅游的研究。例如,山东师范大学李东成的《论山东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1],作者侧重于探讨山东民俗旅游发展中产生的具体问题,以及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陶思炎的《略论民俗旅游》侧重探讨民俗旅游的定义、分类以及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原则[2].王祥玉在《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作者首先介绍了我国民俗旅游广阔的发展前景,又具体阐明了如何抓住重点开发地方性民俗旅游,最后阐述了开发民俗旅游的必要性[3].而广西师范大学彭谊的《民俗旅游开发的社会价值》则主要阐述了民俗旅游开发的意义[4].以上诸例充分说明民俗旅游正成为越来越热的研究话题,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民俗旅游的开发建设事业中来。本文是在综合介绍山东民俗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在开发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以及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1.2民俗及民俗旅游的界定。

民俗即民间风俗习惯,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的民间文化,包括饮食、服饰、居住、节日、民间歌舞等各方面的民俗风情。民俗旅游作为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旅游形式,开发利用独具特色、旅游功能强大的民俗旅游资源,推动旅游和经济的发展,这已成为旅游界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共识。民俗旅游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活动,是一种体验异地民俗风情的旅游活动。同时它也以强调旅游活动的体验性而与其他类型的旅游相区别,这包括生活方式、生活背景两方面的体验。民俗旅游是人们以享受文化和了解民俗风情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旅游活动,通过这种旅游活动,可以使人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获得旅游的乐趣[5].

2、山东省的民俗旅游资源概况

2.1民俗旅游资源异常丰富。

山东省的民俗旅游资源传承性强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影响广泛、开发较早、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其中以山东文化为主体。山东文化又称齐鲁文化,齐鲁文化又包括齐文化和鲁文化。齐文化讲求革新,鲁文化尊重传统。两种文化在发展中逐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齐鲁文化。在齐鲁大地上,涌现出孔子、孟子、曾子、子思、墨子、管仲、晏婴、孙子等贤哲圣人。他们是齐鲁文化的奠基人。

齐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齐鲁文化以“人”为本,以“仁”为核心,以“和”为贵,以“礼”为形式,以“天人合一”为目标,影响了中国2000多年。其中孔子创始的儒家文化影响深远。智圣诸葛亮,书圣王羲之,爱国诗人辛弃疾、李清照,短篇小说家蒲松龄等,既是齐鲁文化的继承人,也为丰富发展齐鲁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山东人诚实守信、热情好客、礼让待人、吃苦耐劳、尊师重教、尊老爱幼、扶弱济贫等传统美德,其源盖出自齐鲁文化[6].

2.2民俗旅游类型多样。

民俗旅游以民俗生活空间角度为标准可以划分为市井民俗游、水乡民俗游、山村民俗游、渔村民俗游等环境类型;以产品性质为标准,将民俗旅游划分为观赏型、参与型、休闲型、运动型等类型[2].根据山东民俗旅游开发的历史和现状,山东的民俗旅游可以划分为民俗博物馆旅游、节庆民俗旅游、婚俗旅游、渔家乐、农家乐、民俗村(民俗主题公园)旅游。

3、山东省各种类型民俗旅游的开发现状

近年来,山东省民俗旅游蓬勃发展。省内推出了许多民俗旅游精品线路。例如,日照市王家皂民俗旅游度假村、淄博市周村民俗游、岱岳区下港乡马蹄峪民俗旅游村、济南市九顶塔民俗风情园、章丘市朱家峪民俗旅游区、莱芜王石门民俗村、滨州惠民县胡集书会、泰安市邱家店镇生态民俗旅游,日照市山海天乔家墩子民俗旅游度假村、日照市董家滩旅游度假村、日照市吴家台民俗旅游度假村、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潍坊国际风筝节、潍坊市安丘石家庄民俗村等。山东省民俗旅游主要分布在日照、淄博、泰安、济南等地。根据山东省的民俗旅游开发的历史和现状,山东的民俗旅游分类如下。

3.1民俗博物馆旅游。山东省在地方风俗集中而独特的地区,专门成立了民俗博物馆,供旅游者集中观赏。如安丘的石家庄民俗博物馆、潍坊风筝博物馆、青岛民俗博物馆、淄博陶瓷博物馆、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等。目前山东已有170多个民俗博物馆,数量多,种类全。

3.2节庆民俗旅游。山东的节日民俗是十分丰富多彩的,它们对于旅游者都有着极高的观赏和品味价值。为满足中外游客的需求,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山东每年都举办一系列大型旅游节庆活动,如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青岛国际啤酒节、潍坊国际风筝会、泰山国际登山节、荣成国际渔民节、菏泽国际牡丹花会等。此外,还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济南千佛山庙会、泰山庙会、淄博灯会、滨州胡集灯会等。其中济南千佛山庙会,每年庙会期间,从山脚下到闪耀兴国寺间一公里多的山路两旁,有固定和流动摊位1000多个,经营日用百货、土特产、风味小吃、工艺美术品等。来自省内外的民间艺术团体在庙会上表演杂技、马戏、歌舞等,人流如潮,热闹非凡。泰山庙会则是以帝王的庆典活动,佛道的传教活动为主要内容。在岱庙一带还形成了许多贸易活动和娱乐活动。

3.3婚俗旅游。婚俗旅游一般有三种行式:一是参观婚俗博物馆等景点陈列的有关婚姻习俗的器物,二是观赏婚俗表演,三是参与婚俗活动。曲阜于1987年推出的古典婚俗旅游独具特色,微山湖举办和表演水上人家婚礼。这些活动都极富乡土气息,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3.4渔家乐。渔家乐的民俗旅游活动让游客观赏渔家民俗文化,品味渔家生活风情。游客还可以参观渔民网箱养鱼和筏式养殖项目,观看并参与渔民舞龙、扭秧歌、吹渔家号子、尝渔家风味小吃等民俗活动。日照王家皂民俗旅游村推出了以“吃渔家饭,住渔家屋,干渔家活”为内容的民俗旅游。自1990年开始,举办的荣成国际渔民节融文化、娱乐、经济为一体,以弘扬海文化为主题,以体验荣成渔家生活为基调,以开展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为目的。荣成渔民节举办了耍龙、划船、海上灯会、文娱晚会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演出了“渔鼓催春”、“群龙闹海”、“八仙过海”等海味十足的游艺节目,吸引了广大海内外游客[1].

3.5农家乐。参与“农家乐”旅游活动,旅游者可以住农家炕,吃农家饭,做农家活,欣赏农家小戏,体察民风乡情,领略田园风光。“农家乐”在泰安、枣庄、临沂开展的比较好,其中泰安的埠阳庄开展的“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旅游活动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

3.6民俗村、民俗主题公园旅游。山东的民俗村民俗主题园有济南的朱家峪、九顶塔民俗游乐园、潍坊的杨家埠、青云山民俗游乐园等地。这一类型的民俗旅游在山东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的景点景区还不多,但是发展潜力很大。

4、山东省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山东省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民俗旅游发展迅速,形成了一批知名度和美誉度都比较高的民俗旅游品牌。但是目前山东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对民俗旅游资源重开发不重保护,重经济效益轻文化和社会效益,有些景区(景点)的管理体制不健全。

4.1市场调研少,产业化程度不深。民俗旅游活动都或多或少地带有长官意识,忽视了民间节庆活动的自发性、群众性、娱乐性和观赏性。主办者、协办者和承办者往往都采取“拉郎配”的形式,不了解广大参与者的欣赏口味和审美情趣[6].

4.2忽视地方特色,创新内容不多。较长时间以来,许多地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人文旅游资源改造建设相结合远远不够,一些主办者也很少考虑这一点,盲目模仿。民俗节庆活动相似化和庸俗化严重,某些景区(景点)的民俗节庆活动大同小异,大多是一些类似的民间艺术、民间绝活、民族歌舞。缺乏创新,而且品牌意识不足,有些民俗节庆活动的时空布局不合理。以济南为例,春节黄金周期间,大明湖春节民俗文化旅游庙会、趵突泉灯会相继登场。两大名胜都打民俗牌,一个有“乾隆游大明湖”一个有“乾隆游趵突”两个名胜的同质化竞争导致两者黄金周的收入都没有大的作为。

4.3民众参与不多,营销手段有待提高。许多民俗节庆活动的参与者都以当地市民为主,外地乃至海外旅游者很少。参与的形式也以散客为主,团队很少。这说明山东民俗旅游在宣传、包装、促销上都有待提高。山东省虽然已经意识到对外宣传的重要性,打出了“好客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口号,但有些富有特色的景区、特色节庆活动仍不为人所知,或对外地游客的吸引力极小。例如肥城桃花节的宣传力度不大,导致不能很好的吸引外地游客,使得肥城桃花节不能很好的吸引外地游客,走出山东走向全国。此外,山东的民俗旅游活动大多以观赏为主,真正使得游客参与其中的旅游活动很少,这也是山东民俗旅游吸引力低的重要原因。

4.4民俗旅游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山东有多处景区(景点)出让经营权限,把景区(景点)交给公司经营开发,由此导致了诸如文物保护、收益分配等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三孔”管理体制变更带来的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的问题。在2000年12月6日至13日的卫生清理活动中,孔府、孔庙、颜庙等处出现了用水冲刷硬物摩擦擦拭文物的现象,使三处古建筑群的22个文物点不同程度受损,有的损坏严重。很明显,“水洗三孔”的做法不是文物保护专业人员的做法。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的谢凝高教授也认为“把世界遗产和国家文物交给旅游管理部门管理是不正确的,不符合国家文物保持法”.事后曲阜市委市政府对文物管理体制也进行了重新确定,“三孔”文物景区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由曲阜市文管会统一负责,孔子国际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对“三孔”的管理工作立即停止[7].[LunwenData.Com]

4.5“内讧”式的不规范竞争。相似区域共享的民俗旅游资源被不规范的内部竞争分割,不仅抹煞了民俗旅游的特色,同时分流了客源市场。济南春节黄金周期间的“乾隆游大明胡”“乾隆游趵突”就是很好的例子。还有“中国民俗旅游第一村之争”.安丘石家庄民俗旅游村被誉为“中国民俗旅游第一村”,日照王家皂民俗旅游村却定位在“山东民俗旅游第一村”.首先,二者都以“民俗旅游第一村”命名,不利于突出特色;其次,石家庄民俗旅游村既然被誉为“中国民俗旅游第一村”,毫无疑问,它也是“山东民俗旅游第一村”,王家皂以此定位,不但重复,而且笼罩在石家庄民俗旅游村的“阴影”之下,给旅游者的印象是:王家皂民俗旅游村只是山东第一,石家庄民俗旅游村才是中国第一,如此以来,不利于对外宣传促销[1].这些也都存在景区(景点)各自为政,重个体得失轻共同发展的问题。

4.6门票定价缺乏全局思想。很多地方只重经济利益,忽视游客的可接受能力和景区景点的可持续发展。以“蓬莱阁”为例,2001年11月,蓬莱阁景区宣布门票涨价,不少游客只远远看看就算到此一游了。景点不断涨价,使得景区旅游总体报价提高,反而降低了旅游收入[8].

4.7民俗旅游纪念品欠缺。现在许多旅游纪念品质量粗糙,工艺水平不到位,而且大同小异,真正作为民俗旅游纪念品使旅游者欣赏的很少。而像捏彩人、剪纸等以前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民俗工艺则陷入了后继无人的窘境。缺少能够突出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也大大降低了旅游地的经济收益。

4.8景区(景点)季节性太强,旅游发展滞后。山东省四季分明,旅游地季节变化性强,也就造成了山东旅游具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山东民俗节庆活动众多,但很多都集中在春季或黄金周期间,其余时间游客稀少,门庭冷落。

5、山东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5.1解放思想,努力开拓山东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可开发的民俗活动比比皆是,论文格式但如果我们思想不解放只会坐失发展良机。民俗旅游的实质就是追求文化差异和文化认同,是文化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其文化特质也必须是积极向上的。

5.2突出独特性原则。民俗旅游资源贵在稀有,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众不同的独特性,这是它们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根本所在。因此,突出民俗旅游资源本身原有的特征,有意识地保存和增强这些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开展工作中,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

5.2.1尽可能保持自然和历史的原始风貌保持民俗旅游资源的本土特色,任何过分修饰和全面的毁旧翻新的做法都是不足取的。特别是对于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旅游资源来说,这种做法只能消弱它们对旅游者的吸引力。而且,有关实物的重建也应注意尽量反映其历史风貌,而不能代之以现代的建筑风格。

5.2.2尽量挖掘当地特有的民俗旅游资源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实践中应以特色为依据,突出各地区的民俗旅游特点,设计和推出与众不同的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和旅游购物品。否则,总是跟在别人后边亦步亦趋,弄得一样的景观到处建,一样的产品遍地有,这样的旅游产品很难具有什么特色,当然也谈不上长久的吸引力和长远的效益[8].

5.2.3努力反应山东的文化特点在民俗旅游资源项目的开发中,强调地方化、民族化,保持当地传统风格,也是为了突出自己的独特性,同时也有利于当地旅游形象的树立。对山东民俗旅游业必须突出文化特点。首先,开发和经营者应该具有较强的文化意识,对民俗文化有较全面的理解,对民俗文化在民俗旅游中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能从多学科的角度研究各类民俗事象,发掘民俗旅游资源。其次,民俗旅游项目应创造民俗文化的氛围,以便让旅游者能得到深刻的文化体验和文化感受。最后,民俗旅游项目开发不仅要具有民俗的“神”,还应具有民俗的“形”,做到“神”、“形”合一,从而把民俗文化的精华完整地表现出来。

5.3观赏性和参与性并重的原则。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不应只停留在观赏的层次上,应注重开发新奇、参与性和体验性强的民俗旅游产品。当然开发旅游产品要以游客为中心,根据游客的需求进行开发。

5.4分期分批有重点的开发原则。山东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要根据自身的实力和对有关开发项目的投资效益进行预测,分期分批有重点地优先开发某些项目,而不宜无计划的盲目开发。

5.5注重保护与合理开发原则。所谓合理开发主要体现在其开发规模不得超过该地的旅游承载力,并且有关建设项目的性质布局、规模、高度、造型、色彩以及建筑材料的使用等都应与周围的景观和环境相协调。在山东民俗旅游规划和开发中,更要注重对民俗旅游资源的挖掘、抢救和保护,要有长远眼光,保持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5.6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统一原则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要充分考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有机结合,充分协调经济发展、资源保护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的统一,促进山东省民俗旅游健康、持续、高效的发展。

6、山东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

6.1全省统一规划,开发民俗旅游精品。

全省要在“千里民俗旅游线”的基础上把全省民俗旅游进行统一规划,山东东部注重海洋民俗旅游,西部重于发展运河民俗旅游、水浒民俗旅游和菏泽民间艺术旅游,形成横贯山东的旅游线。整合民俗旅游资源,把民俗旅游做大做强,促进山东民俗旅游的发展。山东省各地区应该积极实施民俗旅游精品战略,加强旅游深度的开发,了解游客的需求,开发独具特色的,对游客具有极大吸引力的民俗旅游活动,满足广大参与者的欣赏口味和审美情趣。同时民俗旅游项目开发也应该从大区域来考虑,树立区域一体化的思路,加强联合,共同发展,努力避免投资浪费和恶性竞争,促进民俗旅游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如果没有全局观念各自为政投资开发民俗旅游项目,可能出现重复建设、重复宣传、互拉客源、两败俱伤恶性竞争的局面。

6.2大力发展民俗节庆旅游。民俗节庆旅游是山东省民俗旅游的主体,山东省的民俗节庆数量多,规模大,效益好。要想把山东民俗旅游办的更好,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6.2.1民俗旅游产业化,以节创收要使节庆活动能真正吸引广大旅游者参与,一定要了解潜在参与者在该地区的流向、逗留时间、消费能力、交通工具及相关情况。在政府扶持调控下,充分发挥民间艺术团体等机构的积极性,利用经济手段,运用市场机制,将民俗旅游活动与农工商贸文化等紧密结合起来,以提高民俗节庆活动的知名度、美誉度为重点。带动企业效益和商贸发展,获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6.2.2合理进行时空布局。以节促旅从时间安排来看,民俗活动一般应控制在8~15天,太短无法产生规模效益,难以回收投资;太长又会使工作人员疲惫不堪,公众产生厌倦、反感,给附近市民带来不便。从季节分配来看,要一年四季民俗活动不断,营造出浓浓的民俗文化氛围,使民俗旅游魅力长在。从空间布局来看,应注意如何划分活动地点,如何呼应。可以把民俗旅游活动分布在旅游区和新景点内,也可以在旅游集散地进行民俗表演,把民俗节庆活动与旅游促销活动融为一体。要注重保护环境,避免该旅游者带来不良印象,败坏民俗节庆形象。

6.2.3增强民俗旅游节庆的娱乐性和大众参与性。山东民俗节庆旅游要在保持民俗真实性的基础上,寻找合适的运作方式,挖掘民俗节日的娱乐成分,增强民俗旅游节庆的大众参与性。

6.3重视对山东民俗的提炼和升华,不断进行创新。山东各地都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因此,在确定当地民俗旅游活动的主题时,应重视对当地民俗风情的搜集、整理和挖掘,在民俗专家的指导下进行提炼升华,避免对传统民俗的异化和商业化,只有真正融合了当地的民俗文化,民俗旅游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不断发展[9].

6.4打造民俗旅游品牌,树立旅游形象。民俗旅游品牌能够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促使旅游产品各要素布局趋于合理,提高旅游地的知名度,改善投资环境,加速经济社会发展,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像青岛国际啤酒节、孔子文化节、泰山国际登山节等等已经形成节日品牌,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而像杨家埠以特色民俗为主题的“中国民间艺术遗产村庄”也突出了自己鲜明特色,推动了山东民俗旅游的发展。

6.5完善民俗旅游的管理体制。良好的管理体制是保证民俗旅游健康发展的基础,要加强管理方面的分工负责,统一协调,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培养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加强监督,避免“水洗曲阜”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篇3

关键词:陕西民俗旅游;对策;创新

一、陕西民俗旅游存在的问题

陕西拥有丰富多彩、特色各异的民俗文化,具备开展民俗旅游的先天优势。但陕西民俗旅游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

(一)开发深度广度不够,宣传力度不够,旅游形象不明确

陕西民俗旅游资源分布全省各地,且各具特色,但由于宣传、服务等诸多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到目前为止,仍然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没有形成一定的品牌。目前真正开发的仅陕北民俗风情,其余的几乎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开发。如陕西的婚丧嫁娶、陕西的刺绣、泥塑、农民画等手工艺品只流传于民间,没有打入市场,更没有形成规模性的产业。景区内的商店众多,但不规范;纪念品多,但是无特色,很多外地游客抱怨买不到具有陕西特色的民俗纪念品,真正具有陕西特色的纪念品还有待开发。这种状况大大影响了民俗旅游业发展的步伐。

(二)思想观念不开放,文化内涵开发不够

民俗旅游也是一种文化旅游,文化旅游要长盛不衰,关键在于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但由于陕西人的思想观念不解放,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些资源的可开发性,因此至今没有打入市场,没有形成系列产业,严重影响了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相反,南方如江苏无锡市华西村开发江南水乡特色的民俗旅游、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活动等,它们创意新颖,文化内涵突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了旅游业发展的后劲。陕西民俗旅游资源项项独特,我们在开发民俗旅游时应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要让游客在亲身观赏、实际体验中感受到陕西古老而独特的民俗文化。

(三)旅游开发资金短缺、配套基础设施差

发展的资金严重不足是造成陕西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严重不足进而造成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由于资金不足,配套设施建设一直未迈出较大的步伐。陕西旅游在食、宿、行、游、购、娱等方面的开发与国内旅游较发达的省(市、区)相比,差距比较大。陕西大部分景点特别是陕南和陕北的交通条件未有大的改观,影响了旅游者的积极性,而宾馆的特点是数量少、条件差、星级宾馆少,无法满足接待外宾和大型旅游团体的需要。如汉中、商洛、安康,仅有几家三星级宾馆。

(四)旅游规划未彻底贯彻实施

在陕西的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统一规划未彻底贯彻实施,各地在选择旅游开发项目方面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随意性,旅游资源开发还处在“遍地开花”的无政府状态,各自为政,自发进行。此外,有的开发商法制意识薄弱,文物保护意识差,不经上级批准就肆意盲目开发旅游资源,随意破坏文物,结果适得其反。

(五)继承性不够

民俗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一种相沿成习的东西。每一处民俗都有着与众不同之处,但现代文化的冲击使民俗越来越地方化,许多民俗独特之处只能在深山乡村或个别群体中找到,绝大多数地区民俗被同化和大众化,这对民俗旅游资源极为不利。如何将经过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相沿成习的民俗文化历代传承,在巩固自己优秀民俗文化传承的同时,又吸纳其他地区先进的民俗文化,不断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是值得重视和深思的一个问题。

二、陕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

(一)陕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要遵循的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民俗旅游不能跟风模仿,移花接木或造假欺世,应就地取材,挖掘本地区的民俗资源,并展现当地的真实生活。从本地资源着眼加以利用开发,会因其贴切、真实而葆有长久的生命。

2、保护性原则。民俗旅游资源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财富,在开发时,必须以保护为前提。这不仅保存了濒临灭迹的古代民俗,而且使游客能在民俗旅游中,了解当时的历史和风情。在今后的开发中,也应始终贯彻这一原则。

3、功能多样性原则。民俗活动受岁时及其功能的制约,在民间总是作分散的、交替的传习与重演。由于民俗旅游是取材于民俗的旅游活动,而不是民俗的机械重现,因此它要求集中、紧凑而功能多样。它要让有限的景区发挥多重的效用,即不受时令、空间的制约,建成一个景致随和、因客设项的旅游基地,并以此显示一地民俗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常见常新。

4、参与性原则。民俗取自生活,追求自然,在朴实无华的外表下藏着丰厚的地方文化内涵和生活的情趣。民俗旅游最大的优势就是旅游者能亲身体验民风民俗,参与民间活动,从而感受浓郁的人情味、乡土味、文化味,使人回味无穷,而陕西旅游在这方面做的不够,只能看不能参与,兴趣索然,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

(二)陕西民俗旅游的创新思维

1、思维创新。思维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前提,陕西民俗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从思想上打破常规,大胆创新。首先打破旅游淡季无作为的思维,把开发的目光盯住旅游淡季,依据民俗旅游的特点,设计一些新颖独特的旅游项目,再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游客到陕西做客。其次要树立整体思维。陕西的民俗旅游要打破常规,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路,提高游客的旅游效率。另外我们应树立动态旅游开发思维,多设计一些动态民俗旅游项目,让游客参与其中真正感受民俗旅游的乐趣。如在一些景点设计规划“陕西美食一条街”、“陕西特产、旅游纪念品购物中心”,使游客游览之余可品尝陕特的风味小吃,购买陕西的土特产纪念品;还可推出“民歌比拼赛”等让游客亲身处于活动中,体验和再现当时的情境。

2、方式创新。陕西的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不仅种类多数量大而且特色明显,这种优势使陕西民俗旅游的开发可以具有多种方式。方式的创新包括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式、旅游路线设计方式、旅游内容安排方式等,在旅游开发方面可以采取国家、集体、个人单独投资开发或共同投资开发的方式,使旅游资源尽快成为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在旅游线路开发方面可采取多种方式,如陕西民俗旅游,可以形成“陕南-关中-陕北”为中心的线路;陕西民居旅游,可以形成“陕北窑洞-关中民居”为中心的线路等。

3、科技创新。民俗旅游在大多数人看来,也许没有多少高科技的内容,但科技创新仍应是民俗旅游开发的应有之义。民俗旅游开发的科技创新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民俗旅游资源本身的科技含量开发,如陕北窑洞,包含着不少科技成分,这种科技成分的挖掘不仅可使旅游者了解我国古代人民的科技智慧,也可促成我们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借鉴、吸收和传承。二是使用现代科技手段,表现或再现中国古代民俗,这对于游客了解和理解古代民俗,增加旅游兴趣,促进民俗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政府部门需要做好的工作

1、建立严格的审批机制。在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之前,要上报旅游工商管理部门进行审批,并提交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报告、开发步骤报告、效益预测报告和资金保证方面的证明文件。工商管理部门可根据其提交的文件,综合当时的客观条件,对其合理性进行评估,并做出答复。这样可以杜绝民俗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防止因盲目开发对民俗文化造成的不良影响,减少资金的浪费。

2、对旅游资源开发进行科学规划。由于审批机制的严格化,必然要求开发规划的科学化。在对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之前,应认真考虑到现有条件,还要综合客观条件。并对开发后的服务对象,所要实现的目标进行合理定位,科学论断。哪些项目应该上,哪些项目可以免,哪些项目可以体现民俗文化特色,哪些项目会造成负面影响,针对哪些目标市场进行开发会前景广阔,针对哪些目标市场进行开发会造成入不敷出等等。以控制旅游资源的开发规模,突出自身特点,走出“大而全”的开发误区,扬长避短,实现旅游产品精品化。

3、加强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督作用。对已开发的民俗旅游资源,有关部门要对其运营状况进行监督,通过国家的宏观管理将其导入正轨。对于那些有利于民俗旅游发展的措施和方法,国家要积极鼓励、大力扶持。而对于一些违反国家规定或职业道德的行为,应依法查处,责令其改正或予以取缔。尤其是对于一些伪民俗,要毫不手软,狠抓到底,严格控制民俗的非正当商业化行为。

4、完善民俗旅游区的管理制度。对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实行科学化管理,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遏制一切不良因素的形成。深入挖掘本民族文化内涵,体现本民族特色,摒弃一切轻真重仿的错误开发,充分打造个性化的旅游项目,以提高当地民俗旅游资源的生命力。

(四)发展新三型旅游资源

1、把民俗旅游资源与自然资源相结合,形成观光休闲型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是一种文化或自然风景资源和谐统一的经济利用过程,成功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之一就是在已有的旅游供求关系的格局中,推出了集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于一体的产品。

2、对民族旅游的商品进行开发,形成购买型旅游。陕西各地的民俗工艺品品种繁多,技艺精湛。许多工艺品厂和研究所都可以对外开放供游客参观。如兵马俑制作、唐三彩制作工艺、陕北剪纸、关中面塑、户县农民画等等不胜枚举。这种具有参与性的活动,既可以满足旅游者的好奇心,又使他们在观过程中增长知识,增添乐趣。

3、兴建民俗村、民俗园、民俗博物馆,形成体验型旅游。随着旅游市场的日趋成熟,单纯的观光形式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多方面的需求,于是大量体验型旅游项目应运而生。通过兴建民俗村、民俗园、民俗博物馆等形式,把当地的民俗风情直观、立体地展现在旅游者面前,使旅游者不再单纯地只能用眼看、用耳听,而是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旅游产品中,全方位地体验当地的民俗特色。深圳的中国民俗文化村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这是一个荟萃了56个民族的民间艺术、民问风情、民居的文化旅游景区,通过旅游者的亲身参与,从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了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文化艺术活动,是一座露天的、动态的民俗文化博物馆,吸引了众多游客。

4、加大对陕西民俗旅游的宣传。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对陕西民俗旅游的宣传。首先要加强对旅游从业人的培训,使其真正理解陕西民俗的内涵,并作为形象大使把陕西民俗旅游宣传出去;此外,可以运用其他营销方式,如影视营销等,把陕西民俗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的面前。

总之,陕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只有结合当地的实际,对当地旅游资源的价值、开发渠道、可持续发展战略等进行深入研究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做到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相结合,使民俗旅游开发成为一个真正的朝阳产业,推动陕西旅游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健.区域民俗旅游现状与开发策略――以陕西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27).

2、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旅游学刊,2006(3).

3、宋云飞.现行民俗旅游开发的弊端及对策研究[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1).

4、马晓京.民族旅游文化商品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6).

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篇4

关键词:传统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形式

所谓民俗即是指民间的风俗习惯,传统民俗文化即是指历史上各族、各地的劳动人民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包括饮食文化、建筑风格、民族工艺以及节庆活动等方面的民俗习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而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创造了光辉而灿烂的民俗文化,可谓异彩纷呈。传统民俗文化具有典型的原始性、民族性以及区域垄断性的特征,并以其独具特色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特征,构成了我国旅游资源的主体,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民俗文化旅游业的开发[1],随着国内外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民俗旅游蓬勃发展,对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如火如荼,时至今日,基于传统民俗文化为基础的旅游开发仍然是一个很有潜力的领域。因此,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旅游开发形式的探讨,就显得颇有现实意义。本文着重对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形式进行了探讨。

一、“品牌经营”形式

“品牌经营”形式是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烙有鲜明市场化特征的一种开发形式模式,这种形式的特点是,通过把分散于日常生活及生产活动中的民俗资源进行提取,取其精华,并进行策划“包装”,使其成为一个拥有市场“品牌”和经营“商标”的“产品”,并对该旅游“产品”进行规模化生产和大力推广,使其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旅游产业,从而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山东省长岛县地处黄海与渤海交界处,是我国有名的海岛县,既有天然而独具特色的海洋生物和气候,又保存了最原汁原味的海洋生物资源及渔家生活民俗。长岛县充分利用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不仅大力发展海岛旅游业,还在1998年以后,推出了“渔家乐”这一富有海岛渔家生活特色的民俗旅游品牌,还为“渔家乐”这个旅游品牌注册了商标,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旅游市场颇有影响力的旅游形式,成为旅游业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渔家乐”基于传统渔家生活民俗为基础,以“公司+农户”为营销方式,游客可以住渔家家庭式旅馆,品尝地道的渔家饭菜,跟随渔民出海打鱼,体验一把渔家风俗人情及渔家生活的乐趣。“渔家乐”是一种典型的走“品牌经营”路子的民俗旅游开发形式,并从产品的内容及形式进行了专门策划及包装,最终把它打造成为最具海岛特色的渔家民俗旅游品牌。

二、乡村民俗旅游形式

乡村民俗旅游,顾名思义就是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地限于乡村环境中,依托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与建筑等当地资源,不改变当地居民的乡村生活和农业生产秩序,维持人们原有生活轨迹而开发的民俗旅游形式。乡村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由于居民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很少与外界沟通,使得独具特色的民俗习惯得以世代相传并保存下来,因而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地方性及神秘性,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猎奇。乡村旅游形式还具有参与性的特点,首先是当地居民不仅要参与整个民俗风情旅游的经营及管理过程,而且游客也可以自由加入到民俗旅游活动中来,亲身体验当地的生活习俗,领略当地的风土人情,在参与过程中开阔视野,增长见闻,获得直观而真实的文化体验。

陕北的民俗民情窑洞旅游即是典型的乡村民俗旅游形式[2]。如在延安或者榆林的乡村地区有当地农民经营的窑洞客栈,这些窑洞非常富有陕北特色,窑洞外挂有成串的辣椒和玉米,窗上贴着精美的窗花,炕的四周围着精美的布画。游客盘腿坐在炕上,一边喝着香甜的米酒,吃着香喷喷的油糕,一边欣赏墙上张贴的陕北本土作家的艺术作品,还不时有阵阵陕北民歌传进耳中,游客兴之所至,还可以亲自体验一下剪窗花和纺线的乐趣。除此之外,国内已形成乡村民俗旅游开发趋势,如山东枣庄的洪门村,苏州的周庄等,现在都已发展得有声有色,业绩显著。

三、城市民俗旅游形式

传统旅游区的开发形式多为封闭式管理,依靠收取门票维持日常运转,城市民俗旅游形式,完全打破了这种形式,把一处一直有人生活着的城市街区变成了一个有较高吸引力的旅游场所,而且这些街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并未因旅游开发而发生改变,还可以为游客提供充满民俗风情的食宿等有偿服务,并且旅游者在街区产生的与旅游相关的食、宿、住、行以及娱乐消费并未被旅游开发商或当地政府所有,而是成为当地街区居民的收入来源,可以说,这些居民是发展旅游业最大的受益者,传统街区旅游开发的形式,既提高了城市街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又显著促进了街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芙蓉街是济南市唯一保存完整的历史街区,它就像一块见证了济南沧桑巨变的活化石,向游客娓娓讲述着济南的历史。这里有经屡次修葺但仍保留着原样的明清民居古建筑群,有临街而开的老店铺,有沿街叫卖的街头小吃,有与趵突泉毗邻而居的老市民,这片有着历史痕迹的古老街区把市井民俗文化表现得恰如其分。游客到芙蓉街旅游,吃有各式美食,玩有热闹的民俗活动,住有古朴的庭院式旅馆,或者入住具有老济南特色的四合院,这里已成为游客探寻古文化足迹、体验城市民俗兼旅游观光的绝佳之所[3]。此外,北京的“胡同文化旅游”,山东省台儿庄的古运河码头、周村古大街等旅游开发形式亦属于城市民俗旅游开发形式。

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篇5

一、指导思想

围绕我市打造“一城、两带、三片区”的城市建设框架和“一心两翼”大旅游格局,以新农村建设为平台,按照“政府主导、统一规划、明确标准、突出特色、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方针,坚持特色定片、主题定线、以线定点,把乡村民俗旅游融入滨海生态文化旅游主线,走出一条“以旅促农、依农兴旅、旅农结合、共同繁荣”的乡村民俗旅游发展新路子。

二、基本原则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将乡村民俗旅游发展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旅游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小城镇建设规划结合起来,科学编制乡村民俗旅游发展规划,逐步建成以休闲度假景区为龙头、综合经营户为骨干、单一经营户为补充的乡村民俗旅游产业链。

(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充分发挥我市丰富的滨海生态旅游资源和底蕴丰厚的渔家文化,依托重点景区带动,大力发展集观光体验、休闲度假、科普教育于一体的观光农业,增强乡村民俗旅游项目的民俗性、亲和性、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多样性。

(三)优化环境,持续发展。坚持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并重,在利用和开发农村民俗旅游资源的同时,加强对生态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的保护,坚决避免因盲目发展、统筹不够和低层次开发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

三、工作目标

大力实施乡村民俗旅游“十百千”工程,即:十个乡村民俗旅游示范点(村)、百个乡村民俗旅游特色村、千个乡村民俗旅游专业户。通过三年努力,打造镇村、林场度假村、镇村观光采摘、镇天鹅摄影、街道渔家民俗、街道特色采摘园区、街道大鱼岛渔家风情、街道民俗村、虎山镇好当家露华农园艺观光园、斥山街道波通达生态园10个乡村民俗旅游示范点,到年培植起100个乡村民俗旅游特色村,新培植1000个乡村民俗旅游专业户,逐步形成各具特色、错位发展、互为补充的民俗旅游发展新格局。

四、规划重点

综合我市自然、生态、人文、历史、资源等因素,重点培埴渔家体验游、采风写生游、休闲度假游、农业观光游4大类乡村民俗旅游。

(一)渔家体验游

充分发挥渔村临海和渔民长期生产劳作所形成的渔耕文化以及纯真古朴的渔家民俗文化优势,大力发展以“吃渔家饭、干渔家活、住渔家炕、体验渔家生活”为主题的渔家体验游。通过政策引导,完善设施,规范管理,提升服务,重点培植镇河口胶东渔村、街道民俗村、街道渔家民俗村等示范点,新增成等20个渔家民俗旅游村,新培植200个渔家体验旅游专业户,打造集垂钓、赶海、观光、体验等特色于一体的渔家民俗旅游目的地。

(二)采风写生游

借助我市“中国大天鹅之乡”、“中国黄嘴白鹭之乡”以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草房三大生态品牌优势,对现有天鹅湖、海驴岛、市文博中心“渔家傲”展馆、阳光文苑展馆进行精心包装,加强对镇村、街道村、港西镇村等特色村庄的保护,组织举办各类摄影书画创作比赛活动,吸引众多爱好者前来旅游观光、创作写生,新增镇村,镇大庄村、村,街道村、村,街道村等10个采风写生特色村,新培植100个采风写生旅游专业户,打造集观鸟、摄影、书画创作于一体的采风写生旅游目的地。

(三)休闲度假游

紧紧围绕全国最大的自然渔村大鱼岛村,大力发展以渔岛观光、渔村体验、影视题材创作为主的民俗风情文化游;林场度假村要结合资源特点,大力发展森林公园、民俗体验、海滨娱乐、生态科普等旅游项目,新增街道赵家村、镇大山口村、滕家镇鲍村、虎山镇罕山村等20个休闲度假特色村,新培植300个休闲度假旅游专业户,打造集民俗体验、休闲养生、度假疗养于一体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四)农业观光游

以农业为依托,以农村为空间,以农民为主体,以城市居民为客源,直接对接城市需求和现代消费,发展以采摘、观光为主的农业观光游。以等新农村为典范,改造建设用于乡村民俗旅游的农民别墅、农民公园,新增10个共同富裕的新农村建设样板示范村;以街道村为重点,辐射周边的等10个村发展草莓种植采摘;以街道宁家村为重点,辐射周边神道、东庄等10个村发展樱桃种植采摘;以镇村为重点,发展休闲采摘观光体验园;以虎山镇好当家露华农园艺公司葡萄园采摘、名贵花木栽植为重点,发展高科技农业生态观光园;以斥山街道波通达生态园为重点,发展自然生态型农业观光园,培植夏庄、、荫子、埠柳等镇的20个农业观光特色村,新培植400个农业观光旅游专业户,打造集农业示范、生态教育、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观光采摘旅游目的地。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乡村民俗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负责统一组织指导和调度实施全市乡村民俗旅游工作,同时,将乡村民俗旅游工作列为市级重大督查事项和日常督导范围,纳入对各镇区、街道及相关部门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各相关部门要把发展乡村民俗旅游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要整合资源,将乡村民俗旅游业设施的改善作为农村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优先将具有发展乡村民俗旅游条件的村庄作为村庄整治建设对象,优先安排村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休闲场所、旅游项目和配套服务设施,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各镇(区)、街道也要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具体抓好辖区乡村民俗旅游工作。

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篇6

关键词:龙胜;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对策

龙胜各族自治县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保留了很好的少数民族风俗礼仪,保护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而且龙胜县本身就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各民族融合较好,同时多民族相互交错。为龙胜县的旅游文化的孕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龙胜是桂林市早期发展旅游业的县城之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至今已有20余年。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是龙胜旅游持续发展重要举措。

一、龙胜各族自治县主要文化特征

(一)富于区域特色的自然文化

龙胜位于桂林市西北部,山峰林立,河流众多,“九山半水半分田”正是龙胜地理环境的真实写照。且处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年降雨量充沛,气候舒适宜人。优良的自然条件为龙胜旅游提供了一个原始的生态旅游平台,龙胜境内有盘旋山腰的龙脊梯田,精巧别致的矮岭温泉;有一望无垠的南山牧场和养生度假的彭祖坪自然景区。此外龙胜特有的自然文化与人文景观让龙胜在旅游业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

(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龙胜县民族主要以苗、瑶、侗、壮、汉五个民族为主,常言道:“无山不瑶,无林不苗,无垌不侗,无水不壮”,并且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少数民族风俗礼仪和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保存。

1、龙胜的苗族主要聚居于伟江乡、马堤乡一带,这里苗族节日仪式繁多,每当举行之日人们必定载歌载舞。芦笙是苗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歌舞形式丰富多彩。节日上苗族的男同胞们多用布包头,妇女的服饰则比较讲究,总是盛装出席,搭配苗族姑娘们喜爱的银饰、银圈,极其精美。

2、侗族人民凭借辛勤劳动创造了侗乡文化的繁荣,在侗乡文化中风雨桥、鼓楼与酸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风雨桥为侗族人民休闲娱乐、遮风避雨提供了舒适场所;鼓楼则是侗族人民举办集会、节日庆典、商议大事的地方,是侗族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而酸则是侗族人民的美食主调,俗话说“侗不离酸”,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和正月初六分别在地灵侗寨和广南侗寨举办百家宴,侗家风情全民同享。

3、壮族人民喜清净整洁,多依山傍水而居,主要分布于龙胜沿河沿江一带。他们最喜爱的休闲方式是对歌、饮酒,自酿水酒是宴席的镇桌之宝。其服饰比较朴素简单,妇女常穿白蓝色服饰,男性着黑色布衫。龙胜壮族地区的旅游开发较早,民俗文化旅游较为完善,因此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4、龙胜瑶族分红瑶、花瑶、盘瑶三支,红瑶文化占主要部分。红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以好着红色衣衫而出名。其妇女自古有储长发的传统习俗,红瑶嫂头上的盘发从结婚伊始留至今,象征着红瑶嫂的富贵美丽与瑶族妇女生命的茂盛吉祥。黄洛红瑶寨是展示红瑶民俗文化的主要瑶族文化风情景区,以红瑶妇女长发打造出来的“天下第一长发村”品牌闻名于全国乃至世界。

二、龙胜民族文化旅游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旅游开发现状

1、现存旅游景点

龙胜目前以龙脊梯田、矮岭温泉为核心,以民俗文化、传统手工艺、民间文艺等非物质文化为辅线。龙胜知名景点以龙脊梯田景观区、温泉旅游景区为代表,南山牧场等则属于初步开发景区。此外龙胜加大对民族特色村寨的扶持力度,鼓励各寨发挥所长,展示独有风情,广南侗寨、坳背壮寨以及牌坊、金车、勒东三大农家乐便是成功的案例。自此龙胜形成以三大景区为主线、各民族特色旅游村寨为支点的特色风情旅游路线。

2、旅游开发现状

(1)地域民俗风情旅游景点

龙胜利用本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的优势开发了一批少数民族风情点,以金竹壮寨、平安壮寨、黄洛红瑶长发村最具代表性。这些村寨因地制宜将本地民俗文化与旅游融合,顺应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在全国乃至世界上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力。

(2)多彩的民俗节庆日

龙胜由于历史地理条件形成了各民族大集中、小分散的聚居格局,各民族始终保留民俗节庆的原始风貌,有“五里不通风,十里不同俗”之说。壮族“三月三”对山歌;侗族的“祭萨节”、“广南鼓楼文化节”;瑶族的“盘王节”、“打旗公”;苗族的“赛芦笙”等。这些民族特色节庆,既是对龙胜民俗文化的有效保护,又能吸引游客实现本地旅游创收。

(3)各式旅游商品

旅游商品作为旅游产业的附带品,是一个地方旅游文化的代表,也是宣传龙胜旅游文化产业的窗口之一。景区内的民族特色商店不仅出售村寨自产茶酒、果蔬等特产,银器、瑶族服装等民族饰品更是琳琅满目,更有店面专售龙胜特有玉石―鸡血石。凭借这些旅游商品将龙胜的名声推广开来。

(二)存在的问题

1、建设特色村寨过程中村民参与度不高

第一是利益分配不均造成的,在景区规划经营过程中,村民极少有发言权和参与权,资源与利益分配不协调致使村民建设旅游项目的积极性减退。第二由于项目的进程过快,政府对于村民的房屋改造、卫生环境改善方面投入的资金相对不足,监管工作的不到位导致村民心性不统一,没有凝聚力。

2、现代文化对民族民俗文化的冲击

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为迎合各国各地的文化思想以及一些生活习惯,本地民俗文化在无形中被同化冲淡。比如长发对于红瑶妇女而言最为珍贵,平日不会轻易示人,如今的“商业长发”只要收费便可随意触摸,这些改变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民俗的价值与意义。

3、旅游开发项目单一,开发层次浅

龙胜旅游目前以龙脊梯田和温泉为主线,民族村寨为辅的形态组成了龙胜旅游产业。经过实地调查发现,游梯田泡温泉占据了游客资源的大部分,而近年开发的民族村寨及农家乐旅游仅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简单改造,整体措施并未完善,对游客缺乏吸引力。这些极大弱化了民族民俗文化旅游,降低了龙胜整体的旅游效益和龙胜旅游的影响效力。

4、忽略本地特色民俗,削弱旅游文化内涵

龙胜有苗、瑶、侗、壮四个主要少数民族,现今以平安壮寨、黄洛红瑶长发村为代表的壮族、瑶族两地民俗文化开发较好。其他已开发的民族村寨盲目新建房屋,开发人造旅游,外表装饰仅单纯模仿,本地的文化内涵和深层次的民俗资源没有挖掘出来,容易造成视觉上的同化,难以让游客感受到此民族村寨独有的民俗文化和生活氛围。

三、龙胜民族文化旅游的产业化发展及对策

(一)整合原有旅游项目,力求产业化升级

1、优化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模式

民俗文化旅游是民族地区的根本,在保护现有民俗文化旅游基础上,综合考虑旅游整体发展方向,开发出龙胜旅游新的发展点。通过实地考察对比,根据村寨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造出“一村寨一模式”的独特风情。开发民俗文化旅游村的过程中要注意选择民族特色较强的村寨,才能让游客感受到当地民俗文化的魅力,满足游客对民俗文化旅游体验的心理。

2、旅游项目整合

(1)旅游线路的整合

龙胜旅游路线主要分为两条―龙脊梯田景区和温泉景区。将龙胜具有特色的、趣味的、非物质遗产的整理出来,设计出具有民俗内涵的旅游路线。将龙胜旅游路线资源细分为:龙脊梯田风景区路线;温泉景区+泗水民族乡民俗路线;彭祖坪生态旅游路线;南山牧场观光路线;花坪国家自然保护区+红玉原乡游;侗乡民俗风情游。并将红色旅游景点融入相关旅游路线中,让游客体验龙胜民俗风情的同时,又能缅怀先辈。

(2)乡村旅游整合

龙胜旅游与民族村寨有着密不可分关系,民俗根植于民间,要充分利用龙胜原有的乡村民俗旅游资源优势,将其融入现有的旅游框架。现在龙胜县政府大力支持乡村发展,基本实现了公路“村村通”。正是利用这乡村通公路的发展潜力,整合乡村旅游资源。有计划,有重点分批次的把乡村民俗文化逐渐推广出去。

3、发展生态旅游

龙胜全县森林面积1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77.12%,全县生态环境较好。龙胜处于生态良好大环境下,应充分利用花坪国家森林公园、彭祖坪生态区、南山牧场观光区、西江坪原始森林等生态资源的支持,创新生态旅游项目,整合生态旅游资源,合理规划生态旅游路线,进一步开发生态旅游。

(二)完备产业相关条件,争取可持续发展

1、政府加强引导、推动作用

龙胜政府是龙胜县旅游产业开发的引导者、调控者和强有力的推动者,在以龙脊梯田景区、龙胜温泉景区为核心的基础上,政府部门应当深度挖掘开发龙胜特色民俗,引导村民保护民俗民风,投入资金建设特色民族村寨,加强对外宣传龙胜特色民族民俗风情。

2、加强生态保护

保护生态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对于龙胜而言生态是旅游产业的基础,在开发新的旅游点也要注意保护生态,以生态思想为主导,建设旅游度假养生基地。生态度假旅游,是一种发展前景广阔的模式。

3、加强民俗文化传承

民族文化需要世代相承,民间艺人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活宝,政府应该加强对艺人的关怀。同时要加强对年轻人的培养,可从教学中穿插民族文化、安排民俗课程。对返乡务工人员的引导与培养,组织规范的艺术团,让他们既能在家门口就业,又能传承民族文化。其次,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象征,由于现代化的冲击,一些民族地区未能保存民族服饰。必须要加强保护民族服饰,才能让民俗文化旅游原汁原味。

4、增加旅客停留时间

在旅游发展中,游客在旅程中停留的时间长短对旅游地区的产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想要赢得游客的关注需要注重口碑的积累,必须要加强旅游产业建设。一从龙胜交通为出发点,公路就是龙胜旅游的生命线,加强公路建设与维护,现正值“桂三”高速公路建设,届时龙胜与外界联系的速度将会增快,龙胜将会迎来旅游文化产业新的发展高峰。二是加强旅行社、景区接待的服务质量,加强游客在龙胜的旅游体验。

5、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

旅游服务的配套设施,是关乎龙胜旅游游客接待量的重要指标,是让游客对旅游是否满意的重点之一。由于龙胜是部级贫困县,财政收入较少,对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少。现正值西部大开发加速阶段,要充分利用国家对西部旅游的支持,多争取资金,建设硬件设施;同时,要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从软件上完善旅游服务。

参考文献:

[1]蒙永惠.龙胜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2,04:19-23.

[2]唐晓云,闵庆文.农业遗产旅游地的文化保护与传承――以广西龙胜龙脊平安寨梯田为例[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121-124.

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篇7

一、正确认识开展民俗旅游的意义

民俗旅游是旅游者离开惯常居住地前往民俗文化所在地,为观赏、领略或参与当地风土习俗而开展的旅游活动。它是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运用和发展,不仅可以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还可以促进旅游目的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以,民俗旅游极具发展前景,是今后旅游发展的方向。在这种背景下,开展水族原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就显得更加重要。

(一)有助于水族民俗文化转化为社会经济效益

民俗文化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宝贵文化,犹如发展旅游业的原材料,这些丰富的原材料就是散落在民间和各地的民俗事象。通过民俗旅游这一载体,把许多已经消失的水族民俗事象挖掘和整理出来,经过策划、包装和组合,使之成为最具动态感和参与性的民俗旅游商品。这样,既使水族民俗文化得到了传播,又可以把之转化成为社会经济效益。水族刺绣、剪纸、银饰、蜡染、服饰等民俗民间艺术就可以开发成为旅游购物品。如由“名匠第一人韦桃花”加工制作的“桃花马尾绣”就成了游客争相选购的精美旅游纪念品。

(二)有助于旅游目的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游客在异地逗留期间的消费需求,决定了旅游目的地必须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饮食、购物、娱乐等六个环节的综合,足够的设施、设备和消费品当然必不可少。因此,旅游业成为了国民经济中许多行业的产品消费市场。水族民俗旅游的开发,不仅可以使当地交通、餐饮、酒店等行业获得较好的发展机遇,还可使那些偏远的水族山寨,通过开展民俗旅游脱贫致富,向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如随着近年来水族卯节和霞节系列旅游活动的举办,扬拱、九阡水各等地逐渐成为旅游的热点地区,颇具农业文化特色的水族岁时节日民俗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当地水族同胞的经济收入大大增加。

(三)有助于水族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水族民俗旅游的开展不仅可以使原先几乎被人们遗忘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得以恢复和开发,传统的民间艺术受到重视和发扬,濒临湮灭的民居建筑古迹得到修复和维护,而且还可以激发水族同胞对其传统民俗文化的自豪感。在开发水族民俗旅游时,若将其民俗文化中最优秀、最有特色的部分发扬光大,就会形成保护开发的良性循环。如被誉为象形文字“活化石”的水族文字——水书、堪称世界刺绣一绝的“水族马尾绣”,就是在开展民俗旅游的过程中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进而提高了对水族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

(四)有助于水族同胞生活环境质量的改变

为了适应水族民俗旅游的发展,当地的基础接待设施会不断改进,民俗旅游资源及其环境会得到修整和改善,为游客服务的生活设施也会增加,从而在客观上能改善水族同胞的生活环境质量,也有利于当地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如随着九阡镇水各村、中和镇庙良村、都江镇怎雷村、三洞乡板告村、恒丰塘党村等一批民族旅游村寨的相继建成,当地民众的生活环境质量已经有了一个较大的改观。同时,还大大增强了村民的服务、环境和民族文化保护意识,对于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实现2010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深入挖掘水族民俗文化的内涵

民俗文化是古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和,主要包括生产生活文化、民间歌舞文化、民间工艺文化、岁时节日文化等内容。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文化是民俗旅游的灵魂。所以,对民俗文化内涵的挖掘是做大做强民俗旅游的关键。所谓民俗文化内涵,是指民俗文化的载体所反映出的各民族在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的文化含义。水族民俗文化博大精深,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挖掘:

(一)独具特色的生产生活民俗

生产民俗是指贯穿于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全过程的基本民俗。主要包括农业民俗,狩猎、游牧和渔业民俗等内容。我国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古代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农业收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祈求丰收成为人们的共同心愿,于是就逐渐形成了占卜、祭祀、娱乐等习俗。如水族民俗中的“祭田神”习俗就很有特色,其文化内涵充分体现了农耕社会水族人民祈求丰收的美好愿望。水族“饭稻羹鱼”的稻作农耕习俗,则又体现了水族“鱼——水族的民族图腾”这一文化内涵。因为水族对“饭稻羹鱼”农耕文化思想的追求,使鱼从来没有离开过水族社会的经济生活,并深深地植根于水族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里,以致在日常生活乃至宗教祭祀中,形成了处处以鱼为特色的文化特点。

生活民俗是指饮食、服饰、建筑、居住等方面的民俗。由于这类民俗是可以触摸和感知的,也最具观赏性、体验性和参与性,因而它是民俗旅游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民以食为天,鱼包韭菜既是水族人民的节日美食,又是款待亲朋好友的必备菜品。用这种菜肴招待客人,表示祝愿大家永远健康。服饰是各民族风俗习惯和民俗文化的一种载体。水族姑娘服饰中的花鸟虫鱼图案,很具有审美情趣,给人花团锦簇、富丽堂皇之感,体现了水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民居建筑是民俗文化最全面、最生动的体现。水族干栏式民居建筑奇特,技艺精湛。它是南方闷热潮湿气候的产物,是水族先民与大自然斗争的一大成果,充分展示了水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二)丰富多彩的岁时节日民俗

岁时节日主要是与指天时、物侯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水族的岁时节日民俗具有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水族端节——“年,谷熟也”的欢庆。过节预示新年伊始,更有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老少安康、六畜兴旺之意。水族卯节(又称“古老的东方情人节”)——讴歌生命的律动,象征兴旺庄稼、催生爱情。水族霞节——稻作文化对雨水的祈求。其文化内涵是祈求风调雨顺、粮食丰收。水族苏宁喜——奇异的妇幼节,表现祈求赐福消灾,岁岁平安等文化内涵。

(三)多姿多彩的民俗民间艺术

各民族在生息繁衍的过程中,不仅创造了使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反映本民族心理和性格特征的精神财富,即民俗民间艺术。它是民众智慧的结晶,对广大旅游者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和吸引力。水族双歌、单歌、丢歌;水族民间舞蹈铜鼓舞、芦笙舞、斗角舞;水族民间乐器铜鼓、皮鼓、芦笙、胡琴、唢呐;水族民间工艺马尾绣、剪纸、印染、雕刻、银饰等独具特色,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如铜鼓舞是水族传统的舞蹈形式,一般在节庆和祭祀时演出,表现庆祝丰收、乞求神灵保佑、期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文化内涵。铜鼓是水族民俗文化宝库中的一支瑰丽奇葩,被水族人民视为民族兴旺、幸福和欢乐的象征。

(四)精彩纷呈的民间娱乐民俗

民间娱乐是一种以消遣休闲、调节身心为主要目而又具有一定模式的民俗活动,旅游者可以亲身参与和体验,并分享到活动的快乐,最终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主要包括民间游戏、民间竞技和民间杂艺等内容。目前,比较有特色的水族民间娱乐活动有水族拳术、水棋、赛马、杂技和打手毽等。水族民间娱乐是其民俗文化中最光彩夺目的部分,也是一种参与人数最多的活动。它不仅展示了水族同胞强健的体魄和智慧,还表现了他们团结友爱和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三、适度遵循民俗旅游的开发原则

水族民俗旅游的开发是一个大有前景的旅游项目,但必须严格遵循以下开发原则:

(一)特色性原则

特色是指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品位与色彩、神韵等独特性。要开发民俗旅游,就应当突出其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优势,将本民族各种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主题,充分体现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创造独一无二的文化品牌。如被誉为象形文字“活化石”的水书,是水族的古老文字,内涵博大精深,包涵了水族关于天文、历法、宗教、哲学等丰富内容,现水族民间仍在使用,是研究水学的“百科全书”。马尾绣是水族民间妇女世代传承的一种刺绣,工艺独特,图案精美,反映了水族人民的美学文化和生活追求,堪称“刺绣绝活”和文化珍品,具有极高的实用和收藏价值。端节是水族的大年节,前后历时72天,是世界最长的民族节日。卯节是水族青年的歌节,号称“古老的东方情人节”。水书、水族端节、水族马尾绣就可以构成水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一大特色。

(二)参与性原则

随着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不断提质升级,越来越多的游客不仅要求其旅游活动要有文化品位,而且还希望参与在其中。民俗文化旅游最大的优势就是能让游客亲自参与和体验民俗风情。因此,在开发民俗文化旅游时,应充分考虑活动的参与性:一要让游客尽可能多地亲身参与到某些旅游活动之中,体验异域民俗风情,这可大大增加民俗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如带游客参观水族干栏式民居建筑时,就可让他们就地居住,感知水族民居的建筑格局,了解楼层和房间的功能,并参与耕田、插秧、收稻谷等劳作农活,与民同甘共苦,体会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感受人生的酸甜苦辣。同时,还可让他们品尝和亲自制作水族美食鱼包韭菜,以感受水族独特的饮食文化和待客方式。二要由当地水族民众参与经营,这样既能体现民俗文化旅游的地域性,又能造就地域文化的神秘感,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旅游。如2009年9月中国著名作家行·水族文化大型采风活动中,著名诗人雷抒雁就在水各民族风情园里当了一回“水家新郎”,体验了水家独特的婚礼,感受了九阡镇水各卯文化风情。水族岁时节日民俗和民间娱乐民俗既有独特性又有参与性,可作为重点民俗旅游来开发。

(三)文化性原则

文化是旅游的生命和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外在价值体现。现代旅游者的需求已从单纯注重对自然风光的观赏,逐步转变到对旅游目的地民俗文化、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的体验。没有文化元素支撑的旅游业没有生命力,旅游业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是明天的经济”。所以,在开发民俗旅游时,应高度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内函,可以高起点、高标准地从科学、文学、史学、艺术和社会学的角度去进行系统挖掘。否则,没有文化品味或文化品味不高的民俗旅游产品不会给投资者带来经济效益。因此,无论是对文中所提到的水族生产生活民俗、岁时节日民俗、民俗民间艺术、民间娱乐民俗,还是对水族其他民俗进行开发的时候,都应该严格遵循这一原则。如在开展水族民俗旅游的过程中,还可将400多个水书文字符号,开发为旅游纪念品,制作成便于携带的精美图片或卡片,游客人来了,每人发一张,水汉对照。这样,就把旅游和水族民俗文化很好地结合来了。

(四)经济效益性原则

民俗旅游已经成为当今旅游业发展的一个亮点,在开发其产品时除了应该坚持以上原则外,还要注重产品的经济效益性原则,低效益甚至负效益的旅游产品开发是不可取的投资行为。这里所说的经济效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饮食、住宿、购物、交通、就业、招商引资等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二是产品自身的经济效益。前者一般只有程度上的差别,后者则是决策的关键。如深圳民俗文化村和云南民族村投资相当,开业时间相近。但在开业两年后,前者很快收回投资,后者则连投资的利息都难以偿还。除经营管理原因之外,区位优势是关键。因此,水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应慎选区位,尽量依托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规模都比较大的城镇,具置与依托城镇之间的车程最好不要超过1小时,与主要客源地之间的距离也尽量在一日游可及的范围之内,且交通便利。如距离偏远,应与其他较具吸引力的景点组合成二日游旅游产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应有的经济效益。

四、积极探索民俗旅游的开发策略

民俗旅游商品魅力独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在开发民俗旅游商品时必须制定相应的开发策略,才能提高产品质量。

(一)文化品位的开发策略

文化是民俗旅游商品的灵魂,要保证具有魅力的民俗文化能够真正得到弘扬和保护,就必须杜绝肆意亵渎和歪曲旅游地民俗风情的现象。要做到把纯真、文明、表现民族气节的民俗风情原汗原味地展现给游客,高品位的文化定位是关键。所以,在开发民俗文化旅游商品时,一定要正确掌握本地的资源特色,结合当地及周边的旅游环境,对资源状况充分调研,选择开发方向,确定文化定位,精心规划主题,把独特的水族民俗风情展现出来,才能提高民俗旅游商品的文化品位。

如由国家一级编导周群生担任总策划的大型原生态水族歌舞史诗画卷——《远古走来的贵族》其文化定位就准确。该剧共分为“远古追忆”、“多彩凤之羽”、“凤舞水乡”三个篇章,分别从追思怀远、民俗民风、喜悦收获展现水族先民百折不挠的南迁史、古朴神秘的乡风民俗及丰收祥和的喜庆场景。作品始终围绕着水族原生态文化展开,沿着这条脉络展现水族的历史背景、原生态歌曲、原生态舞蹈、音乐、舞美等民俗民间艺术,打造了一张强势宣传水族的原生态民俗文化名片。在演出现场,现代光影的表现手法伴着“忧伤的古歌,带着人们穿过历史的云山雾障,跟着一支带着远古文化和礼仪的神秘族群,由北向南,融入百越,开发岭南,再迁且兰,拓土兴邦,畴秀了美丽的都柳江……”这就是该剧带给人们的高品位文化享受。

(二)市场导向的开发策略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蕴藏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尤其是在很多偏远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活动更为丰富。虽然民俗旅游投资少,不需要大兴土木和投入巨额资金去培植旅游景观,但要在民俗源地举办民俗旅游活动,从可进入性和区域集中性来考虑,都十分困难。为了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文化需求,还可以市场为导向,利用民俗旅游资源的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可移性,将民俗旅游资源移到自然风景区和旅游城市,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有机结合,通过开辟民俗旅游一条线或筹建民俗文化村、民俗风情区、民俗博物馆、民俗等艺术形式,带动民族饮食、民间蜡染、刺绣、挑花、编织等工艺品的综合开发,充分表现民俗文化的艺术性,从而获得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据悉,县政府将投入4500多万元用于县城基础设施建设,精心打造县城“一江两岸”民族文化旅游一条街,倾力将建设成为一座充分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凸现别具一格的水族民居特色的中国水族文化旅游城市。其实,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水族民俗风情园旅游产品。它是为了满足游客对水族民俗的了解与追求,将本民族最具特色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民俗事象,集中放在一个地方进行开发组合,供游人观赏和参与的民俗旅游商品。当然完全属于人造景观,但具有集中、方便的特点,是目前旅游投资市场的一个热点。建成以后,其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三)因地制宜的开发策略

旅游者的决策行为表明,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的民俗文化差异性越大,就越容易被选择。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民俗旅游资源散存在全国各地,要开发具有民族性和差异性的民俗旅游商品,就是要挖掘民俗旅游资源的潜力,发掘民俗文化中的个性元素,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依靠资源本身所特有的优势。

如可对水族物质生产过程中举行的“祭田神”仪式、使用的工具、娱乐方式、“饭稻羹鱼”的稻作农耕习俗等进行组合设计,供游客前往观赏和体验。这样,就可再现水族古朴的民风和特有的习俗,为游客营造一种异域文化氛围,带给他们一种新奇的文化享受。

开发民俗旅游商品,并不是要把一些文化落后、思想愚昧的阴暗面暴露在游客面前,而是要在开发过程中扬长避短,把纯洁、文明和体现民族气节的元素展示给游客,供他们欣赏,让那些落后的、愚昧的民俗逐渐消除。如水族信仰娘娘神(生育女神)、村庄神、土地神等。这种信仰源于远古,主要是祈求平安、发财、消灾等。但在开展水族民俗旅游的过程中,还应增添一种特殊信仰,那就是共产党不信天不信地不信鬼不信神,信仰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坚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崇尚科学。

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篇8

关键词:民俗旅游;旅游资源开发;雨卜村

雨卜村位于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乡中北部,是一个以苗、侗为主的民族聚居村,2007年被柳州市评为“十大美丽乡村”。全村共有7个屯,其中雨卜村东兴屯于2006年11月被确定为“全国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同时也是雨卜村民俗旅游的接待点。2008年被自治县评为“文明村屯”。该屯充分利用民族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初步建成了依山傍水、环境幽雅的集旅游、度假、休闲为一体的民族风情旅游村——雨卜东兴旅游村。

一.雨卜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一)雨卜村民俗旅游资源特色

雨卜旅游景区主要有三大旅游资源:一是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二是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三是红色旅游资源,三种种类齐全,地方色彩浓郁,民俗旅游资源和自然资源结合好,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和深入开发的潜力。

(二)雨卜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雨卜村旅游景区是香粉乡的旅游开发示范点,目前雨卜民族风情旅游已初具规模,景区的基础设施、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柏油公路能够直通景区内,民族寨门、村间休闲小道、停车场等工程都已经建设完成。目前景区内设有接待中心、表演场地、天然游泳池等基础设施。2008年以来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万人次以上,年均旅游总收入达500多万元。

二.雨卜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俗表演商品化,不能凸显民族特色

雨卜村民俗旅游主要是以表演的形式呈现,每天晚上进行的演出是最大的亮点,节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游客对整个旅游目的地的评价。表演的节目主要有芦笙舞、舞狮子、踩脚舞、抛绣球、背新娘、跳竹竿、变脸、吃火炭等等。而这些歌舞表演与其他地方的民俗表演大同小异,缺少当地民族特色。

(二)旅游产品单一

雨卜村目前主要的旅游产品为观光产品,晚间活动除了歌舞表演之外,就没有其他能够凸显民族特色的旅游项目。

(三)基础设施、旅游接待设施滞后

雨卜村地处山区,进出村庄的道路大多为盘山路,交通条件较差。村内的旅游接待设施也十分落后,目前拥有的客房最大容纳量仅为300名游客,在旺季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休闲娱乐场所寥寥无几,旅游购物店也仅有一家土特产商店和一家手工艺品店,商品品种较少,缺乏特色。

(四)景区宣传力度不够

景区的整体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方式比较单一,没有扩大知名度。目前雨卜村的游客百分之七十来自广西区内且以柳州地区的游客居多,而游客大多是通过旅行社,或从朋友口中得知雨卜村旅游的信息。

三.雨卜村民俗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

(一)雨卜村民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原则

1.明确主题突显自身的特色

拥有有别于其他旅游目的地的特色是一个景区最吸引游客的根本因素,特色也是一个景区生命力的体现,没有特色也就等于没有效益,没有成功之处。景区的开发首先要确定自己的主题,以什么开发为主,进而再突显景区的特色之处。

2.本土化和生态化

对于景区而言,旅游资源必须尽可能的“本土化”,应该立足于本地所特有的资源,突出区域特色,才能有别于其他不同的景区。同时,对景区的开发必须在保护景区的自然资源不被破坏的前提下进行。景区的自然资源是否得以保护是一个景区是否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3.市场化和标准化

旅游开发之前要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和竞争力,把旅游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情况作为开发决策和项目设置的基础。市场化不仅指国内市场,还要考虑到国际市场。旅游项目设置要关注旅游发展的趋势,新动向和新增长点。标准化是旅游景区提高质量服务的重要手段和有效保障,从根本上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促进改善旅游环境,推动旅游业健康发展。

4.真实性和知识性

对景区的开发首先要保证对景区真实性的保护,必须真实反映当地的民风民俗,而不是为了吸引游客而添加虚假的内容,欺骗游客。旅游景区开发也要力求做到科学性、知识性与观赏性的统一,使游客在游览观光的同时,能够得到知识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

(二)雨卜村民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具体思路

1.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

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单一的旅游形式和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旅游景区只有努力开拓苗族山区的特色产品,不断的挖掘更深层次的旅游资源,以更丰富更多样的特色呈现给游客,才能立足于不败之地。

2.准确定位、扩大宣传,塑造品牌

应该加强对景区的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网络、报刊、电视等进行宣传,扩大业务范围,吸引更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更好的展示苗族的优秀文化,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使游客能够在这里体验到大苗族最美的苗岭风光,领略到大苗山最独特的苗族风情,了解到大苗山最灿烂的苗族文化,创造出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旅游品牌。

3.努力提高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和环境建设

发展旅游业,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都必须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日趋完善和多样化。只有当地旅游基础设施的程度与旅游发展保持同等水平才能进一步的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4.实施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

当地的旅游从业人员大多是当地的村民,从事旅游管理工作之后也没有受过专业的业务训练,想法和思路具有局限性,旅游管理也没有做到十分的规范化,因此应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加强培训工作,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三)雨卜村民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具体内容

1.民居建筑的开发

1)房屋统一形式

景区中的建筑形式没有统一,现代砖瓦房和本地特色的民族建筑共存,影响了建筑的整体美观,应该对房屋进行统一的包装,而不是允许景区内的居民自行决定建造各式各样的房屋。

2)把民居建筑的特色加注到旅游项目之中

在当地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旅馆,或者以家庭旅馆为主,内外部的设计都要体现民族化,内部设施要整洁干净,并以民族的手工艺品来装饰房间,床上用品可用苗锦来代替一般旅馆以白色为主的床上用品,加强民族氛围。即让游客感觉新奇,又能更好的体验到民族独特的居住环境和异地风情,而不是单纯的感觉居住在一般的旅馆。

2.民族服饰和手工艺品的开发

苗族人民的服饰绚丽多彩,百鸟衣、紫红蓝靛亮布衣和银饰是苗族服饰的三大精品。这些工艺品不仅是苗族人民用来美化生活的元素,同时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应把苗族的服饰作为一项吸引游客的旅游元素。景区内的工作人员和当地居民应该身穿苗族服饰,让游客从心里真正的感觉来到了苗家,和以往的生活形成一个对比,给游客更直观的印象,而不是也和外来游客穿着一样的服装。

同时,可以将制作过程和销售统一的结合起来,即让游客在购买的同时能够同样看到这些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许多工艺品的制作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民族智慧的象征,体现的苗族人民的勤劳与技术的精湛。让游客了解与参与其中,是对本民族艺术品的弘扬与宣传,也让游客对苗族的传统工艺有更深刻的了解。

3.饮食文化的开发

饮食是旅游活动中十分重要的一项,每个旅游目的地的不同饮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因素。所以应该把饮食习惯和特色加入到开发当中,如篝火烤鲤鱼就是当地的一项特色饮食,开发出来后不仅能够给游客增加更多的乐趣同时也能够品尝到苗族的美味佳肴,一举两得。

4.娱乐活动的开发

民间歌曲和舞蹈也是展示本民族的一个主要窗口,苗族的民间舞蹈也是苗族文化最璀璨的部分,其形式和风格都别具一格,应把歌舞与娱乐活动结合起来,增强节目的可看性和艺术性,表现出更高水准的表演水平。这不仅需要提高表演者的专业性,还需要有专业的歌舞编排者对整个演出的流程进行系统的编排。才能提高节目的质量,丰富节目的内容。同时可以增加与游客互动的节目,使游客能够更多的参与其中。

5.苗族长廊的开发

建造苗族长廊,从苗族的历史、建筑、饮食、服饰工艺品、民间活动、婚俗等区域充分展示和弘扬苗族传统文化。长廊内多创造一些活的元素,有别于传统的长廊游客仅局限于观赏,如建筑区域建造不同样式的吊脚楼小模型,向游客展示吊脚楼的功能。饮食区域可以加入一些简单特色食物的现场制作过程,比如打油茶,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作料,是苗家人简单的传统饮食。服饰区域可以让苗家姑娘和小伙子穿上苗族的民族服饰,同时游客也可以穿上苗族服饰和真正的苗哥苗妹们拍照。

6.苗族婚俗资源的开发

民俗旅游是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最具卖点的旅游产品之一,而婚俗旅游又是其中最能吸引旅游者关注的核心部分。人类学家纳尔逊·格雷本认为:“旅游是具有‘仪式’性质的行为模式与游览的结合[5]。”

将“参观性观光”的开发模式引入到雨卜村苗族婚俗资源的开发中,使游客能以少数民族人家亲人的身份参与到当地婚俗当中去,喝喜酒,迎新娘,参与婚礼活动,自然和谐而不露痕迹地领略少数民族婚俗文化的丰富内涵。观光是一种更高级的参与,参与也同样是为了更积极的观光。在以观光为中心的参与中,最大限度的激发游客对少数民族婚俗的兴趣,使游客动眼动脑动手脚,在游览过程中体验文化持有者的生活,不仅“看到”而且还能“认识到”。对游客来讲,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能真正做一回少数民族,对文化持有者来说,这也是一个在保护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又能获得经济效益的大好机会。这种形式在云南西双版纳曼景兰民俗村已有开发先例,事实证明它是成功的[6]。

四.结论

民俗风情旅游是香粉乡雨卜村的一大旅游品牌,以雨卜东兴旅游村为民族风情旅游的接待中心已成为融水苗族自治县的一个旅游窗口。因此,深度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必定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仅苗族文化能够得到充分的弘扬和发展,更能以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加当地的经济收入,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促进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福兴,吴忠军.民俗旅游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肖建刚,李肇荣.广西导游[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戴民强.融水苗族[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9.

[4]杨通江.苗族歌谣文化[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10.

[5]张晓萍,黄继元.纳尔逊·格雷本的“旅游人类学”[J].旅游学刊,2000.

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篇9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众的旅游消费需求进一步呈现出由低级向高级的趋向,大众的旅游活动形式已不再限于满足传统的有形的旅游产品,而是寻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愉悦和历史内涵,从消费有形的旅游产品转向消费无形的旅游文化为迎合大众的这种需求,许多区域、城市、景区再次把目光移向曾经被冷落的精神性文化消费领域——民俗文化。市场上开始出现所谓的“人造文化”,并有泛滥之势,许多学者、人士开始抨击、批判这种旅游文化市场化的行为,呼吁文化回归、保持原始状态。通过对民俗旅游文化现状的一些分析,从另一个角度指出文化商品化并非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一无是处,正当、适当的商业化手段对文化的传统和发扬还能起到促进作用。就此探究某些商业化的市场营销是有现实意义的。

1引言

随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开始厌烦喧嚣的城市生活,渴望在闲暇之余呼吸一下清新的乡村空气和恬静特异的民族风情,这种对大自然和原始生态的回归动力,驱使着广大游客前往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地旅游,去民俗村寻求内心的渴望和满足对历史文化知识的渴求,这体现了游客的休闲需求,也说明当前民俗旅游文化正是在这种呼之欲出情况下逐渐呈现在广大民众视线之内。正是基于此,我国的民俗文化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近年来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及其发展都大有成效,然而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如何合理科学可持续地发展民俗旅游,在旅游发展的前提下,使民俗文化发扬光大,避免庸俗化、导致畸形发展,使其走上持续健康发展道路成为当前一个值的研究的热点。

2民俗旅游文化的内涵

2,1民俗文化的内涵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民俗文化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作用下形成的积久成习的文化传统。其内涵包括饮食、服饰、家居等物质民俗;组织制度、人生礼俗等社会民俗;民间信仰、巫术禁忌、娱乐游艺、民间工艺等精神民俗;神话、传说、故事、民谣、谚语等语言民俗。这种民族的,时代的文化既有物质的标识,制度的规范,又有具体社会行为,风尚习俗的鲜活体现。由此可见优良的民俗文化是对传统民俗事物和现象的梳理和检验后形成的。其表现形式多样,如今年开始实行的法定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在旅游中,民俗文化是很括跃的旅游资源,涉及旅游的行、游、住、食、购、娱的方方面面,由于各地的民俗对异地游客有一新奇感,激发民众的奇心,娱乐性、参与性也很强,对游客很有吸引力,游客为能亲身体验另一地域的文化特征,不惜奔走千里。如香格里拉,云南西双版纳、云南大理丽江沪沽湖等地正是由于具有特有的民族风情村及少数民族习俗才闻名于世,吸引了广大国内外游客。

2.2民俗旅游的内涵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型旅游,它欣赏的对象为人文景观,而非自然景观,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传统节日、建筑风格、民间歌舞都是民俗旅游的珍贵资源与欣赏对象。温锦英定义:民俗旅游就是借助民俗来开展的旅游项目,它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俗事项和民俗活动为旅游资源,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鲜明、突出的民族性和独特性,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鲜感,它的魅力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巴兆祥界定:民俗旅游是指游客被异域或异族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所吸引,以一定的旅游设施为条件,离开自己的居所,前往旅游地(某个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区域),进行民俗文化消费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复合体,是人类文明进步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民俗旅游的主要类型包括与山水风光相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民居及其他建筑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饮食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礼仪结合的民俗风情游、与喜庆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大型民族风情园景为产品的民俗风情游等六大种类。围绕以上不同类型,民俗旅游可以通过再现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的古老文、传统习俗,满足现代社会人们求新、求异、求同、求知的心里需要。因此,简单地说,民俗旅游就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特有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为载体开展的旅游活动。

作为以民俗文化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目的地,游客关注的是精神层次的消费,这和观光型景区截然不同。民俗旅游对旅游目的地来说,特有的民俗文化是一种极其有价值的旅游资源,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吸引了更多的游客,从而扩充了旅游地的客源和市场需求,增加了经济收人,提高了社会收益。

3我国旅游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我国旅游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

这些年来,我国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极为迅速,已经成为旅游中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很多地区都纷纷投资兴建民俗旅游度假村、民俗旅游专业村、农业民俗旅游村以及民俗旅游主题公园等,承办民俗旅游节日,举办大型民俗旅游活动。

如山西民居以及乔家民俗博物馆,赣南的客家民俗文化、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云南大理丽江泸沽湖、山东日照的渔家乐民俗旅游度假村等地推出各具特色的活动内容和民族风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游玩。如今,很多地区将旅游业看作扶贫行业,民俗旅游开发也作为发展地区经济的手段被滥用。不可台认民俗旅游作为旅游业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促进了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激活了一些地区其他的行业,解决了社会就业问题。正是这个原因,有些不具备开发观光型旅游地的地方,基于发展经济为目的,盲目投资建立形式各样的民俗文化村,大打“民俗文化”牌子。

3.2民俗旅游存在的问题

(1)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力度过大。

民俗旅游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使得很多地方不顾自身环境条件的限制,盲目开发民俗旅游资源,致使当地民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无序,特别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严重破坏,长此以往,将损害整个民族旅游资源乃至文化传统传承。

(2)部分优秀的民俗文化庸俗化。

由于民俗旅游的经济效应较大,许多旅游景区片面注重对旅游景点的外观和形式的建造,不考虑当地的特色,只是想通过美观的造型来吸引游客的眼球。片面追求经理利益,导致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民俗文化被随意地庸俗化,从而失去了民俗的特色。

(3)特色不鲜明。

鲜明的地区特色是民俗旅游的主要依托。黄金周刚兴起时,国内许多城市对旅游业还不是很重视,有的地方甚至连像样的景点也没几家。近几年,各地都把旅游产业作为重要产业甚至支柱产业来抓,大抓特抓民俗旅游,民俗活动逐渐趋向同化。你敲锣打鼓,我也敲锣打鼓,你舞龙舞狮,我也舞龙舞狮。项目雷同,风格雷同,缺乏新意、创意与吸引力。民俗旅游正在失去特色。由此,我们务必要保留各地民风质朴淳厚的特点,才能使民俗旅游项目持续吸引旅游者。

(4)内容夫浅,缺乏内涵。

由于经济利益的吸引,一些景区往往仿照那些做得不错的地方,别人有的全部照搬过来,这样,形式上完全一样,再没有其附合本地民情、风俗的内容,过多地附和旅谫者的心理,甚至为了猎奇心理,急功近利于一味迎合游客,刻意追求表面的形式,,失去了内涵。孰不知,来参加民俗旅游的游客关注更多的是这种文化的内涵,这种深层的东西才是吸引游客的根本,形式上的做文章对文化的传播和本地景点的长远发展很难起到良好的效果。

(5)缺乏要有科学、合理、系统的规划。

一些民俗旅游景区开发在实施过程中操之过急,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有些,如深圳民俗文化村和云南民族村投资均在l亿元左右,开业时间也十分接近,前者很快收回投资,后者则连投资的利息都难以偿还,除了经营管理原因之外,云南民旅村的建设选址过于匆忙,没有统筹分析,前者处于口岸城市,经济发达,项目内容与现代化城市形成鲜明反差。昆明人口流量小,民族村项目地处少数民族实际分布区,具有原地浓缩式开发模式的弊端,对当地居民吸引力不大,也损失了一部分追求真实感和亲身体会身临其境的外地游客。正是这些原因造成了两个同质景点的不同结局,可见科学、合理、系统的规划在开发民俗旅游中必不可少。新晨

<6)缺乏行之有效的市场运作手段。

如果说文化是民俗旅游发展的根本,科学有效的市场化的运作手段则是民俗旅游发展的保障。民俗旅游的发展不能单单从形式上考虑如何去作,去延续,还要从经济效益上去统筹,没有了收人作支撑,民俗的发展就失去了生存的基本保证。我国有很多优秀的民间艺术到今天都流失了,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致使那些拥有这些技艺的民间艺人为求生存而改从其他行业。民俗文化的发展如果不能很好的运用市场的手段运作,只是作为一个纯艺术形式也不可能长久存活。我们知道,旅游刚刚起步的时候,民俗旅游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注意,那时的民旅风情只是旅游中的一个小小点缀。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民族风情村成长起来,越来越多的异地民俗发展开来,最根本的原因是旅游的带动,从而使其找到了一个生存发展的基本裁体。但今天旅游中的到处泛滥的民俗村要求它自身的发展必须有一个有效的市运作手段作保障。张艺谋的《英雄》开创了我国影视市场成功商业化运作的典范。其“印象刘三姐”,“印象桂林”等系列,让桂林更是驰名中外,也让人们看到了民俗文化同样可以包装,而且精美的包装会带来更大的收益,科学正确的商业化会使传统的民俗文化发展更好。

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篇10

民俗村旅游的定义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笔者比较了与之相关的“乡村旅游”和“民俗旅游”的相关概念,并对三者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关于乡村旅游的定义,世界旅游组织在《地方旅游规划指南》中的界定是:“旅游者在乡村(通常是偏远地区的传统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模式的活动。该村庄也可以作为旅游者探索附近地区的基地”。刘德谦认为,乡村旅游就是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休息、观光、体验及学习等的旅游活动。综合其共同点,乡村旅游地点发生在乡村地区,并且以乡村当地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为旅游吸引物。关于民俗旅游,刘德谦认为民俗旅游是以与城乡民众密切联系的民俗传承事象作为旅游主要目的对象的旅游活动。陆景川认为,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型旅游,它欣赏的对象为人文景观,而非自然景观,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传统节日、婚丧嫁娶、建筑风格、民间歌舞都是民俗旅游的珍贵资源与欣赏对象。民俗旅游可称为“民俗文化旅游”,是以民间传统和现代市井文化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民俗旅游的地点不仅包括乡村还包括城市,分为“乡村民俗旅游”和“城市民俗旅游”。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民俗村旅游是乡村旅游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同时又是乡村旅游和民俗旅游的结合体。民俗村旅游的地域范围是在乡村,是以乡村当地旅游资源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应该属于乡村旅游的范畴;同时民俗村旅游的主要旅游吸引物为当地的民俗,包括风土人情、生产生活方式、建筑风格、节日节庆以及婚丧嫁娶等社会民俗。因此,笔者认为,民俗村旅游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乡村地区以其特有的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吸引异地城乡游客前往观光、休息、体验及学习,具有民俗旅游特色的乡村旅游形式。

二、国内民俗村形成模式与类型

目前,国内发展比较成熟的民俗村旅游是在京郊地区,京郊地区现在大约有330个民俗村,其中市级民俗村达156个,从2007年开始,北京市旅游局先后完成了《北京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规划》、13个区(县)的“一区(县)一色”旅游特色功能定位、30条“一沟一品”的沟(带)地域乡村旅游规划和30个村庄的乡村旅游创意策划,使京郊地区的民俗村旅游更加规范化。国内其他地区的民俗村发展虽不是非常集中,但也各具特色。

(一)形成模式

1.历史积淀模式

历史积淀模式是指民俗村以其自有的民俗特色为基础,附之该地区优美、恬静的自然环境,没有经过太多的人工雕琢,随着历史的发展自然形成民俗村落的模式。该模式初期的旅游形式多以郊区农村观光、学生郊游和“农家乐”为主,逐步发展形成规模之后,形成独具当地民俗特色的村落。例如山东章丘朱家峪村,它是山东省第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祠庙、楼阁、古桥、古文化遗址等处处彰显其浓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形成了山东地区独具特色的民俗村落。朱家峪村在早期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其独特的民俗文化使越来越多的游客流连忘返,逐渐形成了民俗旅游村,该民俗村的发展正是典型的历史积淀模式。

2.人工打造模式

人工打造模式是指该民俗村地区本来缺少民俗文化特色或民俗文化特色不明显,后经过人为规划、改造而形成的民俗旅游村落,其中也包括人为建造的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等,此种民俗村大多是以盈利为目的,通过丰富的民俗文化展示来吸引游客,此类模式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华侨城集团旗下的中国民俗文化村,它是中国第一个荟萃各民族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和民居建筑于一园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共建有25个村寨,均按1:1的比例建成。通过民族风情表演、民间手工艺展示、定期举办大型民间节庆活动,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出我国各民族原汁原味、丰富多彩的民风民情和民俗文化。

(二)民俗村的类型

1.古村落观赏型

古村落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前建村,年代久远,且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地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的民俗、民风。游客以静观或踏看为主的游览方式,对其民俗设施、民俗陈列和有地方特色的民居群落进行观览。这种类型以浓厚的古村聚落文化和特色古村聚落建筑为核心吸引物,引导游客前往观光、游览。其典型代表有江西婺源古村落群,它是当今中国古建筑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地方之一。此外还有山东章丘朱家裕、北京门头沟区爨底下村、浙江丽水莲都西溪、安徽黄山西递古村。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周庄、同里、西塘等也属于此等类型。

2.农事体验型

此种类型是指在特定的民俗环境中,旅游者同当地人或表演者共同游戏、生活或劳作,诸如歌舞戏、种花养鱼、采摘果实、种植蔬菜、学做菜肴及其他家庭工艺等。这种类型与“农家乐”旅游非常相似,但游客收获更多的是对当地民风民俗的体会。例如北京东小河屯民俗村推出的“乡下有我一分田”,游客可认领土地,不但可以自己耕作,还享有耕地的管理权,真正地体验农家生活。类似的还有昌平麻峪房民俗旅游村和海南琼海椰寨等。

3.文化游览型

以当地人文特色为依托,由历史名人或历史典故等人文因素为主题发展起来的民俗村落,游客到此主要是观赏当地的人文建筑以及膜拜历史名人,重游历史文化。例如山东潍坊杨家埠民俗村(木版年画)、山东淄博蒲松龄故居、浙江瑞安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村、四川丹巴县梭坡乡莫洛村(母系文化)、福建永定土楼(古民居)等。

4.主题公园型

通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造的,以盈利为目的的民俗文化游览园区,通过定期举办大型文艺活动、民俗风情表演、民间手工艺展示以及参与性的民族游乐活动,展现各民族风情,吸引游客。如海南兴隆亚洲风情园、古都西安的大唐芙蓉园、宁波象山“中国渔村”旅游区、桂林漓江民俗风情园等。

5.休闲度假型

将民俗与休闲度假相结合,以度假为主,在水乡、山村或民俗园中小住数日,对游览地的衣、食、住、行作亲身体验,同时对当地的民间艺术、民间技艺、方言等加以了解。例如山西尖草坪区马头水乡北石槽村的世外桃源民俗村,该民俗村共投资2亿元进行综合开发建设,目前有六个基地:世外桃源民俗文化村、世外桃源水上乐园、世外桃源生态养鸡场、世外桃源飞人俱乐部、世外桃源花果山、世外桃源生态村,是一个集生态养生、休闲、餐饮、养老等于一体的民俗村。

三、国内民俗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

(一)文化内涵挖掘不足,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早期的民俗村旅游是从“农家乐”发展而来的,但在发展过程中,部分地区的民俗村尚未充分挖掘出当地的民俗特色,文化内涵不够深厚。例如京西地区的民俗村旅游。京西地区以永定河文化为主脉,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但目前该地区的许多民俗村至今还停留在简单的食宿接待上,“民俗味”不够浓厚。当地的一些自采山茶、特殊风俗等活动尚未得到很好的开发,没有达到“品味民俗”的目的。而且出于经济利益和迎合游客心理的目的,很多地区在开发民俗项目时同质化现象严重,没有体现出当地民俗的特色性。例如南方各地推出的“江南古镇民俗村”、“水乡古镇”等很多民俗旅游项目都较为雷同,这会形成区域内的竞争和旅游资源的浪费。

(二)经营粗放,组织模式落后

目前很多地区民俗村发展的组织模式主要是农户自主经营。而随着现代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对旅游品质要求的增高,这种粗放式的经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旅游消费者的需求,他们需要一种更贴近农家生活的“生态”和“文化”的体验。而且这种单一式的农户自主经营的模式,进一步加深了产品的同质化,以及产品的低层次开发,最终导致区域性民俗村旅游“大规模扩张、低水平发展”,常此以往,必然会阻碍旅游经济的深入发展。

(三)部分地区出现“飞地化”现象

所谓的“飞地化”,是指城里人占据了乡村旅游业中的经营者地位,在乡村旅游目的地形成了城里人的“飞地”,使乡村旅游收入中的大部分被外来投资者带走。在乡村旅游业中,经营者的本地化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乡村性,而“飞地化”是对乡村性的最大威胁。城市经营者一般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广泛的人脉关系,尤其是之前多年从事餐饮娱乐业的职业经营者,他们拥有丰富的餐饮经营经验,因此在乡村旅游经营中会对乡村本地的经营者造成一定的排挤,使农村地区大量的经济收入外流,造成了“飞地化”现象。

(四)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人才和管理体制不健全

由历史积淀模式形成的民俗村,由于其多以农户自主经营为主,因此资金投入方面不是非常充足,造成了基础设施不是很完善,比如住宿条件和卫生条件较差、床铺很硬、通讯设施不完善等。而且目前大多数民俗村旅游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自然形成的,缺少统一的管理,更谈不上人才引进和储备问题。部分地区即使是统一规划,也是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由村委会统一规制,这种方式没有引入现代管理体制,不利于民俗村旅游的长远发展。相比较来说,人工打造的民俗村景区做得相对较好,在人才和管理体制方面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五)促销手段落后,市场开发被动

2004年,《北京市密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课题小组对北京市密云民俗村的旅游者获取信息的渠道进行调查,结果如表1:调查结果表明,密云民俗旅游村在营销中存在现代化的营销手段所占比例较少。在国内民俗村旅游中,大多数靠口碑宣传来招揽游客,极少采用现代化的营销手段和营销方式。而且民俗村的市场开发总体上处于被动地位,游客的逐渐增多导致民俗村的逐步形成,而不是民俗村自主开发来吸引游客,这种关系使民俗村的发展存在很大风险。

四、民俗村旅游发展的几点对策

(一)“借点极化”,打造主题民俗村

“借点极化”是指充分挖掘各民俗村的文化内涵,找准其民俗特点,有组织地发展特色各异的主题民俗村。极化则从两方面体现:一是在空间上,个别主题民俗村形成空间“点”,然后以“点”(村)带“线”(民俗村带)或“面”(民俗村网络),在旅游空间上形成民俗村区域旅游网络结构。另一方面,在内容上,各民俗村要有自己的主打品牌,建造主题民俗村,将自然风光、文物古迹与民俗文化有机结合,形成特色,创出品牌。

(二)管理组织化,全面提升旅游环境

在民俗村有组织地构建旅游开发的统一管理机构,组建具有层级结构的民俗村旅游开发管委会,组建村级管委会,同时各民俗村选出代表组成县级管委会,以便于各民俗村间的交流和管理,做到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同时,对民俗村的整体旅游环境进行改造,塑造和谐的旅游氛围,其中包括道路、卫生、餐饮、住宿等基础设施硬环境的改善,同时也包括服务质量、旅游文化等软环境的提高。硬环境的改善重点应在集资和监督方面下功夫,而软环境的提高主要是加强对民俗户的培训和教育,可选择在旅游淡季定期组织民俗旅游接待户接受旅游培训和教育。

(三)坚持“本地化”,防止“飞地化”

乡村旅游经营者与劳动力本地化是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发展民俗村旅游中应与当地的农民保持充分的联系,保证旅游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留在旅游目的地。例如北京市通州区大营村实行的“乡村旅游社区主导开发(CBD)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它以产业链本地化、经营者共生化和决策民主化为支撑,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当地农民的利益。在其他旅游地的现实操作中,虽不必照搬这种模式,但是“产业链的本地化”以及“经营者共生”确实是一种很好地防止“飞地化”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