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园林花卉专业十篇园林花卉专业十篇

园林花卉专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2:33

园林花卉专业篇1

1.1教学时数少,教学内容与应用实践不甚匹配地方本科院校为推广素质教育,适应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通识教育课时增加,专业课课时减少的现象。一些公办院校如北京林业大学的园林专业园林花卉学单理论课时就有福建农林大学该课程学时理论是50、实验20,实习7天,而其独立学院东方学院该课程的理论学时为60、实验10,实习10天。而一些高职院校如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园林专业的园林花卉学理论也有70学时,实践1周。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该门课程的学时数仅为48,园林花卉学是一门内容繁多的综合性课程,且随着区域花卉产业的发展,内容更新快,面临这样一种“学时少,内容多”的矛盾,急需调整教学内容。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服务于社会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园林花卉学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使学生掌握足够的园林花卉材料,满足于植物造景及景观设计的需要。目前,北航北海学院园林花卉学选用的是北林刘燕主编的经典教材《园林花卉学》,主要由总论和各论组成,总论部分包括绪论、园林花卉分类、生态因子、栽培设施、园林花卉繁殖、园林花卉花期调控6部分,学时数为12,要求学生掌握园林花卉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各论部分为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水生花卉、岩生花卉、室内花卉、兰科花卉、仙人掌和多浆植物、食虫和蕨类植物9部分,学时数为36,要求学生能够识别常见园林花卉种类500种以上,并掌握其观赏特性、生态习性和园林用途。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园林花卉学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是要求学生能通过课程学习掌握足够的园林花卉材料,花卉理论知识只需掌握了解。因此需调整总论和各论部分的学时数,让学生能在短时间内识别更多的园林花卉种类并能应用。

1.2课堂教学形式需调整完善目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广泛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图片资料通过动态演示,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知,但是同时因为其信息量大,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忙于笔记,无暇思考,无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气氛变得沉闷,学生极易感到疲劳而失去兴趣。因此,在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便捷与直观等优势的同时还需要探索结合其他教学形式去弥补多媒体的弊端,来提高教学效果。

1.3实践教学严重不足园林花卉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需要识别园林花卉种类,掌握其观赏特点和园林用途,这些教学内容都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通过现场教学实践,学生才能理论联系实际更加直观地掌握园林花卉学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一般本科院校园林花卉学基本都会保证有一周甚至更多的实践时间,而北海学院却在2010届制定的园林专业培养计划中园林花卉学只有理论48学时,缺乏实践教学对实现教学目标极其不利。

2林专业园林花卉学教学改革探讨

2.1改革教学内容,调整总论和各论的比例遵循课程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园林花卉种类,更有效地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调整教学内容,总论和各论部分的课时数进行相应调整,总论部分由原来的12学时,压缩到8学时,其中,绪论2学时,园林花卉分类2学时,生态因子1学时,园林花卉繁殖2学时,园林花卉花期调控1学时,栽培设施学生自学;各论部分由原来的36增加到40课时,其中,一二年生花卉6课时,宿根花卉6课时,球根花卉6学时,水生花卉4学时,岩生花卉2学时,室内花卉8学时,兰科花卉4学时,仙人掌和多浆4学时,食虫和蕨类4学时。通过调整,让学生在了解、掌握园林花卉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掌握园林花卉种类。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选择、有重点的增减,穿插新技术、新知识及新成果让学生接触到较为前沿的知识和设计方法,增长学识。结合地方特色,在各论的教学内容中,还会增加园林花卉应用形式的介绍,如近年出现的新的花卉品种和种类,新的节日用花等,应用于垂直绿化、花艺造型设计中焦点花等应用形式,让学生能更加直观地了解不同花卉的用途,以便与后续课程如《园林植物造景》和《插花艺术》等的衔接。使学生对知识形成更好地连贯性印象,更牢固地掌握并应用知识。

2.2教学方法多元化

2.2.1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相辅相成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主要的教学模式,在园林花卉学的教学中用于向学生展示花卉图片,花卉的识别特征、观赏价值和园林应用上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仍是主要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在理解教师语言和网络多媒体直观图像及文字的互补中,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园林花卉的相关知识。利用多媒体可以播放一些园林花卉相关知识光盘,如荷兰花卉产业、荷兰球根花卉,使学生了解荷兰的花卉生产产业概况及球根花卉的生长周期。但也要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只是辅助设施,也有其弊端,如信息量过大,速度过快,造成学生无暇思考,消化不了易形成思维惰性等,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保留传统的板书形式去完善多媒体教学的不足。板书内容主要体现了章节的整体思路和基本框架,另一方面也可缓解多媒体的节奏,这样一来,学生既可对课程重点内容理清思路,把握重点和难点,也可以有时间思考和消化,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2.2.2启发式教学科学设计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让课堂气氛动起来,利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启发式提问讨论式答疑悟道理论理解及传授时序上的调整(先案例后理论)从而达到“易学、爱学、会学”,进而能够“自我理论创新”。如在讲授菊花时,提出“中国十大名花是什么?其中草本花卉有哪几种?”,“陶渊明关于菊花的诗词有哪些?”等问题,学生进行主动思考,老师点评后补充完善,扩展菊花花文化的相关知识,同时学生又能通过回顾思考对园林树木的相关知识得到巩固。如此一来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其联系和归纳的能力,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2.3开辟第二课堂,导入娱乐式教学毕竟课程课时有限,学生要在有限的课程学习时间内掌握几百种花卉及其应用并非易事,可以鼓励、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作为媒介,每个班级建立自己的Q群空间、微信等互动方式,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收集所见到的相关花卉图片、知识,同学间一起分享学习经验,建立自己或群体的图片信息库,形成教学资源库。通过这种在玩乐中学习,更易让学生通过展示自我而获得成就感,也会更热衷于学习。通过第二课堂的方式把课程内容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2.3校内外结合,增加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培养专门人才、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园林花卉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实践教学具有非常强的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现场教学可以让学生对花卉材料可看、可闻、可摸。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进行花卉材料繁殖,不仅能提高其动手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通过调整园林专业培养方案,增加园林花卉学的实践课时16学时。通过积极拓建园林花卉校内实习基地,同时积极开拓校外实习基地,开展与园林花圃生产基地合作等、做到“产、学、研”紧密结合,为学生的实践实习提供良好的保障。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可把校外实践环节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以作业形式(不占实践课时),组织学生课余时间以小组形式去调查花卉市场,完成调查报告并作出ppt展示,教师进行评阅并反馈给学生;另一部分为园林花卉繁殖实训4学时和组织学生进行当地花卉生产基地实习、不同公园及城市广场花境配置12学时。

2.4完善评价体系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结合考试和课程学习多元评价,满足学生发展自我、挑战自我的需要,最大限度发挥评价的正能量。传统的评价方法往往都是期末考试来定论,传统的园林花卉学考核方式为平时20%+期末考试80%,书面考试往往无法真正考核学生的真实水平与能力,反而导致学生在期末的时候埋头于背书应付考试的悲剧。因此,为了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目标,注重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改善原有的考核方式,新的考核方式为:平时20%+作业30%+期末考试50%。在考核内容上,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侧重与考核学生对综合知识灵活运用能力,如对某节日、花坛、花镜等花卉应用的实例设计及布置上,真正体现学生学以致用,达到教学目标及社会需求。

园林花卉专业篇2

关键词园林专业花卉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z.2016.01.041

GardenprofessionalFlowerCoursesteachingReform

BaoHongyao

(ShaoxingKeqiaoHorticulturalSchool,Shaoxing,Zhejiang312039)

abstractForLandscapearchitecture,thecorecurriculumistheschoolgardenflowers,butstilltherearesomeproblemsinteachingpracticalcourses,especiallythetheoreticallessonsmore,andlesspracticeclass,studentspracticebaseisrelativelysmall,doesnotmatchtheteachingcontentandpractice,teachingmethodsandteachingmethodsrelativelysimplesingleandsoon.Fortheseproblems,shouldflowercoursesteachingreform.theactualreformsneedtotakeavarietyofwaysandmeanstomakethepracticeofteachinghoursincrease,whiletherationaluseofmodernteachingtoolstorationalizetheteachingcontent,sothatpracticalteachingmoreprominent.thispaperfocusesontheflowergardenprofessionalteachingreformanalyzedanddiscussed,presentedtheauthor'sthoughtsandsuggestionsforreferencepurposesonly.

Keywordsgardenprofessional;flowers;teachingreform

对园林专业学生来说,花卉学属于一种必修课程,其主要研究的内容有:花卉分类、花卉应用、生产设施以及花期调控和花卉繁殖技术等。这门课程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综合性以及应用性,且研究范围比较广泛。依据现代社会对花卉学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同时针对现代教育目标:培养实用型、研究型以及应用型人才,结合近几年花卉学实际教学实践,笔者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升花卉学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能力。

1园林花卉教学中的问题

1.1理论课时比较多,而实践教学比较少

园林花卉学属于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对花卉种类进行识别,掌握其园林用途以及不同观赏特点,而这些内容的实践性都比较强,只有利用现场实践教学这种手段,才能让学生可以将课本理论与实践有效联系起来,更加直观地获得花卉学教学重点内容以及难点,而实际上,很多中等职业学校都不注重这一点,安排的理论课时比实践教学课时多很多,这也和学校实际教学条件有关,比如学校没有建立实践基地或者实践基地太远,受到交通、经费以及学校安排的限制等,所以很难将实习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除此之外,因为花卉组织培养、切花栽培以及无土栽培技术等具有非常高的技术性,所以在花卉实习过程中很难开展这些栽培形式,大部分情况下,学生只是在校外生产现场进行走马观花式的观察,不会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

1.2教学内容跟新比较慢,和实践不符

在现实生活中,花卉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其和社会以及经济发展有着很密切的关系,且花卉新品种、应用形式以及新技术的产生速度也越来越快,比如,切花栽培、节日用花、无土栽培、发展动态以及垂直绿化和组织栽培等新技术以及新知识和新应用形式,没有在花卉学教材和具体教学大纲里面体现出来,所以学生难以从教材里得到新应用知识以及花卉发展动态,就应该重新补充以及调整教学内容和具体教学大纲。除此之外,花卉学教师如果没有及时更新花卉知识,大部分都只是对现有教材进行钻研,使得新知识匮乏,降低实践能力,从而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所以,为了让学生可以获得内容更广以及更新的园林花卉知识,教师不仅要精通现有花卉专业知识,还应该与时俱进,亲自参与到实际生产中,以此来提升教师的实践技能,全面了解市场行情,同时不断综合相应的知识结构来开展教学研究。在教学内容方面,应该设计比较合理的,同时和时间具有紧密联系的内容,这样就可以满足不断发展的花卉生产以及花卉业的实际需求,培养出和社会发展以及用人单位需求相符的人才。

1.3教学手段和方法比较单一

因为花卉学教学课时整体比较少,同时知识量比较大,所以对教学方法产生了一定的限制,这也是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花卉学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依然以传授为主,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使得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个专业,同时因为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就使得学生缺乏对花卉学学习的兴趣,从而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目前教师已经广泛应用花卉学多媒体课件,虽然和传统黑板板书相比,其信息量比较大,也非常形象生动,不受时间以及空间的局限,是教学方法的一种有益探索。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发现这种教学方法也存在不足之处。比如,在对媒体教学过程中,学生因为忙着看课件以及做笔记,而没有时间进行思考;教学课堂的气氛比较沉重,学生注意力也很难集中,极易出现思维惰性,而且学生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课后可以再仔细看课件,不用在课堂上听懂。这样就会使得学生在拿到教学课件后,因为课件信息量非常大,所以只是草草看一下,没有完全理解,最后不了了之。日积月累,就会抑制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除此之外,有些教师因为长时间使用相同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所以很容易出现依赖课件现象,只用备课一次就可以多次使用,依据套路进行教学也会限制教师的思维,使得教师在教学课堂中不能和学生真正互动起来,最终使得整个教学过程越来越机械和呆板,产生的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

2教学改革建议

2.1通过多种形式以及途径来使实践教学课时增多

实践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获得专业知识以及生产技能,同时将这些专业知识有效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教师应该对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教学课时进行合理的安排,确保学生在学完一章理论课之后,也就是3小时理论课后可以进行1小时的实践学习,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起来,通过理论知识获得生产技术以及操作技能。如识别不同花卉、繁殖、温室盆栽管理以及整地和播种等实践教学。利用老师所讲解的教学内容和操作示范,在实践中掌握相应的生产操作技术。此外,也可以采取多种途径以及形式来有效利用校外的一些优质资源,和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将校外实习基地所具有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通过学校以及教师关系以及影响力,让学校出资或者是学生出力,和企业以及个体单位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花卉学实践基地关系。学生通过校外实习,可以开阔眼界,掌握实际花卉生产技术,同时课巩固了在课堂上获得的专业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2.2合理使用网络平台以及多媒体等教学工具

现代学习教学模式主要是在课堂上使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可以给学生播放各种花卉图片、课件以及先进生产技术,学生能够直观了解生产花卉、欣赏花卉以及认识花卉。教学中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就是有机结合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让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以及网络教学有效融为一体,将这种教学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比如,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向学生提问以及让学生进行讨论,实现发现式以及自主学习式这种教学方法,不再是传统教师授课为主,充分激发学生对花卉学的兴趣,提升其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对于多媒体课件信息量非常大以及学生课上忙于做比较而没有时间思考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校园网或者是建立QQ群以及微信群等方式,把多媒体课件以及关键操作技术和相关视频、作业、网址以及文章等传到这些平台上让学生共享,同时,学生也能够利用这个平台将比较好的学习资料以及学习感受和相关问题共享,有机结合多媒体课件和网络平台,这样对学生在课后巩固课上的知识非常有利。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视频材料上出现的问题,然后进行总结讨论。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将现场讲解过程以及学生提问过程录制成视频,然后回放给学生看,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教学的印象,由于视频是学生现场学习实际状况,即使部分问题回答不完全,学生也会认真观看视频,从而掌握相关知识,获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2.3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使实践教学更加突出

可以尝试性调整花卉学教学内容。对于花卉生产特点,应该增加一些具有较强实用性的具体内容,作为学生以后就业的导向,比如,花卉栽培和花卉养护以及温室栽培技术;讲解花卉前沿部分,比如,无土栽培、花卉周年生产以及控制栽培等。在实习课上讲解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重新认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可以规定时间让学生把温室栽培花卉带到宿舍进行栽培以及养护管理,或是到温室进行观察以及操作,同时对学生提相应的要求,依据学生栽培以及养护结果来考察学生学习成绩。除此之外,应该尽量选择最新的教学教材,教材内容应该面向21世纪。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可以亲自操作和实习,获得比较实用的操作经验,对学生以后的工作非常有利。

3结束语

对园林专业来说,经过几年实际教学验证可以知道,教师应该顺应时展来选取多元化教学手段以及方法,同时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教学课时,保证所使用的教材和社会发展不脱节,这样才能让花卉学教学对学生来说更加具有吸引力,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出和现代社会需求相符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陆万香.园林专业花卉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6(1):245-248.

[2]薛梅.园林专业“花卉学”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0(3):96-98.

园林花卉专业篇3

关键词:课程体系;构建;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060-02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是建立在对职业资格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企业调研,根据完成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素质、能力,重构课程内容,形成课程内容设置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对应和衔接的课程体系的过程。工作过程系统化园林与花卉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研究与实践是2011年立项的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改革省级重点课题(课题编号8149),投入300余万元,经过3年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果。

一、研究的意义

在高职教育理论、新职教思想指导下,研究能够完成高职园林类专业培养目标任务,实用的、能够推广的课程体系,是高职园林类专业教学领域中的重大问题,有重要研究意义和近期应用前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是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一种新的模式,有助于知识、能力对接,工学结合,符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1.打破课程学科体系模式,促进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传统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始终没有跳出传统的学科体系框架,课程内容偏重知识的内在逻辑,忽视知识与工作具体情境的联系,学科中心的倾向明显,联系实际不够,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不足,动手能力不强,无法在工作岗位上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很难实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则强调以能力为主线设计课程,所传授的知识是为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服务的,以“必需、够用”为原则,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评价以获取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能力为标准,充分体现了高职的职业性特点,对进一步促进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有一定实际意义。

2.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技能对接,能够培养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人才。学生所学知识不能适应企业岗位技能实际需要,解决这一矛盾成为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原则设置课程内容,有利于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具有实践性、应用性的特点,能够满足企业的需要。

3.强调学生职业拓展能力和可迁移能力的培养,适应未来岗位多变的需要。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工作岗位不断产生,人才的培养必须考虑学生今后的生存和发展能力的培养,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岗位迁移能力、创新能力的养成,注重了针对性和适应性的有机结合。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开发

1.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通过深入全国40家大中型园林企业进行调研,与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探讨,分析毕业生就业职业岗位群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明确典型工作任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结合专业学习领域,确定教学项目,构建园林与花卉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方案。

2.课程体系特色。(1)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采用校企合作,学做一体“三段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技术服务能力。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分为三段,第一段为技能培养阶段,时间2年,在校内完成课程教学;第二段为岗位技能实践阶段,时间0.5年,在校内或校内外实训基地完成岗位技能实践、职业资格认证;第三段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阶段,时间为0.5年,在企业完成顶岗实训。(2)强调学生职业拓展能力和可迁移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未来岗位多变的需要。减少必修课学时,增加选修课学时,扩大学生的选课自由度,学生可以跨专业、跨系在全院选课,内容涉及面广,涵盖多专业知识,有利于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培养。

3.课程开发。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课程建设团队,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结合园林植物生长的周期性特点和园林行业施工特点,以园林生产项目为载体,设计各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共同进行教学实施设计。

三、教学改革实施

新课程体系在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与花卉技术专业2010级1班,2011级1、2班实施,2010级2班,2011级3班按原课程体系进行,作为对照。实施中以专业实训室、园林生态园、植物组织培养中心、园林企业等校内外实训基地为依托,按季节、分阶段进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生产相结合,使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学习通过工作完成。

四、效果分析

通过2010~2013年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园林与花卉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与实践的研究,2010级已经完成全部教学计划,2011级完成部分教学计划,成效显著。

1.教学质量提高。(1)成绩分析,通过对已经完成的试点班级和对照班级全员的基础课、专业课、顶岗实习等成绩统计,方差分析,基础课成绩无明显差异(p>0.05),专业课、顶岗实习、毕业论文成绩差异显著(p

2.教学成果显著。实施教学改革的班级在教学中不但学习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同时完成园林苗木生产、园林花卉生产、苗圃建设、园林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等生产任务,教学成果显著。

3.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国家财政、省财政、学院先后投入300余万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完善了园林植物、植物保护、植物组织培养中心、园林苗圃、园林测量一体化教室,新建了花艺设计、园林辅助设计、园林制图、园林概预算等一体化教室。这些实践教学条件的改善,保证了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五、思考

1.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实施对教学条件要求更高,教学成本更高,课改后必须保证每位学生参与项目实施并反复训练培养技能。充足的教学场所、设备、教学原材料等教学资源是教学改革实施的基础。

2.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实施对教师要求更高,任课教师要有深厚专业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随时指导学生处理项目进行中出现的问题,才能保证教学顺利实施,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学改革的保障。

3.考核难度增大,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学项目的同时要随时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考核,并要求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多种考核方式并用。

4.适于小班教学,否则需要多名教师参与指导,否则影响教学效果。

5.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实施需要企业参与教学,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培养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园林花卉专业篇4

本刊讯 (记者王蔚君苏定)4月9日至12日,第十届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在北京展览馆隆重举办。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345家花卉、苗木企业参加了这次展览(其中境外公司达68家),总展位达到了621个,展出的面积超过17000平方米。本届花卉园艺博览会参展的内容丰富多样,从鲜切花、各类种苗、种子、园艺资材到园林绿化设施、温室灌溉设施等应有尽有,覆盖花卉苗木生产、销售、园林绿化工程整个产业链。

受今年花卉园艺苗木行情旺盛以及奥运年的影响,国内的众多花木生产、流通公司对这次展览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除了突出自己的产品特色外,各个展位在布展形式上有了较大的变化,不再是以往单一的产品陈列,更融入了自己的企业文化和时尚元素,令人耳目一新。从参展的花卉品种来看,新品种并不多且大多是国外花卉育种公司授权栽培,中国企业必须支付一定的新品种保护费或者转让费,如云南丽都公司栽培‘泰坦尼克’切花月季,每种植一棵都要向荷兰的莫尔海姆公司交纳近10元的新品种保护费;相比之下,中国企业自主培育的新品种花卉较少且技术含量有待提高。国内种植企业无力承受新品种培育的长周期和巨额资金投入,生产优势还是停留在较低的土地和人力种植成本上。随着国际、国内对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普及和法律法规的健全,自主品种的培育成为国内企业绕不过的门槛和持续发展的前提。国内企业已经开始结合自己的优势,在栽培手段和园林资材设计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如海日星喷泉景观公司自主研发的微型园艺喷泉景观,融会了东方智慧,秉承了中国工艺品“精、巧、细”的制作精髓,受到了相关业内人士的称赞和市场的欢迎。此外,中国企业通过多年的摸索,也开始了自觉从数量型企业向质量型、效益型企业的转换。

北京奥运临近,众多花卉苗木企业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机遇。与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同期举办的北京园林绿化行业新技术新材料推介会上,展会组织者邀请了北京奥组委工程和环境部副部长余晓萱作了专题报告会。报告指出,北京的绿色奥运场馆建设主要体现在节能、新能源利用、节水、绿化和生态设计、新材料使用、噪音控制、废弃物处理等各个方面。随后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花卉产业处王春城处长主持的“后奥运北京花卉产业展望”报告会,引起了不少参展人士的极大兴趣,在更加了解北京花卉园艺市场的同时,也加深了对节约型园林的理解。

本次展会的另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参展的国际大牌花卉园艺公司众多。据组织者提供的资料,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70个国际大型公司与国际组织参展,还有众多的外国专业企业、观众前来参观考察和交流洽谈。同时,国外的会展公司也十分看好中国的花卉产业,如日本、俄罗斯等国的大型国际花卉展的组织方在展馆设置了专门的宣传展台对中国企业招展招商,这在花卉行业的展会中并不多见。

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是中国花卉、园艺、园林和景观建设领域规模最大的专业贸易展览会,具有鲜明的国际性、贸易性、权威性和专业性。自1998年创办以来,每年在北京和上海两地交替举办。本届展览会由中国花卉协会、北京市“2008”环境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共同主办,中国花卉协会会长江泽慧、国家林业局、北京市有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

园林花卉专业篇5

关键词:宿根花卉;推广应用

宿根花卉的种类较多,花色丰富艳丽,适应性强,一次栽植,可供多年观赏,是适宜我国地区气候特点的多年生花卉品种。宿根花卉在栽培与管理的过程中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既方便又经济,并且许多品种的宿根花卉具有较强的净化环境与抗污染的能力,所以,宿根花卉自然成为了园林绿化的重要植物之一。

1宿根花卉应用于园林中的重要意义

首先,宿根花卉的栽培不仅要根据其生态习性来进行,还要根据城市园林的生态稳定性打造园林绿化系统。宿根花卉的栽培要做到适地适花。因为宿根花卉周年生长在露地,其管理与栽培同那些温室花卉有很大的不同,不像温室花卉那样需要较为精致的管理栽培方式,而是对周围的生态因子有一定要求和适应能力。因此,在对宿根花卉进行管理与栽培的过程中,要结合阳光、水分、温度,以及土壤等立地条件选择相应的宿根花卉,以此满足宿根花卉的生态习性,以便其更好的生长繁殖。而城市园林生态稳定性系统的构造,不仅要有植物间的配置相宜,种群间的相互协调,还要注重季相、色彩的变化与对比,创造出季相分明、色彩斑斓的优美景色。其次,宿根花卉景观的意义,宿根花卉能够以不同的应用方式展现出不同层次的美感。例如花坛设置,多用于道路、广场的中央,以及街道两旁和公园周围等,而对于这些地方的宿根花卉,则要求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并经常保持鲜艳的色彩和整齐的轮廓。此外,花镜也极为关键。花镜的设计要巧妙地利用各种花卉的色彩、姿态体型来创造空间或者是景观效果。宿根花卉具有较丰富的色彩,加之种类繁多,在花境设计与创造中有着重要作用。

2宿根花卉在园林中的推广应用

2.1园林景观布局主景

目前,园林景观布局与设计多依靠草本花卉。园林景观的巧妙设计对花镜布局的要求十分重要。花镜的打造不仅要适地适花,还要具有一定的意境和设计理念,既不能拘泥于形式,又异于自然,既要构造园林的空间感,又要体现出花卉的季节性带来的景观效果。所以,宿根花卉以鲜艳的色彩和较多的种类成为了园林景观设计的关键,成为了园林局部环境设计的主景。例如,在一些花园或者是植物园,均可巧妙的利用不同种类的宿根花卉进行布局,并且还可以根据当地不同种类的宿根花卉之间的亲缘关系建立专门的园林区,这种宿根花卉园林区的建立,不但能够为当地的景观增添美感,增强当地居民对家乡自然景观的喜爱,而且还能提高人们对宿根植物的认识力度。此外,建立专门的宿根植物园林区,还易于对当地宿根植物的管理和保护。景观布局既是视觉上的一种享受,也是园林特色的一种表现,于是在进行园林布局时,要花一点小小的心思,才能展现出花镜带来的美感。例如把冷色占优势的植物群落放在花境后部,在视觉上有加大的花境深度增加宽度的感觉,在狭小的环境中用冷色调组成花境,有空间扩大的感觉。在安静休息区设置花境,适宜多用冷色调花卉,如果为增加色彩的热烈气氛,则可使用暖色调的花

2.2在草坪和地被中的应用

草坪是很多公园绿化的一角,同时也是很多公园的一处景观。但是单调的草坪并不能完全体现出公园的特色,同时也难以吸引游客的注意,反而这种看似单调的草坪会给公园景物特色大打折扣。所以,将一些种类的宿根花卉与草坪混合栽培、管理,能够给草坪增添不少美感,如,可以用萱草、鸢尾、紫花地丁、火炬花等作为草坪的周围镶边,还可以和草坪一起种植,体现花草之间的一种和谐美,用花的色彩和姿态点缀草,为草坪增添几分活力和特色。其次,对于一些的地面,需要用一些植物来对其进行覆盖,而这些植物的应用不可盲目胡乱的使用,要根据这一区域的温度、水分等进行分析,选择适合这一地带生存的宿根植物,才能使宿根植物得到充分生长,达到种植的目的。例如,玉簪类、萱草类、荷包牡丹类、景天类、金鸡菊类等宿根花卉,可以很好地用作地被,不仅能够起到覆盖地面的作用,也为园林绿化增添了一处景观。

3结语

总言之,宿根花卉不仅给现代园林绿化带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带给了人们一个美化的城市环境。因此,对于宿根花卉的推广应用,不仅需要掌握它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的意义,更要知道其在园林绿化中的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1陆川,王恒玺.北方城市园林绿化中宿根花卉选择与应用探究[J].农技服务,2015(8)

2王敏,关惠,任书勤,陈妍,李春枝.宿根花卉引种应用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6(6)

园林花卉专业篇6

关键词:产业结构 农业经济 花卉产业

经过几年来的努力,从小到大,从传统到现代,通过技术改造和资金投入,漓渚兰花已从过去的庭院种养发展到今天的温室养植,花农养兰也走上了科学化、规模化、精品化、信息化的轨道。花卉产业成为其特色产业,为漓渚镇赢得“花卉之乡”美称,2000年被国家林业部和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花木之乡”,绍兴花市被评为“全国重点花卉市场”。兰花已成为漓清镇的一张名片和百姓致富的一大产业。

一、漓渚镇发展花卉产业的前景

花卉产业作为漓渚镇的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镇党委和镇政府始终把它作为一项强村富民工程来抓,致力于加快花卉产业发展一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基地面积大

漓渚镇面积36.6平方公里,耕地10000亩,其中水田8274亩、旱地726亩,林地28447亩。从目前看,全镇花卉种植面积已达到27800亩,其中镇内基地面积为13210亩,面积在10亩以上的农户达308户,100亩以上的农户有36户,最大的一户面积已超过1000亩。全镇已有6个村被命名为花卉专业村。

(二)从业人员多

全镇有12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23315人,其中农业人口19802人,劳动力10165人。村村都有人从事花卉的生产与经营,从业人员达6600人,约占全镇农村劳动力的66%,有些村的比例更高。如棠一村(是首批省级兴林富民示范村)的花木种植户有580户,从业人员937人,分别占该村总户数和总劳力的92%和96%。

(三)销售渠道广

花卉生产关键是抓好销售,做好花卉经营网络和销售队伍工作至关重要。目前,全镇有一支3500多人的花卉运销队伍,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地。他们不仅把本地的花卉苗木销售到全国各地,而且把全国各产地的花卉苗木贩销到各个城市。许多运销大户还在全国各大城市租地经营,设中转站、建窗口搞批发。在全国各大城市的花卉市场,如上海、昆明、成都、厂州芳村、顺德陈村等地到处可见他们的身影。

(四)兰花特色强

绍兴是中国春兰和蕙兰的故乡,漓渚是绍兴兰花的主产地和集散中心,种兰养兰的历史源远流长。全镇现有兰花基地近百亩十余万盆,拥有数百个春、蕙兰精品名种,专业养兰户达510家,其中规模在百万元以上的养兰大户有27家。特别是近年来兰农培育的兰花在国际国内各类兰花博览会和兰展中获得了很多荣誉,金奖银奖达300多枚。韩国、日本、中国香港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兰花商、兰花爱好者纷纷慕名而来交流、切磋兰艺。棠棣兰苑被评为“中国春兰样品园”,“越兰”牌兰花被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也培育了许多兰花名贵精品,如宋梅、搂梅、奇种绿云、红太阳宝鼎、福荷素等。

(五)工程队伍多

作为花卉产业的一个重要环节,工程队伍的建设也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伴随着花木种植业的发展,园林绿化施工企业也不断发展,实力不断加强。目前已有3家:二级绿化施工企业,6家三级企业,3家四级企业。这些企业在开展苗圃生产经营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同林工程项目的招投标,承接各类园林绿化工程,一方面强化了队伍建设,另一方面拓展了花卉产业,增加收入。

(六)经济效益好

花卉生产除兰花外,大批农民还根据当前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量发展以园林绿化苗木为主的花卉产业,形成品种多、规格齐的格局,如桂花、茶梅、杜鹃等。仅2006年全镇实现销售收入7.5亿元,净收入达1.45亿元,人均7248元,占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3。从每亩花木的经济效益分析,年收入也在5000元以上,高的可以达到1万元以上,呈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漓渚花卉产业之所以在短期内迅速发展,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政府做好规划和大力引导。从2000年起,浙江省实行“三放开”,不再下达粮食种植面积,引导农民积极调整大田种养结构,许多花农放开胆子种植花木,使漓清花卉产业朝着区域化布局、产业化方向发展。根据目前花卉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专门制定了《绍兴现代花卉示范园区规划》和《绍兴县万亩花卉基地发展规划》,并对园区内的花卉市场进行专门规划设计,建好产地市场,拓展外部市场,利用各种场合、多种形式引导花农扩大基地规模,提高花卉档次,拓宽销售渠道。充分发挥花卉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引导企业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同时,通过组织参观、外出考察、举办花卉节等形式,帮助花农扩大视野,了解信息,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技术,进一步拓展市场。二是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由于生产效益比较高,消费潜力大,花卉业已经成为许多地方和企业的投资热点。社会投资及企业投资开发名优化卉,这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一大特色。首先,每年都制定重农政策,鼓励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花卉产业,积极鼓励工商业主投资效益农业。其次,为了,方便广大农民、服务花农做好土地协调、植物检疫、税收开票、技术培训、对外宣传和信息技术等工作,镇政府专门设立了产地检疫员,以帮助花农做好植物检疫。为了解决广大花农学习系统的花卉园林知识,浙江林学院在镇里设立全省第一个同林专业大专证书校外班,至今已有45名学员顺利通过了园林专业证书班的考试,既学到了系统的知识,又解决了学历问题。240多名花木从业人员取得园林工程师职称。再次,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不仅有新建花卉市场这一有形市场,而且还建立网站这一无形的市场,如建立“中国春兰网”和“漓渚花木产业网”两个专业网站和“农民信箱”进村入户工程,既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义及时漓清花小信息,收集外界信息,了解行业发展动态,进一步开拓网上市场。三是在面积上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型方向转变漓渚镇在发展花卉方而,不强调快速扩大面积,而是把精力放在改善产品质量,提高单位面积产值和销售上据统计,近5年来,全镇花卉种植面积增长了39%,而产销额则增长了117%。四是在经营上由传统落后的经营方式逐步向现代化的流通方式转变。近几年,网上交易、拍卖、鲜花速递等现代化的交易方式开始逐步进入花卉流通领域。同时,扩建了占地数百亩,设施齐全,集购销、观赏、休闲、观光、服务于一体的“全国重点花卉市场”――绍兴花市,成为浙江省主要的花卉繁育基地和花木集散中心、五是在规模上由“小而全”的生产方式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转变。实现了“二个突破、三个转变”,即突破了一家一户的零星种植向连片块状发展,形成花卉特色镇、专业村、现代园区,突破了单一的

小苗小花零售向长途贩运找市场、拓基地,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格局;从原来的收集兰花为主向以兰花为特色发展同林绿化种苗基地转变,从原来的传统培植小苗为主向现代“温室”大棚培植时令花卉转变,从原来的分散经营向集团化经营转变。六是种植上由传统落后的种植方式向科技兴花方向转变。花卉扦插成活率由原来的50%左右提高到95%以上,除草、病虫害防治新技术普遍推广应用,肥培管理水平提高;引进大批量多品种南方观叶植物,引进花卉新品种20多个,新选育培植兰花新品种近500个:兰科植物大宗品种培育已得到普及,春蕙兰品种普遍推广采用传统技术和现代温室培育龄相结合,发芽率提高80%以上。

二、漓渚镇在发展花卉产业中的瓶颈

花卉是一项高效林业产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同时,花卉也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在生产上要求技术含量高、市场信息灵,才能取得较高的收益。但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忽视目前花卉业存在的问题,否则极有可能导致当前花卉业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当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龙头企业少

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大力发展,在花卉产业中也呈现了不少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产值上都较大的花卉企业,纵向比有优势,但横向比还存在不少差距。如与国外或云南的花卉产业比,漓渚的龙头企业在技术培训、推广、加工、保鲜、运输的软硬件条件上还有许多欠缺,急需完善提高。大多数花卉业在很大程度上仍属于个体自由经营,尚未形成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合作,除华良兰苑、越州兰苑、三代祖传兰苑、国忠兰苑、棠棣花木等几家规模较大外,其余的规模较小。整体看,漓渚花卉业小型苗圃多、大中型苗圃少,综合型苗圃多,专业型苗圃少。这导致缺乏拳头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

(二)科技含量不高

近年来,漓渚花卉业在引种驯化、组织培养、盆花栽培和保鲜、花期调控等方面的研究推广应用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全县目前还没有一个专门的花卉研究机构,参与研究的科研人员少,资金不足。主要体现在花卉科研上力度不够,生产上科技成份较低及广大花农的科技素质和种花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大多数花卉企业还是依靠传统的技术、经验进行经营,花卉专业科班出身的技术人员也因为多方面原因难到企业就业,这将影响到花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花卉结构不合理

主要体现在绿化苗木生产面积大,鲜切花等花卉面积小,大苗优质苗小,小苗次苗多。目前花卉品种一般为中低档次花卉,主要有桂花、茶花、杜鹃、茶梅、广玉兰、兰花、铁树及绿化苗木,盆景,还有近年引进的乐昌含笑、杜英、大花蕙兰、红掌、仙客来等,花卉的品种结构极不合理。

(四)土地资源制约

随着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土地及运输市场的治理整顿,土地紧张,运费上涨,花卉成本提高。尤其是绿地面积大量减少,导致绿化工程量减少,花卉苗木滞销。而花卉企业的规模化经营、公司化运作,都离不开大量的土地资源,如何加快土地流转,也是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绍兴市发展花卉产业的思路

漓渚的花卉产业实质上是绍兴市花卉产业的一个缩影,绍兴是中国春兰的故乡,兰花是绍兴的市花,绍兴发展花卉具有悠久的历史。绍兴的花卉产业起步早,发展速度快,效益好,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声誉。但随着整个花卉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全国其他地方的花卉产业也在快速发展,目前漓渚花卉产业在发展中所遇到了一些新问题、新情况,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关键是高度重视这些问题,保持清醒的头脑。一方面保持自己的优势、特色,另一方面必须适应新形势下花卉发展趋势,加快发展,在困境中觅出路。

(一)进一步发挥优势花卉生产龙头企业作用

龙头企业的龙头大户,内联基地和农户,外联市场,在促进绍兴市花卉产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大力度扶持发展一大批能够对本地有带头辐射作用的龙头企业,以此解决当前存在的花卉产业规模较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的问题。对现有的花农要加以扶持,大力推广花卉种植,采取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发展模式,壮大基地建设规模,带动优势产品和优势区域发展。做大做强整个花卉产业链,使弱的变强,使强者越强,进一步巩固漓渚的花卉产业优势地位。

(二)进一步发挥花卉旅游产业,以旅游业带动花卉产业发展

生态旅游是当今社会发展一个新的亮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更加注重生活质最的提高。在解决基本的生存条件后,接着就是不断增加旅游,度假、休闲等养生活动。在目前花木公园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花卉旅游的潜力,充分利用自然风光开发、玫瑰、荷花、百合等多品种的花卉产业,以花卉促旅游,既能满足游客观赏、娱乐、休闲的各方面需求,又能提高旅游档次和品位,对促进绍兴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进一步实施科技兴花,推进产业升级

发展花卉业,科技是关键。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每年派出科研人员到荷兰、日本等国家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至少要办一期高层次的技术培训班,并请外国专家、学者来讲学,逐步形成培训体系。同时,以科技兴花,适应绿化市场对苗木需求的变化,抓好花卉现代科技示范同区建设,加大对新品种的引进、培育,促进花木品种结构的调整。发挥兰花组培中心作用,使之真正成为高科技农业龙头企业。对花卉农技人员及花卉生产企业进行花卉栽培技术及贸易知识的培训,提高其生产经营技能。以教兴花,继续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加强教育培训,使花农由传统种花人向经营人方向发展,也就是由原先种植为主向种植、营销、科技等多方面综合能力提高转变。协助抓好同林大专班教学点工作,继续培育园林工程师、技师、帮助绿化工程企业升级,增强企业在园林绿化工程市场中的竞争力积极开发和利用野生花卉资源,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名特优新品种,形成育种、良种繁育和生产一体化:积极研究、引进、推动先进实用技术;在进一步完善“越兰牌”兰花地方系列标准的基础上,促进花卉产品的系列化与标准化生产。引进技术人才,切实加强新技术、新品种的开发、推广和应用。要瞄准市场,种植名木优果,繁育出集江南水乡与家庭绿化特色的花卉苗木。转向标准化、机械化生产,提高花卉的档次,推进产业升级。花卉生产的实践证明,只有实行名牌战略,培育高档产品,才有市场竞争力,要继续实行名牌战略,积极创花卉名牌,培育特有的野生花卉产品。

(四)进一步把握市场导向,健全流通体系

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加大花木种植结构调整,积极拓展绿化工程业务:二是以花市为龙头,促进并带动整个花木产业及绿化工程业务的发展,采取各种措施,集聚人气、财气,繁荣花市:三是以市场营销建设为重点,整合化木贩销队伍,外拓市场基地,搞好花木流通领域建设,提高花木的市场占有份额。

要进一步完善绍兴花卉市场,加强花卉市场设施建设,使之成为集花卉销售、信息、科技于一体的中心,带动花卉业健康发展,花卉市场建设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形成拍卖市场、批发市场、零售市场(花店、花摊)功能各一、层次分明的花卉流通体系。在完善市场主渠道建设的基础上,推行网上购货、订单交易、连锁经营、制等现代营销方式:制定交易规则,提高市场透明度,加强对市场的规范性管理和有效监督。

园林花卉专业篇7

一、漓渚镇发展花卉产业的前景

花卉产业作为漓渚镇的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镇党委和镇政府始终把它作为一项强村富民工程来抓,致力于加快花卉产业发展一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基地面积大

漓渚镇面积36.6平方公里,耕地10000亩,其中水田8274亩、旱地726亩,林地28447亩。从目前看,全镇花卉种植面积已达到27800亩,其中镇内基地面积为13210亩,面积在10亩以上的农户达308户,100亩以上的农户有36户,最大的一户面积已超过1000亩。全镇已有6个村被命名为花卉专业村。

(二)从业人员多

全镇有12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23315人,其中农业人口19802人,劳动力10165人。村村都有人从事花卉的生产与经营,从业人员达6600人,约占全镇农村劳动力的66%,有些村的比例更高。如棠一村(是首批省级兴林富民示范村)的花木种植户有580户,从业人员937人,分别占该村总户数和总劳力的92%和96%。

(三)销售渠道广

花卉生产关键是抓好销售,做好花卉经营网络和销售队伍工作至关重要。目前,全镇有一支3500多人的花卉运销队伍,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地。他们不仅把本地的花卉苗木销售到全国各地,而且把全国各产地的花卉苗木贩销到各个城市。许多运销大户还在全国各大城市租地经营,设中转站、建窗口搞批发。在全国各大城市的花卉市场,如上海、昆明、成都、厂州芳村、顺德陈村等地到处可见他们的身影。

(四)兰花特色强

绍兴是中国春兰和蕙兰的故乡,漓渚是绍兴兰花的主产地和集散中心,种兰养兰的历史源远流长。全镇现有兰花基地近百亩十余万盆,拥有数百个春、蕙兰精品名种,专业养兰户达510家,其中规模在百万元以上的养兰大户有27家。特别是近年来兰农培育的兰花在国际国内各类兰花博览会和兰展中获得了很多荣誉,金奖银奖达300多枚。韩国、日本、中国香港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兰花商、兰花爱好者纷纷慕名而来交流、切磋兰艺。棠棣兰苑被评为“中国春兰样品园”,“越兰”牌兰花被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也培育了许多兰花名贵精品,如宋梅、搂梅、奇种绿云、红太阳宝鼎、福荷素等。

(五)工程队伍多

作为花卉产业的一个重要环节,工程队伍的建设也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伴随着花木种植业的发展,园林绿化施工企业也不断发展,实力不断加强。目前已有3家:二级绿化施工企业,6家三级企业,3家四级企业。这些企业在开展苗圃生产经营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同林工程项目的招投标,承接各类园林绿化工程,一方面强化了队伍建设,另一方面拓展了花卉产业,增加收入。

(六)经济效益好

花卉生产除兰花外,大批农民还根据当前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量发展以园林绿化苗木为主的花卉产业,形成品种多、规格齐的格局,如桂花、茶梅、杜鹃等。仅2006年全镇实现销售收入7.5亿元,净收入达1.45亿元,人均7248元,占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3。从每亩花木的经济效益分析,年收入也在5000元以上,高的可以达到1万元以上,呈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漓渚花卉产业之所以在短期内迅速发展,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政府做好规划和大力引导。从2000年起,浙江省实行“三放开”,不再下达粮食种植面积,引导农民积极调整大田种养结构,许多花农放开胆子种植花木,使漓清花卉产业朝着区域化布局、产业化方向发展。根据目前花卉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专门制定了《绍兴现代花卉示范园区规划》和《绍兴县万亩花卉基地发展规划》,并对园区内的花卉市场进行专门规划设计,建好产地市场,拓展外部市场,利用各种场合、多种形式引导花农扩大基地规模,提高花卉档次,拓宽销售渠道。充分发挥花卉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引导企业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同时,通过组织参观、外出考察、举办花卉节等形式,帮助花农扩大视野,了解信息,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技术,进一步拓展市场。二是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由于生产效益比较高,消费潜力大,花卉业已经成为许多地方和企业的投资热点。社会投资及企业投资开发名优化卉,这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一大特色。首先,每年都制定重农政策,鼓励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花卉产业,积极鼓励工商业主投资效益农业。其次,为了,方便广大农民、服务花农做好土地协调、植物检疫、税收开票、技术培训、对外宣传和信息技术等工作,镇政府专门设立了产地检疫员,以帮助花农做好植物检疫。为了解决广大花农学习系统的花卉园林知识,浙江林学院在镇里设立全省第一个同林专业大专证书校外班,至今已有45名学员顺利通过了园林专业证书班的考试,既学到了系统的知识,又解决了学历问题。240多名花木从业人员取得园林工程师职称。再次,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不仅有新建花卉市场这一有形市场,而且还建立网站这一无形的市场,如建立“中国春兰网”和“漓渚花木产业网”两个专业网站和“农民信箱”进村入户工程,既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义及时漓清花小信息,收集外界信息,了解行业发展动态,进一步开拓网上市场。三是在面积上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型方向转变漓渚镇在发展花卉方而,不强调快速扩大面积,而是把精力放在改善产品质量,提高单位面积产值和销售上据统计,近5年来,全镇花卉种植面积增长了39%,而产销额则增长了117%。四是在经营上由传统落后的经营方式逐步向现代化的流通方式转变。近几年,网上交易、拍卖、鲜花速递等现代化的交易方式开始逐步进入花卉流通领域。同时,扩建了占地数百亩,设施齐全,集购销、观赏、休闲、观光、服务于一体的“全国重点花卉市场”——绍兴花市,成为浙江省主要的花卉繁育基地和花木集散中心、五是在规模上由“小而全”的生产方式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转变。实现了“二个突破、三个转变”,即突破了一家一户的零星种植向连片块状发展,形成花卉特色镇、专业村、现代园区,突破了单一的小苗小花零售向长途贩运找市场、拓基地,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格局;从原来的收集兰花为主向以兰花为特色发展同林绿化种苗基地转变,从原来的传统培植小苗为主向现代“温室”大棚培植时令花卉转变,从原来的分散经营向集团化经营转变。六是种植上由传统落后的种植方式向科技兴花方向转变。花卉扦插成活率由原来的50%左右提高到95%以上,除草、病虫害防治新技术普遍推广应用,肥培管理水平提高;引进大批量多品种南方观叶植物,引进花卉新品种20多个,新选育培植兰花新品种近500个:兰科植物大宗品种培育已得到普及,春蕙兰品种普遍推广采用传统技术和现代温室培育龄相结合,发芽率提高80%以上。

二、漓渚镇在发展花卉产业中的瓶颈

花卉是一项高效林业产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同时,花卉也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在生产上要求技术含量高、市场信息灵,才能取得较高的收益。但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忽视目前花卉业存在的问题,否则极有可能导致当前花卉业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当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龙头企业少

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大力发展,在花卉产业中也呈现了不少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产值上都较大的花卉企业,纵向比有优势,但横向比还存在不少差距。如与国外或云南的花卉产业比,漓渚的龙头企业在技术培训、推广、加工、保鲜、运输的软硬件条件上还有许多欠缺,急需完善提高。大多数花卉业在很大程度上仍属于个体自由经营,尚未形成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合作,除华良兰苑、越州兰苑、三代祖传兰苑、国忠兰苑、棠棣花木等几家规模较大外,其余的规模较小。整体看,漓渚花卉业小型苗圃多、大中型苗圃少,综合型苗圃多,专业型苗圃少。这导致缺乏拳头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

(二)科技含量不高

近年来,漓渚花卉业在引种驯化、组织培养、盆花栽培和保鲜、花期调控等方面的研究推广应用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全县目前还没有一个专门的花卉研究机构,参与研究的科研人员少,资金不足。主要体现在花卉科研上力度不够,生产上科技成份较低及广大花农的科技素质和种花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大多数花卉企业还是依靠传统的技术、经验进行经营,花卉专业科班出身的技术人员也因为多方面原因难到企业就业,这将影响到花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花卉结构不合理

主要体现在绿化苗木生产面积大,鲜切花等花卉面积小,大苗优质苗小,小苗次苗多。目前花卉品种一般为中低档次花卉,主要有桂花、茶花、杜鹃、茶梅、广玉兰、兰花、铁树及绿化苗木,盆景,还有近年引进的乐昌含笑、杜英、大花蕙兰、红掌、仙客来等,花卉的品种结构极不合理。

(四)土地资源制约

随着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土地及运输市场的治理整顿,土地紧张,运费上涨,花卉成本提高。尤其是绿地面积大量减少,导致绿化工程量减少,花卉苗木滞销。而花卉企业的规模化经营、公司化运作,都离不开大量的土地资源,如何加快土地流转,也是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绍兴市发展花卉产业的思路

漓渚的花卉产业实质上是绍兴市花卉产业的一个缩影,绍兴是中国春兰的故乡,兰花是绍兴的市花,绍兴发展花卉具有悠久的历史。绍兴的花卉产业起步早,发展速度快,效益好,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声誉。但随着整个花卉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全国其他地方的花卉产业也在快速发展,目前漓渚花卉产业在发展中所遇到了一些新问题、新情况,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关键是高度重视这些问题,保持清醒的头脑。一方面保持自己的优势、特色,另一方面必须适应新形势下花卉发展趋势,加快发展,在困境中觅出路。

(一)进一步发挥优势花卉生产龙头企业作用

龙头企业的龙头大户,内联基地和农户,外联市场,在促进绍兴市花卉产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大力度扶持发展一大批能够对本地有带头辐射作用的龙头企业,以此解决当前存在的花卉产业规模较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的问题。对现有的花农要加以扶持,大力推广花卉种植,采取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发展模式,壮大基地建设规模,带动优势产品和优势区域发展。做大做强整个花卉产业链,使弱的变强,使强者越强,进一步巩固漓渚的花卉产业优势地位。

(二)进一步发挥花卉旅游产业,以旅游业带动花卉产业发展

生态旅游是当今社会发展一个新的亮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更加注重生活质最的提高。在解决基本的生存条件后,接着就是不断增加旅游,度假、休闲等养生活动。在目前花木公园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花卉旅游的潜力,充分利用自然风光开发、玫瑰、荷花、百合等多品种的花卉产业,以花卉促旅游,既能满足游客观赏、娱乐、休闲的各方面需求,又能提高旅游档次和品位,对促进绍兴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进一步实施科技兴花,推进产业升级

发展花卉业,科技是关键。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每年派出科研人员到荷兰、日本等国家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至少要办一期高层次的技术培训班,并请外国专家、学者来讲学,逐步形成培训体系。同时,以科技兴花,适应绿化市场对苗木需求的变化,抓好花卉现代科技示范同区建设,加大对新品种的引进、培育,促进花木品种结构的调整。发挥兰花组培中心作用,使之真正成为高科技农业龙头企业。对花卉农技人员及花卉生产企业进行花卉栽培技术及贸易知识的培训,提高其生产经营技能。以教兴花,继续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加强教育培训,使花农由传统种花人向经营人方向发展,也就是由原先种植为主向种植、营销、科技等多方面综合能力提高转变。协助抓好同林大专班教学点工作,继续培育园林工程师、技师、帮助绿化工程企业升级,增强企业在园林绿化工程市场中的竞争力积极开发和利用野生花卉资源,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名特优新品种,形成育种、良种繁育和生产一体化:积极研究、引进、推动先进实用技术;在进一步完善“越兰牌”兰花地方系列标准的基础上,促进花卉产品的系列化与标准化生产。引进技术人才,切实加强新技术、新品种的开发、推广和应用。要瞄准市场,种植名木优果,繁育出集江南水乡与家庭绿化特色的花卉苗木。转向标准化、机械化生产,提高花卉的档次,推进产业升级。花卉生产的实践证明,只有实行名牌战略,培育高档产品,才有市场竞争力,要继续实行名牌战略,积极创花卉名牌,培育特有的野生花卉产品。

(四)进一步把握市场导向,健全流通体系

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加大花木种植结构调整,积极拓展绿化工程业务:二是以花市为龙头,促进并带动整个花木产业及绿化工程业务的发展,采取各种措施,集聚人气、财气,繁荣花市:三是以市场营销建设为重点,整合化木贩销队伍,外拓市场基地,搞好花木流通领域建设,提高花木的市场占有份额。

要进一步完善绍兴花卉市场,加强花卉市场设施建设,使之成为集花卉销售、信息、科技于一体的中心,带动花卉业健康发展,花卉市场建设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形成拍卖市场、批发市场、零售市场(花店、花摊)功能各一、层次分明的花卉流通体系。在完善市场主渠道建设的基础上,推行网上购货、订单交易、连锁经营、制等现代营销方式:制定交易规则,提高市场透明度,加强对市场的规范性管理和有效监督。

园林花卉专业篇8

关键词:浅谈;园林花卉;配置;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0333203

1园林花卉配置的概念及意义

园林花卉配置是指观赏植物在园林中栽植时的组合和搭配方式,即人为的将观赏植物进行科学的艺术组合,以满足园林各种功能和审美要求、创造出生机盎然的园林景观,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园林花卉在景观设计中可以作为主景,引人注目,也可作为背景,甘居人后。花卉在景观设计中,不仅仅是简单的花草,而是生态、文化和艺术的结合体,是景观存在的保障。

2园林花卉配置的基本原则

2.1简单原则

简单原则顾名思义,就是要求园林的设计简单明了,搭配元素也要符合此项原则要求,切不可看上去杂乱无章,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但是在园林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往往最容易忽略简单原则,创作过程中东拼西凑,影响美观,无法给人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这项原则看似简单却不简单,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模棱两可的设计元素需要仔细斟酌,确保基础功能完善的基础上可以忽略一些辅助作用的元素。

2.2满足功能性原则

这项原则非常重要,功能性原则是否落实妥当决定了园林设计作品的适用性高低。一件园林设计作品,不论其外表设计的是否完美,只要没有落实园林的功能设计工作,就不能算是一件合格的设计品。当然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量保证作品的美观。

2.3统一与协调原则

园林设计作品需要给人美观协调的视觉感受,如果设计者是把一些元素东拼西凑起来组成园林花卉,这样的作品就跟美观毫无干系。园林花卉的设计需要体现协调统一的设计风格,设计人员要尽心尽力把不同的元素融合在一起且确保元素之间的协调性。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以一个合适的元素作为主要设计元素,利用其它元素为其科学搭配,达成协调的局面。

2.4满足艺术要求(配置基本要素)原则

说到底,园林花卉就是一项充满艺术的工作,因此进行园林花卉设计是不仅要考虑花卉的颜色搭配和花朵大小配合,还要注意不同花卉的比例以及花卉的形态搭配。这些元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不仅相互影响还相互促进,这些都与艺术设计有着必要的联系。

3园林花卉的艺术配置

艺术配置主要是对色彩与型态的对比与调和,对平衡与节奏的要求。园林花卉的色彩有叶色、花色、干皮色、本色调为绿、红、黄底色为绿。花卉的大小、花卉的形状、常绿花卉与落叶花卉形成鲜明对比。上小下大,左右对称的材料具有稳定和平衡感,产生庄严肃穆感。上大下小,非对称材料具不稳定的动势,产生轻松活泼感。不对称的匀衡手法配置,稳定中又有动感。如自然成花丛,一侧大型花卉少而另一侧草花多,可取得相对均衡。园林花卉色彩配置也能产生稳定平衡感,暖色系有向外扩散向前突出感。配置与活动区,冷色系有向内收缩及退后远离平衡感配置于休息区,灰色调给人远离空间扩大的静感,以此花做背景,产生深远的结果。

将连续的风景序列进行分段和分块,使之有断有序,产生节奏感。

4园林花卉的配置方式

指同种花卉在高矮、冠幅、形态上基本相同,表现的是严谨规整,一定要中轴对称,株行距固定,同相可反复连续,讲究几何图形和线条。有中心植、对植、行列植、环状种植等栽植方式,中心植一般无庇荫要求,只是艺术构图,需要做主景。对植选择形态整齐美观的花木,2种以上对植时左右相对位置要用同种规格一致花卉。行列植(列植)可单行或多行,可一种树也可多种树,注意控制株行距。环状种植是围绕某一中心把园林花卉配置成圆、椭圆、半圆、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菱形及多边形等封闭图形。可一环也可多环,目的是陪衬主景。本身变化要小,色泽尽量暗、采用生长慢,枝密叶茂及体态较小的花卉。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3]过元炯.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4]赵世伟,张佐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5]王祥荣.生态园林与城市环境保护[m].中国园林出版社,1998.

园林花卉专业篇9

陈明松1939年8月生于湖北枝江,现为国家建设部风景园林专家委员会专家顾问、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建筑学重点学科专家评委、中国花协荷花分会常务理事、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研究员、中印(北京)宗教建筑规划设计院副院长、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高级风景园林师。

目前我国花卉产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以鲜切花为主体,盆花、盆栽观赏植物、绿化苗木及地方特色花卉等多类型、多品种并存共同发展的局面。区域布局已成雏形,主要品种和拳头产品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企业结构和功能定位逐步完善,从分工上看,既有花卉生产、种苗种球繁育企业,也有园艺工程、设备生产企业,还有花店、花市等相关服务性企业;从经济成分看,以民营企业和国营企业为主,国有控股、参股企业次之,外商投资、合资企业也占有一定比例。但是同哥伦比亚、肯尼亚、荷兰等世界花卉生产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花卉产业发展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化水平偏低、科技水平偏低、市场营销体系不健全、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等。

优越的气候资源、土地、劳力和种质等从条件上奠定了中国花卉产业发展的基础。广阔的国内与国际花卉消费市场带来良好的发展商机,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及东北亚的韩国等国,可与我国形成互补性贸易,国内市场是世界上花卉消费潜力最大的市场,当前花卉消费正在由集团消费和节假日消费转向家居日常消费发展。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以及全国范围内城市化与农村小城镇建设,国家园林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的创建,争创“国家旅游城市”、“环保城市”、“卫生城市”等掀起了人居环境绿化、美化热潮。花卉和绿化苗木的需求量将更大,花卉品种的类型需求量更加丰富多彩。据花卉专家预测,今后五年国内花卉消费增长将保持在30%~40%,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市场,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市场和与广州为中心的华南市场其花卉消费呈持续上升趋势。总之由于人口集中,区域辐射力强,有强大的开拓潜力,为花卉市场营销开创了条件。

中国花卉产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树立现代花卉产业观念,突出以鲜切花(叶、枝)为重点,不断加宽、延伸产业链,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之路,把花卉产业建成包括鲜花、干花生产、花卉深加工、花卉种业、绿化苗木类观赏植物培育、花卉包装与保鲜、加工储运、物流配送、园艺机械与设施、配套专用物资(基质、化肥、农药、激素等)、科研教育、技术推广服务等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大产业。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优化花卉产业区域布局,形成区域产业优势。发展产业群、完善产业链,提高我国花卉产业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实力,走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集体化、外向型的发展思路,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花卉产业昨日的辉煌已属于过去,时代在催促着新的开拓与创新,让我们认真总结昨天、把握今天、放眼明天,在加快发展中去迎接更大的辉煌,谱写中国花卉产业发展的更新、更羹、更加壮丽的篇章!

园林花卉专业篇10

花卉学跟其它植物类课程一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花卉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无论是形态识别部分、还是栽培管理和应用实践方面,均体现较强的实践性。必须有足够的实验、实习学时和内容才能满足本门课程的需要,但在具体的实验教学环节中,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问题如下:(1)实验教学学时不够充足。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调整,整个《花卉学》课程的教学时数也一再压缩,由原来的180学时减到80学时,现在为72学时,实践环节的时间也相应缩减。根据我校新的园林专业学生培养方案,实验时数只占18个学时,远远不能满足花卉学课程内容的需要,这样,很多学生应该掌握的实用技术、应用方式等就不能逐一实施,这些缺憾不仅影响教学质量,而且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差的不良局面。这与学校以实践教学为办学特色的宗旨也不相符。(2)本科教学的实验、实习基地不足,不能满足教学需要。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原有的实验条件远不能满足现在的实验需求,而原有的实验基地狭小,只能用来保存部分实验材料,有关花卉栽培方面的实验无法全面进行。2011年,我院领导想方设法为园林专业申请到部分实验基地,但相对于园林专业的学生数量来说,还是不能满足需要。(3)实验类型单一。实验教材中所涉及的实验项目均为必选实验,且大多为花卉识别等验证性实验,而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实验缺乏,尤其是研究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自主钻研能力的发挥。实验教学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花卉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是当务之急。

2实验教学改革的措施

2.1充实、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针对前述的内容老化及实验教学环节薄弱的现状及园林专业的特点,我们对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优化。(1)在现有实验时数少又要兼顾实验教学内容必需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对一些实验内容进行了整合和优化,主要是调查了本专业相关课程如《植物造景》、《园林苗圃学》和《插花艺术》的实验设置,对内容相同的实验(如:插花实验、一二年生草花的播种育苗与苗期管理等)予以删减,对内容相似的实验予以调整和优化,并增加了部分选开实验,利用老师的业余时间进行指导。(2)为适应实验教学改革的要求,根据花卉学课程的性质、任务及要求,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应与理论课一致并结合实际,采取验证性、操作性、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并重的原则,合理调整实验内容,以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3)为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在实验内容上增加了研究性实验,与老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4)根据时展及市场经济的需要,除保留部分必要的传统实验项目外,增加部分新生产技术和新应用方式的实验(如花卉无土栽培、阳台花卉布置和设计等),借以让学生了解花卉生产和应用中新生的事物。现行教学中的具体实验项目及内容见表1。

2.2实验与实习相结合,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因实验课的时间短、内容多,有的实验(例花卉识别)只能走马观花,过后印象不深甚至无印象。将实验与实习结合起来,就会弥补这些不足。(1)为了改善实验、实习基地不足的现实问题,我院领导通过多方考证,开辟并挂牌了几个校外实习基地,例如,山东省药乡林场、山东光合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阳光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淄博市高新区园林科技示范基地等,这样可以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和实习时间来巩固实验内容,并根据植物生长周期使实验内容有了系统性和连贯性,克服了时间不足和基地缺乏的问题。(2)积极同其它课程的教学实习协调,力争将多门课程的教学实习安排在同一时间进行,使学生能够系统地理解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明确花卉学在整个专业中的地位和任务,如园林专业的园林植物综合实习(教学实习)时间6周,分两个阶段进行(春季3周,秋季3周),课程包括园林树木学、苗圃学、花卉学等。通过实习,学生可以将几门课程的内容联系起来,系统地了解植物的繁殖、栽培、应用的整个过程,加强了对各门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这样,既节省了开支,又提高了实习效果,学生感觉收获很大。

2.3实验与科研及社会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

(1)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本校相关实验室、实验田、科研基地等,以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在此基础上鼓励和引导其深层次参与。首先,结合教学进程,有计划的要求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文献资料,并定期提出论文题目,供学生选择、独立写作,学生曾经写过的课程论文有“泰山野生花卉资源调查”,“月季品种分类历史和现状”,“对国花选择的建议”,“泰安市一、二年生草花的应用调查”等。课程论文的写作训练不但增加了学生的花卉学知识,而且通过资料的收集、整理,学生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科技写作方面的锻炼。(2)在此基础上,引导、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和参与我校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即SRt计划,并有一定的学分和资金资助,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这样通过科研实践锻炼,增强学生的科研探索能力、协作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并解决研究性实验缺乏的问题;近几年学生参加的SRt课题有“美丽胡枝子的扦插繁殖实验”、“贴梗海棠种质资源的分子评价”、“草原糙苏和乌头对高温胁迫的响应机理研究”等。(3)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在院团委的组织下,吸收了部分有兴趣的学生成立了水培花卉协会和插花协会,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水培花卉种类越来越多,每年一届的插花大赛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爱好者,通过在这些课外小组的学习,学生不仅培养了学习兴趣,锻炼了动手能力,还提高了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了以后的就业途径。(4)根据季节和课程进展情况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如到花卉苗木生产企业及园林公司开展义务实践与调查、利用业余时间到花店义务打工、参加插花与盆景展览等,这样,通过广泛的社会参与使学生尽早了解社会对课程专业素质的要求,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