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十篇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十篇

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5:31

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篇1

[关键词]动物防疫体系建立

[中图分类号]S851.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4)04-0243-01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养殖大国。养殖业是我国农业的优势产业,在农村经济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养殖业收入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养殖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做好动物防疫工作是保障养殖业健康稳步发展的根本保证和有效措施。降低养殖成本和疫病风险,降低损失,提高农户养殖积极性,对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繁荣农村经济意义重大;现代社会人与动物的距离不断缩小,动物疫病向人类扩散机会加大,新的人畜共患病不断出现,直接威胁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甚至打扰正常的生活秩序,影响社会稳定,是人类面临的最重要和最现实的生物安全问题。实施动物防疫是保护人类健康的必须措施,是公共卫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养殖规模扩大,商品率提高和经济全球化发展,动物、动物产品流通加快,国际贸易频繁,使动物疫病跨地域传播的危害性加大,加强进境检疫,可以使进口贸易免受损失,更重要的是防止外来病入侵,动物防疫、检疫是维护国家生物安全的重要环节,加强出境检疫,保证动物、动物产品安全,有利于提高畜产品国际竞争力,维护出口信誉,打破贸易壁垒,使更多的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更多的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扩大畜产品出口,带动畜牧业发展;再如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发生的禽流感疫情,大家都深有体会,受此影响,养殖业蒙受巨大损失,交易受挫,因此只有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才能保证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落实,造福广大群众的一项福址。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复杂工程,它关系到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稳定,关系到公共卫生,与农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它涉及到动物防疫、动物及其产品检疫、动物疫病的监测、诊断、化验、动物防疫的监督;它涉及到畜牧兽医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畜禽品种改良、养殖业结构的调整和科学管理技术的应用;它涉及到食品安全工作,兽药、兽药添加剂等等的监测、监督工作。它涉及的范围直接于养殖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直接于养殖户的利益密切相关,直接于市民的吃肉、食品安全密不可分……因此,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才能促进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让市民吃上“放心肉”。

为适应新阶段养殖业发展要求,国家逐步完善和健全中央、省、市、县、镇、村六级动物防疫体系。中央和省级侧重重大动物疫情监测,制定控制、扑灭计划并组织实施,提供高端技术支持,市、县、镇、村负责辖区内动物防疫、检疫,通过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完善应急反应机制,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保障食品安全。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具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一项系统综合工作,特别是县及县级以下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那么如何加强其建设?首先,健全动物防疫体系机构建设和人员素质、技术的培训教育工作。由组织、人事、编制、劳动部门核定机构的编制,明确职能并将人员纳入财政全额核算管理,动物防疫机构应加强人员技术、职业道德的培训、教育,由于动物防疫机构人员是经常与动物“打交道”的工作,是较为脏且繁重的工作,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同时面临感染畜禽疫病的风险高、机率大,因此,教育从事动物防疫机构人员树立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思想,树立起全心全意为动物防疫建设服务的思想,一心一意做好动物防疫工作,恪守良好的职业道德,全面实行官方兽医制度。第二,加强体系硬件的建设。健全完善办公场所、配备相关办公设施,动物疫病、兽药及其添加剂等残留物都必须通过实验室进行监测、诊断,因此,县级以上机构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实验室,配齐中级职称以上1-3名为实验室工作人员负责做好动物疫病及残留物的监测、诊断,及时发现有关问题。第三,加强防疫监督管理。动物防疫监督的行政执法主体是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将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列入公务员或参公单位管理,依法对动物引种、饲养、屠宰、加工、流通以及动物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全过程进行防疫监督管理,督促饲养户、经营者依法履行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规范、指导畜牧业发展。第四,建立和完善畜禽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实现动物及其产品全程监督,各部门各司其责,协调配合。加强对养殖场、养殖户、经营户的管理,建立网络管理系统,完善产、供、销档案,让畜禽真正拥有自己的二维码“身份证”,展示其从出生饲养、病疫、屠宰到运输、交易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同时建立一个综合反馈系统工程,及时反馈有关动物饲养、疫病、运输、流通、交易等信息,掌握相关信息资料。第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涉及范围广,内容多,涉及每个养殖户,关系到每个市民的食品安全,只有财政大力支持,才能保证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所需的正常工作经费及相关的配套经费,此外,积极探索引进社会第三方参与动物防疫、防疫监测及开展动物防疫评估。

总之,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关系到所在区域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关系每个养殖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关系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加强防疫体系建设,保障养殖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保障动物及其产品安全供给,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真正让群众得到实惠,造福天下百姓!

参考文献

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篇2

1当前**市村级防疫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1村级动物防疫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专业技能不高,动物卫生服务水平低主要原因:一是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能供选择的范围有限,不得不用年龄大,靠有丰富经验的老防疫员;二是工资待遇太低,很多职高和中专毕业生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担任防疫员;三是父子相传或亲友相传,业务素质太低;四是新聘用的人员中有很大一部分属非专业人员。

1.2村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差,技术手段落后主要表现在:一是村级动物防疫工作大多数无固定工作用房。全市2071个行政村、160个社区村级动物防疫室挂牌的仅占三分之二,而其中50%仅是临时挂牌;二是设施设备差,防疫资料无法保管,疫苗质量难以保障。多数已挂牌的动物防疫室无资料柜及办公用具,也无消毒锅、电热炉,更无小型冰箱、保温瓶,疫苗保管和使用存在隐患,质量难以保证;三是技术条件差,器具消毒不严。由于无消毒锅、电热炉,注射器具难以按要求进行消毒;四是服务物资紧缺。常用的酒精、碘酒、消毒药棉不能常备,注射消毒工作难以开展,特别是免疫救治药品紧缺,不能及时对免疫反应动物进行紧急救治。

1.3农村动物养殖方式落后,组织和补偿经费不到位,基础免疫难度大我市畜禽养殖模式大多为一家一户散养,养殖规模小,管理粗放,且禽类养殖很大一部份没有笼舍,栖身于住宅周围或放养于农田,本身给动物免疫带来很大难度。加之免疫反应救治迟缓、免疫反应死亡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严重挫伤了农民接受免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甚至公开抵制或阻挠免疫工作的进行,加大了免疫难度。

1.4村级动物防疫员劳动强度大,工作风险大,待遇低,队伍难以稳定

1.4.1防疫任务重。村级防疫员要完成春、夏和秋季动物的普免工作以及平时的补免、免疫档案建立、疫情普查和动物健康巡查及报告、参与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还要协助动物产地检疫,任务非常繁重。

1.4.2工作风险大。村级动物防疫员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要面临“四大风险”。一是受人畜共患传染病感染的风险;二是意外伤害的风险;三是人为伤害的风险;防疫员在从事强制免疫工作中,由于群众的接受程度不一,个别养殖户对村防疫员无理取闹,甚至还出手伤害村防疫员;四是责任风险大。

1.4.3防疫待遇低。对于从事强制免疫、产地检疫、消毒灭源、疫情观察、无害化处理和防疫工作的村级动物防疫员来说,风险和利益不相符合,工作量和收入不相匹配。特别是部分技术单一、经验尚浅的防疫员,收入更加低下。因此,严重影响了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对策和思考

2.1指导思想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建设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按照国家和省兽医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完善村级动物防疫功能和提高服务能力为核心,以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素质为基础,以建设村级动物防疫室为重点,建设村级动物防疫服务网络,从整体上为提高动物的健康水平提供保障条件,夯实动物防疫基础。

2.2发展目标通过加大投入,推进村级动物防疫室建设,改善村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条件,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培养等措施,力争到20xx年,建立起基本设施比较齐全的村级动物防疫室,建立起具有一定专业素质的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建立起运转有效的村级动物防疫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满足村级动物防疫工作的需要,增强动物防控手段,全面提升动物防疫能力。

2.3主要措施

2.3.1充分认识村级防疫体系建设在我市动物疫病防控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和完善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改善村级动物防疫服务条件,提高村级动物防疫服务能力,对于预防控制重大动物疫病,提高村级公共卫生综合防控水平,保护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意义。各级要高度重视,按照现代畜牧业“发展在规模,成败在防疫”的要求,将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摆在整个动物防疫长效机制建设特别是公共卫生事业建设的重要位置,将其纳入当地政府的工作目标,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布置,统一安排,统一考核,切实解决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村级防疫员队伍素质,增强村级动物防疫功能。使其在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动物疫病防控中发挥更大作用。

2.3.2多条腿走路,提高村级防疫员待遇,增加村级防疫员收入,稳定村级防疫队伍。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已成为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公共卫生的基础,各级政府要认真研究村级防疫队伍工作的激励机制。一是将村级防疫员纳入村干部管理序列。将村级动物防疫员纳入村级干部管理序列,从而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政治地位和工作地位,有利于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增加村级防疫员财政补贴预算。各县(区)人民政府在财力增长的情况下,应逐年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待遇;三是增强村防疫员的服务能力。业务主管部门要采取有效手段,使其成为动物健康服务能手,增加服务项目,通过阉割服务、医疗服务、常见动物疫病的预防免疫服务、兽药饲料的经营和配种服务等增加收入;四是开展保险。各地要结合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规定,为村级防疫员买意外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逐步解决村级防疫人员的后顾之忧。

2.3.3多项投入,完善村级动物防疫室建设,改善村级防疫员的工作条件,为村级防疫员提供服务阵地。村级动物防疫室是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基础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增强村民的防疫意识,强化动物疫病防控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将村级动物防疫室建设的投入纳入县(区)动物防疫预算资金。各县(区)将村级动物防疫室建设列入当年动物防疫财政预算资金,每年从动物防疫预算资金中拿出10%~20%投入到村级动物防疫室的建设上;二是将村级动物防疫室建设纳入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基础是动物防疫,畜牧业发展的效益在规模,成败在防疫,各级要将村防疫室建设与现代畜牧业发展相结合,将村防疫室建设纳入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在现代畜牧业园区或养殖专业村的设立村级动物防疫室。三是将村级防疫室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动物卫生是世界“三大卫生”之一,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各地要将村级防疫室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通过多项投入,在现有基础上,按每年再建15%的进度,在20xx年前建立起覆盖全市各行政村、基础设施设备齐全、服务功能完善的村级动物防疫室,增强村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篇3

关键词:乡镇;动物防疫;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851.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11)06-0016-01

畜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成分。因此,建立健全的防疫体系,促进畜牧养殖行业的健康科学发展,为动物和人们的生存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是当前畜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方向。

1乡镇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养殖户的防疫意识淡薄。乡镇个体养殖户较多,大规模养殖户较少。一般来说大规模养殖户的防疫意识和科学养殖意识较强,个体养殖户的防疫意识相对薄弱,养殖观念较为落后。个体养殖户一般继承了传统的养殖方法和养殖观念,对动物疫病的发生和疫病传播的危害程度认识不足,防疫意识的淡薄导致危险疫病发生后扩散迅速,甚至威胁到人的身体健康。对防疫工作的不重视导致防疫的预防和处理体系难以建立,防疫工作的开展十分困难。

(2)乡镇防疫人员素质难以满足动物防疫的需要。目前,乡镇防疫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业务水平难以满足动物防疫工作的实际需要,乡镇畜牧站属于自给自足的全民制事业单位,但由于其条件较差且收入较低,难以引进高素质的人才,乡镇防疫人才严重缺失,甚至出现了防疫工作人员断层的现象。乡镇现有的防疫人员组织形式不够规范,相应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人员的结构和素质不合理也是动物疫病发生及难以控制的一个重要因素。

(3)乡镇防疫站基础设施不完善。由于乡镇防疫站资金和设备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基层的防疫设施极为简陋,缺乏基本的疫情诊断设备和基本的防疫物资,造成疫病发生后难以得到相应的处理和控制。

2加强乡镇动物防疫工作的措施

(1)加强宣传,改变养殖户传统观念。在乡镇动物防疫工作过程中应不断加强疫病的危害及防控意识的宣传,可通过张贴海报和口头宣传的办法,甚至可以通过惩罚等强制措施改变养殖户的传统养殖观念,科学养殖。在加强疫病的危害及防疫基本知识的宣传的同时还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从根本上加强乡镇养殖户对疫病防治的重视程度,改变乡镇养殖传统观念,建设一个良好的防疫氛围,保障畜牧业健康科学发展。

(2)提高防疫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满足乡镇动物防疫的需要。努力改善现有畜牧站和防疫站的条件,引进高素质人才,完善乡镇防疫人员的队伍建设和人才结构。在最大限度引进人才的同时还应加强对现有人员的管理和培训,通过基础知识的培训和基本技能的测试,全方位提高防疫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同时规范防疫人员的组织形式和行为模式,使其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确保防疫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保障防疫工作体系的建立和预防动物重大疫病的发生。

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篇4

为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长效预防机制,有效控制和消灭重大动物疫病,推进沼气惠民工程的实施,现就我市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工作通知如下:

一、认清疫情形势,高度重视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工作。近年来,畜牧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充分开发利用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推进规模化养殖和标准化生产,实施沼气惠民工程,打造畜牧名优品牌,我市已成为我省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重要基地。

目前,国内外动物疫情日趋复杂化,重大动物疫情时有发生,对我市畜牧业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已构成严重威胁。基层防疫队伍位居动物防疫工作的第一线,是动物防疫工作的主力军,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农村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几近瘫痪,创新基层动物防疫体制,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已迫在眉睫。建立健全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应迅速列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

二、进一步明确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各县市区要按照《动物防疫法》和市政府*号文件精神,以市场为导向,本着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健全机构,明确职能,理顺关系,逐步建立健全体系完整,上下协调,运转有序的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管理网络,形成防检监统一,防治分离,服务规范的新型动物防疫运行机制,力争在短期内改变我市农村基层防疫体系“网破、线断、人散”的状况。

三、明确任务,制定方案,稳步推进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工作。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动物防疫工作实际,按照市政府的要求,以畜牧养殖沼气示范村为重点,在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基础上,再组建一支5-7人的农村专业基层防检队伍,负责本地动物防疫工作,完成上级下达的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免疫、检疫、消毒工作任务。协助上级部门完成疫病普查、测报、疫情扑灭、法规宣传等动物防疫工作。

四、加强领导,严肃纪律,确保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顺利进行。县乡政府和市县两级主管部门要成立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按照市畜牧局下达的《*市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做好被录用防疫员、产地检疫员的选拔、审核、培训、考试和聘用工作。市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要抽调人员成立督查组,对各县市区应聘人员的选拔、录用情况及时进行督查指导,研究解决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严肃工作纪律,查处违规违纪操作,依法维护应聘人员的合法权益。

五、加强对受聘人员工资经费的筹集与管理,有效解决被聘人员后顾之忧。按照市政府[2005]6号文件要求,基层防疫员劳务补贴纳入县级年度财政预算,或由县级财政从财政转移支付中按人均月补助200元的标准上解,每年按期拨付到县级主管部门,由县级主管部门根据被聘防疫员的工作实效,核发劳动报酬。基层防检员在开展防疫工作中,依法取得的其他服务性收入,可作为其工资的重要补充,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该项防疫专项经费,主管部门要自觉接受财政和审计部门的监督审计,确保专款专用。

六、加强对基层防疫人员的管理,确保基层防疫工作高效运行。各县市区畜牧局要加强对被录用人员的管理工作,建立管理档案,制定培训、考核方案,完善奖惩机制。按照考核方案和考核办法,每年年底前对受聘人员进行年终考核和年度综合评定,逐步建立适合本地防疫工作实际和现代畜牧业发展需要的动物防疫工作机制。

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篇5

“8337”发展思路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结合当前国情区情以及自治区提出的长远发展目标,是国家发展战略要求、市场需求与内蒙古自治区各方面优势有机结合的体现,是对科学发展、富民强区目标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建成”、“三个着力”、“三个更加注重”、“七个重点工作”。近日,鄂尔多斯市动物疫控中心召开全体职工会议认真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深刻领会发展思路的重要意义。中心把学习“8337”发展思路与当前全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有力推进今年的工作,谋划明年工作。全面推进鄂尔多斯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创造和谐稳定的良好社会环境。

《兽医导刊》:2013年3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在自治区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大会指出的对内蒙古自治区发展进行系统阐述时提出了“8337”发展思路,目前鄂尔多斯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改革进展情况如何?

那亚:我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兽医体制改革意见和《动物防疫法》规定,进一步推进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通过改革,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健全机制,完善制度,真正建立起科学、统一、透明、高效的体系和运行机制。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快构建网络健全、队伍稳定、保障有力、处置高效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基础工作,健全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确保重大动物疫病依法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要拓宽收入渠道,逐步提高基层动物防疫员收入水平,建立完善养老、医疗和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和定期体检制度等,切实解决基层防疫员后顾之忧,为动物疫病防控系统营造一个良好的民生保障环境。

《兽医导刊》:疫控中心作为技术支持部门,是整个畜牧行业的重要环节,鄂尔多斯是如何提高整个体系的技术能力来很好的维持畜牧业健康和谐发展的?

那亚:一是加强村级防疫员培训。为了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动物疫病防控形势,要不断提高基层防疫员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自身安全防范能力和对突发疫情的快速反应能力,要把基层防疫员的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二是加强养殖企业和养殖专业户培训。大力宣传健康养殖,使饲养方式向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转变。转变养殖方式是动物防疫工作的需要,也是我市养殖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督导广大养殖企业和养殖户践行“养重于防、防重于治、养防并举、综合防治”的防疫新理念,指导养殖户切实加强综合防疫管理,建立健全防疫制度,提高养殖场户动物卫生安全水平。三是要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对农牧民的全面培训和提高,要经常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农村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乡镇苏木和村嘎查要给技术人员创造培训的条件和环境,把先进实用的畜牧养殖技术和防疫知识宣传培训到千家万户,真正使广大农牧民成为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通过技术培训促进和加快养殖方式的转变。同时要号召农牧民利用新农村建设和农村能源建设把畜禽圈舍修好,改变过去那种传统的饲养方式和管理习惯,积极推广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无限的效益,真正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要通过培训教育农牧民高度重视防疫工作,牢固树立疫病风险大于市场风险的意识。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的辛勤工作和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努力把重大动物疫病拒之“市”外,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力争使我市的畜牧业实现持续性快速增长。

《兽医导刊》:通过学习“8337”发展思路,鄂尔多斯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将做哪些改善?

那亚: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以市级为指导,旗区为中心,乡级为重点,村级为基础”的指导方针,建立健全科学防控动物疫病的技术支撑体系,全面建成“四级动物疫病防控网络体系”,持续完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二是要提高标准化防范意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覆盖动物防疫工作各环节的标准体系,显著提高全市科学防疫水平,努力争取免疫、监测、消毒、管理、设施等全面达到标准化要求,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提升动物疫病检测、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综合防控能力,持续完善中心实验室建设,改善动物疫病防控条件,提高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

《兽医导刊》:面对体制改革,对于防疫队伍是如何建设的?

那亚:针对有些旗区个别村级动物防疫员外出务工、常年脱岗、业务水平低、年龄结构偏大等情况。按照“因地制宜、按需设置、明确责任、择优选用、注重素质”的原则,采取优胜劣汰的办法,对每个乡镇苏木的村嘎查防疫员进行优化组合。力争使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短小精干、凝聚力强,工作积极性提高。同时,以苏木乡镇为单位发展防疫工作整体推进,在每年的春秋集中免疫时期,打破以往的村级动物防疫员孤军奋战、单打独斗的防疫模式,转向联合作战、分工协作的整村推进或联村推进防疫模式,以提高工作效率。努力打造一支技术过硬、作风顽强、甘于奉献、能征善战的防疫技术队伍。二是要加强对防疫队伍的定期培训学习,提高基层防疫员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自身安全防范能力,努力提高动物防疫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继续推进防疫目标责任制,严格责任考核制度。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强工作监管力度,量化工作任务,细化质量标准,明确考核指标,掌握基层防疫员工作实情,及时处置工作疏漏,建立严格的动态管理,杜绝“拿钱不干事”或“吃空饷”现象,增强和提高防疫队伍的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此外,我市基层动物防疫员已呈现青黄不接之危机,兽医主管部门和旗区、乡镇各级行政领导,应加快培养防疫队伍后继人员,着力选拔一批具备中职或高职学历,且热爱畜牧事业的年青同志,采取技能考试和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充实到防疫队伍中来,实行渐进式的新老交替。

《兽医导刊》:针对“8337”发展思路,鄂尔多斯市是如何落实发展工作的?

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篇6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预防为主的兽医工作方针,按照政府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以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确保动物产品安全为目的,以健全和强化基层动物防疫体系为重点,改革兽医管理体制,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水平和动物疫病防治公共服务能力,促进畜牧业快速发展和农牧民持续增收,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

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本着“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健全机构,明确职能,理顺关系,构建符合我市实际的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兽医行政执法机构和兽医技术支持机构,逐步建立科学、统一、透明、高效的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强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建设,稳定基层队伍,提高兽医管理机构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全市动物卫生工作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我市动物卫生和动物产品安全水平。

二、我市兽医工作机构设置方案

(一)市级兽医机构

1、市级兽医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机构。成立酒泉市兽医局(加挂市重大动物疫病防制指挥部办公室牌子),为县级建制,隶属市农牧局,内设防疫科、监督科(加挂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市兽药饲料监察所的牌子),履行动物疫病防制、动物防疫免疫监督、兽医医政药政管理、动物检疫监督、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监督、饲料和动物产品安全监督等方面的行政管理和执法职能。局长由市农牧局主管兽医工作的副局长(市畜牧中心主任)兼任,设专职副局长(副县级)1名。

2、市级兽医技术支持机构。整合酒泉市动物检疫站和兽医站,组建酒泉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隶属市兽医局,内设检疫科、防疫科、动物疫病检测室3个科室。履行动物防疫检疫技术支持、技术培训、兽药饲料和动物产品质量检验等技术服务职能。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市畜牧中心加挂牌子,市畜牧中心现有建制、编制不变。

(二)县(市、区)级兽医机构

县(市、区)参照市兽医工作机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的规定,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兽医局、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县级兽医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和兽医技术支持机构。

(三)建立健全基层动物防疫体系

l、按乡镇设立畜牧兽医站,与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合署办公,实行乡镇和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双重管理。根据经营性业务和公益性职能分开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公益性职能,剥离兽药饲料经营、诊疗等非公益性职能。

2、根据预防免疫工作需要和畜禽饲养量配备村级动物防疫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由村民委员会推荐,乡镇政府初审,经县(市、区)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和核发“动物防疫员证”后,由乡镇政府聘用。村级动物防疫员在乡镇畜牧兽医站的监督指导下,承担预防免疫、疫情报告等防疫基础工作,并协助县(市、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开展产地检疫和畜牧兽医技术服务。

3、大中型养殖企业、国有农牧场和其他动物养殖、屠宰、诊疗等相关单位配备的兽医、动物防疫员须经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考核认证,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指导下,负责本企业动物防疫工作。

三、兽医队伍建设

(一)加强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各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培训、考核、认证辖区内动物卫生监督员、动物卫生检疫员、动物防疫员和兽医执业人员,努力提高动物防疫人员和兽医执业人员的业务技能、服务水平。

(二)逐步推行官方兽医制度和执业兽医制度。各级兽医行政、执法和技术机构的国家兽医工作人员,经资格认可、法律授权或政府任命,逐步进入官方兽医队伍。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执业兽医管理办法。凡从事经营性兽医诊疗和动物保健的兽医人员,在具备规定的学历和专业经历的基础上,经培训考核,取得执业兽医资格后从业。

(三)加强各级兽医工作机构和人员的管理。各级兽医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技术支持机构和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具体编制员额,由机构编制部门会同人事、财政和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兽医工作的任务核定。其中,乡镇畜牧兽医站按每站2—3人配备,以保证工作需要。乡镇畜牧兽医站在编的非专业人员要通过兽医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分流,退出财政供给。对兽医管理体制改革中分流出来的兽医人员和非专业人员,要依法纳入当地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已参保的分流人员,要按规定及时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做好各项社会保险的衔接工作。

四、公共财政保障机制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充分利用、整合现有兽医设施、设备等资源的基础上,建立完善有效的动物防疫体系。按照国家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制定“*”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政府财政预算。并随经济发展逐年增加对兽医工作的投入,重点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和乡镇站基础设施建设。

(二)控制和消灭动物疫病。以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为重点,认真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制定动物疫病防控5-10年规划,确定各类动物疫病控制消灭计划和目标,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科学有效地指导和开展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三)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兽医行政、执法和技术支持工作经费及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补贴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各级兽医行政、执法和技术支持机构和乡镇畜牧兽医站实行全额预算管理。村级动物防疫员劳务报酬纳入财政预算,劳务报酬补贴标准由县(市、区)财政、兽医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承担的工作任务核定。疫苗购置、疫情监测、疫病预防、控制、扑灭以及兽药、饲料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及时拨付。根据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设立动物防疫应急物资储备。

(四)强化收费管理。各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按规定依法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要严格执行核定的项目和标准,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额上缴财政。

(五)积极推行保险服务。各级政府要积极鼓励和推动开展养殖业和动物疫病商业保险,并协调督促保险机构及时按规定进行保险服务。

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篇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有关规定,为加强全市动物防疫工作,有效防控动物疫病,保障人民健康安全,促进牧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意义

动物防疫工作事关牧业生产安全、经济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安全。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工作,能够提高畜产品质量,有利于提高产品竞争力,扩大畜产品份额;能够降低畜禽死亡率,提高牧业生产效益,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能够有效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牲畜口蹄疫、猪链菌病等重大动物疫情的暴发,有利于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二、全面落实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制

坚持“动物防疫工作政府负总责,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的原则,实行层级负责制。要层层签订责任书,形成一级对一级责任体系。凡因领导重视不够、工作不到位、贻误防疫工作造成疫情发生的,要追究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全市动物防疫工作实行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按照动物防疫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办法中的具体安排进行考核。三、加强预防免疫工作

各乡镇街要采取有力措施,严格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牲畜口蹄疫、禽流感、猪瘟和鸡新城疫四种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率达到100%,保证免疫质量;其它动物疫病的免疫注射率要达到国家规定标准。要做好牲畜口蹄疫免疫耳标佩带和免疫建档工作。稳定控制结核病、布病、炭疽等人畜共患病。保证畜禽防疫所需疫苗按国家规定统一供应。四、加强动物疫情监测工作

各乡镇街要加大对重点区域的疫情监测力度,坚持经常性疫病检查和巡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及时消除疫情隐患。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市、乡、村、屯、户五级监测网络,建立全市村级动物疫病巡视测报员制度,确保网络功能齐全、畅通。切实抓好动物疫病实验室检测和免疫效果监测,确保完成省和吉林市下达的监测任务。动物疫情报告要严格执行国家《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的规定,及时、准确报告疫情,严禁瞒报、漏报、谎报和阻碍他人报告疫情,对违法违规行为,要追究有关责任人和领导的责任。五、加强应急处置体系建设

按照国务院《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预案,健全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组织、防控和保障体系,建立有力、有序、有效的应急指挥机制。进一步加强应急预备队的建设,注重技能培训和实践演练,提高处置突发疫情的能力,确保一旦出现突发疫情,做到快速反应、准确诊断和果断处置,将疫情危害控制在最小限度。六、加强资金物资保障工作

各乡镇街要加大对动物防疫经费的投入力度。一要足额保障动物疫病免疫所需疫苗经费。要实行防疫经费统筹收缴,确保全市防疫所需疫苗、防疫员工资及其它各项防疫经费。二要准备足够的专项基金,用于疫情防控和处置,确保有效防控突发重大动物疫情。三要保障动物防疫物资所需经费,尤其是防控重大动物疫情所需物资,必须按照省和吉林市的有关要求,保质保量储备到位。七、加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

按照国家无疫区建设实施方案和项目批复,进一步完善全市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的软件管理和硬件建设,争取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加强对各级动物防疫、检疫、监督执法及相关人员的技能培训考核,实行全市动物防疫员、检疫员、监督员持证上岗制度,保证专业人员全员培训、持证上岗、标准操作。八、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由各乡镇街和牧业部门共同对村级防疫员进行考核聘任,并由牧业部门组织进行统一培训,签订用工合同。各乡镇街要认真解决好村级防疫员工资问题。九、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

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篇8

摘要总结了红河州村级兽医室的现状,并从明确兽医人员地位、提高村防员待遇、提高兽医人员素质等方面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村级兽医室;现状;建设对策;云南红河

村级兽医室以行政村为单位,以执业兽医为主体,它是兽医体制的最基础,也是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和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制人畜共患病的有力保障[1-3]。村级兽医人员承担着动物疫病防疫、诊疗、疫情测报、产地检疫等工作,对促进农村防疫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4]。长期以来,红河州的村级兽医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差,为加快村级兽医室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村级动物防疫基础,笔者根据红河州村级兽医室的现状提出发展建议。

1村级兽医人员的现状

1.1房屋基础条件严重不足

全州13个县(市)的村级兽医室的兽医人员,至今大多数还没有产权,没有属于自己的工作用房,均在原村级政府的旧房内工作和生活,这些房屋,有的属于危房,并且房屋住所安排零乱,吃、住、工作场所混为一体。办公条件极为简陋,多数仅有共用的一间办公室,室内除有几张陈旧的桌椅外,找不到一件像样的办公用品。www.133229.com

1.2冷链设施不全

缺乏必要的工作设备,严重影响动物防疫效果,难以保证工作质量。一方面全州13个县(市)多数行政村均未建立村级兽医室,贮藏疫苗和药品的设备、器械和药品等物资都只能由防疫人员私人保存,条件稍好的存放在自家冰箱中,条件不好的则采取水冷方式贮存,不能保证疫苗和药品的有效使用。另一方面,村级防疫员缺乏必要的交通工具,红河州乡村特殊的山地地形和养殖户分散居住的特点,使防疫人员只能徒步开展工作,不能及时将携带的疫苗注射完,加之人员老化、养殖量大,难以保证工作质量和效果。

1.3村级兽医室动物防疫人员报酬低

全州13个县(市)的行政村,根据养殖数量及保证一村一名动物防疫员的原则,但报酬较低,补助也不一,最高的县市为每人250元/月,最低的县市为每人30元/月,省、州财政均未设相应的匹配资金。其工作经费和社保、医保等待遇未纳入财政预算,各级政府对分流人员的养老、失业、医疗等没有妥善处理。动物防疫工作量的不断增加,防疫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工作报酬反差更大,导致部分村级动物防疫人员对动物防疫工作产生消极心态,工作积极性不高,甚至另谋他路。

1.4村级兽医室动物防疫人员工作量大

强制免疫病种逐年增多,2000年以前,动物疫病实行因病设防,防疫人员仅在春、秋两季对“两瘟三病”(猪瘟、鸡瘟、猪丹毒、猪肺疫和牛出败)进行预防。随着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和甲型h1n1等新型动物疫病的发生及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亚型的增加和毒株的变异,动物防疫工作形势日趋严峻。从2003年起,国家农业部要求,免疫工作由原来的每年春秋两防改为春秋两季集中免疫结合平时补针进行,免疫方式由因病设防变为强制免疫,免疫项目由5项变为包括猪o型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牛o型、亚洲ⅰ型口蹄疫二价苗和a型口蹄疫,鸡、鸭、鹅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狂犬病。随着红河州生猪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动物防疫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动物防疫工作量逐年增加强制免疫病种近20项。大大增加了动物防疫工作者的工作时间(仅每年春秋两季防疫时间就达90d以上)、危险性大、又脏又累、工资待遇低、人身安全无保障及老无所养等,不能解决村级防疫员的后顾之忧,造成防疫队伍不稳定,即春防来,秋防走;今年来,明年走;想来则来,想走就走,并且春、秋季集中免疫时恰逢春播、秋种大忙季节,导致无人防疫现象时有发生,这一情况在边远山区更为突出。

1.5兽医技术人员知识陈旧

村级兽医技术人员知识陈旧,难以适应错综复杂病例,自组建村级兽医队伍以来,除硬件设施短缺外,对软件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同样较少,现在职村级兽医技术人员绝大多数都是自学成才,很少有深造机会,更谈不上业务技术的系统培训及掌握先进诊疗技术知识,致使对于临床上错综复杂的疾病症状束手无策,给疾病诊断带来困难,多数情况下造成误诊。

2村级兽医室的建设对策

2.1明确村级兽医人员的地位

村级兽医人是动物防疫的主力军,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基础,发达国家将军事、经济实力和动物防疫作为评价综合国力的“三要素”。各级应把村级兽医人员队伍建设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和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摆到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制定落实红河州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实施方案,配置相应的办公场所、仪器设备等相应的基础设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推进。同时,要求把村级兽医人员队伍建设作为考核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落实和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一项指标,逐级进行考核。

2.2提高村防员待遇

各级政府应随着工作要求提高、工作量增加、社会物价指数上涨等因素,根据其劳动强度,在分解“养事经费”时,适当对防疫工作进行倾斜。村防员劳动强度大,如果按工时计算,几乎成了脱产防疫,耗费时间比其他农林系统从业者多。因此,各级财政拨付补助经费时,动物防疫经费的比重应高于其他部门,适当增加村防员的强制免疫基本补助经费。坚持以人为本,将村防员的安全健康放在首位,强化人身意外保险,有条件的区县可实施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或企业养老保险,逐步探索医疗保障机制,解决村防员的后顾之忧。

2.3提高村级兽医人员队伍业务素质

各级主管部门和县、乡镇、村三级行政领导,应着力选拔一批具备高中(中职)或大专(高职)学历,且热爱畜牧兽医事业的青年同志,采取技能考试和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充实到防疫队伍中来。一是实行资格准入。对50岁以上的老同志,身体健康的、本人愿意继续从事防疫工作的,可以留用,实行渐进式的新老交替。当前应选聘年龄在4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熟悉畜牧兽医法律法规,遵纪守法、爱岗敬业,遵守职业道德、服务热情的人员。建立健全村级动物防疫员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制度,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切实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3参考文献

[1]周金道,尹安成,段碧春.进一步完善村级兽医防疫体系建设的对策[j].云南畜牧兽医,2008(1):5.

[2]陈洪,杨波.西昌市村级动物防疫体系探讨[j].四川畜牧兽医,2009(9):15-16.

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篇9

【关键词】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思路

一、加快完善动物疫病防控立法进程

我国目前正处在人治向法制的过渡阶段,法制建设滞后,立法存在不少空白,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与动物疫病有关的法律有《进出口动植物检疫法》(1992)、《动物防疫法》(1998)。我国现有法律法规较为单一,法律条款规定过于原则,有关的实施细则未及时公布,不易操作。我国法律体系中还存在《兽医法》和《动物屠宰法》等法律的空白,仅有相关条例和管理办法,属于行政处罚,约束力度弱。

在兽医立法的过程中,应在充分考虑国情的同时,借鉴《国际动物卫生法典》和《动植物检疫及卫生措施协议》(SpS协议)等国际兽医法典的有关立法程序及其内容,并将兽医管理制度和兽医官在国家动物疫病控制中的职能、权限明确规定下来。

二、加强和完善我国官方兽医体系,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兽医队伍

1.根据wto与oie的有关要求,合理定位兽医工作。兽医是高技术和高品德的结晶,是社会的栋梁。在现代经济和生活中,兽医工作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1)保障动物的健康安全,包括养殖畜禽、伴侣动物保健和野生动物保护。(2)保障人的安全,主要控制人畜共患病的发生。(3)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对人食用的安全,控制兽药残留、食品中的有害毒物和微生物。(4)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2.建立垂直管理的官方兽医体制。现在农业部已设立国家兽医局和国家首席兽医官,各地方应尽快设立地方兽医官,并逐步实现垂直管理,农业部设立国家兽医局,在各省设立国家兽医局分局,省以下由分局派出垂直管理机构,上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对下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实行直接领导,下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对上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完全负责,而不受当地政府的领导,从而规范兽医职业从业行为,代表国家行使兽医管理职能。

3.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强化和完善我国基层兽医防疫体系。加强基层兽医部门的改革与建设,依法建立兽医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抓紧制定和实施动物防疫体系和防疫队伍建设规划,推进兽医管理制度改革,提高动物疫病预防和应急反应能力”的批示精神,强化素质,加强道德教育,通过兽医资格认证,择优选择,自上而下建立起一支精简高效的官方兽医队伍,并达到国际认可。

三、完善疫情报告制度,建立动物卫生地理信息系统(GiS)

疫情报告参照oie和其他发达国家的做法及《动物防疫法》的要求进行改革,针对不同疫病进行分级、分类和区域化管理,并且按统一的格式进行报告。

动物卫生地理信息系统可为政府决策者提供数字化和可视化的信息,包括养殖场的具置,动物种群分布的实际图片,动物疫病分布的实际图片,感染农场与其他农场的相对位置,政府设置的监测站的实际位置,以及疫病发生后设置的隔离带和缓冲区,不同的控制措施的作用区等。一旦发生疫情时,可以在GiS地图上找到发病村庄,在该村庄周围建立圆形的缓冲区,对缓冲区的所有易感动物进行统计,如果采取免疫控制措施,将根据统计的数量确定疫苗的用量,根据地图上显示的疫点位置,就近调配疫情控制物质。

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及养殖小区建设

1.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是我国对动物疫病防制实行区域化管理的一种形式。国家选定一些条件较好的区域,集中一定物力、财力和人力,加强基地设施设备建设,增强对动物疫病的监测、诊断和控制能力,同时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有计划、有重点、有目标地控制、扑灭和净化一些重点疫病,降低动物发病和死亡率,保护和促进畜牧业生产发展。

2.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是我国养殖业的必由之路。养殖小区遵循统一规划,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品种,人畜分离,集中建设,配套服务,规模生产的原则,达到安全、优质、高效、增收的目的。

五、坚持预防为主,把动物疫病控制在萌芽状态

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中,坚持预防为主非常重要,预防主要包括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两个方面。

1.免疫接种是通过有计划地接种疫苗,使动物建立起持续时间较长的特异性免疫力,并通过重免注射使其强化和延长。该项工作是建立和提高动物免疫力的关键所在,也是防止疫病流行的基础。

2.药物预防是防疫的一个较新途径,某些疫病在具有一定条件时采用此种方法可以收到显著的效果。现在,动物可能发生的疫病种类很多,其中有些病目前已研制出有效的疫苗,还有不少病尚无疫苗可资利用,应用药物防治也是一项重要措施。但是,长期使用化学药物预防,容易产生耐药性菌株,影响防治效果,因此需要经常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有高度敏感性的药物用于防治。

六、完善动物疫病监测系统和快速的动物疫病紧急反应系统

动物疫病监测系统是调查和评价一个国家动物防疫工作状况的得力工具,是进行动物流行病学分析的数据支持系统之一。该系统是整个动物防疫工作中的“传感器”,也是评估某个国家或地区有无某种疾病的数据支持系统。在确定某种疫情暴发时,又是寻找疫源的“示踪器”。我国的动物疫病监测体系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相对较为完善,但是仍然不能满足当前动物疫情防控的需求,中央及地方政府仍需加大对动物疫病监测系统的投资力度,使之更有效地运行。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有法律作保障,有先进科学技术作支撑,有健全的动物防疫体系和兽医管理机制作支持。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保护我国畜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秀梵.加入wto后我国的动物疫病控制和食品安全控制[J].中国兽医杂志,2002,38(3).

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篇10

关键词: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防疫现状;郧县

中图分类号:S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12)06-0017-04

为提高动物疫病防控水平,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湖北省畜牧业跨越式发展,加快畜牧强省建设,2012年3月,湖北省畜牧兽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创建活动的通知》,决定以县(市、区)为单位在全省开展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创建活动。总体目标是通过充分发挥创建活动县(市、区)的示范带头作用,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水平明显提高,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羊痘六种重大动物疫病达到稳定控制标准,动物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为积极响应上级部门号召,扎实做好郧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现就如何开展郧县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创建活动介绍如下,与广大同行探讨。

1郧县动物防疫现状

郧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既是鄂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又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和连接中国中部地区的经济走廊。全县土地面积3863km2,辖20个乡镇(场),338个村委会,311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4.4万户,人口60万人。2011年,全县猪、牛、羊、禽的饲养量分别为77.8万头、12.3万头、21.7万只和400.7万只,其中年出栏(笼)分别为36.12万头、2.1万头、8.7万只和200.35万只。禽蛋产量13224t,肉类总产量38350t,畜牧业产值过10亿元。全县有畜禽规模养殖户1051户,其中生猪养殖大户347户,存栏生猪48600头;肉牛养殖大户66户,存栏肉牛2300头;山羊养殖大户408户,存栏山羊46900只;家禽养殖户230户,存笼蛋鸡120万只,肉鸡38.4万只。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业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郧县的动物防疫工作坚持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切实落实动物防疫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增加资金投入,健全防疫体系,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能力,为畜牧业生产发挥了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1)动物防疫体系健全,队伍稳定。自2005年开始,郧县切实按照省、市业务部门要求开展了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起“防检统一,诊疗放开,职责明确,管理规范”的动物防疫体系。目前,全县新成立了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动物卫生监督所两个局属副科级事业单位。有从事动物防疫、检疫人员205人,其中县级30人,乡镇175人。全系统具有畜牧兽医中专以上学历143人(其中县级30人,乡镇113人),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称的有118人。政府每年安排“以钱养事”经费105万元,专门用于解决乡镇防检监督员和防疫员的劳务报酬,极大地调动了工作积极性。

(2)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机构健全。县委、县政府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高度重视,先后成立了“郧县预防控制畜禽重大疫病指挥部”和“郧县预防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县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担任正、副指挥长,畜牧、卫生、工商、财政、公安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县畜牧兽医局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政府也成立了相应工作机构,做到了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层层抓落实。

(3)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机制顺畅。县预防控制畜禽重大疫病指挥部制定了《郧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预案》和《郧县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了指挥部运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县财政每年安排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专项储备金10万元。根据上级要求,县畜牧兽医局成立了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分队,足额储备必需的防疫应急物资,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能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控制和扑灭。

(4)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和质量逐年提高。近年来,郧县严格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动物防疫工作运行机制,切实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组织管理,使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和质量逐年提高。2012年春防,全县生猪存栏42.47万头,猪瘟、口蹄疫实防42.41万头,生猪蓝耳病实防37.25万头,生猪免疫标识佩戴37.25万头;耕牛存栏7.78万头,口蹄疫实防7.76万头,免疫标识佩戴7.76万头;山羊存栏13.94万只,口蹄疫、羊痘实防13.93万只,免疫标识佩戴13.93万只;家禽存笼402.9万只,鸡新城疫实防391.4万只,禽流感实防402.9万只。以上所有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密度都在95%以上,比2005年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前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

2郧县创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必要性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是对动物疫病防制实行“区域化管理”的一种具体形式。在无疫区内,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比其他区域相对特殊而更严格有力的行政、法律、经济和技术措施,进行动物疫病综合防制,形成一个疫病防控的相对“特区”,从而实现有计划、有重点、有目标地控制、扑灭和净化重大动物疫病,促进动物产品卫生质量提高,增强动物及动物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出口基地。