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企业合规人才培养十篇企业合规人才培养十篇

企业合规人才培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8:43

企业合规人才培养篇1

关键词:城市规划;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城市规划专业“真题真做”的实践教学模式早是业内共识,很多名牌院校都是办有甲级等规划设计院,产学研合作日臻完善。但是近年来新开城市规划专业的院校,缺乏实体单位及下属设计规划院,难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所以校企合作是提高该类城市规划专业院校的重要保障。何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劳动保障部制订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2010)》中指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就是:紧密结合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建立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制度;鼓励企业结合高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与职业院校联合制订培养计划,为学校提供实习场地,选派实习指导教师,吸收教师、学生参与技术攻关。

一、校企联合的必要性

按照教育部分类指导教学思路和创新性人才培养的目标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原则,结合目前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重点高校错位发展;坚持就业为导向,将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加强课程体系组织的弹性,突出时效性和弹性,加强实践性与创新体系。紧密结合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建立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制度。鼓励企业结合高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联合制订培养计划,为学校提供实习场地,选派实习指导教师,吸收教师、学生参与技术攻关。

二、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

1.以企业人才需要确定学校招生和毕业生的就业。校企双方合作共同研究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专业教学计划,使学校的专业教学计划能够与市场需求良好对接。企业就缺口岗位与校方达成培训协议、每年将需要专业人数通报学校,由校方负责招生、培养,学生毕业后择优并与企业双向选择。这样能够保证学校的专业设置能够与市场的良好对接。

2.企业为校方提供实践基地。城市规划专业是一门需要多多实践的专业,而新建该专业的学校,往往没有充分的实习资源。这就需要学校与校外企业结合,企业提供实践基地,双方共同制订实习内容,实习基地的管理制度以及学生培养的教学计划,共同制订实习的制度文件、流程文件、作业文件和结果文件。

3.产学研的合作。为加强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与企业签订项目承接合同。也就是说,企业把一部分项目转包给学校,城规教研室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真正的项目工作中,学生在教师和企业技工的指导下边做边学,真正体会和感受实际的作业过程和职业要求,这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是一种有积极影响的方式。

4.学校根据需要定期聘请企业专家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学校和校外企业联合,定期聘请企业专家和高级技术员到校给学生进行课堂讲座。比如:我校就经常邀请城市规划院和其他企业的专家来学校对学生进行课堂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这也是学校教学改革的一种发展方向,学习与实际紧密结合,学生学习过程中也能有的放矢,而不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

5.校企共同选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师资。学校中许多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直接走上教学岗位,他们有着深厚的理论知识,而实践经验为零,这样的教师很难培养出高技能的学生。因此,学校可以积极引导专业教师深入到企业生产一线进行顶岗进修,紧贴企业实际进行培训课题开发。同时,聘请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师、高级技师走进学校一起参与课题开发或直接从事教学。

三、通过校企联合达到的目标

第一,根据校企合作的要求,结合专业特点,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的目标、课程结构与模式,打破过去该专业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零的教学结构。

第二,对理论知识的教学,以讲授为主,在学生充分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实验教学,进而去合作企业实践。这样,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能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零距离地体会和感受学与练的乐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推进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创新,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过去许多院校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过于狭隘和封闭,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方式,是一种进步和创新,能为企业输送更优秀的人才。

总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培养,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无论对学生的个人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还是对学生企业文化的培养,都是目前高校对该专业改革和发展的核心方法,我们通过实践也越来越明显地看到校企联合培养该专业人才的优势。因此,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要继续这种模式的探索。

参考文献:

[1]郑益仙,胡俊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09,(03).

企业合规人才培养篇2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市场竞争严峻形势下,企业为占有更多有限市场份额,就必须在人才资源管理和人才培养政策的战略规划上谋得先机。本文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工程;施工企业人才培养政策,为企业占有更多市场份额并促进自身生存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

工程施工企业;人才培养政策研究

1概述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各国的工程施工企业之间争夺工程建设市场的份额的竞争愈演愈烈,而竞争的实质是人才资源的竞争。而我国工程施工企业中缺少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且人才的流动性很大,一般工程竣工后人才即被遣散。因此,工程施工企业有必要将国家的人才政策战略规划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际进行有机的结合,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政策制度。

2确立工程施工企业人才培养政策

首先,工程施工企业人才培养策略或制度的制定应符合国家颁布的与之相关的《人才规划纲要》人才政策精神,同时要结合自身的企业特点因地制宜,制定出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

2.1建立健全企业人才培养体制机制

企业人才培养时应探索其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遵循相应的规律和采用相关的规章制度等行政手段,以实现特定的目标。体制不因领导人的更替而人为的改变或终止执行。因此,建立健全人才职业晋升机会、合理的薪酬和福利、充满创意和乐趣的工作、文化、学习培养和成长的机会,是吸引和培养人才的重要体制机制。

2.2借鉴“三加工”模式用于企业人才培养

所谓“三加工”是指人才培养价值链上的粗加工、深加工和精加工。粗加工指学校教育的培养人才模式,学校培养出来的是“准备人才”,其不能很好地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市场接轨,不能适应企业对人才岗位的需求,相当于一个粗坯;深加工指现行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对人才进行在岗培养以适应企业的工程需要,但是这种培养未考虑人才自身的需要,达不到互动双赢之功效;精加工指用专门“职业规划人才机构”的培养人才模式,指导人才做好自身的职业规划,把自身职业规划和企业的需求结合起来。

2.3确立企业短、中、长期等人才培养战略规划

企业人才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要考虑长远。企业在岗员工要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平台实现在岗培训模式;在施工淡季举办短期培训班或讲座来发现人才并储备人才,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学习与合作,综合提升企业的人才核心竞争力;成立专门的人才培养部门机构来统一人才培养组织规划工作的管理。

2.4打造企业文化,培养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企业文化具有特殊的强制渗透功能和凝聚力,决定了企业组织价值观及在此价值观之下聚合成的群体行为,企业间对人才的争夺真正体现在不同企业组织文化的竞争上。因此,企业应固守“重合同、守信誉”的法治契约精神”、打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核心价值观、铸造特有的企业文化软实力。此外,还应致力于社会的各项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来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造就对人才聚集吸引力形成“人才气场效应”。

2.5建立人才培养激励体制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方式的重点应该放到如何体现人才自身价值上,尤其是长期在工程施工的一线骨干人才,从中选拔培养骨干人才,让其有机会担任企业管理及技术中层领导工作,增强主人翁责任感,从而激励人才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工程施工企业应借鉴国外先进激励模式,制定具有长期性的激励体制机制。

3结论

本文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工程施工企业人才培养政策,为企业占有更多市场份额并促进自身生存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作者:吴昌盛章彩蓉单位:浙江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洪波.关于施工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探讨[J].商业经济,2009(2):45-46.

[2]曹军,周艳芬.建筑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对策[J].企业家天地,2010,5:23-28.

企业合规人才培养篇3

我国电机行业属于典型的产能过剩行业,因此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人才培养对于行业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不断凸显。现场管理是电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电机设备生产工艺复杂,现场管理难度很大,可以说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等。现场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于岗位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是很高的,对于企业来说,是否拥有一支能力突出的现场管理人才队伍,将直接影响现场管理水平。当前电机生产企业现场管理人才较少,现场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不够完善,这给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在现场管理人才培养对于企业越来越重要的背景之下,行业企业需要更加重视现场管理人才的培养,制定良好的人才培养方案,增加现场管理专业人才的内部供给,从而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二、企业现场管理人才培养意义

现场管理人才的培养的重要意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场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于电机生产企业来说,企业现场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助于提升电机产品生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与产品质量、成本等息息相关。考虑到现场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唯有加强现场管理人才培养,为现场管理工作岗位输送专业的现场管理人才,才能凭借高水平的现场管理来实现上述目的。二是有助于打造一支专业化的现场管理人才队伍,人才队伍建设一般包括了两个手段,一方面就是引进相关人才,另一方面就是培养人才。相对于外部引进来说,内部培养的好处在于成本更低,同时培养的人才适用性更好、忠诚度更高。三是有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现场管理毫无疑问是电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短板,?τ诨?电企业来说,强化现场管理人才培养,这是现场管理水平提升的基础性工作。在电机企业生存压力持续加大,竞争环境严苛的情况下,需要企业努力做好现场管理人才培养工作,从而帮助企业形成竞争优势,更好地应对来自于各方面的竞争。

三、企业现场管理人才培养问题

当前电机企业现场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因为能力、经验等方面的不足,导致这一工作开展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影响到了现场管理人才培养水平,具体阐述如下:

(一)观念层面重视不足

企业现场管理人才培养工作目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观念层面的重视不足,使得这一工作难以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导致的后果就是现场管理工作人员在岗位胜任力方面普遍存在不足,这很大程度上拖累了现场管理工作水平。很多电机企业没有专门的部门、人员等负责现场管理人才培养工作,没有从公司战略发展层面来进行现场管理人才培养规划设计,同时也缺少现场管理培养方面的人才,在这一工作的开展方面投入不足,这导致了企业现场管理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面临众多阻碍。

(二)培养手段比较单一

现场管理人才培养手段单一是很多电机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不少企业简单地将现场管理人才培养理解为人才培训,培训固然是现场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但是仅仅依靠培训,很难达到人才培养目的。事实上除了培训这一手段之外,诸如师傅带徒弟、岗位轮换、脱产教育等也是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手段,电机企业在现场管理人才培养手段过于单一,缺少上述手段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现场管理人才培养效果的走低。

(三)职业发展规划缺失

职业发展规划是企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是不是科学合理,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人才培养水平。目前从很多电机企业现场管理人才培养情况来看,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职业发展规划缺失,即企业对于现场管理人才的培养,没有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来结合这一工作开展的需要,结合企业发展需要,根据现场管理人员的特质、能力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结果导致了企业现场管理人员往往因为没有职业发展规划,使得自己在现场管理工作岗位上的更全面发展受到影响,同时也导致了企业难以获得所需要的高质量现场管理人才。

四、企业现场管理人才培养策略

电机企业现场管理人才培养工作难度很大,要想做好这一工作,需要针对企业现场管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做到统筹兼顾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念层面高度重视

现场管理人才培养需要电机企业给予足够的重视,充分认识把握现场管理人才培养工作对于企业发展,对于员工发展的重要意义,能够从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长远发展的角度来推进这一工作的开展。企业需要有专门的组织来负责现场管理培养工作,需要制定翔实可行的现场管理人才培养规划,明确培养目的、数量、方式等,并能够根据培养规划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支持,推动这一工作的较好开展。现场管理人才培养工作一定要做到持续推进,绝对不能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同时还要注意这一工作的系统性,做到多项举措的相互配合。

(二)创新培养手段

企业现场管理人才培养手段需要做到多样化,一般来说各种人才培训手段的优缺点并存,因此创新人才培养手段,采用多种现场管理人才培养手段,一方面可以解决培养手段单一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实现不同人才培养手段的互补。举例而言,除了传统的培训手段之外,采用师傅带徒弟的人才培养手段,可以更好地让经验丰富的现场管理人员将自己多年工作中积累的技能、感悟等传给新入职员工。采用脱产教育的模式,可以让现场管理人员能够接受系统的教育,获得新的知识以及技能,掌握了解现场管理工作新的趋势,从而掌握做好这一工作的难点和重点。

(三)做好职业发展规划

机电企业在现场管理人才培养方面,需要重视对这一群体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设计,引入各种评价手段来对于现场管理工作人员的特质、能力等进行深入而全面的分析,帮助每一个现场管理人员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可以让现场管理人员明确自身职业发展路径,促使其在不断实现自身职业发展中,做到主动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各项技能,从而在完成工作方面能够做到游刃有余。现场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规划要保持适度动态性,能够兼顾企业发展以及个人发展变化,来进行职业发展规划的调整,提升职业发展规划的科学性。

五、结语

企业合规人才培养篇4

[论文摘要]文章基于高职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特点,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企业+责任班”模式构建与实践为例,探讨了在产业经济转移背景下,实现高职艺术设计类人才规模化培养工学结合模式。

[论文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 规模化 人才培养 工学结合 企业+责任班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沿海一线城市营运成本大幅增加,一批企业从沿海迁往内地,产业转移趋势已形成。内地的装饰与环境景观设计、新媒体设计、艺术设计类等技术服务产业,受到产业转移影响,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1)随着产业转移,内地艺术设计类等技术服务市场活跃;(2)外地企业带来先进专业技术、规范的管理理念,促使内地市场专业细分明显、市场竞争加剧;(3)基于艺术设计类技术服务特点,外地企业需要大量本地技能人才;同时,本地企业受产业转移冲击,对人才规格要求发生变化。

就目前我国就业形势来看,高等职业人才培养规模化已是大势所趋。而传统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多是小班培养,办学规模与质量的矛盾一直是困扰高职院校的瓶颈。如何乘产业转移东风,整合校企资源,探索一条具有专业和地方特色工学结合路子,实现高职艺术设计类人才规模化华丽转身,是摆在高职教育者面前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拟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建设为例,探讨全方位工学结合的高职艺术设计类规模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与相关人士商榷。

二、国内外高职人才培养工学结合模式研究与实践对比分析

1 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是目前高职教育的重点、难点。目前,进一步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关键点。在高职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订单培养”或“订单教育”。其基本内涵是由用人单位提出人才需求标准,校企双方共同论证确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例如“丰田班”“富士通”班等培养形式。(2)阶段性“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其基本内涵是学生在课堂学习基本专业知识理论,然后通过课程实训、顶岗实训,学生走出校园,进入职业岗位实训。当前高职中文、管理等各类专业广泛应用该培养模式,例如“2+1”“2.5+0.5”等培养形式。

其中,“订单”式合作培养,学校基本照搬企业培训计划,企业将培训中心移植到学校,校企共建,工学结合融合性较好。基于职业岗位特性,当前应用于汽车维修、机电一体化等劳动密集型、机械生产流线化的职业岗位人才培养,不具有普遍适用性;阶段性“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职业岗位应用面向广泛,但该模式中,校内外教师、工和学相对脱离,校内教师对市场前沿信息把握有相当难度,理论和实训的融合性不高。

2 国内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对比分析。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模式有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体的模式,例如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法国“学徒培训中心”;还有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主体的模式,例如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日本的“企业教育”、丹麦的“模拟公司”等。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存在以下不足:(1)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支持系统的要素短缺——缺少管理体制、人员结构、教学制度、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支撑;(2)政府缺乏对企业的激励机制,用人单位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成为模式实施的一大障碍;(3)政府没有鼓励学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专项经费。因此,我国学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往往处于完成任务和勉为其难的被动地位。

三、高职艺术设计类规模化人才培养工学结合模式探讨

1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艺术设计类规模化人才培养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结合上节分析,在我国现有国情下,高职艺术设计类规模化人才培养需要解决以下问题:(1)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需要整合利用产业转移资源,寻找校企合作最佳点,服务地方经济;(2)校方办学方面,需要突破艺术设计类专业小班培养定式,解决办学规模、办学实训和师资基础条件与教学质量之间的矛盾。

2 “企业+责任班”人才培养工学结合模式构建。第一,“企业+责任班”人才培养工学结合模式基本思路。学校设立由行业专家、专业带头人等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并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选择生产技术先进、管理严格、经营规范、社会声誉好,尤其在某一方面的专业技术具有专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合作,根据企业需要技能人才的特点,找准双方利益共同点,成立教学责任班。责任班以合作企业的特长专业技术为职业技能的培养重点,以企业实际项目为依托建立合作工作室,由责任班专业教师组织,企业骨干和专家共同建立课程体系、确定课程各阶段实训环节、制定评价标准等,以实现“多方位、全过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企业+责任班”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工程学院为例,经过多年的高职教育发展,艺术工程学院在近年来国家示范院校建设、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国家名师等方面建设均取得了较好成绩,由此,带了专业品牌效应,教学改革上教改、科研、社会服务的成效凸显,办学形式类型多样,艺术设计类专业招生逐年递增。以国家精品专业室内设计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从2008级开始增加到10个班。而办学规模的扩大,带来了实训设施、师资等教学条件方面较大压力。转贴于

鉴于上述情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室内设计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与广州、香港及本地装饰龙头企业合作建立“企业+责任班”,根据各企业特质,一个企业引领一个专业拓展方向,把室内设计技术专业方向细化为设计、施工图、家居饰品、施工等方向,共同建立课程体系、确定课程各阶段实训环节、制定课程与专业评价标准等。室内设计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与各合作企业研讨确定出一个平台、多个方向课程体系,即一年级为专业方向相通基础平台课程和由合作企业指导下专业方向认知实训;二、三年级依托不同方向的“企业+责任班”载体,既可以“企业进校园”,也可以“学生出校园”。学生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以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岗位培养要求为目标,引入行业、企业岗位标准,以企业实际工程项目为依托,校企共同开发课程,构建教学课程体系。“企业+责任班”,以班级为单位,引进企业管理理念与机制,对学生教学过程组织管理、教学质量监控;引进企业评估标准,建立学生培养评估体系,形成学生自主管理。

3 企业+责任班”人才培养模式分析。第一,“企业+责任班”模式实施的前提。应该说,在中国现有国情下,由于政府缺乏对企业的激励机制,企业只是经营的实体,学校才是人才培养的主体,高职院校只有增强人才培养主体意识,主动融入企业发展的产业价值链中,才能寻求到校企的利益合作点。所以,“企业+责任班”模式的实施是以学校增强人才培养主体意识为前提的。

第二,“企业+责任班”模式实现全方位工学结合分析。“企业+责任班”模式,根据某主体岗位专业群,优选在专业细分下具有某项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合作,企业在人才培养中主要起到职业技能和岗位能力培养作用。合作企业可以是时段性的,可以是一家或多家。这种模式中,学校是主动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主体,主动整合校企资源,依托企业引入项目,责任教师等校内教学团队培养企业要求人才,为企业提供人才服务,校企是利益的共同体。所以,共享校企资源,解决办学规模与办学条件瓶颈问题,全方位工学结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顺理成章的结果。

企业合规人才培养篇5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指的是由政府、企业、学校和学生四方之间因相互作用、影响而形成的比较规范、有效且符合这几方利益及人才培养的一种方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亟需大量的技能应用型高素质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下的人才培养结果恰恰能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在2005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同志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1.时代的快速发展决定了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必然性。在一些发达国家,很多年前就开展了“校企合作”模式,相应的规章制度也已通过实践趋于完善,比如,令世界震惊瞩目和使得德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所谓双元制教育主要是通过企业培训,将企业中的实践操作程序与职业学校中的理论教学紧密地结合,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近几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很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已得以全面贯彻落实,在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均有了较大的突破,所以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

2.人才培养是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发展的必然。目前,有些职业院校的实习实训制度过于形式化,讲白了就是走过场,现代化实习实践条件的缺失,使得学生在实习实践教学中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并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根本不可能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加强了学校与企业间的联系,将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职业院校还应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多样化的探索,比如改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方式,像“2+1”式、“订单”式、“工学交替”式、“产教结合”式等,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实习实践,培养出适应服务、管理、建设、生产第一线所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

3.塑造“中国式高技能型人才”的品牌决定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立的必然性。目前,在我国的多数企业中,中高级职称的技师与全部工人的比例很低,在很多以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中,基本都存在着高技能人才紧缺的现象,塑造“中国式高技能型人才”品牌,符合中国式企业人才需求,是加快人才培养步伐,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也是建设职业教育技能强国的重要因素。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政府应加强对职业教育政策的投入,加大对“中国式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

二、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探索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的建立,需要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在建立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找到一种可行且可效的办法和途径,争取将在校企合作中的长效机制建立得更加完善,以此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向前发展。

1.将政府主导作用融入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确立政府对校企合作的责任,加强在校企合作建立中的法律法规建设,通过立法的形式约束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规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标准,引导企业参与教育,将参与教育作为评估企业资质的法律指标和税收依据,将校企合作纳入学校评估和企业评价指标,为校企深度融合提供法律保障。

2.完善“校企合作”管理模式。①国家成立校企合作专门机构,研究和制定高职校企合作方面的政策,指导学校和企业在校企合作方面的各项工作;保护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利益,提供完善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方面的合理化建议。企业和学校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由教育专家、企业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和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组成,专门指导学生校内教学和课外实习实践。企业通过和学校共同制订培养计划,签订用人培养协议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双方根据协议内容安排学生实习实践。企业为学校提供良好的实习实践工作环境,让学生熟悉产品生产的完整过程,以特定的“市场化”的模式运转。②建立“培养+就业”的教学模式,将学校、企业和其他人才培养的各个途径联结起来,进行资源整合,创造经济效益,形成适合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赢的新机制。将“订单式”培养模式应用到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中,采取诸如岗位教学、顶岗实习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实习实践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不仅扩大了学生的就业面,还使得学校与企业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适应人才培养机制、体制和制度的转变。

企业合规人才培养篇6

[关键词]企业生命周期;高技能人才;成长阶梯  

 

1 导 言

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面临稳定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问题,其凸显的是高技能人才供需严重不平衡的问题。对制约高技能人才成长的培养和鉴定模式上,学界和国家部门都进行了许多有益的理论探索和多元化实践。例如,针对社会鉴定高技能人才与企业实际需求不符的矛盾,国家积极推行“企业鉴定模式”——由大型权威企业自行培养与鉴定,国家认可颁布的一种新型高技能人才成长路径。这种既发挥大企业实力优势又满足其自身需求的“量体裁衣”式模式,是一种培养与鉴定体制创新的大胆尝试,适应了社会的发展。除此之外,还有“企业高校联合培养”模式、国家推动的高技能人才见习培养基地模式等,高技能人才培养鉴定路径越来越具有多样性。然而,对占据中国税收的50%,gdp60%,提供就业70%的中小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与鉴定模式的研究与举措都见之甚少,直接制约了中国经济结构升级转型的步伐。本文结合中小企业成长的周期性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与成长的阶梯性的特点,结合中小企业成长中高技能人才需求变化和社会供给的矛盾,通过“反证”的思维角度积极探索满足中小企业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培养与鉴定模式的可能选择,为现实中国家举措提供理论参考。 

2 中小企业生命周期和高技能人才需求 

2.1 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与判别 

企业生命周期是分析企业一段时间内动态发展过程的一种参照模式,在一个连续的时间段内,依据一定的标准人为地将企业的发展划分为若干个阶段,通过研究不同阶段的特征,归纳企业从诞生到衰退的发展规律的方法。不同研究虽然选择的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标准不同,但基本上都以greiner(1972)的理论为核心,围绕着诞生、成长、壮大,直至死亡的这一主线确定企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目前,通过对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国内对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进行判别的经典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孙建强(2003)提出的关于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界定方法。他认为收入增长率、市场占有增长率、科技成果转化增长率、成本降低率与规模扩张率是对企业发展影响较大的因素,并可以根据这些因素对企业的影响力分别赋予权重,据此确定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二是李勇峰(2004)等从总资产、无形资产、销售收入、现金净流量、生产成本、利润、r&d投入、运营能力等影响企业生命周期的因素来建立企业生命周期坐标系,根据这个函数关系描述企业生命周期系数随时间的变化。本文则依据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产规模、营业额、收入增长率等几个变量,将企业发展周期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2.2 中小企业成长周期各阶段的高技能人才需求培养特点 

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因自身资金规模和发展实力不断增强,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呈现出社会招聘、委托培养和自身培养方式变迁。而从经济学理论上看,决定其最终选择的是其在各阶段的成本与收益的博弈过程。具体分析上,社会招聘成本c1、委托培养成本c2和自身培养成本c3间关系有:c1

(1)初创期 此阶段的中小企业资金实力、营业规模都比较小,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更多考虑的是生存发展的问题。而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必须在竞争环境中具有自身的比较优势:或低成本,或新服务,或新产品。如果是低成本,那么此阶段企业去花钱委托和自身培养的可能性就比较小,更多会选择社会招聘;如果是新产品或新服务,那则需相应的专有的高技能人才,由于特有高技能人才薪金昂贵,企业可能会选择先找低技能再自身培养的方式。初创阶段的企业,主要关注的是降低成本和差异化自己产品服务,对高技能人才更多选择核心人才争取入伙加盟,非核心技能人才低招自身培养。 

(2)成长期 此阶段中小企业产品服务较有前景,符合社会需求,市场不断扩大,企业更多考虑的是扩大员工和产品规模,但资金同样存在不足的限制。企业为扩大生产急需符合自身需求高技能人才,而周期又不能太长,这时企业会选择低成本招募现有的技能人才。此阶段,权衡成本收益,企业更乐于社会招聘或委托培养。 

(3)成熟期 此阶段的中小企业生产已具规模、市场稳定,员工队伍也具有阶梯层次,企业主要关注点是提高效率、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这时候的企业具有了规模优势,已能负担自身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费用,也可容忍漫长的成长时间,只要能获得符合自身需求的熟练高技能人才为企业开拓新产品新市场,企业都乐于接受。此时,企业会选择自身培养为主,委托培养为辅的方式。 

(4)衰退期 此阶段企业产品服务落后不符合市场需求,市场不断被蚕食,面临着或死亡或蜕变的选择,企业关注的是求生延命。这个阶段企业与初创企业有相似也有不同。相似的是需求生存,不同的是其具有一定规模的熟练技能人才,资金也具有优势。但其面对的是技术老化和产品更新换代的现实,其要生存只能选择更具前景的新型高技能人才。此时,企业会选择高新聘请高技能人才。 

3 中小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鉴定模式探索 

中小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鉴定模式,是指中小企业中高技能人才的成长鉴定模式,即国家对中小企业中的技能人才授予高级技能职称的方法途径。中小企业因其在全国经济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决定了其高级技能人才培养鉴定模式探索的重要性,中小企业又因其发展规模等多方限制决定了其自有模式的特殊性。技能人才职称有初级技工、中级技工、高级技工、初级技师和高级技师五级。其中高级技工、初级技师和高级技师又称为高级技能人才。由以上五级职称的排列,我们可以看到技能人才的成长具有时间递进性,成阶梯状,我们称为技能人才的成长阶梯。 

高级技能人才成长阶段可分为培养、鉴定两个阶段。培养主体主要是培训班式社会培养、高校职业学习培养、校企联合培养、政府见习基地培养和企业自身培养。鉴定主体是具有政府背景的国家各地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鉴定和政府推动的大型企业鉴定。而中小企业高级技能人才培养鉴定模式的主要制约是社会培养鉴定满足不了其自身需求和自身培养鉴定又无资金技术实力的矛盾,所以其培养鉴定模式应在关注其自身成长需求的同时打通上述矛盾通道上进行探索。

中小企业成长的生命周期的特点,决定了其在不同阶段因人才需求而乐意接受的高级技能人才培养方式存在差异。结合其乐意接受的培养方式差异与现有鉴定模式的不同,我们来推行中小企业高级技能人才成长路径。其思路是:中小企业通过签订协议等方式委托大型企业或培养或鉴定,这样可以有效规避自身培养鉴定的高成本和社会培养鉴定的低技能的矛盾。但在具体推行上存在许多限制,首先,中小企业同大企业签协议时因信息地位不对称需较大谈判成本,其次,培养费和鉴定费因不具有社会化难以确定等。为了规避这种信息地位的不对称,我们可采用政府积极推动的集中谈判的方式确定。这时,当地政府可首先从本地选择具有“企业培养鉴定”实力的大型企业,授予其具有培养鉴定的资格。其次,由政府牵头根据大型企业培养和鉴定中所耗费的人员、器材等费用和一定比例费来确定中小企业委托大型企业的培养费ca和鉴定费cb。 

在这种模式中,成长周期中中小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鉴定费用具有以下特点:初创期中,中小企业技能人才需求特点是高级技能人才入伙、招募低职称技能人才自身培养再委托大企业鉴定,只需支付鉴定费cb。成长期中,中小企业选择社会招聘和委托培养方式。这时,社会招聘的只需社会或原企业培养鉴定,企业支付较低招聘费;委托大型企业培养鉴定需支付费用为培养费ca和鉴定费cb。在成熟期中,其选择自身培养或委托培养。自身培养支付费用为委托鉴定费cb,而委托培养鉴定费用为ca+cb。在衰退期中,中小企业选择高新招聘高薪高技能人才,支付招聘费和高薪。

这样做的优势有,不仅解决了中小企业高技能人才成长困局,而且规避了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委托培养费谈判的信息不对称地位,另外,大企业也可通过集中培养鉴定的方式发挥规模经济作用,有效降低自身培养鉴定的成本,这可谓是“一石三鸟”的举措。 

4 结 论 

中小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资金筹集、技术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则从中小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鉴定模式的角度入手进行了理论逻辑上的探索。关于高技能人才培养鉴定模式的研究同样众多,但基于企业动态发展中高级技能人才需求角度入手研究的极为少见,本文具备以上优势,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但在本文研究中,对中小企业成长周期具体划分没有给出详细标准,这个也是理论上有着争议的内容,但这不是本文重点,所以对本文结论影响不大。另外,在企业成长各阶段的高技能人才获取费用上的衡量也缺乏严密性,有待新的深入研究。最后,在推行中小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鉴定模式上,政府的主体推动作用不可忽视,如何在立法规则上具体界定这种新型高技能人才成长路径中的中小企业、大企业和政府地位,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艳莹,高东.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进展述评[j].经济研究导刊,2007(5):28-31. 

企业合规人才培养篇7

关键词: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河南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区域人力资源协同开发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2005年郑州市就举行了“中国•中部崛起人才论坛”,这标志着中部区域人才协作机制初步建立。2005年中部六省共同签署了《中部六省人才服务合作意向》,建构了市场对接、资源共享的人才服务平台。此后,中部六省共同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部六省人才合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初步确立了中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方向、形式等。高职院校是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形式,也是人力资源培养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重任,因而,应从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背景出发考察河南高职教育发展状况,创新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更多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技能型应用人才。

一、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1.区域人力资源开发。

所谓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所有劳动力进行学校教育、智力开发、职业培训、启智服务等,以促进人力资本保值增值、发挥人力资本效用的活动的集合。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区域内部各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发展、人文环境、人口素质等有着较大差异,这些可能会影响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应积极推进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区域人口的整体素质,将区域人口资源转变为区域人力资本,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有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医疗保健、迁移及其成本等,其中学校教育是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中最重要的途径和方式,也是提升区域劳动力素质的有效方法。河南是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2015年河南省人口将近1亿,生产总值为37010亿元,其中,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为1.8万亿元,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为1.5万亿元。从河南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城乡结构等看,河南省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需要大量的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无疑需要大力推进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习惯于用按照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制定“人才发展规划”,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这种以“供给”为目标的“人才规划”受到普遍质疑。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以校企合作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所谓校企合作是以企业人才需求为教育导向、以“产学合作,双向参与”为基本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以一线技术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等为重要特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高职院校和用人企业共同合作为基础,以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企业的人才需要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实现了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育目标,也有助于企业获得熟练的高级技术人才,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可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教育模式。

二、区域人力资源开发视域下河南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重大发展战略,也是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途径。河南省是中国的人口大省与欠发达大省,如何将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将大量的普通劳动力转化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现实问题。只有不断推进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培养更多技能型应用人才,才能提高劳动就业质量,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河南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应从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高度审视河南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分析河南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所面临的问题。

1.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当前,我国出台了《职业教育法》、《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法律规范,为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提供了制度支持。但是,法律规范中关于校企合作的规定过于抽象和笼统,缺乏可操作性与可执行性。此外,关于校企合作的规定多以“决定”、“通知”、“办法”等形式出现,缺乏法律权威性和强制执行力。以河南省为例,政府出台了《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初步建构了校企合作的组织框架、制度规范,但是政府并未对校企合作给予用地、财政、金融等政策支持,也未制定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等政策法规,没有明确各方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权利、责任、义务等,这些直接影响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2.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

完善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是校企合作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但是河南省并未出台校企合作的指导规则、反馈制度、奖惩制度等,不能为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近年来,校企合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是河南省并未提高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经费补贴,这给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带来许多发展障碍。比如,经费不足影响了“双师型”教师培训,制约了实习基地建设的发展,降低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3.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近年来,河南高职院校都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但是,这些校企合作多为短期、自由、松散、不规范的校企合作,缺乏相关部门的牵线搭桥,缺乏权威的校企合作信息平台,缺乏有效的合作运行机制和交流沟通机制,企业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此外,河南高职院校多以本地企业为合作对象,跨区域的校企合作相对较少;多是校企双方作为独立实体进行合作,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人才培养效果也差强人意。

4.企业缺乏参与积极性。

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许多企业都认为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是学校和政府的义务,与企业的关系不大,因而,许多企业都缺乏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此外,企业是以利润最大化为价值目标的经济实体,校企合作往往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比如,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时,企业要给学生安排食宿;学生动手能力差、操作技能不熟练,在操作中常会出现次品和废品,这些都会增加企业成本。再如,学生在生产操作中发生事故时,企业还要承担医疗费、抚恤金等,无疑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因而,许多企业不愿与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从而出现了高职院校“一头热”的尴尬局面。

三、区域人力资源开发视域下河南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策略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地都积极推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探索人力资源开发的社会渠道和合作途径,并围绕人力资源培训、智力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人力资源市场流动等推进人力资源开发,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体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是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高级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重要途径。因而,要从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出发,创新河南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更多技能型应用人才。

1.加强立法建设,完善制度规范。

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都不断完善立法,努力为校企合作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如德国《职业教育法》规定,“企业要承担学生的培训任务和费用......承担65%以上的培养费用”。与日本、德国等西方国家相比,中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高职教育法治化、规范化等发展滞后,未以政策文件的方式明确各方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权利、义务、责任等。因而,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中,应积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根据河南高职教育发展现状,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工作,明确政府部门、高职院校、企业、学生等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权利、责任等,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提供坚实的法律支撑。比如,可以根据《职业教育法》、《劳动法》等制定校企合作的制度规范,用制度保障各个利益主义在校企合作中的合法权益。

2.加强政策扶持,健全运行机制。

当前,河南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尚处于探索阶段,主要有前校后厂、学徒制、工学交替、产学合作、订单式等人才培养模式,这些模式多为浅层次合作,只重视签约挂牌,缺乏务实行动。同时,由于缺乏政策支持、缺少合作机制、利益机制缺失等,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普遍较低,与校企深度合作的目标相距甚远。因而,有关部门要根据河南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发展现状,建立科学合理的校企合作利益补偿机制,给予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和高职院校财政、税收、用地、信贷等政策支持。还要加大对校企合作的监管力度,建立行之有效校企合作监管体系,明确各方面在校企合作中的具体责任,以确保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能够顺利开展。此外,有关部门要积极整合行业协会、企业、高职院校的信息资源,建立校企合作公共服务平台,为校企合作牵线搭桥,积极推进高职院校和企业的校企合作。

3.转变发展理念,实现互利共赢。

校企合作是一种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教育模式,高职院校和企业都能从校企合作中获得利益。因而,企业要正确认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将校企合作作为获取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渠道,积极为高职院校提供实习场地、工作岗位、教育经费等,以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深入发展。同时,企业也可以利用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开展员工培训,或者聘请高职教师对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素质,也有利于降低企业培训成本。就高职院校而言,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企业需要灵活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实践等,比如,可以根据企业生产流程,灵活开展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获得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还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实现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共赢。

4.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合作深度。

经验表明,只有通过顶岗实习、工学交替、订单培训等校企合作模式,才能培养出更多技能型应用人才,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因而,高职院校要以“服务地方经济与行业发展”为基本原则,以“强化实践课,突出技能课,压缩文化课”为基本思路,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建构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比如,要调整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之间的关系,强化实习实训教学,创新实习实训方式。此外,高职院校要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的工作岗位、人才需求等,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是提升区域人口素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开展区域人力资源开发能够将区域人口资源转变为区域人力资本,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为此,应从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视角出发分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以创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李亚军,李健艺.从营销视角探索高职教育校企合作[J].职教论坛,2007,(6).

[2]卢晓春,李明惠,胡昌送.定岗实习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教育,2009,(9).

[3]迟俊,刘晓倩.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5).

[4]孙中范.对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高等技术教育研究,2002,(2).

企业合规人才培养篇8

机电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为技术应用型院校的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该模式本身的设计思路来看,它加强了校企之间的紧密合作,就业导向明确,企业参与程度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校和企业的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实现学生、学校与用人单位三者的“共赢”,是产学结合的“高层次形式”。“订单式”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在校、企双方紧密合作、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企业参与程度深,就业导向明确。“订单式”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在于企业对订单技能人才的培训周期要求比较短,能力结构与技能人才知识的岗位特征明显,学生的岗位适应期短,专业能力要求突出,如何在较短的时期内优质高效地提高专业技能实训效果,实现实习教学环节的“精、快、专”,是“订单式”教育成功的关键。

二、机电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要素

1.校企双方签订人才培养协议

“订单”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也是区别其他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点,要求校企双方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签订用人及人才培养协议(订单),形成法定的委托培养关系,即学校、用人单位(企业)和学员三方互签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做到相互约束、责任明确。例如:用人单位(企业)可约定学员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有重大的违规违纪或学习成绩不能有两科以上补考或不及格等。

2.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可实施性和准确性

用人单位(企业)和学校应正确定位,共同研究,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可实施性和准确性,目标确定得过高或过低都是不利于人才的培养的。用人单位(企业)与学校需共同研究,认真分析岗位所需要的操作技能、实践知识,正确定位培养目标,切实符合用人单位(企业)岗位所需,才能使学校针对培养目标顺利实施教学。

3.高度重视“订单式”办学,改革、调整教学内容

“订单式”办学模式的最大特点当属其开放式的教学组织制度,根本上改变了长期延续的传统教学模式,它不是订数量,而是订特色、订质量。学校要在进一步完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适应“订单式”办学的需要。还要认真分析研究用人单位(企业)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重构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更新调整教学内容。学校要针对“订单”,加大学员管理,无论是学员技能掌握的教学管理还是学员日常行为规范管理,都应当高标准、严要求。

4.用人单位(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学员管理

“订单”学员不仅是学校的学员,其实选录后便已成为用人单位(企业)未进厂的员工。学校与用人单位(企业)共同管理学员是“订单”办学的完成培养目标的共同要求。在对学员的管理过程中,用人单位(企业)可将本单位的规章制度、文化等贯穿其中,学员熟知企业规章制度、深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这无疑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订单”目标的实现。

三、企业“买单与享用”,实现校企“双赢”

“订单式”教育实则为借用商品交易中的订单概念,是高等教育改革带来的必然结果和现代经济生活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客观要求。借用了新的营销理论,它是人才市场上的“定制营销”。由于人才市场需求的异质复杂化、多元化和个性化,必然要求人才培养的定制化。既然“订单式”教育是市场需求的产物,那么,这种教育所增加的额外投入,理所当然地要按照市场运行的规律来操作。也就是说,学校常规教育投入之外的费用和开销应该由用人单位——企业来“买单”。

当然,这种“买单”实际上是企业人才角色转换培养费用的“提前投入”,它由于能够极大地缩短企业人才的试用期、减少岗前培训费用开支、免除专门的招聘而更具有经济效益,是一项惠而不费的投入(提前“享用”)。企业做的是一种前景非常看好的“期货”。同时,企业在与高校签订“订单合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进行深层次的合作。根据我们与有关企业合作的经验看,我们本着“订单教育,深度参与,适应需要,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平等协商”的原则,在多方面进行合作。

这些合作的项目主要包括:(1)员工培训;(2)联合促销;(3)咨询服务;(4)学生实习;(5)教师挂职锻炼;(6)实践讲座。以上的合作,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对企业来说都是;益无害的,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很好地实现了“双赢”。这就是订单教育带来的连带效益(超值“:享用”),企业为订单教育而“买单”是值得的。

四、营造企业文化融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氛围

企业文化教育渗透“订单式”人才培养全过程,即为了把企业文化完全融入“订单式”人才素质培养的全过程,必须致力于在教学中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学院为此印制了订单班学习手册,建立了严明的“订单式”培养学生管理条例、行为准则和奖励条例,努力实现校企制度文化相结合。以企业制度文化规范学生行为,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学院对“订单式”专业授牌固定教室,将体现企业文化及企业精神的格言警句悬挂墙壁,引进其企业文化的诸多元素,在校园营造企业文化氛围,促进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学院还在《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就业与创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公共课和公共选修课程中,融人企业文化的典型实例,使学生了解企业的人才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渗透企业文化素质教育内容,不断强化“订单”学生的专业应用、管理、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等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企业也为“订单式”人才的素质培养提供了密切的配合与实践的机会。和学院共同组织了顶岗实习前的再军训,进一步坚定学生的上岗信念,强化他们的责任感和敬业心,实现理想,描绘人生。我校订单班已创办多届,多个专业招收学生共计数千人,实现了98%的就业率。订单班的毕业生已在企业的各个对应专业岗位上岗就业,大部分已走上助理主管、主管的管理岗位,实现了学院、企业、学生的“共赢”。

五、加强“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工作举措

1.完善、调整院系两级产学研结合工作委员会,更多地吸纳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发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行业专家、专业骨干教师在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企业合规人才培养篇9

(宁夏理工学院,石嘴山753000)

摘要: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构建校企产学研用结合的多维立体化工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激活教改主体,调动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探索与实践校企协同创新培养工程人才的长效机制和有效途径。建立校企协同育人的有效机制,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等社会外部资源,探索和实践校企深度合作协同培养工程人才的新模式。

http://

关键词:校企共建;工程实践;协同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6-0154-02

基金项目:宁夏高教改革项目;宁夏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nGY2013128)。

作者简介:张丽杰(1974-),女,宁夏石嘴山人,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多源信号融合。

0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任何一种创新行为,都很难靠一个单元个体来完成。对于高校而言,走协同创新之路,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必由之路。建立校企协同育人的有效机制,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等社会外部资源,探索和实践校企深度合作协同培养工程人才的新模式。

以国家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需求和创新体系建设对工程科技人才的现实需要为逻辑起点,以创新校企协同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通过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确立以“校企协同,机制创新;工学结合,强化实践”的工程人才培养理念,制定多样化工程人才培养方案[1]。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构建校企产学研用结合的多维立体化工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探索与实践校企协同创新培养工程人才的长效机制和有效途径。

1协同共建解决的主要问题

协同共建着力解决学校面向工程实践不足致使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差,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导致毕业生就业难,学校与企业缺乏深度合作使得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历等工程人才培养的突出问题。

1.1树立“校企协同,强化实践”的工程人才培养理念

在从事多年工程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之上,通过与行业企业产学研合作,针对工程人才培养中存在“去工程化”等突出问题,把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工程人才培养的核心,坚持以“校企协同,机制创新;工学结合,强化实践”的工程人才培养理念。

1.2重构面向企业的教学体系

坚持面向工业界和市场需求导向,在工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创新方面突出四个关键问题。

①以专业规范为基础,以“产业需求目标”为导向,构建与产业需求相匹配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突破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实现专业规范与产业需求协调统一。②设计弹性化、柔性化的教学计划动态调整机制,针对工业企业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适时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内容。③形成“走出去、请进来”的开放式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建立一支以校内专职教师为主,校外工程技术人员为辅的“双师型”高水平工程教学师资队伍。

1.3强化科学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按照多样化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借鉴动态分层教学方法,实现科学合理的层次划分;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动态分层教学结构,使学生在不同层面上得到训练。开设开放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科技竞赛及科研项目等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的能力。

2建立校企协同的创新机制

基于企业技术创新对工程人才的现实要求,以“多元化”与“立体交叉”视角,构建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2]。形成“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同步、理论学习与实践操练同步、实习实训和与企业工作流程同步、学校培养与企业培训同步”的校企协同人才培养体系和创新机制,从而实现工程人才培养的实践创新。

2.1工程教育观念创新。面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创造性的提出“面向行业、需求导向,校企协同、机制创新,学工结合、强化实践”的工程人才培养理念。

2.2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方案创新。采用校企密切协同方式,设计了基于校企协同的“2+1+1”人才培养模式,把“企业主流工作岗位需求”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逻辑起点”,构建符合本科工程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符合行业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做到专业规范与行业需求协调统一。

2.3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创新。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建立了校企合作共建工程实践教学示范中心机制、共建联合实验室机制、以工程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校内专任教师评聘机制、专任教师企业研修机制、“专业方向”与“课程内容”动态调整机制、毕业设计校企“双导师制”等一系列“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育人机制,为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的机制支持。

宁夏理工学院现已形成的校企协同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打破了高校传统的封闭、孤立的人才培养方式,形成了“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育人长效机制。解决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达不到预期的培养目标问题,解决了学校“真实工程环境”不完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弱等问题;解决了教师普遍缺少工程实践经验等问题。

3协同共建路径与方法

3.1问计于企业,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的长效机制

3.1.1校企对工程人才培养现状的共识

①国家对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必然与相关产业或行业发展目标密切相关,人才培养应当随着市场需求的变换而及时调整,企业的需求决定着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就业取向、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3]。②工程人才培养应是金字塔结构,即小部分是工程科技人才,大部分是应用技术人才。学校在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时,让企业进入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将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反馈。使工程技术人才与企业需求相匹配,满足市场对人才的供需要求。③目前工程类专业毕业生出现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工程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与行业或区域经济结构不相适应,导致了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结构性失调。

3.1.2校企对工程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共识

现阶段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高校在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上存在很大不足,仅仅依赖学校自身,无法为人才培养提供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真实案例、实用技术等。②高校教师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在讲授理论课时,未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因此,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工程人才是行不通的。必须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以学校为主体企业深度参与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3.1.3建立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

①建立专业教师企业研修机制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进入大学授课机制,实现校企合作优势互补。在企业建立教师研修基地,选派教师参加企业的科研与工程研发工作;聘请有实际经验和一定教学能力的企业人员从事部分与实际应用结合密切的课程教学。②建立动态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内容”机制。根据行业或企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方向”,根据企业技术创新对新知识的需求调整课程内容,形成“专业方向”与“课程内容”的动态调整机制。

3.2校企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针对校企共同找出工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采取校企合作方式,制定“基础理论教育+校企联合专业培养+校企联合实践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

3.2.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

目标定位:面向行业企业需求,培养具有实用性的工程型或应用型工程技术人员。

规格定位:对工程型人才要求能运用科学原理进行工程或产品设计、工作规划与运行决策,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较宽的知识面以及设计开发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应用型人才要求能够使设计、规划、决策变成物质形态,具有能够综合运用知识处理现场问题的应变能力。

两种类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校企深度合作,通过校企互动促进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

3.2.2建立完善校企合作工程实践体系

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工程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两段式工程实践教学体系[4]。

①建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学生基础工程实践能力。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营造真实的工业环境;二是形成每一个专业方向的真实工程案例库。进一步完善课程实验的教学规范与技能要求,使其内容融入来自于企业的真实项目成分;增加学年综合设计环节,横跨多门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充分贯彻工程化思想。以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设计、工程实施及团队协作能力。②建立校外(企业)实践教育基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校外(企业)工程实训基地为依托,以学生到企业参与实际生产及项目开发,进行企业实训及毕业设计,提高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项目研究成果运用于“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自动化专业工程师培养教育计划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通过校企“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共建了2个自治区级工程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和4个自治区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0余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指导学生参与科技竞赛及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取得优异成果,先后获得部级和省级奖项15余项。同时把企业真实的工程案例引入到校内实践环节,共同构建了开放式、立体化工程与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提供了支撑。自本项目实施以来共有4个试点专业3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2.5%以上,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目前已在本区的3个工程院校的工程人才培养中得到应用和借鉴,起到了积极的辐射与示范作用。

4结论

校企协同育人创新机制,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共建工程实践教学示范中心机制、共建实验室机制、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任兼职教师机制、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等一系列“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育人机制,为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的机制支持。协同创新可能会使得各种现有资源,经过协同创新,产生出难以想象的成效。通过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使得相关创新各方能够有机结合和高效互动。

http://

参考文献:

[1]张建峡,周英,赵致.校企共建地方高校专业实验室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9):235-236.

[2]许霆.论校企协同的机制创新.教育发展研究[J].2012(17):66.

企业合规人才培养篇10

校企合作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新模式,是提升职业教育水平的有力措施。但是由于我国在政策法规上还缺乏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有效制约,一些企业也缺乏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影响了校企合作的成效,出现了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不协调、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不协调、学生技能训练与企业岗位要求不协调以及校企合作“貌合神离”的问题。因此,探索“校企双班主任制”的管理模式具有积极的意义。

“校企双班主任制”的实践

实行双班主任制,是对学生进行学业、职业的双向引导。校企双方各派一名班主任,共同对学生进行人生方向的引导、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以及学业和业务知识的辅导。根据自身特点,明确校企班主任职责,两者在不同的工作面上实施。校方班主任主要负责思想政治教育、文明习惯养成、人生方向指引等方面的教育和辅导。企方班主任则主要负责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业务知识辅导和就业安排等事宜。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互相合作,共同培养。

校企班主任共同参与教师引进,实现专业师资的优化

为了使校企双方将优质师资配备到合作办学班级,可以实行校企班主任共同参与的专业教师聘任制度,以强化班主任在教学管理等环节的作用。校企班主任应共同协商,负责专业教师的选聘,对师资进行有效整合,培养“双师型”优质师资,做到为专业教学配备理论功底深、实践技能强的教师。他们将课堂与店堂有机结合,通过加大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的比重,改革教学模式来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将有效地提高实际教学效果。

引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促进人生方向确立

校企双方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引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生涯规划、动态考核等经验,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企方委派高层管理人员担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院方班主任共同对学生进行人生方向的引导、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自我,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确立人生的方向,准确定位职业方向,提供奋斗的策略,这将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好评,有准确职业定位的毕业生也受到了企业的欢迎。

试行公司化管理,学生“准职业化”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真正实现与企业零距离对接,让学生快速地进行角色转换。班级可以以公司化运作,成立“公司”,原来的班委会可转化为企划部、营销部、班报编辑部和学习型组织建设部等部门,学生均是公司员工。在总经理的带领和各个部门经理的配合下,公司可以制定集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公司规章制度于一身的考核体系,形成完善的切实可行的运作机制。在这种运行模式下,学生可以快速地进行角色转换、用职业人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以企业人才的标准衡量自己,会促进他们拥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历练他们的道德情操,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校企双班主任制”的启示

在理论研究基础上不断进行实践探索,校企双管的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形成学生、学校、企业和社会多赢的局面。然而,在实现校企高度融合和紧密衔接时应该注意以下的问题。

制度创新以理论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

构建高效、灵活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体系,必须在结合院校学生管理实际的基础上,坚持以理论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在学生管理创新方面拓宽新思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高职教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决贯彻这一办学方针,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采用校企双班主任制的管理制度,目的就是在专业和职业的要求下,为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服务,为学生的就业服务,使学生既有日常管理的行为导师,又有职业成长的导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又在提前感知和体验职业。在学生管理中遵循教育规律,为学生的成长铺平道路。

企业鼓励模式创新,校企共同发展是硬道理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模式没有局限性,形式可多样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达到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可以加强学校与企业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在合作模式上,只要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需,企业将积极参与合作,不管是顶岗实习、轮岗学习和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还是企业派人到学校参入教学与管理,都会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就会促进有高水平的职业技术人才的成长,也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校企合作,强调双赢、诚信、融通,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以生为本加强校企融通,巩固合作成果

在校企合作办学形势下,“校企双班主任制”就是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引导学生把个人的成才目标与企业用人目标统一起来。利益共享是校企双方合作的基础,秉持以生为本的理念,最大限度地挖掘合作潜力,把合作实实在在放到育人为本的这一个价值目标上来,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各种可能创造的条件。首先,贯彻以生为本的理念,加强校企融通,开拓高职学生素质培育的新领域。其次,校企双培,构建高职学生教育社会化新平台。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培养,不仅明确了人才培养方向、完善了课程教学体系,而且满足了社会需求,提高了人才培养水平。第三,校企双管,是培育高职学生德才兼备的新途径,校企双班主任制创新了管理模式,受到学生的欢迎,也受到企业的欢迎。

企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在校学习的职业针对性、技术应用性以及就业岗前培训的问题,使学生毕业以后可直接适应工作单位的岗位要求,实现校企无缝对接。并且在培养过程中,校企双方也注重融入独特的企业文化,使学生熟悉企业制度,强化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为企业储备具有较高忠诚度的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办学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为企业的发展攒足了后劲,也提高了企业抗风险的能力,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