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营造班级文化的途径十篇营造班级文化的途径十篇

营造班级文化的途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0:26

营造班级文化的途径篇1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610041)

(StateGridSichuanelectricpowerCompany,Chengdu610041,China)

摘要: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新形势下,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聚焦提升公司运营质量和运营效率,构建班组精益评价体系,探索班组管理精益提升途径,为公司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abstract:theteamisthecelloftheenterprise,andisthefootholdofallworkintheenterprise.Underthenewsituation,StateGridSichuanelectricpowerCompanyfocusesonimprovingthecompanyoperationqualityandoperationalefficiency,constructingteamleanevaluationsystemandresearchingthewaysforteamleanmanagement,soastoprovideorganizationalguaranteeandpersonnelsupportforthedevelopmentofthecorporation.

关键词:电网企业;班组精益管理;评价体系;提升途径

Keywords:powergridenterprises;teamleanmanagement;evaluationsystem;waysforimprovement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2-0152-03

1班组管理精益途径提升研究背景及意义

1.1聚焦运营质量和运营效率,支撑省公司八年精益转型规划落地新形势下,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勇于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措施上开拓创新、制定了《四川省电力公司精益转型规划(2013-2020年)》。开展班组精益管理,让班组聚焦于消除浪费和创造价值,聚焦于精益能力提升,才能有效支撑县级供电企业和地市供电企业实施精益转型,进而支撑省公司八年精益转型规划切实落地。

1.2夯实班组价值创造能力,以班组卓越运营实现公司卓越绩效班组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创造客户价值和企业价值的核心执行单元,只有在班组有效配置创造企业价值的资源要素,消除一切浪费,不断夯实班组创造客户价值和企业价值的能力,深度激活企业的“细胞”,才能从“最小业务单元”推进“两个一流”宏伟目标的实现。

1.3突破内部瓶颈和制约,切实落实班组减负目前班组仍然面临工作模块化程度低,班组员工能力要求不精确,班组日常工作中重复劳动及额外临时性任务多、班组实际工作有效价值贡献率低、工作负荷不均衡、工作质量不一致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亟待突破的瓶颈。

综上所述,开展班组管理精益途径提升研究,意义重大,势在必行。同时,该公司从2012年开始试点探索精益化,已经形成了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各单位有力推进、员工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精益理念深入人心,精益工具信手拈来,精益能力日益提升,在现阶段实施班组精益化管理,适时应务,成果可期。

2班组管理精益途径提升研究思路

班组管理精益途径提升研究,紧紧围绕国网公司“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发展战略目标和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12751”发展目标,以精益理念为纲,以八年精益转型规划为要,以精益工具为引,通过构建班组精益评价体系,探索班组管理精益提升途径,系统规划班组管理精益提升途径总体目标和里程碑计划,以“精”促“优”,为公司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项目研究思路,如图1所示。

3班组管理精益途径提升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3.1研究范围重点研究如何减少班组必要非增值活动、消除一切浪费、提升增值活动的价值贡献,构建班组精益评价指标体系,探索班组管理精益提升途径,系统规划和有序推进班组精益化管理。

研究对象为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指导方案》及国家电网公司《关于“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批复》(国家电网人资〔2012〕69号)文件中市县公司建制班组,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共计43类班组。

3.2研究方法课题组以精益思想为指导、以精益方法工具为手段,结合文献法、典型调查法、案例分析法、专家小组讨论法、数量研究法、标杆研究法等广义的实证研究,进行了深入严密的研究。

4班组管理精益途径提升研究过程及成果

4.1研究过程

4.1.1全面调研分析

4.1.1.1全面调研班组现状全省班组共计43类班组,详见表1所示。

全省班组数量为3030个。其中生产班组21类,共计1109个;营销班组19类,共计601个;农电班组1类,共计1170个;其他班组2类,共计150个。

目前班组的管理现状问题主要集中在:人员配置不足,且流动性差;多头管理严重;不必要的会议、检查、培训多;临时工作安排多;人员技能水平差;岗位职责不明确;多头管理;报表重复报送;职工薪酬待遇低,人员积极性不高;工作任务重,安全和优质服务压力大等。

4.1.1.2选取三类典型班组深入研究为了深入研究,课题组利用典型调查法,分别从生产班组、营销班组、农电班组三大类班组中各选择一类典型班组进行深入研究,即市级二次系统检修班、县级营业班和供电所。课题组对这三类典型班组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分析,全面细致地掌握了班组的基本情况和管理现状。

4.1.2搭建班组精益管理架构

4.1.2.1提取精益型班组核心要素课题组通过理论研究、文献研究、案例研究、行业研讨、实地考察等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准备工作。①理论研究。精益生产方式起源于日本丰田生产方式,后来学界进一步从理论的高度归纳了精益生产所包含的新的管理思想,将“精益生产”升华为“精益思想”,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②文献研究。课题组研究了64篇电力行业精益运营的文章,55篇其他行业精益运营的文章,100篇班组卓越运营的文章,对各行业的精益研究做了深入的分析,目前本课题研究在国内外尚属首创。③实地考察、行业研讨与案例研究。课题组通过对一汽大众实地考察,参加全国精益研讨会,研究通用汽车、德尔福、上海电力案例,借鉴史丹利百得精益屋,构建了国网四川省电力企业卓越运营系统,如图2所示。

通过前期大量的理论研究、文献研究、实地考察、行业研讨、案例研究,结合三类班组全省调研结果,最终确定电力企业的核心精益要素,即:供电质量满足客户需求,服务优质,成本合理,安全生产,人才精益。

4.1.2.2构建班组精益管理模型为构建班组精益管理模型,课题组对国内外最常用的四种管理模型(即波多里奇模型、eFQm模型、戴明模型和Gpem模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比较分析,最终选取Gpem模型并构建班组精益管理模型,如图3所示。

4.1.3构建班组精益评价指标体系

4.1.3.1确定核心专业活动和管理活动课题组通过五个地市初步调研、专业部门访谈、班组实地调研、全省问卷调研等方式,梳理出了三类班组的所有专业活动和管理活动。利用因果矩阵和帕累托分析,确定班组核心专业活动和核心管理活动,并梳理核心活动对应的核心流程。

4.1.3.2构建核心专业指标库和管理指标库基于确定的核心专业活动和管理活动,以及活动对应的流程,课题组梳理了各活动对应的所有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形成班组的核心指标库。

4.1.3.3锁定核心专业指标及核心管理指标利用因果矩阵和帕累托分析,选择评分前80%的指标作为班组的核心专业指标和核心管理指标。

4.1.3.4对核心专业指标及核心管理指标赋权利用单准则构权法,对各指标进行赋权。

4.1.3.5构建班组精益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组选择5-6西格玛水平作为班组专业精益指标和班组管理精益指标的目标值,确定了评价指标的单位、数据精确度、权重、定义及计算公式、权重、精益指标值等内容,构建了班组精益评价指标体系。

4.1.3.6验证与修正班组精益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组对班组精益管理水平进行试测,验证指标体系对班组精益现状的探测度。根据验证结果,适当修正班组精益评价指标体系。

pLi分别表示n个专业精益评价指标的现状值(i=1,2,…,n);pLSi分别表示n个专业精益评价指标的标准值(i=1,2,…,n);pi表示分别给n个专业精益评价指标赋予的权重(i=1,2,…,n),p1+p2+…pn=100%。

mLj分别表示m个管理精益评价指标的现状值(j=1,2,…,m);mLSj分别表示m个管理精益评价指标的标准值(j=1,2,…,m);pj表示分别给m个管理精益评价指标赋予的权重(j=1,2,…,m),p1+p2+…pm=100%。

班组精益管理指数=p1×专业精益指数pL+p2×管理精益指数

p1和p2分别是根据班组专业精益指数和管理精益指数的重要程度给予的权重。

班组专业精益指数给予的权重p1=0.8,班组管理精益指数给予的权重p2=0.2。

4.1.4提炼班组精益管理途径提升途径

4.1.4.1输出三类班组精益化管理工作指南对班组的精益现状进行评价,了解班组精益水平,分析弱项指标,针对性制定提升举措,最终提升弱项指标。

根据典型班组精益提升试点结果,总结提炼输出所选取三类典型班组精益化管理工作指南。

4.1.4.2制定班组精益管理总体规划及里程碑计划课题组分别从生产类班组和营销类班组中选取县级输电运检班和市级抄表催费班两类班组进行精益评价指标试测,验证了班组精益评价方法切实可行、行之有效,能客观准确反映班组的精益管理现状。

根据典型班组试点结果,目前全省班组精益水平位于2-3西格玛之间,尚不精益。如图4所示。

课题组根据目前班组现状,制定了班组精益化管理的总体规划和里程碑计划,即用六年时间,全面实现班组精益管理指数达到5西格玛水平。如图5所示。

4.1.4.3输出班组精益化管理工作指南再次高度总结提炼,输出适用于所有班组的《班组精益化管理工作指南》。《指南》包括精益型班组定义、班组精益化管理总体思路、班组精益化总体规划和里程碑计划、班组精益化管理实施步骤和方法。

4.2研究成果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图6所示。具体包括:构建班级精益管理模型、构建班组管理精益评价指标体系、输出班组管理精益途径提升总体规划及里程碑计划和形成班组精益化管理工作指南。

5班组管理精益途径提升研究成果应用及价值

①他山之石,为其他网省公司实施班组精益化管理提供借鉴。研究形成系统的方法论和工具,可以直接为国网系统内其他网省公司借鉴,应用于实施班组的精益化管理,以点的优化,推动线、面的优化,继而实现系统的整体优化。②看板展示,准确把握全省班组精益水平现状。省公司可以绘制班组精益水平地图,准确把握全省班组精益水平,针对性制定改善规划,引导班组关注过程改善,持续提升过程能力,不断激发班组活力,不断提升班组精益管理水平。③取法其上,有力指导地市公司提升班组精益管理水平。市(县)供电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班组精益评价指标体系,以班组精益评价指标体系更好牵引班组改善活动,提升班组运营质量和运营效率对市(县)供电公司管理指标和业绩指标的支撑度,对班组精益化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管控,提升管理效率和效能。④有章可循,支持班组自主开展精益化管理。有效支持班组自主开展精益提升活动,有序规划自身精益提升路径,把握自身精益提升轨迹。

6结束语

班组管理精益途径提升研究,通过构建班组精益评价指标体系,用班组精益评价指标体系牵引班组提升过程能力;通过探索班组精益提升途径,改善班组运营质量和运营效率;通过班组精益规划和里程碑计划,支撑市(县)供电公司整体转型和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八年精益转型规划有序实施,用班组整体精益化管理打造以卓越运营为根本、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精益型班组,以“精”促“优”,以点带面,以班组精益支撑公司整体精益,为公司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郑士贵.车间精益管理的研究和应用[J].管理科学文摘,1999(08).

营造班级文化的途径篇2

【关键词】中职学校;班级文化;重要性;途径

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体现出班级独特风貌和精神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专业特点等,合理建设班级文化,不断提高班级的整体实力,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方式。

一、建设班级文化的重要性

互助友好、和谐团结的班级文化氛围,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自由轻松、文明和谐的班级环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等也会更加的科学,所以,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建一个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民主、自由、创新是一个优秀班级文化的重要特点,这些特点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熏陶班级成员,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良好的班风可以让学生自觉的遵守班级班级,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维护班级的形象,为班级的荣誉做出努力,从而给班主任管理和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帮助。因此,中职学校需要重视班级文化建设,积极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以感染学生的学习情绪,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班级的整体实力。

二、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1.精心布置教室,优化班级环境。环境会给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中,学生会自觉的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在糟糕的班级环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也会受到不良影响,所以,在中职学校应该重视班级文化建设,精心布置教室,合理安排班级的教学工具、教学设施,积极营造一个优美、整洁的班级环境,让学生在轻松、舒适的班级中,安心的学习知识。中职学校需要依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充分利用班级的物质资源,合理增加新的教学设备、教学设施,努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生活需求,以确保学生能够安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同时,中职学校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合理装饰教室,以营造出温馨、和谐的班级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新学期开始时,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可以让学生根据班级的专业特点、人数情况等,共同设计班级,让学生精心规划教室的墙体装饰、课桌的摆放形式等,以增强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例如,在教室的讲台上摆放吊兰、仙人掌、芦荟等绿色植物,并且让学生轮流进行照管,以装饰教室环境、净化班级空气,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2.制定班规班纪,约束学生行为。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在日常管理中,合理制定班规班纪来约束学生,是营造优秀班风班貌的有效保障。班规班纪可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引导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所以,中职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班规班纪,以约束学生的行为,营造文明、规范的班级环境。中职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合理制定《学生守则》《学生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结合本班级的具体情况,详细制定班级卫生、纪律、学习等管理标准,并且通过考核的方式,评价学生的日常行为,不断增强班级制度的民主性、人性化和科学性,以确保学生能够热情地参与到班级建设中来。另外,在执行制度时,中职学校需要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让全班同学来监督班干部的行为,以增强学生的自觉性。

3.加强精神建设,增强班级凝聚力。班级的口号、誓言等可以突出班级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潜力,所以,在管理过程中,中职学校应该重视班级的精神文化建设,要求班级合理制定班级口号,以体现班级的独特面貌。中职学校可以让班主任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共同拟定班级口号,并且让学生在校运动会、早晚操时间等活动上,进行宣传,以强烈突出班级的特点,提升班级的整体形象。同时,中职学校应该重视班干部的任选工作,让学生通过自荐、匿名投票的形式,选出合适的班干部团体,促使班干部团体能够认真、负责的组织班级活动,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结意识。

4.组织文化活动,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处于青春叛逆期的中职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所以,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中职学校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等,合理进行班级管理,积极为学生创造一个文明、舒适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中职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需求以及兴趣爱好等,适当订阅《南方周末》《读者》《青年文摘》等书籍、期刊,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同时,中职学校可以组织优秀班级评选活动,让各个班级充分展示本班的班风班貌,以增强学生的班级荣誉感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总结

总而言之,班级文化建设是中职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日常管理中,中职学校可以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合理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提高自身的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营造班级文化的途径篇3

关键词:企业文化;基层;文化建设

基层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构建企业文化大厦的基石。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提高基层干部职工的文化素质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滨南社区是胜利油田下辖的9个社区之一,主要负责滨南油区物业管理、住宅及公共工程建设与维护、医疗卫生、学前教育、老年管理等工作。本文拟以滨南社区为例,浅谈企业基层文化建设的意义和途径。

1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基层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上级的各项方针政策都是通过基层贯彻落实。搞好基层文化建设,坚持以先进的文化凝聚人、激励人、塑造人,是提高基层干部职工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造就一支思想作风过硬、专业技术能力强的干部职工队伍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径。大力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培育形成特色鲜明、内容丰富,体现时代特色、富有创造性的基层文化,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文化力提升竞争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基层管理升级,实现企业和谐发展。

建设基层文化是融合社区与居民关系的桥梁和纽带。社区是居民生活的家园,丰富多彩的基层文化是影响和带动居民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有效载体。通过基层文化的创建与开展,大力倡导“讲文明、树新风、筑和谐”、“享受文明、享受生活”的共建共享文化理念,形成社区与居民共同的愿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建设基层文化是保持基层队伍团结稳定的可靠保证。企业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以文化的力量教育人、凝聚人、激励人、塑造人,与思想政治工作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使思想政治工作与基层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借鉴、相互渗透,保持基层队伍和谐稳定。

2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企业精神只有体现企业的特点,适应企业情况,取得职工认同,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在基层文化建设中,提炼基层团队精神,反映时代特点,更要立足自身实际,充分体现基层单位鲜明的个性。

2.1提炼升华,培育特色鲜明的基层团队精神。在提炼基层团队精神时,基层领导应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发动群众、广泛听取职工的意见,集中他们的智慧,使团队精神体现职工集体意志。滨南社区社区按照整体规划、同步推进、全员参与、各具特色的方针,引导基层以“四聚”理念为核心,积极培育提炼团队文化,社区34个基层队全部形成了以团队精神、共同愿景和管理理念、服务理念、安全理念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文化,涌现出以胜滨绿化队“绿叶文化”、胜滨幼儿园“润泽文化”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文化品牌,开创了社区基层文化建设的崭新局面。

2.2规范行为,确保基层文化执行落地。在基层文化建设中,必须把基层文化与基层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整体推进,使基层文化理念真正“内化与心、外化与行、固化与制、融化与企”,推动基层文化落地生根。基层文化能否执行落地,基层干部是关键。基层干部要做基层文化理念的践行者,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基层团队精神,从而增强基层文化的感召力。在职工中形成践行团队精神光荣、背离团队精神可耻的氛围。要建立完善职工行为规范,将基层文化理念固化为行为制度,对职工的行为进行规范引导,从而培养基层职工良好的道德风尚,增强基层工作的执行力,确保基层文化在基层工作中执行落地,发挥积极作用。滨南社区自深入开展“重规章,促精细管理;强素质,谋和谐发展”主题活动以来,以学习制度、学习标准为重点,积极践行“工作座右铭”,精细节点管理,通过在学中干、干什么、应当怎么干、如何才能干好,提升了基层标准化管理水平。

2.3重心下沉,推进基层文化扎根班组。班组是企业最基层最小的组织单位,是完成生产建设经营及各项任务的最前沿“阵地”。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科学的管理制度、合理的劳动组织、完善的安全措施,都要靠班组去贯彻落实,必须把班组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是深入开展班组文化创建活动。坚持“重心下沉,着力点前移”,引导文化向班组和岗位延伸。滨南社区以推进班组、团队和个人和谐发展为目标,深入开展“星级班组”创建活动。围绕比班组管理、比班组文化、比制度执行力、比团队凝聚力,着力打造“五型班组”,掀起了班组文化创建热潮,取得很好的成果。

二是积极探索加强班组特色管理。以“创特色、塑亮点、树样板”作为班组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在激发班组创新热情、培育班组特色管理上做文章,开展“一岗一绝活、一班一亮点、一队一特色”活动。

三是建立班组文化园地。各基层班组普遍建立了包括班组精神、职工合影、全家福、岗位格言等在内的“班组文化园地”,使基层文化延伸到了班组和岗位,职工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了情操。职工格言凝聚了职工对岗位的理解和承诺,是激励职工努力进取的座右铭,对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发挥了良好作用。

2.4拓展文化阵地,提升居民文化素养。文化阵地建设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宣传企业文化的重要窗口。文化阵地建设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物质载体和多样的传播途径。住宅小区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之一,加强小区文化建设,是提升居民文化素养,丰富全体居民的精神生活的重要途径。

一是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发挥老年活动室、老年大学、职工之家、图书室、阅览室、标志性雕塑、电子屏幕、文化长廊等文化阵地的作用,并结合实际,不断丰富完善。利用小区电子屏幕宣传党建和思想政治及便民服务信息。充实完善了基层图书箱,建设好职工书屋,广泛开展职工读书自学活动,不断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充分发挥工会、老年,以及各类社团等群众组织的优势,积极与驻滨单位沟通协作,以“我参与,我快乐”为主题,全面开展了“全民健身月”活动;以“群众文化月”、元宵社火等群众性活动为重点,组织小区开展富有鲜明时代特点的系列文体活动,普及喜闻乐见的文体项目,进一步丰富社区广场文化品牌。

营造班级文化的途径篇4

关键词:煤矿;班组建设;途径选择

班组处于执行层地位,担负矿井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最繁重的指标和任务,是矿井安全生产、和谐稳定和取得“双重效益”的前沿阵地。强化班组建设,对于夯实群众安全工作基础、推动工会群安工作深入开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强化班组建设的必要性

“班组管理水平提高一小步,企业安全发展能力就会上升一大步”。在我们企业全面融入华能,加速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只有不断加强班组建设,提升班组素质,才能减少“三违”、防止事故,实现矿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

(一)保障安全生产的需要。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矿井的经济效益,而且关系到和谐矿区的建设。矿井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就会给企业财产和职工生命带来重大损失,对矿区和谐造成一定影响。

(二)提升管理执行力的需要。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一个企业再正确的战略决策、再健全的规章制度、再周到的安全措施最终都要通过班组来执行。

(三)职工全面成长的需要。班组是组成企业的基础单元,是企业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企业职工每天有8小时或更长时间是在班组中度过的,而班组是职工实现职业规划、人生价值的重要载体。

(四)和谐矿区建设的需要。要建设和谐矿区必须建设和谐班组。只有班组各个细胞健康,才能保障整个机体的健康。

二、新窑煤矿班组建设现状分析

(一)基本设置及主要特点。新窑煤矿设采、掘(一、二)、机、运、通、选、服务等八个生产生活服务队,52个班组,85名正副班组长。班组建设工作坚持“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科学化和依法从严管理、民主管理、人性化管理”原则,以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安全监督、教育培训、劳动竞赛、绩效考核等为主要内容,以“五型”班组建设为最终目标。

(二)存在的问题及分析。为结合实际,掌握班组建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8个区队的67名班组长和100名职工发放《班组长调查问卷》67份、《班组建设工作调查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67份。

根据调查问卷数据得出以下结论:

1、班组建设认识需提高。班组建设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区队领导对班组建设重视的占63%,一般和不重视占37%,由此可见部分区队领导因生产任务重,大多精力放在抓任务和产量上,忽视班组建设工作;对本单位班组建设工作满意的占54%,一般的占37%,不满意的占9%,表明班组建设工作受传统粗放型管理的长期影响,区队对班组建设的意义、目标、方法、程序、运作不清楚,将制度保留在表面,工作抓得不实不细。

2、班组长的素质参差不齐。班组长基本情况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班组长只占9%,中专或高中学习占44%(其中大多是高中学历),初中及以下占47%;班组长技能等级高级占19%,中级52%,初级29%;表明班组长文化程度和技能等级大多较低,技术不全面,主要由煤矿行业生产特点、进入门槛低及职工个人学习观念造成;担任班长时间6年及以上占20%,3-5年占27%,3年以下占53%,表明一半以上班组长担任任职时间较短,管理和实践经验缺乏;组织任命产生占22%,区队推荐占69%,职工选举占9%,职工选举比例极小,不排除任人唯亲等情况的存在,造成了部分班组长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

3、职工培训效果不够明显。班组建设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参加培训为提高技能占47%,为更新知识占25%,为应付考试占28%;认为培训缺乏吸引力和兴趣的占36%,培训方法单一的占47%,应付了事的占17%,表明我们的培训方式方法还比较单一,吸引力不足,无法提起职工的学习积极性。主要是由矿井生产特点决定,全面脱产培训时间较少、“走出去,请进来”等培训方法应用创新不够、职工学习观念跟不上时代的转变,个人学习提升意识差。

4、生产现场管理还不到位。班组建设工作调查问卷显示,职工对班组建设重点工作认为选好班组长的占25%,提升职工素质的占28%,加强现场管理的占47%;结合数据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现场管理还存在组织不够规范,设备材料随意丢放,细节问题处理不到位等问题;对班组长的满意度调查显示认为班组长称职的占39%,基本称职的占42%,不称职的占19;班组整体工作能力及创新力较强的占31%,一般的占45%,差的占24%,表明我们存在班组建设工作不能与精细化管理、“创先争优”等活动有效融合,造成管理头绪多,工作重复多的问题,班组长工作不能统筹兼顾,有的放矢,班组建设成效不明显。

三、新窑煤矿班组建设的途径选择

为发挥好班组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打造一只安全意识强、职工素质高、团结协作好的班组队伍,更好地促进矿井安全生产。

(一)健全完善制度,夯实班组建设基础。班组作为企业最小的基层组织,它的健康活力和战斗力,直接影响着矿井的整体安全生产进程,因此班组建设必须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二)选配好班组长,抓牢班组建设关键。班组长在企业中承担着兵头将尾的角色。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组长素质的高低和管理水平决定着班组整体作用的发挥。

(三)强抓教育培训,把握班组建设核心。企业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调节、监督及生产力等,最终都要落实到班组和班组职工的活动上。班组生产作业活动的质量和职工队伍的素质往往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质量的决定因素。

(四)强化评价考核,保持班组建设持续力。强化考核评价是班组建设的持续动力,是实现班组和职工利益共赢,以达到增强班组的团队意识和职工的向心力的有效途径。

(五)建设安全文化,增强班组建设凝聚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引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表现形式。新窑煤矿从推广认同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到逐步融入华能文化,坚持“固化于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细化于查、融化于基”的原则,从阵地文化入手,以制度文化为依托,以行为文化为支撑,以效果文化为体现的纵深方法,不断弘扬煤矿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传统,牢固树立我靠企业生存,企业靠我发展的主人翁精神;弘扬企业宗旨、企业精神,努力培养班组成员爱党、爱企、爱岗敬业的主人翁意识和“矿兴我荣、矿衰我耻”的责任感和荣辱观。

营造班级文化的途径篇5

关键词:技工院校班级文化建设目标特色

技工院校与普通中小学、大学在学生培养目标上有明显的不同,因此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应突显自己的“技校特色”。根据2014年12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的《关于推进技工教育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结合技工院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我们把技工院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确定为:以班级文化建设优化班集体建设为近期目标,强化班级对学生的思想态度、人生观、价值观、行为习惯的影响,为学生营造和谐、美好、团结、进取的班级成长氛围;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最终目标。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指向是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以立德树人和培养职业精神、职业素养为根本的班级文化。其特征为形成具有教育性、凝聚力、制约性、激励性的班级文化力量,使班级文化与学生职业发展、与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融为一体。

技工院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一、建设目标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一致

1.以就业为导向

(1)加强学生的职业认知和企业认知。注重就业引导,首先要加强学生的职业认知和企业认知。在进行班级的物质文化建设时,可以在班级悬挂本专业代表人物的画像和简介,给学生明确的学习榜样;开辟专栏展示以“就业”为主题的相关资料或学生作品,使“就业”的意识和专业的要求深入学生思想。

另外,开展企业调查、职业体验、邀请企业领导、优秀毕业生回学校来传经送宝等与职业有关的文化活动,让学生对将要从事的职业有进一步的体验。

(2)突出专业兴趣和职业技能。在职业认知和企业认知的基础上,班级文化建设要突出专业兴趣和职业技能,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专业技能展示、比武、竞赛、交流等活动,调动学生的专业兴趣,提升了专业技能,引领学生的专业成长。

2.紧紧围绕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1)确立班级精神文化核心。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职业需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确立有班级特色和职业特色的班级精神文化核心。在班级文化建设中通过建立共同的班级文化理念(共同制定并遵守班训、班规等)进而形成以集体教育为主的教育氛围,带动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不断调整、改善自己的思想、态度、价值观、行为准则等,利用“森林效应”促进个体进步。利用主题班会、道德讲堂、国学文化讲堂等教育园地,有计划、有目的地宣贯职业素养、职业要求,让学生树正气、明是非、辨善恶、懂进退、知荣辱、会言行。

(2)班级文化建设与学生的课程学习相结合。班主任结合通用职业能力建设的课程体系,抓住课程改革的契机,自觉将班级文化建设与学生的课程学习结合起来,采用有效手段提升学生学习这些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造班级浓厚的学习、锻炼氛围,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将班级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

技工院校的学生离开学校之日便是踏入职场之时,只有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无缝衔接才能使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要求,顺利地融入职场。

1.将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文化接轨

企业的管理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它包括完整的管理规章制度、高效的执行力和行政效率、融洽的团队管理队伍。班级的制度文化主要表现为“班级公约”或者“班规”等,在制定这些制度时要考虑与学生的就业岗位要求接轨。例如遵守时间、服从上级安排;物品摆放有定位、卫生达标;实训操作要符合规程;注重仪容仪表、着装符合要求等等。学院近年来一直扎实开展施行的“五常管理”(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是将企业管理规范的精髓与学校的育人文化有机结合的范本,班主任依托学校营造的大环境,严格执行“五常”,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习惯,为学生走进职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与企业精神文化接轨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形成和提高企业凝聚力、吸引力、战斗力、公信力等,对员工来说企业文化建设是希望员工具备积极参与、团结协作、奉献、责任等企业精神,这些企业需要的精神品质完全可以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来实现。

班主任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前要做好计划,预设学生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形成什么样的精神品质,还要考虑帮助学生形成这些品质的途径。具体途径和方法包括: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班级文体活动,学习活动等。

三、小结

营造班级文化的途径篇6

[关键词]习惯;养成教育;班级管理;班级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3-0008-03

养成教育是当前学校最热门且富有创新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教育方向,是指借助环境、活动、氛围等对学生进行习惯意识的渗透养成,进而让学生各方面素质得到改进和成长。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是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发展的环境,也是习惯养成的主要场所。班级建设的效果直接关系着养成教育开展的进度、习惯养成的质量。因此,我们应从开展养成教育的角度,进而开展班级活动、加强班级管理、打造班级文化,建设活力、和谐、幸福班级集体,力求发挥班级对学生习惯养成的作用,努力让学生的行为规范。

一、以培养习惯为抓手,开展班级活动,建设活力班级

(一)开展班级日常活动,潜移默化地培养习惯

顾名思义,班级活动是指班级每天都开展的常规性活动,具有长期开展、同内容进行的活动特征,刚好与习惯培养的反复性、持久性的特点相符。因此,班主任在开展班级活动中,要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角度,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日常活动,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改正坏习惯。因为,习惯是一种与需要相联系的稳定的行为方式,在班级日常活动中,学生反复练习,可以使习惯强化,多次使用,并不断创新,可以使习惯得到优化。

(二)开展班级专题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习惯

班级专题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载体,也是提高班级积极性,建设活力班级的有效途径。因此,笔者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好习惯舞、好习惯作文大赛、好习惯小品大赛、好习惯绘画大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班级活动。这学期,结合班级活动月,进行了“2+1”养成活动,指导学生在学习好的前提基础上,再根据个人特长培养两项体育特长和一项文艺特长,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了班级活动,让班级充满活力和朝气,也促进学生良好文艺习惯和体育习惯的形成。

二、以习惯形成为方式,加强班级管理,建设和谐班级

(一)细节培养持之以恒

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不是通过说教就能完成的,而要从学生的行为入手,引导学生把决心、意识落实在具体行动中,这也正是“君子之学,必先明诸心;知所往,然后力行以求至”的道理。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只有“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中”,才能充分发挥养成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班主任必须深入开展各种活动,多层次培养学生的习惯,进行不同习惯的训练。因为一种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经常性的诱导;一种不良行为的纠正,也要反复地指导。养成教育的开展要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才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成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最终实现“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班级管理目标。

(二)树立典型榜样示范

进行班级管理的方式很多,树立典型应该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因为,卫校学生都有向着榜样学习,努力争取优秀的趋势心理。因此,笔者学会灵活运用这种方法,在养成教育中进行班级管理,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过程中,提高班级管理的科学性、效率性,建设民主班级。

班级和谐既包括民主的气氛、友爱的关系,更加包括所有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下能共同进步,共同成长,这才是真正的和谐。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班集体对单亲、留守、伤残的同学进行友爱帮扶活动,在学习上多主动鼓励,让其在学习上找到快乐;在生活上多进行帮扶,尽自己能力给予帮助,解决其后顾之忧;在心理上多进行疏导,多与其谈心、交往。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班上的同学多显得和谐、友爱,更加没有出现掉队、遗弃的同学。

三、以养成教育为契机,打造班级文化,建设幸福班级

(一)建设硬文化,为良好习惯的形成提供支持

班级硬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主要包括环境文化和物质文化。班主任应以班级硬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发挥班集体的育人功能,让每个学生的习惯得到良好的培养、形成。

一方面,注重环境文化的营造。充分挖掘并利用好一切有利于开展养成教育的班级环境,进而建设有自己特色的班级文化。例如,为了保持教室清洁、整齐,借用了移动公司的“我的地盘我做主”这句广告语,给学生分清了任务,认好自己的“地盘”,保持好本“地盘”的清洁卫生,督促学生培养“讲究卫生”的习惯。

另一方面,重视物质文化的提供。班主任要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不同习惯的培养,在班级提供相应物质文化的支持。为了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在班上设立“读书角”“书香隅”等,发动家长捐来了几个小书架,倡议学生每人带几本书回来摆在上面,让学生有书可读。每当课间的时候,他们大多数在安静地看书,久而久之,学生们养成了热爱阅读的习惯。

(二)开发软文化,为养成教育的开展创设条件

班级软文化是一种隐性文化,主要指班风和学风,对于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加强班级软文化建设的意义重大而深远。

班风建设与养成教育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是建设幸福班级文化的保证。通过养成教育有效的培养与训练,让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克服不良行为,这也是弘扬班风的根本目的。同样,一种良好班风也能够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而学生良好习惯形成、自我教育能力提高后,又会更进一步促进班级文化的建设。

学风建设对养成教育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风是衡量班级文化质量的生命线,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抓好学风建设是打造班级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开展养成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最有效的途径。为此,在班级做好对习惯重要性,和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必要性的宣传工作,营造一种“人人以养成良好习惯为责、个个以形成良好习惯为荣”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通过自我督促、向同伴学习、跟老师学习等方式,既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又可以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班主任既是养成教育的开展者,又是班级建设的领导者。因此,我们班主任应从整体推进教育工作的高度,科学整合这两项教育任务,坚持“重点突破、整体开展、注重实效、形成特色”的原则,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有机融入班级活动、班级管理、班级文化建设之中,以养成教育的开展为助力,促进活力、和谐、幸福班级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曾燕波.从养成教育看青少年素质的提升[J].当代青年研究,2004(10).

营造班级文化的途径篇7

一、营造内外环境,为书彩文化特色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实现书彩文化特色教育的目标,港头小学积极营造内外部环境,对外争取社会各界的多方支持,筹集办学经费,对内努力改善学校风貌,突出“人文、优雅、生态”的育人环境,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2014年初,广州市花都区委宣传部规划把水口营村打造为广东省书法乡村,聘请了多名书法家到港头小学指导师生研习书法。学校重视教育科研引领,借此引进专业美术教师,开发了校本课程《墨韵书香》,开展书彩教育特色第二课堂活动,坚持每周一次主题活动,每天一次书法操练,要求师生人人能写一手好字、个个能绘一幅好画,努力提升校园环境的人文性,让书彩教育在全校普及开来,使学校成为学生喜欢的乐园。

二、成立领导机构,让团队理解和接纳学校新的办学思想

为了让全体教职员工理解和接纳学校的办学思想,凝聚师生心志、引领师生行为、塑造师生灵魂,成为根植于师生心灵的主流文化,学校成立特色学校建设领导小组和理论研究专家指导小组。其色学校建设领导小组由港头小学校长担任组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少先队总辅导员、艺术科组长担任副组长,另有10位成员;聘请冠华小学校长担任理论研究专家指导小组的组长,副组长包括花都区教研室副主任、佛山南海区大沥实验小学校长、广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会长、广州市白云区书画协会会长以及多位书法家,阵容鼎盛,蔚为大观,凸显了学校开放的思维和广阔的视野,保证书彩文化特色教育的广度、高度和深度。

三、注重顶层设计,为建设学校特色指明方向

港头小学提炼出理念文化,包括办学理念“书彩教育,赢者出彩”、办学定位“高品位的书彩文化特色名校”、口号“我书我赢,我出彩”以及一训三风等,成为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的精神引领,同时进行具体设计:1.制度文化。制定出一套完整、科学的管理制度,编写了《制度汇编》。2.社团文化。学校开设的社团组织有国画、漫画、书法、硬笔书法、国学、泥塑、剪纸、足球等,每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化校园文化建设。3.班级文化。港头小学的班级文化各有特色,包括班级形象、班级精神、班级制度、班训、班级之星等,展现个性色彩及多元的文化。4.活动文化。学校常规的大型活动有艺术文化节、欢乐节、体育节、读书节等,还有书香校园读书活动、书信节活动、科技活动、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以及书彩文化第二课堂、体育大课间、外出参观实践活动等一系列活动。

四、深化德育改革,以书彩文化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思想与行为之间有一座桥,这座桥就是习惯。我们常说“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终生受益的宝贵财富。港头小学秉承“厚于德、诚于信、乐于善”的德育理念,始终把学校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德育工作,以养成教育作为文化内涵,把德育的切入点定位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固化。为此,学校实行德育工作责任制,全员德育、分层管理、层层落实,形成事事有人抓,人人抓德育的新局面。同时创新德育模式,探索“书彩文化”与学校德育整合的途径和方法,把培养文明礼仪行为习惯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性开展遵纪守法教育、班风班容比赛、诚信教育等活动,让文明礼貌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让孩子们在文明和感恩中健康成长。

营造班级文化的途径篇8

忆往昔,做少年君子

                                   —— 民族文化主题教育月活动

以读千古美文 ,忆往昔,做少年君子为主题,通过 说、学、唱、诵民族精神为途径,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在近一个月的活动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情不自禁的投入弘扬民族精神的学习中。

这一阶段,我班着重通过说、唱、诵的形式开展活动。让学生亲眼看看多民族国家的景色,亲身体会各民族的风土人情。走出学校是开展民族精神月教育拓展教育空间的有效途径。

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一、从本月起,我班全体师生共同学唱《中国人》,学生们在这歌曲中感到了中国五千年的变化和国人振兴祖国的呐喊,他们用整齐的动作,宏亮的歌声表达了心中的民族自豪感。

二、营造宣传气氛 在班级内,充分利用板报及环境布置,积极营造“弘扬民族文化”主题教育月的浓厚气氛。

三、民族音乐欣赏 利用班会播放民族音乐和民族歌曲,让学生欣赏和享受民族音乐的美感。

四、传统书法比赛 举办传统毛笔和硬笔书法比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五、《少年中国说》

   结合古诗文特色每周背诵名言名句,让让学生身临诗境感受古人对祖国的理解,对民族的憧憬。《少年中国说》是学生们最喜爱的诗句,少年强则国强,诗句会让孩子们感到身为中国的自豪,身为中国少年的责任重大。

六、民族英雄故事凝聚人心

    通过为学生们讲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拉进学生与民族精神之间的距离,让故事中的民族精神鼓舞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当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述故事的时候,所有同学的目光是那样的入神,我们会够感到孩子们怦怦跳动的心,能够感到孩子们的心在随着故事的发展时而紧张,时而快乐。

六、社会实践考察,让学生亲眼看看多民族国家的景色,亲身体会各民族的风土人情。走出学校是开展民族精神月教育拓展教育空间的有效途径。

 

                                    ——感恩教育活动

 

1、  参与活动——体验爱:

(1)结合本册语文单元作文“护蛋的故事”开展“我为鸡蛋做爸妈”活动。希望独生子女们能够体会父母养育他们的辛苦。要求孩子们每人保管一个生鸡蛋,尽可能使其完好无损,时间为一周,每天带着生鸡蛋上学、放学,体会父母呵护他们的一片苦心。

(2)“寻找身边的爱”,班会交流《……让我如此感动》

 

2、  自觉行为——回报爱:

包括做一张爱心卡送给师长和父母、写一封感谢信《给……的一封信》、为父母或师长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可以让他(她)感动的事、或制作感恩手抄报。

这是爱的教育,让爱的种子在学生、老师、家长的心中燃烧,用爱的力量感染每一个人。

 

感恩地活着,你才会发觉世界如此美好!                                            ——读书月活动

1、宣传月标语: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天下书。(宋)苏轼

2、走进四大名著 :亲子共读经典书籍,选择精彩片断朗诵。          

3、  "我想对孙悟空说……"(自选名著中一人物写作,结合学科竞赛) 

 

                                     ——健身月活动

1、“我眼中的刘翔”交流会,学习运动健儿的拼搏精神。

2、举行“活力少年”评比。

3、举行一次班接力赛跑。

                                        ——班级特色行规教育方案

 

新学期开学了,经过一个假期的休息,学生纪律涣散了。课间、午间,疯、打闹现象时有发生。针对班级现状,应该让每一位学生关注他人的感受,学着爱集体,爱他人。

结合着特色班级的建设,于是我们班确定了以心中有集体,眼中有他人,共同携手“步步为营”为主题,在学生中间广泛开展时时想着集体,事事顾及他人,共同取得进步的活动。具体计划如下:

一、目标:

通过开展活动,“心中有集体”注重使同学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为班级增光。在班级中形成文明、守纪、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眼中有他人”注重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在生活中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并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享受到关心他人时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二、措施:

1.向全体学生公布活动主题,共同探讨活动方案。

2、结合“步步为营”展板实行每天一小结,一周一评比,量化达标的学生得到“小脚印章”在展板上,每月再评出“领跑者”,照片贴在后面的黑板上。

三、途径:

1、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心中有老师,有同学,获得“爱心听课”脚印章。

2、课间、午间,不打闹,文明游戏的学生,心中有班级、有同学,获得“爱心游戏”脚印章。

3、排队做操,规范、听指挥的学生,心中有班级、获得“爱心做操”脚印章。

4、认真读书、背古诗的学生,心中有班级、有领读同学,获得“爱心百灵鸟”脚印章。

5、放学按时回家,听从家长教导,主动帮父母做事的学生,心中有父母,获得“爱心孝敬”脚印章。

6、放学排队、集体集会,文明守纪,听从指挥的学生,心中有集体,有值勤老师、小法官。获得“爱心守纪”脚印章。

7、在食堂就餐,不浪费、懂规矩的学生,心中有集体,心中有食堂阿姨,获得“爱心就餐”脚印章。

8、不随便乱扔东西,课间主动捡垃圾的同学,心中有班级,有学校,获得“爱心环保”脚印章。

 

 

                                     ——特色班级环境布置

设立专栏:步步为营(争当班级“领跑者”)

我手写我心(佳作展)

墨香(古诗文欣赏)

营造班级文化的途径篇9

关键词:煤矿企业员工队伍建设途径

1.搭建四大平台促进学习求知

企业要为员工积极搭建学习、实践、交流和展示的平台,促进员工更好地获取知识技能和提升素质能力。一是层次施教,搭建员工学习的平台。坚持“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全员施教”的方针,引领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三大施教主体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地开展学习。创新“每日一题”、“查学比”竞赛、“四好”班子竞赛和“四型”机关创建等多种载体,拓展主题培训、主旨讲座、理论研讨、网上在线培训考试、开放读书室便民学习等多种途径,实现学习的常态化。二是岗位竞技,搭建员工实践的平台。本着“学用结合,重在实践”的原则,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升级导航赛、技术比武比拼赛、创新创效展示赛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技能竞赛活动,加速理论学习向技能升级的转化。三是互学促进,搭建员工交流的平台。积极拓展示范观摩、专家讲授和外出交流等途径,扩大员工学习交流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更好地实现外学内引,互学促进。四是彰显风采,搭建成果展示的平台。围绕建设学习型区队、班组和员工标兵,培育精英品牌和创新成果,全面开展英雄并进行动,打造品牌集群,实现学习成果的转化。通过光荣榜、先进人物集锦、局域网、广播系统等各种手段对先进典型和促学政策深入宣传,营造尊重知识、学赶先进的浓厚氛围。

2.优选五大路径实现培训求实

煤矿企业要在卓有成效组织新工入矿培训、班组长培训、重要岗位工种轮训和特殊工种复训等常规培训的基础上,努力进行形式创新,优选五条路径,强力推进以实物演示和现场实际操作为内容的“双实”培训工作,努力建设技术型、实战型、复合型的员工队伍。一是打破区科界限,实行开放式培训,实现资源共享。要以打造新技术推广、故障模拟处置和实战技能训练等“双实”特色培训基地为依托,勇于打破区科界限,推广开放式培训,实现培训资源共享。二是打破教师身份,实行“一招先”培训,实现群策群力。要在巩固以技术人员为主导开展专业培训的基础上,倡导打破固定教师的身份,坚持“人人都是授道者、人人都是学艺人”的互学理念,实行“一招先”培训,让有实战经验和一技之长的员工走上讲台,传授绝活和经验,实现群策群力,共建学习型团队。三是坚持新老搭配,实行“一帮一”培训,实现新人成才。针对一些青工工作年限短、操作技能差的问题,开展新工拜师学技“一帮一”活动;针对青年管技人员工作经验少、动手能力差的实际,实行理论、实践“双指导老师”制度,促其全面提升综合能力。四是坚持外学内修,实行交流式培训,实现技能升级。为实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快速为我所用,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做法,实行交流式培训,推动员工知识的更新和技能的升级。五是培育教练文化,实行捆绑式培训,实现实训过关。为切实提升煤矿员工的实战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本质安全型员工队伍,更好地促进和保障安全生产,创新开展准军事化实战技能训练活动,培养教练型人才。并通过建立包保机制,实行捆绑式培训,实现全员创伤急救、避水灾、避火灾、自救器使用、灭火器使用等实战技能人人过关。

3.实施四大工程确保训练求效

摒弃一蹴而就的速成观念,夯实育人工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一是实施“用素质标准化培塑优秀员工、用工作标准化打造精品矿山”为核心的“双标”工程。认真制定各岗位的素质标准,并持续开展贯标、对标、达标活动,引领各岗位员工卓有成效地推进岗位素质标准建设,建塑素养军事化、行为标准化和管理自主化的员工队伍。二是在操作员工中实施学历和职业技能升级导航工程。采取与资质院校联合办学的模式,对低学历员工集体进行学历升级。实行职业技能鉴定目标责任制,促进员工职业资格由低到高的渐次提升。针对青工特殊群体,广泛开展导师带徒、能手课堂和争当青年岗位能手活动,促进员工技能升级。三是在管技人员中实施职业生涯设计和人才培养工程。综合运用职业生涯规划、内部协会交流、“读书思考进步”、公开招聘选拔、交叉任职、轮岗锻炼等多种举措,深入开展“学理论强素质提能力”主题实践和“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主题培训活动,充分发挥管技人员飞信和在线培训考试系统的便捷培训功能,引领管技人员进行综合修炼。四是在区队班组中实施“创建先锋号争当金牌班组”创争工程和实战训练人人过关工程。以学习力促竞争力,用高素质保硬指标。

营造班级文化的途径篇10

【关键词】国有农场;基层党建工作;思路;途径

国有农场作为国家农业队,是国有企业的一种存在形式,其党建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国有农场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国有农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农场要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以达到农场生产发展、职工收入增加、社会稳定之目标。

一、当前国有农场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当前,国有农场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以下新的问题:一是少数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缺乏战斗力,特别对开展创先争优等活动工作“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知晓率不高,党员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活动氛围不够浓。二是个别党员理想信念不坚定,宗旨观念不牢固,缺乏一种争优精神和缺乏一种为民意识。三是个别领导干部政策理论水平不高,解决复杂矛盾的本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等。四是农场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面临的维稳形势十分严峻,主要是早期离开企业人员、“七九兵”和“内退人员”要求太高,有上访的隐患。五是有些农场党务干部队伍年龄大,思想文化素质较低。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这几点:一是干部认识不到位,特别是创新工作能力欠缺,导致出现工作不到位,执行力不强;二是农场党员结构复杂,年龄层次差别大,造成党员的组织生活需求差异也很大;三是外出党员人数多,造成对这部分党员难以管理,服务不周;四是有些农场经济发展水平仍有待提高,基础设施简陋,党员活动场所无法满足党员文化生活需求;五是工作中存在一些有争议的历史遗留问题。

二、创新国有农场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路

针对当前国有农场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要求我们应根据新情况积极探索和创新党建工作的思路,推动农场经济社会向前发展。

1、立足现状,创新党建工作的观念

要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积极作用,着眼农场的发展,为职工群众服务,解决好、落实好关系农场生产发展、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如基础设施、道路交通、用水安全、用电方便及其他问题。要创新党建工作的观念,使党建工作和农场的生产发展、职工收入增加相互促进,如以种植和养殖业为主的国有农场,要立足农场面临的现状,始终把服务职工放在党建工作的重要位置,坚持把种养业作为职工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请种养殖专家教授来农场为职工传授经验技术,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2、立足现实,创新党建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要从职工群众的思想、工作、生活实际出发,创新党建工作的内容:要与时俱进,适应发展的趋势,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要坚持以人为本,走职工群众路线,服务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要立足农场的发展,提高职工群众的思想素质,促进美好新农场的建设。

不管做什么工作,科学的方法都能事半功倍,党建工作也不例外。因此,党建工作要结合广大职工群众的生活和工作实际,切实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而不是生搬硬套上级文件,不根据实际情况导致工作枯燥乏味,或者只等上级文件、靠上级督促、等领导指示。

3、立足形势,创新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机制

应选拔高素质人员充实到党务干部队伍中,建立“一岗双责”工作机制。注重选拔懂生产、会管理的人员充实党务干部队伍,提高党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同时农场行政领导要兼职党务工作,使其既要做好农场行政工作,也要承担党建工作,使党建工作融入到生产、管理中,使两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引进优秀的党务干部,增强党务干部队伍的核心力量。积极引进政治素质好、知识层次高、懂经营会管理的中青年干部和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党建工作岗位上工作,并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合理确定党务干部的工资、奖金,确保政工干部在学习培训、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与同级生产经营管理干部政策相同。加强对现有党务工作者的培养。举办各种党建业务培训班,促使其做好党建工作;加强农业经营管理、企业管理等知识的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运用“传帮带”等形式,促进党务工作者成长。

三、做好国有农场基层党建工作的途径

如何进一步做好国有农场基层党建工作,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国有农场中每个党务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1、加强农场党委领导班子建设

大力选拔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职工群众信得过的经营管理者进入农场党委领导班子,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配齐配强党委领导班子,提高农场经济效益;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培养领导班子成员的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健全党务行政议事规则,监督制度执行情况,维护班子团结,大力建设“四好班子”。

2、强化农场基层党组织建设

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健全和坚持党内生活制度、党务公开制度、大力抓好组织发展工作,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切实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新党员发展工作,严格组织发展程序,做好在专业技术人员、一线人员等优秀分子中发展党员工作,始终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建立和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抓好党组织力量的配备,按照《》要求,按时完成换届改选,及时调整充实支部力量,选配好党支部书记、支委委员,选拔充实一批复合型政工干部,配好配强支部力量,不断加强标准化党支部建设。

同时,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前提下,每年抓住和解决一两个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不断扩大党建工作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以适当的工作载体和方式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创新工作内容和方法,大力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党员“一帮一”、青年先锋号、巾帼示范岗、文明单位、文明职工等创建活动,精心打造“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党建“名牌”,凸显自身的特色,防止出现党建工作找不到位置,打不开局面,用不上气力的被动局面。

3、抓好农场党建工作文化建设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党建工作中,要抓好农场党建工作文化建设。以学习型文化建设应对发展着的形势,解答思想上的困惑,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以廉洁文化的工作规则和路径清廉思想,促进在工作中勤勉自律,强化党员和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和谐文化建设引导党员自觉履行义务,坚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修养,从而增强党性修养。通过建设良好的农场文化,使党员端正思想、加强修养、树立高尚的情操,培育党员和职工群众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农垦精神,促进国有农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总之,做好新形势下国有农场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坚持以职工群众为本,以促进农场发展为己任,切实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