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程序员试用期总结十篇程序员试用期总结十篇

程序员试用期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3:53:20

程序员试用期总结篇1

程序员试用期自我总结范文一

光阴如梭,半年的工作转瞬即将成为历史,伴随着新年钟声的临近,我们依依惜别硕果累累的2015年,满怀热情的迎来即将到来的2016年。在这年终之际,现对来公司5个月的时间里所作的工作汇报如下:

1、正义erp项目的编码工作。从了解新疆正义项目的背景、及计划安排,熟悉正义公司制度及业务流程,再到熟悉新能开发模式,之后我根据需求调研报告,从基本的数据库创建,到编码,完成了销售部、生产部、采购部、质检部四个模块的基本单据的制单、审核、选单、查询、打印等系列的编码工作;完成了正义项目的模块测试及流程测试。

通过这段时间的努力,使我个人的耐心、细心程度及对工作的合理安排得到了锻炼,学会了在繁忙之中找条理,危难之中找希望。同时自己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一些细节地方技术上还不太成熟,还需加以学习与钻研。

2、、正义erp项目的实施工作。从十一月初开始进行正义项目的实施,每天早起赶在企业上班前赶到企业进行erp的实施。实施期间主要是软件的安装实施及对企业的erp系统的使用人员进行软件使用培训;纪录客户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晚上下班后加班加点将每天的小错误及客户变更修改完毕。

通过这项工作,使我原本欠缺的业务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学到了很多与客户交流的技巧及业务上的知识,更加明晰了erp系统的流程。但离一个成功程序开发人员的标准还差得很远,在今后工作中,定会多多注意,加以改善。

3、帮助和使用手册文档的编写。帮助的编写使我熟悉了dreameweaver和fireworks的使用,为后期的oa开发也奠定一定的基础,使用说明的编写,使我更加加深了项目开发的整体思路与技术要点,总结了前期开发和实施中碰到的问题,并又一次的对软件整体进行了测试,对暴露出的小bug进行了最后的修改。

4、利用工作之余的休息时间加强学习。平时注意收集有关pb方面的资料文件,提高自己的处理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并加强学习java及oa方面的知识(现转为学习.net),为后期的工作打好基础。

以上为本人粗略的个人工作小结,请领导审阅,如工作上有不到之处,请领导不吝指出,以便本人及时改正,从而能更好地工作。

展望临近的20xx年,我会更加努力、工作上认真负责,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相信自己会完成新的任务,能迎接新的挑战。

程序员试用期自我总结范文二

伴随着充实紧凑的工作生活,两个月的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一段时间里有工作上的收获,知识的丰富,经验的增长,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和不足。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本文将主要从几个方面来对工作进行总结:工作的主要内容;其中的失败和教训以及成功和经验;展望下一阶段的工作,确定自己的目标。以此作为惩前毖后的记录。

来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最能发现自身的不足,这几个月,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学习公司的开发流程,熟悉公司的企业文化,了解公司产品框架,主要技术,主动和同事沟通、学习经验,希望能更快的融入公司、融入开发团队,能够全心的投入工作。试用期期间完成的工作还十分有限,简单列了一些:掌握java开发语言和环境,由于在校学习时主要是以.net作为开发语言,所以在刚入职时通过一段时间学习并基本掌握了java开发技术。

熟悉公司开发流程,熟悉cbp产品框架。了解了核三框架的总体结构和开发流程,并能在核三的基础上进行项目开发。

参与了社保电子支付项目的开发。主要负责web端的模块开发,通过开发的过程,学习和掌握了flex界面开发,hibernate和oracle数据库

因为自己在经验上的不足,所以,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碰到开发进度慢的问题。综合起来看原因在于:

1、没有项目经验,没有经历过系统和完整的系统开发。

2、对于技术的学习和掌握还不够深入。

3、发现问题的能力不够,在自己以往的学习方式中,欠缺一种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今后,我会多注意在这些方面的学习和积累。

这两个月的工作生活是充实且富有乐趣的,结识了很多同事和朋友,公司的氛围是非常轻松愉快的。感谢两个月来经理的关心,感谢部门同事的悉心指导,感谢公司各位同事的热心帮助,希望能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能惩前毖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做到个人与公司共荣辱同进退,共同实现中地的辉煌。

程序员试用期自我总结范文三

这段时间,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怀和指导下,我通过不懈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一定的进步,现将我的工作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通过理论学习和日常工作积累经验我的各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刚到公司不久,我便开始负责.net方面的网站开发和广告平台开发和维护,刚开始的时候对我来说确实压力很大,因为各方面都还不熟悉,而且与之前的公司相比,节奏也有点快,不过我慢慢的习惯了环境,和同事相处的比较融洽,领导对我也比较关心,在公司里工作就像是在一个幸福的大家庭里一样,我很快喜欢上了这里。

我到公司不久,第一个项目是xxx公司网站,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我遇到了几个问题,我在以前公司做的时候没有在这么短的时候完成一个项目的,在效率上提高了我的能力。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也遇到了许多以前没有遇到过的问题,我请教同事和朋友,还有借助网络一一解决了难题。

之后,我将B2B广告招商平台进行了改版,开发了xxx智能建站广告平台以及以后网站的维护工作。

接下来,我又做了一个比较棘手的项目xxx在线咨询系统。为什么说棘手呢,因为我以前没有做过这方面的项目,而且我问遍了所有认识的朋友,搜遍了网络也没有找到如何解决的方法,之后我翻书籍,接着搜索网络。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我找到一个聊天室的小例子,但是功能差的太远,于是我把这个示例一点点的研究,从一点也不懂到后来慢慢看懂,从对aJaX技术一无所知到基本熟练运用。接下来我就开始自己开发,到最后终于把它开发了出来,虽然不是很完美,功能不是很强大,但是它是我辛苦的劳动结晶,我相信以后会把它开发的更强大,更完美。

二、明确岗位职能,认识个人技术能力不足。

经过三个多月的工作,虽然完成了一些项目的开发,我的技能也提高了很多,但是感觉我的技术还有待提高,所以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和各种不足,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称职的职员。

三、提出自己努力计划

1、学无止镜,时代的发展瞬息万变,各种学科知识日新月异。我将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各种技术知识,并用于指导实践。

2、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知识,通过多看、多学、多练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各项技能。

3、不断锻炼自己的胆识和毅力,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工作过程中慢慢克服急躁情绪,积极、热情、细致地的对待每一项工作。

程序员试用期总结篇2

程序员三年以上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一

从我4月25日进入公司到现在已经过去八个月了,从一名刚刚结束实习的学生到一名独立的开发人员,角色改变了,职责也改变了。虽然已经预计了工作之中会有很多困难,可是在实际的项目开发中,自己所遇到远远不止自己想象之中的那么简单、单纯。在开发过程中,难题一个接一个的出现,要做到满足公司的产品需求,成为一名合格的程序开发人员,这个过程还很漫长。每天我都在勉励自己,要好好学,好好做,以后会好的。在此同时我衷心感谢公司给我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和平台,这也使我对以后的日子多了些许的信心。

工作回顾

在我进入公司的这八个月里,我陆续接触了公司的GpS平台,智能手表定位,上海铁路局车站消防综合管理系统,盛泉金融款箱管理系统,中行保卫处的管理系统,指挥中心的视频监控系统,并在这期间为安徽品至制作了一个展示型企业网站。在刚进入公司的那段时间里,我从没有接触过网络摄像机,对于网络摄像机根本没有任何概念,在公司的培养下我逐渐熟悉了各种摄像机,现在拿到海康、英码、赛赫、中威的摄像机开发包,可以很熟练的进行二次开发。在工作之余,我也在努力的学习,和别人交流,学习先进的开发技术,请教别人开发技术问题。

主要问题

1.由于开始对业务需求不是很熟悉,所以在写需求分析与了解所要开发的过程中多次出现因为需求的原因,而不断修改、返工的情况。在同盛泉金融交流的时候,这个问题多次困扰着我,对方的需求不明,每次交流的过程中都在变更需求,从而导致了效率比较低的问题。

2.在开发中,用到很多我所不知道或很多我知道但不太熟悉的领域,在这个领域内,我需要不断的学习。

3.在工作阶段,有时比较偏向自己的工作方便,忽略了其他同事的工作上的量与难易。有的功能自己怎么方便怎么写,如今公司在不断壮大,我们部门人员在不断的增加,这样是不利于多人合作的。

4.工作的条理性不够清晰,要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在开发时间很仓促的情况下,事情多了,就一定要有详实而主次分明的计划,哪些需要立即完成,哪些可以缓缓加班完成,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5.学习的知识不够广泛;一个项目中,涉及的技术往往有多种,知识多了,就会灵活变通,以后我会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工作心得

1.每一个项目在开始着手的第一步,一定要和客户把需求沟通清楚,只有了解了项目的需求,才有可能真正做好一个项目。我们需要向客户提出要求客户提供所有涉及该项目的资料,每次与客户见面都需要熟悉业务与程序的最少一至两个程序员随时记录需求。

2.工作中,有一个无论是技术,还是经验都比较让人肯定的前辈带领,将任务详细化,详细到,每个页面、甚至是一个页面中的图片什么时候做好,做到什么程度,这样把工作进度有计划有方向的赞定下来,做事很有效率。和孙姐,王竹青,尤坤等人合作时候一定注意要多项工作同步进行,保证每个子模块都能同步运行。

3.每天的工作小结真的很重要,这让我们每天都有计划的知道自己干了什么,不是漫无目的的工作,所以我们应该养成,日记、周记、月记、年记的工作习惯。

4.工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许有一天你要去其他岗位帮忙,所以同事之间的技术要互相学习,也许有一天,公司需要你发挥其他的技能帮忙,所以互相学习也是很重要的。自己的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编程。

工作计划

1.要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做事干脆果断,不拖泥带水。

2.工作要注重实效、注重结果,一切工作围绕着目标的完成。

3.要提高大局观,是否能让其他人的工作更顺畅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

4.精细化工作方式的思考和实践。

5.虚心请教比我做的优秀的其他同事,向他们学习技术或经验。其实作为一个新员工,所有的地方都是需要学习的,多听、多看、多想、多做、多沟通,向每一个员工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工作习惯,丰富的专业技能,配合着实际工作不断的进步,不论在什么环境下,我都相信这两点:一是三人行必有我师,二是天道酬勤。

在参加工作的这短短的一个半月中,我深刻的体会到,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入进去,技术工作都不可能做到完美程度,毕竟技术工作太繁杂,项目多而人手少,但多付出一些,工作就会优化一些,这就需要认认真真沉下心去做事情,职业做事,诚信待人。

程序员三年以上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二

我于xxxx年9月11日成为本公司技术部的一名.net程序员,三个月的试用期转眼就过去了。这段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经历,给我留下了精彩而美好的回忆。在这段时间里您们给予了我足够的关怀、支持和帮助,让我充分感受到了领导们海纳百川的胸襟,在对您们肃然起敬的同时,也为我有机会成为影响力在线的一员而惊喜万分。

这段时间,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怀和指导下,我通过不懈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一定的进步,现将我的工作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通过理论学习和日常工作积累经验我的各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刚到公司不久,我便开始负责.net方面的网站开发和广告平台开发和维护,刚开始的时候对我来说确实压力很大,因为各方面都还不熟悉,而且与之前的公司相比,节奏也有点快,不过我慢慢的习惯了环境,和同事相处的比较融洽,领导对我也比较关心,在公司里工作就像是在一个幸福的大家庭里一样,我很快喜欢上了这里。

我到公司不久,第一个项目是xxx公司网站,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我遇到了几个问题,我在以前公司做的时候没有在这么短的时候完成一个项目的,在效率上提高了我的能力。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也遇到了许多以前没有遇到过的问题,我请教同事和朋友,还有借助网络一一解决了难题。

之后,我将B2B广告招商平台进行了改版,开发了xxx智能建站广告平台以及以后网站的维护工作。

接下来,我又做了一个比较棘手的项目xxx在线咨询系统。为什么说棘手呢,因为我以前没有做过这方面的项目,而且我问遍了所有认识的朋友,搜遍了网络也没有找到如何解决的方法,之后我翻书籍,接着搜索网络。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我找到一个聊天室的小例子,但是功能差的太远,于是我把这个示例一点点的研究,从一点也不懂到后来慢慢看懂,从对aJaX技术一无所知到基本熟练运用。接下来我就开始自己开发,到最后终于把它开发了出来,虽然不是很完美,功能不是很强大,但是它是我辛苦的劳动结晶,我相信以后会把它开发的更强大,更完美。

二、明确岗位职能,认识个人技术能力不足。

经过三个多月的工作,虽然完成了一些项目的开发,我的技能也提高了很多,但是感觉我的技术还有待提高,所以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和各种不足,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称职的职员。

三、提出自己努力计划

1、学无止镜,时代的发展瞬息万变,各种学科知识日新月异。我将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各种技术知识,并用于指导实践。

2、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知识,通过多看、多学、多练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各项技能。

3、不断锻炼自己的胆识和毅力,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工作过程中慢慢克服急躁情绪,积极、热情、细致地的对待每一项工作。

4、努力提高自己的日常交际能力。

时光流转间,我已到公司工作三个多月。非常感谢公司领导对我的信任,给予我体现自我、提高自我的机会。这三个多月的试用期工作经历,使我的工作能力得到了由校园步入社会后最大幅度的提高。

在此,在对试用期的工作情况及心得体会做一汇报后,我想借此机会,正式向公司领导提出转正请求。希望公司领导能对我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表现,以正式员工的要求做一个全面考虑,能否转正,期盼回复。我会以炙热的工作热情继续投入到今后的工作当中,以自己踏实努力的工作,报公司知遇之恩!

程序员三年以上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三

来咱们公司已经两个月,在紧张的工作与学习中,感觉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试用期结束的时侯了。我在这两个月的工作中,从技术层面,到与项目组的融合度契合度,这两方面上讲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这与公司的各位领导,同人的支持与帮助分不开。在这里说一声:谢谢您!

在两个月工作中,初期熟悉公司技术,钻研项目业务,配合项目组完成阶段性的任务。

从主要职责具体上讲:

1.负责时代项目的模块编码工作,完成功能应符合设计的功能及性能要求,符合部门相关规范;

在时代项目组基本完成了公告管理模块,与部分特配单模块,正在进行主界面菜单的完善与更新;

在地质调查局项目组,完成了审批与全文搜索功能,与修洪海经理共同完成远程数据库同步更新功能,与贾俊奎经理完成了CmS站点远程实时更新功能;

所完成功能符合设计的功能与性能要求,符合规范;

2.负责对所分配模块的单元测试,同时应配合测试人员进行系统集成测试

所作模块完成时,先做测试,然后提交组内测试人员集成测试,遇到错误能够及时修改。

3.协助实施人员进行系统实施,并在项目经理的组织下进行问题的修改;

还没有实施任务;

4.负责编写相关模块的开发文档,文档应符合部门的开发文档规范;

能够根据模块编写开发文档,基本符合部门开发规范;

5.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

能够及时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从工作要求上讲:

1.自觉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

程序员试用期工作总结4篇工作总结认真完成工作,遵守员工守则;

2.努力学习、掌握并能熟练应用岗位相关业务知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投入到工作中,按要求完成岗位工作;

在工作中,做到努力学习不懂就问,及时与项目组同时之间的沟通,避免失误。工作热情高,不迟到不早退,能够按要求完成岗位工作;

3.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工作中敢于承担压力,有责任感。与同时之间关系融洽。共同合作完成本职工作。

4.对公司外部的工作要高度保持公司形象,对公司内部的工作要高度保持部门的良好形象;

能够做到维护公司形象,与部门形象,有主人翁意识;

5.按公司要求提交周报、完成各种公司流程。

可以按公司要求提交给上级部门周报,做事安公司流程规章制度;

6.按时提交项目阶段性成果。

程序员试用期总结篇3

关键词:分析程序实质性分析程序重大错报风险审计证据认定

分析程序,是指审计人员在研究分析不同财务数据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时,通过财务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及非财务数据对财务数据的印证对财务信息的合法性、公充性作出评价。分析程序还包括在必要时对识别出的,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或与预期值差异重大的波动或关系进行调查。

审计人员在不同环节实施分析程序的目的:(1)在进行风险评估程序时,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评估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2)在实施实质性程序时,当使用分析程序比细节测试更能有效地将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时,可将分析程序用作实质性程序。(3)为确定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与其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一致,在审计结束或临近结束时使用分析程序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分析程序的适用性:

一、分析程序在风险评估程序中的适用性

分析程序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发现财务报表中的异常变化,或者预期发生而未发生的变化,识别存在潜在重大错报风险的领域。进行风险评估时,审计人员应重点关注关键账户余额、趋势和财务比率的关系,对其形成一个合理的预期,与被审计单位已记录的金额、依据记录金额计算的比率或趋势相比较,如果分析程序的结果显示的比率、比例或趋势与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不一致,并且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无法提供合理的解释,或者无法取得相关的支持性文件证据,则表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可能存在重大错报风险。例如:甲公司2010年度财务数据显示主要产品的销售收入增长较大,在生产成本中占较大比重的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毛利率亦有较大增长。审计人员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得知,该企业所在行业市场竞争激烈,预期销售收入很难有所增长。审计人员在此基础上分析的结果表明在销售收入不增长的情况下,由于销售成本的大幅上升,毛利率应有所下降,但财务信息显示的结果与审计人员实施分析程序的结果背道而驰,审计人员可能据此判断被审计单位的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分析程序可以帮助审计人员识别那些表明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问题的事项。如:大海公司2010年度财务报表按照持续经营假设编制。但审计人员通过分析发现大海公司存在巨额对外担保,且有大额逾期债务无法偿还,在连续三个会计年度发生亏损的情况下又遭受水灾,主要财务指标显示其财务状况严重恶化,管理层采取的应对措施,未能有效改善大海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因而无法判断该公司按照持续经营假设编制2010年度财务报表是否适当。风险评估程序中运用的分析程序所用数据汇总性比较强,主要是对财务报表中账户余额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不足以提供很高的保证水平。在此阶段中实施分析程序要注意与询问、检查和观察程序相结合。

二、分析别程序在实质性程序中的适用性

将分析程序用作实质性程序是实质性分析程序。实质性程序包括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适当运用实质性分析程序可以减少细节测试的工作量,节约审计成本,降低审计风险,使审计工作更有效率、效果。如:n公司在某一会计期间对既定数量的员工支付固定工资,审计人员根据这一数据运用分析程序非常准确地估计出这一期间的工资总额,获取了财务报表中关于该项目的审计证据,从而减少了细节测试的范围。另外,像超市这样的零售企业,其毛利率是得到同行业广泛认同的,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有效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为已记录金额的合理性提供支持性证据。审计人员要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确定对特定认定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的适当性。当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很低时,可能仅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足以获取关于某一认定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鉴于实质性分析程序能够提供的精确度受到种种限制,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越高,审计人员应当越谨慎使用实质性分析程序。当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较大时(如:针对销售订单处理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对与应收账款相关的认定,审计人员可能更多地依赖细节测试,而非实质性分析程序。针对特别风险(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如:舞弊;异常或超出正常经营过程的重大交易;重大关联方交易等)实施实质性程序时,由于应对特别风险需要获取具有高度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审计证据,此时审计人员仅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是不够的,必须与细节测试相结合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设计和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审计人员应考虑可获得信息的来源、可比性、性质和相关性及与信息编制相关的控制,评价在对已记录金额或比率作出预期时所使用内部和外部数据的可靠性,关注意对已记录金额或比率作出预期时评价预期值是否足够精确以识别重大错报。数据的可靠性越高,预期的准确性也将越高,分析程序会更有效。

三、分析程序在总体复核中的适用性

程序员试用期总结篇4

摘要:内部审计人员的主要作用是独立、客观地评估银行活动,维持或提高银行的风险管理,有效的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他们这样做的可靠性评估的有效性,充分性,以及会计,操作,和管理控制。下面笔者就从内部审计的程序来谈一谈内部审计。

关键词:内部审计;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审计报告

一、内部审计程序

一个国家银行的内部审计程序包括政策管理内部审计功能的程序,包括风险审计程序和内部审计外包工作,如适用。而小银行的审计程序可能未发现的那些更正式,更复杂的银行,所有有效的审计程序应包括一个使命陈述或审计章程,风险评估,全面审计计划,审计周期,审计工作程序,抽样方法和技术,审计报告,跟踪活动,专业开发项目,和质量保证程序。

二、使命陈述或审计章程

使命陈述或审计章程应轮廓的目的,目标,组织,部门,和内部审计经理,审计部,审计人员和审计委员会的职责。特别是,合同应授予审计部门直接访问任何记录,文件的主动性和授权,或数据(包括管理信息系统和板/委员会分钟)需要有效地检测任何银行的活动或实体。授权还应包括访问和通信与该银行的任何职员。审计部门应制定章程,定期审查它的任何必要的改变。审计委员会应当批准或确认审计章程和章程,应当在银行。

三、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应该文件银行的重要业务活动及其相关的风险。这些风险评价的结果指导审计计划和审计周期和独立审计程序的范围和目标的发展。“风险评估和风险基础审计”一节,这本小册子提供风险评估的进一步细节。

四、总体审计计划

审核计划应包括内部审计的预算和计划过程,应说明审计目标,计划,编制,报。审计计划通常包括:整体和个人的审计目标,总结风险评估和合规问题的每个审核区或商业活动,时间和计划的内部审计工作频率,和资源预算(预算人员的工作时间)。审计委员会应当正式批准的总体审计计划至少每年一次。内部审计师应该提出任何更新的审计计划,审计委员会定期按照既定政策(虽然季度是典型的)。更新的审计计划应该比较实际的工作进行计划的审计和审计时间和解释的差异从批准的计划。

五、审计周期

审核周期应确定审计的频率。审计的频率通常是由风险评估的业务活动或领域需要审核和员工和可利用的时间。它通常是不实际审核每一个地区或业务活动每年。高风险领域,如资金,贷款,或投资/金融业务,通常比低风险的领域如银行担保的处所审核更频繁。此外,审计人员必须考虑的监管要求和指南。

六、审计工作方案

每个审计领域审计工作程序应建立范围和审计程序的时间,程度测试(包括选择要测试的项目标准),和结论的基础上。工作计划应详细,覆盖了银行经营的所有领域,并引导信息采集的审计师,记录程序执行,到达的结论,并出具审计报告。通过完成审计工作程序,内部审计师应该能够达到满足内部审计目标的结论。工作程序通常包括程序:适当的突击审计;控制选择审计记录;审查和评价的政策,程序,和控制系统;风险和控制评估;审查法律,法规,和裁决;样本选择方法和结果;验证选定的交易或平衡通过证明/总账明细记录相关的总帐/控制记录,检查文档,直接确认和适当的后续行动等。

七、抽样方法和技巧

抽样方法和技术来选择,验证,和测试交易,控制,和帐户结余被审核期间。审计工作计划应确定测试目标,达到目标的程序,并审查多少项目(即,所有项目在一组或一个项目的样品)。当审计师选择抽样审查,他们必须决定是否使用统计或统计抽样方法。审计人员经常使用统计抽样的小的人群时,内部控制是有效的,它是不符合成本效益的使用统计抽样。使用的审计统计抽样方法在量化是适当的,他们想推断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精度,样品的特性是表示整个人口。在这两种情况下,审核员确定基于相关因素的样本大小,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运用审计程序,评估的结果,与文献的结论。没有硬性规定,关于“代表性的样本大小适当。”表提供统计样本的基础上所需的精度和可靠性水平。当评估审计抽样过程,考官将审查审计有关的文件的采样目标,包括程序:建立采样目标,定义人口和审查的特点,确定样本大小,选取样本的方法,和评价样本结果/结果。

八、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应向董事会和管理是否一个部门,部门,或活动坚持的政策,程序,和适用的法律或法规,是否操作流程和内部控制是有效的,什么样的纠正行动的银行已经或必须采取。审计师必须以适当的方沟通的调查结果和建议和分发审核报告实际情况尽快完成相关工作。审计工作底稿应充分的文档和支持这些报告。通常有两种类型的审计报告如下。

审计活动的个体内部审计报告的结构应符合银行的内部审计职能的需要与被审核的部门。报告通常包含以下信息:的主要结果和结论的总结,包括对重大缺陷的根本原因识别;审计的范围和目标;详细审计结果,包括任何整体分配审计评级;建议,如果有,包括得到好处;管理的承诺,正确的材料的弱点。一般来说,个体的内部审计报告应立足于讨论审计问题;建立的标准是什么;目前存在什么问题;任何指出问题的根源;什么问题的影响或可能,和

建议纠正问题。

完成审核后,内部审计师通常与部门经理讨论草案的审核报告,纠正任何不准确的信息,达到管理层的承诺和行动的协议。最终的审计报告,再分发给管理人员有责任和权力实施所有建议的纠正行动。据审计委员会的报告,应准备的内部审计经理的常规部分(oCC建议至少每季度)和与审计委员会讨论报告。执行总结报告或审计信息包可能包括:会议的年度审计计划状态;在完成审核的方法;活动报告,并推迟或取消;招聘或培训报告;讨论重大会计问题和监管报告和结果;总结它和消费者的合规性审计;风险评估或总结的方法;跟踪优秀审计和控制问题的报告;和其他信息审计委员会或内部审计师认为适当的。

九、后续活动

跟踪活动应允许内部审计师在确定任何商定的行动和关注未来的审计活动的新领域的配置。审核员应执行后续活动的及时和结果报告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跟进一般包括第一获取和审查管理的响应并确定纠正措施是及时和有效的。

十、专业发展计划

这些程序应提供银行的审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机会和职业发展方向,内部培训,外部培(例如,正式或自学课程,由行业协会,提供专业协会,或其他供应商)。

十一、质量保证计划

在这样的程序,内部和外部定期评估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来帮助提高审计业务和银行提供的价值。审计或审计部门的业绩通常是与银行建立的标准来衡量,审计章程或使命声明,和任何其他标准确定适当的内部审计职能。(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郑志刚,2004,“公司治理机制理论研究文献综述”,《南开经济研究》第5期。

[2]王光远,2005,“关于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若干基本问题(代前言)”,载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5,《中国内部审计规范》,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程序员试用期总结篇5

关键词:民用飞机运行文件和持续适航文件验证

中图分类号:F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c)-0015-05

theValidationoftheoperationDocumentandContinuedairworthinessinstructionsforCivilaviationResearch

ZhuJiexia1Chenpeng2

(1.ShanghaiaircraftCustomerServiceCo.,LtdtpDept,Shanghai,200241,China;2.Schslertrading(shanghai)co.,LtD,Shanghai,200070,China)

abstract:thisarticleintroducesthevalidationoftheoperationdocumentandcontinuedairworthinessinstructionsforcivilaviation.First,itshowstheverificationrequirementsoftheaircraftevaluationGroup.thenitdescribesthefourphases.anditseparatelygivesexplanationofverificationmethodandobjectaswellasverificationphasesandworkflow.Duringeachphase,somegeneralrequirements,suchasverificationteam,verificationoccasionselection,verificationlogisticsupport,verificationresultsevaluation,verificationrecordandreportwilllistinthispaper.

Keywords:Civilaviation;operationdocumentandcontinuedairworthinessinstructions;Verification

安全是世界范围内的永恒主题之一,民用航空领域亦不例外。航空器在投入使用之后,正确地使用和维修是保持其固有适航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基础,而正确地使用和维修则需要通过航空器制造商制定和提供正确、合理、详尽、便于使用和维修的航空器运行文件和持续适航文件来保证,但如果所编写的运行文件和持续适航文件未经过充分验证,有可能导致飞机投入使用后,在使用和维护方面出现差错,甚至发生危险事故或出现故障无法维修等问题,给客户造成一系列的经济损失。为避免由运行文件和持续适航文件的错误带来的不安全事故,局方要求对运行文件和持续适航文件内容进行验证。

目前,国际国内都制定了针对民用飞机运行文件和持续适航文件的适航规章,中国民航局的咨询通告aC-91-11R1和aC-91-24,也已明确对文件的验证要求。然而,国内民机制造商在技术出版物的编制过程中,虽然严格贯彻了适航规章对飞机设计的要求,但还未能充分考虑运行规章和客户的运行和维修操作要求。同时,国内对运行文件和适航文件的验证流程也多半停留在书面验证,实际操作验证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和切实有效的验证管理体系和方法。该文结合适航规章要求和国内民机验证经验,提出了运行文件和持续适航文件的验证实施方法和过程。

1运行文件和持续适航文件验证要求

1.1aC-91-11R1和aC-91-24要求

咨询通告aC-91-11R1《航空器的持续适航文件》和aC-91-24《航空器的运行文件》中规定。

(1)对于经过审核的运行文件和持续适航文件内容,应当以草稿的形式予以内部出版编辑,并提供预期使用人员(如试飞维修人员、工程支援人员、试飞人员、运行支持人员等)进行必要的验证,确认运行文件和持续适航文件的内容准确、可正确理解和具备可操作性。

(2)验证应当在确认不影响安全的情况下,由验证人员严格按照运行文件和持续适航文件的内容进行操作,否则验证工作视为无效。

(3)对于因研制过程中设计更改和验证问题造成的运行文件和持续适航文件内容修订,应当重复上述审核和验证过程,直至航空器设计冻结后形成运行文件和持续适航文件的初稿,并提供局方审核。

1.2管理要求

除适航规章要求外,民机运行文件和持续适航文件的验证工作还应该紧密联系型号自身的特点,一般情况下应在民机取得型号合格证(tC)前完成验证,并满足以下管理要求。

(1)每本手册须根据手册内容确定具体验证项目清单和具体实施计划,并组织有资质的人员完成验证。

(2)确保验证内容与验证方法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确保手册所有内容得到验证。

(3)供应商提供的运行文件和持续适航文件的验证应采用现场参与、抽查验证或要求供应商提供验证记录的方式进行。

(4)民机研制是反复迭代的过程,所以验证也应反复进行,运行文件和持续适航文件交付后若发生修,也应实施相应的验证。

2运行文件和持续适航文件的验证方法和对象

2.1验证方法

总结民机运行文件和持续适航文件的验证方法,采用双“V”(Verification:书面验证;Validation:实际操作验证)的指导思想,保证手册内容最终状态符合适航要求和用户要求。

2.1.1书面验证

书面验证是指将运行文件和持续适航文件内容与设计数据、试飞数据、试验数据、工艺规范、飞机实际技术状态等进行书面比对,审查文件内容的技术依据和数据来源,确保运行文件和持续适航文件内容与设计的一致性、完整性和正确性。书面验证方法可细分为三类:书面验证方法一、书面验证方法二和书面验证方法三(见表1)。

2.1.2实际操作验证

实际操作验证是指对运行文件和持续适航文件中的飞行操作程序和维修操作程序通过实际操作加以验证,确保程序的可操作性。具体方法包括:飞行试验验证、飞行模拟机验证、机上地面试验验证、其他地面验证等(见表2)。

2.2验证方法选取原则

根据运行文件和持续适航文件种类的不同,验证方法也存在多样性。每本手册需要根据各自内容确定使用的验证方法,可以选择一种或多种方法。按照验证方法的适用性规定以下原则。

(1)所有运行文件和持续适航文件及其修订都应进行书面验证。

(2)运行文件和持续适航文件验证方法可按照表1和表2选取。

(3)运行文件实际操作验证应按照飞行模拟器验证、机上地面试验操作、飞行试验验证的先后顺序选取。

2.3实际操作验证的对象

实际操作验证对象包括维修操作程序和飞行运行操作程序。

注:结构修理手册(SRm)、无损检测手册(nDt)、载重平衡手册(wBm)在手册编制过程中需完成实验验证或模拟验证,并保留验证的相关记录。

2.3.1维修操作程序

以飞机维修手册(amm)中维修实施程序为验证主体,并在书面和实际操作验证中同步验证图解零件目录(aipC)、工具和设备手册(tem)、消耗品手册(Cpm)、维修计划文件(mpD)、线路图册(wDm)等关联的持续适航文件。验证关联图如图1所示。

2.3.2飞行运行操作程序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飞行机组操作手册(FCom)中四种类型操作程序,即正常程序、非正常程序、应急程序和补充程序。

(2)快速参考手册(QRH)中正常检查单。

(3)机组检查单(pCL):该检查单结合FCom的正常程序开展验证工作。

(4)偏差放行指南(DDG)中考虑了不工作项目的修正或补充的飞行机组正常操作程序,即操作程序中(o)项。

3验证阶段划分和流程

结合民机运行文件和持续适航文件的验证特点,验证工作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组织进行:规划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报批阶段。运行文件和持续适航文件验证流程见图2。

3.1规划阶段

3.1.1制定验证方案和计划

通过研究局方对技术出版物的相关规章要求,以民用飞机运行文件和持续适航文件内容为研究对象,充分调研、考虑民用飞机维修人员、飞行操作人员、运行支援人员等技术出版物相关使用人员的需求,定义技术出版物验证类型,形成技术出版物验证的实施方案;还需综合考虑验证实施的关键要素,对实施验证所需的机构和人员要求、各技术出版物验证项目清单、验证方法、保障条件、验证计划等进行研究,形成规范性文件;通过实践检验技术方案,保证方案的合理性和可执行性,适用于现有型号飞机的验证工作。

3.1.2验证时机

目前,国内民机运行文件和持续适航文件的验证缺少前期规划,很多验证程序未能结合总装、维修和试验试飞等型号计划实时开展。验证程序存在不可逆的性质,后期补做会增加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协调成本。为此,应确定以下原则。

(1)运行文件和持续适航文件的编制工作必须按照编制计划完成。

(2)综合考虑需要飞机制造、试飞试验协助完成的验证项目,以保证这些验证项目被列入飞机制造单位和试飞单位的工作计划,不影响手册验证工作的启动。

(3)需要进行操作验证的内容,工作启动前完成相应的书面验证工作。

(4)操作验证一般是窕验证,可以根据飞机的总装、试飞试验计划随时调整、制定合理的验证计划,择机穿插在飞机的总装制造、试验试飞和功能可靠性试飞阶段完成运行文件和持续适航文件的操作验证。

3.2准备阶段

为了使验证实施能有效、顺利地进行,准备阶段需组建验证团队并对人员进行培训,同时还需做好设备、人员、环境等资源保障准备。

3.2.1验证团队

进行验证的第一步是建立完整的验证团队,进行职能分配。通过团队之间的紧密合作来完成运行文件和持续适航文件的验证工作。验证团队应包含管理人员、验证执行人员及技术保障人员等。建议的验证团队组成如图3所示。

管理人员负责制定验证计划和确定验证项目清单;对验证过程进行质量控制、风险管理;对验证活动涉及的各个单位及部门进行计划、经费成本、人力、适航、飞机构型及风险管理等接口协调,保障验证工作的顺利开展。验证人员对需验证的内容进行书面验证和实际操作验证;按照要求对验证记录进行收集、分析,现场解决验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给出验证结果评估。技术保障人员全面负责验证的技术保障工作;在启动验证工作前培训操作人员,使其了解验证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及验证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必须严格按照维修手册中所述程序进行验证操作;不能忽视手册中出现的各类“警告”“警戒”“注”等提示性信息等;按需提供消耗品/零件及维修设备/设施等。

3.2.2验证设备保障

验证设备应满足民机运行文件和持续适航文件中需验证内容的特点和验证要求,包括:供验证用的飞机、飞行模拟机、铁鸟试验台、地面保障设备、场站设施、安全设备、校正设备或工具、计算机、消耗材料等。

3.2.3验证人员保障

符合性验证的主要人员包括:飞行试验人员、设计研发人员、总装制造人员及客户服务文件编写人员等。

(1)书面验证应由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维修操作人员和飞行操作人员对需验证的内容进行书面验证。

(2)实际操作验证应由具有一定飞行经验、地面维修经验或专业设计经验的,且具有验证资质的人员参与。

3.2.4验证其他保障

(1)构型保障:在飞机上实施操作验证前应确认验证所涉及的系统或部件符合验证所需的构型要求。

(2)地域要求:有地域要求的验证项目,应在规定的地域进行验证。

(3)季节要求:符合性验证中如有季节要求限制的验证程序应在相关的要求中予以明确。

(4)其他要求:细化验证要求及数据记录要求;宣贯验证要求及注意事项以及培训验证人员;落实验证所需备件、消耗品、设备/设施及计量要求等。

3.3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包括进行书面/实际操作验证,并对验证结果进行记录和评估,按需实施手册修订和重新实施验证。

3.3.1验证记录

验证实施人员应对验证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收集并真实记录,验证记录应完整、如实反映验证时的状态与结果,验证记录的方式主要为书面文字,必要时也可以用照片、录音、摄像等方式,以备后期查看。

验证记录至少应包括验证记录编号、验证飞机序列号、验证项目、验证目的、验证方法、验证时间、验证要求、验证设备/设施、验证必要环境、验证步骤、参与验证人员签名、验证结论等信息。

3.3.2验证结果评估

(1)应对操作程序作下述要素评估,并最终给出结论。

①程序内容应与飞机状态(或反应)一致。

②程序的表达应简明具体,可操作性好,易于理解,无歧义。

③程序逻辑应符合飞行机组和维修人员的思维方式和操作习惯。

④程序有效地处理了故障或问题,使飞机进入一个相对安全的状态。

⑤程序执行过程中和执行后不应引起飞机状态产生不良后果。

(2)所有(书面、实际操作)验证结果都应经过评估并给出书面评估结论,以确认验证结果的有效性、正确性、准确性。

(3)评估结论分为下述三种。

①通过。

②修订后通过。

③修订并验证后通过。

注1:结论为“修订后通过”:修订内容获得评估人员认可后,无需实施验证;

注2:结论为“修订并验证后通过”:修订相关内容并获得评估人员认可后,需再次实施验证,且验证结果符合预期。

评估人员要求:

书面验证结果评估应由手册主编和专业设计人员完成;

实际操作验证结果评估应由专业人员完成。其中维修程序操作验证结果评估应由负责该操作程序验证的团队负责人完成;飞行操作验证结果评估应由负责该操作程序验证的团队负责人完成。

3.3.3验证结果应用

运行文件和持续适航文件编写人员负责基于有效的验证结果修订相关手册内容,并按需开展再次验证。

3.4总结报批阶段

总结报批阶段负责对验证数据、记录归档;编制验证报告,并整理符合性验证支持材料,上报局方。

3.4.1验证记录保存

验证完成后,应保存验证培训、验证数据、验证报告等相关记录。

验证记录和报告的保存应保证任何人不能修改数据,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3.4.2编制验证报告

对验证记录进行分析后,手册主编需编制符合性验证报告,该文件是重要的符合性表明材料,申请方藉此向局方表明符合性。

验证报告按照手册结构可以以手册或以专i为单位编制。

验证报告中应从验证目的、对象、要求、资源保障、实施、供应商手册验证情况(按需)、验证结果分析和结论以及其他必要的支撑材料(例如验证记录单)等方面进行编制,应明确手册内容是否符合要求、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判断手册项目内容的准确性、合理性、可操作性。

验证报告编制完成后需经适航部门审核认可后报局方批准。

4结语

对民机运行文件和持续适航文件制定合理的验证实施方案能大幅提高民机技术出版物的验证管理和实施能力,形成对民机技术出版物保障交付的有力支持,并将为我国民机技术出版物的验证理论和实施奠定技术基础;同时,这一工作对保证民机技术出版物顺利通过局方审查,提高客户对民机的市场接受度也具有重大的价值。该文推荐的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国产支线客机、干线客机和宽体客机的运行文件和持续适航文件验证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航空器的持续适航文件[Z].北京: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2014.

程序员试用期总结篇6

目前会计软件的开发方法主要有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两种。生命周期法是将会计软件的研制开发过程看作一个生命周期,这个周期包括6个阶段,即可行性研究、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程序设计)、系统测试、系统运行维护。原型法的基本思想是:在获得用户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投入少量的人力、物力,建立一个原始模型,使用户及时运行并看到模型的概貌和初步使用效果,然后,进一步提出改进意见。开发人员据此进一步修改完善,并把它作为原型。如此循环,直到得到一个满意的模型为止。

两种方法各有特长,目前会计软件开发则普遍采用生命周期法。这种方法使系统开发工作分阶段分步聚地进行,并明确规定保证了系统开发人员能充分了解系统状况和用户需求,对系统开发工作进行有效的组织和控制,避免系统开发陷于无休止的修修补补之中,降低系统的开发成本,保证系统质量。以下我们结合生命周期中阶段的基本内容,简要介绍会计软件的开发过程。生命周期法的各个阶段及每一阶段对应产生的文档如表1所示:

一、系统调查系统调查是系统设计者认识系统,同会计人员交流的过程,是设计新系统的必要准备,在整个会计软件的开发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系统调查分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两个阶段。

1.认真周密的可行性分析,盲目进行开发,将来开发完成的软件有可能因外部环境的限制而无法使用,或出现软件的维护费大于收益的现象。

2.初步调查的内容。

(1)系统目标调查。通常软件使用者在软件开发之前就有一个粗略的目标,希望软件能达到某些要求或某种功能,软件开发人员要通过与使用者反复交流,确定一个较为明确可行的系统目标。

(2)内外部环境调查。内容包括:第一,软件使用单位的规模、组织机构、管理体制和管理水平;第二,单位领导人和财会人员使用会计软件的迫切程度,开发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哪些方面的阻力;第三,单位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通讯设施等是否能够满足建立系统的需要。

(3)现在资源调查。了解单位的经营状况和经济实力,在会计软件开发过程中能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情况。

(4)技术情况调查。了解单位的技术力量,现有人员素质及现有计算机使用状况。

(5)数据处理情况调查。了解数据处理的方式、方法、数据流向、数据流量、输入输出的数据内容及频率等。

3.可行性分析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内容包括:

(1)初步调查资料。

(2)系统的目标及规模。由于软件使用者水平不一,所提的系统目标可能不完全符合计算机系统的特点和要求,软件开发人员应对使用者提出的需求加以分析、整理和提炼后,提出合理的系统目标和规模。

(3)系统的必要性论证。根据初步调查资料,对软件开发的投入与取得效益进行分析比较,决定是否建立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会计信息系统,如果需要,应采用何种方式建立。

(一)初步调查和可行性分析

1.初步调查和可行性分析的必要性。会计软件开发是一项人力、物力、财力的耗费较大的工程,在系统开始投入设计之前,必须认真地进行可行性分析,从经济、技术等方面论证其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条件不成熟的项目要避免一轰而上,避免求大求全。要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确定系统的目标、规模以及系统建立的方式,以尽量少的耗费最大限度地满足本单位的需要。反之,如果不进行

(4)技术可行性分析。从单位的技术力量、设备能力、人员素质等方面分析是否能胜任会计软件的开发、使用和维护。

(5)经济可行性分析。软件开发协议中的费用包括:硬件购置费用、软件开发费用、人员培训费用和软件运行维护费用等,要根据本单位的数据处理量和经济实力确定软件的开发方式和规模,以及选配相应的硬件平台和系统软件平台。

(6)组织可行性分析。会计软件投入使用后,数据处理工具的改变使会计工作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原有的岗位被新的岗位所替代,会计人员的岗位分工要做相应的调整。考虑到这种调整可能给会计人员带来短期的不适应,应充分估计遇到的困难。

二、系统分析

(一)详细调查

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需要对现行的会计业务做详细调查。详细调查要求开发人员深入到会计部门,通过参加实际工作,访问会计人员等手段,弄清会计数据的来源、流向,以及会计数据之间的关系。详细调查是系统分析设计的必要准备。内容包括:

1.组织机构调查。组织机构调查,一是了解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和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二是了解各岗位职责和相互关系。目的是为制定会计电算化整体方案,确定电算化岗位及开展人员培训提供基础资料。

2.业务流程调查。将现行会计业务的处理过程规范化的业务处理流程图表示出来。

3.数据流程调查。在一个信息系统中,同时存在着物流和信息流,数据流程调查就是将业务处理流程中的信息流提出来,形成反映信息内容,来龙去脉和加工处理过程的数据流程图,也就是手工条件下帐务处理的业务流程。

4.数据处理量调查。统计系统中各项输入输出的数据量和频率,确定需要储存数据的数量、贮存时间和使用方式,据此选定相应的硬件设备、开发环境和开发工具。详细调查还包括输入输出调查、文件调查、代码调查等内容。

(二)系统分析

系统调查结束之后,要对系统调查资料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应解决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法,并根据业务人员的需要增删相应的功能,最后形成面向软件开发人员的包括数据流图、数据字典、输入输出项目和要求等内容的会计软件逻辑模型,编制软件需要说明书,制定系统设计的初步计划。以下简要介绍系统分析中的主要文档。

1.数据流图。这里的数据流图与详细调查中的数据流程图有较大的区别,它打破了原有手工业务流程的框框,按照计算机处理的特点重新组织数据流程。这里以帐务处理为例,给出一个帐务处理软件数据流程图(图1)。

2.数据字典。为详细说明数据流程所述文件的内容和组织方式,还要编制相应的数据字典,数据字典有二类:一类是数据库字典,包括文件名、文件项目、文件类型;取值的最大长度和说明。另一类是处理过程字典,主要用来说明处理过程的输入,输出及描述处理算法。

3.软件需求说明书。软件需求说明书是系统分析的最终结果,是软件开发人员和使用人员共同确认的,反映软件实现目标和功能的书面文件,也是指导以后的系统设计工作,评判和测试系统成败优劣的依据。因此,软件需求说明书要经过开发人员和使用人员共同签字,作为重要的文档资料保存。财政部对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进行评审时,软件需求说明书是要求报送的重要文件,其内容包括:

(1)软件名称、使用单位和开发单位的名称和负责人员;

(2)软件的目标及规模;

(3)软件的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和输入输出内容;

(4)软件的性能要求,包括:合法性、可靠性、灵活性和易使用性要求;

(5)软件运行环境,包括硬件设备、系统软件及运行场所;

(6)软件设计进度描述。

三、系统设计

如果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解决“干什么”的问题,那么系统设计阶段的任务是确定“怎么干”。系统设计工作由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两部分组成。(一)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是软件开发人员根据软件需求说明书的要求,运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将软件自上而下逐层分解成多个软件模块,直到分解成每一个模块只具有单一的功能,能用一个或几个程序实现的树形结构为止。总体设计阶段还要定义各模块的数据传递关系,设计软件的编码方案、文件存储策略、输入输出格式,以及硬件和系统软件配置,最后编制概要设计说明书。总体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

(1)结构化模块设计;

(2)代码设计;

(3)文件设计;

(4)输入设计;

(5)输出设计;

(6)系统软硬件配置设计;

(7)编制设计说明书。

(二)详细设计

详细设计是对总体设计中划分的每个模块再进行详细定义和说明。它包括定义每一模块的详细功能、输入数据、使用文件及使用方式,确定输出内容及格式,模块实现的详细算法,每一模块的程序构成等。详细设计是软件功能、结构实现方法的最详细说明,是程序设计的依据。详细设计的最终成果是编制详细设计说明书。

四、系统实施

系统实施阶段,也就是一般人通常所说的“编程序”阶段。它是软件开发人员根据详细设计说明书自上而下地将每一模块用指定的程序设计语言编写成源程序代码,并进行调试,保证运行的正确性,同时编制程序说明书。程序设计由程序编制和程序调试两个阶段组成。

(一)编制程序

编制程序过程中要遵循结构化程序设计原则,软件开发人员除了编写源程序代码之外,还要附以程序框图和程序说明书。一个软件由多个程序员共同开发时,应注意相互之间的配合,而且须要具备一定水平和经验的人负责总的协调工作,保证编程的进度基本一致。

(二)程序调试

任何软件开发人员都不可能保证编制的程序一次运行正确,都要经过反复调试。程序调试的过程就是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的过程,直到软件开发人员确信全部程序无任何语法错误或逻辑错误,并满足系统设计的各项要求为止。对于一般应用程序,程序调试的工作量等同甚至超过编制过程的工作量,而且程序调试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

五、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是程序设计结束后,将整个系统的全部软硬件装配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软硬件系统,通过实际数据或模拟数据验证软件的各项功能及所达到的性能指标,判断其是否达到了系统设计的要求。

(一)系统测试的内容

1.软件需求说明书中的软件目标和功能是否实现;

2.软件对各项业务的处理结果是否正确,对特殊类型的业务能否处理;

3.软件与用户的界面是否友好,各项输出的内容和格式是否符合要求;

4.软件运行效率如何;

5.软件内容控制制度是否完善;

6.软件容错纠错能力如何,对各种异常情况有无应变措施;

7.软件的文档资料是否齐全,软件可维护性如何。

(二)系统测试人员

参加系统测试的人员应包括:系统分析与设计人员、程序人员、软件使用人员、会计主管人员,最好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从各个角度对软件的质量进行评价和考核。系统测试是软件投入运行前的最后一个环节,系统测试人员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测试工作的质量,要认真确定参加测试的人员,使测试工作真正起到对系统审查和控制作用。

(三)系统测试环境准备

系统测试选用的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和外部设备应尽可能接近软件实际运行的环境,测试数据既要接近实际业务,又要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四)系统测试方法

系统测试的方法很多,主要有“黑盒法”和“白盒法”采用较多的是“黑盒法”即把整个软件看成一个不透明的黑盒,不考虑其内部的具体实现方法,只通过检查软件的输入输出结果,检查系统的功能和各项性能指标。如果发现问题,再由软件开发人员用其他方法进一步检测和修改。

(五)系统测试报告

系统测试报告是对系统测试工作的书面总结和对软件的正式评价。报告中要对软件功能、各项性能指标、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进行详细描述,对软件能否投入实际使用提出意见。

(六)用户使用手册

用户手册也称用户操作手册,是系统测试通过后,由软件开发人员编写的,帮助软件使用者掌握如何使用软件的详细说明书。主要内容包括:

1.软件的详细功能介绍;

2.软件运行所需的硬件和系统软件环境;

3.软件的安装指导;

4.软件的输入方法和特性;

5.软件处理过程中的操作方法和各项查询、输出功能的操作方法;

6.软件出错处和异常情况处理。

六、系统运行维护

(一)系统运行

软件通过测试后交付用户使用,软件开始投入运用时,有一个手工核算和计算机核算的并行阶段,这个阶段的时间不宜过长,在达到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规定的并行时间和要求后,应尽快脱离手工核算,以免半路夭折,影响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进度。

(二)系统维护

软件投入使用后,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软件维护人员要对软件进行不断地修改、补充和日常保养,使软件运行稳定并不断完善。系统维护的内容主要包括:

1.对软件开发和测试过程中没有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改和补充;

2.对由于单位的内外部政策、制度变化引起的变动进行修改;

3.对软件的功能进行扩充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软件运行环境进行升级;

4.对软件及运行环境进行日常维护;

5.对软件及软件中的数据由于意外事故造成损坏进行恢复。软件投入使用是软件发挥作用的阶段,软件能否确定运行并充分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系统维护工作的好坏,因此,软件使用单位领导人必须从思想上重视软件维护工作。近几年,商品化会计软件之所以能够较快地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在于商品化会计软件与以前采用其他各种方式开发的软件相比软件维护更有保障。

会计软件的一般结构会计软件的一般结构是从系统的功能层次结构来反映的,所谓功能结构,是指系统按其功能分层分块的结构形式,即模块化的结构。

一个系统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可划分为几个功能模块,每个功能模块再划分为若干个层次,每个层次沿横向分为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有相对独立的功能。一个子系统对应一个独立完整的管理职能,在系统中有较强的独立性,一个功能模块完成某一管理业务,是组成子系统的基本单位;一个程序模块则实现某一具体加工处理,是组成功能模块的基本要素,各层之间、每块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通过这种联系,将各层、各块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去实现系统目标。系统的功能结构原理如图2所示。图2系统功能结构原理图如果将会计软件作为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的一部分,则其模式称为一体化模式。图3是一个会计软件财务系统的功能结构图。

一、总帐系统

总帐系统是每个会计软件的核心,对所有的会计核算软件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总帐处理的工作量也是最大的,一般包括:凭证的输入、审核、记帐、帐本的查询、输出等。

二、出纳管理

出纳是会计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岗位,它担负着现金、银行存款的收、付。传统的会计软件一般是以记帐凭证的输入开始,因此作为出纳是不允许进行上机操作的,但这样的电算化是不彻底的。出纳管理包括:收入管理、支出管理、出纳帐处理等。图3会计软件功能结构图

三、应收、应付帐应收、应付帐是用来管理企业的往来帐款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往来帐管理工作量愈来愈大,也愈来愈重要。应收、应付帐包括:往来单位管理、应收应付核销、帐龄分析等。

四、报表处理

企业会计核算的结果最后需要用报表的形式反映出来,因此、报表处理主要用于进行报表的定义、编制、输出。五、工资核算工资核算用来进行工资的发放和核算,一般包括:工资的编辑、计算、工资的发放、工资的分摊等。

六、固定资产核算

固定资产核算用来管理、核算企业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核算每月的工作量不是很大,仅仅是每月的增减部分,以及固定资产在部门之间发生的转移,大部分的工作量是在开始的初始化设置,而手工核算中较繁琐的折旧的计提及转帐等,则由计算机来完成,能大大减轻核算工作量。固定资产核算包括:固定资产增减变化、折旧计提、固定资产分摊等。

七、销售核算

销售核算用来进行销售的管理,其主要包括:销售商品的管理、销售中开票、收款、发货的管理、销售毛利的计算等。

八、存货管理

存货管理主要来管理企业的存货,如:原材料、产成品等等,管好存货对企业是十分重要的,手工核算下其工作量也很大,并且不容易管好。存货管理包括:存货代码的管理、存货的收、发、存管理,存货出库计价管理,存货核算等。

九、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主要用来核算企业的生产成本。其主要包括:直接成本的处理,间接成本的分摊,成本的计算等。

程序员试用期总结篇7

关键词:软件维护;软件的可维护性;可维护性复审

中图分类号:tp311.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3)02-0000-02

软件维护工作处于软件生存周期的最后阶段,所有活动都发生在软件交付并投入使用之后,其费用有时高达软件总费用的80%。软件在运行过程中,测试阶段未能发现的潜在软件错误和设计缺陷、增加与其他程序的良好接口、新功能的添加、软件运行环境的变化等原因,都要求对软件进行维护。因此,应充分认识到软件维护工作的重要性,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减少维护的工作量和费用,延长软件的使用寿命,让其创造更多的价值。

1软件维护概述

1.1软件维护

所谓软件维护是指软件系统交付使用后,为改正软件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错误,或因满足新的需求而加入新功能的修改软件的过程。所有软件的维护申请都应采用标准化的格式,软件维护人员通常提供统一的维护申请单,由用户根据需要进行填写。维护人员将申请单提交给系统管理员进行评估,核准后,将之视为本次维护任务规划的依据。维护任务完成后,应保存好各项维护记录,利用这些记录可以构成一个维护数据库。

1.2软件维护的内容

软件维护的内容根据起因可分为四类。

(1)正确性维护。是指纠正软件在系统开发阶段已存在但系统测试阶段未能发现的错误。软件测试时,不可能排除软件系统中的所有错误,软件交付后,用户将成为新的测试人员,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现错误,可向维护人员报告并要求维护。该维护工作占维护总工作量的约五分之一。

(2)适应性维护。是指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的软件修改。一般应用软件的使用寿命较长,但计算机科学技术却发展迅速,硬件基本是一年半就一代,操作系统不断推出新版本,外部设备和系统其它元素也是频繁升级换代,这些都使得适应性维护工作成为必要且经常发生的行为。

(3)完善性维护。这是为扩充功能和改善性能而进行的软件修改。主要是对已有的软件增加一些原来在需求分析阶段中没有涉及到的新功能和性能特征。此外,还包括为提高软件处理效率,而进行的程序改进和优化工作。该方面的维护通常占整个维护工作量的一半以上。

(4)预防性维护。这是为了进一步改善应用软件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为今后进一步改进软件奠定基础。这类维护活动包括逆向工程和重构工程。目前该类维护工作相对较少,占全部维护工作的大约4%左右。

2软件的可维护性

软件的可维护性是指软件能够被理解,并纠正其中出现的错误和缺陷,以及为满足新的需求进行修改和扩充的容易程度。它是指导软件工程各阶段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

2.1影响软件可维护性的因素

软件的可维护性是软件开发各阶段的关键目标,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影响。

(1)可理解性。是指人们通过阅读程序源代码和软件相关文档,就能理解软件的结构、接口、功能和内部过程的容易程度。模块化和结构化的设计、详细的文档资料以及良好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等,都对改进软件可理解性有重要贡献。

(2)可测试性。是指人们论证软件正确与否的容易程度。它取决于软件容易理解的程度。良好的文档资料有利于测试,此外,软件的结构、高性能的测试工具以及周密计划的测试工序也是至关重要的。维护人员应能得到软件开发阶段用过的测试方案和用例,以便进行回归测试。

(3)可修改性。是指软件容易修改的程度。它与软件的设计原理和规则有直接关系,耦合、内聚、局部化、作用域与控制域等,都影响软件的可修改性。

以上三个可维护性因素关系密切。维护人员只有在正确理解程序的基础上才能对其进行修改,并且,如果不能进行完善的测试,则看似正确的修改也可能会引出其他故障。

2.2提高软件可维护性的方法

一个可维护的软件应是可理解的、可测试的、可修改的。但要同时很好地实现这三个目标,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而且也不一定能成功,因为这三个可维护性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会随软件的用途和应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应对软件的可维护性因素赋予不同的优先级。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软件的质量,也对软件生存周期的费用产生较大的影响。

(1)使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技术。结构化程序设计可使软件各模块的结构和模块间的关系都相对标准化。

(2)选择维护性能好的程序设计语言。选择不同的程序设计语言,对软件的可维护性也有产生较大地影响。明显地,高级语言比低级语言更容易理解,但同样是高级语言,可理解性也有较大差异。比如,用户使用第四代编程语言开发应用软件和使用普通高级语言相比具有质量高、效率高、易理解、易扩展的优势。第四代编程语言采用面向对象思想设计的结构,因而可读性好,且由于继承特性的存在,即使需求发生变化,维护工作也只是在局部模块中进行,因而维护起来方便也成本低。

(3)健全文档。文档是影响软件可维护性的决定因素,一般包括用户文档和系统文档。由于软件系统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必然会经历多次修改,因而文档比程序代码更重要。文档结构要标准化、容易理解。对软件的任何修改都应在相应的文档中反映出来,即文档应与软件当前状况相对应,否则在以后的维护工作中,会增加维护工作的难度。

(4)可维护性复审。可维护性是所有软件都努力追求的一个基本特征,在软件工程的每一个阶段都应考虑提高软件可维护性的可能,在每个阶段结束前的技术审查和管理复审中,应着重对维护性进行复审。在需求分析阶段的复审中,应对将来可能修改和可以改进的部分加以注释和说明,对软件的可移植性加以讨论并考虑可能影响软件维护的系统界面;在设计阶段复审期间,应该从易于维护和提高设计总体质量的角度出发,全面评审总体结构设计、数据结构设计、过程设计和人机界面设计;代码复审阶段主要强调编程风格和内部文档这两个因素;测试复审中应注意暗示程序中可能需要做预防性维护的部分。正式的可维护性复审放在系统测试完成之后,称为配置复审。其目的是减少混乱,提高软件生存率。同时在完成每项维护工作之后,都应对软件维护本身进行仔细的复审。

3结束语

软件维护是软件生存周期的最后阶段,也是耗费时间和精力最多的阶段。在软件运行时,需有计划地对其进行改正性、适应性、完善性或预防性维护。软件的可维护性是衡量软件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延长软件寿命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了影响软件可维护性因素的基础上,给出了提高软件可维护性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7

[2]陈平,褚华.软件设计师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7

程序员试用期总结篇8

【关键词】会计信息系统;采购付款流程;实质性测试;it审计

it环境中的采购付款流程是企业级会计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与传统手工业务处理相比,it技术的应用、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及其在eRp等系统中的固化,使得采购付款流程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审计与舞弊调查方面,尤其是对应的实质性测试程序具有极其显著的特点,集中体现在获取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认定的测试、存在与发生和权利与义务认定测试三个方面。

一、获取数据

实质性测试涉及到从电子会计文件中提取数据,并加以分析。为此,审计人员需要对产生这些数据的系统和控制,以及存储这些数据的文件的物理特性有所了解,并借助诸如aCL①之类的Caatts软件实现。

确认文件的正确版本对审计人员至关重要。为此审计人员必须了解会计信息系统中文件备份的步骤,而且只要有可能,就应使用原始文件。虽然使用aCL可直接读出大部分的顺序文件和关系型数据库表格,但是复杂的文件结构在分析之前,需要简化。简化需额外的步骤和特殊程序来创建一份源文件备份,该备份的格式是aCL软件可以接受的。如果公司的系统人员运行简化处理,审计人员必须确定其所使用的是源文件的正确版本,并且所有相关的数据都已转移到备份文件中。

(一)存货文件

存货文件含有每种存货的数量、价格、供应商以及仓库地点等数据。系统首先检查存货文件中的记录,找出需要订购的货物。当货物被出售或用于生产后,存货文件记录中的存货数量字段值就要自动减少。随着各项存货数量的减少,当现存数量低于再订购点时,系统再测试该再订货的其他条件,如符合,系统则自动生成采购订单,并发给供应商,同时在采购订单文件中增加一条记录。现存数量将一直保持在低于再订货点,直到从供应商处收到货物,这个过程可能要几天或几周。为标记已订购的货物,防止系统重复订货,在存货记录的采购订单号字段会填入系统产生的订单号;否则,该字段值为空。

(二)采购订单文件和采购订单产品项目文件

采购订单文件包含向供应商发出订货的记录。在货物抵达之前,记录一直保持开放状态。把接收报告编码填入指定字段后,该记录当即关闭。采购订单产品项目文件包含全部订购项目,因为每个交易会涉及一个或多个产品,采购订单文件中的每条记录可以对应采购订单产品项目文件中的一条或多条记录。采购订单号和项目编码这两个字段组合起来共同构成了采购订单产品项目文件的主关键字。同时,这两个字段还提供了采购订单产品项目文件与采购订单文件、存货文件之间的联接。

(三)验收报告文件

当订购货物从供应商处抵达公司后,验收部门要进行清点、检查,并编制验收报告文件。验收员通过网络系统终端,输入验货信息后,系统执行以下任务:1.增加存货文件中显存字段的值;2.将采购订单号字段重新设置为空值,并取消再订货条件;3.新建一个关于验收事件的日志记录;4.将验收报告编码放入指定字段中,并关闭采购订单文件。

(四)付款凭证文件

对于大多数公司而言,订货、验收和付款中的金额差异是法律关注的问题,必须在批准向供应商付款前将其解决。应付账款部门的雇员检查采购订单文件和验收报告文件中的对应记录,并将这些记录与供应商发票比对。如存货项目、数量和价格相符,则编制付款凭证。按照供应商的贸易条款和公司的付款政策,填入支付日期并过账。

在每一个付款日,付款应用程序选择到期的应付账款记录,通过在支票日期字段输入当天日期的方式,将该应付账款项目标识为“已付”,同时签发支票,寄给供应商。支付凭证文件向审计人员提供了以下三个重要信息:1.记录收到供应商发票的时间和实际数量;2.在此期间交易账户中所签发支票的日记账;3.在任何一个时点上,付款凭证文件中的开放项目代表的就是公司所欠的应付账款余额。

上述文件都需要根据其物理存储位置和逻辑存储结构在aCL软件中先行定义文件,在实质性测试阶段,审计人员才能采用aCL软件访问并提取这些文件中的数据。

二、准确性和完整性认定的测试

审计人员常在细节测试之前,首先进行账户余额的分析性复核。在采购付款流程中,分析性复核程序可以为审计人员提供关于应付账款和相关费用趋势的概况,还可以确保交易和账户的完整性合理表达,从而尽可能地减少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实务中常用的实质性测试程序如下:

(一)检查支出凭证中的异常趋势

过于集中地从同一家供应商购买商品,可能反映出不正常的商业依赖。如果该供应商提高价格或不按期交货,就会给公司造成巨大损失,这也可能存在舞弊行为:采购员或其他管理人员接受了该供应商的高额回扣。存在大量的小额交易的供应商则说明采购程序的效率不高。一项对美国多家公司的调研显示:it环境下,一笔采购订单的处理成本为50—125美元,可见减少与公司做生意的供应商数量就可直接节省交易处理成本。管理层应该考虑减少供应商的数目,增加每次的订货品种和数量,以减少订单的数量。这种现象也给审计人员一个信号:采购程序中的有效供应商方法没有被采用。

审计人员可以使用aCL软件的分层和分类功能找出和应付账款支付程序有关的各种特点和异常现象,生成各种累加报告。例如,某公司第一份累加报告给审计人员提供了一个关于采购过程的总体印象:78%的付款凭证的交易额之和仅占同期交易总额的15%;第二份累加报告则显示了与单个供应商相关的商务活动:公司中超过53%的交易是和同一家供应商进行的,而其他大多数供应商的交易额只占总交易额的很小部分。

(二)检查发票价格的准确性

比较供应商发票上的价格和原始采购订单上的价格,是为了测试准确性认定。实际价格和预期价格间的巨大差异可能是因为雇员在授权付款前没有检查相关文件,或在处理价格差异时,应付账款部门人员超越了他们的权限。

使用人工方法,只能对一个会计期内处理的数以千计的发票中的一两百张样本进行检查,因此审计人员通过比较发票价格和采购订单价格来确认价格准确性时,只能用抽样方法。it环境下,通过aCL的连接功能,将付款凭证文件和采购订单文件中的数据连接起来才能进行比较,审计人员可以对需要检查期内的文件中所有发票的价格进行检查。

实务中,aCL生成的输出文件可能非常大,直接浏览这些文件,寻找差错费时费力,因此审计人员常常使用过滤功能,过滤掉所有订单金额和实际金额相同的记录,只剩下价格有差异的记录;再结合aCL的其他功能,审计人员可以分析记录价格的总差异,并对其重要性作出判断。

三、存在与发生、权利与义务认定的测试

对已授权的采购订单,只要从有效供应商处接收到存货就意味着债务的发生。但是,很多公司的会计信息系统在收到供应商的发票时,才确认债务,并记录为一项应付账款。供应商发票经常落后于商品的接收,通常情况下,债务实现和确认之间的时间差不会影响财务报告。但在每个会计期末时,收到存货的供应商发票通常要到下个会计期才能收到,也就有可能没有包括在应付账款账户中,审计人员应相应调整债务记录。

(一)查找未记录债务

查找未记录债务涉及付款凭证文件和验收报告文件。在一个会计期内,每条存货验收记录都应该与相应的付款凭证文件中的记录相符。审计人员再次使用连接功能,将采购订单文件和验收报告文件连接起来。两个文件的连接需要以同一个关键字排序,即采购订单号。因为付款凭证文件已经按照采购订单号排序了,所以排序后的文件也可用于这项测试,只有验收报告文件需要按照采购订单号重新排序。

此时的输出文件中只需含有与主文件(验收报告文件)中不相符的记录清单,即那些审计人员试图确认为没有被记录为债务的验收报告记录。如果输出文件不为空,即表明存在与验收报告文件不相符的采购订单文件记录,审计人员必须检查和判断是否对应付账款余额做了适当调整。

(二)查找未授权支付凭证

对于应付账款高估的风险,审计人员应选择付款文件为主文件,验收报告文件为从属文件,重新连接,输出文件为公司没有付款凭证对应的存货验收记录。这可能意味着付款的批准只是基于收到供应商的发票,而没有检查订购的货物是否已经验收入库。没有验收记录的付款凭证可能隐含一个舞弊,或者当内部控制环境较差时,对同一笔采购重复付款。

(三)检查向供应商重复付款

据调查,全美因为同一笔采购业务重复付款而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数千万美元。出现故障的会计信息系统、计算机程序、数据输入错误和授权控制失败通常会造成重复付款。这偶尔也可能是因为不诚实的供应商对同一次购买发出两份不同编码的供应商发票,绕过内部控制造成的。有的供应商发出多联同一发票,或是在发票的号码后添加一个字母,以形成不同的发票。使用aCL软件的重复功能,审计人员能在大批的发票记录中查找相同编码或相同金额的发票记录。

虽然任何一个或几个字段的组合,都可以用来测试重复的发票记录,但是审计人员必须理解各文件之间的数据传递关系,才能从结果中分析出有用的结论。例如,每一条付款凭证记录都是为单一供应商发票的付款而签署的,每一条发票记录都只和一个采购业务相关。同一个采购订单号值在付款凭证文件中一般不应该对应两个以上的记录。如果输出文件显示:除了几条无序记录以外有两条发票记录的采购订单号相同,这时,审计人员需询问经管人员,做进一步的检查。结果可能是付款凭证开错、作废而后重新开具造成的,也可能是重复付款。

综上,it技术与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使得传统的审计程序和手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采购付款流程中,数据获取方式,准确性和完整性认定,存在与发生、权利与义务认定及其测试程序都呈现出各自的特点,这对当今审计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也揭示了今后审计研究与发展的一个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信息系统审计准则[S].2008.

程序员试用期总结篇9

关键词: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我国交通事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公路施工质量控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随着对公路路基和路面质量的更高要求的提出,公路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对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也越来越高。路基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路基土的填筑方式、压实度的大小、技术人员素质高低以及施工工艺等,因此,公路工程的施工中要有针对性的加以预防和控制。

一、施工准备阶段

路基施工准备阶段是路基工程施工总体部署、调查作业范围、水文地质及工程量、制定施工方案、编排施工进度计划以及开工前的人员、机械、材料等方面准备的阶段,该阶段准备充分与否是直接关系到路基工程施工能否正常进行的关键环节,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并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详细调查,制定方案

在工程所在地要详细调查了解公路沿线(包括路基基底)及土源等作业范围内的土质的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及含水量情况,制作标准击实试验和土的强度试验(CBR值),制定施工方法。论证施工工序、作业方案,对第一道工序至最后一道工序的作业方案全过程进行论证,排队检查有无人力、机械闲置浪费的环节,前后工序是否矛盾,如何解决,使工程施工尽可能地达到最优化。

2.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不能只停留在纸上,而要在实际施工中一步步去落实,让它真正发挥作用,要建立层层负责、责任到人、奖罚兑现的制度,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实行全员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

3.土质最大干密度的确定

压实度是路基工程的最重要质量指标之一,因为只有保证路基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它才能承受行车的反复荷载作用和抵御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最大干密度确定既不要盲目套用高标准,使得施工难以进行,造成浪费;也不要降低标准,使得工程质量低下,要根据施工现场土质情况进行确定。

4.技术交底

在工程施工开始前要把施工部署、整体安排、施工规范、设计要求、合同要求、作业流程和规程、施工要点向施工管理人员、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全面交底,使全体人员全面了解工程施工的要求和施工重点,也便于施工方案和工期计划的落实。

二、施工阶段

1.路基施工试验段

在对路基施工全面展开以前,首先要分别对一般路基基底、坑塘路段、软土路基、路基回填层按照制定的施工方案进行试验段施工,通过试验段的施工检验施工方案是否可行、有效,通过试验来确定不同机具压实不同土质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作业段的流程时间是否满足工期要求,工程质量是否满足技术要求,施工方法是否经济,通过对试验段的总结、研究,选择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人机组合,进行下一步的施工,经过工程质量、经济、工期的验证施工方案可行,然后全面进行施工作业,不可盲目不分情况展开大面积作业。

2.质量控制

根据试验段总结的施工方案、作业流程及工程质量要求认真进行施工,按照质量保证体系分工及施工要求对每一工序进行严格自检,对达不到要求的及时进行返工处理,认真分析返工原因,如属人为原因造成的要对有关责任人强化教育或采取经济处罚措施,如属客观原因,要及时研究对策,对施工进行调整。返工就是浪费,就是经济效益的损失,每一工序的合格才能保证成品的合格,每一工序出现次品就容易造成不合格的产品,因此强化质量保证体系,强化质量责任制是保证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3.流水作业

流水作业是施工管理人员经常提倡和采用的施工方法,因其施工最经济、最方便、施工进度较快、便于管理,而被广泛用于工程施工,在路面工程结构施工中,流水作业容易布置和展开,也比较直观,但对于路基工程就比较复杂,由于路基填筑层次不等,再加上坑塘、公路构造物、沿线需拆迁的建筑物等障碍,使流水作业难以部署和展开,但是作为路基施工,流水作业最终的目标是追求路基达到设计标高的路段的连续性,为路面结构层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

4.工地例会

工地例会是对前一施工时间段的总结,也是对工程质量与进度的总结,对前一段工程质量与进度是否满足合同要求,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去解决,如何去调整,都要制定出相应方案,并组织落实。同时工地例会也是集思广益、充分调动广大施工管理人员积极性、制定切实可行方案的会议,工地例会的经常召开更有利于工程质量与进度的保证。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影响路基工程施工的因素很多,由于本人施工经验与水平有限,文章只对影响路基工程施工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对同行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程序员试用期总结篇10

 

关键词:定义;因素;组织管理

一、软件测试的定义

软件测试(Softwaretesting)是软件生存期(Softwarelifecycle)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软件质量保证的关键步骤。通俗地讲,软件测试就是在软件投入运行前,对软件需求分析、设计规格说明和编码进行最终复审的活动。1983年ieee提出的软件工程术语中给软件测试下的定义是:"使用人工或自动的手段来运行或测定某个软件系统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检验它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弄清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别"。这个定义明确指出:软件测试的目的是为了检验软件系统是否满足需求。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普遍希望通过软件测试暴露软件中隐藏的错误和缺陷,所以软件测试应该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或者说,软件测试应该根据软件开发各阶段的规格说明和程序的内部结构而精心设计一批测试用例(即输入数据及其预期的输出结果),并利用这些测试用例去运行程序,以发现程序错误或缺陷。

二、影响软件测试的因素

影响测试效率的因素除了测试方法之外,主要因素还有人为因素、软件类型、错误类型、测试充分度等。下面对这些因素作一个简要分析。

1.人为因素

软件测试中的许多工作是由人来完成的,因此,人为因素是影响测试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样的差异并非偶然,这是因为测试人员在应用一个测试方法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从而使测试人员的经验和学习能力可以有较大的发挥余地。所以只能采用越来越严格的测试方法和过程来有效地避免人为因素对测试效率的影响。

2.软件类型

软件类型也是影响测试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即使是同一个测试者,测试不同类型的软件的效率和发现软件错误的能力也是不尽相同的。测试什么类型的软件的效率较高则因人而异,这往往与测试者的相关知识、经验与专业训练有关。

3.测试充分度

测试充分度反映了一个测试是否得到了良好的执行,它直接关系到测试的效率。1993年Frankl和weiss发现,只有当充分度十分接近100%时,才能使测试发现错误的能力得到发挥。因此,在测试软件时,必须设法使充分度十分接近100%,否则将难以保证测试质量。

三、加强对测试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随着软件开发规模的增大、复杂程度的增加,以寻找软件中的错误为目的的测试工作就显得更加困难。然而,为了尽可能多地找出程序中的错误,生产出高质量的软件产品,加强对测试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软件的生存周期看,测试往往指对程序的测试,这样做的优点是被测对象明确,测试的可操作性相对较强。但是,由于测试的依据是规格说明书、设计文档和使用说明书,如果设计有错误,测试的质量就难以保证。即使测试后发现是设计的错误,这时,修改的代价是相当昂贵的。因此,较理想的做法应该是对软件的开发过程,按软件工程各阶段形成的结果,分别进行严格的审查。

虽然测试是在实现且经验证后进行的,实际上,测试的准备工作在分析和设计阶段就开始了。

1.测试的过程及组织

当设计工作完成以后,就应该着手测试的准备工作了,一般来讲,由一位对整个系统设计熟悉的设计人员编写测试大纲,明确测试的内容和测试通过的准则,设计完整合理的测试用例,以便系统实现后进行全面测试。

在实现组将所开发的程序经验证后,提交测试组,由测试负责人组织测试,测试一般可按下列方式组织:

(1)首先,测试人员要仔细阅读有关资料,包括规格说明、设计文档、使用说明书及在设计过程中形成的测试大纲、测试内容及测试的通过准则,全面熟悉系统,编写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作好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2)为了保证测试的质量,将测试过程分成几个阶段,即:代码审查、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验收测试。

(3)代码会审:代码会审是由一组人通过阅读、讨论和争议对程序进行静态分析的过程。会审小组由组长,2~3名程序设计和测试人员及程序员组成。会审小组在充分阅读待审程序文本、控制流程图及有关要求、规范等文件基础上,召开代码会审会,程序员逐句讲解程序的逻辑,并展开热烈的讨论甚至争议,以揭示错误的关键所在。实践表明,程序员在讲解过程中能发现许多自己原来没有发现的错误,而讨论和争议则进一步促使了问题的暴露。例如,对某个局部性小问题修改方法的讨论,可能发现与之有牵连的甚至能涉及到模块的功说明、模块间接口和系统总结构的大问题,导致对需求定义的重定义、重设计验证,大大改善了软件的质量。

(4)单元测试:单元测试集中在检查软件设计的最小单位-模块上,通过测试发现实现该模块的实际功能与定义该模块的功能说明不符合的情况,以及编码的错误。由于模块规模小、功能单一、逻辑简单,测试人员有可能通过模块说明书和源程序,清楚地了解该模块的i/o条件和模块的逻辑结构,采用结构测试(白盒法)的用例,尽可能达到彻底测试,然后辅之以功能测试(黑盒法)的用例,使之对任何合理和不合理的输入都能鉴别和响应。高可靠性的模块是组成可靠系统的坚实基础

(5)集成测试:集成测试是将模块按照设计要求组装起来同时进行测试,主要目标是发现与接口有关的问题。如数据穿过接口时可能丢失;一个模块与另一个模块可能有由于疏忽的问题而造成有害影响;把子功能组合起来可能不产生预期的主功能;个别看起来是可以接受的误差可能积累到不能接受的程度;全程数据结构可能有错误等。

2.测试的人员组织

为了保证软件的开发质量,软件测试应贯穿于软件定义与开发的整个过程。因此,对分析、设计和实现等各阶段所得到的结果,包括需求规格说明、设计规格说明及源程序都应进行软件测试。基于此,测试人员的组织也应是分阶段的。

(1)软件的设计和实现都是基于需求分析规格说明进行的。需求分析规格说明是否完整、正确、清晰是软件开发成败的关键。为了保证需求定义的质量,应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