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建筑环艺设计十篇建筑环艺设计十篇

建筑环艺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7:18

建筑环艺设计篇1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设计;表现;应用

随着近几年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艺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建筑设计水平。虽然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环境艺术设计体系,但是却已经得到了建筑设计者的重视,并且在建筑设计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特征

1.1追求个性的设计风格

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主要确保在设计建筑物时,要跟周围的环境保持相同的风格,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个性化的追求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建筑物设计开始摒弃传统环境艺术设计,转变为追求自身个性化的环境艺术设计。即在对建筑物和周围环境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将建筑物设计风格跟其功能有效结合在一起,这样一方面满足了建筑主人的想法和追求,另一方面还能够使人们具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1.2注重建筑的环境艺术的整体性

上述分析我们了解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非常注重个性化的发展,但并不是一味准求个性而忽略了美的享受,每个人都对事物有着自己独特的要求。人们在掌握事物形象时,并不是一味过问一些细节问题,而是通过对事物的整体效应来实现,大体过程为先整体、再局部最后再到整体的一个认知过程。另外,对于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来说,其本身对任务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就要求设计者必须通过不同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行了解和分析,只有熟练掌握以上信息,才能够确保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将各个单元非常巧妙的衔接在一起,最终实现建筑物跟周围环境的协调发展,既追求了建筑物的个性化发展,又突出了建筑的整体性。因此,突出建筑整体性已经成为当前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一个主要特征。

二、环境艺术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与应用

2.1环境艺术设计是衡量建筑设计美的重要标准

建筑是城市的标志,建筑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进化史。人们在对建筑进行评价时建筑物本身以及其内在与外部环境的建设塑造都是重要的参考标准,环境艺术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和应用由此体现。融合环境,自然之美是人们对建筑之美的基本要求,从古至今无论哪个伟大的建筑设计它的内部环境必然是美丽动人的,它与外部环境必然是和谐统一的。以北京的故宫为例,作为我国古代最为庞大的建筑群之一它将建筑设计之美与环境的和谐性体现的淋漓尽致。整个建筑群以红黄色作为基调,既体现了皇家的高贵也营造出一种森严庄重之感,符合故宫在古代的定位。太和殿作为清代最高权力与最高等级的体现位于故宫的正中心,且前面有矩形的进三万多平方米的太和殿广场,而御花园则是营造一种自然与设计相结合的亭台楼阁的园林之美,整个故宫通过周围环境的烘托使得其建筑本身的特色更为显著。

2.2有效将建筑跟周围环境结合在一起

建筑周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两个方面,环境艺术设计一般指人造环境,也就认为地进行的室内外环境的装修和美化,室内设计就是典型的环境艺术设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要求建筑物的舒适安全性的同时对其美观性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这时通过环境设计艺术的应用则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将建筑与周围的环境进行良好的结合。设计本身就是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只是与环境艺术设计相比建筑设计更偏向于后者,因而环境艺术设计的应用则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情感特征,为人们营造更宜居且与周围环境更融洽的室内环境,为人们创造更好的体验。以往人们在谈论建筑物的设计时更多的是关注其外形,而现如今人们对于其内部构造以及与周围环境的融合性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环境艺术设计应运而生。需要注意的是建筑物的使用价值仍然是其根本,因而环境艺术设计需要以实用作为基础,切不可哗众取宠,与建筑物的使用要求相背离。

2.3通过协调建筑物之间比例,实现跟自然环境和谐之美

通过对建筑物之间比例的修整和协调使其与环境更加融合,有利于实现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之美。这里的比例包括建筑物自身的各项参数长、宽、高结合的协调性也包括建筑各个组成部分以及不同建筑物之间的前后比例、虚实结合等的协调性。我国一直以来将建筑作为一种技术,但需要意识到的是建筑也是一种艺术,现代建筑设计也是为了使其在兼具使用性能的同时尽可能美观,建筑处于大环境中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也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对建筑物的需求。环境艺术设计与建筑设计有相通之处,都是通过点、线、面、体的融合将设计师的想法利用手绘或者计算机绘图的方式表现出来,同时设计图都是作为实际施工的指导。将环境艺术设计应用于建筑设计一方面有效提高建筑物的艺术性与环境的和谐感,另一方面也更有利于展示建筑设计的效果,而且可以通过周围的环境改造有利于对建筑主体进行烘托。

三、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在建筑设计中科学合理的运用一些环境艺术设计,能够使得建筑物跟周围环境达到和谐美的效果,同时也使建筑物更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建筑设计者一定要加大对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视程度,使其能够在建筑设计中得到充分应用,最终实现环境艺术设计跟建筑设计完美融合在一起,满足社会公众对建筑居住、使用以及欣赏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宇翔.浅谈建筑外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色彩应用研究[J].河南建材,2014(05)

[2]曾艳.环境艺术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评《环境艺术设计理论与实际应用》[J].当代教育科学,2015(16)

建筑环艺设计篇2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设计工作与建筑施工的界限越来越明显。在古代,建筑设计工作一般都是建筑施工团队承担,施工团队根据主人的需求,然后结合自身的建设经验,增加一些创新,完成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时至今日,建筑设计工作越来越受到建筑行业的重视,建筑设计工作也由专门的设计单位承担,建筑设计的质量也越来越高。在建筑设计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最难处理的问题,也是一直困扰着建筑设计师的难题。如何做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这是建筑设计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建筑设计是解决建筑室内空间的使用以及美观的要求,同时在建筑的外部形态上体现出一定的风格特征,使建筑物与周围的环境协调发展。

2建筑设计中的生态环境艺术

建筑设计工作除了要设计出建筑物本身的优美形态以外,还要确保所设计的配套设施、生态绿地系统能够保持城市生态环境的平衡,改善城市的面貌,使城市变得更加美丽。其中,绿化设计是建筑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只有做好绿化设计的工作,才能创造出舒适、优美、健康的居住环境,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才能保护好城市的生态。同时,在确保建筑具有环保性能的基础上,还要设计出建筑的艺术美,将环保与艺术结合起来。由此可见,建筑设计中的生态环境艺术是建筑设计师必须要仔细考虑的问题,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建筑作品的过程中必须要牢固树立起保护城市环境的观念。

3环境保护观念下的建筑设计思路

3.1保护自然和利用自然

建筑活动是人类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在建筑活动的过程中会消耗很多物质和能量,会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在建筑活动中,没有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就会导致自然环境的恶化,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因此,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思路必须要从保护自然环境,改善环境质量,合理利用资源等层面出发,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保护好自然环境。

3.2利用可再生资源

建筑物的整个寿命过程都在消耗着自然资源,然而自然资源存在着循环性和有限性的特点。有些资源是可再生资源,比如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等,但是更多的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少一点,比如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等。建筑设计师在充分考虑建筑作品与环境关系的基础上,还要合理设计建筑物在寿命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以此降低建筑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压力和影响。

3.3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

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强调的是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强调建筑与环境的有机结合。人类在创建居住小环境的同时,必须要处理好自然要素与建筑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必须要将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系统放在设计工作的首位。生态建筑对科学技术的要求很高,是一项综合性特别强的系统工程,要求最大限度的回归自然。不论在使用何种建筑技术,都必须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4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的关系

建筑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理应顺从自然环境的发展规律。建筑物的不可移动性决定了它必须要在服从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布局,才能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绿化是营造建筑外部空间环境必不可少的工作,绿化工作所使用的绿色植物具有鲜明的季节性变化特点,能够增加建筑外部空间的美感。同时,绿色植物容易修剪,可以营造出绿化空间的不同形象。自然植物不同的生长环境,以及民族文化喜好的差异,使得不同地区的自然植物景观呈现出很大的差异。建筑与周边环境的结合情况,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与否的表现。优秀的建筑物不仅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景观。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简单,这使得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取向渐趋同化。建筑风格也是如此,很多城市建筑物的风格雷同,显得毫无新鲜感。建筑作为城市形象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同风格的建筑物能够造就城市独特的艺术形象。从美学角度来讲,在营造建筑艺术性的时候,必须要对周边环境进行深度剖析,使建筑融于周边环境,用周边环境衬托出建筑的艺术美。建筑设计工作会受到城市的规划布局以及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建筑设计师设计新建筑的整体轮廓时,必须要做到与已有建筑相呼应,色彩处理要与环境的格调相协调。在建筑的外观上,给人的感觉要舒适,降低建筑对人们的压迫感。

5结束语

建筑环艺设计篇3

   1环境艺术对建筑设计文化地域性的影响

   建筑设计的文化地域性,分为物质文化地域性和非物质文化地域性。首先,地域的文化内涵不一样,那么它表现在建筑设计的表现上就会有所不同。建筑设计中的尺度与建筑设计的风格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这主要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建筑设计地域性的原因。第二,在国家的内部之间,也存在着由于地方界限导致的各地间生活差异与社会习性的不同。这种不同一方面造成了很多方面的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差异,在这个基础上反映给建筑设计就形成了地域性的差异,另一方面,各地域间无论在哪个方面上,肯定会存在着一定的往来关系,这种往来关系经过不断的沉淀与积累,各地域间的文化也就自然而然的反映在建筑的设计上。第三,由于不同地域间的不同礼制,也会造成建筑设计的差异性。比如泰国是一个全民信佛的国度,那么它的建筑设计就会体现佛教的特征,我国封建礼制历史比较长,在建筑设计上多体现封建集权的庙宇式特征。

   环境艺术在建筑文化地域性上产生深刻的影响,一方面,环境艺术是建筑设计文化地域性产生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建筑设计文化地域性是环境艺术发展的主要动力。环境艺术就是建筑设计文化地域性的体现。地域间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审美文化差异、制度、道德等方面的差异都会放映在环境艺术中。比如,宗教文化的不同,环境艺术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不同,信奉基督教的地域,在建筑的环境设计上就会体现基督教的教义和精神,在一些建筑壁画上的选择、建筑整体风格的设计、建筑内饰的装修上,都会透漏着基督教的内容。另外,建筑设计文化地域性事环境艺术的主要推手,促进着环境艺术水平的发展,一个地方的文化有多深厚、多丰富,相对应的环境艺术的发展潜力就会有多大。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而且精深,环境艺术在近几年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客观上提升了建筑设计的整体水平。

   2环境艺术对建筑设计生态地域性的影响

   生态因素是近几年建筑设计的主流方向。生态的和谐是建筑的重要追求,一个好得建筑设计,离不开对生态环境的参考。

   生态环境也存在地域性,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地理条件都会造成生态环境的地域性差异。生态环境主要体现在建筑设计的配套设施上,例如绿地、树木、水文等,如何在建筑设计上结合本地的生态环境特征,创造一个优美、和谐、舒适的生态居住环境,考验着每一个建筑设计者。生态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环节,在人们生态意识越来越强的条件下,生态因素足可以决定环境艺术设计的成败。

   环境艺术的设计者要在设计生态环境时,注重建筑的生态地域性,不能只途表面功夫,要在确保当地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前提下,着力塑造一个适合人居住得生态环境,在绿化、水文等充分保证人们的休闲性和娱乐性。

   环境艺术对建筑设计景观地域性的影响

   建筑设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景观设计上。景观设计是体现建筑的地域性差异的重要载体,任何建筑都离不开景观设计。例如中国的传统民居的门前,都会设计有左右两个石狮子,认为石狮子是一家院落的守护神。在中国流传着一句古话“山有仙则名,水有龙则灵”,从这点上足可以看出景观设计对于一座建筑的重要性。

   景观设计也是环境艺术的重要体现手法,环境艺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建筑景观上的设计。不同地域的景观存在着不同的特征和优点。江南的建筑景观多为小桥流水式的,北方的建筑景观多为庄严肃穆式的,而一些少数民族的建筑景观更是富有特色,藏族人民的建筑景观一般是和高山瑞雪联系在一起,蒙古族的建筑景观多体现的是草原气质,所以,建筑设计存在着较大的景观地域性,在进行建筑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

   环境艺术在景观设计的体现上,要注重多角度、全方位的设计,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目光短浅,要结合该地域的不同背景进行系统的艺术设计,使得建筑景观很好地展现建筑的特质,并且从侧面提升建筑的整体水平和观赏性。

   总结

建筑环艺设计篇4

【关键词】环境艺术建筑设计重要性

任何建筑都离不开周边的环境,即使是建造在沙漠中的房屋,也是上有青天,下有黄沙。人类由早期居住的单栋房屋发展到由许多房屋组成的聚落,随着生产和社会的进步,由聚落、乡镇而发展成为各种类型建筑组成的城市。但不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他们的建筑设计都离不开周围的环境。环境艺术设计与建筑设计两相原来彼此独立的设计性实践工作在两者的相互伴生和相得益彰的客观态势下都取得了相应的良好发展局面,环境艺术设计作为建筑一般性设计实践环节的补充和辅助,在很大的现实性程度上增加了建筑物设计对象的艺术转化效果以及人文关怀底蕴。环境艺术设计理念的及时引入有效地增益了建筑物建设实体与建设实施地点的周围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建筑实体更好地吻合国际性意义层次的环保要求提供了充分的现实参考依据,本文将围绕环境艺术设计对建筑设计活动的重要性展开论述。

一、建筑设计浅析

通常所说的建筑设计是指“建筑学”范围内的工作。是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的紧密结合的艺术门类。体现为城乡建筑环境、各种类型房屋、陵墓、园林、建筑小品和某些纪念性建筑及其他建筑设施的总体和个别设计、风格、艺术价值,也指建筑作为一门艺术的形式和手法。

当代建筑设计实践行为在人民群众的整体性物质生活条件得到良好改善的现实条件之下。比较多地引入了环境艺术设计理念的有关实践内容。当代建筑设计不仅是解决室内空间的使用、美观的要求,同时也在外部形体上,具有一定特性风格的前提下与周围环境、城市文脉及城市控制性规划相协调的结果。一个全新的观念进入了建筑师的思想和他的人民生活之中。此后,建筑逐渐成为空间的,被认为是一连串相互联系的空间。

当代建筑师要在充分考量环境设计规则的客观性原则不被违反的客观约制条件下,尽己所能地满足客户群体对建筑设计风格的具象要求,以此实现在建筑物设计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在建筑设计实践工作中的最佳效能。

二、环境艺术概念界定浅析

(一)环境艺术的概念分析

环境艺术在一定的层次解析角度上可以被粗略地界定为环境建筑设计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的概念性分支。环境艺术可以被视作新进几年所出现的一种交叉性学科,它在很大的实践性意义层面上融合了建筑学,建筑设计学、艺术学、艺术设计学等学科的有关理论建构组分,它在将这些学科交互体系中的共享部分进行融合的过程中,比较良好而充分地实现了有关知识在融合过程中的和谐稳定状态,在保留原有学科的知识体系特点的同时,成功地建构了具有自身全新特色的知识体系性发展脉络。

(二)环境艺术的发展趋势

在1981年举行的全球建筑师国际会议上,环境艺术的概念首次被提出。我国有关的建筑设计与施工实践工作领域最早对建筑设计过程中的环境艺术状况开始施加关注则要上溯自1985年前后。时间推移到1987年之后,在《中国美术学报》的大力促进之下,我国正式形制的中国环境艺术学会正式成立,到1993年,中国环境艺术学会正式更名转变为中国环境艺术委员会和中国建筑文化艺术协会,这种协会形制的建构与转变的实际状况成功地体现了我国环境艺术事业发展的客观进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居住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类环境艺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艺术的理念和实践,在这样的背景和基础上在我国兴起和发展。

三、生态环境浅析

建筑设计中除了建筑本身优美动人的造型外,其配套设施也是衡量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保持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面貌方面,具有其他设施不可替代的功效。是我们创造生态环境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托条件。

城市建设规划设计实践环节中要给绿地建设工作留有充分的地块空间以及建设实践时间留余。绿地建设活动对城市居民居住区域的整体性的环境和气候条件的调节改善作用是其他一切的现实性实践形式无法予以替代的。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城市规划与设计实践活动实现城市公民居住区域的良好环境设计效果,那么在事实意义上将会较大幅度地改善中国人的客观居住环境条件。

四、建筑设计与环境设计的关系

建筑仅仅是环境的一个部分,建筑美从整体上说是服从于周围环境的。“建筑”作为稳定的不可移动的具体形象,总是要借助于周围环境恰当而和谐的布局才能获得完美的造型表现。绿色植物的季节性变化和易修剪的特点使其在营造建筑外部空间环境中成为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独特的地域景观建筑的外部空间环境不仅同建筑形象有关,而且同建筑室外绿化景观密切相关,空间环境的特定性是建筑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重要特征。生长环境和民族文化喜好的不同使各地域的自然植物景观呈现出巨大的差异,而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结合,不仅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且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景观。

环境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表现主要可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对生态坏境的保护,节省能源,尽量减少对生态圈的破坏。在建筑设计中我们应考虑地形地势的利用。场地气候条件的影响以及植被的关注,并考虑到节能减排,多对周边自然环境进行关注。

2.对使用者生活、工作环境给予更多的考虑。将人对周边环境的心理或感情需求结合在环境设计中,使建筑设计不仅仅是止步于生活上实际的物质需要,而是结合环境设计满足建筑使用者的内心情感要求。

3.传递地域文化特点,诠释不同时代的艺术观念。

4.面向未来有足够的发展弹性空间。

结束语: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对建筑设计要求的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与建筑设计两相原来彼此独立的设计性实践工作在两者的相互伴生和相得益彰的客观态势下都取得了相应的良好发展局面。环境艺术设计作为建筑一般性设计实践环节的补充和辅助,在很大的现实性程度上增加了建筑物设计对象的艺术转化效果以及人文关怀底蕴。环境艺术设计理念的及时引入有效地增益了建筑物建设实体与建设实施地点的周围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建筑实体更好地吻合国际性意义层次的环保要求提供了充分的现实参考依据。在今后的城市发展及建筑规划设计中建筑师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绿色平衡理念,充分展示人文与建筑、环境与科技的的和谐统一,实现建筑的选址规划合理、资源有效利用、节能减排,建筑环境与周边自然环境协调舒适,满足建筑使用者的内心情感要求,将建筑设计作为一个整体空间设计,使建筑设计真正成为一门带有诗意的艺术。

参考文献:

[1]张贺生.浅析环境艺术对建筑设计的重要性[J].江西建材,2014-06-15.

建筑环艺设计篇5

环境艺术设计涉及的范围广阔,专业结构上是由多种学科领域交叉构成的复合体,知识结构呈现多元化、综合化的“大知识组团”,而且有领域扩大化的趋势。对此各院校应结合本校资源结构特点,在环艺专业的内容设置上突出重点,抓中心领域的构成研究,或围绕中心领域开辟新的专业知识增长点,避免大而全的做法。但也不能将环艺专业的发展建设依附于某个学科,因为环境艺术设计并不是哪个学科的分支。应注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自身建设的研究,保持专业良性发展的趋势,共同努力,形成专业发展的合力,完善专业体系建设。在分析构成环境艺术设计中心要素时,应以视觉艺术要素为切入点,对涉及到艺术表现且与环境相关的领域和专业,进行重点研究,并对其内容进行必要的筛选整合,使之更有针对性和连贯性,而不能只是将相关学科专业的内容简单相加。只有构成内容的合理配置,才能形成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有机整体。目前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中心要素,至少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城市规划、公共艺术等。对各中心要素内容的整合研究、学习,将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之一。

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是对人们所处的生活空间环境进行有序地规划与设计的过程,是使自然环境生态化、社会环境艺术化、人工环境和谐化的有效手段之一。由此可以看出,环境艺术设计首先是对以人为中心的生活“大环境”的改善和创造。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当今人们的活动空间范围日趋扩大,建筑的概念不只局限于建造的房屋,应包括人们生活和活动的场所,“因此正确地评价建筑应该是人类进行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和环境”。

意大利建筑理论家赛维指出:“建筑空间是我们生活的场地、生活的环境、生活的舞台。”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目前两个发展迅速的方向。前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休闲的物质要求和精神需求所进行的建筑内部空间设计;后者是对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因此,环艺专业的学生对建筑的认识不能停留在一个艺术的接受者和欣赏者的角度,应以空间的概念理解建筑,应从建筑设计的学习中,升华对建筑艺术的认识。

万事开头难,一个好的开始也就是成功的一半。建筑设计的初始学习,自然十分关键。小住宅建筑设计(或称别墅设计)是建筑专业学习建筑设计初始的课题。针对环艺专业的特点,将其内容作必要的调整,使之成为环艺专业认知建筑空间与设计原理的主要起点课程。

首先,通过对小住宅建筑历史的回顾,以点带面,可以使学生认识建筑艺术在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发展历程,以及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传承性、多样性和创造性。特别是要向大师学习,现代许多建筑大师都曾对小住宅(别墅)的设计情有独钟。感悟他们在小住宅设计中体现出来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精神,可以从中解读世界现代建筑思潮和流派的演变、发展、兴盛与更迭的历史轨迹。如,柯布西耶在萨伏伊别墅设计中体现了他倡导的现代建筑五原则,“建造出与以往的石砌结构形式的建筑彻底决裂的里程碑建筑”。(安滕忠雄语)同样、密斯·凡·德·罗在其设计的图根德哈特以及范斯沃斯等住宅中,也充分体现了设计者“少就是多”的建筑理念,并将钢和玻璃的组合提升到一种精神境界,对建筑细部的处理,更可以用完美来形容。“流水别墅”的设计在建筑史上留下了绝妙的一笔,赖特的“有机建筑论”更是具有深远影响。如他所言:“我努力使住宅具有一种协调的感觉,一种结合的感觉,使它成为环境的一部分。”建筑史上将20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的各种建筑思潮,称为“后现代主义”时代。这其中的许多代表性人物也大多在小住宅设计中最先体现出各自对建筑空间建构、材料的表现性等建筑语言方面的探索与追求,也反映了在新的价值观基础上,设计者对建筑人性化的关注和对建筑的时代性与建筑表达的可能性等问题的思考。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也留下了他们当中很多人的足迹,如设计CCtV新楼座的库哈斯,中央美术学院新美术馆的设计者矶崎新,自学成才的安滕忠雄,奥运会场“鸟巢”的设计者之一的德梅隆和多次来华讲学的文图里等,这使我们近距离、多方面体会名家的作品成为可能。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设建筑设计课,也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技能构成特点而设立的。目前环艺专业的学生以造型为专业基础,对形式的感受力强,但对空间的认识,往往停留在平面中所形成的三维虚拟的立体空间上,并且在设计时常有重形式、轻功能的问题。因此,培养未来的专业设计人员应具有的素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开始。

一、课题内容的确定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立体形态意识,并对建筑的功能与形式,建筑的尺度、材料与色彩,建筑与环境等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有一个较完整的了解。同时,更需关注建筑与人文精神、与经济技术、与所服务的对象的关系这些建筑设计中的本质问题。

二、课题的定义和特点

小住宅建筑涵盖了别墅的定义,但小住宅不一定就是别墅。最大的不同在于别墅的用地有其特殊性,“往往指建在环境优美的地带,供人居住和休憩的独户住宅”。而小住宅可以身处闹市,环境条件并不一定优美,但它有别墅的特点,它不在于建筑面积的大小,也不是用富丽堂皇来衡量,而是讲求独具特色,追求便利、舒适和美观。这种单独设计、个体建造的小住宅建筑反映了服务对象的个性化特征、品位和理念。

三、教学的目的与方向

1.小住宅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初始,通过学习了解掌握建筑设计的一般程序、基本原理和基本的方式、方法,对建筑的认识有质的飞跃。

2.一个好的小住宅设计应当解决好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问题,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因地制宜地将地域历史文化传统和审美趣味创造性地融入到建筑设计之中。

3.解决好建筑形式与功能的关系。以人为本合理细化功能组织,使空间布局自由流畅、富于变化,同时各空间元素具有内在的有机衔接,且比例、尺度人性化。

4.学习掌握建筑形态构成的一般原理,充分发挥艺术类学生对形式美感的独特感应能力和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将生活的感受、知识的积累通过艺术的知觉提炼,浓缩为抽象化和空间化的形态构成。

5.通过学习小住宅建筑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的语言与技巧,提高设计方案从概念至全面深化的能力。培养从平面草图至立体模型表现的设计能力,以及规范运用制图正确表述方案的能力,为日后环境艺术设计中正确处理好建筑与空间环境的关系创造良好的开端。

四、小住宅建筑设计的内容与主要步骤

一是由教师选定一个基地环境并设立功能任务书,如,在依山傍水之地设计建筑面积300平米左右的单层或多层小住宅建筑(别墅)。二是由学生自己选择模拟客户。根据要求选择基地环境,参照任务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资料收集和调研活动,然后写出调研报告,根据综合分析的结果,对小住宅建筑的形式、功能、景观、车流和人流等做出全面规划,并选择自己最为理想的构思创意方案,最终完成住宅的设计。

五、难点分析

1.在空间的认识问题上,应注重空间的功能性对人感知空间时的心理影响。“功能性”是多方面的,不能简单理解为只满足实用需求,应强调居住者在空间中的心理感应(由视觉引起),唤起人们在空间中的情感与联想,所以设计时应始终关注实用与立意的结合,并将其作为创作的目标。要创造首先能感动你自己的有意义的空间与形态,并且能将功能有机地贯穿组织起来,使空间兼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属性。

建筑环艺设计篇6

关键词:城市;建筑景观;环境;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囊括了城市及地区规划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甚至景观设计等,在人类的生存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引导着社会的发展,协调着人们的生活。环境艺术不同于普通的艺术,其设计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充分应用各种技术手段,使人们的生活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日提高,高楼大厦平地而起,人们对于生活的享受不再局限在吃饱、穿暖的层面上,而是越来越追求拥有良好的居住环境、舒适的居住场所,因而对住宅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受众对建筑中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需求

(一)、自由、快乐的审美需求

建筑中的环境设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人们文化意识和审美思想高度概括和集中的表现。相对于其他的文化和艺术形式,建筑中的环境艺术设计和人们的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或者说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因此,人们对于文化和艺术最基本的审美需求也在建筑中的环境艺术设计中有所表现。当代人们对于建筑中环境艺术设计自由、快乐的审美需求成为了最基本的审美需求。中国传统建筑中往往将对文化的传承和对受众的教化与环境艺术设计紧密联系起来,因此在审美取向上更多地担负了沉重的文化使命和社会使命。

(二)、动态的审美需求

对于动态的需求一直是指导环境艺术发展的重要审美需求。人们对于建筑中环境艺术的体验过程是一个运动的过程而非静止,观赏者需要从外到内再到外对于环境艺术进行时间和空间上不断变化的感知体验,而不像欣赏一幅美术作品那样需要驻足观赏和研究。建筑中环境艺术设计者应该充分发挥这种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势,充分利用欣赏者视角的变化为其营造出不断变化的文化氛围和艺术体验。同时,由于时间也在不断变化,设计者应该能够根据时间的推移如日夜的交替和季节的变化让环境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意境,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三)、多元艺术的审美需求

多元艺术的审美需求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受众需要的是多感官、立体性的审美体验而非单一性的审美体验;第二,用户需要的是多元文化风格和艺术风格的审美体验,而非单一文化风格和艺术风格的体验。

当前人们对于建筑中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体验和感知不再是单纯依靠视觉的体验和感知而是各种感官共同形成的复合型、综合型、多元的审美体验。人们对于建筑和环境的感知是通过所有的感官形成的对于空间和时间上的共同感知。建筑中环境设计本身便是一个多元化、立体化的构建过程。设计者通过颜色和造型给人以视觉感官上的体验,通过材质给人以触觉感官上的体验,通过水、风给人以听觉感官上的体验,通过树木、花、草给人以嗅觉感官上体验等,通过对这些艺术元素的融合给人以情感和心灵上不同的体验。这些不同角度、不同感官上多元化的体验便是受众置身于建筑环境中所感知的综合性、符合性的审美体验。

二、城市建筑景观设计现状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城市建筑的景观设计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环境艺术性在城市建筑景观中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建筑景观的发展。具体而言,目前我国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缺乏特色

目前,不少城市都存在盲目跟风的现象,引进不少外来的品种。有些城市的景观设计,只是单纯地追求景观的艺术效果,而没有根据植物自身的特点进行选择性的引入。这样盲目引进外来品种的方式,不仅给景观的建造带来了较大的成本,还使得本地的物种得不到有效的利用,这就容易使整个城市的景观缺乏个性不能很好地展现出当地的特色。

(二)、缺少内涵

目前,不少城市的建筑规划都比较注重绿化。在对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大量使用草坪或花坛的现象较为常见。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环境艺术的美观,使环境的整体艺术效果大打折扣,而且还增加了城市绿化的成本,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浪费。另外,这种单方面注重绿化的设计方案,还使得整个城市景观的内容显得较为单一,不能很好的展现出当地的人文地理特色。容易使整个城市展现出单调而没有内涵的一面,不利于城市的发展。

三、建筑景观室外环境艺术设计

(一)、艺术设计的过程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和抽象性

所谓的限制性信息,是指它可以准确的用语言进行表达,而非限制性信息,无法运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本身带有很强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它需要用自身的感觉来体会,但是每个人的感觉又是不同的,所以很容易出现很大的模糊性。但是,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深刻的认识得,一定要传播的文化信息肯定不是限制性的确定信息,而是这种非限制性的,正是这种模糊的、非限制性的信息,才更需要人们去不断的联想。

环境艺术设计进行研究主要是根据人与建筑的关系为切入点,而人作为一种复杂的高级动物,他的品味和感觉很难做到高度统一,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具有很大的复杂性,覆盖范围又非常的宽泛,对于文化建筑所传达的信息,没有必要整体把握,进行感受和分析仅仅需要抓住最主要的一点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一点。例如,上海东方东方艺术中心(图1):似五瓣之莲花,三个音乐厅如珍宝般地被装在里面,中心外壳通透,外壁点缀有七彩陶瓷珍珠。整个建筑充满活力,如流动的曲线般优美。

图1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二)、建筑的人性化信息与传达手段的多元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尤其是高新科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获得了空前的发展:①人们因为不同的原因聚集在了一起,从而传输的载体和介质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②传播的速度和手段都与之前有很大的不同,以往的那种单一的信息交流方式被打破,呈现出一种网状的态势。③文化建筑的艺术设计可能会带来的视觉信息传播,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跨越民族以及国界,还可以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以往的那种自上往下的传播格局这种传播方式甚至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它在某种程度上是整个社会网络关系之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参与到信息的交流中。

上海大剧院(图2),是中国传统图腾的现代诠释。地基是方形的、屋顶是拱形的,象征“天圆地方”。侧墙正面装有玻璃,面向广场,可以使人们饱览全城景胜。

图2上海大剧院

四、城市建筑室内各部分环境艺术设计

在同一栋住宅建筑物里,考虑到建设成本及可操作性的问题,在建筑设计时,楼层上下的建筑设计如出一辙,对于每家每户的住宅设计,只可能提供相应基础的空间条件,如一致的厨房、浴厕的位置。不同家庭的风格只有在不同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才得以体现,所以设计师应根据不同家庭的需要及追求设计出不同的个性化室内环境。

在探讨住宅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所涉及的内容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住宅的基本功能,即工作、学习、娱乐、饮食、休息等,这些功能的存在导致了不同房间的不同设计,造成了卧室、书房、客厅之分。而各个房间不同的布局,亦是住宅环境艺术设计的要求,不一样的平面用材与色彩、照明的应用使得不同房间各显其职。

结束语

城市景观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它不仅需要各方面的知识文化背景,还要求相关人员对城市的文化内涵及其发展有一个很好的认识。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将当地的历史人文特色巧妙地展现出来,还要充分考虑建筑景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不仅要保证建筑景观的艺术特性,还应重视其对环境、对社会的影响。只有对各个因素综合考虑,才能实现景观与环境的高度统一。

参考文献

[1]肖媛媛.环境艺术设计之于城市绿化景观[J].吉林农业,2011.

建筑环艺设计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筑艺术;设计分析

现代风格是比较流行的一种风格,追求时尚与潮流,非常注重居室空间的布局与使用功能的完美结合。这种技术美学的思想是本世纪室内装饰最大的革命。

现代主义也称功能主义,是工业社会的产物,起源于1919年包豪斯学派,提倡突破传统,创造革新,重视功能和空间组织,注重发挥结构构成本身的形式美,造型简洁,反对多余装饰,崇尚合理的构成工艺;尊重材料的特性,讲究材料自身的质地和色彩的配置效果;强调设计与工业生产的联系。无论是建筑设计师、工程师、雕塑家、画家、音乐家、灯光师、园艺家、工艺匠师等,都可把环境艺术视为己任,并且基于各自的专长,从不同角度理解“环境艺术”,共识之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大自然是天然环境,即第一环境;城乡建筑及其建筑的室内空间是人造环境,即第二环境;园林、农场、水库之类是利用自然,略施人工的第三环境。一般意义上的环境艺术是指人造环境。

2.“环境艺术”中的“艺术”,是以美术为骨架的

造型、光色、尺度、比例、体重、质地等形式美,是环境艺术的基本语汇。功能、空气、声音、温度、气味等因素,也须综合考虑。因而所谓“艺术”既有视觉的,也有听觉的和嗅觉的,既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它是一项非合作不可的综合创造。

3.建筑是环境艺术的主要载体和体现者

对环境而言,建筑侧重处理自身与第一环境的关系。(切不可理解为艺术只是建筑完成后的添加和补缀)这一特性决定了建筑师和艺术家各自的分工,也暴露了各自的才智缺憾。只有把建筑师侧重的功能和艺术家侧重的审美完整地、有机地统一起来,环境艺术才能成功。新一代的环境艺术人才,应具有综合才智,避免建筑师多注重单体,规划师不顾及细节,艺术家漠视实用与技术的通病。

4.环境艺术的精神是“景”与“情”的统一

“景”是指自然景观的选择和人文景观的营造,使环境融入风物,成为民族传统的缩影或现代文明的集锦。鉴于环境艺术的巨大体量,包涵的丰富信息,存在时限的相对长久性,它不啻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最直观的表征。在环境艺术的设计与创造中,设计师们总会不失时机地输入情感,体现人情味,把造境上升至造意境,追求环境中的情调,烘托民族的风格,抑或也体现设计者的个性。

5.环境艺术的最高原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融处

“人是自然之子”这句话,揭示了人与自然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另方面,一切建筑又都是以使人与自然相对分离和隔绝来保护人,避免人“风餐露宿”、“星月披肩”的。但凡人造环境,都意味着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破坏。环境艺术正是要在这种改善与破坏中,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人为主、物以人用”。建筑造址更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型、色、声、光、气的处理均为使人愉悦;道路、楼梯、门窗要方便人的出入。家具、商场、车库、垃圾站等配套设施,也得考虑人的行为习惯。

休闲会所最具体的综合表现就是整个的营业空间,至于如何使整个营业空间能够具有活力而显其特性,则有赖全店前勤与后勤作业的充分配合。对于一家休闲会所的店内营业活动,可以通过两个方向加以探讨。首先是促进客人能够在店内集中,进而将来店的客人能够促使其更多地饮用咖啡,以达成营销的效果。

在灯光效果的设计上,一般商店的霓虹灯,是用光效果最佳的代表。休闲会所的光当然不仅限于霓虹灯,灯光的用途首先是引导顾客进入,在适宜的光亮下品尝咖啡。因此,灯光的总亮度要低于周围,以显示休闲会所的特性,使休闲会所形成优雅的休闲环境,这样,才能使顾客循灯光进入温馨的休闲会所。如果光线过于暗淡,会使休闲会所显出一种沉闷的感觉,不利于顾客品尝咖啡。

其次,光线用来吸引顾客对咖啡的注意力。因此,灯暗的吧台,咖啡可能显得古老而神秘的吸引力。

咖啡制品,本来就是以褐色为主,深色的、颜色较暗的咖啡,都会吸收较多的光,所以若使用较柔和的日光灯照射,整个休闲会所的气氛就会舒适起来。

一般室内装饰设计,彩调最好用明朗的颜色,照明效果较佳,不过,也不是说凡深色的背景都不好,有时为了实际上的需要,强调浅颜色与背景的对比,而另外打投光灯在咖啡器皿上,更能使咖啡品牌显眼突出或富有立体感。

灯饰有纯为照明或兼作装饰用,在装置的时候,一般说来,浅色的墙壁,如白色、米色,均能反射多量的光线,达90%;而颜色深的背景,如深蓝、深绿、咖啡色,只能反射光线5-10%。

二、设计理念上主要要点

1.回归自然

在具有现代感的室内装饰设计中,一些具有民俗特点的物品也常常会勾起人们思乡、怀旧的情节。现代化的生活环境使我们也来越远离了淳朴的、率真的、夹杂着泥土芳香的田园生活,不见了昔日的山野溪流、古道茅舍,到处都是都市的喧嚣,满眼都是林立的高楼,人们只能靠数字和图形标志来识别自己的家门。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长,人们向往自然,喝天然饮料,用自然材料,渴望住在天然绿色环境中。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流派由此兴起,对世界各国影响很大,在住宅中创造田园的舒适气氛,强调自然色彩和天然材料的应用,采用许多民间艺术手法和风格。在此基础上设计师不断在“回归自然”上下功夫,创造新的肌理效果,运用具象的抽象的设计手法来使人们联想自然。

2.整体环境艺术化

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丰富,人们要求从“物的堆积”中解放出来,要求室内各种物件之间存在统一整体之美。室内环境设计是整体艺术,它应是空间、形体、色彩以及虚实关系的把握,功能组合关系的把握,意境创造的把握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协调。许多成功的室内设计实例都是艺术上强调整体统一的作品。

在这样的环境里长期生活,人们不能不常常涌起重温昔日的渴望,于是,每当我们见到渔民的蓑衣。农村的油灯、挂在门边上成熟了的老玉米、红辣椒、汲水的轱辘等,这些留在我们儿时记忆里的东西的时候,总会陷入温馨的回忆和深深的沉思之中。这也许就是沈天游先生设计北京亚洲大酒店老船坞的初衷吧。

3.高度环境现代化

以环保为主的设计理念,室内的有害气体、超标辐射等污染一般是由装饰材料造成的,已经成为室内污染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在选择材料时一定要考虑到环保的因素。要选择通过国家环保认证的材料,千万不要使用国家已明令禁止的或淘汰的材料,宁可不装修或少装修,也不用那些对人体有害的材料,把好室内装饰装修第一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室内设计中采用一切现代科技手段,在设计中达到最佳声、光、色、形的匹配效果,实现高速度、高效率、高功能,创造出理想的值得人们赞叹的空间环境来。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室内设计面临的课题越来越多因素化与复杂化,现代的室内设计给予未来的室内设计师是一种能力;一种创造精神;一种把握环境空间的观念和方法,建筑设计中的环境艺术的风格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建筑工程的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建筑环艺设计篇8

在民族主题建筑设计中,其设计都有一个相同的目的。在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的同时能够给游客提供一个较为特殊的环境,能够营造一个有别于人们一般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到的情景情节化的场所,吸引人们到此的感受体验。此时,民族风格的展示类建筑对于到此的人们传达民族文化与主题信息就有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常用的展示方式有陈列和模拟两种。在民族主题建筑的设计中,民族文化可以说是设计方案成立的主题思想和中心主旨,是设计的灵魂。所以在陈列展示的建筑中,需要展示的是民族工艺品、反应民族宗教思想的器具、民族日常用品、服装、食品、和象征符号。传统深邃的民族传统文化可以透过这么一些点点滴滴反映给所观看的游览对象。在民族主题建筑中,各个民族的展示物品可以设置在一个主题建筑中。好比一个综合性质的展馆。如上海世博会中的中国馆的设计。这时候,所要阵列展示的方式主要以各个民族为区分,常用的方式以所相关的民族传统民居的方式呈现展示场所。

二、亲身体验类建筑

主题建筑的设计是为了传达信息。从一般的设计经验来讲,身体力行的体验要比五官视觉和听觉等相对单一的感觉的信息传达更有效果,让观赏者体验也更加深刻,并且更能创造新鲜感和兴奋感。而今,体验效应创造的经济价值也不可估量和忽视。利用民居的原始原貌给游客提供住宿的环境,不仅起到了民族文化的宣传作用,同时也能够创造经济价值。在原生态的民族村落中,民居既是少数民族建筑原貌,又是供游客休息的客栈。这时,原生气息十足、环境优美、充满田野气息、富有特色的民族住宅,相比起城市的宾馆酒店更多了一翻别样的体验。经常生活在城市当中的人们以少数民族生活的方式体验一次本地的生活,必将加深对本民族探访的理解。此刻,作为设计师进行设计的时候同样也要考虑到既要符合原始原貌的建筑和民居空间的设计,又要满足住宿功能的需要。

三、观演类建筑

在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中,音乐舞蹈是其文化中的一项特色资源。在西南少数民族的片区中,每个民族都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总结形成了自己本民族的特色风情,在艺术上留下了很多较高的艺术文化遗产。当中,民族音乐、歌舞,结合自己民族的风俗特色,变成了表达民族主题的中心思想的一个重要方式。观演建筑的设计可选择民居方式的住宅单体建筑,内部的设计如游览路线,游客茶座等,可与住宅空间结合考虑,尽量的保持原始民族民居的环境气氛。

四、建筑小品与构筑物

除了主题建筑的设计,以之相呼应的还有小品构筑物的设计表现。单体建筑更加关注的设计语言是原生原貌的设计或者说是重现。那么,相呼应的构筑物可以稍微考虑一点艺术创新的设计手法,可以利用民族传统文化的语言来加以提炼式的引用转义到设计中去。如图1的藏区石刻艺术。当然这是宗教所留下来的,但是如果把这笔宝贵的艺术形式再加以提炼应用到小品设计中,作品本身就已经足够有吸引力了。

五、结语

建筑环艺设计篇9

【关键词】居住区;环境;绿化;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文童编号:1006-0278(2013)05-156-01

一、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的整体性

相关研究资料表明:建筑与环境的空间在形式和功能上分别具有拓扑性和互补性。从空间结构看,在设计中也是要求从总体来把握,处理好建筑与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因为建筑与环境依靠建筑的围合存在,其空间意义也是通过建筑的围合来表达的;从绿化系统看,其绿化景观往往通过总体统筹设计把握,因为建筑绿地的面积往往可以占到居建筑区用地总面积的很大比例,是建筑区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道路系统看,建筑与环境连接所处建设区域的道路和入口,对于设计有地下停车场所的建筑与环境还具有着立体交通的联系,具有交通的连续性。

二、建筑与环境艺术功能的互补性

建筑空间往往强调家庭内部的交往,而建筑与环境则为不同家庭之间的交往提供了场所。由于建筑空间多数是私密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建筑与环境则成为人们公共生活的空间。建筑与环境的形式与功能的辩证统一决定了建筑与建筑与环境功能上的互补性。良好建筑与环境设计也为建筑的通风、减噪、净化空气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三、空间个性

居住区绿地,尤其上小区小游园,会受到居住区用地的限制,不可能象城市公园那样有开阔的场地,因而需善用绿化加以改进。当绿地向一面或几面开敞时,应在开敞面用绿化等设施围合,使人免受外界视线和噪声的干扰:当绿地被建筑所包围时,宜采用“小中见大”的手法,造成一种软质空间,抹去绿地与建筑的边界。植物的形态和高度对空间的私密性控制有很大的影响。竖向界面的高度在30~60cm时,空间被隔开但仍连续,无封闭感;高度在90~170cm以上时,视线受阻,出现封闭感,反映出隐蔽、防卫的特征。联排式住宅之间多植绿篱和树墙,就避免了实体围墙的生硬与冷漠。

四、主体情调

设计始于对空间或物体特性的立意,植物的择取便会框定居住区环境的总体意象。上海“万里城十四街坊”在植物的种植上依据中国古代阴阳五行说,对应人体五脏配置,内设的四大生态景点:太极花园、五行保健植物园、九九归一银杏树阵广场、水中树阵,共同构成具有保健意义的植物场所,导引出生态城市森林一银杏保健林的设计主题。

五、花卉添彩

所有造型要素中,没有谁能象色彩这样强烈而迅速地诉诸于感觉。如金钟花成群配植亭旁、篱一下,黄花满条,灿烂夺目,良好的艺术效果极易模糊人与自然的距离。“绿”色是一般植物的基本色调,而粉色的牡丹、大红的贴梗海棠、粉白带香的探春等花卉,其色均异于“绿”色。所以在绿地中,少量的花卉就能打破大片绿色的单一色感。花卉也是最易掌握的自然素材,它的栽培形式很随意,或直接栽在地上,或用木桶、小船替代,能适应于各种别出心裁的设计方法。

六、天然氛围

生态居住区绝对不只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环境孤岛,一个在环境上封闭的世外桃源。绿城一九溪玫瑰园掩映于杭州五云山17公顷的森林中,建筑群及道路避开古树,依据山谷地势修造五云湖与瀑布,其规划尊重已存在的自然生态,保留了原全十原味的景观美,“环境造人”的理念使住区环境与周边葱郁的森林心照不宣地融为一体。

七、活动场地

建筑区的活动场地主要包括健身运动场和儿童游乐场等主要功能区。健身运动场包括运动区和休息区,运动区地面宜选用平整防滑适于运动的铺装材料,同时满足易清洗、耐磨、耐腐蚀的要求。休息区室外健身器材要考虑老年人的使用特点,要采取防跌倒措施。休息区布置在运动区周围,宜种植遮阳乔木,并设置适量的座椅,供健身运动的居民休息和存放物品。

八、绿化种植

建筑旁绿地应设计方便居民行走的道路,并配植耐践踏的草坪,设置适量的硬质铺地;建筑旁绿地的种植应考虑建筑物的朝向,为了避免影响室内的采光通风,便于对设施的管理维护,必须重视对种植位置的选择设计;在建筑物的西面,为了在对夏季达到降温的明显效果,适宜栽种一些高大阔叶乔木的植物;在窗户的附近不宜栽种高大的灌木植物;建筑物旁边的绿地贴近居民,特别具有通达性和实用观赏性;架空层内宜种植耐荫性的花草灌木,局部不通风的地段可布置枯山水景观;架空层作为使用者在户外活动的半公共空间,可配置适量的活动和休闲设施。

建筑环艺设计篇10

关键词:环境艺术;景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常用方法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China'scityconstruction,cityresidentsofthebuildingenvironmentespeciallyinthearchitecturalenvironmentartpursuitaremoreandmorehigh.Basedontheanalysisoftheenvironmentalartdesigninthebuildingintheproject,studythecurrentstatusofcitylandscapearchitectureandtheexistingproblems,andanalyzestheenvironmentalartdesignshouldadheretothecitylandscapedesignideasandmethodsshouldbepaidattention.

Keywords:environmentalart;landscapedesign;environmentalartdesign;methods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市越来越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人们越来越追求和发展的目标,在人们生活中有着相当大的作用,不仅向人们提供物质资源,也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等其他资源。如何营造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城市建筑环境,成为城市建设中值得人们研究的问题。因此,环境艺术设计越来越为城市建筑景观设计所重视。

1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文基础

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对环境艺术的享受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这就给广大建筑设计者提出了不断提高环境艺术追求的课题。因此,不但要从专业的高度为人们设计出优美的艺术环境,同时还肩负着引领环境艺术鉴赏和环境艺术享受的职责。

人是环境的主角,当人们发现所处的环境并非是理想生活空间时,必然要对“人、空间、环境”的关系重新进行安排。人是环境艺术设计的服务目标,人的环境需求决定着环境艺术设计的方向。应协调“人、空间、环境”的相互关系,使其和谐统一,形成优美、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艺术空间。由此可见,要使建筑环境艺术设计获得成功,必须营造人与建筑环境融洽的互动关系,使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成为人与建筑环境之间沟通的枢纽。因此,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文基础,是广大建筑设计者必须面临和重视的问题。

1.1注重人性

环境艺术氛围的营造,离不开从审美角度给人以精神享受,使人心境舒畅从而得到健康的心理平衡。因此,通过环境艺术的手法来调整人们的健康心态,始终保持最佳的心境和最好的精神状态,成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首先,必需确保“人、自然、环境”三者之间情感交流的畅通,通过环境艺术的表现形式传达人们内心的艺术理想和追求。其次,应根据不同文化层次和艺术品味的要求,梳理出环境艺术享受的最大公约数。一方面要通过高度的概括和提炼,使艺术灵感与理性的构想有机地组合并巧妙应用;另一方面要打破建筑空间中过于雷同的形态,力求创造变化多样且别具一格的室内空间,有效地拉近人与环境的距离,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营造出优美的空间环境,并由此掩饰和弥补环境上的缺陷和不足,给坚硬冷漠的空间增添柔和、温馨和融洽的元素。特别要注意的是,建筑环境艺术设计要符合人们对健康心态的追求,从较深层次去主导人们正常的审美心理活动,并将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充分展示设计语言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表现形式和精神内涵,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创造真正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艺术空间。

1.2崇尚自然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人类开始深刻反思自己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给环境造成的危害,随着环境意识的觉醒,保护环境、回归自然业已成为人类的共识。因此,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也应该跟上时展的趋势,通过设计营造一个有益身心健康,符合回归自然心理的建筑环境艺术空间。这就要求设计者不断在“回归自然”上狠下功夫,运用各种手法表现对自然的推崇和热爱,对宁静的田园生活、温情和友谊以及优雅古典情调的向往,呼唤人们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平衡,从大自然中找回生存价值和希望,使自然、和谐、安宁与人类共存的心声通过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得到形象化的体现。

2环境艺术设计在建筑项目中的作用

对景观设计的常见认识是,在规划和建筑设计及施工完成后,看到那个地方还空闲着,便在哪里建设花园、水池、草坪等,实际上真正的景观设计并非如此。一个优秀的建筑项目应该从环境设计入手,然后才进行规划设计,用环境设计来统领整个建设项目。例如,所要建设湖体及水系应该在项目建设之初就应该考虑和设计在内,自然贯穿于整个项目。虽然这种方法其规模较大,但是却有着相当大的效用,不仅可以从整体上对建筑项目进行艺术美化设计,同时还可以成为周围高层在俯瞰时一种艺术享受。这种环境设计实际上继承了中国古代的设计手法,同时又将现代的环境设计理念相融合,是一种较保守但却较为成功的设计理念。事实上,整个规划和建筑设计应该首先着眼于环境,关注环境的前提下进行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将环境作为整个工程核心。

3目前我国城市建筑景观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目前我国的城市建筑景观设计存在诸多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建筑的景观性和环境不能相融合,环境艺术性不能真正得到体现和发挥,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过度绿化,华而不实

目前,很多建筑工程项目都在重视绿化的作用,但出现了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过度进行花坛草坪的设置和使用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不符合环境艺术美观的原则,降低了环境的艺术效果,呈现出华而不实的特点,同时造成了相当大的浪费,提高了绿化成本。

3.2绿化树种的选择品种单一,不符合植物生长的规律

需要绿化的工程,在选择绿化树体时,主要选择法国梧桐、香樟,且有些城市为了体现环境艺术效果,片面引用已经长成老树的大树,这种过渡单一的设计类型不符合植物物种群落的竞争和依存关系,其单一种类的设计往往导致出现生长不良或容易引起虫害高发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