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十篇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十篇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1:24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篇1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素质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心理知识传授、心理问题疏导、心理常识普及和自我心理照顾的一门学科。在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较为迅速的阶段,思想品德课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让学生从小就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的整体发展。

2.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步骤。学生心理健康是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重要保证,也是学生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启明星。学生唯有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常识,并能够正确分析自己的心理现状,在遇到心理障碍时能够通过自我剖析和自我缓解来解决心理问题,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完成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发展目标。就目前的中学课程开设以及社会上的心理关爱机构的开设情况来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基本还是要依靠思想品德课的开展来推进。思想品德课可以系统地、完全地、定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也可以以最为熟悉和接受的方式从心理健康教育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的渗透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步骤。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为了保证这种渗透能够达到应有的效果,在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时,课堂上的活动以及一系列课外活动都应该包含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分。

1.教学案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教学案例在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教学案例具有生动性和真实性,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吸引力,可以使知识更加深刻地保留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同时教学案例来源于学生生活的环境当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让学生较为顺利地发生知识迁移和情感迁移行为,让学生对教学案例中的行为有更深刻的体会。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学案例是十分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知识传授、心理问题剖析、心理常识普及、心理游戏开展等模块,其中各个模块都需要生动的教学案例作为例证支持。如学生辍学的案例、家庭沟通问题的案例、学生沉溺于网络的案例,甚至是学生试图自杀的案例,这些案例所包含的心理健康知识将为课堂教学的开展提供较为丰富的素材,并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课堂教学开展的有效性。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平时多关注此类信息,积极与周围的师生及家长沟通以协助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课外实践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课外实践是思想品德课的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社会发展展览馆等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同样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将课外实践作为课程建设的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外实践包括带领学生进社区服务、开展社会小调查、参观心理咨询中心、与心理咨询师对话等多种形式。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将书本中的静态知识转化为生活中不断变化和更新的动态知识。同时这种转化还需要实现知识与能力之间的转化,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认知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社会服务能力,以帮助他人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工作。课外实践中教师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不仅要当好课外实践指导教师的角色,同时还要时刻关注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变化,做好学生心理健康道路上的引路人。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篇2

一、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1.调查方法——心理测验法

本调查采用德若伽提斯(L.R.Derogatis)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方面对青春期学生心理状况进行调查。

本量表每个题目均采用5级评分制,其中“1”表示自觉无该症状;“2”表示自觉有该症状,但对受测者无实际影响或影响轻微;“3”表示自觉有该症状,对受测者有一定影响;“4”表示自觉有该症状,对受测者相当程度的影响;“5”表示自觉该症状十分严重,对受测者影响严重。自我评定时间范围是“现在”或者是“最近一段时期”的实际感觉。

2.调查对象与调查结果分析①

(1)调查对象

以洛阳市初中一、二年级学生为被试,其中初中一年级713人,初中二年级701人,回收有效问卷一年级602份,二年级614份,有效率分别为84.4%和87.6%。

(2)调查结果分析

①初中一、二年级学生SCL-90筛选数据统计及结果分析

SCL-90的统计指标为总分和因子分。总分即90个项目单项分相加之和,总体反映受检者心理健康情况。因子分共包括10个因子,每一类因子反映受检者某一方面的情况,通过因子分可以了解受检者心理问题分布特点。按全国常模结果,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可考虑筛选阳性,需要进一步检查。

表1初一、初二学生SCL-90各项目筛选人数统计表

从表1的统计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初中生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心理状况需要进一步筛查。其中,初一需筛查的学生占总人数的36.39%,初二需筛查的学生占总人数的45.60%。

第二,在筛选原因中,因为因子分超过2分而被筛查的比例最高。

第三,在筛选项目中,无论是哪种筛查,筛查比例都随年级升高而上升。

表2初一、初二学生SCL-90因子筛选人数统计表

从表2的统计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初一和初二学生因子筛查排在前三位的均为强迫症状、敌对、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是指那种明知没有必要、却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以及一般的感知障碍,如脑子“变空”了,“记忆力不好”等。敌对因子指思维、情感及行为表现出厌烦、摔物、争斗和不可抑制的冲动爆发等。人际关系敏感指与人相处时的不自在感和自卑感等。这与青春期学生自制力薄弱、情绪焦躁、交际能力不强等心理特征基本吻合。

第二,无论哪种因子的筛选,初二的筛选比例都高出初一的筛选比例,呈现出随年级升高的趋势。

(2)初中一、二年级学生SCL-90结果差异显著性检验及分析

表3初中一、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的年级差异

从表3可以看出,初中一、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特点表现为:

第一,初中一、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都较好,SCL-90总分平均分均未超过160分,各因子平均分均未超过2分。

第二,所有因子上二年级得分都高于一年级,在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精神病性、其他、焦虑、躯体化、偏执、抑郁八个因子得分上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差异,其差异检验概率p值均小于0.001,仅在敌对和恐怖因子上差异不显著(p值大于0.05)。

第三,初一、初二学生在SCL-90的总分上差异检验概率p值小于0.001,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差异,说明初中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比一年级学生差。

二、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

为了解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研究者与相关学校教师及决策者进行了访谈。总的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对心理健康内涵认识模糊、干预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1.对“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的认识模糊

目前对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的认识主要存在三种有待商榷的观点。

其一,“没心理疾病不谈心理健康教育”。在讨论心理健康教育时,许多教师过分关注心理疾病、紊乱或障碍,认为如果研究对象不存在显性心理疾病、紊乱或障碍,那就是心理健康;既然心理健康,就没必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什么是心理健康呢?美国医学研究所(1997)把心理健康定义为“一种健康的状态,以及在多变情境中应变的能力,包括处理压力的能力,与人相处的技巧,以及作出决定的能力等。”[1]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的,是惠及所有学生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是针对个别学生的教育,而是面对所有学生的。

其二,视外在原因引发的行为或情感问题为心理症状。对于青春期少年来说,多数行为和情感问题源于社会、文化甚至经济因素,但有些教师却急于界定这些学生是否是心理疾病患者,也常把这种问题描述成“症状”,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就急于进行心理评估、治疗和干预,甚至采用精神疾病诊断方法进行处理。但往往由于缺乏信息,这种匆忙判断往往是“虚惊一场”。当然,这也不否认个别青春期少年的问题源于心理内部紊乱,只是相对而言,这类少年占比例较小。

其三,心理健康教育仅针对患病个体,忽视致病因子。在讨论心理健康时,大家过于聚焦患病学生,却忽视导致其心理疾病产生的因素,以及与这一疾病产生相关的角色。很明显,影响学生学习、导致心理和生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重的。当学生把内外因导致的学习障碍内化为自己的个性,其心理问题会更加恶化。因此,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完善干预体系,才能达到治标又治本的教育效果。

2.学校心理健康干预体系不健全

在心理健康干预体系中,存在着师资队伍薄弱、规章不完善、方法不周全、实施不系统等问题。

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政策重视不够。许多学校的心理健康干预方案大多是补充性方案,或者被认为是个别教师的事务,被视为学校的枝节工作,忽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2]。这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处于学校决策的边缘化地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决策存在随意性。表现在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决策主要源于特殊案例。当学生心理健康演变为心理问题(如情绪障碍、暴力和自杀意念等)时,学校才关注心理健康教育,才临时制定相关政策。因此,这些政策不仅是零散的,而且也常常被边缘化,以至于很少有人对其进行重构,或者与其他相关活动进行联结与整合。

学校、家庭、社会等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各自为政,相互脱节,“老死不相往来”,这使得心理健康干预低效、重复,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三、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干预体系的构建

要改变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学校应积极构建基于学校的心理健康干预体系。

1.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制度体系

在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制度体系时,决策者应关注制度的完善性、干预措施的完整连续性、实施和评估的系统性、操作的灵活性、参与主体的多元性等。具体表现在: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维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稳定;第二,学校应坚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选择身心健康、有献身精神、乐于承担责任的教师制定相关战略,负责实施与评估;第三,干预体系应该确保多元主体的合作关系,确保每个参与者能够获得必要的资源,确保干预过程中的协调或整合,共同承担责任,最大限度地减少和专业界限带来的消极影响;第四,干预体系应该具有明确的目标预期,使每个人都能得到高品质的服务;第五,干预体系应充分发挥社会各方的优势和资源,确保激励措施和资源的可利用性,确保学校和其他社会资源的链接和整合,凝聚所有力量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第六,建立问责体系,确保每个人各司其职。

2.合理建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学校应按一定的师生比配置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其承担工作主要包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轻度心理问题的预防以及转诊前的干预,拟定降低心理健康问题发生频率的计划;制定应对普发心理健康问题或严重心理疾病的策略;心理健康问题普查等。

在应对个别案例遇到困难时,学校应组建专题案例团队。这个团队应该由社会工作者、学校心理教师、精神科医生以及临床心理学专家等人士组成。这种基于问题解决的方法融汇了专业人员、教师、家庭的智慧,可以有效讨论和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检讨前期干预的效果,重新思考战略并做可行的调节等。

3.社会医疗卫生组织及精神卫生服务部门的融入

很多学校所在社区医院有专门的心理健康门诊,拥有医疗卫生和精神卫生服务专业人员,以及相关诊断设施。学校应与这些服务机构建立联系,开展一些基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服务和咨询活动,参与规划基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服务措施,开发一些医疗卫生保健系统等。这种基于学校、多方参与的心理健康体系对健康知识普及以及一些特殊案例的处理非常有益。

4.学科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课程是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结合学科教学渗透心理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策略。在目前,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主要有三种:①使之融入常规课堂教学内容和过程,视之为教学的一部分;②邀请专业人员实施特定课程内容;③开发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课程。

实践证明,通过学科教学把心理健康教育“无缝”地融入到师生日常教学活动中去,是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3]。当然,仅仅依靠一门课程解决相关问题,其效果是有限的,所以,整合学校课程计划,结合新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形成全面的应对策略,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mentalHealthinSchools:Guidelines,models,Resources,&policyConsiderationshttp://smhp.psych.ulca.edu。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篇3

关键词:班主任初中生法制教育对策

近年来,初中学生的违法犯罪率不断上升,新闻媒体上报道的一些未成年人包括初中生参与的抢劫、盗窃、敲诈勒索和群殴、寻衅滋事等暴力型及性犯罪等案件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绝大多数案犯不良道德行为严重,法律知识缺乏,法制观念淡薄。教师的主要任务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面对当前教育所面临的新形势,怎样让我们的教育走进学生的内心,避免我们的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是新时期班主任所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一、做好问题学生的预防工作

青春期的初中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可塑性强。因此,这一阶段,也是对初中生违法犯罪行为进行预防教育的有利时期。每一个学校、每一个班级,肯定都会存在着一些问题学生,就是我们常说的“后进生”,他们虽然为数不多,但也不容忽视。后进生的转化一直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我认为,转化后进生的最好方法是学会用爱心感化他们,使他们从后进的阴影中走出来。我们要真正公平地爱学生,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把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真正当成逐步走向成熟、走向自觉的学习主体。问题学生缺少自信,缺少关爱,现实的学校教育中常被冷落,因此,班主任应该多关爱他们,肯定其每一个优点和进步,让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关心和温暖,然后引导他们反思自己存在的缺点和错误,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教育,让问题学生做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一些擅长的事情,多肯定表扬、激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比如很多问题学生比较好动,那么让他们在运动会上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在为班级争光的同时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也促进他们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班主任要把爱心渗透到教育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教育应该是温馨的、洋溢着浓浓的爱意的,班主任要把自己融进学生之中,将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让学生感受爱、接受爱、学会爱、乐于爱,使后进生在爱的氛围中接受教育,并得到感化。要把初中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教育初中生要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时刻注意日常生活细节,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育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只有做好问题学生的预防工作,才能有效减少和避免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二、丰富班级文化生活,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我们的素质教育不仅要教给初中生文化、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应该教育我们的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防止他们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班主任要设法丰富班级文化生活,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围绕法制教育主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各类法律知识竞赛、法律问题专题讲座、法制辩论会、法制演讲比赛、参观访问法制教育基地等,让学生了解社会,感受现实生活,增长见识,增强抵抗违法犯罪行为的能力;让学生观看法制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结合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实际,通过写周记、写小论文、写心得体会等,加深自身的思想认识,促进初中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开展相关主题的道德教育活动:如胡总书记所倡导的社会主义“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教育,让初中生知荣辱、树新风;感恩教育,使初中学生学会感恩,做一个有良心的人;公民道德教育,教育学生做社会的合格公民。通过家长会、家访、成立家长委员会等活动教育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要教育家长学会与孩子交流沟通,了解孩子内心,了解他们内心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从而消除初中生成长过程中的不良因素,防止他们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三、把法制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联系起来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又是班级学生身心健康的维护者,因此,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不良的思想观念对初中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剧烈的冲击。由于初中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使得许多学生的内心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和矛盾,带来了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很容易使我们的学生走上违法犯罪之路。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此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对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班主任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掌握了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相关技能后,可以利用班主任自身工作的优势,把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融入到班主任日常教育工作中去,使班主任工作更具实效性和科学性。班主任可以把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通过一些未成年人由于心理健康问题而走上违法犯罪的具体案例,来教育学生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学会自我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有问题及时与老师及家长沟通,避免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当然,班主任也要加强与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合作,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青春期辅导、业余生活的指导、人际关系辅导等。特别是要针对青春期出现的各种问题加强相应的辅导,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正确认识早恋问题等,来帮助初中学生顺利适应青春期的成长,预防相关不良行为和问题的产生。由于班主任相对于其他教师来说,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更多,也更容易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班主任可以把法制宣传资料变成心理辅导的素材,并挖掘日常生活中的法制教育资源如把生活中的一些真实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案例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引导学生用心体会,引以为戒。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只有从学生内在心理的角度去分析,去寻找预防的对策,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总之,预防初中生违法犯罪,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而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参与。对于学校教育而言,作为学校班级日常教育管理的主要工作者,班主任必须肩负起这一重任。在教育方式上,法制教育也不能单纯依靠法律知识的灌输,班主任应该结合班级文化建设内容,结合学生的心理实际,密切关注问题学生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初中生违法犯罪行为的预防工作,以此来促进法制教育的开展。

参考文献: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篇4

一、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打好基础

要想培养学生对“心理健康”的意识,就要让他们先明白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人们常说,“笑一笑,十年少”。一个人的健康状态往往和心境密切相关,人的情绪会影响人的行为和生活状态,积极的心态能让人充满活力,从而以健康、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良好的情绪对于取得成功也是很重要的,人在愤怒时往往会失去理智,而很难判断正确的人生方向,反过来,拥有良好的情绪会让人心境豁然开朗和清晰,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理智的判断正误,找到解决方案并努力解决。另一方面,情绪能影响周围的人,一个拥有积极乐观态度的人,往往有广泛的交际圈,大家都喜欢和他交朋友,这样人生的道路就更广阔了。

例如,体育教育可以分为室内教育和室外教育,室外教育重在对学生进行身体机能的训练,而室内教育则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教学。教师可以每周轮换一次教育方式,让学生身体、心理同时得到发展。在室内进行心理辅导时,教师可以给同学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如运动经验、兴趣爱好等,让学生充满兴趣,提高对体育课的上课欲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心理健康”的正确含义。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播放一些有关于体育的运动资料,如奥运会比赛,适当的时候也可以选择一些有关于心理方面的真实纪录片和案例,让学生通过真实的事迹明白“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二、组织学生“心理健康”训练――强化教育

体育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意志能控制人的行为,对人的选择有支配作用,体育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方式,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通过运动,能定期释放人的精神压力和紧张情绪,让人的全身细胞能得到放松状态,身体和心理都能得到满足。而且体育运动有一定的规律性,做反复的运动可以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力,达到身体和心理全方面发展。

例如,组织学生训练,适合在室外课堂教育时使用。教师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其中两个小组进行拔河比赛,第三个小组在旁边加油助威,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又提高了心理素质,对培养团结意识也有一定的帮助。还可以把男生和女生分成两个小组,在跑步的基础上,进行接力赛,这锻炼了学生的反映能力和适应能力,也丰富了课堂活动。

三、落实课堂“心理健康”内容――完善教育

在体育课上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也要丰富课堂内容,即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意义和特点,从而自主地接受学习和体育锻炼,从而完善教育。我们常说的“心理健康”,是指身体和心理都良好的健康状态。心理素质和身体状态是密切相关的,两者相互制约、共同发展。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前提和基础;而良好的身体素质又促进了心理素质的发展与提升。另外,一个人的团结意识也会影响到人的心理健康,因为只有人的情绪呈良好的状态,才对自己充满自信,对生活有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才乐意与周围的人相处和交往,才能主动与外界进行沟通和交流。所以体育教师可以多培养学生的集体团结意识,教育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他人共享喜悦和成就。拔河运动是一个能锻炼学生集体思想和团结意识的体育项目。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在课上进行拔河比赛,能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团结一致的精神信念,对于班级良好的集w意识和优良班风的创建有很大的帮助。有了团结意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素质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例如,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培养。重在用实践说明真理。这就需要教师找寻一些真实发生的事件案例,如青少年犯罪、失去理智等的宣传教育片或纪录片,然后给学生们做一些介绍,让学生明白,一个人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很重要的,心理健康影响到身体健康以及全身心的发展。另外,可以让学生自主发言,表述出自己对于“心理健康”的看法及理解,让学生讨论学习,树立自己发展健康训练的目标,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心理健康”的学习中,正确的培养心理健康意识和理念。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篇5

理事会自换届以来,开辟了“理事会通讯”栏目;启动了“理事单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状况调研”课题研究。截止2009年12月15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刊发理事单位封面人物6人;刊发理事单位彩页宣传23面;刊发理事单位科研成果23篇。

“理事会通讯”栏目充分展示了理事单位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管理机制、教师队伍、科研成果、培训及会议等。欢迎广大理事单位将取得的成绩及经验推荐至本栏目,与广大理事单位一起分享。联系人:王策,联系邮箱:。

江苏省苏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首届心理健康节火热开幕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常务理事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以特色立校,尤其以“专业化、规范化、全方位”的心理特色著名。近年来,学校的心理教育越来越有活力,完成了由战略选择需要到学科建设的转化;从个别业余辅导走向课程设计,学生社团蓬勃发展,深入师生生活实际。在名师引领下,心理学融合进班集体建设、学科教学之中,显示了专业心理督导和心理呵护的重大影响力,形成了自具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教师辈出,互动与支持展示出强大的团队力量。该校作为“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所在地,发挥着重要的社会辐射作用和基地作用。

2009年11月16日,历时一个月的苏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首届心理健康节火热开幕。此届心理健康节既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巡礼和展示,也是指导学生“学会自学”,成功快乐学习的有益探索。苏州市教育局李杰副局长到会讲话,政宣处李凤祥、徐洁处长到会指导工作,各中小学校德育主任、心理教师参加开、闭幕式。

此届心理健康节以“朗润心怀,智慧学习”为主题,主要有几大鲜明特色:一是初高中联动,开幕式以高中为主,同时有初三政治展示课和四节高中展示课;闭幕式以初中为主,其中有初高中社团共同活动“大手拉小手”;二是突破单一的心理健康活动形式,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智慧学习”相融合,各学科老师共同探讨学科教学中心理渗透、如何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状态;三是全方位展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有“英语单词记忆法”辅导课、“思维导图在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中的应用”示范课,有校本心理课、班主任的心理班会课、亲子沙龙活动等。此外还有励志心理电影欣赏、家长心理课堂专题讲座、班主任主题沙龙、青年教师心理沙龙、教师论文、个案报告、学生学法作业展览等专题活动。

供稿/江苏省苏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吴文君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

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讨――琉璃现场会

2009年12月3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单位四川省成都市琉璃中心校开展了“锦江区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讨――琉璃现场会”,期间邀请了锦江区的有关专家、领导和心理老师参加指导了现场会。

此次现场会以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促进学校全体教师学科渗透,促进学校心理课题的深入研究,促进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为目的,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和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成长空间。

现场会上,王强校长做了“给每个孩子阳光灿烂的童年”专题发言,从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常规化、心理咨询制度化、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校本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化四个方面把学校近十年来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工作做了简要总结,并对学校未来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做了展望。学校心理组长陈智慧就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尝试思考以及“琉璃中心校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评课导向(试行)”作了介绍和意见征集。唐春玲班主任做了“从心理的角度做学生工作”案例交流。杨智老师展示了体育教学渗透案例――“生命的呐喊――障碍跑”,区德育科杨远老师从体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两方面做了肯定和指导;区进修学校心理专家周玫老师从体育主体教学,生命自救互救教育等方面做了详细深入点评。

成都市琉璃中心校一直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特色工作来打造。近几年来,学校除了常规的每周一节心理健康活动课、每天心语屋心理辅导之外,还特别开展了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用心理的方法做班主任工作活动。班主任和各个学科的教师都在做中研究,在研究中做,使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篇6

陕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实施意见印发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素质教育基本要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高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结合全省实际,陕西省教育厅研究制定了《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实施意见》,标志着陕西中考重大改革开始步入实施阶段。文件明确,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开始,陕西全面实施《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实施意见》。2015年和2016年秋季入学的初中学生,延续实行原有的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方案。中考新政从考试科目、考试形式、考试时间、阅卷方式、成绩呈现、成绩应用等方面,都有新变化。师生家长们快快围观过来,小厅带你一起来看看你可能关心的主要内容。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素质教育基本要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高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结合全省实际,陕西省教育厅研究制定了《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实施意见》,标志着陕西中考重大改革开始步入实施阶段。

文件明确,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开始,陕西全面实施《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实施意见》。2015年和2016年秋季入学的初中学生,延续实行原有的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方案。中考新政从考试科目、考试形式、考试时间、阅卷方式、成绩呈现、成绩应用等方面,都有新变化。师生家长们快快围观过来,小厅带你一起来看看你可能关心的主要内容。

考试科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为《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设定的全部科目,即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生物、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13科。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以及地方课程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内容。

考试方式

2019年全省九年级学生参加的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笔试科目安排如下:

考试成绩呈现方式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所有笔试科目的成绩采用试卷原始得分登记,成绩以分数和等级方式并列呈现;体育与健康考试现场给出成绩,成绩以分数和等级方式并列呈现;所有操作考试科目现场给出成绩,成绩以分数和等级方式并列呈现;音乐、美术考试成绩以等级方式呈现。

等级呈现方式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具体等级划分标准、分数与等级转换办法和等级划分比例确定等由各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

考试成绩应用

1.义务教育初中学生毕业证书发放的基本依据。对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各学科成绩合格的学生,由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发给义务教育毕业证书;对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存在学科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发给义务教育证书。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有学科成绩不合格者,可以申请参加下一年该学科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后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发给义务教育毕业证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得复读。

2.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基本依据。每个学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各学科成绩合格,方具有当年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的基本资格。所有非应届学生参加同一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次数不超过两次。参加两次学业水平考试,以当年成绩作为高中阶段学校录取基本依据。

3.初中学科教学质量监测的重要依据。

初中生素质评价将录入档案作为中考招生参考依据为引导全省初中学校树立正确育人观念,深化义务教育阶段评价制度改革,结合陕西实际,省教育厅日前印发了《陕西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明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录入档案,作为中考招生参考依据。

为引导全省初中学校树立正确育人观念,深化义务教育阶段评价制度改革,结合陕西实际,省教育厅日前印发了《陕西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明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录入档案,作为中考招生参考依据。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

1.思想品德。主要考察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学生道德认知行为表现等方面的情况。其中包括理想信念、行为习惯、遵纪守法、勇于担当等方面的表现,重点记录学生参与团队活动、志愿服务或公益劳动的次数和持续时间。

2.学业水平。主要考察学生各门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以及学以致用情况。重点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对各学科的学习态度、学科优势、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劳动技术教育以及地方课程、研究性学习经历和表现情况。

3.身心健康。主要考察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体育锻炼习惯、身体机能、运动技能和心理素质等。重点记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参加体育运动的经历及表现水平、体育运动特长、参加日常体育锻炼的情况。

4.艺术素养。主要考察学生对艺术的审美感受、理解、鉴赏和表现的能力。重点记录学生在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书法等方面的表现及参加艺术活动取得的成绩、具有的特长等。

5.社会实践。主要考察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创新中的情况,包括生产劳动、勤工俭学、军事训练、研学旅行、参观体验与社会调查、科学探究、创造发明等。重点记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次数、持续时间,形成的作品成果、调查报告等。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式

为充分体现综合素质评价的客观性、主体性、激励性、发展性、过程性原则,陕西采用“客观记录+写实记述+材料佐证”的方式,对初中学生综合素质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学生自我记述、教师综合描述、相关事实材料清单等八个方面进行记录,并以《陕西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客观呈现,为高中招生提供参考资料。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程序

1.写实记录。各初中学校要建立学生成长记录制度,研制符合本校实际的学生成长记录袋。

2.民主评定。学校要采取过程记录、测评结合、民主评议等方式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等五个发展维度,以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议相结合进行评定。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互评中学会评价分析和交流、合作与分享等,了解自我,明确发展努力的方向。

3.公示审核。除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外,用于录入档案的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必须于每学期末在教室、公示栏、校园网等显著位置公示。

4.信息录入。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相关事实材料、活动记录、学生自我记述、教师综合描述等内容,在公示无异议后,由学生本人、学生家长和有关教师审定后签字确认,再由所在学校统一录入陕西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生成的电子档案。

5.形成档案。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以信息管理系统生成的数据库和纪实报告相结合的方式呈现。档案主要内容有:①主要成长记录,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突出表现。②学生毕业时的简要自我陈述报告和教师综合描述评语。③典型事实材料以及相关证明。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篇7

关键词:心理档案;高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263-02

心理健康教育档案(以下简称心理档案)是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及教师从事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和活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等形式的文件材料。心理档案既是学校心理工作方针、政策的写照,是心理健康活动和心理问题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依据,也是了解心理教育内容、考查心理教育工作、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心理咨询质量,促进心理工作者交流的信息源[1-5]。目前,为了配合心理工作重心下移至二级学院的新形势,作为学校层面的心理档案管理工作也面临着考验,如何与院系档案工作保持一致发展步伐,做好心理档案管理,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急需思索的问题。笔者通过档案学资料的学习,并结合自身工作,对当前高校心理档案建设与管理做出了如下分析。

一、高校心理档案的地位与作用

高校的心理档案记录了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的一系列保障高校心理工作的文件和资料,客观地反映了心理健康工作在高校的推进过程,对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如何开展起着纲领性作用。如:教思政厅[2011]1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思政厅[2011]5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等文件的出台有效推进了高校心理健康基本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工作进度。

高校的心理档案记录了学校、院系、教研室的全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真实地反映了活动过程,如:学校心理活动的通知和方案;以院系为主体举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记录;心理健康课程教师的原始教案,负责人的签字和批示等。另外,档案中也记载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现场资料、活动效果、活动时间,地点等内容,为推广先进工作经验提供了数据资料[6]。心理档案也是高校心理工作改革、心理健康课程研究的重要依据,更是心理工作质量的评价依据。心理工作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而心理档案正是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信息资源,成为交流研究成果的重要工具。心理档案既是前一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终点,又是后续工作的起点,它产生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又服务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因而对于今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7-9]。

二、高校心理档案建设的基本原则

高校心理档案的管理与建设与其他学科的档案管理系统相同,是一件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需要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完善。因此,在档案建设的过程中,应坚持下述原则[10]:

1.层次分明原则。在建立心理档案时,要有明确合理的层次,各层级之间围绕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心目标进行幅度和层次的划分,便于档案整体的协调和控制。

2.发展原则。各项工作发展,对档案管理工作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要求,如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改革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不断发展,就需要从发展的原则出发,从手段、方法等方面去改进和完善心理档案的管理。

3.适应原则。由于各种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经常处于变化之中,心理档案作为一种资源,也就必须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无论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如何变化,都能够准确、及时、有效地提供信息,为其他工作服务。

三、高校心理档案的内容与分类

高校心理档案的内容十分丰富,从学校心理工作者角度来看,心理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1.学校出台的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通知,是学校心理工作者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据。

2.各次活动的主题、方案、要求,活动内容简介,这些材料真实反映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时代性。

3.院系开展主题活动的计划、总结、典型材料、心理主题班会记录等材料,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体落实的重要途径。

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系列资料,包括教学计划、教学方案、教学大纲及课程安排等文件材料。这些材料真实反映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水平,对以后的教学科研工作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5.师资培养计划、总结、典型材料、教师任课和完成咨询工作任务的调查报告、进修计划和参与心理督导的材料,也应作为心理档案的支撑材料,其反映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情况。

从为学生提供的优质心理服务方面看,心理档案的主要内容有:

1.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管理制度、咨询制度、值班情况,这些是对心理咨询进行规范管理不可或缺的材料,是做出有效心理咨询的保障。

2.新生入学参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普查的原始分数、报表分析、约谈记录,这些材料反映着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同时,也能有效筛查出需要心理干预的问题学生。

3.学生心理咨询预约登记、包括学生的姓名、男女等人口学资料;家庭状况、城乡等社会学资料以及学生专业、成绩等学籍材料。这些材料是鉴定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助资料,有助于全方位了解学生。

4.学生心理咨询过程记录,包括学生的身心状态评估、学生主诉心理问题时所用的语言、咨询师的处理措施,这些材料反映着高校心理咨询个案的真实情况。

5.心理咨询教师咨询后的反思与心得记录情况,包括对个案咨询的分析和总结,咨询效果的评估和跟踪记录,这些材料是对个案咨询效果维持和保障的必要措施。

总之,心理档案是在心理咨询管理、积极心理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是“管理教育”、“优质服务”两个方面材料的有机结合,不能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内容或某个部门的材料,应从上述“管理教育”、“优质服务”两个方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各方面工作文件材料的收集工作。

四、高校心理档案建设与管理的宗旨

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一方面要遵循心理档案的形成规律,另一方面,实施心理档案建设与管理最终的目标仍然是服务于学生工作。因此,高校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必须紧遵循服务宗旨,具体体现在五方面。

首先,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要服务于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心理档案中获得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身及教育对象的基本情况信息,如学生心理普查的基本数据、学生资料登记卡等,这些资料本身就是教师了解咨询效果、了解学生心理状况的重要信息来源。心理档案服务于咨询和教育活动,就是要把这些与教育相关的信息及时地传送给教师,及时应用到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之中。

其次,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要服务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决策。科学的决策是“收集信息、制订方案、决策、反馈、再决策”多次重复的过程,心理档案的作用也体现在决策的全过程中。决策之初,心理档案必须能够为领导及智囊机构提供真实、充分的信息。决策形成后,决策本身就是心理档案的重要内容。决策实施后,在实践中体现出来的效果,应及时地反馈至领导与智囊机构,以便进行再决策。因而说,心理档案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决策的“神经系统”[10,11]。

第三,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要服务于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是学校形成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秩序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服务信息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心理档案正是记录这些活动和服务信息的载体。完善的心理档案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第四,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要服务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一方面是对过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成败得失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另一方面则是开创性地提出新的思路。而新思路的形成,必须建立在充分汲取历史经验的基础之上,心理档案的功能就是为研究者提供这种历史的经验。

最后,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要服务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就是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心理咨询服务的质量评价过程。在上级行政部门组织的评估中,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本身是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重要指标。在内部评估中,也需要实事求是地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的原始记录入手,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心理档案在上述各方面工作中尽管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但均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的提高。评价学校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优劣的标准也只有一个,即是否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的保证与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晓培.心理档案研究综述――基于CnKi的统计分析[J].档案管理,2014,(02):73-74.

[2]李燕.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具体问题的初步探讨[J].四川档案,2010,(02):48-49.

[3]吕方丽.浅谈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J].黑龙江档案,2013,(05):63.

[4]李一男.高校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工作研究[J].兰台世界,2013,(12):96-97.

[5]孟玲.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工作的提升[J].兰台世界,2013(05):66-67.

[6]房文杰.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研究[J].兰台世界,2014,(05):45-46.

[7]解学香.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中引入零缺陷的理念[J].兰台世界,2013,(12):81-82.

[8]王梓林.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探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3,(11):72-73.

[9]张立新,刘燕.浅析如何构建大学生心理档案[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6):175-177.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篇8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重视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对学生进行系统道德素质培养和心理素质培养双重任务的综合性的必修课,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更要担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应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当前,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不容乐观。他们在涉及学习、自我、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不同程度存在着嫉妒、自卑、任性、孤僻、焦虑、逆反心理、神经衰弱、社交困难、学校恐惧、自杀乃至犯罪等心理行为问题。涉及面之广、范围之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

21世纪后的初中生缺乏挫折教育,独生子女居多,从小娇生惯养,学习上一遇到心理压力。很容易造成精神上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以及考试焦虑症等心理健康问题,同时还会出现厌学情绪。如:有些学校由于不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失衡,出现学生厌学、逃学、辍学、爬围墙外出上网、参与社会流氓抢劫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以及对学习产生不自信的心理问题。

二、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

初中阶段是人类个体生命全程中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各方面的发展均为成熟,但心理发展则相对缓慢,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特别是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出问题。他们不能很好的解决,就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从而影响心理健康。如某学校有些学生因为一点小事而产生磨擦,他们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往往采用极端的做法:打电话或周末回家叫社会上的所谓“哥们”来帮助解决,造成打架斗殴流血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危及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校园安全。

三、青春期的心理健康问题

初中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首先,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产生强烈的冲击,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希望能尽快进入成人世界,但在追求成人感时,他们感到种种困惑。同时,由于性的逐渐成熟,初中生对异性产生了好奇和兴趣,以致早恋而做出越轨的行为,但又不能公开表现这种愿望和情绪。所以,会体会到一种压力和苦恼。其次,心理上成熟性与幼稚性的矛盾。成熟性主要表现为他们产生了对成熟的强烈追求和感受。这个时候,他们特别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能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自我意识增强。幼稚性主要表现在认知能力、思想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上,并表现出反抗与依赖、闭锁与开放、勇敢和怯懦、高傲和自卑,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等心理冲突和矛盾。

四、其他原因造成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够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认为“授业”、“解惑”方式才能让学生有知识、有才能,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围绕“应试教育”、“升学教育”这两根指挥棒转,忽略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既学不进知识,反而增加学生的反抗叛逆心理。

(二)社会环境污染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一些不法商向青少年兜售有色情内容的光盘、录像带和电子软件。甚至向信息网络输入黄色信息。此外,一些黄色书刊和不良的影视对青少年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与伤害,从而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针对上述初中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思想品德课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理应肩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课要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充分利用教材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挖掘教材中的心理素质培养因素,努力把握住思想品德教育要求与学生心理需求的结合点,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实施心理素质教育。为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利用教材中的心理健康因素,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传统的教育中,师生之间是上下级的关系,学生把老师看做权威,而自己更多地扮演着“遵从者”的角色,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的心理障碍,显然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以权威者、监督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做到允许学生来动摇自己的“权威”,通过自己的言语、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的情感信息,使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爱,形成师生之间的心理相融。这是思想品德课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保证。

二、巧妙运用教材案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例如,我在上“网络的利与弊”时,巧用教材案例,先让学生说出网络为我们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提供便捷的条件和积极作用的同时,又让学生认清“沉迷网络荒废学业,容易结交损友,使身心受到摧残”等负面影响。通过这个案例,学生懂得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上网要趋利避害,健康上网、文明上网,逐步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心理。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篇9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开学初即成立以心理健康教师为主,班主任教师为辅,其他教师为基础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战线,为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学校学生心理教育总结,请笑纳!

学校学生心理教育总结1这次培训共开课十一次,历时一年。每一次为我们讲课的都是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和优秀工作者。我非常珍惜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认真参加培训,从不缺课。每次培训都认真做好记录,培训结束后及时整理笔记。按要求完成作业,认真复习积极备考,最终通过南京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考试,成为一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通过这次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我掌握了一定的心理健康专业知识,更深入的认识了自我,面对工作有了更多的信心。可以利用专业知识分析现实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更为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成为一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我来说是一种鞭策。我所在的学校里有很多中职生,他们正处在心理上的转型期,有些学生心理成长的很好,在迈向社会的过程中充满自信和力量,而也有很多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心理得不到成长,心理上的不成熟导致思想、行为上的不成熟,常常让老师、家长头疼不已。中职生迫切需要有人走进他们的心灵,给予他们心理指导。但是由于师资条件有限,任课教师负责教授各种文化课和专业课,多的是知识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和学生心灵沟通较少。班主任工作繁忙,一个人面对几十个学生,精力有限。有些家长“心有余而力不足”,对孩子物质上的关心较多,而对孩子心理上的关注较为欠缺。我希望自己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帮助中职生重新认识自己,进而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看着学生能够拥有健康的心态、满怀信心走向工作岗位,作为一名教师才能真正体会到职业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多看书,多学习,不断丰富自己、完善自己。因为要想为别人提供帮助,首先自己内心要够强大。我还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尽我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希望通过我的帮助,学生能以更加积极,良好的心态学习和生活,并为以后步入社会做好准备。而我自己也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提升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

学校学生心理教育总结2本学期学校心理健康节与工作,按照教育局本学期教育工作的要点的要求提出的,学校要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本学期的重点工作之一,进一步贯彻《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__教师节的重要讲话,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心育阵地作用,扎实地开展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让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调控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并执行好各项规章制度成立了以主管教学副校长为组长的,德育主任、教务主任,班主任和健康教师为组员的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开学前,学校行政就心理健康教育召开专项研究会议,制定学期工作目标,并将此纳入学校行政工作计划之内。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校领导经常给以具体的指导、协调、检查和督促。学工委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直接分管部门,对班主任、家长、生活教师等进行了指导与培训,并给学生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

2、心理健康领导小组成员,带头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心理健康工作计划,并将计划落实到实处,根据自己的工作任务,认真做好工作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分析,研究解决的对策。

3、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通过培训提高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

定期聘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来校做报告,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意识,建立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的机制,举办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逐步形成在校长领导下,分管干部负责,以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和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制;同时学校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一个方面,为教师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供必要的条件。

4、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用严谨和健全的制度规范我们的行为。

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工作职责》、《学生隐私保密制度》《心理教育工作是制度》。

二、做好心理辅导室工作

(1)安排好咨询室的值班工作。学校安排专兼职教师在心理咨询师值班,认真做好心理咨询记录

(2)加强了宣传教育,引导好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心理问题,鼓励学生有问题时能轻松走进咨询室。

(3)热情接待好每一位来访者,在保证学生隐私的前提下,及时与有问题的学生家长进行沟通。

4、抓好心理健康宣传工作

(1)开办了专门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广播栏目,对教师和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每周广播一至二次)。

(2)开办校园网站上的“心理健康”专栏。

三、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教育的途径

一是通过校本心理健康的通识培训讲座,加强对教师进行心理知识辅导,引导老师要在繁忙的工作和家务中调节好自己的心态,积极、努力、快乐的工作,保护好学生的心灵,把握学生的思想波动;二是通过聘请专职心理教师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知识讲座,让心理健康知识深入学生当中,逐步在学生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通过主题班会、学法指导月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潜能,端正学习的动机,掌握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从而改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被动无助状态,增强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增强自信,提高学习的效率。

重视课堂主渠道建设。重视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互动式的集体教育,上好品德与社会课、主题班会课。各班辅导员及各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育主阵地,积极配合学校进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做好了心理健康档案的积累和整理工作

及时做好对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档案,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档案的整理工作,通过规范档案的管理,为提高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服务。

学校学生心理教育总结3学期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根据学校中心工作计划和学校德育工作的精神和大队部工作的具体要求。依靠现代教育理念,继续围绕学校校本课程教育主题,扎实开展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我校学生实际,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及各班主任

学校心理咨询室兼职教师:

按照制定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工作目标,我校这学期开展的主要工作:

1、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工程——继续完善“三全育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体系,扎实开展“六心教育”工作,落实常规管理的精细化。

强化“以德为本”的思想,坚持活动育人,贯彻“六心”“爱心献给社会、诚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忠心献给祖国、信心留给自己”,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崇尚和谐,追求美好生活的新一代。

2、坚持“以德治校”的方针,树立“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强化服务意识,严守从业准则,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良的校风培养人,以真挚的情谊感动人。

3、坚持“活动育人”的理念。

与大队部、各中队结合开展系列活动,注重“课堂内外”的互补,坚持德育课程与日常德育活动齐头并进的教育模式,关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落实“六心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上好心理健康课,开展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鼓励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中德育教育的闪光之处,及时调整教育思路,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学生努力学习,争取做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小学生.

4、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学校学生心理教育总结4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全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使他们健康成长,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神圣使命。为此,我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放在首位,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一、加强对老师的培训,提高老师的辅导技巧。

学校还聘请讲师团老师来我校作心理讲座,老师们受益匪浅。我校利用班主任会议对班主任进行题为《欣赏与赞美的艺术》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平时推荐一些文章印发给老师进行学习,帮助老师掌握一些辅导技巧,帮助班主任上好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二、扎实工作,拓宽渠道,加强学生的个别心理辅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心理辅导在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正确认识自我及社会,充分发挥潜能,有效适应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学期,我校在个别心理辅导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巨大的成效:

1、坚持实行了辅导员工作制度,心理辅导员值班时间:周一至周五12:00-12:50

15:50-16:40为面对面咨询时间.

2、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张贴海报,课堂上促进,校园广播,班主任工作等让学生特别是初一新生能尽快了解心理咨询的时间、地点、方式。

3、增加了心理咨询的方式,不仅有个别面询还有电话咨询。

通过宣传和拓宽心理咨询渠道,本学期来咨询的学生与以往相比有上升的趋势:共接听电话12个,接待来咨询的学生15人次,在来咨询的人中有一半以上是初三学生,来咨询的问题主要是学习问题、情感问题、人际交往问题。这也说明了我校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对心理问题的回避转变为能积极主动寻求心理上的帮助。

4、做好个别辅导的同时,针对初三学生学习压力大,心理负担重的实际,我校在2019年3月20日举办了以“信念”为内容的团体心理辅导,给初三学生把好学习考试心理关,使学生能以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面对初三,面对考试。

2019年5月18日又邀请专家李仁奎老师给初一、初二学生做了题为“用爱成就未来”的讲座,给家长们带来了家庭教育的启示,也解开了现实教育中的一些困惑,学生深受感动,效果非常好。

三、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宣传工作。

通过黑板报、橱窗、校园广播等途径,努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本学期,心语广播站宣传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身体健康、饮食健康,还有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

2.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和体育活动。

我校每天坚持大课间活动,学校提供充足的活动器材,并根据实际情况,让各年级定期交换器材进行活动,这样不但丰富学生的活动内容,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放飞心情,同时也缓解了学习压力。

3.分年级开展心理讲座,教育效果更佳。

本学年分年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初一年级主题:如何适应初中学习生活初二年级主题:善于与人交往让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初三年级主题:知己知彼,成足在胸。

4.通过手抄报评比等活动,让每个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

5月份举办了心理健康小报评比活动,组织初一年级及初二年级收看电影《我与世界不一样》并要求写观后感,校园网上挂出“心理调适”系列内容,发放心理健康小知识资料等,均对学生有所帮助。

四、加强家校共育,整合教育资源。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家庭教育。因此,教师应和家长合力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学校,提高家长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并利用家校路路通等方式及时与家长联系,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2月份,学校开展教育进社区活动,给我们的家长进行讲座,并发放心理健康宣传资料,提高我们家长的心理素质。

总之,在过去的一学期中,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还有许多不足:如心理健康教育课还需要加强、改进,我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还要进一步转变,我们仍然有部分班主任、集体备课组长、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与重视还很不够。今后我们要继续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特别是广大教师要转变观念,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更好,真正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健康、温馨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学校学生心理教育总结5心理健康教育为学校德育开辟了新的领域和途径,是德育的一部分,是在新形势下对德育工作的改进和补充。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学校必须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下面就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建制建网

许多看似道德品质的问题,其实质未必是品德问题,可能更多的是心理问题。我校一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它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建立了比较规范的制度、形成了一个网络体系。

1.成立领导小组。

由校长任组长,由分管德育工作副校长和德育处主任担任副组长,由心理健康辅导老师、各班班主任担任组员,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

2.制定落实制度。

学校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心理辅导老师工作守则》、《心理辅导教师道德守则》、《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等,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计划、活动到检查指导等各个环节,环环落实,避免因教育教学工作繁忙而出现心理健康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使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保证时间、保证地点、保证经费、做好台帐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分层次、多元化的有效管理机制。

3.注重队伍建设。

班主任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兼职人员,我们利用每周一次的班主任例会、每学期一次的班主任研讨会,就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交流、切磋,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任课教师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后援团,学校每学期都邀请专家、教授为全体教师举办普及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专题讲座。目前我校有2名教师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多名教师取得心理健康教育上岗证。

二、全员教育,分层辅导

我校心理教育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分层教育。

1.初一新生一入学就会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碰到许多问题,因此我们在入学教育期间就进行心理疏导教育,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与合作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利用每周的心理选修课,运用自编教材,综合各家之长,从中选择适合我校学生的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领悟心理知识,增加了教学的实际效果,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2.针对初二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情绪特点,通过心理讲座主题班会、大众传播媒介(校刊、宣传橱窗等),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情感教育,以指导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期望与生活态度,增强自律、自控能力,发展自尊、自爱的个性,增加心理稳定性。

3.针对初三学生时间紧,压力大的现状,通过心理讲座、主题班会、大众传播媒介(校刊、宣传橱窗等)进行如何放松应试紧张心理的指导,邀请演讲团为初三学子加油鼓劲,邀请苏大心理专家为初三全体学生开设了一次题为《自信、从容,走向成功》的心理辅导讲座,每年举行中考百日宣誓。

针对各个班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各班自行开展不同的心理主题活动,收效显著。

4.心理咨询室定时开放,心理咨询在保密的原则下,在宽松的环境中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对减轻甚至消除学生的各类心理问题特别有效,在学校心理教育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三、开展活动,形成特色

1.注重全方位渗透。

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因素,把心理辅导有机地渗透在各科教学和各项教育活动之中。比如语文课,语文中丰富的思想内涵可以直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同时要求学生坚持写周记,在写周记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力,体验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会珍视生命。从周记中还能发现学生的心理状态、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及早实施必要的辅导与干预。

体育课竞技项目教学同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品质。目前每天上午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和下午的阳光体育活动,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它能增强体质、磨练意志、训练肢体的协调性和大脑反映的灵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更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调节身心、促进健康。

每学期举办的读书征文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优秀的名人故事、古典名著的过程中,接受心灵的洗礼,培养健康高尚的情趣。我们还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国旗下讲话、学校网站宣传等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宣传教育。

2.发挥同伴互助作用。

我们从本学年起开始在各班评选班级心理委员,让这些自身充满阳光的少年,开展班内“同伴心理互助”,倾听同学心声,协助老师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带动周围伙伴阳光地学习、生活。

3.整合教育资源。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除在学校内部全面渗透、多渠道推进外,还需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教育网络,全方位、立体式地实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们为此坚持办好家长学校,针对不同学习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以及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讲座使家长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促使家庭教育更贴近学生的心理。另外,我们积极利用社会教育中,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逐步形成了学校与家庭、社会相互协作的心理辅导网络。

四、强化科研,初见成效

为了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我们参与和承担苏州市立项课题《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课题研究工作,多篇论文在各种评比中获奖。

五、成果与反思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我校领导和老师的心中已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逐渐形成了如何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整合的良好氛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进一步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和影响,拟确定每年的5月举办为期一周时间的“心理健康周”。每年定一个主题,以“广泛参与、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简朴隆重、注重实效”为活动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活动,营造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篇10

(一)总体目标

传授健康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监测学生健康状况,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控制,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师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80%以上,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3%。各项健康教育工作指标,达到国家卫生城市考核指标。

(二)工作原则

1、面向全体。在教育对象上面向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及全体师生。

2、身心兼顾。在内容上做到生理健康知识与心理健康知识并重。

3、统筹结合。在方式方法上统筹健康教育与安全教育等学校工作,把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坚持以学校教育带动家庭教育。

4、知行转化。在效果上注重将健康知识内化为学生的健康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既关注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又关注健康行为形成率,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5、互相促进。在目的上,摆正为学生服务与为创建服务的关系,做到服从大局、服务师生。

二、指导思想

紧密围绕区委、区政府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总体目标,结合学校实际,通过多途径、多形式、全方位的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活动,全面推进我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积极营造有益于健康的环境,传播健康信息,增强师生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倡导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三、实施范围和具体目标要求

(一)幼儿园

1、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公共卫生的习惯。

2、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体验到幼儿园生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3、指导幼儿学习自我服务技能,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4、开展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5、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和活动进行安全、保健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6、在走、跑、跳、钻、爬、攀等各种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二)小学

1、人体的主要解剖生理知识

2、个人卫生习惯与健康

3、合理营养与健康

4、环境卫生与健康

5、体育运动与健康

6、常见疾病的预防(含常见地方病)

7、安全与意外事故伤害的预防

8、心理卫生

(三)初中

1、人体的解剖生理特点

2、青春期生理卫生

3、个人卫生习惯与健康

4、合理营养与健康

5、学校生活卫生(含教学卫生与环境卫生)

6、常见疾病的预防

7、心理卫生

8、体育锻炼与健康

(四)高中

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系统接受健康教育基础上,巩固教育成果,并进一步加强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专题健康教育活动。

(五)中小学预防艾滋病和专题健康教育

预防艾滋病教育主要在初中一年级到高中二年级进行,按平均每学年2课时安排教学内容;预防教育主要在小学五年级到高中二年级进行,按平均每学年2课时安排教学内容;两项专题教育的课时原则上从地方课程和班团队活动时间中安排。同时,学校应利用“世界艾滋病日”、“国际禁毒日”等契机,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各学段的分目标为:小学阶段主要是了解危害的简单知识,远离危害。初中阶段主要是了解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拒绝诱惑;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预防方法和措施,培养自我保护意识。高中阶段要求学会自我保护,培养禁毒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发现可疑情况能够及时报告;进一步了解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学会保护自己,培养对自己、他人及社会的责任感。

四、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20*年1—4月)

1、制定健康教育方案,建立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健康教育工作会议。

2、开展爱国卫生月、除四害宣传。

3、组织开展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学习、讲解,明确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目的、要求和具体指标。

4、编印学生健康教育读本。

(二)实施阶段(20*年5—20*年7月)

1、健全学校健康教育网络,建立各级健康教育管理组织,确定健康教育员,做到有校长(园长)主管,有医务室、保健医生,配置不低于1/600。

2、设立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阵地,按照要求每月更换健康教育资料,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知识宣传,每学期每个班举行一次主题班会,校广播每周播放健康知识不少于一次。

3、发放学生健康教育读本,全面启动师生健康教育行动。开展健康教育知识测试。

4、组织开展健康、卫生知识讲座。

5、全面开展禁烟工作,开展无烟学校评选和卫生先进学校创建活动。

6、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资料收集、整理、归档要求,规范健康教育资料,使健康教育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健康教育档案资料、传播材料底稿、培训及活动记录等保存完整。完成20*年度健康教育档案整理。

7、联系相关部门开展大型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

8、加强学校卫生服务机构的规范管理。落实好体检等常规性工作。

9、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活动。学校制定有控制吸烟、不饮酒、不去网吧、预防意外伤害等公共卫生规定。重点做好心理健康、环境保护、远离、预防艾滋病、意外伤害等健康教育工作。学生应知应会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不低于80%。

10、每年开展学校健康教育的综合评价,依据《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自评得分≥90以上。

(三)总结迎检阶段(20*年6月—12月)

1、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评审方案,按方案要求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评审。

2、开展健康知识知晓率、卫生行为形成率调查,对不符合的学校限期整改。

3、开展市民卫生满意度调查,明确市民对城区卫生满意度和不满意度的具体项目。

4、对各单位健康教育工作资料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规范整理、归档。

5、做好迎接全国爱卫办对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及健康教育工作的检查考核工作。

五、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网络建设。区教体局建立健康教育工作协调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各中小学、幼儿园按照要求建立相应的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形成领导重视,一级抓一级,人人参与的局面。要认真研究、统筹安排。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量化细化工作指标,落实人、财、物,确保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制。按照健康教育工作目标要求,建立目标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把健康教育纳入各级工作目标考核。

3、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促进学校创建活动,带动全体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与“六大校园”创建活动相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改善学生的习惯,陶冶学生的情操,愉悦学生的心灵;继续推进“改寝室、改食堂”工程,实施农村中小学校寄宿学生“送营养工程”,给学校健康教育提供硬件和环境支持;配合卫生部门开展食堂分级量化管理,重点抓好学校食堂、小卖部及饮用水的卫生监管,确保师生用餐、饮水安全;按照《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生活饮用水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强化学校卫生综合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相应措施,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和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努力按规定配备好专(兼)保健教师和卫生技术人员,建立学校突发卫生事件联络员队伍,组织培训学习。

4、加大经费投入,规范工作档案。各校(园)应逐条对照《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配足教材教具,改进教学卫生,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确保20项Ⅲ级指标合格;改善工作环境,配备必要的宣传器材,建立和巩固健康教育宣传阵地,营造健康环境。做好各想健康教育活动材料收集、记录,规范健康教育工作档案。

5、建立考核机制,加强督查。根据《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试行)》要求,实事求是地做好健康教育评价工作。建城区内中小学、幼儿园健康教育自评得分应达90分以上。每年9月前学校(园)应向主管教育部门报送上学年评价表、健康教育总结及下学年健康教育计划。认真做好健康教育的建档工作。学校每学年应对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自查,由教育、卫生等部门进行检查(抽查),学校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学校健康教育与卫生工作作为考评学校工作的一项内容。对在健康教育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或个人,教育、卫生部门和学校给予表彰、奖励。

六、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和要求

1、以省地方通用课程《人•自然•社会》的健康教育模块及《体育与健康》教学为重点,确保每周0.5课时的课堂教学时间,系统开展健康教育。

2、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积极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以全面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为目标,将体、卫工作密切结合,在体育与健康课综合改革方面形成特色。

3、建立学生健康管理制度,配合卫生部门和家长做好学生的年度体检工作,重点做好入园(托)幼儿和中小学新生的体检。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卡片,纳入学生档案,对特异体质学生应在学校体育等各项活动中予以照顾。

4、积极开辟宣传阵地,加大健康教育传播力度。学校要利用健康教育橱窗、广播站、图书馆、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网页、电视课堂、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对师生进行健康宣传教育。各校应设置健康教育专栏橱窗(黑板报),每月至少更换一次。有条件的学校应在网站上设立健康教育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