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儿童阅读指导方法十篇儿童阅读指导方法十篇

儿童阅读指导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3:47

儿童阅读指导方法篇1

关键词:儿童有效阅读指导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0;G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5-214-03

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需要我们向世界展示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中国文化顺利走出去,加强中国与世界的人文交流,让世界了解中国,最终实现文明的互鉴、共同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系主任范教授曾在一次学术论坛上阐述过这样一个观点,阅读不分优劣,没有好坏,应划分所谓的“浅阅读”或“深阅读”,无论是研究学术论文还是“速读网络小鼠”,都是一n平等的阅读行为。

一、开展多层级阅读指导策略

别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少年儿童图书馆服务的对象大多是儿童,由于儿童年龄较小、经验不足、反识别能力差,往往不加分析地将书中内容“拿来就用”,或者盲目地跟从附和书本内容,甚至会被不适合自己阅读的图书内容引向错误的方向。读书应该是要“择真而读、择善而读、择美而读”,遵循先浅易、后深难,先简约、后繁博的原则。图书馆员们可以根据低、中、高年级读者的程度差异,有目的地进行分别指导。

0~4岁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0~2岁亲子依恋关键期;1~3岁口语学习关键期;4~5岁书面语学习的关键期;5岁左右掌握数学概念、音乐学习的关键年龄;10岁以前外语学习、动作技能掌握的关键年龄。

1.低幼儿童阅读。0~4岁,婴幼儿时期是大脑成长的最佳时期,属于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美国前第一夫人劳拉・布什毕业于德克萨斯大学儿童图书馆系,对儿童阅读有深刻认识,她认为,“一个人的阅读习惯是从小培养成的,若错过了儿童时期的培养,则将很难在成年后再培养。”据观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稳定,对感兴趣的事物注意力比较集中,但时间不长。幼儿期是思维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幼儿阅读主要是感官上的需要。

2.小学生儿童阅读。4~10岁,属于前儿童期(学龄前和小学一至五年级的儿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想象力丰富,是书面语学习的关键期,在掌握数学概念、音乐学习、外语学习、动作技能等方面,凭借具体形象来思维。认识事物富于幻想,但因为年龄小、识字少,适合他们看的书籍并不多。为了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我们可以推荐童话、寓言、神话故事等。

3.中学生儿童阅读。11~16岁,是后儿童期(预备班和初中学生),这一阶段的孩子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和观察事物的独特视角,在对这类人群孩子的阅读指导中,我们可以推荐一些侧重于开发他们智力的图书。阅读兴趣是诱发阅读动机的内在因素,它能使读者产生积极的阅读情绪,如中外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呼啸山庄》、《简爱》;古今中外名人传记如《史蒂夫・乔布斯传》;经典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惊险侦探小说《福尔摩斯探案全集》、《阿加莎・克里斯蒂》等等,评价书中主人翁的心理活动,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上面也谈到儿童阅读主要是激发兴趣,在阅读中获得快乐,扩大知识面,所以我们认为,儿童的阅读实际上是“阅读游戏”。培养少年儿童阅读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开展举办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这样不但迎合了少儿活泼多动的特点,还可检验少儿的阅读情况和巩固阅读成果,而且可以让少儿在这些读书活动中,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阅读兴趣和阅读热情。

在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方面,我们提以下10条建议:(1)给孩子读书、讲故事、编故事,进行想象性的谈话;(2)帮助并鼓励儿童复述听过的故事或看过的书,鼓励孩子改编故事;(3)带孩子去书店,让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读物;同时向他推荐一些适合他读的读物;(4)激发孩子读书的兴趣,把书当成玩具来玩;(5)培养孩子对书的欣赏力和鉴别力;(6)在儿童期不强迫孩子读他们不喜欢或无能力读的书籍;(7)适当背诵一些琅琅上口的诗歌、辞赋,同时给孩子讲解其意义;(8)父母自己多看书,或带孩子到图书馆、文化中心,引导孩子喜爱阅读的环境;(9)培养孩子爱护图书的习惯;(10)以阅读替字。

二、分级阅读的指导策略

分级阅读作为一种时代的需要、公众的需求,对于当下的中国阅读现状来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广阔的发展前景。“让孩子学会阅读,培养孩子获得阅读的成就感,获得阅读的快乐感,这是我们制定这个标准的最基本的理念。”分级阅读按照少年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进行科学划分。理念、标准的出台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而推广、被公众接受则是一个系统工程。理念很容易就成为“空中楼阁”,需要“政府倡导引导,社会资源支持,强势媒体推动,专业机构运作”,对于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及阅读效率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图书馆所处的社会地位决定了其必须是面向服务的,工作重心从书本位向人本位转移,图书馆的活动进入以需求为调节手段的动态运行机制,业务活动也将围绕社会、读者的需求展开。在这种需求的调节和推动下,形成适应变化的良性循环的服务体系。

少儿读者由于年龄的差异性、知识水平的层次性、阅读目的盲目性、阅读心理的娱乐性、阅读行为的随意性和阅读兴趣的广泛性,决定了阅读指导应该具有针对性。在认真研究读者规律的基础上制订阅读指导方案,帮助少儿读者形成一定的阅读范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正确地选择书刊,分级阅读指导的倡导与实施变得尤为重要。

少年儿童的阅读倾向是与他们的心理成长和阅读能力分不开的,少年儿童的阅读心理特点可概括如下:(1)阅读动机不明确,随意性较大;(2)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究心理强,兴趣广泛;(3)尚未具备独立思维的能力,同学之间互相影响的倾向较明显;(4)非自主式的,在老师、家长所圈定的范围内阅读。掌握这一群体的阅读心理特点是做好导读工作的理论依据。

除此以外,还要考虑到由于性别、智力、人格个性、社会环境等的不同而产生的个体差异性。个体的差异性与特殊性,必然产生阅读心理和阅读兴趣的差异。因此,在阅读指导工作中对此也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做好个别阅读指导工作。

在这里,保持安静,给孩子一个良好的阅读空间是非常重要的。事实证明,安静的阅读环境有利于阅读效率的提高。如果孩子在读书的时候,客厅里响着麻将声、电视声,以及各种各样的流行音乐,孩子的注意力是很难集中的。因此,如果想让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在阅读上,就要主动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阅读空间。良好的阅读环境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年幼的孩子,这些孩子一般都缺乏自我们控制能力,在嘈杂的环境中是难以平下心情来阅读的。

有人说,记忆力等于注意力,虽然这句话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是要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就要集中注意力。只有孩子把自己的精力全部集中在所要阅读的内容上,才能够专注地看书,从而对书产生更深理解和感悟。因此,家长一定要创造一个独立且安静的环境,让孩子专心致志地读书。读书的时候,也是孩子思考的过程,没有安静的环境是没有办法好好思考的。

上世纪末,由哈佛大学研究所和著名语言学家凯瑟琳・斯诺带领的18位著名学者组成的早期阅读委员会,经过三年的系统研究,结合其他机构的成果和经验,建立了美国早期阅读系统的理论,特别是儿童阅读的目标体系,即《培养成功的阅读者》。之所以进行这样的研究,是因为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做了一项调查,发现成人的阅读能力下降,已经导致了整个社会系统的运作的障碍。这说明阅读是非常要的。

三、在微阅读时代网络阅读指导策略

网络的开放性、及时性、多样性、交互性等特点正符合儿童对新鲜事物好奇,追求时尚的心理;同时,众多媒体为导读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良莠不齐的信息资源中筛选精华、剔除糟粕,编制专题书目与推荐书目,建立专题导航引导儿童正确选择网络信息资源,以抵御网络不良信息的危害。

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站来进行新书好书推介、组织网上读书活动;QQ、mSn等即时通信工具,直接为读者解答疑问;利用微博,上海市杨浦区图书馆开展“微书评”征集活动,微博阅读评论为读书达人增添了耳目一新的网络书香气息。

伴随社会化与网络化的发展,导读工作也应突破空间的局限。根据社会的发展,采取各种有力的措施,主动吸引和诱导读者产生阅读行为,并积极干预和影响其阅读行为。

1.在微阅读时代,发挥新媒体技术的必要性。儿童时期是人最充满好奇和想象力的人生阶段,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力和学习力也高于中老年人。而新媒体技术在视听效果和互动交流等方面拥有的诸多优势,可以给儿童带来前所未有的新体验,从而帮助少儿图书馆在吸引读者、培养阅读兴趣、充实服务内涵、延伸服务功能、扩大图书馆社会效益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少儿图书馆在服务中引入新媒体技术势在必行。

(1)硬环境包括社区、家庭、幼儿园的环境设置。新媒体服务所依赖的计算机、处理器、网络、移动终端设备等需要一定数额的资金进行购买,对于像少儿图书馆这样的全额公益性事业单位。所有支出均需要得到财政拨款的支持。上级主管部门应充分认识到新媒体服务建设的必要性,积极给予财政支持,拨专款给少儿图书馆用于购买配套设施和场地建设。除公共财政外,少儿图书馆也可考虑建立包括设立图书馆发展基金、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的资金筹措机制。

(2)软件准备。软环境包括让幼儿在阅读中感受到宽松自由的气氛,从心理上感到平等舒适,同时为孩子提供科学的阅读指导和引导,以幼儿为主体进行阅读互动、游戏延伸和平等交流,营造开放、宽松的阅读环境。少儿图书馆根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提出新媒体服务功能的设计架构,然后将软件编程、安装、调试、定期维护和升级等任务外包给专业的软件公司负责。

(3)人员准备。少儿图书馆要组织馆员培训新媒体知识和相关技能,而馆员自身也要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能力,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需要。新媒体服务建设不仅对图书馆的软硬件提出了要求,而且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馆员不仅要具备图书管理的基础知识.还需要掌握各种新媒体设备的操作技能。

2.新媒体阅读服务。纸质阅读形式单一,不免让人觉得枯草乏味,而新媒体技术可以使读者享受“视听阅读”带来的乐趣。少儿图书馆可以提供电子有声读物在线浏览,还可以允许小读者下载部分授权的语音、视频文件,存储到个人电脑、手机及各种视频音频播放器中,供读者随时浏览、收听。另外,少儿图书馆也可开展名著电影、经典古典音乐放映专场,小读者体验到“有声有色”的新媒体阅读方式。

3.新媒体阅读指导服务。运用新媒体技术建立一套易于儿童操作使用的阅读倾向分析和阅读指导交互系y,这套系统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正确引导和培养儿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方法方面发挥作用。首先,少儿图书馆需要设立少儿读者数据库,对儿童读者进行了解和长期跟踪,分析他们的阅读心理、阅读倾向、阅读规律,然后根据读者的不同阅读需求进行智能阅读指导,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推荐书刊,提供儿童真正需要的知识,实现阅读内容与读者信息需要之间的统一。

良好阅读环境的创设需要社会、家庭、幼儿园的共同努力。中少大低幼作为0~9岁儿童阅读专业的内容提供者和科学阅读实践者,为此做了不懈努力。中少大低幼强大的期刊群从0~3岁“宝宝问世必读”的《婴儿画报》,目前发行量最大的3~6岁《幼儿画报》,0~7岁《嘟嘟熊画报》,5~9岁《红袋鼠学前游戏》《红袋鼠故事汇》,做到了0~9岁年龄段的阅读群体全覆盖,同时出版适合0~9岁儿童阅读的文学、绘本、益智、手工等多品类的图书。对儿童阅读的年龄划分依据严谨的科学研究,内容由中国最精良的专家团队、作家团队和编辑队伍共同打造,为家长和孩子提供全年龄段、丰富多彩的少儿读物,是选择阅读读物的最佳目标。

除了温馨舒适的物质环境,更重要的是,儿童阅读是需要成年人引导的,持续的阅读时间、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效的阅读指导和积极的情绪等将会使孩子的阅读事半功倍。

孩子是世界的未来,我们盼望着能有更多的孩子童年里充满书香,心底播撒着智慧的种子。让我们共同努力来创设良好的儿童的阅读环境吧,这是社会和家庭给予孩子们成长中最好礼物。

四、创新读书活动――“线上线下”更多欢乐齐分享

新时期的公共图书馆早已达成共识:图书馆不应仅停留在“文献储藏室”这项单一功能上。尤其面对天性“爱玩”的孩子们,少年儿童图书馆如何通过开展缤纷多元的传统及数字读书活动,形成新颖的活动品牌,构建起一个分享和交流的“第三空间”,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1.让传统读书活动更有成效。目前,以演讲、朗诵、讲座、故事会等为代表的传统“线下”少儿读书活动仍占较高比例,少年儿童图书馆应着重思考在传统基础上实现突破,吸引更多读者。

一是打造活动品牌。优秀的活动品牌与品质是图书馆吸引读者、留住读者的关键因素。上海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每年举办的暑期读书月活动证明,图书馆应通过实践,逐渐打造出本馆特有的高质量的活动品牌,并使活动主题和形式保持相对稳定,让儿童走进图书馆后都能找到自己可以参加的活动,能有所收获。随着时间的推移,参与少儿读书活动的读者会越来越多。

二是拓展创意活动。孩子天生就是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图书馆有责任引导他们动手动脑、释放创意,创意绘画沙龙、创意手工制作、魔术空间等活动都很符合孩子们的兴趣点,而Cosplay(扮装)绘本舞台剧表演、动漫手办展、烘焙体验等特色鲜明的以家庭为对象的系列活动吸引的不仅仅是小读者,相信也是一大批“70后、80后”年轻父母的选择。

三是运用社会合作。图书馆不应单打独斗,要寻找社会合作机构来扩大读书活动的参与范围,使其更加有效。如健全和完善“馆校合作”模式,一方面将图书馆基础知识、图书资源等发展为学校的必修n,使每个学生都要通过实践或阅读课程来认知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另一方面,与学校联合举办读书活动或邀请学校参加图书馆举办的各类读书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儿童活动中心学生密集与集中教育实践活动的特色,尝试合作共建;与绘本馆、出版社、爱心故事屋、儿童语言发展中心、“故事妈妈”文化志愿者组织等机构合作,邀请专业老师到图书馆为孩子们读绘本、讲故事,共同开展阅读活动。

2.让“线上”读书活动更有新意。“线上”读书活动运用便捷、高效的数字手段开展,能进一步体现个性化阅读的价值所在。图书馆可开设少儿阅读博客,让小读者借助多媒体平台畅所欲言,交流个人阅读体验;利用微博的“微群”、“微话题”、“微相册”等功能,开展剖题征文、“微书评”征集、“随手拍”摄影作品上传等“微活动”,让少年儿童图书馆与小读者在“关注”与“粉丝”的全新关系中开拓另一种互动方式;与公益儿童国学网“小书房”合作,开展“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的读书会活动。此外,图书馆还可在馆内开展创意Flash制作、ppt培训、电子相册展示等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建设多媒体益智平台,通过多点触控、多人平板电脑联机进行团队游戏、机智问答、互动学习等多媒体活动。

参考文献:

[1]0~9岁儿童阅读环境的调查报告.少年儿童研究,2011(8)

[2]中国网事:盘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六大文化关键词.新华网,2015.3.5

[3]卢英桂.如何营造一个宽松自主的阅读区环境.考试周刊,2014(7)

[4]陈秋燕.阅读指导――少儿图书馆永恒的使命.图书馆论坛,2006(10)

[5]刘紫丹.精神餐馆,以声音载孩子们一程――基于少儿图书馆的讲座模式思考与实践.中国图书馆学会未成年人图书馆服务委员会编著,王小明主编.分享成果共铸未来――2012年全国少年儿童图书馆青年馆员获奖论文集[J].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6]魏祯.浅谈少儿图书馆的导读工作.图书馆学刊,2002(S1)

儿童阅读指导方法篇2

【关键词】少年儿童;阅读;阅读指导

阅读与少年儿童的成长密切相关。健康的阅读不仅有助于少儿良好思维的形成,还可以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1少儿时期的阅读十分重要

阅读习惯从小培养,个人如果在七八岁时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那他一辈子都很难再喜欢读书。在台湾的台中图书馆也有这样一种说法,阅读习惯的孩子习惯看书,习惯思考,具备了自己寻找答案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健全的人格。科学研究表明,人一生中大脑生长最迅速的时期是0~6岁,是口语发展、数字概念掌握的关键期,是行为性格的奠基期,最富有可塑性,是学习阅读的最佳时期。可以说,从婴儿阶段的0岁到15岁左右,伴随着少儿的成长,阅读也经历了初级阅读期、中级阅读期、高级阅读期,从最早的听觉视觉敏感,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接受智力开发,爱上阅读到有目的地阅读、涉猎面广地阅读以及对阅读的理解和阅读技巧的掌握。了解了少儿在不同时期的阅读倾向和特点,就会抓住阅读习惯的形成期,以求更高质量的阅读能力培养。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由此可见,阅读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十分重要。阅读可以是视觉活动、听觉活动、口语活动,甚至是触觉活动。少年儿童的成长离不开优质的思维、健全的人格和美好的精神世界。精神营养的补充,大多来自阅读。阅读能够提高语言表现能力,启发想象创造力,培养审美能力、鉴赏能力。

2营造全社会重视阅读的氛围少年儿童的阅读是其健康成长的需要

世界上任何一个开明的国家和民族,都会引导少年儿童多阅读,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因此,少年儿童的阅读习惯十“分重要。法国有句绕口令似的流行语:你告诉我你从小读的都是什么书,我就告诉你是怎样一个人。”在儿童读物的创作、推广作为一种公益时尚悄然走进公共图书馆,并逐渐被社会公众认可与接受。少儿图书馆在馆舍、藏书阅读环境、辅导阅读都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联合国科教文组织1994年《公共图书馆宣言》明确指出,公共图书馆的使命之一要从小养成和增强儿童的阅读习惯。《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指南》指出,公共图书馆负有特殊的责任支持儿童学习阅读,鼓励儿童使用图书馆和其他载体的资料。在公共图书馆里,推广少儿阅读的形式内容可谓纷繁多样,有全国的儿童阅读年、省市举办的未成年人读书节、坚持不衰的少儿大型读书活动;也有以馆内服务为主的多种多样的少儿阅读指导活动。少年儿童需要营造康健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少儿特点的阅读环境,有利于帮助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少年儿童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加强全社会阅读推广活动,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势必能对少年儿童的阅读活动和健康成长创造更加广阔、更加绿色的空间。自己的孩子阅读课外书,家庭拥有50本以上课外读物的家庭有3423家,占被调查总数的42.7%。在民间,活跃着许多热衷于少儿阅读推广的人士,他们之中有的是儿童文学发烧友,有的是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有的是从事儿童教育领域的研究者。以少儿阅读推广人阿甲和少儿文学博士王林为代表的一大批儿童阅读推广人,他们出于喜爱,讲述一本本打动人心的图画书,在孩子们的心田播下幸福的种子。通过讲故事种子的培训活动,改善儿童阅读的社会生态环境,引导和推广儿童阅读的原理和方法。

3少儿阅读状况分析及对策通过对少年儿童目前阅读的情况和少儿阅读推广的现状分析

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少儿阅读状况虽然整体上强于成年人,但也存在着应试压力、城乡差别、时间安排、功利阅读等方面的问题。在少儿阅读推广方面,文化、教育、图书馆、学校、家庭、民间等都在各唱主角,但整体规模不足,社会效政府部门在倡导应难以发挥到极致。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儿童阅读方面具体的规划和奖励机制、长效机制欠缺;教育部门的应试教育依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阅读及推广;学术研究部门虽然涉及儿童教育界、儿童心理学界、儿童文学理论界、儿童阅读学、哲学界,甚至医学界,但对儿童阅读心理、儿童阅读反应、儿童阅读各种影响因素、儿童阅读的意义的整体理论研究薄弱;公共图书馆在少儿阅读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一些佳绩,但在具体的阅读指导方面还缺乏更多的方式方法和具体的指导方案,阅读活动的组织还存在应时应景的现象。我国有3亿多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成长关系着民族的繁荣和富强,关系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少儿的健康阅读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与发达国家的少年儿童阅读在少儿推广与服务相比,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4提高家庭文化素质

家长科学引导孩子家庭的文化水平对子女阅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父母的文化素养是开展家庭阅读的基础,少儿图书馆的工作应该兼顾起提高家长素质。例如:放宽办证年龄,由零岁至成年,向父母开放,向准妈妈开放,向爷爷奶奶开放;开设家长书架如:“儿童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家庭教育以及各类名著、科普、历史等书刊,拓宽家长的知识,让家长了解孩,宽容孩,用自己的言行、知识来影响孩子、鼓励孩子,使孩子从小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少儿图书馆要指导家长重视针孩子读书时,要循序渐进,不宜划出过于狭窄的范围,或硬性规定孩子看什么书,在引导孩子阅读时,家长应有所宽容,在尊重孩子选择、让孩子感受到“快乐阅读”的基础上再进行适当的引导。

5针对当地农村留守儿童和就读于城乡结合部的农民工儿童而开展的公益性阅读

向农村孩子和就读于城乡结合部的农民工儿童提供基本的阅读条件,架起他们与书籍的桥梁,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消除他们阅读书籍的障碍,感受阅读的快乐,开阔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实现城乡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让阅读成为他们共同的起跑线。建立乡村图书室,针对0~14岁儿童(特别是0~8岁)的阅读心理,以图书馆分馆的形式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建立乡村绘本馆。根据0~14岁少儿心理及生理特点,以绘本为载体、以阅读推广为手段、以促进全民阅读为目标,致力于为每一个社区(城区)培养专业的亲子阅读推广志愿者(亲子阅读爸爸妈妈),以实现人人参与教育、人人贡献教育、人人享受教育的使命。

【参考文献】

儿童阅读指导方法篇3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家庭环境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堂外的时间阅读课外读物的活动。课外阅读对儿童影响的问题,国内外一直都有专家学者进行研究。国外的一些调查研究发现,课外阅读不只与儿童的成绩成正比,而且还对儿童的情绪和社会性发展有积极作用。但是国内一些关于儿童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显示,我国儿童在课外阅读方面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特别是相对于城市儿童来说,农村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在这些问题上的表现更为突出。

一、调研方法及对象

本次研究对湖北省阳新县的2所农村中学和2所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分别是白沙中学、龙港中学、潘祥希望小学和龙港完全小学。调查学生共计300人。按分层抽样法,分为小学低年部、小学高年部和初中部,每部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276份,有效率为92%。

二、调研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按照实际情况来说,调查问卷得出的结论与现实可能有一定的差距,这是由于孩子在填答问卷时,一般都不愿意把自己说得很差,因此往往对一些优秀的、好的项目进行选答,这也是与一般少年儿童的道德水平相吻合的。

(一)个人阅读情况分析

1.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阅读态度上的比较

在对于课外阅读的态度问题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显示出更大的兴趣。具体见表一:

留守儿童很大程度地缺乏父母的情感支持,在生活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空虚,需要在其他兴趣上寻找情感支持,而阅读是一种易得性比较高的途径。在平时读的书籍的类型方面,非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的功利性要求,平时读的教辅类书籍较多,达43.3%,这也是他们对课外阅读不太感兴趣的原因之一。相反,留守儿童由于隔代监护人无力管教、父辈监护人不敢苛责、同辈监护约束力不强,在阅读的内容方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从而可以培养阅读的兴趣。但是,对于阅读的目的,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非留守儿童,普遍都认为是为了提高作文水平,达到69.2%,而把阅读作为兴趣的则非常少,只有7.4%。

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阅读时间和阅读量上的比较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非留守儿童,在休息日和课余时间里,最常做的事情按顺序依次是:做家庭作业、和朋友玩耍、看电视、阅读课外书籍。因此,普遍的阅读时间都不足。在阅读量上,农村儿童平均没有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阅读量,但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之间的差距不大。具体见表二、表三:

由上表可以看出,农村儿童平均每周阅读时间都在20个小时以内,普遍存在阅读时间不足的问题,总体来说留守儿童的平均周阅读时间比非留守儿童平均周阅读时间短。在阅读数量上,除5-10本这个段上留守儿童高于非留守儿童,其他两段非留守儿童都占有优势。

3.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阅读范围上的比较

在阅读范围上,主要从获得书籍的途径来分析,从调查情况来看,书籍绝大部分是由老师推荐,比例分别达到63.4%和62.5%,其次留守儿童是自己在书店选择,达20.9%,非留守儿童则是由家人推荐,达18.6%。除由老师推荐外,留守儿童倾向于自己选择,接触到的书的类型更多,在阅读范围上更广;而非留守儿童倾向于由父母推荐或购买,但父母所买的图书中,学习类教辅占了86%,而能吸引孩子阅读的文学故事类、漫画类书籍被认为是闲书,非留守儿童所接触到的书籍类型比较有限。

(二)家庭阅读环境分析

家庭环境对于孩子课外阅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由于监护人的不同,会使孩子的课外阅读情况产生巨大的变化。

1.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比较

许多父母看到孩子读一些与课本无关的书籍就一概斥之为“闲书”,大加阻止。由调查数据显示,非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不赞成阅读课外读物的达到62.5%。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不赞成的只有27.5%,具体情分析如下。

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非留守儿童能够得到监护人的指导的比例比留守儿童要高出许多。非留守儿童能得到指导的比例在全部非留守儿童中占74.3%,留守儿童中的只有42.9%,其中:(1)教孩子认识生字的比例是57.3%和47.7%;(2)推荐课外阅读书籍的比例是39.2%和25.2%;(3)在孩子阅读时讲解不懂的地方的比例是63%和45.6%。

非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愿意对孩子的课外阅读提供资金支持,比例达到58.3%,而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虽然不反对他们阅读课外读物,但并不愿意提供资金支持,其比例只有19.7%。此外,非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能坚持每周抽出时间陪孩子一起阅读的达到62.8%,每周陪读的时间大概是1个小时左右;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则几乎不会陪他们进行阅读,164个留守儿童中只有7个,而且不能保证每周都能抽出时间。

2.留守儿童家庭环境分析

留守儿童由于原本的监护人缺席,因此在课外阅读的支持和指导方面会产生一定影响,加上监护人的情况复杂,主要可以分为以下4种情况进行分析。

儿童阅读指导方法篇4

一、儿童阅读推广活动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儿童阅读推广是指在科学的、正确的阅读观念的指导下,通过多种多样的渠道、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向引导儿童阅读的人介绍正确的阅读指导方法,推荐符合每个儿童特点的阅读素材和发扬科学的阅读理念,并引导儿童自由、快乐地阅读,帮助其真正体会到阅读的乐趣,爱上阅读活动。

儿童阅读推广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关研究表明,人一生中的很多习惯大多是在童年时期养成的[1]。阅读也不例外。因为在儿童时期,大脑的发育还处于敏感时期,在这个阶段的学习效果非常显著,如果在这个阶段培养了良好的阅读兴趣,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终生受用。然而随着身体的长成,大脑的发育也基本完成,这个时候如果再想改变某些习惯将会非常不容易。因此,开展儿童阅读推广活动,从小培养儿童的阅读习惯、文学素养和主动思考、勇于探索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儿童在阅读的独立自主性、阅读内容的选择方面,以及在阅读的年龄上都比较欠缺,在阅读能力的培养方面还有很大差距。例如,发达国家的儿童大多在六到九个月大时就已经开始进行一定程度的阅读了,而我国较早的也是在两到三岁才开始接触阅读;又比如,我国儿童要到八岁以后才基本上能够进行独立的阅读,而在美国,平均四岁左右的儿童就可以达到这个水平了[2]。除此之外,我国大部分儿童在阅读时过于依赖插图,阅读质量低下,并没有体会到文学的真正价值,不利于儿童正确阅读习惯的养成。因此,进行儿童阅读推广活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图书馆作为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机构,有义务也有责任为推进我国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正处于人一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而阅读是获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的必要途径,因此,图书馆在儿童阅读推广活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图书馆具有丰富的阅读资源、专业的管理人员和合适的活动场地等,为顺利开展青少年的阅读推广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基础,是儿童阅读推广活动的重要阵地。

二、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目前,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儿童在阅读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方面重视程度不高,严重阻碍了阅读推广活动的发展。

虽然我国教育不断地进行改革,但是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以及在社会发展现状的大背景下,很难使人们转变已有的教育理念。一方面,学校的老师和家长在儿童阅读推广方面的意识比较欠缺,而我国儿童成长的特点是普遍缺乏独立能力和自主能力,对大人的依赖程度较高,从而导致儿童阅读时间的缺乏、阅读量的不足和阅读爱好的缺失。另一方面,图书馆缺乏对儿童阅读推广的重视,导致了在儿童阅读设施、馆藏资源方面的投资力度不够,并且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没有起到作为儿童阅读推广主要基地的作用[3]。

(二)对儿童阅读推广目的的理解有偏差。

图书馆的儿童阅读推广与在家庭、学校等的一般阅读是不同的。在班级和在家里的阅读局限于固定的书本资源、阅读主题方向和单一的版式内容。图书馆的儿童阅读推广不局限于封闭的空间,根据个人的差异、认知和不同时间段的爱好进行开放式的阅读、理解和思考[4]。因此,老师和家长认为在学校或家庭的阅读课等同于图书馆的阅读推广的想法是错误的,导致预留给儿童去图书馆的时间很少;此外,对于图书馆自身来说,在阅读推广活动中,并没有采取科学和正确的方式对儿童的阅读习惯或喜好进行调研,而是盲目地根据一些出版商的推荐进行采购,或者以网上一些所谓的排行榜为依据向家长或儿童推荐读本。这就大大降低了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的效果和意义。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儿童自由地、快乐地阅读,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的书目和阅读的方式,培养文学品味和素养。

(三)网络对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活动的冲击。

科技的进步诞生了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互联网的发展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方便。在信息技术普及的情况下,儿童耳濡目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一些智能设备功能强大,激发了众多儿童对电子阅读的兴趣,从而也就降低了儿童去图书馆的热情,使得图书馆的利用率低下。然而,网络是把双刃剑,给儿童阅读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非常严重的问题,例如网络信息繁杂,不能保证儿童完全不受错误信息或不良信息的误导和诱惑,从而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5]。

三、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活动策略

对于目前我国儿童在阅读方面的各种问题,国家教育和文化部门应当充分重视,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促进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图书馆是为儿童提供阅读活动的主要基地,尤其是一些公共图书馆的建设,由于其规模较大、资源种类涵盖全面,是进行儿童阅读推广活动的最佳场所,同时,这也是图书馆对我国教育及文化事业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如何快速有效地推进儿童阅读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策略: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阅读意识。

观念和意识是指导一切行为的准则,因此,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真正意识到阅读推广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是儿童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图书馆进行儿童阅读推广策略的首要任务。这里观念和意识的主体包括图书馆、社会及家长三种角色,这三个主体对儿童阅读的推广活动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

首先,图书馆作为阅读读物、阅读场所的直接提供者,其自身的建设观念直接影响了儿童阅读规模、资源所占的比重和推广活动的质量等。因此,图书馆应该与外界社会接轨,及时掌握我国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动向,提高儿童阅读推广活动的重视程度。通过调研等手段了解儿童阅读情况的现状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在科学和正确的理论指导下,结合图书馆自身的规模大小、资金支持、地域特点等实际,抓住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机遇,积极推进图书馆儿童阅读活动的实践进程[6]。

其次,社会的重视有助于营造儿童阅读推广活动的大氛围。这主要体现在政府的观念建设上。政府作为统筹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机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出台将会对儿童阅读推广活动起到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

最后,对于儿童来说,接触最多的是家长,家长的教育思想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学习观念。改变家长对儿童阅读的错误观念、帮助家长树立重视儿童阅读的意识有很多方法和渠道。例如定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电话走访等,或者借助微信、QQ、电子邮件等通讯工具推送一些信息,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在教育儿童阅读方面的困难,从而调动他们对儿童阅读推广活动的积极性。

(二)营造阅读环境,丰富阅读资源。

首先,图书馆要营造良好的儿童阅读环境。儿童处于一个敏感和感性的年龄阶段。良好的阅读氛围能够吸引更多的儿童。因此,一方面我国图书馆要加大儿童阅读推广的力度,应与学校、社会、家庭等合作,专门为儿童设置更多的阅读场馆,举行更多的阅读活动,另一方面要注意空间的布局和装饰,阅读场所要符合儿童生理发育的特点,也要符合儿童心理接收能力的特点,如提供儿童安全座椅、绘制彩色墙壁和花式书架,等等。

其次,图书馆要丰富馆藏资源,以尽量满足儿童的各种阅读需求。另外,图书馆的儿童阅读读物的选择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水平而设置不同的层次,除了从主题和内容上考虑之外,还可以综合封面、图画、版式等多方面考虑[7]。

(三)提高图书馆人员的专业素质。

由于儿童独立自主的能力欠缺,阅读时需要更多的指导,因此,就提高了对图书馆员的要求。儿童图书管理员不仅要具备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的能力,还要对儿童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等非常熟悉。图书馆可以通过招聘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同时对馆员及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其对儿童阅读的引导、推广能力和与家长、儿童的沟通技巧,并制定有效的考核机制,督促管理者积极学习,提高自身专业实力,为儿童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四)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

多样化的阅读推广活动可以从多方位多角度激发儿童阅读的兴趣,培养其文学情感。第一,图书馆可以结合一些特定的节日营造儿童阅读气氛,例如在六一儿童节、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4月2日的中国儿童阅读日和其他一些节假日等提供阅读服务,举行读书活动。第二,可以定期制作不同主题的视频,以儿童喜欢和容易接受的动画、卡通、故事等形式,让儿童了解读书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并宣传图书馆的基本情况,让儿童全面了解图书馆的资源、功能和服务;第三,图书馆应加强与学校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各种文化活动中,并充分利用社会公益、媒体等资源,为儿童提供优质的阅读服务。

(五)完善儿童阅读推广平台的建设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融入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角落。图书馆应充分利用高科技技术,建立并完善儿童阅读推广平台,积极创新儿童阅读的服务模式[8]。正确地引导儿童使用网络和数字设备,可以吸引儿童阅读的注意力,激发阅读乐趣。图书馆可以开发和设计符合儿童操作习惯的图书检索系统,培养儿童主动学习的能力;通过推广平台为儿童提供分享阅读感受、交流阅读经验的功能,培养他们积极思考的能力、发散思维的意识。

儿童阅读指导方法篇5

关键词:少年儿童;图书馆;网络;阅读指导

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171-01

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手机、电脑的普及,少儿图书馆应重新定位,主动承担起少年儿童的网络阅读指导工作,开展合理的活动,以正确的方式在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网络阅读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以求全面发展。

1.少年儿童图书馆阅读指导的定义

少年和图书馆阅读指导,指的是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引导小读者独立地选择读物,培养正确阅读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利用文献资料及掌握使用图书馆技能。

2.少年儿童图书馆阅读指导的作用

阅读指导工作室少年儿童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内容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2.1有利于加强和提高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水平。少年儿童在开始认识世界、认识生活时,便与阅读结下了不解之缘。阅读能够使他们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去认知世界、体验生活,最重要的是,阅读可以感染孩子们的心灵,引导他们树立爱祖国、爱人民的价值观。但这只是人们理想的阅读结果,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得到,如果没有正确的阅读指导,孩子们就可能遭受不良书籍的影响而做出危害自己和他人的事情。因此,阅读指导工作有利于加强和提高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水平。

2.2有利于发掘、培养少年儿童的特殊才能与兴趣。阅读指导工作是及时发掘、培养少年儿童各种才能的特殊渠道。全国各少年儿童图书馆多年的工作经验证明,许多少年儿童在阅读指导老师的正确引导下,能够钻研学习,极大地扩大了知识面,在多个方面显示了较高的天赋。

2.3有利于纠正少年儿童的不良阅读习惯,增加其自学能力。一些少年儿童在阅读时往往会出现"滥读"、"厌读"、"偏读"等不良的阅读习惯。因此就需要通过阅读指导,来诱导孩子们能够改善自身存在的不良阅读习惯,引导他们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3.少年儿童图书馆阅读指导的优越性

3.1新颖性。网络阅读是不同于书本阅读一种全新的模式,通过网络和移动通讯设备,只要轻点一下鼠标,海量的信息资源供我们浏览学校,文字、图片、声音等静态的、动态的都成为阅读的对象,更有助于少年儿童对所学知识有深入透彻的了解,获取更多的信息。

3.2广博性。传统的阅读方式多限于书面上的文字资料,而网络可以提更海量的信息,载体类型也是非常丰富。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了解学习全世界范围内的知识,不仅可以获取文字,还可以获取声音和图像等信息,有助于少年儿童拓宽视野,增加阅读量。

3.3创造性。网络阅读,面对的是包罗万象的信息,其中有好有坏,每个人都需要作出判断和选择,对于青年们来说,具有极大的创造性和挑战性。

3.4少年儿童图书馆阅读指导的影响。

(1)正面影响。①海量的阅读资源,不仅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新兴的网络阅读,不但拥有传统阅读文字的功能,还包含大量的多媒体资料,从而信息含量更加丰富。网站中的大数据存储,极大地丰富了阅读类型以及阅读内容,并且可以打破时空限制,使青少年读者随时随地都能进行阅读学习。②网络有良好的互动性,可以帮助少年儿童拓宽交往空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信息技术2.0时代,青少年在进行阅读时,还可以同文章的作者以及其他小读者进行互动交流,从而达到一种更好的阅读效果。③网络的开放性,给青少年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2)负面影响。①阅读效率被拖延。网络上的阅读内容具有冗杂的特点,导致少年儿童在选取阅读内容时无从下手,降低了青少年的阅读效率。除此之外,网络上的一些阅读信息中穿插了大量广告和游戏,有可能会分散他们的的注意力,使青少年无法认真阅读。由于他们的抵制能力差,和有可能对成长造成不良影响。②损害身心健康。网络上信息包罗万象,除了有助于学习的内容之外,还存在很多不良信息。由于青少年读者还未成年,在认知方面没有足够的经验,不能明辨是非,导致黄色、暴力以及网游给青少年的身心带来不利于成长的影响。

结语:少儿图书馆大力发展少年儿童在互联网络上的阅读指导,对少年儿童进行积极地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合理利用互联网这一大资源,自觉抵制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帮助青少年利用网络来进行阅读学习。除此之外,有关部门还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办法,为全国的少年儿童一个绿色的健康环境,指导青少年健康的进行网络阅读。

参考文献:

[1]阎琼英浅阅读时代图书馆少儿阅读指导的实践与思考[J].(图书馆工作2013)55~57

[2]毛晓明江苏省公共图书馆少儿服务工作现状与思考[J].(新世纪图书馆2015)100

儿童阅读指导方法篇6

[关键词]中小型图书馆;少儿阅读服务;探索

少儿阅读服务工作是以宣传、辅导的方式,激发读者阅读的动机、提升阅读理念、养成阅读的习惯以达到良好阅读效果的服务形式,是少年儿童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具体体现,是少儿工作的重要部分。在充分把握少年儿童阅读心理的前提下,了解少年儿童读书兴趣和需求,推荐优秀书刊给少年儿童读者,帮助和引导少年儿童深入细致地阅读,帮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掌握积极思考的方法、充分理解图书的内涵,使儿童不仅能读书,而且会读书,进而对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良好的影响,并受益终身。

一、中小型图书馆开展阅读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

中小型图书馆开展阅读服务工作,是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阅读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们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能陶冶性情、丰富情趣、完美人格、拓宽视野、完善观念和增强能力。在阅读过程中能获得精神享受,体会人生的充实和美好,伴随人的成长终身。阅读习惯要从小培养,阅读过程是一个心智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分析、综合、想象、概括能力得以提高,是儿童自我成长的重要学习方式。高尔基说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名言形象地说明了书籍对人类的进步成长的重要作用。

二、中小型图书馆开展少年儿童阅读服务工作的作用

(一)“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对中小型图书馆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好的书刊能影响儿童的一生,能扩大儿童的知识面、陶冶情操、树立志向、激励进步;而有害读物也能毒害儿童的思想,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甚至造成道德上的危机。因此,阅读指导工作必须帮助小读者们优选读物,有意识地引导他们阅读,以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阅读是少年儿童开发智力、掌握知识的基本手段,也是他们了解世界、认识自然的重要途径

阅读服务工作就是在中小型图书馆馆员的指导下,少年儿童通过自学,掌握阅读自助,提高阅读技巧,进行自我探索求知的学习过程。但由于少年儿童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有限,他们对书籍的选择能力差、学习目标不明确、阅读方法欠缺,往往会造成对阅读的盲目性,进而影响阅读兴趣的培养,这就需要中小型图书馆馆员细致耐心地辅导。要针对低幼、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等不同年龄段,故事、童话、歌曲、图画等不同爱好,娱乐、求知等不同需求的读者,推荐不同的图书和期刊,并有针对性地指导阅读,帮助他们培养阅读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并进而增强理解掌握知识的能力,为他们进―步了解世界,认识自然打下基础。

(三)适应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更新知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要求越来越高,少儿阅读服务工作者重任在肩。在开展阅读服务工作中,要认真把握时代脉搏,不断探索适应取代的新的阅读指导方法和形式,适时进行调整,始终保持与时展格调―致。作为少年儿童阅读服务的专业工作者,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强化工作责任心,在工作中给予他们更多的辅导、更积极的帮助,引导他们多读书、读好书,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知识,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与时俱进,成为时代新人。

三、中小型图书馆阅读服务工作的发展趋势

阅读服务工作是少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更新观念,产生新思想、新思路,并落实到工作中,阅读工作才能持续深入地开展。要有“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对读者需求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一)培育传播知识的种子,做好“如何利用图书馆”的宣传教育

要提高儿童的阅读意识,首先要对儿童进行利用图书馆教育,应把中小型图书馆的业务辅导范围延伸到学校。中小型图书馆对各学校推荐的小服务员优先进行“如何利用图书馆”的培训,让他们熟悉图书馆,了解图书馆,进而利用好图书馆。然后通过这些小服务员作为传播知识的种子,在各自的学校和班级开设“如何利用图书馆”的知识介绍,内容除以往的图书馆的作用、名人与图书馆、藏书内容、查找途径和技巧、借阅方式外,还要协助学枚和班级进行图书室(图书角)的建立,以提高儿童利用中小型图书馆的意识和阅读技能。

(二)利用传统的和现代的手段,开展新书、好书推荐和导读工作

为帮助和引导儿童多读书、读好书,首先,要充分利用“新书、好书推荐专架”、网络信息等,宣传推荐新书、好书,以扩大新书、好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推荐读物应思想内容健康,语言文字规范、知识性、趣味性兼顾,图文并茂,易被少年儿童吸收领会;其次,推

荐读物尽量与学校教育教学相结合,使校内外阅读内容得以相互促进,以保证阅读质量效果。推荐工作要根据学校的阅读计划和各年龄层儿童的阅读倾向,可设“童话故事”、“最新校园文学”、“中学生必读”、“小学生必读”等专架。

(三)掌握儿童教育心理,培养儿童阅读能力

中小型图书馆在开展阅读指导服务工作中,应利用图书馆的社会性、教育性、学术性,发挥传播知识、传递情报、开发智力、进行思想教育的社会功能,有针对性地对儿童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儿童的阅读能力包括朗读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获取与自学能力以及思想情感体会能力等。培养儿童阅读能力是潜移默化的过程,是在组织各种读书活动、与读者谈话、推荐图书、宣传辅导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要充分把握儿童教育心理,为儿童答询解疑,对他们在阅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热诚指点,以帮助他们提高阅读技能。

四、结论

培养少年儿童阅读能力,是中小型图书馆服务工作中永恒的主题,要针对少年儿童的素质、能力、性格、志趣、特长等差异,以良好的服务,激发和引导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与求知欲,使他们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悟人生观、价值观。要鼓励儿童和书做永远的朋友,引导儿童在阅读书,体会读书的无穷魅力,养成终身读书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儿童阅读指导方法篇7

关键词:儿童文学;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

在小学语文学习的阶段,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阶段,而儿童文学从始至终都会贯穿在小学生课外以及课内阅读和学习中,同时,小学生很多的课内以及课外活动当中儿童文学也都渗透在内。因此,怎样有效的通过儿童文学的阅读提高学生的语言阅读能力,使儿童文学的特殊功能在小学生的阅读中得到尽可能大的发挥,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儿童文学对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作用

(一)儿童文学有利于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首先,增强小学生课堂阅读的趣味性。因为课程标准的改革以及教学理论的不断更新,现在,儿童文学已经大量进入了语文教材当中,可以说,儿童文学已经成为了小学生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文学作品中儿歌、童话、寓言、故事、小说等体材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均有所体现。

(二)儿童文学有利于小学生阅读基本素质的培养

词语的积累、识字写字、语感等能力是进行语文阅读的基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儿童文学阅读促进小学生快速有效识字、认词。第二,儿童文学阅读有利于小学生思维培养。儿童童话为儿童思维锻炼带来了契机,以童话的趣味性为前提,教师很简单的设计一些问题,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从而达到培养儿童多种思维方式的目的。第三,儿童文学阅读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

二、如何利用儿童文学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点燃阅读的兴趣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功的向导”。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识兴趣。儿童对周围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如蚕宝宝如何进食蚕叶,小蝌蚪如何在水中游动,万花筒的千变万化以及蚂蚁如何搬家等都很好奇。同时会提出一些很有意思的问题,如:风车为什么会转?冬天玻璃上为什么有雾气?教师应珍视儿童的这种求知欲,鼓励他们观察、学习,自己去寻求答案。

(二)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于这句话,在指导小学生语文阅读儿童文学当中是非常的重要的。老师,要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儿童文学的方法,而不是让学生读一遍就就行了,教会了阅读方法,就相当于为学生开启了知识宝库的一扇窗。目前小学生儿童文学阅读的现状是读物很丰富,儿童不但不会选书,而且选完书也不会正确的读书。

(三)教师要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要利用好儿童文学

小学老师在课堂教学当中,要通过学生对儿童文学的兴趣度,来创新阅读方式以及丰富阅读课的阅读内容,用创新的阅读模式,来达到小学生阅读儿童文学的需求。

1.教师要创新阅读课的形式

在教学中,教师可创造性的把儿童文学阅读与唱歌、思考、疑问、写作相结合,使学生在与教师互动式的活动中增强对阅读的兴趣。小学语文老师可以采用读与唱相结合的方法,在该方法中,老师们要善于创设各种各样的教学情景,充分发挥歌唱的功能与特点,把朗朗上口的儿歌、诙谐有趣的绕口令以及一些经典的对话等引进课堂,通过情景模式来不断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老师们还可以采用读与思相结合的方法,极力的去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让学生在阅读儿童文学的时候和自己的思维同步,这样能够有助于学生掌握儿童文学中的内容。

2.教师要丰富阅读课的内容

要想丰富阅读课的内容,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课上阅读的时候转化为一种游戏活动,在阅读游戏挡住哦哦那个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兴趣”的第一站是“体验”,要积极丰富教学内容,要让学生通过儿童文学的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大多小学生都喜爱表现,可组织课堂游戏深化学生对儿童文学的理解,从而达到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举行“手抄报评比”、“话剧表演”、“课外阅读知识竞答比赛”等。针对低年级小学生可开展童话表演等活动,让学生扮演成儿童文学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分角色表演;对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可以通过排演课本剧的方式来进行丰富阅读课的形式,这样,在学生表演的过程当中,就会加深了读本内容的理解,同时还能够让学生获得一份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以及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从而达到在阅读中获得乐趣的目的。

儿童阅读指导方法篇8

【关键词】心理学教育学学前儿童绘本阅读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G252.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20)30-0097-02

1.前言

先从我们自身发展身心过程研究的话,6岁之前发展过程非常迅速以及打下了坚实基础,不要小看就这么短短几年的发展,其影响是很大的,说是影响人的一生都不为过,我们国家有个谚语是这么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意思是学前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十分关键[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指出:公共图书馆应该让青少年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鼓励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推动其了解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艺术以及科学成就发明。我们可以看出少年儿童教育绝对是公共图书馆应该担负起的重任。阅读推广学前儿童绘本必须作为公共图书馆少儿读者服务工作的重心内容。

2.公共图书馆学前儿童绘本阅读推广工作中的缺陷

教育学家普遍认为,几乎一切的学习基础都要以阅读起步,我们也可以看出阅读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教育专家研究表明:零到六岁的幼儿时期,非常适合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与习惯,因为在这个时期,幼儿记忆力强,对知识或行为非常敏锐,记性好,感知强,接受新鲜事物很快,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阅读一定要重视娃娃时期,越早进行,就越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绘本的主导就是图画,语言精炼活泼、绘画好看、故事幽默,幼儿就会喜欢上阅读。绘本如果是优秀经典的,光看图就能明白故事在说些什么,就算是不识字的儿童,也可以根据图画内容明白故事含義,自己发掘乐趣。

2.1图书馆工作人员绘本阅读理念不足

大部分图书馆工作人员并不充分了解儿童有多么需要绘本阅读,一些图书馆工作人员反而会觉得绘本很薄,整本也没有几幅图,内容所表现出的信息量太少,比不上有些文字比较多的少儿图书,它们在书中介绍了许多知识,图书的售卖价格也比较贵,性价比不高。另外,图书馆阅读推广学前儿童绘本大部分是对于三岁到六岁的幼儿,不太重视零岁到三岁的幼儿。调查数据显示,三岁发展好了,未来也才能发展好。我们必须有效实现教育儿童,培养有才之人,在初生时期就提供适当的教育与影响,促进幼儿更好的身心发展,因为如果等三岁之后再开始教育的话,时间上就太晚了。零岁到三岁之间的婴幼儿真的需要好好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因此,图书馆推广绘本阅读的时候,应该格外重视零岁到三岁幼儿和三岁到六岁幼儿的书籍材料[2]。

2.2图书馆阅读推广学前儿童绘本的专业人才不够

阅读推广学前儿童绘本工作其实是很难的,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达到一定的水准,比如熟悉学前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尤其是针对幼儿的阅读心理。还要非常了解绘本内容。推广绘本阅读对于我国公共图书馆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新的工作方向,所以就整个行业而言,专业人才是远远不够的。

3.绘本阅读对学前儿童的意义分析

绘本属于一种由图画作为主导的书籍,其语言非常精致化,图画比较有趣以及生动,有趣的故事内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孩子的阅读兴趣得到大大的提高。在阅读优秀以及经典绘本的过程中,可以在观看图片的基础上,更好地完成故事主要情节的阅读以及理解,就算是一些比较小的孩子也可以在图片的基础上完成故事的阅读,并从中找到乐趣。

3.1绘本培养审美能力

绘本是一种艺术形式,擅长通过绘画讲故事,专门给儿童设计的。如果是很优秀的绘本,需要插画家精心手绘,绘画的技法与风格要格外重视,还有图要精美,注重细节。优秀的绘本中每一页都能彰显出艺术。图画精美、故事精彩可以让幼儿不仅能享受文学,还能感知美的能力,帮助他们培养欣赏美的能力,然后才能表现美。

3.2绘本丰富幼儿知识,推动多方向发展

大量的绘本融进人格教育与智力开发,图像生动形象、情节生动,将许许多多丰富多彩的领域知识给儿童展现出来,让幼儿利用读画,开心地把握故事含义,感受读书是有意思的,同时读书时,利用不太直接的体验,让情感与知识更加浓厚。而且,幼儿语言表达与观察记忆能力可以在阅读中得到加强。

3.3绘本便于亲子关系更亲密

儿童喜欢依赖父母,与父母交往,父母让幼儿感到安全。数据显示,在很小的年纪就能有安全感的儿童,将来能非常迅速地适应新环境,专心学习,探索环境。亲子阅读有助于亲子之间增进感情,两者之间沟通交流便于亲子间关系更好。

4.为学前儿童选择适合的绘本

图书馆工作人员一定要认识到绘本读物对于儿童身心发育的重要程度,在这个过程中要熟悉绘本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关于绘本的具体阅读技巧,充分地掌握关于儿童的一些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学科知识。在学龄前儿童绘本的推广过程中,图书馆工作人员一定要重视学龄前儿童的具体发展心理学以及学前教育学,并且需要从儿童的心理发展以及儿童的阅读心理学方面完成工作的开展,这样就可以对绘本有更多的了解,和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相适应。没有人天生就会阅读,儿童阅读需要父母的陪伴以及相应的指导。与儿童一起进行阅读属于一种比较简单、有效以及经济的教育方式。图书馆的重要任务就是帮助父母更好地学会与孩子共同的阅读绘本。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可以把学前儿童分为以下几类:新生儿阶段(0至28天),婴儿阶段(28天至1岁),幼儿阶段(1至3岁)以及学龄前阶段(3至6岁)。阅读绘本的年龄限制不是特别清晰,0岁的孩子同样可以阅读3岁孩子阅读的绘本,3岁孩子同样也可以阅读0岁孩子阅读的绘本,但是关于每个年龄段孩子的具体阅读要求具备不同性,会按照儿童的具体年龄特点进行要求,比如年龄越小那么要求就会越低。

4.1学前儿童0至3岁阅读绘本特点

0至6个月的婴儿具备较弱的视力,他们非常喜欢鲜明色彩的一些图片。这些图片非常利于婴儿视力的训练,这种绘本主要包含:《颜色》以及《脸,脸,各种各样的脸》等,操纵实际物体属于幼儿探索世界的一种主要方式,因此,大约1岁的孩子在拿到绘本之后就会出现撕咬的状态,因此家长应该进行适当指导,大致在2岁以后,孩子们就会了解绘本的具体作用,因此为6个月至2岁孩子进行绘本的阅读,主要是为了完成孩子视力的训练,提高阅读兴趣,培养相应的感知,为后续想象力以及言语等能力的开发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2至3岁的儿童可以在思维以及语言的基础上认知周围的事物,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一定要重视给予孩子比较多使用语言的机会,他们可以询问一些关于绘本内容的具体问题,让孩子学会观察以及思考,并鼓励孩子利用比较简单的语言总结答案。

4.2学前儿童3至6岁阅读绘本特点

3至6岁的儿童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地培养了相应的思维,并且可以在具体的形象或者事物方面来表示自身的联想,这个年龄段的婴儿大致都进入了幼儿园进行学习。在老师的具体指导下以及与同伴进行互动的过程中,他们的智力以及语言技能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这时候父母可以为他们选择具备连贯性的绘本,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会对喜欢以及不喜欢进行区分,他们会寻求他们喜欢以及认可的角色,并对某种类型的书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有非常多适合3至6岁儿童阅读的绘本,比如,如《方格子老虎》以及《宫西达也恐龙系列》。儿童大致在3岁左右就具备性别意识,因此在这个阶段实施性别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这些绘本主要包含:《乳房的故事》以及《我可爱的身体》等。要对3至6岁的儿童实施生殖方面的教育,保障儿童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这时候,他们可以阅读《我从哪里来》以及《我出生的那一天》等系列绘本。

5.指导孩子阅读绘本的步骤

指导孩子阅读绘本的步骤具体分析如下:第一步,让孩子自己认真看一遍绘本,不讲解,让他们自己领会绘本故事。儿童先看封面,最后看封底,由于不是正文的地方内容和正文关系密切。要让孩子看图画色彩与人物表情。之后,家长关注儿童自身的体验感受。第二步,家长声情并茂地朗读绘本文字过程中,儿童仔细观察图画[3]。一边听有声言语,一边看精美图画,脑海中自行结合有声言语与图画信息,形成活动性强的连贯故事。此时,孩子心理在发展,他们的观察力与想象力都将有很大的提高。亲子共读时,家长需要引导儿童与自己一同走进故事,用游戏演绎故事,不仅拉近亲子关系,还可以推动儿童发展自身。第三步,和儿童沟通。孩子阅读时一定会产生不少感受与想法,应该及时进行交流沟通,家长注意观察,抓住儿童感兴趣的地方,与儿童互动沟通。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过程描述如下:幼儿在三岁到四岁时,通常可以主动讲述生活,不过如果围观人数较多,表现会有点怯场。到了四岁到五岁时,孩子大概可以独立讲简单的事。通常来说,到了五岁到六岁的年纪,大部分儿童可以准确表述,同时表现较多,一般可以大胆自然地生动表述。所以,阅读亲子绘本时,需要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提出不一样的阅读要求。比如三岁到四岁的幼儿,引导孩童看图说话;等到了四岁到五岁的年龄,引导儿童按照图画信息,简单讲述;而五岁到六岁的呢,孩子应该可以完整描述故事,并且有了自己的看法。

6.指导孩子阅读绘本时的注意事项

学前教育学表示,儿童在活动中发展,操作事物时促进情感、认知与个性发展,不可以让他们一直坐着,必须通过听书或看书等方式提升自我;教育内容与方法应该根据孩子自己的身心发展规律,同时推动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注重学前孩子不同的发展特点,不要太幼稚,也不要太成人。家长可以通过亲子共读绘本对孩子进行教育。共读过程中,孩子是教育的主體,他们自己需要充分调动感官积极参与阅读,才能读懂故事,绘本绝对不能仅仅是一本故事书的存在。孩子阅读时,家长不要经常参与。由于成人和学前幼儿思维特点不同,成人阐述与准备问题,很容易与孩子感觉不匹配,很容易影响孩子进行纯正阅读。儿童感兴趣的地方与成人也不同,阅读过程中建议引导孩子自由想象,毕竟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学前期想象非常活跃,基本贯穿所有的活动,有利于儿童发展认知、情绪等。因为认知水平约束,学前儿童十分擅长想象,拥有丰富的想象力[4]。天马行空是孩子的天性,作为家长必须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尊重,不要用成人的眼光评判干涉,也不要急于灌输大人的思想。只有氛围宽松,才能营造出积极情绪,激发儿童更丰富的想象,消极情绪只会阻碍儿童的想象。家长应该支持儿童大胆观察、大胆想象,欣赏孩子的个性想法。

儿童阅读指导方法篇9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2-0073-04

策略是“一种目标导向的、为能促进心理及行为表现而进行的认知操作”。而阅读理解是“读者同时提取信息和建构文章意思的过程”,是阅读中较高水平层次的认知加工过程。儿童英语阅读理解策略是指以英语为母语的儿童在面对不同类型的英文阅读材料时,为准确、有效地提取文章信息和理解文章意思,相应采取的一系列具体方法、步骤,是一种内在心理活动和外在行为表现的总和。英语阅读能力是儿童进行英语学习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也是奠定儿童未来学习、成长发展的基石。“如何教”以帮助儿童掌握有效的阅读理解策略,成为小学英语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几种主要的儿童英语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

(一)交互式教学模式

交互式教学是指以师生间的交互对话为背景,在真实的阅读任务中培养儿童灵活运用阅读理解策略,并有效提高儿童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是由佩林卡萨(a.S.palincsar)于1982年提出的。交互式教学充分吸收了专家支架、预期教学和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思想,现已成为最具影响力的英语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之一。

交互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着眼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作用,重点培养儿童掌握“总结”“提问”“阐释(疑难)”以及“预测(下文内容)”等四种阅读理解策略,主张在儿童需要时给予提示和支架。交互式教学主要包括如下两个重要的步骤。

第一,教师解释阅读理解策略并进行示范。教师先呈现要阅读的文章,并提供一定的线索激发儿童的背景知识。然后,在儿童默读完一段文章后,教师具体示范“总结”“提问”“阐释(疑难)”以及“预测”等四种阅读理解策略是什么,如何将它们应用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教师鼓励儿童根据自己的水平积极参与其中,并给儿童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师生间进行“交互”对话是重要环节。“交互”对话特点如下:师生都应明确教学目标;对话应有主题、方向;灵活地利用儿童的理解,把它与新知识联系起来;教师应帮助儿童就对课文的理解来展开讨论,而不是只作字句的重复;教师对儿童的发言所作的评价能引导学生更积极地作出建构性的反应。

第二,儿童进行讨论与练习。教师要安排儿童轮流做小组(4~6人)的“老师”。在组员都默读完一段文章后,“老师”要像教师那样带着大家进行“总结文章内容、提问、阐释疑难、预测下文内容”等活动。这些活动都是在师生的自由对话和讨论中进行的。学生参与讨论的形式主要有:详细阐述和评价他人的总结;提出其他问题;评价他人对下文内容的预测;请教别人,要求澄清疑问;帮助他人消除对文章的误解。

最终,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儿童能够内化对阅读理解策略的认识,独立应用策略进行阅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会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减小。

(二)直接解释教学模式

直接解释教学指教师以直接外显的方式教授儿童一种或几种阅读理解策略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最先是由罗勒(L.R.Roehler)和达菲(G.G.Duffy)等研究者提出的。它的研究与发展也受到了支架式教学思想的深刻影响。

直接解释教学模式具有两个显著特点:强调教师的直接示范作用,以使儿童能“模仿”教师在阅读理解过程中的认知加工过程;将对阅读理解策略的解释与运用密切结合,以便使策略性的心智活动能在阅读文章中得到立即应用。这种教学模式一般包括如下几个相互联系的教学程序或步骤。

第一,教师直接解释与示范要儿童学习的阅读理解策略。教师选取并向儿童介绍要阅读的文章或文章段落,一般应用出声思考的方法向儿童示范怎样应用一种阅读理解策略,使儿童能比较直观地观察到成功的阅读者利用这种阅读理解策略进行理解文章的心智加工过程。

第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支架式练习。儿童按照要求就教师选定的其他文章进行阅读理解策略的应用练习。教师要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其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会随着儿童对策略应用的逐渐掌握而相应减少。

第三,教师说明阅读理解策略的应用迁移性。教师也还要对所教授的阅读理解策略在其他类型文章中的应用进行解释说明,以促进儿童在各种阅读语境中对所学阅读理解策略的灵活运用。

(三)交互建构策略教学模式

交互建构策略教学是普雷思雷(m.pressley)等人提出的一种以理解策略的学习过程为“媒介”,实现师生、生生间对文章意思的共同建构理解的教学模式,强调读者与文本及师生间的交互建构作用,并认为教师和儿童对文章的各自反应会影响他们的理解。

交互建构策略教学模式聚焦于对理解策略的学习过程,具有如下特点:实施周期较长,它要融入到整个学年甚至数年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强调阅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交互建构作用,并认为教师和儿童对文章的反应会影响到他们各自对文章的理解;关注理解策略的学习过程,以此协调儿童之间的“对话”和对文章意思的建构理解;要求教师具体示范怎样在不同的语境下灵活组合应用“预测下文内容”“心理意象”“与先前知识建立联系”“自我提问”“阐释疑难”和“总结”等多种阅读理解策略。

交互建构策略教学模式一般包括如下几个重要的教学环节。

第一,教师的解释与示范。在教学开始,教师首先解释并示范上述几种阅读理解策略的灵活运用,包括对各种阅读理解策略的不同应用语境的说明。

第二,儿童的练习。儿童练习使用阅读理解策略,教师对怎样有效使用阅读理解策略给予指导,并在儿童需要时给予必要的暗示。

第三,讨论、交流。在小组中,儿童轮流通过出声思考方法来使他们理解监控文章的过程外显化,向其他儿童呈现并解释他们是怎样利用相应策略去理解文章的。具体来说,儿童要向他人说明他们是怎样将文章内容与先前知识进行联系的、说说自己对文章内容的总结过程、描述一下自己头脑中出现的故事景象以及预测的下文内容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儿童会各自建构对文章意思的理解,大家可以“头脑风暴”,并就各自的理解进行交流

和讨论。

第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强调阅读理解策略的作用,并根据需要不时地向学生明示各种策略怎样以及应何时何处使用。

二、对三种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

以上三种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都受到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在许多方面表现出比较强的一致性,如:它们都吸纳了支架式教学思想,认为要在儿童需要时给予恰当提示与指导;都强调教师的有效示范作用,主张在教学过程中直接示范与解释儿童学习的阅读理解策略;都重视儿童对阅读理解策略的练习。但在一些方面它们又有不同。

第一,教学内容有区别。交互式教学模式的重点是对“总结”“提问”“阐释”以及“预测”等四种理解策略的教授,要求实现儿童对这几种策略的掌握和迁移应用;直接解释教学模式则适用于各种不同的阅读理解策略的教学,但它在同一时间内只关注单个策略的学习和运用;交互建构策略教学则主要以“预测下文内容”“心理意象”“与先前知识建立联系”“自我提问”“阐释疑难”和“总结”等策略的综合及灵活应用作为教学内容。

第二,对“交互”的关注点不同。交互式教学模式重视师生间的对话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作用与影响;直接解释教学模式主要侧重教师的指导和支架作用,强调了师生间的“交互”;交互建构策略教学模式不仅强调师生、生生间的相互作用,重点强调阅读者与文本的交互建构作用,认为教师和儿童对文章的反应会影响到他们各自对文章的理解。

第三,儿童在三种教学模式中的地位不同。与其他两种模式中儿童的主体性地位相比,直接解释教学较多地将注意力放在了教师身上,对儿童的关注较少,这也是它最大的不足之处。交互建构策略教学中儿童的参与讨论形式相对灵活,不同于其他两者的严格的教学程序和步骤。

三、给教师的教学建议

以上三种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是研究者针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儿童而研究发展起来的,相关英语阅读教学的实验研究表明,交互式教学在小学特别是四年级以上儿童的英语教学中有显著效果,对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儿童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也有积极影响;直接解释教学也能帮助小学儿童掌握阅读理解策略,促进他们阅读理解水平的提高;交互建构策略教学可以使二年级的儿童更多地意识到英语阅读理解策略的使用。这种教学模式对我国儿童英语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一)深入分析我国儿童的英语学习特点和规律,恰当选用英语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

我国儿童的英语学习处在本族语背景下,儿童学习英语具有独特的规律和特点。有研究表明,汉语儿童英语语音意识的发展水平也对英语阅读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其发展过程基本上遵循了以英语为母语的儿童的发展过程,并受到了汉语学习经验的影响;作为初学者,儿童在开始学习英语阶段,“通常听和说的比重要超过书面语言,进而逐步增加书面语言的输入(即阅读)”;汉语儿童的英语口语词汇与阅读学习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汉语儿童的英语口语词汇对英语阅读学习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因此,教师在选用英语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时要充分考虑这些特点,要在儿童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语音意识和口语词汇的基础上,适时、适当程度地进行英语阅读的教学,并根据儿童阅读学习的目标和内容,选择恰当的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

(二)教师的有效示范是儿童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

教师的有效示范是交互式教学、直接解释教学和交互建构策略教学这三种教学模式得以有效实施的一个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儿童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小学阶段,儿童学习英语的基本形式之一是模仿,教师的有效示范有助于儿童阅读理解策略的学习。教师自身首先应该掌握阅读理解策略知识,并且要以“外显”、具体的方式将应用各种策略的完整过程示范给儿童。例如,想让儿童掌握“总结”的要领,教师就要对什么是“总结”和怎样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等问题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还应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将自己是怎样进行“总结”的讲给儿童听。对于英语故事的阅读教学,教师可用when、where、who、what和how等引导儿童抓住故事内容。而“总结”其他类型文章的内容,怎样从文中寻找关键性的词汇、短语和主题句子以及怎样将这些词汇和句子“组合”起来,就成为教师示范的重要内容。

(三)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有效组织儿童讨论与练习

三种教学模式都关注儿童对阅读理解策略的讨论与练习。虽然直接解释教学模式较多地侧重在师生间的讨论和教师指导下的练习,但小组学习的方式更有利于儿童对英语阅读理解策略知识的交流与分享。例如,在交互建构策略教学的小组活动中,儿童用出声思考的方式轮流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理解文章的过程。针对汉语儿童,教师应鼓励他们用英语说出自,己的理解过程,比如“whenireadthesecondsentenceintext,ithink…”;也可以用汉语,“当看到了这篇课文的题目后,我联想到了某某课文,某某课文主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与先前知识建立联系)……所以我猜想现在的这篇课文可能主要讲了(猜测下文内容)……下面我开始看课文的第一句话,这儿提到了一个人名……我发现自己对这个句子不十分理解,这个‘it’是指什么呢?(自我提问)…一看完这篇文章,我发现它主要讲了这样一个事情……(总结)。对于某某同学提出的问题,我是这么理解的(阐释疑难)……”这使儿童能够比较清晰地描述自己的阅读理解过程,深化他们对英语阅读理解策略的理解、应用及对课文内容的把握,有利于儿童对多种阅读理解策略的掌握。

儿童阅读指导方法篇10

本文作者:刘静工作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

建构主义教学观指导下的儿童阅读教学活动

建构主义所倡导的阅读教学目标应具有多层面,首先应以儿童阅读整体素质的提升和阅读能力的发展为总体目的;其次,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应该注重以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为目标,使儿童通过阅读感受到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从而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再次,在“知识、技能与方法”方面,则是让儿童掌握相应的阅读知识、技能、方法与策略,使儿童能够进行有效的阅读;总之,要让儿童通过学校的阅读教学,能够在“学会阅读”的过程中,真正爱上阅读,成为自主阅读的终身受益者[4]。2.1重视儿童原有经验,选择恰当的阅读材料建构主义强调教师对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重视,教师的教学不再是将自己的看法及课本现有的知识直接教给学生,而是植根于学生先前经验的教学。使要学习的知识归入学生可能的建构区域范围之内,并与学生的经验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习者有意义的学习[5]。以往阅读教学中,材料的选择往往是教师根据自身的经验以及理解为学生确定阅读材料,而学生面对教师为他们精心挑选的材料却索然无味,其阅读效果也可想而知。究其原因是教师在选择材料时没有考虑到儿童原有的经验及阅读的兴趣[6]。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该以儿童原有的阅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来为儿童选择恰当的材料。另外,阅读材料的选择不应由教师一人“包办”,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应该鼓励儿童自主选择阅读材料。阅读材料的选择不能仅仅凭教师的主观色彩,只要教师认为是适合儿童的就能适用于阅读教学,殊不知,儿童已经具备初步的独立思维能力,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他们会爱不释手,但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书籍,也许一眼都不会顾及。2.2注重情境的创设,激发儿童的探究兴趣建构主义认为学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学习,可以让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某种意义[7]。在阅读教学中,所谓情境是指创设与阅读主题相关、学生欲知、欲读、尽可能真实的情境。情境的创设可根据材料内容的难易程度为多个层次。例如:首先,材料情境,即利用材料本身来创设情境。其次,拓展情境,教师可以以教材为出发点,自主构建外缘化情境。再次,真实情境,教师还可以把材料中的角色迁移到真实的情境中。建构主义主张学习应尽可能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生往往不满足于只是做学生,他们往往盼望能扮演更多的角色来施展他们的才华,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好想象、喜表现的特点,根据阅读材料的主题,为学生设置一定的角色,给他们提供想象的空间和发挥的时间。2.3共同阅读,构建积极互动的教学方式重视学习过程的互助合作也是建构主义教学观所倡导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对学习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学习过程的深化、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意义的建构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合作学习的过程,多方面的信息沟通、阅读经验的交流、知识的互补,可以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更可以为新知识的建构创造平等和谐的情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互帮互学,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协作互动的学习环境———以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基本内容,以营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合作竞争的教学氛围为其特征。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重点在于提供有效地指导,如小组出现问题时,教师要提供帮助,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时,教师要及时帮助等等。除了这些,教师还应及时反馈,及时评价,对于合作较好的组,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对于稍差一些的组,教师要提出希望,相信他们下次能做好。教师也在此过程中通过鼓励学生对话,从多个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教学技能。2.4恰当运用教学策略,促进儿童主动建构在建构主义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习者知道是什么,更主要的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8]。有研究者指出,建构主义观下的阅读教学过程,是阅读主体对文本的熟悉、理解和创造的过程。熟悉,是阅读主体与文本的亲近,是阅读主体对文本的整体直观把握,是对文本的初步开发。理解,是阅读主体进入文本,从各个视角去充分理解文本内容的过程,是阅读中读者与文本的互相交融。创造,是阅读个体对文本的探究推理,是填补文本的空白及达到自身感受顶点的一种阅读效应,是审美的深层境界[9]。基于这种阅读过程中,须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并在这些策略的实施中,实现个体阅读知识和阅读能力的建构。对文本的熟悉,可以通过听、跟读、朗读、再听这样的循环方式来进行。通过对文本内容结构进行划分是促进儿童理解的一种有效策略,儿童所阅读的文本一般都有固定的结构,如故事中讲了什么内容,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故事是在哪儿发生的,故事发生的过程是怎样的,故事的最终结果如何等等,教师通过让儿童辨识故事的结构可以更好的促进儿童理解故事的内容[11]。对文本的创造则可以通过对故事的改编和创编来实现,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成为故事的“编导”,根据图片或已有的线索,将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想象进行重新组合,改编或创造出新的故事,展示给其他的同学。2.5采用多元化评价,深化儿童对阅读的反馈对儿童阅读能力进行评价,主要是为了了解儿童阅读的起点、阅读的结果,教师了解阅读教学的得失,诊断儿童在阅读中所遇到的问题,激发儿童阅读学习的动机,通过对儿童阅读能力的评价,检验和改进儿童的阅读学习和教师的阅读教学,同时也使家长了解儿童在学校的阅读学习程度,以便进行家庭辅导,从而全方位有效地促进儿童的阅读发展[12]。建构主义教学环境下的阅读评价,不仅要注重评价的主体多元化,更要注重评价的内容、评价的形式、评价的手段多元化。阅读教学在重视教师评价的同时,应更侧重于学生的评价,学生通过自主和协作式阅读,对于阅读的效果,通过学生之间的反馈来获得体现。同时,阅读教学评价的内容不应仅局限于阅读知识的增长和阅读能力的提高,而是要兼顾到阅读的知识、能力、态度、情感等多方面德发展;评价的形式也不应仅局限于书面,而是要采用书面、口头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查[13]。阅读评价的手段也应该多样化,可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文本阅读过程和结果的资料,来判断学生某一阶段的知识建构完成情况。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绘画、表演等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学习结果。在建构主义教学观的视觉下,对教学活动的要求,无疑赋予了教师角色新的变化,同时也对教师自身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构主义教学观指导下的教师自我建构

在建构主义看来,教师不是知识的简单载体,仅仅对知识进行精确的传递与灌输,教师是意义建构的促进者,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是真实学习环境的设计者[14]。教师角色的转变,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也起着推动作用。事实上,阅读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建构的过程,作为主要阅读教学实施者之一的教师,其对阅读教学所持的观念及自身的阅读知识储备与专业技能的讲解与传授,对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影响作用毋庸置疑。因此,教师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更应该自我建构,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加强自身的阅读素养的提高,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有专业素养的阅读者和教育者。3.1教师应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教师的阅读观念与其阅读教学计划、阅读教学决策以及阅读教学实践都密切相关,是保证科学的阅读教学实践得以有效实施的前提。教师的阅读教学观念是一个改善及和转变的过程,最基本的一点,教师需要清楚的认识到阅读是儿童与文本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儿童基于自己的头脑的知识经验建构对文章意义的理解过程。而且,阅读作为一种语言技能,对其学习运用的过程也需要儿童掌握一定的策略性的阅读知识和阅读方法。但仅仅认识到这些是不够的,教师还需要在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及与其他教师的共同讨论中不断转变自己的阅读教学观念。3.2教师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要一点是教师需要对自己的阅读习惯有清楚的认识和分析。首先,一个具有良好阅读习惯的教师,不仅能吸收国内外各类先进的阅读教学知识和教学经验,不断总结和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阅读教学水平。其次,还能将好的阅读策略、技巧和经验及时传授给儿童,指导儿童有效的阅读。除此之外,具有良好阅读习惯的教师也会把自己对阅读的热爱通过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感染儿童,激发儿童对阅读的兴趣,鼓励和支持儿童养成爱阅读的习惯。3.3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阅读教学,积累阅读教学知识和经验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15]。教师在与阅读教学知识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方面积累的阅读,对其自身的阅读教学越有帮助,对儿童阅读能力的影响也就越大[16]。教师需要熟练掌握那些经试验验证的能有效提高儿童阅读理解水平的阅读理解策略和方法,以便向儿童进行传授。为了保证阅读教学的有效展开,需要学校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教师可以通过校本研究,在听课、评课中观察、分析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总结经验,促进新的经验的生成,这种循环的研究过程,也是自我建构的过程。3.4教师还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儿童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教师能独自承担的,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毕竟家庭环境对儿童阅读习惯的养成也是一个重要的“阵地”。从学校层面来讲,儿童阅读能力的提升绝不是某个学科和某个教师的责任,而是一个涉及学校从政策管理到课程设置、从一个学科到多个学科、从课内阅读到课外活动的整体系统工程。同时,家校合作也应成为学校阅读教育的一部分,但由于我国家庭阅读发展尚不成熟,学校就需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带动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教师家访、“家长开放日”以及邀请家长参与各种阅读活动等,都会成为学校、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共同促进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家庭与学校共同协作,互相吸取好的经验,共同促进儿童阅读素养的提升。阅读是一项重要的认知技能,阅读能力的发展与儿童发展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阅读深深影响着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是儿童适应社会化、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保障,是儿童终身发展的关键。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同时结合阅读教学实践,从本质上改变阅读教学的弊端,促进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同时,儿童阅读教育的发展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关注的持久工程,需要政府、各级教育机构、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共同努力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