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学专业工作总结十篇农学专业工作总结十篇

农学专业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1:41

农学专业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农业技术人员;素质状况;问题;对策;辽宁朝阳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1)22-0393-01

科技实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朝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下简称县农业中心)是全县综合性农业技术指导和服务机构,为提高技术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对该县农业中心技术人员素质状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1专业素质状况分析

朝阳县农业中心由推广站、植保站、土肥站、环保站、蔬菜站、质检站、农广校和办公室等8个站、室(校)组成。

从文化结构看,全体49名在职技术人员中,大学本科占53.06%,大学专科占26.53%,中专及高中以下占20.41%,其中,全日制本科仅占2.04%。从农业技术职务看,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均占技术人员总数的32.65%,初级职称占技术人员总数的34.70%。从专业结构看,农学本科占技术人员总数的53.06%,农学专科占技术人员总数的18.37%,农学中专学历占技术人员总数的6.12%,非农学专业学历占技术人员总数的22.45%。其中,全日制农学本科仅占技术人员总数的2.04%。从来源渠道看,人员仅占2.04%,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占技术人员总数的51.02%,党政机关及其他单位调入占技术人员总数的18.37%,其他占技术人员总数的28.57%。从年龄结构看,30岁以下占技术人员总数的12.24%,31~40岁占技术人员总数的36.73%,41~50岁占技术人员总数的30.61%,51岁以上占技术人员总数的20.42%。从配置情况看,配置在业务站占技术人员总数的73.47%,配置在综合办公室占技术人员总数的26.53%,其中,配置在领导岗位占技术人员总数的8.16%。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总体文化素质不高

由于门槛过低,加上工作条件艰苦,待遇低,人员来源复杂,造成技术人员队伍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2.2专业不对口

从专业结构看,全日制农学专科以上学历仅占技术人员总数的24.49%,其余75.51%技术人员为农学中专学历或第一学历为非农学专业,缺少蔬菜、植保、土肥等重点专业技术人员。

2.3专业人才短缺

经过正规、系统农业专业教育的技术人员少,既有农学专业知识,又掌握植保、土肥、蔬菜等学科知识的人员更少[1-2]。

2.4人员配置不合理

从各站技术人员配置情况看,真正工作在农业技术推广一线的技术人员仅占50%左右,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一线特别是一些主要业务站,如蔬菜、植保、土肥、推广等站的技术人员十分紧张。

2.5高素质技术人员分配不均衡

各站技术力量分布不均,蔬菜站、土肥站、植保站高学历、高素质技术人员极为短缺,急需新人补充。

2.6存在断层隐患

从年龄结构看,30岁以下的占12.24%,而41~50岁和51岁以上所占比例分别高达30.61%和20.42%,队伍老化现象严重。

3提高技术人员素质的对策

3.1严格准入制度

朝阳县农业中心技术人员必须立志献身农业,服务人民,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县农业中心技术人员要求具备大学本科或专科毕业水平,中专毕业生应有进修大专以上学历的意愿。要提高和保证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必须严把进人关口,规范该县农业中心技术人员准入制度。朝阳县自2006年实施规范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成效明显。该县农业中心应根据本单位技术人员需求情况,及时向地方组织人事部门提出岗位招聘申请和具体要求。提出申请时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要优化现有人员年龄结构梯次配备;二是要切实体现岗位需求;三是要着眼长远和人员专业结构。人员招聘后,必须分配到业务站从事业务工作。

3.2完善农业技术人员遴选制度

一名优秀的农业技术人员不仅需要正规的农业专业教育,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县级农业技术人员必须从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一定年限的乡镇农业技术人员或其他农业科技工作者中遴选产生,建立县乡遴选的农业技术员晋升制度。具体做法是:招聘的应届毕业生,应到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在工作一定年限后成绩突出或有特殊贡献者,方可选任到县农业中心工作。但是,对于招聘的高学历人员可以破格晋升,如农学硕士、博士研究生经过1~2年的业务实习或研修后可直接进入县级以上农业技术推广单位工作。这样既可解决乡镇农业技术人员不足特别是高素质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又可解决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单位中高素质技术人员的晋升和出路问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基层,努力工作。

3.3加强专业培训

国家农业“两法”中都有关于对农业技术人员培训教育的要求,因而做好农业技术人员培训是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基础。一是加强培训的组织领导。县政府应成立专门的教育培训领导机构,统筹安排,科学部署,制订切实可行的年度培训工作计划,进行年度教育培训检查督导。二是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岗位、不同对象的要求,设计不同的培训内容,确保教育培训与实践需要相结合[3]。三是加强师资建设和教材编写工作,一方面从一线农业技术人员、大中专院校、市级以上农业技术推广系统中选聘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的人员担任教师;另一方面根据农村技术推广实际和教育培训的需要,组织资深专家和学者编写农业技术培训教材。

3.4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技术人员评价体系

一个好的考核评价体系可以激发人的潜能,促人奋进。采取立体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全面评价一个人,有利于人尽其材,发挥每个人的优点[4]。同时,还可以发现某人某个时期某项工作的状况,从而及时制订培训方案,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工作。原辽宁省人事厅于1997年下发关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考核有关问题的通知(辽人发〔1997〕1号),该通知对考核内容、方法,考核结果存档、备案,考核结果的使用等方面均做出明确而详细的规定,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细化并严格执行考核标准,对每名技术人员做出科学评价,有利于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4参考文献

[1]路战远.加快内蒙古自治区农机科研工作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5):1-2.

[2]王红彬.合江县当前农技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刍议[J].泸州科技,2001(3):23-26.

农学专业工作总结篇2

1、古典经济学认为分工与专业化是经济学的真正核心问题,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出版,1972年版)一书中指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各种行业之所以各各分立,似乎也是由于分工有这种好处。一个国家的产业与劳动生产力的增进程度如果是极高的,则其各种行业的分工一般也都达到极高的程度。未开化社会中一人独任的工作,在进步的社会中,一般都成为几个人分任的工作。……农业由于它的性质,不能有像制造业那样细密的分工,各种工作不能像制造业那样判然分立。……有了分工,同数劳动者就能完成比过去多得多的工作量,其原因有三: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须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工作。……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市场要是过小,那就不能鼓励人们终生专务一业。”

亚当·斯密的论述表明分工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分工有利于人们专务一业,增进劳动生产力,同时分工的确立,能够使生产者有更多的剩余劳动生产物,可以交换自己所需的别人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为了便于交换,而产生了商业社会与现代货币。

2、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瑟·刘易斯在1979年出版的《经济增长理论》(三联书店,1994年版)一书中的贸易与专业化一节中指出,“贸易还刺激了专业化,因为分工取决于市场的规模。……斯密如此重视分工,以致于在他看来,分工是技术增长和资本运用增加的原因。以后的学者对这种因果关系提出了挑战,甚至有些学者认为是另一种方式——专业化不是原因而是结果。现在我们满足于认为专业化、知识和资本是同时增长的。……日益增长的专业化看来是与生物进化原理相同的经济学原理,而且它与经济增长的联系是头等重要的问题。……过分专业化的另一个代价是缺乏平衡。在农业经营中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一点。过分种植单一作物会引起生物上的失衡,这表现为土壤耗尽,或者病虫害流行。……专业化也会使人的精神缺乏平衡。那些专门从事矿业的人与专门从事农业的人不会以相同的方法来观察世界。同样,在一个集团内从事不同专业的人也会以不同的方式观察事物,而且在世界观和物质利益上会产生势不两立的冲突。”

刘易斯还指出:“市场越大,专业化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原始的家庭几乎完全是自给自足的。每一个村庄都有一些专业工匠,但他们只能满足村民的部分欲望。……一旦人们开始专业化,就必需有某种机制来协调他们的活动。在最小的范围内,可以由行政命令来进行这种协调。……专业化和经济单位规模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某些人认为,专业化扩大了厂商的规模,因为工作的精细分工增加了工作数量,从而就扩大了协调一致的单位的规模。但是,这并不是必然的,因为各专业工作者的活动可以通过市场来协调。……因此,大规模的组织是专业化的直接结果之一。因为人们如果专门从事一项工作,则他们的活动必须进行协调,而且这种协调可以通过市场过程进行,也可以在企业范围之内进行。”在刘易斯的著作中相当准确地描述了分工与专业化的特征,并且对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与影响做出判断,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3、苏布拉塔·加塔克与肯·英格森特在合著的《农业与经济发展》(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一书中指出:“在发达国家中,农业与其他经济部门间的经济与社会结合过程已经完成,农业就是一种企业,农民相当于企业家。农民既是商品生产者,又具有广博的技术知识。农民拥有一系列为他们服务的财政、销售、咨询机构及研究机构,这些机构既有公共的,也有私人的。”

由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分工与专业化生产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不仅在较发达的工业生产过程中如此,在其他产业也是一样,专业化与技术知识、资本在经济活动中处于同等重要位置,专业化水平不仅仅反映在技术水平、生产方式、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等方面,同时也表现在市场环境中的交易、分配方法等方面。

二、国外农业专业化的特点

1、美国的可耕地面积为1.5亿公顷,牧场5.6亿公顷,平均每个农场的规模达到176公顷,一些大农场已经达到1215~1620公顷。由于行业分工细化与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棉花农场的专业化比例已达79.6%,蔬菜农场的专业化比例为87.3%,大田作物农场的专业化比例为81.1%,园艺作物农场的专业化比例为98.5%,果树农场的专业化比例为96.3%,肉牛农场的专业化比例为87.9%,奶牛农场的专业化比例为84.2%,家禽农场的专业化比例为96.3%;同时美国还形成了烟叶、棉花、玉米、畜牧业等四大专业生产区。

2001年,美国农场总收入为2486亿美元;其中,家禽收入为1061亿美元,谷物收入为958亿美元。各地区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加利福尼亚、得克萨斯、艾奥瓦是美国重要的三大农业州,分别以牛奶、肉牛、猪为首要产品。

2、荷兰农业以畜牧业、园艺业为主,畜牧业与园艺业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90%以上。1993年,荷兰的农场总数为12.0万个,其中专业化农场为9.8万个,尤其是以蔬菜、花卉的专业化生产程度较高。例如,维斯特兰德朗市的西红柿种植公司,从事西红柿的专业生产,与其他5家专营企业垄断了荷兰约90%的西红柿市场。每年荷兰花卉产业创造30亿欧元产值,占荷兰园艺总产值的一半,其专业化的生产已经细化到专门种植某一种作物或一种作物的某一品种。

3、法国1993年的耕地面积1825.5万公顷,农业总产值为2795.8亿法郎,农产品出口328.1亿美元。法国农业生产以中小农场和家庭劳动为主,农业劳动力为102万人(1999年数字),占总劳动力的4.3%,农场总数为101.7万个,农场主及其家属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92%左右。

法国农业专业化生产程度较高,可分为区域专业化、农场专业化和作业专业化。以区域专业化为例,巴黎盆地小麦产区的小麦产量占法国小麦总产量的1/3,诺尔——庇卡底——香槟甜菜区的甜菜种植面积占法国甜菜种植面积的73.2%,布列塔尼畜牧生产基地提供全国猪肉产量的40%,禽肉的30%,牛肉的32%,蛋的20%,北部庇卡底马铃薯产区的马铃薯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0%。而专业化农场则主要经营畜牧、谷物、葡萄、水果、蔬菜等专一产品;农场中的耕种、田间管理、收获、运输、储藏、营销等工作,由农场以外的作业专业化农场承担。1999年,法国的葡萄酒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甜菜产量居世界第二位,肉类产量居世界第四位,牛奶、小麦、玉米产量居世界第五位。

综上所述,发达国家的农业已经跨越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农业内部的分工细化与专业化生产使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产量增长,农产品的品种日益丰富,质量不断优化,农业劳动人口减少,资源达到了有效的配置与利用,这是我国农业发展中可参考与借鉴的经验。

三、我国农业的专业化趋势

1、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农村改革开放的30年间,我国农业生产有较大发展,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11318万吨增长至1978年的30477万吨,同期棉花由44.4万吨增至216.7万吨,油料由256.4万吨增至521.8万吨,水果由120.0万吨增至657.0万吨。同期主要农产品的单产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粮食单产增长2.5倍,棉花单产增长2.8倍。

由于我国国土辽阔,自然资源条件差异较大,历史上已经形成了粮食、油料、棉花、糖料、橡胶等主要农作物的生产区域。然而,在计划经济时期,大多数农民按照国家下达的指令性任务进行指定产品、品种的生产,而且几乎所有的农民都参与、完成某个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同时还要从事种植、饲养、加工及副业的生产活动,由于农产品的市场不开放,产品的商品率低,以生产队为基础的生产组织基本保持自给自足的状态,因此农业生产的分工与专业化水平很低。

2、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定,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在农村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改革了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逐步缩小农产品统购派购的范围,扩大市场调节比重,先后对水产品、生猪、禽蛋、蔬菜、木材、中药材、水果等农产品实行市场调节,粮食与棉花实行合同定购,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收入明显增长。

农村的改革开放,使农民有了生产、经营的自利;农产品市场的开放,使生产者可以根据所占有的资源与自己的特长寻求更高的收益。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开始出现了种植、养殖“专业户”,逐步发展为专业队、专业村、专业性生产组织,农业开始了初步的专业化生产。

3、我国目前的农业专业化生产方式基本有三种类型,一是农民自发组织的专业化组织——农民专业协会,二是农村社区经济组织内部的分工与专业化生产组织,三是企业与农民结合所形成的农业专业化生产企业。

农民专业协会是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自愿结合的经济组织,通过某一项产品共同开发、生产、经营,或就某一产品的生产技术进行交流、推广和学习,而形成的专业性组织。到2000年为止,全国的农民专业协会约有140多万个,其中比较规范的专业协会有14万个,加入专业协会的农户约有620万户。农民专业协会拥有140多种不同专业,按行业划分可分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养殖、瓜菜、林业、农产品加工和其他,共7大行业。

拥有专门知识的农民在生产性投入、生产技能、专业知识等方面都更有优势,其产品的质量、品种、产量都更具有市场竞争力。据调查,山东省莱芫市方镇蔬菜协会会员与非会员年均纯收入之比由1984年的1.30:1变为1991年的1.42:1。专业化生产提高了劳动者的技巧与生产效率,同时由于市场交易数量的增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形成农产品专业化生产区域,如山东省寿光市、河北省邯郸市生产的蔬菜不仅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还打入了国际市场。

农村社区经济组织内部的分工与专业化生产组织,是在发达地区一些原村一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基础上,社区内的农民进行分工,成立专业化的生产组织。在山东、广东、江苏、福建等省区,原有的集体经济与组织基础较好的村社,实行村内的分工,形成了村级经济合作社,在村内逐步组成了种植、养殖、机械、加工、建筑、运输等各类村办企业,使村内每一成员参与一项专业性生产活动,这种村内的分工与专业化生产,提高了每个农民的专业化生产技能,提高了村集体的经济实力,增加了成员的收入,也有利于改善生产条件,有的村镇还成为某一产业的专业村。例如,北京郊区的韩村河以建筑为主业,全村1998年的经济总收入约为8.3亿元,人均收入为7600元,2002年的人均收入加福利达3万元,被称为京郊首富;北京大兴区的西瓜、平谷的桃类、怀柔县杨宋镇奶业生产中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区专业生产组织。到2002年为止,北京市已拥有相对规范的专业合作组织1613个,入社农户34.2万户,占京郊农户总数的28%,资产总额达40亿元,其成员依靠此专业性生产,户均增加收入3672.5元。

近年来,一些企业介入农业生产,出现了一批农业专业化生产企业。这类企业利用其资金、技术、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一开始就把农业专业化生产提高到较高的水平。农民或者成为企业员工,或者按要求向企业提供初级产品,并且通过培训,掌握了专业技术,提高了综合素质。农民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由于农业专业化生产的发展,农民实现了专业性生产技术的逐步提高,特别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不同区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形成农产品的专门生产区域,并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2001年与1978年相比较,我国的部分农产品的产量、质量都有较大幅度增长,棉花的单产增长2.5倍,花生增长2.1倍,甜菜增长3.3倍,尤其是蔬菜、果类、畜禽、水产品等产品的品种日益多样化,满足了人们不同层次的需求,可以说专业化生产与专业化区域布局是农业增长的有效手段与途径。

四、总结

1、农业与工业等其他行业的分工与专业化生产存在着差别,工业等部门的专业化生产的关键问题体现于组织管理结构、生产工艺、生产技术、生产者素质等方面,而农业的专业化还存在自然条件、资源差异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发展农业专业化应注意到专业化生产区域分布带来的不良后果,应当关注资源的过分使用而导致的生物上与资源上的失衡,农业的专业化生产要防止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2、市场范围的扩大有利于专业化水平提高,就工业制成品来说,其产品的分工细化及专业化生产已经日益国际化,某一产品可能是多个国家的许许多多专业公司生产的零部件产品组合而成的。就农业来说,虽然其专业化水平不及工业等部门,然而发达国家农业的发展特点已经表明,各个国家某些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已经具有国际影响,并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农产品将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出一个国家农业生产的综合实力,这是一个国家技术、自然资源条件的综合体现,农业专业化生产水平是一项重要标志。

我国农业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专业化组织逐渐发挥作用,主要农产品的优势生产区域正在建立,农业的专业化生产有助于改良产品的品种,监督产品的品质,有利于推广标准化生产模式,确保产品的安全性与质量,这都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在计划经济时期,生产者往往不能满足自己的择业偏好,同时专业性技术的选择面较窄。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人们根据自己的条件来选择专业取向,也将有助于专业水平的提高,同时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人们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知识,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与需求,还可以选择自己的第二专业或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农民通过自学或经过培训,可以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工作,在农业以外的行业就业,可以说市场规模越大,分工越细化,人们掌握了某种专门技术,就有更多选择就业的机会,并可以获得更高的报酬。版权所有

农学专业工作总结篇3

一直以来,许多教师认为“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的“任务”应该由任课教师根据当前教学主题或目标设计提出,并针对所提出的任务,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分析任务并给出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步骤和结果。其实,这种理解不全面,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任务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任务的设计过程中应该转变思维方式,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任务的设计。在教学开始前可以与学生代表进行探讨,综合考虑专业教学的需要、课程本身的需要、社会职业岗位技能培养的需要,了解学生知识结构层次现状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使任务具有探究性、创造性和生活性。

二、农业推广课上师生共同设计任务

1.农业推广课程性质。

农业推广学是一门建立在心理学、行为学、经济学、营销学、传播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基础之上的一门边缘性、交叉性、应用性学科,主要研究农业推广人员如何对农民进行组织、教育、咨询、服务,使其改变行业,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传播扩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学科。农业推广对于我国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实现,提高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高等职业院校开设农业推广课程的专业。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农学、茶叶栽培、设施农业、作物栽培、园艺等多个专业均开设农业推广课程。

3.职业院校开设农业推广课程的目的。

农业推广课程主要包括农业推广的涵义、发展史,以及农业推广的原理和方法、组织管理等。高等职业院校开设该课程旨在培养农业推广机构基层推广及管理工作的高等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可以使得农业院校的学生可以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实际农业生产中,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教学目的是通过系统的多种教学活动和手段,使学生正确地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加深对我国农业推广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学会灵活改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提高基层实际推广工作水平和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工作能力。

4.农业推广课上师生共同设计学习任务。

(1)教师设计部分。综合考虑农业推广学科性质、高等职业院校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学生所在专业、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特点及教学任务设计的原则,笔者在农业推广课程授课过程中采取了师生共同对教学任务进行设计的方法。即教师将整门课程的知识点设计为一个符合课程需求的、规定了教学范围但不指定具体名称的综合性较强的教学任务(×××地×××项目的推广),这一综合任务又下设若干子任务:①农业推广人员角色认识;②×××地农业推广项目的选择与确定;③×××农业推广项目的实施;④×××农业推广项目的总结评价;⑤×××农业推广项目成果报奖。整个学科的知识点分别穿插于若干个子任务中。(2)学生具体设计任务及实施。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农业推广人员角色扮演的身份及工作性质与程序;然后结合社会岗位需要、个人兴趣爱好、农业专业知识掌握情况、本课程知识点、当地自然与社会条件等综合分析选择确定农业推广项目,并撰写推广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确定了具体推广项目后的工作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结合自选项目的复杂程度、当地农民素质条件,以及硬件设施等选择确定项目的推广模式与方法,并撰写推广项目实施方案,模拟推广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农民的采纳情况随时应变使用多种方法,并锻炼学习人际交往及演讲的沟通、交流、语言技巧;项目推广演练结束后,学生需要进行双重总结与评价,一重总结为对自身所选项目及推广情况进行专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综合总结评价,并撰写总结报告,二重总结为学生之间相互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总结,总结在评价过程中相互取长补短;最后,学生们需要撰写推广项目成果请奖申请书,学习推广项目的报奖流程。

5.师生共同设计学习任务的学习效果。

农学专业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农机人才建设

[中图分类号]S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4)08-0205-01

随着农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业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也日趋重要。大力开发人才资源,才能为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了提高农机人才素质、建立和完善人才机制、促进农机人才队伍健康发展,现就印台区农机人才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对策等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一、印台区农机人才队伍现状

印台区农机人才队伍共有23人,50岁以上3人,40-50岁16人,40岁以下4人。本科学历2人,大专学历14人,中专学历5人,中专以下学历2人。其中: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3人,技术工人15人。大学本科学历人数2人,占农机人员总数的8.7%,大专学历占60.9%,中专学历占21.7%,中专以下学历占8.7%。

二、现阶段我区农机人才发展需求形势

1.积极推进现代化农业,急需一大批高素质的农机管理与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近年印台区已成功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并具有领先理念的现代化农业模式,积极实施以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等为代表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模式急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农机管理与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2.农机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农机服务显得尤为迫切。从2004年起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颁布了中央一号文件,各级政府也相继出台若干政策性文件,涵盖了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装备技术、财政投入、保险政策、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农机合作社等方面的扶持内容,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农机服务工作日趋重要。

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急需农机技术咨询人员。随着农机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展,印台区农业生产模式已经由过去的粮食作物生产向经济作物拓展;由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向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产业领域由种植业向农产品加工、畜牧业、养殖业等领域延伸。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和服务组织也呈现出了组织形式多样化、服务方式市场化、服务内容专业化的显著特征。为此,需要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有创新的农机管理、服务和技术咨询人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专业知识水平不高,职工队伍面临年龄老化,后续人才满足不了形势发展的需求。一是农机人才队伍文化程度偏低。本科学历仅占总人数的8.7%,专科以上人员虽占人数的69.6%,但第一学历人员却极少。二是农机管理人员对农机新知识比较缺乏,平时大部分人员忙于应付日常事务,很少有时间去学习市场经济新理论、经济管理新思维、农机经济新知识。三是农机人员存在着严重的青黄不接问题,40岁以上的占到总人数的82.6%,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农机专业毕业生减少,农机系统基本上没有新人增加,农机职工中坚力量弱化,后继乏人问题更显突出。

1.2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匮乏。印台区经过近年来的高增长、跨越式发展之后,整个经济增长的结构和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正逐步向高科技、高效益、知识驱动型转变。从调查数据可看出,目前中级技术职称的仅有5人,这一现状与农业现代化有着很大差距。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外语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的人员很少,这样的人才结构距建设与争创农机一流水平的要求相差甚大。

1.3人才分布不合理,结构性矛盾突出。根据农机现代化发展人才需求形势,对比印台区的现状,印台区农机队伍人才明显缺乏,结构失调,比例失衡。根据调查,印台区农机专业人才只占总人数的21.7%,中级、初级所占比例只有34.8%,与印台区经济整体发展水平极不相配,严重影响了农机事业的发展。

2.原因分析

2.1社会认知程度较低。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一般只有到了两个“农忙”时节才会想到农机,其它时间农机工作的需求观念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和拓展,加上农机自身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以及对社会的宣传力度不够,更使公众对农机工作的认知度偏低。

2.2农机人才薪酬待遇普遍不高。据统计,印台区现有各类从事农机服务业人员达2000余人,是一个不小的职业群体。这个群体一方面人员日趋大龄化,而另一方面行业内又很难留住有专业知识的年轻人。究其原因,主要与该行业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有关。专业农机手农忙时每天工作一二十个小时是常事,但就收入水平而言,却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整体薪酬待遇也低于同类其他行业工资平均水平。

四、对加强我区农机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1.完善培育机制,提高人才素质。一是重视对农机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农机人才整体素质为主,定时、定期开展政策法规、市场经济知识、计算机以及农机专业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及时更新知识,与新技术、新形势接轨。在培训方式上灵活掌握,可采取分期、分批、分类的办法,把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结合起来。二是要立足实际,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农机人才走出家门与外界加强技术交流合作,到发达地区和先进企业参观学习,启迪思维,开阔视野。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各类专家上门服务,适时传播新技术、新知识。拓宽人才培育渠道,增加人才总量,提高农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农学专业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广东技工院校;专业设置;产业结构;适应性

技工教育是为产业发展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技能人才和劳动后备力量的教育。产业发展引发的技术进步和工艺改进,必然引起技工教育在课程设置和内容结构上的变化。因此,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可以通过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程度来评价。根据目前广东产业和技工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我们选取代表产业结构方面的两个因素——三大产业的生产总值结构和人力资源需求结构;代表专业结构方面的两个因素——技工院校的专业开设结构和招生比例。目的是通过对两对因素的比较分析,探讨建立适应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求的具有广东特色的技工院校专业结构的有效策略,为技校专业设置、问题研究和决策提供参考。

一、第一产业专业结构适应性分析

1.整体情况适应性分析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第一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逐渐下降,并且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小。由图1可知,2012年至2015年,广东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比重只占5%~4.6%,相比第一产业的专业比重6.6%~5.7%,两者比较匹配;同时,广东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比重由5%降低至4.6%,相比第一产业的专业比重由6.6%降低至5.7%,两者的发展趋势也是相适应的。2012年至2015年,广东第一产业的人力资源需求结构比重只占1.06%~1.21%,相比第一产业的专业招生比例2.2%~1.08%,两者是比较匹配的。但广东第一产业的人力资源需求结构比重由1.06%增涨至1.21%,相比第一产业的专业招生比例却由2.2%降低至1.08%,其发展趋势相背离,出现不相适应的情况。相背离的发展趋势与农业的低利润以及轻农的传统思想有关,学生不愿报读涉农专业,导致第一产业相关专业招生困难。

2.与主导产业的适应性分析

广东第一产业中主导产业是农业,其产值达到2444.70亿元,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49.4%,远超林、牧和渔业。在广东技工院校第一产业的专业设置中(详见表1),直接与主导产业农业相对应的专业仅有种植专业1个,招生人数仅114人,占计划招生总数的2%,而畜牧兽医、园林技术、现代林业技术、水产养殖等4个林业、牧业和渔业类专业,招生人数高达1415人,占计划招生总数的23%。可见涉农专业的招生数与其作为主导产业的不适应程度较高,其原因仍与农业利润较低及轻农的传统思想有很大关系。广东技工院校第一产业的专业设置大多集中于产后阶段,开设的10个专业中,有4个是直接服务于产后的服务与管理,招生比例高达76%。其中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2013~2015年招生人数是1660人,占第一产业招生人数的27%,农村电气技术专业2013~2015年招生人数是1561人,占第一产业招生人数的25%,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2013~2015年招生人数是1462人,占第一产业招生人数的24%。有2个专业是直接服务于城市绿化、美化,而种植和养殖专业仅有2个,招生比例仅有2%。可见广东技工院校的农业专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直接提供人们衣食的农科类专业,而是就业前景好、职业声望和收入较高的农村经济综合管理、农村电气技术和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等农业服务类专业。因此,广东技工院校应结合本地的特点,增设与农业主导产业相近的专业,为广东培养更多符合产业经济需要的人才,推进广东第一产业的发展。

二、第二产业专业结构适应性分析

1.整体情况适应性分析

2012年至2015年,广东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占比48.7%~44.7%,相比第二产业的专业比重31.9%~40.65%,两者相适应。广东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比重由48.7%降至44.7%,相比第二产业的专业比重由31.9%增至40.65%,虽然两者的发展趋势相背离,但两者的比重还是相适应的(见图2)。原因是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部分中小企业减产甚至倒闭,导致生产总值降低,但产业的转型升级,刺激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导致相关专业开设比重增加。广东第二产业的人力资源需求结构占比50.54%~50.03%,相比第二产业的专业招生比例34.6%~27.49%,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此外广东第二产业的人力资源需求结构比重由50.54%降至50.03%,相比第二产业的专业招生比例由34.6%降至27.49%,两者发展趋势一致,但招生比例降幅较大(见图2)。分析其原因,首先与学生的职业选择倾向有关。因为工业往往与较差的工作环境联系在一起,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在舒适的写字楼工作,学生对未来职业的选择影响其对专业的选择。其次与第二产业相关专业,如机械、建筑等大类专业在场地、设备和材料都需要高投入,缺乏相关硬件的学校无法开设此类专业,或虽开设此类专业,但招生数也偏少。

2.与主导产业的适应性分析

广东第二产业以制造业和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为主(见表2)。广东技工院校第二产业专业以机械类和电子电子类专业为主,2013年至2015年招生数高达120568人,占总招生数的79.7%(见表3),这与广东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相适应。从广东技工院校第二产业专业的开设情况具体分析,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比例最大,2013年至2015年招生数高达25511人,占第二产业专业总招生数的16.86%,其次为数控加工和模具制造类,2013年至2015年招生数分别为16970人和14758人,分别占第二产业专业总招生数的11.21%和9.75%(详见表9)。可见广东技工院校第二产业专业招生最多的专业并非制造类专业。其原因,除学校的资金、场地不足之外,也与学校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往往倾向开设基础性强、通用性高的复合型专业有关。

三、第三产业专业结构适应性分析

1.整体情况适应性分析

2012年至2015年,广东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占比46.2%~50.8%,相比第三产业的专业开设比重61.5%~63.66%,两者较匹配。广东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比重由46.2%增至50.8%,相比第三产业的专业开设比重由2013年的43.44%增至53.66%,两者的发展趋势相适应。广东第三产业的人力资源需求结构占比48.39%~48.77%,相比第三产业的专业招生比例62.8%~71.43%,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同时,广东第三产业的人力资源需求结构比重由48.39%增至48.77%,相比第三产业的专业招生比例由52.8%增至71.43%,虽然两者发展趋势一致,但招生比例增幅较大(见图3)。其原因有如下三点。一是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目前广东正加快发展商务、物流和会展等生产服务业,大力发展管理咨询、法律、会计、广告、战略策划、资产评估、投资顾问、融资咨询、产品设计、包装等商务服务。二是第三产业办学条件要求较低,教学投入较少,各校争相开设。三是第三产业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声望较好,学生更愿意选择到第三产业相关岗位工作。

2.与主导产业的适应性分析

广东第三产业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主要包括金融、物流、信息服务等。广东技工院校第三产业专业以交通、财经商贸和信息类专业为主,2013年至2015年招生总数高达281283人,占第三产业专业总招生数的82.7%(见表4),两者较匹配。但从具体专业设置上看,汽车维修、电子商务、会计、计算机网络应用4个专业各校开设的重复率较高,开设学校在116所至143所(见表5)。专业开设重复率高,必然导致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增加,教育资源的浪费。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技工院校本身对热门专业的盲目追逐,二是主管部门缺乏对区域专业设置的合理规划。

四、广东技工院校专业设置适应性的思考

1.政府层面:做好规划、服务指导和管理

(1)做好统筹规划,调整专业区域布局。政府部门应根据广东的产业分布和发展状况,立足各技工院校的专业建设实际,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按照集聚集约、做优做强的思路,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合理进行专业布点。对一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主干专业要加大投入;对于新兴产业的专业要及时增设;对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传统专业要及时调整;对经费投入要求大的同类专业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尽量集中办到一所技工院校,提高专业教师和实习实训设施的集聚度,避免重复建设;对于专业设置跨度较大的学校,加强指导,帮助其发展优势特色专业,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有意识地引导技工院校专业建设的差异化和专业化发展。

(2)加强服务指导,提高专业适应性。政府有关部门要组织人员进行调研,及时掌握本地区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摸清主要产业、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要进行人力资源调查,掌握当地人才分布的现状与需求情况,作好人才需求预测。

(3)健全管理制度,规范专业设置。一是制订专业设置标准。从技工院校教学实际出发,按照技工教育规律,对于技工院校专业设置的流程、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条件、场地设施配置和师资队伍等做出明确的规定,进一步规范技工院校的专业建设。二是定期开展专业督导评估。根据专业设置标准和教学工作规范,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技工院校专业设置情况开展督导评估。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仪器设备、实训场地、教学实施、招生和就业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检查,全面评估学校的实际办学质量。

2.学校层面:协调好三大关系

(1)协调好专业设置稳定性与灵活性的关系。专业教师的培养、实验设备的完善、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以及教材建设都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没有一定的稳定性,难以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难以形成学校的特色,也难以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品牌效应,还会造成教育资源的闲置。学校在保持专业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也要根据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及工艺改进的要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能在瞬息万变的人才市场需求中求生存。

(2)协调好专业设置时效性与前瞻性的关系。教育对社会需求的反映一般滞后于现实社会,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就必须适度超前发展。反映在技工院校的专业设置上,就要求专业设置具有前瞻性,为人才需求做提前准备。这就要求学校准确把握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对科技进步对职业岗位的要求和人才的需求作科学的预测与判断。

(3)协调好专业设置普适性和特色性的关系。普适性专业作应该是需求量较大、就业较为稳定的专业,一般面向大区域办学,具有普遍性。因此,普适性专业应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相适应。特色专业应该是面向所在地市的优势与特色产业,特色专业建设,要根据各校的特长,在仪器设备、师资培养引进、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要有针对性地投入,逐步形成自己品牌专业。

作者:郑楚云单位:广东省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郑霞,骆小民.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的和谐性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0(4).

农学专业工作总结篇6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从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按照国务院、农业部关于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总体要求,以加强高毒农药监管为核心,以规范无公害基地生产、推广安全合理用药技术为手段,以建立连锁经营、开展专业化防治和建立可追溯制度为途径,以健全完善监管规章制度为保障,深入开展高毒农药和种植业产品监管专项整治工作,不断提高我省种植业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目标

通过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产品、重点企业的监管,特别是加强对高毒农药的监管,提高我省农药产品质量水平,彻底杜绝甲胺磷等5种国家禁用高毒农药在我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对收缴的高毒农药和假劣农药要按照危险化学品处置要求,做到100%销毁。通过加强种植业产品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程监管,严防农药、重金属或其它有害物质超标的种植业产品流入市场,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对10万亩以上蔬菜大县、5万亩以上的水果、茶叶大县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生产的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抽检,抽检率达100%,种植业鲜食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提高1个百分点。

三、重点工作

(一)加强高毒农药专项检查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我厅《*年*省开展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要求,在前一阶段开展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专项整治工作的基础上,10月份对辖区内的农药生产和经营单位统一组织一次拉网式执法检查,重点检查农药生产企业和农药经营单位是否存在违法生产、销售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及其制剂的违法行为,彻底查清辖区内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的库存情况,对查获的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要依法收缴,收缴的高毒农药和假劣农药要按照有关危险化学品处置要求100%销毁。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立案查处,涉嫌构成犯罪的,坚决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二)开展农药质量和标签抽查。

今年10月,省农药检定所负责牵头组织一次农药质量和标

签抽查,要求抽查质量和标签数量各150个,重点抽查5种高毒农药的替代产品和近年来抽查发现存在质量问题的农药产品,重点检测是否添加甲胺磷等禁用农药或其他非登记农药有效成分,对抽查中发现质量或标签不合格的产品要及时依法查处。

(三)加强种植业产品生产基地监管。

各地要对种植业产品生产基地的环境进行检查,确保产品环境(包括大气、水质和土壤等)符合国家或农业部无公害产品产地环境标准。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落实无公害生产技术,督促和指导生产者完善管理手段,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完善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使我省种植业生产水平有明显提高。加强对辖区内无公害生产基地、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种植大户的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和指导农户建立健全农药的采购和使用记录档案,实施农业生产中农药药用可追溯制度。在专项整治期间,各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对辖区内无公害生产基地、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种植大户的农药使用情况进行一至两次全面的检查,重点检查生产单位是否有农药使用记录档案、是否存在违规使用农药问题,并了解农药使用者掌握安全用药技术的情况。对违规使用高毒农药或未到施药安全间隔期采收农产品等行为,要依法严肃查处。

(四)加大种植业产品农药残留监测力度。

9-11月,结合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加强对种植业产品中农药残留的监测力度,重点监测蔬菜、水果、茶叶中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残留。组织对10万亩以上蔬菜大县、5万亩以上水果、茶叶大县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生产的农产品进行抽检,抽检率要达到100%。

(五)加强高毒农药替代产品和技术的推广。

做好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替代产品的引进和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是做好高毒农药禁限用工作的关键,各地农业部门要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荐的高毒农药替代品种和配套技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筛选出一批高效低毒、对环境影响小、防治效果好、价格适宜的农药新品种,加大对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广大农民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逐步减少高毒农药在我省的使用量,减少农药对农产品和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六)加强安全用药技术的宣传和培训。

各地要继续采取举办农民学校、培训班、现场宣传咨询等形式加强对有关法律法规、农药安全使用知识和种植业技术等的宣传和培训,使广大农民充分认识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的危害性,使广大农民自觉停止使用甲胺磷等高毒农药,科学选用高效、低毒、安全的农药品种,增强广大农民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我省科学用药技术水平。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高毒农药和种植业产品监管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加强对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强化组织协调,建立一把手负责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明确职责任务和奖惩措施,统一调配力量,统一协调行动,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责任到位、制度到位、监管到位,确保专项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周密部署,明确责任。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协调行动,做到“五个结合”,即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落实部里措施与督促地方工作相结合,推广关键技术与加强管理结合,有效措施落实与宣传培训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确保落实各项专项整治措施落到实处。同时,要建立健全高毒农药和种植业产品监管专项整治工作责任制,明确分工,强化属地管理和部门责任。对因工作不力,措施不到位,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三)加强部门协作,完善协调机制。

加强与公安、工商、质监、安监、环保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各有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形成部门间齐抓共管、协调联动的机制,尽快建立高毒农药和种植业产品监管的长效机制。

农学专业工作总结篇7

为了便于对农村实用人才现状的总量和结构上的分析,根据我省农村实用人才的基本现状和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的基本界定原则与方法,专题调研组对我省农村实用人才采用了五个方面的类型分类法。

1 生产型人才:是指从事种植、养殖、捕捞、农产品加工。达到较大规模,或在同等投入条件下,单位产出和效益明显超过本地平均水平,具有一定的示范带动效应,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农村劳动者,主要包括种植能手、养殖能手、加工能手和捕捞能手等。

2 经营型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从事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中介和其他服务业等非农业生产经营,以及创办专业合作组织,有一定规模并有较高的经济收入、有一定示范带动效应或能解决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就业的农村劳动者,主要包括企业经营人才、农村经纪人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等。

3 技术服务型人才:是指农村中专门或主要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型的各类人员,主要包括村级畜禽防疫员、植物保护机防员、农机作业驾驶员、农村能源建护员、农业生产资料经营者、农村生活资料经营者、村级水务管理员等。

4 社会服务型人才:是指在农村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领域提供服务的各类人才,主要包括乡村教师、乡村医生、文体艺术人才、农村劳务经纪人、村级金融保险员、村组管理干部、农村社区民政人才、其他社会工作人才等。

5 技术带动型人才:是指具有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方面的特长和技能。并能带动其他农民掌握技术或进入该行业,在自身获得一定经济收入的同时。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员,主要包括各类能工巧匠、技术带头人等。

(一)农村实用人才的总量和结构特征

据调查推测,目前全省农村实用人才总数为1989756人,占农村人口(54569350人)的3.65%,占农村劳动力(30861256人)的6.45%。其中女性325056人,占农村实用人才总数的16.34%。

1 从行业分布上看:①生产型人才736631人,占人才总量的37.02%。其中:种植能手473628入,养殖能手183832人,捕捞能手5886人,加工能手73285人;②经营型人才219708人,占人才总量的11.04%。其中:企业经营人138819人,农村经纪人58569人。合作组织带头人22320人;③技术服务型人才305937人,占人才总量的15.38%。其中:畜禽防疫员42775人,植保机防员16846人,农村作业驾驶员129590人,农村能源建护员29844人,农资营销员52603人。水务管理员34279人;④社会服务型人才282591人,占人才总量的14.20%。其中:农村劳务经纪人33786人,村级金融保险员31535人,村组管理干部153654人。农村社区民政人才9588人,其它社会工作人才54028人;⑤技术带动型人才444889人,占人才总量的22.36%。其中:能工巧匠280035人,技术带头人70848人,进城务工返乡人员94006人。

2 从年龄结构上看:30岁以下249432人,占人才总量的1254%:31~40岁635565人,占人才总量的31.94%;41~50岁670990人,占人才总量的33.72%;50岁以上433769人;占人才总量的21,80%。

3 从学历结构上看:具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1193279人,占人才总量的59.97%;中专(高中、技校)721781,占人才总量的36.28%;大专以上学历74696人,占人才总量3.75%。

4 从培养渠道上看:通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培养258608人。占13.00%;通过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培训191981人。占9.65%;通过农业职业学校培训的188839人,占9.49%;通过农函大培训59461人,占2.99%:由代际或师承培养228444人,占11.48%:自学成才720197人,占36.19%;其它渠道培养342226人,占17.20%。

5 从认定的称号上看:有专业技术称号的132200人,占人才总量的6.64%。其中:高级技师只有1198人;技师2295人;技术员120955。

(二)农村实用人才在当前新农村建设发挥的重要作用

1 促进了农村生产水平的提高。

2 促进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3 促进了广大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

4 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和经营体制的变革。

5 促进了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三)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在加快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中,我省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初步培养出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为农村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来看,我省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 人才总量相对不足,拔尖人才缺乏。2 人才结构不尽合理。3 人才素质不高、作用发挥不够大。4 扶持力度还不够。5 管理、激励机制不够健全。6 资金投入不足。

二、我省在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经验与启迪

近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把抓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摆在事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位置,认真谋划部署,落实相关工作责任,引起各级政府重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各地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中,涌现了不少先进典型与有益做法。

(一)建立组织,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保障一是健全领导机构。目前,大部分县政府有关部门成立了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全市(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方案。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形成了组织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如:藁城市委组织部2006年成立了人才科,市本级建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乡建立了人才工作站、村建立了人才工作室,22个成员单位参与人才队伍建设与管理工作。探索了多途经、多渠道人才培养的路子。该市实施了“一定双培”、“结对帮扶”、“双联双带”、“创业富民”、“大学生村官”、“十佳评比”等一系列政策。二是提供经费保障。如:隆尧县2008年用于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资金达16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资金30万元。涿州市农发局2007年至2008年连续两年依托部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资金116万元,确定了50个培训示范村,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开展了系统培训1300场次,现场指导1500场次,提高了农村实用人才专业技术素质。

(二)开展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整体素质

涿州市面向农村抓职业教育,把职教中心、农广校、劳技校、电脑培训学校等专业学校作为技能人才的培训基地,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目前,已有1751名农村两委干部获得了“绿色证书”,掌握了一技之长,307名村干部取得了大、中专学历。抚宁县集中开展实用技术与技能培训。近年来。每年培训农业技术人员、专业户、示范户800余人:培训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新型青年农民3069人。2007年9月,组织了80名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到山东潍坊农业生产示范基地、产业园区学习考察。

(三)创建良好环境,服务农村实用人才

一些地方已围绕鼓励各类农村实用人才领办、创办民营科技实体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方面进行探索,在审批、办证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优先为农村实用人才安排科技推广项目,无偿提供科技扶持。承德县吸纳150多名优秀乡土人才在村、支两委中任职。为此。使全县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者达1872人。涿州市开展“致富手拉手”、“科技结对子”活动,引导农村实用人才帮助91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四)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大批农村实用人才的发展

随着生产的发展,农业生产逐步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不仅转变了农业增长方式,推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而且也培育了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涿州市码头镇向五村杨英华,自2005年开始投资200多万元建现代化养牛场,奶牛存栏发展到500多头,扶持带动100多户走上了养奶牛致富路。每年收购玉米秸秆7000立方米,价值30万元,作为青贮饲料,达到了既创收又环保的双赢效果。抚宁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家,年销售额超百万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34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42.4%,河北宏都集团生猪年产达到120万头,全县存栏50头以上规模猪场3562个,荣获“中国生猪之乡”的称号。

三、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与目标

(一)我省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

按照中共中央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省委七届三次全会确定我省到2020年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要求,本着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措施、对策同步推进的客观需要,当前与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重要思想,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坚持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同步加强。制定培养、开发、扶持、服务、管理、激励相配套的政策措施,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同农村今后的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事业发展相适应,特别应同广大农民群众热切盼望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要求相适应。按照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不断扩大总量的同时,优先加大生产型、技术服务型、经营服务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根据我省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在工作指导上。坚持整体推进、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的基本指导思想。

(二)基本工作目标

1 提高培养能力,增加总量,改善结构。农村实用人才总量在现有200万人的基础上,到2020年新增100万人。使每个村平均增至60人左右,提高50%,实现“一带十目标”。提高生产型、经营型、技术服务型、技术带动型实用人才在农村劳动力中的比重,进一步加大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培养力度。

2 形成稳定的财政金融扶持保障机制。

3 建立起符合农村实用人才成长规律下要求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

4 制定并出台有利于农村实用人才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与政策体系。

5 建立分级负责,组织有力的农村实用人才建设工作领导与责任体系。

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措施

1,健全体制,创新农技推广网络。改革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建立健全县(市)四级农技推广服务网络。在村级农技服务组和农业技术示范户这两级,聘用优秀实用人才兼职农民技术员,引导鼓励更多的农村实用人才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组织农业科技示范户和生产大户组成村级农技服务组,切实发挥基层农科网在培养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方面的作用。

2 加强管理,开发人才资源。一是进一步明确落实县以下农村实用人才领导体制。逐步建立健全县(市)、乡镇、村三级农村人才信息库,按照农村实用人才的不同类型,颁发农村实用人才证书,把农村实用人才纳入政府工作的管理和服务对象,开发和利用并重。二是结合当地产业情况,以优势产业带动或以示范基地建设带动农村实用人才开发。鼓励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基地+市场+农户”等的形式,由公司、协会提供技术指导和专业培训,将技术、人才、市场结合起来开发农村实用人才。

3 强化教育培训,提升人才素质。一是建立县(市)、乡、村三级农业科技培训网。充分发挥各级农广校、农民科技培训中心等农民教育培训主渠道的作用,重点对村级农技推广员、村级两委干部和农业生产大户进行系统的农业科技培训,使其达到中专以上学历水平:乡镇中心站建立农民培训学校,与农广校的乡镇教学站一体化建设,实施中等职业的免费教育,重点培训农业科技示范户:行政村由农技推广员重点培训普通农民。二是制定继续教育培训规划。各乡镇、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搞好培训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从科技培训和素质提高两方面入手,主要依托“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基层干部素质教育工程”、“农村两员中专生培养工程”和“绿色证书工程”的实施,加强对农村青年党团员、入党积极分子、村干部、青年妇女、复转军人、生产经营大户和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三是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形式,优化培训结构。把农业大中专院校作为高素质农村实用人才的教育培训基地,把农村各类职业学校和农广校作为向农村实用人才传播技术、传授技能的培训基地,把农业科技示范场、科技园区作为农村实用人才的实践指导基地,使这些基地成为培养各类农村实用人才的摇篮。突出加强成人职业教育工作,要充分发挥职教、农广校、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等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作用。采取重点培训和经常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课堂培训与现场培训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等办法灵活多样地进行培训,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能力。四是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效果。紧密结合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改变单纯传播知识和技能的做法,注重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从传授单一技术、技能扩展到市场经济、现代农业科技等多个领域。五是不断提高农村各业骨干分子的学历层次。要通过学历教育的途径,让农村的中坚力量系统接受理论培训,更新观念、拓展思维、增长知识、提高站位。六是多方面为他们提供与社会接触的机会,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如鼓励他们参加各种专业技术协会,参加各种学术技术交流活动,组织到外地参观考察等。

(二)人才成长的扶持政策

1 增加投入,支持人才培养。一是各级财政应将每年财政收入的0.5‰作为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培养经费纳入部门预算,保证支付给承担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培养任务的机构。二是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继续加大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的投入。三是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实行免费教育,政府买单。对学习中专涉农专业的学生,可采取工学交替,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并按全日制学生待遇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

2 增加投入。促进人才创业。一是要整合中央和地方财政以及各涉农部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扶持资金,形成合力。培养一批带动效应大的种植、养殖大户和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二是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建立农村实用人才信用等级评估制度,实行农村实用人才信贷联保制度,放大贷款额度,简化申贷手续。三是要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开发专项资金,要坚持财政投入为主的原则,并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民个体和社会力量投资农村人才开发。四是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基金,对农村实用人才开展创业的,在经专家论证其创业项目可靠后,应给予其一定的启动资金支持。

3 建立机制,保障人才权益。要积极围绕农村实用人才的市场配置、职称、医疗和养老保险等,探索和建立农村实用人才的社会化管理机制。要尽早研究制定诸如农村人才流动、农村实用人才的聘用合同鉴证、农村人才争议处理等办法,保护各类农村人才的合法权益。

(三)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的政策措施

要认真研究和制定扶持农村实用人才的优惠政策,使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宽松。一是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和向种养大户集中,提高土地规模化经营水平。二是鼓励他们兴办流通合作组织和中介机构。带领更多的农民发家致富。三是由省、市(县)政府规定农村实用人才可免费进入人才库,免费参加人才交流会,免费参加县、乡实用技术培训,优先获得农业项目贷款,对农村实用人才创建的农业产业园区,实行挂牌保护,享受招商引资的税收、工商规费相关优惠政策。

(四)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措施

建立人才自由流动机制,推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引导各类人才到农村创业,让实用人才尽可能找到最适合、最能发挥特长的岗位。把农村实用人才列入农村干部、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双向培养和利用。

(五)农村实用人才激励政策

一是大力开展农村人才“创优争先”、“十佳实用人才”等评比表彰奖励活动,不断增强各类实用人才创业信心。二是进一步做好农村实用人才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工作,使昔日的“乡土专家”有名有份。有条件的还可以为中高级职称人员加入养老保险。营造选人、育人、用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三是通过各种媒体和方式大力宣传农村实用人才的先进事迹,营造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

农学专业工作总结篇8

为了弄清洛南县农技体系现状,了解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全县开展了农技体系现状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洛南县农技体系共核准编制493人,现在实有人员503人,总体超编2.03%。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员结构不合理、人员知识老化严重、人才引进机制不健全、人员思想波动较大、推广机构运行乏力,提出了提高思想认识、强化队伍建设、改进服务方式、加大政策扶持等建议。

关键词:

农技体系;现状;对策;洛南县

洛南县位于秦岭东段南麓,县境内北部秦岭环绕,是一个以中低山为主体、岭谷相间的土石山区农业县,属黄河流域、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的山地气候。境内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物资源。全县总人口46.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万人,耕地面积3.07万hm2,人均耕地0.077hm2。当前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5.07万hm2以上,总产15万t,马铃薯、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主导产业不断壮大,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着力点[1]。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农业转型升级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技体系在科技服务中呈现出了一些不相适宜的问题,为此笔者对全县农技体系现状开展了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期为农技体系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1农技体系现状

1.1机构状况洛南县农技体系由12个县级单位和16个镇级服务单位构成。县级农技体系改革在2012年完成,镇级服务单位是根据《洛南县镇办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洛办发〔2015〕20号文件)精神,整合原镇办农牧综合服务站、林业站、水务站和社会事务服务站的扶贫职责,组建农业综合服务站。主要承担农业、林业、水务、扶贫等综合服务工作,全县成立16个农业综合服务站。综合服务站事业编制,经费财政全额拨款,副科级规格,隶属镇办政府管理。

1.2人员状况全县农技体系共核准编制493人,现在实有人员503人,总体超编2.03%。其中县级农技体系12个单位,核准编制135人,现有在岗人员170人,超编25.93%。镇农牧综合服务站核准编制358人,其中全额235人、差额123人,现实有人数333人,其中全额269人、超编14.47%,差额64人(乡镇兽医),未超编。1.2.1性别结构分析在全县503个在职人员中,男性372人、女性131人,男女比例2.84∶1,县级单位男性122人、女性48人,男女比例2.54∶1,乡镇男性250人、女性83人,男女比例3.01∶1。男女比例总体接近3∶1。

1.2.2年龄结构分析35岁以下人员48人,占总人数9.54%;其中县级单位12人,占县级总人数7.06%;乡镇36人,占乡镇10.81%。36~40岁人员99人,占总人数19.68%;其中县级单位42人,占县级总人数24.71%;乡镇57人,占乡镇17.12%。41~50岁人员168人,占总人数33.40%;其中县级单位67人,占县级总人数39.41%;乡镇119人,占乡镇35.74%。51岁以上人员170人,占总人数33.80%;其中县级单位49人,占县级总人数28.82%;乡镇121人,占乡镇36.34%。如果将40岁以下人员列为青壮年,41~50岁人员列为中年,51岁以上人员列为老年,青壮年人员占29.22%(县级31.76%、乡镇27.93%),中年人员占33.40%(县级39.41%、乡镇35.74%),老年人员占33.80%(县级28.82%、乡镇36.34%)。

1.2.3技术职务结构分析在503名在职技术人员中,技术干部309人,占总人数61.43%;技术工人130人,占总人数25.84%;乡镇兽医64人属于差额人员,不划分身份。其中县级单位中干部94人,占县级总人数55.29%;乡镇干部215人,占乡镇总人数64.56%。技术干部中无正高级技术职称,副高职称22人,占总人数4.37%;中级职称160人,占总人数31.81%;初级职称73人,占总人数14.51%。技术工人中技师73人,占总人数14.51%;高级工37人,占总人数7.36%;中初级工20人,占总人数3.98%。无技术职务人员118人,占23.46%;其中乡镇兽医64人、行政职务23人。

1.2.4学历专业结构分析在职人员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人员48人,占总人数9.54%;其中县级29人,占县级170人的17.06%;乡镇19人,占乡镇333人的5.71%。大学专科学历141人,占总人数28.03%;其中县级69人,占县级170人的40.59%;乡镇72人,占乡镇333人的21.62%。高中专及以下学历314人,占总人数62.43%;其中县级72人,占县级170人的42.35%;乡镇242人,占乡镇333人的72.67%。根据从事的专业统计分析,农技人员216人,占总数42.94%;畜牧人员167人,占总数33.20%;经济管理56人,占总人数11.13%;兽医64人,占总人数12.72%。

1.3经费状况县级机构为全额财政拨款单位,每人每年财政预算工作经费3000元,大部分单位没有专项事业经费,少部分单位承担了省级财政专项资金项目。镇农牧综合服务站为财政差额拨款,差额人员主要是镇级兽医,预算内工作经费每人每年2500元,无其他经费来源。

1.4基础设施县级机构硬件基础相对较好,植保、农技、畜牧、农检等都有独立的办公大楼。乡镇农牧综合服务站有14个在原镇畜牧站办公,2个在政府大院办公。16个乡镇农牧综合服务站同时加挂农机交通安全监管站、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牌子,配备摩托车1~2辆,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办公用品1套,建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随着乡镇农技体项目的实施,乡镇农牧综合服务站农技推广仪器设备得到更新,从实际运行情况看,难以满足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需要。

2农技体系存在的问题

2.1人员结构极不合理目前,全县农技体系人员结构问题突出,极不适应新形势下农技推广工作的需要。一是人员老化严重,从统计数据分析,青壮年人员占29.22%,中年人员占33.40%,老年人员占33.80%,中老年技术人员占到67.20%,出现了严重的人员老化问题,特别是乡镇更甚。二是技术职务整体偏低,作为一个农业大县,没有一名正高级技术干部,副高职称仅占4.37%,大多还集中在县级单位,学科带头人的引领和攻关作用不强。中级职称占31.81%,初级职称占14.51%,还有23.46%无技术职务人员,农业技术的传播推广能力总体较弱。三是技术工人比重过大,技术工人和乡镇兽医占38.57%,在当前的农技推广工作中,技术工人除了司机岗位外,与技术干部从事同样的工作,而技术工人由于专业和学历的限制很难适应工作的需要。四是男女比例失调,男女比例总体接近3∶1,而心理学研究表明,1∶1的男女比例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

2.2人员知识老化严重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农业科技发展迅速,农技推广的工作方法和范围也发生的巨大的改变,个性化服务需求越来越广泛,农技人员的文化层次直接决定了农技推广的效果和水平。一方面是人员学历偏低,从数据分析看,大学本科学历人员占9.54%,其中乡镇仅占5.71%,而高中专及以下学历占62.43%,其中乡镇占72.67%,低学历的技术人员成为了农技推广工作的主力军;另一方面是技术更新缺乏有效的手段,在中老年人占绝对数量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都缺乏创业的干劲,缺乏干事的激情,缺乏学习的动力,其中一部分人在混日子等待退休。从政策角度分析,除了技术干部需要每年继续教育80个课时外,对其他人员没有具体要求。而技术干部的继续教育从近10年的执行情况看并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有4点:一是在课程设置和授课老师水平上很难做到专和精,基本都是泛泛地讲解,没有太多实际的意义;二是培训时间过短,近几年每年还坚持培训4~5d时间,很难使受训对象有一个较大的能力提升;三是考核不严,每次继续教育结束都进行考试,由于考虑到是成年人,考核大多就流于形式;四是参训人员自身对继续教育不重视,培训班管理不严,加上自己不珍惜培训机会,部分人员工作较忙,很难静下心完成培训。从培训机会分析,提倡的是自学为主,真正能做到的是少之又少。而学术交流、专业论坛、外出脱产培训都有很好的效果,但作为基层农技推广单位学科带头人少,科研实力很弱,高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基本没有机会。“八项规定”严格执行以来,所有的学术交流会议和培训都要求上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下发文件,各单位基本不安排外出参加学术活动和技术培训。

2.3人才引进机制不健全在职人员中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人员189人,占总人数的37.57%,这些人员中党校、电大学历又占到1/3,而大农学类专业的人员占26.45%,硕士、博士一个没有。从调查情况看,大多数乡镇近十年未进一名专业大学生,县级单位很少新进专业学生。需要的人才进不来,退伍军人直接分配也成为农技推广系统呈现出的一个尴尬现象,特别是乡镇近年来安排的基本都是退伍军人,在整个系统中退伍军人的比重较大。由于人才引进机制不健全,人社部门没有出台相应的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引进计划,使急需的人才不能进入农技推广系统。当然,这也与当前洛南农技系统人员超编有一定的关系。

2.4人员思想波动较大近年来,县镇两级农技推广系统经历了两次大的机构改革。2012年县级机构改革将原有县级农技单位重组成7中心、2站、1所、1办、1大队,即农技推广中心、农村能源环保中心、农民培训中心、农机中心、畜牧产业发展中心、动物疫病防控中心、特色产业发展中心、农产品质量检测站、经管站、动物监督所、烤烟办、农业执法大队等12个单位,本次县级机构整合使部分人员的思想产生波动,但整体工作没受到影响。2015年乡镇完成镇办农牧综合服务站、林业站、水务站和社会事务服务站整合重组,组建农业综合服务站,业务指导隶属县农业局,人员与财务隶属镇政府管理。这两次大的机构整合对原有体系冲击较大,特别是镇办农业综合服务站整合后为副科级建制,解决了基层一批干部的任职,但问题是90%以上镇办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都是外来非专业人员,原有的具有丰富经验的站长不再任职。加之县农业局对乡镇站不再负有领导管理职能,长期形成的“农技人”行业感情无处寄托,导致一些农技干部产生了失落感和消极思想。这次乡镇机构整合重组从表面上看,貌似人员增多,合力更强,实际上对镇级农技推广工作有所削弱。

2.5推广机构运行乏力目前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在承担促进农业生产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农业公共信息和培训教育服务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作用。但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3个环节的服务上中间重、两头轻,尤其是在传递市场信息、农产品销售等方面做得不够,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农民和农业发展的需要。农技推广单位属于政府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执行政府的农业技术推广职能,但长期以来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严重不足。洛南是贫困山区农业县,县镇两级财政以保证工资为主,县级每年人头经费3000元,除了农产品检测、特色产业发展等有少量预算经费外,其他单位基本没有业务经费。而乡镇人头经费2500元,没有其他任何工作经费。农技推广工作量大面广,农技推广工作要依靠农技干部宣传培训、科技攻关、抓点示范,如果没有地方财政支持,可谓举步维艰。

3农技体系建设对策

3.1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各级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十,十八届四、五中全会关于加快农业现代化的精神要求,坚持粮食生产安全发展战略,牢固树立“无农不稳”的思想,深刻认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对国家粮食安全、农村社会稳定、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增收的意义和重要性,积极落实国家关于“三支一扶”“人才振兴计划”及其他加强基层农技体系建设的政策法规,努力加强基层农技体系人才、设备、设施等基础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农技体系服务能力。基层农技单位和工作人员也必须充分认识在农业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强化学习,提高认识,勇担责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努力将自身建成一支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农技推广队伍。

3.2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农技队伍整体素质首先对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机构人员的在编在岗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对空编单位及时补充专业人才,对不在岗的专业技术人员限期归位,不能归位的及时转岗。对农技推广服务专业人员进行资格认证,实行竞争上岗,确保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80%。其次加快人才引进战略实施步伐,确保“三支一扶”“人才振兴计划”中农业技术人才引进,认真落实中、省、市关于农业人员待遇规定,引导和鼓励涉农专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工作,以充实和加强基层农技队伍,解决青黄不接、后继乏人问题。三是建立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制。县级主管部门结合农业生产发展需求,针对农技干部队伍现状和问题,制定培训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农技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水平。培训内容要全面还要突出特色,培训形式要多样,采用课堂讲座、实地参观、现场操作相结合,增强培训效果。要根据全体培训、重点培训和专业带头人培训的不同,在时间安排、课程设置上有所不同。四是对基层农技人员政策倾斜。以农技推广业务水平和实绩作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人员技术职称评定的主要依据,对有突出贡献、业绩显著的人员可优先评聘和破格晋升。关心基层农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尽量帮助他们解决各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2]。

3.3改进服务方式,提高农技推广工作效能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机构要根据农民需要、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要求,以提高农业科技覆盖率和入户率为目标,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能。在服务理念上,要由主要依靠行政干预逐步向主要依靠科技示范转变;在服务目标上,要由促进农产品数量增加向提高质量和效益转变;在服务形式上,要由单一服务向综合服务拓展;在服务内容上,要由以产中服务为主向产前和产后服务延伸;在服务的技术上,要由粮食生产向经济作物、特色作物扩展。同时,要树立服务理念,探索有效的服务方式,采取先进的服务手段,探索个性化服务,重点加强信息服务,在农业品牌建设上下工夫,全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

3.4加大政策扶持,建设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引进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科研成果,强化科技创新协作,建立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请专家指导或参与地方的农技推广和示范工作。实施产业带动,支持龙头企业、生产合作社、种植大户、种植能手通过各种形式,从信息、技术、物质供给、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积极开展农技推广服务活动,促进科技与市场的有机结合。针对镇农技推广机构已合并成为农业综合服务站,承担了农技、畜牧、水利、林业、扶贫等职能,势必影响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这一现状,加强县级推广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各专业学科带头人培养,提升县级推广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做好镇级服务体系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确保农技推广工作顺利开展。同时,要争取各级财政的大力支持,争取省、市级农业专项资金项目,实施项目带动,争取地方政府支持,逐步建立以地方财政为主、上级投入为辅、社会资金互补的资金扶持机制,保证农技推广工作必需的工作经费。通过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努力形成一个以农技推广服务机构为主体、多元素共同参与、竞争互补的农技推广体系[3-5]。

参考文献:

[1]董卫玲,董照锋.洛南县无公害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J].江西农业学报,2015,27(8):131-134,142.

[2]董照锋.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业系统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服务工作[J].理论导报,2013(12):39-41,43.

[3]周贤东,林昌庭,潘晓青,等.农技推广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3(S2):272-274.

[4]王学荣.农技推广体系与实现粮食高产途径的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3(12):1412-1415.

农学专业工作总结篇9

一、学习贯彻落实情况

区农业局党委对学习贯彻关于人才工作系列重要批示精神高度重视,认真传达学习了相关文件精神,并召开局党委会议,专题进行学习讨论,对今后一段时期的学习贯彻工作进行研究部署。为使区农业系统干部职工充分认识总书记批示的重要意义,在农业行业积极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区农业局还开设专栏进行宣传学习,推进人才兴农战略深入实施,使人才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2016年人才工作进展情况

区农业局高度重视对农业干部职工的教育培养,以建设创新型、实干型、知识型、专业型社会人才为目标,加快整合培训资源,构建了干部和人才培训的“高速路”,使干部和人才培训工作走上了“快车道”。一是带领干部走出去。区农业局充分利用省内外教育资源,主动与农大等学校联合举办农技人员研修班,让广大农业干部走进名校。培训内容贯穿“四个全面”这一主线,分别开设水稻生态种植、柑橘病虫害管理等专业课程,同时还开设了涉及领导干部身心健康、国际政治等课程。二是广邀专家请进来。针对我区井冈蜜柚、有机蔬菜、标准化畜禽养殖等发展状况,把专家、名师“请进来”,聘请了井冈山大学的电子商务系教授陈勇强、园艺系教授李东影等教授举办农业技术大讲堂,开展多专业全方位多角度的培训着力提升干部实务技能和农技队伍的正能量。三是利用网络创氛围。办好农业技术网络学堂,利用农业工作QQ群、微信、干部学习网络学院等,把网络正能量“引进来”,为农业工作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四是强化农村人才培养。根据就业形势的发展,我局加大了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力度,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0余期,培训农村实用人才1000余人次,印发各类宣传资料、手册3000余份。安排青年农场主10人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30人参加省农业厅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三、本人履行抓人才工作职责情况

坚持自主培养开发人才和引进人才并重,重点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鼓励本区大学生返乡创业。制定完善并实行好各种优惠政策,加强人才培养,加大技术指导,加快培育发展壮大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发展种养大户528家,创建家庭农场120家,组建合作社219家;培育有文化、有技能、善经营的现代新型职业农民为600余人。

四、人才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基层农业人才队伍结构失调。畜牧、农机、蔬菜等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少,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农民生产所需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二是农业科技后备人才培养短缺。农校学生毕业后多数不愿从事农业科技,后继乏人,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三是农业科技工作激励机制急需完善。农技人员从事专业工作缺乏经费支撑,农技推广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农技服务工作条件差,工作量大面广,工作辛苦,待遇低,优秀人才留不住。

五、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是保质保量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继续做好农技推广和普及等相关工作。二是着力提升农业工作水平。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着力夯实农业工作基础,加强部门沟通协调,规范农业人才管理。三是继续抓好队伍建设。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式继续加强农业人才的队伍建设并在系统内分层次多渠道组织开展教育培训工作。

农学专业工作总结篇10

关键词:现代农艺课程岗位教学模式

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培育一大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业创业新主体,即现代新型职业农民。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未来农业从业者素质的要求,也对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挑战。近年来,笔者在中职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教学中,从有效满足现代农业职业岗位需求出发,转变教学理念,采用“课岗融合”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现代农艺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主要以教师为核心,教学手段以讲授为主,重讲轻练,生产性实习和顶岗实习占总学时的比例极低。教师往往不能结合农业生产区域性特点有机组合教学内容,过分依赖教材,导致专业课教学和学生毕业后的从业岗位需求相脱节,学生专业核心技能无法提升。考核评价方式单一,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对知识及岗位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主动学习意识不强。显然这种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课岗融合”的教学理念

中职现代农艺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应以技术技能型内容为主体,课程内容体现岗位性、技术性、实践性;应围绕栽培植物的播种、苗期管理、大田管理、收获及农产品加工、营销等环节进行课程设计,有机整合、开发专业理论课及实践课,实现“课岗融合”。

在实施“课岗融合”教学中,教师应调研分析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类型及所必备的能力要求,把岗位工作任务、流程、核心技能及规范等融入到相关专业教学模块,让学生学有所用。“课岗融合”符合中职生形象思维强的特点,满足了学生对知识、技能、情感的需要。

三、“课岗融合”教学的保障条件

1.开发体现“课岗融合”的校本教材

立足作物田间管理、农技服务、良种推广、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产品加工及贮运、农产品购销等岗位和岗位群,把现代农艺技术技能培养分为三个层次,即生产技能、加工技能、营销技能。组织专业教师和涉农企业专家围绕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依据模块化、项目化的要求,紧密结合当地农业资源开发和推广的新品种、新技术,坚持任务驱动,以实用为准、够用为度,共同开发体现“课岗融合”校本教材。

2.造就具备“双师”职业素质的教学团队

“课岗融合”教学要求专业课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教学水平,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能将专业知识、技能、技术相互渗透和融合。只有建立一支结构合理、整体综合素质高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才能保障“课岗融合”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为此,要积极组织专业教师到职业师资培训基地进行专业能力提升培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师深入合作企业进行顶岗锻炼,掌握新工艺,提高专业实践能力;聘请既有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涉农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专业课教师。

3.建立具有浓厚职业氛围的“课岗融合”教学基地

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教室和实训场所融为一体。因此,有满足教学内容需要的实训设备、设施及相应学习环境是“课岗融合”教学的基础条件。根据专业课程教学实际需要,学校要进行温室大棚、大田作物示范栽培、工厂化育苗、无土栽培等教学项目标准化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成为生产性实训工场;建立土壤肥料、种子质量检测等实训室,购置相配套的实训设备,为学生学习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由于实训基地投资大、周期长,学校可根据专业课程教学需要,利用社会资源,走校企合作之路,努力开拓企业实训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校外基地顶岗实习,体验真实的生产现场。

4.“课岗融合”的教学安排要考虑季节性

现代农艺专业课程有其特殊性,学生的认知和操作对象是有生命的栽培植物,而植物生长依赖于大自然的周期变化,受季节影响。因此,植物生产必须合理控制农时,在教学及训练内容安排上,要围绕农时转,跟着节气走,做到教学接近生产实际。

5.采用理论知识和岗位技能考核相融合的评价方式

在教学评价中,教师要坚持过程性和发展性原则,确立一套有效的评价系统,包括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和自评三部分,做到理论知识和岗位技能考核相融合,注重岗位规范、操作技能考核,实现考评内容由教材向职业岗位要求转移。考核前,教师要全面总结分析学生知识和技能学习中出现的情况,展示、交流学生取得的优秀项目成果,并根据项目成果(如作物产量)或项目总结报告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表现等,多方面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