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十篇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十篇

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2:31

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篇1

关键词:经济;科技;协调发展;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01

一、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的基本含义

所谓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指的是通过建立经济与科技之间的合理关系,使经济与科技相互作用,促进经济增长、科技进步。现阶段,科技的发展应该超前于经济发展,对经济发展发挥先导作用。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的基本含义则是:(1)经济发展支撑科技进步。(2)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3)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起先导作用。(4)经济发展水平应该与科技发展水平相当,若是差异过大,无法体现经济与科技之间的协调性。

经济与科技的协调发展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系统的内部协调。(2)经济发展促进科技系统的内部协调。(3)经济与科技运行协调。具体表现在:经济水平和科技的投入相协调、经济科技外部协调。经济水平和科技的投入相协调指对科技的投入总量、对科技的拨款、全社会范围内的科技贷款以及技术引进用款等占总量份额在一个适宜的水平上。经济科技外部协调指的是科技成果的应用率提高、反映物质投资与智力投资平衡的指标在一个适宜的水平上,科技综合实力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正相关度提高等。

二、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要求

(1)描述功能。通过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较为全面、深刻且客观地动态反映经济与科技各个领域的现状,既能够反映经济系统、科技系统各自内部因素间的对比关系,又能够反映经济与科技两者之间的关系。

(2)解释功能。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要既能够测量出经济与科技两者之间协调的成都,而且还应该有能够帮助判断协调原因的指标。

(3)预测功能。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应该拥有能够利用近一段时间内历史、现状指标的动态变化特点,预测未来经济、科技各自的发展趋势和协调趋势,从而制定相应的对策。

(4)预警功能。预警功能是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最重要的功能。能够通过研究经济与科技的协调发展规律,分析出影响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和相应的数量关系,制定适应的指标阈值,将其作为经济与科技严重失调的数量界限。若是靠近或超出这一界限,能够及实地发出预警。

三、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

(一)R&D投入额和R&D强度指标

科技进步需要人力、物力投入以及资金投入,现阶段资金投入对科技进步起到的作用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R&D投入水平通常采用R&D投入额和R&D强度两个指标来表征。R&D投入额,指的是一国对R&D的投入总量,计算方法为:

R&D投入额=R&D经费内部支出+R&D经费外部支出-企业以外的单位资金投入本企业、委托本企业进行R&D活动的R&D经费支出额

或:R&D投入额=企业进行R&D活动的R&D资金支出额+企业R&D资金外部支出

R&D投入额指标能够反映科技投入的纵向变化,但不能反映经济发展与科技投入的相关性。

而R&D强度指的是R&D经费占GDp的比重,能够较好地反映经济发展与科技投入的相关性。R&D强度低则表示科技投入量不足,经济缺乏对科技的支撑力度。横向比较R&D强度,能够清楚地看出经济发展对科技的支撑程度。

(二)索洛:技术进步对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

美国经济学家索洛用增长速度计算科技进步对产值的增长速度的贡献,他提出的计算公式是:

y=a+αk+βl

上式中,y是产出增长速度,k是资金增长速度,l是劳动者人数增长速度,a是技术进步速度,α和β分别是劳动和资金产出弹性系数。

进一步分析可得出科技进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即:产出增长的贡献率=技术进步速度比上产出增长速度。

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在索洛公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经济增长的来源,一是来自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变化,二是来自投入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提出了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计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如果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大于要素投入量的贡献,那么经济增长模式属于集约型,否则为粗放型。

(三)R&D弹性指数

科技投入快速增长,并且科技的发展超前于经济的发展是当今经济与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反映这一特征的重要标志是一定时期内,R&D的增长速度比GDp的增长速度快,用R&D弹性指数来描述这种关系,R&D对GDp的增长弹性大于1,则表示科技的投入增长适当超前于GDp的增长,这是发达国家与地区的普通状况。

(四)位差

位差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位置科技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能够说明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水平在区域内所处的位置是否相当。经济综合指标可以用GDp总量或者人均GDp,技术综合指标可以用科技发展R&D投入额和R&D强度等指标,计算出的位差越小,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协调程度越高。

四、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分为3级,一级指标是经济科技协调程度指标,二级指标包括科技内部协调指标、经济科技外部协调指标以及经济内部协调指标三个指标。三级指标是反映经济、科技内部协调的子指标和反映经济与科技外部协调的子指标。

科技内部协调的评价指标包括科技投入结构、科技人员结构、科技成果数量和成果等三个方面的指标,如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投资比、科技人员各个等级职称的人员比例、技术出口额等。经济科技外部协调的评价指标从经济水平与科技投入水平的协调性、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经济与科技运行的协调性三个方面来看,有科技成果应用率、Gnp增长率等。经济内部协调的评价指标则可以从产业结构、贸易结构、地区布局等多个方面来看,有恩格尔系数、各地GDp等等。

五、小结

综上所述,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按照经济与科技协调程度、内部协调、子系统等来分为3级,每一级都有对应的具体的评价指标。笔者认为可以从科技投入的强度、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R&D弹性指数、位差等四个方面来评价一个区域内经济与科技的协调程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分析预测未来可能的趋势,以此为依据来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战略。

参考文献:

[1]孙喜杰.科技与经济协调增长的指数规律分析:兼论科技规模“指数增长”佯谬[J].科学研究,2012(06)

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篇2

以农业作为研究对象,实证农业科技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关系。首先,对现代农业的发展情况进行简要概述;主要分析农业科技资源、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通过选取一些年份的统计数据,利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农业科技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希望通过该文的初步论述引起更多的关注与更广泛的交流,从而为该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与实践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以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科技资源;农业经济发展;关系实证

我国是传统型的农业大国,尤其是在工业和技术得到大力发展后,又反哺于农业的发展思路,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现阶段,我国的科技贡献率在50%左右,但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广大,加上技术与资源分布不平衡,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农业依然停留于弱势产业、靠天吃饭的困境之中。例如,陕西省北部地区、南方部分地区的土质变化等,均造成了我国农业向现代化转型升级的阻碍因素,因此,应该加大科技投入、合理进行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以下就该问题展开具体说明。

一、概述

在本次研究中,以时间序列分析相关理论、方法作为基础,从而展开对农业科技资源、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按照基本理论要求,所采取的属于定量分析,具体是通过计量的办法,以aDF对应研究农业研究、开发机构的各项投入,其要素包括设备、活动经费和技术人才等,重点是对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加以检验。若通过以上分析证实了序列的同阶单整性,再通过e-G两步法对形成关系的两个对象间的协整关系进行分析,看其是否属于长期均衡关系。另外,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观察短期动态关系,利用Grange因果关系进行逻辑讨论。

二、实证分析

1.基本情况说明

首先,本次研究变量选取有两大方面:一是农业科技资源;二是农业经济增长(Y)。具体来看,第一,主要是H-农业技术人员、RD-农业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m-农业机械总动力;第二,则主要是指农业总产值。此次选择的数据资料取自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8-2014),若存在数据缺失,则选取当年的平均值进行补阙。其次,需要说明的是,在协整关系方面,对数变换并不对原始变量发生影响,所以,在农业科技资源方面主要是取自然对数,将新的变量分别标记为LnY、LnRD、LnH、Lnm。本次研究所选择的应用软件为eviews5.1。

2.分析

首先,根据此次研究,在变量aDF单位根检验方面,变量总共得到12个,即上面的4个变量,加上LnY、LnRD、LnH、Lnm(民各于一阶差序列),2LnY、2LnRD、2LnH、2Lnm(二阶差分序列);具体根据检验类型,一一对应的对aDF统计量、临界值(1%、5%、10%)进行了细致分析,最终根据测算,得到了在不同的临界值方面的平稳或者不平稳性;结果为LnY、LnRD、LnH、Lnm均为二阶单整序列。其次,在协整检验、协整方程方面,应用e-G两步检验法、Johansen检验法。具体是先通过迹检验、最大特征根检验方面的统计量、5%临界值、prob.(均选择零假设、特征根);结果是四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当解释变量为农业经济增长之时,就可以利用oLS,即普通最小二乘法实现回归方程,即LnY=-11.733+2.743*LnH-1.279*Lnm+1.096*LnRDt=(-6.43)(5.41)(-2.89)(5.52)R2=0.9766F=209.2018Dw=1.006因此,检验整体通过,证实了二者间的关系。第三,设e为回归模型残差,就可以得到残差序列,然后进行残差的稳定性检验,方法依然是aDF单位根检验,需要注意的是,在e序列中,aDF检验值为-3.011794,通过分析对应的1%、5%、10%三个临界值,得到滞后期为3,因此判定它属于平稳型。具体是根据上面所说的软件SiC准则自动计算得出。第四,透过对误差的分析,即机械利用不足,两个对象的关系是正相关,前者推动后者;但存在误差,所以,需要借助于误差修正模型加以解决。本次研究选择Grange表述定理,即若存在变量X、Y时,且存在协整关系,那么短期非均衡关系总能通过一个误差修正模型进行表述,从而可以对不同时间序列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修正情况进行正确反映,即短期关联性小,长期关联性显著。因果关系检验则主要是透过零假设、F-统计值、p值、滞后阶数四个要素,进行不是格兰杰原因的分析。

3.结果

农业科技资源序列、农业经济增长序列均为二阶单整序列;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动态关系存在误差,应该进行偏离均衡方面的调整,力度约为60%,重点是对农业机械方面的拉动经济的因果性加以有效评估,认识到它的利用率不足问题;农业经济类型为粗放,但处于向集约型过渡阶段。

三、建议

首先,建议在农业科技资源方面,做好资源的科学配置,即减少无实践应用价值的科技及相关资源配置,增加有用的科技成果应用实验;最好是通过建立实验田的方式,进行多种、重复性的实验,以提高应用实践的频率,缩短研究与实践间的时间间隔。其次,注重对土壤、环境、水、气和生态等各方面的资源的深入分析,将生态、科学发展相结合。目前,我国农村广大地区环境恶劣、生态破坏严重,所以在这方面,应该关注可持续发展,科学理性地促进农业、生态和谐发展。再次,短期增加设备投入,硬件配置;长期做好技术型投入、资金型投入;使其得到可持续性发展。第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在这方面,应该借鉴袁隆平的实践经验,开设当地的研究机构,利用老师带徒弟,共同研究的模式,真正抓住农业发展的软要素,将科技与农业本身的要素进行结合,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因地制宜。

四、结语

现代农业依靠的是科技及相关的资源配置,只有通过资金、技术、人才、设备等方面的不断投入,才能更好地推动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地域分布方面存在着重要的制约因素,尤其是土地的分散性极大地阻碍了农业的集中化、精细化发展。最好是通过目前正在建设的农村合作社形式不断扩大对农业的革新,让土地实现集约化,挖掘出土地本身所具有的真实产出价值,减少地方政府过度依靠土地开发拉动GDp的增长模式,使我国的经济整体上趋向于平衡、正常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传喜,张俊飚,李树明,等.农业科技资源技术效率的测算与分析:基于农业生态区划的视角[J].中国科技论坛,2015,25(6):138-143.

[2]杨传喜.转型期引进农业科技资源的有效路径研究[J].经济纵横,2015,13(7):46-49.

[3]孟鹤,郭建强,张峻峰,等.北京地区农业科技资源供给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6,19(12):104-108.

[4]陈祺琪,张俊飚.农业科技人力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关系分析--基于种植业科研机构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5,6(13):90-96.

[5]徐敏.农业经济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效应研究: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分析[J].经济问题,2014,11(2):76-80.

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篇3

研究生教育与经济、科技发展的协调性是当前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学者们不仅在发展规模层面对协调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测算,[12]也逐步将研究重心深入至研究生教育的结构层面,讨论研究生教育结构与经济、科技发展的协调性。

研究生教育区域结构与经济、科技发展的协调性主要是指区域结构的构成要素--各区域研究生教育与该省市经济、科技发展之间所存在的适应和互动关系,其中区域主要限定于省域。对此,学界有“省域协调发展论”和“省域协调无用论”[]两种不同观点。笔者依旧秉持曾经提出的观点:各省市研究生教育与其所在省市经济、科技“应该协调发展”或“不应该协调发展”关键取决于对“协调发展”讨论的角度及其适用边界条件。从本土人才培养视角、权利匹配视角、层次结构视角及产学研合作视角看,省域研究生教育与对应省市经济、科技协调发展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协调”是一个内涵明确而外延模糊的词语,可感知而难以测量,众多学者_直努力为其注入实证性含义。有学者将研究我国省域研究生教育(含高等教育)与其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的30多篇文献进行了综述,发现测算方法主要有五种:观察思辨判断型、二维图示直观型、描述性统计观测型、回归分析拟合型及系统建模仿真型。所有测算方法有两个共同假设:(1)从整体上看,我国研究生教育区域结构与经济、科技的发展处于协调状态;(2)在整体协调的基础上,可以找到一个依据各省市经济、科技发展水平所确定的合理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从而判断各省市研究生教育与该省市经济、科技的发展是否协调。

虽然此类研究成果为本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我们认为仍有三个问题值得商榷:首先,研究所基于的假设--区域结构整体的协调性尚未得到验证,从而使已有成果的有效性受到质疑;其次,已有研究大多关注研究生教育区域结构与经济、科技发展的协调性现状,却忽略了协调发展的历时性特征,从而不能对研究生教育区域结构与经济、科技的动态互动特征做出较为精确的描述;此外,已有研究对经济、科技和研究生教育区域结构之间的作用路径有简单化的倾向,未能区分各类因素对研究生教育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基于此,本研究将从两个方面展开:首先,将借助协整理论?从整体上考察我国研究生教育区域结构与经济、科技的协调性;其次,在对整体协调性进行判断的基础上,将建立各省市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经济和科技之间的作用关系模型,依据各省市经济、科技发展水平估计出各省市研究生教育合理的发展水平,从而对各省市研究生教育与该省市经济、科技发展的协调性进行判断。

二、我国研究生教育区域结构整体与经济、科技协调性之实证分析

要从整体上判断我国研究生教育区域结构与经济、科技发展的协调性,首先必须明确“协调发展”的操作性定义。我们认为“协调发展”应具有三个可供辨识的特征:第_,系统内各因素的发展状态应为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第二,因素之间会自发维持长期稳定的关系,若某_因素的变化出现偏差,为维持各因素之间所存在的稳定关系,系统会自发地形成调整机制进行调整,进而达到新的平衡;第三,系统内各因素应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协整理论的数理模型怡好能对以上三个方面进行有效判断。协整方程的构建能清晰刻画出研究生教育区域结构与经济、科技之间存在的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误差修正模型的估计可对因素间的短期波动状态进行描绘,从而考察各因素是否在发展中形成内生的纠偏机制;此外,协整理论中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可考察区域结构与经济、科技在数据层面所呈现的动态因果关联。本研究基于协整理论所构建的整体协调性测量模型框架如图1所示。本节实证分析将主要围绕上述三方面展开。

指标、数据与平稳性检验本研究拟采用各省市的GDp衡量经济发展状况,为克服物价上涨带来的衡量偏差,以1981年的物价指数作为基期固定,测算出基于1981年物价的各年份物价指数,将实际GDp除以物价指数得到平减后的GDp;同时,以各省市在校研究生数来表征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区域结构;对于科技发展水平,采用各省市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内部支出作为指标。由于该指标也会受到物价变动的影响,也将其除以物价指数转化为平减后的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内部支出(简称科研支出)。三个变量的数据均为面板数据,时间跨度为2003年至2011年,其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1。采用的数据分析软件为eviews6.0。

为使变量转化为可进行协整分析的同阶平稳变量,必须首先进行平稳性检验。由于2003年至2011年各省市在校研究生数增幅波动较大,不满足数据平稳性要求,且数据为年度数据,因此我们用基于加法模型的不含季节趋势的指数平滑法对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同时为降低异方差,我们对各变量取对数。平稳性检验结果显示(表2久进行对数变化后,各省市GDp、科研支出和经过滤波处理后的在校研究生数一阶差分平稳。②

表2研究生教育、经济与科技的面板数据

我国研究生教育区域结构整体与经济、科技发

1.展的协整方程

协整方程构建的前提为变量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面板数据的协整关系检验方法主要有两种,第_种是基于面板数据回归方程的残差所进行的协整检验,是e-G两步法的推广,例如Kao检验和pedroni检验。第二种是基于Johansen迹(trace)检验所进行的面板协整检验,如Fisher检验。鉴于本研究面板数据在时间跨度上仅有9期,基于e-G两步法的检验更为稳定,同时本研究中面板数据存在异质的aR过程,因此我们对三变量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进行Kao检验和pedroni检验。?

表3研究生教育区域结构整体与经济、科技

表3显示,我国研究生教育区域结构整体与经济、科技之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即从整体上看,我国研究生教育区域结构与经济、科技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为消除模型估计中时间序列的异方差和自相关,我们运用pCSe(peroidSUReS?timate)方法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区域结构整体与经济、科技的协整方程进行估计,得到协整方程:lnte?=0.44Xlnge?+L05Xlngdp?+einge?为在校研究生数的对数,lngdp?为GDp的对数,1nte?为科研支出的对数。④协整方程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校研究生增加1%,科研支出将增加0.44%;GDp增加1%,科研支出将增加1.05%。

1.我国研究生教育区域结构整体与经济、科技的误差修正模型

协整方程表明:从整体看,我国研究生教育区域结构与经济、科技间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为保持这种稳定关系,三者所构成的系统必须对各变量的发展形成具有显著约束力的内生纠偏机制。我们在协整方程的基础上分别估计了三变量的误差修正模型,结果见表4。

误差修正模型结果表明:三个变量间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形成了显著的内生纠偏机制,对科研支出和在校研究生数的增幅有明显的调整作用。例如,当在校研究生数的增速超过科技、经济发展的速

度时,三变量所形成的内生调节机制能将在校研究生数的增速放慢;当在校研究生数的增速低于科技、经济所能支撑的速度时,三变量所形成的内生调节机制能将在校研究生数的增速加快。其对科研支出产生的纠偏作用亦类似。内生纠偏机制虽对GDp的发展有着显著影响,但由于GDp增幅还受到更多外部因素的影响,故模型整体并未通过统计检验。此外,同期GDp增速与在校研究生数增速存在着短期替代效应,当同期在校研究生数增速加快时,GDp增速有减慢趋势;当同期GDp增速加快时,在校研究生数有减慢趋势。

1.我国研究生教育区域结构整体与经济、科技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为考察研究生教育区域结构整体与经济、科技之间的动态关联,我们将运用赫瑞林(Hurlin)给出的方程进行面板数据格兰杰因果检验。需要注意的是,格兰杰因果关系与真实的因果关系之间存在一定区别。变量间格兰杰因果关系既非真实因果关系的充分条件,也非必要条件。格兰杰因果关系仅仅是真实因果关系在数据层面的反映。但无论怎样,变量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较之于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其真实因果关系存在的可能性更大。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区域结构整体与GDp、科研支出间不同滞后期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见表5。

表5表明:从整体上看,我国研究生教育区域结构与科技之间以及科技与经济之间均形成了较好的互动机制。科研支出的增幅与GDp的增幅有着双向显著的互动关系;在校研究生数的增幅对于科研支出的增幅在滞后2期到滞后6期间有显著影响,科研支出增幅在滞后4期时对在校研究生数增幅有显著影响。

三、我国各省市研究生教育与经济、

科技发展协调性之实证分析

我国研究生教育区域结构整体与经济、科技的面板数据协整模型、误差修正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显示:整体上,我国研究生教育区域结构与经济、科技发展相协调。这奠定了我们进一步分析各省市研究生教育与经济、科技发展协调性的基础。有学者曾提出经济社会对研究生教育区域结构的作用机制模型,结合其实证结果和本研究的目的,本着简化模型的原则,我们将模型调整为以下形式:

研究生教育区域结构受到各经济、科技以及本科教育区域结构的影响。影响方式有二:_是本科 教育区域结构、经济和科技直接作用于研究生教育区域结构;二是科技和经济通过影响本科教育区域结构从而作用于研究生教育区域结构。此外经济和科技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我们将依据此模型估算出各省市合理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从而判断各省市研究生教育与经济、科技发展的协调性。

1.指标、数据与描述性统计

在整体协调性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将进_步纳入更多指标来衡量各个变量,并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指标进行降维,从而更有效地测量各个变量。在校硕士生数、在校博士生数、高等教育经费投入、高等教育机构数和本、专科在校生数来源于2003年至2010年的《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城镇居民教育消费支出、各省市GDp和各省市财政收入来源于2003年至2010年的《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技术合同成交额、R&D内部支出和R&D人员全时当量来源于2003年至2010年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来源于2005年至2011年邱均平等人所著《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

1.模型求解及效应估计

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科技和经济的因子得分带入模型,控制经济和科技之间的相关性,运用路径分析方法求解,得到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见表7。由于该模型为饱和模型,故可完美拟合数据,并通过了非递归模型的稳定性检验,模型参数均位于单位圆内。我们发现科技和本科教育是促进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且科技的促进作用远大于本科教育。在控制了科技、本科教育及科技与经济的相关系数后,经济与研究生教育的关系从控制前的正向中高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59)转化为负向低度相关,这说明经济对研究生教育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科技和本科教育来产生。在科技水平和本科教育发展水平基本接近的省市中,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越低,如黑龙江、安徽、河北和湖南四省,三者科技得分基本接近,其经济发展水平排序为湖南、河北、黑龙江和安徽,但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排序为安徽、黑龙江、湖南和河北。⑦对本科教育而言,经济是影响本科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本科教育发展越好。剔除经济的影响后,科技对本科教育发展并无显著影响。

依据估计的参数我们计算出科技、经济对研究

生教育所产生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发现:在控制科技以及科技和经济的相关系数后,经济虽与研究生教育呈低度的负向相关关系,还具有通过影响本科教育来促进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正向作用。

1.各省市研究生教育与经济、科技发展的协调性分析

依据估计结果,我们得到了与经济、科技发展相协调的合理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和本科教育发展水平,将现实发展水平和依据模型拟合所得到的合理发展水平对比,得到了各省市研究生教育发展和本科教育发展的不协调值。⑨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测量误差和偶然性因素,各省份的不协调值大多会围绕完全协调状态(不协调值为0)进行上下波动。因而完全协调仅是_种理想状态,_定程度的不协调才属于现实正常状态。如何判断哪些地区的不协调程度属于正常波动,哪些地区的不协调程度是真正的不协调?借助于一些学者所使用的均值统计控制图,m依据本研究所计算出的各省市研究生教育发展不协调值的均值和方差,在5%显著性水平下,研究生教育与经济、科技发展的不协调值的均值统计控制图的中心

线和上下限为:

中心线:CL=0;

控制图上限:UCL=1.96Xa不协调值=1.08控制图下限:LCL=-1.96Xa不协调值二-1.08依据均值统计控制图,2003年至2010年研究生教育发展不协调的省市见表9。超前发展的省市包括北京和上海,滞后发展的省市包括山东、河南、江苏和广东。其他省份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均被判定为协调。

四、结论

本研究认为研究生教育的区域结构应与经济、科技实现协调发展。“协调发展”的基本特征包括三个方面:(1)研究生教育区域结构与经济、科技之间应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2)这种长期稳定的关系能够在研究生教育区域结构与经济、科技长期的发展演化中被系统内生的纠偏机制所维持;(3)研究生教育区域结构与经济、科技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只有我国研究生教育区域结构与经济、科技的发展在整体上处于协调状态,我们才能以各省市经济、科技的发展状态估算出合理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进而对各省市当前研究生教育与经济、科技发展的协调性进行判断。

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篇4

关键词农业科技资源农业经济发展实证研究数据模型回归残差

一、前言

一般来说,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科技资源之间的关系的分析,可以使用时间序列这一分析方法进行。所谓时间序列,是指利用aDF检验法对经济增长、机械总动力、人员技术以及开发科研经费进行检验,确定单整阶数,再利用e-C两步法检验确定协整关系,在通过修正模型建立,考察二者之间短期动态关系,从而达到实证研究的目的。

二、协整关系和数据模型建立

在农业研究当中,将农业科技资源和农业经济发展作为两个变量进行研究,其中农业科技资源可以分为农业技术人员(H)、农业机械总动力(m)和科研经费支出(RD)这三个方面,而农业经济增长(Y)指标主要来源与农林牧副渔以及其服务业的农业总产值。

在计算当中,数据来源主要参照《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及《中国科技统计年鉴》、这两部文献,为了避免在计算当中因数据缺少而产生异方差现象,部分地方可能会采用插值法进行补充,同时增加了变量之间的对数变换,利用eviews方法实例分析,将变换后新变量标记为LnH、Lnm、LnRD以及LnY。[1]

(一)协整关系方程与协整检验

前文中所提到的四个变量都是二阶单整变量,因此在验证过程当中,可以选择使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试证明LnY与其他三个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通过对于各序列线性趋势和截顶距滞后阶数检验我们看出,5%显著水平下,根检验和迹检验所具有的最大特征表明四个变量具有协整关系。

(二)数据模型建立及应用

对于相关要素之间的相同或者不同关系的判断,需要应用到关联度分析法模型。在当今学术界的多种模型算法当中,邓氏关联度分析法最为具有广泛性,同时也是相对而言最为成熟的一种算法。利用邓氏算法可以进行相关因素比较量时仅仅对同一系列的关联程度大小进行比较,并由此直接反映出同一序列密切程度。[2]

邓氏算法具体流程如下:首先将系统特征行为设定为序列Y,并有Y1,Y2,Y3,Y4……Yn,相关因素序列设置为X,则有X1,X2,X3……Xm,满足Yi(1≤i≤n),Xj(1≤j≤m),时间段相同时,二者为子母序列,选取指标无线刚化,转换原始数据格式,对各个指标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茶树列表:Δijk=│Yi(k)-Xj(k)│。

据《中统计年鉴》2014对东部十一个省的农业产值评估结果,根据邓氏算法进行量化处理,可以得出结论。[3]从2011至2015年这五年之间,农业新产品数量和农业新科技成果授权以及农业科学论文之间有着如下数据。2011年分别为-0.36、-0.55、-0.76;2012年分别为0.09、0.04、-0.31;2013年分别为0.72、-0.17、1.05;2014年分别为1.50、0.71、1.75;2015年分别为1.72、1.02、1.10。关联系数与关联度评价。

利用关联度计算公式可以得出,与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关联度分别为农业科技授权数量关联度为72.54%,农业新品数量关联度为56.24%,农业科学论文数量关联度为63.83%。根据灰色关联度评判标准:0~0.35为弱关联,0.35~0.65为中关联,0.65~1为强关联,其中农业科技授权和农业科学论文数量与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为强关联,从而可以证明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回归残差方程以及单位根、格兰杰因果检测

(一)回归残差临界值

由于时间序列当中经济数据的不稳定性,时长会出现“伪回归”现象,因此需要对两个变量采取普通最小二乘回归,[4]利用回归方程得出结果:lnLnY=4.138410+0.144251lnLnRD+e,其中e为估计回归残差。通过对于回归残差临界值比较我们可以得出表1: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农业经济发展来说,科技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投入可以起到发展作用,但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发展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不显著。

(二)利用aDF的单位根检测

对于单位根的检测来说,最常用的检测方法就是aDF检测法。aDF检测法依照单位根变量的原始序列,一、二阶差分序列,5%显著水平下,变量单位根的假设非平稳。经测量,LnH、Lnm、LnRD、LnY的aDF检测结果统计分别为-0.4617、0.3366、-4.9886、-6.3093,而p值则分别为0.88、0.97、0.0013、0.0001。从这当中我们可以看出,LnH和Lnm具有不平稳性,而LnRD和LnY相对平稳。

(三)格兰杰因果检测确定滞后阶数

上文叙述了农业科技资源和农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均衡关系,而其是否具有因果关系则需要进一步进行测定。利用格兰杰因果检测方式对其滞后阶数进行明确,一次来断定二者之间所具有因果关系。对于滞后阶数可以使用aiC的最小值进行测量,通过测量我们得出,农业技术人员的增减都会直接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而对于原假设来说,5%显著性水平之下,农业科技活动对于农业经济发展来说具有单项格兰杰因果关系,因此可以表明农业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会造成农业经济发展较大的波动。[5]

四、结语

我们对于农业科技资源和农业经济发展进行了变量研究,通过精确的模型建立和公式计算,得出了二者在不同阶段所具有的影响不尽相同,科技资源当中对于人员和专利的要求比较大,影响也较深;而农业新品的产出影响相对较小。

(作者单位为原通北第一农副业基地)

参考文献

[1]陈红玲.农业科技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以东部地区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09):220-224.

[2]王智伟.农业科技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关系实证探析[J].北京农业,2014(36):304.

[3]陈祺琪,张俊飚.农业科技人力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关系分析――基于种植业科研机构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5(13):90-96.

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篇5

合市场化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科技情报机构社会公益性与市场经济化的协调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科技情报机构;社会公益性;市场经济化;协调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情报事业从无到有,特别是自1956年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现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创建以来,走过了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50多年。总结梳理情报事业走过的创新历程,认真思考科技情报事业当前及今后的发展思路,对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科技情报事业又快又好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1、公益性科技情报事业蓬勃发展

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科技情报工作的开展。科技情报研究所是党和国家建立起来的公益性科技服务机构,其宗旨是:“要有计划地引进、收集、整理、复制和传递国内外科技文献资料、加强国内外科技情报交流,逐步建成适应我国科技发展的科技情报系统”。由此可见它是一支自上而下集中管理,全国唯一专业的情报信息服务机构,隶属于国家科技部。工作运作是在一种无报酬的社会公益模式下进行,无偿提供国内外科技文献,无偿进行了科技资料传递,无偿对外提供收集、整理、查阅服务,充分体现了科技情报研究所公益服务的优越性。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在党和国家的关心支持下,国家科技情报机构、各部委专业科技情报机构、各省科技情报机构纷纷建立,吸引了大批的专业人员进入科技情报行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科技阅览场所、科技信息平台,开展了调研、咨询、研究,为国家科技发展和地方科技进步、经济建设作出卓越的贡献,公益工作内容显著。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科学的春天来到了神州大地,各地市甚至部分县相继建立了公益性科技情报研究所,就四川省内情况,各地市科技情报机构人员在10-20人之间,各个专业的科技人员来到了科技情报行业,成为了当地科技工作的一支生力军,承担了科技文献的收集、整理和阅览,为科技人员提供查询和行业跟踪;科技期刊的编辑发行,为科技提供传播阵地;声像服务包括照相、录音、放映科技电影,开展科技普及活动;专题情报调研,为当地党委、政府提供决策信息,为企业发展提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为科技人员提供科技咨询报告;收集、编辑、推广适用技术,进入技术市场等。国际联机检索也在当时成为情报机构特别的获取国外信息技术的手段。科技情报研究所所开展的业务活跃在当地科技工作的各个层面上,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也得到了政府和科技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每年都有多项政府下达的科研课题,也获得了不少省级、市级科技成果奖励。真正成为了决策管理部门的“耳目、尖兵、参谋”。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科技情报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一是国家重视、投入稳定;二是人才资源丰富;三是信息技术手段领先。正是具有这些优势,科技情报机构作为政府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得到了快速发展,对科技进步的贡献作用突出,可谓是科技情报事业的春天。

2、市场经济对地方级科技情报工作的新要求

20世纪90年代初,在国家和社会转型浪潮的冲击和影响下,科技情报事业的优势正逐步弱化。1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信息爆炸时代的来临,社会公众获取信息的方式摆脱了对专门科技情报机构的依赖,科技情报所失去了独特的信息优势。传统的、规模较小、又没有专业特色的科技文献阅览室渐渐成为了摆设,大部分地市情报所首先砍掉了新增科技文献订阅的经费,并进而撤掉了这部分资源,科技期刊也面临因缺乏学术权威性而停刊,声像服务在互联网技术面前显得落后而被取代,就是最有特色的专题情报调研,也因为各部门自己的开展而渐渐失去了课题来源。2政府对科技情报事业的公益性建设重视和支持力度不够,忽视了科技情报工作的重要性。3情报专业人才的流失,由于经费的拮据与短缺,职工福利待遇偏低,办公设施简陋,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导致情报机构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有些人下海经商,有些人调动改行。传统的科技情报工作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面前由于转变太慢而显得举步维艰。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各显其能,探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路子。就连一些科技情报研究所的机构名称也改成了信息研究所。开始开展适用技术培训,挣取培训费。编写适用技术资料,收取资料费。办公司、办企业,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建立情报信息网站,延续信息服务。有成功者,部分转变为企业从情报机构脱钩,而大部分效果并不好。极个别情报机构被踢出局。整个科技情报事业落入了低谷。

3、科技情报机构社会公益性与市场经济化的取舍

进入新世纪,经历了市场经济磨练的科技情报机构开始意识到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同时也意识到公益性性质对情报机构生存和发展的极端重要性。1积极宣传,热情服务,加强各级领导对科技情报公益性工作的正确认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对科技情报信息的依赖,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任何时期都必须时刻了解国内外科技动态,把握国内外经济发展的脉搏,如果信息不全面、不充分,就不能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人们的信息意识较强,科技信息也会受到领导的重视,更会被企业重视,这种认知上的良性循环,不但促进了科技情报事业的发展,更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2建立科技情报公益体系,为支撑地方科技发展提供保障。我们抓住了科技管理部门转变政府职能的机遇,承担起了科技管理部门的部分工作职责。开展了科技项目查新服务,开展了科技成果登记和科技成果档案管理,部分地市情报所还承担了科技基金的管理,开展了农村科技服务咨询系统的建立和管理,夯实了公益的基础。《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更为各级科技情报机构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情报事业持续发展的平台,在省科技厅的支持下,各地市情报所依托四川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搭建了本地的科技文献资源平台,使各地市科研人员能够方便的进入国内的主要科技文献数据库,实现直接与省上科技文献资源平台的共享。我们还利用自建的内江市科技成果数据库与四川省科技发展中心合作,建立了四川省科技成果推广——内江二级平台,实现了地方科技成果数据与四川省平台的共享。又与中科院成都科技文献中心合作,开通了内江服务站,实现了国内外数十个大型数据库资源的无障碍查询使用。这些工作的开展,为建设内江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技术信息支撑,也有力的强化了自生生存发展的基础。

我们认为科技情报公益性是情报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我们也要认真执行国家《关于深化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等部门关于非盈利性科研机构管理的若干意见(试行)的通知》文件及中央关于深化科研机构改革的精神。所以,在强调科技情报事业公益性基础的前提下,市场化无疑是情报机构创新发展的突破口。在经历了市场经济的磨砺后,各个情报机构都在找寻和实践适合自身发展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新路子。有些情报机构开展的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突破了传统情报服务的概念,为情报机构探索市场化服务提供了新思路。有些情报机构开展科技咨询、项目服务或直接为企业提供咨询报告等业务,收到了很好的服务效果,也创造了可观的收益,从而推动了情报事业的创新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内江市科技情报研究所作为走在改革最前沿的情报机构,也正致力于加强科技情报服务的宣传,扩大情报服务范围,培养科技情报用户等工作,应该说有了较好的起步,在情报事业未来的发展中,我们也将不断地探索市场化服务的道路,以创新的市场化服务来加强和夯实情报机构的公益性基础。

4、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情报机构社会公益性与市场经济化的取舍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的。我们要用科学发展的观点和眼光,总结历史,认识现实,谋划未来,促进科技情报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国家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王伟军,甘春梅.Kpo的兴起与我国科技情报服务创新[J].图书情报工作.2010(12).

[2]宋亦农.对研究所科技情报工作改革的一点想法[J].中国科技信.

2009(03).

[3]岳朝静.对科技情报工作的再认识[J].云南科技管理.2009(01).

[4]陈予琳.试论基层科技情报工作的发展方向[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03).

[5]岳朝静.对科技情报工作的再认识[J].云南科技管理.2009(01).

[6]娄世红.提供适用技术信息是地方科技情报工作的重点[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07).

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篇6

关键词:黑龙江省;科技投入;经济发展;和谐度

中图分类号:F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0-000-01

一、科技投入和经济发展和谐度的概况

(一)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

科技投入是指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资源投入,通常情况下,其构成为人力资源投入与资金资源投入,它属于综合系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中涉及着诸多的因素。科技投入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经济转型与调整的坚实基础。

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分别为经济发展内容、方式与目的,其类型分为两种,一种为单纯的经济增长,通过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实现了粗放型的增长,另一种为全面的经济增长,通过生产科技水平的提升实现了集约型的增长[1]。

(二)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和谐度

和谐度主要是指黑龙江省科技投入和经济发展二者的关系保持融洽的状态,通过二者的相互作用促进社会的进步,使其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科技和经济作为两个系统,和谐度主要体现在发展速度、发展规模、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等方面,二者均保持着正相关。

二、黑龙江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和谐度的评价

(一)评价模型的构建

关于科技投入和经济发展和谐度问题的研究,其中涉及两方面内容,分别为科技与经济,在构建评价模型时,要对二者进行全面的考虑,具体的指标体系分为三级,一级指标为科技投入和经济发展和谐度,二级指标为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三级指标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投入与资金资源投入两方面。

(二)二者和谐发展存在的问题

关于黑龙江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和谐度的研究,借助模糊综合评价分析法,它属于综合评标方法,其依据为模糊数学,将定性评价转化为了定量评价。通过分析黑龙江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和谐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模糊综合评价集分别为: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集:

R1=(0.1345,0.2341,0.2875)

R2=(0.2344,0.2345,0.3245)

R3=(0.1234,0.5354,0.5034)

R4=(0.7454,0.7245,07003)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集:

R1=(0.2232,0.2342,0.2465)

R2=(0.2164,0.2145,0.2954)

R3=(0.4355,0.5435,0.2345)

R4=(0.7234,0.7156,0.7005)

二者的和谐差为R=(0.3054,0.3958,0.4262)。据此可知黑龙江省的和谐度系数为0.4262。

根据数据可知,黑龙江省的和谐度水平偏低,虽然其经济有着较快的发展速度,但科技投入的力度不足,未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黑龙江省科技投入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方面,科技投入能力不足。科技投入体现着一个地区的科技实力,科技投入的增加是增强地区综合实力的战略性举措,同时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均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虽然黑龙江省的经济有着较快的发展速度,但科技投入的能力不足,未能实现科技创新。具体体现在偏低的科技投入强度,不均衡的科技投入与不协调的科技投入比例[2]。

另一方面,科技投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较弱。在科技发展过程中,经济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科技领域才能够获得资金的支持,进而科技才能够实现发展。同时,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它推动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但黑龙江省的科技投入不足,未能满足其经济发展的需求,主要体现在科技活动未能全面开展,同时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存在明显的脱节问题,科技活动未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未能实现生产力的转化,二者的矛盾较为突出。

三、黑龙江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和谐发展的对策

(一)科技投入能力的提高

黑龙江省的科技投入比重相对较低,据研究表明,企业科技支出的强度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黑龙江省的企业在科技支出方面均高出临界点,因此,黑龙江省的企业要注重科技的研究,政府要对其提供优惠的政策,在政府引导下,以企业投资为主体,使企业科技投入强度比重逐渐提高,并构建多元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在此基础上,其科技与经济才能够不断发展[3]。

同时,黑龙江省要构建科技经费投资运行机制,此机制需要政府与企业的积极配合,政府要通过立法,对其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同时,企业与金融机构作为科技投入的主体,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再者社会各界也要广泛参与,使融资体系具有创新性与完善性。

(二)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

科学技术成果要积极转化,高新技术产业要加快发展的步伐,通过自主创新,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并培植具有竞争力、特色优势与品牌效应的企业,在市场的引导下,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有效结合产学研。产学研的有效结合,集中了优势力量,利于重大项目难点与重点的突破,为支柱产业与创新型行业提供了可靠的科技保障,利于其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同时,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通过研发力度的加大,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良好的环境[4]。

(三)发挥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黑龙江省要注重信息化的建设,通过相关系统的建设,为企业、科研院校与高校提供交流的平台,此时易于科技成果的转化,科技投入的增多才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黑龙江省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要加大科技投入的比重,政府与企业均要注重对科技的投入,政府要引导资金的投入,并完善协调机制,使各个环节实现有效的沟通,在此基础上,科技将不断创新,经济发展将更加稳定。

四、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研究了黑龙江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度,根据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旨在促进黑龙江省科技和经济的和谐、稳定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乔朋华,郑继兴.黑龙江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22:59-62.

[2]杨帆.吉林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

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篇7

关键词: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体系建设。

农业技术经济学是研究农业、技术和经济相互渗透的新兴学科,建设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对于发展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加速农业的现代化进程,都有重要的意义。农业技术经济学自创建以来,解决了一些农业技术经济的实际问题,为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随着中国已加入wto,中国农业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农业技术进步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使农业技术经济学在新的形势下为我国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是当前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建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发展现状

(一)产生与发展

农业技术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1980年3月在广州召开的全国农业技术经济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为标志。从此,我国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81年全国统编教材《农业技术经济学》出版,它确定了研究建立起本学科理论体系和系统研究方法的基础,规定了明确的研究任务。这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建设起始阶段。毫无疑问,在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建设阶段,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978年,在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下,设立二级学会-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1983年改为“全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从1989年起每年开始独立召开会员代表大会,1993年被民政部批准为全国一级学会,改名为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在学会的推动下,农业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被系统的应用到农业生产决策中去,农业技术经济理论体系在实践中逐渐构建起来,并且通过多次农业技术经济学术讨论会而逐步推广应用到农业和农村经济中。以1981年到1986年原农牧渔业部经管总站在全国部分省、市、自治区开展农业技术经济效益评价为例,农业技术经济研究的成果广泛的应用到了全国各地。据1986年在山东青州召开的全国农业技术经济效益评价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统计,1984年,全国进行试点工作的有17个省,71个县,133个项目,到了1986年,增加到28个省,659个县,1316个项目。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取得了一些发展,如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等一些专家学者,都主编或编译过相关教材,全国也出现了多种版本的统编教材和学术专著。这些统编教材和学术专著为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农业技术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发展了20多年,取得不少的学术成果。专家学者对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发展也有不同的意见,在2003年12月(南京)召开的2003年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术研讨会上,一些专家对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种:一是有些专家通过对农业经济热点问题的调研,得出农业技术经济学已经是一门比较成熟的农业经济分支领域。二是一些专家认为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农业技术经济学正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处于一个逐步完善和不断发展新的阶段;三是一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农业技术经济学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需要,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处于衰落期。就我们的研究来看,我们比较赞同第二种观点,即农业技术经济学正处于一个建设发展新的时期,需要吸收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适应世界农业新技术革命和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补充、完善和发展。

(二)存在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许多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但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来看,其学科建设明显落后于实际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科内容跟不上形势发展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建立过程,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济效果”概念的提出,是一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国家要求农业技术改造和新技术应用经济效益的背景下开创和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朱希刚,2002),虽然经过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迅速发展,但是农业技术经济学仍然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这些影响阻碍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向前发展。因为一门学科的产生往往很难摆脱时代的局限性,但是当一门学科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化以后,其相关的理论、衡量标准、评价方法也应当与时俱进,随着完善和发展。所以,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是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2、学科结构不合理

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不系统,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基础;二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描述不够清晰,容易与计量经济学等其他经济学科的一些方法混淆,体现不出自身特色;三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比较狭窄,局限于农业的直接生产过程,而对农业的产前、产后的供应、加工、贮藏、保鲜、运输和销售等环节以及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领域应用较少。四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教材虽然版本较多,但多是低水平重复,许多内容在其他教材中重复出现,一些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没有讲深、讲透。

3、缺乏自身的特色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量经济学的应用领域扩大,原来农业技术经济学特有的一些分析方法被计量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其他学科所替代,农业技术经济学正失去它自身的特色,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自身的特色,就意味着这门学科可能会被其他的新兴学科所取代。

4、学科体系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缺乏完整、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学科体系。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并未形成一个从若干基本概念和若干农业技术经济学理论演绎而成的理论框架,缺乏一个循序渐进,由此及彼,联系紧密,进行推理而演绎形成的理论体系。表现在现有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教科书中,各个章节相互独立,缺乏有机的联系。

二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建设定位模糊。尽管农业技术经济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从农业技术改造和农业技术应用经济效益评价下演化而来,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技术经济学究竟怎样发展,学科体系如何建设还在探索。同时,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尽管属于技术经济学科的范畴,但又不能完全等同于纯粹的技术经济学科,它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作为一门应用技术经济学科,农业技术经济学在吸收技术经济学、农业经济管理学、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突出特色,进行创新,在这一点上尚未真正破题。

三是现有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未能吸纳近些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的研究成果,如近年来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农业科技园区与现代农业建设、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等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都未能纳入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体系中去。

四是传统的农业技术经济学无法解释知识经济对现代农业所起的作用。众所周知,传统的农业技术经济学以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作为理论基础,在现代农业生产条件下,作为生产基本要素的知识资本(智力资本)不仅在使用中会发生递减,相反,在使用中会发生递增。因此,随着知识资本逐步被引入到现代农业中去生产,知识经济对传统农业技术经济学提出新的挑战,严重地冲击传统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二、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新的科技革命发展迅猛并且已经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尤其是在生物科学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绩,为人类进行生物遗传改良和育种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天地。在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体系中,除了生物技术之外,对农业未来产生重大影响的还有在20世纪90年代的信息化技术,它开创了人类社会的信息化时代,对农业和农业科技以及各个传统产业和学科产生着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可以说,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展将会使农业的基本特点发生变化,从而使农业技术经济学科涉及内容发生变化,因此,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将增加农业高新技术经济学的内容,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

总的来说,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发展将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不断与发达国家的数量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接轨,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不但在课程体系上会有根本性的创新,还要对传统学科的内容进行改造,其根本目的是实现国际化与实用化,能够更加符合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二是更加注重对农业技术创新的经济分析,注重采用当前先进的经济分析方法对新技术选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等综合效益进行分析,对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避免技术的盲目引进。

三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将尽可能的融入当前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变化、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发展,以及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等内容,使其更能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符合实际需要。

四是重视对综合性、全面性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人才的培养,现代科学的发展在20世纪后期就已经呈现出了综合化的趋势,所以,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范畴将会扩大,一些先进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将被引进到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中,培养复合型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也成为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重要目标。

三、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

目前,关于《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主线形成了比较有特色和代表性的三种观点:一是认为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以技术进步为主线,以经济效果、经济增长和诱导性技术进步三大理论为基础的学科体系。这种观点的缺点是把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体系构架划到了狭隘意义上的以“技术”为主线的单线思路,优点是思路明晰,理论基础比较完善成熟,若按这一观点构建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容易与农业推广学产生冲突。第二种观点主张在原有的学科体系的基础上,吸收技术进步经济评价和宏观技术政策评价等内容来完善和发展农业技术经济学,这实际上又变成了以“经济”为主线、站在另一个角度上的单主线思路,缺乏完善的理论基础,从学科建设的意义上来讲,是没有前途的。第三种观点认为农业技术经济学应当构建新的以技术和经济的关系为主线的学科体系,无论从现实意义还是从长远发展来讲,这一思路技术路线明确,吸收了近年来科研和实践中的新内容,强化了理论实践,符合农业技术经济学的长远发展需要。具体来说,按照这一思路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明确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研究对象、系统和层次。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对这一学科研究内容和研究层次的高度概括,研究系统是研究对象的具体体现。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通过研究技术与经济互动的内在机理与发展规律,来研究如何解决技术的经济问题。从研究层次来看,农业技术经济学既包括某一特定的农业技术的技术经济问题,也包括企业层面或特定区域的农业技术经济问题,同时还包括诸如科研体制、技术政策等宏观层面的农业技术经济问题。

二是提升和归纳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从长远发展来看,理论体系应当是随着学科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基本上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基本理论应当包括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基本规律,技术与经济互动内在机理,农业技术与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等。如农业技术效率和生产效率监测系统理论、农业生产函数的理论、技术进步理论、农业技术创新理论、农业技术扩散与采用理论,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理论和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等。

三是完善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应当将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进行扩展。基本原理如农业生产函数的应用、农业技术进步测算原理、农业技术效率测算原理,农业技术经济评价原理,农业技术要素报酬变动原理、农业宏观与微观经济效益评价原理及指标等都应当涵盖在内。而基本方法除了包括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和农业技术经济实证分析方法之外,应当将农业技术经济效益的计量分析方法也纳入到学科的方法体系中。

四是拓展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不在局限于种植业和畜牧业,应该向水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销售业拓宽,不仅仅局限于单项技术应用措施和企业、农户的微观技术经济问题,而应该扩大到各级政府的农业技术政策、农业科研投资、农业技术推广等宏观的技术经济问题。

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如下表所示:

项目

基本理论

基本原理

基本方法

应用领域

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

技术进步理论,技术创新、技术扩散与采用理论,科技成果产业化,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

农业生产函数的应用、农业技术进步测算原理、农业技术经济评价原理,农业技术要素报酬变动原理、农业宏观与微观经济效益评价原理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农业技术经济实证分析方法和农业技术经济效益与计量分析方法

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

四、推动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建议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和新技术、新问题的出现,不断调整自己的学科定位、内容、框架和体系,具有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树立正确的学科建设指导思想

我国农业教育的基本方针是:农业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作为农业经济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方向是必须坚持这三个面向。因此,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建设必须坚持以下指导思想:立足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面向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国际化,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技术经济学科建设的成功经验,对传统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内容和体系进行改造和完善,使其更加符合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以服务农业、农村发展和推动农业现代化为基本出发点,以面向社会普及农业技术经济管理知识、培养面向未来的高、中、初级农业管理人才作为学科建设的基本目标,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二)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

一是进一步明确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过去的定位是“研究农业生产中技术因素与经济因素合理结合的内在运动规律及其应用条件和经济效果”(顾焕章,1992)。建议今后应将研究领域从“农业生产中”扩大到“农业生产与经营中”,包括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领域。

二是在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中,要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首先,要对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进行分析和归纳,明确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主要的分析方法是什么。在此分析基础上,归纳和总结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构建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其次,对20世纪90年代的一些新的农业技术经济研究成果,包括基础理论应用和新的分析方法引入,如果经国内大多数专家学者的认可,也可以逐步纳入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教材范围。

三是注重研究方法,农业技术经济学应该在研究方法以及实现手段上不断创新最新成果,如利用网络资源和软件,实现评价分析技术的标准化,同时不断引进探索新的分析与评价方法。

四是更加注重拓宽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的范围,尤其是注重世界农业新的科技革命对农业经济领域带来的变化,如转基因生物技术对农业生产和食品消费的影响,以及加入wto后,农业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农业发展的作用等。

五是建立农业技术经济数据库和编写农业技术经济手册。根据市场经济特点和新技术、新形势的要求,重新编写《农业技术经济手册》,还应探索利用网络优势,实现对农业技术经济数据共享的途径和方式。

(三)对《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建设重点和发展方向开展系统研究

针对当前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当务之急是应该组织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力量,对农业技术学科发展方向展开讨论,在《农业技术经济》刊物设置专栏,组织学者们对农业技术经济理论、方法和应用领域开展系统地讨论,逐步在某此方面形成共识;同时,对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建设的重点和发展方向开展调查,了解全国各个高等农业院校农业技术经济课题开设、教材使用、师资配备及学科发展的一些情况,并对原来的《农业技术经济学》内容进行修改和增补,为今后编写“十一五”全国统编教材打下基础。

(四)编写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教材

学科建设最终也要落实在教材上,教材是学科体系的具体体现,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也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要对目前的《农业技术经济学》教材进行修改和增补,删除教材中一些过时的内容,增加一些最新科研成果,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积累起来的大量新方法、农业科技新成果进行提炼与总结,将其中的精髓编入教材;对把过去教材中已经被其他学科普遍吸收的一些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予以扬弃和简化。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统筹协调,不要搞低水平重复;二是要注意编教材不同于科研,编教材不能强调一家之言,而要站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高度,综观全貌,提高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和适用性。

(五)编写《农业技术经济学》案例

案例是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科适用性的具体体现。建议有选择性地吸收一部分现代科技发展和农业技术经济研究的最新成果,搜集有代表性的农业各部门、各领域以及农业技术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与范例,编写《农业技术经济学》案例,为农业技术经济理论、方法的运用提供实证分析方法论,拓宽学科视野,进一步提升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实用性,拓宽《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和范围。

主要参考文献:

1、朱希刚著,《农业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及应用》,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10月;

2、傅家骥等著,《技术经济学前沿问题》,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

3、许家林等,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等农经管理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及体系的改革,《农业经济问题》,1996年第4期;

4、袁飞主编,《农业技术经济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10月;

5、孔祥智,21世纪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0年第1期;

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篇8

关键词:科技发展环境科教兴国政府财政科技教育

长期以来,关于政府财政与科技、教育之间的关系,在我国财政经济理论的研究中有失偏颇,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没有廓清。本文从政府财政的角度来分析研究政府财政与科技、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探讨振兴政府财政的可行途径。

一、政府财政:科技、教育的主要“经济基础”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强有力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是现代科技、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如何解决科技、教育发展所需的物质条件,换言之,是否应该由政府来承担促进科技进步和发展教育所需资源的供给责任,这决定于科技、教育事业活动的社会经济属性。从公共财政原理上讲,由于科技、教育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的特征,因而科技、教育事业活动的所需投人不可能完全由市场来有效提供,即无法通过市场来完全有效解决发展科技和教育所需的物质基础问题。因此,政府从财力和财政税收政策上给予支持,是科技、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

从科学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据有关专家估计,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至少有2/3是由于广泛采用了新的科技成果的结果。这一数字清楚地表明,一方面,在宏观上,科技对于经济增长有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在微观领域,科技能够给投资于科技的各微观主体带来巨额的利益。这似乎已经表明,市场能够有效地解决科学技术进步问题。然而进一步地分析却不难发现,虽然私人部门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政府仍然是推动一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第一,虽然科学技术可以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创造巨额的物质财富,但现代科学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群体活动,在科技发展中的许多领域,私人部门往往不愿意参与或缺乏足够的投资积极性,从而需要政府财政扮演主要“角色”。这突出表现在:其一,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由于基础科学是应用科学研究的基础,没有扎实的基础科学作为前提,应用科学研究就难以为继。因而基础科学研究是一国科技发展的“基石”。但基础科学研究成果无法直接转化为商品,可以说是一项很难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工作。因而其发展所需人力物力和财力只能由政府财政来提供。其二,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应用科研项目,其往往是建立在多学科交叉的基础之上,需要很多人的合作。不但其开发周期长,需要巨额的投资,而且投资风险较大。私人部门往往因考虑投资回报率和投资风险而不愿意涉足于此,因此,对于这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如果缺乏政府在财政与政策上的有力支持,私人部门虽有一定的积极性,也难于保证能有足够的投人。

第二,科学技术是一项智力活动成果,不仅其本身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特性,而且科技进步对公共物品和半公共物品的需求也将大大增加,如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就成为了当代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之所以如此,不仅是因为科学技术具有很强的外溢效应,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收益与其成本往往难于直接对称起来;而且,从产权角度上讲,科学技术成果的产权很容易受到侵犯。如果某个人通过学习或其它途径获得了同样的知识,他也同样会得到一样的技术和生产出同样的产品。发展科技事业是一项系统工程,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显然,优化这一外部环境的所需资金,只能由政府财政来解决。因此,无论是从提高科学研究工作效率,还是从保护科技成果的产权方面来看,政府财政也是一国科技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

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政府财政更是教育发展的经济基础。这是因为,现有的理论研究已经证明,一方面,虽然教育不是纯粹的公共物品,但却具有极大的溢出效应,从而离不开政府财政的投资;另一方面,政府对教育这种“人力资本”的支出进行资助有利于改善社会公平。

不仅如此,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角度来看,政府财政作为教育发展的经济基础,除了改善公平和解决其外部效应外,还主要表现为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接受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的社会公共需要。因为,第一,现代社会已经开始进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掌握和创新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因而国民素质在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更为重要。这就是说,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教育所提供的利益虽然可以内生化和私人化,但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教育已不再简单地表现为一种个人需要,已经成为了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必需的一种基本公共需要。从而使得为教育发展提供资金成为了政府财政的一项基本职责。第二,更进一步讲,从科技进步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方面来看,科学技术的发展是通过科学研究来实现的;而科学研究是一种智力活动,它是以掌握现有科学技术成果为前提条件的,掌握现有科学技术成果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教育。这就是说,科技与教育是相互依存、相辅相存的。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必须有一个现代化的教育体系;一个现代化的教育体系必将带来其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毫无疑问,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和高度发达的教育体系,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进程的必备条件和其是否进人知识经济社会的基本衡量标志。因此,政府财政为教育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也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科技、教育:现代社会政府财政的主要依托

政府财政发展史已经证明,政府财政总是根植于相应的经济基础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下,政府财政的经济基础,乃至财政制度安排和财政收支结构都是不同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总体上已经先后完成了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目前正向知识经济时展。与此相适应,政府财政的经济基础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变而变化。

1、科技、教育将成为现代政府财政的主要依托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结果

自70年代以来,科技进步日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开始变成现实。今天的世界,知识经济扑面而来,人类社会正经历着自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以来的第三次巨大转型。

世界的竞争已经成为以经济为基础,以科技特别是高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因此,调整政府财政经济发展思路,将振兴政府财政的思路建立在发展科技与教育的基础之上,是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因为,这种从后工业社会逐步发展起来的知识经济,是一种明显区别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新型经济,这种区别突出表现在产业支柱的变化方面。与以农业或工业为基础的农业经济或工业经济不同,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的经济。其基本特征是其资源配置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其生产是以将高科技作为其资源依托的高技术产业为支柱;其消费是以高技术产品和通过信息产生的新知识为主。现代经济的这一发展趋势的财政意义在于:从财政收人方面来看,现代科学与技术的融合必将催生高新技术与高新产品,这些高新技术和高新产品又会构筑“新型行业”和“支柱产业”,从而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提供充足的财源。因而,建立起强大的系统化、高新化、高效化的科学研究体系,以保持科学技术的强有力的发展趋势,是实现现代政府财政良性循环的必然选择。从财政支出方面来看,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经济发展必须要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和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由于人力资源和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的获得,是以加大对人的知识化投资,加快对人的知识化和以管理制度为主的科学研究环境建设为前提的。因此,发展多结构、多层次、多形式、多方面、多阶段和多功能的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培养出一大批高度专业化的人才和管理有方的管理者,营造出一个科技发展所需的良好环境,就是现代政府财政以科技、教育为主要依托的重要表现。这就如同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社会的政府财政是建立在农业和工业经济基础之上一样,现代政府财政也必然是以科学技术和教育作为其主要依托。

2、将科技、教育作为政府财政的主要依托已为我国正反两方面的发展经验所证明

我国正反两方面的经济发展经验已经证明,科学技术和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经济和健全政府财政的主要依托。

改革开放以前,在我国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过程中,虽然我国的科技、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其它发展中国家一样,走的仍然是一种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甚至滥用的基础之上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而不是以科学技术和教育为基础来实现财政经济发展目标的。在时期,还出现了轻视知识、排斥科技的严重破坏科技教育的现象。从而使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建设既没有考虑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没有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加大以人力资源的开发与投资为中心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力度和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结果是我国的工业化程度虽然在不断提高,但经济运行中的科技含量并不高,与世界经济特别是先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很大,从而使我国政府财政的经济基础相对比较脆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仅十分重视发展科技、教育,而且通过大量引进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发展新兴产业。这不仅为我国经济发展增强了后劲,也为财政收人的持续增长创造了条件。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已经占工业总产值的巧%,新产品税利已占工业税利的10%。1994年以来,我国财政每年新增财政收人在1000亿元以上,其中新兴产业和新产品开发所提供的税收占较大比重。

上述分析已经表明,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看,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对于政府财政来说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在世纪交替时期要完成由尚未完全工业化的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任务,使政府财政摆脱目前的困境局面,其基本途径就只能是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总之,我国财政经济的持续增长,离不开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又离不开政府财力和财政税收政策的支持。政府财政与科技教育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振兴政府财政

当前,我国虽然已经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科技、教育发展水平总体上还不高,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如据原电子工业部估计,在代表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之一的电子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方面,我国的集成电路的水平与世界水平相差15年,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技术出口在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很低;在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及受教育水平上,目前,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占该年龄组的比重,现阶段约3%,而发达国家这一比重高出我国10—20倍,美国达到80%,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达到了30%,目前我国每万人中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为巧0余人,而美国1988年就有200多人,日本1987年为700多人,联邦德国1987年为400多人;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方面,我国也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仍然较低。

这些差距一方面说明我国通过发展科技、教育来促进财政经济的振兴尚有较大的空间;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它同时也说明了,我国要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目标、完成振兴政府财政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如何发展我国科技、教育事业,以达到振兴政府财政的目的,从财政角度来看,主要要从如下两个方面着手。

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篇9

【论文摘要】长期以来,关于政府财政与科技、教育之间的关系,在我国财政经济理论的研究中有失偏颇,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没有廓清。本文从政府财政的角度来分析研究政府财政与科技、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探讨振兴政府财政的可行途径。

长期以来,关于政府财政与科技、教育之间的关系,在我国财政经济理论的研究中有失偏颇,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没有廓清。本文从政府财政的角度来分析研究政府财政与科技、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探讨振兴政府财政的可行途径。

一、政府财政:科技、教育的主要“经济基础”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强有力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是现代科技、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如何解决科技、教育发展所需的物质条件,换言之,是否应该由政府来承担促进科技进步和发展教育所需资源的供给责任,这决定于科技、教育事业活动的社会经济属性。从公共财政原理上讲,由于科技、教育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的特征,因而科技、教育事业活动的所需投人不可能完全由市场来有效提供,即无法通过市场来完全有效解决发展科技和教育所需的物质基础问题。因此,政府从财力和财政税收政策上给予支持,是科技、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

从科学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据有关专家估计,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至少有2/3是由于广泛采用了新的科技成果的结果。这一数字清楚地表明,一方面,在宏观上,科技对于经济增长有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在微观领域,科技能够给投资于科技的各微观主体带来巨额的利益。这似乎已经表明,市场能够有效地解决科学技术进步问题。然而进一步地分析却不难发现,虽然私人部门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政府仍然是推动一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第一,虽然科学技术可以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创造巨额的物质财富,但现代科学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群体活动,在科技发展中的许多领域,私人部门往往不愿意参与或缺乏足够的投资积极性,从而需要政府财政扮演主要“角色”。这突出表现在:其一,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由于基础科学是应用科学研究的基础,没有扎实的基础科学作为前提,应用科学研究就难以为继。因而基础科学研究是一国科技发展的“基石”。但基础科学研究成果无法直接转化为商品,可以说是一项很难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工作。因而其发展所需人力物力和财力只能由政府财政来提供。其二,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应用科研项目,其往往是建立在多学科交叉的基础之上,需要很多人的合作。不但其开发周期长,需要巨额的投资,而且投资风险较大。私人部门往往因考虑投资回报率和投资风险而不愿意涉足于此,因此,对于这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如果缺乏政府在财政与政策上的有力支持,私人部门虽有一定的积极性,也难于保证能有足够的投人。

第二,科学技术是一项智力活动成果,不仅其本身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特性,而且科技进步对公共物品和半公共物品的需求也将大大增加,如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就成为了当代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之所以如此,不仅是因为科学技术具有很强的外溢效应,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收益与其成本往往难于直接对称起来;而且,从产权角度上讲,科学技术成果的产权很容易受到侵犯。如果某个人通过学习或其它途径获得了同样的知识,他也同样会得到一样的技术和生产出同样的产品。发展科技事业是一项系统工程,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显然,优化这一外部环境的所需资金,只能由政府财政来解决。因此,无论是从提高科学研究工作效率,还是从保护科技成果的产权方面来看,政府财政也是一国科技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

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政府财政更是教育发展的经济基础。这是因为,现有的理论研究已经证明,一方面,虽然教育不是纯粹的公共物品,但却具有极大的溢出效应,从而离不开政府财政的投资;另一方面,政府对教育这种“人力资本”的支出进行资助有利于改善社会公平。

不仅如此,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角度来看,政府财政作为教育发展的经济基础,除了改善公平和解决其外部效应外,还主要表现为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接受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的社会公共需要。因为,第一,现代社会已经开始进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掌握和创新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因而国民素质在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更为重要。这就是说,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教育所提供的利益虽然可以内生化和私人化,但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教育已不再简单地表现为一种个人需要,已经成为了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必需的一种基本公共需要。从而使得为教育发展提供资金成为了政府财政的一项基本职责。第二,更进一步讲,从科技进步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方面来看,科学技术的发展是通过科学研究来实现的;而科学研究是一种智力活动,它是以掌握现有科学技术成果为前提条件的,掌握现有科学技术成果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教育。这就是说,科技与教育是相互依存、相辅相存的。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必须有一个现代化的教育体系;一个现代化的教育体系必将带来其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毫无疑问,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和高度发达的教育体系,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进程的必备条件和其是否进人知识经济社会的基本衡量标志。因此,政府财政为教育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也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科技、教育:现代社会政府财政的主要依托

政府财政发展史已经证明,政府财政总是根植于相应的经济基础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下,政府财政的经济基础,乃至财政制度安排和财政收支结构都是不同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总体上已经先后完成了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目前正向知识经济时展。与此相适应,政府财政的经济基础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变而变化。

1、科技、教育将成为现代政府财政的主要依托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结果

自70年代以来,科技进步日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开始变成现实。今天的世界,知识经济扑面而来,人类社会正经历着自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以来的第三次巨大转型。

世界的竞争已经成为以经济为基础,以科技特别是高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因此,调整政府财政经济发展思路,将振兴政府财政的思路建立在发展科技与教育的基础之上,是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因为,这种从后工业社会逐步发展起来的知识经济,是一种明显区别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新型经济,这种区别突出表现在产业支柱的变化方面。与以农业或工业为基础的农业经济或工业经济不同,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的经济。其基本特征是其资源配置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其生产是以将高科技作为其资源依托的高技术产业为支柱;其消费是以高技术产品和通过信息产生的新知识为主。现代经济的这一发展趋势的财政意义在于:从财政收人方面来看,现代科学与技术的融合必将催生高新技术与高新产品,这些高新技术和高新产品又会构筑“新型行业”和“支柱产业”,从而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提供充足的财源。因而,建立起强大的系统化、高新化、高效化的科学研究体系,以保持科学技术的强有力的发展趋势,是实现现代政府财政良性循环的必然选择。从财政支出方面来看,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经济发展必须要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和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由于人力资源和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的获得,是以加大对人的知识化投资,加快对人的知识化和以管理制度为主的科学研究环境建设为前提的。因此,发展多结构、多层次、多形式、多方面、多阶段和多功能的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培养出一大批高度专业化的人才和管理有方的管理者,营造出一个科技发展所需的良好环境,就是现代政府财政以科技、教育为主要依托的重要表现。这就如同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社会的政府财政是建立在农业和工业经济基础之上一样,现代政府财政也必然是以科学技术和教育作为其主要依托。

2、将科技、教育作为政府财政的主要依托已为我国正反两方面的发展经验所证明

我国正反两方面的经济发展经验已经证明,科学技术和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经济和健全政府财政的主要依托。

改革开放以前,在我国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过程中,虽然我国的科技、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其它发展中国家一样,走的仍然是一种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甚至滥用的基础之上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而不是以科学技术和教育为基础来实现财政经济发展目标的。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还出现了轻视知识、排斥科技的严重破坏科技教育的现象。从而使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建设既没有考虑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没有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加大以人力资源的开发与投资为中心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力度和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结果是我国的工业化程度虽然在不断提高,但经济运行中的科技含量并不高,与世界经济特别是先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很大,从而使我国政府财政的经济基础相对比较脆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仅十分重视发展科技、教育,而且通过大量引进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发展新兴产业。这不仅为我国经济发展增强了后劲,也为财政收人的持续增长创造了条件。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已经占工业总产值的巧%,新产品税利已占工业税利的10%。1994年以来,我国财政每年新增财政收人在1000亿元以上,其中新兴产业和新产品开发所提供的税收占较大比重。

上述分析已经表明,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看,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对于政府财政来说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在世纪交替时期要完成由尚未完全工业化的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任务,使政府财政摆脱目前的困境局面,其基本途径就只能是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总之,我国财政经济的持续增长,离不开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又离不开政府财力和财政税收政策的支持。政府财政与科技教育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振兴政府财政

当前,我国虽然已经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科技、教育发展水平总体上还不高,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如据原电子工业部估计,在代表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之一的电子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方面,我国的集成电路的水平与世界水平相差15年,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技术出口在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很低;在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及受教育水平上,目前,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占该年龄组的比重,现阶段约3%,而发达国家这一比重高出我国10—20倍,美国达到80%,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达到了30%,目前我国每万人中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为巧0余人,而美国1988年就有200多人,日本1987年为700多人,联邦德国1987年为400多人;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方面,我国也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仍然较低。

这些差距一方面说明我国通过发展科技、教育来促进财政经济的振兴尚有较大的空间;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它同时也说明了,我国要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目标、完成振兴政府财政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如何发展我国科技、教育事业,以达到振兴政府财政的目的,从财政角度来看,主要要从如下两个方面着手。

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篇10

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最直接动力。其介于微观与宏观之间,处于一个中观层次。探讨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结构及意义,不仅有利于国家可持续发展科技体系的建立,推动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地方政府以区域为范围优化地区科技资源的配置,并为当前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及其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提供理论导引。但迄今为止,学界尚未有人作过专题理论分析,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对其作些初步的探索。1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及其内涵就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而言,其中的关键词“区域”和“可持续发展”最初都并非源自科技范畴。“区域”这一概念最早为地理学所使用,且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中心概念。20世纪以来,区域一词才被广泛应用于其他学科,从而成为大众词汇。至于“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起初则为生态学所使用,在国际文件中最早出现于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制定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才在布伦特兰夫人的专题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将其定义为“是这样的发展,它满足当代的需求,而不损害后代满足他们需求的能力”,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达成共识[1]。此后,这些概念或被以具体的实体的概念使用,或被以抽象的概念使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和接受,但由于“区域”和“可持续发展”这两个概念都各自起源于特定的学科,所以当其被应用于更加广阔的学科领域后,必然会产生新的认识和理解。“区域”和“可持续发展”这两个概念在被引入科技范畴后自然也不例外。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存在和演化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背景,科技可持续发展自然也当如此。科技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科技发展观和新的科技发展模式,其与传统科技发展观(只强调科技经济效益)①迥然不同,它强调科技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互动协调发展。就其思想实质而言,科技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人类对科技发展的认识已产生了质的飞跃,即从单纯追求科技发展转变为社会综合发展观,从不可持续发展到可持续发展观的转变,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其经济观而言,强调资源占用的“时空公平”,主张建立在保护地球自然系统基础上的持续经济发展。在当今现代化浪潮的推动下,科技可持续发展已经变成未来的最优选择,科技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必然要落实到一个特定的空间(即区域)。至于何谓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根据上述科技可持续发展内涵的阐述,我们不妨将其理解为:通过规范和调整区域科技活动,建立一种能够兼顾环境与发展、公平与效率、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区域科技发展模式,实现区域内科技发展资源的高效配置与结构优化,达到既满足区域当前科技发展的需求,又不对区域未来科技发展能力构成危害的科技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系统担负着把科技内化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自变量,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现代化,从而保证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任务[2]。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又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服务。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观在区域科技发展中的体现,反映了区域科技发展对最佳科技发展模式和更高科技发展境界的追求。正由于此,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必然更加注重区域科技发展能力的培育与维护,尤其是注重以保护区域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持续利用为基础的、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积累及改善为前途的科技发展,并将更多涉及区域科技发展的因素纳入科技发展资本范畴,从更长远目标、更宽泛角度来考虑区域科技发展资本的存量增加和结构优化问题,以保证区域科技发展能力的提高。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科技发展与科技经济效益、科技社会效益和科技生态环境效益的和谐发展,追求的是三种效益所能达到的最优化结合。从理论上讲,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总效益就是由其产生的区域科技经济效益、区域科技社会效益和区域科技生态环境效益三者的总和,即F(G)=f(a)+f(b)+f(c)。其中,F(G)代表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总效益,f(a)代表区域科技经济效益,f(b)代表区域科技社会效益,f(c)代表区域科技生态环境效益[3]。像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也受到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具体说来,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就受到区域科技资源、科技人才、科学技术、科技资金和科技信息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活动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三种效益的高低,要视影响区域科技发展的五大要素的利用程度而定,如: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总效益的高低与影响区域科技发展的五大要素的利用率成正比,它的理论值就等于影响区域科技发展的五大要素得以充分利用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三种效益之和;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区域科技活动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三种效益不可能同时达到绝对最大而只能是相对最大时,那么,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总效益的高低则取决于影响区域科技发展的五大要素综合相互作用所能达到的最大总效益。因此,要使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总效益达到最大化,就必须努力提高影响区域科技发展的五大要素的综合利用率,即发展目标:maxF(G)=F(a,B,C,t,R);约束条件:a2+B2+C2≤e2,a≥0,B≥0,C≥0。其中,F(G)代表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总效益,a代表区域科技经济发展水平变量,B代表区域科技社会发展水平变量,C代表区域科技生态发展水平变量,t代表时间变量,R代表区域变量,e代表区域科技活动的资源环境承载力[3]。作为一种理论分析框架,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是科技可持续发展研究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的提出是对科技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的产物。在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人的意志起着关键的作用,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本身就是人类科技发展模式由自发发展向自觉发展的转变。究其思想理论核心而言,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始终围绕着的两条主线是:一是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寻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理化;二是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建立起一种自我发展的科技机制。即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整体应当协调发展并发挥作用。那种在现实问题出现之后针对实际情况再采取事后补救的方式,不仅不是一种高度自觉的避免差错的方式,而且往往是旧的不平衡解决的同时新的不平衡又立即产生。#p#分页标题#e#2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就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来说,作为可持续发展观在区域科技发展中的体现,其反映了区域科技发展对最佳发展模式和更高发展境界的追求,既是实施全球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区域科技发展的必然选择,并形成了一些规律性的特征:其一,具有开放性。区域科技发展作为一种复杂的系统,不可避免地受到系统以外的更大系统及相关因素的影响,并与区域内部和外部不断进行着各种宏观的物质转移和定向的能量与信息传递,进而形成互为因果、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可以说,这是任何一个区域科技系统得以存在的基本前提。正因如此,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形成自身特色,而且必须建立在广泛与区外(国际与国内)科技互动的基础上才能迅速提高区域科技发展的起点。其二,具有相对独立性。区域之间的科技发展虽是相互开放、紧密联系的,但每个区域科技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各不相同,科技发展水平和问题各异,决定了其相应的科技发展道路自然也各不相同,失去独立性的联系和开放将会使区域科技发展失去自主性,因此,一个区域科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具有独立性,即在科技发展过程中对外界应具有较强的抗扰动能力。但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中的这种独立性,并非意味着区域科技发展走向封闭,而是一种相对的独立性,是指区域科技在发展中既能合理分工,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又能减少外界的扰动,保持自身发展的稳定和持续。其三,具有动态性。可持续发展对于区域科技来说,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这决定了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必然是由低层次、低水平向高层次、高水平的长期演进,始终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这种动态变化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区域科技发展受到外界扰动后的恢复平衡;二是区域科技发展面对各种客观因素的变化适应自身发展趋势做出的有益响应。即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不断打破科技发展现状,用新的科技平衡代替旧的科技平衡。可以说,在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中,其每时每刻的动态变化都使区域科技发展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实现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不断推动经济的改善、优化、升级和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其四,具有整体性。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但并不等于各个子系统发展的简单相加,因其子系统都有各自最优发展的利益准则,只有区域科技发展的整体利益才是最高利益。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体现出区域科技发展的整体利益,通过统一的协调与匹配达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匹配得不好、不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可能无法实现。其五,具有可调控性。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可调控的系统,其自身对动态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协调和不可持续性可运用调控手段来纠偏,以保证系统协调运行和可持续地发展;与此同时,其还能在对不协调和不可持续因素的实际调控过程中不断塑造系统的最优结构,进而在内部形成新的自稳定、自调节的自我发展机制,使系统能力呈现出正反馈不断增强的变化,最终引导区域科技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考察上述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中形成的一些规律性的特征,不难发现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追求科技经济效益、科技社会效益、科技生态环境效益的和谐发展,追求的是三者的最佳效益,因此,必须从根本上理顺区域科技发展中的科技经济效益、科技社会效益、科技生态环境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立起一套协调发展的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结构。在现实生活中,虽然人们一般谈论起科技经济效益、科技社会效益和科技生态环境效益三者在科技发展中各自所起的作用时彼此的分歧不大,都承认科技经济效益、科技社会效益、科技生态环境效益各自的重要性,但一旦把它们放到具体的区域科技发展环境中去进行选择和平衡,不同认识之间的矛盾冲突往往会大大加剧。这不仅是因为具体的区域科技发展目标不同,更因为不同科技发展水平和不同科技发展环境的区域科技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也各不相同,因而在区域科技发展中,其区域科技经济效益、区域科技社会效益、区域科技生态环境效益的重要性或优先程度自然表现出差异性。要实现区域科技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努力寻找到科技经济效益、科技社会效益、科技生态环境效益三者有机结合的一个最佳平衡点。人类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高质量的社会与高质量的资源和环境是分不开的,健康、持续的人类社会必须要有一个健康、持续的地球资源环境。区域科技发展同样也是如此。区域科技发展不能只是追求速度和数量,区域科技发展应是速度和数量的统一。分析某一区域科技发展中的区域科技经济效益、区域科技社会效益、区域科技生态环境效益的结构是否合理,即能否实现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主要应考虑以下两个标准:一是区域科技发展是否能较好地为社会服务;二是区域科技发展中起主导和瓶颈作用的关键效益是否得到优先重视。因此,判断某一区域科技发展政策是否恰当,首先应该看它与区域发展追求的社会目标是否吻合,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否适应,以及是否有利于解决区域面临的主要社会和经济问题。就中国区域科技发展的状况来看,虽然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要求科技经济效益与科技社会效益、科技生态环境平衡效益的呼声不绝于耳,但资源和环境保护的问题始终不理想。究其根源,问题并不在于人们对科技社会效益和科技生态环境平衡效益还不够重视,而在于人们对科技与社会及自然的关系的认识始终未能突破“科技发展→科技经济效益→科技社会效益→科技生态环境效益”这样一种直线型模式,从而导致区域科技发展中科技经济效益、科技社会效益、科技生态环境效益三者结构之间的失衡,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发展→污染治理→再发展→再污染治理”的恶性循环中。3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的意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前提。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酝酿和形成经历了相当长的过程,是人类实践与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人类以沉痛的代价换来的认识成果。历史告诉我们,科技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且要考虑和顾及下一代人以及子孙后代的需求。这就为科技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区域发展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适应“区域崛起”的需要,推进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区域整体实力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p#分页标题#e#。其一,实现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是完善国家科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可持续发展本身就是人类的发展模式由自发的发展向自觉的发展的重大转变。中国虽是一个资源大国,有所谓“地大物博”之称,然而按人口平均则是一个“地不大物不博”的“贫国”。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高速增长,又是以过度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这种粗放型的科技增长方式在未来的发展中显然是难以为继的,必须加以改变。改变的途径也只能是选择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且,中国不仅“地不大物不博”,而且存在着幅员辽阔、区域差异大的特点,这决定了中国科技可持续发展必须针对区域科技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各自相应的发展规划。可以说,没有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内部协调与外部联系,就不可能有宏观上国家科技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质量与效率,只有加强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建设,才有可能使全国自上而下的科技可持续发展系统有效运作起来。建设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体系,不仅是提高国家科技发展体系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其二,实现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是增强区域科技整体实力的必由之路。区域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相对的大系统,它不仅可以分解为若干较小的子系统,而且每一个子系统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若干更小的子子系统。根据“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系统论思想,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既要求各子系统的协调不能离开大系统的整体性而存在,同时又要求在充分发挥各子系统功能的基础上提高大系统的整体功能。在全球经济信息化、网络化和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区域之间的竞争最终都要体现在科技发展上,通过科技自身的发展以及推动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从而为区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这一切只有奠基于完善的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体系之上,才能建立起科技发展的优势,从而掌握竞争的主动权。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水平越高,其越能在竞争中获胜。可以说,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决定着区域未来发展的命运。其三,实现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是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客观需要。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不仅在于科技发挥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而且使得科技走在经济的前面,引导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在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科技发展通过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以及空间上的聚集作用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与之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对区域科技发展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即对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动力产生积极影响。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能否实现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区域产业的发展要求和规模,决定着区域科技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决定着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其实质是导入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实现了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在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的系统中,整个经济发展的动力不再以大规模物质投入,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投入与消耗为基础,而是从一个长远的、动态的视野出发,寻求自由的最优配置,以那些资源消耗少、生产效率高的知识型产业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在由此产生的新的科技与经济范式下,静态规模经济效应最终逐渐让位于动态规模经济效应。其四,实现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加快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总是随着科技创新的发展而不断扩展的。人类要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做到以消耗尽可能少的资源创造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只能是依靠科技创新。人类历史的发展也证明,科技创新既是提高自然资源有效产出的唯一手段和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从根本上来说,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既不是走模仿式发展道路,也不是走引进型发展道路,而是走一条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道路,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生态功能。当代世界,科技发展与科技创新正处于整体性的动态演进之中,对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随着科技与社会经济不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科技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战略资源,能否高效运用科技已成为决定经济增长实绩的关键因素。在科技全球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和加快的形势下,实现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能够充分发挥区域在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激发地方的科技创造力和积极性。否则,全国上下一个模式,都是“小而全”或“大而全”的科技经济,产业结构趋同,区域化分工就很难成为现实,我国的科技与经济发展自然也就难以在世界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总之,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不仅彰显了缓解或克服传统科技弊端的美好前景,而且也为我国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对区域科技可持续发展进行理论研究,不仅仅是建立国家科技可持续发展体系的需要,也是发展区域经济的必然要求,为我们探索科技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