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意义十篇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意义十篇

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3:18

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意义篇1

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属于文化这一大范畴,有着文化的共通性,二者密切相关。网络文化既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宣传平台,又在一定程度上因为网络文化的多样性和难操控性,妨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反过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宣传,有利于规范网络行为和净化网络环境,促进网络文化更多地传播正能量。

(一)积极影响1.积极融入网络文化,能够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和宣传范围。网络作为网络文化的载体,与纸媒和电视媒介相比,具有更鲜明的优势,既能及时传播信息,又能提供更多的信息检索,为人们提供更大的信息量和更便捷的获取途径。因此,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多的人舍弃纸媒选择利用互联网接受各类信息。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2.1%,呈连年上升趋势。网民数量的不断扩大,也显示出互联网在信息传播上的巨大价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网络文化,必然更加适合当代人的信息选择需求,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和宣传范围。2.运用网络文化交互性特点,能够获得信息反馈,及时调整传播内容。网络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具有双向性,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文化获得信息,同时也可以对信息进行评论。因此,文化的传播者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传播对象的评论信息,从而改进传播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网络文化,就是参与网络文化的交流和信息的反馈,利用这种特点,信息主导者可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进行反思,了解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程度和认可程度,以调整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实效性。3.通过网络文化,能够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形式。网络文化不仅具有内容的多样性,也具有形式的多样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可以广泛利用文字、影像等形式传播,使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打破传统的文件和书面宣传形式,更加灵活多样,使宣传的内容更加鲜活,也更加贴近人们实际。这一变化,也使人们从以往被动接受社会主流价值,到主动选择接受和理解社会主流价值,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说服力。

(二)消极影响1.网络文化的多元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易受其他价值观念的冲击。网络文化不是单一的文化,它所传递的信息背后代表着不同的价值观念。例如,西方文化通过各类形式走近中国大众的视野,他们利用各种影像、新闻资讯等为我们描绘出西方世界的繁荣景象,对我国的传统文化造成冲击,也使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念发生改变。除此之外,一些西方文化的传播甚至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旗号,来宣传所谓的“普世价值”,主要是为了否定社会主义,削弱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在当今世界的影响力。除了西方文化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内造成的冲击,网络文化中也包含了大量的负能量和消极的价值观念,享乐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观正在渐渐走进人们的观念,使集体主义、奉献精神等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仅仅停留在宣传层面,而缺乏落实。因此,多元的网络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普及提出了巨大挑战。2.网络文化环境的复杂性,消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目前的网络文化,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个性化强,有广泛的受众面,人们在网络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他们各抒己见,观点不一。但在这种广泛的文化交流中,一些人往往缺乏个人自律,忽视道德的约束,制造出不良的舆论氛围。同时,网络公共法规不健全,对恶意造谣和传播不良文化信息者的惩治滞后,也缺乏对不良信息的过滤,这些都是造成网络文化环境复杂的重要原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中传播,会受到各种负面信息的攻击,也会有各种负面舆论与所倡导的观念相背离,这会使人们对核心价值观产生误解和怀疑,从而消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

二、网络文化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途径

(一)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内容的吸引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不能仅停留在文件宣传、理论灌输的单一内容模式,在复杂的网络文化范围内,单一甚至有些枯燥的文字内容,很难成为网络文化消费群体的自觉选择对象。因此,我们需要增强宣传内容的吸引力,针对不同人群,有不同的内容传播,比如制作公益短片倡导社会公共道德和社会美德,利用动画和其他影像资料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等,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内容,使内容更加真实,更直观地传播正能量,以增强其吸引力。

(二)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宣传形式内容和形式是相辅相成的,好的内容,没有恰当的形式,也不可能拥有好的传播效果。所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过程中,我们也需要不断拓宽宣传形式,特别是融入最新的传播形式,比如利用微博、微信和一些社交网络平台,主动贴近最大范围的受众群体,传播价值观的内容,接受大众的批评和意见,从而不断改进和完善。除此之外,开展在线访谈、网络座谈等也是非常好的传播形式,无论是传统的形式,还是最新的技术手段,我们都可以应用网络。以网络为载体,融入网络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广阔的宣传空间和发展空间。

(三)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专门网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现阶段大力倡导的主流文化,应该建立主题鲜明的网站进行长期的宣传。依附于某些新闻网站进行传播,只能是一时的、单一的,其传播效能也只能是阶段性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建立专门网站,并积极推广,在统一鲜明的主题下,我们还可以开设各种不同类型的版块进行宣传,这样做,既能集中力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能很大程度上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内容,同时推进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探索,促进这一宣传任务长期而有效地开展。

(四)法德并举,净化网络文化环境网络文化环境的优劣也是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效能的重要原因。在信息时代,一条不经意的信息、不负责任的言论,就有可能转变正确的舆论导向,影响大众的价值判断,甚至引发社会混乱。因此,我们要加大净化网络文化环境的力度,法德并举,在道德上约束,使网民明确上网公约,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在法律上惩治,对不负责任的网络行为加大惩治力度,不姑息网络造谣者,为公众提供正确的信息和文化导向。近日,中国互联网大会发出坚守“七条底线”的倡导,但如何坚守,还需各方共同努力,打通上下沟通渠道,既疏又导,让正确的信息及时传达,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意义篇2

摘要: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中,“口号式”“自嗨式”“低幼式”“虚假式”等宣传误区频频出现。本文深度剖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误区的产生原因,并结合当今时代的网络传播特征,就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传播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引领。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传播,对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党的十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工作,通过《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等文件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了值得肯定的宣传效果。但从另一方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值得我们重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网络成为人们信息获取与交流的重要渠道,这对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既提供了新的平台,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把握网络传播规律,借助新媒体平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当前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存在的误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一直以来,其宣传深受各级政府部门与各大媒体重视。相关部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通过“树典型”“找共鸣”等生动新颖的方式,借助电视、广播、户外、网络等丰富多样的媒体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散至全社会中,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然而,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过程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不加以关注,将对其传播效果产生不良影响。1.“口号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义深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字是现阶段对其具体内容的高度凝练。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向广大群众的主要传播方式为新闻播报、标语张贴等,在内容上以词语灌输记忆为主,对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挖掘推广不到位。适度的标语宣传本为必要,但不少地方以口号完成传播、以标语替代推进,并未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扩散至群众中。受众无法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不能对其形成应有的理性认知,反而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或心理抵触。2.“自嗨式”宣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中,有部分传播者不注重传播实效,而是仅仅看重宣传的数量与频次,以自己的宣传量作为工作成绩的体现,不顾及是否能达到相应的传播效果。这样的宣传最终将流于形式化、表面化,即使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也不能真正地让人民群众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更罔论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作为自己的基本遵循。3.“低幼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理应扬正气、接地气,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深入群众内心。然而在实际传播过程中,如果对“通俗化”的尺度失去了把握,就会演变为“低幼式”宣传。部分公益广告或者宣传视频并没有区分受众层次,而是统一扁平化对待,从情节设计到形象塑造都显得较幼稚单薄,无法激发受众的情感体验,获得受众的情感认同,也就难以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甚至引发受众的反感。4.“虚假式”宣传网络上还有部分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论,看似是对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但其实质却是对核心价值观的反语讽刺。还有部分宣传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低俗内容放在一起吸引眼球,或者以低俗的形式表现对核心价值观的遵循,在无形中造成了受众对内容本身的反感。这样的传播方式有“低级红”,更有“高级黑”,不仅未能起到在群众中推广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反而给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核心价值观传播中的问题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有其较为完备的理论支撑与丰富的背景含义,然而在宣传推广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上述“失真”“变形”的现象。执行层面上出了问题,其原因往往出现在策划、组织等多个环节,要根治必须对症下药,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针对核心价值观在宣传中走入的误区,笔者认为主要由如下四个方面的因素导致。1.传播话语内涵不清,未突出中国特色承前所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其丰富的内涵意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基本理念的统一体,从不同层面上体现了国家、社会、个人的价值目标与追求导向,其理论构想是完整丰满的。然而,由于其高度的凝练性,如果我们在传播过程中不辅以对其话语内涵的解读,就会导致部分群众难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部分词汇与西方所推崇的普世理念相同或近似。在当今全球传播格局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掌握着国际传播话语权,并通过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方面手段对其倡导的“普世价值”进行长期推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相关认知。所以,单纯在词汇层面的重复使用与反对照搬照抄西方政治理论的宣传和政治实践相矛盾,也得不到群众的认同与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具有中国特色、能深入人心的解读就显得尤为必要。2.传播评估偏重过程,不重视结果考察一次传播是否有效,应主要从其目标受众获取信息的结果来进行评判。不可否认的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工作评估多从过程出发,主要考察宣传者的工作量,而不顾及有没有效果,没有真正研究受众的信息获取量与态度情感。这就导致部分人员在进行宣传的过程中将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政治任务”消极对待、应付完成,只重过程、不重结果,将自己做了多少工作作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绩。诚然,过程也是需要考察的,“唯结果论”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但是只有将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成果纳入相关人员的工作考察标准,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对宣传活动的效果进行评判,并制定相应的鼓励规则,才能让传播者走出“重显绩、轻潜绩、造政绩”的误区,脚踏实地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工作。3.传播业务能力欠佳,未提高理论水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必须要符合受众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规律。这就要求传播者自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深入的了解与深刻的认识,并在自身认识基础上采用合适的传播载体与传播方式进行推广。然而部分传播者与传播机构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学习与思考,理论水平低下,其理解趋向于表面化、肤浅化。再加上此类机构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对传播手段的把握停留在老套的“灌输”与“教化”上,方式简单,宣传内容自然与群众的生产生活切身体验相背离。因此,传播机构的自身业务能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水平不一致,也会极大地影响最终的传播效果。4.传播方式单一死板,未发动人民群众随着自媒体的蓬勃发展,人人皆可发声,传播的方式与角色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大众自我传播”时代已然来临①。受众不再是单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有机会主动参与到传播活动中,主要表现为其主体性增强、参与性提高。②一方面,受众主体意识觉醒,能够自主对其接受的信息进行遴选,而不是一味接受;另一方面,受众能够深入传播过程,如果传播内容为受众所喜闻乐见,受众便会自发对内容进行再次乃至多次宣传。如果传播者不转变传播观念,改变原有的单向传播模式,就难以得到用户发自内心的认同,自主传播更无从谈起。然而在实际传播中,我们依旧维持着主流媒体单方面发声“灌输”的方式,一些传播者尚未意识到受众的角色转变,专家大部分时间仅仅充当了“鼓手”的角色,没能发挥人民群众自我教育的作用。

三、提升核心价值观传播力度的对策

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意义篇3

1.1网络传播可以大大增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数量和范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我国网民的规模日益增大。特别是最近几年,移动网络的普及为以前没有条件接入互联网的用户提供了上网的平台。这就促使我国网民数量进一步增加,据《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

1.2网络传播可以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渠道。网络传播所提供的途径主要有即时通信、博客/个人空间、微博等。这些途径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便利条件。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途径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范围。网民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各种网络传播途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就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渠道。

1.3网络传播可以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网络传播的双向互动性极大地突破了传统媒介的局限,马克思主义是不怕交流的,通过交流既可以消除广大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使马克思主义更加深入人心,也可以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心态,方便对其进行及时正确的引导,这也有利于在网上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网络传播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挑战

2.1西方网络文化霸权的侵蚀。互联网上英语信息占90%以上,而中文信息仅占1%。这种语言的失衡也意味着文化的霸权。“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者的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和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

2.2网络信息多元化的挑战。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开放信息传递系统,在网络环境下,网络信息来源广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各类研究机构、企业、甚至个人,都有在网上信息的权利和自由,由于信息者的背景不同、目的不同,致使相关信息在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致使网络信息呈多元化状态。

2.3网络虚拟性的挑战。网络具有虚拟性的特点,在这个虚拟空间中,用户可以匿名访问网站、匿名查询相应的信息。网络的虚拟性,使得网络中传播的信息具有很大的自由空间,这也给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提供了便利,这种网络虚拟性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传播提出了挑战。

3、网络传播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措施

3.1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平台的安全。构建安全的网络传播平台,保证网络平台正常提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功能,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网络传播中不受到恶意篡改。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愚蠢的。”

3.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先进网络文化建设。构建先进网络文化就必须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网络中存在的各种文化、各种思潮,净化网络环境,逐步完善网络文化,使其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向健康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先进网络文化建设。

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意义篇4

【关键词】网络社区马克思主义传播场域

网络社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场域”

网络社区也称虚拟社区(VirtualCommunity),美国学者霍华德·瑞恩高德(HowardRheingold)在《虚拟社区:电子疆域的家园》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他将网络社区定义为网络中相当多的人展开长时期的讨论而出现的一种社会聚合,他们之间具有充分的人情(HumanFeeling),并由此在网络中形成了人际关系。①

网络社区包括论坛(BBS)、网络群组(QQ群)、个人空间(BLoG、QQ空间)、社交网站(校园SnS)等形式。在网络社区里生活的网民没有国籍肤色之分别,出身高低之差异,优胜劣汰之危机,实现了平等自由的主体间交往,人的“客体”地位逐渐消失,人际关系呈现“非中心化”。网民们拥有着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两个生活空间,不断处于两个空间的切换之中,也在自由与纪律、平等与服从、自律与他律中变换着思维与行为方式。网民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和个性解放,交友选择变得复杂且泛化,追求开放、多元、民主、对话式的信息选择和知识获取。但是,网络仍将不可避免地扎根于现实世界,网民面对的是现实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虚拟世界过分强调自由、平等、开放和自主性,不断冲击主流价值观的社会化、挑战政府和管理者的权威、滋生现实情境中的行为失当。

要想在网络社区中有效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必须走进网络社区这个特殊的“场域”,了解这个虚拟世界的生存法则和行为习惯,在实践摸索中探寻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传播媒介的创新,以充分尊重为前提,接受网民与现实世界中的人格差异,努力理解网民在虚拟和现实场域中身份置换时的行为障碍和思想困境,进而寻找到有效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实施路径。“技术哲学与技术社会学的最新研究表明,技术不是一种抽象的与价值无涉的工具,而是根植于特定的社会情境之中。技术的演进由群体利益、文化选择、价值取向和权力格局等社会价值因素决定。”②

传统传播方式面临的变革与挑战

目前,在网络社区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任务的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机构、从事课程教学尤其是网络远程教学的教师和社会上以个体形式存在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体力量,受众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信息的接受者。传统意义上的传播者和受众的关系普遍建立在单向“灌输”的传播模式基础上。网络时代信息爆炸使得传播者的知识体系和传播方式受到巨大的挑战,出现传播者与受众的角色重合,边界模糊,甚至出现受众向传播者传递信息的倒转现象。“新兴媒体不仅成为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也对传统受众的使用模式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它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在信息选择方面变被动为主动,在符号形式方面变一元为多元,在载体享用方面变群体为个性,在渠道设计方面变粗放为集约,在形态革新方面变渠道为平台。”③

现代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迫使传播者和受众的关系从支配性、单向性向平等性、交互性转变,双方的身份认同较为模糊,甚至还会出现角色互换。传播媒介的多样性虽然带来传播路径多元化、传播手段丰富化,但理论的系统化、整体也因为表述习惯和解释能力的差异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传播内容受到网络信息过量干扰和制约,也会因为信息不对称、信息失真而使得先进理论的科学性和影响力饱受质疑。与此同时,网络社区存在内部管理主体缺位和管理流程的阻滞,对传播效果的实现造成影响。

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角色转换和行动探索

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在网络社区中必须摒弃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角色、地位、职务、身份,以一种共生关系中的“对话者”角色看待主体间的交互作用。在对话过程中,当传播者带着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在网络社区明确角色时,受众也许会打破传统偏见,把他们作为独立的精神个体去看待,给予情感接纳或理解认同。

倾听: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自我表露和发展诉求。网络社区所提供的虚拟化社会成为一种影响深刻的社会化力量,它所提供的虚拟情境与现实社会相脱节,网民更多地自主选择虚拟性的施化者,并且由单向接受变成双向互动,对于现实的角色规范和道德评判有所抵触,社会化进程中道德自主性和个人色彩比较浓厚,相应带来的不确定性也有所增加。

传播者在网络社区中希望获得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诉求信息,就要学会倾听网民在网络社区中的自我表露。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的概念是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Jourard于1958年首次提出的。他指出真正的自我表露就是个体让他人了解到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他认为自我表露是指个体表达和展现自我,以使他人能够认识自己的行为。④网络社区满足了匿名和个性展示的需要,表达更加真实完整,愿意向传播者开放、平等地表露真实想法以及在现实中遇到的发展障碍或利益诉求,随着与传播者的互动表露,网民的自我暴露程度会进一步打开,和传播者展开深层次的讨论,甚至涉及、人际冲突、成长经历、恋爱和性经历等等敏感话题。传播者应该学会倾听,善于平和面对,以开放、真诚、宽容和理解的态度实现沟通。

分享:意见领袖影响下的网络阵地和话语权力。“意见领袖”作为一个正式概念是在拉扎斯菲尔德等根据伊利县调查结果所著的《人民的选择》一书中提出的。根据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个人影响》中的观点,“意见领袖”广泛存在于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之中。⑤网络社区就是一个网络上的非正式组织、群组、论坛便是一个个非正式的组织单位,它们是社会成员之间为满足自身需求而自然形成、凭感情联系起来的一种自发形式的非正式体系,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这个非正式组织中的核心人员和活跃分子就是意见领袖。意见领袖不同于现实社会中的党政干部,他们没有行政任命,主要依靠其知识、胆识、个人魅力、社交能力受到广大追随者的欢迎和认可,和普通成员在地位上是平等的,通常不具备对成员进行奖励和惩罚的权力,而是通过技术权威、大众舆论、人格特质等因素对其他成员产生影响力。

传播者在网络社区开展理论引导,必须借助意见领袖的力量。首先是必须学会发现意见领袖,这种发现是建立在长期倾听和频繁对话的基础上;其次是结识意见领袖,意见领袖往往是那些思想成熟、意志坚定、能力突出的人物,他们聪明敏锐、注重平等、追求个性、见解独到,结识他们要求传播者有丰富的知识底蕴、开放的知识建构和独到的表达方式;再次是形成合作关系,传播者应密切和意见领袖的沟通联系,借助他们的话语权力施加对网络社区的传播影响力,尤其是当网络社区中出现虚假信息和极端言论以致成员无所适从时,意见领袖若能迅速与传播者形成一致意见,对于引导正确的舆论走向起到关键作用。

传导:政治认知和社会认知中的科学方法和应对方式。传播者在逐步实现网络社区的角色明晰和获得认同之后,就要抓住思想传播的核心任务,把网络社区建设成为思想传播的重要阵地。网络信息流将日益成为大众文化活动和思想传输的重要载体,传播者应将网络社区中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按照分离—重叠—分离的步骤逐步实施引导计划,按照在网络社区中了解到的关注热点、兴趣喜好设计现实世界中的活动形式,同时将现实世界中的文化成果呈现于网络社区,让网民们逐步摆脱对现实环境的抵触和疏离,实现政治认知、社会认知在网络与现实良性互动基础上的健康发展。

传播者队伍应提高自身网络参与度和引导意识,提高对网络社区的认识和研究能力,完善网络技能,加快知识更新,以适应构建网络—现实良性互动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需要。整合各类科学、文化、宣传资源,尤其是促进网民社会化进程中的政治、生活、文化认知的科学方法和应对方式,以开放、包容、平等、对话的信息传播方式传递到网络社区,使主流价值观在网络空间中产生正面的积极影响,以网络社区的习惯性表现形态吸引广大网民参与讨论、实践、建设,进而构筑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新空间。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青年发展研究所】

【注释】

①彭兰:“网络社区对网民的影响极其作用机制研究”,《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7期,第21页。

②段伟文:《网络空间的伦理反思》,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87页。

③周小华:“论新媒体技术环境中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创新”,《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第16页。

④JourardS.m,thetransparentSelf,newYork:VannostrandReinhold,1971,p19.

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意义篇5

论文摘要:网络的快速发展既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利用互联网,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和传播的重要阵地,这是当前我们各级政府和各类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中国的上网人数从2002年的5910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2.98亿人,增加了4倍以上。超过上网人数达2.2亿的美国,成为世界上上网人数最多的国家,而且35岁以下青少年占82%。在上网已经成许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的今天,如何利用互联网,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研究和传播的重要阵地,这是当前我们各级政府和各类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任务,这一任务要求我们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必须在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传统阵地的基础上,积极开辟和建设网络理论宣传教育新阵地。

一、网络的特点

网络作为一个新的传播媒介,它具有其他传媒,如广播、报纸、电视等不具有的特点和优越性。一是开放性。互联网能够最大限度地网罗世界各地最及时的信息,其容量不受限制,而且传递速度也很快,只要输入关键字,就能查到我们想要的世界各地发生的任何信息。人们在网上交换信息的过程中,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冲突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互联网没有国界,没有关税。如果不加限制,全球所有网上信息都可尽收眼底。二是互动性。在网上,人们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留言板、在线视频等方式相互沟通交流。三是快捷性。在网络中,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几乎都是同时同步进行的,人们可以把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集合在一起,借助网络把信息在第一时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且内容的更新速度快捷。四是平等性。网络是一个平等的世界,在网上网民交流的是信息、思想,不间交流各方的身份和地位,网络交流剥去了网民的权力、财富、身份、地位、容貌等因素,在网络组织中成员彼此平等相待。五是虚拟性。互联网的存在状态是无形的,在网上的交流中,人们看到的和听到的文字、形象和声音都变成了数字的终端显现,形成了另外一个时空概念。人们在网上进行交流可以匿名,可以尽情地进行思想感情交流、信息传播。除非相互坦诚公开,否则交流对方的一切真实信息,你无从知道,因而网上是一个充满幻想的虚拟世界。

二、网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在网络兴起之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大众传播主要是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进行,在学习方法上主要有集体开会学习讨论、辅导讲授等;对青年学生的宣传教育主要是各级各类学校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学习方法上主要是课堂讲授与讨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特别是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第四媒体的影响日益扩大,开阔了人们视野,人们认识世界的深度和广度都是以前无法比拟的。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它的全球性、开放性、互动性、快捷性、虚拟性等主要特点,既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网络与传统的思想宣传工作相比具有很多优势。第一,网络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建设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各级政府和各类学校作为传播信息的主渠道,应该及时收集网络中有用的信息传授给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年学生,让他们在第一时间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同时要通过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的、完整统一的网络理论教育体系;使之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成为传播优秀文化和科学技术知识的新领域。第二,网络推动宣传者与受众者实现双向互动交流,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多样化。网络特别可以变学校传统的“填鸭式”的模式为分散的多样化、灵活化形式,这样的方式更易于青年学生接受。在网络上,有电子邮箱、留言版、聊天室等许多交流方式供人们选择,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但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充分享受网络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它给马克思主义宣传阵地建设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第一,网络信息良芬不齐,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导地位造成冲击。首先,由于网络主体的平等性可以使每一个可以上网的人具有同等的话语权,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在网上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处于平等的地位。同时,网络的开放性为每一个上网的人提供了获得信息的可能,教育主体在信息方面的优先性已经不存在了。由此,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在信息的封闭条件下建立起来的教育权威性也受到了弱化。而网络传播对所有想提供有关内容服务和信息的个人都是公开、公平的,它突破了党和政府机构对媒体的限制,扩大了网民接受和传播信息的自主权,必然增加了党和政府对社会信息进行管理的难度。其次,网络是一个信息宝库,同时也是信息的垃圾场。每天在网上传播的信息不计其数,面对互联网中海量信息的不断轰炸,相当多的网民特别是正在成长的青少年缺乏足够鉴别这些信息的能力,甚至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消化这些信息,表面上拥有无数信息,实际上可能茫然不知所措,或者陷入人云亦云之中,失去了自己的真正思想。特别是网络中充斥着各种不健康甚至反动的东西,泛滥着色情、暴力、打斗、盗窃、诈骗等,网络犯罪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一些境外西方反动势力以及邪教组织,大肆利用因特网恶毒攻击社会主义制度,散布政治谣言,诽谤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进行反动宣传和思想文化渗透,误导一些缺乏鉴别力的网民特别是青年学生,严重影响其是非判断和行为选择。

第二,西方国家利用网络传播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处于强势地位,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宣传造成很大压力。网络连通世界各地,没有国界,任何一个与互联网相连的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站,自己的信息。目前,90%以上的网络信息由西方发达国家制作和传播的,我国在信息的输人、输出方面仅占0.1%和0.05%。西方国家正是利用其雄厚的经济优势,在文化领域加紧对我国进行外部渗透和影响,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到处宣扬自己的意识形态、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另外,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自由操作性,易使一些网民放纵自己的行为,忘却社会责任心和道德感,在网络上随意制造虚假信息,散布腐朽思想,发表错误言论。因此,网络为国内外的某些势力在网上传送颓废生活观念、传播有害信息提供了方便。而作为网络的受众群体,特别是青年学生,是一个不成熟的群体,他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成熟时期,在接受信息时,还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有时良芬不分,不能明辨是非,因而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地位与作用认识不清。

三、加强网络阵地建设。确立宣传强势地位

社会主义一直把真、善、美作为理想的追求,这个追求涵盖对科学精神的追求、对道德理想的渴望和对美的崇尚。在不同社会意识形态并存的今天,面对网络严峻的挑战,我们要大力加强主流网络媒体建设,确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体地位,增强网络舆论引导功能。

首先,要积极建设网络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传播阵地,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这是我们党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要求。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越是在面临严峻挑战的时候,我们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越是要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意识形态领域,社会主义思想不去占领,资本主义思想就必然会去占领。互联网是美国和西方国家借以兜售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最重要渠道。由于网络的覆盖面大、受众人数多、范围广,利用网络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各类学校都要增强网络阵地意识,切实加强对网络思想文化阵地的领导和建设,把党和国家的重点新闻网站建成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阵地,确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的强势地位。特别要强调的是,青年学生是我国的未来,他们的思想将是我国未来一个时期的主体思想,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必须要做好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要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

其次,要创新网络传播体制和手段,探索网络宣传教育的新途经和新方法,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时效性。一方面,以党报党刊、广播电视为主,巩固主阵地;另一方面,以改革创新精神应对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兴媒体的挑战。各级各类学校特别要在校园创建一些学生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网站,在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炉的上网活动中,将主流思想和正确的社会准则与价值观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实现“灌输式”教育向“渗透式”教育转化。各级政府宣传部门要善于运用网络宣传党的政策、介绍社会发展成就,使互联网成为贴近群众实际生活、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通道,成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不仅新闻报道、专题节目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且所有娱乐类、体育类节目以至各类广告也都要符合和反映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共同唱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旋律。

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意义篇6

一、电视节目需要建立网络评价体系目前,在中国的电视调查市场,因aC尼尔森的退出,央视—索福瑞一家独大,几乎没有竞争对手。由于我国没有监管收视率调查的行政机构,由一家公司垄断收视率调研市场,其数据的公正性和可信度都让人疑虑。笔者认为,为了获得受众对于影视节目全面客观评价的数据,在推行收视率、满意度等传统的测评方法之外,还需要建立和运用网络测评体系。主要原因是:1.电视节目网络传播逐渐兴盛,大有燎原之势。通过网络传输视频内容是电视与网络融合的重要途径,也是融媒体发展的一大趋势。近年来,通过网络传播电视节目和视频的现象越来越多,专业公司正在蓬勃发展,2005年前后,我国相继出现了一些专业视频网站和传播平台,如新浪宽频(2004)、(2005)、土豆网(2005)、激动网(2005)、酷6网(2006)、优酷网(2006)、ppLive(2008)、新浪视频(2009)等,这些网络视频网站和传播平台一般为网络公司或门户网站开办,主要提供视频新闻、网络电影、草根视频博客、视频互动聊天、电视直播、体育比赛等服务,之后,央视、安徽电视台、上海文广集团、湖南广电、浙江广电等国内实力雄厚的电视机构纷纷涉足网络电视领域,自办了网络电视传播平台,这种发展态势正方兴未艾。2.网络视频内容半数来源于电视资源,受众通过网络收看电视节目的机会日益增加。目前,我国已经开通的网络电视台传播的内容,不仅有视频内容,还有图片、文字、音乐等非视频内容,它们不仅将所属电视台已经播出的主要节目和栏目进行转播,有的还自制和转载了一些资讯和内容,使得网络电视台包容的信息更多、内容更丰富。在视频内容来源上,网络视频的来源主要分电视资源和非电视资源两种。电视资源就是电视台和电视播出机构通过网络传播的电视节目,占网络视频总量的将近半数(48.7%),其中主要为电视剧、文艺节目、新闻资讯、动漫、体育、广告等视频内容;非电视资源,就是社会上的电视制作机构、网民制作和上传的电视视频内容,主要包括网民聊天视频、网民自拍视频、音乐电视、网民原创电视作品等。目前,非电视资源占网络视频内容的51.3%,可见网络视频内容已有半数来自于电视资源,受众想看主流电视机构已经播出的电视节目,一般都能在网络电视台和相关平台上点击播放。在网络视频内容中,电视剧所占比重最大,占到整体视频数量的18.7%;其次为音乐mV,所占比例为17.2%。此两类明显高于其他视频类别。电影和动漫所占比例也都超过10%。在网络视频中,新闻资讯和体育节目却比较少,只占4%左右。网络视频的娱乐化特点十分明显。3.受众通过网络表达的意见更为及时而真切,收集到的收视信息更为可靠。网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微博的出现,为进一步科学合理地进行电视节目评价奠定了基础。实际上,受众在网络上对于电视节目的评价,因具有及时、匿名和便利等特点,显得更为客观真实和可靠,网络测评体系能够收集到传统方法所无法获得的测评数据和受众评价,受众通过手机可以随时随地上网,并意见和评价。网络测评体系的建立和应用,不仅是对于传统方法的有效补充,也将为影视节目建立全面客观的评价标准找到可靠路径,这种电视节目网络评价系统,将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影视节目传统评价方法的不足。二、电视节目网络传播评价体系架构建立电视节目网络评价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既要考虑到评价体系所需要关注的内容问题,又要解决技术支撑和子系统架构问题,既要运用信息搜索和检索技术,又要运用计算语言和语义分析技术。相比传统的电视节目评估方法,网络电视传播评价体系的建立可谓门槛高、难度大,当然评估结果也更加贴近事实。1.电视节目网络传播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建立电视节目网络评价体系主要是基于网络内容自动挖掘和搜索技术,采用自动采集和网络内容分析的方法,用全面真实的网络内容分析相关数据,建立科学的电视节目评估体系,这种体系采用统一的评估标准和规范的操作程序,对影视节目和网络视频质量的优劣做出客观评价及分析。电视节目网络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功能:第一部分功能是电视节目评价。即该体系能够自动分析影视类节目在网络上二次传播情况,包括点击量、评论46数、满意度,并整合专家评价进行分类排行;第二部分功能是网络视频评价,即系统能够自动分析网民上传的网络视频传播情况,包括点击量、评论数、满意度,对热点内容专家评价,并进行分类排行;第三部分功能是进行影视视频自动推荐,即根据影视类节目和网络视频在网上的评估表现进行分类排行推荐,并通过针对大众的视频推荐网站向网民推荐热门电影和精彩的电视视频,并让网民能够进行热点视频的互动评价和分享。2.电视节目网络传播评价体系的底层技术支撑。影视节目经过网络传播后,通常以被网民点击、下载、转载或评论的方式表现其在网上的影响力。对于影视节目的网络收视表现,可以以点击和转载次数测量收视频率,并可以通过浏览、归纳和分析网民在论坛、博客、微博等网络平台上的收视评价,来评估视频内容的质量和传播效果。在网络视频评估系统中,可以采用信息自动采集和网络内容分析的方法,用全面真实的网络内容分析相关数据,建立科学的节目评估体系,采用统一的评估标准和规范的操作程序,对影视节目和网络视频质量的优劣做出客观评价和分析。所以,在底层技术支撑方面,影视节目的网络评估系统也比较复杂,需要综合运用和解决一系列的技术问题,主要包括影视节目在网络上的点击、下载、转载、归因、搜索、消重、分析、赋值判断和集纳等。具体说,影视视频节目评估系统的底层技术支撑,主要是基于海量信息检索技术、自动采集技术、网络信息过滤技术、网络内容挖掘技术、自动分类技术、语义分析技术、褒贬分析技术、视频信息下载技术、评估报告自动生成技术等。3.电视节目网络评价体系的关键技术。鉴于单纯的收视率、受众满意度和专家评价已经不能满足对于电视节目客观测评的需要,这就需要至少从网络点击率、网络受众满意度和专家网络评价三个方面来综合考察和评估通过网络传播的影视内容,网络视频评价体系的技术支撑,也是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融合的。其中,在技术方面,网络点击率比较容易进行汇总和统计,但是受众满意度测评和专家网络评价分析和汇总起来比较困难,这不仅需要从上亿张网页中全面查找关键词信息,还需要进行消重和过滤;不仅需要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知识,还要对搜索到的关键字词句进行语义分析和比对,从中找到有规律和共性的东西,进行分析和评估。由于汉字语言博大精深,语义变化复杂繁多,一词多义、一字多用的现象比较多,而且词义和语义也经常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这就给语义分析带来很大的麻烦,比如,“小姐”可能是尊称,也可能是贬称,“凤姐”在网络上可能是指“王熙凤”也可能是指“罗玉凤”,“高铁”可能是褒义的,也可能是贬义的,“山寨”可能是指山庄也可能是指冒牌货,其具体意义和赋值大小,要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和情况而定。所以,建立网络视频评价体系,最为关键的技术环节是对网络上的海量信息进行过滤检索和语义的褒贬分析、赋值判断,并自动生成评估结果。在信息检索和分析领域,语义分析和赋值判断是非常前瞻和困难的问题,也是一些中外信息技术公司力求攻克的技术难题,目前在国内外至有少数几家公司开发出了这种技术。#p#分页标题#e#4.电视节目网络评价系统的子系统架构。对照传统的电视节目评价方法,电视节目网络评价系统的子架构可以分为三部分:网络传播收视率分析系统、网民满意度分析系统、专家归因和对策研究系统。其中,收视率分析系统用来统计分析电视节目在互联网上的受众关注度和人气指数,通过网络收视率系统的归集,可以判断某电视节目经过网络传播之后,在单位时间内被网民的关注频次和程度;满意度分析系统用来统计分析电视节目在互联网上的受众满意度;专家归因系统用来对专家的电视网络传播数据和内容进行归因分析,并提供对策研究。5.电视节目网络评估体系运行流程。一般来说,要运行电视节目网络评估体系,需要经过这样的一个工作流程:(1)信息筛选和抓取系统从影视官方网站、网络视频网站、国内外新闻网站和各种影视论坛以及博客、微博等信息平台,针对某一种或某一个电视节目(通过设置关键词而确定),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分类和抓取,往往搜索一个关键词,需要过滤上亿张网页,从中筛选出目标信息。(2)数据投送目标信息包括,网络传播的电视节目数、网民点击数、网民评论数、对于电视节目的网络新闻报道、论坛帖子和网民通过博客、微博的评论情况,系统对这些目标信息搜索完并抓取之后,将它们投送到影视节目数据库中,在数据库里面对其重新排列组合,并进行标签和归类。(3)统计分析针对投送到数据库中的信息和数据,系统将自动进行甄别、分析和归纳,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语义分析技术等,对于相关数据进行运算、统计以及褒贬度分析,从而自动生成电视节目的网络收视率和网络满意度报告。(4)专家分析和应对在电视节目的网络收视率和网络满意度报告生成之后,有关专家可以据此进一步地归纳和分析,结合他们个人的经验、专长和思想认识,进行综合判断和分析,并提出电视节目网络传播的应对措施和建议。三、结语建立电视节目网络传播评价体系,为我国主流电视传播机构及时准确地掌握电视节目在受众中的评价提供了一个良好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准确捕捉和统计分析电视节目在网上传播的点击率、收视率、满意度,还能够基于语义分析技术判断受众态度的褒贬数值,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结果以一键式报告方式呈现给用户。电视节目网络评价体系还能够对于优秀的和热点的影视节目进行自动排行,向网民推荐。因此,电视节目网络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进行网络电视舆情的监管,为国家的长治久安与和谐社会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意义篇7

因为有了互联网,世界越来越像麦克卢汉预言的“地球村”。网络媒体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突出产物。它实现了传统媒体的电子融合,涵盖了传统的文字、图片、影像和声音传播的特点和优势,统一了过去各自独立的传播形式,最大化地满足网民的视听需要。相对于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一般也被称为“第四媒体”。网络媒体改变了既有的传媒格局,关于网络媒体取代传统媒体的言论一直不绝于耳。

网络技术的优势带来了信息传播和公众交流的新的可能性,也塑造了网络媒体公共性的特征。网络的“公共性”一直是学者研究网络媒体的热点。技术乐观主义代表美国学者托夫勒就认为,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公民可以借助网络就公共问题直接向政府发表意见或投票表决。他对网络媒体的公共充满自信和赞誉。他的观点得到了nBC新闻前总裁劳伦斯・格罗斯曼的回应。格罗斯曼说,技术和信息公路孕育了一个直接享有电子民主的年代。

网络媒体果真像以上描述的那样有这么强大的力量吗?

网络媒体的技术优势与不足

网络媒体是互联网上的主角之一。新媒体技术使网络媒体形成了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传播特征:

首先,网络媒体突破了报纸版面的局限和广播电视的时段限制,可以大容量地传播新闻信息,使公众知晓信息的数量和选择信息的范围均得到了大幅度增加。

第二,网络媒体突破了传统线性时间观念的束缚,一方面可以以直播的方式,同步报道新闻事件,没有时间的滞后和间隔;另一方面,网民可以在事后任意时间重新阅读当时的新闻,回顾当时场景,重回历史现场。

第三,网络媒体突破了传播空间的地理划分,不受地域的限制,只要键入网名,一般来说就可以找到这个网站。比如,输入英国BBC的英文网站名,就可进入BBC网站,就能同步收听BBC的英文节目。传统媒体目前无法实现无限制的跨地域传播,因为地域隔离而造成传播隔离的现象仍然相当普遍。

第四,网络媒体突破了单向线性传播的模式,趋向于网状的多向传播。传统媒体主要是线性传播,传播的路线是从媒体到受众,受众处于接受者的角色。网络媒体技术改变了这种僵硬的传播模式,不仅网民与媒体之间真正实现了双向传播,而且网民之间也可互相传输信息,构成了传播的网状结构。

面对网络的这种传播优势,默多克进行了冷静分析。他认为,新的传播技术在赋于表达和交流以新的可能性的同时,也设置了新的限制和新的社会隔离。互联网真正重要的问题是所有人是否都能够进入互联网,是否所有人都能获得这些新技术提供的服务。而现实是,互联网要受到年龄、文化程度的限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受众对新设备和新节目的支付能力。

据2008年1月的《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网民尽管数字过2亿,但只占全国总人数的16%。网络传播提供的公共话语空间还很有限。

网络媒体实现

公共领域功能的可能性

20世纪60年代,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最后一位批判理论家,德国大学者哈贝马斯在其著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开创性地提出了“公共领域”的概念。哈贝马斯认为:国家和社会之间可以存在一个公共空间,市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言论,不受国家的干涉,这便是公共领域。他认为,公共领域是大众传媒运作的空间之一,大众传媒自身就是公共领域的一部分。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大众传媒实行公共领域的功能也是建设民主法治社会的重要途径。按照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中国网络媒体具备了提供公共领域功能的可能性,表现为:

第一,由交互技术带来的网络交流形式,使网民能够就某一个话题公开表明自己的观点,文字的公开性使开展网上文字辩论和参与讨论成为可能。哈贝马斯在分析公共领域的结构性转型时认为,公共领域因为遭受国家和社会力量的介入,导致公共舆论不再真正是公众讨论后的共识,而成为了大众传媒操纵的结果,只代表少数人意见。网络媒体的交互传播技术因为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模式,每个人都能站出来代表自己发表意见,因而也就能有效避免观点被媒体劫持的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媒体就像劳伦斯・格罗斯曼所描述的,其民主性很强。

第二,提供了讨论的场所。网络媒体设立了新闻评论区、网络论坛和虚拟社区等电子区域,为网民的讨论提供专门的平台。网上社区“天涯”就是中国一个著名的网上讨论区域,至2007年底,注册用户近2000万。社区内讨论议题由网民来掌握和主导,有意愿参与评论的网民可随时发贴。“天涯”社区已吸引到了不少有思想、爱发表意见的网民,这些人愿意时不时对当下的新闻和社会现实发表见解,因此天涯网民的代表观点也常常成为新闻从业人员参考的一种民间声音,经常被直接引用到报纸和杂志上。

第三,网络空间的开放性保证了每个网民都有机会参与讨论,讨论的参与者地位和机会平等。那些在社会现实中很少有话语表达权利和机会的人群,在网络空间寻找到了表达的出口。他们通过网络交流、建立博客、播客等方式,传播他们的社会立场和生活感想。

第四,能够形成网络舆论,按照哈贝马斯的分析,在公共领域中讨论者独立于市场力量和科层机制之外,具有思考的主体性,因而讨论具有批判性,批判性的结果就是能形成公共舆论,表达公众的声音。近年的网络媒体传播实践表明,中国的网络舆论已显现了强大力量。2003年,网络媒体强烈关注孙志刚案件,广泛传播《天堂里没有暂住证――纪念孙志刚君》等文章,引起网民积极参与讨论,最后在网上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声势,一边倒地对实施了21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进行抨击,导致政府的政策制定者不得不关注和应对网络舆论,并最终终止了上述的这个《办法》。

中国网络媒体的这些特征,体现了网络媒体实现公共领域功能的可能性,但并不是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全部。

网络媒体实现公共领域功能的局限性

就像任何新兴技术均有其两面性一样,网络技术在帮助网络媒体实现公共领域功能的可能性的同时,也埋下了设置局限的种子,这些局限表现为:

第一,网络讨论很少能够形成最后的一致意见,网民很少达成共识。没有共识和统一的网络舆论就不能在政治领域有实践的意义。2003年孙志刚案件,网络舆论意见高度一致,才导致一项政策的终结,但这种现象在网络媒体中极为罕见。多数情况是网民们意见不一,没有最后的统一认识,无法合力形成凝聚多数人力量的网络舆论,也就不构成对政府的压力和推动力。按照哈贝马斯的分析,处于公共领域内的公众,无论是在古代的广场上,还是在近代的咖啡馆里,开展的是一种面对面的交流。只有这种形式的交流,才能引起辩论的深入,最后才能有一个声音胜出成为代表意见。而网络媒体提供的恰恰不是面对面交流。

第二,网民虽然是平等地开展讨论,但因为他们的身份无法确定,他们的意见可能随时改变,无法用身份来保障意见的有效性,导致彼此之间无法真正地认同。网民观点的易变性,也对统一的网络舆论的形成造成障碍。即使网民以视频的方式讨论,却也只能确定讨论者的形象,无法确认身份,而且,视频方式目前还无法提供网民大规模同时参与讨论。

以上两点的局限是由网络交互技术的特点所直接决定的,是网络媒体的先天性不足。

第三,网民话语空间过于分散,导致话语冲击力不强。网络媒体把过去集中、同质的大众化传播内容细分到各种栏目、社区和频道之中,网民根据爱好、城市位置、政治倾向、文化品味分散地聚集在被细分后的领域中。他们因为某些共同的相似性走到一起,后来的加入者的观点表现更多的是对前面观点的认同和赞成,结果就缺乏不同观点的针锋相对,因而缺乏批判的力度和讨论的建设性。此外,因为网民分散聚集,话语的影响力也仅限于该讨论部落,使得公共话语和公众舆论被琐碎化,丧失了成为网络舆论的机会。

另一方面,网络媒体自身尽管有大众传播媒体的特性,但因为政策的限制,没有刊登自己采写新闻的机会,无法用观点吸引网民,没有媒体立场。

第四,代表国家力量的政府和代表商业力量的市场全面渗入中国的网络媒体。政府对网络媒体实施监管是全球的普遍作法。在我国,在经历了2003年网络舆论的风起云涌后,在目睹到网络媒体中商业资本力量的横冲直撞后,政府监管选择了同管理传统媒体一样的政府主导模式。政府以监管的形式介入了网络媒体,并把政府宣传的任务也交给网络媒体。行政力量的渗透,一方面可以积极引导舆论,另一方面对网民参与讨论的公共空间也构成了干预。

国外媒体的现实告诉我们,网络媒体正迅速地屈从于已经控制了商业传统媒体的商业力量。中国网络媒体的市场化正在加剧。不管是由私人资本建立的完全商业化的网络媒体,比如新浪、搜狐,还是由政府主办、出资的网络媒体,比如人民网、新华网,都在不同程度地经历市场的挑战。商业力量对网络媒体公共空间的侵袭,使得公共空间失去了运作的独立性,并且使网络媒体不再把网民当作参与讨论的公众,而是当作了消费者。这种现象最有力的例证就是商业网络媒体传播不再根据受众的需要(need)展开,而是按照受众的需求(want)而进行。网民就像俄国评论家米哈伊・巴赫金所描述的,人性中隐性的一面被揭示并体现出来。受流量和广告影响的网络媒体需要网民的高点击率,很快体察到了网民的这种“隐性的一面”,他们只需看看哪些新闻和信息的流量较大就可判断。正鉴于此,暴力、甚至色情等吸引眼球的内容充斥着商业网络媒体的网页。

默多克在分析西方公共广播机构的市场化时认为,以广告为代表的商业主义和消费主义话语已对公共话语造成了侵蚀,在公共话语空间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媒体主导的这种商业和市场关系将公共利益等同于消费权,扼杀了对公共事业的其它可能的想象,媒体的受众由公民转变成为消费者。从这个意义上讲,商业网络媒体只是在吸引和商业广告的同时,推出一系列“副产品”,比如说博客、虚拟社区,这些产品以“公共空间”为外衣,让公众误以为他们从中获得了更多的话语表达机会和更大的言论自由。

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意义篇8

关键词:网络传播构建和谐社会积极作用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而产生的新兴网络传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各类传播媒体,特别是各级党委、政府,如何适应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认识网络舆论的特点和规律,对网络民意全面了解并给予正确引导,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公共管理水平、提高执政能力的新课题,值得认真研究。

互联网是最近十年才出现的传播手段,对它的特点的认知目前我们还在不断深化中。而现在已知的互联网虚拟、开放、无界、互动、快捷、海量、多媒体等特点使信息传递速度和广度是过去任何一个时代所无法比拟的。

网络媒体作为新兴媒体,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不可轻视的作用,本文试图从网络媒体对社会的影响入手,分析当前网络媒体传播功能的新特点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与意义。

网络传播的特点

一是信息的开放与选择。互联网上没有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读者能随时看到最新、最详细的信息。网络传播也没有种类和行业的限制,不再是只有编辑和记者才能新闻。于是,网上的信息就呈现出开放和多元的态势。

二是舆论的自由与统一。网络社会中舆论的分散和统一是相结合的。大众传播的主导地位减弱,导致了宏观上舆论的分散和自由;而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作用的加强,又导致微观上舆论的统一,代替了从前大众传播时代宏观上舆论的统一和微观舆论的分散现象。

三是文化的多元与整合。文化一旦产生,就必须要交流。多媒体网络传播便于不同文化之间的迎合和碰撞,促进了真正的“地球村”的形成和实现。这种文化传播的全球化使人类社会各种文化形态的接触与碰撞变得更广泛和深刻,它带来了全球各种文化的冲突与协调,它呼唤多元并深信多元化能够提供新思想、新契机,从而推动文明的进步。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每一种文化都将分别扮演它们各自的角色,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对人类共有的价值原则共同负责、共同作出贡献。这是一种对立和统一的整合。

四是个体的自我与本能的体现。传统媒体提供给人“可读”的自由,是一种“快乐”的享受;而网络媒体提供给人们更多的却是“可写”的自由,是一种“极乐”的享受。在互联网上,“自我”和“本能”的意识都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

网络传播在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因为网络媒体自身的特点,使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特殊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点:

一是沟通作用和导向作用。网络沟通是双向沟通。和谐社会主要讲人际沟通,人际沟通的顺畅非常重要,主通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际沟通的通道,沟通作用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谐社会,更多的是采取沟通的方式,某些情况是信息不对称,而网络媒体可以形成信息对称,由不和谐变成和谐。同时它不是采取剧烈的方式解决,而是采取沟通。但是,还要看到,网络媒体既然是无障碍的沟通,信息就容易变性、容易失真。由于很多信息放在一起会比较杂乱,网络媒体的导向就显得格外重要。我们应该有把握导向的意识,应该有把握导向的正确方法,主要是对大局的了解和对政策的了解。因为传播过程中的信息不都是有效的、有益的,不乏一些垃圾信息、冗余信息,也有使人们丧失理智、走向堕落和毁灭的内容。如果任其自由,对社会、对个人都是不利的。因此,网络工作者必须强化把关意识。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有把关的意识,并有处理事件的准备和方案。二是要有把关的能力。有益信息不能及时,效果会打折扣;有害信息不能及时封堵,则贻害无穷。快速处理能力对网络媒体来说,有其特殊重要性。要把握好“度”。无论正面或负面信息,并非越多越好,关键是把握好“火候”,以是否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为标准,及时处理。

二是社会剂作用。社会在整个运转过程中,各个层面、各个人群,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因此,要实现和谐,中间必然需要剂,来化解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对此,网络媒体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第一是可以缓解公众中的消极情绪,化解潜在矛盾,降低压力,网络传媒成为社会情绪的减压阀。第二是能够调节社会舆论,把一些误会、猜疑变成知情和知因,增强社会信息的透明度。有些社会矛盾包括上下的矛盾,很多是因为误会和猜疑来的。通过网络媒体,可以实现社会舆论的公开、透明与调节,可以化偏颇为公正,可以找准很多人群情感的共通点。还可以找准利益的共同点。通过网络把共同的利益讲清楚,实现双赢与共赢,促进社会的和谐。同时也可以找准心灵的结合点,主要是人群之间的情感共通点,以唤起共鸣。

三是实现自由平等的交流作用。网络将人、信息、媒介整合为一体,实现人类跨越时空、平等沟通交流的梦想,让普通公众拥有了话语权,可以无限制满足人际的交流和心理的需要。网络传播不受年龄、性别甚至地域的限制,使百姓的言论畅通。温总理答记者问,通过网络传播能够让百姓的声音进入国家最高决策层,这是互联网的作用,无论是对国家还是个人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是网络媒体的共鸣作用。网络互动传播有共振效果,具有共鸣作用。因为网络的传播有一个共振,网络之间的相互传播,报道和论坛之间的传播,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交互的传播,使某些声音在逐渐放大。共鸣的作用使网络媒体对社会的影响比传统媒体还要大。利用共鸣作用,可以实现民声与政声的共鸣,实现百姓和政府的和谐。

同时还可以实现网络媒体和网民的共鸣。网络媒体有意识地利用网民对媒体的共鸣,使某一个声音放大、某一个声音减弱。网络媒体对网民的批评和建议,应该高度重视,用来鞭策自己。共鸣作用是一种扩音器作用,强调服务者的责任是服务群众和政府。对政府负责,成为政府声音的扩音器,维护社会的公正,促进社会的发展。

网络传媒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必须举全国之力,不仅要依靠组织和行政的力量,更需要充分发挥民意的作用。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快速普及,网络民意在现实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着更加巨大的作用,它不但反映、导引和强化着民众对各种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认知,而且对党和政府的决策也产生了直接、间接的影响。网络传媒的重要意义体现为:

一是了解民情民意、维护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重大的事情让人民知道,重大的问题经人民讨论。政府部门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媒体传播有关信息,以激发利益取向不同的公众参与讨论,各抒己见,建言献策。

二是聚合各种民意资源,缓和社会公共危机。公共危机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等特征。从一些特大危机来看,还具有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传播非正规化特征。正是这些特征给大众传媒特别是传统媒体带来了信息采集和信息传播的困难,使之无正常程序可循。于是,有关危机事件的种种小道消息、传言,甚至是谣言不胫而走,不真实报道也大量呈现。而网络民意可以提供危机信息,聚合民意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对平息传言和稳定人心起到了很大作用。

三是提升社会平等意识,加强公共事务监督。网络创造了全新的、平等的、没有强权和中心的信息空间。在互联网上所有参与的人不仅机会均等而且地位平等。网络交流的直接性,使得公众可以相对平等地去监督政策执行主体,从而真正产生舆论监督应有的作用。

四是促使多元化心声传递,维护各阶层的利益。在互联网中,代表不同人群的网民聚集在一个公共话语平台下,发表着不同的声音,代表着来自各个阶层的切身利益。在“山西黑砖窑”事件中,就有来自不同阶层发出的声音,其中来自弱势群体的心声最为强烈。他们给整个社会带来的是众多纷繁复杂的社会心理感受,促使人们在不断的发现和认识中成熟和思考,促使整个社会的理念走向成熟和公正。

五是打开“政策窗口”,推动公共政策议程。网络信息的共享性,打破了政府垄断决策信息的局面,公民可以通过网上发表言论、广发电子邮件等参与决策,这种形式有助于公民的自我表达和公民间的对话交流,有助于某些议题的优先化,有助于设计行动方案以影响政治议程。社会热点难点成为关注的话题。大凡社会上公众议论较多的话题,在网上都会成为网民热议的话题。近年来,环保、污染、住房、教育、医疗,都是点击率较高的关键词。

六是拓展公共领域,改变政治生态环境。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深刻改变了政治生态环境,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渠道。人们将民众通过网络参政议政、政要通过网络与民众互动的现象,称为互联网政治。由于网络民意生长空间的虚拟性,也使公众参政议政的渠道变得更加多样化,也更加畅通。从一定意义上看,这就大大拓展了公共领域,从而促进我国“互联网政治”日益向前迈进,我国现行的政治生态环境也在不断地深刻地改变着。

通过去年上海市政的钓鱼事件、河南矿工开胸验肺事件、内蒙古女检察院检察长开豪车事件等,我们看到了网络民意的力量强大所在,而近年来网络民意也越来越引起了高层领导的重视。2008年6月20日,总书记在做客强国论坛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胡总书记说:“网友们提出的一些意见、建议,我们是非常关注的。我们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因此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人民群众智慧。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最高领导人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意,这凸显了中国民主执政模式的创新,折射出了我国政治生态环境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对我国的政治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意义篇9

关键词:网络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对策

目前,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搜集知识和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不仅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条件,还造成了诸多问题。能否在网络环境中更好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网络传播的概念

诗兰认为,网络传播是“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和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作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和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因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也有人认为,网络传播就是国际互联网络,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孙国林指出:“网络传播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人类高级传播活动。”而匡文波老师则认为,“网络传播就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人类信息传播活动”。

二、网络传播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

1.互联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条件

(1)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在网络诞生之前,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必须在同一时间、同一场所,而网络传播却能突破这一局限,它能实现异步传播。教育对象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都能搜集到信息,获得教育。教育者可以利用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切合网络热点问题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2)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渠道。网络传播是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渠道,教育者可以利用微信、博客、QQ、论坛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3)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网络传播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手段,它能快速促成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交流。在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及时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而有目的性地开展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果。

2.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的问题

(1)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提出了挑战。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对象的主动性逐渐增强,而教育者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只有与学生已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符时,才能为教育对象所接受。当然,网络传播的信息良莠不齐,虚假、破坏性消息的现象十分多见。

(2)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内容造成了不利影响。以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介进行,这些媒介传播的信息是经过严格筛选的,所以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然而,网络传播的信息很容易扩散,导致不良网络信息的严重泛滥。

(3)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带来了影响。网络进入大学生的生活以后,学生更多地利用网络来获取信息,因此教师要积极改进旧的教育渠道。如何在网络时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的吸引力是思想政治教育者面临的新问题。

三、应对网络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挑战的对策

1.控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内容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内容进行筛选。网站编辑人员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信息进行筛选把关,对合理成分加以宣扬,对违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内容必须批判。

(2)运用网络技术来把关网络信息。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由于技术层面的原因不能很好地对不良信息进行拦截,导致不良信息在网上大量传播。因此,高效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加强网络技术学习,提高对网络信息把关的能力。

(3)提升大学生自身素质,做好自我把关。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时期,经验有限,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若要不受这种不良信息的干扰,大学生需增强自我把关本领。一方面,大学生要提高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自觉抵制非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另一方面,大学生还必须提高网络道德,养成文明上网的习惯。

2.确定优势意见,加强对意见的指引

(1)充分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通过意见领袖在自己的领域宣传优势意见,促进优势意见的迅速传播,使更多的人认可和接受,扩大优势意见的吸引力。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及时关注和培育校园网络意见领袖,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使网络意见领袖成为网络正能量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

(2)综合利用媒体发挥优势效应。以往的传播媒介所传播的信息要经过严格的筛选,所以,要想扩大传播内容的影响力,需要综合利用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理论课教师通过口耳相传能使优势意见快速传播。在课堂上,理论课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朝着优势意见方向寻找答案,使优势意见被广大学生所认同。

参考文献:

[1]田发伟.崛起中的中国网络媒体――现代传播评论圆桌会发言摘要[J].国际新闻界,2000(6).

[2]白宇.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5.

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意义篇10

论文关键词:网络信息传播;恶意传播;网络编辑;伦理道德;监管责任

传播活动的传者、受者和中介三个要素中,在很大程度可以将中介理解成为一种环境,理解为传播品平台,理解为编辑的管理与监督。在信息与网络时代,在网络传播中编辑应具有怎样的职业道德,担负起怎样的责任,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无疑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一、网络恶意传播的编辑责任

由于网络信息的宽容性、包容性、匿名性等特征,使得传播过程中编辑的责任,包括道义、伦理、监督以及舆论倾向的责任被显然忽略。类似“文责自负”、“不表示本网站赞同发文者观点”的免责声明,便能轻易地推卸去信息传播过程中的编辑责任。

例如,近年来网络传播中出现与虚假传播迥异的恶意传播,已经泛滥成为一种网络诋毁文化,而编辑责任的缺位,也是这类恶意传播泛滥的缘由。因此,撇开恶意传播中传者的战略效应、信息者的诋毁目的,本文只通过对此类传播中心理因素的分析,来讨论其中的编辑责任。而这正是以往的关于网络编辑理论讨论中所忽略的。

网络传播的重要特征是互联网信息的匿名性。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由于多数用户在传播中都采取匿名制,一方面,人们在网络环境中有机会表露自己不为人知的或压抑的一面,甚至于多重面貌,在其中,没有社会道德与价值观的约束,一切都可以依照自己的好恶来进行;另一方面,由于用户以匿名方式在网上进行交流,使得传统媒体既有的行之有效的监督体系无法在虚拟环境中发生效用。例如,网络恶意信息的。

相对而言,网络上的虚假新闻只是媒体一种愚弄大众的造假狂欢,有时甚至是媒体和受众间的默契产物。与网络的虚假传播情形不尽相同,很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网络传播中大量出现的恶意倾向传播,则起到一种有意为之战略传播效应。恶意传播的一种存在形式是凭空捏造,颠倒黑白,起到恶意传播的战略效应;恶意传播的再一种形式是刻意放大或传播一些不适应传播的事实,达到传播外的某些效应。即将确有其事或部分有其事的信息被有意地发掘并广为传播,使得信息的价值在另外一个区域内被放大和扭曲。这是本文特别关注的一种恶意传播。作一个简单的描述,除了捏造的虚假传播外,在网络传播中,恶意传播通常表现的是“真实的传播”。即往往传播的不是虚假或是谬误的消息,而是确有其事,或者部分真实,或像煞有介事的信息。这类恶意信息传播的手法,如传播学研究者蔡雯指出那样:在报道客体“有时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报道依据,但新闻不反映局部和某些细节,甚至以主观伪造的‘事实’为依据”;报道主旨“以夸大或掩盖客观事实的某些因素,取得轰动效应”;报道原则“不以新闻传播规律所要求的新闻必须真实、准确、公正为准则,不以新闻职业道德自律,为媒介之私利不惜损害公众利益”;报道形式“选择能够夸大、渲染事实中某些因素的报道角度、手法和表现形式,形式的运用与内容的报道价值不相统一”。恶意报道的效果是:“受众为某些局部内容所吸引,无法把握事物的全貌和本质,被媒介所误导。”这些判断也是恶意传播的关键,目的性很强的恶意传播正是如此作祟的。

二、网络编辑的伦理道德底线

为何网络环境中的恶意传播比现实环境中的恶意传播势头更迅猛,且泛滥更迅速?笔者以为就是网络环境中编辑责任的缺位。网络管理甚至比平面媒体的编辑更喜欢使用“免责声明”。由于网络普遍接受的宽容度和容错度,或说是习以为常的对恶意传播的“免疫力”,使得网络编辑会明显地降低自己的道德判断、伦理判断。这还不包含编辑在某种程度上的参与造假、传假的恶意。这些,显然是有违编辑的职业伦理的。而以往的关于网络编辑的讨论中,一般会更加关注信息者的心理倾向和道德倾向,相反,对于编辑者——在网络上是传播平台的提供者——的心理倾向和道德倾向明显地视若无睹。因此,既然网络伦理是信息与网络时代人们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而讨论网络伦理的问题时,也不应该绕过编辑的责任这个话题。

当前,在我国积极推进网络文化建设的形势下,借鉴国外网络伦理理论及实践的经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西方学者在把西方社会认可的一般伦理价值观念,应用到计算机信息与网络伦理分析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网络伦理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原则问题。例如,关于计算机伦理,美国的一些专门研究机构制定了一些简明通晓的道德戒律。如著名的“网络伦理十诫”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与过于关注恶意信息的始作俑者的道德或责任不同,西方学者还对计算机“职业”、“职业人员”、“职业道德”的特殊性问题作了探讨。

如韦克特和爱德尼认为,由于计算机技术广泛的社会性应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专家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职业人员或专业人员,他们对社会公众有着特殊的职责。这种职责就是网络编辑的职责。他们倡言:“一个真正的计算机职业人员,不仅应当是自我领域的专家,而且也应当使自己的工作适应人类文明的一般准则,具有这方面的道德自律能力与渴望。”美国计算机协会1992年通过并采用的《伦理与职业行为准则》,明确规定了“基本的道德规则”,其中包括为社会和人类的美好生活作出贡献、避免伤害其他人、做到诚实可信、敬重包括版权和专利在内的财产权、尊重他人的隐私、保守机密等。这些,都指出了网络传播过程中的管理人员——编辑的基本职责,以及网络编辑的伦理道德底线。

即使在“网络免责”前提下,美国新闻界也是很严格地对待网络信息传播的:如《林肯每日星报》(lincolnjournalstar)的守则是:“网上的信息必须经过充分扎实的核实,而且必须坚持新闻报道的公正性全部标准。”美国学者斯平内洛在《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一书中,提出了计算机网络道德是非判断应当遵守的三条一般规范性原则,其中的无害原则被称为“最低道德标准”,即人们不应该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给他人造成直接的或间接的损害。

无害原则认为,无论动机如何,行为的结果是否有害应成为判别道德与不道德的基本标准。在伦理学研究者王正平教授提出的网络伦理的一些基本问题中,也提到了“信息技术产品对消费者和社会的责任”,“信息技术应用者个人的自由权利与道德责任”等问题。由此可见,“公正性”、“无害”、“社会责任”、“道德责任”等关键词是网络编辑的道德责任的底线。

对于具体网络编辑而言,信息技术应用者个人的自由权利与道德责任问题应该是最直接而且最无可回避的。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对立的方面。网络信息的责任可以举要如下:网络传播过程中,个人信息自由权利必须与个人的道德义务相一致。如在重视保护个人信息隐私权的同时,也必须尊重他人的信息隐私权,应当遵守本国和别国的基本法律和文化习俗。作为编辑,尊重网络作者的自由与责任原则的同时,对其他行为主体的权利和自由给以同样的尊重,这才是真正的传播“公正性”的体现。

同时,作为编辑更要注重网络中的无害原则。即要求任何网络行为对他人、网络环境和社会至少是无害的。这是最低的道德标准,是网络伦理的底线伦理。除了网络病毒、网络犯罪、网络色情等严重违反无害原则的行为外,恶意传播就是一种有害于他人与社会的传播,是违反了网络伦理的。计算机网络行为主体必须小心谨慎地考虑和把握可能产生的后果,防止传播谣言或有害信息,杜绝任何有害举动,避免伤害他人与社会。

三、网络传播的个性心理分析

现代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赋予个人以巨大力量和自由,由于网络管理立法的滞后,目前网络行为主体的个人行为的善恶是非,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道德自律”而不是法律。这样,科学技术越是发展,越是要求人的道德自律;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越发达,越要求相关联的个人具备与之相适应的计算机网络道德素养。这是因为,在网络环境中的个体心理与现实环境中的个体心理有着极大的不同。因此,从编辑心理学的视角来说,分析网络传播中的个性心理是有其独特意义的。

网络与现实环境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行为主体的匿名性,这给网络使用者提供了不用顾忌后果而任意宣泄的途径。在社交匿名的环境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个体的心理呈现出明显的去个性化和去抑制性特点。

去个性化(deindividuation),又叫个性消失,是网络个性心理的一种表现。指在某些情况下个体丧失其个体性而融合于群体当中,很少考虑自己行为的适当性和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往往以非典型的、反规范的方式行动。单就去个性化状态而言,它是有着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影响的。但事实上,大量的研究发现,去个性化现象更多的是与反规范的消极行为联系在一起的。津巴多(p.zimbaodo)认为,一旦去个性化开始并聚集力量,就难以逆转或是停止。

去个性化状态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自我观察和评价意识;降低了对社会评价的关注,因而通常的内疚、羞愧、恐惧和承诺等行为控制力量都被削弱,从而使压抑行为外露的阈值降低,使人表现出社会不允许的行为,促使了不道德行为的增加。去个性化产生的环境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匿名性。即个体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匿名的,没有人认识自己,所以无所顾忌地违反社会规范与道德习俗,甚至法律,做出一些自己在非匿名环境中不会做出的行为。二是期望避免道德责任的消极评价,即责任模糊。当一个人成为某个群体的成员时,他就会发现,对于群体行动需分担的责任是分散的或模糊的。法不责众,个体无需为群体行为而承担责任,由于感到压力减少,能够避免道德责任的消极评价,内疚感降低,以致行为肆无忌惮。更有甚者,会觉得他们的行动是允许的或在道德上是正确的,仅仅因为群体作为一个统一体参加了这一行动。可见,群体的保护会使其成员可能做出其单独时所不敢做的事情,甚至会违犯他们在社会情景中常常遵守的社会准则,做出失去自我控制的行为。

  去抑制性(disinhibition),则是网络个性心理的另外一种表现。心理学研究中的“抑制”指的是个体行为受到自我意识的约束,对社会情景维持一定的焦虑水平以及在乎他人的评价等。这种抑制作用的解除,表现为自我约束水平降低,自我揭露水平升高,容易说出平时不容易说的话和产生攻击性行为,更容易表露自己的人格特征甚至相应的弱点等。研究表明,个体在网络中的行为极易显示出去抑制的特点。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系统给人们行为带来的作用,在于使网络使用者的心理压力得以缓解。

在这个虚拟的环境中,主要是一种以文本交流为主的交流,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场景相比大为简化,这样,个体对事物的判断缺乏源于事物本身的感官线索的直接参与,因而可能是歪曲的、感情用事的,就会表现出更少的受社会规范的制约,个体不必为了维护自己的身份、地位而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被迫接受世俗、规范或准则的约束。正是这种去抑制性影响了传播者的心理反应。人的一些欲望在主流文化中是被压制的,加上巨大的生存压力,个体在网络虚拟世界里就会天然地有着逃避现实、追求娱乐、寻求放松的心理诉求。这种诉求的存在,在去抑制性特点的操控下,个体无视对他人可能造成的伤害,热衷于爆隐私,满足窥视欲与好奇心,从中获得“自我实现”的成就感。

由上述对网络传播中的个性心理考察,可以大致看出网络恶意传播的心理机制。在实际生活中,恶意传播的传者和接受者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也是一种“双赢”的关系,这或许是恶意传播效应巨大的深层次根源。这一观点,符合大众传播理论研究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useandgratifications)引。

四、网络编辑的监管责任

通过对网络传播中的个性心理考察后,回到网络传播这一虚拟空间的情景来讨论编辑的监管责任。在采用聚合内容技术传播的信息第二代网站时代,由于传播方式多元化,因而易于传播,不易监管。

这也是一些第二代网站游离于网络文化监管之外的技术原因。应该承认这样的事实:网络传播彻底改变了受众的地位,将传统的传播模式转变为一种开放性、互动性的模式,对于传播双方而言,使用与满足产生了极大的对称;网络传播还改变了传播者对传播工具的利用,既有点对面的传播,又有点对点、多点对多点的传播;网络传播成了传播者个性化表演的舞台。但是,也正是传播过程的这些特性,决定了网络传媒自身的责任性与公信力的降低,产生了恶意传播的现象,传者和接收者身份的模糊,和再传播的情形混杂,编辑的职责还在吗?

通常的说法是,至此,原来的监管(编辑)业已经完全退出,网络上每个者都是话语权的完全拥有者,“他律”已经为“自律”所替代。其实,网络的传播不可或缺的是门户网站提供的平台,这与传统的平面媒体的提供的平台完全是一样的。个体的传播完全是靠公共的话语圈产生传播的效应的。一句话:编辑犹在,监管的责任犹在。因此,网络传播需要呼唤编辑职责的到位;当代传播依然需要传统的职业监管。

与平面媒体一样,网络媒体的监管作为公共信息的守门员,有责任负责网络新闻信息的可信性、客观性。对于传播内容的约束,既有法律的、道德的要求,也有真实性方面的、专业上的、技术上的要求,这些方面,不但需要完善法律体系、道德氛围进行规范,同时还应该提供更多有效的技术手段和工具,帮助网络传播者提高其传播内容自身的约束度。

网络恶意传播问题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当然不能仅仅作为一个个人的心理问题来解决,也不可能仅仅(或主要)通过对个性的心理学研究解决这个问题。每当此类事件发生,批评的声音便提倡“抵制’’、“遏制”、“封杀”之类。但是,对于不同情景下网络传播的内容和行为,应当因地制宜,允许传播者享有与其约束度相当的传播自由,“一刀切”的方法是行不通的,这便需要有新的编辑智慧来面对。如何阻止恶意传播现象也涉及了多元的因素。因此,在堵绝、遏制、封杀不可能奏效的情况下,应该提倡的是编辑责任的到位,编辑的道德伦理职守的到位。以下,笔者就传播过程中的个体接受心理或道德规范提出几点目前最需要关注的方面:

1.提倡把握道德底线。应该在网络传播中把握最起码的道德底线。网络传播的这个底线就是:对社会整体的普遍公众或某个具体的个体是否有伤害。上位的传播追求的是有益,低端的传播标准是无害。宁可无益无害,也不能无益且有害。这便是最低限度传播的道德底线。既然以传播的名义,恶意的传播行为就应该收敛或是节制,即使是恶意传播可能成为娱乐大众的狂欢。

2.提倡对网络传播者的道德教育。网络恶意传播暴露出的问题,是道德规范的缺位。网络传播者的人格水平、道德意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在网络活动中的行为,失控的公众传播在侵犯私人领域时,一旦侵犯者自认为抓住了被侵犯者的某种“把柄”,由于人多势众的“暴民心理”和法律规范自身的不完善或适用先例的缺乏,被侵犯者往往处于极端弱势地位。因此对于网络传播者的道德教育、培养其健康人格成为重要的部分。

3.提倡网络的社会责任。上述道德教育还涉及规范网络传播的法律法规建设,即以法律法规来约束恶意传播的人与事。网络经营的商业竞争中,采取各类极端手段去争取受众是正当的,但是,只能在法律规范的限制之内。网络论坛、新媒体如博客等与传统媒体间似乎墨守着“网络免责”惯例。在网络媒体发展到了今天这样的规模和态势,应该接受网络传播就是媒体传播的事实,网络传播同样应该使用传统新闻的法律法规规范。

4.提倡网络传播的分级管理。对于不同情景下网络传播的内容和行为,要确立唯一的标准和要求是不切实际的。在不同的传播情景当中,可以根据传播的影响、范围的不同,提出不同的管理要求。比如,对于传播范围广、影响大的传播者,必须实行严格的实名制;对于那些传播范围不大、影响也较小的传播者,可以实行相应的间接的实名制;至于个人沟通,则是可以放开的。

5.提倡网络分众传播。由于大众传播中的受众是一个具有分散性、匿名性、流动性和无组织性的未分化的群体,大众传媒很难满足他们作为组成群体的个体的需求。应该提倡从大众传播向分众传播的转化。分众传播的特点则是信息传递从多点到多点,体现的是承认差异、尊重个体。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是社会的进步,也是公认的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