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文化和文化的差异十篇文化和文化的差异十篇

文化和文化的差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9:50

文化和文化的差异篇1

不过,我觉得我们现在再来讨论中西文化(东西文化)比较,首先对中国文化、中西文化或东西文化这几个词义的认识应该和六十年前有所不同,更要正确一些,紧密一些:

1.无论是评议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应该包括其全部文化发展过程,“中国文化”不应专指中国封建时代的文化,“西方文化”不应专指其资本主义社会文化。最好能将双方全部文化发展过程进行对比,不能的话,也该以双方的相同发展阶段进行对比。这要比过去那种以不同社会发展阶段进行对比合理得多,有意义得多。

2.中国文化不等于全部东方文化,西欧文化不等于全部西方文化。不宜将中国和西欧文化的对比看作是中西文化的比较,更不能视同东西文化的对比。

3.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未完全融合为一体之前,各有本族独特的文化。所以严格地说,在采用“中国文化”这个词时,理应包括所有历史时期中国各族的文化才是。只是由于汉族占中国人口的极大多数,整个历史时期汉族文化较其他各族为先进,所以通常都将“中国文化”作为汉族文化的代名词,这等于是习称汉文为中文,汉语为中国话一样,也未始不可通融。但是,犹如讲中国通史不应局限于中原王朝的历史一样,今后我们开展中国文化的研究与讨论,或编写一部中国文化史,切不可置其他兄弟民族的文化于不问,专讲汉族文化。

----------------------------

①1986年1月6日至10日由复旦大学主办的国际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

4.姑以“中国文化”专指汉族文化,汉族文化几千年来是在不断演变中的,各个不同时代各有其不同体貌,也不能认为古往今来或整个封建时代一成不变。中国文化各有其具体的时代性,不能不问时代笼统地谈论中国文化。

5.姑以“中国文化”专指历代中原王朝境内的文化,任何王朝也都存在着好几个不同的文化区,各区文化不仅有差别,有时甚至完全不同。因此,不能把整个王朝疆域看成是一个相同的文化区。也就是说,中国文化有地区性,不能不问地区笼统地谈论中国文化。

五四前后一般认为中国文化就是孔子思想,就是儒家的学说,就是纲常名教那一套,我看不能这么说。儒学孔教从来没有为汉族以外的兄弟民族所普遍接受,例如藏族早先信苯教,后来改信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蒙族本信萨满教,后来也信了喇嘛教;维吾尔族在蒙古高原时本信摩尼教,西迁新疆后改信佛教,宋以后又自西向东逐步改信了伊斯兰教。所有少数民族都各有其独特的信仰与文化,只有少数上层分子在入居中原后才接受儒家思想。

那末能不能说儒学、礼教是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历代中原王朝境内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呢?我看也不能。这一方面是因为几千年的汉文化在不断变化,有时代差异,另一方面是因为同一时代汉民族内部文化又因地而异,有地区差异,所以不存在一种整个历史时期或整个封建时期全民族一致的、共同的文化。本文想专就历代中原王朝范围内的文化简略陈述一下两方面的差异,希望能引起研究中国文化的同志们的注意。

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这几乎是读史者人所共知的常识,本用不着我在此辞赘,但也不妨概括地指陈一下:

1.上古姑置不论。自孔子以后,经战国、秦到西汉初期,儒家学说一直未取得思想界的支配地位;战国是儒、墨、道、名、法、阴阳、纵横等百家争鸣时代,秦代尊尚法家,同时又盛行阴阳神仙之术,汉初则以黄老为显学。

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后的两汉号称为儒家的经学极盛时期。但经学大师董仲舒、刘向所宣扬的实际上是以阴阳五行附会儒术的一套,大谈其天人相应、祸福休咎、灾异,与孔孟以仁政、礼教为核心的学说已大异其趣。至西汉末乃发展为虚妄荒诞的谶纬之学。一般儒生治经专重章句,支离破碎,一经说至百余万言。所以两汉经学根本谈不上弘扬了儒家思想。当时人们头脑中的主导思想是鬼神、符瑞、图谶。王充在其《论衡》里痛诋这一套世俗虚妄之言,读其书者颇为之折服。但王充是僻处江东的会稽人,《论衡》这部书是直到汉末建安中才由会稽太守王朗带到中原的许都后才得到传播的,所以王充其人,《论衡>>其书,对东汉的思想文化发生不了多大影响。

3.魏晋时代思想界的主流是玄学,先是何晏、王弼祖述老庄,并用老庄来解释儒家的经典《周易》,使之玄学化,《老》《庄》《易》遂并称三玄。既而发展到嵇康阮籍“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其时佛教已初步得到传播,道教开始形成。儒家经典尽管仍为京师及地方各级学校里的必修课目,但支配人们精神世界的,释、道、玄的势力已压倒了儒家的礼教。

4.到了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代,佛道大行。梁时单是首都建康就有五百寺,由于僧尼不登户籍,“天下户口,几亡其半”。梁武帝、陈武帝、陈后主,都曾舍身佛寺为奴,由群臣出钱赎回。北魏孝文帝时,“寺夺民居,三分且一”。东西魏、北齐周对峙时期,两国僧尼总数达三百万左右,占总人口数的十分之一。茅山道士陶弘景是梁武帝的“山中宰相”。北魏自太武帝信奉寇谦之的天师道后,后此诸帝初即位,都要去道坛受符篆。南北世家甲族如南朝的琅?王氏、北朝的清河崔氏,都世代信奉天师道。儒家的经学在南朝的国学中“时或开置”,“文具而已”,“成业盖寡”。北朝在北魏盛时重视学校与经学过于南朝,至孝昌以后,“四方求学,所存无几”。北齐时国学“徒有虚名”,“生徒数十入耳”。儒学在这个时期显然已极度衰微。

5.隋唐时期佛道二教发展到执思想界之牛耳,一时才智之士,往往以出家为安身立命的归宿。儒学亦称昌明,孔颖达的《五经正义》,是一次经学注疏的大结集,举世传习,历久不衰。统治者三教并重,一统政权并不要求思想统一。民间信仰则趋向于佛道。

6.理学是宋儒所创立的新儒学。自宋以后,这种新儒学对社会上层分子的思想意识确是长期起了相当深巨的支配作用。但理学虽以继承孔孟的道统自居,其哲学体系实建立在佛教禅宗和道教《参同契》的基础之上,以儒为表,以释道为里,冶三教于一炉,所以无论是程朱还是陆王,宋明的理学绝不能与孔孟的学说等同起来。宋以后儒者主张排斥二氏者尽管代有其人,那是极个别的所谓“醇儒”,多数士大夫则都是既读圣贤书,同时又出入甚至笃信佛道。纲常名教这一套固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人们所毕生追求的却是功名利禄,他们所顶礼膜拜、崇信敬畏的不是儒教中的先圣先贤,而是佛、菩萨、玉皇大帝、十殿阎王以及各色神仙鬼怪。

明学之盛不亚于宋,且看谢肇?g所撰《五杂俎》所描述的明代士大夫精神面貌:

世之人有不求富贵利达者乎?有衣食已足,不愿赢余者乎?有素位自守,不希进取者乎?有不贪生畏死,择利避害者乎?有不喜谀恶谤,党同伐异者乎?有不上人求胜,悦不若己者乎?有不媚神谄鬼,禁忌求福者乎?有不卜筮堪舆,行无顾虑者乎?有天性孝友,不私妻孥者乎?有见钱不吝,见色不迷者乎?有一于此,足以称善士矣,我未之见也。(卷十三事部)

可见当时极大多数士大夫嘴上讲的尽管是修、齐、治、平、仁、义、道德,头脑里却无非是富贵、鬼神、钱财、女色。

北京是当时的首都,江南是当时文化最发达的地区,而苏州为其都会,按理说,北京、苏州两地的风尚,即便不能完全遵守周孔的礼教,总该相去不远,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

“京师风气悍劲,其人尚斗而不勤本业”,“士人则游手度日,苟且延生而已”。“奸盗之丛错,驵侩之出没,盖尽人间不美之俗,不良之辈,而京师皆有之”。“长安有谚曰:‘天无时不风,地无处不尘,物无所不有,人无所不为。”’

姑苏“其人儇巧而俗侈靡。士子习于周旋,文饰俯仰,应对娴熟,至不可耐。而市井小人,百虚一实,舞文狙诈,不事本业。盖视四方之人,皆以为椎鲁可笑,而独擅巧胜之名”。(卷三地部)

在这两个封建文化最发达的城市里,谢氏似乎并没有闻到一点点忠、孝、仁、义、温、良、恭、俭的周孔之教的气息。

如上所述,可见中国文化一方面随着时代的演进而随时在变,各时代的差异是相当大的,决不能认为存在着一种几千年来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或代表的一成不变的文化。另一方面,五四以前,无论是从孔子以诗书礼乐教三干弟子以来的二千三四百年,还是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二千年,还是从宋儒建立理学以来的七八百年,儒家思想始终并没有成为任何一个时期的唯一的统治思想。两汉是经学和阴阳、五行、谶纬之学并盛的时代,六朝隋唐则佛道盛而儒学衰,宋以后则佛道思想融入儒教,表面上儒家思想居于统治地位,骨子里则不仅下层社会崇信菩萨神仙远过于对孔夫子的尊敬,就是仕宦人家,一般也都是既要参加文庙的祀典,对至圣先师孔子拜兴如仪,更乐于上佛寺道观,在佛菩萨神仙塑像前烧香磕头祈福。总的说来,控制当时整个社会精神世界的,是菩萨神仙,而不是周公孔子孟子。《五杂俎》里有一条对这种情况说得极为精采明白:

今天下神祠香火之盛,莫过于关壮?,……世所崇奉正神尚有观音大士、真武大帝、碧霞元君,三者与关壮缪香火相埒,遐陬荒谷,无不尸而祝之者。凡妇人女子,语以周公孔子,或未必知,而敬信四神,无敢有心非巷议者,行且与天地俱悠久矣。(卷十五事部)

除了崇信菩萨神仙之外,还有形形数不清的各种迷信,如算命、看相、起课、拆字、堪舆、扶箕、请神、捉鬼等等,无一不广泛流传,深入人心。甚至如近代史上负盛名的进步思想家魏源,也是一个堪舆迷。他在江苏做官,在镇江找到了一块“好地”,竟不惜把他已在湖南老家安葬多年的父母骸骨,迢迢千里迁葬过来.我们怎么能说五四以前中国封建社会文化就是孔孟一家的儒家思想呢?

中国史上自秦汉以后中原王朝的版图都很广大,各地区的风土习尚往往各不相同。任何时代,都不存在一种全国共同的文化。过去研究文化史的同志们,对这种文化的地区差异一般都没有予以足够的注意,在此我举几个朝代为例,简要指出各区间的显著差异。

(1)在汉武帝独尊儒术约百年之后的成帝时,刘向将汉朝全境划分为若干区域,丞相张禹使僚属朱赣按区叙次其风俗,后来为班固辑录于《汉书·地理志》的篇末。根据此项资料,其时全国只有齐地“士多好经术”,鲁地“其好学犹愈于他俗”,三辅(京都长安附近,今关中平原)的世家“好礼文”,此外各地区全都没有提到有儒家教化的影响,相反,到处流播着各种不符合儒学礼教习俗。例如:

三辅“富人则商贾为利,豪杰则游侠通奸”。“濒南山近夏阳多阻险,轻薄易为盗贼,常为天下剧”。“郡国辐凑,浮食者多,民去本就末”。“列侯贵人车服僭上,众庶放效,羞不相及,嫁娶尤崇奢靡,送死过度”。六郡(今甘肃东部、宁夏、陕北)则“不耻寇盗”。蜀士以文辞显于世,但“未能笃信道德,反以好文刺讥,贵慕权势”。以上为秦地。

中原的河内则“俗刚强,多豪杰侵夺,薄恩礼,好生分。”周地则“巧伪趋利,贵财贱义,高富下贫,喜为商贾”。郑地则“男女亟聚会,故其俗淫”。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会,声色生焉,故俗称郑卫之音”。陈地则“其俗巫鬼”。南阳则“俗夸奢,上气力,好商贾”。宋地虽“重厚多君子,好稼穑”,但沛、楚“急疾颛己”,山阳“好为奸盗”。

河北的赵、中山则“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起则椎剽掘冢,作奸巧,多弄物,为倡优。女子弹弦?厢,游媚富贵,偏诸侯之后宫”。太原、上党“多晋公族子?e、,以诈力相倾,矜夸功名,报仇过直,嫁聚送死奢靡”。锺代以北“民俗?这澹?闷??椋?皇屡┥蹋???始街葜?浚?猎舫n??葜?纭薄Q嗟卦蚧贡a糇耪焦?岳础氨隹拖喙??愿臼趟蓿?奕⒅?Γ?信?薇稹敝?住?Spanlang=en-US>

楚之江南则“信巫鬼,重淫祀”。吴人以文辞显,“其失巧而少信”。

就是儒教比较最昌盛的齐鲁二地,齐“俗弥侈”,其士“夸奢朋党,言与行缪,虚诈不情”,鲁地“去圣之远,周公遗化销微,孔氏庠序衰坏”,“俭啬爱财,趋商贾,好訾毁,多巧伪,丧祭之礼,文备实寡”,也不能算是风俗淳厚的礼义之邦.

(2)《隋书》的《志》本为《五代史志》,以南北朝后期梁、陈、齐、周和隋五代为论述对象。其《地理志》将隋炀帝时全国一百九十个郡按《禹贡》九州编次,各于州末略叙其风俗。

九州之中,兖、徐、青三州十五郡(今山东和河南河北与山东接境的一小部分,江苏淮北部分,安徽淮北的东部)被肯定为教化最良好的地区。兖州五郡,“有周孔遗风,多好儒学,性质直怀义”。徐州四郡,“贱商贾,务稼穑,尊儒慕学,得洙泗之俗”。青州四郡,“多务农桑,崇尚学业,归于俭约”;但齐郡(今济南)“俗好教饰子女淫哇之音”,东莱“朴鲁少文义”,是其缺失。

尚儒风气次于兖、徐、青三州的是豫、冀二州。豫州十六郡(今河南大部分、安徽淮北的西部、山东西南的一部分、陕南东部及鄂西北一部分)基本被肯定为“好尚稼穑,重于礼义”,独所在的河南(洛阳)则被讥为“尚商贾,机巧成俗”。冀州三十郡,在今河北中南部的七郡“人性多敦厚,务在农桑,好尚儒学,而伤于迟重”;今河南黄河以北的河内、汲二郡“俗尚于礼”,基本被肯定;惟介在其间的魏郡、清河则被讥为“浮巧成俗”,“轻狡”;在今山西中南部的七郡基本被肯定为“重农桑,朴直少轻诈”,惟“伤于俭啬,其俗刚强”;自今山西北部北至河套东北五郡和河北北部东至辽西六郡“地处边陲”,其人“劲悍”“勇侠”,风教异于内郡;惟涿郡(今北京)、太原“人物殷阜”,“多文雅之士”。

以上五州是黄河下游两岸即所谓关东地区。

自关以西的雍州,即基本为儒家声教所不及。长安附近关中平原三郡,风气很坏:“人物混淆,华戎杂错;去农从商,争朝夕之利,游手为事,竞锥刀之末;贵者崇侈靡,贱者薄仁义;豪强者纵横,贫窭者穷蹙;桴鼓屡惊,盗贼不禁”。三辅以北以西的古“六郡”之地,比较淳朴,“性质直,尚俭约,习仁义,勤于稼穑,多畜牧,无复寇盗”。自此以北缘边九郡(陕北、宁夏至河套)及河西诸郡则“地接边荒,多尚武节”。

秦岭以南长江上游的梁州,惟蜀地“颇慕文学,时有斐然”;“人多工巧,绫锦雕镂之妙,殆侔于上国”;“然多溺于逸乐”,“贫家不务储蓄,富室专于趋利,其处家室则女勤作业,而士多自闲”;“小人薄于情礼,父子率多异居”;“其边野富人,多规固山泽,以财物雄使夷僚,故轻为奸藏,权倾州县”。汉中与巴地则“质朴无文,不甚趋利;性嗜口腹,多事田渔,虽蓬室柴门,食必兼肉;好祀鬼神,尤多忌讳;崇重道数,犹有张鲁之风”。汉中以西蜀郡以北诸郡则“连杂氐羌,人尤劲悍;性多质直,务于农事,工习猎射,于书计非其长矣”。

长江中游的荆州,“率敬鬼,尤重祠祀之事”;“丧葬之节,颇同于诸左云”;全州二十二郡中,只有南郡襄阳“多衣冠之绪,稍尚礼义经籍”。

以长江下游为中心的扬州地区比梁州荆州更为广大,东北起今苏皖鄂豫的淮南,中间为长江以南的今苏皖沪浙闽诸省市,南至五岭以南的今两广和越南北部。其中淮南八郡被誉为“尚淳质,好俭约,丧纪婚姻,率渐于礼”。江南岭北十八郡则大抵“信鬼神,好淫祀,父子或异居”,又分为二区:“吴中”七郡(以太湖流域为中心、西包皖南宣城一带,南包浙江宁绍金衢)“君子尚礼,庸庶敦庞,故风俗澄清,而道教隆洽”,评价最高;此外十一郡(今江西福建二省及皖南浙西之旧严徽二府。浙南之旧温处台三府)风教皆不及“吴中”,尽管也“君子善居室,小人勤耕稼”,但豫章等郡有妇女“暴面市廛,竞分铢以给其夫”,丈夫举孝廉即逐前妻,庐陵宜春等郡又往往有畜蛊害人的恶习。五岭以南十九郡风气更差,“人性轻悍,易兴逆节”,而俚僚则既“质直尚信”,又“重贿轻死,唯富为雄”,“父子别业,父贫乃有质身于子者”,“俗好相杀,多?k仇怨”。

总括《隋书·地理志》所载,当时被誉为尊儒重礼的,只有中原二十一郡荆扬十七郡共三十八郡,仅占全国一百九0郡的五分之一;就是在这三十八郡中,也还夹杂着不少违反儒教的风俗。至于其他五分之四的地区(按郡数计),则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儒教的影响:中原经济发达地区则机巧轻狡侈靡成俗,边郡则失之于刚强劲悍;南方梁荆扬三州则普遍信鬼神奸淫祀。长江流域尊儒重礼的郡数已接近中原,这当然是永嘉乱后中原士族南迁的结果。

(3)《通典·州郡典》载天宝年间的三百多府郡,也是按《禹贡》九州分区记叙,州末各记上一段风俗。据此,其时:

冀州的山东(今河北)“尚儒”,“仗气任侠”,而邺郡(今安阳附近冀豫接壤一带)“浮巧成俗”;山西人勤俭,而河东(今晋西南)“特多儒者”;并州(太原及迤北)“近狄,俗尚武艺”。兖州(今冀东南鲁西)“人情朴厚,俗有儒学”。青州(今山东济南以东)“亦有文学”。徐州(鲁南苏皖淮北)“自五胡乱华,数百年中,无复讲诵,况今去圣久远,人情迁荡”,但又说“徐兖其俗略同”。豫州只说“周人善贾,趋利纤啬”,而不及他郡。中原这几州儒学的声势,比百五十年前《隋志》所载,大致并没有什么进展,惟山东、河东多世族,故独擅儒术。

关中的雍州京辅因“五方错杂,风俗不一,称为难理”;其西北诸郡“接近胡戎,多尚武节”;“其余郡县,习俗如旧”。

长江流域上游梁州的蜀土“学者比齐鲁”。下游扬州“人性轻扬而尚鬼好祀”如旧,而江东因永嘉之后“衣冠避难,多所萃止,艺文儒术,斯之为盛”。中游荆州“风俗略同扬州”,?杂以蛮僚,率多劲悍”。

五岭以南于九州外别为一区,“人杂夷僚,不知教义,以富为雄”,“民强吏懦,豪富兼并,役属贫弱,俘掠不忌”,“轻悍易兴逆节”。

总的说来,盛唐时代的儒学兴盛地区,北方则山东、兖州,南方则吴中,略如隋旧;惟以蜀土比齐鲁,可能比隋代有所发展。

(4)《宋史·地理志》将崇宁时的二十四路合并为十二区,区末各有一段论风俗,较《汉志》《隋志》更为简略,兹参以《太平寰宇记》、《舆地纪胜》所载,略述如下:

中原诸路中,京东“专经之士为多”,河北“多专经术”,京西洛邑“多衣冠旧族”,文教称盛。京东二路大率“皆朴鲁纯直”,“重礼义,勤耕?”;惟兖济“山泽险迥,盗或隐聚”,登莱高密“民性惟愎戾而好讼斗”。京西二路“民性安舒”。河北二路“质厚少文”,“气勇尚义,号为强忮”。此外河东则“刚悍朴直”,“善治生,多藏蓄,其靳啬尤甚”。陕西二路“慕农桑、好稼穑”,“夸尚气势,多游侠轻薄之风,甚者好斗轻死”;惟蒲解本隶河东,“俗颇纯厚”;被边之地,“其人劲悍而质木”;“上洛多淫祀,申以科禁,其俗稍变”。

南方的江南东、西,两浙,福建四路是当时全国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尤以福建为最,多响学,喜讲诵,好为文辞,“登科第者尤多”。但这几路普遍“信鬼尚祀,重浮屠之教”;两浙“奢靡,奇巧”;江南“性悍而急,丧葬或不中礼”;江南福建皆“多田讼”.此外则淮南二路“人性轻扬”。荆湖南路“好讼者多”,此路“俗薄而质”,归、峡“信巫鬼,重淫祀”。川峡四路“民勤耕作,…其所获多为遨游之费”,“尚奢靡,性轻扬”;“庠塾聚学者众”,文士辈出,而“亲在多别籍异财”。涪陵之民,“尤尚鬼俗”。广南二路“民婚嫁丧葬多不合礼,尚淫祀,杀人祭鬼”,“人病不呼医服药”。

这里有值得注意的两点:一、两宋是理学最昌盛的时代,可是除福建一路的“喜讲诵”当即指此外,其他各路记载里竟概未涉及。当然,京东、河北、两浙、江南和蜀中的“文学”“经学”,不可能完全与理学无涉;要之,由此可见,即使在宋代,理学怕也未必已为读书人所普遍接受。二、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两浙、江南、福建,同时又是普遍信鬼、尚祀、重浮屠之教的地区,可见宋代的儒家尽管已“冶三教于一炉”,但至少在民间佛道的权威显然还是比周孔之教高得多。

(5)《元史》、《明史》、《清史稿》的《地理志》不载风俗;元明清三代的《一统志》中《元统志》今残存已不及百分之一,《明统志》、《清统志》所载风俗一般仅?录前代旧志陈言,不反映当代情况。所以中国文化在这六百多年中的地区差别并无现成资料可资利用,现在我只能就明朝一代,杂采诸书零星材料,略事阐述:

据清人黄大华所辑《明宰辅考略》,自永乐初至崇祯末,历任内阁大学士共一百六十三人。兹按明代的两京十三布政使司,表列这一百六十三人的籍贯如下:(内一人待考)

明制内阁大学士皆由翰林出身,所以这张表大致可以反映各地区文化程度的高下:南直、浙江、江西三省共得七十五人,占全国总数45%;加福建省共得八十六人,四省占总数53%,是全国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其中又以相当今苏南、上海的五府得十九人,浙江的嘉湖宁绍四府得二十人,江西吉安一府得十人,福建泉州一府得五人,尤为突出。中原的北直、山东、河南、山西四省合四十六人,占总数28%。此外陕西、湖广、四川、广东、广西共得三十人,占18%。其中陕西二人都是最接近中原的同州人,广西二人都是地接湖广、省会所在的桂林人。十五省中,云贵二省全都不出一人。所以全国人才分布的总形势是东南最盛,中原次之,西北西南最为落后;西北的陕西当今陕甘青宁四省区之地只出二人,西南的广西和云贵三省也只出二人。

致位宰辅必须经由科举,应科举必须读儒家的经典;但当时的儒学代表人物不是位极人臣的大学士或名魁金榜的三鼎甲,而是以道义名节自励,讲求修、齐、治、平之道的理学家。《明史》将一代著名理学家除少数几个有事功列于专传者外,编次为《儒林传》二卷,共著录一一五人。兹表列到——五人的籍贯如下:

--------------------------

①“5”,据《明宰辅考略》当为“4”。——校者注。

东南四省占了全国总数76.5%,北方四省仅占16%,此外中南西南三省合占7%。除西南广西、云、贵三省无人外’奇怪的是,畿辅之地北直竟亦无人,十五省中缺了四省,总的分布形势基本与宰辅相同,而荣枯之差更大。这应该是由于宰辅出自科举,科举各省有定额,故分布面比较广,比较平衡,而理学的授受传播则自应由近而远,僻远处更难为传播所及。可见科举和儒术虽然是两回事,二者都足以代表当时文化盛衰的地区差异。

为了企求早日完成这篇讲稿,我未能为《明史·文苑传》中人物作出分省统计;逆料做出来的结果与宰辅儒林不会有多大差别。

多出卿相、名儒、文入学士的地区,一般当然就是儒术礼教最昌盛的地区。如上表,《明史·儒林传》中的人物以江西为最多,这是与明人著作《文武库》①中所记江西风俗正相符合的。全省十三府,其中南昌、饶州、广信、九江、建昌、抚州、临江、吉安、袁州九府,都被赞许为“家有诗书”,“人多儒雅”,“比屋弦诵”,“尚礼崇德”,“力学知廉耻”等等。万历中王士性所著《广志绎》,备载十四省(不及福建)民俗,他省皆不及儒术,独称“江右讲学之盛,其在于今,可谓家孔孟而人阳明矣”(卷四)。但江右风俗悖于礼教者亦不在少。通省则“少壮者多不务穑事,出营四方,至弃妻子而礼俗日坏,奸宄间出”(《文武库》)。其外出又不是经营正经工商业,往往用堪舆星相等术数,赖谭天悬河的辩才以骗取钱财(《广志绎》卷四)。各府则南昌“薄义而喜争”,建昌“性悍好争讼”,瑞州“乐斗轻死,尊巫淫祀”,赣州“好佛信鬼,嗜勇好斗,轻生致死”,南安“多讼”(《文武库》)。

浙江出宰辅仅次于南直,理学之盛仅次于江西,而绍兴一府科名儒学之盛,又甲于浙江。然为顾亭林詈为“天下之大害”,“百万虎狼”,窟穴于自京师各部至各级地方衙门的胥吏(《郡县论》),正是浙江的绍兴人。

南直的文化中心,首推南京苏州扬州三处。成书于万历晚期的谢肇涮《五杂俎》,痛诋苏州人的儇巧,已见上文。南京则以秦淮烟月、旧院名妓著称(《广志绎》卷二)。而扬州人多以买童女经过一番如何做好姬妾的专业教养后以厚直出售为业,俗称“养瘦马”。以致“广陵之姬”,成为名闻四远的名产,达官巨贾,“欲纳侍者类于广陵觅之”。且业此者并不限于平常人家,“即仕宦豪门,必蓄数人,以博厚糈,多者或至数十人”(《广志绎>>卷一、《五杂俎》卷七、《野获编》卷二三》。三处如此,则南直风尚之多弊可见。

----------------------

①清初李培将此书辑入《灰画集》,序中只提到此书为张文升所藏,下著撰人姓名。

南宋朱熹家居建阳,一生活动长期皆在闽中,故世称其学为“闽学”,其影响直到明代还很深。建宁、延平、邵武、汀州上四府,有“小邹鲁”之称(《灰画集》引《方舆胜略》)。谢肇涮是福州长乐人,自诩“吾邑虽海滨椎鲁,而士夫礼法,甲于他郡。…市不饰价,男女别于途,不淫不盗,不嚣讼,不逋赋。”但谢氏又承认“今之巫觋,江南为盛,江南又以闽广为甚。闽中富贵之家,妇女敬信无异天神”。“惑于地理者,惟吾闽为甚”。“最可恨瘟疫一起,即请邪神”。而闽广人好男色,尤甚于他处;福州又往往“乘初丧而婚娶,谓之乘凶”(《五杂俎》)。丘?F又指出“溺子之俗,闽之建剑为甚”(《大学衍义补》)。沈德符极言闽人之重男色,至以“契兄弟”比之于伉俪;甚者又有壮夫娶韶秀少年,与讲衾?之好,称“契父子”(《野获编补遗》)。如此种种恶俗在福建的广泛流行,可见所谓“小邹鲁”,所谓“最讲礼法”,只是一些士大夫闭目塞听所作的自我吹嘘而已。

封建文化最发达的东南四省尚且不能按儒学的要求澄清社会风尚,其他地区当然更谈不上了。看来山东的“士大夫恭俭而少干谒,茅茨土阶,晏如也”,河南的风俗有“淳厚质直”之誉,多半是由于地瘠民贫而导致的,与儒学的教化未必有多少关系。所以山东、河南皆多盗,“宛洛淮汝睢陈汴卫”一带,又有“同宗不相敦睦”,“同姓为婚多不避忌,同宗子姓,有力者蓄之为奴”这一类违反礼教的陋俗。“又好赌,贫人得十文钱,不赌不休,赌尽势必盗,故盗益多”(《广志绎》卷三)。中原如此,西南广西云贵等地民夷杂处,诸夷仍其旧俗,华人什九皆各卫所的戍卒,其不谐于名教更可想见。

总上所述,可见姑且不讲全中国,即使未讲秦汉以来的历代中原王朝,专讲汉族地区,二千年来既没有一种纵贯各时代的同一文化,更没有一种广被各地区的同一文化。虽然儒家学说一直是二千年来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却从没有建立起它的一统天下,犹如基督教之于欧洲诸国,伊斯兰教之于穆斯林国家那样。各时代风俗习尚的地区差异,更充分说明了好儒尚礼的地区一般只占王朝版图的一小部分,很难到得了一半。而在这小部分地区内,即使能做到“家有诗书,人多儒雅,序塾相望,弦诵相闻”,支配人们精神世界的,却不可能是纯正的孔孟思想,不杂二氏之说,不信鬼神。他们的行为准则,也不可能完全符合于儒家的道德标准、伦理观念。

自五四以来以至近今讨论中国文化,大多数学者似乎都犯了简单化的毛病,把中国文化看成是一种亘古不变且广被于全国的以儒学为核心的文化,而忽视了中国文化既有时代差异,又有其地区差异,这对于深刻理解中国文化当然极为不利。今天我在这里讲的虽然很粗疏,很浅薄,若能因而引起一些同志们的注意,稍稍改变一下过去那种中国文化长期不变、全国统一的看法,则不胜幸甚!

文化和文化的差异篇2

论文关键词:企业并购,文化差异和冲突,文化整合

1引言

企业是最大限度获取利益的经济组织,其获利手段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但是往往不能如其所愿仅仅支付“最小的投入”,罗纳德·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认为由于市场主体规模、资金、营销、信息等因素的限制,其经济活动摆脱不了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的约束,因而需要支付一定的交易成本,如企业用于寻找交易伙伴、订立合同、讨价还价等方面的费用。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指出:“企业的本质特征是对价格机制的取代。”企业为获得更多的利润,必然要采取措施降低交易成本。为形成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企业需要进行内部或外部的扩张,一体化、多元化等扩张战略常常借助于并购、重组的方式。然而新组成的企业又要抵御组织成本增加的困扰,新增的组织成本和节省的交易成本之间的权衡是需要关注的地方,它很可能直接决定了并购的成败。并购双方的文化差异是制约新企业经营效率的重要因素,因而并购企业的文化整合成为笔者的关注对象。

2关于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的研究动态

很多学者之所以以时间为逻辑研究并购企业的文化整合是因为企业并购往往被看作是一次重大的组织变革,应对变革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而不可揠苗助长。蔡芸、赵建中(2001)认为企业并购的初衷是为了获得协同效应,提升企业竞争力,然而协同效应难以发挥的主要原因就是存在文化冲突,而这其中包括民族文化的冲突和企业文化的冲突,因而需要采取措施以解决这一问题,对待文化整合也需要进行事前的考虑和事后的反应,以使两个本来独立的企业产生一种“文化姻缘”。

文化整合需要切实可行的具体对策,国内以关于文化整合策略的研究层出不穷,但大多是对文化整合对策的泛泛而谈,或是直接拿来国外学者的成果。彭浩涛(2005)无论在具体对策上还是整合模式上都有相关建议,如重视、明晰双方文化,促进相互适应以规避文化冲突,将企业并购战略和原有文化作为重要考虑因素以选择合适的文化整合模式。谭颋(2004)从分析把握文化环境、正确对待文化差异、沟通机制和渠道建设、反馈系统四个方面谈论了跨文化企业管理模式的构建。孙永波(2007)在他的研究中借鉴加拿大管理学家南希·爱德勒的跨文化管理三个战略(凌驾、折中、融合),提出具体的文化整合策略。

关于文化整合模式的研究中国学者常常引用国外的学术成果,即四种文化整合模式:替代式、融合式、促进式和隔离式,在分析和权衡并购双方企业文化特点后才能在这四种模式中进行选择。根据所选择的模式,制定具体的文化整合措施应该是合乎逻辑的,但是国内的文化整合策略研究虽然涵盖了整合模式及整合措施,但不是忽略了模式与措施之间的衔接,就是没有在模式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对策,这在非个案的研究中表现尤甚。

3企业文化对并购的影响

传统研究把组织文化的功能分为自我内聚、自我改造、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延续五个方面,组织文化之所以能发挥这些功能,在于“心理契约”的作用,“心理契约”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沙因(e.H.Schein)提出的,他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正是企业文化赋予了成员这一无形契约,促使员工从企业文化内涵中汲取关于自身需求的信息,并在组织文化的感染下为组织和自己努力工作,以求未来能满足自己的期望。“心理契约”解释了组织文化产生上述五种功能的原因,也告诉我们组织文化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工作绩效。

企业完成并购仅仅是对并购双方硬件方面重新组合,并购企业要实现未来长期绩效的持续增长,除了人财物产供销的整合,企业文化的整合也是十分重要的。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灵魂,常常决定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结果。美国麦肯锡管理咨询顾问公司的一份研究表明:某段时间内,仅有17%的并购和重组案创造了巨大的回报,而50%的并购和重组案则损害了总体的价值,使股东非常不满意。

文化和文化的差异篇3

本文从中西方法律文化的差异入手,在分析文化的基础上区分了不同的法治类型,并且总结出二者的区别,目的在于将思想提升到一定的高度,进而为我国的法治提供一种横向上的借鉴。

【关键词】

法律文化;法治;差异

随着中国国力的日渐增强,国人更加希望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能够在世界民族之林找到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归属。当我们演绎西方法律体系和法律文化的发展路径的时候,越发感到单纯的移植西方的制度并不能在中国生根发芽。因此,我们要想很好的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与理念,在整合多元法律文化的过程中做到有条不紊,有的放矢。美国法学家弗里德曼有句名言:“法典背后有强大的思想运动”,这个思想运动或者说是价值问题是任何时代的文化必然具备的一个核心问题。武树臣先生将法律文化概括为“法统”、“法体”、“法相”和“法态”,他认为“法统”是法律文化的内核,“法体”则是法律文化的外壳,“法相”是法律文化横截面,“法态”是法律文化的运行状态①。“法统”是贯穿于法律文化体系的核心概念,其所关涉的是法文化的价值核心问题,衡量法律文化的不同类型主要就是依据“法统”的差异而做出的一种界定。根据这种划分我们从不同角度来简要分析中西法律文化和法治的差异。

1.西方法律文化与西方法治

纵观西方的文明发展史,它的轴心时代就是古希腊和古罗马。在当时存在两种精神,一个是努斯精神,另一个是逻各斯精神。努斯精神是一种自由的精神,是灵魂的自由,它可以说是西方自由主义的传统。另一个逻各斯精神是一种理性和秩序的精神,所以在西方又存在一种理性主义的传统。在西方还存在着一次大的变迁即启蒙时代,是一个充分张扬人的个性的人类自我解放方式,人真正作为一个个体在理论上摆脱了政府的压制,摆脱了强者的奴役,而真正地获得了理论上的解放。启蒙时代洛克的自由思想,孟德斯鸠的分权思想等等都在美国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其实第一个提出法治国家概念的是伟大的哲学家伊曼纽尔•康德,他说道:摆脱不成熟的状态而真正进入成熟状态的标志就在于“人”。所以启蒙时代的精神对于西方法治的塑造是一种奠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中国法治

2.1儒家人治中国是熟人社会,在农耕文化的基础上,人们生活在土质松软气候宜人的中原大地上,孕育了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的宗法家族秩序和行为规范,这也就是礼。孔子讲名分,名不正则言不顺,人要按名分行事,名分的不同也是一种不平等,但这种不平等是合理的,如果所有的人都不讲地位,不守礼节就会出现狂妄自大的情况。孔子在回答如何治理国家时都会谈到为政者首先要做到以礼服人,并且要以身作则,他认为国家的安定与否根本取决于统治者是否能够礼贤下士,把自己放到老百姓的位置去替他们着想。所以孔子的人治主要体现在对统治者思想上的崇高要求,他没有过多提及律法在国家中的作用,崇尚“德治”、“人治”而不是“刑治”。

2.2法家的法治到了春秋时期,新的社会关系的产生推动了社会的变革,韩非子的观点是国家图治,就要求君主要善用权术,同时臣下要遵守法律。法治是最符合当下的,强调“以刑止刑”思想,强调“严刑”、“重罚”,这种思想也是法治优先,希望国家制定的严刑峻法能遏制人们犯法的可能,通过重刑对人们产生一种心理上的鞭策,让臣民都能听话。

3.中西法律文化比较之下法治的差异

我们说西方的文化和法治是以个人和自由为基础的一种法治和文化,而我们中国的法治和文化实际上是家族本位,以家族为核心的一种文化和法治的运行方式,那么这是两种不同的文化类型,也是不同的法治类型。

3.1依附性和独立性的差异人的主体自我意识是人对于自身的价值的认可和独立人格的高扬,我们先来看马克思在对人类历史进行划分的时候从人的角度对历史阶段的划分,“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隘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的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②在第一个阶段,人没有主体性始终处于依附性状态,没有任何个性可言。第二阶段,是独立性阶段,人的独立性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但人却深深的陷进了对物的依赖性当中。第三个阶段,人的自由得到全面发展的阶段,人摆脱了依赖性完全走向了自由的全面发展的道路。在传统的中国如果按照这三个阶段的发展模式就属于第一个阶段,在中国传统中儿子依附于父亲、臣下依附于君王,在这个社会中人的独立价值难以得到培育和发展。而在西方,从它立国的基础,立宪的基础和法治的基础都可以看到那种独立和自由,人的尊严至高无上性。所以我们的法治要走向独立,体现对人的尊重。我们的目标是实现马克思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3.2权力运行机制的差异“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由此见得,在启蒙圣贤眼中的权力是一个相当可怕的东西。相对于传统中国君主专制统治的特点来说,西方社会更强调权力分立的运行模式。立法、行政、司法分属不同的部门,法律的产生是有权主体通过法定程序制定,因此不会出现像传统中国那样法自权出、朝令夕改的情况。我们传统的时代是一种依附的关系,但是今天,从近代开始尤其是从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在不断地追求一种现代性的法治,在不断的追求一种民主性的法治,在这个路径当中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必须摆脱一系列的对我们的真正的法治国家的建立有阻碍的因素,然后让我们国家的法治真正的得以建立。只有法治才能够保障每一个个体的尊严。而法治就必然让权力有所制约,成为一种良好的运行机制,这是一个根本的切入点。

3.3价值本位的差异性西方的文化它实际上是以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为前提的,它的法治价值前提就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我国的文化价值的前提家族本位,家族本位有优越性,家庭会很稳定,很协调,但是它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会忽略对于社会的关怀,我们会忽略对于国家的关怀,家庭本位实际上使得我们缺乏一种真正的国家责任感,缺乏一种真正的公民意识。我们今天的中国,应该构建的法治文化的价值本位或者说价值的前提应该是个人和国家的统一,寻求一种辩证的统一,这种辩证法必然既反对个人主义的法文化价值观,也反对国家主义的法文化价值观,而主张寻求一种良好的统一。

4.中西法律文化对我国法治的精神导向

按照马克思对人类历史阶段的划分,我们的目标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第三阶段。从中国传统的第一个阶段发展到第三个阶段是一个自由不断获得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当中,精神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精神缺失,在遇到困难时就没有导向,无法引导我们去进行更高的追求,无法从事法治的活动。而只有通过这样的一种法治活动,才能真正的去促进我们国家法治的实现。现代性法治在西方依然是一个未尽的事业,真正的要求还是要我们去实践,法治是一种行动,如果我们只是旁观法治的过程,而不参与到这个流动的过程当中,那就很难建成法治。而当你真正参与到法治的行动过程中就必须要有精神的在场,用现代性的理念的价值和精神去改造我们的现实,真正建成一个法治的国家。西方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文明固然重要,同时也需要我们逐本溯源,探究文化和法治的深层关系,以求两者的融合和发展。但我们没有必要完全改变我们的民族性格,这是没可能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做法。因为很难说中西方孰优孰劣,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我们已经不可以一味遵循古法,在自己的游戏架构下自欺欺人。我们需要全球的视野,与全球法治接轨、同步。我们既要继承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要放眼世界,吸收西方先进的法治文明精髓。

参考文献:

[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3]武树臣.中国法律文化大写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m].北京:三联书店,199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文化和文化的差异篇4

关键词:爱情弃妇东西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古希腊悲剧《美狄亚》中塑造的美狄亚勇敢追求爱情,在惨遭抛弃后便向丈夫伊阿宋展开疯狂报复的刚烈形象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诗经》中的名篇《氓》中讲述的一个温柔善良勤劳的姑娘和“氓”相识、相恋、结婚,最后惨遭抛弃的故事也让我们唏嘘不已。而在面对爱情和被抛弃命运的时候,西方的美狄亚和东方的姑娘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和行为。

一、情之初:不同的爱情表达方式

《美狄亚》是古希腊欧里庇得斯取自希腊神话传说而创作的爱情悲剧,叙述伊阿宋带领阿尔戈的英雄们到科尔喀斯去取世界之宝――金羊毛,而金羊毛在强大的埃厄忒斯王手中,且有凶狠而无睡眠

的毒蟒守护,难以取得。而就在此时,美狄亚(埃厄忒斯王的女儿)爱上了伊阿宋。美狄亚是专管巫术的赫加特女神神庙的祭司,是有魔法的公主。当她对伊阿宋动心的时候,她没有一点的矜持和羞涩,而是勇敢地坦露自己的爱意。正如美狄亚所说的“那阿耳戈船上航海的希腊英雄全都知道,我父亲叫你驾上那喷火的牛,去耕种那危险的田地时,原是我救了你的命;我害刺死了那一圈圈盘绕着的、昼夜不睡的看守着金羊毛的蟒蛇,替你高擎着救命之光;只因为情感胜过了理智,我才背弃了父亲,背弃了家乡,跟着你去到珀利翁山下,去到伊俄尔科斯。我在这里害了珀利阿斯,叫他悲惨地死在自己女儿的手里。我就这样替你解除了一切的忧患。”正如美狄亚所说的,她不顾自己的父亲和国家,义无反顾地帮助伊阿宋夺取了金羊毛,甚至帮伊阿宋杀死了追赶来的兄弟。在她心里,爱情战胜了亲情,战胜了理智,战胜了其他一切的人伦道德,为了要和伊阿宋在一起,美狄亚可以付出一切。

而在《氓》中,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在一次集市上认识了氓,从此对他情根深种。“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喜怒哀乐完全由自己的心上人所决定,她和美狄亚一样爱得如痴如醉。然而,《氓》中温婉的女子对氓有着火热的热情,但是她的表达方式仍然是羞涩内敛的。并且女主人公并未因为爱情而完全丧失了理智,在她心里,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仍然是重要的,如诗中所写的“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由此可见,美狄亚的爱情表达方式是奔放的,情感已远胜过理性的。而《氓》中女主人公的爱情表达方式是含蓄内敛的,情感还在理智的控制范围之内。

二、情之殇:沦为弃妇后的不同表现

当心心念念的爱人为了权势要娶别的女人,抛弃自己时,美狄亚被完全激怒了。她为了他,背叛了父亲,杀死了兄弟,从此和自己的亲人、祖国割断了联系,这一切的一切,只为了要随他海角天涯。然而,当一番深情却遭受到如此对待,美狄亚心中的狂怒非狂风暴雨式的报复无法平息。于是,美狄亚设计害死了伊阿宋的新娘,甚至为了报复丈夫,把自己的两个亲生儿子也杀害了。要知道,那不仅是伊阿宋的儿子,更是美狄亚十月怀胎生下的血脉相连的孩子,杀死孩子,痛苦的不仅是伊阿宋,更是美狄亚自己,这是为了伤人而自伤的一种方式。尽管有过挣扎,然而美狄亚还是义无返顾地实施了自己计划,不惜以自伤的方式伤人,可见她的恨之深,可见她性格的刚烈和雷厉风行,受不得半点屈辱。而《氓》中的女主人公为了爱情辛苦操持家务,“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然而换来的却是夫君的背叛和暴力,沦为弃妇。面对负心人,女主人公悲愤交加,刚烈如她,发出了“及尔偕老,老使我怨。”“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呼声,断然与负心汉相决绝。将其与美狄亚进行对比,会发现女主人公除了含恨离开氓,并没有采取如同美狄亚式的疯狂报复。她的反抗更趋向于温和和无害。究其原因,是什么造成这种差异呢?这就要从东西方的文化传统方面进行分析了。

三、情之源:东西方文化异同对女性的影响

首先,从地理上来说,美狄亚背后是由一种古希腊式的海洋文明在支撑。古希腊濒临海洋,他们通过大海经商,通过大海殖民,甚至通过大海去掠夺。在海洋文明的影响下,西方文化崇尚个性和自由,富于冒险和开拓;具有批判精神、怀疑态度和否定勇气,充满了一种刚性。而《氓》中女主人公的背后则是一种农耕文明,而建立在农业社会和血缘宗族制度上的东方文化是一种内陆型的、保存型的文化,显现为一种柔性,一种韧性。

其次,从文化传统上来说。古希腊文化信奉“我思故我在,我行故我在”的个人主义,有批判精神和否定勇气,勇于追求自由和民主。因此,当遇到爱人之时,美狄亚则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爱意,为了追求幸福而不惜任何代价。同时,古希腊的妇女像男性一样有强烈的挑战精神和复仇心理,她们拥有的是“强者哲学”的生存意识,她们不愿在男权社会中示弱。因此当美狄亚受到伊阿宋的伤害时,她采取的是轰轰烈烈的火焰般的报复方式。而中国古代文化中主张“和”,万事以和为贵。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哲学提倡中庸之道,即所谓中和而不失其正。这种柔性文化对中国女性更提出了忍受顺从的绝对要求,而“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更是对女进行了道德限制。即使命运悲惨,她们也怨而不怒,以一种韧忍来求取和谐。因此,当《氓》中的女主人公遇到自己的心仪之人时,在传统文化的限制之下,她选择了含蓄内敛的爱情表达方式。而当遭遇不公平待遇时,她只能选择隐忍或者离开负心之人,而不会展开疯狂的报复。不仅《氓》中的女主人公如此,《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杜十娘遭遇李甲的背叛时,怒斥完负心之人后,抱箱投江而死。她选择了自灭的结局,而没有对李甲造成实质性的伤害。通过对比,可见东方女性的爱情表达和反抗方式趋于柔和委婉。

可见,正是在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和传统的影响下,美狄亚和《氓》中的女主人公对爱情的表达和对负心人的态度一个疯狂激烈,一个温柔委婉。东西两位女性在爱情中的不同反应折射出了东西文化的不同。

参考文献:

[1]埃斯库罗斯等.古希腊戏剧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2]罗念生译.欧里庇得斯悲剧二种[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3]王秀梅译注.诗经[m].上海:中华书局,2006.

文化和文化的差异篇5

关键词:习语;文化差异;习语翻译

abstract:anidiomisaphrasewhichisanestablishedandfixedpartofaparticularlanguage.idiomsaretheessenceoflanguage;theybeartheculturalcharacteristicsandculturalinformationofanation.theculturedifferencesreflectedinidiomsaremainlyshowninfouraspects.theyaredifferencesinenvironment,custom,religionandhistory.culturaldifferenceshavegreatinfluenceonidiomformation,andtheculturalfactorsinidiomsaredifficultpointsinidiomtranslation.tosolvethisproblem,propermethodsshouldbeusedtomakethetranslatedversionsbothkeepthenationalfeaturesandconveythemeaningoftheoriginal.

keywords:idioms,culturaldifferences,idiomtranslation

1习语的含义及特点

1.1习语的含义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本文所指习语是就其广义而言,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习语形成于使用过程中,经过实践的考验,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它们有着固定的结构和浓厚的历史色彩。习语同文学作品一样是语言的精华:它们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世界上凡历史比较悠久的语言都包含大量的成语,汉、英两种语言即是如此。由于汉、英两族在历史文化背景、传统习惯及思想方法等方面有显著差异,反映在成语的形象、含义及用法上也大不相同(p78)。习语中的文化因素给翻译带来了困难。只有通过适当的翻译技巧和方法,才能使译文既能保持原文的特色,又能清楚地表达意思。

1.2习语的特点

(1)习语具有固定的结构,不能任意拆开、替换。例如:在英语中我们不能把“leavenostoneunturned”改为“leavenobrickunturned”,“livefromhandtomouth(勉强糊口)”,不能写成“livefromthehandtothemouth”,也不能写作“livefromahandtoamouth”;而在汉语中也不能把“七上八下”说成“六上七下”,把“乱七八糟”说成“乱八九糟”。

(2)由于语言、心理、社会和历史的原因,成语的真实含义同字面意义之间往往有不同的差异。例如:英语习语“tobringthehousedown”不能按字面理解为“把房子拉倒”,而是“博得全场喝彩”;pullone'ssocksup(振作起来,鼓起勇气,加紧努力),切不可根据组成这一习语的4个部分,把这个习语理解为“提起自己袜子”。汉语中“瓜田李下”也不是两处地方,而是指行为让人有所怀疑。其他的例子还有tocutnoice(毫无效果),abaker'sdozen(格外优待),knowwheretheshoepinches(知道困难所在)等。

(3)习语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有的反映本民族的风俗习惯,有的包含有趣的历史故事。例如,习语facethemusic与古代的演员有关。当时,只要音乐响起,准备出场的演员就要立即走到台前,在观众面前进行表演,不管他是否已准备好。因此,后来“facethemusic”指不得不去面对一些令人不快的事情。又如汉语中的“毛遂自荐”原指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门客毛遂,见平原君挑选20名说客去联楚抗秦尚缺一人,就自荐前往的故事。后来用这个成语比喻自告奋勇要求担任职务或工作。

(4)习语大多有鲜明的形象。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习语则是语言的精髓,因而习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在表达方式上,就是习语往往采用与该文化紧密相关的事物作喻体,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理。例如,英语中的“asthinasashadow”与汉语中的“瘦得像猴”,“leadadog'slife”与“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aspoorasachurchmouse”与“穷得像乞丐”,“fishingintheair”与“水底捞月”。

2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p23)而我国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由此可见,文化的涵盖面十分广泛。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所反映的文化现象也是丰富多彩的。在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环境差异

习语的形成与人们的劳动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人们的生活以航海打渔为主;而汉民族生活在亚洲大陆东部,地处北温带,气候比较温和,人们的生活与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由于自然环境和地理上的差异,中国人和西方人对同一词汇的理解、联想也有所不同。例如,在形容一个人非常奢侈浪费时,英语是“spendmoneylike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幅员辽阔,有许多名山大川,因此有许多与山有关的成语,如“安如泰山”,“开门见山”,“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及“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等。而在英语中则有许多有关于船和海的习语,在汉语中找不到与之完全对应的习语。如“allatsea(不知所措)”,“indeepwater(陷入严重困境)”,“whenone'sshipcomeshome(当某人发财时)”,“waterunderthebridge(无法挽回的过去)”,“beofthefirstwater(第一流的)”等。

而且,地域不同,各地自然景观亦各有特点,具体反映在语言上也有所不同。在用自然景观或物体来作比喻时,语言间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在汉语中有“有眼不识泰山”、“不到黄河心不死”、“不到长城非好汉”等。而在英语中则有“allroadsleadtorome”,“takeafrenchleave”,“carrycoalstonewcastle(把煤送到纽卡斯尔,此地盛产煤,意为多此一举)”,“godutch”等(p65)。

2.2传统习俗差异

在英语和汉语习语中所反映的风俗习惯差异是多方面的。“狗”在汉英两个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价值观念是截然不同的。汉语中与狗有关的成语几乎都带有贬义,如“狐朋狗党”、“狼心狗肺”、“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狗尾续貂”等。而英美民族却把狗看成忠诚的伙伴,常用狗来比喻人。如,“aluckydog(幸运儿)”、“everydoghashisday(凡人皆有得意日)”、“nothaveadog'schance(毫无机会)”、“olddogwillnotlearnnew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

众所周知,汉语中的“龙”与英语中的“dragon”在文化内涵上有很大不同。“龙”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是一种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是封建时代帝王的象征,是中华民族永远的图腾(p46)。“龙”在汉语成语中经常和吉祥的事物用在一起。例如,“龙凤呈祥”、“龙腾虎跃”、“龙马精神”等。而“dragon”在英语中指一种“有翅膀和爪子,能喷火”的猛兽,它与帝王毫无关系,而且还常用作贬义,指凶悍强暴的人。因此,“dragon”在西方的习语中很少见到。

中国人认为“民以食为天”,因此在汉语中有许多与“吃”有关的习语,如“饭桶”、“吃不开”、“吃不了兜着走”、“吃老本”、“吃软不吃硬”、“吃闲饭”、“吃香”等。这些习语因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英语中都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表达。

2.3宗教信仰差异

中国人信奉佛教和道教,因此在汉语中有许多关于这两种宗教的习语。与佛教有关的有:“借花献佛”、“普度众生”、“六根清净”、“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及“半路出家”等;与道教有关的有:“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而在英美国家,人们信奉基督教,因此有许多源于基督教的习语,如“godhelpthosewhohelp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之人)”、“godsendsfortunetofools(傻人有傻福)”、“gotohell(下地狱去)”及“god'smillgoesslowly,butitgrindwell(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等。

2.4历史典故差异

英国和中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因此有大量英汉习语源于历史典故。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如,在汉语中有“守株待兔”、“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四面楚歌”、“拔苗助长”、“亡羊补牢”、“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等。许多英语习语源于《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heel(唯一致命的弱点)”、“thetrojanhorse(木马计;暗藏的危险;奸细)”、“meetone'swaterloo(一败涂地)”、“swansong(绝唱)”、“apandora'sbox(潘多拉之盒,即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3英汉习语翻译方法

关于翻译标准,中外翻译家们有着不同的见解。在中国,有严复的“信、达、雅”,鲁迅的“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方面,一当然是其易解,二则保存这原作的风姿(p316)”,傅雷的“神似”以及钱钟书的“化境”。而在西方,有eugenea·nida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equivalence)”原则。而翻译理论家alexanderf.tytler提出了3条翻译标准:“①译文应该完全传达原文的思想;②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一致;③译文应像原文一样流畅。”上述各种主张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包含着一个基本的翻译思想,即译文要在内容和风格上忠实于原文。

作为语言的精髓,习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而翻译者的任务就是寻求适当途径将习语中的文化特色以浅显易懂的形式用译语表达出来。按张培峰先生的话说,“翻译工作者的任务就是由两种语言中最富于民族个性成分而形成差异的这种表面上不可译中择出可译的方法来”。

翻译习语的方法主要有直译法、套用法、意译法和注释法等。在翻译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3.1直译法

只要符合语法规则并且为读者所接受,习语就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刘重德教授认为,“翻译作为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要求译者必须实事求是,不能带有任何主观色彩。”因此他提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翻译观点(p14)。直译一方面保留了原文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也充分传播了原语文化,因此是最佳译法。有些习语的译文已经进入了目标语,甚至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它们源于国外。例如:

一帆风顺smoothsailing

易如反掌aseasyasturningone'shand

三三两两intwosandthrees

不可理喻beimpervioustoreason

newwineinoldbottles旧瓶装新酒

toshowone'scard摊牌

clenchone'steeth咬牙切齿

darkhorse黑马

3.2套用法

习语大都是名言警句,它们积累概括了人类文化的精华,触及到人类生活最基本的问题。因此,在不同语言中能找到类似的习语。它们有着类似的内容与表达方式,如果把它们用在习语互译中,看起来就像是直译一样。例如:

隔墙有耳wallshaveears

趁热打铁tostrikewhiletheironishot

说时容易做时难easiersaidthandone

福无双至goodluckwouldnevercomeinpairs.

longhairandshortwit.头发长,见识短。

bloodisthickerthanwater.血浓于水

easiersaidthandone.说时容易做时难。

英语与汉语有着不同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因此在比喻中用到不同的事物,但它们的比喻义是类似的。在翻译这些习语时,应该改变其形式以保留其灵魂。把这些相互对应的成语用在英汉互译中,可以再现原文的语言效果,且能清楚地达意。如:

瘦得像猴asthinasashadow

theforemostdogcatchesthehare.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puttingthecartbeforethehorse.本末倒置

whenthecatisaway,themicewillplay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3.3意译法

有些习语不能直译,因为另一种语言的读者不了解这些习语的文化背景,而且在目标语中也找不到与之对应的习语。这时,只能舍弃其形式和修辞手法,采用意译的方法,以求能清楚地达意。例如,“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译为“awordonceletgocannotberecalled.”比译为“onewordletsslipandfourhorseswillfailtocatchit.”要好,“keepone'snoseclean”译为“明哲保身”比译为“保持鼻子干净”要好。

3.4注释法

在英汉习语中有一些源于历史典故。如果直译,则很难理解;如果意译,则不能保持原文的特色。为了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给译文加注释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例如:可以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译为“simazhao'sillintentisknowntoall-thevillain'sdesignisobvious”,“门可罗雀”译为“youcancatchsparrowsonthedoorstep-visitorsarefewandfar-between”,“achilles'heel”译为“阿喀琉斯的脚后跟——致命的弱点”,“appleofdiscord”为“不和的金苹果——引起仇恨争吵的祸根”。

文化和文化的差异篇6

【关键词】李安;中西文化差异;融合

中图分类号:J9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101-02

一、李安电影对“家”理解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李安从第一部电影《推手》开始,就喜欢用“家”这一主线来表述故事。看似固定在某一地点上的“家”,其实渗透着中西方关于“家”这一文化载体的不同内涵。其“家庭三部曲”的主要场景,大多体现在中国式的家庭中。中国家庭注重的是“同堂”的传统,这是一种“家国天下”的体现。然而在西方国家中,“家”主要以夫妻为主体,其子女成人后大都各自组建自己的家庭,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喜宴》中,儿子伟同并未跟父母住在一起,二老飞到美国参加儿子按照西方习俗举办的婚礼,母亲为没有举办中式婚礼而落泪。“家庭三部曲”的最后一部《饮食男女》,更是表现了中国传统的家庭文化。在中国家庭文化中,饮食占据重要位置,餐桌上的所有事物都渗透着中国人的传统和文化渊源,一双筷子、家人围坐着一张桌子吃饭、先老再幼等诸多“规矩”,都有可追根溯源的文化内涵。

而在《冰风暴》里,美国家庭中“子女自由”得到了充分体现,一个想要严厉却力不从心的父亲正好诠释了西方崇尚自由的家庭观念。子女并不因家庭的存在而有较强的集体思想,他们有独立的选择,不是家庭必然的附属,这种观念使本该有的家庭温暖被忽略了。西方家庭中,父亲对于子女的管教显得束手无策,人们遇到困难时首先是怀疑和不信任,对自我的满足和对自身的认同使家庭关系显得脆弱。直到生命消逝,人们才从自私中醒悟,决定相互温暖和依赖,最终得以自救。影片最后“回归家庭”的团圆结局,正是李安在影片中反衬西方家庭文化中缺少亲情和爱的表现,呼吁“家”的重要性。

二、李安电影对“父”与“子”关系理解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父亲作为家庭的主要成员,他与下一代人之间的关系,成为家庭文化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在中西方文化中,“父”与“子”的关系显然大为不同,李安对于这种差异有自己的理解。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家主为“父”,即“父权”,这是中国的传统。在李安的电影中,大多有父亲这一角色。最早的“家庭三部曲”其实也叫“父亲三部曲”,这三部电影中都有父亲这一典型的家庭角色,虽境遇不同,但他们均为传统的中国父亲。三部电影中的父亲分别是太极大师、大厨等,在各自的领域受人敬仰。不管是从《喜宴》中伟同为迎接父母到来而改变家中摆设,特别换上了父亲的书法作品,还是从《饮食男女》中父亲每周为家人相聚所准备的饭菜,都可以看出在中国文化中,父权是家中唯一而带有专治性质的,就好比“君权”,父亲在家中的地位最高,具有儿女和家族命运的决定权。《卧虎藏龙》中玉娇龙的父亲从未露面,但李慕白却充当着这种近似父亲的角色,坚持想要引导玉娇龙走向正途。

在西方文化中,由于家庭是以夫妻为单位组成,中国文化中的“父权”就不存在了。《冰风暴》中的父亲一直想要严厉管教子女,却总在管教之后心生不忍,就这样反反复复,再加上追求自由平等的社会文化,导致父亲无法建立权威的现象,更没有“家中父为大”的局面。《喜宴》中,艾伦在提到自己父亲的时候,随意的口气和长久未曾见面的事实,也证明了其父在儿子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

李安电影里中国传统文化中父亲是威严的,且受到子女的仰望,而在西方文化中父亲似乎是一种挑战、反叛,甚至带有“弑父”的情节。比如说《绿巨人》中,当儿子得知自己是父亲的实验品之后所做出的行动,能看出李安所表达的中西方文化中父子关系的差异。

三、李安电影对爱情理解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卧虎藏龙》《理智与情感》这两部影片从“理性”和“感性”的角度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待爱情是保守的,而西方文化对待爱情和婚姻的态度是自由的。《卧虎藏龙》中,俞秀莲对李慕白的情感来自外界的压力,直到最后他们的爱恋才被彼此放到明面上来承认。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父命为大”,直接掌管着儿女的婚姻大事,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这种情况被普遍延续。

再看《理智与情感》,同样是阶级化严重的“封建社会”,面对父母安排的婚姻,两位女主角的爱情完全取决于自己的主观思想。大姐较为理智和克制,妹妹较为热情和直率,两人选择的恋爱对象和情路的坎坷,大多也是来自于社会的等级划分和现实的阻碍。但从本质上来讲,这些阻碍与《卧虎藏龙》中玉娇龙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四、李安电影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凸显与融合

(一)李安电影将中国古典美学融入好莱坞。李安在台湾的生长经历和在美国的求学过程,注定他是属于世界的。李安进军好莱坞,他的影片运用了好莱坞典型的叙事结构和单一的线性情节,在受众的观影体验上符合西方人的审美。中国传统文化对他儿时的熏陶,使李安站在国际的舞台上,把中国的古典美学融入到西方的叙事方法中,向全世界观众灌输着中国的文化和古典的美感。

李安电影镜头的运用如同中国国画的渲染手法,讲究中国古典美学寓情于景的含蓄,也讲究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他总是通过细节向观众述说着镜头表面下的深意,与此同时,李安也喜欢长镜头的环境描写,把人物所处的大环境用一种大景别的长镜头慢慢表现出来,观众不知不觉地走入他所描绘的世界。如《断背山》中用大景别的长镜头表现两个牛仔的放牧环境,蓝蓝的天空、延绵的绿色山脉、满眼的星辰、流淌的河水,两个牛仔无聊的生活,在这样一种自然柔和的氛围中滋生出的爱恋,是可以被大多数人理解的。异曲同工的安排还出现在《冰风暴》中,冰风暴在短时间内打破了人们的生活,它所带来的冲击和破坏,似乎是在这种冷漠的社会背景下酝酿已久的。而在《绿巨人》中,绿色基调奠定了影片的悲剧性和压抑感。

李安喜欢没有声音的画面,并且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电影,在没有台词的画面中,凭借演员扎实的表演功底,加上环境所表现的情感基调,两者合二为一所表现出的张力和内在的情愫,正是李安所喜爱的。

(二)李安电影汇集了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反思、交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早已显现,李安作为一个导演,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并在电影中体现出来。从第一部影片《推手》开始,李安就以客观、理性的态度来表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既传承中国的传统美学,也对中国封建思想进行批判;既表现西方的开放和自由,也在用一种审视的眼光公正看待问题。“家庭三部曲”的故事均发生在具有典型中传统文化“父权”的家庭中,却也在有形和无形之中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推手》中,父亲与儿媳之间的摩擦,起因便是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双方无法相互理解,直至最后矛盾升级,父亲离家出走。《喜宴》中,父母来美国参加儿子的婚礼,却不知道新娘是“假”的。西方开放的恋爱环境,同性恋已被社会逐渐接受,相比中国传统的恋爱观来说是无法理解的。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冲突显而易见,但反思和交融在李安电影中得到了很好体现。比如《喜宴》中,李安对人们在闹洞房中的表现是坚决批判的。《冰风暴》中,李安对于西方的性自由观念,以及“派对”等也是持批判态度的。《推手》中,儿媳开始学习太极,以及父亲偶尔去儿子家小住,表现了西方人在接受中国的文化,同时“退一步海阔天空”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化解了家庭中的尴尬。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喜宴》《饮食男女》以及李安的其他影片中。

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中国视角的“家庭三部曲”,还是西方电影的《理智与情感》《冰风暴》等,传统观念都在某种程度上被瓦解,再被重塑,中西方文化在李安的电影中冲击碰撞之后,大多重组,最终走向平衡。

(三)李安电影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对中国电影发展的意义。不管是赞赏的眼光还是批评的声音,李安电影在国际上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作为华人导演,能站在奥斯卡领奖台上的并不多,且受到观众如此推崇的更是屈指可数。李安的经历造就了他对于人性的思考和对文化融合的探索。李安的电影在西方引发了“中国热”,或者说是世界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这是一个被接受的过程,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毕竟并不是所有华裔导演在影片中表现出的中国元素,都会被西方乃至全球的观众接受和吸收。

李安在好莱坞的大环境中,秉承着中国传统的文化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对于文化的公正和客观的诠释,是他被世界接受的主要原因。有部分中国观众对李安持完全批评的态度,这一部分人认为,在很多中国题材的电影中,李安运用了好莱坞的叙事手法,并且对传统中国的再现有失水准。比如《卧虎藏龙》中,李慕白最后对俞秀莲“莎士比亚式”的告白。但是,这种方式使得绝大多数西方观众深刻体会到两人之间的情感,并且感悟到中国武侠世界儿女情长的无奈和神圣。

李安于中国电影的发展来说,最大的意义是他在思考和探索之后找到的平衡,一种影片外化的中西方文化的平衡,更是内在的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所要达到的平衡和融合。

参考文献:

[1]张靓蓓.十年一觉电影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莫娃,付慧敏.阅读李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金洪申.家庭伦理与爱情伦理协奏曲――李安电影综论[J].电影文学,2007(02).

[4]黄文杰.李安华语作品解读[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03).

[5]胡智锋.影视文化前沿[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文化和文化的差异篇7

1中西方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英语学习者有必要了解讲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知识,了解汉语和英语的语用差异,否则,会在使用英语与英美人进行交流时导致误解,产生交际障碍,即语用失误(pragmaticfailure)。下面从几个方面阐述中西方主要交际文化差异。

1.1打招呼用语

在中国,熟人之间见面问候,一般关心对方:“上哪去?”“吃了吗”如果把这句话直接翻译成英语(“whereareyougoing?”)问候英美人,很可能引起对方不快,他极有可能回答你:“it’snoneofyourbusiness.”(你管得着吗?)问对方:“haveyoueatenyet?”对方可能误认为你可能发出对他发出吃饭的邀请。英美人的问候一般用“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howdoyoudo?(您好!)”“nicetomeetyou.(见到你很高兴)”或简单问候为“hello”或“hi”。在课堂上,中国学生总是用“goodmorning,teacher”来作为课堂开始的问候语,但这种表达就是错误的,因为在英语里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一般不用作称呼,应改为“goodmorning,sir.”或“goodmorning,madame.”

1.2呼语

在称呼用语的习惯上英美国家的人与中国人使用的说法也有很大区别,比如,小孩子可直呼其爷爷奶奶名字,而被认为亲切。这在中国人的眼里是对老人不敬,没有教养的行为。在汉语里,我们可以称呼某老师,某经理,某市长等,而在英语中却不能说“teacherzhang(张老师),”engineerwu(吴工程师)等。正确的说法是应按照英美人的文化称其为mrzhang,mrswu,misswang等。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亲戚或邻居时,分得很细,可称呼为“二哥”、“大姐夫”、“二嫂”之类,但在英美国家,不论男人还是女人,都可直呼其名。

1.3寒暄

在隐私方面,中国人与英美人的观念也有很大的不同,中国人很愿意了解别人的私生活,认为这是关心别人的表现。而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保护个人隐私,不愿意别人过多地知道自己的私事,西方人也不爱问别人的相关事情。例如:中国人第一次见面喜欢询问对方的年龄,有没有结婚,有没有子女,职业是什么,收入多少,但西方人会认为这些问题侵犯了他们的隐私,他们不愿意提及。因为在英语文化中,年龄、工作单位、收入、婚姻、家庭情况、信仰等话题属个人隐私范畴,是自己能力的体现,忌讳别人问及。中国人还喜欢问对方,如:“你今天气色不好,生病了?”“好久不见,你又长胖了。”来表达对听者的关心。英美人如果听到你说:“youarefat.”或“youaresothin.”会感到尴尬,不知怎么回答,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不礼貌的问题。英美人寒暄时最常用的话题是天气状况,或是对对方服饰的赞美。如“it’sfine,isn’tit?”“yourdressissonice!”等等。

1.4赞扬与祝贺用语

中国人有谦虚的美德,当英美人称赞我们时,我们即使心里高兴,嘴上也难免要谦虚一番,回答“哪里哪里”。但西方国家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会高兴地说“thankyou”表示接受。对这样的回答,我们会认为西方人不谦虚;而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例如:英美人常对中国人说说:“yourenglishisquitefluent.(你英语说得很流利)。”中国人最常用的回答是:“no,no。myenglishisverypoor.(不,不,我的英语讲得不好。)”对于中国人的这种谦虚回答,英美人会误解为对方怀疑自己的判断力。

1.5道别用语

汉语和英语的道别用语也不同。中国人送客时,会把客人送到门口,甚至马路上,客人对主人说:“请留步”,主人最后要说:“走好”、“慢走”、“再来啊”等等。然而这些话都不能直译成英语,如果说stayhere,goslowly,walkslowly.comeagain就太不符合英美人的习惯了,道别时,英美人一般微笑并作个再见的手势说:“good-bye.seeyoulater.solong.takecare就可以了。

1.6其他社会礼节

在宴请宾客时,中国的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劝客人多吃菜。而在西方国家,人们习惯尊重个人的选择,所以吃饭的时候,他们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而是尊重客人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所以他们使用“helpyourselfto…”来劝客人多吃菜。再如,中国人使用“谢谢”也没有英美人那样频繁。在中国只有别人提供了大量的帮助时,才说:“谢谢”,是真心表示谢意。而英美人无论是家庭成员之间,还是上下级之间,为很小的行为,甚至是份内之事都习惯说:“thankyou.”英美人口中的“谢谢”只是习惯性的回答,并不一定表示多大的谢意。回答“thankyou”,中国人往往说:“这是我应该做的(“it’smyduty.”),就会让英美人不快,因为“it’smyduty.”的含意是:我本不想做,但这是我的职责,所以不得不做。”适当的回答应是“it’sapleasure(我很乐意).或you’rewelcome(不用谢)”英语中的“please”也不完全对等于汉语中的“请”,在某些场合表示“请”不应该用“please”。比如:让别人先进门时,一般都说“afteryou(你先请)”。因此,我们在学习英语时,应了解它的相关文化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使自己在运用英语表达时符合英美人的习惯,不会产生语用失误,从而达到顺利得体交际的目的。

转贴于

2产生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

2.1思维方式不同

英美人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则更多的依靠整体直觉性。由于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很重视直觉,注重认识过程中的经验和感觉,在与别人交往时也往往凭感觉去衡量他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相比,中国人依靠整体直觉的思维模式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很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而思维定势往往忽视个体事物的差别,并常常带有感情色彩,对很多事都带有个人的主观看法,容易发生交际失误。

2.2行为规范不相同

不同国家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人们在垮文化交际时,习惯用自己所处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但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不同,经常产生误解。比如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表示对小孩的关爱,但在英美人的眼里这种行为却是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因此在涉及到中西方跨文化交际时,有必要了解西方人的行为规范,尤其是什么行为是不容许的,做到入乡随俗。

2.3价值取向不同

在中国,人们推崇中庸之道,追求随遇而安,并且整个社会风气也倾向于打击突出的个人。在中国文化中,比较重视团体的力量,追求共同进步,个人则常常崇尚“随遇而安”,如果注重个人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其他人的谴责。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注重个人自身的发展,人本位的思想牢牢地固着在他们心中,他们推崇独立思考,个人判断,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并且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3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文化和文化的差异篇8

关键词:颜色词;对比;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31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2)09-0105-01

众所周知,色彩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不仅具有独特的物理属性,同时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延伸意义。世界各国由于民族风俗、思维方式、地理位置、民族心理、等的差异,使得颜色在视觉上和心理上所产生的联想意义、象征意义、引申含义等也各不相同。各国对色彩的表达有各自的特色,而颜色词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一步了解英汉文化的背景知识、掌握两种语言中颜色词的引申涵义等有利于英语学习者进行翻译实践及跨文化交流的实践活动。本文就中西方颜色词的差异、文化背景的异同、文学作品中颜色词的对比及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一些探讨。

一、颜色词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共性和差异

在中西方文化中,表示颜色的词有很多,所熟知的白色(white),黑色(black),红色(red),黄色(yellow),蓝色(blue)等,而这些词在不同文化氛围中的涵义有相似之处,同时也有其特性。

(一)白色(white)

对于中国人而言,重红忌白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白色通常被看作是贬义词,常常与死亡、丧事等紧密联系,丧事也被称为白事。中国历史中人们常在秋季征伐不义之人或处死身着白色囚衣的犯人,因此白色是枯竭而无血色、无生命的表现。白色也有失败的含义,在中国传统戏剧脸谱艺术中一般性格粗暴、为人阴险奸诈的人所用脸皮颜色即为白色,如秦代的赵高、三国时期的曹操、明代严嵩等人物。虽然汉语中白色也有积极意义,如“白市”(公开的合法买卖)、“变白以黑兮倒上为下”(屈原在《九章》中用黑白表示政治环境的是非不同)等,但其意义多为贬义。但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对白色的偏爱体现在各个方面,西方传统认为“white”有善良、可爱、美丽、高尚的意思。在西方婚礼上新娘身穿最爱的白色婚纱表示爱情的纯洁、真挚、永恒、高贵。“whitelight”白光译为公正无私的判断;美国早期的无声电影中戴“whitehat”白帽的角色则指好人、正直的人或英雄。

白色在中西方文化中存在很大不同,但也存在一定的共性,都具有“纯洁(purity)、无辜(innocence)、坦诚(honesty)”等含义。又如在描述颜色方面,两种文化所指的颜色相近,如汉语的“雪白”对应英语的“snow-white”;医院里医生和护士的着装中西方均为白色,象征这份职业的纯洁与高尚。

(二)黑色(black)

黑色在中国文化中通常象征着邪恶、恐怖、阴险、死亡以及非法的,如“黑暗”、“下黑手”、“黑社会”等,在西方文化中也有类似的意思,如“blackmoney”(非法所得),“blackmarket”(非法交易市场,即黑市),“blacklist”(黑名单)等。但是在古代的中国,黑色在《易经》中被认为是天的颜色,是众母之色。“天地玄黄”源于古人感觉到北方天空长时间都显示出神秘的黑色。他们认为,北极星是天帝的位置,所以黑色在古代中国为众色之长。而英语中“black”通常表示“不幸、灾难、厌恶、愤怒、忧郁、阴沉”等意义,“blackFriday”一词和“black”在英语中的象征意义及基督教有着密切关系。Friday在宗教上指复活节前的星期五,耶稣在这一日受难。根据这一民族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西方人用“blackFriday”指大灾大难、凶险不祥的日子,这是英语文化所特有的。英语之中有很多用“black”表达的词组,如“blackdog”(忧郁、不开心的人),“blackleg”(骗子),“blackletterday”(倒霉的一天),“blacksheep”(害群之马、败家子),“blackguards”(恶棍),“blacksmith”(铁匠),“blacktea”(红茶),“blackandblue”(遍体鳞伤),“blackcloth”(青布,不一定是“黑布”)等,翻译的时候这些词语我们需要加以足够重视,以免贻笑大方。

(三)红色(red)

中华民族是尚红的民族,红色是传统的喜庆色彩,如庆祝传统节日时贴红对联、挂红灯笼、长辈给晚辈的压岁钱称“红包”;传统婚礼上有红喜字、红盖头、红蜡烛等。同时,红色还代表隆重、高贵。中国人在庆祝企业或公司开业、展览会或博览会开幕以及工程奠基仪式上通常要铺红地毯,象征“开门红”和“红红火火”。在中国,红色还象征着革命和社会主义,红旗、红军、红色政权、红色娘子军等都和革命有关。西方国家也用红色表示庆祝活动,如英语里的theredletterday指的是“纪念日”或“喜庆的日子”,theredcarpet是红地毯,比喻隆重的接待或欢迎,尽管如此,在西方中红色所象征的喜庆意义远远没有中国的强烈,而且更多场合,红色是个贬义相当强的词,它大多情况下表示残忍、流血,是恐怖、危险、血腥的代名词。

二、中西方文学作品中颜色词的对比

两种文化颜色词的异同,不仅体现在生活中,同时也体现在双方的的文学作品中。对于颜色词在文学领域中进一步的解读和深入的了解有助于我们对双方文学作品的理解,下面举一些例子来分析一下几种颜色在作品中的异同。

在名著《飘》中有这样一句话,“Geraldwantedtobeaplanter.withthedeephungerofanirishmanwhohasbeenatenantonthelandshispeopleoncehadownedandhunted,hewantedtoseehisownacresstretchinggreenbeforehiseyes.”(杰拉尔德要当一个地主。他像一个曾经在别人所拥有和猎取的土地上干活的爱尔兰佃农那样,满怀希望看到自己的田地绿油油地从眼前舒展开去)。文中用green一词来象征生命力,这似乎和汉语中绿色的引申义有几分相似,如中国古诗词里写到的“春来江水绿如蓝”、“春风又绿江南岸”等。但是在英语中常用绿色暗指没有经验、知识浅薄,因此就有了agreenhand(生手、初学者,没经验的人或易上当受骗的人),greengoods(新鲜货),agreenman(新来水手),agreenoldage(老当益壮)。“green”还可以表示“嫉妒”,如agreeneye(眼红),greenwithenvy(十分嫉妒)等。

三、颜色词在中西方形成差异的原因

就文化方面而言,在中国文化中黄色乃至高无上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中被奉为高贵之色的却是紫色。从地理学意义上说,色彩的不同文化内涵与不同的自然环境紧密相关。黄色与蓝色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文化性格和文化心理。在中国文化中,颜色的象征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过去中国的封建传统、封建迷信等形成的,所以颜色的象征意义有相当强烈的政治化和神秘化倾向。而西方文化中的颜色象征则更多地得益于西方民族的开放性及科学、教育的普及程度等。另外,世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和睦的关系之所以受到阻碍,不仅是由于语言的复杂多样,更是由于思维模式的差异,就是说,是由人们确定知识来源和进行有条理思维方法上的差异造成的。由于种种历史、地理、人文因素的冲击和沉积,中国和西方的思维模式经历了不同的演变过程,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点。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中西方两民族对颜色词理解的不同。

中西方文化中的颜色词有相同之处,但更多的是不同之处,这些差异的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有许多方面的原因,这对我们进行翻译和跨文化交流的实践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在运用、理解、翻译颜色词的时候应该仔细斟酌、认真思考。当然,随着全球化的一步步深入和发展,中西方文化也在日益交融,不少颜色词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义,我们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掌握颜色词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用法和意义,从而为我们的跨文化交流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悦.英汉颜色词内涵的异同所反映的文化差异[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6.

[2]杨萍.反映在颜色词上的英汉文化差异[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3]王巧云,张金亮.从文化角度看汉英颜色词义差异及翻译[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

[4]孔淑萍.浅析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差异[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

文化和文化的差异篇9

一、英汉文化的主要差异

文化是指一个社会中人们共同具有的传统、信仰、价值观、知识和技能的总和。因此,两种民族文化在接触交流时,会不可避免地因彼此的差异而发生碰撞,中美文化也存在巨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价值观、思维方式方面。

(一)的差异

众所周知,美国人信仰基督教的较多,他们大多数是清教徒的后裔。基督教是有神教,它只承认一个上帝,上帝是万物之源,人们必须绝对服从上帝,上帝无所不能,无处不在。中国宗教是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儒教、道教和佛教“三教合一”的现象。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它的主要思想是“礼”和“仁”;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源自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讲究“无为而治”;佛教自从东汉年间传入中国,也在中国生根发芽,对汉语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价值观的差异

在价值观上,中国文化素来以集体利益作为最高利益,“舍小家顾大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美国则是个人主义至上。美国人在教育自己学生的时候,一直在灌输个人主义的好处,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一个团队中大家都各抒己见,可以提高办事效率。

(三)思维方式的差异

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人谦虚含蓄,美国人则坦白直接。对于别人赞美自己的话,中国人往往会说“哪里哪里,不好不好”,而美国人则会大方地回答“谢谢”。中国文化中长久地把谦虚看作是一种美德,但在美国人那里过度的谦虚就是虚伪了。

二、归化和异化翻译的含义

归化和异化是在1995年由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Venuti)在《译者的隐形》(thetranslator?蒺sinvisibility)一书中提出来的。

LawrenceVenuti对归化的定义是,遵守译入语语言文化和当前的主流价值观,对原文采用保守的同化手段,使其迎合本土的典律、出版潮流和政治潮流。采用归化方法就是尽可能不去打扰读者,而让作者向读者靠拢。归化翻译法的目的在于向读者传递原作的基本精神和语义内容,不在于语言形式或个别细节的一一再现。

LawrenceVenuti是异化的代表人物,他对异化的定义是: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与文化差异。也就是在翻译过程中使得读者向作者靠拢,力争采取相应于源语的表达方式,再现原作的风格特点与文化气息。

三、从英汉文化差异看2012年热播美剧字幕翻译的翻译策略的选择

GossipGirl和theBigBangtheory是两部风格迥异的美剧,但他们同样倍受观众的喜爱,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优秀的字幕翻译。译者在充分考虑英汉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对源语采用了恰当的归化与异化的翻译方法,才使得观众能充分的了解剧情,领略异域文化的魅力。

(一)英汉文化差异对归化翻译策略的影响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的文化传播活动。字幕翻译承载着双重目标:一方面它要使目的语观众充分了解剧情,另一方面,它也肩负着传播本民族文化的责任。所以,要想兼顾两者,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需充分考虑文化差异的影响,选择不同策略以达到良好的翻译效果。归化认为译文应以目的语或目的语读者为归宿,尽量把源语文化纳入译入语读者的知识范畴,将作者引向读者,最大限度地符合译入语观众的习惯。以下是GossipGirl第六季和theBigBangtheory第六季字幕翻译中归化策略的应用:

1)thedevilisinthedetails,andiamabouttostartworshipingSatan.

这是GossipGirl第三集中,女主角Blair说的一句话。当时她正忙于准备首场时装秀,但各种状况不断,令她很是头痛。我们知道devil和Satan是圣经中的形象,剧中这句话被直译为:细节就是魔鬼,我要去膜拜撒旦了。这样的翻译符合源语观众的习惯,可对于目的语观众来说,倘若他们了解圣经,这句话姑且还能明白,但是对于西方文化不甚了解的人来说,理解起来就有困难。考虑到女主角此刻想表达的想法,本文认为按照中国的宗教文化习惯,采用归化的策略,译为“细节决定成败,我得请求老天保佑了”更好。

2)Serena,yourearsmustbeburning.

GossipGirl第三集中,Serena和Steven的正处于叛逆期的女儿进行了一番谈话后,Steven对Serena说的话。字幕将这句话译为“你的耳根现在肯定在发烫吧”,但出于对译入语观众语言习惯的考虑,本文认为译为“你的耳朵一定起茧了吧”更好。

3)itwasadesperatemovetosavemycompany.itwasamistake.

GossipGirl第四集中,男主角nate因无意间公布了女朋友Sage的爸爸Steven的情史,使他与Steven原本缓和的关系再次陷入僵局,为此他向Sage解释他的无可奈何。“这只是我想拯救公司的黔驴之技,却捅了篓子”。译者将“desperatemove”翻译作“黔驴之技”,形象生动;也没有采用直译法翻译“itwasamistake.”,而是将其翻译为“捅了篓子”,使语言颇具生活气息。这是译者考虑了中国人语言习惯的结果。

4)Yeah,maybeyouwerenervousbecauseshe?蒺swaytooyoung,andit?蒺swaytoosoon.

GossipGirl第五集中,Steven和女儿Sage坦白,戒指是想向Selena求婚用的并说自己此刻很紧张,但这遭到Sage的强烈反对。译者将这句译为“是啊,你紧张大概是因为你觉得自己老牛吃嫩草,还想玩闪婚”,此处的归化翻译法一方面反映了中国时下流行语,另一方面很好地展现了Sage这个年轻女孩的叛逆的形象。

5)well,that?蒺ssomesaltylanguage.

在theBigBangtheory第九集中,学校把原本属于Sheldon的车位重新分配给了Howard。为此,Sheldon很不服气,打电话质问校长。校长被他气得频出脏话,Sheldon回应道:“你这话够掉身份啊。”译者并未直译为“你说脏话了”,相反“掉身份”的译文很能反映Sheldon的人物特点,幽默直率,也符合中国人的口头表达习惯。

(二)英汉文化差异对异化翻译策略的影响

异化主张译文应以源语或原作者为归宿,在翻译中保留原文语言文化的独特之处,将读者引向作者。以下是GossipGirl和theBigBangtheory这两部美剧字幕翻中译异化策略的应用:

1)Blessus,oLordforthesethygiftswhichweareabouttoreceivefromthybountythroughChristourLord,amen.

在theBigBangtheory第十集中,Howard与岳父一家人吃饭前,岳父进行祷告。字幕中将此句翻译为“主,求你降幅我们并降幅你惠赐的这次晚餐,我们的主基督,阿门。”宗教作为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此处的饭前祷告。随着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观众对这些仪式也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因此,此处译者采用异化策略十分妥帖,更有助于加深中国观众对基督文化的了解。

2)Raj:well,whereareyougoing?

Sheldon:whereareyougoing?

Raj:wejusttoldyou.

Sheldon:no,youdidn?蒺t.

Sheldon:well,it?蒺syourwordagainstmine;seeyouincourt.

这是theBigBangtheory第八集中Raj企图套出Sheldon接下来的行动时的一段对话。最后一句被译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法庭见吧。”“seeyouincourt”的这种异化翻译简洁明了,符合美国人坦白直接的特点,并且这种翻译不仅能使观众理解,而且能表现出Sheldon的聪明睿智,某种程度上,要比“信不信由你”更好。

3)iknowyouareupset,mother,butmycotilliondresshasalreadybeenorderedbythethreeB?蒺s:Barneys,Bergdorf?蒺sandthelesserbutstillrelevantBloomingdale?蒺s.

GossipGirl第六集中,Blair搞砸了时装会,面对妈妈的质问,她为自己找借口开脱责罚。观众此处不难揣测出Blair想说已经有著名的时装品牌店与她签了订单,因此此处Barneys,Bergdorf?蒺s,Bloomingdale?蒺s三家时装品牌店可以采用异化策略翻译:“我知道你很生气,妈妈,但我的舞裙已被三B品牌订购了:巴尼斯、伯德弗还有不够大牌但勉强能充数的布鲁明戴尔。”这样的翻译不仅不会给观众对剧情的了解造成障碍,反而会促使观众看完电视剧后去寻求答案,去搜索相关的信息。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美剧字幕翻译的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是否能够充分了解英汉文化差异,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英汉文化虽然存在很多差异,但只要把归化和异化策略运用得当,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文的异域性和陌生感的同时,又能兼具可理解性和可欣赏性,使观众们在娱乐的同时了解更多的异域文化,那么,好的字幕翻译也就应运而生了。

参考文献:

[1]Venuti,L.thetranslator?蒺sinvisibility,aHistoryof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房萍.翻译过程中的文化语境因素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1):51.

[3]李晶.英语影视剧字幕翻译方法探析[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3):284.

[4]强瑛.《功夫熊猫》字幕翻译的归化与异化策略[J].电影文学,2010(15):144.

文化和文化的差异篇10

关键词:文化差异母语英语成语习得迁移作用

文化差异和母语对二语学习的影响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热点。随着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使我们逐渐认识到文化差异和母语对二语习得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两种影响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但是,目前探求何时何处有消极作用和积极作用的实证研究还不多。据此,本文就有关中国学生英语成语习得中的汉语知识迁移问题作了一点相关研究。

另外,本文之所以选择英语成语习得这一研究方向,是因为英语成语出现在英语口语和英语书面语中的频率非常高。“mostenglishspeakersutterabout10millionnovelmetaphorsperlifetimeand20millionidiomsperlifetime.thisworksouttoabout3,000novelmetaphorsperweekand7,000idiomsperweek.”(Cooper,1999);“Familiaritywithawiderangeofidiomaticexpressionsandtheabilitytousethemappropriatelyincontextareamongthedistinguishingmarksofanative-likecommandofenglish.”(irujo,1986)。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掌握英语成语对真正掌握英语这门语言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然而,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成语的非字面意义、英语学习者对它们的接触不多等多种原因,造成了英语成语学习成为中国教师教学和英语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最困难的部分之一。本文就从文化差异和母语对二语习得的作用方面,对英语成语的习得方法提出一些看法。并由此引发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些思考。

1.研究设计

1.1研究问题

笔者在本研究中提出了文化差异和母语迁移对英语成语习得的两个假设。第一个假设是:在英汉语中具有相同比喻意义的英语成语较具不同比喻意义的英语成语更容易被正确理解;第二个假设是指:在理解与汉语成语表达、意义相同的英语成语时,母语产生正迁移;在理解与汉语成语表达、意义相近或表达相同,但意义不同的英语成语时,母语产生负迁移。

1.2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共有80名长沙某高职院校大二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2个自然班学生参加。受试者平均年龄为19岁。母语均为汉语,全部通过高考,在大一已修完大学语文,基本上可定为受过高等教育的汉语本族语者。

1.3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取笔试――英译汉。在咨询了多位外教的意见之后,我们选取了10条有关动物或食物的母语为英语的人较常用的、在难度上既不是太容易也不是过于晦涩难懂的英语成语。按照各自与汉语成语表达、意义的关系,把它们分为4组:i.汉语中有完全对等词;ii.汉语中有类似的对等词;iii.汉语中没有对等词;iV.汉语中有相同的表达,但意义却完全不同。其具体内容如下:

Groupi

(1)ifyoudon’tenteratiger’sden(兽穴),youcan’tgethiscubs(幼兽).

(2)aspeck(斑点)ofmousedung(家畜的粪便)willspoil(损坏)awholepotofporridge(粥).

Groupii

(3)thefoxpreysfarthestfromhishole.

(4)acatonhotbricks(砖头)

(5)afterpraisingthewinetheysellusvinegar(醋).

Groupiii

(6)Letthecatoutofthebag.

(7)tohaveafingerinthepie(馅饼)

(8)Heisabear(熊)atmaths.

GroupiV

(9)tobuyawhitehorse

(10)toputsb’smonkeyup

1.4数据收集和分析

发放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8份。问卷调查显示以前学过以上英语成语的有5人,其余回答为否。因为,我们主要是研究对不知道的英语成语的习得能力。因此,此调查结果显示此项调查基本上还是能达到预定研究目的的。其具体数据统计如下:(在表格中,学生的答题结果被分为4类:①没回答noresponse;②错误答案wrongresponse;③答案部分正确partiallycorrectresponse;④答案正确correctresponse)

table:numbersandpercentagesofalltheResponsestoalltheidioms

2.结果与讨论

上述表格显示,学生总体上有45.12%的反应为正确或部分正确。这就反映出英语成语的学习对二语习得者来说的确是有一定难度的。这也恰好应证了nunberg’s(1994),Kovecses及Szabo’s(1996)的观点:theveryphenomenonofidiomaticityisfundamentallysemanticinnature,soacognitivesemanticviewcanfacilitatethelearningofidiomsfornon-nativespeakers;besides,withthehelpofcontextualclues,eFLlearnersarelikelytocomprehendthembetter.

另外,通过分析学生的错误的中文翻译情况也表明文化差异和母语对中国学生英语成语习得的迁移作用起着很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理解英文成语时,学生会受到汉语文化的影响。例如:许多学生把“Heisabear(熊)atmaths.”这句话翻译为“天生蠢笨”、“他对数学一窍不通”、“他是数学盲”等。这种理解恰好与原意相反。学生会有此翻译的直接原因是受到母语文化的影响,因为在中国文化中“熊(bear)”代表着“笨拙、呆头呆脑、憨憨的”等意味。同样的,学生把tobuyawhitehorse翻译为“白马王子”也是受到了汉语中“白马王子”这一说法的影响。却不了解whitehorse在英语中的含义。

(2)汉语成语对理解英语成语的影响较大。例如,有学生把“afterpraisingthewinetheysellusvinegar(醋).”翻译成“以假乱真”、“张冠李戴”、“表里不一”等。所以说,许多意思相近的汉语成语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阻碍了学生对英语成语的正确理解。

(3)学生理解、翻译英语成语时,往往易受某一个英语字或词的意思的影响,而这个词往往又是汉语成语中的某个关键字、词。比如,对“afterpraisingthewinetheysellusvinegar(醋).”的理解,部分学生的答案为“争风吃醋”、“添油加醋”等。

(4)学生习惯按字面意思翻译英文成语,易受英语成语字面上意思的影响。比如把tobuyawhitehorse直接译为“买了一匹白马”。

3.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与汉语具有相同比喻意义的英语成语较具不同比喻意义的英语成语更容易被受试者理解;在理解与汉语成语表达、意义相同的英语成语时,母语产生正迁移;在理讲解表达、意义相近或表达相同、意义不同的英语成语时,母语产生负迁移;母语的负迁移还出现在所有英语成语的理解中。

另外,在上述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被调查的成语没有语境线索,仅有明显的语义,但学生的45.12%答案为正确或部分正确,这就反映出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学习英语成语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由此可见,这对我们的英语成语教学也有如下启示:

(1)教学中,教师要让英语学习者明确在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所使用的不同的比喻主题及其原因。这些差异包括生存环境、风俗习惯、、历史典故等的不同。例如:讲解asstrongasahorse(力大如牛)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不用ox或bull而用horse呢?经过讨论后,教师再进行解释:中国人一直以来喜欢用牛来耕种,而早期的英国人却是用马耕作。在生产过程中牛和马起到了很大作用,人们也非常喜欢他们,所以在许多词语中就出现了这些动物的名字。这样,借助文化进行解释,学生易于接受,也能举一反三了。很容易正确对随后出现的类似worklikeahorse(像头老黄牛一样干活)的句子理解。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其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moneylike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restonone’soars(暂时歇一歇),tokeepone’sheadabovewater(奋力图存),allatsea(不知所措)等。

(2)在教学中,教师着重要关注那些在汉语文化中没有对等词的英语习语。并且使学生意识到,某些英语谚语和汉语成语、俗语在表现形式和含义方面是一致的或基本一致的。汉译这些英语时,可借用与其喻义相同或相近的成语或谚语及俗语直接对译;有些英语谚语虽然在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方面和其相对的汉语谚语之间存在着某些差异,所比喻的事物也不一样,但它们的喻义却相互吻合,而且表达方式也很相似,汉译这些英语谚语时,常常需要“易其形式,存其精神”,即采用形象近似的汉语成语意译;有些英语谚语意在言外,语言含蓄,寓意深刻。如果仅从字面意义直译成汉语,而不领会原文的具体含义及其效果,译文就既不能表达意思,又有损于原文的语言形象和丰富内涵。因此,在翻译时,学生应在汉语中寻找那些与原文喻义相同或效果相似的成语、谚语或俗语来表达。这种成语也是最难掌握的以及最需要英语学习者关注的。

(3)通过对比,教师应让学生意识到哪类习语会受到母语的正迁移影响,而哪类又容易受到负迁移影响,这样有助于学生的学习理解及掌握。

(4)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英语修辞语言的使用,以很好地促进学生对英语习语的掌握。因此在整个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课文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而不是简单的字词句的讲解。母语为汉语的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时只有尽可能地了解、接触英语国家的文化,增强语感和文化感,才能避免按照母语文化的习惯思维和经验去领会英语的内容,从而真正掌握英语这一目的语。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熟知英汉语在语言表达方式等各方面的差异。通过对两种语言的差异的对比,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这种语言。

以上就是笔者从文化差异和母语对英语成语的迁移作用的角度,对英语成语习得方面所作的一点小小的探讨。文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测试研究的内容、范围、对象的选取等具有一定局限性。希望以后有更多的英语教师或英语学习者就英语成语的习得策略等方面进行更深入、更有效的研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