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物科研计划十篇生物科研计划十篇

生物科研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2:09

生物科研计划篇1

一、加强农业科技管理,大力发展知识农业

1、适应知识农业发展需要,创新农业科研教育组织

为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策划农业科技发展方向与目标,加强科技计划的管理与考核,“农委会”于1986年成立任务编组的“农业研究发展小组”,于1993年改组,确定该小组的主要任务:(1)农业科技发展政策及法规的拟定;(2)计划的规划、评审及预算编列;(3)计划的推动、管理、成果检讨与绩效的考评;(4)人才培养及国际合作的规划、推动与管理;(5)科技会议的筹划及其结论与建议事项的推动;(6)与相关“部、会”、学术及研究机构有关农业科技计划的协调与联系。随后又改组为任务编组的“农委会”农业科技研究发展委员会。这一时期台湾农业科技集中在“农委会”农粮处主管,部分科技项目由“农委会”有关业务处室管理。此外,“国科会”生物处主管台湾地区农业生物科技的基础研究。

为了适应知识农业发展的需要,“农委会”着手研究调整农业试验研究机构,于2000年把拟成立“农业部”作为工作重点来抓,研究设置“农艺研究署”,从事全台湾农业科技研发工作。

为了迎接生物科技新纪元的到来,“中研院”设立生物农业科学所,台湾大学成立生物技术中心,中兴大学成立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民间企业于1998年投资12亿元新台币成立了花卉生物技术公司,投资六亿元新台币成立家畜疫苗公司。近几年还先后把屏东技术学院和嘉义技术学院扩大为屏东科技大学和嘉义科技大学。

各有关农业科技的研究机构的分工是,“中央”研究院主要从事学术及基础方面的研究工作;大专院校则以教学及训练人才为主,研究工作为其业务的一部分;公营事业机构研究所及财团法人或类似组织的研究所从事专业性特定项目的研究工作;而原省属的试验研究机构为从事台湾地区全面性的试验研究工作的主干。有关农业科技研究发展对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发展与商品化及应用,依上、中、下游各层次负责推动。

2、应对国际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加快高新技术创新步伐

1992年“农委会”农业研究发展小组依据《台湾科学技术发展12年长程计划及6年中程计划》、《农业综合调整方案》有关农业科技发展目标,以及历次“行政院”科技顾问会议农业组顾问建议事项,确定生物技术、生物防治、种苗繁殖、栽培渔业、动物用生物制剂等五个领域的研究发展重点,加以推动实施。其中台湾“农渔牧产业自动化”十年计划,约投入经费25亿元新台币。

从1997年7月至2000年6月,台湾“农委会”按照台湾地区“跨世纪农业建设方案”中的有关“发展政策导向的产业科技”要求,在重点产业科技、加强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整合农业科技研究群及区域推广体系、加速农业自动化与信息科技应用等方面研究取得一批成果。

2000年夏季,台湾“农委会”研究拟定“迈进二十一世纪农业新方案”,做为2001年至2004年农业政策蓝本。该方案提出了“发展农业知识经济,厚植农业竞争得基”策略,明确了新世纪初台湾地区农业知识经济的发展重点。2001年台湾农政机关用于扶持农业知识经济发展的经费预算为450.01亿元新台币,2002—2004年约需195.18亿元新台币用于支持农业知识经济发展。

2001年“农委会”制定台湾地区农业各领域科技发展中程纲要,包括11个研究领域,分别是作物科技领域、林业科技领域、渔业科技领域、畜牧业科技领域、农业环保科技领域、农产品加工科技领域、农业自动化科技领域、农业共通性科技领域、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林业防灾科技领域,“农委会”计划从2000—2004年度,共投入241.56224亿元新台币用于支持农业科技研究。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二十一世纪前十年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发展方向主要是:(1)在生产方面:建立高科技、高效率的农业生产体系,提高国产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突出加强生物技术的研发与运用,创造台湾地区农业的新绿色革命:加速农业自动化与信息科技应用,提升产业竞争力。(2)在生活方面:生产卫生、安全、高品质且多样化的农产品,提升国民生活品质质,重点发展高品质且多样化的农产品,满足消费大众需求;结合民间力量发展食品科技,带动产业发展。(3)在生态方面:减轻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冲击,强化农业支持生态环境维护的功能,重点改进动植物生产、检疫防疫技术与体系,保护国内农业生产环境;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利用,维护自然生态环境。

3、大力推动农业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鉴于农业生物技术将成为21世纪世界产业发展趋势,为了加快台湾生物技术的研究创新及其应用技术的发展,突破台湾农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瓶颈,提升传统农业的技术能力,近十几年台湾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方面,不断增加研发经费、人力和设备投入。

1995年8月台湾“行政院”第2443次会议通过《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并于1997年修订方案内容,确定将农业与医药领域的生物技术,作为台湾全力发展的重点科技。“农委会”为落实“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1996年优先执行了花卉种苗、动物用疫苗及生物农药三个推动计划。

1997年3月,台湾“国科会”委员会选定农业生物技术为台湾四个“国家型”科技计划之一。同年10月,成立台湾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专案计划规划工作小组。1998年1月,聘任该计划个案咨询委员会委员。1998年2月,台湾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的目标、规划重点提交“国科会”委员会审定通过,推动执行,课题申请通过率为45.2%。1998年7月,公布1999年度第一期三年的课题补助金额,共有42项课题列入该“国家型”计划。其主要研究目标是:(1)整合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研发既有人力、物力与技术资源,落实产业应用,使农业生物技术在台湾得以生根并茁壮发展;(2)加强本土性的具有产业发展潜力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以提升台湾生物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3)建立台湾研发与应用体系,确保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永续发展,尽快提升台湾的农业生物技术水平;(4)整合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尖端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把台湾建成为亚太地区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研发与营运中心,促进台湾加入wto后的农业发展。

该科技计划的重点研究领域是:(1)、花卉及观赏植物领域,(2)植物保护领域,(3)水产养殖领域,(4)动物用疫苗领域,(5)农产品保鲜利用领域,(6)农业环境保护领域,(7)保健及药用植物领域。

4、加快农业科技管理创新

“农委会”为加强农业技术发展规划及本会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的执行、管制与运作,设立农业科技审议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任务是:农业科技研究发展方向规划的咨询,农业各产业技术发展政策、制度、法规、策略及重大方案审议之咨询,农业科研计划资源分配审议的咨询,农业科研计划成果检讨审议的咨询,其它农业科技发展事项的咨询。委员会下设农业、林业、渔业、畜牧及生物技术五个技术领域审议小组,各技审小组的任务是:对“农委会”个别产业技术发展规划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审查及管理考核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与业界合作事项协调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有关科研计划事项的咨询。

为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执行绩效评估,促使农业科技研究经费有效运用,“农委会”2001年3月6日成立农业科技绩效评估委员会,该评委会的任务是:以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计划为对象,评估过去该领域的研究计划执行绩效;评估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成果所建立的技术,对提升台湾地区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效益。评委会设委员23—25人,由“农委会”主任委员遴聘学养优异、经验丰富,对产业科技、经济充分了解的相关产、官、学、研界专家兼任。评委会在对各领域专业技术进行评估时,得视需要聘请该领域的相关专家若干位参与绩效评估。此外,还在台湾地区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中设立了咨询委员会,在台湾地区农业科技中程发展纲要各领域聘请评审委员会。

二、注重农业科技投入,扶持技术创新

从下表可以看出,台湾地区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常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台湾地区农业科技经费投入

年 度 经 费

年 度

经 费

1996 21.135

2001 45.04193

1997 15.3857

2002 49.51840

1998 16.6880

2003 55.26226

2000 29.79313 2004 61.94672

注:2000—2004年为中程科技纲要需求估计数

1996年度(1995年7月1日—1996年6月30日)台湾地区农业科研经费为21.135亿元新台币(下同),其中农业基础研究(含农艺学、园艺学、农业化学、畜牧兽医、森林及水土保持、渔业科学及农业工程)的经费投入为3.9450亿元新台币,其经费主要来源是“国科会”和“中研院”,共执行537个研究课题,参加研究人员1206人。同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含农作物科技、林业科技、渔业科技、畜牧科技、食品科技等)的经费投入为17.19亿元,执行197项整合性研究发展计划,参与研究人员5142人。

在研究成果方面,共有952篇研究、72本专著、934项技术报告发表,完成55项技术创新和923项技术服务,实现技术转移18项,取得专利权6项、著作权3项。从1996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的经费投入结构看,应用研究占70%(12.172亿元),应用基础研究占3%(0.439亿元),商品化开发研究和技术发展占18%(3.077亿元),其他研究占9%(1.504亿元)。

1997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5.3857亿元。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6.6880亿元。从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各领域经费投入结构看:重点产业及资源保育利用研究发展的经费为10.94648亿元,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经费2.12078亿元,食品加工科技经费投入为1.79738亿元,遥测技术及精准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为0.44965亿元,农牧渔产业自动化科技经费投入为2.60亿元,其中重点产业领域内部经费投入结构为:作物育种及生产技术研究2.822亿元,农业生物遗传资源研究利用0.8亿元,动植物防检疫与病虫害防治研究1.25755亿元,渔业生产科技研究发展0.805亿元,畜牧生物科技研究发展1.46606亿元,农业废弃物利用及公害防治技术研究0.44431亿元,水土森林资源保育利用及水利科技研究0.95641亿元,农业经济、农产运销技术与农民辅导研究0.52亿元,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国际合作及计划管理0.6亿元,农业资导系统建立研究与利用1.07515亿元。

“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经费,包括台湾地区“国科会”、“农委会”、“中研院”、“环保署”和财团法人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中心五部分的研发投入,预估1998至2001年度,总额达到8亿元新台币。各年度分别为0.2亿元、2.11亿元、2.6亿元和3.1亿元。

三、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1、制定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政策法规

主要包括《“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农委会”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科技计划已有成果拟进行产学合作加速商品化的项目一览表》、《“农委会”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成果归属及运用办法》、《“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等法规。

《“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提出台湾地区生物技术发展策略是加强研究发展与其成果移转、扩散及应用,整合产、官、学、研的研究发展体系,成立“国家型”计划,畅通研究、发展、生产三者之间的渠道,以加强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其中与农业相关的主要内容有:修订生物性农药开发相关法令规范;推动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以花卉种苗、水产养殖、动物用疫苗、生物性农药、保鲜技术等方向为重点,并落实于产业发展;加强花卉新品种智能财产权保护,并纳入植物种苗法新品种命名及权利登记范围的花卉种类,加强花卉新品种权利保护,以提高育种研发意愿,推动花卉种苗产业发展。

“农委会”为提高农业科技研发绩效,鼓励民间产业界积极参与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应用,以加速落实研发成果于产业发展,于2001年4月3日制定了《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的经费支持主要用于人事费、研究设备费、包括杂支、材料、仪器设备维护等其它研究有关费用、管理费和必要的技术移转费用。

《“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提出,移转研究成果的技术或智能财产权给予厂商时,应以该成果作价取得价款。技术成果移转作价原则以“农委会”资助研究总经费乘下列百分比收取之:(1)参与开发的合作厂商收取5%,未参与开发的厂商收取10—15%。(2)技术成果最终使用者若为供个别农家使用则收取5%,供农企业使用则收取10—15%。

2、推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研究

台湾地区各年度的农业科研课题均包括与农业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方面有关的研究课题。从2001年度台湾地区“农委会”主管科技计划研究重点内容看,与推广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在农业政策方面,设有《农产运销制度、法规、批发、零售、渠道与市场的规划及评估研究》在健全组织及人力资源,提升农业经验管理效益方面,设有《农民组织功能研究》、《农业推广体系研究》、《农村建设规划研究》、《农业人力资源研究》、《农民福利制度研究》、《农业金融结构研究》;在农业生物技术产业方面,设有《推动花卉种苗、生物性农药、动物用疫苗及水产养殖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研究》;在农产运销电子化方面,设有《推动产销与网络商城信息整合研究》、《农业自动化与电子化推动配合措施研究》、《农产运销自动化及电子化研究》等。

从1999年度台湾地区“农委会”主管农业科技计划实施结果看,安排与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的研究课题主要有,《现有农业网站与农业推广网络系统评估》、《农业知识信息推广体系研究》、《农业推广远距离教学系统的规划》、《农业知识创新的传播研究》、《作物基因转移技术的开发应用研究》、《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害诊断与防治上应用研究》、《生物性农药的生物技术应用开发研究》、《生物肥料的生物技术应用开发研究》、《应用生物技术加强花卉种苗产业发展研究》、《加强推动动物疫苗产业发展研究》、《农产品服务业自动化计划配合措施研究》、《加强食品工业技术及管理的辅导》、《灵芝和樟芝菌种发酵培养技术开发研究》。

参考文献

1996年、1997年、1998年“中华民国”科学技术年鉴,“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编印

“农委会”九十年度委外办理之科技计划研究重点、汇整单位及汇整人一览表

生物科研计划篇2

一、台湾“国家型”科技计划的形成及发展脉络

上世纪50年代以后的台湾在经济建设方面积极奉行对发达国家产业的跟进政策,形成了50年代“进口替代”、60年代“出口导向”、70年代“重化工业”这样明显的产业发展阶段,基本形成了台湾的外向型产业体系。由于70年代的两次能源危机,作为台湾出口市场的发达国家经济停滞,台湾的经济也备受冲击。从1981年起,台湾制定和实施了十年经济建设计划,其目标是以科技升级为前导,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也相继通过几次全台科技会议提出了推动能源、材料、信息、自动化、生物技术等“重点科技”并制定“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十年长期规划”及“六年中期规划”等,试图从战略和政策层次强调以科学技术发展来推动产业升级,但实施效果却并不理想。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在台湾这种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地方,企业规模小、技术开发能力弱,如果政府不给予足够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企业在产业调整中往往是跟着市场随波逐流。所以,这一时期台湾行政当局也陆续采取了规划建立科技园区、推动科技专项计划、策略性工业发展政策和《促进产业升级条列》的制定等四项措施,力图提升企业在产业创新领域的活力。这些政策和规划层面的措施促成了台湾70年代以后的一轮产业结构快速调整,推动了台湾重化工产业的成长,显示出政策因素在台湾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的作用。但是,在台湾的产业结构中,超过九成的厂商为中小企业,而在中小企业中大部分的厂商没有研发部门,产业技术也基本遵循的是“面向出口”的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跟随模式,呈现出政府与企业间创新投资不均衡、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小等问题,使台湾的产业调整和升级再次遇到发展瓶颈。

到20世纪的80、90年代,世界范围的高技术革命逐渐向产业界延伸,各国政府为了适应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发展趋势,推动高新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纷纷加强对科技的扶持和引导性资金投入以体现国家意志。以美国的“战略防御倡议”为标志,欧盟提出“尤里卡计划”、中国实施“863计划”等高度综合性的科技发展计划,各国政府对高技术的投入及对产业化的支持渐显成效。台湾行政当局也逐渐认识到,只有改善社会整体的创新环境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并实现台湾产业从“代工制造”到“高值化制造”的根本转变,修正了以往以产业发展引导科技发展的政策,提出“科技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并开始创新体系的构建,相继提出了“科技岛”构想、建设“亚太高科技制造中心”、“亚太研究重镇”和“科技化社会”等目标。

为了发挥台湾的竞争优势并解决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的需要,整合研发各阶段的优势,推动官、产、学、研整体的创新机制建设,台湾“?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以下简称“国科会”)于1996年提出设立“国家型”科技计划并拟定了《“国家型”科技计划推动要点》。该文件对台湾实施“国家型”科技计划的目的、批准条件,组织机构的构成及任务、经费编列及管理考核等进行了相应的规划。该“要点”对设立“国家型”科技计划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即:必须有长期而明确的目标、能开发出创新技术,对产业发展或社会福利有重大贡献;具有跨部门、跨领域的且需要政府引导投入并给予长期支持;具有国际性、前瞻性,能够整合产业的上中下游以及官产学研资源并进行良好的分工合作,促进产业投资。在1998至2001年间,台湾“国科会”共批准设立了6个“国家型”科技计划,即:“防灾”、“农业生物技术”、“电信”、“制药与生物技术”、“基因组医学”和“数字典藏”,随后又设立了“系统芯片”、“纳米”和“能源”等计划。

二、各“国家型”科技计划的执行情况概要

台湾的“国家型”科技计划从1998年开始设立至今已有十五年,“国科会”前后共批准设立了十个“国家型”科技计划。其间,有些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因研究环境的变化、承担实施机构的调整以及研究成果的应用和产业化等因素的影响,发生了计划的更名、合并或终止等情况,目前尚有七个“国家型”科技计划仍在继续执行之中。截至目前,台湾推动的“国家型”科技计划的名称、执行期限、预算及主要实施目标见下表:

计划名称执行期限总预算

(亿元)计划实施主要目标

防灾计划(一期)1998-2001

(四年)10.4结合学术研究与防灾专业机构,整合利用研究成果应用于防灾技术;加强政府各部门防灾有关基础及应用研究;建立防灾决策支持系统、建立维护防灾资讯系统;防灾救灾法规的修订及防灾救灾体系的运行检查和调整;扩大和提升相关国际合作范围及层次。

防灾计划(二期)2002-2006

(五年)30.7协调政府有关部门系统开展防灾有关的上、中、下游科技研发工作,推动研发成果转化为实际防灾运用技术。防灾计划于2006年终止执行。

电信计划(一期)1998-2003

(五年)128.4开展以3G为主的无线通讯技术研发,以宽带网络基础建设、提高宽带网络服务和宽带应用为主,建设试验网络,成为宽带网络重点技术的综合测试平台。

电信计划(二期)2004-2008

(五年)133.5以无线通讯、宽带网络、应用服务三大领域技术为重点开展研究,配合产业推动、人才培养,推动台湾电信产业技术的提升与产业结构调整。“电信”计划于2009年后转为“网络通讯”计划。

网络通讯计划2009-2013

(五年)41.4(注)以电信应用有关通讯技术(包括通讯、信息与综合应用服务技术)研发为主轴,同时完善发展这些技术所需的法规环境;开展接入技术、通信软件及平台技术、应用服务技术及法规环境研究等。

农业生物技术计划(一期)1998-2001

(四年)7.9开发本土农业生物技术产品的有关技术(涉及的领域包括:花卉与观赏植物、植物保护、水产养殖、畜产/动物用疫苗、农产品保鲜利用、环境保护及保健/药用植物等),建设相关科技资源及研发与应用体系。

农业生物技术计划(二期)2002-2004(三年)19.9整合农业技术上、中、下的人力、物力和科技资源,加强本土具有产业开发潜力的研究,落实产业应用,提高生物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农业生物技术计划(三期)2005-2008(四年)25.72推动兰花等花卉的产销体系、中草药及保健食品产业化体系、优良猪鸡生产体系、生物反应器生产相关技术开发、基因改性生物(Gmo)评估技术及产业认证等15项产业化建设,实现商品化。

制药与生物技术计划(一期)2000-2002(三年)10.6以本地抗癌天然药物的研发为主,从上游的化学药物研究(包括合成、天然化合物)、生化药物(包括重组蛋白、抗体)及生物医学芯片;中游的药物毒理、制剂、Gmp生产及临床实验;下游的药物市场开拓(Gmp量产)等。该计划从第二期更名为“生物技术与制药”计划。

生物与制药技术计划(二期)2003-2006(四年)75.9重点是在一期计划范围内加强相关资源的整合并增加开展小分子和蛋白药物的研发。

制药与生物技术计划(三期)2007-2010(四年)33.96在整合第1、2期计划成果的基础上,以癌症药物、糖尿病药物、心血管药物及神经药物的4大类药物为目标,开展上、中、下游的综合研发。

基因组医学计划(一期)2002-2004(三年)72.7以基因组相关基础研究为主,开展疾病预防、诊断与治疗,特别针对台湾常见病,结合基础研究、动物模型与测试、临床实验、技术转让等开展研发,完成基因药物开发,促进产业技术应用。

基因组医学计划(二期)2006-2010(五年)76.16以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神经性疾病和传染病相关研究为主轴,整合各部门的药物研发资源,促进上游研发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建设及运营相关核心设施,开发具有产业化潜力的技术,提供技术支持,辅助生物制药业者投入基因组相关研发应用。

数字档案计划(一期)2002-2006(五年)27.8将台湾重要文物藏品进行数字化,以实现文物的数字化典藏。

数字学习计划(一期)2003-2007(五年)40.1整合数字化学习平台,发展整体数字化学习。

数字典藏与数字化学习计划2008-2012(四年)36.78本计划是2007年由“数字典藏”与“数字化学习”两个计划合并而成。计划主要目标:以“以典藏多样台湾,深化数字化学习”为目标,推动数字典藏、数字技术研发与整合、数字核心平台、相关学术研究和社会应用推广、推动数字典藏与数字化学习的产业发展、数字化教育网络、语文数字化教学、海外推展及国际合作等。

系统芯片计划(一期)2002-2005(四年)76.7发展具有知识产权的整合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重点在于建立平台,将系统封装技术应用于实际产品,根整合产学研力量,将台湾建设成全球系统芯片设计中心。

系统芯片计划(二期)2006-2010(五年)101.36建立丰富的知识产权,整合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提供优良的设计环境,加速由系统封装向系统芯片制造转变,创新性产品开发、先进技术的整合及人才环境的全球化。

纳米计划(一期)2003-2008(六年)231.9提升纳米技术研究的原创性,建立纳米技术平台,加速纳米技术产业化,建立国际级纳米共同实验室,加速培育纳米人才,开创以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创造为核心的高附加值知识型产业。

纳米计划(二期)2009-2014(五年)62.2(注)开展纳米前瞻研究,支持纳米电子/光电、纳米仪器研发、能源与环境技术、纳米生物技术、纳米材料与传统产业技术应用,使研究成果转化为产业竞争力,推动纳米科技产业化。

能源计划2003-2007(五年)303.22提升能源自主与安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开场能源产业、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改善能源使用结构

注:仅为2009-2010年两年的预算。

三、台湾实施“国家型”科技计划的一些特点

台湾各“国家型”科技计划涉及的领域相对单一,主要为经济产业、生物技术及民生科技三个领域,而2009年设立的能源计划则比较综合,涉及的领域相对较广。从计划实施十五年的变化来看,台湾行政部门在推动和执行“国家型”科技计划时,也采取的是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思路,根据计划执行环境、研发方向和目标取向的变化,对计划实施的领域选择、名称、主管机关、承担机构、执行期限、研究重点及投入等都在不断进行调整。总体看来,有以下一些特点:

1.经济产业类计划的领域选择。在经济产业类计划中(含网络通讯、系统芯片、纳米及能源计划),均被认为是推动台湾经济发展所需的重要技术,并且是促进台湾产业转型的关键技术。由于从代工产业发展而来的台湾企业在计算机、半导体、芯片制造、电讯和网络等信息技术领域有着雄厚的产业基础,它也是台湾制造业的优势领域,研发水平也不低,因此在经济产业类项目中列入网络通讯(原电信科技)项目不足为奇,而系统芯片则是在上述领域拓展智能化所必需的技术。因此,网络通讯、系统芯片计划都可以看成是为信息技术产业升级提供支持。纳米技术及其产业在全世界也属于新兴产业,其产业化尚不成熟。台湾在纳米领域原本没有多少基础研究的优势,但看重的是纳米技术将对人类生活产生全面的影响,有可能引发一场技术革命和产业创新浪潮,因此将纳米技术列为“国家型”科技计划之一。纳米计划以人才培养及核心科研设施建设为主,以推动纳米学术研究及产业化为目标,以期抢占技术先机,获得产业竞争的先发优势。由于经济产业类计划大都涉及到台湾产业的强势领域,因此计划的投入相对较高。这一方面是因为相关产业基础雄厚,研发人才和研发基础完善,需要较多的投入才能满足业界的需要,同时这些计划也被寄予了推动台湾产业转型、实现研究成果产业化的较高期望。

2.生物技术类计划的领域选择。在生物技术类计划中(含农业生物技术、生物技术与制药及基因组医学计划),涉及前沿的分子生物技术,并与民生与健康产业息息相关。由于台湾在农业技术领域有一定的研究传统和基础,精准农业及其相关技术较为发达,将农业生物技术列入“国家型”科技计划可以在既有的农业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利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能够促进精准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并有助于提高台湾农产品的竞争力。而生物制药及基因组医学在台湾并无太大的基础研究优势和技术应用基础,将其列入“国家型”科技计划的考虑也是期望通过加大对生物制药及基因组医学研究的投入,从而在台湾创造出新的产业或者推动现有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同样,这两项计划的内容也可能基本限于开展前瞻性的研究,离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目标尚有不小的距离。但从这些计划的实施过程的变化中可以看出,涉及农业的研究比例在逐渐下降,计划项目的投入近年来在逐渐向纯生物技术研究领域倾斜。

3.在民生类计划中(含防灾、数字典藏与数字化学习计划),与社会安全、教育和社会文化密切相关。“防灾”科技计划是台湾最早开始实施的“国家型”科技计划之一。由于台湾地处亚热带地区,台风频繁且台湾属于世界上有感地震最频发的地区之一,有73%的土地和人口处于易遭受地震、洪水及干旱等自然灾害之中,在世界上也属于易受自然灾害损害的地区之一。因此,将防台风(含气象、防洪与泥石流研究)、防震(地震及地震工程研究)及体系建设(防灾救灾体系、社会经济和防灾救灾信息),促进科研成果的应用等列入防灾科技计划之中开展重点研究,该计划与推动产业化发展关系不大。数字典藏与数字化学习是唯一一项涉及文化教育领域的“国家型”科技计划,主要为适应知识社会发展趋势及数字化时代的需求,平衡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知识经济产业化方面进行探索,为文化教育领域的发展提供支持。民生类计划的投入在整个“国家型”科技计划中所占的比例原本就不高,而且在实施过程中还出现了计划的“关、停、并、转”现象,研究领域逐步缩减并且单一化,目前仅有“数字典藏与数字化学习”一个计划尚在执行中。这种现象可以理解为,这类计划被认为与推动产业升级和提升台湾经济作用有限,与设立、实施“国家型”科技计划的初衷联系不紧密,因此逐渐被边缘化。

4.能源“国家型”科技计划是台湾“国科会”推动的第十个“国家型”科技计划,其涵盖的领域相当广泛,其性质也比较特殊。由于能源技术是近百年来全球技术开发的焦点,属于相当成熟的技术范畴,因此需要开展基础研发的技术和进行产业化拓展的空间并不太大。由于台湾常规能源缺乏,99%的能源需要进口,而风力、太阳能和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台湾反倒有一定的空间。因此,能源“国家型”科技计划把重点放在了节能减碳、能源技术(重点在可再生能源技术)及能源技术综合利用、政策规划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研究课题涉及的范围广,首期计划(五年)的预算就达到300多亿元。由此看来,能源“国家型”科技计划不能看着是一项单纯的经济产业类计划,它与社会发展和民生都密切相关。

生物科研计划篇3

美国

大力加强基础研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推进食品、药品管理改革。

毛黎(《科技日报》驻美国记者)在《美国创新战略》框架下,2012年美国大力加强基础研究。一是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经国会批准,用于支持基础研究的经费达309.86亿美元,继续保持了基础研究投入稳定增长的趋势;二是加大对重点基础研究机构的投入。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能源部科学办公室(DoeSC)和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被立法认定为维持美国全球创新领先地位的三个关键机构;三是完善研发平台建设。nSF宣布投资7400万美元,围绕太阳能、水利基础设施、神经工程以及能量传输的研究和创新,建设4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eRCs)。

建设先进的信息技术生态系统是《美国创新战略》确定的重点任务。2012年,美国主要是围绕扩大宽带部署来提升虚拟基础设施水平。一是实施无线网络创新计划;二是启动“美国奋起”伙伴计划;三是加强网络基础设施研究。此外,2012年奥巴马政府宣布启动“大数据研究与开发计划”,成为第一个将大数据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并制定行动计划的国家;国防部《云计算战略》,旨在通过部署云计算环境,使国防部整合并共享商业it功能,进而更为有效地利用资源。

201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2012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安全及创新法案》(FDaSia),授权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以使用者支付费用的方式向企业收取60亿美元来补充FDa预算,用于支持其加快医疗产品和器械的审查,并扩大FDa的审查范围,提出FDa通过增加透明度、科学对话、推进监管科学和强化上市后审查等方法,加强对创新型新疗法的开发和审查。

新的《国家生物经济蓝图》概要阐述了奥巴马政府未来推动生物经济的五大战略目标:一是支持研发投入,构建美国未来生物经济基础;二是加速研究发明向市场转化,明确转化活动职责,加快生物发明从实验室向市场的流动;三是改革管理政策,完善相关法规,减少监管过程中的障碍,提高管理效率,在保护人和环境健康的同时削减成本;四是更新培训项目,将学术研究机构的激励措施与人员培训相结合,满足国家人才需求;五是促进公私合作和竞争前合作,鼓励竞争者共享资源、知识和专业技能,促使整个生物经济在更大程度上受益。

“纳米技术签名倡议”(nSi)今年实施了两项新计划,它们分别是“纳米技术知识基础:强化可持续设计的国家领导地位”计划和“纳米技术与传感器:改善和保护健康、安全与环境”计划。“纳米技术签名倡议”自2011年提出以来,共启动了五项计划,其他三项分别是《2020及未来纳米电子学》计划、《可持续纳米制造:创造未来的产业》计划以及《太阳能收集与转换中的纳米技术》计划。

政府了《国家全球变化研究计划2012—2021:美国全球变化研究计划的战略规划》,该计划在总结美国全球变化研究计划(USGCRp)过去20年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美国今后10年的四大战略目标;启动了《2012—2016年大气、气候与能源战略研究行动计划》,目的是了解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对人类环境健康的潜在影响,推动开发研究清洁能源替代品。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金融危机后,美国重新认识到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重要性,提出“再工业化”战略,先后制定了《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通过了《制造业促进法案》,启动了“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并宣布成立制造业政策办公室。《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是“再工业化”战略的具体贯彻落实,是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的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英国

继续秉承利用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的思路;重点支持合成生物学技术研发;坚持清洁能源多元化发展;推出再生医学等发展战略。

刘海英(《科技日报》驻英国记者)英国继续秉承利用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的思路,在资金和政策上对科技研发予以倾斜。在2011年底秋季预算声明中,政府公布了“增长计划”第二阶段实施计划和国家基础设施计划,其中提出将追加2亿英镑经费,用于强化科研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1月,英国大学与科学部部长大卫·威利茨宣布了将英国打造成为世界未来高技术高地的几项重大计划,其中包括建立一批新型科技型大学、建立英国电子基础设施领导小组和合成生物学领导小组,鼓励私人参与相关投资和创新活动等内容。而作为利用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思路的重要实践,政府于2011年推出的“技术与创新中心计划”在2012

年顺利展开,继制造业技术与创新中心、海上可再生能源技术与创新中心和再生医学技术创新中心之后,于2012年1月相继宣布成立了第4个技术与创新中心——卫星应用技术与创新中心,以及第5个技术与创新中心——数字经济技术与创新中心。

在研发领域,英国科技政策导向的一个突出变化是加大对合成生物学技术的支持力度。2011年底,政府提出了合成生物学发展路线图,将合成生物学技术纳入重点扶持范围,由此开始大力加强合成生物学技术的研发。2012年,生物技术及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BBSRC)、工程和物理科学研究理事会(epSRC)、技术战略委员会(tSB)先后向有关机构投资400万英镑、500万英镑和650万英镑,鼓励合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与商业化;三家机构还呼吁相关部门投资1000万英镑,建立英国合成生物学创新与知识中心,以鼓励学术界和产业界之间的协作,进行基础科学商业化应用。政府也于2012年11月宣布,将投资2000万英镑支持合成生物学研究新项目,以帮助奠定英国在世界合成生物学研究和应用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能源领域,围绕着节能减排目标,政府坚持清洁能源多元化发展的方向,将核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能源等皆列入支持范围。2012年1月,政府宣布英国西南部为英国第一个海洋能源区,立志将此地区建成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典范;2012年4月,政府相继推出了《英国生物能源战略》和首个碳捕捉与存储技术(CCS)路线图,明确了其清洁能源多元化的发展目标。

2012年英国在科技政策领域的新举措还包括:推出英国再生医学发展战略,并提出研究路线图,投入巨资发展可再生医学;能源与气候变化部出台对地观测战略,以确保能充分利用相关数据;推出电子健康研究计划,将成立四个电子健康研究中心,优化数据管理与医疗服务,确保英国医学研究的世界领先地位。

德国

研发经费继续保持上升态势,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达2.9%;推出《高科技战略行动计划》。

李山(《科技日报》驻德国记者)从科研投入看,2012年,德国研发经费支出继续保持上升态势。2011年德国的研发经费已经上升到创记录的746亿欧元,占德国国民生产总值(GDp)的2.9%。在高科技和关键技术领域,德国政府从2010年至2013年将投入约270亿欧元。

在科研规划方面,2012年,欧盟对第七个科研框架计划进行了评估,并做好了向“地平线2020”科研规划过渡的准备。欧盟委员会于2011年11月30日公布了“地平线2020”科研规划提案,该规划为期7年,预计将耗资约800亿欧元。这项预计2020年结束的科研规划囊括了欧盟各个层次的重大科研项目。规划分为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和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

战三大部分。按计划,2013年底,欧洲议会和欧洲理事会将通过这一规划,2014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在行动计划方面,2012年3月28日,德国政府推出《高科技战略行动计划》,计划从2012至2015年投资约84亿欧元,推动在《德国2020高科技战略》框架下的十项未来研究项目的开展。制定于2010年的《德国2020高科技战略》,将气候与能源、健康与营养、交通、安全和通讯五个领域确定为重点领域。8月22日,德国政府推出“2020—创新伙伴计划”,将在2013至2019年共投入5亿欧元,通过支持东西部研发创新合作,推动德国东部地区科研能力特别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10月22日,德国政府推出了名为“德国高科技定位的经济战略原料”的研究计划,资助金额约2亿欧元。该计划的研究领域包括非能源矿产从勘探到生产和处理,以及回收利用和替代的整个价值链。

2012年6月15日,德国科学基金会(DFG)和科学理事会宣布了入选德国第二轮卓越计划的名单,其中包括45个研究生院、43个卓越集群和11所大学。未来5年入选者将获得总额约27亿欧元的资助。

2012年8月3日,德国政府各部门联合对实施整一年的新能源研究计划——“环保,可靠和价格合理的能源供应研究”进行了初步评估。在“生态友好型能源和能源储存”领域,德国已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3%。9月4日,德国联邦教研部和环境部联合倡议加快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12月3日,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BmBF)与下萨克森州合作建立一个主要从事核废物管理研究的科学平台。

2012年10月18日,德国联邦议院通过了《科学自由法》,即“关于非大学研究机构财政预算框架灵活性的法律”。该法案历时5年才最终推出,将于2013年1月1日正式生效。据此法案,德国的非大学研究机构在财务和人事决策、投资、建设管理等方面将获得更多的自由。

俄罗斯

保持科技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提出俄教育、科学和社会发展领域的新任务;调整科技管理机制,成立总统科学与教育委员会。

张浩(《科技日报》驻俄罗斯记者)2012年,俄罗斯顺利实现了总统更迭。普京回归总统大位后,包括科技政策在内的俄罗斯内政外交都保持了稳定性和延续性。2012年5月7日,普京在其宣誓就任俄联邦总统的当天,就立即签署《关于在教育和科学领域实施国家政策的措施》和《关于实施国家社会政策的措施》两个总统令,提出了俄教育、科学和社会发展领域的新任务,充分体现了俄罗斯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普京在这两个总统令中要求从创新经济的角度进一步完善教科领域和专业化人才培养的国家政策,同时承诺政府将扩大对国家科学基金财政投入的规模,力争到2018年把国家科学基金总规模提高到250亿卢布。

在提高对科技领域关注的同时,普京也着手对科技管理机制进行调整。2012年7月28日,普京签署命令成立总统科学与教育委员会,以取代原有的总统科学、技术与教育委员会。普京本人亲自担任科学与教育委员会主席,并赋予该委员会相应职能,以协调联邦政府、各地方主体(州)、地方自治机构、社会团体、科学和教育机构,审议和研究科学与教育发展的相关问题,并就科学技术、教育发展的国家政策问题向总统提出建议。该委员会的成立也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在10月份召开的总统科学与教育委员会会议上,针对科技界普遍抱怨的科研经费资助体系,普京表示俄将建立新的科研项目资助体系。俄罗斯政府除了从国家预算筹措资金外,还将从预算外渠道、商界与私营企业筹措资金,保障科研经费的投入。

2012年由总统转任俄联邦政府总理的梅德韦杰夫对科技领域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在10月末莫斯科举行的“开放式创新”国际论坛上,梅德韦杰夫曾郑重承诺:“我本人,以及我在政府的同僚绝对将对科技创新给予最大程度的关注和支持。”他同时表示,只有在整个俄罗斯民族都充满创新理念的情况下,创新发展项目才有可能得到顺利实施。

梅德韦杰夫总理在保障科研经费方面也不遗余力。2012年11月1日,梅德韦杰夫在讨论2020年前国家科技发展计划的政府会议上明确表示,在制定国家预算方案时不容允许削减科研经费,并呼吁在制定预算支出案时要从对经济发展的乐观预测角度出发,而非从保守预测出发。梅德韦杰夫同时要求俄联邦政府有关部门在金融保障方面对2020年前国家科技发展计划进行完善。

电子信息技术是俄罗斯政府制定的国家优先科技发展方向之一,近年来受到了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2012年10月,俄罗斯政府批准了《2025年前国家电子及无线电电子工业发展专项计划》。根据该计划,未来12年俄罗斯将投入约167亿美元用于推动相关领域发展。该计划的目标是:2025年前俄罗斯国产电子产品应占俄国内市场份额的40%,占国际市场份额应较目前增加2倍,出口总额增加3倍,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5倍。

2012年7月,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了《关于修改保护儿童免受损害健康和发展的信息的联邦法律及个别法令》。根据该法案,凡并含有“非法内容”(如儿童色情、自杀或吸毒宣传)的网站将被记录在案。同时,该网站的后台管理人员须在24小时内要求者删除非法内容。如果非法内容未被删除,该网站将会被屏蔽。但这项法案从一开始就被称为俄罗斯的“互联网黑名单法”,并引发了俄社会各界甚至政府内部关于言论自由以及过度执法的激烈讨论。俄总理梅德韦杰夫认为,互联网尽管是自由的,但也应受到一系列规则的指导。虽然饱受争议,11月1日该法案仍如期正式付诸实施。根据该法案的有关规定,先后有多家网站因散布、自杀、儿童色情等有害信息被关停。

韩国

为应对经济领域挑战,政府加大对高附加值产业领域的科研投资力度,同时加快科技人才培养步伐。

薛严(《科技日报》驻韩国记者)2月,韩教育科学技术部制订了韩“第二次核聚变能源开发振兴基本计划(2012—2016年)”。根据该计划,韩国政府将利用全超导核聚变装置(KSatR)和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项目成果,正式启动核聚变领域的技术研发。韩国核聚变开发路线图第二阶段(2012—2021年)的目标从“成为核聚变能源技术5大强国”改为“研发成熟反应堆(Demo)技术”。

4月,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表示,韩国政府确定建设“国际科学商务带”有关计划,并将投入约2亿美元的项目资金。根据该计划,项目资金将用于构建基础研究环境、建设重点研发地区及建立科学基础商务环境等三大领域。韩国将成立由相关领域科学家组成的25个研究团队,并招聘国内外优秀人才到各研究单位从事研究工作,以此强化2011年底成立的基础科学研究院的有关功能。韩国政府于2011年选定大田广域市大德研发特区为“国际科学商务地带”建设地点。

4月,韩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表示,韩国政府审议和确定了由16个有关部门联合制定的“自由贸易协定时代—国家研发战略”。制定该战略旨在借韩国与美国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之机,提升劣势产业的竞争力,推动优势产业抢占市场。该战略计划在信息技术和纳米技术的融合、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着力开发原创技术,实现其国际标准化。在制药产业方面,将不断加大新药的研发投入。同时,计划引进高尖端试验装备,大力培养专家。该战略还计划加大对教育、医疗、法律等相关领域的研发投入,以扶持高附加值产业。特别是重点支持韩国的支柱产业——电气电子、汽车、电脑、造船业等开发服务,以提升国际竞争力。

9月,韩国知识经济部宣布正式启动“下一代信息安全专家培养计划”。该计划旨在培养引领未来韩国信息安全技术和产业的人才,强化应对网络攻击的能力。2013年3月,韩国知识经济部将从云计算安全、应对网站攻击、政府设施攻击、网络攻击证据收集等6个领域进行人才的最终选拔。

法国

推出环保改革“路线图”,主要涉及摆脱“核能依赖”和“石油依赖”的能源方式;继续维持页岩气开采禁令。

李钊(《科技日报》驻法国记者)召开环保大会确立环保路线图。9月14日,法国政府召开新一届环保对话大会,继续就萨科齐时代环保峰会遗留的问题展开讨论。会议期间,300余名专家、部长、非政府组织、工会和企业代表共聚一堂,探讨法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环保问题。该会议以后将每年举行一次。这次讨论大会为期两天,涉及到众多议题,其中包括能源转换、绿色税收、环境污染与健康安全等。大会结束后,政府推出了一份环保改革“路线图”,主要涉及如何摆脱“核能依赖”和“石油依赖”的能源方式。

继续维持页岩气开采禁令。t7月20日,法国生态、可持续发展与能源部部长德尔菲娜·巴索说,法国政府暂时不会考虑解除对页岩气开采方面的禁令。她说,开采页岩气所需的水力压裂技术会产生一些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很容易渗入地下水中。法国政府目前不打算将解禁水力压裂技术的使用提上日程,因为“世界上尚无人能证明使用这种技术进行开采不会给环境和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法国与波兰被认为是欧洲页岩气储量最大的国家。但出于安全考虑,法国议会去年通过了一项法律,禁止使用水力压裂技术开采页岩气。此后,法国石油工业联盟一直表示,希望法国政府能够对这项技术解禁,允许开采页岩气。

南非

政府批准了南非有史以来第一份国家长期发展规划——《南非发展计划——2030》,提出2030年南非的发展目标。

李学华(《科技日报》驻南非记者)2012年9月,南非政府内阁会议批准了南非计划委员会提交的《南非发展计划——2030》。该计划从起草到最后定稿前后历时两年多,全面分析了南非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到2030年南非的发展目标。这是南非有史以来第一份国家长期发展规划,涉及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其中与科技和教育有关的内容主要有:

1.到2030年,至少90%的南非人获得电网电力供应,剩余人口通过可再生能源等非电网供电方式获得电力。报废10900兆瓦发电能力,至少新建40000兆瓦的发电能力,其中至少20000兆瓦要来自可再生能源。减少煤炭在能源供应中的比例,扩大天然气、页岩气的比重。

2.建成国家、地区和城市三级宽带光纤骨干网络,不断扩大宽带容量,降低宽带价格,提高接入水平。

3.在2025年使南非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封顶,然后经过平台期,逐步下降。到2030年,实现建筑物零排放标准,建立广泛经济范围内的碳价格体系。增加在新型农业技术研究和气候适应等方面的投入,以保护农村生计,扩大农业商品经济。

生物科研计划篇4

摘要为加快国家制药行业创新体系的建设,国务院组织实施了“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期间专项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平台建设方面,受到本次专项中平台建设资助的科研院所,其药物研发的硬件和软件都得到了能力上长足的提高,有些技术平台正在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在新药研发方面,国内新药的研发无论是数量还是速度都呈现了强劲的增长态势。但仔细分析专项建设期间研发的新药,可发现其中me-too的品种占据了绝大多数,不少只是“自主知识产权新药”,而非“自主创新新药”。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突破,还需要全社会创新理念的培植,以及国家对“药物创新、技术进步”的持续支持,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新药创制me-too新药自主创新药物自主知识产权新药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6-1533(2014)17-0054-02

FrommadeinChinatoinnovatedinChina,longwaytogo

XionGweixia*,CHenDaijie

(ChinaStateinstituteofpharmaceuticalindustry,Shanghai200040,China)

aBStRaCtthispaperbrieflyreviewstheimpactsofnationalScienceandtechnologyplanonnewdruginnovationinourcountry.thoughmanyachievementshavebeenmadeinthefieldofnewdruginnovation,themajorityofnewdrugsstudiedanddevelopedarenew“me-toodrug”andnewdruglicensedindifferentdevelopmentstagefromothercountries.itislongwaytogoforusfrom“madeinChina”to“innovatedinChina”inthefieldofnewdruginnovation.

KeYwoRDSdruginnovation;me-toodrug;newdrug;proprietarydrug

国家科技计划及“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

“十一五”期间,为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适应新形势要求,国家对原有的科技计划体系进行了改革和调整,现主要由基本计划和重大专项构成。

基本计划是国家财政稳定持续支持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形式,包括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即“973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即原有的科技攻关计划)、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等四大主体计划和政策引导类科技计划等。

重大专项则体现出国家战略目标,由政府支持并组织实施的重大战略产品开发、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或重大工程建设,通过重大专项的实施,在若干重点领域集中突破,实现科技创新的局部跨越式发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1]提出了16个重大专项,并按照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明确实施的目标,根据需要和条件分步实施。

2008年9月国务院决定组织实施“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专项)[2],本专项计划针对10类(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自主研发一批化学药物、现代中药和生物技术新药;同时进行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专业性新药研发技术平台的构建,旨在分区域整合优势资源,构筑现代化、国际化的综合性创新药物研究技术平台。专项共设置了5个项目:“创新药物研究开发”、“新药研究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创新药物研究开发技术平台建设”、“药物大品种技术改造”和“企业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建设”。资助范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新药各阶段的研究,包括候选药物(资助500个)、临床前研究(资助200个)、临床试验若干个;二是研发过程中各支撑体系的建设,包括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11个新药临床前研发专业性技术平台;三是产业化工艺及生产化企业的培植提升等。“十一五”期间获得本专项资助的课题近千项,资助经费约53亿,近一万五千名专家参与了项目的研究工作,受资助单位涵盖了国内药物研究院所、高等院校和药品生产企业,可谓是中国有史以来参与规模最大、资助力度最强的科技专项,这既彰现了国家对科技事业的极大重视并化为了鼎力的支持,也彰现了全国药物研究和生产单位高涨的创新热情。

重大专项获得的成就及分析思考

生物科研计划篇5

一、物资计划在物资管理中的现实意义

(一)决定物资管理中的人力配置结构

以科研企业物资计划为考察对象可知,其在为本单位各个科室提供物资保障时,往往会制订采买的方案。无论是仓储还是运输都需要依赖于人工,特别在我国自营物流整体水平处于中下水平的情况下,物资计划的好坏更是从对人力配置的优劣程度反映出来。因此,物资计划在具体的目标下来实施,最终要落实到对研究性岗位比例和数目的配置上。

(二)决定物资管理中的物力配置规模

从科研企业的物资管理活动来看,其主要包括运输、仓储、组配,以及节点处的装卸搬运活动。从这些活动中可以知晓,物资计划还决定着物资管理中物力资源的配置规模。这就意味着,若是物资计划存在偏差,那么将增大科研企业的物力资源配置规模,从而就会直接出现物力资源使用成本虚高的现象。

(三)决定物资管理中的财力配置数量

从第三方物流管理的视角来看,物资采购需要先垫资来向上游采购原材料,然后再通过向下游销售来收回本金并获取差价。这就意味着,物资计划在安排中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科研企业购资金预算的合理性程度。需要指出,当前我国物流行业平均利润率处于10—20%的区间范围内,使得超额的资金预算都将制约物流中心其它工作内容的开展。通过类比可知,科研企业物资计划管理的意义可见一斑。

二、物资计划在物资管理中的作用

(一)维系物资管理活动的稳定

在供应链整体视域下来看待物资计划的作用,它首先维系了物资管理活动的稳定性。科研企业物资管理的目的在于保障各项生产、科研的顺利进行。而物资的采购数量和规格则决定于物资采购计划,因此物资计划就在维系原材料(物资)的入库和出库稳定性上发挥着先导作用。科研企业由于受到课题研究的专业性质所决定,在科研过程中所需物资上也呈现出小批量、多品种、紧迫性的特点。这一特点只能通过准确的物资采购计划来应对。

(二)提高物资管理活动的绩效

物资计划管理的内容包括物资采购计划、部门组织资源配置计划等。物资计划在具体的目标下来制订,与之相对应的便是对组织资源配置进行规划。在物资计划和管理部门内部的分工协作中,根据物资计划有效建立合理的劳动力与岗位之间的比例,从而就保证了员工与岗位之间的匹配性。在科研企业整体视角下来看,也就提升了组织资源的配置效率。由此所带来便是,因企业工效提升而产生的物资管理活动绩效增强的结果。事实表明,物资计划能为物资管理活动提供清晰的路径指向。

(三)管控物资管理活动的费用

作为一项经济活动,物资管理活动需要建立在成本控制的基础之上。在物资管理中所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人工成本、固定资产折旧、租赁经费、变动成本等。在管控物资管理活动的费用时,我们需要防止费用的发生出现虚高的局面。为此,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物资计划,便能为物资管理活动提供稳定的预期,从而这就在组织资源的配置和管理上,避免了物资管理活动费用虚高现象的发生。

(四)降低物资管理活动的风险

在物资管理活动中存在着诸多风险,如物资出现货损、偷盗等情形,以及物资无法满足各部门的及时之需。这里引入交易成本这一概念,若是出现物资供给瓶颈时,科研企业向上游要货必然存在着交易成本,这将对整个供应链体系造成系统性风险。

三、当前物资计划在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与现实需求契合方面

各个部门与物资计划部门可能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导致物资计划部门无法准确把握其对物资的需求,以及物资计划人员与物资采买缺少足够的沟通,这就导致了特定科研项目的物资计划在稳定性和持续性都面临压力的情形下,在与现实需求契合度方面则存在偏离。当然,这就直接影响到物资管理的绩效。

(二)物资计划的制订方面

针对市场信息而言,物质计划部门不能仅从各个部门的需求变化来预测自身的物资采购趋势,还应从市场需求信息中来建立预案。然而,处于物资采买部门和需求部门之间节点处的物资计划部门,似乎缺乏与商品市场直接联系的习惯。再者,物资计划人员往往依赖经验数据来制订采购计划,这本身就是以静态计划管理来应对动态需求变化,最终结果必然是偏离物资的现实需求。

(三)物资计划的调整方面

企业管理中有一个重要概念——权变理论,即企业管理应根据现实所面对的内外环境变化而进行实施方案的调整。同理,物资计划在制订中也不是完全刚性的,它仍然需要与现实需求变化情况相适应。但从目前来看,采取权变思想来进行物资计划管理似乎做的还不够。

四、问题导向下的实施途径

(一)对物资计划管理现状进行反思

目前的物资计划管理工作主要是对过去工作的优化,使之更能与所在供应链系统相适应。因此,这里需要对物资计划管理现状进行反思。反思的重点在于:(1)传统管理方式下的计划准确性问题;(2)物资计划管理人员的岗位素养问题;(3)与上游供应商之间的交易方式问题;(4)与各需求部门之间的信息交互问题等。通过对现状进行反思,应从中提炼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并在问题导向下来完成物质计划管理的优化。

(二)建立与各部门稳定持续的信息交互

物资计划管理的合理性,仍然取决于与科室之间信息交互的稳定性程度。根据经济学原理可知,二者合作的稳定性将通过为物资需求部门进行物资计划的频率提升,而使得物资计划更好的与各个需求部门的需求相契合,这就是所谓的学习效应在其中起到作用。笔者建议,物资计划部门可以拓展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进而通过技术上的学习效应来使得在物资计划制订上更好的满足各个需求部门的需要。

(三)加强供应链系统中的协作能力

日常工作中,我们企业的物资计划部门定期跟踪、督促、协调物资计划的落实。及时与需用部门联系督促其根据研究进度及时安排物资需求,按时编制申请,以便计划工程师能够按时据此编制月度物资计划实施采买。

(四)形成权变思想指导的调节机制

目前,我们企业的做法是,物资需求部门在提出需求申请时,物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计划价或预算)、编写人联系电话等都属于必填项目,缺一项系统不予通过,申请就无法提交,这些项目涵盖了物资的基本信息,如对物资有特殊要求,或该信息不足以支撑采买,采买工程师可依据所提供联系方式与需求人员沟通落实。这一方法使得需求申请基本具备了采买实施的可操作性,使物资计划得以顺利编制并进一步落实。

(五)成本约束下完成物资计划制订

正如上文所指出的,需要在成本约束下来完成物质计划的制订,这也是实施物资管理的核心理念。那么如何在成本约束下来执行呢。笔者认为,这需要在强化全面预算管理上下工夫。即,在确定物资采购计划时应根据科室(各部门)需求特点和课题研究状况,合理建立弹性系数,借助弹性系数来确立预算资金。在资金的使用上应采取跟踪审计原则,进而确保资金使用的真实有效性。

五、实证讨论

生物科研计划篇6

关键词:培养计划;培养目标;材料科学与工程;麻省理工学院

欧美国家在20世纪60―70年代开始设立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名称变更反映了对材料领域研究认识的变迁,即“材料研究需要依据其行为和特征,而不是依据材料类型来进行”。1998年教育部对材料类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原来划分过细的十多个材料类小专业合并成了现在的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等六个专业。同时,在引导性专业目录中还设置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专业。虽然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大学科来设置专业是必然趋势,但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仍在探索之中[1]。同济大学当年就设置了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期望以欧美的模式来培养材料学科人才。实际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同济大学建筑材料工程系就为建筑材料专业的本科生开设了材料科学导论、断裂力学、表面物理化学和传热、传质与动量传递(简称三传)4门基础课程。近几年因为参与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的修订工作,查阅了国内外许多大学这个专业的培养计划,国内高校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上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议。美国麻省理工(mit)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的公开信息最多,不仅有课程列表和学分要求,还有课程的详细简介。尤其是麻省理工的开放课程服务(openCourseware),使得我们还能够进一步了解课程大纲和部分内容。此外,mit材料学科是USnews全美排名第一的,他们的培养

计划应该具有更好的借鉴意义。本文在反复仔细研究其有关本科培养的各种公开资料的基础上,对其培养计划进行了分析,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希望与国内同行共享。

一、麻省理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

mit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设3个专业(Course)。其一为一般意义上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Course3),学生所得学位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理学学士(BachelorofSciencein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其所授学位是被aBet(accreditationBoardforengineeringandtechnology,美国工程与技术鉴定委员会)授权的,绝大部分学生都选读这个专业。其二为课程选择度更大的一般专业(Course3-a),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将获得没有特别指定专业领域的理学学士(BachelorofSciencewithoutspecification)学位,系里并不寻求aBet对这个学位的授权,只有很少学生选择这个专业,常常是医学、法学、mBa预科生选择这个专业。第三是考古与材料专业(Course3-C),学生所得学位是考古与材料理学学士(BachelorofScienceinarchaeologyandmaterials),系里也不寻求aBet对这个学位的授权。从系里是否寻求对所授学位授权就可以看到,mit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本科生的主要专业是一般意义上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Course3)。后面的讨论主要针对Course3的培养计划进行。

1.课程和学分要求

该培养计划的要求包括:(1)mit的一般要求,共17门课程,其中自然科学6门,人文社科8门,限选科技课程2门,实验课程1门。(2)交流能力课程(CommunicationRequirement)4门。(3)系内课程,包括一套核心课程(Coresubjects,共10门课),一个论文或2个实习以及4门限选课程,合计184~195学分。其2011―2012版本的课程和学分要求见表1,表中课程名称前面的数字表示课程号,后面跟表示学分的数字、课程性质、前修或同修课程号。mit每门课程的学分由三部分组成,表示学习课程所需要的时间分布,中间用短线隔开,第一个数字表示讲课时间,第二数字表示实验、设计或者野外工作时间,第三个数字表示预习的时间,是以中等学生所需要时间估计的。1个学分大约相当于一学期需要14小时的学习时间。从表1可见,一般专业课程,预习所需时间是讲课时间的2~3倍。

备注

*可以代替本先修课程的其他先修课程列在课程描述页面。

(1)这些课程可以算作必修课程或者限选课程的一部分,但不能同时计算。

(2)可以选9-12学分。

(3)通过申请,可以被类似课程替代。

2.限选课程的选择

中列出了21门限选课程,每个学生只需要选择4门课(48学分)。理论上,学生可以在21门课程中任选48学分,甚至经过批准,还可以选择其他系的课程或者研究生课程来代替。实际上,由于材料的范围很广,这些选修课程是根据主要的研究领域来设置的,它们是:生物与聚合物材料(Bio-andpolymericmaterials),电子材料(electronicmaterials),结构与环境材料(Structuralandenvironmentalmaterials),基础与计算材料科学(FundamentalandComputationalmaterialsScience)。

因此,在mit材料学院的网页上,曾经列出了各领域推荐的限选课程。网页上还列出了每一个方向的咨询教授,以方便对上述领域某一方面更感兴趣的学生选课。

3.部分课程大纲和教学情况分析

(1)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

这个课程为15学分(5-0-10),总是与“材料实验”一起选修。课程安排也是交叉进行,实验周不上课,一共有4个实验周。这样,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讲课时间就缩短为9周(一个学期14周,最后一周为考试)。其课程安排为周一、三、五各2小时的讲课(lecture),周二和四各1小时的复习课(recitation)。所以一共27次讲课,18次复习课。实际讲课为24次,另外3次课为测验和考试。最后一次考试并不是考全部课程内容,即每次测验和考试都是分段内容。

这个课程由两个教授分别讲授,每个教授都是24次课,因此可以推论,每次每个教授将讲1小时。一个讲授结构和化学键(StructureandBonding),一个讲授热力学和统计力学学(thermodynamicsandStatisticalmechanics)。

两部分课程分别布置6次作业,每部分每次都是2~3个题目,都有交作业的期限,没有按期交作业的,该次作业成绩为0。作业答案在交作业期限过后就会立即公布。课程总成绩由作业成绩占20%、三次测验占80%构成。得分标准为:总评80分以上a,70~79分为B,55~69分为C,低于55分为不及格。

(2)实验课程

mit材料系内有2门必修的实验课程,即材料实验和材料综合实验。这两门课程同时还是加强专业交流能力培养的课程,所以,教学过程特别注意专业交流方面(包括论文写作、口头技术报告等)的形式要求。材料实验与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同时选修,在2年级第一学期进行。材料综合实验课(materialsprojectLaboratory)基本上就是几个同学合作的科研项目,在3年级下学期进行。下面以二年级的材料实验为例,介绍其教学和考评办法。

如前所述,材料实验共4个实验周,实验周没有其他专业课。实验内容包括量子力学原理演示、热力学和结构,同时囊括了几乎全部现代材料分析研究方法(XRD、Sem/aFm、DSC、光散射等),并通过口头和书面方式加强交流能力培养。从教学内容看,这门实验课承担了教授材料研究方法的任务。

一般将50个左右学生(2011年的2年级学生只有43人)分成6个组。每个实验周有3个实验主题,每个主题下面2个实验,2个组共选一个主题,每组选做其中一个实验。6个实验同时进行。一周3次实验,每次4小时。因此,每个组每周只做3个实验(每个主题做1个实验),共12个实验。由于每个组只做了一半的实验,对另一半实验的了解,通过每周2次的1小时交流课程(recitationsections,一般隔天举行)来实现。交流课上,大家各自在黑板上即兴介绍实验的发现,回答教师和同学的提问。

该实验课由3个教授上,其中一个总负责。课程成绩评分标准

二、分析和讨论

1.关于必修课和选修课

系内必修课程除毕业论文或企业实习外,共有10门。大学一般要求的17门课,理论上可以自由选择,但从表1系内课程的先修课程可以看出,微积分i和ii,物理i和ii是需要先修的,大学一般要求的6门自然科学课程就去掉了4门,能够自由选择的大学自然科学课程剩下2门。从系里建议的选课表(roadmap)可以看到,另外2门自然科学是化学和生物。所以,自然科学的必修课程实际上相当于14门。

限选课程要求包括GiR类型2门和48学分的系内选修课。有3门系内课程(共39个学分)可以作为GiR课程来选,但不能同时作为系内课程要求的学分。大多数系内选修课程的学分为12分,这样的话,系内限选课48学分需要选读4门。所以,每个学生可以有6门专业选修课程。有意思的是,在表1中只有21门限选课程,而该系主要的研究领域(或者说相当于我们的专业方向)有4个,平均每个方向只有5.25门课。如果去掉2011―2012年新增的2门课程,过去几年只有19门课,平均每个方向只有4.75门课程。看来,mit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并不鼓励学生选单一专业方向的课程。实际上,在以前分专业方向限制选修课时,每个专业方向仅仅提供2~3门课程,进一步的分析见下文。

反观我们的培养计划,我们的专业方向必修课程有5门(14学分),选修课程应选4门(8学分),合计9门课程22学分。因为我们的学分是按照每周上课学时数计算的。如果按照mit的学分计算方法,学分约为每周上课学时数的3~4倍,考虑到我们的上课周数为17~18周,而mit才14周,因此,我们的专业方向应选学分至少相当于mit的88学分,比其4门课程(48学分)的要求多了5门课程(40学分)。可见,我们的培养计划更加注重学生专业方向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另外,mit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关于其主要研究领域的介绍出现在3个网页上。其一是在该系的学位要求中关于限选课程的介绍网页,4个主要的研究领域分别是生物与聚合物材料、电子材料、结构与环境材料、基础与计算材料科学。其二是在mit的招生网页,4个主要的研究领域分别是:半导体材料和低维系统(Semiconductormaterialsandlow-dimensionalsystems)、能源材料(materialsforenergy)、纳米结构材料(nanostructures)、材料的生物工程(Bioengineeringofmaterials)。在介绍全体教师(Faculty)的网页,列出了30个研究方向(discipline),共122人次(有重复计算,因为实际教师只有35人),平均每个研究方向4.07人次(或1.17人)。少的方向仅1人如微技术、半导体,最多的是纳米技术,23人次。上面列出的生物工程(包括生物物理和生物技术)9人次,能源材料(包括能源与环境、储能)9人次。人数比较多的研究方向还有结构与环境材料9人次,高分子材料7人次,电、光和磁材料7人次。

可见,尽管mit研究的材料类型很多,但其本科生培养计划中,涉及具体材料类别方向的课程特别少。

2.关于考核与成绩

mit很多课程的成绩评定都包括平时作业和出勤与课堂参与情况。有的课程,考试以外的项目在成绩评定中所占份额可达到50%,有的实验课程则更是高达85%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mit对大学生平时学习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与我们头脑中关于国外大学生“自由”学习的图像截然不同。

3.关于选课进度安排

mit材料系没有规定统一的选课进度表。但从其推荐的选课安排(roadmap)看,具有如下特点:

(1)8门大学一般要求的社科课程(GiR)分布在8个学期选修,即每学期选修1门社科课程;

(2)一年级把大学要求的6门自然科学课程(GiR)学完,包括数学、物理和化学。

(3)二年级起全面进入专业学习。第一学期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材料实验2门课程,两门课交叉进行,实验周不上课。上课周每天都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实验周每天都有实验或交流,学习安排非常集中。

(4)每学期的课程一般为4门,其中1门为社科课程。

mit二年级第1学期就学习专业基础课程,这比我们的教学计划提前很多。国内的教学计划进度安排曾经强调,前两年不安排专业课,以至于我们的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被安排在第5学期,材料研究方法更是被安排在第6学期,使得高年级学习特别紧张,深入接触专业知识和方法的时间被推迟。

4.关于培养计划的修订

从网页上能够追溯到mit材料系1998年的培养计划,其培养计划在2003年做了很大的调整。两者的比较

这两个培养计划的最大差别在必修课,课程名称几乎完全变了。但对比课程名称和教学内容可以发现,新培养计划中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包含结构与化学键、热力学与统计力学两大部分内容,分别由两位教授讲授,似乎代替了原来的“材料热力学”、“材料物理化学”和“材料化学物理”3门课程,因为其教材之一仍然是物理化学(engel,t.,andp.Reid.physicalChemistry.SanFrancisco,Ca:BenjaminCummings,2005.iSBn:9780805338423)。“材料实验”应该与原先的“材料结构实验”对应,“材料综合实验”应该与原来的“材料加工实验”对应。“材料的微结构演变”与原来的“材料结构”相似。取消了“材料力学”、“材料工程中的输运现象”2门课程。增加了“材料的电光磁性能”、“材料的力学性质”、“有机和生物材料化学”、“材料加工”4门课程。取消2门,合并2门,增加4门,课程总数不变。

选修课变化较小,只是增加了若干课程,特别是生物材料和纳米材料的课程。其实,两门生物材料课程是2000年增加的,当时选修课由4方向增加为5个方向。选修课的最大变化是理论上不再分专业方向,学生可以任意选课。但实际操作时,仍然向学生推荐各专业方向的课程组合。无论如何,每个专业方向的课程不足4门,学生必然需要选修其他方向的课程。

从2003年至今,必修课没有变化,选修课则有一些小的调整(表5)。其中2005年减少了高分子化学、化学冶金学(Chemicalmetallurgy)2门课程。增加了2门数学,材料热力学(原来的必修课),先进材料加工,衍射和结构,材料的对称性、结构和张量性质,材料选择,共7门课程。可见,增加的这些课程仍然是与具体材料种类无关的。2007年和2011年分别增加了1门生物材料方面的课程。可见,即使是选修课的调整,仍然在继续加强有关材料行为特征方面的课程,减少有关具体材料种类的课程。

5.关于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

过去,mit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培养目标分四类,研究型学位(Course3)、预科型学位(Course3a)、实践型学位(Course3B,2003年取消)和考古型学位(Course3C)。其中,研究型学位与实践型学位培养要求的唯一差别是不变的,即前者在四年级做毕业论文,后者在二年级暑假和三年级暑假做2个20周的企业实习,其他课程要求完全相同。现在把实践型学位取消了,但仍然保留了学生向这个方向发展的渠道,即学生仍然可以选择做毕业论文或者企业实习,学位合并在研究型学位(Course3)中。

从2003年培养计划大调整来看,mit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Course3)的主要培养目标是让本科毕业生继续深造。也可能是社会需求的变化促使mit对培养计划进行调整。这从mit选读实践型学位人数变迁或许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表6)。从1998年到2002年,实践型学位人数多于研究型学位的人数,2002年突然降低,与研究型学位相当。查看大学2年级实践型学位学生注册数,从2002年起突然减少,由原来每年约20人突然减少为6人。2003年培养计划调整当年,还有5人注册为实践型学位,这应该是此前培养计划延续所致。

那么,没有了实践型(Course3B)学位,是否还有学生仍然会选择实习代替论文呢。下面从2002~2008年mit材料系本科毕业生去向分析。除了一些研究生院,网页一共列出了38家企业和17家政府部门或咨询机构。统计2002年以后(至2005年结束,当年仅剩下1人)各年4年级实践型学位人数(也约等于当年毕业人数)总和恰为38人,与毕业生去向统计的企业单位数刚好相同。这难道是巧合?是否可以推论,2003培养计划修改之后几乎就没有学生选择去企业实习了?

mit材料专业取消实践型学位,以及此后可能几乎没有人选择实习代替毕业论文事实,一方面可能与美国产业向国外转移,本国企业对工程师的需求减少有关;另一方面,mit培养计划中的课程设置调整也起了一定作用。因为选择实践型学位人数锐减在前(2002年),培养计划调整在后(2003年)。培养计划中去掉的必修课“材料力学”和“材料工程中的输运现象”,显然属于工程类课程。因此,其培养计划课程中增加材料研究型基础知识、减少工程知识的倾向十分明显,也说明其培养计划随社会需求进行了及时调整。

另外,尽管2003年培养计划中的必修课有较大调整,但选修课调整比较有限。而且调整前后,没有改变其材料类本科生宽专业培养的模式。

但在选修课中,把专业方向的基础课程去掉,仍然让人有点匪夷所思。例如,高分子化学在高分子材料领域历来就被认为是专业基础课。mit在2005年却把这门课从本科生培养计划中去掉了。查看其高分子方向研究生培养计划核心课程,可以看到高分子物理化学、高分子合成、高分子合成化学等基础课程。可见,mit把专业方向的一些基础知识培养放在了研究生阶段。

以上似乎给人这样的印象,如果不继续读研究生,则专业方向的基础知识是不太够的,无形中将人才培养的周期拉长到研究生阶段了。但从我自己教学的经验来看,学习高分子物理就可以了解高分子材料的行为和特征,未必需要清楚地知道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制备方法。我的一些研究生以前从未学习高分子方面的课程,为了让他们在研究中能够理解和使用高分子材料,我就是先给他们讲授高分子物理的基本知识。

另外,注意到mit材料专业研究生数量是本科生数量的2.2倍,有很多研究生来自校外,特别是来自国外。所以,mit材料专业培养计划中对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的调整,结合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安排,既考虑到了本科宽专业基础的培养模式,又打通了本科生培养与研究生培养之间的关联,在研究生阶段加强专业方向基础知识的培养,也便于接受其他教育背景的学生来读研究生,还是十分合理的。

mit材料专业的本科培养计划,不断强化了按照材料大类进行培养的模式,必修课和选修课都加强了材料基本行为知识的课程,减弱了材料类别基础知识的课程,把后者移到研究生教育阶段。这说明国外关于“材料研究依据其行为和特征,而不是依据材料类型来进行”的认识形成30多年以来,不仅没有改变,还在进一步加强。mit在2003年对培养计划大调整时,加强了材料研究基础知识课程,减少了工程类课程,其本科生的主要去向是进一步深造,直接到企业就业的比例急剧减少。本科生阶段加强研究基础知识课程,把专业方向基础知识培养放在研究生阶段,加强了研究生的知识培养,可能是其材料研究能够长期在美国名列前茅的原因之一。

生物科研计划篇7

关键词:“国培计划”;高中生物;骨干教师培训;培训方案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9-070-03

教师是进行基础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力量,提高教师整体水平与素质已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已成为十分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要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国培计划”是《纲要》确定的重大项目,也是第一个落实出台的项目。为做好“国培计划”高中生物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培养一批“种子”教师,同时也为探索生物教师培训的有效模式,我们在相关的培训需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已取得的经验和成果,从研修目标的构建、课程内容的设置、研修方式与培训机制的创新以及培训效果的评估方面进行培训方案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一、依据“国培计划”要求和学科特点,确定研修目标

“国培计划”的目标要体现“骨干、引领、示范”的作用和培养“种子教师”的宗旨。研修目标在整个培训方案的设计中具有纲领和指导作用。从根本上说,教育目标反映的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主观上的一种要求和愿望,具有主观性的根本特点,它决定着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和价值实现。

对于生物学科而言,我们在对高中生物教育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纲要》精神为依据,确立了以新课标为学科基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原则,突出先进性、针对性与实效性,立足高中生物教育教学的实际,引导、激励、帮助培训对象在现有起点上持续发展,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与拓展能力,在教育观念、知识结构、实施素质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有一个质的飞跃,使其在当地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改理念和培训教师中发挥带头作用,真正起到“骨干、引领、示范”作用的总目标。

为进一步深化总目标以便能够顺利实施,我们将其细化为如下七个目标:第一,通过课程研修,帮助高中生物教师扩大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了解现代生物学的发展趋势,深入理解高中生物学新课程中出现的新知识和新技术,提升教师的个人素养。第二,通过研修使受训教师能够对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高中生物新教材有一个全面的理解,能够正确使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高中生物新教材,并用课程标准指导教学,理清高中生物新教材的编写思路和教学思路。第三,通过研修使受训教师能够正确理解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中的作用,能够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校本研修中,并在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中起到示范、引领和指导作用。第四,通过正规化的教育科研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与写作水平,提升教育科研成果质量。第五,通过参与式和体验式的学习,能够了解国内不同地区生物课程改革及教学的最新动态,认识差距,主动探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进一步研究和把握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实践活动,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第六,通过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线索的任务驱动式、互动交流式、经验共享式研修,使受训教师积极参与到研修活动中。在研修中开发并形成一部分优质课程案例资源和优质教研课题案例资源。第七,通过在高中生物学教学、实验和科研方面的培训,使学员具备相当的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形成和发展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能在当地生物新课程改革中发挥带头、示范和辐射作用。

二、根据新课程标准和骨干教师需求,合理设置培训课程内容

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课程设置应当注重于更新知识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科研能力、拓展实验技能和促进专业发展等方面;同时根据“国培计划”的要求,培训中要培养一批“种子”教师,全面提高生物教师素质。因此,我们将研修课程分为六个模块,这六个模块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有机体,相互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培训课程。

1.注重更新知识,强化生物学专业基础理论与科学发展前沿动态

“生物学专业基础理论与科学发展前沿动态”模块的主要目的是完善高中生物教师的本体性知识结构,让学员了解生物学科最新发展动态,这样有利于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2.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促进中学生物教师专业成长

根据“国培计划”的要求,“种子”教师在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的过程中,不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还要学习如何培养青年教师的课程,理论联系实际,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新课程的要求,切实加强对年轻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努力提高生物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同时这也符合“国培计划”的“引领示范”的宗旨,对促进生物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价值。

3.提高教育理论水平,改进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性教育

“高中生物新课程教育理论与方法、教学与创新教育”模块以受训教师为本,以促进受训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以受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中心,以教学案例为线索,以受训教师的发展为目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阐述生物教育教学的问题。

生物科研计划篇8

选题策划是编辑人员开发出版资源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包含确定选题、内容规划、开发作者、读者定位、市场分析等几个要素。选题策划针对不同类型的图书有不同要求,近年来,在新形势下,学术著作的选题策划面临诸多挑战。在这种形式下,如何策划并实现高层次、高水平、有价值的学术著作,本文将以生物学著作为例,浅谈几点感受。

捕捉信息是关键

每一学科都包含了众多分支学科,涉及的领域林林总总。以生物学为例,按照研究对象可分为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按研究领域又可分为分类学、形态学、生理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等。如何在众多领域中找到符合市场需求的选题,就需要时时关注学科发展动向,掌握研究热点。

首先,应在大方向上了解国家政策。较为值得关注的是国家科技部官网的“科技政策”和“科技计划”专栏,其中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就确定了我国15年内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如在生物学领域包括了农林生物质综合开发利用、种质资源发掘保存和创新、生物安全保障;在生物技术领域包括了靶标发现技术、动植物品种与药物分子设计技术、基因操作和蛋白质工程技术、基于干细胞的组织工程技术和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

其次,可关注几个部级重大科研项目的申报指南及资助名单,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每年的申报指南,有各学科重点资助领域的详细说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以及部级科研机构的重要课题(如中国科学院先导项目)等,由其申报指南和项目清单,也可获得指导性信息。

再者,还要尽可能多地关注科技类媒体。网络、电视、科技类报纸是获取科技新闻的主要渠道,学科专业网站也尤为重要,以生物学为例,生物通(http:///)、生物帮(http:///)涵盖了该领域海内外热点动态,尤其生物帮网站还开发了微信平台,使生物学从业者能够更加便利地获取信息;关于电视节目,可关注的有CCtV科教频道,以及每年1月CCtV新闻频道播出的前一年的中国十大科技新闻;《科技日报》《科学时报》《北京科技报》是国内最有代表性的科技报刊;此外,国际相关领域的图书销售排行也是值得关注的,根据图书的畅销与否,来判定研究热点。

最后,参加学术会议也是了解学科发展动态的有效渠道;还可在拜访专家、和作者沟通的过程中,了解相关专业信息。

努力开发作者资源

确定选题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找到合适的作者。对于学术著作,各个大专院校的教授、各种级别研究单位的研究员,都可以是潜在作者,但一部优秀的学术著作,不仅需要作者有从事多年研究的经历,还应该在该领域已经获得绝大部分同行的认可,并热心于研究成果的出版推广。

选择作者时,最容易操作的就是看研究者的“名头”,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等等,都是科技图书编辑长期追踪的对象,但这些资源毕竟有限,而且大多不仅要工作在科研一线,还经常身兼数职,无暇顾及写书。笔者以为,除与这些人建立联系外,还可对这些“大人物”团队中较高层次的研究者给予更多关注,如973计划项目的子课题负责人,部级奖项中排名第二、三的获奖者,院士实验室中研究员级别的专家等,相对于有“名头”的权威科学家,这些人不仅有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经历,有权威科学家的指导,而且能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到科研工作中,包括写作。另外,一些经济发达省(市),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也值得重点关注,相对来说,这些地区对科技发展投入较高,也更容易出成果,即便是省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和科技奖项获得者,也是值得关注的优秀资源。

多渠道与作者沟通和服务

确定目标作者后,与作者建立友好互信的关系尤为重要。最基本的联系方式就是发邮件、打电话,这种方法虽然便捷,但仅限于在后期维护中使用,初次和作者建立联系时效果有限,难以获得对方的信任。因此,在开发新的作者资源时,应尽可能多见面,面谈有交流更彻底、更容易取得对方信任等优势,对于本地作者,应尽可能当面拜访;对于外地作者,也可利用参会或出差等机会主动拜访。此外,还可利用已有作者资源的人际关系网开发新作者,每个研究领域学者之间常有合作,尤其是比较权威的学者,人际网络会更广,对于已建立良好关系的作者,可通过他们介绍更多的潜在作者资源,一般来说,这种方法更便捷、有效。

与潜在作者初步建立联系后,应长久地保持联系,即使对于短期内没有写作意向的专家,也可通过多渠道建立友好的关系。如应第一时间向作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为潜在作者提供科研服务等。

通过各种渠道提升自我

学术著作不同于大众读物,不仅要求作者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作为学术著作的编辑,也应该具有较高的学术素养。目前我国从事学术著作出版的编辑,大部分都有研究生的学习经历,但毕业后不再参与具体的科研工作,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只有深入了解学科背景和进展,才能在组稿工作中顺畅地与作者沟通。此外,从保障图书学术质量的角度讲,编辑也应该不断提升自我的学术素养。为此,学术著作的编辑应尽可能把自己培养成为学者型编辑,采取多种途径尽可能用新知识充实自己。

首先,应多参加学术会议。以生物学为例,各相关学会每隔1-2年都会召开学术年会,如中国植物学会、中国遗传学会等机构举办的“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中国动物学会举办的“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以及中国微生物学会的学术年会等,参会不仅可汲取知识,还是结识新作者的良好机会。其次,可积极参加大学、研究所举办的培训班,如北京大学自1998年开始,每年8月举办的植物分子生物学暑期班不仅面向社会公开授课,报告人也均为优秀的华人科学家,包括美国科学院院士以及全球知名大学教授,是了解领域内前沿知识和热点的非常好的渠道。此外,如果条件允许,还可创造机会参与作者的科研工作,或者参加自己所毕业的实验室周期性召开的研讨会。

提升自我,不仅表现在专业领域,还包括行业领域,作为一名合格的学术著作的编辑,还应努力提高职业素养。在通过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后,每年应坚持参加继续教育;此外,在日常工作中也要多总结好的工作经验、向业绩好的同事取经。

生物科研计划篇9

中国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对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提出了巨大的需求。以神经计算、仿真记忆存储、智能机器为代表的战略性经济增长点,也将成为抢占未来20-30年智能社会和超智能社会发展先机的关键。

基础研究与产业融合“分秒必争”

如今人类对自然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强,人们也越来越想了解这一“控制自身的器官”――大脑。脑科学研究不仅是当前国际科技前沿的热点领域,也是理解自然和人类本身的“终极疆域”。

2013年4月,美国奥巴马政府宣布启动美国“脑计划”。几乎在同时,欧盟宣布将“人脑工程”作为其未来10年的“新兴旗舰技术项目”。随后,日本和其他国家也相继启动了自己的脑计划。一时间,世界各国开始了一场“脑科技”竞赛,脑计划被看作是可以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相媲美的大科学项目。在此大背景下,中国脑计划也呼之欲出。

2016年,中国“脑科学与类脑研究”被“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为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和工程之一。目前,“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作为“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已启动的4个试点之一,进入编制项目实施方案阶段。

实际上,神经科学和类脑人工智能是在当代多学科交叉背景下,传统经典学科重新崛起的典型代表。可以用“野蛮生长”来形容近两年人工智能领域风起云涌的发展态势,吸取了脑科学研究精华的类脑人工智能及其应用,将给世界带来重大的突破性变革。

中国虽然在语音识别、脑组织显微成像等个别技术领域在国际水平上可以“领跑”,但要在更多的领域进入“领跑”梯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哪个国家能领先占领脑科学和类脑研究的高地,很大程度上要看谁能率先实现基础研究和产业融合发展。全球脑科学和类脑研究正处在重大的历史窗口期,中国不容错过。

美国脑计划的起因与发展

美国的脑计划有一个奇葩的开始,是在科技界纷乱的反对声音中才找到方向。

2012年初,奥巴马总统科技政策办公室找到基因组学、脑科学、合成生物学、纳米技术等方面的著名科学家,希望他们提出一个类似人类基因组计划那样的脑科学计划。经过一番酝酿,这些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名为大脑活动图谱绘制(Brainactivitymapping,Bam)的计划,即通过记录各种脑活动中涉及的每一个神经元的每一个动作,来绘制出第一幅囊括大脑所有活动的详图,其最终的应用包括通过直接改变神经回路中的电活动来改变人脑功能和治疗脑疾病。

同年4月,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要启动该计划,即刻在美国科技界引起轩然大波,众多科学家纷纷表示反对。在纷乱的反对声音中,意见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在设计Bam的过程中,并没有经过众多科学家的深入讨论,它只是少数专家和白宫科技顾问们闭门造车的结果。因此,该计划到底是否可行、有多大意义,还值得商榷。二是白宫的科技政策办公室可以决定是否要做,但不应该决定要做什么、怎么做,或者参与管理具体科学项目的实施。

面对批评,奥巴马决定由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niH)作为领导机构,组织协调美国脑计划,吸收并平衡各方意见。他任命niH的院长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Collins)负责该计划,因为此人曾经领导了美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得到了科学家们的认可和各界的赏识。柯林斯随后组织了由美国能源部、自然科学基金会(nSF)和美国国防部等部门共同参与制定美国脑计划。他认为,脑计划要做什么、如何做,要由科学家们讨论得出,不能由政府部门制定。之后,他任命了两个科学家做专家委员会共同主席,一个是德高望重的灵长类认知研究专家、斯坦福大学教授比尔・纽萨姆(Billnewsome),另外一个就是对Bam提出尖锐批评的科里・巴格曼(CoriBargmann)。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美国式的化解意见方式:你的意见最大,就让你来做主席,参与并主持整个工作的进行。纽萨姆和巴格曼作为共同主席,邀请了20多位举世公认的脑科学不同领域的学术领袖参加专业委员会。为了避嫌,专家委员会成员不能申请脑计划的基金。

专家委员会提出来一个非常创新的组织研讨方法:每次开会前先确定一个主题,广泛征集神经科学界对该主题的意见;开会时网上直播整个过程,全美国的科学家们都可以看到专家委员会成员对每一个主题的讨论;各地的科学家们还可以进行网上互动,提出问题、看法和意见;会后还有书面提意见的机会。经过十几轮这样的讨论,最后形成了美国脑计划的定位、方向、目标以及里程碑和时间表,并将整个划向全社会公布。

经过反复的讨论,脑计划专家委员会决定放弃之前提出的Bam计划。他们认为,在脑科学中还没有一个像“全基因组测序”那样具有明确终点的科学问题。而在有限的可预见的时间内完成“脑活动中涉及的每一个神经元的每一个动作”的记录,从技术上看是非常不切实际的。因此,美国脑计划决定以技术开发为主导,更名为“推进创新神经技术脑研究计划”,简称“BRain计划”。该计划将先开放新技术、新工具和新方法,再实现以下七条目标:

(1)对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类型进行全面、系统普查,并开发工具来记录、标记和操纵这些神经元;

(2)改进各种技术,绘制从突触到整个大脑、分辨率不同的各个层次的神经环路图;

(3)开发和应用大规模监测神经活动的方法,生成大脑工作的动态图像;

(4)证实因果关系:采用能够精确改变神经环路动态的干预工具,将大脑活动与行为相关联;

(5)确定基本原理:通过开发新的理论和数据分析工具,获得了解心理生物学机制的基础概念;

(6)推动人类神经科学发展:开发创新技术,以了解人类大脑并治疗脑部疾病;创建并整合人脑研究网络;

(7)从“BRain计划”到大脑:整合新技术、新方法,发现神经活动的动态模式如何转化为健康和疾病中的认知、情感、知觉和行为,以及编制神经环路及转基因模型。

美国脑计划的最新进展和成果

2016年底召开的美国脑计划第三次年会,邀请了四位著名科学家做主题演讲。让人印象最深的是美国休斯研究所的卡罗・斯弗波达(KarelSvoboda)教授,他提出一个观点:对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不应该拿发表文章的数量和影响来衡量,而应该看重技术的应用及推广的范围和速度。为此,应建立起一套新的神经科学技术的开发方式,一个研究者可以组织研究所内甚至所外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形成一个临时团队,设立非常具体的目标,开发完成后,团队立刻解散。开发的新技术都不能自我独占,必须要立刻传播给世界各地,让大家免费使用。开发成功后,团队成员报酬丰厚,但是评价技术的标准只有一个:技术是否被快速且广泛地应用。三年来,美国的脑计划已经初见成效,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记录技术。研究神经元的电活动,传统方法是用一根电极,记录单个神经元的放电情况。这就像大海捞针,单个神经元的活动很难准确反映众多神经元所介导的某种行为。目前的努力是用几百个电极,同时记录和解读神经元的活动。另一种是用光学方法,譬如说利用钙成像可以同时记录小范围内几千个神经元的电活动。但是往往需要将动物固定在显微镜下看,且动物不能活动。现在用镜头矫正等技术,可以观察到大面积脑区内的神经元放电。用微型植入式镜头,则可观察动物在行动时的电活动。功能磁共振技术一般只能间接、粗略地观察某个脑区的神经活动,而且机器庞大又昂贵。近年的新技术将磁共振变得小型化、便携式、可移动,甚至可同时检测神经递质释放。超声波记录是最近出现的一个亮点。电极和光纤都需要进入大脑,是侵入式技术。而超声波有较好的组织穿透力,是非侵入式的。现在有各种创新,将超声技术用以观察神经元活动。当然,以上这些技术还在研发初期,目前还没有一种技术可以被广泛应用,但前景非常被看好。

2.刺激技术。刺激神经细胞从而改变脑活动和行为是神经科学的另一大手段。长期以来一直是将电极插入某个脑区,给电极刺激使神经细胞发生反应。近10年光遗传学已经基本取代电极刺激,因为光敏蛋白可以通过遗传学手段表达特定的神经细胞。其缺点就是光纤维也需要插入脑中。根据光刺激的这个思路,目前一些实验室利用生物体内蛋白的生物发光,对特定神经元进行刺激,以求实现非侵入式刺激。超声波可以穿透头骨和脑组织。很多实验室在努力开发超声刺激,这类研究工作非常活跃。与光电声技术相比,磁场技术具有的独特优点就是穿透力强、衰减慢,因此可以无损伤地影响神经元活动。一些学者用纳米磁珠来激活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以期实现刺激神经元的目的。另一个研究热点是寻找磁感应蛋白,这样外加磁场时就可以控制神经元的活动。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关注的领域。

3.分析技术。最为引人注目的课题之一是单细胞的基因表达和标注技术。目前关注的热点是:

(1)开发大数据整合分析神经元记录数据的方法,包括影像学数据平台和电生理记录的数据平台,这些数据将有利于推进计算神经科学的发展,也可以作为将来机器学习诊断多种神经疾病的样本库。

(2)单细胞的基因表达和标注技术,解决神经元种类和功能之间的联系是一大关键问题。目前走在前沿的是艾伦脑研究所的曾红葵教授,他们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做小鼠整个皮层和下丘脑的神经元表达谱,并结合细胞的形态,连接和电生理特性进行一种全新的细胞分类,可能会对整个神经科学产生冲击。

4.各种技术在脑功能和行为方面的应用。尽管技术开发尚处在早期阶段,已经有不少神经科学家利用新技术来重新认识脑功能。举例来说,普林斯顿大学的青年科学家伊兰娜・威腾(ilanawitten)用VR模仿环境代替工作记忆的行为学范式,并用大面积高精度成像技术实时观察整个大脑皮层在工作记忆时的神经细胞,甚至尝试改变部分脑区神经细胞电活动的方法,观察工作记忆是否受影响。

对中国脑计划的借鉴意义

从历史上看,一个颠覆性新技术出现时,会推动神经科学前进一大步。例如,膜片钳技术使得离子通道和细胞电生理研究经历了十几年的繁荣,诸如此类的还有荧光蛋白、基因敲除技术等。但以前是单个技术开花结果,现在是百花齐放,很多技术加在一起有可能使脑科学研究有一个前所未有的爆发性发展,使我们更深一步认识高级脑功能,也给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跨越式的进步。注重技术开发也许是中国脑计划需要借鉴的一个重要方面。

跨界和学科交叉是美国脑计划另一个显著特点。很多之前不做脑研究的化学家、物理学家、工程师,由于该计划的支持、吸引而进入脑科学领域,与神经科学家合作,从全新角度,用过去几十年都无法想象的方法和手段,从多个层次展示了脑的奥秘。这种学科交叉和跨界合作带来的创造力的爆发令人振奋。中国的脑计划,也应该设计出新的鼓励机制和评价标准,促进跨学科的合作。

以目标或任务导向性的课题或项目,在美国脑计划中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不凡表现。这种做法可能起源于艾伦脑研究所。当年他们曾经用比niH少一半的时间、一半的钱,将鼠脑一万多条基因表达的定位全部做出来。这是通过一个较大的团队分工合作实现的:有人做脑切片,有人做基因探针,也有人管图像记录、影像照相或分析。这样做效率高,质量也好。这类任务导向性的工作需要较大团队的协作,要运用现代化的项目管理方式,要求有明确而可衡量的目标,紧扣主题,而且要有可实现的计划,以及明确的方法和进度时间表。在中国的脑计划中,可以考虑一部分任务导向性课题,譬如老年痴呆症大脑中单个神经元基因表达谱,灵长类皮层连接图,等等。

由科学家而不是政府官员或科技管理人员来定方向,是中国脑科学计划非常需要借鉴的做法。中国在科研管理上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在同行评议来评审课题申请方面。但在如何立项,如何管理等方面,仍然非常欠缺。如何将具有全局观念、有国际学术地位且还在科研一线工作的战略科学家们组成专家委员会,如何让广大科学家通过深入的讨论来决定做什么、怎么做,如何来考核评价脑科学计划的成果,这些都是需要深入思考的。政府起到的只是组织和支持作用。

中国脑计划需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规划具有特色的研究计划。现在的一些新技术,过几年会逐渐走向成熟和应用。在这个过程中,会开始逐渐关注脑认知的原理和机制,特别是高级脑功能,比如计算和数字概念、自我意识、想象,或者其他与高等动物差距很大的行为,这些是用小动物(鼠类)无法研究的。因此,使用灵长类动物做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长期以来,灵长类研究进展不大,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缺乏技术。脑计划开发的新技术、新方法,一定会在灵长类脑研究中结出硕果。中国具有丰富的灵长类动物资源,也许可以利用美国脑计划开发的新技术来研究灵长类脑的连接、发育、电活动以及高级脑认知行为,为世界脑科学做出独特的贡献。

生物科研计划篇10

以往城市规划多从土地及空间配置出发,注重城市功能及交通优先,这种规划多以人的需求、便利为核心,将城市生态研究仅仅作为规划编制中的过程参考,往往具有明显的人为性、片面性。由于人类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缺少在不同尺度上对城市生态安全系统、生态系统容量能力、生态承载的分析作为编制规划的科学量化依据,也由于人为活动趋利性,使得城市从中心区到副中心区的板结扩散,将城市生态系统结构肢解得支离破碎,导致城市中心区域组织系统结构致密且高密度的聚集,同时也使城市边缘的城镇体系趋向于仿效中心城区的高密度建设模式。一个又一个失控的摊大饼式城市规划不断出现,且瞄准城区内和城市边缘系统自然生态优化资源的湿地、河岸、湖泊、水库、林地、古寺庙周边以及森林山地,使之成为商业建设项目的抢占目标。在城里人想出城,城外人想进城的当代居住消费欲望的驱动下,对城市周边的自然资源、生态功能维护、生态保护与调控都产生了极其不利的负面作用。这是绿色建筑推广所面临的城市现状存在大背景,这是推动绿色建筑科学发展的主要障碍所在。

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生态化建筑,或可持续建筑。其内容不仅包括建筑本体,也包括建筑内部,特别是包括建筑外部环境生态功能系统及建构社区安全、健康的稳定生态服务与维护功能系统。

由中国建设部颁布的《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试行)中强调了能源系统、水环境系统、大气环境系统、声环境系统、光环境系统、热环境系统、绿化系统、废弃物管理与处置系统、绿色建材系统,导则的目的在于推动与落实适宜的建筑集成技术,使能源、资源得到高效、合理的利用,并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达到节能、节水、节地、治污的目的,其中强调了加强住宅小区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在中外有关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的大量评价标准中,包括:美国的LeeD、英国的ecoHomes、澳大利亚naBeRS国家房屋环境评分系统、加拿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法国可持续发展评价规范、德国可持续发展评价规范、日本共生住宅标准等等都无一例外地在规范建筑生态功能和建筑对风、光、热、气、雨、水、植物等生态要素采用技术达标要求。同时,放在首位的是强调生态住区绿色建筑的选址,这是一个必备条件。一个违背生态原则的社区及建筑选址无论如何也无法被称之为生态社区或绿色建筑,这种建筑只能是破坏自然生态系统依赖生态技术或生态材料的反生态建筑。科学地为绿色建筑提供集约化、高效的良好生态环境,包括最佳的风环境、空气质量、日照条件、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绿地景观与功能系统等;保障在各建筑组团中的绿色建筑能够参与城市生态安全格局间的自维护系统、防护系统,参与城市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的交换,实现其呼吸功能;保障绿色建筑受自然系统有效的服务,是绿色建筑健全与完善的前提。因此,生态规划的存在与发展必然是绿色建筑迎来发展机遇的前提条件,生态规划是保障规范与发展绿色建筑使其名副其实的根本。

作为从事生态规划、生态建筑研究与教学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老师,笔者致力于探索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的研究与实践。自2000年起,陆续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地质勘察设计院、中鼎国际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等单位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合作,逐渐组成了多学科交叉合作,以生态规划、生态建筑及绿地系统研究为主题、以城市生态多学科融合为方向、以综合协作研究与实践为目地的长期合作团队,开展了生态规划、生态景观设计、生态建筑、生态化室内设计、屋顶绿化、生态建筑教学和生态规划教学等多项研究与实践。如:编制完成了《中关村科技园区生态人居环境标准体系》第一阶段报告,完成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发展区生态规划》,完成了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委托的依据生态规划对《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二期规划设计方案》招标议案和评标编制、提出生态湿地保护为前提的《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二期规划设计方案》调整方案设计、研究与编制了《唐山市主城区生态规划编制研究》,以及即将完成的中国-欧盟环境管理合作计划项目、中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北京怀柔山水园林城市生态规划的编制工作,同时在中关村生态规划的指导下完成了海淀生态办公区(eoD)的建筑研究、设计与施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生态室内办公设计研究与施工试验等等。

实践一: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发展区生态规划与海淀生态办公区(eoD)的建筑设计研究与实践

1.1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发展区生态规划

中关村生态规划作为第一个与城市规划实践相结合的探索性生态规划,其理论与方法着重强调城市生态系统中各种相互关联的生态关系之间的协调,而非单一因素的最优控制。规划将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发展区域视为自然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相结合的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在GiS技术支持的基础上,通过对自然资源分析,运用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建构健康生态系统-生态安全框架,划分土地的生态等级,并针对中国城市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的专业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根据社会存在的问题,创建了以绿量数字化模型为基础的绿容率核心控制体系,科学的量化规范区域绿地系统保护与建设标准,实现生态规划指导园区生态化建设目标。生态规划成果应包括自然生态系统与城市人工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的适宜性评价、生态功能区划、人口适宜容量规划、生态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绿地系统生态规划、能源规划原则和环境污染防治规划原则。

生态规划的方法包括基于景观适宜性方法进行的生态适宜性和生态敏感性分析、基于应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建立的落实到可操作的控制城市规划层面的生态安全格局等完成生态规划等级区域的控制规划。中关村生态规划中,我与北京林业大学的赵惠恩博士首次创建了以绿量数字化模型为基础的绿容率核心控制体系,科学量化规范区域绿地系统保护与建设标准,实现生态规划指导园区生态化建设目标。

1.2海淀生态办公区(eoD)的设计

海淀生态办公区的规划与设计,体现了从生态规划落实到生态景观设计、生态建筑设计、生态化的室内设计一脉相承的生态规划及设计策略。

办公区外部生态环境包括建筑外部环境生态功能系统及建构社区安全、健康的稳定生态服务与维护功能系统,重点是通过对微观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和保护,营造一种既适于生态群落发展又适于品质办公需要的优质生态环境。办公区的生态功能系统通过绿地群落组织系统、植物功能调节系统、微地形系统及风环境、水环境系统建立。

植物系统的建立包括植物多样性配置、符合生态规划绿容率的植物绿量配置、植物形态及其疏密组合建立规划区域的通风廊道及建筑周边的通风系统。并在群落配植上依据植物滞尘、杀菌、降噪、放氧和固氮等生物功能,在微环境中营造出一个为生态建筑提供最佳新风条件。

办公区考虑北京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并且水体的蒸发量很大的情况,建立了雨水收集及回用系统,结合湿地一体设计。因此,使用采集的雨水和部分城市中水进行空气降温、浇花、水景、消防以及水景设计等方面,雨水经过具有自净功能的水生植物的水体,自然渗透充分利用植物的净化功能。

良好生态环境的建立使作为系统中一个局部的建筑具备了称其为生态建筑的外部条件。生态办公区(eoD)自身的生态设计策略包括:被动式技术的应用,包括热压、风压自然通风室内带来新鲜空气,排出室内的热量;自然采光遮阳的建筑表皮系统对外部气候的过滤降尘等缓冲作用;玻璃温室效应的应用;室内多层次引入绿色植物系统,在通过生物智能技术控制温度、湿度的前提下,全面发挥植物对室内环境的生态效益;发挥建筑实体材料的储热保温作用,钢悬石膏墙体技术应用,提高了建筑外维护结构的柔性、保温性和施工的便捷性。主动式技术的应用包括:太阳能技术应用、水处理技术应用-雨水收集作为中水使用、雨水冷却建筑护结构和建筑周围蒸发效应制冷、地热能的运用-土壤提供的地热资源。

实践二: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项目——生态室内办公区设计研究与试验工程及适宜北京的屋顶绿化研究与试验工程

室内作为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装修、装饰的设计与施工,对绿色建筑整体生态功能和效益有着重要的系统作用和价值。

美国LeeD标准中的《商业室内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涉及到建筑的室内部分,具体从实施地点、水的利用效率、能源和空气、材料和来源、室内环境质量、创新和设计过程几方面来进行评估。按照资源、能源的逻辑将生态室内涉及到的能源供给、环境材料、植物、水、风、光等因子进行分类,就得到了能源系统、环境材料系统、植物系统、水系统、风环境系统、光环境系统,以及在这次设计中扮演了很重要角色的墙系统。在设计中,首先保证各个系统自身的良好运转和稳定发挥,然后再考虑各个系统之间共存于室内时的相互关系和配合。

室内利用混凝土顶的空间,带来了良好的空气交换;能源供给系统采用的太阳能利用技术;风环境系统采用的空调BeKa毛细管平面系统和新风系统及通风方法;隔墙系统采用钢悬石膏墙体技术;室内植物系统;免冲厕卫技术应用;循环再生材料应用,如再造石、软包装饮料盒再生材料、塑料牙膏皮再生材料、洗发液瓶再生材料、运动鞋底的再生利用材料和麻秸杆再生材料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