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财务风险控制措施十篇财务风险控制措施十篇

财务风险控制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1:14

财务风险控制措施篇1

海外施工项目财务风险控制措施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这主要体现在进行风险评估、优化操作模式、扩宽融资渠道、增强资金安全性等环节。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海外施工项目财务风险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

(一)进行风险评估

进行风险评估是海外施工项目财务风险控制措施的基础和前提。在进行风险评估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加强监管,从而能够更好地建立健全海外项目风险评估制度。除此之外,在进行风险评估的过程中,海外施工企业在进行海外项目投标工作之前,应当注重对于所在国可能面临的政治风险和其他系统性风险做出合理的评估,并且在这一过程中综合的考虑经济因素、地区因素及技术风险等不同类型的风险因素,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海外施工项目财务风险控制措施应用水平的有效提升。

(二)优化操作模式

优化操作模式对于海外施工项目财务风险控制措施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优化操作模式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进一步的细化外汇业务操作方法,可以更好地利用多种手段降低外汇风险。除此之外,在优化操作模式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采用选择适当的计价货币并且进行收支冲销,或者是提前或推迟支付。与此同时通过及利用衍生金融工具等方式来对于非系统性的财务风险进行合理的转移和规避。另外,在优化操作模式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在工程招标和签订合同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汇率变动带来的影响,从而能够尽可能的在签订合同时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海外施工项目财务风险控制措施应用效率的持续提升。

(三)扩宽融资渠道

扩宽融资渠道是海外施工项目财务风险控制措施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扩宽融资渠道的过程中企业应当注重加强工程款清收管理和资金预算管理工作。除此之外,在扩宽融资渠道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进行足量的项目前期的准备工作来确保银行能够保函支付的保证金并且能够支付工程物资款需要企业垫付大量的资金,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在业主工程款支付滞后时可能出现的施工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最终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海外施工项目财务风险控制措施应用可靠性的不断进步。

(四)增强资金安全性

增强资金安全性是海外施工项目财务风险控制措施的重中之重。在增强资金安全性的过程中,海外施工企业应当注重加强与国内银行机构的联系并且做好国内项目的资金集中工作,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增加企业的授信额度。除此之外,在增强资金安全性的过程中,海外施工企业应当注重充分利用银行信贷的优惠政策并且及时的减少财务费用。另外,在增强资金安全性的过程中,海外施工企业应当注重寻找可靠的合作单位或联营单位,从而能够更好地分散经营风险并且还能够获得实施项目的资金保障。从而能够在缓解保证金压力的同时促进海外施工项目财务风险控制措施应用精确性的日益进步。

二、结束语

财务风险控制措施篇2

关键词:财务管理;风险;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2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财务管理会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产生直接影响。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这一点,开始重视财务管理,通过对财务管理进行强化,对运行成本进行降低,对财务核算进行规范以及对内控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等。

一、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概述

具体来讲,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指的是有一些无法预料或者控制因素影响到企业正常经营的财务活动,企业财务运行状况无法确定,可能会带来一些损失。从宏观角度上进行分析,则是指的是在企业融资投资以及运营分红过程中,影响到企业的运营发展。从微观角度上来讲,则是财务杠杆的利用,可能会损害到企业的发展。具体来讲,可以划分为这些类型:

一是企业资金管理中的风险:如今,信息真实度不够是企业财务资金管理中资金安全风险出现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信息管理创新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根本,但是在我国国情之下,很多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往往不会较多的透露自身的信息,没有较多的机会进行交流,这样信息流通难度较大,很多有价值的财务信息无法被决策层所获取到,营销企业的发展。虽然大力改革了企业制度,但是资金管理水平却不符合于现代企业制度,影响到财务管理效益的提高。

二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筹资风险:资金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了筹资风险出现于企业财务管理中;如果借款在企业资金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企业经营不善,出现了亏损,企业借款和利息的支付,就需要用自有资金来完成。如果企业的偿还能力丧失掉,就会有财务风险出现。另外,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利率风险,指的是改变了金融市场上的利率,这样筹资企业就可能会出现一些损失。如果筹资之前,没有对预知收益科学确定,付出的利息高于平均利率,这样就会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

三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投资风险:如今,很多企业在扩张中,都会采取兼并和收购等方法,但是部分企业因为没有较强的风险意识,没有将兼并和收购的风险给纳入考虑范围,盲目的收购和兼并;企业虽然得到了快速扩张,却会增加各种资金流出,并且,在快速扩张过程中,会迅速扩大原有企业机构,无法有效的沟通信息,降低了企业的运转效率;部分企业没有经过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就开始投资,不了解企业市场需求和自身特点,投资盲目性较大;还有部分企业在对外投资之前,没有深入研究国外的政策,这样投资方向与国家产业方向所偏离,就会造成投资风险,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四是企业在营运资金时的风险:为了对市场份额进行扩大,部分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会采取赊销的方式,那么就会增加企业的应收账款,企业的资金流也会遭到减少;如果采取了错误的管理方法,盲目赊销,就会恶性增加企业的应收账款;企业没有对相应的信用等级进行构建,没有较好的管控能力,就会有大量的坏账出现。部分企业投资生产比较的盲目,有较多的存货,扩大了仓储费用方面的资金。

二、企业财务管理中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

一是对企业财务资金的安全控制和管理进行强化:对企业预算管理机制进行构建和完善,企业往往都会编制预算,以便有效管理资金,要结合企业确定的发展目标,围绕年度预算,全方位的跟踪和监控企业的资金流向、投融资、财务状况,对企业财务流动状况定期检查,并且将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企业,纠正和处理企业预算,保证预算能够得到落实,更好的实现企业确定的发展目标。要对企业内部控制力度进行加大,如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需要结合时展的要求,对企业内部制度进行确立,完善企业内部机构,划分岗位权责,这样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资金安全方可以得到保障。要对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费用报销管理办法和财务收支审批制度严格制定,对货币资金处理程序进行制定,企业各项资金支付业务需要严格依据企业财务管理程序来进行,及时准确入账程序得到贯彻和落实。

二是企业筹资风险的方法与控制:要大力防范和控制筹资风险,对资本结构科学确定,对筹资成本和筹资风险综合衡量,对成本和风险之间的比例严格控制,以便最大限度的扩大企业效益,避免在筹资过程中,因为利率变动而出现风险。在利率较高时期,或者从高向低过渡阶段,企业需要少筹资金,或者只是对急需资金进行筹集;而利率较低时候,企业则可以大力筹资;利率处于从低到高的过渡时期内,企业需要对长期资金大力筹集,将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给应用过来,这样企业资金压力方可以得到减少。

三是企业投资风险的控制:在企业投资控制中,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控制方式科学选择。在企业进行各项重大决策的过程中,需要将分权制给应用过来,严格依据相关制度来进行决策,并且执行过程中,也需要依据规定程序来开展,这样方可以有效防范和控制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投资决策风险。投资规模较大的话,在投资之前,企业还需要对国家政策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解,以便促使风险得到有效降低。

四是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进行完善:首先要对法人组织结构进行完善,企业要结合企业的法人组织结构,将生产经营特点以分布区域等因素给纳入考虑范围,对适度分权集中管理的管理体系进行构建,并且综合考虑管理成本和效益,对组织权限合理分配,以便严格控制、层级审批企业法人组织,更加高效的运行内部财务管理,控制可能出现的风险。

其次是将全面预算制度给实行下去,企业要对预算管理进行全面强化,对预算科学编制,将预算约束性给有效执行下去,并且将配套绩效激励机制推行下去,以便将各个部门的预算目标给严格落实下去,逐步推进,这样企业总体战略目标方可以得到落实和完成。将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应用过来,企业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竞争优势得到了增强。

最后是对财务风险控制意识进行提高,企业所有员工都需要树立财务风险控制意识,特别是管理层,需要对潜在风险因子进行识别,对风险成因科学分析,对可能造成的风险正确评估,避免因为风险防范控制不合理,而有一系列的为哈出现。将财务管理中的风险控制措施给实施下去,严格控制重大投资、营运资金、资金筹措以及资产损失等财务管理核心环节,在经营目标得到实现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化解可能发生的潜在风险危害。企业需要定期催收赊账,将对账管理制度给严格落实下去;对于部分长期不汇款赊账情况,需要借助于法律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货款坚决催收,促使资金周转率得到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确立和完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并且会面临到内外部形势的影响,很容易有财务管理风险出现;因此,对于企业来讲,要想获得稳定的发展和壮大,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防范与控制财务管理中的风险,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强化,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将其他企业的先进经验给吸取过来等,推动企业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贺继文.供电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与内部控制措施[J].经营者,2014,2(9):123-125.

[2]杜衍矩.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外汇风险防范及控制应对措施[J].广州大学学报,2010,2(10):55-56.

[3]王秀丽.浅谈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及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29):188-191.

[4]郑永珠.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J].新财经:理论版,2012,2(2):201-204.

[5]高林锋.民营企业管理中的财务风险及控制措施分析[J].江苏商论,2011,2(6):155-156.

财务风险控制措施篇3

[关键词]财务风险;原因;措施

1.前言

随着当前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财务活动贯穿于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财务风险是一种信号,它能够全面的反映出经营状况,所以就要求企业的经营者应该经常的进行财务研究,树立自身的风险意识,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从而进行科学的财务风险决策。

2.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产生的原因分析

2.1在多元化经营当中,投资失误引起的风险

企业经营的多元化反映出了企业经营领域的分散化,它能够很好的提高企业的市场弹性和适应能力,使企业形成一种协同的效应,从而降低管理与组织费用等,但是假如多元化过度将很容易造成企业因为信息沟通不到位而难以协调,导致企业效率低下。同时,多元化过度还会分散企业的精力,极大的削弱了主管业务能力,使得企业因为进入一个不是特别熟悉的行业而加大经营的一种风险。所以,企业多元化经营一定要充分的关注相关多元化。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其核心竞争力一般与专业化经营有关,产品与业务之间具备着关联性,使得公司能够更好的利用各种产品与业务之间的相关性,实现成本的优势。

2.2企业资金缺乏流通

企业在借贷债务之后一定要充分的保证到期时能够有足够的资金来偿还本金与利息。假如企业的流动资金流动比较慢,没有足够的现金来偿还债务,那么很容易导致企业的信誉下降,造成严重的债务负担,对于以后扩大再生产或者其他的资金用途产生很大的阻碍,最后导致了企业经营的失败。

2.3企业财务人员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企业具有财务活动,那么就会有财务风险。在当前现实生活当中,很多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没有相应的风险意识,只是单纯的认为管好资金就可以了,认为这样企业就不会发生财务风险,缺乏风险意识是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2.4公司治理力度不够产生风险

第一,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能够更好的帮助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设计的即使再完美,再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假如没有很好的实施,也不能够落实到实处。第二,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是企业内部控制的组织保证。它具备了激励约束及其权利配置等功能,能够更好的影响内部的效率。

3.防范财务风险的措施

3.1企业需要树立风险防范意识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需要承担着经营风险。因此,企业一定要树立风险的意识,进行科学的预测可能会发生的风险,否则在财务风险来临之时,企业将毫无准备,一定会遭受巨大的损失。所以,企业一定要认真的分析内外部的环境,制定出相应的措施,提高企业适应环境的能力。

3.2建立健全风险防范预警机制

企业一定要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和风险防范的预警机制,对于企业财务风险应该进行及时的防范,制定科学的风险规避方案,比如通过控制经营风险来更好的减少筹资的风险。依照市场的变化来制定出科学的经营计划,有效避免因为决策的失误造成财务的危机,从而将风险降到最低。

3.3明确企业内部财务关系

为了能够更好的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该理清内部的财务关系。第一,需要充分明确各个部门在财务管理当中的作用及其责任,并且赋予的权利,真正的做到各负其责;同时,在利益的分配上,需要充分的兼顾各个方面的利益,更好的调动各个部门参与财务管理的主动性,使得企业各种财务管理关系更加清晰。

3.4制定科学的风险政策

企业进行投资活动虽然能够使得企业实现比较好的成果,但是却产生了资金上的紧张,极大的影响了企业的财务状况。这种现象必然会导致财务上的危机。所以,企业经营管理需要实时监控企业财务状况,制定科学的风险防范政策,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有效保证资金的正常运行。

3.5提高资金的回收与管理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资金完成一个周转的最后环节是资金回笼,这需要企业严格把好成本质量大关,使得产品做到质优价廉,更好的实现销售。企业需要将结算资金向货币资金进行转换,有效减少应收账款的形成。

应收账款虽然使得企业产生一些利润,但是并没有使得企业的现金发生改变,反而会使得企业利用这些流动资金来垫付未实现的利税,使得资金流出加大。为了能够使得企业更好的避免应收账款造成的问题,企业一定要建立健全稳健的政策,建立有效的销售责任制,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减少坏账带来的损失。

4.小结

总而言之,财务风险的防范及其管理是当前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者一定要对不同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不断增强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得企业能够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华.企业财务风险原因分析及防范策略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0(26).

[2]海洋.浅析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估与防控措施[J].价值工程,2010(10).

财务风险控制措施篇4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一、前言

新时期是挑战、机遇与竞争并存的时代,而风险也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为重要的元素,风险越大,企业面临的危机也就越大,所以研究企业财务风险如何形成以及企业该如何规避并控制好财务风险已经成为当前企业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财务风险被定义为企业在诸项财务活动中,受内部环境和一些难以预计或者不能控制因素的影响,在某个时期内企业本身实际采取收益和预期的财务收益出现偏离,进而受到损失的可能性。这些都表明企业财务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现象,我们只有分析并掌握住财务风险出现的真正原因,才能拿出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进行管理。

二、企业财务风险类型分析

1.筹资风险

所谓筹资风险主要指企业筹资活动中受资金供需市场、币种结构以及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给企业的财务成果造成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2.投资风险

所谓投资风险主要指企业投资活动过程中,因一些难以估计或者控制因素所致,使得企业财务成果存在某种不确定性,进而促使投资效益率难以满足预期目标而形成风险。

3.现金流量风险

所谓现金流量风险主要指企业的现金流出和现金流入因时间上不一样所带来的风险。一旦企业现金净流量出现了某种问题,便会促使企业生产经营步入某种困境,以至于收益下降,与此同时还会给企业造成信用危机,使得企业形象以及声誉受到严重损失,进而陷入财务困境,严重时还会面临破产的局面。

4.利率风险

这里提及的利率风险一般指在特定时期内因为利率水平发生的不确定变动给经济造成的各种损失。在某种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代表着资金的价格,发挥着调节货币市场资金供求平衡杠杆的作用。

三、企业财务风险特点分析

市场经济活动中企业会面临财务风险在所难免,而了解清楚风险的特点、形成的原因以及该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控制使得企业处于不败之地才是最为关键的。财务风险普遍存在于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而这种风险的存在势必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普遍具有的几种特点:

1.具有客观性

所谓客观性主要指企业的财务风险不会因人的意志而转移、它是客观存在的。风险存在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人们很难回避或者消除它,常需借助各种技术手段才能成功应对各种风险,减少企业费用、降低损失。企业财务活动通常会出现两种可能结果,一种是预期目标顺利实现,另一种则是预期目标难以实现,这就显示了不能实现的预期目标所应具有的风险是普遍存在的。

2.具有全面性

全面性象征着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个过程中都有财务风险存在,并且表现在各种财务关系上。通常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资金筹集、运用、积累以及分配等各种财务活动都会出现财务风险。

3.具有不确定性

企业的财务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可变性,也就是在条件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这就表明企业财务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使得企业随时都有可能受到损失。

4.具有收益性或者损失性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企业的风险越大它的收益也就越高,相应的风险越小企业的收益也就越低。财务风险的存在对于企业改善管理以及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意义重大。所以企业财务管理的收益性和损失性属于共存的。

5.具有激励性

所谓激励性是指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这种客观存在会促使企业积极财务各种有效措施防止财务风险的出现,并且不断加强财务管理带动经济效益的提高。

四、企业财务风险形成原因略谈

1.内部控制以及监控系统不完善

内部财务监控主要指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里面一个独特且极为重要的系统,就现今企业而言,企业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特点,监理一系列完成的内部财务的监控制度,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的内部财务监控体系得以高校运行,进而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我国很多企业缺乏一套完善的内部财务监控系统,有的企业尽管具备,但是在执行企业财务监控制度上还存在着力度不够的因素,尤其是在管理和监控上存在着关系混乱、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现象,这就很难实现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约束以及控制,进而促使各种风险经常出现。

2.企业的内部财务关系较为混乱

现阶段企业内部诸多部门以及相关的企业之间,经常会在资金管理、使用以及利益分配等诸多方面出现权责不明或者关系混乱的局面,导致资金流失较为严重进而造成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另外企业在物质的筹备、产品的生产、成品的销售以及财务的管理等诸多环境没有形成良好的协调系统,进而促使企业之间出现了严重的三角债现象,也导致存货管理极为混乱。此外企业在投资决策环节根本没能做足投资可行性分析,这就促使企业对于市场的调研力度不够充分,投资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从而导致投资失败,滋生了大量的不良资产,严重时甚至还促使企业存在极大的倒闭风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根本原因之一。

3.企业理财活动和宏观经济环境存在着不少矛盾

国民经济的整体形势和行业景气度经常会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活动,特别是国家信贷和外汇等各项政策的调整以及银行利率和汇率的波动情况、加上通货膨胀程度等多种外部宏观经济都会影响到企业财务活动,因为企业外部理财环境是变化莫测的,企业本身很难预见这些上下波动的风险,因而就会出现实体投资出现亏损以及债务危机等风险。例如油价波动风险便会导致企业运营成本增加,使得利润减少,很难达到预期收益。

五、企业财务风险防控措施

1.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的防御机制

针对企业采取多元化的经营管理模式是当前企业分散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通常财力较为雄厚、技术以及管理水平都极高的大型企业会选择这种方法来管理财务工作。另外风险转移法也是很对规模不大的中小企业经常选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在于可以用适宜的代价将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转移给别的单位的一种合法行为,它包含保险转移以及非保险转移两种。

2.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领导体系

不管是何种企业,其领导阶层往往是整个企业文化的重要开拓者,属于企业文化最初的载体。从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角度出发,领导者是最终的引导者以及诠释者,员工的执行力也经常受企业领导阶层的影响。另外员工对于企业文化认识、领会以及感悟都离不开领导阶层的正确引导与管理,只有具备运行良好且有效的领导体系,才能确保企业各项工作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样企业财务存在的风险才得以有效控制与防范。而就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人员来说更是离不开企业领导者的正确引导,将纵向有效管理与横向有效控制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实现企业财务风险最优化的控制。

3.完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完善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有助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正常推行以及实现真正规模的运行。企业要设立独立的财务风险管理部门并配备专业的人员预测、分析和监控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一旦发现就要及时化解风险,使得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甚至为零。

4.加强企业员工财务风险意识

企业员工特别是财务管理部门的员工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对于做好企业的各项工作极为重要。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一定具备坚实牢固的财务知识基础以及相应的财务分析能力,且能够对财务风险拿出及时、准确的分析判断报告,另外他们还需及时发现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能够认真分析问题并妥善解决好问题。此外财务管理人员应具备很强的职业敏感度,可以随时估计并发现企业经营活动中潜存的财务分析,并且可以作出科学判断、拿出合理的解决对错。

六、结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的企业其面临的财务风险是普遍存在的,我国关于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与控制措施也涵盖很多方面,这是一项耗时长、内容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风险企业就很难获取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企业必须清楚的知道风险在什么地方,这样才能给日后的经营管理留下出路与活路,此外企业管理者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视也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财务风险控制措施篇5

一、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控制系统

财务风险预警控制系统是对高校各项经济活动中潜在的财务风险和财务管理指标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它贯穿于高校经济活动全过程,通过对管理对象分别制定相应的财务风险控制指标,以财务报表、预算指标及其他相关财务资料为依据,采用数学模型、比例分析等一般方法,达到整体控制风险的目的。高校应建立以动态监控资产负债率和现金流量等指标为主的风险预警控制系统。资产负债率制约着高校的发展规模与结构,同时高校的生存与发展也离不开一定的现金流量,要提高高校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就必须在改善自身资产负债结构、优化现金流量两方面下功夫。

风险预警控制系统的建立对高校确定长期发展思路意义重大。高校在确定其自身发展规模时应重视其规模的质量,即规模结构的合理性。其中,资产结构的合理性主要指:保持合理的现金储备;重视资金的时间价值,加速资金周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保持合理的比例。负债结构的合理性主要指:能动态地根据自身实际,考虑现有资金以及未来的财务收支状况,确定银行融资规模与结构;动态地平衡短期、中期和长期的负债比率;动态监控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财务指标。权益结构的合理性主要指:精心设计权益架构,重视投入产出率,增加自身的资本积累。此外,还要优化现金流,也就是主要通过建立有效的财务信息系统,强化财务预算管理,合理调度资金,加快资金周转,提高投入产出率,动态平衡自有资金、借贷资金和预收资金的规模和结构,确保资金的边际效用最大化。

二、规范债务管理控制

高校举债规模是防范财务风险的关键。高校举债规模涉及国家的有关政策和发展规划,涉及举债高校的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管理水平以及学校所在地的经济水平等因素,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高校应立足自身条件,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一步规范债务管理,有效防范债务风险:(1)建立贷款监督机制。监督内容包括贷款额度、使用方向、使用效益等。学校对贷款项目的论证必须实行“三公开”,即立项公开、论证公开、结果公开,自觉接受群众、银行、社会有关部门的监督,形成由主管部门牵头,社会、银行和广大教职工共同参与的监督机制。(2)加强贷款资金使用和管理。高校必须加强贷款资金管理,形成一套“严格审批、专款专用、封闭运行、跟踪监督、考核效益”的贷款资金使用机制,通过对贷款项目实行“目标分解、公开招标、责任落实、日常检查、验收考核”的办法,形成对贷款资金的使用管理机制。(3)制定严格的还款计划。贷款学校在安排年度收支预算时要考虑偿债因素,将还款计划纳入单位的年度预算收支,保证还款资金来源。(4)通过“银校合作”积极推进助学贷款业务的发展,以助学贷款力度的大小作为学校选择开户银行的重要条件。(5)加强贷款管理与财务分析,建立项目管理责任制。应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建立贷款资金项目管理责任制。(6)建立有偿备用金制度,通过有偿备用金的设立和筹措,有效防范资金风险。

三、加强预算管理

高校预算是根据学校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预算管理要求高校加强对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环节的管理,明确预算项目,建立预算标准,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采取改进措施,确保预算的执行。一方面要求提高预算与事业发展计划的关联性,确保预算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要求提高预算的前瞻性,从而发挥预算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此外还要通过行政手段保证预算的严肃性,通过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的计划性。

四、健全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保障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手段。健全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系统将有助于营造安全、高效的资金运行环境,有效实施资金安全防范,确保资金效益的发挥。

(1)营造良好的财务内部控制环境。学校管理层应充分重视财务内部控制环境建设,将资金的安全作为控制的主要目标,确保财务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时还要使全校教职员工特别是中层以上的干部认识到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积极支持和参与财务内部控制。

财务风险控制措施篇6

一、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概念

一般情况下,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指的是各种并购的风险在价值量上综合的反映,主要是指筹资决策带来的风险。其是一个由定价、融资及支付等财务决策行为引起价值风险的集合。企业选择不同的筹资渠道及筹资(举债)数额的大小都会引起企业资本结构发生变化,所以,财务风险狭义的涵义指的是因举债而导致企业财务成果的不确定性。财务风险广义的涵义是指在企业各项财务活动中,各种难以预见及控制的影响因素引发的企业财务危机及破产的可能性,以及企业财务状况带来的不确定性,使企业遭受巨大损失。主要表现在:

首先是增加负债压力。假如企业并购的成本是通过举债融资方式来支付的,就可能面临高昂的利息、债务契约限制带来的机会损失及还款压力等财务风险,导致企业不断扩大负债率,企业出现财务危机或破产的可能性就大大的增加。

其次控制股权流失。假如企业并购成本是通过股票融资的方式来支付,就可能面临企业原发性股东流失的风险,导致股东将全部或部分失去剩余收益的控制或索取权。

再次是丧失投资机会。企业并购不但给企业带来了巨额债务,同时可能会消耗企业大量的自有资本。企业即便有良好的投资机会,也恐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的失去投资机会。

最后是短缺的现金存量。在进行企业并购时,大量货币资金可能会被消耗掉,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由于企业现金存量的不足使企业面临各种风险与困难,增加了企业财务危机出现的可能性。

二、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成因

第一,市场信息的不完全及不对称性。对目标企业资产负债等财务状况进行深入的了解,是企业并购过程中价格的制定的基础,并购价格的制定是较复杂的。而在市场条件下,不可能做到各类信息的完全共享,完全的信息被目标公司所拥有,但并购方却很难得到足够的信息,特别在一些非公开的信息方面,双方在享有上不对称,目标企业对会计信息的人为操纵可能会误导信息使用者。

第二,收购企业管理者目标不明确。在企业并购过程中,企业管理者缺乏风险意识,不能客观的对待财务风险,对其认识不足,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危机。而且某些企业的管理者不考虑企业实际情况,只追求规模效应,盲目并购,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

第三,并购企业融资不畅。在多渠道融资时,企业必然要面临融资结构的风险。其最突出的表现为债务结构不合理,并购企业可能由于融资不畅而造成资产负债率过高,或者目标企业无法带来预期的收益而陷入财务危机。

第四,不当的并购企业支付方式。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资本市场起步晚,当前现金与资产是并购方的主要支付形式。单一的支付方式导致了并购支付风险的发生。

三、规避企业财务风险的措施

第一,优化管理,合理制定并购战略。企业管理者要充分认识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采取科学、有效管理方法手段及方法,对各类风险进行预测与控制管理。同时制定合理的并购战略,获取市场力量、技术优势及获取规模经济效应,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并购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所以企业制定并购决策之前应对本企业及目标企业进行充分的估价与评价,不要盲目追求轰动和规模效应,并购战略要符合市场规律,以降低并购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第二,科学决策,降低并购财务风险。企业在并购前要对目标企业内外部整体的条件进行认真的研究与分析。目标企业的并入能否给并购企业带来协同效应及资源的共享,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需进行科学决策。而信息的透明度与真实性是并购中并购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由此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是降低并购财务风险主要措施之一。进行认真查分析,才能挖掘公开信息之外对企业存在重大潜在影响的信息。

第三,进行恰当融资组合,分散财务风险。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条件下,收购企业需谨慎选择融资渠道,进行恰当的融资组合,进行企业并购时应在资金成本最低的情况下进行。对影响并购效果的风险因素及风险环节进行全面的分析,合理选择并购方式及实现的途径,分散财务风险,这是有效规避并购财务风险的关键所在。

第四,合理选择支付方式,建立财务风险预测与监控体系。收购企业在选择支付方式时就是在选择怎样规避财务风险措施,由于任何一种支付方式都有一定的风险存在,通过分析不同支付方式的支付成本与支付边界,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风险规避的作用。另外,要建立财务风险预测与监控体系,提高企业管理层的风险意识,充分分析企业并购所依赖的各种支撑条件,积极做好企业并购的财务审核调查。对企业并购风险的预测预警是建立风险防御体系的重要环节。

财务风险控制措施篇7

[关键词]公司并购财务风险风险控制

一、公司并购的财务风险本质

并购是实现企业资源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途径,其价值在于获取战略资源,从被收购公司的价值低估中获益,通过并购形成新的联盟机制,提升公司价值。在公司并购中存在各种风险,其中财务风险是重要的风险之一。公司并购从经济实质上说是一项长期投资行为,如果并购决策不当,会造成财务风险。从内容上说,公司并购财务风险来自被并购公司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并购后公司在资金融通、经营状况等方面的不确定性。

目标公司的财务信息是并购中进行价值评估和确定交易价格的重要依据,获取全面、真实的财务信息是成功决策并购的关键。从本质上说,公司并购的财务风险是指在并购活动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造成被并购公司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财务收益之间发生偏差;以及并购进程中融资、支付等财务环节出现与预期的重点偏差,甚至导致并购失败,使并购方蒙受重大损失。

二、公司并购的财务风险因素

(一)信息不对称产生的财务风险

并购的成功取决于并购方的能力,

也取决于目标公司的产品、营销能力、财务状况等资源和未来现金流状况等。不仅收集这些信息很困难,而且准确预测未来的信息时不确定性是无法避免的。并购方要获取必要的信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标公司也可能提供的资料不真实。如果信息不对称,往往使并购方落入并购陷阱。

(二)目标公司定价产生的财务风险

定价风险主要是指并购交易标的价值风险,即由于并购方对目标公司的资产价值估计过高,以致并购出价过高,而过高的并购成本与未来收益不能相匹配所形成的风险。在确定目标公司后,并购双方最关心的问题是以持续经营的观点合理地估算目标企业的价值并作为成交的底价,这是并购成功的基础。而不同的定价方法结果相差很大,即使是同一种方法,也会因为计算依据的财务数据是否真实可靠性使定价结果的可靠性降低。

(三)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公司并购时举债过多,融资资源减少,或现金支出过多,而导致支付困难的可能性。如果是自有资金并购,可能会导致公司资金周转困难。如果采用杠杆并购,会使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过高,资本的安全性降低。并购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并购决策会对公司流动性产生重大影响。

(四)资本结构风险

资本结构风险是指采用杠杆并购导致公司资本结构变化所引发的消极结果。并购方借入的大量资金会造成企业资产负债率增加,财务杠杆系数相应增加;偿债风险增加。如果并购后盈利能力达不到预期值,资本回报率低于资本成本,偿债危机就会出现。如果此时增发股票筹资支撑并购,又可能会稀释大股东股权和每股收益,增加本公司被收购的可能性。

(五)财务整合风险

财务整合是指并购方对被并购方的财务管理体系统一管理和监控。通过财务整合力求使并购后的公司在经营活动上统一管理,在投资、融资活动上统一规划,最大限度地实现并购的协同效应。在并购后的财务整合过程中存在财务整合风险。并购公司与目标公司的财务整合,不仅是账务、人员的简单合并,更重要的是财务资源的整合。如果整合失败可能造成财务管理失控,财务信息严重失实。

三、并购的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一)全面进行市场调查,审慎确定目标公司

合理选择并购目标是规避并购财务风险的首要环节,应全面分析影响并购效果的风险因素和风险环节,审慎选择并购的目标企业。不仅要考虑目标公司的财务现状、资源状况等因素,还要综合考虑目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市场远景、管理状况等因素。在并购运作流程中,应该进行全面调查并购及整合方案设计、交易谈判、购并决策,这是判断并购是否符合战略目标的基础。全面调查对了解目标企业资产负债和经营管理的真实情况,充分揭示其财务风险,分析盈利能力、现金流,预测目标公司未来前景能够起到重大作用。

在调查过程中,通过公开的财务报告,要能够发现关键及重大影响并购决策的财务因素。通过各种渠道取得资料的分析,发现异常及重大问题。调查中可广泛进行访谈,与企业内部各层级以及中介机构进行充分沟通。全面调查的专家应有不同背景及专业,以满足全方位分析的需要。

(二)认真进行目标公司整体价值评估,严格防范定价风险

并购是对公司整体资产的买卖,对目标公司整体资产价值的准确估价是重要因素。资产价值与资产未来所能产生现金流量有关,但是未来现金流的预测可能偏差很大。认真进行整体价值评估就是控制定价风险的手段。整体价值评估是将目标公司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依据其拥有或占有的全部资产状况和整体获利能力,充分考虑影响企业获利能力的各种因素,结合公司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及行业背景,对并购目标的整体公允市场价值进行的综合性评估。在并购过程中,应该从公司现有经营能力角度或同类市场比较的角度了解目标公司的价值,分析目标公司与本公司整合能够带来的额外价值。

(三)合理选择支持方式.完善资本结构

我国目前的并购以现金支付为主。现金支付通常会造成并购方资金紧张、支付困难。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使用股权支付并购款项会逐渐增加。支付方式选择是并购活动的重要环节,应充分考虑交易双方资本结构,结合并购动机选择合理的支付方式。为防范偿债支付风险,并购方应有充分的融资准备,合理规划并购后各年度资金配置,使现金流能够正常运行,避免出现资金链条断裂的情况。

并购融资时要充分考虑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的需要。资本结构优化既要考虑自有资本、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也要考虑债务资本中的短期债务与长期债务的比例关系等。在盈利能力相对强、公司股价相对较高时,应积极用股权进行并购支付;而当经济不景气、利率较低时,可考虑使用负债融资进行并购支付。

(四)科学使用杠杆收购,稳妥选择目标公司

杠杆收购是公司收购的首选方式,收益大、风险也较大。首先,杠杆收购方式中,偿还债务的主要来源是目标公司未来现金流量,所以防范杠杆收购偿债风险最重要环节是选择理想的并购目标,有稳定现金流的公司应当是理想的并购目标。其次,并购方可以在日常经营中能提取一定偿债基金以应付债务高峰的现金需要,避免出现偿债危机而导致杠杆收购的失败。因此,理想的目标公司不一定有稳定的盈利历史,但是一定要有可预见的、稳定的未来现金流量;有较大的市场增长潜力;具有良好抵押价值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近期不需要重大的资本投资或基础设施投资。

(五)全过程监控财务整合,控制并购整合财务风险

为控制财务整合的风险,企业应进行全过程风险控制。首先,整合前进行周密的审查。审查内容包括对自身资源和管理能力的审查和对目标公司的审查。通过财务审查可以提供并购可行性分析,也可以发现被并购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利于在整合过程中有所防范。其次,整合后进行严格的财务控制。整合后的财务控制一般包括4个方面:并购公司责任中心的控制、成本控制和风险控制。再次,制定并购整合失败的补救策略。并购后如果不能实现财务的协同效应,对公司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应该果断出售所购得全部资产,或出售部分不符合经营战略的资产,以抵消并购所形成的债务。财务风险贯穿公司并购活动的全过程。预先进行风险分析,确定风险控制预案,是并购工作的重要环节。应当在并购中留够充分的成本、收益余量,将风险因素完整地考虑在定价和并购方案设计中,通过切实有效的风险管理,实现并购收益最大化。

主要参考文献:

[1]朱宝宪.公司并购与重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包明华.购并经济学一一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史佳卉.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控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财务风险控制措施篇8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成因;控制措施;研究对策

财务风险受宏观外部环境和微观环境的影响,与企业资金的筹措、运用以及管理措施有着密切相关。

1.财务风险的概念界定

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贯穿于各个财务环节的各种风险因素在企业财务下的集中体现。它决定着企业生死存忘,体现企业价值实现的大小。

2、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内外因素

2.1外部原因

2.2.1宏观经济的影响,

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经济变化,如原油价格的上涨带动运输企业营运成本增加,无法实现预期财务收益。另一方面金融利、汇率的变动,企业利率的预期下降与升高,都会加大财务风险。

2.2.2、政策法规的影响,

国家对各行产业优惠、鼓励与限制的调整,企业活动将受到重大影响,或调整税收法律规范,加大税负,增加现金流出,都会使企业的财务决策出现不确定性,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2.2、内部原因

2.2.1、关系不顺,意识淡薄

企业部门间、子公司间、子公司与集团在资金管理、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识不足,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流失严重,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

2.2.2、制度不健全,营运多赊销

普遍存在企业财务决策凭借经验及主观意愿,经常发生失误,无法获得预期收益收回投资,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企业缺乏预警机制、资本结构不合理,导致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加重负担。企业赊销产品,应收账款到期无法收回,坏账增加。资产到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影响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产生财务风险。

3、防止财务风险资金的控制措施

3.1、资金收益分配风险的控制

企业须根据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按预期财务收益的要求,合理制定出会计核算、利润分配办法。在不影响企业再生产情况下,应每年向投资者进行一次收益分配,给投资者以看得见的实惠。保持企业企业长远利益,控制资金成本,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争取每年收益呈递增趋势,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

3.2、资金筹集风险的控制

须制定出适宜筹资方案,选择最经济可行的筹资方式,最佳的筹资结构,合理的筹资期限,如:商业信用、短期贷款等,增强企业的偿债能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以进一步降低筹资成本,减少风险。

3.3、资金投资风险的控制

科学、合理制定出投资风险控制策略,具可操作性。在执行中应具有权威性,渗透到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使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审慎评估风险及限额,采取压力测验、情景评价等方法度量企业能够承担的投资风险,及时发现并控制。

3.4、资金回收风险的控制

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评估对方财务状况,预防坏帐损失的发生。最好慎重选择即期结算方式,如支票、银行汇票等,制定折扣政策,以促进货款的及时回收。加强销售货款的回收。区别偿还期限的长短,采取相应的催收措施,如去函、上门催收等,以控制资金回收风险,减少坏帐损失。

4、防止财务风险的管理控制措施

4.1、建立完善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设计一套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职能部门的公司组织机构,明确各自职责,推行职务不兼容制度的监督体系,杜绝高层管理人员交叉任职。如;董事长与总经理为一人,董事会和总经理班子一套人员所产生的权责不清、制衡力度锐减,从而防止财务风险的产生。同时,加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网络技术的运用与控制,使得外部技术、情报和内部的技术、管理信息得到安全前提下的及时沟通,确保内控的有效实施。

4.2、建立完善现代企业信用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一套现代化的信用管理制度,如:客户信用管理制度、信用额度审批原则及程序、应收账款监控制度、拖欠帐款处理办法等,在较快时间内改善企业信用,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应变能力,最终实现全面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目标,是实现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

4.3、构建激励和约束机制

通过目标激励和利益激励,采用认股权、报酬延期支付的报酬体系,使经营人员的收益与企业较长期的发展相联系,减少短期行为,使投资方利益最大化。同时,通过公司财务内外约束机制,如:政策法规、市场、财务预算和财务监督的约束等,按既定各层次的财务目标要求,从事具体标准的财务活动,从而实现企业财务的总体目标。

4.4、强化监督机制,加强内审控制

通过员工持股,发挥其从关心自身利益出发的,对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监督,这种监督是持续的、自发的、不需要外部激励,效果非常明显。避免外部股东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监督困难,使得监事会职权真正落到实处。

同时,企业内部设立审计部门,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受董事会或下属的审计委员会领导,充分行使监督职责。

4.5、健全人力资源制度

保证在聘人员符合严格的招聘程序,时时提醒员工遵守工作、行为规范,并作为考核依据;通过对员工整体、专业、企业文化培训等多种形式,增强员工学习能力,把个人知识转化为企业知识;明确员工自主开发能力意识与开发方向,培植和强化员工自主开发能力,创造和改善虚拟学习环境;建立企业知识库并对重要岗位员工建立职业信用保险机制,如签订信用承诺书,保荐人推荐或办理商业信用保险,防止商业秘密泄露,把企业分散的经验类知识聚集知识库“蓄水池”变成可共享的资源,避免因人员变动带来大量相关隐性知识流失的现象发生;也通过尊重知识、共享知识”的企业文化构建,主动奉献忠诚、效率、责任心和创造性。这些都对企业防范财务风险有重要意义。

5、结束语

总之,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不论企业规模大小、何种行业,管理和控制好企业的财务风险,实现以最小的成本确保企业资金运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益性财务风险控制宗旨和总目标,加强管理,提高与完善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的机制,将是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

参考文献

[1]蒋琪发,财务风险的特征及其控制路径L月,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03

[2]许谨良,企业风险管理i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09

作者简介信息

姓名:郭海波性别:女学历:研究生出生年月:1962年11月生,籍贯:山东,

职称:高级会计师(副高职),

财务风险控制措施篇9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开放程度越来越大,使得我国的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获得机遇和效益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和风险,而这些风险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财务风险。本文就当前我国国有贸易型企业中存在的财务风险以及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就如何控制和预防财务风险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措施,从而促进和推动企业更好的建设发展。

关键词国有贸易型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以及全球一体化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国有贸易型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各种各样的企业风险,而这其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就是财务风险。本文就当前我国国有贸易型企业中存在的财务风险以及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就如何控制和预防财务风险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措施,从而促进和推动企业更好的建设发展。

一、国有贸易型企业主要存在的财务风险

所谓财务风险,就是指在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企业的财务工作由于其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其他突发因素的影响,导致在一段时间内企业财务的预期收益同实际收益之间出现偏差,从而造成企业的损失。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

1、存货风险

存货风险是国有贸易企业财务风险中的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存货安全的风险。目前,大部分国有贸易型企业在各地分公司的存货仓库管理中采用的是异地第三方租赁的方式,即仓库的出租方对监管负有相应的责任,并按照签订合约的规定对货物进行提货。货物出库时必须要具备完备、规范的相关凭证。然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由于管理上的疏漏,、就有可能造成“无凭证”出库的问题,从而使得存货安全出现风险。

2)存货预算的风险。所谓存货预算的风险,主要指的是企业按照实际预算的需求进行存货,在工作过程中因其储备的存货超出了企业自身所具备的销贸能力,或者大于当前的市场需求量,从而导致预算的超出,造成存货预算出现风险。

3)客户库存补差的风险。当渠道客户收到供应货物之后,其销售方因其销售政策的改变或者同一规格的商品销售价格出现变动,进而使得货物的价格更改时,客户对尚未出售的该类产品的库存进行价格上的调整,对其差价进行补贴,从而导致风险的出现。

4)存货跌价的风险。所谓存货跌价的风险,主要指的是国有贸易型企业由于市场的变化以及存货的积压,而导致存货在未来变现时其净值有可能低于企业的预期值,严重的甚至会低于存货的账面价值,从而导致企业出现经济上的损失。

2、应收账款风险

应收账款风险是国有贸易型企业的财务风险当中的又一重要风险之一,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金回笼的风险。由于国有贸易型企业的客户和供应商具有背景复杂、地域分布广的特点,再加上经济业务特别是跨国贸易业务的支票、现金以及银行汇票等的结算量较大,导致在开展业务时出现大量的资金回笼风险。

2)票据兑现的风险。在国有贸易型企业的客户回款当中,存在少量的商业承兑汇票以及巨额的银行承兑汇票。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商业承兑汇票的填写要素不完整、付款的期限到期,银行承兑汇票的背书不全面、不规范等问题都会导致票据的兑现出现风险。

3)抵押与担保提货的风险。在有些国有贸易型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部分客户有时会因为临时的资金紧张状况而采取抵押、担保的形式以赊销提货,这时,国有贸易型企业就会面临着担保人或客户履行抵押或担保的执行难、抵押或者担保到期、不履行抵押与担保的责任等等风险。

4)客户信用的风险。所谓客户信用的风险,主要指的是客户的背景及资信调查,当客户的信息出现不完整、失真等问题,或者客户对合同上约定的条款不予执行,这时国有贸易型企业就会面临引起造成的纠纷而引起的支付货款的相应风险。

二、国有贸易型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措施

在今后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国有贸易型企业可以通过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提高风险的控制水平和效果,从而更好的推动国有贸易型企业的发展。

1、加强建设财务风险的防控制度

国有贸易型企业要加强对财务风险相关防控制度的制定和完善,使财务会计人员在进行业务工作时能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充分发挥财务会计的核算控制和监督作用,从而使企业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降低因财务风险所造成的损失,使企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同时,还要推行经济运行的安全问责制度,通过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责、权、利,提高员工的安全责任心和责任感,从而使员工更好的为企业的生存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加强财务风险的预警文化建设

国有贸易型企业要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预警文化建设这一软支撑,使其在财务风险的控制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其辅助、支撑、补充的作用,在企业中形成认同一致的风险价值观、风险理念以及风险防范的行为准则,从而为实现企业做大做强的经营目标打下坚实、充分的基础。在风险预警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将风险预警理念融入到企业的文化建设中去,使企业内部的各个层次都能形成统一的风险预警氛围,增强企业员工在财务风险防范上的意识,并树立正确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控制管理观念,从而使企业中的全体员工对财务风险达成认识上的一致,并且能够自觉自发的进行防范,从而促进国有贸易型企业构建起一个高效、系统、全面、规范的风险预警机制。

3、扩大融资的渠道

目前,我国的有些国有贸易型企业因为资金周转流动不及时,或者负债数额较大,造成许多的项目和业务无法正常的进行,进而对企业的行业声誉和信誉都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和危害。因此,国有贸易型企业要通过扩大企业融资的途径缓解资金的紧张状况,并根据企业实际的经营发展需要对企业进行融资,从而减少因过度负债引发负债风险而导致企业经济的损失。

4、加强对抵押、担保的管理控制

国有贸易型企业因其具有组织结构复杂以及产权链长等特点,造成其有很多可用的担保和借款的主体,从而使得企业的可控金融资源呈现迅速倍增的状态,而企业的不断壮大发展也使得其对资金的需求量不断的膨胀,最终导致国有贸易型企业不断扩大内部的银行信贷规模,从而造成其抵押、担保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最终的结果就有可能使国有贸易型企业的担保问题陷入恶性循环的状态。因此,必须要加强国有贸易型企业对抵押、担保工作的管理和控制。通过建立和完善统一的、全面的、完善的、程序化的抵押与担保制度,使国有贸易型企业的抵押担保工作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进而使企业的抵押担保工作不断向着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减少因其带来的财务风险和经济损失。

结语:总而言之,在当前全球一体化的社会经济新形势下,国有贸易型企业要想提高对财务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就必须在日常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采用多种不同的控制方法和手段对其财务风险进行预测、防范和控制,从而不断的增强国有贸易型企业在应对财务风险时的预见能力、防范能力以及处理能力,从而使国有贸易型企业在经济上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进而不断促进和推动我国国有贸易型企业的高速、平稳、和谐、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三凤.国有贸易型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会计之友.2012(08).

[2]朱亚燕.贸易型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研究.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07).

[3]魏晶晶.对外贸易中的财务风险及应对措施.解决之道.2012(05).

财务风险控制措施篇10

(一)外部因素

我国经济的发展是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国家制度是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基石,因此,国家制定的政策或者制度相应的对企业提出了挑战,这构成了一定的风险,是造成财务监管风险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国家制定政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断地否定、修正、否定、再完善的不断循序渐进的向上发展的过程,因此,企业为了更好的发展就必定需要跟随国家政策不断随时进行调整、修正、完善,如果不能的话,可能会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样性的发展使得竞争越来越激烈,垄断基本上已成为历史,企业已经失去了他们的优势,现实是现在是买家挑选卖家,所以某些企业为了保障自身的竞争优势会忽视自身的经济实力而盲目承包工程造成资金风险,以及由于管理能力不足造成企业经营紊乱而不能够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严重的甚至会使企业破产。很显然,市场竞争也是引起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危机的一个外部风险。建筑施工企业在承接工程施工任务时,都是以合同的形式来确定的工程施工范围、施工内容、造价、安全、质量、工期、主要人员等,会对各个方面的目标进行约定,在这个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各样潜在地风险。如果企业过于低估合同风险可能造成的危害,可能使得企业在管理时过于关注建筑材料成本价格而忽视了合同中可能存在的陷阱,比如:甲方在合同中通过玩弄文字游戏有意的潜在地对施工单位设下了陷阱,如果该单位没有谨慎细致地对合同进行分析,一旦签订合同后,很有可能在承包项目以及建筑施工中遭受种种风险,造成经济损失从而严重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因此,关注合同风险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内部因素

巨大的危害往往是由于内部原因引起的,比如:管理因素中的经营方式、资产管理、业务流程等;人力资源因素中的高级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职员工作能力等;自主创新因素包括科技运用、研究开发、信息技术等,这些因素如果出现问题的话往往会给企业带来不可预估的危害。企业内部管理的经营方式不良或者企业制度不够完善都有可能引起企业的财务风险,在上面所谈到的主要转包工程的企业而言,他们尤其需要注意合同签订、信息监控、员工管理等方面科学规范的制度建设,如果企业忽视对合同管理的危害程度、没有严格的员工监督体系,缺乏对市场以及其他企业的信息收集等,都很可能使企业面临失败甚至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但是,现实总是不能尽如人意,市场上还是存在许多的企业不能意识到这一点或者不具有完善制度的能力,显然这些企业很有可能被市场所淘汰。因此,企业管理制度是影响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的内部因素。再者,意识决定企业的发展前景,企业要发展,想要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首先必须具备有敏锐的风险防控意识,而不是唯我独尊的霸权思想,充分意识到自身所处的地位以及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做好充足的准备。首先,管理者的眼界不能仅仅局限在是否能给企业到来经济效益,而是转而面向更广阔的天地,认识到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不仅要给企业带来收益,更重要的是能让企业在如此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并且健康长足的发展。因此,应该加强管理人员的忧患意识以及责任心,使企业的管理者能够重视财务管理以及财务风险监控工作,资金是企业运营的根本。财务状况清晰明确,财务制度科学规范,有效提升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速率以及质量就能最大程度的改善企业的财务工作的监管能力。最后,一个国家要发展,科技要振心,人才才是关键。同样的,企业也是这样,一个企业要想长足的发展,人才的贡献必不可少。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的人员如果不能具备有财务管理以及财务风险监控等方面的专业素质,其他部门的员工不能认识到财务管理部门的重要性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内部的紧密的联系,有再好的制度如果不能高效的执行,那也只是一纸空文,不具备有任何的意义。因此,为了能更好的预防和控制各种财务风险,对员工进行培训提升其专业素养以及综合素质,都是十分必要的。

二、财务风险控制措施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应用

上文我们通过对企业财务管理中可能造成的种种内外风险进行分析,也让我们对解决相应的财务风险提出了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一)加强制度建设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健全企业的运营制度,收集信息是关键,对市场、竞争对手以及相关项目的信息是否充足准确往往能够影响到企业的决策以及发展前景,这要求企业要深入调查、仔细区分,才能使企业占据有利的地位,因此,改善调查机制的制度建设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同时,合同管理制度的建设也十分重要,如果企业过于低估合同风险可能造成的危害,可能使得企业在管理时过于关注建筑材料成本价格而忽视了合同中可能存在的陷阱,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各个步骤的监督和管理,在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上尽量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从而维护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再次,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设十分关键,它不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醒风险的发生使企业具备充足的时间来解决问题,而且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

(二)培养风险防控意识

企业的所有员工应该都能具备有财务风险监管意识,不论是管理者或者是普通员工,同时,要能够学以致用,在处理日常工作时,要能够时时提醒自己,风险是可能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任何步骤中发生的,工作中的每一步都要小心谨慎,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机率。

(三)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

员工考核以及培训制度的建设是重中之重,人才才是第一生产力,加强员工的财务风险监管意识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应该强调对风险防控的学习与工作的结合,要能够学以致用,有效的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