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经济政策解读十篇经济政策解读十篇

经济政策解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5:56

经济政策解读篇1

abstract:theinternationalfinancialcrisiscontinuestospreadintheworld,statescorrespondspoliciestoreverseadversesituation.ourgovernmentalsocorrespondspoliciestosolveproblemsinyearsof2008and2009.weobtainsomeachievements.thecrisishaspassed,butitsresidualpowerhasstillreverberated.Howdothesepoliciesplayrolesinperiodafterfinancialcrisis?whataremacroregulatingpoliciesandmeasuresinthefuture?inthisarticlewewillanalysethesequestions.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期;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流动性陷阱;通货膨胀预期

Keywords:periodafterfinancialcrisis;fiscalpolicy;monetarypolicy;liquiditytrap;inflationanticipation

中图分类号:F83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3-0044-01

1新视角――后金融危机时期。

距离金融危机蔓延全球至今已两年有余,各国复苏发展势头良好,究其原因,果断推行的货币政策起了很大的作用。当然,现代金融体系的复杂性,各国实施的救市政策不尽相同,但总体来看都是在凯恩斯主义的指导下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并辅之以强有力的财政政策,加强资金的流动性和偿付能力,促进经济尽快回暖。

凯恩斯革命本来就产生于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带有危机经济学的性质。当然,我国政府的反应也相当迅速,宏观调控手段有力,2008年共计五次调低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四次调低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并取消个人利息所有税,2009年初又强势推出政府四万亿投资救市计划,这些举措都有效地推动我国经济率先恢复到正常轨道发展。

纵观全球经济,两年前的颓势不再现,华尔街再次被关注是因为股市的下挫而并非投行的倒闭,种种迹象表明我们步入了后金融危机时期,要以新的视角来解读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下一步的走向。

2三个经济政策的解读

首先争议最大的是四万亿投资计划推出的合理性及作用的评估。2009年初当我国政府对外正式公布时,曾引发了经济学界的大讨论。

有学者认为这项计划需经过评估后才能推出,也有学者认为救市必要,但具体数额有待商榷。笔者认为,为避免危机的链式传导造成连锁反应,政府应适时推出强有力的财政手段。争议较大的是数额,有人认为四万亿投放量过于庞大,随后会带来流动性过剩和通胀预期等更让政府头疼的问题。但在笔者看来,非常时期有非常之举,这对在萧条期恢复信心非常有效,诚如总理说过的,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重要。值得关注的是,四万亿投资方向被概括为“铁公基”,即铁路、公路和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项目投资周期长,在漫长的传导时间里,实体经济本身的包容性和消耗性会对原本预期的流动性过剩有一定的减缓作用。

其次是对于频繁调低利率是否会陷入流动性陷阱的探讨。现行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为2.25%,若考虑一定的通胀率,确实非常低。流动性陷阱假说认为,当名义利率降至某种水平以下时,由于储蓄的利息收入太低,导致几乎所有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债券等有息票据,此时货币供给变化无法影响到实体经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趋于无穷,从而导致货币政策无效。但凯恩斯论述流动性陷阱时处在金本位制时期,货币的生产弹性和替代弹性几乎为零,这在纸币流通时期则完全可以颠覆。且我国的具体国情有一定的特殊性,居民的储蓄倾向历来是偏高的,这是传统消费观念、消费渠道过窄及债券市场不发达等因素造成的,本质上与流动性陷阱的内在原因不同。

最后是舆论对于未来通胀预期普遍在加剧。根据统计局今年五月份公布的数据,四月份Cpi同比上涨2.8%,其主要原因是农副产品的价格上涨所引起的。这次的数据格外引起大家的关注和讨论,这说明通胀的到来在人们的心中已经开始倒计时。今年农副产品特别是果蔬类产品的价格上涨很大原因是受到天气影响,往年应富产的南方地区今年普遍入夏较晚,特别是华南地区持续遭受暴雨天气的袭击,较往年有所减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价格的波动。至于运输价格的居高不下带来的价格上涨,则应归结于能源类价格上涨,而不是总需求过量引发的物价上涨。房地产行业价格的坚挺,需要政府专项调控,抑制投机行为避免对百姓购房造成影响;能源类产品的价格上涨问题则是出在供给方,是供给成本的上升所造成的,持续上涨的ppi指数即可看出;至于关系到居民日常生活的商品价格上涨,若非需求过度、恐慌性抢购所造成的,那么在适度调控的同时更应注重对低收入人群的转移支付的运用。

3未来政策价值取向分析

经济政策解读篇2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农业财政支持政策路

由于我国农村发展较为落后,农村的产业与经济均达不到标准,城市与乡村的差距越来越大,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得不到保障,收入越来越低,尽管在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已经加大力度针对农村经济发展,却仍然不能收获理想的果实。近年来,我国提出了以增加农业财政支出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经过实施,我国多数地区的农村普遍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由此可见,农村财政支持政策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正呈上升趋势,其原因是农业财政支持已经达到平均水平并持续上升。农业财政是由支农支出、农业科技支出、基础建设支出、农村居民救济费用支出等组成的。支农支出作为后勤支出,主要用于支援农村各项建设的费用支出,例如:山林建设、水田建设、鱼塘建设等。农业科技支出主要用于研究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村居民技术培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基础建设支出主要是农田水利建设、农业基地建设、农村道路建设、种子培育等组成,能够改善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农村居民救济费用支出包括对贫困农村居民、受自然灾害家庭、残障居民等,农村居民救济费用能够暂时缓解居民们的经济问题,帮助困难居民加入到农业生产队伍当中。

二、农村经济发展中农业财政的误区

(一)农业财政支出的问题

农业财政支出是由支农支出、农业科技支出、基础建设支出、农村居民救济费用支出等组成的,不同支出对农村发展有不同的作用。支农支出作为整个农业财政支出最大的一部分,对各项建设的费用支援十分重要,但由于支农支出的费用过于庞大,支出费用分配不匀,其他部分的支出受到约束。农业科技支出虽然能够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但是大多数农村居民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习,无法正确掌握农业生产技术等知识。基础建设支出作为改善农村居民日常生活的重点,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而政府的人力资源配备有限,因此需要农村居民加入到基础设施的建设当中,但多数农村居民没有专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知识,无法进行基础设施的建造。农村居民救济费用能够暂时解决困难居民的经济问题,这只是作为困难居民的过渡期,但也有不少农村居民存在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不参与农业生产。

(二)农业支出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我国农业财政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已经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但仍旧出现了支出结构不合理的问题。2013年,我国财政部门一共向农村财政中心发放了13799亿,以用于农村建设、农业生产、农民生活补贴等支出费用。但由于农村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这些经费并没有为农村居民带来生活的改善,基础建设支出需要的资金较多,设施建设时间较长,并且不能完全实现现代化建设。农业支出结构不合理,会出现以下问题:财政支持无法明确农村的实际情况,农村是否适合进行此项目的开发,资金能否支持到项目完成,如何规划项目的建设等。

(三)财政预算与监督

农业财政预算通常是由农村财政人员对各项支出进行提前预算,以保证资金能够合理支出。但近年来,多数农村财政人员行事马虎,素质教育不高,不严格执行预算制度,才使这些问题出现:对预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及时上报和解决,收取私人利益导致各项支出的资金不成正比,甚至有动用公共财政的现象。财政监督需要农村居委会的干部或是管理人员来完成,财政监督是为了对资金流动的走向进行监控,预防资金不到位的情况。近几年,农村频频出现财政资金下落不明的情况,南昌市生米镇潼溪邓家自然村,遂川县大坑乡罗坊村等,就都曾出现过此类现象。

(四)财政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农业财政管理人员的疏忽,导致农业财政的管理制度一直以来都处于不完善的状态,无法按照管理制度来要求财政人员的工作,也很难对财政支出进行合理的预算与分配。根据财政部门的要求,为了能够使农业财政资金透明化,将资金用到安全、规范的农村发展建设当中,需要完善农业财政管理制度。

(五)为农作物购买农业保险

目前,农作物保险主要有两大类,粮食作物保险和经济作物保险,粮食作物保险主要以豆类、薯类等为主;经济作物保险主要以瓜果、蔬菜等为主。而农作物保险按照农作物的生长期,又可分为生长期农作物保险和收获期农作物保险,这两种类型的农作物保险,能够有效地保障农民的收益,即使是农作物受自然灾害产量下降,农民也能通过农作物保险得到应有的保障。因此,为农作物购买保险,能够有效地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也能为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做好保障。

三、改善农村经济发展中农业财政存在的误区

(一)改善农业财政支出,带动居民自主生产

农业财政支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适当改善:第一,支农支出作为整个农业财政支出最为庞大的一部分,可以进行适当缩减,将支农支出用在需要的建设支援当中。第二,农业科技支出能够增加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因此,农村可以进行农业科技研究基地的建设,让每一位农村居民都能学习到农业生产技术,既能带动农村居民进行生产,也能减少农村生产成本。第三,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就需要对农村各项基础设施进行建设。第四,农村居民救济费用只能作为暂时救济费用,不能长期进行救助,要鼓励村民自主生产,投入到农村各项建设当中。

(二)合理分配农业财政,建设现代基础设施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农村经济都有所上升,都是农业财政支持的功劳,农业财政分配期间,经过考察农村的实际情况,对农村各项建设进行了合理分配。根据农村地区和土地的特性,建设与当地土地特性相适宜的种植基地,例如:农村土地适宜种植五谷杂粮,那么农业财政应该立即做好相关种植基地建设的计划,再通过现场教学,使村民掌握种植技术,施肥技术,除害技术等,最后全面带动村民进行种植。现代化基础建设可以从农村的道路开始入手,农村的道路关系着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也能将农村的生产发展到城市当中。

(三)完善财政管理制度,实现透明财政资金

建立完善的财政管理制度能够进一步提升农村经济发展,完善财政管理制度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将村民利益放在首位,针对村民的需求进行农村建设。第二,严格监督财政人员的工作,把控财政资金的走向。第三,带动村民积极投入生产,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第四,及时将使用资金明细公布于众,彻底实现财政资金透明化。第五,严格执行财政管理制度,互相监督,互相纠正。只有实现农业财政全面支持农村发展,才能提升农村经济效益,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为农村劳动者购买农业保险

购买农业保险能够有效地保护农业劳动者的利益,能够对在劳动过程中,受到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障,购买农业保险,不仅能够使农业劳动者放心地劳动,也能够劳动者的家人没有后顾之忧。另外,在购买农业保险时,需要明确保险责任、保险金额等,确保农业保险能够为农业劳动者带来帮助。

四、结束语

农村经济发展中农业财政支持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了能够提升农村居民的经济收益,需要改变农业财政的支出方向,将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改善村民的生活和经济,才能带动村民积极生产,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近年来,由于我国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上涨,使得我国的GDp对比去年增加了7%,这说明了我国的农业发展已经渐渐进入成长期,农村各项设施的建设也已经开始走向现代化建设,相信在农业财政的支持下,农村经济发展一定会持续上升,彻底实现城乡一体化,村民们也会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高雪萍.中国农村人类发展中的财政支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

[2]陈力予.经济强县财政农业支出效益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

[3]夏兰.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4]张世敬.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与财政支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5]邹小勤.农业财政支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15

经济政策解读篇3

关键词:对外传播;德国媒体网络版;网络互动;中国国家形象

中图分类号:G112;D60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7-0052-05

近年来,中国学者从跨文化、国际关系以及政治传播学等学科出发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给予了高度关注,而分析国外媒体中中国形象的建构是其中一项重要的议题。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纸质媒体一般推出了网络版,这一方面让世界每个角落的读者随时与最新的资讯同步,另一方面小小一方网友评论栏让读者随时反馈自己想法和感受,实现无限互动。

回顾现有对国外媒体中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的研究,重心大多为传统媒体报道中中国的国家形象,对传统媒体网络版中读者互动的研究比较有限。然而媒体受众才是媒体报道影响的对象,因此,通过研究读者互动来定位读者心中的中国形象对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周宁认为“中国形象包含着三层含义:一是西方对现实中国在一定程度上的认知和想象,二是西方对中西关系的自我体认、焦虑与期望,三是对西方文化自我认同的隐喻性表达”(周宁,2011:22)。那么,在网络互动如此频繁的今天,网络读者心目中中国的国家形象在这三层含义上有多大程度的体现?在网络读者眼中的中国是否跟媒体报道中有所不同?本文选取德国两大媒体的网络版“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报道和相应网络互动作为研究对象,尝试给出一个可信的答案。

一、研究方案设计

本文的主要分析内容为《时代》周报、《明镜》周刊两大传统媒体网络版中2013年11月至今关于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报道的网络读者的跟帖内容以及相关报道。主要回答三个问题,即网络读者在阅读了这些报道后是如何评价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跟帖所构建的中国形象与报道中所构建的中国形象差异在何处,作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主体我们应该如何运用好这种差异性。对网络读者跟帖的分析重点是内容的倾向性分析(贾文键,2008:63),研究网络读者和媒体报道对此话题关注重点的差异性,并对跟帖和报道中中国形象的构建进行比较。最后就这种差异性提出更好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建议。之所以选择《时代》周报和《明镜》周刊网络版作为研究平台,首先是因为这两大媒体在德国是属于受众面比较广的报纸和期刊,它们的网络版自然在德国的受关注度也比较大;其次,《时代》周报以学术性和语言精致而著称,深受受过高等教育人群的喜爱,《明镜》周刊语言风格比较尖锐,在德国也是受众比较广泛的周刊之一。因此,通过这两大媒体的网络版来研究它们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报道以及网络读者的跟帖,可以得到一个相对可信的结果。而选择2013年11月1日至2015年4月31日作为取样的时间段,原因在于中共十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召开,正式提出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也正是从这时起,德国媒体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注度变大。在这个时间段内的相关报道和评述具有直接性和集中性。在取样时,笔者对取样内容进行了一定的限定,即在收集相关报道时我们对搜索关键词的设定。由于我们研究的报道内容围绕“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这个主题,所以搜索关键词设定为“中国、改革”(China,Reform),然后在搜索结果中除去与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关系不大或无关的报道。

二、研究的主要发现

(一)报道和跟帖样本的定量分析

2013年11月9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决议指出,今后要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进行一系列改革。改革的内容包括基本经济制度、现代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财税体制、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开放型经济、法治中国、文化体制机制、社会事业、生态文明制度、国防军队等。经过对这两大德国媒体网络版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报道的搜索、分析和整理,报道的内容可以归为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军事、文化六个层面,与我国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层面基本吻合。在取样的时间段内,《明镜》周刊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报道评论共18篇,《时代》周报27篇,根据各媒体对不同层面的报道数,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从统计数据可得,经济和政治层面是两大媒体关注的重点,不论是从所占两大媒体报道的比例,还是从占总篇数比例来看,都是最高的。社会层面从总体上而言是第三大关注点,当然,不同媒体也有个体差异。环境、军事和文化层面的报道由于媒体的受众等因素的差异,在篇数上显现出多样性,比如《明镜》周刊中军事层面的报道达到12%,甚至比社会层面的报道更高,而《时代》周报中涉及军事层面的报道仅为2.9%。

根据每篇报道后的网友跟帖进行统计,如表2所示。

从以上跟帖数据统计可见,跟帖数量集中程度与媒体层面报道关注重点相似,经济和政治层面是网友关注的重点,对这两个领域的评论超过了总评论数的一半。两个媒体中网友跟帖也表现出差异性,比如《明镜》周刊的读者更关注中国军事层面的改革,甚至跟帖数超过了经济层面,而《时代》周刊读者关注的第二大领域是社会层面。

(二)各层面报道网络读者跟帖的分析

为了回答网络读者在阅读了媒体报道后是如何评价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这一部分主要分析网络读者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个层面报道后的跟帖留言,一方面我们可以了解读者对于媒体报道信息的接受认同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分析读者对于中国和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原有认知。由此,可以让我们看到网络读者眼中多元的中国形象。

1.经济层面

网络读者对经济层面的跟帖主要集中在两个话题上:中国经济增速在近年来开始放缓以及中国整体经济政策和制度改革。对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这个话题,读者的评价可以归结为三种倾向,即感性正面评价、理性正面评价以及感性负面评价。(1)感性正面评价。不少网友将中国7%的经济增长率与欧洲趋零的经济增长率进行比较,并感叹中国7%的增长率已经很高,报道中分析的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中国经济总体发展形势变差的论断不过是对欧洲读者的一种搪塞。并认为“中国凭借创新能力和严格的经济政治领导,似乎已经领先西方无能的政治体制和非理性的经济体制了”(网络读者“heinzpeter0508”);(2)理性正面评价。这一倾向主要集中在分析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和意义上,认为中国经济增速之所以放缓,原因在于中国如今更注重有质量的经济增长,它的意义在于重视环境和资源保护,同时也意味着中国会更注重国内市场,更少进口德国商品,并将成为国际市场上更有力的竞争者。可见,能够对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和意义进行分析的读者对中国的国情是有一定了解的,同时在了解的基础上做出相对正面的评价,可见他们是秉持了开放的竞争心态的,虽然在中国对德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减弱上他们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担忧;(3)感性负面评价。有一部分读者将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的7%与欧美“发达成熟的经济体”的经济增速的2%相比,结论为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增长率应该保持在5%~10%之间,才能保证国民中等生活水平,所以中国计划在2015年实现5%~6%的增长率,这并不足以让剩下的上千万的中国人实现中等生活水平,并且中国极富和极贫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这种对中国实际经济政策并不了解就拿数字来说事儿的评论是有失说服力的。

在对中国整体经济政策和制度改革这个话题进行评论时,网络读者的观点也可以分为完全看好中国经济政策效果、对中国经济政策改革的正面效应将信将疑和不信任。(1)完全看好中国经济政策效果。这一正面的态度主要集中在实现中国经济发展和实现中德经济关系互利互惠两个方面。读者认为中国将经济长远目标分小步实现是有明显优势的,这样中国制定的经济计划是着眼长远而非短期利益,并预言“中国这个巨人不会停滞不前,会回到历史上‘中心大国’的地位”(网络读者“keinuntertan”),认为中国是一个值得“尊敬的竞争对手”(网络读者“newsfreak”)。同时将中国的创新道路与德国的成功模式做了类比,认为“中国制造”与“德国制造”的崛起很相像,都是从单纯模仿发展为质量上乘商品的标志,变为世界最强大的国民经济之一。而在中德经济关系方面,他们认为中国沿海的聚集中心依然是最吸引德国投资的区域,德国公司依赖于中国的廉价生产商,如果中国有更多的改革空间,将会为中德经济合作增添更多活力;(2)对中国经济政策的改革将信将疑。这种态度主要体现在网络读者对中国在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改革的拭目以待。认为中国在创新方面“有很长的路要走,也许北京方面的改革许诺就是一个开始”(网络读者“specialwaste”);(3)不信任中国经济政策改革的正面效应。这种不信任与西方媒体中所强调的中国的汇率政策等话题息息相关,这些网络读者对西方媒体中的报道全盘接受,认为中国储备万亿美国外汇,试图获得相对于美国和欧洲的不公平贸易优势,因此,他们也不相信中国的经济政策会有实质性改革并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正面影响。

2.政治层面

与媒体对中国政治层面全面深化改革的负面导向不同,网络读者的反馈呈现一种以正面评价为主的趋势。而这些正面评价所选择的角度可以分为:(1)结合本人在中国和德国的经历。当今世界因便利的交通和国家间的合作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德国是一个移民众多的国家,而来到中国的德国人也越来越多,因此,一百个德国网络读者眼中便有了一百个中国形象。多数有过中国留学和工作经历的德国网友对中国政治是秉持赞许态度的,“我在中国生活了十年并为中国公司工作过。我在中国从没有感受到不自由或独裁,更没有种族主义。而这一点在德国我是不敢保证的。我在德国上大学,在那边我既被歧视又受到德国机构和警察的刁难”(网络读者“turkey_fan”),这是一位土耳其裔德国读者的心声。非砸岬牡鹿读者群体认为,民主和自由并不应局限于一个民族之内,而应该公平开放,中国在这一点做得比德国更好;(2)比较中国与西方媒体中的“民主国家”。许多网友将中国的民主状况和改革与一些西方媒体中描绘的“民主国家”进行对比,比如印度、新加坡等。结论更多的是,在一些国家民主和自由不过是表象,连最基本的安全感都无法获得的国度又谈何民主、自由和公平呢。而中国却为此做了扎实的工作。甚至有德国读者谴责德国政府和媒体对中国政治状况的指摘,认为不同国家国情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欧洲曾通过最卑劣的手段掠夺过中国,当时的人权不过是欧洲对自己的人权;(3)结合经济利益。在谈到反腐这一话题时,多数德国网友认为中国是德国商品很重要的销售市场,中国在各个领域和层次的反腐必然有利于中德经济层面的合作。

当然,在对中国政治层面深化改革的评价声中也有少数负面的声音,认为中国废除劳动改造制度不过是对现实的美化,改其名而不改其实。这些论调与德国媒体中对中国政治改革深化的负面导向是一致的,可见媒体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小觑。

3.社会层面

德国网络读者在社会层面的评论主要集中在对一些具体改革措施和对社会现状的评论上,且多数评价是正面的。(1)对具体改革措施的评价。德国网友们颇为关注的改革措施为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放松。在谈到中国由国家来统筹医疗保障,对比西方越来越多人已无力支付医疗保险,这是中国政府的有力之举,体现了它作为一个“新的负责任的超级大国”(网络读者walterwei?)的形象。在评论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时,许多网友认为该政策是一个合理的政策,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对世界人口有序增长做出不少贡献。而中国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并不意味着该政策的结束,是人口不发生剧烈增长前提下的持续自由化的进程。(2)对社会现状的评价。多数网友在评论中国社会现状时持有一种客观的态度,认为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在欧洲社会也同样存在,比如少数民族问题、企业利益至上而损害消费者利益等。同时,也有网友看到中国社会的大问题在于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多数中国人辛勤工作,却依然收入不高,而退休后国家给予的养老金依然使他们生活比较紧张。

(三)网络读者跟帖与媒体报道中中国形象之比较

对于笔者在研究方案中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即网友跟帖和媒体报道所构建的中国形象差异在何处,这一部分主要在经济、政治、社会各个层面对媒体报道和网络读者跟帖中的中国形象进行比较分析。

1.经济层面

对比媒体与网络读者跟帖对中国全面深化经济层面改革的评价,相似点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1)均认为中国经济改革的方向是给予市场更多资源配置空间,实现经济自由化,对经济改革方向的总体评价是正面的。无论是媒体阐述的商品价格更多由市场决定,制定和建立更透明的汇率政策、财政和税收体系,私有企业将被鼓励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等等,还是网络读者从更为感性的角度去分析中国制定长远而非短期经济目标,将中国的创新道路与德国创新模式进行类比,都体现出其对中国经济改革方向的肯定;(2)在论及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时,均认为中国如今注重有质量的经济增长,并需要在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之间找到平衡。

媒体与网络读者跟帖对中国全面深化经济层面改革的评价的不同点在于:(1)媒体在论及中国经济改革措施时,会突出过去中国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而网络读者更愿意谈论改革措施即将带来的效果。媒体在评述中国经济改革措施时,会重点强调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比如乡镇和国有企业不断增长的债务、房地产泡沫、影子银行等,而网络读者则对改革措施对中德经济关系、中国在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发展更有期待;(2)在评论中国经济改革对中德经济关系的影响时,媒体报道更多表达一种对中国经济强大后对德国本土经济造成威胁的担忧,而网络读者对中德经济合作更为期待,对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成为一个有力的竞争者也秉持更为开放的心态。媒体报道中担忧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强大,中国企业将更多地参与收购科技、消费品、金融和房地产等领域的西方企业,对德国本土经济造成压力。网络读者认为中国沿海地区仍是最吸引德国投资的区域,即便中国更注重国内市场,更少进口德国商品,中国也是值得尊敬的竞争对手。

综观媒体和网络读者对中国深化经济层面改革的评价,对改革方向和措施都持正面态度,而论及改革将提升中国经济实力时,媒体则或强调中国经济现状依然问题重重,或表示担忧和不安。而网络读者则秉持更为开放的竞争心态。如果我们将媒体眼中的中国经济形象描画为一个“不断经济自由化的可怕威胁者”,那么跟帖中所体现的中国经济形象则为一位“处于经济自由化进程中的值得尊敬的竞争对手与伙伴”。

2.政治层面

在全面深化政治改革方面,媒体和网络读者的观点相似处比较少,而不同之处更为明显。两者观点的相似之处在于网络读者跟帖中少数负面的声音与媒体的基调一致,认为中国废除劳动改造制度并不是民主进程中的进步,而只是改其名不改其实。这与多年来西方政界和媒体舆论中强调的资本主义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相一致,而中国被诟病为不民主、不自由和不平等的国家。这即是西方所构建的中国形象“对西方文化自我认同的隐喻性表达”(周宁,2011:22)。

媒体与网络读者在深化政治层面改革中观点的不同之处在于:(1)在评论中国政治层面改革新政策时,媒体均以批判的态度看待,最终指向中国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政治改革,而网络读者则赞许这些措施,乐观评价中国的民主情况。三大媒体通过指摘中国废止劳动改造制度并没有改变中国民主状况、“中国梦是富裕之梦而非自由之梦”等诟病中国民主状况。网络读者更愿意以自身经历和将中国与所谓“民主国家”作对比,认为民主、自由可以根据不同国情而确定形式,但本质是让每位身在该国的人感受到平等和安全感,中国做到了这点,甚至比有些西方国家做得更好;(2)在评论中国反腐力度加大时,媒体认为中国反腐阻力重重最后效果甚微,而网络读者认为中国反腐可带动其他领域发展,亦有利于中德合作。媒体认为反腐在党内阻力重重,因此出现各种矛盾和让步,效果值得怀疑。而网络读者认为中国在各个领域和层次的反腐有益于中德经济层面的合作,因为中国是德国商品很重要的销售市场,反腐进程给予中国经济改革新动能;(3)在谈到中国法治层面建设时,媒体强调中国的依法治国是为高效统治服务的,而网络读者则认为依法治国作为中国独特的法治方式,保障了所有身居中国的人的自由、平等和安全。媒体强调虽然中国法治进程不断向前推进,但中国依法治国与西方的法治有本质区别,中国追求高效法庭,是为政府管理服务的。而网络读者在中国切身体会到的是非独裁、非种族主义,是安全感。

综观对中国全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评价,德国媒体更多从政策层面主观揣测、指责中国的民主、自由状况。中国在政治层面的改革层层推进,而德国媒体中的中国依然是那个“虚伪的独裁者”。因为,与西方拥有不同政治价值观的国家是“他者”,当不同的政治价值观相互遭遇的时候,“在道德和价值领域西方世界具有强大的自我肯定的能力”,它们“依靠强大的技术、资本、军事和制度的优势将自身的优势已经强加给了其他世界”(李彦冰,2014:172),因此强调这种差异,它们试图突显自身价值观的无限优越性。而多数网络读者用自己的经历说话,肯定中国的民主状况,认为中国正在努力改善政治环境,在实现高效廉洁服务型政府的道路上奋力奔跑。

3.社会层面

在评论全面深化社会层面改革时,媒体和网络读者相似观点主要体现在:在谈论中国社会保障方面改革时,媒体和网络读者均将世界社会保障水平与中国社会保障改革进行对比,肯定中国在社会保障领域的改革。媒体和网络读者均认为当今世界社会保障水平不断下降的趋势之下,中国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和职工工资福利等方面却得到了全面的提升,是负责任大国行动的体现。

媒体与网络读者在全面深化社会层面改革中观点的不同之处在于:(1)在评价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改革时,媒体仅强调计划生育政策的弊端,而网络读者却看到了计划生育政策对中国各方面发展,乃至世界人口有序增长的积极一面。媒体认为放宽计划生育政策是中国应对现实的需要,但这并不能改变中国人多、资源少、环境压力大的现状,并强调计划生育政策所带来的人口过度老龄化、性别比例不平衡等问题。网络读者的看法更为全面和客观,许多网友认为计划生育政策是一个合理的政策,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对世界人口有序增长也做出不少贡献,而这一政策的放宽是中国社会在人口不发生剧烈增长的前提下持续自由化进程中的一步;(2)在评论中国社会现状时,媒体主要报道中国社会的矛盾,而网络读者则秉持更为公平的态度,认为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在欧洲社会同样存在。媒体强调中国医患关系紧张、过度医疗问题凸显等等,不客观地放大中国社会矛盾。而网络读者则认为例如不同社会群体间矛盾、企业利益至上而损害消费者利益等问题,在欧洲社会也同样存在。

综观对中国全面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评价,媒体和网络读者均肯定中国在社会保障领域的改革和进步,但在评论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和社会现状时,媒体则强调政策弊端和社会矛盾,认为中国社会是一个“矛盾综合体”,然而网络读者则平静地反问道:哪个社会不是矛盾综合体呢?

三、分析与对策建议

德国媒体和网络读者眼中的中国形象是迥然不一的,因此,我们“不能将‘国家形象’简单地等同于‘媒体形象’”(周洋,濮端华,2014:99)。其一,随着国与国的交流不断频繁,除了德国媒体之外,德国民众了解中国的渠道越来越丰富;其二,在现代“网络社会”中,“人”作为独立个体的作用更为明显,“人与人”“人与物”的双向互动关联是互联网时代人们与世界联结与互动的基础。个体间跨国界的近距离互动为中国国家形象的多元化创造了条件。正是互动渠道、互动人群以及因此形成的中国形象的多元化决定了我们在建设对外话语体系时更应注重内容、方式、途径的针对性。

(一)传播内容体现多样性

我们期待对外传播获得正面效应,能够提升中国国家形象,但是我们在选择传播内容时却不应仅选择正面的故事,真实的故事更具感染力,同时,我们也不应避讳有欠缺的故事。比如,在2016年两会总理答记者问时,有记者问现在有些地方的养老金发放出现了困难,甚至出现贷款发放养老金的现象,中央政府准备坐视不管还是为他们买单。面对这么一个尖锐的问题,总理回答说确实有个别地方发生了养老金发放困难的问题,养老金是省级统筹的,省级政府有责任和能力保证养老金发放,中央政府也会给予补助。总理不避讳现有问题并努力寻求解决方案的回答,让听者感到真实而信服。此外,既然国外媒体与民众对中国形象的塑造有差异,那么,我们针对德国民众的故事就不应仅是政策层面的宣传和明星精英的故事,而应该将视角放在最平常的老百姓身上,不需要宏大的场景,一些细节足够打动人心。因为,情感层面的互动人类是共通的,不分国界地域。比如央视系列公益广告用最细小的角度传达着孝道、节约、责任感等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将抽象具象化、平民化,直入人心。我们对外国人讲故事的时候,也可以借鉴这种方式。

(二)传播方式注重换位思考

这里传播方式既包括一定传播内容的体现形式,也包括为实现传播效果而采用的传播策略。我们在对外宣传政策层面内容时,常常出现各领域深奥的术语,引用文言文,这就需要考虑三点:一是该术语是国际通用的吗?若是中国特有的表述,是否应给予相应通俗易懂的解释;二是表述译成对象国语言后,还能否传神体现该表述的精髓?对于这个问题,对外宣传的主体应该采用先咨询翻译团队、后敲定相应表述的方式,应提升翻译团队在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三是以传播对象的知识结构是否能够完全理解该政策内容?若是传播对象是普通民众,那么平实、易懂、具象化、生动的传播方式更为有效。当然,我们需要注重将中国特色独有原创的概念向国际传播,被国际舆论接受。如果将我们独有的概念与西方原有的概念理论体系相衔接,互为解释,那么大多数民众也能够读懂理解。

从传播策略而言,我们也应注重对象国对类似信息的公开方式,比如对一些重特大灾难、事故的处置、对空气质量指数等社会关注热点的公开,都需要政府、相关媒体在大众质问之前就及时而真实地公布,因为中国社会关注的话题也正是外国民众了解中国时最直接能够了解到的话题。甚至我们应该主动回答国外媒体、的问题,在对外门户网站上、通过民间交流等形式传达出去。从另一方面而言,如今学中文已在国外成为一种热潮,比如有许多留学生自发注册建设了学中文的网站给自己国家热衷于了解中国的人浏览。这些网站更能够获得该国读者的关注和信任。而学中文不仅是学中国的语言,更是承载了中国的文化、价值观等等。我们可以为这些网站建设者提供软硬件的帮助,让这些由外国人自己创办的学中文的网站,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有效出口。

(三)对外翻译侧重导向性

尽管翻译目的自兴起以来就听到了不同的声音,但是它所强调的目的法则,即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在对外传播的翻译中有着不容置疑的重要作用。我们应根据传播的文体、场合、对象选择不同的翻译风格和对策,比如一些访谈类的电视节目翻译需要简短、易懂,甚至可以为了营造一定节目氛围对原意无特别影响的词句进行调整;而政策层面文献类翻译则以忠实原文为主要原则,需将原文语义完整表达出来,不能删减、添加任何原文信息。又如针对不同的读者群,同一文本的翻译风格也应因人而异,同一份介绍中国历代史的材料,对此方面的外国专家需用该领域专业术语进行翻译,而对一般外国读者则以解释性翻译为主。

网络互动是伴随新媒体发展出现的读者更为直接表达个人观点的途径,对外话语体系的建设主体应更关注这一形式所反馈的中国形象,区分“国家形象”和“媒体形象”,根据传播对象更有针对性地选择讲中国故事的内容、方式和途径。

参考文献:

[1]丁和根.梵・迪克新闻话语结构理论述评[J].江苏社会科学,2003(6).

[2]贾文键.德国《明镜》周刊(2006-2007年)中的中国形象》[J].国际论坛,2008(4).

[3]刘晓畅.新闻的话语与话语的新闻――解读《作为话语的新闻》[J].湖北社会科学,2006(1).

[4]李彦冰.政治传播视野中的中国国家形象构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5]孙有中.国家形象的内涵及其功能[J].国际论坛,2002(3).

[6]孙有中.《解码中国形象――和中国报道比较(1993-2002)》[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

[7]王义桅,李燕燕.《国之交缘何民不亲?――中德经济依存于民众好感度的非对称性分析》[J].德国研究,2015(3).

[8]王志强.《德国周报视角下的经济中国形象(2004-2009)》[J].德国研究,2009(4).

[9]吴飞,陈艳.中国国家形象研究述评[J].当代传播,2013(1).

[10]周海霞.从跨文化视角看“中德媒体对话”[J].德国研究,2009(1).

[11]周宁.跨文化研究:以中国形象为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经济政策解读篇4

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1年12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全面分析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深刻阐述2012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必须把握好的重大问题,明确提出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大政方针、主要任务。

关键词:稳中求进

政策:推动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变化,只有坚持稳中求进,才能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巩固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顺利推进“十二五”规划的实施。

解读:让百姓享受更多发展实惠

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副司长向东认为,“稳”就是要规避潜在风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进”是指,我们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调整经济结构上,放在更多地去改善和惠及民生上,让百姓享受更多发展实惠。

关键词:中等收入者

政策: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注重提高发展的包容性。有序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进城落户。

扩大内需是近年来中央屡次提出的经济任务,然而内需的提高需要广大居民的消费能力大幅提高做支撑。尽管近年来,中国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但在高昂的房价、医疗和教育费用面前,居民消费占比依然较低,主要原因就是中等收入群体比例过低,整个社会呈现“哑铃形”经济结构。

解读:建设“橄榄形”社会结构

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易鹏认为,“中等收入群体”目前在中国还是一个相对概念,主要原因是中国社会各阶层居民的收入信息并不透明,尤其是高收入阶层存在着巨大的“灰色收入”。易鹏表示,要提高中等收入阶层比例,首先需要国家坚持税收调节,向富人多征税,然后向中低收入阶层进行财政补贴;其次要进行产权改革,让农民土地能够流转,享受财产性收入;最后要大力发展小微企业,更好地促进低收入人群向中等收入人群转变,形成类似于发达国家的“橄榄形”经济社会。

关键词:结构性减税

政策:2012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民生领域投入。

财政部公布的2011年前三季度,全国税收总收入71292.18亿元,同比增长27.4%,而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9.4%,财政税收增速近GDp三倍,引起经济学界对中国税赋水平过高的担忧。

解读:增加企业利润促进经济发展

财税专家王素荣表示,营业税的设立存在着“重复征税”的缺陷,改成增值税之后能有效增加企业的利润,进而提高员工的收入。此外,在个人所得税方面,仍然可以推进“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税收体制,完善为中低收入群体减税的方法。

关键词:信贷合理增长

政策:货币政策要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优化信贷结构。

2011年11月30日,央行首次下调存准率0.5个百分点。这已是2011年底7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而央行的这次下调,源于10月份外汇占款首次出现负增长。有人预测,中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将会由此出现转机,预计2012年还将出现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动作。

解读:微调目的就是稳增长

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实际上,微调的目的就是要稳增长。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就是要消除不确定因素带来的负面作用。而中国面临的不确定因素除了国内一些潜在风险以外,还有仍然尘埃未定的欧债和美国总统选举。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政策: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2011年温州等地由于高利贷的盛行,导致不少企业老板跑路,而银行却利润高攀。2011年银行存款出现负利率,利率市场化迫在眉睫。

解读:市场化利于扭转负利率

“利率市场化就是各凭本事吃饭。”赵锡军表示,市场就是优胜劣汰,但这反而能够促进资金资源的更好配置。对外经贸大学教授赵庆明表示,利率市场化的目的在于将资金的配置效率提高,也有利于扭转负利率的现象,使储蓄向投资方向转变。

关键词:推进房产税

政策:要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经过近一年的限购、限贷调控,房地产成交与投资近期纷纷出现大幅下滑。有观点认为,如果国家继续坚持调控方向,房地产市场或将与中国经济同时硬着陆,所以应该适度放开调控。

解读:房产投资降速促结构调整

“2012年房地产投资减速将成为GDp减速的主要动力,Cpi也将继续下行,无高通胀风险。”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指出,中国经济适度下滑至8%-9%,将有助于降低通胀和资产泡沫风险,进而促使中国市场更加注重创新、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这次会议还提出,要抓好保障性住房投融资、建设、运营、管理工作,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群众、新就业职工、农民工住房困难。

关键词:防物价反弹

政策:控物价,就是继续采取综合措施,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价格走势出现反弹。

稳物价是2011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11月份4.2%的Cpi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比年中峰值回落了2.3个百分点。价格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百姓感受来看,物价仍居高位。

解读:物价总水平仍处高位

国家发改委专家王一鸣指出,当前通胀压力主要集中在成本推动的价格上涨,以及输入性通胀的不确定性上。虽然近期价格涨幅有所回落,但物价总水平仍处高位,低收入群体生活压力较大。加上国内劳动力、资源等价格上涨形成的成本推动因素,以及欧美国家新一轮货币量化宽松政策的不确定性,未来价格走势不容乐观。

关键词:支持小微企业

政策:要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发展。

小微企业一直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小型微型企业的生存状态一直处于市场竞争中的弱势,一方面是因为税费水平较高,二是因为融资能力较差。

经济政策解读篇5

如何权威而准确地解读我国和世界经济形势,如何积极做好热点话题的网上舆论引导,是作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之一的新华网经济报道中一个重大任务。新华网认真做好对经济形势的调查、思考和研判,围绕经济热点话题组织各种形式的报道,做好解疑释惑,做好正面引导,努力做到经济报道的权威、准确、及时、到位。

准确解读当前经济形势

新华网在网民中有独特的影响力,特别是以权威、准确赢得网民信赖。因此,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如何发挥新华网品牌优势,权威解读当前经济形势,这是网站做经济报道义不容辞的责任。

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了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广大网民非常关注国家宏观政策的动向,新华网第一时间组织策划,次日便在首页头条推出解读稿件《中央定调当前经济形势:宏观政策取向不会改变》,围绕政治局会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定调,结合上半年经济形势述评和前一阶段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各地密集调研报道,对政治局会议精神进行全景式的归纳总结,并注重从各角度进行权威解读。

这篇报道汇集了近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当前经济形势的讲话以及去各地调研的有关内容,让网民从中央领导人的讲话中深刻感受高层对于经济发展的决心和宏观政策的把握。重点介绍中央各相关部门的配套政策,让网友对保持政策连续性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让网友从各部门具体政策的“不变”中体会到国家宏观政策的“不变”。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运筹帷幄,积极应对。从2008年11月5日到今年6月17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经济工作,国务院常务会议共召开了39次。新华网认真梳理这39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一个个议题、一项项决策,独家推出的回顾性报道《危机中的应对:39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关注点》,充分展现党中央、国务院面对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面临的的复杂局面,精确把握中国经济发展规律,运筹帷幄,沉着应对,提振人们应对的信心和能力。

今年6~7月,总理先后考察了陕西、湖南、河北、山东等省,在这近40天的时间里,先后五次提出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新华网及时发现温总理讲话的核心内容,归纳梳理了这40天来考察历程,通过这篇独家报道展现了我国政府根据形势变化,丰富和完善政策,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问题,进一步增强宏观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积极引导网上舆论

经济不仅是宏观话题,更与百姓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特别是收入、物价、股市、楼市、车市等等。新华网针对百姓关注的这些焦点话题,进行了大量专题、解读、访谈、调查,了解民意,汇集民智,积极有效地引导舆论。

上半年我国a股市场热点频现,创业板、融资融券、ipo,股指期货等股市热门词语不断引发网民热议,新华网先后邀请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上海金融期货交易所总经理朱玉辰、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等人做客新华网,就创业板、股指期货、上半年a股走势等话题与网民在线交流,根据访谈内容组织的《深交所总经理独家解读创业板:为资本市场引入源头活水》、《合格的投资者都可以做股指期货》等原创稿件,权威解读了创业板的六大风险、转板机制、退市等网民关心的问题。

从今年3月份开始,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从量、价双跌到量、价齐升,从土地流拍到“地王”归来,市场变化之快,令人炫目。网民对房价暴涨高度关注,网上有关评论很多,网民普遍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现状表示担忧。

新华网围绕全国房地产市场总体运行情况、下半年主要城市房价走势、房地产迅速回暖态势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各地采取哪些措施抑制房地产市场泡沫的泛滥、政府部门将采取什么措施严格控制房价疯涨、有关部门和银行如何严控二套房货等这些网上焦点话题先后组织了一系列报道。

围绕网民热议的房价暴涨、地王频现、房价成本、楼房质量、楼市政策等楼市关键词,新华网房产频道利用《房子这点事》、《今日话题》等重点栏目,连续策划和制作了《半年楼市冰火两重天》、《谁在爆炒楼市?》、《哪剂猛药助楼市“陡然亢奋”?》、《超载的房地产能走多远》等系列策划。新华网推出的系列网络调查:《哪把火点燃了楼市激情》、《楼市疯狂还能多久》等,对房地产火爆的成因(土地、信贷等)逐个剖析。

根据网民的要求,新华网先后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土地规划中心主任严金明、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等四位专家,就当前房市的热点问题进行对话,解读房价回暖的真实原因、楼市到底有没有泡沫、经济发展了百姓就要承受高房价吗等网民非常关心的问题。新华网友“透过空气的爱”指出,政府主管部门必须保持清醒头脑,绝对不能让房地产的泡沫无限膨胀,必须采取坚决有效的调控和管理措施,确保中国的房价在中国百姓可以接受的程度。

引导更贴近更有效

经济热点话题多与民生相关,这就要求必须让网民看得懂,而且喜看,爱看。新华网在经济报道中注意用网言网语解读经济形势,用现身算账贴近民生,把“国计”落实到“民生”上,把对国家大事与对普通百姓所关心的切身“小事”有机地融合起来报道,及时反映民声、民意、民愿、民情、民事。

2009年,国内成品油价格先后进行了5次调整,很多网民在论坛、博客中表达这样的疑问:在国际市场油价近期持续上涨之时,为什么国内成品油价格反而下调?我们应如何看待现在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未来我国的成品油价格调整方向如何?就这些问题,新华网在7月29日便组织专家访谈,邀请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牛犁、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王震就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行解读。

新华网的财经报道紧扣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突出民生话题,从与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角度,透彻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充分报道解决问题的对策,力求真正做到急百姓所急,想百姓所想。

经济政策解读篇6

50%官员每年购买6本以上图书

从总体上看,有近50%的政府官员每年购买6本以上的图书;其次,有40%左右的政府官员购买4~6本书;有极少数的政府官员每年只购买1~3本书。

不同年龄政府官员每年购买的图书数量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中年龄在30~40岁和50~60岁之间的政府官员购买的图书数量较多,平均都在6本以上;年龄在40~50岁之间的政府官员平均每年只购买4~6本或更少数量的图书。

影响读书的主要因素:工作忙,应酬多

调查中,大部分政府官员表示,由于繁忙的工作和太多的应酬,没有时间读书。

有62%的政府官员平时“工作太忙”,没有时间阅读;另外,有38%的政府官员是由于平时“应酬太多”,影响了阅读;只有很少比例的政府官员觉得目前“没有可靠的读书信息,不知道该读什么书”。

对大众类畅销书和文、史、哲类常销书印象最深刻

在回答“您最近几年里读的印象最深的书是什么?”这一问题时,有35%的被调查者填写了《三国演义》或者《红楼梦》。

对于政府官员而言,印象比较深刻的书籍与平时经常谈论的书籍并没有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对于书籍的喜好不同,留下深刻印象的书也就不同。其中,有最近畅销的图书,也有过去畅销的图书。例如最近湖南科技出版社刚刚引进的《世界是平的》,就得到一些政府官员的青睐。这本书不仅在国外持续畅销,在国内也得到一些读者的好评,在很多媒体的图书排行榜中占有一席之地。除了畅销书,政府官员们对于一些中外领导人的传记,以及这些领导人所写的书籍,印象也比较深刻。例如《学哲学,用哲学》、《传》、《文选》、《邓小平文选》等等。另外,政府官员们对《西方经济学》、《学会正面思维》、《关键在于落实》、《细节决定成败》等经管类图书以及《中国近代思想史》、《万历十五年》、《大明帝国》、《康熙大帝》、《明朝那些事儿》等一些历史类图书印象也比较深刻。

于丹《心得》和易中天《品三国》等近期被大众热捧的书,也是参加调查的官员们的热门读物,成为他们近期和同事、朋友们谈论最多的书籍。

阅读首选:人物传记、政治、经济类图书

与印象深刻的图书品种相呼应,政府官员经常选择阅读的图书集中为“传记”、“政治”和“经济”等类别图书。在所调查的政府官员中,有近50%以上的官员经常选择“传记”、“政治”和“经济”等类别图书;另外,有40%左右政府官员经常选择“文学艺术”和“决策管理”类别图书。

阅读目的:重在提高个人修养

参加调查的官员中,有80%以上的人认为,读书的最大作用在于“提高个人修养”;另外,也有部分政府官员认为,读书可以“了解最新信息”和“帮助工作决策”;极少数量的政府官员觉得读书是为了“和同事朋友有共同语言”;另外,政府官员们也很少把书籍作为“学术研究”使用。

对读书的认识:有5大好处

调查者中,大部分人认为,书籍可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决策水平。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读书可以作为方法借鉴和知识积累。有些官员表示,读书可以提供思路和方法方面的参考。因为书里面有更多的参考依据,可以作更多的选择。另外,多读书还可以积累知识,系统地了解最新管理方法和管理理论,了解不同组织结构的管理体制,学习先进的管理思想。

2)读书可以清醒头脑,明确思路。大多数政府官员反应,读书可以提高理性思维能力,发觉新观点,开发新思路,强化思考和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

3)读书可以了解最新信息,获得新理论。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各行各业的竞争逐渐转化为拥有信息量和信息质量的竞争。政府官员也把读书作为获得最新信息、了解最新理论的有效途径。同时,通过书籍还可以了解竞争者、其他单位的相关信息,作为决策工作的比对依据。

4)读书可以提升决策水平,为决策服务。读书可以了解最新信息,拓展知识结构,提高理性思维能力,这些对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有很大益处。明理才能明断,提高了认识问题的能力才能提高决策水平。

5)科学决策,理性决策。只有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作为决策的坚实后盾,才能提高整体决策工作的准确性和决策水平,作出科学、理性的决策。

大部分政府官员都认为,读书对于决策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方法借鉴和知识积累”方面,所占比例在50%以上。不同年龄的政府官员在读书对决策工作作用方面的看法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中,年龄在50~60岁之间的政府官员赞同“读书可以清醒头脑,明确思路”的观点;而年龄较轻,30~40岁之间的政府官员则更倾向于通过读书获得“方法借鉴和知识积累”,不太注重通过读书获得信息的作用。

政府官员通常专门抽出业余时间进行阅读

政府官员平时工作繁忙,很容易在每日的繁忙作息中,将读书时间挤掉。所以,养成习惯、挤出时间看书,对于政府官员来说非常重要。

通过调查可以得知,大部分政府官员都会在平时“专门抽出业余时间”来进行阅读,所占比例为65%另外,还有38%的政府官员喜欢在“出差的飞机上和火车上”进行阅读,这样,既可以节省平时阅读的时间,又可以消磨在路上的时光;还有一些政府官员只是在进修的时候进行阅读,所占比例为19%;另外,对于政府官员而言,每日下班回家很晚,或在路上要耽搁很长时间,晚上很少有闲暇时间进行读书。

逛书店是获取图书信息的主要渠道

从总体上看,政府官员获得图书信息有多种途径,例如“逛书店”、“同事推荐”、“媒体书评”、“朋友推荐”等,都是政府官员获得图书信息的主要途径。其中,“逛书店”是最主要途径,所占比例为55%;其次是“同事推荐”和“媒体书评”。

不同年龄政府官员在选择获取图书信息渠道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中30-40岁比较年轻的政府官员喜欢通过“逛书店”来获得图书信息;而年龄较大一些的40-50岁的政府官员则主要通过“同事推荐”来获得图书信息。

经济政策解读篇7

如果你是一个有志于经济学的初学者,那么大多经济学家不无例外地会向你热忱推荐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以及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这几本经典经济学教材,八九不离十。想当年,萨缪尔森这位横空出世的天才式经济学家写出不朽的经济学经典,铺垫了半个世纪以来经济学的核心脉络,扭转了经济学的沉闷基调,以至于直至今日的主流经济学仍游走在其框架边缘而无法彻底摆脱之。当然,这位胸怀宏图大志、同时也被萨缪尔森誉为有可能超过其的顶尖经济学家奠定了其在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声誉,“学而优则教”,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雄心勃勃地进行其另一阶段的学术过程。在第一版《经济学》中,他就已明确提出要“超越马歇尔和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框架。他认为,尽管萨缪尔森的这一奠基性不朽著作铺垫整个经济学这几十年的光辉道路,但半个世纪以来经济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即使不考虑不对称信息、博弈论或者制度经济学方面的突破性研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就足以让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现代经济学教材的论述框架和理论逻辑。他也进一步强调,“虽然与互联网相关的‘新经济’有不少言过其实之处,但确实出现了许多实实在在的重要变化”。因此,即使经济学方法和思想不会发生改变,而由此必然会导致经济学的内涵与外延发生各种微妙的变化。斯蒂格利茨就认为,此书的最主要目标就是要融合萨缪尔森以来的经济学教科书与现实‘新经济’发展之间所产生的巨大鸿沟。当然,这也是新版《经济学》的最重要贡献之一。

在该书开篇,斯蒂格利茨就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故事”引入经济学的五个核心概念(激励、选择、交换、信息和分配),然后,还在各章的“互联网链接”、“e-观察”和“e-案例”等专栏中大量引用或者分析新经济下的各种经济学案例和经济学原理。这也难怪“北美那些教经济学的教授总是在这本书中寻找新经济、电子商务、互联网等最新概念的经济学解释”。

因此,如果你是一个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那你不妨读读斯氏的第三版《经济学》,你一定会从斯氏所强调的“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逻辑中感召到经济学的独到魅力所在,你也就能更好地理解到公共政策的真实涵义所在。数月前,我在斯切尔泽博士为专业工程技术人士所写的管理普及教材:《mBa一日通》的译者前言中指出,要将管理学丛林梳理出几条简单的抽象原理,看来并不可行;而要将皇皇大论的经济学流派中,理出几条简单规则却是可行的。这也就意味着,以简练风格见长的工程技术人员更加能接受经济学思想熏陶。而斯氏这版企图用‘新经济’重构经济学理论框架的新版《经济学》应该就是一个绝好的起点。从这一角度来说,斯蒂格利茨是相当成功的:他不仅已经完成了其宏大的理论抱负,而且还必将拓展这一代甚至是下一代工程技术人员的思维模式和决策理念。非常有意思的是,斯切尔泽在其新版的《mBa一日通》也突出强调信息技术对管理理论所产生的整合作用。由此看来,信息技术的革命不仅带来了新经济的繁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还要改变经济学的系统框架。而斯蒂格利茨的此版《经济学》显然已经夺得这一革命性步伐的先声。

如果你是政府官员或者职业的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也会劝解你,让你好好研读一下他的这版《经济学》。从1993年成为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再到1997年任世界银行副总裁,这十年期间斯蒂格利茨在其政治风云中大规模地实验其各种经济学抱负,他的经济学思想已经深刻影响着他的那些“新学生”:从总统、首相到议员,从美国、日本到众多发展中国家……。但是,让他深感遗憾的是,“许多参与政策决策过程的人员并没有读过本书的前两版……在第一版中,我所强调的一些主题已被证明对于理解1997-199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和转轨失败都是十分关键的”。尽管这些对于“过度自信”的斯蒂格利茨教授而言,难免会让任产生“言过其实”、“事后不可证伪性”的臆测,但不可否认的是,斯蒂格利茨依然是当今公共政策研究中最优秀经济学家之一。他早期的《政府经济学》、《公共经济学讲义》再到《公共部门经济学》等著作,都直接影响着各国公共政策的决策精英们。斯蒂格利茨也承认,在此版《经济学》中,他重新反思了这十年以来的公共政策实践经验和反对者的各种批评建议,并力图高度地浓缩精华思想。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能够不读那些有繁琐数学证明的经济学论文或者大部头专业著作,就能从这本通俗易懂的《经济学》教材中理解到斯蒂格利茨对经济政策制定的敏锐洞察。

经济政策解读篇8

温总理通过解读“难”字传递的第一层积极信号,是中国已经在克服困难道路上取得重大进展。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了历史罕见的重大挑战和考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奋力拼搏,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我们感受到的是中国经济已经在克服困难的道路上迈出的坚实有力的步伐,并且增强了进一步战胜困难的信心。

温总理通过解读“难”字传递的第二层积极信号,是在充分肯定2008年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强调充分认识到困难依然存在。他指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针对微观经济领域,他也提出“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强调大的形势依然困难,可以在战略上更加注重远近结合,在战术上更加切合实际,注重政策安排和落实的快、准、稳、实。

温总理通过解读“难”字传递的第三层积极信号,是“通过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这里的“难”字主要不是指由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带来的困难,而更着眼于中国经济自身的体制机制改革。这就将应对突然到来的、至今仍在蔓延的国际危机带来的困难,与我国自身存在的一些改革不充分问题一并考虑,从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角度加以突出。温总理主要列举了资源性产品价格、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国有企业以及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等5项大的改革。

温总理通过解读“难”字传递的第四层积极信号,主要是“在推进政府自身建设,提高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一节中。一方面,政府坚持实行科学民主决策。“政府重大决策的形成和执行都要加强调查研究,做到察民情、听民意、聚民智,尊重客观规律,提高决策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克服当前困难,做好政府投资决策、监管,尤其需要广纳民意,科学分析和决策。唯有此,才能减少消耗,将刺激经济的手段用实,用到位。另一方面,政府要与人民共克时艰。温总理强调,政府工作人员要与人民一道“知难而进”。他要求“为群众排忧解难”,也提到一些具体领域的难事以及解决之策,主要是“切实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加大对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帮助进城农民工解决住房困难问题”;“补助低保住房困难家庭的实物廉租房建设”。政府知难,为人民解难,与人民共同应对困难,这正是信心凝聚的关键所在。

经济政策解读篇9

农村经济报道需要“转型升级”的背景

农村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是农村经济报道需要“转型升级”的客观条件。

首先,我国农村经济在市场化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发展,各地都在坚持以市场改革为取向,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但我们也应看到,在农村经济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情况,如农业基础薄弱、农产品收益偏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发展不均衡等。由此可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引导传统农业不断融入市场、促进农村经济产业化、改变城乡经济二元化格局,这是新时期政府农村经济工作的难点,理应成为今后农村经济报道的重点。

其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业的影响。2008年以来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国际农产品市场的需求缩小,造成我国农产品出口困难加大;一些中小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企业减薪或裁员,严重影响了农民工就业和增收,部分地区出现农民工返乡潮。在经济发展比较困难的阶段,尤其应该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为此,新闻媒体必须把国家利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强化涉农新闻特别是农村经济报道的比重。

再次,中央对“三农”工作的新定位。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新世纪中央一号文件连续7年聚焦三农。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二十字基本工作方针,重点突出城乡统筹发展问题。新闻媒体应该时刻关注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政策的调整变化,在一定的政治背景下进行经济报道,以发展的眼光和崭新的视角,创新农村经济报道。

农民对经济信息的需求不断增长是农村经济报道“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

首先,农民增收的现实愿望带动其对涉农经济报道需求的增长。当前,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收入逐年递增。很多农民不再拘囿于粮食生产及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开始重视经济作物的生产、养殖业的发展及其他各类经营活动,因此农民对农产品市场信息的需求剧增。新闻媒体涉农经济报道的深度、广度、权威性以及反馈速度便成为其获得农民认可的切入点。

其次,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使其认识到农村经济报道的重要性。新时期的农民已经意识到了“知识改变命运”的正确性,认识到媒体的力量和信息的重要性,希望通过媒体提供的涉农经济信息去树立正确的生产经营理念、学习成功典型的创业经验以增加收入、创造财富。

我国农村经济报道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

农村经济报道比重偏低。传媒资源是社会公共资产,每个社会成员均应享有。而我国的大众传媒基于广告收益及信息成本的考虑,在经济信息传播过程中普遍存在对农村受众等弱势群体的传媒歧视,偏重于向社会强势阶层提供经济信息服务,这就使得农村经济新闻比重偏低,与我国农村人口占人口总数80%的国情不相适应,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与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

报道视角陈旧,没有跟上形势发展。当前农村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村经济产业化、市场化、城乡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农村受众的信息需求也发生了变化。综观当前的农村经济报道,其中很大一部分的报道视角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不能跳出旧有的农村经济报道的思维定式,报道内容因循守旧,报道形式不思创新,逐步僵化,既得不到广大农村受众的认可,也失去了应有的广告市场。

报道内容脱离实际、远离农民,不能反映农村经济的现实情况。很多从事农村经济报道的媒体工作者对农业、农村、农民缺乏深入了解,不清楚农村经济出现的新情况及发展的新态势,不了解农民的现实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写出的农村经济报道假、大、空的成分多,务实的成分少,浅薄的内容多,深刻的内容少,对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实际的指导价值;更有甚者,部分媒体工作者既不熟悉各种涉农政策、法律、法规,也没有深入农村经济生活的第一线,在没有掌握第一手资料的情况下,闭门造车,不是为“农”作报道,而是为完成任务而作报道,所作的农村经济报道背离客观事实,对农民起到了误导作用。

“以农民为本”报道意识的缺失。农民是农村经济建设的主体,也是农村经济报道的主要目标受众,所以在农村经济报道中农民理应是被表现的主体,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农民的报道主体地位被边缘化了。综观我国各类媒体的农村经济报道,大多以政府的农业部门或政府官员为报道的主体,主要内容要么是领导视察新闻,要么就是某个地区的某种农产品喜获丰收的工作成绩,要么就是用一些统计数字去描述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长等大好形势,而反映当前农村经济的突出问题以及有关涉农经济政策解读、农产品供求信息、创业致富知识等农民急需内容的比重相对较低。

片面强调信息的传播数量,信息的实用性不强。现有农村经济报道所传播的经济信息表面上看数量多、信息全,但存在信息传播重点不突出、实用性不强的问题。如,有些涉农经济信息的传播方式单一、缺乏特色,具有指导性、前瞻性、针对性的实用型涉农经济信息的传播力度不足。在大部分农村经济报道中,反映产中生产形势的信息比重过大,而农民更需要了解的那些反映产前预测、产后加工与流通的信息比重偏低。从信息层次来看,存在着表面信息多、深层次综合分析以及帮助农民进行决策的信息少的问题;农村经济报道所传播的信息一般仅涉及农业信息,与农村工业、服务业以及农村劳动力市场等有关的信息很少,不能满足农村各阶层农民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需求。

有关涉农经济政策的解释性报道力量薄弱。根据农民的特点,只有对涉农经济政策进行全面的阐述、清晰的解释,才可以使其更好地领会政策的内涵,这就需要媒体运用解释性报道来完成此项任务。解释性报道注重挖掘和运用背景材料,以解释新闻事实的原因、影响、发展趋向及深层意义。在农村经济报道中,解释性报道主要运用于党和政府的涉农经济政策的解读,而现有涉农经济政策的解释性报道存在数量不多、质量不高的问题。大部分媒体有关涉农经济政策的报道仅涉及“新近出台了哪项政策”、“政策的内容是什么”,这种单纯的信息传播使农民不能了解党和政府的涉农经济政策出台的背景、意义和前景,也不能了解自己通过这些政策能得到哪些实惠,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政策传播的目的也就无法落到实处。

新时期农村经济报道“转型升级”之路径选择

调整宣传战略视角,切实将农村经济报道摆到重要位置。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农村经济报道的重点应该与时俱进,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在我国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各级各类新闻媒体要从政治高度着手,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改变过去那种“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的思想,树立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意识,增强对农村经济报道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农村经济报道的比重,用崭新的视角去追踪、记录和反映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用大众传媒的力量支持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促进农民更新观念,树立市场意识。农民是农村经济建设的主体力量。当前,很多农民观念陈旧,满足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市场意识淡薄,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因此,当前农村经济报道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引导农民破除小富即安的小农经济思想,使其树立市场意识、自主创业精神以及科技增收的理念。农村经济报道应该对农业的市场动态和发展趋势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介绍,为农民提供各种实用经济信息,培养农民的按需生产意识、大市场意识、适度规模意识和竞争主体意识,使农民可以在充分了解农业市场的情况下,自主创业、自主生产、自主经营,提高农民的判断、分析和决策能力,使其成为具有市场意识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深入了解农村发展的新状况,是确保农村经济报道有深度、有价值的首要条件。农村经济报道应该以全新的视角和农业观去解读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当前,农村经济报道的重点应该涵盖统筹城乡发展问题、农民增收问题、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以及农产品价格问题等诸多方面。在报道中应明确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引导农民树立科技增收观念,重点报道具有示范效应的典型案例,拓宽农民增收思路;宣传政府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规划;传播并解释国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的各项措施;引导农民按照自愿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流转。

传播的涉农经济信息要有实用价值。农村经济报道面向农民的信息服务,应该包括农业市场信息服务、农村经济政策服务、致富信息服务、农业知识技术推广与咨询服务等。农村经济报道的信息传播不能简单地以信息数量为标准,应该强调实用性和实效性原则,增加预测性经济信息的比重,加大对农村工业及服务业信息的报道力度,重视信息传播深度。此外,农村经济报道也不应该仅是简单的信息传播,应树立多方引导的意识,帮助农民转变传统观念,学会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去指导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同时,农村经济报道应该注意通过宣传典型,为农民交流创业经验搭建平台,将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鲜经验及时总结传播,以做到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推动农村经济全面繁荣。

加大对涉农经济政策解读的力度。当前,农村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的新时期,各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惠农政策不断出台。农村经济报道应该准确、迅速地宣传解释党和政府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在新闻宣传中充分体现党的意志是根本。新形势下的农村经济报道,应加大对党和政府的涉农经济政策的解读,包括方针政策制定的背景、原因、过程等都应该对农民进行传播,这有助于加强农民对各项方针政策的理解,同时对方针政策的落实也能起到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对党和政府出台的各项经济政策的报道,会涉及很多专业用语,农民对其的认知和解读较为困难。因此农村经济报道应该根据农民的特点,采用通俗易懂的表达形式,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向农民释疑解惑,使农民真正领悟中央的精神,使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积极性,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正变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

以人为本,创新报道表现手法。新闻媒体不是机械的传话机器,对经济政策的解读、对经济信息的传播必须要体现人文关怀和创新意识。媒体工作者应该认真研究农民的阅读习惯和收视收听特点,所作农村经济报道视角要开阔,文字要通俗。过于宏观、过于高深的经济新闻,农民朋友不会去看,看了也不懂。所以,一些经济现象、经济问题,以及国家的大政方针,需要媒体做好“翻译”工作、解释工作。①而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农村、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以维护农民利益为最终目标,站在农民的立场上去进行理性思考,以普通农民作为农村经济报道的主体,所作的报道才能做到帮农民之所需,从而取得报道的实际效用。

注释:

①崔永刚、曹君仁:《抓好“农”字新闻,提振经济信心――金融危机下如何做好经济报道》,《青年记者》,2009(8)。

经济政策解读篇10

(关键词)经济报道市民视角策划服务功能

贴近读者、贴近群众,使得一个时期以来都市类报纸在与其它报纸的竞争中后来居上,独领风骚。短、新、快、活,成为都市报新闻的特点与优势。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成了都市类报纸的劣势。对可读性、服务性的狭隘理解和追捧,使得这类报纸往往只关注于社会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和生活服务类新闻等,而对关注社会发展的主流问题,并能及时反映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动向,满足读者思想需求的报道往往不够。

中国已经进入wto时代,以社会新闻起家的都市报将以怎样的战略设计赢得新的竞争?都市类报纸几乎同时以不同的方式把发展的目光投向了经济新闻,用有别于传统综合类报纸的话语解释经济。

都市类报纸的经济报道,要求经济报道变指导性为服务性,变从生产者出发为从消费者出发,以市民视角,用市民语言,观察分析、传递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或市民关心的经济问题、经济现象,大量报道与市民相关或为市民关心的经济信息,剖析市民生活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提供广泛而到位的服务。

在具体报道中,突出两个重点:为城市建设造势,为市民生活解渴。城市是市民赖以生存的家园。城市建设事关市民切身利益,一座桥梁,一条道路,一个广场,一项工程,市民都极为关心。城市的点滴变化,市民都为之高兴。这些既是党委、政府工作的重点,又是市民百姓关注的热点。为城市建设造势,是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也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唱好祖国颂、社会主义颂、改革开放颂的需要。一张大众化、区域性极强的媒体,通过所在地的城市建设成就唱好“三颂",以日新月异的变化鼓舞人心,是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

都市类报纸在组织大量的城市建设动态性报道的同时,还应着眼于强化新闻性及其思想性,精心策划从宏观上出深出新的报道。武汉市第三座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后,《楚天都市报》发表消息《武汉,不再为桥“激动’’》,以人们对大桥的“情绪演变’’为新闻眼,通过人们的感觉趋于“平淡”,折射出时代变迁的“不平静’’。这则令人耳目一新、回味不已的报道,获得湖北新闻奖一等奖。

为市民生活解渴,就是要为市民提供实实在在、一点一滴的服务。这种服务主要包括生活信息服务、办实事和释疑解惑等。衣食住行、柴米油盐、求医问药,只要与市民生活相关、对市民生活有帮助的实用信息,都应该见诸报端;对市民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记者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进行救助,为市民解决实际困难。

都市类报纸在采取更为贴近市民日常生活的取向,保持都市生活报纸经济报道大众化不动摇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增强经济报道的新闻性、必读性,围绕市民关心的问题加大策划力度,主动介入策划报道各类经济活动,尝试在区域经济生活中扮演活跃的角色,以期扩展服务功能,干预经济生活,这是都市类报纸经济报道努力的方向。

作为区域性主流媒体,都市类报纸在竞争加剧、市场细分明显时,可以主动介入某些领域策划实施经济活动,这是强化经济报道的有效途径。都市报对于当地读者和区域经济的影响不可替代,相当接近,因此它在这方面比其他报纸更有发挥的空间。尤其对经济专版来说,因为报纸介入了可操控的经济活动,报道和版面因此有了兴奋点,有了动态感,服务性、接近性因此而增加。对于区域经济而言,在一个时期内会有热点、焦点出现,都市报身临其境,天时地利人和,可以根据读者的关注度,捕捉热点、焦点介入,甚至担当这些经济活动的主办者。通过主办一系列经济活动,让经济领域向都市报敞开大门。丰富多彩的经济生活每天都是新的,都市报完全可以在读者关注、市场需求的结合点上,捕捉时机、策划经济活动和事件,使经济报道每天都展露新颜。在主动介入策划一些经济活动的基础上,对于读者关注度较强、市场细分程度较高的经济领域,都市报完全可以从中发掘服务功能,塑造自己的名牌活动,从长计议,做强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