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循环经济的含义十篇循环经济的含义十篇

循环经济的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9:56

循环经济的含义篇1

关键词:煤矿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

循环经济是指通过废弃物和废旧物资的循环再生利用来发展经济,目标是使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投入的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即实现低投入、高效率和低排放的经济发展[1]。

煤矿区作为“资源开采-经济发展-环境损害”高度耦合的区域,其循环经济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区域资源、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然而,由于煤矿区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且具有变量多、关系复杂等特点,因此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是实现准确评价煤矿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课题。

1煤矿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选择原则

根据循环经济的基本特点和煤矿区的特殊性,选择循环经济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必须遵循以下原则[2-4]:

1)系统性和层次性结合原则。

循环经济首先是由不同层次、不同要素组成的复杂大系统,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全面的反映循环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包括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组成部分,这些子系统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应在不同层次上采用不同的指标,全面反映循环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客观地反映系统发展的状态。

2)简明可行性原则。

科学合理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必须定义明确简单明了,数据来源要精确,处理方法要科学合理,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和客观。指标体系应具有可操作性强的特点,要尽可能简单实用,考虑定量化的可行性、建模的复杂性以及数据的可靠性和可获得性。

3)动态引导性原则。

循环经济既是目标亦是过程。循环经济既是一个目标又是一个过程。因此,指标体系中不但要有反映循环经济现有规模和发展水平以及发展目标的静态指标,更要有能综合反映循环经济系统的动态变化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动态指标。以便使得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具有决策、描绘、监测、预示和评估功能。

2煤矿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评价指标体系系统划分

根据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意义,本文采用“类决策树”的分析方法对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系统划分。

“类决策树”方法[5-7]就是将我们的循环经济目标以及将它分解成的若干子系统,最后提出描述、表达目标的各项指标元素,最后一层的具体指标用一个像树枝的图形表示出来,把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决策问题形象化,以便于决策者分析、对比和选择。划分的结果见图1。

由图1可知,煤矿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3个层次,即决策层(a)、子系统层(B)、指标层(C);5个子系统,即经济发展子系统(Bl)、危害环境子系统(B2)、资源承载子系统(B3)、生态保护子系统(B4)、绿色支持子系统(B5)。经济发展子系统Bl用于评价煤炭循环经济系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B2资源承载子系统煤炭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子系统B3和B4用于评价系统环境质量的优劣状态及控制程度;绿色支持子系统B5用于评价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和服务的能力以及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

2.2评价指标选择

在充分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运用专家咨询方法,针对5个子系统遴选代表性评价指标。遴选出的评价指标隶属的子系统、意义等见表1。

3结论

1)遵循系统性和层次性结合原则、简明可行性原则、动态引导性原则,运用类决策树方法对煤矿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系统划分,共分为3个层次,即决策层(a)、子系统层(B)、指标层(C);5个子系统,即经济发展子系统(Bl)、危害环境子系统(B2)、资源承载子系统(B3)、生态保护子系统(B4)、绿色支持子系统(B5)。

2)针对5个子系统,遴选代表性评价指标19个。其中经济发展子系统包含4个指标、危害环境子系统包含3个指标、资源承载子系统包含3个指标、生态保护子系统包含4个指标、绿色支持子系统包含4个指标。

参考文献:

[1]周宏春,刘燕华等.循环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2]孙峥.煤矿矿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

[3]刘霞.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5.

[4]赵国浩.可持续发展系统要素分析[J].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1998,(2):18-20.

[5]耿殿明.矿区可持续发展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循环经济的含义篇2

关键词:利益循环经济公益经济公益诉讼

循环经济法视野下的公益

(一)公益利益的含义

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学者们对公共利益有不同的认识。罗尔斯把利益分为个人利益、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等。言外之意,公共利益即是社会利益与国家利益的总和。庞德则把利益分为个人利益、公共利益与社会利益。由此,公共利益既包含国家利益,也包含有国家以外的世界性利益或人类利益。有的学者则认为应该把利益分为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再把公共利益分为人类利益、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等。还有学者根据法益主体的分类,将法益分为国家法益、社会法益与个人法益,由此再将利益分为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此,公共利益是上位概念,社会或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同为并列的下位概念。笔者认为,在当代这种划分是比较科学合理的。

社会有两个领域: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特殊的私人利益关系总和构成市民社会,普遍的公共利益总和构成政治国家。公共利益表现为社会利益或国家利益。在不同领域内,在不同情形下,公共利益所指向的范围和本质是不同的,情况相当复杂,但也有共性,即“一定社会中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生存、发展、需要的客观对象和发展条件,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可以直接享受的利益”。据此,机场、公共道路交通、公共卫生、公共图书馆、灾害防治、国防、科学及文化教育设施、环境保护等,均属于公共利益。

(二)循环经济法的意义

循环经济模式不仅能满足人类物质上的需求,而且还带给人类极大的环境利益。环境利益属于公共利益的范畴。首先,环境是公共产品。环境资源就其自然属性和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来说是全体国民的“共享资源”,是全体国民的“公共财产”,任何人不能对其任意占有、支配和损害。其次,环境是公共权利。环境权益建立在人们共享环境条件这个基础上,具有公权之性质。环境权在强调人的自由、利益和权利时,同时强调服从和服务公共利益的原则,强调服从和服务全人类的长远利益包括后代人的利益。最后,环境是公共事务。目前任何一个国家的环境问题都是由特定的国家机构或国家机关委托的管理部门进行管理的。

经济法从其诞生之日起,就立足于社会本位,是一门以社会整体利益为主导的法律。经济法始终为实现“政府适度干预经济”而努力,“政府之手”适度动作促使环境外部不经济内部化,实现环境资源有效利用和清洁的空气、清洁的水等公共物品的“生产”,从而达到社会期望的环境目标,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法主张科学的发展观,它有经济与环境共同可持续发展的理想追求。具有“现代性”的循环经济法更重视环境利益和经济利益、当代人利益和后代人利益以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冲突的协调,它是经济法的一个子体系,其调整对象、调整方法、法的本位、法律责任形式等都与经济法具有同质性,其所调整的利益范围也必然在经济法所调整的利益关系范围内。循环经济法既主张要发展经济,同时也主张物质能源的再利用,消除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双重要求。立法的实现有赖于司法重要的支持和保障,循环经济公益需要诉讼制度保障。

循环经济法视野下公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一)对立统一关系

循环经济法中的社会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它们之间的统一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互相依赖、互相转化、互相包含”。在经济活动中,企业为了获取最大利益,其生产就会最大限度地减少其生产成本,最大限度地去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和能源,而不会考虑资源和能源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的社会公共利益问题。因为对于个人利益来说,目前这种粗放式的经营状态,是其利益最大化的捷径。如果按照循环经济所要求的资源减量化以及再利用和再循环的三原则,无疑会给企业带来生产成本的增加,毕竟现代的生产技术还不成熟,很多的“循环”还只依靠科技的机械“循环”,而非生态的循环。企业如果进行资源减量化使用,就要增加成本的投入(如科研的投入),且会使利益的回收周期增长,这显然不是其想短时间获取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选择。另外,整个社会系统内大部分没有实现资源化、减量化和再利用,个别企业如果采用循环生产,也只是在其企业内部的循环。然而,循环经济的循环要在三个层面实现:企业内部的循环;企业之间的循环;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循环。只有企业内部的循环是不能实现循环经济理论中所讲的循环要求的。当然,这也就意味着无法实现社会的公共利益。另外,如果整个社会现在仍继续传统的粗放式经营方式来发展经济,将会造成资源的耗尽和环境破坏,此时,个人利益也就丧失了其存在基础。所以,在循环经济中,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

(二)次序问题

当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产生矛盾冲突的时候,就会遇到孰轻孰重的次序问题。客观地讲,应当首先关注公共利益,在关注公共利益的同时,尽力抵制只顾个人利益膨胀的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的做法;但是,公共利益的实现也必须是在保护个人利益的前提下进行并实现的。并且,公共利益并非对个人利益具有绝对的、必然的优先权,那种认为公共利益时时处处都得让个人利益让步的做法是错误的。尤其是在人权日益得到重视的今天,那种盲目蛮干、一味地要个人利益为公共利益让步的做法是要不得的。更不要说有些单位或个人假借公共利益的名义,侵犯个人合法权益的恶劣做法。在循环经济立法的过程中,必须树立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协调的具体可行的原则。“我们必须以个人对享有某些东西或做某些事情的要求、愿望或需要作为出发点,也可能以不强迫他去做他所不想做的事情的要求、愿望或需要作为出发点”。这种看法可以说准确地反映了以保护个人权利为核心的公共利益的保护与实现的思路。这显然是立法者在认定公共利益必须明确的目标,因为在明确公共利益时是不可以忽略对个人利益的关注的,而上述表述较好地兼顾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两者间的辨证统一关系。

循环经济法的实施需要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的保障

(一)循环经济法“可诉性”缺陷及其弥补

循环经济法的可诉性是指为了判断循环经济纠纷的是非而使经济纠纷主体可诉求于法律公设的判断主体的基本属性。实际上是指对于循环经济法主体行为的不满可否向法定机构倾诉(如提愿或),以使法益获得保障的问题。“判断一社会关系是否有可诉性,主要依据其是否存在诉的主体,是否存在诉的裁判机关,是否存在待诉的利益,是否存在待诉的独立价值”。循环经济纠纷正是从内在层面上回应着这四个标准:循环经济公益诉讼以社会公众和国家代表机关为主体,有广泛化的主体需求,法院有关审判庭的设置,为循环经济冲突的司法解决提供了诉讼的裁判机关;与此同时,有关国家代表机关和社会公众,以提起并支持循环经济公益诉讼为基本形式,对侵害循环经济公益的行为进行追诉,使得循环经济公益成为循环经济公益诉讼的待诉利益;而平衡循环经济主体间利益、消除经济纠纷与矛盾、缓解经济冲突、维护循环经济公益进而保障整个社会经济秩序与社会正当关系成为循环经济公益诉讼的价值所在。由此可见,循环经济冲突已具备诉讼的各种基本特点。因此可以在适当时候将其导入司法尤其是诉讼机制,以化解经济矛盾,保障社会公共利益。

循环经济法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实践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的最终立法价值及其尊崇的精神理念,注重其从社会整体利益角度协调和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保护的是包括广泛不特定的单一市场主体利益在内的整体社会经济利益。因此,循环经济法律的实施及循环经济公益纠纷的解决一旦进入诉讼领域,通常表现出强烈的公益色彩。鉴于适用循环经济法解决经济纠纷的原则和程序专业性、特殊性较强,在我国按案件性质分设审判庭的司法体制背景下,法院设置专门的审判机构致力于此具有低成本与高效益的优势。因此,突破传统诉讼模式观念和制度局限,建构价值与规则独立为一体的经济公益诉讼制度(旨在建立一种人人都可以为了公共利益而提讼的制度),该制度可以有效地弥补循环经济法的可诉性缺陷。

(二)循环经济法对公益诉讼制度的依赖性

司法作为维持政治及社会体系的一个基本支点发挥着正统性的再生产功能。社会中发生的几乎任何一种矛盾、争议,尽管经过各种各样的决定仍不能得到解决并蕴含着给政治、社会体系的正统性带来重大冲击的危险时,最终可以被诉讼、审判所吸收或“中和”。通过诉讼、审判,尽管争议或矛盾本身未必真正得到了解决,但由于司法所具有的诸如把一般问题转化为个别问题、把价值问题转化为技术问题等特殊的性质和手法,因发生争议或矛盾,从而可能给政治及社会体系正统性带来的重大冲击却得以分散或缓解。公共权利、公共利益(循环经济公益)受损害可以诉诸司法救济是法治的应有之义,建立一种恒定的、解决社会矛盾的机制是保障现代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手段。公益诉讼制度既为人们参与国家事务管理提供了新途径,也为人们这一权利的实现提供了司法保障。应该说,司法救济是一种最根本、最重要的解决循环经济纠纷的途径。

(三)循环经济公共利益的维护应依靠“公众”提起“公益诉讼”

现代法关于公共利益的保护,一般由公务员代表国家履行,但目前许多国家都认识到国家机关无论如何健全和周密,仅依靠公务人员来维护公共利益是不够的。因此,纷纷寻求授权公民和社会组织维护公共利益以补救其不足。“现代法制只能以民主制度为基础,采用一般大众到政府以及从政府到一般大众的不断立法、规范、监督、反馈、和修正的‘良性双向运行’(reciprocity)模式”。我国虽然早已认识到人民群众是执法监督的最基本的力量,但由于现代法治意识缺乏,一直没有从司法制度的设置和运作方面保障人民通过行使公诉权利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只停留在向有关国家机关或领导人检举、揭发、举报上,实践证明这与依法治国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循环经济公益(至少其中的环境利益)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群众是最直接的见证人。我国要重视人民群众在循环经济执法监督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应当让群众去参与、去行动。而参与的最好方式就是赋予公民和一切组织对循环经济违法行为的公诉权。这样,群众通过经济公益诉讼制度行使了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同时司法机关通过受理审查原告的,对被告的行为作出司法判决,有效地惩治了侵犯循环经济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张乃根.西方法哲学史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循环经济的含义篇3

随着世界范围内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加剧,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在逐步加强,纷纷探索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模式。20世纪90年代之后,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趋势。一、循环经济的内涵有关循环经济的概念,观点众多,兹不赘述。但各界对其实质和内涵已基本达成共识,即循环经济实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按照生态系统的能量守恒转换的循环规律,将经济活动纳入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不断循环反复的闭合系统,以实现经济生产的低消耗、高质量、低废弃,从而将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影响与破坏降低到最低程度。循环经济包含三项主要原则,被归纳为3R原则:一是减量化原则(Reduce),属输入端方法,即商品生产者与服务提供者在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时应尽可能减少资源的使用量,简化包装,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消费者在消费时应优先选择包装简洁、耐用、可循环的产品,减少生活废品的产生和排放。二是再使用原则(Reuse),属过程性方法,即商品生产者与服务提供者在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时应尽可能以多种方式多次使用资源,避免资源过早成为废弃品。消费者在消费时亦应如此,并尽量避免、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三是再循环原则(Recycle),即资源化原则,属输出端方法,是指将生产、生活废物变为其他形式的资源(如热能),再生利用。循环经济包含三个层次:一是企业内部层次,即企业内部自身通过物质循环,以充分利用资源,节约资源;二是企业间层次,即企业相互之间通过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将对方所谓的“废物”为我所用,实现废物利用最大化;三是社会层次,即整个社会,包括国家、企业和个人,在生产、生活(消费)领域共同努力,减少浪费,节约资源。可以说,循环经济是当今世界上最新、最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二、外国循环经济立法发展模式[1~3]循环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模式,首先为发达国家所采取。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将循环经济纳入法制轨道,以立法的形式将循环经济这种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确定下来。这其中,尤以德国、美国和日本的立法成就最为显著。(一)德国立法模式德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循环经济立法的国家之一。早在1972年,德国就制定了《废弃物处理法》,1986年将该法修订为《废弃物限制处理法》,将立法目的从原先侧重对废弃物的处理升华到避免废弃物的产生。1991年,德国首次按照“资源—产品—资源”的循环经济思路制定了《包装废弃物处理法》,对于商品的包装物,要求生产商和零售商要避免废弃物的产生同时要求回收利用,以减少商品包装废弃物的填埋和焚烧的数量。1994年9月27日,德国公布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循环经济和废物处置法》,把资源闭路循环的循环经济思想从商品包装拓展到社会所有领域,规定对废弃物管理的手段首先是避免产生,同时要求对已经产生的废物进行循环使用和最终资源化的处置。归纳起来,德国的循环经济立法体系包括三个层次:法律、条例和指南。除上述法律、条例外,还有农业和自然保护法、污水污泥管理条例、废旧汽车处理条例、废电池处理条例、有机物的处理条例、电子废物和电力设备处理条例、废木材处理条例、废弃物管理技术指南、废弃物(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技术指南等。在德国诸多循环经济立法中,1994年9月颁布的《循环经济和废物清除法》,是人类第一部循环经济基本法,有着划时代的意义。该法更为系统地运用了3R原则来解决废弃物的问题,并将循环经济的物质闭路循环思想从包装问题推广到所有的生活废弃物。该法共分9章64条,从废弃物清除入手,详细规定了生产、处理、消费各环节各个不同主体的义务。主要内容如下:1.废物的生产者、拥有者和清除者的责任。设备经营者,废物制造者,以及公共清除人员,必须按照对公共福利有利的原则清除废物。对于这一点,法规在转让、委托第三者,组成协会,农业肥料等方面都有具体论述,对废物清除的具体做法和原则也有规定。2.企业主体对其产品负担的责任。包括产品的禁止、限制和标志以及对产品的回收义务。3.主管部门的责任。包括制定清除的规章、计划,批准废物清除设备的建立和运营,对废物清除利用的监测。4.专门的废物企业组织的责任。德国立法向以严谨著称,该法也不例外,明确的义务条款和可以量化的标准非常之多,法律的可操作性极强,重视程序性规定,对我国立法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德国关于循环经济的立法及其法律实践,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各国、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经济发达国家,都先后依据循环经济思想制定或修订了本国的废物管理规范。(二)美国立法模式目前,美国还没有一部全国性的循环经济法规,但美国的《资源保护和回收法》《1990年污染预防法》都不同程度地体现着循环经济的要求。同时,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还推行了一些循环经济的政策。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已有半数以上的州先后制定了促进资源再生的循环法规。美国《1990年污染预防法》强调了对污染物的预防,通过源头削减和过程控制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保护人体健康,在生产领域贯彻了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思路,但并未提到在全社会范围内推行一种新型的,更为先进的经济增长模式,立法中也未出现循环经济的字眼。《资源保护和回收法》的主要内容如下:1.规定废弃物的存在形式及其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2.规定该法的立法目的是保护人类的健康和环境安全,保护有价值的物资和能量。3.对有关资源保护和回收术语作出定义。4.确定该法的组织管理实施机构及其职权,即特别设立负责联邦资源保护和回收活动的部门协调委员会,对由环境保护局、能源部、商务部和依照该法或任何其他法律进行的所有其他联邦机构所进行的从固体废物中保护和回收资源的所有活动进行协调。5.规定危险废物的管理制度,包括危险废物的鉴定、列举标准和程序。6.关于州或地区的固体废物计划的规定。7.规定商业部长在资源回收中的责任,如刺激市场开发、推广经验技术等。(三)日本立法模式日本是目前世界上循环经济立法最为完善的国家,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可以分成三个层面:一是基本法,即《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二是综合性的法律,包括《废弃物处理法》《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三是专项法,包括《容器和包装物的分类收集与循环法》《特种家用机器循环法》《建筑材料循环法》《可循环性食品资源循环法》以及《多氯联苯废弃物妥善处理特别措施法》。日本于2000年4月通过了《推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作为其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法律。该法共分3章32条,包括总则、建设循环型社会的基本计划和建设循环型社会的基本政策。该法的基本内容如下:1.提出循环型社会的概念,即全社会确保社会的物质循环,抑制天然资源的消费,减轻环境负荷。2.把废弃物定义为“循环资源”,促进“循环资源”的循环利用。3.把经济活动划分为生产阶段、消费阶段、处理阶段,在各阶段分别采取抑制、再利用、热资源回收和最后适当处理等方法。4.明确了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和国民的义务和责任。5.规定由政府制定“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计划”,每5年随实际情况修订。通过比较上述国家循环经济立法可见,美国的循环经济立法主要体现为单行法,未彻底体现循环经济的要求,而德国、日本的立法可谓全面、丰富,其共同点都是先在各个领域单独立法,待条件成熟时再制定循环经济基本法以统领各单行法。德、日立法模式更为可取,我国更应加以吸收借鉴,但不可照搬照抄,而应结合我国实际,确立符合我国国情、具有我国特色的循环经济立法体系。兹不赘述,详见下文。三、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现状我国在环境与资源保护领域进行了大量立法,可以说从立法总量来说,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这些立法在各自领域都起到了相当作用,但我国有关循环经济立法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无专门立法,立法零散不完整、不彻底。如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规范中均明确规定“国家鼓励、支持开展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但从上述法律性质及定位来看,还不能称其为循环经济立法,只是暗合了循环经济的部分要求。1996年8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规定:所有大、中、小型新建、扩建、改建的技术改造项目,要提高技术起点,采用能耗小、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1997年4月,国家环保总局制定并了《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规定》,要求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将清洁生产纳入已有的环境管理政策,以便更深入地促进清洁生产。为了指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工作,国家环保总局还会同有关工业部门编制了《企业清洁生产审计手册》,以及啤酒、造纸、有机化工、电镀、纺织等行业的清洁审计指南。1998年11月,国务院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工业建设项目应当采用能耗物耗小、污染排放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中共中央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若干问题的重大决定》明确指出: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在国务院机构改革过程中,有关环保产业和清洁生产的职能在新一届政府的各部门中作了重新划分,把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问题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对待。2009年6月29日,我国通过了《清洁生产促进法》,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规定企业实行清洁生产的法律。该法的主要内容如下:1.清洁生产的推行。规定了政府部门的责任,具体有政策制定部门制定相关财税、产业等政策,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制定规划,建立清洁生产导向目录,建立信息系统和咨询体系,向社会提供有关信息服务,建立落后产品技术的限期淘汰制度、环境标志制度、政府优先采购清洁产品,等等。2.清洁生产的实施。规定了企业和其他生产者的责任,具体有企业在技术改造、外包装设计上应尽的义务,农业生产、服务性行业、建筑工程、采矿中应尽的清洁生产义务。包括鼓励性规定,签订削减排污协议等,以及强制性义务,比如强制回收。3.鼓励措施。体现清洁生产促进法的特性,规定了减免增殖税、专项资金等鼓励性措施。4.法律责任。这部分同强制性措施的规定相对应,较为简略。综上来看,我国有关循环经济的立法主要集中规定为企业在工业领域进行清洁生产,即便是《清洁生产促进法》,虽规定将清洁生产推广适用到各个生产领域和服务领域,但纵观该法,仍然将重点集中在工业领域,而对其他生产领域和服务领域却语焉不详。且该法指导性、宣传性、鼓励性语言过多,反映出该法重此薄彼、结构失衡、难以贯彻执行的特点。事实上,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含义并不一致。两者主要区别点在于:第一,清洁生产的进步,在于变末端治污为源头治污,着眼于生产、服务领域;而循环经济活动过程是资源—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再生资源,囊括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更有利于解决生产、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第二,清洁生产虽然也强调改进设计,综合利用先进的工艺技术、设备,但它不同于循环经济的内涵。循环经济的内涵为生态经济,根据生态科学来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使经济活动同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相结合,走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系统内在化的路子。第三,两者事实的客观条件不同。实施循环经济比清洁生产需要更高的科技创新水平,更雄厚的经济实力,更成熟的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更健全的市场机制,更正常的资源配置秩序,更多的科技与管理人才,更强的民众意识和普遍的绿色消费倾向等。p5也就是说,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的第一阶段、初级阶段,循环经济是清洁生产的第二阶段、高级阶段。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形态的基础,而循环经济则是清洁生产的最终发展目标。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的内容之一,是循环经济在企业层面的实现形式。可见,循环经济是更为科学的经济模式,更能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因此,我们更应积极致力于发展循环经济,这也是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的。近年来,我国各届领导人及广大人民群众已就发展循环经济达成共识。如江泽民同志2009年10月16日在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国大会上指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到实现。”胡锦涛总书记2009年3月9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地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努力建设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示范区、生态省。”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2009年3月18日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支持发展循环经济”。这些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和加强循环经济立法提供了政治、法律和行政基础。实践证明,循环经济是最终走向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的惟一道路。笔者以为,我国在经济上既有发展循环经济的迫切需要,在立法上又有一定的立法成就可作铺垫,而且有比较先进的国外循环经济立法经验可资借鉴,我国制定循环经济法的时机已经成熟。事实上,我国的《清洁生产促进法》名为清洁生产立法,实际上却含有循环经济所要求的大量条文。如该法第19条规定: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过程中,应当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水和余热等进行综合利用或者循环使用;第26条规定:企业应当在经济技术可行的条件下对生产和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余热等自行回收利用或者转让给有条件的其他企业和个人利用;第9条进一步指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规划本行政区域的经济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企业在资源和废物综合利用等领域进行合作,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由此可见,我国的《清洁生产促进法》在循环经济所要求的企业内部层次、企业之间层次及社会整体层次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至于3R原则所要求的内容,在《清洁生产促进法》中也是随处可见,只是还不够系统、和谐。因此,我国的《清洁生产促进法》在实质上孕育了,甚至包括了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具有循环经济萌芽的性质。笔者以为,我国其实可以与时俱进,一步到位,整合原有立法成就,直接转向循环经济立法的发展方向。四、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法(一)立法体系循环经济法应是由循环经济基本法和若干单行法组成的完整法律体系。其中,基本法起统帅作用,规定有关循环经济的立法目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制度、法律责任等;单行法则是对基本法的落实和细化,通过对相关领域进行循环经济立法,使循环经济这种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得到切实实现。目前,国家经贸委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条例》列入立法计划,正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起草。同时,与此相关的《废旧家用电器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废电池回收处理管理办法》《木材节约代用管理办法》等规章的起草制定工作也已启动。笔者以为,随着经验的积累,条件的成熟,我国应逐步推广立法,参考日本按行业分别进行循环经济立法,形成一个以基本法为核心,各单行法具体落实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二)立法顺序前已叙及,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应对国外先进立法经验和成果加以吸收借鉴,比如就立法模式来说,笔者赞同仿效德、日制定循环经济基本法,但在制定循环经济基本法和单行法的顺序上,笔者却不赞成有学者提出的按照德、日先单行法后基本法的模式立法。p37笔者以为,我国循环经济立法不必事事拘泥于他国已有做法,循规蹈矩,亦步亦趋,而应结合我国国情和实际需要,体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当前,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态安全岌岌可危。我们不能坐等“时机的成熟”,当务之急是应在尊重实际的基础上,学习他国立法经验,通过法律手段积极推动社会大环境向着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方向前进,先行制定循环经济基本法。对此,我国已有相关立法过程予以佐证。如在环境法领域,我国基于实际需要,较早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在该法指导思想下和基础上,又陆续制定了各污染防治法、资源保护法及《环境影响评价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法规,构建了具有我国特色,符合我国实际需要的环境法律体系。在民事立法领域,我国也是较早制定了具有统帅作用的《民法通则》,尔后又分别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著作权法》《担保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作为民法重要组成部分的《物权法》也于近日提上议事日程。可见,先制定基本法再制定单行法在我国是有现实基础和成功经验的,也符合我国的立法传统。因此,笔者以为,我国完全可以先行制定循环经济基本法,再在该法指导思想下和基础上制定各单行法。实践证明,这是完全行得通的。(三)立法技术我国已经制定了大量环境法律、法规和规章,但这些立法普遍存在着重实体、轻程序,语言欠明确,内容过于原则、抽象,可操作性不强,权利义务不对等,前后冲突、立法之间衔接不够、重复矛盾之处颇多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我国在进行循环经济立法时所应着重注意加以避免的。我们应注意立法语言的简洁明确,减少宣示性、口号性语言,注重逻辑结构的清晰合理,相关立法的衔接呼应,法律程序的严谨规范,关键是切实保证法律的可实施性。美国1990年《污染预防法》第6608条a明确规定:行政长官应当在本法实施18个月内和其后每2年向国会提交一份报告,详细表述实施促进源削减战略所采取的行动和这些行动的结果。德国《循环经济和废物清除法》中的明确的义务条款和可以量化的标准非常多,立法的程序性规定也十分完备,从制定计划、提交报告、进行提前审批到监测程序的一整套规定,使这部法律的可操作性,义务主体的可问责性都大大增强。在这一点上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四)基本法内容笔者以为,紧跟时代步伐、具有我国特色、符合我国实际需要的循环经济法应包括下列内容:1.循环经济法的总则部分,应包括循环经济的概念、立法宗旨、调整对象、基本原则、管理体制及术语解释等。概念前已叙及,兹不赘述;立法宗旨应是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全民参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和浪费,建立循环型社会;调整对象涵盖生产、生活两个领域,涉及企业、企业间及全社会三个层次;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原则、3R原则、公众参与原则等;管理体制方法应明确建立循环型社会的主管机关;术语解释是指明确一些重要概念的含义,如循环、循环型社会、再生利用、热回收、资源回收等。2.循环经济法的分则部分,主要应包括国家、企业、个人及非政府组织的权利义务、法律责任。(1)国家职责主要应包括:①中央及地方政府制定循环经济规划;②建立国民经济绿色核算体系,体现资源的环境价值;③加大循环经济宣传教育力度;④建立环境产品标示制度,政府给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产品颁发环境标识;⑤建立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在政府采购中规定购买循环经济产品的法定比例,规定政府必须优先采购绿色产品;⑥建立循环经济激励制度,如设立循环经济基金,对循环型企业进行扶持,对循环型企业实行税费优惠,对为建立循环型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等;⑦实行环境税制度,征收资源使用税、排污税等;⑧实行废旧物品强制回收制度;⑨鼓励技术创新及推广等。(2)企业的权利义务主要包括:申请税费减免、基金奖励;申请循环产品和服务环境标识;实行企业内部循环;参与企业间循环及社会循环等。(3)个人的权利义务主要包括: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申请循环经济奖励基金;培养绿色消费意识,积极采购循环型产品;在生活消费中节约资源,支持资源回收等。(4)非政府组织(如中介组织、环保组织)的权利义务主要包括:提供信息咨询,搭建交易平台;申请国家基金扶持;自身建立循环经济奖励基金,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奖励、表彰;积极宣传循环经济内涵,推动循环型社会的建立等。(5)在法律责任方面应明确循环经济法律关系的各个主体,如主管机关、企业、个人、非政府组织等在循环经济发展活动中因其违反法律规定、义务所应承担的责任。这部分规定应明确具体,注意和权力的对应性,使各法律主体的违法行为具有可问责性,以保证循环经济法的实施。

循环经济的含义篇4

[关键词]自然资源循环型经济节约型经济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后,围绕这个思想产生了一些经济模式,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循环型经济(俗称‘循环经济’)”。循环经济这个提法,其实并不是中国人的创造,而是一个舶来品,其来源出自1990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D.w.pearce和R.K.turner所著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经济学》一书,这个概念后来在国际间被大量引用,现在在国内已经广泛流传。其意思是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过程来进行经济活动,人们试图通过这种模式的建构,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环境问题。这个模式虽涣鞔?芄悖??罹科鹄慈词且桓龃砦蠊勰睢9赜谡飧鑫侍猓?收咭丫?凇堵劢谠夹途?孟低场芬晃模ā吨泄?嗣翊笱аПā?/Span>2004年第3期)中做过论述,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笔者感到,在社会层面上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存在着相当的误区,因而不能不对一些问题做进一步的说明。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物质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化为生命物质,然后植物被草食动物食用,草食动物又被肉食动物食用,肉食动物之间还有食与被食的关系,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后的躯体被微生物分解,最后回到非生命环境,再被植物利用,这样就形成一个循环。人类的经济实质上也是物质的转化过程,即将资源转化为产品供自己消费,在生产活动中有部分资源成为废弃物,而在消费完结后,产品则基本上成为废弃物。于是便造成两个效应:一是资源消耗,二是环境污染。

在人类利用的资源中,有一部分资源是可以再生的,例如植物、水、空气等,它们通过自然界自身的机制,可以实现自我更新,从而被再度利用,但相当部分资源(主要是矿物资源)是不可能再生的。随着资源消耗速度的加快和环境污染状况的加剧,不仅不可再生资源出现了危机,就是对可再生资源来说,也出现了再生能力下降的问题。于是,人们开始考虑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将废弃物资源化,再度投入生产,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这就是“循环经济”的基本依据。

从废弃物资源化这个角度来看,发展循环性生产是应当大力推崇的,然而要建立一种循环型经济,就大有可以商讨之处了。所谓“经济”,在《辞海》中的相关解释有:经济活动,包括产品的生产、

-------------------------------------------

分配、交换或消费等活动;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总称,或指国民经济的各部门。显然,这是一个全局

性的概念,而不是局部生产的概念。因此,“循环经济”的意思,应当是在全部经济活动中实行资源的循环利用。在全部经济活动中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这是一种愿望、一种理想,其出发点是善良的,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从理论上说,模拟方法属于一种类比方法。就本质而言,包括模拟方法在内的各种类型的类比方法,都是一种按照一定逻辑程序进行推理的猜测性方法。在科学发展史和技术发展史上,类比方法的使用曾经导致了不少杰出的发现和发明,特别是向生物界寻求设计思想的功能模拟法,把目的和行为的概念赋予机器,突破了生物与非生物的界限,在技术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然而,类比推理毕竟是一种或然性推理,这是因为:1)事物之间的同一性和差异性是类比的客观基础,同一性提供了类比的根据,差异性则限制了类比的结果;2)类比推理的逻辑基础是不充分的,相似属性和推出属性之间不一定有必然联系。迄今为止,包括电脑在内的所有仿生模拟案例中,还没有那一件的功能是完全超过了原型的。这里有一个基本原因在于,与生命运动相比,其他运动都还属于较低运动形式。同样道理,人工模拟的物质循环机制与天然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机制相比,无论如何都会有差距。

从实际来看,根据传统分类,自然资源大体上可以分为原材料和能源。原材料方面有以下问题:

第一,一般来说,原材料废弃后可以再生利用,但再生一定要消耗能源,其中不仅有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能源,而且还有运输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就是说,即使原材料再生利用也要付出代价。在有的情况下,单就回收运输而言,所消耗的能量甚至会超过生产原材料所需的能量。例如,污水的净化就要耗费大量能源。又如,废塑料包装的回收,仅运输一项就是耗能颇巨的工作。

第二,在原材料的利用过程中,由于受物质本身特性的限制,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回收再生,其中总有一部分会散落到自然环境中,无法再生利用。例如,磷这种物质既是生命的重要组分,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但磷的回收就十分困难,一般都会随地表径流汇入海洋,然后只有很少部分磷元素能以水产品和鸟粪为载体返回陆地。还有许多非金属原材料,一旦在自然界中散落,就很难再生利用。

第三,即使是能够再生利用的原材料,由于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也不得不降低层次使用。例如,玻璃、塑料、纤维等,再生以后,使用价值就会显著下降。当然,技术水平并不是不可以提高的,但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这里有一个比较效益的问题。一般说来,不到资源十分紧缺的的地步,人们不会在这方面加大投入,而一旦进入这种地步,资源环境问题恐怕也就积重难返了。

第四,有的物质循环利用,可能产生公害。例如,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如果人工食物链设计不当,将动物尸体和粪便作饲料使用,会造成病毒、病菌和重金属元素的二次污染,从而危害农业生产并最终危害人体。据推测,疯牛病的蔓延可能就与牛尸骨作饲料有关。

能源方面,在整个宇宙水平上,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即热力学第一定律)是成立的,然而在地球这个系统内,能量的传递还应当遵循单向传递的定律(即热力学第二定律)。所以,至少在地球生态圈范围内,能量的利用是不可循环的。有人认为,热力学第二定律只是一个经验定律而已,不足以作为否定循环经济的证据。不可否认,不仅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就是已经得到公认的热力学第一定律以及热力学第三定律(绝对零度不能达到的定律),都是经验定律。尽管目前这些定律并未得到严格的证明,但是同样没有找到能够违背它们的例证。对此,我们只能持一种谨慎的态度。

目前人类利用的能源大体可分为:太阳能(包括直接利用的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化石燃料能等)、地球和其他天体相互作用产生的能量(如潮汐能)、地球自身蕴藏的能量(如核能、地热能等)。矿物能源显然是不可再生能源,人们不会怀疑它的不可循环性。还有一部分能源,如直接利用的太阳能以及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等,人们称之为“可再生能源”,在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它们是否属于可循环利用的能源?实际上,这里所说的“可再生”,是指它们被利用以后,在可见的历史时期内在自然界里不至于耗竭,这种情况与“可循环”有根本区别。地球上所有能源被利用以后,最终都会以热的形式向太空释放,至于释放到太空的能量是否会重新凝聚起来,现代天文学已经找到了一些相关的证据,但这并不等于说在可见的历史时期内就可以循环利用。

一般说来,可再生能源都是相对清洁的能源,但如果无度地开发,也会造成新的环境问题,如风轮机的过大规模安装,会破坏自然景观;在河流上大规模筑坝发电,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损毁;潮汐电站的大规模兴建,会破坏鱼类的繁育场所;地热能的大规模开发,会有硫化物污染等等。特别是当能源的开发变得更容易、能源的供给变得更充裕时,人们就会对其他资源进行更大规模的开发。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原材料会加速消耗之外,另有一些环境要素,如土地、生物多样性等,都有遭到毁灭性破坏的可能。这些要素是经济活动、甚至生理活动的必要条件,它们都应当被视为资源。这些资源是大自然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进化的产物,其量具有绝对性,其质具有唯一性,一旦毁灭,就可能在地球上永远消失,它们的利用很难纳入“循环”。

从根本上说,地球生态系统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都有一个产生、成长、消亡的演化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不可逆过程。随着内外因素的作用,特别是外界输入的负熵不足以抵消系统内正熵的增加时,系统将无可挽回地呈衰落趋势,以至逐渐走向崩溃。应该说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只有持这种观点,我们才可能具有清醒的认识,也就不会毫不吝惜地消耗地球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从时间上说是代际平等问题,从空间上说是人际平等问题。这绝不仅仅是一个伦理问题,它已经显露为现实的经济问题、甚至转化为政治问题。人们常说:环境问题的解决最终还要依靠科学技术。这句话到最后往往又被归结为依靠技术,这实际上是把复杂问题进行轻率处理的一种思维方式。

实际上,技术是这样一柄双刃剑:往往是它的进步导致了某些问题的解决,同时又带来了新的更大的问题。尽管如此,人们总是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这样一个古老的格言。这个信念的危险在于:当问题严重到运用当时的技术难以解决时,崩溃性的后果是否会出现?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单纯的技术进步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应当认识到,自然界能满足人的正当需要,但不能填满人的欲壑。事实上,人类对自然界的每一个扰动都有相应的代价付出,如果大规模地扰动自然,就必然遭致大规模的报复。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把扰动尽量控制在一个容许的范围内。

“循环型经济”的问题在于,这种提法容易使人产生一种错觉,以为只要大力开展资源回收利用,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消耗资源。而如果社会一旦被这种错觉误导,其后果将难以设想。比较明智的做法是,建立一种节约型经济。它含有生产的集约化即资源的充分利用、再生利用的意义,同时还有适度、明智地消费的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着资源循环,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循环。其实“经济”这个词本身,在汉语和欧洲很多语种中,都含有“节约”的意义。

提倡节约型经济并不等于抑制人的正当需要,重新回到过去的贫困型节俭的老路上去。建立节约型经济,必须研究人的需要层次。人的需要大体可分为基本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三个层次。从基本需要上升到享受需要,主要受生理因素支配,所以是自发产生的。但从享受需要上升到发展需要,则受精神因素支配,因而很难自发产生。我们一方面要承认在一定限度内享受需要的合理性和不可逾越性,要大力采用先进的知识密集型技术,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以满足人的正当物质享受需要。另一方面,又要看到对物质享受超越的必要性,要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引导人们的需要,引导人们追求创造、追求精神满足。这才是真正属于人的行为,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标。唯其如此,才能摆脱困境,求得全体人民的福祉。

参考文献

1奥德姆ep.生态学基础.孙儒泳,钱国桢,林浩然,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循环经济的含义篇5

关键词: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应运而生。

1四大经济的来源以及含义

1.1循环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循环经济”一词并非国际通用术语,在学术界尚存争议,从各种文献对它界定的共同性来看,就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社会生产投入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

1.2绿色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绿色经济”是由经济学家皮尔斯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先提出来的。在经济学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分配、绿色技术此起彼伏,使绿色经济成为经济学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命题。但直到目前对绿色经济的内涵、外延以及特征等方面都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相关理论正处于不断探讨和完善之中。

绿色经济的“绿色”,不是人们感知意义上的颜色,而是一种象征性用语。一般认为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通过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高效地、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生产方式或经济发展形态。

1.3生态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他的论文《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首次使用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术语,成为生态经济学学科的最早倡导者。

毫无疑问,生态经济学就是以生态经济为研究对象的。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第一,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第二,生态经济是让整个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废弃的全过程像生态系统一样形成全封闭循环,最终达到资源的零输入和废弃物的零排放,使生产系统自持,也就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是理想化阶段,在知识经济的后期才有可能做到。目前,各个国家生态经济的发展仅仅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趋势。

1.4低碳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早在2003年,英国颁布的《能源白皮书》,使之成为世界上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国家。

低碳经济是碳生产力(单位碳排放的经济产出)达到一定水平的经济形态,它的着眼点是未来几十年的国际竞争力和低碳技术产品市场,目标是低碳高增长。低碳发展通过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制度约束得以实现,表现为能源效率的提高、能源结构的优化以及消费行为的理性。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20世纪后半期产生的新经济思想,是对人类和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和总结的结果,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陷入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生存危机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与改进的产物,因此它们有许多相同之处,当然也各具特色。

2四者共同的理念和追求

2.1新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

新的价值观念包括:在考虑自然资源时,不仅视为可利用的资源,而且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新的消费观念摈弃过渡浪费和奢侈之风,提倡绿色消费,也就是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是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产品、劳务和注重保健、环保的消费模式。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减少一次性消费。而且是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在消费的同时还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2.2追求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都追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的实现,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能把自身置于这个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从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使每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少投入、少排放、高利用,达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并且用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区与郊区、行业与行业有机结合起来,从自然-经济大系统出发,使人类经济社会的循环与自然循环更好地融合起来。

3四者不同的侧重点、突破口和核心

3.1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强调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利用“3R”原则以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绿色经济关爱生命,鼓励创造,突出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上的满足;生态经济则吸收了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以太阳能或氢能为基础,要求产品生产、消费和废弃的全过程密闭循环,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而低碳经济是针对碳排放量来讲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采用清洁能源,以期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缓和温室气候,使在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上,碳排放量比较低的经济形态。

3.2解决危机的突破口不同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都是以人为本,解决人类生存危机,但是它们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各异。循环经济是通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存环境的改善来体现的;绿色经济实施绿色分配,如保证最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消费和费用支出;生态经济则将人类看成是具有最高级智慧的生物,通过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创造、依存和协同进化的关系达到人类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通过减少碳排放量,使得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Co2)浓度不再发生深刻的变化,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气候条件。

3.3核心不同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物质的循环,使各种物质循环利用起来,以提高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绿色经济以人为本,以发展经济、全面提高人民生活福利水平为核心,保障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公平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系统的最大公平目标得以实现。生态经济学研究现状,以农业生态经济学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为核心。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消费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将引起现代经济发展的全方位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支撑这场变革的重要条件:绿色科技的进步,市场机制的建立,价值观念、消费模式的改变,生态经济伦理形成都需要时间。我国也面临着从传统的资源依赖过量消耗型、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用循环型、集约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我们应理性地对待,清醒地认识我国当前的国情,克服盲目地不切实际地攀高。因此,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也就是说,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王育德,步秀君,贾东水.绿色经济论[J].经济论坛,2004(16).

循环经济的含义篇6

【论文摘要】循环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荃础上,而且体现了生态价值论的荃本理念。在循环经济活动中人们以复杂劳动创造了价值,复杂劳动主要包括通过科技创新对工业工艺流程进行改造,通过系统工程协调工业布局。人们不仅在循环经济中创造了价值而且保护、节省和储存了生态价值,因为循环经济拓宽了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提高了单位资源的产出率,降低了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传统工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在于没有解决劳动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平衡关系,对劳动价值的单一追求,意味着对生态价值的忽视,这是工业经济发展思路狭隘的致命之处。生态经济价值是循环经济富有特色的价值形态,体现了循环经济将劳动价值和生态价值兼顾和融合的特点,体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视野即经济活动应该具有环境良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态经济价值是在劳动价值与生态价值对立关系基础上实现统一关系的产物,体现了经济领域中的价值关系辩证法。

一、生态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共同构成经济价值理论体系

将经济与价值联系起来进行哲学思考,马克思做出了杰出贡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经济与价值的关系真理。从历史的角度来说,马克思的价值论贡献是伟大的,主要在于劳动价值论。当考察当下人类遇到的环境与经济关系问题时,我们发现仅仅以劳动价值论来说明现时代的自然资源、劳动、经济、价值之间的关系是远远不够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当时的研究条件和应用条件,重点揭示了微观领域的劳动价值关系,对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作出了近似于忽略不计的处理。随着经济学的深人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的拓展,经济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劳动范畴。

马克思在其《资本论》(第一卷)中引用威廉·配弟的话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马克思在这里承认了经济财富的全面价值来源在于人类劳动和土地等自然资源。遗憾的是马克思赋予了劳动以价值,却没有赋予土地等自然资源以价值,而仅仅是承认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在这个物并不是由于劳动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是这样。例如,空气、处女地、天然草地、野生林等等”。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不相容的关系。

由于自然物的使用价值是无法计量和难以比较的,而经济学基本上沿着数学化的方向发展。长期以来经济学的发展没有重视自然资源,不仅仅是因为其与人类劳动的区别,还因为其不容易量化和比较的特征。自然资源作为一个既没有价值当然也不能以数量进行比较的财富来源,在经济学发展的第一阶段被忽略了。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作为后来者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前人的理论创造,也不能无视现实的要求。立足于现实,从逻辑上说,生态价值论是劳动价值论的补充,二者共同构成经济价值理论体系。我们仅仅从劳动创造价值的角度来谈自然资源的价值是不合适的,因为劳动价值论的学术前提与生态价值论是不同的。比如说,以前人们说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的,该结论显然是从劳动价值论出发的。自然资源没有价值,是违背常识的。中国的《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都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当作价值的第一含义,现在看来,这些解释都将价值的含义作了狭隘的理解。相反《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把价值的常识理解当作价值的第一含义。"value:qualityofbinguseful。:desir-able:有用性,重要性,价值”。从常识的角度来说,价值既包括可以数学计量的劳动价值,也应该包括不能数学计量的,如使用价值。在使用价值概念中,汉语构词是偏正结构,暗示了“使用价值也是价值”的理解。由于马克思明确划分了价值与使用价值,所以就造成了学术界对自然物价值的误解。实际上马克思谈到的价值不是“价值”,而是劳动价值,用劳动价值代替价值,有以偏概全之嫌,并且很多事情就说不通了。因为就概念来说,价值的宽泛含义显然不是劳动价值所能涵盖的。但是把马克思理解的价值表述为“劳动价值”,那么自然物的价值就容易理解了:自然物不是人类的劳动创造,没有劳动价值,但是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所以显然是具有价值的。既然自然物有价值,那么保护环境和节省利用自然资源就合情合理了。要不,说自然资源没有价值,那么就可以浪费自然资源了,这根本说不通。

由于概念使用和理解上的问题,我们误解了马克思,马克思的价值是指劳动价值,不是一般所指的“价值”。从逻辑上说,一般意义上的价值应该包括所有的价值形态,如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伦理价值、宗教价值,等等。这样的话,我们在劳动价值之外,就能够承认生态价值的存在了。生态价值的存在证明自然资源和环境对人类来说是有价值的。从哲学角度来说,自然资源作为客体满足人类作为主体的各种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就是自然资源的价值。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具有价值是我们保护环境的价值前提。没有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的肯定,循环经济的保护环境初衷是不可思议的。

自然环境不仅具有价值,而且具有人类所不能创造的价值。人类凭借自己的脑力和体力,长期致力于经济财富的创造,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创造巨额财富使得人类对自己的创富能力的认识急剧膨胀,人类获得了有史以来最积极的自信心。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创造一个自然界作为自己的生存环境,人类的创作力不能代替自然界的创造作用。美国科技界启动“生物圈2号”工程,目的是再造一个人类的生态系统,可是最终失败了。“生物圈2号”工程的失败让我们懂得,目前自然界是人类不可替代的生态系统。实事求是地说,迄今为止人类所有的创造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了人类自己的欲望和要求,在很多的方面并没有考虑到自然界生态循环的规律要求,比如工业流程的孤立设计就与物质、能量的自然生态循环相违背。人类与自然不协调的经济行为破坏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及其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告诉人们,人类应该在自然界面前谦虚一点,人类经济行为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自然界的规律要求,人类的创造不能取代自然界的创造。人类社会不过是整个自然界系统的一个部分,这个系统的命运不是掌握在人类手中。人类对自然界的作用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要取决于自然界的选择,这就是“浪花淘尽英雄……青山依旧在”。

自然界对人类的价值体现在真、善、美多个方面。“真”的价值体现在人类科学研究、模仿自然界智慧等方面。“美”的价值就是自然界为人类提供审美对象、影响人类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善”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经济、生活、宗教等方面,其中自然界的经济价值是本文的主题之一。自然界的经济价值绝不仅限于传统经济粗放利用的自然资源价值,比如森林作为木材的价值。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自然界经济价值的发挥取决于生态条件的状况。直接来自于自然界的经济资源同时也是生态资源,同一资源综合地发挥着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由于生态价值的作用,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得到了可持续的发展。

自然界对人类的价值不仅体现为自然界对当代人类的价值作用,也包括自然界对人类后代的价值作用。人类后代的命运寄托于现有的自然资源能否有效的保护,也就是说自然资源的生态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保证人类后代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其他价值。生态价值是自然资源的基础价值,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是以生态价值为基础的,生态价值的缺失将大大降低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耕地的沙化就大大降低了粮食的产量和质量。人类的发展不仅是自身种的延续,还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生态条件。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然建立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存在上,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存在有利于自然资源生态价值的发挥。

广义而言,生态价值不仅包括自然界对人类的生态价值,还包括人类对自然界的生态价值。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对人类正面的价值作用。人类的思想和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对自然界—人类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所以人类对自然界具有价值关系,人类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都体现了对自然界的良好价值。

二、循环经济:创造价值

既然生态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共同构成经济价值理论体系,那么自然界创造的生态价值以及人类创造的劳动价值就是经济价值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也就是说经济系统所涉及的价值类型至少包括生态价值和劳动价值。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主要是三类: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当然与此相应地就产生了三大价值: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资本价值以及劳动力价值。从终极源头来说,资本价值来源于劳动创造价值。也就是说,经济活动中主要包括两类价值即劳动价值和生态价值。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运作模式,相对于传统经济模式在价值创造方面,必然具有更大的优势。那么循环经济是如何创造价值的呢?循环经济作为人类的行为选择,它创造的价值必然是人类劳动创造的价值,而不是自然界创造的价值。自然界创造的价值集中于人类经济活动开始之前。经济活动开始之后,主要是人类劳动创造价值,无论这种劳动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相比较而言,循环经济要比传统经济更能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循环经济创造价值的主要手段是科技进步和策略智慧。由于科技含量的提高,’循环经济创造的价值主要是由人类的复杂劳动带来的。

循环经济中的人类复杂劳动是立足于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等生态目的的劳动。具体来说,包括各经济环节的技术改造、工业流程重组、产业衔接整合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循环经济关注的重点不再是经济环节的微观部分,而是经济运行的宏观系统以及系统之间的联系和协调。为了发展循环经济,我们要改造工业流程,对工业环节进行技术改造,最终要实现经济系统与自然界生态系统的良性对接。

循环经济创造价值,“创造”一词在这里的意思决不仅仅是源头性的产生,还包括价值的储存和转移。在循环经济中,人们的劳动创造经济价值。人类节省资源和减少污染排放的行为也是劳动,创造的是生态价值。人类的循环经济行为阻碍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对自然环境是有益的,这反过来又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具有生态价值。当然循环经济创造的价值主要还是经济价值。自然界创造的生态价值在循环经济中被节省、储存和循环,体现在不同层次的生产成品上。人类减少污染排放而产生环境价值,降低了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相对于传统经济粗放利用自然资源价值的方式,循环经济变相地创造了生态价值。在经济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自然资源利用率,就会延长自然资源的存续和保护环境,所以说发展循环经济具有显著的生态价值。具体来说,循环经济创造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原材料、能源开发环节。在该环节,循环经济由于置人了保护环境的理念,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回采率,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重视开发可再生能源,而避免了由于大规模开发不可再生资源而威胁人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把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进行区别和采取不同策略,就是基于循环观念的引人和理解。实际上不可再生资源就是资源循环生成极其缓慢的资源;可再生资源就是循环生成比较快的资源,如风、太阳能等。循环生成缓慢的资源作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具有维持环境稳定和完整的生态作用,其开采和使用应该降低,否则生态环境将面临较大威胁,人类将难以适应环境的巨大变化。相反,循环生成快的资源具有无限的可利用量,并且大规模利用不影响环境的美丽、完整和稳定,没有明显的生态负面作用,并且充分利用了不断循环产生的大量资源和能源,为大规模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2)工业“三废”的回收利用环节。适度延长工业流程,整合工业布局,对工业“三废”进行再加工和深加工,既提高了单位资源的产品产出率,又减少了污染排放,对生态环境具有增益作用。比如糖厂的甘蔗渣和甜菜渣可以用来造纸,造纸排放的废水可以用作水泥制造。(3)消费品报废后回收再利用环节。随着经济发展,报废的消费品数量日益增大,其占有的可利用资源相当可观,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加强对报废消费品中可利用资源的回收利用,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比如报废的家用电器,其中有很多零部件具有回收利用的价值,另外像汞等有毒的物质会因为不回收而污染环境。

总之,循环经济是将经济过程的循环与生态系统的循环融合起来,协调经济循环与生态循环,减少两个循环之间的冲突,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目标。

三、生态经济价值:循环经济的价值选择

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诞生的背景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工业经济,从传统工业经济到循环经济经历了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传统工业经济以“大规模消耗自然资源、造成大规模环境污染”为主要特征,该经济模式具有显著的生态和社会负面效应,从而引发了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担心。为了确保人类的经济前景,循环经济模式应运而生。循环经济从微观上说,起步于工业流程的生态设计.如清洁生产,还有垃圾等工业排放物的再利用,但是由于经济属于宏观范畴,其涉及范围远远超过工业工程,在单一的工业工程之外,循环经济发展了不同的工业工程之间的复合设计、不同企业之间的工业工程循环设计,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的循环设计,最后是经济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复合设计和循环运作。这个从微观到宏观的过程反映了循环经济由循环工艺到循环经济的发展历史。

循环经济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区别的关键在于不同的经济价值观,即在经济活动的价值追求中体现了不同的经济目的。传统经济模式的目的是在不断降低成本的基础上生产和销售更多的商品,获取利润,积累财富。由于人们对成本的理解是狭隘的,没有考虑环境成本,所以这样建立起来的经济模式利用了甚至是浪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破坏和污染了自然环境,总之是牺牲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环境。循环经济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基础上兼顾了生态环境的规律要求,体现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节约利用,同时减少了排放物,有利于环境净化和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价值观上,循环经济与传统工业经济的差别是明显的。传统工业经济只追求经济价值,没有考虑生态价值等其他价值的意义。循环经济不仅体现了经济价值,而且体现了生态价值,这种对多种价值的兼顾使得我们发掘出这样一种价值,即生态经济价值。所谓生态经济价值就是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融合的价值形式,是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共生、兼顾的产物。循环经济的发展意味着原有经济模式的调整,意味着过高的经济增长会出现减缓甚至是负增长,所以发展循环经济就是暂时牺牲部分经济价值,保护和发挥更大的生态环境价值。这是对过去片面强调经济价值的一种纠偏,纠偏的目的在于实现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在经济活动中的相对平衡。我们知道健康的必然是相对平衡的,相对平衡的经济活动、价值结构有利于经济长期健康地发展即可持续发展。

传统工业经济单一地体现了经济价值,循环经济不仅体现了经济价值,而且补充体现了生态价值,这是对传统经济的价值结构的有效调整。由此可提出如下问题:有没有一种经济模式单一地体现生态价值,而没有经济价值?在比较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背景下提出这个问题是合乎逻辑的,但是从事实的角度来说没有意义。因为经济价值是所有经济活动的核心价值,取消了经济价值,也就无所谓经济活动、经济发展和经济模式了。

人类现在的经济活动之所以要兼顾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因为经济活动是一个系统,相比较生态系统来说,它只是一个微观的系统,该系统的健康运行要受到其环境的严重制约。经济活动的环境就是包括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在内的宏观系统。有人说,经济学家把生态环境当作经济活动的一个微观系统来研究,而生态学家则把经济活动当作生态系统的一个微观部分来研究。这话说的是对的,学科研究的视角差异必然造成世界理解的差异。简单比较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谁比谁更宏观,没有太大的意义。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关系本来就不是宏观与微观的关系,不是一个谁包含谁的关系。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是一个交叉关系结构,两个系统有一个巨大的重合部分。如果说这两个系统没有重合的部分分别体现了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那么这个重合的部分就体现了生态经济价值。只有这一部分才最有价值,真正体现了这两个系统关系发展的前景,体现了人类对经济发展的期望。

循环经济的含义篇7

在运用水循环经济时,要坚持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生处理、管理的5S原则,在5S原则中,减量化的地位最高,其次是再利用和再循环,再生处理是实现再利用和再循环的基础条件,管理是水资源的防治政策法规,是水循环经济顺利进行的保障。根据水循环经济的技术经济和目标,水循环经济可以分为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等三种运行模式,小循环模式适用于工厂车间、建筑小区的那个小尺度范围的污水再生处理及回收利用;中循环模式适用于工业园区、城市区域等中等尺度范围的污水再生处理,中循环模式会参与人工水循环系统;大循环模式是将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用于绿化用水、农业灌溉、地下水含水层补水等过程中,大循环模式参与自然界的大尺度范围水循环。

2化工和石化工业中水循环经济的分析

化工和石化工业是用水量比较大的工业之一,在我国的西北、东北、华北等地区的化工和石化工业生产中,受水资源的影响,严重制约了石化工业的发展,因此,在化工和石化工业中实现水循环经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石化工业用水分析

化工和石化工业的供水系统可以分为工艺水系统、锅炉水系统、循环冷却水系统、生活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等5个部分,石化工业的用水可以分为循环冷却用水、化学水、生产工艺用水等3类。循环冷却用水占整个石化工业用水量的50%,是石化工业用水的一大项,循环冷却水在使用过程中,对水中的含盐量、悬浮物、pH值、有机物等有很高的要求,对循环冷却水的排水进行回收利用,不仅能提高水的利用率,还能极大的改善循环冷却水的水质。化学水有软化水和纯水两种情况,将新鲜的水经过反渗透离子交换制成软化水和纯水,化学水常用于锅炉用水。生产工艺用水包括产品洗涤、电脱盐注水、配置化学药剂、监测用水等,生产工艺用水是化工和石化工业废水的主要来源。

2.2水循环经济技术

2.2.1蒸汽凝结水回收技术在化工和石化工业用水系统中,40%的化学水用于生产工艺所需的热源蒸汽,化学水在使用过后会产生蒸汽凝结水,常采用高温除油技术进行蒸汽凝结水处理,然后将回收的凝结水输送到脱盐水系统中,从而提高水的质量。2.2.2生产工艺废水处理和循环利用技术在化工和石化工业中,生产工艺废水处理的目标是达到相关排放标准,常用的处理工艺是隔油、混凝气浮、生化处理。隔油处理过程常采用平流式隔油罐浮油、沉淀油等油污去除;混凝气浮的目的是将胶态CoD、乳化油等物质去除,常用的混凝气浮工艺有电气浮工艺、压力溶气气浮工艺等;生化处理有a/o、SBR、膜生物反应器、氧化沟等多种工艺,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在处理达标的污水时,要对污水的回用目标、水质要求等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根据污水处理规模及处理技术,选择出回收效率高、运行成本低、减排效果好的处理方案。

3水循环经济的应用实例

3.1小循环运行模式

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新型的污水生化处理模式,它将膜分离技术和传统的生化处理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具有分离泥水、富集微生物的作用,能极大的提高污水生物处理效率。膜生物反应器的主要特点是能取代二沉池装置和过滤装置,污泥浓度高、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稳定,抗冲击性能强。某炼油厂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废水,处理后废水中的CoD含量为25mg/L-30mg/L,BoD5含量为5mg/L-7mg/L,达到了循环水补水水质要求,可以回收利用。

3.2大循环运行模式

水循环经济不仅仅是水资源在人工水循环系统中的循环使用,还包括在自然循环中的运用,将处理达标的废水用于景观用水、生态河流建设中,能有效的提高水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极大的改善生态环境。某石化企业的生产污水采用隔油—混凝气浮—生化处理工艺污水处理,将处理达标的污水用于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这样不但保证了污水的处理效果,还极大的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4总结

循环经济的含义篇8

作为国际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法,循环经济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21世纪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引入我国以来,受到高度重视,并已成为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和战略指南。而且,循环经济理念已贯穿于“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中,无论是规划纲要,还是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均把发展循环经济放到了首要位置。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建设方法、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共性技术攻关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等方面的研究。

自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迅猛发展,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但在经济总量大幅提高、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全球性难题涌现,促使我们对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反思,探索人类新的发展途径。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从上世纪90年代在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循环经济倡导在物质资源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其根本目的就是要解决在高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为此,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政治报告明确指出: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种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就是要把发展循环经济放在突出位置,对资源进行最有效地循环利用,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国家“十一五”规划指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在社会经济发展考核中加入能耗指标。我国对资源利用方式的探索早在上世纪60年代起便已展开,经历了废弃物回收利用、资源综合利用、今天的资源循环利用这样一个实践过程。在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的情况下,要促使资源利用方式朝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当前,发展循环经济己成为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已相继提出把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社会作为21世纪经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途径。在我国,各地己广泛开展了循环经济的实践。但是,我国对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套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成熟的循环经济理论和发展模式,缺乏配套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各地区在推进区域层面发展循环经济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缺乏一个科学、有效的基础分析方法,难以量化评价循环经济的发展程度。通过在区域层面实施物质流分析,可对循环经济建设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指导作用:准确把握物质的实际流量科学预测未来的物质流量,合理调整物质流量和种类,进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物质循环利用率,减少物质投入总量。区域层面的循环经济主要是通过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来实现的。从整体上讲,在区域层面实施物质流分析对于调整区域内的产业结构,改善区域环境质量,解决区域环境污染问题,增强区域的竞争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内蒙古乳品行业遵循CDm“清洁机制”框架下的有机循环畜牧业实践与分析

有机农业最早起源于美国,核心原因是化肥、农药的持续大规模使用带来了自然资源衰竭、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损耗,农业生态系统自我维持能力急剧下降,引发生态危机,进而威胁食用农产品安全和人类健康。有机农业首先在发达国家得到认同,并于上世纪90年代传播到发展中国家。有机食品是在有机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有机产品的内涵比有机食品更为宽泛。自1990年以来,有机食品产业在全球兴起,世界许多国家都相继建立了有机生产、加工、贸易、认证和与有机食品相关联的培训、开发、研究等一系列完整的机构。

(一)清洁生产产业链(循环生产系统工艺流程)

(二)牛粪综合处理沼气发酵工艺流程

(三)粪污处理循环利用系统效益分析

1,沼气发电效益。年处理养殖场粪污1095万吨(每吨产沼气20立方),则年产沼气2.19亿立方米,每立方米沼气发电1.7kw,则年发电37.23亿kw,以可再生能源发电每度0.55元计,则年沼气发电产值2.04765亿元(包括国家0.25补贴)。2,有机肥效益。沼渣有机颗粒肥效益:每头牛每天产30公斤粪。其中20%为干物质计6公斤,100万头牛每天产干物质粪便6000吨,每年产219万吨,以400元/吨计,则年产值为8.7亿元。

沼液有机液肥效益:每头牛每天产30公斤粪,其中80%为液态物质24公斤,100万头牛年产876万吨,以100元/吨液态肥计,则年产值8.76亿元。

3 年二氧化碳交易收入。每头牛每天产30公斤粪,折合发酵0.6立方米沼气(1.732公斤)。其中,甲烷含量沼气35,35%,即每头牛每天产甲烷0.258公斤,100万头牛年产甲烷9.288万吨,折合,195万吨二氧化碳,以京都议书二氧化碳减排价每吨10美元计,则年二氧化碳交易收入为1950万元。

四、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较快,已经在循环经济的三个实践层面上有了较大进展,特别在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生态区域等方面有了良好开端。但我国循环经济实践无论从广度、深度还是效果上,都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循环经济认识不到位,以粗放、速度为主旨的经济发展模式还没有发生根本转变,一些地方还没有把发展循环经济摆上应有位置,提到议事日程,缺乏总体规划,更缺少具体打算。

从全国来看,循环经济产业规模小、层次低,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较低,循环经济产品市场处于发育阶段,还没有形成高质量、高效益的环保型企业群体,循环经济产业产品的技术含最低、配套性差,标准化、系列化程度低。

循环经济的含义篇9

关键词:循环经济科学技术

技术哲学家艾德(D.ihde)曾深刻地指出:“虽然在低技术(lo-tech)的条件下,人类的活动也会引起灾难,但现代高技术(hi-tech)的发展及广泛应用却极大加速和加强了这一过程。”循环经济正是在科学技术的“无度”发展给人类带来种种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产生的。目前,“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循环经济模式是作为一种解决其堆积如山的生产垃圾及废物的主要手段而被积极发展。对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而言,循环经济模式则不失为一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举的‘双赢’经济模式,通过这种经济模式的发展既可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可以实现解决环境污染、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等亟待解决的问题的目标。”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下的经济体制,其发展会牵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及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变革。其中,最为首要的就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变革。“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而科学技术则是循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唯有科学技术的合理变革才能带动并支撑循环经济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就科学技术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加以探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会导致科学技术在循环经济体制下的作用与传统经济体制下的作用有所差别。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科学技术进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首要关键因素,“科技-生产-经济”的统一体已经成为当代经济社会的重要建构。但从对科学技术进步的理论研究上看,科学技术在传统经济发展中只能是作为一种外在的推动力量发挥作用。比如,借以新的技术手段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等等。而新型循环经济系统是一个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所组成的大系统,科学技术是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因子。这也就决定了科学技术在循环经济发展中也会发挥其不同以往的独特的支撑作用。总的来说,科学技术要作为一个子系统加入到循环经济体系中,也就意味着,在循环经济体制下,科学技术将作为内生变量进入生产领域。曾有文章指出了上海市推进循环经济的三个层面:大循环、中循环、小循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需要科学技术至少在三个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环境保护技术

实现对环境的有效保护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的目标。要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对环境的保护有两种手段:一是从源头上开发少产生甚至不产生污染物的技术,这种技术被称为“清洁技术”;二是在产生污染物的情况下,采用消除污染物的技术,实现对有毒有害的废弃物的净化处理,这种技术被称为环境工程技术。清洁技术是与循环经济基于同样的时代要求而产生的。欧共体委员会1985年对“清洁技术”做出了定义:“旨在减少甚至消除产生污染或浪费的根源,并有助于节省原材料、自然资源和能源的任何技术措施。”目前,世界各国在清洁技术方面都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就。大体上说,清洁技术“现在主要的努力集中在材料替代与能源替代两个方面,即用无害材料替代有害材料,如用干净能源替代肮脏能源,等等”。在企业层面实施以清洁技术为主体的清洁生产实际上就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小循环。在以往的生产发展中,在材料与能源的选择问题上更多地被生产者所考虑的无疑是成本问题。因为在其他影响因素一定的条件下,只有原材料的成本越低,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才能越大。而在循环经济模式下,要求既满足成本低,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才能越大。而在循环经济模式下,要求既满足成本低,又能够实现尽可能的降低和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与破坏。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人类只能依靠人类发展的智能武器——科学技术,来解决这一难题。当然,清洁技术也并不是万能的力量。当科学技术在现有条件下无法实现材料替代和能源替代的时候,就需要得到另外一种技术力量的支援,这就是环境工程技术。这种技术与清洁技术不同,它无需改变任何一道工业程序,只是在生产过程的末端添加科学的净化装置,使最终遗留下来的废弃物无毒无害,从而防止环境污染。对企业而言,从短期利益与企业自身的利益来看,添加净化设备与装置从直观上看似乎是增加了成本、减少了收益,是“亏本的买卖”。然而从长期利益与人类全体的利益来考虑,事实却并非如此。大自然可以说是企业生存必不可少的一个“生产车间”,它源源不断地向企业输送原材料。一旦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导致这一“生产车间”的“减产”甚至“停产”,造成“供不应求”甚至“停止供应”,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企业的效益也就无从谈起。

二、废弃物资源化技术

如果说环境保护技术主要针对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那么,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就是主要针对解决自然资源短缺问题。循环经济的特点之一就是在经济活动中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这其中就包含了一个废弃物——再生资源的技术环节。从根本上说,所谓废弃物是具有相对性的,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其“价值”一定程度的恢复,变废为宝。在循环经济中,废弃物资源化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于同一生产过程,可以通过相应的技术提取废弃物中所包含的有用成分,再通过相应的技术处理转化为资源重新投入生产过程;另一方面,这一生产过程的废弃物可能会被转化为另一生产过程所需要的资源,甚至这一产业的废弃物可能会被转化为另外一个产业的原材料。这也为中循环乃至大循环的实现提供了可能。目前,我国已经投入大量资金开展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的项目开发。例如在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方面,研究的重点有:信息产业废物资源化技术、废电池回收利用技术、有机废物堆肥化技术以及利用废物制取建筑材料的技术等。因为在生产过程中会有大量的废弃物产生,如果能够在废弃物的充分有效利用方面取得突破,也就是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则会使资源短缺问题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

三、新能源技术

能源就是能够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是现代人类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动力之源。能源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问题,目前受到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能源问题引发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能源大战。尽管没有硝烟、没有炮火,这场战争同样是关乎国家命运与前途的战争,是一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形势复杂的战争。越是发达的国家对能源的需求就越大,这是由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情况所决定的。因此,可以将世界各国的能源大战归结为一场科学技术的战争。新能源技术就是开发比现有的资源效率更高、污染更小的新能源的新兴技术,主要包括核能技术、太阳能技术、风能技术、地热能技术、海洋能技术等。新能源技术的诞生具有巨大的意义。首先,人类开发和使用能源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柴薪、煤炭和石油。柴薪属于一种低能能源,它所释放的能量只能满足生活的需要。煤炭和石油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这就意味着它们会有枯竭的一天,人类以往对能源的无节制地使用更是加速了其穷尽的进程。而新能源技术以开发新能源代替旧的能源为目的,致力于开发高能量且取之不尽的新能源,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希望。其次,石油和煤及其制品在燃烧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等有害气体,会对大气产生巨大的污染,从而破坏自然环境以及影响人类的健康。而新能源技术所致力于开发的新能源则是经济、无污染的理想能源,可以称其为清洁能源。

总之,新能源技术所带来的新能源无论是从性能、来源上看,还是从对环境的影响来考虑,都远远优于煤炭、石油等旧的能源,是未来循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源基础。上述三项技术都与发展循环经济以保护环境的目标相统一,甚至有人提出“循环经济就是把清洁技术和废弃物(排泄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环境保护与防止资源短缺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因此两个问题可以在同一过程中得到解决,循环经济的生产过程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当然,除了上述三项技术之外,循环经济的发展还需要一个更加完善的科学技术体系来支撑其发展,这也就决定了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毛如柏,冯之浚:论循环经济,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

[2]滕福星:科技进步论,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

[3]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4]童天湘:高科技与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循环经济的含义篇10

[关键词]低碳经济;过程低碳化;文化激励

我国在进行经济规划以及相关战略布局时做出了新的调整,通过应用新材料和新能源来进行低碳技术的的革新,低碳技术是我国能够解决能源危机、气候恶化,最终实现经济创新和成功转型的重要举措。低碳生活、生产方式来源于技术创新,而且这种生活和生产方式已经得到了全世界认可。大多数国家都正在进行能源的开发以及新型节能材料的研发生产,并为之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以及其他人力、物力。但是从消费领域来看,从人们的生活方式来看待经济发展这个重大的问题,仍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比如大家对于购买汽车的态度与做法、人们对于一次性购物袋的使用、居民住宅的碳排放、生活垃圾的处理等众多的领域,其中增长未见减少,所有这一切站在消费者需求的角度,有违于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

一、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茁壮发展中的新型经济模式,从根本上来说,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包含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多个过程,是一种能效高、排放低的经济模式。在英国能源白皮书上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这一新概念,进而很多国家也都相继在这个问题上花费了很多时间,提出了有关低碳经济这一新概念的倡议书和行动方针。2007年美国参议院曾经颁布了关于低碳经济的法律,从那时后起就真正确立了新能源这一重要产业的地位。低碳经济的核心就是在市场机制条件下,将制度作为框架,并以此来进行创新、鼓励高能效技术的发展、节能技术的研发、鼓励正确使用可再生能源,使整个社会的经济面向高能效、低消耗、低排放的模式发展。这种高能效的低碳经济产业链包含了源头低碳化、过程低碳化、末端低碳化。

源头的低碳化关键是生活、生产领域所需要的能源供应环节,所以新能源开发是最基本、最基础的,也是最上游的低碳经济,主要是研发并应用清洁能源。例如新兴的清洁能源有:光伏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核能。过程的低碳化主要是实现生产、流通、生活消费过程以及产物废物过程中的循环发展模式。末端低碳化主要是指对最终所排放的各种废物、废气或者废水进行循环利用以及修复,避免最末端的废弃物排放造成更严重的生态与环境破坏。

新能源的技术研发、新能源生产已经融入了各个国家。无论是我国,还是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都制定了新能源的相关法规,以期能够在源头低碳化领域得到更深远的发展并占据低碳经济的重要位置。比如我国的清洁能源,太阳能、核电、风能等低碳化产业已经被规划为重要的战略发展之一,甚至有些相关领域有很严重的产能过剩等不良现象。这种策略的重点就是尽早实现低碳化、源头低碳化,另外还需促进过程和末端低碳化,最终实现全局的低碳化发展。

二、实践:循环经济以及循环社会的行为实践

行为主义将更多地关注焦点放在了理论,过多关注行为方式的相关理论研究。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组织和人在生产与生活中,应用改良、优化的行为方式来改变社会结构和运作模式。行为主义提倡行动过程向匹配的理念以及手段进行变革。在实现低碳化目标的时候,一定要把工作重心放在产业升级转型以及技术创新中,所以可以降低能源消耗比率、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碳排放管理。这种低能耗的产业发展已经在很多发达国家得到支持与鼓励,这些发达国家在驯化凝集社会层面实施了法律、制度、政策和公共行为的一系列重大变革。循环经济主要是指依靠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发展回收利用,提高生产领域、流通领域、消费领域以及产生废物的资源循环利用,最终使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实现这一目标在于不断地循环使用这一物质和能量,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这种模式综合利用资源、清洁生产、并融入了生态设计理念、可持续消费理念,把所有的经济互动进行重新整合,低开采、低排放、高利用的循环发展经济模式,主张经济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这种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潜意识,所以这不仅仅属于经济学的范畴,而且还属于技术水平、社会领域,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了社会、区域以及企业三个不同的层面。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之上又出现了循环社会的理论,循环社会所追求的目标就是经济发展、生态友好、资源消耗、资源利用都较高的新型社会。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循环社会追求的是5c理念,即:协调、共识、合作、共存以及共荣的发展策略,最终达成人和社会、人和自然相互协调的利益关系。实际上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建立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均衡,涵盖了制度设计、行动模式、政策规划、行为方式,能够实现模式的可持续性、绿色与健康状态。不是只重视GDp增长,而是综合考虑了绿色以及幸福GDp,彰显了坚守循环社会的信念。中国、英国、法国等多个国家都相继制定了循环社会的相关法案,用实践来推动低碳经济向前发展,走向低碳社会。

三、创新:低碳经济发展以及生产方式变革

将循环经济及循环社会视为低碳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实现生产以及生活中双方面的低碳变革,控制碳排放量最大的领域就是生产过程里面的低碳变革。世界气候大会报告中曾经指出了,到目前为止,碳排放量在生产领域中至少占据了70%。不仅仅是在整个生产领域的生产环节,机械、电子、化工、冶金等这种类型的领域能源消耗问题最为显著。目前,我国的发展状况仍然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发展水平还与发达国家有着一定的差距,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每吨煤所产出的效能只能相当于欧盟的16.8%,日本的10.3%。因此,低碳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发达国家的低碳转型的实现要比发展中国家更成功。欧美等发达国家过去曾经经历过很长的初级工业化里程,这段里程体现于工业革命一直到后工业社会。在此期间,煤化工、钢铁等大型制造业占到了主要的比例,全社会所要开展的低碳革命应该在国家以及民族层面上、社会层面上达到共识。尤其是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层面,一定要把低碳化技术贯彻到底,这种新技术在三个方面实现创新。第一,与工业生产动力系统相关的低碳设备更新。众所周知,生产动力系统需要用点、热、气节约化,需要高能效设备定期更新、改造、升级,因此一定要上升到国家技术层面实现改造的高度。地方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国家层面技术升级、财政支撑体系要完善,以此为基础实现动力系统的升级改造。第二,原材料在加工和使用的过程中所涉及的生产设备、节能增效系统需要得到改进。整个加工工程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中间环节,加工中所需要的能量以及碳排放是整个生产领域中主要的排碳环节,所以非常有必要对加工流程中的各个环节通过信息科学技术、科学工艺流程改进实施节能减排。第三,生产领域中的包装以及物流环节需要低碳化创新,产品的各种包装材料、设计以及产品的物流,需要考虑可再生的包装材料、设计,一定要找到低能耗的材料。

四、生活方式的变革以及低碳经济发展

从广义的角度来讲,低碳生活方式就是指社会中的每一个组成成员、或者是不同的个人以及群体在一定的社会条件约束和制约中,最后实现了能够满足自身所需要的行为特征或者是全部的活动形式。从狭义的角度来讲,低碳生活方式主要是能够细入到生活领域的种种行为细节,包含了物质消费、家庭生活活动等细微的方面。日常中,生活方式可以简单地体现在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也可以当做是个人的兴趣爱好、价值取向等能够表现人特殊生活习惯、风度以及气质的各项内容。在生产作业方面,低碳生活主要表现为技术和设备的低能耗、低排放,导致恶劣环境的根源就是人类无节制的消耗资源并时刻污染着环境。只有通过低碳的生活方式才是可持续的、环保的生活方式。然而在国外这种低碳化的生活方式屡见不鲜。

低碳饮食之道是生活方式的一种新变革。素食主义在我国可能还是比较新鲜的词汇,但是在国外是一种非常流行的饮食文化,这个概念的主要核心就是指绝不使用来自动物身上的原料所制成的食物。低碳生活的社会营销拓展方面。如今,低碳环保型主要是白领阶层引导的新生活方式,借此,加快低碳经济生活的社会拓展营销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只有通过非常有力度的、非常有策略的实施社会营销手段,才可以早日实现低碳生活方式的普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