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性十篇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性十篇

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7:01

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慢病管理模式;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4)5-0138-02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改变,发病率在逐年增多,且有向年轻化发展趋势[1]。笔者所在社区从2010年开始进行高血压慢病化管理工作,经过3年的摸索、学习,对社区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科学规范管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笔者2010-2012年对本社区210例高血压人群进行慢病化管理,其中男128例,女82例,年龄39~82岁,平均(61.2±2.3)岁。

1.2诊断标准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即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在非同日三次测得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2]。患者既往诊断有高血压,目前在用高血压药,血压低于140/90mmHg,亦诊断为高血压。

1.3管理方法

1.3.1高血压建档(1)责任医生入户建立家庭档案,发现高血压患者即为每个高血压患者建立管理随访卡,按照公共卫生各项工作指标,随访时将各项指标记录于随访卡,如此推进,将高血压患者一年病情进行动态管理。(2)门诊工作中筛选高血压患者。门诊坚持35岁以上患者首诊测血压,由此可检出许多潜在及新发的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评估,确诊后接诊医生报卡给所在辖区社区医生建立档案。(3)通过各类健康体检发现病例。每年医保、农保及各类体检发现高血压患者,劝导其来院或去社区服务站随访,如确诊后建立档案进行归档管理。

1.3.2高血压管理(1)每月定期定点下乡随访三次,定期监测血压,督促服药情况。(2)健康教育:每2个月组织一次高血压相关知识健康讲座,讲座前一周张贴通知,每次时间基本固定,讲座中发送一些小礼品,以提高患者的主动参与互动游戏等,从中提高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3)建立高血压俱乐部:让高血压患者可以锻炼身体,相互交流降压心得,通过参加的积极主动性,达到一定的次数可以免费做一些检查如测血压、血糖及血生化等。(4)按照高血压的三级管理模式做好随访。

1.3.3自身管理(1)院部每月一次组织全镇社区责任医生座谈、讨论、分析。对高血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及时改正。(2)积极参加区疾控中心举行的慢病管理培训,提高自己的慢病管理能力。

2结果

2.1高血压知晓情况比较

经过3年的高血压慢病管理,210例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知晓率从2010年的43.81%提高到2012年的70.48%,2010年和2012年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生活方式比较

经过3年高血压慢病化管理,210例高血压患者对不良生活方式有了明显的认识改善,2012年高脂高盐饮食不良生活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2010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健康影响事件比较

经过3年的高血压慢病管理,血压控制率从46.67%提高到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高血压是我国常见的慢病之一,发病率高,不加以治疗易致残、致死,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3-4]。如何更好地控制高血压具有积极意义,关键在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高血压一旦确诊,将是一个漫长的病程。随着老龄化社会进入,寿命提高,人们生活习惯改变,高血压发病率将逐年增加[5-6]。这些情况对社区卫生工作提出了严重挑战。在日常工作中,科学、规范慢病化管理模式应用于临床,首先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高血压的发生与饮酒、嗜烟、高钠饮食、肥胖等有关。《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戒烟酒,控制钠盐,适量运动能有效控制血压。本地区属于沿海地区,人们生活习惯中饮食偏咸,常以咸鱼、腌菜等高盐食物为食。通过健康宣教,使广大人群掌握控盐方法,建立低盐饮食习惯[7-8]。在日常生活中逐渐转变观念,增加日常运动,通过这些基础工作,减少高血压发生率。广大人群对高血压的发生、治疗有了充分了解,才会努力去实现自己的降压目标,,因此就能降低因不良生活事件导致的高血压发生,从而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9-10]。其次,增强对高血压治疗的依从性,根据不同人群进行个性化、人性化管理(经济条件、文化水平、身体健康状况、居住环境等)给予不同治疗方式,根据家庭经济条件差别,在能控制高血压的情况下,选择低价的降压药品给予经济差的患者,降低其日常服药费用支出,增加其服药依从性。患者的文化水平的差别同样可造成高血压知晓率有差别,从而导致治疗率的差别[11]。一般居委会的居民总体文化水平比边远山区的居民要高,对高血压治疗的依从性更佳。其他,因身体原因,居住边远山区的老年人群因行动、交通不便,应提供上门服务,提高其对服务的满意度,从而增加在治疗上的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通过不同的方式,满足符合其个性化治疗方案。最后经过建档,督导治疗,维持血压稳定,以防心血管病不良事件发生,提高生命质量。本文因观察的样本数量较小,因此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今后还需增加足够观察的样本数量。

参考文献

[1]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43.

[2]胡春容,邹华,黄素春,等.江干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3,25(4):29-31.

[3]陈雪莲,孙国萍,韩杰,等.156例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体会[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3,36(2):97-98.

[4]杨丽,俞蔚,徐小珍,等.高血压患病及相关因素的现况研究[J].浙江预防医学,2013,25(4):14-17.

[5]刘君,杨晓光,孙琦,等.健康教育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作用[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7,5(4):127-128.

[6]付振涛,马吉祥,郭晓雷,等.山东省五莲县居民高血压超重及肥胖状况调查[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92-94.

[7]闫开华.限盐饮食与老年高血压合并性高血压的控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9):106.

[8]王萍.护理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9):72-73.

[9]王海英.生活方式改善对高血压病患者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疗养医学,2013,22(4):310-312.

[10]邱德星,李瑞莉,梁小云,等.高血压社区适宜技术依从性的评价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6):182.

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慢性病;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055-02

近年来,虽然基层社区及乡镇卫生服务慢性病的干预水平和管理有明显提升,慢性病发病率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呈逐年升高的趋势,面对日益严重的影响居民健康的慢性病问题,需依据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分析影响慢性病管理成效的诸多因素,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以达到提高居民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的目标[1]。本次研究针对辖区社区、乡镇人群常见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病、高血脂的慢性病人群疾病全程进行动态监测,并实施相应管理措施,现对其操作过程回顾性分析回下。

1基层社区乡镇慢性病管理现状分析

1.1基层社区乡镇慢性病日益严重的管理问题分析

1.1.1慢性病管理缺乏社会调查和社区资料,仅为门诊接触的相对固定患者,管理范围相对狭窄。

1.1.2只注意慢性病患病人群,对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和教育却忽略,慢性病发病率不能从根本上控制。

1.1.3缺乏对慢性病患者的持续随访。

1.1.4慢性病管理专业队伍缺乏,缺乏全科医生参与。

1.1.5社医人群健康意识、文化素质健康知识知晓率低。

1.2对所有纳入慢性病管理的患者建立档案:详细登记患者的具体病况、可能性危险因素,对其病情进行评估、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方案,并定期管理、随访、做好记录,及时归整。另外,每月在社区开展2至3次健康教育讲座,指导社区人员进行疾病防治,调整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定期体检,对于新发现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时纳入慢性病管理。

2针对管理问题制定相应管理措施

2.1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干预措施

2.1.1掌握社区卫生资源状况,以社区卫生综合服务点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自然区域和人群为范围开展。

2.1.2建立慢性病技术指导小组和防治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人和责任单位,强化慢性病防治的执行力度。

2.1.3建立居民家庭健康档案,掌握各家庭成员疾病史。

2.1.4制定慢性病三级预防工作计划。

2.1.5形成社区慢性病监测网络,在防治小组的领导下对慢性病管理措施进行评价。

2.1.6社区针对高血压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了针对性的分级管理,并且以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为主要措施。社区在对糖尿病患的管理中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一旦发现糖调节功能受损人员,应立即进行对应性管理治疗,对其生活方式进行健康指导并灌输相关防治知识,使其调节功能尽快恢复,避免进一步发展成为糖尿病。对已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则针对其不良的生活、膳食习惯进行指导,有效进行一级预防,一旦发病就应及早进行诊断、治疗并采用一定的措施进行病情稳定,防止患者病情继续恶化。

2.2组织管理流程分析:依据社区情况对慢性病管理实施方案进行制定,组织成立慢性病管理机构,相关工作由公共卫生科慢性病管理办公室负责落实,在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中对社区医生进行指导。在慢性病管理工作中,全科医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加强对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工作,对社区医生实施分片包干和责任到人。

2.3操作技术流程分析:要求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量社区责任医生每日做好登记工作,如建立家庭健康档案、诊断、健康教育、慢性病随访、家庭病床、出诊等,以备查询时应用。①准确评估病情。②及时登记随访。③真实可靠的记录。

2.4督导监管流程分析:对社区责任医护人员的工作记录本、居民信息计算机管理登记本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管理小组需定期检查,随机抽取护士、责任医生和管理信息,入户对其准确性、及时性和真实性进行核查。并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与工作的质量和量挂钩,针对问题进行培训和整改,落实奖惩制度。

2.5信息收集流程分析:在对局民健康档案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管理方面,存在一定难度,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对档案信息管理的真实性和及时性起到重要作用。工作人员需对健康档案信息管理工作流程严格执行,才能完成居民健康档案动态管理工作。了解社区居民本底资料在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中家庭责任医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社区护理人员应对家庭责任医生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积极配合,医护人员需对社区居民的基本信息进行娴熟掌握,对重点人群积极干预[2]。

3结论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发生了较大的提高,慢性病发病率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高血压的低控制率、患病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已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也是形成“看病贵”、“看病难”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3]。近年来,社区卫生服务以全科医生服务团队为主体,充分发挥其有效、综合、便捷、连续的特点,在慢性病的健康教育、检出、预防和管理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尽管实施中尚存在一定困难.若利用卫生系统改革的机遇,将社区卫生服务、初级卫生保健、区域卫生规划、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等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相结合,把慢性病防治在社会系统工程中纳入,与新型医学模式相结合,采取群体健康干预策略,可从根本上解决日益膨胀的医疗费用问题,降低人群慢性病发病率。慢性病管理是一项长期、反复的工作,不仅需要有专人负责患者的健康管理,还需要对患者的资料进行比较系统和完整的收集、记录、汇总,为病患的管理和治疗及健康教育提供准确的依据和参考,在医院中开展难度较大。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则是在社区内以家庭为单位、健康需求为中心,以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为重点,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及健康教育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层服务单位,在慢性病管理的开展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目前,我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医疗费用迅速增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充分发挥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作用,将慢性病入纳入系统管理,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叶金朝,马志华.社区慢性病规范化管理的实践探讨[J].中华现代医学与临床,2006,5(5):74-75

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性篇3

1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健康管理现状

1.1健康管理制度与人员配备

慢性病的健康管理需要组建一支专业性较强、技术过关的队伍完成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在此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制定的健康管理工作流程在笔者所在城市所有基层医疗单位全部实施,但是由于各单位专业人员配备上存在一些差异,大多是无法满足工作需求,导致执行力度上存在一些偏差。笔者所在城市针对慢性病的健康管理主要有三种模式:(1)乡镇卫生场所由村医执行工作,一名村医主管1~2个村庄。(2)社区由1~2名医师随访,配备多名护士进行检查。(3)有专业的医师团队带领,各个社区配有1~2名医师和多名护士开展管理工作。从上述几种管理模式可以看出,多数机构缺少全科医师,心理咨询师、营养师几乎没有,科室以护士为主,就会出现专业知识不足的情况,难以保证对病患和居民指导的正确性。

1.2慢性病患的发现和登记

健康管理有效实施的开端就是及时发现慢性病病患,笔者所在城市大多数是由医师、护士以及村医调查发现登记慢性病病患,在就诊时发现的较少。在建档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病患测定血压、血糖的次数不能保障,仅测过一次就建档的不在少数,不能满足诊断要求。笔者所在城市大多数可以开展诊疗项目的单位制定了35岁以上病患首诊测血压规定,乡镇卫生中心仅有几家能够开展无偿血糖监测项目,监测覆盖率不能达到100%[4]。

1.3慢性病健康宣教

健康宣教的目的在于向病患和居民发放慢性病防治手册、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等。在特殊节日如糖尿病日、无烟日等举办宣传教育活动[5]。基层医疗机构非常重视慢性病的宣教活动,健康知识手册的种类、内容丰富多样,不定时进行更新,有些单位甚至在就诊等待时就可随意免费获得。但是,健康知识讲座形式单一、内容比较枯燥,居民接受度比较低。

1.4慢性病高危人群干预

慢性病中过度肥胖、嗜酒、血压和血糖较高者属于高危人群,及时发现居民中的高危群体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基层机构就此方面工作还未开展,只能在慢性病病患中筛选出具有危险因素的病患进行登记备注,仍没有实施此方面的干预措施。

1.5慢性病服务规范化管理

慢性病服务规范化管理要为病患提供一年至少4次的当面随访、健康评估及用药指导等。根据景玉芝等[1]的研究结果表明,乡镇由村医随访调查,但由于部分外出工作的人仅能通过电话询问,覆盖率为82%左右,体检率为78%左右。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社区建档病患分别为61%和70%。

2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健康管理对策探讨中的分类干预

2.1干预对象

主要有一般居民、慢性病病患及慢性病高危群体。

2.2分类干预现状分析

慢性病健康管理的社会调研资料不足,主要管理群体主要是门诊的就诊病患。目前,基层医疗机构比较关注对慢性病病患的健康管理,往往忽略对居民、高危群体的健康宣教和干预,这是慢性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一个重要原因。笔者所在城市大多数医疗机构不能对居民进行持续、有效的随访健康管理,缺乏专业的健康管理人员,全科医师人数较少,宣教活动单一,居民健康意识得不到提高,普遍文化素质偏低,对疾病的认识不足。

2.3分类干预目标

在居民中宣传防治慢性病的方法,做好体检工作,降低慢性病的发生率。高危人群中主要以降低血压/血糖水平为目的。针对慢性病病患,以提升管理水平、疾病的控制率以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为目的。

2.4分类干预手段

针对一般居民,主要以宣传健康方式、进行健康教育等为主,提高居民对此类疾病的认知能力,提高身体素质。针对高危群体,给予饮食和运动等具有针对性的行为指导。针对以确诊的慢性病病患,主要由医生根据诊疗规范,参考病患的具体病情进行随访干预[6]。

2.4.1一般居民(1)健康宣教:在小区专栏区办置健康板报,设置醒目的宣传标语。定期开展有关慢性病知识、防治方法等的专题讲座,举办慢性病宣教活动,开设公众健康咨询平台,解决居民的问题。不定期发放与慢性病防治有关的宣传资料等。(2)不良习性和环境的改变: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对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居民长期吸烟、嗜酒、暴饮暴食、不爱运动或者长期处理压力过大的环境中均会增加慢性病的患病概率。(3)专业人员培训:对专业人员进行与慢性病防治相关的培训,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防治技能,并不断更新。定期进行考核,检查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针对非专业人员,主要了解对慢性病防治的意义和目的,掌握血压、血糖的基本测量方法。

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督导评估慢性病档案规范化作用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424-01

慢性病主要指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因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所以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社区是进行慢性病防治的平台,是健康促进的基本场所,因此加强社区慢性病档案管理对慢性病防治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社区慢性病档案具有“动态活档”特性,要求责任人在档案产生之日起,每月进行记载。慢性病档案的真实与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档案利用效果,也就是慢性病病人的“受益”或“受损”。

1慢性病档案的不规范表现

在社区的慢性病管理实际工作中,社区在慢性病防治工作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做了大量的基线调查、居民入户建档、随访管理等工作。但由于社区卫生服务相关政策、人、财、物支持不足等多方面的因素,慢性病防治工作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比如:高血压等重点慢性病的规范管理不到位、规范管理率低、随访质量不能保证;血压、血糖的控制效果不理想、有效控制率低;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管理、个性化的健康指导,病人的管理依从性及自我管理等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还有较大的差距。健康档案中的“采集难、动态难、共享难”的问题出现在所难免,从我们对档案质量的随机抽查和电话访问患者所得的结果,最为突出的表现是较大部分慢性病档案的不真实性,具体表现为:①患者联系电话有误码或家庭住址不祥无法根据号码和地址联系随访沟通,患者不能接受治疗与指导,档案从建立起即为死档。②社区医生每三个月一次的随访记录数据大同小异,显现为“闭门造车”“一挥而就”假随访假管理一目了然。③通过电话访问核查,发现没有随访病人,但有详细随访记录(血糖、血压、电话访问、面访)。④通过电话访问核查血糖、血压异常,但记录正常。⑤接受电话访问的患者,并没有接受服务或者患者并不清楚该对其进行什么样的服务,仅在基线调查时登记,此类建档就失访。反应出医患关系不良或随访时对病患的健康教育力度不够。

2造成原因

2.1社区医护人员严重缺乏且队伍不稳定,慢性病防治工作需要社区医生脚踏实地入户建档,定期随访,以鱼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目前建档管理高血压患者3128人,全年要进行12512人次随访管理和随访记录。按目前该社区4-5名医生的配备远远不够,很多人身兼数职,加上慢性病管理岗位待遇低,造成队伍不稳定,经常更换人员。

2.2组织管理。社区对全年慢性病防治没有完整的工作方案、工作计划和详细安排。很多工作处于应付,流于形式。没有建立良好的质量控制体系。

2.3考核评估问题。慢性病的考核评估工作没有完全落到实处,使社区医护人员感觉不到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社区慢病建档工作、随访工作没有真正意义的开展。

2.4经费问题。社区没有强有力的经费支持,而慢病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慢病工作支出大,造成工作被动。能不开展就不开展。

为了促进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并逐步实现社区重点非传染性慢性病的规范化管理,我中心启动了慢性病综合防治每月督导评估工作。

3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督导评估

3.1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对建立了计算机管理档案的机构在管理列表中随机抽取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档案各20份,从纸质档案中随机抽取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档案各20份,检查档案管理质量,包括生活方式指导栏的核实,重点抽查档案内容记载的真实可靠性。

3.2随机抽取档案记录中有电话的患者进行电话访谈,要求完成电话访谈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各20名,电话询问病人是否接受了社区医生的一年四次随访、现身体状况、生活方式改进情况、用药情况、高血压、糖尿病是否控制,对社区卫生服务是否满意等,通过患者的回答来判断慢性病档案的真实可靠程度。

为了不让督导评估工作流于形式,把慢性病考核工作落到实处,我中心加大了督导评估力度。通过督导评估所得分值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挂钩,与财政经费收入挂钩,从而促进社区慢性病管理积极性,对档案质量的考核更使社区医生的档案意识大大增强,提高慢性病患者规范管理率。

实践证明,档案督导评估在促进慢性病档案真实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后要不定期对社区慢性病档案进行督导,同时社区内部也应建立内部考核机构,收入分配与社区医生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挂钩,建立激励机制,脚踏实地入户建档,定期随访,促进慢性病档案的规范管理,让慢性病患者的慢病档案真正的“动”起来,“活”起来。

参考文献

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社区;健康促进工作;慢性病综合防治;运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3)05(c)-0137-03

健康促进工作的含义是用健康教育和环境支持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等,从而将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包括健康教育和可以让行为、环境改变的组织、经济以及政策支持等方法。社区健康促进可以从大局上对社区群众的健康行为进行干预,贯穿于社区医疗保健服务的每个方面,改善社区环境,提高社区医疗保健质量,帮助社区人们形成一个更加健康的环境。

1社区健康促进工作在慢病综合防治中的作用与意义

社区健康促进工作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社区健康促进工作是预防慢性病的有效措施,它们之间是互补的关系。社区健康促进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将健康管理思想引入到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中,通过健康管理手段、方式以及理念,将社区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协调、整合在一起,为居民的健康而服务[1]。社区健康促进工作对于慢性病的综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社区居民通过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利用社区的一切资源让居民实现健康目标。健康促进工作让人们保持健康状态。健康促进工作不仅是将社会的人文关怀进行完善,还是一套详细的健康服务程序。实际上,健康促进工作将社区的医疗服务资源利用起来,指导居民如何防范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对他们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居民实施全程的健康信息管理[2],慢性病或者处于慢性病风险的人群进行行为干预以及健康指导,使社区居民的不同层次的健康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2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社区健康促进工作对居民慢性病的防治还不是那么理想,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三个方面:

2.1社区健康促进工作还不够完善

当前,社区健康促进工作的内容和形式都比较的单一,社区的健康促进工作多停留在健康教育上,健康促进工作开展不积极。有的社区还是通过惯用的一般病症诊断、治疗,或者是用医务室的传统模式来实施卫生服务[3]。这样一来,社区健康促进工作就不能根据慢性病的特点来提供专业的服务,从而难以满足社区人们的健康需要,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促进工作。

2.2社区健康促进工作的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很多的社区健康服务机构的资金都是靠政府补贴,往往会导致资金不到位,而社区健康服务机构的设施设备跟不上健康形势的发展,不能使其更好的开展慢性病防治工作。另外,社区健康服务机构的经济效益不佳使得服务人员的经济效益不能受到保障,不能充分的发挥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由此不能真正的落实“六位一体”功能[4]。

2.3社区健康服务体系不健全

很多的慢性病患者都是去大医院接受治疗,而不是在社区,因此治疗费高。并且,当前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缺乏完整的健康管理理念,不能根据慢性病自身的特点来实施干预措施,这样一来就导致了慢性病不能被很好的控制,治疗效果不佳。城市社区的慢性病患者较多,社区健康促进工作需要干预和预防患者的饮食、锻炼、营养等方面,并将其作为卫生服务工作的切入点。

3慢病综合防治中社区健康促进工作时如何实施

3.1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运作程序

新形势下,我国社区健康促进工作必须要结合国情,根据当前社区的慢性病综合防治情况,整合社区卫生服务资源,全面推动社区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重视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探索社区健康促进工作的重难点,通过科学的健康管理理念来综合防治慢性病。社区医疗服务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建立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种资源,形成具有科学理念的慢性病综合防治运作模式。具体来说,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包括三个方面: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

资源、社区健康管理协调体系、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尤其要重视社区健康管理协调体系的构建,建立慢性病健康管理支撑体系,确立科学的健康管理目标理念,提高社区健康管理的硬件设施。制定群体健康计划、家庭保健方案、个体健康处方。通过服务健康人群、高危人群、慢性病患者人群,以科学的管理方式防治慢性病的蔓延。

3.2如何做好社区健康促进工作

当前,有的慢性病还无法被治愈,需要患者进行终身治疗,这会影响慢性病患者的心理,容易使他们出现不积极配合治疗的状况,心情抑郁焦虑的负面情绪,加重了社区健康促进工作的难度。在慢性病综合防治过程中,健康服务机构需要组织患者进行交流,让他们相互倾谈,彼此诚心交往。通过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让他们对自身的病情和治疗情况有更多的了解,树立他们的治疗信心。与此同时,医务工作者要坚持“以患者为本”的预防理念,为患者制定持续的健康测量计划。患者在进行治疗时,医务人员要根据他们的病情为他们制定定期测量计划,以此有效的指导慢性病防治工作。医务人员要让他们通过用药、养生、健身以及饮食来调理病情[5],具体来说,医务人员要认真嘱咐患者按时用药,患者需要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让患者通过病情的检查、治疗、预防来防治慢性病的蔓延。要鼓励患者实施健康、有规律的生活计划,坚持养生锻炼。

3.3建立科学的健康管理工作思路

由于慢性病的控制涉及了个人行为和社会环境的复杂性,所以,社区医疗服务机构要让患者在治疗中放松心情,引导患者宣泄内心的负面情绪,通过心理援助疏通他们的不良反应。社区医疗服务机构要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帮助患者了解慢性病的危害以及治疗途径。通过知识讲座、传单发放、卫生知识宣传、健康咨询等方式,向社区群众宣传慢性病及其相关健康保健知识,让患者对疾病有更多了解,也让健康人群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必须有计划的实施慢性病防治工作,按照自身实际情况,发挥优势特长,利用新思路开拓医疗服务市场,加强医疗服务人才的培养和建设。在社会社区慢性病防治运作模式中,医疗机构要为社区患者提供优质、优惠的医疗保健服务,聘请专家上门服务,为患者和健康居民提供医疗咨询和诊治服务[6]。康促进工作新模式探讨

新时期,健康教育促进工作较之以前有了很多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首先,健康教育促进工作的方法有了新变化。以前是将疾病卫生知识传播作为工作重点,而现在是以干预人的行为危险因素为重点;健康教育促进工作的策略发生了变化,以前只重视慢性病的信息传播,而现代将传播和教育都同等看待、同等重视。而对于健康教育促进工作方式来说,以前只是重视传播材料的制作,而现在既会重视材料的制作与讲解,还会重视指导、评价工作;随着健康教育促进工作的研究范围不断的扩大,以前只是重视疾病亚健康人群的慢性病防治工作,而现在更加注重面向社区和社会,点面结合的普及、推广慢性病防治工作。其次,社区慢性病健康教育促进工作的管理和组织更加的规范了,其工作方式更加的多元化和科学化。当前,政府更加重视慢性病健康教育促进工作,并通过制定各种制度、提出各种方法来规划和考核当前的工作进度和工作情况,不断的加强检查和验收力度,让社区慢性病健康教育促进工作能够更加规范的进行。将健康教育促进工作内容系列化,其实是为了更加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的对慢性病人群进行疾病预防工作培训指导,结合社会资源建立和普及网络知识健康教育,通过互联网深入实践健康教育促进工作互动模式[7]。慢性病健康教育促进工作模式的具有科学性,具体表现就是更加有明确目标的实施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合理的计划以及恰当的干预来让健康教育结构更加科学化,指导性更加明确。最后,健康教育工作的内容正在由传播医学知识向促进健康生活方式,构建健康城市等领域拓展,尤其是是通过控烟、农村及城市健康教育来进行慢性病的预防宣传和控制,而成效也比较明显。根据“建设健康社区”的目标,社区健康促进从整体上对社区人群的健康相关行为和生活方式,以及影响社区健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进行干预[8]。其范围和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个人、家庭、群体身心健康,影响着人的一生。能够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社区慢性病的传播;既可促进社区居民对社区医疗保

健服务的利用,又可促进社区医疗保健服务质量的提高,为社区居民创造健康、文明的社区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星明,黄建始.健康管理和社区卫生整合对慢性病防治的意义与服务模式探讨[j].疾病控制杂志,2008,12(1):53-56.

[2]丁兴荣.社区慢性病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9):72-73.

[3]顾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慢性病综合防治的思考[j].江苏卫生保健,2007,9(4):69-70.

[4]余加席.慢性病防治工作模式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19(9):106-107.

[5]倪静晕,卞鹰,王一涛.探讨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j].卫生经济研究,2006,6(8):15-16

[6]杨红英.做好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促进人群健康[j].重庆医学,2009,5(13):76-77.

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性篇6

1.1资料来源

北京天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陶然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北京房山城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共466份,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体检结果352份,社区内小型事业单位体检结果114份,对以上档案进行分析。

1.2调查方式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以上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佑安医院慢性乙肝、脂肪性肝病患者的月均就医费用,了解这些患者及医务工作者对于慢性肝病社区管理的认识及与三级医院之间合作转诊的态度及影响因素。

1.3分析方法

根据调查结果初步估算出慢性乙肝及脂肪性肝病患者的看病负担及对慢性肝病社区管理的意愿和认识。结合慢性脂肪性肝病在社区中的发病情况,就慢性肝病社区管理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2结果

2.1脂肪肝患病率

结果显示,352例60岁以上老年人脂肪肝的患病率为33.7%36.9%,且93.5%的患者血脂升高。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121例,45.1%的患者合并脂肪肝。这些脂肪肝患者中,91.9%的患者患有高血压,29.7%合并糖尿病,62.2%合并血脂异常。在小型事业单位中,脂肪肝的患病率为13.5%,这些患者中,24.5%的患者合并高血压,91.2%患者合并血脂异常。

2.2问卷调查结果

共完成调查问卷970份,其中慢性肝病患者800份,社区医师170份。慢性肝病患者有效回答问卷480份,其中慢性乙肝患者318份(男︰女=210︰108),脂肪性肝病162份(男︰女=97︰65)。

2.3治疗及花费情况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月均花费为994.2元。其中,85%以上的患者接受正规抗病毒治疗。脂肪性肝病患者月均药费花费为279.3元。其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月均药费为165.4元,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月均药费681.2元。

2.4患者接受社区管理意愿

调查结果显示,慢性乙肝患者中,57.2%的患者愿意接受社区管理,16.4%不同意接受社区管理,26.4%的患者没有明确回答。在脂肪性肝病患者中,这三种患者的比率分别为80.9%、14.2%和4.9%。在这些患者中,有大约85.6%的患者希望通过社区医师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转诊至三级医院,98.2%的患者希望由三级医院安排患者回到指定社区医院就诊,并与社区医院医生共同管理患者,尽可能于社区完成治疗,必要时再回三级医院看病。

2.5社区医师参与管理意愿

在接受调查的社区医师中,91.4%的城区社区医师和96.0%的郊区社区医师表示愿意参与慢性肝病的管理。且脂肪性肝病和慢性乙型肝炎正式他们在平时工作中最常遇到的肝病。

3讨论

3.1慢性肝病社区管理的必要性

调查结果显示,脂肪性肝病在社区人群中患病率很高,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35%左右,且90%以上合并高脂血症;脂肪性肝病患者且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及糖尿病。根据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社区管理工作的结果,对于脂肪性肝病患者的社区管理是很有必要的。调查结果显示,慢性乙肝和脂肪性肝病患者月均药费分别为994.2元和279.3元。以此计算,慢性乙肝患者的年平均费用约11940.4元。而据之前的统计,慢性乙肝患者每年直接和间接医疗费用为20477元,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为36323元,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为36757元,肝细胞癌患者为38267元,其中失代偿性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是其年人均收入的3~4倍。显然,这些接受正规治疗的患者的药品消费明显低于之前的统计数字。这是因为,接受正规抗病毒治疗的患者,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减缓病程进展,防治或延缓肝硬化、肝癌和肝功能失代偿的发生。这样,不仅改善患者预后,还可能减少今后的医疗费用。以此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长期慢病管理,监督指导其用药与治疗十分必要。目前,对于脂肪性肝病尚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其治疗方法主要为戒酒、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减轻体重。绝大多数患者服药后并未获得治愈,部分患者的肝功能实验室指标稍有好转,但停药后,实验室指标依旧如前。而对于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如果不能控制饮酒,则所有治疗均无效。可见,如果对于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戒酒督导,不仅可以获得满意疗效,还可减免药费负担。所以,对于脂肪性肝病患者的治疗,重在管理,而非用药。这需要社区医师的长期管理和宣教。综上所述,对于慢性乙肝患者,社区管理可帮助患者获得正确治疗,从而减慢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保持和改善患者的生产生活的能力和治疗,从长远角度看,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对于脂肪性肝病患者,特别是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社区管理可以督促患者改善生活方式,进而真正控制疾病的进展,同时大大减少现有的不必要的花费。

3.2慢性肝病社区管理的可行性

3.2.1大部分患者希望在社区接受管理和治疗,并在病情需要时再转至三级医院就诊

根据我们的调查,一半以上的慢性乙肝患者及80%的脂肪肝患者愿意接受社区医生的管理。可见,大多数患者有接受慢性肝病的社区管理意愿。同时,85.6%~98.2%的患者希望建立社区医院与三级医院的密切联系和转诊制度,并在随访治疗过程中由医生判断并协助转诊。这样不仅有利于患者管理,还可以有效缓解“看病难”的问题。社区卫生服务定位在“小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医疗,对没有能力诊治的疾病及时转到大医院就诊。医院收治的有关病人在康复期也应根据情况转回社区护理。这种双向转诊的制度,既可以有效利用医疗资源,减轻大医院门诊压力,又可以减轻群众的经济负担,真正让老百姓受益。这样看来,大多数慢性肝病患者主观上希望通过社区卫生服务解决看病及病情监测,这种要求与医改方向完全符合。因此,无论从患者本身还是从医改大环境看,实行慢性肝病的社区管理都具有主观上的可行性。

3.2.2社区医院具有完成慢性肝病管理的基本条件

从医院设备上看,各级社区医院正在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目前,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在建立患者的电子健康档案,这就为慢性肝病社区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完成血液生化、常规、甲胎蛋白、心电图、B超等检查。以上检查基本可以满足社区管理的需要。因此,从硬件条件来看,可以在社区完成慢性肝病的管理且不需要购买额外的仪器设备。从人员情况看,绝大多数社区医生愿意参与慢性肝病的管理。在接受调查的社区医师中,91.4%的城区社区医师和96.0%的郊区社区医师表示愿意参与慢性肝病的管理。且脂肪性肝病和慢性乙型肝炎也是他们在平时工作中最常遇到的肝病。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我国、欧洲和美国肝病学会都为患者制订了详细的随访计划和时间,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完全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于社区进行随访,定期与肝病专科医生进行沟通。社区医师欠缺的是专业知识,因此需对他们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能够满足相应卫生服务的要求,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落到实处。本次研究中,在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对部分医师的相关培训,使社区医生对于以上两种慢性肝病有了基本的认识,为完成对慢性肝病患者的管理进行了准备。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会继续协助这些医生管理患者,并完善现有的转诊制度。同时,我们与社区医生共同制定的以上两种慢性肝病监测和转诊的规范,可以有针对性的指导社区医生的工作。综上所述,从患者角度看,大部分慢性肝病患者希望获得社区医师的管理指导;从社区医院的角度看,社区医院基本具备了完成常见慢性肝病管理的物质条件,社区医生在愿意参与这些患者管理的同时还接受了专业知识的培训,这使得社区医院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初步具备了完成慢性肝病管理能力。可见,对这两种常见慢性肝病进行社区管理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3.3慢性肝病社区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虽然慢性肝病社区管理具备了必要性和一定的可行性,但同时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和困难。

3.3.1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还不够完善和健全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为社区医疗单位与各层次医疗机构及医疗保险机构进行网络连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为患者健康信息共享提供了系统资料。更重要的是这些资料为了解人群健康、发病趋势奠定了可靠的基础,对预防疾病、提高人群健康素质提供了依据。慢性肝病社区管理是以居民的健康档案为基础,对于有相关疾病的患者进行管理。目前,各个社区开始建立居民的电子健康档案,但各个地方起步时间和完成水平有很大差异。即使是一般的体检资料也不够全面。这就为慢性肝病社区管理带来了不便。因此,应加快居民健康档案的建设,特别是脂肪性肝病,可以借鉴“四大慢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社区管理的经验,由于许多脂肪肝患者合并“四大慢病”,因此可以通过对这些病例的筛查,掌握部分脂肪肝患者的情况。

3.3.2社区医生对于常见慢性肝病的认识尚有不足,应完善专业知识的培训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部分社区医生还不了解常见慢性肝病的诊断、治疗和药物副作用等问题。这会直接影响管理的质量和患者的预后,是决定管理是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应该下大力气做好医师的培训工作。此外,对超声医师也要进行培训。

3.3.3关于患者的隐私问题应给与充分重视

在管理慢性乙型肝炎和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时,可能会发生妨碍患者隐私的情况,特别是前者。由于国人对于乙型肝炎的不正确认识而导致歧视患者的情况应特别注意。我们考虑,部分不愿意参加社区管理的慢性乙肝患者正是出于对隐私泄露的担心。对于这类患者不能采取简单的工作方式,应在取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建立患者的健康档案再对患者进行主动访视。在访视过程中对患者病情进行严格保密。这同样是影响管理结果和成本效益的关键,需要对社区医生严格要求。

3.3.4完善社区基本药物的配置

目前,所有抗乙肝病毒的药物均未在社区医疗机构中使用,影响患者在社区医院就医。实际上,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同样是医疗改革的重点,应使有效的抗病毒药物进入基本药物目录,不仅可以解决“看病难”,还可以缓解“看病贵”。不愿意参加社区管理的慢性乙肝患者多于脂肪性肝病患者,部分原因就在于社区目前没有治疗慢性乙肝的药物。

4结论

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自我管理;测评工具;影响因素;综述

心血管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日趋严重,是当今社会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最主要疾病。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损害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以慢性心力衰竭居多。据统计,2013年美国心力衰竭病人再住院率为22.9%,国内研究也显示:出院心力衰竭病人1年内再住院率高达58.4%。本研究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自我管理状况及影响自我管理的因素进行综述,旨在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提供参考。

1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自我管理的现状

Riegel等对美国、澳大利亚两个发达国家和墨西哥、泰国两个发展中国家2082例心力衰竭病人自我护理行为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心力衰竭病人的自我护理水平是不足的,美国病人自我护理管理最好,泰国病人自我护理管理最差。王丽萍[6]对广州地区住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自我护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自我护理水平低。徐静等对安徽某医院102例住院病人调查结果发现:心力衰竭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得分仅为47.56分(满分为145分),心力衰竭病人自我护理行为能力总体处于较低水平;2009年邵欣对北京市住院的125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自我护理行为状况不太理想,并且随着出院时间的延长自我护理行为水平呈下降趋势。

1.1饮食管理

为了预防液体潴留、症状的恶化及再住院治疗,心力衰竭指南建议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低盐饮食,严重者还会被限制液体摄入量。然而,研究发现仅有不到一半的病人能严格遵循低盐饮食,且28.9%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每天摄入的盐从来不或很少低于6g[10]。心力衰竭病人出院后90d内饮食中盐摄入知识的缺乏是其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多数病人认为:如果吃的食物比较咸,多喝水就可以把它排掉了。此外,缺乏来自朋友及家人的支持,在餐馆吃饭无法提供低盐饮食等因素也是病人无法坚持低盐饮食的原因。

1.2活动管理

以往认为:休息是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基础治疗方法,应尽量避免病人进行运动。2009年美国心脏协会(aHa)成人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提出:所有稳定期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只要能够耐受所制订的运动方案,都应该考虑并进行运动锻炼。长期坚持运动能改善病人心功能、生活质量及预后。虽然80%病人认为:活动锻炼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但一项大型随机对照研究发现:研究者制订了详细的运动计划,3个月后仅有不到一半病人能够坚持运动计划。有证据表明:相比于坚持其他方面的自我管理,运动锻炼的依从性最差。对运动的认知水平低、担心运动带来不好的后果、缺乏系统的教育及相关激励措施是影响心力衰竭病人运动依从性的主要因素。

1.3药物管理

在慢性病病人管理中,不坚持服药的现象普遍存在。一项对心力衰竭病人服药情况的系统性评价发现:心力衰竭病人服药依从率为10%~98%,且随着出院时间的延长,心力衰竭病人服药依从性逐渐下降。赵文艺等对我国380例老年心力衰竭病人服药依从性的研究表明:住院期间病人能严格按医嘱用药,出院4个月后47.1%病人不能按医嘱服药。Butler等对1000例心力衰竭病人的调查显示:出院后30d80%的病人会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出院1年后降至60%。心力衰竭病人服药不依从会增加住院率及再住院率。osterberg等研究显示:20%~63%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再入院原因为服药不依从。

1.4症状管理

当夜间出现呼吸困难时,56.4%的病人不能意识到这是心力衰竭的症状;52.0%的病人不能意识到疲乏是心力衰竭的症状。国内研究也报道,40.6%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不能正确识别心力衰竭的症状。每日监测体重是心力衰竭病人自我管理的基石,然而ni等发现40%的病人没有认识到每天称体重的重要性;36%的心力衰竭病人认为可饮用很多的液体。46.7%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从来不或很少称体重,51.1%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会称体重但不是每天。

1.5情绪管理

抑郁或焦虑等负性心理情绪在心血管疾病中具有高患病率且与心血管的负性事件相关。一项对129例心力衰竭病人的前瞻性调查发现:焦虑和低社会支持是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直接影响病人的转归。2006年一项系统性回顾分析发现:心力衰竭病人总体的抑郁患病率为21.6%。有相当一部分心力衰竭病人由于各种原因未被确诊或者管理不当,部分心力衰竭病人不愿向医护人员透露他们的情绪状态,因为他们担心被贴上“精神病”的标签;其次,医护人员通常将注意力放在心力衰竭的身体症状上或认为抑郁等负性情绪症状是病人的正常反应。

2心力衰竭自我管理测评工具

2.1心力衰竭自我管理量表

2000年Riegel等开发了心力衰竭自我管理量表,Riegel等认为自我管理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并对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做出决策。该量表主要用于测量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自我护理行为,包含65个条目和6个分量表,这6个分量表包括自我护理过程的4个阶段(认识到疾病所引起的症状和体征的变化、评价这一变化、实施治疗策略、评价实施策略效果)、病人实施策略的难易程度及自我效能。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该量表的条目比较多,不适合作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自我护理行为的评价工具。

2.2修订版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量表

1999年Jaarsma等根据orem自理理论编制了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自我护理行为量表,量表包括药物治疗的依从性(8个条目)、求医行为(7个条目)和伴有心力衰竭的适应(4个条目)3部分内容,测得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62~0.68,由于信度较低,ar-tinian等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修订版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量表。该量表包括求医行为、症状的自我管理、遵医行为、疾病信念、伴有心力衰竭的适应等方面,包括29个条目。该量表反映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自我护理行为水平、心力衰竭病人执行自我护理行为的频率。

2.3欧洲心力衰竭病人自我护理行为量表

2003年Jaarsma等根据orem自我护理理论设计完成,该量表包括12个条目,主要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为维持机体健康所必需的自我护理行为,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1分~5分表示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5个等级,得分范围0分~60分,得分越高代表自我护理能力越差。该量表被译成西班牙语、日语等多个版本,应用广泛。南方医科大学王丽萍将其翻译成中文版本,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2.4心力衰竭自我管理量表

2012年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施小青等[31]设计了自我管理量表。该量表包括4个维度20个条目,4个维度分别为药物管理、饮食管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管理及症状管理。量表采用Likert4级评分法(1分为从不,2分为有时,3分为经常,4分为总是),每个维度得分为各维度条目得分的总和,量表总分为各维度得分之和,总分80分。分值越高,表示病人的自我管理水平越好。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3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

3.1年龄与性别

目前年龄、性别对心力衰竭病人自我管理的影响研究结论尚不一致。邵欣通过对163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调查发现:年龄、性别对病人自我护理行为并无影响。田芳英等虽未发现性别对心力衰竭病人自我护理的影响,但结果显示年龄对心力衰竭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有正向作用,随着年龄的增大,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在服药、饮食等方面的自我护理行为水平逐渐增高。Lee等认为:病人年龄越大,自理能力越差,积极执行自我护理管理的水平越差。Chriss等研究发现:男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自我护理行为要高于女性,并且老年男性会更积极地参与心力衰竭的自我护理维持中。Hoist等对接受了1年社区医院电话随访健康教育的心力衰竭病人研究发现:女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自我护理行为比男性要好。

3.2文化背景

刘辉等对新疆某医院60例心力衰竭病人研究发现:汉族和维吾尔族心力衰竭病人的自我护理行为存在差异,汉族优于维吾尔族病人。而吴静等对新疆地区冠心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调查发现:民族对冠心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有影响,维吾尔族冠心病病人的自我管理总水平高于汉族病人。

3.3婚姻

多数研究并未发现婚姻对自我管理有影响。部分研究表明:未婚病人自我管理较差,已婚男性因配偶照顾自我管理行为良好。artinian等研究结果与其相反,他认为:未婚者生活方式受家庭的影响较小,更多的依靠自己维持健康,因此未婚的心力衰竭病人自我护理行为要好于已婚病人。

3.4文化程度

田芳英等研究表明:文化程度正面影响着心力衰竭病人的自我护理,受教育程度越高越能更好地遵守饮食计划及坚持服药等。张彩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调查也发现:教育程度与自我管理间有正性作用,结果发现本科学历及以上的病人自我管理水平比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病人高2倍~3倍,比高中学历病人高1倍。而邵欣[8]的研究并未发现教育程度对病人自我护理行为的影响。

3.5经济因素

邵欣研究发现:收入高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自我护理行为较好。Suwanno等表明:收入通过影响疾病的严重程度来间接影响心力衰竭病人的自我管理水平,结果发现经济收入越差,病人病情越重,自我管理能力越差。吴静等对冠心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调查发现:收入对病人自我管理的影响作用不大,主要是通过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间接影响自我管理行为。woda等[40]对心力衰竭病人的质性访谈发现:低收入人群虽然了解低盐、低脂饮食的重要性,但是他们没有钱买健康的食物,饮食管理较差。

3.6病程

国外有研究发现:病程越长,心力衰竭病人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学会管理症状,通常更容易识别心力衰竭症状及身体的变化,其自我管理能力越好。而国内邵欣研究结果与其不一致,即慢性心力衰竭需要病人长时间的控制管理疾病,许多病人难以长时间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随时间的延长其自我管理行为呈下降趋势。张彩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调查发现:病程少于5年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自我管理水平比11年~15年病程的病人低4倍,但病程大于16年以上病人自我管理水而呈下降趋势。

3.7疾病严重程度和合并症情况

Suwanno等对400例心力衰竭病人研究发现:病人病情越严重、合并症越多,其自我管理行为越差。合并症数量越多会引起更多的症状,这会使病人很难控制,对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但也有研究与其结果不一致,Rockwell等研究认为:疾病的严重程度与自我护理行为呈正相关,病人症状越多,其掌握症状的自我护理知识越多,因此自我护理行为也越好。

3.8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的把握与感受,主要反映个体采取适当的行动及面对周围环境挑战的信念。较高的自我效能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是人们改变个体行为、保持健康功能的关键因素。目前对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关系的研究不是很多。有研究发现:心力衰竭病人进行自我管理行为的自我效能感或信心影响其自我护理管理,而自我效能高的人比低自我效能水平的心力衰竭病人自我护理水平要高。

3.9生活质量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定义为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的体验。生活质量与自我管理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两者互为因果,生活质量是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之一,同时生活质量可被视为自我管理的一种结局。张凤侠等对北京市远郊区县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调查发现: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生活质量与自我管理能力密切相关,自我管理能力越强其生活质量就越高。Jaars-ma等认为:心力衰竭病人自我护理水平与生活质量相关,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水平可以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

3.10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是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家庭、亲朋、同志、组织和社团等精神和物质上的联系,具有缓冲应激的作用,能减缓身心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社会支持积极影响多种慢性疾病的结局,一般认为:通过积极影响心力衰竭病人的自我管理可改善病人的预后。Friedma等发现:大多数病人在去医院治疗前都会与家庭成员讨论症状,家庭支持在心力衰竭病人寻求治疗心力衰竭症状的决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缺少家庭支持的病人缺乏自我管理疾病的信心,其自护行为也较差。除了家庭支持外,同伴支持能够改善病人的自我保健行为,一项随机对照实验研究,病人出院后每周同伴指导者通过电话指导或家庭访问,时间持续1个月~3个月,结果发现干预组自我护理管理在90d内显著增加。但有学者认为:个人社会支持系统中,个体体验或感受到的支持即主观支持比实际存在的社会支持即客观支持更有预测价值。且心力衰竭病人感知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对管理症状的自我效能感就越强,自我管理水平也越高。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2):98-122.

[2]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9-170.

[3]胥磊,周金娜,王爱平,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医学研究与教育,2009,26(4):80-82.

[4]王丽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调查及干预效果的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09:1-45.

[5]徐静,陈桂华,邵素云,等.心力衰竭患者心衰自理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20):1020-1023.

[6]邵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1-80.

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性篇8

1.1资料来源

北京天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陶然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北京房山城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共466份,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体检结果352份,社区内小型事业单位体检结果114份,对以上档案进行分析。

1.2调查方式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以上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佑安医院慢性乙肝、脂肪性肝病患者的月均就医费用,了解这些患者及医务工作者对于慢性肝病社区管理的认识及与三级医院之间合作转诊的态度及影响因素。

1.3分析方法

根据调查结果初步估算出慢性乙肝及脂肪性肝病患者的看病负担及对慢性肝病社区管理的意愿和认识。结合慢性脂肪性肝病在社区中的发病情况,就慢性肝病社区管理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2结果

2.1脂肪肝患病率

结果显示,352例60岁以上老年人脂肪肝的患病率为33.7%36.9%,且93.5%的患者血脂升高。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121例,45.1%的患者合并脂肪肝。这些脂肪肝患者中,91.9%的患者患有高血压,29.7%合并糖尿病,62.2%合并血脂异常。在小型事业单位中,脂肪肝的患病率为13.5%,这些患者中,24.5%的患者合并高血压,91.2%患者合并血脂异常。

2.2问卷调查结果

共完成调查问卷970份,其中慢性肝病患者800份,社区医师170份。慢性肝病患者有效回答问卷480份,其中慢性乙肝患者318份(男︰女=210︰108),脂肪性肝病162份(男︰女=97︰65)。

2.3治疗及花费情况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月均花费为994.2元。其中,85%以上的患者接受正规抗病毒治疗。脂肪性肝病患者月均药费花费为279.3元。其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月均药费为165.4元,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月均药费681.2元。

2.4患者接受社区管理意愿

调查结果显示,慢性乙肝患者中,57.2%的患者愿意接受社区管理,16.4%不同意接受社区管理,26.4%的患者没有明确回答。在脂肪性肝病患者中,这三种患者的比率分别为80.9%、14.2%和4.9%。在这些患者中,有大约85.6%的患者希望通过社区医师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转诊至三级医院,98.2%的患者希望由三级医院安排患者回到指定社区医院就诊,并与社区医院医生共同管理患者,尽可能于社区完成治疗,必要时再回三级医院看病。

2.5社区医师参与管理意愿

在接受调查的社区医师中,91.4%的城区社区医师和96.0%的郊区社区医师表示愿意参与慢性肝病的管理。且脂肪性肝病和慢性乙型肝炎正式他们在平时工作中最常遇到的肝病。

3讨论

3.1慢性肝病社区管理的必要性

调查结果显示,脂肪性肝病在社区人群中患病率很高,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35%左右,且90%以上合并高脂血症;脂肪性肝病患者且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及糖尿病。根据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社区管理工作的结果[9],对于脂肪性肝病患者的社区管理是很有必要的。调查结果显示,慢性乙肝和脂肪性肝病患者月均药费分别为994.2元和279.3元。以此计算,慢性乙肝患者的年平均费用约11940.4元。而据之前的统计,慢性乙肝患者每年直接和间接医疗费用为20477元,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为36323元,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为36757元,肝细胞癌患者为38267元,其中失代偿性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是其年人均收入的3~4倍[10]。显然,这些接受正规治疗的患者的药品消费明显低于之前的统计数字。这是因为,接受正规抗病毒治疗的患者,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减缓病程进展,防治或延缓肝硬化、肝癌和肝功能失代偿的发生。这样,不仅改善患者预后,还可能减少今后的医疗费用。以此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长期慢病管理,监督指导其用药与治疗十分必要。目前,对于脂肪性肝病尚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11],其治疗方法主要为戒酒、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减轻体重。绝大多数患者服药后并未获得治愈,部分患者的肝功能实验室指标稍有好转,但停药后,实验室指标依旧如前。而对于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如果不能控制饮酒,则所有治疗均无效。可见,如果对于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戒酒督导,不仅可以获得满意疗效,还可减免药费负担。所以,对于脂肪性肝病患者的治疗,重在管理,而非用药。这需要社区医师的长期管理和宣教。综上所述,对于慢性乙肝患者,社区管理可帮助患者获得正确治疗,从而减慢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保持和改善患者的生产生活的能力和治疗,从长远角度看,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对于脂肪性肝病患者,特别是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社区管理可以督促患者改善生活方式,进而真正控制疾病的进展,同时大大减少现有的不必要的花费。

3.2慢性肝病社区管理的可行性

3.2.1大部分患者希望在社区接受管理和治疗,并在病情需要时再转至三级医院就诊根据我们的调查,一半以上的慢性乙肝患者及80%的脂肪肝患者愿意接受社区医生的管理。可见,大多数患者有接受慢性肝病的社区管理意愿。同时,85.6%~98.2%的患者希望建立社区医院与三级医院的密切联系和转诊制度,并在随访治疗过程中由医生判断并协助转诊。这样不仅有利于患者管理,还可以有效缓解“看病难”的问题。社区卫生服务定位在“小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医疗,对没有能力诊治的疾病及时转到大医院就诊。医院收治的有关病人在康复期也应根据情况转回社区护理。这种双向转诊的制度,既可以有效利用医疗资源,减轻大医院门诊压力,又可以减轻群众的经济负担,真正让老百姓受益[12]。这样看来,大多数慢性肝病患者主观上希望通过社区卫生服务解决看病及病情监测,这种要求与医改方向完全符合。因此,无论从患者本身还是从医改大环境看,实行慢性肝病的社区管理都具有主观上的可行性。

3.2.2社区医院具有完成慢性肝病管理的基本条件从医院设备上看,各级社区医院正在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目前,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在建立患者的电子健康档案,这就为慢性肝病社区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完成血液生化、常规、甲胎蛋白、心电图、B超等检查。以上检查基本可以满足社区管理的需要。因此,从硬件条件来看,可以在社区完成慢性肝病的管理且不需要购买额外的仪器设备。从人员情况看,绝大多数社区医生愿意参与慢性肝病的管理。在接受调查的社区医师中,91.4%的城区社区医师和96.0%的郊区社区医师表示愿意参与慢性肝病的管理。且脂肪性肝病和慢性乙型肝炎也是他们在平时工作中最常遇到的肝病。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我国、欧洲和美国肝病学会都为患者制订了详细的随访计划和时间,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完全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于社区进行随访,定期与肝病专科医生进行沟通。社区医师欠缺的是专业知识,因此需对他们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能够满足相应卫生服务的要求,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落到实处。本次研究中,在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对部分医师的相关培训,使社区医生对于以上两种慢性肝病有了基本的认识,为完成对慢性肝病患者的管理进行了准备。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会继续协助这些医生管理患者,并完善现有的转诊制度。同时,我们与社区医生共同制定的以上两种慢性肝病监测和转诊的规范,可以有针对性的指导社区医生的工作。综上所述,从患者角度看,大部分慢性肝病患者希望获得社区医师的管理指导;从社区医院的角度看,社区医院基本具备了完成常见慢性肝病管理的物质条件,社区医生在愿意参与这些患者管理的同时还接受了专业知识的培训,这使得社区医院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初步具备了完成慢性肝病管理能力。可见,对这两种常见慢性肝病进行社区管理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3.3慢性肝病社区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虽然慢性肝病社区管理具备了必要性和一定的可行性,但同时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和困难。

3.3.1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还不够完善和健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为社区医疗单位与各层次医疗机构及医疗保险机构进行网络连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为患者健康信息共享提供了系统资料[13]。更重要的是这些资料为了解人群健康、发病趋势奠定了可靠的基础,对预防疾病、提高人群健康素质提供了依据。慢性肝病社区管理是以居民的健康档案为基础,对于有相关疾病的患者进行管理。目前,各个社区开始建立居民的电子健康档案,但各个地方起步时间和完成水平有很大差异。即使是一般的体检资料也不够全面。这就为慢性肝病社区管理带来了不便。因此,应加快居民健康档案的建设,特别是脂肪性肝病,可以借鉴“四大慢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社区管理的经验,由于许多脂肪肝患者合并“四大慢病”,因此可以通过对这些病例的筛查,掌握部分脂肪肝患者的情况。

3.3.2社区医生对于常见慢性肝病的认识尚有不足,应完善专业知识的培训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部分社区医生还不了解常见慢性肝病的诊断、治疗和药物副作用等问题。这会直接影响管理的质量和患者的预后,是决定管理是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应该下大力气做好医师的培训工作。此外,对超声医师也要进行培训。

3.3.3关于患者的隐私问题应给与充分重视在管理慢性乙型肝炎和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时,可能会发生妨碍患者隐私的情况,特别是前者。由于国人对于乙型肝炎的不正确认识而导致歧视患者的情况应特别注意。我们考虑,部分不愿意参加社区管理的慢性乙肝患者正是出于对隐私泄露的担心。对于这类患者不能采取简单的工作方式,应在取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建立患者的健康档案再对患者进行主动访视。在访视过程中对患者病情进行严格保密。这同样是影响管理结果和成本效益的关键,需要对社区医生严格要求。

3.3.4完善社区基本药物的配置目前,所有抗乙肝病毒的药物均未在社区医疗机构中使用,影响患者在社区医院就医。实际上,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同样是医疗改革的重点,应使有效的抗病毒药物进入基本药物目录,不仅可以解决“看病难”,还可以缓解“看病贵”。不愿意参加社区管理的慢性乙肝患者多于脂肪性肝病患者,部分原因就在于社区目前没有治疗慢性乙肝的药物。

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性篇9

慢性病的特点

慢性病是和急性病相对而言的,病程持续时间长,反复发作,现今缺乏有效治疗手段。从病因来看,慢性病是各种危险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其危险因素分为个人行为、环境、人类生物学和卫生保健四大类。个人行为因素则占四大类因素的第1位。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的偏离健康的行为,如嗜烟、酗酒、饮食不当、缺乏运动、滥用药物等是引起慢性病的主要病因。纠正人们这些偏离健康的行为,对防止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由于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大多以个人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为主。可通过个人的努力避免或去除,因此,慢性病是可以预防的。通过健康教育,使人们养成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控制慢性病的发生,通过早期发现危险因素,在症状、体征出现前降低或去除危险因素,在疾病发生之前或临床期间采取措施,控制其发生、发展是预防慢性病的有效措施。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大城市开展社区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多以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种为主。从开展工作的实际情况看,对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减缓病程进展,起到了肯定的作用。据资料统计,全世界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40%,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指出,如果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每年大约可以挽救600万人的生命。人们的行为生活方式、精神状况、经济因素对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国际国内防治经验都证明,发展社区综合防治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慢性病综合防治具体措施

慢性病的社区综合防治是以预防为导向的全科医疗服务。全科医疗护理服务强调服务的连续性和综合性。全科医护人员执行预防服务的主要方式有健康教育、预防接种、筛检、周期性健康检查等。

社区慢性病的管理,就是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内影响人们健康的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病种为目标,采取有计划的指导干预,从而降低该病的致伤、致残率,提高治愈率的一种健康工作方法,慢性病管理的实质是三级预防工作的具体落实,即疾病前的病因预防,疾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治疗和护理,预防残疾和死亡,综合康复和护理。

健康教育:全科医护人员的责任是提高居民对慢性病的认识,通过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降低疾病危险因素水平,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一级预防的有效措施。“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健康的“四大基石”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已被国际公认。慢性病管理的另一方面就是对疾病高危人群进行有侧重点的保健服务而达到防病目的,照顾范围不仅仅限于心理、行为、饮食方面,还要对其家庭生活、卫生环境、社会人际关系、合理用药、遵医行为等相关因素进行干预。在这一点上社区卫生服务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健康促进:社区慢性疾病健康促进的目标是激励全社区居民关心自己的健康问题,积极参与社区健康促进规划的制定,开展疾病预防、促进健康活动。通过教育的手段改变个体和群体的行为、生活方式,降低本社区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和精神文明程度。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展社区性健康促进工作,社区医护人员在防治慢性病工作中要善于使用健康促进的工作方法,通过建议政府采取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或立法,采取行政干预、社会支持的综合方法,达到防治慢性病发生的目的。

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性篇10

慢性病管理的特点

多病因的特点决定了慢性病管理的复杂性 从病因学观点系统地论述影响疾病和健康的各种因素,可对预防提供指导。现代医学认为,影响慢性病的主要因素有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生物遗传因素以及卫生服务等,这四个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多病因学说强调了慢性病和各种危险因素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对慢性病而言,在这些关系中找出与疾病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因素,有利于预防和控制慢性病。

不良生活方式致病的主导作用决定了慢性病管理的可能性导致慢性病的病因虽然很多,但不良生活习惯是其不重要的危险因素这一观点已被证明,而且它呈现一因多果、一果多因的特点,例如吸烟和不合理的膳食不仅会导致心脏病、中风和高血压,而且还会增加肠癌、胃癌的发生串,同时,虽然这些危险因素在人群中是已知的,但是,要改变个人的生活习惯却非常困难,不仅要依托有关法律法规,更要注重社区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通过综合干预,才能控制和减少这些由生活方式导致的病因。

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决定了慢性病管理的社会性预防慢性病四种因素的不良作用,并非能用单纯的生物医学方法所能解决,因为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对慢性病的发生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对慢性病的综合防治必将涉及这两个领域。当前对慢性病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这些慢性病的控制情况却非常滞后,这种现状要求我们对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应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应用,也决定了慢性病防治更是一项社会性工程,将防治重心下沉到社区家庭和社区单位,加人个人参与的积极性,全面提高社会每个人的自我保健能力,将是今后的工作重点。

社区慢性病管理可行性

政策支持 1997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中央十四条指导意见中明确了“社区卫生服务组织主要从事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和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治疗和康复”。随着一系列的卫生改革政策的出台,社区卫生服务已经成为新一轮卫生改革的起点,作为基层的卫生医疗机构,应该尽快建立以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为一体,开展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接的基层卫生服务,保证80%的居民能在社区内解决常见的健康问题。2006年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卫妇社发[2006]239号)明确指出:“开展高危人群和重点慢性病筛查,实施高危人群和重点慢性病病例管理。”所有这些政策环境的转变为慢性病防治介入到社区卫生服务领域提供了可能。

慢性病防治的工作需要随着疾病模式的改变,慢性病已经成为经济发达地区严重危害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如江苏省60岁以上的老人高血压患病率为51.%,冠心病为7.65%,脑卒中为3.0%,糖尿病为2.73%。而国内外经验证明,高科技并不能控制慢性病。因此如何尽快建设社区卫生服务阵地,建立和完善服务机制,控制和降低这些疾病的发生率,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应是当前卫生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慢性病管理和社区卫生服务的结合机制

国内外经验证明,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慢性病,可延迟患病年龄,缩短患病时间,由此显著降低患病率,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已被普遍认力是解决慢性病流行的重要策略。

慢性病患者的系统管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慢性病通常病程长,多数难以治愈而终身带病或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如果这些患者长期住院,其经济、时间等负担不仅使得一般的家庭难以承受,而且这些病人也过度地占有卫生资源,不利于整个卫生市场的合理分配。因此,对于那些病情稳定的患者可以出院接受全科医生的医疗照顾。

社区卫生服务通过家庭防视、家庭病床、健康教育等,对慢性病病人发病、恢复、残疾和临终的全过程进行悉心的照料和护理,是控制慢性病和提升他们生命质量的最好途径。例如,对于高血压患者,在经过对患者的全面评估以后,根据不同的危险度,分层次地进行家庭随访,在监测血压的同时,还要监控其并存的危险因素,并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而这些工作,依靠社区卫生服务就可以很好地满足他们的需要。

社区是开展慢病危险因素干预最适宜的场所早在1979年,美国卫生总署关于“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的报告提醒美国公众以及医务界,应更加关注日常生活中那些习以为常的行为和社区生活条件,它导致了50%以上的过早死亡。我国学者分析前10位死因,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致病因素为47%。因此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干预人群行为危险因素就成为慢性病预防和控制的关键,而社区在这方面具有天然优势。社区医院或服务中心作为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通过健康处方、宣传板报、设立热线咨询电话、开设健康课堂等多种形式普及健康知识。同时,由于全科医生与病人之间有着很好的医患关系,清楚了解辖区内病人以及家属的生活习惯,便于从躯体、精神、社会适应性等各方面进行观察、干预和诊治,连续性的服务能够使得健康管理师充分利用每一次接触机会进行健康教育和咨询,使得病人掌握慢病的危害、影响因素以及预防的方法等,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提高自我保健能力,降低慢性病的发病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