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城市建设的建议十篇城市建设的建议十篇

城市建设的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5:59

城市建设的建议篇1

关键词:人防工程建设;城市建设;经济建设;抵御灾害;相互结合

近些年来,城市化的进程正在迅速加快。面对新的形势,人防工程不仅有助于抵御灾害,同时也提升了城市建设的综合质量,也体现了国家对民生建设的重视。因此要进一步促进人防工程建设,就必须利用自身特点及优势,紧密结合城市建设,不断改善与提高自身在城市中的作用,体现存在的价值,谋求稳定、长远的发展,最终构筑平战兼顾、功能完善、防护能力强大的人防工程体系。

1建设人防工程的现存问题

根据国际战略格局及战争方式的变化,为了打赢高技术、高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需要,国家确立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1997年1月1日施行)和《人民防空工程战术技术要求》(2003年11月)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规范,提出了各个城市全面建设人防工程的要求,而在此大背景下,城市建设在落实人防工程配套建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有些甚至影响到了先进城市建设理念的落实和推广。

1.1人防建设意识淡薄,人防知识缺乏

目前,国内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国人更多的是关注经济效益及物质生活,缺乏可持续发展及统筹全局的战略眼光,忽视环境保护、人文素质、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内容,也包括居安思危的国家安全理念。在大多数城市建设行为中,人防工程建设被视为负担,并通过各种手段回避及减少建设任务。普通民众对人防地下室也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发现和监督或是发现了不予理睬。相对消防、环保等建设内容,人防工程建设的基本意识还未在人民大众中形成。

1.2人防工程建设还处于被动和无序的状态

由于人防工程是根据上诉法规在一般城市建设开发中进行强制性配套建设的,人防工程建设本身存在一定的被动性,长期的被动性建设则带来了无序的局面,人防工程的布局存在区域性的不均衡,人防工程类型存在严重的不齐全,使得人防工程建设无法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大大降低了综合防御效能。

1.3相关技术落后、人防设备更新缓慢

自从2000年以来,与人防相关的技术措施,设备材料等鲜有更新换代,与目前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也与相关企业及部门每年在人防建设中获得的利益不成正比,这导致了人防工程造价高,综合效益低的不利局面,制约了人防工程建设的发展。

1.4相关政策不完善

城市建设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和理念,从之前的节能、环保,到后来的绿色建设,再到现在的海绵城市,城市建设形态在不断完善提升,但是由于人防相关政策的滞后或者不完善,导致了开发建设者在权衡利弊之后,选择了人防建设成本较低的方式,放弃了较先进理念的设计方案。例如:某大型综合体项目,设置了大面积空中绿化带,大面积架空的首层交通枢纽空间,体现了绿色建筑的先进理念,但是由于空中绿化带及首层交通枢纽空间根据相关人防政策规定,需要配建大量的人防建筑面积,使得建设成本及设计难度大幅提高,而面临被取消的局面。从这个层面来讲,人防建设已经阻碍了城市建设质量的提升,也势必影响到自身的建设与发展。

2探求完善建议

人防建设以及城市建设应当确保相互结合,在最大限度内发挥人防建设的价值与意义。从现状看,人防工程应当密切结合平时与战时的双重功能,在人防建设的全过程中都要融入城市建设的基本理念。随着时代进步,人防工程建设也应当摆脱单一的建设内容,进而提升人防建设的综合效益。完善现阶段的人防工程建设应当依照如下的基本思路:

2.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防意识

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宣传思想工作方针,结合人防建设的发展需要,开展人防宣传工作以及初级中学和全社会的人防教育,保证人防事业的健康发展。加强人防宣传队伍建设,巩固和扩大人防宣传领域,加强与新闻单位和有关部门的联系,把人防宣传与国防教育、法制教育、文化教育等结合起来,使人防宣传工作更具稳定性、广泛性和有效性。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人防工作及人防部门的知名度,增强人民群众的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力争做到人人了解人防、关心人防、支持人防。有条件的城市,人防主管部门可争取建设独立的人防宣传教育基地,向民众提供参观、学习、模拟演练等义务活动;无建设条件的城市,可在人防主管部门办公场所内,争取100~200平方米的中心办公区域,设置人防展示大厅,让过往的民众感受和了解各种人防设施、设备及功能,向民众说明人防建设的必要性和原则。

2.2完善人防工程规划体系,促进与城市建设规划体系的衔接

城市防护是城市在组织经济和市民生活的功能之外的一项重要功能,而人民防空是城市防护的一个重要部分。人防工程规划应能使规划期内的人防工程建设尽可能满足城市防护需求,具有较高的防护效益。人防工程规划确定了城市在规划期内的人防工程发展水平、建设重点、布局和步骤,是搞好城市人防工程建设、增强城市防护功能的主要保证;人防工程规划应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针对人防工程做定点、定位、定量的初步要求,保证人防工程建设有序、有重点、合理的发展,避免被动型、随意性、不均衡性,减少浪费,提高工程平战利用率,有效扭转被动建设的局面,使人防工程的建设和分布呈现计划性;人防工程规划可以保证人防工程建设和城市建设的同步、协调发展,特别是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规划保持协调一致。人防工程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的法规性文件,人防工程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是城市建设的法规性文件,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各级人防主管部门应完善本市、本区人防工程规划,加强人防工程规划管理,抓住土地划拨的规划建设源头,明确人防配建内容,进而与地下空间规划、绿地广场规划、交通规划等各领域、各阶段的专项规划紧密结合,融入到城市规划的日常管理中,将人防建设条件作为规划审批条件之一,确实落实人防工程规划成果。

2.3加强人防机构建设和人才培养计划,加大人防科研技术研究开发力度

落实各行政级别人防机构的成立,建立健全人防机构。加大人防相关的科技人员的培养力度,根据人防事业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地引进和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改善科研环境,建立现代化的人防科研、人才培养和理论研究体系,以科技振兴人防事业,紧紧依靠科学技术,不断提高人防建设的效益和质量。重点针对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人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各地区人防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实际情况,对工程设计、维护管理、加固改造、口部处理、防护功能设置、平战结合转换、人防技术和设备、通信警报等进行专项课题研究,并设立专项研究机构及小组;研制适用于人防工程的新型材料,提高人防工程抗力,重点精确打击及其次生灾害效应的防护;加强提高现有人防工程综合生存能力的研究;加强重点经济目标防护的防护理论和技术研究。为确保以上两项内容的实施,应从人防建设的经费中有计划的抽取一部分,作为人才培养及科研活动的运行经费,以一部分的量产换取人防工程更加合理、有效的建设效果,为将来质的提升打好基础,甚至实现人防品质提升的常态化。

2.4遵循以人为本的宗旨,提升人防工程综合价值

新时代城市建设的核心原则是以人文本,同时注重可持续发展,尽管人防工程建设的基本条件由国际环境及国家相关政策决定,但是如果偏离了城市建设的主要原则,有悖于城市建设的核心价值,则会寸步难行。新时期人防工程建设,要兼顾战备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建设者要有全局观念和长远目光,从实际出发,贯彻平战结合方针,把城市建设和人防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城区改造、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重要经济目标等都必须与人防工程建设相结合,实现一笔投资多重效益,拓宽整体平战结合服务领域。除指挥工程外,其他人防工程类型要最大限度地综合利用,为繁荣城市经济、方便人民生活服务,创造良好效益,吸引更多的建设资金,使人防工程建设形成良性循环。针对一些具有先进意义的城市建设理念及方案,人防建设不得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应积极调整完善相关政策规定,在满足人防要求的情况下,给予尽可能的配合及优待,并积极从中寻找共同点,实现人防工程的综合价值。

3结语

根据现阶段国际形势及国家综合实力,加快人防建设步伐,做好防空袭准备,适应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要求,十分必要。各有关部门应增强对人防建设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重视和支持人防建设,履行人防建设的职责和义务。同时,建设者也应认识到人防工程建设的艰难性和复杂性,在不断完善提升人防功能的同时,也应紧跟城市建设的步伐,与时俱进,在整个城市建设活动中不断提升人防工程的综合价值,探寻人防工程在其他领域存在的意义,保持长期及稳定的发展,促使量到质的提升,实现人防向民防的转变。

参考文献

城市建设的建议篇2

关键词: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一、背景介绍

城市建设档案是城市建设的真实记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在进行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保障城市生产生活秩序、维护城市安全、应对城市突发事件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好建设档案工作,对促进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服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全国各地建设档案工作发展迅速,建设档案管理体系已经形成,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馆藏日益丰富,建设档案的开发利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依法行政力度不够、档案资源结构失衡、信息化建设步伐较慢、档案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城建档案服务模式化单一,特别是城建档案的移交工作一直以来没有一套统一的接收方法,造成城市建设档案利用率不高、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

二、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的困境存在的困境

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并不断的完善,已经成为做好城建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宝贵财富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些因素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城建档案管理质量的提高。

1、城建档案基础工作开展不够,馆藏信息资源不足,种类不全面。城建档案基本工资是城建档案开发和利用的基础工作,而档案的有效开发利用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城建档案基础业务的发展,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在对城建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过程,常常会存在一些失误,例如建筑工程档案材料收集比较齐全,而忽略了市政设施建设档案资料的收集,而一些声像档案以及电子档案就更是屈指可数,这对于城建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建设单位自身在城市建设档案的管理上也存在误区和不足。大多数建设单位仅重视需要移交进城建馆的那部分档案,而单位本身不做保存或只保存不需进馆的那部分档案,这种现象在房地产企业尤为突出。

2、库存档案内容单一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各基层城建档案馆(室)普遍存在档案内容单一、门类不全、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等现象。主要体现在各类工程建设档案,尤其是民用建筑档案所占比重较大的集中体现在管网工程和声像照片档案数量偏少,匾乏的档案资源成为制约城建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编研工作的障碍。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存在一个现象:购房合同档案与客户资料档案保存都比较完整,且较为重视,房产项目档案的归档则参差不齐,有的是将项目资料集中堆放,未作系统的归档整理,有的干脆不作收集,仅仅满足城建档案馆进馆的需求,单位本身不做保留。实际上,城建档案馆所接收的档案只是整个建设项目过程的一部分,有大量的项目文件都需要建设单位归档保存,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项目档案才是建设单位应充分给子重视的。

3、信息化建设比较薄弱管理手段相对落后。城建档案信息网络尚未形成。城建档案信息加工层次偏低,不能适应社会各界对系列型和智能型城建档案信息成品的需求,只能提供低层次的城建档案信息。这样,难以充分发挥城建档案信息的社会作用,也难以实现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最佳社会效益。城市是一个规模庞大,关系复杂,多层次、多功能的大系统。城市档案管理需要借助新型科学技术改变服务方式单一和落后的服务手段,大力提升城建档案服务质量,有效开发城建档案信息。

4、城建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意识还不够。档案意识主要指的是档案获取、传播、保密等意识。一直以来,城建档案的利用者在查阅档案时,都需要根据相关的规范制度办理很多复杂的手续才可以查阅,因此很多有意查阅利用城建档案的工程人员不敢去也不想去查阅,这样一来城建档案的价值就很难被需要的人使用和开发。因此,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也无法依据城建档案来进行解决。

5、城建档案管理经费不足,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城建档案人员的配备同其工作要求不尽适应。目前,部分城建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不对口,素质偏低,有些单位常常安排一些专业不对口,或文化水平较低或老、弱、病、残等照顾对象从事城建档案工作。大多数城建档案馆(室)经费不足购置档案设备及人员经费支出困难。

三、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建议

1、强化社会档案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城建档案管理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将城建档案工作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不断增加档案工作的透明度,合理、适度的加大档案信息开放力度不断满足社会和人民群众对城建档案的利用需求不断增强社会档案意识城建档案管理人员要更新观念,树立主动服务用户至上的理念正确处理并协调好各种关系,以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提高服务质量。

2、强化宣传力度,做到依法治档。当前档案工作所依据的法律有《档案法》、《城市规划法》、《建筑法》等法律和有关法律条款,依据的部门规章有建设部90号令《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及国家档案局颁布的《城市建设档案归属与流向暂行办法》,城建档案法规建设初具规模,依法行政的法律依据充分有力。城建档案管理部门,通过灵活地运用文字、实物、模刑、录像等多种传播工具,图文并茂,使更多人了解城建档案的法律法规和工作内容,增强城市档案管理的法律意识。

3、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提升城建档案质量。首先我们要根据档案科学、规范管理要求制定好各项业务规划,并在工作规划的指导下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既定目标。加强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的建设,完善城建档案管理网络理顺各种关系,加强各部门各领域各专业之间的协调,加大培训力度加强业务指导监督工作。其次我们要加强城建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等业务基础工作根据档案来源原则档案收集工作是整个档案工作的重要环节。

4、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服务手段。根据国家有关城建档案管理的标准和规范,实现档案资源共享,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创造更方便、快捷的条件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对城建档案利用的要求,缩短档案信息开发与当前需求相匹配。要加强档案数字化建设建立内部局域网,改进过去以手工直接查询为主对外查询方式,更好的开发利用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应面向社会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向社会提供更多有利用价值的城建档案信息,以满足社会各界的需求。

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城建档案工作人员素质。要加大城建档案管理人才培训力度,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同时,在城建档案工作机构中配备工程专业人员、档案专业人员、计算机专业人员等多种专业的工作人员。同时,要加大城建档案部门的经费投入,购置并充实档案设备。

结语

总之,城市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对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保障城市生产生活秩序、维护城市安全、应对城市突发事件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要坚持与时俱进,从硬件设施、智力支持、现代技术和管理层面入手,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吴文杰.在建设项目文件归档与整理中两种规范的差异比较[J]佛山档案,2008(23).

[2]尹敬波.浅谈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J].才智,2011(8).

城市建设的建议篇3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正常运作的基础,其建设也是城市开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先期工程。然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往往又具有投资大,风险大,利润也不高等特点。因此,如何拓展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渠道,如何实现合理的运营管理,使之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研究的问题。

根据城市基础设施的特征和分类,对应总结归纳当前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渠道,然后提出可以拓展增加的资金渠道。最后提出一些在城市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方面的建议。最后讨论部分,提出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和有待研究的方向。

1、特征分析

有研究根据城市基础设施的特性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具有纯公共品性质的设施,以环境保护、环境监测、城市绿化、城市防灾设施为主。这类设施具有纯公共品的所有特性,因此,城市政府是主要的投资主体,预算拨款是其主要的资金来源。

第二类,公共品特性较强的设施,以城市道路、桥梁、环境卫生、供电、供水、供气等设施为主。城市政府仍是主要的投资主体,城市财政仍是主要的资金来源渠道。但当资本条件和技术条件具备时,私人资本的介入是可能的,另外,由政府投资、私人经营是这一类设施的又一特点。

第三类,私人产品特性较强,但仍为准公共品的设施,以资本进入规模较少。排他成本较低的城际,区间高速公路或公路,市内外公共交通,集中供热等设施为代表。一旦条件具备,立刻可以转化为私人资本投资和经营的项目。对这类设施加强监管和采取包括财政资金引导、补贴和税收优惠等诱导手段在内的方法,是解决城市财政资金供给不足,提高基础设施运营效率的有效办法。

在计划经济时代,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渠道基本来源都是政府财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张等,单纯靠政府财政来进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越来越困难,其主要原因是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和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越来越大,单纯靠城市政府财政投入难以满足。因此,利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拓展新的资金渠道,建立公开、规范、适应城市基础设施筹资需要的投融资体制十分必要的。

2、建设资金渠道――经验与建议

根据国内外的投融资经验,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渠道可以向以下4个方面拓展:股权融资、债权融资、项目融资、专项资金。

1、股权融资:

其特点为融资主体主动、筹集资金广泛、资金用途灵活和使用期限长,较商业银行贷款优越。按照公开程度可分为公开发行证券融资(公募)和私募融资两种方式。

(1)公开发行证券融资:对于像供电、供水、公共交通、邮电通讯等巨额投资,垄断性强的城市基础设施,证券化融资方式具有较强的优势,原因是这些项目所提供的服务层次属于满足社会基本需求,需求弹性较小,又受到国家政策支持,因而受到广大投资者青睐。建设运营的筹资比较容易。长江电力(长江三峡工程的电力公司)就是一个汉好的例子。

(2)私募融资:在股份有限公司的筹备与组建过程中,通过私募方式,吸收多种渠道的资金。此方式可减少审批手续,减少不必要的信息披露,筹集的资金量大,公司决策层稳定。

2、债权融资

债权融资可以分为外国政府贷款、金融机构贷款、债券融资等几种方式。

(1)金融机构贷款。银行贷款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常用的一种凑资方式。由于投资巨大,企业债务负担重,还贷压力大。

(2)债券融资。通过向各类社会投资者发行债券,募集资金,用于基础设施投资。对于可以收费的基础设施项目,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但地方政府发行债券需要得到法律或国家特殊批准,要通过一定的程序。

3、项目融资

可以应用于现金流量稳定的发电、道路、铁路、机场、桥梁等大规模的基本建设项目。主要采用Bot的融资方式。即建设-经营-转让方式,是政府将一个基础设施项目的特许权授予承包商(一般为大财团),承包商在特许期内负责项目设计、融资、建设和运营,并收回成本、偿还债务、赚取利润,特许期结束后将项目所有权移交给政府。是一种典型的公私合作模式。

Bot模式目前应用比较多,如承包商出资建设高速公路,政府许以特定年限的高速公路收费权。但是Bot也存在很多风险,需要政府在合作谈判上审慎对待,以免承包商利用合同缺陷给城市发展带来负面效果。

4、专项资金

指通过财政拨款、基础设施运营企业的利润留存、接受社会捐赠等方式,把资金集中起来,建立专项资金制度,专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以上几点,是目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的资金渠道。笔者以为,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特别法令,通过城市基础设施的外部效应的内部化,获取城市基础设施的隐性利润。根据谁收益谁附费的原则,让获益群体按比例支付或偿还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费用。

4运营管理建议

当前,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是:(1)责权利不分;(2)缺少监管;(3)资源垄断转化为部门利益。这些问题的后果是,市民附费后享受不到应有的等价的服务,仅仅以铁路、电信为例,这几年民间对这两大系统的不满和投诉数不胜数,其余的还有燃气收费,自来水收费,排污收费等等,都成了许多城市居民议论的话题。因此,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营管理需要突破上述几个问题,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城市的发展,给市民提供更优质的生活。

一般而言,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营管理部门主要有以下几种:(1)政府部门,如市政部门及下属公司;(2)大型国营企业(电信、电力);(3)有特许执照的国营公司,其企业获利来自于基础设施受益者交费;(4)公私合营公司。

对于政府部门和大型国营企业管理的城市基础设施,其管理运营的计划应向公众公布,接受公众的质询,才能使基础设施的运营切合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的需要,而非是市政管理部门利益实现的工具。在此背景下,基础设施的运营管理成本,收益、以及收益的使用等都需要透明化。通过这些方式,划定运营管理部门的责任,权力和应得的回报等等,从而使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营顺利高效,减少公营部门和民众之间的冲突。笔者认为,只有当下的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营管理往这方面转变,才能给城市居民提供高质的公共物品(比如,公布营运计划,发展规划,机构组织和职能范围,定价听证,公布成本,贷款偿还情况及盈余使用情况等,将能使市民更好地支持和配合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也能使基础设施更适应城市居民的需要)。

对于有特许权企业运营的基础设施和公私合营的基础设施,政府在前期应制定好企业需遵循的运营规范,运营管理过程中加强监管。这两种情况,很类似于Bot运营管理模式,Bot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固然可以解决政府投入,提高设施运作效率的问题,但另一方面,承包运营商追求最大利益的动机往往会在和城市发展需要发生矛盾时,选择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牺牲城市利益。因此,城市政府在颁发特许权或公司合营合作的时候,需要出台规范的监管方案,使基础设施的运营管理符合城市远期发展需要,而不能完全放任为企业的纯市场化行为。

5、讨论

城市建设的建议篇4

一、促进中部崛起的努力取得成效

2004年3月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动议。200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06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出台了36条政策措施。2009年9月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12年8月27日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上述紧锣密鼓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标志着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十分重视中部的发展。根据相关规划,中部地区的发展定位是建设三大基地、一个枢纽,就是建设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规划明确提出,要到2015年,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三基地、一枢纽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增长率均超过9%。由于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的政策和中部各省自身的努力,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加快了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强化了中部的增长优势。数据表明,自2006年促进中部崛起相关政策实施以来,中部地区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表2)。2000年以后,中部地区在全国地位快速下降的局面得到扭转。自2000年以来,中部经济走出了一个U型变化曲线,2006年可以算作一个转折点,这意味着从2006年以后,中部地区的增长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经济增长较快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工业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相关数据表明,近年来中部各省的工业增加值都明显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比较而言,山西、河南、安徽、江西四省都是全国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高的省份(见表3)。其中,山西、河南工业增加值占各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到52%和51.5%,居于全国第一、第二位,而同年全国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只有38.5%。在中部各省的工业增长中,先进制造业的表现尤其突出。比如,2012年安徽省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42.8%,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1.5%,装备制造业增长18.2%,高新技术产业增长16.5%。同年河南省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工、建材等六大高成长性产业比上年增长18.3%,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67.2%。湖南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13.5%,但是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0.2%。中部地区工业发展的第二个突出特点是重视区域布局和发展块状经济。“块状经济”、产业集群本是浙江等沿海省份经济增长效率提升的重要诀窍,但是已经越来越多地在全国其他地方包括中部地区得到应用。比如,河南省依托重点城镇,建设了180个产业集聚区。这些区域既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重要平台,也发挥了产业分工产城互动的优势。根据河南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11年,在这些集聚区中,95%的集聚区发展框架基本形成,半数左右的集聚区主导产业比较突出,40%左右的集聚区集群发展态势初步形成。

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的比重超过40%,利用省外资金占全省的比重接近60%。中部地区工业发展的第三个特点是重视依托城市承接产业转移。充分利用中部地区毗邻沿海的有利区位,在沿海地区各种营商成本上升的过程中加强产业承接,可以把沿海企业的优势与中部地区的优势结合起来。事实上,近年来,沿海省份主要制造业大省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下降与中部省份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上升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就是沿海的制造业向中部的转移。在产业转移大潮中,中部一些省份很好地利用了发展机遇,以工业增加值上升幅度最大的安徽表现最为突出。随着安徽设立皖江城市群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示范区内的诸多开发区对省外资金的吸引力明显增强。2010年,合肥市、芜湖市吸引的省外资金分别达到1155.3亿元和917.9亿元。整个皖江城市带吸引的省外资金达到4900多亿元,占全省的70%以上。皖江城市群区位条件较好,矿产、水、土地、劳动力资源丰富,长江岸线优越,本地产业基础较好,配套能力较强,与长三角已经形成明显的产业互补发展格局。由于皖江城市群各个城市明确了产业主导发展方向,并且提出了主要承接重点,这使得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在中部地区表现得加突出抢眼。

应该说,在新的改革背景下,中部地区面临着一系列发展机遇,把握好这样的发展机遇,一定有利于中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一,切实深化改革,充分释放中部地区的市场活力和潜力。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更加重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新时期推进中部地区改革的理论基础。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的不足可以通过政府干预来弥补,而政府的不足可以通过市场来满足,在一个完备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和政府的作用是互补的,可以最优化地配置经济资源。通常来说,在竞争性领域更多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在基础性和公共性领域更多发挥政府作用,把政府之手与市场之手结合起来,可以充分释放市场活力与潜力。中部地区资源丰富、要素众多,应该加快发育要素市场,推动要素跨地区、跨部门流动。应该加快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众多的优势,重视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升级;中部地区政府组织经济的作用突出,要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在注意简政放权的同时更加有效地发挥政府干预市场、抑制市场不合理投机投资行为,加强对假冒伪劣产品市场和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治理。第二,连接两大板块,推进互补型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与沿海地区存在紧密的自然与经济联系,这种联系是东北和西部地区难以具有的。中部位于沿海的内侧,与沿海自南向北一直相连。除湖北省以外,中部其余五个省份都至少与一个沿海省份有共同边界;大多数中部省份都在沿海省份的上游地区,“共饮一江水”,水资源、水环境和水运输将上下游之间的经济与社会联系在一起;有众多的交通干线将中部与沿海连在一起。京广、京九、陇海铁路、众多跨省高速公路、黄河与长江水道,使商品、要素可以近便地流动与往来。中部地区人口占全国的27%,生产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的30%以上,而沿海地区人口占全国的38%,但是生产的粮食只占全国的25%。中部地区的农副产品大量供给沿海地区的大中城市,为沿海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也促进了沿海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型加工工业的发展。中部地区的上游工业品如矿产品和钢铁、有色金属等类原料工业品,为沿海地区的加工工业提供了支持。山西、河南、安徽等省份煤炭的重要用户,安徽、湖北等省份钢铁的重要用户,都主要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近年来沿海地区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燃料成本等高涨,导致一些企业经营困难。应该加强对沿海地区的招商,鼓励沿海地区的生产厂家到中部地区就近办分厂,将资本向劳动力丰富的区域移动,会提高劳动力供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中部与沿海之间的经济联系应该是市场化的、双向的,通过资本流入和劳动力流出循环,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并获取共同的分工效益。互补型一体化就是要充分利用这种地理位置、基础设施、产业结构上的“关联”关系。加强中部地区与沿海的经济合作,要破除中部与沿海之间的经济壁垒,促进两大板块之间的一体化发展。尽管中部各省之间的经济联系不强,有些省份产业之间还带有一定的竞争性。但是,各省都可以加强与相邻沿海省份的联合,加入涉及沿海发展的省际合作团队。具体地说,就是要加强山西、河南与京津冀鲁,安徽、江西与长三角,湖北、湖南、江西与泛珠三角之间的经济联系。第三,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经济竞争力。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促进具有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市场需求的产业加快发展,尽快提升中部地区的产业竞争力。一是要加强中部地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粮食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加大对小麦、稻谷、玉米、茶叶、水产品等粮食和特色农产品发展的支持,集中使用好国家支农资金,重点向中部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倾斜,要注意协调好农业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的关系,大力发展农业产后经济,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二是重视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的建设。煤炭、石油、电力、钢铁、有色金属,都是重要的基础工业产品,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加强对钢铁、煤电联产、有色金属等具有规模效益和市场影响力的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深度和精度,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三是要加快具有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优势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部地区的省会城市和重要工业城市在汽车、机械等制造业领域具有一定优势,尤其是湖北和安徽的汽车在国内市场具有一定影响,要把握好市场需求与市场定位,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提高产业竞争力。中部地区的光电子、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新医药等都有一定基础,应该加大支持力度,解决这些产业发展面临的资金、产业化、科研方面的限制性问题,加快具有特色和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四是重视物流产业的发展。中部地区衔接东西、联结南北,交通运输发达,具有互通有无和发展现代物流的良好环境。可以依托交通运输网络和现代信息网络,打造物流大通道,积极建设综合性和专业化相结合的现代物流基地,把物流业培育成中部地区的优势产业;五是具有古老文化遗存、自然风景特色和历史底蕴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山西、河南都是在全国具有影响的古迹、文物集中省份,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南方四省则具有许多天然山水美景,具有开展旅游合作的基础。

二、提高中部城镇化水平势在必行

居于中间区域的中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其实并不高。2012年,中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只有47%,明显低于全国52.6%的平均水平,中部地区总体上看还是一个农村社会为主体的区域。分省来看(表5),除了湖北省的城镇化水平达到53.5%,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山西的城镇化水平超过50%以外,其余省份的城镇化水平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都带有人口的农村大城镇小特点,而且人口大省河南、湖南、安徽等省份的城镇化水平还相对较低。当然,整体上看,中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比较平均,与西部和沿海省份相比较,内部各省之间的相对差距不大。

但可以比较的是,从2000年到2012年,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提高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显示出,中部地区是全国城镇化快速推动的区域(见表6)。分省份看,除了山西省的城镇化水平提高幅度与全国持平、湖北省城镇化水平提高幅度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外,其余省份城镇化水平提高幅度都快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南、安徽、江西几个连接长三角和环渤海的省份城镇化水平提高尤其迅速。也就是说,中部以往城镇化水平偏低的几个省份的城镇化提升速度更快,这也是中部地区各省间城镇化差距缩小的根本原因。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无疑与劳动力的转移有关。由于中部地区农村改革进行较早,农民受市场化影响较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比较突出,这一状况可以从2005年各省的相关统计数据看出(见表7)。2005年,中部各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基本达到三成以上,最高的江西省达到四成以上。当然,由于口径和来源不同,不同部门反映出来的数据还存在一定差别。在表5中,湖北省外出劳动力转移的比重只有27.55%,但按照中新社2006年3月28日发表的《2005年末全国已转移农村劳动力约1.8亿人》的新闻稿看,湖北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比重高达33.5%,江西、安徽两省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也达到36.1%和36.5%。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实施之前,中部地区劳动力外出打工以走向省外尤其是走向沿海为主。比如,在湖南省919万外出劳动力中,到省外的多达674万,占到73.34%;在江西省外出打工的650万劳动力中,到省外的人数达541万,占83.23%;湖北省在省外务工的劳动力占外出打工总数的74.34%;河南省的数据相对较低,但是总数也近684万,占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的比重已达45%。这些在省外打工的民工,大多数流向当时外需迅速扩大而劳动力需求比较旺盛的沿海各省区,如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福建等省份和京津沪等城市。

反观中部地区也应看到,中部地区的农村对剩余劳动力具有较大的排斥力。以2010年的数据为例,中部地区各省份的人均耕地和人均山地均较少。除了山西位于黄土高原地区外,其余省份都位于长江中游和黄河中游地区平原,主要地形景观为平原和丘陵,长期以来的农耕历史表明这一广大区域的土壤肥沃、土地的滋养功能较强,而且中部平原丘陵区域更易于机械化作业,在机械投入日益增多的现代农业背景下,需要花费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相对减少,规模经营的比重不断扩大。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部地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的30%以上,但是人均粮食产量并不很高,山西、湖北的人均粮食产量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山西、湖北、湖南三省农村居民人均可出售粮食数量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种格局,使得中部与东北两地在提供市场粮食和农村耕地规模化经营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见表8)。在未来的粮食供应和满足市场需求方面,国家在粮食的区域发展上可能不得不更多依赖东北提供富余的粮食供应,也不得不更依赖于技术创新推动粮食的内生性增长。无论是哪一种状况,中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的“窝工”和低产出效率问题都将更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中部各省单纯依赖有限的耕地难以实现居民的致富需求,也难以增量化大幅度地提供粮食供应,无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十分有限。只有将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才能在不影响总产出的情况下通过土地规模经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城镇化发展、促进劳动力转移就成为中部理所当然的正确选择。

三、以城市群发展引领中部崛起

综合前人所做的研究,我们认为,城市群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规模的城镇,依托当地的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以一个大城市或者特大城市为核心,借助于现代交通运输网络和发达的信息网络,推进和发展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城镇之间的内在经济与社会联系,共同构成具有一定等级体系和分工构架、集聚与扩散作用能够良好发挥的现代城市集合体。代合治(1998)曾经以占地面积、总人口、城市人口、城市数量和城市等级结构为标准提出特大型城市群、大型城市群、中型城市群和小型城市群的区分标准(见表9),这一划分方式被许多学者所引用和参考。以其标准区分,一些研究者认为长江三角洲可以作为特大型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可以作为大型城市群,武汉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可以作为中型城市群,而像厦门—漳州—泉州城市群可以作为小型城市群。如果依照代合治的划分方式,特大型城市群和大型城市群基本上都位于沿海地区,内陆相对较少;而中等城市群和小型城市群集中于内陆的相对较多而沿海相对较少。这反映出,城市群的发展确实与地理条件、区位交通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息息相关。地形地势平坦、面积广阔的大平原、区位交通运输条件优越和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区域,可以支撑更大规模的城市群;而地理条件、区位交通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差的区域,支撑的城市群规模会相对较小。由于我们的研究建立在城镇化的基础之上,与代合治城市群的划分标准并不大相同。笔者认为,代合治所划分的特大型城市群和大型城市群都可以作为大都市连绵带的发展模式,其中包括多个特大型城市;其所划分的中型城市群适合于中部各省的发展。这里,我们在加上镇的经济要素以后认为,中型城市群应该作为中部各省的主要努力方向。

首先,中部地区面积广大、相对平坦的平原和低矮丘陵既是农业规模化经营依托的自然基础,也是建设现代城市群所可以依托的自然基础。没有相对平坦的土地作支撑,就不可能容纳较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就不可能涉及到大规模的城镇化过程;同样,没有相对平坦的土地为基础,城镇建设的成本就会十分高昂,城镇容纳人口的能力也会受到制约。其次,中部各省的省会城市都是各省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产业基础和技术基础都较好,都既有向上升级的能力,也有向外扩散的能力,在各省的经济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力,具有主导较大范围城市群建设和发展方向的能力。第三,省会城市周边聚集了一大批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城镇,相对完整的城镇等级体系已经形成。第四,中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相当发达,京广、京九、陇海和沿长江“两纵两横”的交通发展格局,有利于区域尤其是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城镇之间的相互往来。在各省内部,省会城市与各中等城市甚至小城市都有高速公路联通,经济联系十分便捷。第五,城市群内的大小城市和城镇面对共同的发展问题,比如提高整个区域的竞争力、应对整个区域的资源与环境矛盾、协调区域之间的产业联系与分工等等。第六,城市群的发展,既可以形成规模效应,又可以适度避免负外部效应。城市群的发展和分工,可以形成整体扩大规模和强化分工,降低交易成本,形成资源的有效节约;同时城市群的增长,可以减少人口过于向单一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集中,适度减轻大城市膨胀和大城市病造成的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压力。正因为如此,形成更好的发展机制,建设好中部地区的城市群,对于推动各个省份的工业化与城镇化都有积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推动中部城市群的崛起还有一些有利的外在动因,比如,在市场引导的背景下,从沿海到内地的产业转移在很多情况下落足于中部;中部地区第二产业比重相对偏高,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落后,这预示着第三产业发展具有较大潜力,而第三产业的发展会带来劳动力的广泛就业,满足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求;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新型城镇化规划,有利于推进中部地区的城市群发展;国家一系列政策包括促进中部崛起、推动长江流域经济带建设的政策,也将创造中部城市群进一步扩张的良好基础。事实上,建设中部城市群与国家对相关省份的发展定位相一致。“十一五”以来,国家批准了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其中中部地区的各个省份均榜上有名(表10),这些省份的区域规划通常都涉及到制造、交通、创新、生态、能源等功能性基地建设,而其所依托的建设基础都是各省范围内的城市群,甚至中央政府批准的范围就是各省的城市群。这意味着,单一的城市不能支撑相关规划区的发展和建设,需要发挥城市群的整体效果;在区域规划中突出某些专业性建设方向,也需要个城市群内部加强协调与合作,使城市群发挥在中部乃至全国的积极作用。应该说,中部地区的城市群发展有其明显的成本优势。中部地区的城市群范围内资源相对丰富,矿产、土地、电力等资源的供给条件相对较好,一些省份的城市群本身既是其煤炭、水资源大省的代表也是电力富集地区,由于黄河长江穿越中部,不少省份水资源的保证程度较高;中部地区城市群的土地价格要低于沿海地区,根据2010年第3季度的调查,中部地区城镇的综合地价水平不仅低于沿海地区,甚至低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城镇的劳动力成本较低,一些重点行业的劳动报酬收入不仅低于沿海甚至低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相对适中的良好区位,有利于南来北往的资源流动和要素集中。这些条件,都有利于城市群产业发展的资源配置。

按照相关规划,中部地区6个省份汇集了6个有一定影响的城市群。太原城市群包括太原市、晋中市的榆次、寿阳、太谷、祁县、平遥、介休、榆社,吕梁的交城、文水、汾阳、孝义、岚县、忻州市的静乐等24个县;皖江城市群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9个城市以及六安的金安区和舒城县;环鄱阳湖城市群包括景德镇、九江、南昌、鹰潭、上饶等5个城市;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洛阳为副中心,包括郑州、洛阳、开封、许昌、新乡、漯河、焦作、平顶山、济源9个城市;武汉城市群以武汉为中心,包括武汉、鄂州、黄石、黄冈、孝感、咸宁、天门、仙桃、潜江9个城市;长株潭城市群以长沙为中心,包括长沙、株洲、湘潭3座城市。而事实上,中部地区城市群也得到了较好发展。2009年,中部地区城市群人口数量12525.59亿人,占中部地区人口总数的40.79%,土地面积297641平方公里,占中部地区的28.95%,地区生产总值37351.67亿元,占中部地区的52.92%,是中部地区的城镇密集区、人口密集区域和产业密集区(表11)。应该说,这些城市群在建设中都提出了自己明确的宏伟目标,也有着协调城市群内各个成员之间的一些举措,通过完善相关政策和推动一体化发展,会带动各个省份经济的快速发展,并加快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比如,河南省提出了中原城市群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非农产业占95%以上,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60%以上,建成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能源基地、现代物流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产业整体竞争力显著提高,要素集聚和承载能力全面增强;GDp占河南省的比重超过70%,确立在中西部乃至全国城市群中的重要地位,带动全省并辐射周边地区发展,把中原城市群打造成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城市群。但是,总体上看,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还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现象。一方面,不同省份城市群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比如,从2009年的人口和经济总量上看,中原城市群规模最大,而太原城市群规模最小,两者之间都存在着数倍的差距;武汉城市群和皖江城市群的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排在第2和第3位,环鄱阳湖城市群人口排在第4位,但地区生产总值排在第5位,而长株潭城市群人口规模排在第5位,地区生产总值排在第4位。从人均GDp来看,长株潭城市群最高,而环鄱阳湖城市群最低,前者是后者的2倍多。另一方面,从各个城市群内部来看,城市群内部的不平衡问题也十分突出。2011年,河南省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个数仅占城镇总数的7.15%,但是其城镇人口占整个区域城镇体系人口规模比重为33.33%。河南省中等规模的城市只有9个,人口规模仅占13.4%,发展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河南省小城市和建制镇虽多达108个之多,占河南省整个区域城镇体系的85.71%,而人口规模占53.26%,但是平均每个小城市和小城镇吸收人口的能力较弱。与河南相比,湖北省的武汉市规模相对更大,GDp占全省的1/3以上,武汉城市群范围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不足的矛盾也比较突出。推动中部地区的城镇群建设,就应该更加注意克服城镇体系发育的不平衡性矛盾,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四、中部城市群发展的主导方向与保障措施

推动中部各省的城市群发展,有必要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基础上,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中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具体地说,就是要注意优化区域结构,促进各地具有集聚作用与影响的城市群的建设。中部地区的城镇密集,各省大中小城镇都广泛分布,具有优化区域空间的基础。要以太原城市群、皖江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为基础,推动生产要素的集聚。在城市群的发展上,要鼓励城镇之间要素的流动,解决城镇交界区域的共同问题,不必强行推动城市的合并,降低城镇之间的竞争性。同时,应该注重优化城市群内部的空间布局。只有通过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才能提升城市功能,壮大优势产业,放大城市群整体优势。城市群空间布局优化的目标是,建成一批特色鲜明、适宜居住、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形成多层次、网络状的城市体系;促使城市群成为功能完善,可持续发展潜力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代化城镇密集区;将城市群建成各省对外开放、承东启西、联南通北的主要平台,带动全省崛起,促进中部崛起;确立各省城市群在全国城市群中的重要地位,使其真正成为主要交通干线的产业密集区和重要城镇密集区。据此,城镇体系空间布局应体现中心集聚、轴线拓展、网络联系格局,逐步形成以省会城市为核心,以周边中心城市为依托,以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以快速交通干道、大容量交通运输通道为轴线,以各级交通、物流、通讯为网络的城市体系空间布局形态。促进城市群的发展,是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中部地区城镇化质量的应有之义。为此,需要借鉴国内外城市群管理方面的经验,积极发挥政府政策引导和规范作用与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保障中部城市群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第一,中部应该把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放在更为重要的地位。应该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信息服务、合同服务与培训服务,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的自我保护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和专业服务意识,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的适应能力。要发挥政府的管理优势,加强对劳动力市场、培训市场的监管,切实保护进城农民的利益。

第二,应该把城市群建设纳入推动中部崛起的规划与政策之中。推进中部崛起,应该注重发挥城市群的突出作用。应该在中部崛起的相关规划中,重视城市群的建设内容,应该深化对各个城市群薄弱环节的研究,及时出台解决城市群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性问题。要把解决中部城市群健康发展的普遍性问题与特殊性问题结合起来,构筑城市群内有机联系、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

第三,统一城市群的规划与建设。城市群建设应该把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结合起来,一方面应该规范政府行为,协调城市群内各级政府的关系,规范楼堂馆所和大型CBD等的建设规划和批准程序,加强人大对政府管理行为的监管;另一方面,应该在城市群内发育各类专业化市场,发挥市场对城市群建设各类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合理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城市群建设。

第四,驱动两种要素,促进城市群内资源的合理配置。劳动力和资本是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两种重要因素,也是促进中部城市群扩张的重要动力。中部地区劳动力相对丰富,而资本资源相对短缺。有必要想方设法引入资本资源,弥补中部地区的资本缺口,使资本与劳动力更好地结合。为此,一方面要促进资本的集聚、集中和流入。要发挥市场在引导资本资源配置的作用,促进资本向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集中,向具有扩张空间的城市群集中,不断增强中部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城市群可以承接规模化的资本投入,内部可以形成复杂化、多样化的产业分工,技术创新可以依托城镇产业不断深化,对资本的注入和实现价值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要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集中和输出。除了继续敞开劳动力输出沿海的通道外,要加快中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城镇化。中部劳动力在中部区域就地城镇化,不仅可以兼顾和利用好农村的各类网络型社会关系,也可以将创造的价值留在中部,提高中部城镇的规模效益。为此需要增强城市群的发展活力,强化城市群的就业创造,提高城市群对农村劳动力的接受能力;废除妨碍农村劳动力进城的各类体制机制障碍,为劳动力的流动和在城镇安居乐业提供一切必要的服务。

第五,有选择地重视核心引领,发挥中心城市在引导城市群工业化与城镇化中的关键作用。中部各省会城市都是省区中心城市,应该重视分工协作,提升档次,与一般城市在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方向上拉开差距,适度限制一般加工工业的发展,把一些不适合于省会城市发展的产业转移出去。以武汉为例,2013年,武汉市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10000亿元大关,工业增加值率高达30%,经济总量跃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四位。目前,该市已经提出到2016年工业产值超过2万亿元,2019年工业产值超过3万亿元的“工业倍增”规划设想②。为此,武汉提出从两轮(光缆光纤、汽车)驱动到多点开花,正在打造四大板块:依托“中国光谷”,建设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大光谷板块;依托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大车都板块;依托武汉临空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河国际机场,建设大临空板块;依托武汉新港、武汉化学工业区,建设大临港板块。随着相关规划的落实和项目的建设,武汉市在整个城市群的地位将更加突出,武汉的工业化、城镇化将引领和带动整个城市群的工业化与城镇化,进而带动整个湖北省的工业化与城镇化。第六,更加重视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根据程必定(2008)的研究,中部城镇化存在一个突出问题是大城市数量过多、规模过大;而小城市数量过少、规模偏小。应该积极重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提高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接纳能力,构筑大中小型城市等级分布、形成众星拱月之势。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更好地发育,也会支撑大城市的发展,并缓解大城市的资源环境和交通运输压力等。第七,更加注重提供城市群需要的公共产品。

城市建设的建议篇5

关键词:城市园林;设计;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一、城市园林建设的意义

1、城市园林已经成为了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部分,能够促进经济、文化发展,能够提高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起到改善城市面貌、人们生活环境、投资环境的作用,城市园林建设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一个国家城市园林建设直接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城市现代化程度,因此,我国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直接关系到我国城市现代化的进行。

2、城市园林对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有百利而无一害,城市园林能够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近些年来,随着空气的污染,植物吸收有害物体、净化空气改善人们居住环境的能力有所下降,就要求提高城市园林建设。设施齐全、建筑精美、管理完善、运转有序的城市园林有利于环境的保护以及人们身心的健康、生活质量的提高。

二、我国园林设计存在的不足

1、简单设计复杂化

不少行道绿化和城市空地,实际上只需要简单设计.甚至栽上几排树,更能体现身份,朴素本身就是理念。设计者冥思苦想追逐所谓“亮点”,表面文章做多了却显浮躁和好大喜功。当然,也并不是所有设计都要简单。

2、园林规划设计的定位

许多城市的园林建设定位不够精确,例如,在设计城市公园时,其与国家公园、森林公园不同,是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政府建设经验,向人们提供娱乐、观赏、游憩等功能,人们可在内开展体育锻炼,进行科普教育,具有美化城市、防灾、减灾、改善生态的重要作用,而大多数城市园林规划并未根据这一要求进行设计。

3、世俗化、潮流化

正如前些年北方园林江南化成风一样,近几年欧风、日风、洋风又光顾全国,当然这其中不乏成功的作品,但作为一种潮流和时尚,势必走向世俗。

4、设计理念不够先进

作为一座城市,首先应做好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总体规划,然后在总体规划的框架内精心设计好每项园林工程和其他城市建设工程。然而,城市建设由于受历史、经济发展水平、建设理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城市建设大多是“改造发展型”模式。这种模式给现代化城市建设带来了极大难题,园林景观单调、呆板,观赏价值不高;绿地总量不足,缺少大型绿地。环境标准要求城市的绿地面积应达到城市总面积的3o%,才能维持城市的环境质量,目前能达到这个指标的城市并不多。

5、种植与养护管理不到位

园林植物是在城市生态条件下由人工组建的植物群落,而城市土壤多为已被破坏了原生结构的土壤,且建筑垃圾充斥其中,较之森林土壤条件相差甚远。很多施工单位在种植环节上不科学,种植穴(沟)尺寸不够,不客土,基本不施肥,建筑垃圾清理得不彻底;种植时苗木根系没有充分舒展开,有窝根现象,浇水量不够或不及时,致使成活率降低。另一方面,工程责任期结束后的养护管理不到位,持久天旱时不及时浇水病虫害预防工作做得很少,由于树木生长势弱,极易感染病虫害。

三、提高园林设计的建议

1、更新城市园林设计理念,培养独特的设计风格

随着社会的发展,园林设计也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设计理念。景观设计人员应吸取其精华,善于培养自己的特色,丰富景观艺术效果。绿地建设做到宁朴勿华,宁自然错落、勿强求统一,推广具有地方与民族特色的园林。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对现有景观资源的挖掘,加深对当地历史文化的理解,设计出具有特色的绿地设计方案。注重景观空间的营造,重视对人们的室外绿地空间的使用和观赏需求。同时,园林的各要素之间应该互相协调,园林绿化、园林建筑、资源保护管理与资源开发利用之间,都应相互协调,以营造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园林绿地景观。

2、科学规划、注重细节

做到宏观与微观统一的原则。“城市在园林设计时,首先要把握鲜明、准确的立意,确定科学的规划,把项目放到整个城市或区域环境中,结合现状对其性质、功能和形式准确定位;做好构景要素之间的协调、园林绿地与周边环境及整个城市绿地系统的协调;园林建筑和小品在形式、体量、尺度、色彩、质地上必须服从周围环境需要,与其他景物协调统一。园林布局要主次分明、承上启下、前后呼应、烘托对比,使景物相得益彰。规划确定之后,细部决定成败,园林尤为如此。匠心往往要透过细部传达。园林作为一种“强迫艺术”,随时在接受游人的品昧和评说,就要经得住推敲。景区往往要“不经意拈来”,细部却要“娓娓道出”,这些功底对设计者、施工者都至关重要。

3、尊重自然,和谐共存

自然世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平衡发展的基础,本地城市的河流湖泊、地形地貌以及绿化植被等,组成城市的景观资源,根据城市自然特征,充分协调自然环境与人类和谐相处,以利于创造城市特色。在古代的园林选址中,善信风水学,使人与自然处于“天人合一”的状态,今天的城市是钢筋混凝土筑成的都市,城市园林设计同样也需融入自然要素,以协调城市生态平衡,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为城市注入活力、生气。

4、因地制宜、经济适用原则

因地制宜就是要依据绿地的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造景,既经济节约,又做到横有起伏具韵律,纵有层次富变化,避免平直呆板。我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财力有限,不能追求奢华,盲目照搬西方国家那种营造大规模园林绿地和森林进入城市的做法。我国现阶段城市园林设计主要任务是改善人居环境,协调城市生态系统,确保居民的身体健康,应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导,加大道路、小区、游园及广场的遮荫效果,增加绿地的色彩,变“平面型绿化”为“立体型”绿化,扩展绿化的范围,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构造城市空间的多层次绿化格局。

5、注重绿化环境时的生态问题

我们的园林设计中,关于生态环境的问题要认真的思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不仅关乎我们的设计理念,更是关系到生态景观的设计,以及景观受用的城市居民。我们必须在尊重环境状况,理解自然的基础上才能够设计出更好的更实用的园林景观设计。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从城市的地理景观的气候角度,以及生态景观的优势,经过仔细的分析研究,才能够根据城市的地理环境结构和气候变化程度,量身设计出城市的园林景观,符合城市的内部情况,并且能够使他与城市的自然环境更好的而结合与衔接,从而能够真正的融为一体,成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条件下,城市外界环境的客观存在也决定了城市的微生态环境,影响着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而噪音、灰尘、建筑等对于景观的环境造成一系列的影响,所以我们也要学会修正园林景观的环境,从而调节城市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的绿化植被。同时,我们更要学会就地取材,要从该地区的环境本身进行挖掘,切合城市本身的乡土资源,才能够把生态与环境密切的结合在一起,更有利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从而做到生态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结束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园林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城市园林建设能否适应城市的发展和要求,如何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将成为衡量“宜居”的重要尺度。因此,城市园林的设计和建设规模与建设质量同城市环境的改善密切关联。

参考文献

[1]罗翠红.浅析我国城市园林设计的不足与建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5).

[2]孙英,高光林.我国城市园林设计的不足与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3,34(24):6503-6503,6505.

城市建设的建议篇6

在即将圆满完成“十五”发展任务、着手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关键时刻,市委、市政府举办城镇建设规划培训班,召开城镇建设工作会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整个活动时间不长,但内容丰富、效果明显。两天来,通过看,看苏南的城镇建设、园区建设,大家开阔了视野,看清了方向;通过听,听专家学者的讲座,大家开阔了思路,增长了知识;通过讲,市委陈书记代表市委、市政府作了很好的工作报告,建设局、国土局、小纪镇的负责同志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大家开阔了胸襟,振奋了精神,明确了目标,增强了信心。会议结束前,倪市长还要作部署,提要求。下面,我简要谈一些个人想法,与大家作个交流。

一、小城镇,大课题一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指出,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合理布局的原则,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这就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角度、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出发,对城镇化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同时,也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城镇建设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小城镇是联结城市和农村的关节点,在接受城市辐射、带动农村发展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世界现代化进程表明城市化、城市现代化离不开小城镇建设。城镇化步伐不加快,工业化就失去了载体,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就失去了支撑。因此,我们必须把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作为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二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快城镇化进程能够直接带动最终消费需求,直接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推动了城镇规模扩张和功能完善,同时城镇规模扩大了,功能完善了,环境变美了,吸引力增强了,就能带动和吸引更多的投资。结合的实际来看,小纪镇建成了全国卫生镇,丁伙镇正在创全国文明镇,这就是我们一个地区发展的对外名片。邵伯镇依托老镇区、湖区发展旅游服务业、餐饮业,武坚镇“三区”(工业集中区、镇区、农业园区)联动发展城镇,等等,各镇在坚持城镇建设与经济建设共同推进方面,都采取了一些措施,发展活力明显增强。这些事实证明,加快城镇化进程已经成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再上新台阶的必由之路,只有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我市“两个率先”、“两个提前”的奋斗目标才能加快实现。

三是促进农民富裕的重点环节。“三农”问题影响全局,直接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从长远来看,治本之策是加快城镇化进程。实践已经表明,富裕农民最关键的是减少农民。城镇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使大多数农民从农业走向非农产业,从农村走向城镇,从农民向市民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非农产业的发展,把经济“蛋糕”这个分子做大;农业人口的有效转移,把农民这个分母尽量做小,结果不言而喻,农民的收入水平、富裕程度、生活质量就大大提高了。因此,农民也就能享受到更多的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二、小城镇,大文章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写好小城镇建设这篇时代的大文章,在审题要清的前提下,关键是抓好规划这个龙头,纲举目张。编制好、执行好城镇规划是法律赋予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职责,规划编制水平的高低和规划执行情况的好坏将直接决定城镇的建设水平和发展质量。规划好,事半功倍,惠及子孙;规划不好,事倍功半,殃及子孙。因此,推进城镇化,必须坚持从规划抓起,坚持按规划实施。具体要把握好三点:

一是注重规划的前瞻性。城镇规划要着眼长远、超前考虑,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规划的起点一定要高,实施可以分步骤进行。国外很多城市的规划上百年都没有变过,拆迁这个概念很少用到了。各镇要根据新一轮区划调整的新情况,抓紧修编城镇规划,决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搞所谓的“先上马,后规划”、“干一段,看一段”;也不能因为现有人力、财力的限制,就降低规划标准,不能再干“今天建、明天拆”的事,要给后人留下财富,留下空间,不要留下包袱和遗憾。要增强创新观念和精品意识,无论是总体规划,还是详细计划,都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五个统筹”的战略思想,在规划工作上,要突破城乡空间分割的限制,从更大的空间范围来考虑城乡发展框架,统筹区域城镇规划,统筹镇村规划,形成较为完整的规划体系。

二是注重规划的科学性。规划的科学性怎么理解,从基层的实际考虑,规划的科学性有三个基本要素:定位要准,功能要清,特色要显。从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小城镇建设虽各有长处,但我以为,小纪镇略胜一筹。如石雕搏浪,既有文化底蕴,又有民族特色,又有里下河水乡风情。各镇在规划中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要好高骛远,不要盲目攀比,不要跟风效仿,一定要打造个性,彰显特色。沿运河的就搞运河风情,沿江的就搞大江风光,里下河地区就搞里下河特色。城不在新,名在特色;镇不在大,优在功能;楼不在高,美在环境。

三是注重规划的严肃性。目前在规划方面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规划不够完善,一个是执行不够严肃,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坚持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规划一经批准实施,就具有法律效力,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随意变更。各镇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把好项目审批的规划许可关、项目的跟踪检查关和对规划部门的监督约束关,使规划真正落到实处。为了使规划得到广泛的、自觉的执行,我们还要十分注重规划的宣传,要注意和防止将规划金屋藏娇,束之高阁。要将规划进行广泛地宣传,充分听取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既重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又提高规划的公认度、知晓率。要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对违反城镇规划的行为,必须严肃查处,依法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

三、小城镇,大手笔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谱写时代的新篇章,在审题深、思路清的前提下,要有大手笔。审视课题、编制规划都属于理念问题,而大手笔就是实践问题,是个物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四点:

一是紧扣发展。一个地区的发展,城镇建设是外在形象,经济发展是内在支撑。因此,要突破传统的、狭隘的工作思路,不能就城镇谈城镇,必须从发展城镇的根本目的出发,从发挥城镇的功能出发,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为形式支撑,表里如一、形神兼备。在实际工作中,要把镇区建设、工业集中区、农业园区建设统筹考虑,既集聚“人气”,又集聚“财气”,有了“人气”、“财气”,就会逐渐形成“名气”。

二是深化改革。城镇化进程的快与慢,关键取决于改革力度的大与小。回顾近几年来,我市城镇建设步伐之所以加快,就是得益于改革。要继续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引导土地流转,鼓励规模适度经营;要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创新集镇管理体制;要加大经营城市的力度,盘活存量,用好增量,走以地生财、以镇建镇、滚动发展、良性互动的路子。还要坚持各项建设工程的招投标,公平竞争,好中选优,提升建设水平,降低工程成本。

城市建设的建议篇7

关键词: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建议

由于现在社会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对污染物的处理也就越来越重要,作为对城市污水处理的主要设施系统——收集管网的建设也就越来越重要。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一定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进行,使其达到理想的效果。在建设完成之后,还要注意其日常的维修,以保证其正常的运行。

一.其面临的压力

长期以来城市内部各个厂区内所建立的排水体制大部分都是使用合流制作的形式,这种方式确实是使一段时间之内的排污、排水和建设所用到的资金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其他的问题,它使得进入污水处理厂时的浓度降低,这样一来,给污水的处理带来了比较大的难度。

在一些老城区的管网建设中主要采用的基本都是合流制的管道系统,有的甚至是没有比较完善的排水系统,有很多的排水的管道就直接的通到河流里面。这样就导致了在雨季的时候,很大面积的地方大量的雨水进入到污水管道中。污水处理厂所选用的截留倍数多为n=1,如果污水厂的进水能力比1要大,就使用溢流的形式来做出场处理,这样,污水就得不到处理,造成环境的污染。

二.现状

在现在的城市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中,仍然不够完善和科学,说建设的收集管网,并不能被很好的利用,达到他所应有的效果,之所以会造成这种状况,主要的原因在作者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受财政资金的约束。由于政府的财政没有足够的资金,无法实行其完善的建设。也有的是由于政府没有对其足够的重视,没有将足够的资金用于其建设。

第二,更新的速度比较慢,很多老化。由于使用时间较长,并且有关部门没有进行维护或者是更换,使有些管网老化,导致其不能正常的发挥作用。

第三,设计的滞后性。由于对收集管网的设计上的发展速度比较快,但是在建设上的速度无法跟上其脚步,导致其严重的滞后,建设的落后性,导致其无法正常的发挥作用。

第四,材料质量差。由于在进行建设的时候没有对建设用材进行严格的把关,导致质量较差的材料被使用在管网的建设中,使无法发挥其正常的作用。

笔者通过部门城市的管网统计,得到以下的有关数据:

根据铺设的时间来进行分类:在1953年之前铺设的管网,使用的年限在50以上的占有6.2%;在1954~1995年间铺设的大约占58.7%;在1996年之后的,大约占35.1%。这些数据说明,现在使用的污水收集管网是不能满足现在处理污水的要求的。需要进行改善。

三.有关的建议

根据在管网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管网建设的要求,笔者在此提出有关的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建设管网基础设施的资金成本一般比较高,基本都是比污水处理厂要高出1.2~1.3倍,如果是对旧城区的进行改造,将会有更高的成本。另外,建设管道的收集系统的建设也要用到大量的资金,此外,施工的难度也比较大,还会涉及到拆迁的问题,由于这些原因,给城市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为了使政府的财政支出有所降低,可以采用Bot或者是Bt的形式将其推向全社会,这样一来,就可以获得更多的融资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在建设中所带来的资金的压力,使管网的建设不会受到资金的影响。同时,可以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来寻找比较正规的、效率较高的建设单位来承担建设的任务,保证其建设可以比较顺利的实施。

第二,城市污水管网要进行及时的编制以及更新。城市的不断发展,必定会使城市的规划设计不断的更新,因此只有对管网的建设不断的更新,才能够跟得上城市的发展速度,才能够符合城市规划设计的要求。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保证管线的建设与道路的建设同时来进行,这样就不会有在进行管网建设时的拆迁的影响,并且也节约了二次开挖带来的资金的消耗,极大的降低了建设的费用。

第三,在建设中所遇到的拆迁的问题,有关的政府部门要进行合理的协调处理,避免由于拆迁而造成的影响。保证管网建设的顺利进行。

第四,在管网的设计上,尽量的使用分流制。但是,将老城区的管道进行分流制的改建,施工的难度比较大,另外,还要比较大的资金投入,进行实施的可能性比较差,同时,也浪费了原来的投资。因此,一般的合流制管道的改建,都是将直排式改为截流式。另外,在新城区所实行的分流制与老城区所用的合流制的同时存在,给管网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从一些研究资料来看,城市的径流雨水的水质的污染情况比较严重,如果没有经过处理而直接的排到城市水体当中,也会造成很大的污染。所以在进行合流制的改造的时候,要注意与城市地表的改造相协调,注意降低降雨在地面的径流速度,使污水管道的溢流量有所减少,减少降雨的初期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第五,沿着河道建设的截污管道,在设计的时候要进行防洪排门或者是排水提升泵站的设计。在日常的使用中,由于内河涌涨退潮以及汛期的水位提升所造成的影响,会使水位过高,使河水倒灌进管渠。这些因素都会造成收集管道中的污水的浓度降低,使污水处理厂的处理的难度增加。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进行对基础材料的调研,要保证排门设置的合理安全,尽量减少河水的倒灌,避免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浓度降低的情况出现。

第六,在目前的市场上,有一些比较新型的管材出现。比如用于排水的高密度的聚乙烯材料的波纹管和缠绕管、玻璃钢加砂材料的缠绕管。但是,有的厂家在进行生产的时候,没有按照原材料来进行生产,生产的产品不达标,生产的过程也不够规范,销售的渠道比较混乱,甚至有的还会以此充好。因此,建设单位在采购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材料的质量,在厂家的选择上,要选择信誉比较好。质量比较高的厂家,尽量避免通过中间商来采购,可以对生产厂家进行实地的考察,来保证质量。

第七,要注意加快对GiS系统的建设,污水收集系统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减少一些事故的发生,主要有由于材料的不齐全而造成雨水与污水管道的混接,在施工过程中将管线打断等事故,也可以避免在日后的改造中出现方案性的错误。与此用时,如果进行流量监控,还可以对管网的改造提出具有指导性的意见。

总结:

对城市污水的处理,将会随着城市化的加快越来越重要,对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也将会成为以后城市规划建设的主要的部分。对污水的收集处理也就越来越重要,在当前的形式下,收集管网是最主要的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单位一定要保证污水管网处理系统建设的质量。找出合理的方案,使污水收集管网在处理城市污水中发挥出更好的效果,更大程度的帮助城市污水的处理。

参考文献:

[1].温县权.探讨污水截流系统的截流方式和截流井设置[J].科技风.2010.(02)

[2].吕伟娅.水资源化理念与城市污水处理模式[J].建设科技.2011.(22)

[3].王同初.乡镇污水处理建设势在必行—乡镇污水处理情况调查[J].中华建设.2012.(01)

[4].左金星,曹长春,崔赟璐,黄文华.南方小城镇污水处理现状和发展探讨[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1.(06)

[5].王猛,印军荣.海安县地表水环境污染问题分析及防治对策探讨[J].广东化工.2011.(10)

城市建设的建议篇8

关键字:城市建筑规划问题内容意义生态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在市场化经济的潮流中,在对建筑工程实施规划的管理中要把握好规划管理的原则,有力的保证建筑事业以及城市规划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建筑工程的规划自计划经济时代开始就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型城市,建筑工程能否得到合理的安排不仅仅关系到成分的表观形象,同时也极大的影响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在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建筑工程的规划管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保证城市建设和规划能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只有保证城市规划的合理性,才能有效的实施城市建设和管理,从而有效、合理的利用城市的土地,实现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合理的建筑工程规划能有效的解决城市建设中带来的诸多问题,保证城市正常的生活、生产工作,从而建立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

1中小城市建筑规划存在的问题

1.1中小型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职能不完善

目前,在中小型城市的规划中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是建筑的规划同其它各方面的规划之间不协调。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除了在城市规划中所必须面临的相关问题和困难以外,中小城市的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职能不完善也是重要原因。中小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职能不完善的原因有多种多样,但根本原因还是地方政府重视力度不够,工作随意性大,还有就是地方人才缺失。

1.2中小型城市建筑规划面临多方面的困难

目前,在中小型城市的建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小城市建筑规划的空间实体并没有在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中得到有效落实,该种现象在中小型城市的建筑规划管理中普遍存在。例如,在中小城市中新区的建设正加紧脚步,虽然在规划的过程中对公共设施等都预留了相应的空间,但是在时间的建筑过程中往往是工厂、商业以及住宅建筑占据了大部分的空间,公共设施配置相应不足或建设滞后,导致新区功能不全,新老城区无法快速融合,从而无法迅速带动新区经济。造成该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城市的规划部门没有严格按照城市规划的相应设计来进行实施,对具体的建筑实施过程监管不到位。另一方面,城市居民不能对城市的规划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城市的规划实施过程中因此会出现建筑规划实施受到阻碍的情况。例如,车站、垃圾转运站等公共设施建设会影响居民的生活环境,由此该类设施在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居民的阻碍。对于该种情况,城市建筑规划部门可以采用相应的法律手段来解决。

1.3城市规划设计的具体工作没有落实

目前,我国对城市建筑规划设计还没有一个具体的解释,因此城市的建筑规划设计在城市的规划中还没有得到普遍的使用,例如,目前对城市的建筑规划设计成果质量标准就没有明确的规定。

2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的内容

2.1控制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质

为保证城市规划的合理布局,需要在建筑工程的规划管理阶段控制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质,同时也保证对土地的使用强度和建筑性质保持一致。在审核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质时,主要是审核建筑空间的使用,仔细审查建筑的单体平面,保证其与土地性质相一致的功能。同时,在建筑功能的审核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不同建筑性质之间的相互干扰。

2.2控制建筑的容积率和建筑密度

土地的使用强度可以利用建筑的密度和建筑的容积率来进行衡量,为防止土地的沉降以及在城市建设中保护城市的生态及人居环境需要严格的控制该两项指标。目前很多房地产的开发商单纯的为了追求利益为盲目地追求高的建筑容积率。城市空气环境的好坏以及建筑功能能否得到有效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密度、容积率的合理与否。城市规划部门在审核建筑密度、容积率时,应确保基地的间距、消防通道、绿化率以及停车场等。

2.3控制建筑的间距和绿地率

建筑物在建设过程中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才能保正建筑在有效的空间、日照、消防和卫生等方面满足国家规范。目前在城市中火灾时有发生,造成严重的人员以及财产损失,其中建筑消防通道不畅通是一个方面的原因。同时,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地下室以及高层建筑对相邻建筑的影响,保证建筑之间施工距离的安全性。在城市的规划设计中会进行绿化,这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因此,在城市的规划中要保持一定的绿化率,对绿化率的控制同用地性质等因素相关。

3建筑工程规划管理对城市建设的意义

3.1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要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合理的利用和保护城市的自然资源,保持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在城市的规划中有效的实施城市建筑规划管理可以实现对用地的合理性,从而保证节约用地,保护环境,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实现人口的合理布局城市建筑规划管理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可以有效的实现城市的资源、人口以及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推动城市健康、稳定发展。

3.2改善和提高城市的形态环境

城市中建筑规划的合理性之间关系到城市的生态、景观以及卫生环境。城市建筑的规划管理在完善城市的布局时主要是通过控制建筑的高度、建筑间距、绿地率以及容积率,从而优化城市的环境、提升城市的景观,建设特色性的城市。在城市建筑规划管理中可以在有效、合理利用资源的同时分析景观的观点等,从而形成完整的景观体系。在充分考虑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基础上,合理的确定城市的空间布局。

3.3促进城市的合理发展

城市建筑工程是城市中一个长期存在的不动产,会保持长时间的利用,如果城市的建筑规划不当会对城市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影响城市功能的发挥。例如,有些开发商受到利益的驱使,擅自改变建筑的用途,利用住宅用地建商业大厦,在绿地区开发商业住宅等,这样不仅仅对城市的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对城市的安全也造成难以想象的影响。并且会扰乱城市的整体布局,阻碍城市的发展。在城市的规划中要严格的控制建设工程,协调相关的矛盾,在保证建筑工程符合城市的发展布局的前提下,不断的推动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健康发展。

结论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城市建设进入新的时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城市的急剧扩张,这些都对城市的建筑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特别是对中小型城市实现城市建筑规划的有效管理是实现中小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只有实现中小型城市建筑的合理规划,才能更好的为劳动人民服务、为工农业生产服务。城市的建筑规划管理要切实实现经济、生态之间的和谐发展,正确的引导城市中的各项建设的有序发展,促进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对城市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剑锋.中小城市建筑规划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6)

[2]朱恒利.关于建筑工程规划管理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8)

[3]叶大华.关于开发区规划管理思路的探索[期刊论文]-城市2003(3)

[4]付鲲鹏.刍议建筑方案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对策[期刊论文]-中华民居2011(7)

[5]陈志.林峰.浅议建筑规划管理在城市建设中的意义[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0)

城市建设的建议篇9

今天是正月初十,节后第四个工作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市低碳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主要有三方面的考虑:一是落实中央关于“绿色发展”的新理念,更高水平推动生态领先特色发展,低碳城市建设至关重要,必须大力抓;二是贯穿“聚焦创新、突出亮点、补好短板、体现均衡”的方法论,推动今年工作起好步、“十三五”发展开好局,低碳城市建设任务艰巨,必须重点抓;三是贯彻全省、全市作风建设大会的新要求,各项工作早上手、快推进、求实效,低碳城市建设基础良好,必须持续抓。我们要通过这次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强化责任,推动低碳城市建设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为开好这次会议,市政府精心筹备,晓明市长亲自牵头协调,洪水市长靠前指挥,分管市领导务实推进,各项工作做得很充分、很到位。刚才,市低碳办总结汇报了2015年工作情况,洪水市长就2016年重点工作作了部署,5家单位汇报了低碳示范项目推进计划,7个辖市区和市10个重点部门递交了责任状,会议开出了新动力,开出了好效果。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咬定生态不放松”,在坚守与创新中探索低碳发展的“镇江道路”,2014年底视察时评价“卓有成效,走在了全国前列”,希望“继续努力,保护好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为全国作出更大贡献”。总书记的充分肯定和谆谆嘱托,让全市上下深受鼓舞、倍感振奋。2015年,我们按照“强基础、抓示范、明路径、争政策、造氛围、优考核”的工作思路,以“三个率先”为目标,以“四碳”创新为关键,以“九大行动”为抓手,扎实抓好规划引领、目标约束、行动减碳、平台支撑、机制保障等各个环节,拿出了十分亮眼的成绩单,低碳城市“镇江模式”走在全国前列、走上国际舞台,极大地提升了镇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事实再次证明,一切在于干!新的一年,只要我们按照今天的会议部署迅速有力地干,按照既定的推进计划扎实高效地干,按照递交的目标责任状创新务实地干,就一定能干出低碳城市建设的更多精彩。下面,我从工作推进的角度,讲四点意见:

一、全局性的大事必须放在战略位置来推进

低碳城市建设是涉及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是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大事和实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必须摆上重要战略位置,以科学理念和系统思维来认识、谋划和推进。

1.要从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出发,认识低碳城市建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每一个发展理念都指向现实的发展问题,其中对“绿色发展”,作了反复强调。1月5日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明确要求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总书记再次作出深刻阐释,指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绿色发展之要义,是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这些重要观点突出强调绿色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不断增强绿色发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2.要从增创特色优势出发,谋划低碳城市建设。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打“生态牌”“绿色牌”,省委、省政府近期将召开的第一个全局性重要会议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大会。镇江作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区、第二批低碳试点城市和全省唯一的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市,更要立足“大势所趋、形势所迫,众望所归、民心所向,优势所依、潜力所在”,更高层次谋划低碳城市建设,优化顶层设计和战略路径,推动绿色成为镇江发展的鲜明底色,推动“生态领先”成为镇江最重要的特色竞争力。

3.要从抓实“六个年”出发,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对今年工作作出了“六个年”的部署,每个年都与低碳城市建设相关联。比如“创新转型提速年”中的产业中高端发展,“产业项目突破年”中的提高项目质量和园区集聚功能,“生态镇江提升年”中的加快工业绿色转型步伐、加强清洁能源推广应用,“改革开放深化年”中的完善生态云运行机制、深入推进“四碳”创新,“民生保障强化年”中的重点民生项目包含了低碳项目,“治理体系完善年”中突出环境保护等三个重点加强地方立法,等等。全市各级要把低碳城市建设作为“硬抓手”来把握,作为“硬指标”来落实,作为“硬任务”来推进,努力干成“六个年”中最出彩的一项工作。

二、奋进性的目标需要全力作为去实现

2012年11月低碳城市建设试点启动伊始,市委、市政府就确立了“2020年在全国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的总目标,这比全国平均水平提前了整整10年,充分体现了“奋进”的要求。目标鼓舞人,实现非易事。全市各级要自觉担当作为、全力以赴去干,一步一个脚印把目标变成现实。

1.细化“目标表”。统筹好当前和长远,在排定2016年任务基础上,结合细化完善“十三五”规划,结合市委全会提出的“力争率先创成全国低碳示范城市”目标,围绕2020年这一节点倒排序时,逐年明确阶段性目标,统筹谋划针对性、实效性强的具体任务,科学制定碳排放阙值、单位能耗、能源结构、空气质量、绿化水平等年度指标,因地制宜推出一批示范性强、带动面广、关联度高的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确保低碳城市建设稳扎稳打、有力有效、久久为功,不断积小胜为大胜。

2.织密“责任网”。责任状就是军令状。7个辖市区以及市各重点部门要按照“往下落一个层次”的要求,进一步把责任分解落实到位,确保说了算、定了干、干则成。坚持“项目化推进、清单式落实”,对低碳“九大行动”、低碳建设示范工程等任务,要把责任落实放在首位,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斜向到角的责任网络,确保各项工作有人管、有人干,每个目标能落地、能兑现。

3.用好“指挥棒”。目标能否完成到位、责任能否履行到位,考核是重要的指挥棒。市低碳办要牵头建立强有力的督查跟进、调度协调和考核奖惩机制,联合市纪委监察局、市委督查室和市政府督查室,跟踪了解情况,督查建设进度,推动低碳城市建设各项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要严格兑现奖惩,对因主观原因没有完成目标的单位和责任人严肃问责追究,以此倒逼责任落实和工作落地。

三、探索性的举措一定要抓在实处创经验

试点工作的一大特征,就是探索性开创性很强,没有现成模式可照着套,没有现成经验可拿着用,没有现成路子可跟着走。在低碳城市建设上,我们必须勇于先行先试、善于创新探索,深入推进低碳试点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在“为全国发展探路”中形成更多镇江特色和镇江经验。重点深化“三大创新”:

1.深化“四碳”创新。在已有基础上,以“生态云”为核心,更大力度抓好资源整合,着力提升数据分析比对、综合研判和实践转化能力;以碳排放达峰路径探索、碳评估导向效能提升、碳考核指挥棒作用发挥、碳资产管理成效增强为重点,深入推进产业碳转型、项目碳评估、区域碳考核、企业碳管理,进一步打造我市低碳建设的突出亮点和优势品牌。要针对我市产业结构偏重、化石能源消耗占比较高的现状,发挥“四碳”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和能源结构调整的引领推动作用,一方面,对照国家考核和碳配额发放时间表,着力做强先进制造业、做大现代服务业、做精生态农业,加快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集约度,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夯实低碳试点的产业根基。另一方面,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统筹抓好工业节能减排、园区循环化改造、大气污染防治、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增加森林碳汇等重点任务,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低碳能源体系,确保实现“能源消费总量和能耗强度下降双控”的目标。

2.深化制度创新。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改革试点,更多从体制机制上深处着力。一是全面落实并刚性执行主体功能区制度,以此为“龙头”优化全市生产力布局和城镇体系,推动全市各级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理念,有效遏制无序开发、重复分散、浪费资源等问题,加快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二是坚持以市场化机制推进低碳建设,包括推动碳排放权交易、设立低碳发展基金、发展低碳“互联网+”、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等,都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积极争取各类支持来实现,以低碳发展保护绿水青山,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三是积极稳妥探索低碳发展地方立法,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碳排放管理,通过立法引领和执法规范双管齐下,更好地保障低碳城市建设在法治化轨道上行稳致远。

3.深化模式创新。三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找准抓手,深入落实低碳“九大行动”,创新项目化推进的方式方法,尤其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低碳交通、低碳建筑、低碳生活等行动,必须扎扎实实抓到位,确保成果可观可感、可评可考,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更加注重典型引路,在全力打造生态新城重大亮点,加快推进“零碳岛”、官塘低碳新城等示范项目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新能源、新技术应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智慧城市建设等,积极谋划推进一批碳减排潜力大、投资强度高、带动效益好的典型样板工程,以点带面放大示范效应、促进整体提升。更加注重开放合作,拓展中美气候峰会、联合国巴黎气候峰会成果,在低碳技术、低碳能源、低碳交通等领域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创造性地吸收借鉴国外的好做法、好经验,因地制宜转化成低碳建设的新模式。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抓“三大创新”,一定要把出发点放在“有用”上、落脚点放在“实效”上,真正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中充分发挥“低碳效益”,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更好地促进“五大发展理念”的落实,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促进更高水平生态领先特色发展。

四、系统性的工作务必协调联动同心干

低碳城市建设涉及方方面面,是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全市各个层级、各个条线要密切配合、加强协调、形成联动,构建“一条心抓推进、一盘棋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1.切实加强顶层设计。强化规划的引领和导向作用,由市低碳办牵头,根据“十三五”《规划建议》和《规划纲要》制定低碳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明确主要任务、重点内容、保障措施等,尽快形成文件提交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讨论后下发。加强对规划的宣传解读,以具体生动的“蓝图”凝聚人心,让人民群众发自内心地认同和支持低碳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的建议篇10

【关键词】农田水利、问题、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农田水利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是改善农村生态与环境的重要保障。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既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加快农田水利事业发展的必要性

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为了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而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竞争力和农民切身利益,是新形势下衡量“三农”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因而,引导农民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切实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效益衰减、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成为真正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和解决“三农”的一项重要举措。

1.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需要

粮食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头等大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市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蚕田基本建设、节水灌溉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兴修水利,农田水利设施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初步缓解了部分农业灌溉用水不足的问题,为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然而,我市农村水利设施仍比较落后,农田水利化程度低,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目前,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小型灌区由于工程标准低,有效灌溉面积大幅度减少,工程实际供水能力大为降低;而零星的灌溉点片,由于缺少水源工程和供水设施,大部分成为“望天田”。由此导致我市农村工程性缺水问题比较突出。再者,随着人口的增加,粮食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要以较少的土地养活较多的人口,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必须加快农田水利事业发展。

2.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要求

增加农民收入,就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特别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增产增效。研究表明,农产品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不适应市场日益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要求,是农民增收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只有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生产率,农产品结构调整才有更加广阔的空间;只有不断改善物质技术装备,提高农业科技的应用和转化能力,才能使农民进一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多形式、多层次转移,拓展农民的增收渠道。

3.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需要

我市的经济作物主要是种植棉花、蚕茧、花生、水果及其它经济作物。在生产管理过程中有些农作物给农民带来丰厚的收入的同时也给当地的环境带来不小污染,很多地方因为水利设施不到位无法进行农产品结构调整,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所以要及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必须加快农田水利事业发展。合理发展“绿色经济”、“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保护绿色生态环境,促进我市农田水利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建议

建设桐城市现代新型农田水利,任务十分艰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因此必须转变观念,解放思想,真正认识到城乡水利统一管理体制是资源管理方式的转变,是水行政管理职能的重大改革,从指导思想、工作领域、工作方式、队伍建设到与之相应的组织行为、服务手段、管理办法和管理观念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转变,在投资、建设、运行、管理和服务几个方面实行观念创新、机制创新、体制创新,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广辟筹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调动群众积极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政府的财力有限,必须依靠广大农民的力量,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而作为政府应该积极建立良好的制度激励机制,通过利益诱导,吸引更多的农民、企业或社团参与到水利设施建设中来。认真贯彻落实"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政策原则,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保证农村集体将一定比例的积累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激发他们自觉投资投劳参加建设的积极性,引导农民和社会各界增加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广泛鼓励、吸纳社会资金办水利,努力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确保水利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将农田水利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水利系统提出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水利之路这一全新治水理念。近些年农田水利建设中生态水利、环境水利、景观水利、城市水利等亮点频现,都充分体现了"人水和谐"的理念。特别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河道综合治理中,推广了"一河清泉水、一条经济带、一根产业链、一道风景线"的治理模式,许多水土流失治理区变成了山川秀美的观光风景区,将河、沟、渠建设成"清水长廊"、"绿色长廊"、"亲水乐园"。

(三)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

将农田水利建设与节水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大力推广应用喷灌带。发挥喷灌带投资少、使方便、水压要求低,便于管理的优势,逐步在果园和已成片开发建发的农田中推广。积极发展大棚滴灌,实现大棚膜下滴灌化。搞好渠道、河道浆砌防治工程,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尽快研究制定有利于节水灌溉发展的经济补偿政策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提高农民节水积极性。

(四)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农田水利科学的研究

搞好农田水利建设,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农田水利从业者队伍。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水利员的培训,切实让他们掌握新科技、新知识、新技术,增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符合地区实际的小型农田水利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水利合作组织发展的框架体系。另外,重视农田水利科学的研究,建立适应当前农村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特点的农田水利技术支撑体系,使人才和技术更好的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