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文化旅游节宣传方案十篇文化旅游节宣传方案十篇

文化旅游节宣传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2:47

文化旅游节宣传方案篇1

一、指导思想

按照省、市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的指示精神,依托本地独特的"福文化"资源,举办系列文化、旅游、招商活动,发挥节庆综合带动效应,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汇聚社会各方资源,着力打造“龙女寺祈福之旅”品牌,促进奉献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二、活动主题:

传承弘扬传统福文化发展促进旅游新产业

三、活动目的:

郴州历来具有"福文化"这个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应该得到有力的挖掘和开发,得到发扬光大。成为郴州旅游产业的一张名片,在郴州举办首届“福城之旅”旅游文化推介会。把这次福文化节定为郴州福文化艺术交流与招商引资佛教旅游推广日。把龙女寺祈福之旅作为郴州市的品牌、形象标识推向全球与世界,吸引华人华侨招商引资与旅游开发等商务活动。

四、时间安排:

2020年10月

五、活动主要内容:

1.“湖南郴州‘福文化节·祈福之旅’佛教旅游文化推介会”新闻会

2.开幕式暨108尊佛像开光仪式

3.“福文化节·祈福之旅”旅游推介会暨禅宗文化交流会

4.居士论坛

5.禅茶文艺交流会

6.湖南郴州“福文化节·祈福之旅”佛教旅游文化推介会闭幕式暨“福城恩泽•爱心奉献”大型梵音佛乐公益演唱会

7.水陆法会(佛斋宴)

六、组织领导

主办单位:中国佛教协会

郴州北湖区人民政府

北湖区宗教局

承办单位:郴州佛教协会

炽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为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旅游推介会圆满成功,拟成立旅游推介会执行委员会,

下设办公室和活动演出组、活动宣传组、后勤接待组、安全保卫组负责处理旅游推介会日常事务。

1、办公室制定《湖南郴州“福文化节·福城之旅”旅游文化推介会实施方案》,审定各工作组具体方案;承办开幕式、闭幕式;协调领导参与各项活动,起草领导讲话;协调指导整个节庆活动,调度掌握各组工作进展情况,督促各组落实工作任务。

2、活动演出组制定文化活动方案,承办开幕式闭幕式、佛教音乐专题演唱晚会等各项文化活动。做好演出团体的联系

3、活动宣传组制定新闻宣传、社会宣传方案,联络各媒体对旅游推介会期间的各项活动预热宣传、及时报道。,安排市电视台制作播出有关旅游推介会活动的新闻及前期宣传等,负责各级记者接待采访事宜,做好节后新闻宣传工作。做好社会宣传工作,为旅游推介会营造浓厚氛围

4、后勤接待组收集、汇总邀请人员名单,起草、发送、确认邀请函,制定旅游推介会接待方案。及时联络、统计来奉献贵宾,做好住宿、就餐、交通、领导作陪等协调工作。接待费用对口负责。

5、安全保卫组制定《推介会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做好旅游推介会期间的安全保卫、游客及车辆疏导、供电保障、安全检查、防邪教、消防安全、信访、医疗等工作,确保整个旅游推介会安全有序。

文化旅游节宣传方案篇2

最早的乡村旅游源于19世纪的西欧国家,目前在德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走上了规范化的发展道路。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30多年的发展使大陆地区的乡村旅游形成了田园农业、民俗风情、农家乐、古村落等典型的旅游发展模式,近些年火爆的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以地方性或民族性的乡村民俗、风土人情为核心内容的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因其独具特色的异域或异族文化吸引着大量的旅游者进行民俗文化消费,成为我国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民俗文化中藏有丰富的档案资源,历代的档案资料中也有不少有关民风民俗的记载,关注乡村民俗文化是档案部门作为国家文化事业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档案部门参与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重要举措。档案宣传是提高档案工作知名度,增强社会档案意识的重要途径,是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档案宣传工作融入到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中去,是新时期档案部门扩大社会影响力的创新之举。

一、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意义

以纯净自然的生态环境、淳朴原生的民风民俗为依托的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不仅对我国的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乡村记忆的唤醒与缅怀同样意义非凡。

(一)满足精神需求

旅游休闲,对现代人来说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费内容,长期生活在钢筋丛林中的都市人面对着每况愈下的生活环境,不断攀升的生活压力,更是向往亲近自然、返璞归真的休闲生活方式。清新的乡野环境,朴实的乡风民俗,闲适的乡村生活是乡村资源最大的吸引力,其中的文化资源,尤其是丰富多彩的乡村民俗文化更是乡村旅游的灵魂和核心。

“文化体验是乡村旅游需求中最高和最深层的愿望,这种愿望集中表现在旅游者的文化动机和文化倾向上。”乡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承载着民族认同感,乡村民俗中充满情趣的乡土文化艺术,独具一格的乡村民居建筑,富有特色的农事节庆活动等,不仅能够满足旅游者体验农家生活,享受自然风光的休闲度假需求,同时能够满足现代人日益增长“求新,求异,求知”的精神文化需求。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将乡村旅游与乡村民俗紧密结合起来,使游客在欣赏美丽田园风光的同时感受到浓郁的风土人情,让游客亲身体验和寻觅古老的乡村文化与习俗,享受一席原生态的文化盛宴。

(二)发展农村经济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历史、人文资源,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加速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乡村旅游中那些具有可参与性、可体验性的民俗文化容易引发旅游者的兴趣和爱好,这也是开发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原始动因。

乡村中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是文化的传承,开发利用这些民俗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是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例如,北京密云县大力发展民俗村旅游,从事民俗旅游的商户2300多户,综合收入1.4亿元,人均收入为开展旅游前的8-10倍;昌平区麻峪房子村在开发民俗旅游前,人均收入不足800元,通过发展民俗旅游,人均收入可达到6000元,农民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陕西关中地区的袁家村,利用物化民俗中的代表产品,如饮食、服饰、住宅、特产及生产交通工具,打造了一条青砖灰瓦的仿古街道,突出展示关中民间生活形态和传统特色作坊:油坊、布坊、醋坊、茶坊、面坊等,通过几年的发展,袁家村在关中乡村旅游的影响力开始逐渐体现,如今已成为陕西乡土旅游的主要名片之一,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使当地民众多了一条致富路。

(三)传承民俗文化

中华民族几千年创造和传承的民俗文化浩如烟海,如婚丧嫁娶、泥人、皮影、剪纸、祭祀、年节习俗、礼仪等,它们就像一颗颗明星,闪耀在东方文化的璀璨夜空里。由V大人民群众创造的各类民俗文化,在各个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推动着中华文明不断取得辉煌。藏于民间丰富多彩的优秀民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传承弘扬优秀民俗文化,是每个炎黄子孙应担负的责任。“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宝贵的民间民俗文化遗产逐渐被淡忘、被忽略、被毁坏,有的甚至已经灭绝了。老艺人人衰艺绝、老作坊推倒碾碎、老工艺失传掺假,即便是幸存的年画、皮影、剪纸等经典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也已日渐衰落。”

以民俗文化为核心的乡村旅游,保持和突出了乡村民俗文化韵味,是一种将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民俗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的旅游发展模式,让各地区各民族迥异又精深的民俗文化在每位游客的心里留下深深的印记。

(四)唤醒乡村记忆

梁漱溟先生曾说:“原来中国社会是以乡村为基础和主体的,所有的文化,多半是从乡村而来,又为乡村而设――法制、礼俗、工商业莫不如是。”记忆中的乡村有欢天喜地的节庆表演,有热闹非凡的庙会集市,有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有不能打破的禁忌规矩,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这些曾经融于血脉的影像却越来越模糊。2014年,山东省正式启动“乡村记忆工程”,通过因地制宜收集和展览富有地域特色、活态文化特色和群体记忆的文化遗产,彰显山东民俗文化魅力。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发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是紧跟国家政策,顺应时展的必要之举。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中“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的民俗风情项目,整修或者仿建的原始民居建筑,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等,无不唤起游客“回归乡里、落叶归根”的乡土情结。当过往的场景真实的在眼前重现,当遗忘的记忆被唤醒,那么旅游的意义已不仅仅止于休闲娱乐,更多了一份心灵的触动与慰藉。

二、档案部门参与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性

2003年作家冯骥才在著作《紧急呼救》里呐喊“每一分钟,我们的田野里、山坳里、深邃的民间里,都有一些民间文化及其遗产死去,都有一些风情独异的古村落转眼不复存在。如果我们不动手去抢救,再过二十年,至少有一半民间文化会化为乌有”。面对着逐渐消亡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档案部门作为历史原始记录的保管者和开发者,有义务也有责任抢救乡村民俗中具有档案性质的部分,为国家保留优秀的传统文化。历代档案机构保存的资料中,也有很多有关民风民俗的记载,对开发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价值。

(一)有利于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古代档案是历史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是我国几千年文明传承积淀的硕果,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离不开原始的乡村历史资料,而古籍档案中多种多样有关各民族习惯风俗的记载,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民俗资料。如:宋朝孟元老所撰《东京梦华录》,该书详细记载了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风俗及各种典礼仪式;1920年出版《瑷辉县志》中有边瑾未定稿的《鄂伦春纪事三十韵》,全诗记载了鄂伦春族婚嫁、殡葬、育儿等民俗,是极其难得的了解鄂伦春族的史料;清末民初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沈兆裎为官北方时,创作了很多记叙吉林民俗的诗歌,其中一首描写了东北农村一种名叫“嘎拉哈”的游戏“投壶遗制戏罗丹,兽腕盈堆掷中难。偃仰侧横分胜负,一声帕格众人看”。这些珍贵的档案史料,记载了很多原始的风俗习惯,有一些经过不断的演化流传下来,有一些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挖掘并利用相关档案,不仅能重新找回流失在历史长河中的民俗资源,而且提高了乡村旅游中民俗文化来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这种原生态且具有历史可考性的文化是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

(二)有利于开发保存珍贵的民俗档案

那些浩如星辰的民俗文化,若得不到完整的记录与保存,将很快在现实中消逝,保护珍贵的民俗档案,是每一个档案人应有的觉悟。“民俗档案是记录和反映民俗文化及民俗文化保护相关工作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类文献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民俗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材料;民俗的留存状态材料;民俗的标志性物质载体和表现方式材料;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全景式记录及各阶段成果材料等。”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选址一般都是较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民俗文化相对集中,开发者及村民对于民风民俗的挖掘比较完整,为档案部门宣传和保护乡村民俗文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例如,云南红河州“箐口民俗村”,以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红河哈尼梯田为核心资源,实现对遗产的整体和动态保护,民俗村里的资料中心保留着大量哈尼族特色的民俗文化原始资料,而整个“民俗村”本就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展馆,记录和展示着哈尼族自身的档案。

(三)有利于提高普通民众的档案意识

档案意识是档案客观现象在人脑中的反映,使人们对那些具有考察利用价值的资料加以保护和开发的意识,社会档案意识的高低影响着档案事业的发展。从古至今,我国政府官方保管利用档案的意识并不薄弱,但对于普通民众尤其是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乡村居民来说,档案是高高在上与自身无关的事物。乡村生活中有大量的档案资料被忽视,那些珍贵的民俗档案仅仅依靠档案人员来保护是远不够的,民俗文化的传承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守护。乡村旅游因其大的拉动地区经济功能,使得民众具有较高的支持度和强烈的参与意识,因此,在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背景下,档案部门进行民俗档案、村级档案等的宣传工作更易得到村民接受和认同。同时,系统、完善的档案工作也是促进乡村旅游的强大推力,譬如浙江省天台县九遮村开展的乡村记忆示范基地,结合九遮村的历史原貌和民俗特色,建设了亚父庙、古民生器具馆、乡贤先贤馆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展示厅,为九遮村的旅游增添了人文气息,游客通过参观,不仅对该地的风土人情有了全面了解,对档案及档案工作也产生了新的认识。

(四)有利于增强档案部门的社会影响

档案部门是社会生活的服务部门,档案工作要想真正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更好的发挥服务群众价值,就必须要贴近老百姓的实际生活,融入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建设,是档案部门增强自身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湖州市逐渐形成了“景区+农家”、“生态+文化”、“农庄+游购”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东衡村的赵孟\专馆和历史文化综合馆,荻港村的荻港名人馆、渔乡风俗馆和农产品展示区,高禹村的室内文化展示馆等,都已成为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主打产品,呈现出良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双重效益。绍兴县的“越地记忆”档案文化建设工程,充分挖掘各村落的宗族历史、民俗风情,将记忆文化与乡村经济有效对接,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这些成效充分证明了档案部门参与甚至主导乡村文化旅游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不论对于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还是档案事业的推进,都将是有益的尝试。

三、借力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加强档案宣传

档案宣传工作是是公众获取档案信息、加深档案认知的重要方式,是增强全社会档案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档案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当今社会信息数量急剧增长,信息传播手段日益多样便捷,档案宣传应突破传统模式,拓展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增强宣传效果,将档案宣传工作融入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这样的经济项目中,是档案部门树立文化事业单位良好形象的亲民工程,也是档案部门响应国家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号召的必要举措。

(一)建设乡村记忆基地

乡村记忆是民族的记忆,建设乡村记忆基地是扩大档案宣传力度的重要工程,开展“乡村记忆示范基地”建设能够“展示古往今来,感受发展之美;拾掇历史碎片,留存人文之美;构建心灵家园,共享精神之美”。如浙江省平湖市龙萌村“乡村记忆馆”展出了许多从村民手中收集来的实物、照片和文字等具有档案性质的资料,展现了该村旅游节庆、民间技艺、地方民间戏曲等特色,大力弘扬当地优秀历史文化;临安市上田村借助创建乡村记忆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着力宣传特色记忆文化和村落民俗;德清县“和美乡风馆”依托行政村原有的村史、村落文化因素,充分挖掘特色民俗文化,传承民风民俗。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为档案部门建设乡村记忆基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首先,开发地是该地区特色民俗文化的集中区域,为乡村记忆基地的建设提供了许多优秀资源。其次,乡村旅游会吸引大量游客,以真实的历史素材展现当地民风民俗、人文资源的乡村记忆基地是游客了解村落文化的必游之地。

(二)加强传统媒体建设

档案宣传工作的传统媒体阵地主要指广播、电视、报刊、出版文献等,新媒体的发展使宣传档案的方式有了更多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介的消失,我们在关注新媒体的同时还要加强传统媒体阵地的建设,在新时代给予传统宣传手段新的活力。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大量的宣传工作,档案部门可以借机联合开发商制作相关宣传片,以真实可靠的档案资源为核心,展现本地区本民族曾经遗忘和得到传承的特色的民俗文化、民间工艺、节庆活动等,既使旅游景区得到全方位展示,又能扩大档案的宣传范围。在旅游区内,可以向游客散发当地民俗资源指南、民俗档案知识手册等简易又有趣的小宣传品,使游客对该地区的风土人情及丰富的文化资源有更为直观的了解,同时加深对档案及档案工作的认识。还可以依据历史档案资料,编纂与该地区、民族特色有关的刊物,如浙江省磐安县档案局以口述档案的形式,编辑出版了以林宅村历代流传的“大话”为主的故事集――《状元故里的传说》,有效保护了濒临消亡的民间记忆。

(三)利用新型网络媒介

互联网、电脑、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突破了传统媒体宣传影响范围小、形式单一的局面,借助高速准确的网络传播,公众可以及时了解新的档案信息,新媒体的普及便于大众参与交流,增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拓展了档案宣传的途径,提升了档案宣传的效果。

档案网站是宣传档案及档案工作的有效工具,档案部门可以在门户网站上推送参与建设民俗文化旅游的内容,既可以让民众通过丰富的档案史料了解地方特色、民族文化,又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让更多人进入实体档案展厅如“乡村记忆基地”参观学习,对档案产生更加直观清晰的认识。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具有形式简短、方式随意、随时共享的特c,充分利用社交网络是扩大档案宣传的重要途径,如陕西省渭南市档案局自开通“双微”平台以来,转发关注量数以万计,得到了市民群众的热烈反响。档案部门可以结合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开通专门的微博微信平台,及时旅游区民俗文化、人文资源的挖掘、整理情况,还可以设置如:依据档案描述快速找到某处原始遗迹、民俗档案知识小考等趣味性、参与性强的小游戏,使游客在娱乐过程中增加对档案的理解。

(四)微电影里的大世界

“微电影是高科技和互联网发展的产物,由‘碎片化’信息接收方式衍生而来,是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在移动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得到完善的策划和制作体系支持,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短片。”档案部门紧跟时代步伐,也尝试利用微电影的形式进行档案宣传,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寻找逝去的记忆》是全国档案系统中的首部微电影,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成,揭示了档案在传承历史、维护记忆方面的特殊作用,得到了拍摄人员和观众的诸多好评。

乡村民俗文化中有许多富有趣味的档案素材,如具有地域特色的族谱家谱、少数民族服饰制作记录、乡贤名人的生平档案等。档案部门可以协同开发商、旅游局、文化局等相关部门,以真实档案信息为依托,制作以宣传当地文化特色、展现地区风土人情为核心的精品微电影,并及时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跟进拍摄过程,加强与媒体部门的合作,做到实时宣传。

文化旅游节宣传方案篇3

XundianCountyisaminorityautonomouscounty,andtherearemanyethnicminoritiesliveingpeacefullytogetherinit.amongthem,theHui,Yi,miao,nationalitiesaretheminoritynationalitieswithlargerpopulations.inthehistoryoftheseminoritynationalities,theycreatedvariousethniccultures.XundianCountyisaregionofabundantethnicculturalresourcesandlessdevelopedeconomy,becauseoflackingofthesupportbylocalindustry.Soitsimportantandurgenttofosteradvantageousindustry,andpromotethecountyseconomicdevelopment.

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tourismindustry,nationalculturaltourismisthetrendofthefutureandhasincreasinglybecomeanimportantmoderntourismcontent.

XundianisoneofthetouristresortsinChinawithuniquecharacteristics.particularly,thenaturalsceneryandtherichethnicfolkloreareofextremelyhighornamentalandtouristvalue.inrecentyears,xundiancountytrytoexploitnationalculturaltourismresources,butthedevelopmentisstillinitsinfancy.Underthebackgroundofpovertyalleviationenteringacrucialstage,itsoururgentandconcerningsubjectforresearchashowtoseizetheopportunitytopromotetheeconomicdevelopmentthroughingprotectionandinheritageofminoritycultureandimprovingthetouristindustryasunderpinningofcountryeconomy.

Byanalyzingtheformerresearchachievementsandthemostsuccessfulcaseinourcountry,thisarticlechosetheliteratureanalyticmethod,comparativemethodandinterviewsurvey,andthusprovidescientificguidanceforXundiancountyashowtodeveloptheethnicculturaltourismresources.Basedonthetheoryofnewpublicadministration,industrialintegrationtheory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theory,thispaperanalyzedthecurrentsituationanddifficultiesofXundiancountynationalculturetourismresourcedevelopment.meanwhile,bydrewlessonsfromtheothertwodomesticethnicminorityareaswithsuccessfulexperienceofdevelopmentofethnicculturaltourismandaccordingtotheactualsituationofXundiancounty,thearticlesuggesttogivefullplaytothegovernmentscorpusfunction.wecangoonthroughfiveaspects:makemanagementsysteminorder,innovativedevelopmentmode,enhancehumanresourcesdevelopment,increasefinancialsupportandexpandpropaganda,tryingtoexplorearoadwithlocalcharacteristicsoftheethnicculturaltourismdevelopment.atlast,thispaperputsforwardsom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

KeYwoRDS:nationalculturetouristresourceexploitationXundianCountyeconomicdevelopment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关于民族文化旅游的研究现状.

(二)国内关于民族文化旅游的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启发.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比较分析法.

(三)访谈法.

第一章相关概念及理论

第一节相关概念界定.

一、文化.

二、民族文化.

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四、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第二节相关理论基础.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二、产业融合理论.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二章寻甸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

第一节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一、寻甸县概况.

二、民族节庆文化概况.

三、民族饮食文化概况.

四、民族服饰文化概况.

五、民族艺术文化概况.

六、民族宗教习俗概况.

七、民族语言文字概况.

第二节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一、开发的有利条件.

二、民族文化资源发掘情况.

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情况.

四、民族文化资源管理情况.

第三章寻甸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管理体制

一、寻甸县旅游管理体制的发展状况.

二、寻甸县旅游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开发模式

一、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模式.

二、寻甸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人力资源开发.

一、新形势下旅游发展对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

二、寻甸县民族文化旅游领域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资金支持

一、寻甸县财政收支基本情况.

二、资金支持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旅游资源宣传.

一、寻甸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宣传状况.

二、寻甸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宣传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国内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典型案例与启示

第一节湖北省武陵山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案例.

一、湖北省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实验区概况.

二、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第二节楚雄州文化资源整合的案例

一、楚雄州文化资源概况.

二、楚雄州文化资源整合的主要做法.

第三节案例启示

一、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可促进经济发展.

二、发展民族文化旅游需政府重视.

三、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是关键.

四、开发需要适度包装和市场营销.

第四节寻甸县可借鉴的发展经验

一、打造民族文化演艺品牌.

二、创新节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三、发展民族饮食文化及旅游商品.

四、开发特色民族村寨.

第五章寻甸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理顺管理体制.

一、提高政府部门的管理效能.

二、加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三、加强规划,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二节创新开发模式.

一、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民族文化演艺品牌.

二、开发特色民族村寨.

三、探索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三节增强人力资源开发

一、提升人力资源质量.

二、加强人力资源的发展.

三、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激励.

第四节加大资金扶持.

一、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二、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模式.

三、搭建投融资平台.

第五节扩大宣传力度.

一、宣传内容突出文化内涵.

二、明确宣传形象定位.

三、整合宣传方式.

结语

文化旅游节宣传方案篇4

一、今年的工作情况

(一)成立芗城区假日旅游协调领导小组

今年,为进一步加强假日旅游工作的领导,指挥协调和促进全区假日旅游健康有序地进行,我区旅游局成立了以分管副区长为组长,25个区直有关部门参加的假日旅游协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主要是研究解决假日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完善假日旅游安全工作方案,督促各成员单位制订各种应急预案和紧急救援方案,增强涉及旅游安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2、修订芗城区人民政府扶持旅游业发展的配套政策

根据省、市两级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快我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有效开拓我区的旅游客源市场,重新修订《芗城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旅游产业的地位和发展目标,建立激励和扶持机制,为我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3、突出旅游资源优势,推进项目建设

“陈元光墓”被国台办、国家文物局、福建省人民政府列为首批15个重要涉台文物保护工程之一,“陈元光文化公园”被市委宣传部列为拟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招商项目。我局紧抓这一契机,密切跟踪协调重点项目进展情况,积极参与公园第一期建设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建设陈元光文化公园的要求,整个园区规划用地从原来的850亩扩大到9700亩,一期拟投资4亿元,按朝圣文化区、商贸服务区、旅游休闲区、商业开发区、发展备用区等5大功能进行规划建设。目前已完成1:500园区地形测绘工作;7月底以公开征集方式向国内外著名规划设计单位征集项目概念性规划方案,并于8月中旬确定5家设计单位进行公园概念性规划,5家设计单位于10月10日提交概念性规划设计成果,并在中山公园仰文楼一楼集中展示,收集社会各界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综合群众投票,评审会专家投票推荐并形成书面意见,从5个方案中评选出一、二、三名,现概念性规划方案正在评审中;在规划方案展示听取意见的同时,公园命名及有关“开漳圣王”文物的征集也同步展开;圣王大道是连接漳州市区北部与陈元光文化公园的主要旅游交通道路,线路总长6910.6米,道路红线宽从36米拓宽到50米,总投资约为2.2亿元,至10月底已投入资金520万元,完成圣王大道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标等前期工作,并向市规划局申请选址;红色旅游公路第二期工程已投入1549万元完成95%的道路建设;完成九龙江流域(芗城段)20__—2020年旅游产业布局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将陈元光文化公园、明清历史街区、林语堂文化旅游区、南山景区、芝山红色旅游区、天宝山森林公园、温泉乐园、商贸购物中心等项目上报九龙江流域(芗城段)20__—2020产业布局建设项目;积极参与省旅游局组织的“全省温泉资源专题调研”,并建议开发我区的温泉旅游资源,在工人疗养院恢复建设一个30多米高的地热间歇大温泉;做好旅游发展基金项目编报工作,报送了“陈元光文化公园(一期)建设工程项目”、“明清历史街区整治工程项目”、“林语堂文化旅游区”、“漳州市南山景区ⅰ期基础设施建设”四个项目。

4、整合各方资源,多渠道进行宣传促销

今年以来,我局围绕“中国生态旅游年”的主题,加大旅游宣传促销的力度。元宵节期间,积极组织参加区第十八届基层灯谜会猜活动,以“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为主题,制作300条灯谜,同时我局设计的版面还获得了“十佳灯谜版面”称号;积极参加在云霄举行的“第三届海峡两岸开漳圣王文化艺术节暨漳州市第三届旅游节”,加强与各地区的旅游合作,拓展客源市场;组织参加4月11—17日“全国百城旅游宣传周”、“‘欢乐海峡爱在福建’海西旅游年”暨“欢乐海西畅游漳州”旅游年启动仪式,活动现场组织旅游企业分发宣传资料、提供咨询解答、推介特色旅游产品,并向参与活动的市民提供优惠举措;配合省旅游局《福建旅游指南》摄制组到我区拍摄景区景点、漳州特色小吃、漳州土特产等,进一步扩大了芗城旅游对外的影响力;参加4月份在大连举行的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发放宣传资料20__多份,对外推介我区旅游精品和重点产品,拓展我区客源市场;参加由市政府组织的赴台湾开展旅游促销活动,让台湾同胞全面深入地了解芗城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台湾游客到芗城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参加6月在东山举行的第三届漳州旅游节暨第十八届

海峡两岸(福建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结合胜利路改造景观要求,重新设置14块旅游地图导览牌,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优化我区旅游环境;完成区委宣传部组织的漳州历史文化丛书—《探寻千年遗存》15篇文章的编写工作;与漳州电视台《畅游漳州》旅游栏目合作,拍摄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漳州片仔癀中药工业园、明清历史街区电视专题片,通过电视媒体宣传我区的旅游资源;8月份配合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我的祖国--万里海疆印象》国庆特别节目摄制组到我区拍摄景区景点、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区的知名度;9月份参加在厦门举行的第五届海峡旅游博览会,加强与各地区的旅游合作,拓展客源市场,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我区旅游观光;编印20__份《陈元光文化公园投资项目》招商折页,在漳州旅游节和海峡旅游博览会上发放,更广地推介我区的旅游招商项目;11月份参加在云南昆明举行的国际旅游交易会,进一步宣传我区的旅游资源,让外界更深更广地了解芗城。

5、加大整顿力度,抓好全区旅游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

做好“春节”、“五一”小黄金和“十一”黄金周的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十一”黄金周前夕,区假日旅游协调领导小组组织安监、卫生、消防、旅游等有关部门开展旅游安全生产大检查,重点检查消防设施、安全疏散通道、用电、食品卫生、旅行社车辆租用、旅游责任险、应急安全预案的完善和演练等方面的落实情况,消除旅游安全隐患,确保实现假日旅游“安全、秩序、质量、效益”的目标;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年和责任落实年的活动工作,3月份与各旅游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明确双方责任;以“安全生产年”为主线,认真开展“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活动,已完成全区旅游企业“三年行动”等级自评及a级旅行社的初评工作,着力源头治本。通过加强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隐患排查治理、安全责任制落实“三项措施”,进一步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创新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方式,提升安全生产工作水平。结合星级评定和复核,切实加强我区星级酒店日常安全管理,督促旅游企业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区政府的会议精神,做好星级酒店火灾隐患的普查整治工作,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6、做好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

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对游客的服务质量,关系到一个地区对外的旅游形象。今年元月以来,我局组织全区旅行社导游员、宾馆酒店总台服务员、话务员、司仪以及旅游景区景点的解说员参加漳州市公共服务工作人员普通话水平测试25人次,通过培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此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从而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组织旅行社总经理及部门经理参加3月份的全省旅行社管理人员岗位培训8人次,组织饭店工作人员参加岗前培训180多人次;组织参加4月份在福州举行的“全省旅游行政管理人员培训”及“全省旅游星级饭店内审员培训”工作;组织全区导游人员参加6月份的导游人员继续教育(年审培训);组织参加省、市、区旅游景区普查工作会议培训22人次。通过组织各种层次的培训班,不断提高全行业的服务质量和业务技术能力。

7、成立区旅游质量监督所

根据国家旅游局新修订《旅行社条例》的精神,市旅游局下发文件将芗城辖区内的旅游企业监督管理权下放至我区。为加强对辖区内旅游企业的管理与服务,规范旅游市场,维护健康稳定的旅游市场秩序,经过区委机构编制委员会的批准,成立了芗城区旅游质量监督所。主要职责是:接受区旅游局的行政执法委托,开展旅游市场检查,做好旅游质量监督工作;受理并处理各类旅游投诉。质监所为旅游局下属财政核拨的正股级事业单位,编制2名。

8、做好全区旅游景区(点)普查工作

根据省旅游局《关于开展全省旅游景区(点)普查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扎实做好我区旅游统计工作,全面了解我区旅游景区基本信息、游客接待能力和水平、门票收入、景区建设等基本情况,11月份我区全面开展旅游景区普查工作,把南山寺、中山公园等13家单位列入此次普查对象,于11月11日召开全区旅游景区普查工作会议,并以以会代训的形式对各单位负责统计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于11月30日前做好全区旅游景区的各类信息汇总及录入工作,及时上报省、市旅游局,顺利完成此次普查工作,加强了对全区旅游景区的宏观管理,促进我区旅游景区建设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旅游精品建设速度缓慢。旅游商品和娱乐消费总量小。

2、资金投入不足,旅游资源开发品位不高,制约我区旅游业发展的速度。

3、旅游企业规模小,整体素质偏低,综合服务水平不高。全区只有一家星级饭店;一些主要景区景点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不配套,部分景区景点进入性差,旅游车辆通行困难。

4、旅游专业人才较少,导游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旅游产品单一,不能

满足游客需要。

三、明年的工作打算

20__年,我区的旅游经济发展目标是:力争全年接待国内外游97.97万人次,比去年增长5%;旅游总收入25191万人民币,比去年增长8%。

1、继续推进旅游重点项目建设

要继续深入挖掘我区独具优势的文化旅游资源,不断加大项目的优选、扶持、推进力度,加快旅游重点项目—陈元光文化公园的规划及景区建设步伐。继续推进陈元光文化公园详细规划和单体建筑设计工作、圣王大道旅游道路的建设;跟踪做好《陈元光文化丛书》的修编及“开漳圣王”各类文物的征集工作;加快我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公路的建设,预计投资600万进行第三期的工程建设。

2、多层次加强宣传促销

组织旅游企业参加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海峡两岸旅游博览会、漳州旅游节和花卉博览会等大型旅游促销会展和省、市举行的旅游宣传促销活动;更新旅游营销观念,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旅游宣传,搭建各种旅游宣传平台,加强网络建设,完善丰富芗城旅游网,及时更新芗城旅游信息;以电视、报刊杂志等为载体,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力争在国家、省、市电视台栏目播放旅游宣传片;编辑出版旅游宣传品,丰富旅游宣传手段。

3、做好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

积极对外推介陈元光文化公园、林语堂文化旅游区、天宝生态森林公园等旅游招商项目,重点加强陈元光文化公园项目的招商工作。组织参加第六届海博会等一系列重大招商会,促进旅游项目与开发业主的对接。

4、继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定期举办各种旅游业务培训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特别是导游人员素质,为建设海峡西岸旅游区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加强队伍建设。我局将继续做好旅游质量监督所工作人员的招考工作,以提高全区旅游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水平。

5、继续加强旅游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

紧紧抓住安全工作不放松,防患于未然,创造安全、稳定、和谐的旅游环境。建立健全我区旅游安全防控体系和应急处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推进旅游保险体系建设,完善旅行社责任保险制度。进一步落实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推进“平安旅游”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各类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

文化旅游节宣传方案篇5

[关键词]旅游经济;旅游节点城市;促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2-0103-04

随着现代旅游产业呈现出的多元化、国际化趋势,旅游节庆、旅游会展、旅游地产、旅游电子商务等新型旅游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并日益显露出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巨大潜力,“旅游促进发展”已成为共识。旅游宣传是旅游业为了树立良好的形象、开拓市场、吸引旅游者而进行的一系列信息传递和沟通的各种活动。旅游宣传促销的重要性超过了其它商品市场。它不但可以树立起旅游产品的具体形象,提高市场知名度并将信息传递给消费者,从而缩小经营者与顾客、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距离,激起消费和购买的欲望,还能加深消费者对旅游地的了解,增加旅游消费,提高旅游者对旅游的兴趣。旅游宣传具有特殊的促销作用,能否把旅游市场做大,不仅取决于旅游产品能否适销对路,而且取决于宣传促销是否到位。对于旅游产品销售,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国内外市场占有率,促进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来说,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将旅游宣传活动称为旅游业的“开路先锋”。旅游产品的综合性、公共性、不可移动性、经营的跨地域性要求我们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宣传促销。搞好旅游宣传促销,对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也越来越显得重要。

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决定后,湖北荆门市提出要把荆门建设成为休闲特色明显,在省内叫得响、国内知名的旅游节点城市,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要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增长极。把旅游业培育成荆门市支柱产业和重要经济增长点,旅游宣传促销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一、荆门市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的定位

荆门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历史悠久,山川秀美,交通便捷,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基础。一是旅游资源富集。境内有包括部级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在内的旅游景点200余处,其中部级资源点就有11个。二是历史文化厚重。拥有世界遗产明显陵、国家重点文保单位屈家岭文化遗址、纪山楚墓群和国宝级文物郭店楚简等文化遗存,楚文化根基深厚,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三是交通日益便捷。目前境内有三条铁路贯通;有贯通或在建的高速公路四条;空运条件日益改善,市中心距三峡国际机场、襄樊机场只有一小时左右车程。武荆高速通车后,荆门到武汉天河机场不到两个小时。

在湖北旅游区总体规划中,荆门作为大武汉都市圈中的二级旅游区——鄂中旅游区中主要部分,其结构和功能定位是:“三国旅游线和三峡旅游线上的重要节点,高质量的鄂中荆楚文化旅游和度假休闲胜地。”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总体规划中,将荆门定位为鄂西圈中部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楚文化旅游与山水休闲旅游的综合性旅游名城,并成为“两圈”的门户和通道。目标是建成休闲特色明显、设施配套齐全,在省内叫得响、国内知名的“旅游节点城市”,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增长极。

在旅游区域定位上,突出“旅游节点”城市这一优势。荆门处于三大旅游圈的节点上。一是处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南北节点上。游客从鄂西北的武当山、神农故里到鄂西南的古荆州、清江、三峡、神农架等旅游景点,襄荆、荆宜、随岳高速公路是主要通道,这三条高速公路都在荆门交汇,荆门是必经之地。而且荆门到古荆州、古隆中、长江三峡都只有40分钟到1小时的车程,到各旅游景点十分便捷。二是处于武汉城市旅游圈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旅游节点上。武荆高速公路通车后,从武汉到荆门仅184公里,是连通这两大旅游圈的最短、最便捷的通道。三是处于中西部精品旅游线的节点上。途经荆门的焦柳铁路既是一个重要的能源通道,又是连接河南、陕西、湖北、湖南、广西等省精品旅游景点的旅游通道;承东启西的沪蓉高速公路、连南接北的太澳高速公路在荆门交汇,四面八方的旅客都可以通过荆门进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二、荆门市旅游宣传促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荆门市旅游经济持续增长,旅游产业迅速发展,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全市形成“大办旅游、办大旅游”的浓厚发展氛围。“十一五”末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比“十五”末增长123.68%和198.28%。旅游业已经成为荆门市最具潜力、最有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十一五”期间,荆门市旅游宣传促销的思路日趋成熟,方式不断创新。第一,突出整体形象宣传,集中打造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品牌。制作了《休闲荆门》等三部宣传片,印制了《走进荆门》、《荆门九派通》等画册4万多册,编印荆门旅游地图、荆门自助游、荆门导游词等各种宣传资料5万多份;开通了荆门旅游网官方网站;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荆门油菜花旅游节、钟祥长寿文化节、漳河横渡公开赛等10多个节庆赛事活动,对荆门旅游形象进行了广泛持续的宣传。第二,突出重点,加强合作,做好推介工作。积极组团参加上海、大连、郑州、重庆、昆明、合肥等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和会;积极开展区域合作,通过加快与周边地区的战略合作,推进与河南、陕西、湖南、重庆等地的区域旅游合作,开展了“百名旅行社老总看荆门”、“中原万人游荆门”、“武汉人游荆门”、“西安人进荆门”、“湘鄂情荆门行”等系列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①

可以看出,全面、系统、有计划地宣传促销,在提升“荆门旅游”整体形象、推广“荆楚门户、休闲之都”品牌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与快速发展的形势相比,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对宣传促销重视不够,积极性不高。部分旅游景区(点)、宾馆饭店、旅游企业对旅游宣传促销不够重视,政府在宣传促销中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够,整体促销的合力尚未形成。宣传促销的针对性不够强,宣传促销的方法和手段陈旧、单一。

第二,宣传促销信息化水平不高。部分旅游企业宣传促销信息化意识不强,缺乏对市场信息的收集、分析与整理,缺少形式多样的营销方式。

第三,宣传促销客源市场不广。据市场调查显示,荆门市70%的客源来自于本省和河南、陕西、湖南等周边地区,对全国和东南亚等远程市场和海外市场的宣传促销力度有待提高。

第四,促销机制缺乏联动。没有充分建立跨区域的旅游营销模式,缺乏统一促销、整体宣传的联合促销机制。

第五,旅游宣传促销形式缺乏创新,宣传促销力度不大。主要表现在精品旅游节庆活动的旅游宣传促销不够完善,荆门油菜花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均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但是节会的宣传促销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群众的参与性不强,吸引的外地游客不多。

三、对旅游节点城市旅游宣传促销策略的几点思考

作为旅游节点城市,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出发做好宣传促销工作,打造旅游品牌,提升旅游形象。

(一)以政府为主导实施积极营销战略

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中国旅游业一直实施着政府主导型战略。在旅游营销方面,除了企业外,政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政府和企业旅游营销的意义都在于增加旅游者接待量,刺激旅游者的旅游消费,提高旅游经济效益,但企业和政府实现旅游营销目的的内容、方式明显不同。宣传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是政府的重要任务。政府要制定统一的旅游宣传促销方案,扩大对入境旅游市场的整体促销,确立城市旅游形象,使整体促销与企业促销进一步结合。

(二)以文化品牌价值体系作为宣传促销的突破口

包装宣传一个城市、一个景区、一个企业对于开发市场非常重要,从政府部门的领导、景区的管理者、旅行社的经理,乃至从事旅游的工作人员,都应在市场开发和竞争中牢牢树立宣传促销意识。“荆楚门户,休闲之都”是荆门市主打文化品牌的最佳选择。“荆楚门户”揭示了荆门文化鲜明的区位特点,体现了荆门文化根植于荆楚文化的广阔背景之中,彰显了荆门文化在楚文化发展中的独特魅力;“休闲之都”演绎了荆楚文化中积极健康的历史传统,展现了荆门优美的自然生态,表达了荆门旅游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荆楚门户,休闲之都”是荆门市旅游整体宣传的最佳品牌,“荆楚门户”突出了荆门文化的主体特色和楚文化底蕴,“休闲之都”是这一文化特色最主要的产业载体。②荆门地域文化品牌的打造就是要以荆楚文化为底蕴,塑造“荆楚门户”文化城的鲜明形象,以休闲产业为发展方向,打造特色鲜明的“休闲之都”,从而形成文化品牌价值体系,所有文化旅游项目都围绕这一品牌来开发建设,并统一在这一品牌旗帜之下。在宣传中,要创造性地利用各种宣传形式、手段,更广泛深入地宣传这一品牌新的丰富内涵,进一步扩大“荆门旅游”这张名片的影响。要注意策划全新的形象战略,扩大市场份额价值。“形象就是生产力”,在旅游形象的宣传上要注重CiS设计战略,抓好荆门重点景区的建设和宣传,使无形形象有形化,突出文化内涵。以形象消费市场为主导,公开选拔“荆门旅游”形象大使或聘请社会影响力较大的人士作为“荆门旅游”形象大使,提高知名度。

(三)制定宣传促销总体方案,实行整体包装推介

旅游宣传促销是个系统工程,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策划和设计是获得市场的必要手段。要从旅游宣传的整体思路出发,根据市场情况,结合实际,尽快制定“十二五”期间宣传促销的总体方案,努力克服无系统性整体性的被动促销状况,使宣传促销工作产生1+1??2的放大效应。第一,加大荆门市区域内旅游景区的整合营销宣传,开发计费系统,适时开通市内重点景区“一卡通”;第二,分阶段拓展客源市场。2011~2012年,在武汉、宜昌、襄阳、十堰、荆州以及河南、陕西、湖南建立宣传促销网络,稳固周边市场,开拓华北、西北、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客源市场,2013~2015年,在周边市场促销网络逐步成熟,主要客源市场渐趋稳定的基础上,开辟日韩、东南亚等海外市场,使旅游市场占有额逐年上升。第三,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旅游景区(点)的知名度密不可分,要加强对“荆门旅游”整体形象策划包装和整体宣传。第四,要加强政府的参与力,多借助政府的力量,实行“政企结合”、“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由政府组织旅行社、宾馆饭店、旅游景区(点)等,联合知名企事业单位共同在客源市场宣传促销。积极与省内外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旅游景区(点)合作,实现旅游市场对接、客源互动;加强鄂西圈内旅游企业间、旅游行业间的联合促销。

(四)打造文化精品宣传促销

文化品牌是展示一个地区形象的重要窗口,人们对某个地区的了解和认识,往往是从该地区的文化特色、文化名人开始的。一首传之久远的诗词、一支脍炙人口的歌曲、一部书、一部电影、一场重大的历史事件、一个名人都有可能让某个地方家喻户晓,天下闻名。少林寺、石林、大理、海南黎寨因电影《少林寺》、《阿诗玛》、《五朵金花》和《红色娘子军》而游人如织,甘肃雅丹魔鬼城、夏河拉不楞寺和云南丽江束河古镇因为《英雄》、《天下无贼》和《千里走单骑》而引人向往。一台《洪湖赤卫队》歌剧、一台《钟鸣楚天》舞剧、一曲《龙船调》歌曲、一部《诸葛亮》电视连续剧、一部《张居正》长篇小说,已成为湖北文化的“名片”。③文化艺术是没有国界的。因此,要积极拓宽宣传荆门的途径和方式,出版一批介绍荆门名胜古迹、自然生态、风俗民情、名人名家的书籍,邀请高资质的专业公司打造一批高水平的、能引人入胜的以“荆门”为主题的影视、舞蹈文艺精品,特别是要注重楚文化、三国文化、名人文化及明代藩王文化及帝陵文化的包装推介。

(五)以旅游纪念品开发带动宣传促销

游客对纪念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一件好的物品会让人品味一段美好快乐的经历,是旅游宣传促销最好的手段之一。应积极借鉴外地成功的做法,采取市场运作的方式,在深入挖掘荆门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精品意识,加大特色旅游纪念品开发力度,开发一批能够体现荆门民俗、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可以用“楚风牌”来注册、命名荆门生产的现有的名、优、特产品;制作一批具有较高文化内涵的工艺品、文物复制品;巩固蟠龙菜、鱼糕、风干鸡、葛粉、漳河绿茶等传统农副产品的质量,开发小包装的传统名优小吃;建立旅游纪念品购物中心,创办市场化运作的旅游产品开发公司,制定科学的开发思路和规划,从旅游纪念品的结构、档次、生产的数量、规模、经营销售方式上形成良性循环,把荆门的地方特色融于产品之中,丰富旅游的内容,促进劳动力就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宣传资料是旅游宣传促销的重要载体,可以采取市场运作和政府支持的方式,编印出版一批内容充实、立意新颖、设计独特的高质量的旅游手册、宣传画册、宣传折页、招贴画、旅游地图、旅游书籍等旅游宣传资料,形成“荆门旅游”产品系列。

(六)借助各种涉旅活动宣传促销

通过举办大型节事活动,吸引媒体聚焦,借机宣传推介自己,对提高“荆门旅游”知名度,提升旅游城市整体形象,都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积极申请承办一些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体育节事,继续办好具有荆门特色的“油菜花旅游节”、“长寿文化节”、“温泉网球节”、“漳河横渡”等旅游节庆赛事,使之成为区域旅游精品节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举办“荆门论坛”等系列文化研讨活动,提高学术界和新闻媒体对荆门文化的关注度。举办以荆门历史、自然风光、宗教、民俗风情等内容为主题的书画摄影展,丰富荆门文化内涵。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通过参加旅游交易会、展销会、博览会等大型旅游节会,举办旅游说明会、推介会等宣传促销活动,组织“荆门旅游”促销团,在国内大中城市进行面对面的直接的宣传促销,拓展国际、国内、周边三个层面的客源市场。

(七)积极拓展旅游宣传促销形式

采用叠加式的促销方式,使游客产生印象积累,使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地产生前来荆门旅游的需求。对于重要的旅游市场,应进行反复、长期、连续的叠加式促销,开展系列宣传促销活动,可以邀请客源地有影响、水平高的广告公司进行,策划、设计有强烈感染力的宣传方式,举办新闻会、旅游说明会、专场晚会、广场咨询演出,公交车体及移动电视广告、报刊广告、街头大屏幕广告,在电视台播放旅游专题片,现场采访报道等,不断创新、完善宣传促销手段,拓宽宣传促销渠道。另一方面采取面向普通公众的促销手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手机短信等各种大众传媒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的条件和城市街道、交通要塞、车站、宾馆饭店、旅游景区(点)人流量大的特点,“荆门旅游”信息,播放、刊登旅游宣传资料,设立旅游宣传牌,充分利用城市公交车辆、出租车辆、企业产品包装、户外广告,旅游广告,拓展旅游信息宣传的空间,营造大旅游氛围。同时,将旅游宣传与荆门市的重大外宣、招商商务、友好合作、文化交流等活动有机结合,统筹安排,继续在中央、省级强势新闻媒体对旅游资源进行连续性集中宣传推介,发挥传媒的优势,加强同国内外媒体的合作,采取互换版面、交换节目、异地同播、异地采访等形式宣传促销,扩大对外影响。

(八)利用网络进行宣传促销

随着全民网络化和散客潮双重时代的来临,中国旅游的品牌营销正走向线上、线下比翼双飞的时代,网络营销已经成为旅游品牌营销的制胜法宝。旅游营销视野也正从传统方式转向与新型电子商务运营商合作的全新进程,上海欢乐谷、杭州千岛湖、扬州瘦西湖等一批知名景区与国内最大的旅游电子门票分销网站《驴妈妈旅游网》的成功合作证明了网络市场的无限空间。④对荆门而言,旅游产品的推销则依赖更广泛的网络营销合作,要积极掌握和运用互联网这一现代传播技术,利用其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具有高度开放性的全球互交性的优势,开展具有更强攻势的宣传促销,把旅游宣传促销尽快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注释]

①荆门市旅游局:《荆门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②荆门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荆楚门户休闲之都——关于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荆门文化品牌的调研报告,文化荆门》,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7~51页。

文化旅游节宣传方案篇6

今年我市“五一”假日旅游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旅发委的指导下,在全市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市直相关部门及各旅游接待单位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旅游接待服务工作,实现了“文明、安全、秩序、质量、效益”五统一目标。

一、总体情况

今年“五一”三天假期,全市共接待游客137.39万人次,同比增长9.5%;实现旅游总收入6.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其中:7个重点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5.06万人次,同比减少1.11%;门票收入428.3万元,同比增长1.04%。星级宾馆、饭店出租率均达到85%以上。

“五一”期间,旅游市场井然有序,各项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游客满意度普遍提高。按照依法治理旅游市场秩序和文明旅游工作要求,市、县两级共开展联合执法18次,出动检查人员192人次,检查旅游企业179家次,截止5月3日下午15:00接到咨询电话17个,未接到旅游投诉案件,未发生一起旅游较大安全事故。

二、主要特点

(一)自助旅游依然为主要出游方式

由于假期较短,商务游客、会议团队有所减少,旅游团队也瘦身变小,家庭游、自驾游等自助游客骤增,散客的比例明显超过团队游客,据抽样调查显示:通过自驾车等自助方式来xx旅游的游客接近七成,多以阖家出游、结伴旅行为主。此外,委托旅行社订房、订车、订导游的单项服务增多,出行方式选择更加灵活多样。

(二)“城乡和谐游”成为主流

“五一”期间,全市各大公园、购物场所、城市周边娱乐场所和“农家乐”装扮一新,热情欢迎八方游客前来登山踏青、郊游赏花、休闲购物、康体理疗。xx通天岩登山游、上犹陡水湖青山绿水生态游、五龙客家风情园民俗风情游、石城八卦脑万亩杜鹃赏花游、大余丫山千亩竹林休闲游、xx县白鹭古村游等线路倍受推崇,阳岭景区等部分景区停车场爆满,宁都翠微峰等景区假日期间实行免票活动,景区更是人流如织、摩肩接踵。部分乡村旅游点因其特色的农家菜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出现了排队等待吃饭的现象。xx古城墙、八境公园以及xx县客家文化城等免费景区(点)每天吸引着成千上万游客参观游览。九方、大润发等大型购物场所以及文清路等休憩购物街区节日商品琳琅满目,购物消费者摩肩接踵;“土菜馆”、“农家乐”等餐饮场所异常火爆,亲朋好友聚餐叙旧,共享和谐盛世之成果。

(三)节庆活动精彩纷呈

假日期间,各景区(点)备足了“旅游大戏”,热烈欢迎各方游客参观游览。五龙客家风情园在太极广场安排了每天2场的客家歌舞演出和篝火晚会,吸引中心城区市民游玩。崇义县针对自驾游市场推出了“寻绿谷仙踪、找醉美乡愁”自驾游线路,推荐了如崇义绿茶的采摘、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制作体验等游客体验活动;石城县“五一”前后推出了“台湾美食节”、“万亩杜鹃赏花节”……丰富多彩的活动,烘托节日气氛,吸引游客眼球。

(四)文明旅游遍地开花

各旅游接待单位积极响应文明旅游号召,按照中央文明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文明旅游工作的意见》和国家旅游局《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以及省、市关于做好“五一”假期及旅游旺季安全保障和文明旅游工作工作部署和要求,广泛开展文明旅游先进单位选树活动、游客不文明行为登记报送等,辖区内a级旅游景区、星级酒店、旅行社等涉旅企业张贴了文明旅游宣传标语、文明旅游行为指南、文明旅游行为公约等,部分酒店在客房放置了“文明游天下,温馨你我他”文明旅游温馨提示卡,市内出租车刊登了“文明旅游与我同行”游字广告以及“最美的风景是文明,文明旅游从我做起”等车载视屏广告,各大旅游景区(点)设置了“下雨路滑,请注意安全”温馨提示牌,并免费为游客提供雨具。这些文明活动的开展和文明服务举措的实施,使得不良旅游行为大为减少,文明旅游随处可见,全市范围内积极树立了“处处是旅游环境,人人是旅游形象”的文明旅游新风尚。

三、主要做法

(一)及早安排,强化措施,全面部署“五一”小长假旅游工作

根据国家旅游局以及省旅发委关于做好“五一”假期及旅游旺季旅游安全和文明旅游工作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我市先后制定下发了《转发省旅发委办关于开展全省旅游景区、景点防汛及防雷工作的通知的通知》(xx市旅发字〔2016〕41号)、《关于做好“五·一”假期及旅游旺季安全保障与文明旅游工作的通知》(xx市旅发字〔2016〕43号)、《转发省旅发委办关于做好全省“五一”期间及旅游旺季旅游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通知》(xx市旅发字〔2016〕45号)等系列文件。举办了全市旅游安全生产现场会和全市旅游质监执法人员培训班。并通过短信发送、电话通知等方式,细化工作,将国家、省“五一”假期及旅游旺季旅游安全、市场秩序及文明旅游有关要求,进一步传达到各级旅游主管部门以及旅游企业,全面部署、扎实落实和深入开展“五一”假期及旅游旺季旅游安全保障、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治理与文明旅游工作。同时,以假日旅游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下发了《关于开展2016年“五一”假期旅游统计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xx市旅假办字〔2016〕3号),部署了“五一”假期旅游统计有关工作。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及旅游企业按照全市“五一”假期旅游工作总体安排部署,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各自的工作方案和旅游企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五一”假期及旅游旺季各项工作的及时有序开展。

(二)突出特色,加大宣传,全力打造xx旅游品牌

为迅速掀起“五一”及旅游旺季热潮,我市积极组织参加与开展了系列旅游宣传活动。一是为进一步加强香港与xx两地互动交流与合作,让“美丽老家99幸福xx”旅游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让香港同胞饮水思源,今年我市启动了“香港同胞免费游xxa级旅游景区”活动。香港居民凭有效身份证明于2016年5月至2016年4月期间免费畅游xx19个a级旅游景区。二是各地各景区积极开展各式各样的节庆旅游活动。五龙客家风情园在太极广场安排了每天2场的客家歌舞演出和篝火晚会,吸引中心城区市民游玩。崇义县针对自驾游市场推荐了绿茶采摘、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制作体验活动;石城县“五一”前后推出了“台湾美食节”、“万亩杜鹃赏花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烘托节日气氛,吸引游客眼球。三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大宣传推介。4月25日-27日,我市组织部分县(区)旅游局、旅行社等,赴北京参加为期3天的2016江西旅游北京特卖会,我市五龙客家国际旅行社、瑞金红天马国际旅行社推出的xx、于都、瑞金、石城红色之旅等4条特惠旅游产品入选特卖会现场,通天岩景区、陡水湖景区、瑞金、石城通天寨、崇义阳岭等19家景区拿出门票5折并低于5折的让利优惠政策。同时在现场向北京市民及游客派发了xx旅游宣传资料、唯美旅游风光片和xx特色旅游小纪念品,吸引了众多北京市民和游客前来咨询。下一步还将组团参加西安、上海等地旅游宣传推介会。四是积极借助网络媒体、微信微博等宣传推介xx旅游。4月19日,由新华网、央广网、中国青年网以及全国各地方网站组成的第七届全国网络媒体江西(石城)行采访活动团在石城考察,采访活动团一行60多名记者深入大畲乡村旅游点、通天寨风景区等景区景点考察。同时,我市积极加强与中央电视台、新浪网、新华网以及xx广播电台合作,在xx南日报、xx晚报等市内报刊上刊登旅游宣传广告;继续在市内公交车、出租车以及高速公路等登载xx旅游专题旅游广告等。通过各种旅游宣传推介活动,预热并掀起了“五一”假期及即将到来的旅游旺季市场热潮。

(三)联合执法,消除隐患,营造良好的旅游市场环境

一是全面部署依法治理旅游市场秩序。根据国家、省依法治理旅游市场秩序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市旅游行业发展实际和工作特点,我市制定印发了《xx市2016年依法治理旅游市场秩序行动方案》、《关于在全市开展旅游市场“治黑”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文件,对全市开展依法治理旅游市场秩序行动进行了安排部署,积极做好了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治理这篇文章。二是市、县(市、区)两级通过旅游联合执法、旅游部门明察暗访等方式,深入旅游景区(点)、宾馆(饭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开展专项整治,集中力量对“黑社、黑车、黑店、黑导”,欺客、宰客、强迫游客消费等严重损害游客权益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加强了旅游市场“秩序”、“治黑”等专项整治,部分重点旅游景区组织开展了应急救援演练等,确保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和文明旅游工作有序开展。如:上犹陡水湖景区,4月30日举办水上救援应急演练,演练过程中各部门通力协作,紧张有序。通过此次演练,大大提升了景区应对突况的应急处理能力,达到了预期效果。兴国县工商局开展“五一”节前旅游市场整治行动,主要检查经营者证照是否齐全、合法,是否存在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欺客宰客、围追兜售、虚假广告宣传等违法经营行为,检查涉旅企业格式合同是否“霸王条款”、合同陷阱和合同欺诈等情形,涉旅服务场所消费申(投)诉渠道是否畅通等。三是加强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治理的宣传报道。我市在xx旅游网以及“xx旅游”、“xx旅游监督管理”微信公众平台等一网二平台开辟了专栏,对工作动态进行跟踪报道,并及时通报相关情况。同时,加强与我市xx南日报、xx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联系,及时宣传报道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好的经验做法,力争在全市范围内营造旅游市场综合治理的浓厚氛围。

(四)多方行动,多层推进,积极开展文明旅游

围绕规范假日旅游市场秩序,市、县两级高度重视,积极开展“五一”假期“文明出行、诚信旅游”系列活动,倡导文明旅游,营造舒心、安心的旅游环境。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旅游局关于印发《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旅办发[2016]59号),研究制定我市不文明行为记录、报送制度,通过反面宣传报道督促和引导广大市民和游客提升文明旅游素质。二是积极宣传文明旅游。在星级酒店、旅行社等涉旅企业张贴了文明旅游宣传标语、文明旅游行为指南、文明旅游行为公约等,督促酒店在客房放置了“文明游天下,温馨你我他”文明旅游温馨提示卡,在景区(点)、人群密集地点向旅客、市民提倡文明旅游,发放《文明旅游指南》、《文明旅游倡议书》等。三是积极开展文明旅游先进单位选树活动,通过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切实强化旅游经营者、旅游从业人员文明旅游责任意识,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四是积极营造文明旅游浓厚氛围。借助微博、微信以及旅游网站等新媒体,广泛宣传文明旅游,截止目前,共发表旅游动态信息、微信等18条。在市内出租车刊登了“文明旅游与我同行”游字广告,积极引导市民文明旅游。下一步还将在出租车、公交车等车载电子显示屏上播放“最美的风景是文明,文明旅游从我做起”等。

文化旅游节宣传方案篇7

一、指导思想

县委在宣传重点上将以牢固树立“生态立县,农业稳县,工业富县,旅游活县,和谐兴县”的理念,组织记者采写生态建设、农业发展、工业建设、文化旅游等外宣作品,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地推出一批有影响、有深度、有力度的宣传报道务川的好新闻,为全县的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对外宣传工作步骤

1、紧紧围绕“新型材料基地、绿色食品强县、山水园林城市、人文旅游新区、仡佬文化中心”的目标,发挥资源和区位两大优势,加快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三化”进程,实施投资拉动、可持续发展、依法治县战略,做好综合性的宣传报道工作。认真宣传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思路、新经验、新成果。

2、重点做好“百万山羊”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茶叶生产及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特色农业产业,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的宣传报道工作。

3、进一步加大以“园区建设为载体,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宣传力度。重点做好镇南铝工业园区,大坪绿色食品工业园区、汞化工项目二期工程,洪渡河开发,煤矿整合等“一河五矿”开发建设的宣传报道工作。策划好以民族文化为纽带,大力实施文化旅游开发,打好民族品牌等一系列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

4、加强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着力提升“中国的务川,世界的仡佬”文化旅游品牌形象。宣传报道好吃新节,第二届仡佬文化旅游节,“走进务川,体验仡佬”文化旅游宣传周,栗园草场、洪渡河开发等活动,紧紧围绕仡佬文化做文章,真正把务川建成西南旅游新区、中国仡佬文化中心、世界丹砂文化中心。

5、做好以重点投资项目、山水园林城市、交通水利建设等的宣传报道工作。结合县情实际,组织记者、通讯员深入实地采写惠及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事例和重点工程,为“北部攻坚,务川先行”提供舆论支持。

6、有针对性地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教育、烤烟生产、基层组织建设、平安务川创建、精神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工作的宣传报道。采取走出去的形式宣传务川。结合“走进务川,体验仡佬”文化旅游宣传周活动,宣传务川,推介务川,让世人了解务川,投资务川,建设务川,采取请进来的形式宣传务川。

7、加强同中央、省、市新闻媒体的联系,按照外宣策划方案,邀请媒体记者到我县采访,从深度上宣传务川,展示务川。发挥电视台、对外宣传中心、文联的职能作用,加大与县直机关、乡镇的协作,以立体的、平面的、网络的、新闻的、文艺的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向外宣传务川。

文化旅游节宣传方案篇8

今年来,在市局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我局继续按照县委、政府“生态立县、旅游兴县”要求,坚持围绕“政府主导、旅游主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旅游工作方针,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全市旅游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优化配置旅游要素,积极开拓旅游市场,旅游外事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上半年旅游外事工作情况

(一)众志成城,夺取抗冰救灾胜利。今年年初,我县遭遇了50多年来最为严重的一次雨雪冰冻灾害,各旅游景区、旅游企业的旅游设施遭到严重破坏,损失严重。灾后,在市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我县积极筹措救灾资金,全力以赴抓灾后旅游重建,景区旅游标识体系、交通和供水供电等公共服务设施迅速恢复,使冰灾对旅游产业的损失降到最低点,实现我县各旅游景区在旅游旺季来临之前基本恢复了正常接待功能,保障了旅游经济的平稳运行。上半年,全县共接待外地游客12.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780万元。

(三)突出重点,狠抓各项目标任务。安全工作方面一是在年初与各景点、旅游公司签订了旅游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对各景点、旅游公司在开展旅游工作中的安全责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二是根据市旅游局和县政府的安全和维稳工作安排,我局于四月底至五月中旬进行了安全生产检查和社会稳定隐患排查工作。通过检查和排查,我县各旅游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操作规范,对突发事件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了上半年全县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三是6月2日,在参加了“法制宣传月”活动,对旅游安全管理等法律法规知识作了宣传,共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

外事侨务工作方面上半年进一步完善了外侨侨眷侨属档案建设,积极推进对外交流活动和侨务捐资助学工作。实现**集团捐资45万元,在**建成一所“明德希望小学”;另外,目前正积极与日本大阪大学联系,邀请该校侗文化研究组来我县考察交流。特别是在外侨科的关心支持下,冰灾之后主动开展本土归侨侨眷走访慰问工作,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和受灾情况,及时发放救灾款,帮助解决生活困难,联络了感情,密切了干群关系。

(四)求真务实,谋求建立旅游发展长效机制。今年上半年我局召集全县相关单位、各旅游企业进行3次旅游座谈,针对当前我县旅游情况和所面临的困难及今后的旅游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针对性意见,目前已形成成套的文字材料,将进入县委、政府会议决策程序,有望在长效投入、政策优惠、保障措施方面有新的突破。

我县旅游外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市局一如既往地给予关心支持,帮助我们克服解决:一是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不够,市场开拓有待加强;二是旅游发展激励机制不健全,资金瓶颈很难突破;三是外事侨务工作基础薄弱,对外开放进展缓慢。

二、2008年下半年工作思路及打算:

1、全面完成市对县旅游工作目标考核任务。当前要着力建好万佛山主峰游道、公厕等基本接待设施,完成芋头古侗寨公路拓宽硬化,建成芋头、皇都文化村旅游公厕,通过纳入县城垃圾处理体系,解决两地垃圾消纳问题。着力争取政策扶持,在民族鼓楼广场建设旅游商品购物示范点。

文化旅游节宣传方案篇9

一、推进旅游精品项目建设

(一)中华三祖圣地暨中华合符坛项目

中华三祖圣地是我县旅游的重点工程,今年把中华三祖圣地建设做为服务好冀台同胞万人共祭三祖大典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好抓实,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整修九龙腾飞柱工程。经多次协商、协调及实地考察与九龙腾飞柱制作单位制定周密的整修方案,工程于4月份开工,目前已经完工。

2、合符坛景区绿化美化工程。在合符坛景区内种植了油松、杜松、红绿木等13个品种的大型景观树木34000多株。

3、三祖桥引水工程。工程于3月份开工建设,目前已竣工。

4、万姓宗祠工程。该工程由深圳客商投资兴建,目前已开展了选址工作,鉴于三祖圣地景区申请破产保护等原因,双方正在进行有关事宜的深度洽谈,力争早日实现开工建设。

5、中华合符坛绿化及照明工程。5月份与北京宜能照明工程有限公司签订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工程将在近日开工建设。

6、三祖圣地文化产业园项目。聘请北京达华工程监理公司编制了“三祖圣地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项目建议书,目前初稿即将完成。

(二)、推进建设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我县启动了“四区六基地”建设工作后,我局早行动、早谋划,将建设旅游休闲度假基地作为实现旅游业发展的一次重要机遇。对休闲度假基地内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优选一批项目并积极督导项目工作的推进。

(1)、鸿鑫葡萄酒庄园。

项目新建观光车间2200平方米、综合服务楼和葡萄酒窖平方米,新打机井2眼。总投资5000万元,已到位资金1500万元。

(2)、黄帝城风情小镇。

今年投资140万元,在去年开工建设的35栋别墅的基础上,完成外墙砖和屋面瓦工程。

(3)、众缘休闲健身养老中心。

4月26日举行项目奠基仪式,现正在办理各项审批手续。

(4)、龙凤山公墓。

6月2日与台湾首富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协议书,现在进行项目前期规划和办理各项手续。

(5)、蚩尤文化产业园。

园内建设的灾害主题公园项目,现已委托团县委进行前期筹备规划招商工作。

(三)积极争取上级旅游资金

我局紧紧抓住发展机遇,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方面支持,申请2011年省旅游发展基金,申报资料已上报至省财政厅和省旅游局。

二、加强宣传促销手段,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一)4月5日清明节,黄帝城景区与矾山镇联合举办了第二届矾山儿女共祭三祖大典。来自该镇党委、政府、驻镇机关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500多人聚集在中华三祖堂前虔诚祭拜,追思炎、黄、蚩三大始祖的丰功伟绩,领略三祖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三祖圣地的千年古韵。

(二)推出5条精品线路,分别是“游海棠花海,览千年古刹,品三祖文化”三日游、“游水果故乡,赏葡萄王树,品葡萄美酒,登桥山黄帝殿”三日游、“享清凉,度消夏,泡温泉”休闲三日游、“观古代驿城,品三祖文化,游空中草甸,览千年古刹”三日游、“品合符文化,登空中五台,泡养生温泉”三日游,极大丰富了旅游市场。

(三)成功承办了第二届涿鹿县海棠花节。在规格上、规模上、影响力上及内容上的丰厚度上取得突破。一是举办了启动仪式和涿鹿旅游推介会。80多名资深记者、旅行社老总、旅游宣传策划专家等业界同仁受邀参加。二是我县与华北旅游同盟正式签约。三是活动内容包括赏花、品花、参观黄羊山景区和三祖圣地景区,约有近万名各界人士参观了这次海棠花节。四是影响力得到强化,各大新闻媒体对这届海棠花节给予关注和深入报道。海棠花节成为我县旅游又一张响亮的名片。

(四)参加5.19张家口旅游项目推介会,取得丰硕成果。由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委员会投资的小五台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和河南清华物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的西灵山旅游项目成功签约。同时,我们组织了五家实力雄厚的企业家代表参加了会议,受到市局的肯定。

(五)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市场开发和旅游推介。一是精心制作我县旅游专题宣传片,重新印制新版宣传画册和册页1万多份。二是筹备参加了张家口旅游台湾推介促销活动,组织三祖圣地景区赴台湾宣传促销,期间发放各类宣传品3000多份。三是筹备“2011百家京城媒体张家口行”夏季采风活动。深入宣传我县旅游资源、旅游项目、三祖文化,提高优惠政策等,进一步扩大我县知名度。

三、加大行业监管,加强机关效能建设

(一)加强旅游法制化、规范化建设。继续宣传贯彻《河北省旅游条例》,加强旅游行风建设,采取联合执法、明察暗访等多种形式,对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承包挂靠的旅行社以及“黑社”、“黑导”等进行重点查处,进一步完善投诉受理机制,有效维护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未发生旅游投诉案件。

(二)深化旅游安全治理工作。根据旅游工作实际,制定旅游安全工作实施方案,指导各旅游企业制定应急预案,对涉及旅游的宾馆、饭店、旅行社、景区(点)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组织人员深入对旅游企业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确保旅游市场安全。

(三)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目前我县拥有一家三星级饭店轩辕大厦、一家准四星级饭店中华大酒店,2家旅行社和1家旅行社门市部。对各旅游景区(点)、星级饭店、旅行社加大了监管力度。配合市旅游局对中华大酒店的上档升级进行了初评,制定了整改方案,按照4星级标准指导中华酒店上档工作。

文化旅游节宣传方案篇10

一、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三年时间的消费指导、消费教育等多种形式的引导活动,力争实现“三化”,即生态文明消费教育日常化,生态文明消费理念科学化,生态文明消费方式自觉化,使生态文化日益繁荣,生态消费产品形成特色,生态消费模式基本形成。

(二)具体目标

实现“四个一”。即设立1个“海霞旅游·生态消费”日(确定6月20日为县“海霞旅游·生态消费”日)并开展主题日活动;建立1个系统生态消费教育阵地,使10万人受到各种形式的生态消费教育;培育一批企业(商家)进“县低碳消费与服务联盟”;培育一批生态(旅游)消费品,并进行分步骤重点宣传。

二、活动载体

(一)建立生态消费教育阵地,拓展生态消费教育面

1.建立生态消费教育学校。由县工商局、教育局、消保委联合在各工商所所在地建立1家生态消费教育学校,主要任务是对在校学生进行生态消费教育,通过小手牵大手带动家长的生态消费意识,发挥其在生态消费教育工作中的主流作用。

2.建立海霞旅游、生态消费景区。推进海霞旅游与生态消费文化的深度结合,大力丰富海霞文化内涵,把海霞品牌贯穿到生态旅游消费活动的各个环节和旅游发展全过程,创造特色生态旅游消费精品,塑造海霞生态旅游景区形象。

3.建立生态消费体验基地。由县工商局、消保委联合在全县选择1-2家企业,建立生态消费体验基地,主要任务是以实物来宣传感受生态消费的好处,帮助消费者了解生态消费模式,获知生态消费商品信息,引导消费者自主选择生态消费方式。

4.建立特色生态消费教育学校。要在社区、乡镇(街道)、老年大学、企业等,建立消费教育学校或消费教育课堂,发挥其在生态消费教育工作中的主流作用。

(二)成立“县低碳消费服务联盟”

分期分批发展联盟成员单位,成为各行各业助推生态消费的排头兵。同时,利用县中小企业信息网、土特产交易网,有计划地宣传、引导“县低碳消费与服务联盟”成员单位和其他企业,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注重生态文化建设,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打造生态人居实验园区,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生态消费纳入中小学生教育课程

遵循教育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把生态消费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完善学校的生态教育格式,对学生进行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态知识传播。

(四)组建生态消费宣传义务宣传队

生态消费宣传队由各社区中的海霞妈妈组成,通过组建生态志愿者队伍来提供多元化、常规化、规范化的宣传服务,大力实施“生态旅游”、“生态消费”、“生态生活”等生态文明公众参与行动,把生态消费宣传融合到学校、家庭、企业、酒店、景区等过程中,融合到3.15国际权益日、环境日、地球日等各类主题活动中,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五)开展海霞生态旅游宣传活动

结合海岛特色,利用陆岛相连优势和良好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指导旅行社和导游选择具备生态旅游条件的目的地,避开脆弱、敏感的生态地域,组织各种有助于自然生态保护的公益活动;在景区里倡导绿色旅游、生态消费行为,对游客进行事前教育指导,提高游客对生态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弘扬生态旅游文化。

(六)创新生态消费宣传教育载体

举办主题论坛、开设电视专栏(如县电视台蓝色风栏目)、生态消费公益广告亮丽一条街,同时突出电视、广播、网站等新闻媒体的受众面广、互动灵活、宣传力度大的优势,多角度、深层次地开展生态宣传教育,并突出“生态消费”的引导。

三、教育重点、形式及责任分工

(一)教育重点

1.对消费者和学生。开展生态消费教育文化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景区等活动,倡导生态、绿色、低碳消费方式,积极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节能环保产品,养成节能、节水、节材的良好习惯,自觉抵制高能耗、高排放产品和过度包装商品,逐步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在景区内倡导绿色旅游等。

2.对生产经营者。教育引导企业倡导崇尚自然、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社会新风尚。建立健全绿色、低碳的发展和服务措施。充分发挥企业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履行社会责任,努力创新开发生态产品,自觉控制污染,推行清洁生产,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追求绿色效益。

3.对机关干部职工。加强生态消费教育,宣传生态伦理道德,实施节能、节水、节材行动,树好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

(二)教育形式及责任分工

1.充分发挥报纸、电视台、网络等新闻媒体的主力军作用,围绕绿色旅游,生态消费等内容,开设专栏或专题节目,从消费观、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等多层面进行探讨和引导,在全社会形成共话生态消费的热潮。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工商局、消保委、新闻媒体。

2.开展海霞旅游·生态消费引导活动,通过消费调查、消费体验和比较试验活动等方式,提示一批有悖于生态消费的行为,积极引导消费者认同并接受生态旅游、生态消费方式。责任单位:县工商局、旅游局、消保委。

3.着力培育一批生态生产(经营)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有计划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推介展示活动,培育企业作为消费第一责任人的生态文明意识,实现在全社会示范引领。责任单位:县经贸局、环保局、工商局、旅游局、个民协。

4.开展生态消费教育专题讲座、研讨交流、知识竞赛等活动。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工商局、消保委。

5.建设一支“海霞妈妈”生态消费宣传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生态消费理念和生态消费方式的宣传。责任单位:县工商局、消保委、各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

6.开展生态消费宣传教育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进景区等活动。责任单位:县工商局、旅游局、教育局、消保委、各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

四、保障措施和要求

(一)成立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海霞旅游·生态消费教育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工商局,负责生态消费教育工作的日常指导和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