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提升文学素养十篇提升文学素养十篇

提升文学素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6:31

提升文学素养篇1

当前,文学素质培养不仅在大学教育中普遍缺失或弱化,而且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日趋凸显。固然,这其中主要有社会转型与文化环境改变的原因,也有当代大学教育改革探索过程中失败因素的影响。但是,需要我们迫切反思的应该是文学专业课程教学本身存在的疏漏与不足,我们应当回到最基本的教育与教学立场来探讨最基本的文学素质培养问题。一、问题的提出:文学素质培养为何弱化以培养适应新的社会需求人才为目标,当前大学的文科教育普遍进行了定位的调整,即由原来的培养专业化、理论型人才的目标向培养综合型、应用型人才方向倾斜。适当淡化专业教育,增强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成为当前文科课程改革的普遍趋势。然而,在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一些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及时关注和探讨。其中比较突出的矛盾是:淡化专业意识,势必削弱专业素质的培养。从专业教育层面看,就业导向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落实于课程设置改革,就不得不增加大量公共课和通识课,专业课课时被迫大大压缩。此外,在当今大学教育体制规范下,已经出现一种普遍现象,就是从事某种专业的教学与研究者,往往受制于专业领域的额定任务———比如具体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在全力完成这些任务时却往往忽视这个专业本身的性质、特色、发展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性质与特色固然包含了很多内容,但最基本的文学性和文学特色却在所谓的知识体系建构中日趋模糊和淡化;文学教育也在所谓的学术化、标准化、量化的教学要求、教学评估、教学管理等制度下丧失了个性。多年前,就有一些教授、学者对大学文学教育和文学本身的实际状况表示担忧:“文学教育在文学之上,建立了一套顽固、强大的阐释体系。它刻板、教条、贫乏、单一,它把我们与文学的联系隔开了,它取代了文学,在我们这个精神已经极度匮乏的社会里发挥着使其更为匮乏的作用。”[1](p14)“在学术的合唱中,文学被日益显得有学识的知识分子再一次抛弃、再一次出卖了;对学术的欢呼巩固了对文学的遗忘、巩固了对中国现代文学精神的隔膜。”[2](p5)这些批评的声音应当引起大学文科教育与改革的关注。从专业学习层面看,近二十年的社会现实与文化环境发生了剧变,在经济大潮的全面冲击和影响下,在就业压力和应试教育机制的制约下,普遍的社会心理与价值观中,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色彩越来越浓厚。一方面,优秀的高考生几乎全部挤向那些就业前景好的金融、电子、管理等热门专业,许多进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往往不是出于对此专业的热爱而是出于无奈,在专业素质上严重的先天不足。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化的趋利风气,使当下文学艺术过度追求娱乐化、快餐化,经典文学的影响力却在日趋弱化。这些环境影响必然使文学专业学习很难达到理想目标。同时,毕业后的出路问题也迫使学生在本科四年内要付出主要精力去考外语、计算机、普通话等各类等级证书,而专业课学习反而变得无足轻重,似乎没有什么实用意义。固然,在当前大学文科教育重新定位、全面进行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下,我们既不能因循守旧,也不能对社会的发展变化与需要漠不关心,而应积极探索培养新型人才的教育策略和实践途径,努力使教学改革获得显著成效。大学文科教育始终不能轻视更不能放弃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就是要通过文学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实现这一目的。文学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生成、人格培养、心灵滋润、素质提升等能够产生深刻且深远的作用与影响,也直接关系着我们未来民族精神的建构与传承。因此,当下需要反思的是:我们的专业教育有没有远离文学教育?我们当今培养的学生,其文学专业素质究竟如何?虽然他们可能学到了许多前沿性的知识或可操作性技能,甚至也实现了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求学目的,但他们是否拥有对文学本真的热爱或兴趣?他们是否能够对文学产生来自个性经验和审美主体的感动与感悟?难说。如果说文学专业的学生不具备文学的写作能力尚可归因于社会阅历及生活体验的欠缺,但是文学阅读能力与文学审美能力的匮乏就是文学专业教育的失误了。二、领悟“文学阅读境界”,培养学生独立的审美主体长期以来,某些带有偏见的论断———比如文学创作靠天赋、勤奋和生活积累,大学培养不出作家等,不仅在文学界有着似乎很充分的证实,而且在文科大学教育中也形成毋需明说的暗示。不错,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来的不可能都是文学家,许多优秀的诗人、作家的确不是大学培养出来的。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文学的感悟能力、审美能力,特别是文学的创作能力也不是直接迅速地教之即会的。文学教育不可能像教数学定理和公式那样,立竿见影地使学生可以用定理公式去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如果按照以上逻辑推断,否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功能与教育意义,则是极为错误极为无知的。无论是否上过大学,任何一个文学家或具备较高文学修养的人,在其成长的历程中,都必有对他产生深远影响的文学启蒙或文学教育。我们应该让所有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都能够真正懂得:文学给予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受益终身的。作为文学教育者,首先应该自觉匡正文学教育偏见,抵制消极的隐性逻辑影响,以热爱文学的真诚感染学生,引领他们走进文学阅读和文学感悟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独立自由的审美主体。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借名家词章意蕴比况人生(求学、成事)的三种境界,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3](p41)我们可以通过文学教育帮助学生实现文学素质的养成,也应该是逐渐抵达三境界的过程。#p#分页标题#e#让文学阅读和文学感悟进入较高的境界,必须要有“独上高楼”的独立自由的审美主体人格。但不幸的是,我们的学生都是应试教育的产品,应试教育已经十分严重地限定、规范了文学阅读的目的与方法,名著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支离破碎。空洞、教条、模式化的阐释话语在中小学阶段就已经养成。在大学文学专业课学习中,学生普遍是被动阅读作品,之后又在作业或考试中被动地评价作品。不少学生在评析作品时,习惯性地总要联系实际发议论、表态度;对于艺术形象的评析则像是给人做思想鉴定,或者照搬文学史与文学理论的权威化定论,或者生吞活剥地引用西方一些理论批评术语。当前文学批评与研究中的某些浮躁之气已经渗透到大学教育中。多数学生对文学缺乏纯真的喜爱与兴趣,他们对原创作品中鲜活独特的生命意识、感悟、体验、智慧,丰富深邃的社会观照、人性洞察,以及文学创作中迸发出的灵感、浪漫情怀和想象等自然也缺乏审美的感受力。针对目前文科学生文学素养的先天不足,笔者认为不宜完全从教学要求出发,按照教学大纲既定的内容逐章逐节地灌输文学史或文学理论知识,而是应该首先引领学生走进真正的文学世界———由那些个性、气质、风格卓然不群的作家们所创造出的包罗万象、广阔迷人的文学宇宙,感受领悟文学深邃丰富的蕴涵。那么,在文学史或文学理论的教学过程中,虽然要注重学术与理论层面的深入,但不能因此脱离我们个人的审美主体感悟和经验,文学史是由个体的作家作品构成的,而每一位作家、每一部作品都是鲜活的生命,我们阅读他们,首先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呼唤,怎能先以无生命的标尺去度量、评断呢?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在讲授1950—1970年代教学内容时存在较大困境,学生对这一时期的文学不感兴趣,不愿意读作品;而学术界也已有诸多的否定声音,认为那时期的文学都是极度政治化的宣传品,毫无文学价值可言。作为学术争鸣,有其探讨的理由和意义。但是,我们不能以不够客观,甚至带有偏见的判断和评断建构我们的当代文学史。笔者在讲授这段文学史时,就特别注意通过一些史料文献的介绍,使学生充分了解那个时期文学的历史语境和生态条件。频发的政治批判运动对文学艺术横加干扰甚至肆意摧残都是铁的事实,高度组织化、行政化的文艺机构也行使着管束、限制文艺创作自由的种种权力。虽然,那个时期作家们主体思想被政治所钳制,他们很多时候只能充当政治传声筒而不能发出个人的声音;文学艺术在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规范下,很大程度上概念化、公式化了。但是,需要特别提醒学生,不要因此简单化地全盘否定、拒绝那一时期的优秀文学,那些堪称“红色经典”的优秀作家与作品,正如批评家张炯先生所言:“它们确有很高的文学性和审美性,相当深刻地反映了特定时代的历史风貌和民族精神,开拓了前人没有写过的题材、主题,塑造了前人不曾刻画过的人民英雄的形象,创造了不少新的文学形式和风格”,“每个时代的文学都是不可重复的”[4](p1)。因此,“望断天涯路”———寻找每个时代那“不可重复”的文学风景和文学生命,正是文学史必有的使命感,也是文学精神传承的根本目的与意义。我们在当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真正走进每一特定时代去认识那些优秀作家———那些对文学理想有着真挚深厚的钟情和热爱,对美的境界忘情沉醉并执著追寻的作家们,他们对自身所处时代的敏感感应,对历史、现实、未来的洞察或幻想,对个人所经历的或丰富或坎坷的人生况味,以及由生活体验与人生况味中凝聚、升华的思想和情愫……当这一切付诸饱含心血的创作,便是他们物质生命向精神生命的转化。因此,文学史中的“作家作品”不应是教学强加给学生的“名词解释”,而应是“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灵魂呼唤和美的执著探寻。比如,柳青的《创业史》所反映的是合作化运动历程,虽然作者立场鲜明地表现了社会主义伟大革命的时代政治主题,但我们不能简单断定它就是时代政治的传声筒。作品以宏大叙事展现了历史的纵深质貌和现实的广阔生活画卷,因而获得厚重的史诗品格。而梁三老汉这一成功的艺术典型,更是柳青十几年扎根农村,从真实、深厚的体验与情感中孕育铸造的血肉丰满的生命,这一生命也就是作者“众里寻他千百度”的灵魂遇合,由此赋予《创业史》不朽的艺术生命。再比如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如果按照文学史教科书的引导,视其为干预生活的反官僚小说进行评说,我们何以能体味时年22岁的青年王蒙“独上高楼”的人生憧憬以及激情和迷惘交织浸染的青春成长体验?主人公林震是怀抱理想、单纯热忱的青年人,对“知音”赵慧文产生了朦胧的情感,而赵慧文是被生活压抑的已婚女性,小说中有一段叙述林震在赵慧文家里做客的情景———赵慧文进屋后先去吻蓝色小床上熟睡的孩子,林震则小心地问:“他父亲不会来吗?”而不是说“你丈夫不会来吗?”或者“孩子的爸爸不会来吗?”这里微妙地暗示了林震对赵慧文已经有丈夫这一事实的抵抗心理,而且那个熟睡的小孩也成为有潜在敌意的第三者“他”。林震敏感地注意到卧室“墙壁因为空无一物而显得过分洁白”,“窗台上的花瓶傻气地张着口”……他细微地体察到女主人公不幸福的婚姻。而赵慧文因为林震的到来,往日的疲倦与悒郁不见了,变得十分活泼可爱,她煮了一锅荸荠,“端着一个长柄的小锅,跳着进来,像一个梳着三只辫子的小姑娘。”当林震告别时,“夜已经深了,纯净的天空上布满了畏怯的小星星……林震站在门外,赵慧文站在门里,她的眼睛在黑暗中闪光,她说:‘下次来的时候,墙上就有画了。’……林震用力呼吸着春夜的清香之气,一股温暖的泉水在心头涌了上来。”[5](p104-107)这些细腻又生动的描述,散发着独特迷人的青春文学芬芳,非常动人地传达出年轻的生命在早春季节对理想和爱情产生的心灵悸动。而新时期之后更为成熟深刻的王蒙再也写不出这么清纯灵动的情境了,只有在他二十岁出头时,在20世纪50年代激情燃烧的岁月才写得如此真切传神。可见,我们一旦避免囿于成见,就能够引领学生进入文学阅读与文学审美的较高境界,帮助他们逐渐确立独立自由的审美主体人格。#p#分页标题#e#三、探微“文学创作境界”,丰富学生审美经验在“文学阅读境界”里逐渐确立独立自由的审美主体人格,只是为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奠定了必要的基础,若要进一步丰富并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还需要带动学生在文学专业课教学所营造的浓厚的文学情结中,去探微“文学创作境界”———那独特的精神创造活动怎样由萌生到丰富再到升华的奇妙过程。这个过程同样经历了王国维所描述的三境界。如果我们能够在这三境界里感同身受,就必然可以获得更高一层的文学领悟力和审美经验。当然,激励学生积极尝试文学创作,从自身的创作实践中去探寻文学的“山重水复”与“柳暗花明”也是文学教育的重任之一。但是事实上,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文学创作实践活动是缺失的或者是非常有限的,仅仅依靠写作课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热情与文学写作能力也存在着诸多困难和局限。因此,笔者认为,所有文学类专业课虽然没有“教授、指导学生文学写作”这一规定性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但都应该责无旁贷地以另一种途径实现带动学生进入“文学创作境界”、丰富并提升学生的审美经验及文学素养的终极目的。通过文学专业课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鼓励他们拓展阅读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献或史料,比如优秀的作家传记、日记、书信、随笔、回忆录、访谈录、创作谈等,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走进现代文学真实的历史语境,更好地理解特定时期的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亦可使学生间接体验、感受他人(尤其是经典作家)的“文学创作境界”。像《新文学史料》这样的刊物中就可以找到非常丰富珍贵的史料,那些鲜为人知却又极富传奇色彩的文人往事、文坛佳话、创作轶闻等在许多知名老作家的日记、书信、回忆录中得到鲜活生动的再现,还有那些泛黄的老照片、历经沧桑的作家手迹、遗稿等等,似乎复活了被历史尘封的文学史,既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亲切感又唤醒了一种幽深久远的文学想象。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感知作家创作境界的变化,从而对当代文学的艺术探索或审美形态嬗变内因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也可以引导学生去追踪当代作家的创作及心路历程。近几年有多位当代作家自觉反思、解构甚至否定他们新时期之初的代表作———那些写进文学史已成为标志性的作品。比如北岛之于《回答》,梁小斌之于《中国,我的钥匙丢了》,刘心武之于《班主任》等,都有了自我批评的声音。此外像张贤亮《我的菩提树》之于《绿化树》,张洁的《无字》之于《爱,是不能忘记的》等,也可视为颠覆性的自我重写。这些现象和信息折射出他们对“新启蒙时代”的整体性反思,揭示了文学发展中丰富的内在变化。同时,作家们文学意识与审美倾向的变化,也是经过漫长的“众里寻他千百度”之后,创作境界抵达到一个新的“灯火阑珊处”的发现与归属。当代先锋小说家余华的创作转变是非常具有启示性的个案。余华早期创作很明显有为先锋而先锋的姿态,他着迷于形式主义的死亡与暴力描写,如代表作《现实一种》,从幼儿之间出于游戏而引发的死亡伤害,到成人们因复仇而连环演绎的虐杀游戏,所有游戏狂欢式的死亡过程覆盖了人性的残忍、恐惧和悲痛。但是20世纪90年代的第一部长篇《在细雨中呼喊》,他对死亡的叙事发生了变化,作者不再是一个冷漠地操纵死亡游戏的机器,而是以敏感且沉重的生命意识“回忆”了弟弟、养父、朋友、母亲等人的死,其中“苏宇之死”尤为触动人心,作者从主人公孙光林的叙事视角,在回忆与想象中仿佛亲历了“我的朋友苏宇”那天早上因为脑血管破裂陷入生死边缘时的挣扎———他“以极其软弱的目光向这个世界发出最后的求救”……但是起床后的母亲、父亲却因为苏宇没有像往常那样去茶馆打来开水而训斥他、嘲笑他,他们“吃完早餐以后,先后从苏宇床前走过,他们去上班时都没有回过头去看一眼自己的儿子。他们打开屋门时,我的朋友又被光芒幸福地提了起来,可他们立刻关上了。苏宇在灰暗之中长久地躺着,感受着自己的身体缓慢地下沉,那是生命疲惫不堪地接近终点。”当他的弟弟苏杭也像父母那样向屋门走去,“那是最后一片光明的涌入,使苏宇的生命出现回光返照,他向弟弟发出内心的呼喊,回答他的是门的关上。苏宇的身体终于进入了不可阻挡的下沉,……在经历了冗长的窒息以后,突然获得了消失般的宁静,仿佛一股微风极其舒畅地吹散了他的身体,他感到自己化作了无数水滴,清脆悦耳地消失在空气之中。”[6](p114-115)叙事人沉浸在苏宇的生命意识中,那弥留间的感受那么珍贵、美好却又那么虚渺,一向羞涩敏感的少年苏宇,怀着对生的无限留恋在一次次无声地呼救,可是他身为医生的父母和粗心的弟弟却是那样的冷漠、自私、麻木,一次次决绝地把生之门关上了。看似重复的叙事形成死亡情境的渲染,但不是血淋淋的渲染,而是无限惋惜、惆怅、悲悯的渲染。悲悯情怀的回归,意味着余华创作境界和文学胸怀的改变。本文仅从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课教学的微观视角,对提升学生文学素养提出个人疏浅之见。针对当前文学素质培养在大学教育中的弱化现象,还需要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进行观察、调查、思考和研究。毫无疑问,直面现实困境且积极探索改革出路,乃是我们当前大学文学教育研究的迫切任务。

提升文学素养篇2

一、制造“陌生”,咀嚼语言

“陌生化”是一种文学语言现象,它是对日常语言进行变形、夸张等艺术加工,使之神奇异样而成为文学语言。这样的语言通过延宕、阻截来延长读者的直觉过程,让人感到它的生动新鲜。正是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使文本呈现出一种内在的审美张力。但是,在文本阅读中,因为受阅读水平的限制,学生对这样的语言现象往往会熟视无睹,不能深入理解文字内在的蕴含。因此,在教学时应适当地放大这种“陌生”的效果,激发他们的敏感性,关注语言的表达,体察细微的变化,感受内在的意味。正如专家所说:“阅读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要让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

二、激活想象,品味内涵

想象是文学的生命。正因为有了不同以往、不同他人的想象,才产生了新的形象、新的创造。语文教学必须具备鼓励、呵护想象力的品格,让学生在文学想象中享受身心自由,享受表达的自由,提升全面发展。有一堂经典的语文课——老师问:“花儿为什么会开?”学生答:“她睡醒了,想看看太阳。”“她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拉开了。”“她想和小朋友比比,看谁穿得漂亮。”老师说:“花儿特别懂事,她知道小朋友都喜欢她,就仰起脸,笑了。”在这场对话中,师生都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在文学的情境中,美丽的想象成就了生动的表达、童话的意味和个性化的创造。

真正的阅读是个性化的阅读,是学生带着自己的主体意识参与其中,这就少不了学生的揣摩和想象。文本的字里行间需要学生的想象进行补充、丰满和完善。这样就能避免过度分析把文本搞得支离破碎,致使阅读滑向技术主义的泥沼。激活想象能让艰涩而不顺畅的阅读变得生动有趣和多姿多彩。

三、紧扣形象,培养语感

语文是感性的,体现在它借助语言文字用形象传情达意,表达思想。教材中有大量写人记事类的作品,这类文本中的人物,大多具有独特的个性,形象特别鲜明。如,“天游峰的扫路人”中老人的豁达开朗、怡情于山水;“虎门销烟”中林则徐的大义凛然、坚定无畏;“番茄太阳”中小女孩的活泼可爱、天真无邪等。每一个人物都存活于特定的语言情境中,或者说,每一个形象的呈现都有其独特的言语表达。教学时应抓住人物的形象特征进行语言的感悟和文字的涵泳,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力,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正如潘新和先生所说:“谈语感,首先要谈文体感,没有文体感的充分理解与全面体现,语感也就不可能存在。因为不存在抽象、孤立的语感,语感只有在具体的文体和特殊的语境中才是有意义的。培养语感,准确地说应是培养某一种文体的语感。”

四、追求审美,感受意境

审美是文学的终极追求,文学的审美就是审察作品的独异、精彩之处,发现作品不同凡响的地方,强调读者与作品的心灵契合与精神交融。而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就是要追求文本的情境与教学场景的交融,让学生沉浸在文字的叙述中,领悟文字的魅力,享受语文的乐趣。语文课堂本就是一个孕育美、生成美的场所,每一位语文老师应力求让语文学习成为富有生机、充满诗意的美妙旅途。因为只有美的情境的熏陶才能使学生的心灵得以真实流露。当学生把语文与自己的人生融为一体,才能最终达到言意兼得的境界,语文才能成为生命的语文。

提升文学素养篇3

关键词:提升;语文素养;构建高效课堂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低效一直是一大难题。课堂的低效能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少教师都在艰难地探索实现课堂高效的途径,大家花了很多心思,终于有了多彩的课堂形式,有了流畅的课堂流程,有了民主的课堂气氛,温度上去了,但没了深度,课堂活而不实,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低,何故?笔者认为,课堂的有效、高效是师生合力的成果,这种合力的最优体现又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自然包括师生的语文素养。教师的语文素养自不待言,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应重视。我们的教学目标不能停留在向学生传授文本知识,也不能仅仅是为了追求一流教学质量,更应注重指导学生在牢固掌握双基知识的基础上,使其具备各种相应的能力,并不断提升语文素养。我们的教学实践应以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为基础。可以说,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离不开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什么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基本素质和修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可以说,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感情、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和习惯、听说读写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等在内的素质,而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

怎样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不仅表现在读写的语言实践能力上,更表现在学生的品德修养、审美情趣、良好个性和人生态度上。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挖掘语文教育中的人文内涵是培养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强化阅读教学,发展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基础,是学生学会做人的基础。对于人的可持续发展来说,人文素养的培养比单纯的知识积累更为重要。在众多基础学科中,最具人文内涵的语文教育应最先担负起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责任。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甚为深广,充分把握语文课程中的人文内涵,是形成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不能靠教师的“灌输”,而要靠学生理解、感悟、内化、认同而“生成”。我们的语文教育更应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个性发展,通过阅读大量文学作品,让学生感悟文本中的丰富人文内涵,在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中具有丰富的心灵世界和细腻的情感,逐步建构起自己的人文理念,形精神,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

二、加强语文实践,提高语文能力

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应通过大量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要“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我们在改革课堂教学的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大语言环境中开展活动,提高各种能力。

(1)发掘基本教学资源,培养听说读写能力。课堂教学是最好的语文实践资源,课内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为利用好课内实践资源,教师必须正确处理好文本、教师、学生三者间的关系,把握好教师指导与学生操练相结合的紧密度,引导好与学生自主相融合的和谐度,让学生一边学习知识,一边参与课内实践,活学活用。

(2)发掘多彩生活资源,培养动手感悟能力。生活是语文的天地和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一系列实践活动。

(3)发掘有益自然资源,培养审美探索能力。广博的自然环境带给人类情的触发和美的熏陶,它是有益的语文实践资源。教师要让学生关注人类、自然与环境,将他们带进大自然,亲近并融入大自然。在这里,学生审美力、探索力得到实践,求知欲、创造欲得到激活。

(4)发掘宝贵历史资源,培养思辨扬弃能力。我国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各地都有独具特色的历史素材。语文实践要结合本地历史文化资源现状,加以发掘和利用,对学生进行思辨、扬弃能力的培养。

(5)发掘时文名著资源,培养良好阅读能力。光靠教材文章,要使学生学会表达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不但要带着孩子走进教材,还要带着学生走出教材,扩大阅读范围,注重课外阅读指导,培养阅读习惯。通过有计划的课外阅读,实现以读促积累、提升文化素养的目标。

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在语文实践中一起进行的,而语文课又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基础课堂。所以进行高效课堂建设,既要注意研究形式、内容等显性因素,也要研究诸如语文素养等对于构建高效语文课堂乃至对于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隐形因子,最终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为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奠定内涵基础,以期在常态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构建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李广,姜英杰.把握《语文课程标准》,树立语文教育新理念[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4).

提升文学素养篇4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策略

高中美术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挥动手中的画笔、运用各种绘画技巧描绘出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还要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入手,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力。在欣赏一幅美术作品时,能够深刻体会到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和创作意图,从而形成愈加健全完善的人格品质和内心世界,同时具备较强的艺术素养和人文修养。

一、在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

由于高中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和升学压力,很多高中生都存在紧张、焦虑、心理承受能力差、自我调节能力差等问题,有些学生甚至存在生命意识淡薄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高中美术教育要肩负起强化人文教育这一重要职责。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内容,充分挖掘其中的人文因素,并且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使学生更加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建立起崇高伟大的人生信念和人生追求。只用这样,学生才能客观理性地看待成功与失败,正确面对今后的学业发展、前途未来和人生道路。

二、引发学生展开多维思考

在以往的高中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都将传授美术学科知识、指导学生掌握绘画技能视为教学重心,却很少关注学生是否通过美术课程使思考能力和情感意识获得有效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难以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感悟,更无法激发起美术创作的欲望,自然谈不上美术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形成与完善。在这种情况下,不仅美术课堂变得索然无味,可有可无,更不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因此,在今后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发学生的多维思考,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不断提升[1]。例如,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在美术鉴赏的过程中,感悟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作品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底蕴,从而形成较强的人文素养。比如,教师在多媒体大屏幕上给学生展示一幅名为《柳塘呼犊图》的画作。在画面中,有一个老翁站在长满柳树的水潭边上呼唤远处的牛犊,而牛犊则以仰头的姿态呼应老翁。当欣赏完整幅画作之后,教师可以将牛犊的部位放大,让学生仔细观察牛犊的眼神。通过观察,学生一致认为可以看出它对老翁的眷恋。有了这一层认知之后,学生立刻感觉这幅绘画作品变得立体鲜活起来。除了感叹创作者细腻的绘画手法以外,还感受到了画作当中特有的情感色彩和人文特色。学生在提高美术鉴赏水平和人文素养的同时,还产生了多元化思考,使个人综合素养获得整体提升。除此之外,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多向学生展示一些教材以外的美术作品,给学生提供更多鉴赏优秀绘画作品的机会,探究其绘画技巧和构图巧妙之处以外,还要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目的,向学生讲述作品的创作年代以及社会背景,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思考在美术作品当中都蕴含了哪些思想情感,达到多元化的教学目的。例如,在鉴赏《向日葵》这幅经典画作时,学生在不了解梵高的绘画风格和创作意图之前,难以从情感的角度出发去欣赏这幅画作。有些学生甚至认为画得很普通,还有一些学生通过细心观察体会到怒放、像火焰、姿态多样等一些表象特征。此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屏幕上给学生再展示几幅梵高的其他作品,或者播放与梵高绘画创作相关的纪录片。让学生对梵高这位世界级绘画大师及其经典画作《向日葵》产生更加全面立体的认知,从而深刻感受梵高对于生活和艺术的无限激情与热爱,甚至产生由衷的敬佩之情。之后,教师让学生再次鉴赏《向日葵》这幅作品,学生必然会从中体会到更深层次的艺术精髓与人文价值,使学生的人文素质获得显著提升。

三、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在传统美术鉴赏教学中,通常都是教师站在台上讲,学生坐在台下听,师生之间很少有互动环节,更谈不上学生有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机会。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看似完成了教学任务,也保证了教学进度,但学生的收获感和体验感欠佳,而且获得的知识量也非常有限。即便有些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有所提升,其速度也是非常缓慢的。因此,在今后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使学生在遇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时,具备较强的探究精神。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用废旧材料制作的作品。这些作品往往都非常富有创新,而且构思新颖,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力、表现力和美术鉴赏能力都具有非常高的教学价值。在欣赏完这一类作品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准备一些废旧材料,例如,易拉罐、旧报纸、破损的泡沫保温板、纽扣、袜子等,在课堂上制作一些富有创意的手工作品。这样一来,既激发出学生的创意欲望,还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使学生在美术创作时融入更多的个人主观色彩,从而获得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和心得体会。同时,还能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当前一个世界性问题。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相关教材,强化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积极加入保护环境的行列。比如,在鉴赏环保作品时,通过录像片和图片的方式,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当前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及保护环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这样,学生的环保意识就会更加深入。其次,高中美术鉴赏教学需要在美术知识讲授过程中,关注美术史的发展,有效将美术鉴赏发展史和人文教育思想融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建立对美术课程学习的浓厚兴趣,掌握美术鉴赏课程学习的重要方法,提高学生在美术鉴赏学习中的技能[2]。

四、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融合

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仅凭借美术领域的专业知识或者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难免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难以在短时间内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显著提升。对此,因为很多美术作品都是历史典故、文学著作或者人们生活场景的浓缩与再现,建议高中美术教师将美术鉴赏教学与历史、文学、生活、社会等其他学科领域的教学元素融合在一起,将一个多元化、跨学科的美术课堂呈现在学生面前,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快速提升。例如,在欣赏《富春山居图》这幅美术作品时,教师先让学生体会作者采用的画法,干湿画法将富春江畔的优美景色生动形象展现出来。在整幅作品中,通过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呈现出山与水的疏密结合,给人一种张弛有度、大气磅礴之感。之后,教师还给学生讲述一些与《富春山居图》相关的趣事,让学生透过这些故事和历史背景进一步感悟其深刻内涵,从而在受到艺术熏陶的同时,使人文素养和核心素养获得同步提升。

五、提高教师职业素养

要想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教师要具备较强专业水平、人文素养、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引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积极正确地去引导学生和教育学生。对此,作为一名当代高中美术教师,除了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审美水平以外,还要做到博古通今、博览群书、具备网络化思维、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以及较强的创新能力。最为重要的是,高中美术教师要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与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原有教学水平和专业水平的基础上,不断进行自我总结与自我提升,对其他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保持较强的敏感性和职业嗅觉,从而加快自身教学模式的更新与完善,有效促进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质量和学生人文素养的不断提升。对此,除了教师个人付出努力以外,学校也要以提高教师职业素养为目的出台长效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开展自主学习、接受继续教育、积极参与各类专业培训,使教学思维获得及时有效的更新。

提升文学素养篇5

就如何指导学生阅读而言,可以将阅读分为课内外阅读两个方面。

一、课内阅读

以“教科书”为蓝本,认真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教科书是依照新课程标准制定和编写的,它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基本材料。有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师课堂上教授的内容,巩固已有知识,而且有助于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和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1)引导学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就当前的教育环境而言,大多数学生对于教科书并不重视。课堂教学还停留在听教师讲,做课堂笔记,机械式训练的局面。因此,要指导学生读书,就必须端正学生的态度,认识到读书,尤其是读教科书的重要性。

(2)让读书从兴趣变成“习惯”。首先,教师在教授新课时要想方设法挖掘文本,介绍背景、作者,让学生产生兴趣。其次,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也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让他们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3)教师“授之以渔”,学生学以致用。掌握读书方法,是获取读书效益的根本保证,也是强化读书积极性的重要步骤。

①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例如教会学生使用字典、词典、教辅、手册等各种工具书,让工具书成为阅读的有力武器,为阅读解除障碍,解除学习中的疑难。

②教会学生读思结合。正如陶行知老先生所言: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只有在读书时学会思考,才可以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获取知识。初读课文时,学生只是“懵懂”,还不会独立提出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做出有效的引导,进而指导学生对文章的篇、段、句作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将初读过程中的问题逐一化解。

③指导学生学会圈点、勾画、批注。用规定的一些特定符号,把教材中的重要词句、主要内容、精辟之处或段落层次标注出来,帮助识记;对一些词义、概念进行说明注释或给文字注音;根据个人的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在书中的“天头地脚”、句子边或段落后,写出自己的评论性文字或心得体会,这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识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④指导学生学会写读书笔记。比如,给出一首诗或一段文字,让学生读后写出中心思想,或写出写作技巧,或写出修辞特点,或者点评一些学生自己认为很精彩的语句字词。即使学生的理解稍有偏误,也应予以充分肯定。

二、课外阅读

当学生的积累到达一定地步时,应当引导学生将阅读从课内转向课外。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阅读书籍,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教育部推荐的指导性阅读书目。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指导选择。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不能仅靠有限的语文课堂,必须拓展延伸到课外。笔者常常引导学生利用午饭后的这段时间到图书室、阅览室进行借阅。同时,在教室内摆放书橱,班级订了《语文报》、《读者》、《文摘》等报刊。在此基础上,教师与学生自带读物,充实书橱,每月及时更换,动员学生订阅一些与语文有关的报刊,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结伴到新华书店去多读一些书。

(2)制订计划。通过阅读计划控制阅读数量,摆正课内外的关系及时间的安排等。

(3)多种阅读途径。课外阅读涉及的层面很广,我们在学校里、社会上随处可以看到各种宣传栏,如果留心阅览的话,宣传栏中的很多内容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好材料,还有电视、网络等途径。

总之,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它对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提高自学能力,是大有益处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不越出教科书的范围,也就谈不上对知识有持久的兴趣。”所以,他主张要有“两个教学大纲”,这第二个教学大纲,就是课外

提升文学素养篇6

一、英语教学中运用电教多媒体,提高学生英文素养

我们平常所说的多媒体,并不仅仅是指电脑,实际上,包括有: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视、计算机等。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这些电视媒体,通过播放录像或观看直播节目,会让英语课堂教学更加充实,更加有趣,更加生动,更加形象,课堂氛围更适合英语的学习,学生也能在和谐平等,具体真实的语境中参与英语学习,由于是直接观看录像,甚至是观看直播节目,学生就会在观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口语更流利,更地道、更活泼,也会更多地、更直接地了解现实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价值观念,从而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培养良好的英文素养。如,英语课堂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体观看《泰塔尼克号》原声版,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地地道道的英语,同时,大力支持和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通过电脑在网上查找资料,了解当地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在课外自己通过多媒体搜寻资料,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提高英文素养。

除此之外,作为英语教师,还要加强学生在课外英语学习的指导,要让学生自觉行动起来,通过广播、电台以及多媒体等进行英语学习。随着人民生活日益富裕,家家户户都能够在家里装上电视,电视上的英语教学也逐渐丰富起来。目前,适合基础英语教学的广播、电视英语节目很多,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是全文频道,不少的地方电视台也在一天的时间里安排一些电视节目。教师就需要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条件,通过电视在课外加强英语学习,从学习中提高英语知识,掌握英语表达能力,提升英文素养。另外,伴随着中国入世,随着中国日益国际化,为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市面上的英语教学光盘比比皆是,这些光盘大多紧扣教材内容,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不错的辅导材料,通过这些形式的学习,从而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拓宽学生视野,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西方文化,了解中西文化的异同,学生对中西文化的鉴别能力也大大增强,学生的英文素养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提高。

二、指导学生利用英语报刊杂志,开拓视野,提高英文素养

汉语使用的人数最多,但使用国家最多的却是英语,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使用的语言都是英语,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掌握必要的英语知识,掌握必须的英语技能,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加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就变得十分很必要而且重要了。所以,教师不能仅限于让学生在课堂内40分钟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在课外的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教师要有意识地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给学生创设机会,指导、鼓励学生阅读各类英语报刊杂志,阅读各种类型,不同文体的英语文章,让学生在不断的课外英语学习中,强化对西方英语文化的进一步了解。

但是,这样的指导不能过于盲目,教师要在这个问题上特别用心,帮助学生选择适合学生知识结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的英语报刊杂志,让学生看得懂,学得会,用得着,难度不能太大,当然也不能太简单,总之难易要适中,要符合学生心理实际,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另外,在形式上不能太过于单一,要尽量选用图文并茂的,易于让学生接受的英语学习内容。内容可以不拘小节,可以是英语漫画、幽默故事、寓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以是英语短篇小说、英语人物传记、西方国家历史地理知识、国外的风土人情等。在指导学生在阅读这些材料的时候,不能急于求成。冰冻三尽,非一日之寒。指导阅读学习时,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少到多。如,在高中英语课本教学中,会讲述到一些国外著名的发明家,如爱因斯坦、本杰明・弗兰克林、居里夫人等,在学习到这些内容的时候,就可以帮助学生选择一些有关这个人物的课外报刊杂志,让学生深层次地了解这些发明家,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英文素养。

三、开展多样化英语课外活动,提高学生英文素养

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交往,服务于生活,将英语学习生活化,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关键。课外中学习英语交际更能体现生活化,也更能贴近生活,学生感受也更真实,能够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参与,更能调动学生主动性,让学生敢于开口,勇于创新,同时,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英文素养也会大大提高。课外活动形式多样,如组织进行英语话剧表演,进行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口语大赛;中国人有春节theSpringFestival,端午节theDragonFestival,中秋节mid―autumnDay等;而英语国家也有自己的节日,如,情人节Valentine'sDay,愚人节aprilFool'sDay,母亲节)mother'sDay,圣诞节ChristmasDay等,在西方国家这些节日到来之际给学生讲解节日的来历,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还可以与学生一同办墙报,让学生亲自动手,在培养动手能力的同时,也提高学生英文素养。

提升文学素养篇7

一、建立视觉情景,提高学生视觉感知力

“视觉感知力”顾名思义就是人们通过所看见的事物来进行感知,并利用思维展开加工的能力。此种能力不仅可以获取信息,还可以挖掘问题。老师在展开教学时,应当从提高学生能力出发,引导小学生去感受身边的所有事物。老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内容设计相关的情景,吸引小学生的眼球,唤起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在设计情景时不能过多融入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因素,因为那样虽将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却分散了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导致很难更好地讲解教学内容。目前对于科学技术的依赖,使得许多小学生在书写时容易出现错别字,甚至有的小学生只会打字而不会写字,这应当引起小学语文老师的高度重视。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视觉素养材料,比如ppt教学、动画教学等等,把汉字的特征以及汉字是如何构成的用ppt的方式展现给小学生,从而加深小学生对汉字的印象,促进其更好地理解汉字意思,提高其学习汉字的兴趣。例如,老师在讲解汉字“末”时,可以将其与“未”字比较进行教学,利用ppt向小学生展示这两个字源字,帮助其予以区分,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老师还可以把词语的运用情境、词语中所包含的意义等用动画的方式呈现给小学生,激发小学生的视觉感知能力。

二、利用视觉图像展开教学,提高学生视觉解读能力

通过培养小学生的视觉解读能力能够促进其依据视觉形象去掌握深层次的知识内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与知识内容相关的视觉图像,并把其与有关的文字融合在一起,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课本中的插图只是课文的构成部分,无法将教学内容完全展现出来,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时引导小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引导其仔细观察与联想,从而培养其视觉解读能力。虽然多媒体应用在教学中已经十分普遍,然而,如果只是简单地向小学生展现一些陈述性的知识,小学生便很难运用已经学会的知识来对事物展开分析。视觉画面不但体现了文字,还包含着更加深层次的意思,不同的学生观察画面会有不同的想法。小学生年纪尚小,缺乏稳定,很容易产生差异。因此,老师在展开教学时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向小学生展示材料时,可以积极引导小学生从科学、合理的角度感受事物,激发其思维,从而提高其对事物的解读与探索能力。例如,老师在讲解《美丽的南沙群岛》过程中可以利用ppt向小学生展示关于南沙群岛的视频,从而促进其掌握“心旷神怡”“蔚为壮观”“充满魅力”等词汇,帮助学生提高视觉解读能力。

三、利用视觉图像复述课文,提高学生视觉表达能力

视觉素养中比较高层次的能力就是视觉表达能力,怎样通过视觉信息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情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小学生具备较高的视觉解读能力。小学语文课程主要是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理解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通过复述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老师在展开教学时可以利用视觉信号来帮助小学生加强记忆,促进其把文字与图像融合在一起,从而更好地复述相关知识。例如,老师在讲解《天安门广场》过程中,可以先让小学生欣赏有关天安门广场的图片,帮助其巩固知识,然后引导其展开复述,这不但提高了教学质量,还提高了小学生的视觉表达能力。视觉素养教育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与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更能激发出小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其展开主动的学习。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小游戏、建立情景对话,为小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小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此外,老师还可以设定主题,引导小学生对主题相关的视觉材料展开想象与联想,引导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提升文学素养篇8

一、挖掘、利用学校课程资源,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当下,单是书本与课堂教学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学习要打破课堂与校园的范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教师要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调动身边的一切教学因素,有意识的进行施教。每个地区、学校的课程资源,只要教师细心体会、挖掘,他都是丰富的,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应努力挖掘、利用学校课程资源,使学校变成不只是学生读书的地方,更是学生生活的地方、寓教于乐的场所。

1、发散思维方式,挖掘课程资源。在新形式、新理念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我们的文本教材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教学应当博采众长,在保持语文学科特色的同时,加强学科综合性,让学生在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2、点燃思维火花,延伸教材外延。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教师应善于利用教材和课堂中的有关因素,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性,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孩子们丰富的想象,独特的思维,独到的见解,已获验证的成功的学习方式,自己的游戏等都有可能成为教材延伸的契机。如《青蛙的眼睛》一课学完后,有个学生不解地问:“那我们人类所发明的东西都是借鉴动物的某种器官吗?”对农村的小朋友来说,他们看的课外书不如城里的孩子多,所接触的新新事物也不如城里的孩子多,课外知识也不够丰富。可身在农村的孩子也有着自身的优势,那是城里孩子所不能比的,在农村却更有利于观察各种动物。于是,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外兴趣作业:搜集有关资料,可以亲自去看看,找找有关人类又根据什么动物发明了雷达、飞机等的图片、文字、故事、歌曲等。经过搜集,同学们不但了解了小动物的特点,还知道了人类的发展史,培养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二、将家庭课程资源融入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一个人所受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家庭的教育、父母的教育同样至关重要,学生的发展同其所在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有效的教育资源。我们在使用学校资源的同时,还要善于发现、利用家庭课程资源,做到眼里有资源,心中有教育。

1、结合经历体验,与切身感受相结合。每个人都是有故事的,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家庭背景,本身就是特殊的课程资源。如:旅游见闻、随父母打工就学、留守儿童、家庭离异……,也有干农活,捉青蛙、逮鸟、种蔬果的体验和收获。教师要善于利用,把学生的这些经验同课文的感悟结合起来,融入到课程教学当中来,变作者的感受为学生自己的切身体会,更深入地感悟文本,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和魅力。

2、利用农村特色,特色教学。农村的孩子们生在农家,父母长辈大多是农民,他们接触的最多的也是农村特有的乡土气息,对农家的蔬菜、水果、玉米、水稻等作物,孩子们再熟悉不过了,对它们的外形特点和生长过程自然有初步的印象,但对城里的孩子也许只停留在“我殊不知天下还有这些许新鲜事”。记得我在实习那年,许多孩子到野外去春游,有孩子指着田里的禾苗问道:“老师,这些水草为什么长得这么整齐啊?”甚至有大部分同学都搞不清韭菜、大蒜、葱,这也许是她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城里的缘故吧,而这些在我们乡村田野随处可见。当教到一册识字㈠第2课时,文中的“禾”就可以结合学生所见,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外形特点以及种植方法(为什么要“整齐”)等。实践告诉我们,乡村孩子的见闻也不少,乡村特有的生活和学习语文结合起来,就能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确实印证了“书上学得终觉浅,决知此事要躬行。”

三、以社会课程资源为载体,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社会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它与传统教科书有着不同的意义和内涵,课程资源是更丰富、大量,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有的甚至与学校所教知识相违背的。它在调动学生各种感观参与活动的同时,激发学生兴趣,在情感波折中增长知识,在逆境与顺境中积累经验,在自主与探究中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这是传统的教科书所无法替代的。

提升文学素养篇9

关键词:大学教师;文化素养;问题;提升路径

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对大学文化水平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指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由此可以看出对大师所确立的高度关键在于文化修养,大师的魅力与否,不仅看其文化知识的多少,更看重于其文化素养是否深厚。同时,大学教师文化素养的高低也关乎到学生的健康发展、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及师资队伍建设。

一、大学教师文化素养的内涵

《高级汉语大词典》对“素养”的解释为“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由此可以看出两点:一是素养并非天生所有,而是经过实践而来的;二是素养是可以后天培养的。文化素养是指人们在文化方面的一种内在品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表明人们在这些知识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行为、情感等综合发展的质量、水平和个性特点[1]。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是教师职业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种综合的心理特征,反映的是教师在人格、情感、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品质特征,形成于教师所拥有的文化知识并加以内化的基础之上[2]。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其文化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深厚文化知识基础上的基本文化素养;二是能驾驭学科教学的学科文化素养;三是正确的教育态度之上的教育文化素养。“育人者,必先育己”,所以大学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为学生做好榜样。

二、当代大学教师文化素养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对教师的文化素养培养不够重视。很多大学只注重对大学教师业务素质能力的提升及教师学历的再深造,而忽视对其文化素养方面的培养。大学往往以教师的科研水平的高低来衡量其综合能力的高低,并且大学的办学政策和理念,高校资源的配置都倾向于教师的科研方面,这就会给教师一种误导,同时也是对大学教育本质的一种误读。大学教师的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都偏重于教师的科研方面,而轻视了教学,使得大学教师不能把工作重心放到本职的教学上面,更谈不上文化素养的提升了。

(二)缺乏人格魅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大学教师是大学生最直接的引导人,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而现在大多数高校的教师都缺乏独有的人格魅力和文化素养,很难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对其进行良好的引导及影响,和学生难以维持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本身文化素养的缺乏也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养成,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还有一些教师没有一个宽容之心,自考虑自己工作中的成败得失,为了自己的发展甚至打压和排挤其他老师,这些不好的行为都不利于教学和科研团队精神的形成。

(三)人文精神缺失、文化品位下降。大学作为文化和知识聚集的地方,也应该是老师和学生不断探索真理和张扬个性的场所。但是,当今高校有很多教师缺乏对真理的追求和探索精神,更没有追求真善美的意识,只是把教师作为一个赚钱的工作来做,对工作缺乏应有的责任和激情,对学生也缺乏应有的关心和爱护。在现在的高校中,很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缺乏和学生沟通交流的意识,只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上课方式进行教学,完全没有吧课堂作为自己的主战场,最终影响到课堂效果和教学的整体质量。

三、提升当代大学教师文化素养的路径分析

(一)大学教师应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首先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精通自己学科的理论前沿、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素养,只有具有了深厚的学科文化底蕴和知识素养,才能将本学科的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调动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为其以后的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大学教师要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厚积薄发,为自己的大学教师生涯画上浓重的一笔。

(二)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教师文化素养的渗透。对于学校来说,要把学校的学科教学和人文教育列入到教师的教学计划当中,不断鼓励大学教师把学科专业知识教学和文化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3]。首先,大学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把课程中所蕴含的人文和科学精神传授给学生;其次,大学教师也可以把文化素质教育的相关内容自然地渗透到其教学实践当中。这样就可以把课程教学中的知识、文化、素质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一方面丰富了大学教学中文化素质的教育内容,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教师本身的文化素养和教学质量。

(三)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以提升教师文化素养。大学教师良好人文素养的养成离不开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和和谐的人文环境。和谐的校园氛围会使教师和学生自觉地融入进去,不断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熏陶自己的人文情感并升华其境界。所以,要想不断提升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要特别重视学校的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大学的文化品位。另外,在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大学教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师德、学识、人格魅力及教学水平都是其文化素养最直接和具体的表现。所以要积极发挥教师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使高品位的文化素养在大学教师中得到传承、培育和弘扬,从而创造出浓厚的大学校园人文氛围。

(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首先,大学教师应该积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例如2016年两会上再次提出的城乡和区域的协调发展问题、公共服务问题、医疗卫生服务的改革问题及绿色理念、绿色发展问题,关注这些国家和民生问题有利于培养教师的责任感和爱国意识,同时也能增强其对时事问题的敏感性。其次,大学教师还应该不断进行社会实践,把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再次,大学应该加强和当地政府、企业及团体的沟通和联系,为教师转化自身专业知识服务地方经济开辟道路,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对口合作,达到互惠双赢。

参考文献:

[1]张希.大学和谐校园与教师文化素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

[2]高明泉.略论高校教师的素养[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0(4):78-81.

提升文学素养篇10

【关键词】初中;农村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正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重视。我校地处农村,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偏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校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新课程改革推进的已经初见成效,但是语文学科的城乡差距也开始显现,初中语文素养的培养在教师乡镇地区开展的相对困难,所以要因地制宜,因为每所学校的课程资源都是丰富的,但不少教师却白白地浪费这些有用的课程资源。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探寻研究提升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和探究,我初步摸索到了一些思路,下面在此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提升语文教学环境,要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为实现语文素养培养目标,教师必须重视和加强语文教学环境的建设与优化工作,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在各种环境和多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得以真正的提高。教师树立大语文学科观念意识。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教材。大语文教学的语文学习的材料应是广泛、多样、大量的,现有的教材只是这些学习材料中的一部分。教师可将一些篇幅不长,内容隽永,难度适中的文章积累起来,编辑成册,作为学生共同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能开阔眼界,获得多角度的知识和认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提升农村学生语文素养,要合理利用家庭课程资源

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教师在使用学校资源的同时,还要发现、利用家庭课程资源。

(1)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相结合。孩子们生在农家,对农作物的外形特点和生长过程自然有深刻的印象,不像城里的孩子只停留在熟悉的成品的表面。实践告诉教师,乡村孩子的见闻也不少,乡村特有的生活和学习语文结合起来,就能提高农村学生的认识能力。

(2)理解课文与切身感受相结合。农村学生本身就是特殊的课程资源。他们有特殊的生活经历和家庭故事,更多的体验和收获。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利用,把农村学生的这些经验同课文的感悟结合起来,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文本对话与心灵交流相结合。乡村的人际交往相对城市而言更为纯真,更具有人性化。类似于《少年闰土》中乡村农村学生纯真的情感。作为教师,就应当善于发现每一个可能涌流无限生机的“泉眼”,精心疏通,引流农村学生的真情实感。农村学生可以敞开心扉纯真表达,因此更容易使文本的对话与自我的心灵碰撞融合,升华,在口语交际表达中更具“纯净”的语境优势。

三、提升农村学生语文素养,要积极开掘社会课程资源

1.着力实践,提高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的增长点,对于培养农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应鼓起热情,给予关注,给农村学生作现场引领,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资源,让农村学生实实在在去做,以实践代替想象。如在学习口语交际时,可让农村学生以小记者、小调查员的身份去对一些有特色的农民进行采访、调查和研究,使农村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这样让农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就不是无源之水,就能切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2.利用农情农俗,培养农村学生爱乡之情

作为农村小学,应当让农村学生了解并熟悉农业生产,培养农村学生热爱农民、关心农业、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师可组织农村学生拍摄富有“农情”的照片,撰写关于“农情”的报道。在深入农村生活、具有切身体验的基础上的作品,显示出十足的“农情味”,从中也锻炼了农村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3.收积运用农谚农语,提升农村学生表达能力

新课程强调语言积累,积累语言的途径、渠道很多,农民群众的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深刻的寓意。如谚语、歇后语等既通俗易懂,又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教师可以因地取材,让农村学生虚心地问长辈请教,收集这样生动的语言。

四、提升农村学生语文素养,要努力开启自然课程资源,

1.欣赏自然景观,培养美好情感

如在学完《苏州园林》、《鼎湖山听泉》等风景名篇后,为进一步引导农村学生树立爱家乡、保护文物的思想感情,可作以下的课外延伸。将小镇划分为交通、旅游、田园风光等几个方面;再以小组为单位,让农村学生运用图片、文章等形式分别对这几方面进行特写;最后让农村学生的作品张挂在校园的展台上或编写成特写集,通过小导游队进行交流、宣传。这样既培养了农村学生热爱家乡、保护文物的思想感情,又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农村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2.引用传说故事,感悟传说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