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科技创新体系十篇科技创新体系十篇

科技创新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2:49

科技创新体系篇1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在一定的农业发展环境下,由农业科技创新机构组成的,在一定创新动力推动下,进行农业科技创新研宄和成果推广的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4个内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农业科技创新的需求、农业科技创新的组织制度与农业科技的推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特点是以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为基础,以农业科技创新为中心,以农业科技需求为动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决定了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与成果转化能力。为了深入研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笔者从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农业科技创新的供给、农业科技创新的组织制度与农业科技创新的推广4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

1农业科技创新投入

农业科技投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每年用于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的总支出。农业科技投入决定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资金来源,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经济基础。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一直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研宄的重要领域,大多数文献研宄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的规模与结构、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的效益及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的体制。

1.1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的规模与结构农业科技创新投入

的主体主要为公共部门与私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主要来自于公共部门,其中农业科研的公共投入主要由中共中央与地方政府对农业科研机构和农林院校的财政拨款、农业科研机构和农林院校开发创收收入中用于农业科研活动的投资及中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农业科技推广活动及其推广基本条件的财政投入构成。

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的规模研宄本质就是投入总量分析,相关研宄基本都认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的总量不足。王平等研宄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科研投入增长速度和农业科研人员人均科研支出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科研投入虽然保持继续增长的势头,但其增长速度缓慢下降。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的结构是指公共投入与私人投资的比例关系。很多学者对农业科技投入的结构进行了分析,且大部分研宄都采用农业科技投入中公共投入与私人投入的比重、增长速度以及投入强度等指标来进行分析,研宄均指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结构不合理。何利辉等对农业科研投入结构进行了跨国的比较分析,研宄表明:在部分经济发达国家,私人农业科研投入超过了政府农业科研投入,但是整体而言,经济发达国家的农业科研投入结构还是以政府投入为主;在发展中国家,私人农业科研投入强度普遍较低,私人部门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强度多数都在0.15%以下,占农业科研总投入强度的比例没有超过30%。

1.2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的效益农业科技投入的效益直接关系到是否进行农业科技投入以及农业科技投入量的大小,因此,农业科技投入的效益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研宄者对比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虽然由于研宄方法和统计口径的不同导致研宄结论有所差异,但是农业科研投入的效益远远高于其他投资领域的预期收益是一个被普遍认同的结论。黄季棍等采用CapSim模型对农业科研投入的效率进行模拟,推算得出:在市场开放条件下,中国农业科研投入回报率达到59.6%;而在市场不开放的条件下,农业科研投入回报率也达到55.8%4。有的研宄则关注如何提高农业科技投入效益。赵芝俊等对我国农业科研投入的边际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农业科研投入的边际收益在1998年达到最高值后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科研产出与农业生产需求之间存在严重脱节H。王拓提出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是提高农业科技投入效益的重要途径:在农业科技资源比较短缺的情况下,要选准投入重点,使有限的农业科技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从而提高农业科技投入的效益。

1.3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的机制

农业科技投入的机制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的规模,进而决定着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建设和发展。农业科技投入的机制存在问题是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学者普遍认同的一个观点。因此,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的机制是国内的一个研宄焦点。吕建秋指出,我国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存在竞争机制弊端包括盲目引入招投标机制,项目官员与咨询专家责权不清,政府部门与中介机构职责不明,政府与企业分上模糊等,提出了建立竞争投入与预算投入双轨制、直接预算到项目和研宄者个人、建立监督机制与奖惩机制等新措施。李院力提出了构建主体多元的农业科技创新投资机制:强化政府作为投入主体的地位,调节投资结构;按照“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吸引企业和社会各阶层参与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建立农业投入的监督、反馈机制,保证农资的及时到位;提高农业投人的绩效;设立风险基金和提供财政贴息的方式,使金融机构参与融资。

2农业科技创新需求

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农业科技需求应是最主要的动力因素。农业科技需求主体包括农户和农业企业,笔者按照农业科技需求主体来整理文献。

2.1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业科技创新需求基于农户视角的

农业科技创新需求研宄是一个比较深入的研宄领域,己经发展到实证研宄层次,这些丰富的研宄成果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向农户需求驱动型转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李海明通过对我国7省28县420个农户对不同类型农业科技的需求分析,探讨影响农民科技服务需求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家庭经济实力、科技推广指导和专业协会等是影响农户科技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赵海东对速水佑次郎一拉坦的科技选择模式作了修正后,研宄发现。由于我国农户使用农业科技的边际成本偏高与边际收益偏低,预期边际收益(成本)与实际边际收益(成本)偏离较大,以及货币支付能力不足等原因,农户对农业科技需求很弱m。张博等在分析农业科技成果信息的内涵与特性的基础上,归纳了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信息需求的特点:综合性、地域性、时效性、实用性、层次性、多样化与风险性。

2.2基于农业企业视角的农业科技创新需求由于农业企

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企业对农业科技创新具有强烈的有效需求,基于农业企业视角的农业科技创新需求研宄目前主要集中在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企业的重要作用上。但是目前还没有基于需求主体不同来研宄农业企业对农业科技创新需求的特点的研宄。吴群提出: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蓬勃发展是与农业科技创新为其提供的强大科技支撑分不开的,农业龙头企业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业化运作是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产业化也是科技成果落到实处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是科技创新推广应用和检验的场所。林建华在己有研宄的基础上,探讨龙头企业R&D与企业成长之间的互动机理及其环境契合,提出:在一定条件下,龙头企业R&D与企业成长之间存在正反馈关系,契合的企业成长环境加强二者的互动关系。

3农业科技创新组织制度

农业科技创新组织制度是促使农业科技供给与科技需求有效达成均衡的组织、规则及其实施的机制。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承担着创制科技产品的重任。该方向的研宄思路基本为在分析现阶段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合理有效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的措施。归纳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为:①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农业科技投入不足与重复建设、投资效率低等问题并存;②科研质量较低,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③农业科技机构行政化倾向突出“市场竞争意识’、“经营意识”淡薄;④企业科技创新地位薄弱,科研组织和人员创新动力不足;⑤与农业科技进步相关的组织制度和法律建设滞后。

朱广其针对农业科技需求的新特点,提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制度存在科技供给的激励结构不合理、科技供求均衡成本高等问题,其均不利于农业科技进步;为实现农业科技创新制度的功能,应该建立农业研宄与推广的企业化系统,完善农业研宄与推广的政府系统,以科技市场作为科技供求均衡的基本途径。刘梅等提出了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的措施:通过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与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构建“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发挥农业高科技园区的示范带动效应,积极发展农业科技经纪人队伍,农业产业化组织的载体作用;构建完备的科技创新保障支撑体系。于永德等提出农业科技进步组织制度创新对策:坚持和深化市场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农业科技机构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坚持以人为本,激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的内在积极性;加快农业生产经营制度创新;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障农业科技进步。

4农业科技创新推广

农业科技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科技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输出,负责农业科技的供给。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既是政府与农民、农业科研与生产应用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农业科研成果由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出现了“线断、网破、人散”等问题,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乏力,每年有相当大比例科技成果不能及时大规模转移应用,形成了科技成果的无效输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是一个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研宄的热点问题,研宄视角主要集中于模式、推广主体和推广体系等。

    4.1模式视角长期以来,以政府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广大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者、科技人员、农民以及一些企业界人士结合我国特殊的国情和农村特点经过不断的探索,创建了许多适合我国的农业推广模式。王济民等通过调研、分析、总结和归纳,将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中存在的14种主要推广模式分为四大类型:推广机构主导型、政府科技项目带动型、市场引导型与第3方主导型;另分别对各种模式的特点、运行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价。曹鹏宇等政府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模式项目部门推广模式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从契约理论角度重点分析了科技项目协议书的签订及其影响因素。

4.2推广主体视角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是指将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移到生产领域,来满足涉农企业、中介组织或农户的需求。从农业科技推广的主体要素角度出发,其主体类型可分为农业科技的供给者和需求者。农业科技的供给者是科技成果发生源,主要包括农业科研单位、农业高校与涉农企业的中介组织等。农业科技的需求者是科技成果的应用者,包括农户与农业企业。柳岩等通过分析农业高校、涉农企业、科技院所等主要供给者和需求者参与科技推广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在对各主体地区之间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科技推广主体共同发展的方向,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推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建设。黄天柱等为了进一步明确政府、农业高校、涉农企业、科研院所和农业专业科技协会等主体要素参与科技推广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在对各主体博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分工协作、互利共赢的主体协同关系,从而产生协同效应,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推动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m。

4.3推广体系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指农业科技推广的各级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现行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可分为政府主导型体系、民营推广组织和私人推广组织3种类型。我国推广体系隶属政府农业部门的直接领导,农业部下属的推广局和推广站(中心)负责组织、管理和实施全国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属于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即以政府农业部门为基础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赵常富在分析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跨世纪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对策: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成果市场体系,使科技成果商品化;实行农科推广招标制;建立农科推广商业化经营机制;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王军等基于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在理念与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服务型农业推广体系的途径:完善纯公益性的农业推广体系,建立服务性的基层农技推广模式;了解农业和农民需求,引导和提高农民利用信息和科技的意识;建立高素质、综合性的科技推广队伍;建立科技示范样板;建立新型双向、综合的农业推广信息网络。

5结语

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相关研宄甚多。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功能是完成科技的产生与供给,科技的产生由科技资金投入、科技需求分析与科技创新过程3部分构成,科技的供给主要由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完成。基于科技的产生与供给这条线索,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可分为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农业科技创新需求、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与农业科技创新推广4个部分。国内外学者对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进行了大量和深入的研宄,研宄内容日趋丰富,研宄方法不断创新,但仍然需要加强研宄深度,完善理论基础,细化分析框架,探索新的研宄方法,引入其他学科的思想;根据基于农户与农业企业的调查不断扩大研宄范围,得出更有实际意义的结论。

科技创新体系篇2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科技需求;市场

一、兵团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现状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3个地州,67个县市境内,是一个体制独特、计划单列的大型农工商企业集团,农业是兵团经济的支柱产业。

(一)农业科技创新主体

兵团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研究机构(新疆农科院和13个师级农科所),高校(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是主要的创新主体。2009年兵团农业R&D的基础研究投入高校经费占到73.8%,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多集中在高校和农业科研机构,科研工作面向上级政府,争取科研项目,通过审核验收是首要选择,而成果能否形成生产力是次要的事,造成农业科技创新与生产脱节,供需不匹配。兵团涉农企业拥有的核心技术少,生产中间产品的配套企业多,创新主体地位缺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技术推广机构缺少沟通协作,信息不通,资源分散。

(二)农业科技创新投入

R&D经费投入强度即R&D经费支出与GDp之比,通过查询相关数据,兵团R&D经费投入强度较低为0.6%,在西北地区最低的,约是陕西的1/4,并且低于全国1.7%的平均水平,反映了兵团在R&D经费投入不足,在科技创新努力程度低,农业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不足。

兵团处于发展的需要,有通过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使农产品产出最大化的意愿,但是对农业投入比对非农投入获利机会相对减少的情况下,又使兵团对农业科技供给意愿不高,供给意愿少于实际需要,投入不足。兵团缺少税收收入,有限的来自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投入力量不足。

(三)农业科技创新产出

国家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在2005年至2010年期间年均增长1.0%,达到53%。同期兵团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提高了1.38%,达到57.89%。兵团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高于全国,增速高于全国,农业科技创新为兵团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可以看出农业在兵团支柱产业的地位,发展农业科技,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进而带动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这是兵团实现“三化”的内在动力之一。但是从整个产业看,产后生产技术研究不足,使得在种植环节的优势难以扩展,农业利润不高。

二、构建兵团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兵团对农业科技投入不足,产学研脱节,农户组织单一弱小,科技信息成本高,采用新技术风险大的情况。新的体系作为政府供给主导型创新模式的重要补充,其特点面对市场,技术需求引导技术供给,农业科技成果来源于生产,又在生产中实现价值,从而达到技术的有效供给与均衡。可有效调动供需双方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科技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兵团在整个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需要更多的扮演“守夜人”的角色,提供市场信息,发挥引导协调的作用,对农业科技资源进行协调整合,加强产学研协作,建设和培育农业科技交易市场。

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和推广部门加强交流,加强与涉农企业合作,将科研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增强应用性,缩短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同时注重农业产前、产后的研究,将兵团种植环节的优势向产业链其他环节扩散。

三、建议措施

(一)兵团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

农业科技创新是公共产品,效益外溢,兵团应致力于为体系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扩宽筹集资金渠道,加大投入力度,支持高新农业科技企业发展。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法,保护创新主体的利益。建立健全配套较为齐全的农业科技市场体系,鼓励农户成立民间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二)加快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以政策吸引更多的科技人员从事农业技术的研究开发,特别是流向农业企业。同时农业企业强化自主创新意识,应根据自身条件,在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科技研发资金,保证科研资金增长率不低于利润增长率,吸引更多科研人员进入企业。

(三)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

充分尊重农户意愿和主体地位,健全团场各类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满足农户对农业科技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为农业科技市场提供更多的主体,活跃农业科技市场。推行“公司加农户”模式,为农户提供必要的科技服务和指导,克服农户获取农业科技渠道少,技术信息成本高的缺陷。

参考文献

[1]董乐,黄子蔚.新疆绿洲农业产业化的优势分析和发展方向探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2).

[2]韦凤琴.论兵团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选择[J].兵团经济研究,2012(2).

[3]王雅鹏,郭犹焕,凌远云,龙文军.农业技术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科技创新体系篇3

“解放思想,提速赶超”。按照唐山市“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的统一部署,唐山市科技局相继召开党组中心组学习会、党组扩大会、机关全体会进行贯彻落实。围绕创新投入、创新环境、创新平台等5个方面的重点课题,组织机关干部赴天津滨海新区、大连、烟台等沿海先进地区和省内外先进城市进行深入学习调研,开展对标、查找差距、开阔思路,力争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企业创新主体、科技体制机制、科技创新环境和创新型城市建设上实现跨越,努力探索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唐山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为建设沿海强市、美丽唐山提供强劲的科技支撑。

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纲”,实现创新驱动跃升

找准发展目标,梳理发展思路,形成发展共识。围绕“加速转型升级”的要求,唐山市科技局以加快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纲”,着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科技创新创业投融资体系建设、创新人才引进培育、知识产权战略推进等六大创新计划。

力争到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0家,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达到15家,规模以上建立研发机构的企业达到7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年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以上,建设省级以上高新技术开发区累计达到5个。累计培育市级以上产业技术研究院5个、重点实验室40个、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20个、科技孵化器10个、各类科技产业化园区(基地)30个。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年均增长20%以上,分别达到5000件和3000件以上,实施重大专利技术产业化项目300项,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探索推动科技金融结合。拓宽科技投融资渠道

力争年内建立唐山市科技金融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金融机构科技贷款风险补偿及企业科技项目贷款贴息,重点支持重大科技成果在唐山转化及产业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利用市场机制,吸引更多的民营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入到科技创新。积极探索建立科技小额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府融资担保等科技金融组织,逐步形成以财政为引导、企业为主体、金融为骨干、社会为补充的科技投融资体系。

突出重点,驱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以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为重中之重,谋发展之策,鼓发展之劲,聚发展之力。一是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持“存量调强”的理念,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为重点,加强产学研联合,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提升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二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增量调优”的理念,把科技招商、招才引智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内容,通过实施重大科技创新专项,积极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多管齐下建强平台,为企业技术创新铺路搭桥

按照“存量”抓提高,“总量”抓发展的原则,突出“公共”效应,积极搭建政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互动的创新平台。鼓励各重点行业骨干企业联合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联盟,不断提高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共性关键问题和突破技术瓶颈的能力。引导各高新技术企业和行业重点企业加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向企业开放科研基础设施等科技资源。

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战略,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高度重视知识产权这种无形资产价值的发挥,促进企业、社会转型发展。一是实施知识产权提升工程。实施有效激励机制,调动全市广大发明人的积极性。继续开展“专利提升行动”。二是实施知识产权转化工程。加快推进重大专利技术产业化步伐。加强行业关键、共性技术专利战略研究,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信息对自主创新的支撑作用。深入开展专利权质押贷款工作。三是实施知识产权环境优化工程。组织开展唐山市专利奖评选活动。发挥唐山环渤海知识产权市场职能,狠抓项目收集与展示推介,加强专利成果展示交易和对接,加速专利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移和转化。

科技创新体系篇4

关键词:高校 科技创新体系 科研团队 学科结构 后勤保障

1高校科技创新的“两系统”和“十要素”

1.1内部系统

1.1.1核心体系

包括科研团队和学科结构两大要素,科研团队(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离开了主体要素,科技创新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科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科技创新的起始源头,是孕育经济增长点的沃土。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多学科交叉,渗透和高效综合的发展趋势,新的学科不断产生。因此,构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科研团队和学科结构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

1.1.2支撑体系

主要包括科技创新平台和产业化平台两大要素。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它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整合,集成已有的优势,在一个更广阔的学科背景、更大规模、更高层次和水平上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平台,实现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建立有利于发挥高校综合优势的新型科研组织结构和“竞争、开放、流动、共享”的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释放高校创新活力,提高科技竞争实力和创新水平:产业化平台是科技创新体系的关键,它的职能是把握市场需求趋势,掌握科技成果和资源,提供咨询服务,拓展融资渠道,建设科技信息系统,它的建设目标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要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推动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和谐发展。

1.1.3保障体系

包括制度创新和后勤保障两大要素。制度创新的主要功能在于进行体制和机制改革,合理,优化配置各类创新资源,构筑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管理模式和良好的政策环境,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使科技创新系统得以高速运转:后勤保障体系的职能是通过完善,高效的后勤服务,解决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与生活条件,使科技人员无后顾之忧,一心一意投身科技创新之中。

1.2外部系统

1.2.1政府

政府是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机构联系的一个桥梁,它的主要作用体现在政策导向、计划导向,财政扶持、税收扶持、信贷扶持和法律保障等方面,从这个意义上看,政府也是科技创新的要素之一。

1.2.2企业

企业是高校科技创新实践的延伸场所,它是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它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人才重塑与吸纳、成果转化与孵化等方面,完成科技信息到商品价值的实现,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3科研院所

科研院所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职能是人才支撑,技术支持、成果转化,产品开发等,它与高校、企业紧密联系,促进科学技术创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1.2.4中介机构

科技中介机构是指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技术为商品,以推动技术转移、转化和开发为目的,在政府、创新主体、创新源及社会不同利益群体问,发挥桥梁、传递和纽带作用,以专业知识、专门技能为基础,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扩散、成果转化,技术评估、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决策和管理咨询等专业化服务的机构,属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职能是科技咨询,成果转移,风险投资、企业孵化、科技投标,技术产权交易、人才服务,法律服务等。

2加快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

2.1构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科研团队和学科结构

2.1.1优化人力资源,建设科研创新团队

发挥高校多学科的优势,通过思想观念、工作途径和政策制度“三个创新”,以学科为依托,以领军人才为核心,以基地为支撑,以项目为纽带,把重点学科、重点基地、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重点人才紧密结合起来,努力造就一批拔尖创新人才队伍。按照“立足地方,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定位,遵循最佳效益、适才适位、相容互补等“三个原则”,根据团队的任务和特点选配不同专业结构、不同知识层次、不同性格特点和不同能力特长的人才,让团队内的成员在知识、能力,气质上实现互补,用团队精神凝聚创新队伍,打破院系结构的固定框架,构建跨学科的科研创新团队。

2.1.2调整学科结构,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影响不是孤立的,而往往是经济、社会、科技、教育。文化等因素的综合效应。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结构调整应以促进国家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高等教育自身发展为归宿,主动适应科技革命和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人才市场需求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具体而言,学科结构的调整,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体现学科国际化、综合化、交叉融合的特点。

2.2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平台建设

2.2.1发挥学科优势,构建“三位一体”的创新平台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要根据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基本精神,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按照“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要求,坚持“优化配置、开放共享”原则。同时还必须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以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力为目标,以重点学科为依托,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创新机制,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形成国家一省(部)一学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位一体”的创新平台(包括设在学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学校自己的研究开发基地等)。

2.2.2建立大学科技园,推进科技产业化平台建设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规划纲要若干配套政策》指出,将重点支持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产业化技术支撑平台,创业服务公共信息网络平台等基础设施,构建应用技术研究平台,努力促进学校以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研究为主的工程中心和科技园的平台相融合。高校要发挥各级重点实验室,研究所、工程中心、实验基地集中的优势,通过大学科技园这个平台建立起科研协作体制,搭建起针对某一专业领域的功能检测,质量评价,成分分析等技术服务平台,发挥大学科技园的技术辐射作用,采取市场化运作机制,引入风险投资,坚持市场导向,组建形成某一专业领域的产业集群,强化竞争力,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的集聚和规模的提升。

2.3构筑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和管理、保障模式

2.3.1创新科技管理体制,优化创新环境

科技创新的关键是观念,体制与机制的创新。改革现行的科研运行模式,建立适应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良性科研管

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保障。通过政策引导、制度约束和规范管理与服务,形成人才的良性流动局面,有效地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科研项目上层次、上质量、上规模的重要保证。如:建立人才流动的新机制,确立目标责任,实行科研奖励机制等,建设有利于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文化环境,积极营造更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

2.3.2整合科技资源。提高服务效益

高校将资金、场地、设备、信息、人才,团队等科技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进而对主体系统起到有力支持。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如学校自筹、政府拨款、企业出资、各类纵横向课题引进经费等,构建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资体系,保证科技创新的运转资金:完善场地、设备条件,提高大型设备的运行效率,有效地降低管理成本建立信息服务体系,包括学校图书馆、校园网等资源,有助于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良性循环,改善科研人员的生活条件,让他们将精力集中于科技创新的各个环节之中。

2.4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引导与协调作用

2.4.1加强政策引导,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必须充分依托新形势下国家政策的支持优势,包括科技政策,科技创新管理制度,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等。重要政策和措施的制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实施激励创新的财税优惠政策,加强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再创新政策,实施促进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实施促进创新创业的金融政策。国家政府应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引领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中介机构等提高技术创新水平,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

2.4.2发挥协调作用,提高科技创新效率

一方面,各项政策的落实需要依靠政府的行政力量予以保障另一方面,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面临技术创新,技术转化,市场风险等诸多问题,涉及政府、企业、高校、市场等多方主体,政府基于其特定的行政地位,具有协调全局的优势,既能够提供可靠的执行保障,又能够提高科技创新效率,有助于加大协调力度,及时解决合作创新中的困难和利益纠纷。

2.5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高校要与区域经济发展形成强有力的互动,就要有组织地加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力度。要树立“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观念,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打造社会服务品牌项目。要与企业加强沟通协作,建立战略合作联盟,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模式的“强强联合”,借助现有的科技研发资源优势,在联合科研或者现有科技创新成果的基础上,在技术转化方面发挥企业的核心作用,提高成果转化率,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进程,形成校企良性互动。

2.6加强校所合作,提高科技成果水平

高校与科研院所是国家基础学科研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队伍,这两支队伍的功能定位互补,优势相得益彰,加强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密切合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资源共享、交流互动等方面共谋发展。通过多种合作形式,共同组建科技创新团队,共建重点实验室等,共同承担国家基础学科、前沿领域的重大科研项目,扩大相互交流和开放的空间,充分发挥“两支队伍”,“两种资源”的优势和作用,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产出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

2.7发挥中介机构作用,促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科技创新体系篇5

关键词:创新型企业;创新科技人才;激励体系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8-0012-02

1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与创新科技人才开发

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社会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快速变化,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都离不开创新型企业的支撑和驱动。人才尤其是创新科技人才更是推动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因此,有效利用激励策略,充分调动创新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创新型企业的内涵

2006年国家启动了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旨在重点扶持和培养一批在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经营管理创新、理念和文化创新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的企业。对于创新型企业的定义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本文认为创新型企业是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知名品牌、健全的持续创新机制、企业家精神、创新管理文化以及高素质人才,根据国家和技术市场发展的战略导向,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改进技术和市场条件,取得技术优势并持续优化创新成果的现代企业。

目前国家已为两批创新型企业试点,共202家进行了命名,基本上涵盖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其中信息产业,资源、能源及加工产业,生物制药产业,化工产业,汽车产业和机械设备制造业的企业约占试点企业总量的93%。

1.2创新科技人才的内涵

创新科技人才是具有强烈探知欲与扎实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坚持企业家精神,根据前沿动态与现实需要,运用科学的创新思维进行创造性劳动,在科学技术的创造、传播、应用和发展中做出积极贡献的人。创新科技人才,是新技术的发明者、新产业的开拓者和重大科技项目的领导者,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与竞争实力的提升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1.3创新科技人才与创新型企业的关系

创新型企业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力军,对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以及科技人力资源潜能的开发起着重要作用。如表1所示,较之2000年,2009年高新技术企业增加了17460个,R&D机构数增加1466个,科技人员增加26.7万人,发明专利数增加30837件。高新技术企业与科技人员数量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78.9%和290.2%,科技人力资源得到了迅速的开发。同时,创新科技人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作为创新型企业能动的生产要素,创新科技人才是创新型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科技创新的原动力。如表2,平均每个R&D人员为当年总产值贡献1681.37万元。二者相互作用共同服务于产业、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2企业创新科技人才的特点和需求特征

2.1创新科技人才的特点

创新科技人才通常具有较高的技能和专业知识,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环境变化和不确定的工作模式,具有较高的工作、学习和创新能力;在工作态度上较为主动、有主见、不愿被他人和传统做法所左右;在工作方式上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重视企业的支持但又不愿受到较多的控制和约束;在个人成长与发展上具有较高的自我实现需求并乐于将实现挑战性的目标视为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此外,创新科技人才作为优秀的高绩效群体,具有很高的市场需求,相对于其他职工具有较高的自主性和流动意愿。

2.2创新科技人才的需求特征

需求作为一种心理状态,是人在某种必不可少的事物匮乏、丧失或是被剥夺时的一种内心感受。创新科技人才的特点以及我国创新型企业的实际情况,创新科技人才的需求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物质需要。物质需求主要包括工资、奖金和福利待遇等,主要满足员工的基本需求。对于创新科技人才来说,他们期望获得与自己贡献相称的报酬并分享自己创造的财富。物质回馈或奖励被视为衡量自我价值和地位的尺度。

二是社会声誉需要。根据马斯洛的层次需要原理,当生理、安全、情感的低层次需要被满足后,个人会倾向于更高的尊重需要,希望自己的成就得到他人及社会的肯定和认可。声誉需求主要涉及员工的社会地位和荣誉。

三是工作成就需要。相对于工作的外部性奖酬,内在的工作内容与个人价值观、兴趣爱好的匹配程度才是创新科技人才获取工作兴趣、职业能力和个人满足的源泉。与兴趣相符并能在工作中感受到挑战性带来的成长机会,往往能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其中。对于目标和挑战,他们更强调按照自己认为最有效的工作方式出色地完成任务,从中获得挑战的成就感。

四是成长需求。创新科技人才在易变和不完全确定的系统中,充分发挥个人的资质和灵感来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为推动技术进步,加快产品和服务更新,他们对知识更新有着持续不断的需求。此外,他们还较为重视所在企业的成长潜力,以求在更广阔的平台,利用更多的学习和成长机会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五是组织环境需要。创新科技人才需要组织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满足他们对知识更新和事业发展的需求。同时,他们希望获得政府政策的支持以及良好的工作氛围、企业文化和制度等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业绩水平的环境支撑。

3推动创新科技人才不断创新的激励体系

3.1建立科学的创新行为激励机制

创新是一个包括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观念创新等活动的系统工程。创新科技人才的激励不仅包括技术创新的投资与激励,还要重视对科技人才创新行为的组织激励、文化激励和制度激励。科学的系统激励为科技人才的持续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是创新型企业创新动力的源泉。

3.2激励性薪酬体系

创新科技人才是企业中拥有较高人力资本存量的关键人力资源,薪酬制度要把握好外部竞争性与内部公平性、激励性的平衡。从创新科技人才的稀缺性和需求特点入手,采取领先型薪酬战略,推行以技能为导向高弹性的薪酬结构以及个性化的福利方案。实施知识产权入股等利润共享措施,充分尊重员工的自和个性化需求,体现知识产权的应用价值,构建企业与人才的生命共同体。

3.3创新环境建设

在有不同背景、观点和动机的个人中,分享隐性知识是实现知识集成与技术创新的关键步骤。因此企业需要营造一个使个人相互影响的环境,从内在激发员工的兴趣、挑战欲望和成功需求,促成知识与技术创新的生成与转化。

从外部来讲,企业创新环境建设主要包括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共建研发机构和重点实验室,与用户、供应商的互动平台以及对世界领先水平产品的交流平台,确保企业知识技术的及时更新与市场需求和技术方向的前瞻性把握。就内部而言,企业除了正式研讨,更要重视企业诸如咖啡屋交流、电话交流、e-mail交流、小集团聚会等非正式研讨的频度,有研究表明,非正式程度较高的创新组织在激发创新人员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方面有明显的优越性。

3.4建立企业大学,实现多样化、系统化的员工培训与开发

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创新科技人才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技术,企业就需要针对自身的战略及员工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特征,制定相应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计划,企业大学将不同领域不同级别的创新科技人才以及供应商、分销商和客户一起纳入学员体系当中。通过实战模拟、案例研讨、互动教学等实效性教育手段,提高了不同领域隐性知识交流和集成的频率,增强了与同行及供应链节点单位的交流学习,能够对创新科技人才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激发创新灵感,实现自主创新起到了良好的激励和教育培训作用。

3.5职业生涯管理

创新科技人才往往比常人占有更多“知识”这种特殊的生产要素,拥有更多的职业选择权。一旦现有工作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或缺乏充分的个人成长机会和发展空间,他们会很容易地转向其他公司,寻求新的职业机会。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是由组织实施的,旨在开发员工潜力、留住员工,使员工能自我实现的一系列管理方法。通过职业生涯管理将国家战略规划、组织目标与个人发展结合在一起,形成互为动力的综合发展路径,可以将员工与企业捆绑为利益共同体,增加了整体的凝聚力,也对创新科技人才形成了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内在激励。

3.6强调企业家精神的企业文化激励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为达成组织发展愿景,完成企业使命而做出了一系列精神承诺,对工作氛围和活动具有导向作用。在以创新科技人才为主导的创新型企业中,不仅要营造宽松、自由、兼容并蓄和创新的文化氛围,更要将企业家精神的实质深入人心。

企业家精神是以创新精神为核心,以风险承担精神为支撑的一种综合性的精神品质和意志。具有创新和学习的意识、发现机会的能力、承担风险的偏好以及良好的沟通、合作、经营和管理能力。创新科技人才在创新的过程中,要对同领域甚至跨领域的知识进行整合,实现各要素新的组合。这不仅需要对专业技术进行精深钻研、与相关领域人员的思想碰撞,更需要结合市场和用户需求,敏锐地发现和把握机会,并有能力承受失败的打击。因此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新科技人才是企业实现不断创新与发展的精神保障。

4结语

创新科技人才的培养、开发与激励关系到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是企业不断提高自身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智力保障。创新型企业需结合国家、行业、市场的战略与需求转变,通过全方位的激励措施引导科技人才技术创新的方向与集成效率,在满足他们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物质、精神和自我实现需求的同时促进企业技术的创新与不断升级,提升我国科学技术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李时椿.创业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张娴初,王大成.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人才薪酬激励的困境与对策[J].当代财经,2011,(7).

[3]李永周,官媛媛,张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分层递进激励模型及应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0(20).

[4]陈劲.集成创新的理论模式[J].中国软科学,2002,(12).

科技创新体系篇6

关键词: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构建方式

党的十报告强调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等院校是我国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重要源头。构建服务型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对进一步促进高校发挥在国家、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加快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高校为核心组成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网络系统,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子系统,与有关政府部门、中介机构、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其他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子系统密切配合、互相推动,在不断变化中构成一个有机整体[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并且已经具备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在某些研究领域体现出国际级的水平,但是总体而言,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差距,与国际竞争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究其原因,固然有办学理念、办学水平等方面的因素,但是缺少合理的管理运行机制与运作平台,也是客观存在的制约环境。在政府层面上,国家促进产学研合作的良好政策在实际执行时走了样,出现了偏差,成效当然不尽如人意。2006年,国家提出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我国今后发展的重大战略抉择。如何理解“以企业为主体”的真正内涵,可能是所有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指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最终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自己的知识产权。不少人在理解过程中出现了偏差,简单地理解为任何资源向企业的简单集聚,将途径手段与目的混淆。如在产学研工作中,一些地方科技主管部门一味地将所有科研经费直接拨付至企业,增强企业的研发力量,这样的做法初衷是好的,然而往往事与愿违。特别是在民营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不少私企老板买地建厂房花多少钱都不心疼,可是在研发投入上却不舍得,他们缺的不是资金而是理念。当获得政府的资助后,不把钱用于产品研发、技术攻关上的不在少数。高校科技人员往往怀着满腔热情与企业共同申报科研项目,也做了不少前期预研工作,而在获得经费资助后,被企业随便打发了事,挫伤了很多研发人员的积极性。长此以往,高校的创新能力不仅不会增强反而会弱化。

高校层面,现有的建设体制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适应社会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适应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如专业、学科结构基本按照传统方式进行设置,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科研人员与企业无缝对接的平台尚未建全,成果得不到及时转化;开展服务型科学研究的保障机制还未建立,等等。

二、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

高等学校不仅是培养人才、传播知识的主要场所,而且是进行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更是原始性创新成果的重要源头和实现技术成果转移的生力军。波士顿地区的8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分别是波士顿学院、波士顿大学、布兰德斯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东北大学、塔夫斯大学、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是推动波士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据统计,2000年,这8所大学15亿美元的科研经费,95%都是花在了波士顿地区;2001年,一共签订了280项新科技发明的转让许可协议,这些协议中包括建立41家新公司,等等[2]。放眼世界,我们发现,凡是水平比较高且发挥作用比较好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都是非常强调服务职能。因此,我们提出构建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它与传统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相比,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1.更加强调服务意识的增强

传统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并不是没有服务意识,也并不是没有服务功能。之所以强调服务型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我们更加强调增强科技创新的服务意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的服务职能。

传统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服务,更多是为了服务而服务,是“自我中心”,所扮演的角色并不是社会发展的主导者,并不承担为社会发展提供战略性和前瞻性策略选择的重任,主要是一种社会发展的支持系统,扮演的角色是被动者,没有成为社会的发展中心。而服务型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积极介入到知识经济发展中,主动解决社会发展的问题,大学从被动的服务向主动的服务转变[3],主动为区域的整体发展服务,成为区域社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区域发展的重要推动器,体现了从“自我中心”向“社会中心”的价值转变。

高校职能的拓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高校应当走出深闺,走向市场,主动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社会,是现代大学功能延伸的必然[4]。

2.更加注重服务能力的提高

传统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注重理论研究,对实际的产业发展需求关心不够。一份教育部安排的研究课题报告显示,由于受到缺乏内在动力机制、缺乏外在经济载体、社会投资机制不畅等三个“瓶颈”制约,近年来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真正实现转化与产业化的还不到10%[5]。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反映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服务能力不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不够。

高校专利转化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深层次的原因,是传统高校的知识生产是在知识生产模式1的方式下进行的。知识生产模式1,是以理论独尊,是纯科学研究,研究问题由学院团体的喜好决定,问题解决很重要的是依赖科学的学科资源。这种知识生产模式侧重于基础研究,较少关注研究的产业化应用。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更加注重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的提高,是在知识生产模式2的情况下进行的,是应用语境下的知识生产方式,它是应用推动机制,解决问题与成果的某些特定应用有关[6]。

3.更加注重服务制度的创新

传统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由于注重理论创新,因此在制度设计上,主要是围绕如何激励理论创新而进行的。发表多少篇论文、获得几项专利、出版多少本书、承担或主持多少科研项目成了影响高校教师职称晋升、评奖评优的主要依据,这种制度导致教师往往重视论文、专著、专利的数量和质量。

制度问题往往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服务型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更加注重体制、机制的创新,通过创设新的、更能有效激励人们行为的制度、规范体系实现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持续发展和变革的创新,从而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所有创新活动都有赖于制度创新的积淀和持续激励,通过制度创新得以固化,并以制度化的方式持续发挥自己的作用[7]。

三、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的举措

1.提升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地位

在整个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企业是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各方面的资源也在不断地向企业集聚;另一个重要的创新主体即高校存在被忽视或被边缘化的现象。忽视高校的创新作用,过于强调政府资源往企业集聚,将使高校科研人员失去服务主动性和积极性。作为一支核心的创新力量,若其作用得不到有效体现和发挥,实为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中的一大损失。由此,要构建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创新体系,首要任务就是通过资源配置和政策倾斜等机制激发高校的创新动力和活力,以服务型科技创新精神为引领,推动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各方面的建设工作。

2.明确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服务对象和定位

高校应明确科技创新的重点服务对象是企业,只有将创新最终转化为生产力才体现其真正价值,并同时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服务型科技创新研究应为与企业发展需求紧密相关的应用型研究,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共性技术问题。根据在具体工作中的观察,我们发现,不少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目的是申报政府项目,获取经费资助,而非在技术上占领行业制高点,提高市场竞争力。不少企业对长期发展考虑得较少,往往提不出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重大技术难题,当前遇到的问题多数自身可以解决。因此要引导高校开展有较好市场前景,五年内能够实现产业化,对当前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的研究,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用科技创新引领企业的发展、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3.创建和培育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基地

构建新型校企利益共同体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以高校为依托,联合相关行业企业建设服务型科技创新基地,采取灵活创新的运作机制和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校企共同利益最大化,科技和经济一体化。

目前从国家到地方成立了不少产学研创新联盟,名称很好听,愿景也很好,但是不少联盟成立后,成员还是各行其是,作为技术支持的高校科研院所不了解企业的需求,企业也没有多大的兴趣参与合作,结果牌子挂了不少,成效不显著。简单分析就会发现其中的弊病:一是运作机制不完善,成员间交流和沟通较少;二是建设经费不足,联盟牵头单位掌握的资源太少,没有“盟主”的威望;三联盟牵头单位为企业的,因行业竞争,其他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服务型科技创新基地的构建要吸取现有产学研合作平台的优点和经验,扬长避短,轻形式、重实效。任何合作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缺少交流沟通,就建立不了信任机制,合作将举步维艰。研究表明,产学研合作绩效与合作关系的紧密成正相关。首先,创新基地要设有具体的活动场所和工作人员,使基地成员具有归属感,在固定的场所内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会议、培训、技术难题对接讨论等活动,增进相互间的感情,逐步建立相互信任紧密合作的关系。其次,科技创新基地的牵头单位应为高校,联合行业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等共同组建,安排专项资金予以大力投入建设。通过项目攻关、知识产权共享,使参与企业逐步看到技术研发带来的效益,逐步引导企业出资与高校共建研发中心,为企业的成长不断输送新鲜血液和养分;研发中心通过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会人员参与科研及产业化,并逐步衍生发展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学科性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反哺于科技创新基地,形成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

4.加强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为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主要途径,也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以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重学术性学位教育、轻专业学位教育的现象,造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人才的短缺。学术性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侧重于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大力扶持和积极引导的发展重点。我们必须抓住这一契机,紧密依托高校服务型科技创新基地,重点开展适合地方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力资源支持。

当然,上述举措中,制度建设是贯彻始终的,任何好的举措都需要制度保障和推进。

参考文献:

[1]朱爱胜.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7(12a).

[2]enginesofeconomicGrowth.theeconomicimpactofBoston’seightResearchUniversitiesonthemetropolitanBostonarea.

[3]王晓华.大学服务职能拓展的世界性努力.比较教育研究,2002(1).

[4]周济.现代大学要延伸功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6).

[5]统计表明高校科技成果转换率约为10%.http://.cn/c/edu/2007-02-14/160012318715.shtml,2013-3-25.

科技创新体系篇7

现代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背景

发展基础。一是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内生动力不够强劲。2015年,江苏全社会研发投入突破1800亿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拥有研发人员70万人;专利申请总量在全国率先超过300万件。但是,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仅为2.55%,即使苏南也只有2.8%,远低于北京的6%、上海的3.7%;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1%,远低于国际经验的5%~10%;全省国际pCt专利申请量不及华为或中兴一家企业。二是产业转型步伐加快,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第三产业比重超过4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超过88%。同时,传统产业仍占制造业六成份额,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仅占两成左右;工业增加值率22.3%,低于全国24.5%的平均水平,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对外技术依存度约为60%,高于全国50%的比例。三是载体平台逐步完善,成果转化相对滞后。国家高新区数量居全国第一,成为最具竞争力的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高地;布局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生物纳米、无锡微纳传感网等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36家,占全国认定数的18.5%;技术市场工作体系网络覆盖全省,拥有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45家。同时,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现象仍比较明显,知识产权市场转化率只有3%;去年实现技术交易总额达723.5亿元,与上海市大体相当,但技术交易额占GDp的比重仅为1.03%,远低于上海的2.83%。四是创新环境明显优化,服务体系还需健全。中关村“6+4”政策加快落实,苏州工业园区成为全国首个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南京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常熟全国县域科技体制改革等试点扎实推进;建有各类创新创业载体1800家左右;产学研协同创新实现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全覆盖。同时,科技金融存在资金供需结构失衡、服务管理内容零散、市场体系建设缓慢等问题。2015年,全省创新投资管理资金规模超过2000亿元,而北京天使投资和VC/pe投资额高达5255亿元。

面临形势。一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均把创新体系建设作为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例如,美国硅谷地区借力斯坦福大学建立的开放式创新体系,中国台湾新竹地区由工研院衍生而成的区域创新体系等,均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甚至产业革命的主要源头。上海提出要推动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浙江提出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平台布局,广东提出加快构建开放型创新体系。未来,拥有较为完备的创新体系是避免产业发展空心化、参与并引领国际竞争的基本条件之一。二是国家发展战略对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要以高效率的创新体系支撑高水平的创新型国家建设。《“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要建设高效协同国家创新体系,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江苏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节点,必须充分认识到建好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意义。三是“一中心”、“一基地”建设需要有健全的创新体系作为支撑。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一中心”、“一基地”的意见指出,要构建创新水平与国际同步、研发活动与国际融合、体制机制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现代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三链”融合,既是对已有创新资源、创新成果的联通整合,也是融合放大科研、产业、资本等发展资源优势,促进全链式对接、提高“一中心”、“一基地”建设成效的关键支撑。

现代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分析

两个基本功能。一是创新产业化。体系内各主体分工更加明确,之间的连接通道也更为顺畅,能够将研发活动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为持续创新活动提供必要激励。二是产业科技化。健全的创新体系可以让企业较低的成本、较高的效率接触和应用到行业先进技术,促进产业融合裂变。

三个战略定位。一是开放创新的连接网。整合科教资源优势与开放水平高的优势,发挥体系中各个主体要素、功能要素、环境要素对促进创新、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重要作用,编织开放创新能力提升的动力通道网络。二是提质增效的助推器。在夯实创新基础架构的基础上,提升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知识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整体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三是体系建设的排头兵。在国家创新体系的总体框架内,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新路子、新方法,实现沿海外向型经济地区的创新突围。

目标原则。根据“一中心”、“一基地”建设规划,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创新水平与国际同步、研发活动与国际融合、体制机制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关键是处理好三个方面关系:一是技术创新与体制改革的协同。技术创新和体制改革分别对降低生产成本、交易成本具有重要作用,科技体制也需要不断加以完善以适应技术创新活动的需要。二是技术新体系与产业新体系的协同。一种新的技术和产品可能会创造出一个新的产业,产业的发展反过来也会刺激技术创新的持续发生,两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三是构筑创新高地与优化创新空间布局的协同。江苏产业同质化趋向比较明显,战略性新兴产业“面面俱到”过多而“重点突破”不足。应注重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在引导各地做强优势产业的同时,促进省域发展均衡水平的不断提升。

现代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思路

紧扣四个环节。一是技术研发环节。技术研发是创新的基础,密集的技术研发行为对创新的持续发生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企业是技术研发与创新活动的主体,高校与科研机构通过与企业进行联合技术研发,可以帮助企业节省成本、突破技术难关。二是应用孵化环节。应用孵化是新技术能否实现产业化、商品化的关键环节,在产业科技创新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实践中大多通过建设孵化器为新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降低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是成果推广环节。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最终归属,也是检验科技创新项目成败的标准。高校和科研机构需要与企业合作,让更懂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人来运用和推广这些科技成果。四是管理服务环节。管理服务的主体是政府,目的是以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为目标,功能是发挥政府在配置创新资源以及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和市场环境。

做强三种力量。第一种是市场拉力。市场是决定创新资源配置的主要力量,促进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市场拉力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无论是研发型企业、生产型企业或研工贸一体化企业,都天然地以追求利润为己任,想方设法通过市场来变现创意、创新、产品和服务的经济价值。二是科技人员和企业家的个人追求。持续推出创新型研究成果、打造百年企业是大量专职研发人员和企业家的精神追求,这种信念支撑和引领着创新资源根据价值最大化的原则进行动态配置。三是科技型产业发展规律。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型营销模式,很多科技型企业已经摆脱了传统企业缓慢成长的发展模式,走上了指数型增长路径。第二种是行政推力。虽然不同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方式存在差异,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均对科技战略高度重视。一是对基础性研究的支持。基础性学科领域因创新难度大、产业化周期长,获得直接来自市场的关注和支持相对不足,政府性支持起到基础作用。二是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持。传统产业转型期经济、社会、政治问题交织影响,完全依靠市场难以解决,需要政府加以统筹和引导。三是对技术与产业融合的支持。技术与产业的对接存在信息不完全、不对称等障碍,交易成本十分巨大,需要政府以建立公共技术平台、产学研对接平台、企业信息库等方式降低社会成本。第三种是综合保障力。综合保障力的施加主体也是政府,但与行政推力不同的是其重点在于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是一种间接作用于产业科技创新却十分重要的力量。一是破除不合理的市场壁垒。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均在着力消除行业垄断、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以此激励创新,拓展企业发展空间。二是保护和用好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因存在明显的外部性,无法完全依靠市场来完成交易,需要政府发挥调节、监管、管理和服务职能。三是做强金融和人才支撑。政府可以通过财政直补、拓展银行产品创新空间、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等方式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题,政府实施的相关人才战略也具有引领性和公益性。

现代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策建议

健全市场导向的技术研发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企业家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资源的作用。一是加大创新型企业引进和培育力度。落实激励创新的相关税收、金融、政府采购等政策,推动优惠政策适当向创新型企业倾斜,强化创新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以及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核心作用。二是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在骨干企业的布局建设,支持企业研发机构提升创新能力。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提高带动和引领产业发展的能力。各地应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强一到两个产业的创新中心。三是健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产学研项目,从课题立项到研发过程及最终鉴定,应多征求和听取相关企业技术专家的意见,减少“学术思维”,重点扶植能够转化的、应用性科研课题的立项。鼓励高校与有能力的企业携手组建股份制研发机构,鼓励企业与企业之间、同行或者跨行业之间开展项目合作,形成产业创新联盟。

构建开放高端的知识创新体系。拓展与国内外科技交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大力汇聚海内外优质创新资源,把江苏打造成产业科技创新知识的源泉之一。一是对接全球科技资源。把开放创新作为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内容,提高“引进来”对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推动企业“走出去”用好各类创新要素。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注重借鉴各国经验,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多的创新成果和创新效益。二是建好重大科技创新基础平台。加大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力度,加强评价考核,发挥好“合同科研”模式的作用。加强技术研发平台与高校院所的交流与合作,通过重大项目合作、科技领军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让等方式,提高研发资源利用成效。三是汇聚高端创新人才。研究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政策,把人才家底转化成现实的创新优势,加快形成人才引领的优势特色,强化人才的核心支撑作用。

建立便捷高效的成果转化体系。树立品牌意识,重点打造一批骨干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一是整合优化科技服务资源。分类支持技术产权交易、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项目咨询、专利资产评估、知识产权服务等科技服务机构,打造科技服务业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推进科技计划管理制度改革,加强科技服务行业规范管理。二是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更好发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江苏)基地等高层次服务机构在知识产权鉴定、评估、交易、维权等方面的作用,完善知识产权信息化服务平台,探索建设网上知识产权市场和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市场网络。推动技术标准战略和专利战略相互融合,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标准。三是加速孵化器和产业联盟建设。发挥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培育、加速中小创新型企业成长的作用,提高孵化器聚焦程度。加强各类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和各个区域创新的协同,建立健全新型协同创新机制,着力推动分散式创新向系统性创新转变。

打造融合发展的科技金融体系。推进科技型企业成长过程融资全覆盖,实现从种子期、成长期到成熟期的全方位服务,切实发挥科技金融对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创新驱动的催化作用。一是发展创业投资,加大种子期企业定向支持力度。用市场化的办法引导各支母基金重点支持种子期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其引路、催化、放大功能和组合投资优势,形成母基金联合社会资本投资的层级体系。二是实施联动创新,满足成长期企业融资增长需求。鼓励银行创新债券融资模式,积极开展以股权投资为基础的“创投+担保+信贷”融资。推动银行与信托、担保、再担保和保险公司等的合作,通过运用集合信托计划,增强科技型企业资产流动性。三是完善资本市场,加快成熟期企业上市融资步伐。鼓励并推动成长势头较好的科技型企业进军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型企业在新三板挂牌。结合自身特点借鉴和推广上海在科技金融创新方面的新做法,构筑承接技术、产业和资本外溢的复合型通道。四是整合优势资源,提升科技型企业综合发展效能。通过数据抓取、功能增设、联动更新等方式,整合现有企业征信系统、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和人民银行企业信贷信息系统等功能,在此基础上建设信用信息数据库系统,帮助金融机构降低风险识别成本。抓紧与阿里巴巴、京东和平安三家具有互联网股权众筹试点资质的平台对接,探索开展股权众筹融资服务试点。

完善现代规范的科技管理体系。创新不是政府管出来的,更多是市场放出来的。要尊重创新规律,切实把政府工作重点转到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上来,最大限度减少对创新创业活动的干预,强化创新驱动发展的鲜明导向。一是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建立科技决策咨询和科技计划评估、监督体系以及专家系统,改革科技项目和科技经费管理,探索“事前资助”和“事后报销”结合的财政资金资助的操作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完善科技政策体系。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鼓励基层加大创新探索力度,不断健全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科技企业研究开发费税前抵扣政策。三是打造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科技宏观管理方法方式创新,增强公共科技创新政策制定的透明度和参与度,切实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快建设以政府信用为表率、企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为基础的社会信用体系,积极营造现代信用文化。

科技创新体系篇8

1.1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不健全

拥有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是江苏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必要条件。然而,江苏目前的情况是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这些已成为制约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突出表现在,农业科研机构和队伍大而不强,农业科研方向、任务的调整还不能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的需要,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强。一方面,农业科技项目中涉及常规技术研究得多,对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研究少,技术引进多,吸收消化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少的问题;另一方面,一般农业科技人才相对剩余,外向型、复合型、高科技等急需的人才比较匮乏,而且,高中级农业科技人员主要分布在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在县、乡(镇)工作的很少。同时,由于农民所受教育程度有限,科技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接受新技术的能力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差距较大,直接影响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

1.2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

健全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是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江苏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譬如,原有的基层推广体系队伍不稳、机制不活、条件不佳、待遇不高、推广效果不好;社会化服务组织由于定位不明确、管理不规范,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难以尽如人意;在一些地区,由于农村信息化、网络化程度不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新技术推广的效果和速度。

2江苏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建议

江苏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紧紧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然而,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得江苏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尚不能完全适应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需求,迫切需要加快构建以市场为导向、高校院所与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金相结合,融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技术培训、示范推广、政策引导与金融支持为一体,以大幅度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进程,为实现江苏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2.1在农业科技运行机制和体制上进行改革和创新

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有效整合全省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改善农科教条块分割现状,加强农业科研院所与农业高校的合作,发挥农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引领作用。按照科技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优化科技布局及机构设置,努力营造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政策环境。完善农业科研立项机制,实行定向委托和自主选题相结合、稳定支持和适度竞争相结合。完善农业科研评价机制,坚持分类评价,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改变重论文轻发明、重数量轻质量、重成果轻应用的状况。尤其要加强农业前瞻性高新技术的原始创新,加大生物技术和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研发力度,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加快建设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群,抢占农业高新技术制高点,同时还要围绕引领支撑农业优势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着力加强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的技术集成创新,突出品种、技术、装备创新重点环节,在制约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2.2研究制定、出台扶持农业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与科技产业政策关系密切,要从实际出发,一方面,充分发挥已制定的人才优惠政策、科技创新创业政策,另一方面,围绕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和人才引进培养,加快制定能满足江苏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推广应用需求的新政策,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人员的分类评价体系,健全农科教结合的推广机制。同时,还要以产品创新和产品市场创新为中心,对那些技术含量多、市场潜力大、产品附加值高的农业产业予以重点产业扶持,加速其产业化;对涉农企业,则要注重落实税收减免、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优惠等政策,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升级,鼓励企业承担国家各类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2.3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

应加快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资本为补充的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机制。在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需求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导向和推动作用,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鼓励商业银行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稳定的银企关系,加大对农业科技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与此同时,综合利用各方力量和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参与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以贴息、投资或无偿资助等方式,支持涉农企业开展科技创新。

2.4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首先应加大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力度。“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这就要求持续进行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开发,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体系。”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是发展现代农业最重要的资源和主要推动力,是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内容,应着手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新机制,在创新平台、科技项目、科研经费等科技资源的配置,以及科研成果评价、个人业绩考核、生活待遇提高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氛围,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和积极性。其次应促进农业科技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针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关措施,鼓励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在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之间双向兼职和流动,尤其是要通过人事管理、薪酬管理、股权激励等制度创新,鼓励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再次应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教育。农民是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应把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作为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的重点,作为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农民科技教育,应以农民实际需求为主要培训内容,通过农业广播学校、电视大学、技术讲座、信息网络、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分层次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农民致富技能培训和农民上网培训,等等,着力提高农民对产业技术的承接、应用和转化能力。

2.5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的公共服务体系

科技创新体系篇9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高校科技工作得到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了学科配套、专业齐全、力量雄厚的高校科技体系,高校已具有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

雄厚的科技人才资源

人是创新活动中最活跃的成分,也是科技创新体系的第一资源。高校具有多学科门类、多专业领域、多层次的教学科研人员,特别是研究生资源,构成了学科完备、专业齐全、结构合理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目前,全国高校理工农医学科领域有科研人员60万人,其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不含教学人员)27.3万人。高校雄厚的科技创新人才资源奠定了强大的科技创新优势。以2005年为例,全国高校通过各种渠道共获得科技经费344.4亿元(其中政府资金172.5亿元),在承担基础研究任务方面,继续保持主导地位。“十五”期间,高校作为第一承担单位承担“973”计划项目89项并担任首席科学家,占立项总数的57.05%。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93项,占立项总数的63.3%;获准创新研究群体56项,分别涉及32所高校,占立项总数的54.9%。全国高校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3万余项,接近立项总数的80%;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近600项,占立项总数的55%以上。

丰富的科技创新成果资源

高校承担了大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任务,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这些成果涉及理、工、农、医等各个行业领域的各个学科专业。

据统计,2001~2005年间,全国高校共完成专著41453部,发表学术论文1748786篇,其中国外刊物186790篇;期间全国高校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奖75项,技术发明奖64项,科技进步奖33项,分别占全国公布项目的55.07%,66.40%,53.57%,高校获国家科技三大奖份额全面超过了50%。以2006年为例,本年度公布的国家自然科学奖29项,高校参与获奖15项,占51.7%,国家技术发明奖41项,高校参与获奖25项,占61%,国家科技进步奖184项,高校参与获奖101项,占54.9%,本年度在国家三大奖获奖比例再次超过50%。

高校丰富的科技创新成果资源以其适用行业领域的多样性、学科专业的全面性、地理区域的广泛性和自然资源的丰富性而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工农业技术的进步,带动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显示了高校科技创新的成果资源所特有的优势,为科技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坚实的科技创新基地资源

科技创新基地是科技创新的基石,是科技创新能力的标志。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基地主要分为知识创新基地、技术创新基地及高校科技企业等三个系列,知识创新基地和技术创新基地又分为国家、省部、学校三个层次。截至2005年,全国高校共有独立管理部门批准建立的研究与发展机构2872个。这些雄厚科技创新基地资源为高校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1.知识创新基地

主要是依托学校组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依托高校组建的省部级的重点实验室,以及高校内部组建的研究所(室、中心)。目前全国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55个,总投资约14亿元,其中建在高校的有101个,投资额约9亿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104个。

2.技术创新基地

主要有国家大学科技园、依托高校建立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级的大学科技园、依托高校建立的省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高校自建和企业依托高校联合组建的研发机构等。

自从2001年国家公布首批国家大学科技园22个,截至2006年,共组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62个。依托高校组建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5个。

3.高科技企业

高校根据自身优势创办了高科技企业,为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也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出了一条新路子,成为高校乃至国家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

截至2005年,全国有592所高校创办科技型企业4563个,销售收入969.3亿元,利润总额49.93亿元;在沪、深股市控股的上市公司已达25家,在海外上市的有4家公司。

新兴的技术转移和知识传播资源

高校技术转移和知识传播是将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并实现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根本途径。我国高校技术转移和知识传播主要由4个方面的力量组成:一是设在高校的6个技术转移中心;二是高校的技术转移中心、科技开发部(中心)、技术服务中心等推广力量;三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高校科技中介组织;四是高校中承担推广及产业化开发示范任务的科技力量。

优良的高校科技创新环境资源

高校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构成了独特的科技创新环境资源:高校有丰富的图书资源和网络资源;高校和国内外学术界广泛的合作和交流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机会和快捷的信息资源;高校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人文环境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土壤。

我国高校科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校科技工作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然而,由于高校本身基础和条件的差异性、认识的不统一性、环境的复杂性以及科技工作本身的艰巨性,致使高校科技创新资源未能得到很好利用,优势潜力未能充分发挥,使高校科技工作尚不能完全适应时展的需求,影响了我国高校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

认识不到位

认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部分高校对自身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和角色缺乏足够认识,滞后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直接制约了科技创新;二是对高校科技创新队伍的培养、创新群体的建设认识不到位,缺乏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和有效实施,致使科技创新乏力;三是对高校科研条件建设缺乏认识,创新资源优化配置不到位,浪费严重,制约了高校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

科研人才培养机制不合理

我国高等教育正由过去的“精英化”向“大众化”方向发展,教师要承担过去几倍的教学任务,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科研工作,专职科研工作人才偏少,由于受条件限制,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留不住精英人才。同时受传统世俗的影响,论资排辈现象较为普遍,科技创新人才难以脱颖而出,中青年科技人才队伍不稳定,影响了创新性科技成果及高水平成果的产生。

科研机构追求小而全

由于我国原有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是适应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主要特征是“条块分割”,从而导致低水平重复设置高校和专业,科技资源未能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虽然近几年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和科技管理体制的调整,开始逐步打破条块分割、重复办学的局面,但这种状况仍未得到完全改观。这种体制上的不顺造成区域性和专业性科研机构结构重复、分散,布局不尽合理。就高校内部而言,也存在着科研机构重叠、分散、运转不良的现象,从而导致科技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复现象较为严重;科技队伍结构松散,缺乏必要的集中协调和业务指导,虽然存在多学科综合的潜在优势,但缺乏有效的组织调控手段,致使承担综合性重大科技任务的竞争实力尚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科研管理宏观调控乏力等等。

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缺乏科研成果转化机制

科研与教育结合,是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也是高校科技工作的支撑,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组成一个共同体,三者互为条件、互相促进、互相发展,只有解决好这一问题才能为高校科技工作的发展提供环境保障。同时,高校中科技与经济严重脱节,由于科研目标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科研成果缺乏中试环节,高校科技成果缺乏面向经济、社会的有效体系和运行机制,科技成果转移不力,科技市场发育不成熟,造成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不力,浪费严重,贡献率不高。

科研管理组织体系不合理

当前,高校科研管理组织体制仍然利用金字塔形的等级体制,这种体制的特点是等级森严,层次分明。在这种管理体制下知识和信息逐层从一个部门流向另一个部门,知识和信息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信息从金字塔的底层向顶层流动,决策则从顶层塔尖向底层流动。但是这种管理体制对外界的变化反应不敏捷,不能适应外界迅速变化的需要。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应成为各部门可自由获取、使用和共享的基础性资源,现行体制做不到知识的共享,不能让科研管理机构及科研机构与外界建立直接的联系,因而不能实现与市场的直接交流,进而阻碍高校科研的健康发展,使得大量的研究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

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和措施

建立有效的组织运行机制

高校科研管理本身具有协调作用,其组织结构运行模式一直利用的是静态的直线式管理,其缺点是强调分工,忽视整合,扼杀个性,抑制科研人员的创新,因此建立动态组织运行机制是解决科研管理问题的核心。科技的发展要靠创新,而创新要靠人才,特别要靠青年英才的不断涌现。高校科研工作应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实验人员和在校学生四个方面的优势,开展各种规模和层次的科学研究活动,在国家有关创新工程和科技计划的指导下,开展自主性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并将此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为此,要根据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按学科将科研人员进行整体组合,遵循配套、适应、精干、能级合理的原则,组织科研创新梯队,进行有效的分工合作,减少低水平重复,提高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组织科技创新梯队是高校科研管理的新内容。造就一支学术造诣深、懂经营、重管理的学科带头人队伍,将为高校进行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和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增强后劲。学科负责人(带头人、项目负责人),是科技项目研究的组织“核心”,他们的成长、培养,至关重要。

在科研管理组织运行中,“三段式”工作方法能保证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三段式”即把科研管理工作分解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主抓立项开题工作。高校科研管理部门通过网络化管理及时关注企业需求的发展,在课题申请前,与科研人员进行必要的交流与沟通,辅助引导科研人员结合企业需求进行立项,避免盲目性。第二阶段在项目获准立项后,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抓项目的实质性进展。主要协助科研人员按时完成科研任务,并及时解决其中出现的问题。第三个阶段主要集中在成果落实、鉴定和项目结题。抓项目研究成果落实,完成项目结题是科研项目管理的基本点和归宿。同时协助有关部门进行科研成果的推广与运用,这是检验科研管理组织运行良好的标准。

建立现代科研管理模式

开放性的科研管理体制不仅能保证科研管理组织的良好运行,同时能保证科研创新活动得以顺利实现。创新管理模式首先要把科研管理目标与社会需求相结合,采取“依据社会需要选题、结合社会需要开发创新、组织成果鉴定、鼓励申请专利、促进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这一新的管理模式,加强政策引导,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研究的全过程。其次管理方法创新。通过加强与科研工作者的沟通,运用柔性管理,把组织意志变为科研工作者的自觉行动,自觉地去实现管理目标。同时对科研工作的评价要科学、客观,将定量管理和定性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质”与“量”的管理上达成完美的统一。加强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必要的政策、情报、预测等方面的信息支持和可供借鉴的建议,引导科研人员关注社会需求和学科前沿。第三管理手段的创新。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科研管理要主动适应新形式,重视市场调研,利用先进的网络设备和计算机设备进行科研管理。

完善科研管理,建立新的科研管理体系

建立和不断完善校园两级管理体系。一方面实行管理重心下移,学校着重抓宏观管理和重大项目,抓交叉联合和新的生长点;强化学院的管理职能,推行在学院内部系所职能分离、由所管科研的管理模式,加强科研机构自主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实行制度化管理,健全科研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岗位分工和管理职责,按制度规范管理,提高管理效能。

建立科研人才培养机制

科研最终要靠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动才会有所发展,因此科技创新,必须培养创新的科研人才。

要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改革现行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机制、人才使用机制、人才流动机制和人才竞争机制,有利于创新型科研人才的培养和脱颖而出,建立一支稳定和精干高效科技创新队伍,鼓励他们全身心投入科技创新工作,为高校科技持续发展做贡献。

重视和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保证。

建立和完善科技基础服务平台,整合、重组、优化现有科技资源,建立大型仪器等公共服务平台,优化调控新增科技资源,以满足科技创新活动的需要。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专业平台,以重点实验室、试验基地为基础,根据学科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若干科技创新专业平台,为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创造条件。建立和完善技术转化服务平台,以大学科技园和技术转移中心为基础,通过他们的聚集功能、成果转化、全方位服务,实现技术资本、智力资本、货币资本、实物资本的结合,初步完成从技术到产品的转变,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以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相结合,形成全社会参与建设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合力,加强建设和运行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其在科技强省中的积极作用。

加大高校科技创新投入

科技资金投入是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近年来,高校虽取得一些重大成果,且科学研究投入产出比远大于其他行业,但高校科技优势尚未充分发挥,科技潜力亟待进一步挖掘,其中投入不足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国家和各高校应采取必要的财政扶持政策措施,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加大对高校科技创新的投入,支持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

建立健全风险投资和风险转移制度

科技创新体系篇10

6月20日,主持召开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全体会议。这次会议是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成立后的第一次会议,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或标志着军民融合加速推进。

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于2017年1月22日成立,由任主任。在6月20日的会议上,强调,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发展和安全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

根据2016年7月的《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我们要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使经济建设为国防建设提供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国防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更加坚强的安全保障。

根据该文件,到2020年,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成熟定型,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重点领域融合取得重大进展,先进技术、产业产品、基础设施等军民共用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基本形成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基础领域资源共享体系、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军队保障社会化体系、国防动员体系。

这里所说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不是目前存在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而是指建立在“军民深度融合”后的国家工业体系基础之上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创新是核心要素

怎样才算是中国特色先进国防工业体系?科技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关键的要素,没有科技引领,不是通过创新驱动发展的国防工业体系,肯定不是先进的;机构臃肿、体制机制落后、创新动力不足、游离于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之外的国防工业体系肯定不是先进的;抱残守缺,封闭保守、没有民营企业广泛参与、不能深深地植根于国家工业体系之中的国防工业体系肯定是不完善的。

未来的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一定是开放、平等、规范运作、充满创新活力、完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受到法律政策严格保护的。

党的十以后,中央明确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从一定意义上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要通过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解决中国面向未来发展的效率、效能。对于国防和军队建设而言,实现科技领域的军民融合就是贯彻落实这两大国家战略的最佳交汇点。

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发展的迫切要求。创新能力不仅是国防工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并且还是军队战斗力生成的核心要素。主席在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团全体会议发言时指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领域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点,也是衡量军民融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当今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最终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至少要做到这样几条:

一是体制机制要有保证。要建立完善的、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到装备使用与维修保障等环节军民高度统筹、高度协调的政策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

二是顶层规划计划要高度统筹,协调统一,不能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相互割裂、独立甚至对立;北京“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成果展”上,观众参观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装置实验聚龙一号丝阵负载。

三是法律法规要健全,知识要得到尊重,知识产权要得到保护。要充分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发挥金融、证券等对优质资源、创新成果和优秀人才的激励作用;

四是各个创新主体的责任、利益要清晰合理。既要体现受益,又要受到约束,进一步深化国家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特别是国防科技工业科研体制改革,使各个创新主体回归本位;

五是要完善制度设计,改革u价体系和考核标准、理顺价值取向,真正做到产学研用各方利益共享、真正体现资源共用、公平竞争,公正待遇,实现各创新主体良性发展、双赢共赢。

概括起来就是,一定要通过政府宏观引导,法律和制度保障,继续弘扬和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干大事的优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按照团结协作、协同攻关的要求,按照军队提出的需求主导,形成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优势互补、有机互动、不同所有制共同参与,与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完全融为一体的军民融合创新体系。

国防科技创新与一般性创新活动的区别

科技领域军民融合的关键在顶层,在领导机关和各级主要领导。中央成立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从顶层解决了集中统一领导问题。关键在于落实。

中国工程院“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研究”课题组每到一地调研,首先听到的反映几乎都是“体制机制不融合”的问题。当前,我国负责管理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发展的领导机关,军队的也好、政府的也好,有待做到真正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