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零基础足球训练方案十篇零基础足球训练方案十篇

零基础足球训练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7:10

零基础足球训练方案篇1

关键词:中职数控车床公开课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0-189-02

公开课的目的:探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有利于加强教学管理、学生管理。

机械制造技术正在以数控技术为核心逐渐取代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目前数控人才紧缺,国内企业急需大批能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编程、操作、维修、管理等一线技术人员。而中等职业学校数控加工技术教学现阶段却不能适应社会用人要求,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就显得突出。

1中等职业学校数控加工技术教学现状

(1)实训设备情况:主要有普通车床、普通钻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且数量有限,部分学校有数控加工中心。许多学校明显存在机床数量不足,机型不齐全,实训经费投入不足、设备老化现象。

(2)现代技术飞速发展,年轻教师承担普及现代技术的重任,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而年轻教师存在对机械加工整体性、系统性认识不足;对基础专业课掌握不全面、不扎实,功底不硬,教师实践能力欠缺等问题。学校对年轻教师的培养,由于受各方面的影响、制约不尽人意。

(3)现有授课模式:目前许多学校采用项目一体化教学,对传统的理论教学进行改革,讲完理论就动手操作,迅速把理性认识转化为实践动手能力,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识。数控车床一体化教学以普通车工教学为基础,数控加工工艺的内容十分具体,同时数控加工工艺处理要求相当严密,进行数控加工的工艺处理时必须考虑到加工的每一个细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丰富的工艺设计经验各相关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因此该课程的授课方法的提高就显得尤其突出。目前中职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理论接收能力差,实践少,动手能力不足的现象。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尽快成长起来,因此中职学校适度开展数控加工技术专业公开课显得尤其重要和迫切。

2开展数控车床公开课项目教学,关键是课题的选择

选择讲解课题的要求:

(1)应突出数控机床加工的特点,重点选择普通机床难加工、质量也难以保证,适应数控机床加工的零件,且授课内容、难度适中,具有代表性的内容。

(2)兼顾学生对前期学习知识的巩固与提高。

(3)能表现授课教师的教学特点与方式,有利于与学生互动,活跃教学气氛。

(4)授课者应熟悉图纸,进一步加深认识与理解,确定加工工艺方案,展示授课教师对课题的理解与创新能力。

(5)兼顾听课者的专业背景与要求。

3教学方法

讲授讲解法、讨论法、实践教学法。

4完整、全面的公开课准备要求

公开课教学是教师授课水平的反映,专业知识的全面性展示,教学前准备尤其重要。

(1)备课要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处理,平时上课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的能力,以及树立产品质量观和经济价值观。

(2)设备、材料、量具、工具、刀具等准备充分。

(3)选择经验丰富的实习指导教师配合上好公开课。

(4)授课教师要合理安排好公开课教学进度,测算好学生的操作时间。

(5)学生对相关授课内容掌握如何,做到心中有数,事前要求学生预习授课内容。

(6)对实训操作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学生先进行重点培训,对于关键步骤、操作复杂、易出差错的地方进行强化训练辅导。让这些学生当小组长(小老师),让学生有荣誉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互相之间交流,对促进学习氛围有着积极意义。以每台数控车床3—5人为一组,让小组长们帮助授课教师帮扶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这样可以提高实训质量,节省操作时间,还可以起到安全、监督、检查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全员质量意识,落实质量保证措施,为安全学习提供保障。

5公开课时间安排

由于一体化教学公开课具有实践教学时间较长的特点,安排理论教学两课时,实践教学两课时为宜。

6数控车床公开课项目教学

具体示例如图1所示(以GSK980tD数控系统为例)。

教学目的:熟练掌握外圆、锥面、球形面、螺纹加工的编程方法。重点:根据加工工艺路线编写加工程序。难点:加工方案的确定。

(1)零件图,小批量生产。

(2)内容与要求: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制定加工工艺;按图纸要求手工编写加工程序,并通过操作面版手工输入数控系统;检查程序,空运行观察刀具运动轨迹;自动运行加工程序,完成工件加工过程。

(3)零件图分析:零件结构及工艺性分析:1)轴类零件,零件轮廓包括由半球面、外螺纹、退刀槽、圆柱、圆锥面、圆弧面、端面及倒角组成。工件材料为45号钢,机加工性能好,毛坯下料尺寸Ht52?14。该零件若用普通车床加工,由于球面部分形状特殊难加工,而用数控车床加工零件外形就显得简单了。2)技术要求:表面粗糙度要求最高Ra1.6%em、尺寸精度要求最高为it8级,三个表面对轴线(两中心孔)有圆跳动公差要求。3)装夹方案:直径不大,采用自定心卡盘装夹,一夹一顶。由于中间尺寸大于两端尺寸,以两中心孔轴线为基准,三处圆跳动公差要求较高,分两次装夹,调头后用铜皮包覆Ht40圆柱面装夹,找正Ht50外圆后手工加工中心孔,尾顶尖顶住后才能进行加工左端面。4)加工工艺路线:右端加工工艺路线:粗车端面钻中心孔粗车轮廓精车端面中心孔修磨精车轮廓车退刀槽。左端加工工艺路线:调头手工粗、精车端面(保证工件长度)钻中心孔粗、精车外圆和SR20球面车退刀槽车螺纹。5)编写加工程序及分析:略(相关节点的坐标可借助于autoCaD获得)。6)分小组讨论加工工艺路线,确定相关加工工艺的参数,制定工艺卡。7)手工编程,加工零件,检查,评分。8)布置编写《项目实训报告》。

7现场项目教学组织

(1)目的:熟练掌握外圆、锥面、球形面、螺纹程序编制方法。

重点:熟练运用外圆粗车循环指令G71、螺纹车削指令G92、精加工指令G70。难点:数控加工工艺分析,装夹工艺,圆弧插补方向的判断。

(2)要求学生熟悉图纸内容,读懂图;熟悉编程方法与技巧,要求对刀迅速,反应快。

(3)教师对零件图、内容与要求、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后,要求学生分组讨论: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步骤,及加工参数选择。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讨论,使他们进一步加深对零件图的认识与理解,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举一反三。之后教师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让学生用适当的指令编写出程序草稿,以节省上机调试时间。手工编程让小老师们帮助检查程序是否合理、可行。教师则重点检查学生的编程情况,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对学生提出要求,强调严格按照数控车床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要求学生自查、互查,程序在输入后要养成用图形模拟的习惯,模拟后由教师检查各项段程序、调试正确后方可进行加工。老师在指导检查最终程序时要求做到:认真、仔细、操作熟练、讲解时语言简洁。

(5)对零件进行自动切削加工,让学生观察整个完整的切削加工过程。对工件进行检查、测量、评比。

(6)本次项目教学小结:1)对学生的良好表现给予表扬、鼓励;强调重点内容,检查学生完成加工零件情况,指出存在问题。如加工零件的质量问题、纪律问题、安全问题、输入操作存在不足之处等;2)为进一步提高和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摒弃传统教科书的作业模式,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后作业——编写《半球形轴实训报告》。

8《半球形轴实训报告》内容要求

(1)本次实训目的、意义。

(2)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制定工艺卡。

(3)详细整理加工程序,进行模拟加工。

(4)思考如果该零件为中小批量生产或大批量生产加工工艺又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重点讨论、分析)。

(5)谈谈自己对本次项目实训的体会及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鼓励学生之间多交流,多翻阅工具书或上网寻找资料,以扩大视野,增长知识。

9公开课评议

(1)授课者对本次公开课的准备情况、授课特点、对教材的理解与处理情况以及学生学习状况等评述,谈自己优势与不足。

(2)听课人员从不同角度进行评论。1)管理层人员从教学组织、教学前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熟练程度、教学是否规范化、专业知识运用、与学生互动等情况。关注教案、说课稿与其讲课有无脱节现象,文化课与专业课衔接如何等到来评议。2)专业教师着重于学习或观察授课技巧、方法,授课者的专业知识是否扎实、系统、知识面是否开阔、深度、广度如何、相关边延专业知识是否有储备、上课能否承前启后、举一反三、教学难度如何、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进透、个人教学综合能力以及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对学生实际操作的熟练程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工工件质量、《项目教学报告》编写内容等提出看法。听课人员?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对授课教师的项目教学既指出亮点给予肯定,同时也中肯地提出值得商榷和需要改进之处。

10结束语

公开课是实实在在教师间相互取长补短,在交流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课,有利于新技术、新工艺、新教学方法的推广、应用;有利于学校管理层掌握教师的教学状态、教学水平及实践动手能力;有利于专业课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为有特色的专科建设奠定基础。通过公开课的交流能发现一些个性鲜明,有专业特长的教师,通过公开课的交流能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与先进学校骨干专业办学的差距。

参考文献:

[1]广州数控股份有限公司.980tD车床数控系统编程手册[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2007.

零基础足球训练方案篇2

关键词:机械基础;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综合实践;创新能力

机械基础实践教学体系是针对工科机械类、近机类专业开设的相关实验实训项目,主要对学生在机械工程基础方面进行综合性很强的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和综合实践,重点培养机械工程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和基础能力。中国制造2025对机械制造业人才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员工不再是简单的操作工,必须有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因此,必须对原有的实践教学系统进行重构,建立符合先进制造业要求的,集工程素养、创新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为一体的基础性实践教学体系。

1教学体系重构的基本思路

传统的机械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机械制图与CaD绘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技术测量”等系列课程,其传统对应的实验项目和内容主要是认知或验证类,设计型、创新型的实验几乎没有,教学体系的设置无法适应新形势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学生的创新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培养。通过教学体系的整合,加大了创新设计类实验和先进制造技术实训项目的比例,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学校的校企合作办学平台,依托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多渠道、多种方式共同培养学生的工程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

以原有传统的机械基础实验室和实训中心为基础,重新构建了由“机械基础实验中心、技能训练中心和综合实践及创新训基地”二中心一基地共6个平台、15个模块组成的新型实践教学平台,如图1所示。该平台是分层次、模块化的教学体系,包含了多个实践模块,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有利于提高实践训练水平,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1基础实验中心

主要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在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上加强机械基础系列课程之间的联系。在保留原有开设的机械制图、机械结构认识与实验、制造工艺认识与等传统实验项目基础上,增设了机械创新设计展示室、机械创新设计实验室、以三维实体造型创新设计为载体的三维设计实验室、CaD/Cam实验室等。引入企业生产中的实际案例,按照基本的认知规律,按机械构造认知机械零件识读与绘图机械构造分析机械零件的选用与设计机械创新设计等顺序依次进行机械的引导认知、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创新设计,将多门机械基础类课程的实验教学环节融为一体,形成完整的机械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体系[2],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新意识。

2.2技能实训中心

为适应科技发展的新要求,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基础上,还必须培养学生掌握一定先进制造业技术,因此增加了现代制造技术技能操作及综合性的实训项目。在原有的机械零部件拆装与测绘实训、材料成形实训、常规机械加工实训的基础上,增设了先进加工技术的相关实践项目,如:数控车工实训、数控铣工实训、数控加工中心机床操作、三维数字化测量、逆向工程实训、特种加工实训等实训模块,根据专业的不同,老师可选择其中若干个模块进行教学。通过先进制造技术的多项技能训练,学生可对先进制造工艺有一个基本认识,初步掌握现代制造业的基本技能。

2.3综合实践及创新基地

依托学校的校企合作办学平台,创新地方政府支持引导、科技园区介入、学校和企业主体参与的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办学、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探索“校中厂”“厂中校”等多元主体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有效形式,将企业实际生产中的典型案例引入到课堂的教学当中,拓宽知识面,增加课堂信息量,培养学生的工程综合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如图2所示为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政校企合作办学的框架图。引导学生参加创新设计协会、机械加工、机械维修等专业协会和专业社团,通过这些协会和社团为学生提供创新设计平台和综合技能训练。

3实践教学体系的组织实施

3.1基础实验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专业基本素养和基本实验能力

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各类基础实验、课程综合设计等教学,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教学过程中可引入企业生产中典型案例,通过常用或通用的零部件的分析和设计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例如传统的机械设计实验室主要配置有:各种机械传动机构的组成展示柜、常用通用零件结构的展示柜、各类齿轮减速器和蜗杆蜗轮减速器;相应安排的主要实验课程为:通过演示讲解使学生了解各类传动机构和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通过拆装和测绘训练学生掌握基本的测绘方法、了解减速器的基本构造、掌握轴类零件的结构设计方法等。而新增设的机械创新设计实验室主要组成部分有:轴系结构设计实验箱、机械系统创意组合设计实训台等,可安排实施平面机构组成原理的拼装设计、轴系结构创新设计、平面机构创新与设计[3]、机构系统方案的创新与设计、典型机构的拼装与设计等实训项目,学生可以自行设计组合各种传动方案,如:由电机、V带、十字万向节、蜗轮蜗杆、槽轮机构组合的传动机构;电机、V带、圆锥齿轮、九级变速器、联轴器、链、槽轮机构组合的传动机构;手轮、联轴器、链、槽轮机构组合的传动;等等。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机构创意组合设计能力,还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企业生产中常用设备的零部件作为案例,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按用途改进或设计一个机械或者一个简单系统。教学过程可采用分组教学法,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将专业基础知识和创新设计融合在一起;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2技能实训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

技能实训平台包括基础实训和先进制造实训2个模块。基础实训模块在传统的机械基础实训项目中增加了综合实践项目,如机械传动安装与调试实训室由多级变速箱、汽车后桥差速器、齿轮减速器、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多种带传动、多种链传动和多种齿轮传动等多种机械部件组成,可安排:机械零部件图及装配图识读、钳工基本操作技能实训、多级变速箱的装配与调整、汽车后桥差速器的装配与调整、机械传动的安装与调整、机械系统运行与调整等实训项目。通过实训培养学生的机械识图、常用工具和量具的选择及使用、机械零部件和机构工艺与调整、装配质量检验等综合能力。在实训项目安排中,既可将各部件作为独立的模块进行训练,也可将各部件组成综合的机械系统进行训练。如:多级变速箱,主要由箱体、齿轮、花键轴、卡簧、键、深沟球轴承、端盖、手动换档机构等组成,可完成多级变速箱的装配工艺及精度检测实训。先进制造平台包括:数控加工、三维数字化测量和特种加工实训模块,可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选择实训的模块,实训内容可引入企业的真实工作任务作为教学案例,把职业资格标准的内容融入到实训教学内容,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实训指导教师,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技能实训平台相关实验室除了完成正常实验实训计划外,业余时间可向学生开放,鼓励学生到实训场所参加专业实践活动。

3.3综合实训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通过社团协会、校企合作平台训练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专业社团,如“数控加工”“产品结构与三维设计”“机械创新设计”等兴趣社团,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社团活动的指导,同时结合全国或全省的机械创新竞赛的项目开展活动。通过组织社团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办学。与福建省机床工具行业协会、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办学,开展数控加工与机床维修的实践项目;同时利用这一平台,师生共同参与企业的技术服务和科研等工作,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技术开发和科研能力。与福州莱博特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校企共建三维数字化测量与逆向工程实训平台,共同开展培训、技术服务和科研工作,为校内实训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与福州市科技局、集力众创企业咨询公司联合成立了“联合众创空间”,该平台是福州市科技局资助设立的万众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也是科技项目前期孵化的基地,为学生在机械制造、机器人、3D打印方面提供了咨询服务,引导学生参与企业的产品设计开发工作,并为学生提供了创新创业空间。

4结束语

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经过整合优化后的机械基础实验平台形成了由“基础实验、技能训练、综合实践及创新实训”3阶段共6个平台组成的、符合先进制造业要求的,集工程素养、创新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为一体的基础性实践教学体系,为实践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坚强保障。

参考文献:

[1]徐小兵.机械专业人才创新能力“一二三三五”培养模式探索[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8):11-12.

[2]蔡小华,何竞飞,汤涛,等.大机械基础实验平台的整合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6):252-254.

零基础足球训练方案篇3

论文摘要:体育类高职院校专项实训课在课程体系中属于职业技能课类型。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一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严重影响实训课的教学质量。

1前言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近些年发展速度迅猛,已成为职业教育的一只主力军,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也非常重视,在政策、资金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近几年有一大批原来的中职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这些已升格的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与教学体制上已逐渐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高职教育体系。但由于思想认识,教育理念、教学体系,课程设置以及主管部门和地方经济发展等因素的限制,与教育部关于高职教育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教育部在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2号文件中明确提出,高职教育应以服务为目的、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前提,培养高等技术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加强学院自身的内涵建设、积极开展订单式的培养。培养学生体育技能的实训课是根据教育部关于高职教育的有关文件,结合地区体育的特点和地区体育项目优势在结合体育运动训练规律的基础上开设的。教育部2号文件规定:职业技能类课是以熟练掌握行业职业技能为目标,训练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职业技能课的开设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要为前提,有效针对工作岗位,实现开设课程与就业为岗位的“零缝隙”对接。为了提高专项技能课的教学质量,使学生熟练掌握就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促进学生就业质量的整体提高,使职业技能教学符合国家对高职教育的要求。在山西体育职业学院、内蒙体育职业学院、安徽体育职业学院等六所体育高职院校进行调查。以我院的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学院实训课教师的走访、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自己亲身的工作经历、经验体会对这一课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就影响体育类高职院校实训课教学质量的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为体育类高职院校的实训课教学提供参考。

2研究方法

采用访谈、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与研究。

3研究目的

通过调查分析与研究,发现实训课教学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革的建议。

4调查对象

对我院的35位实训课教师和其他几个同类院校的教学专家进行访谈。对我院的06,07,08,09届毕业生共224名学生先后进行了问卷式的调查。

调查问卷一共发放224份,收回有效问卷218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7.30ioo

5研究与分析

通过调查与统计反映出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训练场馆与训练器械、教学计划与大纲、学生的训练态度、学生基础差、实训项目发展不均衡、教师的职业道德、选择实训项目盲目随意等方面的问题。

5.1训练场馆、器械

5.1.1训练场馆

100%的被调查教师和94.6%的学生都认为目前的实口“课场馆数量较少,不能保证教学训练任务的顺利完成,致使有些项目由于学生人数多、实训场地狭小,上课十分拥挤,根本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训练。以山西体育职业学院为例:散打实训项目由于训练馆面积原来只有一百五十多平米,实训课只能放在田径场训练,被人戏称为“田径场的散打队”;健美操专选项目百余人,挤在一个一百多平方米的场地练习,根本达不到训练所要求的量和强度;篮球项目由于室内场馆少而学生人数多,遇上阴雨天气、天气寒冷室外场地无法使用,正常的教学训练无法进行。全院只有一个不到五十平方米的力量房供全院的上千名学生训练使用,根本不能满足教学训练的要求。

5.1.2训练器械

由于资金等各方面的原因,各学院在训练专用器械购置方面的投人较少,有的实训项目缺乏必备的专项和素质训练器械。导致教师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很多有效的训练手段与方法不能使用,影响了实训教学训练的正常进行,由于训练手段与方法的单调枯燥,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大大降低了教学训练的质量。

5.1.3训练场馆、器械的利用率不高

训练场地缺乏固然有经费投人不足、数量少等因素。但安排不合理、不能充分利用时间差、科学合理的使用训练场馆也是造成训练场馆器械紧张的一个主要因素。一般的实训课时间主要集中在上午:八点至十点一刻;下午:两点三十至四点四十五时间段,这样就出现了场馆的使用时间过于集中,出现用的时候拥挤不堪,不用的时候空无一人。

5.2教学计划与大纲

5.2.1教学计划大纲与实际情况脱离

94.3%的被调查教师认为现行的教学培养计划中把实训课作为一门职业技能课,教学时数占有的比重较大,希望学生通过训练掌握一门专业技能,满足将来就业的需要;教学大纲中表现出来的是一门职业基础课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硬性规定了每个学期所要掌握的基本技术内容及所用的学时数,使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训练过程中丧失了应有的灵活性。如果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训练就使该课变成了职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如果要按照技能类课程进行,就必须要脱离大纲,教学训练过程又变得不严肃。

5.2.2教学计划违背了运动训练的规律

一般高职学制为两年,实训课大都安排在第1-3学期。一学期的上课时间为16周,一周4次,一次3课时,一学期合计172课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根本不能熟练掌握专项技术。调查中,90.4%的学生认为训练时间短、间隔长、训练不系统。对学生技能掌握熟练程度调查中,只有33.5%的学生认为已熟练掌握技术,44.5%的学生认为不好说,22%的学生认为没有。结果表明:由于训练的时间不够,学生不能系统训练,导致专项技术熟练程度不高,不能满足将来的就业需要。

5.2.3教学计划重视了“学”忽视了“用”

实训课缺乏实践环节安排也是教学计划中一个比较突出问题。有些实训课的教学计划只规定了实训时间,没有对实训教学在实践方面的应用能力提出明确的要求。学生只掌握基本技能,缺少在实践过程中的运用。大多数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都没有实际应用的经历,有些学生在学习结束后甚至没有亲自参与或者观摩过一次正式的比赛,这就更谈不上把掌握的技能运用到实践中。

5.2.4考核标准值得商榷

许多实训课程的考核项目多而杂,有些课程制定的考核项目多达十几项。这样就造成训练人数多、考核项目多,如果按照大纲规定的内容进行考试,考试的时间就需要2-3周时间,与教学计划要求严重不符。83.9%被调查学生认为考核标准制定得过高;68%的被调查老师反映,如果按照大纲规定的标准考核,每学期将有50%以上的学生不及格。这其中虽然有学生专项基础较差,训练积极性不高等方面的因素,但考核标准制定过高的确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反映强烈的问题。

5.3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5.3.1学生的专项基础差

85.7%老师认为大部分学生的专项基础差,严重影响教学训练大纲的执行和完成。这一现象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得到印证,通过调查人学前经过系统训练有一定专项基础占调查总人数的30.7%、参加过业余训练的占调查总人数的12.4%、根本没有练习过的调查总人数的56.9%。就是说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没有基础,一切的教学训练从零开始给实训课教学任务的完成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5.3.2学生学习态度

77.1%的被调查老师认为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积极主动性差。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只有14.2%的学生选择该项目是自己的兴趣爱好;53.2%的学生根据项目在社会的流行度,也就是赶时髦。这部分的学生刚参加训练时积极性挺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激情锐减学习态度也发生变化。22%的学生选择项目盲目随意。训练的目的:10.1%学生是为了提高水平、参加比赛取获得成绩。16.4%的学生是为了锻炼身体,高达49.1%的学生训练为了完成学业。

5.3.3学生选择的盲目随意使实训课程发展不平衡

87%的被调查老师认为学生在选择专项时盲目随意,完全不考虑自身体条件和项目特点,违背运动训练的客观规律、轻率盲目凭一时冲动选择社会上比较流行的项目。比如身高不足一米七的学生选择篮球。学生选择实训课时,追求时尚的现象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前几年足球市场火爆,上足球实训课的人数就多,随着近几年足球市场的低迷,曾经的辉煌一去不复返,目前有些学校足球实训课由于人少已经不开设这门课。

5.4教师的职业道德与操守

68.6%的被调查教师认为,部分教师缺乏职业道德,业务上不钻研、不求上进,给学生上课的态度极不认真,迟到早退现象屡有发生;33.9%的被调查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态度、方法需要改进提高。调查中发现有的教师一学期一份教案都不写,上课不按教学计划进行,并且个人修养差、言行举止粗鲁、随意处罚学生。这种教师在教师队伍中所占比例虽然很小,但在学生中间造成的影响很坏,并极大地挫伤了学生训练的积极性。

6建议

学院在训练馆、器械方面要加大资金投人,保证实训课的教学高质量完成;在运行与管理上借鉴其他同类高水平院校,制定科学合理运行管理办法。

教学计划大纲在认真贯彻2号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广泛征求教师与学生的意见不断进行调整与改革。

零基础足球训练方案篇4

关键词:校园足球;阳光体育;区域特色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5)30-0076-03

足球运动是世界上最受喜爱、开展最广泛、影响最大、最深远的体育运动,它以独特的体育、文化魅力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乘着国家校园足球大力发展的东风,我区把区域性校园足球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龙头、特色进行打造,不断学习、实践、探索、创新,以体润德,以体启智,以体育美,努力促进学生品德向上,身心强壮,立勤尚美,全面发展。

一、加强领导,让校园足球成为区域特色

由于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区学校体育工作,尤其是校园足球活动逐步朝着区域化、特色化的方向发展。制定和下发长安区教育局《推进“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推动长安区校园足球工作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是在学校足球场地、设施建设中加大投入,对学校进行标准化的足球场地建设,每年配拨足球等器材。二是以奖励的形式,对参加全国、省、市级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学校,给予奖励性资金和奖励足球器材的支持。三是下拨专项经费用于足球比赛。如2014年成功举办了全国“长安杯”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共有来自全国6个省份的8支队伍参赛,取得了优异成绩。

当前,区域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已从2009年的9所发展到现在的17所,并于今年成立了以谈固为龙头,辖区内11所学校为成员的“长安区足球特色群”。利用群活动的优势,定期开展“石家庄市长安区足球特色群首届足球基本功大比武”。2015年初,我们就在区域学校建立了校园足球甲级队11支和乙级队15支,仅上半年就开展了校园足球联赛、选拔赛等赛事活动150余场,在促进校园足球竞技水平提高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学校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足球运动在全区各校园迅速得到了普及和推广。今年下半年,我们将建立完善甲、乙、丙三级联赛制度,让全区所有的学校参与到足球比赛中来。长安区代表石家庄市参加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冠军杯东营赛区比赛获二等奖,1名队员荣获唯一的一个最佳射手奖,2名队员入选最佳阵容奖,1名队员成为全国希望之星。成绩的激励,丰富的足球活动,促使区域校园足球文化日益浓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二、优化师资,让校园足球提升专业水平

发展校园足球,师资是关键。为此,我区通过探索多种有效途径,强化有力措施,不断加强足球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一)抓好现有学校专兼职队伍

一是加强现有师资队伍的培训学习,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二是对全区体育教师进行资源整合,根据现有体育师资的专业技能,结合各学校的特色发展需求进行适当调整;三是有目标地选择和招录新进教师,以满足校园足球发展的师资需求;四是加强与专业训练机构的沟通与联系,谋求良好的合作共赢方式,将专业训练的师资引入校园,提高训练水平和质量。

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内外互补”的足球师资培养机制,力争通过2~3年,实现每所定点校至少1名足球专业教师配备。2015年,我们面向社会招录7名足球方向的体育教师,以后会长期面向社会招录足球方向体育教师,形成长效机制。

(二)抓好外聘教练员师资队伍

一是在市校园足球办公室、市少体校的指导下,甄选经验丰富的足球教练,定期指导我区队员训练;二是通过安排河北师大、石家庄学院体育系的学生来做实习教练和聘请专业训教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师资不足的问题;三是充分挖掘足球名人资源,让孩子们感受足球魅力。

近年来,叶任强、徐|、孙庆梅、张娜、刘亚莉等著名国脚先后走进长安区,让学生和这些足球名人进行零距离接触,开展互动式交流。今年我们还引进荷兰籍的足球外教,来带动我区足球师资、教练员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推动全区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开展。

(三)抓好家长足球志愿者队伍

良好的足球氛围也感染着家长朋友,在足球特色工作的发展中,我区积极树立“家校合育”的理念,进行大胆的探索实践,挖掘家长中足球运动工作者以及有足球特长、喜爱足球运动的家长,成立家长志愿者队伍,参与到日常训练和各项比赛中。家长的参与不仅营造了良好的足球运动家校合育氛围,同时也成为足球师资的有利补充。

三、深耕教学,让校园足球落地生根发芽

我区在开展校园足球方面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认真做好校本研究,加大足球的教学力度,通过体育课普及足球的知识和技能,享受足球的过程和方法,升华足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按照不同学校的基础,确定开展校园足球的教学要求。通过推进足球课堂教学,提高足球教学实效。校园足球实现四个一:即每人一球、每周一课、每天一活动、学校每周每班保证一课时足球课或足球活动,以基本功和简单的战术为主,在激发和提高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将足球教学内容落到实处;在各年级的体育课中引入足球射门、颠球、传球、带球绕竿等游戏,激发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足球课中,对学生进行足球礼仪教育,让德育贯穿于足球课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和耐挫抗压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敢于拼搏、乐观向上的价值取向及豁达阳光的生活态度。北师大石家庄附属学校积极开设了第二课堂、每周的周二、周三、周四下午第三节课为兴趣选修课,成为热爱足球学生的天堂。第12中学校园足球每月至少一次足球公开课,通过足球公开课普及足球知识和提高足球技能,带动整体师资队伍水平。

四、内涵发展,让校园足球提升普及水平

零基础足球训练方案篇5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工艺规程编制

1课程改革的背景

1.1改革背景

高等职业教育机械专业往往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理论课教学过于繁重。而实训教学项目又过于单一,学生对机械工种的综合加工能力欠缺,这也是机械专业实践课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生对普通机床的操作与维护、中等复杂零件的工艺规程编制、机械零件检测等相关职业能力缺乏,难以胜任机床操作工、车间工艺员、质量检验员等工作岗位的要求。

1.2面临问题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重学术,使得高职教育习惯于以本科教育为模板,自觉或不自觉学习和借鉴了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其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包括学时设置安排上,实训课、实践课安排少,实训项目过于单一学生缺乏系统的专业技能的训练。多数理论教师不愿参与实训教学认识上存在偏见。

2综合实践课程改革的思路

2.1设计思路

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以工作过程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训练学生专业能力、工作方法能力和社会综合能力。

具体实施过程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创造真实的生产实习环境把综合件生产件的加工纳入教学;工艺规程的制定严格按照企业标准。

2.2教学过程

首先我们将学生进行分组,将选取的一个班37名学生分为9个小组。然后由每个小组进行推选,推选出小组长一位。再由小组长进行分组分工,各组对分工零件进行加工。接下来每组将加工好的零件进行零件组装装配,由班级进行初选,班级汇总确定优秀装配件。最后教师再评选优秀工件,进行全班表扬。

2.3教学目标

2.3.1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有目的的、符合专业要求的、按照一定方法独立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和评价结果的热情和能力。专业能力是劳动者胜任职业工作、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领,它强调的是专业的应用性和针对性,注重专业技能的掌握。

本课程要求掌握工艺规程编写的基本要求、方法;学会熟练操作普通机床加工零件,简单维护管理机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首先在于实践意识的培养,主要是指通过学生自主动手操作,进而获得的劳动意识、工程意识、责任意识、纪律观念等主观印象,引导并加以强化。

2.3.2职业能力目标

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掌握较高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因此,专业的教学体系,应从职业教育的特点入手,以知识运用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对课程进行优化整合,建立一个针对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知识平台。要求学生编写工艺规程的能力;操作机床的能力;零件机械加工能力。

2.3.3个人能力

掌握机床的操作能力,简单维护能力,提高个人的岗位适应能力。

2.3.4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的核心是态度,好的态度比如负责的、积极的,自信的,建设性的,欣赏的,乐于助人的、团队是个人职业成功的前提个人因为团队而更加强大,面对问题要学会借力与合作,通过认同力量增强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育其健康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2.4教学设计

2.4.1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课程实施环境及资源情况:

2.4.2课程内容设计和任务分析;(见下表)

2.4.3教学学期授课进度计划;依据课程要求制定相应计划。

2.4.4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综合实践课程标准。

3综合实践课程改革的方案

3.1模拟真实的生产环境

根据学生自主学习过程,每小组进行加工工件的操作练习,完成后由教师进行工件的评分工作,最后对各个小组加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总体评价。要求生产现场中包括生产工装、量具、工艺过程、材料、操作者、环境和过程设置,如:进给量、速度、循环时间、压力、温度、生产线节拍等的设置严格按照企业标准制定。对于每一个现场,要求清洁整理、照明、噪声、HVaC、eSD控制和与清洁整理有关的安全隐患。

3.2项目任务化

设置4个学习情境分别为普通车床操作48学时,普通铣床操作30学时,磨床操作12学时。其中普通车床操作包括:传动轴的加工,螺纹的车削加工,螺母、垫圈的加工,锥度球形手柄的加工,齿轮毛坯的加工;普通铣床操作包括:标准齿轮的加工,伞齿轮的加工,轴上键槽的铣削加工;磨床操作包括:阶梯轴的磨削加工。

3.3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形成课程特色和优势的根本,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其中该课程教师队伍包括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2名,双师型教师2名。

3.4效果评价

学生乔欢欢这样写道以前整天大多数都在教室上课,很没劲。这次既充实了大学生活,又有很大的收获,老师们的教导使我对机床不再陌生;学生代浩这样写道:在以后的学习中应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应该采取理解记忆方式;学生党雷这样写道:通过实训我们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也认识到作为团队需要团结合作。教师普遍感觉学生理论基础知识较差,应该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4课程改革的思考

开发适合学生加工的产品真正实现产学结合,让学生的作业成为产品;建立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团队,优化课程体系,解放教师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训练,实现用人单位与职业院校用人、育人“双赢”的合作形式。应有专项的经费支持(材料费、专用工量具、刀具、配备多媒体教室等);专业基础课与实践课相互容通,建立统一的课程评价体系,为每个学生建立综合实践课程教育档案。

参考文献:

[1]祝成林,张宝臣.教师专业发展:基于课例研究的视角[J].教育导刊.2010(01).

[2]赵红霞,孔企平.日本课例研究及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1).

[3]安桂清.课例研究的意蕴和价值[J].全球教育展望.2008(07).

[4]吴映辉,程静.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8(06).

零基础足球训练方案篇6

关键词:学院实训基地模仿企业产品来料加工工件工学结合教学

1校内实训基地逐步拉近企业的生产环境

我院的“现代装备制造技术实训中心”是一个汇集了数控加工技术,电加工技术,普通机械加工技术,模具制造技术等大型综合性实训基地。该实训中心被大连市指定为“国家职业鉴定所”,数控加工实训区被国家教育部指定为“全国数控职业教育实训中心”。

该实训中心在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优化了各个培养环节,结合理论教学,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模拟仿真训练,让学生更加接近企业的产品,尽量能使“课堂与实训点合一,生产与实训合一,学校与企业合一”。为了达到逐步拉近企业的生产环境,从2003年始,我院投入近五千万资金把实训中心扩建到5200平方米,又购买了一批与一些企业相同的设备,如经济型数控机床、全功能数控车床、数控车削中心、台式和5轴5联动立式加工中心、普通车、铣、磨床等以生产型企业在用设备为主,基本上满足大连地区大部分企业的典型零、部件生产加工的技术要求,从硬件上逐步拉近了本地区企业的生产环境。

该实训中心的教师基本达到高职院校教师实践水平和理论要求,具有了14名专职高级技师、技师、实验师、高工组成的实训教师队伍。

2校内实训基地“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

2.1针对企业某些产品,模拟该产品,展开“工学结合”教学实训教师按照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实训中心的生产、实训、设备等特点,结合理论教学尽可能对学生进行模拟仿真训练,达到模拟机械工厂,模拟机械车间,模拟机制工艺,模拟操作的教学,并设计足够的实践来保证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如普通机床加工实训组的指导教师,模拟大连地区一些企业的机械工件,根据高职机械工程类专业的工学结合教学特点,编制一些模拟工件的加工工艺,让学生加工工件。如宋志东老师根据一些企业设备上的机座,模仿企业的工件加工流程,设计“正五边形凸块”、“板座”等,并和学生一起讨论并制定其工艺流程。以板座(如图1)为例。

板座工艺流程:①加工长方体至尺寸80×80×24。②按图示尺寸划线、打2-Φ8孔圆心样冲眼。③用Φ7.2钻头钻至孔深尺寸。④Φ8立铣刀扩孔至尺寸。⑤加工半封闭直槽宽度为46mm,长度为40mm。⑥加工上台阶至宽度尺寸64mm,长度尺寸至38mm,深度尺寸至15.5mm。⑦加工直槽、直台阶倒角1×45°。⑧通过划线找正法加工R23的半封闭槽,倒角1×45°。⑨加工R32的半圆弧台阶至尺寸,倒角1×45°。

板座的相关知识要点:①企业中铣削刀具及铣削用量是合理选择。②企业中此类工件的定位、装夹方法。③企业中如何用普通铣床加工孔,如何保证表面粗糙度及尺寸精度。④企业中是如何用百分表来调整夹具。⑤企业中经常利用划线找正法,用圆工作台加工圆弧面的方法。⑥企业中如何使用量具进行测量检验。

2.2以企业来料加工的某一产品为平台,实现“工学结合”的教学学院的“现代装备制造实训中心”具有生产,一些企业把产品放在学校生产加工。实训指导老师们根据外来加工零件的结构特点,选择难易程度适合高职学生实训要求的零件,来进行工学结合教学。如实训中心承担大连开发区某企业机井盖加工任务时,就按照整个工件加工过程来安排数控机床实训,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并编制机井盖加工工艺流程,并结合该零件在加工过程中所用到金属材料、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公差与配合等课程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由教师在现场以工件为例来讲解知识,然后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完成工件的加工。以数控车床金魁老师指导学生加工球阀芯(如图2)工件为例,金老师首先领学生分析大连某企业送来的钢料、图样,根据数控车床加工能力和该件的加工特点,与学生一起编制数控机床加工球阀芯的工艺流程,并结合该件向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

球阀芯工艺流程:①下料φ60X51。②钻孔。③加工内孔至φ29.4、φ32.2,长度为31.3、4.8。④加工内螺纹:11/4-12UnF。⑤线切割加工12.7立方。⑥上螺纹胎具加工外球体φ57.15。

球阀芯相关知识要点:①企业在胎具设计如何考虑保证跳动公差。②企业中在用数控车床在加工过象限轨迹时需使用半径补偿代码G41、G42指令以解决过切现象的发生。③球体外轮廓采用球头刀加工,对刀点设定在球刀中心,企业是如何考虑球刀半径。④11/4-12UnF为管螺纹,螺纹相关数据按相应公式计算。学生通过“现代装备制造实训中心”的实习,不但巩固了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也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近几年来,我院机械工程专业类的毕业生在毕业前拿到中级工证100%,部分学生拿到中级工证又拿到了高级工证。

3结束语

校内实训基地是完成实践性教学的载体,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场所,高职院校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中,解决如何把实训基地逐渐拉近企业的生产环境。我们的方法一是选用企业某些产品,模拟该工件,二是选取企业来料加工的某一产品,展开工学结合的教学。这样做对于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实用性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傅永强,吴文山.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09(6):47-49.

[2]徐淑芝.高职院校校内实验实训基地管理机制研究[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60-61.

[3]李玉珍.校企合作与创新人才的培育[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09(Zi)18-21.

零基础足球训练方案篇7

1.媒体聚焦中国足球明曰发展

2015年2月27日随着《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审议通过,将足球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一时间足球发展便成为热议话题。各大新闻报纸、知名网站争相转载《方案》内容及意义,其对中国足球的明日发展提出了更为确切的行动目标,让备受唾弃的中国足球看到了希望。我们不堪回首中国足球曾给我们留下的累累伤痕,只愿擦拭一次次失败的泪水,以期许下一场比赛“中国队”会得到神灵的庇佑。但现如今,国家由上及下的大力推进足球事业的发展,对其制定了中长期发展和场地设施建设规划等,均表明国家要重新振作体育事业,以经济产业带动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来籯取经济,文化的双丰收国家层面的出发点无疑是为铸造“中国梦”以夯实大国基础,在世界强国面前屹立不倒,并期望遥遥领先为国人贏来更多的尊严与权力,但梦好的“中国梦”让人为之振奋之余,为我们带了更多的思考,如何铸造这个“梦”将是我们走向辉煌的根基。“根深蒂固”便可使校园足球长成参天大树,若“拔苗助长”将使其早早夭折,我们应痛定思痛汲取早前中国足球联赛开展的诸多弊病,让足球在校园这个纯洁的大环境下重获新生,使其改弦更张成为日后足球发展的中流砥柱。

1.1校园足球是国家未来,不是纸上谈兵

中国足球被国人寄托了一次又一次的希望与梦想,“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但这一夙愿始终没有实现。我们的足球人曾也大胆地走出去,集体留洋学球技、学战术,再到国家高薪聘的国际知名教练员:施拉普纳、米卢蒂诺维奇、卡马乔等等,一个下课了,另一个又信心满满地走上来,但球队的成绩却不如人愿。世界柘和奥运会离我们那么近,却又那么远,中国足球似乎已经陷人泥潭无法自拔。

2015年随着《方案》的审议通过,已对中国足球失去信心的国人,又逐渐燃起了希望,并将其全部希望寄托于校园足球的发展,望校园足球可以肩负起足球运动水平的提高、短期内取得喜悦的成绩、促使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然而笔者认为,我们对于校园足球给予众多的期许和厚望是合情合理的,不过校园足球才刚刚起步,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素质都有很大的欠缺。所以我们不能纸上谈兵,应切合实际情况谋求校园足球的长远发展。如果操之过急,甚至还会影响校园足球的健康发展。

如江苏省,当地政府称将出台青少年足球振兴计划纲要,计划5年内实现青少年足球百千万普及工程,建设1000所足球学校,还有内蒙古自治区等省市,形成梯形布局的竞赛模式,这可谓是“快马当先”响应国家号召,是否“认认真真”地将校园足球的发展视为国家战略,还是拿校园足球充当政绩“领导你看,我们也搞足球了!”不得不引起质疑。而支持校园足球发展主要源于国家的财政拨款,但第一个5年计划国家体育总局共下拨专项资金每年5600万元,而全国共有5000所足球特色学校,平均每所学校仅1万元的专项资金。这5000所足球特色学校是国家教育部遴选并支持建设的首批单位,同时各省市还鼓励其他“编外”学校积极建设走特色足球之路,他们的“校园足球”发展钱在何处?而仅仅1万元的专项资金,可谓是“入不敷出”。根本无法满足校园足球队伍的日常训练和比赛所需,更不要提及足球场地建设等问题,即使是一块7人制足球场,人造草皮造价就已髙达100万元。江苏和内蒙古这两大省份,合计共建设特色足球学校1660所,仅场地建设费用就以高达16.6亿元,请问我们的主管部门钱在何处?而湖北省将扶持职业足球,扶持重点体育企业3年内上市,纳入足球振兴计划,着实让人们苦思冥想了许久,企业上市怎么就成为政府操心的事请?若足球没有成长起来,反而促成了足球概念股的兴起,难免让人怀疑醉翁之意何在?在中国各地,有关足球的活动变得越来越多,足球从娃娃抓起也成为各类活动中曝光次数最多的热点口号,口号喊的无论多响亮,也不如一个漂亮的进球,我们不要多么华丽的词汇来修饰校园足球,只要它立竿见影,能为中国足球的未来发展谋取新的契机和希望即可。

1.2校园足球能否"重蹈覆辙”

2008年中国足球四大皆空,全面溃败。在中国足球最为萎靡不振的时候,有一个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计划开启,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部体卫艺司、国际体育总局群体司主办,计划在全国创建10个“校园足球城市'百所“校园足球学校”,每个“校园足球城市”每年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学生达到千人以上规模,校园足球可谓“又是”临危受命。经历了6年的缓慢发展,校园足球计划直至2014年才又被国家高层重视起来,并直升为“国家战略层面”,让一度备受冷落的足球,又“强势”回归到人们的视野当中。自2003年的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计划,再到2015年的《足改方案校园足球的发展经历了12年的风风雨雨,而此次的新足改,将成为“新一轮”校园足球的另一个“起始点”。而能否将“新一轮”的校园足球进行到底,大家拭目以待!

2.校园足球如何回归健康发展2.1避免盲目追求,注重踏实稳健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指出,从2015年~2020年的5年时间内,将在全国43万所中小学校,1.6亿中小学生中,建设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万所,足球人口达到2千万;而2025年将达到5万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这一突如其来的政策措施,请问我们的中小学校及各教育职能部门做好准备了没有?

2015年2月27日随着《方案》的审议通过,各大新闻报纸都在大量转载和评论。一时间对于《方案》的实施与管理等各方面,在社会各阶层就引起了广泛地热议。“光明日报”、“南方都市报”、“中国青年报”等新闻媒体对《方案》的可行性与预测目标都产生了大量质疑。以上媒体对《方案》出台产生质疑大致可列举为4点,第一点,对于全国中小学43万所学校、1.6亿中小学生,是人人都要踢足球吗?第二点,足球是一个团队协作的体育项目,对于场地具有一定要求,相对于人口密集城市和偏远山区的中小学,球在哪里踢?第三点,现如今国家大力发展校园足球,而各大中小学校相对于以往体育教学内容发生了显著变化,对于校园足球的开展什么样的老师能够胜任,师从哪里来?第四点,体育教学安全第一,足球是一项竞争激烈地身体对抗性运动,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还是组织比赛,意外受伤怎么办?我们应给中小学校及各教育职能部门更多的时间,来应对突如其来地“校园足球”进校园所产生的各项问题。不要急于求成,勿将校园足球视为形象工程,勿要断送《方案》的初衷及中国足球的未来。

(1)我们各教育职能部门应加强与大中小学之间的联系,传达《方案》的教育主旨,使各学校对“校园足球”的开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各项资源优化配置,达到以点带面的成效。针对基础设施优越的学校,应积极牵线其周围硬件设施欠缺的学校,“敞开胸怀”共同利用场地训练和比赛,促进各学校之间的紧密联系和足球技能的稳步提升,以形成足球文化区域性发展,同时教育职能部门应积极配合各校间足球联赛的开展,细化足球联赛相关制度和流程,完善应急机制,让足球联赛不再是走走形式,充当政绩,而是切实可行的拉动各校之间足球竞技水平和运动能力的提升,让更多不知道.不清楚足球运动的家长.孩子走向观众席,走向绿茵足球场。

(2)大多数新闻媒体认为:师资力量的匬乏,是制约校园足球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阻碍校园足球顺利推进的绊脚石。由于校园足球面对的基本上都是足球基础很差或者零基础的孩子,因此,对孩子们的启蒙教育只要是体育教师就可以完成,无需聘请专业的足球教师去上课。对于年龄低和基础差的学生,兴趣则是第一位,只要能够开展足球游戏活动,能够吸引孩子们参与其中即可,教会老师如何开展足球活动和足球游戏,远比足球教师教学生天天训练更为重要。现如今,学校当中的体育教师基本上都是专科以上学历,具有一定的体育教学技能和基础,对于开展足球活动和体育教学是完全可以胜任的。但是要让没有受过专业足球训练的教师从事专业带队训练,未免有些牵强。校园足球并不是培养优秀足球运动员的摇篮,其主要任务还是普及和扩大足球人口,让更多的孩子们动起来、踢起来,才是最为重要的。

2.2遵循各校特色发展.塑造"丽江足球模式”

在《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未出台之前,各个学校在立足教学发展,丰富学生业余体育文化生活方面,都做足了功课有了较为突出的发展。无论是激情澎湃地篮球比赛、动感十足地健美操、还是博大精深地传统武术、技艺精湛地花式跳绳及毽球比赛,不仅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更树立了他们从小对体育的热爱和培养了浓厚地学习兴趣及坚强地意志。为防止有关教育部门及各类学校盲目附和《方案》,应建立有关监督监管机构调查调研各类特色学校,在尊重此类优秀特色学校发展的同时,合理开展校园足球项目,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可探寻优秀特色学校以往开展体育项目途径,为校园足球进校园寻求帮助,建立可行性办法及实施方案。同时利用国家层面对校园足球开展的各项扶持政策,为特色学校“先前”的体育项&更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稳健地原动力,更是借助校园足球的优势,将特色体育项目发展成为其永久性的“品牌”。

各级学校应积极塑造“丽江足球模式”,积极推进开展校园足球发展,注重校园足球品质,诚邀广泛人群参与观看比赛,渲染足球氛围,营造良好足球环境,以提升学生意志品质及学校知名度i不仅让学生参与比赛,更要积极促使家长参与互动,树立家长对孩子参与体育活动“快乐体育,快乐学习”地观念;锻造无数支优秀校园足球队伍,让外界企业部门,社会个体帮助与支持校园足球,使社会职业和业余足球俱乐部走进校园辅导孩子们踢球a营造一个自下而上的喜爱,自上而下的支持,不断追求跟随“丽江足球模式”,继续延续,努力发展,也希望更多像丽江一样,有意愿、有基础、有能力开展校园足球的地域,也可以打造出独有的、有建设性的模式,为中国足球金字塔根基的夯实,做出自己的贡献。

3.校园足球新政意义非凡

零基础足球训练方案篇8

关键词:竞技体育;教练员;职业压力;压力源

中图分类号:G804.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2)05-0068-05

职业压力问题在国外早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而我国关于职业压力的研究迄今尚未成熟,还没有形成特有的“本土化”理论体系。许多研究者对于职业压力问题的理解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认为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多发生于人际服务领域,因此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教师、护理、医生和管理工作者等职业[1-2],关于教练员职业压力问题一直被人们所忽略,相关领域研究较少涉及。通过检索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elsevierScience外文期刊数据库,发现国内相关文献

甚少,国外研究也不多见。表明体育人力资源管理还未将教练员职业压力问题正式纳入研究。maslach和Jackson(1984)[3]认为,持续的压力会导致教练员生理和心理上的精疲力竭,最终形成职业倦怠。Dingle(2002)[4]对印地安那州田径教练员的研究显示,性别对其感知到的职业压力无显著差异。而acosta和Carpenter(2003)[5]研究发现,女性教练员因职业压力有较高离职意愿,得出工作性质、强度在传统性别角色分工影响下女性感知到更多的工作-家庭冲突压力。但同时Burrows(2002)[6]的研究表明,篮球教练职业压力在性别、婚姻和父母地位3变量上无显著差异,表现出结论的不一致性。我国学者顾海勇(2004)[7]认为,足球职业教练员承受的压力是多方面的,其中俱乐部方面、联赛成绩和名次、创新意识、知识水平和指挥能力是主要压力源。许欣(2007)等人[8]经调研证实收入水平高低与教练员工作-家庭冲突程度有显著性差异,积极渗溢和补偿行为对工作满意度有较强预测力。

以上关于职业压力的研究文献,对于研究和认识我国教练员职业压力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然而,以往零散的教练员职业压力研究尚存在不少的缺憾及不足,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背景:我国与西方的文化背景有着巨大差异,造成了东西方种族价值追求、伦理取向、职业压力等方面迥然相悖。因此,不能将国外的东西直接照抄照搬,而应该加强其“本土化”的研究,更加关注和加强职业压力特征在我国文化背景和组织管理模式下的研究,使以往研究成果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以真正揭示我国教练员职业压力的跨文化特征。2)研究方法:从依据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看,由于知识及能力偏于一隅,其研究成果也仅是停留于局部定性的描述,或简单的数据罗列分析,缺乏深度及广度的领域拓展。3)研究类型:研究类型只是研究者主观思想观点的阐述和经验总结,而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较为匮乏。4)研究内容:研究内容多为现状认识和观点陈述,侧重于表面层次的分析和探讨,特别是研究范围仅局限于工作组织和个体职业压力或职业倦怠一个单独变量上,显得比较片面单一。本研究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的理论,通过问卷调查对山东省“优秀运动队后备人才训练基地”教练员职业压力以及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特征进行实证探究,以希为今后体育领域个体或组织进行压力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内容和样本采集的可行性,本研究主要在山东省济南市体育运动学校、青岛市体育运动学校、烟台市体育运动学校、新泰市业余体育运动学校等59个“优秀运动队后备人才训练基地”(主要考察基层和中层运动队教练员)随机分层抽取278名教练员为被试进行量表的测查;项目包括田径、游泳、举重、摔跤、柔道、跆拳道、拳击、体操、乒乓球、排球、篮球、足球、自行车、射击、帆船帆板、赛艇皮划艇、武术散打、武术套路、手球、射箭、跳水共21个项目。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12份,经筛查剔除其整份问卷答案成规则作答的,或一个题项选取两个及以上答案的,以及整份问卷漏答题目≥2个的,最后得到有效问卷278份。其中,男性205人,女性73人;年龄30岁以下81人,30岁~40岁109人,41岁以上88人;已婚217人,未婚61人;具有大专学历97人,本科及以上学历181人。

1.2研究方法

1.2.1研究工具

1.2.2数据处理

运用SpSS12.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信效度检验、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事后多重比较等。

2结果与分析

2.1竞技体育教练员职业压力总体现状分析

研究表明,有68.9%的教练员压力体验较大或压力感受很大。此数据比国内关于普通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数据略高[9-11],且明显高于国外关于竞技体育教练员压力的研究结果[12-14]。

零基础足球训练方案篇9

关键词:创新实训机械制造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及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中国要和平崛起,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整个国家就离不开创新精神,整个社会就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目前,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社会的就业压力愈来愈重,但是整个社会急切需要的专业创新型人才缺口也不小,如何将数量众多的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急需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社会和高校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2007年,教育部提出当代大学生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2012年,教育部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实施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旨在挖掘大学生的发展潜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本文仅涉及探讨其中创新训练项目对机制专业人才教育和培养的影响。

二、创新实训平台实施的现状分析

创新训练项目主要大学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训平台旨在整合校内师资力量、实训资源,打造服务学生的实训平台,充分挖掘学生创新潜能,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将专业知识学以致用。

1.创新实训平台对机制专业的必要性。

机械工程主要涉及两个方面,首先是设计、生产和制造出种类众多的各式基础的零件;其次是将这些零件按照规定的工艺要求装配组成一个完整系统。要获得完整机械产品,如汽车、飞机、轮船等,还需要添加电器控制、液压传动等其他辅部件。因应各式不同的需求会对零件的结构、形状、精密度、强度有不同要求,按要求制造出合格的零件就离不开机制专业。事实上,大学本科中的机械制造专业称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习的内容主要包含三大块: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和机械自动化,简称为机设、机制和机电。本文中机制专业是指大学本科阶段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而不作特别的细分。

设置制造专业目标在于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机制专业的学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单纯坐在课堂里是不可能掌握生产第一线的知识的,学生必须走出课堂,进入生产实践环节之中,才能深刻理解自己需要学什么,应该怎么做。大学生创新实训平台应运而生,及时满足了大学生的急切需求。搭建好的面向机制专业的大学生创新实训平台运行多年来,取得了显著成绩,锻炼了众多机制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训练了自主学习能力,端正了学习处事心态。

2.创新实训平台对本专业学生学习创新能力的影响。

(1)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增多,自主学习能力获得提高。

按照创新训练项目的要求,学生必须学会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解决生产实际中面临的各式问题。学生取得相应课题后,首先需要自己设计、规划实验方案,探讨和论证实验方案的可行性,然后实施实验方案,撰写科学报告和进行学术探讨等内容。为了督促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创新实训项目中,要求学生获得项目后,自行登录“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平台”,按照要求定期填报季度进展报告和年度结题报告。在规定的时间节点下,学生需要自我设计实验进度,学会自我管理,避免办事拖拉和敷衍了事,进而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培养管控能力。创新实训这一过程教会了学生如何做科研,如何在实践中发现科学问题和解决科学问题,全方位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2)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交流协作能力获得提高。

面向学生搭建的创新实训平台,提供给学生组成团队进行合作交流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鼓励参与项目的学生借助实训平台进行创新,并支持学生带着创新成果参加校内外学术会议,为学生创新提供交流经验、展示成果、共享资源的机会。

(3)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创新获得增强。

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实训平台时,大多抱有自我追求新知识的强烈诉求,因为受到书本上基础理论知识的限制,使得其创新能力得不到很好展示,但是通过参加实训平台,学生将会获得极佳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学生将课堂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应用相结合,使得枯燥无味的课堂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更加充满实际意义。此外,因为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学生的创新不再是无源之水,凭空想象,而是更加切实可行。

(4)学生规范化操作的意识增强,安全意识获得强化。

目前,在校学生大部分时间是用于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很难有接触社会实践的机会。少量安排了工厂实习,大多走马观花,根本无法满足所有学生接触到真实的工厂生产实际状况,大多数学生对工厂还存在一些神秘感,对工厂生产的规章制度、操作流程等内容并不了解,甚至有学生觉得这些内容并不重要。学生在实训平台参与实习的过程,近似于学生参与工厂生产的过程,工厂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要求,学生在实训平台内都要严格遵守,只有树立高度的规范化意识和安全意识,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机械工程师。

3.创新实训平台对本专业教师的教研科研能力的提高。

(1)推动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激励教师在教研上追求更大的突破。

教师的教学方式既不是课堂上照本宣科,又不是简单的知识点重复,更不是填鸭式讲课。教学应该和工程实际问题相结合,不断在课堂上增加新知识以开阔学生眼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训项目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意料之外的问题,因此,为了能够顺利指导学生完成项目,教师就必须通过不断学习进修充实自我,完善自我,突破自我。“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训项目时,就不只是简单地注满一杯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彻底燃烧学生拥有创意的小宇宙。

(2)促进教师同行之间的交流,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实训平台的过程,就是模拟将学生推向一线生产工厂的过程,让学生充分体验不一样的校园生活。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事先深入企业,与企业导师进行深入交流学习,以便对未来设计的创新实训课题项目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将企业课题带回学校后还需要与同行专家进行交流、评估和科学处理,使得大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并在学习少许课外知识后就能够顺利完成这些项目,毕竟大学生的课堂学习任务也不能耽搁。

三、对于创新实训平台发展的思考

1.同一样的平台,不同样的任务。

实训平台是由多样化的生产设备构成的系统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设计多样化的任务,而不是简单局限于传统的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专业,可以是跨学科的、跨专业的任务,例如超精密制造中的化学机械抛光方法。具体设计化学机械抛光相关的训练任务时,指导老师可以通过传统的金属表面抛光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晶体表面的镜面加工,这个看似简单的制造工艺中可以引申出若干机械的、物理和化学的科学问题,通过综合应用所学科学知识,解决实际生产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然,涉及交叉学科的任务有很多,比如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节能环保、绿色生产问题,机械制造工艺中的云数据平台建立问题,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管控问题,等等,这些都要求学生既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有开阔的视野,勇于创新,敢于面对问题,善于学习思考,解决面临的各式难题。

2.创新必须是源于真实的生产需求。

建立实训平台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创新,然而创新并不是脱离实际的闭门造车。如果没有相关生产实践,不少学生就会为应付期末考试,获得毕业学分而学习,这样的学习目标势必导致部分学生对大学生活期望值下降,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大学生创新实训平台带来了企业的需求,企业的需要就是实训的目标。通过实训可以培养学生敬业负责的工作态度,经由企业获得相关毛坯材料,指导学生加工出合格的成品,整个制作工艺过程来不得半点虚假,避免实训中敷衍了事的现象的发生。在严格的实训过程中,要求学生明白如何实现学以致用,凡事所作所为能解释清楚为什么这么做,理由是什么。实训内容源于生产实际,实训过程中产生的创意将应用到生产实际中,这样创新才能成为“有源之活水”。

四、结语

一方面,大学生通过参与创新实训平台接触生产实际、了解技术创新,进而提高创新研究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与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高校通过创新实训平台提升本专业教师的教研科研能力,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优势,立足本土,服务地方发展和产业升级。

参考文献:

[1]杨雄,周思柱,徐小兵.机械工程创新实训平台建设与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332-333.

[2]杨雄,徐小兵,周思柱,张锦洲.开展创新实训培养创新意识[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10:217+229.

[3]陈长生.开设创新实训课程,切实提高学生机械创新设计能力[J].机械职业教育,2014,06:17-19.

[4]肖细梅.创新实训教学模式提升人才培养层次[J].成人教育,2011,05:92-93.

[5]李耀富.实施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中国职工教育,2013,18:22-24.

[6]徐小兵,杨雄,王本德.多层次模块化机械工程实训教学体系的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11:33-34.

[7]王帅.特种加工创新实训教学改革[J].电子制作,2013,16:165.

[8]张贻摇.浅谈提高现代制造技术实训基地管理、创新水平[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6,02:19-22.

零基础足球训练方案篇10

目前,高职金融保险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学中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高职金融保险人才培养严重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人才培养目标模糊,课程设置单一,存在机械照搬本科院校课程的现象;对于学生专业的应用能力、业务操作能力培养不足;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主,教学缺乏感性要素,教材陈旧,教学方式呆板,无法充分吸引学生;缺乏实训,实训基地建设不足以满足实践的需求,教学实践流于形式,毕业生实习对口率难以保证。

二、金融保险行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全球金融业并构与联合的浪潮推动下,国际金融环境发生了深远的变化,国内混业经营格局的出现,国内行业监管也随之进行调整。加之2009年10月新《保险法》正式实施,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岗位定位。在金融保险业发展过程中,由于业务的扩充等引起管理系列、内勤系列、银行系列人才需要的激增。行业相关岗位主要涉及保险公司的保险人岗位;保险经纪公司的保险经纪人;邮政、货运、航空、汽车销售等部门需求的保险兼业人才;社会保障机制下的社会保险人才等。从业的单位也不仅涉及保险公司,还有银行、证券期货公司、企事业单位和劳动民政部门等也都需要大量的金融保险人才。

(二)能力定位。金融保险业的大发展,银行、证券及保险业务的相互联系和渗透,对于相关人才的能力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保险与金融融合的多面手。笔者通过对学生就业实习单位的回访,进行了金融保险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的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近百份,收回问卷88份,提炼出行业对金融保险人才要求的几种能力:1、具备从事金融保险实务的专业工作能力。学生要熟练掌握保险知识,同时还要对银行、证券、投资理财等知识有一定的把握,具备现代金融保险行业业务能力专长,如保险营销、客户管理、银行存贷款业务处理、金融客户服务,等等。2、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主要包括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金融保险工作就是要与人打交道,处理相关业务,对学生人际交往、沟通交流等综合素质要求较高。3、具有自主学习和信息处理的能力。在金融保险工作实践中,根据工作需要,要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根据当今社会纷繁复杂的信息,利用互联网和电子设备进行收集、分析、加工、处理,进而做到金融信息的形成、传输和。4、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金融保险从业人员在各类金融活动过程中要有良好的金融业道德操守和诚信意识,爱岗敬业,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能自觉遵守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三、高职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方向

为了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对金融保险专业人才的需求,迫切需要我们积极进行高职金融保险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注重学生在保险实务类课程方面的实操训练,注重通用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努力培养符合企业、行业需要的,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高素质的金融保险专业毕业生。

(一)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设计。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要突出技能专、能力强、品德高的办学目标,彰显办学特色,就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大下工夫。要经过充分的人才需求调研,在把握了“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毕业生应具有哪些技能”的基础之上,认真分析思考“如何设计体现和突出职业技能主线的教学环节”,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科学的设计,“量身定做”专业人才。围绕企业、行业对学生能力的需求,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设置基础素质模块、专业素质模块、考证模块和个性化模块等,将所需具备能力分置于人才培养方案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中。注重突出体现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的理念,不仅在专业素质模块中设置了专业实践环节,开设保险实务相关实训和专业实习,而且在理论教学部分也加大了实训的内容,将实训置于日常教学之中。通过个性化发展模块,根据学生专长和喜好,将课程向保险、银行、证券、理财投资等纵深方向延伸。

(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好的人才培养方案要发挥作用,一定要辅助以丰富的教学方法、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可以通过综合运用讲授教学法、分组讨论法、案例引导法、角色扮演法、情境模拟法、现场演示法、实操演练法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图书教学资源和网络教学资源,如微课平台、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各类考试的资源库以及手机微信、QQ等途径,向学生传输信息。以这些新鲜的媒介辅助教学,学生喜闻乐见,学习效果能够得到较大改善。只要教师加以引导,侧重于对重点知识的归纳、概括和解释,学生就可以利用网络等资源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研究和分析,掌握需要的理论知识,老师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做各种练习、案例分析、研究报告、课后作业等,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加大实习实训力度。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开展岗位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使学生熟悉各类业务软件,完成单证操作实习、人专项实习等,创设真实的情景化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在此基础之上,大力开展校企合作,针对专业特点,开设由行业专家、讲师主讲的课程和讲座,如晨会经营、团队管理、金融保险业发展前沿等等,使学生感受到行业真实的氛围。积极安排学生深入企业实习,通过认识实习、轮岗实习、专项任务实习、顶岗实习等,使学生与企业、岗位“零距离”,通过一阶段的实习,可以有效地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逐步整合起来,切实提高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