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绿色建筑的起源十篇绿色建筑的起源十篇

绿色建筑的起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0:50

绿色建筑的起源篇1

关键词: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建设项目施工是一个复杂的人类活动过程,其一般经历的时间周期较长,消耗的资源和能源非常大,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较显着,所以,全面认识和恰当评价建设项目施工给环境、资源和能源所造成的绿色风险,既是防治环境污染、减缓资源和能源耗竭速度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一、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概述

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的概念风险一般指一种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针对地球这个自组织系统而言,系统内的任何人类活动,只要超过一定程度,对人类生存的环境及所依赖的物质基础(资源和能源)都会产生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其影响的结果也是一分为二的,可能造福,也可能为害,可能是建设性的,也可能是危害性的,所有这些负面影响出现的可能性即为风险。绿色风险区别于其它风险的地方在于绿色的概念,绿色概念是和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息息相关,绿色概念即“3R”概念,亦即减少环境污染、减少资源消耗和减少能源消耗。所以,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定义为: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影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即“3R”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的不确定性,亦即建筑项目施工活动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管理符合一般的风险管理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绿色风险的分类、绿色风险源的识别、绿色风险分析、绿色风险控制。

1、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的分类

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分类是绿色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是人们系统地识别绿色风险存在源,并最终按类别形成一份合理的绿色风险清单的过程。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分类见图1所示。

2、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的识别

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识别就是找出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源之所在和引起绿色风险的的各种因素。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识别途径有两种:

通过感性认识和经验对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进行识别。

依靠对各种绿色风险事件的统计、资料经验和绿色风险记录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从而发现绿色风险的损害情况,以及有规律的损害风险。绿色风险识别的一般方法有:预计危险分析、危险及操作性分析(HaZop)、事件树分析和事故树分析(Fta)等。本文用图表的方法列出建筑项目施工的绿色风险,如图2所示。工程技术人员在利用此图进行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的识别时,只需要对绿色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后绘制成图表,有利于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的动态管理。

二、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的分析

在建筑项目施工中进行绿色风险的分类和识别的目的在于能够更好的进行绿色风险的分析。由于产生绿色风险的风险源不同,故对其进行分析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决策树法、多目标决策法和敏感性分析法。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的定性分析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的定性分析是评价已识别的绿色风险影响和可能性的过程,根据绿色风险影响的大小和发生的可能性(概率)对绿色风险因素进行排序。利用随机决策树和层次分析法可对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进行定性分析。

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随机决策树分析方法的数学模型为式中,R为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值;p为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发生的概率;e为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的后果。

绿色风险随机决策树分析方法的主要依据是:绿色风险管理计划;已识别的绿色风险;绿色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范围与后果;假定的条件;数据来源的可靠程度。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的层次分析法主要是确定绿色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在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绿色风险的定性分析时,要注意那些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影响较大的风险因素,并对这些绿色风险因素进行再次细化分析,以达到绿色风险分析的最佳效果。通过对图2的分析可知:由建筑材料引起的风险因子既有环境风险因子,又有资源风险因子和能源风险因子。所以,施工中所用建筑材料是引起绿色风险的一个主要风险源,应着重对其引起的绿色风险进行分析,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建筑项目施工的绿色风险。

三、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的定量分析

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定量分析一般是和定性分析同时进行,其主要的分析方法有模糊数学法、统计概率法和敏感性分析法。在定量分析法中找出绿色风险源,能够量化的绿色风险对其量化,不能量化的绿色风险对其分类列表,利用统计概率的方法进行分析。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可以按照场地平整——分部工程——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建筑项目的集成路线对其各步的绿色风险源列表汇总,最后找出影响整个施工项目绿色风险出现的概率及其所反映出来的趋势。

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的控制绿色风险控制就是采取一定的技术管理方法使风险事件不发生或在发生时减小损失,绿色风险控制的方式有风险转移和风险自留。绿色风险转移则是将可能出现的一些绿色风险转移给其他人承担。例如在项目施工中审慎使用高耗能、高耗资和高污染的建筑材料等。

绿色风险自留就是由自己承担绿色风险所造成的后果,在项目施工中那些造成损失较小、重复性较高、通过加强管理能够避免的绿色风险是适合于自留的。例如在项目施工中建筑垃圾的处理、施工扬尘、施工扰民等。

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管理体制建立的关键措施面对全世界范围内的资源、能源和环境危机,以及中国加入wto后可能遇到的“绿色壁垒”,笔者认为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进行绿色风险管理非常有必要,而建立绿色风险管理体制的关键措施在于以下几点:

国家应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法规,并配以相应的实施和鼓励措施。例如:加强建筑企业的绿色认证工作,鼓励建筑企业走减物质化生产的道路,对实施绿色风险管理效果显着的建筑企业实行奖励等。

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建立起完善的绿色风险管理制度,加强绿色风险教育,增强人们的环境、资源和能源危机意识,深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鉴于绿色风险的不确定性,应建立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借助计算机对各种数据采集、整理,分析总结出绿色风险发生的规律,并对绿色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价,为绿色风险的处理提供合理的方案。

鼓励科研机构、大中院校对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管理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探索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开发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管理的集成软件。

四、结束语:

阐述了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的概念,简述了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管理的内容,给出了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管理体制建立的关键措施,可为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的分析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绿色建筑的起源篇2

关键词:环境保护绿色建筑节约资源适用高效

中图分类号:X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类可以用机械空调来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这自然是人类的幸运,但这种违背气候环境的高能耗建筑使我们付出了巨大的经济和能源代价,同时增加了生态环境的污染,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居者与自然环境人为地分离。为了克服现行建筑模式对人的负面影响,绿色建筑注重地区气候与建筑的关系,并将考虑地方气候特点的设计作为绿色建筑的一项基本方法,这是一种按人体的舒适要求和气候条件来进行建筑设计的系统方法,即根据当地气候特征,运用建筑物理的原理,合理组织各种建筑因素。事实上,人类对于环境的舒适、健康需求,常常无需现行空调设备也能得到满足。

房地产行业,中国的能耗“重灾区”人们除了在日常的生活中主动的追求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外,在选择房屋时,对于建筑本身的品质尤其是建筑材料的环保与否,建筑本身的科技含量方面的需求,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地段、价格等的关注。

对于中国的环保而言,房地产行业绝对称得上是能耗大户。据悉,城市里碳排放60%来源于建筑维持功能本身,30%来自交通汽车。有关人士表示,中国每建成1平方米的房屋,约释放出0.8吨碳。此外,我国每年新建建筑近20亿平方米,社会总能耗从十年前的15%,上升到现在的46.7%,这些建筑在冬季保暖和夏季防暑方面需消耗大量能源。

因此,从全球气候变暖与建筑节能的关系来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建造绿色建筑,发展低碳地产,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房地产企业共同努力的目标。于是,自2006年我国正式颁布实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来,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绿色地产、低碳地产已经蔚然成风,并且绿色环保的地产项目,逐渐成为房地产行业发展的一种新的趋势。

一、绿色建筑的概念

究竟何为绿色建筑呢?《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对绿色建筑定义如下: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从概念上讲,绿色建筑主要包括三点:一是节能,主要是强调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二是保护环境,强调的是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三是满足人们使用上的要求,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据悉,江苏等省已经把住宅节能纳入了《住宅质量保证书》中,并分别从外墙保温、架空地面、屋面保温、外窗和户门的节能措施进行细化,从而提高住宅节能的重要性。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督促开发商,在进行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建设中采取更低碳环保的建筑材料,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此举,将节能住宅的建设落到实处,为环保出一份力。

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绿色建筑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建筑本身较传统建筑,其耗能大大降低。绿色建筑尊重当地自然,人文,气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此没有明确的建筑模式和规则。绿色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如绿地,阳光,空气,注重内外部的有效联通,其开放的布局较封闭的传统建筑的布局有很多区别。绿色建筑过程中,对整个过程都注重环保因素。

二、绿色建筑的作用

绿色建筑的作用就是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温室气体,尤其是Co2的排放。建筑本身就是能源消耗大户,同时对环境也有重大影响。据统计,全球有50%的能源用于建筑,同时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也是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尽管诸如道路,桥梁,隧道等不能以绿色建筑去衡量,但是居住区,办公大厦,公寓等对资源的利用是周而复始的。另外,建筑引起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占据了环境总污染的1/3还多,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其中40%为建筑垃圾。

现代建筑是一种过分依赖有限能源的建筑。能源对于那些大量使用人工照明和机械空调的建筑意味着生命,而高能耗、低效率的建筑,不仅是导致能源紧张的重要因素,并且是使之成为制造大气污染的元凶。据统计,全球能量的50%消耗于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为了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绿色建筑主张调整或改变现行的设计观念和方式,使建筑由高能耗方式向低能耗方向转化,依靠节能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及开发新能源,使建筑逐步摆脱对传统能源的过分依赖,实现一定程度上能源使用的自给自足。

三、绿色建筑的内涵

绿色建筑不是简单的绿化建筑,而是通过前期规划设计、方案优化设计、绿色施工、运营调试后打造的“四节一环保”的建筑。绿色建筑不是高科技技术和产品的堆砌,而是常规技术与建筑的完美结合。绿色建筑不是高成本建筑,是低成本可推广、可复制的建筑。绿色建筑必须满足基本的健康和舒适标准,低碳不应以牺牲需求为代价。所以绿色建筑主要应包含三方面内涵:一是节能,这个节能是广义上的,包含了上面所提到的“四节”,主要是强调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二是保护环境,强调的是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三是满足人们使用上的要求,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四、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

当前绿色建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遍及全球各地,可再生能源与绿色部品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不仅数量显著增长,而且绿色意识与观念正深入人心,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良好预期正逐年上升。

44%的受访者认为绿色建筑项目已经超过16%,53%的企业将大幅度投入绿色建筑,预计其超过60%的项目为绿色建筑。

目前欧洲的绿色建筑市场处于全球的最高水平,绿色建筑增长最快的区域将在亚洲,调查显示未来五年间,亚洲区域从事绿色建筑的企业将从目前的26%增至73%。56%的企业预期为了五年绿色建筑将带来良好的销售和利润增长。未来五年内,太阳能、风能、地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将大幅度提升。

绿色建筑的起源篇3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当今,人类社会面临两大问题――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而这两者又相互紧密联系,由此带来的气候变化已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其中,建筑业是能源和资源消耗最大的领域。据统计,全球50%的土地、矿石、木材资源被用于建筑;45%的能源被用于建筑的采暖、通风、照明;5%的能源被用于设备的制造;40%的水资源被用于建筑的维护;16%的水资源被用于建筑的建造;60%的良田被用于建筑开发;70%的木制品被用于建筑。

1绿色建筑的概念与内涵

绿色建筑(greenbuilding)是在遵循保护地球环境、节约资源、确保人居环境质量等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础上,由西方发达国家于20世纪70年代率先提出的一种建筑理念。对于究竟什么是绿色建筑,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和人均资源等条件的不同,国际上对绿色建筑概念和内涵的理解不尽相同。在我国,国家标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将绿色建筑明确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约能源、节约土地、节约水资源、节约材料)、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从内涵上来讲,绿色建筑主要包含三点:一是节能,这个节能是广义上的,包含了上面所提到的“四节”,主要是强调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二是保护环境,强调的是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三是满足人们使用上的要求,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由此可见,绿色建筑是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2发展绿色建筑对宜昌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重大意义

2.1发展绿色建筑是宜昌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宜昌是典型的沿江山地丘陵城市,宜昌城区70%面积属于山地丘陵,可建设用地相对有限,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宜昌在城市建设中必须充分考虑土地资源、自然资源和能源的高效利用问题。目前,宜昌正处于拓展城市骨架、完善城市功能的快速发展阶段,城乡建设规模空前,必然产生大量的资源能源消耗和对自然环境的不同程度破坏。因此,大力发展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以及室内外环保为内容的绿色建筑,是宜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2发展绿色建筑是宜昌市提升城市品位和内涵的内在要求。

绿色建筑体现了人与建筑、环境的和谐统一,契合了生态文明的发展要求,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一个城市如果充斥着大量的高耗能、不宜居的建筑,与城市发展和生态文明的方向背道而驰,就不能称之为一个有内涵与品味的城市。

2.3发展绿色建筑是宜昌市建筑行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大契机。

从世界范围来看,发展绿色建筑是大势所趋,代表了建筑业的发展方向。发展绿色建筑不仅能带动整个建筑产业链条的优化升级,而且能培育一批具备绿色建筑理念、技术和生产能力的设计施工企业和节能服务企业,在建筑市场未来的发展中牢牢把握主导权。

2.4发展绿色建筑是宜昌市建设“宜人之城,昌盛之地”的必由之路。

宜昌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城市生态环境竞争力20强城市、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一直以宜居、宜旅、宜业彰显着自身的独特魅力。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决不能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而是更应该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使宜昌这个“宜人之城,昌盛之地”更加名副其实。

3宜昌市发展绿色建筑的技术研究

目前,宜昌市对于绿色建筑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亟待建筑业专业人士积极探索和研究,早日实现绿色建筑在宜昌“零”的突破并大力推广。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绿色建筑发展的技术研究:

3.1优化建筑规划设计。

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不能将眼光局限在由壁体材料围合而成的单元建筑之内,而应扩大环境控制的外延,从城市设计领域着手实施环境控制和节能战略。

在建筑布局设计阶段,各专业应相互配合,综合考虑室内热环境、室内空气质量、光环境等因素,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如CFD)对建筑设计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以获取最佳的通风换气效果,减少对人工空气调节手段的依赖,从根本上改善室内环境和节约能源,同时,还要慎重考虑建筑物的选址、朝向、间距、绿化配置等因素对节能的影响,形成优化微气候的良好界面,建立气候防护单元,以改善建筑热环境。另外,建筑规划中还要特别考虑体形系数对建筑能耗的影响。3.2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建筑围护结构系由包围空间或将室内外隔离开来的结构材料和表面装饰材料所构成,包括墙、门窗、屋顶和地面。进行围护结构设计时,应根据宜昌的气候条件,决定合理的围护结构材料和相应的建筑设计方案;确定围护结构上门窗等通风口的大小和位置,在恰当的场合为窗选择合适的玻璃,并加装合适的遮阳设施;采用种植屋面做屋顶绿化也能起到良好的隔热效果。

3.3太阳能建筑一体化。

与常规能源相比,太阳能是洁净可再生的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建筑上有很大的利用潜力。对太阳能的热利用和光利用可以减少采暖、空调和照明所使用的常规能耗,同时减轻因电力生产所造成的环境负荷。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太阳能的利用,将其作为建筑节能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建筑物太阳能热利用是依靠光热转换,采用各种集热器将太阳能收集起来,并利用这些热能产生热水。太阳能热水系统就是以吸收太阳辐射能为热源的能量转换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获取廉价热水。

另外,太阳能的光电利用也是太阳能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太阳能用于发电的途径有二:其一是热发电,就是先用聚热器将太阳能变成热能,再通过汽轮机将热能转变为电能;其二是光伏发电,就是利用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效应,将太阳能直接转变为电能,这种方式在宜昌有较好的开发和推广价值。

3.4地源热泵系统。

地源热泵是以大地为热源对建筑进行空气调节的节能技术。冬季通过热泵将大地中的低位热能提高后对建筑供暖,同时蓄存冷量以备夏用;夏季通过热泵将建筑内的热量转移到地下对建筑进行降温,同时蓄存热量以备冬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是一种节能、对环境无害的绿色能源应用新技术,目前在很多地区都有应用。

3.5中水雨水回收利用。

绿色住宅小区的设计思想之一是提倡中水回用,即将民用建筑或建筑小区使用后的各种排水(冷却排水、沐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厨房排水等)经适当处理后回收用于建筑或建筑小区作为杂用;雨水也可通过直接利用或间接利用的方式用于洗车、绿化、水景补水或涵养地下水,以减小城市供水的压力。

4宜昌市发展绿色建筑的措施及建议

制定绿色建筑发展规划,研究符合地方特色的绿色建筑应用导则,加强对绿色建筑发展的引导和扶持。以城市新区、示范小区、试点工程为载体,确定绿色建筑创建项目,综合推广应用绿色建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展示工程技术成果,总结工程建设经验,积极发展绿色建筑。

4.1理念先行引领绿色建筑发展。

绿色建筑代表了世界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推广和发展绿色建筑有赖于绿色理念深入人心,需要全社会观念与意识的提高,要向全社会宣传普及绿色建筑的理念和基本知识,提高民众的接受度。绿色建筑不等同于高科技、高成本建筑,不是高技术的堆砌物,因地制宜地选择适用的技术和产品,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并不需要增加过多的成本。

4.2完善法规保障绿色建筑发展。

推广绿色建筑需要政策法规的引导和制约,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现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的内容,对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及环境保护做出补充要求,增加奖惩条文。要加大强制执行新建建筑节能标准的力度。对于符合一定条件的政府投资建筑应要求符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发挥政府示范作用,增强绿色建筑的社会影响,起到更好的引领作用。

4.3激励政策促进绿色建筑发展。

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建立有效的激励政策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目前,完善各种财政税收刺激政策已刻不容缓。借鉴国外经验,政府应制定一系列符合国情的激励政策,建立市场机制和财政鼓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提高相关行业、企业和消费者的积极性。对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建筑投资者、消费者实行一定的政策优惠,采取经济补贴、低息贷款、税收减免等激励政策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4.4适用技术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在绿色建筑的技术策略上要因地制宜。绿色建筑技术研究在国外开展得较早,已有大批的成熟技术,在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适用绿色建筑技术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选择与创造适宜本土的绿色建筑技术,走本土化绿色之路。大量建筑在建造过程中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选择最适用的技术与产品,把适用技术合理地集成在建筑上,尤其是自然通风和天然照明技术要得到强化应用。可以推广且成本不高的技术与产品才是绿色建筑技术与产品的重点。

绿色建筑的起源篇4

【关键词】城市化;环境污染;绿色建筑;可持续

由于城市兴建大量的建筑工程引发的问题愈加引起社会的关注,资源的节约以及合理利用,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更是息息相关,引起人们的警醒是无可厚非的。要解决掉这一问题必然需要从绿色建筑入手,使之不仅仅只是提供人们群众的居住,同时使之达到与周围环境和谐,进而满足人们对建筑的安全与舒适的要求,这样就需要进行绿色建筑的研究。因此现在绿色建筑技术体系也应运而生,其能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健康的生活空间,也能使建筑物能更好地融入周围环境,所以得到各个方面人们的推崇。

1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分析

新世纪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很快,而且制定了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的各个标准以及制度,同时在关键技术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且在实际中得到了应用,产生了很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潜力很大,因此绿色建筑设计体系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根据相关数据表明,若我国建设的绿色建筑的数量增加100个,那么“十二五”期间就可以节约8.5亿千万时,相当于30万吨标准煤,减少排放C02大约76.6万吨,节约水资源3000万吨。由于现在我国很多城市每年需要提供大量的保障性等住房,因此城市的绿色建筑得到了不断增长。到2012年为止,我国绿色建筑数量达到了近400个,总建筑面积达到3600多万平方米。

2绿色建筑技术体系模块化的概述

绿色建筑技术体系模块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体系,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因此绿色建筑技术体系是一个由很多目标、多个构成要素以及不同主体的高度复杂系统。体系是由不同相互有关联的事物与个体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绿色建筑体系是指由建筑及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所组成的整体,包含了绿色建筑的各个方面。绿色建筑体系受到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水平以及生活方式等很多不同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形成的综合系统。建立绿色建筑体系可以保持该地区原有生物圈物质运动的过程,可以保护该地区的环境,利用现代新技术可以有效地构建绿色建筑技术体系以及各个模块,从而有效地分析各个模块的物质以及能量的循环过程。绿色建筑体系以生态系统(自然与人文)的良性循环为基本原则,以创造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为其设计目标,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资源等消耗水平等。

3绿色建筑技术体系模块化构建的原则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要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从而对其进行全面科学合理的评价,同时也绿色建筑项目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目前我国构建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如下所示:

3.1系统整体性原则

绿色建筑系统是绿色建筑评价的对象,所以构建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要真实反映绿色建筑系统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方面产生的效益,同时指标体系还要能够反映绿色建筑的经济性。因此完备的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充分反映绿色建筑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2层次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层次性和相对独立性,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评价需求,既能满足相关的大类评价又能进行系统全方位评价。

3.3项目全寿命周期原则

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周期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山此可见,绿色建筑不仅是指建筑的建设,也包括了建筑的使用过程。因此指标体系应充分体现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

4绿色建筑技术体系模块化的评价体系

4.1绿色建筑的效益评价指标

绿色建筑可以在其使用过程中最大地利用周围资源,以及在建设过程中最大限度节约资源,保护建筑物周围环境与减少环境污染,能与自然达到和谐的程度。因此绿色建筑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根据其在节约资源以及对周围环境保护的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不同的等级,这样可以量化评价建筑的绿化程度。绿色建筑的效益主要包括其产生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同时根据是否直接计算其效益,则分为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

4.2绿色建筑产生的效益分析

4.2.1绿色建筑产生的直接效益

绿色建筑产生的直接效益主要涉及到其在使用过程能有效地减少使用者费用的部分,包括绿色建筑的节约电能、水资源、以及节省使用的材料等,这些都是直接的经济利益。同时绿色建筑还可以对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排放等,这些是对建筑物环境的社会效益。

4.2.2绿色建筑产生的间接效益

绿色建筑的间接效益主要是由建筑物引起一起积极的外部效益,是不能直接量化的部分,而且其收益者是所有的人。如绿色建筑可以吸收更多的污染性气体,因此可以有效地改善建筑物周围环境的状态。这也可以看出不能直接用金钱去衡量其间接效益,要通过适合的换算才能真正地计算其价值。绿色建筑的间接效益主要由可以保证人们群众的居住环境、减少C02的排放以及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

5总结

虽然我国在绿色建筑技术体系模块化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是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地推进,我国目前也正处在社会转换发展形态的关键时期,而绿色建筑问题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显得更加的突出,因此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应该受到市政部门的更加得到重视。在这一过程中,不但需要自己的努力探索,同时还需要积极吸取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和理论,以及取得成果,促进我国绿色建筑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启波.绿色住区综合评价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2]黄献明.绿色建筑的生态经济优化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6.

[3]史林林.绿色建筑主要技术与评价综合体系的分析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2.

绿色建筑的起源篇5

关键字:绿色建筑;优势;发展状况;可行性

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生态化建筑,它影响着生态型城市、节约型城市、循环经济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对提高新时代人的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绿色建筑工程技术抛弃了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建筑方法,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随其发展面临一些困境和困难,但发展意义影响深远。

1绿色建筑的概念和特点

1.1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生态化建筑或可持续建筑。其内容不仅包括建筑本体,也包括建筑内部,特别是包括建筑外部环境生态功能系统及建构社区安全、健康的稳定生态服务与维护功能系统。绿色建筑的概念就是指建筑,在其全部的寿命周期内,不但可以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使用空间,同时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各种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这样的能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真正地实现了人与建筑、自然三者之间的和谐共处,既满足了人们对舒适生活空间的追求,又很好的保护了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1.2绿色建筑的优势

与一般的建筑相比,绿色建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绿色建筑不仅资源利用效率高、可循环可再生、节能环保、健康舒适、低二氧化碳排放等优点,还可以迎合建筑市场中消费者潜在的环保消费需求,将建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第二,绿色建筑综合力强、影响大。绿色建筑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综合性强,一旦发展起来,将影响到建筑教育、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制造、建筑设备、管理、装修、能源供给以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方方面面,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而其所影响到的各行业,又分别会影响到更广泛的学科门类,所以发展绿色建筑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第三,以人为本,人类是设计的核心主体,更是建筑建设的最终受益者。所以,绿色建筑的根本是以人为本,密切结合人们的生活需求,从人们健康舒适的使用需求出发来进行设计,那么绿色建筑才能有效地提升自己的价值。第四,绿色建筑整个过程都注重环保因素的考虑,从建筑方案的设计、建筑工程施工以及日后使用等都考虑到对环境的保护。参照当地的技术与环境条件,尽可能地使建筑成为整个环境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我国绿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2.1绿色建筑起步晚

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的绿色建筑概念引入得较晚,起步也较晚,同时我们的人均资源又十分匮乏,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很难为绿色建筑的发展界定统一的评判标准。但是由于人均资源十分贫乏,所以发展绿色建筑迫在眉睫,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和企业的重视。

2.2对绿色建筑理解不到位

缺乏对绿色建筑的正确理解,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依然不足等。长期以来,我国对能源的管理偏重于工业和交通节能,而对绿色建筑的激励政策几乎是空白。另外,全国节能建筑比例低,而节能省地型住宅销售情况不尽如人意。

2.3对绿色建筑实施性不强

缺乏操作实践及技术支持。目前,我国建筑界发表了许多关于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论文,这些论文对于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推动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绝大多数的论文都停留在关于建筑设计的理论框架、设计原则及生态学理论对建筑学的指导,国外先进绿色、生态建筑的经验介绍,缺乏实际工程实践模式、计算机模拟、环境效果的测试分析。关于农村绿色建筑的深入理论研究较少,工程实践则更少。建筑中使用的建筑、装修材料污染严重,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持。

3绿色建筑发展的可行性及发展策略

3.1绿色建筑发展的可行性

环保意识增强。建设施工过程所伴随的必然是能源消耗过程以及环境污染的过程。随着近年来全社会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营造绿色建筑、健康住宅正成为大多数开发商、建筑师追求的目标。人们不但注重单体建筑的质量,也关注小区的环境、室内空气质量;不但注重材料的兼顾耐久和价格低廉,也关注材料消耗对环境和能源的影响,因此,传统的高消耗发展模式必然要向高效的环保型发展模式转变,绿色建筑应时而生,也符合现今世界建筑行业的发展的潮流。

各级政府和企业对施工过程中环境的控制开始给予应有的重视。一些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已率先通过了环境管理标准认证。通过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一方面促进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的素质,另一方面使施工过程逐步实现节能、降耗、低污染,为国家、社会和人类的环保事业作贡献。同时,各级政府主管部门选择绿色建材,适时淘汰落后产品和工艺。

3.2绿色建筑的发展策略

转变观念,加深领导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的基础性职能更为重要,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和管理工作,加大对绿色建筑的推广力度,鼓励市民使用建筑节能产品(如在房屋装修时尽可能使用新型节能材料等),并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鼓励消费者来尝试,此外,市场经济固有的竞争的自发性和无序性必须由政府加以规范和协调。

实施全民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的建设和推广若仅靠官方建筑来表率、宣传,也只仅限于那些公用建建筑,不能广泛涉及到农村和民用建筑;建立有效的经济激励政策,建立健全相关法规法规,支持绿色材料、保护民众的生态建筑。依靠立法和执法实现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建筑的全寿命周期都应该贯穿“绿色”的理念。

绿色建筑的起源篇6

关键词:高层建筑;绿色设计;设计方法

前言

目前,基于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建筑行业也取得不断发展,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建筑绿色设计的要求越来高。建筑绿色设计不仅能够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而且还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建筑绿色设计必将拥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一、高层建筑的发展

伴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人口的密度不断增加。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的紧缺,使得高层建筑的发展速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高层建筑的发展是城市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各个城市都在快速的发展高层建筑。一些小城市也兴起了建设高层建筑的热潮。高层建筑闲置率较高的话,会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如果对高层建筑不进行合理的设计,其资源和能源的浪费是相当严重的。虽然现在对能源的有效利用已经建立起了相关的标准。然而,在高层建筑中,如何确保资源的利用率最高,能源的浪费最低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高层建筑中如果引入绿色技术,进行绿色设计,会使得能源浪费现象得到很大的改观。绿色设计应该贯穿于高层建筑建设的全过程。对于高层建筑未来发展的方向可以总结为能源有效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二、绿色设计策略的内容

绿色设计策略是当下建筑设计工作的核心策略,是针对传统建筑设计资源与能耗增加的实际而产生的新型设计思想,绿色设计策略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场地和环境的绿色设计,重点通过周边环境控制实现建筑节能的目标;绿色设计策略还注重建筑室内的环境协调,通过节能材料、阶层措施的应用,提升建筑室内的舒适度和节能性,在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对建筑室内空间与环境的有效调整;绿色设计策略还关注建筑材料的选择,通过自然材料、高分子材料、节能绿色材料的应用来控制建筑物建设和应用过程中的能耗,在完善室内外环境和空间的前提下,限制能源和资源的使用;绿色设计策略还注重智能设备的配置和应用,通过变频设备、自动化装置的应用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同时做到对能耗的有效控制。

三、高层建筑绿色设计的特点

1.绿色节能环保

在高层建筑中引入绿色设计的概念,符合当前我国绿色节能环理念。绿色策略构建了高层建筑的区域生态绿化,提高了绿化面积,营造了绿色的氛围。关于环保方面,对高层建筑进行绿色设计类似于建筑外墙的保温隔热设计,能够减小门窗、墙体的导热系数。夏季时,绿叶可遮挡窗墙体,将传递给室内的太阳辐射热大幅度减少;冬季时,植被的存在相当于增加了墙体的厚度,减少了室内高温与室内低温的能力交换。环保,即环境保护,在高层建筑实施绿色策略设计,能够改善气候剧烈变化、地区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极地臭氧层空洞,净化空气等。

2.实现建筑物的自我调节

目前我国的城市生态建设不应仅局限于地面的绿化,高层建筑也是构建城市生态的主体,城市的高层建筑设计时应将其视为一个生命体,设计时要表现出建筑生命的特征,实现一定的自我调节。高层建筑的绿色设计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实现建筑物自我净化,如净化空气、隔音降噪等;另一方面是实现建筑通风、温度、湿度、采光等的自我调节;三是实现建筑的自我节能,对调整室内外的温度差等。

3.实现生活舒适化

高层建筑作为人类生活、居住、购物、娱乐的综合场所,舒适性是人类在其中活动的必须点。高层建筑设计中绿色策略的应用,使高层建筑的舒适度大幅度提高。但实现高层建筑的整体舒适化水平,在采用绿色、舒适、节能的建筑材料和现代科技帮助下的同时,还要考虑环境的友好程度,如隔音设计、进光量设计、热辐射设计、温度和湿度设计、近光时长设计等。

四、高层建筑进行绿色设计的要点

高层建筑的绿色设计是将生态策略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去,采取相应的技术,使得建筑的形态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高层建筑的绿色特设计应该使得高层建筑的结构和环境与建筑地的环境相协调。建筑的设计应该依据今天所面临的挑战而进行,这个挑战就是各种资源日益趋紧。

五、绿色设计策略应用于高层建筑设计工作的方法

1.做好高层建筑的选址设计

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工作的开始阶段应该重点做好选址工作,要将高层建筑选择在宜居的环境和空间,使高层建筑与自然景观和地貌地物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既能够发挥自然环境的调节功能提高高层建筑的舒适度,同时也能做到对能源和资源的有效节约。

2.做好高层建筑的朝向设计

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要考虑到建筑物的朝向问题,应该要按照太阳的高度角进行设计,以保证保证在冬季的时候,南向的窗户可以接收到面积较大的阳光照射,这样可以增加室内的温度,减少照明的使用。

3.做好高层建筑的顶部设计

高层建筑顶部设计过程中要突出绿色设计理念和节能思想,采用隐蔽手法,修建女儿墙,等措施来增加节能效果和提升视觉质量,使高层建筑顶部体和主体立面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实现建筑顶部遮阳、降温和节能等目标。

4.做好高层建筑的空间组织

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高层建筑的节能降耗方面需求,可以在设计大量采用透光性较好的玻璃和高分子透光材料,使得高层建筑室内的温度得到有效地控制,降低室内采暖需求而出现的能源消耗。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利用高层建筑的地下空间,修建停车场等,可以大大缓解地上土地资源紧张的局面。

5.扩大新技术在设计的应用范围

高层建筑设计中应该选用太阳能电池板、中水循环利用等新型技术,使用的新型材料还有双层呼吸式玻璃幕墙、无机环保装修材料等。这些新技术符合绿色设计的理念,能够降低能耗,对人们的健康也有裨益。

结语

根据上文所述,文章主要就高层建筑绿色设计策略进行探讨。总而言之,高层建筑的绿化策略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研究项目。它既满足了人们节能环保的要求,有节省了资源利用率,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优化了效率和效益。它是逻辑学和美学的有机统一,是技术进步和城市发展的表现。以目前来看,绿色环保战略在建筑行业的运用前景还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许海龙.高层建筑设计中绿色策略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3.

[2]宋益淦,王玉初.探究高层建筑绿色设计策略[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

[3]赖智勇.低碳设计理念在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4.

绿色建筑的起源篇7

关键词:绿色建筑;技术;资源

如今,社会跟随着科学技术的前进脚步快速发展,相应的我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如此对环境所造成的负荷和对自然生态资源所造成的破坏也越来越大。在这其中,为满足我们住房要求的高楼大厦占到了很大比重,当前我国由于没有相关的规定来节制建筑业的资源消耗,建筑房屋占用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合理的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造出满足人们需求的建筑已成为社会越发迫切的需要。因此,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已到了刻不容缓的阶段。

一、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这种建筑理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国家,相对于东方国家而言他们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有着更深刻的认识,更着重于绿色建筑的发展。对于“绿色建筑”一词中的“绿色”并不仅仅指的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环保,它还包含着“使用绿色资源”、“不破坏生态平衡”等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其中。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一栋大厦的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整个周期都是要消耗资源和能源的,当然也会不可避免的对环境造成破坏。绿色建筑是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满足人们需求等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所诞生的。这样看来,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是密不可分,如此,我们也可以称其为可持续发展建筑。

二、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鉴于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口大量的转入城市,城市住房建筑要求日益迫切,为避免能源消耗的持续增加和对环境的越发破坏,我国必须马上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同时也要建立起一套能评判绿色建筑标准的完整体系。在2005年10月,我国建设部、科技部正式办法了相关的技术指导条例――《绿色建筑技术导则》。2007年12月,中央在经济工作会议中强调指出“必须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把推进现代化与建设生态文明有机统一起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由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和人们绿色理念的淡薄,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水平与他们而比已相去甚远,同时相关法制的不完善、对绿色建筑的研究分析深度不够,对绿色建筑的理解不够透彻等一些因素也是造成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原因。

三、推荐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策划方案

绿色建筑是关乎到全社会人民利益的,所以它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人民的支持,同时也需要有法律的强制干扰、道德的约束指引来保证其良性的发展。针对我国当前绿色建筑发展所存在的不足,我们可采取以下措施大来推荐我国绿色建筑发展。

1、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在《中国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相关条例中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必要的补充,此外还要有低一层次、对建筑节能针对性更强的法律法规出台,配合统一的基本法律,达到双管齐下的效果。

2、制定完整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事物的生成好坏都要有所评价依据,我国的绿色建筑体系还处于发展阶段,没有能科学全面、简明易操作地对绿色建筑有一个公正的评价,国家建设部应马上出台相关手册。

3、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国家相关部门应对绿色建筑设立专业的研究所,能更深入、全面的对绿色建筑有所研究,同时也可以在大学开设有关于绿色建筑的建筑专业,培育绿色建筑方面的人才。

4、加强民众的绿色建筑观念:在民从、学生中开展系列的绿色建筑专题讲座活动,使他们认识到绿色建筑发展的必然性、可行性和实惠性。如此扩展绿色建筑发展的民众基础。

四、绿色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实施

绿色技术与普通的科学技术相比而言更为环保,更加充分的利用了自然资源,节约了资源消耗。出于经济目标、环境目标的双方面要求,绿色技术有着统一环境、社会、经济效益的原则。

1、绿色材料在绿色建筑施工中的运用

1.1绿色混凝土材料

建筑物的绝大部分是由混凝土材料所构成的,所以把绿色混凝土材料应用于绿色建筑是十分有价值的。制作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相对于常规的混凝土材料而言,高性能混凝土有着更优良的耐久性、适用性、工作性、各种力学性能,更能经济地稳定建筑;利用建筑施工中的废弃混凝土生产的绿色混凝土。

1.2木材

木材是环保材料,随着当代科技的发展,它也以更多的形式应用到建筑中来。瓷化木材具有优异的疏水、稳定、阻燃等性能。这种木材特别适合大厅家具和装饰;塑化木材在压缩、弯曲、剪切等方面有能更好性能,具有很强的抗磨和抗压能力。塑化木材可广泛用于地板装修工程中;疏水木材相对普通木材而言,膨胀率与吸水率都有大幅度的降低。疏水木材可以用作厨房装修、餐饮桌面等。

3、电器自动变频技术

一栋大楼的电器运行并不是时刻都要保持在满状态之下,变频技术是在建筑物电器,如空调,灯管等。在负荷需要改变时(如人流减少,室个温度变化等。能通过对电器各部分设备进行变频调节来降低总体能量输出以适应负荷需求的一种自动化技术。这样可以节省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5、屋顶绿化技术

随着城市建筑建筑覆盖率持续增高,城市绿化面积日益减少,屋顶绿化技术成为了能改改善城市环境的有效措施。屋顶绿化即在屋顶种植一引起易活,需少量人工护理,易繁植的植物来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但这种技术实施时保证建筑顶部的防水层不被破坏,不影响住房舒适。

五、小结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必会有更多的新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出现,我们要大胆开拓,勇于进取,推陈出新,寻求出更多更合适的绿色新技术应用到我们的绿色建筑中来。同时,也要发展绿色建筑的应用群体,使民众接受绿色建筑,集思广益,使绿色建筑新技术的内容得以更丰富,更全面,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学征.中国绿色建筑的政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6(1)

绿色建筑的起源篇8

关键词:绿色建筑城市涵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也造成了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和自然生态资源的破坏,出现了一系列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在南极上空发现臭氧层空洞、出现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水污染与水资源缺乏、酸雨、生物多样性丧失等,这些环境问题构成了对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的巨大威胁,环境与发展成为了全人类共同关注的热点,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整个建筑业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消费方式和其生态意义,抛弃那种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建筑模式,而把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原则,具有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提高室内环境质量等性能的绿色建筑作为新世纪建筑业发展的方向,把提高建筑的生态环保性能作为整个建筑业的发展目标。

一、我国建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的建筑行业能耗巨大,已经制约了经济发展,我国幅员辽阔,资源分配不均,总体上仍处于能源短缺的局面。传统的建筑物的能耗问题,对于需要保持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的中国而言,是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逐步改造现有建筑、降低能耗,在设计、建设新建筑时考虑节能和环保,是时不我待的重要任务。

随着环保理念的普及,已经有一部分建筑商和设计师开始追求绿色建筑的营建。人们在追求建筑质量的同时也开始关注环境质量,力求在确保材料的坚固耐久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材料消耗对环境和能源的影响。毋庸置疑,人们的环保意识在逐步加强,通过引进、消化、借鉴,先后开发出环保型、健康型的壁纸、涂料、地毯、复合地板、管道纤维强化石膏板等装饰建材,这些“绿色建材”将为建材业带来一场新的革命。另外,对目前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如噪声、粉尘、大量建筑垃圾、油漆、涂料以及化学品的泄露、资源能源的消耗如生产生活水电的消耗,装修过程中引起投诉较多的油漆、涂料、胶及含胶材料中甲苯、甲醛气味的排放等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的建筑行业已经开始想绿色建筑的方向发展迈进,作为未来建筑发展的必然形式,早一些着手建造绿色建筑,就能够少走一些弯路,避免更大的浪费。

二、绿色建筑的涵义及特点

1、绿色建筑的涵义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作为一个感念,绿色建筑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绿色,而是指这种建筑可以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无害于环境,这种绿色建筑以人、自然环境、建筑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的同时,力求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因此可以称之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

2、绿色建筑的建造特点

绿色建筑的材料以天然材料为主,其在施工中使用的木料、砖石、油漆等等都要经过处理、检验,以确保其对人体的无害性。而且绿色建筑还鼻血根据周遭的地理环境,因地制宜,设置太阳能、风能等以自然能源为主的采暖、发电设施,已达到充分利用天然可再生能源的目的。另外,绿色建筑从施工建造到使用到最后拆除的整个生命周期也都应与环境相和谐。也就是说,绿色建筑不仅要考虑其建造是否与其外部环境相和谐,还要考虑其原料是否“绿色”,拆除后是否还可以循环利用,以及如果建筑废弃不用需要拆除时能否尽量恢复原有的自然环境等一系列问题。

三、绿色建筑建造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绿色建筑的设计阶段

作为绿色建筑的重要阶段,绿色建筑的设计,一定要体现环保健康和节能的特点,这就需要采用整体设计。所谓整体设计就是指在建筑设计的初始阶段,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通过被动式建筑设计、建筑参数优化设计等建筑设计及技术手段,结合周边建筑及环境的影响,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有机能源的依赖,创造舒适的人居化境,在设计中,做好整体规划,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减少重建。例如南方地区绿色建筑成功设计最关键的因素一是通风,二是遮阳,三是建筑立面绿色和屋顶绿化。这三项非常简单的技术应用可大大降低空调的使用,可使建筑能耗降低50%以上;在北方,需要在建筑墙体中加仁非常厚的聚乙烯泡沫保温材料,因为北方冬天的室内外温差可高达40℃以上;而南方室内外温差一般不超过100C,这种气候条件下就不需要特别加强墙体构造来保温。

2、施工阶段是绿色建筑的关键

施工是建筑中能耗消耗最多的阶段,在施工中,使用健康和节能的材料和设备,强化绿色建筑的施土技术,是绿色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手段。

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的节能环保是绿色建筑的关键。例如合理使用经济适用的节能技术可在满足舒适要求的同时使建筑节约1/3左右的能源费用。因此在施工阶段,绿色建筑要求采用低能耗健康环保建材,要充分考虑遮阳和日光利用的高性能集成窗系统,与此同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系统的使用、高能效设备和用具的使用也是关键。

传统的施工方法以满足工程本身指标,如工程质量、工期、成本等为根本目标,很少考虑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当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与工程质量、工期、成本等发生冲突时,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更是被直接放弃。而绿色施工却与之截然不同,建筑物绿色施工是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进行控制,强调施工全过程“四节一环保”。就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环保优先为原则,追求高效、低耗、环保,统筹兼顾,实现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效益、环保综合效益最大化,是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施工方法。

3、绿色建筑的最终功能是满足使用的功能

绿色建筑要求环境品质能够满足环保健康和满足人们的舒适性。所谓环境就是指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室内环境品质的两个关键因素是室内热环境问题和室内空气质量问题,这就要求室内环境采用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技术,并且采用分户计暖等措施来进行节能:室外环境则要采用节水、绿化等技术措施,使之能够达到美化心灵,陶冶情操的目的。

绿色建筑的起源篇9

关键词:绿色建筑,工程实践,优化决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那些在整个使用过程中,能够极大实现能源节约、环境保护、适宜人类健康居住、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在文献[3]中的《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明确的指出绿色建筑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包含了节约用地情况、能源节约与利用情况、水资源节约与利用情况、材料节约与利用情况、建筑的室内外环境状况等。

绿色建筑是在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环境问题与能源问题的背景下提出的,因其能够极大的提升建筑的节能环保功能,其应用和推广必将对能源紧张局面起到极大的环节作用,对环境破坏起到有效的遏制和改善作用。然而,由于绿色建筑是一个新近兴起的理念,在现实的实践中严重缺乏具体的实践方法,从而使得我国在绿色建筑方面的理论以及实践仍然停留在初始的概念阶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引入一个理想化的绿色建筑模型,通过技术、经济、环境、效能的评估,决策和优化建筑方案,使得现实中的建筑在既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最接近于理想中的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概述

具体来讲绿色建筑体现了低碳、环保、全寿命与和谐的特点。绿色建筑即包含了低碳环保的理念,同时又区别于低碳环保,它是一个比低碳环保范围更大的概念,其既包含了建筑本身的舒适健康性以及资源与能源合理利用性,同时又有全寿命的概念。全寿命是指在整个建筑使用生命期限内,建筑都能够实现健康、使用、高效的功能,及时在建筑报废阶段,其废料也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在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性方面,绿色建筑倡导创造自然,从而使得人类更好的生活在其中,倡导工程建设与自然的双赢,而不仅仅是对自然能源与资源的消耗。

绿色建筑模型的建立与经济技术影响

绿色建筑模型

现有的条件下,绿色建筑只能存在于试验模型状态,无法实现完美意义上的绿色建筑。高效的土地利用、较低的能源消耗、较好的人类居住环境、有利于改善自然环境只有达到这样的标准才能成为绿色建筑。在研究绿色建筑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现有的经济与科技因素。客观的来说绿色建筑实践在现有的各种条件限制下是无法实现的。即使是在实验室状态下,其实现仍然存在较大的限制。

绿色建筑受限于经济条件并与经济同步发展

绿色建筑的施工建设,首先涉及到的问题是工程投资问题,探讨工程投资问题就不得不考虑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投资是绿色建筑创建的重要方面,然而,一项绿色建筑的全寿命运行不可能依靠无休止的投资进行完成。理论上依靠可再生能源,比如太阳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太阳能仍涉及到收集、储存、利用等多个环节的投入,这样无休止的运行下来,势必造成极其沉重的经济负担。因而,适当的投资是现有经济水平条件下建设绿色建筑的主要思路。当然,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绿色建筑的投资会不断增加,建筑也会变得不断绿色。

绿色建筑受限于科学技术条件并与科技同步发展

绿色建筑各项功能的实现离不开科技,科技是绿色建筑不断具体化的重要保障。例如,高层建筑与城市化是现阶段城市用地节约的重要途径,然而,高层建筑与城市化虽然解决了节地问题,同时也带来了热岛问题,给自然环境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如何即实现节地又实现与环境的和谐共生,这是现阶段的一个难题。当然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个问题将会在不久的将来被一一解决。

现有条件下的绿色建筑模型

鉴于绿色建筑受到来自经济与科技条件的限制,并且伙同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而发展,因而,为引导工程实践看齐于绿色建筑理论,有必要建立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的绿色建筑。在选址、节能、节材、环保等各个细节树立标杆,区别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评价的思路,应当从各种技术、材料的选用出发,列举出应该达到的和应该避免的方案,建立各个环节具体的标准做法或者推荐做法,从围护结构到设备选用,从材料推荐到工艺要求,从能源利用到室内环境质量,从建筑功能到环保影响,必须有具体的技术要求和参数,以利于实际工程方案的选择和优化。这样的模型可以是一整套的选择程序,从建筑、结构、设备等各个专业,帮助用户对建筑的各个细节进行决策。

建筑的绿色指标分析与方案优化

科学的评价手段、优化分析及方案决策

绿色建筑涉及内容较多,过多的内容使得评价与优化比较困难,有必要引入科学分析方法。决策方法一般应用数学方法量化比较客观。首先输入现有的条件与目标结果,对比分析各方案,实现方案决策。通过数学方法细化各种相互关联的目标指标,进行比较计算,确定最合理的决策方案。

根据经济技术水平与建筑内外条件具体确定指标与权重

经济技术和建筑内外部环境条件是绿色建筑中较为重要的几个指标,其指标的权重可以通过《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提出的指标体系的几个方面,通过目标分解,最终分解到具体的技术措施和目标参数上,同时根据不同的实际条件以及需要,确定各指标的比重。

综合运用计算机进行模型建立

计算机是现代工程领域模型建立必不可少的的工具设备。计算机有助于绿色模型的建立。鉴于绿色模型含有较多的技术数据以及个性化的条件。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的应用程序构建各种模型,针对模型中不同的条件和需要,绿色建筑可以通过人际交互进行实况的模拟。首先进行建筑固定特征条件的输入,这些条件包括水、电、环境、地质、规模等条件。其次,计算机能够向人们提供各种条件和目标存在的问题,并就现存的条件,推荐最优的方案,最终构建满足各项条件的技术方案。

总结绿色建筑方案规律与应用

通过绿色建筑与工程实践的结合,能够极大的方便工程人员及研究人员总结出较多的规律性的技术方案,从而将这些规律性的技术方案确定为各个专业领域的规范和标准。绿色建筑与建筑的内外部特征以及环境之间存在着较为紧密的联系。虽然现阶段无法准确的评估这种联系,但可以通过相似技术方案取的相近的目标,进而寻求这种规律,应用这种规律,从而最大程度上实现绿色建筑。

参考文献:

杨赟,魏全.绿色建筑评价的物元模型[J].山西建筑,2007(29).

徐莉燕.绿色建筑评价方法及模型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绿色建筑的起源篇10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约能源;低碳环保;发展趋势

引言:“绿色建筑”的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环保与节能。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室内空气污染、建筑光污染、建筑声污染、视觉污染等防治要求也随之进入建筑环保考虑范围。节能直接体现为对电、气、水、热和建筑材料的节约,而各种资源的节约必然减少对环境的掠夺损害。总之,“绿色建筑”就是环保的,节能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1.目前绿色建筑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就我国来说,很多人对绿色建筑的概念理解存在相当的偏差,集中表现为绿色建筑的本质诉求没有充分得以传播,绿色建筑的实现路径和形式没有得到科学的推广。同时,很多建筑企业和单位虽然打着绿色建筑的“旗号”,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只是“徒有其表”,而缺乏实质内容。

1.1绿色建筑的概念认识不够全面

绿色建筑是一个全新的建筑概念,也可以归类为生态建筑和自然建筑的范畴。将绿色建筑纳入城市整体建设规划的版图,体现了城市化过程中人们对于大自然、美好环境与和谐生态的需求,也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状况下建筑升级的必要性。无论是生产类建筑,亦或是生活用的建筑,都具有固定的样式和外观。传统的建筑在中国人的概念里一般都是方方正正、严密紧实的,而绿色建筑更加注重建筑的采光、通风、透气等功能,根据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生态的和谐,注重建筑的实用性,忽略建筑的外在形式。

1.2绿色建筑的推广定位不科学

以我国为例,南北方对于绿色建筑的理解和设计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北方由于冬季漫长而寒冷,因此在绿色建筑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保暖、供暖设施的设计、开发;南方往往因为气候条件而注重防潮、通风设施的设计。这就是地域不同带来的绿色建筑推广的差异,同时也体现了绿色建筑的多样性和功能性。同时,很多人认为绿色建筑就是城市建筑,或者将二者紧密联系起来,其实这也是严重的误区。真正的优化级别的绿色建筑,并非只能在城市中推广,在农村地区同样可以适用。绿色建筑与所在区域、地域关系不大,凡是体现绿色建筑本质的建筑样式,都是值得推广和普及的。

1.3绿色建筑的评价和认定体系不完善

绿色建筑是否符合标准和要求,是否与建筑市场发展、人民群众的需求相一致,这是很大的问题。当前的建筑市场,可谓鱼龙混杂、参差不齐,很多唯利是图的建筑商为利益而严重牺牲建筑质量,往往打着绿色建筑的名号,但是建筑物跟真正意义的绿色建筑相差甚远。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由于当前绿色建筑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必须完善绿色建筑的认定、审查与评价的机制、体系。要知道,只有符合认定标准的绿色建材,才能发挥出建筑物节能减排、包含环境的基本功效,才能符合人民群众的居住、生活的诉求。同时,绿色建筑的一个现状就是,很多人认为绿色建筑的推广、发展职责全在政府或建筑主管部门,这其实也是错误的思维。绿色建筑的推广和普及是全社会的责任,与每个人的工作、生活密切相关,这一点必须区分清楚。

1.4建筑污染与现代生活要求的矛盾

随着人民生活的日益现代化,新型建材制品,建筑装饰材料及日用化学品的使用不断增加,这些材料室内外释放有害化学成份,造成污染物的不断增加,致使室内外环境质量显著恶化,各种疾病增加。建筑污染主要来源于建筑材料、室内装饰材料和生活用品中释放的有害气体和放射性污染物,这些材料如:各种人造板;树脂隔热材料;含醛类消毒防腐剂的水溶性涂料、天然石材、工业废渣制品等。建筑污染物危害很大。如:甲醛等有害气体对皮肤粘膜和呼吸道的刺激作用。甲醛能与蛋白质结合,高浓度吸入时出现呼吸道严重的刺激和水肿,眼刺激、头疼以及皮肤和呼吸道疾病。可吸入颗粒物:来源于吸烟、地面扬尘、它不仅为微生物的载体,其本身就含有有毒物质或其它疾病、致癌物。并与空气中的Co,(二氧化碳)作用,加剧对人体的伤害。放射性(伽马射线):是天然放射核素对人体构成外照射危害的主要成份,如:大理石、花岗岩等天然石材,掺工业废渣的建筑装饰材料等,是导致Dna链的畸变,成为细胞癌变的根源。

2.在现实中如何构建“绿色建筑”的理念

2.1发挥“绿色”规划设计的龙头作用

建筑物的形成始于规划设计,首先要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体现“绿色”,使建筑内外环境尽可能符合环保、节能减排等要求。目前,建筑规划设计对“绿色”的着力点,还滞留在绿化美化间距采光通风等较为直观的初级阶段,在如何控制气、光、声、视觉、精神污染等更高层次上,尚须探索进取。

2.2尽量选用绿色建筑材料与构配件

首先在建筑材料及设备的选择上,要坚持“工艺先进、技术可行、精心选材”的原则,所有材料、设备必须符合“质量优、无毒害、无污染、工艺先进、且易施工”的原则。强调先选用绿色建材,主动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材料制品。例如在外墙砖以及地面砖等天然装饰材料的选择上,应避免采用放射性成份超过国家标准的天然石材,若选择不当,会成为人体健康的隐形杀手。而节能建筑体现了节约并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

2.3坚持“绿色”施工

按传统施工方法,将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和噪音、废气、废水以及其它有机化学污染,这些污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施工阶段,有的还延伸至使用阶段造成长期危害。因此,必须改变传统施工方法,倡导全新的“绿色”施工。

3.绿色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

3.1绿色建筑将成为建筑行业的主导

前面已经提到,绿色建筑当前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即绿色建筑的概念、形式和实体仍然处于起步时期。但是,绿色建筑具备的优势,与当前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不谋而合的,其发展前景不可限量。也就是说,绿色建筑比较成为未来建筑行业的主体和主导力量。将绿色建筑作为未来建筑发展的主要样式,其正面影响和积极意义十分重大,同时也符合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和生产生活的基本诉求。

3.2绿色建筑将根据低碳环保,节约能源

虽然现在很多建筑都打着绿色建筑的旗号,但是往往都是徒有其表,很难真正满足绿色建筑的标准要求。展望未来,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绿色建筑将更加符合低碳环境、节约能源和生态平衡的要求,更加体现“绿色”的概念。比如,随着绿化配置技术、绿色环保材料技术的发展,绿色建筑的整体水准也必然得以提高。

3.3绿色建筑的市场前景十分光明

建筑行业是一个大的产业链条,诸多的经济利益与之密切相关。就未来的趋势看,绿色建筑引发的建筑市场变革是指日可待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绿色建筑随着技术进步与产业成熟,必将为建筑市场的繁荣提供更大的动力支持。可以断言,绿色建筑市场的未来发展是十分光明的,绿色建筑带来的产业回报也是值得期待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